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道德模范家庭材料范文【合集20篇】

浏览

1397

范文

207

道德模范事迹_事迹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128 字

+ 加入清单

道德模范事迹

张维贤,男、1934.11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54.09参加工作、原八三器材库退休,现居住在辽海街道八三社区南1#楼3单元302室。

张维贤退休后,作为老党员,他主动承担起社区板报宣传工作。通过黑板报,他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传递到群众中去,张维贤坚持每月刊出两期黑板报,为了丰富黑板报的内容,他自己掏钱订阅了好多份报纸、杂志,他设置多个宣传小栏目,有重大新闻、人民防空知识、健康和安全教育、重要通知等,同时力求文章短小精悍,以便居民乐意阅读完所有内容。再结合社区实际,开展主题教育宣传。这些年来,张维贤负责的宣传栏成了小区居民经常光顾的地方。正如一位小区居民说的,空闲的时候到黑板报前看看,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张维贤十年如一日,义务承担起八三社区的板报宣传工作。他写的毛笔字、黑板字无人不晓,在家属区提到张维贤都佩服他的字。

张维贤是八三社区的“五老”志愿者之一,他天天在社区里穿行,碰见可疑人员,就上前盘问,他还非常注重保护环境,希望每个人都具备良好的素质,并始终坚持“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原则,遇见乱扔乱倒垃圾的住户,就进行说服教育,时刻监督,并且做到垃圾定点堆放,碰到不文明的情况,他就会主动上前劝导,心平气和的把对方说的心服口服。他说:“小区环境是大家的,不论老幼,能为社区的居民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觉得心里很甜”。张维贤同志本着对居民的热情、对工作的认真,热心为周围的群众排忧解困,积极向社区和物业反映群众关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以能为身边的居民服务而感到光荣。XX年初春,南1#、南2#、南3#楼顶上有许多大冰溜子,张维贤看见了,在地面上及黑板上写——请注意楼顶上的冰溜!再比如,XX年3月28日,张维贤和南4#楼居民赵顺天来八三社区反映,南4#楼墙外面6环线上两侧的杨树——东侧有4棵杨树严重倾斜,已砸坏南4#楼的铁栅栏,现在,随时会倒砸伤楼院居民和过往的行人,居民们要求清除隐患,让居民的生活环境安全。社区书记到现场查看,情况属实。然后,向街道反映此事,辽海街道赵刚书记给市园林处执法大队金队长打电话,金队长说,已接到居民投诉电话,详细情况知道了,金队长答复,此树产权管理单位是中石油铁岭矿区服务中心,由产权单位提出申请上报市园林处,然后,市园林处到现场拍照留存,就可以砍伐杨树了。

XX年4月 1日,经过辽海街道赵刚书记和市园林处执法大队金队长协调,金队长安排人员免费为社区砍伐严重倾斜杨树,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

“发挥余热,不是一句口号那么简单,光喊不干,是发挥不了余热的,光干不学,是服务不好的。”张维贤总是这样说。话虽简单,却很实际,他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干的。同时也受到八三小区居民的爱戴和赞誉。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社区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1362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位给居民群众带来春天般温暖的共产党员,30多岁的她已经在居委会工作了整整2019年。十七年来,她以一位社区工作者的满腔热情,挽救过处于困境的社会弱者;以一个母亲的慈悲胸怀,去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格,实践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工作中,徐作为康保镇第四居委会主任,她既胸怀大局又立足实际,既勇于创新又吃透民情,把党和政府的工作部署落实到实实在在的工作中。她作为居委会中的一员,按照“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的工作要求,以“听群众最想说的话,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办群众最需要的事,做群众最贴心的人”为工作方法,心系群众,情寄社区,热心服务,凝聚民心,从而赢得了居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增强了党和社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0xx年,第四社区居民刘丙亮到居委反映情况,称自己患肝癌,妻子患胃癌,为了做手术,家中的积蓄全部花光之余,还欠了亲戚朋友一笔债,生活也难以为继。走投无路之际,他找到了社区居委会,希望政府和居委会能够帮他们解决。听了刘的情况后,徐立即带人亲自上门了解情况,当即为他们办理了临时困难救助。同时考虑到以后生活实际情况,鼓励他们夫妻俩申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并积极主动帮他们办理了相关手续,使他们能够及时享受到低保的待遇,解决了生活上的燃眉之急。其后,徐又在年底为他们办理了大病医疗救助,民政部门救助了一部分资金,使他们的经济状况暂时得到了缓解。事后,刘丙亮夫妇多次到居委会表示感谢,逢人就讲徐主任为群众着想,急群众所急,真是的为人民服务的贴心人。

热心为百姓服务,处处为群众着想,是徐一直以来为居民服务的真实写照。“居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居民的事再难也要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居民的事再苦再累我们也要干好”,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干的。20xx年夏季,康保难得遇上雨季,但住址在低洼处的居民生活就出现了诸多不便。每次一下雨,徐就在家里坐不住了,到青龙山社区、南淖边等容易遭水侵的住宅区走访,一有险情出现,当即电话联系附近的防洪抢险救灾队,将家中的米面等害怕受潮的物质转移,避免了雨水过后群众受灾到处上访的事情出现,也给群众省却了有险情却倾诉无门的现象,让群众踏踏实实的感受到政府无处不在的温暖。这个雨季过后,徐意识到抢险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根据几处住宅区实际情况,她奔走于各相关部门,虚心请教,详细制作了一份报告上报相关部门,从险情的成因到预防做了详实可行的阐述,利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这些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社区的居民成分复杂,问题繁多,因为各种社会因素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原因,上访人员也较多。徐任居委会主任以来,把稳定作为第一要务,对上访人员反映的问题竭尽全力解决在基层。陈振宽是一名退伍军人,多次到镇、县政府反映待遇问题。徐花了很多时间了解国家相关政策的规定,并亲自到陈的家中了解情况,耐心细致的做陈的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多方对陈的生活予以照顾,终于使陈放弃了上访的念头,他说:冲着徐主任实实在在为百姓办事的心咱也不能上访!

尽管她为社区居民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帮许多居民解决了生活上的难题,但她一直都保持低调,因为在她看来,社区的工作不需要宣传和炒作,而需要一颗为居民服务的真心。任居委会主任以来,她廉洁自律,为民办事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深受社区居民的好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年道德模范事迹_申报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905 字

+ 加入清单

2017年道德模范事迹

张维贤退休后,作为老党员,他主动承担起社区板报宣传工作。通过黑板报,他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传递到群众中去,张维贤坚持每月刊出两期黑板报,为了丰富黑板报的内容,他自己掏钱订阅了好多份报纸、杂志,他设置多个宣传小栏目,有重大新闻、人民防空知识、健康和安全教育、重要通知等,同时力求文章短小精悍,以便居民乐意阅读完所有内容。再结合社区实际,开展主题教育宣传。这些年来,张维贤负责的宣传栏成了小区居民经常光顾的地方。正如一位小区居民说的,空闲的时候到黑板报前看看,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张维贤十年如一日,义务承担起八三社区的板报宣传工作。他写的毛笔字、黑板字无人不晓,在家属区提到张维贤都佩服他的字。

张维贤是八三社区的“五老”志愿者之一,他天天在社区里穿行,碰见可疑人员,就上前盘问,他还非常注重保护环境,希望每个人都具备良好的素质,并始终坚持“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原则,遇见乱扔乱倒垃圾的住户,就进行说服教育,时刻监督,并且做到垃圾定点堆放,碰到不文明的情况,他就会主动上前劝导,心平气和的把对方说的心服口服。他说:“小区环境是大家的,不论老幼,能为社区的居民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觉得心里很甜”。张维贤同志本着对居民的热情、对工作的认真,热心为周围的群众排忧解困,积极向社区和物业反映群众关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以能为身边的居民服务而感到光荣。2017年初春,南1#、南2#、南3#楼顶上有许多大冰溜子,张维贤看见了,在地面上及黑板上写——请注意楼顶上的冰溜!再比如,2017年3月28日,张维贤和南4#楼居民赵顺天来八三社区反映,南4#楼墙外面6环线上两侧的杨树——东侧有4棵杨树严重倾斜,已砸坏南4#楼的铁栅栏,现在,随时会倒砸伤楼院居民和过往的行人,居民们要求清除隐患,让居民的生活环境安全。社区书记到现场查看,情况属实。然后,向街道反映此事,辽海街道赵刚书记给市园林处执法大队金队长打电话,金队长说,已接到居民投诉电话,详细情况知道了,金队长答复,此树产权管理单位是中石油铁岭矿区服务中心,由产权单位提出申请上报市园林处,然后,市园林处到现场拍照留存,就可以砍伐杨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道德模范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267 字

+ 加入清单

胡超,中共党员,临沭县医疗保障局工作人员。1月22日,在武汉中心医院工作的儿子胡凯尧回家过年,隔天,胡超一家人得到了武汉封城的消息。经过考虑,胡超决定送儿回武汉。大年三十,一家人在网上预订了返回武汉的火车票。初一下午,胡超驾车把儿子送到了最近的江苏东海火车站,送儿子登上返程的火车后立刻回到家里,并向县医保局领导进行了汇报,居家进行了自我隔离。隔离期间,他主动每日汇报体温,坚持居家办公,保证工作进度。2月16日,在结束隔离的第一天,胡超同志就主动申请到网格小区值班值守。他总是说:“党员就应该有党员的样子,关键时刻一定要挺在前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党员道德模范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党工团,全文共 907 字

+ 加入清单

许张氏,女,汉族,_年4月生,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西关社区居民。

她没有坚实的臂膀,却四十年如一日为瘫痪儿子延续生命;她家庭贫困,却回绝了10万元的爱心捐款。许张氏,一位连名字都没有的97岁老人,用自己的坚持和无私书写着人世间最伟大的母爱。

因为生在旧社会,17岁时嫁给了同村的许奎元,人们就叫她许张氏。_年前,小儿子许全意不幸患上精神病,连家人都不认识,全家倾其所有为其治病,使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从那时起,许张氏就衣不解带地照顾儿子。_年,老伴去世,年过七旬的许张氏只能独自担起照顾儿子的重任。_年,许全意病情恶化完全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此时,许张氏的其他子女都各有家庭,生活都不宽裕。体恤儿女的许张氏硬是咬着牙自己坚持照顾许全意,喂饭、喂药、洗澡、端便盆等都是许张氏自己动手去做。有时许张氏累得不想动,但是一想到儿子没吃上口热饭,心里就难受起来。每一天晚上,老人都要起身好几次,看看儿子冷不冷、热不热,有没有尿床。儿子的头发、胡子都是她亲手修剪。老人如今已是白发苍苍,腰背累得深深地弯了下去。病床上的许全意虽然瘦弱,但身上干干净净,没有一点褥疮,双眼有神。虽然不能言语,但会用眼神与母亲交流,完全没有久病之人的那种木讷。

“二哥是我母亲的全部,她也不愿意拖累我们,我们想搭把手都不允许,更别说把二哥接到家里照顾了。”女儿许长荣说。许张氏说:“为了孩子,我要好好活着,活着一天就要照顾孩子一天。”也以前有人提议出资帮忙许奶奶的小儿子住进福利院,减轻老人的负担,让她安享晚年,但被许张氏一口回绝了。老人认为福利院的护理人员虽然不错,但自己在家里亲自照顾儿子就应更好些,她不愿意儿子受任何委屈。“我活一天,就带着他一天。”老人眼神格外坚毅。

虽然家境贫困,许张氏却有自己的原则,好心人送来的钱物一概不要。上海的一家企业老总在微博上看到许张氏的故事后,派安徽分公司的工作人员送来10万元爱心捐款,但老人婉拒了。当地民政部门为老人和她的小儿子分别办理了低保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这让许奶奶每当和人聊天时,总是不忘念叨几句感谢的话:“给政府添负担了,共产党好啊!”

许张氏荣获第三届安徽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道德模范主要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2825 字

+ 加入清单

何昌淑,女,四川华蓥人,中共党员,1963年11月出生,1982年9月参加工作,现于华蓥市观音溪初级中学田坝子村小任教。

1982年秋天,年仅18岁的何昌淑,怀着满腔的热情,走进大山,走进华蓥市观音溪初级中学李子垭村小任教。当时那里的办学条件极差:海拔1500多米,四面环着高山,终年山风呼啸,周围杂草丛生,人烟稀少;不通公路,山路崎岖难行,从山上到山下的镇上,来回至少也要6个小时;教学环境简陋不堪:一间破房屋当教室,讲台是一方凹凸不平的土台子,黑板坑坑洼洼,早已泛白,加上几张缺胳膊少腿的桌凳,这便是学校所有的教学设施。对刚步入教坛的何昌淑来说,除了要克服这些困难外,还要面对学生读书热情不高、学生家长不愿送孩子上学的现实。山里人不觉得教育很重要。他们认为“读不读书都一样,看着太阳出来,背着太阳下山,读书还不如挖山种地”,所以失学儿童很多。这样的条件,要留住教师,留住教师的心,谈何容易!来这里的老师总是来了即思走,难以安心,呆得最长的不过一年半载,短的只有一两个月,甚至一个学期会换好几位老师。缺教师,工作任务当然就重,一个老师常常要教两三个班——复式教学。

要教书,首先要有学生教。何老师将动员失学儿童复学作为自己的第一项任务,她走社串户,逐个宣传动员,尽管道理讲了一箩筐,山里人总是阴沉着脸不理不睬,何老师就软磨硬泡,一次不行,就去二次,两次不行,就去三次、四次、五次……村里老刘的女儿娇娇已经十岁了,早过了入学的年龄,但一直没有上学。何老师三番五次到她家里去动员,但老刘始终不松口。老刘那“女娃家上不上学无所谓”的观念甚深,再加上家太穷了,负担娇娇上学的费用很困难,所以何老师总也做不通他的工作,几次都无功而返。一个星期天,何老师又翻过两座山梁,到老刘家去动员,老刘远远看到何老师来了,赶紧把门关上。何老师敲门很久,不见开门,干脆就在门口蹲了下来。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三个小时过去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门终于开了,何老师的诚心终于感动了老刘,答应第二天就送孩子到学校去。万事开头难,在何老师的不懈努力下,村民们陆续将学生送回到学校,空寂的山谷里又响起了久违的读书声。

孩子们返校了,但实际困难又接踵而至。以前的桌凳早已破烂不堪,屋顶年久失修,睛天抬头透过破洞可以看见蓝天白云,雨天水珠穿过漏瓦洒向学生课桌,师生只好戴着斗笠上课。一个个斗笠,汇成了山村教育最独特的风景线,可这风景不但不能令人兴奋,却只有心酸!

孩子们总不能一直这样上课吧?何老师暗暗打定主意,要迅速改变这个情形。于是,她多方求援,找来材料,请来工匠,发动学生和家长充当帮手,自己也挽上袖子,与大家一起动手修桌凳,上房补屋顶。一个星期后,桌凳修好了,屋顶漏洞补上了,操场平整了,孩子们终于可以正常上课了,何老师累得消瘦了一圈,可她却开心地笑了。

李子垭村幅员面积广,学生居住分散,要到校读书,大都需要翻过一座座山岭,淌过一条条大大小小的溪河。每当春夏时节,山洪咆哮,河水暴涨。学生的安全揪紧了何昌淑老师的心。每天,她早早地守候在河边,将学生一个一个背过河,背了这个社的学生,又步行很远去背那个社的,直到把所有学生都背过河,才安心上课。放学后,又将他们背过去。常常累得腰酸背痛,甚至有几次,她自己差点被急流冲走。但看到孩子们快快乐乐学习、健健康康成长,她打心眼里觉得高兴。

一到冬季,漫天大雪,寒风凛冽,教室四壁透风,孩子们冻得直打哆嗦。何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她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当时她的工资每月只有几十元钱),买来比较厚的透明薄膜,将墙壁透风处一一钉上。课余,她组织孩子们从山里拾来干柴,上课前,让孩子们将柴禾烧一下,待浓烟过后,将火炭放进准备好的烂瓷盅里,吊在课桌下取暖。

以前,李子垭村小没有寝室,没有办公室,更没有食堂。孩子们的家离学校远,为不耽误上课,只好将午饭带到学校吃,吃的是冷饭。何老师为了照顾孩子们,也将午饭带到到学校吃,并动手搭了一个简易灶台,从自家拿来一口锅,帮学生蒸饭,孩子们从此吃上了热腾腾的午饭。可是不久,新的困难又出现了,由于地质方面的原因,学校附近的饮用水源断了,何老师和学生们的生活用水必须到半山腰的一个积水潭去背,来回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因此,学生们每天放学回家后,她还来不及休息,就又拖着疲惫的身子背着背蒌,把第二天用的水背到学校去。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干就是二十余年。

何老师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亲生子女,甚至更好。学生病了不能来上课,她就在放学后去学生家中为他们补课,有时来回要一两个小时,回到家已经很晚了。李子垭村一社的孤儿王勇,父亲早逝,母亲难耐山里的贫穷与落后,远嫁他乡。孤苦无助的小王勇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家境十分贫寒,学费更不可能交得上,眼看就要失学。何老师拿出自己的工资悄悄替他交上。当时,她一个月的工资才几十元,不仅如此,何老师还常常帮他买学习用品,将自己孩子的衣服送给他穿。1995年,在何老师的努力下和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怀、帮助下,新学校建成了,何老师从半山腰的家搬到了学校住,从此,她负担起王勇每天的午饭。何老师在生活上、学习上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小王勇,使这个孤儿又重新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天真灿烂的笑容又浮现在她的脸上。看到这些,她倍感欣慰。

1990年的一天,班上学生向剑波放学回家,不慎摔倒在乱石堆里,下嘴唇被石头磕穿,血流不止。同行的学生都吓懵了,不知如何是好。何老师得知消息后,急忙赶到出事地点,用手帕替他捂住伤口。山上没有医生,她背上向剑波就往二十里外的镇卫生院跑。不知哪来的力气,身体瘦弱的何老师,背着体重好几十斤的学生,在崎岖的山路上奔跑了近两个小时,没歇一口气。由于抢救及时,向剑波同学不久就伤愈出院,回到了同学们中间。在何老师的教学生涯中,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

何老师的家,在离学校五公里远的半山腰,丈夫体弱多病,幼子又需照顾。每天,她沿着崎岖的山路,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家与学校间奔忙。每逢刮风下雨,山路泥泞不堪,上坡时,只能紧贴着岩壁,摸索着石头奋力向上爬;下坡时,只能屏住呼吸,紧抓着旁边的茅草往下梭,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下山谷。为此,何老师常常手上流血,满身污泥。亲朋好友看她那样辛苦,纷纷劝她放弃那份待遇并不丰厚的工作,但是,每次她都坚定地摇摇头。

正当何昌淑的工作刚有起色时,厄运突降到她的身上。1989年3月,何老师的丈夫因病瘫痪,继而医治无效去世,留下一个刚满两岁的儿子和一个仅四个月大的女儿,而且,大儿子是个智力低下的哑巴。何老师强忍住内心极大的悲痛,匆匆办完丈夫丧事,拉着大儿子,背着女儿,匆忙赶回学校,又开始上课、批发作业、家访……

为给丈夫治病和办丧事,她不仅花光了所有积蓄,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失去亲人的痛苦和生活的重担,沉重地压在她瘦弱的肩上。既要上好课,又要操持家务,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还得抽时间去种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道德模范推荐事迹:一根背带 背起一生的承诺_事迹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785 字

+ 加入清单

道德模范推荐事迹:一根背带 背起一生承诺

道德模范推荐事迹:一根背带,背起一生的承诺

“她是我的媳妇,我就要对她负责。”52岁的虽然一脸沧桑,但是这句话却是脱颖而出,炕头上不能动弹的妻子幸福的哭了,有位哲学家说过:每个人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只有相互拥抱,才能展翅翱翔;婚姻是一辈子的相濡与沫、不离不弃、唇齿相依,不管谁做坚硬的牙齿,还是谁当柔软的嘴唇,只有两个人相依相守,才能历久弥香,恩爱永远。

,xx县xx镇xx村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一米75的标准身高,55公斤的体重,黝黑的皮肤,52岁的他像足了一位六七十岁饱经沧桑的老人,可他脸上却写满了幸福和知足,他十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瘫痪在床的妻子,用淳朴,用善良,用一生的承诺演绎着感天动地的人间真情。

二十七年前和妻子喜结连理,婚后育有一双儿女,本来一家四口过着平凡安逸的幸福生活,可就在十年前的一天,夫妻二人正在田间劳作,妻子突感手脚麻木,随即送往县医院,检查结果是脑出血,为了让妻子得到更好的治疗,没有半刻犹豫,把妻子转到了廊坊长征医院救治,经过一段日子的治疗,虽然花光了多年的积蓄,但也没能使妻子站立起来,最后还是以妻子生活不能自理,常年卧床做了终身判决。

自从妻子生病不能自理后,又当爹又当妈,白天一边照顾年幼的一双儿女、一边在田间劳作,晚上又要洗衣做饭,尽管一天的劳累,他还坚持早中晚给妻子按摩,每天帮妻子擦洗一遍身子,为得就是促进血液循环和保持让妻子有个愉快的心情,虽然照顾的无微不至,可妻子还是经常心情烦躁发脾气,甚至不吃不喝!每当这个时候,就会哄她开心,劝她吃饭“你不是我的累赘,是我的老婆,不管你好不好,我都要和你一起白头到老。”一句结婚时没有说的誓言,如今却成为了对妻子最真挚的爱。

妻子病倒后,一双懂事的儿女还没有高中毕业就偷偷辍学打工挣钱,不善言辞的知道后第一次动手打了他们,他不知道该怎么跟孩子们交流,他知道孩子也是为了减轻他的负担才选择了辍学,真正的感到了手足无措,他为孩子们放弃了原本优异的学业感到十分的心痛,可面对家庭的现状,只能背地里默默的流泪。

女儿到了出嫁的年龄,可女儿却不想过早的出嫁,因为她看着父亲为了这个家,为了母亲真的太累了。她想多在家几年,多替父亲照顾照顾母亲,可却四处托关系,找媒人,硬是给女儿找到了很好的婆家,别人都说“挑亲家比女人还仔细”,为什么?只有心里清楚,不给女儿安排好,妻子一定会自责,生怕自己的病影响到女儿找婆家,可这样和睦的家庭,如此孝道的女孩怎么不会让小伙子动容呢?女儿出嫁了,心也踏实了,妻子也了却了心愿。

为了照顾卧床的妻子,干不了别的事业,只能靠种地维持家用,可他还是时常给妻子买新衣服,为的就是让妻子高兴快乐。帮妻子梳洗干净,穿上新衣服,用一根宽宽的背带,背起体重快超过他一倍的妻子在大街上转转、晒太阳,这就是一天的工作安排,为了防止妻子长褥疮,晚上他从来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每隔几个小时他就会帮妻子翻身按摩,每次大小便他都会抱起妻子,骨瘦如柴的累的满头大汗,可他却笑着说“又省了一个床单”,就跟抚育一个婴儿一样照顾着自己的妻子,有一次女儿回家看望父母,一进门就看到父亲蹲在院子水池旁为母亲洗尿布,那可是寒冬腊月的早晨,女儿心疼的不让父亲洗了,可却说:“不冷,刚放的水不凉,这样洗的也干净”女儿心疼的哭了,执意要接母亲回家服侍,坚决不同意,“你妈想家,哪也不去,有我照顾她你们就放心吧。”

“也许牵了手的手,前生不一定好走,也许有了伴的路,今生还要更忙碌,所以牵了手的手,来生还要一起走,所以有了伴的路······”就如这首歌中唱的,在妻子病倒后没有背弃一生的承诺,他时时刻刻都在用点滴的爱牵着妻子的手,他用一根普通的背带诠释了人世间最美的夫妻大爱,相濡与沫、恩爱百年、不离不弃都是对夫妻恩爱的最好祝愿,可在现实生活中又会有多少人能像一样善待自己的妻子呢?

多姿多彩的生活,惟妙惟肖的诱惑,致使很多年轻人匆匆的恋爱,慌忙的牵手,当面对生活的艰辛和困难时他们选择了放弃,他们可以重新开始,寻觅彼此的快乐和幸福,可你们想过曾经牵手时就注定的那份责任和义务吗?你们的孩子会健康成长吗?再多的语言都不能表述属于夫妻间的那份感情。让我们都跟学习,他才是这个社会最美夫妻的榜样,他传递的正能量肯定为我们和谐幸福社会增加无穷力量。

祝福夫妻,祝福天下所有恩爱的夫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道德模范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俞,淮北市古城路小学五(六)班学生,是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年年被评为校“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学习标兵”。

他学习认真刻苦,成绩优异,始终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作为自己的座佑铭。在学校举办的“现场作文”、“主题演讲”等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是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

他关心集体,团结同学,在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中都带头积极参加,在劳动中总是抢在最前头,他还主动帮助班上的学困生复习功课,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同学们的“小当家人”;

他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看到老师主动问好,在同学中树正气,立新风,并以身作则,克服不文明的行为;

他尊老爱幼,助人为乐,为了灾区的同学们能早一天重新走进校园,不惜捐出自己平日积攒的全部零花钱,为了送没有带雨伞的同学回家,甘愿作个“落汤鸡”,为了孤儿院的小朋友能够得到多一点快乐,舍弃了自己梦想已久的生日礼物……;

他乖巧懂事,明礼诚信,从不乱花一分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父母眼中的“小大人”,邻里口中的“懂事娃”。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308 字

+ 加入清单

是__学校班级学习委员他是一个善良、有爱心的孩子,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孩子,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他都能够按照一个少先队员的准则来要求自己,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助周围需要帮助的人。

一、家庭里的他是一个听话、懂事的乖宝宝。当每天放学以后,回家的第一任务就是写作业,完成老师布置的相关任务,养成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己洗自己的袜子、刷自己的鞋子、整理自己的床铺、书桌......养成了比较好的生活习惯。每周还不定期的帮妈妈刷碗、洗菜、做饭等。在妈妈不舒服的时候,还能给妈妈捶捶背、按按腰;在妈妈生病的时候,还会摸摸妈妈的额头问是不是发烧?提醒妈妈早点休息。这时的妈妈是一个幸福的妈妈,也是一个开心的妈妈。每天晚上的“goodnight” 和每天早的上“good morning”也是爸爸、妈妈耳边最动听的音乐。

二、学校里他是一个关心集体、乐于助人的好学生。20_年暑假,响应学校号召,组织假日阳光小队,做一个清洁小使者,和大家一起到双龙湖广场打卫生、擦洗凳子等。“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创文明城”,为许昌市创全国文明城市增光添彩。参观许昌恒源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欧利优乳业公司,深深感受到了现代化企业的发展的规模和状况。在学习中,有学生遇到不会做的题时,y会耐心的为他们讲解,直到同学明白为止,从不显出不耐烦的情绪。

三、生活中的他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小伙伴。曾有一个周末,他双龙湖广场玩时碰到了他班里的一位同学,他们玩的很高兴,但很不尽兴,于是他和同学约好第二天下午3:30再双龙湖广场中心见面,一起再玩。本来第二天下午爸爸妈妈是要他回奶奶家的,可是y说他已经和同学约好了,不能失约。于是,爸爸妈妈两个人回了奶奶家。当爸爸妈妈5点钟回到家时,孩子不在家,想孩子一定和他同学在广场上玩。当妈妈正在做饭的时候,孩子回来了。“玩的怎么样,很高兴吧!”妈妈连忙问孩子。“从3:30我一直在等他,也没找到他,他根本没来。”孩子如是说。当第二天到学校问了那个同学才知道原来是那个同学有事没去成,可他们又无法联系。通过这件事,y也知道了,朋友没来是有原因,至少自己遵守了诺言,任何时候都要做一个诚信的人。

四、生活中的他也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与人为善,快乐成长。当你给别人带来快乐的时候,你自己也是一个快乐的人;当你把自己的那份爱分享给别人的时候,你就拥有两份爱。因为爱与快乐会越分越多。爸爸妈妈时常这样对孩子说。

在公交车上,他为老人让座位时,他是幸福的,也是快乐的。在同学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伸出援助之手,他是快乐的。当他和妈妈带着很多的食物去社会福利院看望那些孤儿时,看到到那些可怜的孩子,他说他们需要爱,需要关心。他在看《孔子》第22集《闵损》这集时,在看到闵损说冷,父亲打他,无意间把他的衣服给打破,芦花飘出。父亲知道真相后大怒,回家后,父亲无论如何都要休了妻子,而闵损却跪下来要求父亲别休了继母时,孩子的眼泪“嗖”的一下就掉下来了。闵损的那颗爱心、孝心也在这一刻传给了y。

y在学习上不但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生活中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以上就是同学的事迹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道德小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677 字

+ 加入清单

_,女,1973年12月出生,一九九五年七月毕业于南昌县技工学校护士专业,同年七月被分配到南昌县塘南中心卫生院住院部工作。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临床一线护理工作,至今已经15年了。长期以来,工作上积极主动、认认真真、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协助护士长完成科室的各项护理工作,对病人态度和蔼热情,视病人如亲人。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竭尽全力地为病人解决各种疑难问题,是一位具有良好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的护士。这些年来,她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责任心和科学的完美地结合起来,用自己娴熟的护理技术,良好的服务态度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为创造骨科的护理品牌,在平凡的护理工作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她具有强烈的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遇有危重病人也总是闻迅赶来,主动参与抢救,守护在病人身旁,直至转危为安。_年10月在昌万公路一发生起特大交通事故,伤亡惨重,住院部紧急接收了6名病人。其中有3位患者为多发性骨折伴有复合伤,患者处于休克状态,生命垂危,由于伤员多,病情重,护理人力一下显得严重不足,刚下中班的她接到通知后立即迅速赶来,在护士长的带领下,立刻投入到抢救工作中,由于患者家属不能及时赶来,她和同事们一起帮助搬运病人,紧急抢救,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吸氧、输液、输血的准备,协助检查、手术、治疗,并在旁边看护,为他们擦洗血迹,给他们喂水,帮助大小便,直至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后等一

切都安排好后,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

在现代医学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做一名优秀护士,仅有一颗爱心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护理新知识、新技术,广泛吸取医学营养,丰富自己的护理知识。她坚持订阅护理杂志,购买专业书籍,了解护理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很多外伤患者由于大量失血,患者处于应激状态,静脉穿刺极其困难,她细心研她细究,仔细琢磨,摸索出了一套提高成功率的进针方法及手法,率先掌握技术的她成功地应用于临床,为抢救及药物治疗赢得了时间,大大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对于周围静脉采血困难的患者,她能以精湛的股静脉穿刺技术提高采血的成功率,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众所周知,骨折治疗包括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复位、固定只是为康复创造了条件,更重要的是复位后的健康教育和功能锻炼。正确、及时、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指导是保证病人顺利康复的必要条件。她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临床,为使骨折病人骨折愈合和功能康复尽量同步,达到最佳疗效,及时与医生沟通,了解所用固定材料的类型和固定后的稳定程度,决定术后开始锻炼的时间和锻炼方式,并及时实施,从没有因功能锻炼不及时,指导不正确而出现相关并发症,大大促进了病人功能的全面康复,康复护理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髋、膝关节的功能,大大降低了患者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提高了手术效果,增强了患者重返社会的信心,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作为一名护士,她不但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且协助护士搞好

病区管理,做好下级护士及实习生的带教工作,不仅从技术上带和教,还从做人的基本道理、做人的准则和职业道德上给护生们将解、言传身教,使护生们不仅学到了护理技术还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她就这样不断充实自己,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有人认为医生的嘴,护士的腿,只是跑跑巅巅,端屎倒尿,擦身洗脚,做些粗、脏、累的体力活,工作简单而繁琐,而她却认为不管做什么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只是分工不同。护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它要求从事这门科学的人有崇高的道德情操,较高的智慧,娴熟的技能,优雅的行为举止及健康的人格等优秀的心里品质。

悠悠岁月,春去秋来,她不知给多少病人留下过美好的记忆;不知让多少病人感受过爱的温暖;也不知为多少病人增强过战胜疾病和重新生活的勇气;更不知道她为此洒下了多少汗水,多少心血,她以奉献为宗旨,用勤勉敬业、热情和爱心,打造了自己闪亮的青春。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一切,为了一切病人,是我院的一贯服务宗旨,她就是按照这个服务宗旨一如既往地全心全意地为病人服务,她是平凡的也是优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年全国道德模范个人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个人,人事,全文共 1163 字

+ 加入清单

刘成德,男,77岁,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归德镇薛庄村退休工人,第_届山东省道德模范

50年前,雷锋亲笔给他写下赠言:“你是我永远学习的好榜样”。50年来,无论在部队、企业、农村,他都默默学雷锋、做好事。在山东,被赞为“当代雷锋”。

刘成德_年入伍。_年3月,他和战友分乘两艘机帆船出海执行任务。夜间返航时,随行的1号船因雾大不幸触礁,船上14名战友危在旦夕。接到求救后,刘成德主动请缨前去救人。当时,天黑雾大,风高浪急。刘成德脱去棉衣,腰系大绳,义无反顾纵身跳入冰冷刺骨的海水,短短100米距离,几乎耗尽了他全身力气。精疲力竭的刘成德终于把大绳送到1号船,14名战友得救了!他却患上了终身腰腿疼的毛病!因为这次救人壮举,他作为先进人物参加了沈阳首届共青团代表大会,并与雷锋同台受奖。

50年来,刘成德牢记雷锋嘱托,处处以雷锋为榜样,走到哪,就把好事做到哪。在部队,他忘我工作,热心助人,积极帮助困难群众和战友,先后荣记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获得“五好战士”等荣誉称号;在企业,他立足平凡岗位,干一行爱一行,以钉子的“挤”劲和“钻”劲搞技术创新,为企业创收20余万元,并热心帮助困难职工,受到企业干部职工广泛好评;退休后回村,他坚持28年做村里的“义务清洁工”、连续7年在村子拐角处当“义务交警”,连续十几年为五保老人孟庆泉送菜送饭,村里十多位困难群众都接受过他的接济和帮助。退休回村28年,刘成德做的好事数也数不清!

刘成德家庭并不是很富裕,但乐于助人一直是他坚守的信念。他因早年蹈海救人常年患腰腿疼病和严重的心脏病,速效救心丸总是随身携带。老伴四年前患胆囊癌,先后6次化疗。可他仍然省吃俭用、精打细算,给山东轻工学院困难学生何丽娟送去200元,为汶川、雅安等地震灾区群众先后捐款20__元……今天帮这个,明天帮那个,有人不理解,说他傻,甚至讽刺挖苦,刘成德说:“傻怎么了?我一不图名,二不图利,只要向雷锋学习,真心帮助别人,我心里就是快乐的!”50年如一日助人为乐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家庭成员,他的儿子、孙子、孙女也以他为荣,全家俨然成了“学雷锋世家”。

多年来,刘成德还走遍济南200多所中小学,深入大专院校、部队、企业、机关,讲述雷锋故事,传承雷锋品格,践行雷锋精神。为此,济南市建立占地5500平方米的刘成德事迹展览馆,接待社会各界干部群众10多万人次。

副主席范长龙、雷锋战友乔安山、“当代雷锋”郭明义等曾分别到济南看望刘成德或为刘成德留言。他的事迹后被《解放军报》、《大众日报》以及新华网、人民网、大众网等各级媒体刊登。《经济日报》拿出4个版面集中报道,《新华文摘》全文转载。_年3月1日,中宣部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全国纪念_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_周年座谈会,刘成德作为山东省唯一一名学雷锋活动先进典型,受邀赴京参加座谈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道德模范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610 字

+ 加入清单

孙,1979年出生,于2019年嫁到孙村乡新建村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与韦培琦结为夫妻。婆婆老实淳朴、厚道正直,丈夫韦培琦是一名手艺工,勤劳爱家。孙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亲的教育熏陶下,自幼就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爱幼、和蔼可亲的女孩。从嫁过来起,婆媳关系一直很融洽。婚后尽管家境一般,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谐,一家人其乐融融。

然而,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2019年丈夫外出做生意,亏了不少钱,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而且在外面还欠了不少钱。丈夫从此变得消沉起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呆在家里。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丈夫想不开,从此消沉下去。于是苦口劝导,耐心疏导,对他说“我跟了你,并不是看中了什么东西,而是看中了你这个人,你的不服输的性格。”在孙鼓励劝导下,韦培琦慢慢摆脱了阴影,从老本行开始,生活慢慢步入了正轨,债务很快就还清了,而且日子也一天天红火起来了。但是祸不单行,又一次的灾难又降临到他们的头上,2019年5月,孙婆婆因病高烧三天不起,家里人看遍了附近的大小医院都没有起色,最后送到了芜湖弋矶山医院,高烧是退了,但从此却落下了后遗症,从此半身不遂,说话口吃、手脚僵硬,吃饭、穿衣、梳头、起床这些最简单的事都不能自理。于是,她开始担负起了给婆婆喂饭、喂水,洗脸、穿衣等繁琐的护理工作。

自2019年5月婆婆生病至今已四余年,孙一直待在婆婆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从不言弃。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老人却是久病床前有孝媳。当初,孙既要服侍婆婆,又要把家里农活也带上,农忙季节她不得不天未亮就起床,做好饭菜送到婆婆手上,然后出去做会儿事,晚上要收拾家务到很晚才休息,她起早贪黑,任劳任怨,毫无怨言,没有抱怨,她知道:自己还年轻,只要吃点苦,一切都会有的,日子也会好起来的。她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全家人都健健康康的,多么简单而又现实的要求。婆婆大小便不方便,便放了一个便桶在墙角,每天一次清洗;婆婆洗澡要备好衣物、洗澡水;吃喝拉撒无一不安排得妥妥当当。看着婆婆表达不准确,生活无法自理,难过又痛苦的样子,孙心疼极了。她不辞辛苦,四处奔波,寻医问药,只要对婆婆病情有疗效的药,不管多贵,她都省吃俭用买来给婆婆服用。

四年多来,孙很少在外过夜,都要赶回家侍奉婆婆,否则心理不踏实。有次内侄结婚,要到娘家帮几天忙,她硬是把婆婆带到了娘家。为了让婆婆过得舒心,她买了一台电视机放在婆婆床头,替她清寂解闷。这些年,丈夫韦培琦在外面包工程,因为事情忙有时情绪不好语言上冲撞了老娘,孙劝他“家有一老就是活宝,我们也要老呀!”丈夫哭笑不得,心里暗暗敬佩自己的妻子真是耐得烦呀!雷锋同志曾说: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

孙用十年来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为妻为媳之道,印证了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尊老敬老、淳朴真诚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媳妇博爱、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孝在传颂中放射光芒,在孙精心照料下,婆婆活得很开心,虽然生过大病半身不遂,口齿不清,仍然每天精神很好,身上干干净净。她经常用别人几乎听不懂的话说:“儿媳妇好啊,儿媳妇好啊!”

现在整个村的人都知道,都说没有孙孝敬之心,她婆婆就活不到今天呀!这个家也就不像个家。孙孩子,在她的感染下,勤奋学习,在学校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十分尊重孝敬自己的母亲。尊老爱幼成了这个家庭的家风,代代相传,根深蒂固。孙孝顺婆婆,敬重婆婆的举动,深受周边群众的好评,也深深感染了周边村民,孙事迹在周边村队广为传颂,大家在传颂中受教育,在传颂中受感动,在传颂中升华思想,在传颂中学习榜样。有力地倡导了尊老爱老,敬老养老的优秀传统美德,为创建和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表率,为新建村树立了榜样。

而孙却说“我是普通的农民,没什么文化,靠的是没日没夜的辛勤劳动过日子。我的愿望就是希望全家人都能平平安安、和和睦睦的,婆婆就是我的亲娘,我只是做了一个女儿应该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年全国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710 字

+ 加入清单

汉族,生于1963年9月24日,现居住于县镇村三组。1970年,年仅7岁的因为摔伤导致肢体残疾,从小深受身体残疾的折磨,没有被吓倒,而是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学习,渐渐长大的他了解到现今的乡村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人,因为乡村的医疗条件差导致得不到及时治疗而致残甚至致死,从那时起便立志长大以后一定要从事医疗事业,努力钻研,救助更多像自己一样的人们。

1982年高中毕业后,便进入了卫校学习医术,从1983年从卫校毕业后至今一直从事农村基层卫生工作,30多年来,他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一心一意为广大群众着想,为病人排忧解难,从未出现医疗纠纷、更没有出现医疗事故,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是一项艰苦而光荣的任务,从医三十多年来,总是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不管刮风下雨,不管白天黑夜,病人随叫随到,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麻烦,精心治疗,耐心护理,真正做到了让患者满意、让家属放心。

村有一位孤独老人名叫李友全,已经八十高龄,20__年在一次外出途中不慎摔断了腿,送到县上医院进行治疗,确诊后医生告知:因李友全老人年纪过大且体弱多病,进行手术的话会有很大的风险存在,不能进行手术治疗,建议采取保守治疗。回到家中的李友全因家中贫困,连基本药费都付不起,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个情况,二话不说,按照医院开给李友全老人的药方便只身返回去抓药,一年多的时间里,无偿为李友全抓药看病,还不时地上门照看他的生活,了解其病情的回复情况,直至20__年,老人的伤在的照顾下基本恢复。李友全有次聊天时对说道:“我活了这么多年,看了世间百态,有些辛辛苦苦喂大的子女在你患病时都有可能弃你而去,更何况是一个不沾亲不带故的人,可是你就是让我看到了这个例外。”他拉着的手哽咽地说道: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农村的医疗条件有限,危重病人需要送专业医院治疗,但是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病人和患者家属有需求,都会随车护送,陪同诊疗。在医学并不怎么发达的以前,乡村医生一个人就要负担起整个村上村民的看病诊疗,如今医学虽然发展了,但是村上村民有些什么头疼脑热,小病小痛的,首先想到的还是村上的乡村医生。经常都会免费给村民进行测血糖、量血压、测体温、查心律、测脉搏等常规检查,并讲授一些基本的健康、防病知识,对村民进行健康教育,深夜急诊、出诊更是家常便饭。家住丘陵山区,本身比较偏僻,但是行医以来不管环境有多差、条件有多苦、路程有多远,风雨无阻地为周边几个村的村民治病,每天都要步行几十公里,解决了村甚至是周边几个村患病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在几十年的行医生涯中也抢救了百余人的生命。

20__年,村2组村民腾得芬在坡上做农活,不慎摔倒后昏迷不醒,有村民路过看见,第一时间便通知了,不顾自身残疾及时赶到,对腾得芬进行了恰当的处理,并随同把她送到了县医院。医生说道:“幸好人送来的及时,而且先前做了恰当的处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腾得芬得知后,非常感谢,只是淡淡地说道:“这是我该做的。”在交谈中,说道:“从我高中毕业踏入卫校的大门那天起,医生这个行业我就把它当成了像吃饭睡觉一样普通,也像吃饭睡觉一样不可或缺,只要我还能走能动,我就不会放弃它。”

说:“对于村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重型精神病的患者以及65岁以上的老人,我始终每年都坚持4次回访,平均每三个月提供一次上门随访服务,同时为了关心老人身体健康,每年都积极配合卫生院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以来,更是严格按照上级卫生部门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积极开展合作医疗门诊统筹报销,从未出现过私自存放农民医疗卡的情况,认真做到了补偿单、补偿登记表必须让患者签字的要求,真正做到了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得到广大群众拥护和交口称赞。在实行医改以来,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

行医以来三十多年如一日,热爱本职,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中,为村民们消除病痛。没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从没有出现过任何医疗事故。每年公共卫生防疫和体检服务到户。村民们说起村的余医生,都纷纷翘起大拇指,点头称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道德模范先进事迹范文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徐辉,男,中共党员,1956年7月出生,合肥燃气集团__区服务所副所长。

在合肥燃气集团工作18年来,徐辉始终信守着“让用户办顺心事用放心气”的服务承诺,始终实践着自己对用户“不管有多难、只要你肯说”的诺言。无论冰冻严寒还是炎炎烈日,只要用户一个电话,他就立即前往解决难题,实现了服务及时率、处结率、满意率三个100%的突出业绩。从20__年4月份开始,他牵头成立了“徐辉假日小分队”,主动深入社区、学校等,共开展活动600多次,义务服务21000多户,将方便和安全送到了用户的家门口,受到了用户的欢迎和好评,被用户亲切地称为“诚实守信的好人、咱老百姓的贴心人”。

徐辉曾被授予全国和省劳动模范称号。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先后多次进行专门报道。

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材料8

谭海美,女,共青团员,1992年5月出生,肥东四中学生。荣获第十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20__年当选全国青少年“身边最让我感动的人”,并获“世界宋庆龄儿童基金会”奖。

20__年,谭海美在班里成立第一个“留守儿童互助小队”,帮助后进生提高成绩、照顾孤寡老人、帮助生活有困难的同学等。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多次采访谭海美和留守小队工作。20__年,留守小队经验在全省推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551 字

+ 加入清单

辽河头村保管员、农经、图书管理员牛良则同志,1938年二月出生,1985年6月担任辽河头村保管员、农经管理员、图书管理员。由于业务出色,当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7年又被授予辽河头村工作劳动模范,近30年来担任辽河头村管理员,他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尽职尽责,为推进辽河头村的管理员和其它各项工作,为农民群众解疑释难,把党的方针政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干部群众都称他是辽河头村的明白人、贴心人、知情人,大事小事都找他求助。也正是这样,他为辽河头村群众送知识、送政策、送温暖,他在本职岗位上默默地工作、无私地奉献。

伴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实行粮食直补政策、退耕还林政策、惠农政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六村联创”等许多政策的推行。很多农民多种经营的积极性热情高涨,在此情况下许多村民多次到村委会找他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和政策,他每次都是认真学习,深入各户调查详细说明情况让每一户都是带着问题来、带着满意走,每次都是起早贪黑,很晚才回到家里。为了核实土地面积退耕还林面积,他和村里同事一起深入田间地头丈量核实,不知去了多少户,走了多少路,一天下来腿酸痛不止,可他却不吭一声。为了方便群众,他把电话号码贴在办公室的门上,每月话费高达一百多元,为此,他常常做出无私奉献,却无怨无悔。近年来,每到粮食直补发放时、退跟还林补助款、产业结构调整补助款发放时,都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业务量大。这些款项的发放工作和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为了做好发放工作,事前他和村内同事深入到全村去调查核实,摸清底数和详情。为了把直补政策落到实处,他对村干部上报土地面积的工作进行细心布置和指导,对个别农户不理解、不配合,他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讲解直补政策,让广大群众都知道。

牛良则同志又兼任村图书管理员,为方便广大村村民学习新知识,了解新政策,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和精神素养,他每天都盯在文化活动室为广大村民提供无偿服务,完善借阅管理制度和学习制度共同促进辽河头村文艺、文化活动,积极推进文明和谐先进村的建设工作。

辽河头村是户多、人多、地多的大村,因为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形成了多重矛盾和问题,情况比较复杂。为了做好这个村的各项直补发放工作,他带领同事,到村部办公,和村干部分工合作,登记表格、发放现金,进行咨询服务,通过耐心周到的服务,不但理顺了村民心里的怨气,而且还落实了党的惠农政策,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

他不仅是财务工作的助手,而且还是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他积极参加辽河头村的各项工作,在护林防火、防汛救灾等工作中埋头苦干,无私奉献。

他不仅工作积极,表现突出,而且还热爱公益事业、助人为乐。每年向灾区捐款、捐物,他都积极参与,起模范带头作用。每到年节假日,他经常到村里的孤寡、残疾老人家里去走访慰问。谁家遇到困难,他知道后都尽几所能伸出援助之手。今年七月,辛安村一名大学生身染白血病,家里为他治病花去几十万元,正在患者家属愁眉不展、万分焦急的时候,乡领导号召乡机关干部捐款,他听说以后当时主动找到村支部书记要求捐款二百元。然而熟悉他家情况的人都知道他家里生活并不宽裕。他说:“二百元钱微不足道,但捐献的是我的一片爱心!”

事业无止境,追求无止境,学习也是无止境的。他积极参加村里举行的各项先进教育活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他的学习笔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既然我是一名管理员,就应该勤勤恳恳工作,认认真真办事,堂堂正正做人,立足岗位,无私奉献。”他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近三十年的平凡工作中。他工作平凡、默默无闻,却像阵阵清风鼓荡着片片征帆,破浪远航,如同一颗闪烁的红星,在夜空里和亿万颗星星一起无私地闪烁着光亮,展示出一名普通农村干部的人生价值和时代风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道德模范先进人物事迹:他为父母撑起爱的天空_事迹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2102 字

+ 加入清单

道德模范先进人物事迹:他为父母撑起爱的天空

,男,出生于1978年5月,中专毕业,化工总厂一名普通倒班劳务工。xx年分配到油建工作,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照顾生病的父母,xx年调入化工总厂倒班。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他对父母的爱却是朴素而真挚的,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他常说:“母亲常年患病,是父亲既当爹又当妈地把他们兄弟二人抚养长大,现在是回报父母的时候了。”他数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生病的父母,用细心和坚持为父母撑起爱的天空,用爱延续父母的生命,用行动点亮道德灯塔。

以孝为先,赡养父母尽孝道。百善孝为先。为了照料父母的生活起居,学会了许多女人做不了的活。母亲患精神病30多年,幼年时他就跟着父亲学烧饭、做简单的针线活,现如今,父亲也身患重病,生活不能自理,为了便于清洗,他缝制了一些小棉垫,床上铺的、椅子上垫的,每次带父母看病他都会拿上自己缝制的小棉垫,为的是减轻父母坐车的劳累。父母喜爱吃米饭,疯疯癫癫的母亲常常蒸米忘放水、炒菜忘放油,有时还会用手抓把盐放在炒菜锅里。他不但不训斥母亲,还耐心地把母亲叫到身边,一边示范一边讲解。父母年龄大了,喜欢吃软一点的饭菜,每顿饭他都做两种,一边是妻女爱吃的硬米饭,一边是父母可口的“软”饭菜。尤其是xx年6月,他的老父亲突发脑溢血住院,他骑着摩托车穿梭于医院和家之间,一方面要照顾生病的父亲,一方面又要照顾精神失常的母亲,那一段时间,母亲因为找不到父亲变得愈发的疯癫了,每天的生活起居必须让两个儿子守候在身边,拒绝儿媳、孙子(女)的帮助。住院治疗期间,他们哥俩不停地帮父亲按摩、翻身,用吸管给父亲喂饭、喂水,有时遇到父亲痰多、咳嗽,就口对口帮父亲吸痰。那段时间,连医生都说他父亲可能会失语,可能连路都走不了。他哥俩抱着试试看的念头,每天帮父亲按摩、抱着父亲“走路”、不厌其烦地陪父亲“说话”,慢慢地他父亲可以跟随他的指令有意识地迈步了;经过锻炼,又可以扶着人走50米了,父亲的点滴进步让他们全家欣喜不已。回家后,他为父亲买来了轮椅、自制了双杠,每天不到6点就起床做饭、为两位老人穿衣,饭后喂药、陪父亲锻炼,渐渐地父亲能在别人的搀扶下能外出活动了。后来,父亲的病情时好时坏,有时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不但没有嫌弃老人,还经常给老人擦洗身体,由于父亲拒绝使用纸尿裤,只好买来坐便椅和便盆,不分昼夜地扶着父亲随时方便,即便如此,父亲还是经常把大小便弄到床上和裤子里,和妻子及时为父亲更换被褥、清洗床单,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双手严重变形,粗糙不说,十个手指的关节已严重突起。赶上父亲神志不清时,别说喂饭,就连水都喂不进去,就买来针管,一点点往父亲嘴里灌,有时好不容易灌下一针管,父亲一声咳嗽将水喷到脸上,用手摸一下脸继续喂。为了给父母营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常常是放下饭碗抓起拖把,每天里里外外拖上若干次,每逢换季时节,都会给父母更换新的被褥、衣服。有人建议给父母请个保姆,让妻子出来打工补贴家用,担心没人愿意照料,更怕

保姆照顾不周。“养儿方知父母恩”,随着女儿的一天天长大,更加体会父母亲养育他们哥俩的不易,索性让妻子辞去工作,专心帮自己赡养父母,父亲那点退休金别说补贴他们,连每年看病吃药都不够,还得小哥俩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中挤出一些接济父母,父母长期患病,让这个小家愈发的拮据了,可深知如果能用生活的艰辛换回父母的健康、延续父母的生命,那再苦再累也值得。辛勤的付出和真挚的爱温暖着父母的心、延续着父亲的生命,这种爱流淌在老人的心里,父亲虽然言语不清,但逢人便会拉着手咿咿呀呀地流眼泪。此时,总会用手拍拍父亲的胳膊、握握父亲的手,就像小时候父母爱他一样。

倾其所有,带着父母去旅游。为了陪父亲散心,他学会了驾驶。父亲生病后很不习惯窝在家里,整天叽里咕噜地哭喊着要出去,他刚开始用轮椅推着父亲到原来的单位走走,熟悉的库房、场地,同事间熟悉的面孔、熟悉的声音让他父亲慢慢恢复了意识,为了唤起父亲更多的意识,每逢倒休他就推着父亲外出散心,工作单位、菜市场、老年活动中心,但凡人多的地方,都会推着父亲前往,父亲说话虽然含糊不清,但看到熟人都会咿咿呀呀地又是摆手,又是打招呼。为了让父母开阔视野、换换心情,拿出多年的积蓄添置了一辆二手面包车,当刮风下雨时就带着父亲在近处遛弯,当天气晴朗时他还带着父亲到总部的公园坐坐,今年暑假,他为了完成父母亲看海的愿望,硬是开着那辆二手面包车,带着父母、妻女游览了日照、长岛,据说,父母亲看到大海的一瞬间,高兴的像个孩子,尤其是父亲,手扶轮椅,整个上身使劲,见状立刻扶起老父亲,与妻子搀着父亲跌跌撞撞低走到海边,踩着海水的父亲脸上绽放着灿烂的微笑,后来,他又先后开车带父母亲回老家探望叔伯姑姑,送父亲去四川换换环境。父亲患糖尿病,牙齿大部分脱落,对许多食物忌口,他与妻子买来了高压锅、微波炉和养生保健书,每天对照食谱精心烹制高汤,用汤汁煮面条、搅面糊糊,变着戏法为父母改善生活。后来他从电视上看到每天泡脚对老人身体好,第二天他就买来了泡脚盆,天天给两位老人擦澡、泡脚,父亲生病三年多身上没长一块褥疮,连负责复查的大夫都夸他照顾的好。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道德小模范事迹材料_事迹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308 字

+ 加入清单

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刻苦学习,关心集体——老师眼里的好学生

“作为学生,学习是我的天职,也是我的生命。我要学好知识,增长本领,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李子昂同学常常这样告诫自己。课堂上她是最活跃的分子,总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总是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总是能把其他同学的热情带动起来。课下,她积极主动地做好预习和复习,并经常阅读优秀的课外书籍,常常学习到很晚,父母多次催促才休息。彩虹经风雨方显美丽,梅花历寒霜始蕴芬芳。经过不懈努力,李子昂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特别是语文方面,她的作品不仅在《东方少年》上发表,还在全国中小学优秀作文选评活动中获二等奖。

李子昂同学不仅学习好,还是一个关心集体、热爱集体、责任心很强的好学生。她说“班级就是我们的家,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爱护它”。班里组织的各项活动她都积极参加,劳动中最赃最累的活她总是抢在前头;地上有纸屑她总是主动捡到垃圾箱;黑板没有擦她总是主动拿起板擦;自习课她总是主动维持纪律;放学后她总是带领同学整队出发……李子昂同学还负责记录班里的好人好事,负责班费的管理。每天,她都认真详细地记录,班费的支出一项一项都清晰明了、井井有条。大家戏称她是五(五)班的“好管家”、“好总理”。

全面发展,多才多艺——同学心中的好榜样

李子昂同学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对雏鹰活动,她积极响应,热情参与,并带领其他同学以饱满的激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争戴自强章、自律章、自理章、自学章、自护章、创新章等系列活动中,使大家在活动中提高了素质、增长了才干,养成了独立思考、自我学习的良好习惯,树立了自主为荣、依赖可耻的正确意识,形成了团结友爱、进取向上的精神风貌。

李子昂同学兴趣广泛,多才多艺,是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从学前班开始,她就是学校舞蹈队和健美操队的主力,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和演出,先后获市健美操比赛一等奖、三等奖,并三次获县汇演一等奖。她喜欢唱歌,多次担任演唱比赛的领唱。她在美术方面也很有天赋,其作品曾获全国中小学生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大赛铜奖、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由于成绩突出,在学校“创星”活动中,李子昂同学多次被评为“文体星”。

团结友爱,乐于助人——大家公认的好少年

面对成绩,李子昂从未表现出任何骄傲和自满情绪,她把团结友爱精神牢牢铭记在心里、充分表现在行动中,和同学们相处得异常融洽。在自己取得成绩的同时,她时刻注意帮助相对落后的同学,经常以“小老师”的角色为他们答疑解难。同学有了困难她总是及时伸出友爱之手,谁的笔没有拿,她把自己的送给他;谁的橡皮没有带,她一声不响地递过去。下雨了,她护送没有雨具的同学出校;下雪了,她搀扶生病的同学回家。她带头为班里做手术的同学捐款;她主动为灾区群众献上爱心一片。去年冬天,她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蜷缩在街头,回到家马上找出一身衣服和一床被子,又拿来平时自己舍不得吃的零食,在父母的陪伴下连夜给流浪汉送过去。这件事情对她触动很大,她流着泪说:“等我长大了,有了钱,我要盖一栋大楼,让天下所有无家可归的人都有地方住”。“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小小的年纪是何等的气魄和胸怀啊!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年全国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833 字

+ 加入清单

罗阳,男,汉族,1961年6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20__年11月25日,罗阳为航空工业发展披肝沥胆、鞠躬尽瘁,在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完成训练任务时,突发心脏病不幸以身殉职,用生命践行“航空报国”的铮铮誓言和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理想信念。

“信念坚定,忠诚报国”是他一生坚持的信念。参加工作以来,罗阳前20年设计研发飞机,后10年指挥制造生产飞机,以毕生的智慧和心血,一次次托举共和国战鹰完美升空,用生命圆了中国人心中的航空强国梦。他常说:“沈飞的责任不仅关系企业生存,更关系国家利益。”沈飞不能忘了这八个字,那就是恪尽职守,不负重托。从一名普通的飞机设计员到军工大型企业主要负责人,他用坚守30年的航空报国理念,组织完成了多项国家重点航空装备研制和生产任务,实践了对党忠诚的一生,对祖国忠诚的一生,对航空事业忠诚的一生。

干惊天动地之事,做默默无闻之人。罗阳上任几年来,正值航空武器装备高速发展时期,也是沈飞公司任务最为艰巨的几年。他把项目研制作为最大的政治使命。签发总经理令,成立现场工作组,强化生产计划严肃性和执行力;亲自签订“责任状”,组织部装、总装和试飞“三大战役”,集中力量开展重点项目攻坚决战,成功克服资源不足、成品供应不及时等一个个难关,完成多个重点项目任务,为航空武器装备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在产品研制过程中,他带领沈飞公司不断创新项目管理模式,缩短了项目研制周期,产品研发能力和制造能力实现重大突破,生产能力实现跃升。他把“恪尽职守,不负重托”作为沈飞公司的核心理念,提出了思想意识、工作作风、组织纪律“三项整治”工作,大力推进实施“严格化、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极大提升了效率和效益。在生命最后一个月,罗阳劳心劳力,没有一刻休息,用全部精力带领着‘沈飞’冲上事业巅峰。

罗阳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革命烈士、辽宁省第五届道德模范、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特等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2318 字

+ 加入清单

余霞是高县胜天镇共和村村民,从小父母离异,从16岁起,便与父亲开始了一段角色互换的人生。由于父亲因突发性脑干出血,失去了说话和自理的能力,从此她就是父亲的眼、父亲的耳、父亲的拐杖。时隔五年,她逐渐地感到笼罩在她生活上的阴霾被一层层打破,希望的光芒一点点升起,虽然现在父亲依旧是不太会说话,大小便失禁,行动有障碍,需要坐轮椅,但是对她而言父亲就是她的全部,她将陪伴着父亲继续坚持走下去。

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是一部可以书写的传奇,而她的人生经历却是一朵绽开的鲜艳之花,不仅开的靓丽,散放的花香也熏陶了人们的心灵,她就是高县胜天镇孝心女孩——余霞。

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母亲自离婚以后便再没有出现过,她只记得母亲一些模糊的身影,和看不清的面庞,所以对于她来说,母亲只是一个称呼,母爱也只是一个概念词。

通常情况下,缺失母爱的孩子往往会性格孤僻,但生活中的余霞却开朗、乐观。她是父亲一手拉扯大的,又当爹又当妈的父亲让余霞深深体会到了醇厚如山的父爱和温润细腻的母爱。

当父女俩的生活渐渐步入正轨,日子慢慢开始有起色的时候,一个晴天霹雳降临在这个平凡的家庭。20__年12月25日的那个夜晚,父亲突然毫无征兆的倒在她的面前,当时的她手足无措,好在有亲戚朋友的帮忙,连夜把父亲送到医院。在赶往医院的路途中,父亲迷迷糊糊的醒来,看到吓得脸色苍白,浑身颤抖的女儿,他紧紧抓住了女儿的臂膀,一直没有松开。

到了医院,父亲被送到了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在重症监护室里,看见父亲满身插满了医疗器材、昏迷的父亲紧皱着眉头,眼角留下了眼泪,嘴里隐约有着模糊不清的呓语,像是在叫女儿的名字。当医生的检查结果出来后,她感受到了人生当中的第一次绝望。她觉得周围安静的可怕,只有几台医疗检测的仪器不时传出的滴滴声伴随着父亲似有似无的呼吸声,她突然感到浑身的血液都像是被凝固住了一样。

接到病危通知书,医生告知余霞,父亲的脑干出血十分严重,可能离开,就算抢救过来也可能是植物人,需要亲属签字后再进行下一步治疗,让家属做好心理准备。但只有16岁她,连为父亲签字的权力都没有,内心的恐慌,杂乱的思绪深深的围绕着她,只有等着爷爷赶往医院。

当熬过了在重症监护室的无数个日日夜夜,父亲终于从重症监护室转出。但父亲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不会说话的父亲所有事情都需要她去猜,长期的相依为命已经使她和父亲有了某种默契,不管他想要喝水、翻身,还是要上厕所,她总能够第一时间发觉,每天早上她都要给父亲用热毛巾热敷,每天晚上都守在父亲的身边,看着父亲输液。好多个晚上都不敢闭眼,生怕一闭眼就再也看不到父亲了,就算睡着、脑海里全是父亲在重症监护室那一幕可怕的场景,心总是抽搐的发疼。

在医院住院一年多,这对父女终于可以回家了。但回到家,父亲依旧不会说话,大小便失禁,行动有障碍,需要坐轮椅,需要人照顾。本该回到学校继续上高中学习的她,毅然决定放弃学业,留在家里照顾父亲。因为她知道爷爷奶奶年事已高,爷爷身体一直不好,本来就需要人照顾了,除了她再也找不到第二个适合照顾父亲的人了。

父亲刚出院的那2年多,她总是24小时在父亲身边陪护,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父亲就会小便,轮椅也总是坐不稳,有时候还会摔下来。她知道父亲是一个很爱干净的人。她帮父亲修指甲,剪头发,还一直帮助父亲做康复训练。她在网上买了很多康复训练的器材和小黑板。有空的时候就教父亲在黑板上写字,就像当初父亲手把手的教她写字一样,陪着父亲一起重新走过以前父亲陪她走的路,虽然父亲学一个字、走一步路都很费劲,今天学的明天就忘了,今天走了明天依然不会走,但她发现父亲脸上的笑容更多了。因为父亲行动不便,很少出门,为了不让父亲无聊,她会每天把附近的新鲜事和街坊邻居的变化讲给父亲听,她就是父亲的耳朵和眼睛,代替父亲去发现、去感受生活。也会在网上学习新的菜品,做给父亲吃,父亲也会开心的像个小孩子费劲的为她竖起大拇指来。慢慢地以前喂饭一个多小时到现在的10多分钟左右,令她欣慰的是一切状况都在逐渐的走向好转。

曾经有朋友对她说毕竟是女儿,很多时候都不方便,不如给父亲找个男看护或者让爷爷奶奶来帮忙照顾,这样她还能出去上班。但在她看来,生命都是父亲给的,没有父亲就没有她。小时候父亲也给她换尿片、洗衣服,三更半夜还要起来冲奶粉给她喝。那个时候父亲都没有嫌弃她、没有放弃她,那么将心比心,如今轮到她照顾父亲了,她会像父亲当初照顾她一样,好好照顾父亲。如今,不过是父亲养她长大,她照顾父亲到老,只是角色互换了一下而已。

记得20__年6月的一次地震,抖动得相当厉害,当时的她第一反应就是背起父亲赶快往外跑,到楼下的时候,她像父亲当初背她时逗她一样对父亲说:“你看你再长胖,我就背不动你了”。父亲听得咯咯发笑。回想着曾经在父亲的关爱下提桶水回家都很困难的她,如今一口气能背着父亲跑下四楼,因为她知道人的生命在自然灾害面前是那么的脆弱,父亲就是她的全部。

时隔五年,笼罩在她生活上的阴霾被一层层打破,希望的光芒一点点升起。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也为了更好地照顾父亲,现在的她选择了离家进的一个美容院上班,虽然每月只能领着1200元左右的工资,但她每天能回几次家给父亲做饭、喂饭、背父亲睡觉、帮助父亲上厕所等。她就这样一直坚持着,她也不再抱怨生活的不公平,反而感谢生命中的一切。

百善孝为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角色对换,作为子女往往很多做不到像父母对子女那样无私,有的人不孝敬父母,对父母不管不顾,甚至出现了抛弃父母,不赡养父母的情况,着实令人心寒。赡养父母,善待长辈,不要在失去之后才后悔,希望通过余霞姑娘的故事,使更多人能早日明白“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人物事迹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744 字

+ 加入清单

谭东,男,1963年4月生,20xx年1月牺牲,中共党员,生前系四川省大邑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预防处理中队西岭执勤组组长。

谭东爱岗敬业,忠于职守。1999年9月从部队转业后,他来到海拔3000米以上、地处高寒山区的大邑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工作。他给自己确立了热情、严格、廉洁的工作标准。他长期坚守在一线执勤岗位,每天坚持早晚两次对辖区内道路进行巡逻,及时清除滚石、暗冰等隐患,每年除夕都在执勤点吃年夜饭。20xx年1月,西岭雪山遭遇特大暴风雪,近1000辆汽车、4000名游客滞留山上。谭东带领同事们在零下10摄氏度的恶劣环境里,连续战斗5天,成为风雪中的“路标”。谭东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带领执勤组处理各类交通事故1000余件,纠正各类交通违法35000余件,无一例投诉,辖区几年来未发生特大交通事故。

谭东视群众如亲人,全力为民。他热情帮助辖区内的困难户和贫困学生,经常用微薄的工资收入救济他们,坚持4年照顾孤寡老人伍婆婆。“5·12”特大地震中,谭东的家成为危房。在76岁的老母亲瘫在床上、女儿高考在即的情况下,他顾不上照顾家人,一直坚守在抗震救灾第一线。20xx年12月29日,地处雪山深处的大邑县西岭镇天寒地冻,谭东为救一名失事车辆的落水者,来不及脱去衣服,纵身跳入了冰冷刺骨的河水中,将落水者营救上岸,又迅速赶往另一事故点继续工作。第二天,受冻后的谭东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但他牵挂着辖区道路的交通安全和群众安危,忍受着身体不适返回工作岗位,连续处置多起警情。重感冒加上劳累过度,导致他突发病毒性心肌炎,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

谭东的感人事迹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中央政法委、公安部号召全国公安政法机关和干警向谭东学习。他先后被追授为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公司总经理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材料_事迹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企业,经理,全文共 1042 字

+ 加入清单

公司总经理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同志是村党支部副书记、畜牧公司总经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村干部、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多年来,他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以为民谋利,解他人之困,创建和谐社会为己任。

在将村和畜牧公司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更是把助人为乐精神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用实际行动诠释人生,用人格魅力树立良

好形象,用道德、奉献美化社会。

同志常说:我今天的些小成绩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如今,我虽然取得了一点小成绩,但也不能忘记回馈社会,帮助他人。所以他设身处地的为村民着想,实实在在地为他人办实事、办好事,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他对村里8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过生日送生日蛋糕;每年根据贫困户的个体情况,评出特困户、贫困户每年分别救济500元、300元;特别对节日领取福利不方便的老年人,他就将节日物品派人送到家中;华兴畜牧公司车辆还为有急病急事的人免费提供使用;对家里发生变故的困难户他还经常给予特殊资助。

他十分注意从精神上关心他人的生活。每到春节、中秋、开斋节等重要节日,他总是派人把慰问品送上门,祝困难群众节日愉快,并向他们介绍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听取他们的意见,帮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特别是对低保户,他更是尽自己所能,能帮钱帮钱,能送物送物,让他们感受到大集体的关怀;每年“九九老人节”他还组织老年人到风景名胜游玩,并调派专人为老人提供医护、照相、食宿等服务。

同志经过十多年的拼搏,将自己的亲自建起的公司发展为集新型建材、面粉加工、肉牛分割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企业。多年来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创新管理,坚持“以人品打造精品,以口碑铸就品牌”的人本战略,致力于打造“科技华兴、绿色华兴、和谐华兴”。

多年来为车镇敬老院、五营敬老院捐款捐物、送油、送面、送肉、送蛋糕、水果等物品达3万多元;为五营学校捐助书包,运动服;他热心公益事业和福利事业,去年为四川灾区捐款1.3万元,为“慈善一日捐”捐款5000元,为无棣慈善总会捐面粉300余袋,多年来向社会捐赠物资折合人民币达10余元,他的助人为乐行为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同志站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建设谐社会、美好社会的高度,始终坚持助人为乐精神,争取把温暖送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的心坎上,让每一位受助者都心情舒畅,家庭和睦,真正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今后,他将一如既往地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营造助人为乐的社会氛围,推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续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