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迁精神心得体会_2024西迁精神心得感想
听过为国捐躯的故事,看过为党牺牲的光荣历史,但是胸怀大局的“西迁精神”是二十几年来第一次听到。
无私奉献、弘扬传统,为了响党西北建设的号召,告别繁华的大上海去到一个落后的大西北,他们的这种艰苦创业、胸怀大局的精神让每一个人由衷的深感敬佩、不论过去还是现在,西迁精神永远值得我们传承和标榜。
这种精神是集体的一次选择,做西部大开发的先行者,他们不止体现了自己更高的人生价值,更向大家、向全国人名展现了他们对事业的热爱、对自己理想的追求。“西迁精神”时时刻刻都有它的光辉洒向四方,它激励着我们敢为人先、克服创业中困难的勇气,同时也激发了我们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使命和责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的事业做出有价值的牺牲是令人钦佩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坚定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信念是高大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令人敬重的。
为国家繁荣富强的事业而奋斗,“西迁精神”只是一个缩影,在祖国的脚脚落落有无数个同西迁人一样用整个生命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扎根西部、扎根基层,在这个新时代“西迁精神”永远都不会泯灭,我们要不断的学习“西迁精神”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负心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更多相似范文
篇1:西迁精神观后感_西迁精神心得感想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一重要论述,十分深刻地阐明了目前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特征,同时也指明了新时代我们党所担负的伟大历史使命。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终于站了起来,结束了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前提;新中国成立以后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20xx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xx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1%,接近联合国划分的富足标准。党的xx大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各项民生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普通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提升,社会养老保险已经覆盖9亿多人,基本医疗保险已经覆盖13.5亿人。我们实现了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
回顾历史,我们理所应当有这样的自信:“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要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体而言,要分两步走:第一个阶段,从20xx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
要实现上述宏伟目标,就必须深刻把握“强起来”的实质内涵,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数量之强与质量之强。如果说,在“富起来”的阶段,我们更多注重的是将蛋糕做大的数量之强,那么,在走向强起来的阶段,我们则必须注重发展的质量之强。为此,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产业体系,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数量和规模扩张型向质量和效益提升型的根本转变,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其中关键,是要注重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发展,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使经济发展建立在可靠、持久的基础之上。
经济之强与生态之强。如果说,在“富起来”的阶段,我们更多的是追求经济高速增长,那么,在走向强起来的阶段,我们必须补生态文明建设之课,走绿色发展之路。我国人均资源严重短缺,目前我国人均占有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占有淡水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30%。但与此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单位GDP创造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因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对中国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为了真正能够“强起来”,我们必须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花大力气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让中国的天更蓝、水更绿、山更青。
物质之强与精神之强。如果说,在“富起来”的阶段,我们更注重的是物质财富的创造以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那么在走向强起来的阶段,我们则更应注重精神财富的创造和文化建设,满足人们的精神所需。文化兴则国运兴,精神强则民族强。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精神强大是国家强大的前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同样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一个大国,我们亟须通过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培养起成熟的大国心态。与民族复兴相适应的大国心态,不是靠喊几句口号就能形成的,也不可能随着国力的发展自然而然地产生,它需要培育与涵养,需要我们静下心来以理性的精神进行反思和重建,从而奠定民族复兴的文化基础。
国内之强与国际之强。如果说,在“富起来”的阶段,我们更多的是眼光向内,通过对外开放,引入国外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促进中国综合国力的成长,那么在走向强起来的阶段,我们在注重国内建设的同时,还要更多将眼光朝外,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势必要更多地走出去,更多地参与、引领全球治理进程,更多地在国际事务中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这种负责任大国,绝不是要恃强凌弱、以大欺小、搞霸权主义,而是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世界各国风雨同舟、携手同行,共同建设人类的美好家园。
值得注意的是,实现“强起来”的阶段,既是我们攻坚克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同时也是充满风险、充满挑战的时代。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我们的目标,越是接近民族复兴的山巅,各种不可预测的复杂因素也将增多,我们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将越大。
我们曾以“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来形容中国近代走过的艰难历程,而在当下,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又是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国际潮流大势不可逆转,另一方面,单边主义、保守主义、逆全球化倾向沉渣泛起。为此,我们必须“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增强全民族清醒感、紧迫感、危机感,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和韧劲,迎接各种困难和挑战,抓住稍纵即逝的历史机遇,继续扩大改革开放,继续融入国际潮流,使中国持续走向繁荣富强,为人类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篇2:西迁精神心得体会_2024西迁精神心得感想
“妈妈,我肚子好饿。”七岁的女儿刘欣来到床前,小声地对妈妈说。妈妈躺在床上半睁疲惫的眼皮,爱理不理地答应女儿:“欣欣,等会妈妈好点了就给你弄吃的”。
王艳芳知道,自从腊月二十九日下午,在市中心医院呼吸科当主任的丈夫接到医院打来的电话以后,匆匆收拾了行李就跟着医疗队去了武汉,临走时,嘱要照顾好自己和女儿。晚上十一点,收到了丈夫从武汉发回的芳,我已安全到达武汉,随即投入了紧张的救护工作,一切安好、勿念。
到今天已经是第6天了,再也没有了丈夫的消息,王艳芳每天不知道拨打多少次丈夫手机,得到的回答都是:“对不起,您拨打的号码无法接通。”这是怎么啦,丈夫平时都是非常细心的人,外出时都会按时向家里报平安的,难道是出意外了?艳芳不敢想象,心里又急又难过。连续几个晚上都在噩梦中醒来,汗水湿透了睡衣,终于,艳芳的“眩晕症”又犯了,吃了备下的药物,也不见好转。天昏地转,粒米未进,整个身子像虚脱了似的。
艳芳强撑着身体,穿好衣服,准备给女儿做吃的,可是,打开冰箱,哪还有吃的,到柜子里翻找了一遍,只找到一盒方便面。
原来,去年过年前夫妻商量好,今年准备到乡下老家父母家去过年,所以,家里就没有准备年货,待春节过后上班才买。谁知全国大部分省市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武汉封城了。小区管委会告知大家今年不拜年、不走动、不串门、不聚餐,各自呆在家里,家里原有的一些食物差不多都吃完了。
“欣欣,你在家等我,我上街去给你买吃的。”边说边穿上大衣,戴上口罩,准备出门。突然,艳芳一阵眩晕,“咣当”一声,倒了下去。
“妈妈,妈妈,你怎么啦,快醒醒,呜呜...…”欣欣被突如其来的状况吓哭了。
“欣欣,快开门。”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欣欣快速开门,只见两个一高一矮戴口罩的女人,头上顶着花呢帽,只露出两只眼睛,不容欣欣答应就推门进入房内,高个女人走到躺在地上的艳芳身旁,蹲下身子,双手一用力,就把艳芳抱到沙发上平躺,掐住人中,边叫边摇晃着艳芳肩膀:“艳芳,快醒醒,你怎么啦?”连叫几声没反应,矮个女孩忙着给她搓手心、手背、掐虎口。欣欣被吓得大哭不止。“妈妈,妈妈,快醒醒,我好害怕,呜呜......”
“欣欣,别哭了,帮妈妈脱衣服,我给她摁胸,做人工呼吸,快点。”
“咳…咳…”“醒了,妈妈醒了。”欣欣止住哭,叫个不停。
“艳芳,你醒过来了,吓死我们了。”高个女子边说边把一个沙发靠枕拿过来,垫在她的头上,艳芳微睁眼睛,看不清对方脸,嚅弱地问:“你是谁,怎么在我家?”
“是我们母女俩,艳芳。”高个女子边说边拉下口罩,露出半张脸,“刚才,我在厨房准备做饭,突然从窗户里传来欣欣的哭叫声,我估计是你出了问题,急忙戴了口罩过来看个究竟,发现你晕倒在地;是我太冒昧了,对不起。”
“赵娟,谢谢你,上次孩子的事情是我不对,你不但不记恨我,还来帮我,太感谢你们母女了。”
原来,王艳芳和赵娟是同层楼邻居,双方的小孩刘欣欣、周小兰经常一起玩耍,前两个月。在小区空坪上小兰玩溜车不小心撞伤了刘欣欣,刘家说周小兰是故意撞伤欣欣的,要求小兰父母赔偿所有的医药费、营养费1.3万多元,两家扯起了麻纱,由互相指责、吵架上升到打了官司,双方调解不成,自此双方各自管住孩子再也不来往,互相遇见了碰掉鼻子也不吭声,隔壁邻舍变成了仇家……
“欣欣,你快去拿糖果、倒茶,招待赵阿姨,然后再去妈妈房间办公桌抽屉里拿个红包给小兰。”
“不用客气,艳芳我也有对不起你的地方,现在说出来了,就让它过去吧,咱再也不提了,两个小孩和好让他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吧。艳芳,你躺一会,我去去就来。”
一会儿,赵娟从家里提过两大塑料袋东西,交到艳芳手中,里面有过年的大块肉、大米、面条、油、苹果、青菜等。
“赵娟,你这是……”
“艳芳,别说了,我听到了欣欣的说话,你们家断炊了,我家的年货备得多,先拿些过来让你们应急,你看外面大雪纷飞、天寒地冻,超市可能还没营业。再说你生病了,你家刘医生冒着生命危险去了武汉疫情一线,家中可不能让他担心啊。俗话说:族亲、友亲,不如隔壁邻舍亲。我们两家就不用那么生分了。”艳芳听赵娟这么说,感动的泪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叮—咚,叮—咚”艳芳的手机微信视频响了,欣欣快速把手机递给妈妈,划拉一视听:“芳,新年好,是我,你们在家一切可好?”“东啊,你在干嘛,这么多天也不来电话,我以为你出了问题,急死我了。”“芳,对不起,上次给你打完电话,手机刚好给一个赶急的病人家属撞掉,摔坏了,一下子找不到维修店,病人又多,一进隔离室半天出不来,城市里病毒在快速蔓延,这期间,工作在一线医务工作人员为了安全起见,不准与家人会面与团聚,不准外泄疫情,太忙了,让你们担心了,家里还有吃的吗?咦,怎么好像家里有客人,谁呀?”“东,是隔壁赵娟母女俩,是她们帮了我们。”说着艳芳把摄像头对准了赵娟,赵娟不好意思地挥手向刘东打了招呼。“谢谢你们,赵娟,待我回家以后再请你们吃饭……”“刘医生,不用客气,邻里相帮是应该,你在那里好好工作,放一万个心,千万别担心家里,有我呢。”“好的,好的,那就拜托你了。”
窗外,天空灰暗低沉,街头巷尾几乎见不着人,凛冽的寒风呼啸着,雪花漫天飞舞着,整个城市显得肃穆、静谧,失去了往日的活力。艳芳却觉得心里暖暖的,默默地祈祷:瘟神快点逝去,天佑丈夫早日凯旋,天佑武汉,天佑中华,天佑神州大地上的每一个人……
静寂的晚上,艳芳斜靠在床头,拿出手机,给远在武汉战“疫”的丈夫发了一条东,辛苦你了,家中一切安好,不要记挂我们,安心工作,相信党和国家,相信人民,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度过难关,迎来满眼春色,迎来万物复苏,迎来神清气爽,迎来阳光满屋,迎来一个新的更好的明天。我们坚信,春风必将吹走寒冬的凛冽,我们坚信,生命的繁华也会如约绽放。
篇3:学习“西迁精神”个人有感_学习“西迁精神”心得体会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一事引起了社会各高校的高度关注。这既是对青年学子的肯定,也是对青年学子的勉励与关切。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切讲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希望我们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目前,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形势仍然严峻,此刻,我们呆得有点烦闷焦躁的家,是很多前线人员想回而不能回的家。在这个牵动着所有国人心的春天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这次抗疫战争中,医生变成了战士,他们奋斗在一线,是与死神斗争的希望。在这些奋斗在一线的医护,社区服务、警卫人员中,有许多的90后青年党员,还有00后,他们在抗疫前线中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谱写了属于年轻人最美的诗歌,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是我们青年人的榜样。
看到这份回信,也使我们备受鼓舞,作为一名00后,我们的心中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将祖国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和使命扛在肩头,铭记在心,在学校和社会的实践中不断成长,磨砺意志品质,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的青春在奉献中绽放。我们,也应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不为医生,社会增添负担,不随便出门,戴口罩,不信谣,不传谣,勤洗手,讲卫生,为这个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同时,这场疫情,也是对我们每个人的教育。唯有正视这样的经历,在困境中汲取教训成长,才不辜负这样一场代价沉痛的历练。
正如“人类的赞歌是勇气的赞歌”所言,希望与勇气,如同珍贵的钻石般闪着熠熠光辉,在无论哪一个时代、无论哪种泥泞中,都值得我们坚守。他们的这份勇于向前、乐于奉献的精神便闪烁着这样耀眼的光芒,值得我们的学习与坚守。春天到了,我们相信疫情很快就会结束,但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做出贡献的人们,最后,向这群最美的逆行者们,致以敬佩。加油!逆行者!加油!中国!
篇4:西迁精神观后感_西迁精神心得感想
在一次培训的课堂,授课老师说起西迁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一张张黑白的老照片,记录着1956年交大西迁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校长动员全校师生西迁、西迁的选址、西北的荒凉、校区的建设、陪伴老教师几十年的箱子……
如果说这只是交大的历史,那么它就不会被更多的人铭记和传承。老一辈知识分子响应祖国的号召,义无反顾从经济繁荣的上海来到条件艰苦的西安,“党让我去哪里,背上行囊就去哪里。”为了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他们顾全大局,艰苦创业,克服种.种困难,那种浓浓的爱国情怀让人敬佩不已。迁校初期,学校基础设施不完善,到处都是土路,不仅“水泥路”“扬灰路”困扰着大家,而且学校周边没有商店、菜市场,这些生活习惯的差异也改变着他们。
他们之中许多人扎根西安,有的已经逝世,有的白发苍苍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对科研事业的热爱和人才培养的牵挂是他们孜孜以求的目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影响着年轻教师。老一辈尚在努力,年轻人又何以松懈?在安静的环境中做学问,在平淡的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脚踏实地,一心一意把工作做好,不断地付出和努力,才有后期的丰硕成果。正是由于老一辈知识分子甘于做铺路石,为了国家的发展奠基,才会培养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最终实现祖国的腾飞。
“到艰苦的环境去,越艰苦越光荣。”这是当年的社会价值观,为了祖国的发展和强大,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着。经历了国家的弱小、连年的战乱、外敌的入侵,终于迎来了国家统一。曾经人们流离失所的景象,加剧了人们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到艰苦的环境去,不仅因为艰苦的环境更能锻炼能力、磨炼意志,也是因为国家的需要。一声令下,他们无条件的执行,没有太多的顾虑,那是怎样的觉悟和凝聚力?这里有他们对党的信任和忠诚,也有希望加快国家建设步伐的迫切心情,这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时至今日,每每回想起他们当年艰苦奋斗的场景,仍然让人热血沸腾。走进新时代,西迁精神依旧仍然熠熠生辉,带领着无数人坚守岗位、淡泊名利为国家建设和企业发展做贡献。国家的需要就是那催人奋进的号角,激励着一代代人前行,走出不一样的人生轨迹。
篇5:关于西迁精神的学习心得感悟
通过学习西迁精神,我们了解到了当年交大西迁时的一些情况,也意识到这次西迁对于整个中国教育事业的巨大影响。
半个世纪前,交通大学响应国家号召,从发达的上海来到了落后的西安,并在这里修建校园,安装器材,扎根于此地。从此以后,西安交通大学一直在为国家的梦想,民族的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这中间,交大老一辈经历了太多的困难和磨炼,可以说现在西安交通大学的成就都是他们老一辈的付出换来的。当年西迁时的老前辈,他们在极其恶略的环境下,花费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校区的搬迁,并顺利开学迎新。他们的这种不怕吃苦,艰苦奋斗的精神令我们每个人感动。虽然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已经不在人世,但他们的精神永存。
传承好西迁精神,口号,文献总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很难让人真切的体会到西迁的精神内核与实际困难程度。因此,拿上一张印有“公鸡”图案的中国地图,我们开起了大脑风暴。从上海到西安,路程遥远,不可预知的因素太多太多。我们从小处细处着手,讨论关于西迁的细节,例如准备的物资,校址的选定等等。从这些讨论中,我们能够实际地体会西迁之不易。“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西迁让我们真切体会到这一点。所有的一切从零开始,这中间的种.种不易难以述尽。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体会到西迁精神的真正意义与内核。让今后的西迁精神传承 变得更加有现实意义与基础。
交大西迁现在已经成为过去留给现在的一点佳话,但这是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我们更需要老一辈交大人的西迁精神: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我们要在西迁精神的带领下,为交大争光,为祖国复兴做出贡献。
篇6:关于西迁精神的学习心得感悟
交大西迁博物馆坐落于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1956年,交通大学6000多名师生教工,响应党中央号召,满怀“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壮志豪情,主动放弃大上海的优渥生活,义无反顾奔赴古城西安,开启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教育“西迁”。64年来,他们扎根西部,改变了中国高等教育格局,始终与党和国家发展同向同行,铸就了爱国奋斗的“西迁精神”。
六十多年前他们离开了家乡,义无反顾的投入到大西北的建设当中,为西部发展和国家建设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人才。“西迁精神”诠释出西交大为祖国而生、为民族而生,党和祖国的发展需求就是西交大的奋斗目标。在深刻学习了习总书记作的十九大报告之后,我感受到了“西迁精神”与十九大精神的一脉相承。报告中习总书记专门就青年一代所承接的使命和奋斗,强调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主动实践当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西迁精神”正是老一辈的交大人在青年时期响应党的号召,满怀家国情怀,义无反顾的将青春梦想投入到家国建设当中,为国家,为人民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的真实写照。
“党让我们去哪,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老前辈们对国家、对党的奉献精神,只因党的一句号召,交通大学全体师生毅然西迁,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党的决议,党的方针指向哪,我们就走到哪;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在哪里。他们的爱国情怀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提倡。
通过学习“西迁精神”,我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不仅要努力学习,追求个人奋斗,更要将个人的自我价值实现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中。我们要更加珍惜党和国家以及老一辈大人为我们所创造的学习环境和幸福生活,明确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
篇7:西迁精神心得体会_2024西迁精神心得感想
抗击疫情这段时间,有时过得很慢,慢到半夜值班归来手要很长时间才能暖过来。有时又过得很快,快到下村没多久天就黑了。细细回味,在抗击疫情的这段时间,仿佛经历了一场特殊意义的“四季轮回”。“春”,是无限的希望。“全体脱产干部马上到大会议室集合!”镇政府大院里传来了急促又清脆的脚步声,像是出征前鸣起的战鼓声,那么的铿锵有力、催人奋进。疫情面前,每位基层干部时刻保持“备战状态”,全力以赴抗击疫情。“我老了,走不动了,把这1000块钱捐给村里,给值班人员买点吃的和用的,也算是为社会尽一份力量,相信疫情一定会过去!”,说完老人颤抖的双手把钱递给了村干部,这是一位96岁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怀着坚定的信念激励大家,要满怀信心和希望抗击疫情。“夏”,是火红的骄阳。“抗击疫情,人人有责,我也要报名……”。连日来,各村涌现出了许多“红马甲”,他们在不停忙碌着,有的入户帮助村民测量体温,有的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还有的坚持每日坐班值守。此刻,这些爱心志愿者的心仿佛在沸腾着,把行动付诸于抗击疫情,用爱心筑起了一道道抗“疫”防线。“秋”,是爱心的收获。“快下高速了,先不回家了,我直接去村里”,载着20箱84消毒液的一位
企业家在电话里对妻子讲道。八方支援,共抗疫情,疫情发生以来,越来越多的捐助送到基层干部手中,这其中有帮扶单位、爱心人士、党员、乡贤及贫困家庭,他们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只为了一个目的——助力抗击疫情。是他们,让基层干部的“粮草”更加充足,“装备”更加精锐。“冬”,是严寒的坚守。正值疫情严峻时期,大雪席卷而来,村干部、值班人员们非但没有松懈,更是自我加压、严阵以待。大家冒雪张贴温馨提示明白纸,严树正确社会舆论导向。值班人员坚守岗位,雷打不动坐班值守,24小时做好应急处理。他们,迎着飘舞的雪花,冒着刺骨的寒风,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如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千家万户。
篇8:西迁精神心得体会_2024西迁精神心得感想
为学习贯彻“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重要指示,在全市深入发掘、树立一批优秀奋斗者,激励广大市民立足本职、努力工作,20xx年5月,石家庄市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在全市深入开展“奋斗新时代 我们一起来”大型宣讲活动,掀起各地各系统学先进、当先进的奋斗热潮,为新时代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创新组织形式,活动扎实开展。此次 “奋斗新时代 我们一起来”活动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委宣传部、市直工委、市委农工委、市教育局、市国资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妇联共同主办,这样就将宣传部一家的事,变成了8部门大家的事,基本涵盖社会生活各行各业、方方面面。为给全市活动树示范、带好头,5月28日,市委宣传部在矿区人民广场举行了“奋斗新时代 我们一起来”启动暨首场讲述活动,邀请来自科研、教育、公安、地铁、企业、基层等行业的6名优秀代表走上舞台,讲述他们的奋斗故事,邀请各系统、各县市区有关领导现场聆听,将好的经验带回去,推动基层活动上水平。各系统、各县市区也纷纷举办启动示范活动,并从最基层发动,层层选拔,最终举办1-2场大型讲述比赛,使“奋斗新时代 我们一起来”活动落地生根、遍地开花,形成了很强的社会影响力。
深入发掘选拔,好故事层出不穷。市直工委将“奋斗新时代 我们一起来”活动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活动,组织全市30多家市直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奋斗者讲述活动,选拔出扶贫好干部郭士华、新时代80后财政人王新彩等优秀选手,号召全市机关干部向他们学习,做新时代奋发有为的好干部。教育系统在大中专院校中举办了5场集中活动,推出了爱生如子、桃李芬芳的艺校教师于冰,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党员“薪火服务队”等典型,并在市艺校举办了精彩纷呈的“奋斗新时代 我们一起来”文艺晚会。全市工会系统开展“奋斗新时代 我们一起来”职工风采讲述活动,石家庄煤矿机械厂全国“大国工匠”王景峰,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模、藁城区杜村党支部书记高素娥等14名优秀职工代表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不平凡的奋斗故事,激励全市职工“三百六十行、行行争状元”。各县(市、区)也从最基层发动、层层讲演,涌现了小社区实现大作为的“小巷总理”米丽英,社区群众工作的“全能民警”张雪峰,“一诺千金”好支书、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获得者刘金国等一大批的群众身边的好典型。市委宣传部将这些奋斗者的事迹进一步发掘提炼,辑印《奋斗新时代 我们一起来——石家庄奋斗者事迹选编》,树立新时代石家庄奋斗榜样,展现城市风采。
全媒体互动传播,合奏奋斗新时代最强音。市委宣传部利用全媒体平台,综合运用多种宣传方式,使好故事广为传唱,激励更多人行动起来,让奋斗成为时代主旋律,成为石家庄的精神旗帜。一是主流媒体大力宣传。石家庄日报社开辟“奋斗新时代 我们一起来”专栏,连续刊发我市优秀奋斗者事迹;石家庄电台专门制作广播节目,将奋斗故事生动地讲述出来;石家庄电视台对全市讲述活动全程播出,并利用腾讯视频等平台网络发布。同时积极向其他媒体推荐:中国新闻网、凤凰网、腾讯网、河北新闻网等重点新闻网站纷纷对活动进行了报道和转载,河北电台故事广播、河北电视台《河北好故事》发布,播出了50余期我市奋斗者事迹。二是新兴媒体创新宣传。石家庄广电新媒体中心成立专门直播小组,以无线石家庄APP为主平台,在各个平台发布直播入口,对各地各系统“奋斗新时代 我们一起来”活动进行了18场网络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超20万人次。利用市区10余块户外高清大屏和沿街显示屏,全天候发布“奋斗新时代 我们一起来”公益广告。各系统、各单位也利用自身新媒体平台,为奋斗者选手制作H5页面、微视频等,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推送、扩散,使每一位选手都成为关注焦点,成为群众身边的英雄。石家庄市还组织了“奋斗新时代 我们一起来”网络征文活动,发动广大网友写出自己心中的优秀奋斗故事;举办媒体推荐专场,从专业记者的视角发现更多的好故事、好线索。营造了人人参与聆听、人人踊跃推荐的宣传氛围。三是巡回宣讲深入宣传。石家庄市广泛成立了“奋斗新时代、我们一起来”宣讲团,组织优秀奋斗者代表深入社区、企业、学校等地开展巡回宣讲,将奋斗精神、爱与感动传递至四面八方:市总工会举办工匠精神进校园活动,组织中车集团省劳模刘志彬、石煤机省劳模王立强等10名省会十大工匠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传递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长安区举办了“长安之声”巡回宣讲活动,义务宣讲队深入全区社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晋州市成立“好故事讲师团”,选拔12名理论素质高、懂新媒体制作的优秀年轻干部,分为6个小组,进支部、下基层,担当讲述奋斗故事的“轻骑兵”。
截至目前,石家庄市共开展“奋斗新时代 我们一起来”大型活动30场,基层选拔、巡回宣讲活动600余场,参与选手近4000人,听众逾3万人。在这些好故事的引领下,更多的基层宣讲正在进行、更多的好人好事不断涌现。活动在广大市民中引发了强烈反响,有市民说:“原本觉得自己的工作、生活很平凡,自己也做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日子也就一天天地凑合下去,听了这些奋斗故事,才真正明白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只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精益求精,就一定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和共同心声。
篇9:关于西迁精神的学习心得感悟
续写爱国爱党、奉献担当的新故事
“这个视频里面有我。”当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迁博物馆外,闻讯而来的交大师生围在一起。教职工郭欣瑞当时和同事站在第一排,她在媒体新闻视频中看到自己的身影,兴奋地说:“和习近平总书记同框太意外、太激动了。”
说到当时的情景,郭欣瑞心情难以平复,她激动地表说:“习近平总书记从西迁博物馆走出来,看到我们就停下来,朝我们挥手致意,对我们点头微笑。”郭欣瑞开心地说,“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西迁精神’,把西安交大办好。我们听了无比激动和深受鼓舞。”她表示,要做好西迁新传人,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这是西安交大的高光时刻,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燃爆’了师生的感情。不光是校内,国内乃至全世界的交大校友都在纷纷热议此事。”化工学院青年学者费强教授说,现场聆听总书记的讲话,心潮澎湃,备受鼓舞,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作为一名海归学者,从交大老一辈身上感受到了爱国爱校,“西迁精神”为青年教师成长注入“精气神”。“我们作为年轻一代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西迁精神’发扬光大,勤奋工作,面对国家发展重点需求,在解决重大技术难题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以实际行动书写西迁新传人爱国爱党、奉献担当的新故事。”迁校以来,西安交大累计培养了27万名大学毕业生。有40%的毕业生留在西部工作。交大西迁奠定了西部工业发展必需的高等教育基础,打造了中国西部首屈一指的科教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听完汇报,给交大西迁极高的评价。”张迈曾说,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话语,既是对以西迁老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知识分子奋斗奉献的高度肯定,也是对新时代知识分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殷切希望。发扬传承“西迁精神”就是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因此学校提出要面向国际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的重大需求,发挥才智,服务国家。“今年学校要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再搬迁6000名研究生,总计上万名研究生将形成一支有活力的蓬勃向上的研究大军。相信未来交大人将继续作出新贡献,创造属于当代人的历史功绩。”张迈曾充满信心地说。
篇10:大学生学习西迁精神心得体会
交通大学西迁,是一次响应祖国号召、跨越大半个中国的“行军”。1956年,面对“交大西迁”的战略部署,师生们义无反顾登上列车,从繁华的黄浦江畔奔赴千里之外的黄土地。不到半年,6000多名交大人汇聚西安;仅一年多,新校园从麦田中拔地而起。此后,扎根在三秦大地上的西安交大成为祖国西部的科技高地,累计培养大学生23.6万余名,投身西部建设者达10万人之众。
那时候搬迁过程异常艰苦,但是师生们都努力克服了。他们一边搬迁、一边上课,做到搬迁学习两不误。当然类似交大这样的迁徙故事绝非个例。“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当年一代人的集体选择。为“备战备荒”,数以千万计的建设者奔赴“三线”地区,内地工业产值的比重显著上升;为开垦戍边,百万“知青”向人迹罕至的东北荒原进发,“北大荒”变成“北大仓”;为研发“两弹一星”,一大批科技精英隐姓埋名扎根茫茫戈壁,“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终于石破天惊蘑菇云冲天而起……军人、农民、知识青年、科学家,他们的身份或许不同,但都投身时代洪流,去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用青春书写了那段中国人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的奋斗史。
祖国大地的沧桑巨变印证着建设者的丰功伟绩,亦是一座永恒的精神纪念馆。把个人得失放在国家利益后面,把个人选择融于国家需要之中,其实是一种自主选择。这种选择,鉴照着对祖国的深情大爱、对时代的如火热忱,永远在民族的精神星空中熠熠生辉。虽然,西迁故事距今已远,但西迁精神绝不能丢。
眺望前路,让我们传承好“西迁精神”,将个人的奋斗步伐深深刻印在国家发展历程之中,建功立业、再创荣光!
篇11:关于西迁精神的学习心得感悟
“哪里有爱,哪里有事业,哪里就是家”,这句话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知识分子胸怀大局,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精神,无条件响应国家号召,坚决执行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我国早期初步成功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西迁精神”的感人事例深深的触动着我,使我深刻认识到当年老教授们一边忍受艰苦的生活条件,一边还要肩负祖国赋予的重任,完成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是多么的不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年的老教授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凭借一颗爱国的赤诚之心很好的完成了历史使命。
“西迁”精神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大西北的发展建设做贡献,西迁老教授胡奈骞讲述了当年西迁、建设交大的峥嵘岁月,这一幕幕印入脑海,比电影更加真实,除了感动更多的是敬佩老教授们顽强不屈、艰苦奋斗的精神意志,他们克服重重困难,肩负起建设西北的重任。在一代代西迁人的努力下,在“西迁”精神的鼓舞下才成就了如今的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现如今祖国正在一步步腾飞,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更应该不忘初心,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身体力行,真真正正的做到吃苦耐劳,完成属于自己的一份社会责任,将“爱国,奋斗,传承”这些西迁老教授留给我们后人最真挚的情感和责任永远传承。
从西迁老教授们的艰苦奋斗精神、西迁子女的西部情、年轻学者的大局意识到如今西部创新港的建设,这是一代代人的西迁,也是“西迁”精神、“西迁”文化的融合与传承,这份情怀更加坚定了我们执着的信仰,这份精神指引、激励着我们要立足岗位无私奉献,为西北建设、祖国的发展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篇12:西迁精神心得体会_2024西迁精神心得感想
几天前,我们报社的同志来到浙江嘉兴调研。在南湖岸边一面鲜红的党旗下,一队又一队的共产党员肃立成行,举起右拳庄严宣誓。看到此情此景,我心中的自豪感、使命感油然而生,不由得停下脚步,和大家一起重温入党誓词。遥望远处,一艘红船静静地停泊在水中,仿佛正在向瞻仰的人群述说当年那一幕永载史册的伟大场景。
红船啊红船!回想百年前的旧中国,人民生活在怎样的水深火热之中。就在那风雨如晦的岁月中,红船上发生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与建党伟业相伴而来的,还有生生不息的“红船精神”。从此,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96年波澜壮阔的红船航程,充满苦难与辉煌,彰显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秀水泱泱,沧桑巨变。在南湖周边的调研中,我切身感受到,共产党人的“红船初心”正在由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现在,嘉兴已经完全实现了城乡统筹发展,农民收入连续20xx年居浙江之首,路网、供水网、信息网等全部从城市延伸到农村,所有行政村通达公交,所有自然村实现了广播电视、宽带网络全覆盖。20xx年提出的“劳有所业、病有所医、失地有补、贫有所济”目标,如今已被“幼有好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怡养、住有宜居、贫有众济”的更高目标所替代。
“红船精神”历久弥新。靠着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创新、奋斗和奉献,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入新时代,“红船精神”让我们更加坚定“四个自信”。现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完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就要启程。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乘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红船劈波斩浪、继续前进,就一定能够抵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胜利彼岸。
篇13:学习“西迁精神”个人有感_学习“西迁精神”心得体会
一个选择,决定一代人的命运,一个选择,是永远回不去的故乡,一个选择,是远离繁华大都市后的艰苦奋斗。
西迁精神是“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是国家利益至上,抛却个人利益和享受的精神信仰,更是一种敢为天下先,劈荆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
20世纪50年代,有“东方麻省理工”之称的交通大学,从繁华的大上海迁至古城西安,在大西北的黄土地上深深地扎下根来,此次迁校,不仅仅是一次空间的转移,其背后凝聚着交大人爱党报国的使命担当与服务人民的家国情怀。
从黄浦江畔到渭水之滨,从国家战略布局和西部工业发展需要出发,上海交大的广大师生们内迁西安,舍小家而顾大家。全体交大师生员工胸怀大局,爱国为民,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毅然服从党和国家的决策与调配。
我想,面对此次疫情,我们更要学习老交大人胸怀大局的精神内涵。在今年这场特殊的疫情面前,大家都经历了精神和身体上的众多折磨,众多毕业生无法正常就业找工作,学生们的学业和科研进度受到影响,但是在这个困难关头面前,我们不能因为个人问题和困难急于投入曾经的正常生活,要有大局意识,不可因为个人利益给国家添乱!在经历了漫长的寒假以后,今天我们终于得以返校,要好好听从学校的安排,不信谣不传谣不聚集,做好个人防护,充分规划好时间,做好学习安排,自主学习,等待疫情早日结束,能够正常投入学习和科研生活中去!
篇14:大学生学习西迁精神心得体会
通过昨天的组织生活会,我认识到了原来身边有这么多的有情怀的人:放弃上海优越生活的西迁老教授;为感谢交大的资助,放弃清华、美国大企业抛来的橄榄枝的管晓宏院士;为了追逐自己的医学梦,毅然选择临床医学研究生,并承诺学成归来服务交大的金伟秋。他们的事迹令人动容,值得学习,我们也应该叩问自己的内心,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情怀,或者说是否能在更好的选择面前,坚定这份情怀,有勇气选择这份情怀。
西迁精神不能只是口头之谈,作为交大的一份子,我们更应该努力将其践行到行动中去,向西迁老前辈看齐,向优秀校友标正,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交大学子的殷切希望和号召,回报社会,为祖国做出自己应该有的一份贡献。
把国家使命扛在肩上,把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结合,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投入到伟大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责任。
如今,又将是一次西迁的征程,在中国西部创新港的建设中,更加需要相关的电子信息专业的人才做出努力与奉献,交大正在蓬勃发展,正是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更应向老一辈看齐,“爱国没有选择项,奋斗永远都是进行时”。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如何将所学到的知识发挥作用,如何丰富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如何在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专业需求下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的克服困难,是新时代西迁新征程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
篇15:学习“西迁精神”个人有感_学习“西迁精神”心得体会
三月九日中国人民大学秦宣、北京师范大学王炳林、中央财经大学冯秀军四位教授,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必修课教学内容,解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防疫战疫一线的感人故事,发挥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听完此次演讲,我有很大的感受。
艾四林讲师运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名言为我们讲解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有机整体的关系是万物生源的起点,疫情的生态破坏传播至于人类之身,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新型冠状病毒时讲话:野生动物环境的肮脏是事故起始的原点,看了讲解,我明白了要改变野生动物食用的方法,以及要改变对健康饮食的观点注意。
四位教授的疫情观点讲解,首先让我们深刻了解到了此次疫情的严重性以及前线医务人员的不易性,这是中国一场艰难的战争,我们有信心也必须打赢这场战争,全国人民应团结一致,众志成城,过去,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铸就我们人民共和国的辉煌,今天,中国人民也一定能战胜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各种艰难险阻,实现民族复兴。
疫情的爆发,是我们所有人无法预见的,疫情防控,中国以及世界的关注,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力量,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的总体指挥,各地部门坚决服从党中央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让疫情患者不必那么寒心,展现了中国大国的担当,负起了伟大治国,十几天建立起来了雷神山,火神山医院,专业的医疗队伍,源源不断的志愿者,所有领导人全身心的投入,让我们看到了一堵温暖的墙在我们面前建立起来,面向未来,必须具备风险意识,必须通过改革完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提高风险化解能力,居安思危,既要科学的打赢这场战斗,更要长远的考虑未来的完善体制。
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的疫情,总结历史经验,增强必胜信心,对我们国家,民族,每个人都是一种磨难,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上下五千年经历了太多磨难,多难兴邦,这场疫情,我们必须鼓舞人心,不能人心惶惶,我们目前的科技发展以及医学的进步,完全有能力战胜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次疫情,告诉我们许多道理,我们要尊重自然,遵守规律,切忌乱食野生动物,勤洗手,多通风,终会战胜困难。
篇16:西迁精神观后感_西迁精神心得感想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们热爱生命,呵护生命,对于生命的珍视无以轮比。
正正因生命绚丽,我们说迎接生命者是夏花之灿烂。
正正因生命宝贵,我们说拯救生命者如冬柏之俊秀。
正正因生命无价,人们才给那些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一个响亮的名字白衣天使。
做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为有这样的称号而感到光荣和自豪!
在高唱构建和谐社会主旋律的这天,在软环境建设如火如荼的这天,做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和我的同事们用爱和奉献铸就一道靓丽的风景,用自己如脉如流的行动诠释着白衣天使的深刻内涵:应对患者渴求的目光,我们义无反顾;应对工作的一贯平凡,我们任劳任怨;应对软环境建设的日益激烈,我们责无旁贷;应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召唤,我们一马当先。正因我们的双臂撑起的是期望,我们的双手托起的是明天的太阳。如果说,无私的奉献精神是生命卫士永恒的追求,那么高尚的医德风范则是我们珍视着生命,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我们不平
凡的业绩,爱与奉献是我们生命卫士永恒不变的主题,爱与奉献是我们生命卫士无悔的选取。
小事情关联大职责,小事情关联大荣辱。我深深知道:患者在你心中有多少,你在老百姓心中就有多重,因此我时刻把南丁格尔“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在心,把爱心温暖更多地献给我们的父老乡亲,让“新风貌,走进新医院”,丰碑无语、行胜于言,虽然我们没有感天动地的豪言壮语,但我用自己的无言行动展现着医院医护
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朋友们,如果我们的医院是一棵参天大树,我和我的同事们则是与树干息脉相连的片片绿叶,如果救死扶伤的事业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我们则是激流中悄悄绽放的朵朵浪花。医院能有这天的发展,医院能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是我们众多生命卫士辛勤发奋的结果,是众多生命卫士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结果。这天,当你步入新医院,你就会如沐
春风,无形中被一种精神,一种奋发向上、无私奉献的团队精神所感染。在那里,大家都抱着“院兴我兴,院衰我耻”,“医疗工作无小事”“小事得失现荣辱”人生理念和工作信条,在那里,高扬着团结奋进、发奋拼搏、敢为人先的团队旗帜,在那里,每时每刻都在谱写着救死扶伤的璀璨华章,在那里,每个人都用实际行动展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那就是燃烧自己,温暖患者。
我骄傲,正因我是一名救死扶伤的生命卫士。
我荣幸,正因我是身属团结奋进、无私奉献的团队。
我自豪,正因在我身边,有那么多甘于在平凡岗位创造不平凡业绩的人!
就是这些甘于平凡,默默奉献的人,他们用心灵去沟通心灵,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自己的热爱帮忙患者于疾病和死神抗争!
我们的职业看似平凡,但要做好却很难,很不容易。就像一位老前辈说的那样,职业没有贵贱高低,平凡与不平凡的差别是在于他们的目的是否高尚,尽管我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只有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尽管辛劳的痕迹悄然爬上额头和眼角,尽管青春在燃烧中消尽,但我们在爱心依旧,奉献依旧!
应对患者,应对事业,我们得失无悔,奉献无悔,正因我们知道,自己的付出换来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换来了千家笑语,万户欢声!我们的汗水和心血时刻与患者家属的悲喜融在一齐,都在大大书写着两个字亲情。
生命卫生的光荣称号不是轻易能够被承载的,它是一代又一代医务工作者在与死神与病魔的抗争中,用无私的奉献甚至是宝贵的生命铸就的,它需要一代又一代医务工作者用心呵护,用心血和汗水去洗礼。我们只有不断发奋再发奋,才无愧于这一神圣的称号!我们只有把爱化为动力,才能为天使插上奋飞的翅膀,我们只有把奉献付诸行动,才能用爱心和真情为患者撑起一片期望的蓝天,成就我们卫生事业明天更大的辉煌!
篇17:西迁精神观后感_西迁精神心得感想
今天和大家一起坐在一起观看“西迁人”的爱国奋斗事迹直播视频,着实让我收益匪浅。他们是中国的一批先行者,是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奉献了一生的优秀共产党员,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奶奶在上面激情澎湃的演讲更是让我印象深刻,她首先的自我介绍与众不同,其次一首红歌引起了在场的所有人都共鸣,让台下的各位都不约而同的跟随着他的步伐,进入当年的时代。她列举的各个人物事迹无不是她身边的平凡事,我们身边的传奇故事
为祖国的发展而奋斗终身,我们始终只把她放在宣誓的时候,永远都只在嘴边说说而付出实践,这一次的“西迁人”不仅仅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更是带动身边的人为共产主义,为中国的发展奋斗终身。
“西迁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推动中国的发展,需要我们的不断努力。我们也会像他们学习,成为一个为国家做贡献的人。
篇18:关于西迁精神的学习心得感悟
1956年,党中央为适应国防形势和国家建设布局的需要,将交通大学部分由上海迁往西安。1400多名教职工为国家建设冲锋在前,服从国家大局,甘愿舍弃优越的生活条件,义无反顾迁往大西北。西迁的开拓者们让大西北拥有了国家重点大学和一批新兴学科。61年来,西安交通大学坚持“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定位和目标,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20__年12月6日,经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会批准,“西迁精神”被概况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它内涵丰富,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意义,彰显了交大师生爱国爱校、顾全大局,明大理、识大体,一心为国、不计得失的家国情怀。
“西迁精神”是我们交大人文化的魂,精神的根,是我们交大人共同的文化基因。虽然岁月变迁,但是这种精神却一直在代代延续。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医生,一名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医院的工作人员,在交大创“双一流”的建设过程中,我将时刻以优秀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继承和发扬西迁精神。“西迁精神”的胸怀大局,“西迁精神”的无私奉献,“西迁精神”的艰苦创业教会我坚定信念,平时不仅应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技能,全心全意的为患者服务,更应将个人的选择融于国家需要之中,把对祖国的深情大爱、对时代的如火热忱落实到行动之中,跟着党走,为国奉献。
20__年新年贺词中提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要把今后的发展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20__年 已经扬帆起航,在交大创“双一流”的建设过程中,年轻的我们应弘扬“西迁精神”,为自己定好目标,明确自己人生理想的奋斗方向,并同时要付诸实际行动,要脚踏实地的干、要刻苦耐劳的干、要持之以恒的干,同时要发扬拼博精神,才能持续的激励自己去不断努力奋斗。眺望前路,我们应传承“西迁精神”,将个人奋斗步伐深深刻印在国家发展历程中,以厚重的奋斗底色托起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高歌猛进、阔步前行!
篇19:学习“西迁精神”个人有感_学习“西迁精神”心得体会
这是一场艰巨但又必胜的“战役”,这是一场全民动员、众志成城的“战斗”。面对疫情,要牢筑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防线”,在政府的领导下,统一包含人民群众、医疗科研、社会组织等强大“战线”,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聚焦微观人群,不得不提的是这个群体,在疫情面前,他们坚决“亮剑”。
“战疫”中他们带头讲自律,坦诚不隐瞒。这段时间来,一些人知道自家有或者接触武汉旅居史的要隔离观察,过不了心理和思想关,所以存在瞒报情况,最后导致了更多的伤害。我们员就主动站出来,不但坦诚自己的真实情况,还主动协助我们的医务人员、政府工作人员等工作,更好地对当地的返乡人员进行了全面的摸排,这其中难免会遭到一些人的埋怨,但他们出于整个疫情防控的全局和大义,承受住压力,做好表率。
“战疫”中他们就认这个理,倔强不退步。在打好疫情“阻击战”的过程中,他们自觉到街头小巷劝散集聚人员,他们主动劝散红白喜事、宗教信仰等群体性活动,他们不讲通融,就认这个理儿,一定要确保把这件事给落实了才行。他们自己守在村口路头,不让人员随意进出,他们干事一丝不苟、“不讲情面”。他们主动到“自我隔离”人员村蹲守,保证他们“乖乖待在家里”度过观察期。尽管遭受不少的谩骂和误解,他们依旧义无反顾,顶着压力上,他们笃定“责任重于泰山”,这场“战疫”容不得丝毫疏忽和大意。
“战疫”中他们做得非常细,细抠不含糊。他们做得非常细,他们细抠各类宣传标语,看专业术语用词是否规范;他们会亲自到各老人活动场所、商店、村部查看广播工具,确保正常使用;他们会亲自督看口罩回收垃圾桶是否定点摆放、废弃口罩是否做破坏处理;他们会不定期到街头巷尾去查看是否有不戴口罩、感冒人员流窜,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和政府人员的工作。他们把工作做得很细,不容得一丝敷衍。
“战疫”中他们干的接地气,实在不漂浮。我们的一些群众,特别是农村地区,有些群众的文化素养比较欠缺,存在不识字和听不懂普通话和对于一些政策措施不理解等问题。这时候,又站了出来,他们把一些疫情防控的基本知识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编制地方群众易于接受的“顺口溜”,结合地方特色制成“防疫山歌”“防疫小曲”等。他们还自觉蹲守在公告面前或者入户宣传,用本地话和实例解读相关的科普知识和政策措施,他们打通了政策举措宣传和落地之间的“桥梁”。
在这次必胜的“战疫”中,我们要及时用好、亮出群体这把“宝刀”,让特殊作用充分彰显,让这场“战疫”调动更多力量,让举措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打通,我们坚信在众志成城的奋战中,病疫将彻底被扫灭,我们必将取得完全彻底的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