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社区三化建设工作汇报(精选20篇)

浏览

6480

范文

77

和谐社区建设自查报告范文_自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3348 字

+ 加入清单

和谐社区建设自查报告范文

我社区按照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的指导标准,以“和谐社区”建设为突破口,围绕大局,全面推进社区各项工作,使我社区各项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社区概况

概况:卫星路社区成立于2019年8月,位于卫星路北二巷22号,辖区东起太原路、西至乌昌路、南起卫星路、北至北海路,总面积0.49平方公里,以卫星广场为轴心,辖区分布着11条主次干道,17个住宅小区、14家企事业单位和105个商业网点,属混合型社区,社区现有工作人员31人。

居民基本情况:辖区共有居民楼53 栋,其中高层住宅2栋。社区居住有汉、维、回等9个民族,社区总户数3112户,7229人,其中常住居民2552户6099人,流动人口560户1130人;社区居民中党员总数117人。

阵地建设:社区办公用房建筑面积408平方米,两层砖混建筑,为2019年老年星光计划修建,有产权,涵盖了社区六站一室所有业务办理大厅及居民文化活动场所、会议室、市民文明学校、图书室等。

二、 社区党建建设

(一) 和谐班子建设

建设“和谐社区”首先,要有一支过硬、廉洁、高效、和谐的领导班子,按照街道办的要求制定方案,成立相关机构,健全领导机构。

创建“和谐班子”,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在创建中促进领导班子整体素质,抓紧学习这一关键环节,重点抓每周的学习并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学习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建立“努力学习型”的领导班子。初步形成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带动了社区党员、干部的业务知识和理论水平的学习。

2、 把工作能力建设作为落脚点。在创建中把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结合起来,总结经验,勤沟通多交流,制定“社区联系卡”、“民情日记”,来畅通居民利益诉求表达渠道。

3、我们制定了“三步走”的实施方案。第一步从社区环境入手,从老百姓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从困难群体需要提供帮助的问题入手,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长效管理,消化社会矛盾,创建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生活便利的生活环境,促进人居环境和谐,让有困难的人得到帮助,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满意度和认同感。;第二步通过和谐楼院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党组织的统筹协调机制和居民民主自治机制,建立弃管楼院的居民自管组织,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制定楼院《居民公约》、《居民代表议事规则》、《楼院管理制度》等自我管理规则和制度,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法制观念和参与意识。社区每半年进行评比,对团结邻里、热心助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的个人、家庭,分别授予“居民之星”、“睦邻之家”称号;第三步围绕社区的实际情况,创新地研究和制定“我爱家园”的活动开展与评比。各楼院要充分发挥党员、楼长的示范作用,带动楼内居民,加强治安看护和各种灾害预防,搞好楼院内的卫生清扫与保持,花草树木的绿化与美化,共建安全整洁温馨的家园。

4、社区党的领导班子健全,相继在社区建立“党建工作联席会”、“党员议事会”、“在职党员联络站”、“党员服务站”等“三会两站”。以党员为主体建立“四自”管理模式(自我组织、自我学习、自我形成、自我完善)。建立健全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干部能够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并在和谐社区的建设中为居民群众作好表率,不断扩大和延伸社区党建触角,带动和谐社区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 思想建设

我社区加强思想建设,为“和谐社区建设”提供有力思想武器。彻底贯彻党的先进理论。通过社区简报、学习、做笔记等形式对上级各部门的会议精神及文件进行宣传和学习。便于广大居民紧跟党的步伐,关心社区建设。

(三) 制度建设

1、 社区工作制度、社区居委会制度健全、自治功能完善、内部管理规范化、服务程序化。“民情日记”记录详实。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具体,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2、 民主自治制度:实行政务、事物、财务、据务公开,确保居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居民委员会组织健全,建立并细化了《居民公约》、《楼院管理制度》、《居民代表议事规则》等规章制度,明确了各部门的责任分工,力求通过开展“法律和文化进楼院”、“专项活动月”、“结对子”、“爱心门铃”、“楼院志愿者”活动等内容,逐步建立和形成“楼院自我管理”的长效机制。坚持居务公开并设立公告栏,与辖区单位建立了共建机制,加强社区党组织以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功能为重点,不断扩大居民参与面为突破口,努力建设一支素质过硬、合理群众拥护的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班子,为 “和谐社区建设”打下基础。

三、 和谐人际关系和居住环境建设

(一) 志愿者队伍建设

本着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原则的志愿服务,我社区共有五支志愿者队伍,共有275人,起到了共建和谐固边的作用。社区建立一支志愿者队伍帮扶孤、老、残、弱。开展公益活动,在重大节日加强与驻区部队和敬老院的联系,再现和谐。

(二) 城市卫生和环境建设

实行“门前三包”责任书,及时与环卫局沟通整治卫生死角、清理冬季积雪、组织“我爱家园”活动。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对违法建设和私搭乱建现象加强监管,各社区设有清扫保洁队伍,实现门前“三包”签约率达98%以上,

(三)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以社区为平台,提高社区居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利用节假日宣传法律知识、维权意识及保健知识。组织文艺汇演,艺术作品展丰富居民生活,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四)别具特色的社区活动

1、每逢佳节与驻军部队联谊,加深军民鱼水情。

2、与社区孤寡老人、贫困老人联系。组织志愿者为他们义务劳动、义诊,包饺子,定期到扫卫生,定期看望,送去节目送去温暖。使老年人老有所乐。

3、为残疾人提供展现和接触社会的机会,鼓励他们参加一些能及的活动,让他们树立起自信和勇气。

4、为青少年儿童开展“亲亲宝贝乐园”、“同一片蓝天”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我学习、交流和展示的空间,真正将社区变成未成年人的道德实践场所和主阵地。社区建有图书室,利用“图书银行”不断地增加、更新藏书。

四、 治安环境

(一)治安环境

“安定祥和,平安社区建设”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基本保障。社区治安良好,帮教工作到位,无重新犯罪案件发生。社区建有警务室,治保组织健全,对刑释和解教人员的帮教率达90%,不断加大打击“邪教”邪教组织力度,建立健全了公共安全应急预案,加强信访和民调工作,确保了进京和越级上访事件,保证了辖区的和谐安定。

(二)社区安全生产

做好防火期的宣传工作,制定楼栋长“责任制”,由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确保辖区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三)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引领居民健康文化生活。

社区活动丰富多彩,建立特色鲜明的文化小区、文化大院。丰富居民的生活,身心愉悦,健康身心。

五、 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完善与居民利益相关,关注民生。

1、 低保、救助、帮扶合理有效落实。为社区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优抚对象、流动人口提供专项服务,为少数民族、归侨侨属提供服务。充分发挥社区一厅式办公作用,开通便民服务热线,满足社区居民需要。扎实做好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为下岗职工、无业人员提供就业信息和岗位;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做到了应保尽保,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80%以上。制定有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广大居民对社区提供的服务总体来说是感到满意的。对保障户和低收入家庭实施就业援助,实施“关注扶助城市低收入家庭”,通过成立“公益爱心互助站”、“爱心巴扎”、建立登记造册和走访慰问制度、实行分类救助等措施,不断完善“政府求助、社会帮助、家庭互助”的三助合一求助工作体系。

2、 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等服务,为已婚育龄妇女免费办理婚育状况服务证,为65岁以上老年人办理老年优待证。

六、问题及建议

1、关于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区政府的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建立完善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建议区委、区政府能够尽快出台具体实施意见和细则,在各项工作进入社区之前能够统一规范审核和管理,为社区建设创造一个更加科学、规范、高效的工作环境。

2、活动场所问题。社区阵地是2019年最早一批星光计划建设,因为地理位置和面积所限,未能建立综合的大型活动室,建议在居民区附近选择合适的位置,新建综合活动室,以便更好地为居民开展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2024年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3453 字

+ 加入清单

为积极推进我县的社区建设工作, 2月18日-21日,由民政局领导班子带队分组前往9个镇(办),采取与镇主要领导座谈,召开分管领导、民政办主任、管区书记、村主任座谈会,对社区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高青县作为沿黄农业县,总面积831平方公里,人口36万,其中农村人口30余万人。在全县767个村(居)中,人口在100人以下的18个村,101—200人的113个村,201—300人的172个村,301—400人的138个村,401人以上的326个村。由于社区建设工作起步较晚,受经济条件制约,社区建设工作滞后,截至目前,全县共规划社区66处,其中城市社区3处、农村社区63处(含一村一社区8处,多村一社区19处)。社区工作人员62人,其中,城市社区20人,农村社区42人;资金来源除省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30万元,市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132万元外,大部分社区建设资金和人员经费有县财政拨付(或自筹)。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推进机制。一是整合社会资源,重点进行推进。成立了县农村土地综合利用建设指挥部,抽调精干人员集中办公,对农村建设用地进行了科学合理规划,并集中治理空壳村、非法占地、乱建乱盖等。二是实行县级领导及部门包保责任制,责任到人,现场办公,解决一线遇到的各类重点、难点问题。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县政府出台了相关土地优惠政策,并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社区建设。对节约的土地增减挂钩指标,整村迁建的农户,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政策和资金保障。

(二)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合理布局。2019年初,结合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农村社区进行了重新布局,科学确定了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将全县767个村规划为63个新型农村社区,优化了城乡建设布局。

(三)突出建设重点,扎实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坚持“成熟一个,改造一个,建成一个”的原则,对城中村,城边村、镇级中心村,拆迁村、空壳村等首先进行了社区规划和建设。一是结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抓好城中村、城边村社区规划建设,如:已建成的有苗家村小区、宁家村小区、民主街社区、和平街社区、官庄社区、龙希苑小区、众城花园小区等,正在开工建设有:建设街社区、李兴耀社区、建设街社区、李官社区等。二是抓好镇级中心村社区建设。充分发挥镇驻地交通便利、设施齐全、人口集中的优势,以驻地村改造为重点,吸引周边村庄向驻地社区集聚,增强驻地小城镇的承载功能。如青城镇的西北街社区、游园社区、成安社区、常家镇的三合社区等,均已初具规模。三是抓好部分搬迁村、空壳村的社区建设。合村并居、整合资源,推进集中居住型农村社区建设。如:正在开工建设的芦湖街道湖南社区、湖北社区、湖东社区、湖西社区、刘春社区、天鹅湖社区等。

(四)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功能。一是注重抓好社区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垃圾集中收集和污水处理,目前,在已建成的农村社区全部实现了污水管网分流,垃圾集中处理。二是搞好社区道路、水电管网、通讯设施及景观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了亮化、绿化、美化、净化标准,彻底改变了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生活环境。三是完善了社区管理服务功能。所有新型农村社区都建立健全了社区党组织和工作委员会,设立了群众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群团组织、物业管理等机构组织,加强了对社区全面工作的管理。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宣传力度不够,认识有待提高。一是有的镇(街道)对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深入。二是部分干部和群众认识有偏差,了解掌握相关政策不够,三是有的有畏难情绪,工作被动应付,不够主动,等、要、靠”思想严重。四是部分群众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概念认识模糊,认为“搞不搞新农村与我无关、建不建新社区与我无利”的小农意识严重,把新农村建设当成了政府责任,缺乏参与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二)工作进展不平衡。各镇、街道农村社区建设进展不平衡,多数社区是从城中村、城边村、镇中村等率先启动的,而边远村庄和经济条件薄弱村庄的社区建设尚未破题。

(三)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各镇、街道都比较重视农村社区住房实体建设,认为盖起大楼、村民入住就完成了社区建设的片面思想严重,对于供暖、供气、供电、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文化、邮政、银行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统筹考虑不够或不予考虑,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农民群众日后的生产生活。

(四)社区建设资金不足。目前资金仍是社区建设的制约瓶颈,资金筹措渠道比较单一,社区建设向纵深推进存在很大难度。

三、工作建议

(一)完善组织和制度保障体系。一是建立健全社区工作组织、制度等保障体系。把社区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纳入县委、县政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县、镇(办事处)要成立社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门办公室,统一领导,组织本地区的社区工作,制定并落实本地区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各镇、办事处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要求,统筹做好辖区内社区规划、建设、管理的各项工作。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扎实做好社区建设管理的有关工作。

(二)加强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服务机构,拓宽服务内容。根据淄博市《社区建设三年规划(2019—2019)》的文件精神,加强社区功能建设。一是加强和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到2019年底,镇、街道办全部建立起使用面积1000平方米(其中“一站式”服务大厅不少于3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建立集办公、党员服务、文体活动、图书阅览、社会保障服务、养老服务、慈善超市、居民学校、青少年活动等场所于一体、使用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的服务中心。对社区办公服务用房达不到规定要求的,采取政府投入、城市建设维护费列支、福彩公益金赞助、社会赞助、驻社区单位援助等方式予以解决,也可通过置换、政府调剂、扩建等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整合现有社区资源,使之达到要求,产权归政府所有。二是建立健全服务机构。凡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管理与服务项目及需社区协助完成的工作任务,由社区内的职能部门和任务单位在社区设立服务机构,配备社区协理员,落实相关经费,组织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由任务单位落实人员和相关经费,社区协助完成。三是拓展服务内容。围绕居民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救助和优抚服务、养老和助残服务、应急救助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等5大方面实际需求,强化社区公共服务,促进政府服务职能向社区延伸,打造社区服务平台,拓展社区服务领域,打造“15分钟社区服务圈”。

(三)加大投入保障机制力度。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社区办公经费、社区工作者补贴列入财政预算,并逐步提高。采取政府支持、彩票公益金帮扶、办事处(镇)投入、社区自筹、社会赞助相结合的办法。二是加大对福利性、公益性社区服务的投入力度,将社区办公服务用房纳入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规划,解决社区服务基础薄弱,资金、场地短缺等突出问题。

(四)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一是依据淄博市社区建设三年规划的有关规定,拓宽社区工作者来源渠道,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根据工作量大小,因事设岗,以岗定人,建立社区工作者队伍。二是探索建立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将社区工作者的工作成绩,特别是居民的满意程度,作为社区工作者考核的重要依据。三是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在现有补贴标准基础上,参照全县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水平,逐步提高社区工作者补贴标准,并按规定为其交纳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5项社会保险,提高社区工作的吸引力。五是建立社区协管员队伍(目前,农村均设立了代办员,建立起了代办员队伍,代办员为义工)。按照每200户配备1人的标准,配备社区协管员,协助社区居民委员会开展面向社区居民的各项服务性工作,享受一定数额的补贴。其职责范围及管理在社区两委领导下开展工作。

(五)加强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农村社区“十个一”标准,加强农村社区路、水、电、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不少于500平方米的要求,完善社区办公、公益性用房为主体的社区服务中心,保证有70%的面积用于社区服务。

(六)完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专业经济组织为基础、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我县社区建设的现状及对策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10895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我县社区建设现状对策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建设是城市社区服务深化发展的产物,它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应运而生。在新的形势下,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是解决城市发展中诸多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不断涌现:一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开始走向市场,广大职工和离退休人员也开始从“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 伴随着这种情况的持续发展,试图继续依靠“单位”来实现社会整合已不大可能,唯一选择 只能把“单位”承担的一部分整合职能向城市社区转移,使社区成为实现社会整合的基地。 二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和企业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大批下岗人员流向社区。如何把解决下岗人员的管理、教育、生活安排、再就业和社会保障与社区建设有机结合,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三是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化,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城市外来流动人口急剧增加。社区能否把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好,事关城市的繁荣安定。四是在社会发生变革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各种思想观念以及利益之间的相互冲撞,社区现实生活中不断出现着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盗窃等各种社会治安问题时有发生,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单靠哪一个部门、单位是做不到的,只有形成合力,抓好基层社区建设,才能使社会矛盾得到有效缓解。

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是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县全面加快了城市化步伐,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提高城市现代化建设管理水平的重任无可置疑地摆在了我们面前。提高城市现代化建设管理水平,既是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迫切需要,也是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展示城市良好的形象,吸引更多的有识人士来办厂经商,投资兴业,发展地方经济的需要。

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居民群众对社区环境、社区服务、社区治安等,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社区建设也是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和需求。

总之,城市社区建设在城市三个文明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新形势下,城市社区建设是城区工作永恒的主题。我们将充分认识到新时期社区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社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把我县社区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我县城市社区建设经历了一个由不认识到认识的渐进深化的过程。在县委、县府的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在县民政局和相关部门的具体指导下,通过2003年初在县城何家桥、清家堰、机房街成立三个社区,先行挂牌试点。当年7月,社区建设工作在县城全面推开,并建立了县城市工作委员会、县人民政府城市工作办公室,与太和镇党委、政府实行“一套人马,四块牌子”合署办公,撤销了城南、城北、城东党工委,建立了紫云、平安、子昂三个街道党委和街道办事处。通过近一年来的积极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合理调整社区规模,重建社区组织体系,完善各项制度,优化社区干部结构,理顺内部工作关系,初步形成了适应我县实际情况的社区运行机制。

一、我县城市社区建设开展的主要工作

1、明确社区定位,合理划分社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逐渐感到社区的定位应当确定在小于街道办事处、大于原来居委会的层面上。其理由是:原有的居委会规模过小,区域界限不明显,社区资源馈乏,居民的依附性也较差,不利于社区功能的发挥;街道办事处是政府的派出机关,是政权组织,在街道层面上组建社区,无法体现社区的自治性质。这次,我们按照社区的基本要素,即主要依据居民居住的自然地缘关系、社区的资源配置、适度的管辖人口和人们的心理认同感,按照有利于社区管理、自治、资源利用,有利于提高工作效能的原则来组建新社区。在县委、县府领导下,2003年7月,将原城南、城北工委的6个村和城东工委的13个居委,以地域条块为基础,通过区域合理调整,合并重组为10个城市社区,划分出居民小组90个。

2、建立组织体系,健全规章制度。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较原村或居委,面宽量大,同时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亟需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为确保工作的连贯性,对社区党总支书记从街道办事处的干部中择优选派,社区的专职工作人员,坚持标准、面向社会、竞争择优、公开选聘,并依法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社区党总支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班子,推荐选举产生740余名社区居民代表及90名居民小组长。各社区都组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妇代会、共青团组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老年协会等组织。并对首届社区和居民小组干部进行了集中教育和培训。社区干部也改过去村、居委的“有事上班,口袋办公”制度,坚持按时上下班制度。

按照“一个社区一个支部(总支)”的目标,全镇3个街道办事处、10个社区,都分别于去年7月底前,建立了街道党委和社区党总支。社区党组织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将各自辖区内居住、无固定单位的党员或离退休回家的党员,以及尚未设立党组织的个体私营经济、尚未分配工作的复退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中的党员,均按居住地纳入社区党组织统一管理,扩大了社区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基本做到了基层党组织建设不留“死角”。目前,社区共有党员1001人,今年又在社区培训14名入党积极分子。

我们先后建立了社区党总支工作职责、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职责、社区自治章程、居民代表会议制度、社区居委会财务管理制度、社区居委会居务公开制度、社区民主管理工作制度,以及社区居民公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以此明确和规范社区职能职责,规范社区工作者行为,使社区各项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轨道。今年初,我们又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社区物业管理制度,先后指导龙发、银发等25个小区,建立健全小区物业管理制度。

同时,对辖区内机关、单位、居民、暂住人口、务工经商、公共设施、自然资源、街道楼宇、低保对象、残疾人员、失业待业人员等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建立了较系统、完善的社区档案。

3、逐步解决社区硬件设施

一是争取县财政为子昂街道办事处解决了3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二是充分利用原有居委会的场地、村集体的房地产进行改造,为多数社区落实好了办公场所;三是建立了医疗、水电安装、家电维修、家政服务等各类服务网点。

4、积极开展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本着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积极创办社区服务实体,开展社区服务。现已建立家电维修店10个,幼儿园4个,社区茶园10个,文化活动中心8处,家政等中介服务所5个。

同时,本着“以人为本,服务社会”为宗旨,积极开展面向老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等群众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一年来,为城市下岗职工提供公益性岗位450人,办理《再就业优惠证》8000余个,其中已领营业执照5000人,减免地税25.3万元。开展技能培训10期,培训3000余人次,实现向外输出、就地转移社区劳动力4600人。

建立健全社区服务网络。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光靠居委和居民小组长要想把辖区内各项工作做好,困难是很大的,所以必须依靠网络人员共同努力,我们社区将各单位的门卫,无门卫的由单位办公室人员、单位宿舍区和已经成立物业管理的居民院落组长和各楼的楼长,组成社区工作服务的网络人员,确保了上级各项工作的及时顺利完成。

5、狠抓城市创卫工作,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卫生县城验收

城区管理的无序和脏乱差的治理,历来是城市居民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为打好创卫攻坚战,城工委与3个街道办事处和10个社区,分别与344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共驻共建”责任书和“门前三包”责任书,与门堂店主签订了“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书1万余份。严格按照农贸归市、广告归栏、摊贩归区、停车归点、座商归店,加强市容市貌管理。坚持每月对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一次卫生评分检查考核,通过检查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促使机关、企事业单位由过去的突击性应付检查,逐渐变为自觉的日常性工作。一年来,共处罚违规人员1460人,罚款7297.5元;组织社区居民清掏阴阳沟6510米,化粪池116个,疏通下水道16处,搬迁了北门市场。为接受省级验收检查,修建垃圾库80余个,组织了450名“40~50”人员,参加社区内的义务卫生监督岗,组织城市社区享受低保人员,参加义务劳动3000余人次,突击整治脏乱死角200余处,集中清除城市“牛皮癣”,使整个迎检工作顺利通过。

以城市创卫为中心,认真开展除四害活动,开展市民文明、卫生、健康宣传活动。举办文明卫生市民培训共10期,参训达1000人次,组织市民、学生参加文明卫生知识考试。去年9月,除四害活动顺利通过省爱卫会达标验收,10月省级卫生县城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达标,11月又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县城验收。

今年初,又启动了国家级文明卫生县城创建活动,同时,加强了城郊公路沿线卫生整治。

6、认真做好城市居民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工作

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健全。一是认真抓好退管中心建设;二是认真做好社区救灾救济、扶贫扶优和五保供给,落实城市安居工程175户;三是认真搞好城市低保,基本达到应保尽保,全镇享受低保总人数已达10943人,同时加强了重新申报审批,取消了152名严重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低保资格;四是积极开展社区内失地无业农民的安置工作。在何家桥社区3小组,清家堰社区3小组,团结社区3小组,凉帽山村3社、佛南村5社,共计408户,1029人,进行试点。经审查核定,全部农转非,纳入低保108人,动员进入社保138人。团结社区代表县接受了国务院的调研

同时认真做好社会救济工作,积极抓好春节期间五保户、特困户、无房户的慰问。全镇各级共筹集资金20余万元,慰问困难群体1150户,确保了这些困难群体能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

7、认真抓好社区社会稳定工作

以社区为载体,建立了“一区一警”,组建了社区治安巡逻队伍,坚持每月二次夜间巡查。创造性地将100名市容督员的创卫职能,与实施整体联动防范工程有机结合,既强化了市容管理,又促进了治安防范工作,该项工作顺利通过了省上的验收。

会同各派出所,对社区安全、综合治理、法轮功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全面检查,开展了社区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签订了安全和维稳责任书。并积极开展“安全文明社区”、“安全文明街道”、“安全文明小区”等创建活动,成功地协调龙发、银发等小区居民300余户与开发商发生的经济和物管等矛盾,帮助开发商收回欠款100万余元,使居民得到了安定的社会生活环境。

8、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部门工作进社区

自社区成立以来,先后已有民政、计生、卫生、警务、社保、关工、科普、烟草等部门工作进入社区,为最终实现管理有序、文明和谐的新型社区打下了坚实基础。认真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办证登记、育龄妇女三查等工作。积极开展社区科普工作,团结社区代表县顺利通过国家级科普示范县验收。今年3月,配合县妇联、开展送药、送健康进社区。

9、积极开展社区文体活动,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配合社区建设,分别在各社区建立了社区文体文艺室、图书室,组建了社区文艺队伍,成立了太和镇社区文艺团。充分利用社区这个阵地,因势利导,完善了部分文化娱乐场所及配套设施,组织开展了健康有效、形式多样的社区活动,使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精神世界更加充实。去年8、9月,聘请县川剧团,分赴到子昂、平安、紫云三个街道办事处参与文艺、小品演出三场次;春节期间,共组织秧歌、腰鼓4个文艺队,160人参加的文艺活动,丰富了城市居民节日文化生活。

目前,建设社区正着手将原有平安路旧房与合作者共同开发,共5000多平方米,建成后将为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提供更好的活动场所。

二、社区建设带来的新变化

经过改革实践,我县新的社区体制框架已基本形成,开始发挥出明显的作用,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

1.体制框架形成,作用开始显现。这次社区体制改革,改变了原有居委会的组织模式,在社区形成了以党组织为核心的“领导层”,以社区代表大会为组织形式的“决策层”,以社区管理委员会为办公机构的“执行层”和以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为智囊团的“议事层”。这四个组织框架的建立,使社区组织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和制约性有了明显的增强,将有效地保证社区功能的发挥,保证社区的自治方向,防止行政化和自身的官僚化。这是原有“居委会体制”所无法比拟的。尽管体制改革和社区的管辖范围、工作对象、工作职能同过去相比都有了很大拓展,但新社区体制的优越性已有了明显的体现,社区组织的作用正在得到较好的发挥。

2.规模趋于合理,功能得到扩展。在这次改革中,将原城南、城北工委的6个村和城东工委的13个居委,以地域条块为基础,通过区域合理调整,合并重组为10个城市社区。合并重组后,社区的布局更加合理,社区资源更加丰富,社区的功能更加完备,许多在过去的居委会难以做到的事情,如警务室、医疗室等,在如今的社区成为了平常事。同时,由于社区规模的调整,广大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了,社区的管理成本下降了。所有这些都为今后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关系开始理顺,职能得到强化。新的社区组建后,成立了社区党总支,建立了社区代表大会、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并吸纳民警和物业公司负责人进入社区管理委员会,使党的领导、群众监督、专业管理融为一体。从而加强了党的领导,扩大了基层民主,强化了监督和制约机制,理顺了社区内部各个组织的关系,初步形成了责权明确、互相促进、共同参与、相互制约的新型运行机制。

4.队伍结构改善,素质明显提高。社区组建后,我县社区干部队伍结构和人员素质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文化程度大大提高,高中以上文化的占 80%,比上届提高50%,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的占40%;平均年龄39岁,比上届下降12岁,其中4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21人,占70%。社区干部中“居大妈”一统天下的局面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基层普遍反映,新当选的社区管理委员会成员政治素质高,开拓意识强,接受新生事物快,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等均大大好于往届。在这次“争创省级文明卫生县城”活动和同“法轮功”的斗争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普遍赞扬。

5.硬件设施改善,投入基数增加。由于合并居委会和投入的加大,使社区的硬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80%的社区有了自己的活动室;100%的社区居委会配备了电话;团结社区还配备了微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社区的办公经费比原来也有所提高,每个社区每年达到500元;干部补贴由原来的每月300元,提高到320元。

6.工作力度加大,氛围开始形成。去年以来,尤其是县委、县政府召开社区建设动员大会以后,进一步加大了社区建设的力度,有关部门也及时将工作进入社区,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社区的氛围开始形成:如公安部门按照重新划定的社区,开始在社区建设“警务室”;卫生部门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医疗网络,使“医务室”开始走入社区;文化、体育部门在社区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社区生活;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在社区开展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许多社区单位也纷纷向社区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支持,使许多多年未能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解决……

三、社区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责权问题。我县社区建设目前尚处于初建阶段,存在着城市基层管理体制不顺,凝聚力不强等诸多问题。如单位小区未融入社区,一些工作社区想做,但受管理职能等方面制约而作不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基层基础工作的发挥。

2、经费短缺,干部待遇偏低。目前,社区办公经费少,收入无来源,社区工作主要靠原村或居委经费支撑,严重亏空。这种支撑也只能维持半年左右了。多数部门工作进入社区,但工作活动经费等未进入社区,社区不仅要为部门工作提供必要的笔、墨、纸、电、通讯等办公经费,甚至还要提供吊牌、印章、会务等费用开支,给社区增加了经费等负担,社区无能力承受,致使社区工作部分能做,部分因经费限制而无法做好。还有一些部门联系社区有名无实。

待遇偏低。目前我们社区居委主任补贴320元,副主任300元/月和专职委员280元/月,而船山区社区居委主任400元/月,委员300元/月,我省天全县社区主任500元/月,委员400元/月。再加之,我镇社区人口规模是船山社区两倍以上,工作负荷重,待遇就更显偏低。

3、阵地问题。部分社区办公场所过分狡窄,条件极差。如机房街社区,仅有17平方米的办公房,各种制度、宣传资料无法上墙,各种档案、资料无处存放,社区召开居民小组长会议都无处坐,社区召开总支大会只能在走道内进行,很多党员只能站着听,更无厕所方便。水浒宫社区办公场地至今仍在德胜街社区,社区居民、单位办事难找,社区干部工作也极为不便。

4、政策问题。社区有创办经济实体,实现创收、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的愿望,但缺乏明确的政策支持,致使社区不敢放手去发展。

5、认识问题。要使原村委“农民”、居委“居民”、国企下岗“工人”、“单位人”转变为新时期的“社区人”,还需要相当长的转变过程。全社会对社区的认识都还有待提高。

另外,社区干部的自身素质、工作方法、管理方式有待从居委和村的旧有习惯中加以转变。城工委、街道党委、社区干部还应加强对社区工作方式方法的研究。“城中村”如何解决,也是一个急需探讨的课题。

四、对社区工作的几点建议

1、应进一步完善城工委、城工办的职能。首先,对街道办事处实行书记、主任分设低职高配,以加强领导有利协调工作。其次,建议赋予城工委、街道党委强化城市管理必要的职权。第三,建立协调机制。没有辖区单位的支持和认可,就没有社区建设的根基。因此,必须建立共驻共建的协调机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探索并实现对社区单位实行双重领导的新体制,逐步建立健全以社区为主的“六共”制度及其长效机制,即对县直单位实行人员年度考核共商、共管,实行环境卫生、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工作共抓、奖惩共定,文明社区共创,学习型社区共建。

2、县级领导和县直部门联系社区的工作还应加强,每个社区应配备1~2名县级领导干部和2~3个县直单位进行联系,加大对社区的支持和扶持力度;在社区层面上建立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由联系社区的县级领导和县直单位、驻地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以加强对社区工作的指导,同时唤起他们对社区的关爱。

3、加大督促部门工作进社区的力度。如目前最起码应将物业管理、小街小巷的清扫保洁进社区。物业管理探索单位和社区二合一管理新模式;城管工作应将辖区内的临时摊位的审批表,收费权交社区;清扫保洁进社区,清扫费交社区。既可解决下岗人员、社会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也能提高社区的综合管理能力。

4、多途径增加社区收入。部门工作进社区必须费随事转,权随责走,同时可否将城市部分公共设施场所的经营权或者管理权交由社区;将一部分税务部门不好收的,面宽量小的税收项目,交由社区代收,从中返还工作经费,既可增加社区收入,解决社区就业压力,又可缓解财政对社区建设的压力。

5、对机房街、水浒宫两社区的办公场地县财政应加以倾斜解决,其办法可在国有闲置资产中划拨调剂,或给租金5000元/年,以改善办公条件。

6、适当增加社区干部待遇100元/人·月,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7、随着县城迅速扩张,原有的黄磉浩、凉帽山、太空、佛南四个城郊村已不适应城市管理的需要,建议将这四个村纳入我县今明两年社区建设计划。

五.社区建设下一步工作打算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城市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 ,高举社区建设这面大旗,紧紧围绕创建国家文明卫生城市的目标要求,以社区为平台,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以服务为主题,强化社区管理服务功能,以党建为核心,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和社区自治组织建设,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为宗旨,推进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以创新为动力,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化新型社区, 促进城市的“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目前,我县已经完成社区组织网络体系的建设,搭起了社区活动开展的平台。为了丰富社区建设的内涵,我们将按照坚持民主自治方向、理顺社区管理体制、完善居委会自治功能、提高居民满意程度、创新社区工作机制的思路,同时按照上海的模式,把社区建设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创建文明社区;第二阶段,创建康健社区;第三阶段,创建现代社区;第四阶段,创建人文社区。并计划每阶段用3~5年时间完成。

根据这个指导思想,今后,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发展社区经济。社区经济是深化社区建设的前提和条件。只有社区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搞好社区服务、推进社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二)深化社区党建。在社区各种组织中,社区党组织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只有坚持以党组织为核心,才能协调各方形成建设社区的合力,才能保证社区工作的健康发展。加强社区党的建设,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党的组织,努力做到凡是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凡是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和活动。二要分类指导,分层面加强社区党员管理。如要加强退休党员管理,让他们在社区生活中继续得到党组织的关心和爱护,并继续发挥其余热;加强单位在职党员管理,使他们把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作为新时期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的新载体;加强下岗职工党员、流动人口党员、个体户党员等特殊群体党员的管理,切实改变党员管理断层现象;壮大社区党员队伍,拓宽党员发展的视野,使社区党的队伍不断充满生机和活力。三要牢固树立围绕社区建设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把广大党员引向社区改革发展的最前沿,通过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党的宗旨和社区党建的效能,进而增强党组织在社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社区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优化社区服务。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龙头和骨干,也是社区建设的基础。社区服务是和群众生活联系最密切的服务,在推动社区建设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以社区服务来带动整个社区建设。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引导社区服务向更广泛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发展。一要从居民的实际需要出发,走一条领域广泛、内容丰富、覆盖面大、方便快速的社区服务发展路子。二要按照市场运作的方式,走社会化、实体化、产业化的社区服务发展路子。三要走服务设施共建、社区资源共享的路子。按照民办公助、公办民营、股份制等办法,使社区服务向社会化、产业化、网络化、实体化方向发展。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覆盖社区全体成员的新型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体系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服务门类齐全的社区服务体系。

今年,我们将着力发展“爱心银行”、“道德银行”、“时间银行”等社区服务“三大银行”,并将其作为各街道办事处拓展社区服务体系的重点来抓,让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四) 美化社区环境。社区环境既是一个社区文明程度的外在表现,又是孕育社区文明的摇篮。要按照创建国家文明卫生城市的目标要求,全面加强社区环境建设。一要抓好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二要抓好市容卫生工作 。三要抓好环境保护工作。

(五)活跃社区文化。要以社区为载体,以提高社区文明程度为宗旨,大力开展各项活动,活跃社区文化。一要创建"学习型"社区,全面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二要扎实开展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三 要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社区文化。

(六)健全社区卫生。广泛开展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社区卫生服务,扎实抓好社区医疗服务网络的建设,使社区医疗服务在我县得以迅速的全面推开。同时,各社区还要动员驻区医疗单位和医护人员开展巡回入户医疗服务,提高社区医疗卫生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的监督力度,着力提 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

(七)强化社区治安。社区安全体现了一个社区的形象,也反映了我们执政党的执政力、领导力、控制力和当地人民群众的素质。要深入开展创建"安全社区"活动,扎实推进社区社会稳定工作。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创建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组织机构。二要加强外来人口、刑释解教等重点人员的管理教育。三要强化社区法制教育和法律服务。

(八)加强社区领导。切实做好县城工委、城工办领导及机关干部对10大社区联系工作制度。一是指导社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加强对社区工作的调研;三是定期汇报联系点工作情况。

(九)创建文明社区。社区建设是龙头,文明社区建设既是目标又是载体。因此,我们要把社区建设和创建文明社区两大目标合二为一,达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通过教育引导社区居民,争当文明市民、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文明小区等不同层面的创建活动,由点到面,连成一片,滚动发展,加快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促进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的创建,推动文明社区同创共建,真正实现“使身心更健康,让生活更快乐”的“康乐社区”的内涵。不断研究社区工作的新方法,千方百计让陌生的人熟悉起来;让劳累的人轻松起来;让疏远的人亲近起来;让困难的人得到关爱;让奉献的人受到尊敬。让社区真正成为社区居民温暖的家。

社区建设是一个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建设好这一系统工程, 关键是要切实加强党委、政府对社区工作的领导。努力形成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街道社区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推进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要建设好这一系统工程,我们一定要高举社区建设这面大旗,紧紧抓住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这两个重点,努力开启政府自上而下和社区自下而上两个发展动力,切实做好社区建设与党的建设、经济建设、民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四个结合,全方位抓好以“我为社区办实事”为主的为民工程、以壮大和增强社区经济实力为主的富民工程、以关心弱势群体生活为主的爱民工程、以促进再就业为主的安民工程、以创建学习型社区为主的乐民工程等五个工程。我们一定要按照“三 个代表”的要求,切实增强深入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的自觉性和紧迫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拓创新,大胆实践,努力把我县城市社区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备注:

1、为了加强我县城市管理,有效推进社区党建工作,由县委组织部牵头组团一行12人,省委组织部人才培训中心负责衔接联系,于7月5日~7月12日,历时7天,分别考察上海市静安区静安寺街道办事处及康健社区、上海市徐江区康乐社区、浙江宁波甬江街道办事处、宁波市江东区福明社区、成都市金牛区西安路街道办事处及青羊西路社区。

2、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县城市管理,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把社区真正建设成为城市居民温馨的家园,今年9月23日,由县城工委牵头,组织县城地区十大社区主任等,赴四川省社区建设示范区——船山区,进行社区建设专题考察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街道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社区,猎头,全文共 10768 字

+ 加入清单

内容提要: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及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三峡移民库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注意到以万州为库区中心的产业空心化的问题,为加快以万州为中心的三峡移民库区的产业发展,必须坚持“工业兴万、富民强区”的发展战略,为此,必须加快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能够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人才队伍。**区抓住三峡移民契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全面夯实产业基础,工业企业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已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门类比较齐全,结构相对合理,实力不断增强,为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与此同时,许多企业在人才资源开发、培育、使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同时,也应清醒的看到,我区工业企业与重庆主城区相比总体水平还不够高,与近邻涪陵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与万州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要实现工业兴万、富民强区的目标,必须抓住人才这个关键,明确人才工作目标,以构建七个人才工作平台为主要举措,努力建成以优秀经营管理者、技术(学术)领军人、优秀营销人才和技术能人等四支队伍为核心的企业人才大军。

正确认识我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了解建设企业人才高地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于建设一支适应经济发展、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实现工业兴万、富民强区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为此,通过对我区企业比较广泛的调研,并对毗邻地区的学习借鉴,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我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在企业人才队伍的培养、选任、激励上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区已逐步建成一支由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营销队伍和高级技工四类人才组成的企业人才队伍,并已具有一定规模,门类比较齐全,企业人才队伍的年龄、文化、专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后备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整体素质有一定提高,实力有所增强,为全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我区企业人才队伍的基本情况

1.总体数量。到20xx年底,我区规模以上企业现有职工约42700人,其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人才总量约4180人,占职工总数的9.78%。在各类人才中,经营管理人才736人,占职工总数的1.72%;专业技术人才1156人,占职工总数的2.7%;营销人才495人,占职工总数1.16%;技能人才1793人,占职工总数的4.19%。

2.年龄结构。全区企业4180名各类人才中,30岁及以下438人,占10.5%,31至40岁1589人,占37.9%,41至50岁1429人,占34.2%,51至60岁727人,占17.4%;

3.文化结构。中专(高中)1956人,占46.8%,大专1604人,占38.4%,大学本科617人,占14.73%,硕士3人,占0.07%;

4.职称构成。在约2500名专业技术人才、营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中,高级技术职称138人,约占上述人员的5.5%;中级职称408人,占16.3%,初级技术职称1954人,占78.2%。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中,高、中、初职称的结构比例为1:3:14。目前尚无职称的主要是中专以下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共1680人,约占人才总量的40.2%。

(二)、我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成效

我区抓住三峡移民搬迁的历史机遇,对企业的所有制结构、组织结构、产权结构、产品结构进行了深入的调整和改革,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区对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积极而又深入的探索,在人才资源开发、培育、使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并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

1.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逐步渗透至全社会,初步形成了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良好的成长和工作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不断加剧,促使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的领导者人才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表现为:一是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人才资源是各类生产要素中的第一资源的观念。重庆飞亚实业公司(重庆昊元生物产业集团发展有限公司)等重点骨干企业,把人才资源的开发、使用、培训已经摆上重要位置,纳入企业重大发展规划和日常管理之中,像抓经营一样抓人才工作,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人才工作。重庆飞亚实业公司在对企业现有员工积极进行培训努力提高能力的同时,多种渠道搭建平台广招优秀人才加入公司,20xx年,在该公司新的工资体系尚未建立的情况下,为吸引优秀人才,采用了“新人新政策,老人老政策”的过渡性措施,率先对员工的工资结构进行了调整,使公司的薪酬水平在招聘市场上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两年多来,重庆飞亚实业公司通过学校招聘、社会招聘等各种形式,共招聘各类大中专毕业生、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营销人才等共100余人,试用合格50多人,对这批员工,公司在各项政策以及后勤保障上都予以倾斜,例如:公司将招待所开辟为单身宿舍;对住家较远的提供交通(住房)补贴。现在这批新员工,尤其是部分拥有工作经验的成熟员工已经逐渐成长为企业各条战线上的主力。该公司大专以上学历员工比例由20xx年4月的12%上升到现在的20%以上。二是初步形成人人都可以成才的共识。不少企业开始摒弃学历即人才的传统观念,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高度重视员工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和学习创新能力。重庆江东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按照新的人才标准衡量,认为本公司人才队伍已占全体职工的35%。该公司高度重视各类人才的开发和使用,对各类人才的成长提供了较为畅通的晋升渠道,除了大力引进营销、财务人才外,也十分重视专业技术人才和操作技术能人的引进和培养,每年中秋、春节定期举办联谊会,与企业发展紧密联系的区外优秀人才加强交流、增进感情,用事业发展、感情和适当薪酬待遇吸引了5名业内高级专业人才加盟该公司的发展;通过“技术比武”等多种手段,培养了一大批技术熟练、经验丰富、对企业忠诚的高级技工,如该公司高级技工熊继国参加重庆市“车工技能大赛”获得全市第一名。对那些优秀的技术能手,每年由董事长、总经理亲自带队到北京、上海参加产品展览大会,这既是对技术能手的一种褒奖,又为技术能手提供了与客户直接交流的平台,为产品的不断创新和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企业把关心、重视人才培育放在和生产经营、企业兴衰同等重要的位置,重庆三峡水利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州港口集团等企业形成了共识,认为企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讲是为了人,只有有了好的员工,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保持强劲的竞争力。

经过精心培育与呵护,**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各类人才在本职工作岗位上竞相迸发活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大批的中青年骨干进入了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绝大部分经营管理者已具有较高的学历水平和专业职称,知识面得到拓宽,基本掌握了任职所需的经营管理知识,其中一部分有较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多个单位工作的经历。经营管理者参与市场竞争,面对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基本具备了一定的危机意识和兼容意识,具有能正确对待不同观点和意见的胸怀;在决策能力、市场开发能力、人才开发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公关能力、资本运作能力、经营策略能力、领导艺术等方面也都有了较大提高。

2.企业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在对国有企业各类人才的选择任用制度上,有了一定程度的突破。一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选任。企业领导体制从党委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逐步转变为厂长负责制,并逐步推行聘任制,从“行政干部系列”的管理制度中分离出来;部分企业经营管理者实行了公开选聘,如重庆江东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精通财务和融资的副总经理,通过层层把关,优选了一名重大毕业的MBA学员,使公司的融资与财务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二是部分企业深入推进以全员劳动合同为基础的改革,构建“能进能出”的劳动用工制度。重庆索特集团、重庆万光电源、等公司与员工按照“平等自愿、双向选择、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劳动合同,依法确立劳动关系:对公司原有的老职工按照国家规定依法管理;对新进员工一般签订1年期的劳动合同(含试用期),合同期满后,公司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和生产经营需要,决定是否续签劳动合同;通过自愿办理提前离岗以及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分流企业富余人员。三是在企业内部打破经营管理者的干部和工人的“身份界限”,推行以“公开竞聘、量化考核”为主体的改革,构建“能上能下”人事制度。鱼泉榨菜有限责任公司、万州运输总公司等部分企业为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对各级员工尤其是中层岗位实施了竞聘上岗,有的企业还对生产车间部分管理和生产岗位开展了岗位竞聘,通过竞聘,增强了员工的竞争意识,让员工认识到岗位来之不易,强化了员工爱岗敬业、主动学习的精神。

3.在调动企业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建立激励机制方面,进行了多层面、多方向、多形式的探索。既重视物质激励和利益驱动,又重视经营制度建设,同时能解放思想,从打破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入手,由传统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发展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更重要的是重视精神与物质激励相统一,使讲理想,讲奉献,艰苦奋斗,共同富裕的新观念,逐渐成为企业各类人才的基本思想道德基础。如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实行年薪制,每年由区委区政府召开重点企业表彰大会,对优秀经营管理者既给予隆重表彰,由从财政资金中挤出资金予以物资奖励。部分企业对营销系统人员实行以销售业绩和货款回笼挂钩提成的目标考核工资制度;对科技人员(主要是产品研发人员)逐步推行“一票到底”的奖励提成制度,即新产品投放市场,收入超过盈亏平衡点后,可实行销售收入提成奖励制度和4年利润比例提成制,或期权激励等办法;对行管系统采用了岗位评估办法,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工资级序表”,实行岗位工资制。上述措施,充分调动了企业各类人才的积极性。

4.在加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监督、约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法律法规方面,按照《企业法》、《公司法》、《劳动法》、《国有企业财产监管条例》等加强对经营管理者的监督、约束;从组织制度方面,既强调党组织的监督保证,又重视工会、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管理,还有纪检监察部门的专业监督;财务管理方面强化了审计制度,包括阶段审计、离任审计等。所有这些制度与措施,加上企业在生产、经营、发展的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形成了一些成形的规章制度,保证了我区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也客观上培育出了一支高素质的、有优良作风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

5.初步建成了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的培训体系,培训出了一

批具有较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者。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思想政治水平。以区委党校为主阵地,以党的xx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内容,有计划地组织企业领导班子成员进行理论培训,切实解决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问题。通过近两年的时间,对全区规模以上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厂长)、书记、工会主席、纪检干部、后备干部共400多人进行了轮训,思想政治水平、组织领导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二是强化素质建设,着力增强经营管理者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20xx年2月,区委与重大工商管理学院联合举办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班,并从财政资金中挤出100万元用于培养首期100名企业高级管理人才。通过2年多的刻苦学习和精心培养,这批学员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并将所学知识及新的管理理念运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中,推进了企业的管理、技术、产品创新和市场的拓展,尤其是在振兴我区工业经济中,不少学员肩挑大梁,勇于开拓进取,奋力拼搏,作出了突出贡献。经过组织部门的认真考察和选拔,有68名学员相继走上了企业的高层管理岗位,有4名学员分别担任了万光电源、飞亚实业、江东机械、运输总公司等区属重点企业的法人代表,有效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三是强化结构调整,多渠道为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注入后备力量。从20xx年开始,区委本着全方位锻炼干部和为企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的,有计划地先后选派了38名事业心强,有发展潜力,具有开拓进取精神,能吃苦耐劳的优秀党政、事业单位干部到挂职培养;同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党政、事业单位干部离岗领办创办经济实体,先后有14人踊跃离开机关跨入了商海,为企业输进了新鲜血液。每年还以优惠的政策和待遇吸引和选择重点院校的毕业生来我区企业工作,并结合每个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给予重点培养锻炼,搞好传帮带,让他们尽快成为推动工业经济的中坚力量。如重庆索特集团,先后吸引和接受了300多名重点院校的大学毕业生,经过3至5年的实践锻炼,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经成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技术骨干。四是强化企业自主培训。不少企业出台奖励政策,鼓励员工参加继续学习和学历教育,如港口集团、昊元集团等企业从20xx年起与中国企业联合会培训中心签订培训合同,成为其会员单位,积极把各个专业、各个层面的员工送出去学习。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几年来,万州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其他先进发达地区相比总体水平还不够高,人力资源的素质,尤其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的提高速度严重滞后,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明显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量偏小不成规模。目前万州规模以上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人才队伍只有2852人,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人才队伍仅有1328人,还远没有形成规模,总量的不足致我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差强人意。

2.人才整体素质不高。一是文化程度较低。从统计数据来看,在我区工业企业人才队伍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仅占54.2%。这一数字与发达国家和地区80%以上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相比,显得十分落后;二是专业知识较窄。较低的文化素质导致的必然结果是缺乏所需领域较宽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我区经济体制尚处于转轨阶段,企业各类人才队伍的原有知识结构在转轨后明显缺乏效用。这种状况在国有企业这种非学习型组织表现更加突出。三是经营管理能力较弱。文化程度处于低层次,知识结构陈旧,其产生结果必然是经营管理能力低下,在实际经营管理中大多数经营管理者尚处于经验管理和直觉管理阶段。四是从业年龄较大。统计标明,我区规模以上的企业人才在40岁以上的有2156人,占51.6%,30岁以下的438人,仅占10.5%,年龄结构偏老化。如万州建筑总公司、三峡水资源开发公司等企业因为人才后继乏人,不得不继续反聘留用已经退休的总工程师。五是高端(拔尖)人才奇缺。在企业各类人才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能够起到学术(技术)领军人物作用的拔尖人才十分奇缺,这是我区企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重要体现之一。

3.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一是企业人才的专业知识结构、领导素养和个性特质与所在岗位不相适应,与产业发生错位,造成了企业人才队伍的人才浪费。二是在高、中、初级三类专业技术人才中,国际上认为三者科学之比为1:2:2.5,而我区实际为1:3:14,反映出我区专业技术人才中构成比例不够合理,高级人才所占比重偏小。三是高级技术工人紧缺现象凸现。我区企业特别是机械设备装配工、焊工、机修钳工、数控铣工及高级食品检验工,严重短缺且青黄不接,并呈现老龄化趋势,高级技工年龄在40岁以上的占65%以上。

4.民营企业创业活力不足。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开放多元化,与国际惯例接轨。封闭保守和小富即安的狭隘意识压抑了我区许多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创业活力,不少民营企业仍是家族式管理,拒绝外来资本的参与,产权形式和经营方式封闭落后,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小富即安的现象较为普遍,不像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家,把企业经营发展、扩大资本当作一种成就感,超越了金钱本身的意义。

5.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选择机制的推进和建立相对落后。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着多头管理、行业分界、部门所有、难以流动的问题,不能从根本上突破“按行政官员的要求考核评价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思路,以致造成能上不能下,条块分割,横向流动难的局面。从国有企业经营者队伍整体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营者队伍数量不足,高素质的不多,人才资源开发不力,渠道单一,视野狭窄,尚未形成有一定规模和比较规范的企业经营者人才市场。

6.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激励机制不健全。在运用激励手段调动国企经营者积极性方面,缺乏配套的改革试验与系统的制度建设。在精神激励方面,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和奉献精神,在许多情况下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认可,其合法权益和人格地位得不到充分有效的保障。企业经营管理者关于改进宏观经济调控和组织经济运行的意见,不能及时反映到区委和政府有关部门。在物质激励方面,除了少数国有重点企业实行年薪制外,对国企经营者的分配方式,基本上还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资制度的延续,经营者收入与其承担的责任和风险不对应,与经营的资产规模和经济效益不挂钩。在管理上,缺乏有利于一大批职业化企业家脱颖而出的政策和环境。

7.约束制度尚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向道成现象”、“五十九岁现象”在我区的国有企业中应不完全是偶然现象,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党内监督不到位,党委的同志由于担心越位,影响生产经营决策中心的权威,往往协作多,监督少,或者只是在生产经营的社会政治大方向上把把关,对具体的经营决策的运作了解不多,致使客观上导致了一言堂的情形;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者行为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有些监督制度规范的内容比较原则、抽象,弹性较大,缺乏相配套的实施细则,操作起来比较困难。监督体制不规范,有时决策者、执行者又是监督者,自我监督从思想政治方面是可行的,但就制度而言是不妥的;纪检监察工作滞后,财务审计不能防微杜渐,往往是发生问题才去监察审计;实现群众监督缺乏可操作性,从理论上群众是主人翁,但在实际中群众很难有制度化的权力去让他们行使监督等。

原因浅析:

1.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意识价值取向将大批社会精英集中到党政机关,致使企业人才队伍来源较窄。在充分肯定我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现已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区的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实质上只是刚刚起步,尤其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的建设还相当滞后,因为在传统的体制下,我们一直是把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完全做为党政干部来看待,完全按照党政干部的要求来选拔、培养、管理、培训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一度时期,给企业定级别,对经营管理有方、经济效益显著者,奖励职级,或者直接提拔担任行政官员。在这种价值取向下,大批社会精英都涌向党政机关。一方面,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人才匮乏、青黄不接,另一方面,党政机关积压了大批优秀人才,造成人才资源的闲置浪费,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相对薄弱。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党政干部与企业经营管理者之间有着相当多的共性,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的建设不能完全背离开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原则,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使得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自身的特殊性明显地凸现出来,充分考虑这种特殊性并正确地纳入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的轨道,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的一个基本前提。

2.万州重农轻商和政企不分的传统使企业人才队伍土壤浅薄而贫瘠。万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使万州长期以来将人们束缚在土地上,以农业而自立自豪,计划经济时代的企业,更是政企不分,成为行政机关的补充和延伸。民营企业再次走上历史前台,只有一二十年的时间。企业经营管理者作为一个社会阶层,生长的土壤浅薄而贫瘠。

3.体制转轨不到位。与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密切相关的市场经济体制、现代企业制度、行政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改革进程慢,磨合周期长,适应企业人才成长的新体制和机制远未形成。

4.识人选人、育人用人和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企业人才成长的环境不够宽松。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选材范围较窄,尤以国有企业表现突出,再加上我区较重庆等大城市区位优势不如人意,使我区企业在吸引重点院校毕业生和其他人才有较大的难度;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培养形式较为单一,机制较为呆板,培训效果不理想;用人机制承袭了党政事业单位任用干部的传统,仍以上级组织任命为主,没有将党管干部原则与和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以及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很好的结合起来;企业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输入与输出渠道不畅,部分善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党政机关干部到企业工作机会太少,而企业之间、区域之间的人才交流也不多,没有完全形成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环境和氛围。

三、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

1、加快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党的xx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xx年前,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从企业组织形式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看,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体形式。在当前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公司制企业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新确定国家(所有者)与企业的产权关系,建立企业法人财产权,将企业资产的控制权和经营权从政府手中转移到企业经理手中,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而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出现的企业,是以法人的组织形式出现的。对于一个法人组织来说,法人机构的运行和职能的履行都必须通过法人代表来推动和实施。而法人代表是企业家的主体或主要部分。因此,培育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群体,建立一大批高素质的职业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2、加快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的迫切需要

经济发展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支撑。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必须注重我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尤其是要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切实解决产业“空心化”的问题。从调研考察来看,企业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区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因此,万州要在参与地区之间的竞争中,发挥后发优势,必须从着眼万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快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既要为万州工业经济发展培养一批了解国际通行经济规则,掌握国际经济、法律、贸易等方面知识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又要培养一大研发能力和创新精神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还要培养一大批营销人才和技术熟练、爱岗敬业的高级技工。只有抓住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这个关键环节,我们才能增强工业经济发展的后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趋利避害,赢得主动;才能推进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步伐。

3、加快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是激活区域经济的正确选择

区域经济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指出:“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中,一个关键性问题是缺少企业家”。就万州而言,能否有效激活区域经济,国有企业改革成败是其关键,总结十几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可以将国有企业改革宏观上成败,企业微观上兴衰存亡归结为两个基本问题的解决:一是体制问题,二是人的素质问题。体制改革十几年来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到位,但是人的素质问题,尤其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问题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据对全区10多家亏损国有企业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80%以上的企业亏损是由于人才匮乏,尤其是经营管理者管理不善造成的。经营管理者水平的高低,对资产的保值增值,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成为搞活国有企业的最为迫切的需要。特别是在当前国企改革解困的关键时期,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尽管我区工业基础薄弱、资本短缺、技术落后,但最为缺乏的还是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只有培养造就出一大批能够掌握和运用现代市场经济知识和外经外贸知识的职业企业经营管理者,才能适应经济大循环的需要,才能掌握竞争的主动权,才能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才能激活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四、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政策措施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指导思想: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全国和重庆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万州努力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工作中心,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企业人才队伍。总体目标:实施“5152”工程,即:力争5年内培养选拔10名高层次的企业经营管理者、500名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营销人才、20xx名高素质的技术工人。

(二)政策措施

努力构建七个人才工作平台,在建立健全育人识人机制、用人机制、人才评价流转机制、激励监督约束机制和启动市场需求等方面狠下功夫,为企业人才队伍的成长提供宽松的环境,。

——教育培养

构建培养平台,在企业人才规模与层次上求突破。

1.继续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结合我区的盐气化工、建材、食品、制药、轻纺机电等五大支柱产业发展,与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以联合办学、进修交流等形式,构建人才教育培养网络,定向培养人才,缓解紧缺的需求。区国资委继续承办好区委与重大联合举办的第二期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班,为万州培养“本土企业家”,区人才交流中心每年输送30名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到高等院校进修培训。

2.抓好高层次拔尖人才的培养。围绕万州工业经济发展的各种课题,区国资委、经委每年各举办一次较高层次的论坛、学术沙龙或专家会诊等活动。每年选派20名企业经营管理者到对口支援省市的先进企业学习考察。加快实施高级人才培养工程,区国资委、经委、人事局在三年内将所有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轮训一次,重点加强专业知识、科学技术、外经外贸、电子商务、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以及企业发展战略规划能力的培训,大力培养复合型、专业型的高层次拔尖人才。区国资委每年对国有出资企业在岗副职以上领导人员组织3至5次专题培训。

3.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培训。鼓励和引导企业利用机构培训、网上教育、远程教育、专题讲座等途径,大力开展自主培训,在三年内,所有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应将全体职工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岗位培训。企业每年选送1—3名爱岗敬业职工到各类院校深造。

4.加强企业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按照“一职选一”或“一职选二”的方式挑选企业领导后备人才,建立起企业经营管理者后备人才库。 每年选拔20名左右40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思想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进行重点培养、跟踪管理,交任务、压担子,促其更快成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加强居民参与、促进社区建设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4922 字

+ 加入清单

加强居民参与促进社区建设

社区建设是社区服务深化发展的产物,它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应运而生,发轫于1990年代初的社区服务热潮。 从此之后,社区服务进入千家万户,深受群众欢迎,为方便城市居民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区服务的发展,原有的社区服务项目已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方面的需求,其他社区工作,如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治安等也迅速开展起来。社区服务的概念已经包容不了全方位的社区工作,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基层社会管理薄弱的问题。XX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xx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社区建设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始大规模推广。目前社区建设已进入整体推进、全面拓展的新阶段。     一、社区建设的动力机制讨论     1、政府的大力推动。应该说,中国的社区建设是在全能政府“失效”及“单位制”解体的背景下发生的,政府主要目的是寻求新的管理体制和组织体系,寻求政治社会的稳定。对于高层决策者而言,宏观层面上的社会失范是下决心推进社区建设的触发因素。现代化进程本身所引发的动荡性,使得城市社区无时无刻不处于改革发展的风口浪尖。下岗职工、社会保险、老龄人口保障等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社会群体中会普遍产生被剥夺感,进而导致社会冲突和合法性危机。在基层政府官员看来,社会结构和利益分配格局调整带来的焦虑和迁怒,已经使得稍微的管理不力就会使社会冲突的负面效应放大。出于这种担忧,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力推进社区建设的动机足可理解。可以说,政府的推动是社区建设产生重要原因和现实动力。     2、居民的渐进需求。单位制解体后,“单位办社会”所负担的多元化职能开始回归社区,体制外的民工、流动人口等社会空间急剧膨胀,加上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都对社区安全、服务、环境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当然,这种来自民间需求只是一种渐进的必然,和当前政府强大的推动力相比,参与途径与公~识的不足,使得今天居民建设社区的自觉力量相对弱小,这是一个典型的“强政府弱社会”的二元动力格局。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型,居民的需要会逐渐演变成为推动社区建设的主导力量。     在当今世界遍及各国的行政管理改革浪潮中,公民参与正作为治理(governance)理论的重要内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由社区建设的动力机制演变看来,居民参不仅是社区建设的主导动力,还是衡量社区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社区建设以人为本,人既是社区建设的客体,又是社区建设的主体。“没有人,就没有发展”。同样的,没有居民的广泛参与,也就无所谓社区建设。一定意义上说,“社区成员的参与状况决定着社区建设的效果”。改革开放以前,在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的组织和整合中,“单位”起主导作用,街道和居委会这样的法定性社区起辅助作用。居民参与社区事务主要是参与工作单位的内部社区事务,而不是居住地的法定性社区事务。随着社会保障、医疗体制、住房制度、后勤服务等各项改革事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单位”组织的复合功能逐步弱化,与职工之间的关系日渐松散。与此相反,居民与法定性社区之间的关系却日益紧密。特别是进入1990年代中期以来,“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趋势更为明显。同时,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加,老龄社会的提前到来,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等也都促使居民越来越关注法定性社区内的公共事务。因此,居民的广泛参与在社区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的现状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居民参与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     1、居民参与的广泛性越来越明显。广泛性是居民参与的基本要求。在这里,广泛性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参与主体的广泛,二是指参与内容的广泛。从参与主体来说,过去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活动的主要是指社区少数居民,驻社区的机关、团体、部队和企事业单位基本不与当地街道、居委会发生关系。需要发生关系时,也多是由上级政府或各自的主管单位出面协调。近年来,三类主体都呈现出良好的参与态势。驻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对社区建设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除因经济社会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单位与社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外,以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和社区协商议事会为主的社区议决机构的普遍建立,完善了社区单位的制度化参与渠道,调动了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杭州天水街道的下属居委会自建立由驻区单位领导和居民代表参加的协商议事会后,在社区范围内普遍开展了社会治安联防、公益事业联办、环境市容联建等社区共建活动,形成了联片共建、广泛参与的社区建设新格局。同时介入社区事务的各类非政府组织,如志愿者服务队、地球村环保组织、老年协会等也明显增多。从参与的内容来说,不再仅限于一些简单的健身娱乐活动,而是逐步向社区政治(如选举)、社区文化、社区服务、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等多样性发展。 2、非政治性参与是当前居民参与的主要内容。尽管我们可以简单地给出政治性参与和非政治性参与的定义,但在实践中要将两者加以严格的区分却是困难的。比如居委会组织社区成员讨论是否应该在居民区兴建一个自行车棚,从社区公共权力的角度看可以说是政治性参与,而从便民服务的角度则可以认为是事务性参与。一般而言,象选举居委会成员、各级人大代表和居民代表这样的事项可以毫无争议地归入政治性参与当中。虽然近几年各地社区居委会选举的力度有所加大,北京、上海、广西等地还开展了居委会直接选举的试点工作,但从总体上看,居民参与的整体水平并不高,何况根据居委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驻社区单位是不能参与居委会选举的。另外,政治性参与也排除了在社区开展活动的非政府组织。因此,政治性参与因不具经常性而不可能在居民参与中占据主要位置。与此相对应,有关社区环境、治安、卫生、文化等方面的事务性参与则因与三类参与主体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成为社区成员关注的焦点。 3、不同参与主体参与社区事务的情况差异较大。对社区居民

来说,社区事务与其关联度较强,在许多情况下是不得不参与,没有选择的余地。比如社区环境卫生,只有本地居民最为关心,最愿意参与改善;那些工作单位在本社区但户口在所居住社区的居民,就不能在工作的社区行使选举权。驻社区的单位尽管也关心环境、治安等社区事务,但毕竟在空间上是相对封闭的,员工多数时间都是在单位内活动,下班就离开了这个社区,对社区大环境的要求并不迫切,由此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愿望并不十分强烈。驻社区单位更乐意参与那些事关其切身利益或者影响其形象的社区事务。非政府组织参与社区事务有两种情况:其一,居委会、居民代表会议、健身队、体操武术队等社区内组织,因都是由本社区居民组成,一定意义上可划入社区居民的参与范畴;其二,社区外组织,由于普及性不足,其选择的余地较大,参与的范围较窄。就某一社区而言,只是其一定时间内参与的场所之一。总的说来,驻社区单位和社区外非政府组织的居民参与率和参与层次都较低,很少会涉及社区公共权力的运作。社区居民依然在参与社区事务和社区活动中唱主角。 4、被动执行式制度性参与是当前居民参与的主要形式。在社区建设中,参与本身受到鼓励而非受到限制,各地根据当地实际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引导和规范社区成员积极参与建设社区。换句话说,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建设的制度渠道是畅通的。因此,一般情况下社区成员都会选择制度性参与。只有当社区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比较强烈时,才会出现非制度性参与的情况。从三类参与主体来分析,非制度性参与一般仅存在于社区居民当中。在制度性参与中,又以被动执行式参与为主。对社区成员来说,能否有机会参与社区事务的关键在于是否得到了社区管理机构的邀请。居民当中受到邀请最多的当然是受社区工作人员赏识的所谓社区积极分子,其次是居民代表,普通居民则很少能有机会参与较正式的社区事务。没有社区管理机构的认可,社区外的非政府组织要想进入社区开展活动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从参与途径分析,社区管理机构和社区成员在居民参与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多数参与事项都是由社区管理机构组织的,社区成员主动要求参与的则很少。常常是社区管理机构感到有必要了,就召集全体或部分社区成员开会、布置、传达,或者是政府有关部门提了要求,街道和居委会又赶快组织社区成员落实。即便是在成立了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协商议事会的社区,什么时候开、讨论什么主题也都是由社区管理机构定。被动执行式制度性参与造成的直接后果是社区成员参与率低、参与的层次较低。因此,居民参与的机制还有待完善。     三、加强居民参与的可行性举措分析     在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出现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低频度以及假性广泛等难题是正常的。这促使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改变这种状况。面对当前不尽如人意的居民居民参与现状,应当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社区自治,真正还权于民,努力构建居民与社区之间的利益整合平台,培育、引导、保护居民的居民参与热情,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居民居民参与机制。因为,居民参与主要缺乏一个把居民参与从可能变为现实的转化机制与空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加强居民参与和深化社区建设的实质与其说是管理体制改革,毋宁说是意义更为深远的政治制度创新。从各地实践来看,如何有效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构建参与广泛、功能完善、和谐高效的社区管理新体制,是社区建设中一个重大而又不能回避的现实课题。     1、有限政府理念的确立。中国的社区成形“后发”于西方,适度的国家主义倾向或许不失为一种阶段性“后发优势”。但是公民社会的成形依赖的是从内部建立的道德规范和行为秩序,不必过于仰仗来自外部的国家强制力量。因此要强调两个维度上的“有限政府”理念。一个是时间纵向上的。和西方城市社区一样,中国社区建设官民二元动力机制也是动态的,构建公共空领域的需求迟早会让政府的触角退让――这只是时间问题,政府必须未雨绸缪,因势利导。其次是空间横向上的。政府对社区事务的干预是有限度的,基层政府必须超脱各种利益,专事履行公共管理的职能,明晰“恺撒”与“上帝”之分――不能说管得少的政府就一定是好政府,但是管得过多的政府肯定不是好政府。政府不管,谁来管呢?把这些任务转移交给非政府组织就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2、基层民主的扩大。公民参与包括政治参与和对公益事务的参与。它一方面推动非政府组织的壮大,弥补国家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时动员力上的不足,另一方面也通过利益整合、表达来催生公民社会、推进民主进程。当然,对于尚未成熟的社区而言,参与社区公益事务的可行性更大。此外,由于公益事务非常贴近个人生活,相对远离宏大的政治话题,所以扩大公民参与甚至比城市街道“直选”等建议显得更具有现实性。而它的稳妥行和催生民主观念的特质,则更具有本质上的意义。在居民参与中,利益是参与的最重要的驱动力。当居民感到社区与他的利益息息相关,参与能够有效维护其利益时,自然就会萌生参与社区事务的动机与期望。反之则会出现不参与或假性参与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将单位的服务功能向社区转移,特别是政治、福利、保障功能等,降低职工与单位之间的依存度,使居民除工作之外的其它利益关系都能在社区得到体现。     3、社区自治制度的建立。按照《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界定,居委会是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但在实际的社会组织运行中,基于社会控制的需要和长期计划经济下城市管理体制的惯性,大多居委会已经事实上成为街道办事处的腿子。因此,对现行的组织法进行修改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是十分重要。关键在于通过制度的确立和修正,使得公民参与获得法理的保证。对官员们的建议在于,极端地讲,最有效的政治领导和社会控制是利益的一体化,而只有通过积极的公民参与,利益整合才能实现。居民参与的最佳路径依赖是居民自治,而居民自治又是社区建设的基础和依托。因此,推进社区建设的目的不是为了强化行政管理,“管”好居民,而是为了加强社区自治,培养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社区平安建设工作汇报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1834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积极响应区政府开展创建“平安海曙”活动,我社区积极开展“平安社区”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地做好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实现防范严密、发案减少、治安良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我们应地制宜根据社区实际情况,按照加强管理、强化监督工作思路、全面组织辖区居民开展治安防范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就社区加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扎实开展“平安社区”创建活动的具体做法汇报如下:

一、社区基本情况

南都社区现有居民2xx9户,4200余人,分为5个小区,67幢居民住宅楼。辖区内有学校、大型商场等企事业单位,警务室1所,包片民警1名,社区配备1名综治专干和1名专职调解员。

二、建立组织结构,完善工作机制

首先,建立了治保委员会、调解委员会、消防安全委员会领导小组,组长由社区主任担任,成员由社区其他工作人员组成,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社区综合治理的实施方案,制定了各项工作计划,明确了目标责任。从而用力地促理了社区治安稳定的科学有序、协调地进行。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防范意识

在宣传教育方面,我们采取举办各类讲座和活动提高社区居民对社会安全稳定工作的认识。平时利用不同形式宣传创安工作,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居民遵守法制观念,今年发放宣传单xx00余份,张贴宣传图片16份。利用社区报《南都新韵》开辟综治专栏,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06年共刊出四期发放5000余份。

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民禁毒氛围。

由于本社区无吸毒人员,所以禁毒工作的立足点主要放在宣传与防范工作上。社区在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时,既注重时段的宣传,更注重经常性的宣传教育,使公众创建工作知晓面达90%以上,公众对禁毒工作的满意率达80%以上,外来务工人员接受禁毒宣传教育面达80%以上。

1、社区在小区公共场所内设立一处永久性禁毒宣传角。

2、针对“6.26国际禁毒日”,社区在辖区主要路口悬挂宣传横幅,在宣传窗里展出宣传图片,办专题黑板报一块。

3、结合社区暑期青少年教育,邀请社区民警为他们作《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的讲座,通过讲座加深了他们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形成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浓厚氛围。

五、做好人民内部调解,化解居民矛盾。

首先,建立建全社区调解组织网络,平时做好对矛盾纠纷的排查工作,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共调解各类纠纷36起。其次,做好社区内家属上访,人民调解工作,同时协助公安调查各类情况。

六、做好消防交通安全工作,提高居民安全意识。

首先建立建全安全制度和工作计划,明确职责,年初签订《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书》,建立义务消防队,制定防火公约、重点要害部位应急预案,实行安全管理定人、定点层层负责,其次,在做好节假日前安全检查和值班工作的同时也抓好风季、火灾多发季节的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和小结。在“安全生产月”期间,开展贴近居民的生活的活动,充争利用大幅标语、宣传栏、宣传口号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使小区居民与个体工商户深深体会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的重要性,营造人人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氛围。

七、加强宣传教育,做好反邪教工作。

完善反邪各类组织网络和制度职责,年初制定反邪教计划,平时通过宣传窗、黑板报加强对反邪教的宣传教育。本社区有邪教人员一名,平是定期对其进行走访,了解他的思想动态和身体状况,稳定他们的思想情绪,为社给稳定工作建立牢固的基础。

八、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维护社区稳定。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流动人口管理制度要求对社区的暂住人员做到来有登记,走有注销,做到每月统计一次社区流动人员、出租房屋和商业网点的变动情况,在平时清查的过程中向他们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在加强自身保护的同时也要维护社会治安,减少社区的不安定困素,经统计至20xx年年底本社区共有暂住人员工1125人,出租房屋220户。

九、提高居民“创安”意识,加大社区治安防范工作。

通过对义务巡逻队的培训,加强他们的工作力度,健全巡逻管理制度,每月召开一次会议通报近期案情及工作重点,并通过各类宣传活动提高居民治安防范意识,切实降低发案率,今年共发生刑事案件16起,治安案件32起,与去年相比发案率下降,其中电瓶车偷盗案件占30%,入室盗窃案占25%。

我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各类案件的发生,特别是盗窃案件的发生。社区内基本实现了“五无”既:无突出治安问题,无重大恶性案件,无重大治客观存在灾害事故,居民无严重刑事犯罪。社区治安秩序良好,居民安全感普遍明显增强,确保了一方平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加强社区女社工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与建议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建议书,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1982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加强社区女社工队伍建设调研报告与建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管理中心的不断下移,社区已经成为开展各项社会工作的主要阵地,是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主战场,是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建设一支高素质、强能力、上规模的社区专职社工队伍,是实现以上目标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社工队伍里,女社工占绝大多数,且女社工有着生理、心理特点,故有必要对女社工开展调查研究。

一、根据对现有资料和有关数据的整理、部分女社工的走访,以及调查问卷,得出以下现状:

(一)、基本信息

无锡南长区各街道共有社工65名,其中男社工8名,女社工57名,女社工年龄结构为:30周岁及以下32人,占56%;31-40周岁20人,占35%;41-50周岁5人,占9%。学历分布为:本科有24人,大专有16人,高中(含中专、职高)有16人,研究生学历为1人,分别占42%、28%、28%、2%。57名女社工中有21人未婚,27人未育,30名已生育的女社工中孩子0~3周岁的有17人。女社工中担任社区正职的有2人,副职的有10人。

(二)、工作情况

工作有“三多”。

第一,工作任务多。各类条线工作,接待居民来访,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走家入户对居民进行走访,还需要完成拆迁、招商引资、协护税、征订报纸等各项任务。

第二,创建检查多。近年来,一些职能部门不断加大对社区的创建检查力度,迫使社工不得不抽出相当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应对。有些创建工作老百姓的确收益,但也不乏有些创建工作形式重于内容,耗精力,又无实际意义。

第三,工作台账多,现在都提倡无纸化办公,纸质台账相对以前要减少许多,但电子台账和各类平台多了很多。有些条线的社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电子台账和各种平台上,间接影响了社工与居民面对面的时间。

(三)、心理状态

第一、心理压力重。女社工要承担繁杂琐碎的工作以及面对弱势群体的一些无奈等,很容易产生心理压力。除此之外,为了完成行政性事务,分配给走访和联系居民的时间相对较少,有时会引起居民的不满和误解,加剧了社工的无形压力。除此之外,女社工的生理特点,如例假、怀孕、生育、哺乳等,都会令她们精力分散,形成工作与个人问题之间的压力。

第二、不良情绪的困扰。由于工作量大、收入不高、得不到居民的理解,有些女社工会产生焦虑、烦躁、郁闷、懈怠等不良情绪,长久下去,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

第三、期望落差大。“您当初选择做社工主要是出于何种考虑”,此题为多选题,30位女社工中,选择了“看好社工行业发展前景”的有15个人,占50%,选择“听从父母家人安排”的有6人,占20%,选择“兴趣爱好/个人理想”的有5人,占17%,选择“找不到更好的工作”的有4人,占13%。“现在,您对社区工作未来发展的看法是”一题中,选择前景不明朗,走一步看一步的人数达到17人,占57%,7人选择前景光明,愿意扎根,占23%,4人选择了前景渺茫,临时跳板,占13%,2人选择了没有想过。占7%。这些数据表明,在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有些社工或多或少会产生对未来发展迷茫,对自身工作的信心不足。

二、存在问题

第一、社工性别结构不合理。女社工占社区工作主力的绝大多数,这就造成了“女的当男人用”的现象。社区中一些重体力活儿女社工也得顶上,有蛮横的男性居民来闹时,也大多是女社工拦着。

第二、社区行政化倾向严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社区承接的各条线工作有20多条,主要包括党建、工会、统战、妇联、团建、综治、人武、民政、老龄、残联、社保、计生、卫生、教育、文体、关工委、宣传等。每条业务线又都有细化的内容,纷繁的社区行政工作不仅加重了女社工的负担,更减少了她们与居民沟通的时间,与社居委宗旨想违背。

第三、心理素质有待加强。当很多压力迎面而来的时候,有些女社工会出现退缩心理,或以负面情绪面对,甚至出现逃离心态。

第四、工作积极性减弱。随着工作时间越久,社工的工作积极性会出现懈怠现象。

三、建议与对策

第一、优化社工性别结构,增加男社工的人数,减少女社工招人力度,以达到男女社工比例平衡。

第二、合理减轻女社工工作负担。一方面,呼吁上级各部门尽量取消一些对社区没有实质性帮助、形式化的工作内容,为社区减负;另一方面,社区也应开动脑筋,更新服务思路。比如采取“服务外包”等方式,将某些工作任务委托给社会组织来承接,这有利于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成效。

第三、缓解心理压力,提升职业自信。通过开展排解工作与生活中的压力、与人沟通、了解自我增强自信等心理服务内容方面的心理讲座,也可以通过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解压训练,达到缓解压力,保持良好心态的目的。

第四、建立沟通平台,增强工作积极性。今年,我们社区成立了“躬行学习园地”由各位女社工“轮流坐庄”主持,内容可以是专业性工作,也可以是心灵交流,包括关于恋爱、婚姻、生育等方面的交流,促进社工之间的相互学习,增强社工之间沟通,提高工作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社区建设外出考察的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2757 字

+ 加入清单

为学习借鉴中国台湾地区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XX市民政局组织本市有关部门人员,于20xx年7月,专程赴中国台湾地区进行学习考察。期间,考察组先后赴嘉XX县上林社区、屏东县顶菜园社区、云林县麻园社区、桃园县白米社区、中国台湾新港文教基金会等处进行调研,对中国台湾地区的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也形成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中国台湾地区社区建设的主要特点

通过实地考察,总体来看,中国台湾地区经济社会比较发达,“政府”及社会各界对社区建设也比较重视,有许多鲜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政府”是社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政府”的主要推动力作用体现在:中国台湾“内政部”专设有“社区发展委员会”,将社区发展纳入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通过实施计划来引导和支持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发展,并使社区发展与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同步进行;在不同时期制定和推出配套政策,并提供专项资金,协调各行政部门进行分工、配合,建立分级辅导体系,为中国台湾社区建设可持续、多元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推动和保障。

(二)社区组织及团体是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活动的重要载体。中国台湾地区的社会组织较为发达,各社区组织在社区发展和社区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相关政策在基层的实施、落实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障,为吸引社区居民广泛参与提供了多元化的平台。各类社区组织在不同的社区,根据本社区不(20xx年学习考察报告)同的发展阶段来组织不同的活动。在活动设计一直到执行的过程中,始终把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和社区居民所关心的事务作为切入点,鼓励居民提出想法、并组织居民共同参与解决问题,让居民在参与的过程中,互相认识、进而引发共同的情感,从而让居民愿意互相协助、互通有无,共同为提升社区生活质量而努力。

(三)社区居民是社区发展的主体。中国台湾地区的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活动和社区服务的全过程,并通过民主的方式参与社区事务,学习如何作决定、如何动员争取及创造资源等,进一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提高自我决断及达成能力,增强自我价值和对生活及环境的控制感20xx外出考察报告工作报告。同时,居民也在社区参与中培养了社区认同感和公共自律意识,并从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就。

(四)社区发展的经费来源渠道较广泛。一是“政府”各有关单位的预算内拨款;二是由各县市社会福利基金预算拨出;三是由区内人士捐献;四是由地方团体、机构捐助;五是国际性志愿机构援助。“政府”在社区发展经费来源和结构中居主体地位。而社区争取“政府”经费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一是利用社区评鉴以及承办“政府”观摩会的方式取得资金;二是通过撰写社区发展工作计划争取“政府”资金的支持;三是通过向“政府”出售社区公共服务项目获得资金。

二、中国台湾地区社区建设给我们的几点思考和相关建议

如何学习借鉴中国台湾地区的社区建设经验?结合本地区社区建设实际,我们认为,当前需要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法规和有关制度,为社区建设提供完备的法律、制度保障体系。社区法制建设既是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保障。要根据社区建设的实际,加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实体性规范的立法和建设力度,推动社区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社区建设的各方面,包括社会组织的发展、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等提供完备的制度保障。

(二)进一步推进社区管理服务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创新社区管理的思路,进一步理顺社区和政府的关系,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的体制机制,推动社区建设的规范化发展,注重加强社区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强化社区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设施、服务内容、服务队伍、服务网络和运行机制,提高社区信息装备条件和社区服务信息化水平。

(三)有效完善和提升社区服务与管理功能。根据社区居民不同的服务需求,不断改进社区服务项目设置,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进一步采用项目化的运行方式,加快社会服务专业化进程。通过专业化的社会服务项目,在运行中有效动员并组织更多的群众参与社区管理和社区建设,发挥政府无法替代的作用,更好更深入地推动地区公共服务的良性发展。

(四)大力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切实解决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薪酬待遇普遍偏低、晋升机制欠缺、职业发展空间不足以及社会地位不高等问题,充分调动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加强专业社工队伍的培养和继续教育,完善社工人才发展体系,吸引社会优秀人才加入社工队伍,提升社工的专业化水平。

(五)不断推进包括社区社会组织在内的社会组织发展。充分认识和把握社会组织的价值,改变忽视、限制、控制乃至敌视社会组织的陈旧观念。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组织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推动社会组织发展步入规范化、法制化发展的轨道,不断提高社会组织的社会地位。在推进“大政府”走向“小政府”,建设“小政府”、“大社会”的进程中,大力构建培育扶持政策体系,推动政府的部分社会服务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重点通过购买服务、委托职能、特殊拨款、税收优惠等措施对社会组织进行扶持、引导和利用,实现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合力。

(六)采取多种方式,解决社区建设经费来源。不断完善政策,健全经费筹集和使用机制,采取措施为社区工作经费单独立项,将社区居民组织的优质服务项目纳入政府采购名录,由政府出资购买并在第三方监督下开展面向社区居民的社区公共服务;广开渠道,鼓励和吸引各类社会资源以企业资助、民间筹募、社会捐赠等形式参与社区建设;进一步规范社区建设资金的使用管理,实行预算制度,规范财务制度,加强对社区经费使用的监管

(七)不断拓展居民参与渠道,创新社区自治方式。强化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让社区居民认同社区、归属社区并积极参与社区各项活动,让更多的人通过参与社区服务来融入社区,参与社会管理。不断拓展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渠道,激发居民爱社区、建社区的热情,广泛收集信息,及时掌握社区内的社情民意、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更好地改进服务水平。

(八)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建立强有力的推进落实机制。要加强和改进党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形成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局面,切实将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纳入各级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级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社区管理服务专项规划,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形成整体推进社区建设的强大合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社区卫生建设实习报告范文_实习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卫生,全文共 1902 字

+ 加入清单

社区卫生建设实习报告范文

社区卫生建设实习报告范文:

在我们的印象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可能存在就诊患者少、硬件设施落后、管理制度松散等问题,但这家社区医院的人流量很大,医生和护士的工作也很繁忙。医院每天的上班时间为上午8:00-12:00,下午14:00-17:30,中午有2小时的午饭和午休时间,有加班的时候则要到21:00下班。

医院每天都会开早会,时间一般在早上7:55-8:00,由医院主任主持,在这几分钟内,主任会提出这一天医院的主要任务和值得注意的事情,医生和护士也会就前一天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反映,之后寻求适当的解决办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早会是一个很好的管理方法,虽然时间只有短短五分钟,却是一个全院交流的平台,对一些问题可以群策群力去解决。另外,每次早会都有医生或者护士轮流汇报前一天的就诊人数和特殊门诊病例数,这样就让医院的每个职员都参与和了解到医院的运行情况,更有利于开展工作。

慢病管理·责任医师

这周正值社区医院创建区级示范单位迎检,全院医务人员需要对前两年的工作进行系统梳理和查漏补缺,我也参与到了这项工作中来,主要任务是增补随访记录和对部分高血压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在电话随访的过程中,我感到很多患者感念医生负责任的态度,而这主要归功于医院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建立的责任医师制度,每位医生有其固定负责的一些慢性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一般情况下每隔三个月会对自己所负责的慢性病患者进行随访,多为电话随访,也有门诊随访和家访等形式,这样医生能够更方便地监控患者的用药与疾病控制的情况。

由于此次上级检查单位发文件要求社区医院在对慢病患者的管理中,每个月都要有一次随访记录,而该医院三个月一次的随访达不到标准,因此需要医生和护士对前两年的记录进行增补。事实上这种重复劳动不仅会浪费很多时间,还会影响患者就医质量,因为有的医生是一边问诊一边补记录的。临近检查时,主任找来开发医院管理系统的软件公司的工作人员进行编程,自动生成了每个月的随访记录,这才解决了燃眉之急,虽然这些随访记录在内行看起来其实假得很明显。事实上,医院本来遵循的每三个月随访慢病患者的方法从医理上来说是可行的,而且由于就医人数多而医生数量很少,每位全科医生要负责的慢病患者多达70位,根本没有办法做到每月随访,因此这种要求实际是很不科学的,但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也不得不让科学低头了。

在迎检的过程中,医院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有一定程度的拔高,但疲于应付检查,也成为该社区医院的一大“特色”,甚至医院主任为了让一名医师补完资料而不让挂他的号,这岂不是本末倒置了。而且由于社区医院人力有限,有位小腿意外骨折的医生也不得不缩短假期打上石膏坚持到门诊上班。

全科跟诊·中西结合

该医院几位全科医生虽行西医,但开药时为了减少药物的副作用,能开中成药的时候都不开西药,中药虽然作用机制不明朗,起效也比较慢,但至少不会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应用中成药实际上也规避了一定的风险。

中医馆的康复理疗是该社区医院的特色服务项目,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康复理疗室的室内装潢格调,墙面用刻有小篆古文的竹简做墙饰,用来分隔床位的活动门板换成了带有古诗词的屏风,整体氛围古朴沉静,又配合艾灸的独特香味,可以适当缓解患者紧张压抑的情绪,在自然放松的环境下更有利于康复和治疗。

前来康复理疗室做针灸推拿的患者大多是需要细调慢养的,比如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久而久之便和医生、护士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患者对医师更加信任,医师对患者的病情也更了解,使得疾病康复得更好更快,此间医患关系之和睦融洽,是在很多公立大医院难以见到的。想来首先自然因为医患沟通多了,关系好了,二来是因为针灸推拿本身的性质,因为理疗对人体基本上是无创,对于软组织疼痛或者慢性炎症,若能缓解则灵,若不见效,也绝不会使病情加重。所以从这一层面上来讲,中医康复理疗本就不容易发生医疗事故,能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也在情理之中。

患者中又以中老年人居多,他们普遍认为中医比西医更省也更靠谱,很愿意接受针灸推拿拔火罐。虽然目前我国号召大力发展传统医学,但是内地中医教学却差强人意,特别是对《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的学习,中医院校往往敷衍了事,若不继承根本,没有辩证的思考,是不能成为一名好医师的。

中医康复理疗室是该社区医院工作最繁忙的科室之一,却只配备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即使有实习生帮忙工作还是显得捉襟见肘,护士更是特别劳累,但由于没有指标,社区医院还不能随意增加护士。

结束语

一个月的见习结束后,我离行医的理想也更进一步,最后以希波克拉底的医学生誓言做一个结尾,也作为求学之路上的一个注脚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街道社区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页2]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882 字

+ 加入清单

街道社区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三)发挥三方面作用,树立社区工作者良好形象

一是发挥社区工作者服务为民的先锋作用。社区工作者在工作中,身先士卒、任劳任怨、加班加点、不计报酬,积极参与社区各项建设,解决了一件又一件常年未解决的难题,赢得了居民群众的普遍认可。华新路社区专职干部常海江,积极协调6个产权单位,筹资40万元,修缮了华新路,市委组织部刘云峰部长亲自到现场调研,并给予了充分肯定。今年上半年以来,专职干部为居民群众做实事好事127件。二是发挥社区工作者在教育党员群众中的导向作用。在党员群众的教育管理中,广大社区工作者积极发挥组织导向作用,着力提高广大居民政治思想素质。东风路南社区专职干部杨英在党员与居民群众中分别开展了“思想评议”与“道德评议”双评议活动,从居民自身行为、仪表、邻里关系、夫妻互敬,敬老爱幼等方面开展评比,在社区形成了邻里团结、家庭和睦的好风气,这一做法已在全区推广。三是发挥社区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社区工作者牢固树立“上为政府分忧、下为居民解难”意识,在化解矛盾、维护社区稳定方面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元村社区葛莉同志,利用元村旧城改造的时机,创新性地为拆迁居民提供司法援助,宣传有关政策和规定,帮助做好拆迁居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了728户,2876人顺利拆迁,未发生一起上访事件,此项工作受到国家司法部领导的认可。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社区事务性工作过于繁杂,社区工作者对社区党建工作倾注精力不足。目前大量事务性工作涌入社区,街道社区干部忙于应付事务性的工作,无暇顾及党建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街道社区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建议上级党组织出台相关规定,按照费随事转、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进一步明确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责,切实减轻社区工作负担。

2、因退休后待遇尚未明确,部分社区专职干部存在顾虑,不能安心工作。建议上级党组织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明确专职干部退休后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3、个别社区兼职干部因工作待遇较低,在工作中存在应付现象。建议上级财政部门能否给予适当财力支持或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提高兼职干部待遇。

共2页,当前第2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加强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2721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加强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爱民佳苑社区是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理念而建成的一个居民服务中心,在社区干部几年的团结努力下,取得了各级政府对社区工作的肯定。为更好地加强社区建设,提高社区的工作效率,我社区开展了社区建设调研活动。期间召开社区干部座谈会,深入辖区实地调查,广泛听取了社区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几年以来,社区在强化组织领导、着力基础建设工作上,突出以人为本、坚持居民自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社区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社区在建设工作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现就我社区的基本情况和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加强社区建设的建议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爱民佳苑社区是乌达区采煤沉陷区居民搬迁和黄河水利枢纽库区移民搬迁改造项目之一,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建有居民住宅楼88栋,可容纳住户4046户,目前居住人口为7067人。辖区有党员178人,其中支部党员29人,在职党员 80人,退休党员 69人。人口结构复杂,老弱病残、特殊群体等群体占总人口比重较大,其中老年人1168人,占总人口16.5%,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并且残疾人较多,患有身体残疾的180人。爱民佳苑社区具有良好的社区基础,丰富的社区资源,但是由于人口数量多、老龄化严重,各方面工作的开展都有相当大的困难。

二、存在困难

1.社区服务资金来源方面。社区服务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载体,只有把载体利用的好、作用发挥的好,各项工作才能上一个新的台阶。目前社区服务的开展大都依赖于区、街道筹集资金,缺乏自身发展的能力。由于政府财力有限,导致社区服务硬件设施服务项目及经费周转明显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影响社区服务的发展。

2.专业化人才方面。志愿者服务队伍是社区人才资源开发的有效做法,但因志愿者服务形式具有不稳定性及服务项目的局限性、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不可能为社区服务提供稳定的、经常的、专业化的服务。

3.网格化管理方面。爱民佳苑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正在稳步推进,逐步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但是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二是网格长时间投入较长,工作积极性高,但是年龄偏大,文化知识水平存在局限,致使工作效率存在一定差距。在部门配合上,社区基本协调沟通解决,下一步考虑相应的提高网格长补贴,保证网格化管理工作不受制约,提高效率。

4.协会组织方面。社区协会组织在社区工作中发挥着很好的作用,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给予了一些人、财、物的投入和帮扶,社区协会组织在不断扩大。社区党支部将在下一步工作中引导协会更好地发挥作用,但在协会的培育和扶持上面,希望政府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投入。

5.信息化建设方面。目前,社区职能日渐行政化,承担着大量的管理工作。社区为了可以合理有效开展服务管理工作,尝试了一些信息化途径,例如数据化信息管理(计生、民政、就业等方面),网站建设,短信平台(手机信息群发)等,针对老年人和弱势群体较多,还开展了“爱心呼叫器”帮扶业务。但是开展信息化资源共享服务业务,前期软件开发、业务操作学习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希望政府能在财力、物力上给予一定帮扶,统筹管理,支持社区服务多元化、信息化的工作方向。

6.安全管理方面。为了使小区安全指数更上一个台阶,5月15日,社区在服务中心内添置了机房设施,在爱民小区四个大门、小区广场、社区服务中心大门、小区内车棚位置,共安装摄像头16个。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发现由于小区内路灯未亮,监控设备夜间使用效果不明显;并且因安装数量有限,监控设备对小区安全防范起到的作用需进一步加强。

7.医疗卫生方面。为切实解决爱民佳苑社区居民就医难问题,经乌达区政府和新达办事处领导多方协调筹措,2月20日,新达办事处卫生服务中心爱民分站正式运行。社区卫生站配有诊疗医师两人,免费为居民测血糖、量血压,同时开展注射、输液等医疗项目。卫生站开展服务以来,已服务居民450人次。但是卫生站任然存在药品少、床位少的问题,不能满足居民需求。

8.绿化维护方面。小区绿化工作在市政绿化队的努力下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小区内绿地的绿化率达95%。但是目前面临的问题是,三年管理期将到,绿化工作将移交到物业,因此而产生的绿化水费又是物业所不能承担的,所以绿地很可能会出现无人管理的情形。

三、几点建议

1.不断加大社区资金投入。首先,按照社区内居民人数及党员人数确定资金投入标准,将社区办公经费、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列入区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增长。其次,设立社区建设专项资金。建议区财政设立社区建设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形式支持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另外,还要动员社会力量捐助、相关部门帮扶,多渠道筹集社区建设资金,形成政府财政投入一块,上级民政专项资金争取一块,街道办事处、社区自筹一块,驻社区单位帮扶一块,社会筹集一块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2.不断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有效维护社区稳定。社区工作者直接面对居民群众,他们的工作能力决定着社区的服务质量和学水平。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培训,将社区工作者的培训纳入干部年度整体培训计划之中,每年开展一次培训,每三年左右时间对在职人员轮训一次;二要通过公开招考等方式积极引进复合型人才,不断为社区输送新鲜血液,充实基层工作者队伍;三要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更加关心社区工作者,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用人环境。

3.创新服务理念,拓展服务领域。改变过去以完成政府交办的工作为社区任务的工作,居民的需求就是社区工作的方向、努力的目标。社区要在做好居民办证、低保、治安维护、计划生育服务等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扩大服务领域,特别是在繁荣社区文化、增进邻里和睦、完善便民设施、提供快捷服务、关爱空巢老人、发展社区养老事业等方面,社区要加大探索和尝试力度,在做好网格化管理工作和协会组织工作的同时,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同时政府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新模式,不断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和质量,努力构建和谐社区,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4.以服务为手段,保障居民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 充分利用已建立的社区卫生站、监控技防设备、绿化维护设备,提高对居民的服务质量。一是增加社区医疗设施的同时,在相对集中的居民居住区建立社区完备的大型医院,最大程度地改善居民就医难问题。二是加大监控设施投入,实现监控无死角。三是确定绿化管理权的归属,实现管理最优,服务最优。

爱民佳苑社区党支部将不断奋斗、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用实际行动践行“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工作理念,诠释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更加有序、服务更加完善、环境更加优美、治安更加良好、生活更加便利、人际关系更和谐的综合服务型社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街道社区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1719 字

+ 加入清单

街道社区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按照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桥东区委组织部抽调专人组成调研小组,深入街道社区就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情况进行集中调研。这次调研采用座谈和统计调查相结合方法进行。召开了由街道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专职社区居委会干部等不同层面的座谈会4个,参加座谈人员50余人,发放社区组织基本情况统计表10张。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桥东区现有1个镇,9个街道办事处,67个社区居委会,有社区工作者494名,其中,专职社区居委会干部109名,兼职社区居委会干部385名。35岁以下占12.8%;35-55岁占62.5%;55岁以上的社区工作者所占比例是24.7%。社区工作者队伍中,中专(含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7.6%,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62.4%,其中大本65人。

二、主要作法

(一)抓住三个环节,稳定社区工作者队伍

一是严把“入口关”,选好人。为进一步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在社区原有兼职干部基础上,区委进一步加大专职干部的招选力度,通过公开招选、机关下派、复退军人安置等形式,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把个人报名、资格审查、理论考试、组织考察、公开答辩、集体研究等“六关”,确保了新招选干部高能力、高素质、高水平。近年来,先后五次公开招选专职干部129人,使一大批年龄较轻、文化程度较高的优秀人才充实到社区。目前,我区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平均年龄为48.8岁,大专以上学历的占到62.4%。二是结合换届,用好人。结合换届选举,在确保社区两委班子稳定的基础上,加大社区干部调整交流力度,使大批年富力强的专职社区干部走上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居委会主任岗位,进一步提高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的战斗力和影响力。目前,各社区由专职干部担任书记、主任的达100%。书记、主任一肩挑的达53%。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平均年龄是43.5岁;居委会主任的平均年龄是40.6岁。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居委会主任均达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三是创造条件,留住人。区委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入手,切实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福利待遇,进一步调动了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经济待遇方面:对于专职干部全部按照市委相关政策享受公务员工资、福利等待遇;对于兼职干部,每月由区财政发放补贴,鉴于社区工作者工作任务量较大的实际,自去年开始,区委克服财力紧张困难,将兼职干部补贴由每月260元调整到300元。政治待遇方面:区委在落实社区工作者经济待遇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对他们的培养和选拔任用,近年来,被推选为区党代会代表的有5名,人大代表的有4名,政协委员的有1名;评先为区级优秀党员32名;同时,先后有11名专职干部调整到机关事业单位,其中,6名专职干部分别任副科级实职。

(二)落实三项制度,规范社区工作者教育管理

为进一步规范对社区工作者的教育和管理,区委专门制发了《桥东区专职社区居委会干部管理办法》。按照《管理办法》规定,在日常教育管理中,注意抓好三项制度的落实。一是落实教育培训制度,提高社区工作者综合素质。按照分级负责、分层次培训的原则,今年,区委专门制发了《加强社区干部培训的办法》,切实加大了街道社区干部培训力度。在具体培训中注重做到“三结合”即:系统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业务培训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实践探索与理论研讨相结合,不断提高社区干部政策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去年以来,先后举办社区工作者培训班6次,参训人员达620余人次。二是落实民主评议制度,提高社区工作者自律意识。每年年底由各街道党工委采取座谈会形式,召开社区党员大会和居民代表大会,通过听取专项述职、填写《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表》等方式,从德、能、勤、绩、廉等多方面分别对专职干部进行民主测评,并将测评结果逐人进行反馈,对测评较差的人员,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亲自与其谈话,提出整改要求,限期整改。三是落实奖惩机制,激发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结合民主评议工作,各街道每年年终还对各专职社区居委会干部进行一次年度目标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专职干部提拔使用、评优评先的主要依据。近年来,先后对1名专职干部进行了诫免谈话,对10名专职干部由副职调整为正职;11名专职干部调整到机关事业单位。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建设文明新社区的调查与思考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1498 字

+ 加入清单

建设文明社区调查思考

加快推进新城建设,城区规划区内各街村完成了撤村建居,实现了由农村管理模式向城市管理模式根本转变。如何适应城区发展形势要求,加快文明新社区建设已成为摆在城区各街道工委面前新的课题。各街道要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为重点,更新观念,拓展思路,创新举措,不失时机的抓好文明新社区建设,教育群众尽快融入城市文明,以家庭文明促进社区文明,开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为新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支持,精神动力和智力保证,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充分认识开展建设文明新社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实施撤村建居,完成了农民向城镇市民身份的转变,但使其观念转变,做到融入城市文明则任重道远,在加上旧有的农村管理模式和方式方法已不适宜现在的城市社区管理,必须顺应形势要求。加快建设文明新社区已成为城区规划区内各街道的当务之急。

一是充分认识到,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创建文明城区的基础。社区是城区的基础,我们的新城由各街道和众多居民小区组成。社区的环境面貌、生活服务、治安秩序和社会风气直接影响着武清新城的整体形象。只有把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建设文明城区才有可靠的基础。

二是充分认识到,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提高城区建设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新城建设和城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撤村建居政府职能根本转变,由服务“三农”,转变为服务社区,在加上实行体制改革一些社会事务和管理职能逐渐转移分离到社区,社区在城区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尽快适应这种转变,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把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认真落实,才能把城区建设和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三是要充分认识,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提高撤村建居居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实施撤村建居,人们由平房改为住进宽敞明亮的楼房,居住环境显著改善,物质生活更加丰盈,但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撤村建居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对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因此必须顺乎民意,把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摆到重要位置,加大力度创建优美环境,活跃社区文化,搞好社会治安,提供多种便民服务,不断满足撤村建居居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提高他们的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

四是要充分认识到,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加快推进撤村建居确保社会稳定的有力措施。在实施撤村前,村级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实施撤村建居后,则社区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这因为社区为城区的最基层,各种社会矛盾表现最为突出,为各类矛盾表现的汇集地,只有切实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做好各类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

二、在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文明城区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新城建设的重要保证。虽然各级党委、政府在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下了一定功夫,取得了较好成效,但还存有一些差距,仍有些不尽如人意。表现在:

一是领导管理体制不畅。我们的各级干部长期从事农村工作,对农村管理可以说得心应手,而对城市管理则多数属于外行,对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或是缺乏实际经验,无所适从,或是一知半解,无从下手,不知怎么干,怎么干好,缺乏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是制约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上水平的关键所在。

二是撤村建居居民缺乏城市文明素质。撤村建居居民由农民演变而来,绝大多数文化水平偏低,科技素质不高,再加上受传统小农经济束缚,其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与新城发展要求难于适应,教育引导撤村建居居民顺应城区发展,树立城市文明理念,提高文明素质已成为摆在各街道面前一项紧迫任务。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同安街道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自查报告[页2]_自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同安街道推进惩治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自查报告

六、抓纠建,刹歪风,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1、认真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和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工作。教育系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粮食直补惠农资金全部以“一卡通”的形式及时兑现到农民手中,家电下乡活动及时将补贴发放到群众手中,加强对涉农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问题的专项治理工作。

2、加强对扶贫资金、民政救灾资金的专款专用和资金的监管,紧紧围绕截留、挪用、虚假发放、出借、挤占等违规违纪行为,强化制度建设、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目前,我街道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未发现违规违纪行为。

3、狠抓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切实转变办事处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作风,提高公共服务部门的服务质量,加大社会监督力度,进一步提高了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杜绝了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在具体办事中态度“冷、硬、横、推”和“吃、拿、卡、要”等不良现象的发生,真正做到热情服务、文明执法。

以上是同安街道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自查总结,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入检查党风廉政建设各方面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认真总结,健全制度,确保惩防体系建设工作扎实推进,为认真落实城乡统筹发展、“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提供纪律保障。

共2页,当前第2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_工作汇报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社区,全文共 5780 字

+ 加入清单

2020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20xx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希望对你有帮助。

嘉禾县建县于1639年,位于郴州市西南部、郴州永州边际区域中心,面积696平方公里,总人口40.5万,其中农村人口24.3万人,辖13个镇、242个建制村、33个城乡社区,是全省地域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县份之一。近年来,嘉禾县围绕建设“湖南省城乡一体化示范县”的总体目标,按照就地城镇化、就近市民化的总体思路,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坚持“规划同步、建设同体、设施同覆、发展同向、保障同效、管理同治”,把农村社区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建设同步推进,着力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城市文明向乡村传播,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有力促进了城乡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有效推进了农村城镇化、服务社区化。20xx年,嘉禾获得了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县的荣誉称号,广大群众对社区建设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响应,并切身感受到了社区建设带来的实惠,民调由20xx年的全省第128位,跃升为20xx年的全省第9位。

一、我县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特点

我县根据县小人密和群居生活的实际,在湖南省率先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表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

1、由注重“点”的打造向“面”的全覆盖推进。嘉禾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不局限于花巨资打造几个典型,而是全县整体推进。虽然没有特别“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点睛之笔,却有“低调、实用、有内涵”的整体水平。按照就地城镇化的总体思路,城乡公交、供水、路灯等公共设施和社区服务、社会保障等一体化全覆盖推进。全县98%的行政村通水泥路,建成港湾式招呼站173个,开通公交一体化线路13条,87%的行政村通公交车,票价平均下降20%,65岁以上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免费乘坐,同城效应逐步显现;供水一体化一期、二期工程竣工,17万城乡居民直接受益;城乡视讯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通讯信号覆盖率达100%;建成城区游园30个、村镇游园88个;全面推行“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垃圾处理方式,80%的村配置环卫设施、建立保洁队伍;开展“点亮嘉禾”行动,县城背街小巷、乡镇镇区和行政村主道全面实现亮化;分批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活动,80%以上的行政村完成了社区建设,推进了农村就地城镇化和农民就近市民化。

2、由主要依靠财政投入向主要激发内在动力推进。推进城镇化,钱怎么来是关键。一是整合农业、交通、水利、社会保障、城市建设、造林绿化等方面的上级政策资金,集中财力投入城乡公共设施建设。二是精心做好土地增减挂钩和土地流转、土地整理、旧村改造、闲置土地盘活等文章,做到耕地总量不减少、建设用地有保障,有效助推了项目建设。三是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归集资产60亿元,吸引信贷资金、社会资金、民间资本投入一体化建设。

3、由领导一时主观意志决策向着眼长远科学决策推进。推进城镇化,群众最担心一任领导一个主意、朝令夕改,最忌讳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杂乱无章。我县以城乡一体化顶层设计为总揽,编制了城乡统筹发展总体规划和公交、供水等详细规划,分步编制专项规划,每个乡镇和50%以上的村编制区域规划,实现了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产业布局、路网建设、生态保护等规划协调统一。县里统一制定《乡镇“八个一”工程和社区“十有”建设实施方案》,力求每个乡镇都有一套规划、一条样板街道、一条镇村一体化示范带、一个主题广场、一个规范性市场、一个特色产业或标志性企业、一个星级农庄、一个标准化政务小区。建立完善了县乡村三级规划执法监督管理机制,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实现了建设发展有规可依,严格依规办事,不因领导意志而随意改变。

二、我县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做法

1、坚持“四轮驱动”,社区建设“同频共振”。我县始终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动“就地城镇化”的重大民生实事来抓,着力构建“党政主导、部门配合、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大建设格局。一是强化领导,高位推动。县级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顾问,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各乡镇、建制村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对重点难点问题现场办公、限时解决,确保了工作高位高效推进。二是建章立制,责任驱动。制定了《嘉禾县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创建活动方案》、《嘉禾县关于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基础设施检查验收的通知》等文件,明确工作目标、责任要求、落实措施,把该项工作纳入全县综合目标绩效考核范围,形成了强有力的责任驱动机制。三是紧密配合,上下联动。明确了21个职能部门和13个乡镇的主要职责,细化了132项工作任务,各责任部门齐心协力、紧密配合,自觉做到项目优先立项、手续优先办理、资金优先安排,确保了社区建设所有项目整体推进、合格达标。四是多元筹资,投入带动。建立完善“政府投入、部门支持、社会捐资、资源盘活”的多元投入机制,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强大的财力支撑。县财政对每个社区建设按“一事一议”标准下拨5万元,验收合格后再给予3—5万元的奖励,近三年,财政共投入建设经费2400余万元。各级部门大力支持,联乡包村单位共支持农村社区建设资金1800余万元。倡导社会踊跃捐助,企业和社会贤达人士捐资达1200余万元。同时,整合盘活农村社区自有资产和财力,着力解决活动场所用房和项目用地问题。目前,全县已多方投入1.8亿元,有力推动了农村社区建设。

2、夯实“四大基础”,社区建设“一以贯之”。一是规划编制“一张图”。结合湖南城乡一体化示范县建设,对农村社区建设进行顶层设计。每个农村社区规划建设严格执行“十有”标准,即有机构、有机制、有规划、有标准、有设施、有场地、有制度、有队伍、有产业、有考评。同时,根据县域面积小、人口居住密集的特点,科学布局服务设施、全力打造“一公里”农村公共服务圈,确保基本公共服务“一公里”全覆盖。二是综合设施“一条龙”。按照“够用、适用、能用”的原则,在农村社区实施“ 12345” 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打造“一条龙”式服务设施平台。“ 1” ,即一个小游园;“ 2” ,即文化长廊、公示栏两个阵地;“ 3” ,即建立专业管理人员、服务站人员、志愿者三支队伍;“ 4” ,即多功能活动室、卫生室、图书室、广播室四个室;“ 5” ,即社区农业服务站、社会事业服务站、卫生服务站、社会保障服务站、综合治理服务站五个站,农村社区的行政管理、日常便民、文化体育、医疗保健、社会治安和党建服务等六大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三是为民服务“一站式”。建设公共服务中心,保证每天有2个以上社区干部在公共服务中心值班服务,方便群众办事。每个社区统一设置了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就业服务、社会治安、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教体育等便民服务窗口,对群众要办理的事项,能办结的当场办结,不能一次性办结的由社区干部代办,直至走完各项程序。社区“一站式”服务体系建立后,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农民办事成本,不少群众感叹“有事不出村,办事快如风”。四是社区管理“一条心”。建立完善社区干部值班备勤、工作考评、应急管理等规章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加强社区干部培训,委派优秀乡镇干部到重点社区挂职锻炼,实施“一村一社区一大学生”计划,组建社区志愿者队伍,打造了一支高素质、职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建立健全社区组织体系,对农村社区,按照村党组织、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五位一体”的模式管理,形成了各类组织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三、关于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的体会和思考

我县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农村社区全覆盖建设过程中,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同时,不断地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

1、要正确认识新型城镇化与农村社区建设的关系。一方面,新型城镇化与农村社区建设相辅相成。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农村社区建设丰富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是新型城镇化的拓展延伸,其目的是城乡共荣,缩小城乡差距。因此,新型城镇化与社区建设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与农村社区建设存在较大差异。新型城镇化有“人口集中、产业聚集、管理一致”的特点,而农村则具有“人口分散、产业零星、管理松散”的特点。农村社区,既有别于传统的行政村,又不同于城市社区,它是由若干行政村合并在一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或者是由一个行政村建制而成,形成的新型社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不能等同于村庄翻新,也不是简单的人口聚居,而是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在农村营造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形态,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享受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2、要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一是双管齐下抓创建。农村社区建设,政府既不能大包大揽,也不能撒手不管,要坚持“政府引导,社区主导”的原则。政府引导就是要成立班子,有人管事;统一规划,便于做事;以奖代补,有钱做事;强化监管,办好实事。社区主导,就是要群策群力、自愿创建,主动作为、创先争优;减少负债,量力而行;民主管理、发挥作用。政府要根据农村实际,打造城中村改造型、小城镇集聚型、功能区整合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中心村融合型等五种类型的新型农村社区,先易后难,成熟一个启动一个,启动一个成功一个。双管齐下抓创建,社区建设井然有序,殊途同归。二是因地制宜创特色。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不是简单地“小村并大村”,也不是单纯的“平房换楼房”,更不是把农村都建成城市,而是要体现地域特色,凸显田园风光,打造特色社区。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原则,结合当地实际,规划产业园区,建设一批特色农业园区、工业园区或服务业园区,解决农民的就业增收问题。农民以社区为“根据地”,愿意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逐步变成职业农民或一定规模的农场经营者;愿意从事二、三产业的,可以就近就业创业,并将原承包土地通过租赁、入股等方式,获得财产性收入,促进居住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同步转变。三是规范管理起作用。农村社区要规范管理,常态运作,才能发挥应有作用。首先要便民服务,就近办事。医疗卫生、教育培训、证件办理等事项,让老百姓少跑腿、少花钱、少受气,让便民服务普惠百姓。其次要接通地气,让民做主。要充分尊重民意,在选举、政务、财务等方面给群众知情权、监督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作,做到公开透明,变为民做主为让民做主,充分调动起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才能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3、要加快政府公共服务向农村社区延伸。一要让基础设施“硬”起来。要按照“政府预算、社区筹措、部门帮扶、社会捐助”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配套完善社区的水、电、路、气、通讯、排污、绿化、文体活动、垃圾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让群众住得舒适满意。二要让便民服务“活”起来。社区的一项重要职能是为政府职能部门分担职责,为人民服务。如残疾证、计生证办理、新农合报账等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减少审批、简政放权,交由社区办理。让便民服务“活”起来,有利于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努力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三要让广大农民“富”起来。农村社区建设要注重产业支撑,让农民“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就地就业致富,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持久动力。如引导群众土地流转,把耕地通过租赁形式由现代农业公司、农业合作组织或种植养殖大户经营,从而取得租金;整合闲置土地发展企业,鼓励村集体以入股的方式让村民取得分红。

4、要为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有针对性的提供社区服务。一要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社区要把关爱“三留”人群列入日常工作。要建立台账,适时记录他们的劳动生产、饮食起居、身心健康等情况。要定期走访慰问。社区干部要进村入户,为他们排忧解难,疏导不良情绪。要及时化解矛盾。对于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社区干部要及时调解处置,避免矛盾升级。二要建立健全服务机制。社区要充分发挥妇联、团队、农业合作社、红白理事会等社团组织的作用,服务“三留”群体。要通过驻外地的行业协会、商会开展团聚活动、亲子活动,想办法解决两地分居问题。要加强普法宣传和安全防范教育,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三要建立健全救助机制。社区要公正公平的贯彻落实惠民、惠农政策。要把医疗救助、社会养老、农村低保等资金发放到位。要建设好、管理好敬老院、幼儿园、医务室、小游园、活动室、社区学校,切实解决好有所养、有所医、有所学、有所乐的问题。

四、两点建议

在上级民政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县农村社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建设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我们本身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是干部群众对农村社区建设的理解不够。部分干部群众把农村社区建设误以为“村改社区”,误以为农业户口变成了城镇户。二是农村社区干部的作风要转变。个别社区干部对于到社区上班还不习惯、坐不住,对群众办事的语言态度有点生硬,为群众服务的能力有待提高。三是农村社区干部的待遇有待提高。村干部工资由县、乡两级配套,目前仅为300余元每月,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后,村干部工作量加大,劳动与报酬不协调,工资待遇急需提高。同时,一些优秀农村社区干部渴望得到政治上的进步。四是农村社区工作运转资金欠缺。县、乡、村三级财力较小,县级财政拨付每个农村社区工作经费是1万元/年,多数乡镇因财力弱未配套农村社区工作经费,大部份村无集体经济收入,缺乏资金来源,工作运转困难。借此机会,特提几点请求。

1、请求对我县加大业务上的指导、财力上的倾斜、工作上的关心。恳请上级领导多来我县加强业务指导,同时,派遣专家下乡开班授课,打造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农村社区干部队伍。由于我县县小财弱,财力有限,要更好地开展社区全覆盖建设,困难重重,请求各级民政部门加大我县农村社区建设资金扶持力度。

2、积极改善农村社区干部待遇,提高农村社区干部工作积极主动性。建议参照城乡社区的管理办法,省级拨付专项资金,相应提高农村社区干部工资待遇。建议组织上面向农村社区干部加大公开选拔力度,把优秀人才吸纳到乡镇党政领导队伍中来,以激发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街道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社区,猎头,全文共 7170 字

+ 加入清单

按照省委组织部关于开展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情况专题调研的要求,7月中旬至9月下旬,我们会同市直有关部门,围绕__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障碍性因素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调研主要采取听取情况和下发调查问卷两种形式进行。期间,重点调查了磐石市、高新区开展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情况,走访了北华大学、中国农科院左家特产研究所

、中油__石化公司、中油吉化集团公司、__化纤集团公司、市中心医院等十几家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工作座谈,并分别由市人事局、中小企业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国资委下发了调查问卷,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全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一、__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__市现有各类人才总量为32.37万人,其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87万人、专业技术人才12.22万人、技能人才8.32万人,农村实用人才6.92万人。副高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才、规模以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技师以上技能人才等高层次人才2.22万人,占全市人才总量的6.7%。(此次调研未含高层次党政人才)

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全口径统计数据10788人,占全市专业技术人才的8.8%和全市人才总数的3.3%。其中国突7人,国贴99人、省突46人。(见附表)

从职业分布上看,教育方面占34.5%、工程技术方面占28.3%、卫生技术方面占13.1%、经济方面占7.6%、会计方面占6.9%、科研方面占3%,其他人才占6.6%。(见附表)

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全口径统计数据4866人,占全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26%,占全市人才总数的1.5%。(见附表)

其中,国有企业2394人(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企业高管),民营企业2472人(规模以上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及规模以下企业中副高级职称以上的经营管理人员)。

技师以上高技能人才:全口径统计数据5850人,占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总数的9.8%,占全市人才总数的1.8%,占全市技能劳动者的1.6%。(见附表)

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做法和经验

近几年来,__市委、市政府对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非常重视,积极强化措施、创新制度,营造有利于高层次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并且打破常规,构筑域外高层次人才、智力引进 “绿色通道”,营造了良好的高层次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政策环境。几年来,各企事业单位人才意识显著提高。大多企事业单位都能把人才工作同单位自身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狠抓培养、引进和使用几个环节,突出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工作效能,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1.注重人才培养,不断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调研中发现,多数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培养工作都比较重视,注重通过岗位锻炼和继续教育提高各类人才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促使他们向高层次方向迈进。__石化公司把人才兴企战略作为公司四大发展战略的基础战略,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培养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举措,提出力争到20__年培养3000名高层次专业人才。他们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积极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开办机电一体化和化学工程等专业的硕士培训班,培养公司需要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三年来他们选送5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培训班学习,使这些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迅速增长。他们还注重在业务实践和项目攻关中培养高层次人才,既达到了人才培养的目的,又使公司的科研成果迅速转化。北华大学建立了以科研项目为依托的学术带头人培养机制,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设立跨领域研究项目,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申报。学校为他们提供资金、设备等一切必需条件。几年来,学校共确立了350多个科研项目,提供科研经费4000余万元,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学术带头人和高层次科研人才。学校还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活动。__化纤集团注重选拔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进行专门培养。根据企业长远规划,集团近几年先后选送100余名优秀干部到青岛纺织工业大学、天津纺织工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高等院校学习。为了激发员工的创造潜能,公司还推出了创新理念,鼓励创新、宽恕失败。他们投资1600万元建立了小实验厂,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大胆进行课题实验。目前,该公司已有8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的研究课题分别获得了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科研奖。 市中心医院在全市卫生系统实施了“学科带头人三个梯队建设标准”,从思想品德、业务能力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规范,为人才向高层次发展设计出了清晰的发展轨迹。为了促进人才成长,医院每年拿出30万元用人才培训、进修和外出考察学习。

2.加强人才引进,积极利用域外高层次人才、智力。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几年来__市许多企事业单位都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让域外高层次专业人才为我所用。__华星集团公司为引进和发挥高层次人才作用,在上海市成立了研发中心,吸纳了一批国内电子行业的优秀人才为本企业服务。__远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了吸引高层次人才,专门在北京设立了投资公司和销售总公司。这样,招聘的高级技术人员可以生活、工作在北京,为企业效力,有效解决了北方城市引人难的问题。市中心医院几年来引进十几名具有专业特长的优秀人才来医院安家落户,使心内科、心外科、骨科、烧伤科、消化科等科室迅速壮大,业务技术水平迅速提升。

为了促进吸引、引进人才,磐石市出台了《关于鼓励引进人才、资金、技术的若干规定》,对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在政策、服务、待遇、环境等方面制定了一整套保障措施。该市设立了“一站式”人才引进窗口,实行人才引进限时办理制度。几年来,配合企业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近百人。__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努力构建人才“高地”,吸引高层次人才进区创业发展。他们除了建立大学科技园、归国留学生创业园、软件园、民营科技园等孵化器,为高层次人才进区提供发展空间和载体外,还制定实施了许多激励举措,如给到高新区企业工作的高级技术、管理人员以特殊贡献津贴;给在国外获得硕士以上学位或带国际先进科研成果进区领办、创办企业的留学人员以资金支持等。几年来,高新区吸引了近千名高层次专业人才进区工作。

针对内陆城市引才困难的实际,一些企事业单位创新观念,实施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高层次智力柔性引进办法。__石化公司通过组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吸引高层次科研人员进站研究,提高对高、新、尖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力。目前几项国家863重点技术攻关项目都取得可喜成果,有的产品已经投入批量生产。中心医院规定所有的业务科室都要与国内、省内知名医院的对口科室或知名专家建立广泛的、长期的、稳定的业务协作关系,定期与他们进行沟通和联系,定期请上级医院知名专家来院进行现场手术示教、学术讲座、专题讲课、技术答疑。通过实施这样的举措,该院不仅解决了棘手的针对疑难病症和重大手术缺少专家的难题,同时智力引进带动该院一大批人才的快速成长。

3.运用科学激励手段,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在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上,很多企事业单位都能够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激励机制,给一流人才以一流报酬、一流待遇。__石化公司提出,让一流的人才获得一流的回报。为了激励高层次人才发挥工作效能,他们规定博士毕业的高层次人才月工资最低5000元,年收入10万元以上;硕士月工资最低20__元,年收入5万元以上。此外,他们积极建立两级专家队伍。目前已经评出20余名高层次专业技术专家,单独发放专家津贴。__永大集团为了激励高层次人才,在人才进企之初就先给买一套住宅,并根据技术水平给予7至10万的年薪。对带有成熟高科技产品的科技人员,他们还允许其以一定比例进行技术入股。一汽__轻型车厂为了抓住关键人才,经过层层选拔,确定了100名人才为企业“核心人才”,规定不管企业经济效益如何,这些人才的工资都不得少于年薪3万元。同时,厂里为了体现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价值,在企业非领导职务中建立三级主查制度,让他们分别享受厂级、处级、科级待遇。中国农科院左家特产研究所针对科研人员流失严重、现有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的实际,启动了“优秀人才工程”,提出设备、经费、待遇向高层次科研人员倾斜,实现人才、设备、经费、待遇的有机整合。他们提出,每年在研究人员中评出10名优秀人才,除奖金奖励外,在市内为每位优秀人才购置一套价值在20万元左右的住房。远东药业集团为了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实施了高薪高职、技术入股、期权奖励等一系列激励制度。

三、主要问题及障碍性因素

与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__和振兴__老工业基地的要求相比,目前__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一)主要问题

1.高层次人才相对短缺。__市高层次人才数量占全市人才总量的比例偏低,尤其企业家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少。从数字上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仅占全市人才总量的3.3%,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仅占全市人才总量的1.5%,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技能人才方面也是这样。我们一直自认为技能人才资源丰富,但技师以上高技能人才仅占全市技能劳动者的1.6%,明显低于全国4%的平均水平。

2.高层次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够合理。从结构上看,高层次人才大多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而只有一少部分在企业。据__市人事局今年开展的人才调查数据表明,__市所属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83.23%在事业单位,而在企业的仅占16.77%。(见附表)

此表由市人事局提供

企业是推进自主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仅有1/6在企业这种结构显然对建设创新型__极为不利。

从职业分布上看,高层次人才多分布在社会公共事业部门,就专业技术类人才来说,仅教育方面的人才就占1/3强。而在经济部门,特别是生产一线从事科研、生产和经营管理的人才则非常少。高层科研人才仅占高层专业技术人才的3%,占全市人才总量的0.01%。

3.高层次人才层次和能力有待提高。我市被列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一万余人当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为1831人,仅占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17%。__市有不少大学、科研院所和吉化等中直大型企业,但院士级国家高端人才却一个也没有。__市被列为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近五千人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仅为374人,占7.7%。严格意义上说,这些高层经营管理人才还仅仅是一个大体的人才范围和数字上的把握,即“数”的概念,而不是“质”的概念。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中,具有卓越企业经营管理才能和现代管理理念的企业家微乎其微。

4.高层次人才作用发挥不够好,人才流失比较严重。问卷调查显示,仅有30%左右的高层次人才认为自己在单位较好地发挥了作用;而60%左右的人认为工作任务不饱合或无事可做;10%左右的人认为在单位根本就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尤其严峻的是,近几年人才流失问题越来越突出。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市属单位流失到外地的高层次人才达220余人,其中多数是各单位的中青年骨干,包括各类专家近30人。流失的人才中,从专业分布上看,医疗卫生、中小学教育和工程技术专业流失量相对较多,分别占流失总量的50%、32%和12%。

综上,目前__市高层次人才队伍突出表现为两个问题:一个是有利于推动自主创新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短缺,尤其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科技创新人才短缺;另一个是即使以往认为储备比较多、目前相对占有份额比较大的人才也正变得越来越少,比如卫生类、教育类高层次人才的大量流失。

(二)障碍性因素

客观方面:经济发展水平低,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弱。

人才资源作为重要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其开发和配置受市场经济规律影响。就人才培养来说,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总量小的地区,人才培养投入也就相对要少,那么产生的功效也势必要小。就人才流动来说,受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流动规律影响,在开放的环境下经济不发达地区就不易留住人才而往往要成为人才的主要流出地。显而易见,__市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客观上不利于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

主观方面:人才工作观念、体制机制等方面都存在突出问题。

1.全社会尊重人才、爱护人才、重用人才的观念没有牢固树立起来。调查发现,一些单位缺乏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意识,对人才重视不够,在选人、用人上感情用事多,重才、惜人、爱才不够。因不能被有效使用而导致的人才浪费问题比较突出。

2.缺乏科学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人才培养和使用之间脱节。一些单位虽然比较注重培养人才,但挖掘人才潜能、发挥人才长处不够,培养和使用脱节。从整个社会上看,高层次人才培养与使用之间也缺乏有机的结合,人才培养不是针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各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来定向培养,而是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几年来,我市汽车、石油化工、农产品加工、光电子信息、现代中药和生物制药等重点产业都存在很大的高层次人才缺口。但目前没有一套针对产业和企业发展需求来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科学工作机制。

3.人才开发的意识不强,开发投入少,作用小。主要表现在基层各企事业单位人才开发意识普遍还不够强,没有树立起“人才投资为回报率最高的投资”的理念。基层企事业单位作为用人主体,在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上投入很少。人才工作的投入主要靠政府投入。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资金投入上没有形成全市上下一盘棋的格局。

4.人才评价和激励措施不能有效落实。近年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意见,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部门和单位习惯于原有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式,致使一些政策措施得不到实际落实。

四、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人才工作宣传,在全市营造人人关心人才、爱护人才的氛围,树立重视人才、重用人才的意识。要通过宣传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到各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要通过宣传,引导各单位树立人才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的理念和事业发展关键要靠人才的意识,把重视人才、重用人才变成一种自觉。

2.强化培养,完善结构,提升高层次人才素质。一方面要根据老工业基地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定期搜集数据,了解掌握全市各行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通过实施订单培训和人才培养,解决当前高层次人才缺口和人才能力、素质与现实需求不协调的问题。另一方面本着提升高层次人才层次、素质、能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着力实施“十百千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利用四到五年时间重点培养10名左右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家;培养100名左右通过自主创业、带领企业快速发展、企业年销售额过亿元或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主;培养1000名左右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市场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的职业经理人。要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学科建设,重点加强我市学科、技术带头人队伍建设和创新团队建设。依托国家、省重点项目、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及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人才政策,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善于搞科研攻关和技术攻关的科研专家、工程技术专家。要充分利用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东北之春”、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及省“拔尖创新人才工程”、“杰出青年科学研究计划”、“高等学校松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振兴__老工业基地急需人才海外培养项目”等人才培养载体,提高全市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整体素质。实施“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目标管理工程”,期间,重点培养工、农、医、教育、文化、社科等十大类100名左右的学科带头人和附着于企业的100个左右创新团队。要全力推进新技师培养倍增计划,加快培养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及高新技术产业急需的知识技能型人才,重点培养机械、化工、电子信息以及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方面的高技能人才。到末,全市要较“十五”新增高技能人才3.5万人,其中培养新技师不少于5000人。要实施城镇和农村创业人才及技术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利用5年左右时间培养1000名具有一定创业精神和市场开拓能力的城镇、乡村创业“小老板”和一大批扎根农村,促进农业新技术推广和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实施的高层次涉农技术人才。

3.加大资金投入,建立高层次人才 “四位一体”社会化培养和多元资金投入机制。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社会化培养和多元投入机制,解决人才培养与使用脱节以及人才投入资金“瓶颈”问题。建立并完善单位、个人、政府、社会“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机制和资金投入机制。一方面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人才开发上的导向作用和对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方面人才培养上的资金支持、倾斜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用人单位用才和育才两个主体作用。同时让人才本身分摊培养成本,并且广泛吸收社会支持、捐助资金。

4.加强人才激励机制建设,以科学的机制激发高层次人才创新、创造的热情。要继续推行并完善鼓励各类人才尤其高层次人才兼职兼薪及领办、创办企业的人才政策;要建立并完善以技术或创新成果入股的相关制度;要大力倡导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鼓励企业以股权、期权奖励给有重大贡献的高层次人才;要加大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老工业基地振兴有突出贡献人才、实际应用人才、创新创造型人才的奖励力度;加大对处于爬坡阶段、攻坚阶段和起支撑作用的人才支持、扶持力度;要针对不同类别、层次人才采取不同手段,实施有效激励;要充分发挥政策杠杆、导向作用,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

5.完善“绿色通道”,加大急需高层次人才及智力的引进力度。要围绕全市汽车、化工等五大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需求,遵循“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来去自由”的原则,积极吸引海外、域外人才;要不断完善重大项目引才引智制度,以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项目吸引人才;要发挥海外留学人才创业园建设、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科研平台对域外高层次人才的吸引作用,让域外各类高层次人才、智力为我所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社区平安建设工作汇报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4543 字

+ 加入清单

20xx年为六枝社区创建“平安社区”,自开展创建“平安社区”活动以来,在特区党委、政府和平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挂钩帮扶单位安监局与煤炭局的大力 支持和帮助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下,通过居委会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六枝社区创建“平安社区”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人民群众的认 可,但在取得了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现就六枝社区开展创建“平安社区”活动的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社区概况

六 枝社区地处六枝特区平寨镇中心区,总面积2.2平方公里。六枝社区于20xx年底由原来的那玉、电厂、鸡场坝、六枝四个居委会整合而成,社区成立了党支 部,支书1名,支委2名,现有正式党员8名,预备党员1名,积极分子2名;社区居委会有主任1名、委员4名;平寨镇驻社区人口主任1名;社区建有警务室1 个,驻社区民警1名;组建了义务治安巡逻联防队1支,队员xx名,截至20xx年6月30日,辖区内有住户xx82户,居民3328人(其中流动人口66 户,168人),共划分为7个居民小区,辖区内有六枝工矿集团电厂,原六枝特区米厂、粮油加工厂、平寨镇中心卫生院、平寨镇第一中学等14家企事业单 位,3个托儿所、1个网吧、1个农贸市场、56个商铺门面。

二、创建平安社区工作情况

六枝社区自从开展创建“平安社区” 及规范社区建设工作以来,在特区党委、政府、平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挂帮单位安监局、煤炭局的大力支持之下,社区“两委”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创建 “平安社区”及规范社区建设的一系列批示和精神,严格按照上级要求部署、落实各项工作。针对辖区内“三多一乱”(即:流入人口多、外来租房户多、社会治安 秩序较混乱)这一实际,社区两委以实现“平安社区” 为目标,不断加强治安防范、普法教育 、消防宣传、民事纠纷调解、防毒禁毒等工作;以服务居民为主体,以提高居民文明素质为主线,全力打造“平安六枝社区”。在社区居民的大力配合、关心支持 下,创安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的做法具体如下:

(一)、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居民参与率和自我防范意识。

在创建 平安社区工作中,为了提高广大居民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我们广泛开展了平安社区创建宣传活动。一是通过召开会议,摆摊设点等途径大力宣传创建“平安社区”的 意义、内容、目标、措施等,发动广大居民群众积极参与;二是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利用宣传专栏,悬挂横幅,张贴、书写标语等形式广泛提高广大居民群众的知晓 率;三是通过举办法制讲座,以案说法,开展民事纠纷调处等活动,提高居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学法、懂法、用法、守法意识,帮助居民群众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 护自身合法权益及“管好自家人、看好自家门”;四是积极调动居民的自觉性,争取居民的支持,适时组织居民开展文体活动。20xx和20xx年参加特区和镇 主办的创建“平安六枝”禁毒誓师大会、禁毒人民战争游行等活动,提高居民创“平安”意识。为了使禁毒、反邪教宣传工作做到家喻户晓,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有 益的宣传活动5次 ,发放禁毒宣传单4000余份,使参加活动的居民宣传邪教与毒的危害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利用宣传栏、宣传单等形式向辖区居民宣传邪教与毒的危害。达到 不吸毒、不贩毒、不制毒、不种毒,同时鼓励他们投身到禁毒人民战争中去。落实流动人口管理措施,进一步规范流动人口管理工作。

(二)、强化群防群治,建立治安防范网络。

为 了切实推进创建“平安社区”工作的开展,社区成立了创建“平安社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治保、民调、巡防、帮教、禁毒、消防工作机构。在社区低保对象中选 出xx名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年富力强的人员组成社区治安巡逻联防队,社区义务消防队,联防队员佩戴袖标,采取定期、不定期开展巡逻,并针对其工作特 点,制定了工作职责、工作纪律和目标任务。同时针对我辖区内电厂家属区封闭式管理的住宅小区的特点,加强楼群院落管理,按时在辖区区域内进行巡逻,并设立 门卫室,要求对每天进出电厂的流动人口、外来人员、机动车辆等进行详细的注册登记,一旦发现可疑人员和危险情况立即上报,。针对社区辖区出租户多、散居户 多,治安环境复杂的情况,治安巡逻队加大了对辖区周围的巡逻力度。五年来社区治安巡逻队共排查、消除各种治安隐患、火灾隐患xx余处,提出整改意见20余 条,实现了消防自救、群防群治进社区,有效的整治了社区辖区及周边治安环境,防范了各类治安案件和火灾事故的发生。

在社区开展创建工作以来,由于得到了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居民的积极参与,与未开展创建工作以前相比,辖区内及周边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发案率明显下降。

(三)、做好维稳、民调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自 开展创建“平安社区”活动以来,为实现创“平安社区”工作目标,我社区针对辖区内因企业职工买断工龄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难、企业与地方行政事业单位待遇 有差距等问题,时有出现自发组织上访或越级上访现象,社区干部在切实关注各种情况的同时,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一是及时将情况向上级反映,做好 情况信息报送工作;二是认真了解其上访的目的和要求,向他们宣传讲解国家《上访条例》的有关规定,让他们了解怎样才能合理合法地反映问题,而不是采取一些 极端或非法的措施;三是积极配合特区、镇有关部门深入家庭开展说服疏导工作,将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四是切实摸清情况,帮助困难家庭解决最低生活保障 等实际问题,为下岗职工找工作,有效地减少和预防上访及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20xx年我社区无群体性上访事件。

在民事纠纷调处方面,我们坚持用“亲情感化人,政策帮助人,法律援助人”的工作方针,依靠辖区单位老同志、老领导和居民小

组 长为骨干,组织他们深入居民家中,谈心交心,宣讲法律知识,指导依法维权和调解居民中的家庭矛盾、婚姻矛盾、邻里矛盾等各种矛盾纠纷,向相关居民发放法律 服务手册,解决了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20xx年成功调解4起,成功率达xx0%。几年来无一例民转刑案件发生。

在反邪教方 面,充分利用展板、墙报大力宣传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发放《公民道德规范手册》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同时还邀请政法干部到社区上法制课,开展以案说法等活 动,帮助广大居民,尤其是青少年,提高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通过社区两委和居民小组长的努力宣传和严密监控,20xx年我社区无邪教活动发生。

(四)、抓好禁毒工作,推进“平安工程”创建

通 过排查,在册吸毒人员65人,巩固戒断三年以上16人,正在强制隔离戒毒19人,社区康复9人,下落不明四年以上5人,四年以下xx人,死亡6人。为确保 禁毒工作取得明显实效,社区根据上级机关的工作部署,与吸毒人员家庭签订了《吸毒人员家庭责任书》;与广大的社区居民签订了《居民禁毒责任书》,并认真制 定禁毒工作计划、落实帮教工作措施。五年来,共签订《吸毒人员家庭责任书》35份,《居民责任书》xx82份,发放《禁毒行前教育告诫书》150余份,与 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行前告诫谈话”150余人次。有效的提高了广大外出务工人员的防毒、拒毒的意识,几年来未发现外出务工人员在外染上毒瘾。社区禁毒领导 小组还与驻社区民警相互配合为社区居民举办禁毒知识培训班xx期,参训人员415人次,出禁毒板报16期,组织居民观看《毒的危害》光碟2次,每年逐户 走访吸毒劳教、戒毒人员及家庭,动员亲属对吸、涉毒人员不丧失信心,教育吸、涉毒人员及家庭充分认识毒对社会、家庭、个人的危害,使吸毒人员在深深感受 到党和政府温暖的同时,也感到亲人的的关怀,使吸、涉毒人员均表示要痛下决心,远离毒,重新做人。经过社区认真、细致的帮教工作,20xx年我社区无新 增吸毒人员。

(五)、规范烟花炮竹销售,夯实安全生产工作

由于我社区属城郊结合部,曾经一度烟花炮竹销售泛滥,甚至有私 售炮等违法情况发生。为确保我辖区居民生产生活安全,社区根据上级机关关于安全生产相关要求,与社区民警配合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每逢重大活动和节假 日,为保障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查出隐患进行整改。同时,我社区制定了每季度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例会,通过交流、 分析,开展检查活动。主要对本辖区内超市,烟花炮竹销售点存在的安全事故隐患进行定期排查,并对规范经营的商家给予流动红旗,不符合规范经营的商家给予流 动黄旗并勒令限时整改。通过我社区一系列整治烟花炮竹销售活动,现辖区内烟花炮竹销售得到了有效控制,私售炮、无证经营等现象已基本消失。20xx年我 社区无重大灾害性事故发生。

三、存在的问题

(一)治安防范力量薄弱,防范设施不全。

针对日益严峻的社会治安状况和不断增加的流入人员,管理力量显得较为薄弱。仅从社区的治安防范设施来看,居民防盗设施较差,居民楼房基本没有安装报警系统。

(二)社区建设经费严重不足,社区工作力量十分有限。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不仅承担着社区平安创建工作,还有其它大量工作要完成,但社区的人员少、经费又十分有限。在创建工作中,人员、经费的不足严重影响了活动正常开展。

(三)共同参与意识、社区防控体系和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形成。

目 前,相当一部分管理职能转移到社区,一些社会矛盾首先在社区集中反映出来,需要依靠社区来解决,平安建设工作也同样,需要社区承担更多的责任,需要充分发 挥社区内方方面面的作用,充分调动社区广大居民、辖区的各单位积极参与维护社区治安。但从当前工作来看,各单位各自为阵,未能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治 安防控体系尚未有效建立,未能充分形成社区平安建设工作合力。

(四)流动人口流动量大。

流动人口的流出和流入不稳定,管理上带来了不方便。文化素质低、法律意识淡薄、生活困难就业能力不强的外来人员违法犯罪活动较多。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及对策

开 展创建平安社区工作以来,在市、特区、镇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挂帮单位安监局与煤炭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下,我社 区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社会秩序稳定,社区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人民安居乐业,创建“平安社区”工作基本实现了“三好五无”建设的工作目标。但是同时我们 也充分认识到,我们所做的工作离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为进一步扩大创建“平安社区”所取得的成果,以后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 作。

一是坚持以十x大精神为指导,以人为本,以服务居民为主体,立足科学发展,促进社区和谐;

二是进一步加强党支部组织建设和“两委”班子的廉政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核心领导作用,为创建平安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做好保障。

三是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营造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四进一步完善各种职责、制度,规范各种软、硬件设施,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

五是以创建“平安社区”工作为载体,促进社区各项工全面发展。

创 建“平安社区”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程,特别是对六枝社区来讲,更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各项工作中,不懈努力,进一步巩固三年来我们 所取得的成绩,在此基础上,再创辉煌。把六枝社区建设成为温馨祥和的家园,为社会的政治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关于街道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社区,猎头,全文共 7082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我局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坚持实施“科技兴县”、“人才兴县”战略,使我县拥有了一大批有知识、有实力、有作为的科技人才,为____的经济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一、我县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

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打破传统人才观念,重视人才价值,创新人才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壮大人才实力、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使我县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机关事业单位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一是强化素质培训,积极开展任职和初任职培训,对经政府党组批准任命的股级以上干部及新录用的公务员、新安置的军队转业干部、招聘的各类学校毕业生,根据不同单位、不同职务、不同需要,分别进行为期不等的业务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综合协调、拒腐防变和办事能力。“十五”期间累计培训县处级、科级和股级干部528人次,培训新录用公务员67人次;定期开展更新知识培训,以县电大为基地,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每年都对全县公务员进行新知识、新理论的培训,参训率达100。“十五”期间累计开展计算机、英语、电子政务、依法行政、《公务员法》等8个项目5598人次;指导各行政机关自行开展灵活多样的业务培训,根据各单位公务员的意愿和工作特点,采取实地参观、接受教育、考察学习等方式,使全县广大公务员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学到了知识,而且进一步推进了县直单位创建“学习型”机关进程。“十五”期间,全县累计开展专门业务培训3498人次。二是开展正规化学历教育,按照省、市统一安排,履行单位申报、组织人事部门审核推荐的程序,有重点、有步骤的组织有素质、有潜力、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机关公务员到高等院校接受正规、脱产的学习深造。十五期间,我县组织了3名专科学历的在岗人员到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脱职进修法律本科学历,1名本科学历人员到燕山大学参加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班进修。三是严把选人用人关口。选人用人实行“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方法,通过公开报名、层层把关,严格筛选,公开选拔,为我县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社会环境。近几年来,我局先后为财政、县委县政府“两办”、县纪检会、街道办、县公安局、县畜牧局等部门招聘了190名工作人员;依据《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规范选拔程序,坚持用人标准,严格任命政府管理的单位股级干部。目前,全县568名股级干部全部是群众威信高、工作能力强的骨干力量。正是经过我们一手抓选人用人渠道,一手抓学习培训,我县广大公务员素质得到了不断提高,成为一支的群众信赖、为民办事的党政人才队伍。截止到目前,我县共有1304名党政机关公务员,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11人,大学本科学历562人,大专学历554人,中专及高中以下学历177人。

(二)职称评聘的激励约束作用成为经济建设的助推器。专业技术人才是科技人才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业单位的中坚力量,在我县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严格标准、规范运作,做好职称改革工作。一是严格推荐申报。细化、量化申报评审条件,实行申报单位、主管部门、县职改办逐级审报制度,尽可能的把那些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贡献突出的专业技术骨干推荐为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二是严格聘任管理。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按需设岗、按岗聘任,优胜劣汰的职称改革原则,实行聘任政策、数额、结果三公开,真正把优秀专业技术人员选拔上来。对受聘人员实行聘任合同管理,明确具体岗位职责、权限,同时采取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等措施,并把考核结果作为专业技术职务续聘、解聘、晋升的重要依据,督促专业技术人才在岗位上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稳定基层人才队伍,对聘任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要求必须有基层工作经历,进一步保证了专业技术人员有良好的实践工作能力。三是严格开展继续教育。将继续教育作为加强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和知识更新的一个重要手段来抓。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发展述略》等新政策、新理论,指导农业、教育、卫生等部门围绕本行业特点,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并严格落实继续教育证书验证制度,使每名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都在80学时以上,每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都在96学时以上。截止到目前,我县共有专业技术人员6845人,其中:按级别分正高职5人,副高职344人,中职3362人,初职3134人;按专业分,农、林、水、畜牧技术类196人,卫生技术类1003人,工程技术类450人,教育教学类4817人,其它类379人;按学历分,研究生以上1人,大学本科2282人,大学专科3379人,中专及高中以下1183人。通过充分发挥职称评聘的激励约束作用,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全县广大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围科技人才促进__发展

近年来,我局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坚持实施“科技兴县”、“人才兴县”战略,使我县拥有了一大批有知识、有实力、有作为的科技人才,为____的经济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一、我县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

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打破传统人才观念,重视人才价值,创新人才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壮大人才实力、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使我县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机关事业单位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一是强化素质培训,积极开展任职和初任职培训,对经政府党组批准任命的股级以上干部及新录用的公务员、新安置的军队转业干部、招聘的各类学校毕业生,根据不同单位、不同职务、不同需要,分别进行为期不等的业务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综合协调、拒腐防变和办事能力。“十五”期间累计培训县处级、科级和股级干部528人次,培训新录用公务员67人次;定期开展更新知识培训,以县电大为基地,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每年都对全县公务员进行新知识、新理论的培训,参训率达100。“十五”期间累计开展计算机、英语、电子政务、依法行政、《公务员法》等8个项目5598人次;指导各行政机关自行开展灵活多样的业务培训,根据各单位公务员的意愿和工作特点,采取实地参观、接受教育、考察学习等方式,使全县广大公务员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学到了知识,而且进一步推进了县直单位创建“学习型”机关进程。“十五”期间,全县累计开展专门业务培训3498人次。二是开展正规化学历教育,按照省、市统一安排,履行单位申报、组织人事部门审核推荐的程序,有重点、有步骤的组织有素质、有潜力、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机关公务员到高等院校接受正规、脱产的学习深造。十五期间,我县组织了3名专科学历的在岗人员到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脱职进修法律本科学历,1名本科学历人员到燕山大学参加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班进修。三是严把选人用人关口。选人用人实行“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方法,通过公开报名、层层把关,严格筛选,公开选拔,为我县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社会环境。近几年来,我局先后为财政、县委县政府“两办”、县纪检会、街道办、县公安局、县畜牧局等部门招聘了190名工作人员;依据《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规范选拔程序,坚持用人标准,严格任命政府管理的单位股级干部。目前,全县568名股级干部全部是群众威信高、工作能力强的骨干力量。正是经过我们一手抓选人用人渠道,一手抓学习培训,我县广大公务员素质得到了不断提高,成为一支的群众信赖、为民办事的党政人才队伍。截止到目前,我县共有1304名党政机关公务员,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11人,大学本科学历562人,大专学历554人,中专及高中以下学历177人。

(二)职称评聘的激励约束作用成为经济建设的助推器。专业技术人才是科技人才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业单位的中坚力量,在我县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严格标准、规范运作,做好职称改革工作。一是严格推荐申报。细化、量化申报评审条件,实行申报单位、主管部门、县职改办逐级审报制度,尽可能的把那些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贡献突出的专业技术骨干推荐为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二是严格聘任管理。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按需设岗、按岗聘任,优胜劣汰的职称改革原则,实行聘任政策、数额、结果三公开,真正把优秀专业技术人员选拔上来。对受聘人员实行聘任合同管理,明确具体岗位职责、权限,同时采取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等措施,并把考核结果作为专业技术职务续聘、解聘、晋升的重要依据,督促专业技术人才在岗位上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稳定基层人才队伍,对聘任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要求必须有基层工作经历,进一步保证了专业技术人员有良好的实践工作能力。三是严格开展继续教育。将继续教育作为加强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和知识更新的一个重要手段来抓。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发展述略》等新政策、新理论,指导农业、教育、卫生等部门围绕本行业特点,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并严格落实继续教育证书验证制度,使每名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都在80学时以上,每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都在96学时以上。截止到目前,我县共有专业技术人员6845人,其中:按级别分正高职5人,副高职344人,中职3362人,初职3134人;按专业分,农、林、水、畜牧技术类196人,卫生技术类1003人,工程技术类450人,教育教学类4817人,其它类379人;按学历分,研究生以上1人,大学本科2282人,大学专科3379人,中专及高中以下1183人。通过充分发挥职称评聘的激励约束作用,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全县广大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围 绕全县经济建设积极开发科技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企业生产经营领域,有力的帮助了农民增收、企业增产增效,推动了___的经济发展。“十五”期间,共研究开发了《___》、《____》等___项科技成果,获得了___省创业三等奖和___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诸多奖励。

(三)企业科技人才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坚持人才跟着项目走,人才为项目服务的原则,实行“引、聘、培”三措并举,为促进企业发展和全县经济建设提供人才保证。一是积极引进急需人才。为解决重点单位重点项目对人才的需求,每年都由一名局班子成员带队,组织___等企业劳资人员深入到__、___等地的各大中专院校开展招聘活动。同时积极参加临近省、市组织的人才交流会,扩大人才引进范围。近三年来,经我局引进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每年都在100人以上,高层次、高学历人员都在10人以上,有效的缓解了企业人才紧缺的矛盾;二是大力推行聘才兴业。借助毗邻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的优势,通过短期借调、业务服务等方式聘用一批具有医疗卫生、经济、政治等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来__奉献聪明才智,促进___经济发展。截止到目前,累计为科学实验站等单位引进的近十余名假日博士,为我县带来了多项技术成果,有效的推动了__的经济发展。三是注重人才的培养。结合各单位需求,制订人才培训计划,实行院企联姻,每年都陆续选送一批应届高中毕业生到天津农学院、湖北水利水电学院等大专院校进行脱产学习,以解企业燃眉之急。我局在20__年为___集培养的105名冶金专业大学生已开始为__的重点项目建设提供技术力量。四是跟踪管理搞服务。一方面,加强人事代理工作,增加代理项目,简化代理手续,将单一的人事档案代理发展到转正定级、考评职称、调整档案工资、户粮关系接收等全方位代理,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为他们全身心的干好工作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我们从关心他们生活入手,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实现以情留人。20__年以来,我们相继举办了两次“__之约”大型联谊联姻活动,并指导__、___等集团筹建了人才住宅楼,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好引进人才的婚姻和住房问题,许多在__、___的工作的外地大学生纷纷表示将落户__、根扎___干事业,努力为___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截目到目前,我县企业人才累计达1932人,其中国有企业252人,非公有制企业1680人,全部在____等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乡土拔尖人才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一是完善优秀乡土人才选拔办法。采取个人申报、乡镇推荐、县直单位联合评审等方法,真正把我县的“土专家”、“田秀才”、种养殖能手、农民企业家等乡土人才选拔了出来。近两年,我们先后向省人事厅申报了_______等一批先进拔尖人才,有效地鼓励其发挥了致富带头人作用。二是着力提高乡土人才技能水平。今年我们将会同县委组织部、县农办、县科协等单位,邀请中国农业大学9名专家教授来我县开展食用菌及设施果菜栽培、奶牛奶羊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淡水鱼养殖等实用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全县种养大户的科学种植、养殖水平。三是引导涉农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发挥专长,面向农业生产第一线择业。今年我们出台了《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意见》,对他们农业种植、养殖等方面制订了优惠政策,即帮助他们实现了就业,又弥补了农村实用人才不足的缺陷。截止到目前,我县共有农村乡土拔尖人才65人,其中种植类8人,养殖类19人,加工类38人。

虽然我局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感觉到离领导的要求和社会各界的希望还有很大的差距,与我县的发展形势都有不相适应的地方,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企业人才总量明显不足,各类企业人才只占人才总量的19,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力度还不够;二是本地人才外流现象急需遏制,相对于发达地区,我县引才没有优势,本县籍的人才,受外地良好条件和用人条件的吸引,不愿回乡就业。1999年到至今,本地人才外流320人,引进人才流失41人;三是乡土人才开发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不仅数量上不能满足需求,而且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四是涉农类专业技术人员较少,只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2.9,与全县416个行政村相比,只能两个行政村共用一个涉农类专业技术人员,远远不能满足我县农业建设一线的需要;五是乡镇机关公务员队伍年龄老化,目前,我县乡镇机关公务员平均年龄43岁,不完全不利于工作开展等,都需要我们今后认真加以解决。

二、改善我县人才队伍发展的对策及与措施

(一)制订科技人才发展长远规划与专项基金。根据___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科技人才的需求状况,分别确定人才发展的短、中、长期目标,制订十年远景规划。出台具体的政策措施,通过政府拔款、用人单位自筹等渠道,建立专门的人才发展专项基金,用于人才培训、突出贡献奖励、攻读深造补贴、支持贫困大学生等,为人才成长、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加强各类人才培养。一方面要“走出去”,用人单位与高等院校取得联系,建立人才培养协作关系,选送一批初、中级人才去学习深造,培养___急需的学科技术带头人;近期应着重培养冶金、机电、高效农业和农林牧产品深加工方面的急需人才。同时还要组织企业家赴高校、科研机构各知名公司考察,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另一方面要“请进来”,继续聘请两院院士、省内外专家教授来讲座授课,为___服务,聘请博士、硕士开展经济技术交流,提高我县现有人才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

(三)着力在引进人才上做文章。在积极组织用人单位外出参加人才交流会,引进急需人才的同时,制定并实施行之有效地吸引人才的的政策措施,在编制、工资、职称等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在住房、配偶等方面给予妥善解决,特别是农、林、水、畜牧等涉农专业的双学位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只要回___就业,尽最大能力满足他们的要求,切实增强___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通过“假日博士”、“双休日研究生”等灵活方式柔性引进一批“候鸟型”人才,为___的经济开新路,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优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做好高中级资格推荐申报和初级资格评审认定工作,坚持重业绩,看成果的原则,通过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不唯学历资历,综合审查其工作经历、工作能力、业绩成果材料,确实把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贡献突出的专业技术骨干选拔出来,树立一批专业技术领域领军人物。

(五)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根据省市安排部署,重点抓好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训考核工作,采取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在前三年将全县专业技术人员轮培一遍,使他们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活跃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推动工作创新业绩,为我县经济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

(六)大力开发乡土人才。制定有关乡土人才兴办科技实体和开发技术项目的优惠政策,多方面促进乡土人才脱颖而出。同时,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组建面向市场、灵敏度高的信息网络,帮助和引导乡土人才接轨市场,提高市场反应能力。

(七)充实乡镇机关公务员队伍。合理安排公务员流动,鼓励县直单位35周岁以下公务员到基层工作。扎实做好乡镇机关公务员招录工作,按照省市统一部署,从应往届大中专毕业生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公开选拔一批有能力、有素质的人员补充到乡镇机关公务员队伍中去,缓解人员年龄老化问题,提高乡镇机关公务员的生机和活力。

(八)加强人才的后续管理。每半年召开一次人才座谈会,选出优秀人才代表出席会议,面对面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配合组织部门做好人才组织发展工作,特别是对人才较为集中且人数较多的的大型私营企业建立人才党支部,最大限度的激发和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年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3097 字

+ 加入清单

社区挂职锻炼也进行了将近一学期了,对社区的基本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期间收获颇多,现在从xx社区打造创新型社区这个方面做一次调研报告,作为自己挂职工作的总结。

一、社区基本情况

xx社区位于长沙城南xx小区,东连韶山路,西接五凌路,南临湘府路,北靠友谊路,与湖南省政府和xx区政府办公大楼毗邻,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同时它又是xx区拓南兴城,打造天心生态新城的前沿阵地,也是长株谭一体化战略的沸点。xx社区于20xx年成立,是一个新型的涉农社区。现有常住户2600余户,常住人口8000人,其中未成年人300多人,流动人口1200余人,有辖区单位6个,1个涉农小区,社区党支部有党员63人,现有居民代表69人,社区两班成员7人。社区拥有市内一流的办公场所,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辖区内科普、医疗、文化、治安、幼儿园、小学、银行等综合服务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管理制度健全。特别是,通过开展创建新型社区活动,参与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以来,社区创新氛围浓厚,活动经常,创新特色鲜明、措施有力、效果明显,近几年来分获市、区文明社区称号,计划生育连续三年被授予红旗单位、市卫生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

二、主要措施

(一)、领导重视、思路明确、观念创新。

1、组织开展解放思想的大讨论。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按照市、区的布置,结合社区实际。社区于20xx年5月组织党员和居民代表,认真学习党的xx大报告,结合实际,在全体党员和居民中组织开展以解放思想为前提,以创新型社区为目标,以创业富民为目的的“两创”大讨论。会上,党员和居民代表发言踊跃,各抒已见,认识统一、目标一致,都认为学习xx大精神,落实到了实处,解决了实质性的问题。

2、争取支持解决好“硬”环境

xx街道地处省府、区府的腹地,也是市府城南新城的窗口。街道工委就提出创建三湘“名街”,着力打造目标。社区两委乘势而上,提出打造“名片”,树立xx品牌,创出特色的思路。在街道的重视和区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投入150多万元。在xx小区建设一栋建筑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省内一流的社区综合性办公楼,配置了一流的办公设施,开办了绿色网吧和多功能青少年文化活动阵地,国内多个省市组织队伍前来参观学习,省市多家媒体曾先后予以报道。

3、领导重视,着力打造“软”环境

为了创建创新型社区,去年社区领导班子清醒的认识到,按照市、区政府的要求,光有硬环境是不够的,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好软环境建设。为争创创新型社区创造必备的条件,领导班子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一是主要领导深入辖区单位加强联系和沟通,争取单位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解决资金来源,二是组建三支业余队伍(文艺队、老年花鼓戏队和老年健身队),三是聘请常年专业老师(专业舞蹈老师、专业机器人指导老师和市委党校老师兼任的创新顾问),四是筑巢引凤、“借鸡生蛋“,为切实抓好软环境建设,社区依托xx小学xx小区房源充足这一有利资源优势”牵线搭桥“,先后引进一批专业艺术培训学校、幼儿园和诊所,在小区”安家落户“,为创建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创造了好的条件。

(二)、打造特色、树立品牌。

1、组建机器人俱乐部,为打造特色树立品牌,社区充分利用有利条件,依托青少年多功能文化活动阵地和xx小学这一资源优势,在街道的重视和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又投资20万元组建了市内一流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的机器人的俱乐部,分设了演练室、培训室和收藏阅览室,以及日常接待、信息反馈工作平台,配置了集灭火、足球、LEX和搜救等一流的机器人训练设施和教学设备,制定了培训操作演练规则和活动制度,聘请了2名兼职老师和一名管理服务人员负责日常管理接待、培训和指导,为创建工作创造必备条件。

2、整合资源,强化功能,形成合力。

为了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强化服务功能,使之形成合力,社区科学的加以对现有阵地和人、才、物进行有机的整合,使之有专人的组织管理指导培训服务,有专门的管理制度,定期开放的接待时间,定期组织活动和完善的奖惩制度,健全的激励机制,使之真正成为青少年玩耍的乐园,参加社会实践的阵地和开启智慧的大门,实现人生价值窗口。使之成为中老年人娱乐活动的场所,颐养天年的殿堂和发挥余热的阵地。

3、创新活动载体,科技活动经常化、氛围浓厚。

(1)、创新队伍载体,增加队伍活力。一是组建社区洋鼓队。社区成立3支业余文艺队伍以来,一直活跃在社区内外,共组织参与社区大小活动40余次,其中文艺演出20多场次,科普宣传20余场次,参加人次达1000多人次,组织参加区、街级文艺演出比赛10余场次,其中20xx年分别获得区文艺汇演第一名,街道文艺汇演第一名的好成绩,20xx年自编自导自演的快板参加街道举办的文明创建知识晚会,并代表街道参加区举办的文艺汇演获优秀奖,为社区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又在原有基础上,由社区倡导、居民自愿自筹人平资金400元组建一支40余人的洋鼓队和一支300多人参加的健身队伍,活跃在社区内外,为创建人民满意城市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创新活动载体,科普活动常态化。

近几年来,我们坚持以社区文艺团队为主体,以不断创新活动载体,紧紧围绕文明创建开展主题鲜明,兼品味情趣一体的科普文化活动,做到活动常态化,一是抓好节日文化,先后组织开展庆国庆迎中秋,社区文化艺术节、5。29计生协会文艺汇演、父亲节组织举办我爱我家摄影活动,清明节组织举办新市民最文明倡导绿色祭祀。二是抓好广场文化—扩大科普文化参与面。近几年来,社区以3支文艺队伍为主力,先后投资近万元,配置了器具和服装,聘请常年专业老师实施培训,使日常的广场文化活动正常开展起来,在它们的影响下带动广大居民的积极参与,去年以来,社区文化广场天天爆满,已由过去的几十人达到现在的300多人,成为社区文化的一大亮点,近几年来先后组织参与区街第一名的好成绩。三是结合中心工作抓好科普文化。全村置换农民身份,举办首届农民才艺展示活动,100多位家庭现场展示自己的才能,结合文明创建举办文明创建宣传晚会,辖区内6个单位的10多支队伍登场表演,特别是文艺队自编长沙快板,既结合了本地实际又朗朗上口,一时间间小区内男女老少边参与义务活动的同时边争相背诵着快板词——xx小区大承建,日后你我共埋怨,辖区单位走一走,你我收获肯定,辖区单位看一看,文明创建好榜样……。经过几年的倾力打造,社区文化活动已形成品牌优势。

(三)、开展学英模、立大志、练本领活动,效果明显

一是组织青少年外出参观雷锋馆、市博物馆、请区关工委主任作德育报告学习,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

二是组织广大学生,在参与社区实践活动的同时,集中组织学习神六飞船、汶川抗震救灾等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积极参加各项兴趣活动。

三是选好苗子加强培训,组织参赛。为了充分发挥机器人俱乐部的作用,使创建工作收到好的效果,社区牵头学校配合,先后组织40余名机器人爱好者进行专门、定时、定人、定老师,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进行培训,并先后组织10人次,参与国内重大比赛2场次,共有10人获奖,其中4人获金奖、2人获银奖、4人获铜奖。有6人参与国际性比赛2场次,有3人分获金、银、铜奖。为国家争得了荣誉,实现了个人价值,彰显了创新成果。

三、主要成效

通过开展创新型社区活动以来,社区环境大为改善,社区建设成绩斐然,社区治安平安稳定,社区居民生活逐年高升,居民素质大大提高,创新氛围浓厚,居民群众新身体会到创新就在身边,小区上下、社区内外逐步形成了人人你追我赶、个个奋勇争先,老人讲传统焕发青春,青年讲接力激发干劲的良好态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社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范文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8386 字

+ 加入清单

社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社区建设调研报告(一)

区社区建设领导小组于近期对我区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及问卷调查,进一步掌握了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就推进社区建设提出建议,现报告如下:

一、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区辖5个街道办事处,78个社区(村),其中纯社区58个,厂矿社区12个,8个行政村,总面积27平方公里,人口28万。

(一)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情况

1、社区居委会工作者。我区现有在职社区居委会工作者412人,其中纯社区居委会成员307人,计生专干10人,政府购买岗位长期临时工、事业编制人员及其他人员95人。书记、主任共85人,其中“一肩挑”50人;40岁以下3人,40至50岁60人,50岁以上22人(其中55岁以上8人),高中学历42人,大专以上学历43人。其余工作者327人,其中30岁以下15人,30至40岁103人,40至50岁174人,50岁以上35人(53岁以上21人),初中以下学历13人,高中学历219人,大专以上学历95人(其中湓浦街道国民教育第一学历大专的1人系纯居民社区居委会成员;甘棠街道国民教育第一学历大专的7人均为纯居民社区居委会成员,国民教育第一学历本科的1人系纯居民社区居委会事业编人员;人民路街道国民教育第一学历大专的7人均为纯居民社区居委会成员;白水湖街道国民教育第一学历大专的2人均为纯居民社区居委会成员;金鸡坡街道国民教育第一学历大专的2人均为厂矿社区居委会成员)。

2、退养人员,共有132人。

(二)社区(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社区办公用房情况。全区属社区自有的办公用房24个,租用、借用的办公用房60个;其中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的社区有37个, 90至200平方米的社区有28个,200至300平方米的社区有9个(含游岭村200平方米),3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10个(含7个村委会),总面积4837平方米,平均办公面积53.7平方米。

2、社区服务和活动用房情况。全区58个纯社区居委会只有23个社区居委会有服务用房,总面积为2536平方米,平均32.5平方米,其中社区自有的服务用房9个,其他服务用房多为租用或借用,大多数没有文化活动场所(如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大多数没有体育活动场所,特别是老年健身活动场所,且活动设施不齐,老年人意见较大。

(三)社区党建情况

全区78个社区(村)中,设有社区党委4个,社区党总支14个,社区党支部101个,党员总数为4828人。近年来,我区针对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区域事务难协调、区域资源难整合、区域统筹难实现等问题,创新实施了社区“一体化”主题党建工程,通过构建“区域一体化、管理一体化、服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四大体系”,统筹推进区域党建工作,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初步形成了“党政联手,上下联创,区域联合,居村联建,城乡联动”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目前,我区遴选了34名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5个街道(区域)党工委的“兼职委员”,并担任社区的“编外主任”参与区域事务,使辖区单位的沟通协调转变为联合领导。同时,每年召开一次党建工作联席会、街道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建工作调度会、区域单位每月轮流主持开展一次党建活动,共同研讨公益性事务、共同制定目标性规划、共同协调区域间利益,使辖区不同部门、系统和单位在新的区域党建平台上得到有效整合,从而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凝聚力。

(四)社区建设经费投入情况

1、社区工作者生活待遇情况。(1)社区居委会成员。社区居委会书记、主任月生活补贴为980元,副主任、委员月生活补贴为860元,部分有产业收入的社区每月有额外津贴补助。目前我区已为符合条件社区居委会成员按照个人缴纳5%、财政承担15%的比例办理了社保;(2)政府购岗人员月工资为700元,其社保、医保统一由区财政负担;(3)部门聘用下派专干即社区计生专干参照享受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委员待遇;(4)退养人员按工作年限享受退养费,最低为月398元,最高为月503元。

2、社区经费情况。当前全区58个纯居民社区居委会办公经费为每月560元,12个厂矿社区居委会办公经费为每月250元。2019年社区建设财政投入累计达454.9631万余元(含社区建设专项经费100万),2019年社区建设财政预算投入506.9277万元(含社区建设专项经费100万)。

3、社区(村)年集体经济收入情况。2019年湓浦街道社区居委会年集体经济收入累计18.062万元(其中1万-2万的社区3个、2万-3万的社区4个、3万-4万的社区1个);甘棠街道社区居委会年集体经济收入累计6.84万元(其中无集体经济收入的社区16个、1万以下的社区2个、1万-2万的社区2个、2万-3万的社区1个);人民路街道社区居委会集体经济收入累计52.668万元(其中无集体经济收入的社区14个、1万以下的社区4个、1万-2万的社区1个、长虹社区50万元),白水湖街道居(村)委会集体经济收入累计176.6654万元(其中无集体经济收入的社区10个、1万以下的社区3个、1万-2万的社区1个、3万-4万的社区1个、白水湖村8.2万元、三里村161.2114万元),金鸡坡街道居(村)委会集体经济收入累计80.26万元(其中无集体经济收入的社区5个、1万以下的社区1个、大王庙村25万元、曹家山村8万元、金鸡坡村22万元、大塘村6万元、姬公庵村15万元、游岭村4.2万元)。全区居(村)委会集体经济收入334.4954万元。

4、其它经费。党费支持资金、部门费随事转下拨资金、结对共建部门支持资金、辖区单位支持资金2019年全区累计达32.821万元(2019年区组织部争取省级资金并全额下拔到街道社区基层党建经费为67万元)。

(五)社区现代化办公设备情况

全区社区现代化办公设备共有电话92部,传真机2台,电脑115台,打印机48台,电视机(DVD)63台,投影仪3台。

(六)近年社区建设的重要举措与成效

近年来,我区以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为目标,以开展“和谐社区示范区”创建活动为载体,以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一是积极实施社区“一体化”主题党建,有效破解了区域事务难协调、资源难整合、统筹难实现等问题,夯实了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二是扎实推进社区办公用房和服务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了区、街道两级社区服务中心,近两年积极协调解决或改造提升了德化、六角石、余家垅、湓浦、金安湖等15个社区办公用房。三是调整充实了社区干部队伍,社区干部平均年龄下降到现在的43.1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99.2%,先后六次提高社区居干的生活补贴、退养居干的退养费标准及社区办公经费,同时加强社区干部队伍的学习和培训,开拓了社区干部的视野。四是提升了社区服务水平,开通了“8228890”社区服务热线全天24小时为居民提供社区服务信息,坚持“一月一主题、一周一活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组建多类社区志愿巡逻队加强社区治安管理。近年我区先后荣获首批“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等荣誉称号,社区党建“三三四”模式、“六联六互”城乡互助、社区“一体化”主题党建工程等得到中组部、中宣部、民政部及省委、市委的高度肯定。

二、当前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1、社区建设的现状与应有地位有差距。我区于2019年荣获“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其社区建设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时至今日,全国各地的社区建设迅速发展起来。铜陵市、重庆市、武汉市积极探索改革社区管理体制,宁波市实行刚性财政扶持保障社区的高效运转,河南新乡市出台发展社区服务业的举措藏富于社区,萍乡市高位推进共建社区办公活动场所使全市社区办公用房平均面积468㎡……我区社区建设虽然也进行了探索,社区党建、社区服务有了新发展,但总体上探索不够深,效果不够好,导致无论是在全国还是在全省的影响不够大。

2、社区办公及活动用房滞后。城区因受条件限制,社区办公用房规模不均衡。纯居民社区中面积最大的是白水湖街道花果园社区(476平米),面积最小的是白水湖街道李家垅社区(30平米)。近年来,虽然通过一定方式解决了部分社区的办公用房,如德化、沿江、滨江、城市花园、梅绽坡等社区,但由于缺乏有力的政策依据和必要的制约手段,绝大多数的社区还是租用或借用办公用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区社区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给社区工作的开展也造成了一定困难。尤其是老年人需求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设施相对较少,现有文化体育活动场所、设施陈旧不齐,老年人意见较为突出。

3、社区居委会成员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虽然我区社区居委会成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政治面貌等都较以往有了较大程度的优化,但总体看来,由于目前全区社区居委会成员综合素质和专业化程度不高,存在主动走访联系居民和了解群众需求的意识不强、服务群众的手段和能力欠缺等问题。部分新进的社区居委会成员,虽然文化程度较高,但在工作责任心等方面与许多老社区居委会主任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4、社区居委会成员、社区工作者创新意识不强。仍旧走老路、用老办法,主动意识、服务意识、超前意识不强,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力度不够,思考问题不主动,无法适应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赋予的工作要求。尤为突出的是在创新社区管理上思考少、典型亮点不多。

5、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不高。从总体上看,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不高,街道之间、社区之间很不平衡,不少社区居委会在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方面缺乏手段。特别是在新建的商品房小区,社区居委会成员、社区工作者主动上门联系沟通少,社区居民不热心参与社区活动,社区居民党员主动到社区报到的不多。因此提高居民的参与率是我们亟需破解的一大难题。社区居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管理的热情未得到充分调动。

6、社区行政负担过重。社区是居民自治组织,但目前政府许多职能部门的工作都下到社区,每年还要对社区的各项工作进行检查和评比,大部分的部门和单位只强调工作进社区,而不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给社区相应的工作经费,造成了社区居委会考核多、检查多、材料多、会议多、指派任务多,居委会自己支配的时间少、走街入户与居民沟通时间少、为居民提供服务的时间少、协调社区单位共建的时间少、考虑社区发展的时间少。

7、社区居委会办公经费不足。我区纯居民社区居委会办公经费每月财政拨付560元,主要用于支付日常接待、办公耗材、水电电话费用、征订报刊杂志等等,办公经费严重不足、无法开支。因此有的社区居委会成员来往于驻辖区单位求要资助,严重影响了社区居委会形象,影响了社区居委会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社区建设工作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强社区队伍建设。一是加大对社区居委会成员的培训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全面提升社区居委会成员的整体素质。二是进一步完善社区居委会成员考核激励机制,建立一整套社区居委会成员的选聘、上岗、培训、工作考核、优胜劣汰的工作机制。在现有基础上逐步提高社区居委会成员的生活待遇,稳定社区居委会成员队伍。三是继续推进社区居务公开,加强人、财、物的监督和管理,使社区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2、全面落实社区准入制度。从社区建设的工作实践看,社区行政化倾向日益严重,这种倾向将导致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得不到居民的认同,是与民主自治方向背道而驰的。因此,必须明确属于政府及有关部门自身应完成的行政性任务,不得硬性摊派到社区,不属于社区任务,但社区做起来有优势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可采取“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办法解决,属于搞形式主义、乱摊派、乱评比的内容应该予以取消。要全面落实社区准入制度,职能部门组织机构、工作任务、评比考核进社区实行申报准入制度,所有要进入社区的机构应该向党委、政府以及主管社区建设工作的职能部门申请。

3、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社区条件。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努力解决社区“有人管事、有场所议事、有钱办事、”的问题。一是多方筹措,稳步解决社区办公及活动用房问题。对于自有办公用房的,要力争达到150平方米的要求,对于长期租房的,可采取一定方式予以解决:区政府、街道办事处每年可安排一定的财力加强社区办公及活动场所建设;包挂社区的单位对所在社区开展“一帮一”或“几帮一”活动;以国有企业社区移交为契机,解决社区办公用房;建议市政府由建设规划部门将社区办公用房和社区服务设施纳入总体规划,开发商在投资开发住宅小区时,同时要按标准规划建设社区办公和服务设施建设用房。尤其是在社区新开发建设时,房地产开发商必须为所在社区预留出一定面积的办公及活动用房。只有真正解决了社区办公及活动用房固定化、标准化问题,才能为开展各项社区工作筑牢阵地。

4、搭建平台,创新载体。探索建立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为骨干,以群众需求为主导的“三社”联动机制,完善相关机制,支持浔阳区义工联合会建立,吸引社会成功人士、离退休干部、相关企业家和社区居民自觉主动加入到社区自我管理的行列中来,发挥他们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上的优势,扩大社区建设的社会基础、经济基础。

5、深入推进社区信息化。通过自建或合建模式,在近期拟建以社区居(村)委会为平台,形成区、街、社区三级网络信息全覆盖格局。努力建成社区居民服务的窗口、宣传教育的阵地、社情民意的基地、居民交流的平台。从根本上解决政府投入不足、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社区信息重复采集、增加基层负担、社区居委会成员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培训薄弱等问题。社区信息化建成后可实现三大目标:一是可以展现浔阳社区服务的风采;二是可以方便居民,建立起社区服务的双向沟通联系渠道,实现服务手段的现代化。使这个平台既能为需要服务的居民提供信息,又能为可以向居民服务的社区服务组织提供阵地;三是可以强化管理,实现社区管理信息化。

社区建设调研报告(二)

爱民佳苑社区是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理念而建成的一个居民服务中心,在社区干部几年的团结努力下,取得了各级政府对社区工作的肯定。为更好地加强社区建设,提高社区的工作效率,我社区开展了社区建设调研活动。期间召开社区干部座谈会,深入辖区实地调查,广泛听取了社区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几年以来,社区在强化组织领导、着力基础建设工作上,突出以人为本、坚持居民自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社区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社区在建设工作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现就我社区的基本情况和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加强社区建设的建议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

爱民佳苑社区是乌达区采煤沉陷区居民搬迁和黄河水利枢纽库区移民搬迁改造项目之一,占地面积32 万平方米,建有居民住宅楼88 栋,可容纳住户4046 户,目前居住人口为7067 人 。辖区有党员178 人,其中支部党员29 人,在职党员 80 人,退休党员 69 人。人口结构复杂,老弱病残、特殊群体等群体占总人口比重较大,其中老年人1168 人,占总人口16.5 %,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 并且残疾人较多,患有身体残疾的180 人 。爱民佳苑社区具有良好的社区基础,丰富的社区资源,但是由于人口数量多、老龄化严重,各方面工作的开展都有相当大的困难。

二、 存在困难

1、社区服务资金来源方面。 社区服务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载体,只有把载体利用的好、作用发挥的好,各项工作才能上一个新的台阶。目前社区服务的开展大都依赖于区、街道筹集资金,缺乏自身发展的能力。由于政府财力有限,导致社区服务硬件设施服务项目及经费周转明显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影响社区服务的发展。

2、专业化人才方面。 志愿者服务队伍是社区人才资源开发的有效做法,但因志愿者服务形式具有不稳定性及服务项目的局限性、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不可能为社区服务提供稳定的、经常的、专业化的服务。

3、网格化管理方面。 爱民佳苑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正在稳步推进,逐步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但是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二是网格长时间投入较长,工作积极性高,但是年龄偏大,文化知识水平存在局限,致使工作效率存在一定差距。在 部门配合上,社区基本协调沟通解决,下一步考虑相应的提高网格长补贴,保证网格化管理工作不受制约,提高效率。

4、协会组织方面。 社区协会组织在社区工作中发挥着很好的作用,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给予了一些人、财、物的投入和帮扶,社区协会组织在不断扩大。社区党支部将在下一步工作中引导协会更好地发挥作用,但在协会的培育和扶持上面,希望政府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投入。

5、信息化建设方面。 目前,社区职能日渐行政化,承担着大量的管理工作。社区为了可以合理有效开展服务管理工作,尝试了一些信息化途径,例如数据化信息管理(计生、民政、就业等方面),网站建设,短信平台(手机信息群发)等,针对老年人和弱势群体较多,还开展了“ 爱心呼叫器” 帮扶业务。但是开展信息化资源共享服务业务,前期软件开发、业务操作学习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希望政府能在财力、物力上给予一定帮扶,统筹管理,支持社区服务多元化、信息化的工作方向。

6、安全管理方面。 为了使小区安全指数更上一个台阶,5 月15 日,社区在服务中心内添置了机房设施,在爱民小区四个大门、小区广场、社区服务中心大门、小区内车棚位置,共安装摄像头16 个。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发现由于小区内路灯未亮,监控设备夜间使用效果不明显;并且因安装数量有限,监控设备对小区安全防范起到的作用需进一步加强。

7、医疗卫生方面。 为切实解决爱民佳苑社区居民就医难问题,经乌达区政府和新达办事处领导多方协调筹措,2 月20 日,新达办事处卫生服务中心爱民分站正式运行。社区卫生站配有诊疗医师两人,免费为居民测血糖、量血压,同时开展注射、输液等医疗项目。卫生站开展服务以来,已服务居民450 人次。但是卫生站任然存在药品少、床位少的问题,不能满足居民需求。

8、绿化维护方面。 小区绿化工作在市政绿化队的努力下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小区内绿地的绿化率达95% 。但是目前面临的问题是,三年管理期将到,绿化工作将移交到物业,因此而产生的绿化水费又是物业所不能承担的,所以绿地很可能会出现无人管理的情形。

三、几点建议

1、不断加大社区资金投入。 首先,按照社区内居民人数及党员人数确定资金投入标准,将社区办公经费、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列入区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增长。其次,设立社区建设专项资金。建议区财政设立社区建设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形式支持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另外,还要动员社会力量捐助、相关部门帮扶,多渠道筹集社区建设资金,形成政府财政投入一块,上级民政专项资金争取一块,街道办事处、社区自筹一块,驻社区单位帮扶一块,社会筹集一块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2、不断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有效维护社区稳定。 社区工作者直接面对居民群众,他们的工作能力决定着社区的服务质量和学水平。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培训,将社区工作者的培训纳入干部年度整体培训计划之中,每年开展一次培训,每三年左右时间对在职人员轮训一次;二要通过公开招考等方式积极引进复合型人才,不断为社区输送新鲜血液,充实基层工作者队伍;三要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更加关心社区工作者,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用人环境。

3、创新服务理念,拓展服务领域。 改变过去以完成政府交办的工作为社区任务的工作,居民的需求就是社区工作的方向、努力的目标。社区要在做好居民办证、低保、治安维护、计划生育服务等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扩大服务领域,特别是在繁荣社区文化、增进邻里和睦、完善便民设施、提供快捷服务、关爱空巢老人、发展社区养老事业等方面,社区要加大探索和尝试力度,在做好网格化管理工作和协会组织工作的同时,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同时政府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新模式,不断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和质量,努力构建和谐社区,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4、以服务为手段,保障居民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 充分利用已建立的社区卫生站、监控技防设备、绿化维护设备,提高对居民的服务质量。一是增加社区医疗设施的同时,在相对集中的居民居住区建立社区完备的大型医院,最大程度地改善居民就医难问题。二是加大监控设施投入,实现监控无死角。三是确定绿化管理权的归属,实现管理最优,服务最优。

爱民佳苑社区党支部将不断奋斗、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用实际行动践行“ 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的工作理念,诠释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更加有序、服务更加完善、环境更加优美、治安更加良好、生活更加便利、人际关系更和谐的综合服务型社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关于街道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社区,猎头,全文共 4671 字

+ 加入清单

近期,我局组织力量采取统计调查、实地调研等方式,对全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文化人才队伍基本情况

统计调查显示,截至20xx年5月,XX市共有文化从业人员738人,其中男性402人、女性336人。人员结构如下:

(一)行业分布情况

从业人员中,从事艺术(含学校)类75人,占10.2%;群众文化类326人,占44.2%;图书类122人,占16.5%;文博类14人,占1.9%;非遗类2人,占0.3%;文化经营类2人,占0.3%;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类39人,占5.3%;其他管理人员9人,占1.2%;公务员75人,占10.2%;其他参公人员35人,占4.7%;工勤人员39人,占5.3%。

(二)区域分布情况

从业人员中,分布在市本级73人,占9.9%;县(市、区)级358人,占48.5%;乡镇(街道)级307人,占41.6%。

(三)年龄结构情况

从业人员中,年龄在35岁及以下253人,占34.3%;36岁至45岁282人,占38.2%;46岁至60岁201人,占27.2%;61岁及以上2人,占0.3%。

(四)学历结构情况

从业人员中,获得研究生学历8人,占1.1%;大学本科学历239人,占32.4%;大学专科学历359人,占48.6%;中专及以下学历132人,占17.9%。

(五)专业结构情况

从业人员中,有专业技术人员471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63.8%。其中,艺术(含学校)类59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2.5%;群众文化类281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60.0%;图书类115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24.4%;文博类12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2.5%;非遗类2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0.4%;文化经营类2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0.4%。

(六)职称结构情况

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0人;副高级职称3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0.7%;中级职称162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34.3%;初级及以下职称296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62.8%。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创新引进机制,人才队伍结构不断改善。我市文化系统各单位十分注重建立、创新和落实人才引进机制,努力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近年来,通过优选、公选一批年龄轻、学历高、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文化系统中来,为提升文化工作队伍水平起到了很大作用。

(二)创新培养机制,人才能力素质不断提升。一是抓好学习培训。每年全市文化系统各单位都要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班,并开辟进修学习的绿色通道,不断提高文化人才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二是坚持“走出去” 拓展视野,强化素质,增强技能。利用外出学习、参观、考察等机会,学习其他地区先进工作经验,为提升我市文化工作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创新选用机制,用人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一是用活用好专业人才。一些单位大胆使用专业技术突出而又具有管理才能的高级人才,使其走上领导岗位,有力地推动了文化工作的开展。一些单位还通过实施内部的改革改组,运用竞争上岗等激励机制提拔使用年轻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有力地提高了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二是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在文化事业单位市图书馆、市文化馆积极推行“内三制改革”,坚持竞争上岗,推行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努力营造想干事、会干事、干好事、干大事的浓厚氛围;坚持聘用合同制,实行用人制度改革;尝试进行绩效考核分配制度改革,将本单位干部职工工作业绩与绩效工资中的活工资部分挂钩,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大力激发了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有效增强了文化发展活力。

(四)创新激励机制,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一是对收入分配制度进行探索性改革。近年来,我市文化系统一些事业单位推行了岗位工资和效益工资。如一些单位实行了分类管理、绩效挂钩的岗位责任目标绩效考核机制;一些单位根据各自经费来源情况,实行不同管理办法,合理拉开分配档次,这些措施都有效激发了文化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广泛开展主题活动锻炼文化人才。近年来,全市文化系统各单位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先后开展了“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群众路线”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文化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部分干部群众文化意识不强。少数基层领导对文化建设和文化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存在“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重设施建设、轻活动开展,重短期效应、轻长远利益”的现象,一些群众则认为文化就是“唱唱跳跳,打打闹闹”,对城市生活不可少,农村可搞可不搞。这种模糊观念直接导致文化工作摆不上位置,影响了文化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文化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从行业分布看,文化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艺术(含学校)类、群众文化类、图书类,文博类、非遗类、文化经营类人员比例偏小,仅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5%,行业分布极不平衡;从地域分布看,大多数文化从业人员分布在县(市、区)本级,仅307人分布在乡镇(街道),全市175个乡镇(街道)平均不足2名从业人员;从学历结构看,本科及以上学历仅占32.4%;中专及以下学历就占17.9%,文化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从职称结构看,正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匮乏,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及以下职称人员梯次呈现出金字塔形状,且中高级技术人员呈现老龄化趋势,青黄不接现象较为突出。

三是部分专业人才相当匮乏。缺乏优秀的文艺策划、编导、创作、演出人才,文艺创作的主要力量来自于业余文艺队伍,各类文艺创作演出角逐省级以上大奖,名次往往靠后;懂业务、会管理的基层文化工作者较少;文博类、非遗类、文化经营类专业人才紧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文化的繁荣发展。

四是乡镇文化人才发展薄弱。由于文化工作短时期内难见成效和文化发展不及经济发展显政绩等原因,乡镇文化工作和文化人才未得到足够重视,“文化专干”编内人员多数身兼它职甚至以它职为主,在编不在岗的现象极为普遍,文化专干不“专”;有些乡镇文化阵地被挪作他用,加之不少文化专干问题长期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很多地方没有人去做这方面工作,造成乡镇文化人才发展受限。

五是人才培育机制还不健全。由于体制和机制方面的缺陷,一些较优秀的人才通过不同渠道相继流失,文化人才总的趋势是流出大于流入。市、县两级文化部门对乡镇文化干部的去留无从调控。文化行政干部的配备往往让位于经济部门,其后续成长提拔常被忽略,绝大多数中层正职任职五年以上乃至更长的时间而无交流、提拔的机会,干部工作激情和积极性减退。无长效、系统的培训机制及培训渠通狭窄、培养经费不足等因素,导致多数文化人才难以得到进一步培养和深造。

四、几点对策建议

按照“引得进,育得出,留得住,用得上”的思路,强化人才重要性认识,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创新人才发展机制,着力打破人才发展瓶颈,努力开创文化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

(一)要进一步加强对文化人才的重视程度。较长时间形成的“重经济轻文化”、“重产业轻事业”,致使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逐步“边缘化”。要真正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文化人才队伍,还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储备是第一储备、人才工作是第一工作”的理念,不断强化“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意识,打牢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思想基础,使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及文化人才在国家“五位一体”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做好文化工作、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要进一步优化文化人才成长的环境。大力实施“构筑人才资源洼地”战略,不断优化政策环境、投入环境、待遇环境、平台环境,努力破解文化人才发展瓶颈,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一是加强政策扶持。根据文化专业人才的特性,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与文化发展和具体实际相匹配的培养人才、引进人才、选拔人才、评价人才的优惠政策,对专业人才、特殊人才和急需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扶持、激励给予有力的政策支持,努力营造稳定人才、吸引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政策环境。二是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加强城乡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设立文化人才培养教育、人才开发发展专项资金,并随财政收入同步增加,解决文化人才培养投入不足和发展经费受限等问题,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三是强化待遇保障。深入实施“人才关爱工程”,坚持“用待遇吸引人才”、“用待遇留住人才”,对引进的优秀专业人才,配套落实社会保障、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待遇;落实优秀人才定期休养、定期健康体检制度;实行领导干部联系、关护优秀人才和定期走访慰问制度,真正让文化人才受到重视、得到关心。四是搭建发展平台。努力做到政府营造好“大环境”,文化单位改善好“小气候”,根据文化人才不同的能力和特点,将其配置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和岗位上,因人使用、才尽其用。

(三)要进一步加强对文化人才的培育力度。深入实施文化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开发人才资源,挖掘人才潜力,加强人才培养,有效盘活人才存量,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一是实施文化艺术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建立文艺人员集中培训基地,或委托资阳师范校、艺术培训学校等增设艺术培训班级,定期将文艺人员输送到艺术学校进行文艺策划、编导、创作、演出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培训和专业技能辅导。各级文化馆定期深入各乡(镇)、村(社)进行免费艺术辅导。二是实施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着眼于提高文化产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加强与党校、各类高等院校的合作,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借助学校丰富的师资力量和邀请外地优秀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讲师授课,一方面选拔极具发展潜力的经营管理人才保送相关高校培训,通过“借脑育人”,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三是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人才培养工程。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教学基地,对专业考古人才及国、省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承人、保护人开展定期培训。四是实施乡土文化能人培养工程。鼓励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参与到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中,重视发现和培养乡土文化能人,建设专兼结合的基层文化人才队伍。

(四)要进一步创新激发文化人才活力的制度机制。用好用活人才,关键在于机制创新,激发人才生机活力。要积极探索和创新出一套“引用激”相结合、相促进的人才发展机制。一是健全人才引进流动机制。实施“重点人才典型引进”工程,健全人才“柔性流动”机制,着力打造吸引各类优秀人才集聚的“绿色通道”,通过用优惠政策引才、用事业引才、用感情引才、走出去借才等方式,柔性引进各类优秀文化人才,特别是急需紧缺和能起核心作用的文化人才。二是健全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建立健全以竞争择优、公开平等为导向,有利于优秀文化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华的选人用人机制,优先选择和提拔任用能够适应文化工作需要的专业型人才,大力营造“重业绩、重能力,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选人用人氛围,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三是健全人才发展激励机制。将激发人才活力、发挥人才作用作为重中之重,坚持精神激励、物质激励、事业激励相结合,探索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对有突出贡献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艺术创作人员予以嘉奖、表彰和重用,以充分调动文化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多出成果、多出精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