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春天主题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了解春天是个忙碌的季节。
2.知道春天有很多好玩的活动。
活动准备:
1.人们在春天忙碌的图片。
2.提前准备活动的道具。
活动过程:
1.讨论春天里人们在干什么?
(1)让幼儿自由讨论:人们在春天可以干什么?
(2)幼儿观看图片,知道春天里人们都在忙碌着。
2.讨论:春天里小朋友可以做些什么活动。
可以让幼儿把自己想参加的活动写出来或画出来再全班交流,选择几项全班共同参与活动。
3.教孩子亲手制作活动所用的道具。
(1)风车:用塑料吸管和彩色等。
(2)泡泡器:用空杯子和铁丝等。
(3)竹蜻蜓:用瓦楞纸和吸管等。
(4)花环:用毛根和仿真花等。
4.带领孩子在园内进行活动。
篇2:幼儿园大班饮食安全主题活动策划
活动目标:
1.了解清明的来历和有关习俗。
2.大家一起寻找春天的气息。
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4.在活动中增长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爱好和对大自然的爱。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幼儿在家了解一些清明节的风俗。
2.“春天来了”的ppt图片。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清明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日子。
1.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_日清明节)
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教师: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清明节也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二、了解清明节的风俗:
1.清明节是我们纪念先人(自己的祖先)和革命先烈的一个节日。
2.在清明节是我们和家人一起去给先人清扫坟墓,也会去革命先烈的墓前缅怀。
3.清明节也是大地复苏,春回大地的日子,我们也会去郊外踏青,感受春天的气息。
4.清明节还要品尝特殊的点心:青团。
青团是用一种植物艾草挤汁加糯米和豆沙制作的。
5.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三、观看“春天来了”的ppt图片
1.了解花、草、树木的变化。
2.幼儿朗诵诗歌《春晓》。
篇3:幼儿园大班户外活动方案设计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以及竞争意识。
2、幼儿能在游戏中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螃蟹头饰若干,皮球若干。
活动玩法:
男女两队排在前面的两个小朋友为一组,两人学小螃蟹的姿势,背靠背,夹住球。胳膊像钳夹一样互相勾住,向前走,走到标志处再走回来,把球放入筐内,然后排在队尾等待下次继续玩。下一组小朋友只要前一组的把球放入筐内就可以出发。两只"小螃蟹"一定要注意团结协作好,球不要掉下来,如果掉了,从头再来,走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中班游戏教案:网小鱼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和反应能力,学会躲闪。
2、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活动预备】
1、小鱼头饰若干,鱼网头饰两个。
2、用一个呼啦圈放到地上做小桶。
3、音乐CD《很多小鱼游来了》
【活动玩法】
一、将全班幼儿分成两部份,两个幼儿做鱼网,其余的幼儿做成群结队的小鱼。做网的两名幼儿双手相握,举过头顶,然后分开成鱼网状,做小鱼的幼儿排成一字队形,等待穿越。
二、游戏开始,全体幼儿念童谣:“很多小鱼游来了,游来了,很多小鱼游来了,游来了,快快捉住!”,扮做鱼儿的幼儿低头弯腰快速从鱼网下部通过,扮鱼网的两名幼儿听到“捉住”二字后,赶紧把鱼网放下,捉住没来得及通过的幼儿,把鱼儿网住,放到桶里,没有捉到的鱼儿继续参加游戏。当捉到3-5条小鱼时,让捉到的小鱼集体表演一个节目。
三、第二次游戏让幼儿换角色进行。
【活动反思】
很多幼儿都能顺利完成任务,教师要随时提示扮鱼网的两名幼儿不要提早放下鱼网,当听到“捉住”两字时,迅速将鱼网放下。扮小鱼的幼儿要首尾相接,鱼贯而进。
篇4: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策划方案
一、比赛时间:
11月26日16:05
二、比赛地点:
初中部操场
三、比赛形式:
1、参赛队伍:初一、初二年级各班
2、按年级进行分组,12支队伍进行淘汰赛,赛前抽签定位,每场比赛均采用三局两胜制,胜者进入复赛,输者淘汰。
四、组织机构:
组长:王玉林、金婕云、潘越洋、裴文杰
副组长:李京、余晓磊
成员:韩晗、李劲槟、鲍志国
总裁判长:李京
副总裁判长:余晓磊、韩晗、李劲槟、鲍志国
裁判员:学生会文体部成员
记录:韩晗
场地、器材:学生会文体部部长
活动协助:王玉林
五、比赛规则:
1、每班男、女生参加人数各10人,共计20人。
2、比赛前,裁判员清点各班参赛人数,参赛队员服从裁判员管理。
3、各组在听到裁判员的哨音后方可开始比赛,非参赛队员不准帮忙,如发现弄虚作假,取消比赛资格。
4、各班必须准时参赛不准无故缺席,迟到五分钟做弃权处理。
5、比赛必须服从裁判员裁决。
六、录取名次及奖励:
1、比赛取第一名、第二名、表现奖、精神文明奖、团结奋进奖。
2、第一名:羽毛球拍1副、羽毛球1桶;第二名:篮球1个、皮筋包3个;表现奖、精神文明奖、团结奋进奖:大跳绳:1根、小跳绳1根。
七、比赛器材:
拔河绳:2根;标志桶:8个
注:未尽事宜另行通知,最终解释权归德育处。
篇5:主题研究活动实施方案
根 据市、县教育局《关于切实做好暑期学校安全工作,扎实开展学生安全大家访活动的通知》的精神,切实做好学生暑期安全工作,结合本学区实际,我校决定利用暑 期(具体活动时间为 7月2日至8月20日),开展好“教师大家访”活动。为了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确保此项活动取得实效,特此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活动意义
教 师走进学生家庭开展家访活动是学校和家庭双向沟通的重要环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是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重要体现,也是增强群众观 念,改变工作作风的有效举措。切实开展好“教师大家访”活动,有利于完善学校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制度,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相互沟通,形成学校、家 庭、社会教育的合力,保障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同时也能争取家庭、社会对教育的理解和支持,树立教育良好的形象。
二、组织机构
为确保暑期大家访活动顺利开展,特成立“大家访”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何 洁
副组长:张爱国
成 员:
丁中元 李国剑 胡成银 倪 虹 周 香 方义红
王爱国 李家元 吴 琼 何登地 胡兆安 童先争
夏海云 王克彪 董菊华 汪家荣
三、建立大家访安全对接机制
1.中心校领导与学区内各校(园)对接
中心校本部:何 洁
慈山小学: 李国剑
官塘小学: 张爱国
五行小学: 周 香
大众小学: 丁中元
蔡冲小学: 倪 虹
幼儿园: 吴 琼
2.中心校领导与校本部内各年级对接
一年级: 方义红
二年级: 王爱国
三年级: 张爱国
四年级: 李家元
五年级: 胡成银
六年级: 丁中元
3.其他校(园)领导与各年级对接有各校自行安排(具体见各校活动方案)
四、活动安排:
7月2日:学校制定活动实施方案。
7月6日:召开学区内领导组会议,并通过宣传使全体教师明确大家访活动的目的、意义、家访内容、家访方法以及应该达到的效果等,同时采取各校(园)领导进行监督、班主任采取包班的办法进行大家。
7月8日至8月16日:进行全面大家访活动。
8月20日:各班主任整理家访记录,各校(园)写好大家访活动总结上交中心校。
8月24日中心校进行专门研究,将此次活动进行总结、分析,针对家长提出的需解决的问题拿出整改方案,制订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同时对大家访记录进行抽查。
8月25日将上报教育局活动材料。
注:办公室负责整个过程宣传报道。
五、家访内容
1、要求家长暑期必须对孩子进行以防溺水为重点,兼顾防交通事故、防食品卫生事故、防传染病、防火、防盗、防人身伤害等方面教育与监管,提高学生防险、避险意识和能力,确保学生安全。
2、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及在家的思想状况与表现、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等。
3、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
4、与家长共商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方法和手段,推广家长的成功家教经验。
5、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对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六、家访任务及重点对象
学校总的要求是家访面每班力争百分之百(上门家访率不低于50%),其中,下列重点对象学生应做到必访:
1、特殊家庭(孤儿、单亲、留守、再婚家庭、特困家庭);
2、人际适应困难学生家庭(人际关系协调差、心理情绪不稳定等);
3、有特殊家长的家庭(现役军人、不重视孩子读书、和学校及老师有过不愉快经历等)。
七、活动要求
1.家访可采取电话或走访形式。(路途较远的可采用电话形式,电话费给予适当的补助。)
2.要求班主任对家访对象做好访谈记录,切实了解学生及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及建议。
3.要求班主任对家访对象的家境进行深入细致的访谈,对一些特困户必须整理资料上报学校。
4.要求班主任对家访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教育,与家长建立长效的联系机制。
5.要求班主任家访不得给任何, 村民家庭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6.要求班主任工作要落到实处,每走访一家都要有详实的记录。
7.各班主任要高度重视大家访活动,真正把大家访活动落到实处,并及时上交家访记录及相关材料。
篇6:小班护眼日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眼睛的构造、用途。知道6月6日是世界“爱眼日”。
2、教育幼儿爱护眼睛,学习保护眼睛的方法。
3、引导幼儿学习缓解眼睛疲劳的保健操。
活动准备:眼睛的构造图,故事眼镜和鼻梁,幼儿不良行为的情景图(也可以是孩子和老师的情景表演)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夹颗黑葡萄。上大门,下大门,关起门来就睡觉
二、了解眼睛的构造,用途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眼睛的上面有什么?眼睫毛有什么用处?中间像黑葡萄的是什么?眼睛的最中间的小圆点是什么?眼睛是用来干什么的?
2、请幼儿闭上眼睛感受一下看不见东西的感觉。
小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没有眼睛我们什么也看不到。
三、引导幼儿了解保护眼睛的必要性和保护眼睛的办法。
1、欣赏故事《眼镜和鼻梁》
提问:眼镜和鼻梁为什么吵架?最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结:眼镜带在鼻梁上很不舒服,明明得了近视眼,没有眼镜什么也看不到,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眼睛。
2、欣赏情景表演或看图片
(1)小朋友在用脏手揉眼睛。
提问:这个小朋友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应该怎样做?
小结:小朋友的脏手上有很多的细菌,如果用脏手揉眼睛会让眼睛生红眼病,我们如果感到眼睛不舒服可以用干净的毛巾、手绢或者卫生纸擦。
(2)小朋友头趴在桌子上画画。
提问:这个小朋友哪里做的不对,为什么?应该怎么做?平时还要注意什么事情?
小结:看书、画画时眼睛不能距离纸太近,也不要躺着看书,否则容易得近视眼。我们要在看书画画时抬起头,眼睛离开约1尺的距离。平时还要注意不要看电视的时间太长,看书时间长了要向远处眺望一下。不要玩尖锐的东西,多吃一些对眼睛有好处的胡萝卜、动物肝脏等食物。
四、引导幼儿做简单的锻炼眼睛的保健操。
1、教师示范眼睛保健操
眼睛向上和向下、向左、向右看,然后向上、左、下、右转动,用手指轻轻按摩眼睛周围的肌肉,按摩眼睛上面的肌肉、下面的肌肉、太阳_等。
2、幼儿在轻音乐的伴随下和老师一起做眼睛保健操。
篇7: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设计方案创意实用篇
设计意图
新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新的一年的开端,目前,举国上下,喜气洋洋,到处都在为迎接新年做准备。为了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孩子们体验到过新年的快乐,知道自己又大一岁了,特选择这一活动主题。为了给孩子们的探究活动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感受过年的热闹、快乐的气氛,了解一些常见的过年形式。
2、愿意在老师的带领下快乐地和别人互相拜年。
活动准备
儿歌《新年》,新年录像
活动过程
一、经验交流
价值取向:交流以往过年的经验,感受新年的欢快的气氛。
1、师:新年就要到了,我们宝宝过年时会和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情呢?
2、我们一起来看看新年的时候人们是怎么庆祝的。(观看录像)
3、师:你看到了人们是怎么庆祝新年的?(幼儿自由交流)
提升:过新年的时候人们会穿上新的衣服,买好多好吃的东西,贴上对联,燃放烟火、互相拜年,宝宝还会受到很多压岁钱,来庆祝新年,新年里,每个人都觉得非常高兴。
二、欣赏儿歌
价值取向:通过儿歌进一步体验到过年的快乐。
1、师:除了我们小朋友们很高兴,还有谁过年了也很高兴呢?(幼儿欣赏儿歌)
2、师:儿歌说太阳变成了什么?
3、师:月亮变成了什么?星星变成了什么?
4、师:为什么太阳、星星、月亮和小朋友一样的高兴呢?
提升:新年到了,小朋友也长大了一岁,本领也变大了,所以大家都觉得非常的高兴。
三:学习儿歌
价值取向:能够通过学习掌握儿歌的内容。
四:延伸活动:互相拜年
价值取向:通过拜年,进一步感受过年的欢乐,并促进幼儿与人之间的交往能力。
篇8: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开展方案
活动时间:20xx.4.10
活动地点:中山公园
活动目标:
1、通过春游的活动,让幼儿充分感受集体外出的兴奋和喜悦。
2、寻找和观察春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中各种植物的变化。
3、知道要跟着老师和同伴,不能擅自离开集体。
活动准备:
1、配合春游的系列主题活动。
2、与家长联系,让孩子穿合适的衣裤,活动前保证充足的睡眠等。
活动过程:
一、稳定幼儿情绪,做好准备工作(上厕所、检查衣物、所带物品)。
二、带领幼儿上车,安排座位,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关注个别幼儿。
三、寻找,观察春天的景色。
1、摸一摸草地,感受春天嫩绿的草地。
2、观察柳树的颜色,形态,柳树像什么
3、找一找哪些花开了,说一说是什么颜色的。
四、草坪上做游戏
1、老狼老狼几点了
2、小白兔吃青草
3、大风和树叶
4、草坪上翻滚嬉戏
5、爬上小亭子
五、草坪上野餐
六、上车回园
篇9:幼儿园小班户外活动方案策划
活动目标:
1、感受春天的温暖气候,进一步观察、了解在春天里,动植物的生长变化。
2、通过郊游、放风筝,为植物浇水等活动,了解春天“我”和人们的活动。
3、喜爱春天,乐意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1)教师:小朋友们,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的小草是什么样的?春天的河水是什么样的?春天的树是什么样的?春天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幼儿寻找、讨论)
教师:你们知道现在有哪些花开了吗?(迎春花、桃花、杜鹃花等)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自己去找找有什么花开放了?
(2)导幼儿观察迎春花。
教师:这是什么花?开在什么季节?
教师:因为这种花儿向我们报告春天来了,所以叫迎春花,也叫报春花。
教师:迎春花是什么样子的?
(3)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花瓣的层数、香味等方面来观察认识。
教师:迎春花是什么颜色的?它有几瓣花瓣?我们来数一数.教师:花瓣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迎春花有香味吗?
教师引导幼儿一起用比较完整的语言来描述所看到的迎春花。
(4)幼儿欣赏桃花
师:看,这是什么花?(桃花),桃花是什么颜色的?桃花有几个花瓣?花芯是什么颜色的?花蕊是什么颜色的?开放的桃花是什么样的?花骨朵是什么样的?
(5)引导幼儿爱护花儿。
教师:春天美吗?为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爱护春天里的花呢?
(6)教师总结。
为了让幼儿感受自然美,教师的语言应体现美的情趣和情感。如春天来了,小草钻出泥土,来看看美丽的春天;河水哗哗地唱着春天的歌;层层波浪跳着春天的舞;桃树说:“春天是红的。”迎春花说:“春天是黄的。”柳树说:“春天是绿的。”小朋友,你们说春天是什么颜色的?燕子飞来告诉大家:“春天来了,春天来了”等。
篇10:幼儿园小班创意美术活动方案
一、设计意图:
正值“三、八”妇女节的到来,为了引导幼儿去了解妈妈,亲近妈妈,萌发爱妈妈、尊敬妈妈的情感,积极开展与家长的互动,我们设计开展了《妈妈,您辛苦了》的亲子活动。
二、活动名称:
《妈妈,您辛苦了!》
三、活动目标:
1、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奶奶、外婆的节日。
2、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关心、关爱妈妈的情感。
3、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大胆、细心、耐心的品质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4、在与妈妈愉悦、轻松的活动氛围中,感受集体活动的有趣和乐趣。
四、活动班级:小四班
五、组织者:李霞、刘婷、陈肖雅、
六、活动准备:
1、音乐《我的好妈妈》
2、视频:《妈妈洗脚》《大萌子成长视频》
3、材料准备:洗脚盆、毛巾、梳子、刘海贴。
4、通知妈妈、奶奶、外婆参加活动。
七、活动流程:
1、导入活动:三月,迎春花开了,阳光一天天地明媚起
来,在这春意浓浓的日子里,我们小四班内暖意融融,我们特
地选择了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3月6日,妈妈、奶奶、外
婆们相约来到了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幼儿园豆豆四班这个温馨
之家,共同庆祝“三月八日妇女节”。
2、介绍三八妇女节的来历、引导幼儿说祝福的话。
师:三月,阳光明媚;三月,春暖花开,三月,我们还
迎来了一个国际性的节日。小朋友知道三月八号是什么节日
吗?(国际“三八”妇女节)今天是妈妈、奶奶、外婆的节日,
我们要为她们来祝贺,她们平时很辛苦,又要照顾我们,又要
上班。我们今天要为妈妈、奶奶、外婆过一个快乐的节日!请
小朋友牵着她们的手一起来参加活动。让我们一起为妈妈祝
福:
“祝妈妈、奶奶、外婆,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3、儿歌《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孩子的话看似简单,可是这也让我们在座的各位母亲感动不已。各位妈妈奶奶们你们觉得你们的孩子是不是长大了更加懂事了呢?在教室里我们和孩子们说明天要请妈妈到幼儿园来我们要为妈妈庆祝节日,要求孩子们表演节目,孩子们特别踊跃,说儿歌的时候也特别卖力,那小朋友我们就一起把《我有一个幸福的家》送给我们的好妈妈好吗?
4、歌曲《我的好妈妈》
师:孩子们真的长大了,体会到了家长们的辛苦,现在请小朋友们一起演唱歌曲《我的好妈妈》让孩子们好好地亲亲您,感谢您!
5、:亲子游戏给妈妈洗脚、梳头、捶背。
师:我们都知道今天是妈妈、奶奶、外婆的节日。她们平时很辛苦,又要照顾我们,又要上班。我们今天要为她们过一个快乐的节日!刚才歌曲里怎么唱的,妈妈下班回到家,我们应该怎样做呢?给妈妈倒茶,亲亲妈妈,妈妈每天不仅要上班,回到家还要做饭收拾家务,她们辛不辛苦?我们一起来给妈妈、奶奶、外婆洗洗脚、梳梳头、锤锤背,好吗?
6、结束语
母爱是伞,为我们撑起片片晴空
母爱是书,教我们读懂爱的真谛
母爱是无私的,
母亲无悔付出,从不索取回报在这里我们向全天下所有的母亲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优美的歌声中,我们共同放飞美丽的希望,愿天下所用的
母亲拥有健康和美丽,愿每个女性都充满自信与骄傲。我们因为世界而风华,世界因为我们而美丽!、
在欢歌笑语中我们的活动也接近尾声,最后祝各位家长:
身体健康永远年轻美丽!
篇11:幼儿园小班安全主题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情景表演,了解睡觉的正确睡姿,知道睡觉时不能随便玩玩具。
2、乐意参加歌表演,能运用自己掌握的正确的健康知识指导玩具娃娃睡觉。
活动准备:
1、小狗玩偶一个,任何形象的玩偶幼儿人手一个。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以情景表演的方式,向幼儿提出问题,引发幼儿对不健康的午睡行为的思考。
(如情景表演有困难,可引导幼儿观看教学挂图)
1、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安全标志挂图,就其中的交通安全小故事鼓励幼儿探索根据什么标志过马路?
2、提出问题,请幼儿思考:
⑴为什么不能蒙头睡觉?
⑵睡觉的时候为什么不能玩玩具?
⑶为什么不能趴着睡?
二、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水,了解睡觉的正确姿势。
(1)教师:怎样睡会发生危险,怎样睡才能让自己睡得更舒服呢?我们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样睡的。
(2)教师在幼儿阅读后提问:你最喜欢哪一种睡法?今天午睡的时候你准备怎么睡?
三、游戏“宝宝睡觉了”。
1、老师这里有很多小宝宝要睡觉了,请小朋友选一个宝宝,带他去你的床上睡觉。想一想,宝宝怎么睡才更舒服。
2、宝宝睡觉了,我们来给宝宝唱首《摇篮曲》哄宝宝睡觉吧。
篇12:幼儿园小班体育活动计划方案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蜗牛身体的外形特征。
2、学说象声词“轰隆隆”、“哗啦啦”。
3、萌发关爱动植物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蜗牛的房子》ppt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蜗牛课件,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1、教师一边说一边操作课件。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只可爱的小动物,宝宝们,看,它是谁?(小蜗牛)
2、教师以蜗牛的口气自我介绍,引导幼儿了解认识蜗牛的外形特征。
“嗨,小朋友们好,我是你们的新朋友小蜗牛,我有软软的身体,背上背着一个硬硬的贝壳,它就是我的家,可以保护我哦!我的头上还长着两只小犄角,它是来帮我辨别方向的。”
二、播放PPT,引导宝宝听听、说说
1、教师分别播放打雷、下雨的录音,引导宝宝倾听,并学说象声词“轰隆隆”、“哗啦啦”。
师:春天来了,小蜗牛从窝里慢慢爬出来,来到草地上,快乐的唱呀、跳呀。忽然,从天那边飞来好多好多乌黑的云彩,不一会铺满了天空。呀!听一听,发生了什么事情。
2、引导宝宝学学打雷和下雨的声音。
三、播放课件,引导宝宝听听、看看、讲讲。
1、教师逐一播放课件,边讲边问,引导宝宝看看、讲讲故事内容。
“天空中飞来好多黑黑的云彩,轰隆隆、哗啦啦!发生什么事?”“地上有些什么小动物?下蚂蚁正在做什么?”“小鸟在做什么?”“树上的小鸟在跟谁说话呀?说了些什么话呀?”“小蜗牛的身体怎么不见了?藏到哪里去了呢?”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四、带宝宝玩“小蜗牛避雨”游戏
请宝宝用拇指做身体,其他做壳,听到教师说“轰隆隆”、“哗啦啦”时,将拇指藏进其他手指里,停止不动。“天晴了,太阳出来了,小蜗牛们快再出来玩吧”。游戏再次进行。
设计思路:
早期阅读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并获得阅读技巧的准备,进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幼儿的智力,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促进完美人格的建构。3-4岁的孩子,正处于阅读能力发展关键期的开始阶段,是关键期的基础。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往往追求视觉的刺激,阅读过程没有顺序,针对这个特点,我选择了《贪吃的变色龙》这一色彩鲜艳、新颖有趣、短小精湛,符合幼儿阅读心理、发展需要和接受能力的这样一个读本。
小班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就要充分的尊重孩子,让孩子自主阅读,在此次活动的过程中,我采用了PPT分页阅读、大书完整欣赏、尝试想象表述、动作表现延伸等多种方式进行,为孩子们创设了一种多元的阅读环境。让孩子们在看看、听听、说说、玩玩、阅读的过程中开阔幼儿的视野,启迪幼儿的智慧,陶冶孩子的性情。
活动目标:
1.乐意倾听故事,理解故事中变色龙变色的过程。
2.尝试想象并表述变色龙继续变色的故事。
活动准备:绘本《贪吃的变色龙》、PPT课件、自制魔术花、多种颜色变色龙小卡片、收集的彩色瓶子、包装袋等。
活动过程:
1.魔术导入,激发幼儿探究学习的兴趣。
教师变花色的魔术,出示会变“魔术”的变色龙,引起幼儿的兴趣。
2.PPT分页阅读,引导幼儿讲述、理解变色龙变色的过程。
出示影音PPT:贪吃的变色龙,引导幼儿分页观察画面,通过想象,猜测,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观看绘本,完整欣赏故事。
出示大书,集体完整阅读故事《贪吃的变色龙》。
4.尝试想象,表述变色龙继续变色的故事。
想一想,变色龙还可能吃些什么呢?还会变成什么颜色?请小朋友来说一说。
5.音乐对答,肢体动作表现故事。
游戏过程中,让孩子通过肢体动作表现故事,拓展物品颜色的对应关系,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吃汽车,变红色;吃大树,变绿色;吃草莓,变红色等。”)
6.拓展延伸:变色镜游戏(可多种物品,多种颜色)。
引导孩子用“色彩”的眼睛观察欣赏周围的环境。
师:“宝贝儿们,希望你们能动动脑,动动手,将我们住的地方变成五颜六色七彩的世界。好啦,让我们一起去外面看看都有哪些颜色吧!”
篇13:幼儿园小班户外活动方案策划
教学目标:
1、尝试运用拓印组合的方法表现物体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
2、感受拓印作画的乐趣,发展幼儿美术创作力和表现力。
教学准备:
1、蒲公英的图片、视频
2、深蓝色卡纸、圆形毛刷、白色颜料、蜡笔
教学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活动教师:小朋友,你们见过蒲公英吗?它是长什么样子的?
二、引导幼儿观察蒲公英
1、观看图片,知道蒲公英的形状。
2、观看视频,引导幼儿观看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三、教师示范讲解
1、出示所用到的工具
2、教师:今天我们就要用这些工具来画蒲公英,首先,我们把刷子在盘子里蘸一下颜料,然后轻轻的纸上按一下,这样蒲公英就出来了。
3、师:蒲公英的下面有一条茎,你们刚刚注意到这条茎是什么样子的吗?是直直的,还是弯弯的?我们要用蜡笔把它画下来。
4、师:蒲公英画好了,宝宝们,你们看,漂亮吗?(漂亮)风吹过来,(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是不是还有飘散出来的蒲公英呢?我们要画出飘散出来的蒲公英就需要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进行合作哦!小刷子和小刷子碰一碰,就可以碰出来了哦!
四、教师讲解需注意的事项
1、提醒幼儿的构图,不可太多,也不可太少。
2、画完之后把刷子放到指定的地方进行清洗。
五、幼儿创作,教师一旁观察指导--播放《蒲公英》。
六、作品评析。
教学反思:
"蒲公英"这个名字说出来,孩子们都有点懵,但在观看图片的时候,有部分幼儿发现自己看过这种植物,然后兴致勃勃的说着自己所知道的。(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孩子们很认真,但我发现,下载下来的视频不是很完整,没有风吹过后,蒲公英被吹散来,蒲公英的种子飞向大地的这一段,如果有这一段的话,孩子们可能对它的生长过程了解的更透彻。在幼儿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都很认真的去创作,但在同伴之间进行合作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有些孩子孩子有些迷茫,不知该去找谁进行合作,需要老师一个个的去帮助他找小伙伴,最后还是很不错的完成了《蒲公英》创作。通过这个活动,我发现,孩子们的合作意识不是很强,需要多多引导。
篇14:幼儿园小班创意美术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了能锻炼和发展小朋友的动手本事,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丰富生活经验。同时,能够借端午节,在浓浓的亲子氛围中,让幼儿从不一样的角度感受节日的意义所在。
二、活动主题:
悠悠端午节,浓浓粽香情
三、活动准备:
1、确定活动方案,经过班级校信通公布活动方案,保证活动顺利开展。
2、征集擅长包粽子的家长和擅长主持的家长。
3、提前购买包粽子的材料、水果、奖状等。
4、请有条件的家长带上相机或摄像机,留下完美的记忆。
四、活动资料与安排:
了解端午文化:
经过观看端午节的系列短片,明白端午节的由来,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
感受端午风俗:
1、包粽子:家长可到幼儿园,学习包粽子。教师把小朋友带到小广场,一齐包粽子,体验劳动和亲子合作的乐趣。
2、评粽子:请会包粽子的家长(提前来帮忙的)评出6位“包粽子能手”,并颁发奖状。
3、吃粽子:家长和孩子一齐吃粽子,品尝粽子的美味和分享的乐趣。
体验端午情怀:
1、喂粽子:小朋友们喂家长吃粽子,表达对家人的爱,让孩子学会感恩,感激家长们平日为小朋友们的辛勤付出。(能够与吃粽子一同进行。)
2、汇报表演:小朋友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开展汇报表演,向家长展示本学期来所取得的点滴成绩。
篇15:幼儿园小班创意美术活动方案
教育目标:
1、指导幼儿充分运用听觉、视觉、和动觉。完整有趣的感知理解小鸡的一家的成员。认识词汇:公鸡、母鸡、小鸡、爸爸、妈妈。
2、培养幼儿语言的完整性和连贯性,用清楚地声音说话,并能运用礼貌用语,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话的习惯。
3、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从而感知10以内的数量,手口一致地点数说出总数,学习按颜色地不同将物体归类摆放。
教学准备:
公鸡、母鸡、小鸡(10只) 五种颜色地毛毛虫若干条,五种颜色的碟子5个子宝宝:爸爸、妈妈、公鸡、母鸡、小鸡 数字卡1—10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导入话题:“小朋友,今天你们的爸爸妈妈都来看你们了,开不开心啊?”
(开心)非常神秘地说:“今天啊,还有很多可爱的小客人也要来我们小一班做客哦,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吗?”(想)
基本部分:
一、认识字宝宝:公鸡、母鸡、小鸡、爸爸、妈妈集小鸡的家庭成员。
1、“听,是谁的声音?”(由一位老师在黑板后面模仿公鸡的叫声)“是公鸡,”“对了,我们请它出来吧!”出示公鸡,同时出示字卡—公鸡,以同样的方式依次出示母鸡、小鸡,引导幼儿认读字宝宝:公鸡、母鸡、小鸡。
2、“今天来做客的是小鸡的一家,小朋友知道谁是小鸡的爸爸,谁是妈妈吗?”引导幼儿说出小鸡的爸爸是公鸡,妈妈是母鸡,同时认识字卡:爸爸、妈妈。
3,集体认读所学的字宝宝。
二、给小鸡的一家送数字宝宝。
幼儿依次手口一致地数一数公鸡、母鸡、小鸡各有几只,送相应地数字,并引导幼儿说:一只公鸡、一只母鸡、十只小鸡。
三、游戏:捉小虫。
1、“今天小鸡的一家来我们班做客,我们要请它们吃什么东西呢?”引导幼儿说出小鸡喜欢吃的食物(米
小虫),“现在就请小朋友来学小鸡,老师来做鸡妈妈,大家一起去草地上捉毛毛虫吧!”(要求幼儿一个跟一个排好队,捉虫子时要做到不争不抢)。
2、请幼儿将捉到的小虫按颜色分类,将小虫放在相同颜色的碟子里。
3、给每个碟子里的小虫送数字宝宝。
结束部分:
1、小结:“今天小鸡的一家都很开心,因为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而且还给它们捉到那么多好吃的虫子,小鸡说呀,要把小虫都带回家去吃呢。小鸡它们要回家啦,那我们就给它们表演一个节目送它们好吗?”
2、律动:大公鸡、大母鸡、小小鸡。
篇16:小班艺术教案设计方案参考案例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实践等活动,初步了解合作的重要。
2、尝试协商、分工,提高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3、体验团结协作、战胜困难带来的快乐,增强进一步合作的意识。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5、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
2、四只布袋,气球若干。
3、每桌一张记录表,黑色笔每人一支。
活动过程
自由组合,4个好朋友做为一组。
一、情境导入,感受合作
引导幼儿观看视频,提问题引出合作。
蚂蚁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解决的?
(有些事情,一个人做很难,几个人或很多人一起合作就变得轻松了。)
二、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感受合作并体验合作
(一)讨论、交流
平日里有哪些事情余姚合作才能完成?
(二)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合作统计泡泡的数量
1、观看图片讨论,感知单独统计的困难
(1)你看到了哪几种颜色的泡泡?
(2)你能自己统计出来吗?
2、小组尝试合作统计
(1)一个人数一种颜色的泡泡,请小组内部商量并将具体的分工告诉大家。
(2)幼儿统计。
3、发现受干扰原因,协商避免干扰的办法,统计并记录
(1)提问四个组蓝色泡泡数了多少个,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呢?
(2)我们有什么办法不受干扰呢?让我们再来试一试。
4、对照正确答案,理解合作中的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1)你们都统计出来了?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2)到底哪一组合作得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答案就知道了。
引导大家看看没有合作成功的小组,并提问:为什么他们没有成功?什么颜色的没数对?
尽管其他颜色的泡泡都数对了,因为X颜色没有数对,整个团队合作没有成功,看来大家合作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三、引导幼儿在装气球的游戏中学会合作
小朋友们数泡泡数的不错,我送给大家一件礼物,在规定时间内,装到袋子里的气球就都归你们了。
(一)让幼儿单独装气球,发现并协商解决问题
请每组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试一试,数十个数字后结束,让小朋友拎起来看看袋子有没有装满,当孩子们发现袋子破的时候,教师引导幼儿找朋友商量办法。
(二)小组尝试分工合作,引导幼儿帮忙解决问题
1、有什么办法让袋子不漏球呢?四人一组商量一下,一起合作试一试。
2、看看哪个组装的最多,并请这个组的幼儿为大家介绍经验。
(三)小组再次协商,第二次合作装球
1、给你们一点时间,赶快商量一下这一次准备怎么合作。
2、幼儿合作装球。
经过我们的合作,四个袋子全部装满了,祝贺大家合作成功!咱们把气球带到班上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吧!
篇17: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设计
活动目标
1.积极创编故事中的人物对话,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2.尝试用“呲--地一按按钮,车子变得……”经典句式,大胆想象、创编新的故事情节。
3.体验帮助他人与接受他人帮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森林背景图一幅,卡纸做的折叠式出租车一辆,小熊、蛋宝宝图片各一张。
2.幼儿游戏用的动物胸卡(刺猬、长颈鹿、鱼、小熊、蛋宝宝各2个)。
3.开汽车的背景音乐,塑料圈10个。
活动过程
一、猜想导入
1.师:小猴新买了一辆出租车,可是它在送小动物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麻烦,于是它将这辆出租车进行了一番改造,这样就解决了许多问题。你们来猜一猜,它会对汽车进行哪些改造?为什么?
2.师:小猴的车到底是怎么改造的,我们一起跟着小猴的出租车出发,去看一看吧!
二、创编故事(第1段)
(一)创编人物对话。
1.师:咦,前面是谁呀?(出示小熊卡片)小猴会怎么邀请小熊上车呢?幼儿模仿司机招呼顾客的语言。
2.师:还能更热情点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猴。(师幼共同表演)
3.师:小熊说“好好好”。(用图片演示小熊上车)哎呦!小熊怎么了?(车太小,小熊太胖了。)
4.师:小熊还愿意坐车吗?小熊会怎么说?(你的车太小了,我要等大一点的车。)
5.师:小猴却说“别急,包你满意”,小猴会怎样改造让小熊满意呢?
(二)欣赏精彩句式。
1.师:小猴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它在车上装了一个神奇的按钮,只要一按按钮,“呲”的一下,车子就会发生奇妙的变化。我们来试一试,一、二、三,呲--(教师打开教具车折叠部分,把车变大。)
2.师:咦,车子怎么了?这样,小熊愿意上车吗?小熊坐在车上感觉怎么样?
3.师: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在座位上伸展四肢,放松一下。)哎呀,真舒服!
4.师:现在,谁来说说刚才小猴的办法?(引导孩子讲出经典句式:呲--地一按按钮,车子变得……)
三、创编故事(第2段)
(一)创编人物对话。
1.师:小猴厉害吧?我们继续跟着小猴出发吧!嘀嘀嘀,又遇到谁了?(出示蛋宝宝图)瞧一瞧,蛋宝宝怎么了?
2.师:看到蛋宝宝这么伤心,小猴会怎么问?蛋宝宝会怎么说?我来当小猴,你们当蛋宝宝,我们来表演一下。
3.师:小猴听了蛋宝宝的话又会怎么说?
4.师:蛋宝宝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它坐车有什么困难?
5.师:蛋宝宝会怎么说?小猴会怎么帮蛋宝宝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点评时语言要丰富,如:这个办法很安全,这个主意不错,这样一定很舒服,你真是个聪明的小司机,等等。)
(二)套用经典句式。
1.师:小朋友想到了这么多好办法,那小猴是怎么办的呢?小猴要按车上的神奇按钮了,我们帮它一起按。一、二、三,呲--看一看,真的会变吗?(打开教具汽车的车门)哇,跳出了一个圆垫子,瞧,蛋宝宝现在怎么样了?
2.师:现在谁能说说小猴的好办法?幼儿讲述第二段故事内容。
四、完整欣赏
师:小猴动脑筋改造出租车,为小动物们坐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让我们再来听一听这个有趣的故事吧!(教师配乐完整讲述师幼共同编出的故事)
五、语言游戏
1.师:你觉得小猴怎么样?老师觉得你们比小猴更聪明!小猴帮助了小熊和蛋宝宝,名气更大了,很多动物都来坐它的车了,瞧瞧,谁来了?(出示游戏用的5种动物胸卡)
2.师:它们坐车会遇到什么困难?小猴会怎么解决?(幼儿相互讨论后个别发言)
3.师:这么多动物要坐车,小猴一个人忙不过来,它就开了一家出租车公司,想请小朋友来当司机,你们愿意帮忙吗?请大家两个人一组,一个当司机,一个当乘客。乘客要说出自己会遇到的困难,司机要说出用什么办法帮助乘客,乘客要等司机想办法解决了困难才上它的车。
4.先请扮演乘客的小朋友来拿胸卡戴好,再请小司机握好方向盘,汽车要出发了。(音乐响起,幼儿两两合作进行游戏。)
5.交流游戏中的创编。师:谁愿意给大家表演一下你们是怎么玩的?
六、结束活动
师:小司机带着你的乘客到外面去玩吧!
篇18:幼儿园母亲节教育主题活动策划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尝试用各种途径获得知识。
2、让幼儿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知道妈妈养育自己的辛苦。
3、教育幼儿尊敬妈妈,激发爱妈妈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收集大量的关于母亲十月怀胎的资料,可由家长协助幼儿上网、去书店、咨询医生等方法获得信息。
2、胎儿在母体中成长的、真实的影像资料、幼儿喜闻乐见的卡通影像资料、胶水、泡沫板。
3、一位怀孕的母亲。
活动过程:
一、主题讨论
幼儿通过自己收集资料,展开讨论。
问题:
(1)你在妈妈肚子里时,妈妈会有什么反应?
(2)你在妈妈肚子里,饿了怎么办?
(3)你在妈妈肚子里,怎样活动和长大的?
(4)你在妈妈肚子里时,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二、主题内容展示
1、请一位怀孕的母亲
让幼儿有个直观的了解,阿姨肚子里有个小宝宝。自己没出生前也是在妈妈肚子里渐渐长大直至出生的,激发幼儿想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是怎样长大的愿望。
2、影像资料
通过影像资料,让幼儿看到自己在母亲肚子里的真实影像,初步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是如何渐渐长大的。
3、卡通形象
进一步加深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是如何长大的,初步体会妈妈孕育自己的不容易。
三、布置主题墙:妈妈孕育我
1、幼儿通过日常生活中对妈妈的观察,夸夸自己的妈妈。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2、幼儿自己动手把收集的资料贴在主题墙上,让全班的小朋友都来分享,体会分享的快乐。
四、活动延伸
回家后做几件爱妈妈的事情,第二天开展主题讨论:你是如何爱妈妈的。
篇19:幼儿园大班户外活动方案设计
活动目标:
1、知道滑滑梯的正确方法。
2、懂得用不正确的方法玩滑滑梯易造成伤害,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喜欢参与滑滑梯游戏,体验。
活动准备:
1、手偶小狗或其他动物。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欣赏故事《小狗受伤了》
教师: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小狗是怎么做的?它为什么会受伤呢?小狗受了哪些伤,受伤后怎么办的?
2、幼儿听故事回答问题。
(1)老师有哪些小动物啊?它们在玩什么?
(2)教师提问:哎呀,你们发现玩滑滑梯时,哪个小动物的行为是正确的,谁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3)总结:小狗没有好好玩滑滑梯,做了不正确的动作,谁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2、讨论:怎样才能安全玩滑滑梯
(1)教师:谁来告诉大家,怎样玩滑滑梯才安全呢?(玩滑滑梯,先要用手扶着滑滑梯两边的扶手,从台阶爬上去,坐好后再往下滑,人多时要排好队,不推不挤。)
(2)做了不正确的动作, 可能会发生哪些危险?
(3)后来和爸爸妈妈外出猴宝宝怎么做了?上幼儿园怎么去的?
3、幼儿欣赏儿歌《滑滑梯》
(1)教师:我们将正确的玩滑滑梯的方法编成了一首儿歌,大家听一听,学一学。
(2)幼儿听一听儿歌,练习念一念儿歌。
4、带领幼儿到户外玩滑滑梯。
篇20:幼儿园小班创意美术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穿鞋方法。
2.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在地毯上粘一个圆圈,圆圈里粘有即时贴小星星、小脚印。
2.物质准备:幼儿鞋架三个,拖鞋若干双,哭、笑小鞋脸各一个,家长的大鞋若干双。
活动过程
师生互动过程实录
1.入场:在欢快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带幼儿说儿歌走圈。(儿歌:走走走,走走走,围着圆圈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围着圆圈走、走、走。)
师:宝宝们看看圆圈里有什么?
幼:小脚印、小星星
2.和小脚印、小星星玩游戏。教师和幼儿边说儿歌边做游戏:123、321,我和小脚印做游戏,你也踩我也踩,踩到小脚印快蹲下。123、321,我和小星星做游戏,你也踩我也踩,踩到小星星快站好。
3.玩小脚印的游戏。
(1)师:请宝宝们站在小星星上,你们发现了什么?
幼:许多小脚印。
师:请宝宝看一看小脚印有什么不一样?
幼:有反的脚印,有正的脚印。
师:谁来说一说反的脚印什么样?谁会用小手模仿一下?
(2)师:请宝宝动脑筋想办法将反的小脚印变成正的小脚印。(幼儿将小脚印换位置)
4.玩小鞋的游戏。
(1)师:宝宝们过来坐在小星星上休息。(出示一双幼儿的鞋子)提问:宝宝们发现了什么?(幼儿:是反的)请幼儿将小鞋子摆好。
(2)学习儿歌《小鞋子》:两只小鞋头碰头,好像一对好朋友,小鞋帕向外扣,穿好小鞋到处走。
(3)师:把自己的小鞋子在小脚印上摆一摆,让小鞋子变成好朋友。
5.送鞋宝宝回家。
(出示哭了的小鞋脸)师:小鞋怎么了?咱们一起送鞋宝宝回家。现在,鞋宝宝怎么了?(笑了)
6.穿大鞋游戏。
(1)鞋子配对,请幼儿将爸爸妈妈的鞋子变成好朋友。
(2)穿上大鞋子,拿着自己的小鞋子,在音乐的伴奏下走起来,老师说儿歌:大大的鞋子,走走走,小小的鞋子,拍拍拍。(说到拍时,带幼儿拍手中的小鞋。)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这个好玩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