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基础教育调查研究报告(精彩20篇)

2024小班安全工作总结_小班安全教育工作总结

浏览

5638

范文

452

幼儿健康午睡教育方法研究开题报告_毕业设计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设计,全文共 1458 字

+ 加入清单

幼儿健康午睡教育方法研究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本课题研究以培养和提高幼儿健康的午睡习惯方法为研究重点,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让幼儿在午睡时间,有着良好的入睡方式,午睡姿势正确,能够较快的安静入睡的好习惯。让家长对于幼儿午睡活动有科学正确的理解和支持,同时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提高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午睡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环节,从医学保健角度分析,幼儿午睡的时候,身体各部位和脑神经系统都在进行调节,氧和能力的消耗最少,利于恢复疲劳,内分泌系统释放的生长激素比平时增加3倍,所以,睡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生长发育、身体健康、学习状况。

但我园是农村幼儿园,大多数家长的文化水平较低,他们对于幼儿园为什么一年四季要安排幼儿午睡表示不理解,甚至有的家长认为根本就没有必要让幼儿午睡。基于此,我确定了“幼儿健康午睡教育方法的研究”课题,就如何“培养幼儿养成健康的午睡习惯”进行实验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睡眠除了具有调节幼儿正常的生理机能的作用外,对幼儿的生长发育也是至关重要的。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对幼儿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我们幼儿教师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

三、研究意义

幼儿身体正在发育之中,早晨至中午,由于参加集体教育活动和各种游戏活动,身体一定很疲劳,午睡尤其重要。饭后需静养,使食物得以消化,午睡有益于幼儿身心的发展。午睡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体需要而设置的,对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技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研究内容

1、如何创设适宜的午睡环境,幼儿睡前活动的组织。

2、幼儿午睡时的睡姿要正确,教师如何对待不午睡的幼儿。

3、教师怎样做好和家长的沟通,让午睡成为幼儿一种长期的生活习惯。

五、研究目标及要解决的问题

1、研究目标

让幼儿在午睡时间,有着良好的入睡方式,午睡姿势正确,能够较快的安静入睡的好习惯。让家长对于幼儿午睡活动有科学正确的理解和支持,同时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提高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

2、要解决的问题

解决农村幼儿家长对于幼儿园安排幼儿午睡活动的误解,以及培养幼儿正确的午睡姿势和习惯,提高教师组织管理能力。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边实践边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反思总结。

2、调查法:通过家长会的形式,家长问卷来搜集信息,并进行反馈。

3、案例研究法:不断总结得失经验,收集经验材料,整理归纳。

七、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及时间安排。

1、课题准备阶段:(XX年12月-XX年1月)

制定研究计划,整理相关资料,了解幼儿在家午睡情况,分析解决教师在午睡管理上的误区,思索研究如何能够让幼儿安静的午睡,在此基础上制定方案。

2、实施研究阶段:(XX年2月-XX年9月)

深入调查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对幼儿自身,家庭午睡情况的调查和综合分析,通过家长园地,网络等和家长交流,在园进行午睡环境的创设,睡前活动的组织等。调查现状,总结经验,个案记录。

3、成果总结阶段(XX年10月-XX年11月)

整理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论文,申请成果鉴定。

八、预期成果

1、通过研究,转变家长对于幼儿午睡活动认识和重视,从而做好家园共育工作。

2、增强教师对于幼儿午睡活动的管理,纠正幼儿不良的午睡姿势,从而安静的入睡,提高幼儿午睡的质量。

3、课题研究论文《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2024农村教育调查报告模板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2313 字

+ 加入清单

2019农村教育调查报告模板

调查目的:了解农村教育问题目前状况

调查时间:xx年**月**日

调查对象:城乡中小学

调查方法:网上调查法

实施人:

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8.8亿人,相应的农村教育现状,我在假期通过网上调查与农村教育有关的情况,发现有许多问题将是农村教育危机。

一、农村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之后的问题

自几年前中国政府宣布“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问题的人士似乎松了一口气。但是透过表面的“达标”我们会发现,农村的教育状况并没有“登上一个新的台阶”。相反,在并没有根除导致问题的根源而又遇农村税费改革等新的制度环境时,它变得似乎更加突出了。只是问题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基本普及”的含义相对于一些所居住的区域远没有普及,也就意味着每年有数百万少年儿童作为共和国公民难以充分享受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即以官方公布的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来看,由于学龄儿童的基数过于庞大,没有入学的0.9%的儿童数量实际上超过了110万人,这庞大的人群的绝大多数当然是在农村,他们将成为未来的新文盲。

各地政府在这种“普及”的压力型体制下“冲刺”的结果,一些县乡政府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使用了一经典式的法宝。而不择手段结果是导致了许多后遗症,比和许多乡镇所背负的沉重的“教育债务”此外还包括入学率的下降和大学率的反弹,在中西部初中生辍学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经过调查表明,农村贫困生的大学率高于城市,农村教育用于教育的支出占其的比例高。

从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到xx年实现“基本普及”之前xx年间,还是有很多儿童未上小学,小学阶段失学,小学毕业后未能升学及初中阶段失学的人,这么多人的显然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存在,因此有青少年犯罪,是因为处在低文化层,这些事实尤其需要教育行政官们的深刻反思,同时也为教育改革提供了一面耀眼刺骨的镜子。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问题多多,(一)教师分布不合理

乡镇中小学教师调整权力在乡镇,造成乡镇之间教师分布不合理,而及分化严重,村小学条件差的学校教师紧缺,在职教师千方百计要求调出,城镇乡镇政府所在地中小学又人满为患。全区还有上百计划外教师即无法保证质量,又加重乡、村及村民负担。另一种现象是城镇中小学教师严重超编。

教师减损严重,补充困难

因为很多的原因,有些教师都往其他方面去发展,因而教师从而减少而现在教师工资县区统一发放,县区财力有限,保现在教师工资尚有很大困难,更无力负担新增教师工资,这两年正值初中、高中学龄入学高峰,教师严重缺,而区域财政力支付缺口教师工资。现在情况是一方面初中教师紧缺,另一方面师范大中专毕业生无法按需就分配到位。

(二)教育教学设施落后

很多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很多课程都因为设施而减少上课,更别提教育现代化、信息化了,由于信息渠道不畅,一些边远农村小学几乎没有什么教育科研活动,这些都使得农村教师在长年的教学过程中,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工作无法创新。

(三)农村教育待遇偏低

农村教师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教书育人,享受的却是比城市教师低得多的待遇,城市学校好于乡镇教师及不公平,教师的工资、医疗、保险、养老等缺乏法律制度保障。

三、资源分布不公平

在调查中,可以看到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城市教育资源总是被政府满足而农村教育资源是那么的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农村的活动设备是少之又少,而城市则是多种多样,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使农村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不仅严重阻碍农村少年的发展而且使农村青年就业更难。

四、解决问题策略

(一)加大政府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社会多方筹措经费,保证农村教育投入是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根源保证,这项工作做不好,农村教育将很难有重大进展。

(二)加大政府的统筹力度,成立专门的农村教育管理的部门,对农村教育的各项问题进行通盘考虑,有利于农村教育的各项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三)使开设部分农村职业教育的课程

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结构单一,缺乏农村特色的普及型教育,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结束来反,回乡从事农业的年轻农民没一技之长难以为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做贡献。

(四)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职业教育,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开展农村人力培训,开发相关课程和教材,研究制定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加资金投入任重而道远。(五)积极推进农村人口的高等教育,政府和学院要统一招生标准,严格以能力与考分作为选择高校新生的依据,完善奖贷体系,提高补助标准,确保农村家庭子女不因家庭贫困无法接受高等教育或中途退学,此外,党和政府要创造条件积极发展农村高等教育。

五、社会实践调查的意义

我们通过大学学习之后,要想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激发自己的学习激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各样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工作做准备,参加假期的乡村支教活动,把我们学习书本的知识投身于实践中。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我们从与人民群众的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而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强,在实践中,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它萌发了我们责任意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真正懂得了,只有到实践中去,才能迸发出炽热的社会责任感来,才能为社会做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页5]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896 字

+ 加入清单

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二)坚持依法治教,强化执法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关于义务教育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是办好教育的依据,必须严格执行。建议把公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实行单列,直接划拨给教育职能部门,并确保逐年增长。对违法挤占、截留、挪用教育专项经费情节严重的单位、个人依法严肃处理。加强社会对义务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督,建立公示制度、举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发挥各级人大、政协和政府教育督导部门的作用,成立义务教育经费督查组,依法定期检查教育经费的划拨、使用情况,确保中小学公用经费的投入,抑制可能出现的侵占、克扣、挪用教育经费等不良情况的发生。建议加大对雇佣童工的企业等行业和接受义务教育的家长或监护人的查处力度,杜绝适龄少年外出动工,确保入学率。

(三)整合教师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少数民族地区教学质量。

建议设立教师培训专项资金,加大教师培训的投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引进和培养培养短缺学科教师,改善教师队伍学科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建议把城区的部分师资分流到边远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去任教和支教,缩短城乡师资差距,提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为了提高在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评定教师职称上,教育部门应适当增加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的教师中、高级职称的职数。应多培养地方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优秀教师队伍,能吃苦耐劳,乐于贡献,在边远民族地区能蹲得,教好书,改变边远地区教师紧缺问题。现在我县代课教师还有553人,其待遇非常低,并且其前途渺茫,建议上级教育部门应增加编制,列入财政预算,解决教师严重不足问题。同时重视好代课教师队伍工作,对部分优秀代课教师应降低门槛,把他吸收到教师队伍中来,因为他们已扎根在农村,是边远地区的一支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

(四)广泛动员社会应有力量,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

建议各级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单位和个人资助少数民族地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就学和兴建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通过发行教育彩票等方式,募集资金,发展和扶持落后的民族地区义务教育。

共5页,当前第5页12345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调查与研究_研究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党工团,职员,全文共 1700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调查研究

夯实党在农村的组织基础,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现实课题。5月13日-15日,我们通过采取召开农村基层组织点村党支部书记调研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全县32个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点村2010年以来发展党员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目前现状

根据调查统计,32个点村共有党员数1876人,近两年来新发展党员85人,村均每年发展党员2.65名,连续两年不发展党员的村有2个。年龄在35岁以下、36至60岁、60岁以上的分别占6.09%、46.3%、47.6%;初中及以下的有8人,占46.4%。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的3名,仅占0.1%;。但新党员经济大户、致富能手占一定比例。这表明,近几年来各级党组织在培养发展农村党员上虽然做了些工作,但效果不明显。主要表现在党员队伍平均年龄偏大,农村青年党员数量偏少,文化程度偏低,还存在一些两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党支部。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原因分析

1、思想认识不足。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没有认清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发展党员工作是“软任务”,发展也可,不发展也行,没有认真制定发展党员工作规划,“泥巴萝卜,吃一节,擦一节”,得过且过,导致部分农村党组织近两年没有发展党员的状态。同时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部分村党组织重权在握,发展党员工作完全凭个人喜好,个人说了算;部分村家族势力明争暗斗,不以大局为重,搞个人纷争,相互弹劾,两败俱伤,谁也别想进步等等;部分村在合并成新村后,在村支两委班子人员上搞平均,在发展党员上也搞平均,将部分优秀青年拒之门外,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农村发展党员工作。

2、人才流失严重。我县属劳务输出大县,大部分农村青年都外出务出,在家务农守业的少。他们在外打工挣钱较多,见识多、眼界宽、有思想,本应是农村发展党员的生力军。但由于长年在外,村党支部看不到人,在培育发展上出现了问题。在调查过程中,不少村党支部反映,现在农村好“苗子”难找,大量年轻人在外读书、参军、务工,这些年,农村几乎没有年轻人留下来。

3、自身形象欠佳。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我们党的许多党员自身存在许多问题。部分党员意志衰退,不履行党员义务;长期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就算是参加也要求付“路费”;不交纳党费、不做党组织所分配的工作;不能起模范带头作用,甚至是成了反面典型。这些都在群众心目中产生了消极影响,严重影响了部分青年入党的热情和激情。

三、对策建议

一是要落实领导责任。组织部门要认真做好农村党员发展工作,着力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要建立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责任追究制,对那些连续两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所在乡镇党委书记要通报批评,村党支部不得评优;三年未发展党员的,对村党支部书记予以诫免;四年未发展党员的,村党支部书记予以调整。同时,要定期组织督促检查,县委组织部每年要对乡镇党委培养发展农村优秀青年入党工作进行一次督查,年终全面检查,并将检查情况进行通报。

二是要完善培养机制。各级党组织要拓宽培养视野,把培养的重点放在外出优秀务工青年、退伍军人上、经济大户、致富能手上,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要积极发挥乡镇包村单位和驻村工作组干部作用,指导、协助、督促村党支部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对那些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文化知识水平较高、致富能力较强,有奉献精神的农村青年,要作为重点加强培养。同时,要结合全县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学习理论、经济、法律、科技及党的基本知识,帮助他们提高政治觉悟和工作能力。

三是要疏通党员出口。各乡镇党委、农村党组织在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同时,还要加大疏通农村党员队伍“出口”力度,要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把农村那些意志衰退,不履行党员义务,长期不参加党组织的生活,不交纳党费,不做党组织所分配的工作,不能起模范带头作用的党员清除出去,不断纯洁党的队伍,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调查研究报告_研究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企业,人事,全文共 2119 字

+ 加入清单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调查研究报告

在企业的管理中,人力资源规划管理不仅具有先导性和战略性,在实施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和目标的过程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老板、企业管理层也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对于人力资源规划管理的制定却始终存在许多困惑和无奈。“人力资源规划很简单,不就是些招聘、薪酬之类的内容,有时再加点儿培训方面的东西”、“老总还在拍脑袋定战略,我又怎么搞得出规划(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做了也没多大意义,计划没有变化快,到头来能兑现的也不过20% -30%”。以上便是许多中小企业hr们对于人力资源规划管理的看法。那么,究竟中小企业有没必要进行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怎样才能制定出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

一、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实施效果不尽理想的原因:

1.对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认识不全面

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有三部曲:明确战略规划——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与具体的执行计划。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目标决定了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又为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制定具体的人员补充计划、人员使用计划、人员接替与晋升计划、教育培训计划、评估与激励计划、劳动关系计划、退休解聘计划等等提供了方向指引和依据。广义上的人力资源规划包含了所有这些具体内容,而决不仅仅“只是些招聘、薪酬之类的内容,有时再加点培训方面的东西”。

2.公司战略目标不明确

人力资源部门必须结合企业战略的实施予以人力资源的支持和保证。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中,应以战略目标出发,以战略为指导,确保人力资源政策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因此,人力资源规划的前提是企业发展与企业战略首先要明晰,而后才能分解到人力资源方面,随后才会有人员需求计划、招聘计划、薪资福利计划等与之相配套。而中小企业一般缺乏较明确的发展战略,尤其在快速扩张阶段,往往涉足于不同的业务领域,其中不乏许多新兴产业。而这些新兴产业在研发、营销、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尤其是一些新开拓的项目,定岗定编工作不象传统业务那么成熟。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不可能有明确的规划,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3.中小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太快,不易进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市场发展变化速度很快,而行业尽管随市场变化而作规划,到年终目标达成率也不过20% -30%。如某it公司是联想在某区域的大代理商之一。在年初,该公司的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的年度发展战略制定出了本年度公司的人力资源规划。但是在新的一年开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联想集团自身的战略、组织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于是作为供应链上的一个环节,该it公司也必须随之调整整个公司的人力资源规划,根据要求重新进行公司的人员设置与编制,重新制定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培训计划等。事实上,企业外部的政治、经济、法律、技术、文化等一系列因素一直处于动态的变化中,相应地就会引起企业内部的战略目标不断地变化,从而又会导致人力资源规划随之变化。

4.缺乏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专门技术与人才

目前,虽然许多中小企业成立了人力资源部,但在行使部门职能的时候,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整体素质不高,专业人员很少,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专业技能不够;第二、缺乏系统的职业培训;第三、许多人力资源工作者土生土长,没有受过良好的培训,没有经过正规大公司的熏陶,眼界不高。人力资源工作是一项非常独特的工作,对个人素质、领悟能力和学习能力要求都很高。而在这些综合因素中,有很多不是通过正规教育过程所能获得的。一位优秀的人力资源工作者不是靠认证也不是靠理论培养的,需要的是其对工作深刻体验和对社会的敏锐洞察。否则,单纯依靠原理、技术或数据处理的培训造就的人力资源工作者无异于纸上谈兵。鉴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正在向中小企业渗透的现实,随着各家企业对人力资源工作认识和实践的不断加深,人力资源规划工作一定会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出强大的推动作用。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组织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其重要性对于寻求发展壮大的中小企业尤为突出。而能否制定并有效实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并不取决于公司规模的大小,最关键的是依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特点制定出适合的政策。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研究,找出中小企业随着企业的进一步经营发展在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方面的出路。

二、目前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两大挑战

(一)社会经济变化

1、经济全球化,2、社会知识化,3、信息网络化,4、人口城市化。

(二)企业管理变化

1、企业生存基础的变化,2、企业发展源泉的变化,3、企业发展战略的变化,4、企业组织形态的变化,5、企业活动内容的变化。

三、人力资源发展的三个新动向

1、中高级人才跳槽频繁

在对150名首席执行官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调查问卷中,只有12%的人坚定认为不会离开公司,有54%的人声称自己在两年内很可能或可能离开公司。本次调查的董事长和董事长兼ceo以及总裁分别占31%、27%、23%,企业以国企和股份制企业为主,大约占63%,行业以高科技和金融行业为主,大约占71%。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农村教育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_社会实践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246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农村教育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教育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在农村发展过程中,教育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的地方,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村义务教育环境与城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待遇差,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经费很紧张,现代教育设备严重短缺,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滞后性,学生辍学较多等方面的因素制约着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题记

时间如水,岁月如歌,西安文理学院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改暑期社会实践终于划上句号。对于经常呆在凉爽的房间里,几乎没有受过苦的我来说,实践确实很辛苦,流了很多汗,吃了不少苦,皮肤也晒黑了很多,但大家没有一个抱怨,后悔的。在短暂的实践考察活动中,我努力让自己尽快融入到农村,成为他们中的一份子。期间,我们也收获不少,既能把在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发挥出来,学以致用,又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还给了我们主动积极地与疲劳和贪图安逸的惰性作斗争的机会。而我们在实践中,心灵得到了净化;思想得到了熏陶;认识得到了升华;觉悟得到了提高。

很感谢老师让我参加到这次社会实践中,让我充分地认识农村、了解农村。这次活动给我很多感触,也让我尝尽了人间的冷暖真情……

下面我从农村教育方面谈一下自己对农村的认识。在我们调查的几个村子里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仍很严重。

首先,多数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与要求相差甚远,现代教育设备少,教育手段简单,目前大多数农村地区在软硬件方面还不具备,要缩短城乡教育水平差距不易。受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的制约,农村中小学总体水平确实与城区存在较大距离,而且农村办学思想、教育观念方面还比较陈旧。我曾和唐家村的一个初中生聊过几句,他告诉我,他们上初中后才开始接触电脑,而城里呢,小学生就已经掌握电脑操作了,这就是差距。

其次,农村办学条件较差,加上教师工资偏低,普遍存在吸引高素质教师难的问题。农村学校优秀年轻教师和音乐、美术、体育、英语教师十分缺乏,目前大多数学校还不能向城里的学校那样采取高薪聘请优秀教师的办法。高水平的师资不足,导致农村教育质量难以保证。在我看来,乡村学校教师严重短缺,但同时我们看到,每年有那么多大学生找不到就业机会,而乡村学校又急需人才,为什么大学生不去真正需要自己的地方呢,每年毕业生都挤向人才济济的大城市,为了留在城市里,他们甚至选择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我记得在唐家村小学开总结大会时,就有位同学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唐家村的这几天,让我感受到了村民的热情和孩子们迫切渴望知识的心情,我被他们这样热情所感动,我想留下来……”

如果有更多的大学生有这样的意识和这样的思想,那么,农村还会缺老师么。不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近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其中从今年起全国有六所师范大学对毕业有意愿去西部农村支教的学生将免除一切学杂费。这一举措将使更多的大学生为西部农村做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775 字

+ 加入清单

基础教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农村语文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科研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他们对农村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特色、今后改革方向等作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目前研究站在语文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高度,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语文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如何使语文教育适应当地经济条件,促进学校教育与生产过程结合,增强学校教育对社会的贡献。指出要“把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语文教育活动与生产、健康、营养相关的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把以学校为中心的语文教育活动与科学技术的实际作用和生活发展,特别是农村的生活发展结合起来”。但是,这些实践与研究往往又是站在了农村经济不发达的,贫穷落后这一层面上进行的。作为21世纪逐步迈向小康社会的新农村,它的教育又将怎样更好地培养适应新农村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的人才,使我们的教育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的建设,这也是一个很值得探索研究的新课题。

2、调查分析农村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施情况,总结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困惑和困难,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中学课堂改革的新路子。

通过对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不断转变和升华农村教育教学理念,抬高教育目标,丰富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手段,完善有关学生和教师的评价体系,促进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发展农村教育。

通过对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调查分析,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

3、从XX年5月份起,我们学校着手进行课堂改革,从学习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模式”起步,发展到现在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打算把这种模式推广到全县的各个中小学,进行农村学校高效课堂改革,期间也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同时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怎样走出一条适合农村中学的高效课堂改革的路子,是农村学校教研的重要课题。

4、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发挥学生在新的教学管理模式下,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优化学生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5、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探索语文高效课堂的途径与方法。

6、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提高和完善,优化师生关系,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一)课题界定

“语文”,《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语言和文字”。我们这里谈的“语文”主要是指语文这门学科,“高中语文”即指高中语文这门课程,它包括课文的教与学、试题研究、写作实践、作家作品研究等等。

“高效”是在现有课堂时间和课堂资源的情况下,教师最大限度地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探索”是指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引下,结合农村发展的要求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对语文课堂和课外教学进行的有价值的研究与探索。其核心就是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用现代的对话式、交流式的教学组织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理论依据

(1)党的xx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要“把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2)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这就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优化学生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的思维习惯。”

(4)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思想和改革主张。

(5)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构建”过程,即主体借助自己的认识结构去主动构建知识;人们的认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完成的,因此建构活动是具有社会性,强调生生互动,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增长能力 。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智障儿童教育研究报告_研究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4948 字

+ 加入清单

智障儿童教育研究报告

智力障碍又称智力缺陷,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小编整理了智障儿童教育研究报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与此同时,影响人类自身安全的种种因素也随之日益增多。智障儿童由于智力和身体存在的缺陷,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较正常儿童更多的安全威胁,其中尤以烧伤、烫伤、气管异物、交通事故、意外坠落等为常见的意外伤害。这些意外伤害带来的后果不仅影响了智障儿童的身体健康,对他们的心理造成终身阴影,同时也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特殊教育的目的是使智障儿童形成基本的实用能力和良好习惯,成为平等的公民,取得生存的权利。 要生存就要融入社会,要融入社会首先必须保证自身安全,因此,安全是生存的首要条件,而安全教育也就成为智障儿童特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特教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安全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技能。本文拟就智障儿童安全教育的特殊性及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智障儿童安全教育的特殊性

相比于正常儿童,智障儿童安全教育有其非常特殊的性质。智障儿童面临的安全隐患之所以比同龄的正常儿童多,是因为他们的智力和体能都十分有限,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对外界危险事务也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例如他们容易患有视觉损伤(折射误差、斜视、弱视、白内障等),轻度智障儿童感受性降低,一般很难或不能辨别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的细微差异,严重程度的智障根本不能辨别多种颜色。加之听觉迟钝,知觉速度慢,容量小,不够分化联系少,很难及时发现外界来袭的危险;他们的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独立生活经验,即使能发现来袭的危险,也很难迅速有效地做出判断和及时规避。

正常儿童虽然也面临着诸多的安全威胁,但是他们的接受能力强,经过家庭及学校教育并不断总结积累自身经验,很快就能形成一定的安全意识。智障儿童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大脑经历过不同时间、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损伤,给认识活动带来了持续障碍,其障碍表现的形式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特教工作者在进行安全教育时对每个儿童的病因有比较透彻的了解,根据医生诊断和儿童的在校表现,针对具体情况予以区别对待。又如对正常儿童的安全教育可以采用谈话的方式讲授,而智障儿童缺乏语言逻辑思维的能力,单纯的讲授很难收到满意的效果。

在记忆方面,由于运动记忆容易激起智障儿童的情绪活动,其记忆效果就好,形象记忆略差,词汇的逻辑记忆难度最大。又,意义识记差,机械记忆相对较好。以上种种,造成了智障儿童安全教育的特殊性。

在安全教育过程中,特教工作者要以体贴平等的态度对待智障儿童,体谅和容忍他们的过失,给他们以安全感和信任感。智障儿童由于大脑受损,记忆力差,前学后忘。因此,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一定要反复讲,不厌其烦地多次灌输,并将交通安全、用电安全、体育活动安全的标志物品宣传画在校内各专区域内张贴,以便让孩子们经常看到,并定期组织演练,相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同时,我认为特教工作者必须意识到,要有效的进行智障儿童的安全教育,最正确的方法并非是单纯紧盯着他们的缺陷加以弥补,而是设法找到智障儿童的优势予以培养。

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自我保护意识的形成

智障儿童面临和终将面临的安全隐患不胜枚举,其中很多是难以预料的。部分家长出于对子女的怜爱乃至愧疚心理,给智障子女以过分的保护,导致智障儿童过分依赖监护人,如丹娅、暑薇等同学。学生的自理能力与其身体的增长不成正比,长久以往,儿童自理能力得不到发展,离开监护人,就无所适从,一旦处于突如其来或未曾经历的危险之中,便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所以仅仅针对具体危险源进行的教育和过分的包办保护并不是长久的和万能的,只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意识才能使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从容面对一些危险。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让智障儿童养成生活中的良好习惯,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或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启智教育课程中均有专题的课程讲述,教师须反复跟孩子们强化训练,例如:上下楼梯时一定要靠右行走、扶栏杆,不推、不挤、不奔跑。行路时一定要走人行道并尽量靠内侧;过马路时一定要走斑马线,开锁进门时看看有没有陌生人站在后面;独自不要用火,喝开水或热汤时要先吹一吹、试一试;吃饭的时候不要嬉笑打闹,等等。凡是儿童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不要一切都包办代替。只要时时注意这些生活小节的训练,通过多次反复的提醒和训练,长此以往,孩子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就知道了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了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

三、适时和适量的原则

智障儿童因大脑受到损伤而使其认识活动产生持续障碍,这种认识活动障碍是时刻与之相伴的。他们记忆的目的欠缺,有意识记忆差,表现为健忘、易疲劳。如“精神发育不全”、舞蹈症、脑外伤、脑积水儿童等都有易疲劳的特点。因此,进行安全教育一定要在其非疲劳期间。一旦儿童有了疲劳感,任何教育都难以接受,特教工作者必须掌握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时机予以安全教育。

由于智障学生的大脑受到损伤,不随意注意占优势,表现为特别好动,其“注意点”是以自己的注意为中心,注意范围狭窄、稳定性差,情绪不稳定,如先天智障、脑外伤、脑炎后遗症、舞蹈症儿童均有这一症状。所以,对这些儿童进行安全教育时,不能在单元时间内给他们呈现多个刺激,要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刻抓紧讲授,内容要浅显易懂,生动有趣。学习的时间不能长,时间一长,疲劳感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就会随时出现。学生一旦出现这些现象,教学效果就得不到保证,因此发现有疲劳感时,我们就应停止教学。

四、游戏——观察学习——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

一般,针对智障儿童注意力很难集中的特点,教师要不断变换刺激的方式,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智障儿童最大的困难是他们不能看见和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就是他们一旦离开了直观形象的“事实”,就对事物关系不能思考。另外,智障儿童的注意力还带有情绪特点,对自己感兴趣的和直观事务容易较引起他们注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教学实践中,宜采用观察学习法。所谓观察学习,是指模仿他人获取新技能的过程。第一个过程是注意过程,是关于模仿对象和观测者的特征;第二个过程是保持力;第三个过程是运动再现。为了方便模仿,应该给予儿童表现所学技能的机会,并对他们的表现做出准确的反应。第四个过程是动机过程,运用强化过程对儿童模仿有重要作用。通过直接的、外部的强化,被观测者的替代强化和良好表现的自我强化,可以获得学习的成功。

例如游戏就是智障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也是最形象最直观的观察学习过程。智障儿童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对丰富直观而正确的事物表象而获得。在游戏过程中,孩子容易形成正确的事物表象,可以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知识。教学知识点在游戏过程中要反复地重现,便于牢固地保存在孩子的头脑中,起到强化训练的作用。通过看和做,听和说,孩子能实际地感知物体的各种不同的行状、色彩、表面性质等多方面的特征,形成正确而丰富的表象。这些为孩子的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提供了营养,有助于克服各方面的障碍。

通过游戏,可以让智障儿童比较轻松而有效的掌握自救技能。例如:为了对智障儿童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和迷路后回家的技能培训,可以开展如下游戏,先布置好红绿灯和斑马线等场景,准备好特制的交警制服和反光背心,首先由教师扮演警察和迷路儿童的角色,让智障儿童观察学习,然后让智障儿童轮流模仿扮演“警察叔叔”和迷路儿童,学会看红绿灯,学会走斑马线,学会分辨交警着装,学会分辨老人面容,学会迷路时寻找警察叔叔或和善的老人给予帮助,学会使用求救或请求帮助的生存词汇,学会较熟练地说出父母的姓名、电话号码和家庭住址,学会分辨和使用110、120、119等求救电话。引导智障儿童设想出各种各样自救自护的方法并进行演习,提高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

在游戏中,教师可以扮演迷路儿童,向智障儿童扮演的警察叔叔请教,增强智障儿童的模仿学习。被成人模仿是对智障儿童有力的刺激物,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在游戏中,要较多地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多媒体等,这样才能以色彩、活动画面和音响等诸多因素刺激智障儿童的多种感官,以集中他们容易分散的注意力,克服他们在认识活动中普遍存在的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和易疲劳等常见的毛病,吸引他们投入到游戏中来。

总之,对智障儿童的安全教育应该是最直观、形象、有趣的,才容易使他们明白和认识安全的规律,才能使他们较容易思考,利于头脑中安全概念的逐步形成。

五、多表扬多鼓励、但也不能完全排除适度合理的惩罚

智障儿童都很单纯,比较正常儿童更需要表扬和鼓励。在安全教育中,教师要精心提供循序渐进的学习内容,依次提供事实和简明的概念信息,使智障儿童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得到成功经历,避免形成失败定势。教师还应帮助他们学习总结、概括,从而将已学信息运用于新的经历,加强正确的回应以强调成功的经历。例如在“警察叔叔和迷路儿童”的游戏中,当扮演迷路儿童的智障儿童顺利回答问题后,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他们加以表扬、鼓励,让受到表扬的儿童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对于易受暗示的其他儿童也可起到一定的鼓励作用和影响。同时,也可“荣升”他们扮演自己所崇拜的警察叔叔,让他们以交警的身份接受迷路儿童咨询,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令人兴奋的奖励。教师对智障儿童恰当行为的这种奖励,其实是给其他儿童树立了一个正确的模仿榜样,从而增强他们对成功榜样的模仿。

智障儿童大多不能理解教师“苦口婆心”的教育,简单的指责、惩罚,不仅不能产生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导致错误行为的加剧。因此在智障儿童的安全教育中切不可轻易批评、指责。不过适当的惩罚教育还是有必要的,当然这种惩罚与对正常儿童的惩罚教育有着完全不同的形式。例如在前述“警察与迷路儿童”的游戏中,将失败的角色扮演者暂时排除在游戏之外,或者将不称职的警察扮演者“降级”为迷路儿童扮演者,对智障儿童来说,都是一种实际意义上的惩罚,但只要游戏的组织者——教师能正确处置,反而会激起儿童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用更好的表现换取重扮自己中意的角色。

六、培养责任感,提高自律性

智障儿童往往受到过多呵护,不理解社会行为规则,一般都缺乏责任感,其中很多人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也缺乏自律的概念。特教工作者可以通过交给适当任务,以锻炼、培养他们的安全责任感,提高自我保护的自律性。例如每天安排一个表现较好的智障儿童担任执勤小“保安”,负责检查教室、活动室、活动器材的安全情况,发现不安全的因素马上报告老师或是提醒大家注意,对班上其他智障儿童不安全的行为也可以指出、纠正。在活动中他们既要检查别人,自己更要做到以身作则,否则就会失去当执勤小保安的资格;也可以通过安排智商相对较高的儿童监督智商较低的儿童,发现其不安全行为即报告老师。通过这样的任务过程,他们的责任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都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特别要指出的是:特教工作者在智障儿童面前决不能因为自己是健全的成年人,而随意做出对智障儿童来说是冒险的动作和行为。因为智障儿童大脑受损,在认识活动方面易受暗示特别是易受教师的影响,教师的行为是他们模仿的榜样。因此,教师在智障儿童面前的一举一动,都要想到将对儿童产生什么影响,也就是说,特教老师在工作中同样需要安全责任感和自我保护的自律性。

综上所述,生存权是公民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权利,智障儿童和其他身心健全的公民一样享有同等的权利。从大处说,这个群体的社会地位、生活水平以及受教育程度都是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从小处说,每个智障儿童的平安直接影响到其整个家庭。因此,智障儿童的安全理应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而智障儿童安全教育更是特校及全体特教工作者的职责所在。特教工作者应从仁爱之心出发,通过科学的安全教育和训练,使智障儿童在能力上的不足,人格上的欠缺得以补偿,帮助他们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遵守社会安全规范,过上有尊严而独立的生活,最终达到为智障儿童生活社会化而进行教育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家长问卷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学生,家长,全文共 816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家长问卷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调查对象:五年级学生家长

调查人数:16人

收回有效问卷:16份

调查数据分析:

1.有100%的家长认为孩子应该阅读课外书,并且认为阅读课外书不会影响学习。

2.在被调查的16名家长中,有14名家长为孩子购买过课外书,占87.5%。

3.所有的家长都愿意重视孩子课外阅读的指导,但是能够与孩子交流读后体会的只占到18.75%,有56.25%的家长因为没有时间而不与孩子交流体会。

4.认为自己孩子非常喜欢阅读课外书的有8名家长占50%;认为自己孩子对阅读课外书比较喜欢的有5名家长,占31.25%;认为自己孩子对阅读课外书一般喜欢的有3名家长占18.75%。没有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喜欢阅读课外书。

5.拥有10本以上课外书的学生有6人,占37.5%;拥有5——10本课外书的学生有4人,占25%;拥有5本以下课外书的学生有6人,占37.5%。

6. 阅读过10本以上课外书的学生有5人,占31.25%;阅读过5——10本课外书的学生有6人,占37.5%;阅读过5本以下课外书的学生有5人,占31.25%。

调查的结果:

从调查内容及数据汇总分析来看,大部分学生家长对孩子的课外阅读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认为课外阅读很有必要进行。但是,大部分家庭缺乏读书氛围,家庭藏书不够或者根本没有。家长知识的局限性以及生活所迫,不能够与孩子进行有效交流和指导。由于农村家庭经济收入相对较少,给孩子购买的课外书数量也很少。同时也限制了孩子从课外阅读中获得知识与乐趣。

从两道简答题的回答情况来看,大多数家长都会将孩子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安排在完成家庭作业后或者周末闲暇时间。也没有具体的时间安排。对于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还是没有给出些具体的方法。看来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课外阅读量还是太少了。

建议学校争取资金建立图书馆,让学生来借阅。或者在课程表中设立阅读课,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或摘抄好词好句,或写读后感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初中,全文共 6282 字

+ 加入清单

初中生命教育理论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为广大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等消极因素也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少数未成年人生命的丧失,生命意识的淡漠、生命意义的迷失影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据教育部、公安部、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等单位对北京、天津、上海等1 0个省市的调查显示,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相当于每天消失一个班。这警示我们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已经是学生成长过程最为需要的教育。生命与生存、生命与尊严、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发展、生命与社会等深层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探索。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中小学生命教育研究与实践》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开展生命教育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探讨,着眼于全体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奠定基础;着眼于增强学生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实践体验,“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成功的教育”,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生命环境奠定基础。引导学生热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都得到主动、健康、全面发展。

三、生命教育的目标

我校的生命教育,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引导学生关注环境、关心他人、关爱生命、关怀人类,并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分层目标:

一是通过对生命的认知,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生命的过程,从科学的角度认识生命、珍爱生命,从而培养学生树立安全意识、环保意识。

二是强化对生命的感悟,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自我并关心他人,培养学生的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是促进对生命的升华,使学生在认知和感悟生命的基础上,敬畏和欣赏生命,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生命教育的宗旨和最终目的。

四、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一)内容:

1)、珍爱生命的教育。内容主要涵盖安全教育、品德修养教育等。

2)、环境保护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树立环保意识。

3)、生命科学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从科学的角度认识生命。

4)、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健全心理品质。

5)、生命塑造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从美学的角度感悟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从而树立高尚的人生观。

(二)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等。强调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就问题开展个案研究,并以问题的解决方法做为个人课题的重要成果来呈现。研究的途径体现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通过学科教学、心理辅导、家庭教育、网络教育等教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研究与实践。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及理论依据

研究对象是全校七至八年级学生。

我国自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政治因素以及多种文化价值取向并存的局面,这一切使得与原计划经济模式相匹配的学校教育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与挑战。学校教育的实效性问题已为全社会所关注。反思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实效性差的原因,尽管有方方面面,但究其根源,却是无“人”的教育,它无视或蔑视生命的需要,与学生的生命——生活相脱节甚至相悖,采取简单化、灌输式的说教。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现代范式的道德教育内容的“理想性”,忽视对生命的现实关注,脱离每个个体生命成长的具体的、现实的生命需要来进行道德教育,可以说在道德教育中出现了生命的“空场”。

第二:现代范式的学校教育过程的“无人性”。当今学校忽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教育,重视书本,重视知识,将个体生命的形成与发展视为外塑的产物。学校教育与学生的现实生命——生活相割裂,忽视了个体生命的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导致知行不一致,形成个体生命人格的缺陷。

第三:现代范式的学校教育手段的“说教与灌输性”。现代学校德育以“美德袋”的形式进行灌输教育,忽视或无视学生的生命经历、感受和体验,忽视个体生命所处的具体的、现实的道德情境,以抽象的、单一的、绝对的“善”与“恶”、“正确”与“错误”为标准来要求和衡量个人的动机与行为。

所以,本课题关爱生命教育这一问题的提出,是在对人、生命、道德教育及其关系再认识的基础上探讨生命教育问题,她主要缘于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对现实生命价值的失落之感,尤其是对转变学校德育中生命“空场”现象的责任感,回应社会转型对道德教育转型的要求。它既不是与已有的道德教育“分庭抗争”,也不是与之无关的另外一套体系,而是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凸显对生命的关照,凸显生命在人的意识中的位置以及人对生命的关爱意识。

五、国内外研究状况

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学者是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早在1968年,他即在美国加州创办了“阿南达村”、阿南达学校,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他还出版了《生命教育》一书,探讨必须关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谛。

生命教育一经提出之后,很快就波及许多国家和地区,并逐步地形成了一种新地教育思潮。比如,香港、中国台湾中小学已经有了生命教育的课程和教育,在大陆中小学领域,近一、两年有少数省市和学校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尝试,如福建华南实验小学和蠡园小学开设了生命教育的课题研究;辽宁省XX年12月22日在沈阳启动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上海市也于XX年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特别强调要加强未成年人的“生命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增强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英国等西方国家即提出了所谓的“呼应课程”,以顺乎学生的生长、发育的规律。日本针对青少年浪费、破坏、自杀、杀人等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在1989年的新《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定位于敬畏人的生命与尊重人的精神这一理念的教育目标。我国的港台地区更是掀起了一股生命教育的热潮。如中国台湾教育行政部门设立了“生命教育委员会”,并曾将XX年定为“生命教育年”。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陆实施和全面推进的素质教育,倡导以人为本,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人。这在一定的意义上也可以说就是开展生命教育。

关于生命教育的课程目标,研究者所用的视角不同,对课程目标的表述也不尽相同。

——生命教育的目标有三,即“深化学生人生价值观与理想”,“培养学生尊重生命与关怀他人”,“发展学生多元智慧潜能”。(中国台湾 吴清基)

——生命教育就是培养、发展、提升生命认识、生命情感、生命意志和生命行为亦即生命意识水平和价值的教育。(上海 燕国材)

——生命教育的三层次目标:即“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增进发展生涯”、“促进学生自我实现”。(中国台湾 郑崇珍)

六、现有基础

(一)有良好的课题研究基础。

我校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班主任专业化与现代班集体建设研究”的子课题“初级中学后进生成因及其干预研究”、已获结题,现申报继续参加新教育实验课题研究工作,另有多个有关生命教育的市级课题与校级课题正在研究之中,这些课题的研究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可见,我校开展生命教育已有良好的实践研究基础。我校图书馆有藏书近10万册且近200台电脑可上网查资料。

另外,学校领导对课题研究高度重视,每学期都有足够的专项教科研资金投入。校领导带头立项进行教育改革研究,学校有良好的教科研氛围和充足的课题研究时间。参加课题研究的同志大部分是学校骨干教师,他们中有不少人参加过市级以上课题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他们在教学第一线,对师生情况最了解,为实验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广大教师取得了一定的教科研经验,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二)已经做过的工作。

1)、生命教育课程开发

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中,我校开发了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并有专门的任课教师与列入课程表的课时来实施该校本课程。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内容分五大部分,一是珍爱生命——安全教育;二是关爱环境——生存教育;三是认知生命——一周讲评;四是了解自己——心灵家园;五是理解生命——塑造自己。

2)、生命教育专题活动

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活动,有教育处牵头各班开展的以生命教育为主体的主题班会,有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专题讲座,有歌唱生命的歌咏比赛,有各类生命教育的专题板报,有各种活动,如:清洁家园、社区义工活动、为受灾地区捐款,及各种生命自救活动等。如:模拟救火演习、远离香烟毒品活动等。

3)、组织生命教育活动打造生命教育环境

开展生命教育专题活动,列入综合活动计划。在综合活动计划中,结合禁毒日、世界环境日、预防艾滋病日、安全教育周等开展专题生命教育活动、生命教育主题班会等。校园文化渗透生命教育,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学校在环境规划改造过程中充中考虑到生命教育,规划建设生命教育园地,并在楼道、墙壁等处布置生命教育的主题内容,使校园时时处处渗透生命教育,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4)、生命教育课堂渗透

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我校强调了生命教育课堂渗透,全方位的灌输生命教育的理念,让学生能时时对生命进行反思,不断的吸收各种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努力使学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与拼搏的精神,在各学科的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建立个人生活信心的立足点。

七、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年 9 月至 XX年 3月 )

1.课题立项,选定实验班

2.拟定课题,明确目标

3.召开课题开题会及子课题的部署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 年 4 月至 年 8 月)

1.对实验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相关问题的培训

2.设计课题研究计划并进行研究

第三阶段研究阶段(XX年9 月至XX年3月)

1.进行阶段研究成果交流和总结,开展中期研究成果推广工作

2.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第四阶段总结验收阶段( 年 4 月至 年 9 月)

1.对前期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角度,撰写相关的论文和行动研究报告。

八、创新之处:

1、有关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大陆起步较晚,虽在少数学校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尝试,但还处于起始阶段,对关爱生命道德教育的研究尚停留在“奔走、呼吁”等理论探讨的层面,缺乏可操作性。本课题尝试把认知层面的构想真正转化为可操作的实际行动,使关爱生命道德教育在中学德育中得到真正的实施。具体途径是开设独立的校本课程——生命教育课程。因为结合我国大陆的具体教学实际,如果我们只是口头上承诺生命道德教育要融入和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大背景中,这些“豪言壮语”在现实中就会变成 “空中楼阁”。本课题参考国内外已有生命教育教材,结合我国中小学生的身心实际,编制生命教育教材,在初一年级试行“长短课”,以确保生命教育的授课时间。同时,组织学校政治、语文、生物学科教师分析本学科教材,挖掘对学生进行生命道德教育的闪光点,对学生渗透关爱生命道德教育。

2、本课题强调学生的直接参与和亲身体验,提出使学生成为“优质自己”作为关爱生命道德教育的价值期望。提出“过好每一天”作为成为优质自己的生命焦点。

3、本课题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直接参与活动和亲身体验,引导学生通过“生命故事”交流自己的生活经历、自我经验、生命体验和生命追求以及自己对他人的生命经历、体验与追求的感悟等,通过“生命故事”帮助学生德性成长,从而促进道德学习与道德教育的融合

九、研究人员的组成与专长

本课题的负责人是我校副校长刘玉强,45岁,中学一级教师,曾担任过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有丰富的班级及学校管理经验和丰富的教师专业化培训经验,并负责为课题组提供研究经费,做好研究指导,提供研究所需图书资料并组织研究人员参加课题相关的培训学习。

课题组长张志刚,35岁,中学一级教师,河北省优秀教师,河北省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先进个人,十佳班主任,有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有较高的教育理论,善于总结。该课题的申请书、开题报告、阶段总结、论文、均由其归纳整理。

研究员郭成林,46岁,魏县二中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曾担任过国家级课题的负责人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教育管理经验丰富,有创新意识,善于总结,负责本岗位学生生命教育模式探讨研究,撰写阶段总结。

研究员连建忠,34岁,教导处副主任,中学一级教师,多年班主任,班级管理经验丰富。善于整理总结,负责材料收集整理和阶段总结。

研究员王改丽,31岁,中学二级教师,多年班主任,班级管理经验丰富。负责班级生命教育课例整理,并形成系统过程性材料档案。

研究员张瑞丽,43岁,学校妇工委主任,中学一级教师,“心灵家园”校本课开发者,负责本学科范围内撰写论文,提供案例,调查问卷。

研究员郭海红,38岁,中学一级教师,“心灵家园”校本课开发者,负责本范围内撰写论文,提供案例,调查问卷,负责查阅资料,打印整理资料。

研究员徐洪福,34岁,中学二级教师,多年班主任,班级管理经验丰富。负责班级生命教育课例整理,并形成系统过程性材料档案。并负责“周讲评”校本课研发与材料归纳整理和各个阶段总结材料整理。

研究员陈晓静,26岁,中学二级教师,多年班主任,班级管理经验丰富。负责班级生命教育课例整理,并形成系统过程性材料档案。

研究员苗利东, 岁,中学二级教师,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教改探讨欲望,班级管理经验丰富。负责设计调查问卷、进行问卷分析和筹备组织相关活动。

研究员韩海英,32岁,中学二级职称,生物教师,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教改探讨欲望,负责本学科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整理和筹备组织相关活动。

研究员栗 娟,45岁,中学一级职称,生物教师,有丰富的生物教育经验和教改探讨欲望,负责本学科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整理和筹备组织相关活动。

研究员华振国,32岁,中学二级职称,思想品德教师,有丰富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和中学生行为规范管理经验。负责本学科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整理和筹备组织相关活动

研究员侯香叶,42岁,中学一级职称,思想品德教师,有丰富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和中学生行为规范管理经验。负责本学科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整理和筹备组织相关活动

总之,课题组成员平均年龄35岁,经验丰富,精力旺盛,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新理念较快,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实验研究能力,各负其责,分工合作,能保证课题的按时顺利完成。

十、课题研究的成果表达形式

1、研究报告(包括实验报告、调查报告);

2、专题研究论文、论文集、专著;

3、生命教育的教材

4、实绩展览、活动展示(学生活动的记录、图片、反映该课题研究的录像资料等等)

十一、主要参考文献

1.郑晓江.《寻找人生的价值与生命的安顿》.http: ∥

2.史习燕.《少年暴力和爱育的缺失》.中国教育报,XX年8月23日

3.王学凤.《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及实施途径》[j]. 教育评论.

4.张云飞.《呼唤生命教育》[j].社会. (3)

5.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艺术》河海大学出版社。

6. 伍芳辉 《教师及学生心理健康》北京出版社

7.田春利.《论基于生命有限性的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

8. 吴珄 《教育价值观的思考与实践》现代教育出版社

9.程红艳.《呼唤教育的生命意识——生命教育及其对德育的启示》[j].班主任之友.(7)

10.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11.刘宣文,琚晓燕.《生命教育与课程设计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

12. 王一良《心理医生》台海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学生家庭教育情况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中学,学生,全文共 1388 字

+ 加入清单

中学家庭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教育不仅是学校、教师的责任,更是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只有学校与家庭、教师与父母相互合作,才能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本着这样的初衷,我们对全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增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教育的意识,形成育人整体合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调查方法

1、调查时间:

2、调查对象:全校学生家长(家长到会率98%)

3、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采取以班级为单位集中问卷,共发出问卷1000份,收到有效卷987份,无废卷。

三、结果与分析

(一)家庭状况:

1、家长文化程度:父母中有一人为本科学历的占16.7%,大专学历占34.6%,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8.7%。

2、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条件以中等收入(即父母平均月收入为1000——XX元)为主,贫富两极也占一定比例,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19.1%,在3000元以上的占34.3%

(二)家庭教育现状:

1、家庭教育投入情况:

(1)经济投入:家庭订阅杂志、报纸一份以上占61.1%;每月给子女购买课外书3本以上占32.6%。

(2)时间投入:每月经常陪子女去新华书店的(不少于2次)的占38.9%;每周平均有一小时以上的时间和孩子一起交流学习占37.5%说明家长对孩子教育比较重视,但经济的投入明显高于与孩子共处的时间投入。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还是不够,实质性付出太少。

2、家庭教育方法:

(1)家庭教育的理念:72.1%的家长认为对子女严厉,要求严格,孩子听话;71.4%的家长认为谁对孩子溺爱,孩子就不听谁的话。

(2)教育子女的途径:以生活经验、随时随地教育为主的站96.8%,3.2%的家长从书、报、电视中获取教育方法。

(3)督促子女看课外书的方法:鼓励的占28.1%,采用物质奖励的占42.7%,引导的占13.4%,进行陪读的占16.8%。

(4)在家进行英语、家庭辅导的占82.7%,在家进行钢琴、电子琴辅导的占15.3%。由母亲承担的占68%,由父母一起承担的为24%,父亲单独承担的占3.6%,祖父母承担的占4.4%。

(5)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擦桌子、整理东西)占58%。

(6)93.6%的家长不给孩子零花钱。

说明家长对孩子进行素质培养的观念、方法日渐成熟,普遍认识到正确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教育方法上以鼓励为主,方法越来越多。但仍表现出对孩子智力学习重视的倾向。

3、 特长培养情况:

63.2%的家长让孩子参加青少年活动活动中心的乐器、书法、英语、绘画辅导班。

说明家长对培养孩子的兴趣专长较为重视,兴趣的选择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家长对孩子特长培养的投入较多。

4、 家校联系情况:

100%的家长希望每学期与老师沟通1次以上,联系方式一发短信、打电话、利用网络、写便条、上门家访为主。

说明家长对子女学习的关心程度较高,对家校合力的重要性认识到位;同时也反映出家长把教育寄希望于老师、学校的心理。

四、措施与对策

1、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家长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在家庭教育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建议通过家长学校等途径,不断接受新知识,接纳新的教育观念,提高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报告[页5]_研究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学校,社区,全文共 1066 字

+ 加入清单

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报告

4.家长通过传美教育活动也大大提高了自身的道德素质,在家能给孩子起表率作用,对学校的教育活动和孩子的成长给予满腔热情的关注和支持。不少家长与孩于达到了沟通,家庭气氛和谐了,感情融洽了。据平等乡平等中心校对六年级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显示,家长在传美教育中也受到很大教育。

五、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在分析了4年的传美教育的实验研究过程和诸多实验现象后,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本课题实验研究的选择与确立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所提出的实验研究宗旨、目标、内容、原则等既具有时代性、针对性、科学性,又具有可行性。该课题的研究不仅对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东方传统伦理道德的弘扬与发展、乃至对整个人类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2.实验研究证明,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学校德育的基础内容是正确、有效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的原则,去其糟粕,吸取精华,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保持自己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特色的指导方针是正确的。

3.进行“三结合”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丰富了学校德育内容,使师生和家长的道德认识水平和道德行为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有效地提高了学校德育工作整体水平,也促进了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教育的发展,使学校、家庭、社区的道德风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精神文明建设程度有很大进步,值得推广。

4.实验研究过程中探讨、总结出的搞好学校传美教育和抓好“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传美教育”模式具有较好的可行性、操作性,“五种研究方法”,“十一个结合的教育途径”等为今后大面积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提出了新鲜的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二〕讨论

1.“三结合”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参与,否则将难以形成大区域的传美教育网络,收到预期的最佳教育效果。因此,得到政府的支持,是进行区域传美教育的基本保证。希望各级政府把区域传美教育纳入各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统一领导,分步实施。

2.实验研究过程中,有的单位对学校和家庭的传美教育研究得比较多,但对如何与社区的结合研究得不够,理论探讨有待加深。

3.传美教育的评估机制尚需逐步完善以便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出自:《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1900-)广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课题组

共5页,当前第5页12345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市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综合治理对策研究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519 字

+ 加入清单

生态环境存在主要问题综合治理对策研究

一、我市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乃至今后更长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众所周知,我市是一座资源型城市,冶炼、化工、建材等重污染行业占主导地位,由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任务尚未完成,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还将快速增长。我们预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可能是我市生态环境压力最为突出的时期,生态环境风险不断增大,生态环境安全受到挑战,生态环境问题将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

一是工业“三废”排放居高不下。XX年,全市工业废气污染物二氧化硫、烟尘、粉尘排放量分别为4.42万吨、1.23万吨、1.97万吨,约占全省排放总量的10%、5%、6%;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750万吨,占全省16%。生态环境承载着巨大压力,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艰巨。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污染减排目标任务(到XX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4.13万吨,化学需氧量控制在0.92万吨),既要消化现有的污染物存量,同时还要消化期间产生的增量,面临着经济要发展、污染要减排的双重压力。

二是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不尽人意。工业布局不合理,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缺乏科学合理的过渡区域,主要废气污染源处在城市主导风向上游,工业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硫约有90%集中在城区50平方公里范围内,超出城区大气环境容量,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日均浓度也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少数企业废气不能稳定达标排放,事故性排放时有发生,在大气扩散条件差等不利情况下,加剧了空气环境污染。

三是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均为零。西湖污水处理厂等一些重点项目进展缓慢,全市各开发区、工业园区均无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新民污水处理厂厂外管网尚未完全配套,污水收集率偏低,不能满负荷运行,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只有50%左右。环城公路尚未建成,大量矿物、建筑渣土运输车辆穿城而过,城区道路运输泼撒扬尘污染较为严重。

四是农村环境保护形势较为严峻。农村环境保护机制不完善,监管能力与资金投入不足。小矿山、小选厂、小烧结分布较散,工艺水平不高,污染处理设施不配套,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严重。小城镇及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匮乏,单位面积耕地农药、化肥使用量大大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农村面源污染不断加剧,加之工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的影响,多数中小河流水质恶化,一些乡村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

五是矿山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我市矿山点多面广,生态破坏严重。矿山占地约为全市国土面积的2%,其中采矿场、尾矿库、排土场、塌陷区等造成生态破坏的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1%左右,由此带来了水土流失、地质灾害以及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污染等诸多生态问题。囿于政策、资金等原因,我市矿山生态恢复重建进展不快,生态治理率不到14%。此外,还存在着边治理,边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问题,加重了我市矿山生态建设任务。

二、我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对策

首先,坚持科学发展观,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必须充分认识我市环境保护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在科学发展中促进环境保护,在保护环境中实现科学发展,做到不要牺牲环境的发展,不要浪费资源的增长,不要未经环评的建设;下大气力解决好我市发展中的各类环境问题,尤其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作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主攻目标。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小学低年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学生,全文共 1258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低年级学生诚信教育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诚信是人类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德,世界各国均重视国民的诚信教育。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文明发展史,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自古以来看重诚信。《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随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诚信”已经逐步深入到我国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成为衡量人们日常行为、道德素养的重要标准。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六条明确规定: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考试不作弊。诚信教育虽然已在社会上蔚然成风,但综观小学生的诚信教育,“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和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仍不容忽视,部分家长不讲诚信成为学生诚信美德教育的难题,部分家长重文化知识,轻道德情感教育,造成学生诚信的缺失;它们对学校教育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

诚信是道德之基石,是立人之根本,是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内容。树木之初重育苗,立人之始在于幼。诚信教育应从小抓起。因此,对小学生的诚信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预期研究目标、内容:

总体目标:

1、通过研究,培养学生形成“拥有诚信”的意识与能力:在实践中让学生能做到用真诚的态度处置学习生活中的一切事情,做到诚实守信。

2、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创设师生的平等地位,营造师生相互尊重的良好氛围,同时让诚信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扎根,让诚信的鲜花开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具体目标:

1、在诚实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诚实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对他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不说谎话。端正考风考纪,作业和考试独自完成,不抄袭、不作弊。

2、在守信教育方面:培养学生守时、守信、有责任心,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遇到失误,勇于承担应有的责任,知错就改。

3、在法规教育方面:加强遵守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和社会公德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法规意识,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要进一步落实《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全面培养学生诚信、守纪、公正、文明等良好习惯。

研究内容:

1、小学低年级学生诚信意识现状的调查研究。

2、小学低年级学生诚信培育策略的行动研究,它包括如何在课堂教学、校内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培育小学生的诚信意识素养。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

1、整合性原则:本课题以学校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个别与集体跟踪研究。结合学校开展的主题活动,将围绕改革课堂教学,拓展校内活动,开辟社会大课堂这三条主线,通过各种活动的设计,达到研究目的。

2、主体性原则:本课题的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更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了解学生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的参与,给学生尽可能充分的表现和选择的机会,还应特别注意学生参与活动的反馈意见和信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不断修正和优化研究内容。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大学“校园隐者”一族教育现状的研究[页2]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学校,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大学“校园隐者”一族教育现状研究(二)性格中有自卑和自负心理的双重作用对于自己的家庭状况、身体状况、交际能力、工作能力等,“校园隐者”一族在某些侧面或时候有超凡脱俗、鹤立鸡群的优越感,他们要么是在校内没有机会和平台让其释放和展示这方面的优势或特长;要么是其释放和展示的方式不能被周围同学所喜欢和接受;要么是已经充分表现和展示过了,作为一种过程和经历自己已经拥有,应该换一种空间去闯荡、换一种挑战去经受。而在另一些侧面或时候,“校园隐者”一族又觉得自己犹陷困境、难寻突破,甚至会感到茕茕孑立、孤立无援。应该注意到,他们毕竟还是处于这个年龄段的青年学生,经验的缺乏和社会化程度的不足,使得他们的内心在这两极之间游走,他们也有着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成长的烦恼。(三)现有高校教育模式稍显僵化,形式不够丰富,针对性和开放性不强譬如,目前的高等教育中,学分制名不符实,转专业“难于上青天”,课程设置不易变通等等。此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简单化,针对性不强,教育理念上“管理管理,管多于理”;教育手段上,管理多于服务,说教多于交流;教育资源上也有着很强的自我局限性,不善于借力甚至主动规避社会教育资源的介入,甚至导致教育中出现了“5共3页,当前第2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小学生健康教育状况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学生,全文共 1938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健康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学生健康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源起:基于当前小学生身体普遍处于亚健康的现状,我们必须认真透析和反思社会这个大环境对健康教育的关注程度和实施力度。

众所皆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伟大的教育家洛克更说过: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 确实大多数伟人、思想家、学者、智者和各领域的精英都非常重视身体的锻炼和保养。然而在当代社会,人们大多处于亚健康状况,尤其青少年更是过早地背负起课业重担!这样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吗?他们是不快乐的,体质是不佳的,所以爱护、必须关心小学生的成长问题——亚健康!我们从国家、社会、家庭及小学生自身多方面反思,探究其原因,以寻求解决途径。

国内外都十分重视健身教育问题,更关注青少年健康状况,然而面对竞争的压力,社会的快速发展,学校、家长的高标准高要求,学生柔嫩的背弯被压重了,我们真不忍看到重重的书包、厚厚的眼镜和各种贪吃贪睡,生活无序无规律的孩子就这样长大!好的习惯是要从小培养,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还在成长中的小学生们,他们需要更多科学的培养和锻炼,需要良好的社会锻炼氛围,科学的学校、家庭健身教育,加强体质,打好身体的底子,将来才可能在各行各业有所成就!

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我致力于研究这一现象,透析国家和教育机构对健身教育的实施,社会对健身教育的关注,家庭对健身教育的重视以及小学生的自我健身意识,从中发掘健身教育的缺乏而导致小学生的亚健康状况,运用专业所学、参考文献及自身研究来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建设性的策略与方案,以引起社会对小学生健康状况的关注,配合学校、家庭加大健身教育实施力度,提高小学生的健身意识和身体素质,让他们积极参与身体锻炼,健康快乐地成长!

调查基础:1、“亚健康”的含义: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一种身体、精神和交往上的完美状态,而不只是身体无病。根据这一定义,经过严格的统计学统计,人群中真正健康(第一状态)和患病者(第二状态)不足2/3,有1/3以上的人群处在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度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第三状态",国内常常称之为"亚健康"状态。"第三状态"状态处理得当,则身体可向健康转化;反之,则患病。

2、作品基础:《中小学暑期“课业加餐”情况调查报告》,我们有大量的调查报告,访谈记录以及宣传经历,研究现在中小学生普遍课业负担偏重而导致的健康不佳,身体、心理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令人堪忧!从这个研究层面引发我们对于小学生健康状况的思考和探究,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前瞻性!

xx年年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强身健体积极锻炼——家乡人民的保健意识考察》;

3、国内外已有研究参考:

①小学生身心健康教育  作者:[日]坂人博子 著,[中]王树范 译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内容提要:教育孩子历来是一个传统而棘手的问题。在中国有所谓“玉不琢,不成器”的说法,无论是家长、教师经常只是把孩子放在接受教育的被动地位;总是想叫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什么和怎么做,至于在启发孩子自己主动地去做什么和怎么做方面下功夫就太少了。本书所介绍的对小学生的教育方法则相反,它通过在小学校日常发生的事情,教育孩子主动地自己培养自己。真正把小学教育当作启蒙教育阶段,让孩子认识大自然,了解自己身体的一般构造和机能,懂得怎样保护自己。本书对家长及教师都会有很好的启示。

② 《小学生健康教育 》 作 者:郑日昌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图书发行部(兰色畅想) 出版日期: -7-1

本书全面介绍了小学生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实务,旨在帮助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了解和感受小学生健康教育的专业性质、基本原理、实施方法及组织管理,以便在将来的工作中能以正确的视角对待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为将来能参与这项工作打下初步的专业基础。

③一些健康教育网站参考

;

;

children’s health first aid kits  enoch choi  wednesday, july 26,

④《xx年年江苏省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竞赛短信试题答案》引用地址:

研究方法:

发放调查问卷,加上访问两者并驾齐驱,双管齐下。

信息的整理与数据统计:我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有效卷58份。(后附调查问卷2份)

3.充分利用书籍和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研究资料。

4.基于问卷逻辑,编写调查报告。

调查结果与分析:

1.“亚健康”状态分析

从问卷第一大题——共有10种“亚健康”状态,分析所得数据:62.1%出现过或正处在亚健康状态,剩下37.9%的小学生没有出现过亚健康的症状。据世界卫生组织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经医生检查、诊断有病的人也只占20%,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由此可见大部分人还是处在“亚健康”状态的。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小学教育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全文共 3336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教育调查报告

本文以小学六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研究有关家庭教育的一些问题,以便更有针对性指导家庭教育。

党的“xx大”报告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由此可见,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我们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而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因此打好小学教育的基础,对今后中学、大学的学习将起到极大的作用。而农村的教育条件、教学水平等在总体上都低于城镇小学,因此,农村的义务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显得很重要。而从几年来的情况看,政府对义务教育较为重视,投入也是越来越多,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在教学的硬件设施上,一改过去破旧的拼凑起来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备。其次是学校的师资队伍有所壮大。但是,我认为目前农村的小学教育仍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我曾到过一些沿海地区,跟人家比,我们真是差距太大啦,我们做农村小学的领导者每天在考虑的是到哪儿能弄到办学经费,而人家的领导者每天在考虑的是到哪儿能花掉手里的办学经费;真乃是天壤之别呀!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因经常缺乏资金无法买新的。

二、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工作负担重

1、教师负担重。在我们农村小学中,年纪偏大的教师较多,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多数教师依然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的五阶段式。这种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同时,农村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打工,使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2、教师思想观念落后。部分老教师受固有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严重,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思想守旧、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有畏难情绪的现象,缺乏实课程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中很自然地还走传统教学的老路,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

3、教师培训落后。做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势在必行。教师观念的更新,教材和课程标准的把握,更多要依赖于教师培训工作。可是,目前农村学校普遍存在选送培训和校本培训不到位的现象。

很多学校的教师外出就会影响校内教学。其次在于学校办学经费紧张,缺少培训经费。校本培训不到位,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学科教师数量不足,缺少校本培训的师资和条件,开展专业培训和教学研究很难形成氛围并保证质量。

4、教师自学自研落后。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教师传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加强自学自研,不断“充电”,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加强自学自研作为职业发展的需要来对待。可是,农村学校由于受地域、经济、硬件等条件限制,可供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极为有限。许多学校没有网络,缺少图书。有限的图书得不到及时更新,多数已经过时。教师自学苦于没有资料可学,自研苦于没有资料可查,搜集资料,完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策略受到影响,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少辅助资料。另外,由于学校学习资源的限制,教师外出培训成果在校内得不到巩固练习和及时消化理解,不能内化和深化,久而久之,出现培训成果的流失。教师自学自研的落后严重影响了教师专业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三、素质教育难以实行,课程改革举步维艰

农村教育,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受大的环境制约和影响,教师们都把学生考高分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目标,学校也用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依据。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课程虽然开设,但实则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知识面狭窄,观念滞后。

新课程专业引领落后。特别是新课改后,农村教师由于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对新课程的组织实施感到困惑,有畏难情绪,所以,必须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农村学校普遍感到新课程实施的“明白人”太少,力量不足。虽然部分教师参加了一定级别的培训,但是由于受自身素质和群体环境的影响,新课程的转化率不高,不能较好地将培训所得转化为教学实践,很难成为学校实施新课程的骨干和带头人。另外,由于地域特点,学校课改工作缺乏上级业务部门经常、有效的指导。对课改实施引领的力度不大,制约了农村学校新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村级小学减少造成学生上学不便

我所调查的一些村级小学,但由于教学条件差,教学设备落后等因素,以及越来越多的家长外出打工,随之把孩子也送到教学质量较好的城镇学校就读,加之计划生育工作到位,因此生源逐年减少,许多学校合并成一所,合村并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集中教育资源,节省教育开支,实际上并校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到学生上学路途遥远,伤害部分村民感情等问题,当时并校也是遇到了很多困难,后来由政府出钱给上学超过5公里以上的学生每年每生150元的交通补贴,并校才得以顺利成功。但目前农村小学不提供住宿,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较远的学生上学的不便,小学生年龄小,每天来回跑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学生的人身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可是要住校,学校又无宿舍。

五、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在教学水平上农村小学是无法与城镇小学相提并论的,而且差距越来越大,归结原因大致有5点:

1、硬件方面,即教学设备简陋,无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2、软件方面即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各方面条件都差,年轻的毕业生大都不愿到农村任教,教师平均年龄较大,知识结构相对陈旧,工作也缺乏年轻人的激情与活力。

3、家长素质较低,督促孩子读书的意识淡薄,有的甚至是抱着让小孩呆在学校省得他在身边闹或四外乱跑的想法把孩子送进学校的。

4、孩子天性爱玩,在缺乏适当的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不会自发地产生学习的兴趣。

5、现在社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专院校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很普遍,而这时许多同龄的打工者已能基本维持自己的生活了,许多农民就会认为“读书无用”、“多培养一个大学生,就多出一个贫困户”,这种认识和环境的存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慢慢减弱。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农村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令人难以乐观。农村小学教育占了义务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须高度重视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不扎实,教育的发展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其问题的解决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经途径。否则,就相当于丢掉了小学阶段的大多数,丢掉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也就谈不上什么全民素质教育了。因此,农村教育必须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更不应该成为被社会遗忘的角落。“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真正要做到何其难也!只有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加强和牢固基础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是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邓小平同志有两段脍灸人口的名言,“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基础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今天的学生到了将来就是建设现代化的中坚力量。不要“偏心”,抓好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刻不容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的教师问卷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学生,教师,全文共 1122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教师问卷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了解教师眼中的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为小课题《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的实施提供有力的实践准备。

调查对象:

本校全体教师。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

调查问卷设计:

本调查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客观选择题,共10小题,主要调查教师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和态度;第二部分有2个主观题,旨在了解教师对改变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建议,以及对建立班级图书角的理性分析。

调查问卷分析:

从回收的问卷来看,98%的教师都非常支持学生读课外书,而且认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非常必要,必须重视和加强,并愿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性指导。还有教师建议学校开设课外阅读课,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99%的教师认为班级图书角的设立势在必行,以及时满足学生的读书需求,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但农村小学的条件有限,一些好的想法实施起来可能还面临一定困难,改善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还有相当漫长的路要走。

调查问卷思考:

在调查问卷中:有53%的教师在“你觉得班里学生喜欢课外阅读吗?”一栏中选择了“一般”。究其原因,学生缺乏课外阅读的主动意识,很少有人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另外,学生的课外书短缺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平时都没有合适的书籍去阅读,又何谈从中找到乐趣,从而热爱读书呢。学校虽然设有图书室,但由于意识不到位,管理不力等原因,图书丢失了大部分,剩下的当作了摆设或尘封起来,孩子们只能望书兴叹了。

调查问卷的研究结果:

教师要解放自己的头脑,提高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少些枯燥无味的讲授,少些机械重复的作业,多些时间给学生阅读,充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首先,我们有责任尽可能多地丰富孩子们的课外书,想方设法,采取多种渠道筹集,比如,设立班级图书角,向学校建议定期开放图书室等。再次,给学生以阅读的自由,给他们时间上的保证。两周一节的课外阅读课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每天挤出时间来,天天读,才能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这就要求所有的任课教师共同支持,尽量减少作业量,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去自由阅读。此外,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还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形式来记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本应该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读到好文章,摘录好词佳句,记下心得体会;阅读累了,就在本子上或画一朵小花,或描一只小虫,给课外阅读增添无限的情趣。只有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才能让他们灵动的思想自由地翱翔于“学海”“书山”之间,从而稳定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总之,课外阅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谐发展是一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它需要学校、社会、教师、家长共同关注,齐心协力。与书为友,和孩子同读,伴孩子一起成长,让人人成功起步,应当成为我们老师和家长的共同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英语教育实习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671 字

+ 加入清单

英语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组成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是学生、教师与课程、客观世界(英语语言)。如何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收到最佳效果,是我实习期间一直思考的问题。通过校外实地教学,我意识到,能否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以,实习期间我就如何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这一问题展开了调查。

调查对象是我任课的天津普育学校的学生,调查以问卷形式进行,共收回有效答卷310份。调查的题目共六个:

(1)对英语课的兴趣;

(2)英语课上的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性;

(3)英语教学的交际特点;

(4)师生关系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5)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角色与作用;

(6)你心目中的英语教师。统计分析如下:

一、学习兴趣对发挥主动性、积极性的影响情况

类型:              百分比%

喜欢    90          29

一般    150         49

不喜欢  70          22

总      310         100

从上表可以看出,喜欢上英语课的和不喜欢的比例基本持平,中间部分比例较大,呈两极分化态势。说明学生对待英语课的态度观点鲜明,它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们喜欢英语课的原因主要有:认为英语课很重要,是新世纪的需要;当前就业的通行证;喜欢接触新事物。

不喜欢英语课的原因,按教师和学生自身因素从两方面分析:(一)老师因素:现今教学传授知识的手段是“灌"。并没有带动学生去感受英语,教会其学习方法。教学步骤公式化,课堂上讲得多,让学生参与的少,致使学生被动接受,思维不活跃。

(二)学生自身因素:本身英语基础不好。学得越多,越听不懂、记不住,丧失信心,从而对老师及其所教内容产生恐惧厌烦心理。

二、学生对课堂上老师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重要性的认识

从调查结果显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能够认识到课堂上主动性积极性的调动与发挥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学习是自已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学生才会乐意攻读,积极思维,主动进取。

三、学生如何看待交际能力这一英语教学主要用途

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表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认为培养英语交际能力是学习的最主要目的。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习语言是为了互相沟通、了解,就是为了交际。

四、学生对师生关系影响教学的意见

这一调查数字是出乎意料又是合乎情理的。几乎百分之百的学生非常看重师生关系,认为它的好坏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这一结果与平时看似冷淡的师生共处场面截然相反。由此可见教与学并不只在课堂短短的四十分钟和不大的教室内发生作用,它远远超出了这一范围,涉及课下的方方面面诸多因素,教师的人格魅力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们为搞好师生关系提了不少有效的建议。摘录如下:

以诚相待,对学生像朋友,不摆架子,有时开开玩笑,给学生们以亲切感;利用课间、空余时间深入学生之间,与其多交流、多沟通,主动接触,增进了解,听取教学意见、建议,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清楚每位学生的学习程度、层次,因材施教。

在现实生活中,师生之间似乎除了教学外,交流机会很少,大多数班级并未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但其实双方都渴望得到对方的理解与支持,只有沟通,才能交流,然后才能相互配合,上好每一堂课。

五、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的角色及所起的作用

此次调查表明,还有不少学生认为应以老师为中心,而实际上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即英语课堂的语言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主导。老师应起好引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热情,发挥出自身潜能。

六、学生心目中的老师形象

最后,我调查了解在学生的眼中,一个好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占第一位的是老师的教学水平。讲课内容要准确,有条理,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语言幽默风趣,发音优美动听,吐字清晰,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其次,在人格上,要尊重学生,时时把学生放在心上,亲切和蔼,和学生打成一片,关系融洽,绝不能讽刺挖苦学生,而是更多地耐心帮助、关怀他们。

再就是,仪表方面,要形象好,有气质,为人师表。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错别字调查研究报告范文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调查人:

调查内容及结果:

我来到了一条干净整洁的黄甫街上。看见一个小吃店门前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店里各种食品的名字,而写到馄饨的时候,竟然写成了 馄炖 ,可真有趣。又走了一会儿,一个大约五平方米大的招牌上十分醒目地把 安装 写成了 按装 ,这样明显的错误竟然没有人发现,他们真对不起造字的老祖宗。就在旁边一个大木板上用刷子写了几个醒目的大字: 批发零售方便代 ,我看之后直想笑, 代 和 袋 差别够大了,可真够怪呀!在名气很大的小辣椒火锅门前我又发现了一个错别字,上面本来应该写 黄甫路第三分店 ,上面却意外写着 黄埔路第三分店 ,又在一家优雅饭店的墙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 店招工一名 ,差点把我大牙笑掉, 本 字都能写错,文化也太低了吧。就在回去的路上我看见一个布专卖店叫 大浪淘沙 下面却清清楚楚地写着 大浪淘纱国际连锁 ,我吃了一惊,国际连锁店的大招牌上都有错别字,看来现在的电脑对于错别字也看不严啊!

导致出现错字的原因应该有这样几点:

马虎、不在乎、文化低、求省事、写了不检查。我想只要把这几点消灭,错字应该不会出现,或者出现了也是很少很少。

看见错字的感受:

汉字是老祖宗一笔一画制造出来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把它们写好绝对不能看到错字视而不见。汉字是各种文字的精英,我们不能为了省事就把他们改造。看见街上显眼的错别字,我心中感到痛苦。我想我的作业中也经常出现错别字,我应该先把自己的错别字消灭掉,尽量在写字前想好要写的字是什么样的,如果每个人都可以达到这个样子,错字一定会飞到九霄云外。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教育实习调查报告中学生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中学,学生,全文共 4822 字

+ 加入清单

一、调查概况

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我很荣幸的有机会在xx小学度过了我一个多月的实习生涯。我这一个多月的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教育实习,二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积极认真地工作,虚心向办公室里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我还利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做了一番的调查,这个调查是针对语文这门课在当今时代的教学情况的。通过调查研究,我对当下语文教学的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三、调查结果

1、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首先,从小学语文教师的自身方面谈一谈语文教学的状况。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我发现三年级的语文教师的文化水平都是大专。经过从教导处了解的信息,在这所小学中拥有大专文凭的老师占多数,只有少数教师拥有本科文凭。这证明小学语文教师普遍文凭不高。另外,有些人的普通话不算很标准。这些状况比较让人忧心。其次,从现今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面来看语文教学的状况。在教学方法方面,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基本都采用问答法、讲授法,少数有经验的老教师会采用自学辅导法、情境教学法以更好地达到效果。在采用教学设备方面,经调查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还是原始的:老师讲学生听,他们很少使用多媒体、扫描仪等先进的手段。

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减少了师生互动的机会。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他们认为小学的主要任务还是在认字识字一块,利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无形之中就降低了写字的重要性,而很多学生的自觉意识不高,基本是老师写他们也写,老师不动他们也不会动,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只能舍弃先进的设备,转向老旧的方法了。事实也证明采用老旧的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

另外老旧的方法具有其独到的灵活性,它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可是随时更改课堂内容的设置,这是先进设备所不具备的。从教学态度上来讲,小学的孩子都还未定型,心性不稳,不仅一个班里的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单个人的不同时段语文成绩也有很大差别,小学语文老师们并不认为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他们一视同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语文学好,他们对所有的孩子都有耐心,他们极力想让孩子听懂,所以变换着方式让孩子感兴趣,并且看这些孩子的具体情况,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他们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老师也没有采取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当然,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对于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三年级的语文老师们对预习指导和字词教学工作很重视,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刚从低年级转上来,对没有标读音的课本一时还不大能适应,所以要确保他们认识字后才能开始课文教学。在作业要求方面,三年级的老师可以说是非常严苛的,这是为了让学生早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能更好的适应更高年级的要求。

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小学语文的发展现状。

我实习的年级是三年级,学生都在十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学生心智很不成熟。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我发现不仅男生好动,女生也不容易安静下来,上课开小差、做小动作的学生比比皆是,而三年级是个特殊的时间段,语文这门学科从这个年级开始,才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从这里他们上语文课的任务不仅仅是识字,更重要的是要开始学习如何使用语言,如果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根本掌握不了语文的知识的,这非常让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头痛。所以上课时,吸引学生注意、维护课堂秩序就成了每个三年级语文教师的重头戏,他们努力以富于激情的声音、高低起伏的腔调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以游走于课堂每个角落的眼神、恰如其分的惩罚维持着课堂的秩序。我在实习期间上课时也曾经有这样的困扰,后来我也学习使用这种方法,课堂收效还不错。

据了解,在现今中学,有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语文,他们认为语文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一直都在学,每天说的也都是母语,特别是理科生,他们的这种想法更为严重,他们认为自己又不想成为作家,语文学的再好也没有多大用,况且自己考试时得分也不会太低。还好,这种现象在小学里是不常见的,我想从学生方面说,这可能是因为小学生年龄还小,和语文的接触还不深,语文这门课对他们来说还是一门很新鲜的学科,对语文知识还有着浓厚的兴趣。当然这种现象和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也是分不开的,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努力让每一个学生爱上语文,他们使尽手段、用尽方法,就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语文学习上来。

在实习期间,我曾带领实习班级的学生去多媒体教室上过三次课。通过这几次课,我发现小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他们自律意识比较差,到了新鲜的地方就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导致课堂纪律难以维持,另外由于学校资源问题,多媒体教室又是科学实验室,实验器材设备比较多,学生好奇心太强,尽管老师千强调、万强调,还是有个别学生会去拿、去碰。正因为这样,这所小学的语文老师都不愿意带着学生使用先进设备。

小学生是很单纯的,正因为这样,当一个称职的老师就必须学会在适当的时机夸奖他们,尽量用表扬来鞭策他们进步。当然也不能全靠表扬,在行为习惯的调整方面,批评和惩罚也是很重要的,否则引不起他们的重视,甚至会让他们产生老师不足惧的想法。小学生也是很敏感的,不能因为他们年龄小,就认为他们不懂,其实他们都拥有雪亮的眼睛。调查中,小学生最喜欢的是贴近他们思想的老师,他们会去寻找老师跟他们的共同喜好,如果共同喜好多,他们会比较亲近这个老师,反之,则比较生疏。他们最不喜欢的老师就是那种对待学生不公平的,无论是有钱人家的孩子还是贫苦人家的孩子,无论是乖学生还是调皮的学生,他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不约而同的。每个孩子都是想通过自己的途径引起老师注意的,用的方法可能会让老师喜欢,也有可能会让老师产生讨厌的情绪,后果是他们始料未及的,可以说每个孩子的行动出发点都是好的,端看老师是如何看待它。实习中,我就见到这样的事情。我实习的班级有一个小男生叫李嘉龙,很是调皮,老师不看到他还算比较收敛,老师的目光一转到他身上,他便更调皮了,老师对他就比较头疼,因为他上课老是插嘴。综合我的所见所闻,我认为李嘉龙只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所以我比较注意他的一言一行,在每次跟他的谈话中争取引导他到正确的道路上来。我认为,当一个称职的好老师,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寻找适合他们的引导之道。这样才不会让学生抵触老师,甚至抵触这位老师所教的科目。

小学生年纪比较小,所以知识面比较狭窄,上他们的课就不能海阔天空地、一股脑儿地将语文老师所有知道的、关于课文的东西都灌输给他们,要考虑到他们的接受能力。如果语文老师不管不顾这些,那就有可能使学生失去上语文课的兴趣,甚至讨厌起语文课来。实习期间,我教的第一篇课文就是《做一片美的叶子》,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每一片叶子都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这里需要给他们拓展一下关于光合作用的含义,但是又不能讲的太过深入,不然的话不仅语文课不像语文课了,而且学生也理解不了。于是,我用我自己的语言比较浅层次的讲述了一下基本过程,只要求他们明白叶子做的工作是光合作用便成。

在学习压力方面,我是在小学实习的,调查的对象都是小学生,教育局明文规定他们的在校学习时间不能超过六个小时,回家作业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因为回家作业的总时间不能超过一个小时,所以划给语文的时间就更少了,所以我认为他们的负担还是很轻的。不过我不是他们,不能为他们立言,为此我专门进行了了解。据我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到的,大多数学生对回家作业的量还是很满意的,也能够及时完成,只有少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原因,迟交或不写作业。可是他们普遍都认为在校的课堂作业太多了,导致他们没时间玩耍。我了解到硬笔习字册是他们课后必须要完成的,大多数时候还要完成大练习册和补充习题的订正,有时候还需要在校完成作文的底稿或誊写。针对这种情况,我特地去问了几位老师,老师们告诉我其实他们并不想这样,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一是由于教育局给的回家作业时间太少,导致很多既定任务无法完成;二是学生本身回家作业存在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能利用课后时间让他们订正返工;三是学生的升学还是要靠他们自己的成绩,放松作业这块,有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学生家长也不能理解,这在前几届有过这样的前车之鉴。

3、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现今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小学生的感知觉已经逐渐完善,他们的方位知觉、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发展,观察事物更加细致有序。小学生的记忆能力也迅速发展,从以机械识记为主逐渐发展到以意义识记为主,从以具体形象识记为主到词的抽象记忆能力逐渐增长,从不会使用记忆策略到主动运用策略帮助自己识记。小学生的言语也有很大发展,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口头言语,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掌握了书面言语,学会了写字、阅读和写作。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小学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所占的成分较多,而高年级儿童抽象思维的成分较多。

小学语文教学要把握学生的认知发展,找出适合本阶段学生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生在思维方面的发展,引导他们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重视学生在言语上的发展,适时给与引导,让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适时把握学生在识记能力上的发展,让他们多记多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的一般特点:入学以后,他们的社会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与老师和同学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长,在与老师和同学的相处中,他们逐渐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及竞争的一些基本技能技巧。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对他们的学校适应有重要影响。这种关系的质量既影响到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对班级、学校的归属感,也影响到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小学阶段也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他们的学业成败、社会技能的掌握程度,来自教师及同伴的社会支持,对其形成自信或自卑的个性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在个性品质上的塑造,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注重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表现,适时给予他们指导,鼓励他们融入集体,关心他人。

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也逐渐发展起来,从只注意行为的后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结果。由于认知能力的发展特别是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他们越来越能从他人角度看问题,道德情感体验日益深刻。

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也要注重学生在道德方面的表现,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表达两个能力。当然,要完成这个目标,须具备一定基础:即字、词、句知识基础知识;表达技巧;文学常识等。这就构成了语文教学的三大现实目标:基础知识、阅读、表达。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阅读和表达的基础能力。根据以上了解到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我认为,在现今条件下改善语文教学现状必须先从制度改革抓起,小学生减负不能光看回家作业量,最重要的是要关注教育局的既定作业量。其次要提升教师团队的学历水平和专业素质,要培养一批关爱学生的老师。最后就是,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制定适合他们的课程,让他们在身心愉悦中增长知识、获得做人的学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