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黄河有关民间故事【实用20篇】

浏览

4678

范文

173

篇1:黄河颂反思总结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找准知识之间的冲突并巧妙激发出来,这是一节课的出彩之处,刚开始我们先采用课本上百数表来研究,结果在一个班实践后认为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由于数太多,让学生观察3的倍数的这些数时,并从中找出相同的地方,结果,很多同学找了与本节课毫无关系的东西,浪费了很多时间。在评课的时候,我们又讨论是不是找一些数代表百数表,于是我设计了一个表格,让学生用除法计算的方法找到3的倍数的特征,并观察这些数,这些数的个位分别从0到9都有,让学生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跟数的个位没有关系,然后从中又把像45和54,75和57,123和321等特殊的数单独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从中找出规律。结果我又重新上了这节课,效果比上节课要好。

这节课结束后,我感觉最大的缺憾之处,最后总结3的倍数特征时,应放手让孩子们多说,说透,这样更有助于锻炼孩子的概括归纳能力。而练习题方面,也应形式面多样化,如用卡片练习判断,或通过打手势的方法或先听老师——这样效率更高,课堂氛围好,课堂不是同步,学生的发展始终是教学的落脚点。我们的教学应着眼于学生对解决问题方法的感悟,这样才可获得最佳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黄河源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94 字

+ 加入清单

南山公园位于西宁市南山,风景十分秀丽,是休闲观景的好地方。

西宁南山又叫凤凰山,山上有亭,名叫凤凰亭,亭上有一横额,上书“河湟引凤”。相传南凉时有凤凰飞临其上,故名凤凰台。这和当时流传的“龙现于长宁,麒麟游于绥羌”同为附会之说,但由此而来的西宁古八景之一的“凤台留云”却成为西宁的一大胜景。

根据《西宁府新志·地理志》中记载:“南山……冬夏积雪不消,耸出万山之上,俨若银屏,又谓之雪山,俗称南山积雪为八景之一也”。攀登绝顶,宛如身在天宫,头顶青云缥渺,脚下冰层晶莹。南山绝顶气候多变。

夏天前往南山公园欣赏“南山积雪”,真是风景独异。一脉高山,截成两节,分属两个世界:雪线下一碧万里;雪线上银装素裹。

以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油松、青杨、榆树为主形成工人森林景观,盛夏季节这里绿绿葱葱,空气清新湿润,群鸟啼鸣,游人享受回归大自然的无穷乐趣。公中中心地带的百花园,以牡丹花为主的数十种高原名花卉竞相怒放,香气飘舞,姹紫嫣红,形成了与森林景观完全不同的另一天地地。新近建成的五彩瀑布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彩虹飞落,成为西宁独有的瀑布水景。公园西北部有一小山包,上有平台,人称凤凰台。相传有对金凤凰曾在此飞落而得名。海拔2419米。每逢农历九月九重阳节,人们纷纷登上凤凰台俯视西宁古八景之一。现凤凰台上建有有凤凰亭,为两层楼阁式,直径24米,高23米,亭脊以孔雀蓝琉璃瓦和层顶相缀,阁壁彩绘,精美的石雕艺术建筑,蔚为壮观,登亭鸟瞰高原古城,抚今追昔,感概万千。凤凰山麓有一古刹南禅寺,建于明代,历史悠久,建筑古香古色,众多善男信女来此求神拜佛,成为南山公园附近的一处人文景观。该公园设有餐饮和文化娱乐活动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保护黄河-倡议书

范文类型:倡议书,全文共 749 字

+ 加入清单

广大人民群众: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灵、文明之摇篮。黄河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宁人。保护环境、保护黄河,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源!由于各方面原因,我县黄河段乱占、乱堆、乱采、乱建等现象一度比较突出,严重危及河道安全。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县委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黄河中宁段整治力度,黄河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让绿色发展理念及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巩固整治成果不反弹,凝聚保护母亲河工作合力,形成人人参与黄河中宁段及入黄河支流管护,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特向广大人民群众倡议:“同饮一河水,共护母亲河”。

一、遵纪守法,管护水域岸线。不围垦河道,不侵占水域、滩地,不种植阻碍行洪安全的林木及高杆作物;不在河道非法采砂、取土。不在水域岸线乱倒、乱堆、填埋、堆放垃圾、固体废物;不弃置、堆放阻碍行洪安全的物体;不滥占滥用水域岸线,不修建阻碍行洪安全的建筑物。

二、防治水污染,净化水环境。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从我做起,购买环保产品,少用塑料袋,慎用易造成水污染的洗涤剂;生活垃圾不乱弃,生活污水不直排入河;生态种植、养殖,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积极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不在水源保护区内堆置工业废渣、城市垃圾、粪便和其他废弃物。

三、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积极参与节水型社会创建活动,牢固树立节约用水意识,从关紧水龙头做起、从一点一滴节约做起、从你我做起,提高用水效率。以自己的行动带动他人,形成“一传十、十传百”的积极效应。

四、同饮一河水,共护母亲河。希望大家积极行动起来,踊跃投身到保护母亲河行动中来,让中宁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美!让我们携起手来,在一点一滴中、举手投足间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树立节约意识,保护母亲河,用我们的热情和汗水,为建设水中有鱼、岸上有绿、绿中有景、人水相亲的美丽中宁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保护黄河-倡议书

范文类型:倡议书,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黄河是中国的一个象征,后人把黄帝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黄帝出生地河南省新郑市有黄帝宫,在陕西省黄陵县有黄帝陵,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为“四渎之宗”,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

现在黄河面临断流的问题。1997年断流226天。与此同时,黄河入海水量不断减少,1990~1994年,年平均入海量只有184亿立方米,相当于80年代年平均入海量286亿立方米的64%、70年代年平均入海量371亿立方米的59%、60年代年平均入海量492亿立方米的47%。一些专家预测,如果以5年时间为单元计算,到20__年黄河下游将出现年年断流现象,到20__年黄河下游将会出现全年干涸,黄河由此将成为一条内陆河。造成这一切问题主要源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所以要从改善自然环境入手,首先应在黄河两岸种上一些存活率高的树木和植物!经常发射人工降雨弹,使黄河旁的树可以保持水土的水份。看看以前,古代黄河两岸就是因为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可以起到固土防沙的功效,所以我认为,只要能让树植物存活,就能把黄河两岸的泥沙管住,让母亲之河长存。

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美好家园,那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让黄河之水永远气势如洪的流淌着吧!

倡议人:_

日期:__年__月__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年甘肃黄河铁桥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位于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金池前,建于公元一九○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中山铁桥长233。33米,宽7。5米,有6墩5孔的铁桥,桥上飞架5座弧形钢架拱梁。其前身始于明洪武5年(1372年),宋国公冯胜在兰州城西七里处建的浮桥名叫镇远桥。根据清道光“兰州府志”记载,该桥以二十四艘大船贯连,浮于河面,冬拆夏设。严冬时黄河结冰,车马都可通行。至明洪武9年(1376年),卫国公邓愈移浮桥至西10里处,称“镇远桥”;明洪武20xx年(1385年),兰州卫指挥杨廉将浮桥移至今日位置,至今遗存重10吨,长 5。8米的铸铁桥柱“将军柱”三根。清光绪33年(1920xx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 导,建起了长达233。33米,宽7。米的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42年改为“中山桥”,1954年,人民政府整修加固了铁桥,又增加了五座弧型架拱梁,使铁桥显得坚固耐用,气势雄浑。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保护黄河的倡议书200字

范文类型:倡议书,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朋友们: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她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可现在,她却因为自己哺育的儿女,受到了威胁。

近来,黄河遭到了严重破坏。因为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正慢慢变为地上浊河。由于人类乱伐树木,土地变得疏松,每当遇到暴雨,就会形成流沙,这些沙子会流到黄河里,再加上人们肆意向黄河中丢弃垃圾,排放污水,不仅使黄河水变得更浊,还使黄河的河床抬高了不少,有些地方竟抬高了10米多。这样一来,黄河行洪能力急剧下降,而成为地上河、浊河的形式却愈演愈烈。

朋友们啊!我们的母亲河正在“生病”,而且愈加脆弱,我们岂能坐视不管!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做到以下几条:

1、少向黄河投垃圾,甚至一片纸条;

2、不乱伐树木,甚至一颗未长大的树苗;

3、多植树,希望能组织一些关于保护母亲河的活动;

4、不随意向黄河中吐痰,污染水质;

5、当看到别人污染黄河时,我们要站出来,及时制止。

让我们为黄河添上一片绿色,减少一些白色;让黄河清流多一点,泥沙少一点,用自己最大的力量保护黄河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黄河颂反思总结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全文共 463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中缺憾总是难免的,我的遗憾也有几点:

1、我的教态、教学语言还有一定的问题,缺乏灵活性。比如在初读诗歌,从各种角度谈谈对诗歌的看法这一环节中,有的同学提出了一些问题:“观众为什么是‘胆怯而绝望的’”等。这些问题看似较为零散,其实都与主题有关。我只要用一两句简单的话就可以把它引导到主题这一争论点的探讨上来。但我就因为在教学预设中把这些问题的提出安排在了质疑解难环节,就没有作解释。课后有同学就问我上课时为什么没有理他,打击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又如在诗歌现实意义的探讨上,我直接提问“这首诗歌有何现实意义”。如果能把“现实意义”这个词换成“启示”,就更贴近学生了。

2、虽然我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有很多学生不敢发言,或者是不愿意发言。这就说明这一课堂并没有达到真正的和谐,还有某些东西让有的同学感到了压力而不敢发言或者是不愿意发言。也有部分同学的学习过程还是消极的“等、靠、听、记”,没有主动地去追求进步与发展。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我深深的感到要真正构建一个自由、平等、互动的课堂任重而道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黄河颂反思总结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全文共 823 字

+ 加入清单

《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这篇文章为典型的科普说明文,很显然,象这样的文章,“把握文本所承载的科学知识,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教学重点之一,也是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如果教师没有很好的把握,很容易偏离语文教学的宗旨,游离于语文教育目标之外,上成科学课或者其他课。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重教学的情趣性和整体性,即使是科普文章,也要教得有情有趣。在教枯燥的科普文章时也应该挖掘文章的情感因素和趣味因子,让学生始终享受到学习科普文章的乐趣。

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我采取了“质疑课题”的方法,根据课题孩子们提出了许多问题,如:恐龙怎么可能飞向蓝天、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极大地激发出了孩子们阅读课文,寻求答案的兴趣。

另外,教学中我注意了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注重语言实践。科普说明文的语言有很强的逻辑性,段与段、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这种联系不只是表现在内容上,还表现在语言的形式上。如“则”把两个分句联系在一起,再如第四段的三层意思,先说第一中恐龙,再用“数千万年后”引出恐龙家族,再用“其中”引出一些猎食性恐龙。这里可以很好的训练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抽象性。排列演变的过程正是为了让学生迅速地把重要信息抽取出来,建立演变过程的框架,分清叙述的层次,从而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千方百计地创设大量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运用习得的说明方法练习说明事物。我利用图片或影象让学生说说庞大的恐龙家族和恐龙演变成鸟儿的过程等。通过语言实践,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活用说明方法,进行内化语言,迁移方法。这样的教学,使得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这两只翅膀同时翱翔在科学的天空。

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是为了将来我们不用教学生就能独立学习获取知识。因此,在我们教学之前,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要有清醒的认识,你想教会孩子什么?为什么?实际上又教了什么?我们既要在教前有准备,又要在教中有思考,教后有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河南郑州黄河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叫王飞翔,欢迎大家来到绿博园。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参观游览这里。

现在我们在绿博园北门,正前方是一座假山,这座山雄伟壮观,上面长满了花木,石缝里还长着青苔。请大家看山上的那几个大字:“绿博欢迎你。”

绿博园园区规划设计立足生态性、注重示范性、拓展休闲性、彰显文化性和科技性,融入了绿色生命、绿色生活、绿色经济、绿色家园和绿色科技的理念,充分体现“让绿色融入我们的生活”的主题。郑州绿博园绿化景观结构分为 “一湖、二轴、三环、八区、十六景”。

接下来请大家顺着湖边往前走,我们就来到了江苏园。这边是古色古香的长廊,还有碧绿清澈的水,生机勃勃的松树,一切是那么美好。走在石子路上,是不是有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味道?

游客们,我们现在在郑州园,请大家往上看,那儿是一朵巨大的水晶月季,晶莹剔透,栩栩如生。

现在我们身处非洲园,我们看到的是玛雅文化了。这几根木头柱子,代表着玛雅文化的图腾,上面画满了各种色彩艳丽的图案,还雕刻着鹰的翅膀。

你们还会看到许多以前没见过的东西:猴面包树、埃及的狮身人像、金字塔.

接下来是自由活动时间,请大家继续参观游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保护黄河-倡议书

范文类型:倡议书,全文共 614 字

+ 加入清单

全体少先队员:

长江,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她们用博大的胸怀孕育着,滋养着我国五千年来的华夏文明。古往今来,面对母亲壮丽的景色,悠久的历史,多少人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发出了由衷的赞叹。母亲河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用纯结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在30年前,长江中的白鳍豚有1000多头,由于江水的严重污染,繁忙的航运(螺旋桨击打)和乱捕滥捞,白鳍豚种群数量急剧下降。1986年,白鳍豚数量约有300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世界上12种最濒危的动物”之一。进入20xx年的时候,估计白鳍豚大概仅剩下二三十头了。这种可爱的生灵,正在以倒计时向我们作最后的诀别。

为了保护我们的母亲河,保护像白鳍豚一样珍稀的动物,我向大家提出以下倡议:

1、在母亲河两岸多种一些树木,不让水土流失,同时也可以增添绿意。

2、不在母亲河里乱捕滥捞。

3、不能在母亲河的两旁起建筑物,如:医院,房屋,工厂等。

4、不把垃圾扔进河里。工厂里的污水不要乱排入河涌里,如要排,也要经过一系列的过滤处理。

5、三废:废水,废渣,废气要慎重地处理。绝对不能马虎了事。

6、洗完米的水,可以浇花,浇菜,不要浪费。

7、要规定好各类船只在母亲河的航行时间,如没有到规定的时间,就不能航行。让鱼类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养生。

8、在钓鱼时,如有发现稀有的鱼类就要及时上报。

为了保护我们的母亲河,保护我们共同的生活环境,请大家执行以上倡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黄河颂反思总结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预设和生成,已经有很多文章进行了阐释,我不多说。只说说我这课是怎么处理的。教学设计是设计成老师提问的,但在上课时,发生了变化,在学生提完了字词句的问题后,觉得学生的思维正活跃,就要求学生就诗歌内容进行提问。学生提了两个问题,都很有代表性,一个是为什么以“采薇”为标题(因为诗歌的情感主要是思乡),一个是前三章为什么与后三章开头写法不同(比如《蒹葭》自始至终都是回环往复的写法)。我觉得学生提的这两个问题恰好是我设计里的内容。学生对这两个问题展开了探讨,注意到了诗歌中字词的变化,有学生分析到了“作”“柔”“刚”与思乡的联系。当然有学生想偏了,认为“薇”是家乡的特色菜,所以采薇来吃,是想借此来抒发思乡情绪。显然这个学生没有注意到“薇”是野菜,但仍然能注意到思乡也不错了。我补充说诗经许多篇目以开头为标题,比如《蒹葭》、《硕鼠》、《伐檀》、《关雎》等等,这首诗也如此。至于为什么后面不是回环往复的结构了,我让学生先分析了后面所写的内容,都知道是描写战争场面的,我就请学生进行情景想象,此时已经是战场了,双方都蓄势待发,剑拔弩张,只等将帅一声令下,就冲锋杀敌了,如果此时突然有一个士兵弯着腰,边走边唱道“采薇采薇,曰归曰归”可能吗?采薇是打仗时做的事吗?学生明白了场景的变化使得诗歌的叙述发生了变化,而且学生也明白了诗经中并不是所有的诗歌都是从头至尾采用回环往复的结构的,是可以有变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年甘肃黄河铁桥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36 字

+ 加入清单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提起兰州的桥,人们首先会想到那座令兰州人骄傲自豪的桥,它就是号称“黄河天下第一桥”的中山桥。

中山桥位于兰州市金城关,横跨黄河,毗邻白塔。中山桥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920xx年2月开工,1920xx年6月竣工。它是由美国人设计,德国人承建而成的,建桥花费白银306600余两。中山桥长233.5米,宽8.36米,是黄河上第一座公路桥,所以有黄河天下第一桥之称。

后来为纪念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该桥于1942年改名为“中山桥”。中山桥是全钢构造的五拱桥,造型美观大方,气势磅礴,北面有郁郁葱葱、高高耸立的白塔山,南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桥下滔滔黄河水日夜不休地奔流而过。

夜晚的中山桥是黄河岸边最美的一景了,璀璨的花灯给中山桥平添了一份雍容华贵,远远望去,中山桥就像一条威猛的金色巨龙横卧在黄河之上。临河观看,中山桥与水中倒影交相辉映,花灯闪烁,真是美轮美奂!

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山桥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不能再承受更多的压力,现在的中山桥已经改为步行桥,人们在桥上拍照、休闲、娱乐……中山桥因为它的百年历史和独特造型成为兰州的标志性建筑,成为值得兰州人自豪的名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关于黄河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464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我们面前的雕塑,叫"黄河母亲".在全国,以雕塑形式表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为数不少,论风格和艺术表现力,这一尊可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作品由甘肃著名雕塑家何鄂女士创作,在全国首届城市雕塑方案评比中获得“优秀奖”。整个雕塑为花岗岩质地,长6米,宽2.2米,高2.6米,总重量达40作吨,由北京雕塑厂于1986年4月30日制成。

作品用“母亲”和“婴儿”两个形象,生动而深刻地揭示了主题:母亲卧在波涛之上,左腿微微弓起,面含微笑,神态慈祥。凝练的线条把母亲秀发的飘指、身材的曲美与波涛的起伏和谐地融为一体,勾画出黄河女神的风采。匍匐在母亲胸前的裸身男婴,天真烂漫,安然无忧,举首憨笑,顽皮可爱。整个雕塑构图洗练,寓意深刻:黄河源远流长,生生不息,胸怀博大,她所养育的中华民族,生气勃勃,天天向上,幸福安乐。母亲身下的黄河造型刻着的水波纹和鱼纹,来源于甘肃彩陶的古老图案,既象征着黄河文化,也隐喻了甘肃历史文化的悠久。

雕塑前面还嵌着一块石碑,是1994年8月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所设,碑文是:“献给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母亲”。

说起黄河,我想大家的感情一定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是因为我们共唤黄河一声母亲,妈妈。陌生是因为很多朋友至今都没有见过黄河。更别说游黄河了。而在今天我们的愿望就可以变成现实,不仅可以看见我们的母亲黄河更可以在它的怀抱中徜徉游览。在中国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登长城非好汉,不游黄河心不甘”。这句话虽然非常简单,却道出了我们无数炎黄子孙对我们母亲河的向往和眷恋之情。无数的诗人和文学家都曾用最美的语言赞美我们的母亲,其中有一位说的很好,他说,黄河啊,千百年来哺育了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因为黄河的颜色浸染到每个人的皮肤上,因为黄河的精神融入到每个人的灵魂中。所以,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别人都可以一眼看出我们是黄皮肤的中国人。今天我们到黄河边上也可以和黄河比比,看看两种颜色是不是十分相像,连我们的一代伟人毛主席在转战华北的时候也曾说到,我们可以藐视一切,但不能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更是把黄河和整个中华民族放在同一高度,同呼吸共命运,血脉相容。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自治区。最后在山东省的垦利县注入我国唯一的内海----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达到75.2万平方公里,被誉为中国第二长河。但是在中国人的心中,它和长江一样长,和大海一样宽阔。水利专家为了使每个人都能更清楚的了解黄河。把黄河拦腰分成三段:从发源地到内蒙古托克托县的河口镇是上游。黄河上游碧波荡漾,水是清的,让你很难想象它就是以后的黄河,真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啊。从河口镇到我们河南郑州的桃花峪,黄河进入了中游,进入了中国最大的黄土区域黄土高坡。它沟壑相见,绵延起伏,黄河在流经这里的时候因为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河水的颜色染成了琉璃黄,成为了一条浊河,泥河,沙河。尤其是在晋陕之间,黄河以300里的巨大落差,齐刷刷的切割着黄土高坡。大量的泥沙被它带了下来。真是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冠九州啊.从桃花峪再往后到垦利县的入海口,就是黄河的下游了。一下子进入了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31万平方公里的华北大平原。它一马平川,一望无垠,如此平坦的地势,黄河流到这里,河道变宽,水流速度变缓,大量的泥沙源源不断的沉积在黄河下游的河道,致使我们的河床以每年10公分的速度被抬高。长年积月就形成了世俗罕见的奇观-----悬河,地上河了。在我们的七朝古都开封,黄河的水位已经高出了开封十几米,在们的省会郑州,黄河的某些地段也已经高出郑州5—7米了。大量的泥沙随着黄河水注入渤海。真的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啊。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年黄河从黄土高原冲刷携带下来的泥沙有16.4亿吨。如果把这些泥沙堆砌起来,堆成高,宽,厚各一米的土堤,长度可以绕地球赤道27圈,是地球到月球长度的三倍。如果按全中国13亿人口来计算,平均每个人可以分到1.3吨,比我们吃的粮食还要多。所以就有了这样的说法,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很多人不相信,非想到黄河水中试试看。上岸之后任你怎么拍打都会留下一层薄薄的泥沙。真是一碗黄河水,半碗黄河沙啊。

那么这么多的泥沙都到哪里去了呢?原来啊,每年都有12亿吨的泥沙注入渤海湾为山东省填海造陆了。所以山东省的陆地面积在逐渐增大,而水域面积却在不断缩小。于是,就有人担心,黄河不断的堆积泥沙向大海延伸,这样下去的话,中国会不会有一天和日本连起来了。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日本的旅游团队到达这里后都会有一项特别的仪式,那就是植树造林。除去这12亿吨,其他的四亿吨都沉积在了黄河下游的河床上,但正是这四亿吨的泥沙,却给黄河的治理带来了最大的难题。使它成为世界上最难治理的一条河流。千百年来我们的母亲在给予了我们生命的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的灾难。翻开中国的治黄史,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在这些英雄人物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大禹了,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黄长达20xx年。采用疏导法治理黄河,得到了百姓的推举成为首领。后来他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正可谓,治黄者,得天下。后来自夏以后,无论是隋唐五代,宋元明清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治理黄河。但是终究因为治理技术的原因,都未能取得明显的效果。在有文字记载的3020xx年里,黄河泛滥500多次,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特大改道9次。真可谓“三年两泛滥,两年一决口,百年一改道“。尤其是1938年6月,国民党政府为了抵御日军的侵犯。下令扒开花园口大堤,引起洪水泛滥。虽然暂时延缓了日军的进犯速度。但是也造成了河南,安徽,江苏三省89万人丧生,1560万人流离失所。上百万亩良田变成了不毛之地。直到今天,仍然使得我们黄河下游的经济难以有大的发展。

这时候,就有人问了,那你们对黄河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我想,这个问题,河南人民最有发言权。因为我们受益最大,也受害最大。所以很多老百姓对黄河的感情可以说是既爱又恨。我们爱她,是因为千百年来它不仅供应着我们的人畜用水,还灌溉着上百万亩的良田。到了今天还发挥着另一个重要的作用,蓄水发电。但是也有人说我们恨母亲,因为每个几年母亲都要发怒,每次发怒之后生灵涂炭,所到之处,一片汪洋。但是我要说的是,害才害了一小片,利却利了一条线;害才害了几十年,利却利了上千年。如果非要讲黄河的功和过的话,黄河的功要远远大于黄河的过。今天位于黄河流域的河南。中国八大古都占了1/2,馆藏文物130万件,约占全国的1/8,地下文物全国第一,这些不正是黄河留给我们的财富吗。黄河经历了悠久的历史。早在150万年前就已经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这里哺育了8020xx年前的裴李冈文化,六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使河南在长达21个朝代,3620xx年的时间里成为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悠久的历史和最灿烂的文明成为了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支柱。

1938年,冼星海来到郑州黄河游览区。当时正是日本入侵中华时期,很多文人投笔从戎。冼星海也是其中之一,当他望着滔滔的黄河水,依然谱写了《黄河大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激励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战。当时的黄河大合唱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旋律。而今天,我们靠着黄河这种不屈不饶,勇往直前的精神使得我们的母亲在建国后安然度过了60年。1952年 ,毛主席来到郑州黄河游览区,站在黄河边上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重要指示。当时正是国家大兴水利的时期,在对待淮河的问题上,毛主席说根治淮河,对于长江,主席说治理长江。而对母亲,主席说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52年之前没有一个人有办法办好,52年之后到现在也没有办法彻底的办好。然而我们一直在努力。就在毛主席提出号召4年之后。我们敬爱的周一年中两次到达黄河边,带领我们抗洪抢险的官兵与黄河做赛跑,可见治理黄河已经迫在眉睫。于是1958年,我们在黄河上建立起了第一组工程----河南三门峡大坝。是苏联老大哥支援中国建造的168个工程中唯一一个水利工程。但苏联朋友不了解黄河,他们不知道黄河最大的问题是泥沙问题。所以50年之后,这个大坝的窟窿已经被泥沙积平,不能再使用了。在三门峡大坝后又相继建成了杨家峡,龙羊峡等一系列水利工程。

在90年到20xx年20xx年的时间里,投资300多个亿。同德国,比利时,英国的世界上最著名的水利专家一起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土石砖结构的大坝将使黄河的历史改写,将使黄河的自然灾害由60年一遇变成千年等一回。20xx年之内黄河下游的河床不再升高。但是否如此,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借用一句咱们中国的俗话,那就是黄河清,天下平。但要想让黄河变清,谈何容易啊。有专家说,我们全国人民每人都扛上几锹。要620xx年后,黄河才能改变。这620xx年,我们不能等待,要用自己的努力改变河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每个人多爱自己的母亲。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而孩子回报母亲的却太少太少了。对于所有的炎黄子孙来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母亲黄河,现在我们能对母亲尽的孝心就是保持水土,植树造林。这是我们对母亲尽的一点绵薄之力了。

可喜的是,到了今天黄河上有两大难已经被我们打破了。一是黄河之上架桥难。因为大桥建成后,会因泥沙不断淤积,河床不断升高。于是桥面就快要与河水齐平了。需要不断的建新桥来替代老桥。二是自古黄河难行船,千百年来黄河上都无法行船。我们生活在黄河边上的黄河儿女只能望河兴叹。我想我们大家什么大江大河都见过,什么样豪华的船都见过。可生活在黄河边上的黄河儿女,乘船已经成为我们的一大梦想。今天我们乘船的意义非同寻常。这是目前为止唯一可以在黄河上行驶的船只。这种船是专门为黄河量身打造的气垫船。气垫船,我们大家应该都知道。底部是高压气囊。行驶的时候船身升高40---60公分悬空行驶,就解决了一般船只容易遇到河床底部的泥沙搁浅的问题。我们的气垫船从陆地码头出发、穿越黄河的中下游分界线---桃花峪。桃花峪这个地方虽然非常的普通。但在中国的版图上却是是用红笔来勾画的。它不仅是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而且也是黄土高坡和华北大平原的分界线。一边是绵延起伏的黄土高坡,而另一眼望去则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大平原。穿越桃花峪,逆流而上最终到达公元前220xx年,刘邦和项羽以鸿沟为界,左为楚又为汉,就成了今天我们下象棋时的楚河汉界。而对于这件事情,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给出了评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途中,我们的气垫船会在河边停靠,您可以走下船去摸一摸黄河水,和我们的母亲河来一次亲密接触。也可以踩一踩黄河的牛皮地,体验一下我们黄河牌席梦思。更可以再岸边将你的思念之情毫无保留的在母亲面前释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保卫黄河母亲倡议书

范文类型:倡议书,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近20多年来,受工业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影响,黄河正饱受前所未有的侵害。通过对黄河沿山西段四市十几个县700多公里的实地考察,发现黄河水资源保护目前正面临几大挑战:土壤结构变得疏松,肥力下降,草木越来越少。大量的泥沙流入黄河里,清澈的水失去了明亮变得又黄又浊。

在这里我倡议同学们来保护黄河:

一、在黄河边上多种树,防止泥土流失,因为树木可以用根须可一抓住泥土使泥土不再流入黄河,

二、禁止在黄河边的山上滥砍乱伐。这样可以防止树木减少。

三、沿河岸净化黄河,这样可以使河水清澈

四、减少农药的使用,可以让农药污染不再流入黄河。

五、禁止一些人在黄河中滥捞黄沙,这样可以让河中的生物可以生存。

六、不要在黄河里或岸边到垃圾可以防止垃圾污染。

黄河在哭泣,黄河在呼唤,黄河的康复刻不容缓!让我们从身边的每一点每一滴做起,关爱我们的母亲河!

倡议人:

日期:XX年XX月XX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黄河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914 字

+ 加入清单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自治区。最后在山东省的垦利县注入我国唯一的内海----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达到75.2万平方公里,被誉为中国第二长河。但是在中国人的心中,它和长江一样长,和大海一样宽阔。水利专家为了使每个人都能更清楚的了解黄河。把黄河拦腰分成三段:从发源地到内蒙古托克托县的河口镇是上游。黄河上游碧波荡漾,水是清的,让你很难想象它就是以后的黄河,真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啊。从河口镇到我们河南郑州的桃花峪,黄河进入了中游,进入了中国最大的黄土区域黄土高坡。它沟壑相见,绵延起伏,黄河在流经这里的时候因为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河水的颜色染成了琉璃黄,成为了一条浊河,泥河,沙河。尤其是在晋陕之间,黄河以300里的巨大落差,齐刷刷的切割着黄土高坡。大量的泥沙被它带了下来。真是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冠九州啊.从桃花峪再往后到垦利县的入海口,就是黄河的下游了。一下子进入了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31万平方公里的华北大平原。它一马平川,一望无垠,如此平坦的地势,黄河流到这里,河道变宽,水流速度变缓,大量的泥沙源源不断的沉积在黄河下游的河道,致使我们的河床以每年10公分的速度被抬高。长年积月就形成了世俗罕见的奇观-----悬河,地上河了。在我们的七朝古都开封,黄河的水位已经高出了开封十几米,在们的省会郑州,黄河的某些地段也已经高出郑州5—7米了。大量的泥沙随着黄河水注入渤海。真的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啊。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年黄河从黄土高原冲刷携带下来的泥沙有16.4亿吨。如果把这些泥沙堆砌起来,堆成高,宽,厚各一米的土堤,长度可以绕地球赤道27圈,是地球到月球长度的三倍。如果按全中国13亿人口来计算,平均每个人可以分到1.3吨,比我们吃的粮食还要多。所以就有了这样的说法,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很多人不相信,非想到黄河水中试试看。上岸之后任你怎么拍打都会留下一层薄薄的泥沙。真是一碗黄河水,半碗黄河沙啊。

那么这么多的泥沙都到哪里去了呢?原来啊,每年都有12亿吨的泥沙注入渤海湾为山东省填海造陆了。所以山东省的陆地面积在逐渐增大,而水域面积却在不断缩小。于是,就有人担心,黄河不断的堆积泥沙向大海延伸,这样下去的话,中国会不会有一天和日本连起来了。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日本的旅游团队到达这里后都会有一项特别的仪式,那就是植树造林。除去这12亿吨,其他的四亿吨都沉积在了黄河下游的河床上,但正是这四亿吨的泥沙,却给黄河的治理带来了最大的难题。使它成为世界上最难治理的一条河流。千百年来我们的母亲在给予了我们生命的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的灾难。翻开中国的治黄史,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在这些英雄人物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大禹了,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黄长达13年。采用疏导法治理黄河,得到了百姓的推举成为首领。后来他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正可谓,治黄者,得天下。后来自夏以后,无论是隋唐五代,宋元明清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治理黄河。但是终究因为治理技术的原因,都未能取得明显的效果。在有文字记载的3000年里,黄河泛滥500多次,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特大改道9次。真可谓“三年两泛滥,两年一决口,百年一改道“。尤其是1938年6月,国民党政府为了抵御日军的侵犯。下令扒开花园口大堤,引起洪水泛滥。虽然暂时延缓了日军的进犯速度。但是也造成了河南,安徽,江苏三省89万人丧生,1560万人流离失所。上百万亩良田变成了不毛之地。直到今天,仍然使得我们黄河下游的经济难以有大的发展。

这时候,就有人问了,那你们对黄河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我想,这个问题,河南人民最有发言权。因为我们受益最大,也受害最大。所以很多老百姓对黄河的感情可以说是既爱又恨。我们爱她,是因为千百年来它不仅供应着我们的人畜用水,还灌溉着上百万亩的良田。到了今天还发挥着另一个重要的作用,蓄水发电。但是也有人说我们恨母亲,因为每个几年母亲都要发怒,每次发怒之后生灵涂炭,所到之处,一片汪洋。但是我要说的是,害才害了一小片,利却利了一条线;害才害了几十年,利却利了上千年。如果非要讲黄河的功和过的话,黄河的功要远远大于黄河的过。今天位于黄河流域的河南。中国八大古都占了1/2,馆藏文物130万件,约占全国的1/8,地下文物全国第一,这些不正是黄河留给我们的财富吗。黄河经历了悠久的历史。早在150万年前就已经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这里哺育了8000年前的裴李冈文化,六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使河南在长达21个朝代,3600年的时间里成为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悠久的历史和最灿烂的文明成为了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支柱。

1938年,冼星海来到郑州黄河游览区。当时正是日本入侵中华时期,很多文人投笔从戎。冼星海也是其中之一,当他望着滔滔的黄河水,依然谱写了《黄河大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激励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战。当时的黄河大合唱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旋律。而今天,我们靠着黄河这种不屈不饶,勇往直前的精神使得我们的母亲在建国后安然度过了60年。1952年,毛主席来到郑州黄河游览区,站在黄河边上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重要指示。当时正是国家大兴水利的时期,在对待淮河的问题上,毛主席说根治淮河,对于长江,主席说治理长江。而对母亲,主席说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52年之前没有一个人有办法办好,52年之后到现在也没有办法彻底的办好。然而我们一直在努力。就在毛主席提出号召4年之后。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一年中两次到达黄河边,带领我们抗洪抢险的官兵与黄河做赛跑,可见治理黄河已经迫在眉睫。于是1958年,我们在黄河上建立起了第一组工程----河南三门峡大坝。是苏联老大哥支援中国建造的168个工程中唯一一个水利工程。但苏联朋友不了解黄河,他们不知道黄河最大的问题是泥沙问题。所以50年之后,这个大坝的窟窿已经被泥沙积平,不能再使用了。在三门峡大坝后又相继建成了杨家峡,龙羊峡等一系列水利工程。

在90年到01年11年的时间里,投资300多个亿。同德国,比利时,英国的世界上最著名的水利专家一起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土石砖结构的大坝将使黄河的历史改写,将使黄河的自然灾害由60年一遇变成千年等一回。20年之内黄河下游的河床不再升高。但是否如此,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借用一句咱们中国的俗话,那就是黄河清,天下平。但要想让黄河变清,谈何容易啊。有专家说,我们全国人民每人都扛上几锹。要600年后,黄河才能改变。这600年,我们不能等待,要用自己的努力改变河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每个人多爱自己的母亲。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而孩子回报母亲的却太少太少了。对于所有的炎黄子孙来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母亲黄河,现在我们能对母亲尽的孝心就是保持水土,植树造林。这是我们对母亲尽的一点绵薄之力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保护黄河-倡议书

范文类型:倡议书,全文共 367 字

+ 加入清单

同学们: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多少年来,她一直无声无息地养育着神州大地上的炎黄子孙。按理说,我们大家应该更尊敬她,更爱护她。但是,现实并非如此——

你看,往日清澈见底的河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恶臭的污水;往日美丽的拂堤扬柳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冒着乌烟瘴气的工厂;往日洁净的天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团团浓烟;往日欢叫的鸟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满地的垃圾……雨水已经不再是甘露,树林已经不再是绿的天堂,黄河已经不再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作为一名中国人,难道我们不应该去爱护我们的母亲河吗?

以下是我们为大家提出的几点保护黄河的建议:

1、不往黄河里乱扔垃圾。

2、不过度捕捉黄河怀抱里的各种生灵,保护生态环境。

3、不浪费水电,也是保护黄河的一种个人体现。

4、植树造水,防止水土流失。

5、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种能保护黄河的活动,如打捞垃圾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保护黄河的倡议书400字

范文类型:倡议书,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小伙伴们:

大家好!

你们还记得我们的母亲河吗?她用博大的胸怀孕育、滋养

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她曾经是那么的美丽,古往今来,面对母亲河壮丽的景色,悠久的历史,多少人为她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如今,由于人类大量的乱伐树木,我们的母亲河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周边的大量泥沙流进长江和黄河里,严重破坏了水中生物的家园与生活。生活在长江与黄河周边的人们大量使用含有泥沙的水,不仅影响了身体健康,还影响了生活。还有一些工厂,把大量的污水和脏物排进我们的母亲河里,严重污染了水质。 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在此提出如下倡议:

⒈在母亲河旁多种一些树木,防止泥土流失。

⒉源头上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植被

⒊沿途污水净化处理在排放

⒋减少农业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⒌禁止任意向河床倾卸固体垃圾

⒍禁止过度捕捞

⒎禁止非法采挖河沙

⒏节约用水

⒐宣传环保,加强教育,提高全体人民保护环境的意识

海纳百川,聚沙成塔,只要人人都保护环境,黄河之水就不会再断流,长江之水就不再泛滥。让我们的母亲河辉煌灿烂下去,她以她那丰富的乳汁哺育着我们,呵护着我们的成长,不能让他毁在我们的手上,我们应该让他更好!

倡议人:

日期:XX年XX月XX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保护黄河的倡议书

范文类型:倡议书,全文共 863 字

+ 加入清单

称得上是中华民族骄傲的摇篮黄河,它的大名可谓如雷贯耳。从高处看黄河,既像是一条气势磅礴的黄色巨龙,蜿蜒盘旋在祖国的神州大地上,又像是那轻柔飘起的纱巾。从西头的喀拉山一直流向渤海,全长约五千七百六十四公里。

黄河,你曾经是那么壮观,那么美丽。就拿壶口瀑布来说吧,你就像千万条张牙舞爪的黄鳞巨龙,翻滚着,缠绕着,拥挤着,撕咬着,昂首甩尾,一路挟雷裹电,咆哮而来。倏而,腾空而起,猛然俯冲向下,如同百米冲刺一般。只听“轰隆”一声巨响,你如同前呼后拥的千万条巨龙,齐刷刷地跌进深渊。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伫立在壶口瀑布前,目睹着瞬息万变的奇观,耳闻震耳欲聋的轰鸣,我深深地被你那动人心魄的力量所震撼;被你那一往无前的精神所折服;被你那前赴后继的壮举所感染……,你的壮观,你的美丽,你的气魄,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

你还有许多不可估量的作用,你为人们发电,为人们养殖,为人们灌溉良田;更重要的是你用你自己的乳汁哺育了中华儿女,你是多么值得我们为你骄傲、自豪、感慨啊!

可是,你变了,你变得凶猛暴躁起来,折腾得两岸人民叫苦不迭,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忧患。这一切的一切怪你吗?不!这不怪你,要怪只能怪贪婪的人们。他们毫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消失,绿色的植被受到严重的破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量泥沙冲击下来,使你的河床逐年抬高,下游变成了地上悬河,很容易造成决口与改道。去年秋去冬来,我就从电视上目睹过一次,由于黄河的再次决口,使河南地区受到了洪水的袭击,让那里的人们叫苦不迭。冬天,气温骤降,他们仍然住在临时搭建的帐蓬里……看到这一幕幕,怎能不让人痛心呢?

我现在要大声呼吁:“我现在还小,只能拿起手中的笔向人类求助,破坏森林,破坏绿色的植被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那些愚昧的人们该清醒了,保护母亲河,从自身做起。我们应该植树造林,合理规划土地,让决口的悲剧不再重演,让我们的母亲河重新展现出气势磅礴的壮丽吧,再让母亲河为人类造福吧!

我现在要好好学习,十年后用我的智慧治理黄河,让你为人类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黄河颂反思总结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虽然常挂在我们的嘴边,其实它离我们还是很远的,它到底是怎样的一座城市对于孩子们来说更是模糊的。而本组课文又要求通过学习,让学生能更直接地感受到祖国的美。所以在上课之前我为孩子们找了视频——魅力北京。从各方面让孩子对北京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课前我也让学生搜集北京到底有哪些“美丽”的地方;最后我按课文内容有的放矢地布置学生收集“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柏油马路”“立交桥”、“名胜古迹”、“优美公园”“高楼大厦”等,让学生把对“北京”的认识从整体到部分进行“聚焦”,抓住重点对北京的美通过“窥一斑见全豹”的形式呈现出来。结果学生兴趣昂然,每个孩子都通过电脑、摘抄、剪贴等多种途径认识、了解了北京。

当学生初知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后,我再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边读边找文中写到了北京的哪些地方美丽?当学生找出北京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美丽地方后,我再引导学生学习文中是怎样来把这些美丽的地方写具体的。最后让学生回顾全文,感受北京的美,从心底发出赞叹:北京真美呀!我们爱北京!我们爱祖国的首都!就这样遵循从整体-部分-再回归整体的教学原则,也遵循了低年级学生对事物认识、了解的认知规律。同时也让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情感的深化水到渠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年甘肃黄河铁桥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430 字

+ 加入清单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旧名镇远桥,位于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

它建于公元一九○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工程由德国商人承建,共花了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桥两端分别筑有两座大石坊,上刻“三边利济”和“九曲安澜”。桥有四墩,下用水泥铁柱,上用石块。弧形钢架拱梁,是后来进行加固工程时增建的。1920xx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11个昼,后经补修而复通。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桥名沿用至今。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位于兰州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金城关前,建于公元1920xx年(清光绪33年),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中山铁桥长234米,宽7。5米,有6墩5孔的铁桥,桥上飞架5座弧形钢架拱梁。清光绪33年(1920xx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建起了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42年改为“中山桥”,1954年,整修加固了铁桥,又增加了五座弧型架拱梁,使铁桥显得坚固耐用,气势雄浑。

中山桥位于兰州城北白塔山下的黄河铁桥。是兰州境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古桥。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中山桥的前身系黄河浮桥。黄河浮桥是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宋国公冯胜在兰州城西7里处始建的。明洪武九年(1376年)。卫国公邓愈将此桥移至城西10里处。称为[镇远桥"。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兰州卫指挥杨廉将浮桥移至现在的位置--白塔山下。至今兰州还存有建桥时所遗的重10吨。长5。8米的铸铁浮桥柱3根。人称[将军柱"。柱上铸有[洪武九年。岁次丙辰。八月吉日。总兵官司卫国公建斯柱于浮桥之南。系铁缆一百二十丈"的字样。

当年的黄河浮桥。用24只大船。横排于黄河之上。船与船之间相距5米。以长木连接。铺以板。围以栏,南北两岸竖铁柱4根。大木柱45根。有两根各长50米的粗铁绳。将船固定在河面上。冬季黄河结冰则拆除。春季则又重搭浮桥。[伫看三月桃花冰。冰泮河桥柳色青"的诗句。就是当时浮桥的写照。兰州古八景之一的[降龙锁蛟"也是指这种景色。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20xx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银30。669万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将浮桥改建为长233。3米。宽7。5米的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42年改为[中山桥"。

铁桥承建时。喀佑劳动保护曾保证保固80年。但历时仅42年。即1949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11个昼夜。后经抢修虽恢复了通行。但人行桥上桥面晃动不定。已难以担负日益繁忙的运输任务。1954年。人民政府对铁桥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加固。增加了弧形钢架拱梁。使这座古老的铁桥不仅变得坚固耐用。而且还威风凛凛。绚丽壮观。

随着时间的流逝。兰州市区已架起了10多座造型美观。结构新颖。工艺先进。气势不凡的铁路公路桥。这座古老的黄河铁桥已不是沟通黄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敬仰它。观赏它。因为它象一部史诗。飧刻着兰州古往今来历史的变迁。展示了兰州人民灿烂艺术的画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