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屠呦呦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热门20篇)

浏览

763

范文

846

毛相林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心得感想600字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925 字

+ 加入清单

壁立千仞,群山合围。翻几座大山,盘过108道“之字拐”,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便映入眼帘。这里地处巫山深处,如“深井”一般,“井底”缓坡上,小楼星罗棋布,大片柑橘林连绵起伏。

毛相林是下庄村村委会主任,也是老村支书,当地人称他当代“愚公”。

成为“愚公”,是被穷逼出来的。“锁”在深山里的下庄村,以前是巫山县最穷的地方。村民外出只能徒步翻过绝壁,到县城得花两天时间。

不能让大山“困”住下庄!1997年开始,“愚公”毛相林带领乡亲们“移山”,用了整整7年时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天路”。

路通了,产业也活了。在毛相林带动下,乡亲们种起了脐橙等水果,发展生态旅游。随之,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一辆辆小轿车来来往往,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20__年,曾经最穷的下庄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20__年,村民人均收入达12670元,是修路前的40倍。

“要自己动手,劈山开路!”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小时候,毛相林就常听长辈们念叨。坐“井”观天,村民们有时也开玩笑说要修路,可没人敢下决心。

直到1997年的一天,38岁的毛相林去县里开会,发现邻村村民家里有电视机,还有车子来收购蔬菜。“没想到山里还能这么生活!”回到村里,毛相林马上召集村民们商量修路的事。

“你看这山,鸟都飞不过去。”“钱从哪里来?”“要不搬出去算了?”

大伙你一句我一句。村里有几百亩地,乡亲们不想离开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地,可想到修路之难也是特别打怵。

“不能坐等,要自己动手,劈山开路!”毛相林给村民们算了一笔账:公路预计七八公里,计划20年修完,每天修1米即可,全村将近400人,只要一起努力,修路是可行的。

不修路,没出路!几经周折,全村人终于下定决心。

男女老少齐上阵,冬去春来都不停。大家用最原始的办法,一块块石头凿。绝壁上,一个个“空中飞人”绑着绳索凿开炮眼、放上炸药……鞋子磨破就赤脚,夜里不便回家就住山洞。

可是,坏消息还是传来了。村民黄会元被巨石砸中,滚落下山,悲痛万分的毛相林一度动摇了修路的决心……此时,黄会元的父亲站出来说,“为了子孙后代,我儿子死得光荣!继续修!”顿时,大家齐刷刷地举手,擦掉眼泪,继续走向工地……

终于,20__年春天,一条“玉带”出现在山腰上,下庄人终于打通康庄大道!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2024学习申纪兰同志先进事迹的精神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1227 字

+ 加入清单

袁隆平生于1930年9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曾成功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化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此外,他还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粮农组织等多次国际奖励。

他培育的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每年增产的稻谷相当于每年解决6000万人的吃饭问题。有人说,袁隆平院士是一座精神富矿,怎么挖掘都有收获,他还是一个多面体,每个侧面都值得大家学习。是啊,如今,全国人民都在向袁隆平学习,学习他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献身精神,学习他勇于追求真理、不迷信、不因循守旧、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学习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学习他顾全大局、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学习他谦逊淳朴的人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精神不是随便说说的,翻开那本中国感动世界,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立体真切的展现在脑海里的,就是真实的袁隆平。袁隆平早在考大学之前,他就立志做一个农业科学家,西南农学院正是我们这位现今的农业科学家的诞生之地。也许是童年及青少年时期经历的战火与生活的艰辛让他能够立下这样的志向吧。大学毕业后,他响应国家的号召,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只有心怀大志,目标坚定的人,才会不畏惧苦,不害怕难!在20世纪60年代,在那饥荒的年代里,袁隆平目睹了那些惨痛的一幕幕,那一段凝固的历史成为袁隆平前进道路上的动力。从此,他立志使我国农民摆脱贫困,立志向饥饿挑战。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可以说袁隆平在青年时期就知道了,这也成就他一生的大业,更造福了亿万的人民。

所以,要做怎样的人?我想应该就是要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吧!只有有了崇高的理想,才会有崇高的人格。所以,当我们今天学习袁隆平那么的美好的品质的时候,我们知道,那个汗霜满衣,皮肤黝黑的人,展示给我们的却是人格的光芒。

七十几岁高龄的袁老,他会告诉你:日思夜梦的东西变成现实是兴的事。“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这是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博士提出的质疑。袁隆平的头脑中始终装着一个坚定的答案:我们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袁老还会告诉你他衷心希望杂交水稻这一成果不但能增强我们中国依靠自己力量解决吃饭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将为全人类战胜饥饿做出更大的贡献。在袁隆平的带领下,通过大家努力,杂交水稻目前已在越南、印度大面积种植,增产十分明显;在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国的开发工作进展也很顺利。

袁隆平现在一定很高兴,因为他自青年时期的理想到现在的目标,不论多苦多难,都已经成为了现实!看完全部的袁隆平传,我们知道他的高兴,不是因为身上的各种光环,而是因为他给了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的梦。

学习袁隆平精神,就要作一个有价值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学习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787 字

+ 加入清单

种果植林,昔日山区成富境;视农如己,民心深处有丰碑。科技带头,播绿荒山结硕果;辛勤注脚,呕丹长夜写华章。几句话浓缩了李保国同志一生的奉献,几句话也倒出了百姓无尽的思念。35年如一日,35年埋头干,35年甘奉献,35年筑起百姓幸福家。

“我们这一代人接受的教育就是服从组织,个人利益服从人民利益”。李保国同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所说的话,身体力行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义务,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真正付诸于实际,他是践行“两学一做”的典范。

当我们提及一名教授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舒适的校园环境、讲台和学生,可我们的李保国教授他的背景却是大山、村庄和乡亲。他走进荒山,走进百姓,励志为群众脱贫致富,他常说他是农民的儿子,他看到农民过苦日子,心里很难受,见不得老百姓穷。他说他要把自己变成农民,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自己,他从不西装革履,于是一身朴素的衣着,便一头扎进农民堆儿,成了一名十足的“农民教授”。一年行程4万公里、200多天扎根在农村,35年如一日,直至生命最后一刻还坚持在工作第一线。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李保国同志就是这样用自己的一生铸就太行山新篇章。

再多的眼泪,也留不住他,再多的呼唤,也喊不回他,他的一生与太行山紧紧相连,他用一生兑现了对百姓的承诺,他舍弃了小家,成全了大家,绿了荒山,富了百姓,他是太行山上新愚公。他说一生最对不起的是妻儿,可是妻儿也是最为理解他的人,伟大的妻子同样给了他强有力的后盾。春蝉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保国同志走了,但他的精神却鼓舞着我们奋勇前进,李保国同志走了,但太行山人民的心时刻与他相连,李保国同志走了,可不朽的灵魂却守护着这漫山的苹果树、核桃树,守护着太行山的一草一木,守护着太行山的人民。李保国同志走了,可在他倒下的地方,在这美丽的太行山下将会有更多的人追寻着他的足迹,带领山区人民奔向更美好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时代楷模黄大年,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材料案例,全文共 916 字

+ 加入清单

黄大年是英国归侨、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生前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xx年,黄大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他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侨联主席林军号召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向黄大年学习,学习他报效祖国、立志为祖国和人民奉献全部的赤子情怀;学习他恪尽职守、为国家培养科技人才的高尚风范;学习他勇于创新、攀登前沿科技高峰的可贵担当;学习他勤奋拼搏、为实现报国梦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学习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黄大年生前系国家“千人计划”入选专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第三届执委会副会长,吉林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学部学部长、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xx年1月8日,因病不幸去世,年仅58岁。

黄大年是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杰出代表,用毕生努力实现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的统一。他热爱祖国,品格高尚,始终把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作为矢志不移的追求目标,20xx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成为东北地区第一批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他师德高尚,诲人不倦,主动担任本科层次“李四光实验班”班主任,用心提升青年教师和团队成员国际交流互动潜力,培养了一批“出得去、回得来”的人才;他刻苦钻研,业绩突出,作为国家“863计划”首席科学家,突破国外禁运和技术封锁瓶颈,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他不求名利,甘于奉献,长年不休,带病工作,把生命最绚丽的部分献给他钟情的教育科研事业。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

我们要学习他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和人民奉献全部的赤子情怀,学习他恪尽职守、为国家培养凝聚人才的高尚风范,学习他创新创造、勇追国际前沿科技的可贵担当,学习他勤奋拼搏、为实现强国梦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撸起袖子加油干,立足岗位做贡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感动中国2024年度先进人物事迹个人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763 字

+ 加入清单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中国人首次进入了自己的空间站。这个历史性时刻的背后,不仅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也有着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艰苦训练只为飞天的付出。

神五、神七、神九三次备份,神六、神十两度飞天。57岁的聂海胜第三次带着使命驶向苍穹。这个少言寡语的农村少年,用田野里生长出来的韧劲和生命力,一步步走向太空。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见面会上,聂海胜说,作为航天员,他们的初心就是飞天,他们只有飞行和准备飞行两种状态。只要祖国需要,航天员就会有最佳的状态和最充分的准备去迎接挑战,去履行使命。阅读全文>>>

和“三飞太空”的聂海胜相比,刘伯明则是时隔13年重返太空。20__年,刘伯明曾入选神舟五号备选梯队,但最终与神五擦肩而过。在20__年的神舟六号飞行任务中,刘伯明入选备份乘组,在地面上陪着费俊龙和聂海胜“飞”完了全程。终于,在神舟七号飞行任务中,刘伯明上了太空。在他和景海鹏的帮助下,翟志刚打开神舟七号的舱门,开始了中国航天员的首次出舱行走。“浩瀚太空,必将留下更多中国身影,中国足迹。”刘伯明在此次任务的记者见面会上说道,他希望能站在机械臂上,面对璀璨银河,和亿万国人一同体验“我心飞翔”。阅读全文>>>

汤洪波是这次飞行任务乘组中唯一的“70后”及中国第二批航天员。1995年,汤洪波入选飞行员。享受过飞翔蓝天、直插云霄的汤洪波曾说,他本以为进入航天员大队后,很快就能体验到漂浮太空的神奇感觉,没想到一等就是11年。航天员见面会上,汤洪波用一个标准的军礼,宣告了他首次飞天的信心。当被问及首次参加载人航天飞行是否感到压力时,汤洪波表示,“有压力更有信心,因为我是第一次执行任务,压力难免会有,因为神秘的太空充满着许多未知,空间站任务也充满着风险和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朱丽华同志先进事迹心得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897 字

+ 加入清单

20__年,来自百色市田阳县农村的黄文秀,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响应号召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20__年6月16日晚,她在雨夜行车赶回村里的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30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现代社会发展的节奏太快,快到很多人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初心,甚至不知初心为何物。可能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孩提时代,说起自己的人生理想,那一定是要成为伟大的数学家或者科学家,为整个人类的发展做贡献。而随着年纪的增长,思维以及认知的具化,理想渐渐成为考一所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经济独立、独善其身......所有生活的零碎,都不再能够拼凑得起最初梦想的蓝图。也许是因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越来越浅薄,也许是因为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也许是对于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的认知超越不了“小我”。而黄文秀的事迹,正是能够让我们在感动、感慨的同时,从这些感情碰撞中再去找到自己的初心,用榜样的力量砥砺初心、呼唤担当。

“不忘初心”,说到底就是不忘为中共人民谋幸福,为祖国事业谋发展的崇高目标,时时刻刻牢记人民的利益,是一句说起来简单,却需要一生为之奋斗的话语。纵观我国和我党发展的历史,在每个年代总会涌现出那么一些人,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中国人民的美好未来不断奋斗着,付出了自己的一切,哪怕是最宝贵的生命。

黄文秀作为高学历的扶贫干部,始终牢记党的嘱托,不忘初心,对人民群众充满感情,对扶贫事业满腔热忱,对扶贫工作孜孜以求,长期奔走扶贫一线,用生命践行着共产党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朴素信仰,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和尊重。在核查帮扶村洪涝灾情的路上,年仅30岁的她,永远长眠在了那片她曾经奋斗过的土地上,用生命擦亮了共产党员的价值底色,践行了一个合格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黄文秀同志生前的事迹,再一次让全党上下的同志感受到了“不忘初心”的力量,我们应该主动向该同志学习,保持一名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守初心、担使命,与人民群众紧紧相依在一起。如果多一些像黄文秀同志一样的好党员,何愁人民不幸福、祖国不复兴。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叶嘉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材料案例,全文共 841 字

+ 加入清单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沱沱河站派出所辖区的582公里线路,横跨昆仑、唐古拉两大山脉,平均海拔4500米,常年高寒低温,空气稀薄缺氧,阳光辐射强烈,被称为“生命禁区”。青藏铁路公安局格尔木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政委郑天海在这里连续坚守十载,不仅守护天路,也成了当地牧民的贴心人。

20__年5月,当沱沱河站派出所需要补充警力时,郑天海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告别妻子和不满周岁的女儿,毅然来到沱沱河。他的理由很直白,“组织有需要,我就必须上!”

初到沱沱河,高原反应使郑天海彻夜难眠,短短十几天内瘦了整整一圈。然而,郑天海并没有退缩,“再苦也得有人守着。选择坚守青藏铁路,我无怨无悔”。

青藏铁路穿越沼泽、草甸、陡坡,许多地方汽车根本无法抵达,每当遇有翻山、涉沟、蹚河、爬涵洞等艰巨任务时,郑天海总是冲在最前面。群众遇到困难,第一时间想到的也是他。一天傍晚,唐古拉地区突降罕见暴雨,郑天海接到牧民布琼的求救电话,说他家皮卡车陷进水沟无法动弹,希望所里派人救援。因不清楚具体陷车位置,郑天海带着同事在雨夜寻找了近两个小时。当皮卡车被拖出水沟时,因过度缺氧劳累,郑天海瘫倒在了冰冷的草地上。当他清醒过来时,眼前热腾腾的酥油茶和布琼一家人温暖的目光,如同一股暖流走遍全身,令他感到无比的踏实。

20__年4月,郑天海因身体缘故被调离沱沱河。临别时,看着满满一柜子整齐的哈达,郑天海流泪了。牧民们送来的每一条洁白哈达,都有一个暖心故事,记录着高原深情。“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与病魔较量,拼的是速度,争的是时间。当得知要从上海向武汉运送医护人员和抗疫物资的消息后,郑天海将按有红手印的“请战书”递交给党组织。

郑天海常说,“身为党员,不但要做会开车的好手,更要有敢担当的铁肩。”他不是孤勇者,更不是一个人在奋斗,像他一样有千万铁路职工守候在广袤大地上,守护在“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新征程之上,活跃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的道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学习魏德友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769 字

+ 加入清单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诚信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美好,但生活中有些人却不讲诚信,破坏了生活中的美好。在我的记忆里,有一件不诚实的事让我至今后悔难忘。

那是几年前的一个周末,我和爸爸、妈妈来到海边玩。那天阳光明媚,大海碧波荡漾,在沙滩上的人快乐地追逐着、嬉戏着,我正躺在沙滩上晒太阳。这时,一个小男孩从我眼前走过,他的脖子上挂着一串贝壳,五颜六色,各种各样,漂亮极了!我一看就喜欢上了,走过去对那个小男孩说:“小朋友,你那串贝壳真漂亮!我很喜欢,送我好吗?”那个小男孩听了使劲地摇了摇头。我又说:“那我买下来吧!多少钱?”那个小男孩说:“我这串贝壳不卖!”我听了以后,生气地说:“有什么好神气的,不就是一串贝壳吗?”我想:沙滩这么大,也许我也能找到一串漂亮的贝壳呢!可是,天不随人愿,一个上午我也没找到几个像样的贝壳。

我失望极了,又遇到了那个小男孩时,我乘那个小男孩不注意,把他的贝壳拿走了。过了一会儿,我听到那个小男孩站在海滩上哭,一边哭一边断断续续地说:“呜呜……妈妈,我对不起你,呜呜……”我听了觉得很奇怪,“不就是一串贝壳吗,干吗哭哭啼啼的?”我去问那个照顾小男孩的老奶奶:“他丢了一串贝壳,为什么这么伤心呢?”那个老奶奶听了,流下了眼泪,说:“这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爸爸又在广东打工,那串贝壳是妈去世前给他的遗物,他看得比生命还重,每天都要到海边去清洗。”我听了,不由得呆住了,“什么,那串贝壳居然是妈给他的遗物。”我走开了,再看着那串贝壳,心情像针刺一样难受。我拿起贝壳,跑去把它还给了小男孩。小男孩拿到贝壳,开心地笑了,我也从心底笑了。

这件事虽然过去很久了,但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时时提醒我要做一个诚实的人,正如文学家高尔基说:“人类最不道德的就是不诚实”。生活中唯有讲诚信,才会和谐美好,我永远记在心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学习申纪兰同志先进事迹的精神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355 字

+ 加入清单

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坚守初心、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张贵斌同志始终保持崇高信仰,坚决听党话、一心跟党走,用行动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1948年,鞍山刚刚解放后,张贵斌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军入伍,在辽沈战役塔山阻击战中,他勇敢作战,7天6夜的战斗中始终坚持“人在阵地在”,直至战斗到最后全连仅剩3个战友,用血肉之躯守住了阵地。之后,又随部队转战了半个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因伤转业后,他主动申请回到老家当了农民,在村支书、信用社、供电所、农电局每个岗位上,党让干啥就干啥,一心朴实工作,默默无闻奉献。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把对党忠诚刻进心里、融入血液,始终以党的事业为重,把坚定信仰作为第一位的要求,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处处体现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价值追求和思想风范,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的铮铮誓言。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学习王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699 字

+ 加入清单

当今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是一个楷模绽放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黄群等3名同志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定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许党报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与力量。

黄群、宋月才、姜开斌三位同志的英雄英雄事迹已感动大江南北,他们在面对狂烈的台风是英勇无惧,敢于挺身而出,谱写了一首共产党员不怕困难,敢于牺牲的英雄赞歌,用自己的生命向国人展示了甘于奉献、为国尽职的大无畏精神。他们的离去是祖国的巨大损失,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

在黄群、宋月才、姜开斌三位同志身上,集中表现出了忠诚风险的优秀品格、高度强烈的责任担当、勇敢无畏的珍贵品质、坚守岗位的的工作作风、恪尽职守的的良好形象,用模范行动和和人格力量展现共产党人的的模范风采。他们的事迹英勇又伟大,感人落泪又催人向上,他们用实际行动教会了我们践行共产党人的使命和职责,在狂风巨浪中力挽狂澜不惧牺牲,树立了共产党员的光辉崇高形象,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崇高形象,他们的优秀人格和精神光芒永存,值得我们一生学习和铭记。

于我自己而言,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的初心便是踏踏实实的为老百姓干好事、干实事。我们一定要坚信理念,始终牢记党和人民对我们的嘱托,扎实业务基础,在平凡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榜样就是一面旗帜,榜样的存在为全体党员干部树立了信仰标杆,指明了前进方向。全体党员干部要以榜样为镜,传颂榜样事迹,传递先进力量,我们一定要按照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以黄群、宋月才、姜开斌同志为榜样,学习践行三位烈士的优秀品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学习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1382 字

+ 加入清单

筹来了钱,可筹不来分数。

张桂梅本以为,只要提供给这些女孩机会,学习是水到渠成的事。但她发现这些学生基础差,试卷测验几乎都不合格。

质疑的声音不止。张桂梅去县里开会,听到人议论,“说得可好,成绩那么差出来怎么办?”“如果只给机会她不学,那么这个机会等于没有,等于养她3年。”高一还未结束,她意识到这是个“严肃问题”,“高中要讲分数,不讲分数,高考设置就没有用。”

17个老师走了9个。心灰意冷时,她怕耽误学生,找县里反映,想将学生分到其他高中就读,遭到数落,“不让你干你非干。”

后来她给老师下任务,一个班要考上多少一本和二本。她希望学校出清华北大毕业生。

更直接的方式是打时间战。晚休时间从晚上9点半延长到10点半,最后延到12点20分。学生从6点起床提早到5点半,只有5小时睡眠时间。每天下午,学生回宿舍洗漱15分钟,穿拖鞋回教室,以便晚上回宿舍躺下就能休息。

刚建校那会,为了给学生余出更多学习时间,学校卫生被老师包揽。早上6点,全体老师要起床打扫校园。建设中的工地四处是灰,一下雨都是泥巴,老师们要去沟里抬水,把水泥板冲洗干净。

每次临近放假,张桂梅跟学生商量,再干两天,结果干着干着开学了,第一届学生只在寒假休息了几天。有人给张桂梅起外号“周扒皮”“魔鬼”“半夜鸡叫”,那时的张桂梅每天守在教室门口,有学生坐着睡觉,她就把学生捅醒。后来,学生打瞌睡会主动站着听课。

吃饭时间被压缩到10分钟。张桂梅要求食堂饭不能太烫,菜炒出来,要及时扣上锅,不能过凉,她计算,一分钟能有30个学生打饭,159人5分钟能全部打完,最后一个学生也能有5分钟吃饭时间。为了加快递碗的速度,张桂梅不允许学生就餐过程中说话。

为了节省时间,女高学生去县医院看病不需要排队。有医生听说吃饭只花10分钟,向张桂梅抗议学生压力太大,还有人骂她没儿没女,不知道心疼别人家孩子,张桂梅毫不在意,“只要不伤害她们,对她们有意义,就这么干。”

实际上,学校也曾有过一段“民主”时期,张桂梅借鉴其他重点高中,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她在旁边听,发现讨论什么的都有,随即叫停。起初,学生6点半起床,9点半休息,结果学生越来越懒,成绩越来越差。

张桂梅希望,学生能养成好习惯,有限的时间干特定的事,“干不完你就亏了”。有的女生爱干净,早上4点就起床洗漱。张桂梅于是将水停用,只在上午5点半到下午6点间放水,逼着学生休息。睡觉前,学生们提前用盆接满水,用来冲洗厕所,内裤有时要积攒到周末洗。每周末仅有两三个小时休息,学校没有澡堂,学生要去校外宾馆洗。

刚进校的17名教师没有一位教过高中,张桂梅带着他们去丽江学习。一位老师记得,那会学校流行评课,教室后面坐一排老师,专挑讲课老师的缺点。板书哪里不到位,课哪里有毛病,老师们常常互相不服气,当场顶起来,一堂课火药十足,“女老师有的记仇嘞,下课了还追着问,你讲给我听听。”

张桂梅鼓励这种争吵,反对互捧。一次评课,听到老师们互评只讲好的,她提起凳子就走人,把10多个老师晾在一边。

学校花费18万元去各个高中买试卷,开启题海战术。学生们高一高二上完课,高三刷题。有人说这种刷题方式不科学,她说,“我们不管科不科学,能考走一个好学校算一个。”

第一年,张桂梅在儿童之家和学校两头奔波,一边是50多个需要照料的孩子,一边是96个渴望考出大山的女孩,做着做着工作时间就没了,她“把自己的生活忘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学习申纪兰同志先进事迹的精神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1123 字

+ 加入清单

学习“娃娃书记”肖晗先进事迹后,最大的感触就是,驻村第一书记是推进乡村振兴、改善乡村民生、让乡村群众过上好日子的一支重要队伍,高质量完成驻村工作必须要有自己的“法”。

要有想法。驻村第一书记是党组织选派的,是党组织信得过、靠得住的优秀党员干部。为此,驻村第一书记一进村,就要有想法。有想法,首先是心中有“志”,从驻村的第一天起,就要立志“为实现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其次要做好吃苦准备,思想上提前酝酿“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精神;再一个就是对驻村后“建强党支部”“推进中心工作”“为民办事服务”等职责任务要有初步思考。

要有看法。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到任宁德后,短时间内通过深入调研作出了“‘三个愿望’现在搞不现实,‘一夜暴富’的思想行不通”的准确判断。驻村第一书记要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驻村要真“驻”、常“驻”,在“驻”的过程中,强化调研思维和习惯,对所驻村的情况要由浅入深的去认识、了解和掌握,准确定位本村发展优势、存在的问题,与“两委”班子成员一起、群众代表一道客观分析“穷根”“难根”,对“是什么”“为什么”不断形成客观、精准的看法。

要有说法。有看法、有想法,但表达不出来,或者表达后群众接受不了都是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驻村第一书记要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学会平“语”近人。“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等论述通俗易懂,令人回味。驻村第一书记要落实“想法”,在群众面前要有通俗易懂的说法,用乡村群众的语言体系来表达村党组织的发展思路和工作部署,深入动员乡村群众,全面统一群众思想,提升做好群众工作水平。

要有办法。想法再多、喊得早响,关键是甩开膀子干。当年,青年时期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梁家河村,千方百计、想方设法为当地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带领群众所修的大坝、所挖的水井、所建的沼气池等至今还留给群众津津乐道。驻村第一书记要把想法变成做法,就必须想办法、有办法。有办法,就是要着眼乡村振兴民生项目,邀请各领域专家、领导一起规划设计,发扬民主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第一时间科学制定项目建设、推进方案,把想做的事通过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真正做成。

要有礼法。第一书记驻村必须知礼法、有礼法。礼,即乡村的风俗,驻村第一书记不能把自己高高凌驾于乡村风俗之上,而是要尊重民俗,对农村的宗祠文化要尊重,对农村的礼节礼仪要尊崇,在农村要学会尊老爱幼,与农村群众打成一片,把所驻村当成自己的家来看待、来建设;法,即乡村相关法规,驻村第一书记开展工作不能凭空想象,不能“想怎样就怎样”,一切工作都要确保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既定“轨道”上运行,不断强化乡村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做到公道正派、无我无私、不负群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时代楷模徐振明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材料案例,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周维忠常年照顾孤寡老人,并为他们养老送终,老人们无以回报,纷纷留下遗嘱,要把生前用过的轮椅、电视、电风扇都留给他。20__年,77岁的孤老汉胡加平在弥留之际,频频用手指向屋顶的灯泡,示意叫周维忠来,临走也要见他一面。周维忠赶到后,老人紧紧握着他的手,直至去世也没有松开。

胡加平老人晚年高位截瘫,无人照顾。周维忠得知后,就隔三岔五过来照顾老人的起居生活。当老人身体不舒服时,他就是再忙,也要抽空到药店买了药给老人服下。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周维忠这个非亲非故的陌生人却让老人感受到了人生最后的温暖。老人去世后,周维忠通知老人亲友、搭建灵堂、操办丧宴,忙了三天三夜。料理完老人后事,他发现老人欠了800多元的电费,于是默默地为胡加平老人缴清了最后一笔欠款。

村里像胡加平这样的孤寡老人还有很多,他们都是周维忠平常最挂念的人。桂德九,是村里的五保户。多年前,桂德九突发脑梗,躺在床上不省人事,是上班经过的周维忠发现情况不对,将老人送到医院,才挽救了老人的生命。老人康复出院后,周维忠就担负起了照顾桂德九饮食起居的责任。老人去世后,周维忠还以儿子的身份守孝,让老人体体面面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垫付电费、日常照料,处处都要花钱,每次拿到工资,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外,其余的他都用来资助村民百姓了。但他家中也是上有老母、下有幼子,日子总是紧紧巴巴的,屋里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为了贴补家用,周维忠的妻子在外打工13年,却毫无怨言。在周维忠的心里,这些孤寡老人是他的帮扶对象,更是他的至亲。他们是他应该孝顺的人,他要把满腔的关爱送给他们,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学习王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劳动,是一种锻炼;劳动是一种美德;劳动是一种修养。

明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学校放了三天假。放学后,我背着沉甸甸的书包跨进了家门。放下书包,如释重负,看看表,六点半了,刚要喊妈妈做饭吃,一看家里鸦雀无声,爸爸妈妈肯定没在家。看来,我只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啰!我便去菜园摘了一点辣椒,然后开始了我的做菜“大冒险”。

我先来盘“青椒爬盘”,这道菜特别要注意火候,上次的青椒被我炒成了黑椒。我等锅里的油冒了烟,“扑”的一下把青椒倒进锅里,“嗤,嗤”地用锅铲闹了几下,便出锅了。尝尝?嘿!味道还不错!比上次有进步。我再来盘“土豆细柳”,这道菜诀窍在刀工。我小心地把土豆切成薄片,又把薄片改成细丝,丝丝缕缕的土豆被我一炒,哇!真香,真不愧我黄师傅的一番心血也!

刚一做完,爸爸妈妈就回来了。我摆好桌子,把菜端上来,妈妈高兴地说:“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听话了?”我调皮地说:“我本来就这么听话,只是您这双美丽的眼睛没有发现罢了。”爸爸在一旁插嘴道:“这几盘菜色香味俱全,我的姑娘啊,越来越有大师风范了!”我听了之后,高兴得像熟透的石榴——合不拢嘴,两手一握,谦虚地说:“惭愧,惭愧,过奖,过奖。”

晚饭过后,我抢着收碗,让妈妈休息,妈妈抵不过,只好去看电视。我一人在厨房里表演,锅碗瓢盆齐上阵,可以和爱乐乐团演奏的交响乐相媲美。因为这次的演出十分成功,所以受到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和不绝于耳的交口称赞,并且鼓励我再接再厉,勇攀新的高峰。我的脸上再次挂上灿烂的笑容。

我劳动,我快乐。我劳动,我光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842 字

+ 加入清单

__,男,出生于__年1月23日,回族,现为__云门书院双语学校大队委。在学校中,__团结同学、遵守纪律、乐于助人,作为学生干部,时时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鼓励并带动大家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热心帮助身边的每一位同学解决生活上、学习上以及思想上遇到的问题,是大家的知心朋友。学习上,他课上积极回答问题,课下刻苦钻研,成绩在级部一直名列前茅,每学期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全优学生、优秀班干部、校园十佳等称号。在家里,他听话懂事、尊老爱幼,受到父母及亲朋好友的夸赞。生活中,他积极参加并组织各项活动,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他组织同学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文明宣传活动近百次,在学校举行的研学活动展示比赛中,他带领着自己的小组连年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他还培养了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在阅读、书法、绘画、写作、计算机、科学实验等方面都取得了校级、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等多项荣誉。他读过的图书已经达几百本,背诵的古诗词也有几百首,被学校评为“故事大王”、“读书之星”、“读书能手”、“书香家庭”、“校园金牌小作家”等荣誉称号,并代表学校参加国学小名士等比赛,并且取得优异的成绩。他喜欢写作,自己创作的诗歌有几十篇,二年级时他就有了《昕语》和《昕路》两本个人作品集。其中作品《月亮船》获得了__省优秀童谣三等奖,他的多篇文章还发表在学校《求真》、《太阳花》等杂志中。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小古文写作大赛中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20__年在__市“多才多艺小名士”活动中取得了一等奖。__的成绩在书法方面尤为突出,多次获得了省市级、国家级一等奖,并在20__年暑假应邀去北京参加了“中华好书法”全国中小学师生书法大赛一等奖的颁奖典礼。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些荣誉的背后正是__日复一日刻苦勤奋所换来的。名誉的背后是期望与鼓励,更是责任和要求。成绩代表过去,他的人生之路也才刚刚起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信今后__会更加努力,为学校争光,为自己的人生添彩,争取早日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学习叶连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千山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等200余人参加此次报告会。他们学习滕启刚同志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把政治信仰印刻在脑海里、落实到行动上;学习滕启刚同志履职尽职的敬业精神,把岗位当成事业来干,勤政务实、勇担使命;学习滕启刚同志一心为民的情怀,把宗旨意识融入血脉、自觉践行;学习滕启刚同志廉洁自律的高尚情操,把严于律己作为立身之本,永不褪色、永不变质。

听取了报告会的区委政法委工作人员赵耕艺说:“千山区政法系统有这样一个典型模范从我们队伍中走出来,我觉得非常荣耀和自豪。同时,我失去了这样一位好的前辈和战友,也觉得无比痛心。作为千山区青年政法干警,我们要接过滕启刚的接力棒,为法治千山、平安千山贡献自己的力量。”

下一步,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将把学习宣传弘扬滕启刚同志的英模事迹和崇高精神,与深入学_,与_来,与扎实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回头看”结合起来,大力弘扬英模精神,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过硬队伍,为千山区“抓发展、促振兴”贡献更大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毛相林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心得感想600字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811 字

+ 加入清单

91岁高龄的陈俊武每天都会准时来办公室,收看邮件、研究课题、指导项目,风雨无阻。“你是咱国家的‘宝贝’,要注意保重身体。”好友送他枸杞,他说:“没必要保命,我不能靠‘枸杞’活着。”(20__.9.24中国青年报)

陈俊武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被誉为我国催化裂化工程技术的奠基人。曾在在1956年抚顺石油设计院创立之前,他已在人造油领域展现了出众的才华,耄耋之年又指导攻克了煤制烯烃的世界性难题。直到现在,91岁高龄的陈院士依旧不肯松懈,奉献在工作岗位上,这才有了“没必要保命,我不能靠枸杞活着”这句话,看到这里笔者不禁想起了钟扬教授、李德威教授等,他们是多么的相似啊!一样的精神、一样的做法,做着同一件事!陈俊武说:“不能觉得自己不错了、得到了很多荣誉,就该歇一歇了,回顾自己的经历,我一直在前进,创新的思想没有停顿。”陈俊武院士那“不敢歇”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虽然成果已经足够丰硕,荣誉已经足够多,但是陈俊武仍然每天勤勉工作、努力思索。他说:“继续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和退休后应该享受的潇洒生活相比,确实形成反差,但我在工作中寻找到了乐趣、得到了补偿。”九十岁高龄的老者嘴里尚能说出这种激励人心之语,那些已经开始“枸杞养生”青年人情何以堪。社会越来越和谐、生活越来越幸福不是青年人越来越安逸的理由。从革命年代到建国初期再到改革开放直到如今,一辈又一辈人在为着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当时前辈们的愿景,是的,他们的付出得到了收获,他们的愿望也逐渐实现。但是中国梦还在不断前行,作为新生代力量,我们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中国不断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做出自己的贡献,一如我们的前辈们。

借用梁启超先生的话:“少年强则国强”。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青年一代的继续奋斗,而这种“不敢歇”的精神则是我们向前奋进的有利法宝,须谨记于心、起而行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学习王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877 字

+ 加入清单

恢复高考后,我就要25岁了。那一年,我怀着希望和苦涩的心情,1977年年底,第一次参加了高考,一点门都没摸着。我鼓足勇气,决心再拼半年,参加1978年夏天的高考。这将是我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冲击高考。当时报考的条件是以25岁为限。

“文革”期间没能正规地上学。尽管我的文科成绩还不错,但数学可是一窍不通。半年时间里,我拿起数学课本,从初一年级的开始学起,一直学到高三。不会就找老师问,一道题一道题地做作业,笔记本用了好几本。

临考前的一个月,我开始复习语文、历史、地理、政治等科目。

带着一种复杂地感觉,我再一次走进高考考场。考毕,在填志愿书时,我写上了北大图书馆系。高考分公布了,考了近300分的我,又落榜了。当年的分数线是300分整。还是数学给我扯了后腿,刚得了20分,如果不用半年的时间攻数学,这20分也能照样得。其余各科成绩都还不错。

不甘心的我也只能就此罢休。后来我得知,当年河北师大体育系的录取分数线,我足足超出近200分。当时,我已经是有5年教龄的中学体育教师了。没让我报考的唯一原因是,当时教师的地位实在令人不敢恭维,我想通过高考跳出教师这个行当。

来年招生规定,体育专业已由文科转为理科。即便没有年龄限制,没学过数、理、化的我,再考中的机率也越来越小了。

一种难以言表的苦涩,可以说是痛苦,十分痛苦的心情,长时间在我心中停留。我慢慢地越来越远地离开了高考的这个大漩涡,看着高考的激流,从我的身边,从我的心里慢慢地远去了……

想上学,想读书的愿望虽落空了,但想上学,想读书的愿望,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底……

我真羡慕现在的孩子们,他们赶上了一个好年代,一个令人充满了希望,充满了追求的年代,一个令人有书读,有学上的年代。

后来,国家出台了自学考试、电大等一系列自考、自学性质的学历教育机制,我终于又在30多岁的时候,重新拿起了课本,重新坐在电大的教室里,读书了。三年后,我拿到了大专文凭。远了我的大学梦。那年,我已经32岁了。再后来,我又在50岁的时候,通过自学考试,获得了大学本科文凭。同时,我还获得了市级“自学成才者”称号。

我想上大学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938 字

+ 加入清单

他叫__,是__市海岱学校九年级九班的一员。在他的成长历程中,父母的关爱、老师的鼓励、同学和朋友的陪伴还有知识的浇灌,这一切,都成为他幸福成长的养料,也激励着他,鞭策着他,让他永不懈怠、勇往直前。

因为理想,他勤奋地学习着!

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能够造福于人类的机械设计师。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很小便给自己立下座右铭:学习,学习,再学习。除了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外,他还坚持利用课余时间、休息时间阅读。童话故事、作文选、脑筋急转弯、文学名著、科普知识等各种书籍都是他的最爱。由于自己的勤奋努力,年年“三好学生”,20__年被评为“潍坊市读书之星”,作文也获得省级奖励。

因为运动,他健康地成长着!

他最大的希望就是成为一个体格健壮、胸怀宽广的人,为此,他给自己定下了运动计划并付诸实施。他最喜欢的是骑自行车,每到周末,学习之余,他都是提前计划好我的骑车路线,弥河河畔、九龙峪里、黄花溪边、仰天山上,都有他滚滚的车轮和他奋力蹬车的汗水。

因为关爱,他快乐地生活着!

世界因为爱,才变得温馨;人间因为爱,才变得美好。在爱的传递中,他是一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他尊重孝敬自己长辈的同时也不忘关爱身边的老人,他是楼道里的小使唤,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都喜欢他。陌生的老人也在他关爱之列,那次,他和妈妈去菜市场买菜,天下起了雨,而且越来越大,幸好妈妈神机妙算,他们带了雨伞。可是,他发现有一个卖菜的奶奶没带雨具,用一块破塑料顶在头上,瑟缩着身子,身上脚上已经湿了,面前的白菜茄子也淋湿了。他拽拽妈妈的衣服,指给妈妈看,妈妈问他怎么办,他看看他的伞,又看看妈妈手中的伞,一把彩红伞,一把蓝格伞,都是他喜欢才买的。妈妈看着他,他毫不犹豫地走过去把伞递给那位奶奶:“奶奶,给你把伞,别淋坏了。”奶奶没反应过来,一愣:“我不要,菜快卖完了。”“你拿着吧,我和妈妈一把伞就行。”我把伞塞给奶奶,钻到了妈妈的伞下。“来,孩子,给你们点儿菜。”奶奶抓起一把菜就要塞给我们。“我们都买好了。”

妈妈笑着拒绝了奶奶,揽起他的肩膀走了。回头看看奶奶,用手不知是擦着雨水还是泪水。他从不惧怕帮人被讹,“人之初,性本善”,我心善良,不忘初心!

勤奋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快乐地生活,这就是他――名新世纪的新少年,一名文明好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黄大年优秀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682 字

+ 加入清单

教育部追授吉林大学黄大年教授“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并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科研工作者向黄大年同志学习,立足岗位做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黄大年生前系吉林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学部学部长、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__年1月8日,因病不幸去世,年仅58岁。

黄大年是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杰出代表,用毕生努力实现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的统一。他热爱祖国,品格高尚,始终把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作为矢志不移的追求目标,20__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成为东北地区第一批国家“__”专家;他师德高尚,诲人不倦,主动担任本科层次“李四光实验班”班主任,积极提升青年教师和团队成员国际交流互动能力,培养了一批“出得去、回得来”的人才;他刻苦钻研,业绩突出,作为国家“863计划”首席科学家,突破国外禁运和技术封锁瓶颈,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他不求名利,甘于奉献,长年不休,带病工作,把生命最绚丽的部分献给他钟情的教育科研事业。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教育部决定追授黄大年同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教育部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科研工作者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和人民奉献全部的赤子情怀,学习他恪尽职守、为国家培养凝聚人才的高尚风范,学习他创新创造、勇追国际前沿科技的可贵担当,学习他勤奋拼搏、为实现强国梦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撸起袖子加油干,立足岗位做贡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电力学习吴大观心得体会_学习吴大观先进事迹专题_网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电力,全文共 861 字

+ 加入清单

电力学习大观心得体会

近日,我认真学习了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内心受到了强烈震撼。吴大观同志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员,一生献身中国航空事业,他自强不息的崇高品质,克己奉献、大气达观的为人风范,卓然独立、淡泊明志的天地人格,吸引、感染、影响着每一个人。

吴大观同志一生爱国爱党,无私奉献,事迹感人,他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贡献了毕生的心血和才华,是报国有成的党员专家。学习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我真切感受到了优秀共产党员的人格魅力,更加坚定了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对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化作了吴大观艰苦奋斗默默奉献的一生实践。学习吴大观同志,就要学习他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学习他的事业至上为之奋斗终身的崇高精神境界,学习他不计名利勇于奉献的高尚品德。

吴大观奋斗一生,就是要为中国的飞机安上“中国心”。其实,吴大观胸中跳动的正是一颗“中国心”,他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祖国的需要作为自己的需要,把改变中国航空事业的落后作为毕生的追求。为了中国飞机的“中国心”,在敌机肆虐的炮火下,他毅然改行学航空;在归国还是留外的选择中,他坚定地回来报效祖国;在没有机构、没有人员、没有资料的“三无”情况下,他迎难而上主动请缨。吴大观规划了新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的基础构架,培养了一批起中坚作用的人才,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用实际行动谱写了“我愿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继续为我们的航空工业尽心尽力,为实现今生‘航空报国’的夙愿,奉献一颗赤诚的心”的人生感言。

作为基层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普通员工,爱岗敬业,是企业对我们的要求,更是自己人生的要求。我们要向吴大观同志学习,以严肃认真、兢兢业业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艰苦奋斗,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为企业的发展和中国的富强而不懈努力。“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吴老的事迹告诉我们,要成就事业,我们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只争朝夕,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从点滴做起。(朱伟)

展开阅读全文
搜索发现
404
404

Can not connect to database!

error: ͨÿ׽ֵַ(Э/ַ/˿)ֻʹһ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