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20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心得体会(精彩20篇)

浏览

2684

范文

297

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国女排事迹心得体会800字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925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时间8月17日消息,中国在里约奥运会1/4决赛迎战巴西队,尽管15-25大比分输掉首局,但中国女排没有受到影响,逆境中打出女排精神,第二局几度落后的情况下终于追平,最终实现逆转取胜,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本届里约奥运会输掉的首局。

中国队以15-25输掉首局,尽管场面非常被动,郎平还是给队员正能量,“没关系能打多少是多少,拦网要快。”而第二局一上来,郎平再次变阵,用魏秋月首发,张常宁上场顶替了杨方旭。

郎平的激励也起到效果,中国女排这局一度6-11落后,似乎又是完败,但中国女排用实际行动给出否定的答案。打出一波进攻潮,惠若琪反击打手出界,张常宁二号位连续两次反击下球,中国队连得5分后将比分追平。

巴西女排立即叫了暂停,很快连得3分又将比分拉开,但凭借徐云丽快攻和朱婷直接打探头得分,女排又连得三分,再次将比分追平。

然而这局进程堪称是一波三折,巴西队在中国队追平后又拉开了比分,20-17领先中国女排,郎平叫了暂停,赞队员打得好,而随后中国女排凭借刘晓彤反击直线打手出界,颜妮发球得分,又将比分追到21平,本场比赛第三次大比分落后情况下追平。

而从21之后双方咬得很紧,面对中国女排的步步紧逼,巴西女排也出现慌乱,中国女排24-23反超获得局点,徐云丽和朱婷拦住了谢拉的扣球,为中国追回一局。从三次落后到三次追平,最终实现了逆转,无论结果如何,中国女排的不放弃精神值得我们点赞,而不得不提的是,巴西女排在小组赛全部是3-0横扫对手,这是桑巴军团本届奥运会丢掉的第一局。

其实在去年日本女排世界杯的比赛中,郎平就让外界见识到了她挑战鹰眼的准确度。因为郎平挑战的成功率一直相当高,队员们甚至笑称“郎导的眼睛比 鹰眼 还尖”。谈及个中秘诀,郎平笑着说:“挑战凭的是直觉和经验,最后一点就是运气。”

在本次里约奥运中国队与意大利首节比赛中,意大利就3度挑战鹰眼。而郎平也在第二次对方挑战时,在排球落点处站了起来,并向对手竖起了拇指。当时就有人表示,郎平这竖起拇指是基于战术考虑迷惑对手。

今天中巴女排冠军一战,郎平又在首局比赛挑战鹰眼,在挑战成功之后,郎平也向场内信心满满的竖起了拇指。

第一范文网作文栏目为大家带来最权威、种类最多的关于励志作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感动中国2024心得体会汇集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741 字

+ 加入清单

伴随着圣火的熄灭,东京奥运会落下了帷幕。在17天时间里,我们的中国健儿在赛场上顽强拼搏的身影,感动了一个又一个中华儿女。

青年一代的蓬勃朝气,推动时代前行的脚步。在赛场上,“90后”,“00后”展现着中国年轻一代的风采,“00后”小将杨倩,以沉稳的心态,为中国拿下首枚金牌。年仅14岁的全红婵,在跳水比赛中三跳满分,以巨大优势包揽该项目的金牌……一个又一个年轻的身影,书写出一页又一页亮丽与辉煌。

你也许只看到运动员在领奖台上的光鲜亮丽,却不了解成功背后的心酸。中国乒乓球选手马龙获得了男子单打冠军。可是为了备战奥运,马龙强忍着伤痛,进行了膝盖手术。遭遇了人生的低谷,他在比赛中屡次与冠军失之交臂。作为一名32岁的老将,马龙曾想过退役,但为了梦想,他努力坚持,永不放弃,刻苦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马龙向自己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田径赛场上,“亚洲飞人"苏炳添创造了9秒83的成绩。一个黄种人,与一群黑种人在百米赛道上竞争,苏炳添创造了新的记录。32岁的苏炳添,明白所有的定律都要靠自己打破,不是超过28岁就跑不动了,渴望在东京奥运会赛场上,再飞一次。从第一个站上世锦赛男子百米决赛跑道的中国人,到跑出9秒91的亚洲纪录。苏炳添用强大的意志去战胜自己,战胜过去的成绩,战胜年龄,用冲破极限的速度去迎接眼前的挑战。从第一次跑进10秒,到跑进奥运决赛,苏炳添一次次逆天改命,跑赢了时间。这是中国骄傲,也是亚洲荣耀。奔跑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风采。致敬中国速度,致敬每位创造历史的英雄!”

一个个中华健儿拼搏的印记,一次次国歌在赛场上响起。我们都会为之骄傲与自豪。在人生的赛场上,我们每个人都要走出自己的风采,发扬奥运精神,以更团结的力量,以磅礴之力,燃起民族复兴的火焰。

奋斗的人生,无悔的青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感动中国学习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866 字

+ 加入清单

95岁的张富清是中国建设银行来凤支行离休干部,出生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他英勇善战、舍生忘死,荣获大军区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和团一等功一次。退伍后,他自愿申请转业到当时条件坚苦的来凤县工作。他艰苦朴素,淡泊名利,深藏功名64载。20__年底,在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时,工作人员发现老人一张泛黄的“立功登记表”,才知道他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战斗英雄。

因为信仰,所以伟岸

“共产党处处都是为人民办事的,为国家昌盛办事的。只有跟着共产党,进一步受党的教育,使自己为党、为人民做点工作。”

今年95岁的老革命、老党员、老干部张富清,这样讲述着自己的入党初心。

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张富清舍生忘死,只要部队一有突击任务,就报名参加。翻城墙、缴机枪、炸碉堡……越是艰险,越要向前。敌人的子弹和弹片,掀起过他的头皮,灼烧过他的腋下,撞碎过他的牙齿,但击不穿他为人民求解放的信念。

什么都不说,祖国知道我。

在看不见硝烟的建设和改革年代,张富清公忠体国,响应组织号召,脱下军装,收起奖章,直奔当时湖北最艰苦、最边远的恩施来凤,一干就是三十年。

时局艰难时,他以身垂范,动员妻子下岗;忠孝两难全时,他坚守岗位,没奔母丧成为毕生遗憾;改革开放时,他殚精竭虑,破除陈规桎梏……在同事眼里,他勤劳肯干,任劳任怨,不矜不伐。

或许在一般人看来,为国浴血奋战、九死一生的老革命,忘我工作、公私分明的老干部,应该好好歇一歇。

工作上离休了的张富清,在思想政治上没有离休。他时刻铭记着自己老党员的身份。

当他认为自己不能再为国家贡献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少索取。88岁截肢的他,拒绝在轮椅上被照料,靠着一条腿和假肢、支架重新站了起来;白内障手术期间,明明可以给自己安一个好的晶体,他却选了的一款;明明没人会动他的药,但他每次都将药瓶锁上,生怕别人挪用他全额报销的一粒药。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张富清的伟岸,不止在少年从戎时屡立战功,也在中年转业后恪尽职守,还在晚年离休间奋进不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伍淑清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938 字

+ 加入清单

曾几何时,我们依偎在避风的港湾,享受着无穷的温暖?曾几何时,我们在老师的教育下,获得了累累硕果?曾几何时,我们在朋友的帮助下,逐日慢慢长大,懂得友谊?曾几何时,我们在大自然的精心呵护下,欣赏着优美的四季美景?

感恩父母。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爱,比山高,比海深。他们给予了我们生命,给予我们做人的真谛。父母真的给予了我们好多:他们给了我们一双明亮的眼睛,让我们看遍世界;给予我们一双灵巧的手,让我们学会创造;给予了我们一双脚,让我们走遍每一处角落……这些难道还不够多吗?

感恩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像五彩斑斓的画卷。自己学会劳动,学会奋斗,学会节约,能自力更生。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这些都是生活指引我们的道理。

感恩老师。老师带领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老师是天使,有着那高尚而纯洁的心灵;老师是大树,为我们遮风又挡雨,从来也不埋怨;老师是春蚕,默默无闻地为我们而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全部消耗在了教育事业上,他们是多么的伟大!假如我能在蓝天飞翔,那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假如我变得勇敢,那是您给了我伟大力量……

感恩对手。对手告诉了我们失败了不能气馁,胜利了不能骄傲,要勇敢去冲刺去拼搏!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更不能输在离终点的不远处。要与对手互相学习,互相指导,在场上是对手,在场下是朋友。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人们常常说“将来我们要感恩”现在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乌鸦还会反哺,小羊羔跪在地上喝妈妈的奶,动物尚且如此,何况我们人呢?我们可以在父母疲劳时,无私的帮他们捶捶背,口渴时,帮他们倒杯茶;我们可以在老师无聊时,为他们讲讲笑话,烦躁时,少说说话;我们可以在对手失败时,鼓励他不要气馁,在胜利时,告诫他“骄傲使人落后,这不也是一种小小的感恩吗?

感恩生你养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了你生命,使你能感受生命;感恩帮助过你的人,因为他们助你渡难关,使你能继续前行;感恩鼓励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予你力量,使你能勇往直前;感恩教育过你的人,因为他们启迪你好奇,使你能学到知识……

感恩感恩,既有感又有恩,感是感谢他人对你的帮助,恩是给予他人你的小小恩惠。我们要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感动中国的优秀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论是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还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亦或是砥砺前进的改革开放时期,我们一代代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黄文秀一个甘于奉献的优秀共产党员用实际行动,彰显着初心使命的强大力量,她那感天动地的奋斗故事,奋斗在脱贫一线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甚至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时代楷模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全党同志要深刻学习黄文秀同志的精神和伟大事迹,时刻牢记“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以黄文秀为榜样,牢记初心使命,用于奉献担当,在新时代的前进路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学习黄文秀甘于奉献勇于实干的精神。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年间就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在平凡的岗位上,她书写下了非凡的业绩。黄文秀的感人事迹,必将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勇往直前。

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不忘初心,才能践行使命。不忘初心,黄文秀用奋斗锻造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的作风,用真情践行心系群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用毕生书写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使命担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陈陆感人事迹学习心得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人事,全文共 1693 字

+ 加入清单

8月19日,距离安徽巢湖出现150年未遇的历史高水位已过去了近一个月,20余万名紧急转移的群众陆续返回家园。

在合肥市庐江县鲍井新村,孕妇解启霞觉得,暴雨持续时的恐惧、洪水围困时的绝望,都在慢慢淡去,但对于她和更多村民,有一种疼痛却愈发深刻——他们再也见不到陈陆了,那个冒着大雨把他们从洪水中救出来的消防员,那个为了救更多人而消失在洪水中再也没回来的消防员。

7月22日,庐江县防洪大堤决口,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陈陆奋不顾身带队冲入洪水,为救援被困群众不幸牺牲,年仅36岁。

初心

暴雨之中,陈陆只给解启霞和许许多多被救出的人留下了一个模糊的模样。解启霞说,她始终记得,陈陆有双特别有力的手和沉稳洪亮的声音。

合肥市蓝天救援队队长苏琴忘不了,陈陆一共朝她吼过两句话:一句是“我打头”,另一句是“快掉头”,那是陈陆遇险时,朝后面跟随的4艘救援艇大吼的最后一句话。

奋战96小时、转移救援出2600多人,这些数字是陈陆牺牲之后才有的统计。但陈陆的父母、妻子和战友们都知道,这些数字就是陈陆心中“火焰蓝”应该做到的事情。

父亲和外公都是军人,20__年7月,陈陆如愿加入他最向往的消防队伍。他坚持去往条件最艰苦、位置最偏远的基层单位,一扎根就是15年。

20__年消防队伍改革转制之际,本可以选择转业去地方单位的陈陆选择了在消防岗位坚守。“换装那天,陈陆掉眼泪了。他说‘我还想继续在消防干,很热爱消防职业,它很神圣,很伟大’。”妻子王璇泣不成声。

从“橄榄绿”到“火焰蓝”,陈陆的一片灼灼初心从未更改过,他将自己的生命,用最纯净、最炽热的方式,为他热爱的人民群众,一直燃烧到了最后。

誓言

“我志愿加入国家消防救援队伍,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坚决做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恪尽职守、苦练本领,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贡献自己的一切。”

这是陈陆选择留在“火焰蓝”那天的誓词,也是他曾无数次带着新消防员,一遍遍宣读的誓词。

这不是陈陆第一次为了誓言舍生忘死。20__年合肥遭遇50年一遇雪灾,陈陆带队在雪灾一线奋战救援48小时,脚趾严重冻伤,险些截肢。同年,他又主动报名去汶川地震灾区增援,双腿被毒虫叮咬起泡流脓,他咬牙拖着伤腿,背着30多公斤的破拆器材,连续10天在震区救援。

20__年庐江县遭受洪灾,陈陆连续奋战35小时,带队营救和疏散群众2400余人,自己却当场晕倒,经过2个小时的抢救才脱离危险。

_年3月,庐江县突发山火,不值班的陈陆穿着便装直接赶赴火场,长时间暴露在沼气里救火,胶靴被烧穿,双腿被高温烫伤。

陈陆15年中曾在救援一线1次病危、2次晕厥、8次负伤。他用一次次奋不顾身,描绘出了“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是怎样一种模样。

传承

7月28日,确认陈陆牺牲后的第三天,合肥市消防救援支队收到陈陆父亲陈立山写来的一封信:“长江、淮河流域的防汛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希望把主要精力放在当前防汛抗洪的大局上,不要为陈陆的后事牵扯太多的精力。”

如果忠诚、热爱和奉献可以传承,那么陈陆的这些特质,是从三代党员和军人家庭的血缘里传承入骨的。

陈陆在牺牲前还接到父亲发来的短信:“抗洪形势非常严峻,关键时期你应坚守在抗洪前线,最近就不要回来了,确保全员安全。”

母亲陆红在悲痛中仍然在说,不管怎么样,陈陆带的队员们安全回来了。

“陈陆总说‘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衣食无忧,我不用讲吃讲穿。父亲说过,党员、军人,要清清白白,干干净净’。”王璇说。

热爱基层,把每一个基层消防员当作家人,把奉献和牺牲当作使命职责,是陈陆在消防队伍中传承下来的“基因”。

为了确保能够随时带队出警,陈陆在办公室一角隔出一个狭小的空间。没有窗户,没有卫生间,陈陆就在这里一住5年。

庐江大队消防员徐廷超说,陈陆办公室的灯光,“永远是等最后一辆消防车进库的刹车声响起才会熄灭,那是队里每个人都习惯的温暖”。

在陈陆的办公桌上,一个崭新的消防车模型还静静地立在那里。那是陈陆给4岁儿子特意准备的礼物,是一个消防员父亲一个多月没能回家,想给儿子的道歉和补偿;那也是一个受到父亲影响,将来想做消防员的儿子,最想要的礼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国女排事迹心得体会800字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609 字

+ 加入清单

排球一直以来就是中国的优势项目,在去年上半年的世界赛场中,中国女排以极大的优势,一举获得了世界赛场的冠军,并且让中国女排精神重现每一个人的心中。但是在前段时间的世俱杯中,拥有众多国手的天津女排表现却相当差劲,在比赛中打出了垫底的成绩,很多球迷归结于天津女排的惨败,除了队伍中主教练陈友泉的战术指导出现了问题,还和世界第一主攻手朱婷因伤缺阵密不可分。

如今,朱婷不仅是世界第一的主攻手,更是中国女排的队长,也是中国女排的精神支柱,除了郎平之外,能让中国女排激发斗志的便是朱婷了。最近朱婷登上某综艺节目时,也表示中国女排之所以能在世界赛场中获得相当优秀的成绩,很大程度上还是与队伍中的团队合作密不可分。

朱婷表示,自己在赛场中如果出现发挥失误,那么她就会让张常宁帮她并且接替一传的位置,而张常宁如果赛场竞技状态不佳,自己也会帮助他,正是因为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才让中国女排多次在世界赛场中一往无前获得冠军。二人经常互补,并且很有可能在东京奥运会中作为队伍中的主力决定中国女排最后的成绩。

如今,不少球迷感叹,朱婷和张常宁不愧是中国女排中最有力搭档,二人一攻一守分工相当明确,所以才在赛场中凝聚了整个团体的力量让中国女排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虽然天津女排目前的成绩比较糟糕,但是中国女排作为排球赛场中的领头羊,一定能在未来的比赛中取得更优秀的成绩。再加上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也是郎平的落幕之战,中国女排一定会在今年让大家看到更优秀的球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679 字

+ 加入清单

在学习强国的过程中,我观看了中宣部集中组织宣传的时代楷模事迹,包括杜富国、张富清、黄文秀。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品质,他们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杜富国,一名扫雷大队的战士,在一次排雷的过程中,一句“你退后,让我来”,他护住了同伴,自己却失去了双眼和双手。这名年轻的战士,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有困难自己往前冲。在他的排雷生涯中,他多次把危险留给自己,不畏排雷过程中的不稳定、不安全因素,把安全留给了同伴。他用行动践行着一名战士的承诺和无私。

张富清,一名战斗英雄。六十多年来,他深藏功与名,却始终坚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1955年,这位正连职军官,在支援地方经济建设时,选择去了偏远的鄂西山区,在来凤县干了一辈子,把大好的青春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最重要的是,面对以往的赫赫战功,他没有宣扬,而是选择尘封。他总是选择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投身到解放和建设的事业中去。

黄文秀,百坭村第一书记,她的生命终结在30岁的美好年华。硕士毕业的黄文秀,放弃了去大城市工作的好机会,投身到为祖国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她的抱负才刚刚开始,还没来得及一展远大的志向,就因公殉职。她是我们青年人学习的榜样,是新时代的开拓者和奉献者。

这些时代楷模,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什么是甘于奉献,扎身一线;什么是舍已为人,冲锋在前;什么是默默无闻,不骄不躁。他们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画上了多彩的颜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念。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不仅是口头上,而更应该是行动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伍淑清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多年来,伍淑清继承先辈遗志,频繁穿梭内地与香港,致力于兴办实业、教育、慈善。她走遍了祖国大江南北,组织了百余个海外团体到内地考察,助力内地经济、文化建设。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的官网介绍,伍舜德博士一生爱国爱港爱乡,热心公益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本人及其家族在国内的捐赠总额累计超过2亿港元。先后向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捐资兴建大批教育建筑。

此外,伍舜德也积极回馈乡梓,本人及其家族为家乡广东台山兴办了许多学校,同时还对家乡少年宫、图书馆、医院等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是台山改革开放以来捐赠最多的旅外乡亲。

1988年,在伍淑清的倡议下,由宋庆龄基金会主办的北京培华人才培训中心正式成立。她作为宋庆龄基金会的理事,香港宋庆龄儿童基金会主席,亲自担任北京培华的理事长、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副主席。

1998年初,她筹组并注册成立了“中华青少年历史文化教育基金”,计划每年组织一万名香港青少年到内地参观学习,认识国家民族历史文化,增进民族情怀,关心祖国未来,用实际行动落实特区政府提出的“我是中国人,香港是我家”的公民教育目标。

作为该基金的执行委员会主席,伍淑清倾注了大量精力和心血,她依靠香港各社会团体及各界热心人士,先后筹得款项4000多万元,组织了一百多个“交流团”到全国各地参观,举行各种交流活动,在香港组织了一百多场参加人数达三十万人次之众的各种大型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融汇于学习、参观、实践之中,极大地增进了香港青少年对祖国的归属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感动中国2024年度先进人物事迹个人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380 字

+ 加入清单

曾听过吃苦三味:得技能、开眼界、修身心。

个人想要脱胎换骨,就要学会低头吃苦。

如今,我们看到他们光芒万丈,可在背后,他们不仅要吃读书的苦,要忍受过去艰难的环境之苦,还要忍受训练之苦。

聂海胜在成为航天员的前4年左右时间里,要完成基础理论、体质等8大类上百个科目的艰苦训练,对生理和心理都是极大的挑战。

刘伯明的父亲曾见证过儿子训练的艰苦:坐在高空旋转椅上,疾转100多圈后,下来还要辨别方向;有几天要24小时头朝下躺在30度角倾斜的床上。

汤洪波的父亲透露说,儿子训练后累得“楼都爬不上了”。

汤洪波有句话说得好:“要想向上生长,先要向下扎根。”

苦难,是人生的基本特征。

想要拥有别开生面的人生,就要先主动学会吃苦。

人生如攀登,每登上一阶,机会越多,视野越广,可每攀登一阶,就要付出更多的艰辛。

当你吃够了生活的苦,学习的苦,工作的苦,熬出了头,世间一切美好便会纷至沓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1415 字

+ 加入清单

1935年,吴天一生于新疆。1950年,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一员,吴天一进入中国医科大学军一期学习。当时,中国医科大学正为抗美援朝培养军医,吴天一即隶属于该校的军一期。在校期间,吴天一成绩优异。军一期的学生需要修习38门考试课程,吴天一有27门课程获得了满分。毕业后,吴天一先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新疆工作。不久之后,他和妻子一同响应党中央号召,前往青藏高原,和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一起,投入到建设青海的伟大事业中。初至青海,他就发现身边的同志们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原不适症,心慌、头痛、胸闷等症状频繁发生,甚至有人因此献出生命。作为一名医生,年轻的吴天一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守护高原人民和高原建设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一定要攻克“高原病”!

当时,中国的“高原病”领域还处于空白状态,吴天一和他的同事们面对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处境。青海的建设刚刚开始,各方面的条件都很不足,他们的工作条件也很艰苦。为了收集到第一手的实地考察资料和临床资料,他几乎全年都在第一线开展工作,从高山到冰川,从雪原到草地,双脚踏过了青藏高原的大部分高海拔地区,与生活、工作在高原各处的人们深入接触。而这一做,就是60多年。除了工作条件的艰苦,他还要面临生命的危险。在高原上的60多年里,他曾多次遭遇车祸,全身有14处发生过骨折,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他的耳鼓膜曾被击穿,40多岁时就得了白内障。但这些危险和困难,全都吓不倒他。1990年,年已55岁的吴天一组织了国内第一支国际阿尼玛卿山医学学术登山队,用45天时间,在海拔5000米和5620米的位置建立了高山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使他们获得了大量人在特高海拔低氧环境下的生理和急性高山病的宝贵资料。除此之外,他还曾到安第斯山、洛矶山、天山、帕米尔和喜马拉雅山等地进行长期探索和综合考察。

60多年里,吴天一从昔日的青年医生,变成了如今的耄耋老者。他将自己的大半辈子都献给了低氧生理和高原医学研究,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高原人”。凭借着大无畏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吴天一和他带领的科研团队在高原医学领域屡立功劳,使中国的高原医学研究走到了世界前列。他是我国报告高原肺水肿、成人高原性心脏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第一人,创建了我国首个高原医学专业研究机构——青海高原医学研究所。通过对青藏高原上各型急、慢性高原病进行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和临床学的系统研究,吴天一及其团队建立了一套慢性高山病量化诊断标准。该标准先后通过三次国际专家组讨论,最终被国际高山医学协会定为国际标准,命名为“青海标准”,于20__年在国际上统一应用,这是首个以我国地点命名的国际诊断标准,为全世界高原病防治作出了突出贡献,并于20__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除此之外,在高原低氧适应生理学研究领域,吴天一也作出了突出贡献。通过对青藏高原世居藏族和移居汉族在不同海拔(20__、3000、4000、5000米)的高原现场和模拟高原低压舱内进行静息和运动负荷下的对比,吴天一从整体、器官、细胞和分子多个层面展开研究,开拓了“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提出了藏族已获得“最佳高原适应性”的论点,为人类低氧适应建立起一个理想的生物学模式,引起国际高度关注,并于20__年获得香港何梁何利奖。迄今为止,吴天一共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重大科研项目、省部级课题数十个,在国际权威性学术刊物和国家级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250多篇,获国家及省部级以上科技奖19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感动中国学习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1043 字

+ 加入清单

1978年12月10日,伍淑清从深圳罗湖到成都,第一次踏上了内地的土地。12月23日,在从武汉到广州的火车上,她从广播里听到了邓小平的声音。伍淑清回忆说:“我的普通话和四川话都不太好,具体内容记不住了,但关键的话却至今记得很清楚,邓小平说:‘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欢迎外商到中国投资’。”来自北京的这个声音非同一般,这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信号。

1979年,伍淑清便带了几个朋友和同事到内地具体考察。那个时候,没有从香港到四川的直达航线,这些“香港同胞”要先从香港坐火车到罗湖,到罗湖后,从深圳坐火车到广州,再坐飞机经贵阳到成都,辗转几个地方,用了一整天的时间。10多天的考察后,由于内地交通基础设施十分落后,速度很慢,服务水平很低,他们反反复复转火车、换汽车、改乘轮船,多次折腾,最后终于返回香港,从那些天奔波辛劳的切身经历中,伍淑清体会到了内地交通条件和服务真是差到了非彻底改善不可的地步。到港后第一件事就是向父亲伍沾德讲述在内地的亲身感受,认为与当时的香港比较,内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就连当时属于豪华交通工具的飞机上为乘客提供区区几种简单的食物都是冰冷的,交通设施、服务理念、技术设备等等都有差距。但同时,她也敏锐地看到内地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市场巨大,一旦发展起来,有着令人向往的潜力。

通过考察,伍淑清对民用航空领域产生了兴趣。早在1978年10月9日,邓小平就指示民航要用经济观点管理。1980年2月14日,邓小平还指出,“民航一定要企业化”。

中国民用航空业的历史是一部值得所有中国人(包括港澳台以及海外侨胞)引以自豪的历史。1949年11月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成立。民航初创时,仅有30多架小型飞机,年旅客运输量仅1万人,运输总周转量仅每公里157万吨。从这一天开始,新中国民航展开了飞翔的翅膀,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经历了十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在发展的过程中,民航由于领导体制几经改变,航空运输发展受当时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比较大,那时候,1978年,航空旅客运输量仅为231万人,运输总周转量才只有每公里3亿吨。

经过再三斟酌,最后伍淑清向家人建议,可以考虑到内地投资发展,既可以抓住商机,还可以用自己经商的实践能够为国家做点事情。伍家一直是做食品行业的,考虑到在这个行业比较熟悉,也许可以把美心集团在做香港食品的经验和内地航空服务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和改善内地交通条件结合起来,也就是把香港和国外现代食品业的理念、技术形成的餐厅从地面搬到“空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陈陆感人事迹学习心得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人事,全文共 715 字

+ 加入清单

看完了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后,最震撼我们心灵的是马旭,她和老伴数十年如一日,勤俭节约,自己种菜做饭,为的是把节省下来,衣服都是当兵时候发的衣服,从来不舍得买新的,就是今年买了一双新鞋,花了十几块钱,都开胶了,马旭说回头再用胶粘粘,还能穿,每天和老伴起来打拳锻炼身体,为的是身体好了,不用花钱看病,不给政府添麻烦,但是他们把一辈子的积蓄1000多万,要捐给家乡穷苦的孩子们,他们把钱无私的捐给别人,却严格要求自己,节省,当看到这的时候,孩子在摸眼睛,我感觉他被感动了。

还有一位英雄就是机长刘传健,在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然发生驾驶舱挡风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紧急状况,生死关头,刘传健果断应对,带领机组成员临危不乱、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119名旅客生命安全。当他讲述整个过程的时候,他哽咽了,我和孩子观看的时候,感同身受,发生危险时下面是高山,在驾驶舱那么危险的时候,依然保持冷静的头脑,靠着多年的驾驶经验,果断处理应急情况。如果不是平时工作严谨,认真,哪来的危急时刻的化险为夷。我们平时工作和学习,必须认真对待,不能应付。

感动我们的还有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把生命献给高原的植物学家钟扬;守岛卫国32年的民兵夫妇王继才、王仕花;不畏牺牲的排雷战士杜富国;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吕保民;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坚守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张渠伟;担起未来的80后乡村教师张玉滚。设想一下,整天只知享乐,无所事事的人,会成为英雄吗?极端自私、没有国家责任担当的会成为英雄吗?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以英雄为榜样,关心他人,爱岗敬业,勇敢担起国家的重任,特别是青少年,祖国的未来靠你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天天向上,为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感动中国心得体会优秀范文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一次次之路不知道方便了多少观众。一张张笑脸不知给多少人带来了温暖。在大街小巷,在机场车站,总会有一个忙碌的身影,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志愿者。

志愿者是城市跳动的脉搏,是都市亮丽的亮丽的风景,由一群热爱公益的热血青年组成的团队撑起了社会的公益事业。

在20__年北京奥运会中,志愿者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北京奥运会期间,各个比赛场馆每天会产生上百吨的生活垃圾,一批由垃圾分拣志愿者组成的队伍,每天在忙碌地分拣,回收场馆垃圾。他们用最脏最累的工作,换来了奥运场馆的清洁。

走进垃圾大棚,墙上挂满了“绿色奥运”的标语,才显出这个垃圾大棚的与众不同。饮料瓶子,充气棒,饭盒,纸板箱,甚至饭盒,西瓜皮!20多个带着口罩的分拣志愿者正忙着分拣堆积如山的垃圾。为了防止细菌感染志愿者们还需戴上手套,穿上长裤和胶鞋,每个人的脑门上豆大的汗珠吧嗒吧嗒不停的往下掉,但没有一个人嫌苦抱怨。这是多大的意志力啊!

在8月23日下午的国家游泳中心正举行花样游泳决赛,一日本花游选手突然在水中昏厥,3名医疗志愿者在一分钟内就赶到了水池边,对运动员进行紧急救治……

朋友,这样的场面还有很多;朋友,像志愿者这样默默无闻在背后工作的人也还有许多,你发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国女排事迹心得体会800字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曾经的清华“校草”、校男排主力队员王风潇如今已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西山村晒得黝黑的村第一书记。从小接受排球训练的他也专程赶来向女排姑娘们致敬:“我曾经想把国旗印在胸前,但未能如愿,于是我把她装在心里。现在,我在脱贫攻坚的一线,用自己的努力为内心的这面国旗增光添彩。感谢女排姑娘、中国女排为国家带来的荣誉,激励着我们不断奋进。”

1981年,中国男排首次冲出亚洲,中国女排第一次站上世界冠军领奖台,北大学子在燕园喊响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1981年3月29日,当时北大篮球队队员,法律系1979级学生张雪与到访北大的郎平留下了珍贵的合影。今天,张雪也来到北大,见到今天的女排,想起当年的女排,与郎平同岁的她感慨万千:“女排精神,这么多年来一直激励着大家。女排精神是一种爱国精神,一种拼搏精神,其精髓在于不是得了第一才是胜利,不是赢了比赛才是成功,而是明知艰难而不放弃,明知没有希望却要争取胜利。”

从1984洛杉矶到20xx雅典,再到20xx年里约奥运会,第三次站在奥运会世界之巅的女排姑娘,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奋勇拼搏、永不言弃的女排精神。女排精神,这个80年代开启的精神王国有过挫折和沉寂,却从未因时间的流逝褪去光芒,反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历久弥新,与日益富强的祖国一样,散发出更自信和耀眼的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感动中国的优秀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家访路上,每一个拥抱都让人动容。

一次,在永胜家访,由于路途遥远,休息的时间很少。当时,张桂梅一直咳嗽,并感觉胸口疼痛。她以为是咳嗽引发的疼痛,只吃了几片止疼药。可接下来,疼痛加剧,随后又开始发烧,到了行走都困难的地步。可一想到孩子们下学期就要参加高考,便咬牙坚持走完了这些孩子的家。那时张桂梅自己都不知道因为路途颠簸,自己的两根肋骨已经被生生颠断了。还有一次在家访途中,张桂梅住在宁蒗一个小旅馆里,因为发烧,半夜口渴找不到热水喝,也不愿意惊醒大家,就在那样冰冷的冬夜里,从水管里接凉水喝。她用柔弱的身躯扛过了那些巨大的疼痛,用共产党人的信念,支撑着走进每个孩子的家。

10年来,张桂梅为了女子高中,一直孜孜不倦地前行。她忘记了失去亲人的悲痛,忘记了别人的不解、非议,忘记了殊荣,忘记了年龄和生死,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党的教育事业中。她就是要让最底层的百姓看到希望,要让他们的孩子和所有孩子一样,享受教育的公平,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她就是要让学校培养出能回报社会、真正具有共产主义理想的学生。

为了省钱,她多年来从不吃肉,每天生活费控制在最低标准。但在华坪,张桂梅对别人的慷慨却是出了名的。张桂梅慷慨的事例不胜枚举:全国劳模的5000元奖金,她考虑到自己重病在身,一次性提前交了党费;优秀共产党员3万多元奖金,刚拿到就捐给了灾区;昆明市总工会千叮咛万嘱咐专门拨给她治病的2万元全部给了山区缺水群众打水窖。截至目前,张桂梅捐出的奖金和大部分工资累计达70万元,通通用于资助学生、帮助困难群众和发展教育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陈陆感人事迹学习心得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人事,全文共 1022 字

+ 加入清单

2月x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上,江西农村最美乡村教师代表支月英当选“20xx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平凡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们让我们由衷感动,总有一些事情让我们温暖心肺。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的《感动中国》,就为我们挖掘了一批榜样人物。这些榜样人物虽然平凡普通,但却提供了生命可以企及的高度,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指引。他们身上的勇敢、善良、担当、坚强,让13亿人民看到了人性中最美丽的光辉。

在大山深处教书育人36年的支月英,就深刻诠释了执着和奉献。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就曾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两代人。

“支姐姐”到“支妈妈”,变的是称呼,但不变的却是执着和奉献。她关爱孩子,资助贫困生,不让一个孩子辍学,更是展现了筑梦路上炎黄儿女的精气神。也不仅仅是支月英,不仅仅是评选出来的《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无数炎黄儿女为了心中的梦想,也正在日以继日善行义举,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融入工作、生活、学习中。

《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每一个人物每一段故事,都浸润着满满的真善美,都散发着暖暖的正能量。就以此次入选《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的十位榜样人物来说,其大都来自基层、出自平凡,却做出了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不平凡事情。他们的事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他们的精神可敬佩、可亲近、可学习,可谓13亿多人民群众学习的“精神富矿”。

凡人善举,小善大爱。将镜头笔端对准平民百姓,挖掘平凡人群中的不平凡故事,筑梦中国将更有动力。近几年来,江西就通过“江西好人”、“最美家庭”等评选,发掘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在这些来自于身边的典型引导下,民众自觉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时代道德,好人效应如同“滚雪球”般在我们的身边轮番滚动,推动了另一批好人群体的出现。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最美乡村教师代表支月英的感人事迹,让我们在寒冷冬日里更有暖意。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如盏盏明灯,点亮千家万户。这些榜样人物也激励着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把榜样力量化作精神动力,付诸工作实践,作出自身努力,为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凝聚更多的正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国女排事迹心得体会800字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1124 字

+ 加入清单

在现实的生活中,有一种“人”让人感动,在岁月的沧桑中,这种感动让人为之震撼,就像风的力量,这种力量足以让整个民族为之动容。

我情不自禁的一次次落泪,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被他们的人格魅力所征服,被他们的行为所激励,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静静的观看感动人物的事迹,我认为有一个特质是相通的,那就是“责任”二字。扛起一份责任,献出一份爱心去诠释和谐、诠释人类的理性。

他们也都是普通人,和我们大多人一样。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很普通的工作,是他们份内的事情,甚至自己也能做到。但是在我们中不少人往往有始无终,中途因自身或外在的一些原因而不得不中断,坚持不下去,因此,很多人往往难以达到类似感动人物的事迹或境界。

陈俊贵,只因风雪之夜的一次生死相托,他在天山守墓几十年。还有格桑花开的最美乡村教师,一位西玛拉雅山下的园丁。她在一米多宽的山路上来往,下面就是悬崖,每天护送孩子回家,坚守在雪山和河流之间,与危险相伴。姚厚芝,一位慈祥母亲,在自己患有乳腺癌的情况下,她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她的孩子,想到他们将来的生活,将来的学费。病压垮了她的身体却没有摧毁她,她用她仅存的生命,日日夜夜的去完成清明上和图刺绣,为的只是自己死后,孩子以后困难了可以买些钱得以生活,如果是我以后会有她这般坚持与付出嘛。还有一位龚全珍老人,在习总书记接任之时就认识了,习总书记亲切的称她为老阿姨。当时我很疑惑,心想她到底有什么来头。现在知道了,原来是一名将军夫人,放弃高官厚禄跟着将军当农民,让我看到了爱情的坚贞,将军离世了却留下修好的水渠,大桥,良田。老阿姨继续把温情留给乡村百姓。她说,日子虽清苦但是心里快乐,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真心诚意对大家付出,大家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也会牢牢的记住这些话。

一曲道德礼赞,一篇精神史诗,一年一度的"心灵收成"。在这个简单却又丰富的舞台上,闪现出这么多感人的事迹和值得感动的人。这些感动,不是因为脆弱,不是因为悲伤,而是“感动”激发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他们崇高的人格,为国为民的伟大理想,让人泪不能止的事迹,让我感到我如此渺小。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些人物衬托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放飞追逐着我们的中国梦。感动中国,感动我们的心灵。中国梦,凝聚中华儿女的百年期盼,让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烘托我们美好的中国梦,支撑我们美好的中国梦。

“做一辈子的好人不难,只要每天检查检查自己”,我要向他们看齐,用实际行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都在传递着和发扬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点亮。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一起高举正义之旗,让这种“正能量”洒遍整个神州大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感动中国学习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华坪女高118名毕业生一本上线率达到40.67%,本科上线率82.37%,排名丽江市第一。建校至今,已经有1645名大山里的女孩走进大学。

华坪女高佳绩频出之时,张桂梅的身体却每况愈下,她患上了肺气肿、肺纤维化、小脑萎缩等10余种疾病。6年前,因为胳膊疼得抬不起来,张桂梅停止了授课,转而当起学校的后勤。她是校长,也是保安,每天检查水电安全,熄灯与否,拿着小喇叭催促学生上课,顺道赶走路上的蛇。张桂梅没有自己的家,她就住在一间学生宿舍里,日夜守护着校园。

“再坚持一下,”张桂梅说,“我也自己想办法找一些止疼药,先止疼,后面再说。现在也不想去检查身体了,越检查毛病越多。”尽管疾病缠身,张桂梅还是尽量让自己显得精神一点,她坚持对每个学生进行家访,把文化摆脱贫困的理念带进大山。

张桂梅的心思很细腻。前段时间因为疫情,学校只能网络授课。她担心老师一个人在教室讲课会孤独,便坐在教室门口陪着她们。长时间久坐使她疼痛难耐,张桂梅干脆在门外支了张床。教学楼晚上熄灯,只有讲课的这一层才通电,张桂梅躺在光影之外,静静地陪着正在讲课的老师。

十二年里,张桂梅先后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佳最美乡村教师”等荣誉称号,她把全部奖金、捐款和大部分工资共计一百多万元一同捐献给了教育事业。

张桂梅说,当她走进华坪、走进民族中学、走进孤儿院这群孩子当中,本以为一两年之后就会离开,没想到一陷进去就没拔出来。

“不管怎么着,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是少,她们后面过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是对我的安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1917 字

+ 加入清单

“既然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把一切奉献给人民。”张海迪的这句话用在朱丽华身上或许再合适不过。

18岁失去光明,却依靠自身努力成为嘉兴首位盲人中医师,为22万多人次患者缓解病痛;28年来资助贫困学生480人次,捐款达333万元,带动100多名残疾人就业……当62岁的朱丽华站上讲台娓娓道出自己的初心时,人们说:“她失去了光明,却用爱与温暖照亮了许多人前行的路。”

黑暗中追光:身体残疾人生不能残疾

“一个人可以没有视力,但不可以没有事业。我叫朱丽华,是一名盲人党员,也是嘉兴市目前唯一的盲人中医师……”在千余名听众的注视下,年过六旬的朱丽华由志愿者搀扶着缓缓走上嘉兴大剧院的讲台。

朱丽华并非先天失明。18岁,是她人生的一道分水岭。两次意外事故让她彻底看不见了。

“那是一种生不如死的绝望。我就是想死,觉得自己活着就是家人的负担。”时隔40多年,当时的彷徨、无助和绝望,朱丽华还记忆犹新。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榜样“海迪姐姐”的激励,让朱丽华渐渐明白:“眼前的黑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心甘愿沦为黑暗的奴隶。”她决定走出家门,用行动寻找心中的光明。

1985年,浙江省举办第一届盲人中医推拿培训班,朱丽华报名成为嘉兴市第一个“吃螃蟹的盲人”。从学习时第一次碰触到患者身体,蹲在地上哭得不能自已,到对骨骼、经络、穴位、手法等技能了然于心,学成归来后,精湛的技术让她赢得众多回头客。

“要做就做嘉兴最好的盲人推拿师!”在朱丽华心中,这个目标从未改变。拿到中医师证书的那一刻,她潸然泪下:“我终于能靠自己的双手安身立命了!”这是浙江省第一次向优秀的盲人推拿工作者颁发中医师证书,也见证了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朱丽华用勇气与双手“推”开的人生新大门。

为盲人造光:让他们活得有尊严

经历过痛苦和绝望,才知黑暗中的那一丝光亮何其珍贵。

上午9点左右,位于嘉兴市区和兴北路353号的丽华推拿诊所内,已经忙碌起来了。诊所有13位推拿师,全都是盲人。

“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盲人,我懂得在黑暗中四处求索、四处碰壁的艰辛。”朱丽华说,随着推拿诊所的名气日增,让自己好好活着对她来说已不成问题,但她明白:“仅仅满足个体的谋生,绝不是生命的意义。一个被社会需要的人,生命才有意义。”于是,她希望用诊所“造光”,为更多盲人照亮前行的方向。

“如果当年没有碰到朱医师,我真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会是啥模样。”在福利院相识后,盲人吴阿姨与朱丽华已相伴28年了。“从斜西街‘征战’到吉水路、砖桥弄、禾兴北路,朱医师走到哪里就把我带到哪里,比自己亲姐妹还亲。”

吴阿姨说,诊所的工作不仅让她生活上有了稳定的依靠,还拥有了正常人活着的那份尊严,“真正体会到一个人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不会被生活践踏。”

1991年,朱丽华开始收徒弟,而“盲人”是她收徒的唯一条件。一旦接收,不但包吃住,还免学费。如今,100多人在她手把手传授下走上了就业岗位。

“朱医师,就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吗?”每当有人不解发问时,朱丽华总会淡然答道:“账,不能这样算。安置一个人,解放一家人,影响一大片。人活着,有的东西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再说,我无儿无女,能走到今天,是党和政府培养了我、成就了我,我不能光想着自己。”

朱丽华对自己很抠,一件白大褂穿了10多年实在破旧才坏。

用余生发光:梦想的传递是一辈子的事

除了盲人,在朱丽华的生命中,还有一群十分重要的人:“我有一大帮孩子。”

1991年,朱丽华第一次在广播里听到“希望工程”这个词,一下子被触动了。当时月工资只有58元的她,一口气拿出近3个月的工资140元,资助了云南两名贫困学生,也开启了她的助学之路。

在朱丽华居住的20平方米屋子内,“藏”着一沓沓汇款单,以及受助孩子们给她寄来的成绩单和感谢信。“这才是我最珍贵的无价之宝。”朱丽华摸着一张张信纸,不自觉地笑了。

对于即将从浙江大学硕士毕业的朱丽霞来说,朱丽华是她梦想的领路人。20__年,品学兼优的朱丽霞如愿考上大学,却因学费发愁,好在朱丽华伸出了援助之手。每年5000元的学费,为朱丽霞的梦想插上了翅膀。

“6年了,与朱阿姨没有血缘,胜似血缘。”朱丽霞说:“我知道张海迪是朱阿姨仰慕已久的人,她对朱阿姨的人生有着重要影响,而我想对朱阿姨说:‘朱阿姨,您也是我仰慕已久的榜样!’”

28年来,朱丽华累计捐助贫困优秀学子480多人次,助学款达333万元。可对自己,她抠到了极致:脚上穿的布鞋18元,白大褂穿了10多年实在破旧了才换一件。“自己少花一元钱,就能多捐出一元钱。”朱丽华说。

去年4月27日,在母亲去世25天后,朱丽华还签下了器官捐献书。她说:“活着从医几十年,死后器官捐医学,我愿骨灰撒大海,不占人间一寸土,将把此生献祖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国女排事迹心得体会800字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775 字

+ 加入清单

“这些天来,细读各网站、公众号上有关叶连平的文字,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省优秀教师、当涂县江心初级中学老师陈宏亮说,为这样一位耄耋老人不顾九旬高龄,仍然坚持无偿家教、无私捐学的责任担当和矢志不移、不忘初心的教育情怀深深感动。这束微弱但永不熄灭的“乡村烛光”照亮了乡村教育的前路和方向,更树起了教师这一崇高职业的榜样和丰碑。

陈宏亮认为,和全国道德模范叶连平老师相比,还有许多地方没有做到,还有许多地方能够做到。有人说,教育即“成长”,教育是慢的艺术。任周遭环境再喧嚣,教师的心必须是宁静而恬淡的。叶连平老师始终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在宁静中寻找力量,将一生心血奉献给乡村教育,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职业使命和毕生追求。只有教书育人者把心灵归于宁静,并坚守这份宁静,方能寻找到教育的美好和本真。学习叶连平,就要学习他宁静而恬淡的心境。

敬业是一种对事业全身心投入和不悔追求的信念,是拼搏进取的动力。叶连平老师退而不休,心系教育,将育人工作落细、落小、落实,体现出来的正是尽职尽责的职业操守。而在这一份尽职尽责之中,他也收获属于他、属于孩子们、属于教育的快乐。辛勤、专注、坚守,这就是敬业的本质,也是教育工作者快乐的源泉。学习叶连平,就要学习他敬业和乐业的精神。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就是叶连平,作为一名老党员,扎根基层,为农村教育事业无私奉献几十载的真实写照。学习叶连平,就要学习他无私和奉献的情怀。

陈宏亮表示,正是无数个叶连平这样的优秀人民教师,他们将一生心血奉献给乡村教育,把整个身心都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我们的祖国才由当年站起来,走向富起来,如今迈向强起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崭新起点,将在乡村教育的三尺讲台上,心无旁骛,不改初心,逐梦前行,努力当好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好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