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2021年度热门20篇

浏览

2817

范文

466

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尽管在艾滋病监区工作,可毛卓云不穿防护服,也不戴口罩、手套,面对面与在押人员谈话、交流,有时还免不了发生身体接触……举动看似“另类”,实则大有深意。

因为毛卓云发现,这些艾滋病在押人员内心很敏感、脆弱,情绪也极不稳定,他们害怕被冷漠和歧视,渴望被关爱。聊聊天、拍拍肩、握握手,或者一个拥抱,对在押人员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尊重和安慰。

有一次,一名在押人员得知自己的判决后,情绪失控,在监室内自伤自残。“当时他脸色发白,双手冰凉,对人生充满了失望、怨愤。”毛卓云用了很多办法安抚,效果都不明显。最后,冒着被攻击,甚至被传染的风险,毛卓云走上前去,把他拥入怀中,才令他的情绪渐渐平复。

毛卓云还想方设法对在押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引导他们重拾自我;向他们传授病理学等知识,帮助在押人员正确认识艾滋病,并为他们申请免费的抗病毒药物;教导他们提高身体素质……曾经的一位在押人员陈某回忆:“自从我得艾滋病后,连亲朋好友都躲着我,可毛警官却像父亲一样教育我,我怎能不认罪悔过,好好改造?”

善意,温暖了冰封的内心,感化了盼归的心灵。12年来,毛卓云的监区从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2024感动中国先进人物刘伯明事迹心得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938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时间7月4日14时57分,经过了约7个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经过密切配合协作,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的全部任务,2名离开空间站核心舱的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这不仅标志着我国时隔13年后,再度成功完成出舱活动,同时也标志着中国航天员首次从空间站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为未来空间站建设完成后,航天员常驻其中执行各项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此次出舱活动,两名航天员的主要任务在于为机械臂安装上臂支架、进行一次应急返回验证以及抬升舱外全景摄像机位置,任务都是地面无法处理,需要航天员在天空出舱完成的工作,可谓十分重要。另外,三名航天员在空间站驻守的3个月里,将还有执行一次出舱任务,目前时间定在下个月。

其实早在20__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时,中国航天员就曾实现中国航天史上首次出舱活动,并完成太空行走。此次的出舱活动,之所以被称为“首次”,主要是因为其从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出舱,正处于中国空间站的建设阶段。

此次出舱活动的航天员刘伯明,其实早在上次出舱活动时,就有参与。当时他是搭档航天员翟志刚。而就在此次出舱活动顺利完成的当天,一段关于“神七”飞船出舱活动时,突然遭遇险情的事迹再度于网络上受到热烈关注。

据刘伯明在采访中叙述称,20__年,在“神七”执行中国航天有史以来首次出舱任务时,航天员翟志刚和他本人准备就绪后,拉门出舱时意外发生,舱门不知是何原因,在他们两人使出全力的情况下却纹丝不动。当第二次在拉门时,虽然拉开了一点缝隙,但很快又被吸了回去。

最终为了保证出舱任务的成功完成,航天员刘伯明直接找到一根撬棍,随后两人将舱门直接撬开。故事到这里本来以为险情就结束了,但随后意外再度到来,当航天员翟志刚准备出舱时,结果舱内突然响起火灾报警声。

看过科幻片的人应该都很熟悉,在太空中一旦发生火灾,很大可能就会引发爆炸,最终造成特大安全事故。面对这一险情和紧要关头,他们商量后毅然决然继续执行出舱任务,甚至为了将中国人的足迹留在太空,还调整了出舱后的动作顺序,将挥舞国旗从后面排到了第一位。因此我们看到,航天员翟志刚出舱后,第一时间就是拿着国旗在太空中挥舞。

但当时他们却承受着极大的压力,甚至于生死考验。刘伯明在其后的采访中就明确表示,他当时甚至都已做好牺牲的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487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于敏事迹】

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于敏1944年考入北京大学,195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进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60年底,开始参与科学家钱三强组织的氢弹技术理论探索。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从20世纪70年代起,于敏和其他学者一起倡导、推动加快我国的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我国高技术发展计划,大大推动了我国国防科技的进步。

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xx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_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有哪些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陈贝儿主持的纪录片《无穷之路》,拍摄团队穿梭全国6个省份,深入10个贫困县了解各地民生。报道称,陈贝儿出生在香港,生长在温哥华,一直生活在繁华都市的她对贫穷没有什么概念,去脱贫地区的艰辛是她未曾预料的。为了拍摄悬崖村易地扶贫搬迁,她两次攀爬天梯上悬崖村,来回共一万多级,每次花费十几个小时,但还是坚持了下来。在去怒江拍摄交通扶贫时,陈贝儿不顾危险,亲身体验了过去百姓过江用的溜索。

对于西方媒体的质疑,陈贝儿也有自己的看法。她说,拍摄之前就看过一些外媒报道称那些村民搬到安置房之后很不习惯,配套又不好,“但是我自己亲眼看到的不是这样的。我真的非常震撼,从这一点我就看到,国家是很大手笔,也不惜代价,为了脱贫的决心是非常强的”。她感慨,中国脱贫工程比联合国早10年完成,“这是因为我们当中有很多无名英雄”。

港媒还称,《无穷之路》播出后,不仅内地观众赞不绝口,在香港也好评如潮。陈贝儿透露,很多香港观众朋友给她留言表示很感动,因为这个节目让他们了解国家发生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感动中国2024年度先进人物事迹个人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的汤洪波性格很文静,特别爱干净。“其他男孩子每天都在打闹,在地上滚。”母亲伍兰清回忆,汤洪波没那么疯,每天回到家,衣服上都是干干净净的。

小的时候,汤洪波学习成绩虽然不是很拔尖,但也是一直在中等偏上。父亲汤海秋还记得,小学时候的汤洪波特别喜欢看小说,因为怕父母知道,他每天都是在外面偷偷的看,看完再回到家里。

虽然性格内秀,但汤洪波还有点倔,有些好强。父亲汤海秋说,“有一年收稻谷,那个机器上的灰打了他一身,全脸都是,但他还是坚持要帮忙。”

汤洪波在家里一直很听话,18岁那年,高中快毕业时,他把想考航校的想法告诉了父母,父母都很支持他。最终,经过考试和身体测试后,汤洪波成功考上了航校。

当时,家里为此还买了一大捆鞭炮,在院子里燃放庆祝。

到河北保定上学后,每逢夏季假期,汤洪波都会回家,帮家里插秧,干农活。

但在20岁入伍之后,汤洪波回家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朱丽华同志先进事迹心得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1082 字

+ 加入清单

“维护民族团结,要从每个人做起,从点滴做起。今后,我要继续向库尔班校长学习,用实际行动践行民族团结,争做民族团结模范。”10月11日,在乌什县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在民族团结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六年级学生古丽孜巴·艾合买提受到表扬时说。

在库尔班·尼亚孜创办的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民族团结教育不仅融入课堂,还融入到师生们的行动中。定期对民族团结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奖励,只是学校促进民族团结众多举措中的一项。

被授予“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改革先锋称号、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殊荣的库尔班认为,爱国主义是民族团结教育的核心内容,培养爱国情怀,要从娃娃抓起。今年,他对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和外延进行了拓展:班级每天利用“班班通”播放一部爱国主义宣传片,全校学生每周集中观看一次红色电影;教师每周轮流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宣讲,周末到学生家中走访;学生每月学两首红色歌曲,带动家长学一首红色歌曲等。

库尔班是前进镇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1986年毕业后到阿克苏地区一所中专学校任教。辞职后他开过饭馆、超市和药店,有了一些积蓄后,他开始去内地学习,并萌生了创办一所学校,让家乡孩子学习国家通用语言、传承中华文化的愿望。

20xx年,库尔班拿出家中所有积蓄60余万元,创办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他向乡亲们宣讲,鼓励大家把孩子送来读书。

国家通用语言小学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国家通用语言基础薄弱。库尔班创造了“浸泡式”学习法。在校园里,所有老师和学生都用国家通用语言交流;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堂教学时,学校为低年级学生安排两名教师上课,一名教师在讲台上授课,另一名辅助教师用动作阐释国家通用语言的含义;每周轮流安排三至六年级的一个班学习国学精粹、研读诗词歌赋……

经过全天候“浸泡式”的教育,孩子们从刚入学时的一句国家通用语言也不会说,到三年级时就能用流畅的国家通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

在国家通用语言教学过程中,库尔班还专门请老师编写了简易中华文化教材,给学生讲“孔子游学”“花木兰从军”等故事,教学生唱京剧、豫剧,将维吾尔族传统舞蹈与中华戏曲相结合,编排不同形式的文艺节目。学校编演的很多节目,多次在乌什县文艺汇演中获得好评。前进镇很多干部群众评价:库尔班真是一位好园丁,他在用真心、用真情培养孩子们成长,也在辛勤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耳濡目染之下,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的孩子们对国学兴趣越来越浓,争做民族团结好少年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在孩子们的带动下,家长的民族团结意识也不断增强。现在,很多家长喜欢上了扭秧歌、唱红歌,还在庭院改造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340 字

+ 加入清单

张超,30岁,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正营职中队长,一级飞行员。

20__年4月27日,张超在驾驶舰载战斗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接地时,突发电传故障,危机关头,他果断处置,尽最大努力保住战机,推杆无效、被迫跳伞,坠地受重伤,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张超是“海空卫士”王伟生前所在部队优秀的三代机飞行员,全团6名“尖刀”队员中最年轻的一员,曾数十次带弹紧急起飞驱离外军飞机。

事故发生后,张超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团长张叶一直陪在他身边,清楚记得张超说的最后一句话:“团长,我还能不能飞”。

张超走了,留下刚刚满两岁的女儿和妻子,带着深深的遗憾走了,再有半个月就要着舰飞行了,这一直是他最大的心愿。

面对张超,《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时文潮说,我们必须牢记每一位军人的牺牲,都是在为国家换来更多的安宁和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及启迪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760 字

+ 加入清单

学习朱彦夫,我们首先要了解朱彦夫的先进事迹,他是山东省沂源县人,14岁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上,18岁的他失去了手脚以及左眼很快入党,1950年在朝鲜战场成为特等伤残军人。1956年,朱彦夫离开疗养院,回到家乡,自食其力。在随后的25年,他被推选为村支书,带领全村百姓走上富裕路;辞去村支书后,年近古稀、从没进过学校的他,又亲笔写下了长篇小说《极限人生》。

可以想象,一个正常人,想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乡村变成富裕村,都要付出难以想象的心血和汗水,何况一个在战场上失去手脚和一支左眼的特等伤残军人,需要多么顽强的意志和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德,只有朱彦夫自己和村里的乡亲们知道。正像乡亲们所说的那样,老朱心里装满着别人,唯独没有他自己。这一点从朱彦夫的四种“走法”就可见一斑,一是立行,第二种就是跪行,跪着走,第三种就是爬行,第四就是滚行,滚行快一点,但是损失很大。可他从未叫一声苦,说过一声累。没日没夜的为乡亲们奔忙。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就用这半块躯干,不管是滚,不管是爬,不管是说,不管是写,我尽上我的职责。、因为共产党员呢,名实相符的话,你就得这么干,不这么干,这个共产党员就是假的,就是虚的。”

朱彦夫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一生。他用自己的一生实践着自己入党时的庄严誓言,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可以说,朱彦夫的先进事迹,感动了沂源,感动了山东,感动了中国。省委书记姜异康说,朱彦夫同志的先进事迹,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理想信念和崇高精神追求,体现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体现了一名伤残军人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拼搏精神,他的事迹值得全社会学习。特别是在当前正在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中,这样的典型、这样的榜样,将成为激励我们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党的宗旨的强大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感动中国先进人物刘伯明事迹心得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聂海胜儿时贫困的生活常常让父母为区区几元钱的学费犯愁,只好东挪西借,有时代替学费交到老师手中的竟是一只兔子。

聂海胜姐弟六人,他排老六。父母靠种田维持生计,家大口阔,生活拮据。小时候,粮食不够吃,印象里最多能搜捡到的就是红薯面做的黑窝子、杂面饼,萝卜干、咸菜、大酱是家中餐桌上的主菜,因此直到现在聂海胜一闻到大酱味就犯恶心。

聂海胜对待学习,自觉而刻苦。尽管没钱买学习资料,但课本上的内容,在哪页哪个位置,他都清清楚楚。读小学时他经常穿着姐姐的旧布衫,打着赤脚,但学习很刻苦,特别是数学成绩好,经常考满分。初中毕业考试,聂海胜考上了县重点高中。

那个假期,他搬木材、下地干活,挣出了上高中的学费。整个杨垱镇只有两个学生考上。学校了解到他的家庭困难,为他补助了救济金。每次放假,他还去十几里外的堂兄家帮着搬木材、装茶叶、下地干活,一个假期下来能挣十几块钱。就这样,他靠自己的双手挣出了上高中的学费。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陈陆感人事迹学习心得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人事,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难得今天晚上看了感动中国,因为这个节目每年只会播出一次。每年的这个节目我都会看,那些杰出的人物有太多的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今年的感动中国也很感人,从朱亚光到杨善洲再到阿里木,他们的点点滴滴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看到胡忠,谢晓君夫妻二人抛弃一切带着孩子来到偏远的福利院,我们有谁能够做到,是他们告诉孤儿:虽然我们是无依无靠的,但我们是脚踩在地上的人。是他们让孤儿有了家的温暖。让我们由衷的对他们表示敬意和赞美。我相信这就是爱和信念的支持吧!医者专家吴孟超更是医者仁心,用行动用仁爱感动着世人。而和我们同样年岁的刘伟-无臂钢琴师,他用事实告诉我们:努力就会有结果,只要你迈出第一步,迈出你自己,就迈向了成功。人民公仆杨善洲在晚年退休后毅然决然回到云南老家去

种树,是他用60岁以后的生命建成了上千亩的绿色王国。

张平宜,一个中国台湾的富家女,没有人会相信她在老营盘这个麻风病贯行病区扎了根。她用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来帮助这些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的孩子们,也告诉了我们要学会感恩珍惜一切。最美妈妈吴菊萍用自己的双手挽救了一个生命,善良是人的本能,我们拒绝袖手旁观。

看到一个一个楷模的所作所为,让我们有了前进的动力,更是我们学习的典范。让我们大家争做白芳礼,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白芳礼们会出现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观看感动中国黄文秀人物心得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1207 字

+ 加入清单

感动中国”节目如约而至,这批入选“感动中国”的人物,同往年一样,尽管他们岗位不同、经历不同、事迹不同,但他们的精神深深敲击着人们的心灵。他们身上呈现出的忠诚、敬业、担当、奉献、大爱等优秀品质,树立了一座座丰碑。

爱国奉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而且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激励人们奋进新时代的光辉旗帜。爱国是崇高的,也是具体的,体现在一世一生中,落实在一言一行里。“感动中国”人物中“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放弃国外优厚条件,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成为中国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把生命献给高原的植物学家钟扬,援藏16年,不仅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而且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奋进新时代,就要像“感动中国”人物那样,把爱国之情化作不懈奋斗的动力,以报国之志书写新时代的华美篇章,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添砖加瓦。

职业孕育事业,事业高于职业,只有把职业当事业来对待,才会激发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保持热情、充满感情、怀有激情。“感动中国”人物中守岛卫国的民兵夫妇王继才、王仕花,32年如一日,坚持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在雪线邮路上工作了29年,行驶里程相当于绕赤道35圈,从未发生一次责任事故,圆满完成了每一次邮运任务;坚守三尺讲台的乡村教师张玉滚,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从教,一干就是17年,把青春奉献给大山里的孩子们。奋进新时代,就要像“感动中国”人物那样,始终把职业当成一种事业,把辛苦当成一种幸福,把爱岗敬业当成一种责任担当,尽职尽责,实干苦干,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篇章。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急关头豁得出来,是一种担当本色,也是一种责任自觉,体现出一种为党分忧、为国解难、为民帮困的境界。“感动中国”人物中不畏牺牲的排雷战士杜富国、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吕保民、危急时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机长刘传健,他们当国家利益和群众生命财产受到损害的紧要关头,都是不顾个人安危,英勇无畏,不畏艰险,勇挑重担,冲锋在前,毫不犹豫地为党和人民奉献一切,竭尽全力维护和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奋进新时代,就要像“感动中国”人物那样,面对大事难事勇于负责、敢于担当,面对艰难险阻不屈不挠、敢于斗争,做到平常时候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迎难而上、生死关头勇往直前,以实际行动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当先锋、打头阵、做标兵。

奋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展示新作为,要从“感动中国”人物身上去汲取精神的营养、激发前行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有为,努力做新时代的追梦人,奋力奔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感动中国2024年度先进人物事迹个人体会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855 字

+ 加入清单

20__年6月16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经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北京时间6月17日9时22分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

20__年6月17日,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20__年6月17日9时,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北京时间20__年6月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后续,航天员乘组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6月23日上午,书记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于9时30分左右同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天地通话。

北京时间20__年7月4日14时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20__年08月20日,神舟十二号乘组两名航天员已成功出舱。期间,在舱内的航天员汤洪波配合支持两名出舱航天员开展舱外操作。

20__年8月21日,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9月3日将在空间站与香港青少年进行实时“天地对话”,并带领香港市民参观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回答征集到的香港市民问题。

北京时间20__年9月16日13时38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完成绕飞及径向交会试验,3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即将启程返回。

20__年9月17日13时30分许,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反推发动机成功点火后,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三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顺利返回地球,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__年11月6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执行我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的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已完成隔离恢复,目前正在休息地疗养恢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002 字

+ 加入清单

20__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完美完成任务返航,殊不知,其间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一代一代航天人,培养和发扬了伟大的中国航天精神,让星空熠熠闪亮。仰望星空,中国的航天,让夏夜的星河更加璀璨;俯身书本,高三学子,为六月的辉煌努力打拼。

择一事,终一生。长河落日,大地疮痍,国人四顾茫然。是尊敬的航天前辈们,从科研院所到试验基地,从荒凉戈壁到浩瀚海洋,五十年坚守,五十年奋斗,栉风沐雨,终让我们的祖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东方红”奏响太空到“天问一号”遥指火星,再到长征五号圆满完成第三次发射任务……“强者,不是没有眼泪,而是含着泪仍然在奔跑。”历尽千难成伟业,人间万事出艰辛。

一代又一代的航天工作者摸索前行,他们犹如暗夜的灯火,温暖人心,让我们不惧暗夜;他们是我们前行路上的北斗,指引我们的人生路,永不迷失方向。如今,他们踏下的足迹,留在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里;超越自我挑战不止的航天精神,熔铸进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血脉,更激励着我们这些奋战在高考战场上的高三的学子。

一叶度春风,芳芳自相接。百年树人,念兹在兹。感谢航天工作者,不仅身体力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还坚持把这份情怀传达给有志于此的我们。我们来了,摩拳擦掌蓄势待发,奋战在高考路上。

作家柳春说:“人生的路虽然很长,但最关键的只有几步。”同学们,这些天就是我们人生中最关键的时刻,此时不搏何时搏?不付出艰辛的努力,不洒下辛勤的汗滴,空谈自信有何用?是雄鹰就要搏击长空,是海燕就要勇斗风雨,为20__年高考,实现我们的理想,我们该做的,也必须要做的,就只有两个字“拼搏”。

拼搏,就意味这在这些天里,必须聚精会神上好每一堂课,查找每一个薄弱环节,各个击破;拼搏,就意味着在这些天里,必须一丝不苟完成每一科作业,在老师的精讲细评中,提升能力;拼搏,就意味着在这些天里,必须认真钻研积累的错题,科学整理,提高成绩。

只有一路拼搏,才会到达理想的目的地。只瞄准不射击不是好猎手,只呐喊不冲锋不是好士兵。考前的复习会异常艰苦,心理压力大,学习时间长,生活节奏快,考不完的试,做不完的题,经历高考犹如凤凰浴火,没有炼狱般的经历,哪会有涅槃重生的绚丽。让我们揣着自信上路,师生一起拼搏,努力!

今天是个令人兴奋的好日子,航天日天时地利人和,一定会因我们的努力而大放异彩!天梯无捷径,唯有苦攀登。践行航天精神,做好考前复习,你我携手四旬奋战,六月必将写就人生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感动中国人物张富清事迹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172 字

+ 加入清单

书记近日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张富清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看似寥寥数语的评价实则却是对张富清老英雄的高度敬重。在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启动之际,书记亲自做出重要批示,彰显出“不能让英雄流血流汗又流泪”的铮铮承诺,张富清同志的典型事迹无疑是最为鲜活的“历史教科书”。

张富清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来凤县领导多次上门探望。老人总是动情地说:“当年和我并肩战斗的那些战友,许多都牺牲了,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向组织提任何要求。比起他们,我今天吃的、住的已经很好了。我有什么资格把战功拿出来显摆呢?又有什么资格向组织提要求呢?”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张富清老人深藏功名63载的缘由,道出了一名老兵最朴素的内心独白,也道出了一名共产党员最纯粹的理想信念。

作为党的基层工作者,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要以张富清老同志为前行榜样,坚定理想理念,自觉与实现民族复兴和中国梦相融相生。要以克己奉公、一心为民作为根本出发点,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不断强化自身的理论武装,增强执行能力,严格廉洁自律,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大局观,干好本职工作、为人民服务。

学习张富清,就要学习他坚守初心的奉献精神。革命战争年代,勇敢冲锋;和平时期,不怕偏远。初心在心,始终如一,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永远是奉献、奉献、再奉献。在张富清身上,奉献就是底色,奉献就是追求,奉献就是梦想。深藏功名,坚守奉献,这就是新时代我们奔跑者应该具备的精神,奔跑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人民,为了国家,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精神是奔跑的营养,奔跑有奉献,奔跑有力量,有速度。新时代,我们都在奔跑,我们应该用奉献精神去奔跑,奔跑出一个辉煌的成绩。

学习张富清,就要学习他敢于担当的价值观。俗话说:“伟大源于平凡,崇高缘于质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学习张富清战斗英雄,匡正人生价值坐标,始终以英雄为榜样,强化担当担当意识,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坚决完成党交给的每一项任务。因此,要时刻以先进为标杆,以典型为榜样,做一个永葆党员本色的好干部。同时,也要时刻提醒自己始终不忘自己的理想目标,敢于直面矛盾和群众的需求,逐条分析解决问题,把嘴上说的、会上定的、纸上写的,变成一个个的具体行动和一项项的务实有效的举措。

学习张富清,就要学习他艰苦朴素、克已奉公的精神。在部队,张富清保家卫国,奉献勇敢,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到地方,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他奉献的是默默奋斗,淡泊名利。我们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做到严于律己两袖清风,要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做到淡泊名利、经得起考验,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要始终贯彻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树立起共产党人胸怀坦荡、无私无畏、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观看感动中国黄文秀人物心得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353 字

+ 加入清单

梦想是什么?就是一种东西,你很想要;就是很累很累了,都还想往前走;就是很痛很痛了,都不觉得委屈;就是很苦很苦,都从没想过要放弃。面对日日夜夜、庸庸碌碌的我们,就像大雾突然弥漫在海面,急需要梦想来照散迷雾,像周老师一样用那种未曾有过的方式蓬勃而出;像周老师一样,用汗水和泪水把梦想和人生雕琢得异常美丽;像周老师一样,一路行走,一路欢歌,一路花开。

她的事迹激励着我们耕耘好自己的一方教室,用真诚的爱浇灌好每一个孩子的内心,在他们的心里播下善良、有爱和向上的种子。

周奶奶用她的热情、真心播洒着一个支教老年人的仁爱情怀,用行动证明着一个教育者的担当。

有人说,“教育事业是一群有意思的人在干一件有意义的事!”周奶奶不但用一生生动地诠释了这句话,而且更像是教育事业的传播者,将自己的温情爱心传递给下一代,影响更多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观看感动中国黄文秀人物心得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处处都有感动,也许那感动与世长存,也许那感动只是一瞬间,或者那感动是平凡的小事。感动带给人们一次次心灵的深触。《感动中国》带给我们一次感动的饕餮盛宴。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感触最深的是陶艳波母亲。她那一抹感动深深触及了每一个人的心灵……

陶艳波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母亲,她本应该和丈夫儿子幸福安康的度过下半生,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她的儿子被查出先天性的失聪,这给还沉浸在幸福中的陶艳波一次沉重的打击。但是,她没有放弃自己的儿子,她坚信,她的儿子一定能开创辉煌。于是,她每天跟儿子一起上学,成了儿子一生的同桌。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陶艳波辞掉了工作,就这么,好像回到了那个时代。陶艳波每天做随堂笔记,遇到听不懂,不理解的题便追着老师,一直追到了办公室,请求老师给她再次讲解一遍。晚上,陶艳波便细心地翻开笔记,给儿子讲题,有时甚至要讲好几次才能让儿子听懂。三十多岁的她,鬓发已经泛白,皱纹悄然爬上了她的脸颊。因为过度的操劳,导致陶艳波的秀发变得脆弱,最后一块块的脱落,使得陶艳波不得不戴上假发。身体也未老先衰。现在,儿子在她的坚持之下,不负众望,考上了一所好大学。

陶艳波,她只是一个母亲,却有如此强大的毅力,也是因为爱子心切。为了自己的儿子,她哪怕放弃一切,放弃了容颜,健康。就手把青春埋葬在这里,但是陶艳波认为是值得的。她不问前方是否如履薄冰,是否将她百般摧残,她所顾虑的,所希望的,就是儿子将来的幸福与健康。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

我们的母亲也许没有这么让人感动,我们自己也许也不会那么命运多舛。但是请不要忘记,感动不需要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也许是生活中积累的一点点小事开始,那一抹感动,虽然清淡,但在纸上一点点积累起来,也是浓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国女排事迹心得体会800字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814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说起令国人自豪的体育项目,除了乒乓球之外,中国女排必然是不二之选。从五连冠时代开始,中国女排给刚刚走上崛起之路的中国体育带来了无数的激情与荣耀。时至今日,“女排情结”、“女排精神”依然诠释着国人对这支队伍的偏爱。

早年间,为看一场女排的比赛万人空巷,如今,国人再一次为中国女排血脉贲张。在里约奥运会半决赛上,中国女排3-1力克荷兰队,成功闯入决赛,距离再次登上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只差一步。可要知道,中国女排从第一场小组赛开始走到今天,是多么的不易。

奥运会前,稚嫩的女排大名单就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谁也说不好这支年轻的队伍能在竞争残酷的奥运会走多远。小组赛3负2胜的战绩似乎印证了大家的担忧,主教练郎平默默地承担着压力,她在等待,等待着这支年轻的队伍化茧成蝶。因为她知道,只有这些小姑娘迈过怕输这道坎,才能真正释放她们的“洪荒之力”。

淘汰赛第一场,郎平终于等到了姑娘们化蝶之时,中国女排似乎如凤凰涅槃,在巴西观众山呼海啸般的嘘声中把东道主淘汰出局。赛后,女排姑娘们尽情地欢呼,压抑了5场比赛的闷气终于得到释放。里约当地时间18日晚,中国女排面对小组赛曾经击败过自己的荷兰队,落后、扳平、被逆转、再扳平,最终将胜利揽入怀中。连续两场胜利固然值得高兴,但真正令人振奋的是这支打不死、冲不垮、压不倒的中国女排又回来了。

我们总是用“女排精神”来褒奖一代又一代的取得辉煌成绩的女排姑娘,郎平却说:“女排精神与输赢无关。”

的确,“女排精神”不仅仅是一句“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自强不息”的口号,也不是运动员胸前金灿灿的奖牌,而是融进每一位女排队员血液中的传承,正是这种传承让我们为之感动。当我们看到女排姑娘在赛场上忘我的拼搏,不管比赛输赢,都由衷地想为她们喝彩,也正是“女排精神”让中国女排总能在低谷中触底反弹。奥运还未结束,比赛仍在继续,8月20日的小马拉塔纳体育馆将迎来中国女排的终极一战,希望“女排精神”再次见证中国的姑娘们登上世界之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朱丽华同志先进事迹心得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781 字

+ 加入清单

学习她,就在行动中传递她的初心

9月18日,以朱丽华为原型的音乐小品《春暖花开》登上了南湖区道德模范表彰晚会的舞台。音乐小品中,年轻的“朱丽华”和年老的“朱丽华”进行了跨越时空的对话。演出感动了现场观众,掌声伴着泪水经久不息。

该剧的编导是嘉兴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南湖区戏曲家协会主席、南湖区文化馆研究馆员倪玲芳。有多年主题创作经验的她,一看到朱丽华的故事就燃起了创作的欲望。9月初,她开始创作,通过时空对话、内心外化的方式表现了朱丽华自强自立、乐于奉献的人生,生动地诠释了“首创、奋斗、奉献”的红船精神和“勤善和美、勇猛精进”的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

“朱丽华历经坎坷,凤凰涅盘,不但从黑暗中走了出来,还在黑暗中为他人点灯。”倪玲芳告诉记者,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遇到磨难,失去光明的朱丽华被张海迪的事迹激励,如今朱丽华的事迹也将激励其他人,如果每个人心中都能存有光明,社会就充满了正能量。

倪玲芳希望,即使是没有见到过朱丽华本人的人,也能从小品中了解朱丽华,向她学习。接下去《春暖花开》将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文艺巡演中亮相。

10月16日,在嘉兴大剧院举行的朱丽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在朱丽华18分钟的报告过程中,真实鲜活的故事感人至深。“朱丽华身残志坚,她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我们,她的精神让我们深受鼓舞。”当天,听完朱丽华先进事迹报告会,海宁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费晓义和桐乡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范瑜都情不自禁地为朱丽华鼓起了掌,在她们看来,优秀的浙大学子朱丽霞已经在传递朱丽华的信仰和初心了,“这也激励我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去努力克服,斩除荆棘,不把困难当困难,坚定理想,不断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从一个报告厅到另一个报告厅,这段时间,朱丽华同志先进事迹在禾城大地广为传颂,在榜样的力量带动之下,各行各业的人纷纷向“大写的朱丽华”致敬,希望用行动不断向她靠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20__年5月29日,广西玉林市的一栋民房发生火灾,有人员被困。消防官兵赶到时,大火已将二楼的木梯完全烧毁,救援人员只能从旁边的民房楼顶绕进火场。

一名叫杨科璋的指挥员,带着三名消防员率先爬上楼顶,自上而下展开搜救。杨科璋虽然只有27岁,却是个有经验的老消防,没过多久,他就在五楼一间卧室的卫生间里发现了陈丽和她的孩子们。

因为吸入过多的浓烟,一岁半的小女孩已经休克,再不转移就会有生命危险,危急之下,杨科璋决定将小女孩先行转移。

然而当救援快要结束的时候,战友们突然发现找不到了杨科璋和小女孩。原来,就在杨科璋的撤退路线旁有一个正在改建中的电梯井,遮挡井口的木板已经被火烧毁。浓烟中杨科璋不慎踩空,从五楼跌落。

战友们发现杨科璋时,他仰面躺在地上,小女孩被他紧紧搂在胸前。由于杨科璋身体的缓冲,小女孩除头部擦伤外没有任何损伤,可杨科璋却伤重不治。在生命最后一刻,他依然保持着抱孩子离开时的姿势。为了保护小女孩,他在坠落的过程中依然没有松手。而“大姐我救你女儿出去,你放心。”竟成了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杨科璋生前参与过200多次救援,和战友们从生死线上抢救回160多条鲜活的生命。这一次,他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最后一次救援。

杨科璋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7岁,可在大家心里他并未走远,他依然在某个地方,守护着他爱的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先进事迹摘抄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469 字

+ 加入清单

时代的精神时代的路

20多年前去下庄,走了整整两天。第一天大清早从重庆城区出发,傍晚到巫山县城;第二天大清早从巫山县城出发,坐面的到镇上,在镇里等顺风车到最接近下庄的一条“车路”的路口,沿着一条接一条的田埂和山径转几个小时,傍晚时分到了下庄的“庄口”。站在山崖边往下看,下庄的房屋隐隐可见。再看去下庄必经的“挂壁路”,还没进去就开始担心自己怎么出得来。

下庄人凿山开路的故事,那时已在全市引发巨大反响,但那条下庄人拿生命拼出来的碎石路,一下雨就会被洪水和落石砸毁。在下庄的3天,看到毛相林和下庄人仍旧信心十足,干劲十足,只是信誓旦旦之间不免流露出一些悲壮。离开下庄时,被冲毁的通村公路还没有抢通,但毛相林和下庄人坚持要从那条通村公路上送客人。

那次用麻绳捆得严严实实,被几个人沿着陡峭的崖壁“提”出下庄的经历,20多年来不时在脑海中重现,但下庄和下庄的路与当年相比已有天壤之别。脱贫攻坚精准施策的持续发力,催生了毛相林和下庄人当年“想都不敢想”的巨变。

仍然大山环峙地处偏僻的下庄,以一个山区小村庄的独特气质,映射出朝气蓬勃的时代精神和发展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先进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学生,全文共 427 字

+ 加入清单

刘__系__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材专业0901班学生,任职班级学习委员,生源地辽宁省大连。工作中,是老师与同学间的沟通桥梁,使老师布置下来的任务及时的传达给每一位同学,并督促同学按时、保质的完成任务。对同学在学习上遇到的疑问,热心解答。同时努力妥善处理学习和工作两者之间的关系,使自己做到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在学习方面,在大学第一学年第一学期以4.27的绩点获得了二等综合奖学金;在大学第一学年第一学期以3.98的绩点获得了二等综合奖学金,同时获得百佳千优奖学金三等奖,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三好学生标兵。在大学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的省级数学竞赛中获得了省级本科工科类数学竞赛三等奖。成功考取了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证书和高级文秘及办公自动化职业技术证书。

勤于学习,乐于奉献,勇于拼搏是该生的座右铭。课余时间该生用心的参加校、院组织的活动和班级组织的6S活动,锻炼自己的同时,也拓展了其兴趣和知识视野。曾在校园运动会中,担任学生裁判一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