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调查报告中参考文献的格式(精品20篇)

浏览

3372

范文

1000

2024年福建第一季度游客满意度调查报告:厦门让人最满意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845 字

+ 加入清单

2020年福建第一季度游客满意度调查报告:厦门让人最满意

福建省旅游局近日发布了XX年福建第一季度游客满意度调查报告,一季度,全省游客满意度为76.42分,处于“比较满意”水平,比上季度环比提高1.15分,比去年同期同比提高1.62分。本季度,我省旅游投诉案件继续减少,不过游客对旅游投诉处理服务的满意度出现下滑,投诉处理综合满意度低于60分。

省外游客满意度提升明显

报告显示,本季度我省团队游客满意度在各类型游客满意度中继续领跑,为76.85分,但较上季度小幅下降0.27分,且与自驾游客和散客的优势有所缩小,自驾游客和散客满意度分别为76.67分和76.04分,分别较上季度上升1.12分和1.27分。从游客来源地来看,我省接待省外游客的满意度最高,为78.69分,其次是入境游客,为76.04分,第三为省内游客,满意度为75.56分;与上季度相比,省内游客和省外游客满意度均有所提升,升幅分别为0.95分和1.86分,入境游客轻微下降0.29分;另外,从省外游客来源地看,各省外来源地游客的满意度较上季度均出现较为明显的提升,相对而言,华中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游客的提升幅度较大,升幅分别为2.83分和2.65分。

购物、娱乐满意度处于较低水平

我省旅游相关部门严格按照国家旅游局《依法治理旅游市场秩序三年行动方案》要求,有效加强行业监督管理,切实维护和保障广大游客的合法权益,旅游投诉案件持续减少。XX年第一季度全省共受理旅游投诉案件31件(去年同期71件),同比下降56%,较上季度(37件)下降16%,其中饮食交通方面零投诉。调查数据显示,从交通、餐饮、住宿、购物、娱乐、景区、导游服务、旅行社服务等八大旅游要素来看,旅客对于导游、住宿和旅行社服务评价高于其他旅游要素,满意度得分依次为:导游服务81.07分、旅行社服务80.33分、景区服务76.11分、住宿服务74.66分、餐饮服务72.93分、交通72.38分、娱乐71.36分、购物70.82分,其中,购物、娱乐满意度始终处于相对较低水平,需要进一步改善。

生态景区最受好评

XX年第一季度我省景区游客满意度得分77.46分,较上季度上升1.41分;各类型景区中,生态景区的满意度最高,为78.28分,其次是a级景区,为77.68分,乡村景区列第三,为75.27分;与上季度相比,除乡村景区满意度下降3.44分,其他类型景区的满意度均出现上升,其中生态景区和a级景区提升较为明显,升幅超过2分。此外,在本季度调查的重点景区中,邵武瀑布林温泉度假区、胡里山炮台、上杭古田会议会址、鼓浪屿风景名胜区、集美鳌园等景区游客满意度较高,位居前五;莆田工艺美术城、溪源峡谷景区、白云山景区、将乐玉华洞、九龙谷景区等景区游客满意度较低,暂列我省重点景区游客满意度后五位。

厦门游客满意度重回首位

XX年第一季度厦门游客满意度为80.75分,重回全省首位,南平游客满意度为78.03分,位居第二,泉州攀升至第三,为76.72分,平潭游客满意度得分相对较低,其他各设区市的满意度得分较接近,得分在73-76分之间。与上季度相比,福州、厦门、泉州、莆田、南平、龙岩和平潭地区游客满意度出现提升,其中厦门、南平和泉州提升较明显,升幅分别3.15分、2.60分和1.92分;三明、漳州和宁德游客满意度出现下降,降幅分别为2.29分、1.96分和0.35分。在中国旅游研究院主持开展的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中,我省的厦门、福州分列全国60个样本城市的第30位和第33位,与上季度相比,厦门排名下降13位,福州排名上升7位,厦门和福州旅游服务还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旅游投诉满意度低

旅游主管部门要敢于发声从旅游者投诉方面来看,XX年第一季度全省共受理旅游投诉案件31件,同比和环比都有所较少,但游客对旅游投诉处理满意度出现较明显的下降。XX年第一季度游客投诉处理服务综合满意度得分为45.38,较上季度(65.33分)下降19.95分,较去年同期(59.26分)下降13.88分。一季度,我省旅游投诉主要集中在旅行社和景区方面,占总投诉的84%,导游中途擅自带游客购物、旅行社未依合同约定赔偿、景区竹排工索要小费等是引起旅行社和景区被投诉的主要原因。福建省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各层次旅游相关部门要严格落实“依法治旅”理念,严格规范旅游行业和旅游从业人员行为,强化旅游市场监管和整顿力度,保证旅游市场健康有序;旅游主管部门要敢于为游客发声,有效维护和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推进县村改居工作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4744 字

+ 加入清单

推进县村改居工作调查报告

为加快**县建设关天经济区三级城市的步伐,拉大城市框架、推动新老城区尽快连为一体,4--5月份,县政协成立了专题调研组,采取民意走访、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方法,对**镇**村和**镇**村、**村、**村村改居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现状

村改居是将处于城市边缘、城镇建设初具规模的现已纳入城区管理范围的村民委员会改为居民委员会。它是城市化过程中从农村到城区的改革过程,也是中国特色的土地征购、户籍管理等政策体系下的产物。这些村域地处中心城区与农村之间,亦城亦乡、亦商亦农,具有明显的二元特征。

我县城区的社区建设,是随着县城建设的发展起步的。2019年10月将**镇城关村委会改为社区居委会,20xx年3月将社区居委会一分为二,成立了**社区和**社区两个居委会,下设40个居民小区(其中:**社区24个、**社区16个),管理5734户2.2万人。2个社区居委会有工作人员45人,办公用房3130平方米,活动场地1300平方米。近几年,随着**小区、**小区和生态产业园的相继建成,使**村、**村和老城区逐渐连为一体;**中学、县职业中专、武警中队、消防中队和火车站、**大酒店、**公司、生态农业等项目的落户,加快了**镇**村人口的聚居和二、三产业的发展,**村境水沟至交界30米宽的大街硬化已完成70%,其余部分已列入今年城建重点项目,新城区框架已基本形成。**镇**村、**村、**村和**镇的**村已基本无耕地或耕地很少,农村劳动力主要从事二、三产业,随着居住人口的继续增加,城乡二元结构与城镇化建设矛盾日益突出,农村现有的体制使政府在管理和服务方面无法投入更多的资源,原有村委会的管理体制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周边地区相比,我县的社区建设也远远落后于其他县区,要实现建设关天经济区三级城市的规划目标,有序推进新建城区村改居已是大势所趋。

二、利弊分析

村改居是从农村到城镇社区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一次变革,不只是更换一个牌子、简单地改变农民身份,而是涉及到广大干部群众切身利益的调整,充满利益的摩擦和文化的碰撞,利弊并存。

1、村改居的好处

一是有利于推进城镇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城镇化建设经历了一个起步迟、起点低、速度快的历程。扩城工程、重点镇和集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城乡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城镇化率大幅提升,城区建成面积由十五末的2.5平方公里扩大到末的4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由1978年的3843人增加到2019年5.4万人,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3%提升到2019年的36%。《**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五年规划纲要》也对我县未来的三级城市建设做了宏观的描述,指出到末,要基本实现新老城区一体化,城区面积达到10.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8.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8%以上。这就意味着,到20xx年,全县将有一半以上的农村人口要落户城镇,推进城镇化的任务相当艰巨。而实行村改居,正是为了适应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形式需要,促使城镇人口增加,提高城区承载发展的能力和基层组织管理服务的能力,鬼魂城镇化率大幅度提高。

二是有利于提高基层群众自治能力。村委会是乡镇管辖下的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管理对象主要是村民,对辖区内的其他居民不能理直气壮地进行管理。除村两委会外,配套的各类机构基本上是有名无实,村组干部工资由财政转移支付解决,标准较低,很难保证他们全身心投入工作。社区居委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的是属地化管理原则,与村委会相比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式有所不同。居委会下设有实体职能部门,其办公经费和专职工作人员工资由财政解决,标准比村委会高,能够达到机构设置完备、办公条件得到改善、干部待遇得到提高的基层组织建设目标,更能有效地调动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全面提升社区群众的自治能力。

三是有利于创新社会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新建城区内村民的各种生活需求日趋多样化,社会管理领域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越来越突出,原有村民和进城务工经商人员、退休干部职工、其他居住人口在人的全面发展上差异较大,社会成员间收入分配差距明显,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呈多元化,公平意识、民主意识、维权意识、法制意识、监督意识不断增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愿望日益强烈,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体制亟待深化。实施村改居有利于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和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更加有力地协调辖区内各个利益群体的关系,促进全民共享平等发展机遇,缩小收入差距,消除城乡差别。同时,新建城区内暂住人口、流动人口不断增多,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实行村改居后,有利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一方平安。

四是有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农本观念的根子在文化教育与生活形态,村改居打破了固有的生活空间,加大了人口的地域流动,促进居民全面融入城市主流社会。社区居委会也可以多渠道多途径筹集资金,组织辖区内居民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培养居民形成健康向上、平等互助、融洽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从而促进居民素质、社会环境和城区管理水平的同步提高。**镇已成立的两个社区各类社团组织开展的文化活动就是很好的经验借鉴。

五是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村改居后,居民在就业方面,自主创业可享受城镇创业扶持政策,就业困难人员还可享受一对一就业帮扶和公益性岗位的安置政策。社会救助方面,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可按规定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住房方面可申请廉租房和公租房。养老保险、优抚补助、子女上学不再有农户和非农户之分,以充分体现社会保障的公平。

六是有利于让更多的人享受优质公共资源配置。通过村改居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政府公共服务体系调整,让新建城区居民在发展经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享有更多的公共资源,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的整体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2、村改居的矛盾

一是干部素质问题。现村两委会的组成人员均为农民,他们多数人传统的农本观念和小农意识还比较浓厚,文化程度偏低,对农民的传统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远不能适应社区管理的需要,村改居后,干部素质需要整体提高。同时,少数村组干部担心村改居后,随着选举方式和干部选拔范围的扩大,自己原有的领导地位和各种利益将受到影响,因而存在抵触情绪,持否定态度。

二是思想认识问题。群众对村改居的认知程度不一,不同层次的人对此项工作的意义和作用认识有差异,观点不一致。村民中一部分人无所谓,随大流;一部分人有疑虑,在观望;一部分人怕吃亏,有抵触。主要原因是村改居涉及的相关政策尚未深入人心,特别是部分村民担心既得利益受到损害,思想顾虑一时难以消除。

三是政策差异问题。主要是城乡二元结构政策造成的利益差别。基层组织方面,村改居后,居委会的人员结构、职数设置、选举方式、工资福利及办公经费与村委会不同;群众利益方面,村改居后农村户口集体转为城镇户口,居民享受的社会保障(低保、五保、医保、优抚标准)、惠农补贴、集体土地处置、农村承包地、居民住房、林业政策、计划生育政策与村民不同。由于部门政策不衔接、不配套,这种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两种国民待遇将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如户籍改革取消了农村户口与非农户口的分别管理,但就业、计生、低保、医保等仍然按城乡二元政策执行,造成城乡居民两种待遇。

四是社区规模问题。省政府今年颁发的设置居民委员会的规模是1000--5000户,而河流域的几个镇政府所在地,从就业形态看,均具备村改居条件,但从人口规模看,、**村的现有人口均不超过2019人,目前还不具备村改居条件,可考虑在行政区划上重新组合,或者等人口聚集到一定规模再进行。

总之,实施村改居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拉大城市框架,推进我县关天经济区三级城市 建设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有利于加强城市管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但由于涉及到管理体制转换、集体资产改制、社区公益事业建设等问题,必然引起村民权益、利益的变化,眼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矛盾。统筹分析,着眼长远,从大局考虑,我们认为实行村改居利大于弊,势在必行。

三、对策与建议

1、统一思想,增强共识。村改居是新时期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城市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城市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搞好村改居工作对于进一步理顺城区管理体制,落实属地管理制度,提高居民素质,加强和巩固基层政权,推进城镇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最终实现我县扩城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正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县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各级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要高瞻远瞩,从长远利益、大局角度来考虑村改居问题,以领导认识的统一带动群众观念的转变。在决策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建设关天经济区三级城市为目标,以创新社会管理为基本要求,积极探索、依法操作。在实施中要广泛宣传,层层动员,首先要对村干部进行培训,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及时与社区居委会的管理理念相接轨,坚定改革的信心,正确把握村改居的各项政策。各相关部门要因势利导,宣讲政策,解疑释惑,提高群众认识,正确对待暂时的利益得失。

2、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各镇村改居工作应根据相关村干部素质、群众认知程度和资产经营管理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镇情、村情,制定不同的方案,采取不同的形式,做到一村一策、区别对待,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切忌一刀切。从调查情况看:**村干部热情高,群众也形成了一定共识,该村辖区有县级单位**个、镇属机关22个、规模企业4个、个体经营380户,总人口1万余人,其中常住人口839户3172人,流动人口7000多人,村改居条件已经成熟,可以率先实施。凤凰镇凤镇街村可在进一步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跟进。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研究**镇**村、**村、**村村改居实施意见。

3、坚持原则,依法操作。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决定了村改居工作的特殊性和敏感性,所以必须坚持过程民主的原则,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召开村民会议并经三分之二以上村民同意,方可具体实施。整个工作过程要严格按规定照章办事,依法操作。建议在城乡二元政策继续存在时期,改为居委会的村民享受政策待遇时就高不就低,可以双轨运行,做到土地、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基本不变,涉农政策基本不变。在进行新的组织体系设置时,一般应以村委会为单位整体改制,原村委会成员可以过渡为社区居委会成员,任期届满后按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进行换届选举,尽量保持干部相对稳定,实行平稳过渡,从而安定民心。行政区划重组新设立的居委会,必须按照《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选举出社区居委会。严格控制未退休公职人员在居委会组织中任职。

4、加强领导,各方配合。村改居是一项综合配套改革,在改制中关于集体资产的量化、处置、债权、债务及土地承包等环节或事项,具体如何操作,中、省、市没有规范性的政策规定,涉及法规又相当模糊和分散,缺乏明确具体的政策指导意见,这就要求各部门加强协调配合,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及时协调处理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及办法,以避免产生新的矛盾。要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抓、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建议成立县村改居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民政局、公安局、财政局、人社局、国土局、住建局、林业局、农业局、卫生局、计生局等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民政局,主要负责组织协调村改居过程中的相关工作,推动工作落实。镇、村成立工作组,坚持一抓到底,确保平稳过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石潭镇劳务经济发展调查与思考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3761 字

+ 加入清单

石潭镇劳务经济发展调查思考

石潭镇劳务经济发展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城乡经济的互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农民劳务收入不断增长。但是,我镇农村劳务经济尚处于发展阶段,还存在总量、速度、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也是促进我镇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我镇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及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一)我镇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现状

我镇农村剩余劳动力约有3.8万人,去年劳务输出的数量是17000人次,劳务收入达到了1.5个亿,主要是集中在建筑业、服务业以及技术含量较低的加工业等产业,以外输(广东等沿海地)为主,本镇消化较少。今年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仍只有1.45万人,与去年相比数量上会略低,呈递减的趋势,外输产业、地方仍与以前差不多,技术工与普通工的结构略有点变化,出现技术上优化的趋势,从收入的总数来说,也出现了一定的增加。总之,我镇农村劳务经济发展仍不是很发达,亟待进一步提升。

(二)劳务经济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劳务经济发展的资源保障,是劳务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而劳务经济发展又直接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减。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3年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42元,其中,有外出劳动力的农户人均纯收入为2632元,而没有外出劳动力的农户人均纯收入为1917元,二者相差700元,直接拉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约500元。据测算,非农劳动力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劳务收入约增加80元。

二是劳务收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我镇农村劳务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拉动和支撑作用。调查资料表明,2003年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42元,比1990年的1210元增加1232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速度为7.5%,而2003年劳务收入为8000万元,比1990年增长10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4.3%,劳务收入的增长比农民纯收入增长快6.8个百分点,劳务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21.9%。可见,劳务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二、劳务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 劳务经济发展总量偏小、速度缓慢

(从我镇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

(二)劳务技术含量低,择业机会少

由于受传统生产方式的影响,我镇农民以粮为本的观念根深蒂固,粮食生产以外的劳动技能低下,以从事简单的生产性劳务为主,胜任不了技术较高的生产性劳务。因此,我镇外出劳动力大多集中在建筑业、服务业以及技术含量较低的加工业等产业,基本上是靠出卖体力而获取就业机会。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在我镇农村转移劳动力中,90%以上从事纯体力劳动。就目前而言,我镇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总体水平不高,科学文化素质明显偏低。据2003年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我镇农村劳动人口中,高中文化程度的只占8.9%,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4.6%,小学以下的占32.6%。另外,在全部劳动力中,受过系统职业技能培训的只占4.5%,说明我镇农村的成人职业技能教育十分薄弱。

(三)劳动力转移周期短,稳定性差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外出打工的热情有所下降,也是因为受传统思想观念和对外地劳务用工信息不灵影响,大部分农民寻找就业很盲目。在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中,多数是在不放弃家庭经营生产的前提下,寻找临时性的打工机会,农忙时回家务农,农闲时外出打工,还不能实现完全转移。这种非正式就业方式,仍属兼业性质,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短的特点。

另一方面,由于我镇外出打工的农民,缺乏专业技术技能,大多数是属于“有啥活,干啥活,有活就干,无活则散”的那种自发的、盲目的、无序流动状态,致使劳务经济发展也缺乏足够的稳定性。很多农民反映“工作难找”、 “进城工作不稳定”。

(四)社会保障体系功能弱,农民外出务工热情低

农民愈来愈强的外出打工欲望是发展劳务经济的积极因素,但如果农民自身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或受到损伤,势必打消农民外出打工的热情。在调查中了解到,一是工资无保障。有些用人单位故意长期拖欠、克扣打工人员工资,不按期发放,有的农民辛苦一年,分文未得。二是缺少必要的生产安全保障。如一些在建筑、运输、化工、采掘等单位打工的民工,不能及时得到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及保护用品,使民工生产安全得不到保障;三是子女就学无保障。一些常年在外地务工的农民,其子女上学非常困难,农民对此反响很大。

三、制约我镇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结构的制约

劳务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在优先发展城市工业化的战略下,逐步形成了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城乡差别。在社会劳动力使用方面,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的惯性作用,已经形成了城市劳动力就业的优势地位,农村劳动力不能与城市劳动力平等地分享新增的就业岗位。农村劳动力只能以“编外”人的身份,从事多数城市劳动力不愿干的苦、脏、累、险的工作。由于农民就业难度大,近几年出现了外出打工人员回流的现象。据统计调查,近几年我镇每年都有10%左右外出劳动力回流,呈递减趋势。

(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的制约

一是农村工业化水平较低,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严重滞后,乡镇企业发展乏力,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衰竭,农民就业空间狭窄;二是农村城镇化水平较低,我镇小城镇建设虽有较大的发展,但与大城市发展相脱节,联接城乡经济发展的功能不够完善,中心城市的聚集及辐射功能不强,抑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就业岗位的增加。

(三)劳动力素质的制约

就目前我镇情况看,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主要表现在受基础教育的时间短,文化知识水平低;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少,劳动技能单一,择业的范围狭窄。因此,出现了农村劳动密集型的劳务供给过剩,技术密集型劳务供给明显不足农村劳动力输出也越来越难,制约了我镇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

(四)思想观念及认识的制约

一是农民思想守旧,障碍了我镇劳务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粮食生产一直是我镇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固守田园的农本思想已根深蒂固,经济文化观念落后,思想守旧,接受新观念、新知识慢。在许多农民的心目中,外出务工不是长远之计,只有10%左右的农民希望在城市落户,大部分的农民仍打算回乡务农,只是把务工作为目前增加收入的权宜之计。

二是上级政府对劳务经济的作用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对发展劳务经济缺乏积极性。虽说乡镇成立了劳务输出办公室,但多是流于形式,实效不大。致使农村劳动力不能及时得到技术技能培训和就业培训,职能部门的作用发挥不够,就业信息不畅通,对劳动力有序流动缺乏必要的组织和引导。

四、发展我镇农村劳务经济的几点建议

根据有关调查资料测算,我镇农村剩余劳动力约有3.8万人,目前我镇农村劳务经济发展有所发展,但按近几年我镇农民人均劳务收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测算,到2010年,我镇农民人均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仍达不到30%。针对这一状况及我镇农村劳务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我们认为,立足我镇粮食和畜产品优势,大力培育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是发展劳务经济的必要选择;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是发展劳务经济的必由之路;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是加快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条件;利用区域优势,开拓国际劳务市场是我镇发展劳务经济的快捷方式。

(一)培育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是发展劳务经济的必要选择

我镇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要立足于我镇粮食和畜产品优势,大力培育和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据统计,2003年我镇人均生猪和粮食占有量均排在省内前列。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全力打造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因为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是全方位的,如果我镇多建几个类似县市内著名的大型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则可安置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可以实现农民增收的最终目的,我镇农村劳务经济也将会得到飞跃发展。

(二)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是发展劳务经济的必由之路

加快城镇化进程,就是劳动力从一产向二产、三产转变的过程,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约过程。由于我镇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缓,无法吸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与此同时,城镇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很难在短期内形成集经济、文化、技术、信息、人才的中心城镇,阻碍了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解决这一矛盾的现实选择,就是加快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建设步伐,在农村地域范围内,推动农业现化化和农村工业化。参照城市先进的经济、技术、社会标准和手段,把我镇户籍制度改革落到实处,增加城镇人口,建设中心城镇,实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

(三)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是加快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条件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劳务需求中已明显由“体力型”需求向“智力型”、“技能型”需求转变。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程度和职业技能,不仅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计。主要是优化农村教育结构,大力发展成人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开展在市场引导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再就业培训,突出重点、服务经济、层层办学,形成农村完整的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增强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活力和后劲。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xx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4717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xx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xx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掌握xx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现状和流动情况,了解农村劳务输出动态,为进一步针对性地搞好农村劳务输出奠定基础,为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规律提供依据,为搞好招商引资工作创造条件,发展劳务经济和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近期,xx省xx县劳动保障局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各乡村基层,采取每个乡镇随机抽查1个自然村的方式,分4个调查组进行了历时3天的调查。通过认真仔细地调查和分析,对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一、xx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结构及转移状况

(一)农村劳动力的资源与结构

从抽查的11个自然村来看,总人口为7092人,其中劳动力人数为4362人,占总人口的61.51%;从劳动力性别比例结构看:男劳动力占52.1%,女劳动力占47.9%;农村富余劳动力1441人,占劳动力资源数的33%,从农村富余劳动力性别比例结构看:男劳动力1035人,占71.8%,女劳动力406人,占28.2%;从农村富余劳动力年龄结构来看:16—35岁之间的男劳动力797人,占77%,36—60岁之间的男劳动力238人,占23%;16—35岁之间的女劳动力307人,占75.6 %,36—50岁之间的女劳动力99人,占24.4%;从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程度来看:初中文化以下1322人,占91.7%,高中、中专以上文化119人,占8.3%。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等经济迅速扩张和县有关部门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民增收及城乡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据此次调查统计,从抽查的11个自然村来看,有1050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了有效转移,占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的73%。

从转移途径和方式看:中介组织推荐197人,占18.76%;自由外出(含老带新、亲朋好友引荐、广告信息引导和自发性结伴外出)853人,占81.24%。曾经参加培训的235人,占22.4%,未曾参加培训的815人,占77.6%。

从转移去向看:京津地区207人,占19.71%;长江三角洲地区207人,占19.71%;珠江三角洲地区147人,占14%;省内东部地区294人,占28%,其它地区195人,占18.57%。

从转移人员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分类看:男777人,占74%,其中在16—35岁之间的577人,占74.3%,在36—60岁之间的200人,占25.7%;女273人,占26%,其中在16—35岁之间的207人,占75.8%,在36—50岁之间的,占24.2%。小学文化107人,占10.2%;初中文化856人,占81.5%,高中、中专及以上文化87人,占8.3%。

从职业、工种及收入分类情况看:建筑工229人,占21.8%,月收入1100元左右;电汽焊工54人,占5.1%,月收入1200元左右;电子231人,占22%,月收入1050元左右;服装31人,占3%,月收入860元左右;汽车驾驶26人,占2.5%,月收入1500元左右;保安22人,占2.1%,月收入850元左右;铁路施工7人,占0.7%,月收入1160元左右;缝纫25人,占2.4%,月收入750元左右;食品加工42人,占4%,月收入760元左右,机械(车工钳工)14人,占1.3%,月收入1100元左右;其它369人,占35.1%,平均月收入800元左右。

二、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几个特征

1、具有较强的裙带性。多数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是经亲朋好友的介绍或引路而实现,通过政府或社会职业中介服务机构组织劳务输出的人数不到流动总数的20%。特别是青年劳动力流动周期长,有的农村青年已完全摆脱了农业生产而长期在外从事流动就业,流动时间在5年以上的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3%左右,举家外出的亦大有人在。

2、流动区域相对集中。xx县农村外出务人员遍及全国各地,近至邻县,远至中外边境。但是,流动区域相对集中在京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省内东部等地区,其它地区不到20%。

3、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特点。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既保留着土地的承包权,在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外出做工经商,属亦工亦农性转移。一般而言,农村家庭劳动力较多,从事劳务收入又较高的,在外工作时间就较长,反之则较短。据调查,xx县外出兼业劳动力占外出劳动力的比重超过50%以上。

4、从事纯体力劳动仍然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主要途径。由于当前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偏低,技能单一,而就业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正向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快速转变,外出就业的空间逐渐缩减,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往往是工作难找,钱难赚,大部分只能从事劳动技能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行业。据调查统计,从事此类行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外出劳力的70%以上。

5、外出务工劳动力的身份正由单纯的打工者向农业开发大户、个体私营业主转变。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走向管理阶层、技术岗位;还有部分外出务工劳动力,通过多年的实践积累,视野拓宽了,知识增多了,有了一定资金积蓄,他们便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纷纷返乡搞各种开发,从而真正发家致富。

三、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上仍存在盲目性。自改革之初,自发性转移一直是农村外出人员最主要的方式,同时由于基层就业信息网络尚未健全,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缺乏足够的信息渠道和就业指导,导致盲目性很大。据初步调查统计,在农民外出务工过程中,经中介组织推荐的仅占18.76%。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无序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它给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劳动力宏观调控、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和城乡统筹就业等工作增加了难度,降低了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其次,增加了流动成本,一些急于实现流动就业的青年,不从自身条件或家庭条件出发,也不办理相关证件(如务工证、计生证),仅凭个人意愿或偏信虚假劳动信息而盲目外出求职,其结果是皆因各种原因或“无业”而返,或上当受骗,造成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和不应有的损失。此外,无序化的流动也给输入地的社会治安、城市交通、住房建设、计划生育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2、农村劳动力就业尚没有完全可靠的保障。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农村劳动力在向二、三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诸多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如在就业机会上,与城市劳动力相比,农村劳动力在就业机会方面受到更多的限制,且就业也相对不稳定;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保护及有效监督,使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不仅大大低于城市职工,而且没有保障。近几年,尽管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但有些地方并未完全落实。

3、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制约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突出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少;体力型的偏多,经过专业培训的较少。据调查统计,初中文化以下的占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的91.7%,高中文化、中专以上文化只占8.3%,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22.4%。受农村劳动力素质、技能低的客观条件影响,因而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而且从各地经济发展的长远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必将越来越窄。

4、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日渐增大。一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大中城市对流动人口的控制以及生产力水平飞速发展,对素质较低的纯体力型民工做了一些限制,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外来劳动力需求量减少。二是近几年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部分工矿企业不景气,乡镇企业发展缓慢,接收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日趋减少,同时下岗工人和失业人员大幅增加,城市面临安排待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双重压力。

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1、健全组织,搞好服务。无论是现在乃至今后一定时期内,转移就业仍将是解决就业问题、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为保护广大劳务人员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首先,要与司法等部门联合加强劳动法、社会保险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以提高广大劳务人员的自我防范能力。其次,要积极寻求驻外办事机构的支持,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在流动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区或城市建立相应的管理、服务组织或机构,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相关法律政策咨询、劳务信息、就业指导等一系列的就业跟踪服务,帮助他们具体解决工作和生活上所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如劳资纠纷、劳动争议、突发事件处理等等。

2、下大气力搞好农村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农村劳动力素质与转移的速度和层次成正比例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级政府和劳动教育机构要加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体系,按照市场需求,扩大社会办学的范围,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电视教育、函授教育等多样化的继续教育项目,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鼓励和帮助农民学习掌握新技能,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提升人力资本含量。

3、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转移。在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一是要进一步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增加大量的劳动力就业机会。二是要进一步推进农业组织结构调整,着力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努力实现企业发展壮大和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三是要进一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大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扩大企业规模和效益,充分发挥好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作用。四是要进一步推进城乡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城市化建设,促进产业和人口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带动房地产业、商贸业及各类服务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农民到城镇就业和居住。

4、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在本县转移。通过多年的实践,县外投资企业吸纳了众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要进一步制定完善优惠和鼓励政策,大力支持县外投资企业和各种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给予返乡创业者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支持,如项目建设的支持、用地、贷款等等,鼓励学习技术,了解信息,有一定资金基础的务工人员充分利用我县的劳力优势,在家乡创业发展。形成链条经济,拉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努力拓展城市二、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增加诸多就业岗位,有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

5、建立完善城乡沟通的劳动力市场,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投入,加强城乡沟通的劳动力市场硬件、软件建设,着力构筑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化服务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培训和管理体系,以较为完善的服务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劳务就业。同时,要完善政策配套,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加快土地有序流转,实行土地承包权与耕作经营权的分离;支持农民进城打工和就业,实行城乡统筹就业、平等就业;大力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使农村劳动力能够享受到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并逐步过渡到城乡劳动者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困境儿童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678 字

+ 加入清单

困境儿童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进,困境儿童健康成长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此次调研主要以铜山办事处17名困境儿童为调查对象,通过深入了解他们各方面状况,分析影响他们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进而为政府决策提出一些建议和改善意见。

一、基本情况

1.家庭人口状况。在被调查的困境儿童家庭中,单亲家庭4个,孤儿6个,家庭人口不全的情况占59%,超过八成的困境儿童靠隔代抚养,甚至有部分只能由同辈的兄妹抚养,缺乏父母照顾和亲情呵护。

2.家庭收入情况。困境儿童家庭大多贫困,主要是通过在家务农、饲养牲畜维持生计,部分家庭父母在外做散工,近六成家庭须申请办、村委等相关组织的救助,家庭人均收入普遍偏低。

3.在校学习情况。困境儿童中学龄前儿童有6个,正在上学的儿童有11个,最大的14岁,最小的2岁。由于大部分困境儿童家庭父母忙于工作,与子女相处交流沟通时间较少,没时间督促和辅导子女学习,对孩子的关爱不足,困境儿童平时在家里也要帮忙做家务或部分农活,放在学习上的精力较少,表现为学习比较消极被动,学习成绩大多居于中下游。

二、主要问题和原因

1.生活贫困。我办困境儿童大多为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或孤儿,家中只有一方劳动力或完全丧失了劳动力,家庭经济条件贫困,家庭经济主要靠在家务农、社会捐助和政府补贴。家庭贫困一定程度上给困境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上带来了一些影响,而儿童时期正是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家庭贫困甚至影响到了困境儿童的身体健康。

2. 学习消极。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成正比。外出务工的家长忙于打工,在家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忙于操持家务,都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需求、兴趣、交往、困惑等关注极少,不能及时、充分地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导致了一些困境儿童学习成绩跟不上。而困境儿童因家庭环境常分散学习精力,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跟不上,可能产生厌学情绪。

3.亲情缺失。困境儿童的抚养监护大多是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两种。在隔代监护中,监护人多数是祖辈,祖辈的思想、生活习惯多与当代不合拍,极易与孩子形成心理隔阂,不利于彼此间的沟通;而在上代监护中,父母为改善生活不得不外出务工,在经济收入与子女取舍中,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很少过问,使得困境儿童缺乏对外部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三、建议和对策

1.助推社会支持帮扶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多部门衔接联动长效机制,加强对关爱困境儿童的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对困境儿童的关爱意识。推动“爱心父母”、“社会妈妈”等一对一的帮扶活动,切实在物质、学习和心理等方面给予困境儿童帮助。政府进一步完善救困帮扶政策,加大对困境儿童的扶助力度,对符合条件的贫、病、孤、残留守儿童,依照法定程序,纳入低保范围,对正在上学的困境儿童实行助学资助。支持鼓励发展关爱困境儿童公益社会组织,积极探索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延伸服务手段和服务领域的有效办法,为困境儿童提供高水平的帮扶体系。

2.构建心灵健康服务工程。成立心理辅导中心,为每个困境儿童建档立案,关注困境儿童动态,采用短信、电话关心困境儿童,不定期走入困境儿童家庭,了解困境儿童的学习状态,知晓困境儿童的生活状况,及时给困境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建立“网络连心”服务站,利用语音、视频方式,让困境儿童与在外的亲人沟通,搭起倾听心里话的桥梁,通过温馨平等的对话交流满足困境儿童对亲情的心理需求,把亲情关怀服务工作常态化、系统化。

3.搭建学习生活引导桥梁。依托芍药花巾帼志愿者协会,联合教育、民政、学校、村委会等部门,联系高校大学生、邻里、“爱心父母”、“社会妈妈”等人员,组建一支长期稳定的爱心志愿者队伍,从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健康保健等方面全方位进行帮扶,在“生活上关心、学习上关注、情感上关爱”困境儿童,让他们健康成长。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儿活动,如开展公益活动为其创造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开展体谅父母的辅导活动,开展游戏、学习小组等轻松活动创造机会让困境儿童与普通儿童交流,确保所有困境儿童都能拥有一个平安、快乐、幸福的童年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年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例文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3210 字

+ 加入清单

2018年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例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为做好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了解掌握我乡当前农村现状,摸清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方式和工作思路,根据县党办的要求,接到通知后,我乡立即组成调研组,于8月8日深入到x村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完成情况、今年的目标任务和推进情况

1、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完成情况

x乡x村是“五个100”规划扶贫村,在2017年度又再次被县政府列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使x村新农村建设工作顺利实施,2017年,县政府成立了新农村建设规划小组,具体由农办牵头,组织财政、交通、水利、农业、扶贫等二十多个部门,聚集了大量的人力对x村进行了实地踏查,结合x村的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以规划为基础,以“五通五改三新三提高”为重点,“五通”即:通路、通水、通风、通话、通广播电视;“五改”即:改厕、改圈、改灶、改房、改变传统落后的生活习惯;“三新”即:培养新型农民、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创建农村新的精神面貌;“三提高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着力建设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一项有特色的支柱产业,一个畅通的公路网络,一套完整齐全的配套设施,一个坚强有力的村级领导班子和一个文明进步的村规民约。通过四至五年的努力,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宽裕,村内环境整洁优美,村民思想道德良好,村级民主管理健全,公共设施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力争到2017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0,达到4538元以上,人民群众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标准。

x村新农村建设规划项目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公路建设、移民搬迁、村寨道路硬化、通话通电等。其中:规划每年利用冬闲地种植脱毒马铃薯300亩,封山育林1620亩,花红种植800亩,板栗140亩,花椒120亩,石漠化治理275亩,实施坡改梯(水毁工程)、水利建设等项目,规划总投资1924万元。其中:用于生态建设投入142.1万元,产业发展投资456万元,基础设施及能源建设投入641.8万元,改善村容村貌投入192.6万元,农村社会事业方面投入58.9万元。

x村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定稿后,经乡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2、今年的目标任务和推进情况

今年x村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是:大力实施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发展状大畜牧业,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力工经济,想方设法增加群众收入。

(1)种植项目的建设情况

①、2017年度,在县农业局的支持下,x村调进脱毒马铃薯13.4吨,种植面积95亩,目前正待测产验收。

②、石漠化治理工作全面开展,实施地点从夹岩至大寨,面积397亩。

(2)村容村貌的治理情况

①、x村共有自然村寨10个,现有3个自然村寨(木房、玉丰、大寨)已完成村寨道路硬化,硬化面积8500余平方米,总长9000余米,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

②、沼气池建设全面普及,x村从2017年开始实施农村生态能源沼气池建设项目,历时3年,现已建设沼气池432口,普及率达到89.6左右,部分农户因投资不足,场地不够等因素制约未得以建设,今后将着力帮扶,予以改善。

③、活动场所的改造即将启动。x村老年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已选点玉丰,接近村活动室,土地丈量工作已全部完成,工程正待建设之中;玉丰一组球场建设项目也即将启动,水泥拨调基本到位,预计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④、2017年度完成改厕400口,卫生条件明显改善。

(3)移民搬迁工作,x村石峰一二组搬迁项目全部启动,土地调整即选点工作全面开展,共涉及72户,263人,选点具体落实在x村下木房河道旁,交通便利。

(4)通路工程及农电改造,规划一组中涉及到木房至石丰,大石包至毛家坡两条公路网络已通过县交通局立项批复,目前毛路建设已能通车,待项目到位后即组织实施。

(5)农村茅草房改造工作进展顺利。x村2017年开始实施农村贫困户茅草房改造工程12户,今年又再次安排落实12户,目前正在建设之中。

5、中心目标突出,产业发展来势良好。建设新农村,首要任务就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基于这种认识,乡村干部和派驻的“第一书记”都高度重视产业发展,一开始就着手在抓产业发展方面下功夫、做文章,把寻找、培育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作为重中之中来抓。坪村镇芳园村筹资新办了荞冲采石场,并即将投产,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创收10万元,该村还对村庄周边500亩山林实行全面封山育林;连山乡联合村将烤烟和制种确定为村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发展烤烟150亩、制种80亩;地灵乡大坡村确立了以种植板蓝根等中药材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高椅乡高椅村利用高椅古村这一品牌优势,着力发展旅游经济,开辟了农家乐16户;洒溪乡柿子村确立了以楠竹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完成楠竹低改500亩,新建竹笋两用林基地100亩;堡子镇坪见村立足交通优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共种植西红柿150亩、西瓜350亩、制种350亩;林城镇洒口村确立大棚蔬菜、杨梅为主导产业,建立大棚蔬菜基地300亩,杨梅基地100亩;团河镇楠木村新建经济果木林基地30亩,种植西瓜30亩、灵芝5亩;岩头乡墓脚村大力推进以制种、葡萄、罗汉果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此外,肖家乡东岳村等其他一些非试点村也都在积极探索,力争通过1至2年的努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6、民主管理加强,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一是民主管理程度明显提高。坪村镇芳园村成立了以村组干部和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为主体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并制定完善了理事会章程和村规民约;团河镇楠木村通过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结合村情制定了“十要、十不要”村规民约;地灵乡大坡村建立健全了村务公开、村级财务管理等一系列村民自治制度,真正做到了干部村民选,大事村民议,财务村民管。二是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高椅乡高椅村发动党员对村寨卫生实行“三清”整治,将牛栏全部迁到村外,整修厕所、猪圈,并定期对家庭环境卫生进行评比,对“不清洁”的家庭由村老年协会派人上门批评教育,环境卫生状况大为改观。三是地方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一些地方注重引导村民移风易俗,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农村社会新风尚。洒溪乡柿子村原来赌博成风,自被确定为县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后,该村切实加大了社会风气整治力度,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目前村民参与赌博的现象基本消除了。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新农村建设还处在摸索阶段,因而在思想认识、行动落实、规划设计、资金投入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部分干部群众思想认识存在误区。由于一些干部群众没有深入、系统地学习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对新农村建设的了解仅仅是从会议、新闻媒体和一般性宣传活动中获得,因此并不能真正理解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通过现场调查询问,发现少数干部包括个别“第一书记”对我县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心中无数,与他们交流时,竟出现一问三不知的情况。部分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出现偏差,在认识上存一些误区。一是部分干部群众持怀疑观望态度。一些干部群众把新农村建设看作一种新的形式主义,认为是以前所搞过的一些不切实际的运动、活动的延续或翻版,只是刮一阵风,刮过去就完了,因而对之抱消极应付的态度。少数基层干部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清楚哪些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如个别村党支部书记、村长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党委、政府交办的政治任务,虽然在公开场合下表示要如何如何抓落实,但私下并没有付诸实际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调查报告的总结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工作总结,全文共 743 字

+ 加入清单

一、背景:

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电子商务迅速普及。凭借互联网无地域限制的优势,消除了产品、服务供应商和需求者之间地点与距离相关的障碍,我国经济正逐渐成为以互联网、通信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为了方便节约时间,网上购物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b2c、c2c模式在降低运营成本、方便快捷等方面的优势,大大降低了企业和个人的行业进入门槛,一时间网商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网络购物的兴起,正悄然改变着社会的商业结构和生活方式。,由于大学生接触网络比较多,所以我们对大学生网上购物进行调查

二、调查目的:

对大学生网上购物的调查,以便了解大学生在网上购物的情况与需要,此次调查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载体,近几年在大学里日趋流行,受到愈来愈多的大学生的青睐。

三、调查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以一个班级为总体,为了能全面反映在校大学生的上网购物状况,使其更加接近大学生群体上网购物现象的真实情况。

2、资料收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向一个班级发放《大学生网上购物问卷调查》主要了学生关于上网购物基本情形和情况本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43份,回收问卷36份,有效率84%。

四、调查报告总结与建议

通过上述的调查报告,说明大多数大学生在网上购物还不是很普及,但潜在很大的发展空间,现在大多数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购买方式,有在网上购物的大都是追求新奇与有特性的产品,他们的需求具有差异性,追求购买过程的方便与享受,具有交叉性,一般是比较理性的消费,但阻碍他们的只要是网上售后服务的问题与货物的质量,与货物配送问题。

针对以上的总结我们也对厂商门提出一些的建议,要加强网络安全的服务,要监督好网上商品质量,保证消费者买到的是货真价实的商品,这样他们在购买后心里才不会与预期的落差相差很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学生手机消费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中学,学生,全文共 3819 字

+ 加入清单

中学手机消费调查报告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手机的普及率开始升高,且使用者范围也开始扩张,还记得前几年,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而且,还是大人们的事而已,大学生、中学生......想也别想!但是20世纪的今天,却不同了,在学校里,手机几乎是人手一部的通讯工具,接着是中学生,小学生,父母为了跟儿女得到第一时间的联络,纷纷给儿女们买起手机来,有得学生身上还有两部手机呢,那更不用说手机电话卡了。从以前的“水壶”到现在的只有手掌大的手机,无论从功能到外表都是一个大飞跃,但是,价格却成反比,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买机好时期,所以不少学生赶上了这好时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手机,而且越来约年轻化。特别是近两年,随着手机价格的下降、短信服务的开通和各种手机SIM卡的出现,手机不再是一种高身份的象征或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成为一种较为普及的通讯工具。

摘要:

这次调查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就购买手机的心态、中学生拥有手机的总体利弊以及校园实现手机普及这一社会现象的正常与否和影响中学生购买决策的因素等。调查采用问卷形式,在翠园中学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成功回收93份。在性别构成上基本持平,其中男性占52%,女性所占比例是48%。经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其结果分析如下。

调查分析:

调查中发现,80%的同学已经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就算暂时还没购买手机的同学,其中大部分人认为在学里很有必要有一部手机。其理由是:首先,便于联系,这既包括自己联系亲人,也包括同学朋友联系自己。

1、手机的品牌、价格、档次及考虑因素

调查发现中学生所购买的手机品牌基本上都是洋品牌,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诺基亚倍受中学生青睐,三者共占调查总数的55%。而国产手机问津者很少,如国产王牌 TCL、波导,所购者也不多,两者共占12%,可见中学生在手机品牌上基本倾向于洋品牌。中学生所购手机价格基本在2000——3000元之间,约占总数的76%,高于3000元和低于2000元共占20.30%,1000元以下的低档手机则无人问津。调查还发现决定中学生购买手机的主要因素是手机的质量,其次是价格和外观。

2、资金来源

主要来源于父母的约为71.19%,8.26%的中学生是自己打工挣的钱,11.23%是勒紧裤腰带从生活费中挤出来的,9.32%是别人送的,基本上不存在向别人借钱或银行贷款购买手机的现象。

3、 忽如一夜春风来——校园里的手机消费情况

调查显示,选用充值卡在大学生中仍占大多数,这样可以保证每月的话费保持在本人可控制的范围内,集中在每月50元至120元之间。短信费所占月通话费比例在逐步提高,60%左右的同学每月短信费都超过了话费总额的30%,甚至有四分之一的同学每月的短信费占话费总额的60%以上。短信息已经成为目前大学生通信的重要手段。

4、购机目的及交往对象

中学生购买手机有36人是为了通信需要,占总人数的38.70%,是因为社会发展的趋势,有6.45%的人是因为受别人的影响,23人是因为看中了手机的功能;而另有21人,约占22.58%购买手机是没有原因的想购买就购买了,约有7人选择其他,约占7.53%,中学生购买手机主要用于同学朋友之间交流的约占64.1%,而用于跟父母交往的很少,只有23.56%

学生是追求个性的群体,在手机的使用上也不例外,近48%的学生中意拍照手机,34.0%的学生使用下载的流行音乐作为铃声。随着彩屏和摄像手机的普及率上升,学生也开始更多的使用下载图片或者自己拍摄的图片,甚至自己制作的图片作为待机图片。

5、手机的使用情况

(1)更新频率低

中学生在手机的更新上持比较谨慎的态度,超过半数的同学在这学期间没有更换的打算。这主要是因为中学生购买手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由家里承担,因此父母不允许子女频繁地更换手机。但是我们从中学生能承受的手机价格中可以发现,虽然2000元左右的手机目前仍占在校大学生需求的最大比例,但随着他们日益参与到社会实践中直至参加工作,大多数同学的未来目标更倾向于高于3000元的高档手机,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将成为满足他们需求的经济保证,他们也将成为中高档手机的潜在消费群。昂贵的话费依然是在校学生手机族的最大烦恼(25.42%),其次是担心被偷,占1/5,另外占用时间多占11.23%,怕被人骚扰,的占15.04%,以及款色不流行占11.65%。

(2)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

中学生使用手机会引起社会的争议,主要是因为手机作为高端消费产品,在校学生由于生活圈较为固定,没有必要,可能会是一种物质的浪费。其二是容易造成不好的消费习惯,同时影响学习,作为当事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由于中学生处于性格塑造时期,思想不稳定,情绪波动大,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等特征,使得他们的消费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手机的使用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分析使用手机不利的影响中,主要体现在影响上课、造成不好的消费习惯、浪费钱,比例分别为28.1%、19.6%、23.1%,而认为没有坏处的比例为21.5%。这也反映出学生学习与社交活动之间存在矛盾,如何处理好这种矛盾则需要社会正确引导。

另外,专家认为:手机辐射不容忽视

今年4月7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提醒人们,由于青少年的耳朵和颅骨比成年人更小、更薄,因此,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对一个5岁的孩子来说,辐射会渗入其大脑50%的区域;对10岁的孩子来说,辐射则会渗入其大脑30%的区域。而德国防辐射机构主席沃尔弗拉姆·柯尼希也对当地媒体《柏林日报》表示,为健康着想,人们尤其是儿童应该尽量减少手机的使用。“一般来说,手机通话应尽可能短。父母应使子女尽可能远离这项高科技。”

而一位从事职业病防治的教授也表示,青少年的免疫系统较成人脆弱,因而特别容易受到手机辐射的影响。手机辐射会对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而手机游戏也有可能使孩子耳聋,一般来说,85分贝就有可能损害听力,当把手机放在耳边时,有些游戏的伴音比喷气式飞机发动机旁边的噪音还大,最差的手机噪音达133分贝,大大超过120分贝的痛苦极限。

结论:

总结一下学生手机消费群的特点:

1.追逐时尚、注重个性张扬;2.易于接受新事物; 3.需要更多的情感沟通与交流;4.物品的使用大多“喜新厌旧” ;5.主要任务是学习;6.生理上处于生长发育阶段;7 学生基本以集体生活为主,相互间信息交流很快易受影响。

手机对学习是否有影响?如手机作弊、上课时手机铃声影响课堂秩序、手机辐射对身体健康有害,手机还会带来攀比风,而且一些学生在上课时接听电话,还会影响老师上课,也影响到其他同学学习,中学生最好还是正确对待手机,有效的运用我们的通信工具,做到不为手机着迷,而不是手机控制我们的思想。

总的来说,本调查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影响中学生手机消费的因素。不过,还不够深入,尤其是理论支持还不够。谨以本调查为以后的研究作下铺垫。

·大学生课余活动调查报告 ·08年调查报告 ·旅游调查报告 ·白色污染调查报告

·人力资源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会计学专业调查报告 ·白领调查报告

附录

1.  你是否拥有手机( )

A 有 B 无

2.  你选购手机或你有选购的机会时,你会优先考虑下列哪个因素( )

A 性能 B 价位 C 品牌 D 服务 E 流行趋势

3.  你最能接受的手机价格是( )

A 1000元以下 B 1000―1500元 C 1500―2000元 D 2000―3000 元 E 3000元以上

4.  在手机质量方面你最注重什么( )

A 持久耐用 B 信号灵敏 C 实用省电 D 功能齐全 E 其他

5.  请按顺序选择你所喜欢的手机品牌(选三者即可):( )

A 摩托罗拉  B 诺基亚  C 西门子 D 索尼爱立信 E TCL F 三星 G飞利浦 H首信 I 厦新 J 海尔 K 科健 L 阿尔卡特 M松下 N 波导

6.  你是否希望手机具有以下哪些功能(可多选):( )

A 蓝牙功能  B 即时翻译功能  C MP3播放功能或收音机功能  D 拍照功能  E能玩游戏

7.  你购买手机的费用来自( )

A 家长  B 亲戚  C 其他

8.  你的月消费额大概是多少( )

A 350元以下 B 350―500元 C 500―800元 D 800―1200元 E 1200元以上

9.  你每个月话费支出多少( )

A 50元以下 B 50―80元 C 80―100元 D 100―200元 E 200元以上

10.           你购买手机的目的是( )

A 方便与家人、朋友联系 B 工作需要 C 受周围人影响 D交异性朋友 E 炫耀自己

11.           你使用手机最多是( )

A 打电话 B 发短信 C上网 D玩游戏 E其他

12.           你使用手机进行沟通最多的内容是( )

A 日常交流 B讨论专业知识 C了解社会新闻 D获得前卫信息 E其他

13.           你的手机更换频率( )

A 半年左右 B 半年至一年 C 一年至两年 D 两年以上 E 从未换过

14.           你所了解的话费节约方式( )

A 不知道 B 话费套餐 C 给对方发短信 D拨打IP电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关于黄河水资源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1399 字

+ 加入清单

2018关于黄河资源调查报告

一、综述

1、黄河河源区日益受到社会关注

随着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黄河水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黄河源区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黄河源区的生态环境、水资源状况,近几年也渐趋恶化,使得关于黄河源区的报道逐渐增多,如:XX年1月《人民日报》以“黄河源区缘何断流?”为题,报道了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关于黄河源区生态环境地质实地调查的结果,认为水环境变异、气候变异与荒漠化加剧是黄河源区黄河断流的三大“罪魁祸首”。

XX年08月新华社以“黄河第一弯,打响生态保卫战”为题作了如下报道:近年来,xx县的草场退化、沙化问题日趋严重。全县已有67万亩草场出现干旱和退化问题,2.6万人、34万头牲畜出现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黄河两岸已出现长达117公里的沙化带,保护黄河首曲生态环境已刻不容缓。

XX年09月《兰州晨报》以“母亲河源头的忧患--黄河首曲荒漠化严重”为题报道说:“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的转暖,风蚀作用的加剧,草原鼠害以及过度放牧的影响,不同程度的沙化现象已经在首曲两岸显现,牧民的天然草场正在被风沙一点一点的侵蚀,而更重要的是,黄河首曲的沙化给黄河中下游带来的生态危机是不可估量的。”

2、调查的目的意义

面对如此多的报道,作为黄河的主管部门对此如何认识呢?不能无动于衷,应该深入调查研究,了解黄河源区生态、水资源变化情况。黄河水文部门有责任对黄河源区的生态和水资源变化进行研究,弄清河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及径流减少的真正原因,提出治理对策,为水资源的管理开发服务。现有的水文观测,无论从站网分布到观测要素均无法回答黄河源区的生态及水资源变化原因。河源区由于受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水文测报水平较底,职工生产、生活问题较多,为促进这一地区的水文现代化建设,彻底改善水文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测验方案。为此,水文局及委机关有关部门组织了黄河河源区水文水资源情势、生态环境现状以及河源区水文测报方案研究的实地科学调查。

3、调查组织形式

调查团由水文局局长牛玉国同志任团长,委财务局赵春理副局长、委三门峡枢纽局刘红宾副局长任副团长,调查团成员有委机关财务局、防汛办公室、三门峡枢纽局、黄河上游水文水资源局、三门水文水资源局、河南水文水资源局及水文局信息中心、测验处、科技处、办公室、计财处等部门的领导和专家。自XX年9月12日开始至XX年9月25 日,历时13天。调查了上游水文水资源局、西宁勘测局、兰州、玛曲、大水、唐克、久治、吉迈、黄河沿、黄河、唐乃亥等水文站、黄河沿水电站、龙羊峡水利枢纽等水利工程、以及沿途自然、生态、经济状况。通过实地调查,耳闻目睹了河源地区的真实情况,收集了有关资料,得到了一些初步认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黄河河源区的基本概况

黄河河源区是指唐乃亥以上地区,流域面积为121972km2,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可分为三段,即黄河源头区(黄河沿以上)、黄河沿至玛曲区间和玛曲至唐乃亥区间。

该区域内有高山、盆地、谷地和众多的湖泊、冰川及多年冻土地貌。由于外应力作用,特别是流域内的降水、蒸发、水流、冰川、持久强劲的风力等影响,不断对流域表层物质进行强烈的风化、侵蚀、沉积、搬运和堆积,形成了各种地貌景观。

唐乃亥站以上黄河干流河道弯曲、狭谷和川地相间,流域平均宽度约80km;水系河网发达,支流众多,其中集水面积大于1000km2的一级支流有23条之多,大部分支流未设水文站点。该区中部左岸自东向西横贯着山高坡陡、终年积雪的积石山山脉,与南部岷山相抵,迫使黄河干流围绕积石山的南侧、东侧、北侧流过,形成著名的黄河第一弯。

黄河河源区内降水量分布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由东南部黑河、白河流域的700mm以上逐步递减到源头区扎陵湖与鄂陵湖一带的300mm以下。区间多年平均水资源量达204亿m3,占黄河流域(不含内流区)水资源总量的28%,为黄河流域的重点产流区之一。该区内径流补给方式主要为降水,其次为冰川融水及地下水。由于该区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自然条件差等原因,区内工农业耗水量只有2.0亿m3左右。位于青海省州xx县境内,1998年4月开工修建了小型径流电站一座,站坝址在鄂陵湖口下游17km处的黄河干流上。单台机组已于XX年12月运行供电,运转平稳,另一台机组也可望近期安装发电。

该电站为坝后式电站。建坝后形成与鄂陵湖相连的平原水库,水库总库容达25.07×108m3,调节库容14.6×108m3,总装机容量为2×1250kw,年平均发电量0.175×108kwh,正常库水位情况下库区面积达657.7km2,最大坝高18m,坝顶长1521.63m。坝区平均海拔4260m,总体工程由大坝、溢洪道、导流发电管、厂房、升压站及变电工程等部分组成。总投资达8195万元(含调整概算投资)。

黄河河源区主要有藏、汉、回等十几个民族。以藏族为主,藏族人口占90%以上。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和历史原因,人口稀少,每平方公里只有2.3人。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总量小,结构单一。由于自然条件限制,经济以畜牧业为主,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主导位置,但畜牧业基础薄弱。

黄河源头玛多以上地区,西有雅拉达泽山,东有阿尼玛卿山,北邻柴达木盆地,南以巴颜喀拉山为界。黄河源头区流域面积2.1万km2,干流长270km,河道比降为1.2‰。该区属于高寒气候,地形相对低洼,排泄不畅,形成了大片的湖泊沼泽湿地。位于区内的扎陵湖和鄂陵湖面积达1136.8km2,扎陵湖平均水深9m,鄂陵湖平均水深17.6m,两湖水面海拔4260以上,是我国海拔最高的淡水外泄湖。这里气候寒冷,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之别,无绝对无霜期,是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04.6mm,蒸发量为1367.6mm,多年平均气温为零下4.1℃,最低气温达零下53℃,大气含氧量为海平面的60%,冰期长达近7个月,全年为取暖期。由于黄河源头区的气候条件和下垫面条件等因素,决定了该区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植被分布以大面积高寒草原、高寒草甸草原及沼泽类草原为主。牧草地占土地面积80%以上。本河段河谷较宽,地势平缓,草滩广阔,滩丘相间,无明显分界,相对高差小,对径流的调蓄作用显著。

玛多至玛曲区间,流域面积6.5万km2,黄河流经山峡、丘陵、平原,右岸水系发育,最大的两条支流白河、黑河位于流域最南部,源头水系发达,中下游属平原、丘陵和沼泽地带,植被较好,蓄水能力强,是黄河上游的主要产流区,区间多年平均降水量在300-874mm之间,多年径流量140亿m3,素有“黄河上游蓄水池”的美称。

玛曲至唐乃亥区间,流域面积3.6万km2,河道切割较深,地形复杂,水系较发达,右岸的切木曲、曲什安河发源于阿尼玛卿冰川,冰川面积约192 km2,每年融雪量约3.5亿m3。区间植被较差,多年平均降水量在250-620mm之间,多年径流量57.2亿m3。

三、调查见闻

此次黄河河源区调查历时15天,调查从兰州开始,途径玛曲、若尔盖、唐克、久治、达日、玛多、牛头碑、唐乃亥、龙羊峡到西宁,由海拔1500m到4700m,调查了沿途的下垫面变化、牧区放牧、源头支流、湖泊、沼泽、湿地、水库及11个水文测站断面、测验设施设备、职工工作生活、吃水工程建设等情况。

1、生态环境恶化、草场退化

河源源头区的植被以亚高山草甸为主,据了解,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草场尚无沙化,到处都是一片“风吹草地现牛羊”的景象。到六七十年代,由于社会、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草场开始出现零星沙化。进入八十年代以后,沙化现象更趋严重,在靠近黄河岸边的植被,因黄河水长期侵蚀,淘空了植被下面的流沙层,已经形成了大面积塌陷沙滩。位于黄河源头的xx县,素有“千湖”之称,全县有306万亩的水域,占全县面积7.38%,湖泊众多、星罗棋布,90年代初全县有大小湖泊4077个,但是,目前已不到XX个,萎缩过半。两大湖——扎陵湖和鄂陵湖水位近年平均下降了2m,湖面周边到湖中心的距离平均萎缩30m。

沿途可见,天然草场有相当部分已经变得非常稀疏,有的地方甚至已经沙化,xx县鼠害严重,鼠洞遍地皆是.草场出现干旱和退化问题确实严重,走访xx县的牧民,他们的牲畜不如70~80年代的十分之一,生活已变得贫困。从河源地区现状来看,生态恶化的警钟已经敲响。另外,黄河源区卡日曲盆地存在明显的水蚀荒漠化、风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土壤盐渍化与植被沙漠化现象。

2、水土流失严重

黄河河源区水土流失面积为7.54万km2, 多年平均输沙量达8814万吨,既损失了土壤,加快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也给下游的河道淤塞、湖泊淤积萎缩、水利设施的危害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首先是下垫面自然因素,黄河源头区卡日曲在藏语中是“红色的河”,河水浑浊,红色泥沙很多,原因是存在大面积的第三纪地层裸露,植被覆盖度低;早期(更早新世)湖底沉积物暴露于地表,固结程度低。这样的下垫面条件非常容易引起水土流失。地表径流流经该区时会携带大量泥沙,当其进入扎陵湖后形成较强的水下泥沙流,经初步滞流、沉积、净化,再流入鄂陵湖,水中泥沙自然减少。

也就是说,扎陵湖起到一个初级沉淀池的作用,对鄂陵湖起到巨大的保护作用,这也是扎陵湖比鄂陵湖消亡速度快的原因。第二是气候因子,黄河源头区雨热同季,降水相对集中,为水土流失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6~9月为雨季,同时也是河源的高温季节,这样的气候条件无论是对于基岩区还是对于第三纪地层区的水土流失,都极为有利。第三个原因是人类非法采金,河源地区本来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影响小,但是近期受经济利益驱使,河源区存在大批的非法采药采金者,这一行为一方面破坏了微地貌,改变了地表径流路径,严重破坏了地表植被,增加了岩石的裸露程度,在地表径流和风力作用下,水土流失强度明显增加;另一方面,在采药采掘挖金的过程中,人为的不间断地用强度远远大于降雨强度的高压水流冲洗沙砾地面,直接增加了河流中的泥沙。两者共同作用导致河源产生大量含沙量很大的地表水进入河流和湖泊,淤积后形成三角洲,湖中水量减小,河床升高,加速了河流湖泊的消亡。

3、径流量明显减少

随着黄河河源区经济发展,河源区农牧民及外来人员超载放牧、过渡采药,挖草种粮、非法采金等人类活动影响以及降雨减少、鼠害泛滥等自然灾害影响的日趋严重,目前,黄河源区已出现了沼泽、湿地及湖泊面积减小、草场退化、沙化、下垫面荒漠化加剧、水土流失等现象,来水量逐年减少。据统计,XX年黄河源头区沼泽、湿地及湖泊面积比1976年减少了2748.53km2,水源涵养能力降低,致使对地表水的补给功能逐渐降低,甚至丧失,进而造成黄河源头区断流频繁发生;同时,由于黄河河源区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导致了河源区土壤含水层厚度变薄,下垫面条件发生变化,下垫面蓄水能力降低,降雨径流关系改变,原有水循环模式也发生变化,60年代,最大5个月(6~10月)的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61.7%,枯水期7个月(1~5月、11~12月)的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38.3%,而1998~XX年,最大5个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72%,枯水期7个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28%,汛期径流量占年径流量比例比60年代增大了11%,说明近几年径流主要在汛期产生,非汛期径流逐渐减少,进一步加剧了河源区水资源紧缺,这也是近几年黄河源头区连续在枯水期形成跨年度断流的主要原因之一。

4、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

本次调查沿途不少地方可见部分草场已经隔离、禁止放牧等标志也随处可见,其目的是为了维持草场生息,避免过渡放牧导致草场退化。不久前,xx县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青海省也陆续出台了有关的地方法规,如封山育林、全省全面禁止开采金矿、限制采药等等,黄河源区的沙化现象已经开始得到当地地方政府的重视。

5、站网密度严重偏稀,满足不了控制区域内水资源时空变化的需要

纵观河源区的水文站网情况,确实存在着水文站网的严重不足,由于新的问题不断出现,现有站网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目前,黄河源区观测站网存在以下问题:密度过稀,且布局与结构不合理。密度过稀主要表现在站点少,所测数据不能反映整个面上的真实情况,据统计,唐乃亥以上现有水文测站18个(包括省区站),按国际气象组织wmo指标,黄河源区最少应有水文观测站25处。布局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一些关键点未设站,如扎陵湖以上缺少降水和气温的观测资料,难以解释径流减少的原因。特别是黄河源头区,2万多平方公里的面积,仅有黄河沿一处水文站,对近几年的断流现象,是很难作出深入分析和揭示断流原因。,站网结构不合理主要也表现在一些站观测项目不全,有的测站只观测水位或流量资料,而没有降水或泥沙等等。近期源头区水土流失严重,流入扎陵湖的水流含沙量增加,但是却没有观测站观测含沙量的变化情况。

6、水文测报手段落后,急待升级提高

受黄河河源区高寒缺氧、科技发展水平与当地社会环境等因素限制,河源区水文水资源测报工作仍存在许多问题。

测报水平低,手段落后。唐乃亥以上大部分测站水文测验设施设备基本是建站时配备,设施陈旧老化,年久失修,多数测站设施设备已达到或超过规定的报废年限,但仍在“超期服役”,且人为破坏严重,有些测站虽有一些更新改造,但水文测报技术含量低、时效性差、精度低、测洪能力低下,不能满足正常工作需要,且主要是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如水位观测仍采取传统直立式水尺,人工读取,设施简陋,手段落后。水情报汛信息传输方式主要以短波电台为主,传输环节较繁,误码率较高,时效性差。

7、测验人员生活十分艰苦,急待改善

生活条件艰苦。黄河河源区测站都在海拔3000m以上,其中黄河沿等水文站海拔在4000m以上,人烟稀少,水文职工常年驻守在高寒、缺氧、低压、强紫外线辐射的恶劣环境当中,同时还要长期忍受着饮食与文化生活单调、远离都市、村庄和人群、与人交流困难、安全得不到保证等困难,况且工资待遇和当地政府以及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相比相差较大,生活、工作条件异常艰苦。但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生活、工作环境中,河源区的广大水文职工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不仅落地生根,长期坚守在水文勘测一线,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枯燥无味的工作,而且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依靠简陋、落后的设施、设备,在水文测验、水文资料整编、水文情报拍报、水文水资源调查等方面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研究河源区水资源变化规律、黄河防汛抗旱、水资源统一调度、黄河治理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充分体现了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水文精神,这种水文精神值得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学习、继承和发扬。

河源区职工的工资待遇普遍偏低,和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相比相差较大,与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相比,同档偏低300~500元,主要原因是艰苦地区津贴、误餐费等很多地方性政策补贴没有执行,一线职工外勤补助仍然沿用90年代初的水平。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待遇问题确实是影响职工队伍稳定、吸引外来人才的主要因素之一,但这种政策性非常强的问题解决起来难度非常大,这就需要一方面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呼吁,争取早日从政策上给予落实解决,另一方面在目前情况下,也确实需要基层的领导同志多从正面引导,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上多作文章,稳定职工队伍。

四、关于黄河河源区生态环境及水资源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通过对河源地区的调查,得到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引起河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

调查所见,河源地区近些年来生态环境明显恶化,经走访当地有关人员并查阅大量资料,基本认识是,生态环境恶化、草场退化是自然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河源区有不少河段一级阶地土壤主要为沙质土和沙壤质土,这为首曲地区沙化及草原沙化提供了丰富沙源。

2)降水减少,气温升高。以xx县为例,该县近20年来降雨量一直偏小,1967~1987年间降雨量平均为615.5mm,1988~1997年降至530.2mm。年平均气温从20世纪80年代的0.9摄氏度上升至目前的1.1摄氏度,年均大风日数从80年代的24.0天升至目前的25.7天,全县的气候特点开始从干冷、大风向干暖型转化,受此影响,全县的干旱草场面积不断扩大。

3)人畜急剧增加,超过了土地的承载能力。以前黄河源区人烟稀少,生态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很小,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黄河源区经济也有了很大发展,超载放牧现象比较严重,并且还有挖草种粮的现象,加速了草场退化和沙漠化进程。例如,xx县20世纪50年代有各类牲畜24万头只,60年代为33万头只,70年代为45万头只,80年代达到64万头只,1998年这个数字上升到70.53万头只,牲畜数是60年代的近3倍,同时目前牧民人数是60年代的2倍以上。人口和牲畜的快速扩张,必然导致超载放牧、毁草种粮、生态环境恶化等现象。近年来随着草原沙化现象的加剧,xx县曼日玛和欧拉两乡的可利用草场面积正逐步减少,沙区的2500多牧民,16.8万头只牲畜已完全退出沙区,沦为贫困人口。

4)采药滥挖破坏植被。河源区是虫草、贝母等重要中草药的产区,每年青海、四川、甘肃等地的大量人口进入采挖中草药,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植被资源。

5)水资源紧缺造成草场加速退化,在退化的草场上,中华鼢鼠、高原鼠兔、草原毛虫等草原主要虫害也在局部地区成灾,草场上老鼠成群,鼠洞遍地,严重地区有效鼠洞密度高达1334个/hm2,鼠兔密度高达为412只/ hm2 。老鼠夏天吃草、冬天啃草根,使原本葱绿的牧场变成了“黑土滩”,许多草场逐渐演变为沙化区。据统计,黄河源区发生鼠害面积约503万 hm2,占源区总面积的17%,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28%,源头区因草原鼠害造成的“黑土滩”型草场退化面积已达3000万亩,部分草原已失去放牧价值。甘肃xx县鼠虫害重度危害面积达15万公顷,占全县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8.1%。黄河源区有50%多的黑土型退化草场是因鼠害所致。

2、导致水资源减少原因复杂,有很多问题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从表1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河源区各站的径流量也在不断的减少,特别以源头区最为突出。黄河源头区断流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即有发生,说明有其自然原因。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断流现象愈演愈烈(详见表2),经统计,黄河源头区黄河沿水文站1950~1999年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7.5亿m3,90年代的平均径流量为4.33亿m3,比多年均值减少了42%以上。而1995年以来减少更多,XX年的径流量仅有0.2亿m3,减少了97%,近几年径流量情况见表3。

气候变暖也是影响径流减少的原因,黄河源区的气温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上升,从河源区玛多、达日、兴海三个县(均匀分布于河源区)的多年气温变化过程也可看出,河源区气温有明显升高的趋势,气温的升高引起蒸发量增大,导致径流减少。

黄河源区的降水量情况见表4,黄河沿站九十年代年平均降水量较多年平均减水量没有明显减少的趋势,吉迈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只有玛曲减少8.2%,唐乃亥减少2%。可见,河源区降水没有发生突变。因此,从降水方面无法得到径流如此大幅度减少的原因。径流减少的真正原因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针对河源区的生态环境恶化及近年来径流大量减少的现状,给我们提出了这样问题,即是河源区的水资源减少,还是径流减少?因为生态环境恶化而导致径流减少、还是因径流减少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这是研究黄河源区生态与径流关系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需要加大观测和研究力度。

3、应加快河源区的水资源监测现代化建设步伐

长期以来,黄河上游唐乃亥以上地区水资源变化趋势,特别是断流成因的研究因缺乏必要的水文信息而无法开展,同时,黄河河源地区因气候、环境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常规水文观测难度也很大。

及时、准确、可靠的进行有关资料的监测,是流域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变化等分析、研究、预测的基础。为了适应当前河源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及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的需要,有必要对现有监测系统进行评估,提出修改完善测站的布局以及新的测验方案。

黄河源区是黄河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区,但水资源减少的真正原因尚未查明,为了研究水资源变化的原因,提出科学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亟需加强河源区的水资源监测工作。

1)完善站网体系

从河源区站网布设的情况看,早期设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该区水资源量的时空分布,但是近年来,由于气候、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等因素,黄河源区的水文情势、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自1998年出现首次跨年度断流后,位于青海省州xx县境内的黄河源头干流已连续3年出现跨年度断流现象。连年出现长时间断流的现象在黄河源头干流的水文记载历史上还从未有过。由于站点稀少,水文监测的空白区较多,许多地区仍处于无资料地区,人们对该地区的水文规律和生态环境变化的认识还仅限于一般性的表述,缺少客观、定量的直接数据,直接影响对河源区水文水资源客观规律的分析和研究。国家应加强对黄河源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水文站网建设,完善站网体系,建立黄河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及科学研究基地,以进一步研究和探讨黄河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演变趋势及治理对策,让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恢复其原有的生机与活力。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无法驻守观测的地区,采用现代空间采集手段,获取各种水文信息是可以实现的,在其他有条件设站观测的地区可根据需要增设部分专用站点,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建立无人值守的水文及雨量站,适当增加地面水文站网密度:由于河源地区河流水位流量关系比较稳定,可设立若干水位站,采用卫星传输的方式将水位信息传至中心站,中心站根据野外巡测队实测的流量,建立水位流量关系,确定的各站水位流量关系可转换成流量资料;降雨资料的收集可采用类似的办法,建立若干遥测雨量站通过卫星传输至中心站进行资料分析处理。

(2)利用3s技术与空间数据采集技术监测水情雨情:目前,3s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对大尺度的气象、环境、植被等信息的连续监测更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利用3s技术收集黄河河源地区的水情雨情旱情及下垫面等信息已成为可能,它可以弥补水文、雨量站网的不足,充实水文水资源的信息量。

(3)建设监测水量(生态)变化的专用水文站:针对河源地区水资源锐减及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可根据研究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设立若干用于监测生态环境变化的生态站(这些生态站可观测水位、降水、气温、风速、风向、草场生长等)和用于监测水量变化的专用水文站。

(4)大力开展巡测:目前,河源地区高寒缺氧、气候恶劣、交通不便,不宜坚持驻测,应根据其测验条件,因地制宜的开展巡测。

河源区开展巡测工作有其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水位~流量关系相对比较稳定;二是各站流速不大;三是水位变幅小,洪水持续时间长,有利于巡测;四是泥沙含量低;五是人口稀少,便于仪器设备的安装与保护;六是河道冲於变化小;七是交通条件正在改善。

2)适应环境,改善测验手段

由于新的问题不断出现,现有的测验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目前主要的测验方法是:水位主要采用人工观测,极少数站采用自记水位计观测;流量主要采用流速仪法施测,缆道以手工操作、测船、吊箱测验为主,大洪水采用浮标法施测,测验方式采取驻测、巡测、间测相结合的方式;含沙量采用横式采样器人工取样,根据含沙量大小用置换法或焙干法天平称重处理;降水量汛期采用自记雨量计观测,非汛期以人工观测为主。水情报汛主要采用电台和程控电话两套通信手段,水文站直接向勘测局报汛,勘测局与上游水文水资源局实现了网络连接,水情信息通过上游水文水资源局向黄河防总和国家防总报汛,水文资料整编主要在勘测局进行。

经过近几年来国家水利基金、国债等专项资金的投入,委水文局已对黄河河源区部分测站的测验设施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新建吉迈、玛曲等站6条测船,更新改造了唐乃亥站半自动流速仪测流缆道,建成了上游水文水资源局机关局域网等。但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还不少。

五、建议

1、开展黄河河源区水文水资源监测模式研究

近些年来,由于气候、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等因素,黄河源区的水文情势、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新的形势下,现有的水文站网及观测设备已不能满足现状水文水资源特点等的要求,所以需要加密、科学规划水文观测站网,改善测验条件和手段,实现水文站网建设现代化。

通过进一步收集河源地区的水文水资源、地理地貌、卫星遥感及相关的研究成果,根据河源地区站网现状,考虑实际工作的需要与可能,依据有关规范,进行水文、水位、雨量、生态站网布设规划工作,并据此进行监测模式及技术措施的研究,可望解决河源地区水文站网存在的代表性不足,其所观测的资料难以客观的反映该区水资源现状的真实情况,从而给研究工作及生态环境治理和水资源调度决策工作带来困难的问题。本项研究工作将根据需要与可能,力求用最小的站网密度和最少的投入,最大限度地解决水文资料的代表性问题,以促进河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治理,并为全河的水资源统一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使用国内外先进的水文仪器,提高自动化测报水平

以水位、降水、蒸发、气温等信息自动采集为主的水文信息采集技术发展迅速。目前国内外已生产出在汛期、冰期(河流完全封冻情况下)都能使用的水位自动采集的仪器,如压力式水位计、气泡式水位计、电子水尺等。应根据河源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引进或研制开发国内外先进的水文测报设施、仪器、设备和先进分析技术,改变测报工作模式,提高自动化测报水平

3、加强水文规律、径流变化原因及生态环境演变规律研究

目前,关于黄河源区水文规律、径流变化及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几乎还是一项空白。随着源区形势的变化,出现频繁断流及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问题,因此急需研究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关于黄河源头区水文规律及径流变化原因的研究,前面已经说明,黄河源区进入八十年代以后,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径流量大幅度减少,是其自然规律的反映,还是生态环境恶化所致,这是世人所关注的问题,此问题的科学结论将直接影响国家及我委对诸如南水北调、黄河水量调度预案的决策,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黄河源头区水文规律及径流变化原因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黄河源区的径流组成、各种径流所占的比例、近期降雨特性变化、降雨径流关系及气候与下垫面的变化对产流规律的影响、降雨径流的变化趋势等,从而确定黄河源区径流大幅锐减的真正原因。

黄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规律的研究,则主要研究生态环境恶化与河道断流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确定河源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为保护、治理和恢复生态环境,防治黄河源区断流提供技术支撑。

4、进一步改善河源地区水文测验条件,为水文工作者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前面已经介绍了河源区水文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我们感觉河源地区条件艰苦,长期工作在这里的广大水文工作者为此付出了艰辛了劳动,长年高寒缺氧、生活质量低下、工作环境恶劣,使他们无论是身体、还是容貌都过早出现衰老。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才使我们获得的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他们为黄河的治理开发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因此,他们的付出应值得关注,我们应创造条件,进一步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确保河源地区水文测验工作的延续性。

5、定期进行河源地区科学调查

随着黄河流域环境的变化、气候干旱、国民经济发展及人类活动影响加剧等因素,黄河河源区的水文水资源情势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源头区断流频繁发生、断流时间增长等。河源区是黄河主要产流区之一,河源区水资源减少一方面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给当地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直接造成了黄河水资源总量的减少,加重了黄河流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对黄河下游河道也引发了一系列不良影响。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河源区无论是水文情势,还是生态环境的变化都非常快,定期进行河源地区的调查有利于及时了解河源地区的基本情况,研究相应的对策,为河源地区的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状况优秀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2071 字

+ 加入清单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状况优秀调查报告

xx年4月9日至4月12日,民营经济调查组一行6人对位于粤西山区的阳江市三县(市)一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作了为期4天的调查和了解。1997年以来特别是党的xx大召开以后,阳江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机遇,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使个体私营经济迅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成为阳江最具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增长点之一,有力地推动了阳江国民经济的发展,其经验作法对我省其它地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具有很大的借鉴和启迪作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

一、     阳江市个体私营经济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xx年,阳江市个体私营企业达36171户,全市个体私营企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8.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9%;工业产值112亿元,增长21.70%;出货值42.62亿元,增长9.60%;入库税收6.64亿元,增长61.40%;新增投资11.54亿元。

阳江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  发展越来越快。xx年,全市个体私营企业的户数比1997年增加7178户,增长24。8%;当年实现的国内总产值、工业产值和税收收入,分别比1996年增长102.06%,173.17%和309.24%;比同期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和税收总额的增幅高出44.23%,91.35%和203.24%。

2、  地位越来越高。xx年,全市个体私营企业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值、工业产值和税收入,分别占当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和税收收入总额的52.95%,67.50%和61.50%。个体私营经济已经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3、  规模越来越大。经过几年的发展,规模以上私营企业增加较多,私营企业的发展状况已由过去单纯的总体数量扩张向个体规模扩张的方向转变,一些企业不断增资扩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在现有7574户工业企业中,年产值500—1000万元的有86户、1001—5000万元的有145户、5001—1000万元以上的有19户、亿元以上的有9户。

4、  层次越来越高。私营企业家不但投资兴办工业,而且投资家业和其它产业,进一步拓宽经营领域,构筑了以第二产业为主,一、二、三产业全方位发展的私营企业体系。

5、  外向型企业越来越多。一是企业出货值增加。xx年,全市私营企业出货值42.62亿元,占私营企业工业总产值的38.05%,比1998年增长64.87%。二是享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增加。xx年,有24户私营企业享有自营进出口权。产值亿元以上的9户私营企业中,有6户是进出口生产企业。

6、  品牌越来越响。一些发展基础较好、产品质量稳定的企业越来越重视树立自己的品牌和企业形象,开始投入大量资金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门策划,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和企业文化。目前,“喜之郎”获得全国驰名商标,“乔士”、“十八子”、“银鹰”、“盛达”等品牌在全国知名度较高,颇受欢迎。去年,阳江市在获得“中国菜刀中心”、“中国剪刀中心”的基础上,又获得“中国刀剪之都”的称誉,品牌效应正在形成。

7、  从业人员越来越多。全市在私营企业中从业的人员,xx年达到20.97万人,比1996年增加了42.27%。

我们认为,阳江市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主要得益于他们敢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创新,建立了 “五个互动”机制。

一是政策拉动。阳江市委、市政府于1997年11月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定》,对个体私营经济实行“六个放宽”、“六个优惠”的“蜜糖”政策:放宽从业对象,放宽经营范围,放宽注册资金标准,放宽出国(境)从事商务的限制,放宽内资、外资经营审批手续和给予用地价格、税收(地方留成部份)、规费减免、信贷、用人、入户优惠。

二是服务推动。通过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领导就是服务”和“你发财、我发展”的观念,积极对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进行扶持和引导。1997年阳江市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市长担任组长的民营经济领导协调小组,加强对民营经济的协调、指导、服务和监督。1998年又成立了市投资服务中心(与民营经济领导协调小组合署办公),市直24个职能部门在“中心”设置办事窗口,12个单位在“中心”设置特派员,实行“四个一”服务,即:一幢楼办事、一个窗受理、一个口收费、一条龙服务。xx年,建立了市领导挂点扶持制度,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主要领导带头,四套班子领导成员挂点扶持35家重点企业。通过几年努力,在各级领导层中形成了对个体私营经济时时关心、事事支持的局面。

三是外向带动。市委、市政府把引进外资作为确保民营经济资金来源的重点来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利用举办各种洽谈会、交流会、招商会和组团上门等方式,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四是科技驱动。市委、市政府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方面开展创新活动,以企业为主体,建立科研机构,增大科技投入,用先进适应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积极鼓励企业在经费有限的条件下,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建立科技创新体系,着力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金川区农村统计调查数据质量自查报告_自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统计,全文共 458 字

+ 加入清单

金川区农村统计调查数据质量自查报告

金川区农村统计调查数据质量自查报告

根据市统计局《关于开展农村统计调查数据质量检查工作的安排意见》,我局结合实际,认真开展了自查活动,现将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础报表齐全。1、农业报表及镇卡、县卡等为逐级汇总上报,统计报表齐全,数据来源可靠;2、农村住户资料由专业人员按月逐户进行督促记帐和收集,确保了数据的连续性和全面性,做到了帐册齐全,帐实相符;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采取全面报表和住户调查资料推算而成,数据较为准确;4、农产量调查及其它调查主要依据农村住户样本点开展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上报程序符合要求。各类报表的上报都要经主管领导审核把关,对一些重要数据,如:农业民人均纯收入、粮食产量、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都要经过认真评估以后方能上报,确保统计数据能够真实地反映本区实际。

存在的问题

受样本量的限制,部分数据的推算结果会出现忽高忽低的现象,准确性较差。如:农村住户调查资料中,除农业外,其它行业偶然性因素影响较大,数据准确性不高。

金川区统计局

二00五年四月二十五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创新农村经营体制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关于渝北区龙兴镇奶牛协会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670 字

+ 加入清单

创新农村经营体制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关于渝北区龙兴镇奶牛协会调查报告

创新农村经营体制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关于渝北区龙兴镇奶牛协会的调查报告

2002年专题调研

创新农村经营体制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关于渝北区龙兴镇奶牛协会的调查报告

王义北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产品供过于求 “卖难”的矛盾更加突出,市场对生产的引导和调节作用日趋增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按市场规则组织农业生产和流通的要求更加迫切。发展专业化生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不仅成为了广大农户最为迫切的要求,也成为了各级党委政府苦苦思索,急望破解的难题。创新农村经营体制,发展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为主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问题已不可回避地摆到了我们面前。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党委政府在农业生产经营实践的最前沿进行了许多生动活跃的有益探索,各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据统计,迄今为止,我市比较规范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达2101个,加入的农户达34.7万户,约占全市农户总数的5%。

渝北区龙兴镇奶牛协会就是我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发展较好的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02年该协会成为农业部在全国的试点示范组织。为此,今年10月间,我们对渝北区龙兴镇奶牛协会进行了实地调查、深入研究。我们感到这个协会的经验和作法对我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发展都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主要特点

1、发挥优势,能人带动

渝北区龙兴镇地处重庆近郊,距主城区仅50余公里,面积47平方公里,人口3.2万人,是典型的粮猪型农业乡镇。随着重庆市奶业的兴起,农民养殖奶牛的积极性很高,乡镇党委政府也把发展奶牛生产作为发展该镇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于是,他们引进龙头企业把该镇作为鲜奶生产基地。在基地建设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2001年7月1日,由农民奶牛养殖大户刘庆容、黄时文、周尚平、张光义发起组建了奶牛协会。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奶牛协会会员很快发展到了300多农户,存栏奶牛也发展到了1204头,年交鲜奶2500吨,实现销售收入500余万元,户均实现利润1.5万元以上。

2、“民办官助”,发展顺利

该镇在发展鲜奶生产初期,遇到了如何买奶牛?怎样筹措资金?怎样修牛圈?怎么划片发展?怎样与龙头企业打交道?怎样提供饲养奶牛的一系列服务等等难题。镇党委政府大包大揽,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但是,扯皮事很多,农户、企业都不满意,党委政府也不满意。当奶农大户打算自发联合的时候,镇党委政府非常敏感,积极帮助农户筹建奶牛协会,选出了理事会,制定了协会章程和管理制度,并在协会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中都给予了及时的指导和有力的支持。同时,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也及时地提供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章程原则等等。可以说,离开了这些支持和指导,龙兴镇奶牛协会的建立和发展都将非常曲折。

3、运作规范,会员放心

由于有镇党委政府和各级农业部门的指导、支持和帮助,龙兴镇奶牛协会从一开始就步入了规范运作的轨道。该协会通过民主选举建立了理事会,选举产生了理事长、理事,并实行了理事会成员分工负责制。他们还讨论和通过了协会章程,制定了决策制度、财务制度、经营制度和利润分配制度。实行入会自愿、退会自由、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例如:明确费用支出实行理事长一支笔审批,300元以内理事长审批,300—1000由理事会研究决定后,理事长审批。1000元以上需经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决定后,理事长审批。会员大会决定理事会三名成员为会员服务实行定额补贴,每人每月200元。会员每户每年交会费30元。每公斤鲜奶由企业和奶农各出1分钱作公共积累和风险资金。每头奶牛每年交300元钱作意外死亡赔付风险金。并且,制定了统一的服务收费标准。每月30日扎帐,6号清帐,并上墙公布。协会理事长的分工责任,重大问题的决策结果,财务收支情况等等关系会员利益的重大情况一律民主决策,公开透明,上墙公布。协会活动令会员放心,很有凝聚力。

共6页,当前第1页123456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大龄未婚青年择偶问题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4391 字

+ 加入清单

大龄未婚青年择偶问题调查报告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但在现实生活中,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由于社会交往和工作生活压力的影响与制约,一部分大龄青年没有步入婚姻的殿堂。为了解我市大龄未婚青年的基本情况,分析其未婚的原因,市妇联对我市大龄未婚青年择偶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本调查大龄未婚青年指年龄为28岁至40岁的未婚人员。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72份。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大龄未婚青年的基本情况和结构特点

(一)大龄未婚青年的性别和年龄结构

接受调查的972人中,男性400人,女性572人,分别占41.15%和58.85%。女性多于男性。

从年龄结构来看(表一),28—30岁的有562人,占57.82%;31—35岁的有292人,占30.04%;36—40岁的有118人,占12.14%。其中,男性三个年龄段的比例分别为55.5%、34%和10.5%;女性分别为59.44%、27.27%和13.29%。大龄未婚青年主要集中在28—35岁,且随年龄增长而递减。男性和女性的年龄结构基本相同,但35岁以上女性未婚的比例高于男性。

(二)大龄未婚青年的学历结构

接受调查的972人中,具有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有100人,占10.29%;具有大学专科学历的有252人,占25.93%;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有444人,占45.68%;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有144人,占14.81%;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有32人,占3.29%。

从学历结构看(表二),男性高中及以下学历和研究生学历所占的比例都比女性高,男性分别为11%和24.5%,女性分别为9.79%和13.64%。分年龄段看,36—40岁年龄段女性高中及以下学历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男性为4.76%,女性为23.68%;而这一年龄段研究生学历所占的比例男性又明显高于女性,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3.81%和5.26%。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低学历(高中及以下学历)未婚人员的比例逐步增多,在三个年龄段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06%、8.97%和23.68%;而男性低学历(高中及以下学历)未婚人员的比例则是逐步减少,在三个年龄段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2.61%、10.29%和4.76%。

(三)大龄未婚青年的职业和收入结构

从接受调查人员的职业分布来看(表三),国家公务员有258人,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有244,科研人员有18人,高校教师有164人,中小学教师有40,医护人有员40,普通职员有110人,自主创业者有48人,其他50人,分别占26.54%、25.10%、1.85%、16.87%、4.12%、4.12%、11.32%、4.94%和5.14%。男性和女性在职业分布上的差别不是很大,但男性从事企事业单位管理、科研、自主创业的人员比例高于女性,男性在三个职业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8%、2.5%和7%,女性分别为23.08%、1.40%和3.50%;女性在国家公务员、教师、医护人员和普通职员中的人员比例高于男性,男性在四个职业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5.5%、19.5%、1.5%和9%,女性分别为27.27%、22.03%、5.94%和12.94%。

表三:大龄未婚青年的职业结构

从接受调查人员的收入状况来看(表四),月收入在2019元及以下的有316人,在2019元—3000元的有362人,在3001元—5000元的有236人,在5001元—8000元的有42人,在8001元—10000元的有6人,在10000元以上的有8人,分别占32.51%、37.24%、24.28%、4.32%、0.62%和0.82%。其中,男性月收入在2019元及以下所占的比例最高,为36%;女性月收入在2019元—3000元所占的比例最高,为42.66%。但男性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所占的比例比女性高,男性为34.5%,女性为26.92%。

二、大龄未婚青年的择偶意向和男女两性差异分析

大龄未婚青年在择偶意向和标准方面,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着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绝大多数人最看重对方的人品,对学历、家庭背景等方面则不大在意。但男性比女性更看重对方的容貌,而女性比男性更看重对方的学历和职业。在回答最看重对方什么条件问题时,有74.9%的人把人品放在第一位,8.23%的人把性格放在第一位,5.76%的人把容貌放在第一位,3.9%的人把职业放在第一位,3.5%的人把经济条件放在第一位,1.85%的人把学历放在第一位,1.65%的人把家庭背景放在第一位。但男性和女性对容貌的要求却有很大差异,有11%的男性把容貌放在第一位,仅有2.1%的女性把容貌放在第一位。在对待学历和职业方面,分别有1%的男性把两者放在第一位,而女性则有2.45%和5.94%的人把学历和职业放在了第一位。

2、多数人将国家公务员作为自己选择对象的理想职业,男性选择教师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而女性选择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自主创业者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同时,女性绝大多数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收入高,而男性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收入低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在回答希望自己的对象从事什么职业时,有43.21%的人选择国家公务员,21.6%的人选择教师,11.11%的人选择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9.05%的人选择自主创业者,分别有5.35%的人选择科研人员和医护人员,选择普通职员的人仅有3.29%。男性希望自己的对象从事教师职业的占到了36.5%,而女性仅有11.19%。女性希望自己的对象从事企事业单位管理和自主创业的比例分别是15.38%和12.24%,而男性所占的比例分别是5%和4.5%。同时,女性选择国家公务员职业的比例也比男性高10.55个百分点。这说明,女性比男性更希望自己的对象从事有地位、有高收入的职业。有40.56%的女性希望自己的对象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而男性的比例是12%。有73.08%的女性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收入高,而男性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收入高的比例是13.5%。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收入低的男性的比例是14%,女性仅有0.7%。

3、多数人希望自己的对象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但女性比男性对学历的要求更高。在回答希望自己的对象具有什么学历时,有57.2%的人选择大学本科学历,20.88%的人选择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但男性选择大学专科和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占到了31.5%,而女性所占的比例为15.73%。女性选择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比例为26.22%,而男性所占的比例为11%。同时,56.99%的女性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的学历高,没有1名女性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的学历低;而男性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的学历高的仅占9.5%,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学历低的占到了18.5%。

4、绝大多数人认为自己和对象的年龄差距在5岁以下较为合适,而男性更多的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小,女性则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大。在回答您希望自己的对象和自己的年龄相差多少最合适时,有33.54%的人选择2岁及以下,54.94%的人选择3岁—5岁,9.47%的人选择6岁—10岁,2.06%的人选择10岁以上。但选择自己的对象比自己年龄大的女性占到了68.88%,男性仅占5.5%。选择自己的对象比自己年龄小的男性占了58%,女性仅占2.1%。选择自己的对象和自己的年龄差不多的比例,男性和女性基本一致,分别是21%和22.03%。

5、男性和女性对自己对象身高的要求差异明显,绝大多数女性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高,而多数男性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矮或身高差不多。在回答您希望自己的对象在身高方面怎样合适时,有78.32%的女性选择比自己高,仅有6%的男性选择比自己高;有58%的男性选择比自己稍矮些,仅有1.75%的女性选择比自己矮;选择两人身高差不多的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分别是21.5%和11.54%;选择无所谓的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分别是14.5%和8.39%。

6、大多数人认为自己和对象之间的性格应该互补,女性认为两人性格相同的比例高于男性,男性认为两人性格互补的比例高于女性。在回答您希望自己的对象在性格方面怎样合适时,有62.33%的人选择两人性格互补,其中男性为66.5%,女性为59.44%;有25.31%的人选择两人性格相同,其中男性为20.5%,女性为28.67%;选择无所谓的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分别是13%和11.89%。

7、男性和女性对自己对象工作能力的要求差异很大,绝大多数女性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工作能力强,而多数男性希望两人差不多或无所谓。在回答您希望自己的对象在工作能力等方面的条件怎样合适时,有77.98%的女性选择比自己强,仅有12%的男性选择比自己强;有15.5%的男性选择比自己稍差些,仅有0.7%的女性选择比自己差;选择两人差不多和无所谓的男性比例分别是42%和30.5%,而女性的比例分别是15.03%和6.29%。这说明,女性对自己的对象在工作能力等方面条件的要求比男性要高。

三、大龄青年未婚的原因及择偶途径

造成大龄青年择偶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上分析的男女两性在择偶意向和标准方面的巨大差异是造成大龄青年择偶难的最主要的原因。调查中,有26.95%的人表示自己谈过,但没找到合适的对象。其次,由于现代社会工作生活压力大,人们的社交活动少,从而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找对象,是造成大龄青年择偶难的另一主要原因。有24.69%的人认为自己生活、社交圈子小,没机会找对象;有18.52%的人认为自己工作繁忙,没时间找对象;另有4.32%的人认为自己经济、生活压力大,不敢结婚。此外,选择独身主义者、不想结婚,追求自由、不愿承担婚姻的责任或为婚姻所束缚,有固定的异性朋友、不在乎婚姻形式的被调查者的比例分别占2.47%、1.44%和0.62%。

在择偶的形式和途径方面,多数人选择自主相识。认为两个人应该自己相识交往的被调查者的比例占41.98%。其次,有25.72%的人希望通过经亲人、朋友介绍找对象。希望自己和对象之间是同学同事关系的人占到了18.11%。有8.44%的人希望通过参加有针对性地交友活动找对象。另有1.65%的人希望通过互联网络找对象。希望通过媒体征婚和婚介机构找对象的人最少,分别只有0.41%和0.82%。

婚姻家庭问题是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解决大龄青年择偶难问题,帮助大龄青年结成婚姻、组成家庭、维系家庭和谐,一方面可以巩固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激发大龄青年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活力,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社会各界都要关心大龄青年择偶问题,积极开展联谊等各种活动,为他们择偶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帮助他们早日找到对象,步入婚姻的殿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外来务工子女教育暑期社会调查活动总结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汇报报告,全文共 1422 字

+ 加入清单

外来务工子女教育暑期社会调查活动总结

召唤野百合的春天——记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外来务工子女教育调查小分队暑期社会实践

~撰稿:新闻中心 夏宇

从xx年7月16日至xx年7月25日,这是一个永远让人无法忘记的盛夏。每一天,当朝阳升起,当朝露干涸,我们背着笔记本电脑穿着粉色的队服集队在苏州大学本部北大门处,整装待发;每一天,当正午的阳光炙烤着滚烫的大地,当满头的汗水蜿蜒流下,我们疲累的拎着电脑离开社区,等待在公交车站;每一天,当孤月高悬,当夜露凝结,我们微笑着挥挥手离开会议室,结束一天的讨论,开始第二天的准备。

每一天,都是一个开始,都是一段忙碌的行程。

xx年7月16日至17日主要是先期准备。在两天的讨论中,实践的具体流程渐渐出炉,从人员安排到每天具体日程安排都几乎先期确定了下来。为了确保方案的可实施性,实践的主要负责人还两次奔赴实践的主要活动地点联青社区和长岛社区进行踩点,并多次与社区居委会进行联系,与社区的村长与主任面谈活动细节,争取获得最多的便利。最终确定下来以联青社区作为活动的主要据点,并在7月20日参与长岛社区的社区活动进行调查。

7月17日晚召开了一场所有实践队员参与的会议,会议确定了各小组人员安排,并明确了以下几天活动的日程安排,由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新闻中心带队的“召唤野百合的春天”外来务工子女教育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户外活动正式开始!

从7月18日至7月23日,主要是在联青社区的实践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家长及小孩的教育问卷走访调查、培训班、安全知识普及教育讲座、安全问卷调查、书籍文具用品捐赠等。

走访可谓本次实践活动的重中之重了,每个参与调查的队员都感慨颇多。最开始的调查走访主要是针对家长的,从消除家长们的戒备心到后面与家长们真心相对聊一些比较深入的问题,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当太阳缓缓炙烤大地的时候我们挨家挨户的走访,在质疑的眼神中解释我们活动的目的,用自己的汗水与耐心换回一份最真实的资料。几天活动下来,却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不知觉中,即使最娇弱的女孩也被改变。也许是忽然间发现,相对于他们,我们已经幸福太多。

由于培训班的顺利进行,对小孩子的采访相对简单许多,除了问卷上面的已定问题我们又咨询了许多其他相关信息,在调查中,心一点一点被怜爱填满。他们都是很可爱的孩子,可是却有许多孩子因为家庭的原因过早的早熟,承担了一份本不应该他们承担的责任,失去了本属于他们的童年与快乐。

培训班主要教程包括简单电脑操作、绘画练习以及英语趣味教学。

电脑操作包括word、excel、ppt的简单操作和打字练习。前几天孩子们一直是在队员们的指导下进行练习,打开word,打字,变换字体,变换颜色,居中,换行……每个人都认真而严肃,电脑室里一片紧张而祥和的气氛。队员们也都十分认真,耐心的讲解着操作的简单要求,甚至手把手的教着他们,仿佛他们都是自己的弟弟妹妹一般。

最后一天时电脑室举行了一场小型的操作比赛,就这几天的教学进行了一个成果展示。比赛时,安静是电脑室里最大的特征了,每台电脑前都坐了一个或两个孩子,表情都很严肃。当队员们发下比赛的试卷时,几乎每个孩子都立刻打开word开始操作,有苦苦思索的,有胸有成竹的,有微微一笑的,也有愁眉苦脸的,但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流露出一种向往与认真。比赛愈烈,气氛愈紧张,当比赛结束后,大家都长长地嘘了一口气。最终,13岁的匡勇获得第一名。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3900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前言:在我国,一般“农民工”泛指无某地长住户口而在该地从事各种活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自二十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且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高速增长,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大步伐的向前迈进着,而当前,农民工的数量也在迅速的增长着。这个庞大的特征群体一方面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也相对阻碍了城市的发展(个人意见)。据媒体报道,目前在京的农民工数量已接近300万,占外来人口总数的70%左右。那么,究竟他们的生活状况怎么样呢?做为一名大学生,有权力去了解,更有义务去关注。所以,我和同宿舍的一名同学就是怀着这样的初衷进入了在京农民工的工作现场,与他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看到了听到了一些平时接触不到的情况,感受很深刻。

调查对象:在京外来务工人员,主要包括了从事第而行业建筑业及餐饮、服务性的第三行业。

调查时间:2019年7月25日——8月15日

调查地点: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迎教评校园美化建设的施工现场 北京市丰台区方庄某建筑工地施工现场 北京市海淀区某宾馆

调查方式:聊天式询问

下面就是主要的调查事实:由于调查者本人暑假没回家,故此有大量的时间去接触这些外来务工人员。首先,就自己最近的本校由于校园美化,所以有不少的农民工在这里找到了活干。最先接受我们调查的来自河南安阳的三位男性农民工。其中,年龄最长的43岁,有两个孩子,姓王;最小的30岁,有个4岁的女儿,姓郝;另外一个姓张,40岁。当时接受我们调查采访时,着三位师傅正在吃晚饭,且不时的用家乡话交谈着。王师傅懂一些普通话,他诙谐的说这是由于经常在外地做工的缘故。他告诉我们,他们不是那种常年在外的务工人员,这次出来是经过年轻的老乡介绍的,因为是老乡介绍,他们还是比较满意的。这次包括临村一共出来了8、9个人,他们自己的村子共有4、5个人,村子都是很小的。一般情况下一年可以出来干活200天左右,每年都是刚开春,过完春节就走,然后等到小麦熟了的时候就得回去。因为家里还是很缺劳力的。下一次等到种上玉米,把一切家务活干完后再重新出来。王师傅一边抽着烟卷,一边用叹息的声音告诉我们每次出来都得换好几次地方,就象现在这份活8月底就完了。

是啊,9月份我们就开学了。当问及这样来回折腾累不累时,他只轻描淡写一句:“习惯了”这话中谁知道有包含着数不清的艰辛啊!郝师傅也告诉我们,他们这次出来,火车费用是由工头报销的,并且包吃包住,对此他们感到很满意。当问及这几位师傅业余生活都干吗时,他们一脸无奈的打量着我们俩,唏嘘着告诉我们他们基本是没有业余时间的,经常要换班、赶工期,包工头为了按时完成工程,就不断的给他们增加活干。张师傅笑着告诉我们,现在是吃饭时间,这是他们一天当中最快乐的享受。当听到这句话时,我的心寒了起来,脑子里闪现出了夏衍先生的《包身工》,那一片肮脏不堪的地方……正说话间,已有不少另外的工人吃完了饭,拿起了工具走向了工地去加晚班了。三位师傅告诉我们,待会他们也得加班,学校的后门改造工程是要求提前完成的,工头催得很紧,加班也不给他们多算加班费的,每天晚上都得加班到11点左右,早上5、6点还得起来出早工。对于这样长期干苦力的他们来说都过早的衰老了,他们明显的略微显老,我和另外那个同学都猜错了他们的实际年龄。像他们这种工种,大工一般是每天40-50元,而小工只有20-30元。虽说是国家这几年都在不停的抓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但工头也聪明起来了,都是每天少给几块,这样时间一长,就榨取了他们好几百块。我们俩天真的告诉他们可以运用法律武器去捍卫自己的权益是,他们说根本就没有想过,活计太难找了,找到都算很幸运了,怎么还敢去告人家呢!后来我们又问起了对这样的状况有什么感受时,这时似乎是我们触动了他们久违的痛楚了。师傅们一字一顿的告诉我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实在是太多了,期待也是太多太多了,但最希望的还是工头不要找茬,每天多加几块钱,能够长时间的多干几天。更希望自己出来做工后家里一切都好,家人平安,儿女好好学习,以后不在象他们这样!是啊,这或许也是所有在外的农民工共同的心声了!最后三位师傅还说石化学院做活很好,这里的食宿条件等都很好,再说工头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胡乱来。是啊,到底是在学校,但愿他们以后也能找到更好的工地去做工……

关于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e#

后来我和同学又就近去了芳庄某工地,发现这里的农民工业余生活很贫乏,大部分时间都只能睡觉、打扑克、侃大山,或者上街闲转,连看电视也都成了一种享受。城市的文化设施与休闲设施从来都与他们无关的!当然他们的业余时间也只是在有阴雨天时。32岁的甘肃籍民工陈文化告诉我们,他们也有一些乒乓球馆,可从来都不开放,只是为了应付上面的突击检查而已。这里的施工条件明显恶劣与学校:工地四周都是全部封闭的矮墙,只有一个门可以出入,我们进去是费了好大的口舌才得以进去。在这个工地上,我们还看到了与我们年龄相仿的工人,本来他们也应该在校园里读书的,他的眼神让我永远难忘。他告诉我他的家乡很穷,或许只有靠出卖青春,或许只有在繁重的劳动压力下度日了,而他们的付出却又是如此的廉价!

在后来我们去了西三环边一家规模中等的饭店,点了菜之后便和一位忙着拖地的同龄山东籍于姓员工说了起来。他告诉我们,他每天早上从5、6点一直工作到晚上10点钟,并且和老板签了一年的合同,每月工资大概是500元,实行的是年终发放制,平时只给60-80元生活费。其实他们在签合同时就等于把一切都押给了老板,如果在这期间有什么旷工或其他以外情况时,老板则会狠命的克扣工资,他还告诉我们。老板之所以实行年终发放制,是为了把钱存入银行获得不匪的利息收入。哦,原来老板时时刻刻都在盘算着自己的利益。我问他是不是住在饭店,他来了一个大力度的摇头后告诉我,这一个饭店共招收了15个像他这样的人,他们住在一起,一起住在公主坟一个地下室里,条件极其恶劣,是大通铺,阴暗无比,而且空间很小,加上现在是大热天,蚊子能把人吃掉,没有风扇,简直快要死了!听到这时我要求去看看,可他表示很忙,而且不一会就离开了我们。

通过这次亲身调查研究,是我们这个整日只呆在教室里的理论型大学生感受很深。城市农民工,作为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新生的社会群体,目前大多从事着脏、重、苦、险等粗放型工种。他们的生活状态如此之差。令很多农民工不满的告诉我,自己也为北京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凭什么就瞧不起人。是啊,我想社会是应该高度重视这个特殊群体,为他们寻求更好的出路!后来我们在阅读和研读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并且针对我们的调查给出了一些建议,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政府重视,政策扶持。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观,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农民进城打工的相关政策,为加快城市发展,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政策支持。逐步完善有利于农民外出打工的各种优惠性政策,清理和取消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简化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打工的各种手续,为农民进城打工提供政策和法律支持,通过媒体加强对农民工的正面宣传,促进农民工与现有城市居民间的良性互动,增加群体间的信任,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须知,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会切实让民工们感到党的伟大和体贴。

二、改善劳动生活条件。

针对农民工工作环境较差的不良状况,用工单位要改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消除农民工后顾之忧。各用工单位更要逐步改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真正建立一个良好而又温馨的工作氛围,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爱心,让他们能够愉快生活,愉快工作。千万不要让农民工们离了猪圈又进了人圈!让人寒心啊…

三、规范用工行为。

各级用工单位要按照中共xx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规范企业用工制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要求,实行“凡是用工、务工一律签订合同”的用工制度。各劳动部门应根据当地劳动力市场实际情况,完善用工制度,规范用工行为。

四、加大农民工工资拖欠的兑现力度。

各级劳动执法部门要积极受理农民工的投诉案件,对上报的投诉案件要建立详细登记制度,做到受理一起,查处一起,震慑一片。对不接受劳动部门受理的个人或团体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把长久拖欠克扣工资的私营业主的丑恶行径要在社会上“曝光”。在拖欠工资现象严重的行业,建立工资支付信用档案及工资支付基金制度,由用工单位出资建立,保证农民工能按时、足额拿到工资。各级劳动、建设、工会等部门加大劳动监察力度,建立健全用工监控制度,严惩那些不具备合格资质,违法违规运作,侵害农民工权益的劳务企业。此外,要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建立良好的工作查处制度,为农民工撑起一把健康、持久、耐用的打工“保护伞”。最好不要让工头的各种小伎俩得以实现,钻了空子。

五、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

当然,农民工自身也有一些不能适应现代城市和工业化要求的缺陷。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农民工就业技能的培训,对农民工要在技能、法律、卫生、城市生活知识等方面进行综合指导,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和工作水平,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一是要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农民工基本技能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二是在培训过程中,找准市场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计划、有目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工培训教育,使农民工由体力型向技术型和智力型转变,努力打造劳务精品,推动劳务经济持续发展。

总之,我们整个社会都要时时刻刻把解决农民工的问题牢记在心里,把他们的寒暖记在心里,这或许就是我们此次调查的意义所在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1000字调查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948 字

+ 加入清单

本次我校测试学生共有1305人,其中男生654人,女生651人。总体上看学生大多处在良好和及格档上,从样本数的综合评定等级人数比例来看,我校被测学生中,优秀人数36人,优秀率为20.76%,良好人数553人,良好率为42.38%,及格人数532人,及格率为40.77%,不及格率为14.10%。详细的数据评定(祥见后表),并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从体育保健课、课外活动和体育课程的延伸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通过这几方面的努力,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今年我校学生的体质状况呈现下降的趋势。学生的许多身体素质指标明显下降,主要表现在耐力素质小学(50米*8往反跑),中学男1000米,女800米呈下降趋势,肺活量指标大幅下降(具体数据见《七、八、九六年级各测试项目评价等级的人数比例统计表》),这一情况值得人们深思和研究。为此,针对我校学生的体质状况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改进我们的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探索

所谓体质就是人们的有机体在遗传变异和后天获得性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它包括体格、体能和适应能力三方面,而当前我校学生的体质测试的结果看,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通过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营养过剩,胖墩增加

据测试的数据显示,我校学生肥胖率以达(233人)17.85%,肥胖成为威胁青少年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学校里有那么多的"小胖墩",究其原因,主要是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转变,加上遗传及营养过剩等综合性的因素,使学生中肥胖者的数量日趋渐增。数据表中可以看到低段学生的肥胖率要高与高段的学生。因为自身机能的限制,使这些小胖墩在运动中比常人承受了更大的负荷量,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使胖墩们对运动产生了畏惧心理,减少了活动量,也导致了身体素质的下降。

2.2 劳动减少,体能下降

造成我校学生体能下降的原因中,现代生活方式对人们的影响占了不容忽视的地位,过去骑自行车,现在坐汽车;人类的劳动活动大大减少,造成体能下降。再则,生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时代的相当一部分学生,仗着祖父辈及父母的宠爱,连家务的边都摸不到,缺乏了最基本的活动内容,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惰性心理,而且长期的溺爱造成了不少学生娇气的性格,一遇到运动量比较大的活动或者不好的天气(炎热或寒冷),潜意识使其产生了惧怕及抵制心理,如上种种,使之学生体质下降。

2.3 学习负担过重,缺乏充足的活动时间

这类问题,主要出现在中高段学生身上。由于课业负担的增加,使这些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文化课的学习中,很少顾及自己的活动及休息时间,有时候,甚至连课间十分钟的时间也难以保证。为了在每次考试中取得好的名次,许多班主任不顾学生的身体健康,一再要求学生多做题目,少玩耍,他们认为学生上了体育课后就没心情再上下一节课了。也为了不被老师批评,不少学生上体育课只坐一边看看,其他时间运动就更少了。

2.4 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出现"重主轻体"的现象

学生对体育课的偏爱往往是出于个人兴趣,相当一部分同学对体育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体育课是单纯的游戏课,为了活动而活动,不像语数等主课那样,测验获得好成绩就欢呼雀跃,而对体育课成绩高分及满分的追求欲不是很高,进取心不强,学生家长也看重学习成绩,而对体育成绩普遍不重视,导致了重视主课,轻视体育的现象。

3 增强我校学生身体素质的对策

针对我校学生身体健康存在的问题,我想教育教学中可以从这么几个方面着手予以改进,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1利用网络资源,多渠道地渗透营养保健学

在课余时间,从书上或网络上查阅及收集一些关于学生营养保健学的资料,针对小胖墩的现象,有目的地查阅几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食谱,打印成资料,在保健课的时候,发放到学生手中,而且在这堂课中,采取师生互动的形式来探讨食物与营养的关系,通过学习,使他们了解不良的饮食习惯对身体的危害,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3.2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的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大课间(操)活动是关于课间操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之一。受到学校场地设备的影响,我校是本学期才开展大课间的,今年创编了一套旗语操操,使学生对课间操充满了新鲜感,避免了做操时拖沓、疲软,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4 结语

上述是我对本校学生体质分析及对策的几点想法,如何切实有效地来提高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或许不是通过某一途径可以完全解决的,克服各种制约因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将是任重道远的。期待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来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促进我们下一代的茁壮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年小学课外阅读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全文共 1585 字

+ 加入清单

2020年小学课外阅读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结果

“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这一课题就是想通过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地研究,探寻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发展。为了保证研究的真实性,深入了解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我们就我校四年级八个班的全体学生采取了问卷调查的形式,设计了一些简单的关于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书籍的种类、阅读方法的调查问卷,从中发现了一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并由此引发了很多思考!

二、调查报告情况分析

1、阅读兴趣:只有21.1%的学生认为自己对阅读非常喜欢,63.2%的学生对阅读兴趣一般,竟然还有1人不喜欢读书,情况堪忧; 68.4%的学生有主动阅读的意识,其实大部分学生还是在家长和老师的督促下阅读;89.47%的学生也认为读课外书可以扩大知识面,但当问及你课余更喜欢做什么时,只有36.8%的学生选择了看书,52.6%的学生还是选择了看电视、上网等活动,更有10.5%的学生认为哪要看什么书.这说明学生虽然对阅读有一定的兴趣,但游戏、网络、电视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在各种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书与电视、电影、电脑和游戏机相比较缺乏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这使得学生在空闲时间容易沉迷于电视影碟、电子游戏。

2、阅读习惯:从调查中发现,学生没有养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78.95%的学生认为自己读课外书时认真,还有15.79%的学生挑有趣的地方读,5.3%的学生随便翻翻;每天读课外书时间只有10.5%的学生超过一小时,几乎占90%的学生阅读时间不能保证; 57.89%的学生每月大约读2-3本课外书;52.6%的学生有时会跟同学交流读书情况,竟然有7人从来没与同学交流过读书体会;73.68%的学生读课外书时有时动笔勾画或记录,还有21.1%的人从不动笔,所以绝大多数的学生在阅读中只是在看,没有做读书笔记或批注的习惯。由此可见,大多学生对科学阅读方法的掌握不够,好的阅读习惯没有养成,而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自然无法评估。

3、阅读书籍的种类:学生喜爱的书籍依次是历史故事、童话幽默故事、科普类、动画卡通、惊险侦探故事,女生更喜欢反映少年儿童生活的小说,男生更喜欢探险故事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读物。84.2%的学生喜欢以文字为主,配一些图画的书。可见阅读书目比较直观、浅显,欣赏不了陶冶性情的名著,看不懂深奥的自然科学书籍,喜欢浏览浅显易懂的卡通小说、童话寓言类书籍,阅读内容单一,与所在年级不成正比。

4、阅读方法:在“你有哪些好的读书方法?”一栏中, 大部分学生写下边读边想,联系上下文;边读边画出好词佳句;在书上写下自己感受的读书方法,有的写的根本就不是读书方法。写下的学生也只是课堂上经常强调的读书方法,其实用到自己读书过程中的就没几人了,大部分人在读书的过程中还是走马观花。

5、在“请你写出你读过的书的题目”一栏中,我发现许多学生阅读了以下书籍:《三国演义》、《中华上下五千年》、《彼得.潘》、《绿山墙的安妮》、《爱的教育》、《桥下一家人》、《笨狼的故事》、《木偶奇遇记》、《夏洛的网》……这些都是每学期陆续为学生推荐的书目和正在看的,表明在推荐读物方面,老师起很大作用,也就是说,老师肩负着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的重要使命。这些书目也说明,经典的儿童文学仍为现代儿童所喜爱。

6、还有一栏“你所阅读的书籍大多来自哪里?” ,89.5﹪是家里的,只有 10.5﹪是从同学或学校图书馆处借阅的。这说明家庭的藏书是学生课外书籍的主要来源,而学校图书馆和班级读书角这些资源有待于进一步地开发和利用,使其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针对以上调查报告分析结果,我们将进一步关注学生,努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时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从而使学生的课外阅读达到有效,切实让他们从书本中汲取营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关于××法院基层建设若干问题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0803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法院基层建设若干问题调查报告

根据最高院和省、市法院关于开展基层法院建设情况调研工作的要求,我院由办公室、研究室、政治处、监察室、行装科和民一庭、民二庭、执行局、审监庭等有关部门共同组成了专项调研小组,按照最高院的调研提纲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并通过配合市中院调研组开展书面汇报、实地调查、座谈研讨等调研活动,调研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基本摸清了1999年来我院基层建设工作的情况,总结了基层建设工作的具体工作措施和有效经验,同时也掌握了当前我院在基层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并对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更好地推动我院基层建设工作向前发展,提出了一些初步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队伍的基本情况及分析

机构:2003年机构改革后,现内设14个机构(办公室、政治处、立案庭、刑庭、民一庭、民二庭、行政庭、执行局、审监庭、林业庭、研究室、行装科、监察室、法警大队)和2个人民法庭(大同法庭、河田法庭),党总委员会,纪检组与监察室合署办公。内设机构及人民法庭配备正副职35人,其中正职16人。

编制:干部77人,工人7人;实有:干部76人,工人4人。目前缺编干部1人,工勤人员3人。机构改革前编制为干部85人(含林业审判事业编制4人),工勤3人。

职级配备:副处级干部1人、正科级干部15人、副科级干部13人,科员级干部47人,工人4人。

干警结构:现有男干警77人,女干警13人(含工人);干警的年龄结构为56岁以上4人,51~55岁5人,46~50岁8人,41~45岁16人,36~40岁26人,31~35岁10人,25~30岁7人,没有25岁以下的干警。干警现有学历结构是,目前有本科学历16人(非法律专业1人,‘五大’生15人),大专学历57人,占干警数的96%多。现尚有45人在参加湖大、北大、川大等远程网络和电大、自考等“专升本”学习。有8人参加最高院组织的专项培训,已经结业。但进法院前为大专以上的很少,本科才1人(尚不是法律专业),专科8人(其中还有5人是成人教育),其他基本上是到法院以后通过业大或自考、电大等成人教育取得的。

党组班子配备:现有党组成员6人,分别是院长、党组书记1人,党组成员、副院长3人,党组成员、纪检组长1人,党组成员、刑庭庭长1人。党组成员中平均年龄45.83岁;学历情况是本科1人,大学普通班1人,专科4人,本科在读4人,专项培训2人。

审判委员会情况:现有委员9人,分别是正副院长4人、刑庭庭长1人、民一庭庭长1人、行政庭长1人、监察室主任1人、专职委员1人。平均年龄48.22岁。

从以上数据表明,一是干警的年龄结构不合理,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现象,没有形成金字塔结构,年龄趋于老化;二是院领导班子平均年龄偏大,不符合上级法院关于班子年龄结构要45岁左右、40岁左右、35岁左右的要求;三是县委对我院职级配备比较重视,目前做到了应配尽配,还略有超出;四是工作人员的来源杂,符合《法官法》的法官任职条件者少。

二、物质装备的基本情况及分析

(一)落实“收支两条线”及经费保障等有关情况。我院自1999年起就按要求实行了“收支两条线”,收取的诉讼费一律上缴国库,县财政按一定比例返还我院作办案经费。近五年来,我院每年实际支出办案经费及业务费用均在140万元左右,此款财政给予预算20万元,诉讼费返还每年约70万元,尚差40余万元,只能拖欠修理费、汽油费、招待费、干警差旅费等。

(二)欠款情况。1、拖欠工程款情况。我院于2003年10月新建审判综合大楼一栋,耗资610万元,此款由国债投入260万元,我院自筹(含县财政少许拨款)160万元,至今尚欠施工单位190万元。由于我县属经济欠发达县,县财极为困难,除无偿提供给我院建房用地外,根本无法拨给建设资金,而我院除挤出部分诉讼费投入基建外,无其它资金来源渠道。为此,造成至今尚欠工程款无法解决。2、欠发干警工资、差旅费等情况。我县财政在预算时,仅保证我院在编干警按中央文件所规定的工资,对省、市等地方政府出台的有关增资的规定,不予拨给。为此,造成我院自1999年以来欠发干警每人每月地区津贴和考勤奖255元,每年合计34.5万元,此款一直拖欠,无法兑现给干警。同时,因为业务费用极为紧张,导致每年均要拖欠干警的差旅费,仅2001年至2003年就已拖欠14万余元。

(三)近五年审判法庭、人民法庭装备情况。我院现有人民法庭两个,办公用房均已不适应当前审判工作需要,各庭仅装备1台微机,未与院部联网,两个法庭所使用的两辆吉普车均属需报废车辆,无法正常使用。2003年10月我院新建审判综合楼一栋,现已正式投入使用,这极大地改变了我院原来落后拥挤的办公用房。但因资金紧张,各项配套设施无法购置,如法庭音像设施、安检设施、证据展示仪、公共信息查阅触模屏等均无力购置,法台、法椅等也是使用旧的。我院共有干警81名,已购置微机23台,每个部门仅配备了一台,按人手一台的要求,差距还很大。我院现有大小车辆7部(含两个法庭已要报废的吉普车),除二部车况较好外,其余车况均很差。

三、审判执行工作的基本情况及分析

1999年至2003年,全院共审结各类诉讼案件4366件,执结执行案件2629件,执结标的2302.62万元。

人均工效:按审判业务执行部门助审员以上共29人计,人均工效为48.24件/人/年。

案件质量:5年共上诉320件,上诉件数逐年下降,2003年上诉件为1999件上诉件的49.3%;上诉320件中已结278件,其中改判61件,2003年改判数为1999年的30%;5年里再审案件15件,改判3件。

民商事案件调撤率:5年里共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3450件,调解结案840件,撤诉结案1044件,调撤率为54.6%。

案件繁易分流情况:5年里适用简易程序审结的诉讼案件2253件,占结案数的51.6%;5年里无超审限个案。

人民法庭的办案情况:5年里,两个人民法庭共审、执结各类案件2167件和839件,审、执结案件数分别占全院的49.63%和31.91%。

以上数据表明,一是我院的审判质量与效率逐年提高,发回重审和重大改判的案件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审限意识和效率意识强,适用简易程序快审快结的比例有较大的提升;二是审判工作的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得到了较好的统一,通过加强庭前和诉中调解等工作,各类民商事纠纷和解息诉的比重有较大提高;三是人均工效低的主要原因是收案少,但与此同时也反映了审判执行业务一线人员比重过低的现象;四是人民法庭人员工作量较大;五是部份案件还存在着程序、实体和审理流程操作上的具体问题,个别案件的质量问题还比较严重,如何进一步提高审判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审判质量,确保司法公正还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审判工作的着眼点和要害点。

四、基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的建议

尽管我院的基层建设工作在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但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不足,基层建设还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障碍。在此,我们对调研活动中收集到的在基层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情况加以归纳,并着重对以下四个问题进行分析和尝试提出一些解决的思路和办法。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法院的法官职业化问题

对于基层而且属于贫困地区的我院来说,由于法律人才引进的困难和司法理念与发达地区法院的差距等问题,法官职业化建设有着更大的困难与阻力。主要有:

一是院领导班子的配备无自主或建议权。法院领导班子的建设是法官职业化建设的首要环节。要配齐配强领导班子,必须做到班子成员呈梯队式年龄结构,做到从优秀法官中提拔班子成员。但从我院的情况来看,在院领导班子的配备上存在年龄与知识结构不合理,成员并非来源优秀法官的三个主要问题。年龄结构方面,党组成员平均年龄为45.83岁,未形成45岁左右、40岁左右、35岁左右的年龄结构;学历情况是本科1人,大学普通班1人,专科4人,本科在读4人,专项培训2人;来源方面,6名党组成员中从外单位派入的3人,占50%。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法院在班子成员的配备问题上无自主权,甚至无建议权。我们认为,法院是业务机关,班子成员应当是内行领导,班子成员应当从本院的优秀的法官中提拔或由上级法院选派。

二是法官的工资、审判津贴以及保险和福利待遇等物质保障难以实现,有关政治、经济待遇都未体现从优,法官的职业优越感无法树立,从而影响了法官的职业精神的顺利养成,使法官职业化的思想基础有失牢固。

三是法官的专业成份杂而且低,《法官法》提出了法官必须具备法律本科水平要求后,由于收入和法院经费的严重不足,提高学历无资金支持,也对职业化建设形成了阻力。从我院的有关情况来看,我院法官队伍的主体是在上世纪80年代形成的。法院人员的来源主要有四种:一是从党政机关中调进,二是从复员转业军人中安排,三是从企事业单位中具有国家干部身份的人员中选拔,四是从社会待业青年中招考。这批人员经过短时间的培训后就走上了审判岗位,边干边学。长期的审判实践,使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办案经验,逐渐成为法院各项工作的骨干,其中许多已经成为院、庭领导,目前我院的院、庭领导中大部分是这些同志担任。当前,法院工作人员进出渠道不畅,符合条件的进不来,由于种种原因,进来了也留不住。如我院92年曾分来2个科班出身的法律本科生,但由于待遇、工作条件等原因,分别于93年调到公安1人,95年辞职当律师1人。现在,全院无一名第一学历为法律或法学本科的法官。如我院,自1999年以来欠发干警每人每月地区津贴和考勤奖255元。巨大的收益差别,促使法学院的新老毕业生一般都更趋向于向收入相对更高、职业前途相对说来更为广阔的大中城市、地区和行业流动。在这一过程中,基层法院丧失了任何优势,不仅无法吸引新的法学院毕业生进入,而且,如果没有其它原因,甚至无法留住已经进入法院的法学院毕业生。面对这样两种选择,很自然,法学院毕业生会选择留在升迁更有望的首都、省会城市乃至地市所在地;或者在同样的条件下,选择那些经济更为发达地区的基层法院,而不会选择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层法院。按照法官应当是个法律家、先知和哲人的理想目标的要求,在向法官进行经济、金融、管理和科技等专业知识的培训时,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法院更难以开展。这样贫困地区基层法院法官与发达地区法院法官的能力会形成一个新的“剪刀差”。

四是确定法官员额比例、配备法官助理等工作,涉及审判机制和管理体制中深层次问题的重大改革,也对于现在法官群体有很大的冲击。这对于法官来源杂、论资排辈情况较严重的基层法院来说,由于对院、庭长执业素质的强调,将会给职业化的深入进行带来更大的阻力。如法官定额的确定。这个问题要综合考虑辖区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法院年平均受理案件数量和法官办案效率等因素。同时要根据法院承担审判任务的情况,合理确定法官定额。通常,某一地域内的人口结构虽然变化较大,但人口总数大致是一个常量,人口数量基本决定了成讼案件的规模,从我院近年来的收案情况来看,该院的案件常量大概在1500件。全县人口为48万,人口与一线法官比约1.5万比1,法官年均结案约为45件。目前的一般意见认为,我国的法官员额比例可以选择在四万分之一的比例上。如此计算,我院的法官员额约为11名。从我县受案案件常量来计算,定额后每名法官的年办案数约为140件。这个办案数可能并不高。但是,根据法院组织法的规定,法院内部设有院长、副院长、庭长、副庭长等审判职务与行政职务相合一的管理者。在我院,这些人员的总数已达36人,已经超过了实行法官员额制度后所需要的法官人数。为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改变法院的组织结构,精简法院院长、庭长的设置,取消副院长、副庭长。按照这种思路,全院的院、庭长职数将是10个,基本达到上述比例的要求。但由此却可能引发一些问题:其一,院长、庭长们因内部行政事务缠事,难于主持审判,诉讼效率得不到保证;其二,院长、庭长被任命为法官后,将占满法官员额,原未任庭长的全部专业审判人员将不能成为法官。要解决这些问题,其一,可以把业务庭的行政事务全部抽出归由专门职能部门处理。其二,或对审判队伍进行重新评价,重新选任各业务庭庭长;或精简业务部门;或不再以审判专业设庭。然而,这些解决措施却与现行法律和法院队伍管理模式存在相当大的冲突,还需要有相关的立法支持。

五是对于需要严格约束职业外交往的法官来说,由于经济和地缘原因,尚属乡土社会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际关系和经济的牵带关系都比较紧密,这也会给职业化进程带来一定影响。

以上存在问题的原因有些只能随着整个社会的进步才能解决,在此只能提出治标的建议。如为了解决班子成员的配备中存在的问题,应当建立法官晋升考核制和选派制;为了把好法官进口关,可以尝试推行上级法院统一为下级法院招收审判人员的特别人事制度;如为了解决当前由于《法官法》关于本科学历的要求,在职法官或书记员、法警就读的“专升本”大多质量不高。故此不能以已通过“专升本”理解为已符合《法官法》的学历要求,还应努力提高在职法官和其他法院工作人员的审判业务知识。有意识选送具有本科学历的法官攻读第二学位和研究生学历,应作为基层法院建设的优先战略抓紧抓好;如为了减少对法官执业的外在影响,可尝试实行法官异地交流机制。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法院经费保障问题

维护法院审判活动正常运行的经费保障,才能促使审判工作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而目前在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我院在经费保障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一问题急需引起高度的重视。

1、我院目前经费保障的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院经费保障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县财政预算内拨款;二是县财政预算外资金拨款,主要是诉讼费返还;三是上级法院补助收入。县财政的预算内拨款只能保证我院在编干警按中央文件所规定的工资,对省、市等地方政府出台的有关增资的规定,不予拨给。预算外资金拨款是按照诉讼费收入数额调控比例后核拨;上级法院补助收入更是微乎其微。法院的经费已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拖欠十分严重。

我院的审判综合大楼虽于2003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但由于省、市财政未按国家有关国债配套资金的规定,给予解决配套资金520万元,我院至今尚欠施工单位190万元,只有以楼后建设用地作为担保债权的抵押,而且大楼底层房间至今仍未交付。此外,由于无力支付竣工验收和消防验收费用,我院只有违章先行入住使用。从我院现有装备情况来看,也由于经费保障问题,办公办案装备和大楼的各项配套设施无法更新或购置。这些都对我院的正常办公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法院经费保障无落实对法院工作的影响。

法院经费严重短缺对法院工作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是对干警利益的直接影响。省、市等地方政府出台的有关增资的规定不能兑现,干警的差旅费长期拖欠,严重影响了干警的工作信心和积极性,不利于法院干警队伍的稳定和建设。

二是对社会的影响。法院经费无保障让法院的正常运转受到严峻的考验,如大同法庭由于长期拖欠水电费,去今两年多次被停水、停电和停电话,严重影响了正常办公、办案。法院的“两庭”建设欠债缺口巨大,债权人时常上门追讨债务,这在全国清理“两拖欠”活动开展以来,不仅损害了法院的形象,还给社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三是对司法权威的影响。法院的人员经费、办公、办案经费不保障,干警不安心法院工作,办公场所简陋,办案装备落后,不能保障法院工作的廉洁和高效,影响法院“公正与效益”的工作主题落到实处,影响法院的司法权威。

3、法院经费保障无法落实的原因。

一是对人民法院经费保障的意义认识不够,保障机制未健全。人民法院经费保障问题,在党政领导的心目中都认为是等同于一般的行政机关。按我院年均办案1500件计,县财拨付的办公费每件案件才133元。法院经费的保障机制不健全,直接影响法院的司法公正与效率。

二是吃饭财政的实际。由于我县财政是吃饭财政,首先是保障吃饭问题,其次是保障老师工资,三是保障离退休老同志工资问题,四才是保障政法部门工资及办案经费问题。政府首先考虑吃饭问题,再考虑部分办案经费问题。

4、解决经费保障制度的对策。

人民法院经费保障工作做好了,直接体现了国家对法院工作的重视,体现了法律的尊严,体现了法院的公正与效率,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对经费保障制度进行改革。

一是要提高管理认识,改革管理制度。人民法院是国家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唯一行使审判权的机关,其特有职能是其他任何机关不能代替的。因此,在经费管理体制上要进行大胆地改革,要从现在的块块管理改革为条条管理,要从以当地政府管理为主改革为以上级法院管理为主、当地政府管理为辅的原则,这样才能确保经费管理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拨付的协调一致,促进法院审判效率的提高,体现出真正意义上的公正,维护法律权威,确保法律的尊严。

二是要加强细化预算管理,保障经费供给。为加强和规范人民法院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人民法院依法履行审判职能并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必须十分重视预算工作。人民法院的预算编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一些必需、法定的支出和人员经费及业务正常开支的经费要如实编制上报,财政部门要确保审判工作需要的经费供给,法院物质装备和“两庭”建设所需经费要列入计划,根据实际情况,政府逐年计划安排解决。

三是要加快经费保障体制改革的步伐。法院的诉讼费完全实行“收支两条线”,能从制度上、源头上治理腐败,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树立人民法院司法权威。只有加快法院经费改革的步伐,才能推进依法治国的方针,实现审判工作的公正与效率,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摆脱法院对地方财政在经费上、物质上的依赖性。我们认为,从国情出发,应建立省级财政统管的财政体制。建立省级财政统管的财政体制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好处:一是法院经费省级统管,能确保人民法院人员工资、补贴和办案经费有所保障,解决各地区之间因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差别。同时,可以消除法院干警对各法院之间的经济不平衡产生的攀比情绪,并进而从待遇上吸引优秀人才到经济欠发达地区法院工作。二是法院经费省级统管,可根据人民法院物质装备的需要和“两庭”建设的规划,根据省级财力情况,按轻重缓急和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的原则进行统一计划安排投资,人民法院执法条件就能分期分批得到改善,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而确保人民法院物质装备和“两庭”建设经费的正常开支,解决人民法院装备落后,“两庭”建设欠费问题。三是省级财政统管,才能确保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才能改变以往人民法院经费由各级地方财政供给,受制于地方财政的不利局面。

四是要健全经费保障监督机制,保障经费使用的公正、透明、廉洁。建立健全人民法院经费保障监督机制。首先要解决管理机制上的问题。我们认为,必须要实行上级监督下级,如纪检监察人员的配备由上级法院指派、由上级法院任命和领导,这样才能彻底解决监督不力的问题。人民法院的经费监督工作主要体现在:一是对法院经费保障工作实行监督;二是对法院重点项目要实行跟踪监督,从各项招投标、施工、验收整个工作环节实行监察。通过监督,切实保障人民法院经费保障制度得以落实,为人民法院的司法公正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民法庭建设问题

人民法庭建设是法院基层建设的基础,经济欠发达地区法院的法庭建设还存着更多的困难,加强基层法院建设必须加强人民法庭建设,以充分发挥其工作活力。

1、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法庭基础建设的发展步伐不快。由于我县是经济欠发达县,从而直接导致我院人民法庭基础建设的发展程度、特别是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也有较明显差距,各人民法庭也不能实现与院部信息共享。如在审判流程管理上,还只能停留在人工操作的阶段。现代化办公设备的配置上也同样有较大差别,进而影响到办公的自动化程度及法庭外部形象的树立。对此,我们首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地方经济财政状况的困难,法庭发展速度缓慢一些是正常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当然,我们认为,在今后一方面要继续争取党委和政府的支持,特别是上级法院要适当采取一些扶持性政策,加强对发展相对落后的法庭建设的重视,尽可能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另一方面,我院也将在工作规划上更加注重向有需要的法庭作出倾斜,尽可能加大投资力度。特别是要先行解决法庭的电脑网络、管理系统等一些办公现代化的问题,然后再逐步解决相关一些较次要的设施的配置。

2、法庭队伍的培训教育有待加强。由于远离院部和上级法院的培训往往注重的是审判业务庭人员,所以在近年来,法庭人员受训的机会低于院部人员,这将对今后法庭工作的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对此,我们认为应该加强对法庭人员的教育培训。

3、法庭的规模化及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并改进。我院仅设两个人民法庭,从法庭与院部审判庭的审理案件量数对比上看占较大比例。如去年我院两个法庭的总计办案数是全院民商事案件的近3/5,而两个法庭的人员是全院审判一线人员的1/4。当然,从客观上说,法庭受案在类型上、难易程度上与院部不同,案件数量存在差别也是很正常的。但1/4的人员却要承担3/5的办案压力,还是反映出法庭在规模化设置以及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还存在着需要进一步调整。我们认为,应当对法庭工作作更深入的调研,从“两便”原则以及资源统筹配置的要求,分析作进一步资源整合的可能性。如切实在物力、人力上向法庭予以倾斜。

4、法庭的司法管理中还有不少关系尚待理顺。法庭的司法管理是法庭建设的关键,目前对法庭的规范化建设还在一些环节上存在需待解决的问题,这主要包括:①在立案工作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立案庭对法庭立案工作的监管。②审判工作方面。通过审判流程管理以及落实裁判权的改革以后,基本解决了案件排定、审限跟踪和案件审批等环节的管理问题。目前,在法庭的审判工作管理上,主要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简易程序向普通程序转换的监管上。一般而言,法庭审理的案件大多采用简易程序,而在实践中基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简易程序转换为普通程序的情况并不少见。目前,在这种程序转换过程中的监督力度是较弱的,一般由审判人员报庭长审批即可,至于转换的事由和手续是合法合理,往往被忽略。这样程序的转换难免被滥用于延长审限、拖延诉讼等各种非正常目的上,有违立法原旨。当然,这种现象并不仅见于法庭,即使是法院本部的案件,也同样存在,但是由于法庭远离院本部,监督的必要性则尤显突出。我们认为,在立法还没有作进一步修改完善之前,宜通过法院制定内部规定加强监督。主要必须具体明确程序转换的各种事由以及不得随意转换的情形,而更为重要的,则是应尽可能将程序转换的监督纳入审判流程管理当中,以加强外部监督,防止随意转换或事后补办审批手续等情况发生。二是在调解方面,应进一步探索并推广各种调解的新机制。作为最基层、最贴近群众生活的人民法庭审判工作,应该是调解这种纠纷解决方式最能焕发生命力的领域,但就目前我院各法庭审结的案件而言,调解结案率在整个调撤率中占的比例还偏低。对此,我们认为,关键还是应当创新调解的科学机制,特别是应当加强庭前的调解。三是在加强法庭对人民陪审员的选任、使用和管理问题上。实践中,陪审员制度所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我们认为,根据最高院的有关精神,今后在法庭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功能,这里关键要改进对人民陪审员的选任、使用和管理。首先,应对适用陪审员审理的案件范围作出规定。基于法庭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应要求法庭在适用普通程序审理婚姻家庭、继承等一些涉及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以及涉及妇女和儿童权益保护的民事案件时应适用陪审制。其次,要争取当地的乡镇党委和政府支持,适当加强陪审员的薪酬补贴。再次,在陪审员的管理上,陪审员平时并不驻庭,但可以由法庭定期邀请其旁听庭审、或组织授课培训等,以提高其法律素养。最后,在陪审员的选任方面,由于案件当事人能力有限,应以法庭职权挑选为主,但作为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障,可赋予当事人相应的否决权。

5、在加强对人民调解的指导工作方面。关于对人民调解的指导工作,各法庭普遍反映的现状是,自身审判任务很重,案多人少的矛盾已经很突出,再加上人民调解委员会本身在组织、职能和制度上已渐弱化,很少开展这项工作。我们认为,人民调解制度还是有其价值所在的,特别是对于法庭的轻微民商事案件而言,如果能发挥人民调解的功能,将相当一部分纠纷在诉前化解,可以分流讼案数量。这就等于把法庭在诉讼中所承担的部分调解工作,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在诉前分担了,从而间接减轻法庭的审判负荷。为此,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适当加强法庭对人民调解的指导工作:一是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宣传。法庭可以将此纳入自己的法制宣传工作的规划中,配合人民调解委员会加强在村街、乡镇的宣传力度,使之为群众所了解。二是协助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基层自治组织修订村规民约,并把人民调解纳入其中的纠纷解决途径当中,以拓宽其被采用的渠道。三是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法律业务指导与培训。可以邀请调解员旁听庭审、特别是诉讼调解工作,也可以直接到调解组织中进行实例示范或模拟演练,还可以集中调解员进行授课培训等。

6、人民法庭法官轮岗问题。首先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法庭在工作、生活条件上并无吸引院部人员之处,为使法庭现有人员能够安心法庭工作,应当建立并严格执行轮岗制度,其次定期轮岗可以提高人民法庭法官的业务能力。在法院机关其他审判庭轮岗,人民法庭的法官经历了审理大要案件的锻炼,能够积累丰富的审判实践经验,提高驾驭法庭审理的水平,增强驾驭法庭审理的能力。再次如果“进城”工作遥遥无期,就不能不影响人民法庭法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实行定期轮岗,还能够激发人民法庭法官的工作热情。最后,实行定期轮岗,能够优化人民法庭法官的执法环境。人民法庭独立门户,除了受院党组领导外,在工作中还必须紧紧依靠地方党委、依靠基层组织,与当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民法庭的物质建设还有赖于它们的支持,在审理案件时难免受到一定的影响和干扰,尤其是当地政府、基层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涉诉时,更显无奈。人民法庭法官长期在一个地方工作,对公正司法有一定的影响。实现人民法庭法官定期轮岗,法官定期在不同岗位轮换,就会自觉排除影响和干扰,从而有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

几年来的基层建设实践,加深了我们对如何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怎样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强法院基层建设的认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新形势下深化基层建设还面临着许多的困难,我们将充分发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继续保持只争朝夕、努力拚搏的良好精神状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基层建设和审判工作再上新台阶。二OO四年十二月十六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祖国语言文字如何正确使用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896 字

+ 加入清单

祖国语言文字如何正确使用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语言博大精通,历史悠久,但是我们有时看书、看电视或看电影以及上网查资料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语句被误用、错用和滥用,在我们的学习中,错读字和语病也屡见不鲜,所以,我们要试着去调查,去分析,去研究,还要试着去杜绝这些现象才行,征求父母同意后,我就开始对我的作业本、街上的标牌以及书报刊进行调查、分析研究。

二、调查、分析与研究

(1)调查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了一上午的调查,我终于找到了五个语病、误读与错别字。它们分别是:第一个:我作业本上误读“脍炙(kuai zhi)人口”,在我以前不认识这个词时,我一直将它读为“(hui yan)人口”。第二个:书刊上显示的文字中“千金小姐”写成了“千斤小姐”。第三个:街上某公司的横幅上标着“上层领导来我站莅临指导”,我知道 “莅临”本身就有“来”的意思,那为什么横幅还要加一个“来”呢?第四个:我走在街上见马路对面的商店用标牌写着“讲诚信,童嫂无欺”,我只听说过“童叟无欺”,哪里有“童嫂无欺”这一说?第五个:这个最是令我莫名其妙的一个,一条商业街上竟有家店招牌上写着“糖尿病专卖店”!虽然大家都知道是卖糖尿病药的,可是还有些不妥,“糖尿病专卖店”,谁去花钱买病呀!一看就知是个缺词的句子。

(2)分析与研究

调查完后,我就开始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与研究。首先要分类,第一个为一类,是误读类的;第二个和第四个为一类 ,是错别字类的;第三个和第五个为一类,是语病类的。其次要查字典分析,第一个,“脍炙人口”,脍:切细的肉,炙:烤肉。脍和炙味鲜美,让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和事物,人人传诵。第二个:“千金小姐”:一般称有钱人家的女儿为“千金小姐”。“千斤”:指物体很重。第三个:“来”:从别处到这里。“莅临”:到。第四个:“童叟无欺”:做生意讲究诚信,连对小孩和老人也不欺诈。第五个:糖尿病,一种病,得病后身体内不再分解糖份。最后一项为研究为什么会用错这些文字。第一个:可能因为当时我还认字太少,以为“脍”右边是“会”,便读“hui”,“炙”和“”相像,就读“yan”。第二个:可能因为这本书印刷不太严谨,才导致错这些字。第三个:可能因为这些人对字的意思、词的意思不太懂吧,才能造成这样词语重复的差错。第四个:可能因为这户商家太粗心了,把 “叟”加了个“女”字旁,变成了个“嫂”字,也可能是故意这样,招揽生意的吧。第五个:可能是他们对句子理解不够,把“药”字省去没写,导致句子内容表达不清楚。

三、改进措施

我建议国家能组织一个“维护祖国语言文字”分队,看到哪里有误读、错别字、语病、使用不规范的语言文字,要给相关人员进行提醒,帮助改正这些不正确的语言文字,杜绝这种现象,宣传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让我国的语言文字源远流长!

篇二】

在当今热闹繁华的社会中,有许多商家为了提高营利,不断地将祖国的语言文字错用、滥用、误用;而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的误读字和语病更是屡见不鲜。为了对这种社会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我们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小组。

星期六早上,我们的调查小组出发了。我们遇到的第一个滥用字是“三”。这是一家卖服装的店,店名叫做“衫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的一部以战争为题材的历史名着。可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本书怎么就变成了“衣服国里的演义”,这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我们继续往前调查,却碰到了一家店名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店。这家商店是一家专营幼儿摄影机构的店,店名叫做“北京爱你宝贝”。这句话没有任何的标点符号,读起来自然会让人丈二摸不着头脑。直到要离开时,我才猜想是不是“北京爱你的宝贝呢”?但茂名和北京没多大联系吧,天南地北的,真是匪夷所思。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一间早餐店,准备、填饱肚子后继续调查。没想到在这里,我们就找出了一个错别字——“”。这是我们从小菜单上找到的。这是什么字呢?我拿出本子写写画画。这时,陈力华大声叫了起来:“这是‘餐’字,早餐的‘餐’”!我时恍然大悟。这个字原来是餐字左上角的那个部分。可是,大家无法把这个像“夕”的字与复杂的“餐”挂上钩。

我们在街上走了一上午,看到了许多的错用字和误用字。我们将调查后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这些情况出现的原因:1、店主为了商业效应,将成语滥改滥用。2、店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字简化而为。

调查结束之后,我感慨万端: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全世界所公认的,充满了中国五千年来的智慧结晶。可是,在21世纪的今天,有的人不能好好地发扬我们中华文化,却在践踏我们的文字,实在令人心痛。

将我们的汉字学好,写好。我提议,从我们自己做起,身边和人做起,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年大学校园环境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学校,全文共 2106 字

+ 加入清单

2020年大学校园环境调查报告

大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锻炼和展示自我的平台,在大学中我们可以收获到很多东西,作为学生,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学校是我们奋战未来体验生活的小社会。 可见学校对于我们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在和谐校园中快乐的学习和舒适的生活。不仅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愉悦,还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出色的展现自我。因此我们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调查目的:在学校校园的环境当中,校园环境文明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学校为了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必须重视对校园环境的文化建设。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在学校发展中显得尤其重要。根据老师的要求我们要对校园进行了一次细心的调查,找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方法,有利于我校环保问题的解决。

调查地点:*校园

调查时间:20xx年**月**日——20xx年**月**日

调查方式:实地调查,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

1、生活环境调查 2、食堂环境调查 3、学习环境调查 4、寝室环境调查 5、学生环保理念调查 6、日常行为生活习惯调查

调查情况:

针对我们调查的内容,发现了校园里隐藏有好多的环保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我们的学习,也对同学们的身体产生了影响,具体情况如下:

1、生活环境

在我们的校园内、教室外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果皮、塑料袋,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草坪被践踏的面目全非,垃圾桶东倒西歪,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人流过多时学校大门口有废纸、果皮、塑料袋、小食品塑料袋等现象。

2、食堂环境

大多数同学认为食堂吃饭环境不够好,如:地面太油,太湿容易摔倒,桌面不够干净;食堂餐具不够干净并有味道、筷子很脏;食堂饭菜不够干净,有沙子、虫、玻璃等不干净东西,而且很多时候饭菜都很凉或者就是有好多苍蝇在那里乱飞,餐厅太小,买饭很容易拥挤。另外食堂服务态度不够好,不注重人文环境。

3、学习环境

图书馆是大学校园里最重要的设施之一,是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是莘莘学子课余生活中首选的精神归宿,为此图书馆的优化建设显得尤其重要。许多同学都认为图书馆的空气不够流通,影响学习效率,认为图书馆的藏书有点乱,寻找较困难,认为借书不够方便、物品容易丢失。还有同学反映说有的同学不注重个人行为在图书馆里面吃东西、听音乐、打电话。图书馆本应是个安静的地方,可是外边放音乐的声音经常打扰同学们的学习。

教室是大家共同学习的地方,但有的同学喜欢在周末把教室据为己有,如:在教室里将门反锁,不让其他人进入,还有的情侣在教室里面说笑嬉戏,吃零食,然后随手就把废弃的零食袋放在桌子里,不尊重打扫卫生同学的劳动,这严重影响了大家的学习,同时也折射出有的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现象。

4、寝室环境

寝室是大家休息的地方,大部分休息时间学生都是在寝室,但在休息时间有的同学不注意时间大声打电话,或者在走廊里面大声嬉戏严重影响到大家的休息;另外厕所异味重致使临近的寝室里有苍蝇,影响到寝室卫生和学生的健康。

5、学生环保理念

很多学生的环保理念都比较差,认识错误意识淡薄,他们认为别人都这么做我也这么做不会有什么影响,甚至有的同学认为自己做的一些破坏校园环境的行为是理所应当的。部分学生严重缺乏节约和环保意思,例如有的同学吃完零食把一些垃圾袋和果皮甚至瓜子皮都随手丢掉,学校的草坪被人修了一遍又一遍还是有人不断践踏上面。而且有的同学吃饭为了方便用了大量的塑料袋,致使校园里面白色污染严重。

6、日常行为生活习惯

在大学校园里,恋爱变得越来越普遍,但是越来越多同学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在公共场合做出过分行为,也严重影响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有些同学在养成了不注意个人卫生的习惯,在校园里也不注意校园环境卫生,继续随意丢弃垃圾,随地吐痰,上自习的时候在那里大声说话嬉戏,影响别人,一点一滴的小事不从自我做起。 根据我们的调查报告,经过分析总结,然后根究同学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解决问题的方法。

解决方法:

1 、校园环境卫生,不但要靠打扫,还要保持卫生,同学们要把垃圾放倒垃圾箱里,不要把垃圾扔在外面。在绿地中竖起保护。学校应当教育学生养成随时清理杂物的好习惯,比如可以开展一些环保小活动,不注重环保,要给予一定的惩罚,另外还要增加校园里面垃圾桶的数量。

2、食堂餐具及时进行消毒,地面、桌子应定期彻底清洗,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加强食堂员工职业道德教育,食品安全应得到较好保证。

3、建议在阅览室增设通风设施,改善空气质量;同时,提高同学们的“不占位”意识、提高座位利用率也尤为重要;建议图书分类再详细清楚一点,便于寻找;增加图书馆中的藏书量和藏书种类。

4、对于个人占用教室问题,应该提高个人道德素质教育,有社会共享意识。

5、同学们应该正确处理自己与集体的关系,寝室是个共同的生活场所,自己的一言一行应该考虑到别人的感受。

6、在寝室备有防虫的药、定期进行寝室大扫除;寝室的安全设施应该完善。

7、谈恋爱时应该注意场合、时间,注意自身形象。

8、开设环保教育周,定期向同学们宣传环保,呼吁全体同学、老师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同学们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保护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手机消费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569 字

+ 加入清单

手机消费调查报告

手机在我国从贵族向平民的转变实在太快了。截止到XX年底,我国手机拥有量达到1.44亿户,位居世界第一,并且一直在以每月新增500万用户的高速度在增长。

中国手机市场正成为全球手机厂商必争之地。各种性能、各种品牌、各种价格的广告让我们眼花缭乱,本期调查的目的便是为了帮助业内人士及消费者认清手机市场发展特点与趋势。

调查时间:XX年1月28日

调查主题:手机消费

调查执行:北京鹰之健企业形象策划中心

文字整理:刘增禾

调查说明:

本次调查使用网上调查、入户访问、媒体问卷回收的方式进行。整个调查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以广大消费者参与调查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本次调查共采集样本245205个,有效样本243260个,问卷来自全国各地,参加活动的包括国家公务员、在校学生、公司员工、个体劳动者等各行各业的从业者。

调查结果:

被调查对象电话费节约方式

不知道 6.8%

话费套餐 44.7%

给对方发短信 73.3%

拨打ip电话 75.6%

被调查对象手机更换的频率

半年左右 3.4%

半年至一年 12.8%

一年至两年 24.4%

两年以上 7.2%

没有换过 52.2% 七成多的被调查对象把短信作为节约话费的一种方式;五成多的被调查对象从未换过手机

由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早期应用的都是gsm网络,联通新建的cdma网络在XX年1月8日刚刚开始试商用,原电信长城发展的cdma用户仅为60万用户。因此,现中国大部分手机用户选择的都是gsm制式的手机。本次调查显示,97.4%的用户使用gsm手机,1.4%的人选择cdma手机,选择gprs手机的被调查对象最少,只有1.2%。

本次调查中,68.6%的用户选择中国移动,31.4%的用户选择中国联通。调查显示的用户比例与中国移动与联通的实际用户比例大致相符。

此次调查显示,中国的手机市场仍以国外品牌为主,中国国内品牌手机份额依旧很小,市场占有率不足7%,仍无法与国外厂商抗衡。

此次调查中,半年左右换一次手机的用户比例为3.4%,这部分基本为高收入或对手机时尚比较敏感的客户;半年至一年换手机的用户比例为12.8%,一年至两年换手机的用户比例为24.4%,在换手机的用户中,一至两年换一次手机的用户的比例为最高;两年以上换手机的用户比例为7.2%。从未换过手机的用户比例为52.2%。

为了更好地节约电话费,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方式。ip电话是消费者的首选方式,它被绝大多数手机用户认为是节约长途电话费的最佳方法;其次,短信作为节约话费的一种方式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部分比例为73.3%;除此之外,44.7%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话费套餐是节约话费的一种方式,这部分用户大体上是一些高端用户群体。 二成半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上网价格太高;四成多的人认为如果解决了上网速度、上网资费、网络内容等问题,一定会用手机上网

手机若想在市场上被消费者认可,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功能的实用性,本次调查显示,用户认为最实用的功能是来电/接听时间显示,选择这部分比例的用户占63.9%,其次是多种铃声,占50.8%,这也反映了用户对手机个性化的要求。同时,选择中文输入的用户比例为47.9%,由于短消息方便易用和可以节约话费,42.9%的被调查对象认为群发短信也是比较实用的功能。

随着数据业务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服务内容逐多样化,手机传递移动图像或多媒体方面的应用将成为可能。因此,彩屏手机将得到消费者的青睐。本次调查显示,61.4%的被调查者认为手机应用彩色显示屏非常有必要,25.3%的人认为无所谓手机是否是彩色显示屏,只有13.3%的人认为没有必要。这说明在手机的功能性逐渐完善的情况下,在色彩方面给人以不同的感受的彩屏手机将更能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获得消费者的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