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相似范文
篇1:导游词北京故宫
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道参观,我感到很高兴。这里就是世界闻名的故宫博物馆,一般大家都简称它为故宫,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被迫宣告退位上溯至1420年明朝第三代永乐皇帝朱棣迁都于此,先后有明朝的14位,清朝的10位,共24位皇帝在这座金碧辉煌的宫城里统治中国长达五个世纪之久。帝王之家,自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时至今日这里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是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宫殿建筑群。由于这座宫城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所以在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1987年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又称紫禁城,究其由来,是由天文学说和民间传说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将天上所有的星宿分为三垣、二十八宿、三十一天区。其中的三垣是指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在三垣的中央,正符合“紫微居中”的说法。因此,古人认为紫外线微垣是天帝之座,故被称为紫宫。皇帝是天帝之子、人间至尊,因此他们也要模仿天帝,在自己宫殿的名字上冠其紫字,以表现其位居中央,环视天下的帝王气概。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指“紫气东来”。传说老子出函谷关,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了青牛前来,喜便请他写下了《道德经》。后人因此以“紫气东来”表示祥瑞。帝王之家当然希望出祥瑞天象,那么用“紫”字来命名也就顺理成章了。“禁”字的意思就比较明显了,那就是皇宫禁地,戒备森严,万民莫近。此话决无半个虚字,在1924年末代皇帝被逐出宫后这里正式开放以前平民百姓别想踏近半步,大家可以想像紫禁城过去是多么崇高威严,神圣不可侵犯啊!
紫禁城建在北京,是有其历史的,也因为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说起来话长。故宫从明永乐四年(1406)开始修建,用了14年的时间才基本建成,到今天已有570多年的历史。大家看到了,故宫是一级红墙黄瓦的建筑群,为什么这样呢?据道家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其中土占中央方位,因为华夏民族世代生息在黄土高原上,所以对黄色就产生了一种崇仰和依恋的感情,于是从唐朝起,黄色就成了代表皇家的色彩,其他人不得在服饰和建筑上使用。而红色,则寓意着美满,吉祥和富贵,正由于这些原因,故宫建筑的基本色调便采用了红,黄两种颜色。
故宫占地72万多平方米,有宫殿楼阁9900多间,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四周有高
9.9米,号称10米的城墙,墙外一周是52米宽的护城河,俗称筒子河。城南北长约960米,东西宽约760米,城上四角各有一座结构奇异,和谐美观的角楼,呈八角形,人称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城四周各设一门,南面的正门是午门,北门叫神武门,东门叫东华门,西门叫西华门。故宫在施工中共征集了全国著名的工匠23万,民夫100万人。所用的建筑材料来自全国各地。比如汉白玉石料来自北京房山县,五色虎皮石来自河北蓟县的盘山,花岗石采自河北曲阳县。宫殿内墁地的方砖,烧制在苏州,砌墙用砖是山东临清烧的。宫殿墙壁上所用的红色,原料产自山东宣化(今高青县)的烟筒山。木料则主要来自湖广,江西,山西等省。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工程之浩大。
我们眼前的建筑叫午门。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俗称五凤楼。明代,每年正月十五,午门都要悬灯赐食百官。到了清代这种活动就取消了。每年农历十月初一,都要在这里举行颁布次年年历仪式,清代乾隆年间因避乾隆帝“弘历”的名字,故将“颁历”改称“颁朔”。清代,皇帝举行朝会或大祀,以及元旦,冬至,万寿,大婚等重大节日,都要在这里陈设卤簿,仪仗。此外,国家凡有征战凯旋时,皇帝在午门接受献俘典礼,如果皇帝亲征也从午门出驾。
关于“推出午门斩首”的说法,可能是由于戏剧午台上及野史小说敷衍而来的。实际上是明代朝廷命官犯罪,有的在午门廷杖,当然严重的可能也有被当场打死的。
(进午门后金水桥前)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故宫里面,在正式游览之前,我先介绍一下故宫的布局和参观路线。故宫占地72万多平方米,在这样大的面积上,集各种建筑手法,建造一组规模如此宏大的建筑群,不但没有纷杂现象,反而给人以结构严谨,色彩辉煌和布局规整的感觉,最主要的手段是建造中突出了一条极为明显的中轴红,这条中轴线和整座北京城有机地结为一体,北从钟楼,南至永定门,总长度约8公里,皇家禁区苑内的部分约占三分之一。宫内重要建筑都在这条中轴线上,其它建筑分东西对称分布。整个宫殿的设计和布局都表现了封建君主的“尊严”和对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故宫分外朝内廷。现在我们在外朝的最南端正,前面是太和门。门前有一对青铜狮子,威严,凶悍,成了门前桥头的守卫者,象征着权力与尊严。皇帝贵为天子,门前的狮子自然最精美,最高大了。东边立的为雄狮,前爪下有一只幼狮,象征皇权永存,千秋万代。我们眼前的这条小河,叫金水河,起装饰和防水之用。河上五座桥象征孔子所提倡的五德:仁、义、礼、智、信。整条河外观象支弓,中轴线就是箭,这表明皇帝受命于天,代天帝治理国家。
(在太和门前)
故宫建筑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由午门到乾清门之间的部分分为“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东西两侧有文华、武英两组宫殿,左右对称,形成“外朝”雄伟壮观的格局。三大殿前后排列在同一个庞大的“工”字型汉白玉石殿基上,殿基高8米,分为三层,每层有汉白玉石刻栏杆围绕,三台中有三层石雕“御路”。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最高大的一座建筑物,也是国内最高大、最壮丽的古代木结构建筑。乾清门以内为“内廷”,建筑布局也是左右对称。中部为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是封建皇帝居住和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两侧的东、西六宫是嫔妃的住所,东、西一所是皇子的住所。“内廷”还有为皇家游玩的三处花园——御花园、慈宁花园、乾隆花园。内金水河沿“内廷”西边蜿蜒绕过英武殿、太和门、文华殿流出宫外,河上有白玉石桥,沿河两岸有曲折多姿的白玉雕栏杆,形似玉带。故宫建筑绝大部分以黄琉璃瓦为顶,在阳光下金碧辉煌,庄严美观。
故宫中的建筑除了突出中轴线外,还用了各种手法,使宫城中各组建筑独具特色。比如殿基的处理,殿顶的形式,吻兽和垂脊兽的数目,彩绘图案的规制等等。这样,不仅使主要建筑更显得高大,壮观,而且还表现了宫中建筑的等级差别。民间传说故宫有房9999间半,
说天上的皇宫一共有房10000间,地上的皇帝自称“天子”,不敢与其同数,所以就少了半间。这半间房在哪儿呢?它指的便是文渊阁西头那一小间。实际上紫禁城有房9000余间,所谓的这半间是根本不存在的。文渊阁西头一间,面积虽小,仅能容纳一个楼梯,但它仍是一整间。文渊阁楼下是藏我国第一部《四库全书》的地方,为了照顾布局上的美观,所以把西头一间建造的格外小。
(经过太和门之后)
女士们、先生们,前面的大殿叫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内最大宫殿。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重檐庑殿顶,是殿宇中最高等级,为外朝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太和殿建在三层重叠的“工”字型须弥座上,由汉白玉雕成,离地8余米,下层台阶21级,中,上层各9级。
太和殿始建于公元1406年,经历了三次火灾和一次兵燹的毁坏,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清朝建的。四个屋檐上各有一排动物,原来是钉子,用来固定瓦片用的,后来换成了神话传说中的动物,据说可以辟邪,而且数量越多,表明建筑越重要。太和殿上有9个,9是阳之极数,依次为7、5、3、1,平民百姓家是不允许有这种装饰的。
明清两朝曾有24个皇帝在此登基,宣布即位诏书。元旦、冬至、皇帝生日、册立皇后、颁布法令、政令、派将出征、金殿传胪以及赐安等等,皇帝都要在这里举行仪式,接受文武百官朝贺。
这个广场是太和殿广场,面积达3万平方米。整个广场无一草一木,空旷宁静,给人以森严肃穆的感觉。正中为御路,左右地面铺的砖横七竖八,共15层,以防有人挖地道进入皇宫。周围有一些大缸,是做什么用的呢?在故宫里一共有308个大缸,是用来储水防炎的,缸下可烧炭加温,防止冬天缸水结冰。为什么要建这么大的广场呢·那是是为了让人们感觉到太和殿的雄伟壮观。站在下面向前望去:蓝天之下,黄瓦生辉。层层石台,如同白云,加上香烟缭绕,整个太和殿好像天上仙境一样。举行大典时,殿内的珐琅仙鹤盘上点上蜡烛,香亭、香炉烧檀香,露台上的铜炉、龟、鹤燃松柏枝,殿前两侧香烟缭绕,全场鸦雀无声。皇帝登上宝座时,鼓乐齐鸣,文武大臣按吕级跪伏在广场,仰望着云中楼阁山呼万岁,以显示皇帝无上权威与尊严。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1908年底登基时,年仅3岁,由他父亲摄政王载沣把他抱扶到宝座上。当大典开始时差,突然鼓乐齐鸣,吓得小皇帝哭闹不止,嚷着要回家去。载沣急得满头大汗,只好哄着小皇帝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大臣们认为此话不吉祥,说来也巧,3年后清朝果真就灭亡了,从而结束了我国20xx多年的封建统治。
篇2:2025年北京国子监的导游词
北京的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元、明、清,三朝的最高学府---国子监。
国子监整体坐北朝南,中轴线上分配着集贤门(大门)、琉璃牌坊、辟雍、彝伦堂、敬一亭。东西两侧有四厅六堂,构成传统的对称格局。上轴线上还有一扇太学门, 国子监和现代大学一样,都是教书的,为什么不叫‘大学门’,而叫‘太学门’呢?因为国子监的地位比大学要高一‘点’所以叫‘太学门’。那么为什么地位 不一样?这里教书的人不是别人,而是当代的皇上。而这里教出来的人最低也能当个县令,高一点还能当 状元呢! 国子监那么大,学生又那么多,皇上一个人坐在国子监中间的宝殿内,四面八方 围满了学生,古代又没有扩音器,学生们怎么听得见呢?听导游讲,原来在宝殿的门站着一文一武两位官员,他们负责把皇帝说的话一字不漏的重一遍,每隔一段就有两个这样的官员,这就是那时候的‘扩音器’。
想一想,在古代连皇帝的学生都只能拥有这样的教学条件,现在的科技这么发达,我们的学习、生活条件这么好,我们没理由不好好学习。我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我们的未来建设的更加美好!
篇3:北京故宫英文导游辞_英文导游词_网
FORBIDDEN CITY(紫禁城)
(In front of the meridian gate)
Ladies and Gentlemen:
I am pleased to serve as your guide today.
This is the palace museum; also know as the Purple Forbidden City. It is the largest and most well reserved imperial residence in China today. Under Ming Emperor Yongle, construction began in 1406. It took 14years to build the Forbidden City. The first ruler who actually lived here was Ming Emperor Zhudi. For five centuries thereafter, it continued to be the residence of23 successive emperors until 1911 when Qing Emperor Puyi was forced to abdicate the throne .In 1987, 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recognized the Forbidden City was a world cultural legacy.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Palace Museum, or Zi Jin Cheng (Purple Forbidden City), got its name from astronomy folklore, The ancient astronomers divided the constellations into groups and centered them around the Ziwei Yuan(North Star). The constellation containing the North Star was called the Constellation of Heavenly God and star itself was called the purple palace. Because the emperor was supposedly the son of the heavenly gods, his central and dominant position would be further highlighted the use of the word purple in the name of his residence. In folklore, the term ”an eastern purple cloud is drifting” became a metaphor for auspicious events after a purple cloud was seen drifting eastward immediately before the arrival of an ancient philosopher, LaoZi, to the Hanghu Pass. Here, purple is associated with auspicious developments. The word jin (forbidden) is self-explanatory as the imperial palace was heavily guarded and off-explanatory as the imperial palace was heavily guarded and off-limits to ordinary people.
The red and yellow used on the palace walls and roofs are also symbolic. Red represents happiness, good fortune and wealth. Yellow is the color of the earth on the Loess Plateau, the original home of the Chinese people. Yellow became an imperial color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when only members of the royal family were allowed to wear it and use it in their architecture.
The Forbidden City is rectangular in shape. It is 960 meters long from north to south and 750 meter wide from east west. It has 9,900 rooms under a total roof area 150,000 square meters .A 52-meter-wide-moat encircles a 9.9-meter—high wall which encloses the complex. Octagon —shaped turrets rest on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wall. There are four entrances into the city: the Meridian Gate to the south, the Shenwu Gate(Gate of Military Prowess) to the north, and the Xihua Gate(Gate of military Prowess) to the north, and the Xihua Gate(Western Flowery Gate )to the west ,the Donghua (Eastern Flowery Gate) to the east.
Manpower and material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were used to build the Forbidden City. A total of 230,000 artisans and one million laborers were employed. Marble was quarried from fangshan Country Mount Pan in Jixian County in Hebei Province. Granite was quarried in Quyang County in Hebei Province. Paving blocks were fired in kilns in Suzhou in southern China. Bricks and scarlet pigmentation used on the palatial walls came from linqing in Shandong Province .Timber was cut ,processed and hauled from the northwestern and southern regions.
The structure in front of us is the Meridian Gate. It is the main entrance to the forbidden City. It is also knows as Wufenglou(Five-Phoenix Tower). Ming emperors held lavish banquets here on the 15th day of the first month of the Chinese lunar year in hornor of their counties .They also used this place for punishing officals by flogging them with sticks.
Qing emperors used this building to annou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year. Qing Emperor Qianglong changed the original name of this announcement ceremony from ban li(announcement of calendar)to ban shou(announcement of new moon )to avoid coincidental association with another Emperor` s name, Hongli, which was considered a taboo at that time. Qing Dynasty emperors also used this place to hold audience and for other important ceremonies. For example,when the imperial army returned victoriously from the battlefield ,it was here that the Emperor presided over the ceremony to accept prisoners of war.
共8页,当前第1页12345678
篇4:北京景山公园的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你 们来到北京旅游,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赵尼,大家可以叫我赵导。我相信这次旅游必将成为一次难忘的旅行。我简单介绍一下行程,我们这次要去的是中外闻名的景山公园,大家下车后请跟我走,以免走丢。
这就是大家盼望已久的景山,景山也叫煤上,他由挖护城河的土堆积而成,这是故宫的靠上。大家看这两只石狮子,仔细看这两只石狮子是很明显的不同,相信有些旅客已经看出来了,这两只狮子,一只踩的是绣球,另一只踩的是小狮子。踩绣球的是公的,踩小狮子的是母的。
大家请一起跟我走,看! 这崇祯自缢处,老北京人管这叫歪脖子树,还有一个历史故事呢,景山东边,原有一个棵长歪了的老槐树,这是崇祯皇帝上吊的地方。明朝末年,李自成带领起义军于1644年3月攻入北京,崇祯3月19日逃到景山,自觉有愧于祖先的基业,用腰带上吊在这棵树之上。十年动乱期间,当成“四旧”砍掉,198年在原址又多移植了一棵古槐。
请大家跟我上山,大家看这座亭子。这座亭子在景山的最高峰,大家往下看,这一非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故宫,大家站在这可以看见故宫的全景,原来这里是全北京的最高峰,给大家20分钟自由时间,自觉观赏。观赏完大家到这里集合可以买一点纪念品。
我们今天的行程已经接近尾声,欢迎大家再来北京玩。
篇5:经典北京八达岭长城导游词
大家好!大家可以叫我白导。很高兴认识大家。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长城,希望大家玩得开心。在参观之前我要告诉大家注意安全,不要掉队。在游览过程中,请大家注意保护环境,不要乱写乱画。
好!现在我们已经来到长城脚下,长城是世界上八大奇迹之一,因为它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像一条长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它长达一万三千多里,历史悠久。战国时期,各国相互防御,就在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它就连接了所有长城,此后原来各个朝代都在原来的基础上修筑长城。现在我们看到的长城就是明代的长城。
大家请看这段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长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大家请看,墙的条石一条就会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关于长城我就介绍到这,下面请大家尽情游玩吧!
篇6:北京古迹导游词
北京中山公园位于北京市中心紫禁城(故宫)南面,天安门西侧,与故宫一墙之隔。它原是明清两代的社稷坛,与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一起沿袭周代以来“左祖右社”的礼制建造。中山公园现占地23万平方米,是—座纪念性的古典坛庙园林。
位于天安门西侧,全园面积22.5公顷。原为辽、金时的兴国寺,元代改名为万寿兴国寺。1420xx年(永乐20xx年)明成祖朱棣兴建北京宫殿时,按照“左祖右社”的制度,改建为社稷坛。这里是明、清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1920xx年辟为中央公园。孙中山先生死后曾在此停放遗体,为纪念孙中山先生,1920xx年由冯玉祥部下时任北平特别市长何其巩等爱国人士改名中山公园。
从南门入园,走过门厅,穿过曲折的彩绘长廊,迎面矗立着一座蓝琉璃瓦顶的由郭沫若题写的“保卫和平”汉白玉石坊(原称“克林德”坊和“公理战胜”坊)。放眼北望,古柏成林,大多是明代所栽。其中有7株挺拔参天,要三、四人方能合抱。形态各异的古柏相传为辽时种植,迄今已逾千年。还有一株槐树与柏树相抱而生。称“槐柏合抱”,至今仍枝繁叶茂,蔚为奇观。由此西行就到了坛门外,一对雄 中山公园(北京)俊的石狮系北宋遗物,是1920xx年从河北大名的一座古庙废墟中发掘迁来守门的。
走进坛门.眼前是一条绿色的林荫道,周围遍栽果树。公园的主体建筑社稷坛位于轴线中心,坛呈正方形,为汉白玉砌成的三层平台。坛上铺着由全国各地进贡来的五色土:中黄、东青、南红、西白、北黑,以表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思,并象征土、木、火、金、水五行,古人认为,五行乃是万物之本。坛台中央原有一方形石柱,名“社主石”,又称“江山石”,以示“江山永固”。石柱半埋土中,后来全埋,1950年已移去。坛四周建有四色琉璃墙,东蓝、南红、西白、北黑,四面各立汉白玉棂星门一座,显得格外庄严肃穆。皇帝把“社稷”看作为国家的象征,并自认为受命于天,为了祈祷丰收,每年春秋仲月上戊日清晨来此祭祀,凡遇出征、打仗、班师、献俘、旱涝灾害等也要到此祈祷举行仪式。坛之北的“拜殿”又名享殿或祭殿、是一座宏大的木构建筑,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单檐庑殿顶,白石台基,无天花板。明露着梁架和斗拱,绘和玺彩画。这是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1920xx年曾在此殿停放孙中山先生灵柩。接受各界人士瞻仰吊唁。1920xx年由冯玉祥部下时任北平特别市长何其巩等爱国人士改名为中山堂。堂后门内两侧原列有72支镀金银的铁戟,故称戟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将铁戟全部掠走。社稷坛外西南面,有神厨、神库、宰牲亭等附属建筑。
社稷坛东边,环境清静,称长青园,园内叠假山、搭花棚、筑花坛、置盆景。在松柏苍翠,杉竹相映中,点缀着松柏交翠亭、投壶亭、来今雨轩等景点;西边的唐花坞是培育各种名贵花木的温室花房,一年四季万紫千红,春意盎然。这里还有迎晖亨、兰室、水榭、四宜轩、春明馆、绘影楼等建筑。
此外,园内还从各地迁移来一些古建筑,在唐花坞以西,著名的“兰亭碑亭”与“兰亭八柱”,原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是19l7年迁来的。亭为重檐蓝瓦八角攒尖顶,立在中间的石碑上刻有“兰亭修禊曲水流觞图”和乾隆帝所写的有关“兰亭”的诗作,八根石柱上分别刻着历代书法家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帖,是珍贵的石刻文物。1920xx年从清代礼部衙门移来的习礼亭,原建于鸿胪寺内,是各地初入京的文武-和外国使臣朝谒皇帝习礼之地。
公园后部植一片柏树林。筒子河上可划船,冬天冰封期能滑冰。隔河与故宫相辉映,波光楼影 中山公园(北京)景2,景色如画。在加拿大的温哥华,有一座中山公园,旅居这里的华人、华侨和学子们的强烈的怀乡之情,从山水、林桥、路廊中折射出来。中山公园坐落于温哥华市中心东部,紧靠唐人街,与中华文化中心毗邻。据说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外建造的第一个全景中国古典式花园——苏州园林的再现。公园始建于1985 年3 月,1986 年4 月24 日正式开园,由中国苏州52 位专家组成的承建队在建筑师王祖欣和冯小麟先生的带领下,同温哥华建筑师韦亚祖和布景师邓云密切配合,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建成此园。中山公园所用的建筑材料,大部分来自中国,如玲珑光洁的琉璃瓦,雕刻精美的木制工艺品,各式各样的花格窗、假山石,铺曲径、小路用的鹅卵石等。
篇7:关于北京的导游词
各位朋友:此刻呢,我们来到了天安门广场,我先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天安门广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它位于北京市区的中心.天安门广场呈长方形,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总面积44万平方米。如果人们肩并肩地站在广场上,整个广场可容纳100万人,就是说全北京总人口的1/13都能够同时站在那里,够大的吧!
在明清时期广场可没有这么大,当时它呈“T”字形,“T”字的那一横就是我们这天的长安街,那一竖就是从此刻的国旗杆前至毛主_纪念堂前的这一长条形区域,在这一区域的两侧是按文东武西的格局分布着当时政府机关。解放后,原先广场两侧的建筑被拆除,从而构成了这天广场的基本格局。
在天安门广场的四周,有很多著名的建筑,此刻我为大家以顺时针方向做一个简单介绍,就让我们以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开始吧!人民大会堂位于天安门广场西侧,是全国人民代表参政、议政、举行重大会议,当家作主行使主权的地方,建成于1959年,最高处46.5米,是此刻广场上的最高建筑。整个大会堂由三部分组成,南部为人大常委会办公楼,中部为万人大会堂,北端是国宴大厅,整座建筑自设计到完工只用了10个月,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在广场的北端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天安门城楼,它是新中国的象征,就是在天安门城楼上,1949年10月1日毛主_向全世界人民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广场的东侧矗立着中国历史博物馆及中国革命博物馆,完工于1959年,那里是收藏并展览中国古代、近代历史文物及革命文物的主要场所。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南面是毛主_纪念堂,原先在那里曾有一座门,明代叫大明门,清代叫大清门,民国时又改为中华门,解放后拆除,1976年毛主_逝世后在其基址上建起了庄严肃穆的毛主_纪念堂。纪念堂建成于1977年,是为纪念伟大领袖毛主_而建,此刻毛主_的遗体安然地躺在水晶棺中,供人们凭吊、瞻仰、表达深深的敬意。
广场的正中,巍巍耸立着中国第一碑——人民英雄纪念碑,它是为了纪念那些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百多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及自由而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民英雄们而建。整座纪念碑高37.94米,座落在双层基座之上,碑座四周镶嵌有八幅汉白玉浮雕,反映了中国近百年革命历史。纪念碑的背面是毛主_起草,周总理手书的碑文,正面是毛主_亲笔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
天安门广场是中国近代革命的见证人,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一二˙九都发生在那里。天安门广场也是新中国诞生的见证人,更是这天人民幸福生活的见证人。此刻,它已被全国人民评为“中国第一景”,每一天都有来自海内外的朋友们到此参观游览。 好!不多说啦!各位必须想在那里照几张相吧此刻就请各位自由拍照,10分钟后我们在北面国旗杆处集合,谢谢大家!
篇8:北京天坛导游词1200字
Today, well go to visit the Temple of Heaven. First, Ill give you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it. The Temple of Heaven is situated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Beijing. It was first built in 1420 in the Ming Dynasty. It covers an area of 273 hectares. The Temple of Heaven is not only the largest group of temple building in China, but also the largest heaven-worshipping architecture in the world.
Originally the Temple of Heaven was built according to the Temple of Heaven and Earth in Nanjing, so both heaven and earth were worshiped here, then it was called Temple of Heaven and Earth at that time. In 1530, another structure, Temple of Earth was built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Beijing and the Heaven and Earth were worshipped separately. Since only Heaven was worshipped in here, it was renamed the Temple of Heaven.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Temple of Heaven was the place where the emperors came to worship the God of Heaven and pray for good harvest. The emperors came here twice a year. The first time was on the 15 th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 The emperor would come to the Hall of the prayer for Good Harvest and held a big ceremony to pray for a bumper harvest. The second time was on Winter Solstice, and a sacrificial ceremony would be held at the Circular Mount Altar to offer a sacrifice to the Heaven.
Being a sacred place for worshipping heaven, the Temple of Heaven had been twice seriously damaged by the Anglo-French Allied Forces in 1860 and the invading troops of the eight powers in 1900.
Architecturally speaking, the Temple of Heaven has two themes: the heave and the earth. The surrounding walls of the Temple of Heaven are 6 meters high with a semicircular wall to the north and square shaped wall to the south. This represents an ancient belief that the heaven was round and the earth was square. There are three main buildings in the Temple of Heaven, they are: the Hall of Prayer for Good Harvests, the Imperial Heavenly Vault and the Circular Mound Altar.
篇9:游北京导游词简介范文
天坛位于北京市崇文区在永定门内大街路东。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天上帝的场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1420 年 ), 以后经过不断的改扩建,至清乾隆年间最终建成。天坛占地达 273 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祈年殿、圜丘、 皇穹宇、斋宫、神乐署、牺牲所等。1918 年辟为公园。
天坛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1600米,总面积为273万平方米。天坛包括圜丘和祈谷二坛,围墙分内外两层,呈回字形。北围墙为弧圆形,南围墙与东西墙成直角相交,为方形。这种南方北圆,通称“天地墙”,象征古代“天圆地方”之说。外坛墙东、南、北三面均没有门,只有西边修两座大门——圜丘坛门和祈谷坛门(也称天坛门)。而内坛墙四周则有东、南、西、北四座天门。内坛建有祭坛和斋宫,并有一道东西横墙,南为圜丘坛,北为祈谷坛。
天坛中的祈年殿是一座宏伟而又极具民族风格的独特建筑,鎏金宝顶三层出檐的圆形攒尖式屋顶,覆盖着象徵“天”的蓝色琉璃瓦,层层向上收缩。檐下的木结构用和玺彩绘,坐落在汉白玉石基座上,远远望去,色彩对比强烈而和谐,上下形状统一而富于变化。
神乐署、斋宫都是祭坛的附属建筑,是祭祀大典的服务用房 , 故斋宫、神乐署都是坐西向东,其建筑规格、瓦色、装饰彩画均逊于天坛的祭祀建筑,强烈地表达了中国古代的 " 敬天 " 思想。天坛有 3500 余株古松柏、古槐 , 树龄逾数百年。坛庙在中国古代被誉为国家的 " 万世不移 " 之基故中国古代对坛庙植树极为重视明永乐年间初建北京天地坛时即 " 树以松柏 " 取 " 尊而识之 " 的寓意以后历朝陆续补植 , 至清朝中叶形成颇具规模的天坛古树群落。大量的古松柏分布于圜丘、祈年殿等祭祀建筑周围,苍翠的古树与古老的建筑、茵茵的绿草共同构成了天坛庄重肃穆、静谧深远的环境氛围。
从明永乐十八年 (1420 年 ) 北京天地坛初建成时开始,天坛作为皇帝祭祀皇天上帝的专用祭坛的历史一直延续了 490 余年,1920xx年爆发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也结束了贯穿中国历史达五千年的祭祀史,专用于为皇帝祭祀服务的天坛从此 " 任人游览 ",1918 年民国政府将天坛辟为公园,实行售票开放。1951 年北京市政府组建了天坛管理处,1957 年天坛被列入北京市第一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1961 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篇10:北京故宫导游词700字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大家到北京来作客,我叫方芳,大家可叫我方导。今天我将带领各位去游览世界闻名的故宫,希望我们能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
故宫是我国最大、最完整的皇宫,在世界上堪称最为壮丽的古代建筑群,己有近62019年的历史。
故宫是我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故宫的建筑布局分为外朝和内廷。外朝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大臣的主要场所。其中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三大殿,文华殿和武英殿分立两侧。内廷是皇上处理日常政务和后宫嫔妃及幼年的皇子居住、游玩、奉神的地方。
故宫共有9000多间宫殿,雕梁画栋,殿宇辉煌,极尽华丽威严。故宫是我国古代建筑大师和能工巧匠非凡技术和丰富相象力的结晶。如:太和殿中有72根支柱,其中6根支柱是镀金的,上有金龙盘绕。透过栏杆往大殿里瞧,你们会瞧见大殿里金碧辉煌。宝座是镀金的,扶手是镀银的,4个香炉是用香木做的,真是富丽堂皇。太和殿后是中和殿,中和殿是皇帝休息的地方。最让你们惊叹的是保和殿后的一块石雕。石雕长16。57米,宽3。07米,厚1。7米,有200多吨重。上面雕着波涛汹涌的大海,腾云驾雾的飞龙。故宫真不愧为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呀!
现在我给大家两个小时的自由参观时间。请大家面对我们祖先留下的这些文物时,要格外珍惜,小心,不要损坏,大家可以用照相机照下自己喜欢的部分。还有,除了照片,你什么也别带走,除了身影,你什么也别留下。
我们该回去了,希望大家喜欢北京,有机会再来北京参观其它20处文化遗产。
篇11:介绍北京南锣鼓巷的导游词范文
南锣鼓巷南北走向,长约800米,东西各有8条胡同整齐排列着,从南向北,西面的8条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景阳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楼苑胡同;东边的8条胡同是炒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这些胡同在元朝时没有名称,名称是明朝以后逐渐演变来的。比如菊儿胡同,明代叫局儿胡同,后来改称橘儿胡同,清代宣统时才称菊儿胡同,后延续至今。整个街区犹如一条大蜈蚣,所以又称蜈蚣街。
近几年,成为许多时尚杂志报道的热点,不少电视剧在这里取景拍摄,许多国外旅行者把其列为在北京的必游景点。其实,明清以来,这里一直是“富人区”,居住过许多达官贵人、社会名流,从明朝将军到清朝王爷,从北洋政府总统到国民党总裁,从文学大师到画坛巨匠,这里的每一条胡同都留下历史的痕迹。
篇12:北京什刹海的导游词
各位团友:
俗话说“先有什刹海,后有北京城”,又被称为“后海”的北京什刹海历来是老北京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因其环境优美,且民俗风韵十足,两百余年来吸引了众多的官宦、名家甚至方外之人来此或修府第,或建庙宇,更为什刹海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现而今,北京的都市味越来越浓了,能看到老北京旧时民风的地方也越来越少了,可就在这什刹海,依然能够听到秋日里清脆的虫鸣,依然能能看见老北京四合院建筑群的缩影,依然能够咀嚼京味文化旅游节就要在这里开幕了。“游什刹海,看老北京”,品茗、荡舟、游王府、逛胡同,更有那纯正的京腔京韵,使什刹海大放异彩。
篇13:北京清华大学的导游词
各位游客:
清华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著名学校,是清政府于民国前一年(1920xx年)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在北京所建立。最初称为“留美预备学堂”,是第一所用于被政府派送到美国学习的中国青年而建立的预备学校。毕业生直接进入美国大学三年级留学。1920xx年,始创四年制本科教育。
清华大学现致力于建设多学科的综合大学。至20xx年4 月,清华大学有理学院、建筑学院、土木水利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法学院、美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医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航天航空学院等13个学院和53个系,41个研究院(所),35个研究中心和175个实验室,其中包括11个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4个中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现有教职工7800余人,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一名、中国科学院院士3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6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200余人。全国重点学科49个;本科专业58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5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在校全日制学生27000余名,其中本科生13000余名,硕士生8000余名,博士生4000余名。有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在校留学生及进修生1300余名,远程教育学员9000余名。
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很多(据统计约为毕业生的20%)清华毕业生都前往美国留学深造。在美国大学校园、公司、企业及政府部门里,不难找到他们。因此近年也开始有对此的批评,认为清华的毕业生应该更多地选择留在中国而不是美国。
对高中毕业生来说,清华是中国大陆竞争最激烈学校之一(另一所学校为北大),每年只有中国各省市最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才有机会被清华录取。清华的校园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个性鲜明,丰富多彩,在众多大学中独树一帜。因其美国渊源,校园文化传统亦受到美国大学校园文化的深重影响。
篇14:北京颐和园导游词模板
大家好,今天的行程由我来安排。你们可以叫我李导游。今天,我来介绍颐和园,如果有介绍得不好的地方,请多多提出宝贵的意见,颐和园到了,请大家跟我下车。
进了大门,绕过大殿,现在的所在地,就是著名的长廊,看,这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着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上,都没有拿两幅画是相同的。长廊两旁还有许多花花草草。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是人生清气爽。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万寿山脚下。请大家抬头看一看,一座八角宝塔行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爬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往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在眼底。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昆明湖的湖水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万寿山下面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很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连岸有许许多多的垂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石桥,就可以取消岛上去玩,这座石桥叫做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子上有许多小狮子,这么多的小狮子,雕刻得栩栩如生,没有那两只是相同的。
看完这里,我们就要和颐和园说再见了,希望大家每天都有个好心情,每天都有个好天气。
篇15:2025年北京慕田峪长城的导游词
慕田峪长城旅游区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境内,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据文献考证,是明初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在北齐长城遗址上督建而成。慕田峪长城1987 年被评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1992 年被评为北京旅游世界之最。 20xx 年被评为4A 级风景区,20xx 年被评为国家5A 级旅游景区,是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
慕田峪长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距北京城73公里,是北京著名长城景点之一,是明朝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慕田峪长城的构筑有着独特的风格,三座敌楼并矗一台的正关台,为长城之罕见。西北面有俗称“牛犄角边”、“箭扣”及“鹰飞倒仰”等长城景观结点,其势险峻峥嵘,起伏连绵,如巨龙飞腾。春季,群芳争妍,山花烂漫;夏季,满山青翠,流水潺潺;秋季,红叶漫山,果实累累;冬季,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一派北国风光,在中外享有“万里长城慕田峪独秀”的美誉。
慕田峪长城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境内,距北京城区73公里。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中外享有"万里长城,慕田峪独秀"的美誉。景区内山峦叠嶂,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长城全长5400米,是中国目前最长的长城,也是著名的北京十六景之一,国家AAAAA级旅游区。
慕田峪长城于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在北齐长城遗址上督建而成,是明朝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此段长城东连古北口,西接居庸关,自古以来就是拱卫京畿的军事要冲,有正关台、大角楼、鹰飞倒仰等著名景观,长城墙体保持完整,较好地体现了长城古韵。
景区中设有国内一流的登城缆车,开发了中华梦石城、施必得滑道等项目,形成了长城文化、石文化和体育健身娱乐的有机结合。英国前首相梅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等多位外国首脑曾到慕田峪长城观光游览。
慕田峪长城多建在外侧陡峭的崖边,依山就势,以险制厄。墙体高七八米,墙顶宽四五米,建筑材料以花岗条石为主,雄伟坚固。慕田峪长城,墙顶上两边都建有矮墙垛口,可两面拒敌,外侧还挖掘有挡马坑,使防御功能更加完善,这是一大特点。慕田峪长城墙顶的双侧都筑有长约5尺、厚1尺多、高2尺有余的垛口。慕田峪长城的关门两侧是沿山脊升起的,随山势翻转。在这些地段的垛口不是开口的长方形,而是呈锯齿状。射洞筑在垛口的下方,它不是圆形孔,而是顶部呈弧状的方形孔。险要之处还修有炮台。慕田峪长城上还建有“支城”。所谓“支城”,就是在长城内外侧有高脊山梁的地方,再节外生枝地顺山梁修出一段长城来,长度几米到几十米不等,并在此筑有敌楼,当地人称为“刀把楼”。
明代在重修慕田峪长城时,在墙顶的两侧都加修了垛口,还同时新设置了滚木石雷石孔,可攻可守。而修筑“刀把楼”,可控制制高点,减少对主城的威胁。慕田峪长城从正关台左侧起,随山势翻转,奔向远方。
长城由山腰直伸山顶,在山顶立一敌楼后,又突然下降,翻身向下返回山腰,又骤然升起,直到海拔940多米的地方,绕了一个大弯,其形状酷似牛犄角,苍劲雄浑,人们把它称之为“牛犄角边”。长城从“牛犄角边”继续往前延伸,经过一个名叫“箭扣”的地方,这里是已达海拔1044米的山峰,两侧陡峭如削。在修筑长城时,必须从山头的外侧断崖绝壁上通过,又不能把这个制高点留在外面,使用砖石、木材显然都不行。
于是聪明的能工巧匠们,用了两根大铁梁担在断崖之上,上面再垒砌砖石,这种方法在整个长城修建史上极为罕见。在慕田峪长城东侧,长城本来是顺山势伸向东北。可是到一敌楼处突然分出约1000多米的地段,另辟蹊径摆向东南方向,山势尽处,突然终止,在尽头处修了一个甚是坚固雄伟的敌楼。这段千余米的长城被人们称之为“秃尾巴边”。这样长城在此处就形成了三道长城汇于一楼,“三面极目观巨龙”的景观。在慕田峪长城“牛犄角边”的两侧,有一段长城被称为称为“箭扣”及“鹰飞倒仰”。墙体全部建在岩石裸露的悬崖峭壁上,长城的坡度大都在50度左右,其中有一节接近90度,几近垂直,台阶仅有几尺宽,非勇敢者不敢涉足。
慕田峪长城的构筑有着独特的风格,这里敌楼密集,关隘险要,城两侧均有垛口。东南面有三座敌楼并矗一台的正关台,为长城之罕见,西北面有建在海拔1000 多米,名曰“牛犄角边”和建在刀削一般的山峰上、称为“箭扣”及“鹰飞倒仰”的长城,其势险峻峥嵘,整段长城依山就势,起伏连绵,如巨龙飞腾。
慕田峪长城旅游区群山环抱,风景秀丽。春季,群芳争妍,山花烂漫;夏季,满山青翠,流水潺潺;秋季,红叶漫山,果实累累;冬季,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一派北国风光,在中外享有“万里长城慕田峪独秀”的美誉。
慕田峪长城旅游区内设施齐备,功能完善,可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景区内设有登城缆车,运行系统全部自动化,乘坐时安全、舒适、快捷,有“万里长城第一缆车”之美称;长城山庄坐落在长城脚下,其建筑风格为仿古式建筑群,庭院古朴典雅,空气清新,景色宜人。20xx 年被评为二星级宾馆。可同时接纳 200 人食宿。
慕田峪长城旅游内容丰富,建有“中华梦石城”和“施必得”滑道。“中华梦石城”荟萃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奇石精品。施必得滑道俗称“旱地雪撬”,惊险刺激、老少皆宜。使来慕田峪长城旅游区的游客,可一日数游。
慕田峪长城旅游区交通便利。从北京城区到慕田峪长城的867路(原936路)旅游专线车,每天早晨7:00、8:30从东直门发车直达景区。乘坐飞机的游客,由首都机场向北,经京密路到达怀柔城区迎宾北环岛向西,至旅游区。自驾车的游客,由市区上京承高速路,13号出口下高速,沿景区路标行驶到达景区。
篇16:北京九龙游乐园导游词精选_导游词范文_网
北京九龙游乐园是十三陵水库综合开发公司与日本株式会社熊谷组于一九八五年合资兴建的,是中国第一家具有迪斯尼特色的综合型游乐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京九龙游乐园导游词,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北京九龙游乐园导游词
游客朋友:
你们好!欢迎您光临北京九龙游乐园。此时此刻,您已置身于山环水抱的优美画卷中,我将与您一起共度一段美好时光。
为了您更好地参观游览我园,我先向您简单介绍一下游乐园的建设初衷。北京九龙游乐园是十三陵水库综合开发公司与日本株式会社熊谷组于一九八五年合资兴建的,是中国第一家具有迪斯尼特色的综合型游乐园。也许您会觉得疑惑,为什么要将园址选在了十三陵水库呢?优雅的环境,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远离都市的特殊地理位置也许就是对您最好的回答。或许您还会问,为什麽要称“九龙”呢?“九”做为中国最大的数字,代表着吉祥、如意;“龙”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九龙游乐园正是依托龙文化理念而建,那么真正体现这一特色的游乐项目,当然要数文明遐迩的水下龙宫了,下面我们就去看一看传说中的东海世界吧。
水下龙宫是九龙游乐园的主题游乐项目,它真正建在水库的底部,最大水深可达20米,由此也可看出设计者的匠心独具了。水下龙宫全长600多米,可分为碧海下潜、浅海奇观、珊瑚丛林、深海奥秘、海底历险、水幕仙境、水族迎宾、水晶世界、龙宫宝殿和浪漫归程十大场景。碧海下潜中的旋转隧道是龙宫景观中惊险刺激的一幕,您会感觉到天旋地转,仿佛被巨大的旋涡所包围;水晶世界精彩迷人,既有美丽的珊瑚丛林,又有精灵剔透的小生灵;龙宫宝殿则富丽堂皇,东海龙王会用它特有的双重面孔和朗朗的笑声欢迎您;在回程中,你可尽情领略海底世界的神奇与美妙。不过,游客朋友们,无论您是心有恐惧还是乐而忘返,我都要提醒您这一切都不是真实的场景。水下龙宫汇集了中、日、美三国科技人员的智慧结晶,它借助于现代高科技的声、光、电手段,由计算机全程控制,将先进的游览设备、高水平的机器人制作技术与古老的中国神话传说相结合,才让您产生了如此与众不同的幻觉,我想您一定会不虚此行。为缓解一下您紧张的情绪,下面我带您去看一看水族馆。
水族馆是九龙游乐园的主要观赏项目之一,馆内面积20xx平方米,在展出大厅,环行围绕着巨型水族箱20个,总容水量近300立方米,有腔肠动物、节肢动物、鱼类、爬行动物及数十种水生植物。九龙游乐园的水族馆虽然规模不大,但展出的内容及形式独具特色,同时它也是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基地,我们非常希望在参观完水族馆后您会认识更多的水族生物,了解更多的水族知识。一进展览馆大厅,您会一眼看到一幅世界地图模型,标有世界各种淡水、海水观赏鱼的分布情况,让您了解馆内鱼类的生活原址。水族馆展出的生物种类丰富多彩,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娃娃鱼”、大型热带淡水鱼“巨骨舌鱼”、红色食人鲳鱼、素有珍稀活化石之称的雀鳝以及软骨鱼类的鲨鱼,还有举世罕见的活珊瑚、色彩斑斓的神仙鱼、“寄人篱下”的印鱼、呆头呆脑的海象鱼、泳姿飘逸的银龙鱼等近千种。如果您还想深入了解有关的水族知识,我们会有专业人员为您做精彩讲解。畅游水族世界之后,我们再去看一看五彩缤纷的蝴蝶展。
蝴蝶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500万年以前,由低等单细胞的原生动物进化而来。自然界中大部分蝴蝶都是益虫,在它们三个月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它们传播花粉、维持生态平衡,将我们的生活装点的多彩多姿。在九龙展出的1000多种蝴蝶标本中,收集了世界各地的珍品蝴蝶,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蝴蝶,翅展可达300mm,因此制成一只完美的标本极为不易;产于巴西的幸运“8”字蝶,是世界上唯一有4个“8”字的数字蝶;还有带动物图形的秘鲁猫头鹰蝶、美国猫脸蝶,色彩绚丽的巴西国蝶——天兰闪蝶、属国际濒危动物的皇喙凤蝶、金带喙凤蝶。看过美丽异常的水族世界和举世名蝶后,让我们再去感受一下动感电影带来的超常刺激。
特特乐科幻探险馆的全部设备由美国引进,是代表最新影视科技的蜗轮式动感影院。影院内有50套运动座椅,可供100位游人同时观看。所谓动感电影简言之就是整个系统在计算机的控制下,运动座椅随影片情节上下颠簸、左倾右摇、前扑后仰,逼真地再现飞机升降、水上冲浪、高山滑雪等高难动作,再配以超大银幕和强大的音响效果,使游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目前,正在放映全新动感巨片《冰川疾驰》,该片由美国引进,再现了极地冰川的壮丽风光和惊险滑翔。放松您的心情,让我们一起跨越时光的隧道,去看一看精彩的恐龙世界吧。
恐龙谷是我园近期新推出的大型观赏型游乐项目,它是北京地区首家集博物、科普、观赏、游乐、动感、参与于一体的一座现代新型恐龙乐园。进入恐龙谷内,可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人工湖与谷内其他建筑相映成辉,这里完全仿真恐龙生活时代的地貌,好象您已来到了中生代。一路走来,您可依次看到翼龙、沱江龙、恐爪龙、马门溪龙、三角龙、霸王龙等十几种恐龙,它们神态各异、形象逼真、声情并茂,充分再现了侏罗纪时代的恐龙世界。九龙游乐园除了以观赏和惊险项目而闻名外,水上项目更是丰富多彩,妙趣横生。
水上自驾艇、大型游览观光船让您悠然自得,带着自由的心情,观赏秀美如画风景,畅游在湖光山色中,您会不由自主地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水上餐船将把您带进诗情画意般的世外桃源,享美味佳肴,看水天一色;急流漂筏模仿的是一个狭长的天然河道,于滢滢碧水间越激流,跨险滩,赏自然景致,穿梭于暴风骤雨中,搏击在惊涛骇浪里,骇然过后的欢欣与喜悦会令您回味无穷,终身难忘;高空速降是勇敢者的运动,借助40米的落差,与索道合为一体,翱翔在蓝天碧水白云间,50秒的高速滑行惊心动魄,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海马快艇惊险刺激,层层水花迷人眼,你会不由自主的发出一声声无助的惊呼;彩虹飞舟是全新意义的滑道类项目,模仿乡间水车而成,既有高空观光的惬意,又有激流勇进般的超常刺激,平静中孕育激情,激情过后回归自然,这似大喜大悲般的经历令您茫然无措,留连忘返。
最后让我们登上观音岛,看一看游乐园的全景吧。在十三陵水库中央的湖心岛上建有龙宫殿,全高42.5米,为二层、三檐、攒尖顶塔式建筑,以其九边、九柱、九梁、九脊、九角的独特建筑形式闻名海内外。大殿内供奉着一尊多臂观世音菩萨,自1995年由青海活佛夏日冬开光后,殿内香火缭绕,无数善男信女前来参拜,您也可以为您的亲人、爱人和友人祝福祈祷。登上龙宫殿二层,可观赏到整个水库的美景,南瞰九龙游乐园临水餐厅的古典式建筑,西眺明代十三位帝王的皇陵,北望蟒山国家森林公园,东观十三陵水库纪念碑公园,会令您心旷神怡,遐想连篇。
游客朋友们,希望此次旅行成为您美好的回忆,欢迎您再次光临九龙游乐园!
北京西海子公园导游词
西海子公园位于北京市通州区,京杭大运河北端西侧,占地面积210亩,其中水面近80亩。公园最早形成于1936年,扩建于1985年。
公园以它应有的功能和魅力每天接待晨练、娱乐、游览的游客3000多人次,年平均接待游人量达120万人次。儿童乐园位于公园的中心,占地面积5800多平方米,园内有各种电动玩具50余件套,碰碰车趣味无穷,海盗船惊险万分,疯狂老鼠、小猴拉车栩栩如生。每逢节假日,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在此度假消遣。水上世界别有一番情趣。当游人从10米高的水滑梯上飞流直下时,可以感受到现代化生活的激情,水上世界是游人消夏避暑和孩子们练习游泳的好场所。一条百米仿古建筑的彩色长廊横跨南北两湖之间,湖水碧波荡漾,游人可乘各种动物造型船在湖中游览观景,南北两湖不但可以划船戏水,还可以为垂钓爱好者提供良好的场所,在寒冷的冬季有兴者可以在宽阔的冰面上练习滑冰。
公园不仅有现代化的娱乐设施,还有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迹。著名的燃灯佛舍利塔坐落在西海子公园内(相传塔内藏有燃灯佛舍利)该塔始建于南北朝北周宇文氏时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唐朝以来,历代皇家都有重修,清康熙35年重修的燃灯佛舍利塔,塔高56米,周长38米,砖木结构,密檐实心,八面八角十三层塔上共有2224枚铜铃,清风吹来悦耳动听,古人曾有“一枝塔影认通州”的赞美诗句。燃灯佛舍利塔是古通州的象征。1985年维修该塔时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卓吾先生墓位于西海子公园西北角,掩映在苍松翠柏中,李卓吾(名李贽,号卓吾,1520xx年-1620xx年)明代著名思想家。他博览群书,熟读诸子百家,他敢于揭露道学的伪善,抨击孔孟之道并以独到的见解评价从战国到明末的800多名历史人物,他曾先后出版了《藏书》、《焚书》等巨著。1620xx年他被迫入狱,以死抗争,他的朋友马经伦将其安葬在通州北马场,为使后人凭吊观瞻,1985年扩建公园时将此墓迁至园中。
青山绿水相依,文物古迹互衬,西海子公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园中共有60多种万余株花草树木,姿态苍劲的古槐已有500多年的树龄,在旧城遗址堆置的假山上建有造型各异的风景亭,登高眺望,园中美景尽收眼底,满园鸟语花香使游客心旷神怡。西海子公园是镶嵌在通州城内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北京中华民族园导游词
中华民族园坐落在北京中轴线北端亚运村西南。1994年6月18日正式向游人开放
北京中华民族园是京城第一座大型民族文化基地。该园建设旨在展示民族文化传统,增强国民爱我中华的民族意识,促进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同时,也在首都为各民族提供一个面向全国和世界的永久性窗口。
全园占地约45公顷,分南北两园。目前试开放的北园占地约20公顷,园内建有民族村寨36个,还有民族博物馆、民族展览馆、雕塑广场以及若干自然景观。北园内有民族村寨16个,建有国内最大的铸铁望以及仿真的热带榕林、水中溶洞、土林、盘龙瀑布、阿里山神木和沧源岩画等。少数民族村寨均采用1:1的比例,亭楼屋寨依山傍水错落有致,按少数民族风格,真实再现出各个民族的文化遗存。
整个公园集民族建筑、文化展示、歌舞表演、体育竞技为一体,是一座露天的少数民族人文博物馆。10多支民族表演队活跃在各个村寨中,进行吹笙、对歌、弹琴、纺纱、蜡染等表演,构成一幅独特的民族风情画。
北京中华民族园的建成,使京城又多了一处别具特色的公园,从而它也成为北京旅游的一个新景点、新热点。许多外国首脑、贵宾和专家,都称赞北京中华民族园正在成为“中华民族活的大百科博物馆”。现在的民族园月月推出新活动,园内设施不断完善。
篇17:北京导游词
京东大溶洞坐落于北京市平谷区黑豆峪村东侧,西距北京城区90公里,因其为京东地区首次发现,故名京东大溶洞。京东大溶洞发育于中元古界长城,系高于庄组白云岩地层,距今大约十五亿年,由此号称“天下第一古洞”。京东大溶洞于20__年1月8日被国家旅游局认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
溶洞内分众仙聚会、德道善缘、水帘洞等八大景区。包括数十处景观:圣火银珠、相思泉、鲲鹏傲雪等。洞内岩溶景观晶莹剔透,绚丽多姿。走进京东大溶洞,盛夏恍如秋天,秋冬又觉丝丝温暖。畅游其间,神秘清幽,奇观绝景连绵不断,配以五彩灯光,晶莹剔透,绚丽多姿。游人还会看到那巍然耸立、冲天而起的条条玉柱直抵洞顶,颇有如来佛祖动怒乍指苍天的气势,故名“神指擎天”等景观。
京东大溶洞旅游配套设施完备,有跑马场、蹦极球、游泳池、垂钓宫、缆车、卡丁车、斗兽场和水族馆等。您可乘兴而上望海楼,观金海湖碧波,赏群山秀色。今冬,京东大溶洞的赏冰及冰乐园活动丰富多彩,巨大的溜冰场、冰乐园、山地坦 克巡游等为您冬季游览增添了新的景象。京郊平谷县第一个由农民参股管理的旅游景区。冬季京东大溶洞的赏冰及冰乐园活动丰富多彩,巨大的溜冰场、冰乐园、山地坦克巡游等为您冬季游览增添了新的景象。
景点位置:黄松峪乡黑豆峪村东侧
景点交通:918路平谷新站转8路城乡风景线溶洞站下;自驾车从下京顺路到平谷县城,往东行驶大约12千米见路标左行即到
景点门票:38元
出游佳期:5-10月
附近景观:京东石林峡 京东大峡谷
篇18:导游词的北京故宫
家好,我是北京旅行社的导游,名叫成思瑶,欢迎来自济南的朋友来到北京参观故宫,我会陪同大家一起游览故宫,大家在参观的过程中有疑问的地方可以问我。
故宫建于公元1406年,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63米,面积约723600平方米,大小院子有90多座,房屋有980多座,共计7078间。故宫的前半部分建筑形象是严肃、庄严、壮丽、雄伟的,以象征皇上的至高无上。后半部分叫内廷,则富有生活气息,建筑多事自成院落,有花园、书斋、馆榭、山石等。
现在我们马上就到乾清宫了。乾清宫是内廷的正殿,高20米,殿的正中央有宝座,内有“正大光明”匾,两头有暖阁。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清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处批阅奏折、选派官吏和召见下臣。请大家注意,在解散之后,不要随便触摸这些古老的文物,以防破损。
下面我们要去御花园,请大家排好队。
御花园里有高耸的松柏,珍贵的花木、山石和亭阁。御花园原名叫宫后苑,占地11000多平方米,有建筑20余处。以钦安殿为中心,园林建筑采用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布局紧凑,古典富丽,可以说是保存的古亭中最为华丽的花园了。注意事项:如果大家有垃圾,请及时扔到垃圾箱里,不要丢在故宫里。
谢谢大家今天的参观,再见!
篇19:关于北京西山大觉寺导游词
下面我们要参观的是东西偏殿,首先来看东偏殿。东偏殿是观音殿,观音菩萨又称为观世音菩萨,在佛教中位居各大菩萨之首。端庄慈祥,手持杨柳净瓶,具有无量的智慧与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有这样一句话形容她:观世音菩萨,无量劫来,成就大慈大悲之法门,利益众生,于生死苦海为作船筏,于无明长夜为作明灯,恒观众生称念圣号之音声,无苦不拔,无乐不与。也就是说世间一切受难众生只要一心念其名号,观世音菩萨就会“观其音声”前来解救,令其离苦得乐,称心如意。所以呢,观世音菩萨在我国是百姓最为崇奉的菩萨,拥有的信徒最多,影响也是最大的。
西偏殿是地藏殿,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许多人认为地藏王就是鬼王,其实不是这样的,有一个传说是这样讲述地藏王菩萨的:地藏王菩萨原为孝女,名曰光目,她的母亲生前喜食鱼子,犯了极多的杀生罪,光目女知道母亲死后必堕恶道,就请阿罗汉入定观察,果然,她的母亲在地狱中大受苦难,于是光目女一心念佛,以诚孝的力量将母亲救离了地狱,并说出了“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坚定佛语。地藏王菩萨提倡孝道,而我们中国人又特重孝道,拜地藏王菩萨可以为自己的父母祈福,所以,地藏王菩萨在中国是极受敬仰的。
篇20:介绍北京南锣鼓巷的导游词范文
北京位于北纬39°56′,东经116°20′。其雄踞于华北大平原的西北端,西部、北部、东北部,由太行山(西山)与军都山及燕山山脉所环抱,造成形似“海湾”之势,故自古就有“北京湾”之称。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全国政治、文化、交通、旅游和国际交往的中心。全市由11个区和7个县组成。总面积1680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占地1040平方公里。人口1150万。北京为我国四大直辖市之首。
北京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春花、秋月、夏雨、冬雪,是其各季气候的不同特色,不论你何时来京观光,均有迷人的风彩。北京春秋季较短,夏冬季稍长。一月份较冷,月均气温-4.7℃,七月份稍 热,月均气温26.1℃。年均降雨量650毫米,无霜期180天。这里地理位置显赫,山川雄奇, 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故历来被视为藏龙卧虎的神州宝地。
北京,已有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历史和悠久的城建沿革。远在70~50万年前,这里就是人类祖先的发祥地,“北京猿人”便在京西南的周口店等地繁衍生息。公元前586年,周朝的封侯国—燕国,在此建都,名 “蓟”,从此“燕京”之名流传至今。公元前三世纪后,此地历为秦、汉、隋、唐各朝的北方重镇。公元十世纪初,我国东北的契丹族建立辽朝,将这里作为陪都,名南京。1120xx年,女真族兴起,灭辽而建金朝,正式于此建都,定名中都,并大兴土木,建起三十六座豪华的宫殿。中都城在今广安门一带,但1220xx年毁于兵火。这一年,我国北方的蒙古族举兵南下,相继灭了金朝和避于杭州的南宋王朝而统一了中国。1267年,元朝以金代的大宁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都城,改名为大都,此是今天旧北京城的前身。1368年朱元璋率领农民起义军推翻了元朝,建立明朝,都城设于南京,将大都改称北平。1420xx年朱棣夺得皇位,迁都北平,并改名为北京,北京之名从此开始。不久兴建紫禁城等,经过十五年施工于1420xx年建成,1420xx年正式迁都北京。1644年清军入关,明朝灭亡,清朝也在北京建都。各朝在此建都共达800多年历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古老的北京获得了新生,被确定为新中国的首都。
古老的北京城,经过历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在此留下了中华民族极其光辉灿烂的文化。全城的建筑布局以紫禁城为中心,从南到北贯穿一条全长8公里的中轴线。其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太庙与社稷坛);街道纵横,殿宇辉煌;坛庙神奇,园陵壮美;河湖穿绕,风光如画。全城既有平面布局,又有立体造型,这不仅是中国古都的典范,而且在世界城建史上也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北京历来以丰富的名胜古迹和迷人的自然风光著称于世。这里有天下奇观的万里长城,世界之最的皇宫建筑群,美不胜收的古典园林,以及宏伟壮观的坛庙、帝陵、古塔、石刻等。而且十渡、松山、龙庆峡、石花洞等自然景观,和1920xx年“五四”运动等众多史迹纪念地,均是让人大饱眼福,乐而忘返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