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游览故宫的导游词【20篇】

浏览

2072

范文

455

沈阳故宫导游词英文版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343 字

+ 加入清单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沈阳市全体市民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沈阳的风景名胜之一的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0xx年)是清太祖迁都之际草创,清崇德元年(1636年)由皇太极建成。1644年,大清迁都北京,沈阳故宫”从此成为陪都宫殿”。沈阳故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修建并使用过的宫殿,距今巳有360余年的历史。在全国现存宫殿建筑群中,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仅次于北京故宫居全国第二位。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的发祥重地,也是清统一中国后东北地区政治经济中心。

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有楼台殿阁各式建筑70余座,由20多个院落组成,总计房屋300多间。故宫按自然布局分为中路、东路和西路三部分。

中路:是太宗皇太极时期的大内宫阙。南端是大清门,也是故宫的正门。向北依次是崇政殿、凤凰褛、清宁宫,它们都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还有一些对称式的附属建筑。

大清门是日常朝会时文武大臣侯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接受群臣谢恩之处。明朝著名将领洪承畴降清后,就从此门进入,受到皇太极的接见。大清门东侧这处建筑叫祖庙,祖庙是爱新觉罗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因是天子的祖庙也称太庙”。

顺着大清门北面的御路拾阶而上,台正中便是气势宏伟被称作金銮殿”的政殿。它建于后金天聪六年(1632年),崇德元年定名为崇政殿。崇政殿为五间九檩硬山式建筑,南北辟有隔扇门,前后是石雕栏杆。殿顶盖为黄琉璃,十分壮观。殿内掾间绘满飞云流水,梁架上全部是和玺” 彩绘,给人以高洁典雅之感。殿内明堂有堂陛,前是金龙蟠柱,柱后有贴金雕龙扇面大屏风和金龙宝座,宝座两侧有鼎式香炉、轩辕镜和太平有象等装饰之物。殿前有大月台,月台东南角有日晷,西南有嘉量亭,都由大理石雕造而成。在月台上还设有四口大缸,都盛满清水以防水灾。古代称它是门海”,来象征缸中水多似海可扑灭火灾,所以又被称作是吉祥缸”。因为北方天气寒冷,所以每到冬天,就要在缸底点燃炭火。崇政殿是清太宗日常朝会议政的地方,1636年皇太极的称帝大典及清天聪十年四月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典礼就在这里举行。1644年清迁都北京后,历代皇帝东巡时,都在这里临朝听政。

崇政殿前,东西各有五间厢楼,东为飞龙阁,西为翔凤阁。殿后是一个院落,院正北有一座高约4米的高台,台上是皇太极极其后妃的寝区。沿台阶走上去便是一座金碧辉煌的高楼----凤凰楼。它的原名叫翔凤楼,直到1743年才有凤凰楼之称。凤凰楼是清宁宫的门户,也是皇帝策划军政大事和宴筵之所。它与崇政殿同期建成,康熙二十年重修。楼为三层,是三滴水式建筑。每层深广各三间,周围有回廊,下层的门洞是联络台上台下的道。风凰楼既是后宫的大门,又是整个宫殿建筑的制高点。在楼上观看日出,极为美妙。所以凤楼晓日”、凤楼观塔”是沈城著名的景观。凤凰楼正门上额的紫气东来”金字横匾是乾隆皇帝的御笔。

过了凤凰楼就是太宗皇帝皇太极的后宫了。正中是清宁宫,清宁宫原叫正宫”,是五间十一檩硬山式建筑。东一间是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寝宫,称暖阁。正中隔一间璧,把寝宫分为南北两室,南北室各有火炕,又称龙床”。1643年皇太极就在南室端座无疾而终”,终年52岁,后葬于昭陵。西四间为皇帝祭神、行礼的神堂。清宁宫庭院的东南角有一根朱红色木杆,木杆顶端有锡斗,这木杆叫索伦杆,满族人称它为神杆。锡斗内放米谷碎肉来喂乌鸦。

清宁宫两侧是东西配宫,东配宫有关雎宫、衍庆宫;西配宫有麟趾宫和永福宫。东西配宫均为皇太极和妃子们居住之所。清宁宫西北角有一根由地面垒起,低于屋背的烟囱,人们从正面是看不见的。从清宁宫这一系列建筑中,我们可以发现沈阳故宫的两大建筑特点:一是保存了浓厚的满族特色即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地面上。二是宫高殿低,清宁宫及其四所配宫均高于皇帝议政的崇政殿和东路的大政殿。这是因为清朝夺取政权前,满族是一个牧猎民族,受生活习惯的影响,把居住的地方建在高处,以防野兽和洪水的侵袭。这与北京故宫恰好相反。

清宁宫高台之后是后苑”,也叫御花园”,内有碾磨房、二十八间仓、后宰门等建筑,是皇帝膳食的供给区。并有地下窨道与清宁宫相通。

在崇政殿、清宁宫高台两侧有东所”、西所”。东所由南往北依次是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等。东所是东巡时皇帝后妃给太后请安之处,也皇太后的寝宫和存放实录、玉牒之处;西所由南往北依次是迪光殿、保极殿、继恩斋和崇谟阁等。西所是东巡时皇帝、后妃及子女居住的地方和存放《圣训》、《满文老档》的地方。崇谟阁的建筑形式是别具一格的,它为卷棚式建筑,是在清乾隆年间增建的。

东路是以大政殿为主体,两侧辅以方亭十座,称十王亭”。大政殿建于努尔哈赤时期,是故宫最早期八角重檐大木架亭子式建筑。大政殿下是高约1.5米的须弥座式台基,周围绕以雕刻精细的荷叶净瓶青石雕。殿身八面均有斧头眼”式隔扇门,内外排柱40根,正门前有双龙蟠柱。殿顶是十六道五彩琉璃脊,正中是宝瓶火焰珠。殿内有精致的斗拱、藻井天花,梁架上用和玺”彩绘,上有黄琉璃瓦绿剪边的顶盖。整个建筑显示出极强的美感和庄严秀丽的装饰艺术情趣。大政殿是皇帝举行大型庆典的地方,1643年清世祖福临在此即位。

大政殿前,正中是宽阔的甬道,两侧以八字形排列着十座方亭,这就是十王亭”。从北至南,东边是左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蓝旗亭、正白旗亭;西边是右翼王亭、镶黄旗亭、镶红旗亭、正蓝旗亭、镶白旗亭。这是当年八旗首领固山额真和左右统辖八旗的亲王贝勒办公的地方。八旗制度在清王朝的军事政治及社会制度,民事管理等等很多方面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大政殿与十王亭构成了一组亭子式院落建筑,它是清入关前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的反映。设计者从局部建筑直至整体布局,处处突出八”字。这种把军政制度巧妙地融合在建筑艺术中的做法,真可算是构思独特、别具匠心。

西路:以文溯阁为主体,前有戏台、扮戏房、嘉荫堂,后有仰熙斋、九间殿。文溯阁于乾隆年间兴建而成,是仿明代渐江宁波大藏书家范钦的天一阁”所建。为面阔六间二楼三层硬山式建筑,顶盖为黑琉璃瓦绿剪边。根据五行八卦之说,黑是代表水,文溯阁是专为存贮清代大百科全书《四库全书》和《古今图书集成》而建的。书最忌火,以黑瓦为顶象征以水克火之意。文溯阁东有方形碑亭一座,内立石碑一块。碑阳面为乾隆帝撰写的《文溯阁记》,阴面为《宋孝宗论》。文溯阁东南宫门外有嘉荫堂,它与南面的戏台连成一个院落,是专为皇帝准备的娱乐场所。西路建筑除文溯阁外,其它建筑用卷棚式屋顶,显得十分别致,富有江南风韵。

沈阳故宫是清代遗存下来的最早一组宫殿建筑群,它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希望大家有机会来观光这座气派非凡的帝王宫殿。谢谢大家。

紫气东来,出自传说老子过函谷关”的故事。传说当年函谷关令尹喜梦到次日清晨老子要路过函谷关,于是第二天天没亮清扫庭院,登上城楼。不久,果然老子骑着青牛,在冉冉紫气萦绕下,伴着仙乐来到此地,为他写了五千字文”,这便是道教圣典《道德经》。乾隆皇帝题写的紫气东来”含意是大清帝国是始于东方的盛京皇宫。今天,有没有圣人来呢?请大家向东方看一看那吉祥的云彩吧……

传说:早年,努尔哈赤在明朝总兵李成梁手下做勤务兵时,因他脚下长有红痣,认为他是未来夺取大明江山,有帝王之相者,便要除掉他。努尔哈赤闻讯仓皇逃跑,李率兵疾追,就在即将发现他时,一群乌鸦落在他的身上,在乌鸦的掩护下,才得以生还。努尔哈赤数年后成为后金之主,为感谢乌鸦救命之恩,告喻全族,永不屠鸦。所以索伦杆饲鸦便延续下来。

八旗制是由努尔哈赤组建起来的,努尔哈赤25岁开始了他用兵图谋霸业的戌马生涯。随着势力的壮大,努尔哈赤想建立一支强大而管理有序的军队,于是想到了民间自发产生的组织牛录”这种形式。他在1620xx年组建了军队,把每300个战士组成一个牛录”,每个牛录”,打一种颜色的旗,这就是八旗的雏形。1620xx年后金建军的这一年,他又将4个牛录”改为8个,在原来4种颜色的旗的基础上,各镶上不同颜色的边,成了8色旗,又把5个牛录”组成一个甲喇”,把5个甲喇”组成一个固山”,固山”在汉语里的意思是旗,于是真正意义上的八旗便诞生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世界遗产北京故宫导游词四百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33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游客们:

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张,可以叫我小张,也可以叫我张导。请不要在墙上、古代物品上刻画,也不要乱扔垃圾哦!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它是明代和清代的皇宫,也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被誉为五大宫之首。

故宫开始建造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406年至1420年。

你们看!故宫的四个漂亮的大门,我来告诉你它们的名字吧!正门名为午门,俗称五凤楼。午门一般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呢!状元、榜眼和探花的人只可以从此门出入一次。后门“神武门”,明朝为“玄武门”,因为玄武是古代四神兽之一。清代康熙年间因避讳改为“神武门”。“东华门”与“西华门”是个“对门”门外设有下马碑石,门内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桥一座,桥北还有三座门。

快点儿,快点儿,快点儿去太和门吧!太和门里有三座大殿,分别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你们自己去看看吧!二十分钟之后记得回来找我哦!

看!那儿是内廷,内廷就是皇帝、皇后和妃子们生活的地方。快去看看吧!因为内廷比较长,所以拿着你们手中的地图,三十分钟后我们在御花园里碰面哦!

御花园里鸟语花香,草木茂盛。各位家长注意孩子的安全,不要让他们爬假山。还有不要折鲜花和小草哦!

哦,我们到出口了。好了,我们这次的故宫游玩到此结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故宫遗产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013 字

+ 加入清单

(故宫午门前)

女士们、先生们:

紫禁城建在北京,是有其历史的,也因为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说起来话长。故宫从明永乐四年(1406)开始修建,用了14年的时间才基本建成,到今天已有570多年的历史。大家看到了,故宫是一级红墙黄瓦的建筑群,为什么这样呢?据道家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其中土占中央方位,因为华夏民族世代生息在黄土高原上,所以对黄色就产生了一种崇仰和依恋的感情,于是从唐朝起,黄色就成了代表皇家的色彩,其他人不得在服饰和建筑上使用。而红色,则寓意着美满,吉祥和富贵,正由于这些原因,故宫建筑的基本色调便采用了红,黄两种颜色。

我们眼前的建筑叫午门。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俗称五凤楼。明代,每年正月十五,午门都要悬灯赐食百官。到了清代这种活动就取消了。每年农历十月初一,都要在这里举行颁布次年年历仪式,清代乾隆年间因避乾隆帝“弘历”的名字,故将“颁历”改称“颁朔”。清代,皇帝举行朝会或大祀,以及元旦,冬至,万寿,大婚等重大节日,都要在这里陈设卤簿,仪仗。此外,国家凡有征战凯旋时,皇帝在午门接受献俘典礼,如果皇帝亲征也从午门出驾。

关于“推出午门斩首”的说法,可能是由于戏剧午台上及野史小说敷衍而来的。实际上是明代朝廷命官犯罪,有的在午门廷杖,当然严重的可能也有被当场打死的。

(进午门后金水桥前)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故宫里面,在正式游览之前,我先介绍一下故宫的布局和参观路线。故宫占地72万多平方米,在这样大的面积上,集各种建筑手法,建造一组规模如此宏大的建筑群,不但没有纷杂现象,反而给人以结构严谨,色彩辉煌和布局规整的感觉,最主要的手段是建造中突出了一条极为明显的中轴红,这条中轴线和整座北京城有机地结为一体,北从钟楼,南至永定门,总长度约8公里,皇家禁区苑内的部分约占三分之一。宫内重要建筑都在这条中轴线上,其它建筑分东西对称分布。整个宫殿的设计和布局都表现了封建君主的“尊严”和对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故宫分外朝内廷。现在我们在外朝的最南端正,前面是太和门。门前有一对青铜狮子,威严,凶悍,成了门前桥头的守卫者,象征着权力与尊严。皇帝贵为天子,门前的狮子自然最精美,最高大了。东边立的为雄狮,前爪下有一只幼狮,象征皇权永存,千秋万代。我们眼前的这条小河,叫金水河,起装饰和防水之用。河上五座桥象征孔子所提倡的五德:仁、义、礼、智、信。整条河外观象支弓,中轴线就是箭,这表明皇帝受命于天,代天帝治理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北京故宫导游词7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们游览的是北京故宫。我是导游诗雨,大家叫我小诗就行了。希望我能带给大家最好的服务。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它始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20xx年),历时20xx年才完工。共有24位皇帝先后在此登基执政,统治中国长达500余年。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气势雄伟的古代宫殿故宫了。大家看,这四面墙就是宫墙了,而且宫墙四面者建有高大的城门,南为午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宫墙四门的角楼都是风格独特,造型绮丽的。现在请跟我一起去故宫中最大的宫殿太和殿看看!这里是明、清皇帝召见百官,发号施令,举行庆典的地方。全殿有11间房,进深5间,外有廊柱,殿内外净空高达14米,宽达63米,面积2377平方米,为全国最大的木构大殿。

现在我们来到了中和殿。中和殿是为帝王去太和殿途中的演习礼仪之地。

保和殿,是皇帝宴请外藩王公贵族和京中文武大臣之处。

我们再来看看文华殿。它是明代皇太子读书处。乾清门是故宫中外朝和内廷的分界处,由此向北便是内廷。朝清宫是明、清皇帝住的地方。大家知道吗?《还珠格格》这部电视剧就是故宫拍的。

规划严整,气魄雄伟,极为壮观,这就是我国的故宫。无论在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属于无与论比的杰作。它标志着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500余年前我国在建筑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各位游客,我们今天的浏览就要结束了。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度过这段美好时光。对我今天的导游有什么不满意之处,请您指正。祝大家玩得愉快!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沈阳故宫优质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577 字

+ 加入清单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沈阳市全体市民对各位得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今天我为大家介绍得就是沈阳得风景名胜之一得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有楼台殿阁各式建筑70余座,由20多个院落组成,总计房屋300多间。故宫按自然布局分为中路、东路和西路三部分。

中路:是太宗皇太极时期得大内宫阙。南端是大清门,也是故宫得正门。向北依次是崇政殿、凤凰褛、清宁宫,它们都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还有一些对称式得附属建筑。

大清门是日常朝会时文武大臣侯朝得地方,也是清太宗接受群臣谢恩之处。明朝著名将领洪承畴降清后,就从此门进入,受到皇太极得接见。大清门东侧这处建筑叫祖庙,祖庙是爱新觉罗家族祭祀祖先得地方,因是天子得祖庙也称太庙。

崇政殿前,东西各有五间厢楼,东为飞龙阁,西为翔凤阁。殿后是一个院落,院正北有一座高约4米得高台,台上是皇太极极其后妃得寝区。沿台阶走上去便是一座金碧辉煌得高楼凤凰楼。它得原名叫翔凤楼,直到1743年才有凤凰楼之称。凤凰楼是清宁宫得门户,也是皇帝策划军政大事和宴筵之所。它与崇政殿同期建成,康熙二十年重修。楼为三层,是三滴水式建筑。每层深广各三间,周围有回廊,下层得门洞是联络台上台下得道。风凰楼既是后宫得大门,又是整个宫殿建筑得制高点。在楼上观看日出,极为美妙。所以凤楼晓日、凤楼观塔是沈城著名得景观。凤凰楼正门上额得紫气东来金字横匾是乾隆皇帝得御笔。

清宁宫两侧是东西配宫,东配宫有关雎宫、衍庆宫;西配宫有麟趾宫和永福宫。东西配宫均为皇太极和妃子们居住之所。清宁宫西北角有一根由地面垒起,低于屋背得烟囱,人们从正面是看不见得。从清宁宫这一系列建筑中,我们可以发现沈阳故宫得两大建筑特点:一是保存了浓厚得满族特色即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地面上。二是宫高殿低,清宁宫及其四所配宫均高于皇帝议政得崇政殿和东路得大政殿。这是因为清朝夺取政权前,满族是一个牧猎民族,受生活习惯得影响,把居住得地方建在高处,以防野兽和洪水得侵袭。这与北京故宫恰好相反。

清宁宫高台之后是后苑,也叫御花园,内有碾磨房、二十八间仓、后宰门等建筑,是皇帝膳食得供给区。并有地下窨道与清宁宫相通。

在崇政殿、清宁宫高台两侧有东所、西所。东所由南往北依次是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等。东所是东巡时皇帝后妃给太后请安之处,也皇太后得寝宫和存放实录、玉牒之处;西所由南往北依次是迪光殿、保极殿、继恩斋和崇谟阁等。西所是东巡时皇帝、后妃及子女居住得地方和存放《圣训》、《满文老档》得地方。崇谟阁得建筑形式是别具一格得,它为卷棚式建筑,是在清乾隆年间增建得。]

东路是以大政殿为主体,两侧辅以方亭十座,称十王亭。大政殿建于努尔哈赤时期,是故宫最早期八角重檐大木架亭子式建筑。大政殿下是高约1。5米得须弥座式台基,周围绕以雕刻精细得荷叶净瓶青石雕。殿身八面均有斧头眼式隔扇门,内外排柱40根,正门前有双龙蟠柱。殿顶是十六道五彩琉璃脊,正中是宝瓶火焰珠。殿内有精致得斗拱、藻井天花,梁架上用和玺彩绘,上有黄琉璃瓦绿剪边得顶盖。整个建筑显示出极强得美感和庄严秀丽得装饰艺术情趣。大政殿是皇帝举行大型庆典得地方,1643年清世祖福临在此即位。

大政殿前,正中是宽阔得甬道,两侧以八字形排列着十座方亭,这就是十王亭。从北至南,东边是左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蓝旗亭、正白旗亭;西边是右翼王亭、镶黄旗亭、镶红旗亭、正蓝旗亭、镶白旗亭。这是当年八旗首领固山额真和左右统辖八旗得亲王贝勒办公得地方。八旗制度在清王朝得军事政治及社会制度,民事管理等等很多方面都占有极为重要得地位,发挥着巨大得作用。大政殿与十王亭构成了一组亭子式院落建筑,它是清入关前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上得反映。设计者从局部建筑直至整体布局,处处突出八字。这种把军政制度巧妙地融合在建筑艺术中得做法,真可算是构思独特、别具匠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怎样写故宫的导游词5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各位游客:

我们现在游览的是北京的故宫。故宫是明清两朝皇帝的宫殿。是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点之一。

大家看这边,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地了——故宫。请大家下车参观吧!瞧,故宫多么宏伟壮观阿!它是由23万民工和军工,经过了14年的时间才建成的这规模宏大的宫殿。它是东方最早的宫殿,有9999间屋子。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群。

宫殿所在地区称皇城。东西宽2500米。南北长2700米,皇城由高大坚固的城砖砌成的,四面都有门:东——东华门;西——西安门;南——天安门;北——地安门。皇城内包含了宫苑(北海、中海、南海)。太庙、社稷坛以及皇家所建寺观等建筑。非常壮观。

宫城世称紫禁城。在皇城里,南北长约960米,东西约760米,矩形平面。宫城四周是用砖头砌的城墙,死角还有美丽的角楼,城墙也是四面开门的。东——东华门;西——西华门;北——神武门;南——午门。午门建在高俊雄伟的城座上,下面是午门了,气象威猛森严,是颁诏的地方。

紫禁城里,大致分内延和外朝两个区。外朝是皇帝处理国事的地方,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个大殿。每个都筑在洁白的白玉台基上,可想而知,有多么珍贵呀!

整个宫城最北一区是皇家花园——颐花园。园中有钦安殿。这里有苍松翠柏,名花异草,怪石伏立,泉水喷珠,是故宫中最亲切自然之处。故宫的美景多得很!我说也说不尽,还是请大家自己细细游览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沈阳故宫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241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朋友,在繁华的沈阳古城中心,有一座巍峨庄严的清代宫殿建筑群。这里就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沈阳故宫

依建筑时间和布局,沈阳故宫的建筑可分为三部分,它们分别是东路、中路、西路。今天,我们就按这个顺序。首先参观东路建筑。

沈阳故宫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历史而闻名中外,在这片绚丽多彩,雄伟多姿的建筑群中,最古老,最具特色的就是我们面前的大政殿。

大政殿草创于1620xx年,是处理国家政务和举行庆典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大政殿为八角重檐攒尖式建筑,外形近似满族早期在山林中狩猎时所搭的帐篷。在大政殿的房脊上,还饰有八个蒙古力士,牵引着八条铁链,象征着“八方归一”。正门前的大柱上,盘旋着两条翘首扬爪的金龙,是受汉族敬天畏龙思想的影响,以龙代表天子的至尊无上。大政殿建筑特点的多样性,体现了多民族文化的融合。金龙盘柱,尽显中原之风;八位力士又流露了浓郁的蒙古色彩;而亭帐式的风貌,则是满族古老文化的延续。

作为最早使用和最为重要的宫殿之一。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以大政殿为舞台上演。1643年,六岁的顺治皇帝在大政殿继承帝位,并于次年在此颁布了出兵令,命摄政王多尔哀兵入山海关直捣中原,最终完成了满清一代的一统大业。

大政殿两侧南向,十王亭呈燕翅排列。错落有致,如众星拱月,南宽北狭,似无穷无尽,象征兵多将广,万世绵延。十王亭是清朝入关前左右翼王和八旗旗主在皇宫内办公的地方。它们与大政殿构成了一组亭子式的院落建筑,反映了满族独特的军政体制——八旗制度,这在中国的历史上堪称独步天下。远在努尔哈赤立国之初,凡遇军国大事都由汗王与八旗贝勒大臣共同讨论决定。努尔哈赤定都沈阳后,在修建宫殿时便将这种“君臣合署办公”的制度固定化。以建筑的形式表现了八旗制度和“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政体及军事民主的思想。因而形成了大政殿、十五亭这组独特的建筑,为中国宫殿建筑史写下了空前的一页。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中路。从1620xx年皇太极继承汗位,即续建皇宫,形成沈阳故宫的中路建筑。中路建筑前起大清门,后至清宁宫,院落三进,独成一体。

大清门是沈阳故宫的正门,为皇帝临朝前,文武百官候朝的地方。它便是演义小说中俗称的“午朝门”。大清门的屋顶满铺黄琉璃瓦并衬以绿色剪边,既保留了以黄为尊的传统观念,又体现了满族对故乡山林的深厚眷念。从而形成了区别北京故宫的一个特点——宫殿顶覆以黄琉璃瓦镶以绿色剪边。

穿过大清门,北望便是崇政殿。崇政殿俗称“金銮殿”,是清太宗皇太极举行日常朝会的地方。

1635年,皇太极下令将族名 女真”改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在崇政殿登基称帝,上尊号“宽温仁圣”,将国号“金”改为“清”年号“天聪”改为“崇德”。

各位朋友,古代宫殿建筑布局讲究“前朝后寝”。看过了皇帝上朝的金銮殿,请大家随我去参观帝后的寝宫。

穿过崇政殿两侧的左右翊门,举目可见位于3.8米高台之上的凤凰楼。楼后为帝后寝居的后宫——台上五宫。与崇政殿对比又形成了沈阳故宫不同于北京故宫的特点——“宫高殿低”。而北京故宫则恰恰相反,是“殿高官低”。

凤凰楼为宴饮、议事之所,是当年沈阳城的最高建筑,诗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谓十分贴切。登上凤凰楼俯瞰四周,万般景物尽收眼底,可饱览盛京全景,也可观赏日出。“凤楼晓日”是当年著名的盛京八景之一。凤凰楼门洞上方悬有“紫气东来”匾,为乾隆皇帝御笔。而乾隆皇帝则是借用这个典故寓意大清的国运兴起于东方。

各位朋友,穿过凤凰楼底层的通道后,我们就进入了后妃居住的台上五官。

台上五官是清宁宫、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现在请大家随我参观皇太极和皇后的寝宫——清宁宫。清宁宫东梢门称“暖阁”,是帝后的卧室。暖阁内分南北二室,二室均设火炕。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极在暖阁内驾崩,终年52岁,后葬于沈阳昭陵,即北陵。 清宁东次间开门,是典型的满族民居——口袋房,西四门南西北三面都设火炕,称“万字炕”。与汉族有所不同的是,满族人将烟囱建在屋后,而且从地面向上垒起。这种“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地面上”的建筑特点具有浓郁的满族风格了。

各位朋友,现在请随我去参观西路建筑。西路建于1782年至1783年,主要包括:戏台、嘉荫堂、文溯阁等。

说起文溯阁,我们不能不提到乾隆皇帝和《四库全书》。出于加强文化统治的需要,乾隆皇帝于1772年下诏访求天下藏书,历经十余年时间编成一部大型丛书。该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所以称为《四库全书》。书修成后,抄录七部,在全国建七座藏书阁分别收藏,沈阳故宫的文溯阁便是其中之一。

提起宫殿建筑,我们很容易想起“红墙绿瓦”、“金壁辉煌 这类词汇。而文溯阁却与众不同,屋顶用黑琉璃瓦镶绿剪边,整个建筑以黑绿两色为主色调,这与它的用途是分不开的。文溯阁藏书忌火,依据五行字说立色配饰,装修取《易经》“北方壬癸水”其色属黑,因此屋顶用黑色琉璃瓦,寓意水从天降,消灭火灾。

文溯阁外观为两层,内部实为三层,书架上的木盒称函匣,用于收藏书籍。目前文溯阁的《四库全书》保存在甘肃省图书馆。

看到这里,我们今天的参观已经接近尾声。沈阳故宫的三路建筑是分期建造的,布局却是一气呵成,完整和谐。特别是三路建筑分别代表了“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皇太极南面独尊”、“康乾盛世”三个时期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从总体来看,沈阳故宫以建筑的方式反映了满族政权和满族社会由崛起——兴盛一高度发展的历史进程。

各位朋友,我们的参观就要结束了,希望故宫之行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导游词北京故宫2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故宫。今天由我为大家做导游,希望大家玩的开心。

首先,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8年被联合国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就会问了,故宫占地面积是多少?故宫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屋宁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而且墙外有宽二十五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的壁垒的城堡。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

故宫殿的建筑布局有外朝内廷之分。内廷与外朝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坤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此外还有文华殿、武英殿、御花园等。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故宫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请大家给予保护不要随意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关于故宫的优秀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你们好,这次由我带领你们去北京故宫,我叫孔繁鹭,希望我能带给大家最好的服务。不过现在我要提几点要求:1。要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2。如果迷路,请马上给我打电话不要离开;3。一定要保护环境。好了,我的要求提完了,请您自觉遵守,谢谢合作!

首先我给大家做一简要介绍,故宫位于北京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当今世界现存规模最大、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至少已有近580年历史了。故宫规模宏大,东西宽为753米,南北长达961米,总占地面积达72万平方米,大约一共有一万间宫室。

各位游客,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气势雄伟的古代宫殿故宫。大家看着四面就是宫墙,四周都是高大的城门,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

现在请大家跟我一起去故宫中最大的宫殿太和殿看看吧!这里是皇帝上朝的地方,再看那边,中间的是汉白玉雕刻的“双龙戏珠”,两边是汉白玉台阶;台阶的左边是一只乌龟,右边是一只仙鹤,这象征着延年益寿。

我再给大家介绍介绍其他殿吧!现在我们来到了中和殿,中和殿是为帝王去太和殿途中学礼仪之地,保和殿呢?它是由多根红色巨柱支撑着,每根柱上都刻着一条栩栩如生的巨龙,十分壮观,我们再来看看文华殿吧!他是明代皇太子的读书处。乾清门是故宫中外朝和内延的分界处,由此向北就是延。

好了,这次游览结束,希望你们再次观赏我国的其它景物并且祝你们玩的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导游词北京故宫2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34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向导,我姓高名泓泽,叫我高导好了。现在我将带领你们游览故宫,欣赏我国的文化遗产。

故宫为我国明清二朝的皇宫,也是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所以我们在游览时不应该乱丢垃圾,也不要随地吐痰。

进了太和殿的大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便是一座座雄伟的宫殿。正前面那座最大的木构建宇,很是引人注目,那就是太和殿。它是皇权的象征,每当有重大活动是,皇帝都在此举行。后面的一排金碧辉煌的尬宫殿,分别是中和殿、保和殿。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凝结了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智慧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优质的沈阳故宫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506 字

+ 加入清单

【欢迎词 1分钟】

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代表河北旅行社欢迎您的到来,能够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与大家相遇,是我莫大的荣幸,我姓杨,您叫我小杨就好了。那么,坐在我身边的,就是本次旅途中最为劳苦功高的一位,我们的司机康师傅。您别看他脸上长着青春痘,他可是有着十年驾龄的老司机了,本次旅途有它保驾护航,您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了。在这次旅途中,我会竭诚为大家服务,如果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请一定要找我,俗话说得好,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外出旅游靠导游,希望我们能一起拥有一段美好的旅行,为大家留下一段珍贵的回忆。

【简介 2分钟】

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是清太祖迁都之际草创,清崇德元年(1636年)由皇太极建成。1644年,大清迁都北京,“沈阳故宫”从此成为“陪都宫殿”。“沈阳故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修建并使用过的宫殿,距今巳有360余年的历史。在全国现存宫殿建筑群中,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仅次于北京故宫居全国第二位。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的发祥重地,也是清统一中国后东北地区政治经济中心。

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有楼台殿阁各式建筑70余座,由20多个院落组成,总计房屋300多间。故宫按自然布局分为中路、东路和西路三部分。

中路:是太宗皇太极时期的大内宫阙。南端是大清门,也是故宫的正门。向北依次是崇政殿、凤凰褛、清宁宫,它们都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还有一些对称式的附属建筑。

大清门是日常朝会时文武大臣侯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接受群臣谢恩之处。明朝著名将领洪承畴降清后,就从此门进入,受到皇太极的接见。大清门东侧这处建筑叫祖庙,祖庙是爱新觉罗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因是天子的祖庙也称“太庙”。

【崇政殿3分钟】

顺着大清门北面的御路拾阶而上,台正中便是气势宏伟被称作“金銮殿”的崇政殿。它建于后金天聪六年(1632年),崇德元年定名为崇政殿。崇政殿为五间九檩硬山式建筑,南北辟有隔扇门,前后是石雕栏杆。殿顶盖为黄琉璃,十分壮观。殿内掾间绘满飞云流水,梁架上全部是“和玺” 彩绘,给人以高洁典雅之感。殿内明堂有堂陛,前是金龙蟠柱,柱后有贴金雕龙扇面大屏风和金龙宝座,宝座两侧有鼎式香炉、轩辕镜和太平有象等装饰之物。殿前有大月台,月台东南角有日晷,西南有嘉量亭,都由大理石雕造而成。在月台上还设有四口大缸,都盛满清水以防水灾。古代称它是“门海”,来象征缸中水多似海可扑灭火灾,所以又被称作是“吉祥缸”。因为北方天气寒冷,所以每到冬天,就要在缸底点燃炭火。崇政殿是清太宗日常朝会议政的地方,1636年皇太极的称帝大典及清天聪十年四月“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典礼就在这里举行。1644年清迁都北京后,历代皇帝东巡时,都在这里临朝听政。

崇政殿前,东西各有五间厢楼,东为飞龙阁,西为翔凤阁。殿后是一个院落,院正北有一座高约4米的高台,台上是皇太极极其后妃的寝区。沿台阶走上去便是一座金碧辉煌的高楼----凤凰楼。它的原名叫翔凤楼,直到1743年才有凤凰楼之称。凤凰楼是清宁宫的门户,也是皇帝策划军政大事和宴筵之所。它与崇政殿同期建成,康熙二十年重修。楼为三层,是三滴水式建筑。每层深广各三间,周围有回廊,下层的门洞是联络台上台下的道。风凰楼既是后宫的大门,又是整个宫殿建筑的制高点。在楼上观看日出,极为美妙。所以“凤楼晓日”、“凤楼观塔”是沈城著名的景观。凤凰楼正门上额的“紫气东来”金字横匾是乾隆皇帝的御笔。

【清宁宫3分钟】

过了凤凰楼就是太宗皇帝皇太极的后宫了。正中是清宁宫,清宁宫原叫“正宫”,是五间十一檩硬山式建筑。东一间是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寝宫,称暖阁。正中隔一间璧,把寝宫分为南北两室,南北室各有火炕,又称“龙床”。1643年皇太极就在南室“端座无疾而终”,终年52岁,后葬于昭陵。西四间为皇帝祭神、行礼的神堂。清宁宫庭院的东南角有一根朱红色木杆,木杆顶端有锡斗,这木杆叫索伦杆,满族人称它为神杆。锡斗内放米谷碎肉来喂乌鸦。

清宁宫两侧是东西配宫,东配宫有关雎宫、衍庆宫;西配宫有麟趾宫和永福宫。东西配宫均为皇太极和妃子们居住之所。清宁宫西北角有一根由地面垒起,低于屋背的烟囱,人们从正面是看不见的。从清宁宫这一系列建筑中,我们可以发现沈阳故宫的两大建筑特点:一是保存了浓厚的满族特色即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地面上。二是宫高殿低,清宁宫及其四所配宫均高于皇帝议政的崇政殿和东路的大政殿。这是因为清朝夺取政权前,满族是一个牧猎民族,受生活习惯的影响,把居住的地方建在高处,以防野兽和洪水的侵袭。这与北京故宫恰好相反。

清宁宫高台之后是“后苑”,也叫“御花园”,内有碾磨房、二十八间仓、后宰门等建筑,是皇帝膳食的供给区。并有地下窨道与清宁宫相通。

【欢送词 1分钟】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我们本次的沈阳故宫之旅马上就要结束了,杨导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感谢一路上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心中纵有万般不舍,分别却是必然的,但我相信这次的分离是为了下次更好的相聚。也许我不是您遇到的最好的导游,但大家是我遇到的最好的游客,希望您多提宝贵意见,也请您千万不要忘了,在河北有一个导游小杨,随时等待着您的到来,最后预祝大家归途愉快,一路平安!

沈阳故宫导游词3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沈阳市全体市民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沈阳的风景名胜之一的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有楼台殿阁各式建筑70余座,由20多个院落组成,总计房屋300多间。故宫按自然布局分为中路、东路和西路三部分。

中路:是太宗皇太极时期的大内宫阙。南端是大清门,也是故宫的正门。向北依次是崇政殿、凤凰褛、清宁宫,它们都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还有一些对称式的附属建筑。

大清门是日常朝会时文武大臣侯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接受群臣谢恩之处。明朝著名将领洪承畴降清后,就从此门进入,受到皇太极的接见。大清门东侧这处建筑叫祖庙,祖庙是爱新觉罗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因是天子的祖庙也称太庙。

崇政殿前,东西各有五间厢楼,东为飞龙阁,西为翔凤阁。殿后是一个院落,院正北有一座高约4米的高台,台上是皇太极极其后妃的寝区。沿台阶走上去便是一座金碧辉煌的高楼----凤凰楼。它的原名叫翔凤楼,直到1743年才有凤凰楼之称。凤凰楼是清宁宫的门户,也是皇帝策划军政大事和宴筵之所。它与崇政殿同期建成,康熙二十年重修。楼为三层,是三滴水式建筑。每层深广各三间,周围有回廊,下层的门洞是联络台上台下的道。风凰楼既是后宫的大门,又是整个宫殿建筑的制高点。在楼上观看日出,极为美妙。所以凤楼晓日、凤楼观塔是沈城著名的景观。凤凰楼正门上额的紫气东来金字横匾是乾隆皇帝的御笔。

星海公园导游词 ·沈阳故宫导游词 ·怎样说好迎接词 ·雷锋纪念馆导游词

清宁宫两侧是东西配宫,东配宫有关雎宫、衍庆宫;西配宫有麟趾宫和永福宫。东西配宫均为皇太极和妃子们居住之所。清宁宫西北角有一根由地面垒起,低于屋背的烟囱,人们从正面是看不见的。从清宁宫这一系列建筑中,我们可以发现沈阳故宫的两大建筑特点:一是保存了浓厚的满族特色即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地面上。二是宫高殿低,清宁宫及其四所配宫均高于皇帝议政的崇政殿和东路的大政殿。这是因为清朝夺取政权前,满族是一个牧猎民族,受生活习惯的影响,把居住的地方建在高处,以防野兽和洪水的侵袭。这与北京故宫恰好相反。

清宁宫高台之后是后苑,也叫御花园,内有碾磨房、二十八间仓、后宰门等建筑,是皇帝膳食的供给区。并有地下窨道与清宁宫相通。

在崇政殿、清宁宫高台两侧有东所、西所。东所由南往北依次是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等。东所是东巡时皇帝后妃给太后请安之处,也皇太后的寝宫和存放实录、玉牒之处;西所由南往北依次是迪光殿、保极殿、继恩斋和崇谟阁等。西所是东巡时皇帝、后妃及子女居住的地方和存放《圣训》、《满文老档》的地方。崇谟阁的建筑形式是别具一格的,它为卷棚式建筑,是在清乾隆年间增建的。

东路是以大政殿为主体,两侧辅以方亭十座,称十王亭。大政殿建于努尔哈赤时期,是故宫最早期八角重檐大木架亭子式建筑。大政殿下是高约1.5米的须弥座式台基,周围绕以雕刻精细的荷叶净瓶青石雕。殿身八面均有斧头眼式隔扇门,内外排柱40根,正门前有双龙蟠柱。殿顶是十六道五彩琉璃脊,正中是宝瓶火焰珠。殿内有精致的斗拱、藻井天花,梁架上用和玺彩绘,上有黄琉璃瓦绿剪边的顶盖。整个建筑显示出极强的美感和庄严秀丽的装饰艺术情趣。大政殿是皇帝举行大型庆典的地方,1643年清世祖福临在此即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介绍故宫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253 字

+ 加入清单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6.3万平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周围有10米高的城墙环绕,还有宽52米的护城河,在四角都建有一座精美的角楼。根据1973年的统计,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4间。明朝永乐皇帝朱棣登基不久,在永乐四年,也就是1406年下诏营建北京紫禁城。修建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永乐四年开始备料,而第二阶段就是在永乐十五年,1417年六月开始动工兴建,历时14年,在永乐十八年,1420年完工。

在建造过程中,征集了全国10万名能工巧匠和民夫100万人,而建筑材料都来自全国各地,比如汉白玉石来北京房山,金砖来自苏州,石灰来自河北易州,五色虎皮石来自河北蓟县盘山,殿基所用的精砖石来自山东临清,松木多来自东北,而楠木多来自四川、云贵、浙江等地,可见当时工程的浩大。故宫基本上是按照明中都皇宫的蓝图而修建的,布局规划遵循了《周礼·考工计》的都城设计礼制:前朝后寝,左祖右社。

大致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半部位前朝,北半部则为后寝。前朝是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殿和武英殿为东西两翼,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而后寝则是以乾清、交泰、坤宁这后三殿以及东西六宫、御花园为中心,外东路、外西路的建筑为主,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后宫皇妃居住、祭祀的地方。

左祖右社是这样布局的:在午门外东侧是皇帝祭祖的场所太庙,西侧则是祭社稷的场所社稷坛。按照这种布局建筑而成的故宫就是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宫,其中明朝14位,清朝10位,统治时间总共长达五个世纪。由于它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它精美的建筑群体,所以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到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当中,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现在在北京有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被梁思成先生称为伟大的中轴线,全长8.5公里,南起永定门,北到钟楼,其中包括故宫在内的皇城就占了三分之一。这条中轴线也叫做龙脉,线上的景山是内城的中心点,也是故宫的镇山。

我们有时候还把故宫叫做紫禁城,而它的名称是怎样得来的呢?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的主要恒星分为三垣、四象和二十八星宿。三垣是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其中紫薇垣居中,是天上皇帝所居住的地方,称为紫宫。封建帝王自称是天帝的儿子,所以他们也把自己居住的皇宫象征为天上的紫宫。

而且皇帝居住的地方戒备森严,不许庶民百姓接近,是绝对的禁地,又称为禁宫,所以这里也被叫做紫禁城。这里共有四道门,分别是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而紫禁城的正门就是午门,因为在罗盘上,上午的代表正南,所以午门也是南大门的意思。它的平面呈“凹”字型,从汉代的门阙形制演变过来。下端有高12米的墩台,正中的墩台上面有门楼,两侧还设有钟鼓亭,东西两侧突出的部分叫观,上部各有廊庑13间,两端还建有重檐攒尖方亭。

中央的广场叫阙。在明清两代,这里是朝廷举行颁朔大典和献俘典礼的地方。正中开了三道门,两侧都有掖门,这种做法称为“明三暗五”。五个门洞都有各自的用途:中门是皇帝专用的,或者皇帝大婚的时候,皇后可以从这里入宫,科考三甲也可以从这里入宫;平时,文武百官走左门,宗室王公走右门;掖门只有在大型活动的时候才开,三品以下的官员按照文东武西分别通过东西掖门,外国使节要从西掖门才可以入宫;在殿试的时候,考生分单双号,从东西掖门中通过。

进入午门,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内金水河,它自西向东蜿蜒流过太和门广场,上边还有五座汉白玉石桥,就是内金水桥了。内金水河的作用不仅是故宫中排水的主要通道,也是建筑和灭火的主要水源,同时还起到了点缀景观的作用,使太和门广场在雄浑中不失秀美。

在太和门两旁还有两道门,就是德昭门和贞度门。每逢皇帝出宫,都要在太和门换车,而且皇帝大婚的时候,皇后也要从太和门进入皇宫。在光绪四年的时候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在光绪皇帝大婚前夕,太和门突然被火烧毁了,可是大婚当天X后要从这里经过,所以朝廷就在北京寻找了能工巧匠,连夜用彩绸还有木料搭建了一座假的太和门,才使得婚礼如期进行,而在第二年,太和门才重建完成。

过了太和门我们就进入了太和殿广场,它面积有3万多平方米,在每年的元旦、冬至、还有皇帝生日以及一些重大活动的时候,都要在太和殿以及太和殿广场举行隆重的朝礼。

现在我们面前这座宏伟的建筑就是太和殿了,它和中和殿还有保和殿是建立在一个土字型的三层台基上,台基南北长230米,高8.13米,在四周围还建有一些楼阁,其实就是清朝内务府所管辖的库房。太和殿是故宫中最高最大的建筑,面积有2377平方米,通高35.05米,面阔11间,进深5间。其实在明朝奉天殿的时候,这里市面阔9间,进深5间的大殿,到了清朝年间,将它改为了现在的大小,其实在两侧的夹室是封闭的,不能作为正殿使用,所以实际上还市面阔9间,进深5间,同时,也将它改名为太和殿。

太和二字出自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而太和的观念是上古天人和一观念的延伸,强调了君臣之间,人与自然之间还有个民族之间的和谐。在太和殿的屋顶正脊上还有一个高3.36米的大吻,往下还有11个垂脊兽,在我国古代,异兽的数量越多,代表了殿宇等级越高。在殿内有72根大住支撑,当中的六根是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金柱,上面支撑了藻井,再藻井当中雕刻有蟠龙,龙口中衔有轩辕镜。轩辕二字出自于我国古代天文学中的轩辕星,意思就是轩辕黄帝之星,也是掌管雷雨之星,在殿顶上建有藻井,一是为了代表当朝的皇帝才是中华民族的正统继承人,第二则是起到了镇火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故宫英文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662 字

+ 加入清单

Everybody is good! Welcome to the Palace Museum tourists sightseeing. Today, I will take you visit the Forbidden City, in the hope that visitors can enjoy me!!!!!!!

The tourists! The Palace Museum i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mperial palace, the Forbidden City built on the basis of a collection of ancient buildings, collection, imperial palace culture art as one of the large-scale comprehensive museum. The Forbidden City covers an area of about more than 100 square meters, construction area of about 1 square meters. A total of 24 emperors lived in the Forbidden City, the first is the Ming dynasty yongle emperor zhu di, the last one is the qing dynasty xuantong emperor, puyi, ruled the country for 491 years. So the Palace Museum of history is very long!

Visitors, please look up, this is the meridian gate, in ancient times, what kill people to kill in front of the meridian gate! From the meridian gate, we can see the jinshui bridge. From the jinshui bridge in the past, a gate, can see the Palace Museum of taihe palace, zhonghe palace and Baohe Palace, is the place where the emperor emperor, very grand. Out of Baohe Palace, a gate of heavenly purity, came to the palace of heavenly purity, this temple and palace of earthly tranquility, legend built the Forbidden City, is in order to world peace, to take these three places? Kun ning door, is the imperial garden, the garden scenery beautiful, there are a number of strange stone, come across these stones, remember pictures to commemorate!

Before the gate is her virginity and creature door, our trip to the Forbidden City is over. Look at this magnificent palace, and some loathe to give up?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介绍故宫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旅客,你们好!我是戴颖妍,是今天你们的导游。今天准备带领大家前往非常著名的故宫进行参观。

旅客们,现在,我们已经到达故宫了。人流量非常地多,请大家注意安全。门前有不少参天的大榕树,挂着红色牌子的是已经超过三百岁的百年老树。挂着绿色牌子的也有100多年的年纪了。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故宫,请大家往前看看,这城门从前面观看,象一个大字,从后面观看,则象一个山字,它就是午门,是古代用以执行刑法的地方。

大家请看看,这是历代帝王的正殿,是各级官员每天朝拜的地方。只见玉石龙柱铺成桥,整个广场都是用白大理石拼砌而成的。

我们已经来到故宫的另一个值得观赏的地方。这里存放的都是历代帝王将相最珍贵的物品,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请大家注意喔,千万不要试图触碰这些宝物,因为我们是有责任保护祖国的文化遗产的。

各位旅客,虽然游览的时间很短,但大家在参观过程中,对中华民族的文化风貌已有了解了。今天的旅程将要结束了,希望带给大家绕有兴味的回顾吧。

祝旅途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颐和园游览导游词怎么写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81 字

+ 加入清单

在玉澜堂的后边就是宜芸馆,宜芸是适于藏书的地方。正殿就是光绪的皇后隆裕居住的地方,西配殿曾经是光绪宠爱的妃子珍妃的住所。在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慈禧命令隆裕皇后住到石丈亭北西四所的第一所,让珍妃住到第二所,这以后,光绪皇帝想见到自己的内人都很困难了。

出了宜芸馆,我们就来到了乐寿堂。乐寿是出自《论语》中“智者乐,仁者寿”,意思是说,这里就是仁者智者居住的地方。乐寿堂是生活区里的主要建筑,在乾隆年间,这里是乾隆母亲纽钴禄氏居住在这里,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就住在这里。

通过了水木自亲,也就是乐寿堂的正门,我们也就进入了庭院。可以看到在庭院中陈设乐很多的东西。铜鹿、铜鹤、铜花瓶,分别借鹿、鹤、瓶的谐音,取意“六合太平”,意思是天下太平。园内还种植有玉兰、海棠、牡丹,取意“玉堂富贵”。中间的这块太湖石,因为形状像灵芝,所以叫做“青芝岫”。其实它还有个名字叫做败家石,这是因为在明朝有个人非常喜欢石头的人叫米万钟,在房山看中了这块石头,要将它放入海淀的勺园当中,可是在因为种.种不利因素,推托说耗尽财力,将它丢在了路边,后来,乾隆皇帝在从清西陵返回京城的途中看到了这块石头,所以将它运到乐寿堂。在乐寿堂殿内有以玻璃镜子为中心的紫檀木屏风,上边还镶嵌有贝雕饰物。镏金九桃大熏炉是用来焚烧檀香的,起到调节室内空气的作用。桌子上的两个青花大瓷盘是清代青花瓷的代表作,用来盛放水果供慈禧观赏和闻香气。在殿内东西两侧还有百鸟朝凤,孔雀开屏两副坐屏,都是粤绣精品。殿顶悬挂的五彩玻璃吊灯,是1903年从德国进口的,它是我国早期的电灯之一,发电机安装在文昌阁附近。在慈禧太后吃点心和品茶的时候,还可以观赏鱼桌,它是以金星紫檀木坐框架,镶有玻璃台面,桌子里边还镶嵌着用珍贵材料镂空雕琢的山水人物和亭台楼阁,密封性良好,可以养金鱼。殿内“慈晖懿祉”的匾额意思是:受母后之深恩,托母后之洪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导游词的北京故宫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道参观,我感到很高兴。

这里就是闻名世界的故宫博物馆,简称为故宫,就是昔日的皇家宫殿。

北京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为“紫禁城”(历代宫殿都象“象天立宫”,以表示君权“受命于天”)。

由于君为天子,天子的宫殿如同天帝居住的“紫宫”禁地,故名“紫禁城”。

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

历经有清两个朝代24个皇帝。

故宫规模宏大,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多平方米,有房屋9999间,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为了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故宫有一条贯穿宫城南北的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上,按照“前朝后寝”的古制,布置着帝王发施令,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后居住的后三宫(乾清宫、交仄殿、坤宁宫)。

出于防御的需要,这些宫殿建筑的处围筑有高达10米的宫墙,四周有角楼,外有护城河。

故宫御花园,原名宫后苑,今俗称御花园,占地一万二千平方米。

以钦安殿为中心,园林建筑采用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布局紧凑,古典富丽。

殿东北的堆秀山,为太湖石叠砌而成,上筑御景亭,每年重阳节帝后在北登高。

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

朋友们,因为时间仓促,这次对故宫的介绍就到此结束。

下次有机会再带大家详细的参观。

谢谢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故宫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北京旅行社的导游,名叫成思瑶,欢迎来自济南的朋友来到北京参观故宫,我会陪同大家一起游览故宫,大家在参观的过程中有疑问的地方可以问我。

故宫建于公元1406年,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63米,面积约723600平方米,大小院子有90多座,房屋有980多座,共计7078间。故宫的前半部分建筑形象是严肃、庄严、壮丽、雄伟的,以象征皇上的至高无上。后半部分叫内廷,则富有生活气息,建筑多事自成院落,有花园、书斋、馆榭、山石等。

现在我们马上就到乾清宫了。乾清宫是内廷的正殿,高20米,殿的正中央有宝座,内有“正大光明”匾,两头有暖阁。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清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处批阅奏折、选派官吏和召见下臣。请大家注意,在解散之后,不要随便触摸这些古老的文物,以防破损。

下面我们要去御花园,请大家排好队。

御花园里有高耸的松柏,珍贵的花木、山石和亭阁。御花园原名叫宫后苑,占地11000多平方米,有建筑20余处。以钦安殿为中心,园林建筑采用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布局紧凑,古典富丽,可以说是保存的古亭中最为华丽的花园了。注意事项:如果大家有垃圾,请及时扔到垃圾箱里,不要丢在故宫里。

谢谢大家今天的参观,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导游词北京故宫2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90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北京。北京有许多名胜古迹,今天我带领大家参观的是著名的故宫。我是大家的导游,我姓胡,大家可以叫我胡导,但大家请放心,我决不会给大家“胡导”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师傅,也姓胡。所以,本次参观就由我们“二胡”组合来为大家服务。

我们现在正在去故宫的路上,借着这点时间,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故宫。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皇宫,在世界上堪称最为壮丽的古代建筑群,已有近620xx年的历史。故宫是我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故宫的建筑布局分为外朝和内廷。外朝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大臣的主要场所,内廷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后妃及幼年皇子居住游玩的地方。故宫共有宫殿9000多间,雕梁画柱,金碧辉煌,非常华丽威严。

好,现在我们已经到达停车场,请大家跟随我进入故宫。在进门之前,我要提醒大家:面对我们祖先留下的这些珍贵文物时,要格外珍惜,不要损坏。

最后,祝大家本次参观玩的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导游词北京故宫2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25 字

+ 加入清单

游客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北京,我叫陈钰铃,你们可以叫我陈导或小陈都行。很高兴成为你们的向导。现在我们马上就到世界闻名的故宫

游客们,我们沿着天安们入口就可以走进故宫。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家宫殿建筑群,故宫又名叫紫禁城。“紫”是天上君王居住宫殿的颜色,人间的帝王当然要与“紫”字沾点边。故宫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960米,东面宽750米,全面积72万平方米。

好了,我们现在说到这里,请大家去游赏、拍照做纪念,请大家不要乱扔垃圾,保护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日语故宫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659 字

+ 加入清单

それでは、故宮博物院をご案内いたします。

天安門をくぐり、300メートル進むと、古い建築群があります。これこそ世界に有名な「故宮博物院」です。故宮は今まですでに600年近くの歴史があります。明代の永楽4年(1406年)に工事にかかり、14年間を費やして永楽18年(1420年)にできあがったのです。主な三大殿は初めのうち奉天殿(ほうてんでん)、華蓋殿(かがいでん)、謹身殿(きんしんでん)と名づけられましたが、清代の嘉靖11年(1562年)皇極殿(こうきょくでん)、中極殿(ちゅうきょくでん)と建極殿(けんきょくでん)と改名されました。

現在の太和(たいわ)、中和(ちゅうわ)、保和(ほうわ)という名は清代の順治年間(1645年)から使われてきたものです。600年に渡る長い歴史の中で故宮は地震や雷による災害などで、何度も破壊され、そのつど修復や立て直しが行われましたが、今もだいたい明代の風格をたもっています。14年の歳月と20万人の労働力によって1420年に完成して以来、最後の皇帝溥儀(ふぎ)まで、明と清の両時代の皇帝24人の居城となり、宮廷が置かれていて、紫禁城とも呼ばれています。紫(むらさき)というのは紫宮(しきゅう)ということですが、紫宮とは天の中央にある星で、天の神のいるところと昔の中国の人は思っていました(実は北極星を指しています)。それで皇帝が自分の宮殿に紫禁城(しきんじょう)と名づけたのも、皇帝は天の神のいるところに生きているという意味なのです。「禁」は一般の人が近寄ることを禁止する意味です。

紫禁城の敷地(しきち)面積は712ヘクタール、南北の奥行きは960メートル、東西の幅は750メートルで、周囲は高さ10メートルの城壁で囲まれています。城壁の外側には幅52メートルの堀があり、俗に「筒子河(トンズホ)」と呼ばれています。つまり筒(つつ)のように丸く一周する堀という意味です。建築面積は16.5万平方メートル、700あまりの建築物と約9000の部屋があります。これは柱と柱の間を1間(ひとま)と数えています。我が国では現在完全に保存されている最大の古い建築物です。

故宮は主に「前朝(ぜんちょう)」と「内廷(ないてい)」に分かれています。歴代の皇帝が儀式や祝典など対外的な政務を取り仕切ったところが前朝で、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の三殿を中心とした公(おおやけ)の場です。「内廷」は乾清宮(けんせいきゅう)、交泰殿(こうたいでん)、坤寧宮(こんねいきゅう)及び御花園(ぎょかえん)を中心として両側に東西六宮などの宮殿が立ち並んでいます。皇帝と皇后、妃、王子(おうじ)たちの日常生活の場所でした。伝統劇の中での「三宮六院」(さんきゅうろくいん)という言葉はこの内廷に由来しています。

故宮で開放されている地域は5つの見学コースに分けられます。それは「中路見学コース」、「外東路見学コース」、「東路見学コース」、「内西路見学コース」、「外西路見学コース」です。

「中路見学コース」とは故宮の中軸線に沿って「午門」(ごもん)からずっと「神武門」(じんぶもん)までの見学コースで、有名な「前三殿(ぜんさんでん)」つまり、前の部分にある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の3つ宮殿と、「後三宮(ごさんきゅう)」後ろの部分に位置する乾清宮、交泰宮、坤寧宮がこの見学コースにあります、いずれも当時の紫禁城の最も重要で、豊かな歴史文化の意義を持つ建築です、従ってこの「中路見学コース」は、今日の故宮見学の中でも主なコースとなっています。

「外東路見学コース」、「東路見学コース」、「西路見学コース」は故宮の中軸線の両側を歩くコースで、それぞれ「西六宮」、「東六宮」などが見学できます、これらの建物の中では、当時の妃、嬪(ひん)(妃よりも地位の低い宮女)らが生活しており、興味深い数多くの後宮(こうきゅう)物語がこれらの建物とともに広く伝えられています。

これから見学しながら少しずつご紹介します。まず一番重要な中路見学コースです。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故宫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4433 字

+ 加入清单

首先我来介绍故宫的概况。

故宫过去叫紫禁城,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紫禁城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14XX年)永乐十八年建成,占地面积72万多平方米,距今已有6XX年的历史。在这里曾居住了明清两朝24位皇帝。紫禁城的建筑是依据我国古代的《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原则建造的。

那么为什么叫“紫禁城”呢?这里面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咱们中国是一个天文学非常发达的国家,早在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就有许多关于天象的记载。在古代的天象观测中,人们发现,有一颗星的位置是不变的,始终居于天空的正中,它是紫微星,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北极星。人们认为那是天帝居住的宫殿,称它为“紫宫”。皇帝称自己为天子,就是天帝的儿子,他所居住的宫殿就叫“紫宫”,这是其一,其二呢,皇帝居住的宫院,对寻常老百姓来说,是绝对的禁忌之地。于是两层含义合起来,所以就叫“紫禁城”

紫禁城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朱棣,也就是永乐皇帝在14XX年开始营建的,用了XX年的时间才全部建成,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从明朝永乐到清朝宣统,共有24位皇帝在这儿居住过,统治中国达491年。

相传紫禁城有宫殿9999间半,实际上是8700多间,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这些宫殿沿中轴线排列,并向两边展开,左右对称,格局严正,气魄雄伟,极为壮观。当我们漫步在这些宫殿之间时,不仅仅可以亲身接触到它的一砖一瓦,还会欣赏到青铜、玉器、书画、珠宝等珍贵的文物。要知道,这些文物都是从故宫博物院150多万件藏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您定会爱不够,也看不够。再者说,在那些文物的背后,在眼前这些殿宇之中曾经发生过许许多多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足以让您听不够、想不够。简单一句话,您今天走进了这明清两代的皇宫,就是走进了中华文明的宝库。

故宫的全称是“故宫博物院”,因为它是在明清两朝的皇宫和宫廷旧藏文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综合性国家级博物馆。说到这儿您可能会问了,那故宫博物院是什么时候成立的呢?不要着急,这还要从末代皇帝溥仪的退位说起。19xx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xx年溥仪正式宣布退位。按说,这座宫殿应该收归国有。可是,按照当时的规定,溥仪却被允许居住在后宫部分,长达十几年。

在1924年冬季的一天,冯玉祥将军的手下鹿钟麟,将溥仪和他的后妃逐出了皇宫,同时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故宫,并对皇宫中的文物进行了清点。又经过一年的紧张筹备,1925年10月10日在乾清门前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建院典礼。那天,为了争先目睹这座神秘的皇宫和宫殿里珍藏的宝贝,许多人拥向故宫,北京城万人空巷、交通堵塞,这件事成了当天各大报纸的重要新闻。

故宫在开放的第一天,到底接待了多少游客,我们不知道。可这几年,每年都有近1000万中外游客到故宫参观游览。因为故宫是全年365天开放的,算起来,每天平均要接待将近3万人呢。

故宫博物院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么长的时间,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故宫在古建筑保护、文物收藏、研究和展览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您知道吗?目前故宫珍藏的文物有150多万件,占全国文物馆藏总量的十分之一,其中一级文物占全国文物的五分之一还多呢?那故宫的文物都有哪些品种呢?这150多万件文物种类齐全,包括玉器、陶瓷、书画、珐琅、漆器、金银器,以及大量帝后、妃嫔服饰、衣料和家具等十多个门类。

这些年来,故宫博物院除了保存和复原三大殿、后三宫和西六宫外,又开辟了青铜、陶瓷、书画、珍宝、钟表等专馆,并经常举办各种临时的主题性展览。另外,你还可以到故宫的网站上看看,网址是:. (d是英文digital 数字的意思;pm是palace museum,故宫的意思。中文意思就是数字故宫。

城池

午门 是皇宫的正门,因其位于紫禁城的午位(正南方)故称午门。“五凤楼”;在明清两朝,它的地位非常重要,许多重大仪式都是在这里举行的。比如:每年农历十月,皇帝要亲自到这儿来颁布下一年的历书。另外,打完仗,将士得胜回朝后,要在午门前举行隆重的献俘礼。午门有时也会作为举行喜庆活动的场所。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这儿要张灯结彩、“放灯”三天,而且允许平民百姓来赏灯游玩,显示皇家于民同乐、普天同庆的太平景象。然而,说到这午门,大家都会想到“退出午门斩首”这句话吧。其实,这句话纯属误传,北京当时的刑场在南城的菜市口。那这句话是怎么传出来的呢?过去大臣们和皇帝在朝堂上议政,经常出现意见不和的情况。在明朝时,皇帝就可以把触犯他的大臣拉到午门外用竹子打屁股。这叫廷杖。千万不要小看这竹子,它是一种碗口粗的毛竹,里面还要灌上水银,据说是为了加大杀伤力,几杖下去就能皮开肉绽。被打的人不死也要终生残疾。这种恐怖的事情从皇宫传到民间,就逐渐变成“推出午门斩首”了。

神武门 故宫的北门。这座门故去除了供帝后妃嫔、太监、宫女们进进出出外,还是击鼓报时的场地。当年这门楼上有一支大鼓和一口大钟,每夜有专人值班击鼓报更。这里说的更,是过去人们对夜间的计时方法,一更约为两个小时,一夜分五更。夜里11点到第二天1点,正是三更的时候,所以就有了“三更半夜”或“半夜三更”的说法。每天夜幕降临后,在击鼓报初更之前,先要敲钟108响。楼高夜静,紫禁城里的人们,都能听到这钟鼓声。

东华门 是整个明代皇宫的东门,与西华门一东一西,遥相对应。东华门与西华门不像午门与神武门那样处于正南正北方为,而是处于靠近东南、西南方位。

西华门是紫禁城的西门,门外与东华门一样矗立着一块下马石碑。这个门的职能与东华门相同,是大臣们上朝进宫出入的必经之地,或许因为出入东华门要经过一大片马厩的缘故,大多数朝臣一般进出皇宫都走西华门。清代皇帝和太后平时出宫游玩也多走西华门。

角楼 在紫禁城高高的城墙上,有四座小巧别致、精美无比的角楼。它们像四颗明珠,镶嵌在高大的城墙上,它们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建筑精品。这角楼的建筑十分复杂,它一共有三层檐。关于这角楼的建造,还有一个故事呢,我来说说吧。 相传,明朝的永乐皇帝在修建皇宫时,特意指定要在紫禁城的死角,各建造一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脊”的角楼,并且限期100天,盖不好要杀头。谁也没有见过这么复杂的建筑阿,这可难坏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眼看皇帝的限期就要到了,工匠们愁的都吃不下饭。这是,来了一个卖蝈蝈的老头儿。他那蝈蝈笼子非常精致漂亮,大家都为过去看那巧夺天工的笼子。有个工匠不自觉的数起笼子上的玉米秸,“一根梁,两根梁…..”一数,一共是九根横粱、十八根柱子、七十二个脊。哎,这部正式咱们要盖的角楼吗!大家非常兴奋,突然想起卖蝈蝈的老头儿,可一看,老头儿不见了。工匠们七嘴八舌的说,这是鲁班爷显灵,来救我们了。于是,工匠们如期建好了角楼。

护城河和金水河 紫禁城城垣的外围围绕着一条宽52米,深6米的护城河,河岸陡直,由条石砌成,俗称筒子河。清代护城河的北、东、西三面内侧建有守卫围房732间,戒备森严。护城河水的源头是京西的玉泉山,玉泉山水经过颐和园、运河、西直门的高梁桥,流到市中心的后海,然后从地安门的步梁桥下分出支流,经景山西门的地道进入护城河。从康熙朝开始在护城河中种莲藕,农历七月,荷花盛开,十分壮观。收获的莲子和莲藕除交给宫中食用外,剩余的拿到市场上卖,所得银子作为小花销。嘉庆以后开始出租给人养荷收取租金。故宫周围有两条金水河,一条是内金水河,一条是外金水河。外金水河在天安门前,其水系来自护城河西边的河段,护城河河水到达宫墙西南角后,进入地道,在从织女桥流出,绕过社稷坛,从外金水桥流过,经牛郎桥向东过天妃闸,流出皇城。内金水河的水是从神武门西边的地道引入的护城河河水,河水沿内廷西区供电墙外向南流,在慈宁花园墙外向东南转,蜿蜒经武英殿,在太和门前广场形成一个优美的拱形渠,然后转向北流经文渊阁,在銮驾库的西边流出皇宫。整条内金水河在皇宫里绵延多米,河上共有大大小小21座桥,还有10多处涵洞。内金水河除有排泄雨水、方便宫中取水、消防等实际功能之外,增加精致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太和门和三大殿

太和门 朋友们,到了皇宫,您一定想知道皇帝上早朝的地方吧,太和门,就是明朝“御门听证”的地方。所谓御门听证,就是大家所说的上早朝,由皇帝和大臣们讨论、处理国家大事。 在人们的印象中,皇帝上朝都是在威严的大殿里,其实不然。每天清晨,皇帝从后宫出来,坐在这太和门种种摆放的龙椅上。王公大臣们按照文东武西的顺序,站在门下的广场上,向皇帝奏事。皇帝身边站着当班的内阁学士,负责记录皇帝的意见,退朝后再稍加整理,颁行天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圣旨”或“上谕”,国家的日常事务就在这太和门商量决定了。说到这里,也许您会想到:在露天的门外办公,万一刮风下雨怎么办呢?其实别说刮风下雨,就是平常这里也不打舒服。但按当时的规定:皇帝和大臣们每天都要上早朝。不过,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封建社会每个朝代的头一两个皇帝一般都还比较勤奋,后代的皇帝就贪图享乐,把祖父辈打江山时的艰辛和治天下短裤新都抛到脑后了。明朝也不例外,中后期的万历皇帝竟长达24年不临朝。历史学家曾说过“明之亡,则亡于神宗”就是说明朝的灭亡正是从这位明神宗开始的。到清朝的时候,将御门听证改在故宫的乾清门。

金水桥 在太和殿前面有五座精致的汉白玉石桥,这就是著名的金水桥。您知道它为什么叫“金水桥”吗?我先说桥下这条河的水,它来自京城西面的玉泉山,从紫禁城的西北进入,东南流出。而古人推崇阴阳五行学说,就是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认为“西”这个方位在五行中属金,所以取名“金水河”,那上面的桥自然就叫“金水桥”了,我们都知道,天安门外也有金水桥,那是外金水桥,而我们眼前的是内金水桥,这金水河不光起到了装饰庭院的作用,也是紫禁城里重要的消防水源和排水渠道,故宫中的水源是很少的,一旦宫殿着火,金水河里的水就非常珍贵了。

太和殿 在宽阔的太和门广场上,广场中间有一条青白石铺成的御道,这条御道当年只有皇帝才能走。从太和门广场北望,在那高大、漂亮的汉白玉台基上,有座雄伟的建筑叫太和殿,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金銮殿。这汉白玉台基高达8米,比现在的两层楼还要高。修建这么高的台基,为的就是造成大殿的雄壮感。咱们国家古建筑的主体是木结构,而木材本身又不可能很高大,于是聪明的工匠采用高大的石台基将大殿托起,以增强气势。 在紫禁城所有宫殿中,以这座金銮殿最受尊崇,当年最高级别的仪式和大典都在这里举行。比如说,皇帝登基、大婚、册立皇后,还有在发生战争时派将出征,都要在太和殿举行非常隆重地典礼活动。其中最为隆重的就是登基大典,皇帝要这里接受百官和外国使臣的朝贺。此外一年当中的三个大节庆,也就是元旦、冬至和万寿节,皇帝也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宴会。其实这个元旦不是咱们现在的新年,而是农历的大年初一_—春节。冬至是一年当日光照时间最短的一天,古人认为这是阳长阴消的日子,值得大庆。所以皇帝要在冬至那天到天坛祭天,次日在太和殿接受王公大臣的朝贺,而万寿节则是当朝皇帝自己的生日。您可能在电视剧中看到过举行大典的场景把,这广场的两要布置雄壮的仪仗队,文武百官就跪在这御道的两旁。而皇帝是坐在太和殿内的宝座上,接受官员们的叩拜大礼的。既然太和殿的地位这么重要,在建筑规格上自然就是最高、最大的了。它的建筑面积是2377平方米。不仅在紫禁城内,就是从全国范围看,也是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宫殿。从它的屋脊到地面,高达35米,比现在的10层楼房还要高。讲到这里,不知您是否注意到这么一个问题。您看,这么大的一个广场,怎么连一颗树也没有?原来,这是为了突出三大殿的壮观和皇帝的尊严。您想一想,如果这里松柏参天,三大殿掩映在树荫之中,那还能有现在这种气势马?再者说,这里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要求格外庄严肃穆。如果有了树木,仪仗和百官的站位都会受到影响,将有损于典礼的严肃性。如此说来,是这些宫殿建筑的功能,决定了这里不能种树。 在太和殿的汉白玉台基上,有许多青铜鼎,其实那时香炉,因为它们是模仿周朝的鼎造的,所以叫鼎式炉。三层石台上共有18个香炉,象征着清朝的18个行省。每当大典时,就在香炉腹部装上香料,然后将香料点燃,18个香炉就一起散出缕缕青烟,使太和殿显得更加神秘庄严。 太和殿外面两边平台的两个角落,各有一件汉白玉雕凿的器具。在一块圆石板上,中间插一根铁针,周围刻有刻度。当太阳升起时,铁针的投影指向哪个时刻,就表示是什么时辰了。它叫日晷,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与日晷对称的位置,是一座石头亭子,它叫嘉量。在嘉量的里面石斛(hu)、斗、升、合(ge)、龠(yue)五种计量器具,一直到近代,人们还常用斗和升来称量东西。为什么要把这两件器具摆放在这儿呢?这里面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时间和度量衡是非超重要的,它代表上天的旨意和国家的统一。在世间,只有天子才能代表上天,行使规定时间和计量的权力,它们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摆放在日晷和嘉量旁边的统龟、铜鹤是举行大典时熏香用的,但还有一定的寓意。我们都知道,龟、鹤是长寿的动物,在太和殿的两边摆放上龟、鹤,象征着国运永昌。 我们都知道故宫有8700多间房子,而这太和殿,就有55间,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在古代,我们把四根柱子之间算一间屋子,而太和殿是横11间、纵5间,就是55间了。所以说,整个故宫也只是由几百座宫殿。 摆放在太和殿中平台上的龙椅,就是民间俗称的金銮宝座。它是用紫檀木制成,从明朝到清朝一直是用。这宝座的宽度大大超过高度,给人一种非常稳定的感觉,象征着皇权安稳、江山永固。大殿里的柱子,靠近金銮宝座的是6根金黄色的柱子,他表面贴的是金箔,6根金柱拱卫着那巨大的龙椅,把皇帝衬托得更加尊贵、庄严。此外还有66根朱红色的柱子。这些柱子都是用才子东北长白山的红松制成的,每根高12米,直径1米多,两个人都抱不过来。当年没有显得的大型运输工具,要采伐、运输这么的木材,实在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在太和殿的天花板上,有一个盘龙藻井。这“藻井”是古建筑中的名称,就是指天花板中间镂孔雕刻的一块。太和殿的藻井是一条蟠龙,就叫蟠龙藻井。在这龙嘴的下面,吊着一个亮晶晶的圆球,它叫“轩辕镜”。这个东西可大有讲究,您听说过“炎黄子孙”这个词吧。传说古代有炎、黄两帝,而咱们现代人都是它们的后代,所以中国人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而过去的皇上也自认为是黄帝的继承者和接班人。这个传说中的黄帝号“轩辕氏”,而皇上在宝座的正上方悬挂一个轩辕镜,表示自己三正统黄帝,而且有轩辕氏的保佑。 太和殿地面上铺的是一种亮亮的方砖。您听说过紫禁城“金砖墁地”吗?指的就是这种“金砖”。这种砖并不是拿黄金制成的,那它为什么会叫金砖呢?这种砖是在今天苏州附近的御窑村烧制的。因为是专门为京城烧制的,所以叫“京砖”。可是南方人发“京”这个字音时,听起来像是黄金的“金”字。久而久之,这京砖被叫成金砖了。虽说这砖不是用黄金制成,可是由于它的制作方法独特,工艺复杂,它的质地更像大理石一样细密、坚固,尽管经历了几百年的摩擦,依然光亮如镜,再加上烧制、铺墁这种砖的费用也是很高的,所以,冠以“金砖”的美名,也是名副其实。

中和殿 太和殿后面有一座四四方方、象亭子一样的建筑,是中和殿。它是黄帝在大典之前的休息室。每次大典前,皇帝从后宫出来,在中和殿稍作停留。当太和殿所有的仪式都准备好后,有专门的人来导引着皇帝,沿中间的御道,从太和殿的后门走近去。当皇帝一落座,就要焚香、奏乐、响鞭,整个大典便开始了。由于这里是皇帝大典之前做准备工作的地方,所以他在后来逐渐成为举行各种祭祀、典礼时的准备场所。在各种祭祀活动中,有一项很特殊,那就是每年春天的祭农。每年春分,皇帝要到先农坛,那里有一块皇帝的“自留地”,就是咱们俗称的“一亩三分地”。平常有专门的官员管理,但到了春分那天,皇帝要亲自到这块田地上,扶扶犁,锄锄地,这叫行“亲耕礼”,祈求五谷丰登。皇帝在去先农坛之前,要在中和殿举行一个仪式,看一看他要用的农具,这也反映皇帝对农业的重视。当然了,中和殿还有其他用途。比如皇帝要在这里阅视家谱。皇族和老百姓一样,也有自己的家谱,皇帝的家谱叫“玉牒”。玉是玉器的玉,牒是通牒的牒,每隔十年重修一次。这里要说明一句,皇帝的家谱虽名为玉牒,但并不是用玉制成的,也是用纸张书写,只是为了强调皇帝家谱的高贵,才称为玉牒。中和殿的另一个用途,是皇帝在这里为皇太后上徽号。皇帝为了表示孝道,要在寿庆和节日给皇太后上一些吉祥的称号,叫做徽号。像我们熟悉的“慈禧”“慈安”就是徽号。

保和殿是一座非常著名的宫殿,在明清两朝,这里是皇家的高级宴会厅。每逢重大节日和帝后生日,皇帝都要在这里宴请文武百官,以示庆贺。一些少数民俗的领袖,像西藏的高僧,蒙古王公来皇宫,皇帝也要在这里设宴款待,以示笼络。公主出嫁,皇帝也要在这里宴请亲家,表示对他们的尊重。然而,保和殿在读书人的心目中,地位是最高的,因为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保和殿拥有了一项更加重要的职能,成为中国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殿试的考场。老百姓所熟知的状元,就是从这座大殿里考出来的。朝为放牛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您听过这首童谣吗?它的前两句是说一个青年早上还在为地主放牛,晚上就到天子堂来考试了。而“天子堂”,指的就是这保和殿。这里形容读书人的一步登天,其实当年可不是这样的。在当年,能够到这座大殿内参加考试,就应经是非常非常不容易了。因为来到这里的考生,都是从全国众多学子中,经过从地方到京城层层考试选出来的。一个读书人,熟读“四书五经”之后,首先要中秀才。中了秀才就是读书人,到县衙大堂,见县官就不用跪了。秀才要去省会城市考试考“乡试”,考中为举人,举人就可以做县令之类的小官了,社会地位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您还记得吗,在电视剧《铁齿痛牙纪晓岚》里就有秀才参加乡试,考官们徇私舞弊的情节。其实,中举对于科举之路来说,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举人们还要到京城的国子监去考“会试”。然后才有资格到这座宫殿参加考试,所以叫“殿试”。“殿”就是保和殿的“殿”。殿试每三年举行一次,由皇帝亲自主考。从早上考到晚上,整整一天。阅卷工作全部结束,皇帝要在太和殿进行一个隆重的发榜仪式,称之为“金殿传胪”。所有参加殿试的贡生们都云集在太和广场,皇帝亲自在大典上宣读前三名的名字。考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第二,第三名称为榜眼和探花。这三个人可以很荣耀的从午门正中的门洞走出紫禁城,这是皇帝对他们的恩宠。

云龙石雕 故宫中,在许多宫殿的前台都有石雕,用浮雕的手法刻出游龙、翔凤等图案。这些石雕主要为了装饰,显示皇家的威严和气派。在这些大大小小的石雕中,保和殿后也就是台阶中间的云龙石雕是最大的一块。石雕的图案,从上到下,刻着九条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游龙,嬉戏于云海之中,非常生动、精美。这块石雕是用一块完整的大青石雕成的,现在长16.57米,宽3.07米,平均厚度1.70米,重量达200多吨。这块石料是采自北京房山区的大石窝村,距离紫禁城有100多华里。在500多年前,没有任何现代化运输工具的情况下,是如何从百里之外将这么巨大的石头完整的运来的呢?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简单地说,就是借助冰,是用拉旱船的办法拖过来的。工匠们从紫禁城到大石窝村,每隔一里地打一口井。到了严冬季节,从井里把水提上来,泼在路面上,就这样波一条100多华里的冰道。我们知道,饼面上的摩擦力小的多。就是这种能够情况下,仍然动用了两万多名民工、几千匹骡马,用了近一个月时间,耗银11万两,才把这块大石头拉进紫禁城里,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每个人站在它面前,都不得不从心底叹服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铜缸 故宫里有许多大缸,您想这些大缸是做什么用的呢?这些缸是储水防火用的,故宫里现在总共有308口铜缸或铁缸,分散在各个宫殿附近。故宫的缸都有一个特点,缸底的石基都留有一个方口。因为北京的冬天很冷,户外的水很容易结冰,所以入冬以后,专门有太监来管理这些缸。在缸的外面套上棉套,上面盖上缸盖,低下烧上炭火,一直烧到惊蛰时节气温回升了才撤火,基座下的方口就是烧炭的炭口。这些缸大部分都是用青铜铸成的,缸外面是镏金的,一口缸要用黄金约3公斤。金灿灿的镏金铜缸衬着红墙,十分华贵气派。可是,如果我们走到前朝宫殿旁边,会发现那里的缸表面只留下了斑斑的黄迹。这是怎么回事呢?说道这儿,我要讲一段令人心酸的历史了。1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19xx年,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的名义,侵略北京。当他们进入紫禁城后,对宫廷物品进行了大肆劫掠,抢走了数不清的玉器、玛瑙、佛像,许多珍贵图书、档案也被破坏。这些大缸表面,金灿灿的黄金夜难逃此劫。贪婪的侵略者用刺刀把缸表面的镏金一点点刮去,留下横七竖八的刀痕,引起我们痛苦的回忆,提醒我们要勿忘国耻,自强不息!

横街

在保和殿和乾清门之间有条狭长的广场,是紫禁城内的一条分界线,称“横街”,又叫乾清门广场。横街以南是外朝,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横街以北是皇帝后妃们居住的地方。从这里向北的一片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紫禁城的内廷。在内廷紫禁城的中轴线上有三座宫殿,依次是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称为后三宫,再往北是御花园。两侧各有六座规制相同的院落,就是妃嫔们居住的东六宫和西六宫。东六宫的东侧,有皇帝供奉祖先的奉献殿和乾隆打算养老的宁寿全宫。在内廷中轴线的西面,有一大片宫殿,是供太后、太妃们居住的慈宁宫、寿康宫。另外,还有一座很高的建筑,与周围其他殿堂有很大差异。那是外西路的一处佛堂,叫雨花阁,是故宫中最大的一处佛堂。这座阁楼的形制与其他宫殿明显不同,它的四个屋脊各雕有一条铜铸镏金的龙,四条游龙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军机处 在乾清门西高墙边,有排又矮又小的房子,比起紫禁城里那些高大的宫殿,它们实在是太不起眼了。可是正像俗话所说的“人不可貌相”一样,这几间小房子也非比寻常,因为这就是鼎鼎大名的“军机处”所在地。您在各种文学、影视作品中所看到的“军机大臣”,就在这里值班。清朝为什么要把军机处那样一个非常重要的机构,放在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呢?就是因为这排房子的一墙之隔就是皇帝居住的养心殿。雍正初年,西北地区放生大规模的武装叛乱,军情紧急,雍正皇帝经常在养心殿昼夜不停的和大臣们商量如何评定叛乱。为了随时召见这些大臣,雍正便将养心殿外这排平房作为大臣们休息和等候的地方。这样一来,既节省了时间,又有利于保密。于是,军机处成为正式的国家机关,国家的军政大事都在这里决断,而本来掌握朝政大权的内阁变成空架子。军机大臣的人选要皇帝亲自在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大臣中选任。这样军机处就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控制之下了。而军机大臣确实有一定权势。要是没有过人的才能,还是不可能成为军机大臣的。一位大臣初入军机处,叫学习“行走”,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誊写诗片。皇帝每天口诵所制诗文,这位大臣只能肃立静听,然后回到军机处根据记忆将皇帝的诗文誊些出来,也能做到准确无误了,才能参加撰写皇帝的谕旨。皇帝的谕旨,有时一天好几次,有时一说就是几百句话,听了以后,仅凭记忆,要能写的完全符合皇帝的本意才行。您说,这活儿容易吗?

景运门 在明朝时期可是戒备森严,没有皇帝的诏令,就是王公大臣也不能进入。因为,这是进入皇宫内院的必经之门。在景运门西面,有一个和它正对着的门,叫隆宗门,隆宗门的作用及管理办法,和景运门完全一样的。

后三宫

乾清门,它和南面的太和门有异曲同工之处。太和门是明朝“御门听证”的场所,清朝则改在这里。清代的许多重大国事比如平定吴三桂等人的叛乱、抗击沙皇俄国的侵略、出兵收复中国台湾等。都是在这里讨论决策的。乾清门内是一个不大的院子,周围有一些看上去很普通的长廊式房屋,您可千万别小看这些没有气派的平房,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就发生在这里。您听说过康熙智擒鳌拜的故事吗?这历史上真实的一幕,就发生在乾清门西侧的叫南书房的屋子里。康熙做皇帝的时候只有8岁,又鳌拜登四名大臣辅政,鳌拜居功自傲,专横跋扈。有很大野心。他通过大肆结党营私,迫害异己逐渐总揽了朝廷大权,干了许多坏事。康熙14岁时,名义上正式亲政,可实际上鳌拜仍然控制着朝廷,把康熙置于傀儡地位。有一次,鳌拜和一个大臣发生争执,鳌拜在朝堂上,就和皇帝大吵大闹,后来竟然撸起袖子、伸出拳头,胁迫康熙。康熙只好暂时忍耐。从那以后,康熙决心除掉这块绊脚石。然而鳌拜是满族贵族中有名的“勇士”武功极好,又手握大权,在朝中有一大帮党羽,要扳倒鳌拜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康熙决定智取,假装迷上了摔跤,他让人找了十几个身体强壮并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少年,天天在一起玩摔跤。有时鳌拜进宫办事,看到小皇帝这样贪玩,认为不会有什么作为,就更加不把皇帝放在心上,做着独揽大权的美梦。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康熙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便在康熙八年五月的一天,召鳌拜来南书房讲书,当时这里是康熙读书的地方。当鳌拜像往常一样趾高气扬的走进去时,突然拥上一帮少年,连拉带绊把他按倒在地,鳌拜还以为这帮孩子在跟他开玩笑。当他被捆绑住后,康熙严厉的列举了鳌拜的30条罪状。考虑到鳌拜毕竟为清朝立下过汗马功劳,宣布将他终生监禁。不可一世的鳌拜后来死在狱中。这一年康熙皇帝才16岁。

乾清宫 是皇帝的寝宫,明朝的14位皇帝和清朝的顺治,康熙两位皇帝都曾在这里居住,并在这里批阅奏章、召见官员、接见外国使节。从清朝第五代皇帝雍正开始,将寝宫移到了养心殿。宫殿里宝座的上方,悬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正大光明”四个大字。这块匾是康熙皇帝临摹顺治皇帝的笔迹写成的,在学多电视剧中出现过,可以说它是紫禁城中最重要的一块匾,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两个理由:首先“正大光明”这四个字是清朝皇帝标榜的祖训格言,制成扁悬挂在这里,作为立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准则。再者,它和清朝雍正皇帝创立的秘密建储制度有关。储是储存的储,建储业叫立储,就是确立皇位继承人。我国历代王朝,大都采取公开建储的方式,立为太子的多是嫡长子,也就是皇后生的第一个儿子。可是皇帝的儿子一般都很少,不少皇子都做着皇帝梦,他们为此往往拉帮结伙、勾心斗角,甚至发展为同胞骨肉互相残杀,您看过电视剧《康熙王朝》吗?剧中的康熙皇帝就因为建储而遇到问题:他曾两次立嫡长子胤礽为太子,又两次把他废掉。此后康熙便不再提太子的人选,直到他临死之前,才下诏书,让四子胤祯继承皇位,这就是雍正皇帝。由于康熙朝的太子长期不定,而雍正即位又比较突然,所以民间就盛传雍正是偷改了康熙皇帝的遗诏而登上皇帝宝座的。据说,康熙写的是“传位十四子”,雍正勾结负责传召的故名大臣隆科多将“十”字上面加一横,下面加意钩,改称了了“于”字,成为“传位于四子”。事实果真如此吗?据清史专家考证,这种传说是靠不住的,因为清代这种传位诏书要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这样看来,雍正并不是靠篡改诏书登上皇位的。雍正皇帝即位后,吸取历史教训,决定将公开立太子的制度,该为秘密建储。秘密建储的做法是,皇帝在位时不公开确立太子,通过对皇子们的全面考查,选定皇位接班人,并秘密的将这个皇子的名字写在两份诏书上,一份由混各地随身带着,另一份装在一个小盒子里,密封好后,就放在这块“正大光明”匾背后。当皇帝病危时或去世后,由朝廷重臣和王公贵族,一起把这两份诏书取出来,对照无异后,即按照上面的名字公布下一任皇帝。这种方法确实减少了皇子之间的争斗。雍正皇帝设立了这种秘密建储制度后,他的儿子乾隆皇帝就是以这种方式登上皇位的。

交泰殿 是以做四方的亭式建筑。这座宫殿上的彩画图案和其他宫殿的是有区别的。所绘彩画是一对对飞翔凤凰,而其他宫殿基本上都是一对对游龙。在封建社会,龙是皇帝的象征,而凤凰是皇后的象征。皇后头上戴的是凤冠,穿的是凤头鞋,住的是凤楼。说到这儿您是不是已经想到了交泰殿的用途,原来这交泰殿是宫内专门为皇后准备的正殿。在皇宫中,皇后的地位也是非常尊贵的。每年的一些重要节日,如元旦,还有千秋节,也就是皇后的生日,皇后就会端坐在交泰殿内的宝座上,接受宫内嫔妃以及一些高级官员大夫人的朝拜。殿内正上方悬挂的那张匾写有“无为”二字。这两个字很是耐人寻味,无为是古代的一种政治思想,讲究清静无为、清心寡欲,其实就是不要有太多的作为,凡是要顺其自然。交泰殿虽然不大,里面的陈设却非常丰富。宝座两旁有一些蒙着布的方架子颇引人注目。当年这些架子上放置着象征皇权的大印,一共有25方,习惯上称为二十五宝,这些都是乾隆皇帝亲自选出来的。在殿的两侧,还有两件大型计时器,东边的叫“铜壶滴漏”,西边的叫“大自铭钟”。铜壶滴漏是中国古代传统的计时器,大自铭钟是吸收西方近代科学仿造的钟表。

坤宁宫 是后三宫的最后一宫。我们知道后三宫中最前面的是乾清宫,从名字上看,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解释,这“坤宁”二字同乾清宫的“乾清”二字是非常对应的,“乾”指天,象征着阳;“坤”指地,象征着阴。“清”“宁”都是表示安定、和谐的意思。您该猜到坤宁宫的作用了吧!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那坤宁宫自然是皇后的寝宫了。在明朝,除了个别失宠的皇后外,其他皇后都住在这座宫殿内。清代,顺治和康熙时期,皇后依然住在坤宁宫里。到了雍正皇帝时,由于皇帝搬出乾清宫,皇后也就不再住坤宁宫了,于是对坤宁宫作了改建。从此,这座古老的宫殿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发生了有趣的变化。首先说,这座宫殿的正门不居中,而是偏向东边,这是东北地区满族的建筑特色,再者说,坤宁宫的窗户纸都糊在窗棂的外面,过去人们说东北三大怪,其中就有这“窗户纸糊在外”。在风沙大地区,这种把窗户纸糊在密集的窗棂外面的方法,既可以使窗户纸不易被风刮破,还可以使窗棂上不落灰尘。屋内的陈设,就更有特色了。大殿的西半部分较大,是萨满教举行祭神的场地。萨满教是满足的民族宗教,在东北地区非常流行,它是一个多神教,佛教中的释迦牟尼、观音菩萨,汉族民间祭拜的关云长,以及山里的虎、鹿、猪、熊,路边的石头、树林等都是萨满教的祭祀对象。坤宁宫东侧是皇帝皇后大婚的洞房。按照礼仪,帝、后新婚,要这这里住满三天。三天之后,皇帝搬到养心殿,而皇后在东西六宫中中选择一宫居住。洞房中的陈列室末代皇帝溥仪和他的“皇后”婉容大婚的原状。洞房的墙上涂着红漆,地上铺着红地毯,到处都是红色,在洞房的门口和东侧过道的木影壁上,各有一个大红底金色双喜字,寓意着“开门见喜”。靠窗户的大炕,是皇帝和皇后因交杯酒、唱交祝歌的地方。屋内靠西北墙的地方摆有皇帝和皇后的龙凤喜床。

坤宁门 是御花园的入口。到了这里,古柏老槐扑面而来,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御花园的面积并不大,它东西长130多米,南北宽90米,总面积不超过1XX平方米。但古代的工匠们就利用这一方小小得天地,安排了各类建筑20多座、古树160株,还有两座假山、两方水池及散布其间的大量奇花异石,使御花园显得格外典雅、幽静,幽赏起来,美不胜收。

御花园

钦安殿 走进天一门,在钦安殿的前面,您能看到两棵长的很奇特的柏树。这两棵树的根和主干彼此独立,但从树杈上就相依相偎,难分彼此了。人们称它为“连理树”、“连理枝”。古代人把这种连理枝又叫“合欢树”、“夫妻树”。其实它们不是天然形成的,在它们很小的时候,园艺工匠就将它们拧到了一起,最后长成了这个样子。您知道吗,钦安殿是整个故宫中最古老的建筑,它是从明代保存下来的,距现在已经有580多年的历史了。明清两朝都在这里供奉玄武大帝。玄武大帝也叫真武大帝,是水神。皇宫都是木结构的房子,非常怕火,过去由于没有避雷针,曾多次着火。特别是太和殿,因为最高大,更容易遭受雷击,自明初建成以来,曾经发生五次较大的火灾。所以封建帝王们特意在宫中专门找一个宫殿供奉水神,祈求保佑皇宫的安全。而且,这连理枝前的门叫天一门,门的名字也跟水有关系。《易经》上说“天一生水”,水是灭火的,于是起这个名字,用水镇火,图个吉利。我们都知道,浙江宁波有一座明代的藏书楼叫“天一阁”,也是取这个意思。当然,这些都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罢了。

养性斋 是座凹字形的两层楼阁式建筑。它的外墙倚着御花园的墙壁,海棠树、太湖石环绕周围,环境很优雅,在这儿居住一定很舒服。谁在这儿住过呢?他就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英文老师。这位英文老师是苏格兰人,中文名字叫庄士敦。他是一个中国通,中国话也讲的非常流利。在电影《末代皇帝》中,就有这位英文教师的镜头。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写道,自己念书厌烦的时候,庄士敦能循循善诱,“讲些山南海北、古今中外的掌故。”他称赞庄士敦是自己的又一个灵魂。因此,溥仪特意把这养性斋,赏赐给庄士敦当书房兼卧室。当然,溥仪学习英文就业在这里了。

堆秀山,它是用江苏太湖流域的“太湖石”人工堆砌成的。太湖石是在太湖里被湖水多次冲刷而形成的奇形怪状的石头。要细算起来,这堆秀山“太湖石”的历史比整个皇宫都古老,听我们讲讲吧。在北宋的都城开封,过去由一座山叫“艮岳”,就是用太湖石堆成的。可是建好后不久,北宋就被金朝灭亡了,艮岳山也毁了。等到明朝初年修建紫禁城时,就把这些石头运到这儿,堆成了我们眼前的堆秀山。所以这些太湖石有近10XX年的历史了。在山脚下,正中有一个门洞,在门洞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座人工喷泉。那时候故宫里没有自来水管道,这喷泉是怎么设计的呢?工匠们在半山腰两侧各设一口蓄水的大缸,通过水道,产生压力,使水从下面的龙嘴里喷出。而喷泉造型是用石头雕刻的一条蛟龙,盘踞在石座上面。喷泉整体造型和谐美观,使皇帝的游玩别有情趣。堆秀山山上有一座小亭子“御景亭”。那儿是御花园的最高点,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九九重阳节,皇帝会带着后妃们,在亭内登高赏月、饮酒作诗。

絳雪轩 为5间房的建筑。这个“絳”字是红色的意思。可我们都知道,雪是白的,那么,絳雪岂不成了红色的雪吗?其实,当年这里种着5棵海棠树。一阵微风吹来,白中透红的海棠花瓣纷纷飘落,地面上就像下了一层红色的雪,乾隆皇帝为此作诗“暇日高轩成小立,东风絳雪未酣霏”,来赞美当时的景色,所以取名叫絳雪轩。絳雪轩对面的花坛,竖着一块枯木。但您仔细想想,如果这是块木头,常年的风吹日晒雨淋,早就腐烂了。其实,这是一块木头的化石,叫木变石。这木变石是怎么形成的呢?据记载,东北的松木沉入松花江,经常年累月,变成石头,就是木变石了。一般的木变石都比较小,可是我们看这块石头,有一米多高,就十分难得了。这块石头是黑龙江的一个大将军,进献给乾隆皇帝的,乾隆得到石头后,非常高兴,诗兴大发,题诗一首,刻在石头上。

延晖阁 为二层阁楼。您可千万不要小看这阁楼,清朝的选秀女就是在这里进行的,每三年选一次,满、蒙、汉八旗官员的女儿凡是13岁到17岁的都要参选,只有到17岁仍未被选上的才可以自由婚嫁。选秀女的时候,候选的女孩子们先由太监从神武门领到这御花园北门外等候。选时一到,再将那些女孩子引到这延晖阁前站好,让坐在阁里的皇帝、皇太后挑选。被选中的秀女,或成为皇帝的嫔妃,或指配给皇子皇孙和皇家宗室的子弟。您知道吗?慈禧就是17岁时在这里被选入宫的。好,延晖阁讲到这里。我现在问您一个问题,您看过电视剧《还珠格格》吗?那里面的格格门住的地方叫什么来着?没错,淑芳斋!在延晖阁西北边有一个小屋檐,倚着红墙,那里面就是淑芳斋了。它位于西六宫最北处,目前还没有公开开放。我所以要讲一家,是为了消除一个误会,实际上这淑芳斋并不是拍《还珠格格》时的场景,也不是格格居住的地方,电视剧只是借用了这个名字。在清朝的时候,淑芳斋是皇帝和后妃们看戏的场所。紫禁城内共有5个戏台,淑芳斋里就有两个,梅兰芳、杨小楼等人都在这里演过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