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硕士开题报告是什么(优秀20篇)

浏览

6136

范文

193

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技巧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855 字

+ 加入清单

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技巧

开题报告是硕士学位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指为阐述、审核和确定学位论文题目而做的专题书面报告,它是硕士实施学位论文课题研究的前瞻性计划和依据,是监督和保证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训练硕士科研能力与学术作品撰写能力的有效的实践活动。

《中国青年报》报道: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9级硕士所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仅有不到1/3的博士硕士获一次性通过,而78位硕士硕士,10人没获通过,仅有19人获一次性通过。这在复旦大学乃至于全国硕士教育的历史上“都很少见”。但据笔者了解,倘若以严肃的眼光审视目前学位与硕士教育的开题报告工作,可以说,管理部门、导师、硕士三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视“开题报告为走过场”、视“开题报告为形式”。除思想上重视不足外,对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缺乏了解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管理工作体会,就开题报告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做一探讨。

1、选题的原则

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一般要求满足以下原则。

①开拓性:前人没有专门研究过或虽已研究但尚无理想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或是学术界有分歧,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②先进性:硕士学位论文要有新的见解,博士学位论文要做出创造性成果;③成果的必要性:所选课题应有需要背景,针对实际的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即应有实际效益或学术价值;④成果的可能性:课题的内容要有科学性,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适当,充分考虑到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成果的可能性。

以上要求说明,题目不是给定的,而是研究出来的,只有在对所研究领域的过去、现在的研究资料等信息进行全面把握、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确立满足以上“四性”要求的选题,从而为完成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奠定坚实的基础。无论是结合导师已有科研任务的选题,还是自选课题,选题之前的“信息积累”与“发现问题”均是硕士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尽管导师已完成了以上过程,但导师并不能替代硕士,这就是硕士学习、研究的独立性要求。

2、开题报告的内容与撰写要求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立论依据(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等。

2.1 题目 题目是学位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①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②简洁。

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2.2 立论依据 要考虑①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②国内外研究现状,即文献综述,要以查阅文献为前提,所查阅的文献应与研究问题相关,但又不能过于局限。

2.3 研究方案 要考虑①研究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保证具体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②研究的内容。要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要求全面、详实、周密,研究内容笼统、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义当作内容,往往使研究进程陷于被动。③研究的方法。选题确立后,最重要的莫过于方法。假如对牛弹琴,不看对象地应用方法,错误便在所难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过的课题,只要采取一个新的视角,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创新的结论。④研究的过程。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的安排,要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⑤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⑥创新点。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2.4 条件分析 突出仪器设备等物质条件的优势。

明确协作单位及分工,分工要合理,明确各自的工作及职责,同时又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密切合作。提倡成立导师组,导师组成员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要以知识结构的互补为依据。

以上就开题报告之构成要素的撰写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要写好开题报告,除了掌握必要的写作方法之外,笔者认为,思想上一定高度重视,平时要勤动笔,并善于学习借鉴他人开题报告的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硕士学位申请书申请报告

范文类型:申请书,汇报报告,全文共 351 字

+ 加入清单

本人____________(姓名),学号:____________。于______年考入______,攻读______专业学术型硕士学位,学习期限______年。在学习期间,本人顺利完成了《硕士英语》等3门公共课、______等______门学位必修课、《中国文化史专题》等______门选修课程的学习及考核,获得总学分______分,学位课学分______分,符合____________ 专业的硕士培养要求。

此外,本人跟随导师,从事______课题的研究调查,在课题组中担任了______ 的研究任务,并完成了______的研究成果。结合研究调查成果,撰写了硕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现提交硕士学位申请,请予以批准!

申请人签名:________

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范本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7685 字

+ 加入清单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范本

说 明

1、 开题报告由研究生本人在完成文献阅读、科研调查的基础上,并通过“开题报告评议后填写。

2、 本报告一式两份。一份交学院作为论文检查的依据;一份答辩后作为档案材料归入学位档案。

3、 开题报告用A4纸打印。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课题来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政务公开进程的不断加快,行政沟通在行政活动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在行政决策和信息交流中的作用凸显。而随着政府职能从全能向有限、从管理型向服务型、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作为影响领导决策的政务信息显得越来越重要。自产生以来,政务信息就担负着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的作用,随着信息工作的发展和时代的不断变化,政务信息的这一作用一直被作为信息作用的重点,这也是政务信息写作和处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信息工作作为一项专门工作开始于198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向中央全面报送信息。在此之前,信息工作则分散在简报工作、会务工作、信访工作、资料工作、综合情况工作等具体工作,工作杂乱无章,十分不规范。而随着信息工作的不断改革发展,党政信息的写作及处理工作已经步入正轨。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政务信息既是行政沟通的重要手段又是行政沟通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又可以加强各单位之间的联系,加强沟通、通报信息,提高行政效率。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行政沟通手段的不断扩展以及政务信息的多样化,侧重于行政沟通视角的政务信息写作出现了新的变化,其写作方法和写作内容以及文体形式日益多样化。但长期以来,信息工作虽然受到重视但理论上的不足开始显现,尤其是从写作学和文章学上看,政务信息写作理论和文体理论并没有形成体系,因而在行政沟通日益多样化和信息化的今天,政务信息的写作和处理理论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沟通障碍,不仅没有发挥其在行政沟通中的作用反而成为了沟通的桎梏。在政务信息产生发展的这段时期内,许多的专家学者和办公室工作人员一直在探索信息工作的发展思路以及政务信息写作的技术,其中取得了很大的学术成就,也有效地指导了政务信息写作和处理活动的进行。但对政务信息写作的研究生主要侧重于对其写作技术的研究而对政务信息的文本以及写作思想的研究较少,也没有将政务信息的写作研究与具体的行政实践结合起来,影响了研究效果。在我国现在使用的政务信息文体样式不一而作用却大同小异,使用缺乏规范性,统一性不强,这也加大了信息处理的难度。随着社会的进步,行政改革的深入以及新媒介的发展,政务信息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特点,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在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为政务信息的写作理论进行必要的补充,为这一文种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实现信息的有效沟通、提高行政效率。

鉴于政务信息写作的重要性以及政务信息在行政沟通视角下写作理论的缺失以及政务信息自身在文体的定位和写作方面的理论欠缺,以及新媒介发展情况下政务信息写作理论支撑的构建不足,其理论研究的空间相对较大,在导师的引导下我将行政沟通视角下的政务信息写作作为硕士论文的研究方向,以期能够为丰富政务信息的写作理论做出浅薄的贡献。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行政沟通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环节,而政务信息则是行政沟通的重要内容也是行政沟通的重要手段。并且基于政务信息实现的有效行政沟通对行政管理和政府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实在行政体制改革和信息日益发达的今天,行政沟通视角下的政务信息写作和处理的作用凸显。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行政沟通这一视角对政务信息写作的研究进一步探讨政务信息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并研究其在写作上的特点,完善政务信息的写作及文体理论。同时探讨政务信息写作在行政管理中作用,探讨实现行政有效沟通的政务信息写作方法及理论,为新媒介发展背景下的政务信息写作做进一步探讨,希望对政务信息写作提供借鉴和理论支撑。

首先,本课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自政务信息产生到现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在其发展中不断适应行政管理的需要,但至今,政务信息这一文种的基本理论研究依旧不是很完善。对政务信息的定义以及分类划分标准不统一,在使用上即写作和处理上也没有形成系统等实际情况一直存在,这也是困扰政务信息写作的一大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政务信息的发展。而行政沟通实际上主要就是信息的传递与处理而政务信息正迎合了行政沟通的需要,既承载了行政沟通的内容又充当了行政沟通的手段,把政务信息写作放到行政沟通的视角下进行研究主要是把政务信息的写作放到具体的行政环境中,探讨实现行政有效沟通的政务信息写作。就此来看,本课题在理论上将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政务信息写作的基本理论,从行政沟通的角度对政务信息写作进行整合并在新媒介发展的背景下研究政务信息写作的新特点,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其次,本课题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当今政务信息发展的潮流,对政务信息写作的具体实践有一定的意义,即本课题有其自身的现实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虽然各机关单位基本都有政务信息的写作和处理机制,但政务信息质量不高、处理不及时以及因为政务信息使用的不同意造成的处理困难等情况一直存在,究其根源主要是政务信息这一文种的写作及处理理论不健全所致。而本课题将探讨的即是基于行政沟通视角的政务信息写作,对解决当今政务信息写作过程中出现的文体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3000字左右)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国现代写作理论诞生于“五四”以后。在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一批从语言学、修辞学分离出来的初具现代品格的研究写作的著作。陈望道的《作文法讲义》是现代写作理论的开山之作;叶圣陶的《作文论》、夏丐尊和刘薰宇的《文章做法》等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论著。我国现代政务信息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顺应党和国家的行政工作需要而产生的,经过进三十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了与其自身相适应的写作方法。自产生以来,政务信息写作的秘书人员和一些学者都对政务信息写作进行了相关研究,是政务信息的写作逐渐成形,也为政务信息的发展奠定了相关理论基础。随着政务信息工作日益受到重视,政务信息写作方面的研究也开始逐渐升温,在政务信息写作理论方面的研究也有了一定成果。

当前政务信息写作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的同时,成果并不是十分显著,在专著方面单纯研究政务信息写作的只有两部,其他有的研究公文写作的专著中个别的将信息写作列为了其中某一章节,还有的作品中涉及到了政务信息写作的某一文种,因此研究成果并不是很丰富。论文和期刊方面较专著相对多一些,主要刊载在研究应用写作的杂志《应用写作》、《秘书》、《秘书之友》以及研究行政管理的《中国行政管理》和其他专业性较强的杂志上,数量也不是十分可观。以《应用写作》杂志为例,在发布在网络上的杂志部分内容中,能找到的有关公文写作叙事研究的文章,只有2019年第2期中的一篇马增芳学者所写的《公文叙事三特点》,在网络中文数据库中查找关于公文写作叙事的文献数量相较其他公文数量也比较少,在中国知网上以题名查询,以“公文写作”为关键词搜索结果为1974条记录,但其中的内容涉及公文写作研究的多个方面,如公文写作教学的研究、古代公文写作研究、公文写作思维分析研究等等,单纯关于“公文写作”和“叙事”为关键词,所能找到的文献的只有3篇,由此也可以看出公文写作叙事研究成果的匮乏。

1.研究成果

(1)专著方面:

1994年,陕西省渭南市韩国强同志所著的《党政信息工作通论中》对党政信息的一些基本理论进行了系统地阐述,详细论述了党政机关的信息网络建设、信息采集、信息写作、信息编辑、信息调研、机关信息工作的运行以及信息工作人员素质的培养等项工作的基本特点和工作方法,并且作者在书中还探讨了党政信息进一步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并对党政信息在新时代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及为适应政府机构改革和建设服务型政府过程中党政信息的转变,为为党政信息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著作中,韩国强同志对党政信息工作的流程作了剖析并对党政信息的采编过程作了详细叙述。在信息采编包括信息写作这一环节,作者将党政信息作置位于行政工作中,并将信息工作定位为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显示出作者对信息工作的重视。但此书是从整个党政信息工作入手的,党政信息写作并不是本书的重点,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写作技术即细节的分析上。

在杜国强所著的由陕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政务信息写作》就是一本关于政务信息写作的专著,改著作首次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政务信息写作的相关知识及写作技巧,在政务信息写作的研究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第一次以专著的形式对政务信息写作进行专门系统的阐述。该著作对政务信息的阐述比较详细,书中对政务信息工作也进行了研究,内容也比较全面。涉及了政务信息写作的整个过程,从主题的确定、材料的搜集到信息的标题、导语、主体、结尾等信息各部分的写作都进行了叙述。而且该书从工商行政管理的实践出发切入,在体现出理论意义的同时,政务信息写作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

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杨霞主编的《公文写作规范与例文解析》一书中有关于政务信息写作的内容,在该书的第六章信息材料一章中对信息写作做了阐述。在本章的引言中,作者对信息材料的定义和主要特点以及与正式公文的差异。作者认为,信息材料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各级、各类社会组织收集、整理和传播各种管理信息的一种常用文字材料。作者认为,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范围、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次具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适用范围广发,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一个组织的管理决策与决策的执行情况,在启发管理思路、形成管理观点、辅助管理决策、交流管理信息、沟通管理情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辅助性、参考性作用。作者在文中对信息材料的主要特点作了归纳,主要有三点。一是信息来源地广泛性,信息材料既有来自上级机关的各种信息,也有来自本机关各部门的信息;既有来自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的信息,也有来自社会中广大人民群众的信息;既有来自本国相关单位的信息又有来自国外同类机构的信息,等等。广泛的信息来源为信息文稿的写作中材料的比较、鉴别、筛选和提炼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二是信息内容的概括性,因为信息材料大多数直接服务于组织中各个层次的管理者,对信息内容的概括性要求较高。三是信息成果的层次性,信息材料一般是经过加工的材料,根据加工程度、反映问题的深度、参考价值大小等的不同,表现为不同的层次性。在文中作者提出了层次分类的标准。作者认为信息材料不是公文,但在现实的公文写作中使用频率很高,与公文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法定效力不同、撰写目的不同、信息内容的性质不同、制发程序不同、发送范围不同。作者对简报、大事记和消息的写作规范进行了阐述。虽然作者的观点尚需商榷,但是作者对信息材料的观点还是值得借鉴的。

由郭恩达、叶黔达、周介钧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行政管理应用写作》一书中也有关于政务信息写作的内容。作者在第九章专门对“行政信息文体”做了详细阐述。作者认为“行政信息文体是指在行政工作中,传递信息,反映情况的一种应用文体。它作为信息的载体不仅起到发现问题、反映情况、总结经验教训的作用,还可以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是领导机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市领导掌握机关情况、推动工作的重要工具。”作者在文中没有进行信息的分类只是着重对几个文中进行了研究,包括调查报告、简报和信访分析报告。在对三个文中进行分析时,作者的角度主要是涵义和特点、文中作用、文种分类以及文种写作,作者从这几个角度对行政信息文体进行了分析。笔者对作者将调查报告放入行政信息文体有异议,而且对行政信息文体的写作作者并没有进行综合分析,对几个文种的分析无法总结行政信息文体写作的普遍适用规律,这也是本章的不足之处。

在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王群所著的《品味公文——公文写作漫谈四十篇》一书中,作者在第31、32、33、34节中谈到了信息写作和信息工作。在第31节的“信息写谈”中作者认为“信息稿件的篇幅短小,内容集中,文字简洁。这既是信息文体的特点,也是写作上的基本要求”,而且就作者的观点来看,在写法上信息文体是比较灵活的,不像公文那样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但也有其自身的写作规律。作者着重论述了信息稿件的写作要求,主要有“主旨集中突出、标题简洁醒目、内容虚实结合、语言简练顺当”,在这几个要求中,笔者对“内容虚实结合”存有异议,这有违实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在第32节“怎样加工信息稿件”中,作者点名了信息稿件中存在的问题,基本事实准确但表述不当、稿件事实有误、数字前后矛盾、整体价值偏低但某一部分有一定价值需要摘要、稿件价值高但次长结构欠妥当。作者在文中结合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并提供了信息加工的步骤和加工方法,加工方法包括内容和辞章两个方面。在第33节“信息工作与市场经济”中,作者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党政信息工作必须适应新的体制,转变旧的观念和习惯做法,在思想上有个较大的解放,工作方式有个较大的改进;同时将市场经济的一些普遍原则,有机地运用到信息工作中,更好地为领导科学决策服务,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本届作者主要探讨的是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信息工作的开展,作者将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则与政务信息使用结合起来,是政务信息写作具有了时代色彩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政务信息的改革和发展。在第34节“深层次信息的开发”中,作者提出了根据中央办公厅的观点将党政信息分为“初级信息”和“深层次信息”两个层次,并指出,这一区分有利于党政信息内容的深化和质量的提高。并且作者认为“初级信息”和“高级信息”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信息的服务层次和信息的内容上。作者研究了深层次政务信息的开发方法并着重论述了信息调研,提供了信息调研的主要方法即内容扩充法、综合归纳法、协同调查法、成果转化法、个案调查法。

在知网上输入“政务信息”或“党政信息”可以搜到的期刊、会议以及硕士博士论文一共不超过15篇。就我国在应用写作研究方面处于前沿的《应用写作》杂志自1985年至今刊载的关于政务信息写作的文章总共不超过10篇。而且就目前已发表的论文内容看,研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写作技巧上,对政务信息写作基础的理论论述不是很多。

《秘书》在1994年第2期发表了江苏省镇江市委办公室朱亮的《党政信息写作要点》,作者在政务信息写作的篇幅结构、背景材料、结尾等要素上着手做了分析,以求找出政务信息写作的规律,文章的着重点是在结构方面,较为简短,论述不是很详尽。 1996年在《行政与法》杂志第一期刊载了一篇题为《论党政信息写作》为文章,着重论述了党政信息的作用、特征、分类及写作的注意要点,提出在党政信息写作在政策上的观点和注意事项,主要是宏观层面上的写作思想。

《浙江统计》在1999年第6期到2019年第2期连续登载了《政务信息知识简介》的8篇文章,在这8篇文章中,对政务信息的基本概念及特征、政务信息的分类、政务信息的作用、政务信息工作的基本原则、政务信息的要求以及统计信息的采写和编报要求进行了介绍。这几篇文章是从统计角度对我国政务信息的概括和介绍,文章的内容并不深入知识从客观上介绍了政务信息,

1999年《秘书之友》杂志在第一期刊发了一篇名为《浅谈政务信息与一般公文的差异》的文章,作者从自身从事政务信息工作的经验出发对二者进行了分析比较。作者认为政务信息与一般公文在运作上有很大的区别,着重从四个方面来阐释了二者的不同,即来源、报送程序、写法和容量上进行了分析,作者在最后归结时将政务信息认为是政府系统的内部“情报”,主要作用仍是为领导决策服务。

《秘书》杂志在2019年第8期上刊载了河北省的王东升所创作的一篇名为《浅谈党政信息与新闻写作之异同的》文章,对信息、信息论以及新闻和二者之间的异同进行了论述。文章对“何为信息和党政信息”进行了定位,对党政信息的内涵给出来自己的观点,但同时他也认为党政信息发展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在文中作者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党政信息的特点。然后,对比新闻的概念和特点,作者将二者做了对比,找出了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主要集中在党政信息的新闻性上,而不同点主要是政务信息自身的一些涉及政府行政原则上的内容。就作者的而研究来看,之所以将二者进行对比也是认为党政信息与新闻存在共同点,认为党政信息不是新闻但具有新闻的性质。

《重庆行政》在2019年第一期上发表了重庆市委党校葛雅兰的《党政信息的写作技巧》一文,在文中作者从写作策略和写作技术上都对政务信息写作进行了分析。文种点明了政务信息主体的3中写作方法而且提出了对政务信息的集中类型,但还是沿用了以往作者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标准并对各个类型的结构形式做了分析。在文中作者对信息中背景的设置和结尾的写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结尾的形式和要求做了分析。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设计到了信息写作的细节尤其是背景的设置和结尾的结构和形式。

(3)会议政策方面:

1985年1月,全国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明确提出,信息工作是办公厅(室)的一项重要任务,并要求信息工作要“从单纯地收发传递信息转变为既收发传递又综合处理信息”。

1986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召开部分省区市和中央部门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专题讨论了信息工作,各级党委办公厅(室)向上级党委、各地区各部门向中央报送信息的工作相继全面展开。

1995年6月的省区市党委办公厅信息工作交流会,都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历史时期的任务和特点,再次强调信息工作的“三项重点工作之一”的重要地位和“集中精力抓质量”的要求,并在此期间由中央办公厅下发了《报送重要信息实施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工作的意见(试行)》。自此,我国的党政信息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的道路,对日后政务信息的发展至关重要。

2.研究中的不足

在我国1998年提出并确定政务信息的概念至今,政务信息工作及其理论研究逐步深入,并取得了可喜成果,但在一些涉及政务信息写作问题的论说中,往往借鉴的多是新闻学的理论和知识,尚未形成政务信息本身的鲜明特点,对政务信息结构的识别和认定尚处于“雾里看花”阶段,在写作上无定式、审核上无尺度、评价上无标准,以致限制了政务信息写作学的形成与发展。

从目前已发表的可以见到的著作来看,专门研究政务信息写作的专著是十分少见的,至今也只有两部,为韩国强所著的《党政信息工作通论》和杜国强所著的《政务信息写作》,而且其中前者所陈述的理论和观点主要涉及的是党政信息工作,写作并不是其主要内容,而后者虽然主要是论述写作,在对政务信息写作理论作了构建的同时并没有深入探讨,主要是解决如何写的问题。由此来看,政务信息写作方面的理论支撑并不是十分完善、基础并不深厚。

论文方面,从写作角度政务信息写作的也有,但没有深层次的从写作角度对政务信息写作进行探讨,尤其是将行政管理活动与政务信息写作联系起来研究的基本没有。从中国知网上可以收集到的有关文章来看,基本上都是从写作技巧方面入手进行的研究,对政务信息写作的理论构建的作用并不明显。

鉴于此,笔者试从行政沟通角度对政务信息写作进行分析研究,以求在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上做出一点有益探索,为写作学科以及其他学科的发展稍尽绵薄之力。

(二)研究内容

第一章 绪论

一、引言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四、研究方法与写作框架

第二章 政务信息写作与行政沟通

一、政务信息概述

(一)行政沟通的概念和范围界定

(二)政务信息的内涵及外延分析

二、政务信息的文体定位

(一)政务信息的特性及功用分析

(二)政务信息的文体现状

1.现行常用文种分析

2.政务信息与其他公文对比分析

(三)政务信息文体性质

1.政务信息的政治性

2.政务信息的新闻性

3.政务信息的内部性

(四)政务信息与新闻消息比较

1.文体性质

2.内容选择

3.写作策略及技巧

三、政务信息写作对行政沟通的必要性和理论基础

(一)政务信息对行政沟通实现的必要性

1.行政效率的提高要求掌握大量信息材料

2.领导决策要求信息的充分供给

3.行政沟通功能实际就是信息沟通功能

4.信息化条件下的行政沟通要求复杂信息的有效处理

(二)政务信息写作对行政沟通实现的理论基础

1.政务信息写作目的与决策制定理论

2.拉斯韦尔模式与政务信息写作活动因素

3.行政沟通信息接受理论与政务信息写作策略

4.写作活动的“三环互动”与行政沟通信息传递与反馈

第三章 行政沟通过程与政务信息写作的融合

一、行政沟通要素与政务信息写作活动因素的交集

(一)行政沟通发动者与政务信息写作主体素质的构建

1.行政沟通发动者与政务信息写作主体的一体性

2.主体能力的构建

3.主体素质的构建

(二)行政沟通内容与政务信息写作客体的范围

1.行政沟通内容与政务信息写作对象的一致性

2.行政沟通内容到政务信息写作客体的转换

二、行政沟通效果对政务信息写作的要求

(一)行政沟通有效性对政务信息写作选题的限定

(二)行政沟通效果对政务信息写作载体选择的制约

1.行政沟通效果与政务信息的传布范围

2.不同效果与传布范围要求下政务信息写作的文本选择

三、政务信息写作中行政沟通障碍因素的规避

(一)政务信息写作中易产生行政沟通障碍的因素分析

1.写作主体与受体心理障碍

2.写作客体价值判断与实际需要的偏差

3.文本表现风格与行政沟通风格出现偏差

(二)政务信息写作主体与受体心理障碍的克服

1.写作主体与受体行政地位心理对等的实现

2.写作主体与受体好恶态度公共化的消解

(三)政务信息写作对象价值的准确判断

1.行政沟通角度政务信息写作对象的价值评判标准

2.行政决策的参考价值要求写作对象具有广泛影响力

3.政务信息的行政指导意义要求写作对象典型化

(四)政务信息写作文体选择与行政沟通效用的吻合

1.行政效用与文本模式的适用

2.不同效用要求下文体选择依据

(五)行政沟通风格与政务信息写作语体风格的契合

1.行政沟通风格特点对行政沟通的影响

2.适当地运用修辞手段,提高语言的表现力

3.合理地选择事实材料,增强语言的说服力

第四章 新媒介背景下政务信息写作的发展趋势

一、新媒介的产生与行政沟通方式的变化

(一)信息化条件下行政沟通手段的多样性与电子公文

1.传统行政沟通手段向电子政务沟通模式发展

2.电子政务信息沟通对政务信息写作发展趋势的影响

(二)新媒体的产生与政务信息写作媒体的多元化

1.新媒体的产生对传统政务信息写作的影响和冲击

2.政务信息写作与新媒体下的行政沟通相适应的解决策略

二、政务信息写作发展的电子化趋向

(一)政务信息写作资源的网络化

(二)政务信息写作的非线性化

(三)政务信息写作模式的标准化

1.写作格式的标准化

2.写作语言的规范化

3.政务信息载体界限的模糊化

第五章 结论及前景

一、总结和归纳

二、研究中的不足及前景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1.研究方法

本课题在研究时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与本课题中行政沟通和政务信息相关的文献,并进行阅读、分析,从中得出对本课题的理论性认识,为课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概念分析法

通过对搜集来的资料进行整理、阅读、分析、总结,从中得出本课题主要研究对象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其内涵和外延。主要是行政沟通视角下的政务信息写作如何定位以及政务信息的文体归属,并从行政沟通角度对政务信息进行在分类,使之更能适合当前行政沟通的需要。

(3)调查研究法

通过对有关行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现行的政务信息写作和处理状况进行调查,了解目前政务信息写作及处理的现状、政务信息的运行模式以及当前政务信息的要求和原则,并对当前的政务信息写作加以细致分析,找出当前政务信息写作的规律,并对新媒体背景下政务信息写作的发展趋向进行分析总结。

(4)个案研究法

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政务信息包括动态信息、综合信息等等,而且其载体形式多样,所以不可能穷尽所有类型文章,为了便于研究,同时也为了能够深入的研究,只能从中找出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或片段来加以论证和分析。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级进行研究从而抽象出整个类别的特点和性质。

(5)系统科学法

从写作学科在整体上对政务信息写作进行研究,政务信息不管归于什么门类,其写作最终要受到写作规律的制约,写作行为也要在写作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例如,政务信息写作行为系统也存在写作主体、写作客体以及写作载体和写作受体等内容,在写作时也要按照写作过程的要求进行。从整个写作学科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更明显地发现政务信息写作的个性特点,而且在研究过程中可以用写作学和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对政务信息写作进行分析,这样在既定理论上得出的结论更加准确。

(6)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政务信息写作涉及到写作学以及行政管理学等学科的内容。写作学本身属于综合性边缘学科,涉及到哲学、心理学、美学、思维学等等,而行政管理学同样也是综合性学科,涉及到社会学、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等等。而从行政沟通角度来谈政务信息写作也是两个不同学科的相互交叉。这样由于笔者研究的角度是从行政沟通角度来研究政务信息写作,就不可避免的采用此方法。但就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来看,内容涉及较多的仍是写作学科。

2.研究思路

(1)广泛搜集、阅读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专著,对有关本课题的理论观点进行了解,充分占有资料,为课题研究进行初步的理论准备;主要是根据以往的研究理论对政务信息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分析,在行政沟通的视角下对政务信息进行重新定位。

(2)对上阶段所积累的理论观点和有关实践的原始性资料进行梳理,理清这些庞杂观点和资料的脉络,进行归纳、总结和概括,为下一阶段的分析做好准备。

(3)在上阶段的基础上,结合导师的指导对理论观点和相关的实践现状进行初步分析,找出本课题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基础,使本课题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和实践上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而确定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同时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对研究内容形成大致的构想。

(4)上述三个阶段是本课题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下述两个阶段则是整个研究过程的重点。此阶段针对最初构想的研究内容,进一步深入地研读理论文献,进行文献分析,运用个案分析法和系统科学方法以及跨学科研究方法对行政沟通视角下的政务信息写作从行政学和写作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政务信息写作进行重新定义和划分,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进而较科学地对政务信息的写作策略和技巧进行分析和研究。

(5)进一步论证上一阶段研究所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针对发现的问题,继续进行文献搜集阅读和实践调查分析,听取导师意见,修正观点和办法,并对论文进行填充,完善论文观点。

三、经费来源及概算

经费来源:研究生培养费

四、主要设备、仪器及材料,实验地点或协作单位

主要设备:电脑、打印机、校园网

主要材料:与课题相关的书籍、杂志、学术会议论文、优秀硕博论文等

主要搜集资料地点:中国国家图书馆

吉林省图书馆

长春市图书馆

长春理工大学图书馆

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资料室

网络资源

撰写论文的主要地点:长春理工大学

五、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并列出25篇重要的参考文献,其中外文10篇)

政务信息自产生以来作为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各部门之间沟通的重要形式受到各相关部门的重视,不少信息工作人员和学者也对其写作规律和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其中围绕政务信息写作技巧的占多数,也有的学者研究了政务信息写作的内涵、外延以及文体性质,有的将政务信息写作与新闻消息写作相对比来探讨其写作形式和方法。以上这些研究都为政务信息的相关理论提供了帮助。近几年,随着政府对信息工作的日益重视,也出现了关于政务信息写作的专著,论文数量也比以往有所增加,侧重点也有所改变,可是研究政务信息失真的原因等内容,加深了人们对政务信息写作的认识。而且随着行政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和新媒体的发展演进,着重从行政管理和新媒介传播方面研究政务信息的成果不断出现,为加快政务信息写作的信息化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关于政务信息工作的研究

我国现代政务信息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顺应党和国家的行政工作需要而产生的,经过进三十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了与其自身相适应的写作方法。自产生以来,政务信息写作的秘书人员和一些学者都对政务信息写作进行了相关研究,是政务信息的写作逐渐成形,也为政务信息的发展奠定了相关理论基础。

1985年1月,全国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明确提出,信息工作是办公厅(室)的一项重要任务,并要求信息工作要“从单纯地收发传递信息转变为既收发传递又综合处理信息”;1986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召开部分省区市和中央部门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专题讨论了信息工作,各级党委办公厅(室)向上级党委、各地区各部门向中央报送信息的工作相继全面展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以及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进行,政务信息写作业随之进入了新时期。1995年6月的省区市党委办公厅信息工作交流会,都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历史时期的任务和特点,再次强调信息工作的“三项重点工作之一”的重要地位和“集中精力抓质量”的要求,并在此期间由中央办公厅下发了《报送重要信息实施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工作的意见(试行)》。自此,我国的党政信息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的道路,对日后政务信息的发展至关重要。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新的历史条件对政务信息有了新的要求,对政务信息的写作和处理提出了新标准,并注意到信息失真的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的《新时期机关信息工作》以及长期从事党政信息工作和研究的袁庆学同志的新著《创新与超越———纵论21世纪机关信息工作》都是这一时期政务信息研究新理论的总结和体现。

在我国著名的秘书学研究专家钱世荣先生的《我国党政信息工作研究20年述略》一文中对我国自1984年政务信息产生至今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但其侧重点在党政信息工作与研究。根据钱先生对我国党政信息工作的总结,可以将20余年的发展历程概括为“五年促‘转变’,十年抓‘重点’,新世纪追求‘创新与超越’”。在文中,钱先生对各个阶段党政信息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做了一下总结,把握住了20多年来党政信息研究的主要脉络,并在文中指出了政务信息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并对信息技术时代的政务信息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政务信息研究的历程来看,钱世荣先生的这一论文对20年的政务信息研究做了总结的同时也对未来的走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颇具见的,可以看作是政务信息研究的一次大总结。

1994年,陕西省渭南市韩国强同志所著的《党政信息工作通论》中对党政信息的一些基本理论进行了系统地阐述,详细论述了党政机关的信息网络建设、信息采集、信息写作、信息编辑、信息调研、机关信息工作的运行以及信息工作人员素质的培养等项工作的基本特点和工作方法,并且作者在书中还探讨了党政信息进一步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并对党政信息在新时代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及为适应政府机构改革和建设服务型政府过程中党政信息的转变,为为党政信息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著作中,韩国强同志对党政信息工作的流程作了剖析并对党政信息的采编过程作了详细叙述。在信息采编包括信息写作这一环节,作者将党政信息作置位于行政工作中,并将信息工作定位为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显示出作者对信息工作的重视。但此书是从整个党政信息工作入手的,党政信息写作并不是本书的重点,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写作技术即细节的分析上。

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环境下的政务信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中国科技信息》2019年第16期刊载的一篇文章《试论网络时代的政务信息管理》中为我国新时代的政务信息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文章着重从电子政务信息角度入手来分析,探讨了电子政务信息的内涵以及分类,对电子信息化条件下的政务信息运行过程进行了分析,是与当前政务电子化结合比较紧密的一篇文章。

关于政务信息文体的研究

随着政务信息的兴起和地位日益重要,许多专家学者开始从政务信息的源流发展上进行研究以期对当今的政务信息工作提供有益的指导,但这类的研究成果不是很丰富。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江苏省政协办公厅的林涛同志的一篇论文,在其发表的《中国古代政务信息的产生和演进》一文中对我国古代的政务信息产生和演进进行了研究,主要考察了古代政务信息的源流。在文中,林涛认为在原始社会时期的氏族部落已经具备了政府机构的雏形,而政务信息作为政府“实行行政管理的必然产物”也伴随着政府的产生和产生,作者认为,“在氏族部落首领统一指挥下,有组织地传递着定向、有序的信息便是政务信息的萌芽”。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家权力机构和政府行政管理机关的建立和不断发展,政务信息也随着行政管理的需要不断发展。在文中,坐着将其演化分为三个阶段,即奠基时期、确立时期和完善时期。在政务信息的流变中,作者着重阐述了政务信息的发展演变的动力和政务信息的传播形式。

而我国现代政务信息自1984年开始使用到现在,多数学者将其定位为事务性公文,但也有的学者认为其是带有公文性质的新闻类文体。自产生开始,政务信息的文体一直处在争议中,但在后来的论调中有的学者提出,政务信息文体应为公文而在写法上应该与新闻消息的写作时相同的,也就是政务信息是借公文之壳而具新闻消息之实,但也有工作人员可学者提出了不同见解。

《秘书》杂志在2019年第8期上刊载了河北省的王东升所创作的一篇名为《浅谈党政信息与新闻写作之异同的》文章,对信息、信息论以及新闻和二者之间的异同进行了论述。文章对“何为信息和党政信息”进行了定位,对党政信息的内涵给出来自己的观点,但同时他也认为党政信息发展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在文中作者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党政信息的特点。然后,对比新闻的概念和特点,作者将二者做了对比,找出了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主要集中在党政信息的新闻性上,而不同点主要是政务信息自身的一些涉及政府行政原则上的内容。就作者的而研究来看,之所以将二者进行对比也是认为党政信息与新闻存在共同点,认为党政信息不是新闻但具有新闻的性质。

《浙江统计》在1999年第6期到2019年第2期连续登载了《政务信息知识简介》的8篇文章,在这8篇文章中,对政务信息的基本概念及特征、政务信息的分类、政务信息的作用、政务信息工作的基本原则、政务信息的要求以及统计信息的采写和编报要求进行了介绍。这几篇文章是从统计角度对我国政务信息的概括和介绍,文章的内容并不深入知识从客观上介绍了政务信息,但也为人们了解政务信息提供了的借鉴。就文章内容来看,其中的观点基本也与《浅谈党政信息与新闻写作之异同的》对政务信息的定位大同小异。

1999年《秘书之友》杂志在第一期刊发了一篇名为《浅谈政务信息与一般公文的差异》的文章,作者从自身从事政务信息工作的经验出发对二者进行了分析比较。作者认为政务信息与一般公文在运作上有很大的区别,着重从四个方面来阐释了二者的不同,即来源、报送程序、写法和容量上进行了分析,作者在最后归结时将政务信息认为是政府系统的内部“情报”,主要作用仍是为领导决策服务。

关于政务信息写作的研究

政务信息自产生起就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而如何突出其作用出了处理环境之外写作是重中之重。按照裴显生先生在《基础写作》中队写作过程的范围界定将写作范围分为“准备阶段”和“运行阶段”,将调查到反馈都纳入到了写作的范畴,根据这一理论,政务信息的写作过程也从发现信息源到信息写作完成都属于写作过程。对政务信息写作的研究主要其中在调查捕捉、采编、写作技术、写作策略及何如预防信息失真等方面,这方面的研究以研究写作技术为多,大多都是进入写作状态后的细节的分析,例如政务信息标题的拟制、语言的运用等。

近几年各级党委政府是强调报送信息的重要性,政务信息已经成为行政机关不可缺少的需求之一,顺应这一要求,许多专家学者对政务信息的写作进行了研究。在杜国强所著的由陕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政务信息写作》就是一本关于政务信息写作的专著,改著作首次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政务信息写作的相关知识及写作技巧,在政务信息写作的研究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第一次以专著的形式对政务信息写作进行专门系统的阐述。该著作对政务信息的阐述比较详细,书中对政务信息工作也进行了研究,内容也比较全面。涉及了政务信息写作的整个过程,从主题的确定、材料的搜集到信息的标题、导语、主体、结尾等信息各部分的写作都进行了叙述。而且该书从工商行政管理的实践出发切入,在体现出理论意义的同时,政务信息写作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

1996年在《行政与法》杂志第一期刊载了一篇题为《论党政信息写作》为文章,着重论述了党政信息的作用、特征、分类及写作的注意要点,提出在党政信息写作在政策上的观点和注意事项,主要是宏观层面上的写作思想。《秘书》在1994年第2期发表了江苏省镇江市委办公室朱亮的《党政信息写作要点》,作者在政务信息写作的篇幅结构、背景材料、结尾等要素上着手做了分析,以求找出政务信息写作的规律,文章的着重点是在结构方面,较为简短,论述不是很详尽。

《重庆行政》在2019年第1期上发表了重庆市委党校葛雅兰的《党政信息的写作技巧》一文,在文中作者从写作策略和写作技术上都对政务信息写作进行了分析。文种点明了政务信息主体的3种写作方法而且提出了对政务信息的集中类型,但还是沿用了以往学者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标准对各个类型的结构形式做了分析。在文中作者对信息中背景的设置和结尾的写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结尾的形式和要求做了分析。在这片文章中作者设计到了信息写作的细节尤其是背景的设置和结尾的结构和形式。

参考文献:

[1]路德庆.中国写作学大辞典[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1

[2]路德庆.普通写作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5

[3]林可夫.现代写作学:开拓与耕耘[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12

[4]陈国安.现代写作学引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19.8

[5]马正平.高等写作学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19.10

[6]杜福磊.中国写作学理论研究与发展[M].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9

[7]向常华,叶昌德.实用行政文书写作大全[M].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19.2

[8]张天定.写作心理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9.12

[9]刘海涛等.写作学新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5

[10]刘锡庆.基础写作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5

[11]段建军等.新编写作思维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1

[12]闻君,倪亮.党务公文写作及范例全书[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9.1

[13]杨霞.公文写作规范与例文解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4

[14] 卢汉桥,郑洁.行政沟通简论[J].中国行政管理,2019.9(255)

[15] 葛雅兰.党政信息的写作技巧[J].重庆行政,2019.1

[16]Laura Wright, Jonathan Hope.Stylistics:A Pratical CourseBook[M].Beijing:For-

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2019.

[17]H.G.Widdowson. Pratical Stylistic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9.

[18]William.H.Roberts,Gregoire.Turgeon. About Language:A Reader for WrIter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2019

[19]Jennie M. Burroughs. What Users Want.Assessing Government Information Preferences To Drive Information Services[J].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19.26(1)

[20]John Carlo Bertot,Paul T. Jaeger,Shannon N. Simmons,Justin M. Grimes,John A. Shuler.Reconciling government documents and e-government: Government information in policy, librarianship, and education[J].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19.26(3)

[21]Robert A. Staley.Electronic Government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Changes for Programs,Users,Libraries,and Government Documents Librarians[J].Collection Managemen

-t.2019.32(3/4)

[22]Tae Hyun Kim,Gye Hang Hong,Sang Chan Park. Developing an intelligent web information system for minimizing information gap in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public institutions [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19.34(3)

[23]Christopher G. Reddick. Factors that Explain the Perceived Effectiveness of E-Government: A Survey of United States City Govern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irector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government research.2019.5(2)

[24]Hirohito SHIBATA,Koichi HORI. Cognitive Support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Writing[J].A Survey of United States City Govern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irectors: New Generation Computing.2019.26(2)

[25]Chih-Hung Wu.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Based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ystems (KES99)[Z].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Based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ystems (KES99),Adelaide, South Australia,1999.1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884 字

+ 加入清单

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

论文开题报告的前提——通过理论思维选择课题

理论是由一系列前设和术语构造的逻辑体系,特定领域的理论有其特定的概念、范畴和研究范式,只有在相同的概念、视角和范式下,理论才能够对话。只有通过对话,理论才能够发展。硕博论文要想创造新理论很难,多数是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 其次,选择问题是一个“剥皮”的过程,理论问题总是深深地隐藏在复杂的现实背后,而发现理论问题,则需要运用理论思维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需要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总结和分析以往的研究者大体是从哪些视角来分析和研究问题,运用了哪些理论工具和方法,通过学习和总结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从而选择具有学术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并与国家经济建设及导师承担的科学研究项目紧密结合的研究问题。

做好文献综述,为论文开题报告打好基础

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内外现状;研究方向;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依据。这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同时,文献综述还是评论性的,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要想写好论文开题报告,必须认真研读文献,对所研究的课题有个初步的了解,知道别人都做了哪些工作,哪些方面可以作为自己研究的切入点,因此,文献调研的深入和全面程度,会相当程度地影响论文开题报告的质量,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客观基础。

清楚了解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

(1)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来源、开题依据和背景情况,课题研究目的以及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2)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在阅读规定文献量(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文献占40%以上)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该研究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同时介绍查阅文献的范围以及查阅方式、手段。

(3)论文开题报告——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学术构思、研究方法、关键技术、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难点、解决的方法和措施以及预期目标。

(4)论文开题报告——拟采用的实验手段,所需科研和实验条件,估计课题工作量和所需经费,研究工作进度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最新的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5214 字

+ 加入清单

2017最新的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一. 简述

设计计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证设计的优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导设计的展开。在设计需要科学计划这一概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界共识的情况下,我国业界内部对设计计划学的认识与研究,还没有跟上设计发展需要的步伐。针对我国设计教育现状,本书将就该学科的教学方面,提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设计计划方法。以期为设计类学生深入理解设计,更好地掌握设计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学术价值分析

1. 选题依据

计划在今天已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日常生活,社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划,各类大大小小的成功项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导入,实施了相应的计划活动。计划学的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源整合化的大势所趋。而反映到艺术设计学的领域,我们可以发现,计划同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设计,如何保证优良的设计,这都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需要精准的分析定位,需要详实的设计依据,需要合理的组织安排,这些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形式,风格的赋予层面的“设计”相异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设计计划的内容。而如何正确进行设计计划,存在着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当前学术主流的大环境下,设计计划应该可以打通各设计专业间的藩篱,为取得成功的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

在设计先进国家,对设计计划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设计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较成熟的结果,出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术预测法,科学类比法,系统分析设计法,创造性设计法,逻辑设计法,信号分析法,相似设计法,模拟设计法,有限元法,优化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动态分析设计法,模糊设计法等。这些方法侧重于不同的专业设计方向,而设计计划面临不同设计专业,更需要的是一种整合的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计划方法。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计划自身的学科特点,从现有的成型的方法群中进行提炼,总结出一套适应现在情况的设计计划方法来。

2. 创新性及难度

将参考管理决策方法与相关设计方法研究的成果, 试图寻找一套对于我国设计师来说,明确可行的跨专业设计计划的方法体系。

致力于从简明实效的角度,为设计计划人员提供易于操控,而且便于和各个专业设计师进行沟通、交流的方法。要求该方法不仅对专业设计团队的计划环节有用,对个体设计人员的的设计工作也应具有指导作用。这就需要针对我国设计现状,从国内外各学科领域名目众多的相关方法中进行精心挑选,合理安排,科学综合的处理,创造出一套高效的计划方法来。虽然国外的相关成果业已成熟,但如何在众多不同侧重角度的方法中总结出理想的计划方法,需要我们对所有已知方法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同时明了我们设计各专业的工作规律,以期做到跨专业的有效性。

3.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于国际设计交流间的局限和我国设计界的特殊情况,尤其是国内设计教育上的某种封闭性和滞后性,我国业界对设计计划方法的认知尚不够深入,还缺乏一套完整的,在教学和实践中简明且易于操作的设计计划方法。经初步调查,当前学界内仅有的几本相关著作,也仅限于对西方某些设计方法与程序的简单的介绍,没有很专业地从计划的层面进行系统阐述,而市场上连篇累牍的相关书籍主要是从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方面着手,对设计类诸专业的设计计划,并不具备现实指导作用。所以亟待有这么一套专业性较强的设计计划方法及其论著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本书的出现将对设计计划这一门新兴学科,起到填补教学用书空白的作用。而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本书的完成也有相当的可行性,在分院近几年来的设计策划课程的教学中,已为之积累了大量新鲜的实践性,经验性资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构,亦为这个跨专业的研究项目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资源上的准备。

4.预期成果

本书预期字数为12万字,分为理论与方法两大版,仅阐述设计计划的相关内容,更重要是推出设计计划的概念与方法。所涉及范围主要包括管理学,决策学,认识论,方法论,创造学,心理学,行为组织学,人类学,社会学,设计学,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最终将完成一本集科学有效的方法程序,大量生动案例及实际操作指导于一身的,具有教学指导作用的专业书籍。现在本书工作已大致完成资料收集阶段任务,在下阶段三个月的时间内,我将就所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完成方法程序的完善工作。

附一. 全书基本构架

设计有序-设计计划学方法研究

前言

一. 思维的奥秘

1. 神奇教练的解决之道

2. 全脑运动-人脑思维的奥秘

3. 理性思维程序化

4. 日常生活中的思维程序

二.设计有序

1. 系统设计系统-浅析设计

2. 设计有序-设计计划学的兴起

a. 设计计划学的需要

b. 设计计划学的发展与前景

c. 设计计划学的角色

3. 设计计划方法论

4. step to step-计划的展开(全书之重)

5. 一起来吧(具体案例)

6. 计划书

a. 操作方案书的要求

b. 实施方案书的要求

c. 计划书的构成

d. 计划书的表现技法

7. 十八般武器-计划工具介绍

三.计划从身边做起

a. 处处留心皆学问-以窥视来训练

b. 排除确信无疑的定论

c. 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

d. 培养有效运用分配时间的能力

后记

附二. 参考书目(仅列二十条)

1.《兰德决策—机遇预测与经营决策》/乔迪译著? —成都:天地出版社,,10

2.《麦肯锡理念》/ [美] 埃森?拉塞尔 保罗?弗里嘉著;赵睿等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4

6.《企划书实用手册》/ [日] 小泉俊一著;于大德译?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8.

10.《企划训练入门》/ [日] 悴田进一著;李幸纹译? —台北:小知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3,11.

11.《设计过程与方法》/ [日]沈祝华,米海妹编著? —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10

47.《创意企划案》/小管著;?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9

48.《新企划力:创意思考解决难题的六大能力》/ 郭泰著;?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4

50.《创意企划案》/小管著;?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9

3.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于国际设计交流间的局限和我国设计界的特殊情况,尤其是国内设计教育上的某种封闭性和滞后性,我国业界对设计计划方法的认知尚不够深入,还缺乏一套完整的,在教学和实践中简明且易于操作的设计计划方法。经初步调查,当前学界内仅有的几本相关著作,也仅限于对西方某些设计方法与程序的简单的介绍,没有很专业地从计划的层面进行系统阐述,而市场上连篇累牍的相关书籍主要是从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方面着手,对设计类诸专业的设计计划,并不具备现实指导作用。所以亟待有这么一套专业性较强的设计计划方法及其论著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本书的出现将对设计计划这一门新兴学科,起到填补教学用书空白的作用。而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本书的完成也有相当的可行性,在分院近几年来的设计策划课程的教学中,已为之积累了大量新鲜的实践性,经验性资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构,亦为这个跨专业的研究项目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资源上的准备。

4.预期成果

本书预期字数为12万字,分为理论与方法两大版,仅阐述设计计划的相关内容,更重要是推出设计计划的概念与方法。所涉及范围主要包括管理学,决策学,认识论,方法论,创造学,心理学,行为组织学,人类学,社会学,设计学,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最终将完成一本集科学有效的方法程序,大量生动案例及实际操作指导于一身的,具有教学指导作用的专业书籍。现在本书工作已大致完成资料收集阶段任务,在下阶段三个月的时间内,我将就所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完成方法程序的完善工作。

53.《现代策划学》/[美]苏珊著;?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

5.《策划学全书》/胡屹编著?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6

14.《丰田方式》/ [日] 片山修著;陈锐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9

2.《星巴克咖啡王国传奇》/(美)舒尔茨(schultz,h)(美)扬(yang,d? j?)著;韩怀宗?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2.《跨国公司行销中国》/ 卢泰宏编著?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

13.《未来生活的选择》/ [英] 约翰.埃尔金顿 朱丽娅.黑尔斯著;张葆华等译? —北京:新华出版社,,1

17.《体验经济》/ [美] 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吉尔摩著;夏业良等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4

18.《消费者行为》第三版/ [美] 所罗门著;张莹,傅强等译?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11

38.《麦肯锡理念》》/ [美] 埃森?m.拉塞尔 保罗?弗里嘉著;赵睿等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6

39.《公司战略计划》/ [加] 明茨伯格著;张艳等译?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1

44.《体验营销》/ [美]b.h.施密特著;周兆晴编译?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10

45.《麦当劳店铺管理手法》/ 俞浪复编著;?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

46.《钢索上的品牌战士》/ [英]菲欧娜?吉尔摩著;黄富厢,刘军等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 ,9

52.《米奇的魔杖—迪斯尼的经营之道》/[美] 比尔?卡波达戈利,林恩?杰克逊著;关海歌、路小林译;? —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 ,1

54.《供需新规则》/ [美] 里克?卡什著;音正权译 ?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2

55.《金字塔原理》/ [美]明托著;王德忠,张询译 ? —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2.《工业设计理论基础》/ 李乐山著? —待补

15.《当代商业住宅区的规划与设计—新都市主义论》/ 王受之著?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7

4.《品牌再设计》/(美)凯瑟琳?费西尔编? 夏颉译?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5

16.《器具的进化》/ [美] 亨利.佩卓斯集著;丁佩芝等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7

19.《速成读本:设计》/ 克拉克,弗里曼著;周绚隆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

20.《剧本导引—资讯时代产品与服务设计新法》/ [台] 洪德彰,林文绮,王介丘著? —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5

21.《包豪斯》/ [英]慧特福德著;林鹤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2

23.《外国艺术设计史》/邬烈炎,袁煦炀编著? —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6

24.《国际4a广告公司基本操作流程》/朱海松编著?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4

21.《大系统思维论》/ 王营著?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

25.《工业设计方法学》/ 简召全等编著?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待定)

26.《物生物》/ [意] 布鲁诺.莫拿利著;曾育,洪进丁译? —台北:博远出版有限公司,(待定)

27.《最新日本广告实务》/王润泽编著?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8.《市场调查手册》/中华征信所著? —北京:中信出版社,,1

30.《品牌领导》/ [美]艾克,乔瑟米塞勒著;曾晶译? —北京:新华出版社,,4

31.《不守规划的创意》/ [美]鲍.吉尔著;邱顺应译? —台北:滚石文化,,1

34. 《定位》/ [美] 艾?里斯 杰克?特劳特著;王恩冕,于少蔚译?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

42.《总体设计》/ [美]凯文?林奇 加里?海克著;黄富厢,朱琪,吴小亚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11

40.《品牌的建立》/ 钱竹主编? —北京:艺术与设计出版社, ,9

49.《世界顶级设计作品选世界著名设计公司卷》/蔡军,徐邦跃编著;? —黑龙江: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9

29.《游戏的人》/ [荷兰]约翰.赫伊津哈著;多人译?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10(1997,5重印)

32.《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 王雨田主编?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5

33.《分析的艺术》/ 陈功著?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0

3.《跳出思维的陷井:日常生活中逻辑的威力》/ [美] 坎纳沃著;王迅,徐鸣春译? —海口:海南出版公司, ,335.《消费文化-20世纪后期英国男性气质和社会空间》/ [英] 弗兰克?莫特著;余宁平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5

36.《小逻辑》/ [德] 黑格尔著;贺麟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2

37.《社会学(第十版)》/ [美] 波普诺著;李强等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41.《右脑与创造》/ [美] 托马斯?r布莱克斯利著;傅世侠,夏佩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2

43.《辞海》》(1999年版彩图本) / 辞海委员会编著?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9

51.《科学方法论?互补方法论》 / 刘大椿著;?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0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撰写技巧及范文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2479 字

+ 加入清单

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撰写技巧及范文

1 开题报告格式与开题报告写作技巧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指为阐述、审核和确定毕业论文题目而做的专题书面报告,它是研究生实施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的前瞻性计划和依据,是监督和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训练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学术作品撰写能力的有效的实践活动。

《中国青年报》报道:复旦大学新闻学院XX级研究生所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仅有不到1/3的博士研究生获一次性通过,而78位硕士研究生,10人没获通过,仅有19人获一次性通过。这在复旦大学乃至于全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上“都很少见”。但据笔者了解,倘若以严肃的眼光审视目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论文开题报告工作,可以说,管理部门、导师、研究生三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视“论文开题报告为走过场”、视“论文开题报告为形式”。除思想上重视不足外,对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缺乏了解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管理工作体会,就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写法和技巧做一探讨。

1.1 1 毕业论文选题的原则

毕业论文选题一般要求满足以下原则:

①开拓性:前人没有专门研究过或虽已研究但尚无理想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或是学术界有分歧,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②先进性:硕士毕业论文要有新的见解,博士毕业论文要做出创造性成果;

③成果的必要性:所选课题应有需要背景,针对实际的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即应有实际效益或学术价值;

④成果的可能性:课题的内容要有科学性,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适当,充分考虑到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成果的可能性。

以上要求说明,毕业论文题目不是给定的,而是研究出来的,只有在对所研究领域的过去、现在的研究资料等信息进行全面把握、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确立满足以上“四性”要求的选题,从而为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奠定坚实的基础。无论是结合导师已有科研任务的选题,还是自选课题,选题之前的“信息积累”与“发现问题”均是研究生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尽管导师已完成了以上过程,但导师并不能替代研究生,这就是研究生学习、研究的独立性要求。

1.2 2 开题报告的内容与撰写要求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立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等。

2.1 开题报告——毕业论文题目

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

②简洁。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2.2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立论依据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 毕业论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② 国内外研究现状,即文献综述,要以查阅文献为前提,所查阅的文献应与研究问题相关,但又不能过于局限。与问题无关则流散无穷;过于局限又违背了学科交叉、渗透原则,使视野狭隘,思维窒息。所谓综述的“综”即综合,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述”更多的并不是叙述,而是评述与述评,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要摒弃偏见,不引用与导师及本人观点相悖的观点是一个明显的错误。综述的对象,除观点外,还可以是材料与方法等。

此外,文献综述所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应予著录,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著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

2.3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研究方案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 研究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保证具体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

② 研究的内容。要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要求全面、详实、周密,研究内容笼统、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义当作内容,往往使研究进程陷于被动。

③ 研究的方法。选题确立后,最重要的莫过于方法。假如对牛弹琴,不看对象地应用方法,错误便在所难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过的课题,只要采取一个新的视角,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创新的结论。

④ 研究的过程。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的安排,要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

⑤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⑥ 创新点。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2.4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条件分析

突出仪器设备等物质条件的优势。明确协作单位及分工,分工要合理,明确各自的工作及职责,同时又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密切合作。提倡成立导师组,导师组成员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要以知识结构的互补为依据。

以上就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之构成要素的撰写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要写好开题报告,除了掌握必要的开题报告的写法之外,笔者认为,思想上一定高度重视,平时要勤动笔,并善于学习借鉴他人开题报告的优点。(选自:《浙江中医学院学报》.9,原文:“撰写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技巧与方法”作者:张红)

开题报告写作规范

一、 开题报告的写作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2、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3、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4、研究工作进度;

5、主要参考文献。

二、开题报告的排版要求:

封面为四号宋体,正文为小四号宋体,页边距为左3cm,右2.5cm,上下各2.5cm,标准字间距,标准行间距,页面统一采用a4纸。

三、开题报告的字数要求:

正文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基本要求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677 字

+ 加入清单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撰写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研究生独立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有力措施。结合我校实际,对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作如下要求:

第一条 论文选题要求

论文题目的选择可在研究生充分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并经导师同意后确定;或在导师充分了解研究生情况的基础上,首先由导师提出,征求研究生的意见后确定。具体要求如下:

1.选题应遵循学科发展现状、学科理论前沿、学科争鸣热点、学科发展趋势,在学术方面具有创新性,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

2.选题应密切结合实际,力求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一些急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难点和现实问题,并尽量结合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争取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选题应立足于学校现有的资源和条件,结合导师的专长和研究生本人的基础进行。

4.论文题目大小适宜,在时间安排上留有余地,确保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5.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教育硕士选题应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与管理实际和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应用价值。

第二条 开题报告内容

1.选题来源。研究生选题可来自国家级科研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校级课题或自选课题。

2.选题依据。(1)研究背景及意义:对所确定题目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应用价值和可能达到的水平,给予充分的阐述;(2)国内外现状分析:充分分析本研究领域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着重说明该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本人对开展此课题研究工作的设想,不少于XX字。

3.研究方案。(1)研究目标、研究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和可行性分析;(3)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4)研究特色和创新性分析;(5)预期的论文进展和成果。

4.主要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数量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5篇。

第三条 开题报告程序

1.以学科方向为单位,由相关方向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组成3至5人的开题报告专家评议小组;

2.开题报告会必须在学院(部、所)进行,院长主持开题报告会,在召开开题报告会之前,应张贴海报公布开题报告的时间、地点等,并邀请本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参加;

3.研究生填写开题报告,封面用宋体三号字加粗、内容宋体小四号字、1.25倍间距,a4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并将开题报告于开题报告会一周前送交开题报告评议组成员,经导师同意后方可进行开题;

4.召开开题报告会,由研究生阐述选题来源、选题依据、提出研究的初步研究方案,再有指导教师做必要的补充说明,最后由评议组成员进行讨论、审核。审核标准为:(1)论文选题很有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2)文献调研广泛,了解本领域国内外学术动态;(3)开题报告内容充实、结构合理,书写规范;(4)研究生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较强,具备论文撰写能力。

5.开题报告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依据审核标准对选题适当、论据充分应批准论文开题;对存在明显问题的,不批准论文开题,限期修改补充,并要求3个月内完成重做开题报告;若再次开题不能通过,则推迟论文答辩时间,随同下届毕业生按相关程序申请学位。

6.开题报告通过后二日内,研究生将开题报告纸质版一式三份与电子版送交研究生秘书,再由研究生秘书统一报送研究生部审核,审核完成后由研究生本人、培养单位、研究生部各存一份。

第四条 其它

1.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硕士学位论文开题的,不允许参加当年度论文答辩,随同下届毕业生按相关程序申请学位。

2.开题报告更改。开题报告通过后,一般不得随意更改开题报告主要研究内容,确有特殊情况需要更改者,开题后三个月内研究生本人可提出书面申请说明理由,导师、学院(部、所)签署意见,经研究生部批准,方可更改研究主要内容,但必须按上述开题报告程序重新做开题报告,填写开题报告并报研究生部备案。私自更改导致学位论文最终研究主要内容与研究生部备案开题报告主要内容不符者,一经发现,推迟论文答辩时间,随同下届毕业生按相关程序申请学位。

本办法由研究生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2433 字

+ 加入清单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三维联动:城市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策略研究

一、研究问题与文献综述(研究背景与问题、相关文献综述、主要参考文献)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我国正处于经济迅猛发展的阶段,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工业技术的进步,促使了交通运输行业的高速发展,这本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助力,我国交通管理和相关宣传、教育制度的不完善也促使了道路交通中事故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公共安全问题。统计显示,自XX年以来,我国因车祸死亡的人数连续4年超过10万人,平均每天死亡300人,造成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巨大损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儿童道路交通伤害的死亡率近年来相对稳定并有所降低,整体情况不容乐观。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公安部联合开展的《中国儿童步行安全状况调研》报告显示,XX年,共有7078名中国儿童被道路交通伤害夺去了生命,有28017名儿童在道路交通伤害中受伤。该报告还指出,每天至少有19名儿童因道路交通意外死亡,77人受伤。每10起道路交通伤害中就有4起受害者是儿童,其中有44%是儿童步行者。近两年的统计数据依然呈上升趋势,XX年,公安部报告显示,当年我国共有1万余名儿童因交通意外伤害致死,3万余名儿童受伤,可见目前我国交通安全事故对于儿童的影响之重。

因此,研究交通安全策略成为国家发展中的必要内容。我国小学大都属于走读制,学生每日上下学时间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由于小学生本身的身体特点以及认知特点,使得该群体对于道路交通中的安全风险无法良好的规避,所以针对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就成为一种必要。

(二)从目前的相关研究来看,针对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教育和安全管理部门对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重视有所不足,尤其是针对低龄学生的教育规划和安排不足;

其二,大量安全教育内容和模式都沿用多年,实际效果远低于期待水平,许多传统的安全教育方式一直沿用至今,学生不愿意参与学习,预期效果难以实现,而且大部分教育内容和材料过于老旧,不能完全适应如今的安全需求;

其三,意识教育不足,对于小学生安全教育而言,思想教育比行为教育更为重要,但如今的小学安全教育体系中意识教育往往占比较少,依然集中在大量的行为约束和规范上。

本文专门针对小学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这一防线,提出教育策略的制定,并对策略方案进行有效性分析,使之能够更好的应用到小学安全教育工作之中。

(三)参考文献

[1]王正国.新世纪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趋势[j].中华创伤杂志,,18.

[2]姜学锋.1970一XX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情况[j].道路交通与安全,,6.

[3]唐洪.关于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研究的几点思考[j].中国公共安全,,5.

[4]张志远.论对儿童和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4.

[5]张锁,陈龙,李永芳.重视道路因素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j].山西交通科技,,2

[6]王雪松,王丽,林仁鑫等.上海市小学生交通行为观测与行为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

[7]姚玉华,陈道滂,周峰.上海市虹口区小学生预防交通伤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9.

[8]奚家全,赵先柱.重庆市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识与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8.

[9]魏换霞,张朝伟.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概述[j].青年文学家,.13.

[10]徐浩锋,马文军,聂少萍.农村中小学生交通伤害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9.

[11]姚玉华,陈道湧,周峰.上海市小学生道路交通伤害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31.

[12]杨冬梅,张力斌,周凤梅.中小学生家长预防儿童意外伤害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3.

[13]牛学军,陈文杰.儿童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14]奚家全,赵先柱.重庆市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识与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8.

[15]田晓玲.浅谈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社会广角,,09

[16]王丽,王雪松.考虑学校和年级差异的精细化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01.

[17]安冬梅,颉三想.如何改进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模式[j].甘肃法制报,,07.

[18]李生辉.浅析中小学生交通行为的特点及交通安全教育的方法和措施[a].甘南日报(汉文版),,10.

[19]董磊.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观察,,01.

[20]杜一鹏.关于高校学生交通安全问题的思考[j].科技创安,,06.

[21] 胡树成.英国儿童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简介[j].城市交通,,07.

[22] 屈增瑞.各具特色的国外交通安全教育[j].湖南安全与防灾,.

[23] 李 欣,肖贵平.社会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网络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3

[24] 新华通讯社.小宝宝也色,偏好红和蓝[eb/ol](-08-14).

[25] 李文馥.幼儿颜色爱好特点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11.

[26] 杨淑丽,张莉.4-6岁幼儿的颜色偏好[j].学前教育研究,,7.

[27] 陈 刚.浅议少年儿童道路交通安全预防教育的因龄措施[eb/ol].(-02-14)[-08-24].

[28]王正国.我国交通安全现状[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19.

[29]王正国.新世纪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趋势[j].中华创伤杂志,,18.

[30] 刘莉. 浦东新区学生意外伤害的调查[d]. 上海: 复旦大学,.

[31]丁靖艳,翟良贵. 少年儿童安全行走教育策略[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19( 3) : 161 -165.

[32] 李小伟. 中外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比较[j]. 独生子女,( 2) : 46 -47.

[33] 蒙令华.交通安全教育:学习孩子好榜样[j].道路交通管理, , ( 6): 8~101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工程硕士开题报告范文最新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工程,全文共 1227 字

+ 加入清单

2019工程硕士开题报告范文最新

独山子石化公司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围绕股份公司总部“建设国际综合性能源公司”的战略目标,开始了一系列的大型建设工程。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建设工程是独山子石化1000万吨炼油及120万吨乙烯改扩建工程。

炼油部分:建设1000万吨常减压、120万吨延迟焦化、200万吨蜡油加氢裂化、300万吨直馏柴油加氢精制、80万吨催焦化柴油加氢等10套装置。

化工部分:建设100万吨乙烯、60万吨全密度聚乙烯、30万吨高密度聚乙烯、55万吨聚丙烯、60万吨芳烃、32万吨苯乙烯、13万吨聚苯乙烯、13万吨丁二烯、12万吨mtbe/丁烯-1、10万吨丁苯橡胶、8万吨sbs、2万吨己烯-1等12套装置。

公用工程部分:主要建设3台1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5台410吨/小时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动力站,以及系统配套项目。

该工程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炼化一体化工程,是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之一,是中国石油“”重点工程。工程对于拉动地方经济、繁荣西部具有重要的意义。工程总投资300亿元,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2.5%,税后投资回收期8.77年。于XX年8月22日破土动工。

根据独山子石化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分析现有工程管理体系的利弊、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完善过程管理的思路和做法,为今后的工程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将是十分有意义的。

现代项目管理将整个项目管理工作,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并且将各项目阶段的计划、实施、控制等具体管理活动,看成是一个个完整的工作过程。现代项目管理要求在项目管理中,要根据具体项目所属专业领域的特性和实现过程的特定情况,及实现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限制条件,将一个项目划分成各个便于管理的项目阶段,并将这些不同项目阶段的管理活动进一步划分成一系列的具体管理过程,分阶段、按过程做好一个项目的管理。现代项目管理的目标,是要在生成项目产出物(成果)的实现过程中,通过项目的管理过程去保障项目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结合多年的管理实践,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全面总结巧年来建筑业企业借鉴国际先进管理方法,推行施工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经验,进一步规范全国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基本作法,促进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水平,与国际惯例接轨拉,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7]。经国家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并于XX年5月1日起施行。但系统的引进项目管理的知识还是近几年的事。

1999年11月,我国与pmi签订合作协议,正式将pmp认证引入中国时,国内知道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和pmp的人很少。XX年6月中国首次pmp考试也仅有60多人参加。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内大量的建设项目,如:三峡工程,西气东输,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等,需要大量的项目管理专业人才。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从各种渠道越来越多的接触到项目管理的知识,并逐渐认识到项目管理知识的重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指导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3133 字

+ 加入清单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指导

开题报告是硕士学位论文写作的重要环节,开题报告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与质量。因此,我们对1999级高校“两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班(以下简称学位班)的学位论文做到早动员、早准备、早安排,使广大学员思想上重视,准备得较充分,我们分三批如期全部完成了69名学员的开题报告工作。

为了指导好学位班学员的开题报告工作,我们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尽早明确选题方向,精心选择论文题目

学位班教师与高校统招研究生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至少在高校工作了4年,多者在2019年以上。他们中的许多人不仅是教学骨干,而且已有不少的科研成果,有的学员还承担着国家或省市级的科研项目。因此,他们完全可以边进行专业学习,边考虑学位论文的题目。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在安排教学计划时,就有意识地多安排些课程,以扩大学员选题的范围。在2019年暑期授课期间,除了外语课以外,我们还安排了4门专业课,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专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伦理学专题研究”。这些课的开设,为80%左右的学员选择学位论文题目创造了条件。

在选择研究方向和论文题目方面,我们向学员提出了选题的范围,建议他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一是从开设的专业课中去选择题目;二是从教学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热点和实践问题去考虑;三是从正在研究的课题中去考虑;四是从正在申报的科研项目中考虑;五是结合理论界正在讨论和关注的前沿热点问题去考虑;六是根据老师讲课中的启发而产生的题目。上述作法,既为学员选题创造了条件,同时拓展了他们选题的范围,为广大学员选择学位论文题目提供了帮助。

二、撰写学术论文并结集出版,为写好学位论文“战前练兵”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员的科研能力,使他们能够较为顺利地完成学位论文的写作任务,我们在2019年8月第一次授课结束之前,要求学员结合专业课的学习,在自愿的原则下,用三个月时间完成一篇学术论文,并由学院组织结集出版,这一建议受到了学员的热烈欢迎。

学员论文汇集后,经导师的修改和审定,编辑出版了由53篇文章组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论文集。

组织学员结合专业课的学习,撰写学术论文并出版论文集的好处是:第一,为学员选择并最终决定学位论文题目及今后的论文写作提供了一次练兵的机会。通过学术论文的写作,使学员,尤其是未发表过论文的学员,既知道了应该如何确定选题,应该怎样草拟写作提纲,又锻炼了他们写作论文的基本技能。

第二,增加了导师与学员交流和了解的机会。导师参与论文的指导、审定和修改,不仅增加了他们和学员接触的机会,而且为以后学位论文的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增强了学员的信心。刚入学时,不少学员对撰写学位论文信心不足,感到选题难,写作更难。通过导师指导完成一篇学术论文,不仅使学员了解了学位论文写作的基本环节:选题,草拟写作提纲,写作论文,修改论文和定稿,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增强了提高自身科研和写作能力的信心。

三、实行双向选择,确定论文指导教师

1999级学员各自所教的课程不同,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也参差不齐,对导师的情况和研究领域也不熟悉。为此,我们在帮助学员选择导师上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向学员介绍具有指导硕士学位论文资格教师的基本情况。根据指导教师的实际情况,我们将他们分成四个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导组,哲学指导组,政治经济学指导组,思想政治教育指导组。与此同时,向导师介绍每个学员的情况,为师生相互沟通、选择提供了方便。

第二,填写选导师的志愿表。我们要求每个学员填一张选择导师的志愿表,按一、二、三的序号填写自己的选择意向。这样做,是为了便于统一调配,避免一些导师被选择的过多,一些导师被选择的过少。志愿表填写后,根据学员的选择,在征求导师意见后作适当调整。

调整时,尽量照顾学员的志愿,从他们所选的三个导师中确定指导教师。导师一确定下来,就尽快安排师生见面。

四、加强师生联系,反复讨论选题和论文提纲

我们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向。

第一,对重庆市的学员,我们充分利用他们离培养学校近的有利条件,让学员经常与导师保持联系,经常利用节假日及空余时间回校向导师请教,让学员能得到导师更多的指导,有问题也能及时得到解决。

第二,对西藏学员的指导,我们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在安排导师时,让一个导师指导一个西藏学员,保证导师有较充足的时间指导他们。二是要求指导西藏学员的导师多安排时间与学员讨论选题。由于导师们在西藏学员身上投入的时间多,使这些学员在离校时,都确定了论文题目和论文提纲。三是通过书信等方式修改论文提纲。西藏学员写好论文提纲后寄给导师,导师及时提出修改意见返回给学员。有的导师还通过电话与学员交换意见。四是在今年暑假授课之前,安排西藏学员提前一周返校,专门对他们进行指导。

由于我们重视对论文的指导,措施得当,师生共同努力,使学员在作论文开题报告之前,就已在导师的指导下,对论文提纲修改了四五遍,有的甚至更多。

五、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方便学员准备开题报告

为了方便学员准备开题报告,我们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各种条件:一是提供查阅资料的方便。我校图书资料较丰富,仅经济政法学院资料室就有藏书两万多册,各类报刊杂志318种,合订本1.5万多本。这些图书资料基本上能满足学员的需要。学院资料室在授课期间从早上8点至晚上10点向学员开放,平时还为重庆市的学员开放。不少导师不仅介绍和推荐有价值的杂志、专著及论文,而且还将自己的藏书和资料借给学员。

二是提供硕士论文样本供学员参考。绝大多数导师已指导过多届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他们存有不少往届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他们将自己收藏的学位论文提供给学员作为样本,供他们学习和参考。这样做,可以使学员从这些论文中学到研究的方法,收集到有价值的资料,受到有益的启迪。

三是组织学员集体讨论。导师们多次组织学员进行集体讨论。学员们在讨论中集思广益,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的开题报告。

六、严格把好质量关

认真抓好开题报告前的准备,对提高开题报告的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做,一是可以培养学员严谨治学的精神;二是能提高论文的水平。在指导论文上,导师们始终强调质量,强调开题报告应规范操作,凡是不符合要求的论文提纲一律不能过关。

为保证开题报告的质量,导师们在开题前都进行了认真的准备。他们不仅仔细审阅学员的论文提纲,而且还写出了较为详细的意见。在开题报告中,导师们既充分肯定学员的辛勤劳动和论文提纲中有价值的内容,也诚恳地指出其中的不足,提出详细的修改意见。开题报告结束后,学员根据导师们提出的意见,对论文提纲再作认真的修改。

七、开题报告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总的来讲,在导师们的精心指导下,学员们的论文选题绝大部分都是围绕“两课”的内容展开,贴近“两课”教学实际,关注“两课”建设中的热点、难点和前沿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针对性。但我们也发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选题问题。一是题目超出了学位班培养目标的要求;二是题目有歧义,容易引起误解;三是题目和内容不一致;四是题目太大、太泛或太窄。

2.研究“两课”课程内容体系及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题目不多。69名学员仅有3名选择了这方面的内容,仅占学员总数的4%,比例太低。

3·论文提纲缺乏理论深度。约15%的学员论文提纲的理论深度不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有的学员本身理论功底差;二是有的学员下的功夫不够;三是选题价值不大。

4·在确定选题时思想上重视不够。少数学员认为论文写作比较容易,尤其是有科研成果的人。他们没有认真作准备,收集的资料也不充分,在开题报告之前搞得非常紧张,使质量受到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与开题报告的规定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制度与职责,全文共 1446 字

+ 加入清单

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与开题报告的规定

开题报告是考核研究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是多方征求意见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开题报告,可以使研究生在导师和学科点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做到选题准确、合理、恰当,明确论文要达到的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加强对学位论文工作各个环节的管理,确保学位论文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和《吉林财经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特作如下规定:

一、学位论文的选题

1.应站在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或本学科发展前沿的需要下选题,要提出新见解、新观点,并对本学科发展、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2.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独立进行选题,论文题目应与其所学专业和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相对应。

3.所选题目要正确规范,观点阐述要正确无误。

4.所选题目应具备能够按期完成的基本物质条件和在规定学习年限内取得创新性成果的可能,其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适当。

二、开题报告的内容

1.选题依据(研究的背景、价值或理论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2.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学位论文框架及本选题的特色及创新之处等);

3.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有关方法、调研路线、完成手段等);

4.参考文献。

三、开题报告撰写要求

1.开题报告字数为4000字以内,用a4纸张小4号宋体打印。

2.研究生在对相关学科、专业领域的资料进行收集、阅读和整理,获取全面准确的学位文献体系后,填写《吉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批表》。

3.参考文献应为25篇以上,其中外文资料原则上应不少于5篇。

四、开题报告的时间

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时间一般在第三或第四学期的6-8月期间进行,如因故不能按期进行,必须及时办理手续,经导师和系、部、所分管领导签字同意后,报研究生院批准。无故不参加开题报告或未能按时参加开题的学生不得参加该届毕业论文答辩。

工商管理硕士开题报告时间每年进行两次,见《吉林财经大学mba学位论文撰写进度安排》。

五、开题报告的其他相关要求

1.开题报告采取报告和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报告人以ppt形式汇报,时间为10—15分钟。

2.开题报告要开放进行,开题报告前一周,在mba官方网站上公布时间、地点等,相关研究生务必参加,其他人员可以旁听。

3.开题报告以硕士点所在学院、研究所为单位,由硕士点负责人组织不少于3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包括导师)组成开题报告审定小组,组长由院、系、所指定,负责主持开题报告会。

参加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教师应当对开题报告进行评议,主要评议论文选题是否恰当,研究设想是否合理、可行,研究内容与方法是否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研究生是否可以开始进行论文写作等。

4.开题报告会后,经审定小组认真讨论并做出是否可以开题的决定。决定经与会专家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即为通过;未通过者,在1-2个月内重新做开题报告,如仍未通过,需在下一年开题。

会后由专家审定小组组长填写小组意见和决议,报系、部、所分管领导审核并签署意见后,送交研究生院备案。

5.开题报告通过后,原则上不再改题。如有特殊原因需要改题者,须由研究生写出书面报告,经导师签署意见,工商管理学院分管领导审批后,报mba教育中心备案,并重新做开题报告。

6.未参加开题或开题未通过者,不再安排参与其他与论文相关的程序。

六、其它

1.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2.本规定由研究生院及mba教育中心负责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996 字

+ 加入清单

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结构写法

课题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的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

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因为我们是在进行科学研究,要用科学的、规范的语言去表述我们的思想和观点。

第二,论文白哦体要简洁,明确,不能太长。

不管是硕士毕业论文或者其它的论文,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二)硕士毕业论文题目达到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相对于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一般包括:把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参考总课题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

(五)硕士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内容

我们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我们这个课题具体要研究的内容,相对研究目标来说,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非凡笼统、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这对我们整个课题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一点一点地去做。这样论文代写起来就容易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教育硕士论文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0874 字

+ 加入清单

2019教育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一、研究问题与文献综述(研究背景与问题、相关文献综述、主要参考文献)

1.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艺术类专业逐渐成为社会热门专业,越来越多的学生热衷于此类院校,中学艺术生的扩大,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大量需求艺术人才,以及国家素质教育推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结果。从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艺术院校也加入扩招大军。由于高等艺术院校对艺术生的文化成绩普遍要求较低,很多考生认为这是一条通关捷径,文化基础较差的学生纷纷选择艺术专业。所以高中艺术生是高中学生中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主要表现为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差,厌学思想严重,重专业轻学习,但同时他们思想活跃、情感丰富、热情澎湃, 实践活动能力较强。作为一名高中艺术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师,研究掌握并重视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2. 问题的提出

笔者作为一名高中艺术学生的教学工作者和管理者,发现艺术学生有着不同于普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目前艺术类学生与其他普通院校的考生不同,除了要参加高考外,还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考试。该类考生必须是专业考试合格且高考成绩达到该院校录取分数线才能被录取,且肩负着文化与专业学习的双重重担。笔者根据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艺术部多年的工作经验来看,大多数艺术类学生受文化课底子弱的影响,文化课学习积极性不强,不善于思考,学习主动性差,虽然他们也知道不止专业要好,同时文化课在高考时也很关键,但由于大多数的艺术生在中学时就是文化课的失败者,类院校在高考中。这些想法使笔者深入思考。

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仅仅如此吗?怎样提高它们的英语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和内在力量,是青少年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源,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它能使个体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起来,处于最佳状态,顺利地接受各种信息,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将使英语教学事半功倍。英语教学应以兴趣的培养和激发为基础,培养目标仍然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任务,以具有良好扎实的艺术基础知识、健康向上的人格魅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目的,培养出在艺术设计、艺术教育及艺术研究方面有所发展的专门人才。此外,学习动机是学习的推动力,影响学习活动的开展、维持和效果。对艺术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有助于建立师生之间的真诚情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对提高教育质量意义深远。

3.文献综述

3.1学习动机的定义

学习动机,是指学习者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掌握知识的动力源泉,是学习需要的驱动力。

学习需要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这种愿望或意向是驱使学生进行学习的根本动力,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

心理学家将动机比喻为发动机和方向盘,其强度和方向决定个体在具体情境中的表现。即使是最聪明的学生,如果不愿意努力,也学不好。对学生来说,想学习、有学习的愿望和动力是取得学习成效的重要前提。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天生具有的好奇心和探索周围世界的精神却在逐渐减弱,学习常常成为苦差事,而非乐趣。

在心理学中一般把学生的学习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指学习者内在兴趣、好奇心或成就需要等内部原因引起的动机,是内在因素,分为三类:(1)知识性内部动机,只为了探索新知识提高知识水平。(2)成就型内部动机,只为了完成某一任务或目标。(3)刺激性内部动机,只为了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刺激,如兴奋或愉悦。外在动机指由外在的奖罚或害怕考试不及格等活动之外的原因激起的动机,是外在因素,分为三类:(1)外律,它是内化程度最低的动机类型,完全由外部因素决定。如果外因消失,它也不复存在。(2)内摄自律,指由于某种外部压力,个体采取行动并把压力转化为内需,强迫自身执行,如受到自尊的影响而努力学习。(3)认同自律,它的内在程度最高,指为了达到个人有价值的目标,学习者把其内在化为自我目标并采取相应行动,如学生感到阅读的重要性而有计划地坚持练习。

3.2研究艺术类学生学习动机的意义

艺术类学生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他们思想跳跃,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强,但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条理性欠缺,且情绪波动大。然而文化课学习作为艺术生高考的必经门槛,需要学生有逻辑思维,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精神,保持稳定良好的学习动机。可以这样说:动机是有效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想要学习的学生就能够学会任何东西。但是教师如何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愿意学习、都愿意努力学习复杂的内容呢?激发学生学习和记忆所学内容的动机,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这对于艺术类学生来说,健康的学习动机是其良师义母。

艺术类学生文化基础薄弱是我国教学中的一个普遍问题,这与我们国家迅猛发展的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趋势很不适应。jakobovits曾根据一些心理语言学家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影响学习的几个主要的学习者主体因素以及这些因素所占的比重:“才能占33,智力占2o,坚持性或动机占33,其它因素占14”。一般来说,学生的智力差别并不太大,学习成绩上的这些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而在总非智力因素中占7o 的坚持性或动力(即动机)显然处于核心地位。语言学家h.giles认为,学习第二语言的动机是学好语言的决定性因素。动机好,学习能力就增强;动机不好,学习能力就减弱。由此可见,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关键因素

3.3艺术类学生学习动机现状

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前,不少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出现专业学习与非专业课程之间的普遍失衡现象,甚至存在厌学和隐性弃学现象等。艺术生是高中阶段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其高中教育中,学生和教师往往只重视专业训练和日常管理,而忽视了艺术生文化基础课的教学,艺术生有其自身的鲜明特点,其文化基础大部分都较差,导致他们对学习目的不明确、积极性不高,加上有些教师仍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使他们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在掌握学生学习动机之前,要先了解艺术学生的特点:

艺术类学生人格特点:

(1)思想活跃,但理想信念淡薄

(2)专业情结浓厚,但文化基础薄弱

(3)情感丰富、热情澎湃

(4)个人本位主义较强

(5)实践活动能力较强,但受社会负面影响较深

艺术类学生学习动机及现状:

(1)学习动机以兴趣爱好为基础,专业选择以自主选择为主体

(2)有一定的专业成就感,但缺乏勤奋学习、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

(3)热爱专业,文化底子厚,为实现个人理想价值努力奋斗

(4)文化成绩较差,在升学的压力下,选择艺术专业,将来能有好的出路

(5)能够获得一个好的工作,追求较好的物质生活待遇

(6)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实现亲人的美好愿望

3.4国内外研究现状

毋庸置疑,动机是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加拿大心理学家gardner和lambert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开始学习动机的研究。在中国,有关学习动机的研究始于80年代,但动机研究仍然是一个相对新的领域,尤其是艺术类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甚少。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动机强度与学习成绩呈密切相关,动机强度与影响动机的变量紧密相关,动机变量对学习成绩亦有密切影响。

古往今来众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兴趣性原则的研究由来已久。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并成功地在教学中运用了“乐学”理论。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前苏联教育家科罗廖夫说:“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这就是教学的潜力所在”,“轻松的,尤其是令人发笑的东西使无意识记忆率提高70%”。前苏联教育学家斯卡特金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动机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是其源泉,学生的学习动机活动也不例外,所谓学习动机是引起学生学习行为,维持学习行为并使学习行为趋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因,学习动机的实质是学习需要,这种需要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古今中外很多著名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法国启蒙教育家卢梭进过:“形成一种独立的学习方法,要比获取知识更重要。”这说明只有学习者以自己独有的方式,主动、高效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习质量。学习的动机对教育的影响也是十分的明显的。

外语学习的动机研究(motivation research)始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行为主义学派。加拿大心理学家gardner和lambert将外语学习的动机研究“粗略地分为心理学派(gardner 1985; dornyei )和社会文化学派(norton 1995; lantolf )。前者注重个体心理因素的作用,较多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后者注重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多采用质的方法。近十年来,两个学派在批评和借鉴的对话中,也形成了一定的交叠,主要体现在对学习者整体‘人’的关注,以及对多元性、动态性的重视。”

国内有些专家学者认为学习动机是影响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他们将其总结为: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用公式表示可以写成: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或者表达成:成绩=能力+动机激励,动机=效价×期望概率。期望概率是指事先对成功可能性的预测。效价指的是要认清某事物的价值。可见在强化学生学习动机的同时,如何提高他们的期望概率不无重要作用。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旨在提高教学效果的评价。探索了参与形成性评价对激发艺术类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效果。研究工具包括学生动机调查问卷,平时的非正式访谈和期末的正式访谈。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参与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建立学习档案袋,艺术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一定提高,努力程度大大增强。

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前,不少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出现专业学习与非专业课程之间的普遍失衡现象,甚至存在厌学和隐性弃学现象等。本文将在分析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成因的基础上,基于arcs动机设计模型,提出培养和激发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均衡的学习动机的对策和建议。

总之,艺术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国内外学者对其教育模式及学习动机的研究越来越多。普遍认为:在艺术生的教育中,学生和教师一定要重视专业训练和文化基础课的学习,培养它们良好的学习动机。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非智力因素有其广泛的外延,包括学习动机、情感、意志、兴趣、性格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积极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毅力,激励学习兴趣的产生。

3.5怎样提高艺术类学生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有无和强度对学习的影响至关重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一名教师,要采取各种方法与手段,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针对当前艺术类学生学习动机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下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阐述问题。

(一)教师方面

1.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2.引起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的注意

认知冲突是人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所面临的情境之间的冲突或差异。这种认知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新奇和惊讶,并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3.给予成功的满足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这种情绪反复发生,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联系,学生对学习就有了一定的兴趣。

4.进行情感交流,增强学习兴趣

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作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喜爱你所教的数学学科上了。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5.适当开展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竞赛,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加强,所以在课堂上,尤其是活动课上一般采取竞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6.及时反馈,不断深化学习动机

从信息论和控制论角度看,没有信息反馈就没有控制。学生学习的情况怎样,这需要教师给予恰当地评价,以深化学生已有的学习动机,矫正学习中的偏差。教师既要注意课堂上的及时反馈,也要注意及时对作业、测试、活动等情况给予反馈。使反馈与评价相结合,使评价与指导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反馈的诊断作用、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深化学生学习的动机。

(二)学生方面

1.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许多学子们的学习动机都是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制定拟取的。学生并没有完全踏入社会,社会经验远远不足,许多事情都是以个人意志来做的,而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们影响几乎是决定性。正确的价值取向会给他们以正确指导,从而是正确的做法。同样,错误的价值取向会给他们错误的指导,从而是错误的做法。有些学生做事,或许很个性,但却不一定是正确的,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2.拥有自信心,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学习者个体拥有的关于他自身存在的而且与他的性格特点相一致的主观评价和意识的全部。自我概念的最主要含义是自我形象。自我形象指每个人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及其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的主观评价和意识。自我概念与师生关系,同学间关系以及他自己的性格特点都有密切关系。如果一个学习者从老师、同伴那儿得到良好反馈,他会更加自信,他会有更加强烈的动机去取得更大的成绩。williams &burden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特别受到学生自我评估的影响。学习者的自我概念会对他的课堂表现产生很大影响。学生个体应努力消除对自己的自我形象持消极否定态度的错误观点,全面地了解自己,乐观地寻找机会参加各种学习活动。

3.确立学习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学习目的有远期与近期之分,远大的学习目的是建立在社会需要基础之上的,例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学习。”近期学习目的是以学习的具体活动或具体教学要求相联系,如准确理解某个词义的含义就是课堂教学要求的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有长远的明确目标,又要有短期具体的学习目的,后者是有效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成功地达到远大学习目标的关键。

4.注重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不仅具有促进人的学习作用,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还会使人伴有愉快的情绪体验,有利于促进人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可以说就有了很好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兴趣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入手:

(1)学生可以通过找课本中有用的、切合实际的、易与现实联到一起的东西去读,使自己对这些东西感兴趣,才会想去学习。

(2)组织一些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活动可以使学生面对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从中体验成功的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这是提高兴趣的重要途径。

5.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在人的成长道路上,失败与挫折就像预先为人设下的激流险滩,只有通过它,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当遇到挫折或失败时,要挺住,不气馁,敢于承认和正视挫折的存在,要有与挫折抗争的精神,学会在失败中奋起,在挫折中成长。

3.6. 相关参考文献

[1] 林崇德;申继亮;辛涛, 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 ,中国教育学刊, 1996(6)

[2] 李宁;李小芳;乔彦娜, 艺术类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及策略调查研究,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杂志, ,(5)

[3] 秦永禄, 周国祥,探索课堂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科教探索, (472)

[4] 姜丽艳,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及激发策略探究,大连理工大学,

[5] 史琼,艺术类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的问卷编制与分析,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35)

[6] 张瑞祥, 如何管理好新生代中学生, 内蒙古教育杂志, (12)

[7] 寿萌吉,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探析, 中国成人教育, (14 )

[8] 郑悦文, 中等艺术学校学生学习文化课动机的研究,客座大家, (129)

[9] 时丹, 高职艺术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析, 社会学 《传承》, (11)

[10] 马自奋,艺术类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研究,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6)

[11] 李凤杰;刘文,大学生学习策略、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教育探究, (12)

[12] 朱文岩, 如何提高艺术生数学成绩, 学园, (20)

[13] 孙振亮,浅析艺术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6)

[14] 吕奕, 独立学院艺术类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研究及对策,人文社科

[15] 杜鹃, 论艺术类学生学习动机与高职英语教材选用的关系,南京工业技术职业学院学报,

(9)

[16] 朱茜, 艺术类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实践心得,现代教育, (7)

[17] 宋超, 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 克拉玛依学刊, (2)

[18] 张韶华;王亚琼, 如何搞好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 思想政治课教学, (5)

[19] 陈红;陈宏, 高职艺术类学生管理工作初探, 科技信息, (34)

[20] 吕丽青;周治, 高职院校艺术类学生个性特点及管理对策初探, 今日南国, (8)

[21] 臧瑞娟, 艺术类学生个性特点及教育策略,文学教育, (1)

[22] 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3] 姜美玲, 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4] 黄云鹏, 提高在职教师培训有效性的理论探讨.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4)

[25] 白晓娟,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激发策略探究.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5)

[26] 高丽新;惠良虹, 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口语/口译学习动机研究, 东北大学学报, (5)

[27] 杨晚星,高校艺术系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调适[j],外语教学, (13)

[28] liu chun-song, differences of learning mo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different sex, grade and major,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20)

[29] luo lu,lv houchao, research of characteristics of time perspectiv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self-worth of middle-school students in earthquake-striken areas, psychological research,(1)

[30] dr. james mcglinn, creative skills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in studio art at the secondary level,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n undergraduate research (ncur)

[31] karen de moss and terry morris, case study two: usa: how arts integration supports student learning: students shed light on the connections, extract from “the wow factor”, global research compendium on the impact of the arts in education, waxmann,

[32] othman talib wong su luan, uncovering malaysian students’ motivation to learning science,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 volume 8, number 2 ()

[33] tanja janssen, gert rijlaarsdam, observational learning in cultural and arts education, products and motivation in creative writing and visual artsproposal for a phd study ( – )

[34] borg, walter,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a group of college art student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vol 43(3), mar 1952, 149-156.

[35] phyllis irene norris danielson, a comparison of student teaching problems with selected teacher characteristics of art student teachers, [bloomington, ind.] : indiana university, 1968.

[36][美]吉尔伯特•萨克斯著,王昌海等译,教育和心理的测量与评价远离,江苏教育出版社,

二、研究意义(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随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目前有很多学生选择了艺术专业,这类学生同时面临着专业学习及升学问题双重压力,而且艺术类学生独特的性格特点,导致对艺术类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与分析日益急迫。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艺术专业学生的班主任教师,应理论结合实际,正确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建立一个积极健康的社会取向,任重而道远。

艺术类学生普遍思想活跃,专业情结浓厚,但文化基础薄弱,受社会负面影响较深,人格特性较明显。而且尽管艺术类专业培养目标与其它专业有着一致性,但在教育模式、课程设置、教育环境、教学方法上却有着“个性化”的特征。综合类院校在进行教学管理中,不能忽视艺术类专业的这一大优势,因此对艺术类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与分析有时代需求意义,对培养出能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意义深远。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或框架;研究的重点与难点等)

(一) 研究目标:

本论文在艺术类专业逐渐成为热门专业背景下,进行其学习动机的研究与分析,主要有以下三个目的:

(1).通过对艺术类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掌握它们的内心世界, 因材施教,引导健康成长。

(2).分析研究艺术类学生特点,找出与普通教育学生的差异,结合它们的文化学习、专业训练、升学压力等现状,掌握学习动机,协调好专业与学习矛盾,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勤奋学习,为成就事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3).掌握艺术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诱导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约束意识的形成。

(二) 论文框架:

1 问题的提出

1.1 对艺术学生学习动机现状的描述和分析

1.2 发现主要问题

1.3 初步调查分析

1.4 确定研究课题

2 文献综述

2.1 学习动机的定义

2.2 研究艺术类学生学习动机的意义

2.3 艺术类学生学习动机现状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2.5 怎样提高艺术类学生学习动机

3. 研究步骤和过程

3.1 课题设计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对象

3.1.3 研究步骤

3.2 行动方案的理论论证

3.3 收集数据的方法

3.3.1 工具

3.3.2 数据收集过程

4. 数据分析

5. 反思与启示

6. 结束语

(三)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本次研究的重点在将艺术类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应用于实际的教学管理之中,难点在对研究数据结构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四、研究方法与实施步骤

1.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1.1 问卷法:结合已有的学习者态度、观念等问卷,通过研究学习,设计自己的问卷,对学生学习

信心、态度、艺术专业、就业、社会观等方面进行调查。

1.2 访谈法:在分析问卷的基础上,对个别学生进行交流访谈,以提高分析结果的科学性。

1.3 教学心得交流法:对研究效果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通过同事间日常教学经验的交流,将理

论研究与实际教学相结合。

1.4 行动研究方法: 制定行动研究方案并实施方案,并对方案进行理论论证。研究学生学习动机,

为教育同行提供经验总结。

可行性分析:

本人长期从事艺术类学生的教学工作,了解艺术生的性格特点及学习动机,有一定的教学经验,积累了一定素材,可以通过亲身的教学实践获得宝贵的一线资料;研究对象是艺术类学生,对他们在艺术院校内可能遇见的情况与问题能够全面的把握。此外,对该领域已有的研究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和学习,有专业导师指导开展此项实验,会得到宝贵的可借鉴的经验。

2.论文研究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2.1 以艺术院校学生学习动机为研究主体,介绍理论和经验,比较贴合实际日常教学现状,为该类教

育管理提供实践经验。

2.2本人作为东北师大附属中学艺术部教师,有条件将艺术学生作为一个研究者、探索者及实践者,

所参与的调查问卷的结果是科学有效的。

2.3 “艺术类学生学习动机研究与分析”符合我国目前艺术类学生的学习现状,且此次研究只是本

人系统深入研究的第一步,此后会继续研究艺术类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心理发展状态,从而对艺

术生教学模式形成系统的认识。

3.论文工作量、年度研究计划、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第一阶段: 通过问卷对艺术类学生学习动机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XX年10月)

第一阶段: 文献检索与综述 (XX年10月---XX年11月)

第二阶段: 确定具体的研究题目并撰写开题报告 (XX年12月--XX年1月)

第四阶段: 分析问卷结果,并初步确定研究的主要方向 (XX年2月)

第五阶段: 将艺术类学生学习动机研究结构用于实际教学中 (XX年3月--XX年8月)

第六阶段: 对学生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并对比分析测试成绩 (XX年9月)

第七阶段: 确定论文文献综述与研究问题思路,撰写论文初稿 (XX年10月)

第八阶段: 修订论文,形成二稿 (XX年10月-11月)

充分了解艺术类考生的学习特点,全面掌握他们的学习动机是关键。艺术生是高中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教师应以人为本,站在时代的前列,尊重艺术生的个性,不断加强自身教学艺术修养,因地制宜,调动艺术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硕士学位申请报告填写指南_申请报告_网

范文类型:申请书,汇报报告,全文共 2943 字

+ 加入清单

硕士学位申请报告填写指南

硕士学位申请报告填写指南

学位申请报告是记录申请者申请硕士学位过程的重要材料。获得学位后,学位申请书和答辩材料都要归入本人人事档案和学校档案馆存档,因此院系、硕士学位申请者必需认真、如实、准确地填写和(或)签名、加盖公章。

一、封面(申请人填写)

1.申请者姓名

中国籍申请人,请填写身份证上的姓名。

对于非中国籍或非华裔的外国留学生,本栏请填写本人在读期间所使用的汉字姓名(要与本人研究生证上姓名一致),同时还应标明护照上本人法定姓名的拉丁字母拼写形式,如留学生约翰·史密斯,本栏应填写为“约翰·史密斯john smith”;田中太郎,应填写为“田中太郎taroh tanaka”。

2.身份证号码

填写18位的身份证号码。

现役军人填写军官证号码,并在号码后加括号注明“军官证”;外国留学生,填写护照号码(如持马来西亚护照的留学生,填写“马来西亚ef2100345(护照)”;港澳台学生,填写“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中国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号码或护照号码、当地身份证号码(并用括号注明证件名称)。

3.“所在院系”

院和系都必须填写,且都必须填写全称。比如:物理系为“理工学院物理学系”;同时,申请书作为入档的材料,名称必须准确、详细,因此院系名称不能写简称,如中文系应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院系名称过长时应尽量控制字体大小。不清楚院系全称的,请咨询本院系老师或查询学校主页4.指导教师

填写导师的姓名和职称(如: 王学仁教授, 张小山副教授)。

5.专业

“专业”即二级学科,必须填写规范的全称。如“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不可简写为“科社与国际共运”;也不可断章取义的填写专业,如“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写成“古典文学”或“古代文学”,“课程与教学论”,写成“语文教学论”、“物理教学论”,是不对的;另外,有些专业由原来的两个专业合在一起的,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在填写专业时切勿写成“概率论”、“发展心理学”、“比较文学”、“生物化学”,应填写现在专业的全称。

“专业”和“研究方向”是不同的,切不可把方向当作专业。如“明清史”,是方向,其专业应该是“中国古代史”;“李代数”是方向,其专业是“基础数学”。

专业的规范名称,可查询研究生入学时的录取通知书。若在学期间,经研究生院同意转专业的,应按转专业后的新专业填写。同时,也可咨询院系研究生秘书、查看《研究生手册》或查询学位办网站

6.申请学位学科门类

我国的学位是按专业所归属的学科门类授予的。其关系结构是:“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专业)”。如物理化学专业,其所归属的一级学科是化学,化学所归属的学科门类是理学,因此物理化学专业研究生被授予的是理学学位,在“申请学位学科门类”栏填写“理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其所归属的一级学科是体育学,体育学归属的学科门类是教育学,因此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同学被授予的是教育学学位,在“申请学位学科门类”栏填写“体育学”。

我校可以授予学位的学科门类有九个: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专业所归属的学科门类,请查看《研究生手册》或学位办网站 ,切勿张冠李戴,错填学科门类。

特别注意的是,我校的基础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环境科学、教育经济与管理是跨学科门类授予,请以上专业的学位申请人务必明确自己申请学位的学科门类。

7.申请日期

指通过课程审核和科研成果审核后领取学位申请书进入论文答辩程序的时间。

二、主体

(一)申请人填写部分(第1—4页)

1、政治面貌

2、出生日期

以本人身份证(护照、军官证、港澳台通行证)和户籍上的出生日期为准,不可填写其他任何日期。

3、已获学位

指本人读研究生之前已经获得的学位,一般为本科毕业、学士学位。学士学位也是按学科门类授予,因此还要把学科门类加上,如不确定务请查看本人学士学位证书

本栏应填写“文学学士”、“理学学士”、“管理学学士”等。只有本科学历没有学士学位的,或只有大专学历没有学士学位的,则本栏填“无”。若入学前已经取得其他学科的硕士学位的,则应如实填写。

4、照片要求

第一页的右上角必须粘贴申请者本人一寸免冠近期照片。

5、最后学历

指本人研究生入学前的学历。一般为本科学历,本栏填写取得本科学历的时间、就读的本科学校和专业,如“本科,XX年,上海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历为大专学历的,则填写如“大专,XX年,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少数同学研究生入学前已经获得过其他专业研究生学历的,也应如实填写,如“硕士研究生,XX年,河南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

留学生或者在海外、港澳台地区就读过的,则应在学校名称前加国家或地区名称。

6、所申请硕士专业

与封面“专业”要求相同。“研究方向”按本人撰写的学位论文的研究方向填写。

7、学位课程学分

指本人按培养计划已经修过的学位课程学分总数;“已修课程总学分”指在学期间所修习的所有课程的总学分(含学位课程学分)。

8.院系(成绩管理部门)公章

由院系的研究生秘书加盖本院系的公章(或成绩专用公章),切勿缺少。

9.海外研修情况

在学期间如有海外研修经历,请写明研修所在的国家、学校、院系,修习的主要内容,时间。没有请填“无”。

10、掌握何种外语,程度如何

填写掌握的语种和熟悉程度(一般、熟悉、优秀),取得的有关证书,参加外语考试的成绩等。

11.在学期间参加过哪些科学研究工作,有无著作、论文、报告、译著(已经发表的请注明刊物和时间),取得的科研、学术成果奖励情况

请勿填写和要求无关的内容。

12.学位论文情况

论文关键词请填3-5个;论文内容的简介篇幅不要超出本页范围。

(二)导师填写部分(第5页)

第5页“论文指导教师对申请者的推荐意见”

由导师本人填写并签名。如果导师不填写本页,则申请者不能进行论文的评阅和答辩。导师如果是校外兼职导师,应在“院系”栏中注明校外所属单位名称(例如:王吾教授为新疆师范大学的教师,是我校生命科学学院的兼职导师,在“院系”一栏应填:“生命科学学院/新疆师范大学兼职导师”)

(三)申请者所在院系主管领导或研究生秘书填写部分(第6、8页)

第6页“申请者所在院系推荐意见”

其中 “申请者所在院系基层(教研室、研究室或指导小组)意见”由教研室或研究室或指导小组的负责人填写推荐意见,最后签名。“申请者所在院系意见”由院系的院长(系、所长)或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副职领导签署意见及签名,最后加盖公章。

第8页“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意见”

需在申请者论文答辩通过并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会议审核通过后,由分委员会负责人或指定的研究生秘书填写,最后由分委员会主席签名和加盖分委员会公章(分委员会公章由分委员会所在院系公章代)。注意:落款的年月日不可缺少。

注意:学位评定委员会由于个别委员无法出席会议但是委托了其他委员投票。这种情况下,同意票、不同意票、弃权票数的总和要大于出席成员人数。

(四)答辩秘书填写部分(第7页)

经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同意进入答辩程序并批准其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组成送审表后,论文可以送交评阅。经评阅合格,可以进行答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6658 字

+ 加入清单

在进行了1年的理论知识积累之后,要有一个踏入社会进行实践的过程,也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特别是对与机械专业这种实践性能非常强的一门学科更要强调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而且这门学科在很大程度上与书本上的知识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在这次实习中能使我们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得以升华,把理论与实践找到一个的切入点,为我所用,所以就要有一个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机会。在实习中可以得到一些只有实践中才能得到的技术,为我们以后参加工作打好基础,这就是这次实习的目的所在。

研究生生活的第二年一开学,按照专业硕士培养计划的要求,老师把我的实习单位安排在了机械有限公司。布置完任务后,我就开始了我的实习生活。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是我却知道这次实习的重要性,因为这次实习是我们认识专业的一个窗口,同时又是择业、社会交往乃至认识社会的第一次机会,所以我决定在这次实习生活中严格的要求自己,并虚心向各位师傅请教,让自己通过这次实习确实学到一些东西,减少自己将来踏入社会的一些盲目性,让自己在今后的工作道路中能够走的更自信。

首先公司的师傅向我介绍了关于球磨机的相关资料。我了解到球磨机作为一种粉碎物料的设备,凭借其优良的生产能力和良好的粉碎比等卓越的特性,被广泛的应用在水泥,硅酸盐制品,新型建筑材料、耐火材料、化肥、黑与有色金属选矿以及玻璃陶瓷等生产行业,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些行业的全过程的生产效率,往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球磨机的生产效率。

球磨机具有较突出的优点:

1)对物料的适应性强、生产能力大、可满足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要求,目前世界上的球磨机已达φ6.5×9.95m;

2)粉碎比大,可达到300以上,并易于调整粉磨产品的细度;

3)可适应不同情况下的操作,既可干法作业也可湿法作业,还可以把干法和湿法合并一起同时进行;

4)结构简单、坚固、操作可靠、维护管理方便、能进行长时间运转;

5)有很好的密封性,可以负压操作,防止灰尘的飞扬;

6)易于操作调整,便于实现自动控制。

所以球磨机在工业应用及发展中经历了如此长的时间仍未被淘汰,而且球磨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物料粉碎的主要设备,对它的工作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仍是十分必要的和价值的。

虽然球磨机在磨矿设备中具有非常特殊的优越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主要是电耗和钢耗高、能量利用率低、产品粒度不均匀等。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用于粉磨作业的电耗占全世界总发电量的3%-4%;工作效率低,用于密度为2.2-3.2g/cm的耐磨的中硬物料粉磨作业中的电量约占全厂用电量的三分之二,而用于粉磨的电能有效利用率只有2%-7%左右,其余绝大部分电能转变为热量消耗掉;磨介质和衬板的钢耗极高,达0.4~3.0kg/t;体型笨重,大型磨机总重可达几百吨。

据统计,选矿厂中碎矿与磨矿作业的生产费用大约占选厂全部费用的40%以上,碎矿与磨矿的投资约占选矿厂总投资的60%左右。碎矿和磨矿工段的设计与操作好坏,直接影响到选矿厂的经济指标。例如:四川凉山矿业集团1500吨/日车间,采用φ1.5m×3m的球磨机,磨矿阶段的耗电量占到整体耗电量的36%,处理矿量达11.5t/h,细度在52%左右。

随着日趋贫化、低品位矿产资源的开发,球磨过程消耗的能耗和钢耗越来越高。在全球能源日趋紧张、资源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球磨作业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选矿厂的经济指标。有效提高球磨机粉磨效率、减少球磨机粉磨过程的钢耗,不但能提高选矿厂经济效益,而且也符合当下节能和环保的要求。积极地研究球磨机的工作情况,改进球磨工作参数,对提高球磨机粉磨效率意义重大。

球磨机工作过程中,大量的能量浪费在与粉磨无关的机械设备消耗上。真正地用于粉碎,用于生成新表面积的能不到输入功的1%,节能潜力巨大。从破碎原理来看,在颗粒受载而破裂时,外界输入颗粒的能量一部分用来生成新的破裂面;一部分能量消耗于非弹性变形、碎块动能和碎块之间的摩擦损失,从机械输入的原理来看,这些能耗是不可避免的,在评价实际工作过程的能量效率时,也将它归于破碎必须的能耗。另外,球磨机等粉碎设备由于机器制造与工艺要求的原因不能实现具有高能量利用效率的单粒施载条件,而是许多颗粒聚集在一起条件下受到外界载荷,把这种情况称为粒间粉碎,在这种施载情况下,外界输入颗粒群的能并未完全用于颗粒粉碎,有一部分能量不可避免地消耗在颗粒间的摩擦,未碎颗粒的非弹性变形、颗粒之间的介质流动能耗上。将这些因素归到粉磨过程中必须的能量消耗上,Schonert认为球磨机的节能极限应是50%较为合理。

球磨机在磨矿过程中由于参变数众多,问题错综复杂,研究起来十分困难。长期以来,选矿及粉碎工作者们对磨机磨矿介质进行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对球磨机介质工作而言,仅能对球介质作抛落运动的特殊状态进行定量的数学描述;对球介质的泻落运动状态只能进行定性的描述。50年代后兴起的自磨机,虽然已有40多年历史,但对自磨机的工作原理仍在争议中,有的认为以冲击为主,有的认为以磨削为主。因此,即使是出现上百年而且研究比较多的球磨机,其工作理论也仍然是研究得很不透彻,甚至连球的尺寸确定这样基本的问题也得借助经验与经验公式来解决。

本次实践内容所要接触的章动球磨机是一种新型磨机。章动磨(Nutatingmill)是一种新设计的、单位磨机容积具有很高的粉碎速率的紧凑磨机。由于是在极大的加速度场中工作,产生了强烈的磨碎作用,且可适用于硬物料的自磨与细磨的广泛领域。

章动磨可认为是一种克服了机械方面缺点及给料、排料困难的离心磨或行星磨。但其单位磨机容积的粉碎速率很高,为常规的筒形磨机的50-100倍。磨机具有尺寸小、磨矿作用强等特点,因而章动磨有广泛的工业用途,诸如用于硬物料的细磨及细粒与中等粒度物料的高速自磨。若干半工业试验磨机正在使用中,可以预期工业型章动磨不久即将出现。

首先我了解了章动球磨机的主要结构组成和原理:它主要是由电动机、章动机底座、章动法兰、章动轴承、章动腔体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其中章动腔体主要由章动上腔体、章动下腔体、章动腔内帽等组成。由于章动法兰的法兰盘轴线与主轴轴线有一定的夹角(章动角),且章动法兰与轴固连,因此当主轴带动章动法兰旋转时,章动法兰面在随主轴旋转的过程中,形成一个斜面绕主轴的旋转运动,该斜面通过章动轴承把上下摆动传递给章动腔体,同时由于章动角的存在,使章动腔体与水平面形成一个夹角,章动腔体会有缓慢的自转,从而实现了章动运动。

对球磨机进行拆解,对各个零部件进行测绘,并在solidworks软件中进行三维模型的建立。建立好各个零部件以后对整个球磨机进行装配,这样章动球磨机的三维模型就建立好了。应用SolidWorks建模的方式克服了在ADAMS软件中建模的繁琐,特别是对复杂模型的构建如果采用ADAMS需要浪费大量的精力。如果利用SolidWorks的设计结果,就能省去大量重复无用的工作,加快仿真的进程。因此,首先应用SolidWorks建立章动球磨机的三维实体模型。

为了模拟仿真钢球在球磨机腔体中的运动形态,需要在ADAMS软件中建立球磨机的虚拟样机模型。在进行仿真建模时,为了提高计算机处理速度,需要对模型进行简化,在这里去除了电动机到章动体的传动部分。为方便将模型导入ADAMS软件中,首先需要在SolidWorks软件中将章动球磨机模型另存为parasolid(*.x_t)格式。为方便观察钢球在章动腔体中的运动形态,把章动上腔体部分设置为透明状态。

当把球磨机模型导入到ADAMS软件以后,先前在SolidWorks中定义的约束及零件材料属性均是处于失效状态,因此需要对所有零件重新定义材料属性和添加约束。

根据章动球磨机实际工况对各部件施加约束。

(1)施加约束的准备工作。为了方便添加约束副,首先运行“布尔和”命令,将章动机底座、电机底座、电机以及上面的螺栓、螺母等固定部分设置为一个整体;将章动上腔体、章动下腔体、章动体支撑环、章动腔内帽等运动部分设置为一个整体。

(2)定义材料属性。给所有部件赋予材料属性为steel,此时ADAMS会自动计算出各部件的转动惯量和质量。

(3)施加约束。在飞轮和大地之间添加一个旋转副;分别在飞轮和主轴下部平键、主轴下部平键和主轴、主轴和上部平键、上部平键和章动法兰、底座和大地、章动轴承和章动腔体之间添加固定副;在章动法兰和章动轴承之间添加球副和平行副来定义章动的运动形态;分别在小球和章动上腔体、章动下腔体、章动体内帽之间添加碰撞;最后在飞轮上施加motion。

按照要求设置球磨机虚拟样机仿真的参数,具体为:刚度系数(Stiffness)为1.0E+005,碰撞指数(ForceExponent)为1.5,阻尼系数(Damping)为50,切入深度(PenetrationDepth)为0.1mm,积分器(Integrator)首先采用GSTIFF积分器,当出现求解失败的问题时再选用GSTIFF积分器,积分格式(Formnlation)采用SI2求解,积分误差(Error)设置为0.001。

在章动腔体中装入单个钢球,直径设定为φ15mm,按上述方法设置好仿真参数后进行系统仿真,观察钢球在章动腔体中的运动形态。为了优化钢球的运动状态,需要调整章动球磨机的参数,其中一个关键参数是章动球磨机的转速。章动球磨机的转速直接影响到钢球在腔体中的飞行速度和与腔体内壁发生碰撞的频率。

为了找出球磨机的转速,分别设置其转速为200r/min、250r/min、300r/min、350r/min、400r/min、450r/min、500r/min、550r/min、650r/min,仿真钢球在腔体中的运动形态。通过分析得出的曲线得出结论:当球磨机的转速为350r/min时,钢球的运动处于状态。

章动球磨机的另外一个关键的运动参数是章动角。章动角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钢球与腔体内壁碰撞时所受反作用力的大小,同时也是决定主轴寿命的关键参数。分别建立章动角φ为11°和13°的模型。分别对两个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把得出的钢球运动曲线与前面的章动角为12°时的进行对比,最后得出结论:章动角φ为12°时,钢球位移曲线较好,φ为11°和13°时曲线都有较大波动。

本文所研究的章动球磨机所设计的装载容量约为1.2T,这里用4个直径为200mm、质量为300kg的小球来模拟球磨机满载时的工况。为了更好的模拟小球的运动状态,这里首先把小球设置为柔性体,然后导入到ADAMS软件中。首先把钢球模型导入到ANSYS软件中。

1)定义单元类型。这里实体单元选择solid45,质量单元选择mass21。

2)设置钢球的材料属性。弹性模量选择为2.06e11,泊松比为0.3,为了实现钢球直径为200mm时质量达到300kg,设置小球的密度为720xxkg/m3。

3)划分网格。设置网格大小20mm,使用solid45单元对钢球实体进行网格划分。

4)设置实常数。编辑mass21质量单元,实常数全部设置为1e-6。

5)建立两个关键点,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创建的keypoints的编号不能与模型单元的节点号重合,否则会引起原来的模型变形,这里keypoints的编号设为为8001、8002。

6)选择mass21单元对5中所建立的keypoints进行网格划分,建立起interfacenodes,在导入ADAMS后这些interfacenodes会自动生成mark点,通过这些点和其他刚体或柔体建立连接。

7)建立刚性区域(在ADAMS中作为和外界连接的不变形区域,这是必不可少的),选择interfacenodes附近区域的nodes与其相连,由于连接点的数目必须大于或等于2,所以刚性区域至少两个,先选择interfacenode,单击Apply,再选周围的nodes。

8)执行solution/ADAMSconnection/ExporttoADAMS命令,要选择的节点为7中建立刚性区域的节点(仅仅是interfacenodes),输出单位选择SI;即可生成钢球柔性体mnf文件。

在ADAMS软件中把原来的刚性体小球替换成柔性体,然后对其进行仿真分析,得出了钢球运动的速度和位移曲线。

为了验证在ADAMS软件中建立的章动球磨机的虚拟样机模型的仿真结果的正确性,现在应用SolidworksMotion进行仿真研究,然后对两者的仿真曲线进行对比,能够增加仿真结果的可行性。这种仿真方法主要是在没有进行试验验证情况下,为了设计的正确性经常采用的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打开章动球磨机的solidworks装配体文件。首先设置“引力”,方向为-Y,大小选择系统默认值9806.65mm/s2;然后设置“旋转马达”,选择马达位置为章动腔体下面的大皮带轮,方向为从下往上看逆时针,运动类型选择为等速,大小为360r/min;最后设置钢球和章动腔体之间的“实体接触”,具体的参数设置为:动态摩擦速度10.16mm/s、动态摩擦系数0.25、静态摩擦速度0.1mm/s、静态摩擦系数0.3、弹性属性选择“冲击”、刚度为480N/mm、指数2、阻尼0.7N/mm、穿透度0.1mm。在SolidworksMotion中运行仿真模型,分析对比钢球的速度和位移曲线,得出结论在两种软件中建立的球磨机的虚拟样机的仿真结果基本一直,因此也可以说所建立的模型是正确的。

主轴是章动球磨机的主要运动部件,由于在运行过程中要带动章动法兰、整个章动腔体及球磨介质和球磨对象一起运动,受到偏心的不均匀载荷的作用,因此需要对主轴进行静力和疲劳分析。在这里使用SolidWorks软件的Simulation插件进行分析。

为了真实地得到轴上所受的力以及确定电机功率的需要,不但要建立章动球磨机的整机模型,还需要建立在工作状态下的实际工作载荷。也就是在章动球磨机在球磨介质与物料相互作用下,处于工作状态时,章动球磨机的主轴在与章动腔体连接部位主要受有两种动态载荷:一是章动腔体及内补耐磨板由于与主轴存在一个角度,在章动体随主轴上的章动法兰盘(连接主轴与章动腔体的零件)上下运动的同时,还在慢速的自转,会在章动法兰上产生轴向与径向的交变载荷;二是在章动腔体内部装的球磨介质与被磨的物料,这部分质量在章动腔内部既产生离心力,又有上下波动产生的轴向力。

为了更加真实在得到轴上所受的载荷有大小,不但有章动体的总体模型,同时还需要考虑工作载荷的影响。由于球磨介质是数量众多的钢球或陶瓷球,以及一定料度的物料,在当前的所能得到的仿真软件对这种离散的物体无法得到结果。但是对于轴上所受力与整机功率的确定,没必要对磨腔内离散的物料进行更加复杂的仿真研究,可以采取简化的方式。

因此,在章动腔内部决定采用一个与实际球体与物料外部轮廓相近的一个零件来代替,这样做基本可以达到仿真的目的,得到的主轴上载荷的研究是可行的。在章动腔体内部一边的白色零件就是球体与物料的近似体。利用该模型通过建立运动算例,所进行的设置主要有:

1)各零部件的材料及质量按照实际设计材料设定;

2)简化模型后,把电机、电机架、小带轮、皮带等与研究目的无关的都省去,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快仿真的运算速度;

3)主轴的转速设定为360r/min;

4)忽略主轴上各轴承处的摩擦力;

5)章动腔体对称轴与主轴角度按照实际设计的12度;

6)所加约束有两个:一是主轴与基座的铰接;二是章动腔体与章动法兰盘的铰接(铰接即是限制了沿轴向的移动及径向的移动3个自由度,另外还限制了与轴线垂直方向的2个转动自由度,只有一个绕轴向的转动没有限制);

7)章动腔体的转运速度由章动腔体与主轴的角度确定,不考虑滑动因素;

8)球磨介质及物料的重量设定为1.2t;

9)考虑重力加速度的作用,方向与Y反向。

利用上面仿真所得出的主轴的受力情况,加载到主轴的静力分析算例上,随后得出结论:主轴的强度和寿命都是满足设计要求的。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专业实践,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机械产品的拆卸和装配过程,学到了测绘的很多小技巧,掌握了很多很实用的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通过这次专业实践,更加促使我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格式要求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格式要求

开题报告格式要求

1、“开题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选题依据、课题来源、学术价值和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意义;

(2)文献综述。当前研究领域学术现状、发展趋势、进一步的研究方向。阐明当前有关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

(3)拟解决的主要学术或技术问题和关键技术及难点、拟采取的技术线路、实验设计及实施方案;

(4)技术可行性论证、资料来源或实验设备的可能性,可能出现的困难与问题及解决方法与措施;

(5)预计可获得的成果,可能取得的创新之处;

(6)研究进程计划及时间安排,预计完成的日期,工作量估计和经费概预算;

(7)其他与开题有关的主要参考文献和调查研究情况等

2、开题报告用纸规格为a4纸,正文用4号宋体字,小标题用4号黑体字,每一面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应分别留边25mm,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20mm,版心尺寸为165×252mm(约30字/行,32行/页)

3、开题报告封面样式见样页

开题申请程序

1、在导师指导下,系统查阅文献资料,提交文献综述报告;

2、文献综述报告经导师审阅通过后,向硕士学科点所在二级学院申请开题,领取并填写《江西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申请表》;

3、由学院统一安排开题时间,相关教研室负责组织具体开题工作;

4、学科点对是否通过开题的意见及对研究生今后论文工作的建议与要求;

5、采纳合理建议,修改开题报告,按规定格式打印装订开题报告并经导师签字后交研究生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土木工程硕士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工程,全文共 5927 字

+ 加入清单

2016土木工程硕士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高烈度地区非线性土体--桩--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1、本文的研究背景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分布极其广泛,7度以上的地震区约占国土面积的一半。地震作为重大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纵观历史,骇人听闻的唐山地震、日本阪神地震、土耳其地震以及XX年汶川地震等,均造成了惨重的损失,使人类的心灵受到了严重的创伤

桩基础是一种历史较长而又应用广泛的深基础型式,能较好地适应复杂地质条件以及各种荷载情况,特别是在软弱地基上采用得较多。与其它基础型式相比,桩基础具有承载能力大、稳定性好、差异沉降小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桥梁结构、高层建筑、港口码头、海洋平台和火电及核电站结构中。桩基能提高地基承载力,是预防地基失效的重要抗震措施:在非液化地基中,桩基能减少基础附加沉降、减轻震害;即使在液化地基中,只要桩尖深入持力层,也能减轻震害。历次国内外地震震害调查表明,桩基支承的建(构)筑物的震害轻于非桩基支承的同类建(构)筑物。1976年唐山地震后,有关部门曾调查了天津地区102项桩基建筑工程的震害情况,发现上部结构产生震害的仅7项,震害远较天津地区天然地基浅基础上同类结构的少且轻,桩基发生震害的仅有3项。

然而,桩基础作为预防地基失效的重要抗震措施,在地震中其本身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在实际的桩基础震害中,有大量上部结构的破坏并不是由于结构的惯性力引起,而是由于如液化、地基失效等场地因素导致桩基损坏,从而使上部结构发生落梁等严重破坏。我国已建的和拟建的高层建筑及桥梁大部分位于沿海地区和大江大河下游地区,这些地区软土和饱和土层分布广泛,场地条件对于抗震而言极为恶劣,可以预想,一旦发生地震,桩基础可能严重受损。

大量的地震事实告诉我们,由地震引起的桩基破坏机制与地震时桩的受力情况有关,在地震荷载下,土-桩-上部结构作为一个整体振动,相互影响。因此,研究桩-土-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和动力响应,以及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点及破坏机理,应力、应变的分布规律及其重要。

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模拟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问题一直是模型试验中的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开展地基-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的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其理论意义在于可以发展和丰富振

动台模拟试验技术和动力相似理论,为在实验室模拟实际结构提供指导;获得一整套试验

数据,为开展计算分析研究、验证其力学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奠定基础,从而丰富和

发展结构-地基相互作用理论;其实践意义在于可以验证理论与计算分析的研究成果,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本文通过采用较先进的土箱装置,以三种不同性质土作为模型土进行振动台试验,通过试验研究在小、中、大震下单桩、三桩及六桩等典型群桩群桩的惯性相互作用和运动相互作用规律,了解土中桩基和结构的地震反应有关规律,研究桩在破坏前后的抗震性能,并进而研究地震作用下土-桩-结构相互作用的机理。同时,通过理论分析方法与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有关分析方法的可靠性。

3、国内外研究综述

3.1 国内外地震模型理论综述

3.1.1国外的研究方法

1970年,penzien等对地震作用下的土-桩-桥梁结构系统提出了一套非线性分析方法。penzien模型把土-桩-桥梁系统离散成一个理想化的集中质量参数系统。用三元件模型模拟粘土介质的动力性状,连接毗邻两个质量的每一装置,由一个双线性滞后型弹簧和一个非线性阻尼器所组成,两者相互并联,然后再与非线性阻尼器串联,研究结果表明,当桩较长,土又较硬时,桩土相互作用对桥梁的动力特性影响不大;只有当土较软,桩又较短时,桩土相互作用对桥梁的影响才显著。他们的方法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1978年,matlock和foo开发了动力winkler地基梁分析程序spasm8(seismic pile analysis with support motion)。他们采用的方法考虑了上部结构的影响,将单独确定的自由场土位移作为输入激振,采用离散单元力学相似模型表示不同荷载和约束条件下的桩。每一结点中土-桩的耦联是通过多元摩擦块、弹簧和阻尼器的组合来模拟的。土的模型容许在初始弹性状态范围之外将强度的降低表示为挠度和挠曲反复次数的函数。为了合理地模拟的土-桩相互作用,在上部土层容许形成间隙。借助支座相对桩的初始零挠度点的移动来模拟侧向土运动。土的反力-挠度性能曲线根据试验结果得出,用具有某些线性阻尼的非线性模型表示土-桩的耦联关系。

1988年,nogami等(提出了一种新模型,该模型通过积分平面应变的方法来分析单桩和群桩。这种模型也是基于winkler假设发展的,并且特别注意到了在动力荷载下,桩轴的邻近区域引起强烈的非线性这一条件;并给出了与频率无关的质量、弹簧和阻尼器的简化公式。该模型可以以相对简单的方式进行时域非线性分析。由于模型本身能产生动力效应,它的参数可通过土-桩系统的静力性能或在静力条件下发展的合理的p-y曲线得到,并且在土-桩界面对裂缝进行了特殊的考虑,

1995年,el naggar和novak提出了在瞬态动力荷载和谐和荷载作用下单桩和群桩横向反应的分析模型。模型考虑了土的非线性行为、桩土界面的不连续条件和不同类型阻尼的能量耗散。模型中,桩用普通的梁单元模拟。每一土层的土介质被分成两个环状区域,内场区域考虑非线性,远场区域考虑波从桩往外传播。

1999年,boulanger等通过离心机试验和理论分析对非线性动力winkler地基梁法进行了评估。他的分析是基于有限元平台geofeap进行的,所采用的模型如图2.6所示。自由场土柱与桩之间用非线性p-y弹簧和阻尼器相连。非线性p-y行为由弹性分量、塑性分量和裂缝分

量串联起来

3.1.2国内的研究方法

陈熙之等(1985)采用集中参数法研究了桩-土-结构-水体系相互作用的弹塑性地震反应。桩附近的土简化为串联的多质点系,称为等价土体系;远离结构物的场地土不受结构存在的影响,称为自然地基体系;在自然地基与等价体系之间用水平弹簧和阻尼器相联系。水对结构的动力影响包括水的附加质量引起的惯性力及动水阻力。

袁万城(1990)提出了考虑sspsi的大跨度桥梁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可以等价为一维非线性场地地震反应分析与考虑桩周土弹性约束作用的多点激振下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的方法。桩周土的约束作用可用土弹簧来模拟,土弹簧刚度采用m法确定。这种方法实际是简单了的winkler地基梁模型。范立础等(1992)和胡世德等(1994)将之分别用于分析上海南浦大桥和江阴长江公路大桥纵向地震反应分析。

朱晞和王大庆(1992)采用penzien模型,土弹簧刚度用m法计算,他们认为这样处理能满足工程要求。

严士超和杜一平采用了penzien模型对电视塔-桩-土相互作用地震反应进行分析。

郑海荣(1992)采用penzien模型分析了桩-土-桥墩-流体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反应,研究表明:是否采用非一致输入对反应的影响较大,但土体附加质量的大小对桥跨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影响甚微,对结构位移反应的影响也不大,可以不计。魏琴等(1994)采用类似模型分析桩-土-桥梁结构相互作用地震反应,但自然地基体系与等价土体系之间的等价水平土弹簧刚度采用m法计算。

蒯行成等(1998)采用动力winkler地基梁模型,在求得有限长桩运动微分方程通解的基础上,导出了层状土中桩单元复刚度矩阵。提出了计算层状土中单桩动力阻抗的方法。

孙利民等(1999,)改进了penzien模型,将原模型的单桩模型变为多桩模型,土-桩间的水平相互作用阻尼采用lysmer等(1966)提出的用粘性阻尼器模拟波动能量向半无限场地逸散的理论来计算。

3.2 国内外振动台试验综述

3.2.1 国外振动台试验总结

1969年,日本的kubo第一个注意模型相似率而进行模型桩振动台试验。他在砂箱里用不同频率的水平方向的正弦激励进行振动台试验。所采用的模型桩一端固定于台面上,模型土为砂土和油的混合物以模拟软土场地。试验表明,随着输入台面运动频率的增加,土层表面运动水平随之增加;桩体上的最大弯曲应力发生在桩顶位置,并随桩深度逐渐减少。

yao(1980)将铝管群桩打入淤泥粘土进行静力横向荷载试验和振动台试验。当上部结构的自振频率与土层的频率一致时测到强烈的共振反应。

mizuno和iiba(1982)最早对模型施加地震时程激励的,并对模型的相似关系进行了全面的讨论。他们以一11层的公寓建筑为原型,用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和斑脱土(bentonite)的混合物来制造弹性土介质,在土介质周围用含水饱和的聚氨酯泡沫塑料来模拟

matsuda等(1988)采用分层土箱进行了饱和砂土振动台试验。在制作场地土模型时采用了一种新的方式,即:首先将砂土加入到容器里,同时从容器的底部注入加压水,使振动台不断地振动,从而将土中的气泡排出,最后停止水的注射,排干土平面的水,使土颗粒下落和沉积。采用这种方式,几乎能够将气泡从土中排尽,土颗粒均匀沉淀。这种方式特别适合制作饱和或部分饱和砂土场地模型。

3.2.2 国内振动台试验总结

1999年韦晓首先采用刚性土箱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包括单柱桩墩模型、单墩群桩模型、双墩群桩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单墩比双墩结构形式不利于桥墩结构的抗震;相反双柱墩却比单柱墩结构形式不利于桩基的抗震;单柱桩墩对抗震不利,因为单柱墩没有足够的侧向约束,容易形成桩-土的脱离,加上上部结构的惯性力作用,很容易引起单桩墩柱的弯曲剪切破坏。

XX年,陈跃庆等采用圆筒型柔性容器进行了两个阶段的试验。第一阶段为均匀土-基础-结构相互作用试验,以上海软土为模型土原型,小高层建筑为结构原型,桩基为混凝土桩。通过试验分析得到:由于上部结构的振动反馈,改变了基底地震动的频谱组成,使基础处的地震动与自由场地震动不完全相同,基础处的有效地震动输入比自由场地震动小,与体系频率接近的分量获得加强,而有些频率分量则减弱;体系的反应与输入地震动的频率成份有很大关系。第二阶段为分层土-基础-结构相互作用试验,模型土自上而下分别为粉质粘土、砂质粉土和砂土。试验中采用了1/10和1/20两种比例模型研究结构-地基相互作用体系的动力相似关系,在试验加载的全过程中,当激励较小和激励较大时,试验结果具有很好的相似关系,在中间阶段,两者存在差异。影响两个缩尺模型在试验中间阶段的相似关系的主要原因是土体在地震激励下非线性发展程度的差异。

XX年,王文剑等采用刚性土箱进行了土-结构相互作用对tmd振动控制影响的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土-桩-结构相互作用使体系的频率明显降低,阻尼比增大;桩-土-结构相互作用使tmd振动控制效率降低,其控制效应的变化情况远比刚性基础上的复杂。

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4.1本文的研究内容

本试验的主要内容有:

4.1.1制作模型箱,设计制作上部结构—phc管桩—土的物理模型;

4.1.2测定模型箱的频率和阻尼;

4.1.3测定模拟土体的土体材料及混合材料的相关动力学参数;

4.1.4针对单桩、典型群桩(3桩、6桩)三种情况,模拟7度与8度以及9度地震烈度,施加地震波振动试验,获得桩基的动力特性和动力响应;

4.1.5观察分析桩基的地震后形态,并分析phc管桩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点,应力、应变的分布规律

4.1.6采用有限元软件计算试验中模型,通过对比计算机计算结果与试验测得结果,验证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4.2试验相关设计介绍

4.2.1 模型箱

将土箱设计成由18层独立的长方形框架叠合而成的长方体容器。容器内尺寸为:长2.0米,宽1.5米,高2.0米,每层钢框架由四根断面为100×100mm的方钢管焊接而成。

4.2.2 相似比

根据1:15的几何相似比,桩模型尺寸设计如下:每根管桩长1500mm,外径40mm,壁厚7-9mm。单桩模型承台为200mm×200mm正方形,3桩模型为正三角形布置,桩距220mm,承台尺寸为420mm×420mm。6桩模型为2×3矩形布置,双向桩距均为220mm。承台为长方形,尺寸为560mm×360mm×100mm(长×宽×高)。

4.2.3 激励荷载

本次试验,基本烈度定为7度与8度,每种烈度均拟采用2条地震波与1条人工波作为试验的地震波。其中采用el-centro波,taft波和人工波

4.2.4 测点布置

试验采用加速度计、位移计测量测承台、桩体以及土体的动力响应,采用应变片量测桩体的应变变化,采用孔隙水压力计测量土体孔隙水压力,采用土压力计测定桩土间压力。

在承台表面布置1个加速度计;沿桩体由上到下较均匀地布置4个加速度计,同时考虑上密下疏,并考虑土层变化处;3桩承台时每根模型,6桩承台时选用对称一边的三根桩桩沿桩体由上到下均匀布置7个加速度计;所有试验均在振动台表面布置1个加速度计;土体表面布置2个加速度计,1个位于模型箱中部,1个靠近边缘处。

试验中每根桩沿桩体纵向由上到下较均匀地选取4个断面布置应变片,同时考虑上密下疏,并考虑土层变化处。每个断面处布置4个纵向应变片,。

试验中沿着上部结构分别布置2个位移计,并在承台表面布置1个位移计。

沿桩体在土体中纵向由上到下较均匀地选取3个孔隙水压力计,同时考虑上密下疏,共布9个孔隙水压力计。

5 参考文献

1、gb5001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陈国兴. 土体–结构体系地震性能分析研究. 哈尔滨: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1993

3、陈跃庆. 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体系振动台试验研究. 上海: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陈跃庆,吕西林,黄炜. 结构–地基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中土体边界条件的模拟方法. 结构工程师,(3): 25-30

5、韩英才,novak m. 单桩非线性振动实用分析方法的研究. 土木工程学报,22卷3期,1989(8):39-47

6、范敏,解明雨,邬瑞锋. 土–桩–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5,5(3):6-12

7、郭长城.建筑结构振动计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12.

8、雷超.桩一土一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振动台试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

9、朱伯龙.结构抗震试验[m].北京:地震出版社,1989.

10、李培振,陈跃庆,吕西林,等.较硬分层土一桩基一结构相互作用体系振动

台试验[j].同济大学学报,,34(3):307—31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关于一项对国外硕士论文引言的语类研究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3182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一项对国外硕士论文引言的语类研究

小编为您提供一篇关于关于一项对国外硕士论文引言的语类研究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欢迎参考!

摘要: 本文依据swales的cars 模式, 对50 篇国外语言学方向硕士论文引言进行了语类分析。结果表明,国外硕士论文引言的语类结构基本符合swales 的三语步模式, 并且大部分语篇都出现语步循环现象,但是,三语步在各语篇中的分布差异很大, 并出现新的步骤。基于此,本研究概括出了外国硕士论文引言写作的基本模式, 希望能对中国英语语言学方向硕士论文的写作有所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硕士论文引言;语类分析;cars 模式

1. 研究背景

硕士论文是评价硕士研究生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而论文引言是论文中不可缺少又非常关键的一部分。通过访谈发现, 引言是论文写作中非常难写的一部分, 特别是对英语作为外语的中国学生似乎更难,这不仅表现在词汇、语法、思想表达上, 更是表现在有些同学根本就不知道引言部分应该写什么内容以及如何组织这些内容。徐有志等学者在 年的一项调查研究也发现,有些学生会学术论文体裁的结构、社会功能和认知模式不甚了了, 难以有效实现学术论文的交际目的。但是在英语语言学专业学术论文引言写作中,究竟什么样的模式能够有效实现学术论文的交际目的?

此问题引发了作者研究国外英语本族语者硕士论文引言的动机。

2.理论框架及文献综述

从语类角度对学术论文引言进行分析, 美国密执安大学学者swales 可谓是先驱。继1981 年, 他提出的引言结构四语步之后,swales 于1990 年分析了110 篇科研论文引言,对其前期成果进行了修订, 并提出了着名的建立学术研究空间 (create a research space)的分析思想, 并建立了以语步(move)和步骤(step)为出发点的语类结构分析模式。cars 模式包括三个语步:语步一:确立研究领域, 即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回顾来阐述所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其中包括三个步骤,建立议题中心、概括议题内容和回顾前人研究结果;语步二:确立研究地位,是通过指出前人研究空白再次强调某一研究的必要性, 包括反驳已有观点、指出研究空白、提出问题和继承前人研究成果四个步骤; 语步三: 占据研究地位,是告诉读者如何解决论文中提出的问题, 包括概述研究目的、通报本课题当前研究情况、通报主要发现和介绍论文结构四个步骤。swales 认为尽管引言的主要形式是三语步顺序排列,但是也会出现非顺序组合的情况, 并且有的语步循环出现。

cars 语篇模式已被学术界公认, 成为国内外引言研究的通用分析模式。如ahmad(1997) 对20 篇马来西亚学术会议论文引言进行了分析aravy 和tank?()对比研究了英语和西班牙语的理论科研论文引言;samraj () 在美国对三个学科的硕士论文引言做了分析。这些研究都是建立在swales 的语步步骤的分析模式上, 结合各领域的学术特点对cars 模式做出了适合各领域的修订。但是目前,还没有人对国外应用语言学领域的硕士学位论文引言进行研究。

3.语料收集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从proquest 数据库选取了50 篇应用语言学领域硕士论文作为语料, 为确保研究的准确性, 这些论文均由英语本族语者写于 年到 年。为保证分析的信度,本研究的语料分析由两名通晓语类理论及cars 模式的分析者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两人各分析五篇相同的文本,找出两人所分析的语步和步骤偏差, 进一步统一对模式和文本的理解;第二阶段,两名分析者对所有文本进行分析; 第三阶段,再次找出两人的分析偏差,共同研究后达成协议。分析发现, 这些偏差主要是由于某些步骤在文本中具有多种功能。

最后统计数据,分析结果。

小编为您推荐

4.结果与讨论

研究发现,50 篇引言中实现语篇的语步(m)共有418 个,其中语步一155, 语步二106,语步三157, 平均每个文本有8.36 个语步。齐性方差检验表明各语步分布均匀, 出现频率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p >

0.05)。并且我们发现,有规律的语步组合模式占58%, 其中语步按照(1-2-3)n 顺序组织的语篇占24%, 大部分语篇都以其他形式组织语篇,如(1-2)n-3 占8%,(1-3)n占14%,(3-2-1)-x(x 是不定语步)占12%。

没有规律的语步组织模式占42%,其中不规律的含有(1-2-3)模式的占32%,如3-1-2-3-1,1 -2 -3 -2 -3,1 -2 -3 -1 -3 -1等, 另外只有第三语步的语篇占10%。

语步由一个一个步骤(s)组成。swales 在cars 模式中提到的11 个步骤在本研究中都有所发现。并且有些步骤出现频繁, 如92%的语篇都出现m1s1,60%的语篇都出现m1-s2,76%的语篇都出现m1s3。在实现语步二的过程中,指出研究空白和提出问题这两个步骤出现频率比较高, 分别占72%和54%, 另外两个步骤频率较低, 分别占8%和28%。语步三中,除了步骤二通报主要发现出现率比较低(14%)外,其他三个步骤出现频率也比较高, 分别占80%,70%和66%。

齐性方差检验结果p=0.157 表明国外应用语言学硕士论文引言的写作符合swales 的cars语篇组织模式。

研究还发现除了cars 模式中的11 个步骤,语篇中还存在其他新的步骤, 并且有的语步出现频率很高。在实现语步一的过程中,92%的语篇都描述研究背景、现实存在的问题或讲述个人经历,58%的语篇都对相关的术语进行了解释、分类或评价; 还有一些语篇中体现了研究动机; 一些语篇在综述完前人研究成果以后,对其做出总结或评价; 一些语篇还介绍了学者之间的分歧。语步二中只发现一个新步骤,及陈述研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22%)。语步三种共发现9 个新语步,其中(58%)、陈述问题或提出假设(68%)、陈述研究意义(52%)出现频率较高。

根据nwugo () 的研究, 出现频率在50%以上的语步才是稳定语步, 基于cars模式, 作者总结出国外应用语言学硕士论文的引言模式为:

语步一:确立研究领域步骤1: 描述研究背景、现实存在的问题或讲述个人经历步骤2:建立议题中心步骤3:解释、界定、评价相关术语步骤4:概括议题内容步骤5:回顾前人研究结果语步二:确立研究地位步骤1:指出研究空白步骤2:提出问题语步三:占据研究地位步骤1:概述研究目的步骤2:陈述问题或提出假设步骤3:概述研究方法步骤4:通报本课题当前研究情况步骤5:陈述研究意义步骤6:介绍论文结构根据此次研究统计结果,我们认为国外硕士论文的写作非常注重对研究背景或现实存在的问题或个人经历介绍,大多作者不惜用几段甚至几页的篇幅实现次步骤的交际目的。

进入建立研究议题以后,作者把所有与议题有关的定义或术语都呈现给读者, 以便读者更容易理解其研究议题。而在中国学生的论文引言写作中对此涉及偏少, 有些学生想当然觉得议题的研究背景是众所周知的, 没必要写( 徐有志,),而这很容易对实现交际目的产生障碍。另外,英语本族语者通常会在介绍自己的研究时,把研究方法介绍给读者,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研究过程,这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没有实践意义的研究是空洞的,国外作者没有忽略掉这一点,他们一般会在论文开头或介绍完自己的研究以后阐述研究意义。

5.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 国外学生的语篇在总体上遵从学术写作的规范, 但也呈现出自己鲜明的特点。这是因为语篇结构除了受到学术规范的制约外,还受到作者自身在学术领域的地位、专业领域、写作任务以及作者所处的文化和教育背景的影响。希望本研究的研究结果有利于更好的指导中国应用语言学领域硕士生的论文写作,使之更快地与国际学术论文写作接轨。

小编为您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

1、选题一般应与课程学习同时进行;

2、选题要考虑本学科的发展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3、选题应尽量结合国家下达的科研项目或实际应用中提出的关键性问题;

4、选题因学科门类的不同可以是多样化,因研究工作的不同可以是多种类型的,但必须考虑到有一定的先进性和适当的难度;

5、所选课题应来源于本学科研究范畴的科研课题或应用项目,在经费、仪器设备、试验条件等方面具有实现该课题的基本物质条件,对其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

6、指导教师充分了解硕士生的专长,结合硕士生在某方面的特长和兴趣指导选题;

7、鼓励论文题目由研究生自己拟出或导师和研究生分别拟题,共同商榷,但都需结合学科的研究方向充分调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文科硕士论文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964 字

+ 加入清单

文科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一、理解开题报告的结构

学位论文的写作实际就是一项课题研究,但是由于学位论文研究的课题成果形式就是一篇论文,一般没有研究经费、时间短并且是个人完成,因此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就没有或者没必要写时间进度安排、预计的成果形式、经费预算、研究的组织管理等部分。主要结构有以下四部分:

(一)问题的提出

主要说明自己要研究的问题是怎么样的一个问题,必要时顺便把题目中有关概念解释一下;然后在文献综述基础上,阐述这个问题目前研究的不足;最后再简略谈谈解决了这个问题有什么样的意义。正如 . .什维亚柯夫所说:“对于任何一种学位论文,对任何一种科学著作来说也都一样,它的木钉性具有头等的意义。作者必须对自己提出非常名曲的人物,任意一些含糊不清的地方在这儿都是不恰当的。”最后,根据需要,可简单谈谈谈研究的可行性,即研究的主、客观条件。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思路

主要研究内容就是要研究的这个问题包括的主要方面,简略地介绍一下;基本思路,就是对研究中涉及到的主要关系、联系、层次、顺序的考虑,先简略地把写出来,然后再通过论文提纲写出来,提纲最好附在整个开题报告最后,提纲写到三级标题比较合适。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和预计的创新点

撰写学位论文,是一个知识生产和创新的过程。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必须倡导和要求创新。这部分注意要谨慎地写创新,字数不太多,注意结合前面文献综述中了解的已有的研究情况,照应起来。

(四)研究的主要方式、方法

这个部分又是一个重点,首先要弄清自己的研究类型,然后根据研究类型把那些可能影响研究效度、信度的因素以及你如何提高研究的科学性的措施简略交代清楚。比如说实验研究,就要把采用的基本实验设计说明白,然后说明可能的干扰因素及其消除办法等;再如调查研究,要重点说明对象的设计(如何获得样本等)和工具的设计(如问卷)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弥补措施等,顺便也就交代了研究的具体方法。特别注意不要随便写“文献法”、“观察法”、“比较法”,任何研究都要查阅文献、都要观察、都要用比较,一定要弄清这几个方法的独特含义。研究方法多种多样,任何一种方法都不能包打天下,每种方法各有其适用的课题。研究方法只是实现研究目标的手段,它应该由课题性质、研究思路、研究关键和研究成果的形式决定。

(五)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不是指写开题报告所引用的文献,而是要写的论文的文献。参考文献体现出是否具备了研究该问题的基础条件,是不是全面深刻把握了该问题研究的基本情况。文献要尽量是重要的、经典的、有代表性的,要体现不同学科、不同时期、不同学派、不同国家的已有研究情况。文献先按中外文文献分类,再按学科分大类排序,最后在各学科内再按照时间排序。所有文献用一个序号排下来,既可以用所谓“国家统一标准格式”,也可以用传统的格式。

二、交代开题报告“理论支撑”

问题研究要以已有思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这不等于说任何问题的研究都必须有具体的“某人某理论”为支撑。做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某种理论或者方法的运用固守一个理论视角。研究要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理论中心、学科中心、方法中心。因此,凡是有利于解决我们的问题的理论和方法,都是我们的“理论支撑”或者“方法支撑”。要不要在开题报告或者论文里专门交代“理论支撑”,这要看研究的类型、问题的性质。研究者认为这些具体理论对于解决这个问题特别有效、甚至是无此理论则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的研究肯定需要比较详细地对理论进行介绍。但是更多的课题并不是这样的,对它们的研究当然也需要理论指导、理论基础,然而这些理论基础不是解决问题的“模板”,而是以指导、渗透、规范等多种方式影响着我们的整个研究。并且这些理论基础很广泛,可能是博采了已有相关研究的一切积极成果,也可能只采用了其中的基本理念。这样,就不好具体说研究的具体“理论支撑”。对于大部分研究来说,局限于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具体“理论支撑”反倒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是一种违反研究方法论的做法。

当然,不是任何课题研究都有明确具体的“理论支撑”,但是任何课题研究都要有自己的理论基础。理论基础主要体现在对问题的阐述和分析中。比如在有些段落这样写道“本研究以教育与社会的辨证关系原理为基础……”、“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批判吸收了当代西方哲学、尤其是人本主义思潮中的合理主张……”、“本研究以知识社会学的有关理论为依据……”;“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教育的经济效益……”等等。还有的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你在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用辩证法观点、用科学哲学观点、用人力资本理论、用统计学原理、用人类学理论等等,这些实际上就在体现自己的理论基础,完全不必要机械地、死板地、不分课题类型和课题需要地去专门阐述“理论支撑”。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教育学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4379 字

+ 加入清单

2016教育学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题目:

论“以美育代宗教”的可能

一、问题与方法

(一)选题缘由

之所以选择蔡元培美育思想作为论文的研究主题,是受我的导师的启发。直觉告诉我,这一选题与当前现实教育热点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素质教育问题。深入认识蔡元培美育思想有助于指引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同时在董标老师的课堂中我获得了一种认识,那就是:不要轻易地讲思想创造,教育变革等主张,因为对很多的问题前人早已有了深邃的思考,并已形成了成熟的思想体系,作为后人更多的是继承与挖掘前人的思想。因此,我想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应从对前人思想的认识开始。基于这种认识,我非常认同导师给我的建议,以蔡元培美育思想作为我的研究方向。

从何种角度研究蔡元培美育思想,我做了多种尝试。通过认真 阅读1979至间国内发表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我发现虽然对于蔡元培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的命题研究较多,但有一些结论似乎与美育或宗教存在的现实出入较大,这促使我对这一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如果仅仅凭兴趣进行一些了解倒是饶有趣味,但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破解自己的疑问并加以论证我感到信心不足。在导师的启发之下,我开始有了一些思路,于是,最终我决定以‘论“以美育代宗教”的可能’作为我的论文选题。

(二)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假设

“以美育代宗教”这一命题提出至今已近百年,尽管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这一命题一直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有学者认为中国教育界内部把这个口号当作了真理。然而,反对者的观点也异常尖锐。如许崇清发表在《学艺》第1卷第3号中的一篇文章中就指出:主张“以美育代宗教”说者有两大谬误,他们曲解了美之普遍性与静观性,遂至混淆美之意识与宗教意识,又复混淆美之意识与道德意识[①]。其实,与其说人们赞同的是“以美育代宗教”说,还不如说人们更愿意相信存在这样的真理:其一,宗教一定是落后的、愚昧的。或者说宗教是一切落后愚昧的代表。宗教的主要功能是教育,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宗教必然走向衰亡,其教育功能必然被取代。其二,美育具有普遍性,它是无利害、超功利的,因此,美育可以去除人我的差别,使人无利害得失之计较。对此,笔者心存疑虑。笔者以为:

(1)宗教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纵观当今世界,宗教并没有式微,就是很好的证明。

(2)康德在他著名的《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提出了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回答了“审美是什么?”,“美感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人们普遍的理解是审美是无利害的,或者说,是超功利的,因而美感具有普遍性。但是审美不等同于美育,审美的无利害,超功利如何能赋之于美育呢?

(3)美育与宗教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宗教也并不一定是美育的对立面,两者应该可以各自同时独立存在。

以上观点将作为本研究的假设在本文中加以论证。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历史研究法。

论文第一部分采用“历史研究”的方法。笔者通过收集国内不同时期的相关文献,以时间为线索,对材料加以比对,归纳,整理,以期整体展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以美育代宗教”说的种种认识。

论文第二部分采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在第一部分的工作基础上,审思“以美育代宗教”说的立论点是否成立,从而论证“以美育代宗教”的不可能性。

二、研究的意义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人们普遍对物质层面的东西关注太多,反映在教育上就是人们的功利意识增强,认为接受教育仅仅是为了将来有个好工作,好收入,好前途,否则读书有何用?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这一现象,教育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教育主题。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深入了解美育在素质教育中有可能存在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对蔡元培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说从某些角度进行一些反思。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国内学者研究“以美育代宗教”说主要是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的。

1.挖掘“以美育代宗教”说的本质内涵

感性启蒙论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杜卫在《“感性启蒙”:“以美育代宗教说”新解》一文中提出:蔡元培从他的教育即启蒙观念出发,提出了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其实质是在感性领域建立启蒙理性的精神,即“感性启蒙”。这种美育思想为20世纪中国美育理论铸就了理论模式和思想方法[②]。为什么要进行“感性启蒙?杜卫解释道:一般讲启蒙都是指理性启蒙,而现代性审美范畴中的“感性”是针对着“理性”来说的。但是,这是西方的传统。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知识分子面对的现实问题与西方不同,思想文化界的核心任务是感性启蒙;而且,当时中国美学家所处的语境与康德、席勒、尼采所处的语境不同,他们并没有感受到启蒙理性的专制和压抑,而是急切地需要以启蒙感性来反抗传统,重建中国的新思想、新文化、新艺术。因此,围绕着启蒙这个中心课题,不仅哲学家关注启蒙感性的建立,而且美学家也是如此。这就不足为奇了。胡健在他的《以美育代宗教— — 蔡元培美育思想新论》也提出了启蒙观点。不过他的启蒙有另一层含义,即“以美育代宗教”的实质就是试图通过审美教育来培养有高尚情与趣味的独立的人,改造教育,美化人生,美化生活。

有学者认为“以美育代宗教”说蕴含了某种精神,这种精神是西方近代的理性主义,审美主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体现了对人的完善的价值追求,为中国现代社会变革提供了审美主义转变和审美主义道路。[③]

还有的学者认为“以美育代宗教”说与“审美救赎论”如出一则。理由是宗教的衰落,意味着某些超自然源泉提供的意义和价值正被疏离,人类已经承担了创造自己的意义和价值的任务。原来并非只有宗教才可以救赎,并非只有宗教才可引人向善。艺术在摆脱了神缚之后,赋予了人类全新的审美的救赎方式[④]。

2.揭示“以美育代宗教”说的现实意义

情感慰籍论得到普遍的赞同。赞同者认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的繁荣,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人们的精神却进入了荒原。而美育重在陶养人的纯正感情,其影响力较之其他活动更纯洁、更平和、更持久、更深刻。是现代人慰籍情感的最佳选择[⑤]。随后的学者,把“以美育代宗教”上升到很高的高度。如,赵惠霞就认为:美育担负起现代人建构心灵家园的重任。因为它是一种情理自由结合的形式。在认识论中,理性排除感性,才达到正确认识;在伦理学中,理性主宰感性,才成为道德意志;只有在审美中,理性和感性才自由交融、自由把握、自由观赏,从而构成审美心理结构。当这种审美心理建立以后,就成为人的一种内在需求,人就可以超越现实的功利,享受这种精神的快乐。建立在人类感情活动规律之上的美育,对感情之陶冶,如引水之趋下、驱鸟之归林,自然而然,无需强迫。它本身就是人的需要,是人的生活目的。美育建构心灵家园,是一个培植有益感情、消除有害感情的过程[⑥]。在同一时期,这一观点大行其道。如李丕显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说:以美育代宗教,通过艺术和审美活动建构人的感性生命和情感寄托,是对现代世界课题的积极回应,是对宗教双重性格的辩证扬弃,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在今天仍具有实践的和理论的双重意义[⑦]。

3.对“以美育代宗教”说的反思

当代的学者对于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也有持不赞同的。冉铁星认为:在目标上,蔡元培是企图用美育取代宗教的情感教育,然而在具体实施的途径上,则注重的是外在的、形式的熏陶和感染,缺乏内在的宗教或美学式的修炼或省悟。其结果可想而知,要么放任自流、形同儿戏、可有可无,要么只能进行一些常规的艺术教育和礼仪教育。对于后一点,不客气地讲,中国古代的《礼记》要比蔡元培的设计深刻、丰富、完备得不知多多少。如此看来,在当时的中国,此种美育是无论如何也取代不了宗教的。[⑧]潘知常认为:事实上,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在逻辑上、学理上根本无法成立,只要人类最为深层的生命困惑存在,宗教就必然存在。[⑨]他还认为:一般而言,美育与宗教存在两种关系:其一是实质的统一;其二是层次上的递进。作为两种不同形态,又往往存在着从宗教向审美、艺术和从审美、艺术向宗教的演进。而在这两种关系中,都无“取代”与“排斥”可言。[⑩]有学者针对“以美育代宗教”成为研究热点现象提出来说:今日之重提“以美育代宗教”者,大多只是想强调美育的重要性而已,他们只是将蔡先生的主张当作一个有关美育的话头,而对这一主张的内在理路则未加深思。审美、美育诚然重要,但发展美育却不一定非要代替宗教不可[11]。充分意识到审美在人类精神生活中之重要性是必要的,但进而发展到要“以美育代宗教”则大可不必。这是一个充分平民化了的文化共和时代,人类的整个存在都是有限的,其某一精神领域的文化功能当然就更是有限。谁也没本事包打天下,谁也当不了人类心灵的救主。因此,人类各种精神文化活动———科学、哲学、宗教、审美等,还是和平共处、通力合作的好。其实,“以美育代宗教”说从它被提出的那一刻就引起了激烈的论争,存在着完全相反的观点。姚全兴先生专门对五四时期“以美育代宗教”说之争作了归纳总结。通过姚先生的研究我们发现,前辈学者对“以美育代宗教”说的质疑是多角度的。既有界说与对象的角度,又有异同与范围和借重和利用的角度。

从以上列举的不同观点可以看出,这场争论不会平息,重要的不是得到确定的答案,而是争论本身,因为从中我们能全方位地知晓“以美育代宗教”说的精神内涵,把握其实质。

(二)文献综述小结

以蔡元培先生的声望和地位,“以美育代宗教”说一经提出立刻被许多的学者当成是一个教育命题。然而命题总是具有一个确定的值,要么真,要么假。不同的学者依据各自的学识,背景,从不同的角度对“以美育代宗教”说加以判断,争议不可避免。从1917年蔡元培在北京神州学会的演讲上首次系统地阐明了“以美育代宗教”说开始至今,有过两次争论的高峰。一次在五四运动时期;一次是在1998年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政策之时。五四运动时期的学者着眼于文化的变革来审视“以美育代宗教”说,正反观点碰撞激烈,而当代学者主要以历史的眼光和从现实需求的角度去诠释“以美育代宗教”说的新内涵,挖掘“以美育代宗教”说的现实意义,观点大多趋同,且较多持肯定态度。但无论如何,每一次的争议都反映了相应的时代在文化,教育,价值观等领域的诉求。

四、研究的难点

一是有关外围的或细节资料的不足。比如当时别的学者对蔡元培美育主张发表的观点、认识或批判等。

二是进行本研究需要一个宽广的视野和丰富的相关知识背景。它深入到美学、伦理学、宗教、艺术、教育等等知识领域。如果没有这些知识背景的话,势必使本研究缺乏深度。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补充大量的相关知识,对笔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三是到目前为止,笔者对“以美育代宗教”可能性的论证还没有形成完整的逻辑链条,有待进一步的思考、学习、请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