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脱贫攻坚2020年工作计划(汇总20篇)

浏览

1222

范文

46

篇1:2024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全文共 1639 字

+ 加入清单

一、“三坚持”立足目标、精准开展、聚焦整改

(一)坚持目标导向

我镇始终坚持“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原则不动摇,以“绣花功夫”稳步推进剩余420户、702人脱贫,切实提升户脱贫、村出列质量,顺利完成县摘帽的整体目标。始终围绕“三率一度”、“一个不落、一个不少”的原则,对10个有扶贫任务的社区一村一村的排,一户一户的核,对所有相关资料一条一条过,确保识别精准、退出精准、群众满意,确保全镇无盲区、无死角、无遗漏。

(二)坚持精准导向

我镇始终以“六个精准”作为脱贫攻坚工作导向,一是扶贫对象精准,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最基础的工作。尤其是针对“八类人群”及边缘户做到应纳尽纳、精准识别,保证基础信息要精准,做到“三对照、三一致”即全国扶贫开发系统相关信息数据、扶贫手册填写内容与贫困户实际情况要一直。二是措施到户精准,改掉我镇部分帮扶人及单位为了“帮扶”而帮扶,“一刀切”“一帮了之”的症结。三是项目安排精准,提高各部门的统筹管理及沟通协调能力,增强主动意识及责任担当意识,整合扶贫项目,突出扶贫成效。四是资金使用精准,钱要花在刀刃上,进一步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五是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充分发挥第一书记“领头羊”的作用,为群众致富脱贫出谋划策,充分发挥“单位驻村”的作用,体现独有的帮扶成效。六是脱贫成效精准,严格把关退出标准、程序,脱贫成效既要考虑贫困户收入又要考虑支出,既要与贫困户一起算帐又要做到贫困户认账,确保脱贫成效真实可信、群众认可。坚决防止急躁冒进,防止形式主义,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

(三)坚持问题导向

总书记说“有问题并不可怕,怕的是对问题麻木不仁,要对症下药,亡羊补牢”。今年的扶贫工作我镇继续坚持问题导向,一是真排查,要主动担当、主动作为,始终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和奋不顾身的革命精神,深入走访每一个村庄,每一个村组,每一个农户查明情况、摸准信息。二是真整改,抓好整改工作、补足工作短板,是打好脱贫攻坚的关键所在。在立行立改的同时更注重“举一反三”抓整改,这个农户出现的问题,其他农户有可能还存在。针对出现的问题要由表及里,从自身找原因、从源头抓整改。三是真见效,进一步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工作,在立行立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建章立制,巩固和深化整改成效,加强作风建设,不折不扣抓好各项整改工作落实见效,通过问责推动责任落实,问题整改。

二、“三强化”政策落实、业务指导、奖惩机制

(一)强化政策落实

强化政策落实、筑牢返贫防线。注重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扶志与扶智两手抓。落实强化“控辍保学”力度,以村规民约促新风、改陋习,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认真落实就业政策,充分发挥好我镇就业扶贫的优势,新增扶贫就业岗位,继续办好就业技能培训与扶贫夜校,深入推进“六净三规范”与乡村振兴,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双基”建设,继续补强城乡环境、产业扶贫、文明乡风、基础设施、基本服务等短板,郊区村(居)增建文化广场7个、修村(居)组道路3.374公里,全面打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最后一步。强化兜底保障能力,严格落实教育、医疗、低保等保障性政策,教育不落一人,着重慢性病卡与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低保做到动态管理、应保尽保。

(二)强化业务指导

强化业务员指导,督促工作落实。继续提升扶贫办业务指导能力,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要积极拓展提升镇、村(居)扶贫办业务水平、提高镇扶贫办服务指导质量、促进我镇扶贫业务能力的融合,更好地适应扶贫工作新要求,为今年的脱贫攻坚工作奠定基础。

(三)强化奖惩机制

强化奖惩机制、做到赏罚分明。全镇上下要牢固树立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鲜明工作机制。进一步压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加强帮扶单位(人)、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和包保干部管理,把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强化督查考核,严格兑现奖惩。实行“样板打造”、“现场观摩”与“限期整改”相结合的工作方法,继续实行押金制度,采取行政与资金双向奖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村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全文共 2011 字

+ 加入清单

为加快推进全乡电子商务发展,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推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探索“互联网+电子商务+特色农产品”的电商发展模式,制定电子商务行动计划。

一、发展前景

当前电子商务产业正在蓬勃发展,改变了以往的商业发展模式,电子商务产业不断地向农村渗透、延伸。基于我乡区位、资源优势,我乡发展电子商务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交通区位优势,资源优势:高原优质农副产品丰富,苹果、猕猴桃、樱桃等果品、有机蔬菜和杂粮、白酒,农家优质鲜活畜禽货源充足,产品质量好,地方特色明显,在线上市场具有核心竞争力。

电子商务的双向性也可以使得我乡原本不富裕的农户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农需品。拓开农产品销路,预计可带动全乡20xx余人创就业,实现100户以上的贫困家庭脱贫。

二、农户的商品流通现状

(一)农户消费

因地处边远,我乡农户的消费现状是物品价格高,品种选择少,假货劣质产品泛滥,商场相对集中城市,购物路程较远。

(二)农产品销售

销售渠道少,很难推广价格高的经济作物,运输效率低下,缺少有能力的农村经济人。

(三)农产品的需求

日用品、农药、化肥、服装、家用电器等农资产品成本高,种植品种单一,供求信息相对较少。

三、主要任务

虽然农村电子商务前景看好,但复制性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不能在竞争激烈的电子商务市场形成有效的经济产业链。虽然起步晚,但位于山区的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需具有特色点和创新点。

(一)建设服务功能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

成立电商协会,打造高原特色电商品牌。通过加入ali,JD等知名电商,形成在大电商品牌下的品牌。建成1至2家龙头示范企业,带动全乡全体农户参与电子商务创业,培养电子商务技术人才达到20人以上。形成1个统一的电商品牌。

(二)完成特色“线上+线下”网点布局

我乡电商基层薄弱,基本无法实现广泛农户的线上操作,需要建成,100%的村委会建成电商服务网点,促进农产品上线和帮助农户购买线上商品的双向流通。

(三)实现传统农业的电子商务化转变

全乡50%以上传统农业实现电子商务化经营。

(四)全生态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品牌初步形成

与知名专业旅游网站合作,建设旅游旗舰店,打造原生态旅游电商品牌。

(五)开设讲座

设立电子商务宣讲讲座。条件成熟时,设立一处集创业培训、电商运营、物流、仓储为一体的电商创业讲座。

(六)培育电子商务龙头企业

到201x年培育2家农产品电商龙头企业,201x年培育1家旅游电商龙头企业,201x年,努力建成1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四、推进措施

(一)加强政策支撑体系建设

乡政府所辖各位部门协作,根据电子商务发展要求,及时制定支持政策,优化电子商务企业办事流程,提高效率;协调农村信用社在条件符合的情况下,积极为电子商务企业发展提供信贷支持,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结算业务提供便利服务;乡财政统筹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电子商务发展。建立健全电子商务统计制度,完善数据采集系统,科学采集、整理分析、统计报送电子商务相关数据。依托乡政府为电商提供创业培训、场地和资金支持;乡政府设立电商创业引导资金,根据网店成果“以奖代补”鼓励电商创业。

(二)加强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建设

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到201x年,通过移动、联通、电信的共同努力,实现除极个别偏僻村之外的网络村村通。物流体系建设。整合现有农业、商业、仓储和运输等企业物流资源,合理规划和布局物流基础设施,建立全乡物流信息网络和智能物流体系;支持农村、学校的物流(快递)投送服务网点建设,完善覆盖城乡的电商物流配送体系。

(四)加强服务支撑体系建设

以公共服务平台和电商协会为支撑,打造电商服务体系,为全乡电商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和电商协会,建成线下实体服务平台和线上服务平台,建立完整的农产品营销体系,及会员服务、会员分销管理体系、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体系、农产品品质管理体系,在第三方平台上建立高原农产品特色馆,推出高原特色农产品品牌,每年重点开发不少于1款优质农产品。帮助电商运作机构进行产品的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电子商务信用认证机构开展信用评价及认定;鼓励电子商务机构通过第三方取得信用认证、信用评级。

(五)营造电商发展的社会氛围

在全面做好乡域内电子商务培训的同时,分批次、分层次安排政府有关部门、重点电子商务企业、先进的农户等到电子商务发展较好地区参观考察,以开阔思路,增加信心;强化典型的宣传推介,以实实在在的利润,树立一批电子商务典型,总结推广电子商务典型企业的先进运营模式及经验,通过典型带动全乡电子商务加快发展。

五、投资预算

(一)线下电商服务中心站预计投资30万元,村委会电商服务网点预计投资20万元。

(二)成立电商协会预计投资2万元,加入天猫会员或者京东商城预计投资20万元。

(三)品牌宣传推广预计投资2万元。

(四)举办农村电商讲座预计投资5万元。

(五)“以奖代补”鼓励当地电商,预计所需5万元。

完成农村电子商务脱贫攻坚行动计划预计所需总计84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农村2024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3016 字

+ 加入清单

(一)、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1.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步伐。依托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国家农业示范区和富硒水稻全程机械化核心示范区落户庆丰的优势,加快园区内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2.壮大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大对鸿丰米业、志丰粮油、文氏米米,深禾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拉动本土米业厂商;壮大六乌山油茶种植、雁行养猪等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以上;大力扶持发展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发展家庭农场、种养大户10家(户)以上,加快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村、种养户,实现多种经营模式繁荣发展的良好格局。把企业和扶贫攻坚捆绑起来,助推精准扶贫,实施“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发挥深禾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辐射带动作用,力争带动25户100人以上贫困群众脱贫

3.以富硒产业为引领,打造特色品牌。大力打造庆丰富硒优质稻品牌,形成品牌效应,提高农民种稻效益。分片打造延塘、太兴等村富硒优质稻种植基地,面积10000亩以上、蔬菜种植1000亩以上;打造都炉、万新村的生态油茶、砂糖桔、黑米种植,总面积在5000亩以上;大力发展高桥村的大棚蔬菜种植,发展面积20xx亩以上;培育发展六松、太同、鹤林的竹笋、名优水果种植、生态养牛等产业;夏里的特色观光休闲农业等产业;形成一村一产业“一村一品”,推行“电商+现代农业”的电商扶贫模式,打造农业产业流通品牌,实现企民共赢。

4.引导农户发展穿心莲种植。计划在都炉、万新、杨林一带引导农户种植穿心莲,面积1000亩以上。

5.引导农户发展百香果种植。计划在六松、太同、都炉一带引导农户发展百香果种植,面积500亩左右。

(二)、加快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水利工程建设。通过实施达开水库饮水安全工程解决未通人饮工程的太兴、延塘、鹤林等村的饮水安全工程问题,提高贫困村屯自来水普及率。大力争取项目资金推进都炉、延塘、太兴等村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计划建设三面光水渠73.7公里,建设太兴、延塘、万新等村电灌站5座,解决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改善贫困村屯农田水利灌溉条件。

2.加快改善人居环境。大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针对不同地域的危房做到因户施策,20xx年计划改造贫困户危房72户左右,帮助农村贫困群众解决最基本的安全住房需要。深入推进“美丽庆丰”乡村建设,加大贫困村污水处理、垃圾治理的力度,推进改水、改厕、改灶、改圈项目,搞好村(屯)绿化美化。支持贫困村开展小散养殖污染整治,加强与扬翔公司等企业战略合作,采用高架网床等先进工艺,加快传统养殖转型升级、减排增效。

3.推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动员群众筹资筹劳,力争建成鹤林村丰林屯、都炉村新造屯、延塘村公共服务中心3座村级公共服务中心。

(三)加大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转移力度

1.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

加强与职业教育扶贫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合作,着力培育一批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民素质,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依托职业技术培训,根据区域外劳动力市场需求,采用校企联合等方式开展订单式定向培训。鼓励农村受训劳动力参加劳动部门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20xx年计划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人次151人次左右。

2.巩固提升基础教育。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全面落实资助政策,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做好考上高等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雨露计划”扶持和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确保需要教育资助的795人全部得到有关政策扶持。

(四)充分发挥金融部门服务贫困户作用

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继续在贫困村深入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力争参保率达100%。推广贫困户人身意外保险,力争贫困人口参保率达100%以上。稳妥发展贫困村资金互助组织,采取财政扶贫资金补助、社会帮扶等形式。

(五)着力改善民生,加快发展公益事业

1.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确保贫困人口参合率达100%,提升贫困人口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建立贫困人口健康卡。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资助贫困户购买重大疾病医疗保险,使贫困人口大病医治得到有效保障。

2.加强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加强贫困村屯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开展地方病、流行病、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防治。提升鹤林、六松等贫困村的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加强贫困村屯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

3.加大劳动就业转移服务。对有劳动能力但受制于当地发展条件的贫困人口,加大就业帮扶力度,通过就地转移就业或外出务工实现稳定脱贫。积极引导农村贫困劳动力有序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促进就地就近就业、返乡创业。

4.加强政策兜底保障。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机衔接,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加快养老设施建设,对农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抚(扶)养人的特困人员逐步实行集中供养,提高供养水平。落实临时救助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拓宽社会保障领域,提高社会保障标准,编织兜住贫困群众基本生活的社会安。构建政府部门救助资源、社会组织救助项目与特困户救助需求相衔接的帮扶信息平台,鼓励支持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爱心人士开展慈善救助。

5.加快推进科技文化扶贫。实施科技扶贫,强化贫困村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组织动员科技人才开展科技扶贫攻关和技术指导服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推进文化扶贫,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加强贫困村屯乡风文明建设,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健康生活习惯,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决心。加强文化骨干培训,加快贫困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组织开展“文化下村”活动,支持文艺团体深入贫困村(屯)开展文艺演出,扶持贫困村(屯)组织开展经常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贫困群众文化生活。保护和挖掘优秀民族民间文化遗产。

(六)大力引导社会帮扶参与

1.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完善社会力量精准帮扶机制,建设信息平台和服务网络,发布社会扶贫援助和求助信息,公布社会扶贫项目,实现社会扶贫资源与贫困村、贫困户帮扶需求精准对接。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向贫困地区。深化和丰富“好人社会”创建活动。

2.大力倡导企业帮扶。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挥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优势,通过资源开发、产业培育、市场开拓、村企共建等多种形式到贫困村投资兴业、培训技能、吸收就业、捐资助贫,帮扶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大力表彰弘扬扶贫先进事迹、先进典范。

3.关爱服务农村“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建立和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和残疾人信息管理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建立镇、村党员、干部、教师与“三留守”人员“一对一”联系帮扶制度,落实联系帮扶责任。探索建立关爱“三留守”人员服务机制,积极倡导邻里互助,组建关爱农村家庭互助队伍,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特殊群体关爱服务工作。做好儿童福利保障、社会保护和留守妇女、老人的维权工作,加大对农村幸福院、儿童家园、妇女之家等服务设施的投入力度和运营保障。加快健全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做好残疾人关爱服务工作。设立贫困对象医疗救助基金,对贫困户中不同残疾程度的残疾人和影响劳动的慢性病患者,适度资助个人参保资金。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脱贫工作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全文共 2749 字

+ 加入清单

整村脱贫规划得到了我镇领导的高度重视,党委召开专项会议讨论研究后,决定在原有对口扶贫人员的基础上,抽调专人成立XX村整村脱贫规划设计组,分管领导亲自带队,通过认真分析、调研,请教有关专家并经村民代表大会商议表决后,初步形成了XX村整村脱贫项目规划书,现将规划情况汇报如下:

一、XX村基本情况简介

XX村位于X镇西北部,紧邻江东街道天台和凉水村,与天台、凉水有两条主干道相连,是X镇西北之门户。村下辖5个社,544户1718人,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35亩(田1137亩,高产稳产田500亩,人均0.3亩),林地面积4000亩,森林覆盖率达76%,全村常年居住人口1146人,其中建卡贫困户107户242人;受限于基础设施的薄弱和水资源的不足,我村产业发展和人畜饮水安全受到限制;20xx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463元,为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5185元)的7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12.5%,贫困人口全部解决温饱问题。

二、整村脱贫规划原则、内容及目标

(一)规划原则

我村整村脱贫规划原则是:结合我村实际,在合理利用资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群众积极性,以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统筹保障民生。

(二)规划内容

根据XX村的实际情况,整村脱贫项目主要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农民教育培训和民生保障等方面进行规划。

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发展保障

新建村级公路10公里,目前我村依托互助会资金支持,已经开始前期铺设,需要后期扩大投入。硬化村级公路10.9公里,形成连接天台、凉水的加宽公路,并形成绕村硬化路格局。建设生产便民道8.2公里,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新修水池7口,2400立方米,铺设管道14.5公里,解决我村人畜饮水困难和安全饮水的难题;整治山坪塘27口,约2万立方米,为我村产业发展提供便利水源条件。

二是加快产业发展,实现农户脱贫

走“一保二扩”(在确保粮食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扩大蔬菜的栽培面积和立体间套种面积、扩大名优特新农产品种植面积)的路子,强力推进奶牛、肉牛和禽类基地建设的发展。扩大奶牛养殖规模,引导肉牛养殖兴趣户变成规范户,在20xx年实现年出栏500头;增加榨菜种植面积,力争达到1500亩;扩大家禽养殖规模,新建标准化万只养鸡场1个;突出特色种植,发展樱桃350亩。建立中草药生产大户+散户模式,发展药材种植大户5户,增加药材种植面积300亩。通过发展农村产业,使农民摆脱贫困,走上富裕。

三是加快社会事业建设,保障民生民计

针对XX村在对口扶贫和“”扶贫项目中取得的成效,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规划建成2个新村居民点,即冒火山集中居民点、石桥集中居民点,完成12户农户的生态移民建设,106户贫困户的危旧房改造。完善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农民超市垃圾存放点等便民设施,实现集经济、文化交流、商贸为一体,发展XX村经济。

四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

在整村脱贫规划中,提高农民素质是关键之一。成立一所农民学校,利用村级活动室,请区级机关部门和镇农业中心的职业教师、专家、学者对农民进行理论教育和技能培训,保证全村村民每人都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保证两后生都能接受职业教育培训。

(三)规划目标

整合镇扶贫开发、“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及全区整村脱贫开发工程等三大政策机遇,推进XX村整村脱贫工程的实施。从20xx年起,人均每年增加900元以上,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推进全村基础设施建设。两年内实现组组通硬化公路,公路级别达到通畅标准,户户居民能喝上干净的自来水;安置全村地质灾害户、无依无靠的弱势群体;到20xx年,建立“三圈一带”体系,即建起一个特色产业圈,一个公共服务圈,一个综合统筹圈,一个生态移民产业带。每年 提供季节性就业岗位200人以上,长期性就业岗位60人以上,新增就业200人以上;实现剩余劳动力输出200人以上,全面实现XX村整村脱贫的目标任务。

三、XX村整村脱贫项目设计

(一)基础设施建设

XX村“三圈一带”脱贫思路如原则所述,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在整村脱贫上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两个基地的实现和发展。

1、产业道路建设。要实现“三圈一带”的目标,必须解决产业运输问题。一是为促使圈与圈的连通,按需构建交通网络,建好一、二组(村公共服务中心所在地)至三组5公里的出境路,修建一组至五组的环村公路10公里。同时,结合至天台和凉水的两条出境路的改善,吸引区位资源的流入和增加人流量,搭建和扩大“特色产业圈”影响力和贸易平台。二是为促进生态移民产业带的产业开发,修建各组人行生产便道8.2公里。

2、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水资源历来缺乏。所以解决和改善“三圈一带”居民的安全饮用水和商业用水问题,是保证“三圈一带”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计划利用综合统筹圈的优势,建立涵盖“三圈一带”的人畜饮水工程体系,区分人畜饮水和产业用水。一是规划实施产业圈的生产工程,整治山坪塘27口,约2万立方米;二是规划人畜安全饮水工程,修水池7口,2400立方米,铺设管道14.5公里。

(二)基础产业发展

在现有牛场规模前提下,推进奶牛、肉牛和禽类基地建设的发展。扩大奶牛养殖规模,并加快附属草场建设,在20xx年实现年出栏500头;增加榨菜种植面积,力争达到1500亩;扩大家禽养殖规模,新建标准化万只养鸡场1个;突出特色种植,发展樱桃350亩。建立中草药生产大户+散户模式,发展药材种植大户5户,增加药材种植面积300亩。

(三)基本素质提升

依托驻社的农业服务中心和区内外专家,成立一所农民学校,利用村级活动室,请职业教师、专家、学者对农民进行理论教育和技能培训,保证全村村民每人都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保证两后生接受职业教育培训达90%以上。

(四)基本民生保障

就业上,“三圈一带”的建立为周边群众每年提供季节性就业岗位200人以上,长期性就业岗位60人以上,新增就业200人以上;实现剩余劳动力输出200人以上;居住上,规划12户42人的生态移民,106户212人的危旧房改造,并且建立生态移民产业带,带动移民和改造户改善生产生活水平;社会保障上,继续推进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进一步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

(五)基层组织建设

得益于镇党委、政府对我村的大力支持,我村于20xx年完成了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整个中心(含卫生室)占地1200平方米,集活动室、会议室、远程教育点、农家书屋、留守儿童活动中心于一体,我村将进一步根据“三圈一带”规划,进一步完善村公共服务中心的农民工教育培训学校职能,为公共服务圈建设提供便利。

四、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XX村“三圈一带”体系所涉四个大类,七个项目预计需投资699.4万元。其中扶贫资金103万元,用于产业发展63万元,饮水工程40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访惠聚的脱贫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全文共 785 字

+ 加入清单

天山网讯(记者赵敏 通讯员杨新远摄影报道)这两天,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吾库萨克镇托万克吾库萨克村村民托合提·麦麦提正在跟着技术人员学习蘑菇种植技术,打算来年继续种植蘑菇,实现脱贫增收。

“一个大棚能装1000个菌袋,每个菌袋能产1公斤蘑菇,按今年批发价每公斤4元计算,一个大棚收入在4000元以上,今年我尝试着种了一些蘑菇,收益还不错,所以我想好好学习种植技术,明年扩大种植规模。”12月27日,托合提·麦麦提满怀信心地说。

记者了解到,20__年以来,喀什地区纪委监委依托该村城郊地缘优势,多方论证,因地制宜在庭院闲置的土地上做起了文章,筹集资金5万多元,率先为部分贫困户建设了拱棚,购买了蘑菇菌包,扶持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种植蘑菇致富。

进一步调优种植业结构、增加疏菜种植面积、大力推进庭院改造亮化、美化和庭院经济增收工程、帮助村民转移就业……为摸清村里贫困户家底,夯实精准扶贫基础,喀什地区纪委监委“访惠聚”工作队还建立了贫困人口精准台账,通过一系列举措,村民脱贫增收的劲头越来越足。

同时,工作队还先后邀请了自治区农业、林业、畜牧业、城乡建设等专家,研究脱贫计划,帮助了一批村民实现脱贫增收。

“蹲着墙根晒太阳晒不出好日子,得靠自己的双手才能创造出好生活,自从我到县上打工后,每个月有了固定收入,生活越来越好了。”村民麦麦提·玉素甫艾则孜说。

村民吐尼沙古丽·吾甫尔今年也在工作队的帮助下,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为了一名纺织产业工人。“我是学习了两个月后上岗的,培训期间每个月还有1040元的补助,培训合格后实行计件工资,干得多拿得多,我现在每月都能拿到20__多元工资。”她说。

喀什地区纪委监委驻托万克吾库萨克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朱国宾说,今年更重要的是要摸清贫困户实情,精准施策,通过庭院整治、转移就业、调整种植结构等就业扶贫工程,帮助村民多渠道增收,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贫困户脱贫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全文共 1491 字

+ 加入清单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市委组织部及工作队下派工作部署,按照局党组要求,结合广饶街道农业规划布局和颜一村实际,为整合社会资源,调动各方面力量,加大帮扶力度,加强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工作,特制定此帮扶计划。

一、目标任务

区域统筹、强基固本、内外结合、富民强村、和谐稳定”的要求,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题,通过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使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民主管理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村级经济明显发展,农民收入明显提高,村民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农村社会更加和谐。

二、工作措施

市知识产权局驻村帮扶工作组在帮扶村所在乡镇(广饶街道)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密依靠村组干部和农村党员,充分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努力在加强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完善村党组织工作机制、发展村级经济、推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上下功夫、见成效。

(一) 关注民计民生,完善基础设施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指导、帮助帮扶村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统筹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加快完善农村道路、美化、亮化、绿化等环境建设。开展“就医直通车”活动,在村庄支路增设路灯,村口设减速带等便民实事。

(二) 区域帮扶

利用我村拥有三家农业合作社的优势,结合周边农业合作社成立东营第一家农业合作社联社,实行松散管理,达到内部成员信息、培训、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共享,资源整合的目的。在我村建立颜徐地区农贸市场暨草莓季节性交易市场,使之成为周边区域的物流中心,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三) 产业帮扶

在原有草莓种植的基础上,指导帮扶颜华草莓合作社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扩大草莓种植面积,培养新增草莓种植户,颜华草莓合作社社员辐射整个颜徐草莓种植区域,合作社要加强免费培训、种苗提供、销售渠道建设,引导草莓种植户由简易棚向永久棚、立体栽培、富硒方向发展,提高质量,提升品质,创立品牌。利用示范带头作用,攻克草莓重茬种植技术关,继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推进草莓示范观光采摘基地建设,不断扩大规模,最大限度的普惠全村村民;指导帮扶俊国沼气合作社、循环农业合作社实施好秸秆反应堆项目,申请绿色食品认证,依托自身优势创评有机食品认证。

(四) 党建帮扶

指导帮助村两委以创建“东营市优秀基层党组织”为主线,强化村级组织建设。以学习贯彻精神为重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帮助帮扶村抓好村干部教育培训,特别是新任村干部的岗前培训,进一步提高村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群众工作能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指导、帮助帮扶村切实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积极推行把党组织建在各类农业合作社上,不断增强村党组织直接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引导群众致富的功能;指导、帮助帮扶村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明确村“两委”职责任务和工作程序,建立健全共青团、妇女、民兵、调解等村级配套组织,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不断推进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完善“一事一议”制度,探索党员参与、管理、监督党内事务有效途径,不断提高村级民主管理水平;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两评一树”活动,全面加强农村党员培训和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农村党员素质,增强他们自身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本领,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年度贫困村脱贫实施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全文共 4324 字

+ 加入清单

确保全乡20__年54户200人的如期脱贫,是今年党委政府最坚巨的工作任务。现就20__年脱贫攻坚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基本概况

由于我乡处于扶贫连片开发区大巴山核心区,红四方面军在此设立红军入川第一县县址所在地,境内红色文化遗址多,梨园坝村20__年被国家住建部等七部委联合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村落”,且20__年入选省旅游扶贫开发试点村。全乡栽植茶叶8000亩,清香核桃3500亩,白茶20__亩,肉牛300头,培育各类专业大户35户,专合组织5个。国家级贫困乡镇,有贫困村3个,20__建档时有642贫困户2245贫困人口,20__已脱贫158户545人,20__年已脱贫55户200人,20__年预脱贫54户200人,20__年计划脱贫234户831人,20__年计划脱贫141户469人。现有全乡有贫困人口1500人。由于地理环境、社会条件、经济水平和历史因素等原因,我乡与其它乡镇、其它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和收入格局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乡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绝大多数农户收入来源于种养业,农业又受自然气候条件和市场波动的双重影响,生活极不稳定,致使已经解决温饱的人口返贫率高,一遇天灾又会饱而复饥,暖而复寒。针对发上严重的现实,我乡根据本乡实际情况将采取合理规划,用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扎扎实实开展本乡20__年扶贫开发工作。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强化农村道路、水利、农村基层组织阵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茶叶、核桃、中药材等主导产业培育,完善新型农民经营主体专合组织,以梨园坝传统村落旅游扶贫开发为龙头,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举全乡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夯实组织基础。充分发挥乡党委、村“两委”班子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使其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2、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继续推进开发式扶贫,处理好国家、社会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精神,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扶贫先扶智,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3、坚持政府主导、增强社会合力。强化政府责任,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鼓励先富帮后富,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

四、脱贫规划

计划在20__年彻底脱贫贫困人口54户200人,具体计划如下:

1、村20__年计划脱贫扶贫户4户14人,其中李春富常规种养殖脱贫2人,景洪金劳动力转移务工、养猪脱贫3人,杨述尧劳动力转移务工、种植茶脱贫5人,李兴荣劳动力转移务工脱贫4人。修通7社社道公路,硬化2、3、4社社道公路。

2、村20__年脱贫计划3户10人,通过扶贫措施脱贫10人,其中景成琼养牛15头脱贫4人,、劳动力转移务工脱贫8人。

3、村20__年脱贫计划2户10人,通过扶贫措施脱贫10人,其中杨怀林养羊和常规种植脱贫5人,劳动力转移劳工脱贫5人。

4、村20__年计划脱贫扶贫户3户10人,其中劳动力转移培训,务工和常规种养殖脱贫10人。修通旮旯石人行桥,硬化5、6社社道公路。

5、村20__年计划脱贫3户10人,其中闫文宇常规种养殖脱贫2人,养猪100头脱贫5人,劳动力转移培训务工脱贫3人。加快核桃园的管理与建设,扩大种植规模。

6、村20__年计划脱贫27户106人,通过扶贫措施脱贫106人,其中等8户32人全家外出务工脱贫,向德安等10户29人打季节性短工、传统种植业脱贫,赵志乾、文光华2户7人栽植梨树脱贫,杨继银1户5人在场镇收购废品脱贫,何金祥等6户33人靠常规种养业脱贫。在梨园坝村中心点建自动取款机,开展金融扶贫试点村建设;在梨花开放时举办“梨花节”;按照政府主导、农户自愿,政府补助、农户自建模式加大对明清古建筑保护性修缮;建议高标准的旅游停车场;修通梨园坝旅游环线二期工程;拓宽梨园坝进村主干道;硬化5社社道公路;新建堰渠8千米,解决10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建红心猕猴桃基地200亩;改建茶园200亩。

7、村20__年计划脱贫3户10人,通过扶贫措施脱贫10人,其中马胜武经营早餐、做室内装修脱贫4人,劳动力转移务工脱贫6人。硬化4、5社社道公路4.5公里。

8、村20__年计划脱贫2户10人,通过扶贫措施脱贫10人,其中蔡文子养鱼、养鸡脱贫5人,经商售卖蔬菜、做零工脱贫5人。一是成立县精准生态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占地25亩,入户社员20余户,年出栏土鸡35万羽;二是发展特色养殖(毒蛇)一家,占地450㎡,投入资金30万元;三是改建茶园500亩;四是规划建核桃产业园500亩。

9、村20__年计划脱贫扶贫户3户10人,通过扶贫措施脱贫10人,其中养牛、猪和常规种植脱贫3人,、就业培训,劳动力转移脱贫7人。建1社1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

10、村20__年计划脱贫扶贫户3户10人,通过扶贫措施脱贫10人,其中养猪、鸡和种茶脱贫5人,闫仕富常规种养业脱贫2人,杨怀芝劳动力转移培训务工脱贫3人。

五、脱贫措施

为20__年基本解决我乡200人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我乡特制定以下措施:

1、建立领导机构:成立以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民政、扶贫、畜牧、水利、财政、林业、村两委为相关成员单位的贫困人口脱贫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扶贫工作站,由周勋具体负责脱贫工作日常事务。

2、建档立卡:我乡对2245人贫困户建档立卡,对全乡贫困户实行动态管理,防止进低保容易出低保难。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对贫困户整合民政、扶贫、畜牧、林业、水利、财政、交通等各方面的资金,多途径、多渠道的落实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对贫困户实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改变他们等、靠、要思想,提高他们积极性。通过政府主导、群众参与,改过去传统陈旧的“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3、针对不同类型贫困户,落实帮扶措施。对丧失劳动力和负担过重的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因灾因病致贫户,通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社会服务,提高抗灾抗病能力。做到帮扶人员落实,帮扶项目落实,帮扶资金落实,帮扶时间落实。

4、转产就业:我乡贫困户1500人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引导他们转产就业,跑跑运输、搞搞餐饮、或者外出务工,对无外出打工劳动力的贫困家庭帮其发展家庭养殖增加收入,对家庭中有病人的贫困对象通过参加农村集体合作医疗减轻家庭负担。对家庭中有中职学生的贫困对象通过参加“雨露计划”减轻家庭负担。

5、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扶贫先扶志,治穷行治愚。利用多种形式,加大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抓好先进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积极推广良种良法,提高农民种养水平,增强农户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扶贫开发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人力资源开发是标本兼治,治本为主的扶贫开发方式。我们通过人力资源开发,提升贫困者的综合素质,由被动救济到主动脱贫,由不会脱贫到有能力脱贫。同时,大力实施贫困村农民工培训规划,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开拓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我乡贫困人口富余劳动力转移。

6、实施瞄准式扶贫。

(1)、发展规划制定到户。针对贫困户的特点,帮助制定生产发展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通过帮扶和诚实劳动达到脱贫目标。

(2)、扶持项目安排到户。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项目,直接安排到贫困户,不断满足其需求;种养殖等致富产业项目,不仅要网络覆盖到贫困户,还要组织贫困群众参与生产经营。

(3)、扶贫搬迁落实到户。对居住生存在条件恶劣的马家河村贫困户,实行扶贫搬迁、异地脱贫。

(4)、科技信息服务到户。加强贫困户的职业技能、实用技术培训,为贫困户发展生产提供技术指导、信息服务。

(5)、各项政策覆盖到户。把医疗、特困救助、教育等优惠政策落实到贫困户。

(6)、对口帮扶责任到户。组织党员、干部职工与贫困户结对子,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同时,以贫困村为基本单元,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制定参与式扶贫规划,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综合扶持,实现贫困人口、贫困村整体脱贫。

7、实施产业化扶贫。对贫困自然村实行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产业扶贫政策,通过扶持,形成贫困村的特色优势产业群、产业链;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三农”的作用,结合梨园坝金融扶贫试点,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思路,引导贫困群众大力发展具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生产,逐步形成规模优势,使贫困群众从生产环节得到稳定的收入。同时从政策、规划、布局、资金等方面对特色产业加以扶持。因势利导,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增加贫困群众非农产业的收入。

8、实施基础设施扶贫。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是经济增长与减少贫困的必要前提。改善贫困乡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以贫困村为单位,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农村生态建设等,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提高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9、扶贫开发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结合:我们通过加快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农村低保的政策法规,逐步完善农村低保的运行机制,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制度的相互衔接,稳定解决我乡贫困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让他们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要对识别出来的贫困人口,实施分类扶持,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

10、扶贫资金管理:对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使用计划和审批手段,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项目资金使用高效节约。建立项目法人制和质量监理终身制,防止“豆腐渣”工程。严格执行国家财经纪律,对不合格的项目一律不予验收兑现。

11、扶贫项目监督。

(1)、纪委部门进行全方位监督,一经发现违规违纪现象,坚决从严查处,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

(2)、财政部门定期不定期进行资金审计。

(3)、扶贫工作站定期不定期进行工程跟踪审计,对项目的投资资金、发放物资、项目管理、等都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4)、充分发挥群众监测评价的职能,加强群众监督,对工程建设不符合要求的及时纠正;

(5)、由村两委制定村规民约,建立工程管护制度;已建工程移交村委会进行管理,实行谁受益、受管护。

我乡的扶贫工作在乡党委、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一定能解决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在20__年的扶贫开发工作中,我乡将认真总结过去成功的经验,弥补不足,采取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团结和带领全乡人民,同心同德,为实现20__年脱贫200人贫困人口目标而努力,为促进我乡新农村和和谐社会建设而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年度贫困村脱贫实施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全文共 4342 字

+ 加入清单

确保全乡20xx年54户200人的如期脱贫,是今年党委政府最坚巨的工作任务。现就20xx年脱贫攻坚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基本概况

由于我乡处于扶贫连片开发区大巴山核心区,红四方面军在此设立红军入川第一县县址所在地,境内红色文化遗址多,梨园坝村20xx年被国家住建部等七部委联合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村落”,且20xx年入选省旅游扶贫开发试点村。全乡栽植茶叶8000亩,清香核桃3500亩,白茶20xx亩,肉牛300头,培育各类专业大户35户,专合组织5个。国家级贫困乡镇,有贫困村3个,20xx建档时有642贫困户2245贫困人口,20xx已脱贫158户545人,20xx年已脱贫55户200人,20xx年预脱贫54户200人,20xx年计划脱贫234户831人,20xx年计划脱贫141户469人。现有全乡有贫困人口1500人。由于地理环境、社会条件、经济水平和历史因素等原因,我乡与其它乡镇、其它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和收入格局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乡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绝大多数农户收入来源于种养业,农业又受自然气候条件和市场波动的双重影响,生活极不稳定,致使已经解决温饱的人口返贫率高,一遇天灾又会饱而复饥,暖而复寒。针对发上严重的现实,我乡根据本乡实际情况将采取合理规划,用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扎扎实实开展本乡20xx年扶贫开发工作。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强化农村道路、水利、农村基层组织阵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茶叶、核桃、中药材等主导产业培育,完善新型农民经营主体专合组织,以梨园坝传统村落旅游扶贫开发为龙头,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举全乡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夯实组织基础。充分发挥乡党委、村“两委”班子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使其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2、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继续推进开发式扶贫,处理好国家、社会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精神,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扶贫先扶智,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3、坚持政府主导、增强社会合力。强化政府责任,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鼓励先富帮后富,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

四、脱贫规划

计划在20xx年彻底脱贫贫困人口54户200人,具体计划如下:

1、村20xx年计划脱贫扶贫户4户14人,其中李春富常规种养殖脱贫2人,景洪金劳动力转移务工、养猪脱贫3人,杨述尧劳动力转移务工、种植茶脱贫5人,李兴荣劳动力转移务工脱贫4人。修通7社社道公路,硬化2、3、4社社道公路。

2、村20xx年脱贫计划3户10人,通过扶贫措施脱贫10人,其中景成琼养牛15头脱贫4人,、劳动力转移务工脱贫8人。

3、村20xx年脱贫计划2户10人,通过扶贫措施脱贫10人,其中杨怀林养羊和常规种植脱贫5人,劳动力转移劳工脱贫5人。

4、村20xx年计划脱贫扶贫户3户10人,其中劳动力转移培训,务工和常规种养殖脱贫10人。修通旮旯石人行桥,硬化5、6社社道公路。

5、村20xx年计划脱贫3户10人,其中闫文宇常规种养殖脱贫2人,养猪100头脱贫5人,劳动力转移培训务工脱贫3人。加快核桃园的管理与建设,扩大种植规模。

6、村20xx年计划脱贫27户106人,通过扶贫措施脱贫106人,其中等8户32人全家外出务工脱贫,向德安等10户29人打季节性短工、传统种植业脱贫,赵志乾、文光华2户7人栽植梨树脱贫,杨继银1户5人在场镇收购废品脱贫,何金祥等6户33人靠常规种养业脱贫。在梨园坝村中心点建自动取款机,开展金融扶贫试点村建设;在梨花开放时举办“梨花节”;按照政府主导、农户自愿,政府补助、农户自建模式加大对明清古建筑保护性修缮;建议高标准的旅游停车场;修通梨园坝旅游环线二期工程;拓宽梨园坝进村主干道;硬化5社社道公路;新建堰渠8千米,解决10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建红心猕猴桃基地200亩;改建茶园200亩。

7、村20xx年计划脱贫3户10人,通过扶贫措施脱贫10人,其中马胜武经营早餐、做室内装修脱贫4人,劳动力转移务工脱贫6人。硬化4、5社社道公路4.5公里。

8、村20xx年计划脱贫2户10人,通过扶贫措施脱贫10人,其中蔡文子养鱼、养鸡脱贫5人,经商售卖蔬菜、做零工脱贫5人。一是成立县精准生态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占地25亩,入户社员20余户,年出栏土鸡35万羽;二是发展特色养殖(毒蛇)一家,占地450㎡,投入资金30万元;三是改建茶园500亩;四是规划建核桃产业园500亩。

9、村20xx年计划脱贫扶贫户3户10人,通过扶贫措施脱贫10人,其中养牛、猪和常规种植脱贫3人,、就业培训,劳动力转移脱贫7人。建1社1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

10、村20xx年计划脱贫扶贫户3户10人,通过扶贫措施脱贫10人,其中养猪、鸡和种茶脱贫5人,闫仕富常规种养业脱贫2人,杨怀芝劳动力转移培训务工脱贫3人。

五、脱贫措施

为20xx年基本解决我乡200人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我乡特制定以下措施:

1、建立领导机构:成立以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民政、扶贫、畜牧、水利、财政、林业、村两委为相关成员单位的贫困人口脱贫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扶贫工作站,由周勋具体负责脱贫工作日常事务。

2、建档立卡:我乡对2245人贫困户建档立卡,对全乡贫困户实行动态管理,防止进低保容易出低保难。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对贫困户整合民政、扶贫、畜牧、林业、水利、财政、交通等各方面的资金,多途径、多渠道的落实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对贫困户实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改变他们等、靠、要思想,提高他们积极性。通过政府主导、群众参与,改过去传统陈旧的“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3、针对不同类型贫困户,落实帮扶措施。对丧失劳动力和负担过重的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因灾因病致贫户,通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社会服务,提高抗灾抗病能力。做到帮扶人员落实,帮扶项目落实,帮扶资金落实,帮扶时间落实。

4、转产就业:我乡贫困户1500人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引导他们转产就业,跑跑运输、搞搞餐饮、或者外出务工,对无外出打工劳动力的贫困家庭帮其发展家庭养殖增加收入,对家庭中有病人的贫困对象通过参加农村集体合作医疗减轻家庭负担。对家庭中有中职学生的贫困对象通过参加“雨露计划”减轻家庭负担。

5、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扶贫先扶志,治穷行治愚。利用多种形式,加大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抓好先进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积极推广良种良法,提高农民种养水平,增强农户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扶贫开发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人力资源开发是标本兼治,治本为主的扶贫开发方式。我们通过人力资源开发,提升贫困者的综合素质,由被动救济到主动脱贫,由不会脱贫到有能力脱贫。同时,大力实施贫困村农民工培训规划,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开拓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我乡贫困人口富余劳动力转移。

6、实施瞄准式扶贫。

(1)、发展规划制定到户。针对贫困户的特点,帮助制定生产发展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通过帮扶和诚实劳动达到脱贫目标。

(2)、扶持项目安排到户。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项目,直接安排到贫困户,不断满足其需求;种养殖等致富产业项目,不仅要网络覆盖到贫困户,还要组织贫困群众参与生产经营。

(3)、扶贫搬迁落实到户。对居住生存在条件恶劣的马家河村贫困户,实行扶贫搬迁、异地脱贫。

(4)、科技信息服务到户。加强贫困户的职业技能、实用技术培训,为贫困户发展生产提供技术指导、信息服务。

(5)、各项政策覆盖到户。把医疗、特困救助、教育等优惠政策落实到贫困户。

(6)、对口帮扶责任到户。组织党员、干部职工与贫困户结对子,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同时,以贫困村为基本单元,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制定参与式扶贫规划,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综合扶持,实现贫困人口、贫困村整体脱贫。

7、实施产业化扶贫。对贫困自然村实行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产业扶贫政策,通过扶持,形成贫困村的特色优势产业群、产业链;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三农”的作用,结合梨园坝金融扶贫试点,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思路,引导贫困群众大力发展具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生产,逐步形成规模优势,使贫困群众从生产环节得到稳定的收入。同时从政策、规划、布局、资金等方面对特色产业加以扶持。因势利导,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增加贫困群众非农产业的收入。

8、实施基础设施扶贫。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是经济增长与减少贫困的必要前提。改善贫困乡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以贫困村为单位,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农村生态建设等,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提高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9、扶贫开发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结合:我们通过加快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农村低保的政策法规,逐步完善农村低保的运行机制,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制度的相互衔接,稳定解决我乡贫困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让他们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要对识别出来的贫困人口,实施分类扶持,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

10、扶贫资金管理:对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使用计划和审批手段,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项目资金使用高效节约。建立项目法人制和质量监理终身制,防止“豆腐渣”工程。严格执行国家财经纪律,对不合格的项目一律不予验收兑现。

11、扶贫项目监督。

(1)、纪委部门进行全方位监督,一经发现违规违纪现象,坚决从严查处,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

(2)、财政部门定期不定期进行资金审计。

(3)、扶贫工作站定期不定期进行工程跟踪审计,对项目的投资资金、发放物资、项目管理、等都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4)、充分发挥群众监测评价的职能,加强群众监督,对工程建设不符合要求的及时纠正;

(5)、由村两委制定村规民约,建立工程管护制度;已建工程移交村委会进行管理,实行谁受益、受管护。

我乡的扶贫工作在乡党委、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一定能解决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在20xx年的扶贫开发工作中,我乡将认真总结过去成功的经验,弥补不足,采取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团结和带领全乡人民,同心同德,为实现20xx年脱贫200人贫困人口目标而努力,为促进我乡新农村和和谐社会建设而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村委会2024年脱贫扶贫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全文共 3216 字

+ 加入清单

整存脱贫扶贫开发规划

一、xx村概况

xx村位于xx乡南端,距秀山县城36公路,东接平马、西连官庄,距乡政府驻地4公里,有水泥硬化公路连通,交通便利。全村幅员面积6.8平方公里,下辖5个村民小组,335户,1236人;有耕地面积2665亩,林地面积3882亩。20xx年全村人均收入4598元。

全村平均海拔680米,位于头组的梳子山最高海拔1366米,是河的源头所在;xx村因离县城较远,具有、空气、土壤、生态等地理优势,适宜发展种植业,因广种金银花、白术等中药材,被誉为“中药材之村”。

二、贫困现状

(一)客观环境差

xx村位于川河盖下,多为山地,土层薄,坡度大,土壤贫瘠,受地理因素限制,全村土地零散,造成土多田少、田地灌溉不足等问题,传统农业增收困难。

(二)基础设施落后

1、道路交通。全村5个村民小组有4个村民组通有通组公路,两个村民小组通有水泥硬化路,但由于地理条件特殊,地势高,阳雀坳组通组路迟迟未能动工,群众的出行和生产受到一定的困难。

2、农田灌溉、水利设施。河虽然横穿全村,但由于xx村海拔高,地理条件特殊,河流无法满足农田灌溉的要求。“xx村二堰”修于1998年,但由于年久失修,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无法引水灌溉,迫使部分粮田改旱,影响群众生产。

3、农村住房。由于居住条件恶劣,农民收入水平低,加之历年火灾、雪灾、风灾影响,全村仍有危房户 户。老式木房数量大,砖瓦房比例只有30%。

4、卫生、服务设施。目前xx村尚未能建立合格的卫生室,现有的门诊室和药房都设在农户家中,条件简陋、设备简单、药品单一,只能对简单的伤风感冒进行治疗。便民商店货源不足,货品单一,不能满足群众日常要求。

三、20xx—20xx年扶贫开发目标任务

围绕《秀山县整村脱贫工作目标》,按照“八有、四通、三解决”的要求,20xx-20xx年xx村要实现以下八个目标任务:

(一)人均纯收入在20xx年的4598元的基础上在增加20xx元,达到6598元, 实现户均拥有1-2个农业产业,95%以上农户有较稳定的增收来源,90%以上农户实现万元增收。

(二)全村所有村民小组通组公路,80%村民小组实现硬化公路连接,完成全村16000米人行便道建设。实现畅通任务。

(三)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全面消除危房户,实现砖混结构住房比例60%以上。

(四)疏通“xx村二堰”,完成低效农田改造。

(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达到95%以上;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六)完善村卫生室,实现治疗室、药房隔离,完善医疗设备、保障药品齐全。

(七)建立规范整洁的农家便民超市,保障货品充足,品种齐全。

(八)建设强有力的基层组织,完善村级活动室,室内设施,活动开展正常。

四、20xx—20xx年扶贫开发项目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从该村实际出发,两年计划建设项目15个,总投资465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00万元,上级级部门帮扶资金158万元,群众投劳折资207万元。分年度实施如下:

(一)20xx年项目:计划建设项目9个,总投资215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50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98万元,上级部门解决67万元。

1、基础设施

(1)道路建设:①硬化河坝组到头组通组公路1.5公里。需财政扶贫资金15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20万元,上级部门解决20万元。②硬化河坝组、旧屋基组人行便道8000米。需财政扶贫资金16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16万元,上级部门解决16万元。

(2)堰渠整治:维修“xx村二堰” 4公里。需财政扶贫资金5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6万元,上级部门解决5万元。

(3)农房改造: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全面消除危房户,实现砖混结构住房比例40%以上。需财政扶贫资金10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10万元,上级部门解决10万元。

(二)产业发展

(1)中药材发展:新增金银花种植面积650亩,总面积达2500亩,新增种植户20户,种植户达280户。建立白术种植基地,新增白术种植100亩。需上级部门解决6万元,农户自筹6万元。

(2)养殖业发展:新增500只以上规模土鸡养殖大户5户、20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2户。实现年出栏土鸡4万只,年出栏生猪1800头。需上级部门解决10万元,农户自筹40万元。

(3)筹办中药材合作社1个,主要为群众种植金银花、白术、泽泻等农产品提供种植技术、种子、产品销售、病虫害防治等服务。

(4)申办扶贫互助资金协会1个,有效解决农户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更大的满足群众发展产业的要求。

(5)劳动力转移培训:组织专业技术培训、劳务培训2次以上,累计参训400人次以上,发放资料800余份,需财政扶贫资金2万元。

3、社会事业:

完善村卫生室,农家便民超市。需互助扶贫资金2万元。

(二)20xx年项目:20xx年计划建设项目7个,总投资25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50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109万元,上级部门解决91万元。

1、基础设施

(1)道路建设:①新修旧屋基到阳雀坳通组路1500米。需财政扶贫资金8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11万元,上级部门解决12万元。②硬化头组、姚家坡组、阳雀坳组人行便道10公里。需财政扶贫资金20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20万元,上级部门解决20万元。。

(2)农房改造:改造农村老式木房,实现砖混结构住房比例60%以上。需财政扶贫资金20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20万元,上级部门解决20万元。

(3)农村通讯:实现有线广播电视、程控电话全覆盖。需上级部门解决20万元,农户自筹5万元。

(二)产业发展

(1)中药材发展:新增金银花种植面积500亩。新增白术种植100亩。需上级部门解决5万元,农户自筹5万元。

(2)养殖业发展:新增500只以上规模土鸡养殖大户5户、20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2户。实现年出栏土鸡6万只,年出栏生猪2100头。需上级部门解决12万元,农户自筹48万元。

(3)劳动力转移培训:组织专业技术培训、劳务培训2次以上,累计参训400人次以上,发放资料800余份,需财政扶贫资金2万元。

3、社会事业:

建立藏书超过500册的农家书屋1个。需上级部门解决2万元。

五、效益分析

上述项目按规划实施后,至20xx年,全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将得到较大改善,农民收入将有显著提高。

(一)基础设施

全村所有村民小组通组公路,完成全村18000米入户便道建设;全面消除危旧房改造,砖混结构住房比例60%以上;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达到300亩,户平达0.9亩。

(二)产业发展

到20xx年,全村金银花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白术基地400亩;土鸡养殖达到年出栏6万只以上,生猪养殖达到年出栏2200头;所有青壮年劳动力掌握1-2门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合理输送400名农村剩余劳动力。

至20xx年底,全村实现人均增收20xx元以上,达到6598元,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实现农户万元增收。

(三)社会事业

完善村卫生室,规范农家便民超市;农村建卡贫困户基本销号;医保覆盖率达95%以上,养老保险率达80%以上;村“两委”班子和谐,各项制度、机制健全,村规民约完善。

五、主要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机构。加强对xx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由乡长刘玉忠同志任该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分管领导张波为副组长,抓好项目规划、统筹协调及项目实施。

二是广泛发动群众。在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的同时,广泛发动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采取“一事一议”办法发动农民筹资投劳,搞好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建设,加快产业调整步伐,改善居住环境。

三是严格项目管理。严格执行“三专制”即专人、专账、专户,严格执行报帐制管理,做到村务公开,帐、物相符,提高扶贫资金及帮扶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是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加强法制化建设完善村规民约;加强对村、组干部及党员的教育培训,提高思想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保证该村扶贫规划的顺利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村级脱贫年度工作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全文共 3765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帮助结对村发展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充分发挥帮扶单位自身优势和结对村资源环境优势,积极与有关政府和相关部门沟通协调,集中精力,聚焦精准,着力精准,按照时间节点全面推进年度各项工作,扎实开展脱贫攻坚战役。现将上半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积极履行帮扶单位职责

(一)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履行工作责任。我局始终把帮扶脱贫结对工作作为全局一项中心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认真履行结对共建单位工作职责。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周自伦为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总工程师陈刚为副组长,科室(支队)负责人为成员的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局党组每半年、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结对帮扶工作会议,分析总结结对帮扶工作开展情况,研究部署下步结对帮扶工作打算,并有针对性的制定工作措施。三月份我局领导班子人员调整,及时明确了由党组成员、副局长、总工程师陈刚具体分管,局办公室负责联系扶贫工作,把具体工作任务逐一分解到各科室(支队),并列入局年度目标考核内容,明确了工作职责,强化了工作制度,夯实了基础保障,进一步确保了脱贫攻坚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强化联络沟通,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市直单位部门优势,切实推进部门联动,加强部门协作,形成精准扶贫的合力。在联合党委工作机制下,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联合党委会议或联合党委扩大会议(由于帮扶单位的调整,今年二季度联合党委会议改由召开市安监局、市第二人民医院、慈佛寺村帮扶工作协调会),研究部署并安排下步工作,总结结对帮扶工作,解决结对帮扶工作中所遇到的难点、棘手问题,讲评选派干部工作开展情况,确保联合党委工作有效运转。加强与结对村、所属彭塔乡沟通交流,研究探讨扶贫工作新路径,研究如何从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上去做,如何从发挥村优势和部门优势上去做。加强与其他各部门的学习沟通,交流工作经验,取长补短,改进工作,整合各种资源,互帮互惠,建立动态互联机制,形成精准扶贫的合力。

(三)选优配强驻村干部,为精准扶贫增添活力。20xx年8月,我们严格按照选派干部的标准,选派一名科级干部作为第六批选派干部驻村帮扶,今年4月份我们又按照市委组织部的要求选派一名副县级领导干部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长,原选派干部改任副队长,加强驻村扶贫工作力量,并与单位业务工作完全脱钩,保障其能集中精力投入到脱贫攻坚一线中去。驻村干部到村后,严格遵守选派选聘制度规定,吃住在村,服从管理,廉洁自律,把自己当成结对帮扶村的一员,积极投身到村日常工作中去,团结、依靠并带领村两委班子及全体村民,狠抓班子建设,强化工作合力,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工作行为。同时,在乡、村干部的指导与协助下,走组入户,了解掌握贫困户家庭情况及致贫原因,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户解决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使其尽快脱贫致富。

二、实事求是,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帮助脱贫致富

(一)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完善规划措施。为全面、准确掌握结对村的基本情况,局领导班子先后12次赴结对村进行调查研究,其中主要领导亲自带队3次,与县、镇、村干部和群众广泛接触,深入田间地头、贫困户家庭了解村情民意,对全村自然条件、人口、土地、贫困户、劳动力构成、家庭经济收入、精神面貌、思想观念、热点难点问题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并多次同镇、村干部座谈磋商,反复研究论证,并结合实际对《市安监局与慈佛寺村结对帮扶三年规划》进行修改完善,进一步明确了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从种养殖产业、劳务输出产业、乡村旅游业等主导产业,到村级道路建设、河堤水利设施修复、民居环境改造、道路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村级卫生室、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等社会事业建设,都进行了充实完善。依据《三年规划》制定了《市安监局20xx年度结对帮扶工作计划》,明确具体工作内容、责任人、责任科室、完成时限,逐项落实,逐月推进,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落实包扶责任,确保扶贫工作实效。全局在编的24名干部职工全部与结对村48户贫困户家庭建立了结对包扶关系,每月至少一次到户走访,了解情况,探明脱贫需求,分析致贫原因,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与所包扶的贫困户家庭一起研究制定帮扶措施,每户每年帮扶措施至少8条,明确记载在扶贫手册上,接受所包扶的贫困户及村监督。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帮扶计划,规定完成时限。指导村两委通过加强土地流转、帮助有意愿需求的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家庭发展特色种养殖业,成立种养殖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带领贫困户家庭发展产业,发家致富,并在联系技术指导、开展防疫、资金、销路等方面给予扶持帮助。

(三)加强队伍建设,夯实组织建设基础。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结对村近几年来发展较快,得益于有一个坚强的总支部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下步要想取得更快发展,仍需抓住这个关键。帮助村总支部班子围绕“抓党建促脱贫”的工作目标,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来推动各项工作有效落实,进一步夯实党组织建设。结合县委组织部组织开展的党员“创先争优月点评日”活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努力纯洁党员队伍,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向深入。市安监局到村开展“七一”慰问贫困老党员,并邀请村两委班子及部分党员到金寨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到金寨高速公路管理公司开展迎“七一”主题党日及共上党课活动,帮助强化为民服务信念,坚定脱贫攻坚信心。

三、精准发力,多措并举,助力脱贫攻坚

(一)在政策宣传上下功夫,着力解决政策不清、获得感不够等问题。走访中,我们时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话:“这么多年来,我没用过共产党一分钱”,但经过进一步交谈了解,我们发现他们基本上都正享受着或享受过国家相关扶贫政策。我们感到这个问题非常严重,部分贫困户甚至认为他脱不脱贫是政府的事,等靠要、心理失衡等现象在一定范围内普遍存在。为此,我们在走访中把对国家扶贫政策的宣讲作为一个工作重点,让老百姓真正了解国家政策的目的与导向,理解并认同国家的扶贫政策,增强获得感中心。

(二)在广泛利用并争取社会资源上下功夫,着力解决扶贫能力手段单一的问题。邀请长江精工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屠仁汉总裁到村开展扶贫调研,以贫困户刘敬成养鸡场为示范点,带动周边养殖户的发展,再逐步向有机蔬菜、优质水稻等生态农产品及乡村旅游等方面发展,联系安徽汤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到村调研种植红心猕猴桃项目可行性,市水产局专家冯毅到村开展水产养殖调研与培训,为村部分水产养殖贫困户争取水产养殖种苗及发展资金,市水利设计院专家林胜一行到村对部分拟新建改建的水利设施进行论证。市第二人民医院到村开展健康扶贫义诊,在全村范围内进行筛选,对达到白内障指征的患者进行免费实施手术,不定期组织因病致贫贫困户到二院就诊,对需要住院治疗的给予政策上优惠,并为每位住院治疗的患者发放150元的餐补。

(三)在打造旅游扶贫村上下功夫,着力解决“一村一品”不强的问题。去年慈佛寺村入选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后,在所属乡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领导下,坚持早着手、早谋划,委托六安职业技术学院编制可行性分析报告,并进行了初步规划设计。依托霍邱县慈佛园林有限公司,围绕打造乡村旅游扶贫的“八个一”工程,把发展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和“三农”建设有机结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升农民素质,推动农业升级,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打造生态旅游品牌。

(四)在发展村集体经济上下功夫,着力解决村集体有钱办事的问题。村成立霍邱县慈佛寺农村经济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每年向土地流转承包企业和大户收取劳务派遣、解决纠纷等服务费用约6万余元,慈佛园林有限公司入股分红,每年1.5万元,村集体6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带来约6万元的收入。下步,我们准备把在我村地面上现归于县水产局管理的朱家堰水库权属关系争取过来,以出租或承包的形式给企业或个人经营,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

(五)在引导贫困家庭利用国家扶贫政策脱贫致富上下功夫,着力解决贫困家庭有需求无门路的问题。通过走访,切实掌握每个贫困户家庭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了解脱贫致富需求,帮助他们充分利用相关国家扶贫政策脱贫。引导238户贫困户家庭发展水产或畜禽养殖,并帮助享受产业补贴共62.44万元。通过个人申请,两公示一公开等程序,为146户贫困户家庭申请办理小额信贷,为38户贫困户争取危房改造。帮助所有贫困户家庭在校子女落实教育方面的优惠政策,保证贫困人口“351”综合医疗保障制度有效落实,贫困人口患慢性病患者都能享受补充医疗保障“180”工程救助,使他们能轻装上任尽快脱贫。

四、下步打算

今年结对村拟定整村脱贫出列,下一步工作,我们重点围绕贫困村出列的条件: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至少有一项特色产业、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配套完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要大于5万元的要求,狠抓“精准”,结合包扶对象实际,以产业发展为重点,整合多方面资源,进一步加大对贫困户的教育、引导和宣传力度,树立“扶持帮助为辅、自力更生为主”的意识,不断增强村级班子和村民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深化和巩固扶贫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村脱贫计划书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全文共 1833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中央、省、南充市、**市关于精准脱贫相关精神,为实现**村20xx年全村脱贫,结合本村和精准扶贫户的实际,通过实地调查、论证,经村“三委”研究,并提交村民代表和精准贫困户讨论通过,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村距**镇政府约8公里,与仪陇县大仪镇接界,较为偏远。全村原14个村民小组,现合并为4个大社,共350户,1358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880亩,人均0.65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辣椒、青菜、油菜、花生为主,主要经济来源以种养殖业和劳务输出为主。

二、20xx年到户项目规划

全村共有精准扶贫困难户87户,贫困人口270人。其中:产业发展中的种植业以辣椒、青菜种植为主,共31户,贫困人口158人,总面积60亩,养殖业以养猪、养羊、养鸡、养鱼为主,共10户,贫困人口32人;易地扶贫搬迁14户,贫困人口44人;危房改造6户,贫困人口23人;低保兜底28户,贫困人口28人。

三、按照“一低七有”要求制定实施方案

按精准脱贫要求,贫困发生率要低于4%,为达到20xx年脱贫摘帽,按照“七有”要求,我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集体经济收入。一是利用本村地处小溪沿线的有利条件,招引养殖业,发展生态养殖,承包期限20xx年,每年村集体可收入20xx元;二是向对口帮扶单位争取帮扶资金,入股专业合作社,取得分红收益,充实集体经济;三是采用集体土地入股产生经济效益,壮大集体经济。今年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0.8万元,达到脱贫退出标准。完成时限:20xx年12月,责任人:。

(二)基础设施建设。由于我村地处两市县交界,较为偏远,自然条件差,现村己通水泥路1.2公里,到村委会还有3.5公里未通水泥路。20xx年拟建好通村村道,解改老百姓出行难,项目预计投资175万元,争取交通部门专项补助资金88万元,农户自筹65万元,社会捐资22万元。:完成时限:20xx年12月,责任人:。

(三)安全饮水。由于我村部分农户饮用水未达到安全饮水标准,20xx年计划建设供水站2处(和山),预计投资达40万元,争取水务局专项补助资金20万元。资金不足部分由受益农户自筹。力争20xx年10月底前完成,责任人:。

(四)生活用电。全村己实施农网改造,达到脱贫退出标准。

(五)村卫生室建设。我村未有村卫生室,20xx年拟建60平方米的村卫生室,现己完成地勘、选址、规划,4月上旬进场施工,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建成面积60平方米,预计投资达12万元,争取市卫生局专项资金12万元。责任人:蒲纪君。

(六)村文化室建设。已建成投入使用。

(七)宽带入户情况。宽带己通至村委会,部分农户也安装了宽带,达到脱贫退出标准。

(八)建设新村集中供气工程。20xx年3月动工,力争8月完成80户安装,使农民用上安全清洁能源。

(九)全年开展科技知识及种养业培训2期,培训174人次,培育产业大户1户,集中成片栽植核桃40亩。

(十)拟新建文化室120㎡,文化院坝396㎡,新建阅报栏1处,建设农村电商村级服务站点1个,鼓励符合条件的4名青年参加中职高职培训,帮助期申报相关培训补贴,为符合条件的40户贫困户提供小额贴息贷款20万元。

四、社会保障与民生改善

(一)救助自然灾害和重病发生造成家庭特困农户5户。

(二)积极争引土地整治项目资金220万元。整治地块:原村6社、11社。按照要求,整治土地250亩,约需资金120万元;修建小微水池及整治病害水利工程4口,建设田间作业道路1公里,约需资金100万元。力争20xx年下半年启动,责任人:。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基层组织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打造“学习型、团结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的五型班子,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密切群众与干部的关系,提高党在群众中的微信,确保各项强民、惠民政策全面落实。

(二)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一是对缺乏劳动力及资金的贫困户,帮助他们发展产业;二是对因病致贫的农户,及时开展大病救助,协助办理慢性病卡,及时报销医疗费用等;三是对因学致贫的农户,协调发放助学贷款。总之,保证各项惠民政策及时落实,维护社会及生活稳定。

(三)发挥驻村帮扶工作对队及“第一书记”的作用。全面落实上级关于精准扶贫、脱贫的决策、部署。驻村帮扶工作对队及“第一书记”要依托自身优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村委会脱贫扶贫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全文共 3228 字

+ 加入清单

整存脱贫扶贫开发规划

一、__村概况

__村位于__乡南端,距秀山县城36公路,东接平马、西连官庄,距乡政府驻地4公里,有水泥硬化公路连通,交通便利。全村幅员面积6.8平方公里,下辖5个村民小组,335户,1236人;有耕地面积2665亩,林地面积3882亩。20__年全村人均收入4598元。

全村平均海拔680米,位于__头组的梳子山最高海拔1366米,是__河的源头所在;__村因离县城较远,具有__、空气、土壤、生态等地理优势,适宜发展种植业,因广种金银花、白术等中药材,被誉为“中药材之村”。

二、贫困现状

(一)客观环境差

__村位于川河盖下,多为山地,土层薄,坡度大,土壤贫瘠,受地理因素限制,全村土地零散,造成土多田少、田地灌溉不足等问题,传统农业增收困难。

(二)基础设施落后

1、道路交通。全村5个村民小组有4个村民组通有通组公路,两个村民小组通有水泥硬化路,但由于地理条件特殊,地势高,阳雀坳组通组路迟迟未能动工,群众的出行和生产受到一定的困难。

2、农田灌溉、水利设施。__河虽然横穿全村,但由于__村海拔高,地理条件特殊,河流无法满足农田灌溉的要求。“__村二堰”修于1998年,但由于年久失修,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无法引水灌溉,迫使部分粮田改旱,影响群众生产。

3、农村住房。由于居住条件恶劣,农民收入水平低,加之历年火灾、雪灾、风灾影响,全村仍有危房户 户。老式木房数量大,砖瓦房比例只有30%。

4、卫生、服务设施。目前__村尚未能建立合格的卫生室,现有的门诊室和药房都设在农户家中,条件简陋、设备简单、药品单一,只能对简单的伤风感冒进行治疗。便民商店货源不足,货品单一,不能满足群众日常要求。

三、20__—20__年扶贫开发目标任务

围绕《秀山县整村脱贫工作目标》,按照“八有、四通、三解决”的要求,20__-20__年__村要实现以下八个目标任务:

(一)人均纯收入在20__年的4598元的基础上在增加20__元,达到6598元, 实现户均拥有1-2个农业产业,95%以上农户有较稳定的增收来源,90%以上农户实现万元增收。

(二)全村所有村民小组通组公路,80%村民小组实现硬化公路连接,完成全村16000米人行便道建设。实现畅通任务。

(三)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全面消除危房户,实现砖混结构住房比例60%以上。

(四)疏通“__村二堰”,完成低效农田改造。

(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达到95%以上;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六)完善村卫生室,实现治疗室、药房隔离,完善医疗设备、保障药品齐全。

(七)建立规范整洁的农家便民超市,保障货品充足,品种齐全。

(八)建设强有力的基层组织,完善村级活动室,室内设施,活动开展正常。

四、20__—20__年扶贫开发项目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从该村实际出发,两年计划建设项目15个,总投资465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00万元,上级级部门帮扶资金158万元,群众投劳折资207万元。分年度实施如下:

(一)20__年项目:计划建设项目9个,总投资215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50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98万元,上级部门解决67万元。

1、基础设施

(1)道路建设:①硬化河坝组到__头组通组公路1.5公里。需财政扶贫资金15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20万元,上级部门解决20万元。②硬化河坝组、旧屋基组人行便道8000米。需财政扶贫资金16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16万元,上级部门解决16万元。

(2)堰渠整治:维修“__村二堰” 4公里。需财政扶贫资金5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6万元,上级部门解决5万元。

(3)农房改造: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全面消除危房户,实现砖混结构住房比例40%以上。需财政扶贫资金10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10万元,上级部门解决10万元。

(二)产业发展

(1)中药材发展:新增金银花种植面积650亩,总面积达2500亩,新增种植户20户,种植户达280户。建立白术种植基地,新增白术种植100亩。需上级部门解决6万元,农户自筹6万元。

(2)养殖业发展:新增500只以上规模土鸡养殖大户5户、20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2户。实现年出栏土鸡4万只,年出栏生猪1800头。需上级部门解决10万元,农户自筹40万元。

(3)筹办中药材合作社1个,主要为群众种植金银花、白术、泽泻等农产品提供种植技术、种子、产品销售、病虫害防治等服务。

(4)申办扶贫互助资金协会1个,有效解决农户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更大的满足群众发展产业的要求。

(5)劳动力转移培训:组织专业技术培训、劳务培训2次以上,累计参训400人次以上,发放资料800余份,需财政扶贫资金2万元。

3、社会事业:

完善村卫生室,农家便民超市。需互助扶贫资金2万元。

(二)20__年项目:20__年计划建设项目7个,总投资25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50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109万元,上级部门解决91万元。

1、基础设施

(1)道路建设:①新修旧屋基到阳雀坳通组路1500米。需财政扶贫资金8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11万元,上级部门解决12万元。②硬化__头组、姚家坡组、阳雀坳组人行便道10公里。需财政扶贫资金20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20万元,上级部门解决20万元。。

(2)农房改造:改造农村老式木房,实现砖混结构住房比例60%以上。需财政扶贫资金20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20万元,上级部门解决20万元。

(3)农村通讯:实现有线广播电视、程控电话全覆盖。需上级部门解决20万元,农户自筹5万元。

(二)产业发展

(1)中药材发展:新增金银花种植面积500亩。新增白术种植100亩。需上级部门解决5万元,农户自筹5万元。

(2)养殖业发展:新增500只以上规模土鸡养殖大户5户、20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2户。实现年出栏土鸡6万只,年出栏生猪2100头。需上级部门解决12万元,农户自筹48万元。

(3)劳动力转移培训:组织专业技术培训、劳务培训2次以上,累计参训400人次以上,发放资料800余份,需财政扶贫资金2万元。

3、社会事业:

建立藏书超过500册的农家书屋1个。需上级部门解决2万元。

五、效益分析

上述项目按规划实施后,至20__年,全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将得到较大改善,农民收入将有显著提高。

(一)基础设施

全村所有村民小组通组公路,完成全村18000米入户便道建设;全面消除危旧房改造,砖混结构住房比例60%以上;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达到300亩,户平达0.9亩。

(二)产业发展

到20__年,全村金银花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白术基地400亩;土鸡养殖达到年出栏6万只以上,生猪养殖达到年出栏2200头;所有青壮年劳动力掌握1-2门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合理输送400名农村剩余劳动力。

至20__年底,全村实现人均增收20__元以上,达到6598元,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实现农户万元增收。

(三)社会事业

完善村卫生室,规范农家便民超市;农村建卡贫困户基本销号;医保覆盖率达95%以上,养老保险率达80%以上;村“两委”班子和谐,各项制度、机制健全,村规民约完善。

五、主要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机构。加强对__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由乡长刘玉忠同志任该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分管领导张波为副组长,抓好项目规划、统筹协调及项目实施。

二是广泛发动群众。在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的同时,广泛发动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采取“一事一议”办法发动农民筹资投劳,搞好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建设,加快产业调整步伐,改善居住环境。

三是严格项目管理。严格执行“三专制”即专人、专账、专户,严格执行报帐制管理,做到村务公开,帐、物相符,提高扶贫资金及帮扶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是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加强法制化建设完善村规民约;加强对村、组干部及党员的教育培训,提高思想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保证该村扶贫规划的顺利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村委会脱贫扶贫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全文共 6548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汉家岔镇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部署安排,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特制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强民,富民、奔小康、打造生态文明乡村”为主线,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注重特色产业发展,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建设经济强村,与全镇全县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二、基本原则

(一)突出重点,精准扶贫。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社和贫困户的扶持力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向建档立卡贫困社和贫困户的发展倾斜。坚持基本政策精准到人,帮扶力量精准到户,基础建设(产业)精准到村组。

(二)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镇政府对脱贫工作负总责,把脱贫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鼓励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充分调动广大农民自主创业、发展生产、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服务的能力;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

(三)齐心协力,合力推进。各社、各单位要根据本规划,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资金、项目,在制定政策、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要向8个建档立卡贫困社倾斜,形成工作合力。

(四)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坚持脱贫与建设美好乡村相结合,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充分发挥田头特色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提倡健康科学,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三、总体目标

按照“三年实现脱贫,五年同步小康”的总体目标,到20xx年实现8个重点贫困社脱贫。基本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与全县平均水平相等,确保贫困发生率低于8%,全面摆脱贫困。

(一)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20xx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532元,到20xx年达到3500元,年均增长15%。规划期内,贫困人口由20xx年的1640人下降到20xx年的317人,贫困发生率由77.8%下降到8%以内。通过扶贫开发,力争本村村民整体经济年收益与当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步增长,到20xx年,人均纯收入3500元以上的农户达到90%以上。

(二)基础设施不断加强。20xx年实现农村水泥公路到组率达80%;解决2106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安全率达到99%,配套完善村级供水设施;农户沼气入户率达到60%以上。到20xx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目标。

(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九年义务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初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9%以上。建立健全村级卫生室及配置合格村医,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以上,确保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医疗保障水平全面提高。城乡公共文化、广播影视服务体系基本完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实现人口均衡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四)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到20xx年,村庄绿化率达到76%以上,卫生厕所使用率达到6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农民集中居住区垃圾实行统一收集处理,村社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0%,小流域治理率达到70%以上,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达到75%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0%以上,绿化率达50%以上,生态区得到有效保护。预警、监测、应急、救援系统功能齐全,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

(五)乡风文明程度大幅提高。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农民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村民自治能力进一步提高。到20xx年,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率达到100%,村民自治、民主法制创建面均达到95%以上。

(六)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进。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努力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到20xx年实现“四有”目标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达到100%。加强村级为民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实行村干部集中办公和“背包”服务、网格化服务,到20xx年建成较为完善的基层便民、为民服务体系。

四、主要建设任务

(一)着力加强特色农(林)业建设。

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实施 “一村一品”,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围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建设,着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1.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依托优势,因地制宜,做大做强本村特色产业,到20xx年,发展党参、黄芪和柴胡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0.9万亩。

(1)做大做强传统产业

全膜玉米:进一步做优做强全膜玉米种植。按照环境生态化、园地清洁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大力发展高产、抗旱、优质和生态的全膜玉米产业基地。因地制宜,以朱母生态观光点为主线,大力发展村级生态旅游文化。

马铃薯:着力建设标准化生态马铃薯产业园,加快改造低产马铃薯品种。到20xx年,发展高产优质生态马铃薯3000亩。

生态养殖:到20xx年,年出栏生猪200头,小尾寒羊羊5266只。

(2)大力推广成熟产业

小杂粮:以荞麦、大豆、胡麻等主要传统品种为主,引进、开发、示范和推广,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量和品质。到20xx年,计划发展小杂粮种植900亩。

(3)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枣树和核桃:到20xx年,发展枣树、核桃产业园1745亩,拓展农民增收途径,提高农民收入。

2.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着力培育、规范、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20xx年,培育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发展家庭农场10家,培育各类专业大户50户。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和规范、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名录制和优胜劣汰机制,引导各类项目资金扶持名录内的经营主体。

3.实施精品名牌战略。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各类经济实体开展“三品认证”。到20xx年,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基地实现无害认证全覆盖,有机产品认证达到1个,有机产品认证基地达到200亩。初步建立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加快形成“创建一批、提升一批、储备一批”的农产品品牌发展新格局。培育一批如中药材等产业的新兴品牌。

4.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基层农林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升技术推广能力,强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积极支持基层农技部门牵头创办试验、示范基地。

5.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围绕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培育一批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民素质,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依托职业技术培训机构,根据区域外劳动力市场需求,采用校企联合等方式开展订单式定向培训。鼓励农村受训劳动力参加劳动部门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

(二)着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1.努力改善交通条件。坚持把贫困村道路建设作为重点,加大支持村际道路和通组水泥路建设力度,提高农村公路安全水平和服务能力。修建通组道路里程41.3公里,实现组组通路的目标。

2.努力加强城乡建设。以村址为中心,坚持内疏外拓,强化生态保护,打造乡村景观,完善公共设施,增强集镇功能,加强文明创建,提升人居环境。

3.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和农田水利建设。遵循科学规划、综合治理、用养结合、防止污染的原则,加强农田集水工程改造提升,提高防汛抗旱能力。到20xx年,使现有农田集水工程排涝灌溉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

4.加强农村供电和通信条件建设。到20xx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加速实现无线通信信号全覆盖,消除自然村、交通沿线和旅游景区通信盲区,实现通信全覆盖;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

(三)着力改善民生。

1.大力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巩固发展义务教育、积极普及高中教育、全力支持职业教育,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与效益,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争取国家政策,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注重改善偏远贫困村的教学条件,全面实施“教学点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结合对口帮扶工作,加大对特困生的帮扶力度,进一步提高群众对学校的满意率。

2.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加快建设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文化下乡进社区,支持兴办各类群众文化团体,鼓励文化志愿服务。充分挖掘本地传统特色文化、体育项目,组织群众参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特色文化、体育竞技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

3.加快发展农村医疗卫生。全面落实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管理,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群众获得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更加均等,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扩大农村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和免疫范围,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结核病等传染疾病及地方病的防治。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对村卫生室全覆盖,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完善乡、村两级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体系及信息化手段,加大对村级卫生室及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加大对计划生育扶贫对象扶持力度。

4.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原则,巩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成果,逐步提高农村养老保险金。做到“五保户”应保尽保,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低保,巩固提高农村医保水平,完善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大力推进五保户、特困户危房改造、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工程。

(四)着力建设美好乡村。

1.加强环境保护。加大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加强引用水源地保护区监督和管理,制定保障饮用水安全应急预案;积极推进农饮工程及引用水源保护工程建设,加大对农村水质监测频次,确保农村引用水安全。加强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工程建设,大力推行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处理模式及农村垃圾分类,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建立“户保洁、村收集、乡转运”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和保洁制度。

2.努力实现乡风文明。按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求,以“文明户”评比、文明创建等为载体,大力弘扬“三苦精神”;深入开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文明创建和建立农民书屋,大力宣传好人好事,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尚,农村赌博、迷信活动明显减少,农民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3.加强农村民主与法治。开展多种形式培养村干部,努力提高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和“两委”班子整体素质,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大力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不断提高村民自治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一事一议”制度在民主决策中的作用;开展经常性的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农民学法、懂法、守法,按法律法规办事,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加快美好乡村建设。重点选择王马山、胡圈、邵坪、朱母等中心村庄,采取一次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办法,建成环境优美、产业鲜明、生活舒适、管理民主、邻里和睦的美好村庄。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保障机制。坚持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加强对全村脱贫工作的领导,统揽全局,凝聚力量,有步骤的推进规划实施。具体由村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村脱贫工作的组织领导,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全乡脱贫工作日常事务。各社要成立工作小组,村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实行单位帮扶联系村、干部包户的工作模式,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倾情帮扶。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落实激励政策,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起来,把全村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努力形成脱贫摘帽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

(二)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1.创新贫困人口识别机制。创新贫困人口识别方法,确保底数精准;规范贫困人口识别程序,确保流程精准;强化公示、公开,确保对象精准。

2.创新建立分类机制。紧扣贫困成因、贫困程度梳理分类,因社因人分类施策,确保成因精准、类别精准、施策精准。在尊重群众意愿的情况下,做到“滴灌”精准、措施得力、脱贫有望。

3.创新建立规划机制。立足村情实际,注重与减贫摘帽、同步小康指标相衔接,实事求是制定工作规划,确保目标精准;在推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同时,着力提高村级经济发展,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素质和村风文明程度,真正实现民富村强,确保思路精准;针对贫困村自然条件,尊重群众发展意愿,力求规划内容和举措细化到每个项目、每家每户,做到措施精准。

4.创新建立动力机制。注重通过会议动员、入户引导、参观学习等形式宣传政策、发动群众,增强自我求变、自我发展的信心,确保宣传动员精准;从群众最迫切的需求着手,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等方面优先排列其帮扶需求,确保需求意愿精准;尊重群众意愿,顺应群众期盼,回应群众关切,将知情权、决定权、管理权交给群众,确保主体地位精准。

5.创新建立管理机制。建立贫困村和贫困户管理系统,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管理系统,确保对象管理精准;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对各类扶贫资源到村到户、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对象就业增收情况、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准确反映扶贫成效,确保成效评估精准。

(三)创新农村管理体制机制。

1.推进集体“三资”市场化运营。着力提高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水平。探索农村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的有效实现形式。允许农民以出租或入股相关产业项目经营主体来获取租金或分红,让农民从集体“三资”市场化运营中获取更多收益。在不改变林地集体所有权和林地性质、用途的前提下,允许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规范流转林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农民通过入股分红、专业合作等方式,积极开展规模经营、集约经营,促进林农实现长期增收、森林生态保持良好。鼓励村级依托现有资源通过开发、租赁、入股、经营等多种形式发展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

2.推进农村土地和林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土地和集体林权财产权属,支持农民从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的流转中获得财产性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积极争取土地整理项目,稳步规范推进城乡土地增减挂钩,鼓励支持农民开展土地复垦和整理,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增加农民收益。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继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各项配套制度改革,进一步明确林权主体,理顺经营关系。

(四)健全多元投入机制。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县项目资金支持,广泛吸纳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主动争取在外人员捐资援建。同时,动员受益群众合理出资,形成脱贫奔小康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广泛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通过采取民办公助、以奖代补、项目配套、实物补助等措施,引导农民群众自愿投资投劳,广泛吸纳民间资金。同时整合现有的各方面农村建设资金,实行统一规划、统筹使用、性质不变、渠道不乱,充分发挥资金的聚集效应,实现群众参与最大化、资源利用最大化、综合效益最大化。

(五)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坚持推行政务、财务公开,接收社会监督,杜绝“暗箱”操作。坚持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账、专人管理,专项拨付,增强透明度,并实行年度资金审计和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确保资金运行安全,发挥最大效益。对违规违纪行为,一经查实,依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六)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将脱贫奔小康工作纳入目标综合考核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建立脱贫奔小康工作考核奖惩制度,对先进村和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完成任务差的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给予严肃处理。对8个建档立卡贫困社制定统一的普惠政策资金扶持方案和考核方案。建立干部包村包户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与单位和个人评先评优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贫困户脱贫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全文共 1774 字

+ 加入清单

一、家庭基本情况

(一)人口信息:户主:,62岁,小学文化程度,文盲;父亲,83岁,常年患病。

(二)农业生产:现有土地承包面积8亩,其中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经济林木很少,无农业机械,种植结构单一。

(三)生活条件:现有简易土木结构住房7间,共210平米,破损严重,家庭电已拉通,有电视一台。200元手机一部。

(四)经济收入: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以农作物变卖和养殖,年总收入3000元。

二、贫困原因分析

导致该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家里人岁数大、缺劳力、缺技术、缺资金。

三、发展思路

1、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药材种植物,学一技之长。

2、按国家的优惠政策为全家办理养老保险。

3、通过农业技术培训把他们培训成为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

四、发展计划

(一)发展生产方面:对现有的6亩土地进行土地配方施肥,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二)改善基础条件方面:依托改厕改圈,对本户的厕所和圈舍进行改造。

(三)教育培训方面:定期对该户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并帮助其掌握实用技术。

(四)其他方面:根据该农户的实际情况,争取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加强经济作物的发展,在农闲时外出务工,学习技术,争取靠技术脱贫

五、发展目标

20xx年引导农户转变思想观念,人均收入达到20xx元。 20xx年发展药材种植,人均收入达到2500元.

20xx年通过本地务工学习技术,靠技术谋生,人均收入达到3000元。

20xx年学习养殖技术,发展养殖,人均收入达到3800元。 20xx年申请政府帮扶资金贷款,办养殖业,人均收入达到4500元。

20xx年进一步扩大养殖业,增加数量。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

六、工作措施

20xx年争取按城乡居民养老政策为该户办理城乡养老保险,使该户可以享受国家优惠政策。

20xx年对该户进行中药材、养殖等方面技术,使其掌握实用技术。

20xx年通过种植树苗学习一技之长,增加收入。

20xx年通过市场调查,联系经济作物销路,发展中药材及养猪产业。

20xx年改厕所改圈,申请贷款,办养殖业,增加经济收入。

20xx年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展养殖,同时培育高品种猪苗。

(一)总体思路

20xx年,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精神,继续坚持精准扶贫方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抓住济源市列入太行山片区的大好机遇,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贫投入,扎实开展整村推进、搬迁扶贫、科技扶贫、“雨露计划”培训和产业化扶贫等专项扶贫工作,认真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加大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力度,全面做好我市扶贫开发各项工作。

(二)目标任务

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对4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工程;完成“雨露计划”培训600人,提高贫困农民劳务技能;完成160人独居、散居贫困群众的搬迁扶贫任务,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选择4个村开展到户增收项目,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开展产业扶贫贴息贷款工作,带动贫困户就业脱贫;认真开展老区村建设,改善革命老区村发展条件;扎实搞好定点扶贫,深入持久开展社会帮扶。

(三)主要工作

1.全面开展搬迁扶贫

坚持群众自愿原则,对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扶贫对象实行迁户并村,充分考虑资源及就业条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有序搬迁,把迁户并村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小城镇建设、产业聚集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引导搬迁对象向中小城镇、产业集聚区、新型农村社区集中。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20xx年计划完成搬迁40户160人,同时做好市级搬迁工作。

2.分类实施整村推进

以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增加贫困农户收入为着力点,促进贫困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实现贫困村整体脱贫。20xx年计划实施4个村整村推进任务,按照《河南省财政扶贫整村推进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重点用于村级道路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和小型农村饮水安全配套设备建设。

3.搞好雨露计划培训

加大“雨露计划”培训力度,促进贫困农民就业增收。以促进扶贫对象稳定就业为重心,以提高贫困农民职业技能素质为目标,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培训就业农民向城镇转移。结合贫困村产业实际和需求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xx年计划培训600人。

4.稳步推进到户增收项目

选择贫困人口比较集中和具有产业发展基础的村,在改善生产生活基本条件的同时,以村为单位,实施到户产业发展项目,实现增收目标。20xx年计划开展4个村,实施到户产业发展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贫困户脱贫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帮扶对象:帮联人: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政策,根据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工作的统一安排,我帮联的是什社乡新兴村柏树组刘。为了切实为新兴村村民刘解决实际困难、谋求福利、加快脱贫步伐,让刘一家尽快富起来。我本人于x年3月20日到刘家进行入户调查,现根据刘家中实际情况,特制定此帮扶计划。

一、家庭成员基本情况

什社乡新兴村村民,共有4口人,住房面积150平方米,耕地面积2亩,果园面积3亩,家庭简单适用家用家具及生产用具基本齐全,劳力2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业生产经济收入,x年家庭总收入8000元,人均纯收入1500元。

户主杨广兴,小学文化程度,身体状况良好;妻子李会宁,小学文化程度,身体欠佳,常年多病;儿子杨帆,身体健康,高中在读;女儿杨叶凡,身体健康,初中在读。

二、主要贫困原因

1、家庭主要成员文化素质偏低,接受农业科技和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弱;

2、家庭劳动力少,无固定经济来源,缺少技术,主要靠传统农业种植,打零工维持生计;

3、儿子和女儿上学花费较大,家里负债多。

三、帮扶计划

近期帮扶计划(x年)

1、讲解农村合作医疗医疗费用补偿政策;赠送有关农村农业以及科技致富方面的图书资料。

2、讲解有关双垄沟玉米种植的实用技术,由于今年农资供应较紧张,本人提早联系为其家庭购买磷酸二铵化肥一袋,并帮助其进行春耕生产。

3、帮助指导提高种植、增产技能,确保今年地膜玉米收成良好。

长期发展规划(至20xx年)

1、宣传x年号文件中,关于扶持、鼓励、引导农户投身农业经济发展的各种优惠、帮扶政策。

2、帮助本人到西峰城区打工,增加家庭收入。

3、帮助其做好3亩果树幼园管护,力争五年后发展到5亩果园,并使其获得收益。

4、帮助其子女完成学业,不定期与其交流,提供一次物质帮扶,为其家庭尽一份小小的心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年脱贫工作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全文共 6486 字

+ 加入清单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强民,富民、奔小康、打造生态文明乡村”为主线,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注重特色产业发展,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建设经济强村,与全镇全县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二、基本原则

(一)突出重点,精准扶贫。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社和贫困户的扶持力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向建档立卡贫困社和贫困户的发展倾斜。坚持基本政策精准到人,帮扶力量精准到户,基础建设(产业)精准到村组。

(二)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镇政府对脱贫工作负总责,把脱贫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鼓励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充分调动广大农民自主创业、发展生产、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服务的能力;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

(三)齐心协力,合力推进。各社、各单位要根据本规划,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资金、项目,在制定政策、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要向8个建档立卡贫困社倾斜,形成工作合力。

(四)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坚持脱贫与建设美好乡村相结合,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充分发挥田头特色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提倡健康科学,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三、总体目标

按照“三年实现脱贫,五年同步小康”的总体目标,到20xx年实现8个重点贫困社脱贫。基本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与全县平均水平相等,确保贫困发生率低于8%,全面摆脱贫困。

(一)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20xx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532元,到20xx年达到3500元,年均增长15%。规划期内,贫困人口由20xx年的1640人下降到20xx年的317人,贫困发生率由77.8%下降到8%以内。通过扶贫开发,力争本村村民整体经济年收益与当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步增长,到20xx年,人均纯收入3500元以上的农户达到90%以上。

(二)基础设施不断加强。20xx年实现农村水泥公路到组率达80%;解决2106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安全率达到99%,配套完善村级供水设施;农户沼气入户率达到60%以上。到20xx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目标。

(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九年义务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初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9%以上。建立健全村级卫生室及配置合格村医,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以上,确保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医疗保障水平全面提高。城乡公共文化、广播影视服务体系基本完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实现人口均衡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四)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到20xx年,村庄绿化率达到76%以上,卫生厕所使用率达到6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农民集中居住区垃圾实行统一收集处理,村社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0%,小流域治理率达到70%以上,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达到75%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0%以上,绿化率达50%以上,生态区得到有效保护。预警、监测、应急、救援系统功能齐全,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

(五)乡风文明程度大幅提高。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农民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村民自治能力进一步提高。到20xx年,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率达到100%,村民自治、民主法制创建面均达到95%以上。

(六)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进。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努力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到20xx年实现“四有”目标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达到100%。加强村级为民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实行村干部集中办公和“背包”服务、网格化服务,到20xx年建成较为完善的基层便民、为民服务体系。

四、主要建设任务

(一)着力加强特色农(林)业建设。

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实施 “一村一品”,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围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建设,着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1.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依托优势,因地制宜,做大做强本村特色产业,到20xx年,发展党参、黄芪和柴胡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0.9万亩。

(1)做大做强传统产业

全膜玉米:进一步做优做强全膜玉米种植。按照环境生态化、园地清洁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大力发展高产、抗旱、优质和生态的全膜玉米产业基地。因地制

马铃薯:着力建设标准化生态马铃薯产业园,加快改造低产马铃薯品种。到20xx年,发展高产优质生态马铃薯3000亩。

生态养殖:到20xx年,年出栏生猪200头,小尾寒羊羊5266只。

(2)大力推广成熟产业

小杂粮:以荞麦、大豆、胡麻等主要传统品种为主,引进、开发、示范和推广,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量和品质。到20xx年,计划发展小杂粮种植900亩。

(3)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枣树和核桃:到20xx年,发展枣树、核桃产业园1745亩,拓展农民增收途径,提高农民收入。

2.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着力培育、规范、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20xx年,培育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发展家庭农场10家,培育各类专业大户50户。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和规范、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名录制和优胜劣汰机制,引导各类项目资金扶持名录内的经营主体。

3.实施精品名牌战略。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各类经济实体开展“三品认证”。到20xx年,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基地实现无害认证全覆盖,有机产品认证达到1个,有机产品认证基地达到200亩。初步建立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加快形成“创建一批、提升一批、储备一批”的农产品品牌发展新格局。培育一批如中药材等产业的新兴品牌。

4.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基层农林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升技术推广能力,强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积极支持基层农技部门牵头创办试验、示范基地。

5.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围绕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培育一批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民素质,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依托职业技术培训机构,根据区域外劳动力市场需求,采用校企联合等方式开展订单式定向培训。鼓励农村受训劳动力参加劳动部门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

(二)着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1.努力改善交通条件。坚持把贫困村道路建设作为重点,加大支持村际道路和通组水泥路建设力度,提高农村公路安全水平和服务能力。修建通组道路里程41.3公里,实现组组通路的目标。

2.努力加强城乡建设。以村址为中心,坚持内疏外拓,强化生态保护,打造乡村景观,完善公共设施,增强集镇功能,加强文明创建,提升人居环境。

3.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和农田水利建设。遵循科学规划、综合治理、用养结合、防止污染的原则,加强农田集水工程改造提升,提高防汛抗旱能力。到20xx年,使现有农田集水工程排涝灌溉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

4.加强农村供电和通信条件建设。到20xx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加速实现无线通信信号全覆盖,消除自然村、交通沿线和旅游景区通信盲区,实现通信全覆盖;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

(三)着力改善民生。

1.大力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巩固发展义务教育、积极普及高中教育、全力支持职业教育,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与效益,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争取国家政策,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注重改善偏远贫困村的教学条件,全面实施“教学点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结合对口帮扶工作,加大对特困生的帮扶力度,进一步提高群众对学校的满意率。

2.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加快建设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文化下乡进社区,支持兴办各类群众文化团体,鼓励文化志愿服务。充分挖掘本地传统特色文化、体育项目,组织群众参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特色文化、体育竞技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

3.加快发展农村医疗卫生。全面落实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管理,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群众获得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更加均等,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扩大农村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和免疫范围,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结核病等传染疾病及地方病的防治。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对村卫生室全覆盖,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完善乡、村两级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体系及信息化手段,加大对村级卫生室及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加大对计划生育扶贫对象扶持力度。

4.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原则,巩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成果,逐步提高农村养老保险金。做到“五保户”应保尽保,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低保,巩固提高农村医保水平,完善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大力推进五保户、特困户危房改造、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工程。

(四)着力建设美好乡村。

1.加强环境保护。加大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加强引用水源地保护区监督和管理,制定保障饮用水安全应急预案;积极推进农饮工程及引用水源保护工程建设,加大对农村水质监测频次,确保农村引用水安全。加强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工程建设,大力推行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处理模式及农村垃圾分类,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建立“户保洁、村收集、乡转运”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和保洁制度。

2.努力实现乡风文明。按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求,以“文明户”评比、文明创建等为载体,大力弘扬“三苦精神”;深入开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文明创建和建立农民书屋,大力宣传好人好事,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尚,农村赌博、迷信活动明显减少,农民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3.加强农村民主与法治。开展多种形式培养村干部,努力提高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和“两委”班子整体素质,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大力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不断提高村民自治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一事一议”制度在民主决策中的作用;开展经常性的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农民学法、懂法、守法,按法律法规办事,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加快美好乡村建设。重点选择王马山、胡圈、邵坪、朱母等中心村庄,采取一次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办法,建成环境优美、产业鲜明、生活舒适、管理民主、邻里和睦的美好村庄。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保障机制。坚持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加强对全村脱贫工作的领导,统揽全局,凝聚力量,有步骤的推进规划实施。具体由村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村脱贫工作的组织领导,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全乡脱贫工作日常事务。各社要成立工作小组,村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实行单位帮扶联系村、干部包户的工作模式,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倾情帮扶。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落实激励政策,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起来,把全村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努力形成脱贫摘帽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

(二)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1.创新贫困人口识别机制。创新贫困人口识别方法,确保底数精准;规范贫困人口识别程序,确保流程精准;强化公示、公开,确保对象精准。

2.创新建立分类机制。紧扣贫困成因、贫困程度梳理分类,因社因人分类施策,确保成因精准、类别精准、施策精准。在尊重群众意愿的情况下,做到“滴灌”精准、措施得力、脱贫有望。

3.创新建立规划机制。立足村情实际,注重与减贫摘帽、同步小康指标相衔接,实事求是制定工作规划,确保目标精准;在推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同时,着力提高村级经济发展,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素质和村风文明程度,真正实现民富村强,确保思路精准;针对贫困村自然条件,尊重群众发展意愿,力求规划内容和举措细化到每个项目、每家每户,做到措施精准。

4.创新建立动力机制。注重通过会议动员、入户引导、参观学习等形式宣传政策、发动群众,增强自我求变、自我发展的信心,确保宣传动员精准;从群众最迫切的需求着手,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等方面优先排列其帮扶需求,确保需求意愿精准;尊重群众意愿,顺应群众期盼,回应群众关切,将知情权、决定权、管理权交给群众,确保主体地位精准。

5.创新建立管理机制。建立贫困村和贫困户管理系统,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管理系统,确保对象管理精准;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对各类扶贫资源到村到户、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对象就业增收情况、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准确反映扶贫成效,确保成效评估精准。

(三)创新农村管理体制机制。

1.推进集体“三资”市场化运营。着力提高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水平。探索农村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的有效实现形式。允许农民以出租或入股相关产业项目经营主体来获取租金或分红,让农民从集体“三资”市场化运营中获取更多收益。在不改变林地集体所有权和林地性质、用途的前提下,允许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规范流转林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农民通过入股分红、专业合作等方式,积极开展规模经营、集约经营,促进林农实现长期增收、森林生态保持良好。鼓励村级依托现有资源通过开发、租赁、入股、经营等多种形式发展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

2.推进农村土地和林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土地和集体林权财产权属,支持农民从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的流转中获得财产性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积极争取土地整理项目,稳步规范推进城乡土地增减挂钩,鼓励支持农民开展土地复垦和整理,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增加农民收益。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继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各项配套制度改革,进一步明确林权主体,理顺经营关系。

(四)健全多元投入机制。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县项目资金支持,广泛吸纳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主动争取在外人员捐资援建。同时,动员受益群众合理出资,形成脱贫奔小康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广泛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通过采取民办公助、以奖代补、项目配套、实物补助等措施,引导农民群众自愿投资投劳,广泛吸纳民间资金。同时整合现有的各方面农村建设资金,实行统一规划、统筹使用、性质不变、渠道不乱,充分发挥资金的聚集效应,实现群众参与最大化、资源利用最大化、综合效益最大化。

(五)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坚持推行政务、财务公开,接收社会监督,杜绝“暗箱”操作。坚持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账、专人管理,专项拨付,增强透明度,并实行年度资金审计和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确保资金运行安全,发挥最大效益。对违规违纪行为,一经查实,依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六)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将脱贫奔小康工作纳入目标综合考核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建立脱贫奔小康工作考核奖惩制度,对先进村和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完成任务差的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给予严肃处理。对8个建档立卡贫困社制定统一的普惠政策资金扶持方案和考核方案。建立干部包村包户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与单位和个人评先评优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村脱贫计划书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全文共 5055 字

+ 加入清单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县城及区政府东北部6公里,全村辖18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428户,村民1560人。村围南北长3.5公里,东西长2公里,总耕地面积1859亩,区域总面积7平方公里。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县区内闲时务工为主。辖区属丘陵地带,黄胶土质,气候温差明显。

二、社会公益事业及经济发展现状

(一)基本设施建设状况

全村农村电网入户改造率达100%,移动、联通、电信、无线信号通讯网络覆盖率达90%,电视网络覆盖率达75%,村村通公路一条,县级公路纵横贯穿辖区,“*厂”、“饲料加工厂”、“物流”等企业居伏筹建在内。

(二)社会事业发展状况

1、计划生育及卫生:人口自然增长率同比降低4%,村卫生室一个。

2、社会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为100%,农村低保覆盖人数53人,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9.7%,农村危房改造占农村危房总数68%。

(三)产业状况及经济发展

**村以传统农业为主,主要是种植业、畜禽鱼类养殖业为主,盛产玉米、蔬菜、花生、水稻、小麦、红薯等多种粮食经济作物。全村已发展养殖黄牛、生猪、山羊专业户12户,增收率同比往年上升40%。

三、贫困状况及原因分析

**村受自然环境条件约束,没有较好的经济产业支柱,农民经济收入始终无法提升,有点儿存款的农户都是近年来没有改造过房屋的农户,也就是说农民辛苦劳作一辈子或者两代人攥下的辛苦钱不够一次的房屋改造,目前仍有部分农户住着土木或者石木瓦结构的老式房屋,少部分还住着爷爷辈留下的年久失修的危房。

究其贫困原因一是思想观念落后,缺乏科学种田知识,无支柱产业支撑。二是少部分村民小农思想严重,商品意识弱,缺乏市场经济效益观念,不懂赚钱途径和经商理念。三是部分村民文化素质偏低,缺乏技术又不学技术,没有项目投入不懂改进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而迟迟迈不进设施农业、装备农业和现代化农业的大门,也就自然形成了农户经济薄弱,收入不理想。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村地处偏僻,距城区较远,消息相对闭塞,有些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不能及时运送出售,村民经济收入不乐观,相应对村组公益事业发展项目资金的投入力度相应不够。一是部分村庄的道路仍是黄土路,影响农民出行及作物外调;二是农田灌溉水利设施太差,农田不能有效灌溉;三是村民脱贫缺乏资金投入,扶贫工作没有落到实处。

五、发展思路和发展潜力

按照扶贫工作的三个基本和三项工作的要求,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稳定增加村民收入为主要目标,以产业扶贫为主要手段,整合资金,集中投入,以整村推进为基础,统一规划,推动农业发展,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产业配套、改革创新投入机制,提高产业效益。同时强化村两委凝聚力,力求干部务实,民风淳朴。

一是要加强村民文化素质教育,改变群众生产、生活观念,利用好**村人多地广的优势,重点发展短、平、快产业;

二是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投入再发展,争取一定项目资金,引导农户实施,切实改变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三是要重视科技教育扶持,大力引进科技人才,做好科技人才返乡工作,动员组织社会各界参与扶贫,促进扶贫项目的长远发展,完善推进,实现全村贫困农户彻底脱贫致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六、主要目标任务和措施

(一)基础设施建设

1、新农村建设内容:

(1)对上场、上学两个村民组的通组道路进行硬化,投资概算:50万元。

(2)对三源油厂周边的尹东、尹西、邓庄三个村民小组入户道路修复硬化,路灯安装、绿化。投资概算:120万元。

2、水利设施建设内容

(1)对岳庄等14个村民小组重点堰塘整治40处,投资概算240万元。

(2)对西片岳庄至上场组排水河道及邓庄至上场东片两处小河道治理。投资概算160万元。

(3)对东西片9个村民组新建饮水井50口,投资概算95万元。

3、危房改造建设内容

危房改造5户,投资概算120万元。

4、坡岭地整治建设内容

坡岭地整治建设150亩,投资概算150万元。

(二)社会事业项目建设

教育发展和文化活动中心建设

(1)筹建学前幼儿园一所,技术培训学校一所,投资概算130万元。

(2)新建村部及文化活动中心一处,投资概算140万元。

效益测算:就近儿童入学,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提升群众文化素质,增强群众生产技能。保障村民集会、学习、娱乐有场所。

(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建设内容: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组织2个。

1、产业协调资金200万元帮扶成立黄牛、生猪综合养殖专业合作组织,提升发展互帮互带、脱贫致富的自我帮带能力。

2、产业协调资金90万元,帮扶成立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组织4个,提倡科技种植,促进增产增收。

七、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村成立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委主任、支部副书记任副组长,村两委其他成员为领导小组成员。同时发挥党员、村民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教育和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建设,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力更生的能力。

二、整合资源,加大投入项目建设力度,通过积极向上争取建设项目,建设资金要捆绑使用,从人、财、物上给与大力支持。同事争取政策支持,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经济发展的覆盖范围。

三、项目设施及资金使用实行“四议两公开”管理,做到规划民主、决策民主,确保扶贫一次成功一次,实施一种见效一种。

四、定点扶贫单位要参与帮扶,制定定员帮扶扶贫规划,想尽一切办法为群众解难题、办好事、办实事,尽可能的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后附**村脱贫规划项目一览表。

投资概算:350万元。

效益测算:不断完善我村教育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教学环境,缩小城乡教育环境条件差距,促进区域、社会的协调、和谐与平等。

(2) 、实用技术培训

建设内容:每年进行实用技术培训80人,六年共培训480人。

投资概算:50万元。

效益测算: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创业就业能力,从而促进农民的增收致富。

(3)、示范户培育

建设内容:每年对20户农民进行示范户培育,六年共培训120户。

投资概算:5万元。

效益测算: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

(4)、劳动力转移培训

建设内容:每年进行劳动力转移培训200人,六年共培训1200人,实现转移就业人数1000人。

投资概算:200万元。

效益测算: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劳动者就业,增加经济收入。

2、基层组织建设

(1)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建设内容: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个。

投资概算:10万元。

效益测算:拉动整个农业产业的发展,同时促进农民的增收,按每个合作组织能促进当地农民10户增收,每户每年增加XX元的收入计算,六年内可增加农民总收入1440万元,同时也促进了全村蔬菜产业的发展。

(2)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建设

建设内容:扩建组级组织活动中心1个。

投资概算:20万元。

效益测算:丰富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提升群众的文化素质。

(3)计划生育

建设内容:完善乡、村计生服务设备、设施和队伍建设。

投资概算:20万元。

效益测算:从根本上解决我村计生服务室,有利于为贫困户育龄妇女提供优质的生殖健康保健服务。

(4)村卫生室建设

建设内容:维护村卫生院1个。

投资概算:2万元。

效益测算:改善群众医疗环境,确保人民的身体健康,疾病能及时、有效得到医治。

(5)社会保障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建设内容:每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人数达1680人。

投资概算:15万元。

效益测算:完善医疗制度,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社会和谐发展。

2、农村低保

建设内容:每年农村低保覆盖人数达89人。

投资概算:12万元。

效益测算:确保贫困家庭、贫困人口的温饱、帮扶低保户早日脱贫,进一步完善低保制度,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农村养老保险

建设内容:每年农村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600人。

投资概算:6万元。

效益测算:确保老年人口老有所养,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提升社会福利。

(三) 产业发展

1、种植业

(1)蔬菜种植

建设内容:主要在王沟、田东、田西、马北4个组新增油桃面积350亩。

投资概算:80万元。

(2)干果种植

建设内容:主要在四个村民小组新增面积300亩,主要品种有核桃等。

投资概算:60万元。

效益测算:预计栽植六年后进入丰产期,

每年可增加农民收入48万元。

(3)中药材种植

建设内容:主要在王沟、田东、田西、马北新增面积100亩,主要品种有血参。

投资概算:25万元。

效益测算:预计六年内可增加农民收入50万元。

2、养殖业

建设内容:新增养殖出栏量0.5万只,主要发展以林下生态肉鸡养殖、蛋鸡养殖为主的品种,大力发展生猪生态畜牧业。

投资概算:30万元。

效益测算:预计六年内可增加农民收入50万元。

3、资源型加工业

建设内容:建设资源性加工企业3个,主要分布在我村孙洼、马南、马北、马西。

投资概算:300万元。

效益测算:可促进当地农民进厂就业,按促进100人就业计算,六年内可增加农民总收入达300万元。

4、市场物流业

建设内容:建设市场物流企业1个,分布在我村中坪组。

投资概算:10万元。

效益测算:可解决当地40余农民的就业问题,六年内可增加农民总收入达10万元,同时能为发展蔬菜种植提供良好的物流条件,促进我村农业产业的发展。

5、劳务经济

建设内容:六年在全村范围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农民400人次;开展农业产业化技能培训,培训农民200人次;转移就业人数100人,扶持创业人数50人。

投资概算:10万元。

效益测算:可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预计六年内可转移就业和创业人数达200人,按转移就业和创业人数每人每年增收2.4万元计算,六年内可增加农民总收入达2100万元。

(四) 生态建设及环境整治

1、人居环境改造

建设内容:民居及环境改造176户。

投资概算:25万元。

效益测算: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有益于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2、污染治理

组内垃圾处理 建设内容:主要处理孙洼、马南、马北、马西和一些人群集居的村寨院落的垃圾,六年内处理垃圾50吨。

投资概算:6万元。

效益测算:美化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发生,有益于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3、环境绿化美化

建设内容:主要在油路两旁、村院落、人口密集的住宅小区、农贸市场及企业生产区等,六年内建设5万平方米。

投资概算:30万元。

效益测算:改善空气质量,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4、天然林保护

建设内容:主要涉及王沟、马北农民自由的天然林地,六年内对全村1300亩生长较好的天然林进行保护。

投资概算:5万元。

效益测算:建立管理较完善的管护制度,管好天然林,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改善气候环境,实施有序砍伐,增加农民收入;还可进行适量的林下蛋鸡养殖等特种养殖,发展林下中草药材等。

四、组织实施

(一)资金保障

首先是国家拨下来的项目资金必须阳光使用,政府采购,保障资金的安全和专款专用:其次是企业都是良好信誉企业,效益型企业,自己筹资部分不存在困难:其三是该规划涉及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社会事业发展资金,产业化发展资金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资金,国家政策给予支持。

(二) 技术保障

首先是有省、市、县各级专家的支持,其次是乡内各专业部门的鼎力协助,其三是各村组织相关负责人员具体操作,因此**村脱贫工作有足够的技术保障。

(三) 制度保障

首先是项目资金的使用实行“四议两公开”管理;其次是项目资金阳光使用,政府采购,公示群众,民主监督,跟踪审计:其三是规划民主,决策民主,确保扶贫一片,成功一片,实施一种,见效一种。对各生产环节均建立失职赎职追究制。

(四)机制创新

1、建立风险保障机制

扶贫项目中的种、养殖的发展受市场、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为确保项目实施具有持续性,让更多的贫困户从中受益,项目实施时区政府与受益户签订项目实施协议,项目实施成功见效后实施户按项目投入上交一定比例作为项目风险金。扶贫项目风险金设专人、专户、专帐管理,用于农户生产中不可抗灾的生产救助。并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发展保险机制,进一步降低农业项目实施的风险。

2、工作协同、督促与奖励机制

村、支两委负责作好群众宣传、动员工作,及时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纠纷。各村民小组要落实专人负责项目,在项目实施完成后,对项目实施好、成效显著的村民小组,以及具体项目实施的人员实施专项奖励。

3、定点扶贫单位参与定点帮扶

定点扶贫工作队深入村、组、贫困户及老干部老党员中了解贫困村的贫困现状、经济收入和产业发展情况,特别是特困户情况,制定具体明确的三年到五年扶贫规划,千方百计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全文共 3290 字

+ 加入清单

20xx年是全镇精准扶贫攻坚克难、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快全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确保全镇贫困人口按计划脱贫,努力实现到20xx年我镇与全县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结合我镇扶贫开发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脱贫攻坚现状

20xx年以来,全镇深入实施扶贫攻坚行动,持续开展精准扶贫,瞄准最困难的群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充分发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平台作用,以持续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核心任务,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金融资金支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等五个方面的突破,持续走统筹扶贫、精准扶贫、开放扶贫、造血扶贫、生态扶贫的路子,扶贫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不断提高,全镇扶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20xx-20xx年全镇已实现151户447贫困人口脱贫,“十三五”省级贫困村根竹村已于20xx年退出。目前全镇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5户209贫困人口尚未脱贫。

随着扶贫攻坚行动的深入推进,剩余扶贫对象重点集中在产业发展缓慢、基础设施滞后的贫困村组,成为扶贫攻坚的难点和重点。因病、因残、因学、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缺致富信息等因素成为制约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主要因素;贫困村道路、人饮、水利、电力、通信、住房等基础设施设滞后,村级卫生室、文体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能力不足,致使部分贫困村发展缓慢。

二、脱贫攻坚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x大、十x届x中全会、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战略决策,按照“对象精准、目标精准、内容精准、措施精准、考评精准”的精准扶贫工作要求,以减贫增收为核心,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全面“合作社+贫困户+基地”产业扶贫模式,强化金融支撑力度,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增强内生动力。在对贫困群众扶贫送温暖的同时,更应从思想上、精神上进行帮扶,帮助他们摆脱思想观念上的“贫困”,并采取多种措施充分调动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共建美好家园的愿望。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各村委会对本村扶贫攻坚负总责,制定脱贫攻坚年度计划,组织实施好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的指导协调作用,摸清村需求清单,做好村产业发展规划。

2.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以安居、乐业、有保障为重点,突出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保障好农村贫困群众基本生活需要,不断提高贫困群众生活水平,加快改善生存条件。

3.创新思路,精准扶贫。将识别确定的贫困村、贫困户作为主要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管理,逐户分析致贫原因,精准制定脱贫规划,落实帮扶责任,构建全镇精准扶贫管理体系。

4.落实责任,强化保障。落实村“两委”负总责的扶贫攻坚责任制,建立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干部驻村帮扶机制,落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创新社会参与机制,以新的机制保障各方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和资金投入。

5.注重实效,遏制返贫。坚定不移推广主体生产模式,扶持发展特色富民增收产业。改善贫困村教育、医疗、文化、住房等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三)目标任务

1.减贫增收。

(1)减贫人口:全镇20xx年实现92贫困人口脱贫。

(2)扶贫对象农民人均纯收入:确保扶贫对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xx年达到3535元。

(3)贫困村根竹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以上,其他村每村不低于1万元。

2.实现“两个不愁”。到20xx年末,贫困群众不愁吃、不愁穿。无论丰年灾年,贫困户基本生活都有可靠保障,吃穿条件有明显改善,基本实现家里有余粮,手头有余钱。

3.落实“三个保障”。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保障政策。实现教育资助全覆盖,健康扶贫政策全覆盖,危房改造全覆盖。

三、扶贫攻坚重点工作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1、把路、水、电、房等制约贫困村发展的瓶颈问题作为扶贫攻坚的关键抓手,不断加大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同时完善非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全镇11个村共同发展目标。在3月底前全面完成20xx年脱贫攻坚相关基础设施建设,5月底前全面动工实施20xx年桑田镇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扶贫项目。深入推进根竹村村庄整治工程,全面完成秀美乡村建设任务。突出抓好村“水、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落实“建好台账、认领任务、压实责任、强化督查、完成销号”工作要求,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限度地争取更多省、市、县项目资金用于村级公路建设,统筹扶贫和涉农资金向村级道路建设项目倾斜。动员群众投工投劳、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优先安排产业发展急需和人口较多贫困村的道路硬化。重点实施建制村通畅工程和村级公路升级改造工程,打通农村公路连网路。举全镇之力打好打赢基础设施建设助推精准扶贫攻坚战。

2、大力实施危房改造工程。再次组织人员逐户摸排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对贫困户存在危房问题的全部纳入危房改造工程,并在20xx年中旬完成所有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

(二)加大产业扶贫建设力度。

继续坚持“输血”和“造血”并重,把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头戏,大力发展蔬菜生产、瓜果种植、畜牧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努力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目标。

一是持续现有扶贫基地效益。扩大根竹村湖鸭养殖扶贫基地和西源村甲鱼养殖扶贫基地规模,力争20xx年贫困户分红再上台阶;

二是深度挖掘各村产业优势,加大项目扶持力度,按照“合作社+贫困户+基地”模式,规划新建桑田村肉羊养殖扶贫基地、肖坊村香猪生态养殖扶贫基地、新圩上村肉牛养殖扶贫基地、曾家丰村生猪养殖扶贫基地、古城村葡萄种植扶贫基地和大棚蔬菜种植扶贫基地,让更多的贫困户参与进来,保障贫困户稳定脱贫。

三是发挥三产平台脱贫作用,依托我镇快速发展的乡村旅游景点、农村电商网络等平台,加大农特产品等旅游产品的推销力度,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确保“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三)加强“精神脱贫”工作力度。大力宣传正面典型,用扶贫成效和脱贫典型教育贫困户树立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思想;强化正向激励机制,在年度帮扶资金安排上正向引导,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方式,激发贫困户脱贫信心和内生动力,促进自立自强和自主脱贫。实行反向约束措施,对“因懒致贫、因赌致贫、因婚致贫、因子女不赡养老人致贫”等精神贫困问题,强化村民自我教育、管理、监督等自治方式,在帮扶施策上建立反向约束机制,加强教育惩戒,促其精神脱贫,克服“等靠要”。

(四)加大国家扶贫政策宣传力度。我镇组织帮扶干部和驻村扶贫干部每月都要入户宣传国家扶贫政策,并在每户张贴国家扶贫政策宣传纸,在各个自然庄显著位置印刷国家扶贫政策宣传标语。通过政策宣传单张贴到户、发放到人等方式,大力宣传普及脱贫攻坚政策,深入拓展脱贫攻坚政策的知晓度和覆盖面,全面增强党和政府脱贫攻坚政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五)加大贫困户的小额信贷政策宣传工作。加强对贫困户的小额信贷政策宣传工作,引导贫困户充分利用小额贷款进行产业发展。

(六)加强社会扶贫网扶贫工作效用。利用好社会扶贫网这一面向贫困户和爱心人士的网络载体,充分发挥其连接沟通作用,将社会扶贫网的意义向贫困户做好宣传,各村扶贫工作人员上门指导他们如何运用这一软件来发布自身需求,并鼓励广大爱心人士积极响应贫困户需求,积极主动进行帮助对接,帮扶缺乏劳动力的贫困户解决一部分生活、生产上的难题。

四、脱贫攻坚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党政一把手负责制。镇党政主要领导为扶贫规划实施第一责任人,各村委会是规划的责任主体。要把扶贫规划作为“一把手”工程,抓住重点,抓出成效。

(二)加大资金有效投入。紧紧围绕扶贫攻坚行动目标任务,紧盯贫困村及贫困户,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把有限的资金及时有效统筹整合集中使用。

(三)完善扶贫攻坚机制。健全干部驻村工作机制,确保所有行政村都有稳定的驻村帮扶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建立精准扶贫机制,突出精准识别和分类指导,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加大技能培训力度,落实产业项目帮扶措施,做到“一户一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年脱贫工作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全文共 6489 字

+ 加入清单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强民,富民、奔小康、打造生态文明乡村”为主线,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注重特色产业发展,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建设经济强村,与全镇全县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小康

社会。

二、基本原则

(一)突出重点,精准扶贫。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社和贫困户的扶持力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向建档立卡贫困社和贫困户的发展倾斜。坚持基本政策精准到人,帮扶力量精准到户,基础建设(产业)精准到村组。

(二)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镇政府对脱贫工作负总责,把脱贫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鼓励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充分调动广大农民自主创业、发展生产、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农

民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服务的能力;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

(三)齐心协力,合力推进。各社、各单位要根据本规划,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资金、项目,在制定政策、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要向8个建档立卡贫困社倾斜,形成工作合力。

(四)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坚持脱贫与建设美好乡村相结合,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充分发挥田头特色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提倡健康科学,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三、总体目标

按照“三年实现脱贫,五年同步小康”的总体目标,到20__年实现8个重点贫困社脱贫。基本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与全县平均水平相等,确保贫困发生率低于8%,全面摆脱贫困。

(一)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20__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532元,到20__年达到3500元,年均增长15%。规划期内,贫困人口由20__年的1640人下降到20__年的317人,贫困发生率由77.8%下降到8%以内。通过扶贫开发,力争本村村民整体经济年收益与当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同

步增长,到20__年,人均纯收入3500元以上的农户达到90%以上。

(二)基础设施不断加强。20__年实现农村水泥公路到组率达80%;解决2106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安全率达到99%,配套完善村级供水设施;农户沼气入户率达到60%以上。到20__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目标。

(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九年义务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初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9%以上。建立健全村级卫生室及配置合格村医,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以上,确保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医疗保障水平全面提高。城乡公共文化、广播影视服务体系基本完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实现人口均衡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四)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到20__年,村庄绿化率达到76%以上,卫生厕所使用率达到6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农民集中居住区垃圾实行统一收集处理,村社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0%,小流域治理率达到70%以上,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达到75%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0%以上,绿化率达50%以上,生态区得到有效保护。预警、监测、应急、救援系统功能齐全,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

(五)乡风文明程度大幅提高。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农民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村民自治能力进一步提高。到20__年,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率达到100%,村民自治、民主法制创建面均达到95%以上。

(六)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进。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努力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到20__年实现“四有”目标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达到100%。加强村级为民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实行村干部集中办公和“背包”服务、网格化服务,到20__年建成较为完善的基层便民、为民服务体系。

四、主要建设任务

(一)着力加强特色农(林)业建设。

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实施 “一村一品”,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围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建设,着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1.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依托优势,因地制宜,做大做强本村特色产业,到20__年,发展党参、黄芪和柴胡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0.9万亩。

(1)做大做强传统产业

全膜玉米:进一步做优做强全膜玉米种植。按照环境生态化、园地清洁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大力发展高产、抗旱、优质和生态的全膜玉米产业基地。因地制

宜,以朱母生态观光点为主线,大力发展村级生态旅游文化。

马铃薯:着力建设标准化生态马铃薯产业园,加快改造低产马铃薯品种。到20__年,发展高产优质生态马铃薯3000亩。

生态养殖:到20__年,年出栏生猪200头,小尾寒羊羊5266只。

(2)大力推广成熟产业

小杂粮:以荞麦、大豆、胡麻等主要传统品种为主,引进、开发、示范和推广,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量和品质。到20__年,计划发展小杂粮种植900亩。

(3)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枣树和核桃:到20__年,发展枣树、核桃产业园1745亩,拓展农民增收途径,提高农民收入。

2.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着力培育、规范、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20__年,

培育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发展家庭农场10家,培育各类专业大户50户。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和规范、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名录制和优胜劣汰机制,引导各类项目资金扶持名录内的经营主体。

3.实施精品名牌战略。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各类经济实体开展“三品认证”。到20__年,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基地实现无害认证全覆盖,有机产品认证达到1个,有机产品认证基地达到200亩。初步建立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加快形成“创建一批、提升一批、储备一批”的农产品品牌发展新格局。培育一批如中药材等产业的新兴品牌。

4.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基层农林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升技术推广能力,强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积极支持基层农技部门牵头创办试验、示范基地。

5.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围绕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培育一批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民素质,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依托职业技术培训机构,根据区域外劳动力市场需求,采用校企联合等方式开展订单式定向培训。鼓励农村受训劳动力参加劳动部门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

(二)着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1.努力改善交通条件。坚持把贫困村道路建设作为重点,加大支持村际道路和通组水泥路建设力度,提高农村公路安全水平和服务能力。修建通组道路里程41.3公里,实现组组通路的目标。

2.努力加强城乡建设。以村址为中心,坚持内疏外拓,强化生态保护,打造乡村景观,完善公共设施,增强集镇功能,加强文明创建,提升人居环境。

3.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和农田水利建设。遵循科学规划、综合治理、用养结合、防止污染的原则,加强农田集水工程改造提升,提高防汛抗旱能力。到20__年,使现有农田集水工程排涝灌溉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

4.加强农村供电和通信条件建设。到20__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加速实现无线通信信号全覆盖,消除自然村、交通沿线和旅游景区通信盲区,实现通信全覆盖;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

(三)着力改善民生。

1.大力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巩固发展义务教育、积极普及高中教育、全力支持职业教育,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与效益,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争取国家政策,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注重改

善偏远贫困村的教学条件,全面实施“教学点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结合对口帮扶工作,加大对特困生的帮扶力度,进一步提高群众对学校的满意率。

2.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加快建设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文化下乡进社区,支持兴办各类群众文化团体,鼓励文化志愿服务。充分挖掘本地传统特色文化、体育项目,组织群众参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特色文化、体育竞技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

3.加快发展农村医疗卫生。全面落实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管理,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群众获得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更加均等,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扩大农村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和免疫范围,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结核病等传染疾病及地方病的防治。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对村卫生室全覆盖,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完善乡、村两级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体系及信息化手段,加大对村级卫生室及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加大对计划生育扶贫对象扶持力度。

4.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原则,巩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成果,逐步提高农村养老保险金。做到“五保户”应保尽保,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低保,巩固提高农村医保水

平,完善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大力推进五保户、特困户危房改造、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工程。

(四)着力建设美好乡村。

1.加强环境保护。加大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加强引用水源地保护区监督和管理,制定保障饮用水安全应急预案;积极推进农饮工程及引用水源保护工程建设,加大对农村水质监测频次,确保农村引用水安全。加强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工程建设,大力推行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处理模式及农村垃圾分类,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建立“户保洁、村收集、乡转运”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和保洁制度。

2.努力实现乡风文明。按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求,以“文明户”评比、文明创建等为载体,大力弘扬“三苦精神”;深入开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文明创建和建立农民书屋,大力宣传好人好事,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尚,农村赌博、迷信活动明显减少,农民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3.加强农村民主与法治。开展多种形式培养村干部,努力提高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和“两委”班子整体素质,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大力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不断提高村民自治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一事一议”制度在民主决策中的

作用;开展经常性的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农民学法、懂法、守法,按法律法规办事,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加快美好乡村建设。重点选择王马山、胡圈、邵坪、朱母等中心村庄,采取一次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办法,建成环境优美、产业鲜明、生活舒适、管理民主、邻里和睦的美好村庄。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保障机制。坚持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加强对全村脱贫工作的领导,统揽全局,凝聚力量,有步骤的推进规划实施。具体由村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村脱贫工作的组织领导,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全乡脱贫工作日常事务。各社要成立工作小组,村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实行单位帮扶联系村、干部包户的工作模式,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倾情帮扶。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落实激励政策,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起来,把全村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努力形成脱贫摘帽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

(二)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1.创新贫困人口识别机制。创新贫困人口识别方法,确保底数精准;规范贫困人口识别程序,确保流程精准;强化公示、公开,确保对象精准。

2.创新建立分类机制。紧扣贫困成因、贫困程度梳理分类,因社因人分类施策,确保成因精准、类别精准、施策精准。在尊重群众意愿的情况下,做到“滴灌”精准、措施得力、脱贫有望。

3.创新建立规划机制。立足村情实际,注重与减贫摘帽、同步小康指标相衔接,实事求是制定工作规划,确保目标精准;在推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同时,着力提高村级经济发展,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素质和村风文明程度,真正实现民富村强,确保思路精准;针对贫困村自然条件,尊重群众发展意愿,力求规划内容和举措细化到每个项目、每家每户,做到措施精准。

4.创新建立动力机制。注重通过会议动员、入户引导、参观学习等形式宣传政策、发动群众,增强自我求变、自我发展的信心,确保宣传动员精准;从群众最迫切的需求着手,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等方面优先排列其帮扶需求,确保需求意愿精准;尊重群众意愿,顺应群众期盼,回应群众关切,将知情权、决定权、管理权交给群众,确保主体地位精准。

5.创新建立管理机制。建立贫困村和贫困户管理系统,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管理系统,确保对象管理精准;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对各类扶贫资源到村到户、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对象就业增收情况、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

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准确反映扶贫成效,确保成效评估精准。

(三)创新农村管理体制机制。

1.推进集体“三资”市场化运营。着力提高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水平。探索农村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的有效实现形式。允许农民以出租或入股相关产业项目经营主体来获取租金或分红,让农民从集体“三资”市场化运营中获取更多收益。在不改变林地集体所有权和林地性质、用途的前提下,允许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规范流转林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农民通过入股分红、专业合作等方式,积极开展规模经营、集约经营,促进林农实现长期增收、森林生态保持良好。鼓励村级依托现有资源通过开发、租赁、入股、经营等多种形式发展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

2.推进农村土地和林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土地和集体林权财产权属,支持农民从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的流转中获得财产性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积极争取土地整理项目,稳步规范推进城乡土地增减挂钩,鼓励支持农民开展土地复垦和整理,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增加农民收益。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妥善安置失地农民。

继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各项配套制度改革,进一步明确林权主体,理顺经营关系。

(四)健全多元投入机制。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县项目资金支持,广泛吸纳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主动争取在外人员捐资援建。同时,动员受益群众合理出资,形成脱贫奔小康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广泛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通过采取民办公助、以奖代补、项目配套、实物补助等措施,引导农民群众自愿投资投劳,广泛吸纳民间资金。同时整合现有的各方面农村建设资金,实行统一规划、统筹使用、性质不变、渠道不乱,充分发挥资金的聚集效应,实现群众参与最大化、资源利用最大化、综合效益最大化。

(五)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坚持推行政务、财务公开,接收社会监督,杜绝“暗箱”操作。坚持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账、专人管理,专项拨付,增强透明度,并实行年度资金审计和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确保资金运行安全,发挥最大效益。对违规违纪行为,一经查实,依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六)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将脱贫奔小康工作纳入目标综合考核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建立脱贫奔小康工作考核奖惩制度,对先进村和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完成任务差的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给予严肃处理。对8个

建档立卡贫困社制定统一的普惠政策资金扶持方案和考核方案。建立干部包村包户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与单位和个人评先评优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村级贫困户年度脱贫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全文共 1514 字

+ 加入清单

为全面落实《安福县20--年县直单位驻村帮扶工作方案》(安办字[20--]27号)文件精神,为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安福贡献力量,经研究,并结合水利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各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以及市委三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央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案和省绿富美新农村建设要求,遵循美丽乡村建设八不八多理念,强化工作措施,提升建设水平,把帮扶点打造成具有独特风格的五美美丽乡村,为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安福,决胜同步全面小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成立工作组

成立安福县水利局驻村帮扶工作组,组长由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党政办相关工作人员组成,具体负责全局的驻村帮扶工作任务。

三、工作步骤

20--年驻村帮扶工作从20--年3月开始至12月结束。整个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1.动员部署阶段(20--年3月):成立驻村帮扶工作组,工作组进驻到挂点村――洋溪镇枧田村开展调研了解情况,并作好宣传发动工作,为帮扶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2.组织实施阶段(20--年4月至12月中旬):结合挂点村情况和我局实际制定帮扶工作计划,明确帮扶工作目标和任务,积极履行职责,组织指导参与驻村建设。

3.总结提高阶段(20--年12月下旬):年底对帮扶工作进行总结检查,并全面巩固提高帮扶成果。

四、主要工作任务

1.科学制定帮扶计划和脱贫规划。深入帮扶村调查研究,摸清底数,掌握情况,分析原因,对症下药,与定点扶贫村共同制定帮扶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贫困户贫困人口脱贫计划,并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和脱贫任务如期完成。

2.落实科级以上领导1+4、副科级领导1+2、一般干部1+1结对帮扶贫困户制度。根据所帮扶贫困村的脱贫计划,组织本单位科级干部和党员干部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做到结对帮扶贫困户全覆盖。主要领导每季度、分管领导每月到帮扶村调研指导1次以上,解决扶盆攻坚工作实际问题。工作组驻村帮扶工作每月不少于20天。帮扶干部每月至少一次到贫困户开展帮扶工作。

3.开展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帮扶,帮助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申请和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结合该村实际,主要对该村开展如下帮扶:水渠维修建设,建设长度约20--米,建设资金约20万元;结对帮扶干部无偿为每户贫困户提供500元以上的帮扶资金;投入资金约9万元,用于贫困村村委会地面硬化、美化和绿化等。

4.积极协助贫困村做好帮扶前后全村状况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搞好贫困户人口精准识别、未脱贫贫困户贫困人口公示和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做到户有卡,村有册,帮扶干部填写好《精准扶贫工作手册》。

5.选派优秀的有农村工作经验的班子成员和优秀干部组建扶贫工作组,着力推动扶贫工作。

五、几点要求

1.切实加强帮扶工作的领导。一把手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局班子年内到帮扶村集体办公1-2次,每季度听取一次帮扶工作汇报、研究一次帮扶工作。主要领导每季、分管领导每月要帮扶点检查指导一次。把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与培养锻炼干部相结合,加强帮扶工作的组织领导。

2.认真履行帮扶工作职责。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大对帮扶工作的投入,充分发挥我局水利建设的特性,力争项目资金30万元以上,为帮扶村办2-3件好事、实事,确保群众满意,同时利用技术优势,对帮扶村进行技术帮扶,争取把帮扶村建设成示范村。

3.加强帮扶工作组自身建设。建立健全帮扶工作组学习、工作、廉政建设、考勤等各项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做到点上不断人,工作不断线。同时主动与乡镇分管领导沟通联系,积极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工作组的职能作用。并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增加村里和群众的负担,树立良好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