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教育研究实践报告(实用20篇)

2024小班安全工作总结_小班安全教育工作总结

浏览

1726

范文

146

开题报告在网络环境下基本教育模式的研究课题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2975 字

+ 加入清单

开题报告在网络环境基本教育模式研究课题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在网络环境下基本教育模式的研究》课题,是重庆市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十五”专项科研课题(课题批准号:02-dt-10)。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论坛热门帖子: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建设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中学教育必须研究的课题。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教育模式产生了质的飞跃,网络化教育将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于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在网络教育时代,不仅需要有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高效互动的教学方式,更需要有丰富实用的教学资源、完备的教学体系。在网络化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成为网络教育的主导力量。而目前,我们的教师对信息技术、网络教育尚不熟悉,利用网络实施教育教学尚有距离,尤其是建立“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还有待起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背景条件:国家教育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虚拟学校、远程教育等应运而生;重庆市教委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通过评选信息技术示范校加大力度;渝中区率先建立局域网,并通过已经实施了三年的“双创课题”研究,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极大改观;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础条件:我校通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信息技术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硬件上:我校建成了以光纤为网络骨干,采用千兆高速以太网,集视频教学、监控、信息服务、学校管理于一体的校园网络,实现了“班班通”;全校所有的教室都安装了数字投影机、实物展示台、100英寸电动玻珠屏幕、多功能讲台、监控摄像机、29英寸电视机,上课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

软件上:我校初步建成了具有求精特色的 “教育信息资源库”,包括《k12学科资源库》、《数字图书馆》(近两万册电子书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电子期刊等大型教育数据库、试题库、资料库,涵盖国情教育、心理咨询、青春期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升学指南、教育法规等教育信息库,能充分满足现代教育管理和一线教学的需要。

人员上:我校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配备了专业人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相当造诣。信息技术中心,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了信息技术素质修养和实际操作的培训,全校教职员工基本掌握信息技术教育,能满足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育教学的需要。

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观念问题:有了好的硬件环境,如果观念不更新,只是“换汤不换药”,那就失去了研究价值。本课题必须着力解决教师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

2、理论问题:目前网络教育缺乏科学、系统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本课题应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现有的理论,不断探索、总结、归纳、概括,形成适用于网络教育的理念、原则、策略。

3、技术问题:信息技术,顾名思义,技术性是很强的。如何使教师技术精湛,使精湛技术与优质教育紧密结合,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本课题希望在这方面能作出一点贡献。

4、实践问题:网络是一个新环境,如何在这个平台上,创造出符合自己实际的教育教学模式,需要从实践中不断总结,不切实际地模仿别人,拷贝别人,是不可取的。本课题倡导教师努力进行实践。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创新之处

1、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符合当代教育理念、具有现代教育特色、综合教育效益很高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2、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

(1)21世纪的教师应该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问题:

①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实施教育教学。

②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再教育模式接受终身教育以保持新鲜活力,促成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

③适应现代教育的新趋势——网络教育,对教师素质到底有哪些新的要求。

(2)21世纪的学生应该思考自己的学习问题:

①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变更传统学习模式,建立新的学习方式。

②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学会学习。

③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21世纪的学校应该思考建设新型师资队伍,培养新型学生的关键途径;加强资源库的建设,为网络教育提供坚实保障等问题:

①如何进行资源库结构的建设。

②如何强化教师和学生的网络意识。

③合理地充分地使用资源库,实现新的教育教学目标。

3、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是:

(1)选题富有挑战性。本选题基于信息化大发展,传统教育与新型教育大更替的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大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课题研究中,必须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生动活泼的网络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3)手段先进。利用校园网络和个人主页资料,给学生一个充分自主的学习空间和积极思维的素材,强化培养学生“自我”意识的目的性。

五、本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

XX年3月至XX年2月,对全校教师进行了12轮培训,从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到简单课件制作、网络课件制作,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的基本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系统培训,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国家、市、区各级的技能竞赛,多人获奖,从而推动了教师个人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六、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力论、现代教育学、现代心理学和科学研究方法论等。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索引法、行动研究法。以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作为研究手段,采用观察、文卷调查、经验总结、实验、对比分析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多个轮回的研究。

七、本课题研究的成果

1、论文集:本课题研究的报告、总结、论文、案例、教案精编(内部印行,争取正式出版)。

2、专著:《扣开未来之门——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模式研究》(正式出版)

3、电子出版物:《求精中学优秀网络课件选》(若干辑)

八、本课题研究的进度计划

(一)研究周期

三年,即XX年2月至XX年1月

(二)研究步骤分三个阶段

1、XX年2月——5月为准备阶段

宣传发动,组成课题组,酝酿课题实施方案及相关措施等。

2、XX年6月——XX年8月为实施阶段

第一轮(XX年6月——8月),主要工作:课题组统一认识;申报课题;确定子课题,各分课题组分别开展研究工作;积累资料;统计分析,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轮(XX年9月——XX年8月),主要工作:完善方案措施;继续开展研究;争取有一定的成果,并写出第二期研究报告,接受中期检查。

第三轮(XX年9月——XX年8月),主要工作:继续开展研究,并争取在某些学科实现质的跨越;争取每人有一篇论文;写出第三期研究报告并接受中期检查。

第四轮(XX年9月——XX年12月),主要工作:继续开展研究;出论文集;写出高质量的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为了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我们将本课题分为四个研究小组,分别在信息技术、文科类、理科类、艺术类四个方面开展研究,逐步互相渗透、融合,最终形成一个开放的、立体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初中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初中,全文共 6282 字

+ 加入清单

初中生命教育理论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为广大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等消极因素也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少数未成年人生命的丧失,生命意识的淡漠、生命意义的迷失影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据教育部、公安部、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等单位对北京、天津、上海等1 0个省市的调查显示,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相当于每天消失一个班。这警示我们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已经是学生成长过程最为需要的教育。生命与生存、生命与尊严、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发展、生命与社会等深层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探索。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中小学生命教育研究与实践》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开展生命教育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探讨,着眼于全体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奠定基础;着眼于增强学生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实践体验,“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成功的教育”,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生命环境奠定基础。引导学生热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都得到主动、健康、全面发展。

三、生命教育的目标

我校的生命教育,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引导学生关注环境、关心他人、关爱生命、关怀人类,并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分层目标:

一是通过对生命的认知,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生命的过程,从科学的角度认识生命、珍爱生命,从而培养学生树立安全意识、环保意识。

二是强化对生命的感悟,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自我并关心他人,培养学生的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是促进对生命的升华,使学生在认知和感悟生命的基础上,敬畏和欣赏生命,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生命教育的宗旨和最终目的。

四、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一)内容:

1)、珍爱生命的教育。内容主要涵盖安全教育、品德修养教育等。

2)、环境保护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树立环保意识。

3)、生命科学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从科学的角度认识生命。

4)、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健全心理品质。

5)、生命塑造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从美学的角度感悟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从而树立高尚的人生观。

(二)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等。强调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就问题开展个案研究,并以问题的解决方法做为个人课题的重要成果来呈现。研究的途径体现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通过学科教学、心理辅导、家庭教育、网络教育等教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研究与实践。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及理论依据

研究对象是全校七至八年级学生。

我国自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政治因素以及多种文化价值取向并存的局面,这一切使得与原计划经济模式相匹配的学校教育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与挑战。学校教育的实效性问题已为全社会所关注。反思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实效性差的原因,尽管有方方面面,但究其根源,却是无“人”的教育,它无视或蔑视生命的需要,与学生的生命——生活相脱节甚至相悖,采取简单化、灌输式的说教。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现代范式的道德教育内容的“理想性”,忽视对生命的现实关注,脱离每个个体生命成长的具体的、现实的生命需要来进行道德教育,可以说在道德教育中出现了生命的“空场”。

第二:现代范式的学校教育过程的“无人性”。当今学校忽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教育,重视书本,重视知识,将个体生命的形成与发展视为外塑的产物。学校教育与学生的现实生命——生活相割裂,忽视了个体生命的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导致知行不一致,形成个体生命人格的缺陷。

第三:现代范式的学校教育手段的“说教与灌输性”。现代学校德育以“美德袋”的形式进行灌输教育,忽视或无视学生的生命经历、感受和体验,忽视个体生命所处的具体的、现实的道德情境,以抽象的、单一的、绝对的“善”与“恶”、“正确”与“错误”为标准来要求和衡量个人的动机与行为。

所以,本课题关爱生命教育这一问题的提出,是在对人、生命、道德教育及其关系再认识的基础上探讨生命教育问题,她主要缘于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对现实生命价值的失落之感,尤其是对转变学校德育中生命“空场”现象的责任感,回应社会转型对道德教育转型的要求。它既不是与已有的道德教育“分庭抗争”,也不是与之无关的另外一套体系,而是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凸显对生命的关照,凸显生命在人的意识中的位置以及人对生命的关爱意识。

五、国内外研究状况

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学者是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早在1968年,他即在美国加州创办了“阿南达村”、阿南达学校,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他还出版了《生命教育》一书,探讨必须关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谛。

生命教育一经提出之后,很快就波及许多国家和地区,并逐步地形成了一种新地教育思潮。比如,香港、中国台湾中小学已经有了生命教育的课程和教育,在大陆中小学领域,近一、两年有少数省市和学校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尝试,如福建华南实验小学和蠡园小学开设了生命教育的课题研究;辽宁省XX年12月22日在沈阳启动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上海市也于XX年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特别强调要加强未成年人的“生命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增强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英国等西方国家即提出了所谓的“呼应课程”,以顺乎学生的生长、发育的规律。日本针对青少年浪费、破坏、自杀、杀人等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在1989年的新《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定位于敬畏人的生命与尊重人的精神这一理念的教育目标。我国的港台地区更是掀起了一股生命教育的热潮。如中国台湾教育行政部门设立了“生命教育委员会”,并曾将XX年定为“生命教育年”。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陆实施和全面推进的素质教育,倡导以人为本,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人。这在一定的意义上也可以说就是开展生命教育。

关于生命教育的课程目标,研究者所用的视角不同,对课程目标的表述也不尽相同。

——生命教育的目标有三,即“深化学生人生价值观与理想”,“培养学生尊重生命与关怀他人”,“发展学生多元智慧潜能”。(中国台湾 吴清基)

——生命教育就是培养、发展、提升生命认识、生命情感、生命意志和生命行为亦即生命意识水平和价值的教育。(上海 燕国材)

——生命教育的三层次目标:即“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增进发展生涯”、“促进学生自我实现”。(中国台湾 郑崇珍)

六、现有基础

(一)有良好的课题研究基础。

我校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班主任专业化与现代班集体建设研究”的子课题“初级中学后进生成因及其干预研究”、已获结题,现申报继续参加新教育实验课题研究工作,另有多个有关生命教育的市级课题与校级课题正在研究之中,这些课题的研究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可见,我校开展生命教育已有良好的实践研究基础。我校图书馆有藏书近10万册且近200台电脑可上网查资料。

另外,学校领导对课题研究高度重视,每学期都有足够的专项教科研资金投入。校领导带头立项进行教育改革研究,学校有良好的教科研氛围和充足的课题研究时间。参加课题研究的同志大部分是学校骨干教师,他们中有不少人参加过市级以上课题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他们在教学第一线,对师生情况最了解,为实验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广大教师取得了一定的教科研经验,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二)已经做过的工作。

1)、生命教育课程开发

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中,我校开发了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并有专门的任课教师与列入课程表的课时来实施该校本课程。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内容分五大部分,一是珍爱生命——安全教育;二是关爱环境——生存教育;三是认知生命——一周讲评;四是了解自己——心灵家园;五是理解生命——塑造自己。

2)、生命教育专题活动

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活动,有教育处牵头各班开展的以生命教育为主体的主题班会,有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专题讲座,有歌唱生命的歌咏比赛,有各类生命教育的专题板报,有各种活动,如:清洁家园、社区义工活动、为受灾地区捐款,及各种生命自救活动等。如:模拟救火演习、远离香烟毒品活动等。

3)、组织生命教育活动打造生命教育环境

开展生命教育专题活动,列入综合活动计划。在综合活动计划中,结合禁毒日、世界环境日、预防艾滋病日、安全教育周等开展专题生命教育活动、生命教育主题班会等。校园文化渗透生命教育,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学校在环境规划改造过程中充中考虑到生命教育,规划建设生命教育园地,并在楼道、墙壁等处布置生命教育的主题内容,使校园时时处处渗透生命教育,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4)、生命教育课堂渗透

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我校强调了生命教育课堂渗透,全方位的灌输生命教育的理念,让学生能时时对生命进行反思,不断的吸收各种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努力使学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与拼搏的精神,在各学科的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建立个人生活信心的立足点。

七、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年 9 月至 XX年 3月 )

1.课题立项,选定实验班

2.拟定课题,明确目标

3.召开课题开题会及子课题的部署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 年 4 月至 年 8 月)

1.对实验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相关问题的培训

2.设计课题研究计划并进行研究

第三阶段研究阶段(XX年9 月至XX年3月)

1.进行阶段研究成果交流和总结,开展中期研究成果推广工作

2.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第四阶段总结验收阶段( 年 4 月至 年 9 月)

1.对前期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角度,撰写相关的论文和行动研究报告。

八、创新之处:

1、有关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大陆起步较晚,虽在少数学校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尝试,但还处于起始阶段,对关爱生命道德教育的研究尚停留在“奔走、呼吁”等理论探讨的层面,缺乏可操作性。本课题尝试把认知层面的构想真正转化为可操作的实际行动,使关爱生命道德教育在中学德育中得到真正的实施。具体途径是开设独立的校本课程——生命教育课程。因为结合我国大陆的具体教学实际,如果我们只是口头上承诺生命道德教育要融入和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大背景中,这些“豪言壮语”在现实中就会变成 “空中楼阁”。本课题参考国内外已有生命教育教材,结合我国中小学生的身心实际,编制生命教育教材,在初一年级试行“长短课”,以确保生命教育的授课时间。同时,组织学校政治、语文、生物学科教师分析本学科教材,挖掘对学生进行生命道德教育的闪光点,对学生渗透关爱生命道德教育。

2、本课题强调学生的直接参与和亲身体验,提出使学生成为“优质自己”作为关爱生命道德教育的价值期望。提出“过好每一天”作为成为优质自己的生命焦点。

3、本课题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直接参与活动和亲身体验,引导学生通过“生命故事”交流自己的生活经历、自我经验、生命体验和生命追求以及自己对他人的生命经历、体验与追求的感悟等,通过“生命故事”帮助学生德性成长,从而促进道德学习与道德教育的融合

九、研究人员的组成与专长

本课题的负责人是我校副校长刘玉强,45岁,中学一级教师,曾担任过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有丰富的班级及学校管理经验和丰富的教师专业化培训经验,并负责为课题组提供研究经费,做好研究指导,提供研究所需图书资料并组织研究人员参加课题相关的培训学习。

课题组长张志刚,35岁,中学一级教师,河北省优秀教师,河北省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先进个人,十佳班主任,有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有较高的教育理论,善于总结。该课题的申请书、开题报告、阶段总结、论文、均由其归纳整理。

研究员郭成林,46岁,魏县二中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曾担任过国家级课题的负责人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教育管理经验丰富,有创新意识,善于总结,负责本岗位学生生命教育模式探讨研究,撰写阶段总结。

研究员连建忠,34岁,教导处副主任,中学一级教师,多年班主任,班级管理经验丰富。善于整理总结,负责材料收集整理和阶段总结。

研究员王改丽,31岁,中学二级教师,多年班主任,班级管理经验丰富。负责班级生命教育课例整理,并形成系统过程性材料档案。

研究员张瑞丽,43岁,学校妇工委主任,中学一级教师,“心灵家园”校本课开发者,负责本学科范围内撰写论文,提供案例,调查问卷。

研究员郭海红,38岁,中学一级教师,“心灵家园”校本课开发者,负责本范围内撰写论文,提供案例,调查问卷,负责查阅资料,打印整理资料。

研究员徐洪福,34岁,中学二级教师,多年班主任,班级管理经验丰富。负责班级生命教育课例整理,并形成系统过程性材料档案。并负责“周讲评”校本课研发与材料归纳整理和各个阶段总结材料整理。

研究员陈晓静,26岁,中学二级教师,多年班主任,班级管理经验丰富。负责班级生命教育课例整理,并形成系统过程性材料档案。

研究员苗利东, 岁,中学二级教师,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教改探讨欲望,班级管理经验丰富。负责设计调查问卷、进行问卷分析和筹备组织相关活动。

研究员韩海英,32岁,中学二级职称,生物教师,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教改探讨欲望,负责本学科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整理和筹备组织相关活动。

研究员栗 娟,45岁,中学一级职称,生物教师,有丰富的生物教育经验和教改探讨欲望,负责本学科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整理和筹备组织相关活动。

研究员华振国,32岁,中学二级职称,思想品德教师,有丰富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和中学生行为规范管理经验。负责本学科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整理和筹备组织相关活动

研究员侯香叶,42岁,中学一级职称,思想品德教师,有丰富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和中学生行为规范管理经验。负责本学科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整理和筹备组织相关活动

总之,课题组成员平均年龄35岁,经验丰富,精力旺盛,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新理念较快,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实验研究能力,各负其责,分工合作,能保证课题的按时顺利完成。

十、课题研究的成果表达形式

1、研究报告(包括实验报告、调查报告);

2、专题研究论文、论文集、专著;

3、生命教育的教材

4、实绩展览、活动展示(学生活动的记录、图片、反映该课题研究的录像资料等等)

十一、主要参考文献

1.郑晓江.《寻找人生的价值与生命的安顿》.http: ∥

2.史习燕.《少年暴力和爱育的缺失》.中国教育报,XX年8月23日

3.王学凤.《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及实施途径》[j]. 教育评论.

4.张云飞.《呼唤生命教育》[j].社会. (3)

5.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艺术》河海大学出版社。

6. 伍芳辉 《教师及学生心理健康》北京出版社

7.田春利.《论基于生命有限性的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

8. 吴珄 《教育价值观的思考与实践》现代教育出版社

9.程红艳.《呼唤教育的生命意识——生命教育及其对德育的启示》[j].班主任之友.(7)

10.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11.刘宣文,琚晓燕.《生命教育与课程设计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

12. 王一良《心理医生》台海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学校,全文共 225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开题报告

同志们:

今天,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重点课题《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正式开题了。

我代表总课题组向大会作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是在党中央作出构建社主义和谐社会决定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我们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充分认识。

1、党中央《决定》为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说明党中央已经把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同时,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也应该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党中央《决定》是我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2、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课题研究提出了任务。xx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指导和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同时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强调集体备课,统一做好安排。要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需要为主线,通过教研活动,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难点,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带课题培训与合作研究等方式,推广优秀科研成果。”这些都明确了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以教育部的《纲要》为依据的。虽然近几年贯彻《纲要》取得了进展,但发展不平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真正得到落实。目前,我国的社会面临一个高速发展的机遇,教育同样也面临着急速发展的变革,而学校又是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所处的这样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学校要开展心理健康行动研究以保证学生的五育和谐发展,促进素质教育的推进。

3、素质教育呼唤师生的心理健康。学生和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教师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学校办学的质量,并对学生心理健康具有深远影响;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成长和健康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因此,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对个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对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亟需行动研究。目前中国社会各界已经意识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对此开展了许多工作。但是我们的现实中,状况仍然不容乐观,主要突出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行动结合上不够,理论研究对实践行动的指导作用还没有充分的发挥。因此,为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就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行动相结合,而行动研究就是最好的方法。行动研究是在人们行动的社会实践领域中产生的,它一方面指的是人们为达到提高社会生活质量,改变自身境遇的目标而设计的一系列渐进活动;另一方面又试图确认这些活动的标准,提供行动的处方,使渐进的活动系统化。行动研究关注的不是学科中的“纯理论研究者认定的‘理论’问题,而是教师、学生、校长等日常遇到和亟需解决的实践问题。它将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一方面教师、学生可以从研究专家那里获得必需的研究技能;另一方面研究专家又可以从真实的教育情境中获得第一手信息,使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更好、更快地应用于教育实践。所以说,行动研究将对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到深远的意义。本研究旨在将研究与行动结合起来,以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突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光停留在表面文件上和理论研究中,而在于将研究与学校、家庭、社会的行动有机结合起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势在必行。

二、课题研究的概念与理论

概念的界定

1、心理健康: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宪章中指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一种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体弱而已”。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心理健康被定义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立足于把心理健康定义为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形容词义,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环境)关系和谐。二是动词义,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

2、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多种途径和手段,从个体心理实际出发,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教师、学生个体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教育和辅导,进而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学校主体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它包括积极心理的教育和消极心理的预防两种形式。心理健康教育有两层含义:一是对全体教师、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其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二是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教师、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现代教育技术实践报告_社会实践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技术,全文共 1358 字

+ 加入清单

现代教育技术实践报告

一、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

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实物投影、计算机等先进的现代化信息多媒体相继步入课堂,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正向我们走来。作为21世纪的教师,如何能够紧跟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把现代教育技术有效运用于课堂教学,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也指出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它们消除了距离的障碍,正十分有效地参与塑造明日的社会。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技术革命的出现,为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现代教育技术为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教学对象、变革教学方式提供了物质支撑。面对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来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家之间的竞争本质就是知识创新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是学校教育肩负的历史使命。但是,以知识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仍存在着重理论学习轻实践锻炼、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筛选信息、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处理信息、创造信息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就必须改革传统教育。急需加强课堂教学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实现教育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从而推动教育活动和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进而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实践思路及过程

当前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当代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及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必将大大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当今的教育如何迎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挑战,如何及时应用科学技术,以提高教学质量呢?在“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期间,便萌生了建立属于自己的数学专业博客和班级博客。很快,想法便付诸了行动,“数海泛花”和“四(4)班博客”相继诞生。

(一)个人博客简介

(a)、博主简介

博主,李,网名,枫叶(蓝天)。自毕业以来,一直在凤阳县实验小学执教数学。XX年4月获滁州市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XX年9月被聘为县兼职教研员。于XX年通过人事部组织的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XX年获得因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结业证书。

(b)、博客建立背景

在教学上痴痴追梦的我,在“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学习期间,便萌生了建立一个属于自己博客的想法。当今社会正快速地向着信息化、数字化方向前进,作为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建立博客,不失为有效快速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一条捷径。博客的建立,极大地方便了与他人的交流和学习。既增长了知识,又拓宽了视野,从而丰富了自己的个人世界。博客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束缚,在与别人一起分享交流之际,也为自己的事业增添了一抹长青的色彩。基于此,我的“数海泛花”博客于XX年7月诞生了。时隔不久,我的班级博客也随之诞生!半年多来,班级博客给本班乃至整个年级的同学、家长、老师带来了许多的好处。对同学们而言,博客既是学习的天地,又是展示自我的舞台。而家长们也能通过博客,对自己的孩子、对整个班级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学习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4月思想汇报范文_5月思想汇报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495 字

+ 加入清单

学习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4月思想汇报范文

敬爱的党组织:

今年的3月份以来,全省的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如火如荼,各地党员干部纷纷依照部署,加入到此次活动中来,受到他们的感染,我也积极参加到集体的学习当中去,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取得了更大的进步。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十几个字是我们党在90多年来长期奋斗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了群众路线,这一路线不仅是党领导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人民民主政权,顺利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保证,也是开创小康社会胜利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保证。

3月份,我在其他优秀党员干部的带领下,经济参加了很多次的学习,如“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集中学习;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文化的互帮互组的学习;《同呼吸擦能心相印--在正定工作期间坚持群众路线纪实》的个人学习等等,除此之外,我也参加了相关的讲座聆听,电影观看,通过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我对党的群众路线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党来来高度重视群众工作,我们将党和群众的关系比之如鱼水,喻之为血肉,视之为种子和徒弟。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成就,都是通过同群众共同奋斗取得的,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顺利发展,关键就在我们党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且创造性地贯彻于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贯彻于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全部活动中,我们党才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条件的改善,办公环境的优化,执政环境的优化,现在党员同志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好的现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四风”违背了党的性质和宗旨,有的党员干部发生角色错位,有“公仆”变“主人”,自认为能够主导群众,支配群众,代表群众,从根本上脱离了群众;有的党员干部看不起群众,认为他们无知,不讲理,怕接触群众,从心理上拒绝群众;有的则是不关心群众,对群众反应的问题漠不关心,久拖不办,从感情上伤害了群众等等。尽管这些行为发生在少数党员身上,但损害了党的形象,腐蚀了党的肌体,是当前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反应最强烈的问题,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在以上的基础上,我对自己也进行了自查,切实改进了自己的工作作风。首先,照镜子明得失。照镜子,即正视自己,在大是大非上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在小事小节上保持清醒,防微杜渐;其次,守底线正衣冠,要求自己要个好人,心不邪,眼不瞎,耳不聋,嘴不馋,脚不懒。心正才能成事,要坚持眼见为实,坚持说真话,听真话,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除此之外,保持纯洁勤洗澡。要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不断清洗思想上和行为上的灰尘,保持员的政治本色,倡导积极、健康、乐观、友善,守法的正能量。

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这三十八的字对我的教育意义重大,我现在是基层的一员,是人民群众的一员,更是党员的一员,忠心对党,真心为民,清心律己,用心干事是以后我工作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做到尽心尽力完成本职工作,做好基层工作,坚持反省,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争取在基层中干出点不平平凡的事情来,为群众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预备党员的一年里,我取得了比较显著的进步,在此基础上,我要抱着不骄不馁的乐观心态。继续学习,艰苦奋斗,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紧随党的前进脚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相信在党组织的帮助和督促下,我能得到更大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智障儿童教育研究报告_研究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4948 字

+ 加入清单

智障儿童教育研究报告

智力障碍又称智力缺陷,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小编整理了智障儿童教育研究报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与此同时,影响人类自身安全的种种因素也随之日益增多。智障儿童由于智力和身体存在的缺陷,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较正常儿童更多的安全威胁,其中尤以烧伤、烫伤、气管异物、交通事故、意外坠落等为常见的意外伤害。这些意外伤害带来的后果不仅影响了智障儿童的身体健康,对他们的心理造成终身阴影,同时也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特殊教育的目的是使智障儿童形成基本的实用能力和良好习惯,成为平等的公民,取得生存的权利。 要生存就要融入社会,要融入社会首先必须保证自身安全,因此,安全是生存的首要条件,而安全教育也就成为智障儿童特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特教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安全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技能。本文拟就智障儿童安全教育的特殊性及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智障儿童安全教育的特殊性

相比于正常儿童,智障儿童安全教育有其非常特殊的性质。智障儿童面临的安全隐患之所以比同龄的正常儿童多,是因为他们的智力和体能都十分有限,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对外界危险事务也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例如他们容易患有视觉损伤(折射误差、斜视、弱视、白内障等),轻度智障儿童感受性降低,一般很难或不能辨别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的细微差异,严重程度的智障根本不能辨别多种颜色。加之听觉迟钝,知觉速度慢,容量小,不够分化联系少,很难及时发现外界来袭的危险;他们的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独立生活经验,即使能发现来袭的危险,也很难迅速有效地做出判断和及时规避。

正常儿童虽然也面临着诸多的安全威胁,但是他们的接受能力强,经过家庭及学校教育并不断总结积累自身经验,很快就能形成一定的安全意识。智障儿童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大脑经历过不同时间、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损伤,给认识活动带来了持续障碍,其障碍表现的形式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特教工作者在进行安全教育时对每个儿童的病因有比较透彻的了解,根据医生诊断和儿童的在校表现,针对具体情况予以区别对待。又如对正常儿童的安全教育可以采用谈话的方式讲授,而智障儿童缺乏语言逻辑思维的能力,单纯的讲授很难收到满意的效果。

在记忆方面,由于运动记忆容易激起智障儿童的情绪活动,其记忆效果就好,形象记忆略差,词汇的逻辑记忆难度最大。又,意义识记差,机械记忆相对较好。以上种种,造成了智障儿童安全教育的特殊性。

在安全教育过程中,特教工作者要以体贴平等的态度对待智障儿童,体谅和容忍他们的过失,给他们以安全感和信任感。智障儿童由于大脑受损,记忆力差,前学后忘。因此,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一定要反复讲,不厌其烦地多次灌输,并将交通安全、用电安全、体育活动安全的标志物品宣传画在校内各专区域内张贴,以便让孩子们经常看到,并定期组织演练,相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同时,我认为特教工作者必须意识到,要有效的进行智障儿童的安全教育,最正确的方法并非是单纯紧盯着他们的缺陷加以弥补,而是设法找到智障儿童的优势予以培养。

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自我保护意识的形成

智障儿童面临和终将面临的安全隐患不胜枚举,其中很多是难以预料的。部分家长出于对子女的怜爱乃至愧疚心理,给智障子女以过分的保护,导致智障儿童过分依赖监护人,如丹娅、暑薇等同学。学生的自理能力与其身体的增长不成正比,长久以往,儿童自理能力得不到发展,离开监护人,就无所适从,一旦处于突如其来或未曾经历的危险之中,便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所以仅仅针对具体危险源进行的教育和过分的包办保护并不是长久的和万能的,只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意识才能使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从容面对一些危险。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让智障儿童养成生活中的良好习惯,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或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启智教育课程中均有专题的课程讲述,教师须反复跟孩子们强化训练,例如:上下楼梯时一定要靠右行走、扶栏杆,不推、不挤、不奔跑。行路时一定要走人行道并尽量靠内侧;过马路时一定要走斑马线,开锁进门时看看有没有陌生人站在后面;独自不要用火,喝开水或热汤时要先吹一吹、试一试;吃饭的时候不要嬉笑打闹,等等。凡是儿童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不要一切都包办代替。只要时时注意这些生活小节的训练,通过多次反复的提醒和训练,长此以往,孩子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就知道了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了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

三、适时和适量的原则

智障儿童因大脑受到损伤而使其认识活动产生持续障碍,这种认识活动障碍是时刻与之相伴的。他们记忆的目的欠缺,有意识记忆差,表现为健忘、易疲劳。如“精神发育不全”、舞蹈症、脑外伤、脑积水儿童等都有易疲劳的特点。因此,进行安全教育一定要在其非疲劳期间。一旦儿童有了疲劳感,任何教育都难以接受,特教工作者必须掌握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时机予以安全教育。

由于智障学生的大脑受到损伤,不随意注意占优势,表现为特别好动,其“注意点”是以自己的注意为中心,注意范围狭窄、稳定性差,情绪不稳定,如先天智障、脑外伤、脑炎后遗症、舞蹈症儿童均有这一症状。所以,对这些儿童进行安全教育时,不能在单元时间内给他们呈现多个刺激,要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刻抓紧讲授,内容要浅显易懂,生动有趣。学习的时间不能长,时间一长,疲劳感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就会随时出现。学生一旦出现这些现象,教学效果就得不到保证,因此发现有疲劳感时,我们就应停止教学。

四、游戏——观察学习——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

一般,针对智障儿童注意力很难集中的特点,教师要不断变换刺激的方式,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智障儿童最大的困难是他们不能看见和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就是他们一旦离开了直观形象的“事实”,就对事物关系不能思考。另外,智障儿童的注意力还带有情绪特点,对自己感兴趣的和直观事务容易较引起他们注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教学实践中,宜采用观察学习法。所谓观察学习,是指模仿他人获取新技能的过程。第一个过程是注意过程,是关于模仿对象和观测者的特征;第二个过程是保持力;第三个过程是运动再现。为了方便模仿,应该给予儿童表现所学技能的机会,并对他们的表现做出准确的反应。第四个过程是动机过程,运用强化过程对儿童模仿有重要作用。通过直接的、外部的强化,被观测者的替代强化和良好表现的自我强化,可以获得学习的成功。

例如游戏就是智障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也是最形象最直观的观察学习过程。智障儿童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对丰富直观而正确的事物表象而获得。在游戏过程中,孩子容易形成正确的事物表象,可以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知识。教学知识点在游戏过程中要反复地重现,便于牢固地保存在孩子的头脑中,起到强化训练的作用。通过看和做,听和说,孩子能实际地感知物体的各种不同的行状、色彩、表面性质等多方面的特征,形成正确而丰富的表象。这些为孩子的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提供了营养,有助于克服各方面的障碍。

通过游戏,可以让智障儿童比较轻松而有效的掌握自救技能。例如:为了对智障儿童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和迷路后回家的技能培训,可以开展如下游戏,先布置好红绿灯和斑马线等场景,准备好特制的交警制服和反光背心,首先由教师扮演警察和迷路儿童的角色,让智障儿童观察学习,然后让智障儿童轮流模仿扮演“警察叔叔”和迷路儿童,学会看红绿灯,学会走斑马线,学会分辨交警着装,学会分辨老人面容,学会迷路时寻找警察叔叔或和善的老人给予帮助,学会使用求救或请求帮助的生存词汇,学会较熟练地说出父母的姓名、电话号码和家庭住址,学会分辨和使用110、120、119等求救电话。引导智障儿童设想出各种各样自救自护的方法并进行演习,提高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

在游戏中,教师可以扮演迷路儿童,向智障儿童扮演的警察叔叔请教,增强智障儿童的模仿学习。被成人模仿是对智障儿童有力的刺激物,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在游戏中,要较多地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多媒体等,这样才能以色彩、活动画面和音响等诸多因素刺激智障儿童的多种感官,以集中他们容易分散的注意力,克服他们在认识活动中普遍存在的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和易疲劳等常见的毛病,吸引他们投入到游戏中来。

总之,对智障儿童的安全教育应该是最直观、形象、有趣的,才容易使他们明白和认识安全的规律,才能使他们较容易思考,利于头脑中安全概念的逐步形成。

五、多表扬多鼓励、但也不能完全排除适度合理的惩罚

智障儿童都很单纯,比较正常儿童更需要表扬和鼓励。在安全教育中,教师要精心提供循序渐进的学习内容,依次提供事实和简明的概念信息,使智障儿童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得到成功经历,避免形成失败定势。教师还应帮助他们学习总结、概括,从而将已学信息运用于新的经历,加强正确的回应以强调成功的经历。例如在“警察叔叔和迷路儿童”的游戏中,当扮演迷路儿童的智障儿童顺利回答问题后,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他们加以表扬、鼓励,让受到表扬的儿童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对于易受暗示的其他儿童也可起到一定的鼓励作用和影响。同时,也可“荣升”他们扮演自己所崇拜的警察叔叔,让他们以交警的身份接受迷路儿童咨询,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令人兴奋的奖励。教师对智障儿童恰当行为的这种奖励,其实是给其他儿童树立了一个正确的模仿榜样,从而增强他们对成功榜样的模仿。

智障儿童大多不能理解教师“苦口婆心”的教育,简单的指责、惩罚,不仅不能产生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导致错误行为的加剧。因此在智障儿童的安全教育中切不可轻易批评、指责。不过适当的惩罚教育还是有必要的,当然这种惩罚与对正常儿童的惩罚教育有着完全不同的形式。例如在前述“警察与迷路儿童”的游戏中,将失败的角色扮演者暂时排除在游戏之外,或者将不称职的警察扮演者“降级”为迷路儿童扮演者,对智障儿童来说,都是一种实际意义上的惩罚,但只要游戏的组织者——教师能正确处置,反而会激起儿童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用更好的表现换取重扮自己中意的角色。

六、培养责任感,提高自律性

智障儿童往往受到过多呵护,不理解社会行为规则,一般都缺乏责任感,其中很多人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也缺乏自律的概念。特教工作者可以通过交给适当任务,以锻炼、培养他们的安全责任感,提高自我保护的自律性。例如每天安排一个表现较好的智障儿童担任执勤小“保安”,负责检查教室、活动室、活动器材的安全情况,发现不安全的因素马上报告老师或是提醒大家注意,对班上其他智障儿童不安全的行为也可以指出、纠正。在活动中他们既要检查别人,自己更要做到以身作则,否则就会失去当执勤小保安的资格;也可以通过安排智商相对较高的儿童监督智商较低的儿童,发现其不安全行为即报告老师。通过这样的任务过程,他们的责任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都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特别要指出的是:特教工作者在智障儿童面前决不能因为自己是健全的成年人,而随意做出对智障儿童来说是冒险的动作和行为。因为智障儿童大脑受损,在认识活动方面易受暗示特别是易受教师的影响,教师的行为是他们模仿的榜样。因此,教师在智障儿童面前的一举一动,都要想到将对儿童产生什么影响,也就是说,特教老师在工作中同样需要安全责任感和自我保护的自律性。

综上所述,生存权是公民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权利,智障儿童和其他身心健全的公民一样享有同等的权利。从大处说,这个群体的社会地位、生活水平以及受教育程度都是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从小处说,每个智障儿童的平安直接影响到其整个家庭。因此,智障儿童的安全理应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而智障儿童安全教育更是特校及全体特教工作者的职责所在。特教工作者应从仁爱之心出发,通过科学的安全教育和训练,使智障儿童在能力上的不足,人格上的欠缺得以补偿,帮助他们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遵守社会安全规范,过上有尊严而独立的生活,最终达到为智障儿童生活社会化而进行教育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报告[页5]_研究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学校,社区,全文共 1066 字

+ 加入清单

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报告

4.家长通过传美教育活动也大大提高了自身的道德素质,在家能给孩子起表率作用,对学校的教育活动和孩子的成长给予满腔热情的关注和支持。不少家长与孩于达到了沟通,家庭气氛和谐了,感情融洽了。据平等乡平等中心校对六年级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显示,家长在传美教育中也受到很大教育。

五、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在分析了4年的传美教育的实验研究过程和诸多实验现象后,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本课题实验研究的选择与确立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所提出的实验研究宗旨、目标、内容、原则等既具有时代性、针对性、科学性,又具有可行性。该课题的研究不仅对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东方传统伦理道德的弘扬与发展、乃至对整个人类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2.实验研究证明,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学校德育的基础内容是正确、有效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的原则,去其糟粕,吸取精华,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保持自己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特色的指导方针是正确的。

3.进行“三结合”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丰富了学校德育内容,使师生和家长的道德认识水平和道德行为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有效地提高了学校德育工作整体水平,也促进了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教育的发展,使学校、家庭、社区的道德风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精神文明建设程度有很大进步,值得推广。

4.实验研究过程中探讨、总结出的搞好学校传美教育和抓好“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传美教育”模式具有较好的可行性、操作性,“五种研究方法”,“十一个结合的教育途径”等为今后大面积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提出了新鲜的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二〕讨论

1.“三结合”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参与,否则将难以形成大区域的传美教育网络,收到预期的最佳教育效果。因此,得到政府的支持,是进行区域传美教育的基本保证。希望各级政府把区域传美教育纳入各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统一领导,分步实施。

2.实验研究过程中,有的单位对学校和家庭的传美教育研究得比较多,但对如何与社区的结合研究得不够,理论探讨有待加深。

3.传美教育的评估机制尚需逐步完善以便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出自:《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1900-)广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课题组

共5页,当前第5页12345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教育实践报告优秀范文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3649 字

+ 加入清单

xx年年9月17日至11月4日,我在广州市越秀区小北路小学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教育实习。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这一个月里,作为一名实习教师,我坚持以教师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仪表,热心爱护实习学校的学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全力做好班主任及教学的每一项工作;同时作为一名实习生,能够遵守实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实习学校领导和老师,虚心听取他们的指导意见,并且和其他实习生一起团结合作完成实习学校给予我们的任务。

在这期间,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学校、家长的沟通,进一步提高了我的教育技能,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本次教育实习的基本内容包括三部分: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调查。

一、基本情况如下:

1.课堂教学:听课60节,完成教案数为15份,上课节数为20节,其中新授课9节,复习课1节,练习课10节。

2.班主任工作:组织一次主题为“人月团圆,和谐小北”的中

秋班会和一次“矛盾出现了,怎么办?”的团体心理活动课,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3.教育报告;完成一份教育实习论文。

二、具体情况:

(一)、课堂教学

三年的大学理论学习,各种各样的教育理论冲击着我的脑袋,我曾感到迷茫和无助,但通过这次实习,很好的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运用在实践中,在实践中筛选、磨砺出适合自己的理论指导,给我以后的教学工作指明的发向。

首先,要认真在备课。

第一天实习,黄老师就建议我们,作为新老师,在备课时,可以采取集体备课,集体设计教案,制作课件,集智慧之所长。在备课时,不要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多样性。备课前既要备教材要备学生。熟读教材、尊重教材,将教材中透漏出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备课时的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将教学重点和难点用教材语言用学生能读懂的语言简明扼要地呈现给学生。同时上课前一定熟悉教案,反复试讲,理顺教学思路,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设计的框架,提高教学德条理性和逻辑感染力,此外也要确定教学细节,尤其是新老师,避免上课时由于经验不足,无法应对各种状况外的事情。

其次,课堂上要“一心两用”。

第一次上讲课后,黄老师给我的评议是:教案设计得不错,有很多亮点,但你没有调动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看到你的亮点。教师的任务不只是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就完成任务,还要留意学生有没有开小差,如果学生没有听课,老师讲得再精彩也是徒劳的。此后,我每次上课,除了要用心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细心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注重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在讲重难点时。

也由于经验不足,课堂的调控和应变能力还有欠缺,有待加强。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自己往往还不够清醒,不能很好的处理。我认为一个教师最主要的基本功还是体现在课堂的控制上,我应该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

再次,要做好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反思指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在教师教学反思倾向的支持下,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而且在思考过程中,能够发现、清晰表征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并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实习生,幸运的是每一次上课前与上课后都有老师的指导,我更是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做好课后的反思和总结,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纠正错误,完善自己,才会得到发展。

最后,认真对待批改作业。

作业折射出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批改作业,有利于我们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纠正。一发现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不理想,我就会在课余或课后找他们补习。有进步的,我会写上激励的评语,并在评语中强调订正的重要性,并根据各个学生的情况加以勉励之,开导之。身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就是要有这样的耐心,才能把学生的缺点纠正过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身!”通过这次真枪实弹的课堂教学,我更加看清了自己,看清了未来的路。

(二)、班主任工作

实习中,我得到原班主任刘老师的悉心指导,她给予我充分的信任和机会,让我体验班主任工作的点点滴滴。

1.班主任工作实习情况:

(1)深入了解班级的基本状况。

通过找原班主任了解情况,找学生个别谈话,悉心观察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主体思想,学习现状,学习成绩,优秀学生和后进生。同时,还通过批改周记、作业,课余时间找学生聊天,深入班级,广泛接触学生,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沟通,通过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慢慢地拉近彼此的距离。这样,我很快就熟悉了班里的日常工作、班委的工作职责掌握,也了解了学生的基本情况。

(2)认真负责地做好班级日常管理工作。

每天监督学生收作业、早读、早操、眼保健操;中午要看管学生午睡;放学后,要监督学生整队离校,检查值日工作,检查门窗、电器是否关好等。工作虽琐碎,但更需要付出百分百的认真、耐心和责任心。

(3)处理好各种偶发事件。

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各种各样的偶发事件时有发生,如争吵、打架、意外受伤等,我基本能做到沉着冷静,互帮互助,发挥我的教学智慧,有效地解决各种偶发事件。

(4)上好主题班会和团队活动。

在实习的第五天,我举行了名为“人月团圆,和谐小北”的主题班会,最后一周,举行了一次“矛盾出现了,怎么办”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由于认真对待,准备充分,主题班会和团队活动都完满成功,并得到了实习指导老师的赞赏

2.反思总结

经过实践体验和反思总结,我总结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作好计划,繁而不乱。

班主任工作异常繁琐,这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在开展班主任繁重的工作之前,应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详尽的工作计划。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说明制定计划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跟着感觉走,就会使工作显得被动,更会使繁琐的工作显得更凌乱,以至工作难以开展,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而且将来还可能出现一些不可预测的问题。因此,开展班主任工作,一定要先作好计划。

(2)了解学生,对症下药。

深入了解了班里的每一个学生,为做好班级辅助管理工作做好了准备。尤其在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时,充分利用学生的性格特征,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对勤奋好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就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教育方式,对缺点多、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在可以先与学生从情感上融洽,然后由浅如深,有层次地涉及教育的内容,而对那些产生对抗性心理的学生就可采取商谈式的教育方式。

(3)尊重学生,贵在坦诚。

在管理班级上,应把学生当作一个平等的主体来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彼此无高低、尊卑之分。老师在建立威信的基础上,应该与他们平等、友好的相处,建立起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出现问题时,千万不能立即就获从新生、斥骂学生,而是要先弄清事情的缘由要通过讲事实、摆道理,使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人无完人,要允许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过错,只要知错能改就可以了。当学生提出批评意见时,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虚心地接受,没有因为“我是老师,我接受学生的批评,这样多没面子”而拒绝接受。作为班主任更要有一种大度的气量,宽阔的胸怀,不要斤斤计较,平等地对待学生,这样才能赢得越来越多的学生的信任。

(4)善待后进,施予爱心。

对待学生不能有偏爱之心。在处理班上问题时,班主任要努力做到一视同仁,就事说事,从不歧视后进学生,让他同其他学生在公平、和解的气氛下解决问题。当好学生和差生犯同样的错误时,不要因为他是差生而严加指责,或他是好学生而装作没看见。要坚持平等原则,实事求是,公正对待。平时多找后进生进行特别辅导,了解其家庭、学习、思想等各方面的情况,给他们爱心与关怀。并找出原因,耐心劝导,这样后进生会重新燃起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积极地去发展他们自己。

(5)做好自己,为人师表。

老师的外在行为表现,对学生具有一种榜样和示范的作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及综合素质尚未成熟,思维活跃,很容易就会模仿身边发生的行径。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无论是在穿着打扮方面,还是在言行方面,无论是在教学能力方面,还是在个人修养方面都以一名正式老师、班主任的身份要求自己,在班中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与支持。只有尊重自己、为人师表的老师,才能从学生那里得到爱戴与尊重,在班中建立起学生对自己的威信,这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

(6)钻研教学,发展自己。

常言道:“要给人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要教会学生知识,首先自己要有丰富的知识。实习期间,我深深体会到,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应首先把自己的学科教学搞好,积极钻研,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班里学生喜欢上你教的课,进而喜欢你、佩服你,使自己的教学得到学生的认可,这对于班主任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7周的班主任实习,使我认识到当一名班主任的不容易。班主任有时就像一名会计,每个学生心里都有一个个小算盘,多听多看,一一入账,才不会出现糊涂账,才能经营得好。

三、结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实习虽已经过去,可当我回过头来看一下自己留下的脚印,我们相信那不会是我们旅途的归宿,而是我充满挑战和希望的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关于增强中学生环境教育的研究的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中学,学生,全文共 1120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增强中学环境教育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 课题名称:初中生环保教育的实验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大兴安岭开发四十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优质商品材,有国的支援了国家建设,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出现了温室气体增加,气温增高。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大风天增多,森林水灾频繁发生,森林调节功能减弱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真正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是需全人类共同维护的原则,为了人类有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为了子孙后代,具有重要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调动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坚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紧紧围绕我区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处理好长远与当前,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初中生环保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2、提出在初中生中进行环保教育的意见。

3、制定在初中生中实施环保教育的目标和评价方案。

4、初步形成素质教育机制下的初中各学科环保教育的教学基本理论。

5、全面提高实验学校学生的素质,促进实验学校环保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6、促进实验学校教师素质的提高,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队伍。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中心是:如何科学有序、切实有效的开展对初中生进行增强他们环保意识教育,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根据我区环境现状及大兴安岭是北大仓的屏障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根据初中各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物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素质的发展进行目标规定,从而建立初中生环保教育的目标体系。

3、根据初中生环保教育目标内容和初中生生理特点,探索初中生环保教育的学习活动方式,确定环保教育的教学时间、空间及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切实可行的环保教育模式。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过程分三个阶段进行。

准备阶段:.9.1~.12.30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和地理位置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

探索阶段:.3.1~.7.15确定环保教育的时间、空间有程序,建立初中生环保教育的目标体系。

总结阶段:.9.1~.12.30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形成切实可行的环保教育模式,总结成果。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等。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以撰写论文的形式,书面总结初中生环保教育的实验研究成果。

九、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小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研究与实践”心得体会_社会实践报告_网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学生,音乐,全文共 1290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音乐素质培养研究实践心得体会

一、问题的提出

美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而艺术教育是与美育联系最为紧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学校美育工作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所说,“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中小学要加强音乐、美术课堂教学,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做好学校美育工作呢?在小学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抓好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教育是主渠道,是做好美育工作的切入口。我们认为,小学艺术教育不仅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而且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修养的基本素质,而不是针对少数学生,提高他们的艺术技能技巧的培训教育。但是,小学艺术教育要培养学生哪些艺术素质?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是小学艺术教育必须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对于以上问题的提出,我们在课题的实践和研究中,应该给予回答和解决。很明显,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得于我们对小学艺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有较为清醒的认识,促进小学美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有利于通过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二、课题研究假设

小学生的艺术素质是由艺术兴趣、艺术基础知识技能、初步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等基本要素构成,如果遵循小学艺术教育基本原则,抓好艺术课程的课堂教学这一主要途径,并与艺术活动课和校内外艺术活动等途径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基本艺术素质。

三、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1、研究小学生艺术素质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确定小学生艺术素质的评价标准。

2、探索提高小学生艺术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确定了反映小学生艺术素质水平的基本构成因素

目前,我们的艺术教育面临这样一个问题:艺术教育是培养“会什么”的技巧人,还是培养热爱艺术、欣赏艺术、表现艺术的审美人,从我们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重心应该是后者,如果要使全体学生都成为艺术特长生,那是不可能的,即使有可能,那也是以牺牲其他方面的教育为沉重的代价。小学艺术教育应该体现儿童艺术素质的基本内容。

1、艺术兴趣

艺术作品的形象性、直观性很强,因此儿童大多都能对艺术产生兴趣。就普通艺术教育而言,只有把艺术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建立在学生具有浓厚的艺术兴趣的基础上,前者才有价值和可能。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样地,兴趣也是确保艺术教育过程的愉悦性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当学生离开学校后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兴趣都能陪伴他的一生;而技能对那些不从事艺术职业的人来说却随时都有可能被丢掉。可见,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是小学生艺术素质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依法治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之三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4793 字

+ 加入清单

依法治市的理论实践研究之三

三、依法治市的评价标准     一定的评价标准是衡量依法治市工作成败得失的准则。依法治市工作开展得好不好、人民满意不满意都可把评价标准作为衡量的尺度。以往的依法治市工作无论是在规划的制定中,还是在依法治市的实际运作中,都没有明确地提出这一问题。这样导致的后果可能是依法治市工作缺乏科学的统一的尺度,缺乏成熟的理性规划与运作。     (一)确立评价标准的意义     确立评价标准,一是有利于依法治市的统一规划和领导。依法治市工作是在市委的统一领导、督促、协调下进行的,市委推进依法治市工作所要达到的目标是社会和经济的整体进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依赖于市委对依法治市工作有一个清晰的整体的把握,而评价标准的确立能够帮助我们从全局来理解和把握依法治市工作,帮助我们依据确定的标准来制定规划、实施规划和最终检验规划。     二是有利于依法治市工作的实际运作。实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处于依法治市工作的第一线,是依法治市工作的最关键的实施主体之一。明确了评价标准,有利于行政执法人员、司法人员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以既定的标准来衡量、检验自己的个人行为和公务行为,提高依法治市工作的效率,降低行为失范的比例,使微观行为与宏观决策相统一。     三是有利于对依法治市工作的监督。市委提出继续推进依法治市的宏观战略之后,各部门积极运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然也不排除存在问题。评价标准的确立,可以为广大范围内的的监督者提供一个客观的监督标准,对照实际状况和标准,找出存在的问题,鞭策权力机关、政府机关依法决策、依法行政。     (二)确立评价标准的方法     可行的、客观的、科学的评价标准是依法治市的理想的评价标准。要达到这样的理想结果,在确立评价标准时必须遵循一定的方法论。     首先,要用系统性的观点来确立评价标准。依法治市是一个系统工程,内容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领域,主体涉及到各机关、团体和广大的人民群众,过程涉及到立法、执法、司法和监督、救济等各环节。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确立评价标准之时理应综合考虑各个内容、各个主体和各个环节,而不是仅从法律的内部来寻找标准。相反,衡量依法治市的成绩好坏,法律本身不宜作为对象,应从外部寻找评价依法治市得失的依据,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与法治的契合程度来确定依法治市工作的成与败、得与失。     其次,要坚持阶段性的观点。依法治市是一个新生事物,从市委第一次正式做出依法治市的宏观决策开始到今天已有十余年的时间。尽管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依法治市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依法治市的渐进性,依法治市整体上仍然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处于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之中。因此,确立评价标准要注意当前依法治市工作所处的特殊阶段,要认识到依法治市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背景,认识到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渐进性,认识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性。     再次,要坚持地域性和可作性的观点。依法治市是区域的法律治理,不同的区域尽管有着普遍的共性,但也存在着特殊的个性。特殊的个性包括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文化条件、历史传承等。可作性要求在确立标准时,要注意标准是否能够为人们所直接认知,是否具有可比较性,是否能够概括经济、政治、文化等系统。     (三)依法治市评价标准初探     依法治市工作的好坏得失最终还是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答应不答应”为依归的。人民的满意度高是依法治市的最终目标。但由于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看法的分歧存在,所有的人满意只能是一个梦想。综合目前所认知的各种基本要素,我们把依法治市的评价标准初步抽象为安全、诚信和有序。这三者自成体系又相互联系,成为一个联系密切具有相依性与相关性的标准体系。对组合每一个标准体系的若干子标准和具体指标,需要做仔细地分析、研讨。目前,只能对该标准体系进行概括的、大致的描述:     1、安全     评价依法治市的第一个标准是安全。安全是一个城市生存与发展的首要目标,也是每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终极需求。用安全来衡量依法治市的成果是科学性与系统性、阶段性、区域性、可作性的统一。安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政治稳定。政治稳定是社会各项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当代中国的最高利益。维护稳定的政治局面,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政治稳定,从整体上讲是指一国政治系统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稳定的政权体系、合理的政治体制和有序的政治运行机制三个不同层次。城市区域的政治稳定,是在国家宏观指导和制约下的局部稳定,具有相对性、局限性,但同时局部的稳定状况也对国家大局的稳定产生一定影响,因而它也是至关重要的。     政治要稳定,应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治权威的确立,“必须先存在权威”。一个政府必须先有权威,然后才谈得上对权威的限制。当然,权威的确立依赖于法制的规范和保障。二是政治文化的持续性,即保持政治生活基本价值的稳定性,是人们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认识、态度和情感的一致性。三是通过改革现状,摆脱不稳定因素,真正建立稳定的秩序。有序而合理的改革措施正是维护稳定的最有效的力量。其中,尤其是社会经济状况的改善。正如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指出的,只要中国的经济发展上去,人民的生活真正富裕起来,社会政治的稳定就能够真正实现。党的xx大报告关于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九个方面的任务,即: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维护社会稳定,为我们研究政治稳定评价标准提供了具体的分析依据和参照体系。     第二,经济安全。狭义地讲,经济安

全是区域的根本经济利益在不受伤害条件下正常运行的态势。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安全指的是一个城市有能力经济抵御国内外各种波动、摩擦、侵袭的状态。在国际、国内竞争主要表现为经济竞争的时候,经济安全成为地区利益的主要内容,表现为区域经济贸易方面利益的获得与维护。     经济安全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有形、无形的若干产业、企业及种种形式分布于国内、国际。经济安全不以明确的地域为依托,其目标是维护区域有形、无形的经济利益,并寻求更大的经济贸易利益。二是经济安全自身具有多层次性,在全球化条件下,企业行业经济安全与区域经济安全更紧密结合地交织在一起,互相既不可分又有矛盾。经济安全有赖于企业整体的经济安全,但国力提高和经济繁荣是通过竞争得来,竞争的加剧使很多企业倒闭。三是实现和提高持久的经济竞争力,就要融入经济全球化,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地参与国际分工,这是实现经济安全的重要选择。同时,善于抓住机遇,获得宝贵的发展时间,争取良好的发展空间,也是维护经济安全的客观要求。     第三,生态安全。它是城市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政治和经济安全的基础和载体,具有整体性、不可逆性、长期性的特点。城市生态安全一是防止由于城市生态环境的退化对经济基础构成威胁,二是防止环境问题引发人民群众的不满从而影响社会稳定。     从总体上讲,城市生态安全的指标有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程度、乡土生态环境系统或生物多样化程度、城市防护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城市绿地面积及分布状况、城市土壤质量状况、城市湿地系统及连续性程度、水资源污染状况和水资源丰富与短缺程度、河道的人工或自然形态的比例、湖泊退化程度和人工清淤状况、空气污染指数、无机动车“绿色”通道的里程与分布、公园数量及开放程度等。     第四,生活安宁。生活安宁纵向上指居民从出生到死亡的期间内的幸福安逸的状态,横向上包括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的工作生活、娱乐生活舒适稳定,心理愉悦的状态。生活安宁与经济的发展、政治的进步、文化的繁荣和生态的保护密不可分,生活安宁程度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稳定成正比。生活安宁一要有一个稳定的连续的政策、法律环境,只有稳定连续的政策、法律的存在才能使得居民生活在稳定的预期之中,才不会有突然的变化对居民产生的强烈冲击。二要有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社会保障来降低居民日后生活、工作中的风险。三是要及时打击违法犯罪,解决经济上、生活上的纠纷,维护居民的正当权益。四是要有一个公正的发展环境,为每一个个体提供平等的创造空间。五是要有一个现代的、便捷的硬件体系,为社会每个角落的居民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在目前的状态下,城市治安安全为社会公众更为关注。据有关研究,对城市治安安全影响较大的有危害城市治安秩序的主要破坏力指标、维护城市治安秩序的控制力指标以及公众安全感这一主观社会指标。     2、诚信     诚信是规范、制度、人品三者的有机统一,规范是诚信的基本内涵,制度是诚信的发展内涵,人品是诚信的本质内涵。建设诚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特别是政府、企业和个人三大社会信用主体的共同努力。诚信包括以下四个指标:     第一,与同类城市相比引进外资的数量。虽然引进外资的多少与城市的地理位置、经济实力、人才资源、市场需求等多方面相联系,但一个城市引进外资数量的多寡,反映了投资者对这个城市投资环境的信心,尤其是对所在城市政府、企业和市民守信、守法、守诚状况的信心。所以一般情况是,引进外资数量多,城市诚信度高;引进外资数量少,城市诚信度低。     第二,城市人文环境的优越与否。人文环境的程度高低反映了该城市市民素质的高低,它与市民的心理、行为密切联系。一般说来,人文环境优越,政府官员和市民的行为很少越轨,可以很容易地预见到会如何行为、不会如何行为。而人文环境较低的城市,政府官员和市民的行为往往更容易失范,失去可预测性、可计算性。     第三,司法机关的公正审判程度。司法机关的公正审判是城市诚信的另一个指标。是否公正审判反映了该城市对法律的遵守情况,对经济的长远发展目标的追求。一般情况是,公正审判程度高,城市诚信度高;公正审判程度低,城市诚信度低。公正审判程度的高低可以通过案件上诉率、再审率、错案追究率和媒体曝光度综合权衡。     第四,公众满意度。公众密切接触到城市的各个方面,对城市的诚信状况有一定的发言权。同时,还要考虑到外地居民的评价,才能更准确地反映满意度。所以,公众满意度是从本市市民和其他地区居民的抽样调查中所获得。公众满意度高,城市诚信度高;公众满意度低,城市诚信度低。     3.有序     有序表现为一种良好的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和文化秩序。     政治生活的有序主要包括规范的政治参与主体、规范的政治参与行为、规范的政治权利分配和规范的政治权力监督。规范的政治参与主体包括所有的公民、社会团体、组织和党委部门、权力机关、行政机关、政协,这些参与主体都是法律所规定了的参与政治生活的法律主体。规范的政治参与行为是指参与主体在参与政治生活过程中通过法定的渠道或者其他途径如媒体等参与政治生活,影响政治决策的行为,它与过激的参与、非理性的参与、参与的非均衡性、参与的脱离实际性等适成对照。规范的政治权利分配主要是各政治参与主体在政治参与过程中所享有的权利和这一权利如何分配、按什么原则分配,这实际上涉及到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的内容。规范的政治权力监督指政治参与主体能够通过一定的渠道来监督政治决策行为,就政治决策的可能影响发表自己的观点。总之,政治生活的有序是一种参与的有序,是“法治化”的参与。     经济领域的有序是当前的重点。在继续推进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社会的转型和法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报告_研究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2065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报告

作者:栾传大 主题类号:g1/教育学 【文献号 】1-341

【原文出处】教育研究【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XX09【原刊页号】26~30,70

【分 类 号】g1【分 类 名】教育学【复印期号】XX11

【 标 题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报告【 作 者 】栾传大

【作者简介】作者系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副院长、 课题负责人、 研究员。长春130021

【 正 文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作为教育部重点课题于1990年提出,并展开研究,至今已整整十个年头了。十年来,在各级党政和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下,在广大实验研究人员的潜心研究与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厚成果,为学校德育内容系统化、民族化、科学化,为丰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体系作出了努力,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对学校德育内容是一项重大改革,是探索性、创新性的实验研究。十年来,课题组根据实验研究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确定实验研究内容与目标,组织实验区点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系列概念、重要意义、实验原则、德目内容、实验方法、运行模式、保障机制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方案

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基本概念

什么叫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什么叫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什么叫区域传统美德教育?本课题在研究中对这三个新概念界定如下。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指中国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她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内涵包罗极为广泛。从内容上来概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从历史长河流淌轨迹来看,她不仅包含古代传统美德,亦包含近代革命传统美德和当代英模美德。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就是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内容,对广大青少年,特别是对中小学生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活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华根”、“中华魂”的教育,是“血统”与“传统”的整合。它不仅是学校德育内容的基础,而且也是我国现代学校德育的源流。从现行学校德育内容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对照看,现行学校德育内容及中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都能找到渊源。所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在现行学校德育中居于基础地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所谓区域传统美德教育,就是在一个区域内实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其宗旨是发挥学校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实行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综合运行模式与机制,通过大面积的传统美德教育活动,提高学校德育整体效益,拉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的原则体系

本实验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批判与继承、发展与创新为原则,以现代教育学、发展心理学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基础,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德目体系为实验内容,综合运用系统科学方法,结合实际,从整体上研究探索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规律,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体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

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内容体系构建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是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根据新的历史时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本着“历史存在,现实需要”的原则,课题组系统挖掘传统道德资源,并依据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的原则,对传统道德德目进行了筛选、概括、凝炼、重释,构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德目内容体系并根据伦理学的理论和分类,依据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所接触的社会关系的顺序,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低到高,按学段、分层次,把18个相互联系的德目归纳系列,构成整体,使之具有系统性、结构性、简约性。

为使这些德目与现行德育内容对接,渗透现代意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体系,我们采用表格方式,将18个德目、德目的隐含与现行德育内容对接,渗透现代意识,编制成《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德目体系构建纵横》,如下表。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德目体系构建纵横

德目 隐含儒家 与现行 渗透现代意识

伦理道德 德育对接

孝敬父母 孝、慈、敬、恭 伦理道德教育 人伦意识

尊师重道 礼、天地君亲师、忠 尊师爱生教育 重教意识

团结友爱 仁、协作、和谐、 团结友爱教育 平等、博爱意

信、义、和、平 识

立志勤学 智、毅、敏、学、思 前途理想教育 科学意识

自强不息 拼搏、进取、砺志 挫折(吃苦)教 拼搏意识

谦虚礼貌 礼仪、温、良、恭 文明礼貌教育 民主意识

诚实守信 诚、信、守诺 诚信教育 信誉、承诺意

严己宽人 宽恕、公正、克己 修养教育 自责自律意识

、容忍、豁达

人贵有耻 行己有耻、知耻近乎 知耻教育 荣辱意识

见义勇为 义、勇、无畏 情感教育 惩恶、扬善意

整洁健身 正心、修己、养生、 健身教育 生态、环保意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目标在各年段具体实施的探究》课题研究报告_综合实践活动总结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工作总结,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全文共 1796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目标在各年段具体实施探究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研究背景

1、社会现实意义的需要: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预示着人类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知识经济时代是以创新为特征,以知识创新为动力的时代,创新是其灵魂。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谁在知识创新中领先,谁就能在经济竞争中占据优势。 我国目前最紧缺的就是创新型的人才,因此教育承载着这个迫切的任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这个紧要关头应运而生。

2、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50年来真正设计和实施的一门实践性的必修课程,具有清晰的课程目标、学习活动内容领域,是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课外活动、活动课的继承、发展和规范。它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以学生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在培养目标上是综合的。它强调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整体发展,体现这门课程是密切联系学生生活,重视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联系的整体认识和体验,同时还必须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3、学校自身的追求:

我校是福建省农村示范学校,也是泉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校,现有学生3000多名,其中外来生多名。莘莘学子不远而来,就是因为学校严谨的教风、浓郁的学风、严格的管理和过硬的教育质量。润物无声,凌云有志,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是我校百年的精神传承。

因此,我们在发现了实施课改的几年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探究、参与活动的欲望还不够积极;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创新能力不尽人意;不善与人合作交流等的问题时,我校本着着力培养既有底气又有灵气、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生动活泼的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这一理念及创建品牌学校的信念。于是,在 XX年七月,申请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及其师资建设》福建省分课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目标在各年段具体实施的探究》。

课题研究内容

一、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定位。(包括课时设置,任课教师的配置)

二、各年段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定位。

三、不同领域活动主题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取理论研究与行动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行动研究领先,在行动研究中比较、总结经验,形成理论与实践模式。改革实验研究实行滚动推进,先从实验班开始,逐步形成系列,向全校铺开。

课题研究步骤

一、尝试阶段(.4-.8)

1、组织相关教师研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关文件,资料,收集优秀案例。

2、选择一、二个课题开展活动,初步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形式。

3、召开一次案例研讨,观摩课,为XX年9月进行研究作好准备。

4、制定并修改课题方案。

5、拟订“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和“年段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二、实验阶段(.9-.6)

1、由专门教师在2-5年段组织具体年段研究工作。

2、在2—5年段专门开设综合实践课程,每周两节。

3、每周到1个年段了解活动组织的动向,收集相关资料。

4、每月听取4节学生活动汇报课,开展1次汇总会,总结本月4堂实践活动课的优缺点,记录相关经验。

三、总结阶段(.7-.8)

四、推广阶段(.9-今后)

课题研究成果

一、课题研究的成效

在课题研究实验中,我校大胆实践创新,废寝忘食地付出艰辛的劳动,忘我无私的奉献,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同时也获得丰硕的成果。

1、多位老师在全国总课题组、省分课题组、泉州市、晋江市各级论文、案例评选中获奖;多次在全国、省、市的课改教学活动中推出具有一定水平的研讨课、示范课,深受与会者的肯定。XX年4月在全市举行 “晋江市综合实践研讨活动”中,我们推出了不同课型的研讨课并展示课题研究实验的成果;XX年5月,在全国综合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中提供《玩具总动员》和《闽南民艺杂坛》两节研讨课,获得了北京专家组的肯定;XX年10月,在“泉州市综合实践研讨活动”中提供《多彩的服装家园》主题生成研讨课,受到各级领导、专家、老师的好评;XX年4月《走进南音》活动策划课参加晋江市、泉州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录像比赛,均荣获一等奖;XX年10月,在福建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展示《人际交往活动》生成策划课,荣获一等奖。研究实验活动已经产生很大影响,对本市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产生一定的辐射作用。

共5页,当前第1页12345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实践教育个人自查报告_自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3007 字

+ 加入清单

实践教育个人自查报告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按照中央和上级党委的安排,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教育—调研—意见反馈到再学习—再教育—再意见反馈等活动的逐步深入,我在思想认识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充分认识到“四风”问题的危害性,正如讲的“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我深切的感到“四风”虽顽疾难治,但不治必亡党。我们每个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都要时刻警醒,以身作则,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扎实。

通过学习、查摆、对照,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虽然时有波折起伏,但总的还算勤恳努力。在认真“照镜子”、“正衣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与组织和职工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党的培养和群众的期盼时刻都是一种鞭策,党性修养,党性锻炼,是一辈子的事情,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一、个人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情况

党的政治纪律要求党的组织和党员,必须在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路线、方针、政策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能有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相反的言论和行为。对照这一要求检查自己,在平时的工作和日常言论中,能在不断学习和理解党的有关方针政策的基础上,至始至终保持与党中央高度一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有关文件精神,并在各项工作中尽力把好党的方针政策的这个大方向。没有违反党的政治纪律,没有出现与党员干部身份不相符合的行为和言论的情况。不过,感觉自己在党的大政方针的学习上还存在着不够深入,存在着在日常工作中对党的方针政策宣传、贯彻落实力度不够的问题,在班子思想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及党委中心组学习上抓的不得力,今后一定要在这上面多下功夫。

二、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转变作风方面的情况

中央八项规定出来后,我积极拥护中央决定,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并认真贯彻落实。总的情况看来,我在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的过程中,容易执行的,容易改正的都在积极的改。

三、个人“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在查摆问题上,本人在活动伊始就本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认识态度,不断告诫自己一定要老老实实地放低身段,虚心向职工群众学习,认真听取意见,希望通过活动找出自己平时意识不到的错误和缺点,力求找到问题,找准问题。通过调研、访谈、座谈、问卷调查和自己找、同事帮等活动形式的开展,查找到了我的一些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我觉得有些问题在我身上也存在,归纳起来,我在“四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下:

形式主义方面:

一是存在工作不实的问题。也存在着开会时,以会议落实会议和走形式走程序的现象,对要解决的问题,在深入研究,深入思考,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上下的功夫不够。

二是学习的不深入,尽管这两年自己学习抓的比过去紧了,但在工作上有时显得无从着手,力不从心,办法不多,顾虑也多。

三是在大胆工作方面做的不够好,顾虑太多。另外,在工作方面尽管做了些工作,但开拓性做的不够。

四、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我认识到“四风”现象表现不一,症状多样。就我个人来讲,虽然找出了些“四风”突出的问题,但存在的问题肯定不止这些,还需要上级领导、同事和职工群众帮我再找,再给我指出。仅就上述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我感觉究其根源,从根本上讲是个人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不强的问题,是党性修养水平不高的问题。具体说来:

主观上,想来想去就两条:一是,从人性的根源上分析,就是一个“私”字,或者说是没有处理好“私”的问题,拿党内语言讲,即存在个人主义和名利思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自己的个人主义和名利思想始终是存在的,工作中一旦碰到具体问题名利思想就会做怪,比如患得患失,怕得罪人,怕承担责任,不能勇于但当,做老好人,说话只见森林不见树木,不敢坚持真理。二是,从能力上分析,其实是自己功底不厚。每个人并不是不想把工作搞好,之所以犯形式主义的错,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没有做好解决困难和矛盾的充分准备,自身功底不厚实。因学习不多而导致思想、理念等缺失;因不善于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而陷入主观主义,导致能力下降;因专业知识有待提高,而导致认知偏差,方法缺失。所以,当矛盾和问题摆到面前时,就会避重就轻、回避矛盾和问题,甚至说空话、套话,不求实效。而做的时候,要么程序混乱、方法简单,要么生搬硬套、文山会海,陷入形式主义。事实上,形式主义反映的是个人工作上的一种惰性,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毛病,毛泽东曾说过,形式主义是一种“幼稚的、低级的、庸俗的、不用脑筋的”东西,号召全党“必须揭破它”,把这种“毛病切实改掉”。我觉得自己身上的确也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毛病,自觉不自觉的犯上了这些毛病,如果不加以彻底改掉。

五、今后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1、进一步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这次中央号召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在作风建设上并集中解决“四风”问题,真是切中要害,开展的非常及时和必要。通过学习活动,我进一步认识到反对和克服“四风”,必须首先从抓自身学习入手,必须端正学习态度,要主动自觉的去研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要进一步认真学习“十八”大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思想水平和政治水平。夯实自身理论和思想的功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习中要注意克服为学而学,学而不思,学而不用,学而不行的问题。不仅如此,更要广泛的学习人文、社会、经济、政治、历史、科学等其他知识,从而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要把学习培养成为一种生活和工作的习惯,把学得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并丰富知识,从而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2、加强党性修养

党性修养是每个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党性修养既是政治修养,又是个人品行修养。我们党历来都十分重视和培养党员干部的党性,我想党性修养就是党员的人生修养,是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过程,通过党性修养提升的是党员干部的人生境界。我想我们的党性修养就是要使党员成为应该成为的党员,而不是有“四风”问题的党员。党性修养要通过在组织中学习、锻炼、磨砺才能逐步培养起来。党性修养内容应包括理想信念、组织观念、纪律观念、全局意识、道德情感以及个人举止行为、工作作风等。所以,除“四风”,培养好的作风,做合格的党员,必须时刻加强党性修养,一是要坚定理想和信念,要有事业心,不能把工作仅当成是谋生的饭碗,应该在工作中去寻找快乐,寻找乐趣,发现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幸福。二是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组织纪律观念,工作中遇见人和事,困难和挫折,都要保持平常心,心胸要宽阔,对事对人要有肚量,做事要心胸坦荡,光明磊落,不搞小动作;三是要努力培养自己谦虚、文明、慎独的道德品质。

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随着“三个环节”的深入推进,特别是在围绕“四风”问题,对照检查,深入剖析自己过程中,深感干部不好当,要干的事情也很艰巨,自己的能力提高也不够快,期盼在上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支持下,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自觉接受监督,振奋精神,加倍努力,团结学校干部职工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下一步的发展作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课程理论》的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4766 字

+ 加入清单

课程理论》的教学设计理论实践研究

欢迎浏览,小编为你提供的一篇关于《课程理论》的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报告人:

指导教师:副教授

杨开诚博士

开题时间:20xx年3月

《课程理论》的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目标和任务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四: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在高等教育的教学方面,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应用还太薄弱.

教学设计似乎还处在前理性认识阶段.(发现活动,创立活动,著述活动;)要针对高等教育达到教学设计的后理性认识阶段(理解活动,设计活动,加工活动)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现代教育技术人员必须率先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本专业自身的课程和教学模式进行信息化改造.

(二):对教育技术专业《课程理论》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课程作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目的的手段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居于核心地位 .

(2)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应该具有课程理论的知识基础.

(3)《课程理论》目前在我校教育技术专业还是选修课程,是第一次在我系开设,所以根据我系学生特征如何教授这门课还缺乏经验.

(4)《课程理论》这门课进行多种教学尝试后效果并不理想:

对问题归因:_ 缺乏目标导向,这样导致设计的活动成为无的放矢;虽然也进行了活动的设计,但是内容较空洞;学生的学习资源匮乏,缺乏有效的活动支持和控制,活动没有落实到实处.对学生的评价反馈机制不科学.

(三):从实施的角度看教学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

文献调研: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案例:

l____第二军医大学对《法医学》,《病理学》进行了学科教学设计;(核心思想是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重视媒体的作用)

l______军医进修学院对《统计学》进行教学设计实验研究;(重点是进行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只针对一个单元)

l_____陕西师大电教系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和设计的参与者访谈得知只是针对重点章节进行了设计,主要是提供了大量的资源,虽然也进行了学习活动,但是实施的效果不理想.)

l__《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方案的设计研究》

l__《高等师范院校非教育技术专业课程培养方案的研究》;

l__《教育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尝试》——基于资源的学习方式初探(核心内容:以学习者为中心,依靠资源,运用系统方法三个概念整合应用,但是对学习活动重视不够).

问题分析:

(1)基于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案例较多.例如《中国电化教育》杂志就设有"教学设计"专栏,但实质更象教案实例,没有上升到理论层次.而且表现出来也多是基于媒体的设计.

(2)基于学科教学设计的几个案例虽然各有特色,但是最终效果并不象设计者所描述的那样成功.一方面评价标准不科学,另一方面就是对学生的要求定位太低.

根据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对其进行归因,就是对教学设计中的边缘层次设计——教学媒体的设计给与的关注较多,但是忽视了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或者学习资源的设计.即把教学设计的重心放错了位置.教学设计的设计对象有三:学习活动,学习环境和媒体传递,并且这三个设计对象构成了层次关系(见下图).(杨开诚《网络时代的教学设计理论发展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二:研究目标和任务:

1:即按照新的思想来指导《课程理论》教学设计.

(1)重视学习活动的设计,使其在教学设计活动中居于核心地位.学习活动的设计最终表现为学习任务的设计,通过规定学习者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成果形式,活动内容,活动策略和方法来引发学习者内部的认知加工和思维,从而达到发展学习者心理机能的目的.

(2)重视学习资源的设计.通过内容给学生提供相关学习资源,培养学生选择和利用资源的能力.使学生通过资源能够学会自主学习,自适应性学习等.

(3)有特色的目标体系选择依据和实施方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不同的评价标准.

(4)对学生采用新的评价机制.即采用多元评价标准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和教师评价有机结合;借鉴国外教育评价前沿正在探索的"文件夹"式的评价模式,

2.总结实施经验,把经验上升到理论层次.

(1)建立一种开放式的设计范式.设计一种有弹性,可扩展的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给他人以静态的理论上的指导和启发,同时又让他人有动态迁移的余地.

(2)研究已有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得出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比较研究框架,即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应用的具体描述理论.面对纷繁复杂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如何针对不同情景选择最合适的类型是一个问题.这需要对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进行比较,首先确定四个基本的比较纬度:即理论定向(描述性还是处方性).知识类型(程序性还是陈述性),所需专业知识(新手,专家,还是介于两者之间 ),理论起源(硬系统,软系统,还是直觉等),此外理论背景,应用水平等也要考虑.

(3)根据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比较研究框架和具体的教学情景,得出自己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教学设计是为学习而创造环境,是根据学习者的需要设计不同的教学计划,在充分发挥人类潜能的基础上促使人类潜力的进一步发展,它历经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学设计也必须广泛了解学习及人类行为.

教学理论:教学理论是为解决教学问题而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科学.教学设计是科学地解决问题,提出解决方法的过程,为了解决好教学问题就必须遵循和应用教学客观规律,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教学设计理论

教学设计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理论为基础,在教学设计的四个理论基础中,学习理论相对较活跃,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影响也最大.

60年代以来国外教学设计学科发展中主要的教学设计理论包括:加涅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瑞奇鲁斯的教学设计理论,梅瑞尔的CDT理论和ITT理论,史密斯和雷根的教学设计理论等.我国的教学设计理论发展相对较慢,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国内以来,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还处于引介,消化国外研究成果的状态.本土化的教学设计理论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加涅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两个最核心的思想:一是对学习结果进行了分类,即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情感,动作技能五种类型.另一个核心思想是认为不同的学习结果类型需要不同的学习条件.

瑞奇路斯教学设计理论是把教学理论的变量分为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和教学结果,并进一步把教学方法变量分为教学组织策略,教学管理策略和教学传输策略.瑞奇路斯提出了细化理论,它的基本内容可用"一二四"概括.即:一个目标,两个过程,四个环节.

梅瑞尔提出了教学组织的微策略--成分显示理论(CDT),"目标-内容"二维模型.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

何可抗老师提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标分析;情境创设;信息资源设计;自主学习设计;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强化练习设计.(何可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1993年雷博(lebow)曾提出关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五条原则:在学习者和教学实践潜在的损伤性影响之间维持一个缓冲;为同时支持自治与关联的学习提供一个背景;将学习潜入学习活动本身;学习者为发展重构过程而承担不断增强的责任,应通过促使这些技能和态度的形成来支持自动调节的学习;增强学习者参与预定的学习过程的倾向,尤其应鼓励学习者采用错误探究策略.

再一种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观点就是:提供知识的多种外部表征;提供丰富认知工具;设置真实的任务情境;学习者控制与程序控制教师控制相结合;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式学习相结合;重点辅助差生;知识获取与思维训练相结合.(杨开诚《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原则》)

以上三种观点虽然看起来有很大区别,但也具有很大共同点:重视情景的创设,重视协作学习,重视学习者参与,丰富的资源的设计等.

学习目标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要达到的学习结果或学习标准,也是制定教学策略,开展教学评价的依据.所以有必要重点阐述一下有关学习目标分类的理论.当前流行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有以下几种: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即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每个领域分为若干层次.认知领域又分为指导,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加涅和布鲁姆的分类方式是在一维上进行,梅瑞尔目标分类则更进了一步,即内容类型—行为水平二维模型.该模型的横轴代表教学内容类型,包括事实,概念,程序和原理四种;纵轴代表行为水平等级,由低到高依次分为记忆例子,记忆通则,运用通则和发现通则四级.梅瑞尔还认为事实知识一般只要求记忆,因此事实只存在记忆这一种行为水平.

新的认知领域目标分类将教学目标按照两个逻辑轴进行分类(见下图).纵轴上的操作呈现的是一种不严格的层级关系.辨别,表象化,理解,记忆是一个层级,属于比较低的层级,对应于学习的意义建构阶段;运用和创见发现是一个层级,属于比较高的层级,对应于学习的能力生成阶段.低层级操作是高层级操作的基础.(李向荣,杨开城《对认知领域教学目类的再认识》)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期刊,网络,书籍等文献进行调研,了解该课题研究现状,找出不足力求能够避免或者进行改进.

2:行动研究法:通过行动研究,增加任课老师对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理解,领悟理论中可操作的成分.增强设计者和任课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的便利性.

3:观察法:通过观察深入课堂,了解课程实施的真实情况.

4:访谈法:通过和老师访谈了解学生情况,和学生访谈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等;

5: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全体学生的学习风格,对该课的意见和建议等.

在实验之初,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搜集资料,进行学习需要分析.其次是用来帮助开展形成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教学设计的实施作后测,验证实施效果.

文献综述

观察

访谈

问卷

行动研究法

和任课教师的合作交流

资料的搜集

研究现状

确定问题,研究需要分析(意义)

设计方案(目标分析,内容分析等)

实施方案

总结评价,经验分析,理论验证

教学设计的具体描述理论(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观察

访谈

问卷

实物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加涅(1999),《教学设计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孙克平(1998),《现代教学设计纲要》,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乌美娜(1994),《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4:盛群力 李志强,《现代教学设计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5:施良方,《课程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6:杨开城,"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几点看法",《中国电化教育》,2019

8:郑永柏,《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4:刘莉《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方案的设计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2019年6月

16:汪颖,《基于问题解决的课教学方案探索研究》硕士毕业论文2019

17:李向荣,杨开城《对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分类的再认识》,待发表

18:尹俊华著,《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19:桑新民,张傅苇,赵纳新_"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主干课程信息化探索",教育技术论坛2019

20:高文,"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外国教育资料》1998年第1期

9:徐晓东,"学习文件夹评价法的理论与方法"http:lunwjlunw500.doc

10:张倩苇 桑新民 ,"网络环境下学习评价新模式的探索"http:lunwjlunw508.doc

11: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9

12:杨开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原则",《中国电化教育》2019年

13:容淑芳,张文兰,"ID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开题报告范例-《在网络环境下基本教育模式的研究》课题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347 字

+ 加入清单

开题报告范例-《在网络环境基本教育模式研究课题

《在网络环境下基本教育模式的研究》课题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在网络环境下基本教育模式的研究》课题,是重庆市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十五”专项科研课题(课题批准号:02-dt-10)。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论坛热门帖子: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建设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中学教育必须研究的课题。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教育模式产生了质的飞跃,网络化教育将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于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在网络教育时代,不仅需要有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高效互动的教学方式,更需要有丰富实用的教学资源、完备的教学体系。在网络化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成为网络教育的主导力量。而目前,我们的教师对信息技术、网络教育尚不熟悉,利用网络实施教育教学尚有距离,尤其是建立“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还有待起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背景条件:国家教育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虚拟学校、远程教育等应运而生;重庆市教委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通过评选信息技术示范校加大力度;渝中区率先建立局域网,并通过已经实施了三年的“双创课题”研究,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极大改观;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础条件:我校通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信息技术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硬件上:我校建成了以光纤为网络骨干,采用千兆高速以太网,集视频教学、监控、信息服务、学校管理于一体的校园网络,实现了“班班通”;全校所有的教室都安装了数字投影机、实物展示台、100英寸电动玻珠屏幕、多功能讲台、监控摄像机、29英寸电视机,上课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

软件上:我校初步建成了具有求精特色的 “教育信息资源库”,包括《k12学科资源库》、《数字图书馆》(近两万册电子书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电子期刊等大型教育数据库、试题库、资料库,涵盖国情教育、心理咨询、青春期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升学指南、教育法规等教育信息库,能充分满足现代教育管理和一线教学的需要。

人员上:我校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配备了专业人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相当造诣。信息技术中心,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了信息技术素质修养和实际操作的培训,全校教职员工基本掌握信息技术教育,能满足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育教学的需要。

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观念问题:有了好的硬件环境,如果观念不更新,只是“换汤不换药”,那就失去了研究价值。本课题必须着力解决教师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

2、理论问题:目前网络教育缺乏科学、系统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本课题应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现有的理论,不断探索、总结、归纳、概括,形成适用于网络教育的理念、原则、策略。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学前教育实习实践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学前,全文共 1435 字

+ 加入清单

__幼儿园是一个公办园,在短短的三个月实习期间,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次实习真是让我明白了很多,只有理论是不够的,也得有实践,但是光有实践是不够的,要理论实践相结合。在幼儿园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我比较成功的将自己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到了实践中,顺利的完成了教育实习任务,并且我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并深刻了解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该面对的生活是怎样的、该具备的心态是怎么样的、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该怎样要求自己及自己又该向怎样的一个层次迈进。我认为这次实习对我的职业生涯计划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的收获很多。

听课是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一个好方法,新教师只有多听课才能够逐渐积累经验,所以对每次听课的机会我都十分珍惜,听课的主要对象是一些工作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这期间我听了很多课,我的收获很大,逐步把握了一些上课的技巧。

这次实习,虽然我的主要工作是教学,可我觉得在实习中,我做的更多是保育工作,也许是因为我在大班,在教学上,我上过几个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如:1、我们的语言不够美丽,不够吸引小朋友,表情,动作不丰富,不够感染小朋友,可能是自己的一些不足,没有做到适度的夸张,2、评价语言过少,3、没有照顾到每个孩子,由于不太了解班上的幼儿,因而没有很好做到因材施教,对亲外答案和突发行为和语言,不能迅速的灵活地应答和处理,以上3点是我自己反思后小结才出来的,做到不够地方我们,我们同学之间在一起交流的时候,他们说自己也有这些不足,我也问过老师,得出结论大部分是因为我们新手老师造成的,慢慢磨练会让我们这些不足得到改进。

在保育方面,这几周我做了很多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也学会不少,比如说:哄他们睡觉,隔毛巾,梳头发等,我们同学聊天时说道,我们是提前体验做妈妈的生活,为以后做准备,像这些琐碎的生活常规事情,每天都要做,我觉得可以练习一个人的耐心,忍耐心,恒心,细心等等对于人的性格确实有些帮助。

我做好的方面或者说是基本令自己满意的方面在于:

1、对于教学活动态度认真,备课和准备充分

2、虚心请教和接受指导老师的建议与指导,

3、组织活动时教态比较自然,语言清楚声音语速适度。

4、课后认真总结课堂上的成功的地方和不足之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好比一把把锁,老师就是开启那把锁的主人。

在这三个月里,从老师们身上,我看到了为人师表散发出的耀眼光芒,给了我实习生活带很多启发性的思维。以前总会以为当一位幼儿老师肯定很好玩,很轻松,但来到这里我改变了这个想法,每次上完一堂课我都有深的感触:想要当好一名好的幼师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看着带课老师给孩子门上课,我认真的学习她的上课方式和管理课堂纪律的方法。即使这样,我还是遇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学过的东西。虽然我在实习期间很忙碌,但感觉到很充实。同时也明白了一件事,要做个好老师除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必须要有其他课外知识,这样才可以让你的学生在和你闹在一起之外还能尊敬你。

这个时候才知道,其实幼师还是很好当的,只要你用正心态去对待。就在这样忙碌的实习生活里,一年也就这样过去了。这一年经历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因为这是见证我这样一个全新的成长。使我认识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时间就是这样无情,头也不回的流逝掉,是的,谁都不愿意被时间丢下。而我们也随着时间的流走一点一点的成长。而曾经的纯真也随着风雨的磨灭转变得成熟。也许这正是成长的代价。每经历过一次,收获就多一些,成长也就又迈进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_工作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133 字

+ 加入清单

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近年来,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部门都十分关注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德育模式,拓宽工作途径,丰富德育工作内容,使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校德育工作中,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房山区教委的关注与领导下,在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科室的指导下,我校于20xx年9月,根据区级课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确定了子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把三年级全体学生做为研究的对象,把课堂教学当作主渠道,加强学生心理辅导,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我们一手抓学科渗透,一手抓心理辅导,各种方法之间相互作用,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全方位展开,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我校的目标是:以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为核心;以对心理问题预防补救为辅助;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一、科学的管理是课题研究取得实效的基础——课题研究作为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一个突破口

我们认识到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的基础,课堂教学是实施德、智、体、美、劳各项教育的基本载体,教学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的过程。因此,工作中我们不断实践以科研促进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课堂为实验主阵地,把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研究作为实现学校“以服务升品位,以质量求发展”这一办学理念的一个突破口,使得课题研究服务于学生,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工作中我校广大干部教师积极探索,重点加强三个模式的研究,把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贯穿于每个模式的各环节,各个细微之处:

1、备课模式的探索

使用“集体全册(单元)备课——个人分课细备——组内交流讨论——个人逐课复备”的备课方式,其中研究的一个重点就是心理品质形成的教育渗透点,使得心理品质的培养从备课第一个环节就入手,教师们分析挖掘教材,汇编了《各学科心理教育渗透点集锦》,各学科教师在备课时参考使用,并在使用中不断改进完善,为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服务。

2、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实践“课前预习探究—课上主动探究—课后延伸探究”的上课模式。整个过程注重学生未来发展,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兴趣等,使良好的心理品质得到培养。

3、教研模式的探究

坚持“备课—说课—上课—讨论—评课—再实践”的教研模式。这一模式为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农村教育的实践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2302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农村教育实践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了解农村教育问题目前状况

调查时间:

调查对象:城乡中小学

调查方法:网上调查法

实施人:

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8.8亿人,相应的农村教育现状,我在假期通过网上调查与农村教育有关的情况,发现有许多问题将是农村教育危机。

一、农村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之后的问题

自几年前中国政府宣布“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问题的人士似乎松了一口气。但是透过表面的“达标”我们会发现,农村的教育状况并没有“登上一个新的台阶”。相反,在并没有根除导致问题的根源而又遇农村税费改革等新的制度环境时,它变得似乎更加突出了。只是问题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基本普及”的含义相对于一些所居住的区域远没有普及,也就意味着每年有数百万少年儿童作为共和国公民难以充分享受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即以官方公布的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来看,由于学龄儿童的基数过于庞大,没有入学的0.9%的儿童数量实际上超过了110万人,这庞大的人群的绝大多数当然是在农村,他们将成为未来的新文盲。

各地政府在这种“普及”的压力型体制下“冲刺”的结果,一些县乡政府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使用了一经典式的法宝。而不择手段结果是导致了许多后遗症,比和许多乡镇所背负的沉重的“教育债务”此外还包括入学率的下降和大学率的反弹,在中西部初中生辍学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经过调查表明,农村贫困生的大学率高于城市,农村教育用于教育的支出占其的比例高。

从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到XX年实现“基本普及”之前XX年间,还是有很多儿童未上小学,小学阶段失学,小学毕业后未能升学及初中阶段失学的人,这么多人的显然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存在,因此有青少年犯罪,是因为处在低文化层,这些事实尤其需要教育行政官们的深刻反思,同时也为教育改革提供了一面耀眼刺骨的镜子。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问题多多

(一)教师分布不合理

乡镇中小学教师调整权力在乡镇,造成乡镇之间教师分布不合理,而及分化严重,村小学条件差的学校教师紧缺,在职教师千方百计要求调出,城镇乡镇政府所在地中小学又人满为患。全区还有上百计划外教师即无法保证质量,又加重乡、村及村民负担。另一种现象是城镇中小学教师严重超编。

教师减损严重,补充困难

因为很多的原因,有些教师都往其他方面去发展,因而教师从而减少而现在教师工资县区统一发放,县区财力有限,保现在教师工资尚有很大困难,更无力负担新增教师工资,这两年正值初中、高中学龄入学高峰,教师严重缺,而区域财政力支付缺口教师工资。现在情况是一方面初中教师紧缺,另一方面师范大中专毕业生无法按需就分配到位。

(二)教育教学设施落后

很多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很多课程都因为设施而减少上课,更别提教育现代化、信息化了,由于信息渠道不畅,一些边远农村小学几乎没有什么教育科研活动,这些都使得农村教师在长年的教学过程中,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工作无法创新。

(三)农村教育待遇偏低

农村教师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教书育人,享受的却是比城市教师低得多的待遇,城市学校好于乡镇教师及不公平,教师的工资、医疗、保险、养老等缺乏法律制度保障。

三、资源分布不公平

在调查中,可以看到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城市教育资源总是被政府满足而农村教育资源是那么的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农村的活动设备是少之又少,而城市则是多种多样,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使农村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不仅严重阻碍农村少年的发展而且使农村青年就业更难。

四、解决问题策略

(一)加大政府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社会多方筹措经费,保证农村教育投入是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根源保证,这项工作做不好,农村教育将很难有重大进展。

(二)加大政府的统筹力度,成立专门的农村教育管理的部门,对农村教育的各项问题进行通盘考虑,有利于农村教育的各项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三)使开设部分农村职业教育的课程

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结构单一,缺乏农村特色的普及型教育,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结束来反,回乡从事农业的年轻农民没一技之长难以为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做贡献。

(四)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职业教育,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开展农村人力培训,开发相关课程和教材,研究制定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加资金投入任重而道远。

(五)积极推进农村人口的高等教育,政府和学院要统一招生标准,严格以能力与考分作为选择高校新生的依据,完善奖贷体系,提高补助标准,确保农村家庭子女不因家庭贫困无法接受高等教育或中途退学,此外,党和政府要创造条件积极发展农村高等教育。

五、社会实践调查的意义

我们通过大学学习之后,要想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激发自己的学习激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各样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工作做准备,参加假期的乡村支教活动,把我们学习书本的知识投身于实践中。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我们从与人民群众的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而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强,在实践中,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它萌发了我们责任意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真正懂得了,只有到实践中去,才能迸发出炽热的社会责任感来,才能为社会做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简述教育研究方法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925 字

+ 加入清单

简述教育研究方法开题报告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教育研究方法开题报告。

一切研究都始于问题,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是研究的开题报告,因此也必须始于问题。

年鉴学派大师费弗尔说得明确:“提出问题是所有史学研究的开端和终结,没有问题便没有史学。”同时,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可能只需要数学或实验技巧,而提出新问题、发现新可能性或以新视角看待旧问题,却需要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这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可见在研究中问题的重要地位。

什么是“研究问题”?研究问题说明研究者想要知道什么,想要通过研究理解什么,因此研究问题一定是指向知识和理解。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是有区别的,研究假设是研究者对这些问题的尝试性回答。

1.问题的来源

“多数人的写作或者缘于现实的思考,或者缘于阅读的兴趣。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阅读会促进对现实的思考,对现实的思考常常会求助于阅读。”“通过专业或个人日常经验选择一个研究问题似乎比通过(老师)建议或文献的途径更加危险。但这种担心未必正确。以个人经验指导你的研究有可能会更具价值。”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阅读、专业活动、生活经验、老师建议都可能成为研究问题的来源。

这里需要解释和说明的是,在中文中“问题”有多重意义,而英文中question、problem、issue各具有特定的意义所指。我们用三个动词就可以解释这三个词的意义了:“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和“讨论问(议)题”。在学术研究中可能为了“解决问题”而要提出需要回答的研究问题,所有的“解决”“回答”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讨论的问题。因此在研究中需要“回答问题”。通常我们会说,“伟大的科学研究工作常常出于解决某一急迫的实际问题。”

2.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如何?

由于研究者的研究价值观不同,对研究问题的认识也不同。马克斯威尔把研究问题划分为三类,它们是一般化问题(genericquestions)和具体化问题(particularisticquestions)、工具主义者问题和实在论者问题、变量问题和过程问题。也有方法研究学者认为,“大量的教育研究问题可以归纳为相互关联的三类形式:描述性问题———正在发生什么?因果性问题———是否有系统性的作用?过程性或机制性问题———为什么会发生或怎么发生的?”我们把问题基本上分为三类,即本体论问题、价值论问题和方法论问题,通俗地说,在研究中时刻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怎么办”的问题。

3.问题的表述方式

研究者应该以有助于实现实践目的的方式提出研究问题,而不应该把这些研究的目的隐藏在研究问题本身中。并且研究问题必须是通过研究能够得到解答的问题,研究必须是真正可以实施的。“如果提出一个没有哪个研究能够回答的问题是没有价值的,无论是因为无法获得回答问题的资料,还是得出的结论可能会有严重的效度威胁。”

如果把研究问题划分为工具主义者问题和实在论者问题,那么通常会有如下说法:提出研究问题时,要以研究对象所说或所报告的方式,或者以直接观察到的方式,而不是以信念、行为或因果推论的方式提出。

4.问题和选题的关系

对什么问题的研究和回答才具有选题意义?研究问题应该通过研究者的研究可以回答的问题,而且可以直接询问研究如何实现实践的目的。

在论文开题报告中,首先要表述的是“问题的提出”,也就是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德里达在谈到“本体论”问题时,认为本体论始于“这是什么”这种方式的提问,但他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方法,但反对的策略则是“回溯到源头去”,他主张的追溯就是“提问(questioning)”,“提问看上去只是疑问而无所肯定,其实,照海德格尔的说法,在提问中,所要问的问题的方向就已经确定了。这其中就有着yes。”因此在我们的论文开题报告中,提出问题本身就是一种肯定,提问者只是对它进行论证而已。

要很好地设计研究问题,因为它们会影响到方法的可行性和研究的效度或结果。研究问题是研究设计的中心,它决定着其他各个部分。

问题提出要有意义。“从偶然的想法到形成概念并具体确定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这一过程对科学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5.研究问题与概念或理论之间的关系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因为研究问题的提出是基于研究的概念或理论基础上的。我们举个例子就可以明白,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这个选题并没有能够反映出某一个重要概念或理论,虽然“课堂教学”、“有效性”都可以作为概念来看待,但不足以表明其学术性或理论性;如果我们把选题改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心理学研究”,“心理学”的学科性就成为这个选题研究的概念来源或理论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农村教育实践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829 字

+ 加入清单

农村教育实习总结

我实习所在的学校是京郊的一所乡村学校。实习的基本内容包括三部分: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调查。基本情况如下:

1、课堂教学:完成教案数为五份,试讲次数为五次,上课节数为五节。

2、班主任工作:组织一次《迎奥运主题班会》观摩课。

3、教育报告;完成一份教育调查报告。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得我不得不昼夜苦读;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相长的深刻内涵。比如在我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在我第一次深入课堂时,我就遇到了许多师范学校里没学过、没想过的难题。即当自任口才出众的我绘声绘色地讲完一节课后,我问学生:“你们听完课,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面面相觑,茫然无语。学生何以如此呢?在我看来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兴趣是学习入门的阶梯兴趣孕育着愿望,兴趣溢生动力。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在班主任实习工作中,实习报告我在班上开展了“迎奥运”主题班会活动。起初,我遇到了许多困难:比如学生的不配合就常常令我痛心疾首。当时,实习报告有人建议我使用强制方法。比如说罚站、罚蹲等。诚然,这种方法可以勉强维持班级秩序。然而,这也无疑加深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想方设法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在教学活动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而且,教师要把自己当成活动中的一员,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发者,是学生的学习伙伴、知心朋友。

通过和学生的接触也使得我对班上的一些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班上有几个同学家庭相当困难,于是有人向我提议:在主题班会上为这些同学献爱心——为他们捐款。可是,经过我的再四考虑,我还是把他否定了。因为,为贫困生捐款献爱心动机非常好,可是这样做却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没有了自尊,也就很难再有强烈的学习兴趣了。最终,我还是把班会主题敲定为一个十分时尚的主题——迎奥运。为了办好这个班会,我努力为每一个同学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觉到自我的价值,品尝到其中的乐趣。结果,在准备班会的过程中,同学们都很积极。班会的节目花样繁多,唱歌、跳舞等应有尽有,而且还组织一次辩论会。论题为:体育是否可以创造友谊。辩论中双方各执异词,辩论深刻到位。另外,为了普及奥运知识,我还在班会上举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奥运知识有奖抢答活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很浓烈、热情也很高涨。最后一曲笛子独奏——歌唱祖国将班会推向了高潮。当然,在开展班会活动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我曾经问过班上的同学一个问题: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尽管我一再“放水”,可是人有为数不少的人回答:“当然是一斤铁重了!”

最近,我还在学生的习作中发现这样的句子:“除夕之夜,深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色的圆月。”除夕之夜,天空中又怎么可能出现一轮金黄色的圆月呢?严重失真,近乎荒谬。其实,这仅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这样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好,问题似乎就变得复杂了,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了:不懂得这些常识的学生,又怎能拥有完整的人生?这样的教育能被称作素质教育吗?

此外在一些观摩课上,还常常呈现表演的风气。一个学生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后。教师说:“讲得真好!”其余同学马上“啪、啪、啪”地鼓起掌来。另一个同学回答了另一个简单的问题,也得到了同样的“殊荣”。一节课下来,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这就是明显的弄虚作假,这种现象很值得我们去深思。

针对以上问题,我也想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1、 教师应该坚持客观的原则。弄虚作假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因为从教师的职业道德,从教师在学生、家长的心目中的形象以及从教师的高尚责任来看教师都不应该弄虚作假。而应该坚持客观的原则。只有这样,教育才能更富于魅力。2、 针对学生所犯的常识性的错误。教师应该科学地因材施教,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综合的发展。

3、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很有必要把教育的着眼点放低一些。让他们发现爱其实很容易;爱就在身边;爱就在儿女亲情里;爱就在柴米油盐中。为此,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道别开生面的作业——亲情作业。即让孩子在吃饭时给他的父母夹夹菜、在晚上睡觉前为他的长辈们洗洗脚。

总之,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老师只要认真投入教学,孩子就会积极配合。这种过程是很开心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