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仪器的加热装置和加热方法实验报告(4篇)

浏览

1718

范文

4

篇1:智力竞赛抢答装置实验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078 字

+ 加入清单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数字电路中D触发器、分频电路、多谐振荡器、CP时钟脉冲源等单元电路的综合运用;

2、熟悉智力竞赛抢答器的工作原理;

3、了解简答数字系统设计、调试及故障排除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下图为四人用的智力竞赛抢答装置线路,用以判断抢答优先权。

智力竞赛抢答器装置原理图

图中F1为四D触发器74LS175,它具有公共置0端和公共CP端,引脚排列间附录;F2为双4输入与非门74LS20;F3是由74LS00组成的多谐振荡器;F4是由74LS74组成的四分频电路;F3、F4组成抢答器中的CP时钟脉冲源。抢答开始时,由主持人清除信号,按下复位开关S,74LS175的输出Q1~Q4全为0,所有发光二极管LED灯均熄灭,当主持人宣布“抢答开始”后,首先做出判断的参赛者立即按下开关,对应的发光二极管点亮,同时,通过与非门F2送出信号锁住其余3个抢答者的电路,不再收受其

他信号,直到主持人再次清除信号为止。

三、实验设备与器件

(1)+5V直流电源

(2)逻辑电平开关

(3)逻辑电平显示器

(4)双踪示波器

(5)数字频率计

(6)直流数字电压表

(7)74LS175,74LS20,74LS74,74LS00

四、实验内容

(1)测试各触发器及各逻辑门的逻辑功能。测试方法参照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的有关内容,判断器件的好坏。

(2)按图10-1接线,抢答器五个开关接实验装置上的逻辑开关,发光二极管接 电平显示器。

(3)断开抢答器电路中CP脉冲源电路,单独对多谐振荡器F3及分频器F4进行调试,调整多谐振荡器10kΩ电位器,使其输出脉冲频率约4kHz,观察F3和F4输出波形及测试其频率。

(4)测试抢答器电路功能。接通+5V电源,CP端接实验装置上连续脉冲源,取重复频率约1kHz。

1)抢答开始前,开关K1,K2,K3,K4均置“0”,准备抢答,将开关S置“0”,发光二极管全熄灭,再将S置“1”。抢答开始,K1,K2,K3,K4某一开关置“1”,观察发光二极管的亮、灭情况,然后再将其他三个开关中任一个置“1”,观察发光二极管的亮、灭有否改变。

2)重复1)的内容,改变K1,K2,K3,K4 任一个开关状态,观察抢答器的工作情况。

3)整体测试。试开实验装置上的连续脉冲源,接入F3和F4,再进行实验。

五、设计报告

(1) 若在图10-1 电路中加一个计时功能,要求计时电路显示时间精确到秒,最多限制为2min,一旦超过限时,则取消抢答权,电路如何改进?

(2) 分析智力竞赛抢答装置各部分功能及工作原理。

(3) 总结数字系统的设计、调试方法。

(4) 分析设计中出现的故障及解决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常用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3082 字

+ 加入清单

常用仪器使用实验报告

各种化学仪器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围。有的玻璃仪器可以加热用,如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等;有的不能加热,如量筒、集气瓶、水槽等。有的仪器可以做量具用。有的仪器在实验装置中起支撑作用。有些仪器外观很相似,容易混淆,应该通过对比加以分辫。化学仪器在做化学实验时经常用到,学会正确使用这些仪器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每种仪器,根据它的用途不同,有着不同的使用要求。因此,在使用各种化学仪器前都应该明确它的要求及这种要求的原因。

一.容器与反应器

1.可直接加热

(1)试管

主要用途:

① 常温或加热条件下,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②收集少量气体和气体的验纯。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 可直接加热,用试管夹夹住距试管口1/3处。

② 试管的规格有大有小。试管内盛放的液体不超过容积1/3。

③ 加热前外壁应无水滴;加热后不能骤冷,以防止试管破裂。

④ 加热时,试管口不应对着任何人。给固体加热时,试管要横放,管口略向下倾斜。

⑤ 不能用试管加热熔融NaOH等强碱性物质。

(2)蒸发皿

主要用途:

①溶液的蒸发、浓缩、结晶。

②干燥固体物质。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 盛液量不超过容积的2/3。

② 可直接加热,受热后不能骤冷。

③ 应使用坩埚钳取放蒸发皿。

2.垫石棉网可加热

(1)烧杯

主要用途:

①用作固体物质溶解、液体稀释的容器。

②用作较大量试剂发生反应的容器。

③冷的干燥的烧杯可用来检验气体燃烧有无水生成;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可用来检验CO2气体。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常用规格有50mL、100mL、250mL等,但不用烧杯量取液体;

②应放在石棉网上加热,使其受热均匀;加热时,烧杯外壁应无水滴。

③盛液体加热时,一般以不要超过烧杯容积的1/2为宜。

④ 溶解或稀释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时,不要触及杯底或杯壁。

(2)烧瓶

主要用途:

①可用作试剂量较大而有液体参加的反应容器,常用于各种气体的发生装置中。②蒸馏烧瓶用于分离互溶的、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应放在石棉网上加热,使其受热均匀;

加热时,烧瓶外壁应无水滴;

② 平底烧瓶不能长时间用来加热;

(3)锥形瓶

主要用途:可以代替试管、烧瓶等作气体发生的反应器。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加热时,需垫石棉网。

3.不能加热

(1)集气瓶(瓶口边缘磨砂)

主要用途:

① 与毛玻璃片配合,可用于收集和暂时存放气体

②用作物质与气体间反应的反应容器。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 不能加热。

② 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应瓶口向上暂时保存。

③进行燃烧实验时,有时需要在瓶底放少量水或细沙。

(2)广口瓶、细口瓶(瓶颈内侧磨砂)

主要用途:

① 广口瓶用于存放固体药品,也可用来装配气体发生器(不需要加热)。

②细口瓶用于存放液体药品。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 一般不能加热。

②酸性药品、具有氧化性的药品、有机溶剂,要用玻璃塞;碱性试剂要用橡胶塞。③对见光易变质的要用棕色瓶。

(3)滴瓶

主要用途:用于存放少量液体,其特点是使用方便。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 滴管不能平放或倒立,以防液体流入胶头。

② 盛碱性溶液时改用软木塞或橡胶塞。

③ 不能长期存放碱性试剂。

二.计量仪器

(1)量筒

主要用途:粗略量取液体的体积(其精度可达到0.1mL)。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 量筒规格越大,精确度越低。

② 量筒无零刻度。

③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2)托盘天平

主要用途:

用于粗略称量物质的质量,其精确度可达到0.1g。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称量前调“0”点:游码移零,调节天平平衡。

②称量时,两盘垫纸,左物右码;易潮解、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③ 称量后:砝码回盒,游码回零。

三. 加热仪器

酒精灯

主要用途:

化学实验室中的常用热源。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盛酒精的量不得超过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容积的1/2;

②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③熄灭时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

④使用外焰加热;

四.过滤仪器

漏斗

主要用途:

(1)普通漏斗

①向小口容器中注入液体;

②用于过滤装置中;

③用于防倒吸装置中;

(2)长颈漏斗:

①向反应器中注入液体;

②组装气体发生装置。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 不能用火直接加热;

②长颈漏斗下端应插入液面以下;

五.其他常用化学仪器

1.洗气瓶

主要用途:用以洗涤气体,除去其中的水分或其他气体杂质。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使用时要注意气体的流向,一般为“长进短出”。瓶内加入的液体试剂量以容积的1/3为宜,不得超过2/3。

2.玻璃棒

主要用途:常用于搅拌、引流。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搅拌时避免与器壁接触。

附:实验报告内容与格式

实验报告的书写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它不仅是对每次实验的总结,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初步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是科学论文写作的基础。因此,参加实验的每位学生,均应及时认真地书写实验报告。

要求内容实事求是,分析全面具体,文字简练通顺,誊写清楚整洁。

(一) 实验名称

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如验证某程序、定律、算法,可写成“验证×××”;分析×××。

(二) 所属课程名称

(三) 学生姓名、学号、及合作者

(四) 实验日期和地点(年、月、日)

(五) 实验目的

目的要明确,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公式、算法,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实验设备的技能技巧和程序的调试方法。

一般需说明是验证型实验还是设计型实验,是创新型实验还是综合型实验。

(六) 实验原理

在此阐述实验相关的主要原理。

(七) 实验内容

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算法、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

详细理论计算过程。 (八) 实验环境和器材。

(九) 实验步骤

只写主要操作步骤,不要照抄实习指导,要简明扼要。还应该画出实验流程图(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清楚明白。

(十) 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数据的处理等。原始资料应附在本次实验主要操作者的实验报告上,同组的合作者要复制原始资料。 对于实验结果的表述,一般有三种方法:

1. 文字叙述: 根据实验目的将原始资料系统化、条理化,用准确的专业术语客观地描述实验现象和结果,要有时间顺序以及各项指标在时间上的关系。

2.图表: 用表格或坐标图的方式使实验结果突出、清晰,便于相互比较,尤其适合于分组较多,且各组观察指标一致的实验,使组间异同一目了然。每一图表应有表目和计量单位,应说明一定的中心问题。

3.曲线图 在实验报告中,可任选其中一种或几种方法并用,以获得最佳效果。

(十一) 讨论

根据相关的理论知识对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如果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和预期的结果一致,那么它可以验证什么理论?实验结果有什么意义?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些是实验报告应该讨论的。

但是,不能用已知的理论或生活经验硬套在实验结果上;更不能由于所得到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或理论不符而随意取舍甚至修改实验结果,这时应该分析其异常的可能原因。如果本次实验失败了,应找出失败的原因及以后实验应注意的事项。不要简单地复述课本上的理论而缺乏自己主动思考的内容。

另外,也可以写一些本次实验的心得以及提出一些问题或建议等。

(十二) 结论

结论不是具体实验结果的再次罗列,也不是对今后研究的展望,而是针对这一实验所能验证的概念、原则或理论的简明总结,是从实验结果中归纳出的一般性、概括性的判断,要简练、准确、严谨、客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解线性方程组的直接方法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2103 字

+ 加入清单

线性方程组直接方法实验报告

解线性方程组的直接方法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1、通过该课题的实验,体会模块化结构程序设计方法的优点;

2、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各类线性方程组的直接算法;

3、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4、通过三对角形线性方程组的解法,体会稀疏线性方程组解法的特点。

2.实验过程:

实验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Gauss法

void lzy(double a,double *b,int n)

{

int i,j,k;

double l,x[10],temp;

for(k=0;k

{

for(j=k,i=k;j

{

if(j==k)

temp=fabs(a[j][k]);

else if(temp

{

temp=fabs(a[j][k]);

i=j;

}

}

if(temp==0)

{

cout

return;

}

else

{

for(j=k;j

{

temp=a[k][j];

a[k][j]=a[i][j];

a[i][j]=temp;

}

temp=b[k];

b[k]=b[i];

b[i]=temp;

}

for(i=k+1;i

{

l=a[i][k]/a[k][k];

for(j=k;j

a[i][j]=a[i][j]-l*a[k][j];

b[i]=b[i]-l*b[k];

}

}

if(a[n-1][n-1]==0)

{

cout

return;

}

x[n-1]=b[n-1]/a[n-1][n-1];

for(i=n-2;i>=0;i--)

{

temp=0;

for(j=i+1;j

temp=temp+a[i][j][j];

x[i]=(b[i]-temp)/a[i][i];

}

for(i=0;i

{

printf("x%d=%lf ",i+1,x[i]);

printf(" ");

}

}

//平方根法

void pfg(double a,double *b,int n)

{

int i,k,m;

double x[8],y[8],temp;

for(k=0;k

{

temp=0;

for(m=0;m

temp=temp+pow(a[k][m],2);

if(a[k][k]

return;

a[k][k]=pow((a[k][k]-temp),1.0/2.0);

for(i=k+1;i

{

temp=0;

for(m=0;m

temp=temp+a[i][m]*a[k][m]; a[i][k]=(a[i][k]-temp)/a[k][k];

}

temp=0;

for(m=0;m

temp=temp+a[k][m]*y[m];

y[k]=(b[k]-temp)/a[k][k];

}

x[n-1]=y[n-1]/a[n-1][n-1];

for(k=n-2;k>=0;k--)

{

temp=0;

for(m=k+1;m

temp=temp+a[m][k][m];

x[k]=(y[k]-temp)/a[k][k];

}

for(i=0;i

{

printf("x%d=%lf ",i+1,x[i]);

printf(" ");

}

}

//追赶法

void zgf(double a,double *b,int n)

{

int i;

double a0[10],c[10],d[10],a1[10],b1[10],x[10],y[10]; for(i=0;i

{

a0[i]=a[i][i];

if(i

c[i]=a[i][i+1];

if(i>0)

d[i-1]=a[i][i-1];

}

a1[0]=a0[0];

for(i=0;i

{

b1[i]=c[i]/a1[i];

a1[i+1]=a0[i+1]-d[i+1]*b1[i];

}

y[0]=b[0]/a1[0];

for(i=1;i

y[i]=(b[i]-d[i]*y[i-1])/a1[i];

x[n-1]=y[n-1];

for(i=n-2;i>=0;i--)

x[i]=y[i]-b1[i][i+1];

for(i=0;i

{

printf("x%d=%lf ",i+1,x[i]);

printf(" ");

}

}

int main

{

int n,i,j;

double A,B,C,*B1,*B2,*B3;

A=(double )malloc(n*sizeof(double)); B=(double )malloc(n*sizeof(double));

C=(double )malloc(n*sizeof(double));

B1=(double *)malloc(n*sizeof(double));

B2=(double *)malloc(n*sizeof(double));

B3=(double *)malloc(n*sizeof(double));

for(i=0;i

{

A[i]=(double *)malloc((n)*sizeof(double)); B[i]=(double *)malloc((n)*sizeof(double)); C[i]=(double *)malloc((n)*sizeof(double)); }

cout

cin>>n;

cout

for(i=0;i

for(j=0;j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浅析小学科学实验报告书写方法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全文共 1986 字

+ 加入清单

浅析小学科学实验报告书写方法

浅析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的书写

随着科学课程改革的日益发展,科学实验也随之有了较明显的变化,实验的种类日渐繁多,如由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和应用性实验的逐渐过渡,由定性实验向定量实验的逐渐转变,由课内实验向家庭实验、研究性实验的逐步扩大……在新的形势下科学实验报告应该如何书写呢?不同的年级阶段要求不同,高年级阶段学生要能够自主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或撰写科学小论文,不同的实验目的和要求不同,在实验报告的书写内容上应不必强求一致,该繁则繁,该简则简。

一、科学实验报告的书写。

一般情况下化学实验报告是根据实验步骤和顺序从六方面展开来写的:

1.实验名称:即本次实验所要达到的目标或目的是什么,使实验在明确的目的下进行,可避免学生无目的的忙碌。

2.实验日期和实验者:注明实验时间和实验者名字。这是很重要的实验资料,便于老师掌握学生的查找时进行核对。

3.实验器材:写出主要的仪器和药品,应分类罗列,不能遗漏。此项书写可以促使学生去思考仪器的用法和用途、药品的作用,从而有助于理解实验的原理和特点。需要注意的是,实验报告中应该有为完成实验所用试剂的浓度和仪器的规格。

4.实验步骤: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和原理来设计实验,写出主要的操作步骤,这是报告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此项可以使学生了解实验的全过程,明确每一步的目的,理解实验的设计原理,掌握实验的核心部分,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此项中还应写出实验的注意事项,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5.实验现象:正确如实地记录实验现象或数据,为表述准确应使用专业术语,尽量避免口语的出现。这是报告的主体部分,对实验现象进行记录,应要求学生即使得到的结果不理想,也不能修改,可以通过分析和讨论找出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养成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6.实验结论:对于所进行的操作和得到的相关现象运用已知的科学知识去分析和解释,得出结论。这是实验报告的关键所在,有助于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二、在实验报告的书写过程中,应注意表达的方式方法。

教师应结合科学实验报告的特点指导学生书写。科学实验报告有如下特点:

1.以说明为主。即实验报告以说明为主,不用像记叙文一样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更不用在说明过程中展开联想或比喻等,要避免主观感受的出现。

2.必须记实,资料客观。实验报告所使用的资料都应是通过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和所获得的数据。这些内容应是客观、真实、确切的,不允许有半点虚假。

3.尽量用图解辅助。

图解可以增加实验报告的表达能力,比如实验装置有时较复杂,光靠文字无法完全说明,如果使用图解辅助,加上文字注解,就可以一目了然;图解有时也可以省略繁琐的实验步骤的表达;对于非标准仪器的使用,则必须进行图解说明,使他人对本实验所用仪器能有一个感性认识。

4.表达准确简明。准确,就是按照实验的客观实际,选择合乎科学学科特点的最恰当的词句,科学地表达意思;简明,就是在说明问题时语言简洁明了,避免冗长的句子和啰嗦含糊的表达。教师可以利用书写表达方面的要求训练学生科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提高科学素养。

三、科学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没有固定的要求,可以根据实验类型的不同而不同,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不同的实验类型设计不同形式的报告。

对于常见的验证性实验,由于实验内容较多且相互间无过多联系,一般可以采用表格形式。表格可以分成三大块: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也可以不采用上述表格形式,只需按照实验项目的顺序,罗列成条,完整表述即可。 近年来科学课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探究性实验,这种类型的实验重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解决一些实验问题,因此重点在实验的设计和评价上。实验内容较为单一,只围绕一个主题,但实验各环节联系紧密。这类科学实验的书写格式较为开放,可以采用表格式、罗列式或论文式等。

论文式实验报告要求以论文形式书写实验,除适用于以上实验类型外,更加适用于科学研究性学习的实验以及一些家庭和课外实验。这可以为撰写科学小论文打下一定的基础。教师对论文式实验报告应作细致的说明和指导。

论文式实验报告应包括:

(1)选择该项实验课题的原因。

(2)实验采用的方法。

(3)实验设计依据的原理。

(4)实验步骤和实验记录。

(5)实验结果及分析。

(6)实验结论。

(7)实验评价和改进。

(8)实验体会。

对于论文式实验报告,学生必须认真阅读课本,还应查找资料才能完成,任务较为繁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选择性地去采用这种实验报告形式。

总之,对科学实验报告在内容和书写格式上加以改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总结和表达的能力,还可以使其发挥更大的功用。没有固定的格式,可以限制学生的抄袭,促进其进行独立思考和写作,提供给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这些都是学生通过科学课的学习所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