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黄大发事迹感悟(实用20篇)

2024-2024学校党建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浏览

98

范文

1000

有关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的学习心得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842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钱海军被评为“时代楷模”。

平凡人能获得如此荣誉,更令人敬佩。

钱海军是浙江慈溪的一名普通电工师傅,他的名字却在当地人尽皆知。

他说他就是普通人,几十年如一日做普通的事。

他说的这些普通事,却点亮了无数百姓的生活,温暖了那些受他帮助人的心。

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他是无数孤寡老人的“亲人”,台风中、暴雨中,总是有他奔波在风雨中的身影。

他守护着那些需要他的人。

简单的换灯泡,对于独居的老人来说也是一件大难事,钱海军有求必应。

顶风冒雨,他都会为老人上门服务。

他知道这些老人有太多的不容易,他也想到自己老了以后,也希望能有一个人能在身边。

他知道许多老人不方便用手机,制作了一叠卡片,上面写着他的姓名、联系方式,发给每一个家中没有亲人、孩子的老人。

本是为大家服务的电工,却成了无数人的“义务”亲人,这个亲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钱海军不仅及时上门为居民修好电,还经常自掏腰包,帮助独居老人换个水龙头、买个小配件。

居委会总会收到大爷、大妈对钱海军提出的“意见”,说他老是不收钱,连口水都不喝。

20__年,在他的推动下,“千户万灯”项目走进西藏仁布,钱海军带头参加了志愿者服务队。

严重的高原反应让他痛苦万般,甚至住进了医院,病症稍微减轻后,他又赶赴一线,为当地百姓送去亮光。

钱海军在这里一果就是7年,他和团队伙伴走过20多万公里路,6000多户百姓送去光亮。

看到百姓们看到灯光开心的样子,钱海军的心中也是万分欣慰。

还有许多钱海军和特殊亲人之间的故事,他却不值一提,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却得到这么多人的赞许和认可。

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是钱海军对工作的负责,是他善良和认真,赢了所有的人的喜爱和尊重。

5月,是劳动者的节日,平凡又热情的人组成了社会这个大家庭。

这个家庭中的每个人,对生活有迷茫,也充满了希望,对工作有困顿也富于它极大的热情。

我们都是平凡人中的一员,却用善良温暖着人生,用奔跑刷新着目标。

钱海军点亮了许许多多人的生活,他成了越来越多青年人心中向前的模样。

他是平民英雄,让我们看到向上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国女排事迹心得体会800字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1097 字

+ 加入清单

郎平30多年来一直被视作女排精神的演绎者。作为球员,从21岁开始,她就站稳了女排国家队主攻手的位置,一路成长为和古巴的刘易斯、美国的海曼齐名的“世界三大主攻手”之一,为中国女排开启了最初的辉煌。作为教练,她带领球队走出低谷,用两年半的时间让中国女排重新登上了世界之巅。

“有郎平的地方,就有奇迹。”白岩松这样评价郎平。诚然,获得奥运会冠军绝不是郎平一个人的功劳,但是,如果没有郎平,在伦敦奥运会历经坎坷的中国女排不会这么快重回巅峰。郎平的执教水平、人格魅力让全世界叹服。毫无疑问,郎平作为团队的带头人,有许多值得企业管理者学习借鉴的地方。

善于用人。两年多的时间,郎平培养出了朱婷、袁心玥、张常宁等一批新锐,为中国女排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女排赢球,依靠的是团队以及不屈不挠的精神,但我认为这次最重要的还是郎平的用人。这一场郎平把每个球员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每个队员的特点都发挥出来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蔡振华在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后说。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只有重视员工尤其是新进员工的培养,不断发掘员工的特长,做到知人善任、唯才所宜,才能源源不断地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注重创新。郎平懂得科学管理的重要性,她创新执教理念和方法,将国际化、专业化的团队合作形式和科学训练的理念引入中国女排,组建起复合型团队,打造女排大国家队模式,选择性地放弃一些比赛,取得了明显效果。这种大胆创新的精神是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创新是企业的活力源泉、制胜法宝,企业管理者要解放思想不断吸收他人长处,创造适合自身发展的新机制、新产品,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持续保持竞争力。

人性管理。为避免队员过于紧张、压抑,郎平对女排实行人性化管理,鼓励队员展示个性,在国外比完赛也允许队员外出逛街,团队氛围轻松融洽。女排队员朱婷曾说,郎指导总能清楚指出问题告诉队员该怎么做,并且能让队员相信这样做绝对是对的。这种彼此间的信任与人性化管理密不可分。古语云:得人心者得天下。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只有多点人情味,真正俘获员工心灵,才能赢得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和忠诚,从而使员工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更大价值。

传承优秀精神。郎平现场指挥中的“小技巧”可圈可点,几乎每次郎平喊暂停后,再上场时中国女排都能得分。赛场上,当年那支打不死、冲不垮、压不倒的中国女排又回来了,这种精神的传承与郎平密不可分。她身处逆境敢于担当,面对困难顽强拼搏,凭借个人实力和魅力成功将队员凝聚在一起,将优秀的女排精神继续传承下去。同样,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不仅要具备踏实的办事能力、强烈的服务意识与社会责任感,还要将优秀的企业精神继续传承下去,鼓舞员工团结一致勇往直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1750 字

+ 加入清单

驻拉祜山村、带老乡脱贫,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

“我就是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

10月,一场竞买会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大塘子村进行,朱有勇院士扶贫工作站科技扶贫项目培育出的首批林下三七成功出土。现场,各企业代表此起彼伏喊出高价,他赶紧叫停,“我们要种的是好三七,是老百姓吃得起的三七。价格太高,不是我们种植的目的。”

发明专利20余项、荣获各种重大科技奖励18项,朱有勇科研成果丰硕;植物病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农业先进科技工作者,朱有勇头衔众多,但他最喜欢村民们叫他“农民院士”。“更准确地说,我就是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

“既然是扶贫,当然要到最穷的地方去”

20__年,中国工程院决定对澜沧县开展对口帮扶。这里贫困面广、贫困人数多,是脱贫攻坚主战场。讨论会上,院士云集,环顾一周,当时已经60岁的朱有勇发现自己最年轻,毅然挑起了大梁,“我最年轻,我来干。”

进村考察,朱有勇连连叹气,漏风漏雨的篱笆房,放上几张床,堆着点玉米杂粮,就是很多人的全部家当。“是真的穷,但是不该这么穷。”朱有勇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既然是扶贫,当然要到最穷的地方去。”

澜沧当地主要是拉祜族,大部分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里,以种植野谷、玉米和打猎为生。在中国工程院进驻之前,这里的很多村民还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之下。

全面调研之后,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被确定为科技扶贫示范点,以此为突破口,朱有勇率领百余人的教授、博士专业团队,正式进驻蒿枝坝。

20__年,蒿枝坝就实施了道路硬化、安居房建设等一系列项目,却并没有让当地村民的生活真正得到改善。“这里不是资源贫困,是典型的素质贫困。”信息闭塞、语言不通、人均受教育年限短,正是当地贫困的根源。这里的贫困让朱有勇一股热血涌上心头,“越是艰难,科技扶贫就越有大作为。”

“手把手领着老乡干,实实在在做给老乡看”

调研分析当地的气候、土壤、降雨后,冬季马铃薯成为朱有勇及其团队试点扶贫的第一个重点项目。

但在项目推广初期,却吃了闭门羹。院士的名声,在这个小坝子上并没有太大的作用,迎接朱有勇的,更多是村民们怀疑和打量的目光。早年间,村里尝试种植新品种却惨遭市场“滑铁卢”,是不少村民心中的阴影。

“难道院士比我们农民更会种地吗?”“种地就是挣口饭吃,还能指望着挣大钱?”“冬天种了,卖给谁?院士还能管你卖土豆?”

村民的疑虑,是摆在朱有勇面前最实际的问题。为证明自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选择了用事实说话。

在当地政府和云山村村委会的支持下,100亩冬季马铃薯示范种植项目正式上马。带着新研发的马铃薯品种,朱有勇扛起了锄头。每天一大早,就在田里扎了根,有时候甚至直接跪在田里,双手刨土,查看土壤土质和农作物生长情况。

20__年11月,冬季马铃薯的种子正式在蒿枝坝种下。从播种、看护、浇水,每个环节,朱有勇和他的扶贫团队都精益求精。20__年3月,密密麻麻的马铃薯破土而出,平均亩产3.3吨,最高亩产4.7吨,产值达90万元。

刘扎袜是第一批贷款入股种植的村民,这个项目让他增收上万元,“没想到院士还真的管我们卖土豆啊。”过去的冬季闲田,生出了金子,院士小站的门槛快被村民们踏破了。“要让村民们真正看到效益,我们可以手把手领着老乡干,实实在在做给老乡看!”朱有勇的科技种子在这里结出了果实。

“能帮农民兄弟解决问题是幸福的事”

冬季马铃薯只是当地致富的一块敲门砖。“冬闲田”变成“效益田”,不曾开发利用的人工松林,成功用于科学种植有机三七,冬季蔬菜和水果种植提升效益……科技成果的转化,让朱有勇的理想一点点实现,“这比拿多大的奖项、给多少钱都更让我高兴。”

从20__年驻村蒿枝坝以来,朱有勇一大半时间都在村里度过。很多当地村民不会汉语,为能顺利沟通,他还从头学起了拉祜话。

朱有勇有晨跑的习惯,绕着蒿枝坝,每天5圈,雷打不动。开始,只要听见村里一大早此起彼伏的狗吠,就知道大城市来的扶贫院士又在跑步。慢慢地,村里的狗不叫了,来蒿枝坝参与扶贫的教授、专家也加入晨跑。

好几次,每当朱有勇要离开村子,村民就跟在后面,一起唱当地的民族歌曲《实在舍不得》:“最怕就是要分开,要多难过有多难过,最想么就是你再来,要多快乐有多快乐……”

“能帮农民兄弟解决问题是幸福的事。他们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们。”朱有勇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先进事迹心得体会_先进事迹个人感悟范文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716 字

+ 加入清单

传染病不是绝症,当前我们最需要的,是消除恐惧

20__年12月,武汉部分医疗机构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引起张定宇的高度警惕。在那之前,他刚刚应对完12月初爆发的冬季甲流。

当月29日,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的首批7名不明原因肺炎患者转入金银潭医院。4天后,该院正式开辟专门病区。

凭着多年在传染病领域的专业经验,张定宇感到这个病不简单。他一边叮嘱医务人员加强防护,一边带领大家率先采集了这7名病人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并送往中科院病毒研究所进行检测。

“为什么要采集肺泡灌洗液?因为我们发现,一些病人在做咽拭子检测的时候是阴性,但病情却在持续加重,肺部CT异常,我们怀疑病毒已通过下呼吸道进入肺泡,果不其然。”张定宇说,病毒躲在肺泡里,咽喉检查根本不起作用,到后来病人肺部斑点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病情进化非常凶猛,但究竟这是一种什么病毒,谁也不知道。

科学家团队从分离样本中,确认这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

面对新的病毒,目前没有疫苗,也没有特效药。

在夜以继日的诊治中,该院医护人员发现,他们以往用于抗艾滋病的药物“克力芝”,对新型冠状病毒有一定疗效。很快,这种药便在金银潭医院率先用于治疗。

王立伟(化名)是华南海鲜市场的经营户,首批7名感染者之一。他的妻子和姨妹,也在这次疫情中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1月5日,王立伟的妻子来到金银潭医院,坚持要住院。张定宇看了她的肺部CT后发现,虽有阴影,但症状较轻,建议配合药物,居家隔离疗养。

在家坚持每人戴口罩,实行分餐制。两周后,她的血象在免疫力和药物帮助下恢复正常,肺炎治愈了。

“在我接诊的轻症病人中,这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例。眼下,提高人体免疫力非常重要。传染病不是绝症,当前我们最需要的,是消除恐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奋斗的荣光”——扶贫队长丁铁刚先进事迹宣讲会心得体会观后感

丁铁刚,1972年出生于黑龙江省龙江县,达斡尔族,大学文化,高级兽医师,龙江县龙江镇畜牧中心副主任、驻九里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丁铁刚身体结实,为人敦厚,有着达斡尔族人特有的豪爽,是足球场上雷打不动的“铁后卫”。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按照龙江县“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的要求,丁铁刚积极主动参与到第一线的战斗中。从1月30日至3月3日,每3天一班,每班12小时,他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在龙江翰沃城卡口夜间执勤。

龙江镇司法所所长王奕回忆道:“一起站岗的日子令我很难忘,当时零下20多摄氏度,我们在野外守着卡点,帐篷里特别冷,但他从不抱怨。”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丁铁刚始终冲锋在一线,这个足球场上的“铁后卫”,让疫情卡口“坚不可摧”。工作期间,他每天提前到岗到位,顶风冒雪,坚持执勤。其间,他多次对企图不遵守防疫规定,不按正规渠道进出县城的人员进行有效劝返阻止,并耐心细致告知出入县城的正规渠道,对欲外出穿越卡口的人员进行劝返。

3月4日,丁铁刚按上级要求返回村里,协助村“两委”开展精准扶贫和疫情防控工作,帮助村里化解防疫难题。

精准扶贫户王亮常年寄住在舅舅付元洲家里。付元洲是村里的养殖户,养了8头牛。3月13日,丁铁刚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付元洲家的母牛正在发情期,急需找改良员为母牛配种。而龙江镇仅有4位改良员,九里村没有。由于疫情防控,外村人员进不来,付元洲不知如何是好,一度着急上火。丁铁刚知道情况后,立即联系其他改良员,又与必经之路的两个卡点协调。几经周折,经过各方援助,最终解决了付元洲家的困难。

防疫期间,为了加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其他“五类户”基本生活和就医情况的了解,丁铁刚和工作队员采取电话、微信和个别入户等形式对全村48户贫困户逐一进行了排查,共排查出问题10个,有效化解了疫情防控期间群众的焦虑情绪,解决了生活困难等诸多问题。

为了确保已经脱贫的贫困户不因疫情影响而返贫,丁铁刚对全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再次进行了彻底排查,了解贫困户的务工愿望和想法,并在本村开发公益性岗位,千方百计增加农户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陈超英事迹的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1066 字

+ 加入清单

中央电视台《身边的感动》中的《陈超英的爱心人生》,让人真正地感动,这对我们学习陈超英同志的先进事迹,增加了很多的感性认识。临写体会前,我认真地观看了这期《身边的感动》。观看中,我为她那种处处体现出来的一种党员风范所折服,心中多少有些震动。

与她相比,我们有很大的差距。学习也不是一次体会就可以有所停止的,她的那种精神、品质和追求应该成为激励我们的一个榜样,学习也要常态化,要把学习先进人物和榜样成为一种动力和影响力,真正地让自己能在行言上有所体会和提高,这种体会才是真实的体会,才是有意义的体会,我们不能仅仅是为了写学习体会而体会。有很多人会从网上下载一些现成的体会去应付,也有一些人让其他人来代笔,把学习体会当成一种差事去应付。我也想这样照本宣科,但却难下笔。我想,我们学习她是为了提高思想境界,是为了纯洁党性,是为了回归一种真诚,如果学习中还是在应付,那可就真是无言面对自己了。

然而,学习她,我们究竟要学什么?怎么学?这才是我们的体会所在。学习她就是要把优秀当成习惯,这对我很触动。是的,追求可以很多,目标也可以远大,但事事、处处做到优秀却是难能可贵的,这才是追求的最终结果,才是汇集目标的基础。我们常说的伟大并不是脱离一切的虚无,伟大筑就在平凡之上,没有平凡也就无从伟大。能够把平凡的小事做好,能够在平凡的岗位做好,能够把平凡做得快乐,能够快乐地工作,快乐的生活,快乐的面对一切,主动的、积极的去做企业和自己的主人,担当起责任,这是我们做人的道德底线,不管职业道德还是个人修养,都需要我们真诚地面对一切去担当。责任高于一切,责任推动一切,当我们真正地摆正自己的位置,不管是身居领导岗位还是一名普通员工都会主动地挑战自我,把对企业的责任融入到个人的事业中,把个人的价值与企业的发展融入在一起,把身边的每一件具体的事情做到优秀,不断地在积累中贡献,在贡献中体会,把创造视为一种快乐,把责任视为一个担当。如果我们所有的员工都把身边的事做到优秀,一个团队的力量将是巨大的,一定会推动企业的振兴和发展,一定会成就一个辉煌的事业和未来,一个振兴的、繁荣的企业必然会长久地、持续地壮大起来。这就是追求优秀的魅力,也是追求快乐的魅力,更是学习的魅力。

我们学习她,就是要在习惯中找差距,要克服陋习,要把一些淡化的宝贵的传统重新拾起来,净化思想、规范言行,修炼素养,要不断地反思和反省,要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敢担当,敢负责,肯负责,能负责的人,把身边的事做优秀,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形成一个优秀的团队,发展一个优秀的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1043 字

+ 加入清单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在贵州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草王坝村民组,曾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真实反映了当地村民过去的生活状况。

上世纪60年代初,面对山高坡陡、缺水致贫的情况,老支书黄大发先后两次带领村民,在令人望而生畏的悬崖峭壁上修凿水渠,凭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历经数十年凿出一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水渠,让团结村在1995年结束了“滴水贵如油”的历史。

汩汩清水流到草王坝,不仅解决了数百户群众人畜饮水难,还满足了稻田灌溉用水。有了水渠保障后,黄大发又带领群众开展“坡改梯”,让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绿色天地,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发生重大转变,农业生产得以改良,群众生活明显改善。

水渠修成后,村民们亲切地称该渠为“大发渠”。虽然大发渠已通水20余年,但是82岁高龄的黄大发一直没有想过要放弃,他时常行走在大发渠上巡渠、护渠,慢慢地变成了一种习惯,就如同牵挂着自己的子女一般。

黄大发曾担任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党支部书记,20世纪60年代起,他带领200多名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硬生生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使草王坝每年粮食产量从原来的6万斤增加到近百万斤,被当地群众亲切誉为“大发渠”。他带领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修村路、架电线、“坡改梯”、建学校,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

近一段时间以来,黄大发的先进事迹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认为,黄大发同志的先进事迹,是贯彻落实关于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号召的鲜明体现。他以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不等不靠的责任担当,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践行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展示了贫困地区基层干部带领群众克服困难、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坚强意志。他不愧为基层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代楷模。

贫困地区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不变的担当精神,务实的工作作风,“撸起袖子加油干”,精准脱贫,志拔穷根,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及启迪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1026 字

+ 加入清单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有这样一位88岁老人,

他从小加入人民军队,打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他是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参加过著名的长津湖战役;

他是特等伤残军人,昏迷93天,经历47次手术,坚强地活了下来;

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5年,带领群众治理荒山,兴修水利,发展教育,改变了山乡面貌。

他就是朱彦夫,20__年“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父亲这些年身体确实不好,无法与人交流,但这些日子他也一直关心着沂源,关心着国家,我们做子女的也会传承父亲的精神,来影响周围的人。”4月23日,朱彦夫儿子朱向峰告诉津云新闻记者,虽然老人年事过高,各种不便,但老人一直关心着家乡的变化。

他是一位活着的“烈士”

和那个年代的很多人一样,1933年出生的朱彦夫有一个不幸的童年。10岁时父亲去世,他跟着母亲要饭,尝尽人间疾苦。

幸运的是,14岁时朱彦夫加入了人民军队,先后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并光荣入党。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朱彦夫励志永远为国家奉献自己。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7岁的朱彦夫随部队跨过鸭绿江。12月,在争夺某高地的战斗中,朱彦夫所在连队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与敌人激战三天三夜,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守住了阵地,最后全连官兵仅剩下他一人。

在敌人的狂轰滥炸中,朱彦夫头部、胸部、腹部七处重伤,肠子流出体外,昏死在阵地上。后来,增援部队把重度昏迷的朱彦夫从雪中扒出来,送到战地医院。由于冻伤严重,朱彦夫的四肢已经溃烂,必须截肢。这位钢铁战士奇迹般地醒了过来,却永远失去四肢和左眼。

朱向峰回忆说,父亲一直对那段日子念念不忘。当朱彦夫的意识逐渐恢复的时候,感知到伤口的疼痛。他举起两只胳膊,发现手腕以下没有了双手。他动动双腿,发现膝盖以下没有了小腿和双脚。第一次喊出的是“我没有手了,还怎么打敌人,扣动扳机?”

朱彦夫在医院这段时间,看到自己残缺的四肢,终日郁郁寡欢,一度想结束生命解脱自己。

“像你这种情况,有勇气活下去才是英雄!轻生是自私,自杀是孬种!”医院主治医师的话像一把重锤敲击着他的心,使他打消了轻生的念头。他在医院先后经历47次手术——颅脑取弹、面颊植皮、腹内排异、眼部摘取弹片……朱彦夫以超常的生命力不断地创造着奇迹:坐起来了;会大声说话了;手术部位愈合了,痛楚渐渐远去,大脑日趋清醒。

朱彦夫在朝鲜战场重伤回国治疗,入院初期因为没有人知道他的姓名、籍贯、部队番号。他所在部队确认他所在连队已经全部阵亡,已经全部被追认为“烈士”。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学习何以范入党先进个人事迹心得体会_学习心得体会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个人,人事,全文共 6610 字

+ 加入清单

学习何以范入党先进个人事迹心得体会范文6篇

何以范入党典范作用摘要:当前正是党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之际,何以范九旬入党的事迹,对很多党员干部践行“两学一做”也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下面是整理的关于学习何以范入党先进个人事迹心得体会范文多篇,欢迎阅读参考!

合格党员学习何以范入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一

何以范一心向党几十载、年过九旬终入党的事迹,在很多人的精神世界激起波澜。连日来,镇江市广大党员干部,在向何老入党致以祝贺的同时,纷纷表示收获了感动与领悟。在建党95周年之际,面对信仰的力量,大家备受鼓舞和激励。

反响首先发生在何老身边。与何以范同处桃一社区的退休老干部靳石安表示,自己一直以为何老是位老党员,没想到这么多年何老是以一名普通群众的身份支持社区建设、参与党的事业,实在令人感佩。“过去几十年,何老虽不在党却爱党敬党,这种坚定的信仰恰恰说明我们党的先进性。”

镇江润州区和平路街道组宣委员高静,早在上大学期间就已入党。如今,这个党龄十多年的“老党员”,面对“全市最年长的新党员”,有的是深深的崇敬。“过去我们常认为,激情主要属于年轻人,而坚定需要时间证明。何老的事迹告诉我们,只要保持坚定信念,任岁月悠悠,为党奉献光和热的激情可以历久弥新。”高静说。

镇江丹阳市云阳街道党员钱铮认为,何以范老人一心向党70载,在年过九旬后终圆入党梦,恰恰体现了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的要求:不忘初心。“何老20出头就胸怀入党梦想,直到70多年后才在自己的不懈追求下梦想成真,没有比这更纯粹的不忘初心。”钱铮说,何老对党数十年忠贞不渝,始终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也是源于他历经纷纭变幻后对一个真理的充分体认: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句容市白兔镇普通党员高唐唐从何老的事迹中感受到了信仰的美好。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引用了诗人纪伯伦的名言:信仰是心中的绿洲,思想的骆驼队是永远走不到的。“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如何经受住各种诱惑与考验?对党的绝对忠诚和执着信念能起到定海神针作用。何以范老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信仰的力量,给我们上了最生动的一课!”高唐唐说。

学习何以范入党先进个人事迹心得体会范文二

镇江新区社发局机关党支部党员贾华敏认为,随着当下转型社会的不断发展,部分包括党员在内的人群,在是与非、荣与辱、优与劣、利与弊、得与失等价值判断上出现偏差。“何老的事迹为很多党员进一步指明了人生方向,促使大家更好践行‘四讲四有’,努力在‘两学一做’中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和平路街道机关党支部党员孙贺敏说:“何老以自身的实践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一名党员不仅要组织上入党,更要思想入党、行动入党。我将以何老为榜样,争做一名‘四讲四有’合格党员。”

镇江丹徒区文明办副主任张国琪也认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解决信念和方向问题。何以范老人数十年信仰党、追随党,充分说明了我们党始终以人民利益为重,能够与时俱进地为人民谋福利,他的事迹更加坚定了广大党员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何以范老人“信仰的力量”,还传递到广大党员的实际工作中。京口区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章晨表示,将以何老为标杆,发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做好市“金山英才”计划的跟踪落实,为京口“三区三高地”建设储备更多智力资源。

镇江扬中市有能集团行政党支部书记赵月琴身在企业,也被何老的事迹深深激励。她说,何以范老人是一面镜子,不仅仅照亮了年轻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红色情怀”,更让党员干部反思自身的党性修养,反省工作中的“庸、懒、散、奢”,促进大家立行立改、知行合一,不断增强党的公信力和执政基础。

学习何以范入党先进个人事迹心得体会范文三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永不叛党。宣誓人何以范”。2019年6月29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前夕,镇江市润州区桃园第一社区93岁离休干部何以范面对庄严党旗发出铮铮誓言。

何老1948年参加革命,从事地下活动,解放后先后担任粮库工会副主席,镇江市二轻局工艺美术部副主任等职务,由于1957年被错误的划为“右”派,使何老与党的大门一次次擦肩而过,但何老向往党的心愿从未放弃。离休后何老依然保持革命本色,活跃在润州区桃园第一社区之中,发挥自己书法绘画的特长,团结社区一部分有书画爱好特长的离退休干部,发起成立了“丹青壮暮”沙龙,以沙龙为阵地,配合社区弘扬社区文化,发挥正能量,使沙龙成为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和镇江市创建社区服务离退休干部的一个品牌。同时,他作为一个离休干部,何老对社区的工作一直很关心,自愿成为社区与群众联系的桥梁,对群众反映的一些问题,及时向社区反映,并对社区工作提出改进的意见。他与其他十余位离退休干部一起发挥“五老”优势,将关心青少年,弘扬革命传统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每年他都要为社区的中小学生讲革命历史,他积极参与了社区与学校组织的“寻找老革命”,“倾听革命故事”等活动。义务巡逻防范青少年沉湎于网吧,做好禁毒宣传,让青少年远离du品。每年“八一建军节”前夕,何老都会主动组织沙龙成员创作字画作为一份特殊的礼物,送给解放军官兵。当耄耋老人们将亲手创作的书画作品赠送给官兵时,子弟兵感动不已,纷纷表示要站好岗、接好力、练好本领让老前辈放心。

为丰富社区文化,何以范还自掏腰包为社区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订阅了《扬子晚报》、《京江晚报》等报纸杂志,让社区又多了一个了解国内外大事的场所,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何老和沙龙成员们积极参与桃园第一社区组织各项文体活动,在参与中丰富了社区“家”文化、“和”文化、“孝”文化。促进了和谐社区氛围。何老还利用自己德高望众、威信力高的优势,多次参与社区邻里纠纷的调解,最终化解矛盾,一笑化前嫌。

关爱弱势群体,善行温暖人心。一直以来社区的环卫工人都喜欢与鹤发童颜的何老打招呼,这是因为何老跟他们交朋友,夏天何老会买来西瓜、绿豆、白糖给他们“发福利”,冬天何老会买来手套为他们抵御寒风,每到春节来临,何好都会组织沙龙成员写好春联送给他们。何老离休之后,尽自己所能,服务社区,服务群众,受到群众的一致认可,何老本人也先后两次被市委组织部和市委老干部局表彰为“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在何老近百年的人生经历中他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壮大,怀着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对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信心,让何老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在自己有生之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何老有梦想但又怕给组织添麻烦,所以这个梦一直珍藏在他的心中。今年初,省委老干部局在全省开展离退休干部“一方隶属,多方管理”党建试点社区活动,让珍藏于何老心中的梦想迸发出来。何老委婉的向市委老干部局和润州区桃园第一社区党组织吐露了心声,表达加入党组织的愿望。镇江市委老干部局非常重视此事,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老干部局局长吴彤同志立刻向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秦海涛同志作了专门汇报,秦部长为何老那种把简单的事坚持做,平凡的事持久做,大家认可的事、需要的事及时做的精神所感动,要求所在社区、街道在政审合格的基础上帮何老圆梦。终于在今年七一前夕、何老93岁生日前夕,实现了何老一生的夙愿。

根据部机关“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安排,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七一”讲话精神,市委宣传部昨天上午举行专题讨论会。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学习何以范入党事迹,争做合格共产党员。

93岁的离休干部何以范,以“编外党员”身份为人民服务几十年,在今年6月底终于圆了入党梦。他的事迹经本报报道,特别是市委主要领导作出批示后,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影响。

在集体学习了批示内容和何以范的事迹后,市委宣传部机关朱巍巍、王香莲等6位党员结合自身实际谈了感受。大家认为,何老以93岁高龄仍然坚持入党,这种信仰的力量叫人感动、值得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用高尚的信仰定位人生、面对考验,像何老那样不忘初心,争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共产党员。

市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部机关全体党员要结合自身实际学习何以范的事迹、精神,做好“两学一做”各个环节的工作。特别是要经常自问“为什么来”“来干什么”“留下什么”等问题,在各自本职岗位上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精选学习何以范入党先进个人事迹心得体会范文四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体党员中集中开展“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两学一做”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将推动党内教育由“关键少数”拓展到广大党员,由集中教育延伸为经常性教育,打造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扎实的组织基础。

现在的社会比较浮躁,面临的糖衣炮弹和利益诱惑很多。少数党员干部崇规意识、守规意识、执规意识弱化,理想信念模糊动摇、党的意识淡化、宗旨观念淡薄、精神不振、道德行为不端,严重影响了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蚕食我党的执政之基。要打造钢铁般的党员队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强化理想信念,补足精神钙。“缺钙”就容易得“软骨病”,因此要把信念教育纳入党员干部教育新常态。开展党员干部读书会活动,逐条逐句读党章,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学习党的历史,学习革命先辈和先进典型,如许大勇同志学习;学习系列讲话精神并同马列主义、毛思想、邓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

把“两学一做”落实到四讲四有上。把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作为考察党员干部的重要标准。党员干部要有政治意识,保持政治本色;坚定自觉的在思想上政治上同以为党中央保持一致;践行党的宗旨,保持公仆情怀;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认真履行好党章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严格遵守党纪党规,落实好“三严三实”要求。

创新“两学一做”方式。将自学和集中学习结合起来,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创新党课方式,将“两学一做”同其他党课活动有机结合,提高党员干部的参与积极性,让党员党员干部乐于学,乐于做。在党员干部群体里,乃至社会范围内形成“两学一做”的文化氛围。

精选学习何以范入党先进个人事迹心得体会范文五

今年,中央决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这是继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又一次重要学习导向。作为组工干部,要做践行“两学一做”的表率,就必须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作风上的正派人,党员群众的贴心人。

学党章,强党性,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对于组工干部来说,讲政治是最核心、最本质、最根本的要求,是每个组工干部都必须遵守的底线,是组工干部最重要的政治品格。有些组工干部党性意识不强,政治立场不坚定,没有向党中央看齐,不信党,不信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肯花功夫学习,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的职位只是挣钱吃饭的工具,从来不把工作当成党的事业的一部分,从来不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即使学,也只是走马观花,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组工干部应该带头学党章党规,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不能忘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不能不分时间,不顾场合,不看对象,信口开河。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习党章党规,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fu败工作的开展。党纪严于法律,作为组工干部,不仅要认真学习党章党规,更要遵守党纪,严格要求自己,身先士卒。如果每个党员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不碰“红线”、不跨“底线”,做政治上的“明白人”,那么违法违纪现象就会大幅减少,社会风气就会形成良性循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fu败工作的成效也会大幅提升。

学讲话,强心性,争做作风上的“正派人”。党的十X大以来,围绕治党治国治军、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智慧,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曾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当前,一些党员干部迷失方向,违反党纪国法,无一不是理想信念动摇,这就是典型的精神上 “缺钙”。那么,如何“补钙”。一方面,要将系列讲话和马克思主义、毛zz思想、邓z理z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有机结合起来,深刻理解其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学习得掌握方法和技巧,学而不会,等于白学。对于重要讲话精神,不仅要逐字逐句的学,而且要明白其字里行间的意思,要带着问题学,学有所思,以思带学,以学促思,这样方能有所获、有所得。只有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不断提高自身党性意识,才不会在茫茫诱惑的海洋中被吞噬,从而不断推进党的事业发展。

多干事,干实事,争做党员群众“贴心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然而,部分党员干部“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做事能躲就躲、能拖就拖,完全把宗旨抛在脑后,干事无激情,办事无效率,没有把群众放首位,而是处处想着自己的利益,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应该增强服务意识,只有牢固树立服务大局、服务中心、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增强服务观念,提高服务能力、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才能使工作落到实处。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务必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多干事,干实事,带头学习焦裕禄、杨善洲、毛丰美等同志的典型事迹。学习他们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矢志不渝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的精神;学习他们甘于奉献、严格自律的高尚情操;学习他们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这样才能得到百姓的认可。同时,我们还要“心中有责”,责任是态度、是担当、是能力、是动力、是成事的前提,有责任意识,才能“想干事”;有责任能力,才能“干成事”,做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不仅要善学习、会学习,更要有责任心,多干事,干实事,这样才能做党员群众的“贴心人”。

入党积极分子学习何以范入党先进个人事迹心得体会范文六

为期一个月的两学一做专题培训班学习即将结束,我作为入党积极分子,非常珍惜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在学习中使我的政治理论、党性修养、情绪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总的来说有这样几点体会:

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避免政治理论学习中空对空.理论学习是提高政治水平、理论水平、决策水平、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俗话说学到老活到老,尤其中国共产党党员作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面对日新月异的的党情、国情和世情,不学习意味着被淘汰,我们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学习,温故而知新,从而对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决策指示和方针政策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使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二是提升自身党性修养。党性修养就是指中国共产党党员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立场、世界观的问题,也可以理解为是用我党的党性改变提升自我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十X大召开,拉开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序幕,从严治党进入新常态,这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严格律己,真正做到廉洁奉公。党性修养过程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长期的磨练,要在学习政治理论的过程中,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在严格的党内生活中,一生自觉地经受考验。

三是要时刻牢记共产党员永远是人民的公仆,多做实事。毛zz同志把党员和群众的关系比作鱼儿和水,中国共产党从弱小走向强大,离不开人民群众。为人民服务,是党员对群众深情的承诺。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压下,部分党员选择不作为,不为群众办实事,偏离了我党的执政宗旨,侵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切为了通航,一心服务船方是三峡局的核心价值观,与我党的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不谋而合,立足于我自身的岗位,快速完成船闸检修也就是为人民服务。

四是提高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党员群体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中坚力量。提高党员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有利于提高履行职责能力,有利于提高沟通协调能力,有利于提升党员形象,有利于深化改革和构建和谐社会。

通过本次两学一做培训班的学习,我深刻理解了《准则》和《条例》的实际意义,明白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这也更加坚定了我加入这个优秀大家庭的决心。同时鞭策我以后认真学习党的政治理论,更加严格要求自身,在提升党性修养的同时,将为人民服务进行到底。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感动中国2024年度先进人物事迹个人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1272 字

+ 加入清单

在世人眼中,汤洪波是此次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乘组中的新鲜面孔。当人们拿起手机搜索这个陌生的名字时,他已经在这条飞天路上奔跑了11年。

“其实我不算年轻了。作为第二批航天员,我20__年就来到了航天员大队。刘洋、王亚平……很多和我同批的航天员都已经飞上太空。”汤洪波说,“每次看到他们飞,我都在想,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实现飞天梦想。”

追梦道路上,需要耐心等待,更需要努力坚持。早在飞行学院当学员时,汤洪波就明白了坚持的意义。他那“教科书式的飞行”在同期飞行学员中有口皆碑。

看得见的卓越背后,有着人们不曾看到的努力。白天,汤洪波一遍遍拿着飞机模型模拟起飞降落。等到夜深人静时,他就在脑海中回忆飞行操作,琢磨飞行技巧。

20__年,汤洪波通过层层选拔,入选中国第二批航天员队伍。

天空和太空,虽一字之差,跨越巨大。从飞行员向航天员的转变,被苏联航天员列奥诺夫形象地称为“上天的阶梯”。

来到航天员大队后,汤洪波对航天员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一间小屋里,一张转椅占据了大部分空间。这张看似普通的转椅,承载着汤洪波11年的训练记忆。看着它,汤洪波不禁回忆起坐在上面训练的场景。

飞天之路从来不是坦途。低压缺氧耐力检查、超重耐力训练、飞行程序训练、头低位卧床训练……一本本厚厚的训练笔记中,写满了汤洪波奋斗的痕迹。

其中,模拟失重训练让汤洪波最难忘记——航天员需要身穿二百多斤的水下训练服,一次训练数个小时,吃饭时常常连筷子都拿不住。

“在他们那批航天员中,汤洪波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刻苦和踏实。”谈及汤洪波,刘伯明最难忘的是他那种“执着的精神。”

每次训练前,汤洪波都会主动找聂海胜、刘伯明探讨,挑战训练难点,查漏补缺。闲暇时,他也会尽量发掘自己的知识短板,以应对天上的各种未知情况。

这种执着,体现在训练中,也体现在汤洪波的漫长追梦路上。

在汤洪波办公桌上,摆放着一顶飞行头盔。每每看到它,他总能想起自己从飞行员一路走来的足迹。

“这个头盔就像我的老朋友。这些年,身边战友陆续飞上太空。每当我不知道如何定义自我价值时,都会用这个头盔勉励自己。”汤洪波说,“一时做好一件事很简单,十年如一日则很难。可当这件事成为你的梦想,漫长的日子也会充满动力。”

头盔中,藏的是汤洪波的初心,更是他的飞天梦想。20__年,汤洪波曾入选神舟十一号任务备份航天员。那一年,他最终与梦想擦肩而过。然而,他没有放弃。

“从零开始”,是汤洪波时常说起的4个字。要想向上生长,先要向下扎根,只有地面训练到位,才能胜任飞天任务。在梦想尚未实现的那段日子里,他每天刻苦训练,朝着梦想坚定跋涉。

5年后,汤洪波终于实现了自己的飞天梦想。这次任务,他特意选择了妻子贴心制作的寄语卡片作为个人携带物品,陪伴自己首次太空旅程。

11年等待坚守,11年刻苦训练,这一刻,梦想光荣绽放。

“我们即将带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出征太空,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十分激动。进入太空之后,我会在工作之余尽情领略地球家园的魅力。每当飞船飞临祖国上空,我会通过舷窗多看看美丽的祖国、美丽的家乡,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汤洪波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疫情期间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1181 字

+ 加入清单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看到老百姓因粮食不足而深为饥饿所困时,他便悄悄埋下了消灭饥荒的梦想种子。袁隆平院士曾言:“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1956年,袁隆平带着学生们开始了农学实验。几年时间便发现水稻中有一些杂交组合有优势,并认定这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1966年,袁隆平发表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正式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也拉开了袁隆平追逐“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的序幕。

十年田垄勇突破

袁隆平院士的追梦路坎坷而持久。1973年,他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1981年,国务院将“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授予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5年后,袁隆平正式提出杂交水稻育种战略:由三系法向两系法,再到一系法,即在程序上朝着由繁到简且效率更高的方向发展。经过9年努力,两系法获得成功,它保证了我国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1979年4月,杂交水稻国际学术会议上,袁隆平宣读了自己的论文《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中国第一次将杂交水稻研究的成功经验传递给世界。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正处于艰难的探索时期,国际形势紧张、国内科研条件远远落后于西方、_冲击、百姓们生活困苦,但尽管形势如此严峻,袁隆平却坚守住了自己战斗的阵地,一步一步的推动着我国杂交水稻研究事业迈向世界。

梦想之路无止境

如今,袁隆平院士虽已成为年过九旬的老者,可他真正诠释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这句话,他仍然坚持杂交水稻技术研究,探寻着更多可能。20__年6月3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挂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亲笔签名的“告示”,他给团队定下了“三大新目标”:超高产冲刺、耐盐碱水稻及第三代杂交水稻。而事实也证明袁老的辛苦研究并没有白费,就在今年七月,衡南基地早稻高产攻关田进行了测产验收,测得早稻平均亩产为619.06公斤。早稻加晚稻亩产1500公斤目标达成!袁老终身奋斗的事业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学习。

淡泊名利守初心

袁隆平院士的杰出贡献让我们肃然起敬,国家也给予了至高荣誉但他的生活依旧朴实无华。他曾言道“倘若对钱看得太重,被金钱蒙住了眼睛,就容易迷失自我,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漠不关心的自私的人,人要是成了金钱的奴隶,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呀。”作为蜚声中外的大科学家,袁隆平自然而然成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心中的偶像,每年都要收到许多来信。有一次,他收到寄自上海的一位双目失明的小朋友的来信,信中除了表达对他的崇敬以外,还道出了这位小朋友对前途的迷茫和困惑。读着小朋友真挚的来信,他也给出最真挚的建议与指点。他慷慨解囊支持教育事业,却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他喜欢呼吸田野的气息,喜欢与稻田亲近。他,平实而伟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黄文秀扶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心得体会事迹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材料案例,全文共 654 字

+ 加入清单

脱贫攻坚战走到现在,已经到了决胜的关键时期,越是在这样紧急的时刻我们越是要坚定信心、团结一致、众志成城走好最好一公里,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确保到今年底我国实现全面脱贫,到20__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涌现了很多人才,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先进人物。就好比第一书记黄文秀,斯人已逝,但扶贫精神长存,笔者认为我们要向她学习,让脱贫攻坚永远在路上,扎实走好最后一公里。

学习她艰苦奋斗、扎根基层。黄文秀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青春扎根基层,以行动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有许多个如她一般的第一书记,都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来到贫瘠的乡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全身心投入到为贫困群众排忧解难上、帮贫困群众发家致富上、带贫困群众脱贫奔康上。无数年轻干部就像黄文秀一样义无反顾来到大山,用青春扎根基层、把深情奉献乡土、以行动诠释赤诚。

学习她坚定信念、勇于担当。扶贫干部、第一书记是我们中国独有的制度设计,开展脱贫攻坚战役是我国摆脱贫困的一大创造,这充分彰显出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也成为了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载体。我们像黄文秀一样肩负起党和祖国赋予的光荣使命,来到基层、来到山区,轰轰烈烈的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现在这场战役已经进入决胜的关键时期,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更要整装待发、全副武装,向着最后一段胜利迈进,不能让一个贫困问题遗留、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要让每一位人民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脱贫攻坚永远在路上,扎实走好最后一公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学习叶连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979 字

+ 加入清单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控举措。全国上下万众一心、顽强奋战,经过艰苦努力,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现在,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我们既要立足当前,又要放眼长远,牢牢把握构筑人民生命健康坚固防线这个根本,加大疫情防控“力度”“深度”和“温度”,不断提升防控能力和治理能力。

把脉问诊,阻击疫情有“力度”。越是兵临城下,指挥越不能乱,调度越要统一。基层干部肩负抓落实的责任,直接决定着疫情防控工作能否落地见效。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基层干部不能因取得了积极成效而掉以轻心、疏忽大意,反而要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毫不动摇地站在防控第一线,严格按照防控工作规范流程,对过往的车辆、人员做好身份核实、信息登记、消毒防护等工作。要在疫情防控中练就“火眼金睛”,发现可疑人员、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对不应该放行的车辆、群众要一律劝返,坚决防止疫情防控“一刀切”,全力保障服务群众正常生产生活。

对症下药,抗击疫情有“深度”。“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此次“大考”中暴露出的短板和不足,对于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具有深远意义。要坚持突出问题导向,聚焦“病灶”,对症下药。对照疫情防控这面“镜子”,牢牢把握制度建设这条主线,针对突出问题有序推进法律和制度改革完善。只有切实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才能尽快把问题问题解决,把隐患消除。

精准施策,疫情防控有“温度”。关山万千重,山高人为峰。虽然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不少行业和企业带来影响,但全国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的疫情防控工作正取得积极成效。当前正值农业春耕田管、企业复工复产的关键时刻,在不影响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统筹兼顾”“十个指头弹钢琴”的认识论、方法论,有序推进农业生产和企业复工复产等工作,努力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一条条“贴心”的政策措施,不但能给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企业带去“及时雨”,更能树立起正向预期的发展信心,让群众真切感受抗疫“温度”,温暖人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材料案例,全文共 1199 字

+ 加入清单

__,男,今年11岁,是实验小学六(2)班的学生。在学习上认真刻苦,是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在班级工作中,能出色地完成教师交给的各项任务,是教师的得力小助手。

一、品学兼优,同学的榜样

祝涵同学在家孝顺父母,在校尊敬教师,团结同学,能按时认真的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同学学习的榜样。在同学眼中,他是一名挺懂事的“小大人”,长期以来,他作为班干部,总是勤勤恳恳地为班级为同学服务,对教师交给的任务,总是不折不扣的完成,并且做得有条不紊。他处处以身作则,为同学树立了榜样。上课专心听课,独立思考,认真完成各科作业。

二、团结同学,乐于助人

他具有很强的团体荣誉感。他觉得,个人的提高是渺小的,仅有让全体同学都提高,那才是一件大乐事。他不仅仅和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在一齐谈心得、交流学习经验,争取更大提高,还经常与其他班干部一齐主动关心班上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为了帮忙学困生解答疑难,他总是百问不厌、耐心细致地讲解。在他的热忱帮忙下,班上的几名学困生在各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

三、刻苦勤奋、成绩喜人

几年来,祝涵同学总以“做最好的自我”作为自我的座佑铭。生活中他以此来鞭策自我,学习上以此严格要求自我,且学习态度端正,严肃认真,学习目的明确。每个学期,他都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周密地安排时间,从不偏科。在每年每学期的学科考试中总是名列前茅。从而成为全班学生学习的榜样。

在学习上,她刻苦好学,勤于动脑。从一年级到此刻,各科成绩一向在年级名列前茅,。读书是她课余的一大乐事,从童话故事到历史读本,从自然科学到天文知识,她都读的津津有味。广泛的阅读开阔了她的眼界,同时也提高了她的写作水平。

她有一颗善良真诚的心灵。在家里,对待亲人,关注亲人的冷暖,经常帮忙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打扫卫生,让亲情其乐融融。对待邻里,她礼貌礼貌、与人为善,深得邻里喜爱。在学校,他能按时认真的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对于生活有困难同学,她总是乐于伸出援助的之手,助人为乐,真诚奉献。对于学习上的后进生,她也是及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忙,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她有一颗天真的童心,小细心灵装满了追求真、善、美的理念。“向上”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力量源泉,祝涵同学的身上有着一股强烈“向上”的追求。她一向在追求着思想的向上:“做个好孩子,做个好学生”。她尊敬长辈,团结同学,遵守校规校纪,对人讲礼貌,自觉遵守小学生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深得邻居、家长、教师和同学们的好评。对待学习,她一丝不苟,并有一股可贵的钻劲儿和韧劲儿,除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外,她还异常喜欢看书、绘画和音乐。三好学生的标准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向以来这都是她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小学的几年里,她一步步地朝这个目标在前进,在努力,全面认识自我,提高自我,不断在学习中增长知识。

祝涵就是这样一个乐观向上、成绩优异、全面发展的的优秀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郭明义事迹心得体会:郭明义带给我们的感动_学习郭明义心得体会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1105 字

+ 加入清单

郭明义事迹心得体会:郭明义带给我们的感动

近日,从中央到地方各大媒体上出现了一个叫郭明义的名字。郭明义到底何许人也,竟如此频繁地见诸报端。带着一丝疑问我走进了他,也顺便结识了一位时代先锋、道德楷模。

郭明义,辽宁鞍钢集团矿业业公司齐大山铁矿公路管理员,与雷锋同属一个地方,28年来累计捐献出自己一半的工资收入、献血量达到自身血液总数的六倍、无偿助资助数十名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一桩桩感人的事迹,一件件动人的壮举不仅让我肃然起敬,顿时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小老头涌现了无限钦佩之情。到底是什么支撑着他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的奉献?还在学校的我们又应该做些什么呢?

记得他说过:如果想那么多,就什么也做不了。是的,如果做什么事情都想这想那的话,那的确什么也做不成。“发乎情”应该是他最好的解释。他内心里底认为帮助别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这是一种纯然、天性地善良本能。奉献从来都不需要别人来教,可能他没有高学历、大本事,但是他有一颗淳朴善良的本心,他用自己微弱的力量还给世界一片强光,照亮了太多人的四周围。这种出自骨子里的善意让他一个个看似很“傻”的行为铸就了大善举。他的所作所为再次印证了那句话: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贫穷得不能在某方面帮助别人。

再看他的无私奉献,日日的公路检查、次次的援助、回回的捐献,他以他一贯的热情对待工作和他人。工作上的一丝不苟、捐赠上的慷慨大方处处体现着人间的温情。作为学生的我们可能做不到他那样,可简单的行为在性质上却一样。从小的方面来说,我们应该把自己完全奉献给自己,认真完成学业,潜下心来专研所学专业,保证更多的知识储存,这是一种小我奉献,也是充实自己的最好方法;从大的方面来说,只有自己学到了一点本事,为社会服务的作用就越大,才能帮助更多的人。我们在彷徨、在迷茫,有困惑、有压力,可我们不应该放弃,从郭明义的道德精神海中汲取一点养分就足够了。

面对郭明义,我们有感动,但更多的是钦佩与激励。如果我们只是感动的一塌糊涂的话,说明自己压根就没有想过或者是没做过这种类似的事情,因为在他看来这根本不值一提的事情都让人难以企及,那就真得反思自己的行为了。听了郭明义事迹,我们只会更坚决、更踏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及一些普普通通地捐赠举动。郭明义感动了很多人也提醒了很多人,他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给道德观、人生观标准注入了无限活力。不管是那些准备行善还是正在犹豫的人在了解了郭明义之后应该会以一种舍己为人、言行如一的态度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郭明义跟雷锋一样,身上都体现着大爱、无私、奉献的精神;他又跟雷锋不一样,因为他还活在我们身边,这样人人都可以成为郭明义、李明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陈陆感人事迹学习心得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人事,全文共 260 字

+ 加入清单

王,男,38岁,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广阳镇古城村人。

20xx年5月18日凌晨,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突发大火,浓烟迅速吞没了整栋楼房。租住在一楼的王发现火情后,义无反顾地三次冲入火场救人,20多位邻居无一伤亡。第三次从火场出来时,王锋已快被烧成了“炭人”,浑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从住处到临近的张衡路口,大约五六十米的距离,一路上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脚印,

王事迹报道后,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捐款相助,至5月底捐款达250余万元。10月1日下午,王因多脏器衰竭离开了人世。

他的精神感动无数人,让无数人留下了眼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疫情期间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454 字

+ 加入清单

8月1日是建军节,学校组织了“建军节慰问消防官兵”的活动,我也参加了。

一大清早,我就到了消防中队,好多同学早就已经在了。我刚到不久,活动就开始了。刚刚进去,我的心头就泛起了疑虑。消防中队内为什么只有这么些人呢?手指头扳扳都能数过来!老师们似乎会“读心术”,一下子就知道我们心里想什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为什么消防员叔叔特别少吗?因为昨天钱江新城发生了河水倒灌进地铁四号线工地的事故,好多消防员叔叔都去抢救了!”原来如此,我顿时恍然大悟。

接着,我们送上了准备的礼物。我一边把礼物送给一位消防员叔叔,一边说:“叔叔,您辛苦了!这是我为您准备的礼物,请收下。”

叔叔带我们参观了消防车,介绍了车上的设备。我们知道了其中一辆云梯车的梯子有37米长!好多的工具都是“重量级”的,十分沉重!叔叔还选了几个同学试穿消防服。虽然我没穿,但我从同学们的动作和表情看,明白了消防员叔叔的衣服要穿是不容易的,十分热,想要穿好更困难。

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让我了解到了一些消防知识,也感受到消防员叔叔工作的辛苦!我真佩服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消防员先进事迹心得体会_消防员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2705 字

+ 加入清单

__ 年 9 月 10 日 14时许,位于__市____镇附城村德__污水处理厂附近的一输油管道破裂而发生火灾,现场黑烟夹着火苗向天空窜起50多米,火场不时传来爆鸣声,迎面扑来阵阵热浪,火势正在向四周不断蔓延,情况万分危急。

江西蓝星__有机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__有机硅)的专职消防队队长查代楠在接到报警后,迅速带领5名队员从30余公里外第一个赶到现场,在火灾扑救过程中,队员听从现场指挥,科学灭火,协同德__公安消防中队与共青城市公安消防中队的消防官兵战斗在火场一线,直至火灾顺利扑灭,队员们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和一身汗水返回企业。

“企业消防专职队在火灾扑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和我们一样战斗在最前线。”德__公安消防中队中队长胡启旭为__有机硅消防专职队队员们的表现竖起了大拇指。

带领这支特别能战斗,在危险化学品火灾处置过程中发挥中坚力量队伍的人叫:查代楠。

查代楠是__有机硅专职消防队队长,1974年9月出生, 1996年退伍后分配到该企业消防队。和正规公安消防队有所不同的是,__有机硅的专职消防队平常的学习、训练以及实战,都围绕危险化学品进行,而刚刚进入消防事业的查代楠对这些可以说几乎是一无所知。

这些危险化学品到底是什么?有哪些危害?一旦发生危险事故,作为一名企业的专职消防员又该如何去正确扑灭和消除这些危险危害?怎么样去加强平时的训练?……这些问题始终萦绕在查代楠脑海,为了能够让自己尽快脱离“门外汉”,他花大力气投入了学习中,并自行购买了很多有关于危险化学品处置的书籍进行“充电”。

因为勤奋钻研,吃苦耐劳,查代楠很快在队员们中崭露头角并赢得了领导们的赏识,从一名普通的专职消防队员成长为如今的消防队长。

__有机硅1968年建厂伊始就成立了专职消防队,距今已走过49载岁月。目前,该专职消防队编制20人,配备各类消防车辆8辆,其中泡沫消防车6辆、干粉消防车1辆、气防消防车1辆,并配备消防员基本和特种防护装备1320余件,常年储备泡沫20吨。在管理上,查代楠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推行与现役队伍统管、统训、统考模式。实行建制称谓、外观标识、内务设置、基础台账、考核奖惩“五统一”,落实值班备勤、日常秩序、接警调度、车辆管控、安全管理、行为举止“六规范”,确保队伍素养良好、作风扎实、运转有序。平时的训练,每个队员都要重点学习防化、洗消等特种器材装备的熟悉和应用训练,切实让每个专职消防队员对所配备装备器材的技术性能、功能用途、操作程序和维护保养方法等进行熟练操作和使用,做到真知真会真用,使队员和装备达到最佳结合,确保队伍随时“拉得出、打得赢”。休息之余,队员们还要对企业的重点区域进行“六熟悉”,建立重点部位预案,并针对厂区的灾害特点,加强实地演练力度,通过开展全时段、全科目、全方位演练,达到“五分钟到达事故现场,三分钟开展救援,无重大火灾事故发生”为目标开展消防安全工作。查代楠还加强与永修县消防大队开展联动训练,立足“练为战”思想,重点开展化工企业实地、实装、实兵、实战演练,突出演练的经常性、多样性、协同性,有效提升了专职队伍作战能力。

正因为有了查代楠以及他带领的消防队,__有机硅的安全运营就有了更多的保障,而他立足“早灭火、灭小火”,打造“三分钟灭火圈”的实际作法也为永修县__工业园区200余家企业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与此同时,因为对危险化学品救援日益专业,查代楠和他的消防队足迹也遍布整个江西。

面对一场场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他从不退缩,从不畏惧。他先后参与灭火救援战斗几十余起,出色完成了__年“4?17”江西鸿诚化工火灾、__年“5?5”永武高速甲醇泄漏事故”、__年“6?25”抚州海川甲醇化工火灾、__年“3?13”福银高速氢氟酸泄漏事故、__年“9?10”德安输油管线泄漏火灾、__年“3?30”华昊化工有限公司火灾、__年“9?19”狮达公司火灾”等一大批急、难、险、重事故任务的处置。自__年担任队长以来,查代楠共带领消防队出动5057次,其中火警出动143次,支援公安应急处理26次,公差出动534次。时任江西省消防总队副参谋长马建明表示:“在处置危险化学品火灾方面,__有机硅专职消防队比一些现役消防部队更加有经验”。

二十年生死考验不改初心,只为如何付出更有意义。查代楠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与火灾、泄漏、爆炸与伍,担任队长一职以来管理辖区未发生过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并在事故救援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人员伤亡事故。与查代楠聊天的过程中,时常在他的言语中出现“协同”、“执行力”、“责任”、“兄弟情”、“荣誉”等字眼。他对消防工作的理解就是:在去无私的拯救他人生命安全和集体财产损失的同时,更要担负起同事生命安全责任。

在__有机硅专职消防队的墙面上,挂满了各类锦旗和牌匾。__年、__获得__市消防支队颁发"优秀联合作战单位"的奖励;__年获得永修县消防大队颁发“__年度全县消防工作先进单位"的奖励;__年在__市专职消防队比武中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__年获得__市消防支队颁发"优秀企业专职消防队"奖励;__年通过江西省消防总队唯一一家专职消防队规范化建设验收;同年通过江西省应急救援中心危化品应急救援专业队示范建设验收。

在查代楠本人的抽屉里,塞满了各种荣誉和证书。__年被评为__市消防安全工作先进个人;__年在全省专职消防队长培训中获得优秀学员荣誉证书;__年被__有机硅评选为优秀共产党员; __年被评为永修县消防安全工作先进个人;__年分别被评为"__十大最美消防员"和"红动江西十大消防公益人物"; __年、__年连续被聘任为第一届、第二届全国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竞赛裁判其中__年获得优秀裁判的荣誉称号。

查代楠平时谦虚谨慎的态度,训练时勇于拼搏的精神,战时舍生忘死的气概,感动了很多人、激励了很多人。他用宽厚和诚实面对荣誉,他用顽强和自信创造成绩,为服务永修县地方良好消防安全环境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每一次出警都要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如今,已经在危险化学品专职消防岗位上工作近20年,查代楠深知这份职业的危险性,然而当记者问他,你如何看待自己这份职业时,他给了这样的回答:做什么职业,有时候也不是自己选的。安全消防这个职业,可能刚开始选择比较茫然,因为不了解,但是参加了以后,深入以后,其实我还蛮喜欢这个职业的,我觉得可以在挽救人们生命的同时,还可以减少社会和集体财产的损失。

一句再朴实不过的话语,让我们在查代楠身上真切的感受到___总理的那句话:英雄不分编内和编外。在这里,我们要向他们致敬,向企业专职消防队员们致敬,向所有冲锋在救援一线的消防官兵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抗雪救灾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724 字

+ 加入清单

卢永根祖籍广东花都,1930年生于香港,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受派遣回到广州。从此,他在教育领域开始了一辈子的坚守。有人会问:为什么要放弃安逸的生活回到内地呢?卢永根的回答简单而真挚,“侵华战争的现实教育了我,我要为祖国复兴效力。”正是带着这份爱国的赤子之心,卢永根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不仅为科研奉献了一切,也为广大学子点燃了心中的爱国主义火焰。这份真挚的爱国热情不仅值得我们尊敬,更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卢永根,用坚定的爱国信念来武装自己。从年轻时放弃安逸生活回到内地,到后来在教育领域的一辈子坚守,这其中始终支撑卢永根的便是他坚定的爱国信念。卢永根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祖国故,两者皆可抛。我希望能像一束小火花,点燃你们心中的爱国主义火焰。”

学习卢永根,用严谨的工作作风来塑造自己。“多干一点,少拿一点,腰板硬一点,说话响一点”,这是卢永根经常用来自勉的四个“一点”。而“先党员,后校长”则是他的口头禅,他认为当好校长的前提是先当好一名党员。在工作上,卢永根对人对己都十分严格,不搞一点特殊,即使到后来身患重病,也依然坚持不搞特殊化。

学习卢永根,用朴实的生活态度来修饰自己。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了8809446元,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而卢永根自己的生活非常朴实,有人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他的家,从中可见其生活简朴。破旧的家,简单的饭,一点一滴都昭显着这位老人骨子里的淳朴。

一生报效祖国,毕生积蓄回馈社会,这就是正能量,我们要向卢永根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要向卢永根同志学习,学习他的爱国情怀,学习他的坦荡胸怀,我们要向这位中华民族的楷模学习,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爱国热情的中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黄大年事迹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1012 字

+ 加入清单

黄大年同志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生前担任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xx年,他从国外回到祖国,成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他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今年1月8日,黄大年同志因病不幸去世,年仅58岁。作出重要指示,高度赞扬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强调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

我将通过以下几方面,学习他的伟大精神,指导我砥砺前行,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一、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无论身在何处,黄大年同志始终心系祖国,秉持科技报国理想。“国家在召唤我们,我就应回去!”在他心里,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是不变的信条,祖国需要就是最高需要,服务国家就是最好归宿。心有大我,就不会囿于小我;胸怀至诚,就会选取奉献担当。

正因为这样,黄大年才会毅然放弃国外的高薪豪宅回到祖国,为了科研创新没日没夜地埋头苦干,为了国家的事业奉献聪明才智,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对祖国的大爱,是黄大年心中最炽热、最真挚的情感力量,更是他最质朴、最深沉的行动表达。一个人就应怎样爱国、如何报国,黄大年为我们树立了价值标杆和光辉榜样。“不专则不能”“科研需要疯子,需要拼命”“唯痴迷者成大业”――战略科学家黄大年用58年的人生证明了这些成功经验。这两天媒体的追忆中,他的一句话尤为令人动容:“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批‘科研疯子’,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坚守岗位,追求梦想、不知疲倦,争分夺秒、唯恐落后,这是黄大年给人的印象。“把科研当作‘情人’”“每年出差130多天”“经常吃了速效救心丸搞工作”…

这就是黄大年的真实生活写照,黄大年成就了祖国在科学技术上的多处“弯道超车”。7年间,黄大年曾说,自己最看重的身份是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他始终用自己的默默付出立德树人、化育英才。他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帮忙每一名学生设计成长路径,为他们修改每一篇论文;他爱生如子、倾注关爱,热心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关心学生们的思想和生活;他慧眼识才、甘为人梯,为国家培养和凝聚了一大批创新人才。在学生眼中,黄大年不是高高在上的学术权威,而是亦师亦友的忘年之交。“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黄大年深情诠释了师者本色、学者风范,在人们心中刻下一个大写的“人”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及启迪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778 字

+ 加入清单

解放全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是那个激情燃烧岁月中革命者的共同理想。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改变贫困地区和家乡贫困面貌,成为他们面对的共同任务。被誉为中国保尔的特等伤残军人朱彦夫,在朝鲜战场上失去了四肢和左眼,但他身残志不残,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始终鼓舞着他向命运挑战。他没有手,却写出了有手之人写不出的长卷;他没有脚,却走出了有脚之人走不出的足迹。

他的先进事迹,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崇高追求,体现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身残志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体现了一名伤残军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奋斗精神。

这次与朱彦夫事迹的心灵对话,给我切切实实的上了一堂生动、深刻的党课,再一次激发了我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作为电力系统的一名普通员工,虽然平时也能够尽职尽责地做好各项工作,但在工作、生活压力较大时,还是会心存抱怨。心理不平衡,一切就都难以平衡,影响到我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学习朱彦夫同志的事迹,看着他伤残的身躯,再反观四肢健全、生活无忧的我,顿时觉得羞愧万分。

朱彦夫的事迹告诉我,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能仅仅满足于物质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愉悦,更需要有一种崇高的精神寄托。要想让地里不长草,最好的办法是种上庄稼。人的心灵不被光明占领,就要被阴暗侵蚀。所以必须经常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经常与他们比一比思想,才让自己的心灵时刻充满阳光和激情。

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面深入开展,我们党员干部要以朱彦夫同志为榜样,把群众理念深深地根植于思想行动之中,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本职工作是报效祖国、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也是施展才华、发挥特长的最好舞台。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脚踏实地地勤奋工作。要知道,我们的每一滴汗水都是在践行群众路线、每一分付出都是在为电力事业做自己的贡献。虽然不能做到朱彦夫同志的身残志坚,但也要做到无愧于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