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电子产品调研报告范文(推荐20篇)

浏览

5217

范文

1000

构建案件速裁运行模式之探讨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2439 字

+ 加入清单

构建案件速裁运行模式探讨

构建案件速裁运行模式之探讨    世纪伊始,“公正与效率是21世纪人民法院工作的主题”这一法治化命题的确立,是基于多年来人民法院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愿望,是新世纪人民法院工作获得健康发展的需要。作为这一命题的实践者——人民法院也在不同程度上进行大量的改革和探索,通过近几年的理论研讨和司法实践,人民法院积累了大量的保障司法公正和提高效率的经验和运行模式。本文着重探讨的是在保障司法公正前提下,如何优化及合理配置审判资源,对简易案件进行快速审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 一、构建案件速裁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 中国的司法现代化的步伐与民众的呼声及愿望,是人民法院提出:21世纪人民法院工作主题“是公正与效率”的现实基础。效率作为司法制度的一个价值目标,在历史上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如此广泛的观注和重视,追求司法高效已是当今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与司法公正并重的司法改革的主要价值目标,如何在确保公正基础上降低成本,缩短诉讼周期,提高司法效率已是现代司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总结其他国家和地区改革经验,有三个特征:一是法官控制诉讼或主导诉讼的色彩倾向明显增加。这一点在普通法系国家十分突出。管理型法官的文化在美国已确立,法官决定每个当事人用来陈述的总时间,在具体争点上将传唤到庭的证人人数、专家证人的确立和人数,从而把握住整个审判的进行,法官用这些方法使自己来更为有效,从而在不牺牲公正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审判效率。二是简化诉讼程序,扩大司法的容量、使国民更容易接近司法。小额债务庭的设立是其典范。三是建立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中国国情决定了现代司法改革的进行不能只搬国外的经验和方法,而是应该吸收并移植适合于我国法制发展的先进法律制度,同时司法者必须更新审判理念,注重提高司法效率,改革与完善现行诉讼程序,提高司法为~识。 最高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司法解释的出台及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是构建案件速裁运行模式的理论基础。“公正与效率是21世纪人民法院工作的主题”就是说要在有限的司法资源与扩展的司法需求和多元的司法评价尺度之间探索一条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平衡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司法公正与效率”,就是要求人民法院在司法评价尺度相同的情况下,以最少的资源耗费取得同样好的司法公正的效果,或在司法资源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以同样多的资源耗费取得最大的司法公正的效果,而要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价值的最大化,必须对现有制度中妨碍司法公正与效率价值的习惯与做法进行改革创新,积极稳妥的推行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同时司法的特征之一——及时性体现了国家、诉讼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对诉讼过程和结果时间上的期望与要求,关系到司法的公信度。司法的操作及时包括法院操作及时和法官操作及时,法院操作及时与整体管理有关,法官操作及时与个体素质有关 ,及时体现了诉讼行为的有条不紊,从而保证诉讼行为的快速和有效,而速裁运行模式的绩效正体现了操作的及时性。 二、构建案件速裁运行模式的必要性。 现实生活中,大量的民事案件都是关系到百姓的起居生活、喜怒袁乐,也就是说同百姓的个人、工作、家庭、生活密不可分的。司法作为百姓维护自身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其自身调节矛盾(包含社会调处工作)不能达到目的的前提下,诉讼是其必须的选择。那么进入速裁审理的案件,一般而言是简单的,当事人纷争的焦点较为简单的,只需法官阐明法律的规定,疏通当事人对法律理解的误区,调处当事人之间的矛盾。案件速裁可减少当事人的诉累。 就法院自身而言,面对着日益繁重的审判工作,如何合理优化审判资源,是法院审判工作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简易民事案件速裁的审判方式改革是“公正与效率”的新体现和举措,在保证司法公正和办案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审判效率,降低诉讼成本,减少当事人诉累追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同时,因纳入速裁审理的案件均为当事人争议事实较小的案件,法官可以充分运用调解方式审理案件,钝化矛盾,定纷止争。 三、速裁案件的运行机制。 界定速裁案件的适用范围为:①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争议不大的民事案件,具体类型案件为婚姻家庭、民间借贷、劳务纠纷、物业管理、租赁合同、标的额较小的买卖合同等;②诉讼标的小于50000元的民事案件;③被告送达方式明确,简便的;④诉讼当事人的相对方应对另一方的诉讼证据无异议,且表示放弃提交反证,放弃举证期及答辩期的案件。⑤案件无诉讼保全或采取其他保全措施或强制措施的;⑥双方当事人均要求人民法院快速审理的案件。⑦案件适用简单程序的。 审理流程:①送达:可采取捎口信、电话通知、电话预约等方式上门就地开庭式通知到庭的诉讼主体。②对符合速裁案件适用范围的民事案件,审结天数 以10天为宜;如当事人需要进行答辩和举证的,审结天数应以30天为宜。④可采取调解前置方式,并将调解贯穿于整个庭审活动;同时,在保证审判活动严肃性的前提下,注重改善庭审的气氛,创造性地运用“马锡五”式的审判方式,拉近法官与当事人、当事人与当事人之间的距离。⑤速裁案件在注重调解的前提下,一般应一次庭审审结;⑥书记员(速录员)应当将速裁案件的全部诉讼活动记入笔录。(在此不再详述)。⑦为保证速裁案件的快速性,应当配套必要的人员及办公、通讯、交通工具。⑧速裁法官应当加强与地方民调组织的联系,设立办案联络员及联络点,实行就地办案,巡回办案等诉讼方式。 速裁案件审理的宗旨,旨在依法的前提下,尽量简化程序,注重案件的调解。应当注意的是,速裁案件的审理是在遵循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方可运作;否则,则有违反诉讼程序之嫌疑。 四、速裁案件审理的现实效果。 目前,我院共受理速裁案件38起,均以调解结案,结案率为100%。真正达到了“法官速裁,便民利民”。在此,笔者试图通过探索速裁案件审理的

运行机制,以期将司法为民的理念深入百姓生活及社会生活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中学,学生,全文共 1771 字

+ 加入清单

中学研究学习调研报告

调查蝙蝠习性

参与学生:刘鑫杰、彭伟乐、陈奎明、刘曙通、刘禹琛、王振宇、林文韬

指导教师:周杰敏、谢辅宇、吴嫣婷

一、研究背景:

在中国,蝙蝠是福气的象征。但是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来说,蝙蝠的身影却越来越难以发现得到,而且夜行的习惯使得我们也越发的感到好奇。恰好这次有了学农这个机会,来到这个环境优美的生态校园,并意外的寻觅到它们的踪迹。由此我们开始了一段奇妙的探索旅程。

二、活动目标

(1)、了解蝙蝠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以及相关文化背景

(2)、研究抓捕手段和安全防护措施

(3)、观察并测量蝙蝠体型

(4)、鉴定蝙蝠的品种与性别

(5)、交流活动感受和探讨如何保护蝙蝠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1.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是蝙蝠的生活环境、蝙蝠的天敌和生长过程、蝙蝠的繁殖以及校园蝙蝠的分类。

2.为了调查蝙蝠,我们在傍晚对西区田边、旧古建筑进行踩点,观察蝙蝠的活动时间,确定蝙蝠巢穴

3.在第二天傍晚开始真正的捕捉行动,到稻田边张网捕捉,我们发现七八只蝙蝠的黑影在天空中徘徊,我们用竹竿举起细网,多次进行定点捕捉,最后分别抓到了三只蝙蝠,两只雄性,一只雌性。除第一只意外死亡外,其他存活。

4.分组统计整理所搜集到得资料以及抓来的蝙蝠。

5.撰写专题报告

6.小组分享

四、活动成果与评价

(一)

当地蝙蝠种类与体型数据

东亚家蝠(学名:pipistrellus abramus),又叫日本伏翼,隶属于小蝙蝠亚目蝙蝠科伏翼属,是一种於东亚地区常见的小型蝙蝠。一只成年东亚家蝠的个体身长可以有4.8厘米,尾部则可以长4厘米,翼也可伸至3.6厘米。它们最喜爱住於旧式建筑物上面的天花板及屋檐之内。它们主要捕食蚊及飞蛾等细昆虫为主。它们广泛分布於东亚地区,包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及日本等,我国华北、东北、华东和华南各地区均有分布。

东亚家蝠一般在11月至次年3月冬眠,出眠后在6~7月间产仔

药用价值

它可用作一种中药,用于久咳,疟疾,淋病,目翳等。

它的粪便也是一种中药,叫夜明砂,用于目疾。

(二)生态保护与文物保护的矛盾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农校的旧公室,我们在办公室屋檐的缝隙里发现了蝙蝠的巢穴。我们不禁都产生了一个疑问。如果蝙蝠长期在这种木制结构的古建筑里筑巢的话,那么这就会对古老的文物造成腐食与破坏;若为了保护文物而把蝙蝠栖息环境给破坏掉的话,就会造成许多蝙蝠流离失所,甚至导致一个个小生命的凋谢。那么我们在保护动物栖息地与保护文物的十字道路上,我们应如何选择?对于这个我们必须深入探究一下。

(三)学生收获:

这次蝙蝠调查活动我们收获良多,及体会到大自然的千姿百态,也认识到了自然与人类发展的矛盾,既丰富了我们的自然科普知识,也增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世界总是那么的矛盾,是保护蝙蝠来保护生态环境,还是为了保护古建筑来使蝙蝠流离失所;是为了测量一次数据而意外伤害一个活生生的生命,还是为了自己的良知而不忍下手让它自由的飞翔。我的心中只有一个答案:生命最重要。这个世界是一个个生命而组成,或强大,或弱小,但不管怎样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反观人类社会,一个个行尸走肉,为着利益而活着,为了几个铜钱而残害多少生命。我大概是做不了什么生物学家,我不忍心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我面前终结。那蝙蝠在网中拼命挣扎的情形不时在我脑中闪现,我想说:保护每个物种,珍爱每个生命。

(四)指导教师的认识和体会

观察过蝙蝠一段时间,也寻找过蝙蝠的巢穴,充分评估后开展本次活动。学生对此也非常感兴趣特别是男生,觉得这个课题非常刺激也非常有挑战。这个可能和人类这个哺乳动物千百年来渴望飞行有关系吧。

第一天晚上带学生走了校园熟悉环境,第二天开始抓蝙蝠,可能是人比较多,灯管比较多没有捕抓到蝙蝠。学生有些失望,觉得如果不能亲密接触可能探究就只能停留在书籍和网络当中。我觉得我们的方法是对的但是工具还是准备不充分,两边的竹竿不够长。于是第二天我们换了两根长的竹竿。效果就非常明显。在很短的时间内抓到了三只蝙蝠。本来我们取样也就需要两只,一只雄性一直雌性就够了,但是我们前两次都抓到了雄性,终于在第三次抓到了雌性蝙蝠。学生整个晚上也非常兴奋,利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就把调查报告七嘴八舌的完成了。可能不是很成熟但是这个是他们的收获。从中我们也对学生进行了环境教育特别是环境教育。因为这些捕鸟网会伤害鸟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县中小学德育现状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德育,全文共 12163 字

+ 加入清单

县中小学德育现状调研报告

**市教育局:

近年来,我县教育局和各中小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研究探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基本上形成了以管理育人、教书育人、家庭育人、社会育人、环境育人、心理育人的德育工作育人体系,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据玉教发电【2019】19号《**市教育局关于对全市德育工作进行调研的通知》要求,县教育局组织人员对全县中小学德育和职中德育工作进行了调研分析,现把近年来我县中小学德育和职中德育工作的主要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下步加强德育工作的措施分两部分简要报告如下:

第一部分中小学德育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创新德育管理体制,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保障

建立领导体制,学校德育工作有了组织保证。县教育局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中小学校长和教育局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县中小学德育管理工作;各中小学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德育管理工作。

完善德育管理制度,学校德育工作有了制度保证。教育局建立完善了德育工作管理规章,学校结合实际制定了适合学校德育工作的一系列相关制度,确保了学校德育工作有序开展。

(二)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学校德育工作有了人才保证

教育局把德育队伍建设作为战略重点进行深入研究,坚持把师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部分。注重班主任队伍建设,坚持以校为本,积极组织培训。实施了班主任竞聘机制,对班主任的政治和经济待遇给予了有效保证。以师德师风建设为突破口,建立了师德评价机制,通过举办德育论坛、基本功大赛,专家讲学,外出考察等方式对班主任、德育主任、校长进行了分层次培训,有效提升了德育队伍的管理水平和文化素养,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德育骨干教师。

(三)积极开展德育活动,全面实施三生教育

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思想健康、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如去孙兰英烈士陵园、孙兰英烈士纪念馆、孙兰英烈士殉难地祭奠革命先烈,到**县禁毒教育基地开展禁毒教育活动,开展"中华魂"读书教育活动,组织了"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举行了"学雷锋做奉献,讲文明促和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了"学弟子归做文明人"主题教育活动,结合"五小工程"组织学生开展蔬菜种植、果树栽培、养殖等劳动实践活动,配合2019年我县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组织学生开展"环保进社区"的宣传活动,掀起清洁市容、"护绿运动"的高潮,这些实践活动,使中小学生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同时,丰富中小学生节假日参观、旅游活动的思想道德内涵,精心组织夏令营、冬令营、革命圣地游、红色旅游、绿色旅游以及各种参观、瞻仰和考察等活动,把深刻的教育内容融入到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之中,用祖国大好风光、民族悠久历史、优良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中小学生。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运用各种方式向广大中小学生宣传介绍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道德楷模和先进典型,激励他们崇尚先进、学习先进。通过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和少先队员、先进集体等活动和组织少先队员开展"雏鹰争章"活动,评选各类先进分子;以遵纪守法作为重要条件,评选文明学生,为学生树立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榜样,让他们从榜样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

切实抓好《中小学生守则》(以下简称《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以下简称《规范》),保证德育行为规范落实。《守则》和《规范》的发布,是教育系统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县中小学校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干部、教师及中小学生学习《守则》和《规范》,通过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宣传《守则》和《规范》,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协助学校抓好对学生的教育。从本地本校实际出发,抓好规范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纪守法。对小学生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对中学生重点是加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开设法制课。发挥法制副校长在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预防末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作用,突出工作的针对性,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的违法违纪问题列为法制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他们在日常行为中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教育他们自觉维护社会公德和秩序,不在营业性歌舞厅、网吧、电子游戏机室及其它不适宜青少年的场所出入和活动。密切联系学生家庭,落实家长教育和监管责任。注意教育多样性,寓教于乐。加强排查,特别关注两类"问题"学生:即经常违反纪律、屡教不改的学生和心理异常、行为孤僻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落实一对一或多对一的跟踪教育措施,防止学生违法犯罪。深入调研分析在校学生违法犯罪个案,专题研究预防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的对策和措施。

全面实施三生教育。用"处理四个关系,树立一个观点,抓好三个结合,落实四个到位"的思路将三生教育工作落实到位。"处理四个关系"指:一是其他课程与"三生教育"课程的关系。整合课程资源,开设"三生教育"课程。二是在"三生教育"课程中集中教育和在其他课程中渗透教育的关系。三是开设"三生教育"课程与减轻学生经济负担的关系。四是实施"三生教育"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关系。树立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热爱生活"的观点。"三个结合"(即与"三项教育"结合):生命教育与禁毒防艾教育结合,让学生自觉加入到拒绝毒品、远离艾滋的行动中;生存教育与安全教育结合,通过强化身体安全和心里安全,为学生的生存意识、生存知识、生存能力奠定坚实基础;生活教育与环境教育结合,教会学生面对现实,认识环保对人类生活的重大影响,学会适应不同的环境并力所能及地改造环境,在自觉的实践中提高生活能力。"三个结合"由"四个到位"保障:组织结构到位,课程计划到位,培训基地到位,践行活动到位。

(四)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注重教书育人重要环节

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一是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把理想信念、道德品质、遵纪守法、文明行为习惯、良好心理素质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二是保证德育课程的开展。以德育课题研究为载体,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德育课程体系,保证每周德育课程课时。三是积极改进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

(五)开展中小学德育实践活动和场所建设情况

充分发挥我县孙兰英烈士陵园、孙兰英烈士纪念馆(小街),孙兰英烈士殉难地(六街),**县革命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引导功能和六街中学、小街小学农村少年宫、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及我县禁毒教育基地等活动场所在中小学生中的教育作用,坚持面向中小学生、服务中小学生的宗旨,积极开展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寓教于乐,把思想道德建设内容融于其中。

(六)组织开展中小学校德育督导评估,不断增加德育经费

教育局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评估制度,形成县考核学校,学校考核教职员工的德育评价体系。不断改革对学校和领导、教师、学生的评价方式,加大德育的比重。以评估促进学校德育管理,引导学校德育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整改存在问题,加强薄弱环节,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创特色、上水平。各中小学校把德育经费的科目列入预算计划,并保证经费投入,用于德育队伍的培训、德育基地的建设、德育科研的开展、德育设施设备及场馆的建设与完善、德育实践活动和表彰奖励德育工作先进等项目。

(七)加强中小学团队建设,开展德育主题教育

充分发挥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等群团组织在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加强中学团组织建设,把中学共青团工作纳入学校德育教育的总体布局,推荐优秀青年教师做团的工作。办好中学生业余团校,配合学校党组织办好高中生业余党校。加强对中学学生会工作的指导,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二是把少先队工作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参与关工委工作,定期对少先队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考核和评估。学校党组织积极支持少先队开展活动,并选派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少先队辅导员,把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纳入培训体系。联合相关部门,建立和完善校外辅导员制度,选聘热心少先队工作、有责任心、有能力、有经验的人士担任校外志愿辅导员。少先队小干部实行民主选举,定期轮流任职。三是各中小学校根据实际创设文学社、广播站、小记者站等社团组织和篮球、足球、排球、象棋、舞蹈、跆拳道、书法、绘画、古筝、钢琴等兴趣小组,选派专业指导教师,定期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发展兴趣爱好,扎实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的开展。

抓好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德育实效。利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革命领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等历史人物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建党纪念日、红军长征、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九一八"、"**大屠杀"等国耻纪念日,以及中小学生的入学、入队、入团、入党、成人宣誓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队会、团会,举行各种庆祝、纪念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各校结合实际在德育工作的模式和德育内容的侧重上有所创新,有的在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等内容方面研究,并特色凸显,有的在道德体验、养成教育、主题教育、课题研究等教育模式方面探索,寻找适合本地或本校发展的完整做法。

(八)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里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文件通知精神。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以发展性、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为主,以团体心里辅导为重点得心理健康教育,将心里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地渗透到学科教学及班团队等活动之中,逐步提升学生心里健康的水平,从心里素质上提防和消除各种病态心里和行为的出现,防止学生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建立了在校长领导下,以心里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为重点,班主任和德育课程教师为主体,逐步推进教师全员培训和共同参与的心里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三是加强和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工作的力度和水平。四是通过加强排查和心里测评,科学地分析和有效地发现有心里障碍者、心里危机者、行为偏差者和高危人群,使教育干预有重点目标,有针对性,引导学生养成积极、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

(九)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在育人中的作用

近年来投入资金250多万元用于学校文化建设,对校园环境进行改造优化,打造历史化、诗情化、艺术化、哲理化、人性化、生活化的校园文化空间。现已建成省级"乡村学校少年宫"示范学校2所,市级"养成教育示范校"5所,市级"家长学校示范校"5所,省、市级"绿色学校"16所,省级"园林单位"5个、市级"园林单位"7个,省、市级"文明学校"17所。涌现出一批理念先进、思路清晰、文化浓郁、特色明显的中小学校。

(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发挥环境育人的德育效能

优雅的学校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生活空间,是一种德育资源。目前,各中小学已经形成以环境教育作为德育环境建设的"点";以校园环境、课堂环境、活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作为德育环境建设的"线";以学科教学的有机渗透,与各种形式活动课、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构成德育环境建设的"面";以学校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环境、社区环境教育相结合形成德育环境建设的"网"的德育环境育人体系,增强了德育环境育人的实效。一是构建校园环境建设。各中小学校不仅非常重视学校德育物质环境建设,而且积极营造人文环境氛围,把学校建成了一个富有时代气息、文化品位、人文关怀、绿色环保的新型校园。通过确立校风、学风、校训、校纪,展示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等方式,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地面、建筑物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陶冶了学生情操,塑造了学生灵魂,真正把学校建成了家园、学园、乐园和花园。二是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各中小学校要主动联合各级妇联组织,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认真办好家长学校,制定家校联系制度,定期开展家长会。努力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提供培训教育机会,通过专家指导、优秀家长介绍经验、家长互相支招、阅读家教书籍等形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班主任每个学期通过电话、短信、Q群、书信、家访等多种形式与每个学生家长联系2次以上,有针对性地指导家长教育孩子。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充分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队伍作用,支持他们为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贡献力量,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较高、人数众多、覆盖面广的中小学家庭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队伍。联合当地妇联、关工委等相关部门加强农村家庭和外来工家庭的家教指导工作,每学年有计划到这些家庭进行家访;特别是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教育,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加强离异和单亲、留守儿童家庭问题的研究,创新工作方法,根据特殊家庭的特点进行家校联系,根据特殊家庭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和管理。三是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积极营造有利于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

二、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可以看到,近年来我县中小学德育工作成绩显着,出现了一些新的局面。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智育轻德育的片面认识依然存在。部分学校领导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一些学校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好,教师有业绩,学校有光彩,这是现实的、看得见的东西;中高考成绩成追求的终极目标,而思想品德是隐性的,短时间也显示不出来,因而,不愿把精力和时间更多的花在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上。

2.德育工作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一是部分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水平还停留在表层,没有深入了解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思想状况,不研究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二是对学生评价缺乏综合性引导。教育内容与生活脱节,很多形式上的德育活动因脱离学生实际成了无效劳动,小学、初中、高中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衔接。三是由于受安全因素的影响,学校德育工作以"不出事"为最高标准,部分学校很少给学生创设亲身感悟与实际体验的机会,只有课堂、学校的空间,导致学生很难有震撼心灵和刻骨铭心的教育实践,使原本实践性很强的德育成了简单的概念灌输和纯粹的道德说教。

3.德育队伍建设还需加强。一是德育课教师队伍基本素质需进一步提高。二是班主任作为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工作压力与政治待遇及经济待遇不相适应。三是"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信念在教师队伍中缺乏,学校对师德的评价考核体系不健全。

4.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亟待提高。这次调研显示,目前我县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学生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责任心不强,缺乏自理自立、自我保护意识;二是部分学生的心理存在一定的障碍,耐挫折能力差,青春期心理问题严重;三是部分学生的价值取向存在务实化、功利化倾向,爱攀比,贪图享乐,不能吃苦现象严重;四是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厌学迷恋网吧现象突出。

5.家庭与社会的不利因素削弱了德育工作。一是家长不良行为的负面影响。不少家长的主要精力都花在赚钱上,缺乏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正确教育方法,不良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出污泥而不染是非常困难的。随着单亲家庭、外来务工家庭的增多,这些特殊背景的学生教育面临着新的问题。二是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对中小学生影响很大,部分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较差,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还没有养成,学生对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的分辨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三是社会对网吧管理不到位,网上的血腥暴力游戏、黄色信息等内容严重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三、下步工作打算和措施

(一)健全德育工作机构。县教育局单独设立德育工作机构,并配足配强人员,加强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各级教学研究机构配备德育研究员,组织开展德育方面的课题、教学研究工作。

(二)完善班主任制度。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要推进班主任培训工作,把班主任培训当作常规工作来抓,形成制度。要通过多种渠道提高班主任的道德修养、工作技能和敬业乐业、开拓创新的精神,通过班主任的建设推动德育工作上水平。开展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课例比赛、工作论坛等活动,提高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组织班级活动、开展思想教育等工作的能力。每个教学班至少配备一名副班主任,加强德育力量,培养班主任后备力量。

(三)落实德育队伍工作责任。进一步明确校长、分管工作副校长、政教主任、团委书记、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责任,从上到下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一是校长或分管工作副校长开展好每周一次国旗下的讲话,定期开展校长接待日活动;二是政教主任、团委书记、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每周至少了解一个班的德育工作情况,至少找1个"学困生"进行个别谈话;三是班主任要密切了解全班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家庭等方面的状况,每天至少找1个"学困生"进行个别谈心或通过电话、短信、Q群等形式家访1个家庭,每学期至少与全班每个学生谈话3次以上,并要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认真做好班主任工作日志;科任老师要积极主动配合班主任工作,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和激励工作。校长、分管工作副校长、政教主任、团委书记、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班主任平时要有意识通过科任老师、学生干部或主动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情况。在工作中发现异常问题要及时逐级上报。对因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而致使应该发现而没能及时发现,发现后未及时上报或报告后未及时处理的突出问题,要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将专任教师职称评聘、职务晋升与从事班主任工作年限挂钩。一是教师晋升职称必须要按相关文件规定符合班主任工作年限要求,对班主任工作年限不足者实行"一票否决"。二是对申报晋升上一级职称者,在任现职期间,担任班主任工作的优先上报。三是高级教师的职务续聘,必须在一个聘任期有1年以上的班主任工作年限,否则不予续聘。四是对担任班主任工作不足三年或是任班主任三年但工作不负责任的,不能提拔为学校中层干部。

(五)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德育工作者的政治、经济待遇,保持德育骨干队伍的相对稳定。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激励机制,通过完善中小学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的评选表彰以及德育科研成果的评选奖励机制,提高广大教师从事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广大教师献身德育工作的责任感,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和实效。加大德育队伍接受培训教育机会,尤其是要加强德育领导干部和名班主任培养对象的培训,积极为他们创造必要的进修学习和社会考察的条件,提升全员育人的工作水平。要为班主任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支持他们经常地、细致地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在绩效工资中适当提高班主任的待遇,争取在全县形成一种在校老师都乐意当班主任、当班主任有光荣感和优越感的良好氛围。

中小学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事关广大青少年学生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事关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我们要以xx大精神为指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切实肩负起我县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历史使命,并以此次德育专项督导检查为契机,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为把全县德育工作提高新水平、再上新台阶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部分中职德育(**县职业高级中学德育)

一、成绩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取得较好成绩。学校被命名为"云南省绿色学校",被评为县"先进基层工会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命名为"基层党建示范点",荣获全国"十一?五"职教院校教育科研先进集体。9月,被命名为"云南省文明学校",被授予"2019-2019年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二、学生情况及存在问题

家庭是孩子首先接受教育和影响的地方,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接触最多最亲近的人,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十分重要,不能忽视,否则,学校教育就会收效甚微。职中大多数学生来源于农村,占89.7%。独生子女家庭、单亲家庭、长外出经商、务工家庭造成子女教育或多或少的缺失,38.4%的"留守学生"因老人们教育多有不当而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家长或失业,或外出,为了生计,家长无遐顾及孩子学习。不少家长缺少教育方法,不能起模范作用,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极为不利的。还有一些学生,既不在父母身边,身边也无人照料,家庭教育成为空白。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学生,容易在行为和心理上出现障碍,一不小心就会成为"问题学生",这是学校德育中的难点。

学生学习成绩普遍不好,"中考"是他们难以启齿的话题,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与要求,迫于无法上其他普高或家长的压力而来到中职学校。在调查中有72.4%的学生不是出于自愿来到职业中学的,有的学生为了一张中专文凭,有的家长只希望孩子在学校三年,不至于过早进入社会。很多学生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在外在压力下被动学习,需要老师督促,学习效果不显着。许多学生不会学习,学习中存在盲目的、没有针对性的倾向(占57.4%),在学习中时常感到迷茫,甚至厌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状况不佳。一部分学生虽然整天人在学校,却得过且过,无所事事。

3.学生思德状况及问题

(1)理想信念:很多学生对前途悲观,缺乏自信,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看不到自己身上的长处,不善于处理各种关系,在调查中有59%的学生不清楚自己毕业后将从事什么工作,有39%的学生在学校经常感到孤独。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认识错误,希望过高,不切实际,职业设计不当,不懂得任何成功都是从最基层干起,缺少吃苦耐劳精神。在聊天座谈中,有不少学生说,毕业后想做演员、公务员、教师、医生等,职业理想的错位势必影响中职学生的日后发展。

(2)道德品质:总体来看,中职学生的道德品质是好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道德品质有待提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73%的学生有随地吐痰的不良习惯,39%的学生平时不能遵守社会规范,33%的学生不能自觉爱护公物,32%的学生否认"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有36.8%的学生缺乏吃苦精神,责任感不强,诚信不够,自制力差,做事不能善始善终。

(3)法纪意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学生在价值判断上有问题,例如,有32%的学生认为挑战法纪是勇敢的表现,17%的学生认为打架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20%的学生为了得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敢以身试法,24%的人认为损坏公物不是件什么大不了的事。这些学生的数量、行为、认识虽然不是主流,但能折射出学生法纪意识淡薄,法律知识匮乏的问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职生是善于模仿的,如果不能对这些思想与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其危害将进一步扩大。

(4)心理状况: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加之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不少学生在心理上表现出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意志薄弱、自信心不强(74%人对未来没有信心)、自控能力差、价值判断错位、人际交往障碍、缺乏进取精神、做事犹豫不决、过分悲观与盲目乐观,行为怪诞,语言不文明,往往有与一个高中生不相符合的语言、行为,这些不健康的心理状况若得不到有效的矫正,不仅影响学生个体的成长,也会使整个学校教育事倍功半。

三、教育对策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现代德育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调查过程中反映出来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令人吃惊,也就不得不叫我们深思。学校德育工作要适应新形式,增强实效性,就必须转变观念,以人为本,拓宽渠道、注重过程,改革德育工作的内容、方式、方法,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时效性与针对性。

1.转变观念,摆正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

"观念的更新比技术的进步更重要。"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为此要狠抓理论学习,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素质教育的思想、观点、理论。

首先是帮助教师提高思想认识,切实转变思想观念,自觉实施素质教育。其次要彻底改变认为"抓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是班主任的事",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先成人再成材"的思想,做到德育工作"全员化"齐抓共管,保证每一项德育工作都能落实。第三要加大对教师德育工作能力的培养。

2.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德育工作主体地位

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开展"每周德育报告"活动,由班主任将一周来班级或个别学生思想与行为以书面形式向德育处报告,有学生基本信息,有违纪记述,有现象分析,便于德育处及时掌握学生思想道德状况。

在德育工作中,要求德育工作的方法要符合现代学生的特点,因人施教,重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自己能转化自己的错误思想,自己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从被动接受教育到主动教育自己和别人。

在实施自我教育时,首先应提供机会,让学生自己实践自我教育。如在班干部任用时,可采用自由组合方式确定班干部,或采用轮流当班干,或采用聘任班干部,或班主任助理制度。

其次设是设置情景、创造条件,促使学生主动去体验"自我教育"的喜悦。

3.实施七项育人工程

(1)实施安全育人工程

安全不保,何谈教育?为了确保安全,营造"平安、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学校制定《创建平安校园》实施方案,实施安全育人工程,利用校会和升降旗仪式等集会活动,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同时,不断加大安全督促检查力度,在每个月进行一次常规检查的基础上,还要在防假、节日、节庆等时期,重点组织安全检查。在检查活动中做到不留死角,对发现的问题和安全隐患一律登记造册,建立台帐,逐一落实到分管领导及其成员中,严格要求,限期整改。

(2)实施教书育人工程

一是政治课教师挖掘政治课教学中的育人因素,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现代道德观念、法制意识。二是就业指导与训练科任教师挖掘教学中的育人因素,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使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家庭,了解自己,正确的定位自己",争取成功就业。三是文化课教师挖掘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利用各种高中阶段的文化知识武装学生头脑,陶冶学生情操。四是专业课教师充分利用学科特点挖掘育人因素,使学生"了解现代科学技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树立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应用科学的科学精神。

(3)实施活动育人工程

一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课余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集体感、荣誉感,树立竞争意识,二是举办法制教育讲座对学生进行各种法律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提高学生免疫力,扩大知识量。三是举办法制教育周,使学生心灵受到震动,思想得到升华,灵魂得到洗礼,行为得到规范。四是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展学生违法犯罪问题的研究,为学校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五是加强教学管理,对全校的学风和个别班级进行整顿。六是加强"三操"管理。体现了青少年学生应有的朝气和精神风貌。七是开展军训巩固训练,巩固军训成果,强化纪律意识,转变作风,规范日常行为。八是加强良好卫生习惯养成教育。九是实施"校园服务令"。

(4)实施管理育人工程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实施管理与人工程,管理育人。实施"四制"管理,严格劳动纪律,坚持佩戴上岗证,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严于律己,做好学生的表率。设置门卫、学生宿舍管理3个岗位,6个专职人员。在这三个岗位上,每天24小时都有人值班。值周领导、值周教师每天巡察、检查上课情况、早、晚自习、"三操"情况及学生证佩戴情况,并详细记录。同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对违纪学生及时帮助、教育。班主任、科任教师负责班务管理和课堂管理,严格考勤,使学生安于校园、安于课堂,以学为主,完成学习任务。德育处和团委组织、协调各种管理活动和育人活动,努力营造良好和育人环境。

(5)实施服务育人工程

要求全体教职工树立"必须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学生观,增强服务意识,服务育人。总务处、医务室、食堂负责全校的"吃喝拉撒",每个环节、每个工序都要到位。小到一盏路灯,大到生活用俱的添置,若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保障正常运转,努力改善主活条件。全校教职工,尤其是后勤人员以热情的服务态度、高度的责任感对待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学生分忧解难。通过几年的努力,学校后勤工作有了较大改进。学生宿舍全部装上电话,方便家长、学生联系。水、电、路都得到改造、修建,美化、亮化了校园。

(6)实施环境育人工程

注重校园绿化美化,营造良好的环境育人氛围,环境育人。2019年,投资700万元扩建工程项目中的教学综合楼、新校区场地、道路、新大门投入使用,经过绿化、美化,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完成了"楼"、老教学楼的改造工程,拆除了红砖房,新建了汽修专业实训操作室、化学分析实验室、电氧焊实训实作室,装备了网络机房,添置了部分课桌椅、安装了校园广播系统、路灯,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为培养合格技术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极大地提高了办学实力。

(7)实施帮教育人工程

开展以下"一帮一"帮教活动:①中高职教师与新调入或新分入教师结对;②全体科任教师与后进学生结对;③有经验的老班主任与部分教师结对;④党支部委员与预备党员结对。尤其是导师制的实施,对后进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得到了加强。

面向新世纪的德育创新,必须要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树立以认为本、以发展为本的观念,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重视学生的发展过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要注意拓宽德育的渠道,构育网络,形成德育的新格局,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与科学性。

特此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社会主义农村建设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9372 字

+ 加入清单

社会主义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摘要:农业、农村、农民这一问题是政府关心的重点,是学者研究的焦点。中国的改革第一步源起于“三农”,中国未来的成败,也必将取决于“三农”,这是显而易见的。泱泱大国,农为根本,只有“根本”的问题解决好,才是最彻底的,最有价值的,最革命的。

XX年4月,国家发改委下达了关于开展农村经济重大问题调研的指令,按照国家发改委下达的调研课题,笔者有针对性的深入湘潭县农村开展调研,并运用湘潭县县委基层办、县委政研室和湘潭县政府经研室的相关调研成果,形成了综合性调研报告。

调查结果表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乏力,村庄建设规划滞后和尚未建立长期投入机制,成为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四大难题。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原因是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相悖的政策失衡、体制障碍、城乡隔阂。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目标,要做好做活五个方面的文章:

一、生产发展 用工业化的理念 实现经济重建--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

二、生活富裕 用产业化的布局 实现社会重建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研究;

三、乡风文明 用市场化的思维 实现制度重建 --关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四、村容整洁用城镇化战略 实现生态重建 --关于农村环境污染研究;

五、管理民主 用科技化的手段 实现文化重建 --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研究

近三年,中共中央制定出台了关于“三农”问题的三个一号文件,有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XX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六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XX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七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XX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八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难题之一: 乡村债务问题

据调查,一般规模较大的行政村年刚性支出需15万元左右,规模相对较小的行政村也不少于10万元。但目前大多数村的经济现状都不乐观。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受政策性制约,企业改制断了收入,税费改革少了收入,招商引资没了收入;二是经济发展空间小,受制于有限土地资源、资金和自然资源;三是财政转移支付入不敷出,不可预见性支出不断攀升,正常运转难以为继。村级集体往往经济薄弱、无钱办事,这成为建设新农村的突出难题。

一、乡村债务结构分析

~~县乡村两级负债总额为55161.99万元,其中乡一级负债42586.33万元,村一级负债12575.66万元,其债务结构如下:

按成因划分:a、地方上项目、办企业,造成决策失误或因管理、市场原因亏损形成的债务14992.45万元(其中乡级13814.10万元、村级1178.35万元)占27.18%。b、办福利事业、“普九”、乡镇医院和村办福利事业建设形成的债务5853.77万元(其中乡级4819.21万元。村级1034.56万元),占10.61%。c、民间高息借贷、完成各种上交任务,因本金、利息形成的村级债务3599.48万元(其中乡级2484.72万元、村级1114.76万元),占6.53%。d、如通乡镇油路、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的债务4922.01万元(其中乡级3070.66万元、村级1851.35万元),占8.92%。e、因村级财务管理混乱,干部因素形成的历史性债务1335.54万元(其中乡级968.14万元、村级367.4万元),占2.42%。f、农户欠交税费, 逐年欠款而增加形成的集体债务10640.2万元(其中乡级4659.72万元、村级5980.48万元),占19.29%。h、其它原因形成的债务13818.54万元(其中乡级12769.78万元、村级1048.76万元),占25.05%。

按债权人划分:a、欠银行、农村信用社、基金会及其他金融机构XX1.79万元(其中乡级17614.46万元、村级2517.33万元),占36.49%。b、欠乡村工程业主3418.82万元(其中乡级2755.70万元、村级663.12万元),占6.2%。c、欠乡村干部7682.6万元(其中乡干部5769.09万元、村干部1913.51万元),占13.93%。d、欠乡村教师2518.4万元(其中乡级2452.30万元、村级66.1万元),占4.57%。e、欠民间个人2568.06万元(其中乡级l537.07万元、村级1030.99万元),占4.66%。f、欠其他经济组织10881.74万元(其中乡级6049.24万元、村级4832.50万元),占19.7%。h、欠其他债权人7960.58万元(其中乡级6408.47万元、村级1552.11万元),占14.42%。

二、乡村债务成因分析

1、财源有限。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撤区并乡、农村税费改革、免征农业税等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村集体不再有剩余产品的分配权和经济收入的支配权,“五统三提”、农业税附加等乡村集体收入也随之消失,乡缜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大多数被取消,预算外收入锐减,乡村集体收入来源被逐渐抽空;由于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缺乏、企业组织化程度低等方面的先天不足,曾经红火一时的乡镇企业,在90年代纷纷破产倒闭或改制重组,每个乡镇每年几十万元乃至上百万元的企业管理费收入顿时化为乌有;1988-1993年,国家实行:划分税种、核实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地方财政的留成比例较高,理财自主权较大,财政状况相对宽裕,而94年以后实行的分税制,地方的独享税种只有营业税、地方企业上缴利润、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小额税种,而增值税、所得税地方只分享25%、40%,地方财源严重“缩水”。

2、刚性支出居高不下。由于机构雍肿,队伍膨胀,乡村二级的工资、误工补贴,办公费、交通费等基本支出使乡村不堪重负,政策性增资只能“挂空档”。旱涝灾害、山林火灾、矿山事故等突发事件而导致的不可预算费用,使原本拮据的乡村财力更加捉襟见肘。,

3、财源流失严重。分田到户后,村级集体财产被一分而尽;撤区并乡、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人情税、关系税、税收征管力度不够,导致税收不能按国家政策足额征收;农民增收缓慢,,农业税费收缴缺口大,尾欠收缴难度大,征收成本高;实行分税制以来,一定四年的乡镇税收任务必须无条件完成,不能完成的乡镇只能高价买税(20~30%的手续费)或高息借贷垫交;成立于1994年的农村基金会、互储会,一开始就以高息和分红疯狂吸收存款,违规大额放贷,直接威胁金融秩序,99年国家下令强行关闭时,乡镇财政向国家举债1.181亿元兑付农民存款,农村“两会”清收不仅使县、乡、村支付了巨额的清收成本,还承担了1368万元的利息债务,至今还有9000多万元的不良贷款没有收回,

4、盲目性建设投资强力扩张。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政企不分,政府办企业、政府为企业担保贷款,使乡镇不得不花巨资为企业亏损买单,为企业偿还不良贷款本息;各种达标工程、政绩工程劳民伤财,使乡村债务陡增;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府运用行政手段组织农民发展新的生产经营项目,并和农民签订保产保利合同,项目失败后,政府不得不替农民交纳巨额学费。

5、预算约束力不强,挥霍浪费严重。乡镇人大会议上通过的财政预算报告往往是一个形式,乡镇的财政支出一是拆东墙,补西墙,毫无预算可言。二是乡镇财政支出往往是书记、乡镇长说了算,管他预算不预算,支出决策不仅脱离预算而且基本上没有民主可言、更不要说财务制度了。三是村级财务管理混乱,乡级财务账性违规违纪支出现象较为普遍,有限的乡村财力“跑、冒、滴、漏”严重,乡村债务雪球越滚越大。四是乡镇主要领导异动频繁(平均任期2年左右),在领导的潜意识中,根本就没有长远打算,大多是过日子、守摊子、找路子,希望早日脱离“苦海”,支出的随意性也就被无限放大。五是村一级的支出就更没有计划了,“到手就是财、今朝有钱今朝用,管他明天怎么过”,是大多数村干部的理财之道。

在现行的乡村绩效考核机制中,数字化强制性硬指标不少,唯独没有行政成本的考核指标,乡村干部在行政过程中,没有成本意识,从客观上助长了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个别乡村干部为了自己的仕途和声誉,不惜花公款制造虚假政绩为自己脸上贴金。在乡村财力日益拮据的状况下,办公费、交通费、通信费、公务接待费却节节攀升,大吃大喝俨然成风,公费请客送礼愈演愈烈。在公款消费上讲排场、讲档次、互相攀比,债务包袱越背越重,群众怨声载道。

三、乡村债务影响分析

巨额的乡村债务对基层组织运转、农村社会稳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1,是违法行政的重要诱因。乡村出现收支失衡后,乡村干部首先想到的是利用行政资源,巧立名目向行政相对人收取各种费用,因而,农村“三乱”久治不止;为了弥补工作经费的不足,乡村两级均热衷于违规征用土地搞建设,通过炒地皮,从中获取20-30%的收益;由于经费紧张,驱使政府机关和干部采取各种隐蔽手段经商办企业;为确保正常运转,乡村干部千方百计找门路,以项目建设为幌子,通过非正常途径,采取非正常手段,争取上级支持,以弥补工作经费不足。

2、直接影响党的执政能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沉重的债务包袱,使乡村主要领导整天处于“借新债、还旧债、躲追债”的状态下,影响了他们谋划经济发展的精力;湘潭县的干部工资只有~~市的1/2、长沙市的1/3,并且还不能按时发放。乡村干部为垫交税费、垫付工作经费,每人手里攥着几千元、上万元乃至10多万元的“白条”,兑付遥遥无期,乡村千部人心涣散、意志消沉;面对存量和增量均严重不足且强制带病超负荷运行的农村基础设施、亟待完善的社会事业公益设施,乡村二级无力改造和建设,农村公共产品供需脱节的现象更加严峻;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保障,有限的农业技术推广经费和教育经费被乡村挪用已习以为常,直接影响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基础教育。沉重的债务包袱,致使乡村二级运转困难,公共服务职能难以正常发挥,势必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同时,由于公共投入不足,也直接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农民增收致富。

3,有损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巨额的乡村债务使乡镇政府、村委会成为农村最大的债务人。对内,欠乡村干部的工资和公款私垫费用,对外,大到欠金融机构贷款、施工单位工程款,小到欠水电费、运费、餐费、办公用品费,而且在目前状况下,乡村根本不具备偿还能力,只能采取能拖就拖、能躲就躲的应对之策,社会公信度大打折扣。债主为了早日拿回欠款,无奈之下,只能无休止地纠缠乡村干部,围堵干部家门和乡村驻地、封堵学校大门、强行搬走农具和办公用品,搞得乡村干部声名狼藉,无法开展工作。

难题之二: 农民增收问题

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民增收依然十分困难。农民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增收困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挑战。

首先是种养业增收难。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增收的不稳定性较大。虽然国家对农民实行了种粮补贴,但生产资料和机械作业费等持续涨价,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农民从事种养业增收困难。二是产业化带动难。近几年农业产业化有了一定发展,但农业竞争力总体还不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带动农民增收不明显。公司加农户和协会加农户等模式并未给农民增收带来多少实惠。公司、协会和农民之间还未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几乎没有在企业或协会的二次分配中获益增收。有的地方将合作经济组织或协会作为普通企业对待,有的作为社会团体对待,还有的地方根本没有适当的名分。这种混乱局面使得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贷款、纳税、保险等诸多方面困难重重,严重妨碍其发展。三是转移性增收难。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的比例逐年增加,外出打工和就地转移的劳动力队伍庞大,但由于综合素质低,大多数劳动力仍从事着低收入的工作,技术型、技能型劳动力转移输出很少,无法获得较高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到抑制。四是政策性增收难。自XX年起,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及其附加,“一免三补”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但农民依靠政策增收的空间也在缩小,没有更多途径。

一、农业政策执行情况

税费改革前的XX年,~~县农民的税费负担情况为:农业税28404509元、农业特产税5160000元、生猪屠宰税1352700元、乡统筹47604645元、村提留18886556元,共101408410元。人平负担98元,亩平(按计税面积计算)负担108元。一些临时性摊派和搭车收费(约30元以上/人)尚未计算在内。

XX年税费改革时,湘潭县核减一批不合理计税面积,合理确定计税产量,取消农业特产税、生猪屠宰税和“五统三提”,将农业税费门类规范为农业税和农业税附加,XX年和XX年因税费改革使农民减负约30元/亩。

XX年农业税税率由7%下调至4%,全县农业税及附加总额3304万元,人平负担31.98元,亩平负担35.30元,较XX年下降67.42%。 XX年,农业税全免,全县预计免征农业税6046.4万元,从此,农民完全从税费负担的梏桎中解放出来。

-XX年,~~县共减免农业税10116.4万元,得到了上级财政等额专项转移支付。

-XX年,~~县共下援农业税灾社减免2163.7万元,重点照顾贫困村组的农户、五保户、烈军属、残疾人、受灾群众和水库库区内的困难群众。

XX年,~~县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发放直补资金970万元,粮补资金1544.4万元,使农民直接增收2514.4万元,人均增收24.51元。

二,~XX年~~县农民收入情况

〈一〉、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量及构成的变化情况。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XX年的2644元增加到XX年的3681元,5年内增加1037元,增长39.2%,年均递增8.62%。

—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度增长具有极大的不均衡性(XX年较1999年增长3.97%,XX年较200XX年增长5.3%,XX年较XX年增长5.7%,XX年较XX年增长7.5%,XX年较XX年增长16.3%)。5年中,农民收入虽稳步上升,但有四年的年间增速低于8.62%的年均增速;其增长规律具有较强的阶段性和明显的跳跃性,前四年为低速期,年均增速仅6.17,XX年为快速增长期,较XX年增加516元。增长16.3,首次超过城镇居民纯收入增返5.3个百分点。若没有XX年的高速增长支撑,就不可能实现8.62%的年均增速。

5年间,农民纯收入的构成基本稳定。家庭经营收入占60.78%,5年间的增减幅度稳定在58—2.5%之间;工资性收入占36.19%,5年间的增减幅度稳定在34.3~38.9%之间;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仅占0.87%、2.16%。湘潭县XX年农业总产值44.3亿元,农业增加值25.21亿元,粮食种植面积187.4万亩,粮食总产量85.72万吨,出栏牲猪234.49万头,农民人均纯收入3681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6%、8.5%、17.3%、14.7%、8.4%、16.3%。以上数据显示,随着一系列以“多予、少取、放活”为核心的支农扶农政策的颁布实施,农业和农村取得了多年以来难得一见的好形势,粮食生产在短期内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农产品全面丰收,农业效益明显提高,特别是农民收入增幅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成为国家宏观调控下,县域经济特别是农业大县县域经济的最大亮点之一。

〈二〉、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

1、农民收入的增长仍然依赖于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收入来源渠道依然狭窄。

2、农民收入增长与国家政策紧密相连,XX年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是政策效应。免征农业税不仅使农民减轻了负担,更重要的是从源头根治了农村乱收费的痼疾,使各种巧立名目的搭车收费失去其依附的载休,广大农民群众可谓欢呼雀跃,拍手称快。直补、良补给了农民一条稳定的政策性增收渠道,减负和增收使农民在长期的“高负低收”的恶性循环下解脱出来。

3、较长时期内农民收入增速一直低位徘徊。以~XX年为例,年均增速仅8.62%,其中,XX年较1999年仅增长3.97%,XX年增长5.3%,XX年增长5.7%。扣除物价上涨因素,~XX年的农民收入增长处于停滞和负增长状态。

4、农民收入的内部分化日趋加剧。XX年,我们调查了8个乡镇20个村50户农户的收入情况,户均收入8400元,其中年收入10000元以上的17户,占34%;年收入在5000~10000元的26户,占52%;年收入1000~5000元的5户,占10%;年收入1000元以下的2户,占4%。

三、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

1、农民增收的空间非常有限。1998年以来,农民收入持续低迷的原因除政策等因素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经历了10多年的家庭经营后,农村生产力、单位土地面积的生产效率已经发挥到了极至,在新的经济体制、产业格局、生产经营模式没有出现以前,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必然进入“休眠期”。XX年的增产、增收、增效缘于政策好、市场旺、人努力、天帮忙,政策的引扶效应和市场的刺激效应又一次发挥到了极至,要保持XX年的良好发展态势已属不易,要谋求新的发展和突破,难度可想而知。

XX年,农作物产量和价格也接近峰值,依靠提高单产和市场涨价增收显然“内存”严重不足。在世界农产品生产与贸易不断集中、全球农产品贸易的垄断性经营、发达国家对农产品进行巨额补内贴并对其他国家的农产品进口设置绿色壁垒的国际背景下,中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

XX年,我国农产品的平均关税从45%下降到17%,许多农产品的关税普遍下调20—30%,国际农产品在中国的市场价格也将下降20—30%,农产品价格回落的压力越来越大。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已经无法经受国际国内大市场的冲击,国内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

进入鸡年,农产品价格就遭遇“寒潮”,首先是稻谷价格比XX年下跌5~8元/50kg,接着是4月下旬~5月下旬的牲猪价格直线下跌,良杂猪由去年的10.2元/kg跌至8.4元/kg ,良良猪由去年的11元/kg跌至8.4元/kg,在经历了一个月的低价运行后,牲猪价格才触底反弹,小幅上扬,但仍然没有恢复到XX年的价格水平。工资收入己成为农民收入的“创业板”。受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和就业机会相对较多的影响,尤其是城镇建筑业、制造业等对农民工需求大的产业增长强劲,民工外出务工寻找工作的机会相对较多。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将为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估计在近几年,工资性收入会成为农民收入增长最主要的贡献因子。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劳务经济也面临诸多制约,一是竞争越来越激烈。全国共有农村劳动力42亿,农业自身的劳动力需求只有1.7亿,尚有3.1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加上城镇下岗失业工人和新增就业人员,城市的承载能力相对有限。二是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三是劳动力的供大于求,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体力型务工人员的薪金待遇会越来越低。四是湘潭县的劳务经济至今是一种自发经济,管理松散,组织化程度低,若不引起高度重视,就有可能失去部分劳务输出市场。

2、农民增收的风险性系数大。农村是一个庞大的“露天工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民是“靠天讨吃”。目前,我国尚末建立农业风险救助机制,一遇自然灾害,农民就只能望天兴叹。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实现了超常规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压力也与日俱增。众所周知,过度开发和盲目扩张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水士流失、生态失衡、资源紧缺必然导致气候的反常,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农民增收的风险系数也就不断放大。

3、农民增收的自主性非常有限。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受思想观念、认知水平的限制,农民死抱自己的一亩三分自留地不放,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土地浪转机制难以形成,产业结构调整步履艰难。作田、养猪、打工不可能使农民收入出现量的飞跃和质的变化,增收动力明显不足。

农产品价格是农业的“晴雨表”,农资价格又是农业的“风向标”,农民对“二价”只能无条件的被动接受,农民增收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今天以来,农产品价格有较大幅度的下跌,农资价格却一路飚升,尿素零售价(下同)1950元/吨,同比(下同)上涨14.9%;钾肥2200元/吨,上涨29.4%;碳胺540元/吨,上涨17.4%;复合肥1050元/吨,上涨32.9%;种子9元/kg,上涨28.6%;农地膜14元/kg,上涨4%;抛秧盘0.65元/块,上涨160%;农药的平均涨幅也在20%以上。因农资涨价,农民种田成本增加50元以上/亩。按XX年湘潭县“二补一免”55.72元/人计算,政策给农民带来的收益被农资涨价全额抵消。

受煤、电、油、运紧张和原材料涨价等因素的影响,农资价格上涨有其客观原因。但透过涨价现象还是可以发现一些不可忽视的深层次的问题。一是近年来,舆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宣传有失偏颇。农业和农村经济刚有转机和起色,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把农村形势说得天花乱坠,片面宣传和夸大成就,对仍在存在的各种问题或是忽略不计,或是轻描淡定,给人以“三农”问题已经解决,农民已经富裕的舆论误导,各行各业,特别是农资生产商和经销商也就争先恐后来分“蛋糕”,为农资涨价埋下伏笔。二是农民对农资生产成本、进零差率等生产经营信息全然不和,涨不涨价、为什么涨价、涨多少,全是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的一面之词。三是国家在农业生产资料的“产前”补贴方面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投入大量资金,但真正的“好处”往往落到了生产企业和经销商手中,他们一方面享受国家的行业政策优惠,一方面叫苦不迭,大呼亏本经营,一次又一次提高农资市场价格,最终受“挤榨”的还是农民。

难题之三:村镇规划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情况

二、98年以来建设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当前存在的问题

难题之四:投入机制问题

1,金融资源流失严重,经济发展受资金“瓶颈”制约

2、上学难、看病难、贷款难,打官司难。

主要原因:政策失衡、体制障碍、城乡隔阂

原因之一:生产经营模式落后,产业科技含量不高。

原因之二:基础设施薄弱,综合生产能力脆弱。

原因之三:乡镇机构雍肿,干部队伍庞大。

表现之四:乡村两级经费紧张,基层组织运转困难。

原因之五:党群关系疏离、干群关系紧张。

原因之六:社会保障体系严重缺失 劳务输出引发社会问题

生产发展 用工业化的理念 实现经济重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吸收民间资本进入库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2066 字

+ 加入清单

吸收民间资本进入库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调研报告

21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三峡库区由于行政体制和三峡工程建设等不确定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为国家西部欠发达区域。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建设,动迁库区百万移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移民工作有序推进。当前,库区三、四期移民搬迁工作已进入尾期,库区就业压力大,产业“空虚化”问题突出,移民出现新的贫困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面对诸多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必须致力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国家“在移民中发展,在发展中移民”的开发性移民方针,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吸收引进民间资本进入库区工作开展情况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三峡库区各级党委、政府抓住三峡工程建设与对口支援的机遇,在引进民间资本投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做了大量扎实而富有成效的工作。(一)优化发展环境,营造民间资本投资的良好氛围     万州区委、区政府一是利用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区政府、区招商局及区级部门利用国家西部开发政策、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及后期扶持政策,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对重大投资项目实行了一企一策,一事一议,为投资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二是优化政务环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与机关作风。按照中央部署开展了“三个一批”政务环境整治工作,认真清理不利于投资环境的地方性文件,着力维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从改革项目审批制度入手,制定了“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拓宽企业投资的自主权,调动民间资本投资。(二)借助三峡移民政策,为民间资本投资搭建平台     在国务院、三建委、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万州区成功举办了两届“三峡库区对口支援暨经贸洽谈会“,为民间资本进入库区经济社会建设搭建平台,区政府为引入民间资本投资,着重强化了三大措施。一是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利用国家出台政策,主动“走出去”循求对口支援;凭借对口支援和光彩事业两大平台,“引进”项目与资金。二是建立健全了招商引资评价与成果考核体系,完善对外窗口工作机制。强化各目标责任单位的奖惩激励机制。三是对投资企业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和区级领导联系外来投资企业制度,设立重大投资项目“绿色通道”,优化投资服务。XX年,引进到位区外经济合作资金20.5亿元,XX年签约区外经济合作资金89.5亿元。(三)、强化产业项目前期工作,促进民间资本投资快捷     项目是民间资本投资取舍的载体。为了抓住国家支持三峡库区产业发展,解决产业“空虚化”和就业难题而专门设立3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投资机遇,区政府专题部署区级各部门作好产业发展项目策划、申报工作,通过筛选上报财政部。XX年获得核定产业发展基金预算项目35个,争取资金投资8437万元,带动民间资本投资214489万元,其结果是:国家投资1元带动民间资本投入30元,起到了“四两拔千斤”的效果。(四)、通过光彩事业渠道,聚集民间资本参与库区经济建设     光彩事业是一项政治性、群众性、社会性很强的统战工作,它不仅统一了民营企业主的道德行为,而且也规范了民营企业的经济行为和政治行为。万州区光彩事业促进会1996年成立,XX年3月被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确定为重点联系地区。同年7月,中国光彩事业万州园奠基实施建设,一批民营企业陆续落户万州,为万州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移民“安稳致富”奔小康增添了新的动力。现已有会员1600余户,涉及企业2240家,累计实施光彩项目1062个。收效是带动万州经济总量提升,移民迁建任务完成、产品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企业机制转换、上岗就业,农民脱贫致富。XX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和光彩事业所占经济总量,投资总量和实现税收都达50%以上,撑起了万州经济的半壁江山。XX年末,全区个体工商户27007户,注册资金25877万元;私营企业2222户,占登记企业数的37%;注册资金237903万元,占登记企业注册资金40%;私营个体经济从业人员达17.22万人,占当年从业人员的23%。本地民营经济和外来投资企业中的50户光彩企业通过兼并、合资、收购等方式促进了移民企业资本存量盘活。二、引进民间资本存在的问题(一)产业发展水平制约了民间资本的引进和投入     从万州三次产业发展总体上看,总量偏小,产业竞争力弱,呈现小型化与分散化的特点。从产业看:工业企业虽然门类比较齐全,但规模较小,科技水平低,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尚未形成;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二元结构”特点较突出,特色农产品的市场优势尚不明显;商贸服务业传统型比重大,辐射聚集等功能尚不十分显现,现代服务业仍处于孕育启步阶段。由于受上述因素及产业发展现状左右,低水平产业结构及较低效益回报,吸引民间资本投入感召力不强。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6849 字

+ 加入清单

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村调研报告(一)

作为广德县第五批选派干部,组织上把我们放到最基层,是想让我们在最基层锻炼,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要带领老百姓致富,就必须对村里的情况作最全面的了解,这是我们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下面把我在水塘村一月以来的调查报告如下:

一、水塘村基本情况简介

1、水塘村位于四合乡北部,距乡政府驻地刘村集镇6公里,东临柏垫镇茅田村,南接本乡宏霞村,东南界卢村乡桃山村,西北靠柏垫镇姚村,属丘陵地区,总面积10、9平方公里,人口2200余人,辖17个村民组,人均农田0、5亩、林地5、5亩。广德县著名旅游景点---响水滩瀑布即位于这里,村内现有1家私营企业(响水滩水电站),出产自然石、黄沙、毛竹、竹笋、板栗。

水塘村现设一个党支部,共有党员53人,其中预备党员2名,女性党员11名,60岁以上23人。村两委现有干部6人(党支部书记陈文相;村委会主任、支委委员艾学品;支委委员李伯胜;村委委员、妇联主任陈守琴;村委委员、综治主任、文书、民兵营长耿可松;乡聘计生专干易丹)。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蔡明忠、委员马长富、李国宗。

本村建有一所幼儿园,现有幼儿35名,幼儿教师两名,村级卫生室一所,医生2名,享受低保待遇92人,五保40户。村里无集体经济收入。

2、水塘村的村支两委团结合作,办事情积极认真,谋发展思发展的愿望强烈,水塘村的老百姓淳朴善良,热情好客,思发展盼发展的愿望心切。通过去年换届选举,选齐配强了村班子,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村级后备干部人选选拔基本完成,经过六个环节的考核,吸收了4名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进入村级后备干部序列。但大部分老百姓的文化素质较低。等、靠、要的思想严重。

3、以水塘村老党员干部李国宗为首成立了广德县四合乡四季花香苗木花卉专业合作社一个,有12户农户参加合作社,专业合作社正在摸索中完善各种制度,逐步正常运行。

二、存在的问题

1、村民的总体文化素质不高,掌握的科学种养的技术很少,尤其是在种植水平上,还是靠传统的种植方法,水塘村可供种植田地面积较少,受地形限制,新的技术和思想一时之间他们还不能接受,有些农户还是牛耕,机械化程度低,发展缓慢。

2、制约全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交通,这也是全村老百姓最盼望解决的重点问题,从下村———萝卜棚村民组的公路狭窄且坑凹不平,响水滩到柏垫镇茅田村道路基础水毁严重,只有拖拉机勉强能通过,要是下雨的话,任何车辆都不能通过。

3、村民们对自己享有的各种政治权利缺乏认识,民主意识不强。表面上他们都觉得作为农民不需要什么权利,只要吃饱就行了。这是农民本质的弱点,“小富即安”的求稳心理,“等、靠、要”的思想,浓厚的乡土观念,狭隘自私软弱愚昧的小农思想的集中表现。

4、没有一个规范的村级公共活动场所,缺乏体育健身器材,村级老年活动室条件简陋,严重阻碍了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设进程。

5、村容不够整洁。虽然我们常期要求村民应保持村容整洁,但积习难改,大家对家居卫生不是很注意。

三、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和设想

1、加强对村支部的建设、提高村民素质,调整产业结构

以建设五个好支部为目标,党员、领导干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决策者,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以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式下的新要求,作风严谨,严格要求自己,廉洁奉公,为民服务培养党员带头制富。加大对农户的培训,可以通过培训班,会议,远程教育,派人出去考察等方式来提高广大农民朋友的素质。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按照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对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实行连片规划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在全村培养示范大户,带动其他农户的发展,完善合作社的各种制度,使之成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来源,2年后人均年纯收入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一翻。

2、加强农村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经济的发展夯实基础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先导性要素,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要想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必须重视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改善道路交通条件,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和农业科技装备水平,以充分发挥当地农村资源优势,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

积极向上争取协调各种项目、资金,力争在2年内逐步解决制约水塘积极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

3、村班子建设

制定一套村班子的工作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村班子的工作,两年内培养一套素质高,团结,务实,能干事的村班子队伍,调整充实村班子的后备人选,保持村班子后备人选长期在3名以上,把那些有知识,想干事,能干事的人及时选入到村班子的后备人选中来,尤其是有知识、有能力的种养大户和有发展经济头脑的人吸收到村班子队伍中来,让村班子人选后继有人。

4、加强农村民主建设

用民主权利来诱导那些消极参与的农民,进行各项能力的学习,提高他们的素质,努力推进农村的民主建设。

⑴重大事项由民主张。抓住落实和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会议制度这个关键,依法充分发挥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会议作用,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对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等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重大事项,让村民作主,落实多数人决定的原则,进一步增强重大事务决策透明性、民主性和科学性,调动广大群众自觉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让村民得到更多的实惠,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⑵重要事务由民管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发动群众讨论制订《村规民约》,建立决策事项预告征询、民主议事协商等制度,开展“民主听证会”、“民情分析会”、“村民议事日”活动,积极发挥党员、村民代表的作用,对村集体资产经营、集体举债、集体资产处理等与群众利益相关的村级事务和公共利益交给群众管理,

⑶主要建设由民支撑。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珍惜民力,最大程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对道路、电力、水利等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设施建设,人财物的投入主要依靠群众,引导鼓励广大群众克服“怨天尤人”和等、靠、要的单纯依赖思想,以及无所作为、小进即满、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小农意识,主动出资、出物、出力,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⑷村务活动由民监督。加强村民监督委员会监督力度,进一步完善落实村务公开制度,推行村级党务公开,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方案、村级财务使用管理等群众关注的事项,让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并有效履行监督权,这既增强了党员群众发挥作用的主动性,既促进干部办事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又能使村级组织借助外部力量的监督,克服“暗箱操作”、“随意操作”、“无时限操作”等弊端,更好地推进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

⑸工作成效由民评定。建立健全村干部民主评议和责任追究制度,每年组织一次村干部向全体党员、村民代表述职,党员和村民代表据此对村干部进行民主测评。这样可以改变以往村干部考核档次由上级定的做法,扭转了村干部“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工作效果不理想的状况,使村干部对自己要求更高,为村里想得更多,为村民办事也更多了。

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争取更加和谐的农村社会环境

建设农村和谐社会首先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在农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应当是农村及农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农村及农业经济活动的需求增长与自然生态系统供给能力相适应,形成人与自然共同生息与协调发展关系。水塘村应该注重农户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关系。

其次要实现人与人和谐。在人与自然的矛盾日趋尖锐的基础上必然伴随着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这就使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矛盾加剧,成为农村与农业发展的重大矛盾。因此,人与人应该和谐发展,不仅要代内相和谐,而且要代际相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要一代更比一代和谐。

村调研报告(二)

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搞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工程,任重而道远。随着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工作能力和水平明显增强。但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农村党组织建设仍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根据市委组织部的安排,对我村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下面就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吉县西北部,是乡政府所在地。我村有两个自然村,文城村和姚家畔自然村,七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980口人,耕地面积有4299亩,其中耕地面积3056亩,退耕还林面积567亩,小杂粮及经济作物面积有376亩。

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1、党员基本情况:我村共有人口980人;有1个农村党支部,农村党员有---名,占全乡党员总数的----占全乡农民总数的----在这----名农民党员中,55岁以上的76名,占50%;文盲、半文盲党员8名,占5%;高中及以上的25人,占16%;困难党员9人,占6%;致富无门的5人,占3%;致富带头人60人,占39%。

2、农村党支部班子情况:村党支部委员总数为12人,35岁以上的9人,占委员总数的7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0%。

3、农村党支部作用的发挥情况:两委班子成员均能在自身致富上起一定的带头作用,能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三、存在问题

1、村级班子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程度偏低。农村两委干部的文化程度较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仍然很高。二是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部分村干部只注重干一些具体的工作,忽视了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三是民主、法律意识淡薄。个别村干部工作方式简单,领导方法陈旧,导致工作中干群关系紧张,矛盾增多。

2、存在干部不作为现象。一是“不想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由于受年龄和文化程度的限制连续担任村主干长达二十余年,思想疲软,观念陈旧,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只停留在上传下达、敷衍应付的基点上,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经济上没有大的贡献。二是“不会作为”。现在农村工作当中,日常事物比较多比较杂,而且需要登记在案的东西需要写出来,不能及时的备案,有些工作我们确实干了,但检查的时候拿不出东西来证明。

3、农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一是班子年龄结构老化。这一点普遍得到广大农村干部的重视,有些村在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及时为班子输入新鲜血液。但目前班子老化现象还比较严重,村党支部书记已经60岁,村委会计现已64岁,两委干部都在50岁以上。二是村级后备干部缺乏。村里有头脑、有能力的年轻人都把眼光放在经济发展上,真正愿意服务农村、扎根农村的人越来越少。三是年轻党员政治意识淡化。一些年轻党员经常在外,不能及时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集体意识、服务意识不清。村40岁以下的党员大都出门在外,不参与村里事务。四是农村干部待遇低。农村工作环境艰苦,任务繁重,村干部待遇低、难落实,不少村干部不安心本职工作,人心思动现象较普遍,甚至干脆“撂担子”。

4、部分村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部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不能互相配合共同开展工作,有些村党支部书记对村里事情基本不管,支部对村委工作不支持,无法发挥出村级班子应有的工作合力。

5、村级党组织活动开展难。农村党组织普遍反映农村党员年龄结构老化、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一课三会”制度难落实,活动难开展,党员大会都难以执行了。

四、农村党员状况

农村党员很大一部分都是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者。他们有的是低保护,有的受政府补贴。其中流动党员不是特别多,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流动党员外出流向难以掌握,关系难以接转。

有的流动党员组织观念淡薄,接受党组织管理的意识起来越淡,不开具党员证明信,也不转组织关系,不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回来后也不主动与党组织联系,成了“挂名党员”和自由党员;也有的党员在外不愿暴露党员身份,一直自己装着组织关系,成为名副其实的“口袋党”。

2、流动党员不能按时缴纳党费,基数难以把握。

3、是流动党员中预备党员转正难。近年来,许多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转业军人预备党员由于一时无法安置工作,经常到异地寻找工作,成为流动党员的一部分。由于党组织无法了解他们的日常表现,支部内其他党员也因为不了解情况而难以发表意见,给预备党员转正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4、是织组活动难以正常开展。有的流动党员在外务工期间,无法正常参加原党支部的活动,又不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两边组织生活都不参加,成为管理上的“真空地带”。有的个别党员在脱离了党组织的监督管理后,生活、工作作风比较散漫,相对缺乏自我约束力,党性意识淡化,不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五、农村经济社会情况

我村主要是以苹果为主导产业,苹果的种植面积可观,而且销路也很好,农民的收入来源也主要靠苹果,每季下来每亩苹果可买一万元左右,在教育方面,由于我村是乡政府所在地,孩子们上学都比较方便,幼儿园,小学,初中都有,今年我村中学新修建教学楼一座,医疗卫生方面,我村980口人,新农村合作医疗参与了900口人,参与率是92%、今年计划全部参与、社会保障方面,国家现在很重视民生问题,关注的不仅仅是一家一户、一时一事的小民生,而是包括了大到发展战略、小到老百姓“柴米油盐”的大民生。对此,在调研过程中,我发现我村在社保方面存在以下问题:①广大农民群众缺乏社会保障的意识,对参与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眼光。②家庭保障能力下降。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传统的家庭保障面临威胁,家庭的一些基本功能如抚养、赡养、教育等受到了很大冲击,传统的“养儿防老”保障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目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和家庭“倒金字塔”结构的形成,将给未来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③农民享受到的实惠少、,农村社会保障门路很多。有民政、卫生、农业、扶贫办等部门承担农村社会保障工作。从表面上看,好像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多部门负责,易形成合力,共同解决问题。而实际上,各部门从本部门利益出发,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生决策及管理上的摩擦和矛盾。对此,农民心存顾虑。多部门管理还造成农村社会保障苦乐不均,操作不规范,短期行为多。逢年过节,各有关部门倾巢出动,发钱发物,好不热闹,其它时间则不闻不问。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机构,没有统一部署,各部门各行其是,造成部分贫困户接受多家接济,而有些贫困户则什么也没有得到,救助效果不明显。同时在全市开展了“一助一”富民工程,“领导干部联系困难户”活动,以及“联民心”工程等多种活动,也存在热热闹闹开张,冷冷静静收场,雷声大,雨点小,扶助部门做官样文章,走过场,农民得到的实惠少。

六、热难点问题

1、农民对当前经济形式持乐观看法,在主导产业方面,对于苹果销路,希望政府帮助提供信息,找市场,减少农产品无销路的后顾之忧,为今后农业生产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在资金上,希望金融部门帮助农民解决小额贷款,缓解农民因生产资金不足制约生产发展的矛盾。在农产品价格上,农民希望政府及有关部门多从农民利益出发,防止“谷贱伤农”。巩固和稳定税费改革政策措施,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平抑物价,严防生产资料价格暴涨。据农民反映,今年四季度,随着粮食价格上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扬,与去年同期相比每吨尿素价格增加260元,农民因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喜悦的同时,也带有几分忧虑。

2、科技作用得到广大农民认知,加强农村科教文化事业建设是农民所盼据调查,农民对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有共同的认识。相信科学,渴望技术反映了广大农民的共同心声。但农民感到获取科技知识的渠道少,学而所用和用而所学之间还存在差距和矛盾。看电视是农民获取科技知识的主要渠道,农业频道是农民最喜爱的节目。但农民反映“电视播放农业科技知识时间短,记不住,理解不透”。农民希望村里有个固定的学习场所,能有科技人员面对面、手把手的传授知识和技术。还应该多发放一些科技书籍和科普光盘,增加致富信息来源渠道。农民希望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对农村科教文化事业的投入,普及和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多举办一些类似“科技之冬”活动。农业技术人员应经常深入农村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3、在农村文化生活上,农民反映文化生活馈乏,在农村看电视是农民的唯一文化娱乐,农民希望有关部门重视和扶持乡村文化室、图书室、活动室的建设,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4、农村社会治安状况和社会风气有所好转,农民渴望农村社会治安进一步稳定、我村农民对农村社会治安状况总的评价还是比较满意的。过去,在农村发生的盗窃、打架斗殴等违法犯罪现象已明显好转,社会风气也越来越纯正。邻里之间、干群之间比较和协。在农村赌博现象较为严重,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之风盛行,人情礼往给农民带来沉重负担。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电信服务:消费者满意度如何?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营业厅,服务,全文共 2420 字

+ 加入清单

电信服务消费者满意度如何?

1999年3月1日,电信资费全面下调的决定正式公布,此前关于中国电信将被“一分为三”的消息已被信息产业部证实。可以预期,竞争压力下中国电信的关注点,将从垄断下的超额利润逐步转变为顾客满意度。在价格战的底线显现之后,提供较竞争对手更好的服务将是企业占领市场的关键。但是,由于服务产品的无形性和时间性,如果得不到来自用户的反馈,任何服务承诺都不过是企业主管的一种善良愿望。

为评估消费者对电信服务的满意度及确定当前北京电信急需改进的因素,北京世纪蓝图市场调查公司于199年2月策划并实施了“北京市民对电信服务的满意度调查”。该项研究采用电话访问的方式,使用随机拨号技术(RDD),在北京市成功访问了251户拥有固定电话的家庭用户。

一、用户对电信服务的总体满意度和进步评价

“对于电信局给您家提供的电话服务,您的总体满意度如何?”在251名受访者中,15.9%回答“很满意”,48.6%回答“比较满意”,35.1%回答“一般”,对服务感到“不太满意”的只有1人,占0.4%,没有受访者认为“很不满意”。在以1代表“很满意”,5代表“很不满意”的5级量表上,北京市的家庭固定电话用户对目前电信服务的满意度均值为2.199,即接近“比较满意”。

受访者对电话服务的总体满意度

满意程度

频数

百分比

很满意

39

15.5

比较满意

141

56.2

一般

61

24.3

不太满意

9

3.6

很不满意

1

0.4

合计

251

100.0

由于在北京地区,固定电话服务只由中国电信旗下的北京电信提供,消费者无法将其与竞争对手的服务质量进行比较评价,所以在调查中请受访者就目前电信服务质量与其刚装电话时作一对比。数据显示,15.5%的受访者认为服务质量有“很大提高”,56.2%认为“有些提高”,24.3%认为“差不多”,4.0%认为“有些降低”或“降低很多”。说明大多数消费者认为北京电信的服务质量确实在改进。

电话服务质量的改进程度

改进程度

频数

百分比

有很大提高

40

15.9

有些提高

122

48.6

差不多

88

35.1

有些降低

1

0.4

合计

251

100.0

在不考虑受访者因装电话的时间不同而导致的比较基础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北京市的家庭用户认为电信局的服务质量相比过去有些提高,在以1代表“有很大提高”,5代表“降低很多”的五级量表中,评价均值为2.199。在考虑不同受访者装机时间不同的情况后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装机时间越早的用户对电信服务质量的改进评价越高,这一方面说明电信服务质量在一个比较低的基础上逐年提高,另一方面亦说明近年安装电话的用户其对服务的要求要远高于老用户。消费者认为服务质量的提高速度在减慢,显示中国电信仍有很多事情要做。

调查显示,在251户受访家庭中,自己出钱装电话占86.1%,单位给装的占11.6%、电话装机时间越早,单位给装的比例越大。说明拥有电信服务在近年已逐步成为家庭必须的消费项目。

每月电话费的交付方式过去曾令消费者很头痛,让消费者在指定时间到为数不多的地点排队交费是电信部门保有的计划经济的重要特征。数据显示,每月到电信局收费处是最主要的交费方式,中选比例为52.6%,选择“每月到银行代收点收费”的比例占30.3%,选择“每月从存款账户上扣除”的比例占12.0%,其它付款方式占5.2%。

受访者的电话费交费方式

交费方式

频数

百分比

每月到电信局收费处交费

132

52.6

每月到银行的收费点交费

76

30.3

每月从存款帐户上扣除

30

12.0

其他付款方式

13

5.2

合计

251

100.0

调查显示,最近半年受访家庭平均每月电话费支出95.9元,其中市话比例占15.0%,长话比例占85.0%。研究人员认为,每月的固定电话费和寻呼费、移动电话费一起,已经成为都市家庭消费的重要组成,其中蕴含着极大的商机。

本次调查的251户受访家庭中,长途零次用户共93户,占37.1%。相关分析显示,此部分消费者的教育程度相对较低,而其家庭月收入和年龄则无明显差异。由于长途电话的收益在电信服务供应商的利润中占重要地位,因此如何提高用户对长途电话的消费数量,对于包括中国电信在内的服务供应商都有重要意义。春节期间,中国电信大幅度增加了其对拜年电话的宣传力度,可以认为是其在推出以夜间话费优惠为主的“九洲夜话”服务后的另一重要营销举措。

相关分析显示,对于电信服务的总体满意度和改进评价,不同电话费支出的受访者没有显著差异。说明电信局确实对所有用户都“一视同仁”,不同教育程度、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用户的满意度评价也没有差异,说明公众对电信服务的评价相当一致。市场经济环境中服务提供商对大用户的实行优惠的策略至少在目前没有被使用。

二、电信服务绩效分析

因素重要性推导模型是一种在国际咨询业普遍应用的分析模型,它建立在对消费者科学抽样从而获得代表性结果的基础上。使用该模型进行电信服务满意度研究的出发点在于: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对电信服务的满意度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他们知道哪些因素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知道自己对某项服务的哪些因素是满意的,哪些是不满意的;对于电信服务供应商来说,其企业资源是有限的,服务的改进是受到各种因素制约的。因此在众多影响顾客满意度的因素中,判断哪些因素急需改进将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项调查中,通过受访者对电信服务的不同因素的重要性和满意度评价,能够区分出四种类型的因素,一是急需改进的因素,即对消费者是重要的,而满意度评价是较低的,包括市内电话费价格、电话装机时间、话费结算的准确性。二是继续保持的因素,即对消费者是重要的,而满意度评价是较高的,包括通话质量、维修速度、维修人员的服务态度、交费时间地点方式的方便性、装机人员的服务态度、收费人员的服务态度。三是不占优先地位的因素,即对消费者是不重要的,而满意度评价是较低的,包括电话月租费、国内长途电话费价格。四是无关紧要的,即对消费者是不重要的,而满意度评价是较高的,此次调查中没有此类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法院文化建设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6655 字

+ 加入清单

法院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法院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其中法院的精神文化是法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法院文化的精髓和灵魂。农十师两级法院十分重视法院文化建设,多年来始终坚持以精神文化为主导,以行为文化为要务,以制度文化为重点,以物质文化为载体,努力建设“公正、严谨、拼搏、关怀”的具有法院特色的文化,营造浓厚的法官职业文化氛围,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人文环境,推动十师两级法院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十师法院文化建设以提高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职业群体的素质为目标。因此,具有鲜明的审判色彩,其以法官群体和其他工作人员共同的道德观念、价值理念、思维模式、行为规范及与之相关的物质载体,富有全体干警个人色彩的印记,是法与文化的和谐共舞。

一、 十师法院文化建设的内涵

十师法院文化建设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物质文化是法院文化的外观层面,它是法院文化建设的基础;行为文化是法院文化中的组织架构层面,发挥着稳定和规范作用,它是法院文化本质外张的具体表现,也是人们评判的重点;而精神文化是法院文化的核心层面,是法院文化的精髓,蕴含着法官和其他全体干警的职业使命和核心价值观,它不仅体现着现代司法理念,而且主导法院现代司法理念的实质与方向,是法院文化建设的重点。法院文化建设的作用不言而喻:对内,有利于提升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素质、增强集体凝聚力、促进法院管理;对外,它对于实现社会公正、促进和谐建设、建立公众的法律信仰也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一)物质文化建设,也就是以实物形态显露于外,能被人们直观感受,并能反映审判活动特点的物质实体,包括审判建筑的特征风格、审判法庭的设置装备、工作人员的服饰仪表以及法院内部的办公设备、文体设施等等。近年来,法院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农十师两级法院均建设了综合审判办公楼,并于XX年和XX年分别投入使用,成为农十师和阿勒泰地区具有法制权威的地标性建筑。农十师中级人民法院与巴里巴盖垦区人民法院的审判综合大楼,在整体设计上突出建筑功能、风格与法律文化历史、审判人文理念的融合,在细节上通过法院文化长廊、永久法官誓词、办公场所的各类书画牌匾和法官名册等系列设计以及配套设施的完善,为法院形象注入深厚文化底蕴。两级法院还设置了荣誉室,通过开辟专门场所设立荣誉室,以图片、文字、实物陈列等多种形式,集中介绍法院的发展历史、工作成果、先进模范人物等。对外,有效展示法院文化建设成果;对内,有效激发干警锐意进取、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

(二)行为文化建设。法院的行为文化是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基于共同意识,在行为上的具体表现,包括审判行为、思维模式、内部管理行为以及职业行为规范等等。为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农十师法院创建了审判质量管理体系,以高标准管理规范司法行为;为提升法院公信力,制定了以提高案件质量为核心、以提高法官庭审驾驭能力为重点、以提高法官制作裁判文书能力为的突破口的《农十师法院“三项评查”规定》,规范裁判文书,禁止“无理裁判”;制定当事人满意度测评等制度,为公众提供信息平台、互联网邮箱的数字化信访渠道;为进一步便民利民,制定了预约办案、电话立案、远程立案、远程接访、巡回审判、繁简分流等工作举措。抓好节假日值班、指导群众诉讼、假日法庭、农忙晚间法庭等便民、利民措施的落实,一切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工作出发点,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工作落脚点,真正做到司法为了群众、方便群众、服务群众。通过联席会议、法制讲座、司法建议等形式,及时与共建单位沟通交流情况,分析审判形势,商讨对策措施。积极依靠共建单位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把各方面力量整合起来,努力做到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调解工作,把便民利民的“特色服务”延伸到田间地头、延伸到群众炕头、延伸到群众的心头。

(三)精神文化建设。法院文化的精神文化建设是法院在审判、管理、教育等活动中形成的,独具法院特征的意识和价值观念,包括理想信念、道德观念、价值理念、管理理念、群体精神等意识形态,是法院群体的共同认识和追求。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农十师法院系统注重弘扬兵团法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追求公平正义、勤勉敬业、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组织了一系列主题鲜明、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的活动,寓教于审、寓教于趣、寓教于行、寓教于乐的活动。把文化渗透到法院的一切活动中,潜移默化地熏陶法官。

(四)制度文化建设,建立一种长效运行的管理机制是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和队伍建设中始终坚持的理念。农十师两级法院首先加大了制度建设的力度,坚持制度创新,践行司法为民,为了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适用于审判工作实际,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制度建设就跟进到哪里。编撰了《农十师两级人民法院规章制度汇编》。汇编按照党政事务和队伍建设、审判工作、行政事务收集了三大类60项规章制度,分发给每位干警,做到人手一册。同时成立政务督查小组,负责规章制度的督查落实,定期公布各部门执行规章制度的情况。

二、加强法院文化建设 打造一流审判队伍

王胜俊院长在中国法官协会法院文化分会的报告中批示:“人民法院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充分体现人民司法事业的特点,其中最重要的是法院及法官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职业道德以及行为准则等,既具有完美的精神内涵,又具有丰富的物质内涵;既表现为外在形象,又表现为内在素质;既有政治标准的要求,又有司法能力标准的要求。加强法院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清正廉洁、执法公正的法官队伍。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关键在于培育有先进的法院文化展示平台。

十师两级法院坚持精英带动主流、全员参与、开拓创新的原则。以创办好“法制在线”栏目为依托、以创办好法院局域网站为核心、以创办好法官论坛为重点、以创办好各类文体活动为目标。开展以干警为运作中心的评比表彰、岗位练兵、学术研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娱晚会、体育锻炼等各种活动,主要分为教育型、学习型、竞赛型、表彰型、高雅型等几种最为大家熟悉并广泛运用的法院文化活动方式,有利于活跃干警文化生活,陶冶情操,促使干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多年来,两级法院每年举办以“天平颂”、“和谐之春”等为主题的文艺汇演,其中,XX年两级法院干警编排的音诗画情景剧《党旗颂》在师政法系统获得二等奖,较好地展现了两级法院全体干警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精神风貌和法院文化建设成效。两级法院每年组队定期开展训练参加师举办乒乓球赛,增进法院群体成员之间的团队精神,加深彼此之间的情感与理解,从而培养全体干警心系法院的职业感情。

(一)围绕精神文化建设,做强支撑点,实现政治建院

法院精神文化是先进法院文化的精髓,是法院群体的灵魂,它支配着法院群体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法院群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两级法院以建设一支高素质法官队伍为目标,加强教育培训,强化各项措施,全力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

1、抓好“维稳”教育活动,引导干警坚定政治立场。通过“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主题教育活动中,不断强化两级法院法官和干警的政治立场,增强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维稳意识。使两级法院干警进一步树立坚强的政治意识、坚定的守土意识、强烈的责任意识、牢固的大局意识,为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打下坚实的基础。

2、抓好各类教育活动,引导干警树立正确的执法观念。积极开展各类教育活动,着重强调在执法过程中要坚持“三个至上”,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并通过设立爱岗敬业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主题演讲、推选名言警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三个至上”逐步深入人心,进而有效地指导自身的司法行为。

3、抓好和谐司法理念教育,引导干警创建法院内、外和谐的司法关系。组织干警收看宋鱼水、郑桂兰、陈燕萍的先进事迹,通过学习,倡导在法院内部营造心灵相通、工作相融、人缘相亲、和谐合作、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在法院外部寻求和构建和谐的诉讼模式,倡导诉讼当事人之间的依法诉讼、诚信诉讼、文明诉讼、积极诉讼、平等诉讼,形成和谐诉讼秩序。

(二)围绕物质文化建设,做优结合点,夯实基础强院

物质建设是法院文化的物质载体,夯实法院物质基础,对树立法院权威,维护法律尊严具有重要作用。

(三)围绕管理文化建设,做实着力点,完善制度建院

软文化建设,硬制度先行。近年来,十师两级法院对人事制度、管理机制、审判方式进行了的改革,建立起用制度规范人,用机制激活人,用责任约束人,用绩效评价人,用奖惩回报人,符合法院职业特点的科学司法管理机制。

推行了中层干部竞岗制度、主审法官选任制度等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通过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选拔方式,选任中层干部、主审法官,探索了法官队伍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高素质法官在审判中的核心作用。正确的用人导向,从政治和生活上关心了同志的成长与进步,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营造了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展示才华的宽松环境和广阔舞台,激活了内力,凝聚了人心,增强了战斗力。

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修订了关于领导决策、审判流程、质量考评、廉政建设等八大管理规范体系,实现了决策规范化、办案规范化、管理规范化和监督规范化,使两级法院的规范化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四)围绕行为文化建设,做牢立足点,树立作风塑院

行为文化是法院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对法院群体各类行为的规范要求。

1、倡导文明用语,规范司法文明的细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文明用语和行为规范标准,要求干警工作时间统一规范着装,做到仪表整齐、风纪严整、举止端庄、行为规范。坚持做到 “态度和蔼、办事认真、公正司法、人民满意”十六字方针,真正形成公平、公开、公正、为民的司法作风和勤政、文明、务实、高效的机关作风。

2、开展“三项评查”活动,提高案件质量。我们把开展庭审观摩、裁判文书评查、案卷质量评查活动作为规范庭审行为、规范裁判文书制作、规范案卷装订,提高庭审能力和案件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通过组织两级法院其他干警观摩、评查法律文书和案卷,让审判员在真实案例中掌握质证认证、查明事实、归纳争议焦点、控制庭审秩序等能力,杜绝了“无理裁判”和“无序装订”现象。

(五)围绕审判文化建设,做亮培育点,培养人才兴院

丰富的法学理论功底和厚实的文化底蕴是人民法院做好审判工作的基础。我们以培养“复合型人才、精英型法官”为目标,以教育、培训和实践历炼为手段,着力加强法院审判文化建设,花大力气着力培养专业化、复合型的法官队伍。

推进学习型法院建设。坚持日常学习制度,采取法官讲课和领导领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习;克服经费紧张、审判任务重的困难,积极选派业务骨干参加上级人民法院举办的各类培训班,推行“外出培训人员讲课制”,使“一人受培训、全员有提高”。

定期举办法官论坛,提高法官素质。两级法院每年举办一期 “法官论坛”、“法官会议”等活动,旨在增强法官知识、提高法律素养,丰富审判经验,届时邀请政法委及公、检、司有关领导、专家、社会人士参与讨论点评。活动结合审判实践,确定若干司法实践性较强的论坛专题,由法官收集资料,准备讲稿,轮流主持、发言,这种关于法律适用沟通交流的形式为法官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有效激发法官参与法院文化建设的热情,其更深次的意义在于通过共同探讨法律法规适用,交流办案技巧,促使法官们对法律法规条文的理解产生最大限度的趋同,最终形成法官职业共同体,提升论坛的品味和层次。 加大司法宣传力度,提升干警修养。在司法宣传上要严格落实《农十师法院新闻宣传与调研工作暂行办法》,规定每个干警必须完成网络新闻稿件12篇,报刊宣传稿件2篇、调研文章1篇的宣传与调研任务,并将其纳入岗位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每月通报完成情况,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格局。对于完成任务多、质量好的给予重奖,对于未完成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干警当年评优评先以及晋升职务职级的资格。领导干部带头撰写宣传与调研文章,发挥资深法官和高学历人员的智力优势与资源优势,以其活跃的法律思维、丰富的审判经验、文明的道德修养影响和感染和带动其他法官,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加强能力培训,提高司法技能。建立健全学习培训制度,下大力气抓好审判业务理论学习,形成“以法庭为课堂,以案例为教材”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机制,用身边的人教育培养身边人;强化岗位锻炼,通过开展庭审观摩、以案析理等形式,切实提高法官“四种能力”。

举办法院文体活动,提高法院活动品牌。两级法院创新活动方式,定期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活动中借鉴其他行业特点来丰富和发展法院文化,创出具有两级法院的特色和品牌。在教育型文化活动中,两级法院充分运用自治区高级法院出版的《新疆审判》和兵团分院出版的《兵团审判》等刊物,以及《兵团日报》、《新疆法制报》、《北屯报》、《阿勒泰报》;兵团电视台、北屯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将法院文化的要义进行系统地梳理,提炼出具有法院特色的基本精神,既有效解决每年学习教育的主题各不相同难以整合的问题,又能使法院文化不断发展。同时组织广大干警向报刊杂志以及电视台报送案例和通讯,通过生动直观的案例,将法官调解、审判的经验和技巧向广大传民众播给,成为农十师两级法院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法院内部刊印的《兵团法官》、《兵团法院新闻集》,这些内刊是法院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不仅开拓了法院干警的才气,而且成为所在法院的一张文化“名片”。在学习型文化活动中,每年举办各类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以及经验交流会,让干警们登上讲台为审判工作献计献策,既增强他们演讲与示范的技能,又集合审判一线的智慧,丰富法院文化的内涵。两级法院充分利用办公楼走廊、墙壁、门前平台、黑板报、展板、学习园地等载体,分不同阶段介绍法院的工作计划和目标措施,展示法院开展的教育活动成效;既宣传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法院精神文化,也宣传了先进模范人物事迹,图文并茂,每天出现在法院干警周围,反映法院文化不同层次的内容,寓教于潜移默化中,对营造法院文化氛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宣传栏或学习园地中由每个干警亲笔写下自己的警句或座右铭,连同个人工作生活照、获得的最高荣誉一起进行展示,时刻警醒干警公正司法、奋发进取。

在竞赛型文化活动中,开展 “优秀法官”、“调解能手”、“办案能手”“优秀书记员”、“优秀司法警察”、“优秀通讯员”等高定位的审判技能竞赛,探索融岗位练兵和法学研究为一体的文化活动新模式。在表彰型文化活动中,树立真正能代表法院精神的知名法官和其他典型人物,开展全方位的宣传,并通过法官文学的创作形式加以升华,使其他法院干警有学习的具体典范,社会各界对法院精神与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在高雅型文化活动中,定期在业余时间开展活动,培养干警高雅的业余爱好,提升干警的生活品味,使干警的业外行为也成为法院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十师两级法院全体干警还积极参与兵团法院和农十师举办的摄影书画展,有十余幅书画和摄影作品获一、二等奖,并被收录进刊印成的画册、文集,对两级法院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两级法院还在电视台、电台、报社开办《以案说法》和《法制在线》专栏,干警们积极撰写各类文章,成为加强法院文化建设的一个品牌。两级法院摄制了《活跃在阿勒泰草原上的巡回法庭》、《困境中崛起,艰苦中创优》、《追求》、《天平下的蒲公英》等电视专题片,在十师专题片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热情讴歌兵团法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法官精神,通过拍摄专题片,提升法院文化的内涵,真实地刻画了十师两级法院法官的内心世界和职业追求。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通过推行以上措施,十师两级法院的文化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有力保障了全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自XX年以来,中院在农十师党风廉政建设综合考核中,连续三年被评为第二名,连续两年被自治区高级法院评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在XX年兵团法院绩效考核中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XX年再上新台阶,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全体干警争先创优,有十余名干警受到自治区高级法院、兵团分院表彰,先后涌现出“自治区十佳女法官”、“自治区办案能手”、“自治区执行工作先进个人”“自治区先进政工个人”等先进典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会计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会计,全文共 1348 字

+ 加入清单

会计调研报告

今年暑假学校组织去各大企业调研,我们经管系去浙江宁波。宁波是浙江省的重镇,是一个美丽的港口城市,也是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因而它的非公有制经济起步早,发展迅速,规模大,再加上当地政府在政策上的引导和支持,使得宁波市的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远远超过了公有制企业的发展规模,并创下了高额利润。

我们一共参观了三个企业:三星奥克斯集团、杉杉集团和宁波市建材总公司。这三个企业的经营管理各有其特点。三星奥克斯集团的前身是乡镇企业,后由个人承包,九十年代初抓住机遇,发展经济,由原来的生产配件发展到电表行业的龙头企业,生产规模在同行业中遥遥领先,成为亚洲第一,企业领导不满足现状,又向集团化发展,利用资源优势,看准市场,进军空调行业,同时拓宽产品渠道,发展多元化经济。融资方式多样:集资入股、发行股票、银行借款等等,并且正在筹备上市,进行资本运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资金支持和利润,纵观企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领导者具有超前意识。引入营销先进理念,看准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发展企业;

二、企业以人为本,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给真正有用的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加强内部管理,降低内耗,真正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制定了严格细致的内控制度,从集团到各个下属企业、部门都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在这里主要说明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

集团实行统一领导,各下属企业独立核算,生产企业同销售公司分离开来,资金由集团筹集,统一管理,各下属企业实行用款定额制,各部门或个人承包,定期考核,如生产企业内部应付账款管理、原材料的库存管理等就采用定额制,制定合理库存,减少存货的积压,确定经济采购量,降低采购成本;销售部负责产成品的管理和应收账款的收回,确定产成品的库存定额,根据市场销路调整产量,减少积压,同时加大资金的回收力度,保证资金周转;融资成本承包给融资部,广开筹资渠道,确定合理的筹资结构,降低筹资成本;管理部门的办公用品、水电费等等也由使用部门包干,减少浪费,节约奖励,超支罚款,使得企业人人都负起责任,杜绝浪费,使企业的经营成本降到最低,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企业对财务会计人才的需求情况:

一、高级管理人才

精通财务知识,懂管理,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融资、筹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资本运作程序,要求高学历以及相关的工作经验。

二、外贸会计人才

英语好,计算机熟练,熟悉外贸手续,如报关、退税等,业务知识扎实。

三、一般会计人员

熟悉掌握会计电算化,财务软件的使用,责任心强,认真仔细,业务知识熟练,掌握会计相关业务,如报税、开发票等,工作经验两年以上,大专以上学历,懂得行业生产经营特点。

四、车间记账员、保管员等

业务熟练,责任心强,中专以上学历,常由企业自己培训。

通过这次调研,使得我们对学校培养本专业人才应具备哪些能力有了一个很好的认识,我们的学生学历层次较低,但是我们可以在一般性人才中突出我们的特色,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培训,使学生熟练掌握财务软件,加强会计实务的锻炼,熟悉岗位的每一项工作,使学生上岗的第一天就知道该怎么做,突出待业特点,为社会输送更多的熟悉建筑业、房地产业等企业的经营特点、有实用价值的人才。www.DiYiFanWen.com第~范文网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政策调研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4538 字

+ 加入清单

自20xx年以来,为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党中央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连续下发了10个涉农1号文件,全方位的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民增收,巩固农业基础性地位,同时配套大量的项目资金,直接反哺“三农”,让人民群众得实惠。认真宣传好、落实好、执行好这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仅是贯彻党中央亲民爱民之举的政治任务,也是抓机遇、促发展,加快改善我县民生事业的现实举措。为此,近期由县纪委牵头,县农工部、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参与,对我县落实十个中央1号文件和省上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执行情况开展了专项检查,我部在积极参与检查的同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力求进一步摸清实情、找准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促进此项工作的规范稳步推进。

一、基本情况

从检查调研的情况来看,负责惠农政策落实的县直相关部门,通过多年的工作运转开展,已经形成了程序化、规范化、日常化的长期运作机制,主要体现在“四个到位”。一是领导认识到位。各部门坚持把惠农政策落实作为单位工作的重要内容,与其它业务中心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分工、强化责任,确保了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二是措施落实到位。本次检查调研的十余个单位,涉及的政策资金都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各部门都能结合工作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到准确、高效、便民,无论是量大面广的农业直补、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还是针对特定人群的新农合、新农保的扩面覆盖,都有创新亮点,走在全市前列。三是工作程序到位。通过广泛宣传,把上级政策精神原原本本传达给农民。实行公示制度,使政策的执行与操作公开化、透明化。利用 “一折通”,减少中转环节,实现惠民资金与农民群众的无缝对接。四是检查监管到位。对惠民资金严格执行“六不准”制度,即不准擅自改动明白卡、不准抵扣其他收费、不准截留挪用、不准拖延兑付时间、不准增加农民负担、不准虚列套取,同时对项目资金经常性检查审计,严肃查处涉农项目资金违纪违规行为,确保了整体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十年来通过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深入落实,有力的促进我县民生事业、社会保障、农业生产等各项工作的长足发展,我县在落实10个中央1号文件、省上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上也取得了丰硕成果,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财政支农力度大。我县在收入有限、财力紧张情况下,始终坚持支持“三农”标准不降、力度不减,20xx 年以来,县级财政总支出693126万元;用于“三农”支出409362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59.06%;支农支出88805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 12.81%。县级财政五年来对农业总投入增长幅度是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的4.5倍。

(二)惠农补贴落实好。全面落实惠农各项补贴,提高农业效益,确保粮食安全。十年来退耕还林累计发放补贴资金 69785.49万元;从20xx年到20xx年,累计发放地膜玉米补贴资金431.58万元;从20xx年起,累计发放农资综合补贴资金 16521.51万元、发放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500万元;全县从20xx年开始,累计发放粮食补贴资金2911.96万元、发放能繁母猪补贴996.8 万元、发放水稻油菜保险县本级配套资金6.73万元;从20xx年起,五年累计发放良种补贴资金达3304.66万元。

(三)信贷支农势头强。不断加大信贷支农的深度和广度,逐步解决农业融资难,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截止20xx 年末,全县6家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96226万元,当年新增145125万元;各项贷款余额462997万元,较年初净增49171万元,存贷比 57.57%,当年新吸收的存款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比例约占34%。其中涉农贷款余额332926万元,较年初增加63824万元,涉农贷款占全部贷款余额的72%,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8个百分点。县内两家金融机构当年享受涉农贷款增量奖励427万元,农户贷款税收优惠389万元,小额担保贷款贴息650万元。

(四)义务教育发展快。这十年也是我县教育事业发展最快的十年,“双高普九”、“教育创强”顺利完成,教育投入逐年加大。全面实施“两免一补”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从20xx年秋到20xx年春共有80.527万人次享受了此项惠民政策(小学46.2648 万人次,初中34.2522万人次),下达免杂费和公用经费资金18552.5302万元;我县从20xx年春开始实施免教科书,近十年共免课本费 28.5216万人次,资金2198.9798万元;“一补”近十年资助10.6050万人次,下达资金3790.2410万元,十年来累计投入义务教育保障经费22342.7712万元。营养改善计划从20xx年至今县财政下拨资金5859.1524万元,享受学生37.908万人次。学前教育我县从 20xx年秋至今,共免除学前一年幼儿(满五周岁)保教费12555人次,免费资金529.78万元;共补助学前公用经费28336人次(幼儿园 22920人次,附设班5416人次),下达补助资金456.895万元;共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学前一年幼儿生活费2712人次,财政下达资金101.7万元。

(五)社会保障覆盖广。以新农合、新农保、城乡低保以及敬老院为重点,构建起覆盖全县的民生保障新体系。新农合参合率从20xx的91.2%增长到3020xx年的99.76%,截止20xx年7月份,全县参合农民门诊统筹就诊29.2万人次,报销门诊统筹基金 1145.3万元,实际补偿比例为61%,人均补偿费用2489.06元,累计基金支出9418.44万元。新农保自20xx年7月1日正式启动,到 20xx年7月底累计发放养老金16.3363万人次,累计发放金额9000.7002万元,参保率为93.6%。我县从20xx年起实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截止20xx年底,共为农村低保对象22.5033万人次发放资金16485.2万元,共为城市低保对象3.9677万人次发放资金 8705.6万元。全县建有有县级中心敬老院1个,区域性敬老院6所,镇级敬老院16所。全县敬老院床位数达3128张,集中供养五保对象3095人,集中供养率达70%。

二、存在问题

(一)运转管理有漏洞。一是宣传、公示不到位,从检查情况看,有少数镇在落实粮食直补、农资补贴、农村低保、各种良种补贴时,没有完全做到张榜公布,三榜定案。二是各镇不同程度存在一户多折、基本信息不全、花名册与网上资料不符,加之有些农民长期外出务工,致使补贴资金错上、漏上、无法上折问题,影响资金兑付进度。三是少数村干部在政策落实中存在优亲厚友、弄虚作假和虚报冒领等问题。

(二)财政支持难满足。在教育方面,按上级文件精神公用经费20xx年秋在原来标准上每生再提高300元,寄宿生再提高200元,按5:5原则分担,学前公用经费附设班要达到每生每年1000元,县级承担500元, “一补”资金县级要承担40%,由于我县仍属吃饭型财政,对民生方面的配套尽了最大努力,但仍无法满足各类民生的全额配套。 20xx年上级下达补助贫困寄宿生13874人,实际补助8338人,减少5491人,学前补助下拨资金也未到达标准。在新农合、新农保等方面,也存在运转成本过高,县级预算难以满足的问题。

(三)政策对接难理顺。比较突出的,一是目前城乡居民生活成本相差无几,但城乡低保补助差距过大,现在城市低保人均月补助236元,农村低保人均123元。二是良种补贴、农机补贴资金由于数额有限,补贴标准低,只能在一定范围进行,一定程度影响了效益发挥,同时由于农民种粮成本增加,对国家补贴有所抵消。三是由于农民担保不足,加之农业的高风险,金融机构对农业信贷有顾虑,放贷积极性不高。

三、几点建议

(一)管理监督再加强。一要强化惠农政策宣传。做好惠农政策宣传是开展各项惠农政策兑现落实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现实工作中,好多问题比如农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够、一些村组干部钻空子包括一些上访诉求,都与群众没有吃透相关惠农政策有关。涉农各部门、各镇要继续加大惠农政策宣传的力度,编写通俗易懂的内容、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政策带到千家万户,做到家喻户晓、成人皆知。二要把好公示这一关键环节。各镇村要严格工作程序,坚持张榜公布、三榜定案,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增强工作的透明度,给群众一个明白,坚决杜绝暗箱操作、私自篡改等错误做法。三要完善“一折通”管理。各级财政、信合部门要通力配合,严格审核到户存折信息,严禁出现一户多折现象,对变更和挂失的农户要及时办理信息变更,避免补贴不能及时到账,要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巩固我县“一折通”这一得民心工程的改革成果。三要切实强化监督检查。要把惠农项目资金监督检查经常化、日常化,由县纪委牵头,县财政局、农工部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定期与不定期、全面检查与专项抽查等相结合,及时发现矛盾,化解问题。对惠农项目资金中出现的违纪违规问题要严肃查处,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财政支持再给力。客观来看,现在中省的所有项目政策,都需要县上配套,对于我县保工资、保运转的财政,时显捉襟见肘,心有余而力不足。面对现实困难,需要我们从保民生就是保稳定、保发展、保全局的高度,对民生事业高看一眼,厚待一层。一要千方百计增加财力。进一步加大向上级争取财政转移支付的争取力度,继续深入推进工业强县战略,不断拓宽非税收入领域,特别是全县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反对奢侈浪费,提倡勤俭节约,开源节流、增收节支,为以财促农、以工哺农奠定坚实的基础。二要倾注民生重点领域。随着近几年我县教育、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上学难、看病难基本得到解决,但是群众对教育、医疗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城区的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农民进城的重要吸引、由于我县医院条件有限,很多合疗群众要求转院等。要进一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医疗重点发展的观念,在财力资金上重点配套投入,全面提升我县教育、医疗体系建设质量和水平。三要正视困难形成合力。目前中省很多项目,只有兑付资金,没有配套运转保障经费,给实际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这次检查调研在我县新农合、新农保工作中比较突出,比如单靠县级财政预算的人头经费,远远不能满足新农合宣传筹资、培训指导、监督稽查和档案管理等费用开支,还需要不断建立完善合理的财政保障供给机制。同时各镇要加强对新农合、新农保工作的支持力度,没有资金帮扶,要在组织上、人力上来弥补。

(三)正视问题再探索。在这次检查调研中,发现反映出的一些问题,有些可以在县级层面解决,有些问题的根源在上级的制度设计,基层无力解决,比如城乡低保的差异、农业补贴项目多总量小难以发挥效益等,需要对应的相关部门把这些情况逐级向上反映,争取上级在政策出台中进一步调整完善。对于农民担保难、贷款难的问题,一方面要引导县内金融机构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调整服务观念,立足我县农业大县的县情实际,真正做到情系三农、扎根三农,与三农发展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另一方面,要积极调整农业生产内部结构,逐步从农户单家独户经营向家庭农场、产业大户、高效园区过渡,吸引工商资本、社会闲散资金向农业投入,不断拓宽农业融资渠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工会调研报告[页2]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工会,全文共 1077 字

+ 加入清单

工会调研报告

5.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优化成才的校内环境。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都是环境刺激的反应,改变环境就可以改变人。在现实生活中,最有说服力的往往不是说教,而是生活本身。为什么在爱国问题上中小学生做得最好,大学生次之,在职人员再次之?问题关键就在于教师、教材远比不上社会生活的说服力,教师、教材的教学效果远抵不过受教育者亲身遭遇的事实。所以稳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中段青年教师队伍的正确思路之一是营造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环境可以熏陶人、改变人、培养人,人际激励、尊重激励和成就激励等对知识分子来说则比金钱激励更有效。这是一种适合青年教师心理、行为特征而更有效的求实、求新、含蓄、潜移默化的教育,具体做法:

一是国家增加教育投入,切实提高教师待遇。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大众传媒也应在平时报道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为他们唱赞歌,这比要等到教师节那天才把镜头对准校园的做法奏效得多。同时在宣传优秀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时,要避免“马太效应”。如某学校某个青年教师在某方面比较突出,就无限夸大其业绩,各种荣誉都往他(她)身上堆砌。其结果是打击了其他教师的积极性,致使一些同龄同学科教师产生逆反心理,疏远“典型”,甚至觉得有他在,自己就没戏的消极想法。其次,要想方设法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起码要保证法律法规赋予教师的经济待遇。三要信任教师。如浙西某市公务员的信用证可低息贷款,而教师的信用证是没有用的。这是一种不信任人民教育工作者的典型体现。政府应相信育人者诚信。

二是改善青年教师教研、教科研和实验条件。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努力解决学科带头人和教育教学骨干在教研、教科研、实验室和设备等方面的需求存在的问题。在教育教学、教科研中要大胆使用青年教师,给他们定岗位、压担子,委以重任,提高业务素质,鼓励青年教师参与新课改,支持青年教师出专著,不拘一格选择、培养青年人才,创造有利于杰出人才涌现和成长的氛围。

三是有目的地安排青年教师参加高层次培训学习、教研、教科研活动,扩大他们的眼界。青年教师书读得多,实际见识少,通过外派学习、参观、交流等多种形式,可扩大他们的教育教学视野,跟踪课改前沿,把握学科教学发展方面,同时,也会使这些青年骨干教师真正从心底里觉得在学校里干有甜头、有干头、有奔头。

实践证明,采用那种考核“不予合格”、职评“不予晋升”、聘任“给予下岗”等手段来恐吓青年教师的做法是失败的。把教师这一适应性较差的职业推向社会的做法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它只会激起青年教师的愤慨。教育的成功只属于对教育事业有“心”的人。

共2页,当前第2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城市农民工就业和社保情况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2043 字

+ 加入清单

城市农民工就业社保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解我国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为党和政府制定有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今年8月,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的专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城市农民工工作和生活条件普遍较差。他们劳动强度大,生活开销大;文化程度低,社会保障低;工作环境差,生活条件差;文化娱乐少,技能培训少。尽管如此,但多数农民工仍认可目前生存的现状,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报告共分四篇,第一篇为《城市农民工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状况》,第二篇为《城市农民工生活与教育状况》,第三篇为《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评价和希望》,第四篇为《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范围、方式和内容

本次调查范围为:全国各级城市(含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和县级市)中固定岗位就业的农民工和灵活就业的农民工。

调查对象是:年龄在16-65周岁的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包括被企业(单位)招用的在固定岗位就业的农民工和在社区街道上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灵活就业的农民工。

调查采用面访方式,对在固定岗位上就业的农民工直接深入企业进行调查,对灵活就业的农民工采取街道社区拦截调查和入户调查方式。

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包括劳动就业、获取报酬、就业保障、住房、子女教育、劳动技能培训等情况。

(二)调查样本的抽取

1、在固定岗位上就业的农民工样本的抽取

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总体,分两阶段抽取城市农民工进行调查。即先在制造业等12个主要行业中抽取一定数量的企业(单位),然后从中选取一定数量农民工进行调查。在抽取农民工时按照该企业(单位)农民工从事的主要职业,适当考虑了农民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分布。

在抽取各省级农民工样本总量时,考虑到东部地区是农民工的主要输入地,因此江苏、浙江、广东省抽取的样本不少于1200个,其他东部省份抽取的样本不少于900个,中部省份不少于650个,西部省份不少于400个。

2、灵活就业的个体农民工样本的抽取

以城市(包括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和县级市)为总体从街道社区中选取灵活就业的农民工,适当考虑农民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分布。

4个直辖市各抽取200名农民工,15个副省级市各抽取30名农民工,各地级市和县级市分别抽取10名和5名农民工进行调查。

(三)调查的样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各类农民工29425人。

1、样本分布情况

按工作岗位分,固定岗位就业农民工23880人,流动就业农民工为5545人,分别占81.16%和18.84%。

按从事工作的行业分,在制造业,建筑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中工作的农民工分别占19.53%、15.12%和14.84%;在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中工作的农民工分别占13.88%、9.75%、8.22%和1.26%;其他农民工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采矿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金融业中工作。

按从事的职业分,主要为各类服务员、生产工人、技术工人、建筑工人、专业技术人员等,分别占17.49%、15.46%、13.22%、9.08%。和7.17%。

按东中西部划分,东部地区调查农民工13435人,中部地区调查农民工8980人,西部地区调查农民工7010人,分别占被调查的农民工数的45.66%、30.52%和23.82%。

2、农民工基本情况

在调查的29425名农民工中,男性农民工19027人,女性农民工10398人,分别占64.66%和35.34%。

从婚姻状况看,已婚的有18191人,未婚的有10743人,分别占被调查农民工数的61.82%和36.51%。

从年龄上看,16-25岁的农民工有8954人,25-35岁的农民工有10553人,35-45岁的农民工有7516人,45岁以上的农民工有2402人,分别占被调查的农民工数的30.43%、35.86%、25.54%和8.17%。

从文化程度上看,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农民工有756人,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有3750人,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有15312人,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有7848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有1759人,分别占被调查的农民工数的2.57%、12.74%、52.04%、26.67%和5.98%。

二、城市农民工劳动就业情况

(一)农民工的求职主要靠亲朋好友

许多农民工在外出务工经商前并没有联系好工作,进城后,一般经城里的亲戚、朋友或已在城里定居的老乡介绍找到工作。据调查,由定居本地的亲属、朋友介绍的占28.20%,由同样在外务工经商的同乡、亲友介绍的占25.99%,自荐到用工单位工作,占10.51%。另外,还有部分农民工是通过自主就业,招工广告,包工头、老板招募,劳务市场,招聘会,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找到工作,分别占7.94%、7.38%、5.15%、3.85%、2.46%和2.05%。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发展低碳经济问题研究调研报告[页8]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416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发展低碳经济问题研究调研报告

一是狠抓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认真落实湖北节能降耗三体系方案,突出抓好石油化工、钢铁、建材、电力、有色金属、机械汽车等重点耗能行业的节能降耗。强化年综合能耗5千吨标准煤以上重点企业节能管理。

二是加快节能降耗技术开发与推广运用。把技术创新作为推进工业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技术创新体系。对重点行业现有生产能力进行调整和改造,找准行业节能的关键点,用高新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生产工艺,提高现有生产能力的能源利用水平。

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深入推进全省循环经济发展,在搞好和总结第一批工业循环经济试点的基础上尽快启动第二批试点。逐步完善企业、产业园区和区域3个层面的循环链条,形成一批循环经济优秀示范企业、工业园区和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县(市、区)。

四是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大淘汰电力、钢铁、建材、电解铝、铁合金、平板玻璃、造纸等行业的落后产能,重点落实小造纸、小水泥、小煤矿、小炼焦等“十五小”和“新五小”专项治理工作,从源头上控制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五是形成有效的工业节能降耗激励约束机制。积极稳妥推进资源配置和价格改革,加大对黄磷、电石、铁合金、水泥等高耗能行业实施差别电价的力度。贯彻落实国家促进节能降耗的财税、金融、价格、准入等政策措施。

(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高新技术产业是低能耗、低污染、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的产业之一。科教优势是湖北最大的优势。发挥科技优势,关键要在推进产业化上下功夫。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研人员进入国民经济主战场,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移,努力把科技能量、科教优势转化为新的资源财富、产能和市场需求,把科教实力转化为经济实力。要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东湖、襄樊两个国家级高新区为主要载体,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和优势领域,加快实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

完善智力资本股权激励政策,激励科研人员走向市场,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加大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扶持力度,抓好科技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加快培育、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要切实用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生物和光电子信息产业专项扶持资金、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基金和创新投资引导基金,发挥财政科技投入资金的作用。

(三)发挥水力资源优势,合理开发水力发电

水电是清洁、可再生能源,具有明显的环保效益和建成后低成本的优势。湖北能源资源相对贫乏,缺煤、少油、乏气,但水能资源丰富。湖北山多、河多、湖多,充沛的水量、较大的河道落差,为湖北提供了宝贵的水能资源。全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3591万千瓦,可开发的500千瓦及以上水力发电装机容量2994万千瓦,仅次于川、滇、藏而居全国第4位。如全部开发,年发电量可达到1493.5亿千瓦时,相当于6000万吨标准煤。

各地要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讲求实效,把水电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在财税、金融等方面给予支持,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合理建设水电项目,促进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化方向发展。同时,加强对洁净煤发电技术与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高湖北电力行业环境保护水平,实现湖北电业的可持续发展。适应水火调节、负荷发展和跨省联网的需要,加强电网建设,提高供电可靠性。

共9页,当前第8页123456789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市上半年经济形势调查与思考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2316 字

+ 加入清单

上半年经济形势调查思考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民营富民”的发展战略,按照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牢牢把握全面发展靠经济、经济发展靠工业、工业发展靠民营靠招商、民营和招商靠环境这条主线,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社会稳定进步的良好势头。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上半年,我市经济在较高平台上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5.3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0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23.4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1.81亿元,分别增长5%、12.9%、10.9%。

——从生产领域看:农业总量增加、结构变化。上半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84.81亿元,增长5.2%。受粮食直补、粮价较高以及畜牧业发展对粮食需求逐年增加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今年我市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增加。据统计,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将达841万亩,比上年增加17万亩。全市养殖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上半年全市出栏生猪262.85万头,增长5.7%;家禽出笼4476万羽,增长4%;肉羊出栏98.65万只,增长12.4%;水产品产量13.62万吨,增长7.5%。五个百万亩工程进一步拓展,新增杨树14万亩,柑桔3万亩,淡水珍珠4.7万亩。龙头企业进一步壮大,全市新上投资上千万元的农产品加工项目近20个,目前全市年产值过500万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147家,农产品加工率达到45%以上。工业增长较快、势头减缓。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2.8亿元,增长15.9%,但增幅回落了11.1个百分点。按行业分析,轻工业快于重工业,轻工业增速达到18.4%,比重工业快11.4个百分点。按所有制分析,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发展加快,增速达到33%,上升16.1个百分点,比国有工业增速快17.6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增速下降19.6个百分点。按门类分析,采掘业生产步伐加快,增速达到42.1%,比制造业增速快23.9个百分点,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与去年同期持平。按隶属关系分析,中央属企业完成增加值49.1亿元,增长17.9%,实现了在高平台上的快速平稳增长。按企业规模分析,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9.4元,增长15.7%。

——从收入领域看:财税入库形势较好。上半年,国税入库44.79亿元,增长25.7%;地税入库8.32亿元,增长31.9%,增速提高6.7个百分点。全市累计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3.41亿元,增长9.2%,剔除农业税影响,增长23.2%,入库进度占全市预算的60.8%,从地域看,市本级、德山开发区、柳叶湖管理区的一般预算收入增幅达到了30%以上,其中市本级累计完成5.7亿元,增长40.6%,占全年预算62.55%。武陵区连续6个月增幅保持在20%以上。全市累计完成一般预算支出19亿元,增长18.5%。企业效益稳步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40.7亿元,增长20.4%(未剔除价格因素)。实现利税总额50亿元,增长12.6%。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69.7点,上升9.9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中的总资产贡献率、资产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5项指标在全省均排在前列。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市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13.31元,增长4.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580.27元,增长17.4%,仍保持了两位数增长速度。新增城镇就业3.0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新增农村劳务输出3.88万人,劳务收入成为农民收入重要来源。

——从需求领域看:投资需求支撑较强。上半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8.95亿元,增长20.2%,其中完成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1.56亿元,增长24.6%。今年安排的43个重点建设项目,年度投资52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24.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47%。常张高速(**段)、石门电厂二期、皂市水利枢纽工程、创元铝业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第二产业投资增势强劲,完成投资额18.19亿元,增长29.8%,增幅提高4.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占第二产业投资份额的95.4%,引进投资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04个,其中竣工项目19个。重庆国人啤酒已完成投资1.25亿元、石门电厂二期工程已完成投资4.21亿元、创元铝业已完成投资1.5亿元。从资金到位情况来看,投资项目资金到位比上年增长32%,达到48.1亿元,与投资增长基本保持同步。消费需求增长较快。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79亿元,增长12.6%,增幅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21.16亿元,增长15.9%,农村市场(县及县以下)实现零售额67.63亿元,增长11.6%。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推动餐饮业持续增长,全市实现餐饮业零售额11.39亿元,增长15.4%,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份额由去年的12.5%上升到12.8%。同时规模效应优势明显,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增速为17.8%,高出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个百分点。出口需求稳步提升。元至五月份,全市出口额为3764万美元,增长19.1%。一是区县市出口份额继续提升,所占比重由上月的72.6%提高到76%。二是加工贸易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市加工贸易出口1202万美元,增长95.1%,占同期出口总额的31.9%。三是与欧盟成员国贸易渐为活跃,对欧洲出口的97.1%集中在欧盟成员国。四是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较快,增长28.7%,高出整体增速9.6个百分点。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549 字

+ 加入清单

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基本县情

赤城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毗邻京、津。总面积5287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440个行政村,总人口2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万人。全县年均气温6.8℃,年均降水量404.9毫米,年均日照时数为2620.7小时。我县由于十年九旱,尤其是春夏旱比较严重,降雨少且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土壤大部分为褐土和棕壤土,土层深厚,疏松,所有这些土壤、气候特性都适宜马铃薯生产。

历年来全县主要以玉米、马铃薯、谷子等粮食作物为主,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仅次于玉米,位居全县第二。马铃薯一直是赤城县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并得到了稳步发展。

XX年全县马铃薯播种面积达到7.5万亩,占全县播种面积的10%,马铃薯种植涉及到全县各个乡镇,全县马铃薯年产量在11000-16000吨之间,其中外销量在8000吨以上。因此,可以说,马铃薯是赤城县的一大支柱产业,赤城县人民既靠它解决吃饭问题,又靠它解决花钱问题。

二、马铃薯生产情况与加工情况

XX年,我县马铃薯播种面积7.5万亩,占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达到19.8%,全县规模500亩以上的有3片,分别是:赤城县润泽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赤城县旭丰种植专业合作社、云州乡。

主要种植的品种有:早大白、荷兰薯7号等,种植面积最多的是早大白即大白花,该品种为极早熟品种,生育期60-65天,结薯集中,品质好,适应性较强,大中薯率(商品率)高达90%以上。一般亩产1500公斤,高产可达4000公斤以上。马铃薯已成为全县山区特别是山区农民菜兼粮、饲料的主要来源。

1、马铃薯加工情况

我县商品薯加工转化方面几乎是空白,加工企业寥寥无几,可以说几乎没有,大多是一些农村小作坊,时停时干,规模很小,设备简陋,只能用来加工一些少量的淀粉和土豆粉之类,加工能力十分有限。

2、存在问题

(1)生产方面

主要存在单产不高,群众的商品意识不强,没有针对市场需求生产专用薯,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经济收入的意识淡薄,耕作管理比较粗放,对病虫害的防治意识不高,还使很大一部分马铃薯在存贮期间腐烂变质,造成很大的损失。机械化应用程度低,极大地限制了规模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推广经费缺乏,群众的文化素质较低。

(2)开发利用方面

没有规模的加工企业,商品开发程度低, 加工转化能力明显不足。

(3)销售运输方面

全县无专门的、大型的批发市场作为中转,呈现出在县内小规模、小范围、短距离贩运方面势头强劲,而长途贩运、开发大中城市市场方面明显不足,没有真正开拓出自己的市场。

3、需要政府扶持

(1)对商品薯种植基地建设所需节水灌溉设施、大型农机具、机井配套设备进行补贴。

(2)给予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农资经营权,切实降低马铃薯生产成本;对已形成规模的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在资金、设备、设施上进行重点扶持,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对举办好的专业合作社,实行以奖带补的政策,促进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3)全力扶持马铃薯加工企业建设,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并在银行信贷方面给于优先支持。

三、马铃薯贮藏情况

1、现状

我县马铃薯储藏总量约为10000吨,其中农户土窖储藏总量为吨左右,其余的都是由企业储藏。储藏能力较大的企业不多,亚欣农贸有限公司是其中最大规模的,储藏能力为5000吨,其它还有些规模较小的储藏能力都在几百吨左右。

2、存在问题

储存能力大的企业少,建设标准不高,在储贮过程中由于温室湿度控制不好,导致烂窖率较高(10-15%),造成很大损失,特别是对种薯影响更大,造成出苗率低、产量下降、品质下降。

3、下一步工作目标

加大对马铃薯储藏企业的扶持,提高储窖建设标准,降低马铃薯在储藏过程中的腐烂程度,较少损失。

4、需要政府扶持

实行种薯和商品薯储窖补贴政策,补贴金额为标准造价的30%~50%。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调研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煤矿,生产,全文共 2399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煤矿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我县是一个产煤大县,全县现有煤矿60个,其中年生产能力3万吨以上的20个,常年产量在120万吨左右,上缴税费近1000万元,煤矿行业安排就业人员近8000人,煤炭行业对全县的经济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县煤矿开采条件差,难度大、成本高,煤炭安全生产压力大。从XX年以来,我县共发生煤矿安全事故25起,死亡31人,百万吨死亡率达8.86%,直接经济损失138.45万元。特别是XX年发生煤矿生产安全事故12起,死亡17人,百万吨死亡率达14.16%,百万吨死亡率超过了全国、全省、全市的平均水平,给全县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本文通过分析我县煤矿近三年来安全生产发生的事故,找出了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XX年—XX年全县煤矿事故情况

XX年至XX年全县共发生各类煤矿生产安全事故25起,死亡31人,百万吨死亡率达8.86%,直接经济损失138.45万元。

二、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事故类别分析,3年中共发生顶板事故23起,死亡了24人,分别占3年事故总数的 92%和77.4%;其中瓦斯事故是自1994年我县官沟煤矿发生瓦斯爆炸,10年后又一起重大的瓦斯爆炸。顶板事故突出,瓦斯事故再次发生,说明全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没有抓到位,预防顶板事故和瓦斯事故的措施没有到位。

2、从事故的性质分析,3年25起事故均是责任事故,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企业人员“三违”造成的,说明我县煤矿行业从业人员安全教育滞后,安全素质普遍较低,自我防护意识较差,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不强。

3、从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顶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客观上由于全县煤矿基础条件差,井巷布局不合理,安全投入不够。主观上是由于工人在工作中支护不到位、或者是支护不及时造成的;有的是处理危岩时,措施、方法不合理造成的;有的是支护材料不合要求造成的。在瓦斯事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瓦检员配备不足,责任心不强,检查不及时,没有及时跟班作业,井下电器有失爆现象;煤矿树枝状开采还未根本杜绝,通风状况还不是非常良好,瓦斯很容易产生突然集聚,造成瓦斯事故的发生。从分析来看,事故归根到底均是由于直接操作者不按照煤矿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或者是企业没有制定切合实际的、详细的、科学的操作规程,致使从业人员有章不循或无章不循,企业的管理人员又严重不负责,加之本身基础条件差,致使事故多发。

4、从事故发生的时间分析,25起事故当中,在上午10:30(含10:30)以前发生的仅有3起,而10:30以后发生的占22起,也就是说在企业现场管理人员要下班、或者已经下班、或者现场管理人员没有跟班作业致使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说明了企业的现场管理责任不落实,监督不到位,工人乘机违章操作。这也是我们总结、分析事故以前所忽视的。

5、从事故发生的年度分析, 3年中以XX年发生的事故最多,也就是在煤矿行业效益明显、抢生产、争利益的时候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说明了企业老板仍然存在着重生产、轻安全的老问题。

三、对策措施

1、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认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基本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克服厌战、麻痹、侥幸心理,从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从全面贯彻落实县的党的十一次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现实紧迫性,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全力推进。特别是各煤矿企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安全生产的投入、教育培训、现场管理等各个方面入手,努力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真正做到生产安全,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2、坚决贯彻国家安监局5号令,努力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国家安监局5号令对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做了明确的规定。我县煤矿由于大多开采的是极薄的煤层,井巷布局多数不合理,提升运输、开采、通风设备设施较为落后,虽通过去年停产整顿,但企业改变不大。为此,县煤炭、安监部门和产煤乡镇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监督管理,促进煤矿企业按照国家安监局5号令要求,进一步加大投入,全面改善企业的软、硬件设施,特别是在提升运输、通风、排水设备设施等方面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同时要坚决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对不符合条件的要坚决关停,从而努力改变企业安全生产的条件。

3、狠抓安全培训,努力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当前从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表现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安全知识溃乏,在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失误较多,不能够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的、科学的安排部署,而从业人员自身素质较低,自我防护意识较差,“三违”现象严重,为此做好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县煤矿行业主管部门和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要依法强化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强化对《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生产规程的宣传教育,使取得资格和实际管理水平形成统一,真正提高煤矿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二是煤矿企业自身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特别是要针对各自煤矿的实际情况按照操作规程逐条逐款培训到位,真正使工人既熟悉井下开拓布局情况,又真正能够做到遵章守纪,不违规操作,确保生产安全。从而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公司两学一做专题调研报告样本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企业,全文共 1856 字

+ 加入清单

公司两学一做专题调研报告样本

今年以来,中铝股份连城分公司紧紧围绕精准管理,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制度创新,制定修改完善党建制度;方法创新,开出党建工作100个不到位的负面清单,开设“面对面谈党建”支部书记论坛;载体创新,开展领导班子成员月度述职,突出问题导向、精准精确发力、充分打好组合拳,将压力层层传导,切实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今年的党建工作不同以往,针对性更强、纪律性更强、要求更为严格,可用“精”、“准”二字概括,是我担任支部书记十几年来压力和责任最大的一年。”连城分公司熔铸厂党总支书记如是说。今年是中铝公司的精准管理年,也是连城分公司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为统领、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创新基础党建工作为抓手,突出问题导向、精准精确发力、充分打好组合拳,将压力层层传导,切实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上台阶的一年。

突出问题导向,落实整改

今年3月,在该公司基层党组织建设检查中,加入了调研的元素,增加了检查的严肃性和标准的统一性。该公司党群(纪检)工作部主任司瑞良说:“这次检查调研通过‘听、查、问、看’立体交叉的模式,不分小组,不定时间,统一标准、统一步调,从严从细,本着发现问题、总结亮点的原则严格进行。”通过近半个月的检查调研,汇总梳理出“基层党建工作100个不到位”的负面清单,要求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对号入座,主动认领,整改落实,真正建立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全面覆盖无死角”的党建管理体系,为新时期搞好党建工作在实践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围绕科学规范,狠抓制度创新

“刚性管用的制度是党建工作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有力保证。”该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宋昇强调。该公司在突出党建主体责任、加强工作指导督查、加强党建工作考核、严格实行问责追究、强化舆论宣传引导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把基层党支部建设列入各级党组织和书记党建工作考核、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对《“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等38项党建工作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并针对早调会、政工例会等会议中部分问题反复提出,反复整改,针对“推一推、动一动,不推不动”的执行力不强问题,制定了《中国铝业连城分公司督察工作实施细则》,用纪检督察的形式提升执行力,层层传导党建工作压力,倒逼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

围绕突出问题,狠抓方法创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该公司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提出了具有连铝特色的“两大”基本工作法,解决基层党建责任意识淡薄、力量薄弱等基层党建工作的“老大难”问题,畅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开出负面清单,坚持问题倒逼是2017年该公司扎实推进党建基础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全面排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以责任担当、实干精神解决问题,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针对排查梳理出的“100个不到位”,对号入座,有的放矢,精准发力,逐层整改。

每月定期举办党委书记与党支部书记“面对面谈党建”活动是该公司2017年做好党建基础工作的又一法宝。该公司党委书记朱永松强调:“开设支部书记论坛主要是给各基层党组织书记提供一个发散思维、畅谈党建工作的平台,发现更多更好的党建工作思路和想法,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寻找解决的途径,并逐步形成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赶超的氛围。”

围绕精准发力,狠抓载体创新

载体创新是推动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原动力。该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蒲铭说:“亮点和特色是确保2017年党建工作抓出成效,抓出精品的重要举措。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紧抓不放,一是开展下级党组织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党建工作,建立各二级单位党组织向分公司党委报告党建工作制度;二是逐层逐级开展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工作,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选拔任用干部、年度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三是按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要求,按年度考核评议,对各党支部进行排序,对软弱涣散党支部,重点进行整顿提升,管理人员年终实行考核评议,连续排名倒数的实行末位淘汰或调整;四是党委班子率先垂范,开展月度述职,为全体干部和职工落实精准管理,提高执行力做出表率。”

在4月份政工例会上,党委书记朱永松用“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转变工作作风,带头转变思想观念,带头提高工作执行力,带头树立精准管理理念。抓执行力就要‘定人、定时、定责’, 要大胆开拓,勇于创新,营造‘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工作氛围。”这些简单、实在、真诚、交心的讲话,让每一位支部书记由衷感受到了一种责任、一种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基层检察部门书记员现状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书记员,全文共 1432 字

+ 加入清单

基层检察部门书记员现状调研报告

司法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要求各项制度也随之日臻完善。为推动这一进程,最高人民检察院于1999年制定和下发了《检察改革三年实施意见》,其中将书记员分类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改革措施加以明确。目前,在各级检察机关中,书记员在检察业务实践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但面对种种现实,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书记员的管理模式仍存在着诸多弊端,难以适应司法改革现状,亟待变革。本文仅从作者的观点出发作一些粗浅的探讨,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一、 基层检察院书记员的现状分析

相对于法官、检察官而言,作为同样从事法律实务的书记员却很少被人冠以职业的称谓。在大多人的眼中,书记员只是一个阶段,而非一种职业。在这里,书记员职业化的属性遭到了广泛地漠视。不仅如此,对于在各级检察机关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书记员群体,至今仍未有一套相应的管理办法出台。而关于检察机关书记员工作的法律规定也相当匮乏,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组织法》第27条第一款中有所提及:“各级人民检察院设书记员若干人;书记员办理案件的记录工作和有关事项。”

针对这一状况,目前大多数检察机关的书记员管理模式均是参照检察官的标准加以规范和执行的。它们的做法基本相同:首先,对书记员实行分散管理,将其放置于批捕、起诉、反贪、渎侦、控申、民行等各业务部门乃至综合部门,并由各部门的负责人管理书记员日常工作和事务;其次,将书记员作为助理检察员、检察员的后备人才库,将其晋升方向明确地指向检察官序列,书记员岗位只不过是进入检察官队伍的一个过渡性的阶段,从而从某种程度上暗示了书记员工作的暂时性;再次,检察机关书记员没有自己独立的职务序列,并且书记员职务实行“一刀切”,其队伍内部也没有再划分等级。

而现实中,检察机关书记员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案件材料的保管、装订和归档工作,制作并处理各类公文以及在检察员的指导下参与案件的调查取证并对各类证据进行分类保管等。这显然与检察官的工作性质、内容有着明显的区别,这就需要我们尽快地总结出一套适合书记员群体的管理体制,将这群体的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而妄想生搬硬套检察官的管理、运作体制便可一劳永逸的态度,也势必会遭遇种种尴尬,凸现一些问题。

二、 目前书记员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应当承认,原有的检察机关书记员管理、运行体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也对检察工作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但随着检察工作改革的日益深入,原来旧的模式已不能适应如今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面对。

首先,检察官与书记员权责不清、人员布局不合理,影响办案的质量和效率。

随着近几年案件数量的不断上升,各基层检察院办案人员承办案件的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加,工作压力进一步加大。在原来人员配置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检察官与书记员严格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进行工作则变得愈发困难,角色的错位也就在所难免。有些检察官便不得已要承担部分原本属于书记员工作范畴的事务,从而造成人力资源的相对浪费。而同时,一些书记员也不得不勉强应付某些自身难以胜任的检察官的工作。这样一来,原本存在于检察官与书记员之间明确的工作划分便朦胧起来,同时两者之间的权责归属也愈发模糊,所以出现了有些起诉部门的检察官只是阅阅卷就出庭,其他一切工作均由书记员代为完成的怪现象也就不足为奇。如此,办理案件的质量和工作的效率就很难得到保证,而且案件一旦出了纰漏,也很难归责。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人民法院干部体制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部长,全文共 1350 字

+ 加入清单

人民法院干部体制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深化工作改革,促进法院干部队伍建设,我院就干部体制分4个专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了解,现将调查情况汇总如下:

一、法院人员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改革措施和建议

法院人员分类管理是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的一个关键举措,是实现法官精英化的有效途径,但在现实中存在以下问题:

1、法院后勤部门对分类管理存在一定的忧虑心理,因为毕竟很多后勤部门的人员具备法官职务,只是由于工作需要而从事后勤工作,分类管理后不同人员心态不平衡,法官在综合部门不办案件有意见,办案法官任务重、风险大、待遇不高也有意见,法官助理、书记员工作积极性难调动;

2、基层法院案件比较多,息诉止争,化解矛盾是其中心任务,很多案件,均是烦琐的事实调查,有的并不涉及高深的法律知识,目前法院审判人员都比较紧缺,分类管理后,只有少数的人能被任命法官,这少数的法官能否承担如此大量的案件?法官助理的积极性如何调动?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第29条“试行法官助理制度。法官助理是从事审判业务的辅助人员。”由于法官助理的工作非常笼统,不好量化,最终又回到以前的审判模式:法官审理案件和拟写法律文书,书记员担任法庭记录和装订卷宗等,法官助理无所适从;如果让法官助理拟写法律文书,又因法官助理没有参加庭审,必然要通读卷宗,将会出现重复劳动;即使法官助理在法官授意下拟写法律文书,还存在一个责任心问题,因为案件质量的好坏和法律文书的优劣都由法官来承担后果,调动不了法官助理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对法官助理进行考核。又由于法官助理的心理调适有个过程,相当长时间内不能投入工作,以往与法官一样开庭审理案件,如今被剥夺了审判权,仅从事一些与审判业务相关的辅助工作,心理不平衡,工作带有情绪,不愿配合法官工作;而法官碍于情面,许多本应由法官助理做的工作现在都落在法官和书记员身上,法官助理形同虚设,法官压力大。

4、由于法院参照公务员管理,使法官管理也带有行政化色彩,从法官等级就可以看出,行政级别一定程度影响着法官等级的高低,这造成法官的晋升与其法律水平不挂钩,是由其年限、职务、职级决定的。

我们认为法院人员的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我国长期落后的法制现状造成的。任何一项改革无不受到本土法治资源的制约和影响,无不带有经济、历史、文化、意识的印记。而一项改革必定要以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由于我国长期形成的干部能上不能下的现象,使分类管理可能造成当不上法官的人很难有工作积极性。

对于分类管理,我们建议:

1、合理确定法官员额,制定具有可操作性比较详实的法官选拔条件,不以原来的行政职务、法官等级为依据,使选拔出来的法官确实具有比较高的素质,使人心服口服;

2、核定法官员额应允许司法行政处、办公室、政治部(政工科)、研究室等部及门具有审判员或助理审判员职称的干警参与竞争。因为这些部门的干警思想人品、法学功底、审判业务俱佳者并不罕见,由于轮岗交流、组织安排等诸多原因而未在审判业务庭工作。推行法官职业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吸引社会的精英从事法官职业,那么让这些法院的精英有机会从事审判工作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3、建立合理的法官助理向法官选升的制度,使法官助理明确努力方向,充分调动他们的上进心;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少数民族区域医疗卫生现状及应采取的对策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卫生,全文共 3075 字

+ 加入清单

少数民族区域医疗卫生现状及应采取对策

大兴安岭地区鄂伦春族医疗卫生现状及应采取的对策    根据年初的工作安排,九月份,我局组织人员针对鄂伦春族医疗卫生现状开展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 大兴安岭地区鄂伦春族人口1044人,主要聚居在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族乡和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族乡,还有一些鄂伦春族人口居住在其它县区。两个民族乡分别设有乡卫生院,卫生院担负着全乡的医疗救治、卫生预防保健、地方病防治、传染病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爱国卫生运动和结核病防治等项工作。 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族乡卫生院占地370平方米,设有门诊住院部、药局、手术室、x光室、处置室、母婴室。全院职工14人,其中医护人员11人。各诊疗科室设备较为齐全,能开展一些常见的手术,基本上能满足各族群众的就医需要。 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族乡卫生院(塔河县第二医院)占地4084平方米,门诊楼1600平方米,结核病房680平方米。为改善民族乡医疗卫生工作环境,XX年,省民委、大兴安岭行署共拨付资金280万元,建成了1600平方米的门诊楼。卫生院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物理诊断室,手术室等16个科室,全院职工59名,其中,医护人员50人。几年来,地、县投入资金购买了必备的医疗设备,与此同时,日本也无偿捐助了医疗器械,从而,极大地改善了卫生院的医疗硬件建设,为更好地服务于各族群众提供了条件。 二、民族卫生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几年来,地、县两级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卫生工作,卫生工作主管部门加大了对两个民族乡卫生工作的管理力度。民族宗教工作部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帮助改善了民族乡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全体医护人员努力钻研业务,提高了医疗水平。目前,民族卫生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区民族卫生事业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是,卫生院的硬件建设得到加强。XX年,行署为两个鄂伦春族乡投入260万元,兴建了卫生院门诊楼;投入70 万元,购置了医疗设备。近年来,通过各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十八站鄂伦春族乡卫生院购置了双床程控500max光机、 b超、脑地形图仪、美国进口心电监护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等,日本无偿捐助的价值60万元的医疗器械。医疗设备的更新,从而提高了初诊准确率,改善了卫生院医疗条件。 二是,加强培训,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水平。为了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每年卫生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医护人员分批进行培训,每年选派1—2名业务骨干到省、地医疗机构进修学习,选派3—5名医护人员到县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每年都邀请地区、县级医疗机构专家到卫生院教学或现场指导,县政府还选调县医院的优秀医生到乡卫生院任职。通过多种有效方式的培训工作,卫生院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是,鄂伦春族乡妇幼保健工作初见成效。鄂伦春族乡学龄前儿童全部接种了乙肝疫苗,接种率100%;产妇100%住院分娩,产妇死亡率为0,新生儿死亡率为0。 四是,鄂伦春族医药费采取全额报销政策。根据省政府关于鄂伦春族农民享受全额核销医药费的政策,我区鄂伦春族医药费由县政府拨款,采取实报实销的政策。据统计,从1993年——XX年,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族乡享受该待遇人数为242人,县政府从1993年——XX年,每年拨付5.5万元,共计55万元,从XX年起,医药费拨款提高到15.5万元,从1993年-XX年,呼玛县政府共拨付了鄂伦春族医药费70.5万元。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族乡享受该待遇人数为521人,县政府从1993——1997年共拨付医药费196万元,从1998年起每年拨付34万元,共拨付医药费400余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建议 1、相当一部分鄂伦春族农民因疾病导致贫困 ①由于鄂伦春族原来以游猎为主的生活方式和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结核病的患病率非常高,一些患者丧失了劳动能力或是一人得病传染全家。结核病严重影响鄂伦春族群众的健康和生命,致使生活十分贫困。XX年,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族乡鄂伦春族村81户农户,鄂伦春族农民人均收入 1258 元,有74户年收入在1300元以下,90%处于温饱线或温饱线以下。XX年,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族乡鄂伦春族村177户农户,鄂伦春族农民人均收入1210  元,有152户年收入在1300元以下,86%处于温饱线或温饱线以下。 ②因高额药费导致返贫。由于药品价格上涨,导致鄂伦春族患者医药费支付费用大,一些鄂伦春族患者因支付高额的医药费而返贫。XX年,十八站鄂伦春族村孟秀云患脑积水脊髓空洞,共花去医药费3.7万元;梁祺秀患白血病,共花去医药费13万元;李雷患肝肾综合症,共花去医药费10万元。目前,他们因为花去高额医药费,生活已经相当贫困。 我们建议:对这些因病返贫的困难户,政府应采取特殊政策,无偿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政府及有关部门可根据实际条件,在给予他们经济救济的同时,根据康复程,度帮助安排其从事一些轻体力的劳动,从而帮助他们摆脱疾病的痛苦,早日脱贫。 2、卫生院硬件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目前,两乡卫生院医疗设备老化陈旧,已不能满足各族群众的就医需要。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族乡卫生院设有600平方米的病房,病房低矮潮湿,并且病房属于危房影响病人康复。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族乡卫生院没有设立结核病专科病房。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一要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帮助两乡卫生院购置必备的医疗设备,如购买血磁疗机、细胞计数仪、尿分析仪等设备;二要省、地、县尽快下拨专项资金,为十八站鄂伦春族乡卫生院和白银纳鄂伦春族乡卫生院新建结核病房,从而改善患者的就医条件。 3、一些医护人员技术水平较低,缺少专项人才。 现在,两乡卫生院只能对一些普通的患者进行救治,对一些疑难、危重的患者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导致一些危重患者丧失了有效治疗时机。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分批选派骨干医护人员到外地医疗机构进修学习,并且邀请著名医师到民族乡开展实地培训和为鄂伦春族群众治疗疾病。卫生院可采取与较先进的大医院建立友好医院的方式,取得他们医疗技术支持、人员培训和接受捐赠医疗设备等方面的帮助,尽快提高乡卫生院的医疗水平。 4、鄂伦春族医药费拖欠问题 为了更好地为鄂伦春族患者服务,改善以往鄂伦春族药费管理混乱的状况,塔河县第二人

民医院(乡卫生院)制定了《塔河县第二人民医院关于鄂伦春族医药费计划使用的报告(试行草案)》,对鄂伦春族医药费使用做出了详细的计划,并且成立了鄂伦春族医药费监管组织,该组织由县卫生局、乡政府有关人员组成,制定了每人每年核销医药费的额度,并设有大病医药费统筹管理方案,对转院、住院的鄂伦春族患者制定了核销细则,从而更合理有效地使用鄂伦春族医疗经费。呼玛县从1993年—XX年,实际发生药费105.6万元,拖欠鄂伦春族医疗费35.5万元;塔河县从1993年—XX年,实际发生医药费428万余元,仍拖欠鄂伦春族医疗费39.76万元。目前,我区共拖欠鄂伦春族医药费75.26万元。由于拖欠医药费数额较大,两县财力无力支付。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可否由省政府一次性解决拖欠医药费,或是由省、地、县三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核销这部分拖欠医药费。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相信,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和帮助下,积极贯彻落实民族政策和法规,努力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好务,在我们的努力工作下,鄂伦春族卫生事业一定能得到更快的发展。     大兴安岭地区行署民族宗教局 郭红 二0 0四年十一月十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关于建筑安全生产情况的调研思考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建筑,生产,全文共 1479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建筑安全生产情况调研思考

元旦、春节即将来临,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及时解决好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局专门组织了一次针对园区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大检查,通过对工程安全的检查,走访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勘察等各责任主体,认真排查问题,牢筑安全防线。

我市是扬州地区开发区兴办时间较早、发展较快、规模较大的县市之一,各镇还举办了许多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工业园区、外商投资区。如今,我市各类园区建设已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建设规模逐年大幅增长,其增长幅度已大大超过全扬州市平均水平,成为扬州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利用外资的重要基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的示范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随着各类园区的快速发展,其建筑施工队伍、建设监理单位、建筑管理部门等均很难跟上发展的要求,加之各类园区的管理部门的精、少、独立等特点,综合造成了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跟不上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园区建筑安全事故多发,安全生产形势较为严峻,也较为突出。

一、主要问题分析

1、当地政府安全管理不到位,监管责任不落实

由于政府机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建设项目,行业安全管理职责不明,行政监管主体缺失,建筑施工安全处于失控状态,存在管理盲区;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主体责任尚未完全落实;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安全综合监管职责不明确,也缺乏有效手段,其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的难度大;施工企业违法违规分包、转包,建设项目未经施工许可开工建设,施工人员未经安全培训上岗作业等现象屡见不鲜。

2、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基础管理薄弱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涉及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勘察等各责任主体。从历次园区安全检查,特别是建筑事故暴露出的问题看,有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流于形式,责任制未落到实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不到位,安全设施和劳动安全防护不到位。不少总承包企业对分包企业资质,特别是安全生产条件审核把关不严,违规分包现象严重;不少监理公司的项目监理人员不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有的设计单位对安全标准和规范重视不够,造成工程存在安全设计的缺陷等。

3、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滞后,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不高

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民工大量涌向园区建筑市场,进入“门槛”低的建筑业。不少农民工未经培训教育就上岗作业,有的虽然进行了培训,但培训往往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难以满足施工安全的需要,这也是造成建筑事故多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4、法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执法监督乏力

一是目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安全生产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相适应的建筑安全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有待进一步完善。如1997年颁布的《建筑法》,对于建筑领域调整的范围和对象,特别是有关建设管理和责任主体各方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许可、职责定位、行政处罚等方面的规定不明确或缺失,有的内容与有关法律法规不一致;二是有的建筑安全技术标准及规范已明显落后,特别是由于缺乏有强制性、可操作性的保障建筑施工安全投入明确的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的规定等,造成企业在市场不规范竞争的低价中标中缺乏安全投入保证,产生大量事故隐患;三是执法监督不力,对逾期未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或整改不合格的园区建筑施工企业还未制定明确、有效的处罚规定和办法,行政执法和动态监管工作不够严格。此外,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和发生事故的企业和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不够等。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