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大班教学活动设计完整教案(经典20篇)

浏览

451

范文

154

学生学习雷锋主题班会设计方案范文_活动方案_网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学生,班会,设计,全文共 4620 字

+ 加入清单

学生学习雷锋主题班会设计方案范文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最完美的结合。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学生学习雷锋主题班会设计方案范文。

篇一

一、活动目标:

1、通过介绍雷锋的生平简介以及他亲身经历的真实故事,弘扬“雷锋精神”。

2、通过认真地学习和参加有关的助人为乐活动,构建“优良班风、和谐校园”。

3、让同学们以实际行动来学习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二、活动准备:

1、准备一些相关的雷锋图片和他亲身经历的有先进代表性的真实故事。

2、准备几则《雷锋日记》和《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的录音带。

三、活动安排程序:

欣赏图片------生平简介------雷锋日记------雷锋故事-------听一听歌曲------学会唱歌-------精神大讨论-------代表发言-------要求行动------总结归纳------谈一谈体会

四、具体活动过程:

1、师生共同欣赏一些与雷锋相关的图片。(2分钟)

(陶冶学生情操------勤俭朴素、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先请个别同学畅谈自己对雷锋叔叔的了解,然后由班主任老师向同学们补充介绍雷锋的生平简介。(3分钟)

《雷锋的生平》

雷锋叔叔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7岁就失去了父母,成了孤儿。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培养下,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平时他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此,他多次立功。1962年8月15日,一个普通士兵逝去了,雷锋叔叔因公牺牲时,年仅22岁。虽然他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留下了一个永不消逝的名字--雷锋,也留下了一种伟大而高贵的精神--雷锋精神。他的精神将会永远地闪耀在祖国的大地上,闪耀在校园的每一个角,雷锋精神将会永远地活在我们心中。

3、请一位同学来读几篇有先进代表性的《雷锋日记》。(3分钟)

雷锋叔叔在数百篇日记里,记录了他成长的足迹,总结出许多人生的格言,留给我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比如:雷锋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就是雷锋精神的实质。这种伟大精神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教育和激励人们前进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4、请若干位同学来讲一讲有关雷锋的真实故事,其他同学集中精神,认真听后简单概括。(3分钟)

《助人为乐的雷锋》故事

一天,雷锋因公出差,踏上了从抚顺开在沈阳的列车。上了车,他看到旅客

很多,连忙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一位老人。他看到列车员很忙,就又动手帮着扫地板,

擦玻璃,收拾小桌子,给旅客倒水,帮助妇女抱孩子,给老年人找座位,帮助中途下车的旅客拿东西。一些旅客不住地招呼他:”同志,看你累得满头大汗,快过来歇歇吧!”“我不累。”雷锋叔叔是永远不知道累的。

5、思考:同学们,听了雷锋叔叔的故事,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3分钟)

提示:------雷锋是一个自强不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

6、播放录音,让学生听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要求学生学会唱这首歌。(12分钟)

《学习雷锋好榜样》歌词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

学习雷锋好榜样艰苦朴素永不忘

愿做革命螺丝钉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

学习雷锋好榜样毛主席的教导记心上

全心全意为人民共产主义品德多高尚

学习雷锋好榜样毛泽东思想来武装

保卫祖国握紧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7、全班分为若干小组,进行激烈的“雷锋精神”大讨论,并且由代表发言。(10分钟)

A、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志存高远,胸怀宽广,牢固树立远大理想。

B、紧跟时代步伐,永不满足,永不懈怠,发奋学习,大力弘扬文明新风。

C、团结友爱、诚实守信、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D、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工作。

E、在生活中勤俭朴素、厉行节约,坚决反对贪图享受、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

8、说说身边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具有雷锋精神的人和事。

用实际行动促进良好校园风气的形成,用自己的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

五、活动总结:(5分钟)

1、由班主任老师总结归纳这次学雷锋活动。

通过“学雷锋活动”,让同学们在心中树立雷锋助人为乐的良好形象,以雷锋为学习的楷模和好榜样,接过雷锋手中的枪,继承革命英雄的光荣传统,把“雷锋精神”认真贯彻到实际行动中来,全体师生要共同努力,构建一个优秀文明的和谐校园。

2、请个别同学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篇二

一、活动背景

雷锋是时代英雄,他懂得了“怎样做人,为谁活着”,能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无时无刻在为人民服务,雷锋值得我们去学习,雷锋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倡议学习雷锋活动。

我们以雷锋作为榜样,雷锋有着吃苦耐劳精神,学习雷锋,讲文明礼仪,引导同学们摒弃生活陋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广大同学的文明素养,构建和谐校园。

二、活动目的

1) 通过回顾雷锋的生平简介及真实的故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雷锋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情;

2) 通过研讨,让学生们明确雷锋精神的内涵,在学习、生活中学习雷锋精神;

3) 争创文明校园,营造美好环境;

4)争创文明班级,营造温馨团队;

5)争当文明学生,做和谐文明使者;

6)遵纪守法,严于律己,明礼修身,团结友爱。

三、班会内容

主 题:学习雷锋构建和谐校园

内 容:

1、读雷锋日记;

2、查找雷锋故事,进行讨论;

3、用实际行动学雷锋(开展互助捐献物品、清洗校车、整理寝室内务卫生);

4、学习构建和谐校园倡议书;

5、学习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 时 间:20xx年3月15日上午10:00 地 点:北院706教室 主 持 人:陈×× 记 录 人:郭×× 策 划 人:胡×× 图片采集:肖×× 嘉 宾:辅导员×× 活动对象:文秘1001班 道 具:相机、粉笔、材料纸、中性笔、手提电脑、雷锋日记手册

四、活动准备

1)确定班会开展的时间;

2)上网收集一些相关的知识与故事;

3)确定相机的电是否有电,是否没有问题;

4)提前交好申请书,确定好教室,与老师协商班会开展,时间是否与老师时间有冲突;

5) 选好主持人、记录人、图片采集人、活动宣传人;

6)提前通知学生准备好构建和谐校园理念,展开班会;

7)通知学生提前到达会场参与班会;

8) 提前一小时通知相关人员做好会场的布置,检查仪器是否有问题;

五、活动流程

一)、主持人首先宣布:欢迎辅导员光临此次活动。主持人介绍此次班会的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对其表示感谢。

二)、主持人致开场词

三)、组织委员带领大家学习雷锋日记 组织委员带领大家学习雷锋,贯彻雷锋精神,通过学习,进行讨论我们 今后应该怎么做?

四)、纪律委员带领大家学习构建和谐校园倡议书 文明从我做起,构建和谐校园。校园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应该尽自己的本能爱护自己的家园,爱护家园里的家人。

五)、纪律委员带领大家学习校纪学风督察队工作职责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的校纪学风建设,切实改变目前我院部分学生中存在的某些不文明的行为和现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建设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优良学风,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

六)、学习委员带领大家学习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两个文件;

七)、邀请辅导员上台讲话并结束此次班会;

八)、班会结束,组织好打扫教室卫生,方可离开。 六、突发状况 一)、辅导员突然有紧急事情,不能及时参加此次班会,可由学习委员代表发言; 二)、有的同学不能来参加班会,组织委员应该落实到位,了解情况,并做好应对计策; 三)、收集的纸质文档主持人忘记带来,宣传委员应做好备份,电脑上应留备份。

七、注意事项

一)、班会要按时开始,纪律委员清点人数;

二)、会场布置合理,彰显主题,做到鲜明,大气;

三)、整个会场应处在轻松氛围中,可在不影响会场气氛的情况下小声议论,手机必须调成振动;

四)、不要乱扔垃圾,不要随意挪动桌椅,不要在桌椅上刻画;

五)、会后留相关同学进行教室卫生打扫; 图片采集人将照片发入群里和组织委员,组织委员及时写好班会总结。

篇三

活动目的:

1、通过雷锋的生平简介及其实的故事,使学生知道雷锋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从而激发学生自觉地向雷锋叔叔学习。

2、利用介绍、评议等形式,使学生知道雷锋精神已在班集体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3、通过活动,希望更多的“小雷锋”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活动准备:

1、收集一些雷锋生前的格言和先进事迹。

2、学唱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活动过程:

一、你们知道3月15日是什么日子吗?——学雷锋活动日

二、让学生了解雷锋是一个自强不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

1、请听:《雷锋故事联播》

故事(一)人民的勤务员 雷锋自己十分节俭,一双袜子补了又补还舍不得更换,却用自己每月仅有的6元津贴为全班战友们购买了学习书籍。他不仅自己认真学习,而且带动战友们学习,帮助战友们提高思想觉悟。1960年,辽宁遭受重大水灾。雷锋悄悄给受灾的战友王大力家寄去了20元钱。在出发去灾区救灾时他又把100元钱以一名解放军战士的名义捐给抗洪救灾第一线。

故事(二)助人为乐 一天,雷锋因公出差,踏上了从抚顺开在沈阳的列车。上了车,他看到旅客很多,连忙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一位老人。他看到列车员很忙,就又动手帮着扫地板,擦玻璃,收拾小桌子,给旅客倒水,帮助妇女抱孩子,给老年人找座位,帮助中途下车的旅客拿东西。一些旅客不住地招呼他:”同志,看你累得满头大汗,快过来歇歇吧!”“我不累。”雷锋笑笑说到。 主持人:同学们,看了雷锋叔叔的故事,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大家说一说。

2、请听《格言朗诵》 ①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②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 ③一块好好的木板,钉子为什么能打进去因为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 ④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⑤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⑥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合:风里雨里,泥里水里,哪里有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主持人:这就是雷锋叔叔,虽然他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却闪耀在祖国的大地上, 闪耀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闪回在二(3)班的集体中。

三、使学生明白“雷锋精神”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

1、讲身边的“活雷锋”故事

2、表扬,并给班级的“小雷锋”发荣誉奖。

3、诗歌朗诵《雷锋和我们在一起》 乘着温暖的春风, 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 雷锋叔叔原来就和我们在一起。 他和诚实的孩子在一起, 他和勤劳的孩子在一起, 他和爱学习的孩子在一起, 他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主持人:“学雷锋,做好事”的事例真是太多太多了,雷锋叔叔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全班唱《学习雷锋好榜样》)

四、老师总结 同学们,雷锋是我们心中的偶像,雷锋是我们学习的楷模,雷锋精神又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通过这次队会,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小雷锋”出现在我们的周围。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小班集体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1294 字

+ 加入清单

金色的房子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教育幼儿同伴之间要友好相处,团结友爱。

2.知识目标:培养幼儿对看、听、说故事的兴趣,理解故事内容,学会复述故事。

3.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看图说话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能看图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幼儿能够运用词、词组完整的有感情的讲述故事。

教具准备:挂图、录音机、电子琴。

一、导言:

小朋友们谁能说一说你家里住的是什么样的房子呀?(平房、草房、楼房)老师这也有一座小房子,你们想住吗?(想)好请小朋友们看黑板。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房子呢?它漂亮吗?谁能说一说呢?(是一座金色的小房子)这位小朋友说对了。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一讲这个金色的房子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想)

师:好,请大家向老师这样坐好,我们一起听录音故事,看谁听的最认真、仔细,听完了能说出故事的内容。

师:这位小朋友说的真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图学习这个故事。

二、看图讲述

师:请小朋友向老师这样坐好,看

1.画面(出示图一)

问:小朋友,画面上都有什么呀?

幼:白云、大树、小草、花朵、金色的房子(1-2名)

问:金色的房子是什么样的?

幼:红的墙、绿的窗、金色的屋顶亮堂堂、太阳一出来、照得一闪一闪的、漂亮极了。

问:这么漂亮的房子谁住呢?小朋友想知道吗?请大家看第二幅图。

2.画面(出示图二)

师:小朋友细细地观察画面。上面都有谁?在干什么?

幼:答。

师:有一天,来了好多的客人,大家知道是谁吗?请看第三幅图。

3.画面(出示图三)

师:大家看画面,谁能说一说,画面都有谁?正在干什么?

幼:答。

师:她们在做什么呢?

幼:答。

师:他们玩着,采着鲜花,又想去哪呢?我们来看第四幅图。

4.出示图四

师:请小朋友看画面,他们来到了哪?小姑娘又是怎样做的?谁能看图说一说?

幼:答。

师:小姑娘说完后自己是怎样做的呢?大家看第五幅图。

5.出示图五

师:请小朋友看画面,看一看小姑娘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谁能说一说?她在想什么?

幼:答。

师:她想什么呢?她又是怎样做的呢?

幼:答。

师:她是怎样做的呢?

幼:答。

师:这时谁看见她了?你们想知道吗?

幼:想。

师:请小朋友看第六幅图。

6.出示图六

师:请小朋友看画面,说一说小姑娘看见谁了?她是怎样做的?

幼:答。

师:小姑娘是怎样做的呢?

幼:答。

师:小动物听了,他们是怎样做的呢?

幼:答。

师:他们和小姑娘一起到哪去了呢?请小朋友看第七幅图。

7.出示图七

师:请大家仔细看画面,说一说他们在做什么?

幼:答。

师:他们唱的什么歌呀?哪位小朋友能说一说?

幼:答。

三、组织教学,请小朋友坐好。认真看画面,讲故事,看一看谁观察的最仔细。

四、指明幼儿看图讲述故事。

五、间休

六、指明有感情的讲述故事。

师:小朋友们,我们学习讲解了金色的房子这个故事,你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谁能说一说?

幼:答。

师:这位小朋友说的真好。那小动物们要到金色的房子里去玩,小姑娘答应了吗?后来她是怎样做的呢?

幼:答。

七、大家说的真好,下面谁愿意到前面来表演这个故事呢?

八、总结:

请小朋友坐好。今天我们学习、表演了《金色的房子》这个故事,你们表现的非常好,也懂得了一个道理:同伴之间要友好相处、团结友爱。回去之后,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七年级下册语文《太空一日》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初一,教研,设计,全文共 4398 字

+ 加入清单

【课型】新授

【教材分析】:《阿长与《山海经》》是鲁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七课,是鲁迅先生的文章。这是一篇纪实性的文章。文章几乎是按生活原样,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她饶舌、多事,有许多繁文缛节,但又爽朗、热情、乐于助人,有着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的美德。作者通过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地怀念之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领会长妈妈这一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品味细节描写。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朗读法、引导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学生搜集有关“阿长和《山海经》”的资料。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一)导语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对,是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万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板书标题、作者,

(二)作者介绍

指定学生简介作者。

(三)出示教学目标

(四)检查预习情况

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骇 掳 悚 煌急 疮疤 诘问 渴慕 霹雳 烦琐 惧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

明确: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事。

2、思考: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略写了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详写了为“我”买《山海经》一事。略写的那些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阿长妈妈的敬意,而详写买《山海经》一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三、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分角色朗读6-17自然段。

思考: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从对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1.元旦除夕哈福橘,说是吃了它,一年到头,顺顺溜溜……

2.说人死了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从对这些烦琐的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是关心爱护“我”的,不然她也不会这样“切切察察”、不厌其烦地告诫“我”。

3.作者还用诙谐的笔墨叙述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令人捧腹的同时,又使人看到了长妈妈的无知、淳朴。这在一个孩子的眼中,她有“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

运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师:这篇课文中,你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生提出问题,师生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师补充:文中描写了长妈妈塞给“我”福橘的往事,是怎样描写的?她的这一举动寄托了她怎样的愿望?

生回答后,师明确:

文中写她“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焦急的神态跃然纸上。而当“我”说:“阿妈,,恭喜……”之后,“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欣喜之态溢于言表。作者虽然认为这是“元旦辟头的磨难”,但正是这“磨难”中,寄托着长妈妈怎样善良真诚的愿望啊!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其中更重要的是孩子,因为并不是她自己吃福橘,而是由她“塞在我的嘴里”。

五、拓展延伸

元旦的古怪仪式中,特别传神的是第二天清早阿长的惶急情景,这里只有动作和神情,动作先是“将我按住”,再是“摇我的肩”,神情是“惶急地看着我”,此时真是无声胜有声,有丰富的潜台词,你设想一下,阿长心里最想说什么?

六、课堂总结

1.学生谈收获。

2.教师结束语:鲁迅笔下的长妈妈,她虽然多事饶舌,有些令人厌烦的规矩,但她真诚、善良淳朴、关心孩子,尽自己的可能帮助孩子,这样的人,怎能不让鲁迅深深地怀念呢?

七、布置作业《导与学》

八、板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事情:喜欢切切察察 睡觉摆“大”字 懂得许多规矩 讲“长毛”的故事 买《山海经》

形象特征:饶舌多事 不拘小节 迷信但真诚、善良无知淳朴 关心爱护、热情善良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长妈妈给人的初步印象是什么?(指名回答)

长妈妈喜欢饶舌多事、不拘小节。无知、淳朴,关心爱护我。那么,长妈妈还具有哪些性格特征呢?最让“我”对她产生敬意的是什么呢?

二、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齐读第18-28自然段。

1、这里,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指名学生复述买书的起因、经过、结果。

事情的起因:“我”曾在远房的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直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可远房叔祖那儿已无处可寻,买吧,又没有好机会。因此,“我”对《山海经》一直念念不忘。

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将《山海经》给“我”买来了。

结果:“我”深受感动,从而不由得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

小结:文中用一个“霹雳”的比喻和词语“震惊”写出了“我”十分震惊的心理,也表现了“残’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物原因。作者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宛然可见。

2、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3、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

4、“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为什么会产生“新的敬意”?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5、“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

6、文中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

7、划出描写阿长的句子,判断这些句子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

8、分析“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一句有哪些精妙之处,写出了人物的哪些特点?

解决问题,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归纳作答。

明确2、 “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说明我对从她那里得到《山海经》没抱任何希望,只是说说而已。

3、“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 说明我听到以后很震惊,很感动,表现了我极度惊喜、兴奋的心情。

4、为我买来《山海经》,她确有伟大的神力。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5、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过感激和“新的敬意”

6、明确问题五: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7、明确问题六:“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我给你买来了!”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穿着新的蓝布衫”写一人普通妇女的打扮。

“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写她对我的关切、爱护之情。

“高兴”写为我买来了而高兴,可见长妈妈的仁慈、善良。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写出了一个淳朴、热心、关爱孩子的阿长。

8、“哥儿”的称呼,有地方特色,但更透着阿长对我的亲热、疼爱之情。“三哼经”的说法非常传神地展现了一个不识字的普通妇女形象。但就是这么一个不识字的人竟给我买到了《山海经》,所以当听了这话时,“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 全体都震悚起来。”就显得真实自然,毫不夸张了。因此这处语言描写生动传神地展现了阿长虽然不识字没文化但却淳朴、热心、关爱孩子的形象特征,非常吻合人物的特点。

这部分围绕阿长的淳朴热心、关爱孩子的性格特点写了阿长给我买《山海经》一事,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了一个善良、仁慈、关爱孩子的长妈妈的高大形象。

9、画出文中表明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态度的词句,比较前后有什么变化,这是一种什么写法,有什么好处?

感情变化:讨厌--敬意--憎恶--新的敬意--怀念

(先抑) (后扬)

提问:文中哪些地方抒写了作者这种怀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明确:最后两个自然段,直接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正是作者深沉怀念的真实写照。

三、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 本文的记叙线索是什么?

本文是以作者的思想变化为线索的。

2. 为什么文题是“阿长与《山海经》”,而文中却写了几件似和《山海经》无直接联系的事?记叙文的中心是作者通过记叙人和事体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一定看法。中心思想贯穿着文章始终,是文章的灵魂。作者是根据中心思想来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的。

记叙文的详略安排,是根据中心来确定的。对表现中心意思有较大作用的,为了突出重点,就要详细描述;与中心意思有些关系的次要材料就要写得简略些,详略配合得当,才能更好地突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更好地表达中心意思。略写往往是记叙文中的烘托部分,没有略写,文章内容就会呆板,头绪就会不清,情节就会不连贯。如果说详写是红花,略写就是不可 少的绿叶。如文中略写的“我”不大佩服阿长的三件事就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更全面完整地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的作用。

四、拓展延伸

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请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五、课堂总结。

1.学生谈收获。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可以从描写方法、写作方法、基础知识、情感等方面谈。

2.教师结束语。 总观全文,作者先是“不大佩服”,后来发生“新的敬意”,到最后发出深沉的祝福。作者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来刻画阿长这一封建社会的普通劳动妇女形象,刻画出了一个淳朴热情、善良仁慈、关爱小孩的长妈妈形象,抒发了自己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思念之情及深深的怀念。

六、布置作业

继续完成写作练习

七、板书设计

感情变化:讨厌--敬意--憎恶--新的敬意--怀念

(先抑) (后扬)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教学设计参考心得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1555 字

+ 加入清单

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设计,加上老师潜移默化的指导对教学成果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在教学理念教师教学如何使用教材教学,是对教师教学评价的依据之一,但不能否定教材的编排具有逻辑的意义。因此,如何内化学生成为自己的认识,是要教师在课堂中如何使用教法进行加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想素材,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最后概括为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尤其是数学教学,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一、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1、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3、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4、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5、整个课堂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互动。

二、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实践获取新知识。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2、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4、教学中应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三、创设问题情境,以情引趣,激活思维。

教师的教学具有趣味地、合理地提出的问题同样引起学生积极探索,产生求知欲望。而补充知识的引导更能使学生发散思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视课程的开发,也重视生活实际的数学概念,充分利用直观教学,遵循学生的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

2、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3、重视理解与巩固相结合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

4、给学生铺设合理的思维空间,补充问题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5、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有趣味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设疑问题具有严谨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使学生在探究新知识轻松地获取知识。

7、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创设情境既符合学生实际,为探究、认识新知识的结构奠定基础。

教师的教学设计准线不同对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要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取决于一个教师教学中充当怎么样角色。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教育者来说,应“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教师对每一节课多付出心血,并不意味着成了正比例。要对每个学生充分了解合理设计教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起,才能触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七年级下册语文《太空一日》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初一,教研,设计,全文共 777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能通过读课文,了解表现鲁迅先生性格特点的几件事情。

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 学习鲁迅先生关心爱护他人、坚信科学、勇敢无畏的精神。

教学准备

1. 搜集关于鲁迅先生的各种资料,了解鲁迅先生在我国文化界的影响和成就。

2. 找一些自己能看懂的鲁迅先生的作品来读。

教学设计

一、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自己默读课文,给全文段落标上序号。

2. 想一想,课文讲了鲁迅先生哪几件事情。

3. 全班同学交流一下,说说写了哪几件事。

4. 自己再读一读,看哪些段落写的是一件事情。

二、逐件事学习

1. 先学到鲁迅先生家做客这件事。

①找出写这件事的相关段落。写了作者几次到 鲁迅先生家中做客?

②依次学习作者两次到鲁迅先生家中做客的不同情况。(这两次做客反映鲁迅先生同样的性格)

③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因为这不仅仅是性格的问题,而且还涉及鲁迅先生的思想和情感问题。

2. 学习鲁迅先生对待青年人写信的问题。

①找出文中哪几段写的这件事。

②读一读这段文字,想一想,鲁迅先生的态度和行为有什么不同。

③深入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和性格。

④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 学习鲁迅先生不怕鬼的故事。

①自己读课文,找出这件事的起止段落。

②自己读一读这个故事。

③用自己的语言向大家讲这个故事。

④师生一起探究鲁迅不怕鬼的原因,体会鲁迅先生的性格。

⑤师生共同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三、学习课文前三段

1. 自己读课文。

2. 勾出自己认为写人物外貌写得好的地方。

3. 读一读传神的外貌描写,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四、回顾全篇,深化认识

1. 朗读全篇课文。

2. 讨论一下,自己认识的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3. 老师补充时代背景,帮助学生进一步全面认识鲁迅先生。

五、拓展应用,以读代写

1. 写一写熟悉的同学或者自己的外貌片断。

2. 念给大家听一听。

3. 师生共同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开学第一课的教案设计开学第一课活动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设计,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一、指导思想

结合区局“开学第一课”活动方案,“开学第一课”以“乘着梦想的翅膀”为主题,有针对性、实效性做好本年度德育教育、常规教育等内容,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思想、有主见、有行动的时代少年。

二、活动

20__年9月1日

三、活动内容

(一)第一讲 升旗仪式及其他

1、8:30分进行“新学期、新起点”升旗仪式

2、8:40分进行我校常规德育工作——《收心教育》

(二)第二讲 “乘着梦想的翅膀”

以“乘着梦想的翅膀”为主题,分“有梦就有动力”、“有梦就要坚持”、“有梦就能出彩”三个篇章。

我校大队部以大队会的形式带领全体学生召开主题班会,以队部发出倡议、师生互动、辅导员采访、学生互动、动手操作、插入等多角度、多方位进行。

1、在歌曲《清晨》的旋律中,调动学生情绪。辅导员导语导入主题(稿件附后)(五分钟)

2、话题设计并向全体学生提问,假期结束了,你收获了什么?

校级领导和辅导员等深入班级,采访与倾听。播放歌曲《少年 少年 祖国的春天》(十三分钟)

3、新学期你为自己确定目标了吗?学生在教室中明确学期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七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开学第一课的教案设计开学第一课活动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设计,全文共 1817 字

+ 加入清单

活动目的:结合学校安全、好习惯教育主题,对学生进行安全、习惯养成教育、拒绝零食等教育,学习安全知识,学习文明行为,聆听好习惯故事,了解零食的危害,高度树立安全意识,小学生开学第一课活动方案。从一开学就使学生认识到安全、好习惯的重要性,并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每天的学习生活中。

活动对象:少先队员

活动时间:2__年9月。

活动准备:习惯养成小故事、儿歌、资料《吃零食的危害》等。

活动过程:

主题一:安全教育

一、用电安全

1、学生说说家里有哪些电器?(引起学生兴趣,因他们较熟识。)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教育:

现代家庭,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中的电器也越来越多,给我们学习、生活带来了好多方便及乐趣。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掌握一定的用电知识,不注意用电安全,就会很危险。所以,我们不要出于好奇,自行拆卸、维修电器,不要私自拉或乱接电线和随意拆装电器。使用和操作电器要注意不能湿水,一旦电器出现故障,应立即截断电源。

二、防火安全

1、提出问题讨论:如果你发生火灾或看到邻居有火灾怎么做?(学生各自发表意见,说做法,对正确的肯定。)

2、根据讨论,向学生补充一些防火知识。

首先:自己不能玩火。其次:发现火灾要想办法自救。再次:要知道报火警电话:119。还要注意有电的要及时切断电源,同时要听从救火组织统一安排。

三、防溺水

结合现实生活中因游泳、玩水等引发的溺水事故,结合我们这些地方的天气和地域情况,要求学生不能私自到河滩、水库等危险地方游泳,即使是在游泳池也必须有大人陪同和严守规则。同时,发现有溺水事件发生要及时报告大人,不能自行下河、水库等救人,因为你们还不具有救人的能力。

主题二:好习惯教育

第一乐章:习惯的重要性

师:习惯就像雏鹰的一双翅膀。能让我们在高高的蓝天上翱翔,习惯就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最亲密的伙伴,能让小苗在阳光下茁壮成长,一位哲人曾说过:播下一个行为,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这充分说明了习惯的重要。

同学们,说到习惯,我先给大家讲这样一个故事:

北京有一家要求很高的外资企业招工,一些学历水平、身高相貌等客观条件都很不错的年轻人,过五关暂六将,进入了最后一关——-面试。可是,未曾想到,没有提问,没有出题,短短10分钟,他们都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一定很纳闷吧!原来总经理借故离开了5分钟,这些年轻人便得意非凡,围着总经理的大写字台,看看这个材料,翻翻那个资料。10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说:面试已经结束。这群年轻人和我们一样纳闷。总经理说:很遗憾,你们没有一个被录取,因为公司从来不录取那些乱翻东西的人。年轻人一听,顿时捶胸顿足:我们长那么大,从没觉得乱翻别人东西是多大的错,有多么严重!可是机会只有一次,因为一个不好的习惯,他们和机遇失之交臂,多么可惜呀!

师:你们知道吗,苏联发射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的时候,曾经发生过一件既细小又重要的事情。请听:

20世纪60年代,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叫加加林。当时挑选第一个上太空的人选时,有这么一个插曲,几十个宇航员去参观他们要乘坐的飞船,进舱门的时候,只有加加林一个人把鞋脱下来了。

他觉得:这么贵重的一个舱,怎么能穿着鞋进去呢?就加加林的这一个动作,让主设计师非常感动。他想:只有把这飞船交给一个如此爱惜它的人,我才放心。在他的推荐下,加加林就成了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

师:听完以上两个小故事,你们有何想法呢?

小结:所以有人开玩笑说,成功从脱鞋开始。原来得到赏识很简单,养成好习惯就可以了。刚才讲的故事既是一个好的启示,又是一个大的警示:好习惯成就大未来,坏习惯错失好机会。是啊,好的习惯可以让我们终身受益。精美源于细节,细节造就成功,不愿做平凡的小事,就做不出大事,大事往往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来的,所以在细节处多下功夫吧!

第二乐章:好习惯知多少

师:那么,我们小学生应该从小养成哪些好习惯呢?

(1)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就应该做到: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2)文明礼貌,微笑待人。

(3)学会尊重,耐心听他人说话。

(4)保护隐私,别人的东西不乱动。

(5)利人利己,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6)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做。

(7)待人友善,观看比赛文明喝彩。

(8)遵守规则,上下楼梯靠右行。

(9)勤奋自强,天天锻炼身体。

(10)环保卫生,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11)勤俭节约,不乱花零钱。

(12)爱读书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劳动节主题班会教学活动策划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班会,教研,全文共 950 字

+ 加入清单

背景:五一黄金周

内涵:__在五一是消费者省钱的假期,消费者的五一应该在__。

外延:降价促销、抢购、捆绑销售、联合促销、换购。

内容:

1、开锣套餐、惊喜无限

2、开锣时刻、争分夺秒

3、__价期、任您挑选

a、促销板块

开锣套餐、惊喜无限(活动时间:5月1日至5月7日)

“五一”期间是旅游高峰期,在市民准备前往旅游目的地之前的采购,部份市民的市内户外活动、短途旅游也将是我们这次促销活动的一个契机。

活动内容:实质是捆绑,销售分“旅游套餐”和“假日套餐”

“旅游套餐”是针对短途旅游消费群和外来长途游团体,将单个商品的折扣累加、集中凸显价格优势。

“假日套餐”针对平日忙于工作难得休息的人群,尤其是单身消费群体,主要将生活必需品适当组合、建议在此炒作健康概念,推出“黄金周健康谱”。

5月1日“劳动光荣餐”为滋补系列

5月2日“开锣首席餐”华达特色系列

5月3日“玩美心情餐”绿色系列

5月4日“时尚青年餐”营养系列

5月5日“青春飞扬餐”美容系列

5月6日“开心、玩转餐”休闲系列

5月7日“归心似箭餐”调节合胃系列

每日食谱不同(主要包括:菜系、水果饮料、休闲食品等、捆绑销售)。

b、开锣时刻、争分夺秒(活动时间:__年5月1日至__年5月7日止)

活动内容:实质是抢购,在每天的`早上8:00—9:00分、下午:14:00—15:00、晚上20:30—21:30分建议每天每时段抢购商品都具有实用性、独特性,能够让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

早上8:00—9:00以家庭主妇商品为主

下午14:00—15:00普通商品

晚上20:30—21:30只要在活动期间一次性购物满68元,即可至服务台加一元领取一张抢购票入场抢购,抢购票当天使用有效,过期作废,(数量有限,抢完为止)

(注:本次活动单张小票最多限领二张抢购票,入场抢购时必须将抢购票交于工作人员,才能入场抢购,抢购票必须加盖华达财务章方才有效)。

内部注意:内部员工及员工家属不得参于本次活动,违者必纠,所有抢购商品均为纸条放在盒子里(盒子为密封)堆放在抢购堆头上,顾客抢购到纸盒至服务台加一元换商品,每天限抢300份商品。

3、玩转价期(活动时间:__年5月6日晚20:00开始)

为了提升晚间购物人气、特在5月6日晚,也就是长假结束之前,预热后期促销,在外场专设一场商品拍卖会,1元起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课文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初二,教研,设计,全文共 1404 字

+ 加入清单

一、教学要求

1、在原来音乐课唱歌习惯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正确的唱歌姿势,加强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

2、以提高全体同学的音乐素质为目标,极力加强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综合,刻意追求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3、在音乐课的教育教学中,力求把“唱”、“听”、“认”“写”、“动”等栏目贯穿于其中,提高音乐素质。

4、继续培养学生正确的练声习惯,力求发声准确而且清晰。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表现要素:a对自然界和生活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b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c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d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2、情绪与情感:a听辨不同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b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3、体裁与形式:a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b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c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d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

三、任务目标

(一)、唱歌部分

1、紧抠教材、大纲,教唱书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节课前先教10分钟乐理知识,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谱,教1-2遍词,然后教师弹琴生听音高自学,直到正确为止。

4、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师及时进行教正。

5、有学习有记载,有学习有考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课的意义。

(二)、发声训练部分:

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三)、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知

1.能背唱每首欣赏曲目的音乐主题片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记住主题旋律,可以根据音乐内容填词,提高兴趣的同时更好的记固相关的知识.2.了解每首欣赏曲目的相关常识,比如词曲作者,曲子的情绪,曲式结构等. 3.充分利用音乐骨干的作用,加大课前的复习力度,由兵考兵,减轻老师的负担.4.根据不同单元的内容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拓展,比如第一单元可以加入5.12抗震救灾主题歌曲,让学生在贴近自己的生活范围内更好的理解感受本单元所要表达的情感.四,教学进度表如下

第一周至第二周:第一单元《让世界充满爱》《我们同属一个世界》《祭献之舞》第三周至第五周:第二单元《走进西藏》《阿玛勒火》《正月十五那一天》《翻身农奴把歌唱》实践与创作

第六周:复习

一、二单元的内容

第七周至第九周:第三单元《唱脸谱》《智斗》《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第十周至第十二周:第四单元《美丽的村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嘎达梅林》《图画展览会》

第十三周:复习

三、四单元的内容

第十四周至十五周:第五单元《我的祖家是歌乡》《斗笠舞》《八骏马》《雨打芭蕉》

第十六周:第六周单元《踏雪寻梅》《我爱你,塞北的雪》《溜冰圆舞曲》 第十七周至十八周:综合复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七年级下册语文《太空一日》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初一,教研,设计,全文共 2754 字

+ 加入清单

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文传神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过程与方法

学习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小标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航天人所具有的科学精神 ,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

学习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小标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难点

学习本文内容的科学性与语言的通俗化相结合的特点。

方法:速读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导入:

大漠长空,天高地阔,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秋色斑斓。待发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静默在发射塔架。全世界的目光,都跨洋过海穿山越岭,投注在中国西北部这片大漠深处,聚焦在广袤旷野中这巍峨耸立的塔架上。接着,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来为我们讲述我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情况。

作者简介:

杨利伟,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中共xx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杨利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之久。20__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20__年9月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列昂诺夫奖”。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简称“神五”,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于北京时间20__年10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次日返回,降落于四子王旗着陆场。它的成功发射与返回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

1.快速浏览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展现了我国宇航员首次太空飞行的经历。

2.根据课文的小标题,梳理宇航员的飞行 历程。

(1)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起飞阶段

(2)我看到了什么--太空飞行过程中所见

(3)神秘的敲击声--太空飞行过程中所闻

(4)归途如此惊心动魄--返回阶段

1.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阅读课文,找找看,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当时有怎样的反应?

(1)起飞阶段:飞船共振带来的痛苦

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共振。

--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

意外出现了。共振以曲线的形式变化着,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

--我几乎无法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2)飞行阶段:失重、神秘的敲击声

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这种错觉令人难受,明明朝上坐的,却感觉脑袋冲下。

--靠意志克服。

时不时出现敲击声

--自己很紧张。

(3)返回阶段:归途险象环生

右边的舷窗开始出现裂纹。

--说不恐惧那是假话……我的汗出来了……

左边的舷窗也开始出现裂纹

--我反而放心一点了。

随着一声巨响,你会感到突然减速;引导伞一开,使劲一提,会把人吓一跳;减速伞一开,又往那边一拽;主伞开时又把你 拉向另一边。每次力量都相当重,飞船晃荡得很厉害,让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对身体的冲击非常厉害。

2.杨利伟最终克服了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出色地完成了太空飞行的任务,从中你看到了杨利伟怎样的精神品质,你有什么感想?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杨利伟坚韧,一丝不苟,心理素质好、不怕牺牲、敢于牺牲的无畏精神和拼搏勇气,正是这种精神和勇气,印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与坚毅果敢。在杨利伟身上凸显出来的中国载人航天精神,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可或缺的、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3.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试着在文中找一些例子,体会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1)那种共振持续26秒钟后,慢慢减轻。

--用准确的数字记录自己感受不适的时间,体现了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2)从载人飞船上看到的地球,并非呈现球状,而只是一段弧。

--体现了航天员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

--客观的描述,是科学态度的体现。

(4)但是,我没有看到长城。

--表现了作者客观的科学态度。

(5)在太空中,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听不到什么声音,也感觉不到这些东西的任何撞击。

--细致的观察,详尽的描述。

(6)回到地面后,人们对这个神秘的声音做过许多猜测。技术人员想弄清它到底来自哪里,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它,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听,我却总是觉得不像。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本文的描述除了科学、严谨之外,也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举例说明。

(1)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从语言描写中让人感受到指挥大厅中紧张的气 氛以及对航天员杨利伟的关切之情。

(2)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

--这句话饱含深情,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爱,对亲人战友的爱。

(3)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地透进来。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边来人了!

--写出作者回到地面踏实而又激动的心情。

第一部分(1~17),在飞船升空过程中,共振带来的痛苦感受使“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第二部分(18~29),在飞船上,“我”看到的事物。

第三部分(30~39),写“本末倒置” 的错觉和神秘的敲击声。

第四部分(40~47),惊心动魄的返航。

1.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惊险迭出。

全文运用四个小标题,按照时间顺序安排,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惊险与意外交替出现,扣人心弦。

2.语言准确,生动严谨。

本文语言准确,科学性与人文性巧妙结合,生动严谨。作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在太空中一天的所历所感,读来如身临其境;叙事的同时,又用准确严谨的语言向读者普及了航天知识。

太空一日

起飞阶段: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太空所见:我看到了什么太空所闻:神秘的敲击声返回阶段:归途如此惊心动魄航天精神:坚韧仔细、不怕牺牲、敢于拼搏

教后反思: 对于学生而言,太空是未知的神秘世界。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乐于探索细节,把握课文内容比较容易。同学们表现得都非常好。通过快速阅读,筛选主要信息,了解了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梳理了文章的脉络,学习了如何解读标题。本课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太空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体会航天人的奉献精神。学生也了解了杨利伟的基本情况,感受到了他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的伟大。第一次载人航天的成功,让学生感受到民族英雄杨利伟的可贵的品质,并希望今后好好学习,多关注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有朝一日也可遨游太空,为祖国争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安全主题班会活动方案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班会,设计,全文共 1123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内容:

学习一些家居防火自护。自救知识

教学目标:

① 通过学习防火安全知识.让学生充分了 解火灾中各种逃生自救的办法。

②培养学生自我生存能力使学生安全.健康地成长。

教学重难点:树立火灾自护.自救的观念.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器材:投影仪.幻灯片或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佳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意外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下面就谈谈家庭火灾要注意什么:(师生共同)

1.用电安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找电器。

(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我们的做法:

a特别是平常我们看完电视之后,只用遥控器关电视其实此时的电视仍处于待机状态.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一定要亲手把电视机关上.并拔掉插头。

b电火箱用完后,一定要把插头拔掉,不要让它处于保温状态不管,这是最容易发生火灾的。

c,提醒老人,因年老易忘事,一定要他们仔细检查,并把我们今天学的告诉他们。

(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雷电时,应关闭正在使用的个种电器.特别是电视机。

(6)发现有人触电时要设法及时关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7)发现有老化爆皮的电线应及时向家长反映.并要求他们换掉。

2、煤气的泄漏以及用吹风时造成的火灾。

3、小心使用打火机不让小孩玩弄打火机。

二、用幻灯片展示各种火灾实录.从中学习自救知识。

师生共同总结几种逃生的方法。

1室外火灾关门求生的方法:

①测试门的温度.用水把棉絮浸湿.堵住门和窗户。

2室内火灾.从窗户逃生。

3高层建筑火灾逃生。

4公共场所火灾逃生。

5安全出口火灾逃生。

三、教师介绍火灾报警须知:

1、牢记火警电话“119”.事发时可用任何一部电话拨打.无论欠费与否。

2、火灾地址要报详细:

__市__村__路__号.如:(什么东西在燃烧.火势很大.请速来扑救.我的电话号码是__)

3、要派人来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

四、小结:(卡纸出示)(全班齐读)

遇到火灾:临危不乱.暗记出口。扑灭小火.不乱玩火。不、蒙鼻匍匐。火已及身,切勿惊跑,跳楼有术,虽损求生。

五、让经历过火灾的同学具体谈谈火灾时人的心理及行为.老师帮他们指出当时的误区。

六、总结:

只要我们处处小心.注意安全.掌握自救.自护的知识.锻炼自己自护自救的能力.机智勇敢的处理各种异常的情况或危险.就能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高中英语参与式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研究情况汇报_情况报告_网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高中,教研,设计,全文共 1858 字

+ 加入清单

高中英语参与式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研究情况汇报

工作站申报的省级课题《高中英语参与式教学设计研究》自XX年1月经陕西省教育厅课题组评审立项以来,从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进入了研究实施阶段。现将课题研究具体进展情况小结如下:

一、课题准备与启动阶段情况

为了更好地开展《高中英语参与式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的研究,自申报课题开始,课题组就开始积极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学习相关理论,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这一阶段充分的准备工作为之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课题研究实施阶段情况

(一)做好开题论证、明确研究内容

2月21日下午,工作站召开了关于《高中英语参与式教学设计研究》课题开题会议。在开题会议上,课题主持人陈述了课题开题报告,对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价值、研究方法与步骤、研究分工和预期研究目标及课题研究保障条件等进行深入细致的介绍。学校领导及课题专家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交流,对课题实施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进行评议,并对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指导。学校领导对课题组课题的研究表示了高度的支持,期望课题组能把课题研究工作搞得扎实有效,并拿出研究成果推进我校的英语课堂教学改革。

(二)抓好文献研究,提升理论水平

在2月中旬到3月初,课题研究处于文献研读阶段,课题组对本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文献资料作了进一步的学习。所有成员积极参与,并及时撰写了文献研读心得体会。通过本阶段的学习,我们对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向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对于高中英语参与式教学设计研究的必要性达成了共识。因为,通过学习我们得知传统教学设计存在着弊端。传统教学设计形式过于单一化,机械化,无法适应教学现实的丰富性与动态性,不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不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商;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即便在课堂上,学生能够在教师营造的教学氛围中积极地“表演”,那也只不过是一种“被动的参与”。

然而,参与式教学设计则具有独特的优势与特点。参与式教学设计具有独特的学习观。这种教学设计的理念提倡学生能以主人翁的姿态,以更加负责的态度参与到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活动的设计。这个过程本身能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学习的动力。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者,学习过程不再是学生去接受他人提前预设的、选取的、传授知识的过程。其次,参与式教学设计提供了独特的教学设计思路,改变了传统教学设计由教师独自进行设计的观念。它着眼于学生多样化需求的个性化设计,真正实现面向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教师倾听学生的声音,在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能有效生成适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教学方案,从而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参与式教学设计有利于实现真正的“师生对话”,为实现真正的“师生对话”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这种对话与协商能创设出师生相互信任、尊重的氛围。通过参与到教学设计来,学生中对教师的教学构想和意图会更加理解,而且教师也能更加清楚学生的个性需求。这种氛围,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进一步提升。

本阶段扎实的理论研究提高了课题组教师开展与推进课题研究的信心,也为后期的高中英语参与式教学设计模式构建及运用研究奠定了结实的基础。

(三)立足课堂实践,有序推进模式构建

为了能有序推进高中英语不同课型教学的参与式教学设计模式研究工作,课题组积极开展了基于课堂实践的参与式教学设计活动,并进行定期交流以了解研究的动态信息,对参与式教学设计的模式作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

本阶段,我们开展了高中复习课、听说课、阅读课、语法课和写作课的课题实验课。每次上课前,课题组针对课型特点与学生情况确定具有特色的参与式教学设计模式方案,并认真研讨。上课教师根据集体研讨的方案,进行个性化备课之后,组织学生执行参与教学设计方案,并做出评价与反馈。上完课后,课题组对参与式教学设计模式进行分析、评议与优化。每次活动后,成员都及时撰写了活动感悟和改进意见。

扎实有效的课题实践研究活动逐步提高教师了的教学水平、更新了教学设计理念、优化了教学设计模式,促进了教师成长。目前高中英语不同课型的参与式模式初步成形,但还需在后一阶段的实践运用中继续完善与改进。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课题研究工作扎实、有序地推进,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课题组教师工作繁忙,水平有限,目前尚未达到理想的研究效果。此外,课题组成员虽高度重视研究工作,并能精心设计、实施课题实验课,但在家常课中缺乏大胆尝试与勇于实践的精神与意识,造成了实验课与家常课之间依然存在较大的差异。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教学设计参考心得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过这次的学习,对教学设计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课堂上又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结合自己的单元教学设计尝试了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

自己认识到:教学评价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教学目标是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它规定了学习者应达到的终点能力水平。教学评价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技术手段。通常,通过测量来收集资料,但是测量不等于评价,测量是指以各种各样的测验或考试对学生在学习和教师在教学过教学评价要对教学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教学评价,不仅仅是评价教学的结果,更要对教学的过程,对教学中的方方面面进行评价。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加以数量化,给学生的学习结果赋以数值的过程。

还认识到:教学评价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许多重要的作用。教学评价的结果为改进教学与检验教师提供依据;教学评价的结果为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情况提供反馈;评价作为教学研究与实践中的一种工具,用于查明在达到一整套教学目标时,可供选择的程序是否同样有效;利于实现教学过程的科学化,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端正教学思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这样的学习,会逐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自己专业化水平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教学设计参考心得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977 字

+ 加入清单

10月17和18日,我参加了在成都西南交大举办的国基教育大讲堂《数的认识》教学操作指南研讨会。2天时间由各地优秀数学教师:吴正宪,张齐华,杨皎,许卫兵,朱国荣,陈亚明,沈洋几位大师展示高水平数学课,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针对这次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

总体感觉,教师们共同的优点就是:声音有亲和力,甜美,语言精炼,教师无论是教学反思,还是回答当场提出的问题,大多都能很淡定、很全面的给予解释,有条不紊。对课标吃得透,具有很高的数学素养。这都是很值得我学习的。

一、教学收获

1.课件制作精美,动态的较多,更形象、直观的看出是平移还是旋转。鼓励孩子,只要你好好学习,你也可以完成这种任务,引起学生对研究数学的学习的一种责任感。

2.张齐华老师的《百分数的认识》这节课:1. 整节课气氛比较活跃,老师情绪高涨,说话幽默,能感染学生,她特别享受教的过程,投入,和孩子们融为一体,让学生很放松,孩子们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3.杨皎老师《生活中的负数》倡导的课前预习、师生互动、自主性学习、讲了如何处理课堂生成与课程目标的关系〈每一环设计目的性要强,充分理解教材、预设要充分、你要放得开、收得拢〉。

4.许卫兵《认识分数》围绕“先分后数”这一分数实质巧妙的建立起

整数、分数以及小数三者之间的联系。把各种数有机的串联起来,打通了各数之间的联系。短短的一节课,抛开了一般教学对分数的浅层的认识。从数,起源于数。出发,有落脚到分数也是用来数的。

5.吴正宪老师《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了达成数的概念的建立,理解数的意义,整个过程,她不惜时间,充分让孩子操作,试一试,想一想,折一折,说一说,帮助学生出不见分数的概念,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整节课,学生的学习室快乐的,接纳新知是不知不觉的,概念的建立是学生独立操作获取的,概念意义的裂解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是帮助学生有形象到抽象架起桥梁的工程师。

二、自我反思

听了两天的课,确实收获不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也被他们上课的那种激情所感染,在课中老师要先有情感,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他们不只是授课,更是与学生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以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学会反思,学人之长,补已之短;在反思时要上升到理论高度,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反过来深入理解理论,再指导教学。在教学时要学会质疑,在质疑中成长,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课文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初二,教研,设计,全文共 3038 字

+ 加入清单

1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揣摩体味相关词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细腻描述人物言行的写法。

4、体会爱心献给他人的美好情感。

2重点难点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与主旨。

2、揣摩词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爱心献给他人的美好情感。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藤野先生第一学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导入语:人的一生中总会有些令人难忘的经历,有些经历让你感受到温暖,有些经历让你感受到痛苦,有些经历让你感受到奋斗的乐趣。在鲁迅先生的一生中也有过这样的时候,那就是他的老师。我们已了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老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的文章,看看在鲁迅先生的记忆中的另外一位老师。

2、简介时代背景:国情,作者人生、思想。

二、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字音,并思考:

(1)文中“我”的活动变换了3个地点,它们是东京、仙台、北京。

(2)“我”的这些活动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组织的,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3)根据地点变化,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以及转到仙台求学的原因。这为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第—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结识藤野先生,受先生教益,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以及“我”弃医学文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段)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以及先生的崇精神品德对我的激励与鼓舞。

2、再读课文,找出鲁迅对藤野先生感情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作者对老师的感情如何?

——感激、敬仰、怀念……

三、研讨人物

1、本文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哪几件事?用简要语言加以概括。

(1)写藤野先生检查并从头到末地修改“我”抄的讲义。表现了先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2)写藤野先生指出“我”绘的解剖图中的错误。表现了先生热情关心,严格要求的工作作风。

(3)写藤野先生为“我”不信鬼神,敢于解剖尸体而感到高兴和放心。表现了先生的正直无私,直挚诚恳的工作精神。

(4)写先生向“我”询问,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表现了先生的探索研究,实事求是的精神。

2、根据上面事例,你认为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在中心词前面用恰当的修饰语作概括。 答:鲁迅描写了一个的藤野先生。

(认真负责、严格要求、循循善诱、关心爱护、从严治学、热情关怀、正直诚恳、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四、探究阅读

1、为什么鲁迅对先生会有这样深厚的感情?(介绍鲁迅当时在日本的处境)

当时中国落后挨打的背景,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处境的介绍,以利于学生理解鲁迅在碰到象藤野先生这样的老师时的感激和敬仰之情。

2、文章主要写藤野先生,为何要写东京的留学生和初到仙台的情况?或交待动机或正面衬托或反面衬托要区别对待。

在这样的处境中碰到这样的一位导师,真的令人一生难忘。所以在20年后,鲁迅依然记忆犹新,特别是在陷入困境的时候,更会想起他来。

3、阅读课文最后一个小节,思考:在这段文字中先生要说出的是些什么话语。我为什么良心发现的,增加了勇气,继续写文章?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五、拓展延伸

在你的人生经历中有没有最感动的时候?什么事情,什么人,对你有什么启发?

(这一组问题,其实是由问题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感情引出的,由这个问题带学生进入对藤野先生的了解,对鲁迅当时处境的理解,对鲁迅对藤野先生情感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的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感动。)

六、课外作业

课外阅读《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回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将寿镜吾、章太炎、藤野先生加以比较,写一段话来,看看他们各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1 藤野先生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1 藤野先生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藤野先生第一学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导入语:人的一生中总会有些令人难忘的经历,有些经历让你感受到温暖,有些经历让你感受到痛苦,有些经历让你感受到奋斗的乐趣。在鲁迅先生的一生中也有过这样的时候,那就是他的老师。我们已了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老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的文章,看看在鲁迅先生的记忆中的另外一位老师。

2、简介时代背景:国情,作者人生、思想。

二、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字音,并思考:

(1)文中“我”的活动变换了3个地点,它们是东京、仙台、北京。

(2)“我”的这些活动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组织的,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3)根据地点变化,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以及转到仙台求学的原因。这为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第—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结识藤野先生,受先生教益,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以及“我”弃医学文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段)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以及先生的崇精神品德对我的激励与鼓舞。

2、再读课文,找出鲁迅对藤野先生感情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作者对老师的感情如何?

——感激、敬仰、怀念……

三、研讨人物

1、本文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哪几件事?用简要语言加以概括。

(1)写藤野先生检查并从头到末地修改“我”抄的讲义。表现了先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2)写藤野先生指出“我”绘的解剖图中的错误。表现了先生热情关心,严格要求的工作作风。

(3)写藤野先生为“我”不信鬼神,敢于解剖尸体而感到高兴和放心。表现了先生的正直无私,直挚诚恳的工作精神。

(4)写先生向“我”询问,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表现了先生的探索研究,实事求是的精神。

2、根据上面事例,你认为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在中心词前面用恰当的修饰语作概括。 答:鲁迅描写了一个的藤野先生。

(认真负责、严格要求、循循善诱、关心爱护、从严治学、热情关怀、正直诚恳、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四、探究阅读

1、为什么鲁迅对先生会有这样深厚的感情?(介绍鲁迅当时在日本的处境)

当时中国落后挨打的背景,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处境的介绍,以利于学生理解鲁迅在碰到象藤野先生这样的老师时的感激和敬仰之情。

2、文章主要写藤野先生,为何要写东京的留学生和初到仙台的情况?或交待动机或正面衬托或反面衬托要区别对待。

在这样的处境中碰到这样的一位导师,真的令人一生难忘。所以在20年后,鲁迅依然记忆犹新,特别是在陷入困境的时候,更会想起他来。

3、阅读课文最后一个小节,思考:在这段文字中先生要说出的是些什么话语。我为什么良心发现的,增加了勇气,继续写文章?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五、拓展延伸

在你的人生经历中有没有最感动的时候?什么事情,什么人,对你有什么启发?

(这一组问题,其实是由问题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感情引出的,由这个问题带学生进入对藤野先生的了解,对鲁迅当时处境的理解,对鲁迅对藤野先生情感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的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感动。)

六、课外作业

课外阅读《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回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将寿镜吾、章太炎、藤野先生加以比较,写一段话来,看看他们各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七年级下册语文《太空一日》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初一,教研,设计,全文共 4232 字

+ 加入清单

教材分析

两篇短文是古今传颂的名篇,内容都具有典型意义,所反映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轻松活泼,清新别致,表现了作者高雅的情趣。描绘莲花形神兼备,作者借莲花自况,表现了高洁的节操。

教学设想

1、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对于了解古代社会的状况和作者的思想倾向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对于认识今天的社会,陶冶自己的情操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2、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最好通过比较阅读,找出两篇短文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从而突出特点,加深印象。

3、感悟、理解和积累语言。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表情达意的,而语言又是思维的外壳,因此指导学生感悟、理解和积累语言,是学文言文的重中之重。

4、进一步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掌握学习规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善于和同学们切磋探究,质疑解惑,提高学习能力。

教学目的

1、背诵默写,理解课文内容及其寓意。

2、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3、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提高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

1、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熟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

出示挂图,提问:这是什么花?大家喜欢不喜欢这种花?为什么?(根据回答情况适当引导。)莲花是一种姿态优美品性高洁的花,因此深得人们喜爱。它很早就出现在我国文人的笔下。在他们的作品中,莲花或与天真纯洁的少女结下不解之缘,或被用作清高脱俗品格的象征,或被赞为百美并陈、无私奉献的化身。可以这样说,对莲的喜爱,已成为我国人民的一种文化心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朝哲学家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看他是怎样赞美莲花并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的。

解释:说是古文的一种文体。

可以叙事,可以议论,但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分读后集体朗读。

三、研读课文。

1.让学生对照注释,疏通课文。稍作准备后指名学生讲述第1段意思。

教师讲评,强调实词蕃、染、植的意义,要求同样以沾染为意,说出一个带染字的成语。(答:一尘不染。)

提问:作者赞美莲的这些句子包含了莲的

哪几方面的特点?

讨论后归纳:不同流合污,不妖艳媚俗,刚正不阿,傲然坚贞。

齐读第1段,试将赞美莲的句子背出来。

2.学生自读第2段。

提问: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

明确:两层,第一层,是作者对三种花的评价;第二层,是作者的感慨。

提问:两个层次的句式分别有什么特点?

明确:第一层三个并列分句,句末都有一个也字,这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句末的也是帮助表示判断的语气词。这种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呀的形式,也等于呀表示感叹。

第二层,句式基本相同,但语气各不相同:第一句陈述,第二句设问,第三句感叹。想一想:这三个句子作者用不同语气来表达,其中有什么道理?

分析:第一句表明像陶渊明那样爱菊花的人不多,语气比较平稳,所以用陈述。第二句要突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所以用问句形式加强语气。第三句是说爱牡丹的人很多,言下之意是说世上追求富贵的人多,这里隐含着作者对当时不正世风的批判,感情强烈,所以要用感叹语气。

强调:鲜,这里读作xin,意思是少。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里也有,如鲜为人知的鲜就是这种用法。

思考:这一段两层意思之间有什么联系?

明确:第一层以三个比喻来评价菊、牡丹和莲三种花,这里虽然没有贬褒之词,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三者之中,君子最为高尚。第二层作者发表感慨,突出自己对莲的喜爱。前后联系,我们不难理解,作者爱莲,是要以莲自况,表明自己是一个像莲那样品格高洁的君子。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齐读第2段,试背诵。

四、总结课文。

1.教师归纳: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课文第1段主要用记叙句法描述了莲花优美的姿态,突出它的高洁品格,表明自己对莲花的喜爱。第2段先用议论对三种花进行评价;再抒发感慨,婉曲地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不良世风。真正体现了言简意丰、文笔多变。

2.提问:本文题为《爱莲说》,主要是表达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可为什么要把菊和牡丹跟莲放在一起谈论呢?

明确:这是一种映衬的写法。如果不提菊和特丹,只是一味赞颂莲是多么美好,多么高尚,自己对它是多么喜爱,文章就显得单调,意思不容易表达得深刻。而把菊和牡丹跟莲来比较着写,就更能突出莲花的可贵。这就是映衬手法的好处。另外,映衬还有正衬和反衬之分,这里菊是正衬,牡丹是反衬,它们有什么不同,我们可在课后认真地加以揣摩。

3.评价:作者生活在封建社会里,面对当时的不良世风,能做到不同流合污,努力追求高洁的品格,这是难能可贵的。当然,他因为愤世嫉俗而流露的那种目空一切,自视清高的思想是有片面性的,也是不足取的。

五、布置作业。

1.解释下列句子。

(1)出淤泥而不染(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3)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2.熟读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解释课题和作者

同学们学过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七言律诗,知道作者是谁呢?明确:刘禹锡。这首诗里有一句富有哲理流传至今的名言大家还记得吗?明确: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首诗再背一遍呢?(要求学生背齐,老师提示第一句,学生背完好老师给予称赞)。

像这样好的作品和好的诗人都是流芳千古的。刘禹锡不仅在诗歌领域大有作为,而且在散文方面也颇有成就。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陋室铭》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板书题目)

所谓陋室,顾名思义就是简陋的房子。铭,古代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补充其特点:①篇幅短小②一般是押韵的。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人,自幼好学,21岁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刘禹锡是中唐时期政治上的激进派,主张改革,但是遭到保守派的排挤,一再被贬,因而作此铭文,自剖肝胆,表达了自己处陋居穷而不改人格与德操的信念。

二、明确教学目标。

三、检查预习情况:

(1)给下列字注音。

禹yu锡xi馨xin鸿hóng 儒rú牍dú

(2)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试读课文

四、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再读课文,如果给课文分三个层次,该怎样划分?

明确:

第一层从开头到唯吾德馨,第二层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为文章结尾。

五、研读课文

刘禹锡身居陋室,反说陋室不陋,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间陋室有那些独到之处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那些地方是写陋室之美的,在找以前,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

1、明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学生翻译,答案见书本。老师重复解释,随后提出疑问:这两句诗着重在于哪两个字呢?

2、明确:绿和青.

我们能不能想象一下这样一个景况:远看,一个小木屋隐藏在青山绿水之间,若隐若现;近观,小木屋四周绿树环绕,郁郁葱葱.再走近一点,可以看到碧绿的苔痕铺满石阶,青葱的草地撒满阳光,草色映入眼帘,也使小屋充满青绿之色。同学们想一想生活在这样一种景色之中会有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呢?

明确:安静,祥和,令人爽心悦目,心旷神怡。正如中所描述的:芳草鲜美,落花缤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这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乐土,是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作为一个情致高雅之人何不喜居于此呢?何不钟情于这个小木屋呢?板书:景色清幽

但是同学们在想一想,作者喜爱陋室,说陋室不陋仅仅是因为景色优美吗?明确:当然不是,还是陋室中的生活。

3.请一位同学读出文中描写陋室生活的语句,然后全班齐读。

4.我们来看一看刘禹锡都在和哪些人交往?

明确:鸿儒。鸿儒:博学之人。白丁;没有学问的人,浅薄之人。

5.学生翻译此句。

6.老师补充翻译:只和博学之人来往,不结交那些世俗浅薄之人,可见作者志趣之高雅,品德之高尚。板书:友人博学。

7.那么除了交友之外,作者还有那些生活情趣呢?

明确:弹琴,读经。素琴:不加装饰的琴。金经:佛经。

8.从素琴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呢?

明确:联系生活中的琴,可见作者不喜奢华。

9.那么该怎样理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呢?

明确: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案牍:书桌和木简,这里指官府的公文。

10、为什么作者一方面调素琴,一方面又认为乐声乱耳?

明确:刘禹锡是憎恶官僚权贵的。他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生活在陋室之中,和博学之人谈笑,弹弹素琴,读读经书,而不是声色犬马,活得怡然自得,高雅脱俗。能够在纷扰世俗的社会中保持一份高洁傲岸的节操,在看似简陋的屋子里却活得逍遥自在,安贫乐道。板书:情志高尚

11、由此可见,陋室虽然简陋,但关键看是谁住了。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样的人住进去才不感到简陋呢?

明确:像刘禹锡那样品德高尚之人。

12、这正是应验了哪一句话呢?能不能在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主题?明确: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学生翻译此句。

板书:惟吾德馨。并重译此句,加强印象。

13、那么文章到此已经告诉读者,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那为何还要写前面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呢?那不显得多余吗?这两句话和紧接在后面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找一位同学把这三句话连在一起翻译一遍看一看,然后再读一读,仔细体会一下,这三句话到底有何关联。

明确:山不在于有多高,只要有仙就有名了。水不在有多深,只要有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同样,房子不在乎简陋,只要住屋的人品德高尚就不显得简陋了。我们可以发现,这三句话在表达上极其类似,由前两句话可以很快的导入到本文的主题。我们把这种形式称之为类比引题。

14、与此相类似,我们还可以看一看后面还有一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有何作用呢?

明确:南阳诸葛亮的茅草屋,西蜀扬子云的亭子都很简陋破旧,但因为住的人赫赫有名,所以同样被人们景仰。

我们这一课是讲刘禹锡的陋室,干嘛又提到诸葛庐和子云亭呢?它们之间又有何联系呢?

明确:这两句话是再一次证明了我们的主题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前面开头是用山和水来证明,后面结尾是用历史人物来证明,中间是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因此刘禹锡在最后能够水到渠成地引用大圣人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来结束全文。抒发了一种追求高尚情趣,不慕荣华,安贫乐道的志向。因此我们把这种写法称之为托物言志(板书)。

15、学生一齐大声朗读此文。

16、当堂背诵《陋室铭》。

六、布置作业。

1、默写这篇短文。

2、由刘禹锡我们可以想到很多,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有较好的物质生活和经济条件,那么我们该怎样正确地对待生活学习条件呢?同学们能不能发表自己的观点。

七、板书设计

景色清幽

陋室不陋

友人博学惟吾德馨

情志高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小班集体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教研,设计,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自主的探索活动认识高矮、高矮的相对性以及高矮排序。

2、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形、时空和空间等现象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高矮不一的:木棒、积木、瓶子、杯子、盒子、笔等等。

2、长颈鹿、小猴子的图片(小猴子站在椅子上,用布遮住只露出小猴子比长颈鹿高些)

3、红、黄、蓝三块积木。

4、气球2个、音乐《找朋友》、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游戏《排气球》引入高矮话题

请一高一矮2名幼儿拍气球,提问“他们都拍到气球了吗?为什么?”

2、游戏《找朋友》

音乐《找朋友》幼儿两两找朋友进行比高矮,引导幼儿学会比较高、矮、一样高。

3、探究活动

①师:小朋友在比高矮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为什么你跟__小朋友比高了跟__小朋友比又矮了?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很多玩具,小朋友去排一排、比一比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问题,讨论一下为什么?

②幼儿自主探究

教师重点就高矮的相对性、高矮的排序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并启发幼儿解决问题。

4、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①利用红、黄、蓝三块大积木的演示引导幼儿理解高矮的相对性。

②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高矮的排序。

5、活动的延伸

通过长颈鹿和小猴子比高矮引导幼儿理解比高矮必须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行。

6、户外活动

幼儿到户外寻找物体比较高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关于开学第一课的教案设计开学第一课活动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设计,全文共 903 字

+ 加入清单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文明委、区科教局关于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通知精神,在未成年人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八礼四仪”的学习和体验中,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养,引导未成年人崇德向善、崇尚文明,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遵循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突出新学期学校德育工作重点——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融入“爱、善、诚、勤、俭、美”六种理念和价值取向,引导未成年人从小做起,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努力成为品德高尚、富有理想、文明有礼、快乐健康、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泰州人。

二、活动目标:

激励全体师生振奋精神、锐意进取,进一步规范师生的言行,进一步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增强师生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学生“在校学习礼仪、走向社会实践礼仪、带动家庭传播礼仪”,来形成人人讲文明、重礼仪的良好氛围,为新学期创造良好的开端。

三、活动主题:文明伴我行,美在我身边,阳光下成长

四、活动安排:

1、开展“文明伴我行,美在我身边,阳光下成长”——鲍小20__年春开学典礼及学生宣誓活动

时间:20__年3月2日上午9:55~10:25

地点:学校操场

2、师生共同观看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

时间:20__年3月2日中午

地点:各班教室

3、开展“文明,从我做起”主题队会活动。

时间:20__年3月2日—3月6日各班中队课

地点:各班教室

4、环境布置:

(1)LED显示屏滚动“学习礼仪知识,争做文明公民”、“和谐共进,创文明校园”等标语。

(2)各班以“文明,从我做起”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

(3)“文明礼仪好习惯”绘画展览。

五、活动要求:

1、本学期学校德育工作重点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各班要充分利用“开学第一课”做好宣传,将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纳入到班级德育工作整体计划之中,精心组织科学安排。

2、各班级要长期开展“讲文明、摒陋习”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设立“文明礼仪监督岗”,时刻监督不文明行为,每日将班级里发现的不良行为记录在班级日志上,引导学生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自我教育,培养良好文明素质。

3、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要与家庭、社区建立有效的机制,形成师生互动,学校与家庭、社区互动,营造和创建良好的教育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示儿》优秀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五年级,教研,设计,全文共 2571 字

+ 加入清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揣摩词句含义,品读文章优美清新、富有感情的语言。

3.培养学生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导读导议。

2.学生自学,小组合作探究,班级读、评、讲、议的形式相结合。

3.初步感悟作者运用具体的事例,通过细致的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用心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乡之情,学做一个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人。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想象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初步感悟作者运用具体的事例,通过细致的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感悟作者运用具体的事例,通过细致的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赏读评议法、活动法等教学方法,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通过课前的预习,学生进行文章内容的梳理,自主发现文章的表达情感和文体特点。

2.围绕教材中提示的自学导读进行学习,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解决,引导学生发现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学生关注语言文字前后的联系,多角度思维。引导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交流预习

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齐读课题。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认为需要同学们注意的字词。

预设:(全班交流)

第一行:笨笨的姿态 满树的叶子

第二行:香气迷人 香飘十里 浸在花香里

第三行:赏桂花 糕饼 茶叶

课件展示相关字词:

你发现了什么?边读边画出这些词语所在的句子,想一想,你对桂花有什么新的了解?

2.简介作者。

课前预习中我们还查找了相关资料,你们对作者琦君有哪些了解?(全班交流)大家看,这就是作者琦君女士,她是当代中国台湾著名的作家,她的作品深受海内外读者的欢迎,被誉为中国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

课件展示图片素材“琦君介绍”。

设计意图】简介作者,疏通文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交流表格,梳理内容

1.课前我们预习了课文,填写了预习表格,4人小组互相交流,把表格的内容进行完善,注意语言简练。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实物投影展示学生课前预习表格。)

4.通过表格,我们梳理了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可见利用表格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通过这张表格,你读懂了什么?

交流预设:

(1)摇桂花很快乐。

(2)作者对家乡思念之情。

(3)本文主要讲了:作者喜欢桂花,小时摇桂花十分快乐,长大后依然忘不了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预习,学生首先进行文章内容的梳理,进而发现文章的表达情感和文体特点。

(三)关注重点词句,体会情感

1.通过自学我们读懂了这些内容,那么编者又为我们设定了哪些导学要求呢?

课件出示教材中自学导读的内容。

按照这样要求,默读课文,围绕摇花乐和思乡情,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进行批注。提示:先画出语句,再写出自己的感受。

交流预设:

我们先看“乐”。

(1)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们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小琦君,你又帮这个,又帮那个,你不累吗?

这么忙为什么呀?

要这么多的桂花有什么用呀?(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做糕饼。)

这么多的桂花,都是自家用吗?(不仅仅用在自家,还要送给邻居们。)

你就是母亲,台风来了,你为什么会担心呀?读出这种担心。

原来,这桂花有这么多的用处,今天我送出的是一箩桂花,过年时,收获的就是──美味的糕饼。

今天我送出的是一箩桂花,等春茶上市时,收获的就是──美味的茶叶。

今天我送出的是一箩桂花,收获的却是浓浓的乡情呀!所以当母亲叫大家提前摇桂花时,我才会“这下,我可乐了──”(指导朗读)

(2)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这桂花纷纷落下来,我是喊出来的,你是说出来的,谁来喊一喊。小琦君,你为什么喊呀?

小结:作者描写得多细致呀,这一个喊字就让我们感受到了内心的快乐。作者就是这样,通过选取自己童年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典型事例,表达自己的真挚情感。

就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几句话。

2.还有哪些语句感受到“思乡之情”的呢?

(1)“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真是所有的桂花都没有家乡的桂花香吗?

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什么?思念的是家乡桂花制成的小食茶叶,思念的是人与人之间守望相助的浓浓乡情。

(2)身在异乡,母亲魂牵梦绕的是故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这种情绪深深影响着琦君的一生,在她另一篇散文《家乡味》中就写到和母亲此时一样的话:“水果蔬菜是家乡的好,鸡鱼鸭肉是故乡的鲜。当然,风景是家乡的美,月是故乡明。”

(3)再次出示预习表格,归纳写法。

文章看似围绕桂花写了很多的内容,表达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情感: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种看似随意而写,主题却集中的写作特点,正是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设计意图】通过品味语言,培养阅读分析能力,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体会语言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深深的情感。初步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为指导在写作中运用景物描写表达思乡之情做铺垫。

(四)升华情感,进行练笔

1.正是因为这样,当我带回一袋子桂花时,母亲才会无限惆怅地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正是因为这样,当80岁的琦君在离开大陆51年之后再次回到浙江,看到那久违的桂花树,她仿佛又听见母亲在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2.桂花雨让作者永远难忘,在她的心中“桂花还是故乡的香”。

3.请同学们把这句话抄在笔记本上,想象一下,当你有一天,离开了自己的家乡,你会说什么?仿照“( )还是故乡的( )。”再写2、3句。

4.全班交流,生板书填空。

5.齐读这首小诗。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我们完成了这首小诗,谁来为它起个名字?

6.这就是琦君笔下的《桂花雨》。琦君女士,30多年来笔耕不辍,出版作品近30本,在她的笔下尽情地抒发着她对故乡、对祖国真挚热烈的感情,被誉为“中国台湾文坛最闪亮的恒星”。

【设计意图】实现课内外迁移,体现大语文教学观,实现能力迁移和情感内化。

(五)布置作业

1.把这首诗继续写完。

2.推荐阅读琦君《水是故乡甜》。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亲情并用行动和语言表达;进一步拓展阅读,丰富语言积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七年级下册语文《太空一日》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初一,教研,设计,全文共 1191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感知、了解本文运用具体典型的事例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是如何抓住有表现力的语言动作进行细致生动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并向课文学习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技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邓稼先献身祖国的崇高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阅读这个不寻常的故事,了解故事背后那个可敬的人,读懂故事中表现的人物的精神。

教学难点:把握文章是如何抓住有表现力的语言动作进行细致生动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观看一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爆炸成功的视频录像。

导语:刚才给大家展示的是我国在1964年至1975年在国防科技事业上取得的重大成就。其中最令人瞩目,也最令人奋的是原子弹与氢弹的爆炸成功。原子弹与氢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苏等国的核垄断与核遏制,意味着我国国防科技事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更意味着中国人任人欺凌的时代结束了!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二、简介邓稼先、作者以及文体知识。

1、介绍邓稼先、介绍作者

2、介绍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三、检查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多媒体投影)

2.根据意思写成语(多媒体投影)

四、初步感知全文

1.概括文章内容

文章主要介绍了邓稼先从接受研制原子弹的任务,从此隐姓埋名,到研究制造原子弹、氢弹的一段经历。

2.找出最能概述邓稼先一生的句子

——这就是邓稼先!一个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的人。

五、合作探究

1、课文写了哪些事情,表现了邓稼先什么精神?

2.为了表现人物的这些高贵品质,作者采用了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把相关的语句划出来,并想一想,它们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内心世界?好在哪里?

3、放声朗读,加深体会

六、小结归纳:

1、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我国的“两弹元勋”。他为人真诚谦虚,朴实坦诚。他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所从事的事业,对祖国对民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

2、总结人物通讯的特点:

人物通讯与一般的记叙文相比,要求所举事例绝对真实,不仅叙述故事情节,还应着重刻画人,注重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

七、拓展延伸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像邓稼先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以外,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简要说说他们的事例或成就。

八、总结,提出希望

同学们,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以邓稼先为榜样,树立坚定的生活目标,培养无私奉献、不怕吃苦的精神,做一个对祖国、民族有用的人。

九、布置作业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位科学家,为他(她)写一篇小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七年级下册语文《太空一日》教学设计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初一,教研,设计,全文共 3302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

2、比较小桃树的成长和“我”的人生经历,领会小桃树的深刻内涵,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学习作者面对生活的困苦和磨难,要顽强地斗争,不懈地追求。

教学难点: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作者贾平凹的资料,搜集与桃树、桃花有关的诗句,结合“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历代诗词中,题咏桃花的传世佳句多不胜数, 大家课前搜集了与桃树、桃花有关的诗词,我们欣赏一下。

桃之夭妖,灼灼(zhuó zhuó)其华。——《诗经》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王维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杜甫

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苏轼《送别诗》 桃花乱落如红雨。——李贺《将进酒》

可以看出,古代诗人看到美丽的桃花、桃树,引发了许多人生的思索。今天我们看一下,著名作家贾平凹看到桃树、桃花时又会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呢?板书课题《一颗小桃树》。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汇报自学,展示自我

1、介绍作者

贾平凹,当代著名作家。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1984年《腊月正月》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年《浮躁》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1989年《爱的踪迹》获全国优秀散文奖,1997年《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废都》获法国费米娜外国文学奖,20__年《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__年《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2、读准下面重点词语的字音:

马嵬坡( wéi ) 撂( liào ) 褪( tuì ) 矜持( jīn ) 忏悔( chàn )

纤纤( xiān )

点拨:可以从修辞手法使用的角度鉴赏语言,也可以通过具体的词句的品析,体会语言的魅力。

“我深深闭了柴门,伫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在风雨里哆嗦。”

(“哆嗦”一词使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小桃树遭受的磨难。)

“纤纤的生灵,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三点两点地在黄水里打着旋儿。”(“慌乱”一词使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桃花被打落在泥水里的悲惨景象。)

“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

(“委屈”一词使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突出小桃树生活的很艰难。)

“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

(细节描写,突出它的脆弱。)

“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

(“弯弯的”与“努力撑着”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小桃树的坚强。)

“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地笑着。”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小桃树花的惨淡、柔弱,但又是那么坚强。)

“花幸好并没有立即谢去。就那么一树,孤孤地开在墙角。”

(“孤孤”一词写出了小桃树的孤独寂寞。)

“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未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

(写出了小桃树遭受的冷落、不公平的待遇,让人心生怜意。)

“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

(“挣扎”一词使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写出小桃树虽然备受打击,仍然坚强。)

“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眼睁睁地羽毛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

展开全文阅读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小桃树受到自然界摧残。)

“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花苞比作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表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给予作者希望和信念。)

总结:

摹形着色的:“纤纤生灵”“太小”“瘦瘦的、黄黄的”“太白、太淡”“单薄”等等。———表现了它的弱小。

描写动作、神情的:“哆嗦”“弯着头,抱紧着身子”“努力撑着”“挣扎”“抖着”“摇着”“苦涩涩地笑”等等。———表现它面对逆境顽强搏斗。

2、小桃树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磨难?

点拨:小桃树是在几乎被“我”忘却时破土而出的。一出世,大家都笑它,连奶奶也说它没出息。它在生长过程中被猪拱折过,险些被砍掉。它第一次开花就遭到经风雨的摧残。

3、讨论哪些地方表现了“我”对小桃树的深情?

点拨:文章一开头就饱含着作者对小桃树的一往情深:当初怀着它能给我带来幸福的希望,让它“孕育着我的梦”而种下它,所以“我”偏爱它;见到它长得纤弱,没人管它,为自己漂泊他乡忘却了它而难过;当自己生活遭到挫折,见到小桃树在风雨中挣扎,更痛苦而又无可奈何了。最后看见小桃树勇敢地与风雨搏斗,保留下一朵欲绽的花苞,“我”受到感动。

4、这篇散文借小桃树抒发了自己的情志、理想,找出最能表现作者情感倾向的句子。

点拨: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的是灼灼的吗?香香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儿,对吗?

(二)比较阅读,体会作者情感

请同学们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和“我”的人生经历进行比较,体会作者要抒发怎样的真挚情感?21教育

1、圈点勾画出文章中表达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和“我”的人生经历的语句,然后填写表格进行比较。

小桃树 我

成长环境 生长在院子的角落里,见不到阳光,被猪拱折过,还险些被砍掉。 生长在农村,到城里后才发现自己的渺小——可以推测我最初在城里的成长环境不尽如意。

成长经历 小桃树开花时,即遭受了风雨的摧残,枝条被摇撼,花瓣一片片落下,容颜褪尽。 我满怀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的愿望,但却“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经受这人生挫折。

面对挫折的态度 小桃树虽然遭遇不幸,它却不屈不挠,以其特有的生命力,顽强地生长着。 我的脾气一天比一天地坏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暮老了”。

2、“我”为什么如此爱恋它小桃树?

点拨:补充贾平凹的经历:贾平凹生于陕西的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当代青年作家。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文~”中,家庭遭到毁灭性摧残,他沦为“可教育子女”。1972年以偶然机会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字。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

小桃树的坎坷生长经历又和“我”的生活道路相似。小桃树寄托着“我”的梦想,也承载着“我”幼年的思想感情。

3、作者仅仅在写花吗?

点拨:作者不仅仅是在写花,也是在写自己的坎坷经历,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不仅仅是在

4、说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点拨:小桃树的顽强生命力看到了希望,坚定了信念。尽管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但是,坚信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创造美好的未来,实现美好的理想。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三)合作交流,理解文章写法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点拨:一明一暗两条线索:

明线是小桃树的经历:桃核儿埋在角落里——萌芽(嫩绿)——长到二尺来高(瘦,黄,没人理会)——有院墙高了(被猪拱折,讨人嫌,被遗忘,奶奶照顾)——开花(弱小,遭大雨,花零落,挣扎)——高高的一枝上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

暗线是我的经历:“我”出生在偏僻落后的山村小院,从小有梦想——离家出山,进城读书,感到自己渺小,但想干一番事业——长大成人后,方知人世复杂,社会复杂,感到自己太幼稚、太天真了,遭受种.种磨难——像小桃树一样,我心里“到底还有一朵花呢。”对理想对幸福的追求更加坚定了。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是一篇状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的小桃树,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赞颂了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借小桃树揭示了 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让我们的“小桃树”开出灿烂的桃花。

六、布置作业

1、搜集并默写描写桃花的古诗词名句。

2、课外阅读贾平凹的散文《丑石》。

板书设计

我的小桃树

小桃树:(明) 饱受风雨 险遭砍伐 冷落挣扎

我:(暗) 孩提存着梦想 进城感到渺小 长大发现幼稚

托物言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