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国际贸易实务实验报告带截图(热门20篇)

浏览

1196

范文

748

工程力学实验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工程,全文共 4851 字

+ 加入清单

拉伸实验是测定材料在常温静载下机械性能的最基本和重要的实验之一。这不仅因为拉伸实验简便易行,便于分析,且测试技术较为成熟。更重要的是,工程设计中所选用的材料的强度、塑形和弹性模量等机械指标,大多数是以拉伸实验为主要依据。

实验目的(二级标题左起空两格,四号黑体,题后为句号)

1、验证胡可定律,测定低碳钢的E。

2、测定低碳钢拉伸时的强度性能指标:屈服应力Rel和抗拉强度Rm。

3、测定低碳钢拉伸时的塑性性能指标:伸长率A和断面收缩率Z

4、测定灰铸铁拉伸时的强度性能指标:抗拉强度Rm

5、绘制低碳钢和灰铸铁拉伸图,比较低碳钢与灰铸铁在拉伸树的力学性能和破坏形式。

实验设备和仪器

万能试验机、游标卡尺,引伸仪

实验试样

实验原理

按我国目前执行的国家GB/T 228—20xx标准——《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的规定,在室温10℃~35℃的范围内进行试验。

将试样安装在试验机的夹头中,固定引伸仪,然后开动试验机,使试样受到缓慢增加的拉力(应根据材料性能和试验目的确定拉伸速度),直到拉断为止,并利用试验机的自动绘图装置绘出材料的拉伸图(图2-2所示)。

应当指出,试验机自动绘图装置绘出的拉伸变形ΔL主要是整个试样(不只是标距部分)的伸长,还包括机器的弹性变形和试样在夹头中的滑动等因素。由于试样开始受力时,头部在夹头内的滑动较大,故绘出的拉伸图最初一段是曲线。

1.低碳钢(典型的塑性材料)

当拉力较小时,试样伸长量与力成正比增加,保持直线关系,拉力超过FP

后拉伸曲线将由直变曲。保持直线关系的最大拉力就是材料比例极限的力值FP。

在FP的上方附近有一点是Fc,若拉力小于Fc而卸载时,卸载后试样立刻恢复原状,若拉力大于Fc后再卸载,则试件只能部分恢复,保留的残余变形即为塑性变形,因而Fc是代表材料弹性极限的力值。

当拉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试验机的示力指针(主动针)开始摆动或停止不动,拉伸图上出现锯齿状或平台,这说明此时试样所受的拉力几乎不变但变形却在继续,这种现象称为材料的屈服。低碳钢的屈服阶段常呈锯齿状,其上屈服点B′受变形速度及试样形式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而下屈服点B则比较稳定(因此工程上常以其下屈服点B所对应的力值FeL作为材料屈服时的力值)。确定屈服力值时,必须注意观察读数表盘上测力指针的转动情况,读取测力度盘指针首次回转前指示的最大力FeH(上屈服荷载)和不计初瞬时效应时屈服阶段中的最小力FeL(下屈服荷载)或首次停止转动指示的恒定力FeL(下屈服荷载),将其分别除以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S0)便可得到上屈服强度ReH和下屈服强度ReL。

即ReH=FeH/S0 ReL=FeL/S0屈服阶段过后,虽然变形仍继续增大,但力值也随之增加,拉伸曲线又继续上升,这说明材料又恢复了抵抗变形的能力,这种现象称为材料的强化。在强化阶段内,试样的变形主要是塑性变形,比弹性阶段内试样的变形大得多,在达到最大力Fm之前,试样标距范围内的变形是均匀的,拉伸曲线是一段平缓上升的曲线,这时可明显地看到整个试样的横向尺寸在缩小。此最大力Fm为材料的抗拉强度力值,由公式Rm=Fm/S0即可得到材料的抗拉强度Rm。

如果在材料的强化阶段内卸载后再加载,直到试样拉断,则所得到的曲线如图2-3所示。卸载时曲线并不沿原拉伸曲线卸回,而是沿近乎平行于弹性阶段的直线卸回,这说明卸载前试样中除了有塑性变形外,还有一部分弹性变形;卸载后再继续加载,曲线几乎沿卸载路径变化,然后继续强化变形,就像没有卸载一样,这种现象称为材料的冷作硬化。显然,冷作硬化提高了材料的比例极限和屈服极限,但材料的塑性却相应降低。

当荷载达到最大力Fm后,示力指针由最大力Fm缓慢回转时,试样上某一部位开始产生局部伸长和颈缩,在颈缩发生部位,横截面面积急剧缩小,继续拉伸所需的力也迅速减小,拉伸曲线开始下降,直至试样断裂。此时通过测量试样断裂后的标距长度Lu和断口处最小直径du,计算断后最小截面积(Su),由计算公式ALuL0SSu100%Z0100%L0S0、即可得到试样的断后伸长率A和断面收缩率Z。

2 铸铁(典型的脆性材料)

脆性材料是指断后伸长率A<5%的材料,其从开始承受拉力直至试样被拉断,变形都很小。而且,大多数脆性材料在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上都没有明显的直线段,几乎没有塑性变形,也不会出现屈服和颈缩等现象(如图2-2b所示),只有断裂时的应力值——强度极限。

铸铁试样在承受拉力、变形极小时,就达到最大力Fm而突然发生断裂,其抗拉强度也远小于低碳钢的抗拉强度。同样,由公式Rm=Fm/S0即可得到其抗拉强度Rm,而由公式ALuL0  L0100%则可求得其断后伸长率A。

实验结果与截图

篇二:力学实验报告标准答案

1、 为何在拉伸试验中必须采用标准试件或比例试件,材料相同而长短不同的试件延伸率是否相同

答:拉伸实验中延伸率的大小与材料有关,同时与试件的标距长度有关.试件局部变形较大的断口部分,在不同长度的标距中所占比例也不同.因此拉伸试验中必须采用标准试件或比例试件,这样其有关性质才具可比性.材料相同而长短不同的试件通常情况下延伸率是不同的(横截面面积与长度存在某种特殊比例关系除外).

2、 分析比较两种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及断口特征.

答:试件在拉伸时铸铁延伸率小表现为脆性,低碳钢延伸率大表现为塑性;低碳钢具有屈服现象,铸铁无.低碳钢断口为直径缩小的杯锥状,且有450的剪切唇,断口组织为暗灰色纤维状组织。铸铁断口为横断面,为闪光的结晶状组织。.

3.分析铸铁试件压缩破坏的原因.

答:铸铁试件压缩破坏,其断口与轴线成45°~50°夹角,在断口位置剪应力已达到其抵抗的最大极限值,抗剪先于抗压达到极限,因而发生斜面剪切破坏。

4、低碳钢与铸铁在压缩时力学性质有何不同结构工程中怎样合理使用这两类不同性质的材料

答:低碳钢为塑性材料,抗压屈服极限与抗拉屈服极限相近,此时试件不会发生断裂,随荷载增加发生塑性形变;铸铁为脆性材料,抗压强度远大于抗拉强度,无屈服现象。压缩试验时,铸铁因达到剪切极限而被剪切破坏。通过试验可以发现低碳钢材料塑性好,其抗剪能力弱于抗拉;抗拉与抗压相近。铸铁材料塑性差,其抗拉远小于抗压强度,抗剪优于抗拉低于抗压。故在工程结构中塑性材料应用范围广,脆性材料最好处于受压状态,比如车床机座。

5.试件的尺寸和形状对测定弹性模量有无影响为什么

答: 弹性模量是材料的固有性质,与试件的尺寸和形状无关。

6.逐级加载方法所求出的弹性模量与一次加载到最终值所求出的弹性模量是否相同为什么必须用逐级加载的方法测弹性模量

答: 逐级加载方法所求出的弹性模量与一次加载到最终值所求出的弹性模量不相同,采用逐级加载方法所求出的弹性模量可降低误差,同时可以验证材料此时是否处于弹性状态,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7.试验过程中,有时候在加砝码时,百分表指针不动,这是为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检查百分表是否接触测臂或超出百分表测量上限,应调整百分表位置。

8.测G时为什么必须要限定外加扭矩大小

答:所测材料的G必须是材料处于弹性状态下所测取得,故必须控制外加扭矩大小。

9.碳钢与铸铁试件扭转破坏情况有什么不同分析其原因.

答:碳钢扭转形变大,有屈服阶段,断口为横断面,为剪切破坏。铸铁扭转形变小,没有屈服阶段,断口为和轴线成约45°的螺旋形曲面,为拉应力破坏。

10.铸铁扭转破坏断口的倾斜方向与外加扭转的方向有无直接关系为什么

答:有关系。扭转方向改变后,最大拉应力方向随之改变,而铸铁破坏是拉应力破坏,所以铸铁断口和扭转方向有关

11.实验时未考虑梁的自重,是否会引起测量结果误差为什么

答:施加的荷载和测试应变成线性关系。实验时,在加外载荷前,首先进行了测量电路的平衡(或记录初读数),然后加载进行测量,所测的数(或差值)是外载荷引起的,与梁自重无关。

12.画出指定A、B点的应力状态图.A点 B点σx σx τ τ

13.DB DB测取弯曲正应力测取扭转剪应力

14.压杆稳定实验和压缩实验有什么不同答:不同点有:

1、目的不同:压杆稳定实验测临界力,压缩实验测破坏过程中的机械性能。

2、试件尺寸不同:压杆试件为大柔度杆,压缩试件为短粗件。

3、约束不同:压杆试件约束可变,压缩试件两端有摩擦力。

4、实验现象不同:压杆稳定实验试件出现侧向弯曲,压缩实验没有。

5、承载力不同:材料和截面尺寸相同的试件,压缩实验测得的承载力远大 于压杆稳实实验测得的。

6、实验后试件的结果不同:压杆稳定试件受力在弹性段,卸载后试件可以反复使用,而压缩件已经破坏掉了,不能重复使用。

篇三:力学实验报告标准答案

目 录

一、 拉伸实验···············································································2

二、 压缩实验···············································································4

三、 拉压弹性模量E测定实验···················································6

四、 低碳钢剪切弹性模量G测定实验·······································8

五、扭转破坏实验····································································10

六、 纯弯曲梁正应力实验··························································12

七、 弯扭组合变形时的主应力测定实验··································15

八、 压杆稳定实验······································································18

一、拉伸实验报告标准答案

实验目的: 见教材。 实验仪器 见教材。

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例:(一)低碳钢试件

强度指标:

Ps=__22.1___KN屈服应力 ζs= Ps/A __273.8___MPa P b =__33.2___KN强度极限 ζb= Pb /A __411.3___MPa 塑性指标:

伸长率L1-LL100%AA1A

33.24 %面积收缩率

100%

68.40 %

低碳钢拉伸图:

(二)铸铁试件

强度指标:

最大载荷Pb =__14.4___ KN

强度极限ζb= Pb / A = _177.7__ M Pa

问题讨论:

1、 为何在拉伸试验中必须采用标准试件或比例试件,材料相同而长短不同的试件延伸率是否相同

答:拉伸实验中延伸率的大小与材料有关,同时与试件的标距长度有关.试件局部变形较大的断口部分,在不同长度的标距中所占比例也不同.因此拉伸试验中必须采用标准试件或比例试件,这样其有关性质才具可比性.

材料相同而长短不同的试件通常情况下延伸率是不同的(横截面面积与长度存在某种特殊比例关系除外).

2、 分析比较两种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及断口特征.

答:试件在拉伸时铸铁延伸率小表现为脆性,低碳钢延伸率大表现为塑性;低碳钢具有屈服现象,铸铁无.低碳钢断口为直径缩小的杯锥状,且有450的剪切唇,断口组织为暗灰色纤维状组织。铸铁断口为横断面,为闪光的结晶状组织。.

教师签字:_ _______

日 期:___ _____

二、压缩实验报告标准答案

实验目的:见教材。 实验原理: 见教材。

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例:(一)试验记录及计算结果

问题讨论:

分析铸铁试件压缩破坏的原因.

答:铸铁试件压缩破坏,其断口与轴线成45°~50°夹角,在断口位置剪应力已达到其抵抗的最大极限值,抗剪先于抗压达到极限,因而发生斜面剪切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本科生实验报告格式及相关要求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462 字

+ 加入清单

本科生实验报告格式及相关要求

本科生实验报告格式及相关要求

填写说明

1、 适用于本科生所有的实验报告(印制实验报告册除外);

2、 专业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方向的用小括号标明;

3、 格式要求:

① 用A4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A4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② 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

2.54cm,左右2.54cm,页眉1.5cm,页脚1.75cm)。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③ 具体要求:

题目(二号黑体居中);

摘要(“摘要”二字用小二号黑体居中,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小4号宋体);

关键词(隔行顶格书写“关键词”三字,提炼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小4号黑体);

正文部分采用三级标题;

第1章 (小二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

1.1 小三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1.1.1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0.5行),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xx)》。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网页设计与制作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设计,全文共 2905 字

+ 加入清单

网页设计制作实验报告

实验一:站点设置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本实例是通过“站点定义为”对话框中的“高级”选项卡创建一个新站点。

二、仪器用具

1、生均一台多媒体电脑,组建内部局域网,并且接入国际互联网。

2、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建立iis服务器环境,支持asp。

3、安装网页三剑客(dreamweaver mx;flash mx;fireworks mx)等网页设计软件;

三、实验原理

通过“站点定义为”对话框中的“高级”选项卡创建一个新站点。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执行“站点管理站点”命令,在弹出的“管理站点”对话框中单击“新建”按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站点”命令。

2)在弹出的“站点定义为”对话框中单击“高级”选项卡。

3)在“站点名称”文本框中输入站点名称,在“默认文件夹”文本框中选择所创建的站点文件夹。在“默认图象文件夹”文本框中选择存放图象的文件夹,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返回“管理站点”对话框。

4)在“管理站点”对话框中单击“完成”按钮,站点创建完毕。

五、实验结果

六、讨论与结论

实验开始之前要先建立一个根文件夹,在实验的过程中把站点存在自己建的文件夹里,这样才能使实验条理化,不至于在实验后找不到自己的站点。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选项,计算机一般会有默认的选择,最后不要去更改,如果要更改要先充分了解清楚该选项的含义,以及它会造成的效果,否则会使实验的结果失真。实验前先熟悉好操作软件是做好该实验的关键。

实验二:页面图像设置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本实例的目的是设置页面的背景图像,并创建鼠标经过图像。

二、仪器用具

1、生均一台多媒体电脑,组建内部局域网,并且接入国际互联网。

2、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建立iis服务器环境,支持asp。

3、安装网页三剑客(dreamweaver mx;flash mx;fireworks mx)等网页设计软件;

4、安装acdsee、photoshop等图形处理与制作软件;

5、其他一些动画与图形处理或制作软件。

三、实验原理

设置页面的背景图像,并创建鼠标经过图像。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 在“页面属性”对话框中设置页面的背景图像。

2) 在页面文档中单击插入鼠标经过图像。

五、实验结果

六、讨论与结论

实验结束后我们可以看到页面的背景变成了我们插入的图像,并且要鼠标经过的时候会变成另一个图像,这就是鼠标经过图像的效果。当然这种实验效果很难在实验结果的截图里表现出来。这个实验的关键在于背景图像的选择,如果背景图像太大不仅会影响网页的打开速度,甚至图像在插入会也会有失真的感觉,因此在插入前对图像进行必要的处理能使实验的效果更好。

实验三:表格制作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本实例是要创建边框为1像素的表格。

二、仪器用具

1、生均一台多媒体电脑,组建内部局域网,并且接入国际互联网。

2、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建立iis服务器环境,支持asp。

3、安装网页三剑客(dreamweaver mx;flash mx;fireworks mx)等网页设计软件;

4、安装acdsee、photoshop等图形处理与制作软件;

5、其他一些动画与图形处理或制作软件。

三、实验原理

创建边框为1像素的表格。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 在文档中,单击表格按钮,在对话框中将“单元格间距”设置为“1”。

2) 选中插入的表格,将“背景颜色”设置为“黑色”(#0000000)。

3) 在表格中选中所有的单元格,在“属性”面版中将“背景颜色”设置为“白色”(#ffffff)。

4) 设置完毕,保存页面,按下“f12”键预览。

五、实验结果

六、讨论与结论

本实验主要通过整个表格和单元格颜色的差异来衬托出实验效果,间距的作用主要在于表现这种颜色差异。表格的背景颜色和单元格的背景颜色容易混淆,在实验中要认真判断,一旦操作错误则得不到实验的效果。“表格宽度”文本框右侧的表格的宽度单位,包括“像素”和“百分比”两种,容易混淆,要充分地理解这两种单位表示的意义才能正确地进行选择,否则就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设置错误就会严重影响实验效果。

实验四:创建锚点链接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本实例的目的是创建锚点链接。

二、仪器用具

1、生均一台多媒体电脑,组建内部局域网,并且接入国际互联网。

2、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建立iis服务器环境,支持asp。

3、安装网页三剑客(dreamweaver mx;flash mx;fireworks mx)等网页设计软件;

4、安装acdsee、photoshop等图形处理与制作软件;

5、其他一些动画与图形处理或制作软件。

三、实验原理

创建锚点链接。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 在页面中插入1行4列的表格,并在各单元格中输入导航文字。

2) 分别选中各单元格的文字,单击按钮,在弹出的“超级链接”对话框上的“链接”文本框分别输入“#01”“#02”“#03”“#04”。

3) 在文档中输入文字并设置锚记名称“01”,按下“ enter”键换行,输入一篇文章。

4) 在文章的结尾处换行,输入文字并设置锚记名称“02”,按下“ enter”键换行,输入一篇文章。

5) 同样的方法在页面下文分别输入文字和命名锚记为“03”和“04”,并输入文章。

6) 保存页面,按下“f12”键预览。

五、实验结果

六、讨论与结论

添加瞄记的作用是可以帮读者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文章,同时也可以使页面更加精简。本实验的关键难点在于链接文本框输入的名称和瞄记的名称要相一致才能达到实验的效果,同时要记得是在上一篇文章的结尾处输入文字并设置瞄记名称,并记得输入对应的文章,否则瞄记可能不能用。熟练程度低在实验中不能很好地使用各种工具,无法一次准确地寻找到适当的位置。实验中忘记选择“不可见元素”,几次实验都失败,最后才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在实验前要先做好预习,否则实验过程会比较吃力。

实验五:设置css样式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本实例的目的是通过设置css样式创建表格的虚线边框。

二、仪器用具

1、生均一台多媒体电脑,组建内部局域网,并且接入国际互联网。

2、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建立iis服务器环境,支持asp。

3、安装网页三剑客(dreamweaver mx;flash mx;fireworks mx)等网页设计软件;

4、安装acdsee、photoshop等图形处理与制作软件;

5、其他一些动画与图形处理或制作软件。

三、实验原理

通过设置css样式创建表格的虚线边框。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 在网页中创建一个表格。

2) 在“css样式”面板中单击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进行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

3)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进行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

五、实验结果

六、讨论与结论

对话框中各项指标和属性的设置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没熟练掌握就容易出错使实验失败。对“ccs”样式所要使用的各种按扭不够熟悉在使用的时候觉得很生硬。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对软件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各种属性的认识程度,只要充分地掌握了软件的各种操作,对各属性所代表的含义有充分的认识就能很好地完成这个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2667 字

+ 加入清单

电流方向继电器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继电器的結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继电器的调试方法。

二、构造原理及用途

继电器由电磁铁、线圈、Z型舌片、弹簧、动触点、静触点、整定把手、刻度盘、轴承、限制螺杆等组成。

继电器动作的原理: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增加到一定值时,该电流产生的电磁力矩能够克服弹簧反作用力矩和摩擦力矩,使Z型舌片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动静接点接通,继电器动作。当线圈的电流中断或减小到一定值时,弹簧的反作用力矩使继电器返回。  利用连接片可将继电器的线圈串联或并联,再加上改变调整把手的位置可使其动作值的调整范围变更四倍。

继电器的内部接线图如下:图一为动合触点,图二为动断触点,图三为一动合一动断触点。

电流继电器用于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及电动机等的过负荷和短路保护装置。

三、实验内容

1. 外部检查

2. 内部及机械部分的检查  3. 绝缘检查  4. 刻度值检查

5. 接点工作可靠性检查

四、实验仪器

1、微机保护综合测试仪

2、功率方向继电器

3、DL-31 型电流继电器

4、电脑、导线若干。

五、实验步骤

1、外部检查

检查

外壳与底座间的接合应牢固、紧密;外罩应完好,继电器端子接线应牢固可靠。  1. 内部和机械部分的检查

a. 检查转轴纵向和横向的活动范围,该范围不得大于0.15~0.2mm,检查舌片与极间的间隙,舌片动作时不应与磁极相碰,且上下间隙应尽量相同,舌片上下端部弯曲的程度亦相同,舌片的起始和终止位置应合适,舌片活动范围约为7度左右。

b. 检查刻度盘把手固定可靠性,当把手放在某一刻度值时,应不能自由活动。

c. 检查继电器的螺旋弹簧:弹簧的平面应与转轴严格垂直,弹簧由起始位置转至刻度最大位置时,其层间不应彼此接触且应保持相同的间隙。

d. 检查接点:动接点桥与静接点桥接触时所交的角度应为55~65度,且应在距静接点首端约1/3处开始接触,并在其中心线上以不大的摩擦阻力滑行,其终点距接点末端应小于1/3。接点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mm,两静接点片的倾斜应一致,并与动接点同时接触,动接点容许在其本身的转轴上旋转10~15度,并沿轴向移动0.2~0.3mm,继电器的静接点片装有一限制振动的防振片,防振片与静接点片刚能接触或两者之间有一不大于0.1~0.2mm的间隙。  2、电气特性的检验及调整

(1)实验接线图如下:

(2)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的检查

a. 将继电器线圈串联,并将整定把手放在某一整定值上,调压器的手柄放在输出电压的最小位置(或将串入电路的滑线可变电阻放在电阻最大位置)。  b. 合上电源开关,调节调压器的输出电压(调节可变电阻),慢慢地增加继电器电流,直至继电器动作,停止调节,记下此时的电流数值,即为继电器的动作电流Idj,再重复二次,将其值填入表1-1,求其平均值。

c. 继电器动作后,均匀地减小调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加可变电阻阻值使流入继电器电流减小)直至继电器的常开接点刚刚打开,记下这时的电流,即为返回电流Ihj,重复二次将其值填入表1-1,求其平均值。根据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算出返回系数Kf:Kf=Ihj/Idj 动作值于返回值的测量应重复三次,每次测量值与整定值误差不超过±3%,否则应检查轴承和轴尖。

过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应不小于0.85,当大于0.9时,应注意接点压力。  a. 将整定把手放在其它刻度时,重复上述试验。

b. 将继电器线圈改为并联接法,按上述步骤重新进行检验。

在运行中如需改变定值,除检验整定点外,还应进行刻度检验或检验所需改变的定值。用保护安装处最大故障电流进行冲击试验后,复试定值与整定值的误差不应超过±3%,否则,应检查可动部分的固定和调整是否有问题,或线圈内部有无层间短路等。  (3)返回系数的调整

返回系数不满足要求时应予调整,影响返回系数的因素较多,如轴尖的光洁度、 轴承清洁情况、静触点位置等,但影响较显著的是舌片端部与磁极间的间隙和舌片的位置。  a. 改变舌片的起始角与终止角,填整继电器左上方的舌片起始位置限制螺杆,以改变舌片起始位置角,此时只能改变动作电流,而对返回电流几乎没有影响,故用改变舌片的起始角来调整动作电流和返回系数。舌片起始位置离开磁极的距离愈大,返回系数愈小;反之,返回系数愈大。

调整继电器右上方的舌片终止位置限制螺杆,以改变舌片终止位置角,此时只能改变返回电流而对动作电流则无影响,故用改变舌片的终止角来调整返回电流和返回系数。舌片终止位置与磁极的间隙愈大,返回系数愈大;反之,返回系数愈小。

a. 变更舌片两端的弯曲程度以改变舌片与磁极间的距离,也能达到调整返回系数的目的。该距离越大返回系数也越大;反之,返回系数越小。

b. 适当调整触点压力也能改变返回系数,但应注意触点压力不宜过小。  (4)动作值的调整

a. 继电器的调整把手在最大刻度值附近时,主要调整舌片的起始位置,以改变动作值。为此,可调整左上方的舌片起始位置限制螺杆,当动作值偏小时,使舌片的起始位置远离磁极;反之,则靠近磁极。

b. 继电器的调整把手在最小刻度值附近时,主要调整弹簧,以改变动作值。

c. 适当调整触点压力也能改变动作值,但应注意触点压力不宜过小。

六、实验数据记录及分析

实验接线图:继电器有2个线圈,2和6对应1个线圈,4和8对应一个线圈。一个继电器刻度盘上对应的是2.5-5A,而我们做实验的时候是先串联后并联,串联的时候,动作电流可设定为2.5-5A,并联的时候动作电流设定为5-10A,接线图如下(图1,串联;图2,并联):

图1图2

表1-1 电流继电器实验数据记录表

实验数据整理:

动作电流平均值Iav =(I1+I2+I3)/3 返回系数。返回系数的大小主要是继电器断开的时间长断,返回系数是指返回电流与动作电流的比值。

对于第一行数据则有: K=3.63/4.13=0.88 第二行数据则有:  K=4.5/5.03=0.89 第三行数据则有:  K=2.0/2.8=0.72 第四行数据则有:  K=7.5/8.4=0.89

由于过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应不小于0.85,而实验测试数据显示在电流为2.5刻度是返回系数偏小,这可能由于设备比较陈旧,小电流时灵敏系数过小,故该过电流继电器不可用。

刻度盘中点,冲击前后动作值和返回值及相差的百分数 串联时,冲击前后动作值和返回值相差的百分数为: I%=(4.13-3.63)/4.13×100%=12.11%

并联时,冲击前后动作值和返回值相差的百分数为: I%=(8.4-7.5)/8.4×100%=10.71%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二物理实验报告模板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初二,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初二物理实验报告模板

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实验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更好总结本学期实验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特对本学期的实验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在学期初,首先制定了本学期的实验教学工作计划,以实验计划指导本学期的物理教学工作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圆满的完成了实验计划所布置的任务。

1、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把每一个演示实验演示,在演示材料不很完全的条件下,经常自制一些教具或取得另外相近或相似的教具来完成演示实验,让每个学生能够有观察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达到认识理论的目的。

2、对于学生分组实验,学期初,我们物理教师首先对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有学习小组长,小组长在学习上和动手能力上都是比较强的学生,在小组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于学生实验,每个学生都能认真、规范、积极动手,认真观察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一学期的训练和操作,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在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教师对学生认真辅导,还注意巡视学生进行实验的情况,发现操作不规范的不认真的,教师认真辅导指正,并且作其思想工作,对认真规范的同学,并提出表扬,增强学生的成功感。通过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操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操作技能。从而使学生学会了许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3、课外的小实验。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本学年我们还不断的提倡学生进行课外小实验小制作的活动。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

4、实验报告的填写: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积极的鼓励学生完成实验报告,通过实验的观察和操作,使学生能够把观察的实验直观的操作与理论相联系,从而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总之。本学期的物理实验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和上级的实验教学要求还有差距,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将努力探索创新,使实验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篇5:FSK调制解调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2612 字

+ 加入清单

FSK调制解调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FSK(ASK)调制器的工作原理及性能测试;

2.掌握FSK(ASK)锁相解调器工作原理及性能测试;

3. 学习FSK(ASK)调制、解调硬件实现,掌握电路调整测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

1.信道编码与 ASK.FSK.PSK.QPSK 调制模块,位号: A,B 位

2. FSK 解调模块,位号: C 位

3.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位号: G 位

4. 100M 双踪示波器

三、实验内容:

观测m序列(1,0, 0/1码)基带数据FSK (ASK)调制信号波和解调后基带数据信号波形。

观测基带数字和FSK(ASK)调制信号的频谱。

改变信噪比(S/N),观察解调信号波形。

四、实验原理:

数字频率调制是数据通信中使用较早的一种通信方式。由于这种调制解调方式容易实 现,抗噪声和抗群时延性能较强,因此在无线中低速数据传输通信系统中得到了较为广泛 的应用。

(一)  FSK 调制电路工作原理

FSK 的调制模块采用了可编程逻辑器件+D/A 转换器件的软件无线电结构模式,由于调 制算法采用了可编程的逻辑器件完成,因此该模块不仅可以完成 ASK, FSK 调制,还可以完成 PSK, DPSK, QPSK, OQPSK 等调制方式。不仅如此,由于该模块具备可编程的特性,学生还可以基于该模块进行二次开发,掌握调制解调的算法过程。在学习 ASK, FSK 调制的同时,也希望学生能意识到,技术发展的今天,早期的纯模拟电路调制技术正在被新兴的技术所替代,因此学习应该是一个不断进取的过程。 下图为调制电路原理框图

上图为应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调制的电路原理图(可实现多种方式调制)。基带数据时钟和数据,通过 JCLK 和 JD 两个铆孔输入到可编程逻辑器件中,由可编程逻辑器件根据设置的工作模式,完成 ASK 或 FSK 的调制,因为可编程逻辑器件为纯数字运算器件,因此调制后输出需要经过 D/A 器件,完成数字到模拟的转换,然后经过模拟电路对信号进行调整输出,加入射随器,便完成了整个调制系统。

ASK/FSK 系统中,默认输入信号应该为 2K 的时钟信号,在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有2K的M序列输出,可供该实验使用,可以通过连线将时钟和数据送到 JCLK 和 JD 输入端。标有 ASK.FSK 的输出铆孔为调制信号的输出测量点,可以通过按动模块上的 SW01 按钮,切换输出信号为 ASK 或 FSK,同时 LED 指示灯会指示当前工作状态。

(二)  FSK 解调电路工作原理

FSK 解调采用锁相解调,锁相解调的工作原理是十分简单的,只要在设计锁相环时,使它锁定在 FSK 的一个载频上,此时对应的环路滤波器输出电压为零,而对另一载频失锁,则对应的环路滤波器输出电压不为零,那末在锁相环路滤波器输出端就可以获得原基带信号的信息。下图为FSK 锁相环解调器原理示意图和电路图。

FSK 锁相解调器采用集成锁相环芯片 MC4046。其中,压控振荡器的频率是由 17C02.17R09.17W01 等元件参数确定,中心频率设计在 32KHz 左右,并可通过 17W01 电位

器进行微调。当输入信号为 32KHz时,调节 17W01 电位器,使环路锁定,经形成电路后,输出高电平;当输入信号为 16KHz时,环路失锁,经形成电路后,输出低电平,则在解调器输出端就得到解调的基带信号序列。

五、各测量点和可调元件的作用

1、数字调制电路模块接口定义:

信道编码与ASK、FSK、PSK、QPSK调制模块(A、B位) JCLK:2K时钟输入端; JD:2K基带数据输出端;

ASK、FSK:FSK或ASK调制信号输出端;

SW01:调制模式切换按钮;

L01L02:指示调制状态。

2、FSK (ASK)解调模块接口定义:

17P01:FSK解调信号输入铆孔;

17P02:FSK解调信号输出,即数字基带信码信号输出,波形同16P01。

17TP02:FSK解调电路中压控振荡器输出时钟的中心频率,正常工作时应为32KHz左右,频偏不应大于2KHz,若有偏差,可调节电位器17W01;

17W01:解调模块压控振荡器的中心频率调整电位器;

数字调制电路模块:

FSK(ASK)调制模块

CD4046原理框图:

六、实验步骤:

1、插入有关实验模块

在关闭系统电源的情况下,按照下表放置实验模块:

对应位号可见底板右上角的“实验模块位置分布表”,注意模块插头与底板插座的防呆 口一致。

2、信号线连接

使用专用导线按照下表进行信号线连接:

3、加电

打开系统电源开关,底板的电源指示灯正常显示。若电源指示灯显示不正常,请立即关闭电源,查找异常原因。

4、实验设置

设置拨码器 4SW02( G) 为“ 00000”,则 4P01 产生 2K 的 15 位 m 序列输出,4P02 产生 2K 的码元时钟。

按动SW01(AB)按钮,使L02指示灯亮,“ASK、FSK”铆孔输出为FSK 调制信号。

5、FSK 调制信号波形观察

用示波器通道 1 观测“ 4P01”( G),通道 2 观测“ ASK、 FSK”(A&B),调节示波器 使两波形同步,观察基带信号和 FSK 调制信号波形,分析对应“ 0”和“ 1”载波频率,记录实验数据。

6、FSK 解调观测

无噪声 FSK 解调

(1)调节 3W01(E),使 3TP01 信号幅度为 0,即传输的 FSK 调制信号不加入噪声。

(2)用示波器分别观测JD(AB)和 17P02(C),对比调制前基带数据和解调后基带 数据。两路数据是否有延时,分析其原理。

(3)调节解调模块上的17W01(C)电位器,使压控振荡器锁定在32KHz,同时注意对比JD(AB)和17P03(C)的信号是否相同。

加入噪声 FSK 解调

(1)在保持上述连线(无噪声时)不变的情况下,逐渐调节 3W01(E),使噪声电平 逐渐增大,即改变信噪比(S/N),观察解调信号波形是否还能保持正确。

(2)用示波器观察 3P01(E)和 3P02(E),分析加噪前和加噪后信号有什么差别。

7、ASK 调制解调观测

ASK 调制解调操作和 FSK 操作类似,不同点在于需调整 SW01(AB),使 L01 指示灯亮,则“ASK FSK” 输出为 ASK 调制。其他操作和测量参考 FSK 调制解调完成。

8、关机拆线

实验结束,关闭电源,拆除信号连线,并按要求放置好实验模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实验报告格式参考模板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610 字

+ 加入清单

实验报告格式参考模板

实验名称:粉体真密度的测定

粉体真密度是粉体质量与其真体积之比值,其真体积不包括存在于粉体颗粒内部的封闭空洞。所以,测定粉体的真密度必须采用无孔材料。根据测定介质的不同,粉体真密度的主要测定方法可分为气体容积法和浸液法。

气体容积法是以气体取代液体测定试样所排出的体积。此法排除了浸液法对试样溶解的可能性,具有不损坏试样的优点。但测定时易受温度的影响,还需注意漏气问题。气体容积法又分为定容积法与不定容积法。

浸液法是将粉末浸入在易润湿颗粒表面的浸液中,测定其所排除液体的体积。此法必须真空脱气以完全排除气泡。真空脱气操作可采用加热(煮沸)法和减压法,或两法同时并用。浸液法主要有比重瓶法和悬吊法。其中,比重瓶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测定真密度的方法之一。因此,本实验采用比重瓶法。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粉体真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科研与生产中的作用; 2. 掌握浸液法—比重瓶法测定粉末真密度的原理及方法;

3.通过实验方案设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比重瓶法测定粉体真密度基于“阿基米德原理”。将待测粉末浸入对其润湿而不溶解的浸液中,抽真空除气泡,求出粉末试样从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排出已知密度的液体,就可计算所测粉末的真密度。真密度ρ计算式为:

式中:m0—— 比重瓶的质重,g; ms—— (比重瓶+粉体)的质重,g; msl—— (比重瓶+液体)的质重,g; ρl—— 测定温度下浸液密度;g/cm3; ρ—— 粉体的真密度,g/cm3;

三.实验器材:

实验仪器:真空干燥器,比重瓶(2-4个);分析天平;烧杯。 实验原料:金刚砂。

四.实验过程

1. 将比重瓶洗净编号,放入烘箱中于110℃下烘干冷却备用。 2. 用电子天平称量每个比重瓶的质量m0。

3. 每次测定所需试样的题记约占比重瓶容量的1/3,所以应预先用四分法缩分待测试样。 4. 取300ml的浸液(实际实验中为去离子水)倒入烧杯中,再将烧杯放进真空干燥器内预先脱气。浸液的密度可以查表得知。

5. 在已干燥的比重瓶(m0),装入约为比重瓶容量1/3的粉体试样,精确称量比重瓶和试样的的质量ms。

6. 将预先脱气的去离子水注入有试样的的比重瓶内,到容器容量的2/3处为止,放入真空干燥器内。启动真空泵,抽气约20-30min时暂停抽气。

7. 从真空干燥器中取出比重瓶,向瓶内加满浸液并在电子天平上称其质量msl。 8. 洗净该比重瓶,向瓶内加满浸液,称其质量为ml。 9. 重复操作5.6.7.8测下一组数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1. 数据记录

2. 数据处理:

根据公式

实验室室温为23.4℃,查表得此温度下水的密度是0.9969g/ml3,因此

所以

平均

真值3.1939g/ml3

d

绝对偏差:

六.思考题

1. 测定真密度的意义是什么

(1)在测定粉

体的比表面积时需要粉体真密度的数据进行计算。

(2)许多无机非金属材料都采用粉末原料来制造,因此在科研或生产中经常需要测定粉体真密度。

(3)在水泥或陶瓷材料制造中,需要对粘土的颗粒分布球磨泥浆细度进行测定,都需要真密度的数据.

(4)尤其对于水泥材料,其最终产品就是粉体,测定水泥的真密度对生产单位和使用单位都具有很大的实用意义。

2. 浸液法-比重瓶法测定真密度的原理是什么?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七.实验心得(没有强制要求,可选写)

以往的实验都是比着实验书本操作,而本次实验实验方案则是自己自主完成的,毫无经

12(4

((4

3.22705mlg3/

平均-真值3.22705-3.1939

*100%1.037%

真值3.1931

验可谈,但是实验过程中享受到了独立自主的乐趣。这种实验课堂方式极大的激发了同学们对实验的探索能力和对未知的好奇心。继续下去,会有更大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分析天平的实验报告范文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919 字

+ 加入清单

分析天平实验报告范文

电子天平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掌握电子天平的基本操作;2 掌握实物称量的技术;3 掌握准确、简明、规范地记录实验原始数据的方法。仪器和试剂电子天平、称量瓶(内装试剂)、称量纸、试剂勺、小烧杯(接收器)实验步骤1 直接法 先整理好天平,调零后,取一张称量纸,叠成铲子,轻轻放在天平托盘上,当显示数字稳定后,即可读数,并记录数据m1,纸铲留用2 加重称量法 将上述小纸铲轻轻放在天平的托盘上,显示数字稳定后按一下“除皮”键,显示即恢复为零,用加重法称取0.2034g试样,并记录数据m2。3 减重称量发 天平调零后,将称量瓶从干燥器中取出,放在天平托盘中央,显示数字稳定后读数,记录数据m3。 用减重称量法称取0.2~0.3g样品至小烧杯中,将称量瓶再次进行称量记录数据m4。4 m3- m4即为所称样品质量。5 制作表格将其实验数据记录并计算实验结果。注意事项1 电子天平属精密仪器,要精心操作。2 所称试样不准直接放置在秤盘上,以免沾污和腐蚀仪器。3 不管称取什么样的试样,都必须细心将试样置入接受器皿中,不得洒在天平箱板上或称盘上。若发生了上述错误,当事人必须按要求处理好,并报告实验指导教师。4 天平称量练习为分析化学实验课的首次实验,学生必须做好预习、准备好三个实验本子并将每页编上号码。5 实验数据只能记在实验本上,不能随意记在纸片上。6 实验者必须主动接受规范化的严格训练,掌握分析测试的基本操作技术,并进一步掌握有关的理论知识。实验数据表格

用托盘天平测质量写一篇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验证空气有质量 材料 托盘天平,两个纸盒,大烧杯 步骤1,把两个纸盒放在托盘天平两端调平 2,把大烧杯放在冰箱冷冻室一段时间 3,把大烧杯拿出来马上向天平一端纸盒倒 结果,天平偏向倒的那端 结论:空气有质量 分析:纸带中只有空气,所以空气有质量,同时证明冷空气比热空气重 提示,不能找个气球,先吹气称重,再放气称重。那样是没有结果的,因为空气有浮力(就像装满水的带子在水中悬浮),所以两次结果一样。

1.称量前的检查

检查天平是否正常,天平是否水平,称盘是否洁净,圈码指数盘是否在“000”位,圈码有无脱位,吊耳有无脱落、移位等。

检查和调整天平的空盘零点。用平衡螺丝(粗调)和投影屏调节杠(细调)调节天平零点,这是分析天平称重练习的基本内容之一。每个同学都应掌握。

2.称量

当要求快速称量,或怀疑被称物可能超过最大载荷时,可用托盘天平(台称)粗称。一般不提倡粗称。

将待称量物置于天平左盘的中央,关上天平左门。按照“由大到小,中间截取,逐级试重”的原则在右盘加减砝码。试重时应半开天平,观察指针偏移方向或标尺投影移动方向,以判断左右两盘的轻重和所加砝码是否合适及如何调整。注意:指针总是偏向质量轻的盘,标尺投影总是向质量重的盘方向移动。先确定克以上砝码(应用镊子取放),关上天平右门。再依次调整百毫克组和十毫克组圈码,每次都从中间量(500 mg和50mg)开始调节。确定十毫克组圈码后,再完全开启天平,准备读数。

3.读数

砝码确定后,全开天平旋钮,待标尺停稳后即可读数。称量物的质量等于砝码总量加标尺读数(均以克计)。标尺读数在9~10 mg时,可再加10mg圈码,从屏上读取标尺负值,记录时将此读数从砝码总量中减去。

4.复原

称量数据记录完毕,即应关闭天平,取出被称量物质,用镊子将砝码放回砝码盒内,圈码指数盘退回到“000”位,关闭两侧门,盖上防尘罩,并在天平使用登记本上登记。

5.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1)开、关天平旋钮,放、取被称量物,开、关天平侧门以及加、减砝码等,动作都要轻、缓,切不可用力过猛、过快,以免造成天平部件脱位或损坏。

(2)调节零点和读取称量读数时,要留意天平侧门是否已关好;称量读数要立即记录在实验报告本或实验记录本上。调节零点和称量读数后,应随手关好天平。加、减砝码或放、取称量物必须在天平处于关闭状态下进行(单盘天平允许在半开状态下调整砝码)。砝码未调定时不可完全开启天平

(3)对于热的或冷的称量物应置于干燥器内直至其温度同天平室温度一致后才能进行称量。

(4)天平的前门仅供安装、检修和清洁时使用,通常不要打开。

(5)在天平箱内放置变色硅胶作干燥剂,当变色硅胶变红后应及时更换。

(6)必须使用指定的天平及天平所附的砝码。如果发现天平不正常,应及时报告指导教师或实验室工作人员,不要自行处理。

(7)注意保持天平、天平台、天平室的安全、整洁和干燥。

(8)天平箱内不可有任何遗落的药品,如有遗落的药品可用毛刷及时清理干净。

(8)用完天平后,罩好天平罩,切断天平的电源。最后在天平使用记录簿上登记,并请指导教师签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物理实验报告格式范文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435 字

+ 加入清单

物理实验报告格式范文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

三、实验原理:简明扼要地阐述实验的理论依据、计算公式、画出电路图或光路图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要求步骤或内容简单明了

五、数据记录:实验中测得的原始数据和一些简单的结果尽可能用表格形式列出,并要求正确表示有效数字和单位

六、数据处理:根据实验目的对测量结果进行计算或作图表示,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评定,计算误差或不确定度.

七、实验结果:扼要地写出实验结论

八、误差分析:当实验数据的误差达到一定程度后,要求对误差进行分析,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

九、问题讨论: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异常现象及可能的解释,分析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对实验仪器的选择和实验方法的改进提出建议,简述自己做实验的心得体会,回答实验思考题.

物理探究实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技能准备:弹簧测力计,长木板,棉布,毛巾,带钩长方体木块,砝码,刻度尺,秒表。

知识准备:

1.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平衡。

2. 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4. 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的大小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拉力的数值可从弹簧测力计上读出,这样就测出了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

探究导引

探究指导:

关闭发动机的列车会停下来,自由摆动的秋千会停下来,踢出去的足球会停下来,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

运动物体产生摩擦力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物体间要相互接触,且挤压;2.接触面要粗糙;3.两物体间要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摩擦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由力的三要素可知:摩擦力除了有作用点、方向外,还有大小。

提出问题: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1: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猜想2: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3: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产生摩擦力的两种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探究方案: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把棉布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改变木块与长木板的接触面,从而改变接触面积。

物理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报告模板

探究过程:

1.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

2. 在木块上加50g的砝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8N

3. 在木块上加200g的砝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1.2N

4. 在木板上铺上棉布,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1.1N

5. 加快匀速拉动木块的速度,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

6. 将木块翻转,使另一个面积更小的面与长木板接触,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

探究结论:

1. 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2. 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3. 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接触面的面积大小无关。

4. 摩擦力的大小跟相对运动的速度无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化学实验报告范例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798 字

+ 加入清单

实验题目: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学习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有关仪器的使用;

学习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练习滴定操作。

实验原理:

h2c2o4为有机弱酸,其ka1=5.9×10-2,ka2=6.4×10-5。常量组分分析时cka1>10-8,cka2>10-8,ka1/ka2

h2c2o4+2naoh===na2c2o4+2h2o

计量点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naoh标准溶液采用间接配制法获得,以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

-cook

-cooh

+naoh===

-cook

-coona

+h2o

此反应计量点ph值9.1左右,同样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实验方法:

一、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用台式天平称取naoh1g于100ml烧杯中,加50ml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移入500ml试剂瓶中,再加200ml蒸馏水,摇匀。

准确称取0.4~0.5g邻苯二甲酸氢钾三份,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20~30ml蒸馏水溶解,再加1~2滴0.2%酚酞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二、h2c2o4含量测定

准确称取0.5g左右草酸试样,置于小烧杯中,加20ml蒸馏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20ml移液管移取试样溶液于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剂1~2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平行做三次。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一、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

实验编号123备注

mkhc8h4o4/g始读数

终读数

结果

vnaoh/ml始读数

终读数

结果

aoh/mol·l-1

naoh/mol·l-1

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

二、h2c2o4含量测定

实验编号123备注

aoh/mol·l-1

m样/g

v样/ml20.0020.0020.00

vnaoh/ml始读数

终读数

结果

ωh2c2o4

h2c2o4

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分子荧光光谱法实验报告范文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792 字

+ 加入清单

分子荧光光谱实验报告范文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荧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及使用。

2.了解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和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3.掌握分子荧光光度计分析物质的特征荧光光谱:激发光谱、发射光谱的测定方法。

4.了解影响荧光产生的几个主要因素。

5.学会运用分子荧光光谱法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 实验原理

原子外层电子吸收光子后,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再回到较低能级或者基态时,发射出一定波长的辐射,称为原子荧光。对于分子的能级激发态称为分子荧光,平时所说的荧光指分子荧光。

具有不饱和基团的基态分子经光照射后,价电子跃迁产生荧光,是当电子从第一激发单重态S1的最低振动能级回到基态S0各振动能级所产生的光辐射。

(1)激发光谱

是指发光的某一谱线或谱带的强度随激发光波长(或频率)变化的曲线。横坐标为激发光波长,纵坐标为发光相对强度。

激发光谱反映不同波长的光激发材料产生发光的效果。即表示发光的某一谱线或谱带可以被什么波长的光激发、激发的本领是高还是低;也表示用不同波长的光激发材料时,使材料发出某一波长光的效率。荧光为光致发光,合适的激发光波长需根据激发光谱确定——激发光谱是在固定荧光波长下,测量荧光体的荧光强度随激发波长变化的光谱。获得方法:先把第二单色器的波长固定,使测定的λem不变,改变第一单色器波长,让不同波长的光照在荧光物质上,测定它的荧光强度,以I为纵坐标,λex为横坐标所得图谱即荧光物质的激发光谱,从曲线上找出λex,,实际上选波长较长的高波长峰。

(2)发射光谱

是指发光的能量按波长或频率的分布。通常实验测量的是发光的相对能量。发射光谱中,横坐标为波长(或频率),纵坐标为发光相对强度。

发射光谱常分为带谱和线谱,有时也会出现既有带谱、又有线谱的情况。 发射光谱的获得方法:先把第一单色器的波长固定,使激发的λex不变,改变第二单色器波长,让不同波长的光扫描,测定它的发光强度,以I为纵坐标,λem为横坐标得图谱即荧光物质的发射光谱;从曲线上找出最大的λem。

(3)荧光强度与荧光物质浓度的关系

用强度为I0的入射光,照射到液池内的荧光物质时,产生荧光,荧光强度If用仪器测得,在荧光浓度很稀(A

三、 实验试剂和仪器

试剂:罗丹明B乙醇溶液;1-萘酚乙醇溶液;3,3’-Diethyloxadicarbocyanine iodide:标准溶液,10μg/ml, 20μg/ml,30μg/ml,40μg/ml和未知浓度;蒸馏水;乙

醇。

仪器:Fluoromax-4荧光分光光度计;1cm比色皿;spectrofluorometer分析软件。

荧光分析仪器结构:它主要由光源、单色器、液槽、检测器和显示器组成。光源发出的紫外-可见或者红外光经过激发单色器分光后,照到荧光池中的被检测样品上,样品收到该激发光照射后,发出的荧光经发射单色器分光,由光电倍增管转换成相应电信号,再经放大器放大反馈进入转换单元,将模拟电信号转换成相应数字信号,并通过显示器或打印机显示和记录被测样品谱图。

四、 实验步骤

1.样品制备。配置不同浓度的3,3’-Diethyloxadicarbocyanine iodide溶液,分别为10μg/ml, 20μg/ml,30μg/ml,40μg/ml和未知浓度。

2.打开荧光分光光度计和电脑,预热半个小时。

3.打开spectrofluorometer分析软件,进行相关参数的设置。首先检测罗丹明B的激发光谱,此时固定发射波长为560nm,检测并保存激发光谱。然后根据所检测的激发光谱中的最大峰值541nm来设置检测罗丹明B的荧光光谱的激发波长,检测并保存所得的荧光光谱。

4.检测1-萘酚的荧光光谱。方法同步骤3。

5.用已配置好的3,3’-Diethyloxadicarbocyanine iodide标准溶液进行与2中相同的步骤,找到最大激发波长与最大发射波长,之后选定单点检测模式,并设置成刚选择的最大激发波长与最大发射波长,分别对10μg/ml, 20μg/ml,30μg/ml,40μg/ml进行检测,记录数据,绘制工作曲线。

6.对未知浓度3,3’-Diethyloxadicarbocyanine iodide进行检测,记录数据,并根据工作曲线求出浓度。

五、 数据记录和处理

1. 数据记录

(1)罗丹明B的测定

图2.罗丹明B的激发光谱

图3.罗丹明B的荧光光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实验实习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682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在实验室为期两个月的毕业实习结束了,留下的是满满的收获和不舍。

在这两个月的时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有学习方面的,更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对我来说受益非浅。在老师和师兄师姐的帮助下,我很快融入了这个新的环境,这对我今后进入研究生阶段是非常有益的。除此以外,我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别人沟通,如何更好地去陈述自己的观点,如何从更多的人那里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会成为我今后实验的最重要的基石。实习是每一个打算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专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地从事科研工作、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实的脚步声却是那么地清晰、有力。在一次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在老师们悉心指导下,我不但生物实验有了系统的理解,从无数次的失败中吸取了宝贵的经验教训,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的意志也得到了磨练,恐惧心理也逐渐地消失了。我时刻提醒自己,唯有不断努力,才能与时俱进。总之,这次实习的意义,对我来说已不再是完成学分、完成毕业实习的任务,而是在开启“生命之旅”大门的过程中迈出了第一步。我一定会好好地珍惜这个机会,并为自己所喜爱的方向努力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在为期两个月的以实验为主的的实习中,我受益匪浅,我不仅学习到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收获了经验与体会,这些使我一生受用不尽,记下来以时刻自勉:

1.手脚勤快,热心帮助他人。初来匝道,不管是不是自己的份内之事,都应该用心去完成,也许自己累点,但你会收获很多,无论是知识与经验还是别人的称赞与认可。 毕竟师兄师姐们也都是从我们这个时候过来的,对于他们而言,哪些学生是认真的,哪些学生只是混时间,他们一眼就能看出。因为态度决定一些,一些小事,如刷培养皿、刷试管,大家都是从这里开始的,不能因为好高骛远就偷懒。只有用心地,以良好的态度做好这一件件小事,才能获得大家的认可,也只有这样,才有师兄师姐愿意更深入的教给我们一些技术和方法。

2.多学多问,学会他人技能。学问学问,无问不成学。知识和经验的收获可

以说与勤学好问是成正比的,知识总是垂青那些善于提问的人。由于之前没有学过分子生物学,必然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基础,很多东西不懂也是很正常的。所有的知识也都有一个从不懂到懂的过程,所以没有什么好丢脸的,不懂装懂才是真正的傻。此外,有一些经验上的东西,可能是关于细节的,在已知的基础上根据每个实验室的实验环境等因素进行了一些优化,这就需要我们及时的询问,才能少走弯路。

3.善于思考,真正消化知识。有知到识,永远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当你真正学会去思考时,他人的知识才能变成你自己的东西。就像刚才说的一样,由于理论知识不扎实,不系统,对于这些新的东西往往很难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个时候,思考就是非常重要的。做之前思考,做完后还要回过头来思考。

4.前人铺路,后人修路。墨守陈规永远不会有新的建树,前人的道路固然重要,但是学会另辟蹊径更为重要。虽然现在对我们来说创新还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至少要有这种意识了。就是怀疑的态度和精神。其实就小的方面来说,很多方法和经验是一代代人口口相传而来的,那么其中误传也是难免的了。我们还是要抱着怀疑的精神,善于思考和发现,才是做科研应该具备的素质。从大的方面来说,本来对于研究身来说,就不是在单纯的学习知识,而是创造知识,可见对于研究生而言,独立思考及创造的重要性。

5.实事求是做实验。不骗自己更不要骗他人。我想这一点的重要性,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敲响警钟。实验结果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剽窃抄袭、更不能伪造数据。只有正视实验结果,才能及时的找出存在的问题,有正对性的进行改进。

6.认真仔细地做好实验纪录。不要当你真正用到它时才知它的重要所在。可能对于一个本科生来说尚未这种意识,但我们可以想见其重要性。因为这些记录不仅仅是为了一个结果,为了能够毕业。更重要的是整个过程中自己不断总结的经验和教训、方法和规律都在里面。而其中的精华也只有记录者本身才能真正领悟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冻豆腐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3262 字

+ 加入清单

冻豆腐实验报告范文三篇

篇一:冻豆腐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豆腐制作的基本原理,探索影响豆腐凝胶质量的因素。

2、比较了不同品种豆腐的加工方法,建立了简便可行的豆腐品质测定方法。

3、采用低温下加入凝固剂,研究了大豆品种、大豆蛋白浓度及大豆蛋白主要组分、不同的凝固剂及其浓度以及加工条件对豆腐凝胶强度、持水能力和豆腐微观结构的影响。

4、调查了稳定豆腐凝胶网络结构的主要化学力;分析了不同类型凝固剂的凝固作用机理。

二、实验原理

豆腐是大豆蛋白在凝固剂作用下相互结合形成的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凝胶产品。虽然不同品种的豆腐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但都有一个凝固剂与豆浆混合的过程。豆腐生产原理是:先把大豆蛋白质等从大豆中提取出来成为豆浆,然后在豆浆中加入凝固剂,大豆蛋白质即凝固形成凝胶体──豆腐。豆浆在一定温度下才能与凝固剂发生作用起凝固效果。凝固剂有酸类(如醋酸、乳酸、葡萄糖酸)和钙盐(如石膏)、镁盐(如盐卤)。豆腐的含水量及形态规格不同,可通过凝固时操作及压制成型而调整。中国的豆腐加工已由手工操作转变为半机械化生产。

用葡萄糖酸内脂为凝固剂生产豆腐,改变了传统的用卤水点豆腐的制作方法,可减少蛋白质流失,并使豆腐的保水率提高,比常规方法多出豆腐近1倍;且豆腐质地细嫩、有光泽,适口性好,清洁卫生。该方法工艺简便,操作简单,很适合家庭或工厂化生产。

三、 试剂和设备

材料:胡萝卜、韭菜

醋酸、乳酸、葡萄糖酸和钙盐(如石膏)、镁盐(如盐卤)、葡萄糖酸内脂、721分光光度计,高速组织捣碎机,机械搅拌器,恒温水浴。

四、 实验步骤

1、精选:清除杂质,去除已变质、不饱满和有虫眼的大豆。最好选用颗粒饱满整齐的新豆200g。

2、浸泡:冬季14小时—16小时。加水量以没过料面10厘米—15厘米为宜。浸泡好的大豆增重约1倍左右。

3、选新鲜蔬菜或水果,洗干净榨汁。用食用柠檬酸水或纯碱溶液调节pH值在6-6.5

4、磨碎:按豆与水之比为1/3—1:4的比例,打成豆浆。

5、过滤:使用离心机过滤,要先粗后细,分段进行。尼龙滤网先用80目—100目的,后两次用80目的。通过三遍洗渣过滤,使渣内蛋白质含量不超过2.5%。过滤后边合并滤液,但注意加水量。一般过滤时一公斤大豆加一公斤水,1千克大豆加水总量(包括前几道工序)为7千克—8千克。

6、煮浆:煮浆对豆腐成品质量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通常煮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用敞开锅,另一种是使用密封煮罐。使用敞开锅煮浆,煮浆速度要快,时间要短,不超过15分钟。锅开三次后,立即放出浆液备用。使用密封煮罐煮浆,可自动控制煮浆各阶段的温度,煮浆效果好。

7、调配:每50ml豆浆中加8-10ml的浓缩菜汁。(胡萝卜汁,韭菜汁)

8、加入凝固剂:待豆浆冷却到80℃左右时,

①内酯豆腐:加入葡萄糖酸内酯,添加量为豆浆量的0.2%—0.4%,搅拌均匀。

②普通豆腐:加氯化镁,加至出现芝麻烂花时为止。 点后加盖保温30分钟-40分钟,待浆温降到70℃时,即可包装。

9、装盒:加入凝固剂后即可装盒制成盒状内酯豆腐;或待其冷却后,按常规方法进行压榨滤水后出售。

五、 注意事项

使用密封煮罐煮浆,可自动控制煮浆各阶段的温度,煮浆效果好。但应注意温度不能高于100℃,否则会发生蛋白质变性,从而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将浆煮至90℃—100℃会产生泡沫,可加入消泡剂消泡。

篇二:冻豆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大豆蛋白的凝固成型原理。

2.掌握豆腐加工的基本工艺过程。

二、实验原理

大豆蛋白质通过煮浆,肽链间发生缔合作用,相对分子量增大,添加钙离子、破坏蛋白质分子表面水化膜和双电层,并使蛋白质分子间通过钙桥相连,使蛋白质互相间交联形成主体网络结构而凝固。

内酯豆腐是采用新型凝固剂δ—葡萄糖酸内酯制作而成的.内酯豆腐的生产除利用了蛋白质胶凝性之外,还利用了δ—葡萄糖酸内酯的水解特性.葡萄糖酸内酯并不能使蛋白质胶凝,只有其水解后生成的葡萄糖酸才有此作用.葡萄糖酸内酯遇水会水解,但在室温下(30℃以下)进行的很缓慢,而加热之后则会迅速水解。内酯豆腐的生产过程中,煮浆使蛋白质形成前凝胶,为蛋白质的胶凝创造了条件,熟豆浆冷却后,为混合,灌装,封口等工艺创造了条件,混有葡萄糖酸内酯的冷熟豆浆,经加热后,即可在包装内形成具有一定弹性和形状的凝胶体——内酯豆腐。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

1.实验材料

大豆、δ—葡萄糖酸内酯、熟石膏、

2.实验设备

加热锅,磨浆机(或组织捣碎机),水浴锅,折光仪,容器(玻璃瓶或内酯豆腐塑料盒),电炉,过滤筛(80目左右)等。

四、实验方法

1.工艺流程

原料→浸泡→水洗→磨制分离→煮浆→冷却→混合→灌装→加热成型→冷却→成品

2.参考配方 大豆1000g 水约3000 g

葡萄糖酸内酯0.25~0.3%,熟石膏2.2~2.8%

3.操作要点

(1)浸泡 按1:4添加泡豆水,水温17~25℃,pH在6.5以上,时间为6h~8h,浸泡适当的大

豆表面比较光亮,没有皱皮,豆瓣易被手指掐断;

(2)水洗 用自来水清洗浸泡的大豆,去除浮皮和杂质,降低泡豆的酸度。

(3)磨制 用磨浆机磨制水洗的泡豆,磨制时每kg原料豆加入50~55℃的热水3000ml。

(4)煮浆 煮浆便蛋白质发生热变性,煮浆温度要求达到95~98℃,保持2min;豆浆的浓度10~11%。

(5)冷却 葡萄糖酸内酯在30℃以下不发生凝固作用,为使它能与豆桨均匀混合,把豆浆冷却至30℃。(6)混合 葡萄糖酸内酯的加入量为豆浆的0.25~0.3%,先与少量凉豆浆混合溶化后加入混均,混匀后立即灌装。

(7)灌装 把混合好的豆浆注入包装盒内,每袋重250g,封口。

(8)加热凝固 把灌装的豆浆盒放入锅中加热,当温度超过50℃后, 葡萄糖酸内酯开始发挥凝固作用,使盒内的豆浆逐渐形成豆脑.加热的水温为85~100℃,加热时间为20~30min,到时后立即冷却,以保持豆腐的形状。

五、产品质量标准(成品评价)

豆腐的感官质量标准是白色或淡黄色,具有豆腐特有的香气和滋味,块型完整硬适中,质地细嫩,有弹性,无杂质。

六、讨论题

1.加热对于大豆蛋白由溶胶传变为凝胶有何作用

2.制作内酯豆腐的两次加热各有什么作用。

七、参考文献

1.石彦国 任莉编著,大豆制品工艺学,中国轻工出版社,1993.

2.天津轻工业学院,食品工艺实验[M],天津:院内教材,20xx.6.

篇三:冻豆腐实验报告

本实验了解豆腐制作的基本原理,要熟练掌握内酯豆腐的制作方法。

一、教学引导

葡萄糖酸内酯在豆腐制作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内酯豆腐的特点?

二、学生课前准备

写预习报告,熟悉内酯豆腐制作的原理、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三、课堂教学过程

在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工艺学实验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其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回答学生根据实验情况提出的疑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1.设备清洗

2.熟悉实验设备

3.讲解内酯豆腐制作的原理、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4.按实验步骤开始实验。

操作要点:

(1)浸泡:水温17~25℃,时间为6h~8h以上,浸泡适当的大豆表面比较光亮,没有皱皮,豆瓣易被手指掐断。

(2)水洗:用水清洗浸泡的大豆,去除浮皮和杂质,降低泡豆的酸度:

(3)磨制:用磨浆机磨豆,磨制时每kg湿豆加入50~55℃的热水约3000ml。调整浓度,浓度控制在9-10%。

(4)煮浆:煮浆使蛋白质发生热变性,煮浆温度要求达到95-98℃,保持5min;豆浆的浓度10~11%。

(5)冷却:葡萄糖酸内酯在30℃以下不发生凝固作用,为使它能与豆浆均匀混合,把豆浆冷却至30℃左右。

(6)混合:葡萄糖酸内酯的加入量为豆浆的0.25~0.3%,先与少量凉豆浆混合溶化后加入混均;混匀后立即灌装。

(7)灌装:把混合好的豆浆注入包装盒内,每袋重250g,封口;

(8)加热凝固:加热的水温为85~95℃,加热时间为20~30min,到时后立即冷却,以保持豆腐的形状。

四、课后作业

1.加热对于大豆蛋白由溶胶转变为凝胶有何作用

2.制作内酯豆腐的两次加热各有什么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电路实验报告要求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电路实验报告要求

同学您好:

电路实验课已经结束,请按题目要求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并要仔细检查一遍,以免退回,具体要求如下:

一、 绘制电路图要工整、选取合适比例,元件参数标注要准确、完整。

二、 计算题要有计算步骤、解题过程,要代具体数据进行计算,不能只写得数。

三、 实验中测试得到的数据要用黑笔誊写在实验报告表格上,铅笔字迹清楚也可以,如纸面太脏要换新实验报告纸,在319房间买,钱交给姜老师。

四、 绘制的曲线图要和实验数据吻合,坐标系要标明单位,各种特性曲线等要经过实验教师检查,有验收印章,曲线图必须经剪裁大小合适,粘附在实验报告相应位置上。

五、 思考题要有自己理解实验原理后较为详尽的语言表述,如串联谐振的判定等,可以发挥,有的要画图说明,不能过于简单,不能照抄。

六、 实验报告页眉上项目如学号、实验台号、实验室房间号、实验日期等不要漏填。

七、 要有个人小结,叙述通过实验有哪些提高,有哪些教训,之所以作得好和作得差,要分析一下原因。同时提出建设性意见。

八、 5月17日下午3时以前班长(学委)交到综合楼323房间。

电路实验室 XX年5月1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一、实验目的

描绘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二、实验原理

1。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导致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以电流I为纵坐标,以电压U为横坐标,描绘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I—U图像。

2。小灯泡电阻极小,所以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连入电路;电压应从0开始变化,所以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并且应将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

三、实验器材

小灯泡一盏,电源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电压表、电流表各一台,开关一个,导线若干,直尺一把。

四、实验电路

五、实验步骤

1。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A端,如图:

2。闭合开关S,将滑片P逐渐向B端移动,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并且注意电压表示数不能超过小灯泡额定电压,取8组,记录数据,整理分析。 3。拆除电路,整理桌面,将器材整齐地放回原位。

以电流I为纵坐标,以电压U为横坐标,描绘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I—U图像。

八、实验结论

1。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一条直线

2。曲线原因的分析:根据欧姆定理,R U应该是一条直线,但是那仅仅是理想IU来说,RI电阻,R是恒定不变的但是在现实的试验中,电阻R是会受到温度的影响的,此时随着电阻本身通过电流,温度就会增加,R自然上升,对于R

代表图线中的斜率,当R不变时,图像是直线,当变化时,自然就是曲线。九、误差分析

1。测量时未考虑电压表的分流,造成电流I的实际值大于理论值。 2。读数时没有读准确,在估读的时候出现误差。 3。描绘图像时没有描绘准确造成误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小学科学实验报告汇总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全文共 1645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汇总

1、太阳下影子变化

实验名称:太阳下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实验准备:手电筒、绳子、橡皮、铅笔、呼啦圈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代替太阳,把手电筒用细绳挂在呼啦圈上。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影子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由西向动转动。

实验结论: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长,中午的影子最短。

2、实际试验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

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3、设计试验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实验名称: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实验准备:凸透镜、凹透镜、白纸等

实验过程:(1)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物体。(2)让阳光穿过凸透镜,观察聚焦情况。(3)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观察成像的情况。

实验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作用,能聚光成像。凹透镜有缩小物体的的作用。

4、设计试验证明光的行进方向。

实验准备:手电筒、三张带孔的纸板等

试验过程:把三张纸板平行放置让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照,光能穿过三个小孔;让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光不能通过小孔。

试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行进的。

5、实验名称:研究电磁铁的磁极(自制的电磁铁)

实验方法:(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钉帽一端与指南针接近,如果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吸,那电磁铁的这端就是南极;(2)改变电池的正负极,发现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斥,这时电磁铁的南极变成了北极。

实验结论: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电池正负极方向改变后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6、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假设与线圈圈数有关。线圈匝数多,磁力大;

线圈匝数少,磁力小。

保持不变的是:电池数量、铁钉粗细等。

需要改变的是:线圈匝数

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线圈匝数多,磁力大;线圈匝数少,磁力小。

7、名称: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的变化

材料:试管、气球皮、橡皮筋、酒精灯

步骤: 1、在试管里装满水,并用气球皮把管口蒙住,用橡皮筋扎紧。2、将试管入在酒精灯上加热

结论:水加热后体积壮增大

8、名称:液体的热胀冷缩

材料:平底烧瓶、塞子、玻璃棒、烧杯、红墨水

步骤: 1、在平底烧瓶中滴入4滴红墨水,用清水装潢,并用插用玻璃棒的塞子 塞紧瓶口。2、将平底烧瓶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3、取出平底烧瓶又放入装有冷水的烧杯中

结论:一般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9、名称:气体的热胀冷缩

材料:锥形瓶、

气球、烧杯

步骤: 1、将气球口套在锥形瓶口上。2、将锥形瓶分别放在装有热水、温水、冷水的烧杯中结论: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0、名称:固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材料:铜球、铜环、酒精灯

步骤: 1、将铜球沿铜环孔穿一穿。2、将铜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段时间。3、将铜球沿铜环孔穿一穿。4、将热铜球放入冷水中,再沿铜环孔穿一穿

结论:固体在一般情况下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1、名称:热是怎样传递的

材料:铁丝、凡士林、小棒、酒精灯、支架

步骤: 1、将铁丝的两端固定在两个支架上。2、在铁丝的不同地方涂上凡士林,并粘上小棒。3、用酒精灯对着铁丝的一端加热

结论:热从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

12、名称: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

材料:圆形金属片、凡士林、小棒、酒精灯、铁架台

步骤: 1、在圆形金属片的同心圆处涂上凡士林,并粘上小棒。2、将金属片固定在铁架台上。3、用酒精灯对着金属片的中心或边缘部分回热

结论:热从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

13、名称:摆的特征

材料:铁架台、细线、同样大的螺帽

步骤: 1、用线的一端栓住螺帽,另一端在铁架台的支棒上(A、同一重物和同一摆长;B、摆长一样和重物的轻重不一样;C、摆长不一样,重物轻重一样)

2、将第一种拉到不同高度,将第二种和第三种都拉到同样高度

结论:

1、同一个摆,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不变的。

2、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与摆线的长短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黄梅县实验小学安全检查自查报告_自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黄梅县实验小学安全检查自查报告

黄梅县实验小学安全检查自查报告

县教育局:

根据县教育局安全工作会议安排,我校在11月23日全校教职工大会上由校长卢登雄同志传达了县教育局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并领学了《黄梅县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若干规定》,11月25日上午,卢登雄同志又带领政教线、总务线及相关人员,对学校的校舍设施、体育设施、水电设施、工厂饮食卫生、前后门口等,逐一     进行安全自查。

现将检查情况和整改措施报告如下:

一、安全隐患

(1)逸夫楼楼梯地面平滑。

(2)通往家属区电线部分裸露。

二、整改措施

(一)逸夫楼楼梯地面平滑整改措施。

1)学习《实验小学安全工作责任状》、《实验小学安全工作管理条例》,明确目标责任。

2)组织具体人员到位。

每天行政值日人员在上午放学、下午放学到楼梯口,管理安全、维护学生下楼、禁止家长上楼。

每天上午、下午最后一节课老师,组织带领本班学生有秩序地下楼。

每天课余时间,安排安全小卫士值班,管理学生在楼梯安全。

(二)通往老家属区部分线路裸露整改方案。

10月26、27日,由总务处已安排水电管理员更换了新电线。

黄梅县实验小学

2005年11月28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化工原理干燥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960 字

+ 加入清单

化工原理干燥实验报告

一、摘要

本实验在了解沸腾流化床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及操作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沸腾流化床干燥器的实验装置测定干燥速率曲线,物料含水量、床层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流化床压降与气速曲线。

干燥实验中通过计算含水率、平均含水率、干燥速率来测定干燥速率曲线和含水量、床层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流化床实验中通过计算标准状况下空气体积、使用状态下空气体积、空气流速来测定流化床压降与气速曲线。

二、实验目的

1、了解流化床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及操作方法。

2、掌握流化床流化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3、测定物料含水量及床层温度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4、掌握物料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干燥速率曲线,并确定临界含水量X0及恒速阶段的传质系数kH及降速阶段的比例系数KX。

三、实验原理

1、流化曲线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空气流量下的床层压降,得到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如图)。

当气速较小时,操作过程处于固定床阶段(AB段),床层基本静止不动,气体只能从床层空隙中流过,压降与流速成正比,斜率约为1(在双对数坐标系中)。当气速逐渐增加(进入BC段),床层开始膨胀,空隙率增大,压降与气速的关系将不再成比例。

当气速继续增大,进入流化阶段(CD段),固体颗粒随气体流动而悬浮运动,随着气速的增加,床层高度逐渐增加,但床层压降基本保持不变,等于单位面积的床层净重。当气速增大至某一值后(D点),床层压降将减小,颗粒逐渐被气体带走,此时,便进入了气流输送阶段。D点处的流速即被称为带出速度(u0)。

在流化状态下降低气速,压降与气速的关系线将沿图中的DC线返回至C点。若气速继续降低,曲线将无法按CBA继续变化,而是沿CA’变化。C点处的流速被称为起始流化速度(umf)。

在生产操作过程中,气速应介于起始流化速度与带出速度之间,此时床层压降保持恒定,这是流化床的重要特点。据此,可以通过测定床层压降来判断床层流化的优劣。

2、干燥特性曲线

将湿物料置于一定的干燥条件下,测定被那干燥物料的质量和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可得到物料含水量(X)与时间(τ)的关系曲线及物料温度(θ)与时间(τ)的关系曲线(见下图)。物料含水量与时间关系曲线的斜率即为干燥速率(u)。将干燥速率对物料含水量作图,即为干燥速率曲线(见下下图)。干燥过程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1)物料预热阶段(AB段)

在开始干燥时,有一较短的预热阶段,空气中部分热量用来加热物料,物料含水量随时间变化不大。

(2)恒速干燥阶段(BC段)

由于物料表面存在自由水分,物料表面温度等于空气的湿球温度,传入的热量只用来蒸发物料表面的水分,物料含水量随时间成比例减少,干燥速率恒定且最大。

(3)降速干燥阶段(CDE段)

物料含水量减少到某一临街含水量(X0),由于物料内部水分的扩散慢于物料表面的蒸发,不足以维持物料表面润湿,而形成干区,干燥速率开始降低,物料温度逐渐上升。物料含水量越小,干燥速率越慢,直至达到平衡含水量()而终止。

干燥速率为单位时间在单位面积上汽化的水分量,用微分式表示为式中u——干燥速率,kg水/(m2s); A——干燥表面积,m2;

dτ——相应的干燥时间,s; dW——汽化的水分量,kg。

图中的横坐标X为对应于某干燥速率下的物料平均含水量。

式中——某一干燥速率下湿物料的平均含水量;

Xi,Xi+1——△τ时间间隔内开始和终了是的含水量,kg水/kg绝干物料。

式中Gsi——第i时刻取出的湿物料的质量,kg;Gci——第i时刻取出的物料的绝干质量,kg。

干燥速率曲线只能通过实验测定,因为干燥速率不仅取决于空气的性质和操作条件,而且还受物料性质结构及含水量的影响。本实验装置为间歇操作的沸腾床干燥器,可测定达到一定干燥要求所需的时间,为工业上连续操作的流化床干燥器提供相应的设计参数。

四、操作步骤

1、将450g小麦用水浸泡2-3小时后取出,沥干表面水分。

2、检查湿球温度及水罐液位,使其处于液位计高度1/2处。

3、从加料口将450g小麦加入流化床中。

4、启动风机、空气加热器,空气流量调至合适值,空气温度达到设定值。

5、保持流量、温度不变,间隔2-3分钟取样,每次取10克,将湿物料及托盘测重。

6、装入干燥盒、烘箱,调节烘箱温度125℃,烘烤一小时,称干物料及托盘重量

7、干燥实验过后,关闭加热器,用剩余物料测定流化曲线,从小到大改变空气流量10次,记录数据。

8、出料口排出物料,收集,关闭风机,清理现场。

五、实验设备图

1—风机;

2—湿球温度水筒;

3—湿球温度计;

4—干球温度计;

5—空气加热器;

6—空气流量调节阀 ;

7—放净口 ;

8—取样口 ;

9—不锈钢筒体;

10—玻璃筒体;

11—气固分离段;

12—加料口;

13—旋风分离器;

14—孔板流量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观察心脏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2854 字

+ 加入清单

观察心脏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谭晓东

学号:20xx2501024

专 业:生物科学

年级、班级:10科四

课程名称:动物生理学实验  实验项目:心脏生理

实验类型:验证实验时间:20xx年5月7日 实验指导老师:实验评分:

1 实验目的

1.1分析蛙心起搏点,蛙心搏的观察与描记、期外收缩与代偿间歇

2 实验原理

两栖类动物的心脏为两心房、一心室,心脏的起搏点是静脉窦。静脉窦的节律最高,心房次之,心室最低。正常情况下心脏的活动节律服从静脉窦的节律,其活动顺序为:静脉窦、心房、心室。这种有节律的活动可以通过传感器或计算机采集系统记录下来,称为心搏曲线。

3 实验工具

常用手术器械、蛙板、蛙心夹、计算机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支架、双凹夹、秒表、滴管、培养皿(或小烧杯)、纱布、棉线、任氏液

4 实验步骤

4.1 暴露动物心脏

取蟾蜍(或蛙)一只,双毁髓(毁髓要彻底)后背位置于蛙板上(或蜡盘内)。一手持手术镊提起胸骨后方的皮肤,另一手持金冠剪剪开一个小口,然后将剪刀由开口处伸人皮下,向左、右两侧下顿角方向剪开皮肤。将皮肤掀向头端,再用手术镊提起胸骨后方的腹肌,在腹肌上剪一口,将金冠剪紧贴体壁向前伸人(勿伤及心脏和血管),并沿皮肤切口方向剪开体壁,剪断左右乌喙骨和锁骨,使创口呈一倒三角形。一手持眼科镊,提起心包膜,另一手用眼科剪剪开心包膜,暴露心脏。

4.2 观察心脏的结构

从心脏的腹面可看到一个心室,其上方有两个左右主动脉心房,房室之间有房室沟。心室右上方有一动脉圆锥,是动脉根部的膨大,动脉干向上分成左右两分支。用蛙心夹夹住少许心尖部肌肉,轻轻提起蛙心夹,将心脏倒吊,可以看到心脏背面有节律搏动的静脉窦。在心房与静脉窦之间有一条白色半月形界线,称为窦房沟。前、后腔静脉与左右肝静脉的血液流人静脉窦。

4.3 观察心搏过程

仔细观察静脉窦、心房及心室收缩的顺序和频率。在主动脉干下方穿一条线,将心脏翻向头端,看准窦房沟,沿窦房沟作一结扎,称为斯氏第一结扎。观察心耻各部分搏动节律的变化,用秒表计数每分钟的搏动次数。待心房和心室恢复搏动后,计数其搏动频率。然后在房室交界处穿线,准确地结扎房室沟,此称为斯氏第二结扎。待心室恢复搏动后,计数每分钟心脏各部分搏动次数。

4.4 仪器的准备

打开计算机采集系统,接通张力传感器输入通道。

4.5 记录心搏曲线

按步骤1暴露另一只蟾蜍的心脏,用系线的蛙心夹夹住少许心尖部肌肉。蛙心夹的系线与张力传感器的应变粱孔连接,调节系线的拉力,使心脏的收缩活动在显示屏上出现。调整扫描速度,使心搏曲线的幅度与宽度适中。记录心搏曲线。仔细观察曲线各波与心脏各部位活动的关系。

5 实验结果

5.1 蛙心起搏点分析

表1.斯氏结扎记录表

对照组(正常时)静脉窦、心房、心室的频率均为70次·min-1,实行斯丹尼氏第一结扎后,静脉窦收缩的频率为64次·min-1,而心房和心室的收缩频率相同均为44次·min-1;实行斯丹尼氏第二结扎后,静脉窦收缩的频率为56次·min-1,心房的收缩频率为42次·min-1,心室的收缩频率为22次·min-1。静脉窦、心房收缩的频率有所下降。

实验项目 对照 第一结扎 第二结扎 频率/次·min 静脉窦 70 64 56 -1心房 70 44 42 心室 70 44 22

量程:10Mv,低通:1.0Hz,高通:10Hz

蛙心搏曲线显示,蛙心搏曲线分为心房收缩和心室收缩,高低峰相间,高而宽的波为心室波,矮而小的波为心房波。

通道1 (V)

通道2 (mV)

刺激1 刺激2 刺激3

刺激:1V  脉冲持续时间:1.0ms  频率:1.0Hz

刺激1不引起刺激;刺激2和刺激3第一个波峰还没有结束就出现了第二个波峰,呈现了期外收缩;刺激后,后一个波得出现时间延长,呈现出代偿间隙的现象。

6 分析与讨论

6.1 蛙心起搏点分析

心脏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征称为心肌的自动节律性。心脏的自律性来源于心脏的特定部位,即起搏点。两栖动物的起搏点位于静脉窦。正常情况下,自动节律性高低依次为静脉窦、心房、心室,心房和心室不表现出各自的节律,所以静脉窦为正常起搏点,其它部分为潜在起搏点。

因为静脉窦的自动节律性高于其它潜在起搏点,在正常情况下,静脉窦通过抢先占领和超速抑制控制潜在起搏

点,心房、心室等潜在起搏点自身的节律性不能表现出来,所以蛙的静脉窦,心房和心室的跳动速率是一样的。

斯氏第一结扎结扎了窦房沟,切断了静脉窦和房室结之间的兴奋传导,解除了超速抑制,心房和心室恢复过来,显示出其自身的自动节律性,由于心房与心室之间的传导通路未被切断,且心房节律高于心室,所以心房与心室的频率一样。心房和心室的跳动频率比静脉窦慢,因为静脉窦是正常起搏点,仍能进行正常搏动,在自律性很高的静脉窦的兴奋驱动下,潜在起搏点“被动”兴奋的频率远远超过他们自身的“自动”兴奋频率,所以结扎窦房沟后,心房和心室跳动的频率降低。

斯氏第二结扎后静脉窦的搏动频率最快,心房次之,心室最慢。因为当结扎房室交界后,切断了心房与心室之间的通路,心室潜在起搏点解除抑制恢复过来,显示出自身的自动节律性,从而使心房与心室表现出各自固有的自动节律性,所以结扎窦房沟后,心房和心室还能够跳动。 但由于心室的自律性比心房差,所以心室的跳动频率会稍微比心房慢。

综合以上得出正常起搏点的自律性最高,能引起整个心脏兴奋和收缩。

6.2 蛙心搏的观察与描记

在心室收缩期给以任何刺激,心室都不发生反应。而在心室舒张的早、中、晚期,此时进入相对不应期,给予刺激则产生一次正常节律以外的收缩反应,称为期外收缩。 当静脉窦传来下一次兴奋恰好落在期外收缩的收缩期时,心室不再发生反应,须待静脉窦传来下一次兴奋才能发生收缩反应。因此,在期外收缩之后, 就会出现一个较长时间的间歇期,称为代偿间歇。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动周期。记录到的正常心搏曲线通常是心室波和心房波,一般记录不到静脉窦的搏动曲线。如图1所示,在没有电刺激下,蛙心搏曲线分为心房收缩和心室收缩,高低峰相间,心房收缩为低峰,心室收缩为高峰,没有期外收缩和代偿间歇现象。

心肌具有较长的不应期,绝对不应期几乎占整个收缩期。由图2可知,当刺激1落在有效不应期内不引起反应;当刺激2和3落在相对不应期内引起期外收缩和代偿间歇。因为整个收缩期都处于有效不应期内,在心室收缩期给以刺激,心室都不发生反应。在心室舒张中后期给以单个阈上刺激,则产生一次正常节律以外的收缩反应。后面出现代偿间歇,原因是期外收缩也有兴奋性变化,也有不应期,紧接着期前兴奋之后的一次窦房结产生的兴奋传到心室时,恰好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内,因而不能引起心室的兴奋和收缩,必须等到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传到心室时才能发生。所以在期外收缩之后有较大的心室舒张期,即代偿间歇。有期外收缩不一定会出现代偿性间歇,如果心律较慢,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也可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结束后才传到心室,在这种情况下,代偿间歇就不会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实验幼儿园食堂安全整顿的自查报告_自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食堂,全文共 572 字

+ 加入清单

实验幼儿园食堂安全整顿自查报告

根据市杏食药监【】8号文件,并教()51号文件要求,本月进行自查整改如下:

1.在杏花岭区食药监局、区教委直接领导下,申芸书记高度重视下,李新芝主任三月份组织全体相关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使员工思想有了很大的改进提高。

2,针对食药监局领导对实验幼儿园食品安全制度提出的建议,进行条条对照,根据实际重新改定,重新制定了食品安全十条制度。

3.对食堂安全环境进行彻底清除,强化消毒留样制度的督促,做到天天有记录,遵照食药指示的精神,对食堂的全貌进行设计照相,交食药监局领导。

4. 3月21日下午,在申芸书记的直接领导下,李新芝主任亲自组织召开家委会,家园共育,征集广大家长的建议,改善幼儿膳食营养,经过园、家委会研究、酝酿、 商讨制定出一套合理可信食谱表,使幼儿健康食欲,快乐成长!

5.针对食药监局领导提出的蛋糕无索票失误,进行及时的迷补,3月份重新核定在双合成店订阅蛋糕,做到证件齐全,且对食品的所有索证索票进行整改梳理,做到凭证凭票齐全。相互匹配。

6.由于领导的高度重视,3月26日利用星期六日药监局领导组织对全区食堂从业人员到神堂沟进行了预期两天的餐饮食品安全培训精神,传播到实验幼儿园教师、家长中,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责任重大,做到相互学习提高,相互理解,赢得家长的支持谅解!

实验幼儿园

xx年3月27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实验报告参考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160 字

+ 加入清单

一、实验题目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二、实验目的

1.熟悉Windows XP的文件系统。

2.掌握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在Windows XP资源管理器下,对文件(夹)的选择、新建、移动、复制、删除、重命名的操作方法。

三、实验内容

1.启动资源管理器并利用资源管理器浏览文件。

2.在D盘创建文件夹

3.在所创建文件夹中创建Word文件。

4.对所创建文件或文件夹执行复制、移动、重命名、删除、恢复、创建快捷方式及设置共享等操作。

四、实验步骤

(一)文件与文件夹管理

1.展开与折叠文件夹。右击开始,打开资源管理器,在左窗格中点击“+”展开,点击“—”折叠

2.改变文件显示方式。打开资源管理器/查看,选择缩略、列表,排列图标等

3.建立树状目录。在D盘空白处右击,选择新建/文件夹,输入经济贸易学院,依次在新建文件夹中建立经济类1103

4..创建Word并保存。打开开始/程序/word,输入内容。选择文件/另存为,查找D盘/经济贸易学院/1103班/王帅,单击保存

5.复制、移动文件夹

6.重命名、删除、恢复。右击文件夹,选择重命名,输入新名字;选择删除,删除文件

7.创建文件的快捷方式。右击王帅文件夹,选择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

8.设置共享文件。右击王帅,选择属性/共享/在网络上共享这个文件/确定

9.显示扩展名。打开资源管理器/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高级设置,撤销隐藏已知文件的扩展名

(二)控制面板的设置。

1.设置显示属性。右击打开显示属性/桌面、屏幕保护程序

2.设置鼠标。打开控制面板/鼠标/按钮(调整滑块,感受速度)、指针

3.设置键盘。打开控制面板/键盘/速度(调整滑块,感受速度)、硬件

4.设置日期和时间打开控制面板/日期和时间

5.设置输入法。打开控制面板/区域与语言选项/详细信息/文字服务与输入语言

(三)Windows附件的使用

1.计算器。打开开始/所有程序/附件/计算器/查看/科学型,

2.画图。打开开始/程序/附件/画图/椭圆/填充/选定

3.清理磁盘。打开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磁盘清理,选择磁盘,确定

4.整理磁盘碎片。打开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磁盘碎片整理

五、实验结果。

通过对《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学习和上机,我掌握了包括文件的管理、控制面板的设置、Windows

附件的使用等在内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术,让我对计算机有了初步认识。

六、实验心得

对文件的管理、控制面板的设置、Windows附件的使用等在内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术的学习,让我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简单操作有了熟练地掌握,使我对计算机的运用充满好奇与热情,也为我以后在工作岗位上运用计算机技术,更好的让计算机服务于生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相信,在老师辛勤教导下,在我的努力学习下,我一定能够让计算机及其运用技术创造我们更好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