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游览北京导游词(精选20篇)

浏览

4698

范文

840

简单的北京大觉寺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87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期间去了位于西六环阳台山附近的大觉寺。我们沿着北京西北环铁路,从阳坊那边一路走到三家店联络线。沿途有白虎涧,凤凰岭,鹫峰山,阳台山,大觉寺等景区。前几年有火车从西直门到三家店的,可惜都是动车闹的,被河蟹掉了。驴友和火车迷遗憾的不行,要不去西北环线景区游玩就可以乘绿皮去了。沿着铁路走没问题,这是单线铁路,看信号灯变红了就可以走啦。西北环偶尔走几次货车,客运20xx年就停了。唯一可以体验的是北京东北环铁路,从西直门坐2102次列车,在通州西下,也要历时1个小时呢。

我们是从上地城铁附近等的633,直达大觉寺。游客不少,难有清净的地方。我就是去礼佛了,别的没怎么看。大雄宝殿供养着三世佛,很有南传佛教的特点。值得一提的是银杏树,树龄大概1020xx年了,一个人抱不过来,树干旁枝遒劲得很。人世兴衰,而古木尚存。对于老树来说,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最后是舍利塔,供奉着迦陵禅师。我绕塔三圈,祈求高僧大德加持。

找了半天也没看到玉兰,后来在一个小院发现了一颗只有1米多高的玉兰树。树干比较粗,树龄有320xx年了吧。四周设了围杆,一群人在周围喝茶。在这里寻雅趣,远不如在自家屋子里读书。所谓境由心生,心亦能造境。对玉兰没什么兴趣,它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气息,都被这些昂贵的茶汤和无聊的茶客亵渎了。

我是见佛就顶礼的。不是求什么保佑,也不是向那些金属的泥质的塑料跪拜。莫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么。顶礼的是佛功德,是赞叹,也是皈依三宝的意思。礼佛完毕坐在长椅上休息,看有人带着零食在舍利塔附近吃,居然大嚼鸡腿之类的荤腥。真是可气又笑。朋友有买了炒银杏,尝了尝,居然有股牡蛎类的海鲜味,非常纳罕。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关于北京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712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们,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天-安-门广场,面积达到了44万平方米,而且北京在世界上的地理位置就是以广场的经纬度(东经:116°23′17〃,北纬:39°54′27〃)来确定的,北京导游词。它坐落在北京市中心,一直注视着北京自古至今的历史变革。在明代,这里曾叫做承天门广场,出现了t型广场,当然,现在已经没有了。清代的时候才改为现在的天-安-门广常在辛亥革命以后,天-安-门广场成了最好的群众运动集结地,着名的五四运动,一二九学生运动等等就是在这里发生的。而在这里最着名的事件,相信大家一定知道,那就是在1949.10.1的开国大典,当时这里聚集了30万人,共同来庆祝新中国的成立。解放以后,将t型广场拆除,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和历史博物馆,革命博物馆等大型建筑。而在76年,毛主席去世后,在原来中华门的位置上建立起了毛主席纪念堂,从而形成了广场今天的建筑格局。而在国庆50周年的时候,天-安-门广场经历了一系列的整修,使广场更加美丽壮观整洁。各位一定很向往我所描述的天-安-门广场,没有关系,在接下来的游览过程,我将向大家一一介绍。

明代永乐年间,这里叫做承天门,只是一个木牌坊,劝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可是明代的时候被烧毁了,后来修建了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的城楼,真正体现了帝王的之尊。但是明朝末年,又被毁了。而在清顺治年间,重修城楼以后,改名为天-安-门,将另外的三个皇城门儿都改名为带安字的,将故宫三大殿都改名为带和字的,体现了内和外安的美好愿望,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的城楼,它由城基、城台、城楼三个部分组成。基座是汉白玉须弥座,这是我国古代最高等级的基座,高1.59米。城台高14.6米。而城楼重檐歇山顶,这也是当时殿宇屋顶的最高等级。整座建筑高33.7米,在70年重修后,升高了一米。

这座建筑等级非常高的城楼,它的作用也同样非常重要。明清时候,凡是遇到国家大典,都要在城楼上举行“金凤颁诏”的仪式,(就是颁诏时,在城楼正中堞口设宣诏台。宣诏后,用黄丝线机上一只木雕金凤,金凤口中衔着诏书顺墙而下,礼部官员用朵云盘接住,然后放入龙亭,颂到礼部,随后颁布天下。)而且每当皇帝出宫祭祀的时候,这里是必经之路。对于新中国最重要的时刻也是这里产生的,毛主席就是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新中国成立,并且亲自生气了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城楼上挂的毛主席画像,在每年国庆之前都要更换一次。

在天-安-门城楼前面的这一条河,被称为金水河。那这里为什么被称为金水河呢?因为这条河是从北京的西北方向被引过来的,而在阴阳五行中,西属金,北属水,所以这条河命名为金水河,而河上的7座汉白玉桥,就是金水桥。其中最旁边的这两座桥叫做公生桥,分别对应着太庙和社稷坛,也就是现在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而中间的这座是御路桥,是皇帝皇后专用的,它旁边的两座是皇族桥,供宗室王公行走,在旁边的两座是品级桥,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才可以通过。

在金水桥前面,左右各有一个石狮子。左边的是雄师,右边的是雌狮。我们是如何分出雌雄的呢?因为雄师脚踩的是绣球,而雌狮则是幼狮。现在为了保护文物,这对狮子已经被围栏保护起来了。在天-安-门前后各有一对华表,其实华表的原名叫做诽谤木,是皇帝为了表示自己能够采纳意见和接受意见而设立的,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华表。它的顶端的异兽叫做吼,北华表上的叫做望君出,意思是为了让皇帝出宫体察民情 ,而南端的 则叫望君归,意思是皇帝不要留恋宫外的花花世界,应该及时回宫处理政务。

现在请大家向后转,在我们身后,就是天-安-门广常在明清时候,这里是成t字型的,中间是南北走向的御路,在御路两侧,建有千步廊,两边都有廊房110间,到了长安街南侧,在随着红墙向东西两侧延伸,有廊房34间,所以千步廊共有228间廊房。而在御路的最南端明代时是大明门,清朝则改为大清门;东西两侧的门分别是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也分别称为龙门和虎门,因为在科考之后,黄榜在长安左门公布,考中的进士要从这里进入皇城,所以称之为龙门,而虎门的来由则是每年霜降以后,朝廷都要对犯人进行审查,而审定的犯人则被带出长安右门,等于落入虎口,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最新的北京大学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导游,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的第一天,老妈想让我感受一下高等学府的浓郁氛围,就带我去参观了北京大学

一到北大,我就被校门吸引住了,北大的校门古色古香,令人赞叹不已……大门有4米多高,朱红的大门和绿色的琉璃瓦显示了最高学府的特色,真是不同凡响;“北京大学”四个大字苍劲有力。

进了校门,我们参观了北京大学的“一塔湖图”,大家一定很奇怪吧,中国著名的北京大学怎么会一塌糊涂呢?嘿嘿,错了,“一塔湖图”的塔是灯塔的塔,湖是湖水的湖,图呢,则是图书的图。为什么要叫“一塔湖图”呢?因为北京大学有一座塔叫博雅塔,是北京大学缺水时期造的一座十三层的水塔,塔中有一座很深的井,后来废弃不用,成为北京大学著名的三大景点之一。还有一片湖,叫未名湖,湖水清澈见底,湖里长满了荷花,在未名湖,不论是晨练还是晨读,都是神清气爽的。图是图书馆,北京大学的图书馆是亚洲学校图书馆中藏书最多的图书馆,在那里,天下大事都看得到。

我最喜欢里面的图书馆了,北京大学的图书馆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李大钊、毛泽东等革命前辈都曾在这里工作过。经过不断扩建,今天已成为亚洲高校第一大馆。目前藏书五百三十多万册,居全国高校首位。哦!在这个图书馆里博览群书,不聪明才怪呢!今天虽然已经放假了,但我们依然在图书馆里看到有许多同学在看书,这让我非常感慨:北大学生如此努力刻苦,这或许就是北大的精神吧!

老妈说:“北大是全国最好的学校之一,最关键的不仅他有最好的老师,而且因为每一学子都坚守着北大精神。”

今天我终于领悟到了这一点,就是要积极进取和追求进步,追求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北京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111 字

+ 加入清单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区东部。原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约5200亩,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圆明园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总面积达350公顷。

它的陆上建筑面积和故宫一样大,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圆明园的南部为朝廷区,是皇帝处理公务之所。其余地区则分布着40个景区,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如杭州西湖十景,不仅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来。更有趣的是,圆明园中还建有西式园林景区。最有名的“观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西洋楼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在湖水中还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

圆明园是一座珍宝馆,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圆明园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完整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把她称为“万园之园”。的确,如果今天还和140年前一样,这座超巨型园林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王”了。遗憾的是,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园中的建筑被烧毁,文物被劫掠,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游人凭吊。

【圆明园的历史发展】

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康熙四十八年(1709),康熙帝(即清圣祖玄烨)将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胤禛,并亲题园额“圆明园”。雍正三年(1725),雍正帝(即清世宗胤禛)在圆明园南面增建宫殿衙署,占地面积由原来的六百余亩扩大到三千余亩。此后,圆明园不仅是清朝皇帝休憩游览的地方,也是他们朝会大臣、接见外国使节、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乾隆帝(即清高宗弘历)即位后,在圆明园内调整了园林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并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兴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同治时改名万春园)。这三座园林,均属圆明园管理大臣管理,称圆明三园。

圆明三园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其中最著名的有上朝听政的正大光明殿,祭祀祖先的安佑宫,举行宴会的山高水长楼,模拟《仙山楼阁图》的蓬岛瑶台,再现《桃花源记》境界的武陵春色。一些江南的名园胜景,如苏州的狮子林,杭州的西湖十景,也被仿建于园中。长春园内还有一组欧式建筑,俗称西洋楼。圆明园还是一座大型的皇家博物馆,收藏着许多珍宝、图书和艺术杰作。

咸丰十年(1860)8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10月6日,占领圆明园。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启尔中将于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纵火焚烧。这场持续了两天两夜的大火,将圆明园烧成一片废墟。

同治年间(1862~1874),同治帝准备修复圆明园,供慈禧太后居住。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筑。1920_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又一次遭到破坏。清朝覆灭后,一些军阀、政客、官僚,纷纷从圆明园盗运建筑材料,圆明园遗址遭到进一步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圆明园遗址的保护。1979年,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圆明园遗址的整修工作逐步展开。

【圆明园的建造】

圆明园能够达到那么恢宏瑰丽,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是集中了国家大量的财力、物力,役使了无数的精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历时一百多年才陆续建筑经营而成的。那么,为什么清朝皇帝要下这么大功夫,不惜工本来长期经营圆明园呢?这与满族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勤劳勇敢的满族人民,世代繁衍生息在东北黑龙江流域富饶美丽的土地上。17世纪中叶,清军在其卓越的领袖、封建政治家,军事家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和摄政王多尔衮的领导下,大举进兵华北,彻底推翻了腐败透顶的明王朝,自东北入关定都北京,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统治王朝——清朝,由于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前在东北过着游牧生活,冬季那里是林海雪原,夏季则气候凉爽。入关后,他们对北京盛夏干燥炎热的气候很不适应。紫禁城虽金碧辉煌、宏伟壮丽,但清朝皇帝感到那里呆板憋闷,特别是在康熙初年,紫禁城发生过火灾后,为了防火,也为了防止宫廷暴乱,砌了高高的宫墙。皇宫里院院相套,再加上溪沟水流过于平缓,几乎成了死水,当时对皇城曾有“红墙,绿瓦,黑阴沟”之称。这使得皇帝们有些厌倦深囿高墙的宫廷生活,于是,从康熙初年,便开始修建园林,这种修建工程竟延续了二百多年。北京的西郊,有连绵不断的西山秀峰:玉泉山、万寿山、万泉庄、北海淀等多种地形,自流泉遍地皆是,在低洼处汇成大大小小的湖泊池沼。玉泉山水自西向东顺山势注入昆明湖,成为西郊最大的水面。古代劳动人民在这里生活,辛勤劳动,开垦了大片水稻田,形成了自然风景区。早在辽代,封建帝王就选中这里建造了玉泉山行宫,到了明代,这里的自然景色吸引了更多的游人,于是一些达官贵人就占据田园营建别墅,大片土地被一块块占去。到了明万历年间,明皇亲武清侯李伟在这里大兴土木,首先建造了规模宏伟,号称“京国第一名园”的清华园(故址在今北京大学西墙外)。嗣后米万钟又在清华园东墙外导引湖水,辟治了幽雅秀丽的“勺园”,取“海淀一勺”的意思。空旷郊野,出现了亭台楼榭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成为京郊名噪一时的园林荟集之地。到了清朝,皇帝也同样看中了西郊这块绝好的造园之地。大规模地兴建园林就这样开始了。

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8年)玄烨下令在清华园旧址上建造了面积达六十公顷的畅春园,他每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那里避喧听政,清代帝王园居生活自此开始。但畅春园的地位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后来的圆明园所取代。

畅春园周围,有许多明朝遗留下来的私家园林,清初时收归内务府奉宸院后,就把这些前明私园分赐给清皇室成员和王公大臣。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20_年),圆明园就是作为藩赐园赐给了康熙帝第四子胤祯的一座明代旧园。并由康熙帝御笔亲题了“圆明园”匾额。这座世界名园,就从这一年开始了它从无到有,由盛到衰的历史。胤祯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他对于所得到的这座赐园,是非常引以为荣的,对康熙所题“圆明”二字的意义,他在《圆明园记》中做了这样的解释:圆明意志深远,殊未易窥,尝稽古藉之言,体以圆明之德。夫圆面入神,君子之时中也。这里的“圆”,大意是“圆满、周全”的意思,而“明”字则解释为“明达、明智”之意,所以,起名“圆明园”无非是统治阶级标榜自己品德修养与才思智慧都超出常入而已。康熙皇帝题名也表达了他对皇子的期望。

圆明园的位置在挂甲屯的北面,距畅春园约一里多路,即今北京大学的北边,清华大学以西。康熙时代的圆明园,里面有前湖、后湖等水面,其内建有“牡丹台”、“天然图画”等园景。当圆明园还是一座藩赐园的时候,它的规程是不能超过皇帝的畅春园的,所以建的景不多,名声也不大,远远比不上畅春园。可后来随着主人的登基,清王朝的太平盛世到来,在其60多年陆续扩建中,终于建成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宏伟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的组成】

历史上的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组成。三园紧相毗连,通称圆明园。共占地5,200余亩(约350公顷),比颐和园的整个范围还要大出近千亩。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都曾长年居住在圆明园优游享乐,并于此举行朝会,处理政事,它与紫禁城(故宫)同为当时的全国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称为“御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北京故宫简短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79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北京,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彭。现在我们前往北京故宫,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将由我来陪大家游览故宫。希望您能对我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请大家准备好垃圾袋,果皮纸屑勿随地乱扔。现在我们就开始今天的游览行程吧!

 故宫原名叫紫禁城,占地72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6.3万平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周围有10米高的城墙环绕,还有宽52米的护城河,在四角都建有一座精美的角楼。根据1973年的统计,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4间。

进入午门,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内金水河,它自西向东蜿蜒流过太和门广场,上边还有五座汉白玉石桥,就是内金水桥了。内金水河的作用不仅是故宫中排水的主要通道,也是建筑和灭火的主要水源,同时还起到了点缀景观的作用,使太和门广场在雄浑中不失秀美。

我们面前就是太和殿了,它和中和殿还有保和殿是建立在一个土字型的三层台基上,台基南北长230米,高8.13米,在四周围还建有一些楼阁,其实就是清朝内务府所管辖的库房。太和殿是故宫中最高最大的建筑,面积有2377平方米,通高35.05米,面阔11间,进深5间。在太和殿的屋顶正脊上还有一个高3.36米的大吻,往下还有11个垂脊兽,异兽的数量越多,代表了殿宇等级越高。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紫禁城的后花园——御花园,这里是帝后们的休闲娱乐的场所。整个花园呈长方形,占地虽然只有1.2万平方米,但却容纳了大小20多座不同风格的建筑。布局紧凑,小巧玲珑。

好啦,各位朋友,故宫的讲解到此结束,现在请各位自由参观, 5分钟后我们在门口集合。谢谢各位的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北京天坛导游词怎么写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好了,现在我们以及那个在天坛里面了,我看好多游客都比较好奇,那大家注意听我讲解。

请大家随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圜丘往北就是皇穹宇,它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由八根金柱、八根檐柱支撑起殿顶。在皇穹宇殿到大门中间的石板路上有三块石板,叫三音石。在皇穹宇门窗关闭且附近没有障碍物的情况下,在第一块石板上击掌会有一声回音,在第二块石板上击掌会有两声回音,在第三块石板上击掌可听到三声回音。

不过,三音石的回音还不算最神奇的。大家看到这面围墙了吗?它长193。2米,高3。72米,厚0。9米。围墙的弧度十分规则,墙面极其光滑整齐,所以能很好地折射声波。只要两个人分别站在墙的东西两头,一个人靠墙说话,另一个人将耳朵贴在墙上,就可以清晰地听到对方说的话,而且声音悠长,所以它被称为“回音壁”。

我们今天只是游览了天坛公园里的一小部分,希望您有机会再来游赏。我的解说就到这里,下面大家可以自己游赏、拍照留念。天坛公园是文化遗产、名胜古迹,游览时希望大家不要乱扔果皮纸屑,不要乱涂乱划,做一个文明游客。祝您游览愉快,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导游词北京故宫2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故宫游玩。我叫李依璋,大家可以叫我李导或小李。今天由我带领大家一起探索世界遗产——故宫。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故宫吧!故宫位于北京中心,旧称紫禁城。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现在我们在故宫内庭最前面的是乾清宫。乾清宫是内庭正殿,高20米。殿的正中央是宝座,内有“正大光明”匾。乾清宫是封建皇帝的寝宫,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清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史和召见臣下。

现在我们来到了坤宁宫,在故宫中间的是坤宁宫,雍正后,西暖阁为萨满的祭祀地。其中东暖阁为皇帝大婚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二帝,均在此举行婚礼。还有许多殿比如:东六宫、交泰殿、西六宫……

好啦,我的介绍就先到这里,请大家慢欣赏游玩。还有大家记住哦!在浏览时不乱扔垃圾,不触摸物品,不踩踏一草一木,这样才能欣赏到有着历史气息的故宫。祝大家玩得开心,玩得尽兴。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北京大学导游词精选_北京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导游,全文共 1051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大学导游词精选

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1898年12月正式开学。当时的京师大学堂既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中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北京大学的导游词,欢迎参考!

北京大学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来到百年学府北京大学。很高兴能够作为大家的导游,我叫马导游。希望大家能积极配合我的工作,一起在北大度过一小段快乐的时光。

但是,在出发前,我要先强调一下纪律,请大家听好:

1、校园不是公园,这是一个学习的环境,希望大家不要喧哗,一起来感受校园里该有的氛围。

2、校园景色非常优美,请大家爱护环境,不要践踏草坪,攀枝折花,乱丢废弃物。

3、校园里的人非常多,大家走的时候排成两列纵队,紧跟队伍,千万不要走丢走散了。

要出发了,大家要紧跟着我的思路和脚步,否则你将会错过很多知识和景色哟!出发了,首先先让大家回顾一下北大历史。北大创办于1898年,原名京师大学堂,光绪皇帝亲笔题词“京师大学堂”匾

额。它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的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是康梁百日维新的措施之一。慈禧发动政变,把所有的变法都废除了,只保留了京师大学堂。北大从此延续至今。(原校设在北京石景山东街)

1920xx年易名为北京大学校。严复任北大首任校长,积极开设外语学科研究西方文化的新课程。1920xx年红楼竣工,校本部设在故宫后的沙滩。

1920xx年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并且担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他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他聘陈独秀为文科学长,李大钊为图书馆长,胡适、钱玄同为文科教授,李四光为理科教授,马寅初为教务长,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鲁迅也应聘在北大教授《中国小说史》。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经过李大钊的介绍,认真学习马列主义著作,逐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也是在当时认识他的第一夫人,北大教授杨昌济的女儿。那时北大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云集。

1920xx年,北大师生点燃了“五四”运动的火炬,李大钊、胡适等人领导了文化革命的新启蒙运动,北大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北平很不安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南开大学纷纷南迁长沙,后又转到云南昆明组建临时“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持续八年,西南联大持续了八年,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是出人才最多的时期之一。西南联大汇各校菁华,以刚毅坚卓维系中华教育命脉,在此精神的激励下,培养了如诺贝尔获奖者杨振宁、李振道,两弹元勋邓稼先,文学家闻一多、朱自清等名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关于北京西山大觉寺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在天王殿的两侧供奉的是四大护世天王,也称作护世天尊或四大金刚,他们手中所持的法器,取其谐音,分别代表风调雨顺,预示着国泰民安。各位领导请抬头,在我们的正上方有一尊佛祖释迦牟尼的头像,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望去,佛祖始终是面向我们的,这就说明佛祖对待天下众生是人人平等、佛光普照。好,请各位领导跟随我来到弥勒佛的背面,这里站立着一位武将,手持法器金刚杵,他就是我们寺院的护法天神韦驮菩萨。我们可以看到他手中的金刚杵是拄在地上的,这就说明我们寺院为非接待寺,不接待云游僧人,若韦驮菩萨双手合十,将金刚杵横于肘间,说明为接待寺,接待一切云游僧人,若韦驮菩萨将金刚杵举过额头,说明本寺对云游僧人的食宿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好,请各位领导跟随我继续向前参观,在天王殿的两侧,分别是钟楼和鼓楼,想必各位领导对“晨钟暮鼓”这个成语并不陌生,它是唐代的一种计时方式:早晨敲钟,一天开始,晚上敲鼓,一天劳作结束。为什么要敲钟呢,有这样的说法:“钟声闻,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渡众生。”寺院中的钟鼓声每次是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再十八,如此重复两次,合为108下。那为什么要定为108下呢,这里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人有108种烦恼,听钟鼓声108下,可以除尽人间烦恼;另一种说法是一年有12个月、24节气、72侯(侯是一种计时单位,五天为一侯)相加合为108,象征一年轮回,天长地久。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北京颐和园导游词模板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颐和园,我是小王,负责今天游览的导游词讲解。现在请跟随我的脚步,开启颐和园观光的旅程吧!

颐和园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始建于金代,占地面积290公顷,景区主要是昆明湖和万寿山两大部分,其中水域面积占了四分之三,大家今天可以饱览湖光山色了!

大家眼前的就是万寿山。这里是帝王们游猎的场所,山上建有行宫,供皇帝临时夜宿。清朝乾隆皇帝为了给母亲祝寿,将这里大兴土木改造,把这座山改名为“万寿山”。各位现在是否有神清气爽的感觉?没错,这就是昆明湖。这个名称也是乾隆皇帝所赐。昆明湖是为了日后训练水军之用,将万寿山下水域挖深,并且拓宽了湖面所形成。大家看,像不像一副绝美的山水之画?它的美妙很难用导游词去概括,请大家闭上眼睛感受一下清风拂面吧!

我们来到的这里是知春亭,是观赏颐和园全景最好的地方。往我手指的这边看,就是玉泉山。大家知道为什么叫玉泉山吗?这位朋友答对了,因为它盛产优质矿泉水,是专供皇帝妃子们饮用的。看那边,还有个小岛叫南湖岛,连接它与陆地的是十七孔桥。

好了,现在大家随我来。这就是玉澜堂了,是慈禧太后囚禁光绪皇帝的“监狱”。当年光绪帝支持变法,却遭到大臣们的反对,被限制了人身自由。大家看啊,皇帝未必是幸福的,有时还不如我们今天的各位,能够随心所欲地旅游。

大家自由活动一个小时后,颐和园的游览就完成了。大家对导游词还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地方随时可以询问。非常感谢大家,祝您在北京有好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北京西山大觉寺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来到了大名鼎鼎的大觉寺。 它坐落于海拔 1118 米的莲花山主峰大觉岩(天岩)中。大觉岩是一个天然巨型岩洞,外形犹如一只雄狮张开巨口、内部呈长方形,外高内低,宽近百米,深约 30 米,高约 9 米,可容纳约 20_ 人,洞之深廓,世所罕见。寺内建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王殿和祖师殿四个殿堂,塑有 40 尊佛像,并建有纯花木结构的禅室、厢房、。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最新改造后的大觉寺。

大家一定想知道大觉寺得名的由来吧。 相传东晋咸和元年(公元 326年),杭州灵隐寺的一位禅师云游江南,来到大觉山,惊叹于山景的壮丽不凡和环境的清幽,决定在此修身弘法,最后圆寂于此,由此大觉山香火旺盛,千年不衰。禅师法名“大觉”,后人为纪念他,将岩洞更名大觉岩,寺庙更名为大觉寺,大觉山也由此得名。

大觉岩最早叫狮子岩。 传说古时候九只狮子来到这里,见风景绝佳便住下了。它们吃光了周边的野兽后要饿肚子,便商议只留下一只,其余的都走,但是谁也不愿走,于是开始争吵斗殴。弱者逃离了,只剩下一雄一雌两只狮子旗鼓相当,相争不下,恶斗七七四十九天,雄狮被打败,母狮也累得张着大嘴喘气。最后,母狮的身子变硬了,变成了一座大山,毛发变成了满山树木,翘起的尾巴变成了岩旁的大石笋,张大的嘴巴变成了如今的狮子岩。

大觉寺是观音菩萨的主道场,每逢观音菩萨三个节日,上大觉寺朝拜的信众络绎不绝,成为周边县市一个著名的宗教朝觐胜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经典北京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9261 字

+ 加入清单

Tian’anmen( the Gate of Heavenly Peace),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Beijing. It was first built in 1417 and named Chengtianmen( the Gate of HeavenlySuccession). At the end of the Ming Dynasty, it was seriously damaged by war.When it was rebuilt under the Qing in 1651, it was renamed Tian’anmen, andserved as the main entrance to the Imperial City, the administrative andresidential quarters for court officials and retainers. The southern sections ofthe Imperial City wall still stand on both sides of the Gate. The tower at thetop of the gate is nine-room wide and five –room deep. According to the Book ofChanges, the two numbers nine and five, when combined, symbolize the supremestatus of a sovereign.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ian’anmen was the place where stateceremonies took place. The most important one of them was the issuing ofimperial edicts, which followed these steps:

1) The Minister of Rites would receive the edict in Taihedian( Hall ofSupreme Harmony), where the Emperor was holding his court. The minister wouldthen carry the decree on a yunpan( tray of cloud), and withdraw from the hallvia Taihemen( Gate of supreme Harmony)

2) The Minister would put the tray in a miniature longting( dragonpavilion). Beneath a yellow umbrella and carry it via Wumen( Meridian Gate), toTian’anmen Gate tower.

3) A courtier would be invested to proclaim the edict. The civil andmilitary officials lining both sides of the gateway beneath the tower wouldprostrate themselves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emperor in waiting for the decreeto the proclaimed.

4) The courtier would then put the edict in a phoenix-shaped wooden box andlower it from the tower by means of a silk cord. The document would finally becarried in a similar tray of cloud under a yellow umbrella to the Ministry ofRites.

5) The edict, copied on yellow paper, would be made known to the wholecountry.

Such a process was historically recorded as “ Imperial Edict Issued byGolden Phoenix”.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ian’anmen was the most importantpassage. It was this gate that the Emperor and his retinue would go through ontheir way to the altars for ritual and religious activities.

On the Westside of Tian’anmen stands ZhongshanPark( Dr. Sun Yat-sen’sPark), and on the east side, the Working People’s Cultural Palave. The Park wasformerly called Shejitan( Altar of Land and Grain), built in 1420 for offeringsacrificial items to the God of Land. It was opened to the public as a park in1914 and its name was changed in 1928 to the present one in memory of the greatpioneer of the Chinese Democratic Revolution.

The Working People’s Cultural Palace used to be Taimiao( the SupremeAncestral Temple), where tablets of the deceased dynastic rulers were kept.

The stream in front of Tian’anmen is called Waijinshuihe( Outer GoldenRiver),with seven marble bridges spanning over it . Of these sevenbridges,historical records say the middle one was for the exclusive use of theemperor and was accordingly called Yuluqiao( Imperial Bridge). The bridgesflanking it on either side were meant for the members of the royal family andwere therefore called Wanggongqiao( Royal’s Bridges). Farther away on each sideof the two were bridges for officials ranking above the third order and werenamed Pinjiqiao( ministerial Bridges). The remaining two bridges were for theuse by the retinue below the third order and wre called Gongshengqiao( commonBridges). They anr the one in front of the Supreme Ancestral Temple to the eastand the one in front of the Altar of land and Grain to the west.

The two stone lions by the Gate of Tian’anmen, one on each side were meantas sentries. They gaze toward the middle axis, guarding the emperor’s walkway.In front of the gate stands a pair of marble columns called Huabiao. They areelaborately cut in bas-relief following the pattern of a legendary dragon.Behind the gate stands another pair of similar columns. The story of Huabiao maybe traced to a couple of sources. One of the versions accredits its invention toone of the Chinese sage kings named Yao, who was said to have set up a woodenpillar in order to allow the ordinary people to expose evil-doers, hence it wasoriginally called a slander pillar. Later it ws reduced to a signpost, and nowit serves as an ornament.

The beast sitting on the top of the column is called” hou”, a legendaryanimal, which is said to have been a watcher of an emperor’s behaviour. He wasdoing such duties as warning the emperor against staying too long outside thepalace or indulging in pleasure and urging him to go to the people for theircomplaints or return in due time. Therefore, the two pairs of beasts were giventhe names” Wangjunhui”( Expecting the emperor’s coming back) and “ wangjunchu”(Expecting the emperor’s going out) respectinvely.

In the old days, Tian’anmen, as a part of the Imperial City, was meant forimportant occasions. The two rows of chaofang( antechamber), on the sides behindthe main gate, wre reserved for civil and military members of the governmentwaiting for imperial audience and in front of the gate, were offices of imperialadministration.

On October 1, 1949, chairman Mao Zedong proclaimed on Tian’anmen Rostrum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ince then Tian’anmen has beenthe symbol of New Chinea. Chairman Mao’s portrait is hung above the centralentrance, flanked by two slogans:” Long Live the Great Unity of the Peoples ofthe World”. Today , the splendour of Tian’anmen attracts million of visitors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he Rostrum on its top was opened in 1988 to the publicfor the first time in its history. It offers a panoramic view of the Square andthe city proper.

Tian’anmen Square

Situated due south of Tian’anmen, the Square has an area of 44 hectares(109 acres) that can accommodate as many as one million people for publicgatherings. It has witnessed may historical events in China’s modern history andis a place for celebrations on such festive days as international Labour Day onMay 1st and national Day on October 1st.

Around the Square are several famous buildings:

1 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This is one of the largest congressional buildings in the world. Built in1959, the hall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a 10,000-seat auditorium in the center,a banquet hall in the north wing facing Chang’an Street, with a seating capacityof 5,000, and offices for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Peoples’Congress of China in the south. In addition, thirty-four reception chambers arenamed after various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 directlyunde the Central Government, plus Hong Kong and Macao. Each is different fromthe other in decoration and furnishings to stress their local features.

2 The Museum of Chinese History and the Museum of the ChineseRevolution

These two museums were also built in 1959. the museum of Chinese Historyhouses a permanent exhibition in four parts, covering the entire process ofChinese history spanning from 1.7 million years ago to 1919:

1) The Primitive Society( 1.7 million years ago to the 21st centuryBC);

2) The Slave Society(21st century BC to 476 BC.);

3) The Feudal Society(475 BC. To 1840 AD.);

4) The Semi-Colonial and Semi- Fedual Society(1840 to 1919.)

The Museum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covers the period from 1919 to1949.

3 The Monument to the People’s Heroes

the monument was built in memory of thousands of martyrs who died for therevolutionary cause of the Chinese people. Its construction began on August 1,1952 and was not completed until 1958. in the form of an obelisk, the Monumentas made of more than 17,000 pieces of tranite and white marble. The purple pieceinlaid in the front of the Monument was brought from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It is 38 meters(124ft 8 in) high, the loftiest of its kind ever seen in thecountry. Not only is it an historic memorial for immortal heroes, but also it isan artistic work of excellent architectural value.

On the front side of the Monument is an engraved inscription in Chinesecharacters written by Chairman Mao Zedong, which reads” Eternal Glory to thePeople’s Heroes!”. On the back of the Monument is an article written by ChairmanMao, but in Chinese calligraphy by the late Premier Zhou Enlai.

At the top of the Monument are eight gigantic carved wreathes of suchflowers as peony, lotus and chrysanthemum, symbolizing nobility, purity, andfortitude. At the base of the monument are eight marble reliefs depicting theChinese historic events since 1840. They are:

1) The Burning of Opium in 1840:

2) The uprising of 1851 in Jintian, Guangxi;

3) The Revolution of 1911;

4)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of 1919;

5) The May 30th Movement of 1925;

6) The Uprising of 1927 in Nanchang, Jiangxi;

7)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from 1937 to 1945;

8) The Victorious Crossing over the Yangtze River by the Peoples’sLiberation Army in 1949. This relief is flanked by two smaller ones—“ Supplyingthe Front” and “ Greeting the P.L.A.”.

4 Chairman Mao’s Mausoleum

Chairman Mao Zedong, the founder of the People’s Pepublic of China, passedaway on Sepember 9, 1976. In commemoration of this great man, a mausoleum beganto be constructed in November 1976, and was completes in August the followingyear. The Mausoleum was officially opened on September 9, 1977.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北京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002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朋友:

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天安门广场。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们现在的位置是在天安门广场南北方向的中轴线上,距我们南面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大约有100米左右的距离。 我们今天在天安门广场游览的时间是30分钟。

大家向我这里聚一下,我先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天安门广场的主要景观。 (手势,向北指)大家先向这边看。(稍停顿,待游客目光集中于手指方向)我爱北京--天-安-门。一会儿,我会向大家详细介绍天安门的的沧桑历史。除了天安门城楼外,我还要向您介绍天安门前的金水桥、以及桥前的华表和石狮。 大家回一下头,您看到了,这就是庄严挺拔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了,随后我也将向您讲一讲她的故事。纪念碑南边的建筑就是"毛主席纪念堂",我们今天的行程没有安排大家瞻仰毛主席遗容,如果您有意去的话,可以告诉我,我会尽量满足您的愿望。 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建筑是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这里陈列了大量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和她相对着的,(手势,向西指)西边的这座建筑,就是非常著名的"人民大会堂"。关于她,一会儿我也会向您做详细介绍。

好好好,大家现在可以在广场上拍照留念。拍照前我给大家提个醒,大家尽量避免站在这条中轴线上拍照,旗杆可能会影响您的拍摄效果。另外,大家如果在纪念碑前拍照的话,建议您到纪念碑的那一侧去拍,在这边是逆光,会影响照片的效果。给大家10分钟时间,拍完照请到这里集合,我在这里等大家.

下面我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天安门城楼。 天安门原为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最初叫做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修而改名天安门,含"受命于天"和"安邦治民"的意思。至今已有580多年的历史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安门城楼,建筑在巨大条石砌成的须弥座式城台上,造型庄重浑厚,宏伟典雅,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作之一。城楼通高34.7米。城台上的大殿宽九楹(62.77米),进深五楹(27.25米),象征封建帝王的"九五"至尊。大殿为重檐歇山式,朱墙黄琉璃瓦顶。南面设有菱花隔扇门、窗36扇,殿内外立有直径2米的巨柱60根,天花、斗拱、梁枋等处、均绘满了最高等级的金龙和玺彩画,金碧辉煌,极为雄伟壮观。

1988年的元旦,天安门城楼正式对外向游客开放。 在天安门高大的暗红城墙中辟有五个券洞门,明清时代,这里的门、桥行走规制森严,中门为皇帝进出专用。皇帝每年冬至往天坛祭天,夏至去地坛祭地,孟春赴先农坛耕籍田,都要出入天安门。那么,在当时,是不是只有皇帝一人才能进出中门呢?这位朋友答的对,不是。大家知道还有什么人可以走这里吗?(稍做停顿)让我来告诉大家。此外,皇帝的父母可从中门入宫;皇帝大婚,皇后可从中门进入一次;新科状元等"金殿传胪"后,可从中门出宫一回。除此之外,严禁任何人进出,否则是要治重罪的。中门左右的两座旁门,供宗室王公和三品以上文武百官通行。过去天安门是座只进喜,不出丧的吉祥之门

好好天安门的设计者是蒯(kuǎi)祥。蒯祥是江苏吴县人,明初洪武年间生于木匠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有名望的木工师傅,能主建大型工程。蒯祥受父亲影响,从小学艺,勤奋好学,聪慧过人,三十来岁时,已成为才华出众的木工匠师了。 燕王朱棣,也就是后来的永乐皇帝,经"靖难之役"取得帝位后,决定从南京迁都北京。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明成祖朱棣调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前来北京营建工程巨大、难度极高的天安门(初名承天门)等宏伟建筑。蒯祥以高超的设计方案和精湛的建筑技艺,被推选为皇宫工程的建筑设计师。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蒯鲁班"。蒯祥曾担任建筑皇家宫殿的官吏,直至工部左侍郎等官职,为中国的民族建筑艺术创下了光辉的业绩。

天安门是明清两朝历代帝王"金凤颁诏"的重地,凡遇国家庆典、新帝即位、皇帝结婚、册立皇后,都需要在此举行"颁诏"仪式。届时于城楼大殿前正中设立宣诏台。由礼部尚书在紫禁城太和殿奉接皇帝诏书,盖上御宝,把诏书敬放在云盘内,捧出太和门,置于抬着的龙亭内,再出午门,登上天安门城楼。然后将诏书恭放于宣诏台上,由宣诏官进行宣读。文武百官按等级依次排列于金水桥南,面北而跪恭听。宣诏完毕,就把皇帝诏书衔放在一只木雕金凤的嘴里,再用黄绒绳从上系下,礼部官员托着朵云盘在下跪接,接着用龙亭将诏书抬到礼部,经黄纸誊写,分送各地,布告天下。这种颁发封建帝王圣旨礼仪的全过程,就叫做"金凤颁诏"。

好好我国古代有"人生四喜"的说法,也就是"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现在,问大家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哪位朋友知道,金榜题名的金榜张贴在什么地方?(稍停,待游客猜测)到底在哪里呢?请听我下文分解。 明清时代盛行科举制度,每逢殿试后的第三天,新考中的进士们恭立于天安门金水桥南,等候传呼他们进太和殿朝拜皇帝的礼仪,名叫"金殿传胪"。当在太和殿传胪唱名后,礼部官员捧着皇帝钦定的"黄榜",带领新科状元、榜眼、探花们出午门,再将黄榜放在龙亭内,在鼓乐仪仗的簇拥下抬出天安门,将黄榜张贴于"龙门",也就是当时的长安左门外的"龙棚"里,公布天下,这里就是张贴金榜的地方,长安左门的位置大致是现在的劳动人民文化宫门前东南侧。 天安门历经沧桑,在新中国成立后,更焕发出了耀人的光彩。1949年的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诞生,天安门不再是至高无上的封建皇权的象征,而成为了一个新生的人民民主国家的标志,在国徽图案的中央,我们可以看到这座庄严雄伟的建筑。建国以后,这里成为国家举行重大庆典活动的场所,特别是每逢国庆,党和国家领导人都要登上天安门城楼主持庆典并和各界群众联欢。

天安门前的金水河又称御河、外金水河。河上横跨七座石桥,中桥正对天安门的中门,叫御路桥,最宽大,雕龙修饰,供帝、后专用。两旁桥名"王公桥",为宗室王公行走。外侧的两桥称"品级桥",供三品以上官员通行。以上五桥均为三孔。位于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和社稷坛(今中山公园)门前的单孔石桥,叫"公生桥",为四品以下官员过往。那时门、桥行走等级森严,不得有丝毫触犯。

天安门前,也是明清两代进行"秋审"和"朝审"的地方。封建王朝的最高执法机关--刑部衙门,每年五月要把全国各省被判死刑的囚犯名单汇集起来,敬呈皇帝过目。八月中旬,皇帝诏令有关官员在天安门前进行最后判决,这叫秋审。朝审则在霜降后举行,主要终审在北京刑部监狱里关押的死刑犯。这就是为什么以前被判处死刑的人要"秋后问斩"。凡经"秋审"、"朝审"判处死刑的人,立即推出"虎门"--长安右门,押赴宣武门外的菜市口等刑场处决。因此人们对长安左、右门,有"龙门"与虎门之称。即凡出"龙门"者,荣登金榜,前程似锦;而押出"虎门"者,则被终判死罪,毫无生还之望。长安右门的位置大致是在现中山公园门前西南侧。

在天安门南北门外,分别耸立有一对雕刻精美、挺拔秀丽的云龙华表。据《淮南子·主术训》记载,远在尧舜时代就有街头设"表木"的做法,用以王者"纳谏",征求民众意见以治天下。到秦汉时期,表木被改为指路标,叫华表。后来华表经不断美化,便逐渐演变成为中国独具民族建筑特色的艺术装饰品,深为世人所青睐。 " "系神话传说中的神异物,用汉白玉石雕成蹲于每支华表顶端的承露盘中,双目炯炯有神,密切注视前方。于天安门里的" "脸朝北,双目紧盯皇宫,名"望君出",它提醒皇帝不要迷恋深宫生活,而应及时出宫巡视,以利治理天下。在天安门外一对华表的" "则脸朝南,双目向远方眺望,名"望君归"。它时时关注皇帝外巡中的行为举止,如不检点或时间长了,"望君归"就呼唤帝王不得沉米山水、野趣、而应早日回宫,料理国家大事。

好好天安门金水桥前的这一对大石狮,雕工精绝,造型逼真,威武异常。它们的双目都紧紧注视着天安门前正中的御道(中轴线),以体现它们是封建帝王忠实的卫士身份。 朋友们来看西边的这一只石狮,它的肚皮上有一个深深的洞,这是怎么回事呢?这里有一个很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据说明代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农民起义军首领闯王李自成攻打北京时,当他率军冲进天安门前的"T"形广场后,只见皇城的大门--"承天门"就在眼前。对此,他愤怒地拈弓搭箭,只听"嗖…."的一声,正射中承天门匾额的"天"字,顿时众军喝彩,欢声雷动,随后李闯王收起硬弓,挺枪跃马一直奔金水桥冲杀过去。突然,桥头的两只大石狮张牙舞爪,凶猛阻挡去路。闯王见此怒不可遏,挺枪刺去,即刻火花四溅,长枪戳向了一只狮子的腹部。双狮见势不妙,拖着悲惨的哀鸣声,各自退回了原位。现在的这个洞,就是枪伤疤了。

朋友们,我们面前的这条街就是有"神州第一街"美誉的长安街。 长安街,当年从长安左门至东单牌楼,名东长安街;从长安右门至西单牌楼,叫西长安街。古时东西长安街仅3.7公里,有十里长街之称,这是京城历史上有名的"天街",其名取自盛唐时代的大都城--"长安",含长治久安的之意。 长安街修筑于明朝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与皇城同时建造,是明代兴建北京城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东西平行走向的长安街,与纵横南北八公里长的御道中轴线,在天安门前正好垂直相交成准确的"十"字型经纬座标中心点,从而构成了北京城座北朝南,街巷纵横的总体布局。 原东、西长安左、右门前分别均竖有巨型下马碑,上刻"官员人等,到此下马。"古代皇宫内是严禁骑马的,除非是"金殿传胪"时的新科状元,可骑皇帝御赐的高头大马,在长安街上走过,以示"皇恩浩荡"。 清王朝灭亡后,内城墙中东西两侧的建国门与复兴门在民国二十九年(1940)被打开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街面被展宽为50-100米,东西长安街的延伸线东达通州,西抵石景山,总长50公里,有百里长街的美称。 大家现在随我通过地下通道去天安门广场,上下台阶时请您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北京卢沟桥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951 字

+ 加入清单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在北京附近,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整座桥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短的只有16米,长的有21.6米。石拱之间有石桥墩,把11个桥拱连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卢沟桥叫做连拱石桥。永定河发大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自从建成卢沟桥,再没有出过事,从这里可以看出它的设计很科学。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抵,有的相互戏耍,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检阅桥上的车马,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于世界。那时候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在游记里赞扬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他特别欣赏柱子上的狮子,说它是“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历来为人们所称赞。

在我国人民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卢沟桥是值得纪念的。1937年7月7日,爱-民奋起抗战,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桥身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

卢沟桥为十一孔联拱桥,拱洞由两岸向桥中心逐渐增大,拱券跨径从12.35米至13.42米不等,桥身中央微微突起93.5厘米,坡势平缓。河面桥长213.15米,加上两端的引桥,总长266.5米。桥身总宽9.3米。桥面宽7.5米。桥两侧雁翅桥面呈喇叭口状,入口处宽32米。桥面两侧设置石栏,北侧有望柱140根,南侧有141根。望柱间距约1.8米至2米,柱高1.4米。柱间各嵌石栏板,栏高约0.85米。

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它被形容为一座巨丽的石桥,后来外国人都称它为"马可波罗桥"。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一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卢沟桥是在金世宗统治的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五月,决定修建的。不过当时尚未动工,金世宗就在第二年年初病逝了。卢沟桥始建于1189年六月,明昌三年(1192年)三月完工。两侧石雕护栏各有140条望柱,柱头上均雕有石狮,形态各异,据记载原有627个,现存501个。石狮多为明清之物,也有少量的金元遗存。"卢沟晓月"从金章宗年间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因桥身跨越卢沟,人们都称它卢沟桥。早在战国时代,卢沟河渡口一带已是燕蓟的交通要道,兵必争之地。1153年金朝定都燕京(今北京市宣武区西)之后,这座浮桥更成了南方各省进京的必由之路和燕京的重要门户。

卢沟桥公元1444年重修。由于清康熙年间永定河洪水,桥受损严重, 不能再用,大量古迹在洪水中销声匿迹。1698年重修,康熙命在桥西头立碑,记述重修卢沟桥事。桥东头则立有乾隆题写的"卢沟晓月"碑。公元1920xx年,清光绪帝死后,葬于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须通过卢沟桥。由于桥面窄,只得将桥边石栏拆除,添搭木桥。事后,又将石栏照原样恢复。

1937年7月7日在卢沟桥发生的"七七卢沟桥事变",成为中国展开全国对日八年抗战的起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桥面加铺柏油,并加宽了步道,同时对石狮碑亭作了修缮。1961年卢沟桥和附近的宛平县城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1年为保护卢沟桥减少其运输量而建立的卢沟新桥完工,但卢沟桥仍然继续承担交通运输任务。1986年卢沟桥历史文物修复委员会成立,目的在于恢复卢沟桥原貌,工程拆除了1949年后铺设的柏油和1967年加宽的步道,恢复了古桥的原貌,同时将机动车的通行移至紧邻的卢沟新桥与之后修建的京石高速公路。

建桥历史

明代自永乐十年(1420xx年)到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共修桥6次。6次均无大工程。

清代自康熙元年(1662年)至光绪年间,共修桥7次,其中5次工程不大,只有两次工程稍大一些。

公元1920xx年,清光绪帝死后,殡葬于河北省易县西陵,须通过此桥。由于桥面窄,只好将桥两旁石栏临时拆除,在两侧添搭木桥,以便顺利通过棺椁。事后,又将石栏照原样恢复。

历史上有两个卢沟桥

最初的建于金朝大定二十九年(1189),到清朝康熙年间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重建(1698),这才有了卢沟桥。因此,通常所说的卢沟桥有八百余年历史,是把新旧两个桥的时间算在一起,我们所看到的是康熙重建的卢沟桥,只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文革期间的修缮工程

1967年8月,中央"文革领导小组"命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市政府)解决卢沟桥交通不畅问题。在这加宽400余米步道、建立59道混凝土挑梁的修缮工程中,由于正值"文革",原工区主任和老工程师都在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参加劳动),由一名青年工人任施工队队长,施工队中有一名贫农出身的老石工,自己做主大胆地更换望柱91根、栏板9块。在91根望柱上共雕出石狮164只。比原有91根望柱上的狮子总数多出5只。使全桥望柱上的狮子总数达到491只。

新建"卢沟新桥"

1971年,北京市在距卢沟古桥约一公里远处又新建了"卢沟新桥"。这是一座17孔跨河公路桥,全长54.99米,宽15.5米。

1985年又在旁边建了一座新桥,旧卢沟桥从此成为文物,不再通车。

全面修缮古桥

1986年,北京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卢沟桥历史文物修复委员会",全面修缮了古桥。工程筹资355万元,拆除了1967年加宽的步道和混凝土挑梁,并清除沥青,中间空出印心,完全恢复了古桥原貌。

1988年9月3日是一雷雨天,一个霹雷将卢沟桥北侧东起第68根栏杆望柱击坏,望柱上的石狮也同时坏损。1997年又对部分被雷电击坏的石狮和望柱进行了补救。

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民间有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之谓,各方说法不一,此处据卢沟桥文物部门数据。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最宽处可达9.3米。有桥墩十座,共11孔,整个桥体都是石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而最有特色的,则是桥墩的造法。墩下面呈船形,迎水面砌作分水尖,外形像一个尖尖的船头,其作用则在于抗击流水的冲击。桥上的石刻十分精美,桥身的石雕护栏上共有望柱281根,柱高1.4米,柱头刻莲座,座下为荷叶墩,柱顶刻有众多的石狮。望柱上雕有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数之不尽的石狮子。民间有句歇后语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明代《帝京景物略》也有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之辄不尽"的记载。许多游人试图搞清数目,但数来数去,眼花缭乱,最后只有作罢。1962年有关部门专门派人搞了一次清点,逐个编号登记,清点出大小石狮子共485个,至此,应该说是"迷团冰释"了。孰料,在1979年的复查中,又发现了17个,这样,大小石狮子的总数应为502个,今后是否还会发现,谁也不敢来划这个句号。

石狮子姿态各不相同

卢沟桥的石狮子姿态各不相同。狮子有雌雄之分,雌的戏小狮,雄的弄绣球。有的大狮子身上,雕刻了许多小狮,最小的只有几厘米长,有的只露半个头,一张嘴。因此,长期以来有"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的说法。据统计,望柱上有大石狮281个,小石狮211个,桥上石狮共492只,桥东端还有顶着栏杆的石狮,左右各1只。桥两头有华表各1对,华表顶部石兽各1对(东边为一对狮子,西边为一对大象)。总计石狮496个,两畔还各有石碑一座:一座碑上记载清康熙二十七年(1698)重修卢沟桥的经过。另一座是乾隆所写金章宗所题"卢沟晓月"四字。碑高4.52米,宽1.27米,厚84厘米,卢沟桥为燕京八景之一。1937年"七七事变"就发生在此。望柱上当年日军的弹痕犹斑斑可见。1981年建立卢沟桥史料陈列馆,1987年在桥南另建一座新公路桥,叫京石公路桥,全长1120米。卢沟古桥只准许行人步行通过。卢沟桥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坐落在桥西头的石碑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建成此城。城东西长640米,南北长320米,城门分东西两座,东门为"顺治"西门为"永昌",清代改为"威严"。东西城门建有城楼、瓮城和闸楼。原来城四角各有一座角楼。南北城墙正中有马道并在台上盖有楼和兵房。城墙周围有垛口、望孔,下有射眼,每个垛口都有盖板,古称"崇墉百雉,严若雄关"。

三狮齐吼

1937年7月7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全面性的抗战。

桥东端伏地大石狮

抗战雕塑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是由北京市政府投资兴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一个集历史、文化、艺术和革命传统教育于一体的观光胜地。她于1995年7月7日奠基,20xx年7月竣工,8月16日正式对社会开放。

抗战雕塑园位于丰台区宛平城与京港澳高速公路之间的三角地带,西临永定水,南望京港澳高速,北倚宛平城,占地二十公顷。园内有前亲笔题写碑名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有以《国歌》为主题反映中国人民八年浴血抗战历史的雕塑群区以及下沉式中心广场、历史悠久的宛平城墙等主要景区。园中还种植了雪松、合欢、珍珠梅等十余种乔灌木和名贵草坪,林草相映成趣。置身于雕塑园中,举目眺望,纪念碑巍然高耸,雕塑群凝重悲壮,宛平城墙岁月沧桑,不禁令观众浮想联翩,万千感受油然而生。

雕塑群区由日寇侵凌、奋起救亡、抗日烽火和正义必胜四个部分共计三十八尊铜铸雕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北京卢沟桥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979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北京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在北京附近,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整座桥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短的只有16米,长的有21.6米。石拱之间有石桥墩,把11个桥拱连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卢沟桥叫做连拱石桥。永定河发大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自从建成卢沟桥,再没有出过事,从这里可以看出它的设计很科学。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抵,有的相互戏耍,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检阅桥上的车马,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于世界。那时候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在游记里赞扬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他特别欣赏柱子上的狮子,说它是“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历来为人们所称赞。

在我国人民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卢沟桥是值得纪念的。1937年7月7日,爱-民奋起抗战,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桥身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

卢沟桥为十一孔联拱桥,拱洞由两岸向桥中心逐渐增大,拱券跨径从12.35米至13.42米不等,桥身中央微微突起93.5厘米,坡势平缓。河面桥长213.15米,加上两端的引桥,总长266.5米。桥身总宽9.3米。桥面宽7.5米。桥两侧雁翅桥面呈喇叭口状,入口处宽32米。桥面两侧设置石栏,北侧有望柱140根,南侧有141根。望柱间距约1.8米至2米,柱高1.4米。柱间各嵌石栏板,栏高约0.85米。

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它被形容为一座巨丽的石桥,后来外国人都称它为"马可波罗桥"。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一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卢沟桥是在金世宗统治的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五月,决定修建的。不过当时尚未动工,金世宗就在第二年年初病逝了。卢沟桥始建于1189年六月,明昌三年(1192年)三月完工。两侧石雕护栏各有140条望柱,柱头上均雕有石狮,形态各异,据记载原有627个,现存501个。石狮多为明清之物,也有少量的金元遗存。"卢沟晓月"从金章宗年间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因桥身跨越卢沟,人们都称它卢沟桥。早在战国时代,卢沟河渡口一带已是燕蓟的交通要道,兵必争之地。1153年金朝定都燕京(今北京市宣武区西)之后,这座浮桥更成了南方各省进京的必由之路和燕京的重要门户。

卢沟桥公元1444年重修。由于清康熙年间永定河洪水,桥受损严重, 不能再用,大量古迹在洪水中销声匿迹。1698年重修,康熙命在桥西头立碑,记述重修卢沟桥事。桥东头则立有乾隆题写的"卢沟晓月"碑。公元1920xx年,清光绪帝死后,葬于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须通过卢沟桥。由于桥面窄,只得将桥边石栏拆除,添搭木桥。事后,又将石栏照原样恢复。

1937年7月7日在卢沟桥发生的"七七卢沟桥事变",成为中国展开全国对日八年抗战的起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桥面加铺柏油,并加宽了步道,同时对石狮碑亭作了修缮。1961年卢沟桥和附近的宛平县城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1年为保护卢沟桥减少其运输量而建立的卢沟新桥完工,但卢沟桥仍然继续承担交通运输任务。1986年卢沟桥历史文物修复委员会成立,目的在于恢复卢沟桥原貌,工程拆除了1949年后铺设的柏油和1967年加宽的步道,恢复了古桥的原貌,同时将机动车的通行移至紧邻的卢沟新桥与之后修建的京石高速公路。

建桥历史

明代自永乐十年(1420xx年)到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共修桥6次。6次均无大工程。

清代自康熙元年(1662年)至光绪年间,共修桥7次,其中5次工程不大,只有两次工程稍大一些。

公元1920xx年,清光绪帝死后,殡葬于河北省易县西陵,须通过此桥。由于桥面窄,只好将桥两旁石栏临时拆除,在两侧添搭木桥,以便顺利通过棺椁。事后,又将石栏照原样恢复。

历史上有两个卢沟桥

最初的建于金朝大定二十九年(1189),到清朝康熙年间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重建(1698),这才有了卢沟桥。因此,通常所说的卢沟桥有八百余年历史,是把新旧两个桥的时间算在一起,我们所看到的是康熙重建的卢沟桥,只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文革期间的修缮工程

1967年8月,中央"文革领导小组"命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市政府)解决卢沟桥交通不畅问题。在这加宽400余米步道、建立59道混凝土挑梁的修缮工程中,由于正值"文革",原工区主任和老工程师都在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参加劳动),由一名青年工人任施工队队长,施工队中有一名贫农出身的老石工,自己做主大胆地更换望柱91根、栏板9块。在91根望柱上共雕出石狮164只。比原有91根望柱上的狮子总数多出5只。使全桥望柱上的狮子总数达到491只。

新建"卢沟新桥"

1971年,北京市在距卢沟古桥约一公里远处又新建了"卢沟新桥"。这是一座17孔跨河公路桥,全长54.99米,宽15.5米。

1985年又在旁边建了一座新桥,旧卢沟桥从此成为文物,不再通车。

全面修缮古桥

1986年,北京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卢沟桥历史文物修复委员会",全面修缮了古桥。工程筹资355万元,拆除了1967年加宽的步道和混凝土挑梁,并清除沥青,中间空出印心,完全恢复了古桥原貌。

1988年9月3日是一雷雨天,一个霹雷将卢沟桥北侧东起第68根栏杆望柱击坏,望柱上的石狮也同时坏损。1997年又对部分被雷电击坏的石狮和望柱进行了补救。

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民间有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之谓,各方说法不一,此处据卢沟桥文物部门数据。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最宽处可达9.3米。有桥墩十座,共11孔,整个桥体都是石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而最有特色的,则是桥墩的造法。墩下面呈船形,迎水面砌作分水尖,外形像一个尖尖的船头,其作用则在于抗击流水的冲击。桥上的石刻十分精美,桥身的石雕护栏上共有望柱281根,柱高1.4米,柱头刻莲座,座下为荷叶墩,柱顶刻有众多的石狮。望柱上雕有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数之不尽的石狮子。民间有句歇后语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明代《帝京景物略》也有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之辄不尽"的记载。许多游人试图搞清数目,但数来数去,眼花缭乱,最后只有作罢。1962年有关部门专门派人搞了一次清点,逐个编号登记,清点出大小石狮子共485个,至此,应该说是"迷团冰释"了。孰料,在1979年的复查中,又发现了17个,这样,大小石狮子的总数应为502个,今后是否还会发现,谁也不敢来划这个句号。

石狮子姿态各不相同

卢沟桥的石狮子姿态各不相同。狮子有雌雄之分,雌的戏小狮,雄的弄绣球。有的大狮子身上,雕刻了许多小狮,最小的只有几厘米长,有的只露半个头,一张嘴。因此,长期以来有"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的说法。据统计,望柱上有大石狮281个,小石狮211个,桥上石狮共492只,桥东端还有顶着栏杆的石狮,左右各1只。桥两头有华表各1对,华表顶部石兽各1对(东边为一对狮子,西边为一对大象)。总计石狮496个,两畔还各有石碑一座:一座碑上记载清康熙二十七年(1698)重修卢沟桥的经过。另一座是乾隆所写金章宗所题"卢沟晓月"四字。碑高4.52米,宽1.27米,厚84厘米,卢沟桥为燕京八景之一。1937年"七七事变"就发生在此。望柱上当年日军的弹痕犹斑斑可见。1981年建立卢沟桥史料陈列馆,1987年在桥南另建一座新公路桥,叫京石公路桥,全长1120米。卢沟古桥只准许行人步行通过。卢沟桥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坐落在桥西头的石碑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建成此城。城东西长640米,南北长320米,城门分东西两座,东门为"顺治"西门为"永昌",清代改为"威严"。东西城门建有城楼、瓮城和闸楼。原来城四角各有一座角楼。南北城墙正中有马道并在台上盖有楼和兵房。城墙周围有垛口、望孔,下有射眼,每个垛口都有盖板,古称"崇墉百雉,严若雄关"。

三狮齐吼

1937年7月7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全面性的抗战。

桥东端伏地大石狮

抗战雕塑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是由北京市政府投资兴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一个集历史、文化、艺术和革命传统教育于一体的观光胜地。她于1995年7月7日奠基,20xx年7月竣工,8月16日正式对社会开放。

抗战雕塑园位于丰台区宛平城与京港澳高速公路之间的三角地带,西临永定水,南望京港澳高速,北倚宛平城,占地二十公顷。园内有前亲笔题写碑名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有以《国歌》为主题反映中国人民八年浴血抗战历史的雕塑群区以及下沉式中心广场、历史悠久的宛平城墙等主要景区。园中还种植了雪松、合欢、珍珠梅等十余种乔灌木和名贵草坪,林草相映成趣。置身于雕塑园中,举目眺望,纪念碑巍然高耸,雕塑群凝重悲壮,宛平城墙岁月沧桑,不禁令观众浮想联翩,万千感受油然而生。

雕塑群区由日寇侵凌、奋起救亡、抗日烽火和正义必胜四个部分共计三十八尊铜铸雕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北京北海公园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636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金灭辽后,改燕京为"中都"。金海陵王完颜亮天德二年(1150)扩建"瑶屿行宫",增建了"瑶光殿"。金大定三年至十九年(1163年--1179年)金世宗仿照了北宗汴梁(今河南开封)艮岳园,建琼华岛,并从"艮岳"御苑运来大量太湖石砌成假山岩洞,在中都的东北郊以瑶屿(即北海)为中心,修建大宁离宫。从那时起,北海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皇家宫苑格局。当时把挖"金海"的土扩充成岛屿和环海的小山,岛称"琼华岛",水称"西华潭",并重修"广寒殿"等建筑。

公元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决定在旧中都城东北郊选择新址,营建大都。至元元年到至元八年(1264--1271年),忽必烈三次扩建琼华岛,重建广寒殿。广寒殿东西宽120尺,深62尺,高50尺,殿广7间,作为帝王朝会之处。殿中放置"渎山大玉海"(今北海团城内的大玉瓮),建"玉殿"放"五山珍玉榻"(今在台北),并建有一座玉制假山,殿顶悬挂玉制响铁,殿内另有两个小石笋各有龙头,喷吐着从山后用水车提上来的湖水。可见当时的广寒殿宏伟浩大,构思巧妙,奢华无比。至元八年(1271年),琼华岛改称"万寿山"(又称"万岁山")。以琼华岛为中心,又在湖的东西两岸营建宫殿,将北海建成一个颇有气派的皇家御园。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大将徐达进占大都,大都改称"北平"。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从他侄儿手里夺取了帝位,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平,改名"北京"。明朝在元朝的基础上,对北海又加以扩充、修葺,但基本上保持了元代北海的格局。到了明代宣德年间,宣宗朱瞻基(1426--1435年),对"万岁山"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和修缮在圆坻(今团城)修复了仪天殿,在圆坻南面小岛上的建起了犀山抬圆殿,在团城的东部拆桥填土,将其与陆地相连。明天顺二年(1458年),在北海北岸(现五龙亭处)建"太素殿",由于用锡做材料,又称为"锡殿",也叫"避暑凉殿"。修建此殿役使工匠3000余人,用白银20万两。在东岸建"凝和殿";在西岸建"迎翠殿"。把团城西面的八孔中断的石桥(原断部有吊桥)改为九孔石桥,称为金鳌玉虫东桥。在新开挖的南海瀛台上的建"昭和殿"等建筑。

明万历七年(1579),"万岁山"上历经四朝600余年风雨战乱的广寒殿坍毁,人间天宫主景建筑从此化为乌有。

1644年李自成攻进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明朝覆灭,清军入关,建都于京。

1651年,为民族和睦,清世祖福临根据西藏喇嘛恼木汗的请求,在广寒殿的废址上建藏式白塔,在塔前建"白塔寺"(正觉殿为山门)。因为岛上建起了喇嘛佛塔,山名也就改称为"白塔山"了。

清高宗弘历乾隆六年至三十六年(1741年--1771年),对北海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和增建,前后连续施工30年之久,建起了许多亭、台、殿、阁。清乾隆自谓"园林之乐,不能忘怀",于是把江南园林的精华、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引进皇家宫苑,先后建成北海的静心斋、画舫斋、濠濮间等"园中之园"。晚清时期,光绪十一年至十四年(1885年--1888年)那拉氏(慈禧)用海军经费重修"三海"建筑,在西岸和北岸沿湖铺设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在静心斋前修建小火车站,供慈禧乘小火车来园游宴。清光绪二十六年(1920xx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北海掺遭践踏。北岸的澄观堂设立了联军司令部,万佛楼的10000多个金佛及园内其他宝物被洗劫一空。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后,北海闭园10余年,园林建筑略经修缮后于1920xx年8月1日才正式开放为公园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拨巨资对北海公园予以修葺,疏浚了湖泊,维修了古建筑,铺设甬道,增设了公共服务设施。

1961年北海公园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1年2月末(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对公众没有作任何公告和通知的情况下,与中南海一桥之隔的北海公园及附近的景山公园被神秘关闭,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近2年后的1978年3月1日,方重新对社会开放。

1987年,北海被评为北京新十六景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北京清华大学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导游,全文共 1064 字

+ 加入清单

(在荒岛)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叫做近春园遗址公园,“近”是远近的近,“春”是春天的春。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也遭到严重破坏。到同治年间,同治皇帝想重修圆明园,因此拆除了近春园的所有残存建筑

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圆明园没有修成,而近春园的所有建筑材料也不知去向,从此沦为“荒岛”达100余年。现在一提到荒岛,清华人都知道是这个地方。直到1979年,学校才决定彻底改造荒岛,在岛上种植草坪,修建假山、亭子。经过几年的改造,荒岛终于成了现在这处具有历史和文化气息的胜迹。

现在树立在我们面前的是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雕像。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很多著名的治学思想,如我们所熟悉的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温故而知新”等。

这尊孔子塑像是清华的一位毕业生专门从孔子的故乡山东曲府运过来的,它的寓意就是希望清华的学生们不要忘记传统的儒家思想,希望理工科的学生能多关注人文科学。此外大家身后的这块纪念碑和对面山坡上的零零阁也都是清华的毕业生赠送给母校的礼物,在清华大学像这样的小纪念物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在这里我要简单给大家介绍两个清华大学的著名人物,第一个是吴晗先生。吴晗是清华大学1934届毕业生,在校时因为学习非常刻苦,在学术上很有成就,所以被同学戏称为“太史公”.他从清华毕业后,就一直留校担任助教、教员、教授等职,1949年北平解放后,曾调任北京市副市长。革命期间,吴晗因著有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而受到严酷迫害,1969年10月11日惨死于狱中。后来,清华的师生为了永远纪念这位杰出的校友、学者,在荒岛上立了一尊吴晗的塑像。

与晗亭相连的是“临漪榭”,“临”是面临的“临”,“漪”是涟漪的“漪”,“榭”则是指水边的亭子的意思,临漪榭是遗址内唯一象征性的旧物恢复。

在我们正前方的这座亭子,叫做“荷塘月色亭”,关于这个亭子,还必须提到一个人,它就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诗人和散文作家朱自清。朱自清毕业于北大哲学系,于1925年应聘来清华执教,前后担任过国文系教授、系主任、图书馆长等职。

我想在座的各位同学肯定都读过朱自清写的散文,像《背影》、《春》,《荷塘月色》等,其中《荷塘月色》就是描写近春园的景观。1927年7月由于蒋__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朱自清心里非常不平静,当时他就写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并且在文章里描述了一幅清幽美妙的图画:曲曲折折的荷塘,密密田田的叶子,星星点点的荷花,淡淡的月光,默默的荷香…实际上,这一切都折射出了当时他苦闷和孤独的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北京北海公园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448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朋友,你们知道吗?北海是一座浪漫的城市。它精致、整洁、漂亮的市容市貌,富于中国古典柔情的景色风格,奠定了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浪漫情怀。

浪漫是与生俱来的,往往是可望不可及的一种潜质、一种风格、一种状态。城市也一样。城市的浪漫,在于它的动和静,清晨和黄昏,街头和共巷尾,旭日中的娇嫩和明月下的诗意。北海,正是以其平静而宽容的点点滴滴,在南中国海边不经意构筑了一片浪漫。北海的浪漫,主要由百年老街、南澫和银滩三部分组成。三个部分和谐共处,浑然天成,连接着北海的自然、历史和现实。让人置身其中,“不知魏晋”而流连忘返。现在正是夕阳西下时分,我们刚穿过了现代气味十足的市中心北部湾广场,沿着四川北路一直往大海的方向,走着走着,就会和那条百年老街谋面了。大家前面的这条老街叫珠海路,迷蒙的阳光掠过残旧的楼顶,破碎地洒落在街道上。街道是多年前改造过的沥青路,沥青里的石子在残旧中探头探脑,用不足为道的力量让珠海路蜿蜒、绵长。街道全由二三层的受西方券拱式建筑影响并融入中国古代建筑精髓的楼房夹拥而成,宽八九米,长三四里。街道两旁是方典型的骑楼,骑楼与两排楼房一路相簇相拥,像亲人一般温厚。此时,孤独一人或情侣成伴,走进珠海路,踩着那些年代久远的旧路,缓缓而行。如果有细细的雨,那最好了。俩人撑着一把雨伞或是共举一张雨披,牵手、相拥。也可走在骑楼下,骑楼里干干爽爽的,人从一个个门口走过,骑楼外雨线如丝缕,景恬而驻欢,就这样在老街中走着,什么也不用说,让耳朵倾听隔着楼顶吹来的海风的诉说。让那骑楼、窗、门、浮雕、屋顶饰物引领,一步步离开现代的尘嚣。一种渐渐走向往日岁月,置身百年之前的感觉油然而生,百年前的烦俗,近在咫尺却过远在天涯,它们一下子都扑面而来!

看,前面就是南澫了,南澫,也许是天底下最小海湾了。它在北海西南郊、离市区不太远的海边。海湾由草木茂盛的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环抱而成,宽100余米,长数里。柔软的细沙与裸露的火山岩石杂陈南滩头。沙是不含任何杂质的雪白的沙,石是光滑结实的黑色的石。走过一片沙,抬抬脚便登上岩石了。一快连一快的岩石,一直把你引向大海。当你回头望一望来时的“路”,“路”仍完好地站在海水中,黑黑的,屹立着,让兴奋的心松弛、平和。而远处的细沙,白布一般,轻轻起伏,好大一匹!这里太安静了,安静得仿佛是梦里的景致。远处的船舨一只只慢慢滑过,头顶偶尔传来三两声海鸟的鸣叫,太阳像一个道具,那么近,那么真切、纯粹。此时不妨找快平整的岩石躺下来,闭上眼睛。天空是蔚蓝是灰暗,天上有云或无云,都无关紧要,让耳朵享受一下,让远远近近、轻轻重重的涛声,左耳进,右耳出,让它们覆盖和安抚我们一天比一天烦躁的心灵!

如果说老街和南澫以其古典让人心动,那么北海银滩就是现代和古典诗意的完美糅合了。北海银滩,是在北海无法绕过的风景。可以肯定地说,没到过银滩,不算到过北海。银滩的魅力天下闻名,指的是它的“质地”。而银滩更迷人的地方,我想应该是它浸透每棵树,每株草,每粒沙砾,每个角落的浪漫。

银滩最迷人的时候是在清晨和傍晚。海风轻拂,彩霞满天,踩在细细的沙子上,慢慢地走,你感觉不到脚下的是沙,而是棉絮一样东西。或者沿着海堤木板路,走在生机勃勃、柔软而细密的草地上,让思绪信马由缰,让目光追随海鸥的飞翔飘向更远,让“哗哗”的涛声轻抚动荡的心灵。如果禁不起大海的诱惑,就脱了鞋子,让久违阳光的脚在沙滩、海水中自由飞舞,让年轻的步伐在无优中追逐,让纯洁的阳光洒满彼此的肩头,相依相伴,携手而行。祝大家旅途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导游词的北京故宫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故宫,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我是本次大家旅程的导游韩铭,大家叫我韩导就行。今天由我陪同大家共度这段美好的时光。

现在,大家已经乘车来到了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故宫。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的皇宫,现在是故宫博物馆。故宫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无论是平面布局、立体效果还是形式上的雄伟堂皇,都堪称无与伦比的杰作。

我们先来观看故宫的中轴吧!这条中轴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在中轴宫殿的两旁,还分布着许多殿宇,也都宏伟华丽。

参观完了中轴线,就要去艺术珍品馆啦!故宫的一些宫殿中建立了综合性的历史艺术馆、绘画馆、分类的陶瓷馆、青铜器馆、明清工艺美术馆、铭刻馆、玩具馆、文房四宝馆、珍宝馆、钟表馆和清代宫廷典章文物展览等,收藏有大量的古代艺术珍品。据统计,有102653件,其中很多文物都是绝无仅有的无价之宝。

故宫的四个城角上,每个角都有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有一个关于角楼的传说。有一天,永乐皇帝让大臣们在故宫的四个犄角上修建一座九梁十柱七十二条脊,这可把大臣们给难住了。有一天,一位木匠见了一个装蝈蝈的笼子,觉着笼子非常奇怪,就走过去看了看,一数,这正是九梁十柱七十二条脊!木匠立刻交给了大臣。从此,就留下了这样的角楼。

各位游客,我们今天的游览马上就要结束了,对我今天的讲解,欢迎您提出意见和建议,我深表感谢。最后,祝大家玩得开心!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北京故宫简短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96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北京故宫,我是小导游,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请朋友们跟随我游赏吧!

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荆城。宫殿位于北京城中心。始建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也就是现在的1406年至1420年。后来经过多个朝代的劳动人民细心修改,变得非常富丽堂皇,但仍然保持着原来的布局和规模,是世界上保存的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大构架宫殿建筑群。

这是故宫的历史,接下来我向大家介绍它的外观和排列顺序。

整座城设了四个门:南门正中面是午门,北边是神武门,东面是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四个门都建有重檐宫殿顶门楼。宫殿的四个角都还布有一些结构精巧、外观秀丽的角楼。外面的墙有10米多高呢!还有宽52米的护城河,够宽吧!整个建筑群按南北中间的中轴线为对称布局,层次分明,主次有序。

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皇帝的住所,那里可是井井有条。

文华殿,、武英殿是面阔九间的,但檐歇山顶建筑。文华殿是皇帝听大臣讲书的地方,武英殿是皇帝吃饭、居住和召见大臣的地方。后三宫、东西六宫、乾坤宫和坤宁宫直通御花园。乾坤宫和坤宁宫是内廷的正殿、正寝,是皇帝、太后和皇后的正式居住场所。平均面积宽九间。

前三殿是全宫最大的建筑群,占地面积达8.5万平方米。1961年被定为第一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今天的故宫观光游览就要结束了,在故宫的这段时光,希望能成为您北京之游中的永恒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北京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来到八达岭景区观光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蔡王鲲,大家就叫我小蔡好了。

游客们,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著名的八达岭长城,向远处看,可以发现这里的长城分为南、北两峰,蜿蜒于山脊之上,气象万千,景色十分壮观。往下面看是有两个门洞和U字形的城墙。

我们往右下方看,在登城口的南侧陈列着一门大炮,名为“这时威大将军”。这门炮炮身长2.85米,口径105毫米,由于炮身上铸有“敕赐神威大将”而得名。

北8楼是八达岭长城海拔最高的楼,高达888.9米,建筑也很有特色。原来还可登上敌楼观山望景,但目前为了保护文物封闭了楼门。 从关城城台到南峰的最高处南4楼,城墙长685.8米,高度上升142.4米,特别是南3楼至南4楼之间,山脊狭窄,山势陡峭。城顶最险处,坡度约为70度,几乎是直上直下。

南峰长城以南4楼地势最高,海拔803.6米。登楼眺望,长城自西南向东北蜿蜓于山脊之上,宏伟壮观。从南4楼到南7楼,高度逐渐下降。南5楼与南6楼之间在长城的内侧距城墙30米的山脊上,耸立着一座白色的小亭,这就是“贵州省修复长城纪念碑亭”。南6楼是一座铺房,铺房建在上层的顶上,面阔三间,硬山顶,红柱子,灰色瓦,小巧玲珑。这大概是当年“千总”的指挥所了。

现在,大家可以拍照留念,半小时后在此集合。注意不要乱丢垃圾,祝大家玩得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