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20年乡镇纪检监察工作情况汇报(汇总20篇)

浏览

603

范文

190

关于xx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4717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xx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xx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掌握xx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现状和流动情况,了解农村劳务输出动态,为进一步针对性地搞好农村劳务输出奠定基础,为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规律提供依据,为搞好招商引资工作创造条件,发展劳务经济和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近期,xx省xx县劳动保障局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各乡村基层,采取每个乡镇随机抽查1个自然村的方式,分4个调查组进行了历时3天的调查。通过认真仔细地调查和分析,对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一、xx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结构及转移状况

(一)农村劳动力的资源与结构

从抽查的11个自然村来看,总人口为7092人,其中劳动力人数为4362人,占总人口的61.51%;从劳动力性别比例结构看:男劳动力占52.1%,女劳动力占47.9%;农村富余劳动力1441人,占劳动力资源数的33%,从农村富余劳动力性别比例结构看:男劳动力1035人,占71.8%,女劳动力406人,占28.2%;从农村富余劳动力年龄结构来看:16—35岁之间的男劳动力797人,占77%,36—60岁之间的男劳动力238人,占23%;16—35岁之间的女劳动力307人,占75.6 %,36—50岁之间的女劳动力99人,占24.4%;从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程度来看:初中文化以下1322人,占91.7%,高中、中专以上文化119人,占8.3%。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等经济迅速扩张和县有关部门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民增收及城乡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据此次调查统计,从抽查的11个自然村来看,有1050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了有效转移,占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的73%。

从转移途径和方式看:中介组织推荐197人,占18.76%;自由外出(含老带新、亲朋好友引荐、广告信息引导和自发性结伴外出)853人,占81.24%。曾经参加培训的235人,占22.4%,未曾参加培训的815人,占77.6%。

从转移去向看:京津地区207人,占19.71%;长江三角洲地区207人,占19.71%;珠江三角洲地区147人,占14%;省内东部地区294人,占28%,其它地区195人,占18.57%。

从转移人员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分类看:男777人,占74%,其中在16—35岁之间的577人,占74.3%,在36—60岁之间的200人,占25.7%;女273人,占26%,其中在16—35岁之间的207人,占75.8%,在36—50岁之间的,占24.2%。小学文化107人,占10.2%;初中文化856人,占81.5%,高中、中专及以上文化87人,占8.3%。

从职业、工种及收入分类情况看:建筑工229人,占21.8%,月收入1100元左右;电汽焊工54人,占5.1%,月收入1200元左右;电子231人,占22%,月收入1050元左右;服装31人,占3%,月收入860元左右;汽车驾驶26人,占2.5%,月收入1500元左右;保安22人,占2.1%,月收入850元左右;铁路施工7人,占0.7%,月收入1160元左右;缝纫25人,占2.4%,月收入750元左右;食品加工42人,占4%,月收入760元左右,机械(车工钳工)14人,占1.3%,月收入1100元左右;其它369人,占35.1%,平均月收入800元左右。

二、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几个特征

1、具有较强的裙带性。多数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是经亲朋好友的介绍或引路而实现,通过政府或社会职业中介服务机构组织劳务输出的人数不到流动总数的20%。特别是青年劳动力流动周期长,有的农村青年已完全摆脱了农业生产而长期在外从事流动就业,流动时间在5年以上的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3%左右,举家外出的亦大有人在。

2、流动区域相对集中。xx县农村外出务人员遍及全国各地,近至邻县,远至中外边境。但是,流动区域相对集中在京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省内东部等地区,其它地区不到20%。

3、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特点。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既保留着土地的承包权,在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外出做工经商,属亦工亦农性转移。一般而言,农村家庭劳动力较多,从事劳务收入又较高的,在外工作时间就较长,反之则较短。据调查,xx县外出兼业劳动力占外出劳动力的比重超过50%以上。

4、从事纯体力劳动仍然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主要途径。由于当前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偏低,技能单一,而就业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正向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快速转变,外出就业的空间逐渐缩减,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往往是工作难找,钱难赚,大部分只能从事劳动技能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行业。据调查统计,从事此类行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外出劳力的70%以上。

5、外出务工劳动力的身份正由单纯的打工者向农业开发大户、个体私营业主转变。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走向管理阶层、技术岗位;还有部分外出务工劳动力,通过多年的实践积累,视野拓宽了,知识增多了,有了一定资金积蓄,他们便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纷纷返乡搞各种开发,从而真正发家致富。

三、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上仍存在盲目性。自改革之初,自发性转移一直是农村外出人员最主要的方式,同时由于基层就业信息网络尚未健全,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缺乏足够的信息渠道和就业指导,导致盲目性很大。据初步调查统计,在农民外出务工过程中,经中介组织推荐的仅占18.76%。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无序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它给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劳动力宏观调控、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和城乡统筹就业等工作增加了难度,降低了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其次,增加了流动成本,一些急于实现流动就业的青年,不从自身条件或家庭条件出发,也不办理相关证件(如务工证、计生证),仅凭个人意愿或偏信虚假劳动信息而盲目外出求职,其结果是皆因各种原因或“无业”而返,或上当受骗,造成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和不应有的损失。此外,无序化的流动也给输入地的社会治安、城市交通、住房建设、计划生育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2、农村劳动力就业尚没有完全可靠的保障。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农村劳动力在向二、三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诸多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如在就业机会上,与城市劳动力相比,农村劳动力在就业机会方面受到更多的限制,且就业也相对不稳定;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保护及有效监督,使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不仅大大低于城市职工,而且没有保障。近几年,尽管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但有些地方并未完全落实。

3、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制约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突出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少;体力型的偏多,经过专业培训的较少。据调查统计,初中文化以下的占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的91.7%,高中文化、中专以上文化只占8.3%,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22.4%。受农村劳动力素质、技能低的客观条件影响,因而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而且从各地经济发展的长远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必将越来越窄。

4、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日渐增大。一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大中城市对流动人口的控制以及生产力水平飞速发展,对素质较低的纯体力型民工做了一些限制,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外来劳动力需求量减少。二是近几年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部分工矿企业不景气,乡镇企业发展缓慢,接收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日趋减少,同时下岗工人和失业人员大幅增加,城市面临安排待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双重压力。

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1、健全组织,搞好服务。无论是现在乃至今后一定时期内,转移就业仍将是解决就业问题、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为保护广大劳务人员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首先,要与司法等部门联合加强劳动法、社会保险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以提高广大劳务人员的自我防范能力。其次,要积极寻求驻外办事机构的支持,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在流动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区或城市建立相应的管理、服务组织或机构,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相关法律政策咨询、劳务信息、就业指导等一系列的就业跟踪服务,帮助他们具体解决工作和生活上所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如劳资纠纷、劳动争议、突发事件处理等等。

2、下大气力搞好农村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农村劳动力素质与转移的速度和层次成正比例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级政府和劳动教育机构要加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体系,按照市场需求,扩大社会办学的范围,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电视教育、函授教育等多样化的继续教育项目,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鼓励和帮助农民学习掌握新技能,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提升人力资本含量。

3、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转移。在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一是要进一步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增加大量的劳动力就业机会。二是要进一步推进农业组织结构调整,着力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努力实现企业发展壮大和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三是要进一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大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扩大企业规模和效益,充分发挥好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作用。四是要进一步推进城乡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城市化建设,促进产业和人口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带动房地产业、商贸业及各类服务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农民到城镇就业和居住。

4、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在本县转移。通过多年的实践,县外投资企业吸纳了众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要进一步制定完善优惠和鼓励政策,大力支持县外投资企业和各种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给予返乡创业者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支持,如项目建设的支持、用地、贷款等等,鼓励学习技术,了解信息,有一定资金基础的务工人员充分利用我县的劳力优势,在家乡创业发展。形成链条经济,拉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努力拓展城市二、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增加诸多就业岗位,有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

5、建立完善城乡沟通的劳动力市场,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投入,加强城乡沟通的劳动力市场硬件、软件建设,着力构筑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化服务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培训和管理体系,以较为完善的服务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劳务就业。同时,要完善政策配套,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加快土地有序流转,实行土地承包权与耕作经营权的分离;支持农民进城打工和就业,实行城乡统筹就业、平等就业;大力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使农村劳动力能够享受到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并逐步过渡到城乡劳动者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4945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xx县坚持以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三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方针,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总体目标,以提高农民文明素质为根本,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突破口,以农村阵地建设为着力点,全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目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

1、“三软”。一是思想上疲软,一些干部尤其是乡镇领导对精神文明建设认识还不到位,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识还不够强,精神文明工作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落实起来不要,县、市“热”、乡镇“凉”、农民“冷”的现象仍然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二是考核上手软。在加快发展上,一切以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作为奖励标准,而精神文明建设则往往作为一项软性指标加以布置,有走过场的考核,而无激励措施,因此基层单位则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当作可有可无的软性指标来对待。三是经济上腿软,由于镇村财力匮乏,目前村一级已经没有可单独使用资金,而乡镇一级财政也仅仅保开门、保吃饭,不可能有更多的资金用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2、“三旧”。一是形式旧。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接受教育的程度有了较大改善,农村常住人口主体大都为初中文化程度;同时,由于电视等现代设备的普及,群众能够欣赏到更加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因而欣赏水平有所提高,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广大农村,仍然是几十年前一直延续下来的花船、小戏、狮舞、铜器等活动,对农民吸引力不强。不少农民把喝酒、打麻将当作休闲娱乐。还有一些农民则把焚香拜佛、求签许愿当作传统文化,农村封建迷信重新抬头。二是载体旧。除了文明乡镇、文明户、文明单位等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得到了重视外,还缺乏更多更完美的活动载体,这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相适应,不能完全满足广大群众求知、求乐的愿望。三是内容旧。目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够贴近群众要富求富的现实,不够贴近群众,需要克服“小胜即满”、“小富即安”的小农思想的现实,不够贴近群众公民道德素质急需提高的现实,不够贴近纠正农村人口现状的现实,由于生产技术和现代化机械的广泛使用,大量的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成为富余人员,为了生存,年富力强的男性青年走向城市,成为打工一族,农村社会成员构成发生变化,人口主体为妇女、儿童和老人,而被忽视的正是这一主体,因而群众参与度不高。

3、“三少”。一从业人员少。由于机构改革的深化,人员大量精减,从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人员严重萎缩。而风光几十年的农村电影队、文艺宣传队等团体已成为散兵游勇。直接从情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工作的干部队伍人数减少、组织力度减弱。二是直接从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人员投入的精力少。近几年来,县里把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作为提拔任用干部的一个主要条件,使直接从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同志受到冷落,严重地影响了这一群体的积极性,导致了精神文明建设队伍业务上不专、经济上不富、政治上不红这一现状。三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阵地少。由于投入严重不足,教育阵地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大多数的文化大院活动经费未列入财政预算,影响了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强化“四个创新”,保持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力

1、制度创新。xx县精神文明建设各项管理规章形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己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表现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无规划,乡镇企业精神文明创建无规章,少数获得荣誉的单位,成绩到手,工作到头,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为适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发展,就必须适应形势,创新机制。20xx年,xx县制定了《xx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五年规划》,同时,制定了文明创建的各项规章制度和《xx县精神文明建设考核细则》,成立了xx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县长任主任,县委、政府、人大、政协的分管领导任副主任。各乡镇也都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实现了文明创建的新突破。

2、内容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围绕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好两个服务,即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落实“三个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抓住一个建设,即和谐社会建设。主动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适应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丰富活动内容,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基础和根本。20xx年,我们在农村开展了“五好家庭户”、“遵纪守法户”、“勤劳致富户”评选活动,20xx年开展了“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农民”评选活动,这对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很好作用。然而,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广大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在变化,这就要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既要巩固传统,发展优势,又要适应形势,开拓创新。基于此,我们从“三贴近”入手,针对群众的“三盼”(盼科技致富、盼政策入户、盼文化活动丰富),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了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同时开展了党员干部入千家包万户活动,进行一对一帮扶工作,文明单位和农村结对文明创建帮扶“对子”。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阵地建设,我们开展了村文化大院和乡宣传文化中心建设,各村都建有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农民学校,成立了宣传队、狮舞队、铜器队。内容上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向更高层次和更宽领域发展。

3、形式创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群众广泛参与的活动,方式新颖、方法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更广泛地吸引群众参与。20xx年以来,我县大力开展广场文化活动,举办戏剧、歌曲擂台赛,直接参与群众x万人次以上,并已成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展现先进文化的大舞台。组织农民书画爱好者,举办书画展,义写春联,到外地采风等活动,促进了农村文化发展交流。开展了“好丈夫”、“好妻子”俱乐部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开展家务技能比赛和家庭文体活动等,增强了关爱家庭、夫妻和睦、共创美好生活的意识。这些新颖的形式极大地吸引了群众的注意力和参与的积极性。

4、机制创新。为使农村精神文明规范化,我们建立了精神文明建设考核机制、奖惩机制、硬件建设机制和资金投入机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对组织不力,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乡村进行处罚,对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镇进行表彰奖励。同时,县乡每年的财政预算都要有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规划,使精神文明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主要做法

1、加大考核力度,强化各级党委的目标责任意识。

(1)建立完善目标责任制。

一是科学详细制订包括政治、法律、经济、行政、组织、教育、文化、舆论等各方面的措施,实行系统管理,使创建活动的各项任务和要求落到具体单位、具体人员。

二是强化责任意识,坚持守土有责。使各级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造福于人民的社会系统工程,切实承担起自己的任务。

三是强化目标意识,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个个项目来抓,积小胜为大胜,把各项目标任务与经济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逐级考核。

(2)建立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牵动各个方面的全局性工作,它的工作性质要求既要多部门都来抓,又要有一个权威力量把这些工作统一起来。因此,建立完善的组织领导机制,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形成农村基层领导干部抓创建活动的局面,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3)强化奖励激励制度。

一是要按照经济考核办法,建立精神文明建设考核机制,对各级政府进行重奖,让基层感受到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同等重要。

二是要建立文明村镇奖励制度,充分调动基层单位的积极性。

三是要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提拔使用干部的一个重要依据,和从事经济工作的同志同等对待。

2、加大投入力度,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硬件保障。

(1)加强阵地建设。建立乡镇文化活动中心,完善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等各类文体设施;建设村居群众文化设施,丰富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农村书屋建设是我县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20xx年建设农家书屋56个,20xx年建成139个,共投入390万元。195家农家书屋全部对外开放。为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每个农家书屋都配备专门的图书管理员,建立了借阅制度。白元乡夹河村农家书屋,面积40平方米,现藏书3500册,可容纳30个读者同时阅览。葛寨乡烟涧村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健全,选址得当,环境舒适,从7月份建成至今已接待读者600多人次,丰富了农民对科技文化知识的需求。

(2)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广泛组建民间文艺宣传队,在精神上给予鼓励,政策上给予照顾,资金上给予扶持,扩大他们的影响力。

二是充实电影放映队,在硬件上加大投入,在机制上进一步放活,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

三是充分调动各类专业人才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力求多出精品力作。

(3)加强启动基金建设。把精神文明建设所需资金纳入财政计划,并随着农村经济发展逐年增加,使精神文明建设拥有健康发育的沃土。在资金的投入上采取确立重点、合理统筹、集中使用的方式,促进资产的合理配置,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使用效益。

3、贴近农村工作实际,努力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实效。

(1)贴近农村人口现状的实际,突出三个主体。

一是突出学生这一群体。以学校为阵地,把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中心工作,广泛开展“道德进课堂”等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教育素质。

二是突出老人这一群体。建立老人活动中心,组建各类健身娱乐队伍,让他们老有所乐;同时充分利用老年人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优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老有所为,发挥余热。

三是突出妇女这一社会群体。广泛开展社会公德宣传,提高农村妇女的道德素质;广泛开展好媳妇评选活动,树立一批农村女性典型;同时,充分发挥农村各类农民教育阵地作用,加强对妇女的技能培训,提高她们的致富能力,让她们成为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

(2)贴近群众生活需求实际,做到三结合。

一是与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尚未摆脱贫困的村镇,从激活农户入手,集中力量抓好“富民工程”、“民心工程”,加快脱贫致富;已经解决温饱问题的村镇,要制定规划,加快奔小康步伐。

二是与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结合起来,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按照“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进行综合治理。

三是与农民群众排忧解难结合起来。要自觉主动、真心实意地解决农民个人、家庭无法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通过技术培训、提供致富信息、传播科学知识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农民群众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与改变村镇干部的工作作风结合起来,通过一系列活动,提高村镇干部素质,密切干部群众联系;要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推动建立全方位社会服务体系,形成村镇成龙配套的服务网络,为群众排忧解难,方便群众,减轻农民负担。

(3)贴近农村现阶段的实际,利用好三大资源。

一是学校这一资源。广泛开展“社会—学校—家庭手拉手”道德互助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了“道德进家庭”活动,让学生促家庭;学校采取校讯通、告学生家长书等形式,以学生、家长为主体,开展道德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努力实现农民素质整体提高。

二是充分利用民间文艺宣传队这资源。进村入户进行演出,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三是充分利用好农户墙面这一资源。广泛设立以村规民约与公民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道德墙”,让群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

(4)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以“五个一工程”(“五个一工程”即每个乡镇建设一条示范路、一条精品街、一个小城镇农贸市场、一个示范村、一个新型农村社区)为抓手,全面开展新农村建设集中整治活动,通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我县各乡镇的路容路貌、小城镇经营管理状况得到了很大改观,社区服务中心示范村建设进度得到进一步促进。截止目前县乡村共投入资金x亿元,出动劳动力x万余人次,投入车辆x万余台次,清运垃圾x万方,粉刷墙壁x万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xx处、x万平方米,整治标语广告x万余条,修复残垣断壁x处,整治道路边沟x万余米,新垒景观墙x余米,栽植绿化树木x余棵,整修绿化带x米,新建、改建小城镇农贸市场x处,新建、改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x间,x平方米,取得了初步成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农村旧房改建情况汇报材料_情况汇报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831 字

+ 加入清单

农村旧房改建情况汇报材料

尊敬的 市长、各位领导:

对 市长一行各位领导莅临 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首先。将我县农村泥草房改造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地形地貌为“八山半水分半田”辖3镇5乡、67个行政村、253个自然屯, 县幅员面积3000平方公里。人口2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9万人。 年初全县农村共有泥草房10645栋。自开展农村泥草房改造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泥草房改造工作,将其作为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不断创新举措,全力攻坚,加快推进,取得了显着成效。

县按照省、市总体部署,一)全县农村泥草房改造情况。 年以来。结合县情实际,确定了利用8年时间基本消灭全县泥草房的工作目标,成立了组织机构,明确了完成时限和年度计划,并将农村泥草房改造列为全县重点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坚持以政策为导向、以农民为主体,制定完善扶持政策,创造性地采取了十个一点”即:农民主体筹一点、政府主导补一点、制定优惠政策免一点、对上沟通协调争一点、争取金融支持贷一点、抓住棚改契机省一点、协调建材企业让一点、施工企业让利减一点、加大集体投入增一点、组织帮建部门扶一点)和“五个结合”即:农民自筹与多方融资相结合、拆与建相结合、合并建房与建节能房相结合、泥草房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改造工作与干部绩效评价相结合)等有效措施,确保了改造工作的顺利推进。目前,全县共改造泥草房3978栋,完成改造总目标任务的37.4%其中: 年共改造泥草房1404栋,完成任务指标的110%发放补贴资金372万元; 年共改造泥草房1386栋,完成任务指标115%发放补助资金472.6万元;今年截止目前,改造泥草房1188栋,完成任务指标102%县泥草房改造工作始终走在全市前列,得到省、市的充分肯定。 年,被评为哈尔滨市农村泥草房改造工作先进县; 年,荣获黑龙江省农村泥草房改造工作先进县的光荣称号。

辖5个自然屯,二)省级示范村建国村泥草房改造情况。 镇建国村位于县城以北2.5里处。330户、1360人,全村共有房屋330栋,其中泥草房84栋,主次道路12条,道路总长10200延长米。 年县委、县政府投入资金845万元,完成全村84栋泥草房改造任务,全省唯一在一年内实现整村改造的示范村,硬化道路2.5公里,安装路灯60盏,改造栅栏10200延长米,护砌边沟10200延长米,新建一处600平方米“六位一体”村民活动场所,建成村民休闲广场2处4050平方米,建成5栋10户840平方米集中连片节能环保型居住小区一处,绿化面积4500平方米。此基础上, 年县政府投入400万元,完成全村330户庭院建设,硬化村屯道路1.5公里,购置安装卫生环保厕所330个,建成防火柴草房127个,栽种绿化树3000株、经济树种4000株、栽种花草5万余株,全面完成了示范村建设各项任务,形成了统一庭院硬化、统一卫生环保厕所、统一防火柴草房、统一庭院栅栏、统一垃圾存放的五统一”新布局,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成为全县泥草房改造的样板工程。

二、主要措施

落实资金保障。农村泥草房改造是一项重要的惠农工程,一)坚持民生为重。能否如期完成,事关全县农民的切身利益。县立足发展大局,以强农重农为核心,抓重点,破难点,科学谋划泥草房改造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强化推进措施,完善扶持政策,做到为民以真,惠民以实。积极采取“农民筹、银行贷、政府补、社会帮”投融资运行方式,千方百计筹集改造资金,全力支持泥草房改造。县委、县政府每年从土地出让金、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中各拿出10%专项用于农村泥草房改造,并采取捆绑式使用的办法,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集中投放”原则,把财政、扶贫、民政贫困户救助、残疾人安居等项资金集中向农房改造建设重点倾斜,发挥资金的集聚效应,有效解决资金缺口大、改造进程慢的难题。对涉及的泥草房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关税费和政府性基金予以减免,共减免各种行政事业收费45万元。积极协调县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部门,畅通农房改造贷款渠道,为农户争取中长期低息大额贷款,共协调贷款1500万元,建房户节省贷款利息近30万元。优惠政策加上多方融资,使农民建房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建房标准大幅提高。根据粗略统计,改造农户建房资金平均需10万左右,档次与县城持平,农民住房向现代文明迈出了一大步。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乡镇关于发展党员工作情况的自查报告_自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党工团,职员,全文共 1579 字

+ 加入清单

乡镇关于发展党员工作情况自查报告

根据县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发展党员工作自查的通知》(县组通〔〕50号)文件要求,为进一步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确保发展党员质量。乡党委组织人员对我乡党员发展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党员队伍基本情况

抱管乡党委下设党(总)支部4个,其中:机关党支部1个,教育党支部1个,农村党(总)支部2个。共有党员274名,其中:正式党员268名,预备党员6名,女党员45名,占16.4%;少数民族党员223名,占81.3%。XX年7月以来共发展和转入党员9名。

党员年龄结构:35岁以下59名,36岁至45岁62名,46岁至54岁48名,55岁至59岁24名,60岁以上81名。

党员学历情况:大学本科学历8名,大学专科学历18名,中专学历27名,高中、中技学历21名,初中及以下学历200名。

二、发展党员工作的主要做法

抱管乡党委在县委组织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严格遵循发展党员“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扎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党组织队伍呈现出不断壮大、党员素质稳步提高的特点,在具体工作中,坚持做好五个“严把”。

一是严把“教育关”,真正做到培训一个提高一个。通过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等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中国共产党章程》等,既解决了他们在“思想上”入党问题,又解决了他们在“行动上”入党的问题。

二是严把“考察关”,真正做到考察一个了解一个。通过交流谈心、政治审查等方式,全面考察和了解考察对象的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入党动机,社会关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个人利益,能否严守党的纪律等情况,形成综合政审材料,避免把不合格人选纳入发展党员的对象。在今年接收预备党员工作中,我乡取消了1名没有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对象资格,既维护了党组织的权威,又对不执行党的政策的党员起到了威慑作用。

三是严把“发展关”,真正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按照发展党员“五个阶段”、发展党员“六项制度”(公开推荐制、全程公示制、集中培训制、党委预审制、全程记实制、责任追究制),并坚持做到“七个不发展”(没有递交入党申请书、不符合党员标准、没有经过政治审查、没有开展集中培训〈或测试成绩不合格〉、培养教育时间不足、没有经过公示、没有经过党委预审),既规范了发展党员程序,又提高了发展党员的质量。

四是严把“转正关”,真正做到发展一个合格一个。坚持把预备党员的跟踪培养作为发展党员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为做好预备党员的考核工作,由入党介绍人继续跟踪考察,认真填写《预备党员考察表》。在研究预备党员转正时,坚持做到考察不走过场,程序不简化,不降低标准,讨论有依据,确保了新党员的质量。

五是严把“质量关”,真正做到档案资料规范齐全。按照各种标准。规范填写考察材料、政审材料、《入党积极分子登记考察表》、《发展党员预审表》、《入党志愿书》、《全程记实表》等材料,并做到时间先后符合逻辑。同时,由申请人填写的入党申请、思想汇报、个人自传等材料,指派党务人员指导各申请人填写,能做到规范齐全。

三、存在问题和今后工作意见

近年来,我们认真抓好发展党员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对党务工作的个别规定要求理解不是很透彻,发展材料整理不够完善等,今后,我们将努力克服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切实抓好发展党员工作:

一要进一步加强发展党员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发展党员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将更多的优秀人才吸收入党。

二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发展党员工作机制,不断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程序,确保发展党员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三要进一步加强党务工作者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党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为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乡镇特殊党费援助项目自查情况汇报_自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064 字

+ 加入清单

乡镇特殊党费援助项目自查情况汇报

根据《中共**市**区委组织部关于认真做好“特殊党费”援助项目检查工作的紧急通知》和《“特殊党费”援助项目检查细则(试行)》文件精神,我乡党委政府对“特殊党费”援助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健全机构

我乡对“特殊党费”援助项目的管理和使用情况高度重视,为加强监督检查,让受灾群众真正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切实搞好我乡的“特殊党费”援助项目工作,乡上设立了“特殊党费”援助项目领导机构,完善了监督机制。

(一)对于“特殊党费”援助项目资金的监管,由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人大副主席邓兴伟同志牵头负责,乡纪委副书记李水林、乡纪委委员李玉华负责具体监管工作,并成立了乡“特殊党费”援助项目监督检查组,乡纪委委员分片包干进行专项检查,加强对“特殊党费”援助项目资金的管理、发放等工作的监督,特别是介入分配方案的拟定,确保“特殊党费”援助项目资金按照上级有关规定规范使用,及时处理相关信访案件。

(二)各村成立了有党员代表、社员代表为监督员的监督小组,全程监督“特殊党费”援助项目使用和物资发放。各村(居)“特殊党费”援助项目资金发放工作,由联系村领导、驻村干部进行全方位督促和指导,确保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各村(社区)书记、主任为本单位“特殊党费”援助项目资金发放、使用、监管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其工作业绩作为村干部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明确要求,严格程序

(一)有专人负责接收、登记、管理。全乡的“特殊党费”援助项目资金的接收、管理和发放工作,由董勤同志牵头负责,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卓雪玉同志具体经办。

(二)按照程序,公开、公平、公正、及时发放“特殊党费”援助项目资金。

一是我乡“特殊党费”援助项目资金发放对象为5.12地震后的全部农房重建户。

二是我乡共接收394.3万元“特殊党费”援助项目资金,乡上及时制定了分配、发放方案:全乡共计援助农房重建户1179户388.7万元(其中低保户50户,每户1万元;一般农户1129户,每户0.3万元)。分配发放方案已于11月14日开始公示。

三是公示期满后,群众无异议,则按照公示对象和发放标准,组织发放“特殊党费”援助项目资金:通过信用社一次性将资金打到重建农户的一折通上。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部分困难群众要求享受低保户的补助标准。

三、整改落实措施

一是认真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严格按照上级政策规定组织发放。

二是认真做好特殊党费援助项目管理使用的走访工作,了解受灾群众的生活状况,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暑假关于农村的环境保护情况调查报告范文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3644 字

+ 加入清单

2019暑假关于农村的环境保护情况调查报告范文

前言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一直是我们大学生投身社会、体验生活、服务大众的真实契机。

调查人员:

正文

近年来,随着农村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土地养分逐渐匮乏,农药的使用量逐年上升。从而引起一系列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乃至大气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农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农产品质量。

针对这些问题我就农村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以下调查:

调查内容

1、乡镇企业

首先选取村里面最大的乡镇工厂,展开调查,首先对该工厂周围的农田的水源、土地等展开调查,为此我还特意采访管理周围这片土地的负责人,他告诉我在这一个工厂的没建设,没有投入生产之前。这里的水质比较清澈,池塘、水沟里面可以养鱼,种藕等等,这一类可以发展的副产业,以前农户家里的井水都是甘甜的。可是近几年随着该工厂的产业的进一步的扩大,营业额的进一步的提升。给村上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可观的,该厂不仅仅是该村最大的税务来源,而且该厂的税务占领了该村的总收入的一半以上,而且该厂的社会价值远不止这一些,该厂解决该村一半的劳动力的问题,给该村创造了很多的就业岗位,进一步加快了该村的经济建设,使其在近几年渐渐赶上其他的村庄。并且在去年一举超过了这一地区的其他的几个村庄。但是这些都只是带来的经济效益,然而现在周围的环境已经遭到了破坏,清澈的绿水已经不见。鱼虾更不用说,早已绝迹。现在连村民的井水也出现问题,甚至出现了难闻的气味。使得村民不得不使用过滤器,来解决现阶段的饮水问题。通过的村长的采访中我了解到,现在的乡村的发展观,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谋取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些都不适合当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校园环境

我选取了这一地区的一个学校做实地勘察,请学生谈谈对周边环境的看法,根据学生的说法,首先他们就学校自身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给我的详细的叙述了一片,第一,他对于现阶段学校生活废水的排放有点不满,但是找不到一个排放的合适地点,只能直接在学校周围的一个灌溉水沟,现在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生活废水的排放量进一步增加,污水给周围的农户灌溉造成很大的影响,农户们的意见很大。第二点,学校的垃圾的处理问题,现在学校因为建在农村因为没有正规的垃圾处理站,学校的垃圾一部分直接倒入学校旁边的灌溉沟,这一部分直接造成了沟里的水污染。一部分就直接埋在一片空地里,这样的做法不仅直接造成了这片土地的污染,而且一部分因为发酵产生的“垃圾水”,直接渗入地下影响地下水的质量。我想大家都知道一颗非电池可以污染一平方米土地五十年,更何况这一个垃圾堆里不止一两颗废电池,不用想这其中的危害有多么的大。还余下的一小部分,学校则采取的是焚烧法,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很直接,很方便,但是对学生的危害程度特别的大,尤其是在上课的时候,那刺鼻的烟味让人无法安心学习,而且这种垃圾焚烧产生的烟里面不仅含有烟尘、尼古丁等等,还含有各种各样的致癌物,给学生们的身体造成相当大的危害。另外学校的食堂所烧的主要燃料是烟煤,尤其是在上课的时候阵阵的浓烟总是逼得人把教室的窗户关得紧紧的,造成教室里空气不流通,容易形成一种压抑的气氛。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时刻刺激着学生们的神经,给他们造成一种紧绷的状态。由上可以看出虽然学校发展的很快但是学校的环境问题更是令人堪忧啊。学生的升学率上来了,学生多了。但是环境问题远比这个重要。

3、农户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

以往农户的生活垃圾都是随处可见,沟里,池塘等等地方,都是垃圾的处理场所,一时之间垃圾到处的到,弄得街道一片狼籍。村里的支书告诉我,近几年由于村里的经济的发展过快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尤其是环境问题的特别突出,给居民的生产生活的带来非常多的不便。现在村里推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加强这方面的监督与管理。积极的致力与改善现阶段的村庄管理的制度,坚持推行建设新农村和谐的发展机制,加强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忘环境保护。现在村民的素质提高了,环境保护的意识得到了增强。相比于前几年的经济发展的势头之下,有了一个更深次档次的提高。经济上来了,环境也没有得到破坏。这完全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

调查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走访交谈,经过分析整理,我总结当地环保方面的现状如下:

现状一:当地村民意识到污染问题,但素手无策。

通过多问卷调查结果的总结分析,我们发现当地村民有67.5%的人对蔬菜水果有农药残留问题处于担心状态。但其中三分之二的人表示并没有解决办法。而对于长期使用农药等化学杀虫剂的危害亦有近40%的人并不清楚。同时在调查中,有近97.5%的老人认为使用农药会对土壤和水源产生污染。可见在当地,有大部分的村民已经意识到环境污染问题的存在,但苦于并没有明确的办法可以解决,所以也只能任由其发展。

现状二:缺乏科学的农业知识,接受科普教育程度不深刻。

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在调查中有80%的人并不能接受到科技人员的下乡指导。特别是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有42.5%的人并没有接受过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与绿色食品方面的只是教育。同时,几乎近99%的村民认为自己需要进行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技术培训并认为农村很有必要进行环保工作的宣传,这表明,现如今农村村民对环保意识有较高的需求渴望得到相关机构的科普宣传有关单位的科普宣传并不十分到位,从而导致农民环保知识的匮乏。

现状三:污染源比较广泛,村民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走访中,我们发现村民家有很多畜禽的棚舍,但这些棚舍的排泄物处理方式并不科学。大部分都是直接进入村里的排水沟。同时,农民在进行农药的配制时,取水多由附近的水渠就近取水。引起水质变质。水中生物大面积死亡,同时,村民中仍有乱砍伐者。他们在房屋建设或者自家土地扩建时肆意砍伐树木,导致村子周围的树木破坏严重我们还发现村民的生活垃圾处理比较随意,多数是随意堆放。炎热的夏天气味十分难闻污染问题严重这些并没有引起村民的重视。

现状四:村民施用化肥并不科学,同时有机化肥与无机化肥比例失衡。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近75%的村民在农业生产中主要施用的肥料是无机肥,而这些肥料有92.5%用于粮食作物中。在走访中,我们了解到村民对农药、化肥施用过程中各种比例配制并不了解。多数人存在比例偏高,施用过量的现象。而我们知道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会导致土壤结构被破坏,甚至是地下水污染而村民对农药的使用标准也更偏向效果为主。对污染问题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现状五:面对农业污染,相关部门投入不够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在走访中,我们发现,村委会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不够,往深了说,这也是上级领导对环保问题的忽视。一直以来,农村的建设都以“增收”为主,而对环保并不十分重视。同时,近几年来,我国的环境建设多围绕城市污染、工厂污染,对农业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不够。

改变策略

对策一:政府牵头,带动村民解决污染治理问题,化束手无策为治理有方。

在政府的推动下,解决村民在面对污染问题上的难题,投入资金,推动农村环保现状的建设,加强人才投入,鼓励现代科技大学生投入到农村建设中去。科学种田,从根本上清除污染源头。村民们的“束手无策”说白了,无非是知识不够,资金不足,只有政府出头,才能更彻底的解决问题。

对策二:加大农业环保知识的宣传力度,调动农业人才积极参与,全民环保。

村委会应联系有关部门,加大农业环保知识下乡的力度,是科普知识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同时,加大教育力度,注重青年人才的培养,同时引进农业人才,在人才上“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同时鼓励引导村民有关部门进行咨询学习农业环保知识,只有政府社会村民三方共同努力,这一问题才可得到更好地解决。

对策三:建立村民自治体系,规范各类污染源的治理方法。

村委会应建立相关制度,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离处理,分区域管理,加强监管力度,对破坏植被的村民给予批评管理。同时,鼓励村民自我监督,相互监督,从根本上解决生活垃圾处理的问题。

对策四:统一规范村民农药,化肥使用比例引导村民科学施肥。

村委会每年开根据本地区土地状况,生产状况。统一计算出各种肥料在不同作物中的使用比例,也可引导村民进行集体大型机械化统一施肥撒药,这样既可以避免农药化肥的滥用现象,又能节约耕地成本。

对策五:政府统筹城乡建设,加大对农业污染的治理力度。

资金是解决农业污染问题的重要保障。政府在统筹城乡建设的基础上,加快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大对农业污染的治理力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农业污染问题。

结尾

调查收获与反思

通过这次走访调查,我对农业污染问题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与分析与整理。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与建议,其中可能有许多的不足望请见谅。

作为相关农业学子,支持国家农业建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科学文化水平,立志为农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县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报告_情况通报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通报,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3056 字

+ 加入清单

县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报告

为了全面推进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圆满实现“决战x年农村公路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县委、县府高度重视,慎密部署,狠抓落实,全县农村公路建设正稳中有序,高质推进,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公路建设基本情况

宣汉县地处大巴山南麓,幅员面积4271平方公里,辖54个乡镇,497个行政村,总人口118万(其中农业人口占90%)。全县公路总里程4013公里,占综合运输网总里程的88.9%,其中上等级公路有507公里。从整体看,全县交通建设发展仍然滞后,上等级公路仅占总里程的13.6%,路面铺装率仅占总里程的6.3%,等外级公路2891公里。

今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决战2010年,基本实现乡乡通水泥路(油路),力争实现40%的村通水泥路(油路)”的奋斗目标,吹响了全县进军农村公路建设的号角。全县下达农村公路建设计划217个,计划修建通乡水泥路247.718公里,新增23个乡镇通水泥路(油)路;改造和新建村道公路517公里其中:下达通乡公路硬(油)化计划30个,通村公路建设计划187个(其中:村通达146个、村通畅41个)。截止今年5月25日,全县已启动农村公路建设计划项目168个、占总计划的77.4%,其中:启动通乡公路硬(油)化23个,占计划的76.7%;通村公路145个(其中:通达121个、占村通达计划的82.9%,村通畅24个、占数村通畅计划的58.5%);建成163.7公里,占总计划的15.1%,其中:硬(油)化通乡路53.9公里,占计划任务的20.7%.庆云乡、隘口乡、马渡乡、双河镇、红峰乡、芭蕉镇、塔河乡、峰城镇8个乡镇完成了通乡路建设任务;完成通村公路104.6公里(通达75.8公里、通畅28.8公里),占计划的13.6%;计划外村通畅公路13条、54.8公里,已完成7.1公里。七里乡、华景镇、隘口乡、土黄镇、南坝镇、大成镇、三墩乡、白马乡、东乡镇、毛坝镇、君塘镇等乡镇进度较快;凤林乡、下八乡、茶河乡、黄金镇、峰城镇、天台乡、清溪镇、上峡乡、柳池乡等乡镇进度相对较慢。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强化领导,明确职责。一是成立了高规格的“加快全县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和县委常委、副县长任副组长,24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并设立了“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班子,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二是实行县委常委和副县长挂包农村公路建设重点项目制度和县级领导分片区督导通村公路的通达和通畅工程制度。今年,16位县级领导分别挂包16条通乡水泥路(油路)建设项目,8个县级领导带领交通局16名技术管理人员,分8个片区对通村公路通达和通畅工程进行督导。三是推行县级部门定点联系乡镇抓农村公路建设制度。每个县级部门联系一个乡镇,县级部门要经常深入联系乡镇调研和指导农村公路建设工作,认真分析研究农村公路建设情况,加强现场检查指导,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确保定点联系的乡镇按时按质完成全年农村公路建设的目标任务。县级部门要将联系乡镇的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要全力帮助乡镇做好项目争取、资金筹措、进度质量监管等方面的工作,确保了联系工作扎实有效。

(二)突出民主,规范程序。一是突出民主决策程序。严格执行乡村公路项目“三张表”(即《村民大会决议书》、《乡镇人大代表决议书》、《县人民政府立项申请书》)的决策程序和公路建设“三大机制”(即自上而下的宣传机制、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机制和社会全面支持的援助机制)的监督管理规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和支持农村公路建设,形成部门协助修、群众自发修、企业捐助修农村公路的良好氛围。二是突出项目公示程序。所有项目从施工单位、技术标准建设里程、资金来源、受益范围、责任人员等群众所关心国家大的事项,在公示墙进行全面公开,全方位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三是严格招标程序。由村民大会民主推荐代表组成项目管理班子,实行公示制,将项目实施的时间、规模、资金安排、技术标准、举报电话等全部公示,同时执行最低评标价法和严格的履约保证金制度,确保民主管理,程序合法。

(三)整合资源,多法筹资。一是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及整合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将项目纳入2010年投资建设计划,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强力争取各类农村公路项目资金,同时整合各种资源,充分发挥整合效应。二是大力加强县级财政预算。预安排1000万元作为农村公路建设专项奖励补助资金;安排7500万元通乡水泥路(油路)建设补助。同时对验收合格的乡村公路项目和农村招呼客运站,按乡道10万元/公里、村道3万元/公里、乡道公路养护补助资金5000元/公里、农村招呼站XX元/个的标准进行补助。三是加大社会支持力度。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全力支持农村公路建设。采取招商引资、农村客货运输企业投资、路桥冠名权、广告权、道路沿线资源开发权、绿化权等多种渠道收入加大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积极协调争取中石化、中石油在宣单位和煤矿企业大力硬(油)化矿区乡镇、村连接干线公路的乡镇、村公路,建立新型的“油地”、“煤地”的共生共荣关系。努力形成“开放领域多方位,投资渠道多元化,引资方式多形式”的农村公路建设投入机制。

(四)严格把关,确保质量。一是严把工程设计关。统筹规划,布局合理。结合 “十一五”公路建设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着力构建科学便捷的公路网络;设计科学,方便群众。县交通局工程技术人员实地勘测设计,并结合基层组织和当地群众的积极建议优化建设方案;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并从实际出发,兼顾农民群众的承受能力,在保证行车安全的情况下因地制宜选择相应的技术指标。二是严把施工队伍关。坚持阳光操作,公开透明原则,通乡路委托了市招投标中心进行了公开招投标。通村公路由村委会召开村民大会自主决策,并由村民大会民主推荐代表组成项目管理班子,实行公开招标制度,同时执行最低评标价法和严格的履约保证金制度,确保施工队伍按时按质完成任务。三是严把材料进场关。各条公路都明确了材料的质量要求,规定了水泥标号、石料标准,强调了工程用砂和水的注意事项;要求对所有的工程材料,必须严格检验,对达不到标准的碎石和含泥量重的沙、石一律不准进入施工现场。选好配齐必备机具,配置了台秤、搅拌机、振动棒(板、梁)、钢管滚杠、手工抹刀、压纹机等修路机具。施工搅拌现场一律吊挂由交通局统一制作的农村公路建设混凝土配合比公示牌,并严格按公示内容进行配料和搅拌。四是严把工程技术关。抓好路基工程,严格按要求处理地面、填筑碾压、开挖,做好挡墙和边沟,确保路基平整坚实,水沟沟底平整、排水通畅。抓好水稳层铺筑碾压,保证了水稳层的密实及厚度。抓好混凝土浇注,做好模板和隔板,施工中正确使用振动棒,确保工艺合理。各道工序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施工,上道工序不合格的,坚决不准进入下道工序。五是严把工程监督关。强化现场监理。县交通局聘请工程质量监理人员到施工现场监理。强化质量监管。各乡镇质量监督小组全程进行质量监督,重点是对水稳层碾压、混凝土配合比例、水泥路面浇筑等进行全程跟踪监管。强化社会监督。制作了工程公示牌,公布了举报电话,设置意见箱,广泛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强化督促检查。各乡镇成立督促检查组,由责任心强、公道正派的老党员、离退休老干部、县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部分群众代表组成,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现场进行检查督促。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_情况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034 字

+ 加入清单

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

今年以来,xx县坚持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农村工作全局,按照“举措到户促增收、三大工程建新村、三三活动抓落实、争先进位促发展、三项机制强保障”的思路,突出农民增收、生态家园、服务保障,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全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新发展,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争先进位奖。

一是举措到户促增收。逐村建立了农民增收台帐,制定增收明细卡2.9万份,实现了优惠政策、增收目标、工作措施和帮扶责任“四到户”。全力做大奶畜、蚕桑、果品、蔬菜四大主导产业,积极发展工艺品、劳务特色产业。前三季度,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4000元,同比增长17.3%。

二是三大工程建新村。坚持三类推进,突出六线延伸,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点、线、面全面提升。今年,全县提升亮点11个、打造新点11个、改造旧点11个,新建公共服务中心11个,累计达到55个。建成五星村6个、四星村14个,总星数达到304颗。

三是项目到村添动力。制订下发了《项目到村工程实施意见》和《新农村重点村与工作组项目对接工作考核办法》,收集整理了《新农村建设项目到村工程项目简介》和《农口部门XX年重点建设项目一览表》,做到了一村一册、一库、一卡、一牌、一规划。整合到村项目37个,投资总额达到2亿多元。

四是政策领先保位次。出台了三个意见(《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晋星创建实施意见》、《关于新农村建设“项目到村”工程的实施意见》),制订了三个办法(《全县“三农”工作目标任务及考核办法》、《全县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及考核办法》、《新农村重点村与工作组项目对接工作考核办法》),采取三千考核(三个考核办法全部实行千分制考核,目标量化、任务细化、刚性考评),实行三大重奖(“三农”工作重奖,各奖先进乡镇1万元,先进部门6000元;新农村考核重奖,各奖先进乡镇8000元,先进村5000元;包村重奖,对项目对接先进包抓工作组奖励XX元)。制定出台了新农村建设“13551”奖补政策,安装1盏价值5000元以上的太阳能路灯补助1000元,水泥硬化1公里街巷补助3万元,更换1座街门补助500元,修建1堵院墙补助50元,粉刷涂白1平方米墙面补助10元。

五是健全机制强保障。推行“领导联点、部门包抓、干部驻村、工作到户”的落实机制,实行“部门帮扶、任务量化、项目对接、资金倾斜、刚性考核”的推进机制,开展“单月检查、双月汇报、季度通报、半年评比、年终奖罚”的考核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深入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356 字

+ 加入清单

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农业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农村要进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基本工程。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为群众提供健康而又丰富多采的精神食粮,既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更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如何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全县文化立县建设的整体规划,与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发展村级经济、整治村容村貌等同步建设,整体推进,这是我们当前必须着重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我县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农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近年来,随着国家粮食保护价的上调,惠农政策的出台,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较快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文化生活也得到了一定改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目前,我县农村文化活动形式主要以广播电视为主,以报刊杂志、网络传播、群众文化、广场文化为补充,呈现出现代化、多样化的趋势。

(二)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改善。随着农村文化建设纳入“”规划,国家加大了公共事业的投入,特别是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我县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改善。几年来,累计投入资金500余万元,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1个,面积427平方米;村级文化活动室45个、文化公园8个、文化广场8个、“农家书屋”45个。资源共享工程得到延伸,农民党员教育和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相得益彰,实现共享。

(三)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送戏下乡、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等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活动广泛开展,热潮不断,农村露天文艺演出,观看群众常常达到上千人。一年一度的“登山节”和元宵节焰火晚会已经成为我县群众文化活动的特色品牌。以“金色田野”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乡镇大型文艺汇演活动,各类棋类比赛、球类比赛、秧歌比赛、书画展等赛事活动极大丰富和活跃了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剪纸、根雕、手工编织、二人转、彩绘等民俗特色文化得到保护和发展,积淀了县域农村文化底蕴。

(四)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不断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农民特别是农村青年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不断提高,18周岁—35周岁的农村青年初中文化程度者约占8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约占5%。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土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外出务工,吸取了城市的先进文化,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五)农民文化生活消费逐年增长。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深入和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村经济日益发展壮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不断提高,我县农民用于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方面的支出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依然薄弱。资金困难是制约我县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瓶颈,农村文化建设的速度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仍有很大差距。虽然近年来我县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但还仅限于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其他村屯大多由于无力投入而导致建设步伐缓慢,多数文化设施不能正常使用。全县82个行政村仅有十几个村文化活动室和图书室配套设施齐全,藏书量仅为25000册,远远不能满足农民文化生活和科教兴农的需求。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3845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构建和谐农村,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但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一个积极健康的精神生活,这确实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基本现状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现实要求,更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近年来,南江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农民致富奔小康”这个中心,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我县共创建省级文明村1个,市级最佳文明单位2个,市级文明单位3个,市级文明社区1个、集镇1个、村2个,县级文明单位(社区、村)2个。

(一)思想观念不断进步

近年来,随着农村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精神方面的消费逐步增多,休闲方式逐步多样化。就是在边远乡镇,也有不少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唱歌跳舞,健身娱乐,“坝坝文化”较为火热,村级文化活动也开始发展。由于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和广泛开展宣传政策法规及“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的开展,农民的政策、法制、科技意识不断增强,运用政策、法律、科技的自觉性不断提高。

(二)活动形式日趋多样

正月初七“灯火节”游园活动、万名群众环城长跑、中国四川光雾山红叶节等主题突出、参与性强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各文艺宣传团体创作编排的金钱板、音乐快板、歌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农民读书节”和“迎奥运、促和谐”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等,使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入村入户,深入人心。

(三)阵地建设更臻完善

加强了乡镇文化站和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新规划建设了12个乡镇文化站,为光雾山镇铁炉坝村、元潭乡字库村、侯家乡姜家大院捐赠图书30000余册,并建立了规范的图书阅览室。加强了县内赶场老年拐棍宣传队、南江镇女子秧歌队、长赤镇腰鼓队、元潭乡唢呐龙狮队等民间文艺团体建设,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传统文化颇具特色

我县精深的红军文化、独特的楹联文化、丰富的民俗文化等凝聚了十分厚重的文化底蕴。南江诗词楹联学会发展会员137名,建成了4个楹联文化村,完成了300副永久性对联入户悬挂,相继在5个村、2个镇、1所学校、2条街道、2个景区开展了楹联文化创建活动,为南江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确定了“舀火纸、爨坛戏、杂耍、说春”四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二、存在问题

我县精神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南江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相比,都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重视不够,认识偏差。一些乡镇,尤其是经济和基础建设较为落后的乡镇,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精神文明建设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对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在干部队伍建设、设备资金投入等方面,偏重经济建设,忽视精神文明建设,没有做到两者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奖惩,使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形成了“两张皮”。

2、投入不足,基础薄弱。一是缺经费。目前乡村两级财政十分困难,无法筹集到资金建设文化阵地,有发展之心而无建设之力。乡镇以上各级投入以“送”为主,送戏送书送电影等,用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资金不多,经费投入明显不足。二是缺阵地。边远乡镇大多缺乏文化设施,就连一些原本已经建设起来的文化设施,也因缺乏足够的资金,没有很好的保养和管理,无法发挥作用;大部分边远乡镇没有文化站,村没有文化活动室,社没有图书阅览室,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缺少载体,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难以开展。

3、队伍不力,主体缺乏。部分乡镇没有专职的宣传委员,使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辅导、娱乐等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加之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出,使农村文化活动失去主体。现阶段留守在家的老年农户担负的主要任务是照顾晚辈读书上学,休息时间也仅满足于看看电视、打打麻将,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很多村社文化活动室因缺乏活动主体名存实亡,使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巨大反差。

4、观念不正,陋习抬头。由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应严重不足,乡、村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下降,导致一些地方不良风气蔓延,与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目标格格不入的现象屡见不鲜:封建迷信开始抬头、办酒风盛行泛滥、赌博风越刮越烈。一些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错位,崇尚科技文化知识的氛围不浓,农民学习文化科技知识的热情不高。

三、对策建议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

项长期的艰巨任务,特别要重视边远乡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因地制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才能扎扎实实地把我县精神文明建设推向前进。

(一)深化认识,做到“三个到位”

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做到“三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努力扭转两个文明建设中“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坚决克服对精神文明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观点,真正把精神文明和经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二是资金投入到位。政府要把精神文明建设资金投入列入财政预算,各乡镇要着眼于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建立各级财政拿一点、后盾单位帮一点、社会捐一点的投入机制,鼓励民间资金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多元投入机制,保障农村精神为文明建设的正常开展。三是工作落实到位。要把精神文明建设这一“软任务”变为硬指标,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列入对各级各有关部门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把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指标化、定量化,逐级分解,层层落实,建立一整套系统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制度,定期检查,年底总评。

(二)提高素质,狠抓“三个教育”

围绕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这个核心,大力开展“三个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一是思想教育。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x大精神教育和指导农民,提高他们认识社会的能力,消除固有和封闭、保守的旧意识,形成改革开放、共同致富的新意识,增强他们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二是知识教育。通过多种媒体和形式,加大对农民在科技知识、法律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及党的方针政策等方面的培训力度,增强他们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抵制封建迷信及邪教的能力。逐步破除封建迷信,阻止乱建坟墓、庙宇,大操大办红、白喜事陈旧陋习,形成崇尚科学、摒弃陋习、追求文明进步的良好风尚。三是道德教育。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村规民约等为主要内容,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农民讲社会公德、讲职业道德、讲家庭美德,争创省级文明县城、市级卫生县城、国家生态县城和中国旅游经济强县。

(三)优化载体,开展“三项活动”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贵在不断创新。创新活动载体,创新活动形式,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撑。一是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构建和谐南江为目标,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窗口”创建和“十大孝星”、“十佳公婆”、“十佳媳妇”、“十佳丈夫”、“十大孝星”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弘扬感恩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关心老人、尊敬老人的良好氛围,形成以德报怨、促进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二是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努力发展社区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广泛开展送戏、送电影、送书、书画展览等活动,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2131工程”、“农家书屋”、“农村文化大院”和“万村书库”建设工程,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努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更加可亲可信、深入民心。三是开展“和谐新村”、“和谐农家”创建活动。按照“标美公路进村、文明道路入户,人饮工程进村、安全饮水入户,农网改造进村、电视电话入户,环境整治进村、美化家园入户,特色产业进村、富民项目入户,科教文卫进村、文明新风入户,民主法制进村、遵纪守法入户,党的建设进村、党员帮扶入户”和“致富星、平安星、和睦星、科技星、计生星、卫生星”的要求,深入开展“和谐新村”、“和谐农家”创建活动。

(四)建好阵地,把握“三个关键”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贵在不断创新,创新重在持之以恒。好的创意,好的创新举措,只有坚持下来,才能产生实效,才能真正发扬光大。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强人员配备。乡镇党委政府要安排得力人员分管宣传思想工作。建立乡镇文化站,选配合适人员担任文化站长。面向群众挖掘人才,积极扶植农村专业和业余文化队伍,加强赶场老年拐棍宣传队、南江镇女子秧歌队、长赤镇腰鼓队、元潭乡唢呐龙狮队等民间文艺团体建设,努力提高农村文化工作者素质。二是挖掘民俗文化。积极传承“舀火纸、爨坛戏、杂耍、说春”等民俗文化,大力开展楹联文化县创建工作,奋力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充分挖掘“三国文化”、“巴人文化”、“红军文化”,不断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加强阵地建设。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在巩固和完善已建乡镇文化站的基础上,加大已规划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力度,抓好“三馆”建设项目及文化产业园区的开发工作,形成以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为基础的农村文化网络,配套科普书籍、健身器材和文化设施,让群众忙时有用处、闲时有去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情况汇报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469 字

+ 加入清单

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按照年初市委部署包村领导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所包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了解掌握河南村现状和今后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为了研究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方式和工作思路,计生局抽调两名包村干部与乡农业助理及计生助理,深入到河南村同村委会共同深入280户农户进行调查问卷,对所涉及的人口、劳动力、经济发展、村屯建设等10类25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河南村地处牡丹江市和海林市之间,西距海林6公里,北距海南乡政府以南2.5公里,海浪河从村北缓缓流过,河水清澈,环乡公路从村边经过,交通便利,为河南村富民产业和公益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发展环境。

1、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完成情况

海南乡河南村被海林市政府列为新农村建设“一区”示范村,结合河南村的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以规划为基础,以“四通五改三新三提高”为重点,“四通”即:通路、通水、通话、通广播电视;“五改”即:改厕、改圈、改灶、改房、改变传统落后的生活习惯;“三新”即:培养新型农民、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创建农村新的精神面貌;“三提高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着力建设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一项有特色的支柱产业,一个畅通的公路网络,一套完整齐全的配套设施,一个坚强有力的村级领导班子和一个文明进步的村规民约。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使河南村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宽裕,村内环境整洁优美,村民思想道德良好,村级民主管理健全,公共设施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力争到,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00元以上,人民群众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标准。

2、今年的目标任务和推进情况

河南村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是:大力实施村屯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发展壮大绿稻、西香瓜、食用菌产业,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想方设法增加群众收入。

2.1产业发展。

根据河南村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挖掘潜力,明确产业发展方向,主要发展绿色水稻、食用菌、西香瓜三个主导产业。

一是发展绿稻产业。由于河南村种植水稻具有多年的历史,种植水稻栽培技术经验丰富,对发展绿稻产业有一定优势,创意包装绿稻品牌,广开销售渠道,提高知名度,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采取大中棚育秧技术,提高绿稻品质,实现绿稻种植1500亩。同时还将积极引导广大农户大力发展有机稻产业。

二是壮大食用菌产业。利用河南村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交通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食用菌规模计划发展到15万袋,到XX年发展到100万袋。

三是推进西香瓜产业。根据河南村素有西香瓜一品村美誉,种植经验娴熟,村两委班子规划三处西香瓜种植园区,集中推进发展西香瓜产业。到XX年西香瓜种植面积稳步发展到1000亩。

2.2、环境卫生。①村屯“四旁”(村旁、河旁、路旁、宅旁)全部达到“六清”(清垃圾、清淤泥、清柴草、清边沟、清路障、清粪便)的标准,实现村内环境整洁美观。②对于村内产生的垃圾,实行各家各户园内堆放,由每户自行将垃圾运送到村外平方米的垃圾处理场,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日处理。③畜禽实行户户圈养,牲畜群路过散落的粪便及时清理。④人畜饮用水达到卫生标准,自来水入户率达到70%,到达到100%。⑤村民庭院内外环境卫生清洁,无三堆存放,花草树木成簇,生机盎然。⑥环境保洁,落实专人,负责村内垃圾清运,保证道路及公共场所环境清洁,空气清新,提高群众生活环境。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乡镇“四五”普法依法治镇工作情况汇报_工作汇报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2177 字

+ 加入清单

乡镇“四五”普法依法治镇工作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开展以来,我镇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仪征市确定的在全市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确定的工作目标任务,紧紧围绕实现“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的总体目标,以增强人的法制观念为先导,以提高人的法律意识为重任,以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依法行政为目标,狠抓发动,突出重点,注重普法工作的质量和社会效率,加大力度开展“四五”普法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全镇公民的法律素质,有力推进了依法治镇工作进程,促进了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和谐健康发展,为创建“平安大仪”、服务“两个率先”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实现镇党委政府确定的“大干三五年,建设新大仪”宏伟目标构建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回顾“四五”普法依法治镇工作,我们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普法依法治镇网络体系

在“四五”普法工作中,组织领导是关键,是为“四五”普法工作铺平道路、定好方向的决定因素。我们主要通过五个方面落实基础性工作:

一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党委政府始终把普法依法治镇工作列为年度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将它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列入正常性、长期性工作。根据仪征市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结合本镇实际,制订了《大仪镇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四个五年规划》和各年度实施意见,将工作指标层层分解,压力层层传递,具体落实到人头,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纳入综治管理的责任考核,促使“四五”普法依法治镇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是健全完善普法网络。建立了以书记为组长,分管政法工作的领导为副组长,综治、司法、公安、共青团、村建、国土、计生、妇联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四五”普法依法治镇领导小组,坚持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工作制度、会议制度、考核验收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日臻完善,形成了主要领导直接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小组成员协助抓的长效管理机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司法所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分析、检查、研究、交流普法工作,查找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各种措施。办公室定期例会,部署每一阶段工作,听取各成员单位的依法治理工作情况汇报。五年来,我们还根据各个阶段中心工作的变化和人员变动的实际,及时抓好领导小组的优化调整充实工作,做到机构常设,队伍常在,工作常抓,思想到位,认识到位,措施到位,为普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三是狠抓宣传发动。“四五”普法的开展是法制宣传教育更高的一个台阶,需进行大力宣传,营造更加和谐的氛围。我们高度重视,把宣传发动作为启动的中心环节来抓。为在全镇上下营造更好的“四五”普法工作氛围,镇党委、镇政府召开“四五”普法动员大会,全镇党员干部和各界代表200余人参会,大张旗鼓地宣传从中央到地方的有关文件精神、决议及“四五”普法的目标、任务、对象、方法、步骤、要求等。在宣传发动阶段,还开辟宣传栏,书写和张贴各种标语、悬挂横幅,播放电视字幕,还组织司法、综治、公安等部门利用集市在街头设点开展法律咨询,进行图片展览。通过宣传发动,统一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提高了人们对“四五”普法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使“四五”普法有了非常扎实的群众基础。

四是齐头并进,职能部门工作深入开展。“四五”普法依法治镇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镇各行政执法单位、职能部门高度重视法制宣传工作。计生办、民政科、国土所、司法所各司其职,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定做各种固定或流动宣传展牌,填补学法的视觉空间。各相关部门还利用逢集在集镇进行法律咨询和巡回展出,接受教育的师生群众达二万多人,收到良好的普法效果。及时宣传部门法律法规,注重法制宣传的成效。

五是人大监督有力。镇人大在每年的工作计划中明确提出,对镇普法依法治镇和各单位、部门依法治理工作定期审议,实施监督。“四五”普法期间,镇人大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听取并审议了我镇XX年、XX年“四五”普法依法治镇实施情况,XX年国土所执行《土地管理法》工作情况,XX年村建所贯彻实施《江苏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情况,XX年镇教委贯彻执行《教育法》工作情况,并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有力地促进了我镇“四五”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强化基础保障,强势推进“四五”普法工作

经济项目建设是生产力,稳定也是生产力,这是全镇上下形成的一致共识。法制宣传教育的目的是促使社会和谐稳定,也是建设法制社会的必由之路。为使普法工作落到实处,镇党委、镇政府舍得投入,强化基础保障,具体做法是:

一、加大经费投入。我们严格按照年人均0.5元的标准,每年从镇有限的财政中拨出普法专项经费,并逐年递增,用于正常性的普法宣传及依法治理。

二、建立普法讲师团制度。造就一支团结奋进、领导有力、业务精良的普法师资队伍,是搞好“四五”普法教育的关键。我们聘请了法律基础好、授课能力强、热爱普法工作的十余名同志为镇普法讲师团,并多次选送工作人员到扬州、仪征参加各类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培训,培养了一支素质较好的师资队伍,为“四五”普法有效地开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力资源条件。此外,还先后邀请有关专家来镇举办各类培训班,专题讲授与“三农”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来自全镇的机关干部、村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同志共多人次参加了培训。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情况汇报_工作汇报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部长,乡村,全文共 2131 字

+ 加入清单

“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情况汇报

“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

工作情况汇报

按照省委关于开展“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的部署,我市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层层动员,狠抓落实,各项工作进展顺利。1月10日前,盛市、县、镇四级共5109名干部(其中省派37名、市派305名、县派1365名、镇派3402名)全部进驻农村,在较短时间内安好“家”,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办好事实事,与基层干部群众“同劳动、同学习、同工作”,以良好的作风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受到广大群众的肯定。

我市干部驻村工作的总体特点可用5句话概括:市委高度重视,目标任务明确,工作措施有力,工作氛围良好,督促检查到位。

一、市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部署。一是及时成立领导机构。省委召开动员会后,市委高度重视,迅速成立由李嘉副书记为组长的“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县(市、区)委也及时成立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确保工作腥俗ァ⒂腥斯堋?/span>市、县财政专门核拨工作经费和驻村干部生活补贴,为驻村工作提供经费保障。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领导责任到位。市委书记刘日知经常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并对如何抓好落实作出重要指示。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李嘉亲力亲为,对干部驻村工作精心策划和部署。二是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市委领导多次主持召开各种层次的会议,围绕如何组织干部驻村,干部下去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市结合实际,围绕“三查两建一发展”的工作主题,制定了干部驻村工作的实施意见,下发了《关于组织第一批“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有关问题的通知》(梅市组字[~]34号),明确了干部驻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时间步骤、工作主题、目标任务、内容方法等。各县(市、区)根据市委的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也分别制定出各自的工作方案,并根据方案认真抓好实施。三是召开会议,层层动员。12月10日,市委专门召开动员大会,市五套班子领导,市直和中央、省属驻梅单位一把手,各县(市、区)党政一把手以及各乡镇党委书记参加了会议。刘书记作了讲话,提出三点具体贯彻意见。12月16日,市委召开工作会议,市委副书记李嘉出席,对全市组织“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暨在党员中开展“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进行具体部署。各县(市、区)也层层召开动员大会和工作部署会议,迅速传达盛市会议精神,结合实际抓好驻村工作的落实。

二、认真抓好培训,明确目标任务。一是精心挑选队员。我市年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下的村有1438个,按照省委的部署,我市要组派1438个工作组,还有621个村要各派1名驻村干部,需从市、县、镇三级共抽调4935名干部。我市各县(市、区)和市直各单位坚持从实际出发,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把选派驻村干部同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结合起来,精心挑选,严格把关,选派政治素质好、作风扎实、事业心责任感强、有一定工作经验、有培养前途、能独挡一面开展工作,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的党员干部驻村。共选派驻村工作组1467个,选派干部5109人,分别比省分配人数增加9个和51人。二是层层抓好学习培训。1月6日,市委采劝以会代训”形式,对市直和中央、省属驻梅单位第一批驻村干部共350人进行了培训。通过培训,使驻村干部明确8项工作目标和10项工作任务。8项工作目标即:贫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每个村培养3名以上后备干部;每个村发展3名以上党员;为每个村办3件以上实事;解决一批影响农村稳定的问题;培养一批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输出一批富余劳动力;建立完善一套长效的工作机制。10项任务即:一是在党员中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二是在群众中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开展创建文明村活动;三是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四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五是指导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六是培养农村后备干部;七是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八是协助做好农村社会稳定工作;九是力所能及地为农村办实事好事;十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此外,针对来自市直和中央、省属驻梅单位的驻村干部,大部分到基层特别是到农村学习锻炼的机会少,对农村工作不够熟悉的实际,培训会还专门邀请了梅县县委常委、雁洋镇党委书记丘瑞清,蕉岭县三圳镇芳心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谢建祥谈工作体会和经验,为驻村干部讲课,使驻村干部做到“三个清楚”,即清楚全市农业、农村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情况,清楚镇、村工作的基本情况,清楚农村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三是隆重举行欢送仪式。1月6日培训会结束后,我市举行了第一批驻村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欢送仪式。市委组织“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为驻村干部赠送了《梅州市驻村干部工作手册》并授旗。李嘉代表市委寄语驻村干部,在驻村工作中做到工作好、生活好、形象好,让驻村工作成为事业进步的新台阶,人生历程中最难忘的时光。各县(市、区)也分别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欢送仪式,为驻村干部详细介绍县情、镇情、村情,勉励驻村干部扎实做好工作。全市驻村干部于~年1月10前全部到点开展工作。

共5页,当前第1页12345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乡镇2024年第二季度工作情况汇报_工作汇报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585 字

+ 加入清单

乡镇2019年第二季度工作情况汇报

2012年,我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扩大)会议精神,紧密结合我镇实际,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部署,力促“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全面增强经济社会综合实力。1—3月份完成财政收入71.7万元,占全年任务的25%,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5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003万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20万元,工业用电量49万度。工业、农业、新农村、街道建设等方面运行良好,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业经济

2012年以来,我镇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强力推进招商引资,2012年招商引资任务为1.8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75亿元,固定资产投入3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000万元。为完成任务,我镇细化分解指标,镇科级干部每人引资任务1000万元,副科级干部每人500万元,每个行政村引资300万元;实行月通报、季调度、半年小结、年终考核制度,完善工作考核奖惩体系。

目前全镇四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第一季度实现产值5003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376万元,招商引资第一季度签约项目3个,分别是自来水厂、航空育种、粉丝厂;在建项目1个,为电瓶车组装厂;意向项目2个,分别是家具厂、朱山养殖观光园,签约协议引资45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500万元。

二、城乡建设

1,新农村建设克难推进。今年以来,全镇新农村建设在克服各种困难中稳步推进。目前,大位安置点185套已大部竣工;杨圩安置点37套二层已封顶,正进行门窗安装及墙粉刷;周英圩安置点46套一层已封顶;中前甄安置点88套已基本结束,已有近半农户入住。为切实推进工程建设速度,我们采取二监督一调度制度,即每五天现场查看工程进度,每五天村汇报购房款上交进度,每周一调度,全力解决出现的问题。

2,街道建设初见成效。扭转了镇南街这条南北路多年齐路逢集、占道经营现象,划行规市走上正轨;街道清洁卫生面貌有所改观;街道亮化于2月底完成。

三、现代农业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全镇重点治理朱沟和小梁治理片,朱沟长10.5公里,西起三葛村,东至老濉河,流经三葛、红旗、小梁、三陈四个行政村,总土方15万方。小梁治理片南起界牌陈台沟,北至小梁,南北长2150米,东西长750米,主要为治理中沟7条,小沟12条,总土方4.8万方。土方工程已完工,桥涵配套目前已建成14座,按计划正在积极进行中。马厂、蒋杨、朱山、陈圩、红旗等村也都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工作。

2,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积极申报瑞林木材加工厂申报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已在积极申报当中;做好航空育种前期准备工作,航空育种是由朱明凯同志负责引进投资,拟租用土地5000亩,前期租用土地XX亩,目前已与镇政府签订投资意向书,待首批款项打到,即开始开展租地丈量和农户签订合同等工作。

1-3月份,全镇在安全生产、信访稳定、民生工程等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排查安全隐患;认真做好群众来访接待工作,全镇信访量不断下降,部分上访老户矛盾得到了妥善处理;校车安全、危房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贫困监测调查等工作也都按要求、按程序进行。

存在问题:1,工业方面:引进的工业企业规模较小;镇里没有创办工业园区,企业分散,不能形成聚集效应;招商引资多集中在集镇开发方面,引进的工业企业较少。2,城乡建设方面:新农村建设后续推进缓慢,街道建设和开发才刚刚起步,成效不显著。3,现代农业方面: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偏少,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

下步打算:认真对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细化各项指标,实行倒逼制度,加快工作进度,狠抓工作落实,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推进招商引资、农业产业化和城乡建设等各项工作,力争全镇整体工作上台阶,全年工作有亮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乡镇清理吃空饷问题情况自查报告_自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337 字

+ 加入清单

乡镇清理吃空饷问题情况自查报告

根据文精神及关于清理吃“空饷”问题的督办要求,我镇扎实有序开展了专项清理吃“空饷”工作,现将开展该项工作的情况小结如下:

1、高度重视,成立专门领导小组。

为了使我镇清理整治吃“空饷”工作顺利开展,镇党委、政府成立东山坝镇清理整治吃“空饷”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副组长由镇长 、党委副书记 、纪检委书记 、组织委员担任。抽调办公室、组织、纪检等部门人员为成员。

2、广泛宣传,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清理工作。

我镇党委政府根据有关编制政策认真开展自查,召开全镇机关干部专题会议,宣传好对清理整治吃“空饷”问题的意义和清理范围、对象及重点。

3、结合“加快发展、重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认真开展了清理整治工作,经过自查,我单位没有吃“空饷”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峄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报告_情况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4944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峄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报告

关于峄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报告

近几年来,我区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转变就业观念,不断拓宽就业空间,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积极培育就业载体,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目前,全区16.5万农村劳动力已有7.1万人转移到二三产业,其中外出务工人员2.3万人,农村非农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73.2%。

(一)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农村劳动力陈旧的就业观念。我区的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初期大多是以投靠亲友为主,属于小规模、零散的盲目流动,经济效益不明显。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思想落后、就业观念陈旧,对外出就业存有偏见、怕上当受骗、怕有风险,宁肯在家受苦受穷,也不敢走出去。虽然目前有所好转,但仍存在小富即安、不愿外出的观念。为改变这种陈旧的就业观念,区劳动、农业部门在全区范围内经常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采取发表电视讲话、现场采访、制作专题、开辟专栏等形式,宣传政府对外出就业的优惠政策和规定,打消人们外出务工的种种顾虑,鼓起他们走出家门的信心和勇气。今年1—10月份,共发放宣传单和用工信息30000余份,制作专题节目3期,区委、区政府有关领导亲自到场欢送外出务工人员5次。同时利用外出务工致富典型开展宣传活动,有计划地组织这些先进典型到城乡巡回报告,大力宣传外出务工致富和返乡创业的先进事迹,通过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从而在我区农村营造了“外出务工光荣,劳务输出致富”的浓厚舆论氛围。

(二)打造经济平台,创造转移空间,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我区将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积极培植就业岗位,加快农民非农化进程,作为促进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措施,采取各种手段,引导更多的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一是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就地转移一批。把农业产业化作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关键环节来抓,采取培强做大一批、引进新上一批、巩固发展一批的办法,培植一批农字号农业龙头企业,全区现已形成源大实业、东方变性淀粉、海石花蜂蜜、小杂粮加工、天缘乳业、盛源食品等农产品加工企业20余家,培育粉皮、地瓜枣等农产品加工专业村8个,专业户200余户,带动转移农村劳动力近1.3万人。二是壮大民营经济,就近转移一批。按照强产业、壮载体、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将民营经济发展与镇(街)企业改制、小城镇建设、招商引资有机结合起来,出台各项优惠政策,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今年1—10月份,全区新上招商引资项目109个,完成实际到位资金11.33亿元;全区新上及续建技改项目91个,累计投入资金4.64亿元;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000户,增加劳动力就业岗位12000余个。三是发展工业经济,吸纳转移一批。围绕工业兴区计划,坚持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膨胀经济规模的重要举措来抓,突出抓好续建和新建项目的落实。今年全区40个重点项目,已开工建设38个,开工率95%,累计完成投资11.3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78.9%,其中过亿元的项目6个。截至目前,全区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2.23亿元,同比增长31.81%;实现销售收入44.92亿元,同比增长72.61%。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今年以来,全区新增农村在岗职工1500人,其中分布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矿山企业的工人劳动力达1000余人。四是致力发展服务业,拉动转移一批。把服务业作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行业,在加快发展餐饮、流通、维修等传统服务业的同时,立足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中介等新兴服务业。目前,全区从事商业、运输、餐饮的农民已近2.6万人,已形成运输专业村22个,商饮服务专业村19个,庭院经济专业村17个。五是建立健全农民中介协会,带动转移一批。坚持“因地制宜、积极引导、规范运作、强化服务、促进发展”的原则和“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强农民中介组织建设,带动了全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今年以来,全区新成立无公害蔬菜产销协会、养殖协会4个,全区已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32家,入社农户7143户,带动农户30306户,帮助农户平均增收3900余元。

(三)发展劳务输出机构,健全输出信息网络,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输出。一是规范本地劳务输出机构。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通过市场就业,有效解决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建设要求,加大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在原峄城区劳务输出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人力资源合作中心,专门负责劳务代理和劳务输出的管理服务工作,实现内供与外输的合理配置,达到资源共享,有偿服务,互惠互利。推行了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指导、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劳务输出、失业登记等“一站式”服务,把人力资源市场建成了峄城区的人才和劳动力的交易集市。严把民办中介机构资格审批关,实行劳务输出定期回访,建立劳务输出纠纷处理机制,及时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在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外出务工人员解除了后顾之忧。二是建立驻外劳务输出机构。在用工单位需求量大且外出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地区,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并健全驻外劳务输出服务机构,负责务工人员的跟踪管理,协调劳务关系,解决务工人员的一些实际困难,开拓新的用工市场,切实做到“输出有组织、流动有服务、权益有保障”。目前,我区已在黄岛、南京、苏州建立3处劳务输出基地。三是健全劳务输出信息网络。以区人力资源市场为主体,以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为依托,以村级信息员和驻外劳务输出服务机构为延伸,充分发挥镇(街)劳动保障事务所、村级信息员的作用,摸排富余劳动力情况,建档立卡,建立基本数据库,变以前的被动报名求职为主动推荐择业,形成了劳务接收地、劳务中介组织、劳力输出地之间互通信息、密切协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输出信息网络。今年以来,除镇(街)保障所外,还在徐楼、桃花、邵楼三个村 (居)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截至目前,全区共聘任村级信息员423人,并为其颁发了信息员证。

(四)整合教育资源,强化技能培训,打造峄城劳务品牌。劳动者素质偏低、技能单一是制约就业再就业的瓶颈。为此,我区一直把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基础性措施来抓,制定了先培训后输送的输出机制,以培训促输出,以输出带培训。一是整合教育资源。今年以来,我区以实施国家级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为契机,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实行“订单”式培训,为农民提供实用技术、信息咨询服务,提高了农民就业和择业能力。围绕该工程实施,全区确定培训基地6个,规范劳务中介机构8个,设立劳动保障联系点7处,配备兼职联络员130人,形成了组织严密、功能齐全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网络。二是加强技能培训。进一步膨胀教育规模,加大职业教育力度,充分发挥职业中专培养专门实用人才方面的作用,根据企业和市场的用工需求,进行订单培训,实现了市场需要什么样劳动者,就培训什么样劳动者,企业需要什么工种,就培训什么工种。近年来,依托区就业训练中心、区职业中专累计对1200余名务工人员进行了系统的技能培训,逐步实现了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培训农村劳动力2000人,就业安置率在到90%以上。其中,为无锡华丰公司培训的陶瓷彩工150人,月工资都在1000元左右。三是开展诚信教育。在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法律常识、择业观念、竞争意识、社会生存能力和安全知识教育培训的基础上,重点对输出人员进行诚实守信教育。区劳动保障局还编印了《外出务工人员须知》小册子,发给每个外出务工人员。通过狠抓以诚信为重点的宣传教育,全面提高了外出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峄城外出务工人员深受各用工单位的好评,先后有600余名获得先进生产者称号,180余人走上了生产班组长、车间主任等重要工作岗位,树立了峄城外出务工人员的良好形象。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一)强化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体系。进一步膨胀职业教育规模、大力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充分发挥职业中专培养专门实用人才方面的作用,加强专业技术教育。充分利用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广校、镇(街)成教中心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的场所、设备和师资力量,搞好对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教育、专业技术教育、岗位定向教育,争取使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都能掌握一两门专业技能。鼓励引导各级培训机构和各类职业介绍所主动与当地及外地大中城市用工单位签订合同,确定用工岗位,根据岗位工种要求,有针对性地对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进行基本技能、技术操作规程等方面的培训,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二)广开输出渠道,努力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一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就业潜力。围绕培植蔬菜、林果、畜牧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运销产业。同时,进一步加快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地得到就业。二是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实现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进一步创造环境,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兴建劳动密集型企业,引导本地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大力发展加工制造、商贸餐饮、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等农村二、三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进一步放开政策,放宽限制,扶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之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载体;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把小城镇同引导民营企业合理聚集、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村服务业有机结合起来,繁荣城镇经济,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三是积极扩大劳务输出,切实畅通农民工异地就业渠道。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劳务输出管理服务网络,加强区域劳务协作,在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和我省青烟威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建立劳务输出机构,形成劳务接收地、劳务中介组织、劳务输出地之间互通信息、密切协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积极引导各类中介组织与外地劳动力市场建立合作关系,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力输出合同,扩大劳务输出规模。

(三)依法维护权益,保护和调动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认真做好农民工的维权工作,成立专门的农民工维权机构,认真清理对农民工的各种不合理收费,严禁乱收费和超标准收费;监督用工单位与农民工签订规范有效的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规定农民工工资支付标准、支付形式、支付时间等内容。加大对侵害农民工权益案件的查处力度,及时受理劳动争议,对招工后不办理用工手续、不签订劳动合同、恶意拖欠和克扣工资、随意延长工作时间的用工单位,依法严肃查处。

(四)加强领导,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创造宽松环境。牢固树立转移农村劳动力也是政绩的观念,加强对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领导,切实把劳动力转移工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一是落实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责任制。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农业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大事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切实抓紧抓好。二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在积极申请省、部级项目,争取培训经费的基础上,集中使用现有科教兴农、农业标准化、土地复恳等资金,依托生产培训项目,向农村劳动力转移倾斜。研究切实可行的经济补偿机制,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实行补贴或奖励,对承担培训费用困难的农民,可区别情况采取减免培训费、就业取得收入后补交培训费、贴息贷款等方式支持其参加培训。三是积极搞好就业服务。尽快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培训资料库等,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信息引导,提供技术支撑,开展全方位服务。在户籍管理、承包地流转等方面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降低农民进城入镇成本,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合理有序流动。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土地流转制度,维护进城务工经商农民的合法权益。积极培育转移典型,加强分类指导,及时总结交流,示范推广,跟踪服务,推动农民转移致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情况汇报_情况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880 字

+ 加入清单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情况汇报

为了摸清我乡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对全乡留守儿童的生存、发展状况作详细了解,进一步做好我乡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乡关工委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对全乡农村留守儿童开展了一次专题调研活动,本次调研采取问卷式、访问式的调查方式,对全乡11个村委会及乡中小学的父母连续外出务工四个月以上及全年累计外出六个月以上的0-18岁(不含18岁

)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作了深入详细的了解。现将本次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乡位于县东南部,距县城82公里,国土面积561.38平方公里。全乡辖11个村委会、116个村民小组,现有常住户数6402户、人口27063人。其中农业人口5870户、25511人,占总人口的94.27%;非农业人口1552人,占总人口的5.73%;人口自然增长率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8人。,全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5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40元。

通过调查,全乡截至XX年5月农民工输出总数6767人, 0-18岁(不含18岁)的农辶羰囟苁?740人,其中男生949人,占54.5%;女生791人,占45.5%;男女生比例约为1.2:1。经过对全乡11个村委会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0-18岁(不含18岁)留守儿童中,在校生有1130人,占64.9%;家庭条件较好的有314人,占18%;生活难以保障的有380人,占21.8%;隔代监护有843人,占48.4%;寄养监护有222人,占12.8%。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特点

(一)数量多,比例大,且呈上升趋势。根据本次调查统计,截止今年5月,我乡留守儿童总数已达1740人,加之今年干旱,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多,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呈上升趋势。

(二)分布广,不均衡。从统计分析,我乡11个村委会均有农村留守儿童,但分布不均衡,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多的村寨,留守儿童数量多,所占比例高,反之则低。

(三)留守早,时间长。我乡0—6岁(不含6岁)的留守儿童数有505人,占29%;6—14岁(不含14岁)有857人,占49.3%,14—18岁(不含18岁)有378人,占21.7%。从中不难看出,0—14岁(不含14岁)的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大部分留守儿童中,在其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外出打工。

(四)与父母联系少、见面难。我乡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主要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联系,其中也有少部分从不联系。每年能与父母也只能见上一面,其中多年才见一面的情况也存在。

(五)家务繁重,自理能力增强。调查中,有45.6%的留守儿童放学回家要承担烧火做饭、洗衣服,割猪草、养猪等家务。也因此,有56.3%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

(六)自我监护人年龄偏小,生活困难。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有部份父母双双外出务工,又无祖辈和亲威、朋友依靠的留守儿童,全部生活自理,非常艰难,如果没有学校老师和邻居的帮助,他们的生活都存在问题。

三、农村留守儿童在生存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留守儿童生活方面

留守儿童家庭经济收入比其父母打工前有所提高,但留守儿童的生活水平却没有随着家庭经济能力的增强而有所提高,相反,生活质量却处于下降趋势。一是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戚抚养,没有父母很好的生活照顾,部分留守儿童营养存在不足,身体健康受到一定损害。二是部分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身体不好,反过来还要孩子照顾他们,致使留守儿童过早肩负起家庭重担,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三是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多半只管孩子吃饱穿暖,孩子的生理等问题往往被忽略,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生理快速发育和变化期的女孩子,由于父母特别是母亲的缺位,使她们缺乏生理卫生方面的指导和关怀,加之农村学校对生理卫生课不够重视,使一些留守女孩在初潮期心理产生恐慌。

(二)留守儿童心理方面

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到位,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接触太少,导致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三)留守儿童道德行为方面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父母约束,而祖辈们往往文化层次较低,对孩子比较纵容溺爱,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部分留守儿童出现打架斗殴、抽烟喝酒、沉迷于网络等不良行为。

(四)留守儿童安全方面

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年龄小,不能照顾自己,其监护人上山劳动,还有的年龄比较大照顾自己都困难,加之临时监护人安全保护意识不强,致使火灾、车祸等意外伤害事件时有发生,患病却得不到及时医治,孩子的安全问题存在诸多隐忧。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乡镇防汛抗旱工作检查情况自查报告_自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520 字

+ 加入清单

2018乡镇防汛抗旱工作检查情况自查报告

根据昭区防汛指〔〕5号文件要求,我乡迅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调整充实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落实防汛抗旱责任,成立防汛抗旱安全检查小组,对辖区内的河道、水沟、集镇防洪抗旱工程、设施、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乡地处区西北部,距离城区131公里,辖区面积53.4平方公里。全乡辖6个行政村,110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彝、苗三种民族3095户12804人。乡属于资源性缺水及工程性缺水较突出的乡镇,耕地面积7693.2亩(人均不足0.7亩),灌溉面积4000余亩,其中余亩靠跳墩河水库灌溉,另外余亩靠二坪灌渠灌溉。

自9月以来,我乡遭受严重干旱。截止4月14日,全乡110个村民小组受旱,小春农作物受旱已达3750亩,轻旱1480亩,重旱 1519亩,干枯751亩;经济作物:花椒轻旱2800亩,严重受旱4460亩,干枯1300亩;核桃轻旱1800亩,严重受旱6100亩,枯死2100 亩;有户,8417人、6387头大小牲畜饮水困难;有872户,3635人缺粮。全乡因干旱导致直接经济损失约405.6万元。干旱将导致大春作物种植节令普遍推迟,预计全乡有649亩水田、6500亩耕地将缺水无法栽种。

全乡共有大小水池300余件、水窖100余口已干枯,主要灌溉沟渠有2条(二坪沟渠和跳墩河水库南干渠),只有一条能通水。全乡有84个村民小组已基本缺水,缺水人数达8417人,生活用水需到0.5~3公里内运输的有74个村民小组6342人,需到3公里以外人背马驮的有10个村小组2413人,缺水特别严重的有木厂村大竹林自然村、凉山村大箐自然村、水屯村川主庙自然村,涉及到13个村民小组353户1404名群众及1302头(只)大小牲畜的饮水困难。

二、节水抗旱工作措施

针对当前持续的干旱情况,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抗大旱保民生促和谐工作领导组,由政府乡长任组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分管领导、派出所所长任副组长,成员由相关站所负责人及各村支书组成,下设领导组办公室在乡水管站。乡抗大旱保民生促和谐工作领导组负责指导开展全乡各项抗大旱保民生促和谐的各项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一)认真召开抗旱救灾会议,抓好贯彻落实。首先,召开班子会议,认真传达2月23日全省抗旱救灾电视电话动员大会精神、2月25日区委三届十四次全委会议精神及区纪委三届五次全委会议精神,对省、市、区委、政府提出的抗旱工作会议精神及要求认法及成效

针对持续发展的严重旱情、旱灾,县防汛抗旱指挥部领导高度重视,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安排部署下,从去年汛末以来,相继启动了三个阶段的抗旱救灾工作。

第一阶段(10月20日至12月30日),全力做好库塘蓄水挖潜增蓄和加快冬春水利建设工作。结合雨季提前结束、降雨严重偏少的实际情况,10月下旬,我县在确保中、小型等蓄水工程安全运行的前提下,采取及时下闸蓄水、维修外流域引水渠等措施,不断挖潜蓄水潜力,投入增蓄资金35万元,经过100多天的努力,全县库塘蓄水量由9月中旬的5458万m3增至12月底的6969万m3,增加了1511万m3,仅小河尾水库和白格龙水库就增蓄了58万m3,超州防办下达的蓄水任务969万m3。为提高水利工程的抗旱能力,县水务局和各乡镇党委、政府加快了冬春水利建设和水利设施维护进度,确保了饮水和灌溉工程发挥最大效益。到12月30日止,新建了220口人饮小水窖和19件34.9km管引工程,修复了水毁水利工程122件,修复供水管道2.476km,完成了27件中型、小型水利工程的疏通岁修,为保水抗旱、服务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提供水利保障。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农村女党员发展现状情况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党工团,全文共 4988 字

+ 加入清单

农村女党员发展现状情况调研报告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受市场机智资源配制优化作用的影响,农业人员的非农转移逐年增多,农业女性化程度日益明显。面对新的形式,农村女党员群体状况如何?农村女党员的发展状况如何?农村女党员发挥作用如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妇联在培养发展女党员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带着这些问题,我县妇联就全县农村女党员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 农村女党员现状:

1、 农村女党员情况

我县现有农村党支部120个,共有农村女党员 448 人,占党员总人数的12%。

2、 农村女党员发展情况

全县农村共有女入党积极分子66名,占总数的9%,平均年龄31岁,年发展党员3名,无女党员的村级组织数为1个,无女入党积极分子的村级组织数为62个,发展党员中无女性倾斜政策。

3、农村女党员整体作用发挥情况

通过调研,由于我县各级党委重视农村妇女致富能人中培养发展党员工作,女党员在农村各项事业中发挥四个模范作用,充分展现了新时期妇女党员的风采。

一是勇挑重担,做脱贫致富领路人。几年来,各级党委大胆培养和启用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女致富能手,女能人担任农村干部、企业负责人,培养出一批谋划型、实干型、知识型、开放型的妇女干部。格图营村委会委员、妇代会主任鲁瑞清利用当地资源引进资金和丈夫一起建起韩祯砖厂,年利润30万元;董家营支部书记关国清带领班子成员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为民办实事,投资50万元修绕村砂石路4.9公里,投资15万元建扬水站,投资45万元衬渠3.8公里,协调上级民政部门为90名孤寡老人领取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同时自己利用董医、开门诊的有利条件,经常为村民义务看病,被群众一致称为“女能人、贴心人、好干部”。

二是带头示范,做科技致富的带头人。以实施“科技致富工程”为主题,在农村广泛开展“双学双比”活动,组织女党员带头学习高科技、经营管理、法律法规等知识,有效提高了农村妇女特别是女党员的种养技能和市场意识,许多女党员成为发家致富的能手,成为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带头人。全县现有“双学双比”示范基地5个,创办了以葡萄庄园、黄河炖鱼为一体的旅游业农家餐馆30多家,以种养殖为主的基地20多家,在她们的带领下,基地充分发挥出了科技示范、辐射带头作用。

三是无私奉献,做扶贫济困的贴心人。以创建“奉献社会,关爱他人”为主题,开展“争做新女性,树立新形象,巾帼助困,情暖千家,扶贫济困送春风”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头和辐射作用,激发女党员无私奉献的工作热情。如双河镇组织了一支由女党员、女干部、女能人组成的“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经常性的慰问、帮扶活动,义务担负起 户孤寡老人、病残人和其他弱势群体的救助工作,为他们办好事、办事实,受到群众的一致称赞。

四是艰苦创业,做个体经营的探路人。协调有关部门,举办妇女手工编制、美容美发、经济人培训班等技能培训。如双河镇哈啦板申女党员贾小清从开小卖部做起,经过几年奋斗又创办了农家餐馆,并和丈夫一起搞起了小工程队,成为远近文明的女能人。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女党员在经济建设中,在参政议政中,在乡风文明建设中都发挥出了一定的作用。

4、 农村女党员发展存在问题

一是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素质偏低。120个行政村中的448名女党员中,平均年龄45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33名,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56名,初中文化程度的326名,小学及以下的有33名,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她们只能掌握简单的实用技术,理解政策、自身发展和服务群众的能力较弱。

二是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120个行政村中的448名女党员中,只有致富带头人75名。从参政议政的情况看:进两委的仅有86人,担任妇代会主任的有84名,有致富带头人75人,有102名担任村计生助理员,只有一个女支部书记和女村委主任。

3、培养发展工作不到位。调研发现,女党员平均党龄XX年,有些村一直未发展女党员。

总之,当前农村女党员队伍现状就是“五多五少”。即年老的多,年轻的少;学历低的多,学历高的少;外出流动的多,在家的少;不任职的多,任职的少;从事打工、经商的多,从事家务、村务的少。

二 、 形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分析

形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但主要有以下几点: 制约农村女党员队伍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具体的原因:

1、基层党组织认识不到位,对女党员发展工作不够重视。女党员发展工作未能引起农村党支部的高度重视,一些党支部对发展女党员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发展党员工作是党建工作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的重要工作,而只是片面认为只要经济搞上去,其他一切问题均迎刃而解,“无暇顾及”党员发展,特别是女党员发展工作,导致很多优秀的妇女没能得到及时发现和培养。另一方面,有些党支部负责人私心杂念重,尤其是村级组织,妒贤嫉能,害怕“培养了苗子,失去了位子”;有的不愿发展年轻有为的女青年入党,有意提升门坎,让人觉得高不可攀;有的独断独行,搞个人主义。这些不良因素极大挫伤了广大女青年的自尊心,影响了她们的积极性,阻碍了发展女党员工作,导致了一些有志女青年只能望“党”兴叹。

2、 农村妇女对党的认识不够,缺乏入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是许多农村妇女对家庭的认可超过对任何其他组织的认同,把贤妻良母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对党的认识十分肤浅,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生儿育女,操持家务,或只顾发展家庭生产上,不参加学习、不参加工作、不参与社会活动,社会竞争力不强。二是有些村对党的基本知识的宣传工作难以做到广泛深入,导致农村妇女对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相当贫乏,认为入了党事事处处都要起模范带头作用,还要开会、学习和交纳党费,得不到实惠,缺乏入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农村女青年外流,女党员后备力量不足。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外出和结婚。第一是外出,初中或高中毕业的女青年纷纷外出务工经商、打工挣钱,一方面由于城乡发展差距,她们大多不愿回乡,一心在外赚钱,很少考虑入党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她们常年在外,村党支部看不到、管不着,也难以将她们作为后备力量培养。第二是结婚,很多农村女青年在党组织培养未成熟时就结婚了,若落嫁本村,大多也会为了避免对男性造成威胁或对家庭造成影响,而自动拒绝组织对她们的继续培养,若外嫁异地,党组织对其的培养一般是付之东流了。

4、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阻碍了女党员的发展。主要是受封建残余思想的长期影响,农村中“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等封建观念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的深层,妇女参政是“爱出风头,不务正业”。妇女入党得不到丈夫及家人的支持鼓励,入党积极性受到打击,多数女性政治觉悟偏低,党的知识贫乏,入党认识不高,对入党不入党存在无所谓的思想,参政议政所应具备的心理和文化素质、工作经验和组织能力等在整体上劣于男性,使一些女性参政素质低、竞争力弱。

5、发展女党员机制还不够完善。虽然发展党员工作有完整的规章制度可遵循,但在农村发展党员实际工作中,仍有一些人为或工作上的失误,制度往往未能真正落到实处,对女党员的发展没有要求,没有按比例发展,而是顺其自然,一年下来一个乡镇就发展一两个党员,甚至于一个女党员也没有。

三、在培养女党员方面的经验做法

1、加强宣传。

各镇妇联将宣传女性典型放在第一位,结合计生部门的“三查一治”等活动,对“双学双比”“巾帼建功”“五好文明家庭”等活动中涌现出的女能手、女能人、好婆婆、好妻子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大力弘扬传统的中华美德以及女性自主自立的创业典型。同时,加大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文明进步的妇女观,宣传妇女参政的意义和优秀参政妇女的业绩,在女性地位及参政要求上对各级组织进行宣传。通过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更直观地认识到女性的闪光点,为培养选拔女党员、女干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抓好培训。

利用每一次例会的机会,切实加强村级女干部、女农民技术员及女党员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女干部素质。在培训对象上,重点抓好新上岗的村级女干部的业务理论知识培训;在培训目标上,着力提高女性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在培训方式上,采取以会代训及结合农技司法等部门的培训活动,理论教育与技能教育相结合,以达到提高理论水平与提高工作能力相结合的目的。

3、注重培养

把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女干部、女党员、女能手的综合素质,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工作方针,围绕“三培养”发展女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女能手。采用定期培训、发放宣传资料及有关书籍、闲时走访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女党员的教育培训力度,使农村女党员基本上都掌握一门以上的致富实用技术,大力扶持农村女党员发展产业,在种植和养殖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把女能手培养成党员。在对各村致富女能手了解掌握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觉悟高的女能手,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对符合入党条件的及时吸收入党,使她们对依靠党的政策发家致富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为党的队伍增添了新的血液;把党员女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村后备干部。在村党支部认真筛选,妇联积极推荐,党委把关的基础上,将政治素质好、管理能力强的党员女能手,按照有关规定列为村后备干部,建立档案,加强培养,待条件成熟后,及时选拔担任村干部,使村班子成员结构得到优化。

四、农村女党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为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发展女党员工作,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形成利于培养发展农村女党员的良好工作格局。一是将发展农村女党员工作的有关政策和知识列入农村干部培训内容,提高农村干部对发展女党员工作的认识。二是组织部门制定党员发展规划时要充分吸收妇联组织的意见,督促检查时经常与妇联组织联系沟通,一起研究培养发展女党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努力形成组织部门与妇联组织相互配合、共同推进女党员发展工作的良好机制。三是在制定相关政策过程中,把“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落到实处,贯穿于女党员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发展女党员,体现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同时女性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二) 努力营造有利于女党员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妇联组织的引导、培养,也是女性成长的重要催化剂。 因此,妇联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立足职能、突出特色、把密切与妇女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组织发展壮大的根基,在农村妇女中深入开展“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巾帼示范村”创建活动等,帮助广大妇女发展生产、增收致富,使之成为致富能手、家庭美德建设标兵,并切实从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妇女入党积极分子和女党员,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为发展农村女党员奠定基础;同时妇联组织要挖掘树立优秀农村女党员典型,发挥典型引路、示范推动作用,教育和引导广大妇女正确认识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认识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责任,帮助妇女打破自身思想阴影,树立政治信念,对有群众基础的妇女典型要加强教育、引导和推荐,使之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践中,主动靠近党组织,进而成为党组织中的一员。

(三)突出重点扎实做好农村女党员培养发展工作。

1、注重对年轻女党员的培养 。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农村,女党员年龄偏大,35岁以下的年轻女党员比例较少,甚至有的村出现青黄不接现象。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对年轻女党员的培养力度,打破通常观念,多渠道、多层面、全方位培养人才,使女党员队伍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在调整改革及新老交替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在农村致富能手中培养。二是在村级组织中培养。三是在妇女先进人物中培养。要在安排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以及基层干部培训时,保证有一定的妇女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真正把教育培养工作落到实处。

2、强化女党员后备队伍建设 一是充分利用党员活动阵地。通过多种形式对女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及基本知识教育,搞好传、帮、带,促使其健康成长;二是实践锻炼促成熟。基层党组织要给妇女入党积极分子定目标、交任务、压担子、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或担任一定职务,使其在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妇联要主动向党委推荐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妇女,以壮大女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从而确保党组织的纯洁性、先进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县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报告[页2]_情况通报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通报,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990 字

+ 加入清单

县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报告

(五)强化考核,逗硬奖惩。一是对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严格考核,明确了奖励和惩处措施。县委目标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2010年农村公路建设与管理工作专项目标考核办法和评分标准,对目标任务完成较好的,且得分在90分(含90分)以上的给予表彰奖励。设一等奖5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5名,分别奖励现金5万元、3万元、2万元,该乡镇党政“一把手”可按奖金总额的20%提取。对得分在80分以下的予以通报批评。对因组织领导不力、发动群众不充分、建设进展缓慢、完不成年度目标任务、不严格执行“村民自治”原则、因工作方法简单酿成严重事端的、出现农村公路建设重大安全质量问题的、公路建设与管理中严重违规违纪的、养护责任不落实影响行车安全及人民群众出行且社会反响较大的,取消评比资格,并视其情节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及责任人的责任。今年有建设项目的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一律与县委、县政府签定承诺书,明确承诺如果在农村公路建设中,不能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出现工程质量问题造成重大影响,向县委、县政府作出书面检讨并引咎辞职。二是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和县加快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对县级部门定点联系乡镇开展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跟踪督促检查,及时通报督查情况,有关工作情况将作为考核县级部门的重要依据。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各地发展不平衡。全县通乡公路建设进展顺利,但通村公路多数还停留在宣传发动阶段或备料阶段、路基施工阶段,未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二是部分建设项目质量不高。虽总体质量较往年有所提高,但部分项目乡镇、村不按技术规范操作,导致部分公路技术等级低,错车道少,工程质量不高。三是资金筹措压力大。部分山区乡镇农村公路建设成本较高,项目资金缺口大,“一事一议”筹资难。四是养护力量弱。大多数乡镇基本未配备专门的公路建设管理人才,通村公路“重建轻养”现象非常严重。

四、几点建议

一是我县山地面积广,修路成本相对较高,在积极引导群众筹资投劳时,建议上级领导应加大对我县公路建设的政策倾斜和项目帮扶。二是建议上级各部门多下拔与通村公路相关联的项目资金(如扶贫资金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高效农业基地建设项目等)列一部分用于村道公路建设。三是建议上级对以前未“十一五”规划而现在迫切需要建设的项目准予提前下达计划。四是建议随着乡道公路等级的提高,其养护资金也适当提高标准。

共2页,当前第2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年乡镇上半年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报告_情况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925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乡镇上半年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圆满完成XX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年初,中共广南县委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对县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工作报告进行分解立项督查的通知》(广办发〔〕8号),根据该通知精神,我乡结合实际,认真制定了《关于乡XX年重点工作进行分解立项督查的通知》,形成正式文件下发到各村、各单位,每项工作明

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工作完成时限。在工作中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半年来我乡重点工作的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年县委重点工作共有25项工作,我乡共涉及21项。为抓好各项工作,年初,乡党委就下发了重点工作任务分解立项督查通知,将任务分解到各村、各单位,明确具体负责人,各负其责开展工作。

二、工作进展情况

1.粮食生产。为稳定粮食生产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完成县上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我乡积极做好粮食生产工作,调运种子、化肥等物资,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全乡XX年小春及冬农播种任务44700亩,完成45550亩,其中粮豆作物面积28934亩,油料作物4500亩,蔬菜4080亩,其它8036亩,由于旱灾,产量损失近95%。推广“两杂”良种5.2万公斤,其中杂交水稻3.3万公斤,杂交玉米1.9万公斤。玉米栽种任务12300亩,完成12390亩;水稻种植任务亩,当前已移栽4450亩。优质稻种植任务10000亩,当前移栽2360亩,优质辣椒栽种任务5000亩,完成5012亩。农作物间套种任务14500亩,完成8200亩,其中:玉米间套种6400亩,水稻间套种1800亩。[莲山课 件]

2.“两茶”产业进展情况。为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进程,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业产量,提高农民收入,我乡按照县委、县政府“五大产业”发展的要求,积极动员群众搞好茶叶、油茶种植和改造工作。年内计划新植茶叶10000亩,低产改造亩。目前已对有关村组作了种植动员,由于还未到茶叶新植的季节,茶叶新植还未开始。低产茶园改造任务亩,在村格拉、革佣村汤哈、木乍村底弄等小组实施改造2120亩。油茶新植(清山、打塘)完成4000亩,占任务数1亩的33%;完成12665亩示范样板规划设计。

3.烤烟生产。为搞好烤烟生产工作,完成烤烟生产任务。年初,我乡就派工作组下村动员群众栽烟,做好烤烟生产的宣传动员工作。XX年县下达我乡烤烟收购任务 0.62万担,计划种植面积2100亩,覆盖全乡3个村委会16个村民小组288户农户,任务全部分解到村、到组、到农户,目前已完成2100亩的大地移栽工作。

4.畜牧业生产。上半年,我乡完成生猪存栏14512头,大牲畜存栏9837头,山羊存栏193只,家禽存栏39857只。 “w”病、“d”病免疫率达100%。完成牛冻精改良配种574头(黄牛171头,水牛403头);猪人工受精1410窝。开展畜牧科技培训1652人次。

5.扶贫开发工作。今年我乡整村推进项目共有2个,即那耐村委会阿歹自然村和者街村委会者专小组。现阿歹:完成主干道挡墙1500立方米,分支道挡墙1800立方米,新建安居房95户190间,改造活动室建设1栋,拉通米长的自来水主管,架通米的低压输电线路和完成95户入户电安装工程,安装95户广播电视;完成油茶产业清山打塘1500亩,完成劳务输出培训4期300人次,开展科技培训5期800余人次,者专小组已完成备沙备料。

6.劳务输出工作。为提高农民的致富本领,增强致富能力,我乡积极搞好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加大阳光工程培训力度,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积极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落实好返乡农民工培训、创业相关优惠政策,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上半年,共转移富余劳动力7127人,其中有组织输出500人,自发输出3589人,引导输出3032人,占任务的100%。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做好城镇居民保险工作,有269人办理参保手续,进一步扩大了“五险覆盖面”。

7.交通工作。今年我乡通达工程西芽丫口经者妈、那耐至者莫、者莫至新庄科、阿八公路至者街村委会、者底公路到革佣村委会。为做好通达工程建设,积极做好沿线群众的思想动员工作,现四条公路共开挖了22公里。同时,为改善人民群众出行难问题,今年以来,乡党委、政府积极筹措资金,共组织群众开挖农村公路40余公里。

8.规划工作。自4月底以来,我乡组织工作组对全乡未来五年工作进行了严密的规划,按照县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按时填写相关表册,上报编制提纲,积极编制规划相关文本,力争于6月15日前完成各项规划工作。同时,在规划中,做好城镇修编工作。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