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河北盘圆钢材价格多少钱一吨(实用20篇)

浏览

6146

范文

357

介绍河北普宁寺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给大家讲解普宁寺,你们可以叫我杨导。

普宁寺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一所皇家藏传佛教寺庙。寺庙前半部分是汉式的建筑,有扇门、碑亭、钟楼与天王殿组成;后半部分是藏式建筑,大部分以西藏的桑耶寺为蓝本。

进入普宁寺,可以看到钟楼和鼓楼分立左右,都是平阔三间、两座阁楼。藏传佛教说,每天早上,喇嘛叩击一百零八响、念经祈祷,就可以去除一百零八种烦恼,“闻钟声,烦恼清”。

再往前走,就是大殿。这里供奉着著名的千手千眼观音。我要带大家重点参观一下。千手千眼观音,顾名思义,这座观音像有很多只手和很多只眼,每只手掌心都有一只眼睛。到底有多少呢?细心的游客可以自己来数一下哦。这尊观音像高约23米,重达110吨,是世界上最大的金漆木雕佛像。它造像精美、宝相庄严、比例匀称、纹饰流畅,是我国雕像艺术的杰作。

寺庙右侧是曾经的佛学院。因为火灾,大殿和藏经楼已经成为一片废墟,十分可惜。现在这里的厢房改建了展览馆,许多罗汉塑像陈列在这里,它们类型众多、神态各异:有的浓眉大眼,看上去十分精神;有的眉头微皱,显得有些忧愁;还有的笑眯眯,好像十分仁慈……最中间的罗汉是济公,他眉开眼笑,像是一辈子也没有什么烦心事。

好了,我的讲解就到这里了,请大家自行游览。请注意寺庙是喇嘛的修行地,大家要保持安静、文明旅行!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河北白石山景区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景区,导游,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大家好!

石山山体高大,在54平方公里的花岗岩基座上顶起一块20平方公里的白云质大理岩。白石山最大的特点是拥有全国唯一的大理岩峰林地貌。

白石山由于特殊的地质结构和优美的自然风景,1990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2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1995年通过国家风景名胜区评审,20_年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目前全国总共有85家国家地质公园。第一批为20_年通过的11家,第二批为20_年通过的33家,第三批为20_年通过的41家。第二批通过的还有秦皇岛柳江国家地质公园,河北阜平天生桥国家地质公园等;第三批通过的有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障石岩国家地质公园等)。20_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全国科协公布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总共有200家,第一批为九十年代通过的100家,第二批100家,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则是其中之一)。白石山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桂冠,是因为它山体高大,地质结构独特,植被繁茂,人文景观荟萃,集雄、险、奇、幻于一身。

请大家注意,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白石山景区,刚刚买票的地方叫风凉沟,从海拔800多米的县城出发到海拔1200米的风凉沟,已经爬升了400多米,现在我们沿着盘山公路在悬崖峭壁上蜿蜒而上,半小时后将到达野花坡停车场。这条盘山公路建于1968年4月,全长14公里,要拐97个弯,有兴趣的游客可以数一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河北九龙峡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251 字

+ 加入清单

九龙峡旅游区地处太行山中段主脊东侧,海拔700—1500米之间,中元古界长城系红色石英砂岩和长石砂岩,构成了山峰主体。下太古界、下元古界变质岩系构成山体底部;主脊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系。由于长城系石英砂岩岩性坚硬,垂直断裂构造及节理发育,栈崖壁立,峡沟纵横,峡岭相间,奇峡、幽谷奇峰、怪石、岩廊、岩洞、构成了具有独特性的砂岩地貌景观。山顶灰岩山体发育了暖温带喀斯特地貌。核心区的龙宫沟,主沟呈NEE向,两侧发育了多条深峡支沟,故称九龙峡。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5℃左右,夏季凉爽宜人。由于群山环抱,谷口东开,有利于暖湿气团侵入,形成了自己的独有气候环境,故多阴雨。由于常年有雨,得到泉水补给,特殊地貌形成了多级瀑布及水潭。旅游区森林覆盖率达78%,植被覆盖率98.5,主要为板栗、苹果,其次有柿子、核桃、等及杨、柳和楸树等。二栈以上为天然次生林。九龙峡红叶岭生长着大面积的黄栌,成为旅游区特色植物景观。山上还生长着几十种药材植物。山顶分布大面积的油松林,山顶松林之间有数千亩的山顶草场景观。

1、峡谷成群,植被丰茂,泉、溪、瀑、潭风景秀丽九龙峡旅游区形成了峰峦峭立、峡谷成群、狭窄幽深的峡谷地貌景观。峡谷深达数十米至上百米,底宽数米,最窄处只有1.5米。由于降水量较大泉水补给充分,较好的植被涵养大量水分,故谷底峡中溪水常流,在栈崖裂点处流水下落成瀑布,瀑下为深潭。支沟峡谷众多,从山顶俯瞰群峡,九峡蜿蜒汇集一山,“九龙戏珠”浑然天成,飞瀑跌宕,宛若蛟龙,故名九龙峡之称。主要的峡谷有:火龙峡、蜻龙峡、蛟龙峡、螭龙峡、虬龙峡、金龙峡、狴犴峡、蟠龙峡和白龙峡等。瀑布有:老龙潭瀑布、响水套瀑布、三叠瀑布、蟠龙峡瀑布、南龙宫瀑布、金龙撒珠瀑布等,瀑布下均有深潭。具有较高的观赏、科考价值。

2、山体陡峭,奇峰怪石,雄险奇峻。九龙峡景区特殊的砂岩地质构成了栈墙、石柱、岩廊、石壁,轿顶山、将军峰、骆驼峰、凤鸣岭、宝瓶山、莲花山、王帽山、孤山等奇峰险岭,峰回路转雄险奇峻。大山的节理侵蚀崩塌形成了独特的栈、檐、洞、窟、天井、石翁等景观。

3、四季鲜明独特的自然景观,春季:本区在山顶自然生长达上万亩成片的山桃花,并生长着大量的金樱花,春季相继绽放竞相争艳,可供游客春季赏花、踏青。夏季:高山飞瀑,泉水潺潺,绿树成荫,清音凉爽。

蓝天碧水,鸟语花香,极其丰富,是消夏避暑的绝佳地方。秋季:黄栌、柞树、红枫等多样化的树种,将大山装扮得五彩缤纷,硕果累累压满枝头,让人倍感丰收的喜悦和大山的秀美。冬季:群峰银装素裹,冰挂悬崖,十里冰川。为冬季旅游提供了独有的资源。

4、历史悠久,文化淀积丰厚据《邢台县志》所载,与旅游区仅9公里左右的浆水镇,早在春秋时期,邢国曾在此建都,名为夷仪城,旅游区为古邢国都城区域。晋永和四年,西域僧人佛图澄随石勒至襄国(浆水),古襄国是赵国的起源地,石勒与西域的佛图澄曾在这里建立后赵国,是中国古代历史和佛教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区地处太行山主脊冀、晋交界区,自古至今为两省交通往来通道之一。明代曾在山脊上筑长城,设关隘,在旅游区西界有支锅岭关、冀道岭关和风门岭关,其中支锅岭关及其小段长城保存完好。九龙峡南1.5公里的栗树坪村(西坪),早在唐代曾有志高尼姑到此建庵,并在庵旁首植栗树(取意利子),为邢台地区栗树之祖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所在地,营房台村北山洞曾为抗大物资储藏之处。

5、区位优越,交通便捷邢(台)和(顺)公路从旅游区穿过,尤其是新邢和公路,为国家二级公路,路况好,并且从上龙宫大门前经过。旅游区可进入性好,交通便捷。

老龙潭和老龙潭瀑布:是进入旅游区后的第一个焦点,置石质桌凳。种植核桃楸等当地树种,清幽凉爽。老龙潭瀑布,落差100余米,是九龙峡旅游区的精华景点之一。蟠龙峡为原始次生林区域,区域林木茂密,倾听鸟语水鸣感受自然生态妙趣。山葡萄园利用自然生长山葡萄,形成一条山葡萄长廊,成为夏季灼热阳光下的一片绿荫。老龙潭老龙潭由龙宫瀑布凿蚀而成,潭周边人工雕筑的巨龙,表现手法抽象,像长在崖壁上的一条岩脉,腾云飞舞气势磅礴。响水套在旅游区大门口能看见,为响水潭瀑布,响水套主要是因为响水潭瀑布命名,由于瀑布落差达100余米并发出巨大的声响。另外还有蟠龙峡二级瀑,水韵三叠多处瀑布。

由于地形切割破碎,峡谷排布成群,地形上处在二栈以上至三栈之间,海拔大约900—1300米,为峡谷密集发育区,是旅游区观光游赏的主景区,景点主要有:卧龙湾、卧龙潭、卧龙石、天井和天书崖:虬龙峡与服务点之间为一段南凸的弧形峡谷,两侧崖壁高达150米,是最雄伟的峡谷段,峡底有水潭,命名卧龙湾、卧龙潭。潭旁有一巨石,名卧龙石。卧龙湾由于崖壁紧合,仰望呈天井景观。这里峡壁石英岩层各层岩性成分不一,颜色有别,差异风化后形成如书页相叠的厚书,命名为“天书崖”。

龙岩廊:峡谷南侧由差异侵蚀软岩层,凹进面形岩廊,长200余米,宽3-4米步游道整治岩廊,雕刻有历代龙子的演变,历代文人、帝王的龙字书法。被称为华夏第一廊。将军把门和龙女峰:螭龙峡与虬龙峡之间,峡谷缩窄,两侧柱状山崖壁立峡口,似两将军把门,故名。

观音洞:位于蛟龙峡口西侧主峡南崖壁下方,高出峡底近20米,有石阶上至洞室,洞深20米左右,是沿节理密集带差异侵蚀而成的岩洞。洞内奉供观音菩萨,故名观音洞,洞的对面大山成莲花状,故称莲花台山。此段峡谷成宝瓶状,故称宝瓶峡。宝瓶、莲花台、自然洞穴内雕刻的观音构成了景区与宗教相结合的景点。三龙戏珠、龙凤桥:蜻龙峡口有一小型“离嘴山”,顶部浑圆,形同宝珠,正处于三峡相汇处,命名“三龙戏珠”。在自然景观的背景下有很强的形象感。在两个峡口有两个天生桥,又名龙凤桥。火龙峡——九瀑十八潭:龙凤桥之上长约250米的主峡两侧岩壁高达50多米,且多红色砂岩层,故名“火龙峡”。峡底有清溪常流,多岩坎而成串状瀑潭,命名九瀑十八潭,是旅游区最奇丽怡人的峡谷段。3)北环游线及景点北环游线:由海拔1050多米的火龙峡西端(该景区西界)东北侧折返,沿山间栈道,经桃花栈、龙啸岭、凤鸣岭到蟠龙峡,一路顺蟠龙峡返回云梯,下到老龙潭。另一路由蟠龙峡北去,经红叶岭,沿古驿道返回营房台。

桃花岭、桃花坞、桃花栈、咏花壁:北环线西段北侧山岭生长着成片的天然山桃,春暖花开,成为该景区初春赏花景观。龙啸岭和凤鸣岭:揽云亭:北环线到蟠龙峡中段南侧有孤突的山包,海拔1150米,是远观山景,俯看峡景及云海佳地,山顶建揽云亭。秋色亭:红叶岭山道,岭上建亭,命名秋色亭,供游客登顶停憩观红叶秋色。红叶岭:位于蟠龙峡上游北侧与三叠瀑沟谷之间,岭上生长着成片的黄栌,是景区秋观红叶之地。是邢台市乃至河北省有一定规模的秋观红叶名山。

九龙泉:有一年,襄国城堑干涸,石勒问佛图澄解除缺水良方。佛图澄说:“今当敕龙。”虽然石勒以为佛图澄是拿自己开玩笑而很不高兴,但佛图澄此言的理由是:“水泉之源,必有神龙居之,今往敕语,水必可得。”当时,水源虽有数处,但都“久已干燥,坼如车辙”。佛图澄带领弟子数人来到泉源旁,自己坐于绳床之上,“烧安息香,咒愿数百言”。如此者三日,“水泫然微流”。这时,一条小龙,“长五六寸许,随水出来”。随行者见了,争先恐后地上前观看。不久,“水大至,隍堑皆满”。古称名为九龙泉万年不枯。九龙池、九龙亭:位于九龙泉之下,沿地势顺势而下,在步游路两侧以“岩石式跌流”的方式置景,建有两个平台。每台中有一池,上位台雕修一巨龙,盘卧成池。下位台池中建亭,亭台有九个石雕龙,九个石雕龙各喷泉水源取向上一级水池向池中喷水,故命之为“九龙池”、“九龙亭”。桃花源:人工栽植樱花、各种高档观赏桃花50余亩,由于温差和气候的关系,大约五一左右开放,花期长于山桃花一起装扮着春天的九龙峡。观景平台:位于顶部大门下方十几米处的一处台梁,经人工平整而成,南北长60多米,东西宽20多米。可从此处向下俯览九龙峡峡谷,步游道由山下经此到顶部出口。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河北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16 字

+ 加入清单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在石家庄东南约四十多公里赵县城南2.6公里处。

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

赵州桥建于公元620xx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早的敞肩石拱桥,创造了世界之最。

像这样的敞肩拱桥,欧洲到19世纪中期才出现,比我国晚了一千二百多年。

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

赵州桥的雕刻艺术,包括栏板、望柱和锁口石等,其上狮象龙兽形态逼真,琢工的精致秀丽,不愧为文物宝库中的艺术珍品。

我国古代石拱桥的杰出代表之一为赵州桥。

赵州桥全长64.4m,跨径37.02m,拱顶宽9m,拱矢高度7.23m,在桥拱圈两肩各设有二个跨度不等的小拱,即敞肩拱,这就使其比实肩拱显得空秀灵丽,既能减轻桥身自重,节省材料,又便于排洪、增加美观,赵州桥的设计构思和工艺的精巧,在当时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

赵州桥距今1400多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3月8日邢台发生7.6级地震,赵州桥距离震中只有40多公里,都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4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

1961年3月4日中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以不能通车。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年河北风光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449 字

+ 加入清单

大观公园位于昆明市西郊约3公里的滇池畔,近吞波光浩渺的滇池,远与太华山遥遥相望。被赞为“万里云山一水楼”的大观楼耸立其间,园林也因之得名--大观公园。大观楼是我国名楼之一,最初建成于1828年,是观赏滇池的好地方,登楼四顾,景致十分辽阔壮观,便取名为“大观楼”。大观楼为三层木结构建筑,形式古雅。清乾隆年间,昆明寒士孙髯翁撰出180字的长联,轰动四方。民国初年,大观楼辟为公园,唐继尧曾拨款修葺,并立其铜像于场地正中央。1940年,又在楼前池中竖三个白石墩,仿西湖“三潭印月”之景。

大观公园因悬挂着清代名士孙髯翁撰写的180字“古今第一长联”的大观楼而得名,根据其地势,约可分成三片:近华浦、大观楼片,楼外楼、鲁园片,庾园、花圃及柏园片。

大观公园内花木繁茂,假山、亭阁、小桥、流水,景色极为美。新修的怀古廊萦回纡折,槛外银水玉山;涌月亭和观稼堂树木掩映,花丛环绕,最宜月夜闻笛。彩云崖假山幻奇、玲珑嵌空;溯徊洲四面环水;秀坪如茵。过燕语桥继续西行,积波堤压浪卧波,而大观楼则耸立于前,更有那古今传颂“天下第一长联”,使人留步观瞻。

盆景园

大观公园盆景园占地4500平方米,是昆明地区最大的盆景园。园内佳木葱茏,齐花烂漫、山水相映、亭廊交辉,各式盆景星罗棋布。蜿蜒的粉墙边,盘曲的亭廊旁,布满了以树木为主,配以山石的盆景。千姿百态的老树虬枝尽在眼前:或巍峨挺立、或盘根节错、或婀娜多姿。每当春回大地,山茶朵朵似锦绣,紫藤串串如铜铃,枫叶片片若云霞;入夏则藤蔓掩映浓荫覆盖、暑气顿消;秋来银杏、南天竹、火棘果实累累、红艳欲滴;冬后疏林斜枝、错落有序,伴以傲霜红梅,愈见苍劲。园内许多老桩,都有百年以上历史。一株清乾隆年间所植的双条“寿”字紫薇,迄今已有二百多年,据说60年代初期,一美籍华人出资3万美金欲买未果,现已成为盆景园的镇园之宝。

近华浦

近华浦三面环水,是大观楼的主景区。公园入口正对近华浦拱形重檐门楼。北面、东面是大型荷花池。“大观楼”是近华浦主体建筑,清康乾时期兴建的馆、阁、亭、堂古建筑群,由临水长廊萦绕贯通,近两年新建“华夏长联景廊”、

百花地

位于庾庄东北面,与楼外楼隔河相望, 公园征用后辟为“垂钓者之家”,鱼塘畔有弧形长廊,柳堤草坪,沿草海航道东侧,长堤与庾庄连接。

“大观楼碑刻拓片展览”、“中国四大名楼馆”、“长联历史文化馆”等文化景点。浦内长堤虹桥,柳荫荷塘,葱郁古树。“彩云崖”假山峰回路转,紫藤花架形成花廊,四季花坛百花争艳,绿草如茵。这里既荟萃了大观楼的历史人文景观,又是春秋两季花展的主展区。

大观楼

地处大观楼东南面,四面环水,柳堤连通,与大观楼隔三潭印月湖面对峙。楼外楼三层,绿色琉璃歇山卷脊屋面,形如画舫。景区有贴水平桥石栏、八角小亭、四方水榭、假山叠石。花坛相连,曲径贯通。西面跨三孔石桥沿柳堤达西园。西园位于近华浦西面,是1998年征用200亩土地新建的长联文化园。有水面30亩,柳堤拱桥,绿草似茵,临池水榭,石板游路,已经形成“苹天苇地”,亭桥水榭倒映碧水,林木花卉烟水迷离的优美园景。

大观南园

在楼外楼东南面,与楼外楼隔滇池航道水面。庾庄系民国年间庾恩锡别墅。园中荷塘溪流,柳堤环绕,曲桥拱桥,小亭藤架,主体建筑为两层中西合璧式“晋侯楼”。设有客房、餐饮、会议接待等服务设施。

东园

位于近华浦东面,由“邱商、柏园”两处私家园林组成,东面、南面临大观河入滇池草海航道。园内荷塘交织,柳堤环绕,跨溪架桥,临池亭廊,景色幽深,荷塘畔、柳丛中建有四方重檐“小观楼”,公园管理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介绍河北清西陵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0157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朋友:

大家好!(要表达完整的欢迎词)下面我把清西陵的综合情况首先作一介绍

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清太祖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到辛亥革命后宣统皇帝溥仪退位,其间295年(公元1616—1920xx年),历经12帝。

历史上,清朝皇帝的陵墓有3处:北陵、东陵和西陵。北陵在辽宁省沈阳市,为清朝入关以前的陵墓(埋葬有努尔哈赤、皇太极)。清朝从1644年入关,到1920xx年被推翻,统治全国267年,共有10个皇帝。除宣统溥仪未建陵外,9个皇帝分别葬清东陵(葬有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5位皇帝)和清西陵(葬有雍正、嘉庆、道光、光绪4位皇帝。)

位于北京西南125公里处的清西陵,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陵墓建筑群之一。地处易县城西15公里永宁山下的丘陵地带,周围群峦叠嶂,树茂林密。东有2300多年前的燕下都古城遗址,西望雄伟的紫荆关,北枕高耸挺拔的永宁山,南抵滔滔东流的易水河。

西陵周边近200里,外围原有红、青、白三层界桩,每层之间相距10里,界桩20里为官山(系指西陵界外的皇家园林),不许老百姓涉足。清代为了加强陵区的管理,设立了一套机构,历代皇帝均任命泰宁镇总兵兼西陵大总管大臣统管西陵,委派辅国公、镇国公两个王公并设置东府、西府,作为皇室的代表,专门守陵。

清西陵陵区周界约100公里。陵区保护范围8300公顷,重点保护面积1842公顷,陵区范围800平方公里。建有4座皇帝陵:泰陵、昌陵、慕陵、崇陵;3座皇后陵:泰东陵、昌西陵、慕东陵;3座妃陵:泰妃陵、昌妃陵、崇妃陵;4座王爷、公主、阿哥园寝等14座陵墓。另有行宫、永福寺两处附属建筑及衙署营房遗址。这里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4位皇帝,9位皇后,57位嫔妃,2位王爷,2位公主,6位阿哥等共计80人。

西陵建筑面积为40.7497万平方米,陵区内矗立着1259间宫殿和单体建筑,122座石建筑,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建筑群。其建筑形式和规制明显体现着封建社会的典章制度。4座帝陵、3座后陵均用黄色琉璃瓦盖顶;嫔妃、王爷为绿色琉璃瓦,公主、阿哥为灰布瓦盖顶。这些古建筑环抱于15000株苍松翠柏之中。永宁山屏立于陵寝之后,易水河流淌在大红门之前,使规模宏大的清西陵更显乾坤聚秀。这些古树避免和减少了外界风沙的侵袭,以及热气、寒流的影响,为西陵营造了一个特别的小气候,使陵寝处于一个独立完整的自然环境之中,使这里的建筑,尤其是石雕建筑得以很好的保存。20xx年11月30日,清西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xx年1月11日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景区。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清朝入关在建有清东陵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建清西陵。

清朝入关后,顺治、康熙两代皇帝的陵墓都建在了遵化县的清东陵,他们的后妃也都葬在清东陵,开创了“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埋葬制度。

雍正皇帝登基后,曾在清东陵九凤朝阳山选定了万年吉地,且此地离顺治、康熙陵墓不远。当时也符合雍正帝的初衷,但经过堪舆大臣(风水大师)的再三相度,认为九凤朝阳山“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雍正经过再三思考,决定废掉此陵,在清东陵另外选陵址,但均未找到理想的建陵之地。雍正命怡亲王即他的十三弟胤祥和两江总督高其倬在京城西南一脉山麓往来采卜,到当时的易州境内天平峪(今易县太平峪),发现这里西有云蒙山,北有永宁山,东有丘陵地,南有易水河。他们极力向雍正推荐,称这里是“乾坤聚秀之区,阴阳合会之所,龙穴砂石,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雍正也认为这里“山脉水法,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壤。”于是自雍正七年(公元1730年)八月十九日开工兴建泰陵。由于雍正帝追求风水,首辟西陵从而打破了“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埋葬制度。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雍正驾崩,次年乾隆登基,于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3月将父亲雍正葬入西陵。然后又为自己在泰陵附近的太平峪选好了万年吉地,准备死后与父亲葬在一起。后来乾隆考虑到清东陵顺治、康熙两代皇帝应有后代陪伴,又派大臣到清东陵相度,清东陵圣水峪“龙蟠虎踞,星拱云联,允协万年之吉”,乾隆认为这里是绝好的“万年吉地”,于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兴工营建陵寝。为兼顾东西两陵区的关系,乾隆提出“嗣后吉地,各以昭穆次序(即辈分之分),在东西两陵界内安葬。”此后乾隆将太平峪赐给儿子嘉庆,乾隆本人在东陵的圣水峪兴建了裕陵,与祖父康熙皇帝相守,嘉庆在西陵兴建了昌陵,与爷爷雍正为伴。

清朝皇帝在选定万年吉地的时候,十分注重“山脉水法”和“形势理气”,他们把具备了这些自然条件的地域称之为“乾坤聚秀之区,阴阳合会之所”。为了把这些天造地设的风水宝地建设得更完美,他们在营建规模宏伟的皇家陵寝时,要在陵区大面积的栽植常青树,弥补青山绿水不能替代的庄严、肃穆气氛。清西陵自清朝入关后的第三代皇帝雍正建泰陵开始,到民国四年光绪皇帝的崇陵完工,历时185余年,共栽植松柏等常青树20余万株。这些树木增添了陵寝气氛,美化了西陵环境,同时也寓意了封建帝王渴望江山万代、地久天长的心愿。时过境迁,清王朝已经成为了历史,但保留下来的15000余株古松与清西陵一起成为祖先保留下来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清西陵树木的栽植纳入了陵寝规制当中,是与陵区建设同步进行的。清政府规定:“陵寝近旁仪行栽种松柏树外,仪行外围添种杂树”。栽种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行栽,神道两旁成排成行生长的古松就属于这一种。一种是海栽,陵寝外围大面积范围内栽种的各种树木多以这种形式栽植。

清西陵的树木栽植后,清政府派专门的官员进行管理,对树木的管理也有严格的要求。如有丢失和损坏,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轻重不同的处罚,对失职的官员给予降职或革职处分。

清西陵树木的来源有三种:一是来自涞源县的上老荒。陵寝建成后,皇帝为了绿化陵区,派人奔赴各地挑选树种。使臣来到涞源县上老荒,看到那里树木繁盛,品种优良,回京后启奏皇帝,皇帝当即传下旨意,命使臣们返回上老荒,征集役工和牲蓄,向陵区驮运松树。因为树木都已长大,每头牲畜只能驮运两棵,沿着拒马河、过紫荆关、下十八盘,经过漫长的路程运至西陵陵区。按当时规定,任何百姓不得进入陵区,违者“横走罚,竖走杀”;,但是清政府为了皇家陵寝的“风水”,把这些树木看做是珍贵文物,运树人员和牲畜可以直接进入陵区,人不下跪,马不解铃,并且不惜工本,栽种树木时每个树坑用一斗黄米做肥料,运树人员赏给银两。为求吉祥,将上老荒改名为“上老芳”,把圣旨镌刻在巨石上,将全体村民封为臣民。

二是陵区内自己培育树苗。陵区自己培养的树株,由于树龄较小又是当地土壤,所以和买来的树木比较,即节省了驮运时间和费用,又容易成活。三是光绪皇帝的老师梁鼎芬集资购买树种。光绪皇帝的崇陵建成后,梁鼎芬看到陵区没有树木,既影响风水又不美观,建陵计划中也没有种树的条文,于是他拿出自己的积蓄在北京订做了许多瓷瓶,运到西陵。冬季大雪之时,放在崇陵宝顶上面,装满雪水,封上口,写上“崇陵雪水”的字样,运回北京,送给清朝的遗老,让他们收下雪水,拿出钱。他用集资得来的银两购买了树种在西陵陵区栽种,并在崇陵三座门内栽植了18棵云杉,象征十八罗汉为光绪皇帝守陵。

西陵古松千姿百态,巍为壮观。林海深处,有树干笔直,高耸如云的“巨人松”;丘壑沟谷之间,有扎根石缝,盘根错节,立于奇峰怪石之上的“菩萨松”;有层层叠叠、状似宝塔的“罗汉松”。慕陵龙凤门前有两棵古松,一左一右地矗立在神道两旁,一棵主干挺直、两枝倾斜向上伸展,树叶繁茂呈圆形,宛如亭亭玉立的侍女头顶圆盘迎接客人。另一棵主干前倾,两枝叉开向前伸展,恰似彬彬有礼的老者在迎接客人的到来。昌陵有“盘龙松”,崇妃园寝有“马尾松”,主干粗壮,树叶向下沿地面伸展,恰似马尾,故此得名。泰陵宝顶后有一棵“卧龙松”,足蹬基石,头枕宝城,眼望宝顶,树干曲回似龙身,树梢交错生长似龙爪龙须,像一条卧龙沉睡在暮色陵寝当中。

经过200多年的风风雨雨,原来覆盖西陵陵区800平方公里的古松林,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破坏,数量大为减少,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华北平原最大面积的古松林。清西陵是一片绿的世界、绿的海洋,清西陵的古松,绿化了西陵的山水、美化了西陵的环境,将西陵人工建筑的美与自然风光的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交相辉映,将西陵点缀成一幅壮美的画卷。

清西陵4座帝陵附属陵寝的建筑无论在规模和形制上,都反映了清王朝由盛至衰的演变过程。泰陵、昌陵完整宏伟的陵寝规模,反映了清王朝鼎盛时期的辉煌,慕陵建筑的裁减,崇陵陵寝规模的减小,真实地记录了清王朝从强盛走向衰亡,由封建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轨迹。葬在清西陵崇陵及妃园寝的光绪皇帝和珍妃的命运,更记录了慈禧太后独霸朝廷、丧权辱国的屈辱历史。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陵寝工程由于清王朝被推翻而终止,更是中国两千年封建历史结束的实物例证。就保存状况而言,清西陵是中国陵寝建筑群中保存最完整的陵寝之一。下面为大家介绍清西陵的首陵——泰陵。

泰陵

泰陵是清朝入关后第三代皇帝——雍正的陵墓,也是清西陵中建筑最早、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一座帝陵。雍正,康熙皇帝第四子,爱新觉罗氏,名胤祯,生于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其母乌雅氏,即孝恭仁皇后。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0xx年)即皇帝位,时年45岁,第二年改年号为雍正,雍正皇帝于公元1735年驾崩,在位20xx年,卒年58岁。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葬于泰陵。

纵观雍正的一生,他是中国历史上勤政的皇帝之一,也是社会争议较多的一位封建帝王。在其20xx年的皇帝生涯中,他以大刀阔斧的手腕惩治腐败,推行新政,改革税收制度,实行干部交流,扭转了康熙末年政治颓废、吏治腐败的局面。在雍正王朝中期,国库充盈,社会稳定,农、林业发展势头良好,清王朝成呈现出国泰民安的繁荣景象,在政治和经济上为乾隆盛世的出现打下坚实基础,起到举足轻重的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泰陵从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开始营建,历经8年后于1737年竣工,命名为泰山陵,简称泰陵。成本材料费白银240多万两,用工233.6万人次。在中国封建社会,对泰陵的美好解释是:“循礼安舒曰泰,临政无慢曰泰”。鉴于雍正皇帝对中国历史做出的贡献,所以他的陵寝用泰字命名。

泰陵是一处清朝盛世遗存下来的古建群体,从它的选址、规划布局都反映出当时国家的强盛以及政局的稳定。在建筑用料、工程技术、传统工艺等方面亦非常考究。

泰陵陵址名曰太平峪,地处永宁山主峰下。根据“陵制与山水相称”,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清代建筑学家与风水学家把形态端庄的元宝山做为泰陵的朝山,永宁山做为泰陵的靠山。永宁山是太行山余脉,也属于燕山山脉,与东陵的昌瑞山属于同一脉系。此山由山西而来,如巨龙横卧中原。主峰突起,耸入云端,屏立于陵寝之后。大红门两侧有东、西华盖山作为天然门户。当我们站在大红门前五孔桥上向四面观望时,北面有连绵起伏的永宁山,作为靠山,也可以说是屏障,是太行山的余脉,九龙九凤山作为环护左右的低岭;前面还有形态端庄的元宝山,作为泰陵的朝山;在中间广阔的平原上坐落着泰陵气势恢弘壮丽、错落有致的古建筑群。北易水河从五孔桥下流过,形成山映于水,水扶于山的格局。天造地设的自然景观与精美华丽的陵寝建筑相映成趣。陵寝与山水相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在这里充分体现出来,同时又展示出古代建筑学家巧夺天工的高超艺术。古代帝王在选择陵址时为什么对山如此重视呢?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山是古人沟通天上和人间的桥梁,是最伟大的造化,所以对山的崇拜就变成中国封建社会国家最大的典礼,历代帝王为了王朝统治的兴旺,大都要到泰山去封禅。第二,山能够永远存在,皇帝对山的崇拜意味着他的统治就如同高山与日月一样永远同光。

泰陵不仅讲究规划布局,而且建筑布局也非常考究,完全依照帝王生前所居宫廷布局,按礼制的需要而规划。以中轴线上(神道)贯穿南北,主体建筑设在中轴线上,一律坐北朝南,地宫坐落在中轴线的北端,其余建筑沿中轴线排列开。这些建筑都以准确的尺度,灵活巧妙的手法进行配置和空间组合,使陵寝的纪念性、礼制性主题有条不紊地展开并不断深化。

泰陵是雍正的陵墓,埋葬着雍正及他的皇后孝敬宪、皇贵妃敦肃。其建筑序列从南向北,于2.5公里长的神路上以居中或对称的形式依次修建了五孔石桥、石牌坊、石獬豸、大红门、更衣殿、平桥、圣德神功碑楼、华表、望柱、七孔石桥、石像生、龙凤门、三孔桥、神道碑亭、神厨库、朝房、班房、隆恩门、焚帛炉、配殿、隆恩殿、三座门、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宝顶等建筑。

进入陵区的第一座建筑是一座五孔石拱桥,独具慧眼的《西游记》导演就是让唐僧从这里踏上西天取经之路的,桥下清澈见底常年不息的易水,给陵区带来了几许灵气,更增添了“陵制与山水相称”的几分秀色。

跨过五孔桥便是西陵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巍峨壮观的的三架石牌坊,清西陵共有7架石牌坊,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这3架石牌坊,它既属于泰陵,又是整个清西陵威严肃穆的象征。在中国明清两代其他的帝王陵墓前,也建有石牌坊,如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明十三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县的清东陵、位于沈阳市的福陵和昭陵,但都为1架,清西陵却有3架,1架居中朝南,2架稍后分列东西,和北面的大红门构成一个宽敞的四合院式的格局,这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堪称国粹,是中华民族古代建筑的艺术瑰宝。3架牌坊的大小、规制完全一样,每架由66块石料组成,防木结构形式,五间六柱十一楼造型,高12.75米,宽31.85米,全部用巨大的青白石构筑而成,各个部位还雕有不同类型的图雕纹饰,画面布局合理,造型生动,雕工细腻,玲珑剔透,生机盎然。这在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中尚属孤品,成为清西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最具特色的建筑。

陵区注重对门的处理,门既可作为出入之用,也可截断空间界面。大红门是进入陵区的总门户,为庑殿顶建筑,看上去质朴、凝重、敦实、稳重,视若腾龙偃卧,镇守陵前。两侧有42华里的风水墙,逶迤延展,包护陵区,愈发显出大红门的庄严气派。

进入大红门,漫步古老的神路,映入眼帘的是凝重华丽的圣德神功碑楼,他稳座于神路正中,与大红门遥相呼应,显得更加庄严肃穆。广场四角分别矗立着一根华表,犹如高大精干的四名卫士护卫着主人的安全。圣德神功碑楼北面是一座长达105.2米的七孔桥,这是陵区最大的一座桥梁。桥北是一组(5对)小巧玲珑的石像生。绕过影壁山——蜘蛛山,是龙凤门,它将您引入富丽堂皇的宫殿区,小碑楼、神厨库、朝房、隆恩门、隆恩殿、配殿、方城、明楼等,座座建筑红墙黄瓦,雕梁画栋,让您欣赏到我国无比精湛的古代建筑艺术,感受着高品味的文化价值和深层次的文化底蕴。站在陵寝至高点——明楼前远眺,泰陵景观尽收眼底,端庄秀丽的元宝山屏立于大红门前方,做为陵寝的朝山;蜿蜒逶迤的九龙、九凤山位于大红门前方左右两侧,近侍拱卫,天心十道;连绵起伏的永宁山,如巨龙横卧中原成为陵寝的靠山。这些都是天造地设自然成趣的绝妙景观。泰陵周围弥山漫古皆尽松林,这里草木葱郁,群松青翠欲滴,如诗如画。

下面我们进入具服殿。具服殿独成一院,是专供皇帝以及后妃等谒陵祭祖时更换衣服之所,沿续明代建筑拂坐殿而建。殿内有净房,类似于现在的洗手间,内有绣花墩马桶。而今为了方便游人,在净房的旁边建了一座水冲厕所。

圣德神功碑楼是记述皇帝生平功德的主要建筑之一,俗称大碑楼。建成于1739年,花费十三万一千五百两白银,占地5.54亩。碑楼高26.05米,四面辟门,为重檐九脊歇山顶,稳中有变,富丽典雅,坐落在方形广场正中。四角各有一根高12米的华表相衬,使碑楼显得更加庄严、肃静、雄伟、壮观。四根华表的柱身均用整块石料雕成,呈圆柱形,直径1.5米。周身浮雕着朵朵云团,一条巨龙于云朵间盘绕柱身扶摇而上,使之带有呼之欲出的动态感。华表也叫擎天柱,又称墓表,起源于远古时代,初为木质,为纳谏而设,又叫诽谤木。在陵墓神道上设华表,在西汉时期就很流行,是木质华表,石刻华表在东汉时盛行。现在陵区华表已无原样,上面却装饰着象征皇权的云龙图纹,作为皇家建筑的特殊标志,仅用于衬托主体建筑,使其更加宏伟壮观。

碑楼内,矗立着两通巨大的石碑,每通碑重56.55吨,碑身阳面用满汉两种文字镌刻着雍正皇帝生前的丰功伟绩,大约五千字,这是一部给雍正歌功颂德的重要资料。

绕过碑楼,是一座七孔石拱桥,这是清西陵四十座桥梁中最大的桥,长107米,宽21米。(拦板上是二十四节气望柱头,又称火焰望柱头。柱头上有二十四条阴刻线,代表二十四节气。因为有河才有桥,而河位于田野之中,大地于田野不可分,与二十四节气有一定的关系,耕种浇灌都离不开二十四节气。)像这样巨大而完美的石桥在中国是不多见的。它对于建筑物的布局组合起着连接作用,使组合群的层次更鲜明,过渡自然,紧凑而不松散,同时也显示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

走下七孔桥,在神道的两侧对称排列着雕刻精美的石望柱、石狮、石象、石马、武将、文臣等五对石像生。

望柱为六角形石柱,柱身雕流云纹饰,底部为六角形的须弥座。在宋代以前,石望柱置于墓道的最前面,成为主要建筑。因为明、清陵墓石牌坊作为陵墓前主要建筑,所以石望柱退居次要位置,纯属装饰性的标志。

石像生就是在陵墓前设立的由石人石兽组成的石雕群,以此来显示死者生前的地位、身份和权势。考察泰陵石像生的档案,泰陵原没有石像生。乾隆登基后,认为陵寝不设石像生,与典制不合,想在此增设石像生。而臣工们(风水大师:高其倬,洪文澜)则坚持:泰陵甬道,系随山川之形势盘旋修理,如设立石像生,不能依其丈尺,整齐安供,而甬道转旋之处,必有向背参差之所,则与风水地形,不宜安设,所以这并不是违背典制,而是与风水有关。乾隆建议将大红门、龙凤门向南展拓,于是臣工们遵旨赴现场审核了原有计划并向乾隆奏议:大红门正在龙蟠虎距之间,护北面随龙升旺气,纳南面特朝环抱之水,前朝后拱,天心十道,时天造地设之门户,不便展拓向外。况石像生之设,古制未详,无大关典礼之处,似可毋庸添设。一言九鼎的天子,面对臣工的据理力争,也无可奈何,于是在奏折上批道:知道了。

1748年,乾隆出于孝道和礼制的考虑,强行在泰陵前安设了五对石像生。这样就失去了龙凤门横陈为底景的依托,而又失去了石像生拱卫迎候于门前,聚巧形而展示的效果。所以泰陵石像生在所有建筑中是一个败笔。但由于臣工们极端负责的态度与一言九鼎的皇帝据理力争,所以也未伤大雅。

蜘蛛山是泰陵的案山。据刘敦祯先生讲,此山系人工所为,可这里原有一座小山,又往上放了一些施工中剩下的废料。那么案山在陵区究竟起什么作用呢?因风水讲,无朝案遮拦未免飘散生气,所以案山会使陵区生气发越。

通向宝顶的引导大道——神道在这里突然拐弯,是因为中国古建筑讲:贵含蓄,忌直接。也就是说后面的建筑不能一下子尽收眼底。所以当我们漫步于弯弯曲曲的神道上,就好像置身在意向深远的空间环境氛围之中。

龙凤门是一座雍容华贵的建筑,火焰式石牌坊柱门,有黄色琉璃瓦的看面墙,墙下有宽厚敦实的洁白色须弥座。构成丰富细致、色彩斑斓、华丽富贵的形体。整座龙凤门充满了动势。高低错落的轮廓线,挺拔的石柱上雕刻云板,云墩和蹲龙,横直如矢的大小额坊和顶部火焰宝珠,看面墙上云纹腾龙的花心和岔角牡丹花叶,墙顶为蓝绿色三彩斗拱所撑托的金色琉璃庑殿顶等等,都给人以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感受。龙凤门的近形风姿与远视气魄巧妙溶汇,相澄相生,出神入化,给人以丰富的视觉艺术感受,不愧是古代哲匠的精心杰作。

三孔桥虽没有五孔桥那么宏大,但工匠师们都把它建造得小巧玲珑,优美动人,将两侧的拦板用幽雅的券形曲线组合。站在三孔桥上驻足观看,陵寝宫殿群在紫色的永宁山衬托下,同时向东西两翼横向逶迤延展,把一种统一性的内涵,一种非同凡响的稳重、宁静、庄严肃穆充分体现出来。

三路九孔桥并肩横跨于最后一座马槽沟上,除自然形成的三条河以外,后两道是人工而成,体现了山陵环境质量的完善非常注重对水的处理。水对于大地来说是血脉,能够造就大自然的钟灵毓秀、生气发越;水还可以界分空间,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及协和的环境回合,而且山水可得如方圆中之规矩,山水相济如堂室之有门户,因此陵区所有随桥泊岸,酌量地势修理,不使浸湿地宫;修筑堤坎,而且也使水流弯环,免其激设有声,破坏宁静的山陵气氛。所以马槽沟弯如飘带,柔如轻纱,造成“来宜曲水向我,去宜盘旋顾恋”的水势。充分体现出陵区对地穴的留恋之情。所以陵区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总关情。

神厨库是一座坐东朝西的小院,内建神厨。神库和省牲厅等建筑,是祭祀时制作和存放各种肉食品的地方。

神道碑亭又称小碑楼,是放置皇帝谥号碑的亭式建筑,重檐歇山,黄色琉璃瓦覆顶,四角翘飞,形式与大碑楼相仿,但规模缩减了二分之一左右。内竖一通石碑,用满、汉、蒙三种文字刻写着雍正皇帝徽谥号。

东、西朝房是为祭祀准备奶茶和瓜果的地方,又叫茶膳房,是根据关外奶房、果房的遗制而建制的。

东西班房均为布瓦卷棚顶,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为值班房,也叫守护房。清代皇帝即位之后,便大兴土木,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之修陵筑墓,因而皇陵的保护便成为首要任务,这一任务由深受皇帝信任的八旗兵来担负。他们采用换班的方法沿着陵院外的更道昼夜巡逻。如赶上阴天下雨等天气便可在值班房内躲避休息。

隆恩门是进入宫殿区的门户,是整个陵寝组合群引导建筑的结束与主体建筑的开始。两侧是宽厚高大的朱红围墙,把宫殿区的所有建筑包围起来,使其成为结构严谨的两层院落。

焚帛炉,又叫燎炉,是为皇帝祭祀时焚烧五色纸和金银锞的地方。炉高4米,采用砖木建筑形式,单檐歇山顶,周身用黄琉璃瓦构件制成,炉基为须弥坐。炉内四壁及上下均为铁板,下面是三个铁槽,顶部两角各有一出烟孔,底座下部两侧各有一扒灰口。整座建筑比例适中,色调和谐,雍容华贵,精巧细致。

东配殿是存放祝板和制帛的地方,同时又是临时存放神牌的地方。每当大修隆恩殿时,帝、后的神牌就移到这里安放,在维修期间如遇上祭祀,也在此进行。西配殿则是喇嘛念经的地方,每当帝、后祭辰大祭之日,由永福寺派13名喇嘛到此念经,为死去的皇帝超度亡灵。

正面的隆恩殿是陵寝地面建筑中最重要的建筑,为祭祀的主要场所。整个建筑在巨大的汉白玉基座上,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式建筑,黄色琉璃瓦盖顶,显得庄严肃穆。其建筑结构非常牢固,所有的木件全部采用卯榫对接形式,梁、柱、檩、椽结合不死板禁锢,有灵活移动的余地,具有很强的防震性能。在发生强烈地震时,卯榫之间具有获活动性能,将外部力量缓冲分解,震后仍可恢复原位,因此雍正八年以来的多次地震包括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都未使清西陵的大木结构受到明显破坏,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工匠高超的建筑水平。

三座门也叫琉璃花门,中门比较高大,两侧墙上有琉璃岔角花和中心花,檐端用琉璃斗拱装饰。这种门占地面积小,看上去显得较厚,图案丰富,雍容华贵,具有很好的艺术效果,而且材料非常坚硬,耐高温,有一劳永逸之功效。两侧分别接卡墙,阻隔南北,使宫殿区形成两层院落。清代建筑学家不仅注重陵区单体建筑的形象与外观,而且更注重它们之间的关系,组群布局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种组群布局的实现依靠门户和墙体,将各单体建筑有效的组合分割,形成一个个院落,并将院落形成复杂的整体,所以“庭院深深深几许”就是这个道理。

二柱门横跨神道,石柱上架额坊,建筑形式为斗拱夹山顶,作为方城明楼的屏障。清朝前五代皇帝陵寝都在三座门以后建二柱门,自道光以后则裁撤,因为建筑中缩短了三座门与方城明楼之间的距离。

石五供是一组象征永久性祭祀的供品,基座是由3块巨石雕成的须弥座,这是我国传统建筑的台基样式,上面刻有八仙、八宝、八卦、琴棋书画等图案。所有这些都象征着吉祥如意,对研究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图案造型及美学观点很有参考价值。

明楼属于纪念性的建筑物,高高耸立在方城之上,使人置身于仰崇桥山的氛围之中。它与朱红色的墙体、金黄色的瓦顶与湛蓝的天空构成了一幅绚丽的画卷。

当我们踏上明楼在南门外远眺时,心中升起一种无比自豪的感觉。正前方五里之外的东西华盖山、九龙九凤山形成的自然门户,郁郁葱葱的古松树弥漫于30里内外。座座殿宇、桥梁、门户、树木山川疏密相间,错落有致,比北京的故宫、颐和园,承德的离宫,明十三陵大有过之无不及。像这种巨大的皇陵在中国的建筑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世界遗产的骄傲。所以英国著名科学家里约瑟说:皇陵在中国建筑制式上是一重大成就,它整个图案的内容也许就是整个建筑部分与风景艺术相结合的最伟大的例子。

如果说雍正在选定易州境内天平峪时,说这里是“乾坤具秀之区,阴阳和会之所,龙穴砂石,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的风水宝地,而历经185年的14座陵寝完工以后,自然景观又加人文景观,就形成了如此景观:“山自太行来,巍峨耸拔,脉秀力丰,峻岭崇岗,远拱于外,灵岩翠岫,环卫其间,迄下山岗无数,如手之有指,每两岗之平坦开阔处诸陵在焉,花之瓣,笋之箨,层层包护”,“龙蟠凤翥,源远流长,左右回环,前后拱卫,实如金城玉笋”的秀美风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河北九龙峡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93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个值得难忘的日子,因为我今天要去九龙峡漂流。一大清早,我就起来准备衣服,然后和大人们迎者凉快的东南风出发了,今天外面的事物似乎十分特别的,小鸟在枝头上,用它那清脆的嗓子为我们演奏出行之歌,小草和花儿拥抱在一起,为我们跳拉丁舞,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更是好上加好,无比的畅快。

车子一路行驶,来到了山脚下,然后沿着山路一圈一圈的爬山,先倒不觉得什么,可到后来,车子渐渐地爬上了山腰,往山底下一望,“哇”,好壮观啊!山底下一片白白的雾,只有一些高大的树木在雾中若隐若现,为白白的雾增添了一分绿色,车子在山间行走,弄不好就会使人坠入万丈深渊,可我们的这为司机可真有水平,竟然在这么陡,窄得只能容一辆车,把车子在山间行走就如鱼儿在水里游一样,看这位司机已满脸皱纹,头上还有被雾弄白的银丝,看来这位司机是宝刀未老啊!

好不容易到了九龙峡,我们马上就要来开始我们的漂流了,说起来还真有点紧张。我们买好了票,戴好了头盔和穿上救生衣等一切装备时,我和妈妈同乘一辆船出发了。

我在平缓的湖面上与妈妈配合着划着船只,我生气地骂道:“我们千里迢迢第赶到这来是为了与湍急的水共同前进,每想到只给我们在这平缓的湖面上划船,真是气死我了。”咦?怎么有根竹竿钩住了我们的船,原来是工作人员,我们到了冲坡的地点了,我一望那坡,“哇”好高啊!,这个坡和90度没什么两样,我先头那神气的派头一下消失得无影无踪,怎么办,离坡没多远拉,我心里只能干着急,到了坡边上了,只听“嗖”的一声,水花飞到了天上,阳光照在上面,就如水晶一样,全打在我身上,好爽啊!我又重新找到了那神气的派头,在湍急的水中与水前进,不时就会有个惊险的坡,十分刺激,似乎心脏要从嘴里跳出来一样,咦怎么下雨了 ,我往后一看,原来一个叔叔在用水泼我,好,我没泼你你泼我,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我从船中拿出瓢,盛了满满的,用力一泼与那个叔叔大战了三百回合,最终,我乘那个叔叔揉眼睛的时候逃了,哈哈,真实一个“吕布”有勇无谋,“啊!”只听我叫了一声,原来我从一个险坡上滑了下来,原来笑也有错啊,一路上,我与别人“打打杀杀”经过好多险要的地方,简直胜过了神仙啊!

这次漂流令人多么刺激啊!尽管我被别人淋成了一个落汤鸡。但是我还是很惬意,很高兴。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河北导游词衡水湖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24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是衡水,衡水有个旅游胜地,名叫衡水湖。

春天,那里有一望无际的湖水,湖边的柳树吐出点点嫩芽,还有许许多多叫不出名字的小鸟,栖息在那里,把它当做自己的家。

夏天,衡水湖最美丽的地方是荷花池。荷花池盛开着美丽的荷花,还有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它们有红的、白的、还有粉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秋天,小岛上的树上结着又大又甜

的果子,特别好吃。

冬天,湖面上结着厚厚的冰,周围一片雪白,我在那里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开心了!

我爱我的家乡, 我爱家乡的衡水湖!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河北旅游景点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旅游,导游,全文共 714 字

+ 加入清单

奇山秀水野三坡:野三坡位于我国北方两大山脉交汇处。巍巍太行从这里沿冀/晋/豫边界千里南下,峥峥燕山从这里顺京、津、冀一路东行。

在天成地造的600平方公里内,地质遗迹丰富多彩,拒马河水川流不息,生态环境原始自然,历史文物稀有珍贵。这里浓缩了太行之情、燕山之华,汇聚了五岳神秀,再现了十四亿年来地质演化过程,传承着中华古老文明。是融雄山、碧水、春花、秋叶、瀑布、冰川、奇峡、怪泉、摩崖石刻、长城古堡、名树古禅、高山草甸、空中花园于一体的独特自然风景区。

华北地质历史的缩影:野三坡雄距紫荆关深断裂带北端之上,多期强烈的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留下了一幅幅雄伟的历史画卷。雄伟、险峻、神奇、幽深的百里峡构造—冲蚀嶂谷和气势磅礴、巍然矗立的龙门天关花岗岩断裂构造及深邃莫测的佛懂洞塔—鱼谷洞构造岩溶洞泉,体现了其内容丰富、类型齐全、典型独特的地址遗迹特点,造就了它峭壁千仞、如箭插天之雄,危崖绝壁、夹涧而立之险,怪石嶙峋、千姿百态之奇,深邃曲折、移步换景之幽。

野三坡的地址遗迹具有典型性、稀有性、系统性,是华北板内造山带的典型代表。此外,野三坡还有完整的地址遗迹,各类不整合面清晰,侵入岩、火山岩、沉积岩、变质岩各类岩石遗迹齐全,异常发育的构造节理、断层、褶皱等构造遗迹突出,山地夷平面、河流阶地各种拟态等地貌遗迹丰富多彩。它是一部生动的地质教科书,是一座天然地质博物馆,它浓缩了华北30亿年来地质构造的演化史,是专家学者研究全球构造和板内造山带的最佳区域,是学生教学实习的理想基地,是科普教育的生动课堂。

大自然的神奇宠儿:野三坡有七大景区,108个景点,或峰峦耸立、上临霄汉;或碧翠漫野、幽泉叮咚;或奇岩嵯峨、巍然屏立;或葱郁险峻、妖娆连绵。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河北旅游景点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旅游,导游,全文共 2613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张家口,我是你们的导游

张家口市地处京晋冀蒙交界处,距北京约180公里,这里地势险要,有“塞外山城”之称。张家口市辖4区、13县,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人口450万。京包、丰沙、大秦铁路横穿东西,京张、宣大高速公路和109、110、112、207国道穿市而过,北京西直门汽车站从早6时开始,每半小时就有一趟至张家口的快速客运班车发出,交通旅行十分方便。

张家口市的古遗址数量很多,分布面广。古长城的“大镜门”是长城要隘,也是张家口市的象征。涿鹿县矾山是“黄帝战蚩尢”的古战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每年都有众多的炎黄子孙来这里寻根祭祖。此外,还有蔚县代王城汉墓群、怀安县汉墓群、宣化辽壁画墓以及市区的水母宫、云泉寺、清远楼等,都是颇值得一观的古迹。 位于张北中都的中都草原是距北京较近的自然草原,夏季气候凉爽,草场繁茂,来此还可以体验蒙古族风情,是消暑休闲的胜地。

张家口历史悠久,文物古迹荟萃。阳原县有世界著名的泥河湾遗址,是人类最早踏足地之一,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研究200万年到300万年前古地层、古生物、古人类、古地理的重要基地。涿鹿县黄帝城作为中华始祖文化遗址,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下花园区鸡鸣山体现了佛、道、儒家的文化。鸡鸣驿作为进京的第一大驿站,元、明、清各朝代的机密要闻都从这里中转。张北元代中都遗址,曾是北连漠北草原、南接中原大地的交通枢纽和军事重地。宣化清远楼(钟楼)素有"第二黄鹤楼"之称,券洞内500多年前的车辙是宣化府古城的历史见证。大境门目睹着明代茶马互市在"旱码头"的兴衰。1909年,詹天佑主持设计修建的我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的通车,更使海内外商贾云集"皮都",张家口的"口皮"、"口羔"、"口蘑"名扬天下,成为华北著名商埠。1945年八路军收复了张家口,这是从日军手中夺取的第一个大城市,成为晋察冀边区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并因此而享有"第二延安"、"文化城"、"东方模范城市"等美誉。1948年,张家口第二次解放后,成为察哈尔省的省会城市。

张家口三面环山,北依长城,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五十多年来,张家口已逐步建设成为以机械、冶金、化工和纺工业为支柱,以毛、皮革工业为特色的工业城市。张家口市矿产资源丰富,并有四通八达的交通、通讯网络。这里环境优美,市容整洁的民风淳朴,夏季气候凉爽,风景宜人。市区内分布有明长城,大境门,云泉寺,水母宫,清远楼,镇朔楼等30多处名胜古迹。张家口更是革命老区,有众多的革命历史遗址可供瞻仰、观光。

古今历史的延续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在全市三万六千八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辽阔无垠,绿波荡漾,野花盛开的坝上天然草原,与湖光山影,水天一色的“塞外江南”南北呼应;巍峨隽秀,翠幛密蔽,层林尽染的原始林区,与泉水淙淙,风光秀丽的温泉依依相存。既有早更新世古人类遗址,又有华夏人文始祖创业的古战场。风格独特,景观各异,有天然质朴之风光,是旅游避暑之佳所。

清远楼

清远楼位于古城宣化正中,又名钟楼,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是一座重搪多角十字脊歇山顶的高大建筑。楼建在高8米的十字券洞上,南与昌平、北与广灵、东与安定、西与大新四门通衡。与城内镇朔楼、拱极楼成一轴线。券洞内500年前的铁轮车辙明显可见。楼外观3层,内实2层,通高25米,楼阁高17米,为3开间,6塔椽,前后明间出抱厦,四周有游廊,支立24根粗大廊柱。上搪为绿色琉璃瓦顶,腰搪、下搪为布瓦顶。梁架斗拱精巧秀丽,循角飞翘,生气盎然。楼上层搪下,悬挂愿额4块,南曰“清远楼”,北曰“声通天颖”,东曰“耸峙严疆”,西曰“震靖边氛”。楼内悬有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铸造的“宣府镇城钟”一口,高2.5米,口径1.7米,重约万斤,用四根通天柱架于楼体上层中央。钟声悠扬宏亮,可传40余里,颇负盛名。该楼造型别致,结构精巧严谨。可与武汉黄鹤楼媚美,在国内同属罕见,索有“第二黄鹤楼”之称。该楼建筑独具一格,为我国古代精美艺术建筑之一。 清远楼历尽沧桑,1986年文化部拨款39万元,对清远楼进行了全面修复,修复后的清远楼碧瓦青砖晶莹剔透,金龙玉兽傲首长空,飞搪翘角宏宇轩昂,廊柱斗拱被红挂翠,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古钟高悬,风铃叮当,显得古朴、典雅、雄伟、壮观。

和平森林公园

和平森林公园距张家口市65公里,距崇礼县城10公里。总面积20__余公顷。是河北省最大的森林自然景观之一。森林公园山连山、岭连岭,森林茂密,郁郁葱葱。有70%的天然掸树林,还有人工栽植的落叶松、云杉等12种树种。景区内,峰峦叠峰、翠幢密蔽,丰草绿绳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峰回路转,险径回曲,颇具雄奇、峻险、秀丽之特色。林间空气清新,野芳幽香,百鸟争鸣,泉水叮略,身临其中如入仙境。藏菜、蘑菇长满山坡,山兔、松鼠跳跃树丛,善万物之得时,会使您抬然自乐。现已开辟五个景区数十个景点,成为集旅游、住宿、娱乐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奇台山景区(即登山区),包括奇台山、悬空洞、双狮奔、清凉亭、夫妻峰5个景点。奇台山由山脊拔地而起,山势高峻、沟堑纵横。台下17米处有一悬空洞,游人可穿梭自如,别具风趣。,登悬梯可上奇台顶一览群山。夫妻峰、双狮奔山也让人留连忘返。翠云山森林游览区,该区以森林为主体,碧波荡漾,繁花似锦,木欣欣以向荣,泉泪渭而始流,使群山五彩纷呈。另有垂钓区、野餐区、打靶、狞猎、射箭等娱乐场。公园还设有服务区,有餐馆、招待所、商店等服务设施。以其独特的雄姿和魁力迎接备方游客的到来。

中华始祖文化村

在北京市区西北100公里处,河北省琢鹿县东部黄土源上,屹立着我国最古老的都城---黄帝城及其有关的众多历史文化遗迹。黄帝轩辕氏是华夏各族的文明始祖,他于涿鹿之野战堂尤、战炎帝的历史名播中外。

涿鹿卧龙松

司马迁曾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的政治、军事、文化等主要活动在涿鹿一带。先“与炎帝战于贩泉之野”,后“与堂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室尤”,又巡视各地,东至于海,西至于空桐,南至于江,北逐荤粥,从而保障了南北大地的安宁。于是黄帝威信大震,被各部族首领尊为天子,并与之“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即兴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座都城。黄帝在涿鹿之野的活动开创了华夏民族文化发展的新纪元,使其由“野蛮”进入“文明”时代。

好,游客朋友们,张家口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河北山海关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海关,导游,全文共 1171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海关的城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空间,使建筑群体布局与环境取得和谐统一,形成了一个有机的风景综合体。山海关的古城布局充分注意了她的军事防御功能,独特的七城连环局势别树一帜。碧波浩瀚的大海,幽深静谧的角山、长寿山,秀美多姿的燕塞湖,组成了古城重塞恢廓无垠的背景和依托;湖光山色、海涛雄关,构成了山海关名城特有的城市景观和旅游胜地的独特风貌。山海关的整体布局是由七座城堡、十大关隘和长城上的三十座敌楼、六十二座城台、十八座烽火台、十六座墩台等组成的古代城防建筑群。

结构严谨、功能齐全,构成“主体两翼,左辅右弼,二城为哨,一线逶迤,互为犄角之势”的格局,是中国建筑史上罕见的奇作,是中国古代军事科学的结晶,具有重要的军事科学,筑城技术研究的价值。

特别是呈大鹏展翅的古城,占地 1.5平方公里的古城,建筑雄伟粗犷,气势磅礴,是万里长城最精粹的地段。它南北有翼城,东西有罗城。古城周长4.3公里,城高14米,宽7米,古城与长城交界处顶宽15米,可“十人同行,五马并骑”。城墙土筑砖包,城四面都设有城门、城楼。作为城防体系核心的古城,城中建筑布局利用西北低、东北高的地形,突出了主体建筑“天下第一关”城楼。 13米高的城楼,为两层三间歇山重檐顶的建筑,四周飞檐上,饰以神态各异的神兽。楼的四周有箭窗六十八孔,红底白环黑靶心。红色的圆柱,配着五光十色的门窗画梁,显得俊秀而雄伟。明代著名书法家肖显所书“天下第一关”,笔锋苍劲,浑厚有力,与古朴雄壮的城楼浑然一体,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历经 600多年风雨沧桑的古城内,至今仍保持了明清时期街道方格网状布局,漫步在城内窄小的街巷,你会感到一切都是那么的古朴与自然。许多保存完好古色古香的四合院民居,透着典雅与温馨。素朴的门楼立在青石台阶上,同门内高大瓦房相呼应。影壁上镌刻有虫鱼草木莲花龙头图案,弥漫着浓浓的民族气息。

山海关区委、区政府将保护开发祖国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当作头等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以延续古城历史文化,开发文物资源,发展旅游事业为出发点,全面启动了古城保护与开发项目。本着“保护长城、继承传统、综合开发、合理布局、发挥优势、开拓未来”的原则,立足高起点,以延续历史文脉的有续发展。20xx年,河北省委书记白克明4次来关调研指出:“20xx年之前,要把山海关古城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文化名城。”省长季允石亲自主持召开省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山海关古城保护开发,要求各级领导要把山海关古城保护开发当成河北省的一件大事,完成好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海潮涌动,此消彼长,浮云过隙,漫卷舒风。在这个长城海,龙脉相连的城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山海古城的古老身世和历史风貌将得到恢复和再现。一个再现历史风貌、世界旅游胜地的“天下第一关一一山海关古城”会以更加瑰丽的雄姿屹立在渤海之滨,长城之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介绍河北老龙头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042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们现在来到了老龙头景区。

(龙武营)

我们现在就进入了当时驻守老龙头的士兵生活的场所。

龙武营是明代大学士孙承宗建立的,他在这里建立了一支水师,也就是海军。大海是龙的家,大海岸边海军的营房当然就叫做龙武营了。

首先我们来看当年的碾房。

我们来看当年的粥房,这是平时用的小锅,这里呢有一口大锅,据说熬这样一锅粥可以供几百名将士喝。不过这个锅特别大,熬粥的时候就要先用大火把水烧开,然后小火慢慢的熬。我们来看这个大锅上面有一个铁环,大家猜测一下这是干什么的?对了,当时炊事员用一个长柄的铁铲,利用杠杆的原理不断的翻动大锅里边的粥,才能熬出一锅不糊底的、香喷喷的粥来。

大家来看这是当年的盛军粮的地方,也就是粮仓。

这是一座关帝庙,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座庙宇了,别看它小,却非常重要。我们都知道,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宣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在修关帝庙就是为了给将士们树立一个楷模:那就是同赴沙场、同甘共苦、共同杀敌、为国捐躯,慷慨大义、视死如归。所以说啊,古代人在管理军队方面也是非常注重政治思想工作的,他们利用关羽大将军来团结将士们之间的关系,来调动将士们一往无前的杀敌立功的百倍精神。

这里是牢房,据说是主要用来关押俘虏、奸细的,但有的说是暂时关押那些犯了错误、需要关禁闭的士兵的。

这里是水井,在大海边上应该是没有淡水的,但是我们脚下是25亿年前形成的变质花岗岩,天上降雨渗透到地下的岩石缝隙中形成的了淡水。有淡水的地方才可以设置军营,所以说水井对于军营非常重要,为了防止敌人投毒,这里会有两个军士站岗守卫。

军士在这里除了保卫水井的安全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大家看这个木架上面悬挂了一个金属做的“牌”,大家猜猜他的名字是什么?他的名字叫做“云牌”,也叫“金”。我们听说过“鸣金收兵”,这个金就是一种发布信号的系统。古人用不同的节奏敲击它,来发布起床、熄灯、开饭、发现敌情、紧急集合的命令。

大家这边走。我们现在看到离我们较近的这个模型叫做云梯,利用这个可以把梯子升高,方便登城。我们现在救火消防车就是根据它的原理发明的。离我们较远的是巢车的模型,巢,就是鸟巢,鸟巢常常在高高的树上,巢车就是让士兵钻进这个小房子里,然后利用转轮和绳索把这个小房子提升到高高的地方。站得高,看的远,可以观察敌情。同时这个木质的小房子又可以防止弓箭的射击。

老龙头是明万里长城的起点,位于山海关城南5公里的濒海高地。明清两地这里是屯兵要塞,也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挂表还赋诗的场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介绍河北老龙头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老龙头地势险峻,天容海色,澄海楼更是居高临下,吞波吐浪。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慕名而来,即兴赋诗。

1987年,复建澄海楼时,在楼两侧墙壁上镶嵌了8块卧碑。其中有4首清帝诗,分别是康熙八年九月,康熙皇帝写的《澄海楼》,雍正在康熙38年写的《澄海楼》诗,乾隆20_年(1754年)的《再题澄海楼壁》,以及道光皇帝的七言绝句《澄海楼》。还有四首诗均写于明朝,作者分别是万历年间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张时显、崇祯年间兵部分司主事朱国梓、文人蔡可贤(一说朝鲜使臣)和民族英雄戚继光。我来分别给大家介绍一下:

澄海楼

作者:爱新觉罗·玄烨

危楼千尺压洪荒,聘目云霞入渺茫。

吞吐百川归领袖,往来万国奉梯航。

波涛滚滚乾坤大,星宿煌煌日月光。

阆苑蓬壶何处是,岂贪汉武觅神方。

爱新觉罗?玄烨(公元1654-1720_年),是清朝第二代皇帝,年号康熙,8岁嗣位,在位61年,治国颇具才干,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有重大贡献。这首诗是康熙八年九月写的。那时康熙皇帝刚18岁,却流露出君临天下踌躇满志的心情与气魄。此诗写得很有气势,高高的澄海楼俯镇_大海,放眼远望云雾茫茫。大海容纳江河无数,海面上船只来来往往。波涛滚滚显得天地更大,天空明亮借的是日月之光。面对着这样壮观的景象,诗人不禁发问,神仙住地在哪里?我是不会学汉武帝那样寻找神仙的方法,因为这里就是仙境。登澄海楼

作者:爱新觉罗?胤禛

观海登楼日未斜,晴空万里净云霞。

才经一阵风过槛,倏起千堆雪浪花。

贝阙鳌峰如可接,鹏津鲛室岂终遐。

诡词未许张融赋,到此方知语不夸。

爱新觉罗·胤禛,年号雍正,1722-1735年在位。此诗写于康熙38年,当时他22岁是雍亲王,是代表父亲康熙皇帝到东北祭祖,经山海关登澄海楼所作。这首诗着意写风和日丽突变,风起浪涌展现的涛天景象。可想而知,大海在雍正帝的眼里是多么神奇壮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张家口沽源坝上导游词_河北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392 字

+ 加入清单

张家口沽源坝上导游词

河北沽源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端,古长城外侧,距北京260公里,草原面积900平方公里,是距北京最近的原始湿地草原。下面是第一范文网为大家带来的张家口沽源坝上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篇一:张家口沽源坝上导游词

主要景点有距沽源县城50公里、距张家口230公里的金莲山庄。海拔1800米,山庄总面积6万亩,是塞外天然野生植物园。夏季的金莲山庄蜂飞蝶舞、泉水奔涌、风光无限。沽水福源度假村位于沽源县城东5公里处,占地约3万余亩,其中水面面积1.2万余亩。区内湖水浩淼,崎岖蜿蜒的炭山山脉、一望无际的天然草原,无限风光吸引了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前来巡游、观赏。

景区内现有遗存完整的树葬楼和大量辽、金、元三代帝王宫苑遗址。沿滦赤路到后城村,右侧便可看到巨大的“赤壁”。所谓的赤壁即著名的滴水崖,有“幽燕第一峰”、“天下第一石”之称。苍穹下,赤红色的山很有特色,仿佛一块巨大的切片面包屹立在平原上,因为此地岩石富含铁,所以山体呈赤红色,被当地人称为赤壁。

这里与丰宁坝上、围场坝上、张北坝上形成鼎立之势,也就是从这里开始,你就可以领略到塞北的草原风光了。老掌沟林场海拔高度在1400米左右,后城的山区海拔高度在800米左右,昼夜温差很大,夜间要注意保暖。

由草本植物组成的群落是草甸,草甸与草原不同,是由中生草本植物组成,适合森林那样的中等湿润的环境,草甸和草原这些草本植物组成的群落也可统称草地(grassland)。草甸和沼泽一样都是是隐域性植被,在各种适合的条件下都能出现,种类也非常多。最典型的草甸是大陆草甸,广泛散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森林中,其中在夏绿阔叶林中最常见。大陆草甸混杂花色鲜艳的双子叶植物,夏季时五颜六色,万紫千红。在河流泛滥的地区有河漫滩草甸,河漫滩草甸受河流和积水地段陆地条件的综合影响,各地区互有差异。亚高山草甸是最美丽的草甸,草长得很高大,其中花色鲜艳的植物特别多,有“五花草甸”之称。

“梳妆楼”屹立于张家口沽源县境内的闪电河畔,县城东7.5公里处,是坝上草原惟一一个保存完整的并被专家青睐的历史遗存。其形态独特、风格甚殊,是北宋年间专为肖后梳妆而建,故称"肖后梳妆楼"。南依山峦,东近滦河,东北为延绵不断大草原,据楼可远视金莲川(闪电河)和碧波千倾的囫囵淖(白海),壮丽的行宫遗址映入眼帘。梳妆楼本身保存完好,北方唯一保存的形制比较特殊的元代建筑。形如一蒙古包,全部用青砖砌筑。平面为正方形,边长9.3米,是一般常见之喇嘛塔座形制。南面偏东辟拱形门,东西两面为拱形窗,上为阑额,再上砌出棱角牙子两层收分成顶。从南门进入中间,楼下为四角,上为八角。

角间为圆柱,上托阑额、普柏枋,再上为单抄四铺作斗拱,斗拱之上层层叠涩而成巨大穹窿顶,犹如天幕,高约15米,极富神密色彩,顶中空,以砖覆盖。梳妆楼北面尚存有围墙和建筑基础。相传为萧太后梳妆台,实际并非辽代所建,依形制分析,乃元代所建,而且应是宫中一座神殿。构造和一般庙宇中殿堂不同,如下部为方塔式座,上承巨大穹窿顶,酷似中世纪的天文台。完全仿自蒙古包形式,体现了民族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肖后”,指辽景宗后肖绰,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辽圣宗之母肖太后。肖绰摄政后,在统和九年至统和二十五年(公元991一1020xx年)的连续20xx年间,辽帝、太后及部族大臣都在凉陵清暑,驻蹲并建行宫。

位于沽源县城东南46公里处的盘道沟行政村三道林自然村境内,主峰海拔2332米,与老掌沟原始森林景区东西相望,相距10米,景区周围山高水长,植物种类繁多,植被茂密。高山草甸,高山密林,星罗棋布。夏日山顶积雪不化,故名冰山梁。夏日,晴空万里,冰山梁山顶云雾缭绕,时而露出白皑皑山的轮廓;傍晚,霞光辉映,冰山梁上空光芒四射,眺首远望,好似许多银蛇在天空盘飞。冰山梁群峰,峭壁林立,古木参天,野花烂漫;山涧小溪,叮叮咚咚,时隐时现;山谷雾气缭绕,深不见底;抬头上眺,头顶野草野花迎风摇曳;鸟瞰旷野,满目翠绿,一望无际。

冰山梁山峰之特华北称奇,而其山巅的明代长城遗址、古烽火台、景物造化、神话传说,更给其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山巅上有一深洞,洞中有一不见尽头铁绳。据说铁绳缚一巨蟒。相传远古时代冰山梁叫 "雾龙山",山上有一巨蟒,能吞云吐雾,呼风唤雨,隔三差五,巨蟒使山中云雾弥漫,谷中洪水滔天, 生灵荼炭,天公降神,降服劣蟒,以铁绳缚于山上深洞中。虽属传说,但山中云雾缭绕,深洞铁绳依在, 且神逗玩之棋盘石尚在,故又名"棋盘山"。

这只是民间神话,史册可考证有明代守边塞大将刘挺困冰山一段历史佳话......冰山梁中神奇无限,是一块神秘的处女地。为把这一景观展现于世人,沽源县政府于1998年开始开发这块自然景地,99年与大家见面。攀登此山,可观赏古烽火台、宏伟的明代长城、还有 康熙私访遗迹、段家坟等古迹。松涛阵阵,鸟语花香,景阳钟声依旧......(景阳钟,是明朝守边塞大将 刘挺向关内报急时用,近似于现代的通讯工具)

"塞外明珠"――草原湖,是一处由草原、河流与湖泊互相交织而成的一处奇特高原草原风光。平均海拔1500米,总占地面积为800余公顷。该地属滦河上游闪电河流域。美丽、温柔的闪电河在大草原上千曲百回地蜿蜒而缓慢的向北流去,并形成众多支流及湖泊,如水泉淖、公鸡淖、囫囵淖等,组成草原河网地带。这里气候凉爽、湿润,7月份气温为18℃,为理想的避暑之地。这里曾是历史上著名的"金莲川"腹地。千百年来这里曾繁育生息了许多北方少数民族。至今尚保存较完整的辽、金、元、清各代行宫及马场遗址,如辽肖太后梳妆楼等。

草原湖地区有众多动、植物,其中许多种类是草原特有种类。如金莲花、野罂粟、祁州漏芦、防风、桔埂、北柴胡等药用与观赏植物。更有营养丰富的牧草如野大麦与直立黄芪等。草原高等动物中主要有:黄羊(蒙古瞪羚)、沙狐、黄鼬、艾鼬(俗名地狗子)、达乌里、中华鼢鼠(俗名瞎老)、大雁、灰鹤、苍鹭、地鵏(大鸨)、百灵鸟、云雀、野鸭、燕鸥、鹞鹰、草原腹蛇等等。

风光秀丽的草原湖,夏季风细如丝,水柔似绢,百花怒放,成群的野鸭、海鸥、鱼鹰,群起群落,辽阔碧绿的大草原,牛马羊群点缀其中,构成一幅塞外高原风光。

元朝的上都是夏都,遗址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20千米的闪电河北岸。其地金朝称金莲川或凉陉,筑有景明宫。是金朝皇帝避暑的地方。1251年,蒙哥合罕以其皇弟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忽必烈将藩府南移至金莲川。1256年春,忽必烈命僧子聪(刘秉忠)在桓州以东、滦水(今闪电河)以北,兴筑新城,名为开平府,作为藩邸。中统四年(1263年),元世祖升开平府为上都,以取代和林。至元九年(1272年),将大都(今北京)定为都城,上都作为避暑的夏都。每年四月,元朝皇帝便去上都避暑。八、九月秋凉返回大都。

篇二:张家口沽源坝上导游词

“天苍苍,野茫茫”那美丽的坝上草原,牛马的故乡。

草,是那么黄,黄得似金,黄得闪光;天,是多么蓝,不掺有一点杂色;云,是那么白,白似雪花,在空中飞舞;山,五颜六色,五彩缤纷,像一支五光十色的画笔,不经意,甩上。

登上一匹骏马,向山坡缓缓而上。眼前,是一个碧蓝的小湖,周围稀稀的白桦林:风儿一过,金黄的叶子,旋转的落下。远眺,小湖轻轻地卧在金般的地上,漾着波纹。近处,五颜六色的山旁,一堆堆小小山样的马粪,也成为一丝风光。

正在对草原遐想时,一声长嘶,把梦给带跑,一匹枣红马飞般奔来,又冲向远方。

夕阳,逐渐耀出光芒,在两座五彩缤纷的山中,露出宝石般的笑脸。

繁星,多么像钻石,把草原的夜晚,照得更加绚丽辉煌。

篇三:描写张家口沽源坝上作文

“天苍苍,野茫茫”那美丽的坝上草原,牛马的故乡。

草,是那么黄,黄得似金,黄得闪光;天,是多么蓝,不掺有一点杂色;云,是那么白,白似雪花,在空中飞舞;山,五颜六色,五彩缤纷,像一支五光十色的画笔,不经意,甩上。

登上一匹骏马,向山坡缓缓而上。眼前,是一个碧蓝的小湖,周围稀稀的白桦林:风儿一过,金黄的叶子,旋转的落下。远眺,小湖轻轻地卧在金般的地上,漾着波纹。近处,五颜六色的山旁,一堆堆小小山样的马粪,也成为一丝风光。

正在对草原遐想时,一声长嘶,把梦给带跑,一匹枣红马飞般奔来,又冲向远方。

夕阳,逐渐耀出光芒,在两座五彩缤纷的山中,露出宝石般的笑脸。

繁星,多么像钻石,把草原的夜晚,照得更加绚丽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河北导游词衡水湖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76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朋友,如今的衡水湖已经变成了一个旅游胜地。湖面75平方千米,面积与蓄水规模仅次于白洋淀,单体水面积位居华北第一。这是一个由草甸、水域、林地、滩涂等多种生态环境组成的天然湿地生态系统,是多种候鸟南北迁徙的路线汇集地,众多珍稀鸟类在华北地区最理想的栖息地,是华北内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湿地环境。20_年7月,被国家林业局和省政府批准为河北省衡水湖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20_年6月,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片波光粼粼,一望无际的湖泊就是衡水湖了,放眼望去,不由得使人想起了王勃著名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现在游船已经驶入了湖中心,大家看,湖中一共有五座小岛,他们分别是梅花岛、元宝岛、太极岛和姊妹东西岛,每个小岛都被绿草红花所环抱着,这些小岛上生长着许多野生和人工种植的花草树木。

我们的游船已进人芦苇区,大家有没有听到水鸟的鸣叫声?大家请看,水面上密密麻麻漂浮的是些什么?没错,那就是鸟巢,是用苇草搭成的。每年在这里营巢繁殖的候鸟多达数万只,其中以须浮鸥、红嘴鸥、普通燕鸥、普通秧鸡等最多,雁类有上万只。全年在自然保护区栖息的鸟类种类多达286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有丹顶鹤、白鹤、黑鹳、东方白鹳等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有大天鹅、小天鹅、灰鹤、白枕鹤等43种。难怪人们把衡水湖比作鸟类的天堂呢!

各位游客朋友,这里不仅是鸟类的天堂,还是人类的福地,水肥地润的衡水湖养育着勤劳的衡湖人。这里盛产鲤鱼、鲫鱼、湖虾,我们当地最有名的“全鱼宴”,其原料全部是衡水湖的特产,不仅无污染而且味道鲜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河北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1694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非常欢迎各位来野三坡百里峡观光游览,我是导游员_X,这次旅游将由我为您提供导游服务,衷心的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与配合,预祝大家旅途愉快,谢谢!

在进入景区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百里峡的基本情况:

这是一张百里峡全图,三条红色主线代表百里峡三条迂回曲折形如鹿角的峡谷,即蝎子沟、海棠峪、十悬峡,总长105华里,故称“百里峡”,在百里峡景区游览有以下几条路线可供您选择:

一、单程游览。三条峡谷都可以分别游览。

海棠峪是百里峡最具特色,也是景点最集中的地方,有老虎嘴、一线天、金线悬针、回首观音、天桥、天梯(栈道)和索道,游完主要景点,需要时间一个半小时左右,往返路程12华里。

您若是以前来过百里峡,我便向您推荐我们正在开发的蝎子沟这条峡谷,往里走600米就到龙潭映月景点,再往里还有摩耳崖、铁索崖、大青崖等景点,原始特色浓郁,突出了“野”的特色,正待开发。

十悬峡景点有抻牛湖,弧形悬崖构成的“不见天”、灵芝山“水帘洞”、令人费解的“怪峰”、擎天玉柱等景观,到天梯栈道往返14华里。

二、小环游览。

主要是从海棠峪游至天桥,爬上下2800级的环保天梯栈道到十悬峡,绕回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汉城堡,全程16.3华里,需4个小时左右。

三、大环游览。

大环游览路途较长,也是海棠峪和十悬峡这两条峡谷连通。

主要路线是:从汉城堡出发游海棠峪至天桥,然后爬栈道到天亭,沿山路上山,到达百里峡最高峰——望京坨。上山后沿二郎担山,冬至开光洞等景点出十悬峡回到“汉城堡”,需要最少8个小时的时间,路为40华里左右。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汉城堡,这是一座仿汉建筑,它采用了抬梁式和穿斗式的建筑风格,是为了拍摄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空城计”一出戏所建的外景,现以成为我们出入景区的显著标志。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百里峡景区内,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两个山脊之间有一石人仙官,这就是进入百里峡景区的第一个景点“仙官指路”,它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这是由于岩层中发育多组裂隙(地质学上称为节理),经后期风化作用而形成的,在“仙官指路”右边的那条峡谷就是蝎子沟,因沟中遍生蝎子草而得名,蝎子草属于荨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当人畜触碰其叶,就像蝎子蛰了一样疼痛,但半个小时后疼痛便会自然消失了,沟内有龙潭映月、铁索崖、摩耳崖等著名景点,令人望而生畏、叹为观止。

为了节省您的体力和时间,我们为您准备了环保电瓶车和双人骑自行车,这段路程为4华里,票价分别是:电瓶车5元/人,双人骑自行车10元/辆。

在我们深入了解百里峡之前,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野三坡:

野三坡位于河北省涞水县境内,处于太行山与燕山交汇之处,总面积520平方公里,距北京市中心仅100公里,是距北京最近的一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因此,被北京市民形象的称为“北京的后花园”。

这里交通非常便利,国道、省道纵横交错,南接112线、保野路,北连108、109国道,京原铁路横贯景区,两座标准的中间站可方便游人出入,形成了联通北京、天津、太原、保定、石家庄等大城市一个发达便利的公路、铁路网络,真可谓是“条条大路通三坡”。

野三坡自古以来就有“世外桃源”之称,但为什么叫野三坡呢?“三坡”是由于这里的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增高,随着地势的不同,气候也有所变化,人们习惯上称为三坡,那为什么三坡前面又加了一个“野”字呢?据《涿州志》记载,在明朝初期的时候,燕王朱棣兴师扫北,所到之处烧杀抢夺,路经野三坡奴才岭,发现这里的野兽松鼠在捧食松果,燕王龙颜大悦说:“兽且归顺,况人民乎。”就是说这里的野兽都这么归顺于我,何况这里的人民呢?于是下令免除了三坡人民的丁粮,徭役。“松鼠讨封”这个故事便在当地广为流传。但是清兵入关以后,便免除了这一优惠政策,激起了三坡人民的不满,他们更加崇敬明朝,便打起了“反清复明”的旗号。于是清政府便下令不许这里的人民参加科举考试,矛盾进一步激化。于是三坡人民便组织起来实行自治,推举德高望重的“老人官”来管理坡内的事物,《涿州志》称这种老人官制是“实开民选之先列,独树自治之先声”。传说有一次康熙皇帝上五台山寻父,经过三坡受到这里的人民的阻挠,康熙非常生气,就说这里是:穷山恶水,野夫刁民。野三坡的“野”字由此而来,显然这个“野”字是封建帝王强加上去的,其实这里的人民是非常勤劳纯朴、善良的,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就是平西抗日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带,三坡人民积极抗战支前,付出了重大的代价和牺牲,涌现出了鸡蛋坨五勇士跳崖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留有保存完好的刘家河烈士陵园,曾在这里生活、战斗过的聂帅及杨城武、肖克将军都给予了野三坡高度的评价。建国后,三坡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发展生产,但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生产力发展非常缓慢,人均收入不足70元,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1984年,当时任涞水县文化局副局长的王宝义老先生,为了帮助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率领一班人马来野三坡进行考察,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他克服了资金短缺、经验不足等困难,终于使野三坡这个沉睡了千年的金娃娃得以苏醒,并茁壮的成长起来。

1988年8月1日,国家建设部根据野三坡景区的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环境质量、游览条件,审定野三坡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20_年11月6日,野三坡百里峡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的评定是国家旅游局对全国旅游区的旅游交通、安全、环境卫生、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综合管理、环境保护等八项内容的综合考评,它的质量等级的确定,依据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及景观质量评价体系,是景区、景点质量等级的划分,AAAA级旅游区是当时国内旅游区顶级标志。

20_年七月,野三坡百里峡又被中华环保基金会根据该景区的生态环境,环保设施,卫生质量、空气质量等条件列为环保生态示范区,所以这里的生态环境就需要我们大家来共同营造维护。

20_年一月,野三坡被国土资源部审核为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公园是在依法划定的范围内,以其重要的地质科学意义、优美秀丽、珍奇独特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强调需要加以保护的自然公园,分市县、省、国家三级,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西断隆带和燕山台褶带两大构造单元的结合部,雄踞太行山深断裂东支——紫荆关深断裂带构造运动最强烈的北端之上,是华北板块内部最脆弱和构造运动表现最强烈的地方,发生过多次断裂,褶皱和多次岩浆侵入——火山岩喷发,是李四光先生创名“新华夏构造运动体系”的关键部位,是燕山运动、喜山运动和新构造运动表现最剧烈、最深刻的地方,是我国地质学家称为“地台活化”的典范地区之一,主要包括了三大块内容:即百里峡构造——冲蚀嶂谷景区,龙门天关花岗岩断裂构造峡谷景区,佛洞塔——鱼谷洞构造岩溶洞泉景区。

百里峡属于构造冲蚀嶂谷地貌,讲到这里您肯定要问:什么叫嶂谷?我们可以看一下眼前的山峰,峡谷两侧为冲天绝壁,直上直下,谷壁与谷底近乎垂直,如刀削斧劈一般,谷底有少量沉积物,这样的峡谷在地质上称“嶂谷”,如此宏大的嶂谷又是怎样形成?

形成嶂谷必须有物质基础,那就是10亿年前形成雾迷山组燧石条带白云岩,此岩石产状近水平,厚度达千米,岩性坚脆,然后受到扬子板块、伊佐奈岐板块、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的相互挤压,发育十分宏大的垂直的,切穿岩层的“X”型裂隙(节理)和近东西、近南北方向的张性裂隙(节理),最后在距24万年——1万年以来受寒冻风化、塌落,洪水冲蚀,使节理缝隙越来越宽,最终形成了总方向近南北的“Z”型弯曲曲折的百里峡构造——冲蚀嶂谷。

是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的一部分

不知不觉当中,我们已走完了四华里的路,前方便是九四年五月份原国家政协副主席、社科院长胡绳,来此视察工作时的题词“天下第一峡”。

我们所乘坐的环保电瓶车,至此就要回转了,这些大小不一的同心圆,不仅是为了电瓶车回转方便,同时也为了纪念我们涞水县的一位名人——祖冲之。他是南北朝时期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他精确推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七位数字,比欧洲早一千一百多年,著有数学专著《缀术》,一九六七年国际天文学会决定将祖冲之的名字列为“名登天外的中国人”,我们涞水县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除了祖冲之外,还有东晋时期的祖逖和当代的郭琨等等。祖逖是东晋时期最有宏愿恢复山河的人物,他在军事上很有成就,曾几次击败当时统治中原地区的石勒,收复了不少失地,郭琨是当代科学家,曾三次带队去南极考察,我国在南极建立“长城站”后,郭琨被任命为考察站站长,为发展我国海洋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进入峡谷以后,您是否感到气候凉爽、空气清新呢?百里峡由于峡谷幽深,日照时间短,所以在外面高达40℃气温的情况下,峡谷内依旧保持着20℃左右的气温,号称“天然空调”,是您消夏避暑的好地方。另外,在峡谷内还生长着一种植物叫耳羽岩蕨,属蕨类,当地百姓叫它“蜈蚣草”或“羊齿兰”,它不但可以消毒杀菌,还可以释放大量负氧离子,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所以说,进一次百里峡,您就相当于洗了一次肺。

眼前出现了一道山门,此山门主要起分界线的作用,从这往里景点,越来越多,像珍珠连在一起,右侧半山腰上有一平台,是《三国演义》中“落凤坡”一场的拍摄外景。

百里峡历来以峡谷风光著称,以奇峰怪石著称,瞧,右侧的小溪中那块抬头的石头,多像一只浮出水面的小青蛙,还有这边横在路中央的大石头,取横行将军之意——“螃蟹”,它们在这里做什么?此处争执起来,不分胜负,这时一只老乌龟慢慢的从水中爬出,说:“你们别吵了,这样你们比比谁的本事大,这块宝地就归谁。”青蛙和螃蟹一个说:“我能在水中游,岸上走。”另一个说:“我能在水中游,岸上蹦。”这样两者又吵了起来。这时老乌龟便又说道:“你们本事都不小,可是你们谁能像我一样负重?”两者听后,目瞪口呆,于是三者便共同留下,在为前往百里峡的游客守候这方宝地。

前方不远处出现一巨石,拦住了去路,我们称为“拦路石”。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在石头的表面会发现许多波浪状花纹,这种花纹地质上称“波痕”。这一现象的形成是在10亿年前由海浪作用,冲击那些未固结的沉积物,并在其表面留下波状起伏的痕迹,这就证明了10亿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海洋。

在此,我们可以回头看一下,山壁上有许多类似钟乳的近代钙华,这是裂隙水沿裂隙对白云岩进行溶蚀,使白云岩中的碳酸钙溶离出来,并产生沉淀,天长日久,还可形成钟乳石。

前方出现了一处乱石,这些不规则巨石如何而来呢?它们是由于山上的岩层多方向的构造裂隙较发育,受到震动,暴雨或雪水渗透等作用,垮塌下来,在此处,特别要提醒大家,到山区旅游,特别是雨后,一定要注意安全。

站在这里抬头向上看,有一单体独立山峰,右侧成一直线,左侧为一弧形悬崖,从整体形状上看就像一只倒立的牛犄角,故此得名“牛角峰”。山峰右侧有一土路,顺路攀岩,好像可以直接进入牛角尖儿似的,其实这里是形似有门却无门,我们是永远钻不过去的。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海棠峪和十悬峡的交汇处,我们今天的游览路线是从海棠峪进入,穿过上下2800级的环保栈道,然后进入十悬峡游览,最后回到我们现在的位置。

这儿有一方形巨石,酷似和尚诵经时的木鱼,故称“木鱼石”。当地百姓经常到这儿来敲石许愿,据说是相当灵验的,不信的话,您可以试一试,但是,大家一定要记住心诚则灵。

好了,我们前行两步,转过头来看一下这边的水沟旁,看到一种混身上下都长满刺儿的植物,这种植物学名叫“牛迭肚”,由于它的果实形状很像草莓,当地人称它为“野草莓”,果实可以制酒,汁可以用来入药,起到补肾作用,含有丰富的SOD,SOD是超氧化物,岐化酶可抗衰老,茎皮可造纸,整株提取可烤胶。

这段峡谷为百里峡之精华——海棠峪,全长35华里,此处翠壁兀立、丛峦万仞,令人望而兴叹。奇险的“老虎嘴”,狭窄的“一线天”,维妙维肖的“回首观音”,让您切身领略到大自然的神韵。峡谷中生长着许多奇特的野生植物,如: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独根独茎、独叶的独根草,像一把绿色的小伞排列有序的从崖壁上伸展出来,即美化了环境,又为峡谷内增添了很多氧气,海棠峪最具特色的植物要数海棠花了,它红梗绿叶,在每年仲夏时节盛开出粉红色的小花。海棠花只能在特定的温度和环境,而且是没有污染或污染极小的环境下才能生长,它不与桃李争春,不与牡丹争艳,当地上山的老乡们如果渴了拔一把海棠花把红梗放在嘴里嚼一下,就会有一股酸甜可口的液体流进嘴里,顿觉精神百倍,心旷神怡,即解了渴又添了精神。海棠花的确是一种高雅并带有奉献精神的植物。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生前就特别喜欢海棠。所以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将来有一个更舒适优美的生态环境,请大家不要随意采摘花草,如果您喜欢尽可以在花前树下留个影。因为拿在手中的鲜花再也不能结果。拿在手中的枝条终会干枯、花无籽、枝无根,对大自然来讲是绝望和死亡,对我们人类无疑也是痛苦和婉惜。

“闫王鼻子”听起来有些不寒而栗,它指的就是前边这两排台阶路,或许您根本不能想象哪里像鼻子,其实它的原状不是这样的,它是由地表水冲刷的比较光滑的一块与两侧岩壁紧紧相连的形似鼻子的巨石。因为要想从这里上去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当地人称为“闫王鼻子”。为了方便游人行走,所以就把这个“鼻子”给破坏掉了。虽然它在形态上不太像了,但在当地仍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闫王鼻子走一走,最少能活九十九”。咱们大家走过这个闫王鼻子都可以做个长寿老人,何乐而不为呢?

在这条峡谷中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百里峡内居住着父女俩,女儿名叫海棠,他们以打柴为生,相依为命。一天,他们又到山上来打柴,只听一阵咆哮声过后,一只猛虎向海棠女的父亲扑去,海棠女为了救助父亲,与猛虎搏斗起来。父亲的呼救声唤来了当地的乡亲们,众人齐心协力打死了猛虎,可当时海棠女已是力断气绝,乡亲们怀着悲痛的心情把海棠女抬下了山,沿路洒满了滴滴热血……第二年的春天,洒过鲜血的路上开遍了粉红色的鲜花。人们为了纪念大义救父的海棠女,便把这种花叫做海棠花,从此这条峡谷也就取名海棠峪。

看,前边这位美丽姑娘的塑像,就是刚才我为大家介绍的海棠姑娘,是山民们为了纪念这位善良的姑娘而修建的。瞧,那只百灵鸟落在她手上都不愿离去。

站在这里向上望去,有一弧形悬崖构成的圆洞,极像老虎张着的血盆大口,有诗云“京畿胜景在三坡,三坡魅力数苟各。幽峡三道藏绝景,虎嘴天桥一银河”。诗中所指虎嘴便是这里。您瞧老虎已被眼前美景所陶醉,口水都不知不觉的流了出来,进入虎嘴您便会充分领会百里峡雄险的特点了。

通过老虎嘴的路有两条,左边是一条台阶路,上了八十三级台阶还需钻过一条30来米的隧道到达老虎嘴中,右边这条路相对来说比较惊险刺激,有两处比较陡,我们可以顺着这些古藤攀岩而上,两条路殊途同归在老虎嘴中汇合。

好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体验一下虎口拔牙的感觉吧!到达虎口之中第一感觉就是凉气逼人,这就是峡谷中每年夏季最凉快的一个地方,温度保持在17℃左右。在狭窄陡峭的岩壁两侧出现了犬牙交错的侧洞,在地质学上称为“双曲凹槽”,这一奇特景观国内罕见。一个个陡坎,一排排侧洞,抬头仰望两侧岩壁合成一条窄线,仅见蓝天一线。这是距今70万年以来新构造运动多次抬升及间歇性洪水涡流多次侧向侵蚀的结果。当嶂谷抬升较快时,流水沿构造裂隙迅速下切,形成悬壁和陡坎,当嶂谷相对稳定时流水就向侧方向侵蚀,尤其是涡流的掏蚀作用,使岩壁上出现了侧向凹坑,这样抬升和稳定交替进行,就在岩壁上出现了这种奇、险的犬牙交错的侧洞。

虎口脱险后,继续前行,前边就是海棠峪里最大的一道瀑布,站在这里空气清新,气候凉爽,使人心旷神怡,称“爽心瀑”。

一路上我们聆听着清脆的鸟语,潺潺的水声,清风拂面,让人感觉如身在“世外桃源”一般。

百里峡可以称得上是“百里一线天”,只不过宽窄程度不同罢了,最宽可达十几米,最窄只不过0.83米,这里悬崖峭壁,雄险惊心,窄涧幽谷,天光一线,真有一种“双崖依天立,万仞从地劈”的意境,如此狭窄的嶂谷是怎样形成的呢?这主要是由于岩层中发育了宏大的垂直的构造裂隙(节理)经物理风化,岩层就顺着这些节理垮塌,间歇性洪水冲刷谷底及侵蚀两壁,使垂直地面的裂隙不断扩张形成十分狭窄的嶂谷,“一线天”就是嶂谷形成的初期阶段。山体上这一突出的形如蟒蛇的巨石,便是隧石,由于此石含有大量sio2,故硬度较强,等同于石英,一般不易风化。而白云岩硬度为3,极易风化,所以我们看到的隧石一般比白云岩突出。

前面这座山体之间有一条垂直的裂隙,好似一条线,下面有一圆孔,好比是一枚针的针眼,再往下看就是针的主体。一条线倒悬着一枚针,因为每年夏至时节正午时分,太阳直射下来,形成一条金线,故称“金线悬针”。这里由于嶂谷中南北方向的裂隙,原来是沿着嶂谷延伸的,当嶂谷突然转变时,原有的裂隙继续向南延伸,因此在岩壁上就留下了这样的一条大而垂直的裂隙。

野三坡自1986年正式接待游人至今,已经取得了不少荣誉和桂冠,但这一切都是与县委政府支持,员工的辛勤努力分不开的。

20_年春,我们在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实施了“野三坡旅游二次创业”,修通了保野公路,对野三坡大街进行了改造。同时,在百里峡进行了“升级晋档”工程。对景区进行了深度开发,开通了大小环线,修通了二千八百米的卵石甬路,改变了以前“看景不走路,走路不看景”的路况。同时建成了上下2800级的天梯栈道,这是一条用木板修建的环保栈道,既开发了山顶游览,又解决了以往游客来百里峡走回头路的问题,同时在栈道台阶上写下了历史纪年,增加了百里峡景区的文化内涵,对景区内卫生我们更是下大力度治理,更换了免冲厕所,而且每个进入景区的员工都是环卫员,领导干部带头拣垃圾,致使部分游客在我们的带动下也主动拣垃圾,这一切都为我们AAAA和列为生态示范区奠定了基础。

在“SARS”蔓延期间,我们一面下大力度防治,一面着手景区建设,您脚下这些圆盘和潺潺流水的水渠,都是我们精心设计的,为了达到制作精细,我们用手和水泥把指甲盖大小的石子镶在上面,作出精美的图案,致使在“SARS”过后,我们的景区不仅干净卫生,而且还有小溪水潺潺流过,为游客创造了一个更加舒适优美的生态环境。

走到这里,我们大家可以回头看一下,在侧山壁上有一尊“观音”石雕,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这完全是大自然的杰作。主要是由于岩层中发育了多组垂直裂隙,垮塌后形成岩柱,在经球状风化和物理风化形成观音的头和脖子,因为走到这里我们必须回头才能一睹观音的芳容,故成“回首观音”,在这里我们可以双手合十虔诚的拜一拜观音。

“回首拜观音,万事皆顺心。上山饮虎泉,益寿又延年。”拜完观音大家可随我到上边平台来看一下这两眼泉水。传说这里是山上老虎来饮水的地方,所以叫它“虎泉”。此泉实为裂隙泉,岩层中发育了许多裂隙,裂隙水便向下汇聚,遇到下面的不透水岩层阻挡水就不会在渗透下去,便汇集到这里形成了“虎泉”。这的泉水冬季不结冰,夏季清爽怡人。会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如:锌、锡、钅、铁等。但山水一般情况下较硬,大家饮用时一定要注意,稍稍品尝一下就可以了。

好了,现在大家在这里稍作休息,有兴趣的话,您可在岩壁上仔细观察一下,看看可以发现什么?

首先,我们发现了呈波浪状的“藻叠层石”这是10亿年前海里生长的一种单细胞植物----蓝绿藻,因为在生长时在呈席子状生长,并且它自身分泌一种粘液,粘在海里的沉积物,植物要进行光合作用,就用力向上顶,如此反复进行经过压实固结就形成了“藻叠层石”你看它明暗相间,一般情况下,暗的是藻类,浅的是沉积物,所以说这不完全是生物化石,而是一种生物---------沉积构造。

站在老虎泉旁边。抬头仰望,顶面上还有“波浪”。

休息片刻后,我们一起去拜佛,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种植物,这是一种檀木,属榆科落叶乔木,因檀木主要以黄檀、青檀、白檀和紫檀,咱们这里大部分属黄檀和青檀,木质比较坚硬,树干可以做拐杖、杆面杖等。树根可以做根雕,是重点野生纤维植物,茎皮纤维含量58.67%是制造宣纸的重要材料,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说着就来到了佛缘圣地,里边供奉的是释伽摩尼-----如来佛祖,大家既然来到了这里,就说明与佛有缘,尽可以在里边烧香拜佛。

在这里还坐落着一座天然形成的石拱桥,-------天成桥。桥长10米,宽2米,厚1.5米,桥孔高11米,桥墩为6500万年前生成的岩浆岩,桥梁是10亿年前形成的沉积岩。这是在白云岩生成以后6500万-----1万年以来,岩浆顺着白云岩的层理侵入进来,冷凝后形成,由于燧石条带白云岩中产生多组方向裂隙,大约距今70万年左右,地壳抬升,经物理风化,沿节理面岩层,层层剥落,又经流水冲刷侵蚀而形成了天生桥,当地有一民俗:青年男女在订婚以前来此预测婚姻。程序是这样的:分男左女右,同时站在桥的两端,而后同时迈出同一条腿,用同样的步伐在桥中央相会,说明这段姻缘是非常幸福美满的,反之则要分手,但是为了安全起见,这一民俗早已移至桥下,我们当中有情侣的话不妨试试,也体验一下“鹊桥”相会的感觉。

走出佛缘圣地,绕道前行,便到了“五子登科”景点,此景为五个高低不同形状相仿的石柱组成,《三字经》中记载“窦燕山,得五子,名俱扬”即为“五子登科”,在这则表现了三坡人民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出人头第,扬名天下”的愿望,这是由于距今10亿年前形成的雾迷山组燧石条带白云岩中发育了多组垂直宏大的“X”形节理,因受风化作用,顺节理裂隙,不断剥落形成了石柱等“似峰丛”地貌,大家还可以看到脚下的黄土,这是比嶂谷形成稍早的坡积黄土积物,是70万年前形成的。

跨过这座小石桥,前面岩壁上出现了盘回曲折的复杂的“揉皱”,地质学上称“旋卷层理”这是在滨海环境中受岩层没有完全固结时风浪作用,使纹层扭曲而产生的。

呈现在眼前的这条用钢架和木制踏板而建的台阶路,便是我们前面提到的环保天梯栈道,这条栈道全长1200米,上下台阶2800级,相对高度270米,上面记载了从公元前841年共和元年至公元后20_年天梯建成,共计2842年的历史长河,登栈道即可以锻炼身体,挑战意志,又增长了知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挑战百里峡。

栈道两旁植被相当茂盛,而且大家可以看到为了保护好生态环境,我们在修建栈道时,没有破坏一点儿植被和山皮。

刚上栈道时,您不要急于前行,可以俯身闻一闻这种植物的味道,这种植物和臭椿树的味道差不多,叫接骨木,当地百姓叫它“康伯伯”属忍冬科,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各地,野生于向阳山坡,可治疗跌打损伤,瑞典植被学家林奈曾说:“假如将接骨木的叶子放入谷仓内,就可以驱鼠,这种植物的挥发性物质,对鼠类有剧毒,鼠闻味就逃。

刚才有朋友问道,这棵植物是不是桃树?对了,这就是桃树,但是叫山桃,属蔷薇科,落叶乔木,高可达10米,每年3----4月份,山坡上开满粉红色桃花,为山区的春天增色不少,7月结果,果实可食用,可酿酒,做果脯,种子可以穿成纪念品,主要供制肥皂及做润滑油,也可掺制成油漆用。

有道是无限风光在险峰,朋友们,努力吧,只要您肯向上攀登,就一定能战胜眼前这一点儿困难登上胜利的顶峰。

“百里峡,我赢了!”朋友,站在这里您可以尽情欢呼,因为您又一次战胜了自我,达到了顶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犹然而生,您可以在这里拍照,也可以到上边凉亭上休息。

休息片刻,我们沿栈道下山,下山台阶较陡,我们要注意安全,或许大家已经注意到了,刚才我们在峡谷了高喊的时候,回声很小,这主要是因为山壁曲折不平,而且这里植被比较茂盛,所以声音就被吸走了,我们也就听不到回声了。

这里的植被被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主要有92科395种,其中不乏一些中药,如:柴胡、沙参、丹参、黄栌、玉竹、穿山龙,益母草等数十种。

胜利是永远属于强者的,现在我们就征服了栈道进入了十悬峡,此沟全长45华里,由数十个造型各异的悬崖组成而得名。峡谷内的“抻牛湖”瀑布、灵芝山“水帘洞”、弧形悬崖构成的“不见天”、令人费解的“怪峰”、高耸入云的“擎天柱”映入您的眼帘,使您目不暇接加入童话世界。

走到这里您可以留意一下路边的岩石,这些岩石不再具有燧石条带的白云岩,而是距今6500万年以前,地壳深部灼热、熔融的岩浆向上涌动,在距离地表比较浅的地方冷却、凝固后形成的“闪长玢岩”。主要成份为角闪石和斜长石。

这里有一高高耸立、险竣壮观的石柱,因其高耸入云故称“擎天玉柱”,也叫“玉柱擎天”喻意为撑起一片天空之意。这是在10亿年前,形成的燧石条带白云岩中发育多组直立裂隙,经后期风化作用,石柱周围的石块垮落下来,就留下了现在我们看到的高高耸立的石柱。

抬头仰望,前方有一片状山峰,形似一中年妇女怀抱一小孩相互亲昵、爱抚的样子,故称“母子峰”,等到我们转过山头去再看,就只剩下了一个峰顶,所以此山峰叫“怪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这里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在这儿形成怪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岩层中发育多组裂隙,经后期长时间的差异风化而形成的不同形态。

我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最想了解的应是当地的民风,那么在这里我首先就从当地的吃风给大家谈起,三坡人民讲究粗粮细做,如:蒸糖糕、炸油香、瓜条粥、压合烙等等,这些饭菜都可称得上是香甜可口,不信的话,您可以去尝尝,同时若是正式酒宴,不但饭菜花样多,而且讲究“双上”以表示丰盛,主食先是馒头、后米饭,最后是水饺。

然后我再给您说说这里的穿戴:古时,三坡人民装束与境外不同,妇女头发前面蓬起,后面用红头绳扎起,形若弯弓,扁簪长八寸,长簪银质,附有“五毒”花,即:蛇蝎、蜘蛛、蜈蚣、蟾蜍、壁虎。耳环重八钱,冬季上衣领,内穿红袄、扎红腰带,考其来历皆系明代遗风,当然这些都是古时装束,现在与您我已经没什么差别了。

最后我要说的是这里的婚丧嫁娶:旧时,这里包办婚姻特别严重,订婚前男方须由媒人领到女方家“下酒瓶”既带三斤酒、三斤肉、三斤面到女方家,收下则表示同意,反之则不成,迎娶时无花轿和鼓手,以骡马代之、新娘蒙盖头,出家门时须嚎啕大哭,以表离乡之情,一般不与境外人通婚,在丧祭时,不是躺在床上而是置椅于炕上,子女扶坐之,死后亲属烧纸哭,报五道庙,出殡时妇女须抓破脸血泪俱下,以表哀痛之情。

野三坡的民族风情,就简单向大家介绍到这儿,现在我们所处的景点是由两弧形悬崖构成的“不见天”。这里嶂谷延伸方向呈“之”字形和锯齿壮,在岩壁上仰望,就看不到天空,这种锯齿嶂谷是由于岩层中有两组近垂直的“X”型裂隙。沟谷沿“X”型节理裂开,又经风化作用、崩塌、水流冲蚀,节理就不断扩张形成嶂谷。“不见天”可以说也是嶂谷形成的初期,且两壁保存有锯齿状的原始状态。没有达到完全直立的地步。

在左侧山壁上可以看到两条南北方向平行排列的垂直裂隙(构造节理),在两条节理之间,是一些破碎坍塌的大小石块,如果有强大的流水将这些石块冲走,就又形成了两壁直上直下的新嶂谷。

现在我们脚下踩的这是一山体露头,仔细观察它属于“竹叶状白云岩”,这是在10亿年前的滨海环境下,刚生成的白云岩,还未完全固结,就受到了较大的海浪冲击,白云岩被打碎,然后又被海水中的白云质沉积物胶结起来,形成了类似竹叶状的砾岩片,呈不定向排列,地质学上称为“竹叶状白云岩”。

远远地我们就听到了水声,这水声就是从水帘洞传出来的。泉水顺着洞口流出来,形成一道水帘,所以此洞称为“水帘洞”,岩石中发育多组构造裂隙控制了山洞的形成。听到“水帘洞”这个名字,您便会自然的想到“花果山”,不过咱这里的山不叫“花果山”而叫“灵芝山”,因此山盛产乌灵脂而得名,钻过这条长达132米的“水帘洞”就可到达百里峡又一侧门——灵芝山票口,且有缆车和滑索直通景区外公路。

这里的瀑布柔美轻盈,如月笼轻纱,又象洁白无暇的垂帘,瀑布落下的地方成为一清潭,水花飞溅,水声潺潺,像一幅十分优美的山水画,这个景点就是“叠瀑洞天”,由于岩层产状近乎水平。其中又发育了多组垂直裂隙,同时受风化作用的影响,岩性的差异,沿垂直节理与层面剥落,在流水的长期作用下形成阶梯状陡坎,每当雨季,流水沿陡坎形成“跌岩为瀑,流连为潭”的景观。

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个巨大石瓮,叫“抻牛湖”,直径30m,高20m,落差15m,为什么叫它“抻牛湖”呢?相传有一年,三坡天降大旱,拒马断流,只有抻牛湖有水,但一头野牛精霸占了这个地方,不让这里的人民到这里喝水,民怨沸腾,玉皇大帝知道这件事后便派一条长须鲇鱼精下凡,偷偷地潜入水底,等野牛精到此喝水之际,用两根长须抻住牛角,把它拽进湖里淹死了,于是这个湖就叫“抻牛湖”了,抻牛是假的,但它独特的造型却是真实存在的,这主要是在上百万年前后,山间流水的长期冲刷、侵蚀以及涡流的掏蚀作用而形成的。

好了,走过了连心桥就回到了三叉路口,小循环的游览就到此结束了,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与帮助,真诚的希望您对我们的景区以及我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朋友们,我期待着我们再次相遇百里峡,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关于介绍河北老龙头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178 字

+ 加入清单

“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的万里长城,宛如一条巨龙,奔驰腾跃在华夏大地。它从遥远的西部戈壁一路飞腾而来,穿越河川大漠,骄傲地把头在此伸进滔滔渤海之中,形成龙头入海之势,搅海翻浪,戏水浴日,这便是您将要游览的明代长城东部起点、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唯一入海处——老龙头

毛主席曾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在山海关还流传着这样一句:不游龙头更遗憾!今天,我衷心地祝愿各位的龙头之旅是“既当好汉,又补遗憾”的完美之旅!

老龙头坐落于山海关城南的临海高地,依山襟海,长城耸峙海岸,优越的地理形势,加上精心建造的军事防御工程,气势之大,海岳天开,被喻为“人类历史上的千古奇观”。我国最具权威的长城学界泰斗——罗哲文先生,用“天然的长城博物馆”来赞美、评价山海关长城,其中老龙头长城功不可没。这里的入海长城、滨海长城与天下第一关段的平原长城以及角山一带的山地长城、三道关的山谷长城、九门口的河道长城,一起组成了中国长城建筑史上的神来之笔、明代万里长城的精华地段——山海关长城。

老龙头长城的修筑始于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当时是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抵御元朝残余势力的侵扰,由大将军徐达在此修建的山海关前卫哨城。明代中、后期,明代防务的重点由蒙古转向女真,由陆路转向海路。老龙头作为海上防御的前沿,经抗倭名将戚继光、兵部尚书孙承宗、巡抚杨嗣昌等数位重臣名将的督师经略和增修加固,成为拱卫京师的海防要塞。

老龙头历经明清两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担负着不同的历史责任。终明一代,它是严密的海陆军事要塞,清代顺治至嘉庆时期则是观海览胜的佳绝处,自1840年以后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老龙头重又担负起抵御帝国主义入侵的海防重任。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军事建筑,使老龙头具有万里长城任何地段也不能替代的军事功能。

现在对外开放的老龙头景区占地面积600亩,由宁海城、澄海楼、入海石城、南海口关、龙武营、海神庙等28处景观组成。这里有万里长城中唯一的一段入海石城、唯一的一座海上敌台、明代长城东部的第一个垛口、第一道关口、第一座观海楼阁以及现存最完整的明代海防兵营。

沿着脚下的马道缓步登城,一幅绚丽的长城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让我们逐一欣赏,慢慢品味。

各位来宾请看,这是历代长城上唯一的一座临海楼阁,也是老龙头景区的标志性建筑——澄海楼。楼为九脊歇山顶,两滴水层楼,雕梁画栋,重檐翼舒,它耸峙于高昂的龙头之上,犹如点睛之作,衔领长城,面海背山,历来是瞻海观潮看日出的好地方,这里集自然、人文之精粹的雄伟气势,远胜于一般的湖山胜境。登上澄海楼,在回廊四望,处处美景。迎面,碧海波澄,海鸥翩翩,云帆点点。回顾,长城起伏,直走角山,倒挂云端。东望,海上姜坟,雁阵环绕,依依不去。西眺,潮涌港阔,鸽群回旋,万国梯航,好似置身人间仙境,顿感心旷神怡。清康熙九年,山海关管关通判陈天植曾盛赞澄海楼“面临巨壑,背负大山,高枕长城之上,波澄万里,峰叠千重”,就连彭蠡、洞庭、会嵇、山阴等诸胜都不足以与其相媲美!

据地方史志记载,澄海楼的前身叫“观海亭”,是明朝初年修筑的。此亭虽小,名气很大。每值海风呼啸,亭内游人丝毫不觉,此景被称为“海亭风静”,名列古“榆关八景”之一。万历三十九年(1620xx年),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王致中将观海亭改建为二层的楼阁式建筑——澄海楼。

明清时期,澄海楼是文人墨客、帝王将相登临的佳所,仅清代就有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位皇帝11次登楼观海。其中,清高宗乾隆就4次登临,楼内现存的匾额楹联、诗词联句均出自他们之手。

一楼悬挂的“澄海楼”匾、楹联“日耀月华从太始,天容海色本澄清”及横额“元气混茫”,均为清高宗御笔所题。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澄海楼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匾额中“澄海”是“大海澄清、海不扬波”之意。“海不扬波”是3000多年前的一个典故,象征圣人治国,天下太平。

楹联为集句联,其中“天容海色本澄清”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诗中的一句:“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上联“日曜月华从太始”:是说太阳、月亮的光辉来自原始的大自然界,暗喻清王朝的强大。下联“天容海色本澄清”:意思是长天大海的形体、颜色本来就是清澈的,暗喻清朝政治清明。

横额中“元气混茫”的“元气”是指传说中天地未分时的混一之气,“元气混茫”:意思是说汪洋大海就像天地未分时那样迷迷蒙蒙,同时也记录下乾隆皇帝第一次登澄海楼时看到的景色。

二楼悬挂的匾额“雄襟万里”,为明末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两次临危受命督师蓟辽的孙承宗所题。“雄襟万里”不仅赞美了老龙头的雄伟风光,也抒发了他献身边疆的豪情壮志以及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现在山海关城内的“节制四镇坊”即为表彰他的功绩所建。

澄海楼高居长城之上,临峙万里海崖,其气势绝非一般长城楼阁所比。清代自康熙至道光的五位皇帝常在秋冬之季,到关外祭祖。出关、入关经过山海关共11次,登澄海楼也是11次。究其原因有二:一来是观看大海,赏景吟诗,二是来求个吉利。龙,是传统的皇帝的象征。这里是老龙头,无论哪条“龙”,都想在这里抬抬头。

皇帝每次来这里,都和侍从诸大臣观海、饮宴、赋诗。在二楼的条案上,经常摆着文房四宝。这澄海楼建筑奇巧,即使是刮风的天气,外面波涛汹涌,四面扬沙,楼内门窗敞开着,风也吹不到楼里。皇帝挥笔题诗连镇纸都不用。这“海亭风静”的特点,可以和山东蓬菜阁的“避风亭”相媲美。

据不完全统计,清朝皇帝以《澄海楼》为题的诗有51首,形式多样。其中有七篇禁体诗联句,是乾隆八年皇帝首倡的。他登澄海楼,与诸大臣约定写禁体诗联句,以咏海为主要内容,禁用“水”字或带三点水偏旁的字,违者罚酒三杯。还规定写52句的排律,严格使用平仄,除开头两句以外,各联一律使用对仗。后来,嘉庆、道光纷纷效仿,在澄海楼咏禁体诗联句,被传为佳话。由于皇帝们频频登临,澄海楼名声大噪。达官贵人、文人墨客都争着来老龙头观光,即景抒怀,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盛极一时。

老龙头地势险峻,天容海色,澄海楼更是居高临下,吞波吐浪。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慕名而来,即兴赋诗。

1987年,复建澄海楼时,在楼两侧墙壁上镶嵌了8块卧碑。其中有4首清帝诗,分别是康熙八年九月,康熙皇帝写的《澄海楼》,雍正在康熙38年写的《澄海楼》诗,乾隆20xx年(1754年)的《再题澄海楼壁》,以及道光皇帝的七言绝句《澄海楼》。还有四首诗均写于明朝,作者分别是万历年间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张时显、崇祯年间兵部分司主事朱国梓、文人蔡可贤(一说朝鲜使臣)和民族英雄戚继光。我来分别给大家介绍一下:

澄海楼

作者:爱新觉罗·玄烨

危楼千尺压洪荒,聘目云霞入渺茫。

吞吐百川归领袖,往来万国奉梯航。

波涛滚滚乾坤大,星宿煌煌日月光。

阆苑蓬壶何处是,岂贪汉武觅神方。

爱新觉罗•玄烨(公元1654-1720xx年),是清朝第二代皇帝,年号康熙,8岁嗣位,在位61年,治国颇具才干,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有重大贡献。这首诗是康熙八年九月写的。那时康熙皇帝刚18岁,却流露出君临天下踌躇满志的心情与气魄。此诗写得很有气势,高高的澄海楼俯镇汪洋大海,放眼远望云雾茫茫。大海容纳江河无数,海面上船只来来往往。波涛滚滚显得天地更大,天空明亮借的是日月之光。面对着这样壮观的景象,诗人不禁发问,神仙住地在哪里?我是不会学汉武帝那样寻找神仙的方法,因为这里就是仙境。登澄海楼

作者:爱新觉罗•胤禛

观海登楼日未斜,晴空万里净云霞。

才经一阵风过槛,倏起千堆雪浪花。

贝阙鳌峰如可接,鹏津鲛室岂终遐。

诡词未许张融赋,到此方知语不夸。

爱新觉罗·胤禛,年号雍正,1722-1735年在位。此诗写于康熙38年,当时他22岁是雍亲王,是代表父亲康熙皇帝到东北祭祖,经山海关登澄海楼所作。这首诗着意写风和日丽突变,风起浪涌展现的涛天景象。可想而知,大海在雍正帝的眼里是多么神奇壮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河北九龙峡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333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九龙峡自然风光游览区,

我是这里的导游员,今天的游览路程有我为大家讲解,如果旅游中有什么困难和问题,我将会尽我所能为大家解决,希望九龙峡(龙宫)的一景一色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

九龙峡自然风光旅游区位于古襄国国都邢台县浆水镇,东距邢台市区62公里,总规划面积64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27平方公里,主峰王帽山由海拔1800米,自上而下,龙的蜿蜒,万泉如涌,深潭清冽,飞瀑跌宕,宛若蛟龙,极峰俯瞰,九峡蜿蜒汇向一珠型山峰“九龙戏珠”浑然天成,“九龙峡”因此而得名。

九龙峡自然风光旅游区,山幽景奇,四季如画,攀栈而上,依次为上龙宫、上龙宫群峡、原始次生林,草原、明长城、师傅寨古迹、大观光游览,上百余个景点。卓异的高山飞瀑,罕见的幽谷奇峡,丰厚的文化积淀,浓郁的民俗风情,理想的休闲场所是九龙峡自然生态风景区的五特点。兼有《盘古降九龙》、《观音度九龙》、《佛图澄与石勒》等古典神话传说。九龙峡山高峡深,夏无暑气,山地气候显著,年均气温10.5℃左右,加之构造特殊,地貌奇特,有九寨之美,黄山之秀,张家界之丽,华山之险,享有“太行自然风光明珠”之美誉,明朝著名的诗人宋仪望这样描述九龙峡:

无题(明)

邢洲西云有重关,

乱叠芙蓉万仞山。

野色远连苍蔼外,

钟声遥入翠微间。

云归洞口僧初定,

月上峰头客到闲。

读罢黄庭无一事,

恍疑身世隔尘环。

九龙峡已成为华北别具特色的一处游览胜地。欢迎四海宾朋前来尽享最后一片净土的自然生态妙趣、探寻龙族文化、抒发思古幽情、乐赏高原奇景,登“龙门”,饮“龙泉”,骑“龙马”,攀龙扶凤。

九龙峡又名龙宫,下分九条支沟,弯转起伏,气势宏伟,犹如九条巨龙,山伴有清泉涌出,叠叠瀑布下注老龙潭,高百余米,犹如飞龙,故名“龙宫”。龙宫的名字从上古的夏商周时代叫起,延续至今有好几千年了。相传,龙便以上龙宫“龙泉”生出,并生九子,九条巨龙在此居住,九龙在一起经常打闹,兴风作雨,有时几年洪水滔天,有时几年干旱无雨,给当地人们造成严重灾害,后来观世音菩萨知道此事,驾祥云来到龙宫,度化九龙,他们弃恶从善,以后成道升仙,分往四海,各管一方。龙宫景区九道龙峡便是九龙成道后留下的躯壳。

据《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伏羲和女娲的形象的“蛇身”是龙的原始形,“龙”也因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龙的形象集中了许多动物的特点,鹿的角、蟒的身、鱼的鳞、鹰的爪、牛的头、马的耳,口角有须,颌下有蛛,它能大能小,能升能降,呼风唤雨,纵火施术,历来就是英雄、权威和尊贵的象征。

龙形态各异,变化万端,有鳞的为蛟龙,有翼的为应龙,有雨的为虬龙,末升天的为蟠龙,好戏水的为晴龙,喜火的为火龙,黄色的为金龙,白色的为玉龙。龙宫的各个龙峡,便是古人以龙的形态命名的。

九龙峡的特点

一、奇特的高山飞瀑

太行山虽然有瀑布景观,但具有较大流量和较大落差的瀑布极为少见,而龙宫瀑布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流量有一定规模并稳定;二是落差达百米以上;三是成群出现;四是造型奇特,音响、色彩多种多样。从造型上看,老龙潭瀑布飞流直下百余米,犹如巨龙从天而降,圣水泉瀑布从半山崖上的石缝中喷溥而出,优美至极,南龙宫、金龙撒珠瀑布犹如卷帘,银珠四溅,潭底石头斑“点”犹如鲜血,世人罕见,潭、溪清澈,均从石底流过。山泉星罗棋布,水的来源全部来自山泉。

二、罕见的幽谷奇峡

龙宫景区进入上龙宫区域,全部为峡谷,北龙宫、南龙宫、中龙宫、蟠龙峡,总长都在1—2公里间,加上各条支峡有40余条,峡谷最宽不过20米,最窄只有1.5米左右,由于河北方面暖流与山西方面冷气流在此会流通渠道,气候和各种自然侵蚀,这里的峡谷均形成U字形直立,形上口小,下口谷底宽,峡谷延伸全部为之字型,能见度只有10—20米,都好象自然裂开一样,步步都在屏障中,如此峡貌实为罕见,并具有一定的地质学研究价值。

三、优越的休闲场所

龙宫除了悬崖即为茂密的森林,整个山顶、栈道全被植被覆盖,即使峡谷的石头也被一层绿苔覆盖,春天满栈道野桃花盛开,夏日各种山花竞放,秋来黄栌 红叶满山,冬至处处玉树盛妆,极具观赏价值。

蟠龙峡、原始次生林,这里谷底有泉,气候湿润,峡谷两侧绝壁上树木相互交叉,遮天蔽日,凉爽至极。唐朝诗人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很能解答这里的景色。

四、丰富的文化积淀

龙宫据历史记载:《管子》、《春秋经》、《邢台县志》载:“邢西有一百四十里有夷仪城,城西十里,山势险峻,夏无暑气,有兵防口……犹人伐邢,与车百乘,以千人,以防之……”营房 台、古长城即为见证。古长城大门门首并刻有“保定巡抚、大明兵备”修复长城的记载。古长城 的雄姿仍不减当年威风,巍然耸立在林涛环抱之中。这里山高陡峭,是通往山西的要塞,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从营方台的“神仙洞”找出当年抗大藏下的文件和地雷,从古营墙挖出古币和箭头,古代战争和现代战争交兵留下的痕迹仍斑斑可见,

此外,这里还有很多优美的民间故事传说,如“小白龙与小龙女的故事”、“小龙女拜观音为徒的故事”、“观音度九龙的传说”、“师傅寨的传说”、“板栗的传说”等,都非常引人入胜。

龙宫山高峡深,地势高亢,山地气候比较显著,比市区要低6—10度,年平均气温10.5℃左右,是邢台气温最低的地方。夏季闷热天气且不很热,而晚上更为凉爽,山上气温更低。年降水量在650毫米左右,是邢台县多雨区之一。常风云雾飘游于山腰,形成云海景观,更可贵的是这里溪流长年不断,有水使沟谷清幽,给避暑度假提供了优越环境,即可游山,也可玩水;即可观赏广阔的高原草地风光,又可以使你品赏北国的松涛景观。站在草地边缘远眺,即可饱览河北山川秀丽、一览众山小的气派,回头便可见山西高原景色,低头可见山下龙宫南国小九寨的风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观看河北消防居家防疫公开课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对消防法规和消防知识的学习,对消防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懂得了一些消防安全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有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消防安全治理应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把消防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火灾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这就是因为没有把防范火灾的工作放在第一位所导致的,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于泰山,至今天仍是消防安全治理的主旨所在。而做好预防工作的要害就在于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要酒店中应该以消除火灾隐患,提高防火意识切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二、要抓重点三涉及易燃爆设备和物品的部门除定了期的培训之外,还要经常组织进行防火检查,发现火灾隐患,并要记录在案并及时研究整议。

三、要抓薄弱相对消防安全隐患少的地方往往是最轻易被忽略的地方但相对安全隐患少并不代表没有安全隐患,消防安全隐患和生产安全隐患不同后者只会发生在持定的时间和地点但前者却可能出现在酒店的每个角落。

四、要抓好细节千里之提,毁于蚁穴,火灾的防范要从大处着眼但应该从小处做起。细节不轻易引人注意,如老化的电线等绝缘材料放错了位置废纸等,但几乎所有重大事故都是由于起初的不注意不小心引起的,以上就是我对消防安全的几点体会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我们必须自觉承担起酒店防火工作的责任与义务更多的学习和掌握消防知识遵守各项防火制度,积极参与酒店消防工作使酒店形成人人关心消防处处注意防火的群众的局面,从根本上避免酒店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我们酒店取得更大经济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优秀河北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今天我们一起来游览北国的名山圣水——雾灵山。

雾灵山风景区位于承德市兴隆县城的西北部,周环京、津、承、唐、秦五市,交通十分便利。雾灵山为燕山山脉的主峰,海拔2118米。公园总面积1.4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6.2%,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森林公园。园内大部分的山峰海拔在1500米以上,主要景观有仙人塔、莲花池、歪桃峰、七盘井、龙潭瀑布、雾灵字石等。

公园内植物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森林茂密,种类繁多,资源极为丰富。高等植物1870种,已被列入国家保护植物10种,其中珍稀野生花卉178种;雾灵山素有药山之称,有中华药植物903种。由于山高林密,动物资源丰富,有鸟兽16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种,二级保护动物12种;为弥猴自然分布的最北限。

雾灵山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良的自然环境,其水源东入潘家口水库,西入密云水库。景区为南北气流汇合地带,雨量充沛,气候凉爽,年平均气温7.6℃,夏季最高气温28℃。

雾灵山是京承旅游线上的绿色明珠,不仅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还有瑰丽的自然风光,更有悠久的历史,作为清朝皇家风水禁地,封禁达260多年。雾灵山以其迷人的景色,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被誉为“京东第一山”。

公园内乘车分为两种形式:即可以团体包车在园内全园参观;亦可以分段乘坐园内循环游览车,在钟鼓院、仙人塔、莲花池、龙潭停车场均设站牌,定时发车,行车路线分别为钟鼓院—仙人塔—莲花池、顶峰—莲花池—龙潭,游客可根据站牌上的时间、路线安排自己的最佳游览行程。

好,游客朋友们,雾灵山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关于河北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724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朋友们,在石牌坊东侧,陵区风水墙之外,有一座规制独特,自成体系的陵墓,它就是昭西陵,孝庄文皇后的陵寝。

我们知道孝庄文皇后,姓博尔济吉特氏,名叫布木布泰,生于1620_年,死于1687年,享年75岁。她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妃子,顺治帝的亲生母亲,康熙皇帝的祖母。福临继位后尊其为皇太后。玄烨登极,尊她为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一生历经三朝,辅佐了顺治、康熙两位皇帝,在清朝的建立、巩固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史学家誉为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我们现在所在的就是孝庄文皇后的陵寝——昭西陵了,但是各位可能会好奇,昭西陵为什么孤零零地修建在清东陵陵区之外呢?

几百年来,在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太后下嫁”。据说,皇太极死后,年轻的孝庄耐不住宫中的寂寞,竟不顾太后之尊,下嫁给她的小叔子,当时的摄政王多尔衮,自绝于前夫皇太极,所以不能附葬昭陵而玷污先皇的“万年吉地”,更因后世天子对其不守妇道深恶痛绝,就将其葬在东陵风水墙外,罚其为后代儿孙看大门,当门卫。

另一种说法则是有着迷信传说的色彩了。据说当时杠夫抬着孝庄文皇后的棺椁浩浩荡荡的从北京出发去往辽宁的昭陵,也就是孝庄文皇后的丈夫皇太极的陵寝。在送葬队伍途径遵化清东陵的时候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孝庄皇太后的棺椁突然加重,136个杠夫竟然被生生的压着抬不动,当时负责的官员决定稍作休整后再继续行进。当杠夫休息完毕后再抬棺椁的时候,竟然发现孝庄皇太后的棺椁

就像长在地里面一样,纹丝不动。当时领头人才发觉不对劲,马上快马加鞭回京报告给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听到后一时也难以决断,疲劳不已,便趴在龙案上睡着了。在睡梦中康熙皇帝梦见了自己的祖母孝庄文皇后,此时的孝庄皇太后慈祥的对康熙说:“我今日棺椁下落之处就是我的陵寝所在地。”康熙被惊醒后发现是祖母托梦,便命人在清东陵的风水墙外侧修建孝庄文皇后的陵寝。

以上的说法都不同程度的带有野史传说的色彩,只能当个故事听听,不可以当做正史来看待。按照满族一直的传统,在丈夫去世后,嫂子是可以嫁给小叔子的,只是在清朝入关之后收汉文化的影响之后才发生转变,因此,就算是“太后下嫁”,也是合乎传统的并不会成为阻止孝庄太后葬入清东陵的理由;另一方面,就算“太后下嫁”不合礼制,这也是清朝皇室的家丑,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因此,清朝只会想方设法遮丑,而不是光明正大的进行惩罚,因此以上的说法都没有历史根据。

那究竟孝庄文皇后葬在清东陵风水墙外侧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根据近年来我们查阅的大量历史资料,昭西陵建在风水墙外的真正原因有3点,第一点是因为孝庄文皇后生前留下的遗嘱。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孝庄文皇后临终前,曾面谕康熙帝说:“我身后之事特以嘱汝,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若另起茔域,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去,务于孝陵近地安厝,则我心无憾矣。”这给康熙皇帝出了一个难题。为什么呢?因为顺治皇帝已经先于孝庄在清东陵的中心位置建造了孝陵,无论将孝庄葬在陵区之内任何地点,都卑于孝陵,与其辈分不相适宜。最后康熙皇帝只得将大红门外东侧定为孝庄的临时安葬地,并建造了暂安奉殿,临时停放孝庄文皇后的棺椁。康熙一生都没有解决孝庄的建陵问题。雍正皇帝即位以后,认为自孝庄文皇后暂安在清东陵大红门外以来,国运昌盛,皇帝子孙繁衍,说明暂安奉殿确实是风水宝地,于是决定将暂安奉殿改建为陵,将孝庄的棺椁葬入地宫。

第二,孝庄文皇后是入关以前的皇帝皇太极的皇后,关里关外不是一个体系,将昭西陵建在风水墙以外以示区分;

第三,大红门东侧地势较高,土质好,而且居于左边,位置尊贵。后代儿孙来清东陵谒陵祭祖都要最先拜见这位辈份最高的一国之母。

以上三点解释才不失历史的公正。而皇太极的陵称昭陵,因孝庄的陵寝在昭陵以西,所以称昭西陵。

与清东陵其他陵寝相比较,昭西陵有许多独特之处,一是隆恩殿为重檐庑殿顶式的建筑,这与其他陵寝是有区别的。重檐庑殿顶是古代建制中等级最高的,在清东陵中,只有大红门采用了单檐庑殿顶,其他建筑均采用的歇山顶或其他级别较低的建制;第二点不同之处就是昭西陵有内外两道围墙;三是三座门建在大殿前;四是没有马槽沟和各种桥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