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汽车检测实训报告范文【热门两篇】

浏览

4946

范文

2

篇1: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_毕业设计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设计,全文共 700 字

+ 加入清单

汽车检测维修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周灿

一、毕业设计课题综述:(500字左右)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控系统主要有传感器,ecu和执行器等组成, 各组成部分对发动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子控制系统通过各种传感器接受信号,将信号传给ecu,ecu接受信号后将信号传给执行器,执行器来控制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点火系统在引擎运转时所扮演的角色是在任何引擎转速及不同的引擎负荷下,均能在适当的时机提供足够的电压,使火花塞能产生足以点燃汽缸内混合气的火花,让引擎得到最佳的燃烧效率。点火系统的基本装置包含了电源(电瓶)、点火触发装置、点火正时控制装置、高压产生器(高压线圈)、高压电分配装置(分电盘)、高压导线及火花塞。现代的点火提前装置则已改由引擎管理电脑所控制,电脑收集引擎转速、进气歧管压力或空气流量、节气门位置、电瓶电压、水温、爆震等讯号,算出最佳点火正时提前角度,再发出点火讯号,达到控制点火正时的目的。

二、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和方法:

(1)点火系统的类型及工作原理。

(2)点火系统的构造。

(3)点火系统的组成。

(4)点火系统的故障想象。

(5)点火系统的检修方法。

(6)点火系统故障确认测试。

三、预期目标:

(1)点火系组成与电流走向。

(2)点火系线路检测。

(3)点火控制系检查。

(4)霍尔信号发生器。

四、课题进度计划:

1、.1.9~1.11确定指导老师和论文题目。

2、.1.11~1.15完成开题报告并收集资料。

3、.1.12~1.20确定论文大纲。

4、.1.15~1.22完成初稿。

5、.1.22~2.25指导老师审核修改论文。

6、.2.22~.4.30完成论文。

7、.5进行论文答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_毕业设计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设计,全文共 1078 字

+ 加入清单

汽车检测维修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一、毕业设计课题综述:(500字左右)

随着汽车生产产品的日益增多,购买汽车的人也越来越多,人们在购车的时候考虑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比如汽车的舒适性、汽车的安全性、动力性等因素,本文介绍的是汽车制动系统有关的事项;例如:汽车在使用的过程中,驾驶员想要汽车减速甚至停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以及使已停驶的汽车保持不动,这都离不开汽车制动系统。汽车制动系是指在汽车上设置的一套(或多套)能由驾驶员控制的,产生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外力的专门装置。其作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要求进行适时减速,停车或驻车,以及保持汽车下坡行驶速度的稳定性,从而达到汽车带给驾驶员或是乘客的平稳性。

汽车制动系统常见的分为气压制动和液压制动,大部分轿车采用液压制动,但其制动操作较费力,制动力不是很大,制动液流动性差,高温易产生气阻,如有空气侵入或漏油会降低制动效能甚至失效,从而影响汽车的制动性。作为汽车维护人员,我们应该知道制动系的组成和其功用,并对制动系的常见故障现象、故障部位、故障的检测、诊断和排除有一定的认识,明确其检机制动系统进行测和诊断的基本思路。提前对制动故障进行有效预防,及时地对发动维护与保养,快速排除故障,防止或减少汽车故障发生,加强车辆安全。

因此汽车制动系统故障的解决也变得日益重要,作为汽车维护人员,我们应该知道制动系的组成和其功用,探讨影响汽车制动系统的各种因素,并找到解决方法,是汽车今后发展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快速排除故障,防止或减少汽车故障发生,加强车辆安全。产品质量会稳步提高,竞争与市场将进一步合理化。

二、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和方法:

1分析汽车行驶跑偏故障的原因

2研究汽车制动故障诊断的方法

3从简单到复杂故障的排除

4总结本次故障诊断设计方案,提高自己的维修水平

方法:案例整理收集法丶验证法丶假设法丶研究法丶企业实习经验法查找书籍资料,查看维修手册等

三、预期目标:

通过对汽车制动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对汽车制动故障深入的探讨丶研究。在论文中总结汽车制动的故障的维修方案,运用可行的维修方案和技术解决汽车制动故障中存在的难题,并在自己以后的工作学习中能够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的维修水平

四、课题进度计划:

第1周:研究并确定论文题目;

改成周.15.01.06—.01.26:完成开题报告;

.01.26—.02.10:收集相关材料;

.02.11—.03.25:确定论文大纲完成初稿;

.03.26—.04.25:对论文进行检查及修改;

.04.26—.04.30:指导老师认可;

.05.01—.05.07:论文答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