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工作调查报告模板及范文(通用20篇)

浏览

354

范文

1000

扶贫工作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5254 字

+ 加入清单

扶贫工作调查报告

一、扶贫工作

20xx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县扶贫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xx大、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国家、省、市扶贫开发工作战略思路,紧紧围绕《全省扶贫开发纲要》、全县扶贫开发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突出以扶贫开发重点村整村推进为主体,以产业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扶贫开发新思路,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扎实开展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扶贫工作完成情况

以来,我县扶贫开发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方针政策,外争项目、内抓管理,按照“一体两翼”扶贫开发思路,不断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使我县贫困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贫困现象得到了缓解,有力地推动了脱贫致富的进程。三年来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2667.5万元,其中省级投入8372.5万元,市级投入1045万元,群众投劳折资达3564.2万元。

1、整村推进。期间,计划完成省级整村推进285个。目前,省下达234个,已实施完成163个,正在实施71个;市级配套和市级部门挂钩实施完成33个。196个整村推进,共投入财政资金2900万元,完成群众投劳折资1245万元。

2、易地扶贫开发。按照“搬得出,安得稳,能致富”的原则,共实施完成易地搬迁安置685户3050人,其中财政易地搬迁安置560户2500人,国债易地集中安置123户550人,共投入财政资金1525万元,其中国债资金275万元。

3、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培训基地职业技能培训为主导,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3200人,其中基地职业技能培训1200人,短期引导性培训2019人,共投入培训资金110万元。

4、科技产业扶贫。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旅游、矿产、水电、畜牧、生物资源开发五大支柱产业的发展思路,科学选择项目。完成战河乡 5000头肉牛养殖基地建设,**县高原牦牛特色资源开发项目,烂泥箐乡2019亩脱毒洋芋种植示范基地和西川乡4000亩核桃标准化种植项目,共投入财政资金200万元。

5、农村民居、安居项目。完成安居工程1436户,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2500户。共投入扶贫资金1200万元。极大改善了贫困群众的居住条件。

6、信贷扶贫。积极与金融部门合作,利用信贷资金扶持发展种养殖业,促进群众增收。共发放扶贫贴息贷款1650万元。

7、社会扶贫。积极动员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工作,争取在人才资金技术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实行县级领导联系挂钩到乡,科级领导联系挂钩到村委会,部门联系挂钩到村民小组,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到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挂钩帮扶制度。共累计投入各级各类帮扶项目50个,帮扶资金1450 万元。

(二)主要做法

1、高强重视,加强领导。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的中心任务来抓,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扶贫方针、政策,切实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不断充实和完善扶贫工作领导班子,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副组长、县四套班子及各涉农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扶贫领导小组,各乡村层层成立领导小组,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

2、精心组织,落实目标责任。为把各类扶贫项目落到实处,县与乡签订了项目实施目标管理责任状,乡与村、村与农户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并对目标管理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列入县对乡综合考评重要内容。把扶贫工作开展得好与坏,作为考核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明确任务,责任落实,精心组织,确保扶贫工作件件有人抓、有人管。

3、严格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按照中央、省、市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对项目资金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和资金的安全运行。

(1)项目管理。一是瞄准对象,科学规划。根据先难后易的原则,深入乡村调查研究,召开村民大会征求群众意见,根据缺什么补什么优先解决群众最需要、最迫切、最困难的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筛选项目,自下而上制定规划项目。二是严格公示公告制。省、市项目批复后,县乡两级通过电视、网站、政府公示栏等形式对项目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8个工作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实施进度、投资情况、工程质量、资金到位情况进行公示。项目竣工后,设立标志碑进行公示。做到了项目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的公示,使项目资金接受社会及群众的监督。三是严格项目监督检查。项目实施中,组织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多次到各项目点督促检查项目实施情况。县扶贫办班子按南中北三个片区,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进行跟踪督促检查。四是加强项目后续管理。项目完成验收后,及时进行移交,制定项目后续管理办法,明确具体管护人,做到谁受益谁管护谁维修,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五是严格验收制度。项目实施完成后,先由乡村自查自验,再由县扶贫领导小组逐一对扶贫项目进行县级验收,最后报请市级验收。要求县乡两级验收覆盖率达100%。

(2)严格资金管理。一是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二是严格拨款程序。根据项目实施进度按4:4:2进行拨付。资金拨付实行四级联签制(提出用款申请→分管领导→主要领导→纪委书记)。三是实行乡财县管乡用,所有扶贫资金全部在财政直接支付,到户资金一律实行一折通支付。乡村不设扶贫项目资金户。四是结合县情,制定出台了《**县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暂行)》,确保资金到村到户,规范安全。五是严格实行县级报账制。完善了资金县级报账回补制,每批次资金报账由用款乡提出申请,经县扶贫办审批后,由县报账中心按批复项目资金补助标准审核,报账再回补剩余资金。六是大宗物资进行招投标统一采购,严格管理。七是严格审计制度,项目完成后,要对项目资金进行审计,并形成审计意见书。八是每年组织纪委、监察、财政等部门对扶贫项目资金进行一至二次的检查监督。

4、扶贫先扶智。在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培训,使项目区群众户均有1人掌握1—2项农村适用技术。

5、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始终把农民群众作为扶贫开发投入主体,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扶贫工作,积极动员投工投劳。以来共累计投劳折资3564.2万元,占总投资的14%。

6、部门协作,整合资金。以整村推进为平台,按照“统一规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有效整合各类资金。一是整合扶贫内部各项扶贫资金;二是整合外部门投入。

7、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在发挥群众积极参与扶贫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实行社会帮扶和挂钩扶贫相结合的办法,形成合力推进扶贫工作。

8、强化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不断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教育,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细化职责,落实责任。树立创新理念,创新工作方法,促进扶贫工作取得新突破。

(三)主要工作成效

扶贫开发投入资金明显增加。2019年至2019年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2667.5万元,其中省级投入8372.5万元,市级投入1045万元,群众投劳折资达3564.2万元。投入逐年增加。

贫困人口明显减少。全县贫困人口从2019年20.9万人减少到2019年的18.48万人,其中贫困人口减少2.42万人,低收入人口减少0.5万人。

贫困群众收入明显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9年782元增加到2019年1614元,增加106.39%。

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以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为载体,着力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在整村推进项目中完成农田建设2769亩;通电 89件,345.12km,解决用电困难56个村1265户4535人;通路49件,23.34km,解决了34个村1947户8627人通路困难;水利工程完成193个件,659.8km,个水池(窖)1199个,解决22050人23708头(只)牲畜饮水困难,新增灌溉面积5003亩,改善灌溉面积 5222亩;1436户6892人告别了祖祖辈辈居住的茅草房、杈杈房,2500户居民住上安全抗震民房;易地安置685户3050人达到了“搬得出,安得稳,能发展”的目标。

产业扶贫取得明显进展。紧紧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五大支柱产业发展思路,结合村情、乡情积极扶持特色种养业发展,共种植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果20792亩,引进推广优良畜种7290头(匹、只)。

社会事业明显进步。2019年以来实施农村学校危房改造,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群众就学难、就医难等得到明显缓解,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加强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全县培训8250人次,实施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3200 人,已转移输出3232人。

生态环境明显好转。认真做好扶贫工作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新建沼气池105口,节柴灶605眼,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完成种植经济林果20792亩,进一步增强了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严格资金管理。一是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二是严格拨款程序。根据项目实施进度按4:4:2进行拨付。资金拨付实行四级联签制(提出用款申请→分管领导→主要领导→纪委书记)。三是实行乡财县管乡用,所有扶贫资金全部在财政直接支付,到户资金一律实行一折通支付。乡村不设扶贫项目资金户。四是结合县情,制定出台了《**县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暂行)》,确保资金到村到户,规范安全。五是严格实行县级报账制。完善了资金县级报账回补制,每批次资金报账由用款乡提出申请,经县扶贫办审批后,由县报账中心按批复项目资金补助标准审核,报账再回补剩余资金。六是大宗物资进行招投标统一采购,严格管理。七是严格审计制度,项目完成后,要对项目资金进行审计,并形成审计意见书。八是每年组织纪委、监察、财政等部门对扶贫项目资金进行一至二次的检查监督。

4、扶贫先扶智。在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培训,使项目区群众户均有1人掌握1—2项农村适用技术。

5、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始终把农民群众作为扶贫开发投入主体,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扶贫工作,积极动员投工投劳。“”以来共累计投劳折资3564.2万元,占总投资的14%。

6、部门协作,整合资金。以整村推进为平台,按照“统一规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有效整合各类资金。一是整合扶贫内部各项扶贫资金;二是整合外部门投入。

7、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在发挥群众积极参与扶贫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实行社会帮扶和挂钩扶贫相结合的办法,形成合力推进扶贫工作。

8、强化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不断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教育,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细化职责,落实责任。树立创新理念,创新工作方法,促进扶贫工作取得新突破。

(三)主要工作成效

扶贫开发投入资金明显增加。2019年至2019年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2667.5万元,其中省级投入8372.5万元,市级投入1045万元,群众投劳折资达3564.2万元。投入逐年增加。

贫困人口明显减少。全县贫困人口从2019年20.9万人减少到2019年的18.48万人,其中贫困人口减少2.42万人,低收入人口减少0.5万人。

贫困群众收入明显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9年782元增加到2019年1614元,增加106.39%。

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以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为载体,着力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在整村推进项目中完成农田建设2769亩;通电 89件,345.12km,解决用电困难56个村1265户4535人;通路49件,23.34km,解决了34个村1947户8627人通路困难;水利工程完成193个件,659.8km,个水池(窖)1199个,解决22050人23708头(只)牲畜饮水困难,新增灌溉面积5003亩,改善灌溉面积 5222亩;1436户6892人告别了祖祖辈辈居住的茅草房、杈杈房,2500户居民住上安全抗震民房;易地安置685户3050人达到了“搬得出,安得稳,能发展”的目标。

产业扶贫取得明显进展。紧紧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五大支柱产业发展思路,结合村情、乡情积极扶持特色种养业发展,共种植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果20792亩,引进推广优良畜种7290头(匹、只)。

社会事业明显进步。2019年以来实施农村学校危房改造,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群众就学难、就医难等得到明显缓解,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加强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全县培训8250人次,实施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3200 人,已转移输出3232人。

生态环境明显好转。认真做好扶贫工作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新建沼气池105口,节柴灶605眼,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完成种植经济林果20792亩,进一步增强了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2024年外来务工青年状况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3649 字

+ 加入清单

2019年外来务工青年状况调查报告

为了摸清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现状和特点。把握他们的心态和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性意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团中央权益部于1999年4月在外来务工青年比较集中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烟台五城市及外来务工青年输出大省湖南进行了专题调查。

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流动和生存状况呈现出新的特点

1、进城务工的农村青年数量呈上升趋势

据广州、深圳等地的不完全统计,今年春节以来经过铁路南下的民工总量已超过146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左。在这些进城的农村劳动力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农村青年。 在进城务工青年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他们在城里打工的时间也相对延长。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进城打工四年以上的外来务工青年占29.8%,三年以上的占17.0%,二年以上的占19.0%。当问及“您打算什么时候回乡”时,选择“目前还没想回乡”的达 45.6%,“永远不回乡的”占2.1%,表示“说不清”的占23.2%。三项之和为70.9%。

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目前,我国4.2亿农村劳动力中,至少有2.5亿剩余劳动力,这是造成农村青年跨区域流动最直接的原因。二是农村乡镇企业正在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时期,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显著减弱。三是农村实际收入相对下降。一方面农业收入占全国总量的比重逐年下降,1985年为42.6%。到1995年已降至不足30%。另一方面,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在逐渐拉大,从1985年年的1:1.72扩大为1995年的1:2.33。四是农村青年普遍希望到城市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求得发展。在本次调查中,有31.1%的外来务工青年进城打工是“想换个环境,以便更好地发展自己。施展才干”,居9个选项的第一位。而想“到城里学点本事。回家乡好干点事业”和“到城里见见世面,开开眼界”的分别为14.7%和11.6%,三项相加为57.4%;因为生活困难,想进城挣钱养家的青年仅占16.9%。可见,半数以上的农村青年进城打工,主要原因不是衣食无着、生活困难。而是因为普遍感到“外面的世界更精彩”,想到城市这一崭新的环境中见世面、学本领、谋发展。

2、外来和成镇就业的难度增大

从本次调查的情况看,外来务工青年在城市找工作比过去难了。一是外来务工青年进城后找不到工作的滞贸群体人数增多了。以广州为例,1998年外来务工青年约100多万,已经就业的有70多万,还有20多万人暂时不能就业。比1997年上升了16.6%。二是外来务工青年的工作极不稳定,职业变换频率较高。调查结果显示,从1998年3月至1999年3月的一年中,有26.1%的外来务工青年变换过工作。其中,变换过2次以上的达12.8%。工青年变换过工作。其中,变换过工作的处来务工青年以广州市为最高,达39.5%。其中,变换过工作的外来务工青年以广州市为最高,达39.5%,其他依次为深圳(31%)、北京(28.5%)、上海(26%)、烟台(14%)。从年龄分组数据看,变换过工作的外来各工青年以14-18岁最多,达到39.4%;其次为25-28岁(28.2%)、19-24岁(27%)、29.35岁(24.6%)。 这表明,外来务工青年进城以后,经常处在一种职业流动的状态中。

从调查数据看,外来各工青年有相当一部分在三资企业(19.2%)或私营企业(11.4%)中就业。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占6.1%。从事个体经营的占5.9%,四项合计为42.6%。他们大都是合同工、临时工,工作缺乏稳定性,随时都有可能被老板“炒鱿鱼”,失去工作后又会重新进入滞留群体。

外来务工青年就业难度增加,最主要的原因是城市下岗职工人数在不断上升,城市就业面临着十分尖锐的矛盾和沉重的压力。另外,外来务工青年的就业渠道不畅,也是择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3、多数外来务工青年的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

在接受本次调查的1000名外来务工青年中,无任何经济收入的占5.9%,去年个人月平均收入在399下的占20.8%,400元至799元的占43.9%,800元至999元的占14.5%,1000元至1999元的占12.4%,xx元以上的占2.3%。

虽然多数外来务工青年有数量不等的经济收入,但是却很不稳定。在回答“您今年以来是否有经济收入”时,选择“有时有,有时没有,很不稳定”的外来务工青年达25.1%回答没有收入的达7.9%,两者之和为33%。占外来务工青年总数的三分之一。

大多数外来务工青年的收入除维持基本生活需要外,还要寄钱回家。这就使他们的生活质量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调查结果显示,在外来务工青年中,有较多业余时间的约占41.9%。业余生活的单调和枯燥,是引发包来务工青年心理和情绪变化的重要原因。当问及“您在城里打工是否会感到寂寞、孤独和无聊”时,有11.8%的外来务工青年 回答“经常感到”,“偶尔感到”和“遇到不顺心事才感到”的分别为29.2%和44.4%,三项之和为84.4%;而回答“从未感到”的仅占8.6%。 4、外来务工青年的权益保障亟待加强

当问及“进城打工以后。您是否受到过歧视或不公正的待遇”时。回答“经常受到”的占3.8%。“偶尔受到”的占51.7%,而回答“从未感到”的仅占28.5%。

调查数据显示。列在前四位的侵权事件是:与城市职工同工不同酬(22.1%);加班后很少或从来不给报酬(19.1%);受到城里人歧视,经常遭白眼(18.7%);用工单位不能提供基本的劳动保护条件(18.7%)。其余的依次为:用工单位提供的吃住条件太差(17.6%);用工单位拖欠工资或变相克扣工资,甚至拒不发放工资(9.8%);业余时间不准外出(8.1%);因公受伤而用工单位不出钱医治(4.6%);用工单位不准外来工参加培训学习(2%)。

从座谈和个案访谈的情况看,外来务工青年和城市职工同不同酬的现象相当普遍,特别是在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尤为突出。在劳资纠纷案中,涉及外来务工青年的有很大一部分是拖欠、克扣或拒发工资的案件。调查中发现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外来务工青年劳动保护条件极差,超时疲劳工作现象十分严重,因而造成了大量的工伤事故。外来务工青年因工伤致残后,大多数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和经济上的赔偿。在问及“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是否得到过单位或社会有关方面帮助”时。有22%的人回答“从未得到过”,23.7%的人表示“要经过努力才能得到”,两项相加达到45.7%。

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来务工青年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1、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外来务工青年工作的领导。统筹规划,强化管理。突出抓好外来务工人员在流入地及就业后的教育、组织和管理。建立健全各种相关制度和服务体系。完善各种措施和手段,使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有序。就业有章,组织管理有机构、有制度。

2、要建立政府牵头、劳动部门主办、社会有关方面参与的外来务工青年培训体系,将外来务工青年培训纳入社会教育序列。对外来务工青年的培训应纳入政府行为。除对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实行“谁用人,谁培训”的原则外。对进入小型分散用工单位的外来务工青年,应由政府牵头。劳动部门主办,并动员工青妇等社会力量,建立外来务工青年培训机构和社会网络,对他们进行分层次、多渠道的系统培训。要制定相关政策性规定,将培训与就业挂构,建立学习、考核、发证、上岗等四位一体的管理机制,确保培训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3、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维权工作。保障外来务工青年的合法权益。维权工作首先应使外来务工青年学法、懂法,使其成为知法守法并能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劳动者。同时,各地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并通过司法监督和法律援助。保障外来各工青年不受歧视、不受排斥、不受虐待,与当地人同工同酬、平等对待。

4、依靠政策引导,鼓励外来务工青年回乡创业。各地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外来务工青年返乡创业,在资金信货、土地批租、工商税收、手续审批等方面提供优惠和方便,并在协调和开拓产品市场及提供今年2等方面做好服务和配合工作,以良好的条件吸引更多的青年回乡创业。同时,各地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引导和鼓励农民进入小城镇参一就业竞争,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本地化。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

5、新闻媒介应进一步加强对外来务工青年的正面宣传。充分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使城镇居民能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他们,在城乡人民之间形成一种相互新生平等相待、友好相处、共建家园的社会氛围。

6、共青团组织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乡结合的社会服务体系。为外来务工青年成长成才铺路搭桥。各级团组织要主动发挥协调作用,联合当地政府的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通过建立外来务工青年就业咨询部、培训网点、维权监督岗、团书室、文化部及开辟外来务工青年的入出两地之间牵线搭桥,直接为他们的就业提供定向服务。同时,要继续做好优秀外来青年的评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引导外来务工青年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建功立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347 字

+ 加入清单

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调查报告

建设新农村,投入是保障。基于对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问题,从微观层面入手,探析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个人想法。

一、现状及渠道

1、政府投入。现阶段,各级政府财政投入是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的主渠道,发挥着明显的导向作用。一是财政投入比重最高。在各项投入中,政府财政投入总量最大,比重最高。就市来看,用于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国家、省、市三级财政投入占总投入的近80%。二是国家和省级政策性资金占主体地位。三是带动作用比较明显。财政资金投入都较好地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如:通村公路、血防改厕、沼气池、电改、文化建设、甲级卫生室、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建设等国家实施以奖代补、民办公助的建设项目、财政资金的作用更加明显。

2、信贷投入。金融信贷投入对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一是特色产业发展是重点投向。金融部门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上,重点集中在特色农业发展上。,秦杨村贷款1000万元用于发展生猪养殖产业。二是农村信用社唱主角。也是农民最愿意打交道的银行,远高于农行、农发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其它涉农银行。

3、社会投入。在国家支农政策导向作用下,各类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的热情越来越高,有力助推了新农村建设。一是部门帮扶。省、市、镇直部门通过结对帮扶形式,对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和本部门联系驻点村给予资金、项目等帮扶,有力支持了新农村建设。二是社会捐赠。各村积极发动本村籍在外人士捐资支持家乡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募集了大量资金。三是市场运作。各村因地制宜采取市场运作的办法,引入各类市场资本投入新农村建设,有效缓解了资金短缺的矛盾。起源于仙洪试验区的“林水结合”模式在市各村得到普遍推广。

4、集体投入。虽然当前村级集体经济普遍比较薄弱,但仍然是新农村建设不可缺少的投入主体。一是普遍性。二是公益性。大多数村的集体经济投入主要集中在村庄环境整治、农村公路绿化、村民文化休闲广场等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建设上。三是负重性。大多数村集体经济投入超出了收入支出的承载限度。

5、自主投入。在国家政策驱动和试点村示范效应带动下,群众建设新农村、投入新农村的热情高涨。一是农民对村组公路建设有强烈的需求,使绝大多数的群众都愿意集资来填补建设资金缺口。二是农民对上级财政给予奖励或补助的“一建三改”(建沼气池、改水、改厕、改厨)、房屋立面改造等家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热情非常高。三是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使农民的生产性支出投资明显增长。

二、问题和矛盾

1、资金投入总量小。近年来,各地大多数村的新农村建设投入对比过去大幅增长,但对照群众对改善民生的强烈需求,资金投入仍显不够。普遍存在投入渠道少、总量小,无法满足群众改善民生的迫切要求。

2、地方配套压力大。近年来,国家支农项目越来越多,但许多支农项目明确规定市县要给予资金配套投入,增加了地方财政支出压力。实际运行中一般情况配套资金没兑现。

3、项目建设协调难。现行的支农项目投入分别涉及发改委、财政、交通、国土、民政等多个部门,由于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交流,“九龙治水”的资金管理格局,导致很多的项目建设难以协调,项目资金难以整合,影响了财政资金的投资效益。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关于农村学前教育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学前,全文共 2509 字

+ 加入清单

2018关于农村学前教育调查报告

农村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石,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农村幼儿教育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更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应该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但目前的农村教育存在很多问题,我想就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来做一下分析:

一、目前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1、幼儿教师编制过紧,配备严重不足。

大多数农村幼儿园都是2—3人,一个教师一个班的现象相当普遍,离省规定的最低要求“半日制幼儿园每个班须配备2名教师,全日制幼儿园须配备2名教师、1名保育员”的要求相去甚远。另外,男女比例不合理,男职工、男教师太少,仅占教职工总数的2.5%,这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

2、政府管理的力度严重不到位。

幼儿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没有硬性指标的制约,幼教事业的发展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乡镇党政领导的认识程度,这就直接导致县市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幼教投入严重不足,由于狠抓“普九”工作,都把有限的资金投在了“普九”上,以至于最近几年有的乡镇幼儿教育经费分文未拨;部分乡镇幼儿园布局调整进展缓慢,这些,都与乡镇领导人的重视程度有关。

3、农村学前教育出现滑坡现象。

教师队伍不稳定是导致农村学前教育滑坡的重要原因。由于幼儿教师的待遇太低,工作、生活不稳定,最近各地实行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定编定岗和教师资格认证,农村幼儿教师不在其列,农村幼儿教师一直没有与民办教师享受同样的升学转正、培养培训待遇,对长期从事农村幼教工作的老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心理伤害,致使农村优秀幼儿教师大量流失现象在全国普遍存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村学前教育滑坡。

4、农村幼儿教师待遇低,生活无保障。

尽管《教师法》明确规定“中小学教师,是指幼儿园、普通中小学……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也就是说国家已经把幼儿教师纳入到了中小学教师行列,这其中当然也就包括农村幼儿教师。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幼儿教师是否是“教师”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幼儿教师既不属于民办教师(原来的民办已经转正),也不属于公办教师,身份不明,工资自然就有很大的随意性。第二个问题是前途未卜,广大农村幼师普遍有后顾之忧,目前还看不到任何转正的希望,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幼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幼儿教师工资很低,远远没有达到当地人均收入的1.8倍。只入了养老保险,没有医疗保险,使幼儿教师的就医问题缺少保障。

5、农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学前教育意识不强。

通过入户走访统计,认为孩子不必进行学前教育,只要能正确数数,背几首唐诗,等上小学后再正规学习也不晚的农村家庭占60%,认为孩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接受学前教育的占25%,认为孩子必须接受正规学前教育的只占15%,这个数字充分体现了当前我市农村整体对儿童学前教育观念的滞后,反映了各有关部门对农村儿童学前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做的还不到位,全民儿童学前教育意识还有待加强。

二、建议与思考:

1、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普遍较低,希望有关部门对幼儿教师的工资给以关注。只有物质基础有了保障,幼儿园教师才能安心地从事这份职业。工资待遇差是农村幼儿教师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幼儿教师职业的特殊性,需要幼儿教师要付出更大更多的耐心与耐力,政府应适当考虑增加财政拨款,拓宽资金来源,扶持农村幼儿园的建设。政府还应从制度上给与农村幼儿教师稳定的政策保障。

2、创设良好的工作氛围,营造尊师重教的环境。良好的工作氛围是教师身心愉悦,减轻工作压力,激发爱园敬业的热情。因此应呼吁主管部门和社会给与农村幼儿园教师多一点关爱,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倾听他们的心声,要搞好农村幼儿教育需要我们营造一个尊师重教、关心支持农村幼儿教育的良好氛围。

3、加强硬件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办园条件。积极争取财政支持、社会捐助筹措资金,大力改善办园条件,增补有利于幼儿智力开发和品德培养的教具和玩具,定期维修、更换园内存在安全隐患的教具和玩具,使办园条件逐年有所改善。

4、加强师资培训力度,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认真落实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扎实开展教师的全员培训计划,夯实教师的业务素质,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广大教师综合素质。

5、短期培训。这种培养时间短、见效快。教育行政部门、教师进修学校、职业中学、师范学校可联合起来,定期举办培训班,经常对农村幼儿教师、乡幼教辅导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组织及管理能力;并要求她们回乡后再进行“二级培训”,使正确的教育观念、科学的幼教知识和技能得以推广和普及,推动农村幼教事业的发展。

6、巡回指导。农村地域辽阔,居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教师多为一人独当一班,甚至一园,要把他们集中起来外出培训确有许多困难。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组织人力,成立指导小组,充分发挥县实验幼儿园的作用,派遣教师骨干,深入农村,送教上山下乡,并根据当地实际的需求,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

7、关心农村幼儿教师,落实他们的教师资格,建立相应的职称评定制度,核定农村幼儿园教师编制,提高工资待遇,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对大龄教师办理退休退养手续等,已成为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必要前提或是当务之急。还要注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改善教师的经济待遇,对自学成才、工作出色的教师应给予一定的精神与物质奖励,让各方面条件合格的教师有“民转公”的机会,工资待遇不低于乡村企业同等劳力平均收入水平等。

农村学前教育目前的窘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农村幼儿教师的待遇、地位不可否认是个重要的原因。他们的身份、待遇、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他们苦衷多多,甚至有苦难言。为解决当前农村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考虑是否把农村幼儿园教师纳入中小学教师系列统一管理,对农村幼儿园教师一视同仁。落实农村幼儿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其次,提高农村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增加幼儿师范学校数量,扩大幼儿师范招生数额。选拔年轻、专业素质好的教师到中师学习,为幼儿园培养骨干教师,让流失到中小学的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生重返幼儿教育岗位。我相信,只要大家携手重视幼儿教育,我们农村幼儿教育的明天必将灿烂!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4863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调查报告

平安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强大基石。创建平安家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家庭是妇联组织的传统领域,平安家庭的创建,妇联责无旁贷。我们结合平安建设的总体部署,从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的要求出发,凝聚妇女,带动家庭,联动社会,倡导和谐理念,以家庭的平安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去年XX市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并喜获“长安杯”,这也凝聚了妇联的成绩。自2019年7月,XX市启动“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以来,各级妇联充分发挥妇女组织联系妇女、联系家庭的特点和优势,以创建“平安家庭”作为参与建设“平安”为切入点,以家庭为主体,以社区(村)为平台,围绕“富在家庭增收入,学在家庭长智慧,乐在家庭爽精神,美在家庭讲文明,和在家庭保平安”的总体目标,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XX市自然与社会经济状况概述

XX市位于湖南省东部,是湖南省区域经济的重要城市,也是全省经济最发达的长株潭“金山角”一隅,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地处湘江中游,北望武汉,南瞰广州,东接赣、浙、沪,西邻云、贵、川。有联系华东、华南、西南的经济纽带城市之誉,是中国南方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湖南的重大工业基地。全市有9个县市区,113个乡镇,24个街道办事处,有汉、土家、苗、侗、回等45个民族,现有人口380万,有103万户家庭,流动人口120多万,人均可支配收入 1.2万元。近几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较快,治安形势相对复杂。立足这一市情,XX市妇联审时度势,把创建“平安家庭”融入到打造平安,构建和谐社会大格局中。

二、机构健全,形成“平安家庭”创建合力

XX市妇联为了使“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顺利开展,首先是抓机构落实,成立了“平安家庭”创建领导小组。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通知》,将活动方案和创建标准的讨论稿发至各县市区和各成员单位,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形成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创建标准,得到了市县两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XX市综治委[2019]7号文件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纳入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考核内容。九个县市区也相继成立了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方案,各级政法委书记亲临指导,为创建活动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各县市区层层签订责任状,一级对一级负责,形成了创建合力,力保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

三、广泛宣传,营造“平安家庭”创建氛围

“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是新形势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载体,是动员全社会参与维护社会稳定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创建活动的主体涉及到千家万户,因此宣传要有广度、深度和力度。我市各级妇联围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这一主题,开展了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一)媒体宣传:我们在 电视台《触点》栏目就平安家庭的创建做了专题节目,把平安家庭典型户拍摄成专题片;与市文明办、市广电局联合组织了“家庭风采”电视大赛,并推荐了十佳平安家庭标兵户参加中央电视台的“神州大舞台”节目;XX日报、XX晚报也加大力度宣传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意义和创建标准,对一批“平安家庭”标兵户进行了重点报道;与电视台、政法委合作,在“法制视点”栏目制作“平安家庭”你、我、她,并邀请有关专家参与谈话节目。

(二)民众宣教:我们邀请工学院伦理学研究所所长陈科华教授为全市各界妇女代表作了《“平安家庭”如何创建》的专题报告,邀请了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德育教师雷运娇作了《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做终身学习的新时代母亲》的专题讲座;召开了平安家庭事迹报告会、平安家庭标准讨论会等,有的把平安家庭标准编成通俗易记的顺口溜发至各农户。并向全市所有家庭发出了“争创平安家庭,为构建和谐作贡献”的倡议书。组织“平安家庭”事迹报告会巡回演讲团,配合市综治委宣传综治,在全市各县、乡镇、街道办事处巡回演讲。营造了浓厚的“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氛围,并提高了群众对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知晓率。

(三)理论探讨:为了提高对“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认识,加强对新形势下家庭问题的研究,为“平安家庭”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在全市开展了“平安社会与平安家庭”征文活动,并举办了有近百名各界妇女代表参加的研讨会。还编写了“奏响和谐的弦律”优秀论文集,发至各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使社会各界对家庭问题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和提高。

(四)表彰先进:市妇联及时评选、表彰了一批批“平安家庭”标兵户,起到了很好的典型带动作用。

四、创新形式,确保平安家庭取得实效

一是抓女性素质教育。女性是家庭的支柱,在中国,传统的社会分工,男主外,女主内,仍是现代家庭生活的主要模式。中国有句俗话,

一个女人可以主宰三代人(老公、儿子、孙子)。一个高素质的女性,会关心、体贴老公,使他一辈子幸福。会培养儿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儿女成才。会给孙辈幼小的心灵撒上阳光雨露,使他健康成长。所以在平安家庭的创建过程中,女性教育是龙头,我们首当其冲就是抓女性素质教育。

(一)以强内在素质教育为主导,开展“女性知识讲座”。市妇联主席亲自到基层为女性授课《妇女权益保保障法》、《婚姻法》。权益部在女生节期间,走进大学校园主讲 “真实的女人,真实的美,怎样做好21世纪的女人”。宏扬女性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深受女大学生的好评。各级妇联走学校、下农村、进机关、入企业、到社区,为女性传授知识,共有12万多女性参加过各类知识讲座和培训班。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女性的法律意识、家庭教育意识,生理心理保健意识,为“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家庭教育为平台,积极推进“母亲教育工程”,降低未成年人的犯罪率。我们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以提高母亲思想道德素质为主线,增强母亲优生、优育、优教的“母亲教育工程”,大力弘扬“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主旋律,帮助广大母亲掌握科学教子的方法。多次组织召开了中小学女性家长参加的座谈会,请教育专家做了9场“做合格母亲,育优秀人才”家长培训班。还邀请北京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专家吕德忠教授,来我市做了15场“重视德育教育,促进全面发展”的讲座。一年多来,我市共举办了女性家长培训班52期。

(三)以提高女性职能为基础,开展各种技能培训,使家庭有了可靠的经济保障。两年来,全市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万人次,各级妇联组织配合“双学双比”各成员单位开展了以农村劳动力为培训对象,实用科技技能为为培训内容的各种培训班1900多期,培训了20多万人次,其中妇女47000多人。全市组织下岗妇女、失业妇女、社区闲散妇女为主要对象,开展美容美发、商品推销、插花、小饰品制作、保险知识等内容的培训班,全年共办869期,培训6000多人次。市妇联利用“巾帼家政”这块阵地,开展家政服务员、月嫂培训班96期,培训2374人次,促进了妇女再就业。

一是关注弱势群体。平安社会一定是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得到有效维护的公正社会。为了帮助因各种原因陷入困境的儿童和他们的家庭,让所有的儿童都能享受到阳光与雨露。市妇联自实施“春蕾计划”为主要内容的爱心救助活动以来,许多集体和热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近100个单位、1万余名干部群众参加了爱心捐助活动,共救助贫困儿童和贫困母亲13000余人。今年市妇联开展了“岗村共建”活动,组织100个城市巾帼文明岗与农村结对,充分发挥女性的优势,联手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开展“百岗助千童”活动,进行学习辅导、解决生活实际困难,开展法制、心理健康、青春期辅导教育。并分期分批下乡开展义诊和健康咨询,举办卫生保健知识讲座等,解决贫困妇女看病难问题。

二是创新方法。为了应对、解决经济快速发展中,深层次的社会、家庭矛盾,打破传统的格局,XX市妇联从医疗机构引进心理学专家,并成立“引航心理咨询室”,与权益部融合,信访、维权、综治中,遇到女性出现心理障碍,专家们运用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技巧,去帮助她们走出抑郁、自卑、自弃的精神创伤阶段。为解决广大妇女儿童的心理需求,下基层开展妇女干部心理咨询培训班。她们深入女子劳教所等单位,为劳教学员开展心理讲座、个体心理咨询。并进行了“远离毒品,戒除毒瘾”的心理访谈,使女劳教学员畅开心扉,得到鼓励,找回自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婚姻家庭矛盾越来越突出,家庭暴力屡禁不止。这些矛盾的出现,很多都是心理问题诱发的,所以我们的专家通过对广大妇女儿童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尽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中。对受辱女性、被拐妇女、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及家人提供了心理咨询业务,缓解心理压力,帮助她们采取积极而有建设性的对策,走出心理困境。特别是对有抑郁自杀意向,出现了心理危机的女性采取了心理干预措施,打消了她们的自杀念头,提升了自我意识及自尊,维护了家庭平安。

三是“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为推动“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落到实处,妇联和综治办组成督查小组,进乡镇(社区)、到村组、入农户,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开座谈会、看示范点、与农户交谈等方式,对全市“平安家庭”创建情况进行了督查和考评。督查情况证明,“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是一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家风民风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基础工程,是深受基层干部拥护、易于被老百姓接受的一种活动形式。督查推动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今年以来,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方式不断创新,呈现出新的特色。如芦淞区是最大的商业区,治安环境复杂。该区以“五星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为载体(“五星平安家庭”的具体标准为“四无一有”即无违法犯罪、无不法侵害、无矛盾纠纷、无安全事故、有爱心奉献)。广泛发动居(村)民小组长、楼栋长、治安中心户及治安积极分子,实行分片包干,摸清辖区内治安重点户(指家庭成员中有劳改劳教释放人员、吸毒贩毒人员、参与邪教非法人员和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家庭)、意见分歧户(指家庭成员中存在个人主张或诉求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规定、与政府有关政策决定存在分歧、长期上访或参与非正常上访的家庭)、安全隐患户(指家庭成员安全防范意识较差或安全防范能力较差,家庭存在火灾隐患或被盗、被抢危险的家庭)、特殊困难户(指生活特别困难的五保户、低保户等弱势家庭)的底数,并登记造表、建立台帐。针对流动人口多的特点,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构,全面掌握辖区内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底数,把流动人口家庭纳入到“五星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中。确定所有家庭的星级标准(按每季五星计算,全年共20颗星,凡达到20星的评为“五星平安家庭”,19--17星的评为“四星家庭”,16—14星的评为“三星家庭”,13 —11星的评为“二星家庭”,10星以下的评为“一星家庭”)。实行“每月一通报、每季一公示、每年一总评”,并张榜公示,确保创建落到实处。该区还成立了“社区(村)平安建设理事会”,其目的是通过居(村)民对“五星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自我组织、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形成社区(村)治保共保、矛盾共调、隐患共除、困难共帮的良好格局。为确保平安建设理事会有经费,能够有效运转,采取大家交一点、大户捐一点、街道(乡)出一点、政府补一点的方法筹措,设立专门的会计和出纳,并将资金收支情况定期张榜公布,做到定向开支、专款专用,接受财政审计和群众监督。

茶陵县在创建活动中,针对“留守儿童”这一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表明,多数留守儿童最渴望的是与父母共同生活,希望父母给自己一个温馨、充满爱的家。根据调研结果,将“关爱留守儿童”纳入“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内容,在全县开展“温情”行动。“代理妈妈”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对,代替留守儿童在外的父母履行教养责任,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和“社会”更加和谐。

“家和万事兴”。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关系人民安居乐业,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要不断开拓进取,创建“平安家庭”活动的长效机制,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寒假实习调查报告:校园环境建设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学校,全文共 1839 字

+ 加入清单

寒假实习调查报告:校园环境建设

我们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无疑给现代社会文明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环境优美是实现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这正成了我们的一种共识。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其环境的优美程度自然也是现代学校文明的重要标志。学校校园的环境当中,校园环境文明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为营造学校良好的学习环境,必须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在学校发展中越来显示其独特的一席之地。

对现化中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来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引导和阵地建设,是一个教育不可忽略的重大问题,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必须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

一、校园环境文化是一个校园生态系统

众所周知,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的机构。从生态学的观点看,校园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它有着自己的结构和功能。校园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从而使自己保持着一种有序状态,并不断地发挥着自己的能。校园环境文化,在培养学生综合性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不是课堂教学所能够完全承担的,它需要多种逻辑的训练。校园环境文化,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之一,有其独特的作用。

二、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有影响作用

校园的环境文化通过教育者的组织和利用可以对受教育者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养性怡情、陶冶情操的积极作用。这种积极性的功能需要通过教育者的设计而体现。校园以环境文化的育人功能仅仅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是不能充分发挥的,学校的老师,尤其是领导必须有意识地利用校园环境文化,甚至可以改变某些校园环境文化来为学样教育育人服务。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的心理平衡;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方式。

三、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有 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近些年来,学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了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和设施建设,校园的环境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改观。为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都进行以学校内部综合改革,并把比较多的精力散到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上来,特别是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给予了高度重视。这都是因为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学校校园环境文化的创建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的发展有着其独特的潜移默化的、深刻有力的影响作用:

1、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前些年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出现了令人担忧,必须须引起高度重视的严竣问题。

2、营造校园环境文化气息是学校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

校园环境文化,它具有特殊而多样化的育人功能。如果说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角,那么学校校园环境文化好比是他们活动的舞台,缺少这个舞台,师生的活动就失去了依托,并将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进程和效果。校园环境文化在学校思想教育中表现出以下几种功能:1凝聚功能。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树立群体的共同价值观,通过它的影响力在青年学生中形成一种无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把青年学生行为系于一个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之上,从而在高雅古富的精神生活中,陶冶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格。2激励功能。不同的校园环境文化会将教育教学活动导向不同的境界和水平,产生不同的育人效果。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必然会出现“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校风,深刻地影响着师生的内心节办,激发着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热情,比起千遍万遍地说教方法,教育效果自然事半功倍。3熏陶功能。学校按照审美的要求去加强对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这对学生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和审美观念的形成具有无形的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4益智功能。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的智能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一般地说,丰富良好的环境文化因素刺激,可以促进智力发展,还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并以此为中介来促进智能的提高,特别是学习兴趣的提高。

以上功能的发挥中显出,学校校园环境文化是学校积极开展思想教育的极好阵地,必须加强重视和强化建设。

3、创设校园环境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极好舞台。

创设校园环境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极好舞台。校园环境文化阵地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才华,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改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使其置身于一种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境地,可以使学习在一种愉快教育、情境教育、和谐教育中健康地成长。总之,从整个校园环境文化的创设过程中,离不开学生与老师的参与。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大学生实习调查报告范文_实习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学生,全文共 2553 字

+ 加入清单

大学实习调查报告范文

高校不断扩军、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已经成为了现状,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应届大学生现在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局面:是回到学校继续深造,还是在社会中继续寻求自己的一席之地呢?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学生就业形势,也为了帮助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能更多地了解就业信息与今后的在校规划,我们一行13人组建了温州大学“与我同行共访校友足迹”暑期社会实习考察队,走进温州乐清,以温州民营企业为立足点,调查了以温州大学毕业生为主体的历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和职业发展状况,从点—线—面角度寻求相关信息。

关键词:历届大学生 就业状况 温州大学 温州乐清民营企业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短暂而又艰苦的15天暑期社会实习随着晚会幕布的缓缓落下而告了一个段落。在这段日子里,我们13人有过沮丧、有过流泪;但是我们相信,正如歌词中唱的一样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渡过那段黑暗的日子后,阳光会以最灿烂的姿态来迎接我们……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就业形势是十分严峻的,而应届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牵动着党和国家的心。“XX年,全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在前不久举行的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国家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在面对XX年的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时给出了这样的判断:高校毕业生增量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已经成为了现状。据相关官方数据显示XX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至413万,比去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但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仅占总人数的49.81%。

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学生就业形势,也为了帮助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能更多地了解就业信息与今后的在校规划,我们实习队决定走进温州民营企业的发展源地——温州乐清,走进当地的大小民营企业,采访企业中的历届大学毕业生与企业老总,向他们收集更多更全面的手资料。

在15天的实习时间里我们走访了大量的企业,以温州民营企业为立足点,调查了以温州大学毕业生为主体的历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和职业发展状况;并且我们走访的企业基本包括了各个行业以及各种规模,共收回了大约3000份有效问卷。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得到的调查结果是具有相当的可信度的。

我们的问卷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现在工作情况设问

2.针对工作满意度的设问

3.是针对自我效能感即工作胜任状况的设问

4.针对自我期许和对企业的期许设问

5.针对就业信息和就业途径设问

6.大学期间的活动锻炼对就业的影响

7.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学校教育的优劣势

8.在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具有多少程度的影响

经过我们的统计初步得到了以下结果:

一.工作情况

目前大学生选择工作日渐趋于理性,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例如:对工作方向的选择、对工作岗位的选择等。现在已经逐渐渐形成了为自己选工作的良好态势,而不是以前的为专业选工作。至目前我们统计所得出的结果显示,约有34%的毕业生现在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没有什么联系,只有38%的毕业生现在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联系比较密切。而且从现在的社会发展观察,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先找一份工作,找到自己立足社会的经济,再找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据我们从3000份调查统计得出:没换过工作的毕业生大约只占38%,而大约有42%的在职大学毕业生换过2份以上工作。

二.工作满意程度

半数以上的毕业生表示对自己现在的工作满意,只有约5%表示对自己现在的工作不满意。

其中,在对现在工作最满意的方面选择中被调查者大都选择了与同事的和睦相处这一项,而对现在工作最不满意的方面中我们预先设计选项较高的薪水一项则出乎我们的意料。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对薪金的要求大学毕业生也趋于理智,能够对自己做出较为理智的判断,不是一味的偏低,也没有过度的追求高工资。在我们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有一位学姐曾经这样说:最开始的时候希望自己的月薪有1500就满足了,500寄家里,500自己用,500存起来。经过这几年在社会的摸索,对工资已经没有太大的要求,只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就行了。

三.自我效能感即工作胜任状况和自我期许以及对企业的期许

约97%的毕业生表示能够胜任现在的工作,但是实习能力差和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成为了毕业生工作压力大的主要原因,相应的超过半数的毕业生表示在企业中最希望能得到专业技能的提高,而希望得到晋升和出国深造总共只占了21%。由以上可以看出,被调查的毕业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更注重是自身素质于专业技能的提高,而不是简单的只是为了暂时的利益。

从中我们深深体会道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必须重视实习能力的提高,多参加社会实习和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兼职工作,不能再只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而是要做到专业知识与实习相结合,争取日后能早日适应社会。

但在重视实习能力培养的同时在大学里我们应该积极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是为自己创造好的就业条件的重要条件。

四.就业信息和就业途径

通过调查毕业生在毕业时最关心的信息分别是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以及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分别达到了36%和20%,这说明大学毕业生希望与招聘单位能有一个沟通的机会。另外求职技巧也成为了一个关注的热点,这说明在学校里开设就业指导课和就业指导讲座的确是很有必要性。他们表示,通过专门的就业讲座、就业指导网站和校园招聘大会的形式能比较容易获得当时的就业信息。但他们同时表示校园招聘大会实际效用不大,渐渐兴起的网络求职和传统的人才招聘市场是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途径,而效仿国际的通过熟人介绍的方式就业亦占有一定的比重。

五. 大学期间的活动锻炼对就业的影响

从问卷结果显示,约67%的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曾担任学生干部,而表达能力,实习能力,交际能力的锻炼成为日后工作收益最多的部分。由此可见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担任学生干部则,可以让自己得到各方面的能力锻炼,累积到日后工作所需要的经验。

六.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学校教育的优劣势

58%的毕业生认为企业在招聘人员最看重的是个人的综合素质,另外还有20%的人认为是专业知识。而实习能力的创新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被认为是学校现在最缺乏的方面,学校名气已不在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唯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学历和能力跟个人发展的关系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1324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学历能力个人发展关系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随着教育的大众化,大学门槛越来越低。大学生数量激增,毕业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在就业方面却远远满足不了毕业人数的需求。因此,毕业就等于失业,已经成为不鲜的事实。人才大量的流失,对整个社会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在这样的情况下,毕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整个社会问题。大学毕业生的激增,也提醒了毕业生竞争激烈的讯息。由此,对这样的问题,有关事业单位对毕业生有了新的要求。要实现综合素质的培养,既有能力又有学历的毕业生,才能在毕业生的群体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

二、调查目的:

1.增进大学生反省自身的缺点,提高大学生对自己综合能力的关注性。

2.使大学生了解交际关系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3.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

4.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增加社会经验。

三、调查思路:

按照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确定课题--设计研究方案--作开题报告--探索研究--报告研究成果。

1.阐述收集资料的主要信息,反应客观实际。

2.使自己亲身体验工作环境,体会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个人亲身体验的社会实际,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3.总结研究成果,汇报体验感受。

将于XX年7月15日在广州市白云区大源村福源山庄对平和酒楼进行调查。

四、调查方法:

运用个案的分析方法,体会更真实的问题。

(二)调查报告内容:

正文:

XX年6月9日上午,麦可思研究院与《麦可思研究》编辑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暨研讨会”。这是就业蓝皮书的第五年度发布,时逢中国大学毕业生“史上最难就业年”,备受关注。

XX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0.9%)比XX届(90.2%)略有上升。其中,本科院校XX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5%,比XX届(90.8%)略有上升;高职高专院校XX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90.4%)比XX届(89.6%)略有上升。但是,麦可思与腾讯教育频道合作的XX届毕业生流向调查显示,从XX年10月29日至XX年4月10日,被调查的XX届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为26%,低于 XX届同期11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为35%,低于XX届同期12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为32%,低于XX届同期13个百分点。目前 XX届高校毕业生总体签约进程与上届相比明显下滑。

在这样的情况下,给大学生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影响了大学生追求梦想的道路,已经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在这样严峻的环境下,就业成为了毕业大学生的考验。

那在这样一个就业压力繁重的社会,我们又得如何提高自己,又应该如何为自己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呢!我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脚踏实地才是解决问题的硬道理。

下面是我在大学生活的总结及对大学生暑期实践调查成果的认识和感悟。

大一学年。懵懵懂懂,正好形容我们这个年级的新生。虽然一个学年已经过去了,但是很多东西都不为我所熟知。我们只知道在追梦的日子很美好,大学的日子很美好,对整个社会环境和秩序也抱着很美好的态度。抱着这份心情,我憧憬着自己在不远的将来可以立足于社会的巅峰。尽管想象的世界非常美好,可这都不会是现实。未来的社会,对于我来说充满了梦幻色彩。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劳务经济发展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686 字

+ 加入清单

劳务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农村富余劳动力战略化转移,是现代农业跃升发展的大趋势,是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应循坦途。xx县挟口岸之利,特色农业气候小成,劳务经济发展也自成特色,需予以疏理、探究和提升。为此,县委办调研室会同县农委等部门的同志进行了针对性的调研,并形成报告。

一、特色劳务经济发展情况

作为龙江重要的国家一类对俄陆路口岸,xx县辖6镇102个村,农业人口10.1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6.2万人,富余劳动力3.5万人;耕地面积73.3万亩,人均7.26亩。近年来,通过境内外互动,转移、中转、吸纳并举,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XX年共转移3.38万人,占富余劳动力总数的96.8%,其中,就地转移2.46万人,向境外及国内大中城市转移9200人,分别占转移总数的73%和27%。具体呈现以下趋向和特点。

1、转移领域由埠内向境外转变。充分发挥口岸中龙头带动作用,扩大对外投资与合作,扩张农村富余劳力就业空间。大力开拓俄罗斯市场,先后在俄十月区、乌苏里斯克、海参崴等地建成16处以轻工产品、果菜、粮食为主的综合批发市场,有1700多名农村劳动力在此从事境外营销,人均年收入1万多元。积极推进跨国投资,目前边贸企业已在境外创办各类实体52家,其中加工型38家,投资额达2.97亿元,涉及轻工产品、木材加工及金属冶炼、装璜建筑等领域,承载农村劳动力近千人。扩大对俄农业科技合作,县政府在俄罗斯租赁土地1300公顷兴建农业技术合作基地,在俄远东地区创办13家中小型农场,年输出县内外农民劳务人员多人,收入近XX万元。XX年,向俄、韩、日等地转移县内劳动力4300人,占转移总数的13%。

2、转移渠道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做精做强县域经济,广辟转移渠道。围绕壮大口岸进出口加工业,深入实施“落地生根”工程,累计投资1.26亿元,兴建对俄进出口加工、绥阳进口锯材加工及华宇工业园区,已承载企业37户,26户建成投产,华海木业、宁城渔业、顺风松仁加工厂等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相继投产,安置农民进城务工1700多人。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培养产值超百万元、就业超百人的乡企45户,安置农村劳动力2400余人;绥阳镇创办木材加工企业28户、黑木耳加工企业15家,安置农村劳动力1000多人。加速发育农村第三产业,吸纳富余劳动力到小城镇经商、务工,xx镇依托城郊优势,常年从事餐饮、运输各业农民4000多人,占农村劳动力50%以上;绥阳镇投资1800万元建成全国最大的黑木耳集散中心——绥阳黑木耳批发大市场,带动6000多名农民专门从事黑木耳销售、运输及其它关联产业。发展“能人”经济,县内及境外已有4000多名经纪人脱离土地,常年或季节性从事农产品贩销。

3、转移方式由输出向吸纳转变。培育壮大特色农业,发展袋栽木耳2.4亿袋,耳农7000余户,年产量达万吨;建成果树、蔬菜生产基地18.5万亩,年产鲜品17万吨,成为全国黑木耳生产销售第一县和沿边较大的出口果菜生产集散地。黑木耳、出口果菜、特色养殖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蓬勃兴起,对本地和外埠农民产生了强劲的吸纳力。据不完全统计,4大农业主导产业年以“离土不离村”方式就地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2万余人,吸纳穆棱、林口等周边县(市)民工1000多人。绥阳镇绥西村218户农民,今年发展袋栽木耳1200万袋,冬春两季户均雇佣附近农村劳动力4人,全村年劳务费支出达到80多万元。启动建设以加工为主的中俄——波尔塔夫卡互市贸易区,中方一侧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的商品交易中心主体工程完工,仅建筑一项就吸纳外地民工XX余人。走出国门创建吸纳基地,在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市、十月区等地兴建劳务点300多个,面积达到4.5万亩,长期雇工4000余人,其中外地民工达2500多人,来源多为吉林、山东及本省齐齐哈尔、龙江、海伦、巴彦、兰溪、绥化、呼兰等地农民,人均纯收入1~2万元;吉信工贸集团分别与温州达芙妮、盛宏达鞋业合作,投资3000万元在俄乌苏里斯克兴建11条鞋业生产线,日产皮鞋、旅游鞋4万双,仅此吸纳温州籍农民工400人,月收入均在XX元以上。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全县货运发展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2604 字

+ 加入清单

全县货运发展调查报告

一、货运业的行政许可流程与发展现状。

㈠办证流程情况。

据运管所的工作人员介绍,一部新车跑货运只要到县行政服务中心的运管所窗口提交相关手续申请办理经营许可证、道路运输证、车辆技术档案等证件即可。从到运管所申请之日起,七日之内就可领到证件,领证后,随即就可在工商与税务窗口进行登记注册,实现 “一站式”办理。与以前相比,办证程序与环节得到了简化、优化。

㈡货运发展情况。(具体数据由相关单位提供)

近年来,县汽车货运业发展迅猛,先后组建的环球公司、和兴物流、信源公司、富源公司、华隆汽运等民营汽车运输集团公司不断创新经营,经济效益成倍增长。据县货运办统计,2019年,全县货运车辆995辆,总吨位5965吨,全年缴纳税收822万元。2019年1—5月新增货运车辆150辆,总吨位483吨,缴纳税收375.53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30.5%,汽车货运业逐渐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县也存在原有车辆外流现象,2019年5月末,全县货运总车辆数为1075辆,流失约70辆,流失吨位约283吨。

二、汽车货运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走访货运公司、部分货运司机和有关部门时,他们反映县货运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㈠在税费负担方面:与周边县市区相比还存在进一步优惠的空间。

县虽然在汽车货运行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与周边县市区相比,优势不明显。据县货运办的工作人员介绍,新余、宜春两市对货运车辆不进行定额征税,只实行据实征税,对代开货运发票的,按实际营运额的2.25%预征所得税。县实行定额征税和据实征税两种标准。规定每月最低应缴纳的营业税额为每月80.36元/吨 (包括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对代开货运发票的,按实际营运额的5.8%征所得税(在此基础上另外奖励3%,实际征收2.8%),实行即征即返。

㈡在货运贷款方面:金融部门放贷比较谨慎。

由于县部分车主信誉度低,不能及时归还购车货款,有的甚至恶意逃避归还欠款,导致金融部门放贷较为谨慎。据信用社的负责人介绍,城区信用社在已发放的122笔汽运贷款中,有46笔有过不同程度的违约现象,情节严重的只归还了两三期贷款,最后只好由汽运公司和信用社共同对车辆进行转让才得以归还贷款。

㈢在行政监管方面:对货运公司与货运司机的监管力度不够。

在走访中,据货运公司的老总反映,县有关部门对司机恶意逃避债务与事故的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司机逃逸时,有关部门在对司机的责任追究上力度不够,导致一味地靠货运公司垫付资金现象的发生,加大了公司资金运转的困难。而这种现象在周边县市很少发生,导致部分货运企业将资金转向外地注册汽运公司,或开始寻求发展其他产业。另外,据部分货运司机反映,由司机本人到相关部门办理货运手续比由挂靠的货运公司去代办费用要低,而且货运公司收取挂靠费(服务费、管理费等)的多少没有规定。

㈣在大环境方面: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自国家出台治理货车超载超限的政策后,有相当部分业主及一些本有投资汽车货运业意向的商户失去了购买车辆的积极性,部分货运企业及货运司机开始寻求发展其他产业。县的地理位置处于劣势,货运信息相对闭塞,再加上受金融危机、油价上涨、竞争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货运行业的货源不足,利润微薄。另外市交警在新车上牌收费与环节方面不如周边市区优惠、便利。据货运公司的老总和部分货运司机反映,新车挂牌时征收车辆购置费的10%作为附加费有些偏高,对车辆技术指标处罚也偏严,而且上牌一定要开车过来(而在其他市区只需提供相关材料,不需开车过来),很不便利,另外委托年审时要两边收费,不太合理。

㈤在行政罚款方面:罚款额度偏重,随意性较强。

在调查走访中,大部分货运司机认为交警和运输管理部门对货运司机的罚款额度偏重,随意性较强。他们大多表示在路上有过被罚的经历,特别是在外市(县)跑运输时被拦的概率大,被罚额度偏重,在本县则相对要少,罚款额度相对要轻。这是导致县的运输车辆(特别是个体户)几乎不敢承接外地业务的重要原因。

三、加快发展汽车货运业的几点建议。

在走访货运公司、部分货运司机和有关部门时,他们就如何加快县货运业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㈠营造有利于汽车货运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严控货车外流。

业内人士表示,要从政策的层面去扶持汽车货运业的发展。一是要严格执行永府办发[2019]17号文件的精神,实行奖励表彰,激励发展。二是要加强协调配合,扶持发展。可出台相关制度,督促各涉运部门树立服务大局意识,切实帮助货运公司和运输户解决实际困难。县交通部门要搞好组织协调、信息发布、纠纷调处等工作,维护好货运业主和驾驶员的合法权益。公安、交警部门要加强对货运从业人员交通安全知识和交通管理业务的宣传指导,为货运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工商、税务部门要为货运业发展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金融、保险部门要在发放汽车消费贷款、保险理赔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㈡推行多元化的投资战略,壮大货车队伍。

据货运公司、部分货运司机反映,大部分想购车营运的人都面临购车资金困难的问题,只有依靠贷款解决。而目前贷款比较困难,金融部门惜贷的主要原因是怕贷款难以收回。对此,他们表示,一方面要在全县营造良好的“金融信用”环境,增强银行对运输户特别是运输大户的放贷信心,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协助货运企业加强与银行的联系,争取更多的信贷支持,尤其要确保货运大户的贷款,同时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政府要鼓励和支持各类企业的投入、民间投入、社会筹资等多渠道的融资方式。

㈢建立健全有利于货运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改善经营环境。

对此,有关人士表示,一是要规范汽配市场,可由政府或货运公司出资兴建专业的汽配市场,将县所有汽修、汽配、洗车等企业迁至市场内,这既能加强对企业的统一管理,又能节约货运业主汽车修理时间,还能确保汽车配件质量,保证汽车行驶安全。二是要建立健全规范的货运信息网络,这既便于货运公司统一调配货物运输,解决货运供求之间的矛盾,又便于县里统计掌握货物运量。

㈣强化对汽运公司的管理力度,规范司机行为。

有关部门表示,必须强化对各汽运公司与货运司机的监督与管理,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引导教育驾驶员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凡发现驾驶员扣货、短货、偷货、对货主进行敲诈、恶意逃避债务、交通事故的,公安、交警部门要主动协助货运公司对驾驶员进行严肃处理,必要时可联合相关部门对其进行联合制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调研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煤矿,生产,全文共 2399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煤矿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我县是一个产煤大县,全县现有煤矿60个,其中年生产能力3万吨以上的20个,常年产量在120万吨左右,上缴税费近1000万元,煤矿行业安排就业人员近8000人,煤炭行业对全县的经济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县煤矿开采条件差,难度大、成本高,煤炭安全生产压力大。从XX年以来,我县共发生煤矿安全事故25起,死亡31人,百万吨死亡率达8.86%,直接经济损失138.45万元。特别是XX年发生煤矿生产安全事故12起,死亡17人,百万吨死亡率达14.16%,百万吨死亡率超过了全国、全省、全市的平均水平,给全县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本文通过分析我县煤矿近三年来安全生产发生的事故,找出了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XX年—XX年全县煤矿事故情况

XX年至XX年全县共发生各类煤矿生产安全事故25起,死亡31人,百万吨死亡率达8.86%,直接经济损失138.45万元。

二、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事故类别分析,3年中共发生顶板事故23起,死亡了24人,分别占3年事故总数的 92%和77.4%;其中瓦斯事故是自1994年我县官沟煤矿发生瓦斯爆炸,10年后又一起重大的瓦斯爆炸。顶板事故突出,瓦斯事故再次发生,说明全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没有抓到位,预防顶板事故和瓦斯事故的措施没有到位。

2、从事故的性质分析,3年25起事故均是责任事故,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企业人员“三违”造成的,说明我县煤矿行业从业人员安全教育滞后,安全素质普遍较低,自我防护意识较差,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不强。

3、从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顶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客观上由于全县煤矿基础条件差,井巷布局不合理,安全投入不够。主观上是由于工人在工作中支护不到位、或者是支护不及时造成的;有的是处理危岩时,措施、方法不合理造成的;有的是支护材料不合要求造成的。在瓦斯事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瓦检员配备不足,责任心不强,检查不及时,没有及时跟班作业,井下电器有失爆现象;煤矿树枝状开采还未根本杜绝,通风状况还不是非常良好,瓦斯很容易产生突然集聚,造成瓦斯事故的发生。从分析来看,事故归根到底均是由于直接操作者不按照煤矿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或者是企业没有制定切合实际的、详细的、科学的操作规程,致使从业人员有章不循或无章不循,企业的管理人员又严重不负责,加之本身基础条件差,致使事故多发。

4、从事故发生的时间分析,25起事故当中,在上午10:30(含10:30)以前发生的仅有3起,而10:30以后发生的占22起,也就是说在企业现场管理人员要下班、或者已经下班、或者现场管理人员没有跟班作业致使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说明了企业的现场管理责任不落实,监督不到位,工人乘机违章操作。这也是我们总结、分析事故以前所忽视的。

5、从事故发生的年度分析, 3年中以XX年发生的事故最多,也就是在煤矿行业效益明显、抢生产、争利益的时候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说明了企业老板仍然存在着重生产、轻安全的老问题。

三、对策措施

1、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认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基本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克服厌战、麻痹、侥幸心理,从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从全面贯彻落实县的党的十一次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现实紧迫性,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全力推进。特别是各煤矿企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安全生产的投入、教育培训、现场管理等各个方面入手,努力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真正做到生产安全,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2、坚决贯彻国家安监局5号令,努力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国家安监局5号令对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做了明确的规定。我县煤矿由于大多开采的是极薄的煤层,井巷布局多数不合理,提升运输、开采、通风设备设施较为落后,虽通过去年停产整顿,但企业改变不大。为此,县煤炭、安监部门和产煤乡镇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监督管理,促进煤矿企业按照国家安监局5号令要求,进一步加大投入,全面改善企业的软、硬件设施,特别是在提升运输、通风、排水设备设施等方面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同时要坚决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对不符合条件的要坚决关停,从而努力改变企业安全生产的条件。

3、狠抓安全培训,努力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当前从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表现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安全知识溃乏,在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失误较多,不能够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的、科学的安排部署,而从业人员自身素质较低,自我防护意识较差,“三违”现象严重,为此做好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县煤矿行业主管部门和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要依法强化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强化对《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生产规程的宣传教育,使取得资格和实际管理水平形成统一,真正提高煤矿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二是煤矿企业自身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特别是要针对各自煤矿的实际情况按照操作规程逐条逐款培训到位,真正使工人既熟悉井下开拓布局情况,又真正能够做到遵章守纪,不违规操作,确保生产安全。从而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对加强低保工作的几点思考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530 字

+ 加入清单

加强低保工作的几点思考

城市低保工作是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和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存权的一项根本措施。做好城市居民低保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解决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困难,维护我街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发展,城市居民低保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难点。街道作为城市低保工作的具体承办部门,必须认真研究,加以解决。现就我街道低保工作情况以及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对策作简要的探讨。

一、目前我街道低保工作现状

我街道目前共有19个社区,人口6.5万余人,至XX年10月止有低保户1842户,保障人口4290人,月发放低保金766892.42元,保障对象占户籍人口6.6%。造成我街低保户偏多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我街属老城区型街道,又是城乡结合部,下岗失业人员多,困难群众多;二是我街弱势群体多,我街有残疾人850人,是全区残疾人最多的街道。

二、我街的主要作法

我街低保工作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并结合地方工作实际,通过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了低保审核程序化、对象管理动态化、档案管理信息化、制度建设规范化、分类管理科学化、资金发放社会化、重点保障人性化的工作运行机制,有效保障了城市贫困对象的基本生活。我们在开展城市低保工作中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健全组织为核心,加强低保工作的组织领导

近年来,街工委、办事处始终把城市低保工作作为践行重要思想,解决城市困难群众生活的“民心工程”来落实。为此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社会事务科科长、街低保专干及街监察科长为成员的低保审核评议小组,各社区也相应成立了低保评议小组,为做好城市低保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1、以完善制度为重点,建立健全城市低保工作的长效机制。为进一步提高城市低保规范化管理水平,近年来,我街严格按区有关规定,把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作为低保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完善了做好城市低保工作的长效机制。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完善了社区评议—街道办事处审核—区民政局审批的三级管理程序。对新增户逐户上门走访,层层入户核实,坚持一听、二看、三查、四评的工作方法。即:听申报户及邻居的介绍和意见,看困难户的家庭生活状况,查清申报人家庭经济收入就业状况等,做到不错保,不漏保,入户率达到100%。确保居民申报资料的准确性;社区评议小组评议后上报街道办事处进行评议,再上报区民政局,通过集体研究,符合政策条件的,才准予纳入,发放低保证。

二是完善了社区操作规程。以建立健全社区城市低保操作规范制度为切入点,先后建立了社区居委会低保工作职责、城市低保十种不予批准对象、城市低保对象及申报程序、低保工作管理措施等操作规范,做到了制度上墙、责任到人,使低保工作更加透明化,制度化。

三是实行“阳光操作”。凡是对入户调查的对象,必须进行民主评议、街道评审,做到情况准确、记录完整,方能做为调查核实、评审回复的有力依据。由调查组工作人员向社区评议小组汇报低保对象家庭基本概况,评议小组成员在听取汇报、充分了解掌握每户家庭成员基本情况、收入状况的基础上,对照标准,严格把关,充分酝酿,沟通意见,然后逐户拿出评议意见。对不符合条件的,明白告知理由;对符合政策的及时纳入。确保低保资金用于最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

四是加强对重点对象的监督管理。我们把保障对象中年轻、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户列为重点管理对象。坚持定期入户调查,通过经常性的走访活动,随时掌握低保家庭的收入及就业情况。积极帮助低保对象想办法、谋出路,鼓励他们自主创业,以便早日摆脱贫困,脱离低保群体。真正实行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订单农业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页2]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农业,全文共 1441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订单农业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5.从产品买卖到跟踪服务,订单农业的内涵不断丰富。现在的“订单”不是孤立的产品买卖合同,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源配置方式;订单农业的主体之间,也不是一般的卖买关系,而是一种特殊的利益关系。龙头企业不仅重视结果,而且非常重视过程,竭力为订单农业提供全程服务。一是资金支持。为进行某种资源、产品、品牌、技术开发,企业给农户垫付资金,先付后还。二是物资支持。主要是低价供应或者是赊销生产资料,这在订单农业中比较普遍。三是技术支持。企业为了确保产量和质量,落实了基地建设负责人,并聘请了农业技术专家进行技术辅导。

订单农业体现了以商品合同为纽带的利益分配机制。综合全市的情况,主要形式有四种:

(1)保证价合同。一般按“成本+一定利润”或近几年市场平均价格,确定合同保证价。这种形式比较稳定,农户可以获得稳定收益,而龙头企业则要承担产品市场风险。

(2)保护价合同。龙头企业与农户按一定的标准核定保护价最低基准价格,合同约定当市场价高于保护价时,按市场价收购;当市场价低于保护价时,按保护价收购。这种形式对农民利益的保护程度很强,但龙头企业承担的风险较大。

(3)二次分配合同。在合作经济或联合企业中先以合同收购价有的为成本价,与提供初级产品的农户进行第一次结算,待销售或加工销售后,再将所获利润分成,按照出售产品数量返还给签约农户。二次分配的意义在于使农工商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使农民分享加工和流通环节产生的利润。

(4)市场价合同。合同只规定农民供货的数量和质量标准,收购价执行当时市场价格。这种合同,市场风险主要由农民承担,企业风险较小。

二.订单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订单农业的发展使我县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新转变,但在实践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订单合同的签订、运作、监管尚不规范。从订单文本看,规范性合同少,意向性协议多 ,存在着内容不全面,格式不规范,标准不具体,责权不明确等问题,可操作性不强,有的 甚至是口头协议而无书面合同,给合同履行带来难度。从订单运作看,有的是企业与乡镇政 府签订协议;有的是通过政府撮合,农民与企业签订协议;有的是重复签订,“一女嫁二郎 ”。从订单监管看,缺乏明确的监管机构和仲裁机构,违约行为得不到迅速公正的处理。主 要原因是订单农业刚刚起步,订单经验和技术不足,需要一段时间摸索;企业特别是农户都 有一种包赢不输的思想,不愿意把合同条款定细,以便在违约时免去责任。

(二).是订单双方的法律意识不强。从农户一方看,主要在订单合同签订以后,当农产品市场形 势趋好,其价格走势明显高于订单时,一些农户为追求眼前利益,常弃订单于不顾,把农产 品私下卖给其他客商或自行销售;从客户一方来看,约定的农产品市场滞销,价格走低,就 一走了之,把损失加到了农民的头上。出现违约是双方法律意识淡薄,没有认识履约的严肃 性,只看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合作的打算。有的订单虽然通过政府、农业部门与农户签订 的,但一旦一方违约,后续工作难以处理。

(三).是利益机制没有真正形成。据调查,3/4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在发展订单位农业过程中,还 是单纯的买卖关系,保护收购和实行“二次追利”的不普遍,企业和农户还没有形成利益共 享,风险共担的机制,订单显得比较松散。另外大多数订单位是短期订单,一年一订或一季 一订,质量、品质价格等变动较大,使农户在生产上无所适从,容易导致农业结构的多变和 反复,不利于形成区域化的农业生产格局。

共4页,当前第2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关于全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3652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全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调查报告

为全面了解我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推进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研究解决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突出问题。近日,笔者对全市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基本情况

截至XX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15035.29公里,其中:县道44条1591.86公里,乡道183条2270.91公里,村道2387条11172.52公里。实行“县道县管养,乡道乡管养,村道村管养”三级负责的管养体制。各县(区)设专业养路段和路政执法大队负责本辖区内省、县道养护管理,对乡、村道管理养护实行指导、督查。

(一)机构设置情况。全市现有农村公路管养职工2213人,其中:在职972人(管理187人、养护604人,临聘181人),退(离)休925人,长期赡养316人。县级定编1365人。各乡(镇)设交管站,未配备专职人员,均由相关人员兼管。村未设管养机构。

(二)经费预算情况。全市农村公路管养经费主要由中央燃油税转移支付财力补助资金、县(区)级财政安排和各级下达的公路水毁恢复专项补助资金组成。县道管养经费预算由县(区)根据国家燃油税转移支付办法的相关规定,按照同级财政预算编制统一原则和口径编制,报经同级人代会批准后执行,人员经费按标准、公务费按定额。乡道路管养经费四县区均按1000元/年/公里定额补助。村道管养经费除平昌县按3000元/年/村的标准定额补助外,其他县(区)均未安排补助管养经费。

(三)预算执行情况。据统计,XX年1月至XX年6月全市农村公路管养经费总投入14716.89万元,其中:中央燃油税转移财力补助10855.72万元,县级财力安排1407.50万元,各级下达的交通道路水毁恢复专项补助2453.67万元。支出结构为:养护工程支出3642.17万元,管理人员支出1824.12万元,日常养护支出7320.80万元,其他支出1929.80万元(巴州区259个离退休人员社保性经费支出1269.50万元)。支出级次为:县道支出11302.47万元,乡道支出1403.57万元,村道支出.85万元。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各县(区)结合实际,采取多种举措,强化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工作。

(一)建立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制度。南江县、平昌县、通江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强全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落实公路路政管理责任的通知》和《关于切实加强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的紧急通知》、《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办法》、《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质量年实施方案》等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县、乡、村道管养责任。把农村公路管养纳入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月考核,季通报,半年评比,年终奖惩。通江县建立了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建专账,做到专款专用。通江县、巴州区完善挂牌养护制度,落实路线、人员、职责,接受社会监督;完善养护服务承诺制度,明确服务标准;完善养护巡查制度,实行自检、月考核、季通报、年总结的考核机制。

(二)探索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平昌县坚持把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纳入县级公共财政支出范围,逐年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需求,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保障机制,通过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大力实施公路森林走廊建设“1421”工程,投入资金8000万元,完成绿化公路2100公里。通江县因地制宜,结合公路“森林走廊”建设,将公路绿化与公路养护相结合,政府出资栽植速生苗木,树苗送村民,县林业部门确权到户,谁的地块由谁管理,收益归谁。

(三)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队伍建设。各县(区)政府成立了农村公路管理办公室挂交通运输局,核定人员编制,完善养护质量、操作规程、检查评定等标准,确保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公路养护段负责辖区内县道公路建设、管理、维修和养护等工作,采取根据里程长短、难易程度分段承包方式进行道路养护,在养护承包人员中采取双向选择,签订养护合同,对养护质量、养护里程、费用实行包干。建立乡镇交管站,由县(区)农村公路管理办公室统一指导乡道路建设管养工作。

三、存在问题

全市农村公路管养工作总体是好的,但仍存在一些需要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管养资金投入严重不足。XX年国家实行燃油税改革,取消交通养路费等“六费”收费政策,由于我市无国道,省道里程短,技术等级低,费改税前所征收的养路费少,切块分成基数低等历史原因,按现行政策规定形成燃油税转移支付财力补助基数也低,增量少。加之管养队伍缺编严重,全市长期聘用临时养护人员181人,除通江县已将17人纳入县财政供给范围外,其余164人均无经费预算。近几年来,事业单位工资性改革政策的实施,人员经费支出成倍增长,巴州区离退休人员259人没有参与社保,也靠吃燃油税补助财力。各县(区)财政交通资金的安排原则是,保人员、保运转,再是养护,现有财力只能保工资和基本运转,无力安排养护工程性项目经费。县道路的抢险性和日常保养只能临时性补助式解决,县、乡、村道路管养补助远远低于省政府规定的“县道7000元/公里/年、乡道3500元/公里/年、村道1000元/公里/年”的标准,导致部分乡道长年失养,村道基本无养护状况。

(二)交通部门历史债务沉重。近年来,各县(区)在省、县、乡道路建设和管养中投入很大,由于补助标准太低,形成交通建设历史性债务沉重。截止目前,交通行业已承担建设性债务共计40.28亿元。其中,南江县4.2亿元,巴州区9.7亿元,平昌县12.78亿元,通江13.6亿元。在国家无偿债政策支持下,交通建设债务不降反增,日常运转异常艰难。

(三)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难度大。我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5035.29公里,里程长等级低,线形不规范,桥涵及安全设施缺乏,公路病害多,抗灾能力差,加之恶劣的地质条件,现有的养护机械老化、技术性能落后,机械化养护效率低,远不能适应养护需求,管养十分困难。

(四)管理和养护力量弱。省、县道管养人员差编严重,人均管养里程远远超标。目前,全市共有专业管养人员972人,其中:正式职工791人(县(区)定编1365人,差编574人),长期临聘181人,负责全市4条省道662.60公里,44条县道1591.86公里的管理和养护工作,人均负责2.32公里,公路人均养护1.20公里,桥梁人均养护800米,远远超岀公路养护定额标准。

(五)各乡(镇)设交管站形同虚设。无人员编制、无经费预算。均由乡镇干部兼任站长,大部份乡镇交管站实际上是一个“空架子”,没有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村道更是“三缺” (缺机构、缺队伍、缺资金),道路失修失养严重。农村公路路难行,老百姓意见大,现状令人甚忧。

四、几点建议

(一)完善管养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县(区)、乡(镇)、村三级职责明确、运转协调、监管有力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组织体系,明确管养机构职责,科学合理确定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标准,并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和办公设施,开展正常检查考核工作。建议县(区)政府把农村公路管养纳入乡镇考核范围,加大乡镇党政领导责任,为公路养护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二)强化管养队伍建设。按现有核定的编制,配齐专业的省县道管养人员。目前全市管养队伍差编574人,可采取将长期临聘人员择优考核转岗和引进考录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充实人员和提高知识结构。以现有的养路段、路政大队、收费所为载体,组建县(区)公路管理局,成立公路机械化应急救援抢险养护中心。大力推进公路养护专业化、机械化、市场化进程。把乡镇交管部真正建立起来,负责辖区内乡道公路的养护巡查、监管和乡道、村道的路政辅助管理。养护管理站下设路段长,由村委会主任或村支书担任,按村道每2-3.5公里、乡道每2-3公里1名的标准聘用农村公路管护员。全方位、多层次对路政管理人员、养护技术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培训。

(三)足额预算管养经费。按照燃油税改革转移支付财力补助资金“四不变”的原则,经费不足部分由县(区)人民政府统筹解决,以及“保证基数、增量调节、统一规范、公开透明”的转移支付基本原则,根据本级财力状况适度安排项目经费,主要用于养护生产,明晰养护工程预算项目支出,确保专款专用。建议各县(区)将管养机构工作业务经费按该县(区)预算编制统一口径预算单位经费,以满足日常基本运转;将县道日常保养、中小维修及重大抢险经费纳入年初预算,确保道路畅通和保洁;严格执行《巴中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巴府发〔〕1号)第二条第三项的规定,按照县道路不低于7000元/公里/年、乡道不低于3500元/公里/年、村道不低于1000元/公里/年的标准将农村道路管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根据考核情况,将补助资金拨付到主管单位、乡(镇)、村。同时,各县(区)交通运输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制定完善农村公路管养资金的申请、拨付、使用等环节工作制度,确保资金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接受纪检、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杜绝挪用、挤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汕头市语言文字工作状况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5308 字

+ 加入清单

汕头市语言文字工作状况调查报告

一、汕头市简介

汕头市是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是全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最近又被国务院批准为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汕头位于粤东海滨,包括六区一县,人口540多万,主要使用闽南方言中的潮汕话。

改革开放之前,汕头以潮汕话为核心的本土文化根深蒂固,绝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使用普通话的习惯,老百姓把普通话称为“电影话”,只有部分人听得懂,多数人不会说。在学校中,普通话也并不“普通”,只存在于城区部分学校和一些语文教师教学中,教师没有形成说普通话的习惯,对学生也未作要求。

改革开放以后,汕头作为经济特区迎来了经济发展的高峰,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国各地的人涌入汕头工作、定居。各行各业中都有了外来务工人员,客观上为汕头的推广普通话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推广普通话工作得到了空前的重视。

二、汕头市语言文字工作的历史分期及特点

(一)恢复期(1978年—1990年)

这一时期是汕头市语言文字工作的恢复期。汕头市根据国家和省的要求,克服了历史、地理和教育等各种因素造成的困难,充分认识到“推普”工作是改革开放的迫切要求,改革开放又是搞好推普工作的机遇,认识到搞好“推普”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并借助汕头市设立为经济特区的契机,以教育战线尤其是师范学校和小学为主阵地,切实开展各项“推普”工作。

(二)规范期(1991年—2019年)

这一时期是汕头市语言文字工作的规范期。乘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汕头市建立健全语言文字工作机构,贯彻实施国家和地方的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同时,加快学校普及普通话的工作进程。学校普及普通话已经进入制度化和量化管理阶段,社会人员使用普通话水平也有明显提高。

(三)提高期(2019年至今)

这一时期是汕头市语言文字工作的提高期。汕头市通过了《关于推广和使用普通话的决定》,将推普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级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在学校、社会积极开展普通话水平培训和测试,并借助汕头市被确定为第六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全国重点城市的良好时机,全面推动实施国家和地方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工作,把推广普通话作为推进三个文明建设,改善投资软环境的一件大事来抓,努力营造文明的、和谐的语言生活。

1.本时期政府有关文件与政策。

2019年底,汕头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推广和使用普通话的决定》,并于2019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全国第一部地级市的“推普”法规。

2019年7月,汕头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联合发出《转发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规范我市党政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用字的意见的通知》。8月,汕头市政府发出《转发省教育厅省语委的通知》和《关于成立汕头市普通话培训测试站有关问题的复函》。

2.本时期机关、媒体、学校、公共服务业的相关措施与活动

2019年,根据《关于对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和相关专业毕业生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通知》精神,汕头市正式启动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汕头教育学院、汕头幼儿师范学校、汕头市潮阳师范学校、汕头市澄海师范学校率先在毕业生中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同年11月起,在教师队伍全面铺开。1万多人次参加了普通话水平的培训和测试,三甲以上的人员达到了90%左右。

2019年9月全国第四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期间,汕头市举办了邮政系统语言文字知识竞赛。

2019年9月全国第五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期间,汕头市召开有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宣传、贯彻汕头市人大《关于推广和使用普通话的决定》座谈会,并举办了汕头市幼教系统普通话大赛。

2019年3月,汕头市被确定为第六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重点城市。

同年4月,根据《关于开展公务员普通话培训及测试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汕头市率先在市教育局开展在职公务员普通话培训及测试工作。

9月14日—20日,第六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期间,汕头市语委与广东省语委联合举办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其中包括窗口行业普通话大赛、幼儿故事大王比赛、小学生课本剧比赛和“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字”中小学生现场书画百人大赛等系列竞赛活动,以及包括大型推普文艺晚会、普通话模拟测试和语言文字工作咨询等活动的大型推普宣传活动。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张世平副司长、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出席了汕头市活动。汕头书记李统书等领导亲临宣传现场,李统书书记还当场接受普通话等级模拟测试。推普周结束后,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领导小组办公室特地发来函件,赞扬“汕头市举办的系列宣传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取得圆满成功,获得各方面的高度评价,为本届全国推普周活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根据《关于成立汕头市普通话培训测试站有关问题的复函》的精神,汕头市普通话培训测试站挂牌。

2019年4月,汕头市派员参加了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语委在珠海市召开全省语言文字工作年度会议,并专题介绍了去年组织第六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经验。

2019年,广东省语委办公室协助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采集普通话水平等级录音样本。汕头市语委办公室作为潮汕方言区的唯一采样点,提供了从一级乙等到三级乙等的录音样本,协助省语委完成了“广东三大方言区人普通话水平测试样带”的采集工作,为今后的普通话培训、测试、科研积累了宝贵的语料。

2019年7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邢世忠上将任组长的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调查组对广东省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情况进行了视察。期间,在汕头市召开视察座谈会。

三、汕头市语言文字使用现状

(一)政府重视,各级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健全。

汕头、市政府历来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建立健全了工作和领导机构。1995年,市政府发出《关于市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改称为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及调整充实市语委会领导成员的通知》,调整充实了市语委会领导成员。以后,随着每一次政府换届和分管领导的人事变动,定期调整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同时,各区县政府,也成立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语委办公室,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和部分窗口行业单位,也相应成立了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初步形成语言文字工作机构网络。

2019年8月,汕头市政府又发出《转发省教育厅省语委的通知》,要求把城市语言文字工作列入各级政府议事日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和城市管理的总体规划。各系统各行业根据各自的特点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推广普通话的活动,为优化汕头市语言文字环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2019年的第六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汕头被列为全国宣传推广普通话的四个重点城市之一,其他三个城市为兰州、南宁、武汉,均为省会城市。

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推广普通话也被提上各行各业的议事日程,交通、邮政、电信等公共服务行业窗口单位也把使用普通话列入岗位培训内容,鼓励、支持员工学习、使用普通话,同时,根据各自的特点开展各种推广普通话的活动。普通话在汕头的各个行业得到推广。在一般市民的日常生活中,普通话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如今,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你开口说的是普通话,老百姓都会用普通话和你交流。

(二)依托师范院校,推广普通话工作扎实开展。

汕头教育学院、汕头幼儿师范学校(后合并为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潮阳师范学校和后来创办的澄海师范学校,都重视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在原来开设普通话课程,实行毕业生普通话验收的基础上,开展了下列一系列活动。

一是重视师资的培训。汕头市教育局先后选派教师参加中央普通话进修班、广东省推普骨干培训班、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考核培训班、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考核培训班以及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测试员上岗培训班等,从理论和技能两个方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普通话水平和普通话教学水平。到2019年底,汕头市已经拥有了一支以师范院校为主,覆盖大学、中学(含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小学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员队伍。鼎盛时期,汕头市有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6名,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50多名,拥有粤东地区最大的测试员队伍。

二是规范验收制度。迎合社会上对推广普通话的要求,师范学校在开设普通话课程的基础上,还进行普通话验收,即毕业班学生要通过普通话验收,取得合格证书之后,才能毕业。这种制度后来得到进一步的规范,由教育局主持、组织,在几所师范学校中统一进行。这一举措,为后来实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9年,汕头市正式启动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首先在各所师范学校的毕业生中开始进行。年底则在教师队伍中全面铺开。按照规定,当年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对象是1994年以后参加教育工作但是尚未取得教师资格证的所有在岗人员。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市有1万多人次参加了普通话水平的培训和测试,测试结果:“三甲”以上的人员达到了90%左右。2019年,汕头市普通话水平测试站依托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的场地和设备正式挂牌,负责汕头市六区一县的普通话的培训和测试工作。公务员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也从教育局开始实行。

从此之后,随着社会人员认证教师资格制度的实行,在2019年和2019年,分别有来自社会各界的1万多名考生参加汕头市普通话水平测试站组织的普通话水平测试。50%左右的考生达到了二级乙等及以上等级。从2019年起,开始采用新大纲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从2019年起,开始实行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迄今为止,已经有超过5万人次参加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取得了相应的等级证书。

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推广普通话活动。推广普通话工作首先在中小学和幼儿园取得了显著效果。各个中小学和幼儿园都把推广普通话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把推广普通话与日常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上课、开会、广播、集体活动都要求使用普通话。同时,采用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例如讲故事、诗歌朗诵、小品表演等形式推广普通话。目前,普通话已成为我市中小学的学校用语,在中心城区,一些家长反映如今孩子回家无法用潮汕话表达了。

从2019年起,汕头市开展了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和书写教育特色学校创建评估和语言文字先进个人评选活动。汕头市教育局和市语委办联合成立语言文字示范学校、书写教育特色学校评估验收小组,按照“评估标准”对申报推荐的学校进行了验收。截至2019年7月,已经有三批次52所学校通过了评估验收,42所学校获得了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称号,其中4所是省级示范校;10所学校获得市级“书写教育特色学校”称号,其中2所是省级示范校。

(三)媒体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

几年来的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各新闻媒体包括报纸、电视台、电台,都集中报道“推普”周的活动情况。报纸或利用原有栏目或开辟“推普”专栏,发表有关“推普”的文章;电视台、电台制作了如“星期天话题”等专题节目,播放推广使用普通话的公益广告。

借助电视媒介的影响,广播电视系统也举办了一些与推广普通话相关的比赛,例如讲故事比赛、主持人培训,以及各种选秀节目。在推广普通话工作中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

受教育系统和广播电视系统的影响,各行各业也开展了一些与普通话相关的活动。使用普通话的氛围在汕头已形成。

四、新形势下语言文字工作的思考和展望

一直以来,汕头市的语言文字工作得到了市政府的支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汕头市拥有汕头市普通话培训测试站和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普通话培训测试站,分别承担全市社会人员、窗口行业、职业学校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和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测试工作,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已经常态化。汕头市的推广普通话工作也从原来的追求普及走向希望提高。

但是,由于思想认识和方言习惯等主客观原因,推广使用普通话工作发展仍不平衡,总的情况是城区比农村好,学校、机关比基层单位好,窗口单位比一般单位好。

另外,从20多年来的推广普通话的情况看,推普工作的持续开展也带来了一些其他的问题。随着南北交往的频繁,主流媒体影响的扩大,以及推广普通话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在汕头市的“80后”、“90后”这一代人中,出现了与“50后”、“60后”截然不同的情况,即普通话说得比潮汕话标准、流利,当用潮汕话无法准确表达时,“80后”、“90后”往往采用普通话代替。这种情况,城区比乡镇更加明显。潮汕方言有日趋萎缩的倾向。因此,如何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保护潮汕方言,从而保护潮汕方言承载的独具特色的潮汕文化,是摆在我们语言文字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是我们接下来要进行研究,努力解决的问题。

相对于推广普通话工作,文字规范化工作开展难度更大。文字不规范的情况依然存在,社会用字亟需规范。

我们要抓住二类城市创建语言文字达标城市的契机,以校园为主阵地,从基础抓起,从起始年级开始,抓好中小学学生的书写规范,促使学生规规矩矩写字、干干净净写字、漂漂亮亮写字,鼓励各级各类学校申报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国家现行文字政策,使社会主要领域的用字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同时联合工商、城管等部门,采取措施,堵住不规范字的源头,使文字规范化工作和推广普通话工作比翼齐飞。

汕头市语委办

20xx年xx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农村低收入保障状况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502 字

+ 加入清单

农村低收入保障状况调查报告

一、研究目的

1、实习目的及意义:

在本次假期实践调查中,我们应积极进行实践调查有关情况,搜集整理资料,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分析数据,以达到以下实习目的:

(1)运用本专业所学知识深入调查,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从而达到巩固所学知识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

(2)通过实习对目前农村家庭收入的各方面的调查,更好的了解现在农村低收入家庭的现状和特点,并深入分析农村贫困户致贫原因,从而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尽一份力量,同时我们也从中受到启发与教育树立强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

2、选题背景简介:

三农问题仍然是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农民成为社会关注的对象。国家号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东营市正在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新的形势对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主线,为确保东营市全面实现小康,该是加大对农村落实群体的支持力度,多渠道增加贫困户的收入增强农村低收入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在这种形势下进行农村低收入家庭情况的统计,并根据样本进行分析。

二、实习内容

1、选题:农村低收入家庭生活保障状况调查

2、选定总体: 东营市三县两区低收入户

3、抽样:选取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韩庄村五户低收入家庭为样本

4、参考定义:

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

5、统计过程及分析

(1)收集数据

到东营市统计局进行有关数据的统计并到韩庄村村委会及此村有关低保户家进行咨询。

(2)整理数据

①运用观察法及相关的专业知识将收集好的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分析。②建立多种形式的统计表。

表1: 东营市三县两区低收入户户数及低保标准一览表

县区

名称

XX年末

XX年年末

低收入户户数(户)

低收入户人数(人)

低保标准(元)

低收入户户数(户)

低收入户人数(人)

低保标准(元)

东营区

2987

4150

1100

2900

4000

1150

广饶县

3111

5299

1300

3007

5000

1350

河口区

3020

4750

850

2930

4500

900

垦利县

2800

4000

900

2720

3250

1000

利津县

2750

4000

1000

2677

4020

1100

由表格可计算出本市农村平均低保为1100元。XX年年末农村低收入家庭比去年减少434户,降低2.96%;低收入人口数比去年减少1429人,降低6.44%。东营市对农村低收入户实施增收帮扶工作,低收入户有所减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表2: 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韩庄村低收入家庭抽样统计

低收入家庭家庭人口数家庭劳动力数家庭年收入家庭人均收入家庭一4252001300家庭二3133001100家庭三11800800家庭四625100850家庭五11750750

由表可看出低收入家庭中劳动力往往偏少,户均劳动力为1.4,比全村户均劳动力少1.31人,低收入户每个劳动力负担系数为2.14人,比全村每个劳动力负担系数高出0.63人,低收入户人均收入为960元。

附:本村共575户,总人口2352人,劳动力有1560 人,户均劳动力为2.71人,每个劳动力负担系数为1.51人。全村恩格尔系数为0.312,村民人均年收入为5250元。本村共有低保户20户,五保户四户。

表3: 低收入家庭消费及恩格尔系数统计

低收入家庭

食品消费支出

其它支出

总消费

恩格尔系数

家庭一

2900

3420

5900

0.492

家庭二

2700

3200

5900

0.458

家庭三

600

500

1100

0.545

家庭四

4600

5000

9600

0.479

家庭五

600

700

1300

0.462

低收入家庭平均恩格尔系数为0.487,比全村平均恩格尔系数高出0.117

表4: 低收入家庭致贫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家电下乡”政策执行情况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3249 字

+ 加入清单

家电下乡政策执行情况调查报告

家电下乡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惠农惠牧,带动工业生产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一项重要举措。这项工作是从2019年12月1日在山东、河南、四川等地进行试点,2019年12月1日在内蒙古、辽宁、黑龙江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始执行,从2019年2月1日起在全国推广。

为了保证这项政策落到实处,国家、省、市对生产、销售、补贴资金管理及兑付等各个环节均做了相应规定,并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不断完善这项工作。

为了掌握该政策在自治区的执行情况,财政厅开展了家电下乡政策执行情况的调查,调查过程中我们针对家电下乡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人们一些认识误区进行了了解及分析。

商务部设立了家电下乡信息管理系统,家电下乡产品均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考虑了生产、流通等环节的合理税费和利润,也充分考虑农民的诉求,并简化补贴程序,增加了补贴品种。

家电下乡工作得到了扎实有效的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在让农民获得实惠的同时,进一步拉动了内需,扩大了农村消费市场。但同时,实施中也发现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对政策不了解,存在认识误区。

虽然家电下乡政策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传单等多种方式进行了宣传,但部分人对有关政策关注度不够。主要包括部分人认为家电下乡产品是伪劣商品,甚至有少部分人误认为是在传销;对家电下乡产品的最高限价不理解,将最高限价说成国家指定价格;还有些人认为,家电下乡产品已经抬高了价格,扣除国家给予的13%补贴,所购家电的价格还是高于市场价;不了解家电下乡产品的保修内容及家电下乡产品是免费送货并安装的;不清楚补贴兑付程序等。

从我区家电下乡启动到实施,仅6个月时间,开始时一些工作人员对政策也不十分清楚,如将家电下乡产品的标识卡全部由乡镇收回,未让农民办理结算性账户等。

(二)受补贴程序、办公条件等因素限制,补贴发放进度较慢。

农民领取家电补贴,先要将资料带到乡镇财政所申报,然后由财政所上报县财政局审核,县财政局审核后将补贴资金通过银行或信用社打入农民的存折。由于一些乡镇不能上网,农民申报还需到县财政局办理,另外农民对申领补贴所要求准备的资料不了解、一些乡镇每周仅有一天受理申请,农民提供的存折不是结算账户等原因,造成农民很难一次完成申报,还有些地区需要复印两份申报资料,部分农户路费及复印费用去了大部分补贴资金,这些因素都挫伤了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积极性。还有些基层销售网点都是定税,发票的领用是受限制的,销售产品后不能及时开出发票,或录入销售信息不及时,影响农民及时领取补贴。

(三)偏远地区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还需承担运费。

由于家电下乡中标产品都是低价位的微利商品,按要求需免费送货上门、提供安装调试等服务,服务成本比城市居民高。小的销售网点超过定额,还要比以前多承担3%的税负,所以一些基层销售网点在销售家电下乡产品时,送货都加收了不等的运费。这样做违反了家电下乡政策的规定。

(四)维权意识差,不索要或保留发票及标识卡

偏远地区农民由于距离兑付网点远,不了解兑付程序,担心兑付手续繁琐,商家给予一定的销售折扣后,就不再索要发票及标识卡,这样不但农民自身的权益难以得到保证,而且由于 偏远销售网点很容易取得农民的户口、身份证,甚至销售人员本身就是农村户口,这样可能产生销售网点骗取补贴的情况。

有些乡镇要求农民申领补贴时,将标识卡全部交回了乡镇,也有部分农民为了节省1元钱的复印费,就把标识卡交给了乡镇。这些都有可能造成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农户难以享受到应有的售后服务。

(五)极个别地区出现打着家电下乡旗号向农民行骗的行为。

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个别地方有不法分子打着家电下乡的旗号,到农民家中销售伪劣商品,已有农民上当受骗,这一事件该地区的家电下乡工作造成较坏的影响。

二、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家电下乡是一项重要惠农政策,由于开展时间短,政府、生产企业、销售企业都需要一个了解和适应过程,农民对家电下乡政策也需要不断熟悉。因此,应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大力开展政策宣传,尤其是家电下乡的最新政策,让广大农民了解家电下乡种类、领取财政补贴程序、地点、受理兑付时间等内容,并对农民容易误解的方面加强宣传。

销售网点是农民了解相关政策的重要渠道。有关部门要多与销售网点进行信息交流,并将宣传资料发放到销售网点,便于销售人员对有关政策进行宣传。

(二)正确认识家电下乡产品销售价格。

当前有关部分人认为,家电下乡产品抬高了售价,农民享受补贴后所购商品还高于市场价。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走访了一些销售网点,实际情况是:电器从厂家到乡镇一级经销商,中间的代理商一般会经过三级,基层经销商还需要缴纳税费、送货上门、承担必要的经营费用,利润已较低,而一些规模较大的销售商,由于规模运输和生产厂方给予的优惠,利润空间要比基层经销商大,售价要比偏远地区便宜,这样就让人感到偏远地区买的家电比网上或市区贵,误认为家电下乡产品是抬高了价格。再加上各品牌商品留给经销商的利润空间是不同的,有价格差异属于正常情况。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时,商家当然愿意把最高限价当成销售价格获取更多利润,而不领取补贴的人去买家电下乡产品时,销售商会给予一定的折扣,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一情况,农民在购买产品时,也要货比三家,明白最高限价不是指定销售价,家电下乡产品是可以讲价的,农民在购买时不要先说明我是来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要以合理的价位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后,再去申领补贴。

(三)适当给予基层经销网点政策扶持。

针对大多销售网点都是定税(包税),每月领取发票的数量是受限制的,税务部门要提高发票供应数量,以便于经销网点及时为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农民开具发票,同时国家队偏远基层销售网点给予适当运费补贴,提高其销售积极性。

(四)进一步加快地方政策的制定。

为了进一步做好家电下乡工作,国家针对近期部分地区出现的补贴兑付不及时等问题及时制定了《家电下乡操作细则》,进行简化补贴程序试点,由过去乡镇财政所审核、县财政局兑付改为销售网点代审、乡镇财政所兑付。但由于各地方相应实施办法未及时出台,个别地区出现暂停兑付的情况,各地要及时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台或明确相应措施,确保家电下乡工作顺利进行。

(五)对贫困乡镇给予工作经费补贴。

一些贫困乡镇办公条件较差,不能上网。新的补贴兑付程序乡镇财政所的工作必须要在网上完成,一些乡镇目前正在联网,这将增大乡镇财政所的开支,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建议对贫困乡镇给予部分工作经费补贴,使乡镇有专人负责完成审核兑付工作。

(六)加强检查监督,完善网点设施条件。

要加强对备案网点的监督力度,建议投诉与查处机制,对假借“家电下乡”旗号误导农民的,快速进行查处。同时,要求基层销售网点配备录入销售商品信息的电脑等相关设备,几时开具发票和录入产品销售及审核信息,方便农民申请补贴。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掌握销售网点的商品进销存、发票的开具和税收缴纳情况,尤其是实行由销售网点代理审核垫付补贴资金的,防止骗补行为的发生。

(七)适时调整“家电下乡”的最高限价。

为了满足农民市场不同层次需求,针对农民消费需求,国家已先后将彩电的最高限价由最初的1500上调至2500到目前的3500元,保障了农民对部分适销对路产品的需要,扩大“家电下乡”产品档次范围。

同时还要根据市场供求等多方面情况,对已公布的最高限价商品,及时进行调整,发现家电下乡产品有超出公允的利润的,要及时对最高限价做出调整,确保农民买到质优价廉的家电下乡产品。进一步加快汽车和摩托车下乡的实施进度,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农民对汽车和摩托车下乡非常关注。

家电下乡政策是国家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大举措,也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我们要积极加强宣传与引导,让农民正确认识家电下乡产品,探索适合农民的补贴方式及方法,相信随着家电下乡工作的开展,家电下乡政策将会更加深入人心,对强农惠农,促进消费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关于xx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4717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xx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xx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掌握xx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现状和流动情况,了解农村劳务输出动态,为进一步针对性地搞好农村劳务输出奠定基础,为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规律提供依据,为搞好招商引资工作创造条件,发展劳务经济和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近期,xx省xx县劳动保障局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各乡村基层,采取每个乡镇随机抽查1个自然村的方式,分4个调查组进行了历时3天的调查。通过认真仔细地调查和分析,对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一、xx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结构及转移状况

(一)农村劳动力的资源与结构

从抽查的11个自然村来看,总人口为7092人,其中劳动力人数为4362人,占总人口的61.51%;从劳动力性别比例结构看:男劳动力占52.1%,女劳动力占47.9%;农村富余劳动力1441人,占劳动力资源数的33%,从农村富余劳动力性别比例结构看:男劳动力1035人,占71.8%,女劳动力406人,占28.2%;从农村富余劳动力年龄结构来看:16—35岁之间的男劳动力797人,占77%,36—60岁之间的男劳动力238人,占23%;16—35岁之间的女劳动力307人,占75.6 %,36—50岁之间的女劳动力99人,占24.4%;从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程度来看:初中文化以下1322人,占91.7%,高中、中专以上文化119人,占8.3%。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等经济迅速扩张和县有关部门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民增收及城乡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据此次调查统计,从抽查的11个自然村来看,有1050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了有效转移,占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的73%。

从转移途径和方式看:中介组织推荐197人,占18.76%;自由外出(含老带新、亲朋好友引荐、广告信息引导和自发性结伴外出)853人,占81.24%。曾经参加培训的235人,占22.4%,未曾参加培训的815人,占77.6%。

从转移去向看:京津地区207人,占19.71%;长江三角洲地区207人,占19.71%;珠江三角洲地区147人,占14%;省内东部地区294人,占28%,其它地区195人,占18.57%。

从转移人员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分类看:男777人,占74%,其中在16—35岁之间的577人,占74.3%,在36—60岁之间的200人,占25.7%;女273人,占26%,其中在16—35岁之间的207人,占75.8%,在36—50岁之间的,占24.2%。小学文化107人,占10.2%;初中文化856人,占81.5%,高中、中专及以上文化87人,占8.3%。

从职业、工种及收入分类情况看:建筑工229人,占21.8%,月收入1100元左右;电汽焊工54人,占5.1%,月收入1200元左右;电子231人,占22%,月收入1050元左右;服装31人,占3%,月收入860元左右;汽车驾驶26人,占2.5%,月收入1500元左右;保安22人,占2.1%,月收入850元左右;铁路施工7人,占0.7%,月收入1160元左右;缝纫25人,占2.4%,月收入750元左右;食品加工42人,占4%,月收入760元左右,机械(车工钳工)14人,占1.3%,月收入1100元左右;其它369人,占35.1%,平均月收入800元左右。

二、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几个特征

1、具有较强的裙带性。多数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是经亲朋好友的介绍或引路而实现,通过政府或社会职业中介服务机构组织劳务输出的人数不到流动总数的20%。特别是青年劳动力流动周期长,有的农村青年已完全摆脱了农业生产而长期在外从事流动就业,流动时间在5年以上的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3%左右,举家外出的亦大有人在。

2、流动区域相对集中。xx县农村外出务人员遍及全国各地,近至邻县,远至中外边境。但是,流动区域相对集中在京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省内东部等地区,其它地区不到20%。

3、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特点。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既保留着土地的承包权,在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外出做工经商,属亦工亦农性转移。一般而言,农村家庭劳动力较多,从事劳务收入又较高的,在外工作时间就较长,反之则较短。据调查,xx县外出兼业劳动力占外出劳动力的比重超过50%以上。

4、从事纯体力劳动仍然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主要途径。由于当前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偏低,技能单一,而就业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正向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快速转变,外出就业的空间逐渐缩减,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往往是工作难找,钱难赚,大部分只能从事劳动技能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行业。据调查统计,从事此类行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外出劳力的70%以上。

5、外出务工劳动力的身份正由单纯的打工者向农业开发大户、个体私营业主转变。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走向管理阶层、技术岗位;还有部分外出务工劳动力,通过多年的实践积累,视野拓宽了,知识增多了,有了一定资金积蓄,他们便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纷纷返乡搞各种开发,从而真正发家致富。

三、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上仍存在盲目性。自改革之初,自发性转移一直是农村外出人员最主要的方式,同时由于基层就业信息网络尚未健全,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缺乏足够的信息渠道和就业指导,导致盲目性很大。据初步调查统计,在农民外出务工过程中,经中介组织推荐的仅占18.76%。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无序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它给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劳动力宏观调控、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和城乡统筹就业等工作增加了难度,降低了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其次,增加了流动成本,一些急于实现流动就业的青年,不从自身条件或家庭条件出发,也不办理相关证件(如务工证、计生证),仅凭个人意愿或偏信虚假劳动信息而盲目外出求职,其结果是皆因各种原因或“无业”而返,或上当受骗,造成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和不应有的损失。此外,无序化的流动也给输入地的社会治安、城市交通、住房建设、计划生育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2、农村劳动力就业尚没有完全可靠的保障。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农村劳动力在向二、三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诸多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如在就业机会上,与城市劳动力相比,农村劳动力在就业机会方面受到更多的限制,且就业也相对不稳定;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保护及有效监督,使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不仅大大低于城市职工,而且没有保障。近几年,尽管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但有些地方并未完全落实。

3、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制约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突出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少;体力型的偏多,经过专业培训的较少。据调查统计,初中文化以下的占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的91.7%,高中文化、中专以上文化只占8.3%,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22.4%。受农村劳动力素质、技能低的客观条件影响,因而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而且从各地经济发展的长远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必将越来越窄。

4、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日渐增大。一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大中城市对流动人口的控制以及生产力水平飞速发展,对素质较低的纯体力型民工做了一些限制,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外来劳动力需求量减少。二是近几年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部分工矿企业不景气,乡镇企业发展缓慢,接收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日趋减少,同时下岗工人和失业人员大幅增加,城市面临安排待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双重压力。

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1、健全组织,搞好服务。无论是现在乃至今后一定时期内,转移就业仍将是解决就业问题、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为保护广大劳务人员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首先,要与司法等部门联合加强劳动法、社会保险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以提高广大劳务人员的自我防范能力。其次,要积极寻求驻外办事机构的支持,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在流动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区或城市建立相应的管理、服务组织或机构,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相关法律政策咨询、劳务信息、就业指导等一系列的就业跟踪服务,帮助他们具体解决工作和生活上所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如劳资纠纷、劳动争议、突发事件处理等等。

2、下大气力搞好农村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农村劳动力素质与转移的速度和层次成正比例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级政府和劳动教育机构要加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体系,按照市场需求,扩大社会办学的范围,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电视教育、函授教育等多样化的继续教育项目,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鼓励和帮助农民学习掌握新技能,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提升人力资本含量。

3、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转移。在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一是要进一步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增加大量的劳动力就业机会。二是要进一步推进农业组织结构调整,着力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努力实现企业发展壮大和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三是要进一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大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扩大企业规模和效益,充分发挥好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作用。四是要进一步推进城乡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城市化建设,促进产业和人口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带动房地产业、商贸业及各类服务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农民到城镇就业和居住。

4、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在本县转移。通过多年的实践,县外投资企业吸纳了众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要进一步制定完善优惠和鼓励政策,大力支持县外投资企业和各种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给予返乡创业者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支持,如项目建设的支持、用地、贷款等等,鼓励学习技术,了解信息,有一定资金基础的务工人员充分利用我县的劳力优势,在家乡创业发展。形成链条经济,拉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努力拓展城市二、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增加诸多就业岗位,有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

5、建立完善城乡沟通的劳动力市场,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投入,加强城乡沟通的劳动力市场硬件、软件建设,着力构筑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化服务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培训和管理体系,以较为完善的服务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劳务就业。同时,要完善政策配套,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加快土地有序流转,实行土地承包权与耕作经营权的分离;支持农民进城打工和就业,实行城乡统筹就业、平等就业;大力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使农村劳动力能够享受到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并逐步过渡到城乡劳动者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领导层工作者正为恶劣的单位文化埋单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领导,全文共 1168 字

+ 加入清单

领导层工作者正为恶劣单位文化埋单

《华东区白领生活形态调查研究报告》调研显示,上海八成白领自认活得不如农民;58%的白领羡慕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53%的白领认为比不上农民的理由为“他们没有辐射和交通污染”;43%的白领希望能和农民一样一日三餐都正常。

大可不必用“那你为什么不去当农民”之类的诛心之论去戗白领们,他们不至于弱智到连自己的境遇比农民高都不知道。白领们今日堪称恶劣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跟他们自身的状况有关,亦跟我们时代所处的企业文化有关。白领们的抱怨,是工作疲态的表现;而工作疲态的心理呈现,则是企业文化失败的表现。

5年前,以《没有任何借口》为代表的一大批冒充译著、宣扬关于“执行”,关于“如何完成任务”,关于“决不找借口”,关于“某某某是个好员工”之类的伪经管书,被包装成了源自西方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制度,被中国那些号称最先进的高新技术企业老板当成“最完美、最优秀的企业员工培训读本”对员工进行洗脑。通过迎合当下中国管理层的需要,通过集团购买,这类书每每占据工商管理类、励志类图书排行榜。它们在批量制造奴才的同时,也在进一步强化、固化管理者的独断专行理念。今天上海白领的疲态,说明我们的白领和企业都在为这种劣质的企业文化埋单。

多数老板和上司都喜欢听话的员工,喜欢加班加点的员工,视之为勤奋、努力和敬业的象征。但事实上,现代企业更需要的是员工内在的激情和创造力,而不是简单的服从和老牛式的勤勤恳恳按部就班。而创造力和工作绩效都往往来自激情而非来自简单的工作时间延长的加班加点。一个始终“在状态”的员工,远比他始终“在单位”重要得多。日本著名企业家岛川三部曾自豪地介绍,他经营管理的最大本领就是把工作家庭化和娱乐化。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充分显示出“人是工作的自由主人而非单位的奴隶”这一企业文化新主题。

据悉,google就从不对员工的工作时间作要求。他们可以选择在自己的“时区”里工作,或者像早起的鸟一样清晨五点就开始忙碌,或者像夜猫子一样昼伏夜出。你可以带着心爱的狗儿来上班,只要宠物不乱跑、不大叫就都可以带到公司来。如果工作累了,还可以带宠物到外面的草地上一起享受一下阳光和运动。不只是谷歌,微软、迅雷等越来越多的外企、民企也一样有着舒适的办公环境,免费的餐饮,和多样的娱乐设备。健身房、撞球台、桌面足球、按摩椅在他们的员工看来,已是稀松平常。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约翰·科特教授和詹姆斯·赫斯克特教授对美国22个行业72家公司的深入研究表明,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也显示,公司文化与企业管理竞争力的相关系数在几个因子中是最高的。中国的企业文化必须走出“资为劳纲”的传统和“伪经管”桎梏,才会在“解放白领”的同时获得新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有关中学生手机消费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中学,学生,全文共 977 字

+ 加入清单

有关中学手机消费调查报告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手机的普及率开始升高,且使用者范围也开始扩张,还记得前几年,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而且,还是大人们的事而已,大学生、中学生......想也别想!但是20世纪的今天,却不同了,在学校里,手机几乎是人手一部的通讯工具,接着是中学生,小学生,父母为了跟儿女得到第一时间的联络,纷纷给儿女们买起手机来,有得学生身上还有两部手机呢,那更不用说手机电话卡了。从以前的“水壶”到现在的只有手掌大的手机,无论从功能到外表都是一个大飞跃,但是,价格却成反比,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买机好时期,所以不少学生赶上了这好时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手机,而且越来约年轻化。特别是近两年,随着手机价格的下降、短信服务的开通和各种手机sim卡的出现,手机不再是一种高身份的象征或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成为一种较为普及的通讯工具。

摘要:

这次调查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就购买手机的心态、中学生拥有手机的总体利弊以及校园实现手机普及这一社会现象的正常与否和影响中学生购买决策的因素等。调查采用问卷形式,抽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成功回收93份。在性别构成上基本持平,其中男性占52%,女性所占比例是48%。经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其结果分析如下。

调查中发现,80%的同学已经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就算暂时还没购买手机的同学,其中大部分人认为在学里很有必要有一部手机。其理由是:首先,便于联系,这既包括自己联系亲人,也包括同学朋友联系自己。

1、手机的品牌、价格、档次及考虑因素

调查发现中学生所购买的手机品牌基本上都是洋品牌,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诺基亚倍受中学生青睐,三者共占调查总数的55%。而国产手机问津者很少,如国产王牌 tcl、波导,所购者也不多,两者共占12%,可见中学生在手机品牌上基本倾向于洋品牌。中学生所购手机价格基本在——3000元之间,约占总数的76%,高于3000元和低于XX元共占20.30%,1000元以下的低档手机则无人问津。调查还发现决定中学生购买手机的主要因素是手机的质量,其次是价格和外观。

2、资金来源

主要来源于父母的约为71.19%,8.26%的中学生是自己打工挣的钱,11.23%是勒紧裤腰带从生活费中挤出来的,9.32%是别人送的,基本上不存在向别人借钱或银行贷款购买手机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00字调查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816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我国的经济越来越发达,交通是越来越便利,撇开飞机、火车、轮船不说,就单单公路交通的发展已经让人大为吃惊,短短的改革开放30年让中国现在的交通地图上布满了穿越南北,横七竖八的公路,就像蜘蛛结的网似的,从高速、省道、乡村大大小小的公路让人看的眼花缭乱。

本来,看到国家日新月异,飞速发展是值得每个人高兴和骄傲的,但其中又隐藏着一些隐患,这又不免让人有些担忧。去过几次大城市,堵车现象很常见,在这几次的回家过程中,也发现我们那种小地方,小市区、小县城的堵车现象也很频繁。以前觉得小轿车只有城里人开得起,如今的农民也开上了各种各样的小轿车,随着交通的便利,车辆的增多,交通事故也随之越来越多,我们不可能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而去控制车辆的生产,然而我们只能尽量的避免事故的发生。虽然国家制订了相关的管理措施和法律,但交通事故的发生仍是很常见。所以我和我的小组针对相关问题做了这次调查,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亲人高高兴兴出去,平平安安归来。

预防措施:

国家应当加大交通管理力度,把事故防范工作切实列入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形成对策研究,措施制定,部署实施,监督评估等完整的事故防范工作运行机制;同时政府要健全和完善交通安全责任管理体系,把交通安全作为重中之重。

利用各种宣传教育渠道,提高国民的道德素质和交通事故的自我防范能力。学校、家庭、社会、交警要坚持交通安全从娃娃抓起的战略方针政策,定期对中小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常识和法制教育,要把主干线公路沿线的乡、镇、村庄和中小学校全部建成 交通安全村 和 小交警学校 ,采取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的增强,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对辖区内事故多发路段和危险路段的治理,完善路面交通设施。在目前道路不堪入流、车流重负,呈超饱和状态的条件下,强化路面治理,完善路面交通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路面状况进行交通渠化,是解决 人、车、路 矛盾的应急方法,也是向交通设施要警力,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缓解目前警力严重不足的一个重要举措。

狠抓源头管理,加大专业运输单位和个体的整治力度强化内部安全管理机制。国家颁布政策,回收那些废旧的,不安全不经济排污超标的车辆,确保车辆性能更新,结构优化。要通过放开汽车注册、登记优先公共交通、扩大机动车专用道等政策,有计划地限制非机动车、二轮摩托车保有量的膨胀;要大力发展和推广有利于提高汽车安全性能的产业和技术,使车辆防御交通事故伤害的能力不断增强。对个体车辆,关键是要把分散的个体车主、驾驶员组织起来,加强管 成立驾协工作站领导下的安全管理联合组织,明确管理制度、章程 职责权限,经费收支,切实加强对个体车主和驾驶员的管理教育,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进一步改革勤务制度,落实领导安全目标责任制和路段承包责任制,加大路面执法力度,提高管理覆盖面。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静态交通管理已不适应的现状,必须推行勤务制度改革,合理调配警力向一线倾斜,把早高峰到晚高峰工作制扩展为多次高峰,实行错时上岗和弹性工作制,对重点路段、高峰时间、主干线,实行 定人员、定路段、定职责、定奖惩、包安全畅通 的勤务制度,全天候管理;有条件的地方,要把警力从岗台指挥中解放出来,用于路面巡逻,加大动态违章的查纠力度,机动灵活,减少管理盲区,形成点、线、面为一体的区域化管理。对无牌无证,农用车、三轮车载人,报废车上路行驶,明显 三超 车辆以及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速行驶、强超强会等严重违章行为要严格重罚,决不能姑息迁就。另外,根据季节的不同和一个时期的交通形势,采取相应的专项治理措施和城区交通秩序整顿活动,也是压事故、保畅通的一个重要举措。尤其对交通肇事犯罪要加大打击力度,凡发生特大事故要坚持按照 三不放过 (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认真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要严格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结语:

我们认为交通法是生命之友,如果你无视交通法,把它视为儿戏,你就随时可能遇到危险,如果你能时时处处严格遵守交通法,你的安全系数将大大提高。所以我国迫在眉睫的事情应该还是在全国范围内尽最大的努力去普及《交通法》,只有懂法、守法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在此,我衷心的祝愿国家繁荣富强,飞速发展。也同样希望每位驾驶员能平平安安,免于车祸。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