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追悼袁隆平诗(最新19篇)

浏览

727

范文

45

2024追悼同事的悼词

范文类型:讣告,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亲朋、各位好友: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沉痛悼念×××同志,对×××同志的逝世表达无尽的哀思和缅怀。

×××同志1927年4月出生,湖南常德人。1949年11月参加工作,1983年光荣退休,曾先后在重庆予平机器厂、重庆614厂、256厂、华南光电仪器厂工作。曾担任过文书、总务组长、学校管理员等职。由于工作出色,1983年被工厂记予三等功一次。

回忆×××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勤劳的一生。尤其是在工作中,他积极服从分配,责任心强,敢担重任,能完成组织交派的任务。在担任学校管理员时,虽然年纪较大,但依旧不辞劳苦,东奔西走,为学校后勤管理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所管的物品器具,完备齐整,为全校师生所称道。

×××同志有一颗为他人服务的心,一腔满怀赤诚的情,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态度为后辈们树立了楷模,也值得我们学习,永远激励着我们。

您的音容笑貌永远记在同事和家人的心中。

斯人已逝,音容宛在,就让我们一起最后一次与×××同志道别:您安息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逝世追悼致辞

范文类型:演讲稿,全文共 952 字

+ 加入清单

首先,谨让我代表我的母亲,代表我的兄弟姐妹,代表我们全家,向今天参加追悼会的各位领导和各位亲朋好友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这里,和我们一起,向我的父亲作最后的告别。

在_年12月13日九时32分,父亲离我们而去了,享年92岁,父亲的不幸辞世,带给我们深深的怀念。父亲原瑞安四中教师。作为女儿,我无法用简单的言语去总结父亲的一生,因为他不仅是我慈爱的父亲,也是教育系统的元老,他曾用自己辛勤的耕耘,改变了许多人一生的命运。父亲的人生准则是“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而这恰恰是他一生的写照。在他长达40多年的教师生涯中,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真是桃李满天下!父亲的一生,是勤恳踏实、严谨治学的一生;父亲的一生,是稳健坦诚、无私奉献的一生;父亲的一生,同时也是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师德修养光彩四射的一生。无论对于事业还是对于家庭,父亲总是把自己看得很轻。他不仅是学生们的好老师,同时也是儿孙们最慈爱的好长辈。他不但抚养我们成长,而且秉承了良好的家风,言传身教,培养我们成人,我们为有这样一位父亲而感到骄傲,同时为失去这样一位父亲而感到万分悲痛。

现在,敬爱的父亲永远地走了,我们再也无法亲耳聆听他的谆谆教诲,再也无法亲眼面对他的音容笑貌,只能在心中深深地缅怀敬爱的父亲,怎能不感到极度的哀痛和绵绵的思念?!父亲,您就放心的走吧,我们自当竭尽全力孝顺好健在的母亲,让她老人家的晚年更加幸福、身体更加安康;我们自当牢记父亲的遗训,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扎扎实实工作,像他那样,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我们自当继承父亲留下的良好家风和优良品德,一定会善待和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把他们培养成出色的人才,像您所希望的那样,一定不让您失望。因为,我们知道,这是对您在天之灵的最大告慰!并以此来回报父亲的养育之恩,回报社会,回报各位领导、各位长辈和各位亲朋好友。

忆往事,历历在目,悼亲人,倍觉思念……敬爱的父亲,今天,您最疼爱的儿孙们来送您了,您的生前好友们都来送您了。你知道吗?此时此刻,我们想以泰戈尔的一句诗为您送行:生如春花之绚烂,逝如秋叶之静美。亲爱的父亲,您安息吧!

最后,我代表我的母亲和家人,再次向出席告别仪式的各位领导、同事、学生以及所有的亲朋好友,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纪念袁隆平院士经典事迹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955 字

+ 加入清单

20世纪60年代初,米楚林和李森科的遗传理论盛行,但袁隆平院士视野开阔,通读外国资料,学习了孟德尔和摩根的现代遗传理论研究的新动向,于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打开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他为我们这一代树立了一个好榜样。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立人,终身学习,热爱和钻一线,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屈服,坚守岗位。弘扬时代精神,乐于服务,乐于奉献,振兴中国电力环保事业,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第三,要学习袁隆平院士顾全大局、不计名利、甘当他人阶梯的合作精神。袁隆平院士自从事杂交水稻研究以来,一直着眼大局,从困难出发,考虑全局,所以每次项目启动,总能带动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合作攻关。

20世纪70年代,他将研究团队发现的野生材料毫无保留地分发给国内18家研究机构,加快了合作研究的步伐,使后续的配套研究得以迅速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作为一个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应该有这种精神,团结协作,承上启下,倾听大家的声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工作的预见性。要做一个合格的服务员,围绕整个公司和部门做决策,加强协调,开拓创新,全力以赴为项目服务好。努力加强自身修养,打造环保行业领先形象。最后要学习袁隆平院士的好品格,好作风,好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谦逊豁达,不自命不凡;他作风朴实,关心他人;他热爱生活,健康乐观。在他身上,体现了忧国忧民、造福人类、自强不息、勇攀高峰、勇于面对困难、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创新精神。袁隆平院士对事业的坚持和奉献深深激励了我。作为一名普通的企业员工,我们的名声并不显赫,我们的地位并不高尚,我们的收入并不富裕,但是我们从事的职业却极其高尚,所以我会努力实现我个人的社会价值。可以说,袁隆平院士的这种精神不仅激励了我们,也净化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好地贯彻各级领导的工作安排,积极开展各部门的工作,认真学习节能环保新技术和新知识,努力掌握全球环保领域的新趋势,拓宽知识面,以适应现代生产和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环保设备的质量,建设一个项目,一座丰碑。同时,还不如组织部门员工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开展员工文化体育活动,关心员工生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以袁隆平院士的先进事迹为榜样,以各方面的标准,不断鞭策自己,提高自己,以求更大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纪念袁隆平院士一周年经典事迹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820 字

+ 加入清单

他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却把这件事做到了极致,他就是我最敬佩的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

外界对袁隆平爷爷最动人的一句评价是:“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但你可能不知道,这粒种子是怎么找到的,14天,14万株水稻,他左手持放大镜,右手拿镊子,弯腰弓步,在湘西稻田一株一株地找,终于找到了一棵雄性不育株水稻。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爷爷发现一株稻株结出了230多粒稻子,他推算用这个稻株做种子,水稻亩产会上千斤,而当时高产的水稻才不过五六百斤。在袁隆平爷爷的努力坚持下,他带领科研团队不断研发,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水稻亩产从700公斤突破到1200公斤,袁隆平爷爷带领着他的团队一次次刷新着世界纪录。这样的辉煌成就真是令我佩服。

袁隆平爷爷有两个梦想,第一个是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我们可以坐在稻穗下乘凉。我想他的这个梦,已经快要实现了。回忆曾经缺粮的苦,他一字一句严肃地说:“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而今天,他的所作所为,不正是一个国家的拯救者吗?

袁隆平爷爷的另一个梦想:是让全天下都能吃饱饭。他在湖南开办杂交水稻培训国际班,来自80多个发展中国家14000多个学生跟他学习最先进的育苗技术,亲切地喊他“爸爸”。是的,他不愧被称为世界人民的“爸爸”。袁隆平爷爷做了很多不可能的事——他去长不出庄稼的马达加斯加开荒,去仙人掌都种不出的迪拜种水稻,不仅是我,许多的外国专家也由衷地佩服他。

袁隆平爷爷的事迹时时刻刻鼓舞着我:他造福世界的技术,攻坚克难的勇气,乐观豁达的心态,低调谦逊的美德,没有一项不令我佩服,而最让我钦佩的,却是他那专注、坚持、毕生逐梦的信念。20__年5月22日,91岁的袁隆平爷爷离开了我们。巨星会陨落,光芒永不灭!袁隆平爷爷一定变成了天上的恒星,正含情脉脉地凝望着大地的五谷丰登吧。记得您曾说:人生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而我想对您——我最最崇敬的人说:我会好好吃饭,也会努力做一粒好种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袁隆平逝世一周年生平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582 字

+ 加入清单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每当我听到这句话时我就会想起一个伟人——袁隆平爷爷。

袁隆平爷爷是1930年9月出生的,小时候缺少粮食,袁隆平爷爷有时只能吃糠维持生命,所以袁隆平爷爷发誓他一定要让中国人吃上一顿顿的饱饭。1949年,19岁的袁隆平爷爷即将报考大学,袁隆平爷爷的家人反对,他却不顾家人的任何反对,还是执意报考了重庆湘辉学院农学系,23岁时毕业,毕业后袁隆平爷爷来到了偏远的湘安农学院任教,袁隆平爷爷一待就待了18年。袁隆平爷爷被中国人称之为“杂交水稻之父。”

“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是中国工程院院的士——袁隆平爷爷。他是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爷爷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_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爷爷是伟大的、是无私的……我得知袁隆平爷爷去世这个消息后,眼睛里逐渐冒出了米粒大泪水。心里是多么的痛苦啊!多么的伤心啊!多么的悲哀啊!我正在手机上搜集关于袁隆平爷爷的资料时,我看到了一个视频——袁隆平爷爷去世的第_天,也就是_年的5月29日。在医院袁隆平爷爷老伴的床头,飞来了一只人们从未见过的很大的蝴蝶。很多人看到后都看哭了。这是多么感人呀!

袁隆平爷爷您养活了半个中国的人民,如今您走了,我怎能不悲伤,怎能不悲痛呢?你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但您没有放弃,您的这种精神,我们永远铭记在心,永远不会忘记。

袁隆平爷爷我们永远爱您!您一路走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逝世追悼致辞

范文类型:演讲稿,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亲友:

青山不语;苍天含泪!

今天,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深切悼念乡亲们心目中的楷模、我们尊敬的乡亲、我们尊敬的长者——x府钟老大人。

_x老人生于 年 月 日,因病医治无效,于 年 月 日逝世,享年 岁。

_x老人生平为人正直、关爱他人、平易近人、品德高尚。作为家庭的长辈,他勤劳善良、以身作则,一生辛勤劳作,养育出了个优秀的儿女。这不仅是_x老人的骄傲,也是我们乡亲的骄傲;作为乡亲,他心胸开朗、乐于助人,几十年来持之以恒,博得了乡亲们的绝口称赞,是乡亲们的好长辈。

在这悲痛欲绝的时刻,我们不会忘记,_x老人每当乡亲们遇到困难时,他总是伸出热情的双手,给与无私的帮助;我们更不会忘记他教育培养的后代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在此我们深深的悼念他,深深的感谢他!他使我们有了学习的榜样。

_x老人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长辈,他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那种勤勤恳恳、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那种为人正派,忠厚老实的高尚品德,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我们为他的家庭失去这样的长辈而深深的痛惜。但人死不能复生,老人的愿望是我们大家的生活更美好,生活更富裕,我们要秉承他的遗愿,化悲痛为力量,以更加高昂的热情来建设我们的美好家园,以慰他老人的在天之灵。

在这个万分悲痛的时刻,所有的一切难以用语言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纪念袁隆平院士经典事迹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834 字

+ 加入清单

袁隆平,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人。大学学农的袁隆平因亲身经历上世纪六十年代大饥荒,让他不满足于在农业学校当了一名教师,于是转向研究杂交水稻。半个多世纪以来,袁隆平将“禾下乘凉、覆盖全球”的个人梦想与“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几十年来他披星戴月,寒来暑往,为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产量增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荣膺“国家科学技术奖”、“共和国勋章”、“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等多项国家顶尖荣誉。

按理说,袁隆平专注水稻研究已几十年,早已功成名就,荣誉无数,完全可以光荣退休,安享余年,享受天伦之乐。然而,他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为自己的人生设置一个又一个更高的目标。这让我又想起_年,当时已近七十岁的袁隆平在回应有关他落选中科院院士话题时曾说过一句话:“我没当上院士,还是说明我水平不够,所以我今后还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但是有一点,我努力并不是为了当院士,当时我的态度是如此,现在依然如此。”

这些年来,袁隆平不仅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即使耄耋之年,他依然选择坚守在农业科研一线,每天戴着一顶草帽,卷着两只裤腿,在烈日下、在稻田里不分日夜地忙碌着,继续为实现“禾下乘凉、覆盖全球”的梦想不懈奋斗、辛勤耕耘。这些年来袁隆平以解决世界的粮食问题为己任,在不断追求的路上,服务了百姓,也成就了自己。可以说,袁隆平用自己不懈的努力,不仅向世人诠释了一个农民科学家对粮食问题的理解,而且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更用其自身的实践,让我们懂得人生的意义就在不断的追求。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里,每个人都想要仰望星空,灿烂的星河也确实令人向往,但若不脚踏实地,锲而不舍,怎么能到达那些看似不可攀的高处呢?年轻的朋友们,让我们以袁隆平院士为榜样,始终坚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精神,并融于岗位、融于日常,以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敬业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担当,答好人生每一道考卷,走好自己事业追梦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袁隆平逝世一周年生平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年丰收的季节,夏季粮食的丰收时节。粮食的大丰收让祖国的粮仓爆满,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的繁荣,让让人明更加安康。但是为我国甚至全球粮食曾收层产的袁隆平院士却离开了我们。

粮食的丰收意味着国民能吃饱饭,意味着国家的国泰民安。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国家而言,粮食不仅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也是确保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础。

粮食问题是安全问题,而非经济问题。粮食不像其他商品,粮食少一点都会饿死人,是一个硬需求。

袁隆平院士被成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不仅是中国的骄傲,更是世界的骄傲,他为人类生存最初了巨大的贡献。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人的生存离不开吃喝。袁隆平院士曾说过:“中国人要把饭碗拿到自己的手里面,不要靠人家,我们现在就是在为自己的饭碗而努力”。

周末回家看到路边的田地里绿油油的稻田,沉甸甸的穗子,把苗都压弯了腰,偶尔的一阵风,稻穗随着风摆动,我仿佛看到了袁隆平院士在田边看着稻田丰收的笑容。再过几天就是稻子成熟的时候,到时候田地里一片一片的金灿灿,每当这时就想起了伟大的袁隆平院士,他的一生都在为粮食的曾加产量而努力,与种子打交道,简直就是稻田里的守望者,虽然他离开了,但是他的精神,他的努力永远铭记于心。有了他的努力和付出,才有了我们现在吃饱饭的幸福,我想大概以后的每次吃饭我都会想起他。

斯人已逝,忧思长存。他在稻穗下乘凉的未完成的梦,后人将踏着他的脚印继续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袁隆平逝世一周年生平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5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逝世,享年91岁……

依稀记得袁老曾经说过“在一束稻下乘凉。”当时有不少人他痴人说梦,现在看来只是未来的美好憧憬。

袁老爷爷生在乱荡时代,他经历过九一八事变,见证过敌人的铁蹄践踏在我国的河山,又目睹过人民连温饱都无法保障,饿死在街头。

年幼的袁老当时便立下“养活中国”的愿望。在外国“权威”人士发表的文章中,明确指出“水稻杂交实验多次不成功,不少科学家或学者都认为水稻不具有杂交的特性。”

元老率领团队迎难而上,多次进行实验。这期间一直忍受着社会舆论,外国报纸也对元老团队的实验没有信心相信中国团队能做到发达国家都无法做到的壮举。

然而,事实证明,他是一个天才。他成功研发出了一种新型水稻——杂交水稻,产量何止增了一倍。

自那以后,他永远被人民铭记,同时获得了共和国勋章,成为了具有影响力的院士之一。相信不久以后的将来,杂交水稻会越来越先进,长得像树一样高大,禾下乘凉梦不再是设想。

只可惜他已离我们而去,再也看不到有那一天了……

作为共和国的新一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血液,我们一定要铭记袁老的教诲,为人民,为国家而砥砺前行。

袁隆平爷爷,一路走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逝世追悼致辞

范文类型:演讲稿,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各位亲友相邻:

在这里我谨代表我的姊妹向大家表示最真挚的感谢。同时表达对我母亲最深切的怀念和哀悼,向母亲表达最深挚的感激之情,感激母亲赋予我们生命,感激母亲对我们的养育,感激母亲对我们的教导,感激母亲给我们博大的爱心。

母亲本性善良,博大宽容,原以为她可以长寿安康,谁知竟突发脑溢血,驾鹤西去,天道不公,真真让我们悲痛难禁,肝肠寸断啊!

母亲4岁丧母,较早的品尝到失去母亲的痛苦和艰难,饱尝到生活的磨难和世态的炎凉。生下我们姊妹三个后,尽管家庭贫寒,尽管生活磨难重重,母亲都紧咬牙关,用她的双手和肩膀为我们撑起一片幸福的天空。

忘不了啊,母亲披星戴月早出晚归在田间挥汗如雨的身影;忘不了,母亲有多少次因劳累和饥饿昏倒在田间的情景;忘不了,母亲冬日坐在冰窖一般的屋子里为我们缝缝补补忙忙碌碌苦熬通宵的情景;忘不了,母亲劳作一天回家给我们带回一些好吃的东西看着我们吃完时脸上的幸福微笑,可我们哪里知道母亲背地里却啃着黑面馒头!

母亲的一生何其艰难!又何其辛劳!

母亲不仅慈爱我们,更是用心帮我们姊妹带大了四个孩子,无怨无悔。母亲常说的一句话是“这个我不爱吃!”,可当大家都不吃的时候,她会一下子全部吃完。

母亲说:她从小没娘,没有享受过母爱,所以她要让我们真正享受到母爱的幸福。所以她无论是吃的用的首先想到我们,吃苦的受累的都自己默默承受。即使有病痛折磨,母亲不愿麻烦子女,她疼爱我们,无微不至。

母亲的爱如海深,母亲的爱如山高!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可是母亲竟然在她该安享晚年的时候,突然辞世,临走前我们竟然来不及和母亲说上一句话,来不及给母亲做一顿可口的饭菜!从此生死两地,从此阴阳两隔,生离死别的悲痛谁能体味?千言万语难以言说……

慈母远逝,长风犹存!

母亲笑貌历历如在眼前,母亲教诲之音犹在耳畔。母亲,我们将化悲痛为力量,像您教诲我们的一样乐观豁达善良宽容坚强勤劳……我们将把对您的爱全部倾注给父亲,让他能够安享晚年,幸福快乐!

母亲,安息吧!

愿您含笑九泉!

母亲,一路走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纪念袁隆平院士经典事迹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斯博士曾这样评价过他“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还给全世界带来了福音”。他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在湖南长沙开设了一片试验田。他忘记自己是知识分子,烈日炎炎的夏日,袁隆平在似火的骄阳下,哈着腰、一株株、一穗穗的辨认寻找他梦寐以求的混生在稻田里的雄性不育系。七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到田地里就像一个闷热的火炉,汗水流了一层又一层,在背上结了一层盐霜,皮肤晒得黑得透亮。每天拖着沉重的身躯回到工作所,助手叫他明天在家休息,他去。袁隆平说:“要不我们俩一起去,这样能快些找到雄性不育系。”他这样艰辛的到稻田工作,就年常年家在水田里不怕苦的农民都自叹不如。他的行动让人不解,很多农民兄弟都问他:“你个知识分子,月月有工资拿,每天讲讲课,做做实验多清闲啊。和农民一起吃这个苦;遭这个罪是为啥呢?”是啊,为什么呢?他们不知道,袁隆平心中藏着一个造福全人类的梦想,让人类战胜饥饿的梦想。每当这时,袁隆平都会手拿烟袋笑一笑,随即又钻进那一望无际的稻田里。

袁隆平就是这样安贫乐道,不惧困苦,不怕失落,他会从杂交水稻事业的每一个微小的进展中得到鼓励,得到灵感,而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逝世追悼致辞

范文类型:演讲稿,全文共 940 字

+ 加入清单

追悼会上的讲话

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各位父老乡亲:

詹老先生走了,走的匆匆,没留下任何遗愿;詹老先生走了,走的从容,没留下任何遗憾。詹老先生生于1920年农历6月22日,卒于_年7月6日21时24分,无疾而终,享年91岁。

詹老先生出生于许咀村一个贫寒的家庭,经历了两个不同的社会。少年时代是在黑暗的旧中国度过的,年幼的詹老先生聪明好学,在他父母的鼓励下,詹老先生念了2年私塾小学,在校期间,他勤奋好学,成绩名列前茅。由于家庭贫寒,生活所迫,从小就养成自力更生习惯的詹老先生,从此与读书擦肩而过,为了家庭的温饱,过早地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和体力劳动,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劳动强度。1963年,詹老先生与詹母曾老孺人结为夫妻,从此他有了一个温暖的家,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詹母曾老孺人靠劳动和汗水自成家业,1963年开始,詹氏三兄弟相继来到人间,给原本清贫的生活增加了更重的负担,衣食住行,油盐柴米,子女读书所有家庭重担全部压在詹老先生一人的肩上,为了老父老母、妻室儿女,一年365天,他起早贪黑,披星戴月走十几里路到巴河街上去搭粪,帮人家挑水,一担粪挑回来常常累得腰酸背痛,却能顶两个劳力挣的工分。不管在多么困难的环境里,他都凭着坚韧的毅力迎刃而上,凭着一双勤劳的双手、坚强的脊梁支撑着家庭,养育着詹氏三兄弟,健康成长。这一干就是整整十年。詹老先生一生为了儿子长大成人,吃的是草,奉献的却是奶和血,詹老先生是儿子们登天的梯,詹老先生是儿子们拉车的牛,詹老先生用勤劳的双手搀扶着儿子们走上人生的征程,詹老先生一生付出的心血和代价太多太多了……如今詹氏三兄弟都已成家立业,都有了不错的家庭和事业,这都是詹老先生培养的结果。

詹老先生是个讲老礼儿、和蔼可亲的人,见人总是微笑,从不主动与人争吵,显得很有礼貌,他写得一手好字,每到过年,人家都请他去写春联 ,从不要人家的报酬,詹老先生一辈子,善良、老实、本份,含辛茹苦,省吃俭用,深受乡亲们的尊重和爱戴。

现在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了,詹老先生却离开了我们。詹老先生的一生是平凡、祥和、朴素却又伟大的一生,他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精神财富。詹老先生,您安息吧,我们相信逝去的是您衰竭的躯体,升华的是您永恒的灵魂!

詹老先生永垂不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逝世追悼致辞

范文类型:演讲稿,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领导、亲友:

我首先代表全家对大家前来参加我们母亲的追悼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母亲生于一九二一年七月十日,于20_年十一月十四日凌晨,因年老多病,治疗无效,与世长辞了,享年九十一岁。

母亲出身于一个贫穷的手工业者家庭,从小生活十分艰辛,无钱上学读书,童年就开始参加劳动,帮助其父母维持家庭生计。二十五岁结婚后,正逢家庭经济衰败,为了养育儿女,赡养老人,她和父亲共同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由于父亲体弱多病,母亲承担着重担的大部分。无论合作化以前个体劳动,还是合作化以后到单位上班,她总是那么辛苦,那么劳累,为我们长大成人作出了巨大贡献。退休以后,她还尽其所能帮助子女照料孙辈,她的慈祥给孙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母亲是个诚挚友善的人,无论在单位还是里弄里,她总是能与同事、邻居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家中凡有亲戚来,她总是热情接待,在亲友中留下了很好的口碑。

母亲晚年是个幸福的人,由于她对我们的辛勤抚养,以及她吃苦耐劳、忠诚积极的精神品质对我们影响,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现在,我们一辈以及孙儿一辈都学有所成,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她一生努力所期盼的事,她都看到了。而且她还看到了所有的第四代,所以她很满足。母亲安详地离开我们了,她这辈子是“啼哭而来,含笑而去”。

今天,母亲与我们永别了,但她永远活在我们心里,她的勤劳、朴素、诚实、善良等优秀品质将在我们及我们的儿孙身上代代相传。

母亲安息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纪念袁隆平院士一周年经典事迹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917 字

+ 加入清单

袁隆平院士是“杂交水稻之父”,他的“东方魔稻”,不知道养活了世界上多少人。他前前后后获得了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未来科学大奖等诸多奖项,并且获得“改革先锋”称号和“共和国勋章”等等。

这位“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一生都致力于“米”的研究,他为国家和社会乃至世界都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赢得了巨大的声誉,按理说他这样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自家口袋装有多少“米”都不为过,也不会遭人非议,可他的生活或者说是他的生活态度却仅仅愿意停留在小康水平线上,“身价1008亿,却独爱15元衬衫”,这让多少“聪明人”困惑和摇头!

细细想来,如果先生当初是为了“日进斗金”而搞科研的,他就不可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在田间地头忙碌,先生的身上有着一种强大的信念在支撑,这种信念是孜孜追求人类文明、科技进步的伟大精神,是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和无疆大爱,是反哺社会和人民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淡泊名利、艰苦奋斗”的诠释,这种信念注定超越了任何物质财富!

“人不能只靠吃米而活着”,袁隆平先生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米问题已让举世惊叹,但他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更像一袋袋精神食粮,同样也营养、滋润着我们浮躁的心灵,影响着这个社会!

袁隆平有句名言,“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他是这样说的,而且也是这样做的,他既是一名科学家,更像是一位农民,于是他风里来,雨里去,一身泥,一衣水,与大地贴的近,与百姓贴的近,更与实践贴的近,在贴近中,有他的理想,为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为了中国14亿人民,他在田野里看到了希望,实践到了真理,获得了民生。

“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这个禾下乘凉梦,让作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在水稻研究之路上一走就是几十年。在成功培育了超级稻和海水稻之后,袁隆平带领他的团队又开创了新的佳绩,他们对在迪拜热带沙漠实验种植的水稻进行测产,亩产超过了500公斤,这是全球首次在热带沙漠实验种植水稻取得成功。这一成果将为沙漠地区提升粮食自给能力、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改善沙漠地区生态环境再添“中国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袁隆平逝世一周年袁隆平生平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5月22日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解决了中国的温饱问题。

袁爷爷逝世的消息令我措不及防,狠狠地砸在了我的心上,悲痛不已。一瞬间愣住了,不知所措。望着眼前热气腾腾的米饭,想起了袁爷爷说过的话。他说:"一粒食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你年纪轻不知道,上个世纪的60年代,饥荒的时候饿死人啊,大家都吃不饱饭哪,我都亲眼见过。”心头为之一震,眼泪夺眶而出。

袁爷爷临死前还关心着稻子的长势,他把自己的一生都报投入到杂交水稻之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端起的每一碗饭,饭碗里的水稻,那是袁隆平院士的心血,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北极星,喂饱了十几亿人。他把一生都投入到了杂交水稻之中,用自己的事业去拯救了整个国家,他是真正值得我们敬佩的人,他是我们的脊梁骨。

望着袁爷爷的照片,他脸颊上布满皱纹,眼角含着笑意,显得和蔼可亲。我的内心百感交集,是悲痛至极,是为之一振,交织在一起,脑海中想着这位可敬的老人。仍然是那位慈祥的老人,用自己的双手铸就了全中国,他是中国发展的奠基石。我们所没经历过的,那个吃不饱饭的年代,是袁老内心深处的痛苦,他知道,粮食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需求,所以,他把自己投入到了人民之中。

致敬袁爷爷,替我们负重前行,给了我们最好的生活。致敬袁爷爷,您用自己的双手让我们屹立这片土地。您来时,世间饿殍遍野;您走时,世间稻米满仓。禾下乘凉梦,十里稻花香!

江山思国士,人去稻田丰,袁爷爷千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袁隆平逝世一周年生平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400 字

+ 加入清单

袁隆平爷爷,1930年生于北京,江西德安县人,生前居住在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最敬佩的人。

很遗憾,袁隆平爷爷于20__年5月22日13点07分,在长沙去世,享年91岁。这位让人敬佩的院土从此离开了人世,离开了我们。袁隆平爷爷曾在中学时代就立志成为一名农业专家,所以在高中毕业后,他选择了农学专业,从此走上研究农业的道路。

袁隆平爷爷他曾经说,他做过一个这样的梦:田里的水稻产量很高,有高梁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就坐在这样的稻穗下乘凉。这场梦还没有实现,您为什么就远行了呢?目睹灵车驶过长沙街头的场景,我的眼泪在眼睛里不停地打转,这个为了国人能吃饱饭,而奋斗了一生的袁爷爷,就这样离开了我们。

现在,袁隆平爷爷的的禾下乘凉梦,还没有实现,我们这些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应该好好学习,刻苦钻研,依靠科技,把爷爷的梦想去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袁隆平逝世一周年袁隆平生平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715 字

+ 加入清单

这两天的天气格外阴沉,云浓得像是要滴出水来而却迟迟不下。使人的心上莫名蒙上一层压抑,在这种日子里又听见袁隆平院士去世的消息,不禁感受心中空落落的,像是少了点什么似的。

袁隆平院士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可以说没有他,我们老百姓还是吃不饱,还是会挨饿,但是为了让人民吃饭,他付出了多大的努力,你知道吗?1960年7月他发现一株“天然杂交稻”,从此便开始独自研究杂交水稻,那时他的家人都不支持他,认为他一个大学生去种什么田。后来1997年,他才有了自己的团队来研究。而1960年——1997年这37年间,他都独自一人奋斗,在稻田与实验室间。

听过一个故事,就是在_时期袁老将他保护级的实验品种在4分田中,后来,稻株被收,他看见一口深井中,竟还有几株竟奋不顾身地跳下去。可以说没有这几株实验稻就没有今天的杂交水稻,袁老奋不顾身可以说今天的粮食是袁老拿生命换来的呀。

袁老在采访中说: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简简单单几句话虽使用了夸张却难看出他的雄心壮志。袁老,您逝世了,我们一定会完成您未完成的梦想的!

采访中,记者问袁隆平“如果您再次看饥荒您会怎么做……”主持人话音刚落袁隆平院士便马上说:“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这是一个人对他产品的最大自信,也足以看出,他对杂交水稻的用心良苦体现了他的初心。

5月22日13时17分32秒袁隆平院士在长沙湘雅医院逝世。当时许许多多的人站在医院门口目送车对远去路过之处设有几辆车,就算有也是停下鸣笛致敬。场面,一度十分壮观。本来我还想什么时候能见他一面,因为离得比较近吗?这下,可是再见不到了。

雨,落下来,又慢慢下大。这场雨带走了袁隆平院士,都将他印在了我们的`心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逝世追悼致辞

范文类型:演讲稿,全文共 938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亲友,村民们: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来到这里,深情缅怀这位跨越世纪的百岁老人_X。面对老人的故去,我们晚辈的心情皆无比悲痛!

_X出生于__年X月,我们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吴婆婆。她经受过百年风雨的洗礼,为我村开长寿先河。如今这位饱经风霜而子孙满堂的老人,因年事已高而于__年X月_日驾鹤西去,享年101岁。

吴婆婆老人家的故去,不仅是亲人的一大损失,也是我村的一大损失。我们失去了这样一位受人敬仰的长辈:与人为善、辛勤劳作、生活俭朴、乐于助人。老人虽然已经故去了,但我们会记住她,不会忘记她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日子。

_X生在中国动荡的时期,经历了社会的几度变迁,生前她曾自豪地跟我们说起过她当年来我们村时只有三十几户人家。如今我们村已发展到百十户几百人口的村寨,见证了我们村的发展历程,让年轻人了解过去。

吴婆婆对乡亲们十分照顾。她经常迎着风雨为乡里邻居治病;忙上忙下辛勤操劳于晨间为乡亲们送出可口的佳肴;乡亲们有困难时,她绝对会第一个过去帮忙。她的品德让我们敬仰,她的功绩我们永不会忘!

吴婆婆除了对乡亲们的照顾十分周到之外,对家庭更是尽心尽力。一路走来,吴婆婆与其丈夫吴爷爷始终相濡以沫。吴婆婆一生勤俭持家,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把贫寒的家庭操持得体体面面,不仅孩子们都很听话,而且在她的支持下,丈夫得以全力扑在工作上,取得非常好的成绩,获得劳模称号。

晚年,两位老人精神依旧很好,日常生活都能自己料理,只是腿脚有些不方便,吴爷爷每天都要看报纸和电视,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吴婆婆依然能够穿针引线,做针线活。这个最初只有两个人的家,现在已经从一株小树苗长成了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加上孙辈、重孙辈,四代同堂已有30余口人。后辈们对老人都十分孝顺,老人的日子过得也十分舒心。吴婆婆度过了这样一个安心的晚年,是她早年辛苦的回报,是一生的福气,也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如今,她带着对家人的不舍,和乡亲们的牵挂永远的离开了,将我们的思念永远地带进了另一个世界,也将那份永远无法释怀的哀和痛留在了我们的心底。从今以后,吴婆婆的音容笑貌就只能从她为数不多的照片中,从我们饱含思念的记忆中重温了。

高山俯首,为您送行。我们为您送上山头,愿老人家一路走好,一路走好,走好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纪念袁隆平院士一周年经典事迹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905 字

+ 加入清单

“让更多的人吃饱”袁隆平91岁离开。大师陨落,全世界哀悼。他的去世是中国和世界科学界的巨大损失,也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巨大损失。“国家的脊梁”将被我们永远铭记。

杰出贡献改变世界。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受人尊敬和爱戴的科学家。他是杂交水稻研究的先驱,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水稻的杂交优势成功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家。他发明了“三系”杂交籼稻,成功开发了“两系”杂交水稻,建立了超级杂交水稻技术体系。几十年来,他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解决世界60%人口的吃饭问题,袁隆平的贡献是显著的,“杂交水稻之父”名副其实。

学术态度影响深远。袁隆平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大学生,饱受困难和挫折。无论什么情况,他的身体里总是流淌着祖国和世界的血液,他的青春散落在田野里。他还在孜孜不倦的攀登超级杂交稻的巅峰。一路走来,袁隆平的科研有很多疑惑、失败、挫折。他一直埋头苦干,不怕吃苦,闯出一片新天地。他的那句“科研怎么会失败?”一直激励着无数科学家参与游戏科学竞赛;他的那句“做科研不要怕冷嘲热讽,也不要怕别人说你不落俗套”一直激励着青年学生勇闯创新殿堂。

高尚情操受人敬仰。袁隆平的人生原则是淡泊名利、踏实做人。他无数次拒绝了来自国外的高薪聘请,因为他知道他和杂交水稻的根都在中国。功名之下不忘初心,他始终铭记投身科学研究的激情与梦想,始终铭记把杂交水稻不断带向更高境界的不渝追求。对待成就,他极富人情味,常怀感恩心,把杂交水稻的功劳归功党和人民。生活中,他既不追逐时尚的消费观,也不把个人的财富看成是负担,曾因为多看了几眼豪车上新闻,却依然选择普通的车子下试验田。“如果老想着享受,哪有心思搞科研呢?”这就是他对待生活的态度。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袁隆平的卓越人生,就像他最热爱的种子一样,深埋在后人心间,令人从中汲取力量,传承使命。种子优良了,水稻才能根深叶茂,硕果累累。“禾下乘凉”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两个梦依然任重道远,但有“杂交水稻之父”的故事相伴,将激励更多的人为科技兴国而战,未来可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逝世追悼致辞

范文类型:演讲稿,全文共 129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在这里深切哀悼我的父亲,并向父亲的遗体作最后的告别。父亲年事渐高,加上染病,体力日衰,身体日渐消瘦,于20_年1月14日不幸与世长辞,享年85岁。父亲的突然去世,使我们深感悲痛和哀伤。

父亲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辛劳的一生。他文化悟性好,工作能力强,他虽然平凡、普通,但不乏思想见地,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永远启迪着我们后人。他的一生伴随着国事的兴衰曲折,有过成功的慰藉和愉悦,也有过难言的隐痛与抱恨,生活给他带来了太多的磨难与艰辛

父亲1920_年农历4月29日出生于湘潭市十总郑家巷2号一个贫民家庭。1932年就读私塾;1936年至1939年在三育完小读小学,因祖父卧病不起,家境贫寒而休学,父亲幼弱的身躯过早地承担起了家庭沉重的负担;1940年进入湘乡县全泰兴药店当学徒,后因祖父病危回家探望而遭解雇,同年,参加商会夜校学习商业簿记;1941年进入永昌药行学徒,平日里如奴隶般伺候老板师傅,泡茶、打洗脸洗脚水、搞卫生等等,稍不如意就要挨打、罚跪,三年的学徒生涯受尽了折磨,终于于1944年出师;日寇侵略时期,湘潭沦陷,父亲逃难流落至娄底、桥头河一带担任药材押运,风餐露宿,备受艰辛;1947年起任永昌药行会计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父亲积极协助筹建店员工会药业三分会,1951年当选药业工会委员,出席了湘潭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同年9月当选店员工会药业三分会工会主席;1952年被聘为药业税务评审员;1953年任永昌隆药号主管会计,同年受聘为职工业余夜校教师;1954年任木作供销生产小组会计、手工业财计互助组长,该组被评为先进互助组;1955年任木作合作工厂统计,其工作业绩受到市局表彰并在各单位推广工作经验;1958年12月调任湘潭市化工厂统计兼出纳;1961年担任仓库负责人兼储运工作,其管理业绩得到化工局领导高度肯定并召开了现场学习交流会。

1966年,父亲受到不公平对待,下放到车间当工人,一干就是十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拨乱反正,父亲恢复了工作,调至企业管理科任职,参编了“市化工厂厂志”,组织和参加了工厂的一系列企业管理改革,1980年退休后留任至1986年;退休后,父亲坚持老有所为,热心社区服务,继续为社会做出了自己老年的可能奉献。随着企业改制,下岗工人日益增多,出现了退休金问题、社保问题、医保问题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加上身体染病,使辛勤工作了一辈子、两袖清风的父亲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父亲一生勤恳,工作敬业,生性倔强,好强好胜,有着永远进取和不服输不服老的精神,他一生勤俭、朴素,惜衣惜食,过着清贫简朴的生活。我们永远记得父亲坦荡的心迹:“不求今世荣和贵,但愿儿孙个个贤,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悲哉,我的父亲,

哀哉,痛楚的心灵!

寒风凛冽,呜咽着儿女不尽的悲伤,

流云无语,带走了我们永远的牵挂。

尊敬的父亲,您太累了,您是需要休息了,安息吧,父亲!我们相信,逝去的只是您衰弱的身体,升华的将是您永恒的灵魂。让您的灵魂会合我们的母亲、您长久记念着的您善良的妻子一道,如同春日的朝晖永远照耀着您的子孙。

尊敬的父亲,您一路走好,走好,走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