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八年级下册数学全套教学反思(精选20篇)

浏览

1964

范文

303

初二上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初二,教研,全文共 3241 字

+ 加入清单

一、学情分析:

班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少部分学生,由于知识脱节,单元知识能过关,但综合能力较差,对于概念理论知识理解过于肤浅,对知识运用也欠灵活,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还需进一步提高,应用题分析能力还可以,个别学生仍需继续辅导。从学生习惯方面看,有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差,上课经常走神,学生的自我约束的能力很差,作业不够规范,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不用直尺等许多学习习惯有待改善;还有个别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另一方面,班级部分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的教育力度不是很到位,本学期也要进一步和这些家长做好交流和沟通工作。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三角形,图形的运动(二),观察物体(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四则运算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每种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系统学习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等;运算定律则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二)、三角形及图形的运动(二),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也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几个几何体的组合体,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探索平面图形运动的特性和方法。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运动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空间与几何学习的实践经验和思维经验。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平均数与复式条形统计图。通过学习了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球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关于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学习制作简单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数据分析观念。

“数学广角”安排的是关于“鸡兔同笼”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猜测、尝试、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使用尝试-调整、列表、假设等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及逻辑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一个综合应用数学的实践活动—“营养午餐”,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每种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角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或几何体的形状图;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

5、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认识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努力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听课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的习惯,认真审题的习惯,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2、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控制训练量,把握训练密度,以达到最好的训练效果。重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讲求精讲多练,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解决所存在的问题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针对本班学生计算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要求每位学生每天要完成一页口算题的练习,针对笔算能力较差的学生,每天将完成3题笔算练习,并且要家长批改,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每周将进行一次笔算小测。

3、加强解决问题的教学。本册教材在解决问题教学中,问题都是由已学过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增加一个条件或改变问题而成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找等量关系的能力,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5、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6、抓好培优补差工作。

(一)优秀学生培养措施:

1、保护优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质疑。

2、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知识,指导学生自学,课外有计划对学生进行抓优指导。

(二)后进生辅导措施:

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对后进生做到:诚心、爱心、耐心。

2、不仅要注意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后进生有恒心、有毅力,在学习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喜悦。

3、老师的辅导要及时,课堂上设计部分适合后进生的问题,多给后进生机会,适时的给与辅导,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

4、后进生的作业要做到面批面改,及时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

5、多进行家校联系,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共同促进后进生进步。

五、教学进度安排:

教 学 内 容 课时数 时间

一、四则运算

6 3.4--------3.13

二、观察物体(二) 2 3.16-------3.18

三、运算定律(7课时)

1、加法运算定律 3 3.19-------3.24

2、乘法运算定律 4 3.25-------3.31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5课时)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3 4.1---------4.7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3 4.8---------4.14

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3 4.15--------4.21

4、小数与单位换算 2 4.22--------4.27

5、小数的近似数 2 4.28--------4.30

整理与复习 2 5.4---------5.7

五、三角形 6 5.8---------5.18

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6 5.18--------5.24

七、图形的运动(二) 4 5.25--------5.31

八、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4课时)

1、平均数 2 6.1---------6.4

2、复式条形统计图 2 6.5---------6.10

营养午餐 1 6.11

九、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2 6.12--------6.17

十、总复习 4 6.18--------6.30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初二数学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初二,教研,全文共 944 字

+ 加入清单

本学期我担任二年五班和二年六班的教学任务,现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

1、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与主动的发展,三维目标有机整合,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3、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爱于学习的科学精神,并锻炼学生自学能力。

4、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团结合作能力。

5、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二、教学资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分为五章,分别是第十六章 分式、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第十八章勾股定理、第十九章 四边形与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其中教学任务的重点是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掌握有关分式的四则运算法则,会用一元一次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会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会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能利用函数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会用定理解决简单问题,会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掌握平等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掌握特殊四边形的有关性质和判定方法;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会算权平均数、极差和方差,会用样本平均数、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方差。

教学资源除了教材、教师用书,还可以充分利用集体备课、网络资源、多媒体资源等。另外,学生也可以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制作具,这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观察能力。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五、六班学生大多数可以做到课上认真学习,课后完成作业,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教学内容,但仍有一小部分学生上课溜号或搞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认真完成,没有学习气氛。

四、教学方法设计

1、在教学设计中,要让学生参与学习,主动学习,锻炼学生自学能力。利用分组加分的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适当加分扣分,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上课充分利用好学生的好胜心理,让学生上前台讲解,其他学生补充改正,培养学生认真听讲、认真阅读思考、大胆发言、记笔记的好习惯。

3、认真设计课前引言、课中引导用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习惯。

4、严格要求学生的书写习惯,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检验改错的好习惯。

5、充分利用好学校提供的教学教具,例如:挂图、多媒体、网络,及即将安装的“班班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数学0乘5教学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教研,全文共 681 字

+ 加入清单

《0×5=?》这一课是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中有关0的乘法教学。这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1、探索并掌握“0乘任何数都等于0”这个规律。2、根据这个规律,掌握乘数中间有0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算式。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在教学时,我画了5个盘子,每个盘子里有3个苹果,问学生一共有几个苹果?用乘法怎样列式?然后擦掉一个苹果,剩两个苹果,再问学生一共有几个苹果?用乘法怎样列式?……直到盘子中一个苹果都没有。然后让学生计算 3×5=,2×5=,1×5=,0×5=这几个乘法算式,并让他们根据乘法的意义来找规律,说明0×5为什么等于0?让学生明白“0×5表示0个5相加,也可以表示5个0相加。0个5相加是0,5个0相加也得0,所以0×5=0”。讲到这里,有的学生说“5个盘子都是空的,一个苹果都没有,当然0×5=0”。当时,我就觉得孩子们根据教材中的实际情境再结合乘法的意义去理解为什么0×5=0,比老师单纯地利用乘法的意义去讲解,学生应该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以对他们的说法我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和鼓励。

在探讨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算式时,我逐步引导让学生自己比较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算式的积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能正确处理乘数中间的0。探讨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我让学生小组交流自己的算法,然后比较怎样算最简便。最后我加以小结,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最简便的算法。练习中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算法,还让学生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美中不足的是,在最后的练习中,由于自己的疏忽,解答题的问题出现了问题。这让我非常自责,不过整体还是挺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二英语课后教学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初二,教研,全文共 755 字

+ 加入清单

新课程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的学习的能力,新课程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下面简单的回顾,反思两年来的英语教学工作。

一. 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的全身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

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犯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根据教材中的情景,真实再现于课堂并创造新的环境,如教Whats your hare? How old are you?时情景有"结识新朋友"。医生与生病的孩子,"自我介绍"一些语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讲台上锻炼英语表达能力和胆量。

2.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并运用到实际中去。没课的课前10分钟对话,然后读,让学生表演,通过表演尽量多

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表演过程中,除要求学生,语言语调正确外,还应让学生注意到交流手段,如表情、手势、姿态。

3. 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 发现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的解决。

二. 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沟通,让学生消除对英语学习的恐惧感,只有对英语感兴趣,才能保持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的成绩。

1. 鼓励学生大胆的尝试

教师再让学生有大胆尝试的思路,也要求教师有创新的精神,是不是引导学生,给与鼓励,哪怕出错了也要鼓励他们,同时也是不是激发学生。

2.鼓励学生大声朗读并多背诵课文,促进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3。 对于学习不好的,要让他们与学习好的结伴相互帮助,经常鼓励他们。

4. 引题而异,做题时简单,容易的多找些差生去做,提示他们自信心,同时激励他们。 5.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经常反思一下每次考试的不足争取下次让他们不犯同样的错误,以提高自己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八年级的数学人教版下册教学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初二,教研,全文共 755 字

+ 加入清单

一、教学目标

在联系生活的基础上,能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并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其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文化的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道德,使之健康的发展并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习惯积累一定的词汇,能把内心的情感、思想,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学会对生活的观察和分析、表达。

三、教材分析

8年级上册有六个单元,共25课。其中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主要内容是对大自然的赞颂,学习本单元可以通过欣赏诗歌唤起我们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共鸣,使我们更好的体味大自然的诗意人生的情趣。第二单元是名家名作阅读,我们通过在感受人类精英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情感、闪光的思想的同时,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品味不同场合、不同背景下口语运用的技巧。第三单元诗小说单元,这个单元的学习必须结婚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小说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艺术特色,品味小说的语言。第四单元是阐述求知问题的议论文。读这些文章不仅要区分观点和材料,辨析两者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对文章作者的论述做出判断,还要学习准确、严密、生动的论述语言。第五单元是我国古代白话小说单元,学习时要注意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并能对各篇课文的语言特色有一定的体会。第六单元是历史著作方面的文言文,学习这个单元必须熟读背诵课文,并将精彩的句、段摘抄在笔记本上,积累文言词语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

总之,叙情言事的课文是本册的重点,应该教会学生写简单的议论文。

四、教学重点

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并积累一定的语文能力和写作能力。

五、教学难点

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良好的学习和写作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叙事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小学,教研,全文共 2311 字

+ 加入清单

一次数学课上,我留了几道数学题,其中有一道是找规律题,在巡视过程中发现这道题做得相当差,有些学习不错的同学也没有做出来。课下我进行了自我反思,并就此问题做了全面调查,发现有些同学遇到此类问题觉得束手无策,有的同学静下心来能解较易发现规律的题目,但在考试中一旦紧张有时会觉得发蒙。因此,有的同学向我提出,解这类题有没有比较好的方法。

其实,同学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好,他们想知道这类问题中所隐藏的某种秘密。但我不想就这么直接告诉他们现成的答案。为了抓住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我让同学们搜集曾做过的,或没有做过的相关习题,因为有些同学想难为一下老师或其他同学,所以刻意查询了许多资料找了许多他们认为的难题,我也调整了我的教学计划,打算用一节课的时间解决这个问题,并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

开始上课了,一组同学首先提问,其他组同学不甘示弱,绞尽脑汁,相互争论着,最终解答出来,他们脸上漏出了成功的喜悦。并且有的同学直接向我提问,虽然我是有备而来,但还是故弄玄虚,作出努力探索的样子,有些同学还真为我着急了。其实我想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怎样入手,为什么这样想。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也完成了提出的问题,并对同学的帮助表示感谢,而他们此时的笑容是非常自豪的,准确点儿应该说是非常得意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可以帮助老师了。

接下来,我来个顺水推舟,让同学观察数字规律题与图形规律题,得到的规律式有什么特点,很快他们得出了结论,这个结论非常准确,这是我所没有料到的。此时,我从心里佩服他们,给了他们最真切的鼓励:你们真了不起!之后,我又提出新的问题.

通过这次教学经历,我真正意识到学生的需求是第一位的,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叙事——

你能给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吗?

《有余数的除法》这个内容在三年级的整个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臵,虽然多次教学,但心里还是没有什么把握上好,可是孩子们的表现让我吃惊。

虽然现在全国都在搞新课程,新课程中特别强调的有什么情景创设啊等等,而我觉得的,落实学生的基础也还是同样的重要。课的一开始,我复习了一下上一节课的内容: 师:8÷2=4表示什么意思?

生1:有8个苹果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到2个。

生2:有8个苹果,每组分4个,可以分给2个组成。

师:2位同学都是分苹果,但是我们细细听来还是不一样的,一个告诉我们每份是多少,而另一个是要我们求每份是多少,那谁能来列一个竖式?

学生很愿意把自己的才能表现出来,一个个都想板演。这个复习看着简单,其实从孩子们的表现来看,他们喜欢这样,因为这样会让他们有成功的喜悦。同时我要教学的基础是学生要会列除法竖式,而这一个环节正好可以了解一下。

随后,我规定,8表示8根小棒,用来搭正方形,怎么解释?学生争先恐后,个个都想回答。看学生来劲时我马上问:9根小棒能搭几个正方形?学生动手操作。

师:这个过程你能用算式来表示一下吗?

学生动手写。

我老师收集学生信息,大致有这样几种:

2×4+1=9 (1)

9-1÷4=2 (2)

9÷4=2+1 (3)

9÷4=2……1 (4)

当学生列出这么多式子时,我真得十分佩服孩子们的能干!

师:这4个算式你们最想说一说哪一个?

生1:老师,我觉得(3)号不对的。

师:噢,哪不对了,你能说仔细一下吗?

生1:等号后面1+2=3而前面9÷4不是等于3的。

众生开始点头表示同意了。

师:看来大都数学生都同意这一位同学的说法了,那我们来听一听原来的小主人他是怎么想的。

生:后面的1是多出来的1根小棒,我就在后面+1了。现在我觉得不对了。

师:噢,那你觉得要怎么改正啊?

生:把+号改成多。

师:同意哇?

众生一起回答:同意

教师把加号擦了,改成一个“多”

师:那现在和(4)我们来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啊?

生1:(4)号的把多用……这样的符号来表示了。

师:那你们喜欢哪一种?

众生:第4种。

师:那……这个符号后面的1表示什么啊?

生1:就是多出来的1根小棒。

生2:后面的1是余下的,所以可以写成2个多1个。

生3:因为1根不能再搭正方形了,是多出来的数,所以写在后面

师:现在我们都知道1表示什么了,那你能解释一下(1)和(2)两个式子吗?, 由于有了对1的认识,对于上面两个式子学生理解就快多了。

师:刚才同学们用了好多式子来表示了我们搭小棒的过程,上面4个式子你最喜欢哪一个? 众生说:第4个。

师: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4种。那刚才我们说了式子里的1,现在你能给剩下的1起一个名字吗?

生1:叫“剩数”写在商的后面。

生2:叫“多出来的数”也是写在商的后面。

生3:叫“余数”,写在商的后面,和商用横线分开。

生4:叫“多余数”。

众生:叫“余数”最好。

生5:我看书知道总商和余数之间要加“……”

师:生5的写法是我们约定的方法,我们以后就要这样写,也就是和我们上面第4种方法一样,读作:9除以4等于2余1,“1”我们就叫做余数,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余数的除法”我板书课题,并让学生读两次。

余数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而这节课上学生在自己动手搭小棒的基础上,主动得自己去建立“余数”的概念,我想通过这样的理解学生的印象应该是深刻的。孩子们在这堂课中表现出的数学的探研精神,让我也为之惊讶和感动。在数学学习中,孩子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概念或问题,老师不应该扫清孩子们学习中所有的“障碍”,而是要让孩子自己学会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应该多为孩子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老师有意识的少说一些,将时间将课堂留给孩子,让孩子多发言多思考,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八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适用行业岗位:初二,教研,全文共 1629 字

+ 加入清单

一学期即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本人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在继续推进我校“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课程标准走进教师的心,进入课堂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

二、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本学期本人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本人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组织了“自主——创新”的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反复听评,从研、讲、听、评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突出过程性,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40分钟要效益;分层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外作业,教法切磋,学情分析,“一得”交流都是大家随机教研的话题,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期中质量检测,,班里抓单元验收的段段清,并跟踪五名好差生进行调查。为了使新课程标准落实进一步落实,引到老师走进新课程,抛砖引玉,对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及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体现,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优化笔试题目的设计,设计知识技能形成过程的试题,设计开发性试题,设计生活化的数学试题,真正将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提高改进教学的手段,并对本班前后5名学生跟踪调研,细致分析卷面,分析每位学生的情况,找准今后教学的切入点,查漏补缺,培优辅差,立足课堂,夯实双基。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学数学6.7减几教学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小学,教研,全文共 899 字

+ 加入清单

在三年级障碍跑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用各种方法跑过、跳过、爬过、绕过若干障碍。在游戏环节部分中,我让各组尝试做一遍游戏,然后请各组讨论:“为什么有的同学过障碍很快,而且不犯规;有的很慢还犯规?”各组经过讨论,进一步明确游戏既要快过障碍,又不能犯规的要求。“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两个要求呢?”我再次启发学生从活动中去体验,去寻找答案。接着各组继续进行第二次尝试练习。这一次各组过障碍的速度比第一次明显加快,犯规也少了。同学们在体验还发现了一些规律性的做法:“跳沟”前要加速,绕杆前要减速。尤其是我班一名同学与众不同的“爬过”低橡皮筋的方法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其他同学到达低橡皮筋前,都采用从头到脚依次爬过的方法,而他却把身体横过来与低橡皮筋平行,采用俯卧“横爬”方法,所以他的动作比其他人都快。教师及时肯定了大家的“发现”,有表扬了这位学生肯动脑筋、大胆创新的精神,并进一步启发学生:“想想,只要不犯规,还有什么更快、更好的过障碍的方法?”学生的练习情绪更加高涨,又出现“绕杆时身体主动内倾”和用“翻滚动作过低橡皮筋”的一系列“创举”……

通过这节障碍跑的教学课,我发现对学生创造性地培养应该从小开始。实际上,儿童在幼儿时期就常表现出良好的创造力,他们会用积木在自己的床上、地板上构建自己想象中的天地。因此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并使他们形成创造性学习的习惯,不仅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挖掘出更多的潜能,而且还能使学生形成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条件,提供诱发创新思维的刺激,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创新体验。本课从教学中的问题出发,刺激和引发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他们充分体验到创新的满足,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的创意与我们的设想不一致时,千万别“一棒子打死”,新的活动方式或游戏规则常常会在这样的情境中产生。提倡学生进行创造性地学习比不意味着排斥教师的指导,也不是说样样事情都需要学生去创造,我们体育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在体育教学中需要将老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创造结合起来,这样,我们的体育课才会更精彩,学生也会更加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叙事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小学,教研,全文共 1610 字

+ 加入清单

1、在三年级第二单元《除法》的复习课上,、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

2、教师在教学中以丰富有趣的内容和生动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是很重要的,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尤其是对学困生,要降低难度,放大优点,使他们有成功学习的体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习惯,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3、采取一对一捆绑式,让优秀生辅导学习困难生。

4、对尖子生,教师要选好发展题,每天一练,日积月累的提高学生的能力。对后进生要宽容对待,利用空余时间给他们补课,让他们当天作业当天完成。有这样三组习题: 84÷2÷2 78÷3÷2 96÷2÷4

84÷4 78÷6 96÷8

我先出示第一组习题,让学生观察这两道算式,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被除数一样。

生:上面一题后面的2和2乘起来就是下面的4。

生:2加2等于4

……

教师追问:请你猜一下,两道题目的得数会怎样?

生齐答:一样。

师:究竟是不是呢?我们怎么验证一下?

生齐答:计算出得数。

学生计算出两题得数后比较,发现商是一样的。

再出示第二组题目,让学生观察,猜一猜两题的得数会怎样?并说说你是怎样猜到的? 生:我猜两题的得数是一样的,因为二三得六。

生:我猜得数也是一样的,因为6可以分成2和3。

追问:6可以分成2和3?

生更正:不是,是2乘3等于6。

追问:就因为2乘3等于6,所以两题的得数相同吗?

生:还有被除数都是78。

学生进行计算,发现两题得数相同。

小结:原来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除以后面两个数的积。(同时指着算式,用手势表示。)

最后出示第三组题目,学生观察。

提问:这两道题目有什么联系?

生:得数相同。

生:被除数相同。

生:2乘4等于8,所以96除以了2再除以4就是96除以了8。

生:我是想口诀的,二四得八。

追问:你现在准备算几题?

生:算一题就可以了,另一题得数一样的。

学生计算,比一比谁的速度快。

回顾三组题目,教师小结:乘法和除法是相对应的运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除以后面两个数的积。那么我们看第一组题目,这里是2+2=4还是2×2=4得出来的呢?

学生通过三组题目的观察比较,已经能够掌握这一规律,这时候,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灵活运用能力,我出了一道题目考考大家。

师:你会计算96÷12吗?

学生小声议论:怎么是两位数了,还没有教了。

突然,有一学生立即举手,迫不及待地说出:“我会算,把他分成两个数连除。”其他学生经过这一点拨,纷纷点头,表示会算。我马上要求大家在草稿纸上写一写。然后进行交流。出现的方法有:

96÷2÷6、96÷3÷4、96÷6÷2、96÷4÷3

肯定学生的方法后,再次追问:还有吗?

学生思考。

生:还可以拆分成3个数,96÷2÷2÷3

师:这样对不对呢?我们怎样来检查?

生:把后面的数乘起来,二二得四,三四十二。

总结:我们借助刚才发现的规律,解决了我们还没有学过的内容,看来大家又多了一项新的本领了,数学是非常神奇的一门学科。

在新课标背景下,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教学中就应该有相应的教学公式。教师在教学中不应以“传授”思维过程和结论为主,而应讲究思维方法的探索、思维品质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要教学生“会学”,必须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采取多种形式,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发展思维和想象的空间,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胜心,发展学生积极进取的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增强其创新和实践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高中数学教学反思工作总结及计划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工作总结,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高中,教研,全文共 4508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老师:

下午好!非常感谢郑州市教研室给我们提供了这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更感谢市教研室领导冯瑞先老师等对47中数学教学工作的肯定;同时,我也感谢47中校领导一直对我们数学组的关心和支持;还有我们高三数学组的各位同仁,正是大家辛勤的劳动和团结一心,让我们在去年的高考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我代表备课组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加强两纲研究,紧扣课本复习,注意新课程与大纲之间的关系备课组认真研究《考纲》与《考试说明》、高考试题;仔细琢磨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变化趋势;熟悉高考命题的题型与要求,明确题型分布,知识点的覆盖规律。让学生明确“考什么”、“怎么考”、“考多难”。要让学生把主要精力首先放在中档及其以下题目上,要在“会、熟、快、准”上下功夫。

通过研析每年高考试题,我们发现源于课本的考题总在100分左右.那么怎样研究教材,用活教材,用好教材呢?

1、钻研教材,追根溯源.一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话不断在重复。事实上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延伸与交错、再生与裂变,在教材中早有它的脉络和雏形。这些课本上的例题、练习、习题就像散落的珍珠,只要经过老师的发现、打磨、提炼,它们就会变成学生所需要的项链。

2、就地取材,锐意开发。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考查学生的解题能力,也就是考查教师的研题水平。 研题一类是对他人试题的鉴赏,另一类是改题编题。不懂得鉴赏,教数学就丢失了味道;不学会创新,教数学就失去了活力。

紧扣课本复习问题上,要引导学生做好以下四点:

(1)复习每一个专题时,必须联系课本的相应部分。不仅要让学生弄懂课本提供的知识方法,还要弄懂公式的推导过程和例题的求解过程。

(2)在训练中,如遇到障碍,要学生有查阅课本的习惯。通过课本,查明学生在知识和方法的缺陷;

(3)关于答题表述,要求学生以课本为标准,通过课本来规范。

(4)注意通过对课本题目改变设问方式,增加或减少变动因素,推广题目的训练功能。

复习中同时要注意对新课程中与大纲教材有结合点,有变化点的知识,以更好在把握复习的要点。认真研究全国已经实施新课程高考的试卷特点,揣摩新课程卷的设计意图,深刻领会“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准确把握新旧《考试大纲》的要求,对搞好高中数学教学和复习备考是十分有益的。特别是对一些传统内容的新的考查方式,有其独特的复习功能。它既可作为复习课的例题、练习题、测试题,更可用作研究性教学的问题加以开发。因此我们在高三数学复习中应研究新课程高考和渗透新课程理念。

二、尽量帮助学生纵横梳理知识和方法,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利于提取的认知结构

良好的知识结构是高效应用知识的保证,对数学本质的正确认识是建构良好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体系的前提。狠抓基础,以课本为主,重新全面梳理知识、方法;注意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揭示其内在的联系与规律,从中提炼出思想方法。

高考数学试题十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而这种能力是以整体的、完善的知识结构为前提的。这就要求考生把数学各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掌握,而不机械地分为几块。这个特点不但在解答题中突出,而且也在选择题中有所体现。

(1)对重点知识与重点方法要理解准、透,如概念复习要作位:灵活用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清容易混淆的概念间的细微差别,提防误用或错用;全面准确把握好所用概念的前提条件,熟练掌握表示有关概念的字符、记号。

(2)要注意通性通法,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总结并反思自己在解题过程中怎样灵活运用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化归与转化等思想;怎样选择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归纳法等逻辑学中的方法:是否熟练掌握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同一法等具体数学的数学方法。做自我诊断,会什么?你是怎样处理问题的?(成功、失败)怎样把新题转化成为你熟悉的知识方法?掌握好数学思想方法,并发展成一种能力,在高考时就能游刃有余,战无不胜。

(3)掌握中学数学贯通的观点,如在立体几何中用平面图形合成表现立体图形的观点;将立体图形分解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观点;用关于形的逻辑思维统帅识图,做图的技能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的观点,学生运用好这些观点,就比较容易驾驭立体几何的解题。

三、使学生从“模仿型”向“领悟型”的方向转化

(1)注重双基,突出重点。真正理解概念、法则、公式、定理、公理的来龙去脉,不死记硬背。

(2)提炼和运用数学思想,常能使解决问题事半功倍。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应当努力挖掘知识内涵,提炼数学思想方法,逐步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3)尝试发现方式、自主探索方式。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亲历发现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启迪智慧,发展思维,开发潜能,提高素质。

(4)倡导研究交流。包括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交流过程就是加强理解的过程。

(5)进一步强化自学能力的提高和自学习惯的养成。学会阅读,学会正确获取信息、正确理解信息、正确运用信息,并将所掌握的信息转换成数学模型,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文化科学加以观察现实中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加以分析、判断,并将其解决。

四、注意强调学生书写规范,合理运用答题策略

在平时考试阅卷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为一些学生的书写不规范而失分感到可惜,高考阅卷也不例外。因此,在解答题的答题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强调学生解答既要简单又要准确,要紧扣关键步骤,当然也要思路清晰明了,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

要重视和加强解题策略的训练与研究,在平时要多给学生应试策略指导。如:(1)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同后异(即先做同科同类型的题目,这样知识和方法的沟通比较容易,有利于提高效率);先小题后大题;先点后面(高考数学解答题多呈现为多问渐难式的“梯度题”,解答时不必一气审到底,应走一步解决一步,步步为营,由点到面);先高后低(即在考试的后半段时间,估计两题都会做,则先做高分题;估计两题都不易,则先就高分题实施“分段得分”);(2)审题要慢,解答要快,一慢、一快相得益彰;(3)确保运算、推理的准确性,立足一次成功,但也不放过检查得分这一环节。要善于不断积蓄解题经验,回顾反思,不断完善。

有人说高分是学生学出来的,不一定是老师教出来的。其实我们认为老师对高分学生所起的作用更大、更重要。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方式、思维过程、语言表达等方面都要经过规范训练。学生要考出高分,老师就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严格要求: 适时调控“桃子”的高度,培养学生追求完美,不断超越的学习品质。要想考150分就得用高于150分的水准要求自己.

2、规范表达:不同题型和不同内容的题目都有不同的书写格式。数学语言要严谨、准确、简洁,卷面要整洁。因此我们在批改作业、评析试卷和上课板书时,要特别注意知识细节与表述细节。

3、挖掘潜力: 与学生交流,给尖子生心里暗示;及时肯定,适时鼓励,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同时适当加压,另开小灶,让他们的潜力得以开启和释放。

4、探求最优:一般的难题都有多条路径,都是值得欣赏、比较、玩味的。让尖子生在不同解法中PK,寻找最简最优的解法是件很有趣的智力活;也是让尖子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情挑战的游戏。应该说这与我们的充分备课、经验积累、学养沉淀有很大的关系。

5、杜绝低级错误:因为低级错误是导致失去高分的尴尬情景想必大家都熟悉。扼腕叹息还是因为功力不够,因为防范低级错误也是一种能力。它要求考生的注意品质、兴奋点把握、追求完美的意识等方面都有上乘的发挥。这些都要来自于平时规范化的训练.

五、明确复习计划,侧重阶段提升

高三数学的复习要按计划复习,阶段提升,复习计划根据《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教材以及所选定的复习资料综合分析认真修订的。每一阶段都有其不同的作用与功能,不可冒进,否则欲速则不达。所以三轮复习要有条不紊、不折不扣地进行.

第一轮:加强基础,落实知识。这一轮复习重选材,侧重训练思维过程,总结、完善解题程序,渗透思想方法,突出规范、缜密、全面。本轮复习应以教师为主,教师的备课选材不能生搬复习资料,素材的来源有复习资料、课本以及老师的经验积累。纠错微型训练题:要依据近期学生的错误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组编,加强变式题型训练。第二轮:专题复习,强化能力。这一轮复习重在提炼,重在通性通法,重在第一轮的薄弱环节和高考的重点、热点,以中档题为主,点缀难题.突出主干、板块、链接。本轮复习应以学生为主,通过对典型题型的分析让学生归纳出解题规律。综合训练卷,必须要模拟近几年高考试题难度,注重知识交汇,突出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第三轮:综合演练,模拟测试。这一轮的重点在于掌握知识的熟练性、准确性、经验性,不做偏题、怪题,冲击难题。突出稳、准、快。那么具体教学中该怎样操作呢?本轮复习应重组卷,以实战为主。不同时期的组卷有不同的特点。第三轮的组卷要有整体性,兼顾知识点;要有侧重点,重点知识,重点突破;要有前瞻性,研究上几年高考试题;要有时代性,广泛采集信息。客观题的限时训练:在第二、三轮复习中,要有意识地加入客观题的限时训练,以提高学生解答客观题的准确度与解题速度。

六、重视集体备课,科学安排备考

在每一轮的复习备考中,我们注重加强集体备课以及与校际之间的交流,发挥集体力量,精选、精编每一轮复习资料,科学安排备考。依据第一轮复习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好第二轮复习的专题和编好练习题,力争使每一套训练题有针对性,有实用价值(说明:我们第二轮的资料都是组内老师编写的)。

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中,对每班内容上要讲的内容,每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相互交流认真分析并制定措施,通过小专题训练去解决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每周全组统一听一位老师的课,通过听课,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分层教学,培优补差,专题讲座等。众人拾柴火焰高,加强集体备课,真正使我们受益匪浅,从而能使我们的学生在高考中从容发挥。个人单干是向来没出路的。

七、积极参加市教研室的各类教研活动,为复习备考把握方向

一年来,我们备课组积极参加市教研室和协作区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能虚心聆听各位主讲老师的真知灼见和宝贵经验,从中受益匪浅!尤其是一摸、二模后的高三复习备考会,我们能从发言的各个学校中,学习到各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市教研室冯老师和孙老师等在会上的总结,既高屋建瓴,又实实在在,为下一阶段的复习指明了方向。例如冯老师屡次强调的“不等式考的很基础”,“圆锥曲线解答题一般不考双曲线”,“规范做题要从第一轮复习就要求”,“今年高考要与宁夏卷结合,注意收集他们的试题,把握高考的难度,一定不要做难题”等等。我们坚定的认为市教研室的方向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特别欢迎他们到学校对我们教学工作的指导。正是基于对上述精神的领会和落实,在复习备考中,我们才能有的放矢。

各位老师,20__年高考的硝烟虽刚刚熄灭,20__年高考的脚步即将来临。面对挑战,我们应满怀信心,更要从容应对。自信应来源于我们聪明和睿智的备考计划,应来源于我们坚持不懈的实践和行动。47中备课组的点滴体会,如果能给你的工作带来益处,我们将无比荣幸。今天,在各位老师和高手面前,舞刀弄枪、班门弄斧,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二英语课后教学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初二,教研,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开学快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的教学中我发现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书写有待提高,刚接这两班时我发现学生的书写特别差,我非常着急所以让学生每天写单词练书写,但是出乎我的预料,一周下来不但没有提高,有些学生反而更差了,通过了解我发现学生的抵抗情绪特别严重。在我值班的那天,我心平气和的和学生交谈了一次,特别是那几个调皮的男生,我和他们从人生谈起,逐渐说到书写的重要性,又给他们把26个字母的书写每人写了一遍,没想到从那天的书写就有了很大的变化。同时那几个调皮的男生上课也老实多了,这使我非常的感动,使我的信心大增。

2.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朗读课文。通过这一个月的学习,我发现学生的朗读水平不高,仅仅通过课上练习是不够的,为了能够更好的让学生朗读课文,我让学生课后由组长带领朗读课文,然后每节课拿出时间让学生进行展示。通过阅读我发现学生缺少朗读方法

的指导,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在这方面多对学生进行指导,多让他们练习。

3.知识运用能力差,通过学习Module 2 我发现学生的接受能力差,我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要有一个过程,仅仅听到学生口头回答以为掌握好了,以致我再讲完成时态的其他问题时就出现了问题。我深刻反思以后,决定从读入手,让学生先从语感开始,然后把自己说的最好的句子写下来,这样一步一步的效果明显好多了。

通过这些问题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多关爱学生,把起点订的低一点,然后逐步引导,不能只靠自己主观意志,多分析学生,然后根据学生实际多练习,那样学生才能爱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八年级世界巡行教学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初二,教研,全文共 322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孤独之旅》我紧扣新课标指出的“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原则,既尊重学生的人格。也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发展的需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究意识入手,过程中采取各式方法引导他们的情感、思维积极活动。在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基本目标中,给予适时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对于“孤独”的认识,有的很积极,有的消极因素较多。我帮助他们认识成长犹如“蚕蛹蜕变为碟”“凤凰涅磐”要经受住痛苦的磨炼之后才能见到彩虹。

在教学中,我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规律,合理设置目标坡度和师生,生生与本文的互动。以默读,跳读,研读为手段,感受语文教学以情育人,以美怡人的人文内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小学数学6.7减几教学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小学,教研,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6、7减几》这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十几减9的基础上进行的。我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上,通过“小猫钓鱼”这条情景主线把计算教学的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问题解决的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

以前在教学十几减几时,一般都是让学生摆小棒或圆片,部分学生纯粹依赖小棒算得数,久而久之,导致错误率高,正确率低。我针对低年级小朋友爱听故事这一心理特点,利用学生熟悉的“小猫钓鱼”的故事来引入新课,学生非常兴奋,激发了学习兴趣。创设情景,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算理,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破十减”“连减”“想加做减”的不同计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可以让猫弟弟学得快?”猫哥哥是怎样很快算出答案的?“学生在争当小老师的过程中,在操作实践中让学生有意识地对算法进行了对比和选择。其中一位学生领悟了减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脱口答出原因,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在教学时,不仅提倡算法多样化,而且又引导学生在众多的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使之善于学习,乐于学习,乐于探索,进而通过教师带有表扬鼓励性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赞赏,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数学0乘5教学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教研,全文共 1026 字

+ 加入清单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已的身边,在生活中学数学。使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分数与除法,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内容。而在小学阶段数学知识之所以能被学生理解和掌握,绝不仅仅是知识演绎的结果,而是具体的模型、图形、情景等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我在设计《分数与除法》这一课时,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1.以解决问题入手,感受分数的价值。

从分饼的问题开始引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当商不能用整数表示时,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商。本课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借助学生原有的知识,用分数的意义来解决把1个饼平均分成若干份,商用分数来表示;二是借助实物操作,理解几个饼平均分成若干份,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商。而这两个层面展开,均从问题解决的角度来设计的。

2.分数意义的拓展与除法之间关系的理解同步。

当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用除数作分母,用被除数作分子。反过来,一个分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可以理解为把“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也可以理解为把“3”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也就是说,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建立过程,实质上是与分数的意义的拓展同步的。

教学之后,再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发现就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存储于学生脑海里的状态而言,除了抽象性的之外,应当是抽象与具体可以转换的数学知识。整节课教学有以下特点:

1.提供丰富的素材,经历“数学化”过程。

分数与除法关系的理解,是以具体可感的实物、图片为媒介,用动手操作为方式,在丰富的表象的支撑下生成数学知识,是一个不断丰富感性积累,并逐步抽象、建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供丰富数学学习材料,二是在充分使用这些材料的基础上,学生逐步完善自己发现的结论,从文字表达、到文字表示的等式再到用字母表示,经历从复杂到简洁,从生活语言到数学语言的过程,也是经历了一个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2.问题寓于方法,内容承载思想。

数学学习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方法自然就寓于其中;学习内容则承载着数学思想。也就是说,数学知识本身仅仅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以知识为载体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就分数与除法而言,笔者以为如果仅仅为得出一个关系式而进行教学,仅仅是抓住了冰山一角而已。实际上,借助于这个知识载体,我们还要关注蕴藏其中的归纳、比较等思想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高中数学教学反思工作总结及计划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工作总结,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高中,教研,全文共 1722 字

+ 加入清单

__年9月24日―25日,我参加了南宁高中新课改精品课程展示活动,通过两天的学习,给我解决了好多问题。在一开始都不知

道在新课改数学中,我应该提前掌握的知识有哪些?脑子的储备量应该是多少?回首培训过程,大家两天培训情景依然浮现在我

眼前,专家们精辟的点评依旧回荡在我脑海。这次培训受益匪浅,通过这两天紧张有序的培训,使我对新课改理念有了全新的

认识。在这次培训中,我认认真真地吸收和学习专家的报告,全身心的投入到了专家的精品课程展示课活动中,学习了课程团

队专家们精心选择、精心编辑、精心打造的“课程简报”,并积极参与和专家面对面的研讨,在思想上有了观念的更新,了解

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这次新课程培训中学习了以下这么几个方面:

1.怎样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

2.高中数学新课程与学生学习.

3.高中新课程的教学设计.

4.高中数学新课程新增和变化内容的教学思考.

5.高中新课程中可选的内容的分析和思考.

6.评价与教学的关系。课程的改革既是基础教育的改革,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我们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目

的,把学生从观察现象改变为探索现象的观念上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一个探索性的学习空间,以适应

新时代的需要。下面就这两天的学习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新课改需要有新思想

通过两天的学习,我认为要想更快更好的进入新课改,首先得从思想上进行转变。只有从思想上完全接受了新课改,才能更好

的投入到新课改当中。刚开始,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好多老师对这次新课改还持有一点抵触情绪,但随着这两天培训的不断进行

,我开始慢慢的接受了新课改,思想上进行了一个非常大的转变。我们学习了怎样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新高中数学课程

在结构和内容方面也有比较大的调整,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功能,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服务。整体的把握高中数学课程是我

们打好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函数思想、几何思想、算法思想、运算思想等都是高中数学课程的主线,它们彼此之间又有着密

切的联系,是贯穿整个高中数学课程最基本最重要的数学思想,这些主线可以把高中数学知识编织在一起,构成知识网络。新

旧教材的变化要求我们整体把握高中数学课程,了解一些模块的设置涵义,这有助于发现数学课程的内在联系,使整体的数学

素养得到提升。专家们围绕高中数学新课程新增加的内容与变化的内容及可选内容进行的一些思考和分析,让我们对新教材有

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培训专题报告很精彩

在这两天的培训当中,我们一个听取了四位专家的四场报告以及六节精品课程的展示活动。通过专家们的专题报告讲解

,是我对新课改的每个模块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学习当中,来自好多学校的老师对相关专题还进行了简要的教学设计的分析和

教学活动的讲解,使得我们这些刚开始参加新课改的教师们对新课改的理念有了初步的认识。我们学习了怎样在课堂内外特别

是课外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走向创新,数学教学应该关注学生学习的哪些要素,探讨老师的教学

行为怎样能够促成上一课目标的实现。为了这些目标的实现我们需要重视教学设计,专家给我们展示了一些优秀的教学设计,

对教学设计的理念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是四个方面:问题的设计,过程的设计,活动的设计,语言的设计。每一个环

节都决定了一节课的成败。最后我们研究了教学评价的问题。如何改变现有的评价机制,以适应课程改革,专家通过一些案例

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要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通过这次培训,我们要实现这个目标,我认

为我们第一要研究教材,在教材之上的是要研究数学内容;第二要研究学生,要研究我们用什么手段、什么样的程序、什么样

编排、什么样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兴趣?第三要研究突破点,即把教材和数学内容和学生结合起来来找到

自己“研”的突破点。我们一定要心里永远装着学生,以学生为主题设计方案,为培养高素质的数学人才而努力。

三、专家点评和解答精辟到位:

在这段时间内,参加新课改的老师除了我们这些一线的高中教师之外,还有四位新课改的研究专家帮助我们,他们不仅是

新课改的研究者,也是新课改的实施者。我们的学习不但有专家们对新课改的报告解决,还有专家的实际课程展示。各位专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初二,教研,全文共 894 字

+ 加入清单

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经过一学年的学习,学生们已经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对初中数学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思想也已经有所领悟,但经过初一学年的学习和考试,我们发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主要教学任务:数的开方、整式的乘除、勾股定理、平移与旋转、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教材简单分析:八年级数学上册力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本,从实际问题情境入手,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素材,使学生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获得数学概念,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与方法;同时也编排一些应用性、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自主探索实践,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材重难点:

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会用计算器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和任意一个数的立方根。

2.会用幂的运算法则、整式乘法公式、乘法公式进行计算;会用提公因式、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3.掌握勾股定理、其逆定理,会运用勾股定理和其逆定理解决相关的问题。

4.认识平移、旋转的概念,理解平移、旋转的基本特征与性质,并利用轴对称、平移与旋转进行设计简单的图案;了解图形全等的概念。

5.掌握平行四边形和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概念、性质,解决相关的问题;掌握梯形和等腰梯形的概念、性质,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设计好课堂活动,收集相关资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补充。

2、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加强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精心选择好课堂练习。

3、虚心向老师请教,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吸收精华,提高教学质量。

4、科学组织好单元考试、期中考试,认真坐好评卷工作。

5、加强与班主任的沟通和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五、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要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学科的独特魅力和乐趣,感受到经历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有用的数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八年级速度教学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初二,教研,全文共 741 字

+ 加入清单

本次教学设计,我围绕着学生在预习时提出的问题:“‘小草’指的是谁?‘大树’指的是谁”?进行了教学。因为文章中的“小草和大树”出现了3次,一次是在课题,一次在骚塞的回信中,一次是在文末。所以,我先出示了“骚塞的回信”让学生通过朗读,了解骚塞回信的冷酷其实就是社会对于女性的偏见:文学是妇女不能从事的事业,即使从事了也不可能取得成功。那么,“小草和大树”分别指的是谁呢?学生说:“小草”是夏洛蒂,“大树”指的是“骚塞”。我出示句子“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这句话怎么理解?学生:“夏洛蒂姐妹打破了妇女不可能从事文学事业的传统观念和陈腐偏见,取得了巨大成功”。 成功前的夏洛蒂是“小草”,成功后的夏洛蒂是“大树”。于是,我满意地结束了课程。但后来,我又到凤凰语文网查了一下,结果发现 ,文章中的“小草和大树”出现的3次,含义各不相同。回信中的“小草”指的妇女能从事的事业,“大树”指的妇女不能从事的事业,小草不能变成大树,小草就是小草,大树就是大树,言下之意,文学是妇女不能从事的事业,即使从事了也不可能取得成功,言语中充斥着对妇女的蔑视。

文末的“小草”指的传统观念中妇女不能从事文学事业,“大树”则是指的夏洛蒂姐妹在文学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和影响,小草浇灌成大树,即指,夏洛蒂姐妹打破了妇女不可能从事文学事业的传统观念和陈腐偏见,取得了巨大成功。

纵观全文,题目除了以上两个意思,还将成功前的夏洛蒂比喻成小草,在接踵而至的艰辛和磨难中,以顽强的生命力,茁壮成长,将成功后的夏洛蒂比喻成大树,突出她的成就非凡。在自然界中,小草虽然不能变成大树,但在文学界里,夏洛蒂姐妹却创造了这样的奇迹!

教学结束后的今天,反思自己的教学,深深地感到:“备课应该用良心来备,可不能误了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叙事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小学,教研,全文共 1386 字

+ 加入清单

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它源于实践,又用于实践。离开了生活,数学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正确方法,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生活中有数学,存在着数学思想,把生活和数学有效地联系起来,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既可积累数学知识,又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学生善于研究生活中的数学,本身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他们在研究中不断思考,不断尝试,并不断地体验成功。

一、导入课题

师:今天老师特意制作了一张个人信息资料,为了加深大家对我的了解,请看小黑板。

向老师个人资料

性别: 男 身高: 1.65米 体重: 58.5千克

兴趣爱好:上网、听歌、打羽毛球(每次至少1.5小时)

师:看清楚了吗?在这些表示我身高、体重、时间的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1:都有小数点

生2:都是小数

师:是的,像1.65、58.5、1.5这样的数都是小数,谁能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儿还见到过小数呢?

生1:超市里

生2:商场里商品的标价„„

师:看来小数真是无处不在啊!对于小数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生1:我想知道小数是怎么来的?

生2:我想知道小数的加减法该怎么算?„„

师:看来同学们对小数有着浓厚的兴趣,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小数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小数)

二、小数的产生

师:通过测量向老师的身高是1.65米,你测量过你的身高是多少米吗? 生1:1.35米

生2:1.41米

师:我和这两位同学的身高都是1米多,那你们能用整数表示我们的身高是多少米吗?注意单位是米。

生:165厘米

师:注意单位是米

师:能用整数表示是多少米吗?

生:不能,因为它比1米多,又不足2米。

师:是的,我们的身高都在1米和2米之间。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通过测量和计算往往得不到一个整数的结果,除了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表示外,又想到了用小数表示,这样小数就产生了。(接着板书课题:小数的产生)

教师以和学生谈话交朋友为题,出示个人信息,学生从信息中发现表示教师身高、体重等,这些数都是小数。很自然的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课后布置作业到生活中找5-10种小数并记下来。由此想到,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这一数学基本理念除了老师明白,怎样让学生有深刻的体会?这就要求我们去充分地挖掘课堂教学资源。有这样一句话“我看见了,但可能忘记了;我听到了,就可能记住了;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出知识”,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所以,老师在数学课上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把生活与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来开发,在具体的场景中,使学生学会综合并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使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课堂生活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这是“活”化课程资源的效果。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教师只是课堂的发现者、开发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我们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中交流、讨论、质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初中,教师,教研,全文共 1685 字

+ 加入清单

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教师的教,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重复记忆、题海训练、强化储存,根本没有学生主体活动过程,新课程则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把关注学生的发展作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程下的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因此一个称职的初中数学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

一、对数学教学理念的反思——课堂教学行为是否改变?

新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因而要求课堂教学应该是和谐、民主、平等的过程。学生不再是孤立的学习者,教师也不再是课堂的表演者,实践证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平等交流是目前数学课堂上较受欢迎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教师教学中新的教学理念应用的体现,就是是否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的形成。具体来说,教师的教学行为应有以下的转变:(1)、由过去重“教”转变为现在重“学”;(2)、由过去重“结果”转变为现在重“过程”;(3)、由过去重“问答” 转变为现在重“对话”;(4)由过去重“讲解” 转变为现在重“引导”;(5)、由过去重“程式化” 转变为现在重“个性化”;(6)由过去重“强记” 转变为现在技能的拓展。总而言之,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否改变,不仅要看教师讲课的水平,更重要的是要仔细考察学生学会和会学的程度以及学生的精神状态。

二、对数学教学设计的反思——是否为学生的发展,设计教学?

教学设计是有效地上好每节课的必需环节,《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这就要求教师要以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设计课堂,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在设计时应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获得结论;教师如何组织并促进讨论、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总之我们要坚持“为学习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原则,精心设计好课堂,只有好的设计才有可能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智慧、探究和创新。

三、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是否做到生活──数学──社会,有机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初中生已具有相当多的生活经验,对生活中的许多数学现象或问题怀有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例如:1、商场购物时:一家打折,一家返卷,一家给予积分并有抽奖活动,另一家赠送礼品,如何选择?2、房贷的问题,怎样计算每个月要还的贷款。3、买彩票中奖问题等,对于已有的这些经验,如果教师能在讲授新知识前用问题形式提出来,学生定会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学习劲头定会高涨。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同时也是适应社会。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教师要把生活、数学、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切身体会中感悟新知识、从而使课堂充满盎然生气。学生只有尝试到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他们才能更好地投身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有了他们的切身经验体会才能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总之,虽然新课程下关于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是在教学中及时的反思对于我们的成长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我们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才能使我们及时地发现问题,冷静地分析与解决问题,认识到理念与实践的差距,从而才能不断改进教学,更好地引导学生“学”;在反思中实践时,我们找到理念和行为之间的差距,从而才能使新的教育理念,内化为个人的教学行为,对于成长为新时期专业人才、复合人才,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很有裨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八年级世界巡行教学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初二,教研,全文共 340 字

+ 加入清单

如何做到放手教学,我想:应尽量设计能够统领全篇的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又能正确、巧妙引导,进而让学生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我在讲授这篇文章的时候,忽略了这一点,总是在用零散的问题带领学生学习,老师感觉累的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得不到锻炼。

略读文章本就是一种拓展、补充,是精读课文中所学方法的一种运用,如果能在略读课文的基础上再拓展一篇类似文章,那对学生来说,旧知识就得到了强化,新知识让学生开阔了视野。何乐而不为呢?

这堂课是我初次尝试略读课,我也深刻体会到略读课对于教师的要求甚至高于精读课,因为略读课要把时间更多地交给学生,所以更考验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通过几位老师的指导,我也基本明确了略读课该怎样设计,怎样教授,但还是应该多去研究和实践,勤于学习,善于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八年级下教学反思

范文类型:教学反思,适用行业岗位:初二,教研,全文共 882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降落伞包》这篇课文,通过记叙周恩来同志在飞机遇险的危急时刻,将自己的降落伞包让给叶挺的女儿——小扬眉的感人故事,歌颂了周恩来同志临危不惧,将生的希望带给他人,将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格。

通观整篇课文我们可以发现:这篇课文虽然直接描写周恩来同志让伞包的文字不多,只有两个小节,但是就是在这两小节中,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的刻画,寥寥数语就将周恩来同志不顾自己的安危,舍己为人的品质描写得入木三分。

“学写一段话,写出人物的几个连续的动作。”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而要使学生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无疑首先要能够让学生感悟到作者在写法上的精妙之处。如何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的巧妙呢?结合班级实际做以下处理:

首先出示学习要求:1、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当飞机遇险,小扬眉的座位底下没有伞包,急得哭了的时候,周恩来同志是怎么做的?用笔圈画出描写周恩来同志动作的词。2、想一想:从周恩来同志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什么?

经过一番自学交流、学生较为顺利地找出了相关的动词,并体会出周恩来同志言行的崇高、伟大。而后,我指着黑板上的板书问道:“这几个动词间的先后顺序能否交换,为什么?”“不能。因为这是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的,颠倒就不能成立了。”学生们纷纷答道。“那么课文中描写周恩来同志动作的几个词,能否换成其他的词呢?”我又进一步地问道。在片刻沉默之后,有同学举手说:“老师我觉得其余几个动词不能换,但“跨”这个词好像能够换成“走”。”“听了他的话我将“走”字写在了黑板上,问道:“你们是否同意他的意见?”话音刚落,立刻有同学反驳道:“老师,我认为不能换成走,因为当时情况很紧急,用“走”不能突出急切的心情,而“跨”说明步子迈得很大,能突出当时情况很紧急。”“那么用“跑”呢?”我顺势问道。立刻有人反对到:“也不行,因为当时是在摇摆不定的机舱里。不可能跑,否则会摔跤的。”

“对呀,在描写人物的一系列动作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注意按照动作的先后顺序来写,同时还要注意选择最为恰当的词语,这样才能写准确,写生动。”我因势利导地提醒到,而这两点也正是下一步,指导学生完成写话的要点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