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与房屋登记办法差异比较
属地管理与“属地管理+”
按照《办法》,房屋登记由所在地的房屋登记机构办理。而按照《细则》,不动产登记实行的是“属地管理+”。这个“+”,体现在分级管理和协商办理及指定办理上。分级管理可能造成同一行政区域内登记主体的多元化。受理核发机构应当授予不动产所在地登记机构登簿的权限,由不动产所在地登记机构在其登记簿上记载。而协商办理或者接受指定办理跨县级行政区域不动产登记的登记机构,在登记完毕并将登记簿记载的不动产权利人以及不动产坐落、界址、面积、用途、权利类型等登记结果告知不动产所跨区域的其他不动产登记机构后,被告知机构亦应当在相关的簿册中载明该不动产所涉的登记机构名称、登记事项以及原由等。
对于查询的规定
《细则》 的登记程序中没有询问,这并不意味着询问不作为登记的必经程序。《物权法》规定,登记机构负有“就有关登记事项询问申请人”的职责,故而询问是必需的。对询问的内容,《物权法》《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细则》都未作详细列举。《办法》的相关内容可作参照。《细则》同样没有具体规定询问的环节及记载方式。考虑到实际审核的需要,询问可以在受理审核查看查验调查等环节发生。询问的记载,可以在受理意见、审核意见中注明,也可以根据需要另设询问笔录。
监护和代理
《细则》对监护人代理和委托他人代理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一是将适用范围从“未成年人”扩大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更符合法律规定,更切合实际;二是明确监护关系材料可以是人民法院指定监护的法律文书、经过公证的对被监护人享有监护权的材料或者其他材料。“或者其他材料”,意味着不强制要求法院指定或公证。
与《办法》相比,《细则》关于委托面签和公证的规定更明晰,更具有可操作性,且未要求涉外委托书全部认证或公证。
篇2: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差异案例
看电影,我才发现我的裤子湿了。
电影很感人,我看的电影是《天下父母心》他讲的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奶奶,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子和女儿都有了自己的家庭与工作,工作很忙,在老爷爷在世之前,一个月来一次,可去世以后,就成了一年一次,然而一天,老奶奶去医院检查,被查出得了癌症,只能活一个星期,听到这句话,老奶奶去看了她的儿子与女儿,可他们工作都很忙,没时间理她,她问今天有空么,没有,老奶奶就不再说了。
今天是老爷爷的生日,可只有老奶奶一个人过了,这一天老奶奶去陪姥爷也来了。
好感人啊!
篇3: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与房屋登记办法差异比较
公告和异议
相对于《办法》“房屋登记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就登记事项进行公告”的原则性规定,《细则》的优势体现在五个方面:其一,公告种类明确,包括征询异议公告、遗失灭失声明公告、宣示公告;其二,公告方式明确,包括网站及现场、网站、网站或报纸;其三,公告的情形明确,包括政府组织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不动产权利的首次登记、依职权更正登记、依职权注销登记、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等;其四,公告内容明确,征询异议的公告必须包括自然状况、权利状况、异议提出方式等;其五,公告期限明确,除宣示公告不需要设定公告期限外,其他公告的公告期不少于15个工作日。
初始登记与首次登记
《办法》把房屋等建筑物的第一次登记命名为初始登记,《细则》把不动产权利的第一次登记命名为首次登记。国有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依《物权法》规定无需登记;国有土地使用权如果需要初始登记,应登记在(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名下,当然也无须登记;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在集体经济组织名下,应当登记。由于土地权属比较复杂,因此称首次登记为妥。
篇4: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差异案例
有一座桥,连接着希望一辉煌;有一种爱,化解了矛盾与战争。就是沟通。——题记
沟通是一次嘘寒问暖的问候;沟通是一次面对面的畅谈;沟通是一次善意的微笑……
生活中因为有了沟通,才出现了冰释前嫌、和睦相处、门庭若市……等四字词语,我们的生活才更美好。生活中不能没有了沟通,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了坚固的根基,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给予它自信的阳光。
沟通是一门艺术。有一间公司的老板,看到公司门庭冷落,很多技术人员都纷纷跳槽,于是他就想方设法地挽留员工,以“不吝赞美下属,哪怕是微小的成绩”为宗旨,经常对有一点成绩的员工进行表彰,使得员工纷纷留下,经常乐得开怀,工作起来劲头十足。对那些明显贡献的员工更是赞不绝口,大大加薪,使得很多五湖四海的技术人员纷纷放弃高薪,来到这间公司就职。倘若没有了艺术般的沟通,公司怎能有门庭若市的场景呢?
沟通是理解的桥梁。赵国的大将廉颇妒忌被赵王器重的蔺相如,扬言要使他难堪,而蔺相如却处处避免与之发生冲突。众人不解,蔺相如的一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化成了一座桥梁道出了他的用意,使廉颇了解到蔺相如高尚的人格,瞬间消除了对蔺相如的偏见,到蔺相如家门前负荆请罪,最终与蔺相如成为刎颈之交。倘若没有了沟通的桥梁,蔺相如与廉颇心灵的隔阂怎能被冲破呢?
沟通是胜利的关键。7月6日,20xx年奥运会申办活动拉开帷幕,本次将在伦敦、巴黎、马德里、纽约、莫斯科五个申奥城市中选出一个。各个城市的宣传片、陈述都做得很不错,不过更多的人看好巴黎,因为巴黎这是第三次申奥了,况且他们的实力强,陈述充满了文化底蕴,安全保障也是做的最出色的。当罗格宣布最后的结果是伦敦时,人们一片哗然。巴黎到底输在哪儿呢?原来英国首相布莱尔与国际奥委会成员的沟通,使国际奥委会的成员对伦敦认识得更深刻,了解得更具体,印象会更深更好。倘若没有了沟通,英国伦敦怎能在竞争中获胜呢?
沟通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也许你的成功就在于沟通,又或许是因为你不善沟通才会离成功尚有一路之遥,那么,你一定要学会沟通,只有这样你的成功之路才会平坦,才会赢得更多的鲜花和掌声。
沟通,让生活更美好。
篇5:农民医疗消费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_研究报告_网
摘要 目的:分析我国农民医疗消费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运用统计学中常用的方法对已收集到的家庭预算资料中的居民医疗支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发现,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医疗支出经历了持续的增长过程,而在完全自费医疗的情况下,我国农村居民医疗支出的不平等主要源于农村居民的地区收人差异及医疗服务价格的影响,低收人农民的医疗需求不足。结论: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的医疗保障,更应该得到政府和国家的关注。以使农村医疗价格得到控制。
关键词: 医疗消费 医疗支出 农村居民 农村医疗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in medical expenses of chinas rural residents and its factor
yang dong-chang
(first clinical college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in consumption of chinas farmers and medical factors. methods: use the statistical methods to analysis the collected information which on the costs of health care of chinese rural residents. results: the study found that since the 90s medical expenses of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 has experienced sustained growth in total health care at their own expense, the costs of health care for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s rural population due to inequality of income differences between regions and medical services price, low-income farmers who lack medical needs. conclusion: rural residents, especially farmers in poor areas of health care, government and the country should be. so that the price of health care in rural areas brought under control.
key words consumer of health care medical expenses rural residents rural health care
引言
改革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然而居民医疗服务的公平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XX年,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卫生报告中对119个国家的卫生系统进行排序,按筹资公平性中国位于第18位(who,)。据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目前医疗卫生支出已成为我国居民继食品、教育支出后的第三大消费支出,而XX年我国有54.8%的患病农民应就诊而未去就诊,应住院而未住院的农民比重高达50.3%,其中,经济原因是妨碍农民看病的主要障碍。我国农村居民基本是完全的自费医疗,XX年我国农村居民中有97%无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障(中国卫生统计提要,)。因此,相对于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自费医疗体制下农民享有的医疗卫生服务存在明显的不平等性。医疗服务的公平性是一个国家卫生政策的重要目标,但世界许多地方居民的医疗服务存在不平等,研究认为高收人者具有更高的医疗服务需求(nmoekksimaki,);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对贫困农民提供了必要的医疗保障,而在自费医疗下低收人农民的医疗需求不足(dorr,acjqueri,1999)。目煎研究我国医疗支出不公平性的文献很少,魏众等()研究表明我国城乡及东、中西部居民医疗支出存在明显的不平等,史清华等()分析了我国农户不同收人等级及地区之间的医疗支出差异[2]。本文主要研究完全自费医疗体制下农民收人水平及不断上涨的医疗服务价格对农民医疗行为的影响,目的在于通过揭示现行医疗体制下农民医疗支出差异及影响因素,说明我国农民享受医疗服务的不平等性。
方法
据统计,1990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人为686.13元,卫生部门综合医院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为10.9元,出院者住院人均医疗费用为473.3元;至XX年,相应的农民人均纯收人为2963元,门诊病人及出院者住院人均医疗费用各为117.7元、4283.7元,三者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9%、18.5%和17.0%。根据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见表1),1990年代以来我国中部与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医疗支出差异不大,而东部地区居高,1990年、XX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医疗支出分别是西部地区的1.58倍与1.38倍。从医疗支出的年均增长率来看,西部地区最高,为20.15%,东部地区最低,为17.82%;从平均医疗消费倾向看,XX年东西部分别为3.83%和4.26%,反映了低收人农民,随着收人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需求平均倾向提高。
表1990年代以来我国农户医疗支出地区比较
年份 医疗费(元/人) 医疗费/纯收人(%)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部 中部 西部
1990 19.71 13.22 10.67 1.76 1.86 1.70
1995 33.27 26.00 28.45 1.75 2.53 2.89
1998 97.79 69.19 69.93 2.85 3.57 3.72
1999 103.98 73.75 76.61 2.90 3.87 4.71
106.28 73.25 91.52 2.96 3.75 5.09
114.13 81.89 87.75 3.09 3.83 4.55
133.48 92.32 96.59 3.38 4.0 4.62
年均增长率(%) 17.28 17.58 20.15 — — —
以上资料来源:农业部固定观察点办会室《全国农村社会经济典型调查数据汇编),转自史清华、顾海英《农户消费行为与家庭医疗保障》,华南农业大学学报XX年第3期。
19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医疗支出的地区差异(用医疗保健支出标准差系数表示)经历了较大的增长过程,XX年医疗支出差异趋于平稳但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XX年地区差异扩大,标准差系数增长至0.65,是1993年标准差系数0.39的1.76倍。因此,如果以最高省份的医疗支出为参照,我国部分农村居民医疗需求明显不足。乐章()调查发现我国农民一般小病不上医院、不吃药的比例高达75.3%。这与我们的观察结果相同[5]。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篇6: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与房屋登记办法差异比较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xx年3月1日起施行。在《条例》经国务院原则通过后,国土资源部就依据《条例》的主旨和精神,结合各不动产登记试点地区的统一登记实践,启动了《条例》实施细则的起草工作。今年1月1日,国土资源部以第63号令发布实施《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对《条例》进行了细化,为不动产统一登记确定了更为详细的操作规范。我们将组织相关专家,分两期对《细则》进行深度解读。
《细则》体现了依法行政的要求,细化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各项具体规则,对于登记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权限、登记程序、各类登记类型及其申请材料、不动产登记资料的查询、利用和保护等都进行了具体规定。可以说,践行依法行政,构成了贯穿《细则》各项制度和规范的一条红线。
篇7:小学、初中、高中外语课堂教学方法的差异[页7]_开题报告_网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传统与当代外语教学的理念和实践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当代的理念与实践是在传统的教学理论与方法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反映了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更新。两者之间虽存在差异,但并非互相排斥.在外语教学领域,由于教学目的是多元的,传统理论与方法中合理的方面可以为某些教学目标服务。将它与当代理念进行对比并非对之全盘否定,而是为了澄清—些模糊的认识,以便自觉更新理念,掌握外语教学规律,充分利用传统教学中的可行部分,运用新理念与新方法为—定的教学目标服务。如果明确了科学的外语教学理念,再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师与学生的特点,在诸多的外语教学法中选择合适的方法,那么相信外语教学的质量一定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一步。
2、课题实施设计和保证条件
本课题从XX年1月—XX年12月,分四个阶段实施。
(1) 前期调研论证(XX年1月—XX年7月)
课题研究小组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及教育部一系列有关文件,举办不同层面的研讨会,探讨该课题研究成果对外语课堂教学的指导意义,确定研究意向,搜集一切能够辅证课题研究的资料,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课题实施方案。并围绕该课题设计若干子课题,在全市教研活动中部署子课题认定工作,与此同时撰写课题的开题报告。
(2)设计并进行问卷调查。(XX年8月—XX年12月)
通过深入一线与学生对话与教师对话,搜集资料,在教科院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设计问卷,并在全市范围内小学、初中、高中选择同等层次水平的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并整理分析问卷调查的结果,形成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3)深入课堂进行行动研究,精选教学课例。(XX年1月—XX年7月)
深入一线课堂进行追踪调研,选取有代表性的教学课例加以对比分析,并将精选的教学课例拍摄成教学课例光盘。
(4)研究结题(XX年8月—XX年12月)
召开课题中期研讨会,由分管各项工作的课题组成员做课题中期研究小结,
并撰写调查报告。 然后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既而进一步在教学中验证、完善,完成修订稿,向上级教育科研规划管理部门申报课题研究成果鉴定。
五、课题研究经费的管理与使用
该项课题已申请获得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的研究资助金及天津市教研室拨专款研究经费用于该项课题的开发研究工作。在计划经费使用的过程中,我们课题组成员达成共识,精打细算,厉行节俭,少投入高产出的原则,由课题负责人掌管经费的调拨权,其他成员行使监督职责,共同做好预算工作,力求做到课题先期多投入,课题中期和结题期间急需而投。即课题先期,购置大量与该课题相关的书籍,聘请专家搞小型讲座,课题中期和结题时,拨出专款用于课例集锦光盘的刻制。
六、课题最终研究成果
该课题将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形成文字材料,并配教学课例光盘做以辅证。同时并提交围绕课题设计的若干子课题的科研论文。我们将在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各位专家的指导下,不断修正我们的调查报告
,力求拿出研究精品。
共7页,当前第7页1234567
篇8:小学、初中、高中外语课堂教学方法的差异[页4]_开题报告_网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分工与工作进程
(一) 研究方法
根据该课题研究范畴及研究内容,我们将尽可能多的采用问卷、访谈、跟踪调查、统计、分析、对比、文献等多种方法着力于课题的研究,研究方法与形式的多样化,将会从更多的角度、层面为课题研究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料、数据和辅证。
(二) 研究工作的分工
本课题从立项之始,即列入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外语室的重点工作,课题
组成员所在单位将为开展此项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研究条件和时间保障,确保课题研究扎扎实实、科学严谨。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本着“三结合”的原则,即老中青教师相结合,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相结合的原则,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教师相结合,在征求各基层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得到了各区教研室和基层学校的大力支持,选派了来自市内各区的具有坚实理论基础、丰富实践经验,有较强科研能力,在九五、十五期间有较出色科研成果的研究人员组成课题组。课题组根据其成员的自身工作性质与特点,对课题工作做以宝塔型分工,由室教研室行政主管领导负责课题的督导工作,市教研室外语室主任负责课题的牵头工作,做好课题的前期统筹规划工作,定期组织研讨活动,听取课题进展情况,并对各学段、各专项所做研究工作做以质性评估,及时对表,调整课题研究进度和方向。市教研室外语室相关学段的教研员负责组织好本学段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工作和学段与学段之间的沟通工作,定出汇报小结课题研究的进展。课题组其他成员确定本人的研究侧重领域,制定研究计划,结合本人的工作性质与所处的工作岗位调动其所在区县的其他教师积极投身此项课题的研究工作,使他们即成为课题研究的对象、又是课题研究的参与者、实践者,在调研的过程中强调课题实验基地学校的教师的自我反思,课题组成员在基层调研取证的同时,加强与教师和学生的平等对话,捕捉鲜活的具有说服力的课例,辅佐课题研究。
(三)研究工作进程
1、 立项时的课题研究论证
由于该项课题涉及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跨越性比较大,含概了外语教学
方方面面的内容,因此,在课题准备期间,课题组成员先后数次学习研讨,深刻挖掘课题内涵,确立了从学生心理、学习兴趣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确立子课题,着手进行课题的全方位、多层面的研究。
(1)、从心理学的角度掀开课题研究的序幕。
通过学习研讨,我们了解到,语言输入的数量与质量及其被学习者吸收的程度、年龄、智力、社会心理等语言与非语言因素,以及学习者的策略与风格,这些都是学好外语的内部与外部的各种因素,而这些因素的差异恰恰是形成各学段不同课堂教学方法的重要因素。换言之,它也是研究课堂教学方法差异之关键所在。因此我们的课题就要在提取课例过程中关注这些方面的差异,分析研究这些方面的差异。对照课标,本课题将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分析当前各学段所采用外语课堂教学方法差异形成的原因。揭示教学方法差异形成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首先,课标按照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多样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小学、初中1-5级的目标体系,并与高中的6-9级相衔接。这个目标体系使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成为了一个整体,打破了以往按学段划分目标的体系。这一改革不仅有利于解决不同学段之间英语课程的衔接问题,也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性学习。同时真正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各学段不同的目标和内容采用适时可行的教学方法提供了目标保障。
共7页,当前第4页1234567
篇9:小学、初中、高中外语课堂教学方法的差异[页3]_开题报告_网
从国内研究状况看,多年来,衔接问题一直受到外语教学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国家教育部最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设定为九个级别并以学生“能够做事”具体描述各级别的要求,这种设计旨在体现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能力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和课程要求有机衔接,保证国家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的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新课程标准》的如上说明足以表明我国在外语教学上所持态度和为解决中小学衔接问题制定的新策略。教学目标的衔接使得各段课堂教学方法在选择上有了一定的依据。不同学段受等级标准的影响采取的教学方法也定将有差异,这也自然是不争的事实。然而目前外语研究中缺乏宏观的研究和对比,只有在对比找到各教学段教学方法的差异的基础上才有可能选择和探索出适合各学段教学目标的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曾几何时,教师教学中忽视学段与学段之间必要的了解和沟通,各自为政,缺乏统筹兼顾,致使衔接问题日益凸显,各学段之间由教学引发的矛盾也较为
严重,导致了外语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做到,小学教师要从关注和研究中学课堂教学,为小升初过度期间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初中、高中同样如此,这样做的真正目的恰恰还是在于因人施教,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起责任。伴随着新课标的出台,迫切需要该课题研究的最新成果,只有这样才能使课标精神落到实处。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题的研究成果将从根本上解决各学段教学衔接问题,使人们从外语课堂教学的误区中走出来,新课程的价值趋向是人的发展,外语课堂要随时随地注重将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为培养高素质的外语人才为最终目标,设计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课题的这一研究成果必将对推动外语教学改革产生深远的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任务
(一) 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经过两年的课题研究,我们的预期目标运用中心辐射,纵横交错的研究
策略达成调查报告的最终完成和课例的搜集整理工作。所谓的中心辐射即站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依据《课程标准》积极着手课题研究。所谓纵横交错则是指,横向宏观归纳总结当前各学段外语课堂教学不同的教学方法。纵向微观比较教学方法差异及差异形成的原因,最终使我们能够探索出一套建构于学生发展之上的,适应中国国情,与新课程理念同步的,满足于不同学段要求的外语课堂教学方法。
(二) 研究任务
在整个课题研讨规划过程中,我们始终认为,一切科学研究都应建立在实践基础上,因此深入课堂调查分析,探索发现并总结出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状况,将当前我国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多种教学方法列为深入该项课题研究的鲜活课例。挑选出的课例将尽可能地再现特定教学活动的发生、发展和效果,包含着具体的处置方式和特定的教学理念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反映教师与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和情感。从教学研究的角度而言,课例将是一线教师教育理念的外在表现,优秀的课例能体现师生的互动,张扬生命的色彩,展示生活的课堂。通过鲜活的课例,最终使广大的英语教育工作者真正感受到多样的且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方法是促进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在汲取课例的基础上我们将通过课例重点分析各学段的外语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方法,针对其成因,进行相关的理论分析,找出影响并制约各种教学方法的多种因素。既而通过对多种影响教学方法的诸因素的分析比较,科学地阐述出各学段教法与教法之间的差异。而最终揭示出只有善于重视差异、根据差异、利用差异,才能保持外语课堂教学的生命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我们将在两年时间内,尽可能按照预期目标达成上述研究任务的完成。
共7页,当前第3页1234567
篇10: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差异案例
提纲记忆法
初学演讲者常常把能够背诵演讲稿作为准备充分的标志。背诵记忆,对于初学演讲者可能是一种必要的准备方式。但是,背诵依赖的是机械记忆,逐字逐句的记忆不仅耗费演讲者大量的时间,而且容易造成演讲者心理麻痹。实际的演讲过程中,一旦因怯场、听众骚动,设备等突然出现故障而打断了演讲者的思路,机械记忆的链条往往就被截断,演讲者脑海中会一片空白,导致演讲停顿。此外,单纯的背诵记忆,还极易形成机械单调的“背书”节奏,丧失了演讲应该具备的激情和人情。
著名政治家、演讲家丘吉尔,年轻时也常常背诵演讲稿而后发表演讲。在一次国会会议的演讲中,丘吉尔突然忘记了下面的一句话,他不断重复最后一句话仍然无济于事,最后只得面红耳赤地回到座位上。从此,丘吉尔放弃了背诵演讲稿的准备方式。
对于大多数的演讲来说,我们提倡用提纲要点记忆法。提纲要点记忆的一般程序是:首先,就有关演讲的主题、论点、事例和数据等做好演讲笔记,最后整理成翻阅方便的卡片。然后,对笔记或卡片上的材料深思、比较并补充,整理出一份粗略的演讲提纲,提纲注明各段的小标题。最后,在各段小标题下面按序补充那些重要的概念、定义、数据、人名、地名和关键性词句。至此,一份演讲提纲基本完成。在整理演讲材料和编排纲目的过程中,演讲者应反复思考和熟悉了解自己的演讲内容,而在演讲时仅仅将演讲提纲作为提示记忆的依据。
目光训练法
初学演讲者往往害怕与听众进行眼神的交流,于是出现了低头、抬头、侧身等影响演讲效果的不正确的姿势。演讲者正视演讲对象,这不仅是出于演讲者的礼貌,更重要的是演讲者与听众全方位互动交流的需要。初学演讲者不妨按以下方法来训练:找人与自己对视,并且在此过程中不要讲话。或者也可以像我在初学演讲时一样,我经常在早上散步的时候,故意从那些参加晨练扭秧歌的大妈面前走过,我用眼神与她们对视交流,想象在对她们进行演讲。每次在坐地铁的时候,人群往上走我就看着他们的眼睛往下走,想象如果在对他们发表演讲,我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眼神与他们交流。在“中国公众演说特训营”的培训班上我也都要求学员做目光对视训练。平时在底下养成习惯了,上台看听众也就非常自然了。
呼吸调节法
适度的深呼吸有助于缓解紧张、焦躁、烦闷的情绪。演讲者在临场发生怯场时,可以运用深呼吸法进行心理和生理调节:演讲者全身呈放松状态,目光转移到远方景物,做缓慢的腹式深呼吸,根据情况做五到十次,甚至更多次。很多运动员、歌星、主持人,他们在上场时也做深呼吸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其实,这在心理学上叫注意力转移法。原来把注意力放在担心上,现在不过是把注意力转移到深呼吸上,以此来让自己放松平静下来。
调节动作法
你在台上紧张的时候,会发现你的浑身肌肉紧缩着,绷得紧紧的,这个时候你换个动作,换个姿势,会直接减轻你的紧张程度。或者是握紧双拳,握得不能再紧之后放松,这样反复练习,多做几下身体就会慢慢放松下来。
还有一种土办法,有些主持人参加我的培训时告诉我,刚开始也没有人教他们怎么克服紧张,每当紧张的时候就用力地掐自己,就能马上分散或转移注意力。朋友们的这些方法很简单也很实用,不妨尝试一下。
专注所说法
专注自己的说话,就是把注意力全部专注在你要演讲的内容上,而不是放在听众怎么评价我,对我形成什么样的印象上。其实演讲的最高境界就是忘了自己,面向听众,专注所说。 专注自己的说话,其实也是注意力转移的一种方法。我们常常是面对听众会紧张,但自己说话不会紧张,所以将注意力全部放在讲话本身上,而无暇顾及听众的反应,无暇关注听众,自然就会减轻紧张程度。
预讲练习法
与前面的几种方法相比,更重要的是多讲多练,积累成功的经验。讲一次不行,讲十次,三十次,五十次,肯定会越来越能够把握自己。
篇11: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与房屋登记办法差异比较
在建工程抵押权设立登记与在建建筑物抵押权登记
《办法》对在建工程抵押权设立登记的规定比较原则,与《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的规定有很大差异。但《物权法》《办法》实施后,《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并未被废止,因此原房屋登记机构在办理在建工程抵押权设立登记时非常谨慎,审查时常常为出借方是否为银行、借款用途是否用于后续工程建设、担保物是在建筑整体还是局部等而困惑。
根据《细则》第75条的规定,在建建筑物抵押权登记的客体是正在建造尚未办理所有权首次登记的房屋等建筑物,并不包括建设用地使用权;申请在建建筑物抵押权登记,必须同时申请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登记;在建建筑物必须同时具备正在建造、尚未办理所有权首次登记两个条件。
由此,以前困扰登记人的三大难题也得到了答案:其一,在建建筑物抵押的抵押权人不一定是金融机构;其二,担保的债权不一定是为后续工程建设筹集资金,也可以为第三人行为提供担保;其三,抵押标的不限于在建建筑物全体,也可以是其中部分。
关于更正登记
按照《办法》,更正登记可依申请人申请启动,或由登记机构依职权启动。依申请启动的,需登记的权利人申请或书面同意,权利人不同意更正的,申请人应申请异议登记;依职权更正的,仅限于不涉及权利归属和内容的登记错误情形,涉及权利归属和内容的,应通知权利人办理更正登记,通知期间暂缓办理其处分登记申请。
根据《细则》第79、80、82条的规定,可对更正登记作如下解读。其一,权利人、利害关系人都可以申请更正登记。其二,利害关系人的范围没有明确,应该是指登记的不动产权利对其权利义务关系发生影响的第三人。其三,不动产登记机构对更正申请具有裁决权,登记机构认为确有错误的,予以更正;认为无误的不予更正,并书面告知申请人。申请人不服的,可以起诉或申请行政复议。其四,不动产登记机构无法判断是否有误,权利人同意更正的,参照权利人申请更正办理;权利人不同意更正的,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异议登记。
异议与异议登记
《办法》认为,“异议能(暂时)对抗登记的物权,又能阻断登记申请”。《细则》第84条的规定则可以概括为“异议不能对抗已登记的物权,异议可以阻断登记申请”。
《条例》第22条第2款规定,存在尚未解决的权属争议的,应当不予登记。故登簿之前的异议,可以阻断登记。但是登簿后的登记,发生物权效力,就不仅是异议所能对抗的。处分登记申请人及第三人知悉异议存在并出具自担风险的书面承诺以完成登记,表明不动产登记机构尽到了风险提示的告知义务,申请人在他日的不动产登记行政案件中申请不动产登记机构赔偿的请求可能得不到支持;此外,申请人特别是权利受让人可能因此而不能成为法律上的善意第三人,并因此可能在今后的确权诉讼中丧失物权。
篇12: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差异案例
1平等往来
在日常交际沟通中,你要先拥有平等的意识以及尊重他人,你的说话才会谦逊、有爱,能与人作出更深层的交流。这样人人都喜欢与你来往与沟通,你的交际与口才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2多读书
从现在起,坚持每天阅读一些好书与好文章吧!这样有助你文化知识的积累,也有助你锻炼口才,让你说话越来越清晰、伶俐,真是一举两得。
3多沟通
要提高你的交际口才,你就要主动接近人群,认识新朋友,巩固旧朋友,多与他们交流,任意谈论国家大事或生活小事,为自己积累沟通经验。
4对镜练习
常常对着镜子练习说话,你就能快速寻到自己在说话时语言、神情、肢体语言的不足之处,然后你该改正缺点,让自己的语言与行为越来越规范、得体。
5理性沟通
人在何时何地都应保持理性,与人交际沟通时更应如此。因为当你失去理性时,你的一言一行就会严重受到影响,出现偏差。在这个时候,你会容易做错决定,口出狂言,伤尽人心。
6善于发掘话题
好的交流源于好的话题,而好的话题来源于日常的大小事,彼此的兴趣与爱好。但是,对于你不擅长的事,请你不要充内行;避免谈论一些易引争执的话题;禁止谈论别人的隐私;少发牢骚与诉苦。
篇13:资金差异报告表_办公表格_网
资金差异报告表 年 月 日 单位:千元 项 目实际数预计数比较增减差 异 原 因 说 明 适用范围:供资金预计数与实际数差异分析说明用。 填表说明:(一)凡实际与预计数比较每项差异在百分之十以上 者均由资料提供部门列明差异原因,于每月10 日前送会计。 (二)本表由会计科填列实际数及预算数比较增减后 送各资料提供部门。 经办部门主管: 经办: 会计部门主管: 经办:
篇14: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与房屋登记办法差异比较
严格遵循上位法设定登记权限
《细则》制定过程中,恪守《物权法》等法律以及《条例》等行政法规的基本精神和各项具体制度,严格设定登记机构各项权限、强化登记机构的责任
登记制度设计中,登记程序的启动权归属于登记机构还是当事人至关重要。不动产登记,究其本质,是在不动产权利因法律事实发生变动的情况下,由当事人就相关法律事实提出主张,登记机构确认法律事实的发生并就相应的不动产权利变动后果记载于登记簿。根据《物权法》对物权变动的规定,不动产登记原则上应当由当事人提出;登记程序原则上应当由当事人启动。《物权法》对不动产登记的规定,也确认了依申请登记的基本原则。
但从不动产登记实践来看,不少规范性文件中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允许登记机构随意依职权启动登记程序的规定。这种做法严重损害当事人的信赖利益和交易安全,本质上是国家权力对市场的过分干预。
《细则》在遵循《物权法》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在第二条明确规定,不动产登记应当依照当事人的申请进行,但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本实施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这就明确确定了依申请登记的原则;而将依职权办理登记严格限制在法定特定情形。同时,在第十三条明确规定,申请登记的事项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前,全体申请人提出撤回登记申请的,登记机构应当将登记申请书以及相关材料退还申请人,从而允许当事人依照其意志终结登记程序。这就明确了当事人的意思在登记中的主导地位,充分体现了《物权法》等法律所贯彻的私法自治的精神。
此外,《细则》对登记类型的详细列举、对登记程序的缜密细化、对各类申请材料的严格限制、对登记机构审查职责的规定、对异议登记失效的规定等,无不是对登记职权的规范,无不体现了上位法的要求。
篇15:中西方礼仪文化有哪些差异_饮食礼仪_网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在中西礼仪没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礼仪的差异。
一、餐饮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中西方宴请礼仪也各具特色。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二、交际语言的差异
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 “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不错啊!”
称谓方面,在汉语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小姐”,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在家庭成员之间,不分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这在我们中国是不行的,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中西语言中有多种不同的告别语。如在和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说“多喝点开水”、“多穿点衣服”、“早点休息”之类的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但西方人绝不会说“多喝水”之类的话,因为这样说会被认为有指手画脚之嫌。比如他们会说“多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复”等等。
三、服饰礼仪的差异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平时人们喜欢穿着休闲装,如T恤加牛仔服。
当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在平时的市井生活中,倒会看到不少人穿着背心、短裤、拖鞋等不合礼仪的服饰。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步伐,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的大背景下,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文化的冲击。如何保护中华民族传统礼仪,并去其糟粕,与西方礼仪进行合理有效的融合,成为人们不断思考和探讨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西礼仪文化必将会互相渗透,不断发展。
就拿餐饮方面举例。现在中国饮食市场上洋快餐和西餐占了很大的比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和接受这些外来食品。麦当劳几乎代表了一种文化时尚,成为美国文化在餐饮领域的标志。与此同时,法国的贵族文化,英国的绅士文化也随着饮食而涌入中国。随着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不仅带来了蛋糕、面包、鸡尾酒等西式菜点,也带来了西方一些先进的制作工艺和饮食方法。这些都为古老的中国饮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然我国悠久而灿烂的饮食文化在海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几乎在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大量的中国餐馆,中国菜日益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与喜爱。比如北京烤鸭俨然已经成为外国人心中的地道美味。
但是在中西礼仪文化的融合过程中,中国人未免盲目热衷于西方,不自觉中陷入两个误区:其一,是拿西方的礼仪取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礼仪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东西。比如在青年中,举行外国式婚礼、过西方节日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倾向。对西洋礼仪只是作为民俗知识了解一下无可厚非,如果趋之若骛,就失去了民族的自尊,本民族的传统礼仪也会被淹没。其二,是把礼仪教育的重点集中在操作层面,比如鞠躬要弯多少度,握手要停几秒钟等等。这些问题不是不可以讲,但如果只做表面文章,礼仪就成了空洞的形式主义。
不可否认,当今国际通行的礼仪基本上是西方礼仪。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仅仅是西方的实力强大,深层的原因在于西方人价值观的统一,在于西方人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这一切与基督教的社会基础密切相关,因为礼仪是宗教的重要活动方式,由于对宗教的虔诚信仰,西方人从小就接受这种礼仪的教育与熏陶,使得礼仪能够自然地表现在人的行为之中。精神与物质、政治与文化的高度契合,使得人们获得高度的自信与优越感,正是西方人的自信与优越感赋予了西方文化强大的感染力,使其礼仪文化被视为世界标准。对照我们现在的中国社会状况,我们与西方的差距是明显的。
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在我们今日中国,更多的还是借鉴西方。但无论是借鉴西方的礼仪,或者是我们是自创一套自己的礼仪系统,这在形式上都不难。难的是我们也能有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有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我们借鉴西方礼仪,不仅仅是要借鉴它的形式,更应当借鉴其内在灵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和优越感,才能确立我们的感染力。民族的复兴不仅是实力的复兴,更是一种文化的复兴。只有别人也认同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使我们的礼仪行于世界。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一个礼仪缺乏的社会,往往是不成熟的社会。而一个礼仪标准不太统一甚至互相矛盾的社会,往往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创建和谐社会,必须先从礼仪开始。中国今天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物质,精神,文化各个方面,都急迫的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价值观进行统一。而礼仪文化无疑是这种统一的“先行军”,只有认清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效的融合,方能建立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
篇16: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差异案例
20xx年,对TCL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年份,TCL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收购,将汤姆逊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纳入囊中。一时间,业界及外界好评如潮:TCL完成了具有标志意义的国际性跨越,营运平台拓展至全球。而当年年报的表现却与最初美好的设想恰恰相反:TCL的两起重要国际并购成立的合资公司TTE(TCL与汤姆逊的合资企业)和T&A(TCL与阿尔卡特的合资企业)分别达到上亿的年度亏损。
事实上,目前在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扩张的过程中,必须面对一个问题:被并购企业所在国的员工、媒体、投资者以及工会组织对中国企业持有的疑虑和偏见。中国产品海外市场价格低廉,给不少人以错觉,认为中国企业会在并购之后的企业实施降薪手段以降低劳动力成本,加之以往中国企业被认为工作效率低下的印象还没有被完全扭转,被并购企业普通员工担心自己就业拿不到丰厚薪酬,管理人员担心自己的职业发展生涯受到影响,投资者担心自己的回报。由于这些被并购企业自身具有悠久历史和十分成熟的企业环境,他们往往会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度高,普遍对中国企业的文化理念缺乏认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企业将自身的文化强加给被并购企业,其结果往往是处于各持己见状态,长此以往,会使双方在业务及组织上的整合受到阻碍,整合之后工作的难度也将大幅度增加。TCL在收购汤姆逊后就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尽管汤姆逊旗下的RCA品牌还处于经营亏损的状态,但它依然拒绝接受TCL关于产品结构调整,引入中国设计以使成本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建议。由此可见,并购之前做好充分的文化分析和整合沟通,是并购后企业顺利运营的必要条件。
同样地,TCL对阿尔卡特手机业务的并购,由于企业经营理念和文化上巨大的分歧,其合资公司成立以来无论在海外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都仍旧延续原来阿尔卡特以及TCL移动公司两套人马、两套运行体系的方式,在资源和业务整合上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目标。阿尔卡特与TCL公司在企业文化上也未寻找出整合的契合点,反过来更加大了业务整合难度。文化整合是否到位是并购后企业原先的战略规划能否执行到位的基础。一个持不同管理思路和价值观的企业无异于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貌合神离,整合失败在所难免。因此清晰的文化定位对于没有跨文化整合经验的中国企业来讲更加像灯塔一样重要。
篇17:中西宴会礼仪_商务礼仪_网
宴会是一种人和人之间的社交活动,不管是哪国还是哪种类型的宴会,都有它独特的礼仪规范需要遵守。下面是第一范文网为大家准备的中西宴会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中西宴会礼仪
中国宴会礼仪
一、宴会的基本礼仪
(一)桌次安排。按共同的惯例和习惯,桌次高低以离主桌远近而定(以面门为准),右高左低。桌数较多时,要摆桌次牌。多桌宴请时,宴请桌排列—般以最前面或居中的桌子为主桌。 宴会的席次安排,以礼宾次序为主要依据。
(二)座次安排。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更是一个强调等级之分的国度,所以,早在古时候,宴会的座次就已经很讲究了。坐古时候那种四方的台案有严格的礼节,是要分尊卑主从的。一般来说,面东者尊,位置是留给最尊贵的客人的。《史记·项羽本纪》中关于鸿门宴中就有一段论述,原文为:项王留沛公饮,项王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立。在这里,本来东向是尊位,因该是刘邦的,但项羽霸道,毫不客气的就抢了过来,当时正是项羽踌躇满志的时候。刘邦是个流氓,抢不过项羽,又不甘心,索性去坐了卑位,把局面搞搞乱。范增老实,规规矩矩的坐了从位,也就是陪客的位置。剩下了一个张良,自己的位置被自己的主公抢了去,剩了一个主位,实在没办法坐,也不敢坐,干脆站着了。
正式宴会,一般都事先安排座次,以便参加宴会者入席时井然有序,同时也是对客人的一种礼貌。一般来讲,在正式的宴会座次中,强调以右为上,面门为上。在具体安排座位时应考虑以下几点:一是以主人的位置为中心。如有女主人参加,则以主人和女主人为中心,以靠近主人者为上,依次排列;二是要把主宾和夫人安排在最主要的位置。通常是以右为上,即主人的右手是最主要的位置。离门最远的、面对着门的位置是上座,离门最近的、背对着门的位置是下座,上座的右边是第二号位,左边是第三号位,依次类推;三是在遵从礼宾次序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相邻者便于交谈;四是主人方面的陪客应尽可能插在客人之间,以便与客人交谈,避免自己的人坐在一起。
(三)宾主礼仪 。主人礼仪:宴会的成功有赖于主人的热情好客,慷慨招待和细致周到的组织安排。从礼节上讲,主人的职责是使每一位来宾都感到主人对自己的欢迎之意。主人举办宴请,无论是中餐还是西餐,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和目的,主人都应提前对客人发出口头或书面邀请,并依照客人的习惯、特点安排好请客时间、地点等事宜。礼仪性宴请礼节更隆重讲究。在宴会开始前,主人应该站立门前笑迎宾客,晚辈在前,长辈居后。对每一位来宾,要依次招呼,待客人大部分到齐之后,再回到宴会场所中来,分头跟客人招呼、应酬(家庭便宴比较随便,主人不一定在门口迎客,可在客人到达时趋前握手招呼)。主人对宾客必须热诚恳切,一视同仁,不可只注意应酬一两个忽略了别的客人。入席前,烟、茶不可全部假手他人或服务员代劳递送,主人应尽可能地亲自递烟倒茶。上菜后,主人要先向客人敬酒,说一些感谢光临的客气话。此后每一道菜上来,都要先举杯邀饮,然后请客人“起筷”。要照顾到客人的用餐方便,及时调换菜点或转动餐台。遇到有特殊口味的客人要及时调换菜点。席散后,主人要到门口,恭送客人离去。对那些在宴请中照顾不多的客人,应说几句抱歉和感谢之类的话。对走在后面的客人,可略为寒暄几句。
客人礼仪:如果要参加宴会,那么你就需要注意,首先必须把自己打扮得整齐大方,这是对别人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用餐礼仪。客人入席后,不要立即动手取食。而应待主人打招呼,由主人举杯示意开始时,客人才能开始;客人不能抢在主人前面。夹菜要文明,应等菜肴转到自已面前时,再动筷子,不要抢在邻座前面,一次夹菜也不宜过多。要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决不能大块往嘴里塞,狼吞虎咽,这样会给人留下贪婪的印象。不要挑食,不要只盯住自己喜欢的莱吃,或者急忙把喜欢的菜堆在自己的盘子里。用餐的动作要文雅,夹莱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上,不要把汤泼翻。不要发出不必要的声音,如喝汤时“咕噜咕噜”,吃菜时嘴里“叭叭”作响,这都是粗俗的表现。不要一边吃东西,一边和人聊天。嘴里的骨头和鱼刺不要吐在桌子上,可用餐巾掩口,用筷子取出来放在碟子里。掉在桌子上的菜,不要再吃。进餐过程中不要玩弄碗筷,或用筷子直向别人。不要用手去嘴里乱抠。用牙签剔牙时,应用手或餐巾掩住嘴。不要让餐具发出任何声响。用餐结束后,可以用餐巾、餐巾纸或服务员送来的小毛巾擦擦嘴,但不宜擦头颈或胸脯;餐后不要不加控制地打饱嗝或嗳气;在主人还没示意结束时,客人不能先离席。
西方宴会礼仪
席前准备
西方人就餐确实非常讲究礼仪,首先我们讲一下西式餐桌礼仪中关于的餐具摆放的知识。西方的餐具以刀叉为主,实行分餐制。
刀、叉、汤匙等摆放在盘子旁边,餐桌的中央一般会摆放一些小盘,称为摆饰盘,用来装一般料理。
左手边是面包盘和奶油刀,装饰盘对面则放咖啡或吃点心所用的小汤匙和刀叉。
餐巾一般置于装饰盘的上面或左边。
玻璃杯类的餐具摆放在右上角,便于拿取。一般情况下,不同形状大小的杯子,其用处也各不相同。最大的高脚杯是用来装水的,次大的玻璃杯用来喝红葡萄酒,略显瘦长的玻璃杯用来喝白葡萄酒,喝香槟或雪利酒所用的杯子又有所不同。
入席礼仪
西餐入席礼仪十分讲究,宴席的位置一般都早已安排好了。一般情况下,和你同去的先生或女士不会被安排坐在你身边,因为在欧美人看来宴会是结交朋友的最佳时机,而熟人聊天的机会很多。
长方形餐桌的上、下方分别为男女主人的座次,男主宾一般安排在女主人的右边,女主宾的座位则在男主人的右边。其它客人的坐法是男女相间。
男士在入座时要发扬其绅士风度,帮右手边的女士拉开椅子,待女士坐稳后自己再入座。
待大家都落座后,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要等主人拿餐巾之后方可跟着拿餐巾。擦拭嘴巴时,应该用餐巾的末端顺着嘴唇轻轻压一下,弄脏的部分往内侧卷起。用餐巾纸擦汗或擦鼻涕,以及将口红印在餐巾上是违反餐桌礼仪的。
用餐礼仪
欧美人的用餐习惯是用餐盘就餐,桌面上只能存在一道菜,撤去前一道才能上第二道,但餐具根据本次用餐情况全部摆放到就餐人餐盘两侧,从外到里使用。
欧美人一般的菜谱是三至五道菜,上菜的顺序一般是第一道菜是开胃浓汤,然后是冷盘,接着才是主菜 ,最后是甜点。吃饭的时候不能只顾着吃,要多和左右的人交谈。
用完甜点后,看到女主人把餐巾放在桌子上站起来,你就可以放下餐巾离开座位了。离开座位时,男士同样要帮身旁的女士拉开椅子。
篇18:中国与美国的礼仪差异_礼仪知识_网
中国与美国,本来就是两个不同的国家,那么你们知道这两个不同的国家有什么礼仪差异吗?下面是第一范文网为大家准备的中国与美国的礼仪差异,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中国与美国的礼仪差异
中国与美国的做客拜访礼仪差异
1.在称呼美国人时,美国人一般不喜欢称呼官衔,或是以“阁下”相称。对于能反映其成就与地位的学衔、职称,如“博士”、“教授”、“律师”、“法官”、“医生”等等,他们却是乐于在人际交往中用作称呼的。
2.在赠送礼品时,美国人喜爱的色彩是白色、蓝色和黄色,忌讳黑色。
3.一般来讲,早8点前,晚10点后,除非有急事或要事,一般不要拜访。
4.中国人赴美国做生意带些礼品可以联络感情,礼品不在贵而在于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可以多挑选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或别致精巧的工艺品。不宜送给美国人的礼品主要有香烟、香水、内衣、药品以及广告用品。
5.跟美国人相处时,与之保持适当的距离是必要的。美国人认为。个人空间神圣不容冒犯。一般而论,与美国人交往时,与之保持50厘米至150厘米之间的距离,才是比较适当的。
6.在美国,询问他人收入、年龄、婚恋、健康、籍贯、学历、住址、种族、血型、星座等等,都是不礼貌的。
7.以下体态语为美国人所忌用。其一,盯视他人。其二,冲着别人伸舌头。其三,用食指指点交往对象。其四,用食指横在喉头之前。其五,竖起拇指并以之指向身后。其六,竖起中指。美国人认为,这些体态语都具有侮辱他人之意。
中国与美国的餐桌教育礼仪差异
在美国,餐桌教育是育儿内容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相比于中国人把喂饱孩子放在首位,他们更重视“吃饱”以外的其他事情,比如:孩子能主动吃饭并享受吃饭的过程,能遵守就餐过程中的礼仪,学会在餐前餐后布置与收拾餐桌并学会接待客人等等。
孩子自己决定吃多少,因为,吃饭是自己的事情,只有主动去吃饭,才会真正享受吃饭的乐趣。而且到点吃饭,逾时不候,如果孩子当时因为玩耍而不肯吃饭,那是真的要饿肚子的。
这一点对于中国父母来说会觉得不可思议:怎么能让孩子饿着?看见孩子饿得直哭,父母肯定会很心疼,马上给孩子做饭去。但是也因此,中国孩子没有主动进食的概念,也不会遵守严格的用餐时间,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父母常常抱怨孩子不爱吃饭的原因。
大多数美国孩子从两岁起开始学习用餐礼仪,吃饭细嚼慢咽,不能发出声音,刀叉不能敲盘子,就算是不小心发出声响,也必须跟在坐的所有人说“对不起”。在餐桌上照顾别人的感受,是美国孩子很重要的一课,除了不影响到他人就餐,还要考虑到他人的感受。
对于美国人来说,餐桌不仅仅是教育孩子的地方,更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最温馨场所。美国父母非常重视与孩子的就餐时光,无论平常百姓还是国家总统,都会把和家人的团聚看成是比任何事情都更重要的事情。下班后,每个人都急匆匆地往家赶,为的就是一家人能早点围坐在餐桌旁,享受一顿愉快的晚餐。
可能我们很多父母都没意识到,一家人一起准备,一起享用,一起交谈,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我们很少把要和家人吃饭当成拒绝应酬的原因,相反,应酬是不回家吃饭最理所当然的理由。
孩子从餐桌上,学习到互相协作的精神,感受到彼此之间的默契,享受吃饭的乐趣,更重要的是,相比起一顿美味精致的早餐,他们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与父母的沟通,和他们之间那份亲密无间。
我们常说,养育孩子是最考验耐心的一件事。但是,美国人会告诉你,耐心,不是等待的时间,而是等待的状态。他们很小就让孩子自己吃饭,面对满桌满地满身的狼藉,他们能心平气和。他们让违反规矩的孩子饿着肚子,面对孩子的哀求,他们不动声色,他们将工作琐事搁置,期待与享受每一个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这是一种怎样的淡定与平和。
篇19:英语论文从汤亭亭和她笔下的无名女人的个体行为差异看女性对自_开题报告_网
英语论文-从汤亭亭和她笔下的无名女人的个体行为差异看女性对自
附表6: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从汤亭亭和她笔下的无名女人的个体
行为差异看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认知
系 别:
专 业:
英 语 教 育
指导教师:
作者姓名: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汤亭亭是当代著名的华裔女作家,也是女权主义的代表之一。《女勇士》是她的开山辟作。全书共有五个部分:《无名女人》《白虎山峰》《巫医》《西宫门外》《羌笛之歌》。这部小说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但在国内对这部小说做出的研究还为数甚少。蒲若西在XX年第3期的《当代外国文学》上发表的《对性别,种族,文化对立的消解从解构的视角看汤亭亭的〈女勇士〉》一文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国内从个体行为差异和女性自我价值观这一角度分析《无名女人》这个部分的文章更是寥寥无几。之所以选此课题是因为《女勇士》是一篇很具可读性的作品。作者具有双重身份,是美籍华人。用英语生动地描述了中国封建传统女性的悲哀与追求。另一方面就是因为这是个含金量较高的课题,研究的人屈指可数。 本课题拟把作者本人汤亭亭和她笔下的女主人公无名女人融入中西古今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之中,展开对不同时期女性的价值观的深入研究。该课题将会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女性的思想和追求,将对异性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起到促进作用,也会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女权主义者和女权主义作家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课题将从《无名女人》一文出发,比较作者汤亭亭和她笔下的女主人公无名女人的个体行为差异:汤亭亭打破了传统的束缚和禁忌,写出了《女勇士》这部典型的女权主义作品。而无名女人对任何事都逆来顺受,即使受到屈辱也不反抗。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汤亭亭追求与男性平等的社会地位,而无名女人尊崇男权,夫权的价值观。本课题还将具体分析二人产生不同价值观的原因,最后做出总结:女性应该独立,并争取和男性平等的社会地位。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首先将《无名女人》一文通读一遍,然后精读一遍,查出新单词将原文翻译成中文。接下来的工作是查阅资料和拟题,再写出论文的提纲,然后写论文初稿,并交指导老师批改,根据批改修改论文,交二稿,最后定稿。
主要是采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或网上查阅资料的方法,辅之以老师指导,同学讨论和反复修改的方法。
四、研究工作进度: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常芳、郭海霞. 从禁忌的打破看《无名女人》中女性的自我重塑.[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4):14
[2] 金文野. 女权意识与中国现代女作家的创作要求.[j]中州学刊.(4):23.
[3] 汤龙发. 女权问题是《红楼梦》的主题.[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4):17.
[4] 阎广芬. 简论古代女子的伦理道德观.[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8.(4):31.
六、教研室评议意见:
教研室负责人
年 月 日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篇20: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差异案例
“项羽,你降不降?”漫山遍野传来了汉兵的吼声。项羽冷笑着,缓缓拔出手中的长剑,就在这一刹那,宝剑的青锋伴随着血浆的腥红飞向天际,西楚霸王,一代英雄终于轰然倒下,但就在死去的那一刻,项羽也还充满了疑惑:“为什么?”
是啊,为什么?项羽英雄盖世,在与秦军的巨鹿一战中,背水一搏,与士兵持三日粮,以示必死,绝无还心,终于九战杀苏角,大破秦军,但为什么却输在刘邦这市井之徒身上?原因只有一个,项羽缺乏与属下、谋士的沟通。
鸿门宴中,便已体现出项羽与自己人缺乏沟通,在杀与不杀刘邦之间,存在很大分歧,以至于放走刘邦后,亚父范增破口大骂道:“竖子不足与谋。”与亚父范增的失和是项羽的致命伤,项羽自恃百战百胜,不听取他人意见,而亚父范增,过于老气横秋,一味指责项羽,使两人关系产生裂痕,最后刘邦采用陈平的反间计,使项羽猜忌范增从而气走范增,项羽无人辅佐,终于在乌江自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面对四面楚歌,独自一人悲吟着这首曲子,他输了。苏轼的《留侯论》中有这么一段话:“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也。”由此可见,刘邦是多么注重与谋臣下属的沟通,连项羽的季父项伯也被刘邦招笼过去,所以项羽必败无疑。
可见沟通是多么重要,有了沟通,人与人之间便产生了信任。记得李清照的绝句这样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想必也是为项羽的失败而惋惜吧。缺乏沟通是项羽战败的根源,我想项羽在地下也一定会懊悔不已。
沟通成就了刘邦“大汉”的霸业,也终结了项羽“西楚”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