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驻村扶贫中的感悟和感想(最新19篇)

浏览

3510

范文

80

2024年个人扶贫工作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作为精准扶贫联络员到现在,心里也有一些感触。上次中秋慰问的时候,其中有一户人家对我印象很深刻。那是一对年迈的老夫妇,老大娘生病在床上躺着,老大爷的身体看起来也不太好,他们住的这间破旧的老房子还是租住的,家里空间狭小,家具摆设也很简陋,我们把慰问品送到他家,说明来意后老太爷很激动,一直说谢谢,为了让生病的老大娘好好休息我们并没有呆很久就离开了,出来的时候依稀听见老大爷在后面喊:“喝口茶再走哇”。

回去的路上,带领我们的村干部说,我们发的这些米、油等的价格稍微高一些,所以他们都不舍得吃,平时他们连的油、米都吃不起。这些贫困户的收入低,甚至没有收入来源,加上家庭成员疾病等因素,造成贫困加剧。

我认为,在做扶贫工作时,做好物质上扶贫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做好思想扶贫,生活困难的人在压力面前总是处在低谷阶段,他们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自己命中注定要穷,再怎么努力也没用。有了这种思想,他们失去了自立自强的精髓,缺少雄心壮志和苦干创业精神。

个人觉得要想帮助他们,首先应该让他们从思想上站立起来,鼓足他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其次是要实干,国家要大力推进完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社保体系,把贫困人员的冷暖放在心上,让他们住得起房,看得起病,上的起学,且老有所养,这才是真正的脱贫。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精准扶贫学习心得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1250 字

+ 加入清单

习总书记说:我们对脱贫攻坚要有一种责任感、紧迫感,要带着感情做这项工作,要真正做到内心向往贫困群众住上新房,穿上新衣,向往贫困群众发家致富,奔上小康,让扶贫攻坚成为党员干部的心中事,心中石。习总书记强调抓扶贫切忌喊大口号,也不要定那些好高骛远的目标,要一件事一件事做好。扶贫攻坚,更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多一些担当,多一些办法,多一些接地气的思路,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来解决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

一是走访困难户方面要带着细心去走访,做到有的放矢。走访户前,要认真了解全村的基本情况以及走访的群众类型(五保,低保,扶贫户,劳动力情况等)。群众对政策的知晓了解情况。

要带着诚心去走访,做到将心比心。在走访过程中,尽可能地到群众家中看一看,听一听,采用拉家常的方式,以请教的语气,重点了解群众家庭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对群众要实话实说。对于有些群众当面不情愿说的话,可留下公示的电话,希望能听到他们的真实声音和期盼。在走访过程中,看到部分群众生活相当艰苦,特别是一些因病残导致家庭贫困的现实(群众年老、身边无人照料、房屋破旧、生活贫苦),要在走访时一一进行了解记录。

要调整好心态。在走访困难群众时候,要将群众当自己的亲人,朋友,以诚相待。要改变工作作风。在处理困难群众问题时候,要结合有关政策的基础下,要有耐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遍不行,要讲两遍,三遍。一次不在家,就走两次,三次,来调处解决问题。走访群众时,很多群众都积极配合,他们对我们的工作都非常理解和支持,又是倒茶,又是拿凳子让坐。感谢群众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配合,今后应认真将工作做好。也许有时候走访了不一定能解决什么问题,但我们来了。经常走访是拉近群众的距离,打好群众基础,无形中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

二是制定帮扶措施方面在工作中要勤于思考,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进行调整。

1.持之以恒开展帮扶。精准扶贫是一长期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努力。应根据实际,制定长期计划,给予扶贫对象长期、持续跟踪的帮助。

2.结合被帮扶对象的实际特点开展帮扶。在帮扶对象中,因病致贫,因贫返病现象相当普遍。应立足实际,创新帮扶措施,增强其脱贫能力,使之早日脱贫致富。

3.加强与村、镇、县沟通联系,给予困难群众创造合适的就业机会,致富途径,使其增强造血能力。进一步采取措施,克服困难,切实解决其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力求从根本上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

在走访群众时,家中大部分是与老人交谈,见到年轻人不多,根据了解,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做杂活),老人一般在家里都以种田为主,而一般留守在家的老人都是年老体弱,无经济来源,很多老人都有认为自己给家庭带来负担。在走访时除了要多体谅他们的心情之外,还要多鼓励他们要树立信心、振奋精神、自力更生、争取早日脱贫。

我相信,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虽然现在经济生活条件较差,但大家首先要有脱贫致富的勇气和决心,要认真学习致富技能,拓宽增收渠道,提高家庭收入。要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通过自己的勤劳双手一定会创造出美好幸福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奋斗的荣光”——扶贫队长丁铁刚先进事迹宣讲会心得体会观后感

“大夫,求求你们了,救救他吧,他还活着!”“老公,你快睁开眼睛,你不能丢下我们娘俩不管啊!”这是妻子的呼喊,悲切无助,撕心裂肺。

“爸爸,你快醒醒吧!我已经长大了,以后家里的压力不再让你一个人去扛了!”这是儿子在哀求。

“多么好的人啊,你咋说走就走了!我们约好了还有下半辈子啊!”多位同事、同学放声痛哭。这是男人粗犷的哭声,更让人揪心地痛。

在场的所有医护人员都在默然垂首,为生命的猝逝惋惜,但黑龙江省龙江县龙江镇驻九里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丁铁刚却再也没有醒来,他因劳累过度,突发心梗,与世长辞,享年48岁,他的人生永远定格在这一刻。

山河恸哭,大地含悲。丁铁刚历经四年的扶贫之路,在此画上了句号。

家人眼中,他是“顶硬靠山”;群众心里,他是“畜牧专家”;脱贫攻坚,他是“钢铁战士”;防疫前线,他是“应急先锋”;面对群众,他是“幸福使者”;作为党员,他是“精神脊梁”。

1972年1月12日,丁铁刚出生在黑龙江省龙江县,达斡尔族,大学文化,高级兽医师。1996年1月参加工作,20__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__年至20__年任龙江县龙江镇兽医院院长,20__年起任龙江县龙江镇畜牧中心副主任,龙江县第xx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丁铁刚的父亲是龙江县农业系统一名退休干部,母亲在家相夫教子,良好的家风熏陶,培养了他与人为善、谦逊有礼、宽厚仁爱的优秀品格。八年前,母亲离世后,他成了父亲的依靠,父亲由于患“小脑萎缩”精神恍惚,几天见不到他,就会不停地打电话。步履蹒跚的老父亲甚至经常打车到九里村看望儿子,有时一天去两趟,却说“好久没有看到儿子了”!

如今,丁铁刚作为家中唯一的“顶梁柱”轰然倒下,留下卧病在床的老父亲、没有工作的妻子,和一个在读大学三年级的儿子,让一家人不知所措。80岁高龄的老父亲至今还不知道他最依赖的儿子已经不在人世。“我平时啥事都听他的,他这么一走,我感觉天塌下来了,我真不知道以后该咋活儿。”丁铁刚的妻子付静琦哭泣着说。

他是靠山,在家是妻子的靠山,是儿子的靠山,是父母的靠山,在村里是贫困户心中的靠山。在妻子心中,他永远是个好丈夫;在儿子心中,他永远是个好父亲;在父母的眼里,他是个孝顺的好儿子;在九里村干部群众心中,他是一个负责任的工作队长。

在大家印象中,丁铁刚身体结实,为人敦厚,有着达斡尔族人特有的豪爽,在中学时代是足球场上雷打不动的“铁后卫”,所以同学们送他一个绰号“丁铁锤”,意味坚不可摧。正因为这些年大家没听说过他有什么身体不适,所以初闻噩耗,多人崩溃。

他的高中同学颜廷龙3月20日下午在朋友圈得知消息后,一路泪奔,从哈尔滨连夜开车赶回龙江。由于疫情期间一直没有开车,他不知道车缺机油,半路机车报警,找救援车拖到齐齐哈尔市区修理。赶到龙江县时已是后半夜11点,只为“看上铁刚最后一眼”。

21日出殡那天,由于疫情原因,只允许3车10人为他送行,许多人纵使无法靠近,也要在通往殡仪馆的路旁,远远地看上一眼,送他最后一程。

丁铁刚的堂姐丁砚君哭着说:“铁刚人都走了,没想到这么多好同事、好同学、好朋友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他送行,关心他的家人,让我们家里人非常感动。尤其是县有关部门领导来家里看望,让一家人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让我们觉得他的一切付出都值得了!”

丁铁刚妻子付静琦说:“过去我家里的困难都是我老公一个人顶着,现在他去世了。虽然家里有一些困难,我相信我们娘俩会坚强起来,我和儿子有能力挺起这个家,让组织放心,让社会放心。”

丁铁刚的儿子丁祥东说:“我自豪我有个伟大的父亲,长大后,我也要像父亲那样,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我也要去帮助更多的人,做一个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人。”

丁铁刚的“微信朋友圈”总是充满正能量。他的“朋友圈”尚能查到的最早一天,是2月21日大雪过后,他在城郊夜晚防疫站岗配发的四张图片:路、雪、灯光、救灾帐篷,标注:“‘疫’路蓝缕,共御国事,栉风沐雪,砥砺前行”十六个大字,表达他彼时的心情。

他时刻关注国家大事,坚持党性原则,讲政治,明辨是非,心忧天下。3月19日,他的最后一个“微信朋友圈”转发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议新闻,他从中节选了一段内容:“要以省域为单元推动经济社会秩序恢复。所辖县区均为低风险的省份,要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会议要求,要落实外防输入重点任务。”

听说3月21日这天龙江县32名援鄂队员要回来了,丁铁刚很是兴奋,约好几位朋友准备一起观看欢迎仪式。如今,英雄们已经凯旋,他却意外步入了天堂。

疫情面前,丁铁刚一直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可是,“春天”来了,他却走了。

心系扶贫 躬身为民

在黑龙江省龙江县龙江镇九里村驻地,大门垛上的两面国旗还在迎风飘扬,但这里的驻村扶贫工作队长丁铁刚却永远倒下了。

龙江县是黑龙江省著名的畜牧养殖大县,猪马牛羊,鸡鸭鹅狗,几乎家家都有养殖。作为龙江镇兽医院院长、畜牧中心副主任,丁铁刚这样的“畜牧专家”,自然是老百姓家的“座上宾”,在农村也最受欢迎。由于他乐于助人,有求必应,所以,不只龙江镇,全县14个乡镇617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都有过他“行医”的足迹,他做过的好事更是不计其数。

韩少强是龙江镇九里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他工作20年来与丁铁刚一起工作有16个年头,对他也最了解。他说:“丁队长十分正直,有责任心,热爱农村工作,愿意与农民交朋友。这些年,他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我在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他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

自参加工作以来,丁铁刚一直承担包村工作任务,特别是开展精准帮扶贫困户工作以来,他更是脚踏实地,用对待亲人般的感情温暖着精准扶贫户,从精神上帮助树立起脱贫的信心,从行动上积极帮助落实各项扶贫政策、谋划脱贫措施。据龙江镇腰公司村党总支书记孙国忠介绍,自20__年12份,丁铁刚就开始参与镇派扶贫工作,任包村工作队副队长,开展入户测算调查。20__年3月份开始,按照县里要求,丁铁刚既包村又包户,全村工作全面参与。孙国忠说:“丁铁刚这人实在是太好了,做事可实在了,真是太白瞎了!”“他帮扶的两户,如果没他以前的帮助,根本不会有今天的脱贫成果。”

徐平全是丁铁刚帮扶的精准扶贫户,以前一直在外地居住,20__年因病致贫后回到腰公司村。由于没有住房,丁铁刚协调村里,在腰公司村五间房屯,找到一间自来水看井房子。丁铁刚自筹资金500多元,刷墙、换塑料布,收拾窗门,出钱、出力,为徐平全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

丁铁刚看到徐平全有劳动能力,就鼓励他发展肉牛养殖,积极帮助申报肉牛产业扶贫项目。徐平全饲养肉牛过程中,丁铁刚更是发挥专业特长,手把手教给他养殖技术,还帮助购买饲料、兽药等物资。在他的精心帮助下,徐平全的“扶贫牛”第二年就有了收益,6个月的改良和牛犊卖了8900元,给徐平全的生活带来了希望,干活也带劲了,整日满脸堆笑。

丁铁刚常说:“人在做,天在看,凡事做到问心无愧,比啥都强。”他帮扶的另外一个精准扶贫户是个五保户,叫李俄敬,由于年老体弱,无劳动能力。丁铁刚经常像看望自己长辈一样,拿着礼品去他家走访。当得知李俄敬有慢性病,需要常年吃药,他就积极帮忙申请慢性病补助政策,每月可以免费领取150元的药品,从而减轻了经济负担。李俄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小丁跟我无亲无故,却像亲人一样关心我、帮助我,真不知道咋感谢才好”。现如今这两户已实现提前脱贫目标。

龙江镇畜牧中心主任魏玉成说:“丁哥是个特别敬业的人,在扶贫期间,他始终不忘自己‘畜牧专家’的身份,他每次入户走访,都带着走访养殖户的任务,一边扶贫一边防疫,时刻把养殖户做为服务对象,谁家有困难随叫随到。”

在腰公司村林场屯杜国强家,今年69岁的老杜正在乐呵呵地给牛喂草。当他听到丁铁刚去世的消息时,一下子怔住了。他说:“丁兽医可是个大好人啊!我家这些年全靠养牛了,卖过四头牛已经收入4万多。”“我原来一点儿不懂养牛,是丁兽医教我技术,教我防疫、用药、消毒。没有他的指导,我家不会过得这么好!”

时任腰公司村包村工作队长于秀英这样评价他的工作:“丁铁刚就像一头老黄牛,默默地做,默默地干,不计得失,不为名利。”

20__年6月,由于精准扶贫工作需要,龙江县发展木耳产业扶贫项目,需要抽调精兵强将,充实到木耳大棚基地,指导管理木耳生产。经龙江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丁铁刚再次被“委以重任”,从腰公司村调到木耳大棚生产基地工作。

为了尽快熟悉木耳的生产管理技术,丁铁刚不辞辛苦,起早贪黑,忙里忙外。为了争取更多时间,他带来电饭锅,每天住板房,煮方便面,吃住在基地,认真负责管理木耳大棚生产。龙江县龙江镇农业站站长刘安国是丁铁刚当时的“战友”,他说:“我俩一起被派到木耳基地工作,条件十分艰苦,那年雨水大,木耳晾晒经常赶上下雨,我们就顶雨收拾木耳,经常全身湿透。但他从不抱怨,工作始终认真负责,不怕脏不怕累,不让木耳有一点糟损。”丁铁刚常说:“我们自己累点不算啥,只要国家财产不受损失,我们的付出也就值了。”舍己为公的精神可见一斑。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丁铁刚日夜操劳下,木耳终于喜获丰收,而他却瘦了20多斤。几个月未回家的他,踏入家门的时候,妻子竟然没敢认,看着又黑又瘦的样子,妻子禁不住心疼地哭了!

驻村驻心 不负重托

参加扶贫工作四年来,丁铁刚三次变换“角色”,但他从无怨言。他笑侃:“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在关键时候,组织上能想起我,证明我有存在的价值!”

提起丁铁刚任九里村工作队长的缘由,龙江县龙江镇人大副主席高丹就激动不已,那是她最难忘的日子,也是村里最困难的时刻。因此,作为九里村的包村领导,高丹对丁铁刚有着更深刻的了解,对他的离世也更加悲痛万分,难以割舍。

20__年7月3日,丁铁刚临危受命,任龙江镇九里村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队长。“九里”,顾名思义,距离中心县城有九里地,是典型的城郊村,因此,这里的群众思想相对活跃,管理难度也自然加大。高丹说,丁铁刚到任时,九里村正处于矛盾多发期,各项工作都很滞后,尤其扶贫工作,被齐齐哈尔市巡查组通报批评,县、镇领导都很头疼。

由于九里村的特殊情况,在选人时,镇党委要求一定要选“人缘好的、能放心的、熟悉农村工作的、敢于负责的”。经全镇干部反复推选,大家一致认为,丁铁刚最适合,所以他临危受命。镇党委主要领导找到了丁铁刚时,他二话没说,欣然接受。

丁铁刚到任后,任劳任怨,很快进入状态。他积极与村“两委”班子配合,精心谋划扶贫工作。据与丁铁刚一同驻村的工作队员韩少强介绍,他们刚接手时,真有点懵,“欠账太多”,他甚至想打“退堂鼓”。丁铁刚却微笑着对他说:“男人这点累就想逃,怎么撑起家庭事业的一片天!”“少强,别急,就是因为有困难,组织上才派我们来的,大不了一切重头再来!”就这样,他们到任第一天起,就开始“补齐短板”,利用两个月时间,把所有的政策从头学习了一遍,他们一边“补课”,一边接受新的任务,所以经常加班到凌晨二三点钟。韩少强说:“有时我累了,闹情绪,丁队长就过来安慰我——胜利就在前头,曙光马上到来!”

随后,丁铁刚开始入户走访,重新摸排了解精准扶贫户的基本情况,系统分析各户的致贫原因,并根据每户的不同情况研究解决办法。在入户走访中,他一丝不苟,从不敷衍了事,面对面给贫困户讲解相关扶贫政策,和贫困户拉家常,有时一唠就是两三个小时。丁铁刚的话语如春风和煦、冬日暖阳,温暖着身边的每个人,拉近了干群关系。

每一次的入户,他都耐心地给农户讲解扶贫政策,群众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他知道都会竭尽全力地帮助解决。

精准扶贫户高代忠今年73岁了,听说丁铁刚去世的消息顿时哽咽了。他激动地说:“老丁这人太好了,他可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啊!”

原来,高代忠有两个女儿,大女儿高红于20__年考入佳木斯职业学院,由于家庭贫困20__年下学期就想辍学打工,挣钱供妹妹上学。

丁铁刚听说后,主动找到高代忠,说:“家里再困难也要把学上完,这是你全家的希望啊!”高代忠说:“我也没办法啊,可是孩子在学校已经吃不上饭了!”丁铁刚随手掏出兜里仅有的500多元钱,说:“高大哥,给孩子买饭吃吧,一定不要辍学,有困难就来找我!”

据高代忠介绍,丁铁刚先后两次给他拿了1152元,每次都是倾囊相助。高代忠说:“等我有钱了,一定把钱还给你!”丁铁刚却说:“这是我资助你家的,等我有钱了,我会更多地帮助你!”

在丁铁刚的帮助下,高红顺利完成了学业,如今在北京一家幼儿园工作,每月工资3000多元,包吃包住。

随后,高代忠正在上高中的二女儿高霞也出现了吃饭问题。于是,丁铁刚一边拿钱资助,一边找到县教育局、龙江二中,帮助协调解决了高霞免费吃饭问题。在他的帮助下,高霞也顺利高中毕业,考入了哈尔滨市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而且她对未来充满理想,要专升本、考研,实现自己的理想。

说起两个女儿,高代忠兴奋不已。但提起丁铁刚去世的消息,他又极度伤心。他说:“本打算过几年条件好了,把他的钱还上,没想到,我现在连报答的机会都没有了。”

在同事朋友眼里,他总是那样阳光热情;在贫困户眼里,他总是“不差钱的”主儿,乐善好施。殊不知,他的家庭竟然债台高筑。据他的同学张辉介绍:“由于父亲常年有病,儿子学习艺术,去年妻子住院又花费5万多元,全家外债达到30多万元。为了缓解压力,他不得不卖掉了唯一的住宅,租房子住。”尽管如此,在扶贫路上,他依然出手大方,捐款捐物,助力扶贫事业。

丁铁刚妻子和儿子在九里村为他清理遗物时,在日记本中意外发现了一封感谢信:“尊敬的丁铁刚领导。我是九里村五保户韩守付,一年来,在您的关心关爱下,我生活很好,到年关又给我送来米面。由于你们的关心,我对生活充满信心。向你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谢谢你们!感谢党,感谢人民政府!”据九里村妇联主席焦阳介绍,韩守付今年73岁,是五保户,20__年通过政府资助,他家盖起了30平米的住房,内部装修都是丁铁刚帮助张罗完成的,而且每逢重大节日都要送来米面油等生活物资,让他很受感动,就委托她转送了这封感谢信。焦阳说:“老丁这人特别好,每次陪他入户,看他对待群众总是那样和风细雨,总是那样认真实在,工作从不糊弄。”

“老百姓的事儿再小也是大事儿!”这是丁铁刚常挂嘴边的话。但两年多来,他究竟帮助贫困户做了多少好事,却鲜为人知,因为他做事从不向任何人提起。他认为这些事太普通、太平凡了,他只是尽了自己的本分。然而,“滴水成河”,正是这点点滴滴的平凡小事,塑造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丁铁刚为人正直,工作有招法,村两委对他都特别认可。高丹说:“他来到村里之后,也没有把自己当外人,凡事主动伸手,根本不用我操心。”驻村以来,作为村党总支的一名支委,虽然只是“配角”,但他公而忘私的精神得到了所有人的信任,他发挥“调和剂”作用,使村两委班子“握手言和”,达到空前团结,全村形成了“劲儿往一处使”的工作氛围。丁铁刚还积极参与村里的所有工作,除了解决扶贫问题,他还积极帮助村里化解各种矛盾,抓党建、“清化收”、秸秆禁烧,处处做表率,做村两委班子最好的参谋与助手。

“龙江镇九里村共有4个自然屯,总人口3650人,耕地面积16750亩,以种植玉米水稻为主。全村共有贫困人口48户97人,目前已全部脱贫。”九里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广民说:“老丁工作认真仔细,他抓扶贫,一点儿也不用我们操心,入户调查一丝不苟,责任心特别强,就是在防疫站岗期间,他每天都要发微信,跟我聊一聊贫困户情况。”

“老丁为人谦和,脾气特别好,跟每个人都相处融洽,我们平时处得都跟亲兄弟一样。”李广民说:“他来之前,我们这里扶贫工作是镇政府最头疼的地方,现在我们是其他村学习的榜样。他没了,对我们真是一大损失。”

九里村68岁的周天爽大娘说:“我并没找他办过事,但我是一名老党员,每次开会都能看到他。他那人太好了,对待老百姓,总是那样和蔼可亲,一点没有距离感;他体贴人,会关心人,总能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这一点很了不起。”“我听说他没了,我半宿没睡着觉,眼前总能浮现他笑呵呵的样子。”

在驻村扶贫的两年时间里,丁铁刚牢记党组织对驻村扶贫工作队的重托,深深扎根基层,与九里村的干部群众同甘共苦,为贫困户脱贫谋出路,为村域发展谋良策,为群众幸福谋利益,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20__年,九里村扶贫工作从倒数变成先进,全村48户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脱贫,因扶贫工作丁铁刚被评为20__年“年度嘉奖”。就在他离世的前一天,因扶贫防疫的突出表现,县人大把他作为优秀代表,向市人大予以推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的人死了也就死了,有的死了却值得人们怀念,丁铁刚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无法忘怀的人。从事扶贫工作四年多时间里,他脚踏实地、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帮助无数贫困群众扭转了人生方向,走上了幸福的道路,自己却永远地离开了亲爱的家人、亲密的战友、牵挂的群众,再也没有醒来。

履职尽责 彰显本色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丁铁刚对党忠诚,具有较高的政治站位,思想积极向上;对工作精益求精,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对待同志忠厚老实,助人为乐,以诚相待;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彰显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是组织上对他“冲锋防疫”的高度评价。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按照龙江县“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的要求,丁铁刚积极主动参与到第一线的战斗中。从20__年1月30日至3月3日,每三天轮流一班,每班12小时,他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在龙江翰沃城卡口夜间执勤。

龙江镇司法所所长王奕是第一个与他夜晚站岗的“战友”,他刚从南部乡镇调到本镇工作,与丁铁刚并不熟悉。但经过几个夜晚的“共同战斗”,却让他深深感受到了丁铁刚的人格魅力。“一起站岗的日子很令我难忘,当时零下20多度,我们在野外守着卡点,帐篷特别冷,大雪天炉筒子都刮飞了,但他从不抱怨。”他说:“丁哥人特别好,很谦虚,会关心人,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烧炉子的活儿几乎让他包了!控制人员流动,讲政策,宣传引导,他都抢着干。”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丁铁刚始终冲锋一线,主动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宣传员”“组织员”“战斗员”,不折不扣地落实好疫情防控和精准扶贫工作,全力彰显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的使命担当!

按照丁铁刚自己的说法就是再当一次足球场上的“铁后卫”,让卡口“坚不可摧”。工作期间,他严格遵守龙江县防疫指挥部的决策部署,不辞辛苦,每天提前到岗到位,顶风冒雪,坚持执岗。期间,他多次对企图不遵照防疫规定,不按正规渠道进出县城的人员进行了有效劝返阻止,并耐心细致告知出入县城的正规渠道,对欲外出穿越卡口的人员进行劝返。在寒冷的户外,他坚守一个多月,无怨无悔。

20__年3月4日,根据龙江县委关于疫情防控和驻村帮扶工作要求,“帮扶工作队全员进村返岗工作”。丁铁刚迅速返回村里,协助村“两委”开展精准扶贫和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对九里村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千方百计帮助村里化解防疫难题。

王亮也是九里村精准扶贫户,他因为智障,常年寄住在舅舅付元洲家里。付元洲家是村里的养殖户,养了8头牛。3月13日,丁铁刚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付家母牛正在发情期,急需找“改良员”为母牛配种。而龙江镇仅有四位改良员,九里村没有。由于疫情,外村人员又进不来,付元洲不知如何是好,正在着急上火。丁铁刚知道情况后,立即掏出电话,与腰公司改良员李方义取得联系。

李方义说:“我可以去,但是从腰公司村到九里村要经过龙江县城北出口和九里村两个卡口,需要沟通协调。”丁铁刚随后又与必经之路的“两个卡点”取得联系。几经周折,经过各方援助,最终把付元洲家的困难得以解决。

说起丁铁刚去世的消息,付元洲鼻子一酸,眼泪就下来了,连连说:“好人,好人,他真是个大好人啊!这样对人民群众负责的人没了,真是太可惜,太白瞎了!”:“这两年我外甥的事就没少操心,今年又帮了我一个大忙,我本打算当面儿好好谢谢他,没想到人却没了。”“送葬那天我真不知道,要不我一定得去,他对我家太好了!”说着,再次眼圈发红,望向棚顶。

防疫期间,为了加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其他“五类户”的基本生活和就医情况的了解,作为工作队长,他带领工作队员韩少强及村两委干部,采取电话、微信和个别入户等形式对全村48户贫困户逐一进行了排查,共排查出问题10个。他立即会同村两委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全部进行了解决,有效化解了疫情期间群众的焦躁情绪,解决了生活困难等诸多问题。

为了确保已经脱贫的贫困户,不受疫情影响而返贫,他对全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再次进行了彻底排查,了解贫困户的务工愿望和想法,重新梳理填报了《贫困户就业、产业扶贫有关情况统计表》,高标准地完成了12户贫困户就业需求和产业需求的信息采集工作。并结合本村实际新开发公益性岗位3个,千方百计增加贫困户收入。

按照《龙江县脱贫攻坚干部回访工作方案》的要求,他逐户进行入户回访调查,将入户回访汇总的问题清单和台账报送镇扶贫办。对立查立改的问题,及时整改并佐证留痕,一并上报,对非立查立改的,明确了整改时限。在做好村级疫情防控和备春耕生产工作的同时,将脱贫攻坚工作任务扛在肩上,竭尽全力站好每一班岗。龙江县妇联主席、驻龙江镇山包村扶贫工作队长李冬梅对他这样评价:“丁队长工作有热情,有招法,能吃苦,做事严谨、细致,任劳任怨,有一种老黄牛精神,我们是邻村,他对我帮助很大,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丁铁刚自觉把扶贫工作当作自己应尽职责和事业追求。他生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通过党的扶贫扶志教育,九里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实现了让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党组织培养了我,我必须随时听从党的号召,完成党交办的任务,愿意为党牺牲一切,乃至生命。”

担当使命 润物无声

驻村两年,丁铁刚由“城里人”变成了“农村人”。九里村吴玉龙书记说:“他不像个当官的,没有半点官架子,平易近人、为人朴实,比我更像农民。可他确确实实是一心为百姓着想的好官。”

丁铁刚的“远见卓识”,让村干部们心服口服。他不仅帮助九里村解决眼前的扶贫问题,更注重长远,研究解决九里村的未来发展问题。

为了落实产业带动扶贫政策,解决贫困户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他多次主动找到郑氏果蔬总经理郑晓智沟通情况。通过沟通协调,郑氏果蔬除了每年为贫困户分红外,每年还吸收20多位贫困户到企业打工,参与栽土豆、摘蔬菜、摘草莓等农活,每天都能收入60到80元左右。

在龙江镇九里村道南屯走访时,他了解到由于管路出现故障,这里居民每年都有几个月吃水困难。为了解决百姓吃水难问题,丁铁刚积极主动沟通协调,向水务局争取项目。村里还接受他的建议,“冬季施工,避免砂石塌方”。20__年12月,经过两个月的紧张施工,项目完成,铺设管网6632米,入户安装水表水头龙各172个,总投资69.54万元,解决了436口人“吃水难问题”,其中贫困人口26人。

精准扶贫户赵春勇对丁铁刚的感情更深。如今,在丁铁刚的帮助下,赵家住上了舒适的“扶贫房”,养了四头能赚钱的“扶贫牛”,日子越来越红火,夫妻二人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幸福。

但听说丁铁刚去世的消息,赵春勇眼圈一下之就红了,他哽咽着说:“这人太好了,有他在,我们感觉就像多了一个亲人!做梦也想不到他会没,太让人心痛了。”

赵春勇的妻子说:“头几天他还来到我家,问疫情对我家有啥影响?看看我家还有什么困难?”“因为他是畜牧专家,也没少往我家跑,没少帮我家忙,每次到我家都要到牛棚看一看。我家现在日子好了,可他一顿饭都没有吃过。”

孔祥兆是九里村会计,他和丁铁刚经常在一起“算经济账”,探讨九里村的发展问题。孔祥兆说:“在扶贫之外,他没少帮村里出谋划策,在不到两年的时间,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听到他这个不幸消息,实在太揪心了,我怎么也控制不住眼泪。”

孔祥兆说,去年村里的“清化收”工作,丁铁刚负责督导和政策宣传,效果不错,多收回20多万元,村里有了积累,大家都很高兴。但钱怎么花?大家一时没有主意。在村党委会上,丁铁刚提出:“秸秆离田是一项长期工作,建议村里购买设备,用于秸秆离田工作,可以为村里节省大量资金。”

村两委按照丁铁刚的建议,“把钱花在刀刃儿上”,去年“清化收”之后,花50多万元,购买了拖拉机和配套农机具,用于犁田、松土、翻地。今年秸秆离田更派上了用场,全村19208亩地,现在已基本接近尾声,村两委班子没有一点压力。

九里村中心屯中心街是过境路,过往车辆多,保洁员清理难度大,费用大,丁铁刚建议在中心街两侧清理后全部种植花草,既干净又美观,还能减少保洁费用。

九里村党总支书记李广民接受了丁铁刚的建议,计划今年在中心街将近1.5公里的过境路两侧,栽上鲜花,改善村屯环境。说到这里,他的眼眶湿润了。他说“今年夏天,道路两侧就会鲜花盛开,但是老丁却看不见了。”

连日来,丁铁刚带头坚守一线堡垒之夜,不辞辛苦、连续作战,他自觉克服生活困难,驻宿在村,毫无怨言。由于连续奋战在疫情防控和精准扶贫工作的第一线,得不到很好的休息,身体多次出现异常。

3月19日下午4时许,丁铁刚在九里村工作时,再次感觉胸闷,心脏有些不舒服,嘴唇青紫。九里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吴玉龙劝他到医院看一看。他说:“我这身体没问题,回家躺一会儿就好了。”吴玉龙开车把他送回家里。他在家里服用几粒速效救心丸后,便躺在了床上。晚间10点30分左右,他感觉心脏还是不舒服,被家人送到医院。在候诊期间突发心梗,经过2个多小时的抢救,医治无效,不幸去世。

奉献者都是英雄,无论在脱贫攻坚的战场,还是在抗击疫情的前线,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吴玉龙感慨地说:“在精准扶贫最艰难的时候,丁铁刚来了;在我们马上取得胜利成果的时候,他却走了,给我们全村干部群众留下了无尽的思念。”龙江镇党委书记苑鹏飞伤心地说:“我本想疫情过后,好好犒劳犒劳这位钢铁战士,结果他没有给我这个机会!”

英雄城市,造就英雄人民。丁铁刚,一位扎根龙江扶贫一线的少数民族党员干部,他用生命诠释“初心”和“使命”,成为 62万龙江人民的骄傲!

尾 声

在九里村,村民们都习惯喊他“老丁”。这份在村里习以为常的“亲热”,不仅是源于他的敦厚稳重,更源于他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时至今日,不管是家人、同事,还是九里村的村民,都无法相信那个永远笑眯眯的“老丁”,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们。

3月20日早晨的阳光一样明亮,但“老丁”却无缘再见,龙江县众多微信朋友圈瞬间被泪水淹没,亲人、朋友、同事、同学、社会各界都在扼腕痛惜他的英年早逝,追忆他平凡而不平庸的一生。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丁铁刚积极履职尽责,将脱贫攻坚工作任务扛在肩上,不松劲、不懈怠;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践行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敢于奉献的初心和使命,竭尽全力站好每一班岗;作为一名驻村工作队长,他把责任写在本上,记在心里,付诸行动。

苍山有情,不负英雄。如今,丁铁刚走了,九里村的沟沟坎坎家家户户,留下了他闪光的足迹。在九里村,他经历了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有过多少撼动人心的画卷,已经不再重要,而九里村今天的全面发展和贫困群众满意的微笑,才是他最大的慰藉。

“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峥嵘岁月,何惧风流。”这是丁铁刚生前最喜欢的一句歌词,我们姑且再次奏响这一铿锵旋律,为他践行,送他远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黄文秀扶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心得体会事迹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材料案例,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20__年,黄文秀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考取了选调生,回到家乡——广西百色,投身基层扶贫事业。“她本有很多选择。”昔日导师郝海燕说,“以她的能力,留京或出国都没问题。”但是她志不在此。出生于广西农村的黄文秀,求学过程中,依靠党和国家的扶贫资助才得以完成学业。学成回报这片土地,帮助更多像自己一样的困难群众,是她的心愿。她曾对自己的老师说:“我是从贫困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得到过党和政府的资助和培养,希望将来能为祖国和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一次次的选择中,黄文秀始终遵从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初心,回归家乡,建设家乡。她想要当那个“走出去”并“回来”的人。

黄文秀,作为年轻的驻村第一书记,在一年三个月的任职里,她带领村民种砂糖橘、杉木和油茶树,帮村民修好了路、架起了路灯。到20__年底,全村共有88户、417人实现脱贫。就是这样一个在村里人认为年轻的丫头能干出什么事来的黄文秀,充分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和基层干部的使命担当。黄文秀的事迹也时刻提醒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践行我们不忘初心,要充分体现新时代青年担当作为的优秀品格。因此,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学习黄文秀始终艰苦朴素、保持本色,啃硬骨头,把困难扛在肩上的优秀品质,切实干好本职工作,做爱岗敬业的新标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奋斗的荣光”——扶贫队长丁铁刚先进事迹宣讲会心得体会观后感

投身精准帮扶贫困户工作4年来,丁铁刚3次变换“角色”,但他从无怨言,他说:“在关键时候,组织上能想起我,证明我有存在的价值!”

20__年7月3日,丁铁刚临危受命,任龙江镇九里村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队长。九里村当时处于矛盾多发期,各项工作都很滞后,尤其扶贫工作,被齐齐哈尔市巡查组通报批评。

丁铁刚到任后积极与村“两委”班子配合,精心谋划扶贫工作,利用两个月时间摸透情况,经常加班到凌晨两三点钟。

精准扶贫户高代忠有两个女儿,大女儿高红于20__年考入佳木斯职业学院,由于家庭贫困,20__年下学期就想辍学打工,挣钱供妹妹上学。

丁铁刚听说后,主动找到高代忠说:“家里再困难也要把学上完,这是你全家的希望!”高代忠说:“我也没办法,但孩子在学校已经吃不上饭了。”丁铁刚掏出兜里仅有的500多元说:“高大哥,给孩子买饭吃吧,一定不要辍学,有困难就来找我!”丁铁刚先后两次给他拿了1152元,每次都是倾囊相助。在丁铁刚的帮助下,高红顺利完成了学业,如今在北京一家幼儿园工作,每月工资3000多元,包吃包住。

随后,高代忠正在上高中的二女儿高霞也出现了“吃饭问题”。于是,丁铁刚一边拿钱资助,一边找到县教育局、龙江二中,帮助协调解决了高霞免费吃饭的问题。在他的帮助下,高霞也顺利高中毕业,考入了哈尔滨市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而且她对未来充满期待,要专升本、考研,实现自己的理想。

得知丁铁刚去世的消息,高代忠极度伤心,他说:“本打算过几年条件好了,把钱还上,没想到我现在连报答的机会都没有了。”

据丁铁刚的同学张辉介绍,丁铁刚父亲常年有病,去年妻子住院又花费5万多元,全家外债30多万元。为了缓解压力,丁铁刚不得不卖掉了唯一的住宅,租房子住。尽管如此,在扶贫路上,他依然出手大方,捐款捐物,助力扶贫事业。

在驻村扶贫的两年时间里,丁铁刚与九里村的干部群众同甘共苦,为贫困户脱贫谋出路、为村子发展谋良策、为群众幸福谋利益,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20__年,九里村扶贫工作从后进变成先进,全村48户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脱贫,因扶贫工作出色,丁铁刚获得20__年“年度嘉奖”。就在他离世的前一天,因扶贫防疫的突出表现,县人大把他作为优秀代表,向市人大予以推荐。

驻村两年,丁铁刚由“城里人”变成了“农村人”。为解决贫困户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他多方联系当地企业郑氏果蔬,除了让贫困户参与企业生产每年分红外,还有20多位贫困户到企业打工,每天收入60-80元。

为了解决百姓吃水难问题,丁铁刚积极沟通协调,去年底项目完成,铺设管网6632米,入户安装水表、水龙头各172个,解决了436人吃水难问题,其中贫困人口26人。

九里村干部和村民说:“在精准扶贫最艰难的时候,丁铁刚来了;在我们马上取得胜利成果的时候,他却走了,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精准扶贫学习心得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886 字

+ 加入清单

推进精准脱贫攻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脱贫攻坚战中,大多数贫困群众尝到了勤劳脱贫的甜头,真切感受到了党和国家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他们走上了脱贫奔小康之路,越干越有劲头。但也有一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甚至把党的扶贫好政策错误地当成了养懒人的政策,争着当贫困户、低保户。

扶贫解决办法不是捐赠,重要的,是让这个贫困家庭能有持续的收入,为什么扶志太难?部分贫困户一边在穷窝里带着孩子困苦生活,一边又表示力出不得,风险承担不得,辛苦受不得。这些贫困户认为,脱贫是干部的政治任务,是干部的事,需要干部求着他们脱贫。扶志真的很重要,要让贫困户和他们的后代看到并且能为之付出行动—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帮助,努力工作,努力学习,看似没办法选择的人生是可以改变的。

作为扶贫干部,个人认为,广大帮扶干部和“第一书记”要驻村入户,与贫困群众贴得近些更近些,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一对一融进去,真正走进他们内心,准确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把脉问诊、对症下药。既要把中央和地方的扶贫政策、扶贫物资送到家中,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增加收入,真正实现“一有、两不愁、四保障”,心贴心地服务,为贫困户排忧解难,更要把志气、信心送到农户心坎上,帮助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正确观念,铆足精气神、撸起袖子干、立志拔穷根。为此,我们要在群众中进一步树立“戴穷帽可耻、摘穷帽光荣”的观念。通过树立脱贫标兵、致富能手等形式,激发贫困人口脱贫的主体意识和内生动力,从骨子里挖掉“病根”,摒弃等、靠、要的消极思想,营造“勤劳致富光荣、自主脱贫可贵”的风尚,扶持有能力的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自主脱贫能力。同时,还需突出智力扶贫,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帮助贫困家庭劳动力掌握生存致富技能,真正实现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实现从“输血”向“造血”的根本转变。

扶贫不仅仅是解决群众的富裕问题,更是解决群众的志向问题。只要“扶起精气神,立起勤勇谋”,就没有跨不过的火焰山、蹚不过的通天河。众志成城打赢扶贫攻坚战,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而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立足本职工作为精准扶贫贡献力量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职员,全文共 337 字

+ 加入清单

17日,县人社局召开党组会议传达中共双流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体会议精神和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

会议要求,各分管领导要认真学习领会《分工方案》的精神,结合自身的分管工作把全会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实际行动。要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将贫困地区城乡居民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要调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逐步提高贫困人口的新农合筹资标准、改革新农合支付方式,降低贫困人口就医费用支出;要大力实施就业扶贫工作,要对全县的困难家庭的就业情况进行摸底,对有劳动能力、可以通过生产和务工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加大就业帮助力度,扩大转移就业培训和就业对接服务。

会议还传达了中央、省、市、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安全生产大检查的工作,对本单位的安全隐患进行无死角排查,做到安全工作无漏洞。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立足本职工作为精准扶贫贡献力量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职员,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18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张宏伟在参加共青团、总工会、妇联、青联界别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时强调,广大政协委员要立足本职,积极作为,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会场气氛活跃,委员们分别从不同角度谈了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感受,并结合各自工作畅谈如何发挥委员作用为全市发展献计出力。在认真听取部分委员发言后,张宏伟指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工作客观实在,分析形势深刻透彻,部署下步任务具体可行,是一个增动力、添活力、聚合力的好报告,对全市各级各部门做好“十三五”时期特别是今年的各项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张宏伟强调,各位政协委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发挥好主体作用,多建发展之言,多提有分量、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帮助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推动全市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立足本职扎实做好工作,当好各自领域的表率,示范带动广大群众积极投身改革发展事业。要当好党委政府与各界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多做聚民心、解民忧的工作,及时把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传达到所联系和代表的群众中去,把广大青年、妇女、职工的所思所想所盼反映给党委政府,确保各界群众与党委政府同心同德、同向同行。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带头联系服务好各自界别的群众,身体力行地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更广泛、更主动地把广大群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团结起来,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在“大美新”临沂建设中发挥出工青妇青联界别应有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精准扶贫学习心得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1460 字

+ 加入清单

一直以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件积德行善的事。也就是说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其实也许就是佛家所说的“度人”。当然,从佛家的角度看,度化别人,其实也是自身的一种修行与超越。想必,到20__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之时,也就是所有人得到度化实现超越之日。

其间的道理,请容我试着以木桶原理来举例说明吧。假设全社会的幸福指数可以用一只木桶内水面的高度来衡量。那么水面的高度往往不是取决于围成木桶的那些高一些的木板,而相反,往往是由最低的那块木板所决定的。

那块短板,对于一个教学班级来讲,就是班里的那些相对后进的学生。要提高班级平均成绩,思路一般有三条:培优、推中、补差。其中的补差相对来说提升空间,而且,补差成功,对推中和培优都有相当的激励和促进作用。因而,无论从坚持面向全体的教育学原则来讲,还是从经济效率方面出发,任何有经验的班主任,往往都会把补差的思路放在首位。

在全社会来看,那块短板代表的就是我们身边的那些幸福指数相对较低的贫困户。因此,习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就是想办法补齐这些短板,实现全面小康,达到提升整个社会幸福指数的目的。无疑,这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都是一件莫大的善事、好事。这就好像过去人们说的,拥有三个富亲戚的话,你想穷,穷不了;拥有三个穷亲戚的话,你想富,富不了。毕竟,一衣带水的社会关系,谁也逃不掉、绕不开、扯不断、走不出。

也许还有朋友不理解,这其中到底对自己有什么具体的好处。还是回到佛家的那句话上来吧。度化别人,其实从根本上讲是,就是让人破迷开悟、断恶修善、改过自新、离苦得乐。也就是精准扶贫工作的根本,扶志扶智扶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精准扶贫就是要达到让贫困群众明白了道理能真干肯干爱干、掌握了技术能脱贫致富小康,从而实现全面小康的目的。当然,点化别人的时候,其实我们早已得到点化,等他人得度转凡成圣,我们其实早就自然而然地迈入“浴乎沂,风乎舞雩”的境界了。常言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说的,意思大概也如此。

然而,或许有人说,精准扶贫脱贫是国家是党委是政府是工作队的事,于体制外何干?于其他人何干?话说回来,即使作为个体积极去做认真去做努力去做,力量终不过是九牛一毛,效果也终不过是沧海一粟。其中意义和价值,究竟又能有几何?

记得《为学》中的蜀鄙之僧,僧富者不能至(南海)而贫者至焉。想起有几句古语,一句叫做:“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另两句叫做:“上善若水”“从善如流”。有贫僧之激励,有古语之启示,有习近平之号召,有五级书记抓扶贫之体制,有亲们从善如流之榜样,于扶贫行善动摇如彼者,夫何患之有?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基,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新时代的开辟,新矛盾的转化,新思想的确立,新征程的开启,为全体中华儿女臂画了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实现中国梦,指日可待;现代化强国,振奋人心!自然,任何一点一滴正能量的汇聚,都会凝聚成团结奋斗、蓬勃向上的洪荒之力。任何一丝一毫的共鸣,都会奏响音韵铿锵、震天动地时代强音。

所以,笔者呼吁,所有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在做好常规扶贫工作之外,要敞开心扉、广结善缘,主动联系对接各级各类爱心组织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团结到精准扶贫这条统一战线上来,广泛宣传身边扶贫济困方面的仁心善举和先进榜样,积极动员更多关注更多力量汇入扶志扶智扶技的滚滚洪流。在这个充满爱的社会里,绽放出善良的人性光辉,演绎出一幕幕新时代的从善如流。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奉献应有的绵帛之力,点燃燎原的星星之火。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打赢脱贫攻坚战心得扶贫工作感悟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928 字

+ 加入清单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确保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对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较真碰硬‘督’,各省区市要凝心聚力‘战’,啃下最后的硬骨头。”各级党组织要正确辨识“督”和“战”呼应关系,不能一味“督”,更不能埋头“战”,缺乏“督”,“战”容易偏差;缺实在的“战”,“督”就成了无稽之谈,要以“督”促“战”,吹响攻克最后堡垒的“冲锋号”,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仗”。

“督”中求严,促“战”得标准。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兑现全面脱贫攻坚承诺已经到了最后关头,一些地方还在“放松喘气”,大搞虚假政绩,“督”导工作作为敲打在前、警醒在前的“预防针”,将直接影响脱贫攻坚最终成效。党组织要心怀脱贫攻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知责、负责、尽责,既要能当“包公”、唱“黑脸”,“督”在关键、“督”在要害,也要精准聚焦“督”的问题,与被督导单位及时通气、共同商量,指明“战”的方向,制定“战”的对策,形成上下齐抓、内外联动、活力迸发的良好态势。

“督”中求精,促“战”得有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进入脱贫攻坚的决战期,积贫时间更长、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迫切需要上级党委精准施策、“雪中送炭”。党组织要正确理解挂牌督战的重要意义,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不摘”等要求,深入扶贫一线进行精准督战,“督”产业发展是否“水到渠成”,“督”转移就业是否达“前后呼应”,“督”政策补助是否“只增不减”,督保障兜底是否“一人不漏”,针对“督”出的“薄弱地带”“薄弱环节”,及时调整攻坚力量,加大指导力度,确保“战”得有力,高标准、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督”中求真,促“战”得实在。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脱贫攻坚是全党极为严肃、极其重大的政治任务,事关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容不得半点虚假和水分。党组织要保持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构建市、乡、村“三级联动”责任网络,采取进村入户方式,逐村逐户逐人逐项筛查的方式,实事求是“督”、稳扎稳打“战”,直指“督”的问题传导压力,制定“战”的举措增生动力,推动扶贫措施精准聚焦、问题整改销号,确保脱贫有实效、可持续、经得起历史检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年个人扶贫工作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5743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以来,我县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扶贫办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开发的重大部署安排,高举科学发展大旗,乘跨越之风、享政策之先、举全县之力,在专项扶贫、脱贫奔小康试点、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扶贫体制机制创新等重点领域,试点示范、先试先行,系统扶贫、科学开发,苦干实干、创业创新,积极探索符合山区实际、注重群众增收的脱贫奔小康之路,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社会呈现出奋进赶超的良好态势,一个大扶贫、大开发、大发展、大跨越的强大气场已在我县形成。现将上半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一)扎实推进建档立卡工作。围绕省市工作要求和有关文件精神,我县抽调专人、落实专责、上下联动、加班加点,加大对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和扶贫统计监测的工作力度。目前,全县已全面完成78个贫困村、34332个贫困户、106781个贫困人口的数据更新和信息化系统完善工作。在贫困人口动态管理上,全面完成了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增减调整、20xx-20xx年度实施项目录入工作。

(二)扎实推进“1+3”扶贫品牌。将打造整村推进、扶贫搬迁、小额信贷、雨露计划“1+3”品牌作为全县专项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扎实抓好整村推进工作。坚持产业第一、能力至上,实行整村推进与美丽乡村试点相结合,着力打造贫困村脱贫奔小康的新样板。启动实施了20xx年13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和7个老区重点村项目建设工作,重点以村级“三个一”、“三边三化”为工作载体,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促进了各项工作落实。据统计,全县20个重点村坚持不等不靠,变压力为动力,重点启动实施了一批村组道路、产业化、基础设施、人畜饮水等扶贫工程,项目建设势头很好,项目工程投资总额达到7500多万元,其中整合部门资金3200多万元,村集体及农民自筹资金2400多万元;已拨付整村推进重点村财政扶贫资金1200万元。整村推进重点村的贫困人口人均收入同增长了18.2%。二是扎实推进“雨露计划”培训。启动实施了国家“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项目补助1300人,人平补助标准1500元;正在实施6000人的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有序推进1.5万人(次)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扶贫干部业务培训,在实施过程中效果相当明显,较好地达到了“扶持一个贫困户,脱困一个贫困家庭”的目标。三是扎实推进扶贫搬迁工作。创新安置模式,实行培植产业,集中安置;自发搬迁,协助安置;改造危房,灵活安置;政策扶持,联合安置等多种形式的搬迁扶贫和生态移民。启动实施了295户的搬迁扶贫项目,户平补助标准1.5万元;启动实施了62户的生态移民项目,对入户调查认定的生态移民户人平补助3000元,确保年底之前完成搬迁盖房任务。四是大力推进小额贴息贷款。全面创新小额贷款担保联保机制,成立了创新小额信贷管理办公室,设立了小额扶贫贷款担保基金350万元,目前这项工作已全面启动实施运作。对发展产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小额信贷贴息直补到户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贷款户和产业大户按照年利率的5%予以贴息支持。稳步实施22个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最高发放互助资金贷款5000元。

(三)扎实抓好驻村帮扶工作。建立部门联村、干部联户、企业联村帮户的全覆盖帮联责任制。县委、县政府已就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下发了两个文件,即《关于在全县开展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的通知》和《关于全县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全县共计向11个乡镇派驻了11个农村工作队,向78个贫困村派出了137家县直驻村帮扶单位,实现了全县贫困村驻村帮扶全覆盖。全县1万余名县乡村党员干部,纷纷对照《扶贫手册》,进村入户结对大帮扶,精准扶贫,精细考核,不脱贫、不脱钩;对扶贫工作不力的党政领导、联村单位责任人、联户干部,分别采取约谈问责、限期整改、组织处理等措施,切实形成“千斤重担万人挑、人人肩上扛指标”的精准扶贫格局。

(四)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工作。在规划农村扶贫项目上,突出产业建设重点,充分发挥产业扶贫优势,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打造“特色产业主阵地”的发展战略,对农村贫困户加大了产业扶贫和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实现户平一亩高效经济林园。截止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1家,新增销售过5000万元企业14家,税收过100万元的企业达到20家,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295户,注册各类企业277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13家;特色农林产业扶贫基地总面积达到85万亩,特色产业经营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4.7%;大力推进1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文化小镇、26个生态农庄和家庭农场建设;以22个试点村为带动,大力实施“绿满”和“三边三化”行动,分别创建省级宜居村庄6个、生态村6个、绿色示范村3个、市级生态乡镇1个、生态村10个;“中国好空气·森呼吸”旅游广告语成功登陆央视,全县发展“农家乐”500多家,神峰山庄、玉泰丰分别被评为五星级和四星级农家乐,接待游客20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2亿元。

(五)扎实推进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开展试点工作结硬账活动,组织对县直有关部门的各项规划指标完成情况和专项支持政策、定点帮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验收。认真组织对试点实施七年来的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估,系统总结全县试点工作成效和基本经验,为片区攻坚提供借鉴。去年以来,我县共计落实脱贫奔小康专项政策资金4.5亿元,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900万元,争取省直定点帮扶资金4900万元,落实信贷资金1.11亿元,争取到行业扶贫资金10.13亿元,社会扶贫资金15.84亿元。截止目前,全县无房户或住危房户下降16.69%;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参保率97.6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76.5%,义务教育辍学率下降0.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0.8%;有合格卫生室的行政村达100%,有合格乡村医生的行政村达87.5%;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达100%,有合格文化活动室的行政村达100%;财政支出民生占比达87%;群众生活环境得到大力改善,幸福感日益增强。

(六)扎实推进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完善年度片区区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建设,规划投资总额116.14亿元,截止目前已完成全年计划投资的69%。开年以来,我县“十项重点工作”共计投入行业扶贫资金约5.83亿元,完成通村公路100公里;新建农村集中和分散式饮水工程400多处;建立互助式养老服务点34个,新改扩建乡镇福利院3所;实施农村电力保障项目8个,改造农村危房1017户,新建特色产业基地45个,实施教育、卫计、文化、信息化等项目建设65个,农村互联网覆盖率92.8%。

(七)扎实推进扶贫开发机制创新工作。坚持以“六项改革”为重点,推进片区攻坚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在片区攻坚上突出加快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精准扶贫上突出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完善直扶到村到户到人措施。我县以20xx年13个整村推进重点村、7个老区重点村建设为平台,认真开展扶贫搬迁、小额信贷、雨露计划、互助资金、产业扶贫、资源整合等专项扶贫试点;大力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向最贫困区域和最困难人群倾斜,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重点投向78个省定重点贫困村、10.8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的好机制、好模式、好办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实现区域整体脱贫致富;积极探索城乡经济统筹和“四化”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努力打造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新亮点;不断创新产业扶贫模式,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适当向乡村旅游扶贫、美丽乡村试点项目倾斜,积极探索乡村旅游扶贫、旅游扶贫共建示范区的新思路。

(八)扎实编制“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将扶贫开发纳入全县“十三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精心编制了全县“十三五”扶贫开发专项规划文本。“十三五”期间,我县计划争取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资金投入总额为28250万元,其中整村推进重点村项目9750万元,老区重点村建设项目1750万元,易地扶贫搬迁到户试点项目1500万元,国家“雨露计划”试点项目1500万元,小额扶贫贷款贴息试点项目1750万元,产业扶贫到户试点项目3000万元,片区扶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500万元,乡村旅游扶贫试点项目3000万元,贫困村信息化及扶贫政策业务培训项目1000万元,老区连片开发、中央彩票公益金、科技扶贫、扶贫救灾、扶贫公路建设等其他竞争性扶贫项目2500万元。

二、当前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贫困人口相对较多,扶贫任务很重。截止目前,按照新的扶贫标准,全县新一轮建档立卡认定的省级贫困村78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24.92%;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84万,占农村常住人口的36.13%。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仍然较慢,还有相当多的农村扶贫对象没有享受扶贫政策,没有脱贫致富,迫切期望得到更多的关心支持。党中央提出,到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短短的6年期限内,我县要让新一轮重新认定的78个贫困村、10.84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迅速脱贫致富,让全县40万人实现不含“水分”的全面小康,扶贫开发任务非常艰巨。

(二)贫困人口分布零散,开发难度大。尽管全县减贫增收的效果显著,特别是城中村、路边村、示范村的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但反过来看,在全县的偏远山村还有很多农民吃不上水、看不起病、住不上房。据调查,在我县10.84万贫困人口中,有50%左右分布在海拔较高的边远山头村。要实现全县全面整体脱贫,不仅对基础设施的投入需求大、产业布局难、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更给下一步扶贫攻坚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三)基础设施条件落后,脱贫致富障碍多。全县贫困人口大多数分布在交通不畅的边远山头村,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灌溉难、看病难、上学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如在交通方面,现在“村村通”工程只通到村部,村与村之间、组与组、湾与湾之间有很多还没有公路,村级断头路、联村公路不畅在全县各村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更不用说实现“户户通公路”的目标。由于交通不畅,山上的特产运不出去,山下的肥料等农资运不进来,极大地影响了困难群众的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致贫原因非常复杂,返贫现象凸显。我县属自然灾害多发地区,返贫机率高,稳定脱贫难度大。残疾、疾病、灾害、多子女、无劳动力等原因造成大部分贫困人口负担重、经济较为贫困,其中因残疾、疾病等身体原因致贫的比例较高;不少贫困家庭因教育、医疗问题而致贫,有的贫困户人病了无钱治,处在“越贫越病,越病越贫”的状况。据调查,因年老而缺劳动力致贫、因病因教返贫、因缺技能致贫的现象在全县贫困群体中均占较大比重,全县年度返贫人口在1.1万人左右,返贫率高达1%。

(五)内生动力不足,脱贫主体意识不强。我县属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经济总量小、本级财政收入低,有限的财力无法满足扶贫开发需求。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贫困农户自身脱贫能力低,部分农户扶贫开发主体意识不强,“等靠要”等依赖思想比较严重。

(六)机制创新不敢深入,扶贫开发缺少活力。扶贫资金的整合缺力度,扶贫资金投入没有活力。一些机制创新项目在扶贫审计上不能过关,基层干部为了个人安全和规避风险,不敢试险创新。在去年省审计组对我县扶贫资金的管理与使用进行了全面审计后,大多数扶贫专干思想包袱很重,无形中更加大了扶贫体制机制创新的难度。

(七)对精准扶贫政策不适应,一些地方不是很信任。当前,我县贫困村、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工作已顺利完成,大的氛围很好,但基层反映对帮扶措施能否真正落实,帮扶工作队能否真扶贫,老百姓能否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持怀疑态度。如果帮扶工作队得不到落实,帮扶措施不能到位,老百姓得不到实惠,前期的建档立卡工作将又成为一项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工作。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新常态下,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和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下半年,我县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高扬创新发展主旋律,锤炼苦干实干硬作风,围绕扶贫攻坚和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不断深化改革,奋力新作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贯彻实施扶贫开发战略,把“攻坚龙头”舞起来。面对新形势,适应新要求。我县将不折不扣地贯彻实施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牢牢锁定扶贫攻坚主战略频道不变,动态推进实施扶贫项目工程建设,把扶贫攻坚的龙头舞起来。

(二)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工作,把“增收支柱”筑起来。依托扶贫资源秉赋,大力发展以茶业、药材等为主导的科技环保型扶贫产业,以山庄、农场等为主体的绿色生态型扶贫产业,以人文、山水等为支撑的养生休闲型旅游扶贫产业,以毕昇文化为统领的多元结构型文化扶贫产业,促进扶贫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把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产业支柱筑起来。

(三)加速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把“扶贫品牌”树起来。高举绿色发展大旗,立足丰富的生态资源,全地域、全区域、全时域、全领域发展旅游,创新旅游扶贫模式,走有山区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把全域旅游与基础扶贫相结合,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整村推进项目,切实把扶贫攻坚建设转变成为旅游扶贫村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把扶贫品牌树起来。

(四)锁定精准扶贫工作重点,把“扶贫对象”扶起来。把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要求贯穿到扶贫开发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建档立卡锁定78个贫困村、34301个贫困户、10.84万贫困人口。大力实施“1+3”精准扶贫品牌,把贫困村、贫困户等重点扶贫对象扶起来。

(五)层层分解扶贫脱贫任务,把“扶贫责任”担起来。对照20xx年“基本消除贫困,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目标,把扶贫开发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层层签订军令状,级级压实分解目标责任,倒排工期,倒逼进度,精准发力抓落实,不脱贫、不脱钩,切实把扶贫主体责任担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年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工作心得感悟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1076 字

+ 加入清单

20__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关键之年,我们站在这迈向全面小康的重要关口,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激发一切可以激发的活力,把广大干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作为新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我们更要尽显担当之责,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坚持标准不变、焦点不移、靶心不偏,势必“亮剑”,将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路护航到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不改初心,锻造过硬本领,坚决向一切走马观花、急于求成的行为“亮剑”。当前正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冲刺期,我们要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锤炼品格、磨练意志、增长才干的“炼钢炉”,磨砺本领之剑,让他更锋利。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要筑牢思想根基,补足精神之钙,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做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与忠实实践者。要做到常学常新、常思常悟、日学日进,增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向文件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加强党性修养、拓展视野格局,用高标准武装自己以实现“打铁自身硬”。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不怠使命,主动担当作为,坚决向一切坐而论道、慵懒无为的行为“亮剑”。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强调:“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脱贫攻坚越是临近收官,越是要绷紧思想的“弦”,拉满行动的“弓”,绝不容许流于形式的花拳绣腿、蜻蜓点水现象存在。在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中,第一书记作为“急先锋”,在思想上要先人一步,行动上先干一步,铸牢实干主动作为,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贫困村、贫困户家中开展大排查、对标查短、遍访贫困户等工作,全面掌握贫困户致贫原因,认真查找突出问题,坚决立行立改,用“行胜于言”结出脱贫硕果满枝。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不移矢志,永葆决心信念,坚决向一切半途而废、畏葸不前的行为“亮剑”。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在这临近“交卷”的紧要关头,我们必须十分深刻地认识到,“第一书记”不只是一个简单称谓,更是一份厚重责任,在扶贫路上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更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要深刻认识面临的风险挑战,以志在必得的信心、背水一战的决心迎难而上,方不辱使命。面对贫困户,要坚持靶向治根,将扶贫与扶志扶智深度融合,结合村规民约、弘扬家风家训、开展积分奖补、评选脱贫光荣户等活动,切实激发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源动力”。

脱贫攻坚没有捷径可走,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攻坚克难一鼓作气,让我们勠力同心顽强奋斗,以更大决心、更足干劲向脱贫攻坚发起决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打赢脱贫攻坚战心得扶贫工作感悟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1707 字

+ 加入清单

能参加脱贫攻坚这场战役,我感到很荣幸,虽然最后的国检没有抽到我所在的村委会,有点遗憾,但参加了芒丙的迎国检战役,也让我的脱贫攻坚之路没有缺憾。下面,我对脱贫攻坚工作做以下感悟:

一、对脱贫攻坚的认识

脱贫攻坚路上让我深刻认识到,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都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但不得不说,我们中山存在一个历史问题,就是一开始对脱贫攻坚定位不准确,老百姓不知道什么叫建档立卡户,甚至有些干部职工都不清楚脱贫攻坚是什么,导致当时上报的建档立卡户不精准。以至于后面出现一系列问题:群众满意度不高、享受政策不统一等等。20__年芒市第一次申请脱贫,就因为前期的工作不到位,功亏一篑。汲取了第一年的经验,20__年芒市全力以赴,制定了多项措施,不仅仅针对建档立卡户,一般户只要达到要求的,都能享受政策。我认为,所谓的小康社会,不只是富裕几户人,而是达到整体的富裕,脱贫攻坚工作才算胜利。

二、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心得

(一)群众工作

1、做好群众思想工作。要让群众转变观念,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让先富起来的,有帮带能力的党员干部带动困难群众共同致富,发动群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

2、做好引导工作。贫困户要对自身致贫原因、致富优势要清楚。选择正确的方式脱贫致富,引导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殖,引导群众创新创业,或外出务工等等。

3、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让他们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使他们主动作为形成全面参与脱贫攻坚的氛围。总的来说,脱贫攻坚工作是为了保障老百姓的利益,让他们真正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推动政策落实到实处,使人民群众获得时效。这项工作不仅仅是政府人员的事情,更需要老百姓来积极配合。

4、做好感恩教育工作。脱贫攻坚做到现在,部分群众满意度大大提升,但是小部分群众甚至部分建档立卡户都对政府带有极大的情绪。这使我们的工作人员很被动,无法开展下一步工作。针对这部分人员,我们要对其进行感恩教育,为下一步工作做好铺垫。

(二)自身工作

刚开始脱贫攻坚这项艰巨任务的时候,总感觉没有工作方向、思路,像只无头苍蝇乱转,档案随时变动,上面的政策有时早上才出,下午就收回了,以至于下面的干部职工都不敢下去宣传政策。经过近三年的脱贫攻坚工作,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看法:

1、政策宣传上。作为基层干部职工,要切切实实了解了政策,仔仔细细的学习了政策,才能宣传下去,乱宣传比不宣传更可怕。

2、对待本职工作。自从有了脱贫攻坚,本职工作就放在了第二位,并非本职工作不重要,而是脱贫攻坚的使命感在支撑着我继续做好这份工作。所以我们不仅要做好脱贫攻坚,也要干完本职工作,这就是我们基层干部职工这三年来的工作状态。

3、对待脱贫攻坚工作。百年一遇的脱贫攻坚,对于我们来说,是没有任何经验可以让我们汲取的,大家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在过河的过程中,我们无数次的被石头磕到脚疼,这就是我们在脱贫攻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没有放弃过河,一直在坚持。遇到问题就解决,遇到困难我们也不怕。这就是一颗坚持胜利的心。

4、责任心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无论在任何工作中,我们都要有一颗强大的责任心,有责任心才能督促你做完这份工作,至于工作做得好与坏是个人能力问题,做与不做就是责任心的问题。

5、做工作要认真仔细。我们下去统计上来的数据,很可能一旦录入系统就无法更改,无论是在抄家庭成员信息或询问收入时,都要认真仔细,有些错误是无法弥补的。

三、脱贫攻坚下一步工作

1、继续大力发展产业,只有有了产业的支撑,农民才有收益。

2、继续推动外出务工人员,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3、加快推进村庄整治。结合美丽农村建设、安居工程等工作,进一步推进村庄整治,增强群众卫生意识,引导农民转变落后的生活方式,实现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美化优化的目的。

四、通过参加这项政治工作任务后,我也学到了很多,如处理干群关系,为人处事的能力提高了;在工作中思考的问题也比以前更全面了;解决问题和困难方式方法更多了。总之,这场百年一遇的脱贫攻坚之战,是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打赢脱贫攻坚战心得扶贫工作感悟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1078 字

+ 加入清单

“到20__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是我们党对人民、对历史的郑重承诺。”这是近日两会中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政协经济界委员时铿锵有力的定言。决战脱贫攻坚已进入倒计时,然而因疫情这道“加试题”,部分地方外出务工受影响,产业扶贫遇到一定的困难。20__年是脱贫攻坚夺取全面胜利的一年,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年,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劲头十足。

行百里者半九十,坚持不懈答好题。脱贫攻坚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越到最后,越是难啃的硬骨头。现在,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两条“战”线互相影响,劳动力外出务工、扶贫产业复产复工和农贸产品销售均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需要我们采取更投入的精神、更健全的机制和更精准的措施来奋力冲刺。就在两会召开前不久,被称作“悬崖村”的四川凉山州阿土列尔村的全体村民搬到凉山州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由此也可以看出只要我们沉下心、俯下身,精准解决脱贫攻坚中重难点问题,定能保证脱贫质量答好题。

撸起袖子加油干,求真务实答好题。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坚持现行脱贫标准,强化扶贫举措落实,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健全和执行好返贫人口监测帮扶机制,巩固脱贫成果。”作为干部的我们在这种脱贫攻坚到紧要关头的时刻,更是要求真务实,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尽力克服疫情影响,与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全身心投入战斗。“硬骨头”再难啃也挡不住齐心协力的付出,也挡不住“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强意志,也挡不住广大干部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

病树前头万木春,转变方式答好题。两会上,多省代表团均围绕脱贫攻坚进行了热烈讨论,群策群力,建言献策。大力发展产业扶贫才能使扶贫的方式逐渐从“输血”转变为“造血”,这也是建立长效可持续发展机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西藏地区,三年一换的村级“一加三”专干制度,虽然使命有期限,但长效化的帮扶脱贫机制一直是脱贫攻坚工作中实践的重点。对内提升干部素质和村集体发展能力,对外通过政府和市场调节,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在产业发展上形成社会化扶贫大格局,从而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助力村民过上富裕日子,确保脱真贫、真脱贫。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只要我们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坚持不懈冲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求真务实意志、“病树前头万木春”的长效机制,定会克服新冠疫情影响,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心聚力,我们一定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打赢脱贫攻坚战心得扶贫工作感悟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1082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有幸在共产党员网先锋文汇上拜读了湖北彭进平老师的《“冰花”消融传递脱贫攻坚“暖意”》,作为一名基层干部颇有感触。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从来不乏消融“冰花”的浓浓“暖意”:“用生命彰显人间大爱”的黄文秀、“除了工作还是工作”的张小娟、“宁愿双目失明,誓要群众脱贫”的张渠伟……他们为脱贫攻坚挥洒汗水从不后悔,用生命坚守初心从不犹豫。他们激起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感动全中国人民,更给我们前行者树立了奋斗目标。为确保20__年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全面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笔者认为,奇门遁甲中排兵布阵时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尽锐出战、务求实效,占尽“天时”优势助脱贫攻坚战。每一个成功脱贫的贫困村背后都有一个优秀称职的扶贫干部。“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能否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关键看扶贫干部的工作作风。扶贫就得扶真贫、真扶贫,少喊口号、多干实事,决不搞空有其表、花拳绣腿的“虚把式”,也不搞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的“应付式”或者盲目跟风、急于求成的“速成式”。扶贫干部要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势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充分发挥“带头羊”“领头雁”作用,安心静心沉心于基层一线,摸清村情、找准方向、亲力亲为,建立凝心聚力的村集体班子,争取社会各界的强大合力,建立脱贫致富造血机制,带领贫困群众齐心苦干实干。

因地制宜、巧借政策,占尽“地利”优势促脱贫攻坚战。如何实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各项扶持政策要进一步向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倾斜。”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打赢脱贫攻坚战,“地利”因素不可缺。扶贫干部要在了解政策、吃透政策的基础上,对所在村的村情民风、经济状况、产业结构等情况清清楚楚,对贫困户致贫原因、能力特长、性格脾气等明明白白,针对各家各户和贫困村的具体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活用政策、精准施策,让贫困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国家政策带来的实惠,让群众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越干越有劲。

树立信心、激发动力,占尽“人和”优势励脱贫攻坚战。“人心齐,泰山移。”脱贫攻坚要取得胜利,需要干部和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只有“心之所向”,才会“素履以往”。扶贫还是得先扶志。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强调:“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扶贫干部们要千方百计引导贫困群众将“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产生不等不靠不依赖的独立意识,养成比学赶超的争先氛围,形成勤动脑勤动手的行为自觉,以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致富奔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黄文秀扶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心得体会事迹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材料案例,全文共 859 字

+ 加入清单

透过黄文秀的取舍,学习她以苦为乐的初心。黄文秀生于广西贫困山区,凭着自己的辛勤努力,上了名校、拿了硕士,毕业后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当白领、挣高薪,却回到家乡革命老区百色工作,主动请缨到地处边远、条件艰苦的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这位从贫困山区走出来的女孩,心里想的不是自己的体面与富足,而是致力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大事情”。家乡虽穷、基层虽苦、岗位虽累、收入虽少,始终没有动摇她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信念和意志,真真正正是不以为苦、乐在其中。对照她的选择、她的取舍、她的苦乐,检视我们心中时常存在的小我,开启直击灵魂的初心之问,内心的迷雾顿然消散。

透过黄文秀的担当,学习她不懈奋斗的初心。在基层的三年,是黄文秀全部的工作历程,短暂而清晰,平实而真切。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在多少年轻人的生活日历中,还是初入世事、幼稚生涩的阶段,还是依赖家庭、娇生惯养的状态,而她却一下子沉到最基层,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脱贫攻坚的重担。白天黑夜、风里雨里,她奔波在山梁田垄之间,带领群众发展砂糖橘、八角、杉木等特色种植,建标准化果园、发展农村电商,在脱贫攻坚一线拼尽了全力。这种舍我其谁、时不我待的奋斗姿态,深刻昭示了山的女儿最直白的心声,提醒着我们时刻不忘共产党人的使命与担当。

透过黄文秀的质朴,学习她植根人民的初心。黄文秀走家串户开展工作,一心想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但是,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并非那么容易。刚开始,她也是常常吃闭门羹、听风凉话。但她没有退缩和逃离,而是用真诚和坚持打消了群众的疑虑、融化了老乡们内心深处的坚冰,靠实实在在的帮扶措施和真实可感的帮扶效果,让贫困群众的钱袋子鼓了,让更多的老百姓富了、笑了,从而打心眼里接纳她、信赖她。黄文秀自己生活一向节俭,却经常出钱出物周济有困难的老人和孩子。从这些事例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党员干部要有一个不变的支点——自己的工作要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共产党的好。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让我们以黄文秀为镜,植根人民、心系人民、服务人民,在平凡的岗位上以时不我待的奋斗状态,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与担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扶贫心得体会脱贫攻坚战心得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2564 字

+ 加入清单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高度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当前脱贫攻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明确了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目标任务,重申了加强党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领导。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贫困人口基数很大,脱贫任务异常艰巨。然而在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短短7年时间里,中国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高度赞扬。贫困人口从20__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__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共产党除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历程就是一段“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征程。正因为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立场,一大批先进分子和各方面优秀人才汇集于党的旗帜下,使得中国共产党拥有强大群众基础,蕴含了无穷力量。以人民为中心有着鲜明的问题导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巨大发展成就,但同时存在亟待解决的现实发展问题。针对社会贫富差距还较大,一些农村地区和农村人口还处于贫困状态,党中央作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__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精准扶贫方略。精准扶贫方略可以概括为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方面。精准扶贫事关贫困群众切身利益,是让贫困群众走上幸福生活道路的重要途径,也是将贫困群众获得感落在实处的重要举措。从更高意义上讲,精准扶贫关系到全体中国人民福祉,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只有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能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关键一步。

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既是对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史经验的总结,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实发展的需要。只有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把全党牢固凝聚起来,进而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的根本点,也是精准扶贫的关键点。

加强党对扶贫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精准扶贫才能形成社会合力。精准扶贫是个宏大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形成高度共识,需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需要广泛调动社会资源。加强党对扶贫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精准扶贫才会有的放矢。贫有百样,困有千种。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因贫困需求施策,做到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才能真正拔掉穷根、开掘富源。正是坚持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各级政府制定了因地制宜的脱贫措施,才有了产业扶贫、人才扶贫、交通扶贫、金融扶贫、健康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生态扶贫等多种扶贫方式。加强党对扶贫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精准扶贫工作才能有序推进。精准扶贫涉及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等方面内容。精确识别就是按照统一标准,通过规范的流程和方法,找出真正的贫困村和贫困户,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为扶贫开发瞄准对象提供科学依据。精确帮扶就是因地制宜地制定帮扶措施,致贫原因不一样,帮扶措施也不一样。将贫困居民识别出来以后,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明确具体责任人和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才能确保帮扶效果。精准管理是精准扶贫的保障,精准管理涉及农户信息管理、具体操作管理、扶贫事权管理等方面。管理出效率、管理出效益、管理出人才。管理不到位、管理缺位、管理错位、管理越位,精准扶贫就会表里不一,扶贫成效就会大打折扣。

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办成了很多大事和难事,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赢得了主动。集中力量办大事彰显的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彰显的是众志成城的力量。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依靠中国人民的万众一心、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强大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精准扶贫能够取得成效,关键也在于我们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

正是因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精准扶贫才拥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围绕精准扶贫战略目标的实施,全国共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党政机关、企业、社会组织都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行动中来,真正做到了全民动员、全民参与。正是因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精准扶贫才获得了巨大资金支持。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精准扶贫都获得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因为有充足的资金保障,贫困地区的道路和交通等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有了巨大变化。有了道路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巨大变化,贫困地区的人民才能走出大山,获得发展机会。有了信息基础设施的巨大变化,靠政府帮扶建立起来的产业才有了更大范围的市场,贫困地区的人民,才拥有了平等展示自己的机会。正是因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精准扶贫才有了“硬核”的实现方式。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单就易地搬迁安置而言,全国易地扶贫搬迁960多万贫困人口,中西部地区还同步搬迁500万非贫困人口,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规模。没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的充分彰显,绝对不会有如此“硬核”的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基层扶贫干部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部长,全文共 2581 字

+ 加入清单

种茶靠“_” 脱贫有“底气”

6月22日一大早,_县_镇_村的千亩茶山就热闹起来,建卡贫困户张正贵又哼着小调上山采茶了。看着眼前这热火朝天的采茶场景,张正贵心想,只要有“_”这个“靠山”在,他家今年脱贫的“底气”更足了。

“_”并不小,现年38岁,是_省_市人,名叫_。不过,当他还是24岁时,就与当时极为贫困的_村“结缘”,动员村民开荒山种茶叶、办企业创品牌,让_村快速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因此,“_”成了村民对他的爱称。

如今,“_”来_村14年了,已不是当初那个年轻的小伙,思念故乡的情绪也越来越浓。尽管如此,他最终还是决定留下来,要在这个“第二故乡”大干一场。

这不,他最近摸索出一种“基地+大户,大户+贫困户”扶贫模式,要帮_村张正贵等38户贫困户顺利脱贫,还要将这个扶贫模式推广至全镇乃至全县。

拗不过当地干群,“_”留在大山创业

_村距离_县城20公里,与_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相邻,幅员面积24.3平方公里,668户、2484人。因为地处偏远深山、交通环境恶劣、群众观念落后等原因,_村长年都带着顶特困村的帽子。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_村的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留守的老弱病残又无力搞生产,撂荒土地比比皆是。_村村主任秦显忠告诉记者:“那时,山里人想致富,找不到出路。可怎样能致富,又没有思路。”

_村的“转机”,就来自“_”。

_年,在_镇政府的大力邀请下,_随朋友从_省赶来考察投资项目。当时,_被_镇的贫困面貌震惊了:全镇11个村有一半属特困村,人均耕地不足6分地,人均年纯收入仅800元。

作为生意人,_打起了退堂鼓:到这样一个穷山恶水来投资?恐怕难以成就大事业!

可最终,在当地干部群众的热情邀请及殷切期盼下,他同意到几个特困村走一走、看一看。

_在大山里考察发现,_茶叶远近闻名,曾有“茶化铜钱”的传说。虽然这里家家都种茶叶,但茶园不成规模、茶树品种老化、茶叶卖不出去。“山里人要脱贫致富,产业发展是核心。”他心想,既然这里有种植茶叶的历史,何不带领村民发展茶叶产业?

有了目标之后,_立即率团队翻山越岭,勘查气候、土壤、水质,检测当地茶叶内在品质等经过整整四个月时间的考察认证,他惊喜地发现,_村具备发展茶叶的绝佳环境,所产茶叶品质也属上乘。

跟着“_”种茶,贫困村摘了穷帽

纵使_村有种茶的绝佳环境,但要把茶叶发展成支柱产业,并非易事。可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在村民们的亲切呼唤下,“_”开始在_村创业。

经过多方学习与取经_年,“_”投资600万元成立了_市_县_茶业有限公司。之后,又立马实施了“基地+农户”的“两步走”计划:一是将零散的1100多亩低产茶园流转过来,进行全方位的升级改造,打造成一个茶叶种植示范基地;一是将有头脑、有经验的茶农培育成大户,指导统一实行规模化种植、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

很快,为提高育苗基地的茶苗成活率,“_”组织科研人员发明出“茶苗黄土覆盖无性扦插法”;为指导茶农建设优质高产茶园,他专门聘请西南农大茶叶学院教授前来现场授课;为让茶农吃下发展茶叶的定心丸,他还在_镇建起了一个设备一流的加工厂,经过几年艰苦打拼,“_”改造后的千亩茶园基地,发出了新芽。

“不过,发展产业易,守住产业难。要有长远发展,必须走品牌之路。”多年来,“_”一直致力于新产品研发及品牌培育工作,先后开发出21个绿茶品牌、3个红茶品种。其中,“_毛尖”茶不仅连续几年被评为市级名牌农产品,还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

20__年,_村茶叶亩产值超过4000元,村民人均纯收入就跃至4251元,不少贫困户变成了富裕户。

“跟着‘_’干,不愁不发财。”杨正友一家4口人,原是典型的贫困户。自从_年起,他跟着“_”种了4亩茶叶后,每年仅卖茶叶就有2万元收入。后来,他还应聘到“_”基地上班,每月工资还有1500元。如今,杨正友已盖起了砖瓦房,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和杨正友一样,跟随“_”种茶的农户越来越多,一度占到全村户数的九成。其中,100亩以上的大户有5户,10亩以上的农户有76户。村民通过土地流转租金、摘茶工资和销售鲜茶,人均年增收达到2800元。后来,在“_”的影响下,_村还成立了3个茶叶专业合作社,5个茶叶大户又相继成立了茶叶公司,全村茶叶面积达到6000余亩。

_年,_村整村脱贫,成功摘掉“穷帽”。

几年来,“_”还到处充当产业发展的“助推器”。至_年底,_的茶叶基地面积就有8.3万亩。_年,“_”公司的销售额达到3500万元,实现利税298万元,农民户均种茶专项收入达到2315元。

“基地+大户,大户+贫困户”帮扶模式,“_”让贫困户有信心脱贫

“_”在_村呆久了,就把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当然,在新一轮的脱贫攻坚环境下,_村的34个贫困户,也成了他将要帮扶的“亲戚”。

可怎么帮呢?输血式扶贫不是长久之计,必须采取造血式扶贫,基于此,“_”又想出了一个“基地+大户,大户+贫困户”的模式。他要求大户杨再应、杨昌明,要求贫困户龙友元、杨正保等进行合作,企业负责提供技术服务及原料包收购等模式,让大家吃下了脱贫的“定心丸”。

龙友元就是在“大户+贫困户”的帮扶模式下脱贫的。他家里有4口人和3亩茶园,但自从他老公在给被人建房子是时摔死后,她一人要承担家里的所有开支及抚养2个小孩上学,压力巨大。不过,当她被“_”安排与大户杨再应结对后,就免费给他提供有种子、肥料、技术。今年收入1.1万元脱贫有望。

“我们还将继续帮扶贫困户,达到富民强村、合作共赢的目的。”“_”透露,今年,他已经确定将全村有劳动能力的27户贫困户,纳入“基地+大户,大户+贫困户”的重点帮扶名单。

贫困户张正贵家4口人,妻子患有严重脑部疾病,两个孩子又都在上学,全家就靠他一人外出务工挣钱。两年前,因为一场车祸,张正贵不幸成为残疾人,一家人顿时陷入贫困。“_”得知情况后,不仅上门动员张正贵发展茶叶种植,还为他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等一条龙服务。

“现在正是茶叶盛产期,我每天都可采35斤鲜叶,再卖到‘_’公司去!”最近,贫困户张正贵忙得不亦乐乎。今年,他种植的4.5亩茶叶长势喜人,预计可卖1.8万元。年底,张正贵仅凭茶叶一项,就可成功实现脱贫。

“_”带领村民种茶脱贫的故事,不仅仅发生在_村,在洪安镇、海洋乡到处都有他帮扶的身影。在他基地聘请的40个员工中,就有16名是贫困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奋斗的荣光”——扶贫队长丁铁刚先进事迹宣讲会心得体会观后感

料峭的春风从广袤的黑土地上呼啸而过,黑龙江省龙江县龙江镇九里村驻村工作队驻地门垛上,鲜艳的国旗迎风挺立,但驻村工作队队长丁铁刚却在春天到来前倒下了。3月20日,丁铁刚因劳累过度、突发心梗,他的人生永远定格在48岁。驻村扶贫两年,他扎根基层、脚踏实地、无私奉献,与村民同甘共苦,全心全意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用真诚和爱心走进了贫困户心中。

疫情期间,他倒在了战“疫”一线

“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在大家印象中,年轻时酷爱足球的丁铁刚身体结实,为人憨厚,工作起来像上紧了发条,停不下来,想不到这样一个钢铁汉子竟然倒下了。”九里村党总支书记吴玉龙不禁叹息。

3月19日16时许,连续奋战在疫情防控和精准扶贫工作一线的丁铁刚突然感觉心脏不舒服,嘴唇青紫。吴玉龙劝他到医院看一看,但丁铁刚怕耽误手头工作,硬拖着不去。吴玉龙说:“大约晚上十点半,丁队长回到家后还是感觉难受,被家人送到医院,候诊期间突发心梗,经过2个多小时的抢救,还是没能救回他。”

一段时间以来,随着防疫工作任务增加,丁铁刚操心的事儿越来越多:从1月30日至3月3日,丁铁刚每3天轮流一班,每班12小时,坚持在寒冷的户外值班。疫情期间与丁铁刚在同一卡口的龙江镇司法所所长王奕说,“这里夜晚的温度经常低至零下20多摄氏度,在野外守着卡点,即使有帐篷御寒,也觉得特别冷,丁队长从不抱怨,还很会照顾大家,几乎每天烧炉子的活儿都由他包了。”

根据安排,3月初,驻村工作队全员进村返岗。丁铁刚迅速返回村里,带领工作队员对全村48户脱贫户逐一排查,又会同村两委解决排查出来的问题,化解疫情期间群众的焦躁情绪。

赵春勇曾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也是丁铁刚重点帮扶对象。如今,赵春勇一家住上了舒适的新房,还养了四头能赚钱的“扶贫牛”,日子越来越红火。

“他是畜牧专家,平时总往我家跑,每次到家都要到牛棚看一看,牛的喂养、防疫、销路,全靠他帮忙,眼看着咱家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他却不在了。”赵春勇流着泪说。

带着真情扶贫,他走进了村民心里

九里村得名于距离中心县城有九华里,是个典型的城郊村,也曾是个矛盾集聚、人心涣散的落后村。

20__年7月3日,时任龙江镇畜牧中心副主任的丁铁刚临危受命,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丁铁刚到任时,九里村正处于矛盾多发期,各项工作都很滞后,扶贫工作常被上级巡查组通报批评。

“就是因为难,组织才派咱来”,许多人都记得丁铁刚说过的这句话。到任后,他一头扎到扶贫工作中,挨家入户走访,重新摸排了解贫困户情况。每次入户他都一丝不苟,耐心地给农户讲解扶贫政策;群众遇到困难,只要他知道都会竭尽全力地帮助解决。拉家常、解难题,丁铁刚带着真情和爱心走进了贫困户心里。

贫困户高代忠的两个女儿当时都在上学,他一度产生让孩子辍学打工的想法。丁铁刚听说后,多次上门苦口婆心地“唠”,还自掏腰包资助孩子们完成学业。如今,高代忠的大女儿已大学毕业,在北京一家幼儿园工作。

“本打算条件好了,把他的钱还上,我现在连报答他的机会都没有了。”高代忠说。

丁铁刚不仅感动了贫困户,也赢得了村两委的支持。在他的影响下,全村劲儿往一处使、空前团结,扶贫工作焕然一新:20__年,九里村扶贫工作从倒数变成先进,48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英雄离去,思念长存

丁铁刚是家中的“顶梁柱”。80岁的老父亲长年卧病在床,妻子没有正式工作,儿子在读大学三年级,他的离去给家人留下了无尽的思念……

“我平时啥事都听他的,他这么一走,就像天塌了下来。”丁铁刚的妻子付静琦哭着说。

丁铁刚的儿子丁祥东说,他为有这样的父亲而自豪,长大后也要像父亲一样,做一个奉献自己、服务人民的人。

龙江县委副书记顾玉国说,丁铁刚同志心系贫困群众,以甘于奉献的精神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

生前,丁铁刚喜欢用朋友圈记录工作中的点滴。“栉风沐‘雪’,砥砺前行”,这是他2月21日夜晚在卡口值班时,在朋友圈中写下的一段话,那天龙江县下了一场暴雪,最低气温零下25摄氏度。

如今,丁铁刚的朋友圈已不再更新。当记者翻阅这些文字,试图重构出丁铁刚的工作与生活时,找到了他留下的这样一句话:“以梦为马,以汗为泉,不忘初心,不负韶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打赢脱贫攻坚战心得扶贫工作感悟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500 字

+ 加入清单

脱贫攻坚是关系到人民幸福和国家发展的大事,这条道路随漫长艰巨,在党的领导下,一直都以稳健的步伐,逐一攻克并收获成功。

脱贫攻坚任务繁重,领导干部必须带头扛起重担,狠抓实抓,一步一个脚印,苦干实干,带头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让贫困户住上安居房,解决了无住房保障贫困户的心头大事;干部带头做好扶贫产业,帮助贫困户增产增收,从根本上让贫困户脱贫致富。

帮助困难群众摆脱贫困,是党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关系老百姓实实在在利益的大事,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敷衍。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切实把扶贫政策落实到位,带领贫困群众迈向小康。

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改革开放40年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一切都是脱贫道路上里程碑式的标志性胜利。让我们共同努力,期待攻坚战的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