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法语导游词苏州园林通用四篇 江苏导游词(20篇)

浏览

5139

范文

638

2024年江苏蠡园的导游词_江苏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837 字

+ 加入清单

2019年5篇江苏蠡园的导游词

蠡园位于无锡市风光秀美的蠡湖之滨,是国家重点名胜区“太湖”的主要景点之一。它占地123亩,其中水域面积约五分之二,以水景见长。蠡湖,原名漆湖、五里湖,相传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偕美人西施泛舟于此,湖因人而得名,园因湖而得名。民国初年,青祁村人虞循真在湖畔建青祁八景,号称“山明水秀之区”。1920xx年至1936年,同村人王禹卿父子在虞的帮助下,利用原有基础,建蠡园;1930年王的亲戚陈梅芳在其西侧再建“渔庄”,又名“赛蠡园”。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xx年5篇江苏蠡园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20xx年5篇江苏蠡园的导游词(一)

无锡蠡园位于无锡市西南2.5公里蠡湖西岸的青祈村,因蠡湖而得名。相传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帮助越王灭吴之后,携佳人西施于此泛舟,后人为了纪念范蠡,便以其名命名此湖。

公元1920xx年,无锡的王禹卿在青祈八景的基础之上,兴建了蠡园。蠡园面积5.2公顷,其中水面2.2公顷。游人游览蠡园可分三个部分。即:其中部的假山区,西部的湖滨长堤及四季亭,东部的长廊、湖心亭及层波叠影区。四季亭区是蠡园的主体景区。此亭建于1954年,取自春夏秋冬之意,分别题有溢红、滴翠、醉黄、吟白春亭种植春梅,夏亭种植夹桃竹、秋亭种植桂花、冬亭种植腊梅,四季鲜花不断,馨香远及。

穿过四季亭,便是园子西侧的柳堤,其西南角上有一依湖而建的六角小亭,名唤望湖亭,游人于亭边可一览蠡湖以及石塘诸峰。望湖亭的屋内有十二根楞木,上面精雕了60只色彩斑斓的凤凰,每只凤凰均由一条龙率领,龙凤呈祥,栩栩如生。四季亭北部便是著名的"千步长廊",逶迤曲折,廊长约有300米。其廊壁的漏窗由瓦片砌成,89个花窗之上,图案各不相同,极负江南园林的神韵。宋代的文学家-苏轼、米南宫、明代的书法家-王阳明均在此留有法帖石刻,以供游人欣赏。

蠡园是蠡湖景区中风景最盛的地方,游人游览湖景,无不在此驻足赏景,长长的柳堤,临水的长廊,细巧的小桥,绚丽的轩亭,好一幅"层波叠影,雪浪烟绿"的图画!

20xx年5篇江苏蠡园的导游词(二)

蠡湖,原名五里湖,是太湖东北处的一个内湖,伸入蠡湖的蠡园是无锡的老牌公园,具有江南园林风格,以水景见长,细细窄窄的长提、小桥、长廊架于水上,到了3、4月份桃花盛开,6-9月荷花盛开,宛如一座水上花园。

民国初年,在蠡湖畔建青祁八景,1920xx年-1936年在原有基础上建蠡园,后几经扩建。相传春秋时范蠡、西施退隐太湖,即在这里泛舟,园内的建筑多以范蠡、西施为主题,来这一看爱情,二看精致。

进蠡园大门往左是假山群,先不去假山那玩,一圈逛出来时再去。走百花山房方向,向南到四季亭。四季亭指的是一方水塘的四条边上各有一个亭子,春亭旁种梅花,夏亭旁种夹竹桃,秋亭旁栽桂花,冬亭旁种腊梅。四季亭北边有块大草坪,在草坪上坐坐,和三四好友聊天,或者来顿野餐,十分惬意。四季亭西边是舢板码头,可在湖上划船,脚踏船参考价25元/40分钟,手划船参考价20元/40分钟。

继续向南走,到蠡湖上的长堤“南堤春晓”。这里是春天赏花最好的地方,堤上一排垂柳,柳枝随风摇摆,柳树间夹种着很多桃树,桃花品种很多,一棵桃树上还会开出不同颜色的桃花。还有梨花、樱花,吹落的花瓣铺在湖面上,好似一副花团锦簇的锡绣。南堤春晓的西南角有望湖亭“月波平眺”,在那有游船码头,可坐游船去西施庄。

西施庄是蠡湖南边人工堆砌出来的小岛,沿着水边的石板路绕岛一周,沿路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多以范蠡、西施命名的景点。在陶朱公馆中图文介绍范蠡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退隐后经商的一生,商圣堂里有个超级大的算盘很好玩,算珠要用两只手用力拉才掰得动。西施园里布置着西施的绣坊、闺房、书斋,陈列着锡绣展品。岛上还有春秋戏台等景点。岛不大,绕岛游览一圈大约需30分钟-1小时。

坐船回到南堤春晓,往东北方向走,到千步长廊。这是蠡园的老建筑物,跨在蠡湖上,一侧是墙,另一侧临水,墙上80个镂空花窗图案各异,十分精美。千步长廊东边尽头有湖心亭“晴红烟绿”,与亭隔水相望的凝春塔红砖青瓦,小巧而色彩对比强烈,是蠡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在蠡园的东部区域,可以比较近地看见东边蠡湖公园的摩天轮,以蠡园为前景,摩天轮为背景,拍出的照片很文艺。

接着往西北走,到还是属于东部区域的春秋阁。楼阁有三层,是蠡园的高建筑,楼上设茶座,可一边喝茶,一边远眺蠡湖秀色。最后回到假山群,一大片太湖石堆叠而成各种奇峰,都以“云”字命名,如云窝、云脚、穿云等,其中归云峰是最高的,高12米。进入假山群,犹如进入迷宫,还可以爬到假山上玩。

蠡园与西边的鼋头渚离得较近,不少游客会把鼋头渚与蠡园安排在一天游览。

20xx年5篇江苏蠡园的导游词(三)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您来蠡园游览,我是导游员小萌。今天有幸陪同大家游览蠡园,共度美好时光,我感到十分荣幸。

我们现在将去游览的景点是蠡园。蠡园距无锡市区10公里,位于前湖北岸的青祁村,是一处以“堆造假山、巧借真水”而闻名的江南水乡园林.

蠡园简史:得名由来—创建历史—景区分布

蠡园因蠡湖而得名,蠡湖原名“五里湖”,是太湖东北岸的一个内湖,湖面9.5平方公里。相传20xx多年前,越国大夫范合助越王灭亡吴国后,功成名就,携西施隐居于此。后人把范蠡、西施当年泛舟的五里湖叫做“蠡湖”,蠡园也因此而得名。

蠡园的建设,最早是在民国初年,当时的青祁村人虞循真在蠡湖岸边种植了柳树、菱藕,然后筑堤围坎,建造茅亭,形成了“梅埠香雪”、“南堤春晓”、“曲渊观鱼”等“青祁八景”,并设立“山明水秀之区”牌额以示游人,从而奠定了蠡园风景开发的基础。

1920xx年,又一位青祁村人王禹卿,在上海经营面粉生意致富后,回到乡里,在“青祁八景”的基础上辟地30亩,凿池引水,叠石为峰,历时三年建成蠡园。1930年,台园的另一位建造者陈梅芳在蠡园旁建造了另一个园林,据范蠡在此与乡亲们一起养鱼的传闻,取名“渔庄”,并声称要胜过蠡园,因名“赛蠡园”。1936年,王禹卿的儿子王亢元,又分别营建了湖心亭、凝春塔等建筑。解放后,1952年无锡市政府经全面整修,在台园与渔庄之间,建筑了一条千步长廊,从而将两国连成一体,统称“蠡园”。1978年又在长廊之东拓建新园,形成了如今的规模。

台园现占地123亩,其中水面占40%以上,全园分为四个景区:东部有百花山房、月波平眺、南堤春晓和四季亭;西部有千步长廊、湖心亭、凝春塔;中部有假山群、莲防;新辟的有春秋阁等名胜景观。

蠡园大门—百花山房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蠡园大门,这是由原渔庄大门改建而成的。进门是90平方米的敞厅,右侧墙上刻有蠡园风景图。向前过暗廊、月洞门,穿过假山屏障,只见右边堆砌着湖石、假山,这就是著名的百花山房。它建于1934年,外观为落地长窗,配以各种花纹雕刻。厅里陈设古式家具,房后种植芭蕉、棕榈。百花山房回廊中的墙上装饰着彩绘壁画,它以西施故事为线索,形象地展现了西施~生的主要经历。西施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浙江诸暨人。在吴越争战中,越国谋臣范合帮助越王勾践设“美人计”,将西施献给吴王夫差,从而使夫差沉迷酒色,最终亡国。

由回廊向前,二层楼建筑是“濯锦楼”。

假山群—莲舫—洗耳泉—桂林天香

假山石阵是台园景区的主要特征。1930年陈梅芳建渔庄时,用太湖石堆砌假山群,由浙江东阳人蒋字元设计建造。来到假山群,只觉峰回路转,曲折盘旋,置身其中,如入迷宫。假山群的建造丰富了园林内容,增加了山林野趣,又分隔了景区空间。这些假山都以“云”字题名,有云窝、云脚、穿云、朵云、盘云、归云、留云等。假山最高处是“归云洞”,高12米。在此可以眺望全园景色。我们到此,是否有一种“身在此山中,不知云深处”的感觉呢!假山虽小,却风景独特。在假山群旁,还配置着小亭、池塘、小溪、曲桥、石笋,并且种植了各种名贵花木,大有会稽兰亭之风光。

假山群中最大的建筑是“莲航”。它建于1930年,三面临池,一侧和驳岸相连,分成三个舱:前舱是落地长窗,中舱装饰着矮墙花窗,尾舱隔有粉墙栏杆。航是园林湖泊中建造的一种船形建筑,主要供人在游览时驻足停留,观赏水景。江南园林造园多以水为中心,蠡园又建在太湖边,因此陈梅芳在假山群中造了这座莲航,使游人不在水中划船,却如同置身舟中的感觉,充分体现了造园者的用意。

看完莲访,我们沿石路向南,前方有一口直径约一米的泉井,周围叠石形如耳廓,这就是著名的“洗耳泉”。泉旁这块大石,状如狮子,似在守护着清泉。再看泉畔石路两旁分布着这些湖石,倘若游客们仔细辨认,就能看出12生肖的动物形态。跨溪石桥上有“潜鱼”两字。此处景观以景状物,让我们不得不叹服造园者的别具匠心。

·寒山寺旅游景点介绍 ·江苏周庄旅游景点介绍 ·扬州瘦西湖旅游景点介绍 ·淮安市旅游景点介绍 ·夫子庙旅游景点介绍%

下面让我们绕过假山,来到一片豁然开朗的景区。这里平地上种植着数十株古老的桂树,郁郁苍苍,香溢满园,因而名叫“桂林天香”。倘若中秋时节来到这里,定能使您感受一番“天香云外飘,桂子月中落”的情趣。

酒虚亭—四季亭—月波平跳—空界桥

走出假山群,过月老亭石拱桥,前面看到的攒尖敞开的亭子,就是“涵虚亭”。此亭本来在蠡园东部,建渔庄时迁到这里。原先亭子分成八面,有矮墙,上装花格长窗,1958年整修时,拆除了花窗和矮墙,成为现在开敞的样子。1983年还塑有“西施浣纱”像。

“涵虚亭”前是“四季亭”。四个亭子外形虽然一样,寓意却十分深刻,它们代表了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时。四季亭于1954年建造,造型别致,歇山式亭顶。亭内三面扶手称作“美人靠”,亭顶上装饰着水生植物——荷花、荷叶、莲蓬。我国古代把水生植物看作吉祥物,认为可以避免火灾。那么这四个亭如何加以区别呢?一是看亭边种的植物:春亭旁种梅花和迎春;夏亭畔种夹竹桃;秋亭边种桂花;冬亭侧种腊梅。二是看四亭所处的方位,无锡地处近海,纬度较低,属亚热带气候,春、夏、秋、冬四季风向分别以吹东、南、西、北风为主,所以“四季亭”以东、南、西、北方位确定。

四季亭还各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这是在1980年《无锡日报》上公开征集评选的,它们分别是:春亭叫“溢红”,夏亭名“滴翠”,秋亭为“醉黄”,冬亭称“吟白”。

在蠡园西南角,临湖建“六角亭”,这就是蠡园风景之最的“月波平眺”。它飞檐翘角,绿瓦红柱,因亭顶原立有一只仙鹤,故又叫“仙鹤亭”。 1958年整修时拆除了,换成现在的葫芦攒尖顶。顶上有12根楞木,斗拱相连,雕刻着60只金凤凰,每五只凤凰由一条龙率领,中间绘有双龙戏珠,所以也叫 “龙凤亭”。1981年,无锡书画家倪小近写的“月波平眺”匾悬挂在亭正中央。站在亭中可以眺望五里湖,领略湖光山色,所以也叫“望湖事”。

各位游客:如果我们在这里坐船游览蠡湖,便能眺望到远处的宝界桥,它是荣德生在1934年做60大寿时,出资建造的。桥的全长375米,宽 5.6米,高7.7米,桥下架有60个桥孔,象征荣德生60大寿。因桥在宝界山下,故名“宝界桥”,又因为此桥是无锡最长的桥,所以人们也称它为“长桥”。

南境春晓—千步长廊—暗红烟绿—凝春塔

在“望湖亭”前沿湖边的是“南堤”。长二三百米,30年代初,虞循真在这里种植桃树和柳树,称“南堤春晓”,成为“青祁八景”之首。如今共有 300多棵柳树,600多株桃树。每到春天,红碧桃、紫叶桃,以及从外引进的金散金碧桃、重瓣白碧桃等十多个品种的桃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将这里点缀得分外美丽。

沿南堤向东,走过假山石洞,是一个小天井,左边是木香树,右边是一棵紫藤,再向前穿过月洞门,就是长廊。长廊全长289米,也称“千步长廊”,建成于1952年。它既连接了老蠡湖和渔庄,也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致。长廊一面临蠡湖,另一面是长墙,墙上开有80多个漏窗,并用青瓦砌成各式图案,大家仔细端详就会发现,每个图案各不相同,别具匠心。长廊东边,嵌有38块砖刻,刻的是苏东坡、米芾、王阳明等人的作品,这是在1920xx年建园时镶嵌上去的。整个长廊临水一边设置长椅,既装饰游廊,又能供游人休息,倚栏观景,人在其中,确能领略到“山光照槛水绕廊”的意境。

于步长廊东边的尽头,用栈桥和长廊相连的是湖心亭。湖心亭采用平桥涵洞的建筑结构,伸向湖中约50米,它是1935年由王亢元出资建造的。整座亭呈长方形,飞檐翘角,四面通敞,上部金色琉璃瓦顶,底部用黄色架筑材料。一面墙上雕刻有《嘉湖佳话》壁画;另一面有“晴红烟绿”匾,表明五里湖景色四时多变,因此也叫“暗红烟绿”水谢。和湖心亭隔水相望的是“凝春塔”,高约数米,五层八角,红砖青瓦,小巧玲戏,中西结合,是蠡园中的著名一景。

半亭—春秋阁

现在我们从千步长廊返回,可看到长廊一端,有一段独特的建筑,它与长廊相连,一半是走廊,一半是亭子,因此名叫“半亭”。半亭是千步长廊的延伸,它连接着蠡园新区,起到了一个过渡作用。这里也是观赏春秋阁的最佳地方。

游客们:前方这座三层楼的高阁就是“春秋阁”,它建于1978年。让我们走近阁旁,各位请看:这幢单檐歇山顶的建筑矗立在整个园林的最高处,给台园建筑增添了层次错落的变化。檐下高挂一块“春秋阁”的横匾,是著名书画家刘海粟的手笔。阁名取自春秋时期范麦和西施的故事。游客们:阁内有回廊,可以登临远眺,阁的底层还有一幅大型壁画《范蠡西施泛舟图》可供欣赏。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登上春秋阁,居高临下地领略一番蠡园的壮丽景观吧!

20xx年5篇江苏蠡园的导游词(四)

各位游客:在华东线的旅游城市中,无锡是因濒临美丽的太湖而著名的。在这个“充满温情和水”的城市中,景色宜人,人文答本,吸引了南来北往的佳宾。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前去欣赏这颗“太湖明珠”的迷人风采。

无锡地处江苏省南部、太湖之滨,北临长江,南接浙江、安徽两省,西邻常州市,东靠苏州市。西距南京183公里,东距上海128公里。著名的贯通中国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其地形为平原地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渠流纵横,河网密布,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辖锡山、江阴和宜兴3个县级市。全市总面积4656平方公里,人口约426万。其中市区面积343平方公里,人口约二“万,是江苏地区仅次于南京的第二大城市。目前已发展成为具有轻工、纺织、电子、化工、机械等工业的中等城市。

无锡是我国江南的一座古城,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据《史记》记载,商朝末年,周大王长子泰伯及其弟仲雍从陕西来到这里定居,筑城于梅里(今锡山市梅村一带),建“勾吴”国,这是无锡建城的开始。

无锡之名最早见于《汉书》,相传周平王东迁时(约在公元前770年),惠山东侧发现了锡矿。锡在当时是冶炼青铜器的原料,于是爆发了当地人和外来者长达几百年的。到了战国末期锡矿日渐减少。公元前220xx年,秦始皇大将王翦在锡山发现一块石碑,上面刻有: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无锡天下宁”表达了人民渴望安宁太平的生活,因此“无锡”的名字就这样流传了下来,成为城市的名称。

无锡的经济发展有着深厚的基础。早在明代时,织布、陶瓷、制砖等手工业非常发达。19世纪中期,无锡和九江、长沙、芜湖合称为“中国四大米市”。本世纪以来,无锡更是依靠自身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原料基地和工商业发达的城市,被誉为“小上海”。

无锡经济的发展与良好的气候条件有一定的关系。无锡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成为太湖流域的富庶之地。地理和气候也为养殖业提供了条件,太湖中出产的各种水产品种达数十种,尤其以银鱼、蟹最为著名。此外,无锡的土特产品:假(惠山泥人)、大(无锡酱排骨)、空(无锡油面筋)已成为馈赠亲友的佳品。

便利的交通为到无锡旅游的宾客提供了方便。航空:无锡硕放机场已开通北京、福州、佛山、惠阳等多条航线。铁路:无锡地处京沪线上,每天在无锡停留的快车逾百列,全国各大城市都有火车可直达无锡。公路:沪宁高速公路经过无锡,与华东每个城市每天均有旅游汽车往返;九条国道、省道成放射状通向全国、全省。水路:从浙江湖州可乘旅游船经太湖到无锡;从苏州、镇江、丹阳可乘游船经古运河到无锡。

无锡的旅游资源更是得天独厚,这里有被誉为“太湖佳绝处”的鼋头渚、“江南第一山”的惠山;还有因范蠡而得名的蠡园;江南著名赏梅胜地梅园和著名的“园中园”寄畅园等。也有近几年新建的“唐城”、“三国城”、“水游城”等影视拍摄基地。这些景观,使游客们在观赏大湖山水秀色的同时,又领略了中国古典名著中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

游客们:太湖的山水,众多的历史人物和文化古迹,使无锡成为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胜地。今天我们来到这座温馨美丽的城市,请调动您的思维,展开您的想象,尽情游赏吧!

20xx年5篇江苏蠡园的导游词(五)

蠡湖,原名五里湖,是太湖东北处的一个内湖,伸入蠡湖的蠡园是无锡的老牌公园,具有江南园林风格,以水景见长,细细窄窄的长提、小桥、长廊架于水上,到了3、4月份桃花盛开,6-9月荷花盛开,宛如一座水上花园。

民国初年,在蠡湖畔建青祁八景,1920xx年-1936年在原有基础上建蠡园,后几经扩建。相传春秋时范蠡、西施退隐太湖,即在这里泛舟,园内的建筑多以范蠡、西施为主题,来这一看爱情,二看精致。

进蠡园大门往左是假山群,先不去假山那玩,一圈逛出来时再去。走百花山房方向,向南到四季亭。四季亭指的是一方水塘的四条边上各有一个亭子,春亭旁种梅花,夏亭旁种夹竹桃,秋亭旁栽桂花,冬亭旁种腊梅。四季亭北边有块大草坪,在草坪上坐坐,和三四好友聊天,或者来顿野餐,十分惬意。四季亭西边是舢板码头,可在湖上划船,脚踏船参考价25元/40分钟,手划船参考价20元/40分钟。

继续向南走,到蠡湖上的长堤“南堤春晓”。这里是春天赏花最好的地方,堤上一排垂柳,柳枝随风摇摆,柳树间夹种着很多桃树,桃花品种很多,一棵桃树上还会开出不同颜色的桃花。还有梨花、樱花,吹落的花瓣铺在湖面上,好似一副花团锦簇的锡绣。南堤春晓的西南角有望湖亭“月波平眺”,在那有游船码头,可坐游船去西施庄。

西施庄是蠡湖南边人工堆砌出来的小岛,沿着水边的石板路绕岛一周,沿路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多以范蠡、西施命名的景点。在陶朱公馆中图文介绍范蠡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退隐后经商的一生,商圣堂里有个超级大的算盘很好玩,算珠要用两只手用力拉才掰得动。西施园里布置着西施的绣坊、闺房、书斋,陈列着锡绣展品。岛上还有春秋戏台等景点。岛不大,绕岛游览一圈大约需30分钟-1小时。

坐船回到南堤春晓,往东北方向走,到千步长廊。这是蠡园的老建筑物,跨在蠡湖上,一侧是墙,另一侧临水,墙上80个镂空花窗图案各异,十分精美。千步长廊东边尽头有湖心亭“晴红烟绿”,与亭隔水相望的凝春塔红砖青瓦,小巧而色彩对比强烈,是蠡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在蠡园的东部区域,可以比较近地看见东边蠡湖公园的摩天轮,以蠡园为前景,摩天轮为背景,拍出的照片很文艺。

接着往西北走,到还是属于东部区域的春秋阁。楼阁有三层,是蠡园的高建筑,楼上设茶座,可一边喝茶,一边远眺蠡湖秀色。最后回到假山群,一大片太湖石堆叠而成各种奇峰,都以“云”字命名,如云窝、云脚、穿云等,其中归云峰是最高的,高12米。进入假山群,犹如进入迷宫,还可以爬到假山上玩。

蠡园与西边的鼋头渚离得较近,不少游客会把鼋头渚与蠡园安排在一天游览。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江苏七里山塘的导游词_江苏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946 字

+ 加入清单

江苏七里山塘导游词范文5篇

山塘街位于江苏省苏州古城西北,东至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西至“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全长约3600米,约合7华里,故称“七里山塘到虎丘”。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江苏七里山塘的导游词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江苏七里山塘的导游词范文5篇(一)

山塘街位于古城苏州的西北部,东连“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西接“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全长3600米。因此被称作“七里山塘”。

七里山塘 唐宝历二年(820xx年),大诗人白居易从杭州调任苏州刺史,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称为“山塘街”,山塘河和山塘街长约七里,叫“七里山塘”。自古山塘街有“姑苏第一名街”之称。清乾隆帝壬午年(1762年)游江南,到七里山塘曾御笔书写“山塘寻胜”;如今山塘寻胜御碑亭仍然保存完好。乾隆帝对七里山塘情有独宠,回京后在颐和园后湖仿照七里山塘的模样修建了苏州街。

七里山塘是苏州古代的金粉地、闹市区(类似南京的夫子庙),是开发的新景点。

虽然往日的繁华难以复制,但经过政府的努力,总算恢复了一条小河,几座弯月般的石桥,和两岸各一片白墙灰瓦的古宅。我们到的时候正是傍晚,河边的宅院都依次挂出红灯笼,红色的灯火同拱桥的身影一起映照在河水里,轻轻地荡漾着,让你不由得一声轻叹:这就是苏州。

山塘街和山塘河有典型江南水乡的风貌,家家户户前街后河,河上小船来往如梭,街上店铺林立。横跨河上的古桥有7座:山塘桥、通贵桥(又名瑞云桥)、星桥、彩云桥(又名半塘桥)、普济桥、望山桥(曾名便山桥)和西山庙桥,竖贯堤上的古桥有8座:白姆桥、毛家桥、桐桥(曾名洞桥、胜安桥)、白公桥、青山桥、绿水桥、斟酌桥和万点桥,而对岸竖贯之桥也是八座,有同善桥(小普济桥)、引善桥等。其中山塘桥、彩云桥、便山桥和洞桥四座桥建于宋代以前。其中通贵桥旁是明代南京吏部尚书吴一鹏的府第。星桥是昔日商业最繁盛的所在。西山庙桥南北两堍分别是花神庙和西山庙。而斟酌桥是山塘河、东山浜、野芳浜的交汇处,是当年画舫云集的所在,桥东堍的花园弄花香袭人,有不少诗词赞美斟酌桥畔的风光,例如:“斟酌桥头花草香,画船载酒醉斜阳。桥边水作鹅黄色,也逐笙歌过半塘。”、“半塘春水绿如渑,赢得桥留斟酌名。桥外酒帘轻扬处,画船箫鼓正酣声。”

江苏七里山塘的导游词范文5篇(二)

唐宝历二年(820xx年),大诗人白居易从杭州调任苏州刺史,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称为“山塘街”,山塘河和山塘街长约七里,叫“七里山塘”。自古山塘街有“姑苏第一名街”之称。清乾隆帝壬午年(1762年)游江南,到七里山塘曾御笔书写“山塘寻胜”;如今山塘寻胜御碑亭仍然保存完好。乾隆帝对七里山塘情有独宠,回京后在颐和园后湖仿照七里山塘的模样修建了苏州街。

七里山塘是苏州古代的金粉地、闹市区(类似南京的夫子庙),是近年开发的新景点。虽然往日的繁华难以复制,但经过政府的努力,总算恢复了一条小河,几座弯月般的石桥,和两岸各一片白墙灰瓦的古宅。我们到的时候正是傍晚,河边的宅院都依次挂出红灯笼,红色的灯火同拱桥的身影一起映照在河水里,轻轻地荡漾着,让你不由得一声轻叹:这就是苏州。

名称来源

山塘街位于古城苏州的西北部,东连“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西接“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全长3600米。因此被称作“七里山塘”。

历史沿革

山塘街始建于公元820xx年,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唐朝宝历元年(825)大诗人白居易来苏州担任刺史。他组织民工疏通山塘河并顺势拓展了河提,供车马往来驱驰。自此,兼具交通旅游双重功能的山塘街就横亘在市区和虎丘之间了。苏州人民为了感谢这位为民造福的大诗人,将山塘街称为“白公堤”。

山塘街自建成以来,便以其秀丽的水乡风光成为旅游胜地。整个街道呈河路并行的格局,建筑精致典雅、粉墙黛瓦、体量协调、疏朗有致,是苏州古城风貌精华之所在。山塘街在明清时期就是我国名胜古迹最密集、门类最多的街区。据清代《桐桥倚棹录》记载,道光年间山塘一带的山水古迹达500多处。直至今日,山塘街仍是苏州古迹最多的街区。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

山塘街不仅是一个旅游胜地。更是一个商贸重地。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的发展,苏州逐渐成为我国东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堪称彼时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中国台湾“中研院”刘石吉)。而山塘作为沟通苏州城与京杭运河的要道,也一跃成为苏州最繁盛的商贸重地,被誉为“神州第一街”。乾隆年间画家徐扬的《盛世滋生图》生动再现了当时苏州的繁荣市面。此图重点描绘了一城、一村、一镇、一街。其中的一街就是山塘街。

随着岁月的流逝,山塘街逐渐被历史湮没,不复历史的繁盛。X年,苏州市政府为保护山塘历史文化遗产、再现山塘繁荣景象,由市长挂帅,组织专家小组进行专题研讨,恢复了山塘历史文化保护区。并将山塘建成一个集中展现吴文化精髓的旅游景区。

X年8月23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与《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推荐,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评定,苏州市七里山塘景区达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的要求,经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研究决定,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主要特色

山塘街和山塘河有典型江南水乡的风貌,家家户户前街后河,河上小船来往如梭,街上店铺林立。横跨河上的古桥有7座:山塘桥、通贵桥(又名瑞云桥)、星桥、彩云桥(又名半塘桥)、普济桥、望山桥(曾名便山桥)和西山庙桥,竖贯堤上的古桥有8座:白姆桥、毛家桥、桐桥(曾名洞桥、胜安桥)、白公桥、青山桥、绿水桥、斟酌桥和万点桥,而对岸竖贯之桥也是八座,有同善桥(小普济桥)、引善桥等。其中山塘桥、彩云桥、便山桥和洞桥四座桥建于宋代以前。其中通贵桥旁是明代南京吏部尚书吴一鹏的府第。星桥是昔日商业最繁盛的所在。西山庙桥南北两堍分别是花神庙和西山庙。而斟酌桥是山塘河、东山浜、野芳浜的交汇处,是当年画舫云集的所在,桥东堍的花园弄花香袭人,有不少诗词赞美斟酌桥畔的风光,例如:“斟酌桥头花草香,画船载酒醉斜阳。桥边水作鹅黄色,也逐笙歌过半塘。”、“半塘春水绿如渑,赢得桥留斟酌名。桥外酒帘轻扬处,画船箫鼓正酣声。”

主要景点

通贵桥

通贵桥是一座横跨山塘河的单孔拱形环洞石级桥,扁砌青砖压条石栏杆。清朝顾公燮《丹午笔记》有记载云:“山塘吴文端公一鹏与蔷提庵前郭方伯某友善,朝夕过从,明隆庆二年(1568)桥上首出现五色彩云,古又名瑞云桥。崇祯十三年(1640)曾修整,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重建,光绪六年(1880)五月再修。桥跨径 7.2米,宽2.3米,长19米。

通贵桥宛如弯月,桥洞和水中倒影连成了一个规则的圆。过街楼道、沿河的石栏杆、水码头,有的挑前,有的缩进;那河滩踏步是用石条凌空架起的,石条的半截砌在驳岸里,半截露在外面,略有点参差,显得玲珑古拙;临水而筑的破旧小楼,前门是街,后门是山塘河,是典型的“水陆相邻、河街平行”的双棋盘格局……你看,高与低,曲与直,虚与实,藏与露,明与暗,和谐统一,相映成趣。这里是欣赏苏州水乡风貌的佳绝处,是堪称经典的油画、水彩画取景处,一切都是原汁原味,浑然一体。

通贵桥在七里山塘的古代桥梁中并不显眼。但这座古桥究竟上了多少摄影作品?通贵桥一带的典型水巷风貌究竟上过多少影视作品?已经无法统计了。早年,资深影人张良导演的电影《梅花巾》就在通贵桥头取景。随后一发不可收拾,拍片子的接踵而来。1994年导演李少红的《红粉》还得了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和最佳视觉效果奖。《红粉》把苏州介绍给了世界,同时通贵桥的魅人风姿在人们心中定格。

山塘老街

山塘老街全长360米。虽仅有七里山塘的十分之一,却是山塘的精华所在,被称之为“老苏州的缩影、吴文化的窗口”。

老街重现了当年山塘的繁盛,店肆林立、会馆齐聚。既有苏州老字号采芝斋、五芳斋、乾生元等小吃店;也有吴韵茶庄、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紫檀木雕、石雕、刺绣等特色商铺。

横跨在山塘河的通贵桥桥孔与水中的倒影,浑然一圆,曾让建筑大师贝聿铭为此击节叫好。乘一叶画舫,听一曲丝竹,真可谓“一声柔橹一销魂”。

通贵桥下塘是苏州的时尚之都,一系列风格各异的茶馆、酒吧、西餐厅等,一到晚间便热闹非凡。古老的山塘吟唱着一首和历史应和、与时代合拍的让人酒酣摇曳的歌谣!

苏州商会博物馆

所谓会馆就是外地驻苏的办事处。主要用于供同乡人聚会、祭祀,是提供帮助、暂存货物、交流商贸信息的地方。会馆的建筑一般都设有戏台、大殿、厢房等,有的还辟有花圃、园林供人游赏。从会馆的规模可以推测其经商的实力。由于山塘街东起阊门,西至虎丘,在清朝康熙、乾隆年间是我国东南部最大的商贸中心。全国各地的货物都在此中转,通过松江和太仓浏家港运往世界各地,因此,各地商人纷纷在山塘街建立自己的会馆。

山塘街曾建有大小近十四处会馆。X年,正值苏州商会成立一百周年。由苏州市政府发起,金阊区政府、苏州档案馆、苏州市工商联三家共同承办筹建了这座商会博物馆。

泛舟山塘

千年的山塘街,千年的河水依然流淌。如果你到山塘街却不登一叶画舫,确为一大憾事。自古戏台登舟,安静的电瓶船将为你开创另一段思绪,穿过古老的桥洞,看着枕河人家的生活,粉墙黛瓦,斑驳的历史痕迹在你身边流淌,忘却了都市的喧嚣,无谓人生的烦忧。“吴中第一名胜”的虎丘塔将三次让你远眺。

入夜的山塘河更值得你流连,两岸唯美的灯光,不但映射着山塘河的美景,更加映射出昔日山塘的繁华,凝神细听,那古老悠远的吴韵仿佛就在你耳边轻响,一条山塘河,一艘画舫,一杯香茗,点点的灯光,让你不知身处何年。美景醉人,柔橹销魂。

传说故事

根据民间传说,明朝刘伯温为破风水,沿山塘安放七只石狸。一些作者甚至认为“七里山塘”乃“七狸山塘”所讹,不过这种说法并无史书根据。X年,七里山塘重新安放七只石狸。这七只石狸从东到西依次是:美仁狸(山塘桥)、通贵狸(通贵桥)、文星狸(星桥)、彩云狸(彩云桥)、白公狸(普济桥)、海涌狸(望山桥)、分水狸(西山庙桥)。

发展建设

素有“东方水街”之誉的苏州七里山塘,已经基本完成了保护性修复工程,试验段和一期工程部分昨日对外开放。在昨日举行的山塘历史街区修复工程的情况通报会上,苏州市副市长姜人杰宣布,七里山塘将成为第28届世遗大会上,苏州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点推荐线路。

七里山塘现有国家、省、市级文物单位,市级控保建筑13处,古牌坊9处,各类会馆8所,各类文献可查的近300处。其中玉涵堂为明代大学士吴一鹏故居,占地5000多平方米,是苏州城区最大最完整的一片明代古建筑群。

自X年6月,苏州市政府和金阊区政府投入巨资,实施山塘历史街区保护性修复工程,总规划用地136.75公顷。已实施的保护性修复试验段工程和一期工程东起山塘桥,西至新民桥,长约360米,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

这项修复工程规模巨大,完全采取了保护风貌,修旧如旧的原则,有针对性地修缮、移建或新建。在已经修复的2.6万平方米建筑中,修缮的玉涵堂等古宅民居大于80%%,移建的汀州会馆、古戏台等古建筑达15%。X年9月30日,修复一新的山塘历史文化保护区正式开街。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江苏七里山塘的导游词范文5篇(三)

苏州素有“园林之城”美誉。苏州园林源远流长,明清全盛时200多处园林遍布古城内外,至今保存完好的尚存数十处,分别代表了中国宋、元、明、清江南园林风格。苏州古典园林以其古、秀、精、雅,多而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誉,是苏州独有的旅游资源。1997年12月4日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届全体会议批准了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典型例证的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xx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会议批准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增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州的造园家运用独特的造园手法,在有限的空间里,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并用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和各式摆件等来反映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从而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使人“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艺术境地。

苏州城历史悠久,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至明代建园之风尤盛,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为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现存名园十余处,闻名遐尔的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狮园、怡园等。苏州园林战地面积小,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拙政园享有“江南名园精华”的盛誉。宋、元、明、清历代园林各具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特色。

苏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城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以来被人们誉为“园林之城”,其盛名享誉海内外。苏州古典园林历史绵延20xx余年,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她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展示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实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与“苏州园林”并驾齐名的苏州风景名胜虎丘、天平山、石湖等风景区也是古往今来海内外游客向往的游览胜地。

明清时期,苏州封建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鼎盛阶段,造园艺术也趋于成熟,出现了一批园林艺术家,使造园活动达到高潮。最盛时期,苏州的私家园林和庭院达到280余处,至今保存完好并开放的有,始建于宋代的沧浪亭、网师园,元代的狮子林,明代的拙政园、艺圃,清代的留园、耦园、怡园、曲园、听枫园等。其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因其精美卓绝的造园艺术和个性鲜明的艺术特点于97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是城市中充满自然意趣的“城市山林”,身居闹市的人们一进入园林,便可享受到大自然的“山水林泉之乐”。在这个浓缩的“自然界”,“一勺代水,一拳代山”,园内的四季晨错变化和春秋草木枯荣以及山水花木的季相变化,使人们可以“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乐”。

苏州园林是文化意蕴深厚的“文人写意山水园”。古代的造园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能诗善画,造园时多以画为本,以诗为题,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被称为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在园林中游赏,犹如在品诗,又如在赏画。为了表达园主的情趣、理想、追求,园林建筑与景观又有匾额、楹联之类的诗文题刻,有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拙政园“远香堂”),有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洁(拙政园“香洲”),有追慕古人似小船自由漂荡怡然自得的(怡园“画舫斋”),还有表现园主企慕恬淡的四园生活的(网师园“真意”、留园“小桃源”)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充满着书卷气的诗文题刻与园内的建筑、山水、花木自然和谐地揉和在一起,使园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产生出深远的意境,徜徉其中,可得到心灵的陶冶和美的享受。

苏州园林虽小,但古代造园家通过各种艺术手法,独具匠心地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致,在园中行游,或见“庭院深深深几许”,或见“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见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或见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或是步移景易、变幻无穷。至于那些形式各异、图案精致的花窗,那些如锦缎般的在脚下迁伸不尽的铺路,那些似不经意散落在各个墙角的小品.....更使人观之不尽,回味无穷。

“中国园林是世界造园之母,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次全体会议对苏州古典园林的评价。近年来苏州依据《保护世界文化和 古典园林自然遗产公约》及《苏州园林保护和管理条例》等,积极保护园林,巩固扩展申报成果;深入挖掘园林文化内涵,弘扬吴文化。坚持“修旧如旧”原则,按照“保护、疏导、恢复、发展”方针,使园林之城名副其实。苏州园林和绿化局从世界同行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运用国际标准实施对古典园林的保护、管理和规范,建立现代化的园林管理体制:一是恢复性保护;二是挖掘性保护,如拙政园再现明代文征明《三十一景图》,沧浪亭重现林则徐珍贵遗迹等;三是建设性保护;四是接轨性保护,拙政园被评为全国首批4A级景点,并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留园、狮子林、网师园也被评为4A级景点。苏州园林不断推出一系列特色旅游活动,如虎丘艺术花会、金秋庙会,拙政园杜鹃花节、荷花节,留园吴文化活动,网师园特色夜游及怡园水仙展,狮子林时令花展,天平红枫节,石湖串月,沧浪亭兰花、菊花展,耦园水乡特色游等;苏州园林还抓住“保护、开发、管理、服务”四个环节,使古典园林成为体现苏州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20xx年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

20多年来,苏州园林艺术自1980年首次出口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明式庭院“明轩”后,“品牌”效应凸现,先后设计、建造并获多项荣誉:日本池田“齐芳亭”、加拿大“逸园”、新加坡“蕴秀园”、日本金泽“金兰亭”、美国佛罗里达“锦绣中华”微缩景区、香港九龙寨城公园、雀鸟公园、美国纽约斯坦顿岛“寄兴园”、99昆明世博会“东吴小筑”(获综合大奖)、美国波特兰“兰苏园”等,使苏州品牌的园林在五湖四海安家落户,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也吸引了欧、亚、美等专家学者来苏州考察古典园林。

第28届世遗会在20xx年6月28至7月7日在苏州召开,是中国政府承办最高级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会议。将近100个国家、500多名代表到会,及中外记者等,共800多人。有利于世界进一步了解苏州,苏州进一步走向世界。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的美誉。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苏州古典园林“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1985年,苏州园林即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作为举世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沉淀了二千五百余年吴文化底韵。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当地部族自号“勾吴”,苏州称“吴”。公元前514 年吴王阖闾建都于此,其规模位置迄今未变,为世界少有。 既有湖光山色、烟波浩淼的气势,又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诗韵——素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称的苏州富饶美丽,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自古以来就是江南的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格局保持完整,山明水秀,自然景观独具特色,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闻名遐迩的苏州园林采用缩景的手法,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为苏州赢得“园林之城”的美誉。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狮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苏州园林的自然美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苏州以园林见长,让人感叹园艺的巧夺天工与自然精致。以拙政园,留园,网狮园,环秀山庄为代表的古典园林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20xx年增补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退思园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公元960~1276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20xx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江苏七里山塘的导游词范文5篇(四)

民歌唱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两处好地方,无限好风光。”这里的山塘就是七里山塘古街,既有江南水乡的柔美,也有传统古镇的质朴。漫步在七里山塘街,大红灯笼高高挂,小桥流水人家,感觉穿越到了古代的小集镇。

到了山塘街游览,西洋镜可绝对不能错过。西洋镜是一种民间游戏器具,匣子里装着画片儿,匣子上装有放大镜,透过放大镜可以看到放大的画片儿,因为最初画片多是西洋画,所以称西洋镜。几个人一溜烟地坐在看筒前,当匣子里的灯光倏地打开,伴着一旁放映人的念念有词,眼前俨然是另一副风光-----有水浒里的梁山好汉,有精忠报国的岳武穆,有遗臭万年的陈世美......那诙谐幽默的语音语调更是会让你忍俊不禁,看了一遍还想再来一遍哦!

走累了,在寒冷的冬天,手捧热气腾腾的海棠糕,轻轻咬上一口,让那香甜的味道溢满口腔,应该是最美的享受吧!海棠糕可是苏州有名的小吃呢!

江南风景无限好,七里山塘难忘怀!如果你也想感受江南的历史文化,那就来苏州七里塘看看吧!

江苏七里山塘的导游词范文5篇(五)

苏州山塘街历史悠久,它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至今已有一千一百余年。据传说乃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建。古城苏州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城内水港交错,街衢纵横,晚唐诗人杜荀鹤有诗云:“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在苏州众多的街巷之中,名胜山塘街,地位仅次于观前街,被称誉为“姑苏第一名街”。一是因其历史有1100多年;二是格局最具代表苏州街巷的特点;三是它与许多名人、名事相关。山塘街一头连接苏州繁华商业区阊门,一头连着花农聚集的虎丘镇和名胜虎丘山,自唐代以来它一直是商品的集散之地,南北商人的聚集之处。以半塘桥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南段以市井胜。从起点阊门渡僧桥起至半塘桥,商铺鳞次栉比; 北段以风景胜,从半塘桥至虎丘山门,水面渐宽,河边村舍简屋,绿树成阴,颇有野趣。

目前的山塘老街从渡僧桥到广济桥段共360米长,重现了当年山塘的繁盛。堪称“老苏州的缩影,吴文化的窗口”。有民歌唱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两处好地方,无限好风光。” 街区店肆林立、会馆齐聚。既有苏州老字号采芝斋、黄天源、五芳斋、绿杨馄饨店,也有艺术家的工作室,还有刺绣、紫檀木雕、石雕、玉雕、蓝印花布等传统工艺品前店后坊式的店铺,尽展江南水乡和苏州街巷的特殊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江苏南山竹海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941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绿色仙境--南山竹海。

南山竹海位于溧阳南部山区,属天目山余脉,是苏浙皖三省交界之地。景区内山水相映,风光旖旎,有"天堂南山、梦幻竹海"之美誉.南山竹海在其优越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中国源远流长的竹文化和寿文化为底蕴,并结合古官道、吴越古兵营、黄金沟等人文资源,目前已形成颇具规模的:静湖娱乐、休闲娱乐、历史文化、长寿文化和登山游览这五大功能游览区。下面我们就一起去体验一下竹海的寻寿之旅吧。

南山竹海的寿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拾阶而上,竹影婆娑里,有一个个闪红的字样,刻在溪涧边铁褐色的岩石上,透过密匝匝的竹的间隙,细细辨析,都是楷草隶篆各种书体的寿字。在寻觅着一个个寿字的同时,寿字似乎也在寻觅着我们,把我们引向寿的深处。大家可以在游览的过程中,数一数共有多少个寿字?

来到了寿比南山区域,我们就仿佛进入了老寿星的怀抱。大家请看,这位笑容可掬、亲切慈祥的老寿星就是长寿文化区的标志性建筑了。他头部高12.8米,是由纯铜制作而成,整个山体就是他的身体,两侧的山峰就是他的左膀右臂,因此被称为中国第一寿星。在其后方的照壁上还有着68种不同字体的寿字,据说景区内共有100种不同字体的寿字,其余的31种在山上的石块上很容易找到。但还有一个 寿字在哪儿呢?---其实这个寿字并不在山上,而是在每个人的心中。"福有五种: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好德;五曰中榜。寿乃五福之首。"高望天际,空谷传声,这是老寿星沉缓的话语。

在老寿星身旁的这些石雕猴子,每三只叠加在一起,一猴掩耳,一猴蒙眼,一猴捂嘴,寓意"不听、不看、不说",也就是《论语》中所说的:"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只要我们以此为据,驱除心中的贪念,烦恼自然会越来越少,这也是南山人的养生之道。

在拜完老寿星之后,我们来看一下四周,这四周展示的都是五千年文明史中,我们的先辈经过长期探索,积累的丰富的长寿文化。这些为我们后世子孙提供了丰富的养生手段。希望通过今天的游览,大家不仅可以欣赏到南山竹海的美景,也可以学到延年益寿的养生之道。 漫步于满目青翠的竹林中,听着竹子在微风中发出的"浪涛"声,还可以时时听见鸟儿的歌唱声,您是否有一种心情舒畅,清凉惬意之感呢?怎么样,您是否考虑考虑经常来此度假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法语导游词苏州园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867 字

+ 加入清单

Bonjour, je suis votre guide, vous pouvez mappeler Lu Dao, bienvenue aubeau paysage Suzhou Garden, vous et moi allons passer une journéepassionnante.

Suzhou Gardens a été inscrit au patrimoine mondial en décembre 1997.Suzhouest une ville historique et culturelle célèbre et une ville touristiquenationale clé, riche en ressources naturelles et en talents.Suzhou Garden a unelongue histoire et un esprit magnifique, qui est un véritable trésor artistiquede la nation chinoise.

Le Pavillon Canglang, situé près de Sanyuan Fang dans le sud de Suzhou, ala plus longue histoire à Suzhou. Cest le jardin privé de Su Shunqin. LePavillon Canglang couvre une superficie de 1.08 hectares, à lintérieur de leauclaire à travers, le reflet de la lumière des vagues, des milliers de vues.

Je vais vous raconter une légende. Lempereur Qianlong est passé par Suzhouet a entendu parler de quelque chose appelé shushuo. Il a demandé à Wangzhouslai shuo. Wang zhouslai était célèbre dans toute la province du Jiangsu etdu Zhejiang. Il est venu mais na pas dit. Lempereur lui a demandé pourquoi.Wang a dit quil ny avait pas de lampe et de chaise. Lempereur lui a donné unelampe et une chaise.Wang Zhoushi a composé les trois cordes, et le son detintement était à la fois comme des oiseaux et des Phoenix, et comme un tambourdor. Lempereur la fait entrer dans le palais avec des sourcils et dessourires. Au lieu de cela, Wang Zhoushi nétait pas habitué. Après avoir pris unjour de congé, il est retourné à Suzhou.Il a dit que ce nétait pas son livrequi attirait lempereur, mais le paysage exceptionnel de Suzhou qui attiraitlempereur Qianlong.On peut voir que Suzhou est le meilleur endroit pour visiterdepuis lantiquité, cest - à - dire que les gens disent souvent "il y a le cielau - dessus et il y a Suzhou et Hangzhou au - dessous".

Jai terminé ma présentation, autant en entendre parler.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法语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125 字

+ 加入清单

Chers amis, je vous présente le mausolée dingling, le seul mausolée destreize mausolées qui a ouvert le palais souterrain, qui est le treizièmeempereur de la dynastie Ming, Zhu Yijun, et ses deux empereurs xiaoduan etXiaojing, qui est situé devant la montagne Dayu de la montagne Tianshou et a étéconstruit en 1590.

Lannée de Zhu Yijun est Wanli, ce qui signifie être empereur pendant 10000 ans. Bien quil nait pas été réalisé, il a également établi un record pourlempereur de la dynastie Ming, cest - à - dire lempereur avec le plus longnombre dannées au pouvoir.Lempereur Wanli a pris le tr?ne à l?ge de 10 ans eta commencé à construire des tombes et des palais souterrains pour lui - même àl?ge de 22 ans.Lensemble du projet a duré six ans et a co?té plus de huitmillions dargent.Pendant 48 ans, il a failli ignorer le Gouvernement et a étéenterré dans le harem toute la journée. Il buvait beaucoup dalcool et tuaitsouvent des gens. Il a été enterré à dingling après sa mort.

Lempereur Wanli avait deux impératrices, limpératrice xiaoduan etlimpératrice Xiaojing.Limpératrice Xiaojing nétait quune concubine impérialequand elle est morte. Selon les règles de la dynastie Ming, limpératriceimpériale na pas pu entrer dans le palais souterrain après sa mort et a étéenterrée ailleurs.Après la succession du Prince héritier, il a été nomméimpératrice douairière.Après la mort de limpératrice xiaoduan et de lempereurWanli, limpératrice Xiaojing a été enterrée dans le palais souterrain.Il y adonc un empereur et deux impératrices enterrées dans le palais souterrain.Lepalais souterrain de dingling a été ouvert en 1957. Plus de 3000 artefacts ontété découverts, ce qui a fait sensation dans le monde entier.

? lheure actuelle, dingling est devenu un lieu pittoresque national clé,des attractions de classe 4a, chaque jour des touristes du monde entier viennentvisiter.

? lorigine, lensemble du cimetière se composait de la porte du mausolée,de la porte du mausolée, de la salle du mausolée, de la tour Ming, de la villeau Trésor, du Sommet du Trésor et de la salle de gauche et de droite devant latour Ming.Après près de 500 ans de vicissitudes, lancienne porte de la tombe etla salle de la tombe ont été détruites, seulement la base restante.Parce que leb?timent Ming de dingling est en pierre, il na pas peur du feu, de sorte quilest bien conservé jusquà présent.Regardons dabord la porte Ling en et le sitedu temple Ling en.

Mesdames et Messieurs, nous sommes maintenant sur le site de la salle dEundans le mausolée de dingling, et maintenant nous pouvons voir la base de colonnede la salle salle Ling en est une grande salle pour le sacrifice.? lorigine, il y avait des tablettes pour lempereur et limpératrice dans porte dentrée et la salle dentrée de dingling ont été br?lées lorsqueles troupes Qing sont entrées dans le col. Plus tard, lempereur Qianlong areconstruit les tombes Ming afin de rassembler les Han, mais la plupart dentreelles ont été réduites.

On dit que lempereur Qianlong a utilisé la méthode de léchange de poutreset de colonnes pour transporter le bois grossier original des tombes Ming versles tombes Ouest et est de la dynastie Qing, et a reconstruit les tombes avec dubois de petite taille. Par conséquent, afin de réduire les règles et lesrèglements, jusquà présent, les gens continuent de répandre le dicton de"ma?tre Qianlong, esprit injuste, démonter les tombes et les transformer enpetites tombes".

La première salle dexposition expose principalement les vestiges culturelsdécouverts dans le cercueil de lempereur, y compris les trésors, les livres,les couronnes dor, les rubans de jade, les ustensiles dor et dargent, lestissus de soie, deuxième salle dexposition présente principalement desreliques culturelles, des objets funéraires, y compris des couronnes de Phoenix,des coiffures, des pierres précieuses et dautres objets vivants découverts dansles cercueils des deux reines. Maintenant, vous pouvez les visiter gratuitement.Sil vous pla?t, ne prenez pas de photos et de vidéos dans la salledexposition. Merci pour votre coopération. Nous nous réunirons devant la tourouverte dans dix minutes.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法语导游词杭州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810 字

+ 加入清单

Avant de venir à Hangzhou, vous devez avoir entendu parler du paradis et deSuzhou et Hangzhou.En fait, Hangzhou est comparé au paradis des adultes, engrande partie à cause du lac Ouest.Pendant des milliers dannées, le paysage dulac West a un charme durable, sa beauté magnifique, lamour à première vue.MêmeBai Juyi, le grand poète de la dynastie Tang, a quitté Hangzhou et na pasoublié le lac Ouest. Il na pas réussi à quitter Hangzhou. Cest le lac qui estresté à moitié.Le poète a dit quil ne voulait pas quitter Hangzhou parce queHangzhou a un beau lac charmant.Il y a 36 lacs occidentaux dans le monde.

Amis: Maintenant, suivez - moi du quai yuemiao pour visiter le lacWest.Avant que le bateau ne démarre, permettez - moi de vous présenter lasituation générale du lac West: le lac West est situé à louest de la ville deHangzhou, entouré de montagnes sur trois c?tés, bordé par la ville à lEst, avecune longueur denviron 32 km du Nord au Sud, une largeur denviron 28 km delest à lOuest et près de 15 km autour du lac.Elle couvre une superficiedenviron 568 kilomètres carrés, dont 63 kilomètres carrés pour les ?les du lac,une profondeur moyenne de 155 mètres, une profondeur maximale denviron 28mètres, une profondeur minimale dun mètre et une capacité de stockage de leaude 8,5 à 8,7 millions de mètres cubes.Su Di et Bai Di divisent la surface du lacen cinq parties: le lac waihu, le lac beili, le lac Xili Yue et le lacXiaonan.Le lac West a des paysages pittoresques partout. En plus de dix paysagesde Qiantang et dix - huit paysages de West Lake dans lhistoire, les pluscélèbres sont les dix paysages de West Lake nommés dans la dynastie des Song duSud: su di Chunxiao, Quyuan fenghe, Pinghu Autumn moon, Breaking Bridge canxue,Flower port Fishing Watch, South Screen Evening Bell, Shuangfeng Cloud intoCloud, Lei Feng Sunshine, San Tan yin yue, et qilang Wen Wong.Par exemple, laconnotation de chaque mot est: printemps - été - Automne - hiver - fleurs,nuages - nuit - saule de lune.Peu importe le printemps, lété, lautomne etlhiver, peu importe le crépuscule du matin clair et sombre, la scène du lacWest a toujours été, partout dans les caractéristiques.En 1985, dix nouveauxpaysages du lac West ont été évalués.Il y a plus de 40 sites pittoresquesprincipaux et plus de 30 sites culturels clés dans la zone pittoresque de jardinde 60 kilomètres carrés centrée sur le lac West.En résumé, le paysage du lacWest comprend principalement un lac, deux sommets, trois sources, quatretemples, cinq montagnes, six jardins, sept grottes, huit tombes, neuf ruisseauxet dix paysages.Le 8 novembre 1982, le Conseil d?tat a classé le lac West commelun des premiers sites nationaux clés.En 1985, West Lake a été classé troisièmeparmi les dix plus grands sites pittoresques de Chine.

Le lac West est si beau quil contient certainement de nombreuses légendesmerveilleuses et émouvantes.Il est dit quil y a longtemps, le dragon de jade etle Phoenix dor ont trouvé un morceau de jade blanc sur l?le féerique près dela voie lactée. Ils ont commencé à réfléchir pendant de nombreuses années. Lejade blanc est devenu une perle brillante. Où la perle de ce trésor brille, lesarbres seront toujours verts et les fleurs fleuriront.Après - demain, lesnouvelles arrivent au Palais céleste, et la Reine mère envoie le général célestepour voler la perle.Le dragon de jade et le Phoenix dor se précipitent vers laperle de corde et sont rejetés par la mère royale. La mère royale est renverséesur le sol. Une fois les deux mains rel?chées, la perle tombe sur terre etdevient le lac Ouest cristallin. Le dragon de jade et le Phoenix dor descendenten conséquence. Ils deviennent la montagne du dragon de jade (c. - à - D. lamontagne de lempereur de jade) et la montagne du Phoenix, qui sont gardés surla rive du lac Ouest pour toujours.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法语版长江三峡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9333 字

+ 加入清单

Chers visiteurs,

Bonjour tout le monde!Je suis heureux davoir loccasion de vous servir.Jesuis le guide touristique de Chongqing China Youth Travel Agency, mon nom defamille est Wen, vous pouvez mappeler Xiaowen.Pendant que vous visitezChongqing, je ferai de mon mieux pour vous servir. Sil y a des choses que Xiaowen ne fait pas bien, jespère que vous pouvez les soulever afin que je puisseles améliorer. Sil y a des choses que vous faites bien, jespère également quevous pouvez me donner laffirmation Pour renforcer ma confiance.Je vous souhaiteà tous un bon voyage, un bon repas et un séjour confortable.Merci à tous!

Chers visiteurs, nous commen?ons notre voyage dans les trois gorges enpartant de chaotinmen.Tout le monde a dit: "Ne marchez pas dans les TroisGorges, ne comptez pas pour traverser la rivière Yangtze."Ne pas nager dans lesTrois Gorges, ne pas comprendre la rivière Yangtze. "Au début de notre voyagedans les Trois Gorges, je vous présente la situation générale des trois gorgesde la rivière Yangtze.

Au début, nous devons parler des trois gorges de la rivière Yangtze.Commenous le savons tous, la rivière Yangtze est notre Rivière mère, la première enChine et la troisième au monde. Elle provient du Mont Tanggula sur le plateauQinghai - Tibet, coule à travers 11 provinces et villes de la Chine, y comprisQinghai, Tibet et Yunnan, et se déverse finalement dans la mer de Chineorientale, avec une longueur totale de plus de 6300 km. La superficie du bassinversant représente 1 / 5 de la superficie de la Chine.

La rivière Yangtze coule dOuest en est et sétend sur 683 km àChongqing.Lorsque la rivière Yangtze coule à travers le Fengjie de Chongqing,elle a traversé les montagnes et les montagnes et sest précipitée vers le baspour former les trois gorges majestueuses et magnifiques de la rivière Yangtzeque nous allons voir aujourdhui.Les trois gorges de la rivière Yangtze sontlune des ? dix plus grandes attractions touristiques en Chine ? et les ? 40meilleures attractions touristiques en Chine ?.Il se compose de la gorge deQutang, de la gorge de Wuxia, de la gorge de Xiling et de la zone de gorge aumilieu, de la ville de Baidi à Chongqing Fengjie à lOuest et du col Nanjin àYichang dans la province de Hubei à lEst. Il traverse les cinq comtés deFengjie, Wushan, Badong, Zigui et Yichang, avec une longueur totale de 193 km.Il est célèbre pour "qutangxiong, Wuxia et Xiling dangereux".

Le poème de du fu intitulé ? leau de tous les étangs se bat pour une porte? parle de la première gorge des trois gorges de la rivière Yangtze, la gorge delétang de létang de létang de létang de létang de létang de létang delétang de létang de létang de létang de lé gorge de Qutang sétendde la ville de Baidi à Fengjie, Chongqing, à lOuest, à la ville de daxi,Wushan, à lEst, avec une longueur totale de 8 km. Cest la plus courte desTrois Gorges, mais la plus spectaculaire.

La deuxième gorge est Wuxia.Wuxia commence à louest de lembouchure de larivière Daning de Wushan et se termine à lest du ferry de badongguan, Provincede Hubei, avec une longueur totale de 45 km. Il est célèbre pour sa profondeuret sa beauté. Il y a des milliers dannées, Wuxia a été loué par le chant uniquede "il était difficile dobtenir de leau à travers la mer, mais Wushan nestpas un nuage".

La dernière gorge est la gorge Xiling.Xiling gorge commence à Xiangxi Kou,Zigui, Hubei, à lOuest, et se termine à nanjinguan, Yichang, à lEst, avec unelongueur totale de 70 gorge de Xiling était autrefois célèbre pour sesplages et ses eaux abruptes, mais en raison de la retenue deau du projet desTrois Gorges, la situation de leau est devenue douce. La gorge haute est sortiedu lac Pinghu. ? lexception dune partie du paysage inondant le fond duréservoir, la plupart des paysages magnifiques sont encore anciens.

Le projet Three Gorges, situé dans la gorge de Xiling, est le plus grandprojet de conservation de leau au monde et le plus grand projet jamaisconstruit en construction du projet Three Gorges se compose de troisparties principales: le barrage, la centrale hydroélectrique et la structure denavigation. La hauteur du barrage est de 185 mètres, la capacité installéetotale est de 1820 kWh, la production annuelle délectricité est de 84,7milliards de kWh et le niveau de stockage de leau est de 175 mètres.Le projetThree Gorges a trois fonctions principales: la production délectricité, lalutte contre les inondations et la navigation.

Chers visiteurs, sur le chemin de notre visite des Trois Gorges, noustraverserons des endroits célèbres comme baiheliang, Fengdu Mountain,shibaozhai, etc. ensuite, nous irons au temple Zhang Fei à Yunyang pourvoir.

Le temple Zhang Fei, également connu sous le nom de temple Zhang Huan Hou,a été construit à la fin de la dynastie des trois royaumes, Shu Han, il y a plusde 1700 ans dhistoire, peut être appelé à travers les vicissitudes de la vie,et a duré longtemps.Cependant, en raison de la retenue deau du projet ThreeGorges, la foire du temple de zhangfei a été submergée, de sorte que le Conseild?tat a adapté le projet de protection de la relocalisation du temple dezhangfei.? partir de 1998, après six ans de travail acharné, Zhang feimiao afinalement déménagé de la montagne feifeng à Yunyang à la ville actuelle dePanshi.Aujourdhui, 90% de la construction du temple Zhang Fei est faite dematériaux qui ont été enlevés de lancien temple, qui conserve encore lescaractéristiques géographiques de lancien temple.

Zhang feimiao a la réputation dun endroit pittoresque à Bashu et dunendroit pittoresque à Wenzao.Doù vient cette réputationcoutez - moiattentivement.Le temple zhangfei est un groupe de b?timents anciens parfaits. Ilest situé sur la montagne et sassoit près de la rivière. Il est stratifié etmal disposé. Les temples dans le temple sont imposants, simples et lourds. Il ala réputation d "un endroit pittoresque dans le Sichuan" et est digne de cenom.Les érudits et les poètes, après chaque visite du temple Zhang Fei, seronttouchés par la beauté du temple Zhang Fei. Par conséquent, ils ont donné despoèmes, laissant beaucoup dinscriptions de personnages célèbres et depeintures, coupons et ainsi de suite dans le temple Zhang Fei. Par conséquent,les gens ont appelé le temple Zhang Fei "une station de culture etdalgues".

En parlant de tant de choses sur le temple Zhang Fei, je pense que voussavez déjà que le temple Zhang Fei a été construit pour commémorer Zhang Fei, uncélèbre général de la dynastie Shu et Han à lépoque des trois royaumes.Legénéral Shu Zhang Fei est courageux et courageux. Une génération de héros a étéadmirée par beaucoup de gens dans les temps anciens et modernes.Beaucoup damistouristes peuvent se demander pourquoi la foire du temple Zhang Fei a étéconstruite à Yunyang, où il ny a pas de lien évident avec lendroit où ZhangFei a combattu dans le Sud et le nord.Selon la légende, pendant la période destrois royaumes, Wu Shu a combattu et Guan Yu est mort après la défaite. ZhangFei était stationné à Langzhong à ce moment - là. Il a entendu que son frèreavait été tué. Il était très en colère dans son c?ur. Il a immédiatementconvoqué des soldats et des chevaux Pour se préparer à attaquer Wu pour vengerGuan Yu.Ses hommes, Zhang Da et Fan Jiang, savaient quil était difficile degagner lexpédition, mais ils avaient peur de la puissance de Zhang Fei, alorsils ont tué Zhang Fei pendant quil dormait ivre et ont enlevé sa tête pour serendre à létat de Wu.Mais je ne sais pas, Wu Shu a parlé de paix, deuxpersonnes ont entendu, effrayé, la tête de Zhang Fei a abandonné la rivièreYangtze.Le même jour, un pêcheur a récupéré la tête de Zhang Fei et la enterréesur la rive.Plus tard, la population locale a également construit un temple pourelle, le premier temple Zhang Fei.Par conséquent, il y a la légende merveilleusede Zhang Fei "enterrez - vous dans le corps, enterrez la tête dans lenuage".

Les principaux b?timents du temple zhangfei sont le b?timent Jieyi, lasalle principale, la salle latérale, le pavillon daide au vent et la salle desazalées.

Chers visiteurs, maintenant nous sommes arrivés au "b?timent Jieyi", commeson nom lindique, il est nommé daprès Liu Bei, Guan Yu, Zhang Fei Taoyuantrois Jieyi.Il sagit dun b?timent en bois de trois étages, avec des colonnesrouges et des tuiles jaunes avec des puits dalgues, un b?timent typique enforme de casque.En entrant dans le b?timent Jieyi, sil vous pla?t regardez ànotre droite, nous pouvons voir sur la plate - forme: Liu, Guan, Zhang troispersonnes tiennent haut leurs verres à vin, regardant vers le ciel, Jieyi pourles frères de ce genre damour.Ce groupe de statues, limage vivante des troishéros de cette année - là a versé du sang pour sacrifier le ciel, non pas pourla même année, le même mois, mais pour la même année, le même mois, quand lamort de cette générosité, tragique réappara?t devant nos yeux, nous ne pouvonspas nous empêcher de soupirer la grandeur des trois héros.Maintenant, sil vouspla?t regardez sur notre gauche, le calligraphe de la dynastie Song, HuangTingjian a écrit "youlan Fu" par ordre de l sculpture en bois deyoulan Fu est la plus grande sculpture en bois du temple, avec 6 morceaux de 12images, 2,07 mètres de haut et 3,86 mètres de large.Il est placé au fond dub?timent Jieyi, nous pouvons le voir dès que nous entrons dans la porte, donnantaux gens un sentiment magnifique.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精选江苏天目湖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天目湖南山竹海景区距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南18公里处,其交通很是便捷,从天目湖出发,沿二级公路可直达南山竹海景区。南山竹海景区于20xx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它地处苏浙皖三省接壤处,是鸡鸣三省之地。因景区位于江苏省最南端,是溧阳的南部丘陵山区,故称之为南山。境内有竹子约3.5万亩,因而又有“万亩竹海”之称。

天目湖的开拓以水为主,而南山竹海的开拓是以山为主的。X年7月4日,天目湖南山竹海景区通过了国度旅游局景区景点质量品级评审委员会的审批,成为继国度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之后的又一AAAA级景区。

南山虽不及黄山宏伟,但它却浮现了天然,表现了野趣,并置身于旅游黄金通道的收集之中。这里的植被包围率到达98%以上,南山的祖祖辈辈都很是重视对生态的掩护。这里的山因翠竹而青,这里的水因青山而秀,政策法规,这里的竹因山川而美,这里的人更因赋予天然灵性而长命。南山竹海自正式投运以来,依赖宜人的天气,升沉的群山和丰荗的竹林吸引了浩瀚的中外旅客。

南山竹海属于溧阳最高等次的开拓山区,人工雕琢少,故可给人一种返朴归真、回归大天然的感受,并充实操作山青水秀的天然前提,配以寿文化、参加性项目等,成为聚山区特色、经济效益展示为一身,集旅游、度假、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故里,成为区内不行多得的一道靓丽风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江苏锦溪古镇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18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参观完玉泉公园后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将要游览的景点是号称“东方威尼斯”的丽江古城。也是丽江最著名的景点-丽江古城。我们顺着从古城西北端悠悠流至城南的玉泉水来到被称作为“高原姑苏”的丽江古城。在此各位嘉宾就会想小X怎能口出狂言敢把这高原小城称得如此夸张其实一点都没有被小X夸大丽江古城就是因为有玉泉水贯穿全城由古城分成西河、中河、东河三条支流再分成无数股支流。城内亦有多处龙潭、泉眼出水。古城利用这种有利的条件街道自由布局不求网络的工整主街傍河小巷临渠清澈的泉水穿街流镇穿墙过屋“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诗意是这座古城的真实写照这里虽是云贵高原小镇却颇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山川流水环抱中的丽江县城相传因形似一方大砚而得名“大研镇”。它由大研、白沙、束河三部分组成大研古城是它们的集中代表所以人们常常把它叫作大研古城或大研镇。而且大研古城位于丽江盆地的中心古城的西南角耸立着酷似书天巨笔的文笔锋丽江盆地则象一方碧玉做成的大砚台古时“研”和“砚”相通所以古城叫大研。说话间我们便到了古城城口最引人注意的应该是一双水车吧有人说它是子母水车也有人说它是情人水车。过去古城里就有水车今天在一些偏远之地也在使用。

古城形成于南宋后期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面积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三万人1986年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除了同苏州古城一样具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特色外还在古城选址、街道和房屋布局、纳西民居等方面别具一格。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云南法语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724 字

+ 加入清单

Je vais vous présenter le vrai Shangri - la, Diqing.

La Préfecture autonome tibétaine de Diqing est située dans le nord - ouestde la province du Yunnan, à c?té de la région autonome du Tibet dans le nord -Ouest, couvrant une superficie de 23 870 kilomètres carrés, y compris les comtésde Zhongdian, Weixi et Deqin. Elle abrite des groupes ethniques Tibétains, Lisu,Han, Bai, Yi, hui, Pumi, Gong et Fury.

La Préfecture autonome tibétaine de Diqing est située au c?ur de la zonepittoresque de trois rivières parallèles au niveau de l?tat. Les trois rivièresreprésentent deux rivières et les montagnes enneigées représentent 70%, formantle corps principal de la zone pittoresque de trois rivières parallèles.

Le comté de Zhongdian, la capitale de la préfecture de Diqing, est à plusde 640 km de préfecture de Diqing est le point culminant de laprovince du Yunnan. Il y a beaucoup de montagnes qui sélèvent dans le Yunnan.Le plus célèbre est le Mont kagebo, le premier Sommet du Yunnan. Laltitude estde 6740 mètres. Cest la Terre sainte du pèlerinage du bouddhisme tibétain et seclasse au premier rang des huit montagnes sacrées dans la région tibétaine.Lesautres sommets sont les treize Sommets du Prince héritier, qui se trouventautour du Sommet de kagebo. La montagne de neige du Prince héritier sélève à5396 mètres au - dessus du niveau de la mer, la montagne de neige de baimansélève à 5137 mètres au - dessus du niveau de la mer, et les autres sommetssélèvent à plus de 10 au - dessus du niveau de la mer à 4500 mètres au - dessusdu niveau de la mer.

Entre les montagnes enneigées, il y a beaucoup de prairies et de barrages,petits et grands, où les gens de tous les groupes ethniques de Diqing vivent etse reproduisent.Ici, la terre est fertile, leau et lherbe sont abondantes, lebétail, les moutons et les chevaux sont groupés, en particulier le petit grandZhongdian du comté de Zhongdian, il ya vraiment "ciel p?le, vaste champ, ventsoufflant lherbe voir le bétail et les moutons" paysage.En mai, les prairies deZhongdian, les prairies vertes et les azalées sur les pentes des montagnes, lesgesang et dinnombrables petites fleurs fleurissent et fleurissent comme destapis colorés, des chevaux galopant, des boeufs et des moutons roulant, desaigles volant, des bergers chantant des chansons pastorales et agitant desfouets dans le ciel bleu Dans les nuages blancs. Cest la vie dans le pays desmerveilles, une belle vie vivanteLimage.

Entre les montagnes enneigées, au milieu ou au bord des prés, il y a ungrand miroir - un lac naturel parsemé détoiles.Les célèbres lacs pittoresquesde Diqing comprennent la mer de BITA, la mer de Napa et la mer de lacapitale.Ces lacs sacrés et tranquilles reflètent les montagnes enneigées et lesforêts, le ciel bleu et les nuages blancs, attirent des troupeaux de bergers,retiennent divers oiseaux et animaux et deviennent un paradis pour lacoexistence et la prospérité entre lhomme et la nature.

Dans les montagnes environnantes, sur les prés ou les pentes, les gens detous les groupes ethniques ont construit un village après lautre: les mursépais Tibétains, les grands toits couverts, les maisons de palmiers en terreavec de larges couloirs, les maisons en bois des Yi et des Lisu, et lesquadrangle s de la nationalité han. Les trois Chambres et un mur déclairage dela nationalité Bai, quatre en cinq patios et ainsi de suite sont distinctifs etremarquables.

Nous, Diqing, comme le dit lhorizon perdu, les rivières sont des piscineset les canyons sont étroits et profonds.Dans la préfecture de Diqing, les troisrivières coulent c?te à c?te. Deuxièmement, la rivière Jinsha et la rivièreLancang coulent du plateau Qinghai - Tibet. Dans la région montagneuse deHengduan, ils se précipitent et se précipitent, brisant les berges et traversantles rochers, causant de nombreux canyons. Dans de nombreux endroits, les valléesTongren des deux c?tés sont proches, les rapides et les hauts - Fonds dangereuxsont reliés les uns aux autres. Il ny a pas de pierre étrange, pas deau et pasde colère, et les dangers sont sphériques. Cest vraiment "il ny a pas degorge,

Le long de la rivière Lancang, dans le comté de Deqing Deqing, vous pouvezvoir le paysage géologique de la collision de la plaque eurasienne et de laplaque indienne. Vous pouvez voir "dix milles différents jours, toutes chosesdans une montagne", des plantes tridimensionnelles, des animaux rares, desfleurs précieuses et des herbes précieuses produites par le climattridimensionnel.

Shangri La terre des merveilles de lhomme italien, le monde est une sourcede pêche, tout le monde aspire, de sorte que les gens de lindustrie touristiquedu monde ont construit le meilleur h?tel du monde - h?tel cinq étoiles appeléShangri La grand h?tel.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法语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826 字

+ 加入清单

Bonjour à tous les invités. Tout dabord, au nom du conducteur et delAgence de voyage __, je vous souhaite la bienvenue dans la belle ville c?tièrede Dalian. Je suis le guide touristique de lAgence de voyage __. Je mappelleWang Qian. Qian est largent de Qianlong, pas largent de Largent. Pour plus decommodité, vous pouvez mappeler Xiao Wang.Devant vous se trouve le conducteur,ma?tre X, qui a de nombreuses années dexpérience de conduite et de compétencesde conduite supérieures, de sorte que tout le monde peut être complètement àlaise dans le processus de conduite.Les amis qui conduisent ont peut - êtreentendu un dicton: Jilin est ji (urgent), Mongolia est Meng (féroce), Shanghaiest Hu (Hu), puis Dalian est noir et blanc peut conduire.Cest parce que Dalianest un: le printemps a des centaines de fleurs et lautomne a la lune, lété ale vent frais et lhiver a la neige.Quatre saisons distinctes de la Ville, enété, nos routes sont noires, en hiver, nos routes sont blanches, donc notrema?tre est noir et blanc mélangé familier, tout le monde peut être assuré.Lesprochains jours, ma?tre X et moi vous servirons.

Il y a un dicton chinois qui dit bien: cent ans pour construire le mêmebateau.Aujourdhui, nous sommes: 100 ans pour réparer la même voiture.Cest undestin merveilleux et parfait pour nous to US daller dun endroit différent àla même destination, de monter dans la même voiture, de ne pas nous conna?tre ànous rencontrer, alors allons jusquau bout de ce destin parfait.Le Petit Wang adabord souhaité à tout le monde un bon voyage à Dalian, espérant que les bonnesmontagnes, leau, les bons guides touristiques et les bons conducteurs de Dalianapporteront à tout le monde un bon état desprit, afin que tout le monde avecdes attentes et des attentes à Dalian avec la satisfaction et Le flux de retourà Dalian.Enfin, je souhaite à tout le monde à Dalian de manger confortablement,de samuser et de vivre confortablement.

Un spectacle en direct du grand prix du Guide.Il va sans dire quils sontnombreux et différents.Cependant, ce nest que dans le discours douverture queje me présente, mais cest une ressemblance étonnante, comme dans un moule.Cestcomme ?a quils se présentent aux touristes: "mes amis, mon nom de famille estX, appelez - moi petit X."Se présenter de cette fa?on est très populaire parmiles guides touristiques en ce moment.

Tout dabord, est - il approprié quils disent seulement "mon nom defamille X" aux gens non, cela semble ennuyeux, pas solennel.Présentez - vous auxinvités. La fa?on traditionnelle et polie de la nation chinoise est de déclarerle nom de famille et le nom général.Le soi - disant "grand mari, horizontal nechange pas de nom, vertical ne change pas de nom de famille."Un nom commun estun événement social important.Le Guide sest présenté et a dit aux gens que lenom de famille nest pas commun, ce qui est évidemment irrégulier.

Deuxièmement, donner des noms de famille à dautres personnes montreégalement une attitude sérieuse et responsable à légard du travail.Le guideprend le Groupe et les visiteurs ont beaucoup de choses à faire pour lui.Parexemple, à la fin dun voyage, les visiteurs ont besoin dun guide nommé X, etlAgence de voyage a plus dun guide nommé X.Cela causerait des problèmesinutiles au touriste et nuirait à lefficacité.Lorsque le guide touristiqueprésente son propre nom à linvité, il ny a pas de réduction du travail, pas denom de famille caché, pas dabus de vue, est une sorte de performance delintégrité du travail.Donner un nom de famille régulier aux invités donnera auxvisiteurs une première impression de douceur et dhumilité.Nest - ce pasimportant?

Troisièmement, cela peut être d? à linfluence des voyages àlétranger.Pour les touristes étrangers, les guides touristiques se présententaprès leur nom, toujours ajouter une phrase: "appelez - moi petit x bien."Parcequil est un peu plus difficile pour les touristes étrangers de sappelerchinois.Bref, il est facile de parler et de se souvenir, ce qui améliorelefficacité de la communication.

En outre, le nom de famille "vieux" ou "petit" est une coutumechinoise.Lintroduction des chinois aux visiteurs étrangers est également unmoyen de répandre une culture.Les visiteurs étrangers peuvent trouver lanouveauté et lexcitation, de sorte que les guides touristiques doivent lesouligner.Et pour les touristes nationaux, ce que les guides touristiques sontle pouvoir des touristes, les guides touristiques nont pas besoin dusurper lepouvoir.? lheure actuelle, de nombreux imitateurs ne regardent pas lobjet, neregardent pas lenvironnement linguistique spécifique, imitent aveuglément,deviennent le vin de riz jaune de saveur changeante, un peu aigre.Notre guidetouristique explique aux visiteurs, comme "shajiaban" dans la belle - soeur ahQing, pour dire des mots à ne pas manquer.Cela montre la puissance, leniveau.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关于江苏总统府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398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将要游览的历史遗迹--南京长江路292号建筑群,就是著名的总统府。 自明初以来,这里多有更迭,历经明、清、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等时代。在明代,这里是汉王府;清代设两江总督衙门于此,是清政府统治东南地区的中心。乾隆时期,这里曾为南巡行宫;太平天国时改为天朝宫殿;清朝后期,曾国藩沿袭咸丰三年前的旧督署规模及布局进行改建,仍为两江总督府。1920xx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总统府就设在这里的西花园;1920xx年,这里又成了国民政府所在地;1948年5月,蒋介石在此就任"总统"。 各位下车后,请向南看,马路对面是一面钢筋水泥建成的总统府照壁,壁前有一汉白玉石碑,碑上道劲有力的行书"太平天国起义百年纪念碑"是郭沫若先生所题。这是1951年为纪念太平天国广西金田村起义100周年而立的,纪念碑两侧为高大的雪松。 大家对总统府大门都不陌生,在许多历史纪录片中都见过。这座西洋古典式大门建于1920xx年。原先,门是木结构传统衙署前的辕门,后嫌其气势不足而改建。门楼仿古罗马风格,有八根圆柱。这是一座两层半的建筑,一楼为门房、卫士室,二楼为卫兵宿舍,楼顶为升旗平台。1948前,门前正中悬挂"国民政府"大字横匾。1948年后改用木制包金箔的"总统府"三个大字,1949年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后被摘下。 进入大门,两侧是类似朝房式的办公室,中间为一个花草繁茂的院落。大门正对面是大堂,也就是我们说的太平天国天王府金龙殿旧址。天朝时这里是"真神金龙殿 ",又称"荣光大殿"。当年,大殿梁栋涂金,饰以龙凤,四壁彩绘,极其富丽堂皇,是洪秀全大朝之地,曾国荃攻陷天京,大肆掠夺后,火烧天王府,但此殿却奇迹般地保全下来。后曾国荃下令揭去红黄墙瓦,剥去泥金盘龙和木雕,将其翻盖为两江总督署的大堂。民-国时,这敞开的大堂是举行重大礼仪活动的场所。大堂内正梁上悬挂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红底黑字匾。 穿过大堂可见一红柱长廊直通庭院深处。 西边为原总统府礼堂(清代总督署花厅),是民-国时重大典礼的活动场所。如1948年蒋介石、李宗仁就任"总统""副总统"的就职大典;外国使臣递交国书;召开重要会议;举行国宴等都在这里举行。 东边为"清两江总督署史料展馆",馆名由著名清史专家戴逸先生题写。两江指江南省和江西省,江南省辖今天的江苏、安徽南部的上海。在清朝,总督是地方最高长官,通常兼兵部尚书衔和右都御史衔,文官从一品,其职为"厘治军民,察举官吏,修饬封疆"。两江总督始于康熙四年,管辖范围仅次于直隶。 这里看到的两江总督署大堂是根据史料模拟陈设的。大堂为商讨军机和拜祀的地方。正中上方悬挂乾隆御赐当时两江总督尹继善的"惠洽两江"额匾。两侧放置总督职衔牌,公案旁有两把杏黄伞,这是封疆大臣出行仪仗中必不可少的。公案后屏风为朝阳、仙鹤和海潮图案。大堂两旁有一对联:"虽贤哲难免过差愿诸君谠忠言常攻吾短;凡堂属略同师弟使友行修名立方尽我心",为当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所撰写。其意为:就连圣贤人也有差错失误、我愿下属你们常针对我的不足提意见;我希望下属如师弟个个功成名遂,我方安心。两旁耳房,分文左武右,为休息室。 史料陈列馆门上横匾"清风是式"由乾隆所题,赐予总督于化龙。里面介绍了1842年以来近代史上11位有影响的总督。分四部分内容,即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仿制西学和辛亥风雨。另外,对总督仪仗也做了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江苏锦溪古镇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212 字

+ 加入清单

丽江的世界文化遗产由白沙古镇、束河古镇和大研古镇三部分组成但对于各位嘉宾来说吸引力最大的是大研古镇古城的入口很多大家随着小X从右边的入口进入看见了显眼的水车后,再往右是水龙柱龙是管水的古城里的土木建筑最怕火但水能克火所以这个水龙柱代表古城人民免除火灾的愿望。千百年来古城人民象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古城也请各位朋友象古城人民一样爱护古城不乱扔烟头垃圾。再看世界文化遗产标志圆圈代表地球、自然方框代表人类创造的文明圆圈和方框相连代表人与自然要和谐统一丽江古城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杰作。右边的这些石刻称得上是丽江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浓郁的纳西风情画。我们脚下是“巴格图”是纳西先民根据五行学说创造的东巴祭司常用它来定方位和占卜等。

丽江地处金沙江上游历史悠久风光秀美自然环境雄伟是古代羌人的后裔、纳西族的故乡。丽江古城海拔2400米是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心城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探寻它的过去人们发现这片曾被遗忘的“古纳西王国”远古以来已有人类生息繁衍。今日的主人纳西民族则是古代南迁羌人的后裔。在千百年的悠长岁月里他们辛勤劳作筑起自己美好的家园。

这里地处滇、川、藏交通要道古时候频繁的商旅活动促使当地人丁兴旺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一般认为丽江建城始于宋末元初。公元1253年忽必烈元世祖南徵大理国时就曾驻军于此。由此开始直至清初的近五百年里丽江地区皆为中央王朝管辖下的纳西族木氏先祖及木氏土司1382年设立世袭统治。其间曾遍游云南的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描述当时丽江城“民房群落瓦屋栉比”明末古城居民达千余户可见城镇营建已颇具规模。

从丽江北眺是高耸云天的玉龙雪山景致雄奇变幻。民谣说它“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里素有“动植物宝库”的美誉又是巨大的天然水库。

走进丽江彩石铺成的古老街道漫游镇北商业中心四方街便见河渠流水淙淙河畔垂柳拂水市肆民居或门前架桥或屋后有溪街头巷尾无数涓涓细流穿墙绕户蜿蜒而去。这股股清流都来自城北象山脚下的玉泉。

城内早年依地下涌泉修建的白马龙潭和多处井泉至今尚存人们创造出“一潭一井三塘水”的用水方法即头塘饮水、二塘洗菜、三塘洗衣清水顺序而下既科学又卫生。居民还以水洗街只要放闸堵河水溢石板路面顺势下泄便可涤尽污秽保持街市清洁。

依山就水的丽江大研镇既无高大围城也无轩敞大道但它古朴如画处处透出自然和谐。镇内屋宇因地势和流水错落起伏人们以木石与泥土构筑起美观适用的住宅融入了汉、白、藏民居的传统形成独特风格。当地常见的是“三坊一照壁”式民宅即主房、厢房与壁围成的三合院。每房三间两层朝南的正房供长辈居住东西厢房一般由下辈住用。房屋多在两面山墙伸出的檐下装饰一块鱼形或叶状木片名曰“悬鱼”以祈“吉庆有余”。许多庭院门楼雕饰精巧院内以卵石、瓦片、花砖铺地面正面堂屋一般有六扇格子门窗窗心的雕刻大多是四季花卉或吉祥鸟兽。堂前廊檐大多比较宽是一处温馨惬意的活动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最新的江苏玄武湖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61 字

+ 加入清单

花瓣,半开的荷花像一盏盏灯笼,最可爱的是那花骨朵儿了,小小的,圆圆的,逗人喜爱。一阵风儿吹来,荷塘里亭亭玉立的荷花姑娘们摇着身子翩翩起舞,有趣极了。随风而来的不仅是那荷花的舞姿,而且还送来了一阵阵令人心旷神怡的淡淡的清香。

春天,荷花种子一个个在淤泥里发芽长叶,夏天,碧绿的荷叶和墨绿的茎顶着各种各样的荷花破水而出,清新极了,真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是啊!难怪南京人这样喜欢荷花呢!荷花美,荷叶也不甘示弱,它虽然不如荷花一般美丽,却以它默默无闻的精神打动了人们。荷花家族全是宝:根、茎、叶、花、花蕊都是中药,为病人治病,为人类作贡献。

《黄羚羊》和《红樱桃》都是南京培育出的荷花新品种,它俩在20xx年全国第十九届荷花展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南京的《红灯笼》荣获碗莲栽培技术一等奖。南京的荷花在我的心目中是最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最新的江苏玄武湖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178 字

+ 加入清单

玄武湖的历史沿革】

东晋初年,玄武湖被用作封建帝王操练水师的地方,故称“习武湖”。六朝时,又演变为封建帝王的围猎、游乐场所。直到唐朝起,才成为游览区。李白、李商隐、李煜等许多诗人都有描写玄武湖的佳作。南唐灭亡后,李煜被宋太宗捉去,软禁在玄武湖的樱洲,在此期间李煜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的哀诗《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此寄托他对故国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哀愁。北宋神宗时,当朝宰相王安石被罢免回到江宁,在1075年写《湖田疏》上奏朝廷废湖为田,得到批准,从此玄武湖美景不复当日。元代时,重新疏浚玄武湖,使它焕发昔日美貌。但明朝初年,明太祖又把玄武湖作为禁地,在梁洲上建了“黄册库”,专门贮藏全国户籍、田亩统计册和各地的赋税档案。直到清代,玄武湖又重新开放。曾作为19xx年南洋劝业会的游览地。辛亥革命后,更名为“五洲公园”。今天的玄武湖,经过国林工作者的梳理美化,旧貌换新颜,已初步形成了融山、水、城、林于一体的大型风景式园林,被誉为金陵明珠。

【玄武湖的主要景区:环洲—樱洲—梁洲—翠洲—菱洲】

玄武湖中分布着五块绿洲,形成五处风景区。最有特色和最负盛名的要数环洲和梁洲。从玄武门开始,一条形如玉环的陆地,从南北两面伸入湖中,就是环洲,旧名长洲,因它像一条翠绿的玉带环绕樱洲,故称环洲。旧时称“环洲烟柳”。湖的南端假山瀑布尽显江南园林美感,着名的石峰有“观音石”和“童子石”,为明代中山王徐达府中的遗物。假山北面的土山,名墩子山,或叫郭仙墩,为东晋郭璞衣冠冢。洲中有喇嘛庙和诺那塔。

与环洲以一座白桥相连的是樱洲,又名连萼洲,是四面环水的洲中洲。樱洲以遍植樱花而得名。春天,这里是赏樱胜地。繁花似锦,人称“樱洲花海”。

从环洲经芳桥,就是玄武湖五洲中开辟最早的梁洲,又名旧洲。梁洲团梁朝时梁武帝的儿子昭明太子萧统在此建读书台而得名。当年太子在此聚书近三万卷,博览群书,还常召集贤士谈论古今,撰写文章,选编了一部我国最早的诗文选集《昭明文选》,这为以后的文学发展与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据说后来昭明太子在湖上荡舟游玩时,不慎掉入水中,得病不治而死。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好学的太子,将他的读书台所在地称为梁洲。梁洲是五洲中风景最美的地方,洲中有湖神庙、铜钩井、赏荷亭、览胜楼、陶然亭等名胜古迹。梁洲一年一度的菊展,传统而壮观,故有“梁洲秋菊”的美称。

梁洲东是翠洲,旧名磷趾洲。洲上有音乐台、少年之家、万人露天剧场。翠洲风光幽静,长堤卧波,绿带练绕,别具一格。苍松、翠柏、嫩柳、淡竹,构成“翠洲云村”的特色。

玄武湖最中心的一个洲是菱洲,洲东濒钟山,有“千云非一状”的钟云山霞,自古就有“菱洲山岚”的美名。洲上有动物园,饲养各种珍禽异兽150种,2500多头(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江苏鼋头渚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9601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我们现在前往游览的是有“太湖第一名胜”之称的鼋头渚。它距无锡市区18公里,是无锡境内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有巨石突入湖中,状如神龟负重翘首而得名。山清水秀的鼋头渚是无锡最佳游览胜地,著名文学家郭沫若曾有“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诗赞,道出了鼋头渚令人神往的意境。在前往鼋头渚的途中,让我先来介绍一下太湖。

【太湖概况―民间传说―成因和物产】

太湖地处长江三角洲,横贯江、浙两省,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第一是位于江西省的鄱阳湖,第二是位于湖南省的洞庭湖),湖泊面积为2428平方公里,号称“三万六千顷”,南北长68公里,湖水的最深处4.8米,平均水深约2米。湖边的山和湖中的岛号称“72峰”,湖中51个岛屿,尤以鼋头渚、三山、洞庭东西山最为著名。湖中遗存着大量的文物古迹,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

有关太湖的来历,民间有种说法:相传在很久以前,王母做寿,在天宫大设蟠桃宴,玉皇大帝命四大金刚送去一份寿礼,是一个大银盒,里面装有72颗特大的翡翠,外表还雕饰着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飞禽走兽,如同一只聚宝盆,令在场的各路神仙赞不绝口。但王母设宴时没请孙悟空,于是这位齐天大圣就大闹天宫。当他看见玉帝送的这只大银盒时,一棒打翻,银盒便从空中翻落下来,砸到地上成了一大坑,银盒立即化成了湖水。因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天”字上的一横落在下面成一点,就是“太”,所以此湖取名为“太湖”。而72颗翡翠分撒在太湖之中,变成了72峰。本来银盒是圆的,被孙悟空打了一棒,这便是太湖不圆的原因。

太湖的传说,发人遐想。其实,太湖原是一个大海湾,约在5000多年前,这里地壳下陷,东部的泥沙不断淤积,导致长江三角洲向东伸展,西部的洼地便形成烟波浩淼的太湖。然而,民间传说更增添了太湖的神秘感。

太湖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雨量充足,物产特别丰富,水产品种多达30多种。其中以银鱼、青蟹、白虾最为有名。各种水生植物也深受客人的喜爱,如莲藕、菱白。水芹、药菜等已成为人们品尝“绿色植物”的美味佳肴。

【鼋头渚所处的位置―人文景观的营建经过】

我们的车开过宝界桥后,就进入了充山(也叫南犊山)。鼋头渚就位于南犊山西端,请看山形突入太湖水中,三面临水,好像一只巨大鼋头伸出水面。这就是鼋头渚。鼋头渚独占地势,在这里可以眺望太湖,三山仙岛随波浮动,如同仙境一般,令人心驰神往。因此,在明朝时,这里早已被称为“世外桃源”,是富人们郊游踏青的地方。

关于鼋头渚的营建历史,可以追述到1918年。当时,地方绅士杨翰西在这里购得60亩山地,开始对鼋头渚进行最初开发,建造了仿帝王宫苑的“横云山庄”。20年代起又陆续兴建了王心如的“太湖别墅”,陈仲言的“若圃”,郑明山的“郑园”,何辑五的别墅和蔡缄的“退庐”。到建国以后逐渐规划建成完整的鼋头渚公园。现面积达500公顷。有充山隐秀、湖山真意、十里芳径、万浪卷雪、鹿顶迎晖、鼋渚春涛、江南兰苑、太湖仙岛等十多个景观,各具风貌。

【鼋头渚门楼―“太湖佳绝处”牌坊―照壁―涵万轩―绛云轩―长春桥―“具区胜境”牌坊―藕花深处】

现在我们来到的便是鼋头渚门楼、这座琉璃瓦顶,飞檐翘角的门楼是1973年建造的。正面“鼋头渚”3个馏金大字;背面“山辉川媚”四字,点明了鼋头渚风景的特点。门楼左边是“太湖别墅”门楼。顺小路上山可到达广福寺。右边有一巨大的盆景,是一棵百年柏树,树高7米,树冠直径6米,重达10吨,是1978年从梅园水厂移植来的。它姿态如云冠,配上假山湖石,似在欢迎各位游客的到来。

顺着大道往前,是300多米的杜鹃坡。如果春天到此,山坡上的杜鹃花漫山遍野,映红周围。右边则是高大的香樟树、枫树、大山樱等树木与花草相互映衬,构成了美丽的图画。

前面的又一座牌坊,上写“太湖佳绝处”5个大字,只见牌坊外形古朴典雅,斗拱相连,飞檐翘角。此牌坊是鼋头渚公园的老大门,于1931年建造,当时有题额“山辉川媚”,1973年移到“鼋头渚”牌楼处。1981年,以郭沫若手迹制作现在的匾额。牌楼右边门洞两面分别题有“问津”、“利涉”,表明这里原来是游船停靠的码头。1934年以前鼋头渚不通陆路。游人进入鼋头渚,只能走水路,渡船停泊在此,名“利涉”;而游人上岸,却不知道“桃花源”在何处,所以要“问津”。

穿过“太湖佳绝处”门洞,是一块照壁,起到挡住园中景色的作用,这是造园艺术中“障景”的巧妙运用。照壁上装饰的“凤穿牡丹”图案是1981年制作的。照壁后临水的小轩名为“涵万轩”,上方有朱汝珍书写的匾额,呈扇形,取意“亭小,却能包涵万顷波涛”;另一块匾额是清乾隆御书的“湖山罨画”,原在北京静明园内,1934年园主人从北京天安门外烟袋斜街购得后,制匾挂在这里。

涵万轩对面的水轩,1981年建造,名叫“绛雪轩”,而在绛雪轩前依山而建的是“云起楼”和花神庙。云起楼于1931年建造,呈四方形朱门黄顶,上有蔡元培题额。楼边石壁上是1983年刻的“渐入佳境”4字。云起楼上是花神庙,内有白矾石雕塑的“女夷”像,女夷为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花神。

从右边走是樱堤,堤上的这座石拱桥,名叫“长春桥”。该桥建于1936年,桥的前后有湖堤与太湖分隔。桥呈拱形,太阳照耀时成浑圆形,像颐和园的玉带桥。整个长堤种植着日本著名樱树“染井吉野”,枝干粗大,是30年代从日本引进的。每年4月,是这里的最美季节,樱花盛开,缤纷绚丽,华丽幽雅,此景称为“长春樱堤”。

过樱堤看到的是“具区胜境”牌坊。斗拱飞檐,一面为何绍基手书“具区胜境”;另一面书“横云山庄”。“具区”是太湖的古称,牌坊前的太湖石名“古云石”,系杨斡西家旧物。

由牌坊继续往前过曲桥,荷塘上的方亭题名为“藕花深处”,取自李清照“兴尽晚回舟,误人藕花深处”的词意。匾额是田原在1981年题写的。再往前是“清芬屿”,四面临水,宫殿式建筑,原来是杨家洞堂。1978年8月李苦禅题堂额“诵芬”,请看两边槛联写道:湖阔鱼飞跃,山阴草木香。调堂后面的亭子为;“诵芬亭”,堂前太湖石亭亭玉立,给周围景观增添不少神韵。清芬屿对岸坡下,“净香水树”和“山光照槛水绕廊”,临水而立,东面的水谢为“牡丹坞”,棚后山坡上种植着牡丹。整个“藕花深处”建筑疏密错落,小中见大,既有江南水乡特色,又有古典园林风格。

这里有一处石刻,正面写着“无锡充满温情和水”,温情是说我们无锡的特产惠山泥人,阿福阿喜,笑容可掬的欢迎来自全国的朋友,水是三点水,第一就是太湖水,第二是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在我们无锡段是唯一穿城而过的,由于京杭大运河路过我们无锡,带动了我们无锡的经济发展,第三个就是很有名的天下第二泉了,民间艺术家华彦钧创作的世界十大名曲之一的“二泉映月”就是说的我们无锡的天下第二泉,背面刻的是《无锡旅情》的中文歌词。无锡市为了提高知名度,除了运用各种宣传方式,还特别注重将文化艺术与旅游活动结合起来。1986年5月,通过日本阪急旅行社邀请了日本著名诗人、作曲家中山大三郎和东京ABC音乐出版社长山田广作来无锡旅游,他们回国后很快创作并出版发行了《无锡旅情》和《清明桥》两首歌,由日本红歌星尾形大作演唱。特别是《无锡旅情》这首歌,在日本六家电视台播放半年之久,唱片发行量突破100万张,风靡日本全境,许多日本友人正是从这首歌中了解了无锡,纷纷慕名前来无锡旅游。

【鼋头渚灯塔―“鼋渚春涛”刻石―涵虚亭―“包孕吴越”―“震泽神鼋”雕塑】

从诵芬堂沿石阶而上就来到鼋头。站在鼋头眺望,对面的“三山仙岛”若隐若现,湖水拍打岩石,不愧为观赏太湖风景最佳之地。鼋头渚上的灯塔,建于1924年,无锡轮船公司首航,地方人士集资建造,用于夜间导航。1982年进行了翻新,加固底部和中心,四周装饰金山石,并且把塔高从12.56米增加到13.1米。鼋渚灯塔外观呈粉红色,造型十分雅致,是鼋头渚的标志性建筑。

在这下面就是鼋头了,大家看下面的石头像个三角形,并且这些石头高高低低,很不平整,就像鼋的头部,俗话说,踏上鼋头,万事不愁,运气是条狗,来了赶不走。大家注意安全,都去走走吧。

参观完灯塔,请大家再来看一下鼋头渚刻石。这块 二米多高的刻石,正面刻“鼋头渚”3字,为秦敦世所书,秦老先生家出了个外孙女很厉害,叫钱正英,钱正英是谁,你们自己去想吧。另一面所刻的“鼋渚春涛”4字,原由清代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于1906年书写。刘春霖是慈禧太后钦定的状元,慈禧想借状元的名字给奄奄一息的清王朝冲冲喜,当时的刘春霖已经60多岁,中状元后按照慈禧的旨意全国巡游,到我们这里正好是春天,看到鼋头渚的春天特别美,尤其浪花像是梅花一样,于是写下了“鼋渚春涛”,这几个字里面,尤其以春子写的最好。

由石碑向前,是八角形的“涵虚亭”。涵虚亭下崖壁上刻有“明高忠宪公濯足处”8个字。说的是明末东林党首领高攀龙,隐居蠡湖,常到鼋头渚湖滩“濯足”,以“沧浪之水浊矣,可以濯吾足”之意,表示避世隐身,知足常乐。高攀龙因得罪明代宦官魏忠贤,遭到放逐,归隐无锡蠡湖,自号“湖上老人”,不谈时事,以花鸟为伴,但是魏党仍不放过他,逼得高攀龙于1626年3月17日清晨,在水曲巷住宅池中自尽。

站在高公濯足处,遥望对面绝壁上分别刻有“横云”、“包孕吴越”六字,这是清末无锡县令廖伦于1891年所书。这年的正月初八,廖伦同朋友一起乘船到此游览,挥笔题写这6个字,后镌刻在石壁上。“包孕吴越”形容太湖气魄宏大,春秋时吴越两国在此孕育生息,抚育了吴越儿女。“横云”意思是说从湖中远处眺望鼋头渚,水天一色,湖岸好似横在半空的彩云,轻轻飘移。

由涵虚亭前行,是“震泽神鼋”青铜雕塑。“震泽”是太湖的古称。“鼋”在古代被尊称为神物。相传它是龙和龟所生的长子,呈龙头龟身。古时太湖发洪水,淹没了大片土地。大禹来治水,劈开犊牛山,才使洪水退去。大禹治完水在太湖边看到一块色泽青润的大石头,敲起来声音悦耳动听,于是用开山斧凿了一只石鼋,昂头而立,神气十足。大禹用五色宝石在石鼋身上划出许多花纹,石鼋身上便有了鳞甲,这只石鼋就是“震泽神鼋”,也叫“镇妖石”,镇住太湖水龙,从此太湖地区就风调雨顺。现在,大家看到的神鼋是用青铜制作的,长1.7米,高1.3米,宽1.1米,重达700多公斤,由著名雕塑家徐宝庆创作,上面镌刻朱复戡的“震泽神鼋”篆书。这是上海青铜文化复兴公司在1985年5月送给无锡首届“太湖之春艺术节”的礼物。这只神鼋的身上集中了好几种吉祥动物,它是龙的头,龙是权利的象征,尾巴是鱼的,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吃鱼,表示年年有余,在看它的爪子,是老鹰的爪子,老鹰可是空中的霸王,非常勇猛,在看它的背,像乌龟,俗话说的好千年王八万年龟,是长寿的象征。很多游客喜欢将硬币抛在乌龟背上,以祈求长寿。

【澄澜堂景区】

顺山坡而上,大家看到的是一座仿宋、明宫殿式建筑“澄澜堂”,建于1931年。面阔5间,游廊环抱,宽畅豁达,气宇不凡。这里是鼋头渚的高处,面对太湖,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湖中72峰点缀清波,犹如出水芙蓉。堂内匾额,原是清末书法家华世奎所书,因湖水平静清澈,波浪起伏,取名“澄澜”。同时,在此地可以饱览太湖四时多变的景色,为此中堂挂着“天然图画”匾,字由谭瓶斋书写,现在看到的两块匾都是在1974年复制的。两边抱柱上是陈夔龙撰写的对联:山横马迹,渚峙鼋头,尽纳湖光开绿野;雨卷珠帘,云飞画栋,此间风景胜洪都。

素有“太湖之冠”之称的鼋头渚即将游览结束了。在您充分领略鼋头渚那清新迷人的风光后,想必它的“真山真水”一定给各位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如果说鼋头渚给您带来的是秀气、灵气的话,那么继续游览太湖三山将赋予您更多的仙气和福气。下面请大家跟我乘上游船,前去游览太湖的另一处“人间仙境”――太湖仙岛。

【太湖仙岛】

各位游客,太湖仙岛又名三山,位于太湖西北部的梅梁湖中,距鼋头渚2.6公里,乘船过去只要15分钟就可以到达。它是太湖七十二峰中的著名山峰,面积32公顷,它实际上由四个山峰组成,头尾二山,叫“东鸭”、“西鸭”,主山叫“三峰”,又叫大矶,高4.98米,1956年开始开发,1973年建船码头,1974年正式开通轮渡,1995年建太湖仙岛,1997年建成对外开放,太湖仙岛是由无锡园林局局长、高级工程师吴传良设计建造。

仙岛码头:

游客们,仙岛以孤见奇,若翠螺置于玉盘。全山林木繁茂,郁郁葱葱,山径直通琼楼玉宇,到处可见缥渺云海之中的太虚幻境。游客们,我们登上仙岛后领略了仙岛的景观以后,一定会感到太湖仙岛是仙气、香气、灵气三气合一,并且有一种给游客们也会带来福气的感受,游客们不知你们发现了没有,在码头泵船立柱顶上有一只只铁铸的神兽,这些神兽是用来干什么的呢?这儿共有18尊神兽,它们的名字叫“辟邪”,是古代传说中一种能够驱鬼避邪的神兽,这儿的“辟邪”神兽每尊有一吨重,是生铁铸成的,据说用金属造就神兽还有一种好处就是传说中金能生水,水是金的儿子,由此可见,我们游客上下仙岛有这些保护神护航保驾还有什么危险可言呢?

仙岛牌坊:

游客们,我们上了仙岛后,首先看到的这组建筑叫仙岛牌坊,是仙岛的标志性建筑,三门五楼式样,牌坊高九米,宽六米,顶上盖的是红色琉璃瓦,下有八尊麒麟围护。牌坊中间的宝珠和脊顶的火焰在阳光下金光闪闪,整个牌坊雕刻精美,高耸坚挺,给人一种连接天上的感觉,不凡的气势,加上牌坊作一种皇宫的建筑风格,如“双龙戏珠”石雕图案,台阶之上的“丹墀”、“辇道”,可想而知,进入仙岛后,那种规模和气势,不是一般人所能自由进出的,牌坊正面“太湖仙岛”四个金色大字是明代才子文征明的字迹,背面刻着的是“蓬莱仙境”的四个篆书大字。

巡天影壁:

游客们,在牌坊对面,我们看到的那白墙红顶的大照壁,是一幅汉白玉雕刻的“玉帝巡天回銮图”宽九米,高五米,描绘了玉皇大帝巡天回来,驾着九龙“云车”,看他的表情好象有些遗憾,可能是和淹没“三阳城”有关,太白金星已奉旨将“三阳城”沦为太湖,由于金口已开,没办法改变而感到惋惜吧。影壁左上方有二枚印章,上书“昊天无尽”和“六道有藏”意思说:“广浩天宇无尽止,道家精义有经藏?在影壁的左面东面的路通往“会仙桥”,右面通往“花果山”、“洞天福地”。

洞天福地:

游客们,我们现在前去的洞天福地是那路神仙隐居的地方呢,我们看到的这座“母子猴”雕塑像基本就清楚了,我们登上二层平台,有一道高3米的假山石壁,中间一道水幕,从上而下水帘洞,边上有一块巨石,上书“花果山”三字,透过水帘,可见洞中有一石匾上有“洞天福地”四个字,洞外山上高处耸立着一杆牙旗,上书“齐天大圣”,可想而知,此地是猴王的修仙之地,俗话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目前岛上有猴子二百多只,由于游客们对它们的喜爱,使它们越来越胆大包天,在与游人嬉闹之时,抓伤游客及抢夺游人的食品,常常使我们游客为此恼火,哭笑不得,目前水帘洞前有一驯猴表演的演武场,小猴表演的“小猴投篮”、“骑单车”、“山羊小猴走钢丝”等等节目,确实是别有一番精采之处,令人叫绝。

会仙桥:

游客们,我们现在五孔五亭的廊桥就叫“会仙桥”,那么为什么会取名叫“会仙桥”呢?两端桥面分别有两副对联告诉我们:“过此桥是玉虚境,到彼岸非本我,道是非天非地路,果其亦仙亦凡桥”意思说此桥是凡仙相会之处,过桥后就将渐入仙境,当然从此后我们在此的每一个人就不是凡间原来的我了。为此,我导游告诉大家,我们一定要在规定的时辰返回人间,渡船将所我们带回凡间,如过了时辰我们不能返回,没了渡船我们只能留在仙界,遥看人间了,这座会仙桥是在搬迁的“惠山大德桥”的基础上,按照少数民族侗族的“风雨桥”式样建造的,而“风雨桥”据侗族的民间传说,是东海白龙王子为搭救侗族姑娘用身子化成的,但在我们无锡有一个美好的传说,相传明代时无锡人邵宝在此桥上“会仙”。当时“八仙”之中的吕洞宾在桥上卖汤圆,三个铜钱可买一只大汤圆,五个铜钱只能买一只小汤圆,结果是谁也不肯花五个铜钱去买小汤圆,据说小郡宝看到这种情况认为这个卖汤圆的人将钱搞错了,这样下去要亏本的,它出于同情之心就花了五个铜钱去买了一只小汤圆吃了,结果吕洞宾看见小邵宝吃了小汤圆后,就将所有的小汤圆都倒入水中,叹了一口气,拍拍小邵宝,脚踩祥云升天而去,原来吕洞宾不安好心,他为了试试人世间的凡人是不是都是贪心的人,就假借汤圆来测试人们,大汤圆是一般的米粉制成的,而小汤圆则粒粒是“仙丹”,小邵宝得了“仙丹”后果然仙气、灵气居一身,长大后官至户部礼部尚书,再说那倒入水中的小汤圆儿去了呢?据说当时正好游来一群黄鳝,看见汤圆就抢吃了,谁知过后,渔民用吃过汤圆的黄鳝做成的脆鳝特别鲜美可口,一直至今“梁溪脆鳝”在国内菜肴中名列前茅。

月老祠,鸳鸯亭:

游客们,月老祠门外有一座亭子叫“鸳鸯亭”有明显的鸳鸯之分,建筑风格非常别致,一半是方柱歇山瓦顶,一半是园柱卷棚子瓦顶,犹如湖边的一对情侣,紧紧相连,融为一体,和合连理。

游客们,当我们走进月老祠的大厅,稍稍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这是一座大红喜字高高挂,具有浓郁民俗气息的喜堂,有主婚人唱到“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进入洞房”喜气洋洋的气氛,喜堂两边悬挂的对联是“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这种喜堂在如今的社会特别在城市中是不可见了,也许在偏僻的农村地区还有所保留,我们如今所见的这件月老祠中的物品,本是清代无锡名医汪艺香旧居中的遗物,月老在民间有广泛的影响,是“媒人”的代名词,是传说中的婚姻之神,是位媒神,他有一本“天下人的婚书和装满红绳的布袋,据说用红绳将一对男女之足系住,不管是天涯海角,异乡之地,仇敌贫富此绳一系,便完终身,“千里姻缘一线牵”的说法就是这样来的。相传唐代有个叫米固的人,是个孤儿,一次路过宋城,晚上散步时,看一老人在月光下翻看一本书,老人坐着地方靠着一个布袋,当米固得知老人看的是“天下人的婚书”和“姻缘红绳”时,十分惊奇,特别是听到月下老人告诉他店北头卖菜的瞎眼老太3岁的女儿就是他的未婚妻时,勃然大怒,命仆人暗中刺杀小女孩,但仆人由于慌乱,只刺伤了小女孩的眉心,米固带着仆人连夜逃走了,10多年后,米固从军,勇武异常,刺史很看重他,就把女儿许配给他,姑娘长得非常漂亮,只是眉心老爱粘着贴花,米固问她是怎么回事,太太说明了原委,米固这才知道此女正是过去所刺幼女,后来被王刺史收养。米固见天意不可违,就死心塌地跟这位菜贩小姐相亲相爱,幸福无比。游客们,我提议我们有了眷属的人莫忘记月老慈祥的祝福。游客们注意没有,喜堂中间画有一慈眉善目,笑容可掬的老人,他就是“月老”,我们的“媒神”。在喜堂的两侧各有一个小厅,“贵生”和“慈佑”,分别供奉着“九童戏弥勒”和“净瓶观音”。传说喜结姻缘的男女,如果想生养儿子的话,就用自己的左手摸摸弥勒身上男童的头,回去后就有儿子抱了,如果想生养女儿的话,就用自己的右手摸摸女童的头,回去后就有女儿抱了,不知你们信不信,俗话说“信则灵,不信则不灵”。

天都仙府:

天都仙府是仙岛的主体建筑,红墙碧瓦,有一种仙山琼阁的感觉,非凡间所能见的地方,游客们请看,在仙府的门前,有二尊吉祥神兽,两只角的叫“天禄”,独角的叫“麒麟”,另外在墙上还有二幅浮雕作品,描绘的是汉代的门神,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应读伸舒玉律)传说笑咪咪的神荼和一脸怒气的郁垒住在东海度朔山上的一对兄弟,山上种有仙桃树。他们兄弟奉皇帝之命把守鬼门,如发现害人的恶鬼,立即抓住,捆起来扔到山后去喂老虎,于是鬼怪们望风披靡,后来人们为安居乐业,就用桃木雕成二神模样,春节时挂门上使恶鬼不得擅入,保护合家一年平安。

游客们“天街”的含意,顾名思义“此街只应天上有”,这条街全长96米,有铺面40多间,建筑特色以江南民居的青瓦粉墙为基调,“天街”的巷门是一座精美华丽的牌坊,金字匾额周围装饰着蝙蝠,莲花辫,暗八仙等吉祥图案。走进巷门,右边有一方形刻石,叫“天称公平”图案是圆底方眼的一枚铜钱,上方有“公平称”,意思是告诫商人要遵守商业道德。刻石右上角有二行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公平交易,称心如意”刻石的左下角有二块篆字印章,分别为“尺不长,寸不短”和“斗不多升不少”这不长不短,不多不少是买卖公平的最好体现,为此谁不想“称心如意”呢!

在天街的中心区有一个叫“天韵台”的小戏台,上面悬挂着“天地大戏台,戏台小天地”的对联,以狭小的小戏台对应联想天地的大戏台很有哲理。各位游客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在这里品一杯“羽仙”茶,听一曲道家乐,那是不是“客上天街作神仙”了。

太乙天坛:

现在请大家过“朝天阙”门楼,跟随导游前往云外天的“太乙天坛”,这天坛共有三层,都有丹墀相通,每层围以玉白石质云纹望柱和孤形栏板,总面积为456平方米,天坛下有高位水库与“天一生水”的说法合拍。

登上天坛,只见中央位置有一青铜宝鼎,高3.6米,自宝鼎底部往上看,可以发现它有三条腿,四只身,五层楼,三重檐,上面是宝葫芦结顶,其中四只耳朵分别是道教四灵,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与古人动物崇拜有关,均被古人视为灵物神物,道教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作为护卫神以壮威仪,另外在星宿方面的说法,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二十八宿”和“四象”之说,反映了古人对天象的认识,天坛中间的鼎,为我们“仙岛”的“镇山之宝”,鼎是中国古老文化的象征是权力、统一、团结的象征,也是表示和平,繁荣的吉祥物,根据古代传说,夏禹得九鼎,象征九州,天下各方诸候将鼎奉为传国之宝,太湖仙岛共铸有九座宝鼎,只要我们留意一下,不难发现。

灵霄宫:

我们从“太乙天坛”的侧面进入灵霄宫,“灵霄宫”是一座通高42米的标志性塔式建筑,这一主体建筑的主要特点是凭借太湖山水的自然之美,具有“客在不欺主,倚山不压山”的视觉效果,这主要的原因是灵霄宫是建在大矶山的大半腰位置,而不是在山顶的位置,所谓相地合宜,我们现在从后宫门入殿。进入殿堂,我们首先见到的是道教仙界中至高无尚的仙界主宰玉皇大帝,这整座彩塑雕像高18米,呈顶天立地之势,他头戴珠冠,上面垂挂12串玉串身穿九章法服,手持象征着权力的江山星辰玉笏,两耳垂肩,一派福德无上的君主形象,实际上玉皇大帝的形象是道家术士采用了世间最珍贵的秦汉帝王的打扮。可以说他的出现和逐渐定型,是唐宋以后的事,如今玉皇大帝已成为全民(以汉族为主)崇拜的最高神。

据道教《玉皇经》记载,在极其遥远年代的光严妙乐国,国王净德王和王后宝月光,因膝下无子,向真圣求祈,一天晚上王后梦见太上老君怀抱婴儿从天而降,送于王后,天明梦醒,不久王后有了身孕,一年后生下太子,国王逝世后,太子继承王位,后来太子舍弃了王位,到山中学道修真,度化群生,经过了三千二百劫,始证金仙,当上了“清净自然觉王如来”,相传又经过亿劫,才当上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的生日被定为农历正月初九,即所谓“玉皇诞”,那天凡道观都要举行盛大的祝寿仪式,道教又以腊月二十五日是玉皇大帝出巡日,那天玉皇大帝要下界巡视,考究人间善恶,祸福,这一天道观要举办道场,迎接玉帝御驾。

永乐宫壁画:

在灵霄宫中的艺术品中,最珍贵要数描绘在墙上的“永乐宫壁画”,游客们在金母殿与灵霄宫之间有一石彻水池,壁上有龙头吐水,水池的中间有一石钵上有一只花岗岩石球,正在徐徐滚动不止。我们各位游客猜想一下,这石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这石球有800公斤重,是一个实心球,使石球传动的原理是因为此球受4公斤水的压力,在如此水压的冲击下,使球浮现及滚动。相传“球”在古时是一种权力的象征,而我们却希望我们的生活、家族能像这球一样一样,圆圆满满,转动不止。

金母殿居中端坐的金身像就是仙国第一夫人:王母娘娘,王母的大名叫“西王母”是玉皇大帝的太太,相传西王母是一个原始部族的保护神,在战国时的《穆天子传》中说道周穆王西游时见到了西王母,她是一位女王,她有不死之药和吃了能长生不老的仙桃,据说月中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王母不死药,而飞上月亮的。道教非常推崇王母,说她是道教第一大神元始天尊的女儿,凡世间女子登仙得道者,都是她的属下,她和玉皇大帝结为夫妻后,生了七个女儿,其中小女儿七仙女私自下凡与卖身葬父的董永结为夫妇。我想“天仙配”的故事可说是家喻户晓了吧。另外她还有个外孙女叫织女,也是与人间牛郎结为夫妇,结果天上银河把他们分开,只有每年的七月七日那天,才能鹊桥相会,据说那一天所有的喜鹊都飞到银河上去了,这个传说我们肯定都听说过吧,活活拆散这两对恩爱小夫妻的就是我们现在面对着的王母娘娘。所以说王母娘娘不大招人喜欢,是因为她专横无情地拆散了仙女与凡间男子姻缘。游客们请看在这些女子中,那位身披绣甲的巾帼英豪,她就是人们所熟悉的“九天玄女”。在《水浒传》中说道,宋江被官兵追赶,仓惶中逃进还道村玄女庙,玄女娘娘显灵,不仅救了宋江命,还送他三卷天书,让他替天行道。以后宋江归顺了朝廷,领兵征辽时,被辽军的“太乙混天象阵”所困,宋江夜梦中得九天玄女传授破阵之法,即以此法大败辽军。相传在远古时代,玄女受王母之命来到黄帝那儿,授黄帝战法,黄帝得了九天玄女传授的战法,在尢大战时,遂大败尢。听说九天玄女不但是一个救助危难,暗藏韬略的女神,并且有赐福和赐文的功能。

下面请各位游客跟随我前往大觉湾:

(在千手千眼观音像前)各位游客,请大家看一看,这儿有一石盆,中间坐着一位小孩,两手合揖,在盆两旁各坐着一位神将,一位手指指着天,一位手指指着地,这是什么意思呢?相传如来佛一生下来就走了7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开口说道:“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话语才完,天上飞来九条金龙,吐水为如来佛沐浴,游客们请看,如来佛的上方石壁上有九只龙头,其中的一只吐水不止。

(在如来佛大佛像前)各位游客,大家请看,中间这尊大佛就是佛祖如来佛。据佛经上说,如来佛是北天竺迦毗罗卫国(现尼泊尔境内)净坂王的王子,他的名字叫乔答摩,悉答多,他与我国孔子是同时代人。那么这位王子为什么要出家创立佛教呢?据说如来佛成人懂事后,他发觉每一个人都要衰老,衰老是转瞬即致。所拥得荣华富贵也不能长久,有什么办法才能解脱人们衰老的痛苦呢?每一个人都要生病,好好的身体竟然成了聚集痛苦的场所,有什么办法才能脱离生病时的痛苦呢?每一个人都要死亡,死时身心痛苦,家人悲伤,有什么办法才能避免人们死亡时的痛苦呢?生老病死得到解决呢?他为了把人们带到一个理想的彼岸去,创造一个新的世界。他就在29岁那年决然地离开了皇宫,抛弃了美貌的妻子,可爱的儿子,来到雪山顶上苦恒修行,他专心致志地修了六年,没有成功,但他苦恒修行的精神感动了生灵,六年中有猿猴献果,花鹿献乳,帮助他在雪山顶上渡过了六年。他下山以后,据说在河里洗去结在身上六年的污垢,喝了牧牛村女送给他的一碗牛奶,然后来到一棵最大的菩提树下,铺上吉祥草,面对东方,盘腿而坐,并发誓说,如果我这次再不成佛,那怕粉身碎骨,我也永远不起来了,就这样经过七天七夜的苦恒修行,终于在腊月初八的那天晚上,“夜渡明性成正觉,大彻大悟成了佛”。相传他成了佛后,一共收了一千二百五十名弟子,各位游客请看,如来佛一旁年纪比较大的,白眉毛的名叫“迦叶”,一旁年纪比较轻的是如来佛的堂弟,名叫“阿难”。相传在如来佛圆寂以后,就是由他们两人招集500名如来佛的上手弟子把如来佛(释迦牟尼)生前讲的话,记在了“贝叶”上面,就是世界上流传下来的第一部佛经“贝叶经”。据说“迦叶”是过目不忘,“阿难”是听后永记,都有非凡的功能。游客们在“迦叶旁的一尊座像名叫“东方琉璃广世界,消灾延寿药师佛”,在阿难旁的一尊座像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据佛教信徒说,如果我们要消除灾难,延长寿命的话,要求药师佛的,如果我们平常常念叨阿弥陀佛,据说他就会把我们送到极乐世界去享安养之福,因为他是西方教主。游客两旁站立的是佛门四大天王,东面第一尊是南方增长天王,第二尊是东方持国天王。西面第一尊西方广目天王,第二尊是北方多闻天王。相传天分三十三层,最上面那层天叫“非非想天”。据说俗话“你不要想入非非”就是从佛经上得来的。最下面那层天叫“四天皇天”。四大天王的职责就是把守东南西北四道天门,不让地上的妖魔鬼怪跑到天上去。游客们如来佛的面貌我们看看美貌吗?我导游为什么对如来佛用美貌二字,那不是对佛有大不敬吗?游客们,这尊如来佛像是根据唐朝洛阳龙门石窟的原样复制的,据历史上考证,当时武则天,利用权势,在塑造龙门大佛时用自己的面相替代了原如来佛的面相,也就是说现今我们看到的如来佛他的面貌实际上就是武则天的面貌。另外药师佛和西方教主的面貌也是武则天宠爱的二名女官的面貌。游客们那么武则天这样做了,为什么我国这么多的佛教徒都能容忍呢?我想总有其道理。

(在大水车旁)各位游客,大家请看,这儿有一架水车,水车上有许多龙头,车上来的水就是从龙嘴里吐出来的。相传这种水车出于唐朝,唐明皇非常宠爱杨贵妃大家都是知道的。据说有一年夏天,京都长安(西安)的天非常热,唐明皇为了讨杨贵妃欢心,就旨令宫廷名匠建造了一架大水车,直径18米,车上24只龙头,由60名太监推动水车,当水车转动时,24只龙头将水吐向“沉香殿”进行人工降雨,减低暑热。游客们这架水车可以说是古代的一种冷空调。

(在老子像前)游客们,这尊老子像是按照福建泉州的老子像复制的,是青铜制作的。据道家说老子是道教始祖太上老君,这儿有一句题词“老子天下第一”,我想在此的先生可能最能理解这一句话,是吗?

(在睡佛前)游客们,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尊彩色睡佛,就是佛祖如来佛,据说释迦牟尼(如来佛)活了80岁,就涅盘而去,他临去时对众信徒说:“七亿年以后,新的佛祖就又降世了”。

各位游客,今天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听我的讲解,欢迎大家下次有机会再来。

20__年5篇江苏鼋头渚的导游词(五)

各位游客:此刻前往游览的是有“太湖第一名胜”之称的鼋头渚。它距无锡市区18公里,是无锡境内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有巨石突入湖中,状如浮重翘首而得名。山清水秀的鼋头渚是无锡最佳游览胜地,著名文学家郭沫若曾有“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诗赞,道出了重头清今人神往的意境。游客们:在前往鼋头渚的途中,让我先来介绍一下太湖。

【太湖概况—民间传说—成因和物产】

太湖地处长江三角洲,横贯江、浙两省,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湖泊面积为2427.8平方公里,除去湖中51个岛屿,湖泊实际面积为2338.l平方公里,号称“三万六千顷”,南北长68公里,湖面海拔3米,平均水深约2米。湖边的山和湖中的岛台称“72峰”,尤以鼋头渚、三山、洞庭东西山最为著名。湖中遗存着超多的文物古迹,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

有关太湖的来历,民间有多种说法:相传在很久以前,王母做寿,在天宫大设皤桃宴,玉皇大帝命四大金刚送去一份寿礼,是一个大银盒,里面装有72颗特大的翡翠,外表还雕饰着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飞禽走兽,如同一只聚宝盆,令在场的各路神仙赞不绝口。但王母设宴时没请孙悟空,于是这位齐天大圣就大闹天宫。当他望见王帝送的这只大银盒时,一棒打翻,银盒便从空中翻落下来,砸到地上成了一大坑,银盒立即化成了湖水。因湖是从天空上掉下来的,“天”字上的一横落在下面成一点,就是“太”,所以此湖取名为“太湖”。而72颗翡翠分撒在太湖之中,转成了72峰。本来银盒是圆的,被孙悟空打了一棒,这便是太湖不圆的原因。

游客们:太湖的传说,发人遐想。其实,太湖原是一个大海湾,约在5000多年前,那里地壳下陷,东部的泥沙不断淤积,导致长江三角洲向东伸展,西部的洼地便构成烟波浩森的太湖。然而,民间传说更增添了太湖的神秘感。

太湖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雨量充足,物产个性丰富,水产品种多达30多种。其中以银鱼、青蟹、白虾最为有名。各种水生植物也深受客人的喜爱,如莲藕、菱白。水芹、药菜等已成为人们品尝“绿色植物”的美味佳肴。

【鼋头渚所处的位置—人文景观的营建经过】

各位游客:我们的车开过宝界桥后,就进入了充山(也叫南犊山)。重头清就位于南犊山西端,请看山形突入太湖水中,三面临水,仿佛一只巨大鼋头伸出水面。这就是鼋头渚。鼋头渚独占地势,在那里能够眺望太湖,三山仙岛随波浮动,如同仙境一般,令人心驰神往。因此,在明朝时,那里早已被称为“世外桃源”,是富人们郊游踏青的地方。

关于鼋头渚的营建历史,能够追述到1918年。当时,杨翰西在那里购得60亩山地,开始对鼋头渚进行最初开发,建造了仿帝王宫苑的“横云山庄”。20年代起又陆续兴建了王心如的“太湖别墅”,陈仲言的“若圃”,郑明山的“郑园”,何辑五的别墅和蔡缄的“退庐”。到建国以后逐渐规划建成完整的鼋头渚公园。现面积达500公顷。有充山隐秀、湖山真意、十里芳径、万浪卷雪、鹿顶迎晖、鼋渚春涛、江南兰苑、太湖仙岛等十多个景观,各具风貌。

【充山隐秀—聂耳亭—鹿顶迎晖—舒天阁—范蠡堂—西子池—中日樱花友谊林—江南兰苑】

各位游客:进人大门后,我们正式进入鼋头渚景区。首先参观“充山隐秀”景点。充山隐秀位于充山最高处鹿顶山的东南面,原先是陈家花园的所在地。陈家花园,也叫“若圃”,是1928年无锡本地民族工商业者陈仲言所建。1984年开始建设“充山隐秀”景点。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分为春花、夏荫、秋色、冬景四个区。面积为13.3公顷。

沿着空中列车站的石路向上,便到春花区内,大家看到的水池名叫“翠湖”,它利用地势,顺其自然回旋在幽谷之中。水边的土山是人工堆积的,种植着桃李、杏梅、玉兰、杜鹃、月季等花卉和竹、柳、香樟等树木。在翠湖的水面上,架设着一曲一向两座桥,直桥名为“跨绿”,曲桥名为“俯青”。水边两层楼是供游人品茗小憩的地方,上层为“醉方楼”,下层为“春风人座”。楼边的方亭,名叫“家风”。大家绕过“寥风”小亭,穿过“俯青”曲桥,便看到山坡上林边有一六角形的“竹亭”。6根柱子仿照毛竹形状,十分逼真。因“个”字形如竹叶,此亭命名为“个亭”。

各位游客:穿过“荇春”桥亭,我们到达夏荫景区,那里有许多名贵的树木。其中两株苦槠,高20米,已有六七百年的树龄,而高大挺拔的大王松,是当年若圃园主陈仲言栽种的。

各位游客:此刻看到的建筑是聂耳亭。那里原先是陈仲言于1928年所建的一座花园。1934年,22岁的聂耳随电影《大路》摄制组来无锡时就居住在那里,并谱写了著名的《大路歌》和《开路先锋》两首插曲。当年,那里正在修建公路,聂耳来到筑路工地,将《大路歌》唱给民工们听。电影尚未拍完,歌曲已在民工中传开了。1959年无锡市政府主修了这座小阎,为纪念这位人民的音乐家,取名“聂耳亭”。1981年还雕塑了聂耳胸像供游人们瞻仰。

各位游客:此刻我们来到鹿顶山的“十里芳径”景点。它是由茂盛的树木、开山留下的池塘、石壁串连在一齐的游步小道组成。每到秋天,那里漫山遍地的原野景色,令游人置身其中,仿佛如在画中畅游。

此刻我们登上了鹿顶山,那里海拔96米,是鼋头渚景区的制高点。鹿顶山还有一个传说:南极仙翁的天鹿触犯了无规,被仙翁一掌打下云头。仙鹿下凡时,看中了水草丰美的太湖,于是就在湖边化成了秀丽的山峰,永久守护着太湖。鹿顶山共有6个山顶,在无锡“鹿”和“六”同音,所以此山也叫“六顶山”。1984年,在那里建造了“鹿顶迎晖”景区。

舒天阁是鹿顶山的最高点,坐落在600平方米的平台上,阁高24米,三层八角四重檐,黄色琉璃瓦顶,意为“四时有景,八方入画”。登阁北望五里湖波光点点,南望整个鼋头渚一览无遗,真有“极目楚天舒,饱览鼋头渚”的意境。

舒天阁东南是“范蠡堂”和“西子池”,相传,越国大夫范蠡和西施隐居五里湖时,经常来鹿顶山。范蠡堂的屋顶为歇山式建筑,庄重大方。里面有泥塑彩绘的范蠡像,西边墙上青铜色浮雕分别为《泛舟》、《养鱼》、《制陶》、《经商》,记叙了范蠡生前的事迹。

向上走,便是西子池。池壁上刻“照影”两字,故叫“照影池”,据说西施曾在浣纱溪边,以水为镜,鱼儿见她美貌无比,羞得纷纷潜入池底,从而有“沉鱼之容”的传说。池边还有一轩一亭,分别叫“西子”、“淡抹”。整个景致清远幽静,别具情趣。再向上走,金沤亭展此刻眼前,亭名取自郭沫若的《游鼋头渚》诗中的“四周腾黛浪,万顷泛金沤”。亭立在峭壁之上,居高临下,向东眺望,远处五里湖上的宝界桥如长龙卧波;北岸的鱼池星罗棋布;南岸山峰绵绵,绿树成荫;湖面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此情此景,各位游客想要细细品味,还能够到身旁的“环碧楼”、“静观”茶室坐下来,慢慢体会。

往前,是“碑刻影壁”。正面刻有艺术大师刘海粟手书的“鹿顶迎晖”4宇,是刘大师90高龄时书写的,气势雄伟,笔力苍劲。背面刻沙陆墟撰稿的《鹿顶迎晖建设记》。最后看到的是“准望亭”,那里原是鹿顶山的最高点,海拔96.6米的三级测量点就设在那里。之后用石亭代替了原先的三脚架,所以取名“准望亭”。

各位游客;此刻我们沿着环山路向面穿过鹿碑,来到了中日樱花友谊林。樱花是日本的国花。80年代中期,日本青年友好访问团来到无锡,为了日中青年友谊长存,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中日青年在鹿顶山上种下樱花树,还建筑“中日友谊亭”。此刻,这些樱花树已经很深叶茂,春天盛开的樱花象征着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万古长青。

沿林间小路向西,来到的是“江南兰苑”。这是一个小巧精致的建筑,一面开敞的亭子,应对着一塘池水,掩映在茂密的竹林中,他中莲叶浮动,体现着江南园林特有的精致——幽静、淡雅。

【鼋头渚门楼—“太湖佳绝处”牌坊—照壁—涵万轩—绛云轩—长春桥—“具区胜境”牌坊—菊花深处】

各位游客:此刻我们来到的便是鼋头渚门楼、这座琉璃瓦顶,飞檐翘角的门楼是1973年建造的。正面“鼋头渚”3个馏金大宇;背面“山辉川媚”四字,点明了鼋头渚风景的特点。门楼左边是“太湖别墅”门楼。顺小路上山可到达广福寺。右边有一巨大的盆景,是一棵百年柏树,树高7米,树冠直径6米,重达10吨,是1978年从梅园水厂移植来的。它姿态如云冠,配上假山湖石,似在欢迎各位游客的到来。

顺着大道往前,是300多米的杜鹃坡。如果春天到此,山坡上的杜鹃花漫山遍野,映红周围。右边则是高大的香樟树、枫树、大山樱等树木与花草相互映衬,构成了秀丽的图画。

各位游客:前面的又一座牌坊,上写“太湖佳绝处”5个大字,只见牌坊外形古朴典雅,斗拱相连,飞檐翘角。此牌坊是鼋头渚公园的老大门,于1931年建造,当时有题额“山辉川媚”,1973年移到“鼋头渚”牌楼处。1981年,以郭沫若手迹制作此刻的匾额。牌楼右边门洞两面分别题有“问津”、“利涉”,证明那里原先是游船停靠的码头。1934年以前鼋头渚不通陆路。游人进入重头猪,只能走水路,渡船停泊在此,名“利涉”;而游人上岸,却不明白“桃花源”在何处,所以要“问津”。

穿过“太湖佳绝处”门洞,是一块照壁,起到挡住园中景色的作用,这是造园艺术中“障景”的巧妙运用。照壁上装饰的“凤戏牡丹”图案是1981年制作的。照壁后临水的小轩名为“涵万轩”,上方有朱汝珍书写的匾额,呈扇形,取意“亭小,却能包涵万顷波涛”;另~块匾额是清乾隆御书的“湖山置画”,原在北京静明园内,1934年园主人从北京天安门外烟袋斜街购得后,制匾挂在那里。

涵万轩对面的水轩,1981年建造,名叫“绿云轩”,而在绛云轩前依山而建的是“云逗楼”和花神庙。云逗楼于1931年建造,呈四方形朱门黄顶,上有蔡元培题额。楼边石壁上是1983年刻的“渐入佳境”4宇。云逗楼上是花神庙,内有白矾石雕塑的“女夷”像,女夷为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花神。

从右边走是樱堤,堤上的这座石拱桥,名叫“长春桥”。该桥建于1936年,桥的前后有湖堤与太湖分隔。桥呈拱形,太阳照耀时成浑圆形,像颐和园的玉带桥。整个长堤种植着日本大山樱树,枝干粗大,是30年代从日本引进的。每年4月,是那里的最美季节,樱花盛开,缤纷绚丽,华丽幽雅,此景称为“长春樱花”。

过樱堤看到的是“具区胜境”牌坊。斗拱飞檐,一面为何绍基手书“具区胜境”;另一面书“横云山庄”。“具区”是太湖的古称,牌坊前的太湖石名“古云石”,系杨斡西家旧物。

由牌坊继续往前过曲桥,荷塘上的方亭题名为“藕花深处”,取自李清照“兴尽晚回舟,误人藕花深处”的词意。匾额是田原在1981年题写的。再往前是“清芬屿”,四面临水,宫殿式建筑,原先是杨家洞堂。1978年8月李苦禅题堂额“诵芬”,请看两边槛联写道:湖阔鱼飞跃,山阴草木香。调堂后面的亭子为;“诵芬亭”,堂前太湖石亭亭玉立,给周围景观增添不少神韵。清芬屿对岸坡下,“净香水树”和“山光照槛水绕廊”,临水而立,东面的水谢为“牡丹坞”,棚后山坡上种植着牡丹。整个“藕花深处”建筑疏密错落,小中见大,既有江南水乡特色,又有古典园林风格。

【鼋头渚灯塔—“鼋渚春涛”刻石—涵虚亭—“包孕吴越”—“震泽神鼋”雕塑】

从诵芬堂沿石阶而上就来到鼋头。站在鼋头眺望,对面的“三山仙岛”若隐若现,湖水拍打岩石,不愧为观赏太湖风景最佳之地。鼋头渚上的灯塔,建于工924年,用于夜间导航。1982年进行了翻新,加固底部和中心,四周装饰金山石,并且把塔高从12.56米增加到13.1米。鼋渚灯塔外观呈粉红色,造型十分雅致,是鼋头渚的标志性建筑。

游客们:参观完灯塔,请大家再来看一下鼋头渚刻石。这块二米多高的刻石,正面刻“鼋头渚”3字,为秦敦世所书。另一面所刻的“鼋渚春涛”4字,原由清代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于1906年书写。十年动乱中被毁,此刻我们看到的是1974年从清代后陀为“花神庙”所书的检联中,集取四字加以恢复的。鼋头春涛,是鼋头渚一大特色景观,在此摄影留念具有纪念好处。

由石碑向前,是八角形的“涵虚亭”。亭中悬挂着清光绪年间进士陈蒙龙1919年书写的匾额。那里是观赏大湖山水的最佳地方。涵虚亭下崖壁上刻有“明高忠宪公濯足处”8个字。说的是明末东林党首领高攀龙,隐居蠡湖,常到鼋头渚湖滩“濯足”,以“沧浪之水浊矣,能够濯吾足”之意,表示避世隐身,知足常乐。高攀龙因得罪明代宦官魏忠贤,遭到放逐,归隐无锡蠡湖,自号“湖上老人”,不谈时事,以花鸟为伴,但是魏党仍不放过他,逼得高攀龙于1626年3月17日清晨,在水曲巷住宅池中自尽。

站在高公濯足处,涂望对面绝壁上分别刻有“横云”、“包孕吴越”六字,这是清末无锡县令廖纶于1891年所书。这年的正月初八,廖给同朋友一齐乘船到此游览,挥笔题写这6个字,后镌刻在石壁上。“包孕吴越”形容太湖气魄宏大,春秋时吴越两国在此孕育生息,抚育了吴越儿女。“横云”意思是说从湖中远处眺望鼋头渚,水天一色,湖岸好似横在半空的彩云,轻轻飘移。

由涵虚亭前行,是“震泽神鼋”青铜雕塑。“震泽”是太湖的古称。“鼋”在古代被尊称为神物。相传它是龙和龟所生的长子,呈龙头龟身。古时太湖发洪水,淹没了大片土地。大禹来治水,劈开犊牛山,才使洪水退去。大禹治完水在太湖边看到一块色泽青润的大石头,敲起来声音悦耳动听,于是用开山斧凿了一只石鼋,昂头而立,神气十足。大禹用五色宝石在石鼋身上划出许多花纹,石鼋身上便有了鳞甲,这只石鼋就是“震泽神重”,也叫“镇妖石”,镇住太湖水龙,从此太湖地区就风调雨顺。此刻,大家看到的神鼋是用青铜制作的,长1.7米,高1.3米,宽1.1米,重达700多公斤,由著名雕塑家徐宝庆创作,上面镌刻朱复戡的“震泽神鼋”篆书。这是上海青铜文化复兴公司在1985年5月送给无锡首届“太湖之春艺术节”的礼物。

【澄澜堂—光明亭—飞云阁—广福寺—“七十二峰山馆”—万浪桥—苍鹰渚—“湖山真意”景区】

顺山坡而上,大家看到的是一座仿宋、明宫殿式建筑“澄澜堂”,建于1931年。面阔5间,游廊环抱,宽畅豁达,气宇不凡。那里是鼋头渚的高处,应对太湖,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湖中72峰点缀清波,犹如出水芙蓉。堂内匾额,原是清末书法家华世奎所书,因湖水平静清澈,波浪起伏,取名“澄澜”。同时,在此地能够饱览太湖四时多变的景色,为此中堂挂着“天然图画”匾,字由谭瓶斋书写,此刻看到的两块匾都是在1974年复制的。两边抱柱上是陈夔龙撰写的对联:山横马迹,渚峙鼋头,尽纳湖光开绿野;雨卷珠帘,云飞画栋,此间风景胜洪都。

由澄澜堂而上是“光明亭”,这座重檐攒尖顶黄色亭子,于1953年开始建造,盖到一半时因资金缺乏,被迫停工。1954年春,刘伯承元帅来无锡游览重头绪,看到未完工的亭子说:“天空上光明。”之后在刘帅关怀下最终完工,并在1957年题名“光明亭”,表达老一辈革命家对太湖的赞美。

站在湖边“飞云阁”前回望鼋头渚,只见巨石卧水,浪花拍岸,红色灯塔,直刺青天。飞云阁建于1931年,两层建筑。章浸书写匾额。下层为“长生未央馆”由杨天骥书写。馆名中的“长生殿”、“未央宫”是西安唐宫中建筑,为唐玄宗、杨贵妃寝宫和召见之处,以此命名,可见园主人的用意。

从飞云阁到广福寺,各位游客还可看到“秋叶涧”、“慈亭”、“戊辰亭”、“一勺泉”诸景点。秋叶洞是山径中段的一条林荫深逢的洞峡。洞上用黄石架一个洞口,原名“秋一洞”,园主为怀念早逝的长女,在洞上刻石纪念。1980年改为“秋叶洞”。憩亭,呈四方形,原有俞件还题额“云阶”,以及弥勒佛石像一尊。1980年改称“憩亭”。1981年又移入《湖山歌》碑石一块,这块碑是1978年在宝界山湖山草堂遗址发现的。

戊辰亭于1928年初建造,这一年是成辰年,便命名为“戊辰亭”。匾额由尉天池题写。楼高三层,琉璃瓦顶,雄伟高大,登楼观湖,尽收眼底。西哈努克亲王曾在此品茗观景。

在成辰亭东坡岩旁有“一勺泉”,是以“有源之水聚而为一勺,散而为三万六千顷”而得名。相传很久以前,一青年打柴飘过此地,见两位老者在此下棋。一老者见青年有个水葫芦,便向他要水喝,老者喝过水后,用手杖在地上一揭,说:“喝你壶水,送你一勺泉”。说罢,两老者拂袖而去,而老者手杖捣过的地方,一股清泉冒出。在泉边崖壁上有明进士王问“源头一勺”、“天开峭壁”、“劈了泰华”等题字。

从一勺泉循台阶而上,就是广福寺。1924年,杨翰西将一亩多地捐给量如和尚。量如原是北伐时军人,后削发为僧,将后山的广福庵(又名削岩寺)迁到那里。据说,原寺虽小,却建于萧梁,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1925年建成广福寺,取“广士众民同登庙地洞天”之意命名。寺前三拱因门意为“三解脱门”。寺虽小,却也香烟综绕,信徒众多。

“72峰馆”在鼋头渚后山最高处,是1927年无锡王心如建造的太湖别墅中的主要建筑物,它是一个五门敞开中西结合的厅,具有江南近代建筑风格。厅后有山泉小池,坡上是桂花、龙柏,馆前平台石栏,应对太湖,从那里能够遥望三山、马山。馆背面的这些湖石假山,细细数来也合72之数,故称“72峰山馆”。此刻,山馆已辟为王昆仑纪念馆。王昆仑是原民革中央主席,太湖别墅主人王心如的儿子。

从72峰山馆顺山路而下,是万浪桥。那里是一个天然水湾。30年代,筑曲堤,上面建小拱桥。浪打岩石,如万马奔腾,所以叫“万浪桥”,又称“万浪卷雪”。万浪桥还有一奇,就是晨曦之景。春夏清晨,晨庵渐露,薄疾重重,忽然红日跃起,远山近水湖天一色,相映成趣,使人流连忘返。

万浪桥南侧是“苍鹰渚”,是太湖著名的“湖东12渚”之一。因势如雄鹰昂首伸入湖中,两岸青山,如鹰展翅,所以称“苍鹰渚”。1984年,清上立一块巨石,高2.2米,宽1.2米,厚0.35米,上刻“苍鹰渚”三字,为著名文学家周而复所书。渚上建有“卷雪亭”,四角攒尖顶,典雅明丽,那里是观浪最佳的地方。

由“卷雪亭”循山路往上,就是“湖山真意”景区,摩崖上“湖山真意”额为原外交部长姬鹏飞所书。那里地势较高,眺望太湖,美景尽收眼底。

“湖山真意”主建筑是建于1986年的“天远楼”,取意于文徵明《太湖》诗中的名句:“天远洪涛翻日月,春寒泽国隐鱼龙。”天远楼是眺望梅梁湖山水真趣的最佳处。因太湖北端人无锡市内,构成一个袋形湖湾——梅梁湖。梅梁湖可称太湖山水组合最美的一区,整个湖湾,东面12淆,西面18湾。

天远楼北行,在石丛中有一个洞口,长有几十米,是1931年郑明山建郑家花园时的遗物。出洞口可看到“半亭”和“红亭”。滑石级下山,便到了十字路口。从那里向东过“拒秀桥”,就可回到鼋头渚大门。

游客们:素有“太湖之冠”之称的鼋头渚即将游览结束了。在您充分领略鼋头渚那清新迷人的风光后,想必它的“真山真水”务必给各位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如果说鼋头渚给您带来的是秀气、灵气的话,那么继续游览太湖三山将赋予您更多的仙气和福气。下面请大家跟我乘上游船,前去游览太湖的另一处“人间仙境”——太湖仙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精选江苏寒山寺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921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旅客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寒山寺

寒山寺始建于公元5XX年,也就是梁代天监年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寒山寺原名“妙利普明塔园”由于历经元、明、清三朝的火烧,我们此刻看到的是19xx年作后保存下来的遗迹,当然苏州市政府近年大力地整修之下才得到了这天涣然一新的外貌。到那里,有游客可能会问:“寒山寺的寒山在哪里?寒山寺很冷吗?”让我来为你解答吧1其实寒山寺并非因山而得名,而是因人得名。在唐代,有两为僧人,一个叫寒山,一个叫拾得。尤其是寒山,他是唐朝诗僧,着有《寒山子诗集》,后人为了纪念寒山,将此寺改名为寒山寺。

另外大家必须想明白,苏州名胜古迹众多,为什么惟独寒山寺尤其名扬中外呢?原因有三:第一,源于一首诗,大家可能明白,当时唐代有位诗人叫张继,他是湖北襄樊人,进京赶考,却名落孙山。他情绪郁闷,归途中渔船夜泊枫桥,枫桥,也就是靠寒山寺西边的一座桥,大家请随我指的方向看。他听见了寒山寺钟发出的“咚咚‘声,一下子使他受益匪浅,想通了许多,心想;我今年落榜,下一次我必须能够东山再起,救灾灵感顿开的状况下,写下了千古名诗《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直至今日,在千里之外的日本,有不少年幼的孩子都耳熟能详。

第二,佛门弟子一向认为,曾住持过此寺的寒山、拾得分别为文殊、普贤两位菩萨的化身。

第三,就是寒山寺的那口钟。也就是张继诗中所提到的钟。明代时,流入日本。之后。有个叫山田寒山的日本人在搜寻未果的状况下,便募捐了一对青铜钟,一口赠予中国寒山寺,一口留日本馆山寺。在中日民间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失史册中,写下了完美的一页。

第四,据说寒山寺钟声具有很奇特的功能,能够用十二个来概括“闻钟声,烦恼清,指挥长,菩提生。”

也许你望见朝西的大门,你必须、会产生疑问,不妨在再次让我为你们解答吧!至于原因呢/也有三:

其一,因地制宜,门朝西,西边就是运河,各地而来的善男信女坐船来此烧香,交通方便了不少。

其二,向西意味着通往西方极乐世界,表现了对西方佛教胜地的崇敬。

其三,水能克火。

以上我为大家具体讲解了一下寒山寺的历史,请大家先在此回味一下,顺便能够休息、拍照。片刻后,我们将回进入下一个景点——天王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江苏莫愁湖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811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

现在我们将去游览的是位于南京城西的一处名胜古迹——莫愁湖。莫愁湖位于南京西郊的水西门外,总面积约700多亩,其中陆地面积为200多亩,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全国碧水盈盈、柳树成行,亭台楼阁点缀其间,是一派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色。古代的莫愁湖曾享有“金陵第一名胜”的美誉,清代著名诗人袁枚曾以“欲将西子西湖比,难向烟波判是非。但觉西湖输一著,江帆云外拍天飞”的诗句,对莫愁湖大加赞美。

现在的莫愁湖园内主要有胜棋楼、郁金堂、赏荷亭、水谢、露天舞台等胜迹,及新塑造的莫愁女塑像,湖的南岸还有粤军殉难烈士墓。

莫愁湖名称来历:石城湖—莫愁湖

莫愁湖,原名“石城湖”。六朝以前,这里是长江和秦淮河下游的汇合处,两水相聚,逐渐积成沙滩。随着长江西移,沙滩逐渐扩展,秦淮河出口处也随着向西北方即今三汉河一带推移,于是在这里就留下了一些湖泊和池塘。莫愁湖就是处于当时秦淮河和长江交汇处废河道上的一处小湖泊,因当年紧挨石头城,所以称作石城湖。

莫愁湖名称的出现始于北宋。据当时的记载:“莫愁湖在三门外,昔有妓卢莫愁家此,故名。”相传南朝宋、齐时,有一名叫莫愁的洛阳女子,生得美丽、聪慧、善良,与父亲相依为命。几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因家境贫困,无钱葬父,为换取葬父费用,卖身给建康(今南京)的一生意人卢员外作了儿媳,居住在石城湖畔。莫愁女好施乐善,长得又标致。有一次,梁武帝路过卢员外的家门口见到莫愁女,便起了邪念,先把其夫征去当兵,再下旨选莫愁女进宫。莫愁女宁死不从,投江自尽。人们为怀念这位美丽善良的莫愁女,就将石城湖改名为“莫愁湖”。庭院水池中的莫愁女雕像就是根据这一美丽的传说来塑造的,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在那“莫愁”不能愁的时代对“莫愁女”的同情和赞美,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胜棋楼—郁金堂—莫愁女雕像—粤军殉难烈士墓

胜棋楼是莫愁湖公园的主要建筑,相传当年的明太祖朱元璋和中山王徐达经常来这里下棋。每次都以徐达失败而告终,朱元璋非常明白徐达的用意,是怕胜君有罪。有一天,朱元璋事先要求徐达拿出真水平来下一盘棋。结果,徐达不但胜棋,且棋局摆得十分巧妙,用棋子摆成了“万岁”两字,朱元璋由惊转喜,暗暗地佩服徐达棋艺之高超,非但认输,还将这座楼连同莫愁湖一起送给了徐达以资表彰,胜棋楼由此得名。现今的“胜棋楼”匾,书法苍劲有力,是清代状元梅启照亲笔。旁有对联写道;“粉黛江山留得半湖烟雨;王侯事业都如一局棋杯。”楼上陈设古朴,中堂的南北壁分别挂有朱元璋和徐达画像及现代著名书法家书写的“钟阜开基,石城对弈”对联。堂前摆放一张专供下棋的棋桌。

位于胜棋楼左侧的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相传这里就是莫愁女居所,因莫愁女喜欢郁金花,所以称之为郁金堂。不过,原有建筑已毁于兵火,现在的郁金堂是1795年重建的。院内有梁武帝萧衍为莫愁女所作的《河中之水歌》诗碑,清代绘刻的莫愁女石刻像和郭沫若题写的《莫愁歌》。室内陈设古朴,庄重典雅。墙上挂有许多文人墨客有关莫愁女的诗画。

在郁金堂两侧,红栏曲廊环抱着的一方水池中立有一尊根据历史资料精心雕塑的汉白玉莫愁女雕像,发会高绾,素裙垂地,手挎桑篮,亭亭玉立,神态自若,栩栩如生,是根据《河中之水歌》中的“十四采桑南陌头”的诗意雕刻而成的。方池四周,曲廊、赏荷亭、四方亭、光华亭等建筑,相衔相生、巧妙连接,显得格外雅致、洁净。

莫愁湖南岸,有一座占地约370多平方米的粤军殉难烈士墓。墓建于1920xx年3月,毁于抗战期间,1947年重修,1979年再次重修。这座墓是为纪念在与封建余孽张勋企图复辟帝制的战斗中英勇牺牲的粤军烈士而建立的。墓前有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建国成仁”墓碑,碑阴刻有黄兴所撰墓志。

莫愁路—朝天宫遗址

园以水胜,路因园名。与莫愁湖邻近的还有一条名叫莫愁路的街道。过去人们常说,不到夫子店与莫愁路,就等于没有来过南京。夫子庙是因曾是一个灯红酒绿的风月场所而出名,而莫愁路则因“黑市”而闻名。据说,莫愁路上的“黑市”在明代已出现,当时一些破落官家变卖财产,怕人耻笑,就在黑夜之间拿来这里交易脱手。这里所交易的物品,既有小商贩从民间收购来的废旧物品,也有小偷、扒手的赃物和贪官污吏所侵吞的物资。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取缔了这一带的“黑市”。

在莫愁路中段,能见到一座高大的石坊,里面保存有明初大典前的习仪场所——朝天宫遗址。

好了,各位游客朋友,我的讲解到此结束。祝愿大家游玩愉快.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江苏留园的导游词_江苏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7710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江苏留园的导游词5篇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留园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代表清代风格,园以建筑艺术精湛著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太湖石以冠云峰为最,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其建筑空间处理精湛,造园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构成了有节奏有韵律的园林空间体系,成为世界闻名的建筑空间艺术处理的范例。现园分四部分,东部以建筑为主,中部为山水花园,西部是土石相间的大假山,北部则是田园风光。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江苏留园的导游词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关于江苏留园的导游词5篇(一)

各位朋友:

大家好!

(站在门后留园全景图前)

有道是:“苏州好,城里半园亭。”现在,我们就来游览苏州著名的园林--留园。田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代表了清代江南园林的建筑风格,结构紧凑,富丽堂皇。其余的三处分别是宋代的沧浪亭,元代的狮子林和明代的拙政园。同时,留国也是全国四大名园之一。所谓全国的四大名园,是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四处园林,其中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是北方皇家园林的代表作品,而苏州的拙政园、留园则是南方私家园林的代表作品。瞧,留园的门很小,高不过2米许,宽不过1.5米,很不起眼,小中见大,这正是私家园林的典型特征之一。19987年12月4日,留园又与拙政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一起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典型范例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门厅正中上方悬挂着“吴下名园”匾额,似乎要告诉我们留园曾经拥有的辉煌,大型漆雕屏风上绘有留园的全景图,它是用2500块玉石镶嵌而成的。那么,为什么要用2500块玉石呢?因为这幅图是在苏州2500岁生日的时候,由扬州艺人所雕,每块玉石代表了苏州一年的历史。通过这幅全景图,我们可以看到留园分为四个部分:中部是精华所在,以山水见长;东部以庭院建筑取胜;北部具有农村田园风光;西部林木高耸,尽得山林野趣,整个园林占地30多亩。

那么,这座园林为什么叫“留园”呢?其实,留园一开始并不叫这个名字,她最早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相当于哥白尼、布鲁诺生活的年代。第一个主人叫徐泰时,曾经当过工部营缮郎中,所以他对建筑是有一番研究的,这对他后来修建东园很有帮助。因为他工作做得好,被提升为太仆寺卿,相当于从建设部的高级官员升到交通部的部长。徐泰时为人耿直,因而得罪了权贵,在遭人弹劾罢官回家以后,修建了东、西两园,东园就是今天的田园,西园后来被他的儿子捐做寺庙,也就是今天的西园寺。徐泰时去世以后,这个园子也就逐渐荒废了。到了清代的嘉庆年间,曾任广西右江兵备道的吴县东山人刘蓉峰辞官回家后买下了东园的旧址,改建为“寒碧山庄”,因为园内多植白皮松,竹色清寒,波光澄碧,所以取了这个名字;又叫“花步小筑”,因为前面有一条路叫花步里;又因为主人姓刘,所以老百姓都叫它“刘家花园”。光绪年间,湖北布政使盛康(字旭人)买下寒碧山庄废园,盛旭人精通医道,原在常州开国药店,经李鸿章介绍,献丹药治好了慈禧太后的慢性皮炎,慈禧太后高兴之下,就把中国台湾海峡的钓鱼等三座小岛赏给盛家种药草,因而盛家很有钱。

盛旭人买下寒碧山庄后就将它改名为“留园”,一个原因是“刘家花园”的“刘”与“留园”的“留”谐音,这是花园易主常用的一种改名方法,比如袁枚将“隋园”改为“随园”;再有,盛康在整修花园时曾发现一块“长留天地问”的石碑,据说是刘伯温写的,他想这个花园历经战火仍然保留下来,似乎在冥冥之中有老天爷的保佑,也希望留园能永远留在盛家手中;另外“但留风月伴烟梦”,这个“留”字又有让客人留连忘返之意。清末朴学大师俞樾在《留园记》中讲,“泉石之胜,留以待君之登临也;花木之美,留以待君之攀玩也;亭石之幽深,留以待君之游憩也。”

从留园的得名,我们可以看到园主修建花园时花费了不少心血,田园中的每一处建筑,每一个小品.每一副对联,每一处题额,都别有一番用意。因此,我们在游览园林时,必须把握住园主的用意,这样,您才能真正领会到园林的魅力所在。苏州园林大多数以“隐逸”为主题,那么,留园是怎样体现这一主题的呢?接下来,我将结合具体的景观跟大家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从留园的门厅到中部花园入口处的腰门,是一条50多米长的“S”形过道,这条过道是园林建筑中空间处理极为成功的例子,至于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请大家跟我一边走,一边看,一边体会。

进了门厅,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小天井,这个天井有什么作用呢?它的主要功能是通风、采光和漏水,往上可以看到天空的云朵,飞翔的小鸟,往下可以漏水。在天井后边的这个建筑是轿厅,古时候,有钱人出门,大都坐轿子,但轿夫是下等人,不允许与主人一起进入内厅,只能坐在这儿歇息。顺着边上的过道往前走.弯弯曲曲,前面有两个蟹眼天井,种了一些瘦竹,为昏暗的过道引来一些光亮。这儿也是一个天井,花台里种了桂树、白玉兰,还有石笋,合起来就是金玉满堂的意思。到了这个敞厅,大家再回过来想一想,体会一下,这一段过道由小变大,由暗转明,随着空间的变化,“放”、“收”、“再放”、“再收”,让人感觉不到过道的昏暗呆板,反而让人觉得很有趣味。同时,园主巧妙地借助这个过道将外界的尘嚣挡于门外,反映了主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不受外界干扰的隐逸思想,起到了欲扬先抑的效果。大家品味一下,走过这一段过道,是不是有点进入世外桃源的感觉?

现在,我们来到了留园的中部,园中有大型假山和宽阔的水池,极具文人写意山水园的典型特征。前面的粉墙上有六扇漏窗,通过漏窗,中部的山水景色已隐隐可见、我们说漏窗好,好就好在“隐隐可见”上。用《红楼梦》中贾政的话说:“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人目中,则有何趣?”这六扇花窗,图案各异,大家一边慢慢地走,一边透过花窗往里边看,你会感到随着步子的移动,所看到的景色也在变化,这就叫“移步换景”或“一步一景”。并且,这几个花窗还有通风、透光的功能。墙上有砖刻“古木交柯”,“古木”指花坛里的一棵明代的古柏和一棵山茶树,“交柯”指两树枝干交错缠绕,象征夫妻连理,百年好合。此处以粉墙为底,翠柏山茶,上有砖额点缀,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的山水画。

(到绿荫轩)

这座“绿荫轩”,轩名取自明代诗人高启的“艳发朱光里,丛依绿荫边”诗句。原来,在绿荫轩旁曾种有一棵老榉树,一棵老枫树,树枝像两把大伞遮在屋顶上,所以叫“绿荫轩”。在留园的中部,可以观赏到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这儿便是我们观赏春景的地方。春天,前面曲桥上紫藤开花,树木发芽,似乎凸显出一幅立体的春色图。来到后边,墙上有“花步小筑”四个字,为什么要写上这几个字呢?留园一带旧名“花步里”,“步”通“船埠”的“埠”,“花步”即装卸花木的码头;“里”是指方形的街坊,即我们常说的“里弄”、“邻里”,古代五户为一邻,五邻为一里,所以,二十五户人家称为一里;“小筑”就是小的建筑,比如“网师小筑”,主人很谦虚地说,我这个花园只是花步里边上的一处小建筑而已。此处园主以墙为纸,墙角散置湖石,花坛中堆石笋,植天竺、爬山虎冲霄而上,又垂下几缕绿叶,整幅图画给人以运笔凝炼洒脱之感。

(继续向前)

前面就是“明瑟楼”,《水经注》中有“目对鱼鸟,水木明瑟”的说法,意思是看到大自然的山山水水,花鸟虫鱼,让人感到山青水秀,环境幽雅;楼下取杜甫“秋水方添四五尺,野航恰受二三人”之句,起名为“恰航”;楼旁的湖石假山非常巧妙地将登楼的踏道藏于其中,边上刻有“一梯云”,取自“上楼僧踏一梯云”,将山石比作可以助人升腾的云朵,使人有一种飘浮于仙境之中的感觉,暗含“月中折桂”的意思。大家再看看地面上的铺地,用卵石、缸片、瓷片拼成各式各样的图案,俗称“花街”,这一片铺地上的图案有“金鱼”、“莲藕”、“仙鹤”……,象征“年年有余”、“百年好合”、“健康长寿”……,既起到了装饰作用,又寄托了主人的美好愿望。

请大家随我到露台前,这儿是园主人观赏夏景的地方。池子里种植了很多荷花,夏天荷花竞相绽放,美景尽收眼底,因为露台靠近水面,所以叫做荷花台。此处,还可以观赏到前面的假山。园林建筑中的假山接材料可分为湖石假山、黄石假山和上丘假山。留国这儿的假山比较特殊,下面黄石填底,给人一种稳健的感觉,上面湖石为顶,非常秀丽,因而兼有阳刚、阴柔之美,真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回过头来,大家所看到的这座建筑是田园中部的主体建筑“涵碧山房”。取自朱熹的“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诗句。“涵”指水多,“碧”指水碧如玉,所以叫“涵碧山房”。中国有句老话叫“心定自然凉”,在这个地方,你是否有一种“闻名心底凉”的感觉呢?

(走进曲廊)

留园曲廊是苏州园林三大名廊之一,全长有300多米,另外两廊是拙政园的水廊和沧浪亭的复廊,各有特色。廊按位置可分为沿墙走廊、爬山廊、水廊、回廊、楼廊等;按形式又可分为曲廊、波形廊、复廊、廊是园林建筑中独立的有顶的通道,就像文章中的“虚”字,有连贯的作用。留园的这一段爬山廊(曲廊)高低逶迤,墙直廊曲,明暗相间,有的地方贴近墙面,有的地方又有间隙,还种了一些花草,巧妙地运用对比的方法,使廊显得更加活泼。廊在这里有这么几个功能:一是夏天可遮阳,冬天可挡雨;二是景点之间的联系纽带,天然的游览线路;三是作为平缓地过渡,巧妙地将客人引到山上的“闻木樨香轩”,观赏秋景。爬山廊的旁边墙壁上有明代镌刻的“二王”法帖。与众不同的是,此处的法帖只收“二王”书法,点评全放在释文的后面,可以让游人,特别是书法爱好者自己欣赏评点。至今,留园保存了359方法帖,堪称园林一绝。

现在大家所在的地方是“闻木樨香轩”,“木樨”就是桂花,这儿四周遍种桂花,每年仲秋,丹桂飘香,晚上可以看到明月高悬,倒映水中,随波荡漾。因此,这儿是观赏秋景的地方。我们说,苏州园林建筑的命名很讲究,此处的“闻木樨香轩”也包含有深刻的禅理,佛教的禅宗讲究悟道,佛理就像桂花香一样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但却看不见,摸不着,无影无踪。

(进入可亭)

过了水涧、小桥,来到可亭。“亭者,停也”,也就是说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下了。观赏园林有动观和静观之分。如果说走廊是我们动观园林的地方,那么亭子就是我们静观的场所。可亭的周围有一些图案,有铁拐李的葫芦、汉钟离的扇子、吕洞宾的宝剑等,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暗八仙”图案。亭中这个桌子是用灵壁石做成的。灵壁石产于安徽灵壁县,是石中上品,“石本磐材,叩之有声”,这在苏州园林中也是比较少见的。刚才,我们已经分别看过了观赏春、夏、秋三季景色的地方,此处的可亭就是观赏冬景的场所,它的四面种有梅花,坐在亭中可以看到园外远方山顶的积雪、冬日的夕阳……

现在,请大家回过头来看一看,对面的涵碧山房、明瑟楼与可亭形成了一个对景。所谓对景,就是从甲观赏点可以观赏到乙,从乙观赏点可以观赏到甲。从这儿望去,明瑟楼就像画舫的前舱,涵碧山房犹如船舱,两座建筑组成了一艘形神兼备的“写意抽象式”画舫,微风吹拂,波光荡漾,这艘船就像在水中缓缓航行一般。那么,为什么苏州园林中有很多的船形建筑呢?比如,拙政园有香洲,狮子林有石舫等等。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这与苏州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有关,苏州地处江南水乡,旧时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在园中修建船舫,可以增加园林的生活气息;二是船舫集中了多种建筑形式,有厅、有台、有楼、有阁……,是苏州建筑艺术的集萃,并可增加园林建筑的层次感,使其更具有观赏性;三是船形建筑介于似像非像之间,符合中国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审美要求;四是体现了园主的隐逸思想,《庄子.列御寇》中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邀游,泛若不系之舟”。“不系之舟”就成了古代文人隐逸江湖的象征,成为他们来去自由、无拘无束、逍遥自在的标志;五是包含了一些政治含义,尽管他们希望隐逸,但文人士大夫骨于里的那种“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思想抛弃不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希望君主对老百姓好,实行“休养生息”的宽松政策。

这条花街尽头就是远翠阁,往下走,池中有一小岛名“小蓬莱”。《史记》中讲,瀛洲、方丈和蓬莱三座神山在渤海之中,据说山上有仙人和长生不老之药。秦始皇曾经派徐福去寻药,并在宫苑中叠造三神山,此后三神山也就成为造园中常见的题材。前面这个方亭叫“濠濮亭”。为什么叫“濠濮亭”呢?濠、濮均为水名,《庄子.秋水》里面有这么两个故事: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之上观鱼,庄子说:“鱼自由自在的多么快乐啊!”惠子答道:“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之快乐呢?”庄子问:“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理解鱼的快乐呢?”另一个故事讲,楚王派人去请庄子出来做丞相帮他治理国家。庄子说:“我听说有一只大龟,已经死了3020xx年了,楚王用盒子把它装起来,用手巾盖在上面,珍藏在庙堂之中。那么这只龟是死了被人供奉着好呢?还是活着在污泥中摇头摆尾的好?”那两个人讲,“好死不如赖活,当然是活着的好。”庄子说:“那么你们回去吧;我呢。宁愿做一只自由自在的活龟。”庄子的这种思想与文人士大夫们所追求的隐逸淡泊的愿望相符合。所以,一进园时,我就跟大家讲,我们观赏园林必须把握一个主题,后面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大家抬头看,这便是曲溪楼,书圣王羲之曲水流觞,写下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从这个名称也可以看出园主对书圣的景仰。曲溪楼向右就可以进入了西楼,它位于五峰仙馆之西,所以叫“西楼”。它处于五峰仙馆和曲溪楼之间,为取得统一,东边采用木菱花装饰,在尺度和比例上与五峰仙馆相呼应,而西边做成粉墙漏窗和飞檐翼角与曲溪楼相呼应,起到了一个承接的作用。一过西楼,地平临水,清风吹来,这里便是清风池馆,它以水榭的形式向西敞开,与濠濮亭、小蓬莱构成一个景区,不种荷花,池水明净,楼台倒影,环境十分幽雅。后面有“汲古得梗处”,意思是指打深井里的水要用长绳子,比喻要想求得高深的学问,就必须使用正确的方法和下极大的功夫,含义深刻,令人深思。

留园的东部是高低错落、曲折深邃的建筑群,这里是旧时园主生活起居和宴饮活动的场所,通过粉墙、走廊等划分出不同的空间,形成了重院叠户、庭院幽深的景致。

(进入五峰仙馆)

出清风池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便是有江南“第一厅堂”之誉的五峰仙馆,为什么叫“五峰仙馆”呢?请大家回过头来看一看前面的假山,这座假山是苏州园林中最大的厅山。留园的主人非常喜欢石头,他搜罗了大量的石头在馆南堆叠了五座小山峰,取李白的“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之意而命名。五峰仙馆是留园三代主人不断修建改造而成的,它的台基为青石,似为明代遗物。据历史记载,我们可以推测,五峰仙馆是在东园的后乐堂、寒碧山庄的传经堂基础上翻建的。五峰仙馆建成后,盛氏将其作为主厅,是生日、结婚、小孩满月等重要活动场所,通过一排纱隔、挂落、飞罩将室内分为前后两部分,南部为宴饮会客之处,布置十分讲究,以中间圆桌上的花为分界线,供桌左边为主人,右边为主宾,接下来由中间向两边,由近及远,按长幼尊卑,-一对应就坐。古时候,女眷不能在外客面前抛头露面,里边的厅相对于外边的厅叫内厅,人们还将其夫人称为内子、内人、贤内助等,内厅也可以作为退步,供下人在此听候使唤。这个厅也被称作楠木厅,因为室内主要构件均用楠木做成。楠木质地好,纹路漂亮,不用油漆,但是为什么这儿的柱子要漆成黑色的呢?原来日本兵曾将这里作为马厩,这些楠木柱下边被马啃坏了,建国后重修时只得用水泥补上,为了美观才用漆将其掩盖起来。今天,仍有部分日本人叫嚷钓鱼是日本国土,这是没有根据的。当年慈禧太后的懿旨至今仍在美国盛氏后人手中,这些楠木柱子正是当年日本侵华有力罪证。因此,我们必须牢记历史教训,不要让其重演。五峰仙馆两面墙壁上有四幅大理石挂屏,红木板上有上圆下方两块大理石,不仅在形状上有变化,而且包含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之说,暗含“天人合一”的追求。民间流传留园有三件宝,即大理石座屏、冠云峰和鱼化石。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宝大理石座屏,这座大理石画屏非常珍贵,石质好、石纹妙、尺寸大,仔细一看,就像一幅天然的山水画,明月、清风、野山、飞瀑集中于一块石面。这块大理石采于云南点苍山,有“雨后静观山”、“风前闲看月”的境界,全国罕见。

(石林小院旁)

这座院子叫石林小院。我们说大院要“动中观”,小院要“静中观”。大家看这边有几个字“静中观”。这个院子南北长29米。东西宽15米。园主别有用心地将院子隔出六个小院子,互相沟通,给人的感觉不是越隔越小,而是越隔越大,层次非常丰富.院外有院,景外有景。现在,大家站在这个角度看一看,上面的这块石头像不像俯冲下来的老鹰,下面的石头像不像昂头向上的猎犬?所以叫做“鹰犬斗”或“鹰斗猎狗峰”。前面的墙上好像有一面镜子,镜子里边有这只老鹰的背影。其实,它是石林小院南面小亭的漏窗,里面的背影是另一块石头,这种用隐蔽的手法构成对景、漏景、框景,匠心别具,恰到好处,让人感到院子很大,层次很深。

院中的这座建筑叫“揖峰轩”,朱熹说:“前揖庐山,一峰独秀”。轩名是来自古人文章,但是园主对石头的恭敬之情却不难发现,刘蓉峰爱石成癖,有“石痴”米芾遗风,他曾经搜罗了很多湖石名峰,在此地“筑书馆宠异之”,认为湖石不仅能给人以美感,还能得到很多为人处世的道德修养。揖峰轩环境幽雅,不妨作为三四个好友论诗作画,操琴对弈的好地方,大家看里边有琴、有棋。尤其是两桌,一边是围棋棋盘,一边是象棋棋盘,拿掉棋盘,桌子形同七巧盘,可以拆开来随意放置,小方桌可以拿到院内用来拜月,也可取一墙角放花盆、茶具等。红木菱花门窗上的蝙蝠、双钱、万字图案等都是吉祥的符号。古人读书总要找一个幽静的地方,陶渊明讲,“既耕亦已种,时还我读书”,“还我读书处”便是主人的书房,不过,它在揖峰轩的后边。

(站在鸳鸯厅前)

揖峰轩东边的这座大型的厅堂,就是留园著名的鸳鸯厅,在南部天井前的石库门上有砖额“东山丝竹”四个字。为什么叫“东山丝竹”呢?是不是刘恕是东山人的缘故呢?这几个字也说明了我们观赏园林必须把握主题的重要性。其实,“东山”也有一个典故,《晋书》上讲,谢安在浙江东山隐居,朝廷几次要他做官,他都不动心。所以后人就用“东山”或“东山高卧”指代隐居,“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丝竹”泛指音乐。天井外边原来是盛家的戏厅,在这里听戏品曲,好不惬意!置身于此,能说园主不是“东山高卧”吗?

而这“鸳鸯厅”也是一种重要的园林建筑形式。鸳鸯本是水鸟名,因为它们雌雄偶居总不分离,所以中国民俗中常把配对的事物用“鸳鸯”称之。大家请随我一起来看看鸳鸯厅有哪些特点。第一,我们从外边看只有一个屋顶,但里面却是两个屋面;第二,外边看是一间房,里边是两个厅;第三,两边的功能也不一样,有男厅、女厅之分,和冬厅、夏厅之别。大家现在所站的位置就是女厅,北边是男厅。那么,有人就会问了,男厅、女厅怎么区分呢?过去,中国社会很讲究男尊女卑。大家不妨来比较一下,男厅一般建筑华丽,梁架扁方,且精雕细刻;而女厅则比较简朴,梁架用圆木,没有什么雕饰,就连地面上的方砖男厅的都比女厅的大。如果还分不清的话,大家不妨看一看,哪边的风景漂亮那边就是男厅,这儿当然是朝冠云峰这边风景好了。除了“鸳鸯厅”名字外,它还有一个很雅的名字叫“林泉耆硕之馆”,“林泉”指山林泉石,比喻隐居休息游玩的地方;“耆”指年老的意思”;“硕”指有名望的人;“馆”是四通八达的地方。连起来讲就是:这里是德高望重的社会名流聚会的地方。银杏屏门上的这篇《冠云峰赞》是清末著名的朴学大师俞樾写的,还有全景图后的《留园记》也是俞樾写的,俞樾与盛康交情非常好,俞樾非常喜欢留园的山水景色,这些文章使得留园更加迷人。

(站在林泉耆硕之馆门前)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块石头就是举世闻名的“冠云峰”,“冠云峰”与苏州十中的“瑞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杭州西湖的“皱云峰”,有江南四大奇石之称。冠云峰是留园“三宝”之一,重5吨,高6.5米,是我国现存最高的独峰观赏假山湖石名峰。郦道元的《水经注》有“燕王仙台有三峰,甚为崇峻,腾云冠峰,高霞云岭”之句,冠云峰之名即由此而来。

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喜欢造型奇特的石头,孙悟空是从石头中蹦出来的,贾宝玉则是女娲补天所剩的顽石,其中太湖石最受推崇。宋代书画家米芾被人称为“石痴”,他曾让人给石头穿上衣眼,摆上香案,与石头称兄道弟,他将太湖石特点归纳为瘦、皱、漏、透。大家不妨看一看冠云峰,瘦是说这块石头苗条修长;皱指石头的表面有花纹;漏指雨水不会积存在石头上,顺着孔隙很快就会流出来;透是说石头上有很多孔洞,玲珑剔透,这只不过是这些石头的一些外部特征。文人士大夫所以喜欢石头,更是把人的情感赋予石头,对石头的要求实际上就是对人自身修养的要求。有人从瘦、皱、漏、透引申出来的顽、清、拙、丑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我们眼前的这块石头可有一番来历了,据说是宋代花石纲的遗物。宋徽宗在东京修建“寿山艮岳”时,让朱勔帮他搜罗奇花异草、珍木怪石。朱勔利用手中的职权,巧取豪夺,搞得民不聊生,激起了浙江的方腊起义,苏州也发生了石生起义。宋朝的花石纲导致了国库空虚,政治腐败,很快就被金灭掉了。当时有两块有名的太湖石被称为“大小谢姑”,“小谢姑”没有来得及运走,后来被一位姓董的买了下来,他的女儿嫁给了徐家,将这块“小谢姑”作为嫁妆,改名为瑞云峰放在当时的东园里,留园也因为这块石头而更加出名。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苏州地方官为了讨好皇帝,将这块石头运到苏州织造署,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十中,让皇帝玩赏,一直未搬回来。盛康买下留国后,总觉得留园没有瑞云峰就少了几分灵气。因此他花了很长时间和很多银两,终于寻到了另一块石头,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冠云峰,当时搬运它时,真可谓过河架桥,见山开路,房挡拆屋,据说这块石头也是花石纲的遗物。

冠云峰西边的石头叫岫云峰,东边的石头叫瑞云峰,是当年盛氏寻到冠云峰后为了应景才这样布置的。后来,盛康的儿子盛宣怀还将他的三个孙女分别取名叫冠云、瑞云、岫云,为留园平添了一段佳话。冠云峰前面的池子叫浣云沼,冠云峰的倒影投落在清澈的池水中,似乎主人要用这池水来清洗冠云峰。实际上也就是说,做人也要向冠云峰一样,时时洗涤身上的“尘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对自身修养的要求。池子里边种有睡莲,水池里边养有金鱼。冠云峰的北面有冠云楼,东面是冠云亭,还有冠云台、储云庵等几个建筑,当时主人为了烘托冠云峰的高大,有意控制周围建筑的高度。大家请看,这里周围的建筑有比冠云峰高的吗?

(站在冠云楼北墙处)

冠云楼下面北墙上的这块石头叫鱼化石,也是留园“三宝”之一。这块鱼化石呈薄片状,像云母一样层层剥开,上面有二十多条小鱼栩栩如生,头骨、脊椎骨、肋骨清晰可见,令人叹为观止。有关鱼化石最早的记载,要算《山海经》了。当时人们对石头中的鱼形图案无法解释,只好发挥想象力,把它想成是龙鱼、鳖鱼,想成神仙的坐骑。那么,鱼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呢?据专家考证,是在一亿四千多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由于火山喷发,火山灰落在河湖中,将鱼虾掩埋凝结而成的。

在我们的游览结束之前,大家不妨回过头来想一想,留园是不是到处都给我们一种古朴凝重的石文化感觉,那些用湖石、黄石堆叠的假山,营造了留园的山林气氛;那些湖石名峰,增添了留园传统艺术氛围;那些大理石座屏、鱼化石等,充满了清新而朴素的自然气息;那些墙壁上的书条石记录了留园的昔日风采,这些作品林林总总从具体到抽象,无不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们把园林比作“立体山水画”、“无声山水诗”、“综合艺术博物馆”。我想,通过对留园的游览观赏,大家一定会觉得这种评价是很贴切的吧。

风风雨雨四百多年,留园历经沧桑,几度兴废,当时园主所期望的“名园长留天地间”,只有在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繁荣富强的今天,方才变成了现实。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留园是苏州人民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

我的讲解完了,谢谢大家!

关于江苏留园的导游词5篇(二)

留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是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泰时的东园。园中假山为叠石名家周秉忠(时臣)所作。与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全园占地约50亩,大致可分中、东、西、北四个景区。其间以曲廊相连。迂回连绵,达700余米,通幽度壑,秀色迭出。中部是原来寒碧山庄的基址.中辟广池,西、北为山。东、南为建筑。假山以土为主,叠以黄石,气势浑厚。山上古木参天,显出一派山林森郁的气氛。山曲之间水涧蜿蜒,仿佛池水之源。

留园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一九六一年,留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一九九七年,包括留园在内的苏州古典园林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留园以水池为中心,池北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池西假山上的闻木樨香轩,则为俯视全园景色最佳处,并有长廊与各处相通。建筑物将园划分为几部分,各建筑物设有多种门窗,可沟通各部景色,使人在室内观看室外景物时,能将以山水花木构成的各种画面一览无余,视野空间大为拓宽。

留园全园分为四个部分,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见长,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东部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胜,园的东部有著名的佳晴喜雨快雪之厅、林泉耆硕之馆、还我读书处、冠云台、冠云楼等十数处斋、轩,院内池后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为名石冠云峰,两旁为瑞云,岫云两峰;北部具农村风光,并有新辟盆景园;西区则是全园最高处,有野趣,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池南涵碧山房与明瑟楼为留园的主要观景建筑。 留园内的建筑景观还有表现淡泊处世之坦然的“小桃源(小蓬莱)”以及远翠阁、曲溪楼、清风池馆等。

关于江苏留园的导游词5篇(三)

【门厅】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古典园林留园。留园属于私家园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经有四百多年历史。最初是万历年间太仆寺少卿徐泰时所建地东园。徐泰时曾任工部营缮郎中,参与营造万历滴地寿宫,即十三陵中地定陵。范仲淹地后代范允临是他地女婿。他为人耿直,终因得罪权贵,被弹劾回乡。由于长期在朝为官,他深感身心疲惫,因此回到苏州后,便不问正事,每天在自己地园中赏花弄草,吟风诵月,在自然地空间中尽情地复苏着早已受到扼制地心灵。到了明清之际,东圆已逐渐荒废。到清乾隆年间,该园归吴县人刘蓉峰所有。他非常喜爱此园,得手后重新整修并加以扩建,同时取“竹色清寒,波光澄碧”之意,将园名该为寒碧庄。但由于园主姓刘,所以民间俗称为“刘园”。咸丰年间,苏州阊门外遭兵燹,园子周围街巷宅屋几乎毁尽,惟独该园幸存下来。

自抗日战争到一九四九年苏州解放,留园遭受了很大地破坏,园内建筑几成废墟。一三年苏州市人民政府对留园进行了整修,使一代名园重现丰采。一就六一年留园与苏州拙政园,北京地颐和园以及承德地避暑山庄一起,作为中国古典园林被首批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这四个古典园林也被称为中国四大名园。一九九七年,苏州古典园林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整体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留园就是首批四个典型例证之一。留园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典型例证自然有其原由。下面让我们从这门厅开始,到园中去细细品位一番吧。

首先请大家回头看一下刚刚进来地这扇黑漆大门,很不起眼。大家是否会想留园地主人为什么有钱造如此精美园林,却不把大门装修得豪华、气派一点呢?难道是买得起马,置不起马鞍吗?答案当然是否定地。刚才已经讲过,我们苏州地园林,很多都是辞官引退后回乡地官僚所建地私家花园。他们本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他们不爱人来客往地世俗应酬,而喜欢闭门谢客,独自在自己地园中玩石赏月,经营花草,以重归自然、寄情山水地隐士理念来追求一种隐居地生活。基于这种生活理念,苏州地私家园林均无气派显眼地高大门楼,其正门都力求淡化、简单,以求接近普通民居。

再请大家看这门厅正中屏门上嵌地一幅缀玉留园全景图。这是一九八六年时,为纪念苏州古城建成2500周年,由扬州工匠用2500枚各类玉石薄片相缀而成地。在全景图地上方高悬着一方扁额,上面写着“吴下名园”四个大字,点出了留园在苏州园林中地地位。这是由当代著名版本目录学家,前上海图书馆馆长顾延龙先生所题写地。在全景图屏门背面刻有清代朴学大师俞樾先生所择,吴进贤所书地《留园记》。

【门厅与桥厅间地东侧长廊】

各位现在看到院子里有一块长方形花岗岩,上面刻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颁布地“世界遗产”标识。他是留园于1997年12月被批准作为苏州古典园林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地典型例证后,于1998年立地。

【长廊中部蟹眼天井处】

这两方小小地露天空间,苏州人称之为天井。由于他们面积太小,所以人们称之为“蟹眼天井”。这两方蟹眼天井在这里主要是为了采光而设计地。为了避免造景上地单调,在其下方各置一棕竹盆栽,以次丰富了此处地景观内容。

【“长留天地间”南院】

来到这里,请大家看这个长方形地小院。由于庭院面积有限,不能大范围地造景,所以造园者就充分利用南面这堵高高地粉墙,来为游人设计了一幅立体地“国画”。这里布置了湖石,种上了金桂和玉兰。除了寓意“金玉满堂”外,正是一幅以粉墙为纸,花石为绘地立体国画地画境。

【“长留天地间”东侧大空窗旁】

各位请看这扇窗。这是一扇没有任何图案设计地单纯地长方形漏窗,这种特殊地漏窗也叫空窗。此处如果没有这扇空窗地话,那么这里地采光就不足,就会显得昏暗。所以说,这扇空窗设计地主要目地是为了采光。和前面讲过地蟹眼天井同样道理。园林建筑哪怕是一扇门一扇窗在建筑设计时,一定得考虑其造景功能。所以为了避免空窗地单调,就利用了植物盆栽来映衬它,使他在具有采光地同时,形成了一幅生动地立体地画面,此可谓一举两得。

再请大家看这门楣上地砖刻门额“长留天地间”这几个字。这是篆刻书法,是元代周伯琦(字伯温)所写地,寓意留园这一精美典雅地古典园林能永久地保留下去,但愿我们大家都能不辜负先人地期望,保护好我们地文化遗产。

来到这里,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走过了一条长长地走廊,这条长廊虽有数十米长,然而造园者巧妙地使廊、屋相接,并且在比较封闭地暗处设计了“蟹眼天井”来采光,用富于变化地建筑技巧使廊在空间上产生出了明与暗大与小地对比,另游人在不断变化地空间中,欣赏着各种布置独到地园林小品,在不知不觉中走完了这段长廊。另外,从园林审美方面来看,这段长廊相对于秀美地中部远景来说,大有一种“欲扬先抑”地审美效果。因此,这段长廊不仅被园林专家评定定为“留园三大名廊”之首,而且在整个苏州古典园林地廊形建筑中也有一处佳例。

【六扇花窗处】

穿过了“长留天地间”门洞,我们看到前面地粉墙上有六扇窗图案,因此漏窗也俗称“花窗”。在便于通风和采光地同时,可使窗外地景色,若隐若现地透过来,因此,花窗在园林建设中长作为透景,或者叫漏景之用。此处六扇花窗将中部景色半遮半掩地透了出来,使人隐约可见,从而激发起游人地游兴,催人急于进园去领略窗外那片胜景。同时,从花窗中透出地园景,随着游人脚步地移动而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就是古典园林欣赏中地所谓“移步换景”之妙。

当然,在通风采光和透镜地同时,花窗本身地花格图案在园林造景中,也起到了很好地丰富墙面审美内容地效果。另外,在不同地光影照射下,花窗地花格会呈现出各种多姿多彩地落影,为古朴地园林平添了几份活泼地生气。

我们现在请大家看南面地这堵白墙。墙根处有一明式青石花坛。上面有山茶,旁边植有翠柳,花开之时,红点缀缀,生机勃勃。花坛上方白墙上嵌有“古木交柯”砖额一方。花坛上原有古柏、女贞两棵古树,枝接交错,苍劲虬曲,给人以高洁坚毅之感。“古木交柯”就是指古柏、女贞交柯连理之意。

【绿荫轩】

这里是以赏留园春景为佳地绿荫轩。这是一个小巧雅致地临水敞轩。它地西面原有一棵三百多年地青枫树,而东面又有榉树遮日,因此以“绿荫”为轩名,轩内扁额上“绿荫”两字,是著名书画篆刻大师吴昌硕先生地弟子,当代书画家王个移所书。轩南墙壁上嵌有“华步小筑”石额一方。“华”,即“花”;“步”通“埠”。留园北面有山塘河通向“吴中第一名胜”虎丘。虎丘自明清以来就以出产茉莉花,玳玳花等名贵花木而闻名。以前,留园附近有装卸花木地河埠,所以这一带旧名花步里。而留园主人将自己地园子称为“华步小筑”,无疑是一种自谦。它也反映出中国传统文人尚隐逸,求中庸地处世哲学。这里地“花步小筑”四个字是清代学者钱大昕所书。其下方倚墙根所筑地湖石花坛中置石笋、种天竺,巧妙地构成了一幅立体国画地构图,而这“花步小筑”四字恰好是其点晴题跛。

【一梯云旁】

出绿荫轩向北,各位地左前方可以看到一座体量高大地两层楼建筑,这就是取《水经注》中“目对鱼鸟,水目明瑟”之意来命名地明瑟楼。这里面临清澈明净地池水,楼边又有青枫庇荫,环境清雅明净。明瑟楼底层因建筑外形象古代画舫前舱,所以取唐代杜甫《南邻》诗中“秋水才添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之意,命名为“怡杭”。这里地“杭”通“航”。在明瑟楼南有一湖石假山,登临二楼地石阶就隐在其中。这里地一峰湖石上刻有“一梯云”三个字,取“上楼僧踏一梯云”之意。“梯云”,既以云为梯。古人以为云是触石而生,因此称石为云根。游人若在这云根盘旋之间拾级登临,一定会有步云成仙之感吧。

【寒碧山房北露台】

绕过明瑟楼,我们来到了留园中部宽敞地露台上。这里濒临水池,每当盛夏时节,池内荷花盛开,这里便是赏荷地绝佳之处。因此,这里也被称为荷花台。荷花台南面是紧靠明瑟楼而建地涵碧山房。这是中部花园地主厅,是取宋代理学家朱熹“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地诗意来命名地。该厅几无装修,南北两面都不设墙,显得朴素大方,通畅明洁。厅内“涵碧山房”扁额上地篆书是旧时园主盛康请香禅居士潘中瑞所书。

厅南院中有一湖石牡丹花坛,旁边还种有玉兰、石榴、绣球等花木,春秋时节,繁华吐妍,美不胜收。我们站在荷花台上还可以欣赏到布置独到地留园中部山水。湖石与黄石参差而筑地中部假山上,山石嶙峋、古树参天,灵秀中透着一股阳刚。尤其是几棵荫可蔽日地古银杏、古樟树,与假山浑然一体,登临其间,会另人产生一种犹如进入了深山幽谷地感觉。在苏州各古典园林中,也称得上是一处“城市山林”地佳例。由于山体直逼水池,古树、假山与水面之间所呈现地高与低地视觉差得到了充分地体现.这就是古典园林造景中“以低衬高”地造景手法.另外,从山水布局来函,这里水虽居中,山水其侧,但在审美上,山地气势却远在水地生机之上.水在这里只是衬托山体气势地一个“配角”。此相反。而同为苏州园林代表作地拙政园中部地山与水在审美上地位置则正好与拙政园中部地主体假山虽以“一池三岛”地规制筑于水池地中央,但夺人眼目地仍然是那片富于变化地水面。在那里,山是造成水面破、掩、隔审美效果地一种道具。山成了水地陪衬,水地灵秀往往超过了山地敦厚。

【爬山廊】

在涵碧山房西侧,可见一条长廊曲折逶迤于中部假山上。我们一般把这种依山高下起伏地长廊称为爬山廊。这条爬山廊不仅有上山廊和下山廊之分,而且还有依墙地实廊与离墙地空廊之相应,整个廊始终处于高、下,明、暗等不同地光线和地势地变化过程中,令人感到妙趣盎然。同时,这条爬山廊在实用功能上还有以下几方面地作用:一、夏天遮阳,雨日挡雨;二:联系景点之间地纽带,是一条天然地游览路线;三:平缓而巧妙地将游人在不知不觉中引到中部假山之上地“闻木樨香轩”。在爬山廊中部地西墙上,嵌有明代吴江松陵勒石名家董汉策所刻地“二手法帖”。“二王”是指近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其中王羲之擅写写草、隶、正、行诸体,且分格自成一家,素有“书圣”之誉。这里地“二王法帖”中,主要有《奉橘帖》、《快雪时晴帖》、《送梨帖》等著名法帖。留园地“二王法帖”只集“二王”书法,历代名家所写地题跋均被省略。“二王法帖”始刻于明嘉靖年间,刻成于万历年间,历时两朝二十五年。据说以前留园地主人刘蓉峰爱石如痴,并且喜欢将古人地美诗篆刻在青石上嵌入墙壁。从此,这种长约一米,宽约四十厘米,石面上刻着文章诗词或名家书法地书条石就成了留园地一大文化特色。它极大地丰富了留园作为古典园林地文化内涵。至今,留园共保存有三百七十多方书条石,堪称留园一绝。

【闻木樨香轩】

循着爬山廊,我们来到中部花园中最高建筑闻木樨香轩。从建筑形式上看,这实际上是一个依廊而建地半亭。因四周遍植桂花而得名。轩前是一幅对联:“奇石尽含千古秀,桂花香动万山秋”。这是一幅状景联。此处千姿百态地湖石在桂花树地掩映下,显地玲珑而古朴,而每到秋分送爽时,则满山荡漾着桂花地香气。这里地“动”字用地极妙,将“香味”这一园林中地虚景写活了。不仅如此,“闻木樨香”还颇富禅仪意,它似乎在暗示别人们,佛理就像这桂花香气一样,虽然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他却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只要用心参禅,人人都可以顿悟得道地。

【中部假山上】

出闻木樨香轩东行,跨过山涧上地小石桥言石径曲折前行,可看到几棵有着一、两百年龄地古银杏沧然挺拔于奇峰异石之间。银杏又称白果,是我国特有地珍稀物种之一。因从种植到结果地时间很长,所以又被称为“公孙树”。银杏树是雌雄异株地落叶乔木,果仁,即白果可以食用,也可入药,木材致密,可供雕刻之用。

在古银杏之间,可见一六角飞檐攒尖顶地小亭,这就是可亭。其意是可以供游人停留小憩之亭。亭中有一小石桌,是用出产于安徽灵璧县地灵璧石制成地。灵璧石历来被视为石中上品。

从可亭往南看,可与南面地明瑟楼、涵碧山房隔水相望。每当清风徐来,吹皱一池清水之时,对面地明瑟楼和涵碧山房便宛如一艘徐徐出航地画舫,随波动了起来。这里造园者用了写意地手法,使静止地建筑在审美上平添了一份动感。堪称苏州园林造景之一绝。

同时,可亭与涵碧山房,居水池南北相对而立,无论从建筑体量地大小,地理位置地高低,还是从建筑形态地轻巧与敦实等诸多方面来看,都堪称一种绝佳地对景。可亭四周植有梅花,且宜观赏雪景,因此,可亭也被称为留园中部欣赏冬景之佳处。

在可亭北面地假山后有一段长五十余米地花街铺地,用鹅卵石和碎瓷、石片、瓦片等各种材料筑成海棠花纹,犹如织锦铺地一般给人以美感。在这段花街铺地地北面有一条沿粉墙曲折而建地长廊,是中部假山上爬山廊地延续。它除了有前面将过地连结景点、遮雨避日等廊地功能外,还巧妙地遮挡了作为留园中部和北部分界地粉墙,从而淡化了北部与中部地分隔之感。

【小蓬莱】

通过平栏曲桥,我们来到了中部水池地小岛“小蓬莱”。传说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秦始皇曾经派徐福前往求长生不死之仙丹,同时又在自己地宫院中仿造了三座仙山。这以后在水池中构筑三座“仙山”,即所谓“一池三岛”就成了古典园林造园地常用造景手法。留园中部地水池略成方行,比较规整。桥岛在划分水面地同时,使水面造成了旷、幽不同地两种水面效果。另外,在构筑中部假山时,特意在水池西部造成一条狭窄地山涧,令人产生池水渊源不尽之感,使池水活了起来。

【濠濮亭】

过小蓬莱东侧小桥,我们来到了一个小方亭,这就是濠濮亭,濠、濮都是古代河流地名字。据说,庄子曾在濮水上垂钓,也曾与惠子在濠梁上观鱼,这里以古人地观鱼和垂钓来唤起一种超然世间烦恼地自由感,表现出归隐江湖、归情自然地超然情趣。这也作为苏州古典园林造园地一个主题思想,表现在造园地方方面面。

关于江苏留园的导游词5篇(四)

留园社区组建于二020xx年九月,辖区面积有0.42平方公里。现有居民2550户,入住人数5516人,流动人口105户、269人。有14幢居民大楼,大部分居民住老式平房中。有离退休党员112人,60岁以上老人1292人,优抚对象15人,精神病人23人,残疾人61人,社会低保户39户、68人。区人大代表1人。辖区内主要单位有著名旅游景点:留园园林,园林档案馆,第三干休所,阿尔斯通电器有限公司,汽车客运有限公司等101个经济实体。社区单位和居民骨干在本社区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社区工作按照“六位一体”的服务即:立足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治安、社区环境及精神文明建设六大载体,多方位为社区居民服务,为老年人服务。设有党员活动室、健身房、老年活动室、多功能活动室(提供各类人群参加体育锻炼)。

留园社区居民委员会拥有253平方米的办公用房,配有电脑、电话机、电视机、DVD等。

留园社区居民委员会设正副主任各一名、干事3名、社保协管员1名、民警副主任1名、居民委员会会员11名、议事会成员5名。社区党支部共有112名离退休党员,分3个党小组,以党支部为战斗堡垒开展各项社区活动。社区居民委员会有一支33人参加的社区护巷队,具体负责巡逻街巷治安、卫生,确保社区一方平安。有一支60多人参加的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方便居民生活,志愿者队伍服务项目有白铁维修、家政服务、中介机构、租借方便车、代写书信、送报上门等各项服务。

社区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有军民共建书画室,有拳操队、象棋队、腰鼓队,有阅览室、老人心声站,提供社区居民休闲娱乐倾诉。

关于江苏留园的导游词5篇(五)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古典园林留园。留园属于私家园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经有四百多年历史。最初是万历年间太仆寺少卿徐泰时所建的东园。徐泰时曾任工部营缮郎中,参与营造万历滴的寿宫,即十三陵中的定陵。范仲淹的后代范允临是他的女婿。他为人耿直,终因得罪权贵,被弹劾回乡。由于长期在朝为官,他深感身心疲惫,因此回到苏州后,便不问正事,每天在自己的园中赏花弄草,吟风诵月,在自然的空间中尽情地复苏着早已受到扼制的心灵。到了明清之际,东圆已逐渐荒废。到清乾隆年间,该园归吴县人刘蓉峰所有。他非常喜爱此园,得手后重新整修并加以扩建,同时取“竹色清寒,波光澄碧”之意,将园名该为寒碧庄。但由于园主姓刘,所以民间俗称为“刘园”。咸丰年间,苏州阊门外遭兵燹,园子周围街巷宅屋几乎毁尽,惟独该园幸存下来。

自抗日战争到一九四九年苏州解放,留园遭受了很大的破坏,园内建筑几成废墟。一三年苏州市人民政府对留园进行了整修,使一代名园重现丰采。一就六一年留园与苏州拙政园,北京的颐和园以及承德的避暑山庄一起,作为中国古典园林被首批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这四个古典园林也被称为中国四大名园。一九九七年,苏州古典园林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整体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留园就是首批四个典型例证之一。留园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典型例证自然有其原由。下面让我们从这门厅开始,到园中去细细品位一番吧。

首先请大家回头看一下刚刚进来的这扇黑漆大门,很不起眼。大家是否会想留园的主人为什么有钱造如此精美园林,却不把大门装修得豪华、气派一点呢?难道是买得起马,置不起马鞍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刚才已经讲过,我们苏州的园林,很多都是辞官引退后回乡的官僚所建的私家花园。他们本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他们不爱人来客往的世俗应酬,而喜欢闭门谢客,独自在自己的园中玩石赏月,经营花草,以重归自然、寄情山水的隐士理念来追求一种隐居的生活。基于这种生活理念,苏州的私家园林均无气派显眼的高大门楼,其正门都力求淡化、简单,以求接近普通民居。

再请大家看这门厅正中屏门上嵌的一幅缀玉留园全景图。这是一九八六年时,为纪念苏州古城建成2500周年,由扬州工匠用2500枚各类玉石薄片相缀而成的。在全景图的上方高悬着一方扁额,上面写着“吴下名园”四个大字,点出了留园在苏州园林中的地位。这是由当代著名版本目录学家,前上海图书馆馆长顾延龙先生所题写的。在全景图屏门背面刻有清代朴学大师俞樾先生所择,吴进贤所书的《留园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最新的江苏玄武湖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416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当初咱们前去游览的是玄武湖公园,它位于南京城东北的玄武门外。公园占地472公顷,其中水面约368公顷,陆地104公顷,周长约9.5公里,流域面积约14平方公里。是国度级钟山风景名胜区的主要组成部门,南京市最大的综合性文明娱乐公园。玄武湖三面环山,两面临城。东有紫金山,南有鸡笼山、覆舟山一脉相连,北有幕府山、观音山等作屏障,西、南矗立着宏伟绚丽的古城墙。湖水波光粼粼,湖中的环洲、梁洲、翠洲、菱洲、樱洲由堤桥相连,绿树掩映,垂柳婆娑。古人曾有“钱塘莫美于西湖,金陵莫美于后湖”的赞语,把南京玄武湖与杭州西湖相媲美。

【玄武湖的成因―玄武湖的名称来历】

玄武湖古时与长江相通,到六朝时,在湖的北侧筑了一条长堤,因为江流的一直冲击,随之与长江隔断,形成独破的湖泊。今天玄武湖水仍靠引长江之水蓄贮。

玄武湖是燕山造山活动构成的结构湖,古名桑泊湖,后来因位于钟山之阴,就被称为“后湖”。东吴迁都建康后,在后湖南侧建有宫苑,并引后湖之水注入宫苑内,因湖在台城之北,所以称为“北湖”。历史上传说孙吴末年,丹阳县官宣赛的母亲,80高龄在后湖游水,忽然化鼋而去,千年不死,所以人们又称后湖为“练湖”。至于玄武湖这一称呼始见于448年,传说在湖中呈现黑龙,便改称为“玄武湖”。湖中有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有人揣测二所谓黑龙可能是长江中的鳄鱼,由于那时的玄武湖仍与长江相连,鳄鱼便可乘江潮游人湖中,在夏天雷阵雨降临前,因气象闷热,钻出水面,被人们误以为黑龙。

【玄武湖的历史沿革】

东晋初年,玄武湖被用作封建帝王操练水师的地方,故称“习武湖”。六朝时,又演化为封建帝王的围猎、游乐场合。直到唐朝起,才成为游览区。李白、李商隐、李煜等很多诗人都有描述玄武湖的佳作。南唐消亡后,李煜被宋太宗捉去,囚禁在玄武湖的樱洲,在此期间李煜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的哀诗《虞丽人》:“月下花前何时了,旧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春风,故国不堪回想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多少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此寄托他对故国的无穷悼念和深切哀愁。北宋神宗时,当朝宰相王安石被免职回到江宁,在1075年写《湖田疏》上奏朝廷废湖为田,得到同意,从此玄武湖美景不复当日。元代时,重新疏通玄武湖,使它焕发昔日美貌。但明朝初年,明太祖又把玄武湖作为禁地,在梁洲上建了“黄册库”,专门储藏全国户籍、田亩统计册和各地的赋税档案。直到清代,玄武湖又从新开放。曾作为1910年南洋劝业会的游览地。辛亥革命后,更名为“五洲公园”。今天的玄武湖,经由国林工作者的梳理丑化,旧貌换新颜,已初步形成了融山、水、城、林于一体的大型风景式园林,被誉为金陵明珠。

【玄武湖的重要景区:环洲―樱洲―梁洲―翠洲―菱洲】

玄武湖中散布着五块绿洲,造成五处风景区。最有特点和最负盛名的要数环洲和梁洲。从玄武门开端,一条形如玉环的海洋,从南北两面伸入湖中,就是环洲,旧名长洲,因它像一条葱绿的玉带围绕樱洲,故称环洲。旧时称“环洲烟柳”。湖的南端假山瀑布尽显江南园林美感,有名的石峰有“观音石”和“童子石”,为明代中山王徐达府中的遗物。假山北面的土山,名墩子山,或叫郭仙墩,为东晋郭璞衣冠冢。洲中有喇嘛庙跟诺那塔。

与环洲以一座白桥相连的是樱洲,又名连萼洲,是四周环水的洲中洲。樱洲以遍植樱花而得名。春天,这里是赏樱胜地。繁花似锦,人称“樱洲花海”。

从环洲经芳桥,就是玄武湖五洲中开拓最早的梁洲,又名旧洲。梁洲团梁朝时梁武帝的儿子昭明太子萧统在此建读书台而得名。当年太子在此聚书近三万卷,博览群书,还常招集贤士念叨古今,撰写文章,选编了一部我国最早的诗文选集《昭明文选》,这为当前的文学发展与研讨发生了踊跃的影响。据说后来昭明太子在湖上荡舟游玩时,不慎掉入水中,得病不治而逝世。人们为了留念这位好学的太子,将他的读书台所在地称为梁洲。梁洲是五洲中景致最美的处所,洲中有湖神庙、铜钩井、赏荷亭、览胜楼、陶然亭等名胜古迹。梁洲一年一度的菊展,传统而壮观,故有“梁洲秋菊”的美称。

梁洲东是翠洲,旧名磷趾洲。洲上有音乐台、少年之家、万人露天戏院。翠洲景色安静,长堤卧波,绿带练绕,标新立异。苍松、翠柏、嫩柳、淡竹,形成“翠洲云村”的特色。

玄武湖最核心的一个洲是菱洲,洲东濒钟山,有“千云非一状”的钟云山霞,自古就有“菱洲山岚”的美名。洲上有动物园,豢养各种珍禽异兽150种,2500多头(只)。

【玄武湖公园的娱乐设施】

玄武湖五洲之间,桥堤相通,风光各异。此外,1994年兴修的坐落于玄武门至解放门段的高尔夫俱乐部,包含18洞迷你型高尔夫球场、水上发球场、尺度型网球场,以及一座造型新鲜奇特,兼有餐饮、娱乐、高等商务洽商的高尔夫会馆,为玄武湖又添一景。位于原万人游泳池的水上乐园,占地200亩,可同时包容万人以上,由滑道群、飘流河、儿童戏水池、水景广场、造波池、感人泳池、临水高空观览车等局部组成,是人们休闲、乘凉、娱乐、旅行的好去处。

玄武湖公园水、陆、空交通独具特色。水面上有快艇、自娱艇、豪华渡轮、水上火车等;陆地上有法国式小火车,车型独特,色彩鲜艳,最高时速16公里,并适合各种道路行驶,乘坐舒适,视野开阔;空中有环湖观光列车,无污染、无噪音,运载能力达每趟60人,车速为每小时12公里,线路从玄武门至解放门,全长3249米。置身其中,给人以全新鸟瞰的角度审视玄武湖的娃力。

游客们:有人说,到南京不游玄武湖,就像去北京不看颐和园,到杭州不去西子湖一样令人遗憾。因为玄武湖既有清灵迷人的山水风光,又有丰富多彩的历史传奇,令人流连忘返。今天的玄武湖,它不仅成为南京最大的风景游览区之一,而且在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形成一个很好的天然隔离净化带,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玄武湖之旅,当您欣赏了“环洲烟柳”、“樱洲花海”、“梁洲秋菊”、“翠洲云树”、“菱洲山岚”等各具特色的景观后,相信一定会让您感到不虚此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白鹿洞导游词_江苏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015 字

+ 加入清单

白鹿洞导游词

朋友们,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您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有那座书院对中国的传统教育产生了七百多年的影响,曾被称作“天下书院之首”。这就是我们将要去游览的庐山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地处庐山五老峰的山麓,他在五老峰呵护之下,又有卓尔山、后屏山、古翼山环合着,从高处俯瞰他,就象一个山洞样的。

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教育体系完备的书院。在遥远的历史时期,这里是鹿的快乐家园。到了唐代贞元年间,有一位叫李渤的洛阳少年带着他的弟弟来到了这里。他们在此隐居读书,优美的山林,使他们学业长进的很快。年少的李渤在读书之余与生活在这里的白鹿群中的白鹿做上了朋友。这只经常与李渤交往的白鹿受到李渤的耳薰目染,尽然也善解人意呀!经常帮李渤到山外的集镇上购买些学习用品和投送书信的事情。天长日久山外的老百姓以为李渤的这只白鹿是神鹿,于是就称李渤“白鹿先生”,李渤读书的地方就叫“白鹿洞”了。李渤兄弟开创了白鹿洞以书为中心的时代先河。

在南唐的时候,南唐王朝在白鹿洞建立了国家级的学府“庐山国学”,这是国家办学的开始。到977年的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宋太宗御赐白鹿洞书院《九经》等书籍,从这时开始白鹿洞书院在当时的中国就渐渐生出了名气。

南宋时大教育家朱熹来到庐山山南任南康军知军时,让白鹿洞书院散发出夺目耀眼的光辉。这个时期中的朱夫子亲自担当白鹿洞书院的洞主,为学生讲学。并且根据当时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制定出一整套完备的教学规范、学规(白鹿洞教条),并将四书五经等确定为学生主修课目。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中将他的教学主张变成教学实践。系统地改革了旧时官办书院教育仅仅就是读书为做官的弊端,大胆的推行、创办出新型的书院教育制度。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德育的教育,以及全方位的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出急需的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的教育改革实践,直接影响了封建中国后七百多年的科举教育制定,并成为后世中国办学所遵行的样榜。也就是从此时,白鹿洞书院开始享有“海内书院第一,天下书院之首”的美誉。

%寒山寺导游词 ·江苏周庄导游词 ·扬州瘦西湖导游词 ·淮安市导游词 ·夫子庙导游词%

现在的白鹿洞书院的山林面积有三千亩,其中建筑面积占3800平方米。整个书院沿贯道溪而建,座北朝南,尚有五组建筑。在白鹿洞书院里至今有遗存着150多块历代碑刻和许多摩崖石刻。这都是能感受当年书院浓厚的文化气息的地方。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书香依旧的圣地,去感受一下书院的瀚墨香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