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初三上册语文课件【推荐20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

浏览

5288

范文

465

五年级上册语文《落花生》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五年级,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的:

1、会写本课的生字,辨别形近字并进行组词,读准易误读字的字音,掌握课文中较有特点的多音字的字音、字义与组词。

2、能结合课文理解文中出现的生词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部分;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4、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学习一些读书和写作的方法,继续开展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阅读的习惯。激发学生对读书学习的热爱之情。

5、背诵课文中优美的片段。

教学重、难点: 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

学法指导:利用课文中的读书方法,进行读书学习;

课前准备:搜集整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的“长生果”》

2、板书:我的“长生果”

二、学习课文

1、题目中的“长生果”为什么要加引号?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体会:

“我”是怎样“吃”长生果的?引导学生用文中的语句作答。

3、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a、“我”吃长生果的好处有哪些?

b、你从中受到了什么教益?

4、交流文中含意深刻的句子。

①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②我读得很快,囫囵吞枣,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

③ 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④ 小时候受过的一次委屈,平常积累的那些描写苦恼心境的词语,像酵母似的发挥了作用。

⑤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三、你现在能够理解题目的含意了吗?

四、作业:

利用课文中的读书方法,进行读书学习;搜集整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八年级上册语文《回忆我的母亲》教案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初二,设计,全文共 2620 字

+ 加入清单

◆教材分析

《昆明的雨》是部编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十五课。本单元的文章或写人或写景,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作者深挚的情感。作者汪曾祺在这篇散文中,用他特有的江南小令般的平淡而有味的语言,记下自己青年时代的足迹,倾诉着对昆明的雨的喜欢与怀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昆明雨的特点;

2、体会作者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

3、学习作者通过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表情达意的写作手法。【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来品味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引导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教学难点】

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品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课前准备

1、让学生预习本文字词,扫清阅读障碍;2、了解汪曾祺的写作风格;3、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导入:

师:同学们,春天的雨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学生各抒己见)

昆明是个四季如春的城市,昆明的雨会是什么样呢?今天我们就随同作家汪曾祺一同来欣赏课文《昆明的雨》。(板书)2、作者简介: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20年3月5日出生,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1939年夏,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1963年,发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异秉》在《雨花》发表。1996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

1997年5月16日上午10点30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7岁。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朗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并借助字典给予解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3)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给予指正。(4)学生自由练读。

2、学生思考下列问题,师生共同探讨交流。

(1)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

明确: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仙人掌、菌子、花,既能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又可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具体的描述。

(2)昆明的雨与别处的雨有何不同让作者如此念念不忘?请圈划出最能概括其特点的那

一句。

明确: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具体的写昆明雨季之明亮、丰满,使人动情?

明确: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

昆明的雨季是“丰满的”,因为“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因为“仙人掌不仅多,且极肥大,可以种在菜园的周围代替篱笆,并且倒挂着也能开花。”;

因为“昆明雨季最多的还是菌子,菌子是雨季潮湿空气最有特征性的景物”;“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牛肝菌、青头菌、鸡枞、干巴菌、鸡油菌。”;

昆明的杨梅不仅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而且颜色黑红黑红的,名字也很好听,叫做“火炭梅”;

雨季的花是缅桂花和木香花,缅桂花“密密的叶子,把四周房间都映绿了”,木香花“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胀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1、品读课文,探讨问题。

(1)这样明亮又丰满的雨季自然是使人动情的。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师生共同交流并明确:怀念、喜爱、乡愁。

(2)你是从文中哪些词句之中体会出作者的这种感情?

(3)作者想念的不仅仅是“雨”,还有物、景、人、事,想念的是昆明的民风、人情和当年在那里宁静、恬然的生活,你能体会出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明确:生活中并不总是惊涛骇浪,也未必处处正襟危坐。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我们才算真实地体验到生活的滋味。2、学生默读课文,师生相互交流探讨,品味语言之美。

例如:

(1)这种东西也能吃?!这东西这么好吃?!

短短一句话,稍作改动但,疑问、惊喜、感叹之情却尽在其中!

(2)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板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为何要写买花女孩?)

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怀念、喜爱之情。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

1、大家读完这篇文章,觉得这篇文章语言上能给你什么独特的收获?

请学生朗读比较感兴趣的语句并总结:可能会有A、短句B、文言、成语。C、口语(例句见文中)

教师小结:在这里,典雅的文言词语与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让人佩服作者居然能将极雅与极俗的两种语言和谐地捏到一处的艺术功力。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这是汪老散文的魅力所在。2、简析汪曾祺的散文写作特点:

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他以个人化的细小琐屑的题材,使“日常生活审美化”,纠偏了那种集体的“宏大叙事”;以平实委婉而又有弹性的语言,反拨了笼罩一切的“毛话语”的僵硬;以平淡、含蓄节制的叙述,暴露了滥情的、夸饰的文风之矫情,让人重温曾经消逝的古典主义的名士风散文的魅力,从而折射出中国当代散文的空洞、浮夸、虚假、病态,让真与美、让日常生活、让恬淡与雍容回归散文,让散文走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功不可没。五、课堂总结:

在这篇文章中,汪老不仅仅关注着昆明的雨,还描绘了很多自然风物。生活中的美就存于这一草一木中,显示出汪老独特的诗情和生活雅趣,他还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他们,然后携入文字,与我们则更是一种美的享受。六、布置作业:

1、推荐阅读《葡萄月令》及汪曾祺其他散文;

2、仔细观察品味生活中一草一木、一枝一叶,抓住其特点,并披情入文,写一点能表现自己独特感悟的文字。

七、板书设计

昆明的雨汪曾祺

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枫桥夜泊》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五年级,全文共 1935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会认“恳、筛”等9个生字,会写“爹、嫂”等14个生字,会写“嫂子、床铺、照看”等词语。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织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决心,懂得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织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决心,懂得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生活的道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恳、筛”等9个生字,会写“爹、嫂”等14个生字,会写“嫂子、床铺、照看”等词语。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就会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闪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动人传说。今天,我们来欣赏一下吧。(板书:牛郎织女)

二、初读课文。(出示课件3)

1.画出不认识的字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2.小组内分自然段轮流朗读,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三、初步自学(出示课件5)

小组合作,探究思考:

1.牛郎和老牛是怎样相处的?

2.牛郎和织女是怎样认识的?

3.根据学生的概括,梳理提纲(主要以牛郎为线索):

板书:身世凄苦——照看老牛——得牛相助——认识织女

4.选读自己特别喜欢的部分。

5.在交流中进一步熟悉故事,为进一步感悟及复述做准备。

四、复述练习。

师:同学们,我们熟悉了这篇文章,了解了这个故事。谁能把这个故事复述出来?(出示课件6)

复述时应注意:首先了解故事内容;复述时尽量口语化;复述尽量简化描述,只把重要内容突出即可,文章略写部分可以省略或简化。

生练习复述,师随时点评。『』

师总结:同学们,我们的复述做得很好,看来我们掌握了复述的要点。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练习。

五、布置作业。(出示课件7)

1.默写生字词。

2.继续阅读课文,了解牛郎、织女是怎样的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织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决心,懂得劳动才能创造新幸福的道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出示课件10)

1.复习生字词。

2.再次邀请同学复述课文,复习课文内容。

二、精读课文,解决问题。(出示课件11)

1.多么神奇的想象,多么美好的生活!牛郎真幸运,他是多令人羡慕哇!怎么,为什么只有他能有这奇遇呢?

(把神话色彩去掉,我们会发现,神话故事确实很大程度上是人们现实愿望的反映。换个角度提问,引领学生去发现藏在神话后的人心。)

2.带着问题阅读,提示学生做批注,以便交流。

3.交流。 老牛和织女为什么如此青睐牛郎?(出示课件12)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有关牛郎的段落,体会对牛郎的动作、语言等的描写,从中感受人物形象。)

①牛郎勤劳。第三自然段、第八自然段有集中体现。

②牛郎关心他人。到第三自然段中找。

③牛郎十分乐观豁达。爹娘都死了、兄嫂不喜欢、吃剩饭、穿破衣裳、睡牛棚。牛郎的态度是哼小曲儿,对牛照顾周到,打柴、种庄稼来安家。

小结:勤劳、关心他人、乐观,这些优秀品质使牛郎不仅赢得了老牛的倾力相助,还赢得了织女的芳心。

(板书:心地善良 吃苦耐劳)

4.织女是个怎样的人?(出示课件13)

师:我们可以先在文中找到关于织女的描写,再进行总结。

生总结:织女是个善良的、追求自由的人。

(板书:心灵手巧 渴望自由)

5.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方面,用语录体的形式,写下你的感想。(出示课件14)

预设:〖〗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关爱别人就是关爱自己!”

“真诚的关爱必定能换来真诚的爱!”

“幸福靠自己创造。”

“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不怨天不尤人,勤劳才能改变命运。”

……

三、拓展活动,自选其一

1.牛郎织女的故事历来为人们所传颂,请爱好古诗词的你背诵这首词: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民间流传着不少优美的传说,善于讲故事的你可搜集《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田螺姑娘》等,准备参加故事会。

3.爱好天文的你别忘了观察星空,查阅、搜集有关星空的图片、文字等资料,找一找天河、牵牛星、织女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这篇文章是《牛郎织女》故事的节选,主要介绍了牛郎和织女这两个人物。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朗读,在朗读过程中通过理解重点句子来把握人物形象,收到良好的效果。

2.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我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在阅读中解决问题,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培养。

美中不足的是,我对于个别同学的关注不够,致使个别同学的基础不够扎实,在今后的教学中希望有所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五年级上册语文《我的“长生果”》教案优质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五年级,全文共 1097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扉、瘾”等生字,并通过相互提示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2、准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重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

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中领会读书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要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明白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习作中受益的语句,并学习作者的读写要领。

教学难点:

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领会“长水果”的寓意。

课前准备:

让学生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语。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发言导入,板题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板书课题)

2、板题:我的“长生果”

二、出示自学目的

1、自由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

2、通过阅读课文,抓住文章的重要内容,联系自己的读书领会,明白课文。

3、摘抄文中优美的文句。

三、出示自学引导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把课文读畅通,记一记不了解的生字。

2、和同桌交流自己记生字的办法,并互相读一读课文。

3、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看自己能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问题:

(1)我的“长生果”指的是什么?

(2)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自学时间8分钟。

4、找出文中的优美词句,同桌讨论其中的含义。

四、学生开始自学。

五、检测学习情况

1、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在童年是怎样读书的?作者在作文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把自己感受深地方多读几遍,画出相关的句子并做批注。

2、小组交流读书的体会。

3、全班汇报交流读书体会。

(1)作者在童年是怎样读书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看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时津津有味;看连环画时废寝忘食;读文艺书籍时不求甚解;读中外名著时如醉如痴。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读书的体会和方法学习作者写读书笔记:记书中优美的词句,记描写的精彩段落,并在自己的作文中借鉴运用。

(2)作者在作文中悟到了怎样的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3)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作者说书是“我的“长生果”。

(4)引导学生读出自己感受深的句子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4、品读课文,积累词句引导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和比喻的生动。

六、当堂训练

1、写出有关读书的词语和描写秋天的词语。

2、抄写文中的优美词句。

七、板书设计:

4、我的“长生果”

津津有味→废寝忘食→不求甚解→如醉如痴

阅读:博览群书如情入境写读书笔记

作文:构思别出心裁写真情实感借鉴模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断章》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初中,初三,全文共 1472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目标:

1、把握具有英雄本色的人物形象。

2、学习传统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3、品味富有乡土气息的精彩语言。

重点:

理解品析具有英雄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

教学流程

论英雄

蒲柳人家侠肝义胆

师:中国人骨子里有一种英雄情结,他们崇拜英雄并渴望成为英雄,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简直就是一部英雄的传奇,正所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文学作品中“英雄”更是一种永恒的主题,就拿四大名著来说吧,其中三部都是英雄传奇:

师:有同学会说,英雄的产生必然有其壮阔的背景,平凡生活中哪有这么多英雄?其实不然,著名作家刘绍堂就将他的视线投注到了他的家乡——京东北运河两岸的蒲柳人家即穷苦农民身上。

《蒲柳人家》说的是有一个叫望日莲的女孩子是花鞋杜四的童养媳,从小受尽了折磨,后来与一个叫周檎的青年相爱了,杜四不甘心,勾结巡警、恶霸要将望日莲卖掉,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矛盾激化了,谁来解救这一对青年?危难时刻显英雄,这英雄不是别人,就是村里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为首的父老乡亲,他们一齐出面,淹死狗巡警,挫败杜老四,一丈青大娘更是救出望日莲认为干女儿,当起了保护神,演绎了一出侠肝义胆的英雄传奇。

全篇共12节,主要情节却只占两节,其余10节分别记述了十来个与故事相关的乡间人物的逸闻趣事。这篇课文选的是前两节,浓墨重彩描绘的正是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小说在结构上与《水浒》一脉相承,人物刻画上也多用外号和外貌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特点,这正是我们古典小说和说唱艺术的常见手法。

品英雄

乡间人物可敬可爱

1、说英雄人物共同特点。

师:说到水浒英雄,我们常常会想起一些表现他们英雄性格的词语,请同学们来说一些:

如:侠肝义胆、仗义轻财、嫉恶如仇、乐善好施、大胆泼辣、敢做敢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多情重义、锄奸助良、扶危济困、爱憎分明、刚直不阿等等。

2、找蒲柳人家英雄品格。

师:那么,在这两个人物身上有没有这些英雄的品格呢?请同学们快速跳读课文,找出能表现这两个人物英雄特点的句段朗读品析。

①学生快速阅读,勾画朗读。

②重点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第6、7、8段,理解“一丈青大娘”的英雄性格。

(老师示范用评书形式说“大闹运河滩”的一节,鼓励学生读出情感,品味中国古典传统小说和说唱艺术的语言特色。)

③重点阅读课文第二部分第1、2、3段,理解“何大学问”的英雄性格。

(学生朗读“威震古北口”等段落,也可模仿老师用评书形式。抓住关键词句把握人物

3、感乡间人物可爱性情。

师:作者笔下的英雄人物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毛泽东说过: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李逵勇猛却鲁莽,关羽忠义却轻敌。更何况是运河边上的普通农家。找一找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的弱点。

学生再读课文,结合课文第一部分第9、10、12段和第二部分第5、6段体会人物的真实丰满。

(在朗读中引导学生读出情感,体会书面语、民间口语、俗语的生动传神,感受京东北运河两岸富有浓郁乡土特色的民俗风情)

师:这些特点削弱了我们对英雄的印象吗?不是,反使这些英雄人物更加真实,更加丰满,更加可爱。作者刘绍堂说,他写这篇小说就是要为粗手大脚的爹娘画像,为他们的多情重义,扶危济困的美德立碑。其实英雄并不神秘,他们就在我们中间。

说英雄

平凡人生演绎传奇

1、说身边平凡人物的英雄事迹。

如:20__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宜昌的英雄农妇方玉明等等。

2、作业:用本课所学的艺术手法,利用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和生动丰富的古典小说、说唱艺术形式,选取一个英雄的事迹,将它改写成一段生动的传奇故事。3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教案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初一,设计,全文共 11817 字

+ 加入清单

精彩开篇词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在课外已经接触了不少优秀的古代诗词,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学习课本中的四首古代诗词,领会古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和讲究炼字炼句的创作精神。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了解诗词有关知识,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

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观沧海

一、新课导入

大家知道曹操吧?说起曹操,常常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今天我们阅读他的《观沧海》,也许你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会有更客观的认识。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

(cāng)沧海(jié)碣石(sǒngzhì)竦峙

水何(dàn)(澹澹)(xiāo)(sè)萧瑟

2.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澹澹:水波摇荡。

竦峙:高高地挺立。竦,高。峙,挺立。

星汉:银河。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至:极。

何:多么。

若:好像。

临:登上。

3.文体知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本课的《观沧海》。而唐朝新出现的绝句、律诗叫近体诗。如本课的《次北固山下》和《钱塘湖春行》。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

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如本课的《天净沙秋思》。

4.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打败兵强地广的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年)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常借诗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报负。其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壮,是文学建安文学的开创者。《步出厦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5.背景链接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他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因而成为一篇优秀的作品。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诗歌朗读

1.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交流点拨】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结合注释解读诗意。

【交流点拨】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高耸陡立。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就用歌唱来畅抒心中的情怀吧。

(二)整体感知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思考下列问题。

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交流点拨】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交流点拨】第1层(1~2句):交代观海的地点。

第2层(3~8句):描写海水与山岛。(实景)

第3层(9~12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想象)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3.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描绘大海形象的?

【交流点拨】(1)“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2)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原解除了后顾之忧。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

(三)深层探究

1.如何理解“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一句?

【交流点拨】“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以及观察的对象,这两句虽然没有直接写到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望海时的那种勃勃英姿。“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创造出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联想日月星辰这些自然界伟大的景象,全离不开大海的怀抱。想象奇特,胸怀开阔,渗透着诗人自己的雄心壮志和昂扬奋发的精神,展现了诗人力挽狂澜、重建天下的雄心,塑造了自我豪气盖世的英雄形象。

3.诗人在这首诗中把自己欲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借助什么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呢?

【交流点拨】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四)熟读成诵

四、板书设计

水:澹澹山岛:竦峙(壮丽气势)

实景--借景抒情

观沧海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向荣姿态)

日月:运行-出其中(奇特想象)

虚景博大胸襟

星汉:灿烂-出其里(宏伟意境)

五、拓展延伸

请你搜集几句有关“胸襟”“抱负”“志趣”的诗句。

【交流】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⑤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第二课时次北固山下

一、新课导入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而闻名于天下。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次:住宿,此指停泊,途中暂时停宿。

客路:旅途。

风正:风顺。

悬:挂。

残夜:夜将尽而未尽的时候。

2.作者简介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官洛阳尉。早有文名,往来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其诗流传不多。

3.背景链接

《次北固山下》是王湾在先天年间或开元初年游历江南时所作,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据说,宰相张说曾亲自将这首诗题写于政事堂。

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环江,为名胜之地。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诗歌朗读

1.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交流点拨】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结合注释解读诗意。

【交流点拨】在青山之外旅行,在绿水之中行舟。

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显得更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思念故乡的家书要传到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二)整体感知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思考下列问题。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交流点拨】首联:点题。“青山”指北固山。诗人在船上,想象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用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句,又是为颈联中“江春”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

尾联:诗人离家日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食他乡,久不得归,见到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大雁来给他传递家书了。全诗陈陈相因,浑然一体。

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交流点拨】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三)深层探究

1.探究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

【交流点拨】“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认为该如何理解呢?

【交流点拨】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道理: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四)熟读成诵

四、板书设计

次北固山下

首联:旅途奔波之意借

颔联:恢弘阔大之景景

颈联: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抒

尾联:思乡之情情

五、拓展延伸

思乡是中国文学的主题之一,无数的乡愁陪伴着无数的诗人,同时无数的诗人创造了无数的乡愁诗。乡愁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世界,乡愁诗丰富了我们的文学世界。思乡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结”,一个套在炎黄子孙身上的“结”。在你所积累的诗歌中,哪些诗句抒写了乡愁?

【交流】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②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③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④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⑤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⑥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⑦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第三课时钱塘湖春行

一、新课导入

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欣赏过江南春天的美景,伴着老舍先生感受过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今天,我们将穿越时空,跟随白居易一起去领略1180年前的西湖特有的春景!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孤山寺北贾亭西(jiǎ)

(2)谁家新燕啄春泥(zhuó)

(3)浅草才能没马蹄(mò)

(4)绿杨阴里白沙堤(dī)

2.解释下面词语。

初平:远远望去,西湖水面仿佛刚和湖岸及湖岸上的景物齐平。

暖树:向阳的树。

没(mò):隐没。

行不足:游赏不够,即反复游赏。

3.作者简介

白居易是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有“诗魔”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作有《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

4.诗歌大意

《钱塘湖春行》以诗人行踪为线索,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第三句和第四句是颔联,颈联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5.背景链接

《钱塘湖春行》写于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的时候,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的七言律诗,抒发了自己对西湖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诗歌朗读

1.自由朗读诗歌,并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读准字音、节奏。

【交流点拨】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结合注释解读诗意。

【交流点拨】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繁多而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二)整体感知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思考下列问题。

1.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写景的诗歌尤其如此。请大家把这首诗还原成画面选择下面的句式,对你喜欢的句子进行赏读。

(1)“从……中我看到了……”

(2)“从……中我听到了……”

(3)“从……中我感受到……”

【交流点拨】从第一、二句中,我仿佛看到长衫飘飘的诗人骑马来到贾公亭旁,极目远眺。只见那西湖波澜动荡,与岸平齐。在那水天相接处,水波粼粼,云朵低垂,似乎要亲吻湖面了--它也爱早春的西湖。

我从“几处早莺争暖树”中,仿佛听到了黄莺清脆婉转的鸣叫声。

2.诗人最喜爱的是湖东的白沙堤。那白沙堤的景色如何呢?诗人除点明是在“绿杨阴里”外,未作任何说明。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补写出白沙堤美丽的景色吧。

【交流点拨】有湖水,水中有鱼虾,有嬉戏的鸭子。

有花草。绿草如茵,像铺了层绿地毯;花儿闪闪,散在绿草丛中。

还有花树。杏花开了,散缀枝头;桃花也开了,红艳艳的,灿烂一片。

还有人。有骑马的诗人,一边捋着胡须,一边吟诗;好朋友也来了,他们席地而坐,饮酒赏景,谈诗论文,吟诗作画……好不快活。

3.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写初春景象?

【交流点拨】如“初平”,春水初生;“争暖树”,“暖树”者,向阳之树也,春寒未退,故莺争集其上;“啄春泥”,燕初来也;“没马蹄”,草初生也──这些都是初春的景象。(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4.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交流点拨】“最爱湖东行不足”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5.“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交流点拨】说“几处”,可见不是“处处”;说“谁家”,可见不是“家家”。因为还是初春季节。

(三)熟读成诵

四、板书设计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水涨云舒

贾公亭游春莺歌燕舞

白沙堤踪踪花多草浅

游人如织

西湖早春图(最爱)

五、拓展延伸

积累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

【交流】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第四课时天净沙秋思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眼中,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也许是丰收的,也许是浪漫的,也许是多愁善感的。那么,在一个游子的心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去体会体会。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文体知识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散曲的题目。

2.作者简介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是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王实甫、_白朴被称为“杂剧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3.背景链接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一生都几乎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因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于是在一次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诗歌朗读

1.自由朗读诗歌,并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节奏、重音。

【交流点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根据诗句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图画,体会思乡之情。

【交流点拨】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二)整体感知

1.本曲前三句列出了哪些景物?分别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交流点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前三句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笼罩在苍茫暮色中的枯藤、老树、乌鸦,呈现出一派萧瑟凄凉的景象。

昏鸦归巢反衬出游子的漂泊无所归宿。小桥流水旁的人家虽然简陋清贫,却有亲人团聚的天伦之乐,透露出游子对宁静温馨的家园生活的向往,也反衬出有家归不得的悲苦。寒风飕飕,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正在蜿蜒古道上艰难跋涉。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写人,但已不难想见马背上的游子疲惫、憔悴的神情。

三句十八个字,不用任何动词和关联语作联缀,只是分别并列三个名词性词组就和谐地构成一幅以“昏鸦”“人家”“瘦马”为重点的意境深远的画图,羁思旅愁借景物自然显现,使人联想无穷。

2.请你想象画面,给这首小令另拟一个小标题。

【交流点拨】断肠人秋旅图、深秋郊野独行图、天涯断肠人、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

3.“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交流点拨】前三句是写景,末二句为抒情。“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小令的主轴,贯穿着整首曲的情思:昏鸦还知道投树栖息,小桥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而骑着瘦马的游子却只能在西风古道上奔波。“夕阳”如血,可以想见它照在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同古道瘦马上会各有各的色彩,但倍添迟暮苍凉之气氛是相同的。“天涯”二字的指出,与夕阳配合,正应了“日暮途穷”的成语,加重了悲凄衰残的色彩,说尽了千古羁旅人无限的愁闷。

4.这首小令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这首小令寄情于物,通过对众多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羁旅天涯的人的凄苦愁楚之情。

(三)深层探究

1.这首小令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语言极为精炼确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却描绘出诗情浓郁的画画,创造出凄冷悲寂的意境。前三句句法结构完全相同,全用名词和形容词,没有一个动词,描写了9个形象,9个小景,每三个形象构成一幅小画面。各句各以三个并列的偏正结构的词组组成整齐的排比句,显得和谐匀称,一语道破“某一种心情”。也正因如此,这首小令被称为“秋思之祖”。

2.《秋思》是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交流点拨】作品中动景与静景、暗淡的色调与明亮的色调、天伦之乐与羁旅之苦,都形成鲜明的对比映衬,增强了视觉效果和感情色彩。

藤、树、桥、人家、古道是静景,鸦、水、风、马、夕阳是动景,动静结合,相互辉映。落日余晖的明亮,深秋晚景的暗淡,色调一明一暗,相反相成。昏鸦归巢衬托了游子归宿无处,小桥流水人家的天伦之乐衬托了羁旅生活的艰难凄苦,感情上也成鲜明对照。

(四)熟读成诵

四、板书设计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景小桥流水人家悲怆愁苦

古道西风瘦马思乡之情

情--夕阳断肠人

五、拓展延伸

展开想象,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

【交流】夕阳已渐西下,只在山顶留下半张无精打采的脸,无奈地看着这无精打采的人间。

一抹余辉暗淡地斜洒在枝桠斑驳的老树的枝头。枯藤缠绕着老树,树上的乌鸦,发出几声凄凉的哀鸣划破黄昏的寂寥,斜阳为乌鸦黑亮的羽翼镀上一层金黄。

潺潺的流水在夕阳的映照下波光粼粼,还映出几处人家。一座小石桥静静地站在流水上,像一个老态龙钟的百岁老人,经不起岁月的践踏了。

古道漫漫,西风凛冽。路,看不到尽头。在这荒凉古道上,我骑着马,在缓缓地行进。几年来,与我朝夕相处的那匹马,经过岁月无情的洗礼,早已瘦骨如柴。经过多年的流浪,它和我都已疲惫不堪。

此时,夕阳正西沉,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我,却仍在外漂泊未归,独自一人浪迹天涯海角,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悲凉。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3

【教学目标】

1、积累“澹澹、竦峙、萧瑟、听取、别枝、若、次、以、见”等文言词汇。

2、了解诗词有关知识以及诗歌四首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4、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准确背诵诗歌。

5、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6、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诵读并背诵。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象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曹操《观沧海》

1、作者介绍,写作背景:

曹操,字,时期家、家。

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问题组]

①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③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赏析]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诗的正文可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

第三层(最后四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这首诗的基调是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二、学习王湾《次北固山下》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②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2、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探究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赏析]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次联的“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

读到第三联,就知道作者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近看可见江水碧绿,远望可见两岸空阔这显然是一个晴明的、处处透露着春天气息的夜晚,孤舟扬帆,缓行江上,不觉已到残夜。这第三联,就是表现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是要经过洛阳的啊!让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三、作业

背诵这两首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1、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最能点明诗人心情的字眼是什么?

②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2、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于穆宗长庆三年(823年)任杭州刺史时写的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首联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这就勾出了西湖早春的轮廓。中间两联是分写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这样的景象给人们带来了生机勃郁的感觉。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主观感受唐时,人们有骑马游春的习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人在马背上自然感到舒适,但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给,也会产生迷乱的感觉。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二、学习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1、感知内容。

2、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3、学生描绘想象这幅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

4、学生交流自己想象的画面,及作者所表达的浓重的思乡情。学生根据作品提供的信息作简笔画,加深思考。

5、学生配乐朗读。

6、延伸作业。

①将搜集的诗歌抄写下来,增加积累。

②展开想象,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下课交流。

[赏析]

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这篇作品在布局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前三行全是写景,没有提到抒情主人公,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他眼中所见;“古道”是他的经行地;“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正吹在他身上把这些细节联结在一起,就会出现这样一个境界: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雅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看来,这是个异乡人,他将投宿何方呢?在作了这样的铺垫之后,作者才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异乡人望了一眼即将西沉的夕阳,不禁叹道:“断肠人在天涯”,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乡愁何等浓重。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初中,初三,全文共 4237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意。

3.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

能力目标

1.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特点。

2.揣摩品味语句,体会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感情色彩浓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体会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驳论方法。

2.理解重点语句的深意。

突破方法:通过拟列提纲,理解文中“中国人”的所指范畴,继而深入探究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驳论过程;通过“潜心涵泳,细品深味”这一环节,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语句的深意。

难点

1.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魅力。

2.学习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突破方法:通过反复阅读、自主质疑、拓展阅读,深入体会本文的语言魅力;通过语文活动“鲜花敬献民族魂”,学习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评价鲁迅名言或学过的鲁迅作品创设情境,营造与文章内容相吻合的氛围,激发学习本文的兴趣。

2.巧设问题,对话讨论。通过问题设计巧妙引导学生对话,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思考讨论,理清思路,研讨本文的论证特色,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3.语文活动。根据所学内容,设计“鲜花敬献民族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学习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锻炼学生用事实表达,避免空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诚、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杂文最能体现“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鲁迅的一篇精彩杂文。

二、预习交流和检测

1、本文的写作背景

幻灯片出示: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于1934年9月25日。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在他53岁寿辰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

2、积累以下字词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注音。

慨叹(kǎi) 玄虚(xuán) 脊梁(jǐ) 前仆后继(pū) 省悟(xǐng)

倘若(tǎng) 诬蔑(wū miè) 搽(chá) 诓骗(kuāng)

(2)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麻醉:文中比喻用某种手段使人认识模糊、意志消沉。

舍身:原指佛教徒牺牲肉体表示虔诚,后来泛指为祖国或为他人而牺牲自己。

省悟: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

为民请命:替人民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痛苦。

诓骗:说谎话骗人。诓,哄骗

3、补充议论文知识。

多媒体出示: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二是驳论据,三是驳论证。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初步理清思路。

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圈点批注。

2.交流反馈。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研讨,教师点拨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四、自读课文,拟列提纲

课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楚。重读本文,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过渡句子、段落,迅速筛选信息,分清论点和论据,弄清段落关系,理清文章的思路。引导学生用列提纲的方法,把握课文的层次结构和思想内容。

讨论交流,明确如下:

文章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段与段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例如,第3段开头“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这一句上承第1、2段对方的论据和论点,然后进行批驳。又如,在直接反驳部分与间接反驳部分之间,安排第6段过渡:“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从而转向正面歌颂,作间接反驳。

从文章结构可以理清作者思路。文章第1段摆出对方论据,第2段紧接着摆出对方论点。第3至5段,作者承认所摆出的论据是事实,是“真”的,但推不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结论,不能证明论点。他们早已失掉自信力,只是曾经有过“他信力”,现在发展着“自欺力”,因此叫嚷“中国人失掉自信力”,是为了掩盖自己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的心态。这是直接批驳。接着,作者在第6至8段,另立一个与对方论点对立的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第6段承上启下,正面立论,第7至8段歌颂富于自信力的“中国的脊梁”,从而驳倒对方。这是间接批驳。第9段是结论,照应题目,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

五、探究本文的驳论特点

引导学生明确文中有关“中国人”的含义,弄清作者批驳论证的高超技术和敏锐的思维,领略鲁迅杂文的论证精妙。

1.辨析文中“中国人”的含义,谈谈“状元宰相”“地底下”指的是什么。

结合课后第二题的设计。明确这些“中国人”的范畴,才能真正明白作者的论证过程。

讨论交流,明确:“中国人”的含义依次是:指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中国人民;指广大人民;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指所有的中国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状元宰相”指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地底下”指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2.本文的驳论特点。

问题设计:作者承认对方的论据确是事实吗?如果是,那又是怎样批驳对方的?

引导学生领略本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用驳论证的方法直接批驳,又用正面立论的方法间接批驳,从而彻底驳倒对方谬论。

点拨交流,明确:

作者承认所摆出的论据是事实,是“真”的,但推不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结论。只能得出:信“地”、信“物”、信“国联”,这分明是“他信力”,而不是“自信力”。用论敌的论据为论据来反驳论敌的论点的方法,使文章有一种无可辩驳的力量。作者接着论述“玄虚之至”的求神拜佛,只能说明“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层层递进,推理严密,证明论敌的论证不合逻辑。这样通过驳论证直接驳斥了对方论点。

接着,作者在驳倒了论敌的论点后,指出“自欺”并非现在的新东西,于今更加浓烈明显,然而“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回顾历史,关注现实,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有力的论证。这个论点与对方论点是针锋相对的。证明了这个论点的正确性,等于宣告对方论点不能成立。这是间接驳斥了对方论点。

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批驳就全面深刻,巧妙有力。?

第2课时

一、揣摩精彩语言,品味作者深意

本文语言保持了鲁迅杂文的一贯风格: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感情色彩浓。可以引导学生举出一些典型语句加以品味、分析。

1.潜心涵泳,细品深味。

这篇文章的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

问题设计:找出你有感触的词语、句子,先朗读品味,然后全班交流。

引导交流,点拨品析,举例:在文章开头,“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充满着嘲讽意味。“总”,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只”,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这些尖锐泼辣的语言,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巧妙修辞,增强说理。

引导学生领略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探究交流明确: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拟等修辞方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教师明确:仿拟。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显出了高超的语言艺术。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难忘。

3.文中加点的文字被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关删掉,这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鲁迅先生语言批驳的针对性。

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所以被删去。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二、鲜花敬献民族魂,激发民族自信心

引领学生感受鲁迅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多媒体出示资料:

沈钧儒在鲁迅葬礼上说:“高尔基前几个月死了,死后由苏联政府替他国葬。现在,像鲁迅这样伟大的作家,我们人民群众一致要求国葬,但政府不管。今天我们人民自己来葬,到的都是民众自己。这个,我想鲁迅先生一定很愿意!”

鲁迅先生葬礼的绸幛上:“民族魂”三个字。

郁达夫先生在《怀鲁迅》一文中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语文活动设计:请同学们选一种鲜花(菊花、荷花等)献给“民族魂”鲁迅,并说明理由,同时用今天中国日益繁荣强大的事实告诉先生:中华儿女越来越自信。

学生自由表达对鲁迅先生的敬意,引导学生认识运用今天中国发展的事实,增补本文的论证,从现实意义上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锻炼学生用事实表达,避免空谈。

三、布置作业

拓展阅读,巩固提高。印发鲁迅的《“友邦惊诧”论》。《“友邦惊诧”论》是鲁迅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写的一篇精锐的时事短评。该文写作背景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相近,也是精彩的驳论文。让学生自主思考鲁迅杂文的论证艺术和语言艺术。

板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 迅

树立靶子:对方论据:信“地”;信“物”;信“国联”;一味求神拜佛

对方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直接反驳: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间接反驳: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脊梁”

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批驳就全面深刻,巧妙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初中,初三,全文共 1980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设想:

这首词作于1936年2月初,当时毛泽东率部准备渡河东征。在到达清涧袁家沟后,他亲赴黄河畔观察地形,目睹北方雪后风光,俯瞰北国大好河山,于是挥毫泼墨绘出这壮丽的画卷。

毛泽东在此词中塑造的形象巨大。那起伏的群山,隆起的高原,不仅在舞动,在奔驰,有着进取、挑战的姿态和意志,要与高远、阔大、威严而神秘的“天公”比试高低,而且似乎胜利了。这里有作者“自我”的美的形象。给人以豪迈感和崇高感。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似排山倒海,充分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空前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心。而真正的风流人物,只能是无产阶级及其领导的全体人民。充分显示了我国人民创造世界历史的伟大动力。

教学目的:

1.了解词的内容,理解词的内涵。

2.领会词人的伟大胸襟、坚定的信念,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情。

教学重点:词的思想内容、精妙的语言

教学难点:词的意境的理解

教学方法:

1. 朗读法:豪放的诗风容易引起学生的情绪,通过朗读可以调动学生的激情,产生良好的课堂气氛

2. 探讨法:将一些重点知识拿来探讨,教师从旁引导,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课时安排: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毛泽东是一位古典诗词的爱好者,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今天我们学习《沁园春 雪》。

二、听范读,正读音,感受气势。

1.教师范读,请学生听准每个字音。

2.检查字音

沁qìn 数风流人物 shǔ 折腰zhé 思汗hán 今朝zhāo

三、诵读课文,理解词意。

1.大家看上阕写了什么内容?

讨论并归纳:

上阕主要描写北国雪景。

2.哪个字在上阕中起到了引出主要内容的作用?

讨论并归纳:

“望”字。在古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一般上下阕各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领字。

3.那么,“望”字在文中领起了哪几句话?作者抓住哪些具体的事物来写的?

讨论并归纳:

从“长城内外”到“试比高”。长城、大河、群山、高原。

4.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展开想象,最好是闭上眼睛想,把诗人所描绘的雪景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屏幕”上呈现出来,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中说,然后再在全班描述。)

5.祖国的江山正因为如此的多娇,才引得无数英雄竞相为之倾倒,作者对他们又是怎样评价的呢?

讨论并归纳:

“惜秦皇汉武……射大雕”

6.作者在文中评论的历代帝王中,你都了解他们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

(请几位学生简单介绍,其他同学和教师都可作补充。)

7.作者在评论这些帝王时又用了哪个领字?管到哪句?

讨论并归纳:

“惜”。统领到“只识弯弓射大雕”。

8.结合原文与你自己的理解,体会一下这个“惜”字都有那些意味?

先分组讨论,请部分学生代表小组发言。

学生的发言可能不够全面,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体会重点字词的方法全面的看问题。如:从“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帝王在武功方面还可以,但在“文学才华”方面就差一些。从“略输”、“稍逊”又可看出作者在文中也肯定了这些古代帝王的丰功伟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他们曾起过一定的作用。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英雄、大豪杰。还包含着后来者必然居上的伟大气概。

9.在下阕中,作者有没有直接抒发这一观点的句子?

有,“俱往矣……今朝”。

10.作者是怎样将上阕的写景与下阕的议论有机的结合起来的?(从文中找出)

讨论并归纳:

“江山如此多娇……折腰。”

11.这句话在文中其了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

承上启下的作用。

12、全班齐读全词,读出感情。

13、背诵比赛

《沁园春雪》诗意充沛,有声有色。全诗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从而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认真朗读品味,会给人留下淳美的艺术享受。下面我们进行背诵比赛,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背熟课文。

14、总结全文

上阕写景,句句都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下阕评论古代帝王和抒写革命抱负相结合。

15、布置作业:背诵全诗,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板书设计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上阙:写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下阕:议论、抒情————论古英雄的不足

赞当代革命英雄

课后反思

教学这首《沁园春雪》时,我想尝试改变这两点。

首先是设计、组织形式多样的有吸引力的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动起来。这堂课我运用了听范读、自由读、齐读、个别读,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读出词味,也教会学生学习诗词重要方法——诵读法。

其次是少点零敲碎打的分析,多一些整体的品味、感悟。新课标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等要求都是从这一角度提出的。一开始的听范读和自由读都是整体感知,促使学生通过熏陶感染和朗读实践去感受整首词完整的音美、形美和意美。赏析的环节也是着眼整首词,引导学生品味词的准确、精练、富于形象性。由于引导得当,学生积极思考、发言达到了预想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故宫博物馆》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六年级,全文共 6149 字

+ 加入清单

文本分析:

本文的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断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做题目的深刻内涵。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教学本课,教师可以由课题入手,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让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地预测文意,然后再去读课文。在学生理解、感悟了课文内容之后,还应注意从表达方法这一角度引导学生进一步欣赏和评价课文。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从课文的结构安排、句式特点、语言风格等多个角度引发思考,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教学目标:

1.会写9个生字,重点理解“咆哮、拥戴、呻吟、搀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领悟课文在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悟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内容,体会课文题目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咆、哮、嗓、党”等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惊慌、拥戴、沙哑、跌跌撞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的脉络,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受洪水的可怕和村民的惊慌,为第二课时感悟人物形象奠定基础。

4.体会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正确读写生字词。

2.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品读第1—6自然段,感受洪水的可怕和村民的惊慌。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山洪暴发视频,教师激趣导入。

导语:黎明的时候,山洪暴发,来势汹汹,给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带来了可怕的灾难。村民们是怎样躲过这场灾难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桥》这篇课文。

2.出示课题,质疑思考:桥,让你想到了什么?

预设:通过播放山洪暴发的视频,学生们或许能联想到:这座桥一定是一座特殊的、承载着人们生的希望的桥。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学课文。

(1)轻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圈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把生字读正确,并自主识记字形。

(3)圈画出课文中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和同桌一起讨论。

2.教师检测学生的自学情况。

(1)正确认读下面的词语,注意把变色的字读准。

咆哮 嗓子 党员 流淌 沙哑 揪出 呻吟 废话

◆需注意的字音:“嗓”是平舌音,“呻”是翘舌音。

◆需注意的字形:“哮”的右边是“孝”,不是“考”。

(2)词语分类学习。教师出示词语,学生读一读,再结合课文把它们分成三类。

咆哮 惊慌 清瘦 放肆 狂奔 势不可当 拥戴

狞笑 沙哑 跌跌撞撞 乱哄哄 揪出 你拥我挤

明确:①描写洪水的词语:咆哮放肆狂奔势不可当狞笑

②描写村民的词语:惊慌跌跌撞撞乱哄哄你拥我挤

③描写老汉的词语:清瘦拥戴沙哑揪出

预设:理解词语时要注意联系上下文,因此把本课中描写洪水、老汉和村民的词语按照“集中学习——再归类整理——回归课文理解”的思路来进行学习,改变了孤立教学词语的方法。同时,通过把词语分类,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洪水的可怕、村民的慌张和老汉的镇定。

(3)学生理清课文脉络,概括课文叙述的主要情节。

学法引导:教师提示学生抓住时间、人物、事件、结果四要素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示例:课文讲述了山洪暴发的危急时刻,老支书组织一百多人撤离,最后桥塌了,老支书英勇牺牲的感人故事。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6自然段,感知洪水的可怕和村民的慌乱。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标出描写洪水和村民的句子。

(2)师生合作,学生朗读描写环境的内容,教师朗读描写村民的内容。

2.出示相关句子,学生交流,体会洪水之可怕。

①像泼。像倒。()

②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③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④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1)学生交流谈感受。

预设:可从修辞角度、语言角度、形势的轻重缓急程度等方面来说。

交流后明确:①这些句子多采用拟人或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像受惊的野马”“在路面上跳舞”“狞笑”等词句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洪水的肆无忌惮。作者把洪水说成魔鬼猛兽,突出了情况危急,渲染了紧张的气氛。

②这些句子的语言非常简洁、精练,如:“像泼。像倒。”短短的四个字构成了两句话,渲染了紧张的气氛,写出了雨水之大、来势之猛,为下文做了铺垫。

③这几句话都写出了洪水的凶猛,且水位在不断上升,灾情在不断加剧,形势越来越严峻。

(2)质疑思考:作者为什么用了这么多的笔墨来描写大雨和洪水?这些句子能颠倒顺序吗?

明确:这些内容属于环境描写,起到了烘托的作用。作者反复描写洪水的肆虐能更好地展开后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这些句子不能颠倒,它们显示出雨水越来越大,洪水越来越凶猛,暗示着情况越来越危急。这些句子一步步地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3.学生结合课本中的图片、文段,观察、想象、体验。

过渡:洪水如猛兽,席卷了整个村庄,正一步步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人们你拥我挤,想找出一条生路,却被洪水逼向了一座窄窄的木桥。此时,你能想象出他们惊慌失措的样子吗?请大家再读一读描写人们惊慌失措的有关句段,想象当时的情景,感受村民们心中的恐惧。

(1)教师出示相关语句。

①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②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③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2)质疑思考:

①此时的木桥是一座什么桥?(救命桥、生命桥。)

②如果一百多号人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是怎样的结果?(学生自由猜测可能出现的结果,感受形势的紧张。)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自学掌握了重点生字,通过分类学习的方法掌握了几组词语。重要的是,我们通过朗读,感受到了小说语言的精练。在作者简洁的描绘下,洪水肆虐的可怕情景仿佛就在眼前,村民们的慌乱、恐惧我们也感同身受。作者不过用几小段文字,就给我们渲染了一种危急、可怕的场景,而这些,都是本文的主角——老支书出场的背景。在本课的学习中,大家朗读得都很认真,但一定要结合文字描述的情景读出紧张、危急的感觉,大家课后可以多读一读,再体会体会。

求生是人的本能。在死神面前,人都有求生的欲望,唯有一个人是例外。他是谁?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他做出了怎么样的抉择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在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老汉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在表达方法上的特点。

2.体会和学习老汉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理解题目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中的句子,学生朗读,再次感受形势的危急。

①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②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③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2.导入新课。

过渡:同学们读出了洪水之猛、形势之危急和人们的慌乱。当洪水来临时,东面、西面都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那么,如果一百多号人一起拥向这座窄窄的木桥会怎么样呢?那此时的木桥还会是生命之桥吗?不会,它会变成(生补充)。还好,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一个重要人物出现了,他就是(板书:老汉)。他在危急关头有何等壮举呢?让我们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走近老汉,感受形象。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老汉的语句,读一读,填一填。(课件出示表格)

(2)出示课件:我看到一位的老汉。

预设:学生朗读完课文后,自由交流应在横线上填入什么,请一名同学上台填一填。所填的词语因学生的思考角度不同,可能有许多,如:威严、沉着冷静、临危不惧、无私无畏、舍己为人、心系群众等。

(3)组织学生品读第7—13自然段,质疑、交流。

预设难句:()

A.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思考:①找出描写老汉的神态的语句,从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写出了老汉的沉着、冷静、有威严。)

②老汉的脸是“清瘦”的,可见他并没有多么健壮、伟岸,可是这里为什么说“他像一座山”?

(这里把老汉比喻成“一座山”,既表现了老汉的威严、冷静,与村民们在山洪暴发时的“惊慌”“疯了似的”“跌跌撞撞”“乱哄哄”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又写出了老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座“山”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③面对惊慌失措的村民,老汉默不作声,可是他心里也没有说话吗?你知道他心中在想些什么吗?试着想一想,说一说。

(示例:我一定不能慌乱,要让大家有序地过桥;雨啊,你快点停吧,洪水啊,你来得慢一点吧,让我们所有人都能够安全过桥吧!)

B.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思考:①老汉的喊话分别强调了什么?

(“桥窄!”是说实际情况,如果大家一哄而上,将会非常危险。“排成一队,不要挤!”是说过桥的方式。“党员排在后边!”是说排队的秩序。)

②为什么党员要排在后面?(出示课件: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入党宣誓词。)

(作为党员,就应该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且党员是群众的榜样,党员遵守了秩序,其他人也会跟从,大家就能有序地过桥。)

③这三句话中,哪个标点引起了你的注意?这几句话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感叹号连续出现了三次。每一个感叹句都很简短。老汉的话坚定、有力、明确,既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也显示出了老汉的镇定、果断。)

过渡:老汉的喊话虽然是沙哑的,但是三个感叹号传出来的声音就像大山一样坚定,就像大山一样铿锵有力。让我们用坚定的语气读读这段话。

提示写法:文章中还有很多地方是用简短有力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的,这也是这篇文章的表达特点,要注意。

2.抓住“矛盾”,梳理情节。

(1)学生默读第14—23自然段,画出描写洪水的句子。

①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②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思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特点?写出了什么?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蹿、舔、爬”等动词形象地写出了形势越来越危急。)

过渡: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村民们都按秩序过桥了吗?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又发生了什么意外呢?我们赶紧去看一看。

(2)找出文中描写老汉与小伙子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指名读一读,一个读描写老汉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一个读描写小伙子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

(3)前后对照,找出矛盾的地方。

矛盾之处:老汉:揪——推小伙子:瞪——推

思考:①这一“揪”是把小伙子从哪里揪到了哪里?老汉犹豫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老汉把小伙子从队伍中间揪出来,让他排到后面去。老汉没有一丝犹豫,从“突然冲上前”“吼”“凶得像只豹子”可以看出来。)

②老汉和小伙子,他们说的、做的,前后似乎充满了矛盾。你们能读懂吗?

(老汉毫不犹豫地把小伙子揪出来,让他排到队伍后面去,后来又“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这一“推”与“揪”相反,老汉最后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小伙子。小伙子开始“瞪了老汉一眼”,这一“瞪”是小伙子对老汉的不满、不情愿,但后来又“推了老汉一把”,这一“推”,又是那么心甘情愿地把生的希望让给了老汉。)

3.理清关系,明白悬念。

(1)朗读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感受结尾的特点。

朗读提示:语速慢,语调低沉,满怀哀思和崇敬。

思考:老汉与小伙子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样的结尾有什么特点?

(父子关系。课文结尾才交代老汉和小伙子是父子关系,这种写作方法叫设置悬念。课文的结尾让人出乎意料,也更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2)了解了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后,再让学生谈谈对老汉的一“揪”一“推”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老汉爱群众胜过爱儿子,才会把他“揪”出队伍;老汉爱儿子胜过爱自己,才会用力把他推上木桥。这一推,推出了一个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这一推,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这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老汉哪!)

小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老汉忠于职守,他是无愧的;作为一个父亲,他和天下父母一样爱子情深。在生死关头,老汉做出的重大抉择所表现出的大爱让我们为之动容。

三、升华情感,深化主题

1.写话训练,表达哀思。

过渡:英雄远离了我们,他们的亲人更是肝肠寸断。同学们,洪水无情人有情,面对此情此景,你最想说的是什么?请写下来。你可以对老汉说,可以对老太太说,也可以对村民们说。

(1)学生写作小片段。

(2)指名朗读自己写的片段,互相交流。

预设:这里安排了一个写话训练,使学生通过想象和交流进一步内化情感,而不是滞留于表面,这既是情感的凝聚和提升,又是一次语言实践活动。

2.理解课题,深化主题。

过渡:老支书走了,但生活还得继续。如果获救的乡亲们重建了这座桥,该如何为这座桥起个名字呢?说说你的建议,并说说理由。

(1)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生命桥、父子桥、英雄桥、老汉桥、爱心桥……)

(2)教师结合“桥”的含义,进行评价和小结。

小结:老汉以自己的威信、高风亮节以及果断的指挥把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

(3)拓展“桥”的广度,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特殊的“桥”。

?山洪里,他们用臂膀营救了一个个围困的群众,他们是希望之桥!

?风雪中,他们用生命照亮了一个个黑暗的村庄,他们是光明之桥!

?废墟中,他们用双手拯救了一个个垂危的生命,他们是生命之桥!

过渡:同学们,让我们铭记这一座座桥,铭记这一串串闪光的名字吧,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都能成为这样的一座桥,一座永不坍塌的桥!

3.交流收获,拓展提高。

(1)让学生谈一谈学习课文之后有哪些收获,可以从思想内容上谈,也可以从表达方法上谈。

(2)以诗结课,再次触发对老汉的崇敬之情。

一座山/我不知道/你的姓,你的名/但我知道/你有一个动人的称呼——老汉!

哦,老汉!/你是一座山/一座镇定的山/征服了肆虐的洪水/一座刚毅的山/抵挡了可怕的灾难/更是一座深情的山/留下了高贵的人格。

哦,老汉!/你将牢牢驻留在我们心间/永远,永远!

四、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课后阅读类似文章,如《“诺曼底”号遇难记》《丰碑》等。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总结

这是一幅怎样惊心动魄的场面呢?(播放洪水视频)

赏析:课文中对洪水的描写非常精彩,这里的教学便是引导学生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品一品,既体会修辞的生动,也感受环境描写对小说情节的渲染、推动作用。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用非常简洁的语言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有点到为止的提示,也有恰到好处的鼓励。通过把描写洪水的句子仔细品读一番,学生对小说中故事发生的背景有了更深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理解老汉这个人物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初中,初三,全文共 2812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结合诗人的生平、思想侧重理解诗歌“凄切而不衰飒”的抒情特征。

2、比较两首贬谪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初步掌握贬谪诗的一般特征。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本诗“凄切而不衰飒”的抒情特征。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导入

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以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价值的最高实现,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由士而仕、投身宦海。但宦海有不测风云,忠而被贬,贤而遭迁不乏其人。贬官的遭遇,除了降职、贬逐前往荒远之地外,不少人还经历过囹圄之祸。屈原、白居易、刘禹锡等,均曾有过这样辛酸凄惨的经历。韩愈也未能逃脱。你对韩愈了解有多少?

二、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元和十四年(819),宪宗迎佛骨入大内,他上表力谏,为此被贬为潮洲刺史。不久回朝,历官国子祭酒、吏部侍郎等显职。卒于长安,韩愈在政治上力主加强统一,反对藩镇割据。 思想上尊儒排佛,以孔孟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反对六朝以来的形式主义的骈偶文风,大力提倡古文,和柳宗元共同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韩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苏洵《上欧阳内翰书》)。有“韩潮苏海”之称。

韩愈的诗也有独创成就,向来亦称大家。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奇特雄伟、光怪陆离。韩愈写诗的方法,是"以文为诗"。

潮州韩文公祠柱联:

“辟佛累千言,雪冷蓝关,从此儒风开海峤;(海峤:近海多山之地,指岭南地区。) 到官才八月,潮平鳄渚,于今香火遍瀛州”(潮州古有瀛州之称)

(韩愈在潮七个多月,却影响了千余年。贬潮,对韩愈而言或许是不幸,但对潮州百姓而言则是大幸。千年回眸,这位文化巨人在潮州留下的印痕依旧清晰深刻:“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像韩江、韩山,祭鳄台,韩祠橡木、鳄渡秋风、昌黎旧治、昌黎小学等等,无不言说着潮人从古到今对韩愈的敬仰。更有宋时就建在韩江东岸笔架山麓的韩文公祠,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韩愈祠。)

(简介诗人的经历,本诗背景)(知人论世)

三、初通诗意,整体感知

先听朗读,学生跟读,疏通诗意后学生再读,体会情感。

(一篇《论佛骨表》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八千里外的潮州去。 本来想为皇帝清除危害社会的事情,怎么会顾惜我衰朽的残年余日呢。 云彩横出于秦岭,我的家在哪里? 雪漫蓝田关,连我骑的马都不往前走。 知道你远道赶来送我是有深厚的情意,你做好准备到南方的瘴气之地收拾我的骸骨吧!)

古人借诗倾吐心声,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凄切)

清人纪昀认为《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语极凄切,却不衰飒” 。

四、研读文本

1、“一切景语皆情语”,请找出写景的句子。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2、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学生想象描绘)

3、这幅画面有着怎样的特点?(境界雄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横”字言广度,“拥”字言高度,二字皆下得极有力,境界雄阔,气象苍茫,为人们所激赏。

4、“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在此想向我们倾吐什么?(体会出句与对句分别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秦岭” 指终南山。云横而不见家,亦不见长安:“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诗),何况天子更在“九重”之上,岂能体恤下情?云遮雾绕的重重山岭象征着和故里、君王的重重阻隔。他此时不独系念家人,更多的是伤怀国事。韩愈在一首哭女之作中写道:“以罪贬潮州刺史,乘驿赴任;其后家亦谴逐,小女道死,殡之层峰驿旁山下。”可知他当日仓猝先行,告别妻儿时的心情若何。韩愈为上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家何在”三字中,有他的血泪。

第六句既是实写也是虚写,实写大雪阻路,马难前行,虚写诗人留恋长安,不忍离去的感情。“马不前”用古乐府“驱马涉阴山,山高马不前”意。“马不前” 其实是人不前,是由于作者心事过重的缘故,诗人感到前途艰险渺茫,连马也为自己悲伤得不肯前进了。

五六两句中“秦岭家何在”与“蓝关马不前”,一回顾,一前瞻,也是两两相对,愈见其悲。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要读出悲意)

5、颈联是本诗唯一写景的一联,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颈联:顾瞻无所,即景写情。这一联通过对壮阔景色的描绘.渲染出严峻冷酷的气氛,与孤苦渺小的个人形成强烈的对比,暗示前路的艰辛,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6、诗人为什么会流露出这样的感情?在文中找出对应的诗句。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首联:直写获罪被贬的原因。

7、首联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手法:对比

一封奏书,招致被贬数千里之祸。“朝” “夕”之间命运发生如此急剧的变化.这是多么巨大的反差! “九重天”,言宫禁之深、皇权之威。“路八千”言贬谪之远、受挫之惨。作者巧妙地使用“一封” 与“八千”、“朝”与“夕”。让数量与时间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把突然的变故具体化、形象化,增强了感染力。他很有气概地说,这个“罪”是自己主动招来的。就因那“一封书”之罪,

所得的命运是“朝奏”与“夕贬”,而且一贬就是“八千里”,诗人虽遭获谴亦无怨悔。

8、颔联表明诗人怎样的心迹?

颔联亦叙亦议,表明心志。这一联写诗人欲除弊事反遭贬.不惜残年而无悔,意气坚定。

(诗人直书“除弊事”,认为自己是正确的,申述了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真有胆气,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他还是“肯将衰朽惜残年”,且老而弥坚,使人如见到他的刚正不阿。)

小结:诗的前四句:忠而受贬。叙述议论,简洁明快、慷慨激昂。

9、试分析尾联的作用。(提示:结构与内容)

结构上扣题,尾联向侄孙交代后事,沉痛郁闷,内容上进一步深化诗意。 “知汝远来应有意”,通过侄孙的心情写出自己前途之艰险难测.写出因遭受贬谪的无穷伤感,进一步吐露了凄凉之情。“好收吾骨瘴江边”,表明作者对未来的思考,诗人自知此去凶多吉少,但也无可奈何,只有冷静地面对了。《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记老臣蹇叔哭师时有“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之语,韩愈用其意,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语意紧扣第四句,进一步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10、现在谈谈你对纪昀的 “语极凄切,却不衰飒”的理解。

“朝奏夕贬”,“路八千”,“衰朽残年”,“家何在”,“马不前”,“好收吾骨瘴江边”,都是极为凄切的,但诗人的情感基调并不衰飒。原因是诗中融入了诗人慷慨激昂、刚直不阿的情感;同时在写景抒情上,“云拥雪横”,境界雄浑,气势磅礴,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所以读起来不觉得衰飒。

五、总结全诗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一首比较深刻的政治抒情诗,诗人把朝廷的腐败同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到一起来写,表白了自己为朝廷革除弊政的忠心和勇气。 诗的前四句:忠而受贬。叙述议论,简洁明快、慷慨激昂。后四句:蓝关示湘。宕开一笔,以写景叙事来曲致己意,凄楚悲凉,感情基调为之一变,造成全诗开阖起伏、沉郁顿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故宫博物馆》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六年级,全文共 1918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所描绘的情境,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3、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诗人退居田园后愉悦的心境。

3、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感情读;悟诗情,感情背。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体会诗人借景所传达的情感;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2、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谈话:我们曾经学过《题西林壁》,知道了诗人是将诗写在了西林寺的墙壁上。无独有偶,今天我们要学的《书湖阴先生壁》一诗也是将诗写在了墙壁上。诗题可理解为?明确:题写在湖阴先生庭院墙壁上的诗。

2、出示自学提纲。自读自悟,借助工具书及注释,理解词意,进而理解每句诗的意思。采用边读边画边批的方式学习。

3、教师开始自学,教师巡视。

4、出示习题,反馈检测。

A、读古诗。(点评:读得声音响亮。 字音咬得真准,尤其是这个簇字,是一个平舌音。)

B、我们说古诗与音乐一样也有节奏美,现在就请同学们再读一读,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可以试着用做记号。(点评:读得不错,听出来了吗?她在哪儿停顿了。一起试着读一读。)

C、交流反馈,重点引导:

(1)词意:长扫:即常扫,指经常打扫。 静:干净。

畦:读音qí,意为田园中划有界限的长条方块。

排闼:读音tà,推开门,排为推,闼为门。

(2)理解诗意: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D、学生尝试自己翻译诗意。

E、交流资料

同学们,你对王安石有哪些了解呢?(师生活动、展示资料)简介诗人及写作背景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元日》《梅花》最著名。

湖阴先生:指杨德逢,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本题共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

二、品读重点,深入感悟。

1、出示提纲,明确重点。

自由读诗,思考下列问题。

(1)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现湖阴先生庭院的干净的?

(2)本诗哪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3)全诗哪些诗句暗示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哪些诗句表现了主人的品质高洁?

2、品读感悟,美读升华。

A、划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再悟诗意。

茅檐/长扫/静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B、深入理解诗句,感悟诗境

(1)“净”,是通过“无苔”二字体现的。

教师引导: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经常打扫,总是干干净净的,叫人感觉舒适。

继续引导:更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花木,一畦畦,整整齐齐,都是主人亲手栽种,这更令人心旷神怡。所以这两句再读的时候,要注意表达作者心情的愉快。

自读自悟,想像画面,感悟诗境,再读。

(2)含有“护”“绕”二字的两句诗“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采用了拟人手法。

教师引导: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一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碧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

边读边悟,想像画面,感悟诗境,再读。

(3)“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暗示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表现了主人的高洁。

C、学生在此基础上自读、小组交流读、感悟诗境。

D、朗诵全诗,感悟诗歌内涵。

E、再次齐读,加深印象。

F、总结中心,升华主题

(1)课堂总结:《书湖阴先生壁》描写的是湖阴先生家庭的清幽,院内、院外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湖阴先生庭院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闲适心情。

(2)升华主题:同学们,本诗通过描写湖阴先生庭院内简朴的居室,异常洁净,院外的山水农田,青绿有情,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美丽大自然的赞美,更赞美了湖阴先生高洁的人格品质。

(3)立足教材,拓展延伸。

结合诗歌,在想像画面,感悟诗境的基础上,《书湖阴先生壁》一诗配幅插图。

三、多元训练,读写结合。

美美地将诗读几遍,做到会背,搜集几首题墙诗,读一读。

四、板书设计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院里: 茅檐 花木

院外: 一水 两山 景美人更美

典故: 护田 排闼

表达方法:描写 拟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初三,全文共 1330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积累生字词,默读课文,梳理主要故事情节。

2、勾画描写句,分析人物,品读句子表现效果。

3、提炼主题,探究死因,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品读句子

教学难点:

提炼主题,探究死因,体会情感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激趣

从《范进中举》进入学习,范进是活悲剧,但他起码还考中了举人,命运发生了根本变化,在旧社会等级森严的考试制度下,比他更可悲的人(半个秀才都捞不到)的大有人在。今天就让我们走近鲁迅先生和他笔下的《孔乙己》。

二、学前检测

1、小说的三要素是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_ 。

2、小说的故事情节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部分。

3、小说的环境主要包括______ 和________ 。

默读、通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1、给课后生字词注音(点生上台)

2、划出课文中带笑的句子(读出来)

3、谁为我们带来了欢声笑语?如果请组一个带笑字的词来形容这些笑声,你会组哪些词?

4、找出反映下列内容的语句并揣摩其含义

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孔乙己的地位:

孔乙己的结局:

你发现什么规律?

(孔乙己身上体现了很多自相矛盾的特质,他是一个很有用意思的人)

(1)穿长衫却在柜台站着喝酒,

(2)给孩子分豆,却又说不多也,

(3)明明每次去都被人嘲笑,却每次都要“据理力争”不许取笑。

(4)明明身无分文,喝酒却从不赊账

(5)结局:大约的确

5、在笑声里,鲁迅写了关于孔乙己的哪些事儿,请你帮我归纳一下。(字数越简洁越好)

(1)偷书为窃书;

(2)奚落考试不中;

(3)教我认茴字;

(4)给孩子分豆;

(5)断腿买酒。

四、读懂课文,分析人物

1、齐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说说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有用信息?

2、鲁迅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让孔乙己出场,连一个被掌柜责罚的小伙计都敢笑他,说明了什么?

3、合作探究:孔乙己除了地位低下以外,还具备了哪些性格特点?请你找出你认为最生动传神描写句子加以品读。(点拨:既可怜,又可悲,还可恨)

五、读深课文,提炼主题

最终孔乙己消失于众人的笑声中,你觉得是什么害了他?请你帮忙分析悲剧的原因:

(1-5小组分析个人原因,6-10组分析社会原因)

格式:孔乙己的沉沦源于______因为______

(社会:看客心态,麻木不仁,唯利是图;个人:不学无术,不知变通,死要面子)

从深层次讲,你觉得是什么促使孔乙己这个人身上产生了这么多自相矛盾的特性?(社会边缘人阶层,高不成低不就,融不进”圈子”)

六、读透课文,领悟感情

1、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作者借小伙计之口交代了孔乙己的结局?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大约指的是 ,的确指的是)

2、学完课文,结合文章内容,你觉得深究孔乙己到底死没死,对鲁迅来说重要吗?因为不管他肉体是否还存不存在,他的什么已经死亡了?

3、对于孔乙己精神的死亡, 你觉得起决定性因素的原因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七、小结全文

鲁迅先生用犀利的目光,精准的文字,深刻揭露了旧中国下中国人“独特”的社会国民性,和被封建教育制度下所残害的类似孔乙己这样一大批屡试不第的社会边缘人阶层。

八、补充作业,情感延伸

以《孔乙己走出酒店之后》为题,展开合理想象,续写本文

字数 不少于3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七年级上册语文《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案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初一,设计,全文共 2209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理解寓言的含义。

2、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3、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重点】

1、理解寓言含义,加强理解表述的正确性。 2、反复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难点】 对寓言含义的理解。 【课前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必有得。人们做事必然有得有失,“得”与“失”将伴随我们的今生今世。我们应当怎样面对“得”与“失”呢?周国平的《白兔和月亮》这则寓言就给了我们一个启迪。

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充满智慧哲理。素材多起源于民间传说。外国有《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我国的寓言多存于《庄子》、《韩非子》等。

二、词语教学 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检查预习,落实词语教学。

附补充的重要词语:

1、正音:

皎洁(jiǎo)心旷神怡(kuàng)(yí)

2、释词:

慧心:这里指智慧。 心旷神怡:心情开朗,精神愉快。旷,开阔,开朗。怡,愉快。举世无双:整个世上没有第二个人可以相比。举,全。 迭生:一次又一次地发生。迭,屡次。

三、整体感知

1、听读。 2、学生朗读。

3、讨论发言。

大屏幕出示问题组,学生小组讨论:

问题组:

1、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要求学生完整复述课文)

2、找出寓言中的主题词。──“得失之患”。

四、研读赏析

1、研讨赏析:

出示问题组,学生讨论,教师略加点拨:

问题组:

1、白兔的赏月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找出有关词语。

前:“尤爱”、“无忧无虑地嬉戏”、“心旷神怡”、“各具风韵”

后:“一扫而光”、“紧张不安”、“惟恐”、“心痛如割” 这是对比的写法。

2、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巨大的变化? 她“得”了月亮,“失”了乐趣。 ──白兔拥有了月亮后,把它当作私有财产,害怕失去,因而紧张不安,产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失去了赏月的乐趣。

3、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2、感悟语言:

⑴体会词语的精美。 ──可是,说也奇怪,从前的闲适(悠闲)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绷(有)着一个念头:“这是我的月亮!”请设身处地地体验一下,句中加点词能否换成括号内的?为什么? “闲适”是清闲安逸的意思,比“悠闲”更能反映出白兔的无忧无虑。而“绷”的强度更甚,充分体现出白兔患得患失的心态。 ⑵体会句子的精美。 对称。如:“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

五、拓展延伸

1、试想一下,是否“一无所有”就心安理得? 2、你是否有过患得患失的现象?应该具有怎样的人生态度? (以上各题允许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指正。)

六、布置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读一读,写一写”有关练习。

2、预习《落难的王子》。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白兔和月亮》告诉我们:面对财富、幸福,我们应该怎么办?不仅如此,大家还须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同困难、挫折甚至灾难打交道。对此,我们也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周国平的另一篇寓言《落难的王子》,体会它给我们所带来的警示。

二、词语教学

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检查预习,落实词语教学。

附补充的重要词语:

1、正音:

禀告(bǐng)掳(lǔ)

2、释词:

禀告:向上级或上级告诉事情。

突如其来:突然发生。突如,突然。

三、整体感知

1、范读。 2、学生朗读。

3、讨论发言:

大屏幕出示问题组,学生讨论:

问题组:

1、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厄运能使人变得坚强。

2、“我”在情节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线索人物,是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

四、研读赏

1、研讨赏析:

预设问题组,学生解答:

⑴王子落难前后的性格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王子开始时性格很脆弱,多愁善感,后来他经历了厄运,并且没有被厄运吓倒,挺了过来,从而变得坚强起来。

⑵“我”是王子落难的见证人,然而,厄运也落到“我”的头上。这一情节说明了什么? 告诉读者──人生在世,不幸和灾难都可能不期而至,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与其担惊受怕,不如勇敢面对。

⑶“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在我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样写起什么作用?

①王子听到天灾人祸的消息时。 ②“我”听到王子的遭遇时。 ③后人见到“我”遭受厄运时。 反复出现,构思奇妙,耐人寻味,揭示了这种故事在现实中的普遍性。

2、拓展反思:

从生活中举出实例,说说没有遭遇过厄运的人应该怎样培养自己坚韧的意志?(学生讨论,教师及时指正。)

参考:要培养坚韧的意志,必须自觉地寻找艰苦,在艰苦的条件下刻苦的磨练。如长跑并非厄运,但也可以锻炼人的意志,使人坚强,战胜脆弱。

五、与《白兔和月亮》比较阅读

学生自由评说,教师适当点拨。

六、课堂小结

我们学习的两篇寓言,分别从不同侧面告诉我们应当怎样确立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我要告诉你们:不计较得失,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就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七、布置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剩余部分。 2、作文训练:《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长》。 两题中任选一题。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五年级上册语文《落花生》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五年级,全文共 3283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要求】

1、认识太阳的远、大、热,知道太阳与人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研究天体的热情。

2、培养学生初步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及兴趣。

3、理解“觉得……其实……”“看起来……实际上……”“如果……就……”“虽然……但是……”等关联词的作用。

【课前准备】

适逢有日环食,先带领学生观察,或放太阳的幻灯。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创设问题情境、自学课文、分段、读讲第一段。

第二课时:读讲第二、三段,创设情境巩固练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结合儿童的生活,引起学习新课的兴趣)。

昨天下午整整三个小时,同学们密切注视着太阳的变化,同样在这样的这个时间,有上亿万眼睛注视着太阳,观看、研究日环食这奇异的天象。从同学们的热情来看,大家对探索天体的奥秘怀有相当大的兴趣。

这一课就请同学们来做个小小科学家,研究研究太阳。(板书:太阳)

二、创设研究太阳的情境,促使儿童对新课主动地思考。(出示太阳幻灯)

(运用电化教学创设情境: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光彩眩目,投影幻灯的电光源使画面富有真实感。此时,距离地球三万万公里的太阳一下子推到学生眼前。这鲜明的形象加上儿童的强烈的求知欲,进入问题情境。)

1、启发:太阳,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早晨,从东方升起,把光明带给大地;傍晚,从西天落下,黑暗便来临。太阳对于我们好像是挺熟悉的;其实又是很陌生的。因为对于太阳的真实情况我们知道得太少了。需要老老少少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去研究它,揭开它的奥秘。

要研究一个事物,首先要会提出问题。(板书:“?”)现在你们面对太阳,你们想知道它的什么?

学生提问。(估计学生对太阳的大小、远近、温度及现象均会提出有关问题。)

2、教师将学生问题分类概括。

教师鼓励: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说明同学们很有些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你们提的这些问题怎样去寻找答案呢?一是从课文《太阳》中找答案,二是课外自己去阅读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三是有的现在我们人类还没有得出结论,要靠你们去研究、去发现、去解答。

(这样处理问题,不仅使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主动学习课文--这是最主要的;而且开拓了学生的思路。起了很好的导引作用。)

三、自学课文,寻找答案。(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并初步培养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1、关于太阳有多远、多大、多热与人的关系,课文上说得很清楚。现在我们就把这篇课文当作一份资料阅读。研究科学,要提出问题,还需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学会查阅资料,有的还要搞实验。现在就请你们阅读这份有关太阳的资料。看谁通过自己的阅读找到答案。

(无形之中,就把学生带入了研究科学,查找、阅读资料的情境中。他们似乎是一个小小科学家。这时,他们读起课文来分外专注。)

2、学生自学。

△指导①。

对于这类科普的说明文,一般一小节说明一个意思,我们阅读时首先要概括出每节的内容。

(板书:一节一意)

要求学生读时把每个节概括的内容写在每一小节前,像加注一样。

△指导②。

每小节内容概括出来了,就要进一步弄清全文可以分成几部分。

引导学生交流,充许多种分段起讫:

指点:阅读说明文,一节一意首先分清层次,概括段意。(板书符号〢〢)

(实际上,这是教给学生学习说明文、阅读科普读物的方法,弄清每节每层说明的主要意思。)

四、再读课文,运用不同形式进行检查,报告答案。

(让学生继续担当小小科学家的角色,这就把学生进一步带入研究太阳,深入了解学习资料的情境中)

第一段:

1、太阳有多远、多大、多热,你们这些小小科学家自己能找到答案吗?(学生回答,教师将数字填入表中。表格见下)

2、指点:从这表上我们可以知道课文上说太阳的远、大、热是通过什么来说明的?

(板书:列举数字)

对资料中数字比较多,可以列表,将数字一填,就一目了然了。

3、文章中是不是光用数字来说明的?还用了什么办法?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后回答。

①引用传说(板书:引用传说)

谁还记得我们二年级时学过的一个关于太阳传说的故事?(《后羿射日》)谁能说说。

如果这里不用传说,光用数字,这三节课文就变为:

“太阳离我们很远,有3万万公里,

太阳很大,有130万个地球大,

太阳很热,表面温度有6千度,中心温度有1800万度”。

文章这样写,你们的阅读兴趣怎么样?

(这样教学丰富了课文内容又紧扣课文,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指点:“传说”是流传在民间的口头上的故事。研究科学非常讲究科学性,必须说明它的实质。这儿

在传说以后,用一个什么词语来揭示实质?(“其实”)文章中引用传说,引人入胜,接着用“其实”一词揭示实质。

(板书:说明实质传说其实)

下面一节说明实质的又用了什么词?(板书:觉得实际上)

③说太阳,怎么又说了地球,说了沸水和钢铁呢?(突出“抵得上”“比”等词语。)(板书:进行比较)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比较的方法能够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所说明的事物。

④引导学生从事物相互关系上思考问题。太阳的“大”、“热”、离我们“远”这三大特点,与我们的地球关

系是相互联系的,你们要做科学家,阅读资料时,就得认真思考,自己先思考一些问题。

例句:(出示句式:因为……所以……)

△太阳虽然大,但因为远,所以看起来小。

△太阳虽然热,但因为远,所以烧不死地球上的生物。

△因为太阳大,所以整个地球太阳都照得到。

△因为太阳热,又离我们远,所以太阳光使我们感到温暖。

第二课时

第二段:

1、提出:在家都分析得很好,具体说来,太阳与人的关系怎样密切呢?这个问题我们要好好研究。现在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2、你们自己读第二部分,根据你平时观察所得和书上提供的资料说说太阳与我们人类关系怎么密切。

提供句式:A、有了太阳……

B、如果没有太阳……就……,因为……

(出示两种句式,由学生自己任意选择,以体现因材施教。)

3、阅读、讨论后学生回答,进行以上句式的说话训练。

4、指点:这一节先正面说,“有了太阳……”再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太阳……就……”说明了关系密切。用“看起来……其实……”从现象说到实质。

5、提问:这一节内容可以用哪一句话来概括?书上把这一段内容概括成一句话“太阳虽然离我们这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写在这一段的开头,这叫“段首概括”。(板书:段首概括)

阅读这类文章要注意小节开头的话,那样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全小节的内容。

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照理关系不大,这里意思转折,所以用上“虽然……但是……”。

6、朗读全段。齐读第一句,以下几句轮读。

第三段。

第二段说了太阳与我们人的关系,那么太阳与自然关系怎样呢?我们学习时可以用箭头标明,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分别出示两组卡片:1.太阳水雨雪水蒸气小水滴云

2.太阳热量多热量少热冷风

第四段。

指名读。齐读。(突出“没有……就没有……”)

五、创设《太阳》的小型展览的情境,进行巩固练习。

激发兴趣,明确要求。

1987年9月23日,在我国可以看到罕见的日环食,为了帮助同学们认识太阳,我们这些小小科学家,举办一个关于“太阳”的小小展览会。展览会用多种形式,用图画,用幻灯,还用动画演示、介绍,说明太阳与人的关系,这是展览会主要的部分。现在请一个扮演动画中的太阳公公,一个扮小朋友,两人对话。小朋友提问,太阳公公回答,帮助小朋友认识太阳。

△同座对话。(全班进行分角色普遍训练)

△指名扮演讲解员。

动画表演

(此时创设情境需具有综合性,不仅要巩固本课学得的知识,加深印象,而且能灵活运用,培养能力。创设“展览会”情境,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尤其是动画片角色的扮演,这种形式使儿童兴趣浓厚)

总结:

1、这一课的学习,使我们懂得了太阳有多远、多大、多热。知道了太阳与人的关系密切。没有太阳就没有动物、植物、人类,没有风云雪霜,没有这美丽可爱的世界。

2、学习这篇文章也使我们懂得了怎样阅读说明文。

说明文一般在写作方法上是“一节一意” 、“段意概括” ,常用“引用传说” 、“列举数据” 、“进行比较”来说明事物的实质和因果关系。所以在阅读时,针对这些特点,“一节一意学概括”,“引用传说增兴趣”,“列举数据可画表”,“抓住实质明因果” 。

同学们能注意观察天象,又能认真学习有关书籍、资料,并进行研究,就有点像小小科学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观察日记》教案

范文类型:日记,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四年级,全文共 751 字

+ 加入清单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事物有很浓的兴趣,在音乐的歌曲演唱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音乐歌唱方式来演唱,做到声情并茂;四年级学生掌握了一些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多数同学对美术兴趣浓厚,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较强的创新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册艺术教材共有九个单元:第一单元希望的田野,第二单元祖国,您好,第三单元欢腾的大西北,第四单元大自然的小卫士,第五单元翠竹声声,第六单元照片里的故事,第七单元军旗飘飘,第八单元三个和尚,第九单元艺术家的故事。

三、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喜欢的美术表现形式表达自己对田野的热爱和向往,在制作或绘画中,进一步体会画面的空间感、层次感、及构图中的大小、虚实关系以及造型中的细节描绘等。

2.积极参加由歌曲、诗歌引发的表演活动,能根据歌词和诗歌内容分角色扮演不同的形象。

3.通过搜集、观察、整理、合作、交流与探究的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能用已有的知识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手工制作。

4.学会连音唱法,逐步做到声音自然而连贯、圆润而流畅。

5.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在欣赏歌曲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音乐感受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教案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初一,设计,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3、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设景导入

我们盼望万紫千红的春,我们迷恋果实飘香的秋,可那白雪翩飞的冬,虽然寒风凛冽,可那树尖上顶着一朵白花的美丽又怎么不令人神往呢?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就充满了无限的魅力,它给人留下的不再是萧瑟,不再是寒气袭人,它那里充满了温情。好可爱、好可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份温情吧。(利用多媒体投示出课题及学习目标,背景选择白雪覆盖的小山,白雪映着红日,营造一个温暖响晴的冬天之景。)

二、师生共赏

1、师生同读

①放师读录音(播放朗读录音,多媒体投示背景,动感播放课文字幕)

②生分成两组比赛朗读

③师生读自己最喜欢的语段,在旁边批注喜欢这一段的理由。

④完成课后思考题一(生小声读课文理出文章脉络)

生:讨论交流③④。师归纳文章脉络:开头写济南冬天的天气(对比)——写济南的山(阳光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水(清澈、透明)

2、师生同赏

找出文中的比喻、拟人句子填在下表中,并说说用上它们的好处。(开放性题,答案不求一致,重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情能力。)

比喻句:好处:

拟人句:好处:

3、师生同议

①分小组交流自己找出的句子和理由。

②全班交流

③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三、写作尝试

⑴分小组讲述自己家乡冬天的景象

⑵借鉴的写作方法将家乡最有特点的景物描写出来

⑶评价提高

分组评价,选择美的文章在全班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五年级上册语文《落花生》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五年级,全文共 1424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 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太阳的特点,掌握有关太阳的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体会课文中作者是怎样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请看投影(出示太阳图片的投影),它与我们共同生活,与我们是形影不离的朋友,它是谁 ?(太阳)

2.你们对 太阳有哪些了解呢?(太阳是个大火球,很圆。太阳离我们很远。没有太阳,地 球就会变成一片漆黑。)

3.你们对太阳还是有一定的感性了解的,但是我们对太阳还要有更深一步的认识,了解它与我们人类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说明文《太阳》。(板书课文题目)

二 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新词多拼读几遍。 (2)借助字典弄清生字的偏旁部首和笔顺、笔画。

(3)联系上下文或理解词语的意思。

(4)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课文中介绍的有关太阳的知识。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摄shè 氏shì度 庄zhuānɡ 稼jia 生存cún 繁fán 殖zhí 蔬shū菜 比较jiào 预yù防 杀shā菌 差chà不多 抵dǐ得上 温wēn度 钢ɡānɡ铁

(2)认清字形。

①找出相同结构的生字。

上下结构:蔬 杀 繁 左右结构:抵 稼 殖 较 预

半包围结构:差 庄 存 麻 独体字:氏

②“蔬” 左下部的笔顺:。

③“繁”左上部“每”第四笔是。

(3)学会书写。

①不要少写一横的字:差 殖 兽

②不要少写一点的字: 抵 蔬 预

③不要多写一点的字:氏 庄

(4)用生字组词。

麻 棉麻 麻烦 心乱如麻 存 生存 存在 杀 杀害 捕杀

(5)理解词语意思。

摄氏度:摄氏温标的单位。 估计:根据某些情况,对事物的性质、数量、变化等作大概推断。

繁殖:生物产生新的个体以传代。 治疗:用药物、手术等消除疾病。

(6)全文共有八个自然段。

4.总结自学生字、新词的方法。(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学会书写,用字组词,理解词义。)

三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

第1自然段:太阳离我们很远。

第2 自然段:太阳实际上很大。

第3自然段: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第4自然段:太阳虽然离我 们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第5自然段: 太阳和云、雨、雪的关系。

第6自然段:太阳和风的关系。

第7自然段:太阳光可以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2.课文可以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讲太阳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4~8自然段):写太阳与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3.文中有一个过渡句,你能找出来吗?(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点拨:句中的关联词语(虽然……但是……),它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很自然地引出另一部分内容,因此把它称为过渡句。如果是一个自然段,称为过渡段。

3. 分段朗读课文,感受 太阳与我们的关系。

四 引出课下思考题

太阳有哪些特点?作 者是用什么方法进行介绍的?

第8自然段:太阳给地球送来光明和温暖。

杀菌:用日光、高温、过氧乙酸、酒精、抗生素等杀死病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风雨吟》精品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初三,全文共 1867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

2.熟读成诵,感受诗中蕴含的情感与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诗句的深意

作者简介:

芦荻(原名陈培迪)的创作高峰期是1935年至1940年左右,后来主要编刊物。所以我认为这首诗可能写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

创作背景:

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作为一个广东诗人,芦荻久居南国,对中国南方的大风大雨应该十分熟悉。《风雨》一诗的立意,在当年应该很新颖。它将自然的风雨、社会的风雨以及心中的风雨融合在一起。诗也写得简洁、有力,前四行节奏不错。然而,这种直抒胸怀的战士般的诗,现在看,已经类似古董。欧洲艺术100年前进入现代主义后,中国“朦胧诗”以后,诗人们已经很少这样写了。

但是它可能仍然能激励某些人,比如黄子建先生(当然还有将此诗选入教材者等)曾满怀热情地评道:“全诗只有6行36个字,然而,其风,呼啸奔腾、摧枯拉朽;其雨,滂沱而下,变陆地为大海于一霎,有一种强大的冲击力,令人不寒而栗。”不寒而栗的感觉,我没有产生。但中间两行“郊原如海/房舍如舟”的视野与气势都不小。

作品赏析:

风雨吟》一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六句,却以丰富的意象,构成了一种诗的境界,并借此表达出了诗人的情怀。

开头两句“风中大地卷来,雨中大地卷来”,诗人描绘了在铺天盖地的疾风骤雨中,世界的陌生化给人的冲击与感受。这里,“风”“雨”都是颇有象征意味的意象,但它们首先一定是指自然界中的“风”与“雨”,因为诗句中描绘的恰是自然界的狂风骤雨给诗人的真切体验:在狂风和笼罩天地的滂沱大雨中,“大地”也好像变成了一片波涛起伏的海面。

“卷”这个动词极为生动,描绘出了它动荡的、不安定的,而且被裹挟着的颇有气势的冲过来的动态。而且,由于动词“卷”的生动使用,“大地”实际上已经被描绘成了大海,所以“大地”也是个生动的且更有主体地位的意象,它与“风”“雨”一起构成了一种气势恢宏、惊心动魄甚至有些让人畏惧的意境,虽然没直接写到“音效”,但读者可以从这声势浩大的气势中想象到风雨的狂啸怒吼及令人震撼的喧嚣,并且由此引发了诗人的进一步联想与想象。

接着,作者连用了两个极富画面感的比喻:“郊原如海,房舍如舟”。“如海”的“郊原”,“如舟”的“房舍”,不仅写出了无边无际、没有尽头、汹涌澎湃的茫茫大地中“房舍”的渺小,更写出了“房舍”在风雨中的飘摇不定。至此,这些意象已充分展示了诗人内心的飘摇、波动、不定甚至是些许的恐惧。

“我有年轻的舵手的忧怀 在大地的海上”

诗的结尾再次出现“大地”这个本体,并以此来做修饰“大海”这个喻体的定语,正由于诗人在“大地的海上”,在这狂风骤雨笼罩四野的飘摇不定的“如海”的大地上,所以“我”有的才是满腔“忧怀”。至此,全诗中的“风”“雨”及题目中的“风雨”的象征含义就昭然若揭了,它们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它们也指“人生”的坎坷与遭遇,诗中表达了一个年轻人面对难以预料的人生之路对把握人生方向与目标的认同感与茫然。

读诗常常要“知人论事”。诗作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那时中国的“大地”是怎样的“大地”?那时中国“大地”又在遭受怎样的“风雨”的侵袭呢?关于这些,诗歌一开始实际上已经告诉读者了,那么很显然这“忧怀”还可以理解为一个有志向的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的有为青年,面对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而产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与对中国社会前途、对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

同学思考:

1.《风雨吟》一诗中的动与静是怎样结合的?

【交流点拨】从动、静关系上看,第一节两行是动,是“卷”“奔”;第二节是静,是两个“如”。

2.试着赏析“郊原如海,房舍如舟”。

【交流点拨】作者连用了两个极富画面感的比喻,“如海”的“郊原”,“如舟”的“房舍”,不仅写出了无边无际、没有尽头、汹涌澎湃的茫茫大地中“房舍”的渺小,更写出了“房舍”在风雨中的飘摇不定。至此,这些意象已充分展示了诗人内心的飘摇、波动、不定,甚至是些许的恐惧。

《风雨吟》这首诗虽短,但诗意深邃,“风雨”这个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由“自然界”而“人生”而“社会”“民族”,由实而虚,给读者留下了基于自身阅历可以解读、想象的空间。

课堂小结

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就像一道包含有无穷解的方程一样,具有多个层面,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射,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正所谓“诗无达诂”(“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解释或理解),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趣味,产生全然不同的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枫桥夜泊》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小学,五年级,全文共 4307 字

+ 加入清单

文本分析:

这篇散文描写了作家贾平凹童年时代的一段美好往事。中秋之夜,为了寻找月亮,一群孩子从堂屋追到院子,从院子追到河滩,充满童真童趣。课文以“月迹”为题,既是因为文章描述了孩子们追寻中秋月踪迹的趣事,也是因为月亮在作家心中留下了一抹温暖的痕迹,寄托了作家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学生在阅读和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应把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课文作为教学重点。在学生读顺读熟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文章表达的作家对生活、对美的理解和感悟,进而联系实际体会对美好的事物的发现都源于生活,源于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悄、累、袅”等8个生字(包括2个多音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引导学生读通读懂课文,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了解孩子们在哪里寻到了月亮。

3.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美好生活时流露出的对家乡深沉的爱,理解“月亮属于我们每个人”的深刻含义。

4.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热爱,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月亮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在回忆童年美好生活时所表达出的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童年》,引导学生感悟童年的美好,引出本文内容。

导语:童年是一首动听的歌,唱出了我们内心的欢悦;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展示着我们人生的斑斓!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乐园,她记载了我们的喜怒哀乐,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历程,闪烁着童心孕育的梦幻之光。这节课上,就让我们睁大双眼,展开想象的翅膀,走进当代著名文学家贾平凹的童年乐园,和他一起回到童年里的那个中秋节的晚上,去感受他那颗纯洁的童心,去追寻月亮的足迹,欣赏月光下的美景吧!

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明确:“月迹”是文章记叙的核心,作者就是通过追寻“月迹”来寄托种.种思绪的。紧紧抓住“月迹”理解课文,会更容易把握文章内容。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

贾平凹 原名贾平娃,1952年生,陕西丹凤人。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其作品曾多次获文学大奖,代表作有《秦腔》《高兴》《商州》《浮躁》《废都》等。

2.自读课文,注意读出停顿和人物语气,圈画出生字新词。

3.教师检测学生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没声儿

(2)理解重点词语。

[累累]接连成串的样子。

[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袅袅]指烟雾缭绕升腾,也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

[嫉妒]因人胜过自己而产生的忌恨心理。

4.寻找月迹:在文中找出有关揭示“月迹”的位置的句子。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思考问题:文章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的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2)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明确:时间——中秋的夜里;地点——中堂里、院子里、院子外;人物——奶奶、我和弟弟妹妹;事情——盼月、寻月、议月。

2.细读课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1)作者在哪些地方找到了月亮的踪迹?不同地方的月亮有什么不同的特点?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预设:教师引导学生从五个段落概括回答。穿衣镜上(第2自然段)→院子里(第3自然段)→小河里(第21自然段)→眼睛里(第23自然段)。

镜中月:白道儿→半圆→满盈→没了月形惊喜→紧张→失望

院中月:玉玉的、银银的月色面面相觑→羡慕→嫉妒→高兴

水中月:银光、多兴奋

眼中月:小小的、多满足

(2)作者一会儿写这里,一会儿写那里,又是屋内又是屋外,还写到了小河边,文章是不是显得很乱呢?为什么?

明确:不乱。本文记叙的是孩子们寻月的过程,地点的变换比较频繁,作者巧妙地用奶奶的话作引领,使地点的转移显得很自然,不仅不显得杂乱,反而充满情趣。

3.再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

(1)作者写月迹,为什么要写镜子、院子、小河,而不直接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呢?作者在这里用的是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化虚为实。写月迹,就怕写得太空灵,作者很巧妙地避过了这一点。镜中月、院中月、水中月、眼中月,凭借穿衣镜、院子、河水、眼睛这一个又一个实体,空灵的月亮、月光、月色、月影便一一呈现出了实实在在的痕迹,也写出了孩子们起伏变化的心情。

(2)第2自然段写月亮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拟人。符合儿童的心理,体现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3)“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你愿意去发现,美无处不在,希望无处不在。“它就有了哩”富含童真童趣。

(4)理解“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这句话。

明确:通过寻月,孩子们清楚地认识到月亮、天空及未来的一切都是属于他们的。这句话体现出了孩子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对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也说明有了属于自己的希望就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天空,因为希望是我们奋斗过程中的力量源泉。这也正是作者通过神奇、大胆的想象而揭示出的深刻的哲理。

(5)在文中,奶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预设:在本文中,“奶奶”这个人物是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奶奶”的身影贯穿文章的始末。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分析人物语言的角度来感悟“奶奶”这个人物的形象特点。

明确:奶奶是一个童心未泯,对生活充满爱的人。她了解、爱护并有意发展孩子的童心童真,引导孩子发现、感悟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

4.总结全文。

(1)结合全文内容说一说你对文章标题的理解。

明确:文章的标题“月迹”可以理解为月亮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也可以理解为月的变化轨迹,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美的过程,它有轨迹。

(2)回顾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明确:本文记叙了一家的几个孩子在中秋夜追寻月亮的过程,从中体会到奇妙、美好的情趣,表现了孩子们奇特敏锐的想象。作者借此表达了要培养孩子发现美、追求美的高尚情趣。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月亮是美的,天空也是美的。在我们生活的广阔空间里有着数不清的美好事物,只要用心寻找、发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体会到生活中的美。对美的追求,应该是永恒的,对于文中的孩子是如此,对于我们每个人也是如此。在学习这篇美文的过程中,同学们也都积极表现自己美好的一面。无论是在课前的预习、课堂上的朗读课文,还是在合作学习等方面,大家表现得都很不错,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高

1.小练笔:用一段话描写出你观察到的夜景。

提示:可以以一个景物(如月亮或星星)作为描写的主体,然后兼顾写其他景物。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朗读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师:课文写了“镜中月”“院中月”“水中月”“眼中月”,请你任选一个角度,在你最喜欢的段落、句子、词语上做好圈点勾画,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然后和同桌交流自己的体验,谈谈欣赏的原因。

师:老师先给同学们做个示范。第3自然段中的“满满的”写月亮的满圆,“玉玉的、银银的”写月光的洁白,“粗粗的”写桂树的粗壮,“疏疏的”写枝叶的稀疏,“累累的”写花朵繁多。叠词的运用充满童趣,请同学们注意积累。

生:第2自然段中“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月亮写活了。

师:这个想象也很奇特,把月亮的情态写得很有韵味。

生:我补充一点。这一段中“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一句还照应了前文。

师:照应了前面的什么呢?

生:照应了前面的“盼着月亮”。

师:对。

生:我品读的也是第2自然段。我把“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改为“深情地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这就把月亮比作一个美女,她偷偷地溜到“我”的院里,拟人修辞手法很传神。

师:这位同学的品析也很传神,有创意。

生:第2自然段中的“爬”字把月亮拟人化;“失望”一词写出作者对月亮依恋的感情。

生:我发现本文的对话很有特点。如奶奶的一句“月亮进来了”就把读者的视线引到了月亮上;课文第4~7自然段不仅起到过渡的作用,而且表现出了孩子们好奇的心情;第19自然段中奶奶的一句话结束了争执,也将孩子们引到更远处去寻月;文中,奶奶的话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全班热烈鼓掌。)

师:太妙了。老师还没有发现这一点——奶奶的话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这位同学也是一位发现美的人。

生:第24自然段是本文的寓意所在。这月亮象征了人们追求的美好事物,只要我们勇敢、执着地追求,美好的事物就在我们心中了,“那无边无际的天空”才属于我们。(全班鼓掌。)

师:同学们的发言精彩纷呈。刚才这位同学实际上点明了文章的中心,的确如此——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美,追求美,美就属于我们每个人。

师:上面同学们对课文优美的词句品味细腻独特,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现在,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文章要以“月迹”为标题?

生:因为月亮就是一个美好的目标,告诉我们要勇于追求这个目标。

生:作者想要记录月亮留给他们的美好的东西。

生:月亮是美好事物的象征。

师:是啊,月迹可以理解为月亮在孩子们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也可以理解为月亮变化的轨迹,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美的过程。作者通过记叙寻月的过程,描绘了美丽的月色,赞美了孩子们美丽纯洁的心灵,表达了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纯真愿望,同时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美好的东西是属于每个人的,只要我们努力去寻找,就能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美好事物。

赏析:《月迹》是一篇精美的文章,其精美之处体现在文章的语言中。在本教学片段中,教师在品味文章语言的环节上做得很好,既有抛砖引玉的启发,又有精彩点评的肯定,还有深入总结的提升。在整个课堂中,学生品味细腻,思考独到,探究得当,回答问题积极主动,想必他们的收获也是颇多的。

本文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为了避免让学生读得支离破碎,不能体会其中的美妙,我就思考编者的意图,他们是想让学生提升文学修养,在读中领悟作者的美好情感,在读中明白只要我们有了美好的情感就会去发现美好的生活的道理。于是教学中,我就带领学生读课文,由分自然段读,到小组合作读、默读,一边读一边找出描写月亮的句子,把我想到的能读的方法都用上了。一节课下来,学生终于把课文读通了,可是情感的表达还是不够。怎么办呢?于是我从杂志上找到了一篇描写作者童年生活的文章,在授课前也读给同学们听了。在我的带动下,学生带着美好的情感来读文章,分析文章,效果的确很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八年级上册语文《梦回繁华》教案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初二,设计,全文共 2371 字

+ 加入清单

设计思想】

本文内容浅显语言流畅简洁明快适合诵读。因此教学中不必作过多的分析以诵读、欣赏为主。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朗读上加以指导组织学生采用合作的方式自主学习体会新课标的精神初步学会运用“研究性”方式学习文章培养自主研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抓住文中描写景物特征的语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品味文章精巧的构思、精炼的语言、精美的画面。

【教学难点】

品析文章的美点:构思、用材、布局

【教学方法】

本文确定为“文学鉴赏课”。课前向学生下发译文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师生交流探究本文景物描写及其他方面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展现三峡优美风光的记录片并配以简洁的文字进行说明。

2.欣赏完后教师指出:如今高峡出平湖这二十多年前的三峡美景正在渐渐散去也许有一天我们也只能在或在模糊的记忆中捕捉它曾经的险峻和美丽。今天让我们跟随郦道元的脚步领略一下千年以前的三峡风光。

二、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先请同学们自由诵读结合课文注释读准字音读顺文句读懂文意。

听老师带着惊叹、赞颂之情吟诵课文学生学读。

学生之间自由交流文中难以明白和理解的地方。

三、问题情境设计师生共同探究。

(一)问题情境。

1.本文文字优美描绘传神作者是如何抓住三峡的风景特点进行描写的?

2.三峡的自然风光有山有水四季各异追溯过去分析现状展望未来你想到了什么?

(二)交流对话

1.教师与学生对话

话题一:《三峡》先写山后写水。写山抓住了什么特征?写水哪个季节具体写?为什么?

明确:文章先总写山:山高岭连绵绵不断;再写水的四季不同重点写夏水:夏水最迅猛、急遽有代表性。

话题二:《三峡》写四季的景色中运用了许多精彩的词语试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语作简要的分析。

明确:春冬之景:“素”“绿”“清”“影”数字;写秋之景:“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了。其中“素”“绿”“清”着重写水的色彩而“寒”“肃”“凄”“哀”则蕴涵着作者的一种思想感情属于“借景抒情”一类的典型词语。

2.学生与教师的对话

话题一:《三峡》语言凝练只有一百五十五字却包容了四季景色罗列了山水草木清影猿啸为什么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明确:(1)文章取材先大后小先总后分层次清晰;(2)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色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进行冼炼地描绘。

话题二:课文第三自然段“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译文为“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试想:雪白的急流奔腾汹涌可以回旋清波却怎么可以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呢?这个译文是否有问题?

明确:这个翻译的确存在问题。原句运用了文言文“并提”(也称为“合叙”)的修辞也就是古人为了使句子紧凑文辞简练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在一个句子中表述翻译时不能逐字进行要从文意出发找出词语或词组之间的相互搭配关系如“耳目聪明”应是“耳聪目明”。据此这句的译文应为: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话题一:课文第二自然段“或王命急宣”似乎不属于自然景物的描写用在这里有何作用?

明确:作者用这个例子写出了江水的湍急。

话题二:文章开头突出三峡山高岭连隐天蔽日的特点下文哪些文字可以印证这一特点?

明确:“绝巘”“峻”“林寒涧肃”“空谷”这些词语都能印证。

师生与作品的对话

话题一:郦道元写三峡风光大部分笔墨放在写水水是课文的重点那么能否调整写山写水的顺序?

明确:这体现了文章布局的巧妙。先山后水是有科学依据的有了山高岭连的特定地形才能产生江流湍急的水势山是因水是果。因决定了果山是总写水是分写顺序不能调换。

话题二:本文虽只有一百五十五字但描绘景物却尽传其神笔法令人称奇现在我们用欣赏的眼光来审视评说课文的美。(可以从语言、结构、描写等角度入手)

明确:(示例)描写手法美:

(1)正面描写:“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垒嶂隐天蔽日”形象概括地描绘出三峡的地貌特征;

(2)侧面烘托:“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烘托出三峡峰连绵延隐天蔽日的山势。

四、拓展研究

1.摹拟《三峡》第二段的写法写出春风拂拂之景。

2.课外收集有关三峡的资料试比较三峡的古今。

3.课外阅读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等写景优美的文言文试与本文写景进行比较。

4.课外收集有关三峡的资料展开一场有关保护三峡景观的讨论题目可设计为:

(1)是保护三峡的自然风光还是不断地开发和利用三峡的水资源?

(2)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如何保持和延续三峡独特的魅力?

【教学随想】

《三峡》是人教版八年级新教材内的一篇课文。这两节课我们着重探索的是:如何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自主探究文言文写景的特征和写作特色。先让学生从描述三峡风光的记录片中获得感性认识产生积极而美好的情感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而后激发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有发现、创新的强烈。

教材的适当“处理”是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的起点。我们重点选了“三峡的景色欣赏”和“三峡全文的写作特色”两个部分让学生进行鉴赏和讨论感受文章的艺术美成功地引发了学生对课外写景文言文的探究兴趣。

按照以上的思路我们在课堂上安排了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导入课文。通过播放用多媒体制作的三峡风光的辑录片使学生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叹之情。

第二环节:朗读课文。这个环节既是对学生课前自学课文的一个检测也是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通过朗读加强学生对散文的节奏美、语言美、意境美的领悟。

第三环节:研究课文。这个环节是重点。我们是从“问题情境”人手运用“话题式”教学设计模式对全文的写作特色进行不同对象的四次对话。对文章的景物特征、重点词语、选材效果、语句翻译、写作手法进行了探究。

这三个环节用简洁的语言可概括为:

运用多媒体导入课文(激发兴趣)——→朗读课文(感受内容)——→研究课文(学会鉴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六年级,全文共 2051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默写《江南春》。

2.小组合作,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分析诗歌中景物的特点,思考作者是如何将景物的特点展现出来的。

4.读中感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通过诵读,感知诗歌中所描写景物的特点。

3.体会诗人借景所传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背诵古诗,分享诗词积累。

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刘禹锡的《浪淘沙》,同学们都会背了吗?(指名背诵。)上节课,我还给大家布置了一些课外积累的作业,大家能分享一下你们的积累吗?可以是描写黄河的诗词,也可以是刘禹锡的其他诗作。大家在分享的时候要注意朗读,读出诗的味道、诗的情感。(学生分享积累的诗词。)

2.自然导入新课。

过渡:上节课我们欣赏了黄河的磅礴气势,那首诗的整体感情基调是豪迈的。这节课,我们将学习的两首诗风格则迥然不同,我们来看看这首《江南春》。

二、学习古诗,掌握方法

1.揭示诗题,简介作者。

(1)教师板书诗题:江南春,学生讨论题意。(江南的春天。)

(2)简介作者。

杜牧(803—853) 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以七绝最为出色。杜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2.出示江南春天的美景图,让学生用学过的词语描绘看到的图片。

(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词语。)

过渡:春天是美好的,是生机勃勃的,如果让大家只用几个词语来描绘春天,大家肯定会觉得不够全面、不够客观。那么,诗人杜牧是怎样用几句诗就给我们描绘出了生动形象的江南春景呢?请大家自由诵读全诗,感受诗中的春景。

3.初读感知,读出诗味。

(1)教师出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学生自由诵读研讨,教师巡视,并相机指导。

过渡: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这首诗?看看能不能做到读准字音,且读出感情。

(3)检查学习效果。

①指名分行朗读,相机正音,直到读正确为止。

②指名读全诗,进行比较评价。在读中体会如何把诗读出节奏来。(语调的轻重、语音的延长以及停顿等。)

4.再读古诗,明意悟情。

过渡:这首诗如果要读得更有意味,我们还必须了解诗歌的意思。大家平时在读懂诗歌意思方面有什么高招吗?(学生讨论:抓住重点字词、查工具书、了解相关背景等。)同学们的方法都很棒,请大家借助工具书读通读懂全诗。实在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标注。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勾画诗中描写的景物,标注难点。

(2)四人一组,交流学习。

学习前两句诗——晴景,写今。

①交流对词语的理解,集体订正。

[千里]这里的“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

[绿映红]绿叶映着红花,这里用颜色指代景物,给人丰富的联想。如绿叶衬红花,桃红映柳绿。

[水村山郭]傍水而居的小村,依山而建的城。

[酒旗风]酒旗迎风招展。

②说说这两句诗是从哪些感官来写景物的。

明确:听觉——莺啼视觉——绿,红,水村,山郭,酒旗触觉——风

③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描写的景色。

(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婉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④这两句诗描绘的春景有什么特点?

(明媚、有声有色、充满生机。)

学习后两句诗——雨景,怀古。

①体会情感基调:这两句诗中诗人的心情还是愉悦的吗?

教师及时补充背景知识:

南朝 公元420年至589年,是东晋灭亡之后隋朝统一之前存在于我国南方以建康(今南京)为都城的四个朝代(宋、齐、梁、陈)的总称。这一时期,当权者曾大兴建设寺庙,祈求神明保佑。由于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让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

杜牧生活的时代 诗人所处的晚唐时期,国家渐渐衰落,战乱不断,民不聊生。而当朝的统治者却仿效南朝,大建佛寺,想祈求神灵保佑,永保江山稳固。

交流后明确:这两句诗的情感基调不是愉悦的,而是伤感的、担忧的。诗人在赞美风景秀丽的江南时,暗含着对国家命运深深的忧虑。借景抒情的写法是古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

②理解背景知识后,再读这两句诗,感悟诗人的担忧。

示例:诗人可能在想:希望通过建造寺院保佑江山的稳固是不可能的,南朝修了那么多寺庙都灭亡了,物是人非,我们的国家竟然还在仿效这种做法,这不仅不会巩固国家的统治,相反,会加速国家的灭亡啊!

③引导学生带着感情重读全诗。

过渡:同学们,你们能尝试读出作者的赞叹之中隐含的哀愁吗?自己先试试。(再指名读。)

5.熟读成诵,吟出诗韵。

过渡:在诗人杜牧的笔下展开的是千里江南春天的美丽画卷,寄托的是对江南春景浓浓的爱和淡淡的愁。学到这里,你们是否已经感受到了作者那份独特的情感了呢?就让我们再一次带上对江南春天的喜爱之情去欣赏江南春景吧!

(1)播放视频。(欣赏谱曲的《江南春》。)

提示:古代的许多诗歌都可以用来谱成曲,这样也方便了传播。吟吟唱唱也是学习古诗的一种好方法,大家可以跟着一起哼一哼,唱一唱。

(2)再读诗歌,背诵诗歌,读出江南春日的美好和作者的忧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