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经济调查分析报告【精彩20篇】

浏览

6309

范文

130

篇1:住房公积金2024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843 字

+ 加入清单

住房公积金2020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今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市住房公积金管委会的正确领导,在上级监管部门的监督指导下,我中心以开展“三严三实”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狠抓年度10项重点工作不放松,各项指标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一、上半年住房公积金运行主要特点

(一)覆盖面变化情况及原因

上半年,xx市公积金参缴单位x个,比增x%;缴存职工人数为x万人,比增x%,非公扩面进展艰难。主要原因是xx市情特殊,不但大型项目而且非公企业都较少,工资相对较低等,仍是下一步攻坚主要对象。

(二)住房公积金归集额变化情况及原因

上半年,中心归集x亿元,比增x%,增速不快。截止6月底,我中心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x亿元,归集余额x亿元。主要原因是:一是受银行下调存款利息的影响,给职工结息x万元,比降x%;二是新形势下非公企业资金较困难,扩非难度大。

(三)住房公积金提取变化情况及原因

上半年,中心办理审批提取x亿元,比增27.5%。其中,“租赁住房消费提取”较去年同期涨幅为x%,随着租房条件的进一步简化及放开,这一增幅还会继续加大。其次为其他非住房消费提取增长率为x%,主要原因该类提取在不断地增加。

(四)住房公积金个贷发放、贷款质量变动情况及原因

上半年,我中心审批个贷x户,比降x%;发放个贷x亿元,比降x%。截止6月30日,累计向17718户家庭发放个贷x亿元,累计收回个贷x亿元;个贷余额为x亿元,个贷率为x%。主要原因公积金楼市不振,个贷需求量减少;年初国家虽出台多项利好房地产政策进行调控,中心个贷政策也进行调整,但房产市场反应较为迟缓,虽稍有回暖,但低于预期。预测,下半年会收到因利好政策而迟来的成效。

(五)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变动情况及原因

截止6月30日,我中心实现增值收益率为1.79%。

二、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加大住房公积金支持住房消费力度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

中心一贯以来都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的有关政策文件。

(一)5月22日,经市管委会同意,出台了《关于放宽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条件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并实施

1.基本条件:本人及配偶开具名下在工作地无房产的证明。

2.租房提取时限:职工每年可提取一次。

3.租房提取额度:一是租赁公共住房的,按照实际住房支出全额提取;二是租住商品房的,已婚按照租金x元/月计算,未婚按租金x元/月计算。

4.取得的成效:上半年租房提取共21户x万元,比增23.01万元,增长率x%。

5.存在的问题:虽然中心采取电视、网站、报纸、宣传单和参与“阳光热线”直播互动等宣传,但职工知晓率还有待提高。且《通告》规定租房提取时限为一年一次,大部分无房职工会到年底集中提取,预计年底至明年上半年提取业务会因此而猛涨。

(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放宽我市住房公积金提取和贷款政策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于7月2日颁布实施

1.提取方面:一是职工购建自有产权自住住房的,不论其房屋套数及贷款次数,均可提取;二是职工装修自住住房的,可按一定额度提取;三是《提取申请书》不再经所在单位加盖公章。

2.个贷方面:

(1)关于首付款的调整。不再查询缴存职工家庭持有住房套数,缴存职工家庭可申请两次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委托贷款,首次使用公积金个贷的,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0%;已结清首次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委托贷款的,可申请第二次,最低首付款比例为x%。

(2)关于贷款条件的调整。一是正常缴存的,不再提供收入证明,原则上按照其缴存基数核定工资收入,职工的所有债务支出不能超过中心认可家庭工资收入的50%。二是在延长贷款申请时间方面:购买一手自住住房的,应在房屋买卖合同备案登记之日起两年内提出贷款申请;购买二手自住住房的,应在签订房屋买卖协议并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之日起两年内提出贷款申请;建造自住住房的,应在取得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并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之日起两年内提出贷款申请。三是取消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中商品住房单套建筑面积不得超过144㎡的限制。四是取消“以存定贷”的计算公式,中心根据借款人、配偶和房屋所有共有人的工资收入水平、家庭债务支出和征信信息等核定最终贷款额度。五是非本市常住居民户口但在我市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在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委托贷款时不再提供本市的有效居留身份证明材料。六是取消《房产状况声明》的贷款申请材料。七是已婚职工取消《婚姻状况声明》的贷款申请材料。八是办理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委托贷款的职工,不再留存其个人住房公积金帐户内的还贷保证金。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建筑业行业运行情况分析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建筑,全文共 1353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建筑行业运行情况分析调查报告

一、全市建筑业企业生产运行情况

全市x年资质内建筑业企业73家,比去年同期增加8家。其中,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企业50家,具有劳务分包资质企业23家。全年建筑业企业在生产发展中呈现以下特点:

(一)生产形势良好,总产值稳步增长。x年,全市完成投资施工项目472个,增长19.2%。固定资产投资为225.85亿元,增长了24.8%。其中,房地产投资为27.7亿元,增长了106.1%。由于投资总额和施工项目全面增长,推动了建筑企业生产稳步增长。x年,全市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69898万元,比上年增长29.1%。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14029万元,同比增长42.4%,占建筑企业总产值的主体地位;安装工程产值 52217万元,同比增长23.5%。

(二)新签合同额快速增长,企业生产规模继续扩大。全市全年资质内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 224184万元,同比增长49.2%。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170391万元,同比增长25.8%,占总合同额的76%。这主要源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增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大幅增长和城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新签订合同额的增加,使得土建工程量加大,为建筑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保障了企业生产的发展后劲。

(三)房屋施工规模继续扩大,新开工面积明显上升。x年,全市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9万平方米,比去年增长18.9%。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153万平方米,增长29.7%。

(四)竣工产值和竣工房屋面积平稳增长。建筑业企业完成竣工产值126825万元,同比增加16284万元,增长15.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904713平方米,同比增加19745平方米。

二、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建筑企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目前,我市建筑企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总承包企业不强,专业承包企业门类不全,劳务分包企业发展滞后,没有龙头企业。在依靠科技创新、科技进步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做大做强建筑企业的大背景下,我市大多数建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没有有效突破科技创新的瓶颈,拥有的还仅仅是常规技术。例如:博展中心、市民文化中心以及体育公园这样的工程我市的建筑企业就没有办法承接。由于传统建筑业科技含量低,从而造成了我市建筑业企业仍处在成本高、消耗量大、产出率低、竞争力差的尴尬局面。

(二)市内建筑业市场份额被挤占,没有市外市场份额。由于缺少一级资质以上等级的建筑业企业,很难在大项目竞标中与市外建筑业企业相抗衡,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带动力,很难有实力与外来建筑业企业抢占市场。我市建筑业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企业50家,具有二级资质的总承包企业只有三家,专业承包具有二级资质的企业只有8家,可外来建筑业企业就达到38家,占我市建筑业企业的76%。严重挤占了我市的建筑业市场份额。虽然我市建筑业企业新签订合同额快速增长,但都局限在本市范围内,没有市外建筑业市场份额,更没有在外省完成产值。

(三)工程技术人员相对不足。x年,全市建筑业企业年末从业人员为20781人,工程技术人员只有1923人,仅占全部从业人员9.2%。一级建造师28人,仅占全部从业人员0.1%。持证上岗人员4225人,仅占全部从业人员的20.3%。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十三五规划关于经济运行情况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汇报报告,全文共 4556 字

+ 加入清单

2019十三五规划关于经济运行情况调查报告

规划将对经济增长率作重大调整变硬性增长指标为弹性指标,用预测值代替目标值

一、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委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年初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主线,大力实施“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战略,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计划、预算执行情况良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主要指标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945.63亿元,增长7%。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2%。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 695.30亿元,同比增长5%。35个工业行业中23个实现增长,其中以通用设备、汽车为主的装备制造业表现较好,增加值增长8.4%。上半年服务业发展良好,实现增加值839.89亿元,同比增长7.9%,高于gdp增速0.9个百分点,占比达到43.2%。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0.69亿元,增长14.8%,其中工业投资增长5.3%。全市完成外贸出口142.8亿元,增长10%。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3.13亿元,增长12.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9%。6月末,全市存、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6%和7.9%。上半年全市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9.56亿元,同比增长 9.5%;市级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1.94亿元,同比增长6.5%。对照年初人代会确定的年度目标,除生产总值外,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2、结构调整步伐加快。1-6月,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3%、9.1%和8.4%,增幅高于面上平均值。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增长21.7%,快于工业总产值增长18.2个百分点,占比达到29.4%。深入推进“四换三名”工程,完成技改投入436.3亿元,同比增长17.7%,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 76.9%。全市规上用能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5%,降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增势强劲,增长26.8%,高于工业投资21.5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43.2%。电子商务快速发展,1-6月,我市网络零售额68.52亿元,同比增长82.72%,增速居全省第三。旅游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实现旅游总收入315.1亿元,增长12.4%。

3、民生保障不断改善。上半年,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27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0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22元,同比分别增长10.1%、9.7%、10.8%。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涨幅与一季度持平。新增城镇就业6.6万人,落实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3.8%,其中民生支出增长16.7%,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6.7%。

4、各项改革扎实推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加快梳理权力清单,行政审批事项“归零清理”411项,减少49%,向各区(县、市)下发市级权限15项。调整完善市与xx区和市直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积极推进“营改增”试点,为企业减负8.6亿元。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上半年,全市社会融资规模661.52亿元,其中直接融资额186.62亿元,居全省首位。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虽然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经济下行压力未见缓解,困难挑战有增无减。要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特别需要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1、高度关注发展动力不足对稳增长带来的压力。一是实体经济发展依然艰难。一方面,行业、企业分化现象明显,工业结构升级滞后所带来的问题日益显现,工业面临的“去产能化”任务十分艰巨,占工业比重70%左右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履维艰,而新兴产业目前整体规模较小,尚不足以支撑我市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受市场、产能、成本、价格等多重因素的困扰,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企业亏损面增大,盈利能力下降,不少企业仍处于无利甚至亏损状态。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幅低于去年同期1.3个百分点,其中纺织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利润分别下降6.1%和11.1%。二是投资整体乏力。从调查情况看,一方面大项目、优质项目缺乏,另一方面,即使有一些大项目、好项目,也因受制于土地、能耗要求高等要素制约而难以落地。上半年,全市实施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数量较去年同期减少75只,完成投资额同比减少20.6%。市级各区块投资增速普遍偏慢,其中xx区、高新区、袍江开发区投资均出现负增长,分别同比下降 4.3%、3.9%和10.4%。三是企业家发展信心仍然不足。企业家对行业前景心存观望,信心普遍不足。一些企业表示,当前能维持正常运行已属不易,面对投资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投资回报率较低的预期,对后期生产经营持谨慎态度,近期不会考虑追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而对转型升级大都感到难度大,心有余而力不足,认为转什么、怎么转,方向不明、路子没有,意愿不强、热情不高。

2、高度关注多重风险叠加对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带来的影响。一是企业担保链风险。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现象依然存在,实体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资金尤其是流转资金紧张局面未得到有效改变。我市企业担保类贷款约占全部银行贷款的40%左右,随着出险企业的增多及银行追偿力度的加大,担保链内企业资金链、担保链断裂的风险在不断累积。二是金融风险。据金融部门反映,逃废债现象时有发生,银行不良贷款率达2.53%,同比上升1.11个百分点,不良率和增幅分列全省第二、第一。企业关注类贷款余额 269亿元,比年初增加94.26亿元。在不良贷款持续上升情况下,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不信任感加剧,辖内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出现授信审批权限上收的情况,金融信用环境受损,对区域经济金融影响较大。三是房地产风险。前几年,我市制造业企业将主业作为融资平台,涉足房地产业的不在少数。当前,受房地产市场疲软的拖累和实体经济不景气的影响,这些企业经营举步维艰。如下半年房地产市场行情进一步走低甚至大幅波动,对这类涉房企业带来的传导影响将会是雪上加霜,甚至是灭顶之灾。与此同时,由于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还款来源中土地出让收入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房地产风险导致土地市场转冷,还将对政府融资平台还款带来巨大压力,

3、高度关注日益凸显的财政收支矛盾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带来的难度。从收入看,实体经济无明显复苏,房地产交易持续走弱,新的经济增长点又尚未形成,带来相关税收的增长乏力。而清费减税政策的进一步施行和“营改增”改革的不断深化,使收入增长的空间进一步压缩。虽然上半年财政收入完成情况良好,但增长部分来自于跨年度入库因素拉动,因而下半年组织收入的难度和压力不小。从支出看,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保障改善民生,都需要坚实的财力支撑和保障。而推动“五水共治”,加强创新驱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等又形成了新的刚性支出,财政收支矛盾日益凸显,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三、下半年工作建议

面对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和国内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所带来的困难和风险,靠“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来短期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显然已经不够。必须以改革的勇气和智慧,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依靠“制度变革、要素升级和结构优化”这三大发动机,坚定不移地坚持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方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努力夯实产业基础,不断提高我市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

1、全力以赴稳增长。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集中精力抓实体经济发展。当前要强化企业服务,对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进行面上的帮扶,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一对一的帮扶,提振企业家的发展信心。要进一步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在资金、用地、用能上向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倾斜,对已出台的经济扶持激励政策要及时落实兑现。继续做好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对接央企和推进越商回归工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并购重组。扎实开展金融支持经济“百日服务”和企业减负“阳光行动”等服务活动,落实好八月五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积极推进融资模式、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缓解企业融资难、贵问题,保证资金直接流向实体经济,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发展。要重抓有效投资和项目推进,加快重大项目特别是产业类项目的审批、落地、开工、投产,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加快建立民间投资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持之以恒调结构。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向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和信息化要经济发展和成长的空间,向结构调整要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增长点。继续抓好农业“两区” 建设,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以现代装备制造、生命健康、通用航空等新兴产业为重点,着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大技改投入力度,深入实施“四换三名”工程,积极培育十大产品和产业链,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加大企业产品出口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培育品牌、拓展市场,促进外贸转型升级。充分发挥服务业对稳定增长和吸纳就业的巨大作用,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和民生需求为导向,加快生产制造与信息技术服务的融合,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研发设计、物流、服务外包、生命健康、养老、休闲旅游等服务业,建立起符合我市生产、生活实际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的服务业新格局,打造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

3、坚定不移抓改革。全面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完善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排序评价体系,探索推进排污、用能等要素市场化交易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三张清单一张网”,继续加大对各区(市、县)和市直开发区的放权力度,激发各区块的发展活力。尤其要突出开发区“创新发展‘孵化器’、招商引资主战场、税源培育主平台”作用,充分发挥产业平台的集约集聚功能,积极谋划、实施一批对绍兴经济具有长远发展意义的产业项目,并在要素保障、政策激励上予以倾斜、支持,不断完善开发区基础配套设施,充分发挥“国字号”开发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切实做强产业平台。进一步理顺区划调整后的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深化各项改革,加强资源、人才的合理配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越城、柯桥、上虞等区块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综合效益,推动市区经济加快发展。

4、多措并举化风险。建立和完善政银企三方协作联动机制,构建银企“同进共退”机制,做好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化解防控工作。切实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定期排查,有效加强风险预警和防范。对风险企业要“一厂一策”,通过融资支持、应急转贷、整合重组、破产清算等多种方式,分类处置化解,努力降低担保链传导风险。推进地方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建立完善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坚决打击逃废债行为,抓好舆情环境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金融信用环境。加强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管理,结合我市财政收入增长情况,合理控制融资总量,有效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调查分析报告[页2]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463 字

+ 加入清单

高校基层学习党组织建设调查分析报告

创新考评激励机制,不断增进学习实效,是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保障。一是建立和完善明确的领导机制。实行第一责任人问责制,把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作为学校各总支年度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把抓好本单位学习创建成效与责任人政绩挂钩,与其它工作同步部署、同步落实、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督学机制。按照“干部述职时述学、党员评议时评学、组织考察时考学”的督学制度,完善各项考核指标体系和细则,把学习考核与党员干部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党员民主评议结合起来,严格做到真学、真懂、真用,以良好的运行机制保证党组织和党员个人学习的连续性、持久性、有效性。三是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与争先创优结合起来,作为职称晋升、提拔使用、评比先进的重要依据,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型领导班子创建、学习型党支部创建和先进党员评选等活动,树立典型,广泛宣传,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和团体的潜能,大力营造崇尚学习、善于学习、学以致用的浓厚氛围。

共2页,当前第2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年十三五规划关于经济运行情况调查报告范文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汇报报告,全文共 2894 字

+ 加入清单

2019年十三五规划关于经济运行情况调查报告范文

规划将对经济增长率作重大调整变硬性增长指标为弹性指标,用预测值代替目标值

一、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委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年初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主线,大力实施“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战略,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计划、预算执行情况良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主要指标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945.63亿元,增长7%。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2%。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 695.30亿元,同比增长5%。35个工业行业中23个实现增长,其中以通用设备、汽车为主的装备制造业表现较好,增加值增长8.4%。上半年服务业发展良好,实现增加值839.89亿元,同比增长7.9%,高于gdp增速0.9个百分点,占比达到43.2%。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0.69亿元,增长14.8%,其中工业投资增长5.3%。全市完成外贸出口142.8亿元,增长10%。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3.13亿元,增长12.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9%。6月末,全市存、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6%和7.9%。上半年全市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9.56亿元,同比增长 9.5%;市级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1.94亿元,同比增长6.5%。对照年初人代会确定的年度目标,除生产总值外,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2、结构调整步伐加快。1-6月,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3%、9.1%和8.4%,增幅高于面上平均值。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增长21.7%,快于工业总产值增长18.2个百分点,占比达到29.4%。深入推进“四换三名”工程,完成技改投入436.3亿元,同比增长17.7%,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 76.9%。全市规上用能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5%,降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增势强劲,增长26.8%,高于工业投资21.5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43.2%。电子商务快速发展,1-6月,我市网络零售额68.52亿元,同比增长82.72%,增速居全省第三。旅游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实现旅游总收入315.1亿元,增长12.4%。

3、民生保障不断改善。上半年,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27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0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22元,同比分别增长10.1%、9.7%、10.8%。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涨幅与一季度持平。新增城镇就业6.6万人,落实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3.8%,其中民生支出增长16.7%,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6.7%。

4、各项改革扎实推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加快梳理权力清单,行政审批事项“归零清理”411项,减少49%,向各区(县、市)下发市级权限15项。调整完善市与xx区和市直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积极推进“营改增”试点,为企业减负8.6亿元。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上半年,全市社会融资规模661.52亿元,其中直接融资额186.62亿元,居全省首位。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虽然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经济下行压力未见缓解,困难挑战有增无减。要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特别需要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1、高度关注发展动力不足对稳增长带来的压力。一是实体经济发展依然艰难。一方面,行业、企业分化现象明显,工业结构升级滞后所带来的问题日益显现,工业面临的“去产能化”任务十分艰巨,占工业比重70%左右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履维艰,而新兴产业目前整体规模较小,尚不足以支撑我市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受市场、产能、成本、价格等多重因素的困扰,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企业亏损面增大,盈利能力下降,不少企业仍处于无利甚至亏损状态。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幅低于去年同期1.3个百分点,其中纺织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利润分别下降6.1%和11.1%。二是投资整体乏力。从调查情况看,一方面大项目、优质项目缺乏,另一方面,即使有一些大项目、好项目,也因受制于土地、能耗要求高等要素制约而难以落地。上半年,全市实施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数量较去年同期减少75只,完成投资额同比减少20.6%。市级各区块投资增速普遍偏慢,其中xx区、高新区、袍江开发区投资均出现负增长,分别同比下降 4.3%、3.9%和10.4%。三是企业家发展信心仍然不足。企业家对行业前景心存观望,信心普遍不足。一些企业表示,当前能维持正常运行已属不易,面对投资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投资回报率较低的预期,对后期生产经营持谨慎态度,近期不会考虑追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而对转型升级大都感到难度大,心有余而力不足,认为转什么、怎么转,方向不明、路子没有,意愿不强、热情不高。

2、高度关注多重风险叠加对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带来的影响。一是企业担保链风险。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现象依然存在,实体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资金尤其是流转资金紧张局面未得到有效改变。我市企业担保类贷款约占全部银行贷款的40%左右,随着出险企业的增多及银行追偿力度的加大,担保链内企业资金链、担保链断裂的风险在不断累积。二是金融风险。据金融部门反映,逃废债现象时有发生,银行不良贷款率达2.53%,同比上升1.11个百分点,不良率和增幅分列全省第二、第一。企业关注类贷款余额 269亿元,比年初增加94.26亿元。在不良贷款持续上升情况下,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不信任感加剧,辖内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出现授信审批权限上收的情况,金融信用环境受损,对区域经济金融影响较大。三是房地产风险。前几年,我市制造业企业将主业作为融资平台,涉足房地产业的不在少数。当前,受房地产市场疲软的拖累和实体经济不景气的影响,这些企业经营举步维艰。如下半年房地产市场行情进一步走低甚至大幅波动,对这类涉房企业带来的传导影响将会是雪上加霜,甚至是灭顶之灾。与此同时,由于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还款中土地出让收入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房地产风险导致土地市场转冷,还将对政府融资平台还款带来巨大压力,

3、高度关注日益凸显的财政收支矛盾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带来的难度。从收入看,实体经济无明显复苏,房地产交易持续走弱,新的经济增长点又尚未形成,带来相关税收的增长乏力。而清费减税政策的进一步施行和“营改增”改革的不断深化,使收入增长的空间进一步压缩。虽然上半年财政收入完成情况良好,但增长部分来自于跨年度入库因素拉动,因而下半年组织收入的难度和压力不小。从支出看,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保障改善民生,都需要坚实的财力支撑和保障。而推动“五水共治”,加强创新驱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等又形成了新的刚性支出,财政收支矛盾日益凸显,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教师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教师,全文共 1215 字

+ 加入清单

教师就业状况调查分析

四年的大学时光已经过去大半,对于很多同学来说,不会对熟悉的校园生活充满好奇,不会对各式各样的社团生活热心参加,不会对各种娱乐活动津津乐道,我们当前最为关心的问题是大学得到了什么,今后的人生道路在哪里?

作为一个来自农村的师范生,在毕业以后很大程度上要回生源地就业。然而,毕业就能就业吗?答案是否定的。纵观近几年家乡教育师资发展状况,就能发现现在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

我来自xx市xx区,现就将寒假期间通过走访调查得到的有关xx区教师就业,从业状况总结如下:

一、教师职业在xx区的受欢迎程度

xx区位于八百里秦川中段,自古风调雨顺,基本没有遭受过重大的自然灾害,人们都过惯了安静平稳的生活,这种思想观念也深深的影响着当代xx人的就业方向、医生和教师是这里最受欢迎的两大职业,这两大职业,不怕风吹日晒,有稳定的收入,有充足的节假日休息时间,而这两个职业相比,很多人又会选择教师,固为这个行业更容易入门,教师比医生好当,更是随着现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各行业都在裁员减薪,而教师这个职业基本是个终生职业,不怕下岗,而且这几年的工资有较大增长,所以,顺理成章的是家乡人最看好的职业。

二、xx区现在的教师资源状况:

xx区是xx市的一个大区县,有中、小学上百所,经过连续几年的对外招聘老师,现在教师岗位基本饱和,在xx年以前xx区教育局基本每年会向全区公开招聘大专学历的应往届毕业生100多名,支援西山等落后地区的中、小学教育,应届本科的师范生则可享受直接分配的待遇,据了解,这种政策将会于xx年开始不一定再执行,教师岗位基本饱和,以后,师范生的需求明显减少,除自然退体外,很难有空余岗位,而且随着现在适入学几意人数的锐减在xx区很多村镇小学相继合并,教师工资与业绩挂钩,使很多学校在职老师的竞争加剧,对新人进入教师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xx区的教师来源

现在从教的老师,大部分来自:凤翔师范和文理,这两所学校在xx地区影响较大,凤翔师范是上世纪最有名的中专师范院校,现在小学、中学和部分高中的优秀骨干教师都是从这里毕业,不过现在它的作用明显被文理学院取代,现在xx区的年青教师很大程度上来自文理。因为他们在学习,较在外地学习的同学更了解教育现状,他们在当地学校进行毕业实习,和学校之间彼此知根知底,在竞聘过程中“近水楼台先得月”,这给在外地学习的同学返回就业带来了明显的压力。

四、如何顺利在xx区就业

首先,在校期间,应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进入中、小学教收,不一定他在大学期间学什么专业就会当什么教师,有可能学数学的要去教物理,而学生物的要去教化学,甚至一个人负责两门不同的课程,所以在学校期间应该涉猎相当一部分与专业课有联系的知识,做到有备无患,关键时候成为自己的亮点。

其次,作为老师应该掌握过硬的教师职业技能,三笔字、普通话演讲、全能讲课等,都能精通,最好在其中有一项专长,使自己有别于千篇一律的应聘者。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农村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3937 字

+ 加入清单

2019农村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报告

当代,人们谈论最多的莫过于大学生,经济等问题,是的,大学生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被特殊关注的群体,他们的学习环境、生活情况都在人们的注视下进行,然而对于现如今大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问题也是一个备受大家瞩目的问题,为此,我们觉得有必要对这个问题展开一个调查研究。

而且现在普通家庭对子女上大学的态度“知识改变命运!”在今天的中国,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上大学依然是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的最有效途径,教育在居民收入差距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绝大部分的家长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是持非常积极的态度,即使是在现在高等教育收费并非十分合理的状况下,家长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仍未改变,因此许多家庭为了让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宁可拿出高昂的学费供子女学习,以求将来改变家庭的面貌。

本次调查我们以问卷调查为主,为体现问卷的真实性,有效性。我组共发放了100份问卷调查,有效回收98份。同时我们也采取了随机对一些同学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调查,这更体现了我们调查的多样性,真实性。此次调查表明:本校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总体上讲是良好的,但仍存在不少学生需要国家的大力帮助。

在此也表示对那些接受调查的同学表示感谢!

我组调查过程如下:

一.调查背景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社会进步,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上。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政府在教育事业这块更是加大了投资力度,诸如生源地贷款、高校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等各种各样的政策陆续出台,使广大学子圆了大学梦。在此种情况下,我们要调查一下广大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因为上学所花销的费用对家庭的影响。此次活动,我们调查小组把地点放在了东华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上。

二.调查分工

我们开了多次会议并讨论。我们调查小组共有六人,我们分为三组,每组两人,第一组为实体调查,即到学生中去做走访问卷调查;第二组为前期资料收集,调查期间的沟通协调;第三组为后期资料整理,问卷分析等后期工作,最后大家一起写总结论文报告。

三、 调查目的

通过了解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状况,从而引导大学生对自身有更明确的定位,树立正确的理财目标及消费观念。在危机四伏的时代能够从容面对挑战,承担起自己肩上的责任,为家庭经济有所贡献。

四、 调查内容

我们在调查之前,收集了很多前人做过类似调查的文本,学习了其中好的方面,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我们精心设计了很多问题,有对家庭经济的,父母工作的,家庭成员的,个人花销的等等。

正文:

现在就我们的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如下:经过为期一周的走访调查,通过网络和问卷我们掌握了许多资料,有一百多位的热心同学参与了此次调查,我们很欣慰。

1. 在我们的调查人员中,有多达将近62%是男生,由于调查是在我们自己学校进行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们学校的男女比例问题。调查中对其家庭所在地的调查显示,有将近一半学生的家庭所在地是在农村,随着乡镇,县城,地级市,省会城市的家庭所在地人数都越来越少,对此我们认为大学生来自农村的还是居多的。而且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家庭成员都达到了四人或者更多,其余的都是独生子女家庭,这也许也是我国计划生育的成果显示吧!

2. 对于大学生家庭的经济来源问题,调查中外出打工收入占24%,工薪收入占了将近34%,其余的就是务农为16%,经商收入占16%。对于他们的家庭月收入调查显示,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是在1500—3000、3000—10000元左右,然而这个大学每年学费问题,调查中几乎都达到了4000—6000,加上同学们每个月的生活费问题,500—1000、1000以上元的都占了相当一部分,这从中就可以看出现如今大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

3. 大学生话说都已经是成年人,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能力了,可是在调查中显示,大学生的生活来源大家都是直接依靠父母,这也反映了大学生对于父母的依赖的确是太大了。当被问及是否愿意通过勤工检学来减轻家庭负担时,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是愿意的,还有一部分说要视情况而定,当然也少些同学是不愿意的。然而对于没有勤工俭学的调查中,他们大多是说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当然还有的是为了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也有比较多的同学是说没有可利用的渠道得到合适的勤工俭学机会,同样,还是有同学根本不愿意的,也许他们的家庭经济情况好些吧,至少我们是这么想的。

4. 对于现如今的中国高校的收费问题,这也是同学们及家长们比较关注的问题。就我们学校收费问题,有30%的同学认为收费比较合适,同样有23%的同学没有看法,表示并不清楚,还有41%的同学认为是略有不妥的。对于中国高校

应如何解决大学生的经济负担呢?同学们各述主见,有较多还是对这个大学收费是有些意见的,认为要尽量降低对学生的收费,也有比较多的同学希望学校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减免学费,发放生活补助,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学校的东西好像都卖的比较贵,希望尽量降低校内商品的物价,也希望学校能增多奖学金的名额,提供多一点勤工俭学的岗位。

当被问及同学们除了学费、必需的生活费之外,还有什么因素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时,同学们大多都是把钱花在了手机、电脑等消费上,还有同学是把钱大多花在请客吃饭。由于谈恋爱而产生的一些消费上,同样也不乏一些由于攀比等带来的奢侈消费,也有些不确定的消费在里面,这就导致了现如今大学生的生活状况,大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状况了。

下面是我们根据调查表所做出的统计:

根据调查分析我们认为现今我校大学生有以下特点:

1、大多数学生走理性消费路线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逐步向开放化、前卫化发展,但传统的理性消费观念仍是主流。绝大多数学生在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价钱,追求物美价廉。

2、消费要求张扬个性

“手机、笔记本电脑一样都不能少。”假期回来,常常会发现班里很多同学换了新手机,而且同学几乎都拥有笔记本电脑。

3、大学生“月光族”

调查还显示,大多数学生每月花费基本没有节余,少数同学遇到超支现象,会找同学借用,或预支下月费用。

4、大多数人理财观念淡薄,财商不高

没有坚持记帐的习惯,大多数学生不明确到一个月的钱用在什么地方,是否合理。很少有学生选择银行储蓄,没有存款的习惯。在校大学生,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在股票、外汇、基金、债券、保险等市场上投资,并且对这方面的投资方法知之甚少,大多数人认为能做好资产保值已经很不错了。

针对本小组的调查、分析、研究、我们对现如今大学生经济负担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做好整体规划:每个月可以使用的资金为多少,每月的经常性开支为多少,留取每月资金总额的20%作为备用资金,以应该计划外支出,如外出、购书等。做好个人财务账本。这样不仅能清晰的看出每个月的支出状况,同时能更好的预测未来几个月大概的支出情况。

2、养成储蓄习惯:可以有计划地将自己不用的钱存成三个月定期储蓄或活期储蓄,然后按照计划有规律地进行支取。另外,还可以开一个带有自动理财功能的“综合理财账户”,这样,家长寄去的钱可以自动转为定期存款,而支取的时候,银行电脑系统会自动计算,支取损失最小的存款。最大程度上实现资金的有效配置。

3、树立勤俭意识: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城市,家庭条件更是贫富不一,所以,不能盲目攀比,应该把有限的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乱花。除了4年间的学费5万元、基本生活费(吃饭、学习资料钱按600元/月计)约2万元,建议额外支出部分或者全部由学生通过打工挣得。

4、学会精打细算:大学生活的消费中有很多省钱的窍门,比如买二手货、选择优惠电话卡、办购物打折卡等等。注意学习省钱窍门,尽量别花冤枉钱,更多地考虑所购物品的性价比和自己的承受能力。比如电子产品,能用学校的就用学校的,或者几个同学合买、淘二手货,把奢侈消费压缩到最低。

5、学会记账和编制预算:这是控制消费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坚持把收支情况整理并记在本子上,就可以掌握自己的收支情况,看看哪些是不必要的支出,哪些是可以控制的支出,哪些是可有可无的支出,对症下药,对今后的开支做出必要的修改,达到控制的目的。

6、 勤工俭学 :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适当进行勤工助学活动,学会自立,不但能减轻家庭负担,还能使学生从勤工俭学中体会父母的辛劳,由此树立自立、自强的上进心,为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这种理财增值方式,应该成为大学生理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认为只有这样锻练下去,我们大学生才可以拥有良好的经济观念,才会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使其自身更加努力,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回报父母,也只有这样可以使他们在走出校园之后,不再成为啃老族、拼爹组等。这样他们才可以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时代能够从容面对挑战,承担起自己肩上的责任,为祖国为家庭经济有所贡献。

在最后我们小组真诚的希望广大学生可以看到自身的不足,并努力改正。

获得体会:

1.首先问卷要设计合理,对于问卷我们是网上搜集资料和自己精心设计的。

2.调查中团队要乐意配合,有团队意识和精力。随时保持沟通联络。有时候也会遇到分歧,不过最后都愉快的解决了。

3.这次我们组开始做的时候没有规划,后来调整了,分工明确,有目的地去做一件事,效率提高了好多。

4.一个课题,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分工,需要每位组员的积极参与,需要大家各抒己见,互帮互助。合作,永远比单刀独闯天下要高效、容易、完美地多。

5.要学会分析遇到问题的根本所在,会独立思考寻求解决的办法,更要学会向他人请教。切忌遇事便妥协,忌消极悲观。

6.交谈是一种艺术,掌握一定的技巧可以使彼此谈话更融洽,也有利于你获得最有效的信息。这次的调查,我们深深体会到了这点。

8.当然,我们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问卷做的不够全面,问卷数量有限,问卷时同学不过配合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农村初中美术学情分析与方法指导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初中,美术,全文共 2445 字

+ 加入清单

农村初中美术学情分析方法指导调查报告

作为初中美术实习老师,我在实习期间凭着自己对专业的热爱与执着,赢得了大多数学生的喜爱。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美术在美术的世界里找到乐趣,我在教学工作中一直认真学习课程新标准,潜心研究教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在工作中和同学们找到乐趣。

在刚刚开始实习的时候,一进班级不仅我自己觉得自己的存在很难适应,也能感爵到学生对实习老师虽然好奇但也生疏。听校长说我还是他们学校几十年来的第一位真正的美术老师呢,听到这,顿时深感压力重大!一方面有一颗急切的想要教好他们的心,一方面又怕自己不但没教好他们反而让他们从此厌恶美术了,于是后来的每一步都走得深思熟虑。

开学的第一节课我就对他们进行了美术基础的测试,包括他们对美术的了解和对美术的看法及喜欢程度。整体来说,七年纪和八年级甚至整个学校都没什么美术基础,但相对来说七年级美术基础又稍微弱那么一点,而且他们缺乏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八年级好一点,但他们相对的叛逆心理也更强而且对事物也稍微有了自己的看法。而且由于学生没有美术课本再加上农村美术教育的特殊性与局限性,那我也只能自选教材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采用多种活动方式,并根据学情,对每一课都尽可能地设置有趣味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情导入,以趣启智,注重学习活动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教育者都是主导课堂的主体,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老师要一直一直的传授知识,要有固定的教案,要按计划和教案进行教学活动,课堂时间进度和程度都不会和计划有太大出入,能出色的完成教学计划的老师才是成功的教育者。但我认为,在美术的课堂上,课堂的主体该是学生!初中生上美术课并不是要培养未来的艺术家,他们也不可能全都成为艺术家!上美术课他们学的不仅仅是画画更应该是一种欣赏美的能力以及用创意的思维思考事情的方式!也就是说给他们一块画布,让他们尽情的做自己的艺术家即可,于是,老师的作用也就不再仅仅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这么简单了,引导与启发反而变得更加重要了!或许要做一个真正优秀的美术老师比做一个优秀的语数英老师要难上千倍吧!

于是,每当上绘画课要动手画的时候,即使我会应学生的要求做示范,但我却绝不允许课堂上出现跟我一模一样的东西。当然,由于农村美术条件的局限性我也不太可能给他们上太多的绘画课,由于学生太顽皮的局限性我也不太可能带他们到小溪边捡石头做彩泥鹅软石的创意课,也不太可能带他们到田地里玩捏泥巴做雕塑以及做创意稻草人的游戏…当然领导也不允许学生出去上课…泪……不过,幸好这学校虽然很破却有一个多媒体教室,这可大大的方便了我!笑……于是我就只能主要以上欣赏之类的以及生活中对他们很实用的课拓展他们视野的咯!如:黑板报的版面设计,美术字(宋体 黑体 变体),简笔画,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秘密)大地的画家米勒(了解米勒的生平认识巴比松画派及懂得一些基本的油画欣赏方法),黑白装饰画(最简单方便的黑白艺术让喜欢画画却没有画材的孩子也能画画),做自己的服装设计师(大概了解服装的发展史 服装的种类及服装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而懂得如何搭配衣服)……当然,中间偶尔也穿插一些有趣的放松的东西,比如说讲完黑白装饰画外出写生一次让他们学以致用,利用不穿的旧衣服 废报纸 田里的稻草等生活中的一切“废物”给自己或同学设计一套衣服同时策划一个环保服装秀——才艺大比拼……

我想从整个学校的氛围,特别是课堂氛围上我们就可以看出现在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美术教育的现状。在实习期间最让我头疼的就是纪律问题了。起初我好好跟他们讲道理,但感觉作用不大。于是我想我或许可以多花些时间备课把课讲生动点,上课的时候也尽量用幽默易懂的方式跟学生交流,但效果还是不显著!于是我难过了,就在快下课的时候表扬纪律有进步的同学也对纪律较差的同学给与严厉但婉转的批评!如在七(2)班的那次:跟之前相比,曹志祥同学这节课表现得不错,大家鼓掌!唐文星同学也变乖了,也很不错大家鼓掌!陈超康同学表现越来越差成了目前老师最不喜欢的学生,大家也鼓掌!老师希望你们好的继续发扬,表现得不够到位的就及时改正,在我这里好学生不一定是永远的好学生,所谓的调皮的坏学生也不一定是永远的坏学生!我们一起加油!之后这个班的纪律果然就比之前好了很多,而且由于我一星期上他们班4节课相处时间比较多,于是我们的关系就越来越融洽了。但是其他班好像没有用,我想 或许跟班主任也有很大的关系吧!班主任严一点的学生就乖一点,不严的就上什么课都乱哄哄的,比如实习班主任管的八(2)班和有什么“四大天王”的七(1)班!从另一方面说,又或许是农村家庭教育的不够科学不够完善导致了他们自觉性差,对学习对好坏的认识不够完善从而对学习没兴趣遇到老师脾气温和点的他们就嚣张的上课扰乱课堂的吧!对于他们,我一开始的时候想的是怕有些学生想听课,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也不愿停下来训他们,但后来想想,他们底下吵翻了天,我在上面再卖力又有谁听得到呢!于是后面他们吵的时候我就不讲了等安静的时候再继续……或许会耽误一些人,但我想教师的威严还是要有的!

当然,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社会大众还没意识到美术思维重要性,总觉得是副科,是兴趣爱好,但我想一个拥有艺术修养懂得用创意思维来想事情看问题的人比一千个只知道背书本的人都强!我不知道我国的这种局面什么时候能改变,或许几十年又或许几百年……但这改变绝不是一个两个人就能做到的,或许等下次爆发思想的革命运动的时候我们的这个梦想该实现的时候了!我追着梦想,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教育实习已经结束了,我不知道2个月能改变什么,我也不相信2个月能改变多少,虽然我不知道以后是教初中还是什么,但至少在这段时间我积极备课积极参与教学,很好的利用了这2个月的时间,收获了在学校永远也学不到的东西——怎么跟学生相处,真正的明白了师生关系,明白了什么是教学,同时也真正感到老师是多么的辛苦,是多么的关心我们,我想我以后一定会更加成熟更加尊重教育我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与环卫天使同行关于长沙市清洁工生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卫生,全文共 1680 字

+ 加入清单

与环卫天使同行--关于长沙市清洁工生活状况调查分析

内容摘要:城市的整洁来自于清洁工的辛劳付出,他们是环卫天使,然而社会给他们的关注是很少的。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属于弱势群体,他们的生存状况存在着诸多困难,他们的境遇很尴尬。为了更加深入和准确的了解清洁工这个群体,我们在长沙市内的四个区进行了调查。通过问卷法和访问法,我们详细的了解了长沙市清洁工目前的生活状况。清洁工是进城务工者,属于农民工的范畴,他们受到的社会支持十分薄弱。面对恶劣的工作条件、低收入、无社会保障和受歧视种种情况,体面劳动对于他们来说遥不可及。并且,从清洁工身上我们还可以引申出农民工问题、城乡二元体制、三农等问题。

关键词:清洁工 工资待遇 体面劳动 社会保障

一、  调查背景经过调查长沙市清洁工发现,98%的清洁工来自农村,他们是进城务工者,以农民工的身份生活工作在城市,清洁工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与其他行业的农民工是很相似的。据有关方面测算,我国狭义农民工的数量为1.2亿人左右,广义农民工的数量大约为2亿人。农民工主要分布于建筑业、采矿业、第三产业和其他产业链低端或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农民工面临的问题十分突出,主要是:工资偏低;劳动时间长,安全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培训就业、子女上学、生活居住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困难,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些问题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和纠纷。农民工处于中国社会的底层。他们干的是城里人不愿干的最苦最累最脏最险的工作,工作时间最长,获得报酬最低。从事行业主要是:体力要求较高的房地建筑工、城市清洁和环境保护的操作工种、绿化养护的苗木工、居民家中的钟点工或保姆、厨师、服务员等工种。在城市,他们受到社会的排斥和歧视,被限制和禁止从事某些职业,根本没有享受任何基本的国民待遇和子女接受平等义务教育的权利。

二、调查方法

(一)调查主要是通过问卷法和访问法两种形式。 1、用事先做好的问卷搜集清洁工的一些基本信息,由于清洁工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所以做问卷是一对一的方式,这会比较准确,并且问卷的回收率是100%。 2、访问法是与问卷法同时使用的。在做问卷的同时,访问者通过与清洁工的谈话,可以更深入和更详细的了解清洁工的情况,并对这些情况进行记录。

(二)调查范围和数。

1、走访清洁工的范围定在长沙市的雨花区、岳麓区、天心区、芙蓉区四个行政区的马路或街道,还有长沙市内的一些小区、学校、酒店和医院。

2、由于条件的限制,所调查的数量为50份,虽然数量不多,但这50份是具有代表性的。其中,雨花区19份、芙蓉区7份、岳麓区2份、天心区4份、小区5份、医院6份、其他3份。调查的男性22份,女性28份。调查完毕后,进行了数据整合,具体见下表:长沙市清洁工基本情况 项目 学历 年龄 是否签了合同

没读过书 小学 初中 高中  31~35岁 36~40岁 41~45岁 45~50岁 51~55岁 56岁以上 是

数量 8人 26人 14人 2人 1人 9人 17人 6人 10人 6人 32人

18人

项目 家庭人口 赡养老人 籍贯

2口 3口 4口 4口以上 0个 1个 2个 3个 4个 本地

外地

数量 4人 13人 10人 23人 13人 13人 20人 1人 3人 1人

49人

项目  住房面积 住房来源

住房环境

10㎡以下  11~20㎡ 21~30 ㎡ 30 ㎡以上  租的 自己的 单位提供 子女的 差

一般

较好

数量  9人  29人 2人 10人 38人 2人 8人 2人 22人

26人

2人

项目   做清洁工多久  日工作时长

休息日

工作对身体影响

1年以下 1~2年 2~3年 3年以上 8~10h 10~12h 12h以上 有

没有

没有

数量  17人 5人 6人 22人 18人 4人 28人 6人

44人

22人

28

项目 个人月工资  个人理想月工资500~700元700~900元900~1100元1100~1300元1300元以上1000~1200元1200~1400元1400元以上数量 4人 33人 5人6人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对崀山旅游客源市场现状进行的分析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旅游,营销,全文共 4194 字

+ 加入清单

对崀山旅游客源市场现状进行分析

摘要:文章对崀山旅游客源市场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崀山客源市场存在市场规模小,游客总量增长迟缓,客源结构失衡等问题,分析了崀山旅游客源目标市场定位以及开发对策。

关键词:崀山;邵阳;客源市场;开发

一、崀山旅游资源

(一)崀山概况

崀山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罕见的大型丹霞地貌景区,地处湘西南边陲,东与南岳相望,南和桂林毗邻,北同武陵源呼应。相对于周边景区,崀山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经济比较落后。

(二)旅游资源介绍

崀山景区面积108km2,由五大景区构成,景点达77余处。其资源丰富,特色鲜明,规模较大,拥有丰富的丹霞地貌景观。与凤凰古城、张家界相比,景点更具原生态,是湖南继武陵源之后的又一颗璀璨明珠。

1、特有的自然景观。崀山拥有丹霞之魂八角寨,栩栩如生的骆驼峰,幽深雅致的紫霞洞,清澈明净的扶夷江,鬼斧神工的牛鼻寨等五大景区。还有象形丹霞绝景如将军岩、天生桥、辣椒峰、天一巷、象鼻石、鲸鱼闹海,神秘的风神洞等景观。汇丹霞、碧岭、奇峰、幽谷、神洞、秀水于一地,集雄、险、奇、秀、幽、旷为一体。

2、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崀山风景名胜区人文荟萃,名人辈出,历史内蕴博大精深,文明积淀悠远深厚。这里有10万年前的古动物化石,452019年前的新石器文化遗址—白面古寨,历代农民起义的古城堡遗址,岳飞招安杨再兴的神龙庵遗址,晚清重臣的宗祠和墓葬——清代两广总督刘长佑、南洋通商大臣刘坤—的墓地。还有香火鼎盛的古刹名寺,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众多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古建筑、文化艺术和美食文化。

二、崀山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分析

(一)客源市场特征

1、客源地理分布以省内客源市场为主体。随着崀山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和旅游市场的不断开拓,旅游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崀山客源市场地理特征主要以省内游客为主,省外游客比重较少,入境游客缺乏。(1)省内游客以邵阳为主体。据调查统计,崀山客源市场中,省内客源市场占94.6%,其中邵阳占46.9%,长沙占22.4%,永州占10.3%,株州占6.9%,湘潭占5.9%。崀山省内客源市场主要以邵阳为最大的客源市场。新宁县隶属邵阳市,邵阳市是省内较大的城市,有雄厚的工农业基础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市民生活水平较高,旅游需求量大,距离崀山142km,有直达的公路,交通方便,居民的出游率较高。(2)省外客源比重偏低,入境客源市场尚未起步。省外客源比重偏低,其客源市场仅占总量的5.4%,其中广东客源量占1.8%,广西占1.4%,北京占0.9%,其他少量游客来自山东、山西、上海、青海、福建等地区。海外客源市场游客量仅有百分之零点几,入境客源市场尚未起步。主要由于新宁县地处偏僻,其境内还没有铁路和航空等交通设施。

2、对过境游客依赖性较大。新宁旅游业的主要客源市场长期过分依赖桂林和邵阳两地。一部分为过境游客,据调查,约20%的游客是路过湖南去桂林旅游的。另一部分为商务游客,约有46.9%是外地来邵阳的各类商务、会议和其他公务的外地游客和少量的当地游客。只有33.1%的游客是专程来崀山游览观光的。

(二)崀山客源市场存在的问题

1、崀山游客总量增长迟缓。长期以来,来崀山旅游的主要是去桂林的过境游客和来邵阳的商务游客,一直以这两地的旅游者为主要客源地,游客的重游率又比较低,崀山游客量的平均增长率只有9.5%。而张家界自1982年开发以来,游客量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入境游客不断增加。

2、目标客源市场潜力不足。崀山主要的旅游客源市场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三倍,城镇人口旅游发生率高。但是城镇人口总数少,只有1994.09万人,出游人数有限,规模小。农村人口有3621.18万人,人数多却收入低,潜在的农村旅游者,由于受经济限制,很难外出旅游。根据游客人口特征分析得出,来崀山旅游的农民只有1.8%,崀山客源市场开发没有把握好农村这个大的群体,目标市场狭窄。

3、客源结构失衡。省外和入境游客比例太低,男女比例相差很大,消费水平处在中等偏低,高收入游客较少,行政单位人员居多数,企业、学生占一部分,其他职业的很少,客源结构严重失衡。

三、崀山客源市场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区位劣势,可进入性差

新宁县地处湘西南边陲,在五岭和雪峰山的包围之中,交通线的建设有较大困难,到目前为止,仅有级别较低的省级公路连通外界,没有铁路和航空运输,对外交通较为困难。同时,新宁县在区位上处在欠发达地区的空间中心,距大中城市的空间距离都在100km以上,时距在4小时以上,是一个远离客源地的旅游目的地。因而崀山的旅游资源虽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但客源组织颇有难度。

(二)旅游接待能力和接待设施等级低

截至2019年,新宁县拥有旅行社六家,规模较小,且无国际旅行社。拥有三星级宾馆两家,二星级宾馆两家,一星级宾馆三家,县城招待所十五家,共1344个床位;家庭旅馆四十家,共808个床位。景区招待所一家,共148张床位,家庭旅馆四十九家,共1291张床位。但是整个新宁崀山旅游接待设施的等级较低,主要以低档为主。同时由于旅游相关产业不发达,没有形成产业链条,满足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的高品位消费场所不多,旅游六要素发展不平衡,食无特色,购无产品。

(三)屏蔽现象严重,品牌建设难度大

旅游屏蔽现象是指在旅游资源较集中的区域,由于周边的资源以及交通占优势,人们一般就不会去交通不便的地区旅游。新宁县周边有较丰富的旅游资源,东与五岳之一的南岳相望,南和国际都市桂林毗邻,北同世界著名的旅游地武陵源呼应。四周的旅游资源独具吸引力,且都是品牌产品,世界著名。而且这些旅游资源属于大城市,有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等,交通便利。崀山从区位,交通,品牌等方面,更不具优势,受周边知名景区影响,屏蔽现象严重。

(四)对外宣传不够,知名度不高

张家界市武陵源风景区一直是湖南的旅游窗口和龙头,而对崀山——全国最大的丹霞地貌风景区,则宣传投入不足,知名度不高,让人感到是一颗“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明珠。大诗人艾青亲睹美景后喟然叹曰:“桂林山水甲天下,崀山风景赛桂林”。然而时至今天,知道崀山有艾青题诗的不多,可见,名人效应宣传不够。 (五)旅游人才缺乏,服务水平低

新宁目前的经济实力和管理者的才识,尚未认识到充分利用相关人才及引进旅游高级管理人才的重大意义。而且新宁的旅游管理者和旅游从业人员中很少受过系统的高层次专业训练,而且干部流动性较强。新宁县从事旅游业的管理人员不是专业人员。导游人员都是中专及高中文凭,素质不高,旅游人才缺乏,管理水平低。

四、崀山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构想与对策

(一)旅游客源目标市场开发构想

1、目标市场细分。崀山的主要客源市场以省内为主,且周边地区占大部分。一级客源市场主要定位在附近地区;广州有少量游客,省内部分地区也有潜在的游客,可以定位在二级客源市场;根据新宁目前的交通状况,三级客源市场需定位在省外部分地区。

2、旅游产品定位。目前,崀山旅游产品主要以游览观光为主,休闲度假为辅,文化底韵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而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选择由单纯地观光旅游,转向娱乐、健身、商务等多样化项目,同时对产品中的参与性活动的要求也大大增加。因此,旅游产品开发应该更多地增加能让旅游者参与的活动设施。

(二)崀山旅游目标市场开发对策

1、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旅游地可进入性。对县内,紧抓国家对县、乡公路改建这一历史机遇,实行国家地方“两个投入”,全面对以崀山为核心的各景区交通设施进行改造,实现各景区交通网畅通;对县外,积极致力于改建新宁至广西资源县的公路,新宁至邵阳市的公路,拓宽公路交通网。同时,抓住洛湛铁路建设的机遇,尽力连接永州县及周边市县。

2、搞好旅游设施建设,增强接待能力。搞好旅游设施的建设,建设规模要适度,各种服务设施要适量,要兼有适应于不同层次消费的高、中、低档的设施和服务,使游客进得来,住得下,吃得好,玩得高兴,走得愉快,给人一种留连往返的感受。

3、走“联合”协作之路,改善屏蔽现象。新宁县周边有较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充分利用周边资源优势,考虑旅游业发展的区域性、空间性、时序性和约束性等特点,按照营造大环境,着眼大区域,发展大旅游的思想,同周边资源联合,走区域协作之路,不断开发新的产品路线。例如:邵阳—武岗—绥宁—城步—新宁;邵阳—新宁—桂林等组合线路,形成以点带线,点线结合,线线联网的旅游格局,使黄金旅游线路连线并网,实现旅游线路在空间上的拓展,时间上的延伸和文化内涵的增强,实现旅游资源优势互补和旅游客源共享。

4、实施品牌策略,创丹霞主题形象。根据崀山的资源特色,可将其品牌定位为“丹霞之魂”、“中国崀山”。崀山宣传应突出“一个形象,一个口号,一个节日”,即丹崖碧水形象,“崀山梦幻丹霞”口号和崀山旅游节。宣传重点是对外进行形象的渗透,这是因为先入为主的形象导入容易让游客产生良好的旅游地形象感知,形成内部形象驱动力,并使其形象阶梯阻碍大大降低。

5、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水平。要给广大游客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就必须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旅行社要定期对导游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质量,搞好旅游配套服务,开发和生产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

6、发展生态旅游,走可持续旅游之路。在发展崀山生态旅游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应对旅游景区环境的影响进行监测、评价、科学确定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承载力,根据生态旅游的季节、空间差异性特征对游客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分流,避免在旅游高峰期超负荷运转;(2)必要的旅游接待设施可规划在风景区外,实施“山上游,山下住”的策略。(3)倡导文明旅游,崀山气候温热,风化强烈,加之红色砂砾岩固结程度较差,岩石硬度小,易受风化,应严禁游客在崖壁上人工斧凿和雕刻;(4)严禁在风景区就近采石、取土、伐树,以保护景区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

崀山的客源发展潜力大,只要改善交通,加强崀山旅游的可进入性;采取区域协作整体营销,分层次,分阶段营销等多种营销方式;加强旅游宣传促销,进行产品联合包装,拓展营销渠道;重点针对一级客源市场,适当选取二级客源市场,个别考虑三级客源市场,提高市场知名度,拓展市场占有率,对目标市场进行划分,各家旅行社在自己的市场上做好促销工作,崀山旅游客源市场必将有一个大幅度的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经济下行压力下劳动关系现状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3840 字

+ 加入清单

经济下行压力劳动关系现状调查报告

受全球经济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业机构面临转型升级,一些产业受到较大冲击,特别是以出口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出现经营困难,部分企业停产关闭,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一度出现企业倒闭潮。使得我国企业劳动关系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企业用工需求减少,规模裁员和职工待岗歇业现象逐步增多,欠薪、断保甚至欠薪逃匿问题不断发生,劳动关系的不稳定性增加,劳动争议和举报投诉案件数量上升,发展和谐劳动关系面临新情况新问题。

劳动关系矛盾进入多发期

XX年随着毕业季的来临,高校毕业生又创历史新高达到749万人,面临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

尽管我国整体经济增速下滑,但就业形势却保持相对稳定。其中,民营企业用工数量快速增长,规模持续扩大。XX年,城镇私营企业用工0.76亿人,个体经济就业人数0.56亿人,总计1.32亿人,占全部城镇就业人员的36%,从增长速度看,XX年至XX年,城镇私营和个体经济就业人数年均增长率达到11.3%,远高于城镇单位从业人员4.2%的平均增长速度。

不过,另一数据显示,企业职工工资增幅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XX年全国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为17.0%,到XX年增幅为14.2%。

显然,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在减弱。受经济增速趋缓的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均出现下降,就业总量压力仍然较大,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劳动者,另一方面,劳动者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出现“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矛盾现象。

更值得关注的是,经济低迷下,也让我国的劳动关系发生明显变化,劳动争议案件居高不下,拖欠工资等劳动者权益受损的现象在一些地方和企业中屡见不鲜。在这样的背景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于劳动者而言尤为重要。正如《意见》所明确的,当前我国的确到了应该高度重视劳动关系的时刻。中国劳动关系矛盾已进入凸显期和多发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任务艰巨繁重。

全国各类企业总数约有1500万户,从企业欠薪情况看,全国欠薪案件处在高位,欠薪领域继续扩大。中国企联发布的《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状况报告》(XX年)中数据显示,XX年前三季度,全国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办理拖欠工资等待遇案件17.4万件,为343万劳动者追发工资等188亿多元,案件数量和涉及的金额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4.7%和54.6%;各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受理涉及劳动报酬的争议案件16.5万件,涉及劳动者21.7万人,虽然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但仍然处于高位。

而全国工商联发布的XX年《中国民营企业劳动关系报告》中的数据显示, XX年以来,我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一直处于高位运行态势,其中,民营企业劳动争议高发。从XX年到XX年,全国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当期立案受理私营企业案件比重不断上升,占劳动争议案件的比重分别为49.8%、58.8%、6365.8%。

值得注意的是,在企业劳动争议案件高发的同时,集体劳动争议案件占全部集体劳动争议案件的比重从XX年的52.6%上升到XX年的73.1%。私营企业集团劳动争议案件涉及人数持续增加,从XX年的108248人上升到XX年的160071人,集体劳动争议案件涉及人数占全部集体争议案件涉及人数的比重从XX年的51.1%上升到XX年的73.3%。特别是XX年,在全部集体劳动争议案件数和涉案人数双下降的情况下,私营企业的集体争议案件数和涉案人数都出现逆势上升。

显然,企业引发的大量劳动争议,严重影响了劳动关系的和谐。因此,在我国机构调整阵痛期和增长速度换挡期的新常态下,面对更加突出、更加复杂的劳动关系矛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国企与民企劳动关系比较

“爱你的职工,他会加倍爱你的企业”。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树立良好形象,并得到较好发展,就必须协调好劳动关系,在注重经济效益和资本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充分保护、调动、发挥好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承担应负的社会责任。这样,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断发展壮大。

无数的事实证明,凡是劳动关系和谐的企业,企业不仅能够发展壮大,也能够很好地树立形象品牌;劳动关系不和谐甚至高压管理激化劳动关系矛盾的企业,企业必然走向衰败甚至消亡。

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切实维护职工的根本权益。而对比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上存在差异性。

中国企联雇主部通过对29家大中型国有企业的访谈以及全国近500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发现,在市场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平稳和谐。具体表现在,企业有较为完整的劳动合同管理机制,职工流动水平较低,国有企业对劳动者就业的吸引力较强,职工薪酬福利较为稳定。同时职工的权益保障水平较高,出现劳动争议案件相对较少。

中国企联分析认为,对于国有企业劳动争议案件相对较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对成熟的劳动争议调处机制。

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上,国有企业也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有:国有企业身份差别仍然存在,职工能进难出,招留优秀人才存在困难,劳务派遣用工使用量大,集体协商制度作用发挥不够,企业负担较重等。

而作为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已经占有半壁江山的民营经济来说,民营企业的劳动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全国工商联在对31个省市及新疆建设兵团工商联会员企业的问卷调查,形成的XX年《中国民营企业劳动关系报告》显示,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民营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逐步成熟,协调劳动关系制度机制的不断健全,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在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行业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方式和管理能力、工会组织建立和作用发挥程度,双方利益冲突程度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了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状况呈现多层次性和差异性。

《中国民营企业劳动关系报告》分析认为,民营企业劳动关系中的问题,首先是劳动权益保障不完善,根据最新的调查显示,从劳动合同实施情况看,民营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显著提升。问卷调查显示,被调查企业中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人数占职工总数的83%,与工商联XX年调查结果的74.6%相比提高了8个百分点。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100%的企业占74.4%,表明大多数民营企业做到了全面签订劳动合同。

问卷调查显示,民营企业劳动合同期限以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为主。劳动固定期限合同占全部合同的81.5%,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占14.9%,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占3.6%。另外,调查显示,民营企业职工工资收入水平在逐年提高,社会保险参保情况进一步改善,绝大多数企业为职工提供了形式不一的福利待遇。

中小企业和外向型企业受冲击大

全国工商联发布的XX年《中国民营企业劳动关系报告》对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劳动关系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

该报告分析认为,经济下行压力是导致民营企业经营困难,从而引发劳动纠纷的主要原因。

经济形势的变化使得资本规模小、技术水平低、要素禀赋差的民营企业处境更加艰难。经营困难必然导致企业开工不足、停产歇业,进而减员,拖欠工资情况有所增加,由此产生职工追索加班工资、要求享受带薪年休假、经济补偿金待遇、补缴社会保险纠纷增多,发生劳动争议的概率加大。此外,因生产经营困难,一些企业降低了工资待遇,职工不理解甚至不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从行业看,光伏、风电、造船、纺织服装等外向度较高的制造业,房地产、钢铁等与政策调控紧密关联的行业受到的冲击较大,这些都是民营企业比较集中的行业。

产业机构调整也带来劳动关系调整,引发的劳动纠纷有所增加。《中国民营企业劳动关系报告》分析认为,XX年,国内经济转型期特征更趋突出,产能过剩矛盾凸显,各地加快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等,多涉及民营中小企业,由此可能引发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降薪、调岗、减员等,进而会对劳动关系稳定产生影响。

同时,企业成本压力加大,给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带来隐患。近年来,受原材料成本、融资成本、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的影响,企业利润空间下降。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税费负担较重。中小企业整体税收负担占销售收入的6.81%,高于全国企业总体水平6.65%,部分企业缴税总额高于净利润。

此外,部分民营企业管理不规范也是产生劳动关系问题的因素之一。近年来,民营企业在经济上成长的同时,社会责任感也逐渐提高,对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部分企业积累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成功经验。但一些民营企业经营者缺乏以人为本理念,没有树立劳资合作共赢和利益共享理念。在管理方式上,民营企业管理者多受家文化的影响,强调家族式管理,出现管理的随意性、非正规性,容易引起劳动关系不和谐。

《中国民营企业劳动关系报告》还指出,企业社会保障缴费负担较重,部分劳动标准偏高,使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难以承受,给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带来隐患。如目前各地五项社会保险的缴费比例一般在40%左右,且缴费基数偏高,很多民营企业所处行业多为微利行业,较高的社会保险缴费标准与企业的承受能力不相适应。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导致企业加薪意愿有所降低,持续改善劳动者待遇的能力减弱,给民营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埋下隐患。

针对企业在创建和谐劳动关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中国企联在《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状况报告》中指出,要继续深化企业改革,特别是在企业落后的管理机制方面的改革,要完善社会力量,特别是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的作用,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双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创新农村经营体制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关于渝北区龙兴镇奶牛协会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670 字

+ 加入清单

创新农村经营体制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关于渝北区龙兴镇奶牛协会调查报告

创新农村经营体制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关于渝北区龙兴镇奶牛协会的调查报告

2002年专题调研

创新农村经营体制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关于渝北区龙兴镇奶牛协会的调查报告

王义北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产品供过于求 “卖难”的矛盾更加突出,市场对生产的引导和调节作用日趋增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按市场规则组织农业生产和流通的要求更加迫切。发展专业化生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不仅成为了广大农户最为迫切的要求,也成为了各级党委政府苦苦思索,急望破解的难题。创新农村经营体制,发展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为主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问题已不可回避地摆到了我们面前。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党委政府在农业生产经营实践的最前沿进行了许多生动活跃的有益探索,各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据统计,迄今为止,我市比较规范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达2101个,加入的农户达34.7万户,约占全市农户总数的5%。

渝北区龙兴镇奶牛协会就是我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发展较好的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02年该协会成为农业部在全国的试点示范组织。为此,今年10月间,我们对渝北区龙兴镇奶牛协会进行了实地调查、深入研究。我们感到这个协会的经验和作法对我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发展都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主要特点

1、发挥优势,能人带动

渝北区龙兴镇地处重庆近郊,距主城区仅50余公里,面积47平方公里,人口3.2万人,是典型的粮猪型农业乡镇。随着重庆市奶业的兴起,农民养殖奶牛的积极性很高,乡镇党委政府也把发展奶牛生产作为发展该镇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于是,他们引进龙头企业把该镇作为鲜奶生产基地。在基地建设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2001年7月1日,由农民奶牛养殖大户刘庆容、黄时文、周尚平、张光义发起组建了奶牛协会。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奶牛协会会员很快发展到了300多农户,存栏奶牛也发展到了1204头,年交鲜奶2500吨,实现销售收入500余万元,户均实现利润1.5万元以上。

2、“民办官助”,发展顺利

该镇在发展鲜奶生产初期,遇到了如何买奶牛?怎样筹措资金?怎样修牛圈?怎么划片发展?怎样与龙头企业打交道?怎样提供饲养奶牛的一系列服务等等难题。镇党委政府大包大揽,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但是,扯皮事很多,农户、企业都不满意,党委政府也不满意。当奶农大户打算自发联合的时候,镇党委政府非常敏感,积极帮助农户筹建奶牛协会,选出了理事会,制定了协会章程和管理制度,并在协会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中都给予了及时的指导和有力的支持。同时,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也及时地提供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章程原则等等。可以说,离开了这些支持和指导,龙兴镇奶牛协会的建立和发展都将非常曲折。

3、运作规范,会员放心

由于有镇党委政府和各级农业部门的指导、支持和帮助,龙兴镇奶牛协会从一开始就步入了规范运作的轨道。该协会通过民主选举建立了理事会,选举产生了理事长、理事,并实行了理事会成员分工负责制。他们还讨论和通过了协会章程,制定了决策制度、财务制度、经营制度和利润分配制度。实行入会自愿、退会自由、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例如:明确费用支出实行理事长一支笔审批,300元以内理事长审批,300—1000由理事会研究决定后,理事长审批。1000元以上需经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决定后,理事长审批。会员大会决定理事会三名成员为会员服务实行定额补贴,每人每月200元。会员每户每年交会费30元。每公斤鲜奶由企业和奶农各出1分钱作公共积累和风险资金。每头奶牛每年交300元钱作意外死亡赔付风险金。并且,制定了统一的服务收费标准。每月30日扎帐,6号清帐,并上墙公布。协会理事长的分工责任,重大问题的决策结果,财务收支情况等等关系会员利益的重大情况一律民主决策,公开透明,上墙公布。协会活动令会员放心,很有凝聚力。

共6页,当前第1页123456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员工食堂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职员,食堂,全文共 1249 字

+ 加入清单

员工食堂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

为了提高员工满意度,进一步提高食堂工作水平,项目部于XX年6月中旬进行了食堂满意度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25份,收回25份,对食堂的价格、饭菜质量和用餐环境等具体问题进行了调查。

一、饭菜价格:56%的员工认为项目部食堂的价格基本合理,但有时还是会偏高,剩下的员工觉得食堂的价格还是基本合理的。

调查结果表明,员工对食堂的价格普遍认为有时还是偏高的。适当调整价格,合理、弹性调整价格不失为一个有效办法。食堂每天公布的价格,可以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及时调整。

二、饭菜质量

⑴、饭菜品种:20%的员工认为汤类的品种少,36%的员工认为饭菜、汤类的品种都少,36%的人则认为一般,而仅仅8%的员工认为饭菜品种多,也就是说,56%的员工都感觉饭菜品种过少。

调查结果表明,占有半数以上的员工对于食堂的种类不满意。鉴于此,建议食堂采购原料时,尽量多购买时令蔬菜与荤菜,如:隔两天左右增加荤汤一份,例如筒子骨汤、海带排骨汤等,以满足员工多变的口味要求,丰富员工的选择。

⑵、饭菜口味:28%的员工认为食堂饭菜口味很不错,48%的员工则认为一般,而剩下的24%的员工则对食堂的口味不是很满意。其中68%的员工认为食堂饭菜油量适中,24%的员工则表示饭菜油量偏多了。

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员工对食堂的饭菜口味表示一般,食堂在这方面仍急需加强。

⑶、饭菜分量:76%的员工表示对饭菜的分量表示满意,20%的员工则认为饭菜的分量为一般。其中有36%的员工表示偶尔会遇到就餐时间内没有饭吃的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饭菜的分量基本上能满足员工的需要,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员工,食堂的饭菜应该足量,尽量做到让每一位员工吃饱吃好。

⑷、饭菜新鲜程度:88%的员工认为食堂所采购的原料(肉、菜、油、米、面)有时候不太新鲜,其中12%的员工甚至还认为食堂的饭菜只有偶尔新鲜,甚至有员工反映食堂经常将剩菜用于隔天早上做包子馅,而剩饭则用于隔天早上做稀饭,仅仅12%的员工对食堂采购的原料和饭菜表示满意。

调查结果表明,食堂在饭菜新鲜程度这方面存在较大问题,而这关乎到员工的身体健康方面,因此食堂应重视这方面的内容,加强改进,如:荤菜可留一顿,并且不收费,由员工自行决定吃不吃,素菜则一顿清。

⑸、食堂卫生:68%的员工表示最食堂的卫生状况感到满意,甚至很满意,32%的员工则表示一般。

调查结果表明,食堂在卫生方面还是比较重视的,望食堂能继续保持。

三、食堂服务质量

88%的员工表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态度表示满意,甚至很满意,12%的员工则表示一般。

调查结果表明,员工对食堂的服务质量满意度较高,希望食堂工作人员能保持微笑、亲切的服务态度。

4、管理方面

物业公司员工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遇到问题时应积极向办公室反映。

5、总体评价

总体来说,大部分员工认为食堂在环境、饭菜的新鲜程度、质量和花样品种等方面仍需改进,并且对食堂的卫生情况、菜式营养搭配表示了关注。其中,32%的员工认为对食堂表示要求整顿,因此食堂需要做大量的改进以便提高满意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农业产业化发展调查分析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农业,全文共 1259 字

+ 加入清单

农业产业化发展调查分析报告

农业产业化发展调查分析报告

-----以上浦镇农业发展为例

农业产业化是通过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行市场牵龙头,以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使产、加、销一体化,农民不仅能获得生产环节的效益,而且能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享受“从田头到餐桌”的利益。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

上浦镇地处虞南地区,全镇约2.3万农业人口,耕地面积2.23万亩,山林面积6.73万亩。近年来,通过积极争取上级农业部门的项目,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调整和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重大举措,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自愿为原则,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推进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

(文秘范文)

一、    上浦镇农业发展现状

1、农业开始走向产业化。以九连村为例,全村共有1861人口,600多户农户,有土地2400多亩。到xx年,全村有100多户农民种蔬菜,形成蔬菜基地652亩,除了一些不适合种蔬菜的土地外,基本上都种上了蔬菜,农民每亩田的收入从600多元增加到多元,蔬菜基地成为九连村的特色农业。

2、特色农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到xx年,全镇蔬菜种植面积652亩,桑园2500亩,杨梅2110亩,竹林2400亩,茶业1430亩,板栗xx亩。

3、畜牧养殖结构进一步优化,培育出一批特色畜禽产品。目前全镇拥有5个养禽场,规模5500羽以上,6个养猪场,年出栏7500头以上。

4、农业企业及专业合作社有所发展,目前有金达茶厂、玉龙茶业有限公司、绿鼎茶业有限公司、谷贤粮油加工厂等四家农业龙头企业。有一家专业合作社(九连蔬菜专业合作社)。

5、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农民增收渠道有新的拓展。通过发展加工业,开展劳务输出,逐步把农民引导到二、三产业上来,改变了农民就业结构,出现部分离土农民。

二、    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上浦镇的农业产业化虽然有较大发展,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制约,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基础建设滞后及家庭承包经营模式的影响,制约了产业规模化的发展。受长期以来家庭为单位生产经营的传统模式影响,导致产业规模小而分散,村庄、农田的基础设施不能适应大规模产业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标准农田建设步伐加快,上浦镇村康庄公路都已建造好,但运送蔬菜的大型集装箱车仍然到不了田头,运输成本加大,成为制约产业化发展的硬件因素。

二是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弱。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大型骨干企业缺乏,上浦镇虽有四家农业龙头企业,但除了金达茶厂年产值超千万元以外,其他三家企业规模小、设备差。且农业加工企业与原料生产者关系松散,与各类龙头企业签约从事市场化生产的农户少,本地龙头企业原料以外地采购为主,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对本地农产品的销售没有带动力。原料生产者的利益未得到有效保护,不能消除农民后顾之忧,生产积极性未充分调动起来。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XXX村港口经济发展情况调查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2155 字

+ 加入清单

XXX村港口经济发展情况调查

村距新县城5公里。现有5个村民小组,878户,总人口2567人,劳动力人口1274人,其中农业人口795户2509人。因三峡工程兴建,该村需搬迁移民1700人,淹没耕地1400亩。在完成600名移民外迁任务后,有1100余名移民采取本村就地后靠安置,依托山林资源,新改梯田700亩,发展了小水果、茶叶、柑桔等多经作物3350亩。村人均现有耕地面积不足7分地。目前,村按照“靠路安居城镇化、靠山乐业基地化、靠港致富小康化、靠城发展现代化,靠游兴村特色化”的思想进行开发建设,主要沿风茅公路、港口沿线建设居民点,有新房220幢,并发展了“移民新村农家乐”、“农业观光游”等特色旅游项目,三峡库区移民文化宣传中心项目正在申报立项。村抓住三峡大坝蓄水机遇,利用库湾发展了80个网箱,有大小20条船只从事渔业和水上运输业。全村开设有68家餐馆旅店、66家美容美发店、24家商店、2家文体活动室。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引进了8家港口企业在该村落户,主要从事船舶修造、物流配送、码头营运、滚装车辆运输、水上旅游等业务。

港口经济的发展,对村的经济拉动作用相当明显。据调查,目前港区内从事第三产业的经营户共160家,月营业总额69.5万元,户平月营业收入4300余元;其中由村村民自主经营的有94家,年营业收入469.56万元。经营场所面积7102平方米,月房租总收入2万元。客货运输业主41家,从业人员45人,月营业收入7万元。同时,由于港区流动人口在2000人左右,使村民自产自销的瓜果蔬菜交易额每天达1.6万元。现在处于各地劳动力纷纷外出寻找打工机遇发展打工经济的时期,但由于港口的存在, 村民在福广码头、郑鑫船厂等企业做工的有50余人,月工资收入4.3万元,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395人,月工资总收入12.8万元;村劳动力本地转移率达34%。在移民迁建后,村立足港口优势,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有效转移,由港口经济带来的营业收入每年约1017.06万元,劳平年纯收入2714元,人平年纯收入1347元。通过几年的努力,港口经济的发展使港区日渐繁荣,村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也不断得到了提高。

但随着新县城城市骨架的不断延伸,对茅坪镇而言,今后人地矛盾将会更加突出,因此,必须坚持走大力发展港口经济之路,培育一批临江型、有实力、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和企业。结合当前实际,在港口经济的发展上,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借助地缘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立足于旅游项目开发。村每年接待上万名前来参观的中外游客,但来者如惊鸿一瞥,匆匆而过,几乎没有产生任何效益。要实现“旅游活港”的目标,必须大力挖掘三峡移民文化底蕴,以此为依托,开发独具特色的“移民”、“农家乐”旅游项目,以现有的三峡画舫为载体,开发水上观光、娱乐休闲旅游项目。二是围绕物流业发展开发物资配送项目。现有滚装船、货运船只每天日用生活用品交易额在8万元左右,但这些业务的经营业主都是宜昌等地的老板。因此,可成立配送中心,负责港区船只、车辆及企业、经营户的米、面、油、蔬菜等日用品供应。三是围绕港口产业规范发展运输、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现有的饭馆、旅店、客货运输车辆数量多而杂,且卫生条件、服务质量等各方面良莠不齐,必须加强规范管理,以良好的信誉、优质的服务留住客商,刺激当地消费。

2、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影响港区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供水问题。港区现有内流动人口近2000人,仅靠山泉引水是远远不够的,今年7月就已暴露出“水荒”问题。要将港区供水纳入新县城管网供水系统,并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予以解决。同时对供电、道路等设施进一步完善。可以探索以物流中心、报关服务市场等项目建设来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办法,反过来,以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和优化来保证更多的项目上马。

3、促进民营企业发展。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多层次多方位引导扶持企业发展。一方面,鼓励当地的老百姓创业,对于从事第三产业的发展项目,放宽政策,大、中、小一起上,既解决移民就业问题,又可以大大降低创业成本;另一方面,引导、帮助现有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严格企业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创造企业品牌,打造出物流中心等几个强势企业集团,改变目前镇域经济无骨干企业、竞争实力不强的现状。

4、优化港口经济发展环境。主是要做活土地文章。借鉴深圳、东莞等地的经验,利用港口独特的区位优势,在经济结构上实现由土地密集型向劳动密集型的转移,探索土地开发利用和流转运作的新办法。在项目建设和村集体可支配的土地上,以建厂房、建门面从事二、三产业为主,既安置移民,又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还可以为全县的对外开放创造更优的环境,收到“一举三得”之效。

5、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规划为龙头,结构调整为主线,招商引资为重点,以物流为带动,以商业促工业,推动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增加经济总量。长江物流中心已完成了控制性详规,在今后的项目招商、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规划实施;在港口经济发展项目上,要坚持科学决策,整体规划。港口紧邻三峡大坝,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管理,注重环保,综合利用各种手段治理“三废”及噪声污染,加强库岸治理,建设生态家园,保护绿色长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贫困山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思考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5409 字

+ 加入清单

贫困山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调查思考

贫困山区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¾¾对XX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中共XX县委副书记

XX县位于湘中偏北,地处雪峰山北麓,总面积4950平方公里,辖30个乡镇,1180个村(居委),总人口95万,集山区、库区、贫困区、自然灾害多发区于一体,是国家21世纪扶贫开发重点县。如何实现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历届县委、政府十分重视和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XX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多年以来,我县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实施“农业产业化”、“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提高开放程度,狠抓支柱产业建设、民营企业发展、招商引资、劳务输出等重点工作,使县域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2003年全县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3.91亿元,同比增长8.6%;实现地方财政收入9325万元,增长4.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3元,增长2.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2亿元,增长7.7%。二三产业比重明显提高,经济结构日趋合理,民营经济发展较快,支柱产业逐步形成,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县域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1、积极培育了支柱产业。我县第九次党代会确定将养殖、竹木、建材矿产、茶叶、绿色食品和药材等六大产业培育成县域支柱产业。为此,制订了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逐步建立健全了“以优质资源造优良产品,以优良产品兴优秀企业,以优秀企业带优势产业,使优势产业能优先发展”的工作机制,并按照统一项目布局、统一投资方向,分行业、分区域实施的原则,促进了支柱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2、大力发展了民营经济。县委、县政府坚持走经济以民营为主、投资以民间为主、事业以民办为主的县域经济民营化的道路,努力打破不合时宜的条框限制,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向民营企业集中,从政策、基础设施、政务服务上打造好民营企业的发展平台,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到2003年末,全县共发展民营经济经营实体近3万家,其中民营企业3500家,拥有资产总额55亿元,从业人员近9万人。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民营工业企业有34家,民营工业年产值达11.21亿元,实现利税2929万元,并涌现出富源牧业、建玲竹业等一批新兴骨干企业,民营经济逐渐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

3、不断加强了劳务输出。我县有城乡劳动力48.6万人,剩余劳动力达28万人。为此,县委、县政府将发展劳务输出作为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了劳务输出规划,简化了外出务工各种手续的办理程序。在充分发挥乡镇劳动管理站有序转移劳动力的同时,还在广州市设立了XX县人民政府驻广州劳务管理站,以广州为中心辐射整个南方劳务市场,对外出务工人员实行跟踪服务,提供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援助,及时帮助外出民工处理劳资、合同、事故等纠纷。充分利用职业教育资源,加强了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增强农民务工致富的能力。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全县劳务输出人员常年稳定在15万人左右,占全县剩余劳动力的65%左右,年劳务收入超过5亿元,累计收入达60亿元以上,劳务输出成为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

4、努力开展了招商引资。现有的国有、集体和民营企业规模都不大,自身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有限。近年来,全县致力通过招商引资加快发展,进一步拓展领域,创新办法,力求尽可能多地把外面的资金引进来,把内部的资金挖出来。建立健全了招商引资长效工作机制,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新建了XX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设立了招商引资专栏,并发挥各地经促会、同乡会的作用,吸引更多的外地客商来安化投资兴业。经过长期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2003年,共签订招商引资合同44个,引资额6.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4亿元,同比增长39.7%。今年上半年引进项目15个,合同引资1.2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677万元。

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

县域经济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与发达县市的差距仍然很大,县域经济仍然是筚路蓝缕。一是经济实力薄弱,财力严重不足。2003年全县GDP为23.9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0.93亿元,人均GDP仅2517元,人均财政收入仅98元,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规模无论在全国还是全省、全市都处于中下水平。由于经济总量小,可用财力弱,导致县乡两级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运转举步维艰。二是城镇化水平低。我县30个乡镇中,虽有建制镇18个,但城镇规模偏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量小且渠道不畅,对经济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弱,城镇化进程远落后于发达地区。据统计,目前我县95万人口中,非农业人口只有12.6万,仅占全县总人口的13.3%;镇均人口仅4.1万人(含农业人口)。三是产业结构升级缓慢。2003年我县一、二、三产业的总产值分别为9.45、7.23、9.4亿元,分别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36.24%、27.72%、36.04%,其中一产业所占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14.8%高21.44%,而二产业所占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52.94%低25.22%,农业比重明显偏高,工业规模和比重过小,工业化进程缓慢。四是所有制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县尚有66家国有工商企业没有改制,企业经营机制不活,债务包袱沉重,效益低下,资产负债率高达114.1%。同时,虽然近年来我县民营经济有所发展,但普遍存在技术含量低、投入不足、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经营管理落后等问题,整体实力不强,经营规模小,税收贡献率低。

与全国全省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比较

类别

县域人口(万)

县域GDP规模(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人均(元)

GDP 财政收入

全国

45.6

26.2

1.0

5745.6

219.3

全省

61.9

26.4

0.98

4264.94

158.32

95

23.91

0.9315

2516.84

98.01

作为一个山区贫困县,XX县域经济发展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1、思想观念落后,发展氛围不浓。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但一些陈旧落后的观念和意识还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成为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当前,落后保守的小农经济意识、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观念、官本位思想仍大有市场,一些干部和群众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不到位,不善于抢抓机遇,不能敢为人先,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的行动不多,积极应对市场风险的办法少,想发展、求发展、促发展的氛围不浓。如近两年来为鼓励发展民营经济,激活民间资本,我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但民间的投资热情仍然较低。

2、基础设施条件差,竞争能力弱。地处内陆山区,地域偏僻,交通、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整体滞后。目前的南北通道至今还没有彻底打开,全县还有110多个村不通公路,9个村103个组不通照明电,180多个村不通电话,221个村不通广播电视,14.1万人饮水困难,基础设施条件仍然远不及其他地区并且差距还在继续拉大,这些都成为县域发展的重要障碍:一方面在有限的经济总量与拮据的财力状况下,县乡两级政府仍然首先要挤出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根本无力拿出更多的资金发展经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低,影响了县域经济质和量的提升;另一方面由于区位劣势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投资竞争力,使得开放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难度加大,大型项目难以落户。

3、支柱产业还很薄弱,带动能力不足。近年来,我县提出并实施了竹木、茶叶、建材矿产、绿色食品、养殖、药材等六大支柱产业发展战略,县内涌现了建玲竹业、富源牧业、山山食品、宏辉食品、阿香果品、求喜茶业等一批骨干企业,但受长期以来短缺经济和重复建设的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缺乏鲜明个性,产品、产业结构趋同,停留在传统农业和传统工业上,工业企业少而不大,土特品种多而不优,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少,支柱产业发展缓慢,知名度、市场影响力、辐射范围十分有限,没有规模效益和产业化经营效益,对县域经济拉动力较弱,资源优势很难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如全省竹产业龙头企业建玲竹业年设计生产能力达100万平方米,但因企业原材料供应严重不足,年实际生产量仅40余万平方米。

4、经济环境不优,发展合力不强。“四乱”歪风禁而不止。一些部门受利益驱动,对企业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营运。行政效率低下。有的部门和干部不运用改革方式和市场经济手段抓经济工作,该取消的程序不取消,不该管的事情还在管。有的部门本位主义比较严重,在行政审批和办证过程中,工作效率低下。社会环境较差。有的地方特别是一些城镇郊区,经常有个别人为一些无理要求聚众滋事,阻拦项目建设,使项目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5、经济增长点少,发展后劲不足。我县由于区位、信息、经济基础等条件差,加上农村改革、国企改革滞后,经营机制、人才机制、融资机制不顺,对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吸引力明显不够,且流失严重,经济增长点匮乏。如县级金融机构为降低经营风险,惜贷而不愿放贷,并通过各种渠道向县域范围以外转移资金,造成县域经济“失血”,绝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贷款难,民营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严重不足,仅靠自身发育发展慢,许多好项目、好企业无法发展,长期只能小打小闹,艰难度日。

6、社会矛盾和问题较多,加快发展和维稳的压力大。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又是集山区、库区、老山、边远区、灾害多发区于一体的农业大县,历年来积累形成的矛盾和问题较多,尤其是扶贫开发问题、库区移民问题、农业灾害问题、“两会一部”兑付问题、国企改革和国有企业职工安置问题等,都给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挑战。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1400元,全县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23.5万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5.28万人,扶贫攻坚任务艰巨。县乡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不得不拿出相当部分的人财物力用于保障农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三、加快贫困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是要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杜绝只图高速度、快增长、以牺牲环境与资源过度消耗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错误发展观,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县域内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是必须把解放思想真正落到实处。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勇于进取,开拓创新,敢于打破各类条条框框,反对因循守旧与任何形式的经验主义、教条主义、本本主义。要破除认为基础条件差,难有作为的消极思想,树立善于扬长避短、化被动为主动的进取观念;破除仅仅依赖自然资源谋发展的落后思想,树立既依托自然资源,更要依托科技、政策、人才、资本、管理、服务等要素资源的先进观念;破除只满足于在一地一隅谋发展的狭隘思想,树立善于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抢抓机遇谋求发展的观念。

三是要坚持面向市场,立足县情,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特色县域经济。要立足县情与资源优势,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的趋势,努力打造特色县域经济。要打好人文、资源、产业三张牌。是梅山文化的发源地,是羽毛球世界冠军之乡,通过打好这两张人文品牌,使外界了解安化,认识,可以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对扩大招商引资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要立足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与加工开发力度,化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要优化县域经济结构,加速县域经济的民营化进程。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小水电业、生态旅游业、中药产业、劳务输出等朝阳产业,适度有序发展竹木加工业与矿产业,努力壮大第三产业。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发展。

四是要实施大开放与城镇化带动战略,激发县域经济活力。要抓住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全国产业大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量引进境外资金和项目。目前,市场、文化环境、产业配套设施已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要素。要敞开县门,坚持以人为本,为投资者提供优质的服务环境。要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着力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的品位与内涵,提升其辐射与带动力。城镇化建设要防止出现盲目圈地、无序发展的状态,要坚持以规划为先导,以城镇提质扩容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支撑,通过市场运作与建管相结合推动城镇建设快速发展。

五是要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造就一支适应市场经济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一个好思路一抓到底的做法,保持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同时,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应不断转变工作作风,培养为经济服务,共促经济发展的意识。各级领导与党组织应主动关心农村基层干部,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与生活中的困难。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有关体制,加大督查力度,促使各条块部门摒弃部门利益至上的狭隘观念,主动为经济发展服务,共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要调整税收分配体制。按照现有财政管理体制,县乡财政在国税、地税与行政事业收费中的分成比例太小,县乡财政普遍运转困难,直接影响到县域经济发展。解决的有效途径是进一步扩大县一级政府的自主权,减少行政审批的中间环节,适当提高县级财政的税收分成比例,确保县乡财政的正常运转。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议上级政府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帮助和支持贫困地区发展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教育事业,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交通、能源、人才、信息等瓶颈,为加快县经济发展创造必要的硬件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银杏沱村港口经济发展情况调查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2233 字

+ 加入清单

银杏沱村港口经济发展情况调查

银杏沱村港口经济发展现状调查

中共茅坪镇委办公室

银杏沱村距新县城5公里。现有5个村民小组,878户,总人口2567人,劳动力人口1274人,其中农业人口795户2509人。因三峡工程兴建,该村需搬迁移民1700人,淹没耕地1400亩。在完成600名移民外迁任务后,有1100余名移民采取本村就地后靠安置,依托山林资源,新改梯田700亩,发展了小水果、茶叶、柑桔等多经作物3350亩。银杏沱村人均现有耕地面积不足7分地。目前,银杏沱村按照“靠路安居城镇化、靠山乐业基地化、靠港致富小康化、靠城发展现代化,靠游兴村特色化”的思想进行开发建设,主要沿风茅公路、港口沿线建设居民点,有新房220幢,并发展了“移民新村农家乐”、“农业观光游”等特色旅游项目,三峡库区移民文化宣传中心项目正在申报立项。银杏沱村抓住三峡大坝蓄水机遇,利用库湾发展了80个网箱,有大小20条船只从事渔业和水上运输业。全村开设有68家餐馆旅店、66家美容美发店、24家商店、2家文体活动室。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引进了8家港口企业在该村落户,主要从事船舶修造、物流配送、码头营运、滚装车辆运输、水上旅游等业务。

港口经济的发展,对银杏沱村的经济拉动作用相当明显。据调查,目前银杏沱港区内从事第三产业的经营户共160家,月营业总额69.5万元,户平月营业收入4300余元;其中由银杏沱村村民自主经营的有94家,年营业收入469.56万元。经营场所面积7102平方米,月房租总收入2万元。客货运输业主41家,从业人员45人,月营业收入7万元。同时,由于银杏沱港区流动人口在2000人左右,使村民自产自销的瓜果蔬菜交易额每天达1.6万元。现在处于各地劳动力纷纷外出寻找打工机遇发展打工经济的时期,但由于港口的存在, 村民在福广码头、郑鑫船厂等企业做工的有50余人,月工资收入4.3万元,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395人,月工资总收入12.8万元;银杏沱村劳动力本地转移率达34%。在移民迁建后,银杏沱村立足港口优势,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有效转移,由港口经济带来的营业收入每年约1017.06万元,劳平年纯收入2714元,人平年纯收入1347元。通过几年的努力,港口经济的发展使银杏沱港区日渐繁荣,银杏沱村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也不断得到了提高。

但随着新县城城市骨架的不断延伸,对茅坪镇而言,今后人地矛盾将会更加突出,因此,必须坚持走大力发展港口经济之路,培育一批临江型、有实力、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和企业。结合当前实际,在港口经济的发展上,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借助地缘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立足于旅游项目开发。银杏沱村每年接待上万名前来参观的中外游客,但来者如惊鸿一瞥,匆匆而过,几乎没有产生任何效益。要实现“旅游活港”的目标,必须大力挖掘三峡移民文化底蕴,以此为依托,开发独具特色的“移民”、“农家乐”旅游项目,以现有的三峡画舫为载体,开发水上观光、娱乐休闲旅游项目。二是围绕物流业发展开发物资配送项目。现有滚装船、货运船只每天日用生活用品交易额在8万元左右,但这些业务的经营业主都是宜昌等地的老板。因此,可成立配送中心,负责港区船只、车辆及企业、经营户的米、面、油、蔬菜等日用品供应。三是围绕港口产业规范发展运输、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现有的饭馆、旅店、客货运输车辆数量多而杂,且卫生条件、服务质量等各方面良莠不齐,必须加强规范管理,以良好的信誉、优质的服务留住客商,刺激当地消费。

2、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影响港区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供水问题。银杏沱港区现有内流动人口近2000人,仅靠山泉引水是远远不够的,今年7月就已暴露出“水荒”问题。要将港区供水纳入新县城管网供水系统,并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予以解决。同时对供电、道路等设施进一步完善。可以探索以物流中心、报关服务市场等项目建设来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办法,反过来,以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和优化来保证更多的项目上马。

3、促进民营企业发展。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多层次多方位引导扶持企业发展。一方面,鼓励当地的老百姓创业,对于从事第三产业的发展项目,放宽政策,大、中、小一起上,既解决移民就业问题,又可以大大降低创业成本;另一方面,引导、帮助现有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严格企业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创造企业品牌,打造出物流中心等几个强势企业集团,改变目前镇域经济无骨干企业、竞争实力不强的现状。

4、优化港口经济发展环境。主是要做活土地文章。借鉴深圳、东莞等地的经验,利用港口独特的区位优势,在经济结构上实现由土地密集型向劳动密集型的转移,探索土地开发利用和流转运作的新办法。在项目建设和村集体可支配的土地上,以建厂房、建门面从事二、三产业为主,既安置移民,又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还可以为全县的对外开放创造更优的环境,收到“一举三得”之效。

5、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规划为龙头,结构调整为主线,招商引资为重点,以物流为带动,以商业促工业,推动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增加经济总量。长江物流中心已完成了控制性详规,在今后的项目招商、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规划实施;在港口经济发展项目上,要坚持科学决策,整体规划。银杏沱港口紧邻三峡大坝,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管理,注重环保,综合利用各种手段治理“三废”及噪声污染,加强库岸治理,建设生态家园,保护绿色长江。

二00四年十一月八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石潭镇劳务经济发展调查与思考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3761 字

+ 加入清单

石潭镇劳务经济发展调查思考

石潭镇劳务经济发展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城乡经济的互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农民劳务收入不断增长。但是,我镇农村劳务经济尚处于发展阶段,还存在总量、速度、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也是促进我镇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我镇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及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一)我镇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现状

我镇农村剩余劳动力约有3.8万人,去年劳务输出的数量是17000人次,劳务收入达到了1.5个亿,主要是集中在建筑业、服务业以及技术含量较低的加工业等产业,以外输(广东等沿海地)为主,本镇消化较少。今年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仍只有1.45万人,与去年相比数量上会略低,呈递减的趋势,外输产业、地方仍与以前差不多,技术工与普通工的结构略有点变化,出现技术上优化的趋势,从收入的总数来说,也出现了一定的增加。总之,我镇农村劳务经济发展仍不是很发达,亟待进一步提升。

(二)劳务经济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劳务经济发展的资源保障,是劳务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而劳务经济发展又直接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减。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3年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42元,其中,有外出劳动力的农户人均纯收入为2632元,而没有外出劳动力的农户人均纯收入为1917元,二者相差700元,直接拉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约500元。据测算,非农劳动力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劳务收入约增加80元。

二是劳务收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我镇农村劳务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拉动和支撑作用。调查资料表明,2003年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42元,比1990年的1210元增加1232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速度为7.5%,而2003年劳务收入为8000万元,比1990年增长10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4.3%,劳务收入的增长比农民纯收入增长快6.8个百分点,劳务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21.9%。可见,劳务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二、劳务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 劳务经济发展总量偏小、速度缓慢

(从我镇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

(二)劳务技术含量低,择业机会少

由于受传统生产方式的影响,我镇农民以粮为本的观念根深蒂固,粮食生产以外的劳动技能低下,以从事简单的生产性劳务为主,胜任不了技术较高的生产性劳务。因此,我镇外出劳动力大多集中在建筑业、服务业以及技术含量较低的加工业等产业,基本上是靠出卖体力而获取就业机会。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在我镇农村转移劳动力中,90%以上从事纯体力劳动。就目前而言,我镇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总体水平不高,科学文化素质明显偏低。据2003年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我镇农村劳动人口中,高中文化程度的只占8.9%,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4.6%,小学以下的占32.6%。另外,在全部劳动力中,受过系统职业技能培训的只占4.5%,说明我镇农村的成人职业技能教育十分薄弱。

(三)劳动力转移周期短,稳定性差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外出打工的热情有所下降,也是因为受传统思想观念和对外地劳务用工信息不灵影响,大部分农民寻找就业很盲目。在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中,多数是在不放弃家庭经营生产的前提下,寻找临时性的打工机会,农忙时回家务农,农闲时外出打工,还不能实现完全转移。这种非正式就业方式,仍属兼业性质,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短的特点。

另一方面,由于我镇外出打工的农民,缺乏专业技术技能,大多数是属于“有啥活,干啥活,有活就干,无活则散”的那种自发的、盲目的、无序流动状态,致使劳务经济发展也缺乏足够的稳定性。很多农民反映“工作难找”、 “进城工作不稳定”。

(四)社会保障体系功能弱,农民外出务工热情低

农民愈来愈强的外出打工欲望是发展劳务经济的积极因素,但如果农民自身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或受到损伤,势必打消农民外出打工的热情。在调查中了解到,一是工资无保障。有些用人单位故意长期拖欠、克扣打工人员工资,不按期发放,有的农民辛苦一年,分文未得。二是缺少必要的生产安全保障。如一些在建筑、运输、化工、采掘等单位打工的民工,不能及时得到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及保护用品,使民工生产安全得不到保障;三是子女就学无保障。一些常年在外地务工的农民,其子女上学非常困难,农民对此反响很大。

三、制约我镇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结构的制约

劳务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在优先发展城市工业化的战略下,逐步形成了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城乡差别。在社会劳动力使用方面,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的惯性作用,已经形成了城市劳动力就业的优势地位,农村劳动力不能与城市劳动力平等地分享新增的就业岗位。农村劳动力只能以“编外”人的身份,从事多数城市劳动力不愿干的苦、脏、累、险的工作。由于农民就业难度大,近几年出现了外出打工人员回流的现象。据统计调查,近几年我镇每年都有10%左右外出劳动力回流,呈递减趋势。

(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的制约

一是农村工业化水平较低,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严重滞后,乡镇企业发展乏力,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衰竭,农民就业空间狭窄;二是农村城镇化水平较低,我镇小城镇建设虽有较大的发展,但与大城市发展相脱节,联接城乡经济发展的功能不够完善,中心城市的聚集及辐射功能不强,抑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就业岗位的增加。

(三)劳动力素质的制约

就目前我镇情况看,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主要表现在受基础教育的时间短,文化知识水平低;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少,劳动技能单一,择业的范围狭窄。因此,出现了农村劳动密集型的劳务供给过剩,技术密集型劳务供给明显不足农村劳动力输出也越来越难,制约了我镇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

(四)思想观念及认识的制约

一是农民思想守旧,障碍了我镇劳务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粮食生产一直是我镇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固守田园的农本思想已根深蒂固,经济文化观念落后,思想守旧,接受新观念、新知识慢。在许多农民的心目中,外出务工不是长远之计,只有10%左右的农民希望在城市落户,大部分的农民仍打算回乡务农,只是把务工作为目前增加收入的权宜之计。

二是上级政府对劳务经济的作用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对发展劳务经济缺乏积极性。虽说乡镇成立了劳务输出办公室,但多是流于形式,实效不大。致使农村劳动力不能及时得到技术技能培训和就业培训,职能部门的作用发挥不够,就业信息不畅通,对劳动力有序流动缺乏必要的组织和引导。

四、发展我镇农村劳务经济的几点建议

根据有关调查资料测算,我镇农村剩余劳动力约有3.8万人,目前我镇农村劳务经济发展有所发展,但按近几年我镇农民人均劳务收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测算,到2010年,我镇农民人均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仍达不到30%。针对这一状况及我镇农村劳务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我们认为,立足我镇粮食和畜产品优势,大力培育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是发展劳务经济的必要选择;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是发展劳务经济的必由之路;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是加快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条件;利用区域优势,开拓国际劳务市场是我镇发展劳务经济的快捷方式。

(一)培育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是发展劳务经济的必要选择

我镇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要立足于我镇粮食和畜产品优势,大力培育和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据统计,2003年我镇人均生猪和粮食占有量均排在省内前列。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全力打造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因为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是全方位的,如果我镇多建几个类似县市内著名的大型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则可安置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可以实现农民增收的最终目的,我镇农村劳务经济也将会得到飞跃发展。

(二)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是发展劳务经济的必由之路

加快城镇化进程,就是劳动力从一产向二产、三产转变的过程,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约过程。由于我镇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缓,无法吸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与此同时,城镇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很难在短期内形成集经济、文化、技术、信息、人才的中心城镇,阻碍了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解决这一矛盾的现实选择,就是加快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建设步伐,在农村地域范围内,推动农业现化化和农村工业化。参照城市先进的经济、技术、社会标准和手段,把我镇户籍制度改革落到实处,增加城镇人口,建设中心城镇,实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

(三)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是加快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条件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劳务需求中已明显由“体力型”需求向“智力型”、“技能型”需求转变。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程度和职业技能,不仅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计。主要是优化农村教育结构,大力发展成人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开展在市场引导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再就业培训,突出重点、服务经济、层层办学,形成农村完整的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增强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活力和后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大力发展民营农业经济 努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关于加快石柱县民营农业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农业,全文共 2283 字

+ 加入清单

大力发展民营农业经济 努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关于加快石柱县民营农业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

大力发展民营农业经济 努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关于加快石柱县民营农业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

为了摸清我县民营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加快民营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县委办、政研室《关于开展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专题调研活动的通知》(石委办〔2004〕30号)要求,近期,我局组织对我县民营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我县民营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取得的成效 近几年,随着我县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我县个体、私营等民营农业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得到了较快发展。据调查,我县在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工作中,共引进扶持发展了重庆益民菌业有限公司、重庆芋富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石柱薯业制品厂、三益红辣椒食品制造厂、黄水福吉利莼菜加工厂、石柱县红源绿色食品加工厂、黄水万盛绿色食品厂、石柱县联发农产品有限公司、石家莼菜厂、东田药业有限公司等10多家个体、私营种植业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以下简称民营农业企业),另外还有一定数量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的个体工商业户,它们主要集中在香菇、莼菜、甘薯、黄连等特色优势产业上。这些民营农业企业多数为企业带动型,主要通过合同契约方式带动农户从事专业生产,即“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到目前为止,我县通过民营农业企业带动的农户约有2万户,这对发展我县特色种植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起到了重要作用。 1、发展民营农业经济,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引导和扶持民营农业经济发展,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户从事专业化生产,有利于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促进农业生产向区域化、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从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同时,通过民营农业企业带动农户生产,可以有效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并能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加农业附加值,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如重庆益民菌业有限公司成功引进我县后,菌农每年每户可增收5000元以上,增收效果显著。 2、发展民营农业经济,有利于解决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当前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农户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通过民营农业企业的带动和发展,企业与农户签订农产品生产购销合同(即“订单农业”),通过合同把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起来,从而解决了广大弱小农户不熟悉市场,产品卖难等问题。同时,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农业经营体制创新。 3、发展民营农业经济,有利于创建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品牌就是效益,就是竞争优势,就是先进生产力。民营农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把品牌经营作为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争创名品,打造特色品牌,以名优特产品占领市场,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农业效益。如我县“林野”牌香菇、“三益”牌辣椒、“福吉利”牌、“绿晶莼”牌、“连湖”牌莼菜等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得到创立和发展,扩大了我县农产品信誉,提高了我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发展民营农业经济,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庆益民菌业有限公司、东田药业公司等民营农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联结起来,实行多种形式的一体化经营,从而加快了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提高了农业整体效益,实现了发展民营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机结合。

二、我县民营农业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民营农业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存在不少问题。 1、民营农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竞争能力较弱,农业产业化经营才刚刚起步。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种植业在农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到目前为止,全县涉及种植业的民营企业仅有10多家,并且这些组织普遍存在规模较小,经济实力较弱,组织形式单一,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多数民营农业企业只有几十万元的资金实力,年销售农产品几十吨,几百吨,年销售收入几十万元,几百万元。这些民营农业企业主要从事农产品初加工,加工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目前,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还处于初始阶段,才刚刚起步。 2、民营农业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不稳固。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发展民营农业经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是民营农业企业与农户实现“双赢”的基础。目前,我县民营农业企业与农户的联结方式主要是合同形式(其中不少是口头合同,有的口头合同也没有),靠的是合同双方诚实守信,一旦市场出现波动,双方很容易不按合同办事。如农产品走俏时农户不把产品卖给龙头企业,或农产品市场行情不好时,龙头企业又很容易把风险转嫁给农户等。 3、民营农业企业对农户的带动作用有限。目前,我县民营农业企业主要是为农户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而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服务的较少。全县通过民营农业企业带动的农户约有2万户,不到农户总数的五分之一。除少数民营农业企业对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作用较大外,不少民营农业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还比较有限。 4、民营农业企业的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各级为发展民营经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目前落实的不够理想。一些干部对发展民营经济重视不够,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还时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阻力和困难。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形成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共识,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年寒假调查报告家乡甘蔗经济发展状况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2052 字

+ 加入清单

2010年寒假调查报告-家乡甘蔗经济发展状况

甘蔗种植业一直以来都是带动家乡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家乡人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可以说,家乡甘蔗经济发展的状况决定着家乡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

一、07-10年家乡甘蔗经济发展状况

今年,家乡遭受了冰冻天气的影响,甘蔗受到了一定的损失。即使如此,甘蔗经济还是一片大好。今年,家乡甘蔗普遍增产,产量增幅为历史之最。以本人所在的村为例,今年我村甘蔗亩产都在8吨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1吨以上!而以往,亩产都只在5-7吨左右。据很多蔗农反映,今年他们甘蔗产量增长都在30吨以上,有的甚至达到50吨!除了处于高增产之外,甘蔗价格也处于历史高价位,达到275元/每吨。而以往,甘蔗价格都只是在200元/每吨上下浮动。粗略计算,蔗农总增收都在5000元以上,最多的可达10000元!收入增加了,蔗农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二、原因如何

今年,家乡甘蔗经济一片大好,蔗农大幅增收,这主要是得益于甘蔗产量的大幅增加和甘蔗价格的提高。

一方面,甘蔗产量的大幅增加。自XX年推广良种甘蔗种植以来,到目前为止,家乡良种甘蔗种植面积已覆盖到家乡的大部分地区。新引进的“新台糖22号”具有易生长,抗病毒,抗灾害天气等特点。特别的,此品种含糖率很高,达到17%。而以往的品种只有10%左右。这样,良种的广泛种植为甘蔗的高增产奠定了基础。当然了,XX年年风调雨顺的天气(冰冻天气时间很短)以及蔗农的科学耕种也是甘蔗增产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甘蔗处于历史高价位。近年来,国际糖料供应紧张,糖料供不应求,这使得甘蔗价格大副上涨。特别是今年,由于受灾害天气的影响,很多地区的甘蔗受到大面积的损失,这使得糖料供求不平衡的状况进一步加深了。据了解,今年广西中部和北部地区的甘蔗损失的情况最为严重(桂南的损失不大),很多地方的糖厂出现了甘蔗“不够榨”的现象。甘蔗供不应求,其价格势必维持在高价位。

三、家乡甘蔗经济面临的困难。

虽然,今年家乡甘蔗经济发展状况良好,但仍然面临着一些可困难。

首先,家庭劳动力严重不足。

蔗种植很难使用机械,因此,它必须大量依靠人力和畜力。而在现实情况下,农村大部分的青壮年劳动者都选择外出务工。这使得农村劳动力严重短缺。甘蔗砍收的工作量很大,这使得蔗农的工作非常艰难,非常辛苦。虽然在家乡,蔗农们实行“合作互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紧张的问题,使得甘蔗坎收的效率提高了,其效率也提高了。但是,蔗农必须支付相对较高的工钱。这样一来,甘蔗的经济成本增加了,农民的负担被加重了。

其次,交通不便。

蔗农在完成一次砍收后,都需要及时地把甘蔗运到糖厂(防止因蒸发而损失)。交通运输是连接蔗农与糖厂的重要纽带。而目前,家乡的交通运输还很落后,好的路段所覆盖的村庄(或装蔗地点)非常有限。蔗农们为了方便装运,不但不把砍收完的十几吨甘蔗集合到方便装运的地点。这种工作量是很大的,而蔗农又只能依靠人力和畜力来完成。交通不便的造成的影响是双方面的,一方面影响了糖厂的运输效率,进而影响到其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影响了蔗农的生产效率,加重了农民负担。虽然,糖厂方面也投资对道路进行了修整,但其覆盖的地区是很小的。而且这种修整只是一种小修小补,交通不便的状况依然没能得到很好的改善。

第三,物价上涨,特别是农药和肥料价格上涨。

目前,各类商品的价格都在持续上涨,农药和肥料也不例外。甘蔗种植需要大量的农药和肥料,甘蔗收入中很大一部分是用来购买这些。例如,某蔗农的甘蔗年产量是100吨,则他每年就得需要购买8吨(160包)左右的肥料。我们可以粗略计算一下,按照目前甘蔗价格275元和肥料价格100元计算,这位蔗农的甘蔗总收入为27500元,肥料花费就为16000元,整整占用了一半以上。再除去工钱总共约6000元,那就余下5500元了。如果再除去农药钱,那就更少了。由此说来,蔗农的净收入只占甘蔗种收入的四分之一左右。物价上涨,特别是肥料农药价格上涨是增加甘蔗经济成本的重要因素,是增加蔗农负担的重要因素。

第四,企业(糖厂)体制不完善。

对于蔗农而言,这种制度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甘蔗砍收规划制度和运输制度上。每年的甘蔗砍收工作是由糖厂统一分配规划的,甘蔗运输也是由糖厂统一调配的。这两项工作必须协调一致才能使整个榨季工作顺利进行。然而,由于目前这两项制度的不完善,使得砍收工作和运输工作不能协调一致。。这样一来,蔗农和糖厂的工作效率被降低了。据了解,家乡的糖厂就曾经多次出现了一方面糖厂蔗料不足而蔗农砍收完的甘蔗没能及时运到糖厂的这种矛盾现象。

最后,有关部门对惠农政策的落实不到位。

近年来,国家颁布了许多惠农政策,目的是为了极力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可是在家乡,这些政策,如农村医保、基础设施建设、农作物补贴等等这些政策都没能很好落实到位,蔗农们没有真正享受到实惠,农民的负担依然很重。

四、家乡甘蔗经济发展的出路。

综合上述观点,我认为家乡甘蔗经济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