0

家庭日常生活礼仪【汇总八篇】

发布于2024-01-22 18:31,全文约 7460 字

篇1:家庭成员之间的礼仪

1、直接说出你的想法。有时候让家庭成员知道你明白他们的意图可以了。所以你可能会对你老妈说:“我知道你对我的服装评头论足,是因为你只是想让我看到自己最好的一面。但是你的“最好”和我认为的不一样。”有时你只需这样做,就足以让一个根深蒂固的交流模式发生转变。

2、选择适宜的时机。如果交流很困难,你要慎重选择说话场合。最好是能自然而然地请对方到别的地方去喝茶,不要在室内说。那样你会更加放松。如果是一家人一起讨论,好好想想要谁参加关键的谈话

3、注意你的言辞。可得记住,家人谈话时更关注某些词。像“经常”、“从不”之类的词要尽量避免。

4、参与其中。针对一个问题,要问问大家的意见,而不是只看自己的反应,发表自己的意见。“我很好奇,你怎么那么感兴趣我每星期买多少零食?要是我在有机熟食店买东西,你真得还会觉得那很有趣么?”如果你这么说的话,那就是在打断你自己的反应模式,并不是想要别人的回答。

5、绕开问题。有时候,最好也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完全忽视这个问题,或者是对其冷嘲热讽,至少在那一刻要这么做。但是这并不总能凑效。

篇2:家庭婚礼的程序有哪些_交际礼仪_网

家庭婚礼的程序有哪些

婚礼的具体程序关系到婚礼能否取得应有效果.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尽量使之即合理又合礼。

其一:宣布婚礼开始.可以演奏或播放>,条件允许还可以鸣放鞭炮.与此同时,在来宾的掌声和欢呼声中,新郎新娘步入现场.

其二:行鞠躬礼.在司仪的主持下,新人们首先向双方的父母或其他尊长鞠躬,其次向全体来宾鞠躬,最后双方互相鞠躬.

其三:证婚讲话.其主要内容是扼要介绍新人双方恋爱的经过,并预祝新人婚后幸福.有时也可以宣读结婚证书;宣布新婚夫妇婚姻合法.

其四:长辈讲话.可请新人双方的父母或其他尊长的代表即席讲话,向新郎新娘表示祝贺.

家庭婚礼的程序

其五:新人讲话.应当请新郎新娘依次讲话,向全体来宾致以感谢.有时也可以有新婚夫妇表演文娱节目.

其六:婚宴开始.新郎新娘应从主桌开始,逐桌逐席的向来宾敬酒.婚礼至此结束.

婚礼知识延伸:

婚礼,与出生(满月)、成人礼、丧礼一起被称为人生仪礼(rites of passage)汉族婚礼 图内人物:兰芷芳兮,即一个人在世间成长过程中的一系列仪式。不同民族的婚礼代表了不同民族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婚礼,在中国原为“昏礼”,是汉人一生礼仪——冠婚丧祭——中的一种,是属于汉传统文化精粹之一,婚聘之礼甚至可以追溯到甲骨文。3000多年前的周朝就已经有一套完整的“婚聘六礼”,婚礼是嘉礼的一种,载于儒教圣经《仪礼·士昏礼》《礼记·昏义》中,并且在《开皇律》《唐律》《宋刑统》《大明律》等历朝法典中得到推广,还通过吉凶宾军嘉五礼的传播影响了朝鲜、日本、越南等汉文化圈国家。

儒教婚礼仪式贯彻神道设教、天人合一的理念,对于婚姻、家庭的稳定、孝敬父母等传统的继承和发扬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如《礼记》对贵族婚礼所做的规范化的表述: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周易.序卦传》:“有男女然後有夫妇,有夫妇然後有父子。”所谓神道设教,是指在时间、服饰、仪式上都要象天法地。儒教婚礼中,祖先崇拜和巫术观念并存,巩固男女性别角色及其社会责任。

西方的婚礼则是庄重严肃,《圣经》中说,在远古时代,男子向女子求婚所用证物就是指环。九世纪时,教皇尼古拉一世颁布法令,规定男方赠送婚戒给女方是正式求婚不可缺少的程序。新娘礼服的色彩代表着传统,也有其特定的含义,例如白色代表纯洁的童贞。由于古代欧洲一些国家是政教合一的国体,人们结婚必须到教堂接受神父或牧师的祈祷与祝福,这样才能算正式的合法婚姻,所以,新娘穿上白色的典礼服向神表示真诚与纯洁。 西方在19世纪以前,少女们出嫁时所穿的新娘礼服没有统一颜色规格,直到1820xx年前后,白色才逐渐成为婚礼上广为人用的礼服颜色。这是因为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在婚礼上穿了一身洁白雅致的婚纱。从此,白色婚纱便成为一种正式的结婚礼服。中西文化的差异表现在很多的方面,婚礼是其一。这主要是来自与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在不同的思想和风俗的作用下,慢慢演化而成的。

篇3:家庭餐饮的礼仪_饮食礼仪_网

家庭餐饮的礼仪

1、餐饮礼仪简介

餐饮礼仪问题可谓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可知,至迟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特别是经曾任鲁国祭酒的孔子的称赞推崇而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早在《礼记》中就有着宴会食序的记载,先是饮酒,再吃肉菜而后吃饭的程序和现在大致一样。在有十六种菜肴的宴会上,菜肴分别排成四行,每行四个。带骨的肴放在主位的左边,切的纯肉放在右边。饭食靠在食者载方,羹汤则放在右方。切细的和烧烤的肉类放远些,醋和酱类放近些。蒸葱等佐料放在旁边。酒浆等饮料和羹汤放在同一方向。如果陈设干肉牛脯等,那就弯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宴会有献宾之礼。先由主人取酒爵到宾客席前请进,称为"献";次由宾客还敬,称为"酢";再由主人把酒注入觯后,先自饮而后劝宾客随着饮,称"酬",这幺合起来叫作"一献之礼"。如今,请客宴会了叫酬酢,其本身就强调礼仪。

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临时迎客于门外。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客齐后导客人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讲究:应先敬长者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宴饮结束,引导客人入客厅小坐,上茶,直到辞别。这种传统宴饮礼仪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保留完整,如山东、香港及中国台湾,许多影视作品中多有体现。

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如分菜、上汤、进酒等方式也因合理卫生的食法被引入中餐礼仪中。中西餐饮食文化的交流,使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现代较为流行的中餐宴饮礼仪是在继续传统与参考国外礼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座次借西方宴会以右为上的法则,第一主宾就坐于主人右侧,第二主宾在主人左侧或第一主宾右侧,变通处理,斟酒上莱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酒斟八分,不可过满。上菜顺序依然保持传统,先冷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莱或配莱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头尾朝向正主位。这些程序不仅可以使整个宴饮过程和谐有序,更使主客身份和情感得以体现和交流。因此,餐桌之上的礼仪可使宴饮活动圆满周全,使主客双方的修养得到全面展示。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篇4:家庭成员之间的礼仪

而感情呢,我想,很多人一辈子也没有对自己的父母说过我爱你,也没有给父母一个亲密的拥抱!

这跟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特别讲究“尊卑有序”,“长幼有别”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其实一直都不太认同传统蒙学中的《弟子规》、《三字经》等。这些经典,当做文化学习未尝不可,但当做礼仪规范的话,那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阶层思想,已经不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了。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我称之为“中国爸爸现象”。不知为什么,很多的爸爸,不习惯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和善的一面——他可能在单位里是大家的开心果,是人缘俱佳的同事。但一回到家,即便是非常非常喜欢自己的孩子,但就是马上会不由自主地板起面孔,严肃起来,好像非不如此,不能有“爸爸”的威严!

在西方的公园里,一位爸爸推着婴儿车、或者身上挂着一个小婴儿的景象,比比皆是。而在中国,则实在是凤毛麟角——爸爸宁肯大包小包地负责后勤,也不愿轻松地带孩子。

更不用说陪孩子满地打滚、没大没小地游戏了——如果一个爸爸,可以趴下来给孩子当马骑,可以让孩子给自己画猫脸——我想,那才是可爱爸爸的开始!

好了,我有些扯远了——我想说的是,每个家庭里的成员,互相之间要真诚、坦荡,要比对待别人更加有礼貌、礼仪,更愿意为对方的开心而付出。

家长和孩子之间,不要仅仅因为是“父母”,就形成所谓的“威严”。一个轻松氛围的家庭,要比压抑氛围的家庭,更幸福。

篇5:中国家庭做客的礼仪

中国家庭做客的礼仪

在中国,我们都会有事没事去别人家串串门,那么你们知道家庭做客的礼仪是怎样的吗?下面是第一范文网为大家准备的中国家庭做客的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中国家庭做客的礼仪

做客前的准备

预先约定以便对方提早安排。如果事先已经约定好了时间,不要不请自到,使主人毫无准备。尽量避免对方的用餐及午休时间,但如果已约定好,就应按时,发生了特殊情况不能前去,应尽可能提前通知对方,并表示歉意。应邀做客时服装和仪表都应该注意修饰,服装应整洁、庄重,仪表应端庄大方,以示对主人的尊重。但不要过于华丽,避免炫耀之嫌。

做客的礼仪要求

1 .进门礼节 到达主人门前,应先擦干净鞋上的泥土,然后按铃或敲门,敲门要把握好力度和节奏,切忌用力敲打或用脚踹门。进门时,应将随身携带的雨伞或物品等按主人示意的地方放置,并主动换上拖鞋。

2 .见面礼节 到达主人家里,不应直接入屋内,除了向主人问候寒暄外,见到长辈和在场的人都要一一点头招呼。待主人示意后再入座,同时要注意坐的姿势。主人端茶递烟要起身道谢,要用双手接过茶水,主人送上的果品,让年长者和其他客人先取用。尽可能不抽烟或少抽,烟灰一定抖在烟灰缸里,果皮果核不要乱扔乱放。

3. 交流的礼节 交流时,要专心倾听对方的谈话,不能东张西望,时不时要点头或应答,谈话要简洁明了,把握好时间。如发现主人还有其他事要办或另有来访者,则要同新的来访者简单打招呼后迅速告辞。不要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更不可乱翻东西。

6 .告辞的礼节 在与主人谈话过程中,如果发现主人心不在焉、长吁短叹、蹙眉皱额或不时看表,来访者应寻找“煞车”的话题并告辞。告辞不应在对方说完一段话后立即提出,可选在两人沉默的空间。如果主人有新客人来访,应同新客人打过招呼之后,尽快告辞,以免妨碍他人。告辞之前要稳定,不要显得急不可耐。辞行时应向主人及家属和在场的客人一一握手或点头致意。如果来访的客人很多,自己有事提前离开,就应低声向主人告辞并表示歉意,以免惊动其他客人;如果已被其他客人发现,就应礼貌地致歉和告别。

总之,访友做客的最基本要求是:态度温和、用语文明、举止得体。

去别人家做客吃饭须知

1、去别人家做客,当主人的话可多可少,甚至经常劝你喝茶或提议看看电视时,你就该告辞了。人总是在感到无话可说时,才提醒别人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再待下去,你可能就不受欢迎了。

2、正在对上司汇报工作,他的眼睛没有专注地看着你,或者他的手指不经意地在桌上扣几下,很可能他已对你的汇报不满意了。如果你进去时,他的脚正在桌子下无聊地晃动;你说话间,他的脚忽然停止了摇动,那他已对你的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和一个新认识的人谈话时,他的双手总是在不经意间抱在胸前,那表明他还是对你有所防备的,所以,在让他相信你以前,最好还是谨慎为之。

4、在酒桌上,一个向你频频敬酒的人,不是有求于你,就是对你有敌意,所以你还是尽快分析一下,究竟自己属于前者还是后者。前者就赶快把话题引过去答应他,后者你就要装醉了。

5、一个人向你发出了邀请,你兴致勃勃地落实邀请时,他忽然顾左右而言他。其实,他的邀请不过是顺口一来的说法,你就不要追究下去了,除非你想让他讨厌。

6、发现你的失误没有告诉你,比告诉你要可怕得多,特别是两个人处于竞争的工作状态时。

7、一个面对你总是夸夸其谈的人并不是骄傲,他的内心恰好与他夸夸其谈的外表相反,是一个极度自卑的人。他的夸夸其谈不过是用来掩饰内心的自卑罢了。

篇6:关于家庭的礼仪

1、尊重父母、注重他俩的事务、看重他俩的地位,有礼貌地和父母谈话,在他俩面前不要高声说话。

2、与父母谈话时应彬彬有礼,千万不可对二老说:“呸”。更不能呵斥他俩,讲话时应心平气和、柔声细语。

3、面对父母你应倍加亲切殷勤相待,莫要愁眉苦脸、怒目相视。

4、多做令父母欢心之事,即使父母没有命令,如:家务杂活,侍奉父母,备办生活物资,购置日常用品,勤于求知。

5、每逢吃饮,父母先请;餐前饭后,细心照顾。

6、绝不可斥责或中伤父母,对父母已做之事,不可心怀报怨。

7、莫把妻室儿女凌驾于父母之上,你做事之前,须取得父母之喜。

8、因为真主喜父母之所喜,怒父母之所怒。赡养父母你别吝啬。否则,父母就会向别人诉说苦衷,而这对你来说是一种耻辱。

9、当经常探望双亲,奉上礼物,当感谢他俩的养育之恩及为你付出的辛劳之苦,为人之父的你,应从自己的孩子及对孩子的严加管教中有所体会:养儿才知父母恩。

10、你当谨防忤逆双亲,惹恼父母,否则,今后两世你将遭难和不幸。如此对待父母,子女将效仿于你。

篇7:家庭餐饮礼仪_饮食礼仪_网

家庭餐饮礼仪

1、使用筷子调羹

(1)筷子的使用:筷子是中餐最主要的常用餐具,吃饭用筷子是我们的传统。用筷子的要求和忌讳。摆放筷子,要把筷子一双双理顺,大头冲桌外,小头冲桌里,然后轻轻地放在每个人的餐桌前。不要一横一坚立叉摆放,不要一根是大头,一根是小头。筷子要摆放在碗的右边,不能搁在碗上。用筷子夹菜,饭菜未上齐不要先拿起筷子,用时将筷子的小头冲下对齐,不能坐在饭桌边,一手拿着一根筷子随意敲打,或用筷子敲打碗、碟。不能用筷子在菜盘里挥来挥去,用筷子搅菜上下乱翻,不能将筷子当餐叉使用穿刺菜肴,不要将筷子含在口中,更不能将筷子当牙签使用剔牙。筷子上沾有饭粒或菜叶,应吃干净,不能用带有饭粒或菜叶的筷子夹菜;夹起菜时,不要让菜汤滴下来;遇到别人也来夹菜,要注意避让,谨防"筷子打架"。在吃饭中途需暂时离开时,要将筷子轻轻搁放在桌子上的碟、碗边,不能插在饭碗里,或放在碗上。不要把筷子当作道具,在餐桌上乱舞,也不要用筷子指向他人;在请别人用菜时,不要把筷子戳到别人面前。

(2)筷子的语言:请用筷——用膳时,主人为表示盛情,一般可说"请用筷"等筵语。直筷——筵席中暂时停餐,可以把筷子直搁在碟子或者调羹上。横筷——将筷子横搁在碟子上,那是表示酒醉饭饱不再进膳了。横筷礼一般用于平辈或比较熟悉的朋友之间。小辈为了表示对长者的尊敬,必须等长者先横筷后才能跟着这幺做。据史载,宋代有个官员陪皇帝进膳时,因先横筷而犯了大不敬的罪。现在用膳时,即使先吃完饭的,也不立即收拾碗筷,要等全桌膳毕后再一起收拾,可以说这是古代横筷礼仪的延续,表示"人不陪君筷陪君"。

(3)调羹的使用:调羹也是常用的餐具,主要是喝汤,有时也可以用调羹盛装滑溜的食物。它同使用筷子一样,也有一定的讲究。使用调羹要求禁忌:使用时,不要将调羹碰碗、盘发出声响。从外向里舀(吃西餐则应从内往外舀),调羹就口的程度,要以不离碗、盘正面为限,切不可使汤滴在碗、盘的外面。喝汤时不能发出响声。有的同学对此不太注意,嘴里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这是十分粗俗的。不要以口对着热汤吹气。有时端上桌的汤很烫,这时,应先少舀些汤尝一尝。如果太烫,可将汤倒入碗里用调羹慢慢地舀一舀,等汤稍许降温时,再一口一口地喝。不要将汤碗直接就口。当汤碗里的汤将喝尽时,应用左手端碗,将汤碗稍为侧转,再以右手持调羹舀汤。不要将汤碗端起来,一饮而尽,这样做不符合餐桌礼仪的要求。

2、吃相要文雅

用餐要文雅。吃的时候应闭嘴细嚼慢咽,不要发出咀嚼声和舐咂嘴的声音,更不宜吃的响声大作,"电闪雷鸣"。切忌狼吞虎咽,满脸开花,吃相不雅。不宜乱吐废物,唾液飞溅。进餐过程中吃到鱼刺肉骨之类,可用餐巾或手掩口,用筷取出放在盘碟里,不可直接外吐。鱼刺、肉骨、果核、用过的牙签和餐巾纸等物,不能直接堆置桌上,应搁在放残渣的盘碟内。被东西噎住时,如果喝水、劲咳嗽能解决问题,可以用餐巾捂住嘴再咳嗽。如果长时间咳嗽,就应该向其它用餐者道歉并离开餐桌。在气阻严重情况下,应毫不犹豫地请求别人的帮助。用手指把鱼刺或其它的什幺东西拿出喉咙并将其放在盘子边上。剔牙时,要以手遮口。不能用筷子代替牙签剔齿缝,不宜张口剔牙,捅来捅去。不宜宽衣解带,脱鞋脱袜。吐痰擤鼻,坏人食兴。不宜挑三拣四,挑肥拣瘦。下手取食,起身夹菜,乱用餐具。与人抢菜,乱换位置。非议饭菜,为难主人。不宜替人添菜,热情过头。不宜酗酒划拳以酒灌人,出人洋相争吵起哄。吸烟不止,污染空气。谈话不应含着食物。汤和食物如果太热,不可用嘴吹。

3、就餐的坐姿

就座后,坐姿应端正,但不僵硬,上身轻靠椅背。不要用手托腮或双臂肘放在桌上。不要随意摆弄餐具和餐巾,要避免一些不合礼仪的举止体态,例如随意脱下上衣,摘掉领带,卷起衣袖;说话时比比划划,频频离席,或挪动座椅;头枕椅背打哈欠,伸懒腰,揉眼睛,搔头发等。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当椅子被拉开后,身体在几乎碰到桌子的距离站直,领位者会把椅子推进来,腿弯碰到后面的椅时,就可以坐下来了。用餐时,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约一个拳头的距离。两脚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

篇8:家庭成员之间的礼仪

1、你当礼貌待人,温文尔雅,辱骂他人者,只会招来别人的咒骂。

2、征得父母同意,才能入父母房门,在进入父母的房间、出父母房间时给父母说“塞俩目”。

3、积极答应父母的召唤,忙于完成父母的需求,服从父母的命令,执行父母的嘱托。如果父母命令犯罪,则不能顺从,但要善意为父母解释。

4、看管父母的钱财和物品,不经许可不要使用。保护父母的名誉,不要导致他人漫骂父母。

5、不要直呼父亲的名字,不要打断父母讲话,不要和父母争论,不要谴责父母,不要讥笑父母。

6、凡事和父母商量,借鉴父母的主意和经验,接受父母的忠言。

7、多给父母求真主饶恕,履行父母的遗嘱,接续父母的骨肉,服务父母的朋友。

8、儿女出生后给他们起好听的名字,并以美好的别名称呼他们。

9、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栽培信仰和美德的种子,努力使他们背诵《古兰经》。鼓励孩子们从小常去清真寺,长大时督促他们做礼拜。

10、鼓励、敦促孩子学习文化知识,栽培礼貌思想,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使他们远离粗野、下流的习性。

11、当孩子到成年时,为他们选择有教门、有修养的配偶。

12、家庭中兄弟姐妹要以优美的性格和睦相处,不要争吵,不要打骂,避免用不好的语言和不适当的玩笑伤害兄弟姐妹中的一个。

13、经常看望近亲,打听他们的状况,不要为自身利益而与近亲断交、疏远、相互仇恨。

14、积极劝导近亲中的迷误者、放荡者、对教门疏忽者;劝化他们敬拜真主、完成主命、远离罪恶。

15、如果近亲是穷人,就给他们钱财等方面的帮助,为近亲施散者,在真主那里将获得双份回赐,既能得到接续骨肉的回赐,又能得到施散的回赐。

16、若有求于父母时,那你可向他俩殷勤示意。若父母有赐于你,当感谢之;若其拒绝,当谅解之。不应喋喋不休,咄咄逼人,以免扰得父母心烦意乱,寝食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