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社区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 调研报告怎样写(热门20篇)

浏览

4172

范文

399

调研报告范文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747 字

+ 加入清单

调研报告范文

2012年3月至5月我们《城市容貌综合整治过程中商户利益保护研究》课题组就城市拆迁中商户产生存与发展现状,在石家庄市的友谊大街、中华大街、泰华街、西三庄街、北新街、中山路、和平路、休门街、四中路、槐中路、槐北路、建华大街、建设大街、二环路等多条路段通过发放针对商户所设计的调查问卷,并进行了实地的深入访谈。调查问卷发放300份,问卷共设计10个问题,所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社会统计分析软件处理。问卷 发放对象主要包括已拆迁商户、正在或准备拆迁商户和等待拆迁商户三类。此次小规模调查显示,62%的商户是外来人口来石经商;23%的商户是本市居民;15%的商户是郊区居民。调查商户大部分是从事铺面经营,其中包括:饭店、服装店、理发店、美容店、商店、药店、五金店、食品店等,还包括各种机构的营业厅,拆迁涉及范围广泛。调查对象年龄主要在20一50岁之间,在文化程度上以初中高中文化程度居多。

(一)铺面不断减少,铺面租金不断上涨,很多商户被迫放弃经营。从石家庄各大房屋中介 机构了解到,受拆迁改造的影响,房屋租赁市场中突然增大的租房需求导致各个拆迁项目附 近区域的房屋租金一路飙升,平均涨幅涨幅在20%左右。有47%的商户由于找不到合适的 铺面而被迫放弃经营了。石家庄从整体上都处在拆迁的过程中,商铺变得越来越少,而且租 金在不断上涨,合适的商铺越来越难寻。很多商铺的成本增加,老顾客全无,所有多年经营 的优势荡然无存,更多的商户是找不到新的商铺只好保本清仓,挥泪甩卖,从此失去了养家 糊口本钱。调查中,一位经营水果的商户表示,她两年前自邢台来石家庄做小生意,家中的两个孩子目前都在上学,全靠夫妻两人的经营小店维持生活。由于拆迁,原本250元的房租 被炒至300元,增加了经营成本,让他们的负担增加了不少。

商户意见不统一。对于城市拆迁改造,相当一部分拆迁商户持支持态度,也有相当一部分拆迁商户尽管表示支持,但同时认为拆迁工作有很多令人不满意的情况。

调查中有45%的拆迁商户对城市拆迁持支持态度,访谈中当问到“你对城市拆迁有什么看法?”时,有的商户讲道:“拆墙透绿是好事,把我们的城市建得更美丽

,是每个石家庄人都盼望着的事情。总要有一部分人做点牺牲的。”“现在走在街上,能感觉到石家庄的变化,确 实漂亮了很多。虽然把我们的铺面拆了,也算是为石家庄做了点贡献吧!”石家庄历来以“土”著称,虽然宽阔的路网,拔地的高楼和飞跃的高架桥,使石家庄已有几分现代化都市气息,但仍然与建设现代化的大都市标准还有很大的距离。因此“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以拆促建是石家庄提升品位,改善形象,创宜居城市的必然选择。

调查中42%的拆迁商户对城市拆迁尽管表示支持,但同时认为拆迁工作有很多令人不满意的情况,对拆迁工作也存在很多不满情绪。一拆迁商户在访谈中谈到,“俺是个体户,政府办的事太不周全。为老百姓考虑的太少了,拆咱不反对。你们只管拆,拆完了我们这些商户去哪儿呀?”“社会要发展,城市要进步,需要更好的生活环境。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要阻挡城市发展,也就没有力量阻挡,但我们需要政府考虑我们这部分老百姓的利益。”另外有13%的拆迁商户对城市拆迁持反对态度,一理发店老板说,“我经营这个店快12年了,这最近刚装修了,我的客人都是老顾客,这个店说没就没了,损失很大啊,真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心力从新开始了。拆迁拆的人心惶惶啊!”调查中发现,现在石家庄生活水平不算高,一个不足30平米的门脸也许支撑着几口人的日常生活,拆迁使很多人失去谋生的职业,即使没有拆迁的很多商户也是整天生活在惶恐不安当中,因此拆迁造成了很多不安定的社会因素。

(二)拆迁力度大,限时短。调查显示,30%的拆迁商户的拆迁限时是1个月内,43%的拆迁商户的拆迁限时是7天,27%的拆迁商户的拆迁限时只有1—2天。在调查中我们经常看到拆迁人员一边拆迁,拆迁商户一边甩卖货物,由于时间短暂,很多商户还没来得及找到货物安放地点或寻找到新的商铺,就被迫拆迁了。有的商户反映说,“拆迁之前他们缺少宣传,虽然我们也是在四处打听我们这里要不要拆,但总是心存侥幸心理,结果还是突然就通知我们要搬迁”,“拆迁拆的太厉害了,好多门脸真是一夜之间就不见了。”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对全县社区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4051 字

+ 加入清单

全县社区建设情况调查思考

对全县社区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转发的通知》(中办发〔〕23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湘办发〔〕17号)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全县社区建设,最近,由县委政研室、县民政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公安局、桃花江镇等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全县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调研。 一、居委会基本情况 (一)机构和人员情况 全县共有54个居委会,其中12个建制镇有51个居委会,3个单列乡(牛潭河乡、乍埠回族乡、河溪水乡)有3个居委会。居委会共有工作人员183人,其中男66人,女117人;各建制镇居委会工作人员平均年龄最大的65岁,平均年龄最小的39岁,居委会工作人员平均年龄50岁的建制镇就有9个;按学历结构分,大专以上10人,占5.4%,中专以下173人,占94.6%。 (二)办公设施和服务业情况 全县只有桃花江、修山、大栗港、马迹塘、武潭、石牛江、松木塘等7个建制镇的居委会有办公场所,马迹塘镇、石牛江镇的居委会有服务业用房;三堂街、源嘉桥、灰山港、牛潭河、乍埠等6个乡镇的居委会至今办公场所都是租赁的,更谈不上服务业用房;鸬鹚渡镇、河溪水乡的居委会实际上有名无实。全县54个居委会仅有3台电话机,计算机等现代化设施无从谈起,服务设施极为简陋,居委会的固定资产、服务业产值、年纯收入都是空白;经费来源仅有县、乡镇财政配套的3000元/年,人员工资无法保证。 (三)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居委会在办公条件简陋、工资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克服各种困难,发挥基层纽带作用,做 好了一些基础工作。主要表现在:一是稳定了基层。居委会以综治为中心,狠抓管理与落实,及时发现和调解矛盾,处理有关问题,减少了治安案件的发生,近三年每年平均下降20%;教育辖地居民反对参与qqq等组织活动,作用明显。二是环卫工作有所改变。尤其是桃花江镇的14个居委会配合文明县城创建,整顿小街小巷,环境卫生大为改观,许多居委会被评为文明卫生先进单位。三是拥军优属、低保等工作完成出色。居委会每年节日上门慰问、救济困难户(包括烈军属)108户,并定期开展探访孤老户、残疾人、90岁以上的老人等活动;通过居委会发放低保3420人。 二、社区建设进展态势 去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发〔〕23号和湘办发〔〕17号文件精神,将社区建设作为加强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广泛宣传发动,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制订方案,加大工作力度,加强部门配合,精心组织试点,对全县社区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社区建设工作已引起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经过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公安等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县上下对搞好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达成了共识,增强了抓好社区建设的紧迫感。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在全县性大会上强调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县委常委会议多次提到全面启动社区建设。县委、县政府要求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抓好社区建设,并明确今年以县城城区为龙头,带动全县各建制镇的社区建设工作。为此,县民政局三次组团赴辽宁、长沙等地学习社区建设工作经验。 (二)开展了社区建设的试点。XX年8月,县民政局在武潭镇开展了社区建设的试点,撤销原龙山路、琅琊路、板溪路三个居委会,合并成立了龙琊桥社区居委。该社区在参观赫山区社区建设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完成了起步工作,核定了社区工作岗位编制,设有党支部书记一名、社区主任一名、副主任三名(含民警)、委员2人,制订了详细的岗位责任制,原各居委的资产已过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目前,新的社区领导班子筹资200多万元进行“潭山新村”的开发,第一期工程平整土地近80亩接近扫尾,第二期工程将采取“借鸡下蛋”的方法,拟建立2280平方米的集贸场、1680平方米的车站和128套商品房,总投入资金3000万元;此外,拟筹建一个20余亩集办公楼、光荣院、敬老院、幼儿园、幼儿游乐中心等于一体的综合社区场所。这将成为一个功能完善、服务管理一流、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社区。 (三)社区建设的前期基础性工作开始起步。一是社区服务有所发展。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根据中发〔〕12号《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通知》、湘发〔〕18号以及湘劳社发〔〕25号文件规定,从XX年起,广泛开展了以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服务工作,每年投入建设资金20多万元。去年12月,该局以桃花江镇太平街居委会为试点,投入基础设施资金4.5万元,建好了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示范点。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的建设,促进了社区就业,去年以来,太平街居委509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该居委离退休人员社会管理已全面启动。二是居委卫生和文化发展来势趋好。通过落实居委卫生责任制和开展“文明县城创建”活动,居民居住环境有了较大改观。居委文化事业正逐步繁荣,不少居委建立了市民学校、文化活动室和一批室内室外健身设施,成立了文艺宣传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三是治安明显加强。灰山港镇由镇政府牵头成立联防队,实行24小时巡防工程,已破获治安案件20多起,保证了辖区的平安。四是居委低保、优抚、救助、老龄、殡改、计生等工作有条不紊开展。 三、社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前段社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社区建设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加上社区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工作中还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当前影响全县社区建设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社区建设整体氛围尚未形成。一是没有成立社区建设领导协调机构,工作步调不一致。目前,只有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在社区建设上进行了探索。社区建设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社会工程,涵盖了城区基层基础工作的大部分内容,牵涉到党委、政府的30余个部门,要尽快成立社区建设领导小组,使上下左右步伐协调统一,形成整体合力。二是宣传不够,没有形成共驻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社区建设不只是政府部

门的事,更不仅是居委会的事,它涉及到每个社区成员的利益,需要充分调动社区内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组织和居民等一切力量的广泛参与,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共有共享,营造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但由于前段宣传不够,目前这种氛围没有形成,少数部门单位对社区建设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有相当数量的居民对社区建设还比较陌生,或者感到漠然,社区意识不浓,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三是政策法规滞后。我县尚未出台既有前瞻性、又有可操作性的关于社区建设的政策文件,桃花江镇党委、政府虽认识到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政策指导,工作也难于落实。 (二)管理体制不顺畅。一是现有居委会的规模、设施、人员素质和管理方式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方面,随着国企改革,“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全县将有16000名下岗失业人员和9000多名离退休人员进入社区实行归口管理;大量外来打工、经商、办企业的人员进入社区;企业剥离的社会职能和政府转移出来的职能大部分需要由社区来承接;社区不仅需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担负着下岗失业人员职业培训、介绍和指导,劳务输出,就业岗位开发以及离退休人员管理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委会的管理、服务、环境、文化、医疗、治安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等等,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的社区管理模式。另一方面,现有的居委会开展社区建设力不从心,从规模来看,全县现有的54个居委会中,户数在700户以下的39个,最小的不足100户,由于规模过小,各类生活要素只能在有限的狭小空间配置,造成了资源分割浪费;从设施和工作条件来看,由于历史的原因,居委会大部分没有办公场地,更谈不上服务设施,无法满足工作需要;从人员素质来看,居委会干部大都年龄偏大、文化偏低,不符合今后社区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的要求;从经济条件来看,居委会工作要正常运转,一个居委会一年至少需要工作经费、事业经费、工资补贴和福利3.5万元,而因为企业改制等原因,居委办企业等经济来源已经枯竭,每个居委会仅靠上级拨款,缺口很大;从管理方式来看,居委会客观上成了政府的派生机构,不适应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用群众的话讲:居委会是“镇政府的腿(自治程度很低),忙自己的嘴(为自己的工资福利忙创收)”。二是责、权、利不统一,现行居委会管理体制不利于推进城镇化进程。一方面,城镇管理体制是条条为主,如卫生保洁、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卫生管理等工作,人、财、物、事权集中在县直部门,居委会有责无权,正如群众所讲:“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到。”另一方面,目前现状是县直部门给居委会下达各项任务,指挥、考核居委会,而不是由居委会监督部门做好工作,因此,必须下决心改革现行管理体制。 (三)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居委会由于拆除违章建筑、取消街委城管收费等原因,经济来源减少,大部分居委会自身无财力建设服务设施、发展居委事业。虽然县、镇财政克服困难每年投入每个居委会3000元,但其中包括工资和办公经费等, 数量很少。 (四)居委会干部有后顾之忧。桃花江镇14个居委会现有28名居委会干部,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一名也有50岁,其余都是在60岁以上,且文化程度偏低,进入新社区领导班子的可能性很小,但他们有的在居委会工作30多年,最少的也有10多年,又未能加入社保,既不是国家干部,又不是事业编制,现在要她们不干,没有解决后顾之忧,这又是一部分不稳定的因素。 四、加快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要求,我县今年必须启动社区建设,且上半年要完成桃花江镇社区合并调整,健全社区组织,改革社区管理体制,拓展社区服务,丰富社区建设内容,完善服务设施,大力发展社区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社区调研报告范文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4831 字

+ 加入清单

为响应上级党委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暨创新年活动的号召,近期,本人对**街道办事处社区建设状况进行了调研,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街道办事处社区建设基本状况

**区位处市区中心地段,东至四川南路,南至重庆路,西至西藏路,北至北部湾西路。面积3平方公里,人口23000多人。驻有贵州省驻北海办事处、市广播电视局、广西区海事局、武警北海支队、中国银行北海分行、宝谊商厦、甲天下大酒店等50多个单位。

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以及民政部门的指导下,**区**街道办事处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意见以及民政部"深化社区建设"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社区工作机制,落实区委、区政府社区建设"83行动规划",以建设富裕、文化、生态、平安为目标,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加大投入,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几年来,**街道办事处坚持把社区环境建设作为构筑和谐社区的物质基础来抓,正视困难和问题,想方设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创造条件解决社区办公和服务条件较差的问题。仅20xx年一年就投入资金19万元,建设了2个"星光计划"项目,整修了社区综合办公楼。所辖5个社区建起了300平方米的综合办公楼,特别是贵州南路社区办公用房已达到330平方米要求,并建成了目前唯一的北海市老年大学社区分校,搭建社区平台,逐步完善社区功能,社区建设取得明显成绩。各社区治安调解工作委员会、环境卫生工作委员会、社会保障工作委员会等社区自治组织健全;居民家庭和睦,人民安居乐业,各项指标达到了北海市"83行动计划"标准的要求。

二、社区建设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是社区办公条件和服务设施欠缺。一方面,大部分社区居委会普遍存在着现有财力、物力难于承载,社区居委会开展工作存在没有经费的问题。每年下拨给每个社区居委会的经费仅够维持社区居委会的水电费、电话费、日常办公用品的开支,而居委会又没有其它经济实体,没有资金投入服务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在社会职能由单位向社区的大转换中,原先承担职能、拥有相应物力、财力的政府部门和单位,在卸掉职能的同时又没有相应让出原先职能拥有的财力、物力,而原本无多少财力、物力的社区在接过转来的社会职能后,又往往得不到相应的财力、物力支持。在政府部门纷纷把职能任务延伸到社区的情况下,社区居委会对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又无法拒绝,这便导致社区党建在财力、物力上更加捉襟见肘。

二是社区建设机制尚未健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渠道不够畅通。尽管各社区居委会组织明确了工作职责,制订完善了工作制度,但是类似社区协商议事会议等动员全体社区居民以及社区成员单位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社区参与机制尚未建立健全,社区事务和社区政务的开放度和透明度也不够,社区居委会依法、民主、科学的执政能力程度不高,居民的民主自治政治热情未能很好地激发和体现。

三是社区公益和产业服务网络尚未形成。社区事务社会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社区自治组织和社会团体组织不够健全,社区居委会与辖区单位党组织"共驻共建"机制尚未成为建设社区的强大力量,未能在沟通社区资源、提供专业化服务方面充分发挥作用;社区文体活动好文化生活较为单调,市民整体思想素质有待提高。

四是社区建设干部文化、专业素质整体水平不高,队伍不够强大。随着形势的发展,一方面,社区工作范围扩大,内容增多,任务加重,社区居委会干部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党务工作者",而是行政、党务"一肩挑"的主要管理者,做好社区居委会各项工作,已成为社区建设工作多样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加上离退休党员和企业下岗失业党员社会化管理后大批转入居住地社区,社区党员数量激增,给这些功能尚未发育健全的社区居委会带来较大的压力。当前,社区"满足于应付、流之于形式"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责、权、利"的平衡木出现了严重的倾斜,"责"重而"权"少,社区工作内容和任务的不断增加,确已突破了社区居委会现有职责难能承受的范围和底线,社区干部队伍难以适应形势和社区建设发展需要。

三、加强社区建设工作的建议

(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搭建社区平台,夯实社区建设物质基础

社区设施是开展社区服务最基本、最必备的物质条件。为确保社区建设工作的正常、高效运作,各级财政必须加大扶持的力度,尤其要从年初的预算上予以安排,保证社区党建的活动经费。另外,各社区也可以挖掘本社区内的社会资源,增加社区党建的发展基金。必须从人力、物力上加大对社区建设工作的投入,解决目前比较突出的社区党建活动经费紧张、人力投入不足问题,配套好社区学校、会议室、图书室、阅览室、档案室、警务室、居民活动室等"五室、四站、两栏、一校、一场所",布设社区

一站式为民便民服务台,添置计算机、电视机、vcd机等,完善党务、居务公开栏,为社区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二)要健全社区自治组织,凝聚社区力量,培育社区自主发展能力

要依靠居民自治实现社区建设,就要推进社区建设中保障居民的选举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依法扩大社区民主,培养社区自主发展能力。

一是要依法组织换届选举,培养居民参与意识,保障居民选举权。社区民主自治的重要标志就是社区居民们根据自己的意愿选举领导者和领导机构。

二是要发展社区自治组织,充实社区建设力量,保障居民的参与权。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社区成员单位及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社区协商议事会、社区党建联络委员会等社区自治组织,组建包括社区居委会、党支部在内的社区各类组织机构。不断完善社区自治组织和社会团体。并通过这些社区自治组织和社会团体组织的社区活动,在沟通社区资源、提供专业化服务方面发挥作用。

三是要健全社区议事规则,发展社区民主政治,保障居民的决策权。要以社区居民为主体,指导社区完善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制度、社区协商议事会议制度、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社区听证会制度等各种工作制度等民主决策制度,社区居民代表大会通过并实行《社区居民公约》,将社区事务交由社区居民自主决定、自我管理,特别是关系社区建设重大问题的决策,广泛听取和尊重居民群众的意见。建立良好的社区参与机制,推动居民自治,充分发挥他们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在社区建设大政问题上,要坚持"协调、合作、共建"原则,广泛地吸收不同群体的代表和社区成员单位参加,根据实际召开社区协商议事会议,讨论社区的重大问题,协商社区涉及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的社区事务,保障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事务的决策权,社区居民以及社区成员单位对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内其它工作机构以及政府各部门工作进行民主评议和监督,规范社区管理,提高社区民主程度。

四是要实行党务居务公开,增强社区政务透明,保障居民的监督权。各社区要设立党务居务公开栏,将支委和社区居委会成员职责分工、党费收缴、民主评议党员、来信来访处理和办事程序、社区服务热线、计生、低保、救实救济、财务收支、干部年度评议以及社区居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的处理情况等,通过制作上墙、社区党务居务公开栏或召开会议形式定期不定期向党员居民群众公开。同时,建立党务居务公开监督小组,聘请退休干部和党员群众作为监督员监督党务居务公开工作,增加党的工作、党内事务和社区政务的开放度和透明度,接受群众的监督,让群众了解、支持和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扩大党员群众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切实保障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提高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依法、民主、科学的执政能力。

(三)要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开展社区服务,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

社区服务功能是否完善、服务质量的好坏是衡量社区建设的重要标尺。在完善社区服务网络、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高质量方面,建议:

一是建立共建机制。要形成建设社区的强大力量,仅靠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几个干部是远远不够的。**区和街道办事处党组织要指导和帮助各社区党支部与驻区社区成员单位与社区居委会签订社区共建协议,开展"组织联创、行业联合、干群联结"的社区党建"互联网"工程,建立街道、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条块结合的"共驻共建"机制。

二是整合社区资源。建立"共驻共建"机制、搭建社区建设的大舞台,促进社会和社区资源的整合,较好发挥社区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优势,中形成一股强大的共建社区力量。逐步实施"数字街道、数字社区"工程,开设街道信息网,及时发布招商、用工、卫生、文化等各类信息,满足群众的各种需求。

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要在各社区健全社区服务站、社区社会救助站、社区科普工作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社会保障工作站,社区居民教育学校、补充健身器械、台球桌等公益服务设施,归拢便民服务产业网点,开通居民应急服务电话热线。培育和发展组建社区义务巡逻队、老年人协会、残疾人协会、各类文体艺术团、"社区志愿者行动"组织、"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等各种团体组织,并通过这些组织承接与居民相关的社会公共管理事务和公益事业,在基层形成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管理体系,健全了社区公益和产业服务网络。积极发挥他们在社区管理中"反映诉求,调节矛盾、参与管理、规范行为、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化管理,提升社区事务社会化管理水平。

三是开展社区服务。**区和街道办事处党组织要指导各社区依托已经健全起来的服务组织以及文化广场、活动室等场所,开展社会保障、人民调解、帮困救助、文化体育、环境卫生、科普法律、卫生清洁、环境绿化、就业咨询等公益性社区服务以及医疗保健、家政等产业服务;开设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培训课堂等;组织社区青少年开展读书活动和参加社区卫生清洁等社会实践活动,老年人健身、娱乐活动等,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大力推广"无围墙敬老院"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应对日益突出的老龄化问题。促进志愿者服务活动逐步走向制度化、经常化,发挥"社区志愿者行动"组织的各个行动小组的作用,开展公益性社区服务。

(四)要加强教育培养,抓好社区干部队伍建设

要重视选配社区居委会"两委"班子,在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两委"换届选举中逐步推行直选。其次,通过岗前培训、专业培训和鼓励促进学历进修等抓好社区"两委"干部的理论和业务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社区干部的整体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特别是要求我们的社区干部在做群众思想工作时具有说懂、说通、说服的能力,让群众了社区干部所做的工作,所做事情的目的,打消可能有的顾虑,认同和接受社区干部所采取的行动和提供的帮助。再次是实行社区居民代表评议社区干部,加强对社区干部的有效监督。不断完善自我,为更好更快地提高工作能力和适应新时期对社区工作提出的要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要多开展社区文体活动,凝聚人心,形成健康人文环境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则是社区建设的精神支撑和有效载体,先进的社区文化对社区发展起到无形的引领作用。要以文化为魂,树立以社区文化推动社区发展的观念,指导各社区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们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丰富社区生活,提高市民整体思想文化素质,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社区人文环境。

一是依托社区文化广场,在"三八"妇女节、"八一"建军节、"九九"重阳节等节庆假日时多举办联谊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和文艺演出,孵化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社区文化团队,吸引了社区爱好者的广泛参与,有效地发挥先进文化满足人们精神需求、陶冶情操、凝聚人心的良好功能,促使不同群体的社区居民在共同的文化活动中得到共鸣,社区主人翁意识、参与意识大大增强。

二是大力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要利用新闻媒体、宣传专栏等手段,加大对社区的好人好事的正面宣传,开展,弘扬乐善好施、邻里互助、扶贫济困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居民在健康向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中建成立平等友爱、和睦共处、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发挥先进文化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粘合"作用,促进社会的团结与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农村教育当前状态调研总结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314 字

+ 加入清单

农村教育当前状态调研总结

通过我们的实地走访,发现农村家长学历基本为小学或者初中,甚至还有很多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其主要原因是:城市的收入、就业机会、生活条件等各个方面都明显优于农村,学历高有能力的年轻人都不愿意留在农村,选择进城打工,留下的都是那些在城市混不下去的人。从而导致农村人口呈现两极分化严重,老的老小的小。其中有两类家庭居多,第一类是父母在家务农,留在孩子身边;第二类家庭是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带,即留守儿童。

先来看看第一类家庭,这些家长都是在城市里无法找到工作,不得不留在农村的,一般来说他们文化水平都很低,只有小学或者初中,全家人靠务农为生。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双方必须要有一个抽出时间来带孩子,这大大影响了干农活,影响了全家的生计。为了生计,父母没有时间陪在孩子身边读书给孩子听,不耐烦手把手教孩子怎么穿鞋子,怕孩子乱跑影响自己干农活就把孩子关在房间里……学前教育的缺失对孩子价值观形成、智利开发影响是巨大的。当孩子才四五岁,还没达到入学年龄时,父母就迫不及待的将孩子送入学校。父母只是想让学校去管孩子,好让自己有更多时间去干农活。由于孩子年龄小,头脑还没发育到适合学习的程度,再加上缺少学前的智利开发,让很多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他们根本跟不上学校的进度。

绝大多数家长还是支持孩子学习的,他们深知务农的艰苦,想让孩子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生活的现实的。家长白天忙着干农活,只有晚上才能有一点的时间顾及孩子,由于家长的学历水平都很低,根本无法辅导孩子学习,也不知道该怎么在学习上帮助孩子。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发现自己跟不上的时候,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没太放在心上。等到考试成绩出来,家长发现孩子的成绩和改变命运的目标相差甚远,心急如焚。但是,自己不会教,也不会用正确方法引导孩子,很多家长就会去买一堆的习题书逼着孩子去做。孩子做完以后,家长不会帮着孩子订正,原来不会的还是不会,没有任何效果,只是徒增孩子的负担。家长看到孩子做了,就以为自己帮助到了孩子。等到下次考试成绩出来后,家长又将大失所望,渐渐的开始不耐烦,斥骂孩子,这大大激发了孩子逆反情绪,对孩子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在了解农村父母教育理念时发现一个很大的偏见。农村父母认为,关心孩子就是在物质上给孩子钱让他们念书,而忽略了精神方面的关心,他们不会抽时间陪孩子学习,也不会关心他们学习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会做的大多只是,想起来时候询问下孩子学习情况,跟孩子说几句早已听出老茧的励志名言。走访时遇到过这么一个学生,由于学习跟不上,父母平时也没关心他学习,他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开始和社会青年混在一起。开始逃课,后来渐渐发展成根本不去上课。而粗心的家长只是偶尔问问孩子学习的情况,孩子轻松的蒙混过关。等到家长发现孩子开始混社会时,已经过去了两个月。家长又不知道该如何挽回,打骂体罚只会将孩子越推越深,直至无力挽回。还有一些孩子,他们在学校犯了错,老师想找家长谈谈,但是家长忙于生计,对老师的帮助并不配合。即使有些家长能和老师进行信息交流,但是家长在孩子心中地位却不高,孩子根本不怕家长,家长无法管教孩子,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越走越偏。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教育改革调查研究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2057 字

+ 加入清单

教育改革调查研究报告

教育要在公平的基础上尊重和遵循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规律,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更要培养独立思索的创新能力和胆识,只有这样我国的教育才能实现“人才纷涌而出,学术百花齐放,大师引领变革。”的局面。

实现教育的公平就是要让每个人都能读书,都能享受高等教育和优质教育,并且在就业方面没有任何用人单位的限制和歧视,在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以及国家组织的大型特种考试上都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所谓个性发展特点规律就是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爱好,兴趣,偏爱,特性,优势,特长,长处,缺点,短处等。独立思索的创新能力和胆识是国家和社会进步的灵魂和源泉。我们国家和民族就需要这种人才,这种大师人物绝不是应试教育所培养的悲剧产物,更不是千篇一律的大众化人才,他是什么?他是引领时代,变革时代,站在科研最前沿的领军者和开拓者。

教育改革这个词很早就是一个热门的争议词和讨论词。从新中国成立到现代,教育改革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突破。也培养了一大批在国内外科学界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我们活得更有尊严了。但是大人物并非大师,而大师是引领时代,变革时代,站在科研最前沿的领军者和开拓者。

钱老走之前给温总理説:“我们总培养不出大师级的人物”。这句话的本质就是在提醒我们——原先的教育和现代经济发展已经脱节了,教育应该改革了。而改革的本质是什么?那就是创新+学习+借鉴。对此我有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 建立国家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委员会。

大学就好比生产企业,学生就好比原材料,只有加工才能变为合格产品,但是企业在最后一关对质量把控得很好,一般的企业都要建立质检岗位,也就是对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查,淘汰不合格的产品。同理,我们高校也要建立国家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委员会来把控最后一关。我认为最后这一关如果把控得很好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选拔最优秀的人才,还可以鞭策学生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温习原先知识。最后一关可以説很关键。我建议以综合性论文加三个月实践体会和感受的形式来进行考核(在大四下半期就要做这事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偏爱在本专业的范围内进行自由研究(论文必需有水平,对某个行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题目自拟。这样可以发掘人才在同一专业领域的多样性,也可以为就业的方向提供依据。综合素质高的可以报送研究生,合格优良者可以调派村官。如果不合格将被淘汰出局。

也可以作为考核教师的依据。可下达指标,规定底线。如不合格者达到百分之几,教师将直接淘汰或者记红牌。反之,给予奖励,评优,评职称。

二.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调查委员会。

促进就是要拓宽就业渠道,可以增加就业岗位,也可以从国外引进就业岗位,还可以鼓励创业,用创业带动就业,让毕业生的失业率降到最低程度。调查就是要了解哪个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然后进行排名,给予表扬和奖励。我认为高校的排名不能只以科研这个指标来排名,排名要多样化,如就业最好的,教学质量最好的,环境最优美或最宜人的,风景最美的,出人才最多的,出名人最多的,进步最大的,最具发展潜力的,最具才艺或最具魅力的,建筑风格最奇特的,最受民众欢迎或者喜爱的,少数民族地区最受欢迎的,出名师最多的,群众最受推崇的,对国家和社会贡献最大的,对国际社会贡献最大的,国际影响力最大的,综合实力最强的,盈利最多的,最乱的,最差的,负债最多的等等。还可以以“高校精品课程排行榜”的形式排名,如在心理学方面哪个学校第一,哪个学校第二,哪个学校第三这样逐一排下去。这样排名有利于提高民办高校和公立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综合素质,展示民办高校和公立高校的实力与成就,促进自我定位自我创新自我进步自我发展自我淘汰。每年可在中央电视台举办“实力民办高校颁奖盛典”和“实力公立高校颁奖盛典”。评选的学校由评委会选出,获奖的学校可由民众选出。

三. 鼓励和支持民间成立专业管理公司为民办学校提供智力支持。

请专业的管理公司管理民办学校的好处有几个方面:1管理专业化,2制度规范化,3发展规模化,4竞争秩序化,5融资便利化,6教学质量保证化,7战略目标达成化,8打造品牌化,9形成特色化,10教学实践化,11学校改革合理化,12设置机构高效化。不仅能够为投资者获得适当的回报也可以为国家税收作出应有的贡献。当然离不开国家对民办学校的政策支持。民办学校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服务于国家,社会,学生,家长,教师,股东。反过来股东有了合理的回报要回馈社会,如招收的贫困生免学费,农村困难户和下岗家庭的孩子减学费。还可以办企业使校企联姻解决就业,为国家做贡献。这些全部可以交个中介管理公司帮伱谋划发展方向和未来。所以他也是目标完成的保证。请专业管理公司管理在融资方面也有优势。他也可以为学校提供信用担保。国家和社会要支持民办学校的发展,如专门在中央电视台开设“民办教育在线”栏目。专业的民办学校管理公司要立足长远,面向国际,不仅服务于国内民办学校而且还要服务国外民办学校。走出实践特色道路,打造百年品牌老校。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农业“入世”问题的调查与思考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农业,全文共 3666 字

+ 加入清单

农业入世问题调查思考

农业入世后,农产品供求关系将发生根本变化,农业面临新的冲击和考验,在新的形势下,农业要想实现新跨越,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思路。就商城县而言,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动植物资 源是我们应对“入世”挑战的最大优势,我们应按照“粮油优质化,产业区域特色化,茶叶、果蔬有机化,畜禽、水产绿色化”的发展新思路,面向市场,抢抓机遇,真抓 实干,确保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一、转变观念,确立结构调整的总体工作思路。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目标,首先要在思想观念、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上实现根本改变,用改革创新精神,组织 指导农业结构调整。一是要从依靠行政手段、指令性计划模式中解脱出来,瞄准国内国际市场,通过科学规划、培植典型、建立基地、开发市场、强化执法等市场经济手段 和方法,指导农业结构调整。二是要从布局欠优、规模零散模式中解脱出来,把农业结构调整与全县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培植具有区域特色的支柱 产业和主导产业,形成农产品规模经济优势。三是要从家庭小生产、简单再生产模式中解脱出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四是要从粗放经营、经验种植的模式中解脱出来,加快品种、技术和知识更新,加速农产品更新换代,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五是要从自 给自足、封闭经营的模式中解脱出来,根据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需求和变化趋势,开发生产、加工、运输、保鲜、包装等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标准,扩大农产品出口。 二、科学规划,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布局。围绕国际、国内两大市场,依托山、水、田、林和劳力资源,调整种养结构,不断把品种调优、规模调大、效益调 高,向几乡一业,几乡一品发展,形成新的产业带和基地群,继续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开发模式及“县抓龙头,乡抓产业,村抓基地,农户建园”的成功做法,充 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在“调”字上狠下功夫,在规模上大做文章,重点抓好“三带六区”,即:南信叶路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生态特色经济开发带,灌河滩涂树草牧防风 固沙速生杨防护林带,浅山丘陵畜禽(山羊、淮南猪、土鸡)养殖带;深山区生态茶叶、高山蔬菜主产区,南部乡镇栗、茶、药、杉主产区,中北部优质粮油主产区,鲇鱼 山、铁佛寺、大石桥库区水产品主产区,城镇周围瓜果、蔬菜主产区,沿河库塘堰淮南麻鸭主产区。 三、提高质量,加快推进农业产品标准化。农业标准化是农业加入wto的新要求,随着国际市场全面开放,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 十分紧迫。今后几年,我县推进农业标准化,要着力抓好六大体系建设:一是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创建优质农产品品牌。按照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确定农产品生产执行标 准。对标准化生产的农产品,创立品牌,注册商标。2—3年内,在叫响其鹏牌天然有机 茶、长元野生茶油的同时,力争使板栗、高山四季豆、麻鸭、山羊、淮南猪、 花白鲢、河蟹等产品获得注册商标和品牌。二是生产示范体系建设,建立无公害产品基地。重点抓好28万亩板栗、10万亩茶叶、15万亩油茶、2万亩银杏、6万亩杂 果、6万亩中药材(含国槐)、15万亩紫云英、8万亩瓜果菜、2万亩高山蔬菜、50万头淮南猪、30万只山羊、6万亩水产品等基地建设。三是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推行生产过程标准化。根据部颁标准,制订完善主要产品的无公害栽培养殖技术规程,示范基地生产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四是加工流通体系建设,实行加工 产品无害化。着力提高企业的标准化加工水平,严格控制冷冻、保鲜、脱水、盐渍等加工过程中的污染,实现加工无公害。健全无公害产品 销售网络,县城和主要交通要道,乡镇农产品市场设立无公害产品专销区,并逐步在大中城市设立商城无公害农产品销售窗口,凭证销售。五是检测监控体系建设,保证农 产品达标上市。县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按照产业布局,建立环境监测和产品质量检验网点,实行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跟踪管理。     四、搞活流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引导和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参与产业化经营。努力达到四个一批:一是兴办一批龙头加工企业。支持现有的龙 头企业挂靠集团,资产重组。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开发蔬菜保鲜加工,兴办绿色食品、保健食品企业。二是组建一批合作经济组织。农业发展要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 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的对接,就必须大力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通过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大户与农民、市场与农民、科研单位与农民的 联合,组成合作经济组织。通过资金、技术、人才、信息联合,结成利益共同体。组建各类专业研究会、协会、合作社,做到每一个产业都有合作经济组织,承担产前、产 中、产后服务。今后十年,力争培植100个年营业额超百万元的合作经济组织。三是培养一批农民经纪人。放手支持他们从事购销、传递信息、发展储运,发挥他们搞活 生产流通的主力军作用。到“十五”期末农民经纪人达到5万人以上。四是建设一批农产品市场。县一级要建设3—5个年购销超亿元的农产品专业市场,地处交通干道的 集镇,都要办1—2个农产品市场,同时每个镇都要在大中城市开设销售窗口,实现产销直挂、产销代理,扩大农产品销售。 五、眼光向外,加快发展跻身国际市场的外向农业。抓住“入世”机遇,面向国际市场,发展创汇农业。在巩固扩大猪鬃、山货等产品出口的同时,不断拓展茶 叶、油料(茶油、菜油、香油)、肉类、水产品、果蔬、中药材、食用菌等产品,扩大生产能力,拓宽出口渠道。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出货额占全市出口总额比重达 30%以上。开发新的出口创汇农产品,寻求外销合作。大力引进外资、民资、工商资本进军农业,寻求合资合作,开发新兴农业项目。扶持一批外向型龙头企业,参与国 际市场竞争。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对能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产品,实行网上招商,创建一批能打入国际市场的品牌。建设和提升一批出口农产品基地。参与国际学术 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智力。引进外资,兴办一批外向农业示范园区、观光农业示范园区和旅游农业示范园区。运用优质高效农业开发的先进典型带动全县农业产业结 构调整,不断提升农业品位,真正

把商城农业推出国门。 六、科技创新,拓展农业优新发展空间。实施品种、技术、知识更新三大工程,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升级,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措施。 一是开发新兴产业,引进推广农业优新技术。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应用生物快繁技术,实行工厂化育苗。发展名贵花卉、盆景、苗木,形成产业化生产。开发无土栽培新项 目,引进扩繁名特优稀品种,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新成果。二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粮油生产向优质化方向发展。粮食适应人们注重保健、生活层次提高的要求,加快品种更 新。在继续坚持压粮扩经,压麦扩油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优质粳米、“双低”油菜等高效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三是发展主导产业,培植新的发展优势。重点培植发展林果、 两茶(茶叶、茶油)、蚕桑、畜禽、水产、油料、山货、中药材、高山蔬菜等,使之形成规模和知名度。四是培植农业科技型企业,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通过转租、返 租、承租等形式,集中一定的土地,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逐步把县农场、白塔集农科队、王楼林场、河凤桥园艺场、上石桥双河滩涂林果间作生态示范区等创办成农业 科技型企业,使之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 七、信息引导,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一要搞好政策引导和规划指导。根据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更高要求,合 理制定农业发展和结构调整规划,抓好一批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形成规模。二要抓好信息 和产业政策发布。农业信息网络向市场、加工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 延伸,及时发布农产品产销和价格信息,为调整结构提供可靠依据。三要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通过信息引导,国家投资、集体投入、吸纳民资、引进外资并举,共同投资 改善农业基础条件,提高农业装备水平。 八、资源重组,加速农村劳动力流动和转移。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最大的难题是农业资源少,农民太多。庞大的农村人口基数,降低了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 即使农业产生很高的回报率,但由于规模上不去,农民收入也难 以有较大增加。从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县农村的实践看,农民增加的收入中很大一块是转向经营非农产 业得到的。而农村人口减少,从而增加农业人口资源占有量,并通过非农产业对农业的反哺,可以使经营农业的人口收入增多。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做好增加非农收入 和减少农业人口这两篇文章。一方面,要继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特别是发展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新 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乡镇企业相对集中,带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引导农民向小城镇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转移,逐步减少农业人口。这两篇 文章做好了,不仅农民收入可以大幅度增加,农民生产质量也可以不断提高,农村社会面貌必将大大改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社区基层行政管理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社区,行政,全文共 2392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社区基层行政管理调查报告

安贞社区位于本市朝阳区北三环路沿线,社区居委会委员全部由选举产生。作为北部城区重要的综合居住区域,安贞社区在区委、区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下,进一步提高和丰富了社区管理的发展。随着对城市管理的要求提高,社区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影响社区发展、社区自治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着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今年8月我对安贞社区管理工作进行了实地走访参观,对在社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工作任务繁重

1、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尚未到位

通过调查发现,社区居委会的功能当前还未能突破办理政府行政事务为主,办理社区事务为辅的现状,还习惯于上级领导布置什么就干什么,工作中表现较强的依赖性,自主性、自治性没有得到体现。一是社区自治的任务与工作要求有距离。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工作应有三方面内容,即:首先要做好社区服务,但实际上社区服务做得极少或是空白;其次要做好社区事务的民主决策与管理,但实际上的效果不明显;第三是丰富社区教育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但实际上文体活动多,教育活动少。二是社区居委会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政府的腿”。《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了社区居委会有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管理工作的职责,具体规定了必须要协助政府部门做好社区治安、公共卫生、优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计划生育和青少年教育等有关工作。通过调查,以上这些职责应该是社区居委会通过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等形式开展的,但是大多数情况是街道办事处要求社区居委会替政府部门填表格、建档案、出具证明材料等行政性工作;同时政府部门临时性的统计、调查任务也都通过街道办事处落实到社区居委会来执行。这使得社区居委会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协助政府部门的工作上,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被行政化所覆盖。

我结合工作对40人进行了调查,当问到居委会是什么性质的组织时,有28人回答是代表政府的机构,只有8人回答是代表居民的,还有4人不清楚。在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有“吃人俸禄,为人分忧”;“拿政府的薪水,替政府干活”的思想。在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中绝大多数都认为社区居委会是街道办事处的下属单位,理所应当地完成街道办事处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2、社区事务缠身,工作任务繁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大量的“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大量农民进入城市生活、本地农民失地流向城市,流动人口的大量进入城市,使社区居委会面对复杂众多人口而发生的各项管理工作和事务数量增加、难度加大,“小社区,大社会”的模式,增加了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强度。

3、政府部门职能不到位,社区自治职能弱化

繁忙的行政和社会管理事务使社区居委会陷于被动应付的境地,许多部门提出了“横到边,竖到底”、“把工作触角延伸到社区”的目标和任务,以进一步加强城市基层基础工作,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指导、服务不到位,形成了会议多、检查多、报表多的局面。有些部门工作(含街道)进入社区没有发挥自身指导、服务职能,为社区居民办实事,而是习惯于把社区当作自己的下属单位去布置工作;热衷于创建、搞评比,轻内容、重形式,各项工作都要求“建班子、挂牌子、设展板、建台帐、要数据”。社区居委会每天应付着上级领导的检查和收集报表、传送各种数据,从而淡化了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削弱了社区居委会对居民群众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弱化了社区居委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职能。

(二)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不足

一是发挥自身职责,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活动经费较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社区居委会负责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维护居民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物,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调解民间纠纷,协助政府或派出机构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在当前形势下,社区居委会还要做好社区治安、社区教育、组织社区文体活动、美化社区环境等工作,这些都需有必要的经费作保障,否则很难形成居民的广泛参与和工作效果。

二是日常办公经费紧张。在各项工作中,召开会议、报送信息和数据,建立台帐等文件资料的办公消耗,加之社区居委会自身水、电、暖以及电话费,一年就得需要4000-5000元。北京市社区公共服务96156网站延伸到了各个社区居委会,电脑、打印机等硬件设施统一配发了,但日常的上网费和消耗,一年也需要4000-6000元。政府部门部署的工作大多要求制度上墙,制作展板,每年此项支出至少3000多元。

在社区居委会经费方面,我区规定每个社区居委会每年1万5千元。各街道办事处统筹部分外,社区居委会实际的使用只有4000-8000元,业务经费严重不足。

(三)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较低

XX年《北京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意见》中对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待遇进行了统一规定,我区据此确定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待遇,同时按照劳动法规定建立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

项目职务

基础工资

岗位工资

扣除保险

实际收入

奖金

主任

600元

600元

100元

1100元

副主任

600元

500元

100元

1000元

委员

600元

400元

100元

900元

但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低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一是社区协管员待遇较高,如劳动、城管、矫正、治安协管员等都是由劳动部门安排的失业人员,工资比社区专职工作者(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高,不仅发工作服,而且遇年节还有福利。而社区专职工作者都是经过招考和居民选举形成,心理反差大;二是社区专职工作者的付出与回报差距较大。社区专职工作者承担的工作繁重,但扣除三险个人负担部分后,每个人只有900-1100元月收入,直接影响了积极性,影响了社区管理工作的成效。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社区少先队工作情况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少先队,全文共 3122 字

+ 加入清单

社区少先队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因此,社会对于国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青少年的综合素质。社区是社会的组成单位,在大到城市建设小到居民管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社区已经成为除学校之外青少年接触时间最长的场所,青少年也有相当一部分的知识学习、娱乐休闲和健康锻炼等活动是在社区中度过的。在社区开展少先队工作,有利于加强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有利于校内少先队工作向社会延伸和拓展,也利于少先队组织的优良作风传播到社会并服务于社会,最终形成学校和社区少先队工作的全面活跃。

可以说,通过社区少先队工作来开展青少年的活动是好处多多,但是,经过实地的调研,我们也发现了在目前的情况下,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阻碍:

1、认识不够。社区少先队工作是一项群众性工作,社区少先队活动也是社会公益性活动。面对这样一个新课题,一些人思想准备不足,对社区少先队概念模糊,对工作开展方式还不是很明确,有畏难情绪;一些学校和家长也不是很支持和配合,他们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孩子们基本上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还有一些人认为社区少先队工作是做形式、摆架子,实际效果不大,开展活动既分散工作精力又增加家长和社区经济负担,得不偿失。由于这三种思想的存在导致开展社区少先队活动时工作难以得到有效协调、覆盖面还不是很广。

2、人员有限、工作时间不够。现在社区从事青少年工作的除少量社区兼职干部外,绝大多数是志愿者。这些志愿者虽然由一些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以及一些懂得教育培养孩子的学生家长和高素质大学生组成,而且他们已经成为社区少先队工作的中坚力量,但他们工作时间不固定,工作时间比较有限,工作没有补贴或根本不可能落实,集中工作很困难等原因,使社区少先队工作效果不明显。

3、缺少活动经费、活动阵地。社区少先队没有专门的活动经费,也没有专门的活动场地。活动经费来源主要依托社区办公经费或寻求社会支持,不仅非常有限,且不能形成稳定的经费支持。有些社区根本没有像样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区少先队活动阵地更无从谈起,有些有阵地的也至少是三室合一,开展活动非常不方便。经费短缺、缺少阵地对社区少先队活动的经常化和普及化形成了很大的制约,活动的多样化、特色化更是难上加难。

虽然目前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有一些困难,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社区推进少先队工作仍然具备独特的优势:

1、时间优势。曾经有过统计,大部分青少年包括正在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学生一年中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社区中度过的,这还不包括青少年在完成日常学校教育后回到社区的那部分时间。同时,大部分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工作忙碌,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有效管理这部分时间。利用青少年在社区的这部分时间,能够加强社区少先队工作的效果。

2、环境优势。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社会,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使青少年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影响源。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整合社区中的影响源,使它们朝着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方向发展。同时,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能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一个更为轻松自由的环境,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让他们有可能接触到自己身边的学习榜样,增强他们认知的真实感,鼓励他们向榜样看齐。

3、实践优势。长期以来,青少年的活动局限于学校和课本知识的学习,缺乏社会实践,往往出现所谓的“高分低能”的现象。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能够让更多的青少年在各种由社区组织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到社会知识,培养社会情感,增强社会意识,更有机会实践课本知识,为他们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关键是要做到“一二三四”:

“一”是要明确一点认识,既明确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是以社会力量为主,目的仍是育人。充分挖掘社区中各种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各项资源,吸收本地区文化、体育和法律等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广泛参与、资源共享的大环境。同时,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仍要与国家的教育方针、学校的教育内容紧密结合,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和谐社区的构建中去,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二”是要注意衔接两种教育。社区少先队工作的开展要衔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起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更多的家长疲于巨大的工作压力,越来越缺乏充足的精力与时间来从事青少年的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出现“真空现象”。而同时,青少年业余时间在不断增加,青少年自身又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急需要积极的指导。此外,学校教育由于资源条件的限制,给予学生们的教育多局限于书本知识,缺乏社会实践的场所。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可以将学校教育所具备的师资、知识等优势资源向社区延伸,填补家庭教育的空白,更好地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材。

“三”是要动员三方面力量。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要充分动员学校、街道办事处和驻区单位三方面的力量,从而在本地区形成广泛参与、资源共享的良好环境。从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的角度出发,学校教育、街道办事处和驻区单位这三方面力量各自都存在着优势与不足。就学校来说,学校有充足的师资力量、一定规模的学生队伍,更拥有多媒体设备、健身器材、课外读物和教室场地这些优越的硬件条件。但同时学校又由于种种限制,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践的机会较少,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社会知识。街道办事处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协调教委、司法所、共青团和妇联这些相关部门的基层组织,争取到更多的政府力量支持。街道办事处还可以积极利用社区中的诸如志愿者和活动阵地等这些软硬件力量,但同时也缺乏师资和学生这些队伍。驻区单位可以为青少年们提供实践活动场地和较为专业的指导人员,但受信息缺乏、认识不足、能力有限等制约,未能充分体现出其应有的作用。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充分动员这三方面的力量,将学校、街道办事处和驻区单位的优势有机的结合起来,弥补这三者的不足。学校可以运用师资、组织学生、提供场馆,街道办事处可以寻求政府支持和调动志愿者等组织,驻区单位则能够提供实践场地和专业的指导人员。如此一来,学校可以增加学生实践活动机会,街道办事处可以有效的服务青少年成长,驻区单位可以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三方面力量共同作用,形成合力,促进社区少先队工作发展。

“四”是要组织四种活动。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关键在于以活动为载体,促进青少年全面成长,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活动,不仅可以能够有效衔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还可以充分动员学校、街道办事处和驻区单位三方面力量,使社区少先队工作充满活力,真正达到教育青少年的目的。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主要是组织思想道德教育、科学知识传播、法律常识普及和健康知识宣传等四方面的活动。思想道德教育、科学知识传播、法律常识普及和健康知识宣传都要紧密围绕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更要强调青少年教育的实用性和体验性。思想道德教育可以使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成为合格的公民打下思想基础。科学知识传播能够使青少年在动手实践中学习科学,提高学习的兴趣,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法律知识普及,可以从青少年认识法,了解法,学习法,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从娃娃抓起体现“依法治国”精神。健康知识宣传从生活实际出发,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组织这四种活动,能增加青少年多方面的能力,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

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要充分调动了社区中学校、政府部门和驻区单位的力量,整合了社区中的各种积极因素,形成了广泛参与、资源共享的良好环境。我们将更加努力,积极推进社区少先队工作,为构建和谐社区做出自己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关于建筑安全生产情况的调研思考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建筑,生产,全文共 1479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建筑安全生产情况调研思考

元旦、春节即将来临,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及时解决好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局专门组织了一次针对园区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大检查,通过对工程安全的检查,走访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勘察等各责任主体,认真排查问题,牢筑安全防线。

我市是扬州地区开发区兴办时间较早、发展较快、规模较大的县市之一,各镇还举办了许多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工业园区、外商投资区。如今,我市各类园区建设已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建设规模逐年大幅增长,其增长幅度已大大超过全扬州市平均水平,成为扬州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利用外资的重要基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的示范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随着各类园区的快速发展,其建筑施工队伍、建设监理单位、建筑管理部门等均很难跟上发展的要求,加之各类园区的管理部门的精、少、独立等特点,综合造成了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跟不上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园区建筑安全事故多发,安全生产形势较为严峻,也较为突出。

一、主要问题分析

1、当地政府安全管理不到位,监管责任不落实

由于政府机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建设项目,行业安全管理职责不明,行政监管主体缺失,建筑施工安全处于失控状态,存在管理盲区;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主体责任尚未完全落实;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安全综合监管职责不明确,也缺乏有效手段,其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的难度大;施工企业违法违规分包、转包,建设项目未经施工许可开工建设,施工人员未经安全培训上岗作业等现象屡见不鲜。

2、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基础管理薄弱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涉及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勘察等各责任主体。从历次园区安全检查,特别是建筑事故暴露出的问题看,有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流于形式,责任制未落到实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不到位,安全设施和劳动安全防护不到位。不少总承包企业对分包企业资质,特别是安全生产条件审核把关不严,违规分包现象严重;不少监理公司的项目监理人员不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有的设计单位对安全标准和规范重视不够,造成工程存在安全设计的缺陷等。

3、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滞后,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不高

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民工大量涌向园区建筑市场,进入“门槛”低的建筑业。不少农民工未经培训教育就上岗作业,有的虽然进行了培训,但培训往往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难以满足施工安全的需要,这也是造成建筑事故多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4、法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执法监督乏力

一是目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安全生产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相适应的建筑安全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有待进一步完善。如1997年颁布的《建筑法》,对于建筑领域调整的范围和对象,特别是有关建设管理和责任主体各方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许可、职责定位、行政处罚等方面的规定不明确或缺失,有的内容与有关法律法规不一致;二是有的建筑安全技术标准及规范已明显落后,特别是由于缺乏有强制性、可操作性的保障建筑施工安全投入明确的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的规定等,造成企业在市场不规范竞争的低价中标中缺乏安全投入保证,产生大量事故隐患;三是执法监督不力,对逾期未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或整改不合格的园区建筑施工企业还未制定明确、有效的处罚规定和办法,行政执法和动态监管工作不够严格。此外,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和发生事故的企业和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不够等。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调研发言稿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演讲稿,汇报报告,全文共 1521 字

+ 加入清单

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调研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应加大水资源的保护力度》。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水资源的无序开采和严重污染,加剧了其供需矛盾,对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

如今,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塞外赤峰也已成为缺水地区之一。赤峰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已不足90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40%,是全自治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41%,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700立方米的用水安全线。而“十年九旱“已成为我地去的气候特点,旱魃为虐,随之而来的是赤峰大地河流中断、湖泊干枯,地下水位严重下降。使得我们不得不把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上升为战略性高度,作为民生问题对待。

严峻的现实使我们认识到“水“不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每个塞外赤峰人都陷入沉沉的思考:目前赤峰市水资源究竟危机到什么程度?地上和地下水资源缺乏给农牧业生产乃至人民生活造成多大影响?政府乃至民众应采取哪些应对举措,才能扭转危机局面?

下面,我以阿旗为例分析水资源现状。

一、水量逐渐减少

客观原因是:丰枯悬殊,年际季节变化大,全旗年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份,约占年降水量的75%,多年平均降水量308.1mm,年际降水变率大,1998年降水562.4mm,仅为117.5mm;分布不均,导致水资源不丰富,并且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较大;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使得土地蓄水、保水性能极差;连年干旱致使四条主要河流已常年断流;基础设施薄弱,蓄水能力差,导致无法利用自然降水,只能依靠地下水来发展农牧业和工业。目前,我旗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5左右;水位逐年下降且不断加快,城镇地下水以每年2米的速度下降,从至为止,已下降10米。

主观原因是:人为因素已成为水量减少的重要原因。目前,我旗农牧业用水量占可开发利用水资源量的82%。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全旗涉水工矿企业已有55家,其中矿业开采类26家、渣石厂13家,砖场16家。用水量较大的就有9家,年累计用水量达393.69万立方米,且逐年递增。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及居民生活用水逐年增加,由于节水观念淡薄,水资源浪费现象十分突出。

二、保护水资源的必要性

客观地讲,我旗在水资源保护管理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综合起来看,我地去今后的发展依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水资源危机,必须要加以保护。

首先,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也是农牧民生产生活的出路。水的问题已成为引起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在阿旗人畜饮水正在显现危险信号,过去打井仅为二十几米深见水,如今普遍达到50至60米深,部分地区已达近百米甚至超百米深,如天山口镇水泉沟村饮水井深度达110米。可想而知,地下水资源已经承受不起巨大的“压力“,没有太多“潜力“可挖了。前年,仅一个苏木,饮水困难人口达3600人。使得人们不得不想起,云南、广西等地干旱缺水的现象。

其次,水是经济发展的命脉。阿旗作为农牧业旗县,粮食生产和畜牧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全旗粮食总产达到6.75亿斤,牲畜存栏达到168.3万头只。进入““发展速度必然进一步加快,用水程度必将超过可开发利用水资源量的82%以上。然而,水资源急剧匮乏犹如釜底抽薪,严重影响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和农牧民致富奔小康步伐。,因干旱缺水,阿旗巴拉奇如德苏木,草牧场绝收面积80万亩,受灾牲畜151500头(只),其中死亡牲畜4000多头只以上。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制药行业的调研分析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495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制药行业调研分析

制药行业被认为是资金雄厚的行业,但同时也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对外,在我国加入wto的承诺下,跨国制药企业正虎视眈眈,包括世界排名前20位的跨国医药企业,已相继在我国抢滩设点。对内,改制以及gmp认证等问题又使当前的医药企业忙得不亦乐乎。如何在内外夹击的环境中占据优势地位,已成为摆在制药企业面前至关重要的一道坎。而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与服务手段、降低成本正是成功的医药企业得以制胜的“名医良方”。

制药行业信息化现状

制药企业一般包括四大类:药品、医疗器械、化学制剂和玻璃仪器。作为典型的连续型生产制造型医药企业,由于生产药品和化学试剂等特殊商品,制药企业有着自己独特的行业特征:如药品类别繁多;编码无规律,有效期须进行严格控制;对专利(配方)有较强的依赖性;销售范围广,各销售片区、各品种的销售情况不易从总体上把握;药品定价影响因素多而复杂,销售终端资源(医院、药店)难以控制;药品更新快,但新品的研发周期长等。

另外,以药医分离、连锁经营、gsp达标为标志,封闭了近50年的医药产品流通四级批发制被完全打破。在沉重的市场压力下,如何把药品卖出去,成了各家企业经营的核心。因此,机制创新、优化流程、强化管理成了各大制药企业的重头戏。面临一个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势必要启用新的营销模式。因此,从根本上改革管理手段已经刻不容缓,经营和管理必须依托于一套完善的信息系统来开展。

医药信息化涉及到哪些软件呢?从药品流通角度来说目前有几个环节。第一个是生产厂家的内部管理,主要涉及到erp系统; 从生产厂家到批发企业、配送企业、医院的过程,则涉及到物流系统、网上交易系统和crm系统等;医院里还有his系统,即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据介绍,目前大约20%的大中型制药企业已经实施完成erp的实施,并主要是集中在进、销、存及财务等模块;而大约有50%的制药企业正在推进和实施erp,也基本上集中在供应链、分销、资金管理等领域。从当前一些制药企业实施erp的可以看到,几乎所有企业都是从营销做起。

制药信息化六大不足

随着医药流通体制、医药卫生体制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的全面推行和定点药店的实施,医药领域的信息化开始有较大的发展,但呈现很大的不平衡性,如医院信息化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而制药企业、医药零售企业的信息化相对于医院落差较大。目前,制药行业信息化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信息化管理机制陈旧。有待建立标准化的信息系统管理数据,来解决企业的信息化机制问题。

二是配送中心与计算机系统不健全。现代制药企业一般都形成了以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一体的生态链模式,涵盖的终端包括药品零售商、医院等,有的制药企业还有专门的药店零售连锁终端,因此连锁对中国药企来讲是一个非常新的课题,不健全的配送模式跟信息化系统结合的时候不能很好地融合。

三是扩展规模时不顾信息化的能力。在国家宣布扶持组建制药企业百强和销售终端50强的政策下,出现了盲目扩张,而管理系统并没有跟上的现象。

四是信息化专业人才匮乏。

五是连锁企业缺乏有效的连锁化业务管理系统。尤其是供应链管理系统与分销物流系统缺乏。六是医药企业选择系统的时候,重表面轻内核、重产品轻实施、重产品初期运行轻维护和服务。

制药信息化九大需求

东软金算盘营销副总经理杨汉东认为,企业需要的管理软件有九种,中国制药企业最需要物流管理,这是中国企业要走的第一步。物流管理软件可以使企业决策人非常清楚原材料、零配件、成品的采购成本、运输成本、销售毛利及流转录用等情况。物流管理也可以延伸到业务管理,对药店来讲就是药店连锁。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社区社会管理现状调研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4737 字

+ 加入清单

调查时间: 20xx年x月x日

调查地点: 贵州省贵阳市金阳区

调查对象: 随机抽样调查金阳区各社会阶层人士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

调 查 人: 张 贤 淼

调查分工:分4小组,每组6人,本小组负责金阳客车站

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

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国家,社会管理任务更为艰巨繁重。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好社会管理工作,促进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条件。

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居民对社区服务、社区安全、居住环境、文化生活、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为了全面了解社会群体对本市社会管理的基本评价,我校经济学院承担了此项课题调查。我作为其中一员,有幸参与此项调查。社会实践调查工作结束后,经过分析总结,得出调查报告如下:

一、调查地点基本信息

金阳新区位于贵阳市西北面,以浅丘地形为主,东临国家级长坡岭森林公园,南接三桥马王庙,西靠百花山脉,毗邻著名风景区百花湖,北接白云区。新区内拥有金华湖、观山水库、十二滩水库,山环水抱,自然环境十分优越。新区距市中心区仅12km,距贵阳龙洞堡机场和贵阳火车站约半小时车程,通过贵黄、贵遵高等级公路和川黔、滇黔公路与云南、重庆、四川相联系,周边旅游资源富集,交通便利,是创业投资的理想场所。

二、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统计

调查对象男女比例7:3,男性占70%,女性占30%;年龄30岁以下的占80%,30-40岁的占15%,41-50岁的占5%,50岁以上的没有。在被采访者中大部分是初中高中,大专本科学历,仅有一人是职校中专学历,另外,有一人不愿透露自己学历情况;职业除领导外各行各业的都有;居住地各种情形都有被调查者。由此可以看出,本次问卷调查对象比较具有代表性,调查内容可以客观全面的反应该区社会管理的实际状况。

三、对社会管理现状整体评价的调查结果统计

(1)个人对社会管理整体效果的评价。有65%的人感觉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只有15%的人感觉非常满意或满意,另外还有20%的人感觉一般。

(2)对非政府组织(NGO)的了解。有55%的人不知道非政府组织;在对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表现中35%的人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55%的人感觉一般。

四、对社会管理和相关服务的具体评价的调查结果统计

(1)住房问题。金阳新区虽然作为新兴地区,然而大部分人对现在的住房感到一般或不满意,只有20%的人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对该区保障房的建设力度,只有20%得人感到满意,认为建设力度小或一般的相对多些。值得引起注意的是:100%的人认为应该给进城的农民工安排保障性住房。

(2)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关于该区的消防安全,大部分人认为比较好,没有人觉得不满意;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金阳新区人口密度较小,但是大部分人认为当地交通安全差,可见交通问题是贵阳市的重要症结之所在。由于金阳区住户分散,各方发展情况、发展重点不同,人们对活动场所的需求与看法也各不相同。

(3)生态环境及食品药品安全问题。金阳区经济现相对落后,工业化发展缓慢,所有住户对当地生态环境评价都还是比较好的。金阳区在就医方面做得很好,大部分人感到进医院看病的程序比较简洁。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是所有问题中的重中之重,这也是全国范围的难题。不过这一情况在该区有所好转,只有少数人对当地的自来水、食品、药品以及空气质量感到担心。

(4)生活方面问题。虽然75%的居民感到生活压力大或者非常大,还有25%得人也是感到一般,但是还是有95%的居民非常重视邻里之间的交往,可见,金阳区居民都是非常重视生活质量的。

(5)社区管理问题。有25%的人财物被盗窃过,这相对于贵阳其他地区是不错的,但放在全国范围上来说就差强人意了。在社区的公共服务这一块,金阳区做的非常不错,只有个别人感到不满意。并且大家也都愿意为社区管理提意见,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有20%的人认为这些意见不大可能会被采纳。

(6)市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调查中发现,只有25%的人认为市民诉求的渠道畅通。超过80%的人认为是政府各部门主要领导的办公电话向社会公开是有必要的;并且有65%得人对拨通政府各部门主要领导的电话抱希望。于此可见在金阳区市民对于政府不信任的状况有所缓解,这不得不说是金阳区的一大亮点。有85%的居民希望各级领导能开通微博与市民对话,另外15%的人也是抱无所谓的态度,对此也不是很抵制。对于政府主导的听证会,超过半数的人对此抱有希望。比较让人诧异的是,在我所调查的20人中,没有一个人认为政府应该对通过电话、网络、摄像等方式举报违法违规行为的市民给予奖励。

五、调查结果分析

(一)现行社会管理体制面临的问题

(1)管理制度和机制不健全

首先表现为社会管理职权划分和职能配置、管理对象和领域设定以及作为管理基本依据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定等方面都没有科学认识和研究,对于这些前提性问题不解决,社会管理很难走向完善。

其次,社会管理机制也不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需要建设四个机制,即社会发展综合决策和执行机制、社会影响评估机制、社会安全网机制和社会风险管理机制。这些机制的健全将有利于促进社会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减少社会问题的发生、促进社会公平和保障社会安全运行等。

(2)管理主体混乱和管理人才缺乏

在我国,社会管理主体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党政机关,一类是公民社会组织。

从社会管理的合法性角度来看,有些管理主体虽然在实践上参与社会管理,但是它们可能并不同时具有这两种合法性。

另外,作为在社会管理中占主导地位的党政机关在进行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出现党政职能划分不清、政出多门等问题而造成社会管理的乱象。

社会管理主体是一个笼统而庞杂的概念,有效和高效的社会管理必然落实到并依赖于管理人才。如何提高社会管理主体中各类管理人才的素质、结构和专业水平,是决定社会管理效率和效果的重要因素。

府的理念,定位好“掌舵”与“划桨”的职能,为社会提供最优质和最有效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等。

(3)管理手段单一和管理方式传统

传统社会体制是以“单位制”为主要特征的高度一元化的集中体制。在这种传统社会体制下,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为特征的社会空间非常狭小,政府对社会管理以“单位”为依托,并以条块结合的方式对单位进行管理,主要依靠管制化的行政手段和简单地惩治处罚手段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领域首先从原来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总体性社会中分离出来,而逐渐向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多元化社会转变,公民社会领域也逐渐兴起和形成,并成为在政府和市场以外的独立领域。面对分化了的多元社会,以前以“单位社会”为依托的传统的行政管制手段便不再适用,而需要依赖市场的机制和手段,依靠完善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社会政策等法治手段,促进公民社会的自我管理和自治,并在此基础上,联合市场和公民社会的力量共同完成社会的管理和治理。

(3)管理理念传统和落后

从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关系来看,中国处于全能主义政府的转型过程中,有限政府的理念尚未确立,市场经济制度也很不健全,公民社会也只是刚刚起步。 处于全能主义转型过程中的政府总是习惯于凌驾于全社会之上,很难形成治理理念,与市场和公民社会分享管理权限,并很好地整合市场和公民社会的力量共同完成社会的管理,维持社会秩序;总是习惯于对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进行全面而严格的控制和管制,很难形成公民社会理念,最大限度地满足公民的自由发展等权利,建立权利型社会,促进社会向自主、自立和自治的方向发展;总是习惯于从满足政府自身管理的便利和自上而下的内部控制需求出发,常常采用行政强制力,造成管制有余而服务不足,很难形成服务理念,从社会本位出发来满足社会和公民的多样需求;习惯于包揽一切社会事务的理念和做法,过多地承担社会管理的生产者角色,而弱化作为安排者和监管者的角色,很难形成有限政

(二)、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第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第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建立覆盖全国人口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

第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

第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

第六,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管理和服务员工的社会责任,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第七,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第八,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持之以恒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全社会的法制意识,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社会诚信。

社会管理要搞好,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着力抓好就业这个民生之本,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继续推进扶贫开发,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统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把社会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管理规律,加强调查研究,加强政策制定,加强工作部署,加强任务落实,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为“”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条件。

六、结语

在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然而,要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最为重要的就是,政府需要转变社会管理的基本理念:以培养公民参与和志愿精神,保障和促进公民社会向独立、自主、自治的方向发展为落脚点;以公共服务为基础和前提条件,在服务中实现管理;明确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关系定位,坚持“社会本位”和治理理念;树立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主动承担社会管理职责,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完善社会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社区调研报告范文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5611 字

+ 加入清单

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配套工程,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基层政权的重要举措。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县农村社区建设情况,加快推进全县农村社区建设步伐,近日,我们对**县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深入调研

做法与成效

近年来,县政府坚持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按照“试点示范、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不断强化措施,持续加大投入,积极探索实践,集中开展了以建阵地、优环境、促服务、惠民生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努力缩小城乡之间的“空间距离”和“设施落差”,使农村生活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稳步提升,实现了城乡和谐发展,建成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和全省农村社区建设先进县,受到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及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1、明确工作思路,科学合理布局。坚持以农村群众需求为导向,把社区理念引入新农村建设,按照“土地节约利用、居住相对集中、便于管理服务”的原则,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通盘考虑农村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交通布局、生态布局和人口布局,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小区,推进农民居住由分散向集中转变、平房向楼房转变、村庄向社区转变,提出了居住向小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服务向社区集中的农村社区建设思路。按照城区改造型、镇区聚集型、多村联建型、园区带动型、整村搬迁型五种模式,对现有自然村进行整合,把全县97个行政村规划为45个农村社区,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促进城乡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2、突出建设重点,稳步全面推进。坚持高起点规化、高标准建设、统一功能布局,依托原有的农村服务阵地和活动场所,采取争取省市补助、县级财政配套和村组自筹的办法,按照服务用房不少于20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所不少于1000平方米的标准,投资7000多万元改扩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1万多平方米。抢抓六盘山片区扶贫开发机遇,整合扶贫搬迁、生态移民、危房改造等项目,将各项涉农资金进行捆绑,启动以告别深山区、土坯房、土窑洞、独居户和加快农民向城区、镇区、中心村集中为主要内容的“三集中、四告别”工程,建设大社区,从根本上改善山区群众的居住和生活环境。近三年累计对7061户2.56万农村居住群众进行搬迁改造,建成农民进城(镇)居住小区13个、住宅楼65栋3364套,推动了1.35万人进城、进镇、进中心村社区居住,探索出了一条山区县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模式。

3、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功能。根据公益性服务、经营性服务、管理性服务的功能要求,按照“四站四室一院一超市一广场一队”(即:公共服务站、农业科技生产服务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站、计生卫生服务站、村“两委会”办公室、村民监督委员会办公室、多功能室、专业经济组织办公室、幸福互助院、便民利民服务超市,文体活动广场、便民服务队)的建设标准,县人社、民政、卫生、农业等相关部门对口支持社区服务中心配套完善硬件设施,安装室外健身器材393套,娱乐器材132套,配备办公桌椅698套,图书19.7万册,养老互助幸福院床位300多张。所有农村社区都建立健全了公共服务、群众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群团组织、养老互助院等机构,部分农村社区(如草碧镇碧水苑联合社区、高崖农民进城社区)还设有物业管理等机构,对各类服务设施的建设标准和服务内容都作了明确,为开展社区服务奠定了基础。

4、树立民本观念,构建服务网络。一是构建便民服务网络。实行服务代理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岗位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大力推行“3+x”的便民服务模式,利用便民服务电话、短信群发系统、亲情视频聊天系统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利用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设施,为群众提供产业技术培训、农副产品销售、医疗康复、健康娱乐等全方位服务。围绕民间工艺品、苹果和蔬菜等主导产业,发展农民专业经济协会5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97个,新注册、认定家庭农场32个,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20场次,受训农民群众4.6万人(次)。二是构建社会保障网络。全面推进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完善农村低保制度,构建起了以社会养老、社会医疗、社会救助以及社会福利为主要内容、体系完善的农村社区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扎实推行“参保登记、保费缴纳、待遇领取、权益查询、生存认证”五个不出村,各公共服务站普遍设置了养老医保、农村低保和证卡服务3个便民服务窗口,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有代理”,深受群众欢迎。三是构建文化娱乐网络。利用建成的文体休闲广场和附属设施,组建自乐班、秧歌队等群众文化组织32个,举办各类文艺演出活动112场次,为农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同时,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文明社区”创建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农村人文环境。四是构建社会治安网络。在农村社区设置社区警务室和法律服务工作室,及时调解处理群众矛盾纠纷。截止20xx年底,建成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省级民主法治村4个,市级4个,其余村全部建成县级民主法治示范村。

5、健全完善管理,规范社区运行。农村社区及服务中心受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领导,主任由村支部书记或村主任担任,副主任由村文书、团支书和妇代会主任担任,成员由村“两委会”组成人员和各村民小组长担任。设置“三大员”:管理员由村群团组织负责人担任;监督员由本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干部担任;保洁员由热心公益事业的群众或农村公益性岗位符合条件的人员担任,达到了有组织机构、有管理人员、有管理制度、有活动记载、有经费来源的“五有”标准,逐步建立健全制度化、规范化的运行管理机制。同时,建立了社区(村)干部+信息员+户长的管理运行模式,实行一组一册(户主基本情况),一户一表(家庭成员详细信息)的网格化管理办法,使社区服务中心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群众,真正把农村社区建成一个为农民提供生产和生活综合服务的载体。

困难和问题

我县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使农村群众生活居住条件彻底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稳步提升,特别是在服务群众生产生活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1、认识有待提高,观念亟待转变。部分基层干部对农村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对什么是农村社区,为什么要建农村社区、如何建农村社区等缺乏基本认识。有的认为农村社区建设就是盖几栋楼、修几条路、挂几块牌子,对有关政策了解掌握不够充分,认识上仍有偏差;有的认为资金少、用地难,存在畏难情绪,工作被动应付。部分农民对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概念认识模糊,把农村社区建设当成政府工程,缺乏主观能动性,“等、要、靠”思想严重。加之受传统居住观念影响,广大农民习惯了独门独院式的居住生活方式,入住新的住宅小区生活成本较原来要高,且生产设备和劳动工具存放不便,大多群众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安不下心来,所以对建设农村社区的积极性不高。

2、建设资金匮乏,投入严重不足。目前,资金短缺是社区建设的制约瓶颈。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务服务设施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我县自有财力严重不足,县级财政支持扶持能力有限,农村社区建设上级补助资金又比较少,加之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镇村集体经济弱,要想拿出资金发展公益事业很难。大部分镇村资金筹措渠道比较单一,仅靠上级补助和借贷建设,融资难度大,致使普遍存在重住宅建设、轻配套设施,重社区建设、轻产业发展的倾向。此外,农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期较长,资金到位慢,而镇村资金压力大,社区建设向纵深推进存在很大难度。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市场化、多元化投资建设农村社区的积极性也尚未充分调动起来,影响了农村社区建设步伐。

3、工作力量紧缺,服务水平不高。首先,社区工作人员待遇偏低,在职的社区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年富力强的村民不愿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造成社区干部后继乏人。据调查,全县为60个村配备月工资为500元的劳动保障助理员81名,其余37个村各确定了一名公益性岗位人员,每月补助300元,担任社区工作人员,且对任职年龄作了规定。大多数村由文书或其他村干部兼任,如文书兼任的每月也最多只能领取1100元或者900元报酬(文书每月报酬600元),其很难做到脱离农业生产全天侯坐班。其次,现任社区工作人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服务群众能力不强,工作内容仅仅局限于公共服务,真正意义上的村民自我服务、互助服务还没有开展起来。再次,对社区干部培训力度不够。任职前普遍没有接受培训,任职后培训形式化,培训内容不全面,培训方式单一,为政府职能部门服务的业务培训多、为社区村民服务的培训少。

建议及对策

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县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主动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顺应农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农民幸福安康、农业持续发展、农村和谐稳定多谋福祉,使农民真正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基本相同的居住条件和公共服务。

1、加强宣传引导,形成农村社区建设强大合力。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参与支持。首先,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稳妥推进。要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和相关制度体系,明确责任目标,形成“县委正确领导、政府统筹推进、部门密切配合、镇村积极运作、农民参与联动”的工作机制。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充分认识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努力增强广大干部群众主动搞好社区建设的信心,切实克服畏难情绪和等待观望思想,把社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工作力度,全力全速推进。通过典型示范、样板引路,用实际案例教育引导群众参与社区建设,使群众从内心深处认识、认同和接受农村社区,努力营造群众踊跃参与、社会各界广泛支持的良好氛围,形成农村社区建设的强大合力。

2、坚持规划先行,确保农村社区建设科学合理。一是坚持城乡一体,详细规划。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理念,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聚居人口适度、服务半径合理、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齐全等原则,以镇村规划、产业规划和社会公共事业发展规划为依据,结合新一轮行政村撤并,加快研究制定全县农村社区建设的详细规划。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充分考虑当地交通条件、资源配置、生态环境等因素,使社区建设既要服务方便群众,又与未来区域发展方向相一致。对经济富裕、村庄规模较大的村,直接建设成为农村社区;对村庄规模小、居住分散和设施滞后的村,通过整体搬迁集中到镇区,联村合建社区;对于地处深山区和自然条件差的村,通过移民搬迁,实行联村共建,在县城建设中心社区。三是坚持创新模式,量力而行。将农村社区建设与当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打通城乡之间、农村社区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渠道,加快城镇基础设施网络和服务功能向农村延伸。同时,依据地区经济、社会和人口发展水平等实际,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不搞大拆大建。

3、整合各方资源,实行农村社区建设多元投入。进一步完善社区建设财政扶持政策,探索市场化融资新路子,多元化筹集资金,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持续有力的资金支持。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在积极争取省市补助的同时,财政部门要列出年度社区建设专项预算,建立社区建设专项资金逐年稳步增长机制,重点对工作进度快、聚集人口多的农村社区进行奖补。二是整合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投入。按照“用途不变、渠道不乱、捆绑使用、集中投放”的原则,将农村道路、危房改造、移民搬迁等相关涉农资金集中起来捆绑管理和使用,实行综合配套重点投入,集中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涉农项目和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社区建设。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综合运用土地、补助、贴息、奖励和规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广泛吸引各类社会投资主体参与农村社区建设,逐步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4、完善配套建设,拓展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功能。一是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搞好社区道路、水电管网、通讯设施及景观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达到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净化标准,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二是着力推进便民服务体系建设。以完善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和就业培训等事关群众日常生活的服务项目为重点,加快提升已建成的集“四站四室一院一超市一广场一队”配置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服务水平,使社区服务中心达到内部结构、功能名称统一规范,尤其是在各项待遇领取、保费缴纳等方面最好确定一家金融机构,灵活运用一卡通服务或者现金缴纳保费的方式,方便农村“三留守”人员,从而使各类公共服务真正“落户”农村、“扎根”基层。三是积极完善市场化服务体系。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开展百货供应、农资供应、餐饮服务、农机维修、邮政通讯、金融保险等服务项目。四是建立健全社区自助互助服务体系。培育和发展农村社区志愿者协会、老年协会、残疾人协会、红白理事会和文艺宣传队等,开展邻里互助等群众性自我服务活动。

5、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水平。一是充实壮大社区干部队伍。通过派、选、聘、考等途径充实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工作力量,使社区工作人员在年龄结构、文化程度、素质能力等方面得到优化,同时,探索建立县镇机关干部到社区挂职任职制度,真正实现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有人办事、高效办事”。二是建立干部培训机制。采取远程教育、网上培训和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社区服务人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培训,推动农村社区建设的顺利开展。三是逐步提高社区干部报酬待遇。努力改善基层干部待遇偏低的现状,建立健全奖励激励机制,逐步提高社区干部报酬,调动农村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基层干部活力,推动农村社区整体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国女企业家生存状况调查:为什么她们更容易成功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企业,全文共 227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企业生存状况调查:为什么她们更容易成功

□她们平均年龄46.5岁,大多拥有大专以上学历;     □她们经营的企业比男企业家更容易盈利;     □她们比男企业家更自信;     □她们将改变传统由男性主宰的经济规则     编者按:大量的国内外调查研究表明,随着中国妇女社会、经济、政治和家庭地位的巨大变化,一个典型现象——中国女企业家阶层已经出现。     那么,中国的女企业家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她们与男企业家有些什么样的不同?正在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发展研究中心人才交流培训中心副主任、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秘书长李兰为本报独家提供的这份研究报告可以说是中国女企业家的一张素描。     数字中的女企业家生存状况     本文综合了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1996-2001年六次企业家问卷跟踪调查的主要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与男企业家比较,女企业家相对年轻,学历略低,所学专业文科较多,由组织任命的相对较少。从所从事的行业看,女企业家相对集中于批零贸易、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业。女企业家在东部地区企业、中型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中相对较多。从培训情况看,女企业家参加脱产培训的机会较多;初步掌握外语、计算机技能的居多。女企业家所在企业的经济效益相对较好,女企业家的收入水平略高于男企业家。从自我评价来看,女企业家认为自己更能胜任工作,对自身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都比男企业家更为满意。     1、基本状况     (1)年龄     调查结果显示,女企业家的平均年龄46.5岁,而男企业家的平均年龄为47.4岁。比较而言,35岁以下及46-55岁年龄段的企业家中,女性多于男性;而36-45岁及56岁以上两个年龄段的企业家则男性多于女性。     (2)学历     调查显示,大专学历的女企业家比男企业家多1.4个百分点,而研究生学历的女企业家比男企业家少1.3个百分点;大学及中专以学历的男女企业家比例相差无几。     (3)专业     调查显示,企业家的专业以管理类比例最高,从具体专业分布看,财经与管理类企业家的比例为53%,其他专业依次为理工农医类31.4%,文史哲法律类6.8%,其他类8.8%。其中,专业为管理类、理工农医类的女企业家比重比男企业家分别少3.7和5.7个百分点;而专业为文史哲法律类、财经类、其他类的女企业家比重则比男企业家分别多3.5、2.5和3.3个百分点。     (4)任职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家的任命方式以组织任命、自己创业、组织选拔与市场选择相结合为主。这几种方式中,组织任命和自己创业的女企业家比重比男企业家分别少7和1.2个百分点;而组织选拔与市场选择相结合的女企业家比重比男企业家多7.9个百分点。     (5)行业分布     调查结果显示,从事批零贸易和餐饮业的女企业家比重明显高于男企业家,多16.6个百分点,从事社会服务业和房地产业的女企业家比重也高于男企业家,分别多3.4和2.2个百分点;而从事其他各行业的女企业家比重则低于男企业家,其中制造业低9个百分点。     (6)地区分布     调查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的女企业家比重比男企业家多4.9个百分点,而中、西部地区的女企业家比重则比男企业家分别少1.7和3.3个百分点。     (7)规模分布     调查结果显示,中型企业的女企业家比重比男企业家多4.6个百分点,而大型和小型企业的女企业家比重则比男企业家分别少1.5和3.1个百分点。     (8)经济类型分布     调查结果显示,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的女企业家比重比男企业家多3.8个百分点,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女企业家也比男企业家分别多3.1和1.9个百分点;而国有企业的女企业家比重则比男企业家少8.5个百分点,其他几种类型企业的男女企业家比重基本相同。     (9)企业效益分布     调查结果显示,女企业家经营的企业中,盈利企业的比重比男企业家的企业多7.8个百分点,持平企业也多4.3个百分点;而亏损企业则少12.1个百分点。     2、行为特征分析     调查结果从女企业家的学习、外语水平、计算机及上网、出国、收入、对工作和地位的满意度等方面,通过与男企业家的对比,反映了中国女企业家的一些行为特征。     (1)学习情况     比较而言,女企业家日常学习时间为1-2小时的相对较多,比男企业家多4.3个百分点,没有日常学习时间的也比男企业家略多1.4个百分点;而日常学习时间在0.1-1小时及2小时以上的女企业家则相对为少,分别比男企业家少1.3和4.4个百分点。     调查结果还显示,女企业家参加脱产培训的时间比男企业家多,女企业家参加脱产培训1-10天、10-30天和30天以上的分别比男企业家多4.5、4.4和0.4个百分点,而没参加过脱产培训的女企业家则比男企业家少9.3个百分点。     (2)外语、计算机水平     调查显示,女企业家不会外语的比男企业家少4.8个百分点,同时能进行专业阅读和口语交流(外语水平很高)的女企业家比男企业家分别少7.2和1.1个百分点,能进行函件处理(外语水平较高)的女企业家比男企业家多13.1个百分点。     女企业家不会使用计算机的比男企业家少10.5个百分点,同时能使用相关软件和会编程序(计算机水平很高)的女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社区调研报告范文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12113 字

+ 加入清单

社区调研报告范文

指导老师:

x教授、博士

课题组成员:

目 录

绪 论 1

一、当前x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二、当前x社区建设面临的形势

三、x社区建设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四、关于建设和谐社区的基本思路

绪 论

xx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积极主动地探索和谐社会建设的新路径,不断以社区和谐推动城市和谐,进而促进全社会和谐,已成为中央和地方政府面临的迫切的现实问题。本项目正是在项目组成员长期研究城市社区建设问题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城市社区发展的现状、特点、问题、对策,进行的跨学科、系统性、综合性的调查研究。

x年xx月xx日至x月xx日,公共管理学院x社区建设调研组深入进行实地调研。本调研报告对此次调研情况做一总结,并针对x社区建设提出一些探索性对策和建议。

当前x社区建设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有19个街道办事处396个社区居委会中,现阶段已涌现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和“全省社区建设示范区”各1个,全省社区建设模范镇2个,市级社区建设模范乡镇(街道)10个,创建示范社区52个。“全国百佳学习型社区”、“全国青年文明社区”、“全国文明示范社区”5个,市级“文明社区”、“先进社区”25个,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在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我们通过听取工作汇报与实地调研、随机采访与定量测定、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主城区131个社区居委会中抽取出三大类别共8个社区居委会,作为调查和研究的对象。

在调研组的实地考察过程中,得到委、各区各职能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各位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令调研组成员深深感动,谨此深表谢意。希望这份调研报告能够对及其他西部城市社区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x社区建设调研组

x年xx月

关于x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xx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社会正在经历空前变革的时期,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根据本地社区工作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探索和谐社会建设的新路径,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以社区和谐推动城市和谐,进而促进全社会和谐,已成为委和市政府面临的迫切的现实问题。

科学决策是确保执政、施政正确的前提和基础。中共委,就社区建设问题,在充分调动民间参与的基础上,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并借鉴国外政府决策模式,加大引智入政的力度。这既反映了其战略性的前瞻思维,也反映了其对科学和民主决策的充分重视。11月29日至12月1日,受委的委托,公共管理学院师生一行6人,在行政与公共事务管理资深专家、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x教授的带领下,深入绵阳就社区建设问题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研究。

此次考察主要采取听取工作汇报与实地调研、随机采访与定量测定、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主城区131个社区居委会中抽取出三大类别共8个社区居委会,作为调查和研究的对象。根据此次调查,我们初步发现,政府与社区间之事政事不分,权责不明;居民社区意识淡漠;社区服务功能较弱;社区建设资源供给不足;工作绩效考核机制不科学、不完善和信息化建设滞后等6大问题,是制约当前x社区建设的主要因素。其中,政府与社区间之事责职不分,权责不明;社区建设资源供给不足,是核心制约因素。目前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与其有着密切的关联。在认真归纳、总结和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尝试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由于客观性因素的制约,有些建议是方向性的。仅供参考。

一、当前x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一)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自中央和省委关于社区建设的有关文件下发后,委和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在市委和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政府普遍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社区建设新路子,形成了上下齐心协力、同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社区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有19个街道办事处396个社区居委会中(其中城区131个,市县城区和乡镇265个),现阶段已涌现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和“全省社区建设示范区”各1个,全省社区建设模范镇2个,市级社区建设模范乡镇(街道)10个(市级10个,县级3个),创建示范社区52个。“全国百佳学习型社区”、“全国青年文明社区”、“全国文明示范社区”5个,市级“文明社区”、“先进社区”25个,先后有2名社区干部荣获“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称号,有2名社区干部荣获“全国社区志愿者先进个人”称号,有18名“社区优秀工作者”受到省委组织部和省民政厅的表彰。

1、社区建设工作制度逐步趋于完善。2019年以来,委和市政府陆续制定了关于《x城市社区建设五年发展规划》、《关于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健全和完善社区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等十多项社区建设规章制度,促进了社区建设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并根据相关政策文件要求成立了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协调和指导全市社区建设工作。

2、构建新型社区工作初步完成。靠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全市社区,是建设取得的有效经验。涪城区朝阳街道办事处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开发社区资源、便于社区自治”的原则,以构建适应核心城区具有共同地域和认同感的现代新型社区为出发点,成功探索出了社区居委会的新型管理体制,并成为全市社区建设的典范。游仙区开元中街社区根据本地实际,积极深化社区服务功能,大力推进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服务,再就业培训服务,凝聚了人心、增强了居民的社区意识。您正浏览的文章由第一范文网整理;

3、社区建设瓶颈现象局部缓解。尽管目前绝大多数社区居委会的办公设施和居民活动设施严重不足、社区工作人员待遇普遍偏低,社区建设经济瓶颈现象突出,但市民政局等部门在市委和市政府的支持下,积极争取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通过采取财政支持、划拨土地、减免费税、房屋置换、改造或新建等多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局面。目前部分社区如高新区、经开区、农科区等地所在社区的办公和服务用房已达到300平方米。大多数社区的年度总开支平均达到3万元。

4、社区服务和社区活动初具规模。目前虽然绵阳的社区服务网络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完善,但以区市县为龙头、街道为主体、社区为依托、辖区单位和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的社区服务网络框架已基本形成。全市已建成社区服务中心12个,社区服务站396个,各类服务网点1900多个,已全部覆盖区市县政府驻地。建立社会捐赠站点136个,接收捐赠衣物10万余件,接收社会各界赠款560万元。落实“星兴计划”项目91人,建设各类老年服务设施780余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年人休闲、娱乐、健身场所不足的矛盾。通过提供就业信息、职业介绍、开发公益性岗位等形式,帮助25000余名下岗失业和失地无业农民的就业问题。

全市已建社区图书馆和阅览室213个,建全民健身路径86条,并通过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方式,有效地扩大了居民的健身和娱乐活动范围。建社区法律服务机构167个,900多名法律工作者参与了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和咨询服务活动。成立了100多支各类老年文艺活动团队,丰富了社区文化活动。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社区卫生计生服务站24个,有社区服务工作人员487人,一定程度缓解了社区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建社区警务室317个,建社区治安巡逻队392个,落实社区民警388人,交警、巡警和消防队员236人,巡防队员1900人,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已基本形成,社区治安综合治理进展良好。

(二)社区建设的特点

1、社区类别不同。根据调查情况初步分析,绵阳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社区:(1)纯居民式社区,即游仙开元中街(属城市拆迁居民聚集区)、涪城顺河社区(属老城区居民聚集区)和金菊社区(属工薪阶层聚集区);(2)国有企业职工和下岗职工较集中的社区,即东材社区和工区街道办事处;(3)城乡结合区,即游仙六里社区(属“村改居型”社区)、高新东段社区(属农转非、企业职工和小区居民混居型社区)和经开区板桥社区(属“失地农民安置型”社区)。其中,既有建区时间较长,功能发展比较成熟的社区,如游仙区开元中街、涪城区顺河社区等,也有建区时间短,各项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的社区,如游仙东材社区等。此外,各社区所辖面积和人口规模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2、社区实力悬殊。由于特殊的政策偏好,某些社区的经济实力比较雄厚,如游仙六里社区拥有规模较大综合农贸批发市场和种子批发公司,其可从社区经营的公司中获取充足的财力支持用于发展社区建设;但多数社区的经费开支严重不足,一些社区甚至处于长期负债状态,如涪城板桥社区的负债累积已过60万元,社区建设工作难以为继。

3、社区需求各异。尽管各类城区存在某种共同的需要,但基于社区类型不同,面临的问题各异,居民的社会需求也不尽一致。办公和服务设施严重匮乏的社区,目前更关注的是基本办公设施得到切实保障;在已得充足保障的社区,更关注的是如何深入开展社区服务;居于核心城区的社区,更需要拓展和深化社区服务功能;国企和下岗工人比较集中的社区,更侧重于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安置;地处城乡结合部的社区,最需要的是对失地农民提供最低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服务以及就业培训等问题。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社区,政府应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稳步推进社区建设。

二、当前x社区建设面临的形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各项政策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其他城市一样,当前绵阳已步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政策决策的深刻变化,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在给建设与发展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对该市的社区建设工作构成了极大的挑战。

(一) 当前建设面临的机遇

1、宏观政策的调整,为社区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长期以来,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过度偏重于GDP的增长,而对于地方政府政策创新重视严重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方政府关于向基层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化解基层社会矛盾和解决基层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问题的探索与创新。可喜的是,自xx届四中全会来,中央连续提出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系列新的执政理念和政策。10月11日,xx届六中全会集体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构想,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为地方政府构加强社区建设,探索以社区和谐促社会和谐的新路子,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策指导和支持。

2、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面临发展契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普遍认为x社区建设“第二个春天”即将来临,并对社区建设工作充满热情,这是我们开展此次调查所始料未及的。相关部门领导,受市委谭x书记的指示,对上海、南昌等地的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市委政研室根据实际整理的考察报告,受到了谭x书记的肯定性批示。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社区自治组织的职责、社区管理制度、社区政策性事务办理条件和程序等作出了具体的明文规定。市民政局、涪城区、游仙区等相关部门领导,也普遍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对近年来的社区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刻反思和认真总结。目前,全市各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干部对于社区建设工作上下一心、高度重视,必将有利于促进和推动全市社区建设工作的开展。

3、经济实力壮大,社区建设瓶颈现象有望消除。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规模逐渐壮大,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目前绵阳全市GDP为560亿元,财政收入为50亿元,并还在以近10%幅度的增长。经济实力的壮大和财政收入的增加,对于解决当前x社区办公场所和公益设施严重不足、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待遇偏低和工作经费紧张的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持,有利于缓解目前制约建设遭遇经济瓶颈制约的状况。

(二)当前建设面临的挑战

1、社区管理旧模式难以适应社会结构的新变化。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原本固定地从属于一定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已被打破,不同级别与种类的单位大量“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绵阳出现了大量的下岗和失业人员。宜于人居的环境和相对发达的经济状况,导致周边农村地区的居民也纷纷涌入绵阳城区。全市流动人口已近10万,约占城市总人口的1/7。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类型的多元化相伴而生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同上述人群一样,均游离于传统单位体制之外,对绵阳现有社会秩序构成了极大压力,对原有的社区管理模式也构成了巨大挑战。

其次,因地制宜,实行社区工作分类指导。明确事权范围后,针对不同类型的社区面临的实际情形,实行分类指导原则。对于财力物力都很充足的社区,如六里社区,应给予宽松的政策支持,以放手让其探索社区建设新机制,在物质上无需予其太多支持;对于办公场所和公益设施奇缺,自身造血功能差的社区,如东材社区这类企业改制新建社区,应予以必要的物质支持。因不同社区的建立背景、发展水平和人员构成不同,工作重点和服务方式也应所有不同,如老年人多的社区,文化娱乐、医疗保障是工作重点,发展滞后、外来人口多的社区,如城乡结合部的社区,其工作重点是维护社区治安和稳定,协助解决就业问题;资源缺乏、发展空间有限的老城区,工作重点是在得到相应政策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发展。

再次,建立以块为主、条块结合、整体联动的社区工作机制。社区工作不只是民政部门的工作,它还需其他部门和单位的支持与配合。对职能部门派驻街道和社区的干部,应充分重视社区居民的意见,并将其纳入派驻干部的工作绩效考核;对社区管理中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适度引入市场竞争,以适应社区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需要。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应在能力范围之内尽可能地配合社区工作,社区要在保证这些单位正常工作的基础上有偿或无偿使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建立制度性条款对社区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约束,如规定开发商在项目建设以前必须按开发规模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在项目完成并且出让社区办公场地和活动场所以后再返还。把对社区工作的支持纳入各单位的工作职责,将单位所在社区的发展情况作为对单位的绩效考核的参考。

(二)着力培育社区意识,确保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工作

1、合理划分社区,奠定社区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城市社区划分要以生存地域为特征,以方便自治自理;要以文化特色为纽带,以形成文化认同;以守望相助为标准,以满足社区人互助互利的基本要求。在自然,文化和利益的连结下,社区意识就具备了形成的现实条件。

2、适度授权社区,建立社区与社区成员(包括自然居民和驻社区单位)的密切联系。在社区建设中,政府可以把一些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权限授权到社区,从而赋予社区一定的政治资源,让社区成员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工作离不开社区,从而催生社区意识并,加强政权的政治权威。

3、深入宣传社区,彰显社区的内在价值。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充分展示社区建设与社区成员体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关系。要让全体社区成员认识到社区是安身立命的第一家园,社区是参政议政的第一平台,社区是养身愉心的第一乐园。这样,社区意识就深入人心了。

4、开展社区活动,给社区成员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从社区服务到社区就业与社会保障,从社区文化活动到社会环境治理,让社区成员以各种不同的身份,方式参与到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中来。只有让社区居民享受到社区生活的各种实惠,社区意识才能转化为社区生活的实际内容,才能真正培养起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和现化公民意识。

(三)强化社区服务功能,确保居民社区服务需求变现

1、建立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积极推进“一站式”服务。以建立规范化和服务型政府为契机,深化现有的“政务中心职能”,将为民便民服务向街道办延伸,向社区延伸。建议对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在各街道和社区设立的各类行政事务服务机构和场所进行归化和优化,统合设立“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作为街道办统一管理、方便社区群众就近办事的“一站式”服务机构,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就业服务、劳动保障、医疗保障和计生服务登记等,以及对来绵人员居住登记等与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和保障密切相关的诸多事务。对于在“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窗口不能当场办结的事项,实行“社区事务代理制”,成由各居委会福利干事、就业援助员、房屋协管员等组成的社区事务代理队伍,切实将便民利民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2、认清职责,因势利导,积极开展社区再就业服务。强化劳动保障部门对社区就业工作的认识,重新定位社区就业服务。劳动保障部门应认识到,解决就业问题是政府的职责,社区的任务是帮助职能部门做好统计、调查、登记、审查的工作。应将分派给社区的就业工作进行重新分类,做好份内工作,整合全市就业资源,取消条块分割,做到资源共享。依托社区摸清基层情况,深入了解群众需求,充分尊重就业培训者的个人意愿,加强就业培训的针对性,积极开展适合用人单位需求的就业培训工作。实施约束和激励机制,参加次数少或不参加再就业培训的人员,收回再就业优惠证或取消优惠待遇,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积极参加再就业培训者。拓宽社区就业范围,将更多失业人员纳入社区就业体系。除“4050”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外,逐渐将残疾人、外来劳动者和新增劳动力纳入社区就业范围。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便民服务岗位和弱势群体服务岗位,鼓励相关企业通过连锁经营提供购物、餐饮、家政服务、洗衣、维修、再生资源回收、中介等社区服务,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社区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全市就业信息和服务岗位资源,加大就业信息的资源共享。

3、调动整合民间力量,加大社区保障和社会救助服务。针对各社区目前经费少、人手紧的情况,除适度增加政府的社会保障财政预算拨款外,建议政府充分发挥党组织、群团组织、群众性自治组织在充分了解对老弱病残贫等弱势群体需要的基础上,为其提供各种应急服务,为优抚对象、残疾人及特困群体缓解生活困难提供服务,为社区困难群体提供辅助性生活救助。支持和鼓励社区居民成立形式多样的慈善组织、群众性文体组织、科普组织和为老年人、残疾人、困难群众提供生活服务的组织,使社区居民在参与各种活动中实现自我服务、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充分发挥社区民间组织的作用,建立社会志愿者工作机制,加大社区公益事业服务力度,并根据因人而异的原则,帮助扶持弱势群体。

4、因地制宜,积极创新,拓展社区文化教育服务。以社区教育学校平台,增设教育培训的科目种类,扩大教育覆盖面。设立各类社区教育点、教育课程班,教育科目应涉及基础教育、网络、英语、艺术、戏曲等多个种类。结合不同群体的需求,深入开展特色文化活动,积极孵化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社区文化团体,如戏曲沙龙、书画爱好者协会等组织。结合重大节庆日,组织居民广泛开展各种纪念活动,进行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和社区文化等传统教育。适当引进各种专业文化表演队伍,为居民送上艺术大餐,在满足需求中努力提升社区的文化品位。在鼓励社区文化体育团队开展活动的同时,引导文艺活动骨干重视活动品牌的原创性,打造社区品牌文化。

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根据不同社区对文化教育需求不同的特点,开展富有富有区域特色的文化教育活动。如在核心城区的开元中街、顺河等社区,可以风土民俗等作为切入点,定期举办一些活动,结合春节、中秋、端午节等传统的民俗节日,开展猜灯谜等活动,保护和弘扬地方传统文化。在城乡结合部的东段和板桥等社区,可以增强社区凝聚力为主线,组织家庭才艺表演大赛、家庭趣味排球比赛、社区建设宣传口号征集等活动,吸引以家庭为单位的社区居民参加。在外来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社区,如六里社区等,应以健康社区为主题,除举办社区篮球大赛、羽毛球比赛等健康文体活动,以及开展普法讲座、禁毒宣传、计划生育宣传外,还要营造一种关注贫困、关心弱者的社区文化教育环境。

5、加大投入、加强监督,加大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加大对社区居民的基本医疗和计划生育的财政投入,切实保障社区卫生服务站和计划生育服务站的基础设施落到实处。以运营状态良好,深受社区居民信赖的卫生和计生服务站为典型,不断扩充和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为社区居民提供充分的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服务。建立健全民主监督制度,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实行收支两条线和医护人员收入与卫生服务中心收入脱钩的政策,切断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与市场联结的利益链,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医疗卫生和生殖健康等保障功能。

6、全面参与,整体联动,不断强化社区安全服务。在社区建立融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于一体,兼有信访问服务功能的民事调解服务中心,以及时疏导和化解群众矛盾,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创新工作机制,推行“信访代理员”与“律师参与涉法信访接待制”,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把化矛盾于萌芽状态。同时制定和完善相关责任制度,确保代理的信访事项及时得到办理。配合各方力量,建立及时有效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监外执行人员和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的帮助、教育和转化工作。整合民间力量,组织开展以社区保安、联防队员为主体,专职和义务相结合的巡逻守望、看楼护院等活动。加强特殊群体的管理和控制,预防和减少各类违法犯罪。加强社区防控队伍建设,强化社区治安防范知识宣传,提高居民的自防意识,鼓励群众参与群防群治和见义勇为,形成治安防范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四)加大资源供给力度,确保社区建设持续快速发展

1、加大财政投入,动员社会参与,切实解决社区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为了使社区工作者能够专心于社区建设,优化社区服务,政府必须加大对社区工作经费的投入。根据x社区发展的现状,我们认为市、区两级财政应共同承担至少5万元的社区工作经费;具体拨付金额应该根据社区人数多少按比例分配,适当照顾转制企业社区和有特殊困难的社区;逐年适当增加政府财政投入,以满足社区工作的需要。同时还应广泛争取企业单位的财力支持,积极争取社会捐助和有奖募捐资金投入,为社区建设提供必要的财力和物质保障。政府部门还可以从倡导和宣传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入手,鼓励企业从实际能力出发尽自己的一份责任;也可以通过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在搞好生产经营的同时积极支持社区建设。

2、共驻共建,大力推进社区资源共享。社会参与是社区建设的核心,社会共建是加强社区建设的有效途径。民政部门要建立和完善社区共建组织,健全共建体系,深入开展社区共建活动,增强社区辖区单位、各类组织和全体成员的地缘意识、参与意识、公共服务意识,形成“共驻社区、共建社区、共享社区资源”的良好态势,最大限度地实施人力、物力、财力和其他社会资源的优化整合利用。各级政府要指定部门、指定专人带领社区组织代表前往社区辖区单位落实具体事项,包括资源共享时间、要求和办理相关手续,切实保证这一措施的有效实施。具体实施过程中,各级政府应该首先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3、将社区办公用房和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建立领导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有关政策落到实处。加大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力度,把社区办公用房和公益性服务设施作为城市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在编制、审批城市规划方案中,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充分保证社区办公用房和公益性服务设施的建设用地。在组织审查城市规划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将社区办公用房和公益性服务设施作为规划审查的重要内容。对于因工作失职,导致社区办公用房和公益性服务设施无着落、建筑面积和质量不合格等问题,要严格追究有关领导干部的的党纪、政纪甚至刑事等责任,确保社区办公用房和公益性服务设施落到实处

(五)建立科学绩效考核机制,确保社区工作落到实处

1、科学界定社区工作绩效考核的主体。社区工作绩效考核的主体应是社区居民。社区居民应根据或委托居民议事会等机构参与在制定绩效计划、实现绩效的过程、评价绩效结果等一系列绩效管理的活动,使社区居民能在实施自己参与制定的方案或计划中,不断增强社区意识。社区工作人员应以此作为开展各项社区工作的基础,并将其个人的发展计划和社区工作目标结合,促进社区工作人员的创造性和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此外,社区居民应委托居民议事会等针对因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工作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或社区工作人员本身能力的原因,而可能出现的偏离工作绩效计划要求的情况进行跟踪考察,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调整绩效计划,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给予引导和支持,确保绩效目标的实现。

2、确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内容。由于社区工作人员绩效计划的内容包括职位说明和年度目标任务分解两个部分,前者针对具体的职位,明确每个职位的工作职责和标准,其内容相对稳定,后者针对具体的人,明确每位社区工作人员在本绩效周期内需要完成的目标,可以适时调整修订。职位说明和年度目标任务分解共同构成社区工作人员当年的绩效计划。由于社区工作人员工作岗位的不同,社区工作岗位的职责性质、工作模式、人员分工和组合等有许多差异,客观上需要通过建立多样化的绩效标准来体现或适应这种差异。所以实施绩效管理先应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制作职位说明书,确定每个岗位的职位关系、职责范围、工作项目、工作标准、承担责任和任职资格。

3、建立科学的定员、定责、定酬考核机制。确定岗位职责后,应根据相关职责要求,建立科学的定员、定责、定酬考核机制。根据因事设职原则,以基于工作本身需要制定职位设置和职位标准,以工作性质、责任大小、难易程度为职位设置的依据,以该职位固有的职能要求来设定工作项目、标准和所需资格能力。确定职位时,应根据系统整体性原则,必须考虑其功能、作用、安排的层次是否得当、合理,职位之间是否协调,所设职位和职责是否科学、合理。应根据最低数量原则,在能有效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尽量少设职位,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冗员和开支。在科学定员、定职基础上,实行科学的定薪定酬机制。实行二元工资制度,将工资金额从社区工作经费中划拨出来,分成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基本工资按月发放到社区工作人员的银行帐户,绩效工资根据年终的绩效考核情况按等级发放,以增加社区财务透明度和充分调动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六)打造信息技术平台,确保社区信息资源共享

1、加快基础建设,构建社区信息化服务网络。健全社区信息化设施。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以科技城的建设为依托,以现有成熟社区为先导,逐渐加大政府对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分阶段为社区居委会配备电脑、传真机、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将社区工作人员电脑利用光纤接入互联网;建立社区电教室社区电子图书室和电子触摸屏、社区服务缴费通等设备,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民利民服务。

加强信息队伍建设。在增强信访、社区户籍、外来人口、市政、治安、环境等管理的效能,开展社区劳动就业、帮困扶贫、敬老养老、便民利民、法律援助等信息服务的同时,不断强化社区信息化队伍建设和电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通过举办培训班、网上教学、开展业务骨干指导等形式,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以及网站维护和建设技能,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工作的无纸化办公。

2、围绕居民需求,搭建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完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和打造阳光救助服务平台。完善全市电子政务网络的建设,以市委、市政府等核心网络系统和区、街、居多个节点的城域网络系统为依托,为社区居民提供多类别的信息资源,以使其足不出户就能全面了解政府信息和在网上完成办理申报手续等工作。着力打造“x社区门户网站”,建立公益信息数据库,让困难群众自主选择援助项目和物品,以增强救助工作针对性。促进社会各界通过社区门户网站,实现救助形式救助项目、救助内容的有效对接和快速交换。利用电子政务网络整合救助资源,为老弱病残贫等弱势群体,提供物质、医疗、就业等全方位的援助,实现社区信息化的成果共享。

建立社情民意服务平台和便民利民服务平台。在建立“x社区门户网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置“社区工作效能投诉、区长信箱、网上评议、民调新闻、意见征集”等栏目。依托社区门户网站,成立“民意调查中心”,集网络调查、电话访问、入户访谈于一体,多角度、全方位地获取社情民意,不断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并通过社区信息化网络,对失业医疗、保险、就业等业务,实施网络动态管理;建立“网上社区缴费通”,使居民群众可以轻松完成水、电、气、数字电视、电话等各种费用的缴纳和票据打印;实现社区房屋管理、社区安全、社区环境、工商业户管理、地名公共服务等日常信息的一体化管理,将社区居委会从繁杂的数据统计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抓好和谐社区建设。

建立社区教育服务平台。在“x社区门户网站”增设教育信息频道,开设“教师频道、学生频道、教育法规“等多个社区教育栏目,并将全市中小学网站联接在一起,方便社区居民及时了解教学信息和实现图书资源的共享。建议根据循序见进的原则,先在有条件的社区进行示范,建立电教室,实现社区电子图书室与全国文化的信息资源共享,开展互联网电化教学、电视会议、网上浏览、在线交流等多种功能的基础上,以点带面不断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3、建立长效机制,推进社区信息化快速发展。建立长效机制,使社区信息化建设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轨道。建立健全社区信息化建设规章制度,规范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方法步骤、系统维护与保养;明确信息采集、处理、发布的程序标准和相关单位的责任、权利、义务等。强化社区信息化建设考评,把社区信息化列入社区建设规划,强化社区信息化网络建设、运行维护等情况的检查和考评,并纳入示范街道、社区建设的考核内容。切实保障社区信息化建设经费,每年按比例将相关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用于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网络维护和设备更新,使社区信息化沿着快速、持久的轨道发展,稳步推进全市社区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社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范文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8386 字

+ 加入清单

社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社区建设调研报告(一)

区社区建设领导小组于近期对我区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及问卷调查,进一步掌握了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就推进社区建设提出建议,现报告如下:

一、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区辖5个街道办事处,78个社区(村),其中纯社区58个,厂矿社区12个,8个行政村,总面积27平方公里,人口28万。

(一)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情况

1、社区居委会工作者。我区现有在职社区居委会工作者412人,其中纯社区居委会成员307人,计生专干10人,政府购买岗位长期临时工、事业编制人员及其他人员95人。书记、主任共85人,其中“一肩挑”50人;40岁以下3人,40至50岁60人,50岁以上22人(其中55岁以上8人),高中学历42人,大专以上学历43人。其余工作者327人,其中30岁以下15人,30至40岁103人,40至50岁174人,50岁以上35人(53岁以上21人),初中以下学历13人,高中学历219人,大专以上学历95人(其中湓浦街道国民教育第一学历大专的1人系纯居民社区居委会成员;甘棠街道国民教育第一学历大专的7人均为纯居民社区居委会成员,国民教育第一学历本科的1人系纯居民社区居委会事业编人员;人民路街道国民教育第一学历大专的7人均为纯居民社区居委会成员;白水湖街道国民教育第一学历大专的2人均为纯居民社区居委会成员;金鸡坡街道国民教育第一学历大专的2人均为厂矿社区居委会成员)。

2、退养人员,共有132人。

(二)社区(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社区办公用房情况。全区属社区自有的办公用房24个,租用、借用的办公用房60个;其中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的社区有37个, 90至200平方米的社区有28个,200至300平方米的社区有9个(含游岭村200平方米),3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10个(含7个村委会),总面积4837平方米,平均办公面积53.7平方米。

2、社区服务和活动用房情况。全区58个纯社区居委会只有23个社区居委会有服务用房,总面积为2536平方米,平均32.5平方米,其中社区自有的服务用房9个,其他服务用房多为租用或借用,大多数没有文化活动场所(如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大多数没有体育活动场所,特别是老年健身活动场所,且活动设施不齐,老年人意见较大。

(三)社区党建情况

全区78个社区(村)中,设有社区党委4个,社区党总支14个,社区党支部101个,党员总数为4828人。近年来,我区针对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区域事务难协调、区域资源难整合、区域统筹难实现等问题,创新实施了社区“一体化”主题党建工程,通过构建“区域一体化、管理一体化、服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四大体系”,统筹推进区域党建工作,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初步形成了“党政联手,上下联创,区域联合,居村联建,城乡联动”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目前,我区遴选了34名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5个街道(区域)党工委的“兼职委员”,并担任社区的“编外主任”参与区域事务,使辖区单位的沟通协调转变为联合领导。同时,每年召开一次党建工作联席会、街道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建工作调度会、区域单位每月轮流主持开展一次党建活动,共同研讨公益性事务、共同制定目标性规划、共同协调区域间利益,使辖区不同部门、系统和单位在新的区域党建平台上得到有效整合,从而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凝聚力。

(四)社区建设经费投入情况

1、社区工作者生活待遇情况。(1)社区居委会成员。社区居委会书记、主任月生活补贴为980元,副主任、委员月生活补贴为860元,部分有产业收入的社区每月有额外津贴补助。目前我区已为符合条件社区居委会成员按照个人缴纳5%、财政承担15%的比例办理了社保;(2)政府购岗人员月工资为700元,其社保、医保统一由区财政负担;(3)部门聘用下派专干即社区计生专干参照享受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委员待遇;(4)退养人员按工作年限享受退养费,最低为月398元,最高为月503元。

2、社区经费情况。当前全区58个纯居民社区居委会办公经费为每月560元,12个厂矿社区居委会办公经费为每月250元。2019年社区建设财政投入累计达454.9631万余元(含社区建设专项经费100万),2019年社区建设财政预算投入506.9277万元(含社区建设专项经费100万)。

3、社区(村)年集体经济收入情况。2019年湓浦街道社区居委会年集体经济收入累计18.062万元(其中1万-2万的社区3个、2万-3万的社区4个、3万-4万的社区1个);甘棠街道社区居委会年集体经济收入累计6.84万元(其中无集体经济收入的社区16个、1万以下的社区2个、1万-2万的社区2个、2万-3万的社区1个);人民路街道社区居委会集体经济收入累计52.668万元(其中无集体经济收入的社区14个、1万以下的社区4个、1万-2万的社区1个、长虹社区50万元),白水湖街道居(村)委会集体经济收入累计176.6654万元(其中无集体经济收入的社区10个、1万以下的社区3个、1万-2万的社区1个、3万-4万的社区1个、白水湖村8.2万元、三里村161.2114万元),金鸡坡街道居(村)委会集体经济收入累计80.26万元(其中无集体经济收入的社区5个、1万以下的社区1个、大王庙村25万元、曹家山村8万元、金鸡坡村22万元、大塘村6万元、姬公庵村15万元、游岭村4.2万元)。全区居(村)委会集体经济收入334.4954万元。

4、其它经费。党费支持资金、部门费随事转下拨资金、结对共建部门支持资金、辖区单位支持资金2019年全区累计达32.821万元(2019年区组织部争取省级资金并全额下拔到街道社区基层党建经费为67万元)。

(五)社区现代化办公设备情况

全区社区现代化办公设备共有电话92部,传真机2台,电脑115台,打印机48台,电视机(DVD)63台,投影仪3台。

(六)近年社区建设的重要举措与成效

近年来,我区以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为目标,以开展“和谐社区示范区”创建活动为载体,以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一是积极实施社区“一体化”主题党建,有效破解了区域事务难协调、资源难整合、统筹难实现等问题,夯实了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二是扎实推进社区办公用房和服务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了区、街道两级社区服务中心,近两年积极协调解决或改造提升了德化、六角石、余家垅、湓浦、金安湖等15个社区办公用房。三是调整充实了社区干部队伍,社区干部平均年龄下降到现在的43.1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99.2%,先后六次提高社区居干的生活补贴、退养居干的退养费标准及社区办公经费,同时加强社区干部队伍的学习和培训,开拓了社区干部的视野。四是提升了社区服务水平,开通了“8228890”社区服务热线全天24小时为居民提供社区服务信息,坚持“一月一主题、一周一活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组建多类社区志愿巡逻队加强社区治安管理。近年我区先后荣获首批“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等荣誉称号,社区党建“三三四”模式、“六联六互”城乡互助、社区“一体化”主题党建工程等得到中组部、中宣部、民政部及省委、市委的高度肯定。

二、当前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1、社区建设的现状与应有地位有差距。我区于2019年荣获“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其社区建设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时至今日,全国各地的社区建设迅速发展起来。铜陵市、重庆市、武汉市积极探索改革社区管理体制,宁波市实行刚性财政扶持保障社区的高效运转,河南新乡市出台发展社区服务业的举措藏富于社区,萍乡市高位推进共建社区办公活动场所使全市社区办公用房平均面积468㎡……我区社区建设虽然也进行了探索,社区党建、社区服务有了新发展,但总体上探索不够深,效果不够好,导致无论是在全国还是在全省的影响不够大。

2、社区办公及活动用房滞后。城区因受条件限制,社区办公用房规模不均衡。纯居民社区中面积最大的是白水湖街道花果园社区(476平米),面积最小的是白水湖街道李家垅社区(30平米)。近年来,虽然通过一定方式解决了部分社区的办公用房,如德化、沿江、滨江、城市花园、梅绽坡等社区,但由于缺乏有力的政策依据和必要的制约手段,绝大多数的社区还是租用或借用办公用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区社区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给社区工作的开展也造成了一定困难。尤其是老年人需求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设施相对较少,现有文化体育活动场所、设施陈旧不齐,老年人意见较为突出。

3、社区居委会成员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虽然我区社区居委会成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政治面貌等都较以往有了较大程度的优化,但总体看来,由于目前全区社区居委会成员综合素质和专业化程度不高,存在主动走访联系居民和了解群众需求的意识不强、服务群众的手段和能力欠缺等问题。部分新进的社区居委会成员,虽然文化程度较高,但在工作责任心等方面与许多老社区居委会主任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4、社区居委会成员、社区工作者创新意识不强。仍旧走老路、用老办法,主动意识、服务意识、超前意识不强,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力度不够,思考问题不主动,无法适应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赋予的工作要求。尤为突出的是在创新社区管理上思考少、典型亮点不多。

5、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不高。从总体上看,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不高,街道之间、社区之间很不平衡,不少社区居委会在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方面缺乏手段。特别是在新建的商品房小区,社区居委会成员、社区工作者主动上门联系沟通少,社区居民不热心参与社区活动,社区居民党员主动到社区报到的不多。因此提高居民的参与率是我们亟需破解的一大难题。社区居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管理的热情未得到充分调动。

6、社区行政负担过重。社区是居民自治组织,但目前政府许多职能部门的工作都下到社区,每年还要对社区的各项工作进行检查和评比,大部分的部门和单位只强调工作进社区,而不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给社区相应的工作经费,造成了社区居委会考核多、检查多、材料多、会议多、指派任务多,居委会自己支配的时间少、走街入户与居民沟通时间少、为居民提供服务的时间少、协调社区单位共建的时间少、考虑社区发展的时间少。

7、社区居委会办公经费不足。我区纯居民社区居委会办公经费每月财政拨付560元,主要用于支付日常接待、办公耗材、水电电话费用、征订报刊杂志等等,办公经费严重不足、无法开支。因此有的社区居委会成员来往于驻辖区单位求要资助,严重影响了社区居委会形象,影响了社区居委会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社区建设工作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强社区队伍建设。一是加大对社区居委会成员的培训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全面提升社区居委会成员的整体素质。二是进一步完善社区居委会成员考核激励机制,建立一整套社区居委会成员的选聘、上岗、培训、工作考核、优胜劣汰的工作机制。在现有基础上逐步提高社区居委会成员的生活待遇,稳定社区居委会成员队伍。三是继续推进社区居务公开,加强人、财、物的监督和管理,使社区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2、全面落实社区准入制度。从社区建设的工作实践看,社区行政化倾向日益严重,这种倾向将导致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得不到居民的认同,是与民主自治方向背道而驰的。因此,必须明确属于政府及有关部门自身应完成的行政性任务,不得硬性摊派到社区,不属于社区任务,但社区做起来有优势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可采取“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办法解决,属于搞形式主义、乱摊派、乱评比的内容应该予以取消。要全面落实社区准入制度,职能部门组织机构、工作任务、评比考核进社区实行申报准入制度,所有要进入社区的机构应该向党委、政府以及主管社区建设工作的职能部门申请。

3、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社区条件。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努力解决社区“有人管事、有场所议事、有钱办事、”的问题。一是多方筹措,稳步解决社区办公及活动用房问题。对于自有办公用房的,要力争达到150平方米的要求,对于长期租房的,可采取一定方式予以解决:区政府、街道办事处每年可安排一定的财力加强社区办公及活动场所建设;包挂社区的单位对所在社区开展“一帮一”或“几帮一”活动;以国有企业社区移交为契机,解决社区办公用房;建议市政府由建设规划部门将社区办公用房和社区服务设施纳入总体规划,开发商在投资开发住宅小区时,同时要按标准规划建设社区办公和服务设施建设用房。尤其是在社区新开发建设时,房地产开发商必须为所在社区预留出一定面积的办公及活动用房。只有真正解决了社区办公及活动用房固定化、标准化问题,才能为开展各项社区工作筑牢阵地。

4、搭建平台,创新载体。探索建立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为骨干,以群众需求为主导的“三社”联动机制,完善相关机制,支持浔阳区义工联合会建立,吸引社会成功人士、离退休干部、相关企业家和社区居民自觉主动加入到社区自我管理的行列中来,发挥他们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上的优势,扩大社区建设的社会基础、经济基础。

5、深入推进社区信息化。通过自建或合建模式,在近期拟建以社区居(村)委会为平台,形成区、街、社区三级网络信息全覆盖格局。努力建成社区居民服务的窗口、宣传教育的阵地、社情民意的基地、居民交流的平台。从根本上解决政府投入不足、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社区信息重复采集、增加基层负担、社区居委会成员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培训薄弱等问题。社区信息化建成后可实现三大目标:一是可以展现浔阳社区服务的风采;二是可以方便居民,建立起社区服务的双向沟通联系渠道,实现服务手段的现代化。使这个平台既能为需要服务的居民提供信息,又能为可以向居民服务的社区服务组织提供阵地;三是可以强化管理,实现社区管理信息化。

社区建设调研报告(二)

爱民佳苑社区是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理念而建成的一个居民服务中心,在社区干部几年的团结努力下,取得了各级政府对社区工作的肯定。为更好地加强社区建设,提高社区的工作效率,我社区开展了社区建设调研活动。期间召开社区干部座谈会,深入辖区实地调查,广泛听取了社区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几年以来,社区在强化组织领导、着力基础建设工作上,突出以人为本、坚持居民自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社区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社区在建设工作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现就我社区的基本情况和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加强社区建设的建议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

爱民佳苑社区是乌达区采煤沉陷区居民搬迁和黄河水利枢纽库区移民搬迁改造项目之一,占地面积32 万平方米,建有居民住宅楼88 栋,可容纳住户4046 户,目前居住人口为7067 人 。辖区有党员178 人,其中支部党员29 人,在职党员 80 人,退休党员 69 人。人口结构复杂,老弱病残、特殊群体等群体占总人口比重较大,其中老年人1168 人,占总人口16.5 %,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 并且残疾人较多,患有身体残疾的180 人 。爱民佳苑社区具有良好的社区基础,丰富的社区资源,但是由于人口数量多、老龄化严重,各方面工作的开展都有相当大的困难。

二、 存在困难

1、社区服务资金来源方面。 社区服务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载体,只有把载体利用的好、作用发挥的好,各项工作才能上一个新的台阶。目前社区服务的开展大都依赖于区、街道筹集资金,缺乏自身发展的能力。由于政府财力有限,导致社区服务硬件设施服务项目及经费周转明显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影响社区服务的发展。

2、专业化人才方面。 志愿者服务队伍是社区人才资源开发的有效做法,但因志愿者服务形式具有不稳定性及服务项目的局限性、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不可能为社区服务提供稳定的、经常的、专业化的服务。

3、网格化管理方面。 爱民佳苑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正在稳步推进,逐步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但是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二是网格长时间投入较长,工作积极性高,但是年龄偏大,文化知识水平存在局限,致使工作效率存在一定差距。在 部门配合上,社区基本协调沟通解决,下一步考虑相应的提高网格长补贴,保证网格化管理工作不受制约,提高效率。

4、协会组织方面。 社区协会组织在社区工作中发挥着很好的作用,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给予了一些人、财、物的投入和帮扶,社区协会组织在不断扩大。社区党支部将在下一步工作中引导协会更好地发挥作用,但在协会的培育和扶持上面,希望政府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投入。

5、信息化建设方面。 目前,社区职能日渐行政化,承担着大量的管理工作。社区为了可以合理有效开展服务管理工作,尝试了一些信息化途径,例如数据化信息管理(计生、民政、就业等方面),网站建设,短信平台(手机信息群发)等,针对老年人和弱势群体较多,还开展了“ 爱心呼叫器” 帮扶业务。但是开展信息化资源共享服务业务,前期软件开发、业务操作学习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希望政府能在财力、物力上给予一定帮扶,统筹管理,支持社区服务多元化、信息化的工作方向。

6、安全管理方面。 为了使小区安全指数更上一个台阶,5 月15 日,社区在服务中心内添置了机房设施,在爱民小区四个大门、小区广场、社区服务中心大门、小区内车棚位置,共安装摄像头16 个。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发现由于小区内路灯未亮,监控设备夜间使用效果不明显;并且因安装数量有限,监控设备对小区安全防范起到的作用需进一步加强。

7、医疗卫生方面。 为切实解决爱民佳苑社区居民就医难问题,经乌达区政府和新达办事处领导多方协调筹措,2 月20 日,新达办事处卫生服务中心爱民分站正式运行。社区卫生站配有诊疗医师两人,免费为居民测血糖、量血压,同时开展注射、输液等医疗项目。卫生站开展服务以来,已服务居民450 人次。但是卫生站任然存在药品少、床位少的问题,不能满足居民需求。

8、绿化维护方面。 小区绿化工作在市政绿化队的努力下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小区内绿地的绿化率达95% 。但是目前面临的问题是,三年管理期将到,绿化工作将移交到物业,因此而产生的绿化水费又是物业所不能承担的,所以绿地很可能会出现无人管理的情形。

三、几点建议

1、不断加大社区资金投入。 首先,按照社区内居民人数及党员人数确定资金投入标准,将社区办公经费、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列入区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增长。其次,设立社区建设专项资金。建议区财政设立社区建设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形式支持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另外,还要动员社会力量捐助、相关部门帮扶,多渠道筹集社区建设资金,形成政府财政投入一块,上级民政专项资金争取一块,街道办事处、社区自筹一块,驻社区单位帮扶一块,社会筹集一块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2、不断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有效维护社区稳定。 社区工作者直接面对居民群众,他们的工作能力决定着社区的服务质量和学水平。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培训,将社区工作者的培训纳入干部年度整体培训计划之中,每年开展一次培训,每三年左右时间对在职人员轮训一次;二要通过公开招考等方式积极引进复合型人才,不断为社区输送新鲜血液,充实基层工作者队伍;三要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更加关心社区工作者,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用人环境。

3、创新服务理念,拓展服务领域。 改变过去以完成政府交办的工作为社区任务的工作,居民的需求就是社区工作的方向、努力的目标。社区要在做好居民办证、低保、治安维护、计划生育服务等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扩大服务领域,特别是在繁荣社区文化、增进邻里和睦、完善便民设施、提供快捷服务、关爱空巢老人、发展社区养老事业等方面,社区要加大探索和尝试力度,在做好网格化管理工作和协会组织工作的同时,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同时政府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新模式,不断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和质量,努力构建和谐社区,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4、以服务为手段,保障居民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 充分利用已建立的社区卫生站、监控技防设备、绿化维护设备,提高对居民的服务质量。一是增加社区医疗设施的同时,在相对集中的居民居住区建立社区完备的大型医院,最大程度地改善居民就医难问题。二是加大监控设施投入,实现监控无死角。三是确定绿化管理权的归属,实现管理最优,服务最优。

爱民佳苑社区党支部将不断奋斗、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用实际行动践行“ 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的工作理念,诠释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更加有序、服务更加完善、环境更加优美、治安更加良好、生活更加便利、人际关系更和谐的综合服务型社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街道村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1724 字

+ 加入清单

街道村级文化建设现状对策

老百姓生活条件好了,其他的事都是小事,对文化建设与农村社会稳定、村民素质的提高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缺乏整体认识,城郊部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大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提高,农村群众对文化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农村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的加强。近几年来,我市通过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化先进城市活动,使我街道农村文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也激发了农村文化建设热情。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我街道的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群众的要求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

一、目前街道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富春街道地处富阳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富阳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积103.95平方公里。下辖19个社区居委会,33个行政村,总人口11381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1030人,农业人口32781人,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为9295元,村级集体经济为9787万元。近年来,街道和村级先后投入资金100余万元,抓文化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现在33个行政村有图书室阅览室15个,健身苑点18个,健身器材310件,蓝球场25个,其中塑胶球场2个,乒乓室17个;活动室35个。各种健身场地面积达5.7万多平方米。

文化队伍建设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活跃农村文化氛围,提高群众的文明素质的基础。几年来,街道各村都十分重视文化队伍建设,把文化事业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先后组建了各种文化队伍,目前33个行政村有文艺演出队6支,女子乐队1支,腰鼓队10支,秧歌队7支,蓝球队15支,乒乓球12支,鼓乐队1支,龙灯队1支。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每逢各种节日、纪念日各村都要举办文体活动,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XX年元宵节,市委宣传部和文化局组织举办的“富阳市首届龙狮大赛”中,农林村龙灯队的“富春茶龙”,城东村腰鼓队“飞扬的青春”和城西村的“激情腰鼓”等,受到了广大群众和评委的充分肯定,一举夺得了最佳金龙奖和最佳金鼓奖,城西村的门球队和街道老干部门球队多次在杭州市级以上级赛事中获奖。春华村和柳溪村还有自己的村文化节,他们每二年举办一次,已成功举办了二届,受到了群众的好评,也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另外,村与村之间组织文艺队联合演出、举行蓝球、乒乓球友谊赛等等活动,既能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又能融洽关系,增进友谊,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目前有3个村荣获市文化示范村,12个村被评为杭州和富阳市文明村称号。

二、目前街道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市创建文化先进城市活动的开展,市委、市政府、文化部门及街道十分重视农村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各村抓好文化建设,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的文明素质。但由于部分村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如经济上、场地设施和人才等因素,农村文化建设发展速度仍然相对缓慢,与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街道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村民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村干部对文化建设意识比较淡薄,认识也比较狭义。认为文化是村民个人的事,无费就是看看电视,打打牌。平时只重视抓经济建设,认为只要经济抓上去了,分村虽然经济条件较好,由于村干部意识淡薄,至今村里文化设施还是空白,也没有文化队伍。

2、农村文化设施相对薄弱,文化队伍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不够。新时代的农民群众解决温饱之后,追求充实的精神生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群众文化需求逐年增大,由于投入不足,农村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导致农村文化建设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XX年至XX年,33个村对文化设施建设的的投入平均约为每年1.5万元,多的村10万元,最少的村3000元。到目前为止,有部分村还没有一支文化队伍,也没有文化设施,群众的业余文化活动主要是扑克、麻将。同时近年来,部分村村民建房红红火火,土地寸土如金,而要搞一个健身点、文化活动室却没有安身之地,群众想要锻炼健身,搞一些文化活动就找不到地方。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县农民收入情况的调查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399 字

+ 加入清单

农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内容及分析

我深入到县栏杆堡、尔林兔等乡镇,对农民的收入状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对收集上来的资料分析过后,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民增收的现状

我县地处黄土高原向草原荒漠过渡地带,是传统的农牧交错区。目前,农业在全县经济中的比重约为5%左右,但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0%,仍是农业大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为解决城乡差距扩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不断加大以工促农力度,以城带乡,工农商联合发展,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彻底改变单纯依靠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和稳定地向城矿区转移,促进了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XX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45元。从调查的两个乡镇4个村的情况看,我县农民增收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具体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继续增加。种植业中,一些低产、价格低廉的糜、谷等传统农作物面积减少,稳定、高产、价格不断上涨的大豆、玉米等种植面积增加,促进了收入增长。今年,我县给种粮农民良种、地膜玉米、农机具等补贴200余万元。广大农民对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从栏杆堡镇大豆种植情况看,XX年市场价格为每斤1.45元左右,XX年为每斤1.78元左右,每斤上涨0.3元左右,正常年景下,一般人均产豆在600斤以上,因价格上涨,人均增收200多元。大农业中,畜牧业家庭养殖规模扩大,养殖小区开始推广,来自畜牧业的收入明显增加。到去年底,已建成奶牛、肉牛养殖小区13个,全县牛饲养量达到4万头,羊子存栏50万只。尔林兔镇依肯托拉村人均养羊6只,XX年人均养羊收入600元以上。而栏杆堡镇杏洼村人均养羊1只,人均养羊收入仅几十元,由此看出,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差距,主要表现为种养结构上的差异。

二是农民非农就业增加,劳动报酬收入的比重日益扩大。近几年,随着县内外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建设规模的扩大,农民外出务工的机会也增加,为农民工季节性转移和稳定转移创造了条件。调查结果显示,外出务工者中,一般的年现金收入在5000元以上,掌握一定技术的,大多数收入在6000元以上,人均纯收入明显高于单纯从事家庭经营的农民。尔林兔镇依肯托拉村10户农民,外出务工者达17人,这些农民XX年外出务工人均收入6034元。

三是1999年以来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在补偿期内给农民带来比较稳定的收入。栏杆堡镇杏洼村有51户村民,人均耕地1亩多,近几年即使遇到灾年也有稳定的收入。正如当地农民朋友所讲的“退耕还林(草)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使农民得到了比种地更多的收入。”当前,享受上政策的农民除在退耕地上领到固定的粮食和现金以外,还有卖草籽、卖饲草等一笔可观的收入,改变了过去那种越垦越穷的落后状况。

四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新进展,农畜产品转化率和附加值不断提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近几年,我县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逐步发展壮大。比如在扶持规模养殖方面,凡养殖奶牛200头以上的,每头无偿补助3000元,安排贴息贷款3000元;养殖肉牛200头以上的,每头无偿补助700元,贷款1000元;分户养殖5头以上的,每头贷款1000元。由于政策的鼓励,一批养殖、红枣等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兴起,农业内部增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挖掘。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社区社会管理现状调研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5120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居民对社区服务、社区安全、居住环境、文化生活、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社区建设的任务越来越重。为了进一步加大社区建设工作力度,加快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促进我县城市化建设进程,全面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推动城市三个文明建设,强力推进街道社区各项工作上台阶,创特色、争一流。为了进一步深化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贯彻落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意见,提高《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对教学环节、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我就当今社区社会的管理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走访、征求建议和意见、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充分听取驻区单位和居民不同意见。调研期间共走访驻区单位5个,居民16户50人,外出参观学习2次。在此基础上,本人经过认真梳理、总结,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 社区工作人员基本信息

金石社区占地面积1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75万平方米,拥有居民住宅楼54栋、2070套房,目前已入住居民1992户即5132人。

金石社区现有在编工作人员7人,挂职干部1人,村官1人,劳动保障站3人。社区党支部现有党员130人(含预备党员3人),下设党小组13个,党小组长13人。居委会下设居民小组20个,居民代表51人,楼栋长20人。

金石社区物业:工作人员75人,其中园区主管1人,报修统计员1人,维修工2人,保安19人,园区保洁11人,楼栋保洁21人(公益岗),新市区养路保洁20人。

二、近年来社区工作运行情况

(一)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金石滩街道办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辛勤工作,办事处现有15间办公用房,一大间集体办公用房和一间会议室,办公设备基本维持正常办公运转。金石居委现有办公用房7间,会议室1间,建有社区支部办公室、警务室、计生卫生服务站、低保工作站,但距一个标准社区“四室三站一场”还相差甚远。

(二)整合资源,合理划分社区

金石滩街道办根据县委、县政府相关规定,与民政局一同按照“管辖区域与户数适当、界线明确、区域相对集中,资源配置相对合理,功能相对齐全”的原则,将辖区划分为2个社区居委会(金石社区、金海人家社区),9个居民小区。

(三)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金石滩街道办共有50名在职干部职工,由于年龄、文化结构的参差不齐,加之人员来自四面八方,缺乏社区工作经验,制约着社区工作的快速发展。为了全面提高社区工作效率,办事处狠抓干部自身教育,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促进的工作方针,组织全体干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通过学习培训和外出参观考察,进一步提高了社区干部对社区工作的认识,开拓了视野,明确了工作思路,增强了工作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社区各项功能逐步趋向完善

社区的功能就是服务社会、服务居民,充当城市发展的排头兵。近年来,金石滩街道办根据工作实践,逐步探索理清了以县委政府领导,街道社区主办,社会各方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总体工作思路和管理格局;全面完善社区各项功能,社区党建、社区精神文明、社区治安、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社区计生、社区保障等机制运转良好,充分发挥了各自的功能,基本达到社区服务的要求,健全了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了“平安社区”、“文明和谐小区”系列创建活动。强化了“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自觉美化家园,爱护环境,极大的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推进了社区共驻共建工作,合疗、卫生、救助制度得到健全,社区旧貌得到改变,实现了社区资源共享、快速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工作任务繁重

1、金石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尚未到位

通过调查发现,金石社区居委会的功能当前还未能突破办理政府行政事务为主,办理社区事务为辅的现状,还习惯于上级领导布置什么就干什么,工作中表现较强的依赖性,自主性、自治性没有得到体现。一是社区自治的任务与工作要求有距离。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工作应有三方面内容,即:首先要做好社区服务,但实际上社区服务做得极少或是空白;其次要做好社区事务的民主决策与管理,但实际上的效果不明显;第三是丰富社区教育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但实际上文体活动多,教育活动少。二是社区居委会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政府的腿”。《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了社区居委会有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管理工作的职责,具体规定了必须要协助政府部门做好社区治安、公共卫生、优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计划生育和青少年教育等有关工作。通过调查,以上这些职责应该是金石社区居委会通过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等形式开展的,但是大多数情况是金石滩街道办事处要求金石社区居委会替政府部门填表格、建档案、出具证明材料等行政性工作;同时政府部门临时性的统计、调查任务也都通过金石滩街道办事处落实到金石社区居委会来执行。这使得金石社区居委会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协助政府部门的工作上,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被行政化所覆盖。

我结合工作对50人进行了调查,当问到居委会是什么性质的组织时,有35人回答是代表政府的机构,只有10人回答是代表居民的,还有5人不清楚。在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有“吃人俸禄,为人分忧”;“拿政府的薪水,替政府干活”的思想。在金石滩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中绝大多数都认为金石社区居委会是金石滩街道办事处的下属单位,理所应当地完成金石滩街道办事处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2、金石社区事务缠身,工作任务繁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大量的“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大量农民进入城市生活、本地农民失地流向城市,流动人口的大量进入城市,使金石社区居委会面对复杂众多人口而发生的各项管理工作和事务数量增加、难度加大,“小社区,大社会”的模式,增加了金石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强度。

(二)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不足

一是发挥自身职责,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活动经费较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社区居委会负责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维护居民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物,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调解民间纠纷,协助政府或派出机构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在当前形势下,金石社区居委会还要做好社区治安、社区教育、组织社区文体活动、美化社区环境等工作,这些都需有必要的经费作保障,否则很难形成居民的广泛参与和工作效果。

二是日常办公经费紧张。在各项工作中,召开会议、报送信息和数据,建立台帐等文件资料的办公消耗,加之金石社区居委会自身水、电、暖以及电话费,一年就得需要6000元左右。日常的上网费和消耗,一年也需要5000元。政府部门部署的工作大多要求制度上墙,制作展板,每年此项支出至少4000多元。

在社区居委会经费方面,我区规定每个社区居委会每年1万5千元。各街道办事处统筹部分外,社区居委会实际的使用只有4000-8000元,业务经费严重不足。

(三)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较低

通过调查发现,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社区协管员待遇较高,如劳动、城管、矫正、治安协管员等都是由劳动部门安排的失业人员,工资比社区专职工作者(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高,不仅发工作服,而且遇年节还有福利。而社区专职工作者都是经过招考和居民选举形成,心理反差大;二是社区专职工作者的付出与回报差距较大。社区专职工作者承担的工作繁重,但扣除三险个人负担部分后,每个人只有800-1000元月收入,直接影响了积极性,影响了金石社区管理工作的成效。

四、改进对策与建议

(一)应积极为金石社区居委会减负

1、是理顺区街关系。要按照“条专块统”的原则,对专业性比较强的由开发区委办局在金石滩街道设站(所),实现条条上的一专到底。金石滩街道主要是代表政府履行块块上的综合管理职能,具体讲就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区政府的授权或者有关职能部门的委托,使金石滩街道具有综合协调权、处置权等,从而有效地行使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职能,对地区社会治安、市容市貌、城市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达到高效的管理。

2、是理顺街(部门)居关系。理顺关系要改变过去领导与被领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成为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进一步明确社区居委会的任务。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城市管理四级网络中的一个网格,而不是一个“级”,这个理念是理顺街居关系的基础,必须牢固树立。按照政事分开的思路,将金石社区居委会的各项工作进行梳理,做到“两个明确”:即明确哪些属于街道(部门)的工作,哪些属于社区的工作;明确哪些是政务性工作,哪些是事务性工作。在此基础上,属于街道的工作,街道(部门)无权向社区摊派;属于社区的工作,社区有责任完成;对需要社区协助办理的工作,要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履行正式的授权手续。

3是明确社区功能定位,发挥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一要搞好社区服务。主要是抓好四项服务:即抓好社区安全服务,保持社区的长治久安;抓好社区的文化服务,满足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抓好社区的健康服务,培养居民良好的生活习惯;抓好社区生活服务,解决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建立社区的长效服务机制,实现政事分开,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社,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运作;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居民需要与否、居民满意与否、居民拥护与否为社区服务的唯一宗旨,来推动社区服务。二要保证社区居委会的自治权得到有效行使。这个权力能不能落实,关系到社区建设的成败。社区自治权应主要体现在社区民主决策权、社区管理权、社区财务自主权、社区依法协管权以及社区对政府部门的监督权上,只有把这五项权力真正落到实处,金石社区居委会才能真正从大量的政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也才能真正把社区服务搞起来。

(二)多渠道解决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

目前的金石社区居委会经费由金石滩街道办事处统筹安排,这虽然有利于基层社区管理工作的协调统一,但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石社区居委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使得金石居委会受到资金不足的限制和制约,难以解决居民的热点、难点问题,制约居民对居委会的认同和归属,因此必须采取多渠道保证居委会业务经费。

1、金石社区居委会建立单独帐户并全面安排,使其工作正常运转,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2、要动员发动辖区单位资源共享、共建共驻,各社区要协调辖区单位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把社区各种各样有形的、无形的资源开发出来。

3、金石社区居委会采取多种形式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建立自身的便民利民社区服务组织,在有偿或低偿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同时,增强自身实力。

4、政府要加大金石社区业务经费的投入力度,在现有每年每个社区1万5千元基础上提高到3万元。

5、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政府部门和街道经批准需要社区协助的工作,要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

(三)努力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待遇

按照市人事局、市民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发文精神,结合区域实际,调整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在提高月工资的基础上,可由区政府或办事处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安排年终奖励,同时,按照劳动法规定缴纳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切实解决委员会工作人员的实际困难,保障委员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总结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大力加强社区建设,推动城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协调社区不同利益群体关系,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大连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广大地区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大连农村新社区建设,使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得到了提高,给广大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解析的金石社区,虽然不能代表全市新社区中心建设的整体,却反映了大连的基本现实。各地情况差异,发展程度不同,新社区建设措施和做法也不尽一致,但进展情况却令人感动振奋。

大连市于20__年6月17日启动全市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工程项目,在市民政局全面布暑安排下,按照农村社区服务服务中心实施统一设计和标准。即每个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五百平方米以上,建设标准每平方米不少于1000元。提升服务中心“一场九室二市” 功能。其中有村委会办公室、党员和村民综合活动室、警备室、文化阅览室、医疗卫生室、农村物资超市、日用百货超市、司法调解室、学龄前儿童教育室、体育健身室、村级档案室、室外文体活动场所等。齐全周到的服务功能将为广大农民提供贴心的服务。大连新社区建设正在储能蓄势,必将大踏步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社区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3625 字

+ 加入清单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举措。为推进全县新型农村社区的有序发展,近日,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先后到长山、韩店、黛溪、西董、好生等镇(街道)进行了调研,了解了各镇(街道)新型社区的建设情况,实地查看了新型社区的进展情况,并与县直单位、部分群众进行了座谈。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把这项工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邹平的重要内容,按照“镇驻地村向城镇集中、壮大中心村、合并偏远小村、保留特色村”的原则,探索了一条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新型城镇化,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新路子。截止目前,全县共开工新农村社区84个,涉及129个村,建筑面积312万平方米,完成投入37.4亿元。2019年,我县被确定为首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按照建设模式,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大致可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一是城中村改造型:按照先建设安置房、后拆迁安置的原则,统一规划,将土地征为国有后公开出让,再综合开发。如北关、黄东、黄西等19个村开始实施,建成公寓楼90栋。

二是村企发展联合型:社区建设依托企业注资,同时为企业提供服务,实现村企双赢。如:韩店镇西王社区以西王集团为依托,联合开河、小言等村建设社区。企业先期注入资金用于社区启动,村民入住社区后,收回资金归还企业,置换出的土地由企业优先使用,既解决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问题,也缓解企业用地紧张问题。

三是行政村整合型:对规划不再保留的弱小村、偏远村,实施规划控制,引导群众向中心村集中,由强村带弱村、由大村带小村,村与村合作搞社区建设。如:长山镇光明社区由小牛、大由等6个村联合建设;好生街道规划建设了十大社区,每个社区辐射3—5个村,十大社区全部建成后,可节约建设用地6838亩。

四是经济强村带动型:由群众出资、村集体出面组织,自发进行以公寓楼为主的新农村建设,如西董北禾社区、焦桥后三社区。

五是中心辐射型:由企业投资在小城镇开发建设社区,以优惠价格卖给群众,吸引群众向镇驻地集中,如明集镇四季花园社区。

六是整村迁建型:对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的部分村庄,实施整体搬迁。如好生街道李营村建设了7000平方米的公寓楼,64户居民全部迁入山下新居。

二、主要做法

(一)政策引导,多措并举。各镇(街道)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出台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并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采取政府投入、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等多元化投融资方式,引导企业、民间资本及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如长山镇规定,群众入住社区并及时拆除旧房、上交宅基地,在享受成本价购房的基础上,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三年分别给每户每处宅基地3万、2万、1万元的补贴。同时对建成的社区服务中心,经验收合格后,由镇财政给予50万元的资金扶持。好生街道规定,每建设一幢30户以上的社区居民楼,财政补助10万元;对达到标准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财政给予10万元的资金扶持。这些政策的出台,充分调动了农村干部推进社区建设和农民群众积极搬迁入住社区的积极性。

(二)科学规划,完善配套。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不断推进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向社区延伸,全县共建成以一站式服务中心、生活超市、农资超市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区服务网点560个,生活垃圾中转箱265个,基本满足了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大力加强文化娱乐设施建设,每个新型农村社区均建有“三室一点一网一广场”社区文化活动设施(即图书阅览室、综合文体活动室、文化培训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服务点、基层党建远程教育网和文体活动广场)。同时,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全部实现路通、水通、电通、信息通。

(三)典型带动,强力推进。县政府及职能部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宣传载体,不断加大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用群众身边的实际案例教育、引导群众,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对新型农村社区的思想认识和建设新型社区的信心。同时,制定出台了《邹平县 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城镇社区建设工作暂行规定》,明确提出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条件和步骤,进一步规范了建设程序。

三、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群众认识有待提高。受传统居住观念影响,农村群众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生活习惯,且入住社区后生产设备存放的不方便,致使部分群众对于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积极性不高。同时,因社区生产生活成本相对较高,加之数万元的楼房搬迁资金,部分低收入群众难以承受,也制约了社区建设的顺利推进。

(二)规章制度落实有待加强。《关于进一步规范城镇社区建设工作暂行规定》等规章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新型社区要坚持先拆后建的原则,手续完备后方可开工建设。但在实际工作中,受“先拆”群众安置压力大等因素制约,社区建设多为“先上车、后买票”,先建后拆,在手续不完备情况下开工建设,导致后期因“拆迁难”等因素,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一村变两村”等不良现象。

(三)社区建设资金缺口较大。资金短缺仍是新型社区建设的制约瓶颈。目前,新型社区建设的资金筹措渠道相对单一,大部分靠建设方垫资,同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期较长,资金到位慢,财政扶持资金有限,难以弥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缺口。

(四)社区建设土地协调难度大。在国家严格的土地政策面前,建设用地难就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难题。国家虽然给有"增减挂钩"土地周转指标,但一方面由于"增减挂钩"项目审批时间长、指标少,远不能满足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需求。另一方面,不少村民个人利益至上,还存在一些小农意识和传统观念,拆旧还耕工作难度大,进度慢,使"增减挂钩"政策难以适时充分发挥作用。

四、几点建议意见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推进机制。要加强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领导,健全完善联席会议、一事一议制度和社区建设进度通报等制度,尽量减免各种规费,简化办事程序。要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具体责任,形成“政府统筹推进、部门协调配合、镇(街道)和村积极运作、农民参与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同时,要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建设,成立社区党组织,由责任区党书记或从合村并居的村(居)党支部中选拔优秀人员担任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加强对社区的管理和服务。

(二)强化资金统筹,形成多元投入格局。要发挥财政资金引领作用,形成“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投资体系,充分引导企业、民间资本参与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来。要做好增减挂钩和土地出让等融资方式,在符合相关政策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资金兑现时限。同时,各镇(街道)要认真研究省、市、县制定的资金、信贷等优惠扶持政策,积极做好对接工作,最大限度的用活、用好各项扶持政策。

(三)完善政策扶持,积极破解土地难题。要探索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土地政策,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健全土地调整置换及金融互助等方面的各项配套政策,用足、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全部纳入农村土地整治规划和土地整治项目规划,从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土地综合整治、用地指标周转及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等方面入手,破解用地瓶颈和拆迁难题。

(四)制定发展规划,做好设施配套服务。在全县城乡一体化规划基础上,各镇(街道)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做好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详细规划及养老、医疗、计生、交通、环卫、金融、信贷、社会救助、生态环境保护等各项专业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对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休闲娱乐、绿化美化等通盘考虑,坚持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努力建设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服务配套的新型农村社区。同时,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精品意识,严格落实建设管理程序,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确保把新型农村社区建成“民心工程”。

(五)加强监管力度,促进社区规范建设。要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规范城镇社区建设工作暂行规定》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要求,加大对社区建设房屋拆迁、用地指标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切实避免“先上车、后买票”、“一村变两村”的不良现象,促进社区建设规范化、制度化。要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有序推进”的原则,引导条件成熟的村庄先行启动,严禁强推硬上、“一窝蜂”。同时,要根据“宜楼则楼、宜房则房”的原则,打造符合自身实际的社区建设模式,避免“千区一面”。

(六)推动产业发展,转变生产生活方式。要充分利用居住方式变化对生产方式形成的倒逼机制,出台优惠发展政策,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鼓励、引导农户将承包地以入股、转包等形式向合作社和种养大户流转,大力发展高效种植业、生态林业、现代畜牧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规模化经营。同时,要强化技能培训,吸引劳动力就近到产业聚集区工业企业就业,扶持群众从事二、三产业,帮助社区居民增加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会计社会调查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会计,全文共 1236 字

+ 加入清单

会计社会调查报告

根据学校教育要求学校布置,组织了一次社会调查。于二零零五年九月五日至九月二十六日我们建州物产集团有限公司社会实践。在这期间,笔者对建瓯民营私企的成本管理工作进行调查。建州物产集团有限公司是建瓯市一家比较有代表性的民营私营企业。老总杨仁慧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山里人”。公司主要从事的是贸易,旗下有以钢铁、水泥、管材销售为主的建州闽光有限公司、建州贸易有限公司、建州汽车有限公司,及相关产业延伸的其它公司汽车维修有限公司、汽车发展有限公司、汽车出租有限公司等。公司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比较的突出这得益于宏观经济的发展,也得益公司有效的成本管理。在日异变化的企业经营过程中这样的成本管理也有自身不足之处,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成本费用管理过死过严。由于公司是一家准贸易公司,出差比较的多,差旅费及出差管理上采用的是定额管理。按以往的出差地多在建瓯及福建省内,定额的标准制定按的是建瓯及福建省的特点制定的,当公司的业务发展到全国后,原来的定额就不符合也不适应企业经营全国化不同城市的发展需要。比如,公司制定的标准是每日在出差地包住包市内的车费为70元/天,这样的标准在建瓯及福建省是比较的可行的,但在上海及深圳特区就不够用了。在大城市中城市的面积比较大。单市内交通费就不足。就会出现出差人员出了差反而累了个半死,办了事反而自己要贴钱的事。出差人员也就不太愿意出差。

2、成本管理目的过短。特别是在用人成本上,公司本着降低成本原则。而不是差别原则。在用人上比较的注重自己人、低年龄学校的毕业生、高年龄的老职员,用人成本低。这样的人事策略出现的问题是,短期的工资成本降下来,可是为此出现了的其他问题多了出来。特别一提的是,由于新的职员在企业所得税汇算上出现的工作人员经验不足而被地税局查补的1.5万元的涉税损失。另外由于公司采用了这一人事成本管理目标也使125人的企业职工的高学历有职称的优秀人员从XX年的37人下降到目前的25人。而人事主管了憾叹,如今在建瓯要招到有经验高学历的好职员比较的难。他们一般都到发达地区去打工了。

3、经营者的成本观念落后。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建瓯民营企业发展比其沿海的其它城市晚,基本上都是由本地的小手工作坊发展而来。企业的领导人中基本上没有很多的高素质教育,而且他们成功的物质基础也都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漫长的劳动积累起来的,根本没有什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很多的思想理念沉旧、保守传统,有很强的家族气息。比如在公司的会计核算中采用的是电算化,在初始化时就采用了移动平均法计算已销售商品成本,这也是由于财政部统一规定的成本结转方法要相对固定。在建州就出现了这样的事,经营主管采用的是传统的分批法计算利润,一批进来一批买出,赚的钱也就是这些。但实际上这样的计算结果每个月和财务报出的不一样,认为会计有错,不会做账要求马上改,可是这样的核算制度已报给税务机关,电算化软件也已初始化了不能改。弄得会计一脸灰灰的。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