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农村社会实践心得体会(汇编2篇)
发布于2024-04-24 00:10,全文约 3340 字
篇1:2024大学农村社会实践活动心得感悟
_,我作为青岛海洋大学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名成员,跟随服务队在平度市崔家集镇周家村进行了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下乡"期间,我无处不感到乡亲们的热情朴实和村里孩子们的天真好学。而最让我感动和钦佩的还是村领导班子兢兢业业的实干精神。
这还得从开始住进周家村村委大院说起,乍一看,简简单单的院落,两排瓦房相对排开。我当时就在心里犯嘀咕:这个村一定很穷,至少不会很富裕,要不,有哪个稍微富裕的村委不建座气派的楼房来撑撑场面啊!然而,之后的所见所闻却让我改变了这种想法。
先是与村支书的一次聊天,听周支书说,这满村上下房前屋后,见缝插针栽的可不是一般的树,那可是咱老百姓的一片不大不小的摇钱树啊。原来早在前几年村委一班人就商量着要为老百姓栽一些经济效益高的果树,于是他们买来了几千株柿子树苗。现在,村里共有5000多棵现在挂果的柿子树,平均一棵柿子树一年就可创利200多元呢!
这些果树有村里统一采摘,统一销售,售后的收入根据各家住房周围的树木比例分配到各家各户,一项就给老百姓增收不少。说到这些周支书的眼睛里漾出了阵阵喜悦,说到这田间的农作物,他更是激动不已,喜的合不拢嘴了。前年,村委一班人出马,给村民们联系了为南韩一家公司育种的活计。现在全村的育种田已经达到100多亩,而农民的收入更是因此而上了一个新台阶。刚开始听周支书这番话,我还真有点半信半疑。而7月26日,我们深入到农田进行调查,眼前的事实不禁让我被这个村的经济发展由衷的折服了。我跟一个同学去询问了一位农家大嫂,据她说,他们家,三口人,一年下来仅仅是农作物的收入就有两万多元。而且村里其他家庭的收入也都很高,有的家庭有大棚,有的家庭养牛养鸡。另外,村里还有800亩,村委为此专门为烟民们投资24万元建起了烤烟房。总之,各家都有自己的发财经。这位大嫂最后告诉我们?;这都是俺村里干部领导有方,给我们联系那么多致富方法,还得感谢他们啊!"从她充满希望的眼神中,我才体会到,原来这个村的领导班子是一个受老百姓爱戴,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好班子啊。
村领导管理有方,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上,其他的方面也是从来都没有放松过。先说这个村里的治安,村委一班人早就制定了一套村规民约,凡是有违反者,都要照章处罚。村民们都觉得邻里乡亲吵吵闹闹,丢人不说还要受处罚,还得耽误精力,实在不合算。所以,这个村现在可以说是安宁无事,听村里一位老大爷说,村里这几年没有发生过一件刑事案件,民事纠纷也很少,就连乡亲们之间小吵小闹也很少听说。村里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毫不含糊,就说村里这十几条平坦的大街吧,周支书说,以前村里是一片片的坑洼地,一到下雨天啊,这街上就成了大水塘。平时老百姓推个车子,走个夜路都难啊,1992年开始,村里决定在全村修十几条主要街道,以方便村民。这样,原来的沟坎才被垫平了,而且道路两旁都修建了排水渠道,无论多大的雨都能保证排水畅通了。村里还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投资三十多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的幼儿园和小学。小学曹校长介绍说,全村学龄期孩子没有一个辍学或退学的。看着孩子们坐在宽敞舒适的计算机房里上课,我不禁从心里有几许羡慕他们能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毕竟不是每一个农村孩子都有机会的。
还记得刚来村里的时候,就跟一个同学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农村要发展,依靠什么?其实说到发展,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首先科学文化不能少。可是要让一个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农村发展起来,没有一个过硬的领导班子是如何也办不到的,说到底还是得靠村里领导的管理才行。试想一下,没有村委班子的跑前跑后,怎么会有蔬菜育种田的出现,假如没有村委的狠抓治安,村里秩序乱作一团,稳定尚且办不到,经济发展有何从谈起?周家村能有今天这种秩序井然,经济发展蒸蒸日上,村民安居乐业的喜气景象,与村委的管理是直接相关的。
而村委一班人的指导思想和动力有何在呢?周云善支书说,周家村有党员15人,所以党员都本着为百姓没福利的原则,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积极寻找致富道路。 当然,勤劳能干的周家村人,并未因为目前生活好了,就安于现状。周家村村正在积极寻找更好的致富路子。从周支书自信的表情中,我们看到了希望,我想,几年后,周家村又将是一派新景象。所有的农村也都会象周家村一样,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导下,在全村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奔向幸福的明天的。
篇2:农村实习心得体会_实习报告_网
农村实习心得体会
六天前,我们的车子载着满满的激动与期许,驶向百余公里外的清远农村。在那儿,城市的繁华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粗糙的砖瓦房、一望无际的稻田和黄土铺就的路。久居城市的我们对这一切充满好奇,四处张望、细细打量。
当我们踏入农户家时,那疯狂的狗吠成了最热烈的。农户叔叔引我们进门,他的话不多,只是反复请我们喝自家制作的金银花茶。初次见面的气氛略有尴尬,叔叔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拘谨而不善言谈。然而,经过几天的相处,我渐渐了解到这份拘谨只是表象,身为农村人的叔叔有一颗朴实、满含关爱与热情的心。
叔叔待我们很好,那些关怀总能让我们心头升起一份暖意。记得那天气温骤降,下起阵雨。迟钝的我下午才意识到,挂在露台的衣服还没收。可当我冲上楼收衣服时,却惊讶地发现,那衣服已被转移到室内晾着了,竟没怎么湿。一时间,心中尽是感动与感谢。还记得那些天早晨那热腾腾的粥与炒粉,我们起床并不定时,可每次我们刚下楼,早餐也总是刚刚好从厨房被叔叔端出。现在回想起,才猛然意识到,那早餐定是叔叔早就做好等着我们的,又怕凉了不好吃,便放在锅里焖着或是加一把柴热着。这份番然醒悟让我的心再一次被温暖包围,而且带着几分歉疚。这些关爱不张扬但很实在,润物无声般甚至令我难以察觉。这是有几分拘谨的农村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反映的是他们最朴实善良的本性。我着实被深深感动了。
农村人干的是单一粗重的农活,他们的皮肤被炽热的阳光晒成了泥土般的黝黑,又被沧桑的岁月刻上了土地般粗糙的纹路,由此可见他们的勤劳与农村生活之艰辛。但户主叔叔的内心世界却是丰富的,他有着农民式的幽默。辛苦劳作一天,常常很晚才吃到饭,叔叔总会半自言自语地说“人没饿着,饿着饭了。”。似乎这样一说,一天的劳顿就减了大半。这种幽默,反映的是他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他甚至也很关心时事,偶尔还发表几句自己的看法,令我们惊叹不已。这些都是当代农村人的另一面。
那几天,我们戴上草帽、拿起镰刀,也学着做了一回农民。
先前,我们早就被那金黄的稻田深深吸引了,那是从小便幻想着的金色的丰收的梦。如今竟能亲手收割,那激动不言而喻。我们早上兴趣浓厚、有说有笑地干着农活,可从下午开始,我便明显觉得这重复的机械化劳动的乏味了。第二天,只觉浑身发软酸痛,每一次弯腰蹲下后我都不再想站起,汗水顺着面颊淌下、滴落,我的动作愈加迟缓无力。当我直起身,望着面前那大片稻田时,感受到的再也不是丰收的喜悦,而是觉得那就意味着漫漫无边的活计。仅仅两天,我的热情便转化为汗水消失殆尽。可农民,却是常年累月这么辛苦劳作啊。这辛苦,换来的却仅仅是一家人一年的口粮。我们只知辛苦,又如何能体会他们面对土地时的复杂情感!这些农民,虽然处在社会底层,却是中国的基石。他们勤劳、隐忍,他们值得我们报以崇敬感激之情。这次学农的亲身体验,更教会我珍惜。
除了稻田、农活,农村里的一切都给人新鲜感,吸引着我们。看那夜空,是城市里绝迹的美景;再看那近乎自然原始的风光,面临一望无际的稻田,近处是朴实的瓦片砖墙还有那阡陌小道,远处则是清灵秀丽的河塘竹林和朦胧山影。穿梭于村落之中,听着鸟叫虫鸣的唱和,看着那似闲庭信步般自在的鸡鸭,背后还紧跟着一只屁颠屁颠的小白狗,陪我们逛遍村庄。这些都让人感受到农村的纯朴美。那儿的村民也极为淳朴,有活泼但听话的孩子,有成天面带慈祥笑容的阿婆,许多人走上一路便打上一路的招呼。这种自然与和谐美得不加雕饰,这样的环境也让人的心灵变得纯净而又放松。
六天的学农,我们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进一步认识了农民农活农村。那些日子对我们来说快乐而美好。而透过那一切“美好”,我们也多少察觉到了农村发展的落后与多数农民生活的艰辛穷苦等等问题。学农,拉近了我的心与农村的距离,让我更多地了解她,日后也会更关注她。
学农虽然结束了,但总忘不了那人、那田、那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