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流动人口机制(最新19篇)

浏览

4491

范文

44

关于建立反腐倡廉教育长效机制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528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建立反腐倡廉教育长效机制调研报告

党的xx大和党的xx届四中全会强调,反腐倡廉教育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础性工作,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重要途径。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形成反腐倡廉教育长效机制,对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的意义。=区纪委、党委政研室、宣传部、区直机关工委、党校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区直有关部门、单位和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采取座谈讨论、实地考察和调查问卷、分析研究等形式,就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情况进行了调研。

当前反腐倡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反腐倡廉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党的xx大和xx届四中全会对反腐倡廉教育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从认识上看,对反腐倡廉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存在一定差距。一些党政领导干部对反腐倡廉宣传教育重视不够,对教育的基础性作用缺乏正确理解,抓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强;少数领导干部错误地认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是做虚功、软工作,可做可不做,可多做可少做,满足于一般应付;个别领导干部甚至片面地认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事;有的领导干部教育别人多,自己受教育却很少,不注重自身的学习教育。

从内容上看,教育的内容过于笼统,“千人一方”,针对性不够强。不能紧密结合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因人制宜,分类施教,开展“有的放矢”、“按需下方”的个性化教育,教育内容空洞,大而化之,不具体、不生动,起不到入脑入心、触动灵魂的效果;特别是用本地本单位、身边的先进事迹和典型案例,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教育不够。

从方法上看,教育的方式方法有待创新。当前教育的方式方法仍然以开会、学文件、读报纸、看电教片等灌输法、说教式的传统办法为主,陈旧单一、创新不够,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强;利用网络、多媒体等先进传媒手段进行教育不够,缺乏时代性和科学性;采取多种教育形式,形成整体效应不够,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

从保障上看,保障措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全区普遍没有将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大多数单位没有宣传教育专项经费;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设施落后,与现代宣传教育手段和传媒要求不相适应;基层纪检机关内部没有专职宣教干部,从事宣教工作的干部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加强反腐倡廉教育长效机制建设的对策措施

建立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组织领导机制。一是健全领导机构。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展所长,广大干部群众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反腐倡廉教育的整体合力。要充分发挥自治区反腐倡廉大宣教联席会议的组织协调作用,加强对全区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的指导。各市县(区)、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领导和组织协调机制,加强对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的组织协调与联系沟通,为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证。二是完善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各级党组织要把反腐倡廉教育工作摆到重要位置,纳入党的建设工作整体规划中,与反腐倡廉各项工作统筹安排,全面推进。三是加强组织协调。领导干部要结合业务工作抓好党建工作和惩防体系建设任务的落实,把反腐倡廉教育作为主要内容常抓不懈。要坚持主要领导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结合业务工作抓好分管范围内教育任务的落实。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与组织、宣传、党校以及文化艺术等部门的联系沟通,定期向有关单位通报反腐倡廉教育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要加强纪检监察机关内部协调配合,切实寓宣教于案件查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执法监察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等各项具体纪检监察工作之中,通过加强部门间交流合作,统一思想,协调行动,整合宣教资源,形成宣教合力,增强宣教效果。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完善干部监督管理体制机制调研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部长,全文共 2719 字

+ 加入清单

完善干部监督管理体制机制调研

加强组织监督管理,重在激活党员干部的“自制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关于完善干部监督管理体制机制调研报告,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根据区委组织部干部监督科通知要求,我镇就《建立、完善干部监督管理体制机制问题研究》这一调研课题开展调研,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建立、完善干部监督管理体制机制

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从近年来查办的贪腐案件可以看出,贪腐已严重侵害党的肌体,促使党的形象受到严重损害。如若不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工作,从源头上预防贪腐,杜绝职务犯罪,后果将不堪设想。构建干部监督机制完善干部监督管理工作在预防和解决贪腐问题上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一、干部监督管理体制机制工作是事关党的建设和经济建设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监督是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种机制,如果没有监督,权力就会绝对化,而绝对化的权力必将走向贪腐。纵观近年来查处的犯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权为私用、滥用权力所导致的不正当竞争,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对经济建设危害极大。因此,我们一定要从党的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深刻认识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扎实认真做好干部监督管理体制机制工作。

二、干部监督管理体制机制工作是关心、爱护干部的有效措施,是对干部负责的一种具体表现。尤其是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一些干部更容易被人利用,迷失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工作,发现干部有缺点毛病,及时提醒、帮助、批评,防止由小过铸成大错,从而保证干部的健康成长。由此可见,监督是对干部的关心、爱护,更是一种责任。建立科学、有效、约束力强的干部监督管理工作机制是促使干部廉洁自律、克已奉公的重要保证。

三、干部监督管理体制机制工作是促使镇级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保证。干部队伍的好与坏与镇级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而行之有效的干部监督机制必能管理出一支高素质、高效能的干部队伍,进而带领一方百姓富裕,促使一方经济发展。

当前干部监督管理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监督的制度不健全。虽然在干部监督方面已制定了不少制度,但仍存在着缺陷,有时难以进行有效监督。监督制度仍需要进一步健全,突出制定一些监督性强、效率高的制度。如干部离任审计责任追究制、干部年度收支及财产情况报告制、直系亲属从业情况报告制等。有的时候监督虽有制度保证,但执行上不力,只局限于走走过场,如干部离任审计制等。

二是监督的责任主体不明确。目前主要依赖组织、纪检、信访和社会舆论来对干部实施监督,监督的责任主体既不明也不够宽,容易导致监督不力,监督工作落实不到位。所以我们还要从教育入手,鼓励同级班子成员来相互监督,操作上班子成员可采取匿名反映情况的方式。同时,平时针对于多数人对某些干部的传言猜测,组织部门都要认真对待,坚持有疑点就要查,做到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切实将情况查清、查实。

三是监督的重点不清楚。主要表现在对“一把手”的监督软弱无力。“一把手”对其余干部的影响及表率作用是巨大的,如果疏于对“一把手”的监督,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一把手”的自身素质,“一把手”好则可以理直气壮地去监督班子成员和下级的“一把手”,切实带出一个勤政廉政、团结有力的好班子,不好则表率作用发挥不力,势必影响其他成员对自身要求不严。所以说监督的重点应放在对“一把手”的监督上,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各项措施实施到位。

新形势下建立、完善干部监督管理

体制机制应把握的几个方面

如何建立、完善干部监督管理体制机制,用制度来规范干部的从政行为,增强他们的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能力,减少职务犯罪,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面对不断出现的职务犯罪,我们必须着眼于抓机制,求实效,努力把监督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干部用权的各个环节中去。

一、坚持关口前移,狠抓教育防范。

加强组织监督管理,重在激活党员干部的“自制力”。在实施监督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教育先行,重视思想教育,通过正面引导、反面警示、全面教育,用大量鲜活的事例,推动干部经常“xi脑”反思,促使他们从思想深处真正解决谁让掌权、为谁掌权和怎样掌权的问题,增强自身免疫力,从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并始终坚持事前监督、预防为主,寓干部监督于干部培养教育之中,常抓干部的预警教育,做到常敲警钟、常提醒。一是强化组织监督的主动意识;二是营造班子内部互相监督的健康意识;三是提高干部自我监督的自觉意识。

二、建立健全制度,突出重点监管。

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包括对干部的培养教育、选拔任用以及干部监督管理工作,涉及的环节多、范围广。因此,要把各项工作都落到实处,首先要加强干部监督工作的制度建设,强化干部监督的责任,使干部处于有效监督之下。在现有的民主集中制、班子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干部谈话诫免制、干部离任审计制等制度的基础上,还应建立干部离任审计追究制、干部收入及财产情况报告制、直系亲属从业情况报告制等制度约束和教育干部。其次,要突出重点,抓好重要岗位、掌握人才物等经济大权的部门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患于未然。尤其要抓好对“一把手”的监督。要在对干部全面监督的基础上,确定重点监督对象、重要教育对象、重点培养对象,研究制定强化监督的措施和办法,规范和约束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行为。防止和纠正干部滥用权力的现象,将监督、教育与培养融为一体,使“一把手”等重要岗位上的干部能够在一个处处受到纪律的约束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三、完善监督网络,实施全程监督。

把党内监督作为全程监督管理的关键环节。全程式监督管理必须坚持逐级负责,形成多层次监督,督促引导干部管好自己,又管好下级,既抓工作指标落实,又抓思想作风建设。在抓好对下级监督的同时,注重发挥下级对上级、同级对同级的监督作用,形成多角度监督。同时要组织人民群众对干部进行直接监督,让人民群众对干部的思想作风状况、权力行为进行面对面评议。并拓宽渠道,多途径开展间接监督:一是健全信访举报制度,设置举报专用信箱、电话、接待室,动员各方面监督力量以口头或书面形式,举报、揭发干部违法违纪行为。二是充分利用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对一些不良行为和典型案例予以公开曝光,以强大的社会舆论声势,警醒当事人,教育其他人。三是发动同级班子相互监督。

四、加强实绩考核,实行监督奖惩。

责和权相统一,奖和惩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要坚持岗位职责与目标管理相一致,实绩考核与监督奖惩相挂钩,充分发挥监督奖惩的导向作用,积极为全镇干部营造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良好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完善机制  力求实效  大力提高效能监察工作水平——铁路企业加强效能监察工作的辨证思考_经验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企业,全文共 3797 字

+ 加入清单

完善机制  力求实效  大力提高效能监察工作水平——铁路企业加强效能监察工作的辨证思考

效能监察作为企业监察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企业监察职能的重要体现,是企业监察机构以法律、法规和企业的管理制度为依据,针对影响企业各项经济指标的主要问题,依法对企业干部、管理人员履行职责行为的效率与质量情况所实施的监督检查活动,其目的是保证政令畅通,督促企业各级领导、职工增强管理意识,树立效益理念,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防止官僚主义和失职、渎职行为。吴官正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围绕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效益、效率、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重大问题,主动发现、揭露和处理挥霍浪费、营私舞弊、侵吞国有资产等行为,堵塞管理漏洞。”这是对所有企业监察机构包括铁路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所提出的要求,也是我们铁路企业效能监察应该达到的目标,当前铁路企业加强效能监察工作尤其重要和紧迫。

一、正视当前铁路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

铁路企业开展效能监察活动较早,在实际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效能监察的普及率不能令人满意,效能监察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仍然有一些薄弱环节应引起我们重视和改进。

一是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存在重视廉正监督、忽视效能监督的现象,或有将效能监察等同于纪检监察的认识,这是对效能监察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理解不深,对开展效能监察的作用了解不透。

二是效能监察的机制尚不完善。迄今为止,效能监察的程序性法规还没有出台,而现有的可以作为效能监察依据的法规过于原则,特别是铁路企业效能监察的制度尚不配套,操作各行其道,相比廉正监察工作,存在制度不够健全、操作不够规范的问题。对于“不作为、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下、失职”等效能方面的问题不能有效制止,老办法不管用,新的办法又没建立起来,致使监察起来无规可循,无矩可蹈。

三是把握不了效能监察的方法和途径。有些单位把对暴露问题的追究和处理看成效能监察,也有的把纪检监察混同于效能监察,这都是片面和错误的,它忽视了效能监察“事前监察、事中监察、事后监察”的功效。

四是效能监察奖惩方面缺乏制度性和规范性。有的只奖不惩,有的只惩不奖,同时,还有许多问题研究不够,比如工作标准评定的问题、数据客观准确性的问题、奖惩的标准及效果问题都没能认真的探讨和研究,特别是在平时的业绩考评上不够规范或存在忽视考核的现象,使效能监察奖惩缺乏必要的依据。

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我们对效能监察工作的作用理解不深,忽视了效能监察对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效能监察工作不是单纯的防止违规违纪行为,对铁路企业来说,效能监察工作也是生产力。通过完善的效能监察可以节约投资,降低运营成本,减少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可以提高安全生产和服务质量,带来长远的社会效益,从而带来间接的经济效益,可以凝聚职工人心,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内在的生产力。

二、完善效能监察机制,为进一步规范效能监察工作做好铺垫

机制建设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可以规范效能监察工作,便于我们正确地开展效能监察活动。

首先,建立领导机制。加强组织,健全机构,是保障效能监察工作运行的关键。铁路企业要专门成立以行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行政副职、纪委书记任副组长,纪检监察、财务、计划、技术、物资、企管等业务骨干为成员的效能监察领导小组,并建立行政主要领导负责、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专业职能部门配合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

其次,完善教育机制。一是要开展群众性的教育活动,使广大职工明确效能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对效能监察工作的认识,达到积极主动配合效能监察的目的。二是对效能监察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专业知识和效能监察业务知识,以便于效能监察工作的正确顺利开展。三是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根据阶段性的特点和效能建设的要求进行不间断的有针对性的宣传和教育。

第三,健全立项机制。立项机制的建立可以把超前防范与过程监督结合起来,把加强管理与查处问题结合起来,把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与推动廉正建设结合起来。当前,铁路企业应在确定立项重点、制订立项标准、规范立项程序三个方面完善机制建设。

第四,确立考评机制。积极探索绩效量化考核,建立科学、量化和可操作性的绩效考评办法,制定出效能激励机制和告诫诫免制度,与当前铁路企业开展的干部末位淘汰制和职工待岗办法结合起来,把绩效考核的最差人员和行政效能方面出现的重大问题作为一票否决的条件。

三、开展效能监察工作必须把握四个环节

1、建立健全效能监察网络。仅有规范的工作机制尚不能保证效能监察工作的落实,必须将效能监察工作从建章立制向监督落实推进,健全效能监察网络,建立强有力的制约机制,多管齐下,切实改变重制度轻监督的现象。一方面要加强效能监察力量。选拔各层面的优秀职工代表、优秀党员充实到效能监察队伍中,建成固定的监察组织,对于阶段工作或单一工程,可以指定工作骨干中的优秀人员担任临时监察员,从而及时准确地反馈信息,便于效能监察领导机构掌握全面情况。另一方面,积极拓宽监督渠道,要形成上级与下级相互监督、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生动局面,真正建成立体交叉的监督网络。

2、把握专项效能监察的过程和途径。专项效能监察主要是解决企业管理某一时段、某一管理方面或某一重大项目影响安全生产经营的突出问题,它是开展效能监察工作的主要方法。专项效能监察的过程一般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即:调查摸底,选题立项;找出问题,查清原因;分清责任,适当奖惩;提出建议,改进管理。在调查阶段,要注意核实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分析有关的报表台帐,掌握准确的数据。实施的途径有:一是检查管理的效率、效果为切入点。检查监察对象履行职责的能力、素质、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心,以考评其是否称职。

3、围绕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效能监察。效能监察工作必须盯住管理的薄弱环节,盯住最易出问题的单位和部门,盯住投资额大的重点项目。对于铁路企业来讲,抓住群众所关心的重点环节和热点问题,就把握了效能监察工作的关键。必须在安全生产、物资采购、工程管理、干部任免、招待费使用等方面开展效能监察工作。安全生产工作中,重点监察制度落实情况、安全职责履行情况和责任心情况;物资采购中,监察招标工作制度的落实,实现流程规范化、工作程序化、结果最优化;在工程管理工作中,从立项开始到竣工决策的全过程进行监察审计,规范工程建设管理,减少损失浪费;在干部任免工作中,监察任免程序的规范性,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公示;在招待费使用方面,监察制度的落实情况和违规操作问题,真正做到合理开支,勤俭建企。

4、从严考核,奖惩分明。紧紧抓抓廉洁、高效这个关键环节,敢于动真格,本着“有诉必理、有理必果”的原则,采取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办法,切实查清问题,严肃处理。在平时的绩效考评中,要确保考评的质量和准确度,必须把握四个环节:一是客观、深入在分析班子内部的“背靠背”评价情况,二是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三是认真开展效能民主评议、测评和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工作,四是收集考评主体的有关举报、投诉情况。同时,要把绩效考评结果运用好,奖惩分明,切实做到“三挂钩”:一是与干部任免使用挂钩。对那些认真执行效能建设并取得明显成效的,要进行表彰奖励,给以重任提拔;对实施效能建设不好的,要进行批评教育,仍不思改正、造成不良后果的,要予以处理。二是与评先创优挂钩。要把效能建设情况作为评先创优的重要条件之一,实施不好,责任范围内发现办事拖拉、不作为、发生安全事故、经费管理混乱等现象的,坚决取消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评比资格,已经获得的荣誉称号,应予以取消。三是与经济奖惩挂钩。这也是加强效能建设的重要手段。对效能建设落实好、成效大的,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乃至重奖,否则,必须大胆运用经济处罚手段。

四、开展效能监察工作必须正确理解和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效能监察工作不是“单打一”,也不仅仅是纪检监察部门独行其事,它与单位其他部门、企业管理和企业的自我约束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一是摆正纪检监察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在效能监察中,纪检监察部门应是监察主体,其他职能部门是被监察对象,在效能监察立项中,项目的承办部门一般是纪检监察部门。因此,纪检监察部门在开展效能监察工作中要注意找准自己的位置,既不能越俎代庖,代替业务部门完成工作任务,也不能把业务部门正常履行职责的工作当作企业效能监察工作。要分清监察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不同职责,同时又要注意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与业务部门密切配合。

二是处理好企业效能监察与企业管理的关系。铁路企业效能监察不能脱离企业管理,但更不能取代企业管理,而是对管理的再管理,监督的再监督。对各种立项的问题进行检查,主要是发现管理中的问题,提出改进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健全制度,并督促落实,堵塞漏洞,而不是直接参与管理和纠正错误。

三是指导好部门和下级企业实现自我约束。监察一批项目、堵塞一些漏洞、夯实一片基础是铁路企业效能监察的重点工作,但不是开展效能监察的目的,促进企业尤其是各部门建章立制、实现企业的自我约束才是效能监察工作应尽的职责。

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注重检查和纠正所涉及的各类问题,一方面对有严重违纪的人员进行查处,另一方面积极协助各部门建章立制,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实现企业的自我约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建立税收执法权监督制约机制的实践与思考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618 字

+ 加入清单

建立税收执法监督制约机制实践思考

建立税收执法权监督制约机制 的实践与思考       税收执法权是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最主要的权力,正确行使和运用税收执法权,是推进依法治税的重要内容。那么,怎样才能确保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正确行使运用税收执法权呢?我们认为,除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规范执法的自觉性外,还必须建立起对税收执法权监督制约的有效机制。可以说,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是确保税收执法权正确行使和规范运作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县地税局在建立税收执法权监督制约机制方面,着力狠抓了以下几点: 一、示权,强化社会监督力度。缺乏监督的权力必然滋生~,只有将税收执法权置于广大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之下,才能使权力的行使和运作趋于规范,而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推行公开办税,实施“阳光作业”,还监督权于纳税人和人民群众。基于此,近年来,*县地税局投入五万余元,在县局和各基层单位设立了板面、公示栏、政策宣传栏、监督台,还在县电视台开办了《税苑之光》宣传栏目,公开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公开办税窗口职责范围和纳税人办理各项涉税事务的时限、步骤和方法;公开纳税人投诉部门和监督电话;公开“双定户”的定额标准、缴纳及违章处罚情况。同时,还将负责征收的税种范围、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服务的标准、时限,票证工本费收取标准、税务检查工作规范,税收政策法规咨询热线等进行公开,极大地增强了税收工作的透明度,从而把税收执法权行使和运行的全过~正置于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之下,让纳税人对执法依据、执法规程、执法结果了然于胸,杜绝了税收执法时的暗箱操作,使纳税人在缴“放心税”“明白税”的同时,也增强了税干执法时不越轨,不出格,不跨线的自律意识。此外,*县地税局还在社会各界聘请义务监督员,向人大、政协汇报工作情况,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检查指导工作,把税收工作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形成了多层次、多方位的外部监督体系。 二、分权,强化内部制衡力度。针对以往征管过程中权力过于集中,容易滋生~的状况,*县地税局在税收执法权的分解和制衡上狠下功夫。一是深化征管改革,建立起分权制约的运行机制。按照建立征管新模式的要求,大力推行专业化管理,实行征、管、查“三分离”,推行稽查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分离”,使权力得到合理分解配置。同时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步伐,在各股室和各基层单位配备微机,用机器管税,靠计算机管人,使执法中的人为因素明显减少。二是严格落实执法责任制,对每个岗位的执法权限、程序、要求及责任等依法进行严格界定和明确分解,做到分工到岗,责任到人,使每个人对自己的职权范围十分清楚,对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监督什么,怎样监督,做到具体明确。三是进一步完善规范征管规程,要求税干严格执行法定程序和规定程序,并处理好各个环节的衔接,使每个人、每个部门既明确整体工作的运行过程,也明确自己所涉及的具体程序,既明确本人、本部门承担的责任,也明确整体工作的衔接。经过努力,*县地税局使税收执法权得到有效分解,形成了权力间相互联系、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上下衔接、首尾贯通的运行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税务人员执法的随意性。 三、制权,强化惩戒震慑力度。首先大力开展税收执法检查。一年来,*县局开展了全面执法检查、专项执法检查、专案执法检查、日常执法检查六次,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偏差23起;其次进行执法监察,组织监察人员通过明查暗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发现的3起以税谋私、以权谋私等问题进行了查处;第三,认真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绛县局班子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究、责罚相当、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采取不隐瞒、不护短,不包癖的态度,切实做到了真抓实干,真追实究,究责到位,对变通税收政策、违反规程、执法不到位和滥用职权的税务人员共追究20余人次,经济追究1000余元,给予行政记过处分1人,从而有力地震慑了违纪者,保证了公正执法和严肃执法。

[1]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开展工会劳动保护维权机制情况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工会,全文共 1247 字

+ 加入清单

开展工会劳动保护维权机制情况调查报告

根据豫工生[]4号文通知精神,我们对所属县区、市直企业开展工会劳动保护维权机制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所了解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县工会维护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权益工作情况

1、市总工会劳动保护机构配置齐全,市总工会主席田爱华为委员会主任,副主席陈瑞峰,后调来副主席刘超为副主任,生产部工作人员及相关人员为委员,对生产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县区工会机构配置都比较齐全。所成立的召陵区关系已经理顺,正在筹备建立。

2、劳动安全卫生三方协商机制建设到位,每年至少召开1—2次协调会议,对劳动安全,职业病防治,工会劳动保护工作进行总结,提出下步工作方案。

3、因为漯河市没有媒矿,机械行业不多。轻工企业生产事故相对少一些,市人大每年执法检查时工会派员参加对县区、市直单位都提出维护职工劳动安全健康权益问题。

4、职工劳动安全问题在劳动争议案中没有涉及到。仅在XX年漯河电厂一工人摔伤后,企业不全部解决医疗费及和工资问题,提出劳动争议,仲裁已解决。

5、工会劳动保护工作责任到的制及执行情况是,国有、国有控股企业都能很好的执行,部分私人企业重视不够。

6、工会在维护劳动安全卫生权益工作方面主要成果是:(1)在源头上参与,每年市政府与县区和市直主要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时,有明文要求维护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权益,加强劳动保护工作,开展“安康杯”竞赛和推行工会劳动保护一法三卡活动。(2)和安全。卫生部门联合下文,联合下去进行安全检查,参与“三同时”工作,对开展工会劳动保护工作比较有利。(3)市总和和基层和单位工会工作的同志一道对劳动安全卫生权益的进行构通交流,共同探所思路。新方法。

7、指导,协助企业工会维护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权益情况,主要是对私营企业的指导,今年六月份,我们和市安全局一起到召陵区兴茂钛白粉厂,验收制氧车间工程时,发现职工劳动保护工作存在问题,在污染区只发口罩,不穿防滑鞋,没有推行“一法三卡”活动,当即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改正,并和工会主席交换了意见,要求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目的,对老板宣传《工会法》、《安全生产法》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三个条例》等有关政策法规,使之起引起重视。

二、企业工会维护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权益工作的情况

1、企业工会劳动保护组织人员配备情况

企业工会90%以上是专职工人员负责劳动保护工作,有个别私人企业工会组织成立后,人员少设兼职人员负责这项工作。三级网络组织健全,人员构成情况合理,发挥作用突出,真正起了安全生产群众监督作用。

2、企业职代会劳动保护专门委员会。平时能行使职权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能及时研究,向行政提出建议,在职代会期间向职工报告工作时作为一项专项内容进行报告。

3、企业运用平等协商机制维护职工安全健康情况,我市有158家国有,2家控股,79家集体企业,176家非国有企业签订,续签了集体合同,基本上工作休息部分有4—5条,劳动安全9条,劳动保护福利10条。能够从源头上起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客管处推行风险岗位廉能管理机制总结_活动总结范文_网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客管处推行风险岗位廉能管理机制总结

3月中旬以来,市城市公共客运管理处按照市局的工作部署,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健全风险岗位廉能管理机制,采取措施将市局会议精神落到实处,促进各项工作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

一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将廉能管理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一起部署,一起落实。

二是认真查找、解决风险岗位廉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深化政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党务公开制度机制,不断提高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如对执法人员所查出的重大违章案件的处理实行“合议制”。

三是扎实开展廉政教育和管理,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将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干部职工的岗位培训计划中,将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岗位廉洁教育等与各类业务培训同步进行,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四是采用“监督就是防范”的方式,切实落实各项监督制度与措施,切实加强对管理人员特别是科室、中队负责人的监督,以此来促进机关干部的廉洁从政。

五是细化政处罚程序,细化案件办理流程,明确相关环节责任人,严格执行罚缴分离、查处分离制度,以此提高案件办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余慧博)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镇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农业,全文共 1009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镇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经营体制机制调查报告

一、**镇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在上级各部门的政策引导下,新型农业项目兴旺发展,成立农民合作社29家,其中种植业18家,畜牧业6家,服务业3家,合作社成员432个,带动农户1100多户。在类型上,以畜牧业发展为主的专业户数量较多,发展较早,共计36家。其中养猪28户,年出4700多头,蛋鸡场6座,存栏3.7万只,蛋鸭成员户76家,带动240多户养鸭,年出栏青年蛋鸭300万只,蛋鸭存栏5万多只。近年来种植业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以花卉、苗木为主园艺项目迅速发展,规模经营大户9个,总面积1910多亩,带动农户70多家,改变了种植结构。我镇积极响应县委、政府号召,大力发展茶叶生产,成立茶叶合作社4家,新增茶叶面积2400多亩;农机服务业与时俱进,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土地利用率不高,农机合作社有了用武之地。通过多种形式流转,农民土地得到了充分利用,劳动强度大大降低,种植质量和产量得到大幅提升,劳动成本降低,农业新技术能充分应用,机械化应用程度较高。

二、土地规模经营现状

我镇土地流转形式主要是出租。所出租的土地一是与农机合作社合作,种植粮食作物;二是茶叶生产;三是苗木花卉的种植。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规模小、资金少、农民合作社成员少,流转土地规模小,合作社的作用不能显现,各自为战,没有合力,没有统一的销售网络。

三、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议

对建立家庭农场、土地经营大户要出台政策,给予项目上的扶持,所经营的土地给予补贴,从政策上切实调动土地经营者的积极性,减轻负担,给予优惠贷款的政策、税收减免政策等,鼓励大户、实业家参与土地经营。根据我镇实际情况,建议以茶叶、苗木花卉生产为主要发展方向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土地综合生产能力,解决农业科技棚架,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收入等,切实让我们的土地通过流转、托管、代管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多元化,农民挣钱途径更为广阔,单纯的土地收入已满足不了需要。土地零散、不能集约化生产,导致机械化程度低,劳动成本高,农业新技术推广难。

2、土地集约化,生产经营结构容易调整,生产管理、销售专业化,能达到农机、园艺完美结合。

3、解放了劳动力,从事效率更高的工作,农民收入增加,达到了省心、省力,改变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基层体制机制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460 字

+ 加入清单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基层体制机制调查报告

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补足这条经济社会发展“短腿”中的“短腿”,对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过调研,现就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基层体制机制报告如下。

一、全区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全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34所,其中电大1所、中职学校2所、中学1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小学185所、幼儿园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民办教育学校(园)18所;有在校学生106854人,其中公办教育104515人、民办教育2339人;有正式在编教职工5033名。

全区有区级医疗卫生单位6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乡镇卫生院27个、村卫生室158个、卫生点17个;现有医疗卫生人员1350人,其中乡镇卫生人员561人;另聘有乡村医生364人。

全区各街道、镇、乡都设有文化卫生服务中心,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共有125人,其中文化专干60人。

(二)主要成绩

新区建立以来,全区教育系统着力完成了四大历史性任务:基本偿清核定的“普九”欠债,消除了16956平方米d级危房,完善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基本解决代课教师问题。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教育比例达到85.17%。建成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1所、市级重点中学2所。高考各项指标连续七年位居渝东南榜首,其中高考上线率达85%,比重庆市平均上线率高27.1个百分点,录取率达78.5%,比重庆市平均录取率高9个百分点。探索形成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一机三用”模式成为全国先进。

农村卫生工作运行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政府在农村卫生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明显加强,农村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得到了较好体现。与比较,全区乡镇卫生院门诊人次、住院人次、业务收入和职工工资分别增长33.98%、303.8%、214.5%和228.94%,药品收入占医药收入的比例从76.22%下降到了58%。与比较,参合农民人均年门诊次数从0.83次上升到2.98次,生病住院率从2.1%上升到了6.7%,医疗服务需求大大提高。有效控制医疗服务成本,使农民的医药费用负担减轻,与比较,我区乡镇卫生院门诊次均处方费用从21.30元降到了17.45元,次均住院费用从518元降到了481.44元;村卫生室门诊次均处方费用为11.35元。与比较,免疫规划接种率从85%上升到96.33%、住院分娩率从49%上升到86.17%、孕产妇死亡率从132/10万降至49.63/10万、婴儿死亡率从25‰降至9.93‰。经过7年的努力,我区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在全市推广,新农合工作被国家卫生部、发改委等八部委表彰为全国新农合先进区县。

文化设施建设有所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城乡群众文化生活较为丰富多彩。民族文化宫已建成投入使用,完成了濯水等18个镇乡综合文化站建设,完成了城区支中心和两河等5个镇乡基层服务网点建设。打造了乡村文化节和武陵文化广场等群众文化品牌。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申报和保护工作,成功申报《南溪号子》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名录,同时,《中塘向氏武术》、《后坝山歌》入选市级保护项目。组织编写了《南溪号子》民歌集等地方文化教材。全区民族文化建设获国家级奖项10余项,市级奖项40多项,一批文艺新作在中央电视台和国家级刊物播出、发表。精心组织实施了送书、送戏、送电影到农村、学校、工地的工作,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城乡文化交流。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动员机制有待改进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3909 字

+ 加入清单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动员机制有待改进

稳定压倒一切,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实践证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建立和保持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一项根本措施。xx街道自XX年3月底成立以来,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核的内容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维护了本地区的稳定,但是影响稳定的因素依然大量存在,主要原因是在新的形势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动员机制不够得力,“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的方针没有得到有效贯彻执行,要从根本上减少影响稳定的不安定因素,创建最安全街道,更好地服务于“两个率先”,更好地贯彻重要思想,综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尤其是改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组织动员机制势在必行。     一、影响本地区稳定的主要因素     xx街道辖区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6.52万,其中户籍人口数3.33万,寄住人口数1.84万,流动人口1.15万,下辖1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地处城乡结合部,四通八达,带有农村的性质,平房多且分散,敞开式小区占绝大多数、半封闭式、封闭式小区占30%左右,防范设施严重缺乏。地区居民人员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且普遍偏低,居民结构复杂,有拆迁居民,有村民转为居民的,加之流动人口居多、占户籍人口的三分之一,居住人员自防意识差且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单位数量多且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综治工作基础比较薄弱,管理难度大,影响稳定的因素诸多。     1、刑事案件居高不下,居民群众缺乏安全感。今年1-6月本地区共发生刑事案件167起,盗窃案137起、占82%以上,其中入居民住户盗窃36起,入单位内部盗窃14起,窃摩托车(助力车、电动车)52起。以上数据表明: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法制宣传教育不到位,社区规模普遍较大、创建无刑事案件社区有一定难度。     2、中心工作、重点工程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增多。为适应新城建设的需要,拆迁任务繁重艰巨、拆违量大面广,单位与居民之间的矛盾突出。江东门原茶亭11队居民面临即将拆迁为申办“两证”多次准备集体上访;明园社区小区出新应拆除违章600多处,拆违本无补偿而当事人却漫天要价,拆违工作难以推动,这些矛盾阻碍了新城建设的推进。 三小车整治结束近一年,而三小车残疾车车主为实现自己无理的要求,经常聚集到一起给政府施加压力,本辖区残疾车主103人,占三小车车主的四分之一,街道、社区干部无形中消耗了许多时间和精力。房地产开发公司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与周围居民因道路、采光权、噪音等发生多起难以调和的矛盾。     3、重点帮教对象影响社会稳定。 重点帮教对象主要有:“qqq”、刑释解教人员、涉毒人员、违法青少年等。到XX年6月底,本地区现有“qqq”共57名(托出8名、托入6名),其中一类40名、二类17名,近三年来的“刑释解教”人员有39名;涉毒人员114名,占全区的四分之一;青少年违法犯罪仍然比较突出。对重点人员实行安置帮教、长效管理难度大,他们没有彻底转化势必会对周围的居民群众产生负面影响,影响稳定。     4、影响社会稳定的其它因素。老上访户要求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企业改制引发的职工与企业的矛盾、职工下岗与企业的矛盾,弱势群体的困难(低保户610户、1402人,其中残疾人131人),精神病人的监护不到位引发的伤害他人、影响邻里居民安全等棘手的矛盾,邻里纠纷、家庭纠纷等处理不当随时都可能激化等问题。     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动员机制的现状     从以上分析可知,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必须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真正把全社会的力量动员和组织起来,运用政治的、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文化的和教育的等多种手段,维护社会稳定。目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动员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街道综治机构动员和组织的对象没有做到横向到边,有空白点。驻区大小企业有178家,个体户有250家,学校6所,旅游景点4处,教育基地2处,社区11个。街道列管单位只有其中的33家,其中社区11家,单位22家。社区管理的对象是居民楼院,单位不管。从以上情况可以说明有许多单位没有组织动员起来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个空白点。     2、组织动员社区、列管单位参与综治工作的力度不大。街道组织动员社区、列管单位参与综治工作只停留在开会、发文件、上门督查等一般号召上。街道成立至今已一年多的时间,虽多次召开社区主任会,每季度召开一次辖区单位会议,会上街道主要领导都要专门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任务、要求、工作范围,特别强调把要“抓系统、系统抓”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各单位党政一把手是单位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第二责任人。一年多来,街道开展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以“四创”为载体的创建最安全街道活动,均下发了文件及宣传标语。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禁毒责任书,处理“qqq”人员责任书。下发了《xx街道——XX年依法治街规划》、创建工作规划及综治各项工作意见。但社区、单位对街道部署的工作不能很好地抓落实,尤其是单位。各中小学虽已配备了法制副校长,但与街道沟通少,学校对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内容,违法青少年的帮教措施也没有真正落实。     3、社区单位认识不足,综治工作没有做到纵向到底。社区对没有物业管理的小区(楼院)基本上没有签订责任书,综治工作没有全面落实到居民楼院、家庭。绝大多数单位的领导,对单位职工的教育管理基本上只管上班纪律,不管思想动态、法制教育、违法犯罪苗头。认为社会治安的好坏是公安、政法部门的事,与已无关,出事了埋怨公安机关巡逻不经常,出警不迅速,打击不得力。一年多来,综治办干部经常深入到社区、单位了解情况,贯彻落实上级综治工作的方针政策、工作思路措施,有些单位领导发牢骚说:现在企业本身的工作都忙不过来,看到这些文件任务头痛。与单位签订禁毒责任书,有的领导说:职工是否吸毒他们怎么知道?单位没有执法权怎么搞社会治安,谁会听。完成街道

综治任务似乎是给街道的面子,没有当作是自己应该做的,是本职工作。没有切实履行“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这一职责。     4、社区深入开展综治工作的难度大。社区成立了调委会、治保会,以及由党团员、低保户、楼栋长、社区志愿者组成的群防群治队伍。每个社区的辅警由4人增加到现在的6人。社区对街道布置的宣传任务、社会面上基本上能看到形式和内容,基本上能按要求找重点人员谈心、掌握思想动态,但是群防群治队伍作用发挥不够,对每个居民开展宣传没有好的举措,帮教重点人员效果也不明显。社区在综治工作上处于应付状态,忙于卫生、计生等工作,对“qqq”等重点人员的“三包一”帮教转化措施落实不到位。在硬件投入上社区没有资金,多数小区封闭式的管理实行不了,更没有专人24小时值班;自行车车棚有的小区有,有的还没有,即使有车棚,社区也没有车棚所有权(有的属房管所的,有的属派出所的)、社区管理不了。社区主任工作靠的是一张嘴、二条腿,难度大。     5、列管单位参与综治工作热情低。从现有的列管单位来看,新建物业公司较为重视综治工作,规模大的单位重视一些,旅游单位、学校、教育基地比商贸企业重视些。绝大部分单位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综治工作,少数单位兼职的机构兼职的人员也没有;对综治工作“属地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街道的会议不积极参加,与街道签订的责任书迟迟不上报,综治工作报表需要一催再催。街道发的文件要求单位做的工作更谈不上很好地抓落实。查不到有关综治工作的会议记录,看不到综治工作的宣传栏,对单位涉毒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心中无数,没有底册,没有帮教队伍,在职工中没有开展“四五”普法教育,没有形成依法治理的氛围,没有认识到法制建设是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认识到只有稳定的形势,经济才能发展,所有这些都与重要思想不相吻合。     6、区综治委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区综治委推出了“双点评”制度,坚持了五部门联合会议、考核制度,综治成员单位季例会制度,综治成员单位与社区结对共创活动等,对督促综治成员单位发挥作用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工作发展还不平衡,政法部门、宣传部门、组织部门作用发挥好些,其它单位对街道、社区、单位极少进行指导和履行自己的综治职能。综治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如何介入“严打”斗争还是个空白点。     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动员不力的原因     1、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自主权的扩大。经济体制改革,企业绝大多数为私人所有,领导观念上重经济效益,轻职工教育管理和治安防范;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轻长远利益、社会效益。     2、宣传力度不够,综治意识淡薄。宣传工作只停留在一般的号召上,宣传形式主要是开会、发文。单位、社区领导既不清楚也不想搞清楚在综治工作中应承担的任务。事实上单位、社区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的六个环节中都有自己的任务。总的来说,单位、社区应建立综治领导、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自防自治组织,落实内部防范措施,预防和制止违法犯罪活动,防止灾害事故的发生;及时调处职工之间的纠纷,重大矛盾纠纷及时报告;对刑释解教人员、qqq等重点人头进行帮教;教育职工、居民加强自身和家庭的安全防范,及时检举、制止违法犯罪行为。     3、综治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对单位的服务不够。有为才有位。如果综治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能够帮助单位解决影响稳定的一些实际问题,如调处大的纠纷、企业发生治安、刑事案件,能协调公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国税部门内控机制建设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258 字

+ 加入清单

国税部门内控机制建设调研报告

加强内控机制建设是建立健全惩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深化和具体化。今年,国家税务总局把“着力完善部门内控机制”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全国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四项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如何对“两权”进行有效监督控制,是当前各级国税部门高度关注、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国税的工作实际,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内控机制建设,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调研探讨。

一、准确把握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的概念和内涵

内控机制是由各级国税部门的领导班子、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共同参与,通过明确权责分配、规范权力运行程序、强化风险管理、健全规章制度,使权力运行实现分权制衡、流程制约、风险管理、信息化运行,从而在税收管理、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各项权力运行中,形成内生的制约力的管理机制。在推进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内控机制建设的四个内涵。

(一)建设基础是明晰的权责体系。“明确权责分配、正确行使职权”是内控机制的核心思想。内控机制建设的关键在于权力和责任是否匹配。内控机制建设要求各级国税部门分解细化工作职责,通过对岗位职责的规范和完善,明确各岗位在处理有关业务时所具有的权力和责任,实现权力、岗位、责任、制度的有机结合,形成完备的权责体系。

(二)主要内容是规范权力运行。内控机制建设强调以权力运行为主线,通过内部控制,使税收管理权、税收执法权、行政管理权的运行,以及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大事项、重要环节的权力运行都有章可循、有律可依,保证权力运行不出轨、干部队伍不出事。

(三)本质要求是促生内在的制约力。推进内控机制建设,要准确把握监督与制约的关系。监督是对特定主体的监视和督促,制约是对权力的控制和约束。内控机制建设强调以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和责任的落实度为重点,通过规范权力的运行,使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行为主体之间,由于分工和责任的不同而相互约束和牵制,形成内生的制约力。

(四)表现形式是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通过内控理念培育、岗位责任机制、风险排查机制和评价考核机制等,对权力行使实施有效制约、规范、约束和评价,引导部门之间、部门内部之间各个行为主体的互动,使对权力制约的要求与税收征管、内部管理的各种制度规范相适应、相融合,形成有效制约、全程监控、高效运行、超前防范的管理机制。

二、当前国税执法内部监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今年来,市国税系统严格按照省局提出的找准税收执法“风险点”和加强内控机制建设的要求,结合当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需要和干部队伍的实际,树立预警在先、防范在前的理念,认真排查税收执法风险点,规范税收征管执法行为,防范税收执法风险,在保障全市国税系统队伍的平安、和谐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通过全市国税系统的税收执法检查和内控机制执行情况检查发现,当前税收执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内控机制的建立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集中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执行与控制难对称,执法行为的复杂性、广泛性、时效性与监督控制的局限性和滞后性之间不对称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开展情况的汇报[页2]_情况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行政,全文共 1153 字

+ 加入清单

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开展情况的汇报

五是突出时效性。在体制机制的废、改、立方面,突出时效性原则,对条件成熟、急需出台的政策和制度抓紧研究,及时转化为制度性文件,做到成熟一个,出台一个,努力形成一批上下期盼、影响广泛、务实管用的体制机制。截止目前,共整合规章制度10项,修改20项,新建的体制机制1项。这些体制机制的建立,确保了规章制度在科学发展中长期发挥作用,让群众看到了学习实践活动的实效,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三、主要做法

强化认识、确保成效。在工作中坚持“三个原则”,逐步形成行为规范、程序合法、监管到位、廉洁高效、制度健全的新局面。一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即要着眼长远,又要运用教育、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考虑,着重抓好三个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相结合;与       深化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相结合;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和行风建设相结合。二是坚持把握政策,维护大局的原则。从全县经济发展大局出发,坚持服务、高效、发展的统一,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健全,规范行政行为。三是坚持形式多样,广泛参与的原则。采取举办知识讲座,开设板报宣传栏等方法进行警示教育,引导警示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宗旨观。

建立制度,落实责任。将监控机制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主管局长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并完善了严格的报告制度,定期向县委上报工作进展情况,加强沟通协调,建立信息通报、情况交流等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多措并举,抓好防范。一是做好前期预防环节,每月开展一次专题教育,建立廉政教育工作台账。二是加强人文关怀,定期组织开展廉政谈话,在全系统形成风清气正、执政为民的良好作风。三是实行公开承诺。将领导干部工作职责、廉政风险、依法行政等进行公开承诺,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四是优化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和公开。修订完善行政权力目录、流程图,完善优化流程,使程序更加简约,监督更加方便。五是强化后期处置。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给予提醒告诫,并提出整改建议,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不落实廉政风险防范措施的人员,不得参加年终评优。

四、取得成效和今后打算

通过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促使全局干部职工减少工作失误防止走弯路,有效强化了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形成了以人为本、以工作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环环相扣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做到了提醒在前、建章立制在前、约束在前,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防范廉政风险,全面提高了机关行政效能。

下一步,要紧紧围绕城市建设这个主题,在贴近中心工作、服务全县发展大局上下工夫,积极探索行政权力监控机制建设新思路、新措施,把各项工作引向深入。

共2页,当前第2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永葆先进性重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_党建党委_网

范文类型:党团党建,适用行业岗位:党工团,全文共 3411 字

+ 加入清单

永葆先进性重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内容提要建立健全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要求,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之举,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现实需要。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十个方面:党员意识强化机制,能力增强机制,责任落实机制,联系群众机制,发挥作用机制,权利保障机制,民主监督机制,自我约束机制,进步激励机制,队伍纯洁机制。建立健全使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是党中央对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提出的根本要求,也是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新时期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各级党组织应将其作为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在理论上不断深化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 新时期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只有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才能真正搞好这项“根本建设”,解决这个“永恒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要求,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之举,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现实需要。 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本质特征、基本内涵和根本要求,为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到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这就要求我们从制度和机制上保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转化为党员的自觉意识,落实到党员的工作岗位上,体现在党员的实际行动中,使广大党员真正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定实践者,使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之举。党的先进性建设是统率党的建设的灵魂和主线。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通过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来实现,其中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和稳定性,对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全局性的影响、起着长期的规范作用。只有将经常性教育与适当的集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把集中教育活动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转化为经常之举和制度规范,在实际工作中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完善,才能把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要求落到实处,实现中央提出的“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把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现实需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充分体现党的先进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新的高度认识和把握党的执政规律,总结党的执政经验,汲取国外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通过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不断强化党员的执政意识,规范党员的执政行为,真正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转化为全党的实际行动,贯彻到党的全部执政活动中去,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探索新形势下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必须做到:充分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充分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要求,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在坚持新时期党建基本制度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充分体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坚持系统规范、整体推进,全面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突出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激发活力,充分调动和保护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当前的现实看,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应重点从十个方面进行探索。 党员意识强化机制。党员意识决定党员的行为和作用的发挥。应重点加强理想信念、革命传统、形势任务、党员权利义务等方面的教育,认真总结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采取的“重温入党誓词”、“党员佩戴党徽”、“党员先锋岗”、“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等有效做法,健全完善具体规章制度,不断增强党员的角色意识、身份意识、形象意识和行为意识,使广大党员牢记光荣使命,自觉履行职责,树立良好形象。 党员能力增强机制。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仅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而且要有较强的能力和过硬的本领。应以强化党员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为基本途径,围绕保证学习时间、丰富学习内容、活跃学习形式、提高学习效果,健全完善督学、导学、考学、评学等学习制度;围绕增强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开展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健全完善业务培训、业务考核、业务评价制度,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党员责任落实机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广大党员去贯彻,党的各项事业要靠广大党员去推进。应把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与党员的岗位职责结合起来,进一步细化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制定可操作、可考核的具体责任目标,健全完善以督促、检查、考核、评比、奖惩为主要内容的党员责任目标管理制度,保证党员认真履行责任。 党员联系群众机制。只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使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应从扩大联系范围、改进联系方式、丰富联系内容、增强联系实效等方面入手,认真总结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等有效做法,健全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点”、“党政领导机关群众接待日”、“党员干部到基层特别是贫困地区锻炼和帮助工作”等党员联系群众制度,为党员深入群众、服务群众、植根群众架起桥梁,使广大党员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 党员发挥作用机制。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和活动主体。党的各项事业离不开广大党员的努力工作和率先垂范。应认真总结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开展的“争当振兴老工业基地先锋”、“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等主题实践活动,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积极探索党员推进改革、服务发展、维护稳定的有效措施和途径,为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载体、搭建平台。 党员权利保障机制。只有党员权利得到切实保障,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保护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应认真贯彻落实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健全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和党员批评、检举、申诉、控告权利保障制度,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切实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党员民主监督机制。只有对党员进行严格的监督和制约,才能保证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履行职责、正确行使权力。应认真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认真总结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查摆问题、民主评议党员、党组织对党员作出评价等有效做法,围绕党组织对党员的监督、党员之间的监督、群众对党员的监督和舆论对党员的监督,健全完善具体规章制度,对党员实行有效的民主监督。 党员自我约束机制。党员保持先进性,不仅需要组织的监督和约束,也需要党员的慎独和自律。应认真总结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党员查摆问题、党性分析、自我批评等有效做法,围绕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检查、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健全完善具体规章制度,切实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转化为党员的自觉行动,使广大党员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党员进步激励机制。激励党员进步,有利于激发党员的工作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应认真总结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采取的选树先进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开展谈心活动、为困难党员送温暖等有效做法,围绕榜样激励、荣誉激励、感情激励和物质激励等方面,健全完善具体规章制度,进一步增进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感情,激励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队伍纯洁机制。只有严把发展党员的“入口”、疏通不合格党员的“出口”,才能保证党员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应健全完善发展党员宏观指导制度,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管理制度,发展党员预审、公示、票决和责任追究等制度,严把发展党员关,确保党员队伍的质量;健全完善处置不合格党员的规章制度,科学界定不合格党员的具体标准,规范处置不合格党员的程序,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确保党员队伍的纯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县人才机制管理工作情况报告_情况汇报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猎头,全文共 1474 字

+ 加入清单

县人才机制管理工作情况报告

近年来,县结实树立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的理念,鼎力施行“人才强县”计谋,针对人才总量、构造和本质不克不及很好顺应社会开展需求,人才引进、竞争、鼓励、活动机制不敷完美等问题,对峙四个着眼,树立“精管细理”、“外引内聘”、“鼓励关心”、“有为有位”的育才、引才、留才、用才机制,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开展供应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一、着眼提拔人才本质这一根底,立异“精管细理”育才机制

针对人才资本缺少,不克不及很好顺应经济社会开展需求的问题,县委、县当局把进步现有人才本质、培训开拓现有人才作为施行“人才强县”计谋的根底性任务来抓,在立异育才机制上下功夫,多方式培育人才。一是选定对象重点培育。面向高新技能、支柱财产、重点工程和重点学科范畴,由主干企业、专业单元引荐,重点培育一批拥有自立学术效果的高级运营治理人员;对具有较强的技能立异才能,在重点财产范畴拥有科技效果或把握相关专业技能的技能主干或担任人,经县人才办评审认定后,作为重点培育对象注销把握,执行跟踪培育。二是拓宽渠道针对性培育。由县委人才办牵头,相关部分共同,整合培训资本,对确定的跟踪培育对象,接纳组织观赏调查、到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专题培训、专业研修,进行重点培育。三是凸起赞助指导性培育。设立人才任务基金,每两年从培育对象中展开一次立异团队评选表扬和赞助,个中对起主干效果的带头人进行奖励,对团队立异项目和对培育对象新产物开拓、参与财产技能交流运动、参与科技交流与协作等进行赞助。本年以来,以县委党校为中间、29个县上挂牌基地为依托,科学整合各类培训资本,集中举行培训班22期,培训各类人才2700多人(次);组织120名卫生专业技能人才、218名教育人才、65名党政人才到外埠参与各类专题培训;抽调500名专业技能人才下底层展开农业财产化帮建指点运动,培训乡村适用人才2600多人(次);应用西交会、兰洽会、宓羲文明节等节会运动,举行庞公玉、剪纸、手工制造、书画展览等各类交流培训10多场次,带动培育文明、加工等方面的人才280多名,有用进步了各类人才的综合本质。

二、着眼多方引进人才这一路子,立异“外引内聘”引才机制

针对人才构造不合理,高条理人才匮乏的问题,鼎力营建“尊敬劳动、尊敬常识、尊敬人才、尊敬发明”的优越气氛,并依据经济社会开展需求,重点开拓、引进支柱财产、高新技能财产、重点工程等范畴急需的专业技能人才和高条理创业立异人才。一是制订引进高条理创业立异人才政策。对引进并落户兴办科技型企业、产物契合重点财产开展偏向、拥有自立常识产权、有较大市场潜力和预期经济效益的企业领武士才以及引进的高级运营治理人才和把握要害技能的高条理研讨开拓专家等高条理创业立异人才,加大研发专项赞助力度,并赐与住房补助或异地安家费。二是树立人才引进快捷通道。成立由相关部分构成的高条理创业立异人才引进协调机构,在县人才任务指导小组指导下展开任务,担任核定年度引才方案,组织施行征集引才需求、发布对接、申报引荐、审核赞助等任务,为人才引进供应“一站式”效劳。三是树立柔性引才引智机制。鼓舞企事业单元面向全省甚至全国柔性引才引智,经过财产聚才、中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能项目协作开拓、课题托付以及兼职、学术交流、担任参谋等方式,自立引进紧缺高条理人才。当前,已对全县往后五年农业、林学、水利治理等重点财产范畴和社会事业、民营企业急需引进的108名人才制订了响应引才政策,上报省市列入引进方案,并对酒饮业急需引进的酿造窖池革新人才进行了对联系谈。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关于基层财政管理体制机制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427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基层财政管理体制机制调查报告

推进基层财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阳光财政,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利于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经过调研,现就建立和完善基层财政管理体制机制报告如下。

一、全区基层财政管理体制机制现状

(一)基层财政体制现状

区现有30个街道镇乡,均设置了财政所(3个街道财政所、12个镇财政所、15个乡财政所)。

财权与事权的统一。从有利于乡镇政权建设和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出发,乡镇与其承担事权相一致的财政,按照责权明晰、科学合理、综合配套、保障到位的要求,对乡镇人员经费(行政人员生活补贴)、运转经费(含事业人员)全额纳入支出基数,切实做到责权结合。

注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大对乡镇保障力度,调动乡镇积极性,突出区级与乡镇财力分配,确保全区总收入保持增长,确保集中财力办大事。

科学合理确定基数。针对上一轮体制调整时部分乡镇收入基数不合理的问题,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乡镇经济发展水平,税源基础,重新合理确定乡镇收入基数,把乡镇财政收入基数做实。

规范税收程序。为了减少税收成本,从源头上杜绝乡镇之间、乡镇与街道之间、乡镇与区级之间挖税买税的现象,净化税收征收环境。

注重调动乡镇一心一意抓发展的工作积极性。坚持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与支持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相结合,实行以奖代补,乡镇的工作性津贴等支出必须通过发展产业、招商引资工作才能兑现,充分调动乡镇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基层财政管理机制现状

新形势、新时期赋予财政管理机制新的要求。一是编制年度财政预决算方案并组织执行;二是制定财政收入计划,依法组织各项财政收入,协助税务部门做好税收委托代征工作,确保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入库;三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保障乡镇人员工资支出,政府机构正常运转支出和社会公共需求支出的资金需要;四是加强本级财政事业单位及村级财务、帐户统一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办理预算内外资金和各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拨付;五是加强债务管理,防范化解财政风险;六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发挥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七是监督和检查所属会计单位执行财税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情况,会同有关部门查处各种违反财经纪律案件,提出加强规范和管理的政策建议;八是兑现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强化涉农直补资金的发放与管理工作。

(三)基层财政队伍现状

区委办、区政府办《关于进一步深化我区乡镇机构改革意见》(委办发14号)规定乡镇财政所为乡镇公益性事业单位。区人事局明确乡镇财政所人员身份为参照公务员执行(待市上审批之中)。全区30个街道镇乡财政所编制人数120人,在岗在编人员103人(实际在职人数122人,有19人属其他站所行政编制但在财政所上班),平均每个街道镇乡4人,最多的6人,最少的仅2人。

二、基层财政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财政体制上存在的问题

收支平衡缺口大。全区30个街道乡镇,财政总支出8889.8万元,总收入5678.9万元,靠区级财力补助街道镇乡3210.9万元,不吃财政补贴饭的只有两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个镇(城东街道办事处、城西街道办事处、邻鄂镇),其他27个街道乡镇平均补贴达118.9万元,基本上是一个靠区级财政补贴过日子的基层财政格局。

自立自强精神不足。以乡镇为基础的财政、经济发展计划,没有突出逐步缩小财政补贴标准,摘掉靠财政补贴帽子的奋斗目标。靠财政补贴运转的乡、镇、街道税基培养乏力,支柱产业发展缓慢,主导产业不突出。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农村领头雁创新机制促致富先进事迹_事迹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684 字

+ 加入清单

农村领头雁创新机制致富先进事迹

打造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对做好农村工作至关重要。”**省委组织部负责同志介绍说,近几年来,省里把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加强“三农”工作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激励保障和监督约束等方面,建立工作机制,创新工作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

拓宽来源选好“领头雁”

“如果我当选,将竭尽所能带领全村群众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搞好社会建设,为全村人民服务。”25岁的当过兵、务过工、经过商,在2011年村党组织换届中,经过党员、群众推荐和党员大会选举,当选为**县中关村党支部书记。

近年来,**省通过选、派、引、聘等办法,不断拓宽村干部来源,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选优配强“领头雁”。从XX年起,在全省村党组织换届中全面推行了“两推一选”的做法,并开展了直选试点。2011年,在全省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中,2260个村开展了“两推直选”试点工作,占村总数的14%,进一步提高了选用公信度。换届后,全省村干部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47.64%,有致富技能的书记、主任占干部总数的21.74%。

为解决部分后进村和薄弱村“带头人”难选的问题,从XX年7月起,**省分三批从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农村任职,每批任期3年。省财政为每名选派干部配备4万元~10万元的发展集体经济专项资金,为每名干部提供5000元的办公经费。8年来,选派干部任职村共发展党员9.8万多名,物色和培养村干部3万多名,招商引资和争取帮扶资金12亿多元,修建村级道路2.4万多公里,农民人均收入增长高出全省平均水平。

为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作用,从XX年起,**省开展了“双向带动”活动,即引导外出务工有成的流动党员把家乡劳动力带出去务工经商,把外出学到的技术、积累的资金带回家乡创业发展。歙县杞梓里镇茶川村流动党员吴路果曾在苏州务工多年,在去年的村级换届选举中,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发挥在外务工的优势,先后创办了歙县和众皮业有限公司、**市安兴皮夹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成为当地村民致富的“领头雁”。

先后选聘1600多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制定政策激励措施,引导大学生“村官”在村干事创业。XX年9月,杜喜才作为选聘生被安排在仙源镇水东村担任主任助理兼文书。半年后,他凭借着踏实的工作作风,得到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2011年3月村“两委”换届选举中,经过“两推一选”,高票当选为水东村党支部书记。

村级组织有了领头人,就有了主心骨,也带动了村级经济发展。记者在芜湖市三山区采访时了解到,村干部在选准村集体发展项目上下功夫,生态养兔、生态养鸡,龙潭港水产养殖,峨溪湖莲藕种植等现代高效农业项目纷纷落户。

教育加培训提升致富本领

**市**区**乡长潭村的谢银俊,在参加村干部学历教育后,运用所学知识创办了高山土鸡专业合作社,主动担任群众致富的“谋士”,无偿向农户传授养殖和免疫技术,千方百计找市场、跑销路,扶持周边12家农户走向了致富路,每年帮助养殖户销售土鸡4万羽,而且价格还高于市场平均价。在2011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如今,在广大农村,村干部参加学历教育的成效正逐渐显现。

为提高村干部的素质、激发活力、拓宽思路、促进创业、培养不走的“永久牌”大学生“村官”,从XX年开始,在全省村干部中开展了大专学历教育,每年选拔4000名左右的优秀村干部和后备村干部参加。全省统一明确了学员选拔管理、课程设置、学校选择和学费来源办法。为此,省财政每年安排村干部学历教育经费1000万元,市、县财政安排配套资金XX万元,学员个人承担的学费不超过20%。目前,全省在校学员已达1.6万名,平均每村1名。据**省委组织部介绍,在村干部学历教育的课程设置上,突出实用型和技能型;在教学方法上,突出感受型,将教师讲解、现代远程教育、实践观摩、创业指导和学员现身说法结合起来;在追求效果上,把提高素质、拓展思想、激发活力与促进创业紧密结合起来,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培训和创业。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对“以社区为主”的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新机制的探索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4867 字

+ 加入清单

对“以社区为主”的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机制探索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大量的社会性服务职能转交给了社区。机构精简和企业深化改革等,使大量的失业、下岗人员走向社会(社区)。加上住房制度、户籍制度改革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的社区里汇聚了大量的流动人口,人户分离的现象普遍存在,计划生育的“条条管理”和“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这种新的变化。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内非常住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出现了管理和服务不到位的现象,给人口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深入开展带来了困难。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以社区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和服务新机制已势在必行。     在此共识下,建邺区计生局及时进行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改革创新,按照国家计生委对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管理新机制的要求,与时俱进,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寻求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新机制,经共同努力,确定了试点工作的总体思路、原则和目标,逐步探索出一套具有试点社区特色的“行政指导、形成制度,社区为主、整合联动,信息互通、协同管理,综合服务、满足需求”的工作机制。     一、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     XX年2月,我们开始着手筹措试点方案,积极探索依托社区的街道、社区、单位“三位一体”良性互动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新机制的发展途径。经认真调查摸底,最终选定具有代表性的滨湖街道玉兰里社区作为试点单位。该社区商业网点较为集中,占地面积约28万平方米,社区内建有48幢居民住宅楼,48间平房,有住户1989户,居民8688人,户籍人口6906人,寄住1303人,流动人口387人。驻区单位有125家。由于试点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鉴,为使试点工作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进而保证取得良好成效,我们找准开展工作的切入点,紧紧围绕服务群众,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注重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作用,成立了以分管区长为组长,计生局、试点街道、社区和区工商局、劳动局、税务局、卫生局、市容局等区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至此,一套“以社区为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之有效的,以城市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为主,单位法定代表人责任制为依托,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户籍管理与现居住地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的试点工作在建邺区滨湖街道玉兰里社区正式启动。     二、试点工作的具体做法。     “以社区为主”的管理新机制,是一种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依托社区,依照相关法规和各自职责,形成政府、社区和单位“良性互动”,对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共同管理和服务的工作模式。由于它适应新时期计生工作的发展要求,把计生工作的重心放在了社区,直接面向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尊重社区居民的计划生育主人翁地位,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社区居民在计划生育、生殖保健、家庭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更容易被群众所接受,解决了社区里大批下岗失业人员,外来打工、经商人员,以及个体、私营、民办等非公企业人员在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方面存在的“盲点”和“死角”问题。半年来,在领导小组的正确指导和各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构建了“以社区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了社区计生工作网络和服务保障体系。     (一)加强行政指导,形成工作制度。指出:“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首先提高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的认识度,然后是解决好日益增多的新情况、新问题,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对此,我们把加强对新形势的认识和理顺工作关系摆上了议事日程。     1、深入调研,掌握情况。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对辖区内单位进行了调查摸底,弄清驻区各企事业单位和经营户的人员基本情况,并分门别类地进行登记造册,为商讨、制定实施方案准备了第一手资料。     2、上门走访,取得支持。通过街道、社区计生专干携带计生宣传折页上门走访,取得各企事业单位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对不理解、不配合的单位采取多次上门宣传的办法,以真诚、负责的态度和对工作的热情,争得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3、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在清楚地掌握社区的基本情况及取得各方的理解、支持和积极配合的基础上,我们又通过召开座谈的方式,征求多方意见,明确各有关单位,特别是驻区企业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法定职责。经过多次交流和协调,理顺了街道、社区居委会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和各自职责分工,进一步提高了对推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工作的认识。     4、健全制度,加强指导。经过多次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没有可靠的制度作保障,试点工作将难以取得长效的发展和切实的成效。为此,我们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支持和帮助下,召集区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献计献策,以召开座谈的形式共同研究商讨形成了试点工作的规范和制度,作为一种常规性的工作常抓不懈。     一是决策制度。针对计生工作形势的发展变化,由区计生局牵头,由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街道、社区居委会以及企事业单位法人等共同研究调整工作方案。如企事业单位定期向社区上报信息、年度的工作安排等事宜。     二是协调制度。主要是针对驻企事业单位计生专兼职干部等的人员变更情况,由社区居委会负责对其进行工作方法、原则和共驻共建等有关计生工作的培训。     三是会议制度。主要包括例会制度、年会制度和群众制度。通过召开每季一次例会制度,就近期工作目标提出议题,进行讨论,以平等协商的态度达成一致、形成共识,并就反馈信息制定指导意见。以召开每年一次的年会制度,就人口与计划生育

工作理论进行研究讨论,总结交流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查找不足,并进行经验推广。不定期地主持召开由社区居民、驻区单位职工和辖区内流动人口以及计生信息员、楼栋长、协会积极分子参加的群众会议,广泛征求群众对计生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他们发挥在计划生育中的主人翁地位提供参与机会。     (二)围绕社区重心,资源整合联动。我们在认真分析驻玉兰里社区的125家企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把125家企事业单位分成了指导性的管理单位和委托性的管理单位两种类型,针对各家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和服务措施,充分发挥企业计生协会的桥梁、纽带和楼栋长、会员小组长的号召、带动作用,使社区居民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服务、自我监督作用得到充分体现,逐步形成了社区内资源共享、各方联动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良好局面。     1、以“召开联系会”为纽带,指导管理驻区中较大的企事业单位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改制步伐的加快,企业由对政府依附关系转到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市场竞争主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从驻玉兰里社区较大的47家企业看,大多数企业虽有计生机构,但由于机构精简、人员减少,工作只能疲于应付,难以担负新形势下艰巨的计生工作任务,尤其是负责计生的工作人员,绝大部分都身兼数职,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和能力抓经常性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只能满足于统计报表和节假日的宣传教育,难以满足广大育龄人群的保健需求和对计生科学知识的掌握。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激烈以及企业在改制、扭亏、发展新项目、开发新产品等经营活动的压力下,要想让企业领导拿出一部分精力抓计生工作是不现实的,企业要在工作时间抽出人员搞计生活动和培训也是很困难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找准问题的焦点,以5种途径打开企业计生工作开展的突破口:     一是通过街道与企业签订人口与计生目标管理责任书,坚持实行目标管理。二是通过社区与47家企业签订计划生育双向服务协议书,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责任制,明确管理职责,落实企业计生管理措施,特别是明确在社区计生管理中的职责,用法律约束力取代单位和户口的约束力。三是成立47家企业参加的驻社区计划生育工作联系会,制定了联系会的章程,推荐了联系会的会长、副会长和理事,由联系会成员单位来共同研讨、交流企业计划生育工作,实现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双向服务、信息通报、计生政策宣传等计生工作的一体化管理和服务,并对签订的“计生工作双向服务协议”执行情况进行相互监督和检查。四是制定企业与社区计划生育信息联系单,指定专人定期上报,社区根据联系单上的服务需求做好服务安排。五是在100人以上的企业中成立企业计划生育协会,通过发挥计生协会群众组织的特点和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功能,提高对计划生育的参与意识。     从实践来看,企业计生工作纳入社区,走属地化管理的道路,一方面有利于减轻企业工作负担,便于企业集中精力抓生产经营,抓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保证了企业职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利益保障,并满足了企业职工的保健需求,为其更好地发展经济提供了健康支持。     2、以“划片管理”的方式,把个体经营户和“三人公司五人店”的从业人员列为社区的委托管理对象。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的社会职能逐步弱化,政府对企业的行政管理力度日益减弱,加上非公有制企业的大量增加,使传统意义上的“单位人”逐步转变为“社会人”。从玉兰里社区的125家驻区单位看,只有47家单位的职工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单位人”,其他的78家个体工商户和“三人公司五人店”,基本上都没有承担起计划生育的社会管理功能和责任,使其计划生育工作处于无人管的真空地带。它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位”,单一的行政指令对其不具有威严性,对这些组织和从业人员的管理不到位,存在较多漏洞,仅仅依靠街道来管,既管不了也管不好,包揽不下来。依靠非公经济组织落实“单位负责”,往往会落空。到底怎么办?我们与时俱进,审时度势,整合社区资源,把社区内78家个体经营户当作社区的“自管”对象,以委托管理的形式纳入社区的“自管”范围,享受与社区居民同等的管理和服务待遇。指导78家个体经营户与社区签订计划生育委托管理协议书,并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和应尽的义务,并把78家个体经营户和“三人公司五人店”按照地段划分为5个计划生育管理片,每个片推荐产生了一个片长,由片长把各片的计生信息报告单定期反馈给社区,由社区定期向个体工商户、“三人公司五人店”进行计生的宣传教育、计生信息的沟通和提供避孕节育、生殖保健以及参加常规性的环孕情检查等计生优质服务,做到计生社区划片管理“包管到片”、“服务到人”。     3、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企业计生协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为企业自觉参与计划生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人翁意识提供载体作用。     为进一步深化计划生育的优质服务,切实满足社区居民、企业职工、计生家庭、流动人口、未婚青年等多层次人员的多种计划生育和保健的需求,我们认识到,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社区计生工作由直接的行政干预向居民自治转变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社区计生工作只有通过居民自治,把群众组织起来,才能顺利完成计生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我们在试点工作中注重发展企业计生协组织,不断地优化会员结构,提高队伍素质,健全服务网络,力争使企业计生协工作全面渗透、全面融入到社区,与社区内以楼栋长和会员小组长为首的社区计生协自治组织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和沟通,进行工作经验和信息的相互交流。通过居民自治,发挥好其在企业计生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优势。试点以来,组织企业参与了以“关爱女童”为主题的广场活动等,并充分发挥企业计生协会自治组织的服务功能,组织有一技之长的志愿者为流动人口开展插花技术、计算机基础知识等技能培训,帮助流动人口掌握一技之长,为流动人口就业送温暖、献爱心。实践证明,把企业计生协会组织融入社区,与社区计生协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煤炭企业适应市场运营机制_经验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煤矿,企业,营销,营运,全文共 2123 字

+ 加入清单

煤炭企业适应市场运营机制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摆脱单一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束缚

要敢于大胆实践、大胆探索,敢于利用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对照先进行业,我区国有煤炭企业的差距不仅仅在经济方面,更重要的是思想解放程度上的差距。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煤炭职工队伍中“等、靠、要”

思想相当严重。从目前我区煤炭企业的现状看,内外部条件都不适应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需要。截止9月底,7局1矿煤炭产量完成2101万吨,同比减少50多万吨;7局1矿和煤炭供销公司共负债61余万元,负债率为61%;全区国有煤矿亏损6987万元;铁路运输紧张状况仍未得到有效缓解,1—9月份,西三局铁路应运量欠运127万吨,同比减少50万吨。要改变上述局面,必须按照抓大放小的原则,积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深入贯彻党的xx大精神,使广大干部群众切实增强深化企业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积极的态度投身到企业改革中去。二是要“抓好大的”,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矿井,按照减人增效、高产高效的原则,坚决实行联合经营,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三是要“放活小的”,对于管局和矿务局所属的小单位,逐步采取模拟法人、股份合作制、租赁和承包等多种形式,让他们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独立负责养老、医疗保险,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主体。

二、做好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作

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目前,我区7局1矿现有从业人员达15万人。随着企业改革深化、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人员流动重组和职工下岗是难以避免的,这虽然会给一部分职工带来暂时的困难,但从根本上说,有利于经济发展,符合工人阶级的长远利益。下岗分流、减员增效之后,就要把再就业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当前必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下岗分流涉及职工的切身利益,开始思想不通是难免的。各级都要做耐心的宣传解释工作。要使他们懂得,下岗并不可怕,国家为下岗职工创造了许多再就业机会,只有转变就业观念,才能把握住机会,充分发挥自己多方面的潜能。二是搞好下岗后的职业培训,拓宽就业门路。对下岗职工要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学习一两门专业知识,为他们创造再就业条件。同时,要切实关心他们的生活,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费用。三是大力开展多种经营。要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重点来抓,尽快使一批集体、个体和私营企业培育发展起来,使之在扩大就业和增加收入中发挥更大作用,并在资金、场地和信息等方面,进一步对个体私营经济给予扶持;资源枯竭且地处偏远的企业,要想办法征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做好异地分流和异地就业工作,从根本上达到解困目的。

三、适应市场,坚持“双控”,在买方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992年底,国家作出了“三年放开煤价,三年收回补贴,把煤炭企业推向市场”的重大决策。我区煤炭企业同全国一样走向市场、迎接挑战。当前,全区煤炭企业均处于买方市场的夹缝中。欲求得生存和发展,首先必须号召煤炭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市场经济理论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彻底转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重视产量的旧观念,自觉研究市场,适应市场,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经营。其次,继续坚持以销定产、以效益定产,落实限产压库的调控措施,防止盲目增产,坚决把“双控”指标落到实处。全区煤炭系统各级领导都要亲自抓市场、抓销售,组织力量,预测市场需求,研究营销策略。对一些用煤大户,要建立长期供货合同,保持稳定的销售渠道。再次,要适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搞好销售服务,靠优质的产品和优良的服务巩固和开拓市场。最后,要加快实施煤炭就地转化战略的步伐,尽快搞一批煤、电、铝高耗能项目。依法整顿煤炭生产秩序,使煤炭产、运、销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

四、眼睛向内、深挖潜力,向“三条线”管理要效益

要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要加强科学管理,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企业管理的好坏,是事关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环节。实行“三条线”管理是全煤企业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对全区乃至全国煤炭系统的管理模式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实施“三条线”分离,使煤炭生产、多种经营、后勤服务的内部各生产点、经营点、服务点都成为相对独立的市场主体,分灶吃饭、自负盈亏,进而从经营机制上解决吃“大锅饭”问题。我区煤炭企业“三条线”人员平均比例为煤炭(含基建 ):多经:后勤=40%∶32%∶28%,结构不佳且管理不善。为此,各矿务局务必把“三条线”管理抓实抓好。一是煤炭生产线,要抓好“以产定人”这个关键环节。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标准来确定产量,依产定员。亏损企业应按照保证原煤生产不亏损的界点确定人员;盈利企业应按照高产高效的要求,以资本收益率逐步达到和超过社会平均水平为目标,确定煤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开展情况的汇报_情况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行政,全文共 1799 字

+ 加入清单

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开展情况的汇报

开展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是加强队伍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干部作风转变的具体实践。为此,按照县委总体部署要求,在全面细致调研的基础上,突出指导性、规范性、实用性、针对性、时效性等特点,抓好体制机制的废、改、立工作,着力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推动城建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现将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整体工作进展情况

全县行政权力运行监督专项工作部署后,我局召开了专题会议,传达工作精神,提出标准要求,明确责任范围,制定了《xx县建设局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实施方案》,加大了工作力度,采取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一是查找廉政风险点。把所行使的行政权力纳入风险点查找范围,采取自己查找、同事帮找、科室研究、领导批阅、组织审定的“五查工作法”,人人查找在思想道德、内部管理、岗位职责三类廉政风险。二是评定风险等级。针对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按照危害程度和发生频率等进行分析评估,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对已确定的各类风险,经局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把关后,进行公示,接受群众评议。三是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在研究制定重大改革政策、措施时,都要对可能出现的廉政风险进行评估,注重防范在前,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通过摸清廉政风险底数,编制了《建设局行政权力廉政风险等级目录》,填写了《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评估表》,并围绕思想道德、内部管理、岗位职责共制定了廉政风险防控措施。

二、创新性亮点工作

围绕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抓住关键问题,突出事关全局、事关长远来制定体制机制,力求建立的制度和措施成为推动我县城市科学发展的制度,更好地指导工作、推动工作。

一是突出针对性。认真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努力使出台的政策措施和制度既能够供县委、政府参考,又能够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有针对性地进行体制机制的修改完善和创新工作,立足县情,出台了《xx县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暂行办法》《关于完善和落实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切实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实施意见》,把群众住房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来抓,坚持以城镇低收入家庭为对象,建立健全廉租住房保障制度政策体系,完善和实施租赁住房补贴工程。为使困难家庭真正得到实惠,我局积极跑办,多方协调,发放补贴金额8.1万元,补贴面积4500平方米,涉及低收入家庭150户319人,实现了“民有所居、低有所保”目标,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是突出民生性。通过开展街头问政、企业调研、开门纳谏等多中渠道,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及时掌握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启动“爱民、知民、为民”为主题的“民生工程”建设,建立完善了《建设局绩效考核制》,将老城区街道整修改造工程列入“利民工程”。在勘测的基础上,完成武庙街、文庙街、老礼堂街、儒林街等7条小街小巷的整修建设,铺设排水管道2400米,实现了新老城区市政管网的对接,形成县城中心区管网布局合理、老城区排水管道畅通的城市管网格局,彻底解决了困扰群众排水难、出行难的问题。

三是突出行业性。建立了《xx县房地产服务流程示意图》和《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等管理制度,落实了窗口运作标准,形成了完备的制度管理体系。同时,开展了“服务无缺位”活动,窗口人员配置实行ab角制,各窗口组织全体人员进行岗位交叉练兵,确保窗口服务不断层。为方便群众办事,提高工作效率,我局房地产服务中心针对部分审批项目涉及科室多、运行时间长等问题,严格执行“并联审批”和“一审一核”制度,一口受理,抄告相关。对重大项目的审批,实行联动,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办结。同时,把窗口工作职责及审批服务事项的依据、类别、条件、程序、时限、收费和结果等公之于众,以方便群众查询和办事。各窗口审批即时办结件占审批件的比例不得低于20%,做到即办事项不过夜,承诺事项不过期,充分发挥窗口作用,能即时办结的即时办结,需要到现场勘查、论证的,尽量缩短审批时限,方便办事群众。

四是突出公开性。中心围绕窗口转,窗口围着项目转。在出台《廉政风险监控管理的考核和奖惩机制》的基础上,对审批项目实行了“五公开”,即公开审批依据、公开审批程序、公开审批条件、公开审批时限、公开收费标准。有效避免了人为化随意性审批,真正把政策交给了群众,提高了透明度,方便了办事群众,收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和好评。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机制砂生产线项目的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生产,全文共 1995 字

+ 加入清单

机制生产线项目考察报告

根据县领导指示,县工信局与县环保局、县商务局等部门单位组成考察组,在项目投资方——商砼有限公司有关人员的陪同下,于20xx年11月10日至12日赴XX省XX市路面机械有限公司进行了考察,赴XX省XX市XX县参观了该公司生产的同型号机制砂机械设备运行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机制砂设备及工艺情况

机制砂生产线项目拟采用路面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V7干式制砂设备。该设备是引进日本寿技研公司技术,采取国际合作生产,目前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主要的专利核心技术是US7主机和空气筛,组成返回式闭路系统,大幅度的增产了难以生产的0.6—0.15㎜粒度范围的砂,粒型可与天然砂相媲美,细度模数可在2.6—3.0之间自由简单地调节,并且通过加湿器可以设定适当的含水率,防止扬尘以及粒度不均。

路面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是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制砂设备生产商,长期致力于先进机制砂设备的研发和推广运用。近年来在解决环保和品质两大问题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该公司生产的制砂生产线设计,配备专门除尘设备,采取封闭式管理。生产的砂子可以满足高性能混凝土对砂石的严格要求。20xx年7月17日,XX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该公司组织召开机制砂产品及V7干式制砂设备推广论证评审会,认定该公司检测条件满足机制砂出厂检验要求,机制砂产品经工程试用效果良好,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可在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和砂浆生产中推广应用,并下发通知推广路机机制砂产品及V7干式制砂设备。该公司还多次承办中国砂石协会的学术研讨会、机制砂生产设备观摩会等活动,充分反映了该公司在机制砂生产设备行业的领先水平。

二、机制砂项目涉及的环保情况

考察组围绕机制砂生产过程中是否产生废气、废水、噪声三个方面,通过现场察看和亲身体验进行了重点了解。

1、关于废气的情况:V7干式制砂设备安装有脉冲除尘器,专门收集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根据厂方介绍除尘效果可以达到99.9%,从现场看,除尘效果很好,收集的粉尘灰还可以作为水泥原料等进行再利用,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目前来看,在生产过程中投料环节会产业少量粉尘,主要原因是投料时石料裸露在外,干燥的石料受震动后产生了粉尘。

2、关于废水的情况:该套设备采用的是干式制砂原理,在生产过程中用水量极少,只有出成品砂时,为避免堆料及运输过程中产生扬尘,才通过加湿机加入少量水,不会出现渗漏。因此,该项目不存在产生废水的情况。

3、关于噪声的情况:该套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破碎、筛选等环节均采取了专门处理,配置了进口防震橡胶垫,声音较小。产生噪声的主要是除尘器配备的电动机运行造成,该电动机功率达到300千瓦时,功率较大。XX县塔牌水泥厂使用该设备过程中,对除尘器电动机噪声未加处理,声音较大。

三、考察结论

1、新上机制砂生产线项目的必要性。在我县新上机制砂生产线项目很有必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采用机制砂是发展趋势。通过多年发展,我国机制砂技术日益成熟,通过大量的试验和应用证明,机制砂品质与成本对比天然砂具有一定优势,通过人工控制、筛选洗选后,其质量优于天然砂,将成为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重要骨料。目前我国最大的三峡工程、黄河小浪底工程均使用机制砂配制混凝土。二是可以降低企业运行成本。随着天然砂资源的逐步枯竭和对部分河段实施禁采措施,我县建筑用砂一直非常紧缺。XX县商砼有限公司多数从南康、上犹等地调运,由于运输距离较远等因素造成成本较高,该公司对于发展机制砂项目愿望比较迫切。三是我县有先天优势。我县是全国钨矿开采加工主要生产地,钨矿开采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矿石,可以为机制砂生产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废弃矿石没有经过药洗等环节,不会对砂石质量造成影响,可以作为建筑材料)。同时,机制砂生产线项目可以逐步消除我县大量的矿石这一固体废物,具有一举两得的好处。

2、新上机制砂生产线项目的前提。我们通过考察认为,在我县新上机制砂生产线项目,还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解决好产生废气的问题。针对机制砂设备生产过程中投料环节产业粉尘的问题,建议投资方对投料传输环节进行封闭处理,以达到粉尘不外泄,杜绝废气污染。二是解决好产生噪声的问题。针对设备运行中存在噪声的问题,投资方必须要求设备生产商改进工艺,对制砂主机和除尘器配备的电动机进行降噪、隔音处理,建议投资方合理规划厂区布局,将设备尽量安装在目前地块远离居民的一侧,或者对整套设备采取封闭式运行。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XX县商砼有限公司新上机制砂生产线项目,既可以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增加经济效益,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县固废堆放的问题,具有社会效益;机制砂生产线项目技术成熟,配备的环保治理设施及部分工艺进行改进,按标准要求处理后可以达到排放标准。建议批准该项目,并对该项目设定前提条件,项目建设前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规划审批制度,在废气和噪声污染处理可控后批准开工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围绕建立“六个机制” 扎实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_组织人事_网

范文类型:制度与职责,适用行业岗位:部长,人事,全文共 2038 字

+ 加入清单

围绕建立“六个机制扎实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我区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通过健全和完善干部考察评价、择优汰劣、任用决定、监督约束、激励保障和培养锻炼机制,从整体上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第一,围绕建立科学的考察评价机制,探索准确识别干部的制度和办法。区党委坚持把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作为考察的必经程序,适度扩大个别谈话和征求意见的范围,让尽可能多的知情者对干部有评价权。同时,在全区推行了考察预告制、差额考察制,探索实行考察工作责任制等,增强干部工作的透明度,着力防止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等现象的发生。2000年以来,全区共进行考察预告10405次,设立意见箱和专线电话5580个(次),接到举报电话、信件和接待群众来访3705个(次)。经调查核实,对一批问题属实的干部作出了不予提拔任用的决定。 第二,围绕建立科学的择优汰劣机制,探索干部能上能下的制度和办法。坚持把竞争机制引入干部工作,大力开展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全区各级党政机关中层领导职位出现空缺时,原则上都实行竞争上岗。全区实行竞争上岗的职位达113983个,占职位总数的65%,有142469人参加竞争,占干部总数的59.7%。在推进干部能下能出方面,区党委制定并实行了干部不称职的15条认定标准,2000年至2004年全区共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1887人。 第三,围绕建立科学的任用决定机制,探索民主规范的用人决策制度和办法。在全区范围推行市、县党政正职由党委全委会无记名投票表决制度。2002年以来,区党委在决定14个地级市党政正职人选时,均召开了全委会进行审议,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在2002年的县(市、区)领导班子换届中,自治区所辖9个地级市,也全部采用这种方式决定55个县(市、区)的党政正职人选。玉林等市党委试行了党委常委会无记名投票决定干部任免制度。几年来,全区全面推行了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已公示拟任厅级职务干部344名、处级职务干部7533名、科级职务干部17327名。公示期满,不予任命的厅级职务拟任人选6名、处级职务拟任人选139名、科级职务拟任人选506名,暂缓任命的142名。 第四,围绕建立科学的监督约束机制,探索规范领导干部权力运作的制度和办法。一是实行干部诫勉制度。1999年以来,全区共诫勉厅级领导干部10人、处级121人、科级700人,诫勉期满降职使用159人、改任非领导职务96人。二是推行回复组织函询制度。2001年至今,全区共有1053名干部向组织回复了群众反映的有关问题。三是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2000年以来,全区共对55名厅级干部、964名处级干部、5254名科级干部和720名企业领导人员进行了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了少数领导干部在经济工作中滥用职权及管理上不规范的问题,提出了规范财务管理工作的措施,促进了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近年来,区党委还进行了党委常委向全委会作年度述职报告、廉洁从政报告、下级“一把手”向上级党委报告重大事项等制度措施的试点,并在全区建立了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制度。同时,还进行了党员旁听县(市、区)党委常委会、乡镇党委会议,党代表质询和评议党委工作等试点。 第五,围绕建立激励保障机制,探索促进干部奋发有为的制度和办法。区党委大力推进干部交流,规定市县的党政“一把手”、分管党群工作的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和组织、人事、公检法、财政部门的主要领导等10个职位,必须实行避籍交流任职,并有计划地推行县(市、区)领导跨地市交流,乡镇干部跨县市交流。2000—2004年,全区共交流乡科级以上干部31934名。全区还从建立健全激励和保障机制入手,逐步完善干部交流工作配套制度。 第六,围绕建立科学的培养锻炼机制,探索干部健康成长的制度和办法。区党委于2001年明确提出,把乡镇和企业作为干部成长的重要源头和基地,坚持把大批年轻干部放到乡镇和企业培养锻炼,并坚持从乡镇和企业选拔高素质的领导干部。为了抓好这“两个源头”的建设,我们制定并实行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和规定。一是专门拿出编制指标,将“活水源头”做大。实行带编选派选调生到乡镇或企业锻炼;乡镇撤并时拿出一定比例的编制用于接纳选调生;把选调生接纳与公务员招聘结合起来,实行并轨;机关招录的公务员中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首先要安排到乡镇锻炼一年。2002年以来,共选派2600多名县以上机关干部到乡镇任职、挂职,从区内外高校挑选700多名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到乡镇工作,选派近7000名大学毕业生到村级组织担任“村官”。二是坚持把有基层工作经历作为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条件。明确规定,在县处级后备干部或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缺额时,首先要从乡镇干部或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中选拔和挑选。3年来,共有350多名乡镇优秀干部被选拔进县处级领导班子,60多人担任市级党政部门领导职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