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身边的好人先进事迹感想【实用20篇】

浏览

2466

范文

849

时代楷模孙景坤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材料案例,全文共 2022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我能活到100岁,还有5%的人生可以成为一名光荣在党的人”

“这一年来,我丝毫没有松懈,而是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我诚恳地向组织提出转正申请,请党组织审查。”

20__年12月26日下午,96岁高龄的李桓英教授戴上大红色的围巾。在党支部党员大会上如期转正,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我回国不后悔,干麻风病防治工作不后悔……我想把有限的日子,投入到无限的工作中去。”老人一字一句地认真向党组织汇报着预备期的心声。声音中饱含岁月打磨过的笃定,颈间的红围巾和党旗相互映衬,鲜艳无比。

预备期这一年里,李桓英仍奋斗在一线。2020__年初,她悄悄打包,准备再次出发前往云南。她心里牵挂着那些治愈的麻风病人,更惦记着尚未解的麻风病发病机制。“我身体没问题,就是去看看病人的病情有没有复发,他们的亲属有没有潜在感染。”

一如她20__年对着党旗承诺:“如果我能活到100岁,还有5%的人生可以成为一名光荣在党的人,更加坚定跟党走,为医学事业继续奋斗!”

1921年出生于北京的李桓英,曾于1946年留学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毕业后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成立后的第一批官员,她在世界卫生组织任职7年,被派往亚洲、美洲的许多国家,为防治性病等疾病在贫穷落后地区的蔓延做出了努力。

1957年,在李桓英为世界卫生组织工作7年期满时,世界卫生组织主动提出与她续签合同,期约5年,她婉言谢绝,瞒着家人,只身一人绕道伦敦,几经周折,于1958年从莫斯科回到了祖国。

时年37岁的她,回到阔别多年的北京,被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性病研究所工作,开展“梅毒螺旋体制动试验”“麻风抗原检测”等。

当时实验室设备简陋,李桓英用土法自力更生制作的麻风菌脂质抗原(PGL)提取成功。她和同事先在自己身上做试验,至今,李桓英左右手臂上还留有清晰可见的疤痕。

1970年,李桓英来到江苏省的一个麻风村考察,在这里,她第一次见到麻风病人。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历来是备受歧视的、致残的“不治之症”。

当时由于没有治疗麻风病的有效药物,最人道的处理,是把他们赶到一个偏僻的地方,让其自生自灭。这一幕刺痛了李桓英:“我当初回国就是为了帮助祖国的同胞!”

李桓英决定,攻克麻风病。

1978年,李桓英调到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任研究员。从此,57岁的她将全部精力奉献给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她将国外先进的治疗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率先开展了服药24个月就停药的短程联合化疗和消灭麻风病的特别行动计划,解决了麻风病的治疗难题,为数以万计的麻风病人解除了疾苦。

1996年,李桓英又率先在国内开展消除麻风运动,首次提出了麻风病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的模式,被称为“全球最佳的治疗行动”。

“很多人问过我,当初已经离开祖国那么多年,为何选择回国?我都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们,因为我是中国人,不能忘本。”

李桓英说:“回国,我就一个目的,把我学到的东西用到生我养我的地方,不愧是个中国人。”

“全世界麻风病防治现场工作,你是做得最好的!”

1979年春天,李桓英第一次前往云南西双版纳考察麻风病情,那时的西双版纳3个县,分布着大大小小十几个麻风寨。过去,由于缺乏特效药物,以及社会对麻风病的恐惧、歧视和偏见,麻风病人忍受着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

“麻风病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歧视!”为了拉近与麻风患者的感情,李桓英没有穿戴任何防护衣服和面具,走家串户给病人做检查,甚至与病人见面时总是握手拥抱拍肩膀。

由于长期的疾病折磨和远离人群,寨子里的人们对治疗既缺乏信心,又难以适应按时按量服药的治疗要求,有的病人甚至自暴自弃,把送来的药丢进水塘里。

李桓英听闻,十分着急,亲自上门送药,口渴了舀起病人家的水扬头就喝,饭捧起就吃。时间一长,寨子里的村民都传:“村寨来了个女医生,不怕麻风!”

“我们做医生的是没有恐惧的,我走遍世界,恐惧对我不是个事儿。我甚至巴不得自己被传染上——让你们亲眼看看我能治好它!”

李桓英还会教麻风病人穿鞋。“早晨和晚上,你们要这样。”手一下子伸进病人刚脱下来的脏鞋,“摸摸有没有砂子和钉子,再穿上”。麻风病人手脚是麻木的,甚至,端滚烫的火盆都感觉不出烫手。李桓英不怕脏,就是为了教给他们防止皮肤破损溃烂的自我防护方法。

她用自己的行动来消除大家对麻风病的歧视,不断向人们证明:麻风病是可治之症,麻风病人并不可怕。

为了我国麻风病防治事业,高龄的李桓英长期奔波在云、贵、川贫困边远地区,7个地州、59个县,几乎每一个村寨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在她的努力下,云南省勐腊县的麻风病患者被全部治愈,1990年的泼水节,他们摘掉了麻风寨的帽子,作为一个行政村,被正式划入勐仑镇,李桓英为它取名为“曼南醒”,意思为“新生的山寨”。这一天,李桓英和人们一块儿跳起了傣族舞蹈。

1998年,李桓英在第xx届国际麻风会议上作了《在云南实施麻风病防治特别行动计划的报告》,报告结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抗雪救灾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观看《榜样6》,学习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以强烈的标杆意识,以榜样为鉴,学榜样,向榜样看齐。“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榜样6》中每一个镜头、每一个场景、每一个故事,都彰显着党员的力量,展示着党员的魅力,传递着党员的正能量,让观看的人都深深地感动、折服,用平凡故事讲述深刻道理,用先进典型模范事迹诠释党的崇高理想,展现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执着和坚守。

党员干部纷纷表示深受鼓舞和震撼,唤醒了内心深处的入党宣誓的誓词和决心,誓词是那么鲜活和明亮,指引着我们不断前进,给我们前行的勇气,通过《榜样6》的党员传递给我们了正能量。

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树立优秀共产党员楷模,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共同实现祖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组织单位党员和干部职工收看由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榜样6》专题节目。

榜样是一种力量,是一面旗帜,是一座灯塔。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在看完《榜样6》专题节目后,单位干部职工被他们的经历深受感动,有些同志在看节目过程中几次落泪,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平凡故事讲述深刻道理,用先进典型模范事迹诠释党的崇高理想,彰显当代共产党人信仰坚定、心系群众、勇于担当、创新奉献的精神风貌。干部职工纷纷表示向榜样看齐,学习先进,凝聚和用好榜样的力量,着力为博州农业发展奋发向前,真心实意为农民办实事,引领农民增收致富,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学习魏德友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1045 字

+ 加入清单

五年之前,“90后”这个词的色彩在社会中或许并没有那么鲜明夺目,甚至还一度被贴上了“自私、另类、特立独行”等贬义的标签。随着近年来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优秀90后人物,“90后”不再是让人失望的词语,而是能够肩负起社会的新力量。而前不久最美90后教师陈莹丽的事迹,再让我们心怀感动的同时,也为其他的教师作出了表率。

2019年3月底,一次腹痛就诊,陈莹丽被意外查出罹患肝癌。由于癌细胞已扩散,上海专家建议她家人放弃手术。因家人的善意隐瞒,陈莹丽虽然觉得病情不轻,却不知自己已身患绝症。可她的身体实在虚弱,尽管记挂着学生,还是很不情愿地向学校请了病假。

陈莹丽是镇安学校仅有的两位社政老师之一。就在她请病假时,另一位老师请了产假。学校从城里借调来的代课老师分身乏术,几堂课后便离开了。眼看再过一个月——6月17日、18日,就是中考的日子,不知陈莹丽真实病情的校领导找到了她。

陈莹丽面临着人生艰难的抉择。她作出的决定对自己过于无情:忍受病痛,重返课堂。家人试图劝阻的一切努力,都没有起效。120公里,是从陈莹丽家到镇安学校来回的距离。这条长长的路,承载着一个乡村教师的坚持。

在冲刺中考的最后一个月里,陈玉臣开着车,往返接送身体每况愈下的女儿。

从办公室到教室,不过10米。但是,最后一个月里,扶着墙、弓着身、捂着肚子……原本朝气蓬勃的陈莹丽走得越来越吃力。面对同事的询问,她总是笑着回答:“没事,我在吃中药了。”这也让同事们轻判了她的病情。

6月14日,是九年级(1)班也是陈莹丽生命中最后一堂社政课。“那节课上,老师说:‘我声音小,响不起来,希望体谅一下。’”学生卢晓琪的印象里,当时陈莹丽脸色苍白,脸颊凹陷,瘦得脱了形。那天,全班学生都很安静地听她讲评了最后一张卷子。

当他们再得知陈莹丽的消息时,已是噩耗。最后一堂课之后,陈莹丽的病情迅速恶化,撑了一个月,还是走了。

26岁,正是人生中最美的年华,但是谁的26岁又会比陈莹丽老师更美丽呢?“任何东西,都要有点灵魂”,这是陈莹丽老师生前的口头禅,或许正是这句口头禅,才支撑起她那瘦弱的身躯重返讲台,将教师的职责履行到底。同学们的中考成绩也许会有高有低,但是我们相信有陈莹丽这样的老师,每一位同学都会倾其所有去交出一份让自己也让陈老师满意的答卷。

生如夏花之绚烂,在最美的年纪将自己献身给教育事业,你的爱岗敬业、你的乐观豁达将会为一批又一批的教师做出榜样,你的坚持、你的执着会鼓舞所有的90后向你学习,你并没有离大家远去,在大家心里,你永远活在那个最绚烂的年纪。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学习魏德友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1295 字

+ 加入清单

像老魏叔那样永远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魏德友52年戍边的故事引发持续热议

亚心网讯(记者张艳芳于兮)“一位老人,戍边半个多世纪,义务巡边近20万公里,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啊!”7月29日,在微信朋友圈里了解到魏德友的故事后,喀什市第28中学教师迪力木拉提?阿不都艾尼感慨地说,“我要把老魏叔的故事讲给更多孩子听,同时,也要像老魏叔那样永远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魏德友是一名老党员。1964年,他从北京军区转业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161团。52年来,他和妻子刘京好一直坚守在毗邻中哈边境线的一片无人区,守护着祖国的边境线。“家住路尽头,种地是站岗,放牧是巡逻”,半个多世纪,这样的生活从未改变。他们的家被驻地边防派出所官兵称为“一座不换防的夫妻哨所”。

这几天,魏德友的故事,经过《现代快报》制作的H5专刊《无人区?52载守边人》推出后,迅速引爆网络。H5专刊阅读量超过600万次,点赞量超过90万次,76岁的魏德友一夜之间成了名人。很多网友转发相关报道,并积极参与到现代快报社发起的“我陪老魏叔一起巡边”网络活动中,以自己的方式为老魏叔点赞,向老魏叔学习

“魏德友像一棵树,把自己深深‘种’在边境一线,他的生命坚守与热血担当令我们崇敬。”吉木萨尔县老台乡党委书记樊卫强说,一诺无悔,不改初心,魏德友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理想信念坚定、甘于吃苦奉献的时代精神,为大家做出了榜样。

在乌什县依麻木镇库尔干村,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老干部局住库尔干村工作组成员在工作之余,用手机阅读了H5专刊《无人区?52载守边人》,大家都为被魏德友深厚的爱国情怀和甘于奉献的精神所打动。“在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下,共产党员特别需要发扬这种精神。”大家表示,要向魏德友学习,沉下身心、扎实工作,把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推进“去极端化”、持续保障改善民生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魏德友52年戍边的故事,也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北塔山牧场广大牧民中迅速传播开来。大家深受鼓舞,表示要以魏德友为标尺,立足自己的家乡,把祖国的边境线、绵延的北塔山守卫好。

在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三塘湖境内的老爷庙口岸上,常年工作在这里的哈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各族干部职工也纷纷点赞转发了H5页面《无人区?52载守边人》。“每看一遍他的事迹报道,就为之感动一次。魏德友淡泊名利、吃苦耐劳、不计得失、甘于吃亏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哈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惠俊红说,“我们要学习魏德友老人的这种精神,立足本职,加快推进老爷庙口岸向多渠道、多领域、多元化综合型口岸迈进。”

“魏德友老人对党忠诚、遵守纪律、服从安排的政治品格以及热爱家乡、保卫祖国、寸土不让的国防国土意识,让我们肃然起敬!”得知魏德友的事迹后,新疆公安边防总队昌吉边防支队库甫边防派出所副所长努拉哈曼?阿合江深有感触地说,作为一名边防官兵,更应该像魏德友一样,扎根艰苦地区,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守好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虽然成了名人,但是每天清晨,魏德友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仍然是升起家门口的五星红旗,然后,赶着羊群去巡边,他说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会在这里一直干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感动中国先进人物刘伯明事迹心得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917 字

+ 加入清单

“伯明是1966年在新屯乡金星村出生的,在家排行老二,打小儿就聪明懂事,可以说是6个孩子中学习最好的。”提起儿子,刘伯明的父亲刘志生一脸的骄傲。

刘志生告诉记者,因为家里比较困难,伯明在假期里不但帮家里上山放猪,还到砖厂打过工以贴补家用。“他在依安县一中读书时,学校离家有20多里地,许多乡下的学生为了方便学习都在学校住宿。但懂事的伯明为了省住宿费和餐费,每天骑自行车往返,得比别的孩子早起两三个钟头!”

作为中国重要的装备工业基地,齐齐哈尔市有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宝”、“共和国长子”的一重集团和“掌上明珠”北满特钢,及有中国机床行业“十八罗汉”之称的齐重数控、齐二机床等众多装备工业企业。这座“钢铁机械城”展示出的顽强的英雄筋骨,正是翟志刚、刘伯明之所以能够从一个农家娃成长为一名航天员的真实写照,那就是:意志磨练得堪比钢铁。

在刘伯珍的记忆中,弟弟伯明是个勤奋刻苦的人。“他上高中时,每天天不亮就上学去,晚上披着星星回来。那时候,家里经常停电,他就点蜡烛学习,头一天晚上燃掉半根蜡烛后睡觉,第二天天不亮就起来接着点蜡烛学习。说起来,当时一根蜡烛得花1毛多钱,一天用掉一根蜡烛还是挺贵的。”

张福林是刘伯明在依安县一中念高三时的班主任。他告诉记者,伯明上高中时是班级里最能吃苦的。虽然家与学校很远,可他从来没有迟到过。“从家里到学校20多里地的路程大概得用40多分钟。尤其到了冬天,骑到学校时,棉帽子和棉袄后面全挂满了霜,整个人就像‘雪人’一样,看了都让人心疼。”

“他平时话不多,但好学好问,学习比较有方法,在班里学习成绩一直在前两名。”张福林非常肯定地说:“即使不考‘飞’,伯明也能考上大学。可以说,是他这种顽强的毅力、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孜孜不倦的求知欲,让他从一名普通的农村孩子走上了‘航天路’。”

自古以来,齐齐哈尔市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城市,抗击沙俄侵略的寿山将军、打响中国武装抗日第一枪的马占山将军、在全国叫响的马恒昌小组、殉职的养鹤姑娘徐秀娟……在齐齐哈尔市历史画卷上续写下了一页页辉煌。这种厚重的城市文化底蕴所凝聚的英雄情结,无形中也在影响着翟志刚、刘伯明的人生轨迹:生在英雄的城市,更要拥有远大的理想,要踏着英雄的步伐向前迈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材料案例,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早上,我在单位的会议室通过远程教育接收终端学习了蓝云同志的先进事迹,被蓝云同志的境界、情操深深地感动了。43岁的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丛村村医蓝云,他身患癌症4年多,仍坚持带病行医,而且送妻子到卫校学医,为群众看病。这种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党的队伍里有着这样一个为国家为人们坚贞不移无私贡献的优秀农民医生,村医蓝云心系群众,大局意识极强,即使身患绝症后仍以顽强的毅力穿行在大化的村屯之间,孜孜不倦的救治病人。

他为了帮助山里贫困百姓看病,四处奔走、日月兼行,积劳成疾,但出色的完成了本职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如果仅仅是牢骚抱怨、推脱逃避,往往无济于事,难有收效。蓝云同志的诸多事迹都告诉我们,要履行好职责,就必须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耐心。而这正是我们基层干部必需的品德要求。

蓝云同志的先进事迹感动着许许多多的人,我们应该学习他的这种奉献精神,学习他这种对待事业坚持不懈的努力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65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阅读了“新时代少年”学习宣传活动,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活动等领域都有突出的表现。

他们勤学善思,文明守礼,自立自强,友善互助,是我们每个人值得学习的好榜样。所以,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风貌,做到乐于助人,勤思好学,爱党爱国,孝老爱亲,保护环境。

他们十名新时代好少年中有许多共同点,如乐于助人勤学善思等等,他们所做的事迹生动感人,我也有所感动,也感悟了许多道理。

但是,最令我感动的是孝老爱亲“小当家”,阳西县程村学校的郑小淇姐姐,郑小淇姐姐从出生就遭到被亲生父母遗弃的不幸,不过她又是幸运的,因为她遇到了她的养父郑兴尚一家的爱心收养。可是,在郑小淇九岁时养父瘫痪,养母出走,奶奶一病不起的不幸,.她不得不扛起照顾家庭的重任。郑小淇一边努力学习,一边照顾养父一家。小小年纪就要背起如此重任,这是平常人不可想象的。随后,奶奶病逝了,小淇只能和养父相依为命。在20__年,郑小淇的亲生父母来认亲,希望郑小淇能够回到亲生父母的身边,但她却拒绝,原因是养父一家对她恩重如山。生活的压力促使郑小淇越发勤奋学习,对养父也是无微不至地照顾,近几年来还获得了许多荣誉,今年被广东省评为“新时代好少年”。

“新时代好少年”郑小淇,不但学习成绩好,而且还懂事,面对幸福生活和艰辛,她选择了艰辛,懂得知恩图报,对瘫痪在床的养父不离不弃,得到社会的爱心帮助后会决定以好好学习报答社会。

这一件件令人感动的事迹,使我奋发向上。所以我立志今后一定要做个像郑小淇一样的好少年,做到乐于助人,勤学善思,孝老爱亲,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学习叶连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1749 字

+ 加入清单

__,女,48岁,中共党员,现任__省南阳市卧龙区梅溪街道幸福社区党支部书记。自1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上午接到上级通知以来,她已在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坚守了整整30天,她舍小家为大家,不畏艰难,勇挑重担,扎实工作,带领社区干部和社区在职党员志愿者深入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展现新时代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和优秀品质。

迅速召开会议,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大年三十上午,__接到通知后,立即召开社区全体干部会议,传达上级有关新型冠状肺炎的通知,决定成立以她为组长、社区主任侯焕之为副组长的新型冠状肺炎防控领导小组,成立幸福社区疫情防控临时党总支。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和社区在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小区为单位,设立2个疫情防控责任卡点,由社区干部和社区在职党员志愿者24小时执勤,对小区、居民点实行封闭管理,筑牢社区防控安全线。

逐户登记排查,确保群众健康。幸福社区位于市中心,辖区22个家属楼院(其中11个无主管楼院),3个居民点,约3600余人。人员构成比较复杂,辖区人口流动性大、外来人口数量多,给__及其工作人员带来了不少压力。面对挑战,__带领社区干部在第一时间逐户排查,确保不漏统一人。__和社区干部分成6个小组前往小区、单位和门店进行登记,重点排查从湖北及武汉返乡人员,登记造册,询问其身体情况、活动轨迹等,并对该类人员密切关注。在入户排查登记中,少数居民有抵触情绪,甚至恶语相向。面对不配合的居民,她总是耐心细致地解释,告知居民新型冠状肺炎的严重程度,安抚居民们的情绪。她说:“我们敲开的不仅是居民的家门,更是敲开了群众的心门,我们把党和政府的的关怀传递到群众心里,群众才会更安心。”

设立防控卡点,切实做到外防输入。设立2个疫情防控责任卡点,配备红外线测温计、酒精、84消毒液等,由社区干部和社区在职党员24小时轮流值班,居民持出入证体温正常方可外出购买生活用品。对外来人员和车辆一律不许进入小区及居民点。开始部分居民不理解,认为自己的家出入还得受限制,牢骚满腹,甚至侮辱值班人员。当值班人员告诉__时,她总是安慰工作人员,为了群众健康,咱们受点委屈算什么。一次,__在梅溪小区卡点带班时,一年轻人要进小区,值班人员不让他进。年轻人恼羞成怒,他认为自己在小区租有房子且体温正常,进去拿上东西就走,值班人员不应该阻拦他。__耐着性子给小伙子讲道理,经过20多分钟的劝说,小伙子终于同意返回。这样的事情举不胜举,每次__都是苦口婆心的规劝,直到外来人员返回为止。尤其是晚上值班,又饿又冷,但__从没有缺席一次。她说,作为党支部书记,就应该带头冲到一线。

热心服务,为居民解忧排难。由于社区对各卡点及各楼院严防死守,居民外出必须持出入证,且每户每5天方可一人外出购买生活用品。为此,__在各居民点召集分包楼院负责人建立微信群,居民有任何需求,都可以在微信群中发布信息,社区工作人员会在第一时间予以登记、落实,物资到位在社区分发后,送给居民。对于老弱病残的居民,__每天通过电话或亲自登门询问生活情况,自己购买米、面、油、蔬菜、肉、蛋、奶等送到家中。2月12日中午,王颍辉正在社区办公室吃午饭,接到在国税局家属院居住的隔离人员岳某的电话,家里的米、面、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快完了。王颍辉放下碗筷,第一时间到超市买齐了所有东西,送到隔离户岳某的家中。国税局家属院的隔离对象张某体温计坏了,王颍辉知道后,把自己仅有的一支体温计拿出来送给了张某。__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社区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

愧疚化为动力,无悔坚守到底。__的公公偏瘫在床,平时离不开人,__只能留其爱人一个人在家照顾,自己却还坚持冲在抗“疫”一线,在这个特殊的春节里,她毅然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毫不犹豫地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经常干工作干到半夜,最后在社区办公室打地铺睡觉,有时候十来天都没有回一次家,父母打电话说:“这么久你都没回来了,你在一线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的服务好辖区居民。”她说:“疫情一日不退,我就一日不退。”坚定有力的声音,无不彰显着共产党员的本色。

__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社区工作者,始终把防控疫情工作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主战场,冲锋在前、战斗在前,为辖区群众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和"战斗堡垒"!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学习杨雪峰先进事迹心得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在重症病房,白衣战士们仍在日夜坚守。今天(3月18日)的《一线抗疫群英谱》,我们来认识吉林省援鄂医疗队的一位护士长高岚。

对高岚来说,这天是个好日子,她要为25床的患者撤掉呼吸机。这位77岁的老人已经插管治疗17天,终于脱离危险要恢复自主呼吸了。

都知道给患者插管时异常凶险,但拔管时的危险系数其实一点也不低。由于不能使用镇静剂等药物,患者是保持清醒的,因此拔管时患者更容易咳嗽,大量携带着病毒的分泌物就会喷溅出来。

真正的考验在接下来的几分钟。刚刚拔管的患者很容易因为喉头水肿导致无法呼吸,高岚和床旁待命的麻醉师、ECMO团队,随时要做好抢救和二次插管的准备。

拔管操作一切顺利。接下来,护士们就要24小时轮流守候在老人床旁,为老人叩背排痰,详细检查每一项监护指标。

重症患者大多有基础疾病,除了气道的护理,哪个床的患者需要检查下肢静脉血栓,哪个床新生了疱疹,高岚都记在心里,悉心照料。在护士们的眼中,高岚就是这样一个兢兢业业又细致周到的人。

今年50岁的高岚从事护理工作已经30年,曾经参加过抗击非典的战斗,20__年,又在汶川抗震救灾的战斗中火线入党。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她又一次冲到了一线,带领着100人的护理团队整建制接管了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一个重症病区。

过去的一个多月,高岚所在的医疗队已经成功从生死线上拉回35位患者。现在,尽管患者们恢复得越来越好,但高岚紧绷的神经一刻也不敢放松。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学习许帅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1190 字

+ 加入清单

人的一生会面临很多次选择,选择决定人生方向,选择决定人生道路。我们在面临选择时的一念之差往往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错误选择看到的是眼前的苟且,享受的是短暂的安逸舒适,而正确选择则能看到诗和远方,同时能让人的一生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无怨无悔。中科院“布衣院士”卢永根在人生关键时期面临了四次选择,正是由于他在选择的十路口作出了正确选择,也才造就了他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生的意义,践行了他的初心和使命。对卢永根而言,“最美奋斗者”“全国模范教师”的荣誉实至名归。11月15日,中央宣传部又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卢永根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一个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深思熟虑、着眼长远,要从利国利民、爱党爱国的角度去作出正确选择,方能更好地践行初心使命,方可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选择一种信仰坚定正确方向。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一个人如果没有任何信仰难免空虚或迷失方向。共产党人作为无神论者,信仰的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1949年,年仅19岁的卢永根在香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信念坚定、忠诚如山,入党_年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党和国家忠诚不渝、矢志奋斗,与共和国同成长、共奋进,是一名永葆初心的优秀共产党员。每位党员干部要不忘入党誓言和入党初心,坚定政治信仰,坚定“四个自信”,立足岗位有作为,牢记宗旨为人民。

选择一份事业作为服务平台。事业是我们为民服务、为党分忧、为国奉献的平台,也是我们立足社会的根基。我们一定要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事业去奋斗,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价值。卢永根选择了水稻事业并为之奋斗一生,他用毕生精力,始终与他所热爱的农业、水稻遗传“较劲”,为国家农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卢永根研究团队近些年共选育出作物新品种33个,其中水稻25个,大豆5个,甜玉米3个;培育水稻不育系3个。这些品种在华南地区累计推广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新增产值15亿多元,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要你有一颗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作贡献的初心,无论你从事的什么事业,都能绽开出最漂亮的生命之花。

选择一种告别抒写赤子襟怀。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每个人在生命的尽头都会有自己的选择。有的人选择将骨灰洒在自己热爱的那片土地,有的人把一生的积蓄留给子孙,有的人则坚定地做了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卢永根就是后者。一生积蓄880多万元,全部捐赠给华南农大设立教育基金;个人后事如他所愿,没有告别仪式,遗体捐给国家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事业;最后一笔党费有1万元之多,老伴帮他代交给组织……卢永根悄悄地走了,走得干净彻底,走得了无牵挂。他选择的这种不同常人的告别方式抒写的则是赤子襟怀。他心里始终装着的是自己为之奋斗了一生的祖国,装着的是他奉献了一生的教育事业。从卢永根院士身上,我们要学习他忘我拼搏、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和守初心、践行使命的赤子襟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滕启刚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材料案例,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为进一步发挥先进典型的教育引领和示范作用,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更好地塑造新时代教师形象,20__年,新邵县巨口铺镇马落桥小学开展“学习麻小娟先进事迹”师德师风专题学习交流会。

首先,刘卫平校长组织老师们学习了麻小娟老师的先进事迹,并带头发表了学习心得与体会。他慷慨地表示:一位90后的年轻女教师,能如此坚持不懈、脚踏实地、心怀赤子,精神实在难能可贵!他号召全体教师以麻小娟老师为标杆,热爱工作,热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中来,上好每一节课,批改好每一本作业,做好每一次辅导,从细微做起,做学生成长之路的点灯人!教师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将以麻小娟老师为榜样,学习她初心不改的教育情怀,以及心系学生、默默奉献的崇高品德。

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的工作要求,不断在教育教学中展现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争做“四有”好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学习2024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心得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梦想的颜色五彩斑斓;梦想的过程扬帆起航;梦想的抵岸志存高远。正逢少年时代的我们,怀揣祖国的美好梦想。

精忠报国,习武强国是武术少年的梦想。整齐划一的动作,英姿飒爽的姿态,怀揣梦想的中国少年,为强国梦,努力着!

听障儿童的世界,是无声的世界,他们出生以来,注定与别人不同。梦想的期望,激励着他们前进的步伐,他们能用言语表达,已经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美妙的歌声背后,是梦想的支撑,是内心的呐喊,是对世界美好向往的期盼,是表达中国梦的渴望。

小小的少年,家庭的渲染,梦想的力量,努力的练习,灯光的聚焦,纯正的唱腔,韵味醇厚的京剧象征着中国梦,小小少年也怀揣大大梦想,国粹京剧传承经典,少年肩负让中国走向世界的使命。

许多少年,肩负生活重担,小小肩头,扛起家庭责任,他们风雨中前行,品学兼优,乐观向上,他们是完成中国梦想的栋梁之才。

胸前的红领巾,是少年先锋队的标志,是荣耀,是使命,是富强祖国的责任,10位中国好少年向广大青少年发出倡议:“牢记伟人们的谆谆教诲,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从小“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句句誓言,撞击内心深处,扣响心灵之门。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怀揣强国梦想,好好学习,乐观向上,执笔为剑,不负昭华!让汗水、拼搏、努力铺垫我少年成长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学习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建起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

1974年10月,17岁的张桂梅跟随姐姐从家乡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45年来,她不是一步步走向大城市,而是一步步走向贫困山区。

1996年8月,她的丈夫去世,父母双亡、无儿无女的张桂梅黯然神伤,她决定离开伤心之地,调入丽江市华坪县。她放弃进入全县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承担起4个毕业班的教学任务。

一年后,不幸再次降临。1997年4月,她查出患有子宫肌瘤,且肌瘤已经有5个月胎儿那么大,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张桂梅忍着疼痛继续站在讲台上,她不愿意因为自己而影响学生们中考。直到7月中考结束,她才住进医院。打开她的腹腔,医生们倒吸了口冷气:腹腔内的器官全都移了位,肠子已经粘连在后壁上了,取出的肿瘤有两公斤多。

20__年,张桂梅兼任新建的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的院长。第一天,儿童之家收了36个孩子,最小的两岁,最大的12岁。此后,张桂梅除了上课,还要一把屎一把尿地照顾这些幼小的孤儿。

儿童之家的工作,让她萌生了创办一所学校、让贫困山区女孩免费接受高中教育的想法。经她到处游说,这一善举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华坪县委、政府协调出土地,省、市党委政府划拨了100万元的办学经费。

20__年8月,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在华坪建成。11年来,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连续10年高考综合上线率100%,1645名贫困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疫情期间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1657 字

+ 加入清单

百善孝为先 尽显孝老情

__,1974年2月出生,__镇郝康村人,一个普通农村妇女,她用二十个春夏秋冬,诠释“孝”和“爱”的传统美德,自从走进郝康这个村,走进成文这个家,用她的年轻,聪颖,吃苦孝道努力尽好一名妻子、媳妇和母亲的责任,是远近闻名的孝顺媳妇。

一、孝老爱亲,家庭和睦育幸福

看了下面这段文字,我不知道您会怎么联想?或许觉得只是在平常生活中一个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一个小小的生活细节。但是我觉得在金钱至上、世风日下的当今,__-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为我们所传递的是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良好风气和正能量。从平凡中不凡之处使我们看到其乐融融的一家。尊老敬上,互助互爱。多年来,她用实际行动践行者孝道,印证着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淳朴真诚的坦荡情怀,诠释着一个农村媳妇的博爱、仁慈、善良的美丽形象。

自结婚之日起,她就一直跟公公、小姑生活在一起。那时公公已年过六旬,体弱多病,__像照料自己的父亲一样伺候着公公。公公因常年干着繁重的农活,身体状况欠佳,大部分的饮食起居都得靠人照料。丈夫又得外出打工赚钱,伺候公公的重担就落在了她的头上。夏天,公公双腿浮肿,上面长满了密密麻麻的一层小水泡,一脱落,就流出腥臭难闻的液体。每当这时,__总是给老人擦洗,并敷上药。冬天,为了不使老人吃凉饭,他用一个小盆倒半盆开水,将饭、菜放入盆内温着一口一口地喂老人。就这样,她热心侍奉老人,从没叫过一声苦,也没说过一声累。一做就是几年,她无怨无悔,在她心中,丈夫的父亲就是她的父亲,照顾公公就是她的责任。公公对她也有了深厚的感情,逢人便说,‘只要半天听不到媳妇说话,看不到媳妇的影子,心里就有些牵挂,就好像身边少了什么人似的。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后来公公大小便失禁,为了不使公公身体受委屈,她毫不害羞地替公公换内裤,换后并用温水洗擦干净。臭气刺鼻,引起她的呕吐,她只好强忍着替公公换好,把该洗的衣服洗掉,自己再蹲在一边去翻胃。邻居说他有福气,公公却说,“都是媳妇照顾得好,让我多在世上活了几年。”

一个媳妇对公公的孝心,就如同披在身上的一件新衣裳,时间久了,亲戚邻居都会看到,也都会被她的举动所感动,老年人冬天晒太阳,都在把好媳妇的事挂在嘴上,一位八十多岁的邻居,逢人就夸,“村子那么大,那么多的媳妇,从来没见过她这样孝敬的。”

二、勤劳致富,勤俭持家奔小康

__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家庭收入,从不铺张浪费。添置家居用品,洗刷买烧能俭则俭,朴素勤俭为本,一家人都没穿过什么名牌,就连桌椅、沙发等家俱都是很普通的木制用品,甚至不如村里很多老百姓家的用品。就是去城里买东西也舍不得花钱坐车,骑着她那辆脚蹬三轮。再晚也舍不得在街上吃一顿饭,就是买个烧饼回家也是塞给婆婆和孩子手里。走进__的家,你会感觉到有一股农民质朴的气息,但是简而不乱,物品的摆放井井有条,环境整洁舒适。

三、和谐邻里,共筑文明谱新风

__在生活中,总是为别人着想,树立榜样,影响全村,团结邻居,她与亲朋邻里友好相处,做到以诚待人,不计小节。大家都觉得她非常亲切,很有亲和力。每当左邻右舍遇到急事,她都会及时赶到,无偿劳动,下雨了人家都往家里跑,但是她知道谁家的粮食还晒着 需要帮忙往屋里背,谁家盖房子缺少人手她就主动去帮助做饭,喜忧事她总是跑前跑后尽自己的全力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每当邻里乡亲身患重疾,她都会及时去探望,伸出援助之手,镇上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她都积极参加。

四、爱在颂扬中沉淀

温馨的家庭是和谐社会动力的源泉,__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提倡了全民文明,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孝道的精神,“尊老、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情系老人,情系村民,彰显了一个先进农民的优秀品质。她的爱发自于内心,从没有随着物质、荣誉浮起,在村民的称赞中,她显得更加简单朴实,她得爱慢慢的沉淀得更深了。在日渐喧嚣的世界里,她的爱,她的行动,给我们吹来了一股和谐社会的春风,让所有人的心中也渐渐的沉淀了许多许多得爱。她对老人的孝道,对村民的热情,这种无怨无悔的精神不正是我们社会所提倡的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感悟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1515 字

+ 加入清单

20__年,王秀丽看到了张桂梅在全国xx大代表大会上的新闻,她喊着,我有一个梦想。办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那个声音从小县城传到了全国。在公交车上,王秀丽给她发了一条短信,祝贺她的梦想终于要成真了。

最初,张桂梅提出这个想法时,一片谩骂声淹了过来。“别人说我得精神病了,或者是荣誉得太多了,得出瘾来了,老想怎么着怎么着。”那时候王秀丽也劝她,已经得了这么多项全国荣誉了,可以好好地到老了,躺在荣誉上,过完这一生。还有一次县委组织的论证会上,所有专家都投了反对票,“什么年代了还把男女分开?”

20__年,时任华坪县教育局副局长的杨文华,陪张桂梅到央视录制一个节目。去北京的路上,张桂梅说起了自己的这个梦想。杨文华教高中出身,要给学校修个实验楼,修个学生宿舍,和校长一起跑断了腿要钱。他看着这个只教过初中的普通老师,没有任何管理经验,一个人居然想办一个学校?还一身病,随时有可能倒下。而且,师资、钱、校舍在哪?

他故意问她,我们办一所高中最起码要有实验室吧,你觉得这个实验室大概要花多少钱?

她说,两万够了吗?

你做梦去吧!杨文华干脆地说。他觉得自己非常自信,毕竟经验上远远超过她。他发现张桂梅不仅理想主义,还非常幼稚,对建一所学校一无所知。

张桂梅态度也非常强硬,她着急地说,我们等得起,孩子们的成长等不起。早一天把学校办起来,就减少一批走进恶性循环的女孩了是不是?

谁也没有说服谁。后来他听说,张桂梅去昆明“化缘”了。他还听到了她当时的“化缘文案”:我们全县十多万人,一个给我10块钱,我也是好几百万了,全省那么多人,一个人给我5块钱……“你说天真不天真?”

在昆明,张桂梅请云南省总工会的人把她的身份证、劳模证明、报纸报道和种.种获奖资料复印了一大堆,她上街去募捐,一是为了办女高,二也是为了儿童之家。最初答应当儿童之家的院长,一个基金会一年提供7万块钱资金,她也天真地以为,足够了。

第一次去要钱,她下不了车,也张不了口,满大街转悠。她住在省总工会花钱开的宾馆里,翻来覆去睡不着,要不着钱,干赔住宿钱和吃饭钱,自己在干些什么事啊,“我的生命的意义在哪里?”天亮了,她继续坐车,看到一个楼梯上铺着红色地毯的房子,想着这样的地方一定有钱。她进门,对方一看,你是张桂梅老师不是?三个月前听你的报告。那时她刚被评为十大女杰,学习的标语还没有撤下,转头就变成乞丐了,“有个地洞钻进去算了”。她说明来历后,对方批了一个五千的条,说给孤儿院,办学校不管。

后来她有经验了,不去单位找难堪了,就在街上要,她拉着人问,你能不能给我点钱,我有个孤儿院,我想办个学校。人家说,好手好脚不干活,戴个眼镜出来骗人。姐姐听说了,也说她:你的脸皮真厚啊,这是人做的事吗?是什么让你变成了这样。

那5年里,除了克服自己的清高和难堪,她还要面对身体的衰弱,她被查出癌细胞转移到肺,怕身体完全垮掉,她没有选择化疗,因此引发了一系列并发症,常常感到呼吸困难。在昆明,她老怕自己忽然窒息,把自己憋死。即便如此,“化缘”来的钱远远不够。

转机在20__年出现。“最最直接的,我不回避,就是张老师干到xx大代表了”,这个曾经坚定的反对者杨文华,看着张桂梅在北京“一炮放出去了”。“华坪通天了”,各级的压力就来了,女高的建设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xx大新闻播出那天,王秀丽收到了张桂梅的回复,只有一句简短的“谢谢”。后来见面,王秀丽就说她,你还挺傲娇的呢。但她知道,张桂梅有很多很多的困难和委屈。女高建校那年,张桂梅有一次打电话给王秀丽,在电话里一直哭,说,你要是再不来,我就要死掉了。王秀丽赶紧去找她,半个小时后到了,张桂梅还在哭,也不说为什么。那天,王秀丽没去上班,就陪在她身边,静静地听她哭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学习王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748 字

+ 加入清单

张定宇常说,自己“太急了”。他的急迫感,来自于自己逐渐萎缩的运动神经元细胞,也来自于肆虐武汉城的新型冠状病毒,他想从死神手中抢夺回更多的生命。

张定宇很急。国家电视台拍摄他那天,他从门诊大厅、病房、值班室、会议厅、CT室疾速走过,脚步有些踉跄。与医生护士们交谈时,语速极快。一名护士采痰的操作有误,可能会影响样本的病毒检测结果,他当众发了火。

近一两年来,金银潭医院的医生护士们都知道,院长的脾气越来越急躁,腿脚也变得不太利索。感染科主任文丹宁回忆,张定宇走路时脚步高低不平,上下楼梯总是抓紧扶手,行动困难。她问过许多次,他只说“膝关节动过手术”。

等到这次疫情,张定宇不得已才坦白了病情,他患上了“渐冻症”,腿部肌肉正在逐渐萎缩、坏死。

新冠肺炎到来,急性子院长就更急了。“全院都知道,我性子急,嗓门大。”从医34年,张定宇已经是武汉传染病界的权威。

20__年12月29日,金银潭医院收治了首批7位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医护人员为病人做咽拭子检测,发现检测结果是阴性,肺部CT却显示异常,肺部斑点加大,病人病情持续加重。他们怀疑病毒通过下呼吸道进入肺泡,咽喉检查根本不起作用。

第二天一早,张定宇紧急决策:加强消毒防护,腾退隔离病房,转移其他病人,调配院内医疗资源。同时带领医护人员采集7位病人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送往中科院病毒研究所进行检测。

4天后,金银潭医院开辟了针对不明肺炎病例的隔离病区。

张定宇的雷厉风行一度给同事们带来不少压力。他们回忆:张定宇常常比换班的同事来得更早,追问当天收治病人的细节:当天收治的病人数、转走的病人数。一位医生给院长打电话反映新开的病区缺少人手,张定宇即刻带着护理部、后勤科室来现场协调。南三病区主任张丽总结说,“(这次)任务布置急、要求高,事无巨细,骂起人来都不留情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安保工作心得体会_安保工作先进个人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保安,个人,人事,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据官方报道,在驾驶舰载战斗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接地时,机身突然发生故障,而驾驶员张超凭借自己精湛的技术,完美的处理这一变故,战机安全无恙,但令人伤心的是,张超却牺牲了。

20xx年4月27日12时59分,张超在驾驶舰载战斗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接地时,突发电传故障,危机关头,他果断处置,尽努力保住战机,推杆无效、被迫跳伞,坠地受重伤,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张超,男,湖南岳阳人,1986年8月出生,20xx年9月入伍,20xx年5月入党,某舰载航空兵部队正营职中队长,大学本科学历,海军少校军衔,一级飞行员。

1992 年9月,湖南省岳阳市土桥小学学生;1998年9月,湖南省岳阳市第七中学初中部学生;20xx年9月,湖南省岳阳市第七中学高中部学生;20xx年9 月,空军航空大学学员;20xx年12月,空军第四飞行学院学员;20xx年6月,空军第五飞行学院学员;20xx年5月,海军航空兵某训练基地副连职飞行员;20xx年5月,海军航空兵某团正连职飞行员;20xx年3月,海军航空兵某团中队长;20xx年5月,晋升为副营职;20xx年5月,海军舰载航空兵部队中队长(副营职);20xx年4月,晋升为正营职。

十几年的飞行经验,让他对各种知识的应用也是相当的熟练,在危机时刻,尽努力保住战机,导致自己牺牲,让我们向张超这位英雄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感动中国2024年度先进人物事迹个人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380 字

+ 加入清单

曾听过吃苦三味:得技能、开眼界、修身心。

个人想要脱胎换骨,就要学会低头吃苦。

如今,我们看到他们光芒万丈,可在背后,他们不仅要吃读书的苦,要忍受过去艰难的环境之苦,还要忍受训练之苦。

聂海胜在成为航天员的前4年左右时间里,要完成基础理论、体质等8大类上百个科目的艰苦训练,对生理和心理都是极大的挑战。

刘伯明的父亲曾见证过儿子训练的艰苦:坐在高空旋转椅上,疾转100多圈后,下来还要辨别方向;有几天要24小时头朝下躺在30度角倾斜的床上。

汤洪波的父亲透露说,儿子训练后累得“楼都爬不上了”。

汤洪波有句话说得好:“要想向上生长,先要向下扎根。”

苦难,是人生的基本特征。

想要拥有别开生面的人生,就要先主动学会吃苦。

人生如攀登,每登上一阶,机会越多,视野越广,可每攀登一阶,就要付出更多的艰辛。

当你吃够了生活的苦,学习的苦,工作的苦,熬出了头,世间一切美好便会纷至沓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学习申纪兰同志先进事迹的精神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1227 字

+ 加入清单

袁隆平生于1930年9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曾成功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化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此外,他还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粮农组织等多次国际奖励。

他培育的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每年增产的稻谷相当于每年解决6000万人的吃饭问题。有人说,袁隆平院士是一座精神富矿,怎么挖掘都有收获,他还是一个多面体,每个侧面都值得大家学习。是啊,如今,全国人民都在向袁隆平学习,学习他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献身精神,学习他勇于追求真理、不迷信、不因循守旧、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学习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学习他顾全大局、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学习他谦逊淳朴的人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精神不是随便说说的,翻开那本中国感动世界,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立体真切的展现在脑海里的,就是真实的袁隆平。袁隆平早在考大学之前,他就立志做一个农业科学家,西南农学院正是我们这位现今的农业科学家的诞生之地。也许是童年及青少年时期经历的战火与生活的艰辛让他能够立下这样的志向吧。大学毕业后,他响应国家的号召,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只有心怀大志,目标坚定的人,才会不畏惧苦,不害怕难!在20世纪60年代,在那饥荒的年代里,袁隆平目睹了那些惨痛的一幕幕,那一段凝固的历史成为袁隆平前进道路上的动力。从此,他立志使我国农民摆脱贫困,立志向饥饿挑战。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可以说袁隆平在青年时期就知道了,这也成就他一生的大业,更造福了亿万的人民。

所以,要做怎样的人?我想应该就是要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吧!只有有了崇高的理想,才会有崇高的人格。所以,当我们今天学习袁隆平那么的美好的品质的时候,我们知道,那个汗霜满衣,皮肤黝黑的人,展示给我们的却是人格的光芒。

七十几岁高龄的袁老,他会告诉你:日思夜梦的东西变成现实是兴的事。“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这是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博士提出的质疑。袁隆平的头脑中始终装着一个坚定的答案:我们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袁老还会告诉你他衷心希望杂交水稻这一成果不但能增强我们中国依靠自己力量解决吃饭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将为全人类战胜饥饿做出更大的贡献。在袁隆平的带领下,通过大家努力,杂交水稻目前已在越南、印度大面积种植,增产十分明显;在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国的开发工作进展也很顺利。

袁隆平现在一定很高兴,因为他自青年时期的理想到现在的目标,不论多苦多难,都已经成为了现实!看完全部的袁隆平传,我们知道他的高兴,不是因为身上的各种光环,而是因为他给了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的梦。

学习袁隆平精神,就要作一个有价值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拥抱着青春时代;我们是初生的太阳,燃烧着新的未来!这就是我们新时代的中学生。

新时代的中学生志当存高远。老师说:“有志者处天地之间,当学杜子美,广厦千万间;须效白香山,谋制万里袭。”我们牢牢记住老师的教导,暗自定下远大的志向。诸葛亮有言:“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们知道,光有志向是不行的,还要付诸实践。只有现在打好基础,将来才能成为真正的栋梁牎

新时代的中学生行在他人前。“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是我们的座右铭,我们虽在“蜜罐子”里泡大,但也懂得为他人着想。看牎我们默默弯下腰,用石子填平了泥坑;我们不声不响地关掉了走廊上的灯;我们给老人小孩让座、让道;我们也为同学们排忧解难……也许有的人会说:“不就是想出出风头,得到夸奖吗?”诚然,我们喜欢表现自己,也渴望得到别人的赞扬,但我们内心深处最真切的希望是为别人带去快乐,我们也做到了牎

这就是我们,有志向也有行动的新时代中学生。其实,我们更有自己的新思想。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道:“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也想成功,可是真正的成功却离我们很远。我们为了考试不得不拘泥于小小的教室,课外实践只能是“纸上谈兵”。我们也有无限向往,向往课堂外那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不想成为精通电磁、电容器而不会修电灯的物理高材生,更不想成为除了“Hello牎”说不出第二句话的英语考试高手。我们需要社会给予更多关注,让我们能在适合自身发展的环境里茁壮成长牎

这就是我们,新时代的中学生。有的人说我们有个性,有思想;有的人却说我们是“垮掉的一代”。管他呢牎我们就是我们,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牎不过,请相信:

我们———新时代的中学生———定会创造精彩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学习叶志平校长先进事迹后的感受_事迹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校长,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学习叶志平校长先进事迹后的感受

陈玉香

昨天我学习了叶志平校长的先进事迹,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把生命奉献给了祖国未来希望之所在的教育事业,使我深受感动,他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将在叶志平校长先进事迹启迪和鼓舞下,努力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的教师使命感,不断强化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心,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他们在危难时刻,坚守岗位、忠于职守、不畏艰难险阻、奋力抢救学生的拼搏奉献精神令我们钦佩。许许多多的教师,他们在地震过后,在不知自己亲人生死的情况下,甚至有的已经失去了亲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在废墟中寻找着自己的学生,这种忘我的精神怎么不令人敬佩呢!同是教师的我们,尽管我们没有遭受如此的灾难,我们要以他们为楷模,把自己的爱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帮助他们渡过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个个难关,积极健康的成长。

我们要向叶志平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事业的崇高精神;学习他坚定信念、爱岗敬业、勇于进取的拼搏精神;学习他攻坚克难、以人为本、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同样作为一名教师,在学习叶校长的事迹同时,我会深刻反省自己,我想假如我们每位教师都能像叶校长这样负责,把安全常规工作做得扎实细致,又将有多少生命得以延续啊。同行们,为了孩子们的笑容更加灿烂,就让我们时刻警惕起来,让安全的警钟常鸣,为打造平安校园而努力奋斗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