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会计岗位说明书精选范文
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现金管理制度,熟练掌握收付办法和手续。
2、认真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正确和完整性,保证内容真实、手续完备。
3、记账凭证的填制要准确反映经济内容的主体,正确运用会计科目和记账规则,做到摘要简明扼要,数字准确,内容完整。
4、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及时办理收付款业务。对于大的开支项目,必须经过会计主管人员或领导同意方可办理。收付款后,要在收付凭证上加盖收、付讫戳记或出纳人员名章。
5、根据办理完毕的记账凭证,逐日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并结出当日余额,做到日清月结、账款相符。
6、库存现金不得超过银行核定库存限额,超过部分要及时送存银行,保证安全。不得以“白条子”充抵库存现金,更不得任意挪用现金。库存现金与账不相符时,应及时报告领导查明原因。
7、不准“坐收坐支”现金,做到“收到解交”、“支则提取”,不套取现金。
8、做好债权债务的清理工作,对各项借款要定期清理催收。做到一事一借一报,对同一人的现金借款要前款不清,后款不借。
9、按时发放奖金福利及学生的奖学金、生活补贴、勤工俭学等费用
10、做好学生的收费及欠费管理工作。
11、认真做好基建总账的记账、报账工作,按时编制和报送报表。
更多相似范文
篇1:2025体育硕士开题报告范文_开题报告_网
题目:体育硕士开题报告范文
一、立论依据
(一)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得到不断的改善。XX年我国开始实行新的休假制度,我国的法定休假日达到了115天,意味着我国居民一年当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闲暇时间。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为了缓解压力各种各样的休闲活动不断涌现,但普通的休闲活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国内旅行社组织的一些旅游活动,越来越像麦当劳快餐一样来去匆匆,让旅行者错过隐藏在自然风光后的惊喜和乐趣。人们需要的是一种能够回归自然,与自然亲密接触,感受自然的清新又不失惊险刺激,在惊险刺激中释放压力的休闲活动。为此,在一些大都市中形成了一种“有钱有时间又喜欢亲近自然”的“驴友”。这些“驴友”从普通的休闲活动中分离出来,热衷于在大自然中畅游,尤其是一些探险活动,在这种趋势的带动下户外活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户外运动俱乐部是户外运动适应市场需要的产物,是推动户外运动发展的重要载体。伴随着户外运动的兴起,户外运动俱乐部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至XX年,我国正式登记注册的户外运动俱乐部有700多家,自发性组织户外群体则不计其数,有5000万人经常参加户外运动。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水平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也是户外运动最早兴起的城市之一。在上海,户外早已成为一种时尚的代名词。在百度工具栏中输入“上海户外运动”会发现大量的户外运动俱乐部以及户外运动用品商店,民间自发的还没有组建网站的户外运动团体更是大量的存在。1999年上海成立了第一家户外运动俱乐部——白浪户外,XX年开始,上海户外运动俱乐部和户外商店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到XX年底,上海登记备案的户外运动俱乐部已有50家,而没有登记的俱乐部有200多家。但纵观已有文献,发展仅有寥寥数篇关于上海户外运动的文章,专门对上海户外运动俱乐部的研究还是空白,发展如此迅速却没有引起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视。本为试对上海户外运动俱乐部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使得上海户外运动俱乐部的研究得到更多的重视,获得更多的研究成果。
1、理论意义
相对于比较成熟的旅行社及旅行社产品而言,户外运动与户外俱乐部的研究确实非常少的。目前关于户外运动仅有的文献主要围绕着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户外运动救援、户外运动网站管理等,专门以户外运动俱乐部的产品——户外运动服务为研究对象的文章比较少,所以存在着一定的理论空白。本文选取上海市的户外运动服务产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观察、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一方面理清上海户户外运动俱乐部及户外运动产品发展的现实状况以及特征,发现上海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它们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 对上海的户外运动俱乐部市场进行调查,发现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影响因素、期望等,希望能够丰富我国户外运动俱乐部的理论基础与理论结构,同时也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有关消费者行为,尤其是户外运动消费者行为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
2、实践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较为清晰的了解到上海户外运动俱乐部户外运动产品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市场需求状况和消费者行为特征。本文的实践意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宏观层面,二是微观层面。宏观层面的意义在于透过户外运动服务产品所折射出来的问题为上海市在制定和规范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的政策方面,提供一些有用依据,能够更好的引导上海户外运动俱乐部不断的发展。上海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迅速,足以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政府应当加强引导工作,为上海户外运动俱乐部的发展提供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微观层面的意义在于,一方面深入了解上海户外运动服务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了解上海户外运动服务产品市场发展规律,并发现户外运动俱乐部在产品组合、组织管理、制度设计、人力资源构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调查上海户外运动俱乐部的客源市场,了解消费者行为特征和消费偏好等为上海户外运动俱乐部的发展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相关研究回顾
西方的休闲思想不同的东方的休闲思想,西方人更强调借助于休闲活动,寻求浓烈和刺激的感官享受并通过具有极大发展张力的活动形式,充实和完善以自我为主题的人格意识。因此,相对于中国语言的“户外运动”,国外更多的是用“特种旅游”或“探险旅游”来表达。特种旅游在西方国家由来已久。在这里并不赘述特种旅游的发展史,在 中输入“adventure tourism”对国外探险旅游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国外对户外探险旅游的研究从最初的概念分析,逐渐发展到对探险旅游的安全、产品、市场、影响乃至专题探险旅游等深层次的研究。研究的地域也从发达国家的传统探险旅游目的地逐渐扩大到全球视野的新兴探险旅游目的地。
1.户外游憩理论研究
关于户外运动的研究,国外主要集中在外游憩理论的研究中。clayne r. jensen在其《美国户外游憩》一书中,研究了户外游憩的基本理论,户外游憩的管理机构、服务组织以及户外运动产于和环境资源保护等方面。robert e. manning在《户期外游憩研究:满意度的探索和研究》中专门对户外游憩参与过程以及满意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nick hanley等在《户外游憩的新经济学》中,从经济的角度讨论了山脉(攀岩和攀登运动)、森林、河流海洋等集中户外运动的需求评价模式和方法。sung()对探险旅游、探险旅行与生态旅游、商业化的远征探险、户外游憩等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
2.户外探险旅游安全研究
国外的户外探险旅游研究是从关注基本概念开始展开的,随着探险旅游的不断发展,研究的内容逐渐向探险旅游的安全问题、产品、市场、影响乃至专题探险旅游研究等深层次深入。fluker()研究认为虽然人们在生活中会努力降低风险,但是在探险旅游中确实在追逐风险,或至少是接受风险的,这也正是探险旅游的特殊吸引力。但是cater()认为探险旅游不是需要真是的风险,参与商业化的探险旅游活动的游客实际上是在追寻一种恐惧和挑战。本特利等(bentley, mayer,page,chalmers,)对新西兰户外探险伤亡活动,克里夫特等人(clift al.,1997)、维克斯和佩奇(wilks & page,)及佩奇(page et al.,)对苏格兰的探险旅游活动进行专题研究,穆萨等(musa et al.,)得出到珠穆朗玛峰国家公园89%的游客会受到高原反应、呼吸疾病以及肠道感染的影响。艾特肯(aitkens,1990)、普劳尔等(prall et al.,1995)、古莱特等(goulet et al.,XX1)、哈格尔(hagel,)等学者不仅分析了雪上项目的基础数据,而且比较了滑雪与滑雪板运动对身体不同部位的伤害度,头盔和护腕的影响,以及技术及经验的作用。卡伦和佩奇(callander & page,)倡导安全经营和规范立法,并从经济学角度来讲,保险制度是旅游赔偿中最符合帕累托效用最大化的一种方式。
3.户外探险旅游产品及市场研究
目前,以户外探险旅游产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文献比较稀少,正如more&averill()中所说的“游憩研究中最受忽视的部分是一个活动中的真是作品”。buckley()从价格、持续时间、团队规模、技术和遥远性等方面研究了探险旅游产品,发现产品可以被整理为从小规模、高难度、高价格到大规模、低难度、低价格。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早期,在西方国家与探险旅游相关的杂志、期刊、设备制造、旅行用商品、零售商和运营商数量得到了迅速发展,由此折射出旅游探险市场出现了迅速的规模化发展。loverseed(1997)认为探险旅游是北美地区增长最快的旅游产业部门。根据加拿大的全国旅游数据显示,超过7300万北美成年人参与过探险休假,近5500万人过去12个月内进行了探险休假(tourism canada.1995)美国一份报告显示,9800万美国成年人(近半数成年人口)过去五年内进行过探险休假。
面对发展势头迅猛的户外探险旅游,不少学者的研究方向也聚焦于此。walle(1997)认为冒险探险和追求知识和见闻的探险分属于不同的目标市场,旅游学者和旅游业者应该能够分辨这一区别。sung()也从探险旅游多样的市场环境因子的概念唯独深入到了探险旅游市场系统的研究,并将探险旅游市场细分为六个类别:普通狂热型、预算青年型、软温和型、高端自然主义者型、家庭休假型、成熟独行者型。
4.户外探险旅游影响
随着户外探险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一系列关联影响也呈现出来,学者对影响的主要研究点在于对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shackley(1996)对印度北部沙漠jaisalmar进行了研究,发现虽然户外探险旅游产业是当地经济的支柱,但是缺乏又显得管理使得就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hendee&dawson()在对北美的荒野管理中发现,向土地管理者控告的多是马匹和背包徒步,骑马者在减少影响方面比其他旅游者少,马匹实际上产生了生态影响。silori()研究了喜马拉雅山脉西部的nanda devi 生物保护圈保护区探险旅游活动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应。但研究不仅仅局限在生态学方面,社会学方面的影响研究也是存在的。noy()研究了背包旅游者相互交流和讲述自己的旅行故事对叙述者和听众的意义、与社会文化的联系以及背包旅游在实现旅游者自我转变方面的影响等问题。
国内相关研究回顾
随着户外运动的不断发展壮大,户外运动俱乐部的不断增多,我国户外运动研究开始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通过中国知网的搜索发现我国户外运动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户外运动概念的研究与界定
目前已经有不少国内的学者研究并阐述了户外运动的概念。刘凤香()通过比较户外运动和体育旅游两个概念,辨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认为二者虽都具有异地性、暂时性和非就业性等旅游活动的特点,但能研究重点不同,户外运动着重于“运动”,而体育旅游测侧重于“旅游”。总体来说,户外运动快速发展时期是在中国进入休闲时代后得益于我国休闲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有学者将户外运动与休闲相结合,如李红艳()将户外运动放在休闲的概念下进行探讨,将户外运动视为一种休闲生存状态,认为户外运动是人们在闲暇时间,为了满足自身身体健康、放松和休息、人际交往以及刺激和冒险等多方面的需要,采用体育运动的方式(步行、登山、滑雪、骑自行车等)在山地、水域、荒漠、高原等各种特定自然环境下进行的各种户外体验活动。齐 震()认为休闲与户外运动相辅相成,休闲是户外运动的前提,户外运动是休闲的方式。
2.户外运动俱乐部的研究
互联网在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对户外运动俱乐部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网络虚拟的户外运动俱乐部,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视角。一是户外运动俱乐部的导向引领作用。大多数人接触户外运动都是通过网站引导,以网络为平台进行活动发布、经验交流、信息反馈等。韩冰,路紫()运用评估框架对户外运动俱乐部网站论坛进行了分析,认为网站论坛的互动作用对个人出行行为具有很强的导引作用。王杨等()以石家庄乐游户外运动俱乐部为例,分析了信息流对人流的导引机制,认为户外运动俱乐部网站在信息沟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信息的产生、扩散、共享、交换衍生出信息流并对人员流动产生作用。路紫、樊莉莉()以乐游户外运动俱乐部为例,在访问和调查的基础上评估了该网站的服务功能,提出中小型旅游网站进一步发展的新型商业模式,论证了一个地理学所关注的重要问题——电子商务时代地理区位的重要作用。二是户外运动俱乐部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李久全,高捷()分析指出我国户外运动市场迅速扩大、俱乐部数量快速增加,但也存在着户外活动或赛事数量及盈利能力不足、俱乐部缺乏竞争力等问题,提出举办有影响力的活动或比赛吸引电视转播和赞助、整合户外俱乐部资源提高自身盈利能力等对策。张传统()探讨了探险旅游俱乐部的未来发展模式,认为它是体验经济模式的最好实践舞台,其发展要实现与体验经济对接,并提出了探险旅游俱乐部发展若干思路。
3.户外运动产业研究
在文献搜索过程当中统计显示,户外运动研究成果最多的集中在户外运动产业层面,这也揭示了一个问题,户外运动产业的巨大经济潜力已经引起社会的重视,户外运动产业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朝阳产业。从XX年至XX年底,根据著名的戈尔公司调查以及中国纺织协会户外分会数据,中国户外产品零售总额从23.8亿元增加至近50亿元,户外用品专业店的数量从XX年的1316家增加到XX年的1400家,销售额从XX年的10.6亿元增长到XX年的18亿元。现有的文献对户外运动产业的研究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1)宏观层面的研究视角主要在于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的现状。梁强等()认为“户外”定义狭窄,商家经营思想局限、商家营运策略病态发展是我国户外运动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户外运动市场需求特征提出了价值创新策略:重新定义需求内涵;推崇“泛户外”概念;自主创新,提升国产户外品牌的整体竞争力;注重市场服务互动与消费者价值体验。郭进辉()提出了户外运动旅游的概念,分析了我国户外运动的资源开发、组织与运营机构、参与者、户外用品市场发展现状,并提认为加大理论研究力度。扩大户外运动内涵、提高户外运动旅游产业开发意识、完善户外运动旅游管理,建立保障体系才能确保户外运动旅游的健康发展。梁强,王欣()通过对我国户外运动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剖析,认为中国户外运动产业有两大难题有待攻克:一是行业整体的市场发育程度与规模有待提升,散、小、弱的状况亟待改变,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乏力;二是停留在制造加工的阶段,缺乏自由品牌的支撑。孙班军,陈永斌()梳理了河北省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的现状,认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民众思想保守、法律法规制度缺失是影响河北省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的因素,为此要制定户外运动长远发展规划、培育民众对户外运动的正确理念,制定优惠政策,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梁强等()借助产业经济学scp范式对我国户外运动产业的市场结构、产业运行和产业绩效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认为我国户外运动产业市场集中度低,市场进入壁垒低,产品差别化不大,运营粗放,研发不足。
(2)对户外运动微观层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营销、市场特征、消费等方面。户外运动产营销策略影响最主要的五种因素依次为:市场因素、组织与管理因素、企业选址因素、专业与营销环境因素、资本因素(李香君等,)。吴清国等()分析影响中国户外与需求消费因素,认为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人均gdp不断增长,对户外运动的需求不断增加,户外运动发展前景良好。梁强,罗永泰()分析我国户外运动市场消费者需求的特点与产品特征,提出面向体验经济的户外运动产品营销变革:重新定义需求内涵、推崇“泛户外”理念;注重户外市场服务互动与消费者价值体验;营销规划需结合科技、人文和艺术。高建磊等()选取京、沪、穗三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户外运动发展较快的地区,对三地户外运动群体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研究。
4.以个体城市为例,研究户外运动发展
张雅伟()简述户外运动在上海的发展,归纳阐述了户外运动在上海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呼吁社会客观对待户外运动的发展,既不要过高估计它的效益,也不要用偶然事件来以偏概全。王莉等(),李红艳、肖光来()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北京市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认为北京市户外运动产业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规模小,产品种类少且质量不高,缺乏专业人才,俱乐部管理不规范。黄河、朱斌(),胡俊、吴敏才(),吴宝升等(),张西林、王曼娜()分别对桂林市、温州市和湖北省的户外运动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了桂林发展户外运动的优劣条件。
5.户外运动风险保障及风险管理研究
在各种户外环境中进行户外运动时存在一些可能引发人体伤害的危险因素,自我国开展户外运动项目以来,风险事故也伴随而来。据XX年中国登山协会登山户外运动事故调查事故小组发布的《中国登山户外运动事故报告》中显示至XX年为止在中国境内进行的官方户外登山活动中共有81人遇难,而且近三年来,遇难人数还在不断的上升。除此之外,大量民间自发组织的户外运动活动中遇难事故的报道也频频出现,引起了社会和舆论的重视,风险问题成为是户外运动发展的一个瓶颈。邹本旭()调查表明由于户外运动本身特点及在我国开展较晚,安全措施方面发展不完善等导致损伤率较高。焦玲玲,章锦河()认为露营旅游相比与传统旅游来说自主性随意性强、内容与形式更为复杂、风险系数高。
户外运动活动存在风险,建立与之相配套的风险保障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张进福()认为一个高效完善的旅游安全救援系统应该由核心机构、救援机构、直接外围机构、间接外围机构四部分共同组成。王小利,张树夫()认为构建我国探险旅游安全保障体系要加强对探险旅游危险因素的安全感知,对探险资源进行风险评定,建立安全救援系统。李俊,凌浩()认为盈利性户外运动在组织过程中面临三种风险:人的风险、伍的风险、环境风险,推断出盈利性户外运动组织过程的风险管理实际上是风险管理目标的确定、风险管理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风险管理效果评估的动态循环过程。邹统钎等()通过探险旅游风险评估及保障机制两个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分析,认为还未出现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探险旅游安全管理模型和全面保障模型。齐震()认为建立一个以户外运动法规政策为理论指导、以户外运动装备为物质基础、以户外保险和户外救援为两翼保护措施的户外运动安全保障体系,使户外运动俱乐部摆脱民间的组织状态。龚良军,陈然()针对俱乐部日益凸显的管理问题,指出应加强对俱乐部的管理规范化,把经验变成制度,建立科学完备的体系、制度。
6.户外运动法律法规及政策研究
建立健全户外运动的法律法规是保障户外运动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对此学者们已达成共识。龚良军()认为户外运动法学研究十分薄弱,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相对于户外运动发展缓慢;法律效力层次低且缺乏适应性;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立法研究少;操作层面上的立法滞后,呼吁加强户外运动立法。李萍等()从地理环境、经济环境、网络环境三方面,对中国户外运动公共政策进行分析,认为中国亟需建立安全救援体系的相关政策,健全户外运动品的质量认证标准。
(三)研究评价
由以上回顾可以发现,国外户外运动研究从最初的主要关注基本概念,逐渐向探险旅游的安全问题、产品、市场、应先个乃至专题探险旅游研究等深层次深入;研究地域从发达国家的传统探险旅游目的地逐渐扩展到全球视野的新兴探险旅游目的地;研究方法中描述性定性分析逐渐减少,实证研究、定量分析方法乃至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应用逐渐增多。国内学者对的研究重点在与户外运动产业及户外运动风险保障及安全管理方面,多数是一些描述性的定性分析,多数是从宏观层面的研究,微观问题研究成果欠缺,也没有形成系统化、模式化的研究体系,可以看出,国内外的研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首先,在研究对象选取上,从目前相关研究的集中度和选题的倾向性来看,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户外运动及其相关行业;二是户外运动风险管理问题。对户外活动的真是存在部分,户外运动服务产品及户外俱乐部的研究却非常少。户外运动的发展能否得到规范,安全问题能否降低都与户外运动俱乐部息息相关,存在一定理论空白。
其次,从研究内容上看,现有的探讨多集中在宏观层面,户外运动俱乐部到底是如何产生的,现阶段的户外运动俱乐部是怎样运营的,它与其他类型的俱乐部有何区别于联系,还没有进行深入探讨。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拥有庞大的客源市场,其户外运动俱乐部有哪些类型,有多少注册的,多少团体性质的,多少实体店面还都是模糊的。户外俱乐部的户外运动服务产品是怎样设计的,是否真正的对接了市场需求,还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
最后,在研究方法运用上,采用概念性方法进行理性探讨的文献较多,户外运动产业的研究方法一般包括描述性、推理性、数理统计3种类型;户外运动俱乐部的研究方法大多是数理统计方法,定量有余而定性不足,两者结合度不够高。有鉴于此,本研究选取上海户外运动俱乐部服务性产品及其客源市场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从休闲学、旅游学的角度来深入研究上海户外运动俱乐部。力求对上海户外运动俱乐部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深入了解上海户外运动俱乐部客源市场的为上海户外俱乐部的发展做出理论上的贡献。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李香君.户外运动产业经营现状与特征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3):124-127.
[2] 王莉,何世权,张慧峰,高侠.对北京市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9):1159-1161.
[3] 黄河,朱斌.旅游城市休闲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研究——以桂林为例[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4):25-27.
[4] 郭进辉.我国会外运的旅游产业发展评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5):54-57.
[5] 梁强,李芃松. 基于隐性需求挖掘的户外运动产业价值创新[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3):214-217.
[6] 张鹏飞,陆晶晶.我国户外运动研究现状[j].体育承认教育学刊,(5):47-49.
[7] 李久全,高捷.我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2):1625-1627.
[8] 梁强,罗永泰,赵伟.户外运动产业的需求挖掘与价值创新策略[j].体育社会科学,(3)34-36.
[9] 孙班军,陈永斌.河北省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1):1-2,17.
[10] 梁强,王欣.微笑曲线视野下我国户外运动产业战略升级思考[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1)4-7.
[11] 韩冰,路紫.户外运动网站论坛功能评估及其互动作用对个人出行行为的导引[j].人文地理,(1):58-62.
[12] 王杨,孙中伟,樊莉莉.中国户外运动网站的现状及其对人流的导引——以石家庄乐游户外运动俱乐部网站为例[j].石家庄学院学报,(3):84-89.
[13] 李红艳,肖光来.北京市民参与户外运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学刊,(4):41-43.
[14] 胡俊,吴敏才.桂林市户外运动现状调查与发展空间分析[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123-126.
[15] 张雅伟.对上海户外运动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71-73.
[16] 李萍,李骅,李艳翎.湖南省户外运动产品消费的实证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6):690-693.
[17] 吴宝升,龚益静,何立.温州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3):70-73.
[18] 张西林,王曼娜.户外运动俱乐部规范发展探究——以湖南省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6):95-97.
[19] 李香君,王爱丰.南京户外运动产业营销策略因素分析[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45-50.
[20] 吴清国,王涛,王先亮.中国户外运动消费需求趋势分析[c].第22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北京,:164-167.
[21] 高建磊,张朝晖,辛洪涛.京、沪、穗城市户外运动群体的消费行为研究[j].体育世界,(2):35-36.
[22] 梁强,罗永泰.需求导向的我国户外运动产品体验营销创新[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17-19.
[23] 袁小飞,阚如良.户外俱乐部提升户外运动着环保素质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15-18.
[24] 李萍,李艳翎,李骅.中国户外运动公共政策现状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6):13-15.
[25] 龚君良.中国户外运动立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3):141.
[26] 刘凤香.户外运动与体育旅游的概念与关系辨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74-78.
[27] 吴耿安,郑向敏.户外运动安全防范管理初步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107-109.
[28] 邹本旭.对山地户外运动的损伤及预防措施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5):108-110.
[29] 李俊,凌浩,陈接华,王会娟.营利性户外运动组织过程风险管理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46-49.
[30] 李俊,凌浩.户外运动俱乐部活动组织的风险管理操作程序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3):13-16.
[31] 邹统钎,陈芸,胡晓晨.探险旅游安全管理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1):86-92.
[32] 路紫,樊莉莉.中小型旅游网站服务功能与商业模式的区位问题——以乐游户外运动俱乐部旅游网站为例[j].人文地理,(1):103-106.
[33] 邓宇.中国户外行业的产业链建设[n].中国体育报,-10-21(6):12-27(3).
[34] 董范,刘华荣,国伟.户外运动组织与管理[m].北京:中国地质出版社,.
[35] 龚良军,陈然. 关于户外运动俱乐部管理机制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6):251-252.
[36] 梁强,杨晓晨,李宗浩. 基于scp范式的我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对策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9):60-63.
[37] 齐震. 论我国户外运动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j].管理观察,(2):109-191.
[38] 焦玲玲,章锦河. 我国露营旅游发展与安全问题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4):92-95.
三、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目标
通过选取上海市户外运动俱乐部户外运动产品及市场作为研究对象,尝试从理论和实践、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角度对上海户外运动俱乐部进行探讨,分析上海户外运动俱乐部产生背景、发展现状、客源市场状况以及存在问题。
(2)研究内容
论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绪论。本章在系统地概括本文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同时,对国内外相关学术界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以求为全文提供理论上和研究思路上的铺垫。
第二章,户外运动俱乐部的发展概述。本章简要的概述国内外户外运动及户外俱乐部发展历程,了解户外运动及户外运动俱乐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深入分析上海户外运动的起源、户外运动俱乐部的产生、发展以及各阶段的特征以及户外运动俱乐部对上海市民休闲旅游活动产生的影响。
第三章,上海户外运动俱乐部现状分析。对上海现有的户外运动俱乐部类型、发展模式、基本业务、性质职能、人力资源构成等进行研究;对上海户外运动俱乐部现有的户外运动产品即户外运动线路进行细致分类整理,并总结出其现阶段特点。
第四章,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上海户外运动俱乐部的客源市场状况。了解上海户外运动俱乐部消费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参与行为、参与动机。分析各种现状背后的原因,并为上海户外运动俱乐部更好的发展提供现实参考依据。
第五章,建议与展望。根据前五章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本章针对性地提出为更好的发展上海户外运动俱乐部,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应该做出的努力。指出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后续应当跟进的研究。
(3)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上海户外运动俱乐部实际发展情况
2.上海户外运动俱乐部客源市场状况
3.上海户外运动俱乐部存在的主要问题
4.为更好促进上海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政府、企业与社会应采取的措施。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分析法。论文通过多种途径产业了大量与户外运动俱乐部相关的多方面的文献资料:
(1)internet户外运动俱乐部基本信息检索。户外运动俱乐部网络化发展的特性,本文采用了大量的网络检索。主要是通过百度和google两大检索服务商,以“户外运动俱乐部”和“outdoor sports”为检索词,搜集和了解与户外运动相关的中英文网站和各种相关资料。
(2)学术文献研究:由于户外运动是新兴的研究,关于户外运动俱乐部的研究更是比较稀缺,所以对户外运动俱乐部的研究采用相关主题词检索的方法搜集相关学术研究成果。论文阅了大量国内外有关休闲、旅游、休闲体育、俱乐部、户外运动、发展问题、服务与营销等方面的学术期刊、图书和电子文献。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户外运动俱乐部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了解前人研究的情况,为论文的写作提供构思素材,并奠定论文的理论基础。
第二、问卷调查法。对上海户外运动俱乐部进行实地调研;用问卷调查法对上海户外运动俱乐部的客源市场状况进行深入了解,以获得更为详实、准确的资料。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第三,比较分析法。通过自身问卷调查得出的相关结论与前人类似研究目的的调查数据相比较,期望从分析中发现上海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特点,发展优势与存在问题。
第四,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本文基于文献理论分析和专业人士访谈所得资料,上海户外运动俱乐部进行了定性分析,与此同时,更多地借助定量研究的方法,以问卷调查所得的客观数据为依据,对上海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状况进行量化,以便更清晰直观地反映问题所在和更好地对症下药。
3.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一,上海户外运动客源市场庞大,户外运动俱乐部数量也相对较多,但是对上海户外运动俱乐部的研究却非常欠缺,本文欲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第二,以一般性理论分析为基石,通过对上海户外运动俱乐部的实地调研,将现实情况与理论分析上的结果进行比较,更一目了然得得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从而使得相应的对策建议具有更现实的意义。
第三,将上海户外运动俱乐部的研究与休闲理论相结合,从休闲的角度阐述上海户外运动俱乐部产生、发展的原因与动力。
4.预期的论文进展和成果
时间跨度 论文进展
XX年1月——5月 1、查阅相关文献,完善理论基础
2、完成实证调查
XX年6月上旬 论文开题
XX年6月——XX年12月 进行论文写作
XX年12月 完成论文初稿,给导师审阅
XX年1月——XX年3月 根据指导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和完善
XX年4月——XX年5月 最终定稿
篇2: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_开题报告_网
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中职生英语学习动机现状调查及成因分析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开发研究 □其它
□国家计委(科委)项目 □国家经贸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国务院其它部门项目 □主管部门(部委级)项目 □省(市,自治区)项目 □学校级项目 □国际合作项目 √□自选项目 □其他项目
√ □导师推荐 □自选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人类的行为都源于一定的动机。英语学习作为一种行为,同样源于一定的动机。如果我们能够对行为的动机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那么就可以对可能的行为做出预测,并通过对调节动机来调节行为。如果对英语学习者的动机类型和强度有基本的了解,这对于英语教学者调整教学行为以培养和调整学习者的动机,保证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
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目前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普遍不足,厌学情绪时有流露,他们的英语成绩普遍较差。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和市场经济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即培养应用型人才。鉴于学习动机对于英语学习重要性的理论,我们有必要以他们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英语学习动机,并对学习动机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2. 同类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对于学习动机理论的研究,国外已有许多理论,如强化理论、成就理论、自我实现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归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从系统分析的视角看,学生的学习动机包含促进学习的多种心理因素。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这一动力系统主要由两个动力因素即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构成。奥苏伯尔则从对学业成绩的实际影响将学习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学习动机是制约学生外语学习成绩的主要变量之一,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gardner对第二语言(外语)学习动机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具有开创性。他把外语学习动机定义为个体出于愿望或满足感在学习语言时的努力程度。动机包括三个要素:学习语言的态度,学习语言的愿望和努力(动机强度)。他的理论直到八十年代末才受到挑战,许多研究者指出,gardner外语学习动机模式过于强大与完善,以至于阻碍了其他模式与理论的存在发展,并且该模式主要考虑了社会大环境对外语学习动机的影响,而对学校和课堂教育情景下的外语学习动机重视不够。九十年代后,外语学习动机研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研究者把心理学上多种动机理论和因素引入外语学习动机研究。williams从社会构建角度出发,提出了他的外语动机理论框架。把动机产生的原因分为内部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学习者的兴趣,能动作用感、掌握欲望,自我概念、态度、情感、状态、语言发展阶段,年龄和性别等;外部因素包括学习环境或与他人(父母、教师和同学)的关系等。他认为一开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受各种原因激发,这些原因可能来自学习者本人,也可能来自外界,并且学习动机内部因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外部因素之间的等。九十年代后的动机研究从社会,认知,心理和构建等多角度出发,扩大并补充了以前的外语学习动机研究,但大量的动机研究集中于发现学习者的各种动机因素,还缺乏足够的理论简述各种动机因素之间的关系。
我国学者秦晓晴、文秋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外语学习动机因果模型。该模型包括了个人需要、动机前提、情感中介、认知中介、动机行为和学习结果等几类动机成分。王振宏,刘萍研究发现:内在动机与学业成就呈显著的正相关,外在动机与学生成就呈显著的负相关。并且动机因素与学业成就存在着因果关系,内在动机通过直接影响学习策略而间接影响学业成就。对青少年学生学习动机状况的研究与考查,一直也是我国教育心理学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最大规模一次莫过于1981年在朱智贤教授指导下进行的“国内十省市在校青少年理想、动机和兴趣”的研究。我国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文献中,其中的绝大多数循着经典及扩展模式的路子,探索动机对学习成绩的促进作用(华惠芳1998,秦晓晴等,文秋芳 ,武和平 等)。这些研究普遍从社会心理视角,只涉及诸如学习目的或自信心等少数动机结构与学习成绩的关系,没有考察更多的动机结构及其之间的关系。研究对象主要以在校的本科生为主,在所有实证研究中占80%。而针对广大中、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实证研究则很少涉及(王晓旻张文忠 ),对中职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也很少。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篇3:人民币借款合同范本_合同范本
借款人: (以下简称甲方) 住所: 邮政编码: 电话: 传真: 法定代表人: 开户行及账号:
贷款人: (以下简称乙方) 住所: 邮政编码: 电话: 传真: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甲方因 的需要,向乙方申请 贷款,乙方同意向甲方发放上述贷款。甲、乙双方遵照有关法律规定,经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第一条 贷款种类
乙方同意按本合同约定向甲方提供下列第 种类的贷款:1、短期贷款 2、中期贷款 3、长期贷款
第二条 贷款金额与贷款期限
本合同项下贷款金额为人民币(大写): (小写):
本合同项下的贷款期限为 ,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第三条 贷款用途
甲方应将在本合同项下借入的本金用于 ,但乙方不对甲方运用该借入的贷款承担任何责任。
第四条 贷款利率与利息
1、本贷款采用以下第 种方式确定利率:
(1)短期贷款,根据本合同签订日的相应档次的法定的贷款利率,为 。每季结息日当日,按中国人民银行相应档次利率确定下一季贷款利率水平。
(2)中长期贷款,根据本合同生效日相应档次的法定贷款利率,为 。每季结息日当日,按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应档次利率确定下一季贷款利率水平。
2、本贷款自乙方划出贷款之日起计息,按 (月/季)结息,结息日为 (每 月的20日/每季度末月20日)。
3、首次付息日为 年 月 日,如付息日逢非乙方工作日,则应顺延至下一个乙方工作日支付利息,最后一笔借款到期时,利随本清。
第五条 还款方式
1、甲方按下列计划偿还本金:
2、甲方所偿还之贷款本息,应汇入甲方在乙方开立的账户,并授权乙方直接扣款。
3、甲方如需提前还款,则应于拟提前还款日前三十个日历日将不可撤销的提前还款计划以书面形式提交乙方,并取得乙方的同意。乙方有权按本合同约定的贷款期限和利率向甲方收取利息。
第六条 贷款展期
如甲方不能按期归还本合同项下贷款,需要办理贷款展期时,应在贷款到期前 个乙方工作日向乙方提出书面申请,经乙方审查同意,签订贷款展期协议。如乙方不同意展期,本合同仍然有效。
第七条 贷款的担保
本合同项下贷款的担保方式为 ,由乙方与担保人就本合同的具体担保事项签订编号为_______担保合同。
第八条 甲方声明与保证
1、甲方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依法成立的中国法人或其他组织,具有签订和履行本合同所必须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甲方提供的与本贷款有关的一切文件、报表及陈述均是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
第九条 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有权按本合同约定的期限和用途提取和使用贷款。
2、甲方应按本合同的约定清偿贷款本金和利息。
3、甲方应定期应乙方要求,向乙方提供真实反映其经营和财务状况的报表及其他文件。
4、在贷款期间内,甲方经营决策的任何重大改变,包括但不限于转股、改组、合并,分立、股份制改造、合资、合作、联营、承包租赁、经营范围和注册资本变更等可能影响乙方权益的决策,应至少提前三十个日历日书面通知乙方,并落实贷款的清偿责任或提前清偿贷款或提供乙方认可的担保。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篇4: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答辩会程序及注意事项_开题报告_网
具体程序和注意事项如下:
1、学生按以下要求以ppt形式陈述10-15分钟:
a、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b、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c、论文的切入点及拟研究的内容。
d、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路径及创新之处。
2、评审组导师提问及修改意见。(10-15分钟/人)
学生除回答提问外,需详细听取修改意见。答辩结束后,学生要参照评审组导师的意见认真进行修改和完善,确保课题研究的质量和设计的严谨性。
3、开题没有通过的学生必须在开题后三个月内完成开题报告的修改工作,重新答辩。
4、凡是开题答辩已经通过的学生,必须按照该选题进行论文写作。如需改变论文选题,必须进行重新开题答辩。学院将对开题答辩的选题和预答辩时上交的预答辩稿进行比较,如有实质性不同,将不允许参加预答辩。
5、开题通过的同学,请将开题报告一式4份交到学院办公室,研究生学院、导师、系里、研究生各一份。
篇5:2025教育学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_开题报告_网
题目:
论“以美育代宗教”的可能
一、问题与方法
(一)选题缘由
之所以选择蔡元培美育思想作为论文的研究主题,是受我的导师的启发。直觉告诉我,这一选题与当前现实教育热点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素质教育问题。深入认识蔡元培美育思想有助于指引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同时在董标老师的课堂中我获得了一种认识,那就是:不要轻易地讲思想创造,教育变革等主张,因为对很多的问题前人早已有了深邃的思考,并已形成了成熟的思想体系,作为后人更多的是继承与挖掘前人的思想。因此,我想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应从对前人思想的认识开始。基于这种认识,我非常认同导师给我的建议,以蔡元培美育思想作为我的研究方向。
从何种角度研究蔡元培美育思想,我做了多种尝试。通过认真 阅读1979至间国内发表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我发现虽然对于蔡元培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的命题研究较多,但有一些结论似乎与美育或宗教存在的现实出入较大,这促使我对这一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如果仅仅凭兴趣进行一些了解倒是饶有趣味,但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破解自己的疑问并加以论证我感到信心不足。在导师的启发之下,我开始有了一些思路,于是,最终我决定以‘论“以美育代宗教”的可能’作为我的论文选题。
(二)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假设
“以美育代宗教”这一命题提出至今已近百年,尽管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这一命题一直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有学者认为中国教育界内部把这个口号当作了真理。然而,反对者的观点也异常尖锐。如许崇清发表在《学艺》第1卷第3号中的一篇文章中就指出:主张“以美育代宗教”说者有两大谬误,他们曲解了美之普遍性与静观性,遂至混淆美之意识与宗教意识,又复混淆美之意识与道德意识[①]。其实,与其说人们赞同的是“以美育代宗教”说,还不如说人们更愿意相信存在这样的真理:其一,宗教一定是落后的、愚昧的。或者说宗教是一切落后愚昧的代表。宗教的主要功能是教育,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宗教必然走向衰亡,其教育功能必然被取代。其二,美育具有普遍性,它是无利害、超功利的,因此,美育可以去除人我的差别,使人无利害得失之计较。对此,笔者心存疑虑。笔者以为:
(1)宗教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纵观当今世界,宗教并没有式微,就是很好的证明。
(2)康德在他著名的《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提出了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回答了“审美是什么?”,“美感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人们普遍的理解是审美是无利害的,或者说,是超功利的,因而美感具有普遍性。但是审美不等同于美育,审美的无利害,超功利如何能赋之于美育呢?
(3)美育与宗教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宗教也并不一定是美育的对立面,两者应该可以各自同时独立存在。
以上观点将作为本研究的假设在本文中加以论证。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历史研究法。
论文第一部分采用“历史研究”的方法。笔者通过收集国内不同时期的相关文献,以时间为线索,对材料加以比对,归纳,整理,以期整体展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以美育代宗教”说的种种认识。
论文第二部分采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在第一部分的工作基础上,审思“以美育代宗教”说的立论点是否成立,从而论证“以美育代宗教”的不可能性。
二、研究的意义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人们普遍对物质层面的东西关注太多,反映在教育上就是人们的功利意识增强,认为接受教育仅仅是为了将来有个好工作,好收入,好前途,否则读书有何用?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这一现象,教育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教育主题。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深入了解美育在素质教育中有可能存在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对蔡元培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说从某些角度进行一些反思。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国内学者研究“以美育代宗教”说主要是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的。
1.挖掘“以美育代宗教”说的本质内涵
感性启蒙论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杜卫在《“感性启蒙”:“以美育代宗教说”新解》一文中提出:蔡元培从他的教育即启蒙观念出发,提出了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其实质是在感性领域建立启蒙理性的精神,即“感性启蒙”。这种美育思想为20世纪中国美育理论铸就了理论模式和思想方法[②]。为什么要进行“感性启蒙?杜卫解释道:一般讲启蒙都是指理性启蒙,而现代性审美范畴中的“感性”是针对着“理性”来说的。但是,这是西方的传统。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知识分子面对的现实问题与西方不同,思想文化界的核心任务是感性启蒙;而且,当时中国美学家所处的语境与康德、席勒、尼采所处的语境不同,他们并没有感受到启蒙理性的专制和压抑,而是急切地需要以启蒙感性来反抗传统,重建中国的新思想、新文化、新艺术。因此,围绕着启蒙这个中心课题,不仅哲学家关注启蒙感性的建立,而且美学家也是如此。这就不足为奇了。胡健在他的《以美育代宗教— — 蔡元培美育思想新论》也提出了启蒙观点。不过他的启蒙有另一层含义,即“以美育代宗教”的实质就是试图通过审美教育来培养有高尚情与趣味的独立的人,改造教育,美化人生,美化生活。
有学者认为“以美育代宗教”说蕴含了某种精神,这种精神是西方近代的理性主义,审美主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体现了对人的完善的价值追求,为中国现代社会变革提供了审美主义转变和审美主义道路。[③]
还有的学者认为“以美育代宗教”说与“审美救赎论”如出一则。理由是宗教的衰落,意味着某些超自然源泉提供的意义和价值正被疏离,人类已经承担了创造自己的意义和价值的任务。原来并非只有宗教才可以救赎,并非只有宗教才可引人向善。艺术在摆脱了神缚之后,赋予了人类全新的审美的救赎方式[④]。
2.揭示“以美育代宗教”说的现实意义
情感慰籍论得到普遍的赞同。赞同者认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的繁荣,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人们的精神却进入了荒原。而美育重在陶养人的纯正感情,其影响力较之其他活动更纯洁、更平和、更持久、更深刻。是现代人慰籍情感的最佳选择[⑤]。随后的学者,把“以美育代宗教”上升到很高的高度。如,赵惠霞就认为:美育担负起现代人建构心灵家园的重任。因为它是一种情理自由结合的形式。在认识论中,理性排除感性,才达到正确认识;在伦理学中,理性主宰感性,才成为道德意志;只有在审美中,理性和感性才自由交融、自由把握、自由观赏,从而构成审美心理结构。当这种审美心理建立以后,就成为人的一种内在需求,人就可以超越现实的功利,享受这种精神的快乐。建立在人类感情活动规律之上的美育,对感情之陶冶,如引水之趋下、驱鸟之归林,自然而然,无需强迫。它本身就是人的需要,是人的生活目的。美育建构心灵家园,是一个培植有益感情、消除有害感情的过程[⑥]。在同一时期,这一观点大行其道。如李丕显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说:以美育代宗教,通过艺术和审美活动建构人的感性生命和情感寄托,是对现代世界课题的积极回应,是对宗教双重性格的辩证扬弃,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在今天仍具有实践的和理论的双重意义[⑦]。
3.对“以美育代宗教”说的反思
当代的学者对于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也有持不赞同的。冉铁星认为:在目标上,蔡元培是企图用美育取代宗教的情感教育,然而在具体实施的途径上,则注重的是外在的、形式的熏陶和感染,缺乏内在的宗教或美学式的修炼或省悟。其结果可想而知,要么放任自流、形同儿戏、可有可无,要么只能进行一些常规的艺术教育和礼仪教育。对于后一点,不客气地讲,中国古代的《礼记》要比蔡元培的设计深刻、丰富、完备得不知多多少。如此看来,在当时的中国,此种美育是无论如何也取代不了宗教的。[⑧]潘知常认为:事实上,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在逻辑上、学理上根本无法成立,只要人类最为深层的生命困惑存在,宗教就必然存在。[⑨]他还认为:一般而言,美育与宗教存在两种关系:其一是实质的统一;其二是层次上的递进。作为两种不同形态,又往往存在着从宗教向审美、艺术和从审美、艺术向宗教的演进。而在这两种关系中,都无“取代”与“排斥”可言。[⑩]有学者针对“以美育代宗教”成为研究热点现象提出来说:今日之重提“以美育代宗教”者,大多只是想强调美育的重要性而已,他们只是将蔡先生的主张当作一个有关美育的话头,而对这一主张的内在理路则未加深思。审美、美育诚然重要,但发展美育却不一定非要代替宗教不可[11]。充分意识到审美在人类精神生活中之重要性是必要的,但进而发展到要“以美育代宗教”则大可不必。这是一个充分平民化了的文化共和时代,人类的整个存在都是有限的,其某一精神领域的文化功能当然就更是有限。谁也没本事包打天下,谁也当不了人类心灵的救主。因此,人类各种精神文化活动———科学、哲学、宗教、审美等,还是和平共处、通力合作的好。其实,“以美育代宗教”说从它被提出的那一刻就引起了激烈的论争,存在着完全相反的观点。姚全兴先生专门对五四时期“以美育代宗教”说之争作了归纳总结。通过姚先生的研究我们发现,前辈学者对“以美育代宗教”说的质疑是多角度的。既有界说与对象的角度,又有异同与范围和借重和利用的角度。
从以上列举的不同观点可以看出,这场争论不会平息,重要的不是得到确定的答案,而是争论本身,因为从中我们能全方位地知晓“以美育代宗教”说的精神内涵,把握其实质。
(二)文献综述小结
以蔡元培先生的声望和地位,“以美育代宗教”说一经提出立刻被许多的学者当成是一个教育命题。然而命题总是具有一个确定的值,要么真,要么假。不同的学者依据各自的学识,背景,从不同的角度对“以美育代宗教”说加以判断,争议不可避免。从1917年蔡元培在北京神州学会的演讲上首次系统地阐明了“以美育代宗教”说开始至今,有过两次争论的高峰。一次在五四运动时期;一次是在1998年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政策之时。五四运动时期的学者着眼于文化的变革来审视“以美育代宗教”说,正反观点碰撞激烈,而当代学者主要以历史的眼光和从现实需求的角度去诠释“以美育代宗教”说的新内涵,挖掘“以美育代宗教”说的现实意义,观点大多趋同,且较多持肯定态度。但无论如何,每一次的争议都反映了相应的时代在文化,教育,价值观等领域的诉求。
四、研究的难点
一是有关外围的或细节资料的不足。比如当时别的学者对蔡元培美育主张发表的观点、认识或批判等。
二是进行本研究需要一个宽广的视野和丰富的相关知识背景。它深入到美学、伦理学、宗教、艺术、教育等等知识领域。如果没有这些知识背景的话,势必使本研究缺乏深度。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补充大量的相关知识,对笔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三是到目前为止,笔者对“以美育代宗教”可能性的论证还没有形成完整的逻辑链条,有待进一步的思考、学习、请教。
篇6:护理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_开题报告_网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1、了解社会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需要满足现状。
2、分析影响社会养老机构中老年人需要满足的相关因素。
3、了解成都市硬件设施较好的养老院供需基本情况。
研究意义:
1、为政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社会养老机构的服务提供依据
联合国在 1928年通过并在全世界实施的“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指出:为年长者提供健康照顾,在此基础上寻求社会养老机构和家庭之间的适当平衡,国家和社会为弥补21世纪家庭养老的不足,提供更为合理、有效的养老方式和养老条件,并在政策和制度上提供有利的保障[1]。在老年人健康照顾方面,我国政府主导作用不明显,主要表现在推广社会养老意识方面的力度不够[3]。因此,通过对养老院老年人需求的调查研究,为政府对老年公寓开发商的政策、法律、方向做引导,以及对于老年公寓的服务质量做相应的规定和监督提供相应依据,同时也可以促进政府加强社会养老的推广和宣传,使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稳固发展。
2、为社会养老机构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进而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提供依据
我国的社会养老机构发展较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缺乏行业标准,普遍雇佣的是一些文化素质偏低的临时工或是一些下岗女工。这些服务人员并未经过专业培训,只是完成喂饭、送水等生活服务,无法考虑和满足老年人的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推动养老事业的发展,有必要进行本研究,为养老机构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3、为提高到养老院进行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的大学生的服务质量提供依据及指导
如今,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越来越多,而且从以前的校园周边实践发展到深入各福利单位,特别是到养老院进行志愿活动。虽然如此,但是这些年大学生在养老院的志愿活动效果却并不理想,老人们的一些需求也未得到很好的满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他们不知道老人们的具体需要,实践活动也成了自己的一厢情愿。为此,我们希望通过此项目的开展能够为大学生到养老院提供高质量服务给予一些相关知识的方向性指导。
4、有利于拓展老年护理理论
我国老年护理研究进展比较缓慢。以老年护理为主题的文章绝大部分为老年护理经验、老年人心理护理体会等。面对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来开展老年护理是老年护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面对老年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老年护理学应具备超前意识,加强相关方面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使护理工作能够适应新时期的变化,满足老年护理工作的需要,满足人民卫生事业的需求。
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
1、国外的相关研究现状
关于国外老年人需求满足状况,有人运用z~r需求框架模型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人们普遍把经济需求放在第一位,其次是身体健康需求及居住环境需求、活动需求、心理健康需求以及自我发展的需求。barbara 等人使用生存质量量表(sf~36) 对马萨诸塞州的门诊老年病人进行了社会服务需求调查,结果表明有生理功能需求的有49.48%,情感角色需求54.50%,缓解疼痛需求54.46%,心理健康需求65.74%,社会功能需求63.6%,保持一般健康需求的有52.50%,保持生命活力需求46.10%。
2、我国的相关研究现状
关于我国养老机构老年人需求状况,中国台湾有学者对养老机构内居住的残疾老年人未满足的护理照顾需求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约有4.8%的需求未得到满足,这些需求主要有全范围关节活动、梳洗、营养教育、运输、信息等需求,影响这些需求未满足的因素主要有老年人的年龄、受教育水平以及健康照顾者的知识水平。1991年由中国老龄问题研究中心组织的“中国老年供养体系调查”,1994 ~1996年由华东师大等组织的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和香港地区进行的城市老年社会服务的调查与研究等多类研究,但这些调查和研究大多偏重于老年人的经济保障、医疗保障方面,专门针对养老机构老年人需求的调查较少。
3、发展趋势
成都市作为一个人口较多的城市,老人养老问题较为突出。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 年11月1日0时为标准时间,普查登记的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全市XX年11月1日0时普查登记人口为11244272人(包括外来人口,不包括外出人口)。老年人口65岁以上的人口为894820人,占登记人口的7.96 %.[7]由此可以看出,成都市老年人口绝对数字大,要面临养老问题的老年人多,而成都市养老院到XX年1月15日为止,根据市民政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成都市七区只有13家养老院,共有2438张床位供老年人入住。这些床位数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入住需要。这些养老院大多提供吃、穿、住、洗等服务,通过了解,市民政局对于养老院缺乏较为统一及具体的服务标准。
因此,有必要通过了解成都市养老院老年人的需求情况及成都市养老院情况,为政府和养老机构改善养老院服务、最大限度满足成都市养老院老年人需求提供相应依据
主要研究内容
1、成都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社会、文化需求满足状况的调查 。
2、养老机构内老年人健康体检状况调查。
3、养老机构医务人员数量及知识水平结构的现状调查。
4、成都市养老机构老人家属对养老机构服务的满意程度的调查。
5、居住在养老机构的老人的家庭情况和自身基本情况的调查。
6、政府对养老机构工作的支持及具体政策的调查。
7、成都市养老机构内服务项目的具体内容。
8、深入分析养老机构的现实状况与老人需求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分析养老机构老年人的需求影响因素。
拟采用的研究思路
工作思路:
第一、确定研究对象,明确调研内容。研究对象为成都市各大养老院的老人(年龄在60岁以上,不包括意识不清者、身体素质太差不能接受调查者及不愿参加调查者)。其次,根据我们项目的需要以及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提出核心的调研内容,包括老人基本情况、需要满足状况、影响需要满足的因素。
第二、根据调研内容,制作调查问卷。通过前期的调研准备,在征求指导老师意见的前提下,整理资料制作调查问卷。
第三、联系指导老师对项目组成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提高组员的社会调研能力。
第四、预调查。在成都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成都市文家场颐乐福利院作为我们预调研对象,开展预调查。
第五、实地调查。根据预调查的结果分析,对开展该项研究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根据预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调查问卷内容及方法,在此基础上全面开展调研工作。
第六、资料整理汇总和分析。调研完后,小组进行资料的汇总和整理,并对每一份调查问卷进行详细的分析。
第七、根据资料分析结果完成项目报告书。
调查方法:等群抽样
XX年10月—XX年3月间,我们将在选取的研究对象中,以分层抽
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全部数据输入spss1l.5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描述性统计分析用于了解养老院老年人各纬度上的需求趋势;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逐步回归法用于了解影响养老院老年人需求的因素,访谈法了解养老院现状。
参考文献目录:
参考文献:
[1]许洁清,吴宁远“老年人生活需求之研究”一一以台南市松柏育乐中心松柏学苑为例。,6。
[2]夏晓萍主编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7:1~6。
[3]田小波,董洪敏.美国人怎样养老一访美籍华人张凌女士闭人口与经济,1999(1):56一55.
[4]高振力.从瑞典福利制度看北欧国家福利模式[j] .中国人口科学,,(3):58~46。
[5]张大勇.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院养老一一对我国城乡部分养老院的观察与思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9(4):78~19。
[6]王莉莉,陶立群,麻凤利北京市社区养老院服务状况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增刊,56~61.
[7]四川省人口普查办公室编.世纪之交中国人口.四川卷[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8]熊跃.需要理论及其在老年人照顾领域中的应用.人口学刊[j].1998(5): 3 1~04。
[9]殷磊主编.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8~21。
论文工作安排进度:
时间 地点 具体内容 备注
XX年11月10日—12月1日 成都大学医护学院 1、联系指导老师
2、查找、整理资料
3、制作调查问卷
XX年12月1日—12月17日 成都大学
医护学院 审定调查问卷初稿并作修改
XX年12月18日—12月21日 成都大学
医护学院 针对不同的调查对象,选取调查点和预调查点
XX年12月22日—12月27日 成都大学医护
学院或调查点 联系各调查点的相关负责人
XX年12月28日—XX年1月10日 成都市第一福利院、成都市文家场颐乐福利院 调查对象入选排除,进行预调查,以观察养老院老年人对问卷的理解程度。两周后对同一人群进行重复调查,以评价问卷的重测信度。
XX年1月11日—XX年1月27日 成都大学医护
学院 分析预调查问卷、根据测试结果进行问卷的修改完善
XX年1月28日—XX年5月28日 各调查点 全面展开调查活动
XX年5月29日—XX年6月10日 成都大学
医护学院 整理调查问卷
XX年6月10—8月15日 成都大学
医护学院 分析调查问卷,
得出结论 需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XX年8月16日—9月15 日 成都大学
医护学院 制作报告,
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资料、征求专家意见
XX年9月15日—9月20日 成都大学
医护学院 报告会 需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篇7:费用申请报告范例
工会:
为了体现公司企业文化,增强员工认同感,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增强集体凝聚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公司于201X年4月组建了足球队,参加足球联赛。队内现有人员22人,其中球队管理层4人,教练员2人,队员16人。
组建之初,因经费不足,球队参赛服及训练服(外套)未能及时给予解决,随着冬季临近,参赛队员服装配置迫在眉睫。为了更好的展现企业、员工风采,树立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足球队特向工会申请壹万元(¥10000)经费,用于足球队服装和相关器材的添置。我们将再接再厉,努力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特此申请,望领导批准为盼!
申请人:
20xx年4月29日
篇8:硕士毕业研究生自我总结
转眼间一学期飞逝而过,回头仔细想想,这一学期自己过的好匆忙,其中有收获也有遗憾的地方,现将本学期学习总结如下:按照自己制定的本学期学习计划,总体完成情况为:
一、认真上好了本学期所开设的公共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熟练掌握了一定的英语知识来解决自己工作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是否通过英语六级还待定。
二、认真学习了本学期所开设的专业课,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积累,形成了一点专业思维,确定了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
三、积极参加了各种专题讲座和学术研讨活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对现代教育理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了一些科研方法。
四、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阅读来了与专业相关的文献与期刊,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自己的知识视野并掌握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
五、对时间安排上还欠合理,对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协调的不好,导致一些任务没有如期完成。遗憾!悔恨!具体情况如下:
一、本学期的收获
1、9.17-11.19生物楼报告厅参加了6次政治专题讲座,并完成一篇《我看钓鱼岛》政治论文,本学期还参加了校主办的第4期预备党员培训班,共4节课,并撰写了一篇《浅谈大学生党员如何保持党员的先进性》论文,同时还参加了院举行的预备党员转正会议和创先争优活动,并作出相应承诺和总结,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
2、参加了一次学术讲座,是丁晓杰博士的《学术之光系列讲座》,这次讲座对自己如何处理好专业基础课和英语,以及专题型论文的写作方法,步骤,以及一些写作技巧起了一定的导航作用。
3、11.26号8:30-12:00,行政楼3楼多媒体教室,参加了一次马映老师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专题讲座,对自己认识教师职业进行来了
一次深化,思考自己如何在教师这一职业中站好自己的一班岗,并谢了一篇《如何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小论文。
4、11.26号15:00-18:30地理实验室参加了周美丽老师的《20--年地理高考试题分析》讲座及其它的毕业论文的答辩,使自己对高考的考察重点,动向以及如何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程序进行了了解,为自己以后的学习有了不少帮助。
5、12.23号8:00-11:00地理实验室参加了09级论文中期检查,对自己以后的论文写作起了警示和帮助作用。
6、12.28号8:30-11:00地理实验室参加了09级研究生论文汇报会议及前期准备情况,对自己的论文写作及其各个学期的计划,总结起了指示作用。
7、20--.1.118:00-17:30田楼511听取了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夏志芳老前辈的《初中地理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受益匪浅。
8、本学期共完成(确切的说拼凑)相关课程的10篇论文,作业数次,1篇教学设计,1篇学习活动设计,3次PPT演讲,2次下载相关文献综述,通过完成这些使自己对相关内容有了进一步理解和加深。
9、本学期阅读了《学记》、《国际教育新理念》、《地理教学论》、《地理课程与教学论》、中学地理4本教材和高中一本地理教材、《5年中考3年模拟》20--年地理教师用书、《自然地理学(第三版)》、《人文地理学》两版、《中国地理》、并阅读了数篇期刊和毕业论文,以及一些报纸,写了一篇读后感,其余进行了一些标注。使自己有不少感悟!
10、对呼市14中进行了调查问卷的制作、发放、回收、以及讨论等。使自己对调查问卷的一些程序进行了初步了解。
二、本学期存在的问题
1、阅读量不够,知识储备少。没能很好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技能等。
2、未能按计划进行科学方法训练。如中学地理教学情况调查,文献阅读和文献综述撰写,设计研究方案,填写立项表等。
3、由于忙于自家生意,耽误了不少时间,使一些计划中的内容不能按期按质量的完成,使工作和学习时间没能合理安排。
4、发现自己懒,这是最大的缺点!!
三、今后的计划
1、严格要求自己,争取能按计划完成或超额完成学习任务,并保证质量。
2、虚心向老师请教、向同学学习,争取通过多渠道、多层面提高自己。
3、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时间。
篇9:留学生毕业论文致谢_论文致谢信_网
本人作为一名在沪求学的韩国留学生,回顾过去三年的上外学习生活,深深感受到各位老师和同学对我的指导和帮助。三年学习生活能够顺利结束和本毕业论文的完成,都离不开各位老师和同学对我的帮助。
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姜智彬教授。从我进入上海外国语大学开始研究生学习以来,姜老师都一直给予我耐心的教导和深切的关心。去年六月份,在姜老师的带领下,我有幸前往北京参加中韩广告国际学术研讨会,有机会对中韩广告有了基本的认识,以及了解各位学者独特的见解。也正是这次机会,使得我对中韩广告对比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终将其定为毕业论文的方向。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姜老师不断对我进行指导,明确写作方向,推荐参考书目和文献资料,帮助我拓宽思维,对写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耐心的指导和帮助。
其次我要感谢金教授。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金老师同样对我进行耐心的指导,对论文提出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金老师作为一名韩国教授,从韩国文化背景的视角出发,对于论文中中韩文化差异可以提出独特的见解和想法,使我的论文内容更加充实,论点更加明确,论据更加翔实。
然后要感谢的是我的同学们,在这三年的上外生活中,我交到了很多助人为乐的同学,他们对我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给予了热心的帮助。这次论文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帮助我一起查询中文书籍和资料,提供中国广告的线索等等。本毕业论文同样也离不开他们帮助。
最后要感谢的是我的家人。正是父母对我无限的爱与支持,我才能安心在上海追求学业,全身心的投入到学术研究中。每当学习或者生活中遇到挫折,父母的爱总会让我感到温暖,重新充满斗志的继续努力下去。
在整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用逻辑的思维把客观科学的数据收集整理并呈现给阅者的过程是最困难的部分,如果下次还有机会写论文,我会更加努力,从而交出一份更满意的答卷。由于本人知识和语言的不足,本论文仍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希望各位老师给予宝贵的意见和指导,帮助我继续进步。
篇10: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思路_开题报告_网
一、简述
设计计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证设计的优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导设计的展开。在设计需要科学计划这一概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界共识的情况下,我国业界内部对设计计划学的认识与研究,还没有跟上设计发展需要的步伐。针对我国设计教育现状,本书将就该学科的教学方面,提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设计计划方法。以期为设计类学生深入理解设计,更好地掌握设计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学术价值分析
1. 选题依据
计划在今天已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日常生活,社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划,各类大大小小的成功项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导入,实施了相应的计划活动。计划学的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源整合化的大势所趋。而反映到艺术设计学的领域,我们可以发现,计划同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设计,如何保证优良的设计,这都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需要精准的分析定位,需要详实的设计依据,需要合理的组织安排,这些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形式,风格的赋予层面的“设计”相异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设计计划的内容。而如何正确进行设计计划,存在着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当前学术主流的大环境下,设计计划应该可以打通各设计专业间的藩篱,为取得成功的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
在设计先进国家,对设计计划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设计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较成熟的结果,出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术预测法,科学类比法,系统分析设计法,创造性设计法,逻辑设计法,信号分析法,相似设计法,模拟设计法,有限元法,优化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动态分析设计法,模糊设计法等。这些方法侧重于不同的专业设计方向,而设计计划面临不同设计专业,更需要的是一种整合的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计划方法。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计划自身的学科特点,从现有的成型的方法群中进行提炼,总结出一套适应现在情况的设计计划方法来。
2. 创新性及难度
本文将参考管理决策方法与相关设计方法研究的成果, 试图寻找一套对于我国设计师来说,明确可行的跨专业设计计划的方法体系。
本文致力于从简明实效的角度,为设计计划人员提供易于操控,而且便于和各个专业设计师进行沟通、交流的方法。要求该方法不仅对专业设计团队的计划环节有用,对个体设计人员的的设计工作也应具有指导作用。这就需要针对我国设计现状,从国内外各学科领域名目众多的相关方法中进行精心挑选,合理安排,科学综合的处理,创造出一套高效的计划方法来。虽然国外的相关成果业已成熟,但如何在众多不同侧重角度的方法中总结出理想的计划方法,需要我们对所有已知方法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同时明了我们设计各专业的工作规律,以期做到跨专业的有效性。
本文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在对计划的理论性分析与研究中,需要树立对计划的正确理解与认识,进而廓清设计计划的概念。接着将在设计计划方法论层面的研究上,对设计计划及其方法论进一步阐述。鉴于国内现在并没有对设计计划有深入的的系统的研究,该书内容基本上属此方面问题的首次讨论,面临着缺乏大量相关经验及理论借鉴的景况,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积累的实践性资料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总结与深化。
本文最大的难度在于资料的搜集上,国内相关资料匮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气候,而由于我院互联网情报系统的不完善和出于对技术保密的考虑,也很难从互联网上得到理想的资料。作者只能从书店,图书馆和其他专业的老师和同学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当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从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也需要从很多领域进行比较分,探索总结。而从一个学科到另一个学科的跳跃性研究,需要迅速转换思维及反复调整视点,这也对作者的思维技能,思考方式,学术视野及知识积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3.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于国际设计交流间的局限和我国设计界的特殊情况,尤其是国内设计教育上的某种封闭性和滞后性,我国业界对设计计划方法的认知尚不够深入,还缺乏一套完整的,在教学和实践中简明且易于操作的设计计划方法。经初步调查,当前学界内仅有的几本相关著作,也仅限于对西方某些设计方法与程序的简单的介绍,没有很专业地从计划的层面进行系统阐述,而市场上连篇累牍的相关书籍主要是从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方面着手,对设计类诸专业的设计计划,并不具备现实指导作用。所以亟待有这么一套专业性较强的设计计划方法及其论著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本书的出现将对设计计划这一门新兴学科,起到填补教学用书空白的作用。而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本书的完成也有相当的可行性,在分院近几年来的设计策划课程的教学中,已为之积累了大量新鲜的实践性,经验性资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构,亦为这个跨专业的研究项目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资源上的准备。
4.预期成果
篇11:2025年费用申请报告
县政府: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通知》(鲁政办字[20xx]197号)要求,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及时成立了博兴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领导小组,对我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为便于工作的开展,特向县政府申请办公经费41.831万元,用于业务培训、野外就餐补助、租用车辆、购置软硬件设备仪器等(详见附表)。
以上申请,当否,请批示
博兴县林业局
20xx年x月x日
篇12:派遣留学协议
合同编号:
委托人(自费出国留学申请人):
身份证号码:
联系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方式:
代理人:
身份证号码:
联系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方式:
受托人:北京二外教育信息咨询中心
资格认定书编号:教外综资认字 20__ (153)
营业执照注册号: (1-1)
法定代表人: 赵*翔
住所(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南里1号
联系电话: 010-6571-1423
监督电话: 010-6577-8400
为了维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法律法规,委托人与受托人双方本着自愿、平等、协商一致的原则,就受托人接受委托人的委托提供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服务项目及费用
第一条 委托人申请赴 :
国家: 英 国
院校:(以外文为准)
① 中文名称:
② 中文名称:
③ 中文名称:
④ 中文名称:
留学,
就读专业: ,
篇13:优秀学生出国留学介绍信
To whom it may Concern,
I am writing this letter to attest to Pauls skills in language and public relations. In the four years I have known him, I have been consistently impressed with his ability not only to negotiate complex ideas in other languages, but also to relate these things in a personable, conscientious fashion. His manner in these cases is both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two qualities which I find particularly valuable in a professional setting. He has personally helped me in professional negotiation for everything from train tickets to contract information, and I have always been able to count on him.
I first met Paul in school, where he was a student at the university at which I taught. He was well-known to most of the westerners in town, who could call from different universities to ask for his help. Sometimes this help involved translation of professional documents, and sometimes it involved personal help in making phone calls. Many of these westerners continue to call him today, even though they live quite far away from him, because they have come to trust him very much. From this foundation in public relations Paul has found positions in various professional capacities and has been highly-valued in each place. He is generally the sort of employee a company finds most valuable in its dealings with both foreign and domestic clients. He puts people at their ease with his language ability and manner, both of which communicate to people that they can relax and simply communicate.I would highly recommend Paul as an employee. His experience and manner are rare and very valuable.
Robert Moore
Mentor
篇14:举办工程硕士研究生班协议
甲方: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
甲方与乙方经协商决定,___________由甲方为乙方举办工程硕士研究生班。双方达成协议如下:
一、该班属_________工程领域,按照当年该工程领域的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工程硕士生)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计划,由_________大学_________院(系、所)负责组织教学并进行管理。
二、乙方负责选拔符合下列条件者为本班学员,学员资格由甲方审核批准。
1.属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
2.获得学士学位后具有___________以上工程实践经验;或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经历虽未满___________,但具有___________以上工程实践经验;或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且具有___________以上工程实践经验者;
3.工作业绩突出。
三、该班学员按如下方式进行培养
1.符合报考条件的学员需报名参加当年由国家举行的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甲方从成绩合格者中择优选拔录取。被录取者采取单位委托培养的方式,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需另签订工程硕士研究生委托培养协议书)。录取工作结束后,甲方按照教学计划安排教师授课。
2.若录取的工程硕士生不满_________名,则在未录取的考生中,由本人申请,经甲乙双方研究视其成绩较好与表现突出等,准予参加本工程硕士研究生班的课程学习,同意其参加国家举行的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成绩合格,择优录取为工程硕士生。
3.___________仍未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可以继续进行课程学习,修完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者,可获得由甲方颁发的《_________证书》和研究生课程进修成绩单。
4.仅参加部分课程的学习且成绩合格者,可获得由甲方颁发的《_________证书》和研究生课程进修成绩单。
四、教学安排 按乙方的要求,该工程硕士生班应为非脱产(脱产、半脱产)学习。授课地点经双方协定,安排在乙方(甲方)进行,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两年,累计授课时间不少于_________学时(培养方案另附)。甲方负责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包括教学安排、教师选派、教材选择、授课和考试等)。
五、论文工作 按照培养要求,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者,一般在完成必修课程学分一半后,可申请论文选题。在职工程硕士生的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半(从文献阅读选题报告到提交学位论文、申请答辩的时间)。必修环节(包括开题报告、中期汇报、论文答辩等)原则上安排在甲方进行,在职工程硕士生在校时间累计不得少于半年。学位论文工作按甲方《_________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办法》中的有关条款执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全部培养过程最长不得超过___________。若因特殊情况需要延期,需本人申请,导师同意,经本班承办院(系、所)领导批准,报研究生院审批后,可以适当延长。 工程硕士生的学位论文应有两名指导教师。依据论文课题方向,由甲方选派一名校内指导教师,并聘请乙方一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联合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工程硕士生的论文工作。
六、获得学位 在职工程硕士生的培养计划应符合该工程领域的培养方案要求,修完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满足学分要求,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由_________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七、管理
1.按照_________大学在职工程硕士生的学籍管理有关条款,由本班承办院(系、所)负责办理研究生证、c卡等;
2.在职工程硕士生应遵守_________大学有关研究生的管理规定,按时注册;
3.为保证培养质量,学员学习期间的思想教育工作由乙方指派管理人员负责。甲方本班承办、院(系、所)指派一名教师负责有关课程教学方面的协调工作。
八、培养费用 课程学习阶段,每位学员需交纳培养费_________元人民币(不含教材费用)。按上课学员总人数计算,由乙方一次(分两次)向甲方付清。(乙方具体交付培养费办法为:
第一次于开班前交付总费用的一半,
第二次于课程教学过半,再交付剩余的全部费用。)中途辍学不退学费。 论文工作阶段,每位工程硕士生需向甲方交纳论文指导费_________元人民币,按录取工程硕士生总人数计算。在开题报告前一次付清。未完成论文者,不退指导费用。
九、费用分担 甲方负责支付办班的业务费和教学、管理酬金; 乙方负责支付在乙方授课的教室安排和任课教师食宿; (甲方、乙方)负责支付甲方任课教师及管理人员赴乙方从事教学和教务工作的差旅费(或乙方承担差旅费的单程费用)。
十、本协议一式四份,双方各持两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未尽事宜,依据国家政策,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盖章):_________乙方(盖章):_________
代表(签字):_________代表(签字):_________
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年____月____日
篇15:最新硕士论文致谢辞_论文致谢信_网
当我从一个默默的湘中小城来到省城长沙,踏入当时的长沙铁道学院时,命运便把我和这片宁静的校园紧紧地拴在了一起,一晃便是七年,人生能有多少个七年啊,我很庆幸这段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留在了母校。我爱你,中南大学铁道学院!
在举笔即将完成这篇致谢的时候,我猛然发觉自己即刻将离开校园,人生又将写下新的篇章。在这离别之际,尽管依依不舍,却很珍惜,因为在我的生命中有那么多可亲可敬可爱的人值得感激。
首先,我要感谢我敬爱的导师——吴小萍教授。从本科毕业设计开始便师从于吴小萍教授,老师给我最大的印象便是待人和蔼可亲、治学严谨。在三年的研究生生涯中,很幸运又得到老师的抬爱,师恩如母,永刻于心。难忘老师美丽的心灵和身影,难忘老师给予国家重点课题研究的机会,难忘老师坚强的性格与不屈的意志。做为我的导师,感谢您对我科研学习上的严厉与教诲;做为我的长辈,感谢您给予我母亲般的关怀与香甜可口的饭菜;做为我的朋友,感谢您对我知心好友般的促膝而谈以及耐心地倾听我的心声。此刻,似乎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我的感激之情,惟愿师生情谊一生延续。祝愿老师及家人健康快乐,永远幸福!
对我学业最支持的当然是父母,感谢你们竭尽所能地为我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给予了我健康的体魄,诚朴正直的品质,这些都是我受益终身的财富。我亲爱的弟弟,感谢你对哥哥的爱,我很爱你,愿你学习进步,你是我最大的牵挂与希望。感谢爷爷奶奶和所有亲人们给予我成长的关怀,祝你们永远健康平安。
衷心感谢答辩委员会的各位老师们,你们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审阅论文,为我指点迷津;感谢王卫东老师和蒲浩老师平时对我的关心与指导,谢谢你们。
感谢刘虹师姐、杨晓宇师兄在我考研时对我的帮助;感谢秦曦青师姐的雪中送炭,谢谢你在我找工作的时候给予的大力帮助;感谢冉冒平、杨舟、李俊芳、郑小燕和陈剑伟几位师兄师姐,还有李洪旺、李文、苏卿、梅盛四位师弟师妹在学习上的帮助;感谢我的五位同门立国,洪强,松真,小乔,小可爱,正是因为你们这三年来的陪伴,在一起开心玩闹,互相倾听,规划未来,从此我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感谢和我朝夕相处的同寝室三年的华仔和中流,能与你们共处一室相处三年也是缘分,谢谢你们在学习上对我的帮助,还有生活上对我的关心,我们相知相惜,毕业也不会使得我们因为分隔两地而显得那么的遥远。
感谢我的本科同学兼好友兰玉、陈轶君、赵练横、杨峰、付黎龙、马玉林,谢谢你们平时对我的关心与帮助;感谢远在德国的好友谢欢,谢谢你帮找到了需要的参考文献;感谢那群与我在篮球场上一起奔跑的矫健身影,刘竞、老秦、罗玉、高杰、华山、友华、阿根、老卢、凳子、朝辉、周峰等等;感谢那些和我一起骑单车在春天里驰骋的飒爽英姿,曲曲、祝志恒、胡文军、方薇等等。感谢在大学里给予我家一般温暖的一个个伙伴们,兄弟们,与你们在一起的日子我终生难忘,与你们在一起的日子里我的生活一丝都不孤寂。为了理想和爱情,我们每个人做出了不同的抉择,祝福我们都能快乐,今后再相聚,我们干杯!
感谢中铁十七局的结拜兄长韦兄,谢谢你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与鼓励;感谢南海舰队的知己陈巍,谢谢你一路走来的陪伴,愿你我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感谢中铁十七局的曹总对我关心与厚爱,谢谢您为我做的一切,愿您及您的家人健康快乐;感谢华南理工的老乡小新每次热情地接待,让我异乡也感受到家乡般的温暖;感谢铁四院的孙泽兵给予我在实习时的帮助与关怀;感谢怀化铁路公司的春晓阿姨对我关于生命以及如何对待生活的教诲;感谢当年工作在赣龙铁路线上的工班长黄文明,谢谢你颇有哲理的故事,从此拧亮了我心中的明灯。
篇16:英国留学合同书
甲方: 乙方:
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就乙方申请赴英国自费留学事宜达成如下协议,共同遵守执行。
一、甲方的责任与义务
1、甲方为乙方提供自费留学咨询服务,介绍英国院校的综合情况,结合乙方条件帮助乙方选择在英国的学校和课程。
2、甲方协助乙方完成留学材料的写作,按照乙方要求进行修改。
二、乙方的权利与义务
1、乙方接受甲方的自费留学咨询服务,委托甲方办理赴英国留学相关材料书写的有关手续。
2、乙方应根据英国院校及英国驻华使领馆的要求,提供真实完整的申请留学所需要的个人资料。
资料包括:1. 在校学生:提供本科在读院校名称,专业名称,希望申请的专业名称,3年或4年的平均成绩,外语水平,参加或组织过任何大型活动, 学校和个人参加的实习活动,受到何种评价等等,推荐信导师的职位,及简单介绍和联系方式。
2. 已经毕业工作:提供原毕业院校名称,专业名称,希望申请的专业名称,大学平均成绩,外语水平,参加或组织过任何大型活动, 学校和个人参加的实习活动,受到何种评价,在工作期间就职单位,担任职位,完成过任何项目,取得任何成绩等等,推荐信导师或雇主的职位,及简单介绍和联系方式。
三、费用及付款方式
1、乙方可选择以下任一种服务费用:
□A类:委托甲方完成全套材料的英文书写(一个PS,2个推荐信), 服务费共计人民币叁仟元整(¥3000)。
□B类:委托甲方完成PS和2封推荐信中的某一个或2个文件的书写,服务费依材料数量而定,人民币壹仟元一份(¥1000)。
□PS □推荐信1 □推荐信2
2、付款方式:分两次付费。乙方签订本合同即付一次服务费(每一份材料的一次服务费为400元),甲方在收到该款项及编写所需资料后,在7-10天内为乙方进行留学材料的书写,完成后,甲方将材料的50%交给乙方,如果乙方满意,乙方将二次服务费付与甲方,甲方将全部材料提交给乙方。
四、 退款及违约责任
l、 若乙方在收到材料的前50%后,对材料不满意,甲方负责修改,直至乙方满意。若乙方在收到材料的100%后,对材料不满意,甲方负责修改,直至乙方满意。
2、 若乙方在收到甲方材料前50%后不满意,并且甲方修改后仍不能另乙方满意,乙方可以申请终止合同,每份材料甲方收取200元工本费,其余收取的费用甲方在30个工作日内退还乙方。
若乙方在收取材料前50%后满意,或经甲方修改后满意,乙方付清每份材料的2次金额,每份600元,当乙方收到材料100%后视为为甲方已经履行合同,乙方不得终止合同。
3、 若乙方自签约之日起提出终止或退出材料书写,甲方所收服务费不退。
五、附则:
1、 如因战争、外交关系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本合同的履行,双方协商解决。
2、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本合同自甲乙双方签字及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至乙方取得全部材料之日,或乙方依据相应款项,收到甲方应退款项之日终止。
3、 凡因履行本协议所发生的一切争议,双方友好协商解决。甲方给予乙方满意的解决。
甲方签字: 乙方签字:
甲方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篇17:人民币资金借款合同_合同范本
合同编号:___________
借款人名称(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
住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贷款人名称(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
住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合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合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根据的需要,向乙方申请贷款。乙方经审查,同意向甲方发放贷款。甲、乙双方遵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经协商一致,按以下条款订立本合同:
第一条 贷款项目、种类、金额、用途、利率、期限如下
项目
种类
金额
(大写)
用途
利率
期限
年 个月(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第二条 开立账户
甲方应到乙方的营业部门开立存、贷款账户,用于办理用款、还款、付息等。
第三条 借款支用
甲方使用借款应按用款计划,在约定用款日_______个营业日前向乙方提交“用款单”。乙方应在甲方提出“用款单”后_______个营业日内将贷款按额放出,转入甲方账户。甲方用款计划如下:
日 期
金额
年 月 日
万元
年 月 日
万元
年 月 日
万元
年 月 日
万元
第四条 还款资金来源
甲方用下列资金归还本合同项下借款本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条 还款计划
甲方应在本合同约定的借款期限内按期按额归还借款本息。具体还款计划如下
日 期
本金
利息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第六条 计息方式
按贷款现行利率计息,自乙方划拨贷款之日起计息,按____________结息。如在本合同有效期内遇国家利率调整,本合同项下贷款利率亦有变化时,从调整之日起,乙方即按调整后的贷款利率计算利息。
第七条 还款担保
本合同项下的借款本息,由取得乙方认可的担保人以保证或(和)抵押的方式提供担保,并另行签订“保证合同”或(和)“抵押合同”,作为本合同的附件。
第八条 在本合同有效期内,乙方有权检查、监督贷款的使用情况,了解甲方的计划执行、经营管理、财务活动、物资库存等情况。甲方应按要求提供有关报表和资料。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篇18:2025年费用申请报告
XX区人民政府:
随着宁波市“六个加快”战略的实施和海洋经济的加快发展,我局今年新增工作任务较多,考察调研、会议等费用有所增加,由于年初没有这些工作经费的预算,因此目前2019年度工作经费出现了一定缺口。拟申请追加工作经费35万元,含“六个加快”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经费、海洋经济发展工作经费、2019 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调研工作经费、《现代化核心城区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经费以及年度专家咨询会会议和活动经费等。特请区政府批准,并同意该项资金拨付。
妥否,请批复。
申请者:
申请时间:
篇19:2025年学生出国留学申请
I am a student, graduated from BaoYang middle school, Nanning, GuangXiautonomous region, in _. I am still studying in high school now, because I wasnot enrolled by the ideal university last year. Recently, I have a dream tostudy abroad. Then I search online and find that it is more convenient andsuitable for me to go to New Zealand for study.
First, New Zealand is a multicultural country, which has the most advancededucation in the world. Second, the tuition is lower than other countries’,which I think is mo
re reasonable for me. Finally, the climate of New Zealand is similar withthe climate of the South of China. Considering above reasons, I told my parentsmy plan on going to New Zealand for study, and my parent agreed with me.
As a girl, I like preschool education since I was young. Nowadays, Chineseparents, who want their children to get better education, pay more attention topreschool education. If I study specialized curriculums on preschool education,I will go back China and work hard on preschool education after leavingcollege.
My plan is as follows: first, I plan to study English in language institutefor about a half year in New Zealand. Then, I will study specialized curriculumson preschool education.
I believe I have the ability of study abroad, because I have finished allhigh school curriculums. Besides, my parents both have job and have rich income,so they will support me to finish my study. After finishing my study, I willreturn to my homeland and work on preschool education, so as to realize my lifevalue.
Yours sincerely,
篇20:硕士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_日常使用评语_网
范文一
x同学的学士学位论文《革命样板戏电影剪辑分析》研究了中国文革时期中的革命样板戏电影的剪辑技巧,是一个别具一格的选题。长期以来,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因而这个选题是有价值的。样板戏电影,来源于舞台上的革命样板戏,是经过大批艺术家创作并经历了观众检验的艺术作品。拍摄成电影后,即保持了样板戏的原貌,又在艺术上有一定的创新。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事情,一方面艺术创作受到种种限制,一方面又有条件集中当时国内最优秀的电影艺术家拍摄革命样板戏电影,形成了其艺术上的特色。革命样板戏电影的最大特点,是实现了戏剧艺术和电影艺术的高度结合,创造出一种崭新的假定性。即不是取材于原样板戏进行的电影创作,也不是简单的舞台艺术片。在革命样板戏的创作中,总结、提升了中国电影在此方面的种种经验,并形成了新的样式。对于此类电影的剪辑技巧尤其是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部分,事实上,在革命样板戏中,剪接技巧使用得相当流畅、丰富。王颖同学的论文研究了样板戏电影文戏、武戏的不同剪接技巧,继而深入到唱腔、对白、气氛、动作布局、武打各方面的剪接技巧分析,颇有成果。这篇论文主体清晰,布局合理,深入浅出,详略得当,作者的专业水平和写作态度都是值得肯定的。由于作者原理那个具体的时代,对于一些问题的认知仍存在不足之处,是为遗憾。但作为年轻的学生,敢于挑战如此艰深的课题,起到填补空白的作用,值得称赞。这是一篇比较优秀的论文。
范文二
该课题选题新颖,紧密结合临床,设计合理,属于本学科研究热点,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论文的内容与题目基本相符,结构完整,格式规范,层次清楚,条理分明,语言通顺流畅,内容丰富。文献材料收集丰富详实,基本涵盖了本学科相关的主要文献,并对本学科发展趋势有一定的归纳作用。数据资料充分,论述过程严谨,思路清晰,综合运用了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分析方法选用得当,结果可信。论文撰写严肃认真,推理符合逻辑,结论和建议具有现实意义,是一篇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硕士生论文。
该论文反映出了作者在本门学科方面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科研能力。达到了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建议安排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