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议论文(合集20篇)

浏览

5553

范文

1000

发展部个人工作计划范本2024_个人工作计划_网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1352 字

+ 加入清单

发展个人工作计划范本2020

本文《发展部个人工作计划范本》由小编为您整理,仅供参考!

发展部个人工作计划范本

这学期发展部工作主要针对党校的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工作,并及时与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思想交流。侧重于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发展状况。其工作分为二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工作如下:

一、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具体开展:

1、在入党积极分子学习期间,分组进行讨论,并且做好记录。

2、入党积极分子与党员进行交流,并及时了解思想动态。

二、对党员的工作具体开展:

1、两周进行一次政治学习,就有关最新时政的动态进行交流

(1)、每两周进行一次,时间定于单周星期三晚上6:30在教四304、306、308、309、316、317(如有特殊情况的,另外通知.)

(2)、主题确定:发展部每次提前一个星期通知主题,确保同志们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找资料,做准备。(最新时事热点问题展开)

(3)、方式:每次政治学习每组有一名同志主持,根据主题,确定方式。比如:陈述式、辩论式、交流式等

(4)、要求:记录员做好记录,整理好上交电子版小结,小组成员每次政治学习完后,交个人总结。

2、两个月读一本书,有关人文、历史方面等。并且做好读书笔记。

3、在党内开展思想交流活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4、在11月中旬开展一次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

5、南方周末必看,两个月开展一次时政评论。

6、组织党员看一次有教育意义的电影。

7、党员深入到新生班级、寝室,组织交流心得。

为了加强党员的政治素养,提高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广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加强党建工作和保持党员的先进性,特制定本学期的政治学习工作计划。

一、目标

1、拓宽党员同志的视野渠道,促使其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上一个新的台阶。

2、增进党员之间的了解,培养团队合作、沟通和计划能力,不断的提高完善自身素质。

3、养成读书看报、关注国际国内重大新闻和时事政治的好习惯。

发展部个人工作计划范本

一、指导思想

坚持“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的总目标,以优化教学与管理过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依托信息化技术创新教研工作方式,提高教研工作效率,提高教师学科素养,推进课堂改革,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二、学期工作目标

1、通过有针对性的课例研究、教师赛课等活动,深入信息化课堂教学研讨与实践,加强创生课堂研究,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的提升。

2、着力培养新教师队伍,全面贯彻渗透课程改革理念,多种方式快速提高新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三、重点工作与措施

1、加强教师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科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发挥学校业务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骨干教师努力完成自身发展任务并带动学校其他教师发展,较快地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实力。

3、通过开展有主题的课例研究、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展示等活动,引导教师充分践行信息化环境下的创生课堂,分析自己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对自己以后的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制定合适的、个性化的、具体的目标,并逐渐使自己的课堂丰富起来,实现学科与信息资源的有效融合。

4、搭建各种平台,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通过师徒结对、集中培训、观摩展示课、新教师过关课等形式,借助扎实的教研活动,提高新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全面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发展党员工作计划范本_工作计划范文_网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党工团,职员,全文共 2318 字

+ 加入清单

发展党员工作计划范本

篇一

党员发展工作计划

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建设一项基础性、经常性的重要任务,是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xx大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员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和省、市、县委组织部的要求,结合今年的工作实际,制定本计划如下:

一、目的意义

党员是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中坚和骨干,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基本成分和依靠力量。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是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员队伍活力的内在要求。各党组织一定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和坚持党的性质、实践党的宗旨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是实现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需要,是确保我校党员队伍充满生机活力的需要。切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源源不断地把符合党员条件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对于改善党员队伍的构成和分布,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为我校的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17大精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增强党员队伍的活力为目标,以《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员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为依据,以发展工人、知识分子和干部中的优秀分子入党为重点,以贯彻党的xx大精神为动力,以完善发展党员工作制度为保证,着力建设一支素质

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当、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进一步增强我校党员队伍的活力。

三、基本措施

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必须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为立足点,始终把发展党员的质量放在首位,强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提高整体水平。

(一)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夯实发展党员工作基础。 支部要高度重视入党积极分子建设,认真调查研究,拓宽选人视野,强化教育培养,加强跟踪管理,努力把社会各方面的先进分子吸引到党组织周围。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结构合理、保持常数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及时建立申请入党人员名册、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发展对象名册、档案、制定培养教育计划,建立同入党积极分子联系和谈话制度,指定专人培养,经常对其进行跟踪考察、培养教育。

(二)规范发展程序,确保新党员质量。发展党员工作计划全面贯彻《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员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各项要求,切实做到工作不走样、程序不变通、要求不降低,坚决杜绝违反程序或简化程序发展党员的现象。严格按照“十六字”方针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注意克服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现象,防止搞突击入党。做到“五不发展”,即未列入重点发展对象的不发展,培养时间不够的不发展;未经政审的不发展;未经党委派人谈话的不发展;未经集中培训和党的基本知识考试不及格的不发展,严格履行入党程序,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三)加强对预备党员的教育管理,提高新党员综合素质。

适应形势任务发展需要,认真制定和实施预备党员教育培训计划,使他们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而且真正在思想上入党。坚持预备党员每季度向党支部作一次书面思想汇报,党支部每季度讨论一次预备党员教育考察情况制度。采取压担子、交任务等办法,有意识地让新党员承担一些急、难、险、重任务,让他们在实践锻炼中不断增长才干,加强党性修养。

(四)加强督查指导,落实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

把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各党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责,列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和“创先争优”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层层抓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落实党建工作检查制度,加强对发展党员记录、党员档案等情况的检查,针对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切实加强宏观指导和工作协调,做到我校党员队伍的数量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结构更加合理,以高水平迎接市、县委组织部的发展党员工作检查。

篇二

发展党员工作计划

为加强x党支部的组织建设,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推进学校两个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根据发展党员工作的有关要求,现就~年我校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和xx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章程》的发展党员工作方针,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坚持将教学一线中的骨干教师发展成为党员,进一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具体目标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严格依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办事,严格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经常讨论和检查党的组织工作、纪检检查工作、群众工作,注意研究党内外的思想政治状况。党员发展工作一定要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年内发展1至3名新党员,培养1至4名入党积极分子。发展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占90%以上。预备党员按期转正率100%。

三、工作要求

1、突出重点,继续抓好发展党员工作的党员联系的工作。学校党支部要将素质好、年纪轻、有文化、懂教学的骨干教师、对学校教育改革有突出贡献的骨干教职工、学科带头人加强教育培养,条件成熟的要及时吸收入党;学校党组织要充分发挥青年人才、知识人才集中的优势,把发展青年教师和教学科研骨干力量党员工作切实抓紧抓好。紧密联系教师,每个党员教师联系1—3位教师群众。

2、严格程序,认真把好发展党员质量关。严格执行“发展党员工作六项制度”,全面理解和掌握新时期党员的标准,正确处理好政治素质与业务能力的关系,严把”入口关”,不能用“能人”标准代替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更不允许把“党票”作“奖票”,确保新发展党员都是符合党员标准的优秀分子。

坚持发展党员公示制度。凡列入近期发展的发展对象,都要对其个人简历、培养考察时间、接受培训、政治审查等情况进行公示,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公示结果要作为确定是否吸收入党的重要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3_其它工作计划_网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全文共 28771 字

+ 加入清单

xx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3

序 言

“十五”时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起步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全面建设更加宽裕的小康社会、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面对新的历史时期,需要顺应内外部环境变化,进一步解放思想,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发挥比较优势,促进经济和社

会发展再上新的台阶。

本纲要依据《中共南京市委关于制定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编制,规划期为2001年至2005年,是“十五”期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纲要力求体现国家政策和省的战略意图,展示总体部署,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十五”计划.是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计划,计划指标总体上是预期性、指导性的。

第一章 发展基础

一、发展基础

“九五”期间,我市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九五”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使“九五”时期总体上成为我市综合实力提高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较多的时期,也是南京历史上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效益得到提高。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元,达到1020亿元,“九五”期间年均增长1-2.2%,约高于全国4个百分点、全省1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8600元(约2240美元),比1980年翻三番;财政收入达164.6亿元,占GDP比重由“八五”末的11%提高到16.1%。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基本实现二产主导型向二:、三产业并举推动型的结构转变。2000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由1995年的7.6:52.1:40.3调整为5.3:48.4:46.3,高新技术和新兴行业比重上升,过剩和落后的生产能力得到有效压缩,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城乡建设成效显著,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已从滞后阶段进入初步适应阶段,城市功能初步实现了从生产型城市向服务型中心城市的战略性转换。按照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以道路交通建设为突破口,以城市综合管理为支撑点,兼顾住宅建设、综合环境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五年共投入300多亿元,实施了规模空前的城市改造和建设,建成骨干项目100多个,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内外交通、水电气供应、通信、公交短缺问题基本解决,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城市面貌有了巨大变化,城市地位得到提升。开发区和郊县基础设施、投资环境的改善,使其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最具潜力的地区。人民生活质量较大幅度提高,提前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过渡。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8233元和4061.7元,“九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城乡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各项改革深化推进,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取得重要进展。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市不断深化各项改革,2000年,全市80%以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框架,80%的国有小企业完成不同形式的改制,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接近30%;以养老、失业、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形成,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覆盖率分别达到98%和95%以上。外向型经济稳定增长,2000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分别达到4l亿美元和17.9亿美元,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9.3亿美元,是“八五”时期的2.9倍。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基本适应了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九五”期末,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50%左右,比“八五”期末提高约15个百分点;人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九年制义务教育覆盖率保持在100%,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市文化艺术中心、国际展览中心等社会标志性工程相继建成,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乡镇创建活动不断深入,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计划生育及老龄工作等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得到发展。

从总体上看,我市“九五”期间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十五”计划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还不够大,省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还不够强;二是经济开放度和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还不够高,传统产业改造步伐不快;三是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矛盾仍然存在,县域经济总体上仍较薄弱; 四是科技比较优势发挥不够,科技特色还没能较多地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另外阻碍可持续发展的一些问题仍较突出,就业压力仍然较大,还存在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等。

二、发展形势

进入新世纪,南京面临着国内外较为有利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总体上机遇多于挑战。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和相应的结构调整三大趋势将会进一步加强,并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首先,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和我国即将加入WTO,将为我市支柱产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资源渠道,也将为我市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南京特殊的功能和条件对外商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加之入世以后,地区间吸引外资的政策差异性缩小,将有利于我市全方位、多领域地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加快接受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加速经济结构调整。其次,知识经济的影响已经到来,科技在未来竞争中越来越居于重要地位。南京高校科研单位密集,人才荟萃,是国内为数不多具备发展知识经济必备条件的城市之一,这正是南京最大的优势与潜力所在,南京如能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就可能成为中国发展知识经济、信息技术及产业的领先城市。第三,经济区域化趋势日益明显,南京中心城市的地位和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增强。南京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业已形成的长江流域经济带四大中心城市之一的地位,将使南京在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经济带的腾飞及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受益匪浅。江苏省也将南京都市圈作为全省重点规划发展的三大都市圈之一,要求南京加快发展。第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继续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大力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城市化和信息化的进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国家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将会直接促进我市软件开发、车辆制造等产业和科教、信息、金融等服务业的发展。第五,省委、省政府更加重视和发挥南京在全省的地位和作用,南京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与信息中心的地位将进一步增强。因此,21世纪初南京将有条件成为全国有较强竞争力的中心城市之一。但与此同时,我市也面临着来自跨国公司、国内先进地区和周边地区更加开放、更趋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的压力。面对新变化、新问题、新情况,我市将趋利避害,力争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形成具有特色的竞争优势,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更大发展。

第二章 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十五”期间,我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在工业化进程上,从工业化中期进入重化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并举的工业化中后期;在现代化进程上,从全面小康进入更加宽裕的小康,并向基本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这一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是: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千方百计把南京进一步做强做大做优做美;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提升经济整体素质;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坚持立足市情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提高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坚持把提高城乡人民生活质量作为根本出发点,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总体目标是: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富民强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总揽全局,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深化实施科教兴市、经济国际化、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进一步发挥南京作为省会城市和长江下游中心城市的作用,把南京做强做大做优做美,使我市在综合实力、基础设施、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等方面都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市,维护社会稳定,经过“十五”和更长一点时间的努力,把南京建设成为科学技术先导、古都与江滨特色鲜明、国际影响较大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到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通过“十五”的建设发展,我市在产业发展、城市功能等方面将以崭新的形象展现在全市人民的面前。

--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初步构筑起在全国生产力竞争中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基地,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得以提高。

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占全市工业销售收入的35%以上。以熊猫集团为基础,形成我国移动通信基站设备最大的生产基地和各种终端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 以华飞、电子网板为基础,建成菲利浦公司在全球最大的显示器件生产基地,生产能力突破1000万只,电子网板生产能力突破2000万张,保持全国前列; 以扬子石化、金陵石化等企业为基础,形成全国重要的原油加工基地、亚洲最大烷基苯生产基地和世界级乙烯生产基地,原油加工能力突破200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超过100万吨; 以浦镇车辆厂和14所为基础,建成国内集中度最高的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车辆总成生产基地; 以南钢为基础,建成国内一流的宽中厚卷板生产基地。

--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初步构筑起现代化基础设施框架,城市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得以提高。 建成玄武湖东西向隧道、主城快速干道系统、南京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南京火车站新站,建设长江三桥、南京绕越高速公路、龙潭港一期工程等一批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发展航空客货运输,逐步开辟国际航线,显著提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服务功能,提高国际影响力;扩大城域高速宽带信息网络覆盖面,逐步实施数字化城市建设,显著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0%; 实施一批环境建设和综合整治重点工程,把南京建成一个布局较合理、绿视率较高、舒适度较好、城市生态功能显著的国内先进园林城市,争创 “全国人居环境奖”,形成对国内外投资者有吸引力,对市民有凝集力的城市新貌。

--城市活力进一步增强,初步构筑起现代城市空间布局框架,城市的综合服务能力得以提高。在主城区推进商贸金融区、,都市景观区和现代化城市新区的建设。提升新街口地区的商业设施现代化水平,建成为全国一流的中心商业区;建成南京图书馆新馆、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南京鼓楼多媒体大楼、南京邮政第二枢纽、南京长途通信第二枢纽、江苏彩电二期工程、江苏省体育中心等一批国内一流的公共设施,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采用环保、节能、智能化等先进技术建成宁南、长巷、兴隆、亚东等百万平方米以上的城市居住新区,力争成为全国示范小区。

二、预期指标

根据发展条件与可能,预期“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长10%左右,到2005年,人均GDP将突破3500美元,全市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1%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2500亿元以上。同时,消费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份额逐步提高。

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国际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产业结构实现“三、二、一”的格局,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35%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强,研究与开发(R&D)经费占GDP比重提高到2%以上。城乡结构逐步改善,城市化水平达68%以上(国务院2000年新统计口径),郊县经济发展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开放型经济持续发展,“十五”期末年进出口总额达60亿美元以上,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0亿美元以上。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提高分别为8%和6%以上,达到12000元矛 5500元左右,进一步改善城镇低收入居民的生活状况。恩格尔系数降低至35%左右,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比例提高到45%以上。城市居民人均居住建筑面积增加到2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砖混结构住房面积达40平方米。城市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达15标台,家庭轿车普及率有较大提高。实行带薪休假制度。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提高,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平方米,城市综合污水处理率达80%。

公共服务进一步充实,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o以内,全市户籍总人口预计达560万人左右。五年累计增加40万个城镇就业岗位,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逐步健全和完善统一规范的社会保障体系。市民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保持100%,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市区达95%以上,县域达85%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30%以上。城乡医疗卫生、文化、体育设施进一步改善和增加,服务水平和覆盖面提高。社会风气、社会秩序进一步好转,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第三章 发展任务

根据“十五”期间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打好基础,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我市“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加快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突出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建设,强调科教兴市、富民强市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综合实力、城市整体形象、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步提高。

一、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巩固“一个基础”,建设“三个基地”,培育“三个中心”,并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形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一) 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三个基地”为重点,提高工业基础实力

大力发展生物工程与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壮大提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车辆制造等支柱产业,积极发展食品、服装、印刷等都市型产业,大力推进用高新技术改造机械、轻工、纺织、建材、建筑等传统产业,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把我市建成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石油化工产业、车辆制造产业基地。到2005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6%左右,年均增长9%。力争有10家以上工业企业(集团)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其中5家超100亿元,2~3家超200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加强高新技术应用研究及开发,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光机电一体化产业、环保产业等,特别注重把开发区的建设发展作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增长点,使我市成为全省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技术创新的领头区域。到200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35%以上。

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重点发展现代生物生化制品、新型化学合成药物及医药中间体、天然资源药物及保健品、高新技术医疗器械、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产品及农药、畜禽用药品等。

新材料产业。以新型合成材料与高分子材料、现代无机非金属材料、新金属材料、精细化学品、专用化学品、氧化稀土材料及系列产品、新电子磁性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等为重点发展方向,提升新材料产业的整体规模。

光机电一体化产业。积极运用计算机、加工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光电子、微电子等高技术改造传统的机械加工制造业,重点发展新型自动化仪表、新型机加工中心、机电一体化设备、新型电力设备、数控机床、精密成型加工系统、柔性制造系统等。

环保产业。围绕国家的环保政策,利用我市有机加工和化工优势,以环保综合新技术为依托,努力开拓环保产业市场,积极承揽大型环保工程,带动环保设备的生产。重点发展高性能工业废气处理装置、汽车排气净化装置、城市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及设备等。

抓住国家实施“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西部开发重大工程的机遇,大力发展燃气轮机机组、大型电站设备和输气管道用中厚卷板等装备产业。

支柱产业。重点建设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车辆制造三大支柱产业。综合运用改革开放和资本运作措施,特别是加强与国外大企业的合资合作,把有规模优势的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把有产品特色的企业做精做专,并大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加快产品和技术结构的优化升级。到2005年,三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70%左右。

电子信息产业。 以网络技术为龙头,大力发展计算机系列产品和通讯产品,加快发展系统集成业和软件开发服务业,成为具有一定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总体实力跻身全国前列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发展重点为:积极吸引国外先进技术,大力发展网络及计算机系列产品、通讯设备、系统集成业、软件开发服务业,以及数字式视听产品、微电子及电子元器件等。

石油化工产业。 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相关产业为重点,发展成为具有百万吨级乙烯,“油、化、纤、塑、肥”全面发展,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处全国领先地位的世界级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发展重点为:发挥大企业和大工程的规模优势、资源优势,加强有机原料和中间体的配套延伸、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将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大力推广低消耗、低污染的先进适用的清洁工艺。

车辆制造产业。以汽车、轨道交通车辆、摩托车、农用车、零部件及改装车为重点,发展成为以大企业、名牌产品为龙头,产品门类齐全,零部件系列配套,总体实力居全国前列的综合性车辆制造基地。发展重点为:抓住国家大力推进汽车制造业上水平和加快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的有利时机,加大对外合资合作力度,引进消化先进技术,加快行业重组和企业联合,重点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和居民消费需求的新产品、新车型,培育一批上水平、上批量的重要零部件产品。

都市型产业及传统产业。在新的机制和技术基础上,积极发展适合大城市环境要求、市场需求和就业需求的都市型产业和传统产。

以高新技术化为导向,积极发展食品、印刷包装、室内装潢、工艺美术、服装服饰等都市型产业,抓住国家扩大内需、鼓励消费的有利时机,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品牌意识,明显提升我市地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并继续加强培育万里、宝庆等国内知名品牌。加快化工、机械、冶金、轻工、纺织、建材、建筑等重点传统产业应用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进行改造,大力推广节能降耗、综合利用和提高环保效益的新工艺和新技术,推动企业技术和产品创新,增强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

(二) 以培育“三个中心”为重点,推进服务业发展,增强积聚力和辐射力

充分发挥区位、科技、文化优势,利用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改组传统服务业,把南京建设成为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商贸流通中心、科技研发中心和现代服务中心。到200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0%左右,年均增长11.4%。

商贸流通中心。利用国际化带动产业化,加快把我市建成长江下游辐射力和集聚力较强的商贸流通中心,进一步提高南京在国内市场流通和进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努力形成现代化的贸易市场体系和商业零售体系。突出业态调整,积极实施电子商务、买断经营、分销等现代营销方式以及代理、连锁、配送、多式联运等新兴流通业态。着力优化新街口地区商业布局结构,改善购物环境,逐步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中心商业区。加强与市外、境外知名企业的合作合资步伐,培植几家有规模、品牌优势的大型商贸集团。提升商品交易市场规模及档次,加快发展应天路、赛虹桥等市场群。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质量和经营水平。

依托和发挥现有交通优势,加强口岸建设,大力发展物流产业,促进货运业的市场化、专业化,初步建成区域现代化物流中心的框架。加快南京公路主枢纽信息管理中心建设,实现与全国各公路主枢纽以及港口、铁路站场、航空港联网,为全社会提供客货信息服务。加强货运市场建设,发展配载业务,提高联运水平,引导发展集装箱、特种运输,建立开放、发达的运输市场。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物流企业,整合现有运输企业和仓储企业,引导市内大型储运公司向符合国际惯例的物流公司过渡,加快传统储运业向现代物流转变。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成王家湾物流中心等设施。

科技研发中心。依托和发挥我市较强的科技综合实力,加快建立集高新技术基础研究、试验开发、应用推广于一体的科技产业化体系。特别注重将我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成熟成果按现代企业制度引入社会,加快推进其产业化和规模优势的形成,促其逐步成为我市新的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加大力度扶持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使我市真正成为知识产品的研究开发、交易转化中心,高新技术产品和企业的孵化中心,高科技创业人才的培养、聚集中心和高技术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

重视技术创新源头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提高全市重点产业、行业、企业对共性技术、关键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能力。进一步发挥“珠江路科技一条街”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扩大产业规模,提升科技含量和总体形象,实现由贸易型向技工贸并举型的转化,把珠江路科技街建成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孵化创新中心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中心。同时,推动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一批高校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吸引跨国公司研究机构和一流科研院所来宁落户。大力营造有利于科技研发中心形成的良好环境,落实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科技人员投身技术创新和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

现代服务中心。大力发展与经济国际化和生活现代化关系密切的新兴服务业,全面强化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创造宽松、公平、稳定的发展环境,积极推进多种所有制、多层次、多类型服务业协调发展,增强中心城市竞争力。

金融保险。依托南京作为央行跨省大区分行所在地的优势,完善金融运营体系,扩大金融市场规模和经营范围,逐步实现金融保险业的商业化和国际化,使南京成为长江下游影响力较强的区域性金融中心。积极、稳妥地吸引国内外,特别是境外金融保险机构来宁设立地区分支机构和代表处。建立覆盖南京区域的资金清算、拆借、贴现和外汇交易网络,扩大重点项目的贷款规模,充分利用银团贷款和联合贷款筹措建设资金。加快资本市场建设,增强直接融资能力,进一步规范、引导企业在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积极申办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加强金融监督,全面提高金融资产运行质量。规范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大力引导和搞活民间投资。加快跨区域金融电子化建设,推进电子商务系统建设,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推进银行卡业务的大范围联合。积极发展商业保险,进一步规范保险业行为,逐步构筑完善的多元化社会保险体系,为劳动力流动、企业重组改造创造条件。

信息服务。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各种专业应用网络,建设覆盖全市并与国内外信息网相联的应用信息系统。到2005年网络信息服务业经营收入达200亿元(含IT业产品的贸易)。培育各类网络服务商,提高网络覆盖面,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网上招商、网络广告等网络服务。

抓住我国加入WTO给服务业对外开放带来的机遇,加快发展信息咨询服务业,大力发展律师、审计、会计、咨询、公证、调查、策划等中介组织以及各种大众传媒,集约化地开发和共享信息资源。

房地产。推进房屋开发、市场销售、物业管理的专业化,加快形成公正有序、良性循环的市场体系。进行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房地产开发,加快河西、宁南、亚东等大型城市新区建设,同时,适当进行经济适用房及廉价、廉租房的建设,改善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结合城镇化推进,发展农村房地产业。推进住宅产业化,进一步推动住房制度的改革,全面落实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放开房改房上市政策,简化上市审批手续和操作程序,繁荣二级、三级市场,加快住房商品化进程。建立和健全房地产法规,规范住宅中介机构,鼓励发展租赁市场。积极发展住房公积金、住宅储蓄和住宅融资相结合的金融业务,努力扩大住房消费。提高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水平,实现由简单劳务型向管理型和技术型转变,提高市民的居住质量。到2005年,住房自有率达到70%以上。

旅游。充分发挥古都与江滨特色的优势,高起点、大空间地加快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的水平,争取首批进入“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行列,使我市成为在国际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城市旅游胜地。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重点加快钟山风景区、秦淮风光带、明城墙风光带、大江风貌区等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步伐,加大郊县旅游发展力度,推出具有南京特色的拳头旅游产品。积极开发商务会展、文化观光、休闲度假等专题旅游,大力开辟科技旅游、产业旅游、假日旅游等新的旅游消费领域。依托国际展览中心建成的有利条件,积极争取举办在全国和区域有重大影响的会展活动,创造会展旅游新特色,逐步发展会展经济;同时引入举办会展经济的中介机构,开展国际性运作。加强旅游活动的组织和宣传,集中力量继续办好国际梅花节、金秋旅游月等品牌旅游活动,扩大南京旅游影响力。加大南京整体旅游形象宣传促销,强化旅游商品、旅游市场、旅游配套设施的综合开发,全面提高我市旅游业的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和产业关联带动功能。

社区服务。利用和优化现有的社区服务资源,实施社区服务、社区管理、社区建设并举,加快建立面向全体社区居民、社会特殊群体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多层次社区服务体系,保持我市社区服务在全国的领先水平。加强市民求助中心运作管理。实施“夕阳红”工程,依托社区服务阵地,组建老年人养老、特护、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等服务系列,基本实现老年人社区活动正常化、系列化。推进老年公寓建设,促进养老事业发展。积极鼓励和扶持家政服务业,不断提高家政服务的标准化程度和服务水平,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推进社区建设在城区全面开展并向集镇延伸,3年内全市居委会社区服务站建成率达100%。探索建立新的社区管理体制和社区工作自治化模式,推进社区服务产业化。

(三) 以发展都市型农业和农民增收为重点,做强做大农村经济

实施“城乡一体、科教兴农、外向带动、多元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向融经济、生态、文化功能于一体的现代都市型农业转变,实现农业初步现代化。到200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左右,年均增长4%。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根据城市市场需求和地域特点,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形成优质高效的都市型农业生产体系。减少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扩大蔬菜、特种水产等生产规模,基本形成优质稻米、双低油菜、畜禽、经济林果、花卉苗木等主导产业。继续抓好蔬菜、畜禽、苗木基地建设,把高效农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出重点。加强生态农业试点建设工作,大力培育开发无公害农产品。以农业现代化示范带(区)建设为突破口,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重点发展和建成沪宁高速公路南京段、新机场路等高等级公路两侧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带工程和郊县农业现代化经济示范区。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全面实施农业品种、技术、知识更新三项工程,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提高良种化水平,提高设施农业比重,普及新型实用农业生产技术。加快计算机、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开发科技含量较高的农业生产资料新产品,开发生产优质或专用复合肥料、生物农药以及与都市农业配套的设备等,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外向度。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首先是努力扩大农业经营规模,使农田逐步向有文化、有专业知识的现代农民集中,提高产出质量和效益。同时,围绕肉食品、奶制品、鸭制品等农业产业链,培育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扶持发展一批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巩固提高一批品牌的知名度。鼓励发展新型农民流通组织,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程度。努力扩大农业利用外资,积极发展创汇农业,大力兴办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和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进一步提高农业开放度。

加快农村企业的发展,做大农村经济总量。调整优化所有制结构,提高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比重。积极主动地适应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大力兴办第三产业,加快农村旅游、特色市场、交通运输和商贸服务业建设,提高三产在农村经济中的贡献份额。鼓励和扶持农村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强化内部管理,扩大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及大企业的经济联合,开发出一批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形成一批发展前景好的企业集团,努力实现新突破。

(四)加快推进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加快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将南京建成国内先进、省内一流的信息化城市,成为全国全省信息产业的重要基地。全市信息化综合指数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成规模容量、技术层次和服务水平居省会城市前列的信息通信网络,提升南京作为全省和南京经济区域“信息高速公路”枢纽的地位。完善和改造现有电信、广电网络,逐步实现“三网融合”。进一步推进全市的信息网络互联中心的建设,形成各类信息网络的市内互联。重点建设和完善“五楼五网”,即省电信综合楼、第二长途通讯枢纽楼、江北电信枢纽楼、鼓楼多媒体通讯大楼、南京广电大厦和公共信息传输网、用户光纤宽带接入网、多种业务接入网、公众多媒体数字网和移动通讯网。实现数据节点到乡镇,通信线路到每个小区和大楼,信息化规模容量得到大的跃升。

建设领域信息化应用工程。围绕国家“金”系列工程,借助于统一的高速公用互联传输网,努力推动政务、金融、公众服务、农业等领域的信息化,为政府、企业和市民提供多种信息服务,并以应用系统启动用户市场,带动信息产业的增长。建设南京市政务信息互联专用网络,全面提高政府管理现代化水平。建立政务资源的组织、开发、使用和维护制度,构建一系列信息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辅助决策系统(DSS),为政务决策科学化提供依据。充实“中国·南京”政府网站,使之成为我市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和信息服务平台。

抓好信息示范工程和实验小区。抓住全省信息化建设八大示范工程主要在南京建设的有利时机,重点推动通信领域的熊猫集团移动与卫星通讯系统产业化、计算机领域的同创集团计算机卫星接收核心部件产业化、软件产业领域的南大苏富特软件产业化项目,信息化市场建设重点推进珠江路数码公司股份制改造和市场开拓,城市信息化重点支持南京数字城市建设。

为积累信息化建设的经验,规划期内将在为社会服务和为政府服务两个方面进行应用性实验。在指定的范围内,建成宽带综合通信网络,开展公众服务应用系统和宏观管理应用系统的全功能试验,使实验小区成为未来信息化社会的雏型,成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的示范小区。重点进行市委、市政府大院试验小区和若干住宅小区的试验小区建设。

二、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

按照省委提出的“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思路和南京要做强做大做优做美的要求,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优化城镇布局;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体系,增强中心城市功能;建设现代化的城市管理体制,提升管理的综合水平。到2005年,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68%以上。

(一)调整城市规划,优化城市布局

依托南京长江二桥、三桥、绕越高速公路、城市地铁等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树立郊区按现代化城区标准建设的思想,拓展发展空间。 以主城为核心,突出南延东进,加强沿江开发,加紧推进江北地区整体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并根据城市建设发展需要,适时进行区划调

整。进一步完善主城、都市发展区、市域三个层次的规划布局,同时,按省的部署,与周边城市共同推进南京都市圈的建设。

主城是发挥南京中心城市功能的重要基地,重点发展科教、文化、金融、贸易、交通、信息、管理等第三产业和部分都市型工业,增强现代服务能力和市政公共管理能力,基本建成山、水、城、林相互交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现代化城市,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感和地方特色。主城内第三产业逐步形成由三级公共活动中心和若干商业区(街)、大市场为主体构成的布局结构,形成中心商业区,培育中央商务区,进一步提升中心区品位。主城内第二产业继续实施“退二进三”,2005年前完成各级公共活动中心、历史文化保护地段、风景名胜区内的工业搬迁或用地性质的转换。主城以外的地区是我市未来城市化进程推进最为迅速的空间,各郊县要以综合实力提升和农民收入增加为目标,加快发展,培育特色经济,培育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提高郊县经济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经济结构,壮大综合实力,美化人居环境,逐步实现郊县的城市建设与中心城市协调一致。重点发展县城、中心城镇和各具特色的小城镇,进一步提高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郊县经济多样化发展。到2005年,县域城镇化水平达45%,全市国家、省、市级新型小城镇比重分别达到3%、20%和60%。采取综合配套的改革措施,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规划引导,一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鼓励农民到小城镇就业落户,增强小城镇就业空间和整体实力;二是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坚持谁投入、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形成多元化投入为主,市和县区财政适当补助为辅的投入新机制;三是积极推进小城镇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建立和完善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引导农村居民点向小城镇集中。

根据省统一规划发展的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为中心,长江为主轴,包括省内及邻省部分地区在内的经济联系密切的城市群。作为这一区域中心城市的南京,将主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共同推进区域发展。加强跨江交通建设并根据需要和可能,规划建设南京至镇江、扬州等周边城市的快速轨道客运交通系统,密切城市间的联系和交往。

(二)进一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体系,增强中心城市功能

以对外交通、城市交通、公用设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强化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使基础设施建设从初步适应型向适度超前型发展。

对外交通。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协调发展各种运输方式,逐步走向高速化、通畅化和网络化,把南京建成国内具有一流交通条件的省会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继续加快以跨江通道和高等级公路为重点的交通工程建设,重点建设南京长江第三大桥、宁杭高速公路南京段以及宁淮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南京段、南京绕越高速公路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展长江四桥等项目前期工作,并适时建设;加快公路客货运场站建设,实施市域公路网化和通达工程;逐步实现高速公路联网畅通,干线公路加密升级,镇村公路灰黑达标,公路主枢纽布局基本形成。配合国家、省做好京沪高速铁路南京段、宁启铁路南京段、宁杭铁路南京段、宁芜铁路复线改造等相关工作,建成南京火车站新站。建设南京港龙潭港区一期工程、南京港新生圩汽车滚装码头,完善配套工程,改善港口集疏运能力;全面提高以长江、芜太运河等为主骨架的干线航运网通行能力,进行航道标准疏浚和整治。建设禄口机场货运中心,使其成为省内和邻近地区航空货运的集散地; 同时,积极开辟地区和国际航线,形成国内支线和国际航线协调发展的航空运输网络。按照国家规划,重点建设宁波一上海一南京进口原油管道和仪征一南京过江输油管道,建设西气东输主干线南京沿江天然气管道及跨江工程,以及南京一武汉一荆门沿江输油管道和南京一苏州成品油管道等。

城市交通。进一步完善城市干道骨架,建设大运量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形成布局基本合理、容量满足需求的城市交通系统。基本建成南京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规划建设地铁三号线,积极发展其它轨道交通;全面建成主城“一环两纵”快速干道系统,完成“经五纬九”干道网建设。新建、拓宽、改造赛虹桥立交、城东干道北上、惠民大道三期等工程,新、改建模范马路东进、集合村路改造等一批工程。重视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配套建设,配合城市地铁等工程建设,拓宽改造宁海路、丰富路等一批区域性疏解道路,完善道路系统。提高路网密度,拓宽渠化一批干道交叉口,改善节点交通。加强静态交通研究,加快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建成一批城市停车设施,使市中心停车难的状况有较大改善。加快江北城市道路建设步伐,全面建成江北大道,建设江北沿江大道,新建、改造浦口、大厂一批城市道路。到2005年,城市人均道路面积增加到10平方米。

公用设施。加快建设服务优良、质量上乘的市政公共设施体系,形成具有全国一流水平的城市保供体系。开工建设龙潭燃气电厂,争取开乒建设南京热电厂燃气机组改扩建工程,新、扩建一批输变电工程及出线工程,构成城区220千伏双环网格局,每县都有220千伏变电站,每个乡、镇都有35千伏以上变电站,完成城市与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工程,增强全市电网的供电能力和可靠性。完成城南水厂扩建、北河口水厂改造工程,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消除主城区低压供水片,使全市供水能力提高到220万吨/日。配合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管道天然气接入工程,重点建设天然气门站及干管,大力发展天然气用户,使天然气的使用得到较大推广。完成城市供热规划,加快建设城市供热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下水管网规划,有步骤地实施下水管网改造,逐步发展综合管沟。配合城市道路建设,以服务市民为宗旨,建成一批公交场站,提高公交线网覆盖率和服务水准。加强人民防空建设,实施1-2个人防重点公共工程。新建、改造一批排涝泵站,改造完善城市排水管网,形成全市沿江内河防洪保护圈。

农村基础设施。以县城、中心镇为重点,兼顾广大农村地区,提高道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显著改善农村的生产和居住条件。实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工程,整治沿江、沿湖、沿河的污染企业,发展农业生态工程,乡、镇以上普遍建立污水和垃圾处理设备,改善农村生态条件。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整治长江、滁河、秦淮河、石臼湖、固城湖及水库、塘坝,狠抓涵闸、水库除险、泵站改造,提高全市抗御洪、涝、旱灾的综合能力;突出抓好长江及滁河、秦淮河、两湖干堤达标,通江、通湖河道整治,城市防洪保护圈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市水利设施标准。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加快中低产田改造,争取“十五”期间改造全市50%左右的中低产田,完成国家级土地治理60万亩,省级小流域治理20万亩,实施节水农业项目10万亩。实施农机推广,加快适用机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完善农机社会化管理服务网络,到2005年,全市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5%以上。

(三)加强城市管理,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的城市管理体制

正确处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关系,坚持“建管同步、建管并重”的原则,加快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和信息管理手段,建立健全城市管理法规,加大管理投入,全面提高城市管理的综合水平,使城市管理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

高起点调整修编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增强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指导作用。理顺城市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在强化宏观调控的前提下,明确关系,重心下移,建立“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体系;合理划分市、区、街道在城市管理中的权限,进一步落实管理责任,并采取相应措施,增进全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积极探索城市管理的综合执法,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基本实现城市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效地规范管理市民行为和各方面关系。改善城市管理手段,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初步建立统一、高效的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清理整顿城市交通秩序,全面实施交通平安畅通工程。加强市容市貌管理,确保城市面貌清净常新。加强工程建设管理,规范管理程序,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和机电设备招投标制度。改革城市建设投资维护体制,推进基础设施项目产业化经营和维护体制的管养分离,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

三、科技教育

加大贯彻落实“科教兴市”战略力度,发挥并强化南京的科教和人才优势,逐步把南京建成全省科技创新的领头区域,构筑适应中心城市发展需要的人才高地,推动南京成为科技先导型城市。

(一)推进科技创新,提高持续发展能力

围绕建立既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科技创新体系,在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农业、社会发展等方面开展重点领域及关键技术的科研攻关,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品牌产品。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重点建设好技术创新人才队伍,组织培养、选拔行业技术和学科带头人,建成南京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一批标志性科技工程。

加强科技创新,加速科技进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一是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尽快形成以企业自主投入为主体、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为知识支撑、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为中介、政策法规为保障,涵盖知识生产、传播、和运用全过程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科研力量进入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共建技术开发实体,实现产学研的直接结合,共同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二是充分发挥具有良好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在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生力军作用,进一步优化其创新创业环境。三是加大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和体系,发挥政府财政投入在科技投入中的引导作用,建立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借鉴国际经验,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通过多元化筹资,建立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和投资基金,强化高科技企业的孵化和培育;积极创造条件,推动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优先进入国内、国际证券市场融资。四是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加大各类技术供需信息库、人才资源信息库以及科技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扶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建立高素质的技术经纪人队伍。

(二)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构建人才高地

加强教育和人才资源开发,构建人才高地,以满足城市全面发展的需要,使南京成为“智力”生产中心和人力资本集聚中心。

高度重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坚持适度超前发展,全面提高教育事业发展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劳动者素质。一是进一步改革现有教育体制,扩大教育开放程度,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办学体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二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造就创造型、复合型人才,全面提升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三是继续高标准、高质量地组织实施“两基”教育,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由目前的9年提高到10.5年。四是完成教育布局规划调整和改造薄弱学校工作。全市小学都要建成规范化达标学校,50%的初级中学达到省、市示范初中的要求,建成国家级示范高中重2所,省、市级重点高中50所。五是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尝试发展综合教育。六是积极推动教育后勤服务产业化、社会化工作,探索教育社区化发展的道路,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社区教育试点工作。七是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现代化的建设,重点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能力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十五”期间,将南京晓庄学院建设成为合格本科院校,完成金陵职业大学与南京农业专科学校的合并重组工作。

全面实施面向新世纪的人才工程,加快构建南京人才高地,针对“入世”后人才竞争剧烈化的趋势,抓紧人才机制创新的关键,建立全方位吸纳优秀人才的引进机制,千方百计地引进、吸纳、积聚各类各层次优秀人才,特别是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及重点工程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培养机制和激励优秀人才的分配奖励机制,建立人才开发与成果转化机制,进一步健全为优秀人才服务的配套保障机制,从各方面营造优良的环境,吸引海内外各类优秀人才来宁创业,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不拘一格,选贤任能,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新世纪发展要求的骨干人才队伍。

四、体制创新和开放型经济

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为目标,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抓住我国加入WTO的机遇,依托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我市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域和层次,力争在新一轮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中取得突破。

(一)加快体制创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全面改革,到2005年全市基本完成对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国有及控股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小企业完成改制改组。

提高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和在国民经济重要部门和产业中的调控能力,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加快推进“抓大放小”战略的实施,加大资本运作力度,改革和完善企业产权组织形式,加快国有及控股大中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机制,积极推行企业经营者和技术骨干的年薪制、股权期权奖励办法。集体所有制企业全面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激发新的发展活力。

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推进思想的大解放,营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推动全市非公经济的大发展。大力支持和引导私营个体经济健康发展,大力推进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大力引进外地民间资本,充分发挥非公经济对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积极作用。到2005年,力争全市非公经济在数量、注册资金、从业人员等方面进入全省前列,非公经济实现的GDP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50%左右,民营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产值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值的50%以上。

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拓宽私营个体经济和民间资本的准入领域,降低门槛,拓展新的发展空间。鼓励非公经济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鼓励私营个体经济联合重组以及与外方合资合作,形成私营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局面。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建立和完善扶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服务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

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确立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主导地位。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形成以商品市场为基础、资本市场为龙头、要素市场为支柱、专业市场为特色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和规范产权交易市场,鼓励企业产权和资产合理流动。着重培育和发展金融、证券、技术、人力资源等要素市场。继续争取境内外金融机构来宁开设分支机构或办事机构,规范同业拆借市场,促进票据市场发展,增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地位。完善和发展技术和信息市场,健全市场信息网络,保护知识产权,加快科技向生产力转化。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促进人才、劳动力合理流动。

逐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级调控体系。推进机构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转向对全社会的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新格局。改进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方式和手段,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弱化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直接控制,基本不对竞争性领域中的生产经营、投资活动进行直接参与和直接干预,适应市场经济和WTO规则的要求。理顺政企关系,逐步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府在搞好宏观控制的同时,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依法行政,简化办事程序,增强工作透明度,加强政府部门的内部约束和外部监督。加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市级经济调控体系和目标管理体系,从以管为主全面转向以引导和服务为主。积极推进财政管理体制和支出管理改革,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工程项目和重大设备公开招投标制;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公共财政基本框架。

(二)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

抓住入世机遇,加速外向开拓。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建立符合国际规范和我国国情的外经贸新体制,把外经贸政府职能和工作重点移到总量调控、发展预测、制定规划、调查研究、政策协调和监督规范上,构筑公平、公正、透明的外经贸运行环境,实现我市外经贸可持续发展。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在扩大规模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力争实现我市利用外资水平质的飞跃。一是围绕我市“三大基地”的建设,以争取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和引进大项目为重中之重,形成规模效应,并做好大项目和产品的延伸配套工作,带动地方产业发展,积极做好扬巴一体化等重大项目的服务推进工作。二是抓住我国加入WTO的机遇,进一步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业等领域利用外资的步伐,积极探索收购、兼并、投资基金等利用外资新方式,扩大利用外资的整体规模。三是鼓励吸引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产品和技术,有重点地推动我市大型企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与境外高科技企业和跨国公司合资合作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集中精力办好金秋经贸洽谈会,努力扩大规模,提高档次,逐步办成区域性、全国性有影响的大型经贸活动,树立南京对外开放的品牌和新形象。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贸易,促进对外经贸稳定发展。一是实施大经贸战略,积极推进外经贸经营主体进一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全面扩大各类外经贸队伍。加快国有外贸、外经公司的改革和转制,加快工贸、商贸、技贸、建贸结合,实行必要的资产联合,努力造就一批有相当出口规模和经营实力的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集团。二是坚持以质取胜和科技兴贸战略,积极调整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重点扶持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具有南京特色的品牌产品扩大出口,逐步提高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的比重。到2005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市外贸出口额30%以上。三是加强国际市场开拓。坚持国内外市场一体化和市场多元化,支持海外贸易、投资、承包、劳务、外援联动发展,努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四是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发展跨国经营,积极发展智力型、技术型、管理型劳务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进行直接投资。大力支持企业开展境外带料加工业务,在境外设立一批有一定规模的带料加工企业。大力发展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对企业“走出去”加强整体规划和指导,同时扩大服务业的开放,引进一些国外服务企业,并借鉴其发展经验,为全市企业“走出去”树立样板和创造条件。

推进开发区建设,进一步发挥对外开放的龙头和主体作用。以三大开发区为重点,同时加快其它六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的建设,把开发区培育成全市最主要的经济增长点、高新技术创新基地及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主要基地。实施环境开发、项目开发、功能开发并举,到2005年,三大开发区实现增加值200亿元,技工贸总收入达1000亿元以上,年均递增20%左右。

顺应加入WTO以后的新形势,深化开发区综合改革,在探索建立新的投融资机制和激励机制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以推广“一站式”服务和减免收费为突破口,在开发区创造优良创业环境和投资环境,推进政策优势向功能优势转化。以争创全国一流科技园区为目标,进一步强化对各省级以上开发区特别是三大开发区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的力度,推进整体联动,切实提高对外招商引资等工作的协同度。

加强横向经济协作与联合,巩固中心城市地位。依托南京经济区域和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产业经济带,充分利用浦东和长江流域开发开放的优势,积极应对西部大开发战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与南京经济区域、西部地区和长江流域其它地区的经济协作,推动我市横向联合迈上新的台阶。制定并认真落实优惠政策,进一步扩大对内开放,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原则,鼓励更多的国内企业和个人来宁投资创业,对市外企业实行市民待遇。

立足南京经济区域,拓展合作领域,特别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旅游经济、区域性统一市场、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渠道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联动发展,强化我市中心城市的辐射和集聚功能。利用上海作为全国、国际中心城市的地位影响,努力发挥南京区域中心的辐射带头作用,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吸引跨国公司来宁投资,建立研发中心及生产经营基地。抓住国家加快西部开发的机遇,发挥我市的产业、科技、人才等优势,并依托西部地区的资源和市场,力口快我市产业转移和市场开拓。引导和扶持我市企业到西部地区兴办企业,实现产地销向销地产发展的转化。大力发展西部开发所需的装备等产业,扩大我市与西部地区的商品贸易和技术贸易。加强对口支援工作,扶持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五、社会发展

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三项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一)加强人口和资源管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改进和完善计划生育宏观调控体系、目标管理体制和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制度,稳定我市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全市计划生育率达95%以上,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4%左右。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不断提高计划生育管理水平,重点抓好农村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采取积极措施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适应全市老年人口增加的趋势,进一步加快养老设施建设,加快发展老龄事业。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推进优生优育和生殖保健服务,改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质量,努力实现全市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加强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绿化、美化、净化城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最佳人居环境城市。

加快建设城市生态防护体系,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继续完善以钟山、夹江两岸、幕燕、雨花台四大片绿地为主体,通过明城墙风光带、绕城公路绿带和主城滨江绿带构成绿色内外环的园林绿地体系,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主城的绿化建设与美化、亮化和景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巩固和提高国家园林城市的水平和档次。大力推进以植树造林为主的农村绿化,切实加强国有林场的生态林建设和保护。结合丘陵山地资源开发,加快农村道路、村庄、河堤、荒山绿化进程,提高农田林网和村庄绿化标准。加强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加大长江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力度,坚决取缔保护范围内的各类污染源。完成“两河一湖”治理工程,对金川河、内秦淮河水系的污水和玄武湖的污水全部实施收集处理,建设城北、杨庄等污水系统处理工程,完成城市内河引水冲洗工程和江心洲等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初步实现主城区“污水不下河、河水变清、死水变活”的整治目标。进一步加强烟尘控制和噪声治理,主城全面成为烟尘控制区,建成区噪声控制全面达标。加快市内污染企业的搬迁、改造步伐,实行工业污染治理全过程控制,基本实现主城无?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个人专业发展总结范文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788 字

+ 加入清单

当我给予孩子默默的关心与呵护时,他们会感到很开心;当孩子犯了行为错误被我严厉批评时,他们会感到很羞愧;当孩子有疑问而得到我指导时,他们会感到很兴奋。孩子在生活中,学习上得到我的默默关心与协助,而我也发现孩子也会用他们的行动与努力来回报我对他们的爱,而孩子给予我的也是一种无声的爱,一种默默的爱,一种需要我细心体会的爱。

一、“老师,给”

到了夏天,一大早出大太阳,灿烂明朗酷热。在阳光明媚的清晨与孩子们一起做早操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孩子们随着音乐的节奏尽情地舞动,每个小脸蛋似向日葵,那般阳光,那般甜蜜。而我虽带操带得满头大汗,但能和这群天真可爱的宝贝们一起舞动,心里已乐开了花。可幸福来得太突然,让我有些不知所措。带操完毕,就有个小女孩迎面走来,右手藏在背后,我正想要问她怎么了。她就已经走在我面前,然后迅速地把右手伸出来,同时说了一句:“老师,给。”我一看是一张纸巾,我呆呆地接住,想要问她原因,她就已经跑开了。我还没反应过来,但我很快就明白小女孩的意思了。原来她看我满头大汗,所以送我纸巾擦汗。那时,我心里有一股暖流在滚动……

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简单的话语,蕴含着孩子对我的无声的爱。

二、关注的爱。

午休起床后,我带孩子们如厕、洗手、喝水。在这过程中有几个调皮的孩子总是不遵守规则,还一边跑一边大声喊,我跟他们说,“老师头有点难受,你们安静点好吗?”那几个孩子一听到老师头难受就乖乖地去排队喝水,他们看到有其他孩子起来哄叫,就批评了哄叫的孩子,还说了一句:“老师头不舒服,我们要安静点。”有几个女孩子知道我不舒服,便协助我洗杯子,摆杯子。那一刻,我感觉他们懂事了许多,长大了许多。我也一直沉浸在他们的幸福中……

他们默默地关注着我,也默默地关心着我……

孩子是有着一颗充满爱的心灵,他们知道如何去关心身边的人,也知道如何去回报爱自己的人。孩子对我的爱是无声息的,但我能感觉得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校园足球发展规划书ppt_工作计划范文_网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学校,全文共 824 字

+ 加入清单

校园足球发展规划书ppt

一、总体目标

形成学生体质普遍增强、竞技水平不断提升、足球特色魅力日益彰显、装备设施日趋完善的学校发展新格局。

二、具体目标

1.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高。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在学生体质健康整体合格率保持在90%的基础上,优秀率达到15%。

2.锻炼习惯足球技能逐渐养成。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认定评价活动,使50%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掌握一定的足球技能。

3.师资水平和数量显著提高。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结构合理、数量和质量都能够满足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课余训练需要的体育教师队伍。

4.足球特色魅力日益彰显。在全面普及的基础上不断彰显我校足球特色,做到人人有足球、班班有球队。定期开展校园体育节、“校园杯”班级足球联赛;积极开展各级各类的学生体育竞赛活动。

5.体育装备设施日趋完善。严格按省一类标准配齐体育教学器材,保持和提高学校体育常规器材保障水平,特别是校园足球活动所必须的装备器材。

三、措施与保障

1.加强校园足球工作领导。

2.深化地方课程改革,建立有地方特色、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足球教学体系。

3.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搭建平台。

4.建立健全足球队训练及足球课教学评价管理制度,构建训练(教学)、考核、反馈一体化的评价体系。以《青少年足球技术训练与测评标准》为蓝本,制定出适合足校学生的评价体系。

5.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6.加大校园足球经费投入,完善学校足球活动设施设备。

7.加强学校特色建设,彰显学校足球魅力。

8.提高球队竞技水平,培养一批体育(足球)人才。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体育竞赛,完善好足球人才培养新体系,规范和加强学校足球队建设,强化教练员队伍培训,输送一定数量的优秀足球苗子。

9.加强体育宣传,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大力宣传开展校园足球所取得的成效,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幼儿园教师个人发展计划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教师,个人,全文共 1519 字

+ 加入清单

新的一年开始了,新学期继续担任小班教师,虽然我班人气很旺,但我相信通过我们小班老师的努力,希望在这个学期为了让自己能更好的和孩子们相处,能够取得不断的进步,让自己能够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等各方面,以身作责,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因此,结合我自身的情况和本学期幼儿园工作计划,并总结过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结合现在工作中的新情况,针对上学期的教学工作,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计划如下:

一、个人能力发展

(1)、本学期我园继续使用的是《多元整合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资源包》这个新教材,希望通过新教材的学习和了解,让自己在主题教学活动中得到新的突破和创新。通过和小班孩子们的相处并借助教材、书籍、网络等,让每月的主题活动真正的在教学活动、区域活动、亲子互动活动、主题墙中体现出来。通过一学期和小班幼儿的接触,让自己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让自己对小班教学活动教育从较熟悉再到游刃有余得到这样的发展。

(2)、在舞蹈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培养幼儿。本学期有庆六一的大型活动。作为舞蹈特长的我来说,应该多为这次活动出自己的一份力。舞蹈兴趣班要排练出两个精品舞蹈,通过六一节目表演真正体现出舞蹈班孩子的优势。同时也要为我班幼儿排出具有小班幼儿特色的舞蹈。

(3)、本学期园里抓各班的动手能力,我讲协助班长文华老师主动完成我班每月所制定的阶段性目标,从而在和文老师的配合和学习下,是自己在美术方面这个薄弱环节取得一定的进步同时要求自己记录好教学笔记和观察记录。

(4)、六月份幼儿园将进行全园教师技能比赛,希望通过这次比赛让自己在技能上能多加学习,取得一定的进步。为了很好的应对这次比赛,从现在开始就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堂教学创新

(1)、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现代ppt,来完成多媒体教学。上学期有几次教学活动中自己已经很好的运用了ppt这样一个教学教具,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要求自己更多的运用到ppt教学。

(2)、德育活动及幼儿常规的开展本园教研以“五个一”活动为主开展活动,希望在本学期这个阶段的教研中能真正的体会到如何在生活中,游戏中进行我们的德育活动。为我们这个课题,准备比较充足的课题资料。

(3)、识字阅读活动的开展通过一学期的识字阅读活动的开展,本班幼儿不管是在阅读上掌握了一些方法,同时有了一定的阅读习惯,而且渐渐的喜欢上了阅读识字课。有部分幼儿对我们所学的字词掌握也较好。本学期继续担任小班的识字阅读教师,我会继续把重点放在“喜欢阅读”这个方面,让更多的孩子们对阅读感兴趣,喜欢上阅读活动。同时会加强拓展和延伸活动,让孩子在其他活动中学习到读本隐藏的一些有价值的教学知识。

三、提高科研能力

①、写好教学反思。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不能做个有心人,每堂教学活动只要你去发现,多少会有一些新的收获,每件事都有值得反思之处,自己要随时发生的案例记录下来,学会观察、学会记录是我本学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撰写文章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②、继续完善上的个人博客。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形成文字后,在教育网的个人博客上发表,多与其他教师交流心得,听取意见,提升个人教育教学能力。

四、家长工作:

1、主动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体会到老师对孩子的关心。

2、利用电访、留言本的形式,及时与家长取得沟通,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园的情况。

3、配合班主任,搞好班级的家长园地。

4、利用网络的力量,多与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

5、热情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主动帮助家长解决问题,提高服务质量。以上是我本学期的工作计划,由于本人自我约束能力和工作经历有限,希社会多媒体的广泛使用,要求每位老师能很好的利用多媒体来制作课件,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前提就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个人发展计划高中语文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个人,高中,全文共 3079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书育人两方面都承担着更重要的责任,尤其应该不断地规划自己的未来,我相信“勤能补拙”,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勤奋的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如何尽快的走向更成熟,成为一名模范的人民教师,使自己在进行教育事业时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来前进和发展,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巨大任务。特做分析计划如下:

优势分析:

1)热衷教师职业,热爱教育事业,有较强的责任感和进取心。

2)能静下心,积极地阅读一些教学的相关杂志,关注最新的课改动态。

3)谦虚好学,能自觉接受新事物、新观点。

4)通过23年课堂教学实践,已经带过10届高三毕业生,积累了一定经验,能够胜任高中各阶段教学工作。

不足之处:

1)二十几年来,我的教学工作一直以来缺乏规划,缺乏自己的研究,缺乏自己的目的性和研究性。

2)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专业的培训,在理论学习和教科研方面发展得不够,没有很好地把实际教学和科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科研型教师的路上步子迈得还较慢。

3)在学科教学中,很大程度依赖于教材,缺乏自己对于文本的深入解读,自己的教学缺乏创新和研究,对于教材开发的拓展度不够,未能完全超越教材,整理、积累、反思方面有待加强。

4)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方面,自己平日的课堂教学缺乏亲和力,与学生的接触太少,没有深入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不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成长需要,需要完善自己的教师形象,做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一年目标

为了更好地实现专业的成长,我将立足岗位,以学校大局和学生的发展为重,认真踏实工作。二年目标

我计划通过二年的时间,达到有对教育理想的执着追求,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有较高科研工作能力,专项特长突出,学生、家长满意的教师。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真正关心每一个学生,把自己教师的爱平等的给予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促进每一个学生思品素养的提高,让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走进学生,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

(2)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使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成为接近学生,超越教材的课堂教学,研究教材,立足于学生的角度研究教学,备出高质量的课,同时上出精彩的语文课。

(3)研究教学,对于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写好自己的教学总结和反思,对于自己的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充分的研究,探寻适合自己教学风格,记录自己和学生成长的足迹,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做一名研究型、发展型教师。

(4)勤于研究,勇于实践,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多学别人之长,多读书,把自己的所学应用于实践,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自己的思品教学既有工具性又闪耀人文的光辉。

(5)练好过硬的基本功,丰富自己的教育机智,同时注重自己的修养和教态。吸收他人修养中的元素,使自己的修养更加立体。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并为自己的职业理想持之以恒的努力。

三年目标

1、转变教师角色,树立服务不同种类学生意。

专业工作是为人类谋求福利的社会公益事业。教师这一职业必须以教育为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以为只有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才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和学习真正完整地还给学生。特别是针对新的招生况,我们如何面对。教学中我将通过不断反思、盘点等一系列内省性活动来完善自己的角色行为,获得创新和超越的活力。

2、实施行动研究,深刻领会课程理念

专业理论研究要和实际工作相结合。因此,我将立足于新课程课堂教学,力争每年进行一项行动研究,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

3、明确专业研修方向,建设专业发展强势领域

学会与同伴合作,向更多的前辈、专家、同行学习,使自己的专业视野更宽广,进而来扩充自己的专业实践内涵,形成自己的专业发展优势领域。

4、加强理论学习,加快专业成长步伐

理论是实践的向导,是专业发展的基础。近三年,我计划每年读3-4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个人成长措施

1、读书——开拓自己的视野

读书的过程便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书籍是教师的精神家园,只有爱读书的教师,才会从自己的书籍中汲取力量,丰富自己,使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读书看报,广泛涉猎教育学、心理学思品教学理论书籍,知道最前沿的语文理论研究,了解当今思品教学的发展,使自己充分与时代接轨。同时在平日的生活中,为了真正实现大思品教学观念,我要充分开拓自己的视野,真正实现自己知识的积累,使自己知识的量和面大幅度拓展,深入了解教材之外的思品世界。

2、反思——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

以前的教学中,我是相对懒惰的,对于自己教学中的很多问题、认识、困惑经常是一带而过,以后的教学我要充分走近学生,了解他们的世界,听他们对于我教学中可取与不可取的认识,及时总结自己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归纳成与败的原因,并做好详细的记录。把写教学反思充分坚持下来,避免一曝十寒,养成习惯,形成规律,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对于教学中,自己不懂的地方,经常去询问同事、专家,养成查阅资料的好习惯。真正反思自己,在反思中成长自己,切实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3、课堂——教师成长的舞台。

努力向专家、名师、优秀教师学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使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手段有更大的发展,在自己的教学中努力改变平庸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主动学习、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的教学模式,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堂课,每堂课争取至少有一个亮点,完成从一名合格教师向学者型教师的转变,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积极借助书籍和网络,学习他人优秀的教学案例,课堂实录,课堂教学的视频,向名师靠近,学习他们教材解读的智慧,学习他们对于课堂教学的把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积极把自己的所学应用于实践,使自己对于教学的认识,不仅停留在理论的角度,还要更多的实践,同时在实践中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多请同事、教研员、领导指导自己的教学,询问学生自己教学的不足和改进之处,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上一个新的高度,有更多的精彩解读。

4、研究——不断提升自己

以前的教学中,我对于自己的教学缺乏研究,23年的教学以一种自发随波逐流的方式前进,学习了很多新的知识与理论,也忘记了更多的知识和理论,我曾想自己多年的教学留下了多少足迹,以前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依然感觉棘手,以前自己不能深入解读的古诗类文体,如今自己依然觉得很难。自己的教案上留下的更多的是教案的模仿。因此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研究,从一个教材的“扩音器”,到能真正有自己视角研究自己的教学,在学习他人的长处中,更多的学会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学会合理的消化,与时代接轨自己的教育思想,研究自己教学行为,分析自己课堂中学生的表现,记录自己教学的点点滴滴,阅读自己专业书籍的同时,记录形成自己教育观点。有自己对于教学教育的认识与体验。

5、修养——丰富自己,做好自己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最重要的是育人,在教书时育人,在育人中教书,而且要有一套艺术,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这样的老师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关心和热爱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点滴成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满足孩子发展的需求,树立起“一切为孩子”的崇高思想。并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用心努力,形成自己良好的个性修养,有坚持、有毅力,有爱心,真心真诚对待自己的学生,用心成长自己的工作。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做一名与时俱进的好老师,关注每一个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做好自己,完善自己的知识修养、理论修养、人格修养,做一名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的模范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科技发展的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这几年,大家觉得天气一下子就变热了,原本凉爽的秋天现在几乎要到10月下旬才开始,8月份最热的天居然达到了40度以上。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人类自己惹的祸。

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就是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工业化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杂的潜在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例如随着温度的升高,副极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在适当的条件下,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光合作用,从而使植物具有更高的固碳速率,导致植物生长的增加,即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这是全球变暖的正面影响。但是与正面影响相比,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将更为巨大和深远。

主要危害有以下几条:

(1)低地被淹:(2)海岸被冲蚀(3)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市供水(4)地下水位升高。全球变暖对人类有很大危害,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首先是人类要树立环保意识,在没有这种意识的前提下做什么都是无用的。

第一,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来看主要是臭氧层空洞所造成的,那么人类就应该减少使用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品。

第二,就是多植树造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让自然的天平更加倾向大自然。

第三,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燃料,提倡使用绿色燃料,例如酒精汽油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招议标项目合同书_合同范本

范文类型:合同协议,全文共 1551 字

+ 加入清单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招议标项目合同书

本合同由以下双方于___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在北京市签订:

甲方: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公室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承担单位) 鉴于:

1.乙方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申请承担______________项目的执行;

2.财政部(文号:______________)、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号:______________)已批准支持乙方承担项目的执行;

3.工业和信息化部已授权甲方处理与本项目有关的具体事宜,并与乙方签订本项目合同;

4.甲、乙双方同意根据《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共同订立本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并共同遵守。

第一条 合同标的

甲方因乙方承担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的执行而给予乙方总额为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万元的资助。

第二条 资助的实施

1.甲方在乙方保证完整、正确履行本合同第四条、第五条的规定的情况下给与乙方本合同第一条规定的资助;

2.按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金额,乙方向甲方报送项目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3.甲方视乙方配套资金落实及项目进展情况,决定拨款时间及金额;

甲方资助资金按以下开支范围列支。

支出项目

金额(万元)

1

专用设备购置使用费

2

劳务和委托业务费

3

差旅和会议费

4

出国费

5

印刷和手续费

6

咨询和培训费

7

邮电费

8

其他

合计

第三条 项目目标

1.项目可行性报告作为本合同的法律文件,具体规定项目执行期;

2.项目的目标为

a.总体目标:在本项目执行期内,完成投资__________________万元;本项目完成时,项目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产阶段,年生产能力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企业资产规模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产负债率达到__________________;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_____________篇,专著_____________册;申请专利_____________项;并通过甲方的项目验收。

b.经济指标:在本项目执行期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元、新增效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元、上交税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元、净利润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元、创汇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美元、社会贡献率__________________。

c.技术指标:项目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其他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条 乙方保证

1.乙方为依法成立并有效存续的法人,若为联合投标项目,必须明确投标法人主体,参加投标单位之间必须签定有关协议;

2.乙方有实施本项目所必需的技术人员、研发和生产设备;

3.乙方已取得实施本项目所需的基础性科研成果;

4.乙方就本项目向甲方提供的所有文件、资料都是真实、完整、有效的。

第五条 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乙方在保证完全遵守本合同的前提下,取得甲方资助;

2.乙方应保证按照《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和本合同的规定实施本项目,使用资助资金;

3.完成第三条规定的项目目标;

4.配合甲方及其委托的中介机构对项目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总经理在2024年公司建设一流大会上的讲话_发展改革_网

范文类型:演讲稿,适用行业岗位:经理,企业,全文共 4672 字

+ 加入清单

经理在2005年公司建设一流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刚才, *作了机关本部建设一流工作报告,六个专业组作了发言。 *这个报告很全面,分析得也非常深入。我认为这个报告的分析是恰如其分,符合公司机关的现状的,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报告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的八项工作,当前的四项重要工作,大家都要认真地对照本部门的工作,落实贯彻。2004年6月份召开的公司创一流工作会是我们全公司全战线的动员会,在那次会上我也作了报告,并对基层单位的创一流工作给予了表彰。当时提出了四点要求:第一点是一流工作,什么是一流?一流就是现代企业。用一些专家的话一流企业就是e流企业,就是信息化的企业。一流是动态的,总是在变,追求工作的高标准,这是我们创一流的基本要求。我们的工作都要把一流工作放在第一位,要求以一流工作为主线。什么叫主线,就是各项工作围绕创一流来做,用一流的理念来进行管理,事事高标准,项项创一流。就像过去我们说,各项工作站排头是一样的,要有这种精神,这种理念。第二点是,创一流要高标准、严要求,建设现代化的供电企业、电网企业或电力公司,这是我们的主要目标。我们提出创国内一流、国际一流,目的是建设现代化企业。现代化企业是动态的,社会在进步,企业在发展,现在是一流,明天不一定是一流。第三点是,要在机关开展创一流工作,今年的职代会报告上也提出了机关创一流,当时在公司创一流领导小组又提出来,强调机关创一流至关重要,用机关创一流来实现全公司的一流企业。机关创一流的重要性在于,没有机关的一流水平,一流的管理,公司创一流是没有基础的,是没有后劲的,是暂时的。第四点是,要加强班组建设,班组建设是公司创一流的基础、基本点、落脚点。机关创一流带动全公司创一流,班组的创一流是公司创一流的基础。首先我讲了一个理念、工作方式,工作要以一流为主线来进行工作;最后我讲了一个目标;中间我说了创一流有两个重点,一个是机关,一个是班组。今天我们听了主席的报告,六个专业组又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机关创一流的要求和设想,也可以说进行了自我诊断,并找出了目前存在的差距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思路,拟定了下一步的工作。创一流首先要知道差距。创一流关键是对照先进找差距,不知道差距,怎么创一流?优秀的单位也要找出自己的差距,那叫优化意识,也叫优化管理。我提倡大家要找差距,我们机关几次分析会上都以找差距、找问题作为主要内容,然后再提出对策。六个专业组的发言也不错,都认真地进行了准备,有的分析得很深入。没有理论指导,企业没有灵魂,光有理论,束之高阁也不行。为什么要建现代化企业,要以一定的理论来指导。我们不是说要建设学习型组织吗,学习型组织就是团队学习、组织学习,建立一种新的理念,要以人为本。下面我讲三个问题。首先是,机关创一流一定要起好步,开好头,全面动员和启动机关创一流工作。最近公司安排到一些先进的网省学习创一流工作,回来后, 主席提出机关创一流关键要加大启动的力度,提高我们机关创一流的意识。以后要考考你们,各部门创一流都有哪些指标,公司的创一流的标准是什么,能不能答上来。一定要有这种意识,没有这种意识,没有这种理念,怎么干也不行。要自加压力,机关创一流难就难在没有版本,没有通用的标准,没有可抄袭的地方,发电厂、供电局可以学习一流电厂、供电局的经验,机关创一流就没有现成的经验。看到别人的规章制度,那是文化铸成的,不是你一学就能学来的,就是电力系统各单位之间也不一样,机关创一流难就难在这儿。应该说机关管理考核最难,机关创一流最难。我们机关的同志到任何一个基层去,都能挑出基层很多毛病,回来自己又是另一个样。看人家办公室有一点灰都不行,自己的办公室却远不如人家。这就要提高认识,机关要高标准创一流。机关创一流一定要起好步开好头,深入动员。我们机关各部室在本周或下周要用半天时间组织讨论邹主席的报告,人人提高认识,每一个部门就怎么开展创一流写出体会。以人为本,这也是企业文化,思想通,工作才能通。观念是总开关,脑袋不通就总是走样,走形式。磨刀不误砍柴工,大家再忙也不能忘了学习,这次会议也是一种学习。学习型组织的理解不仅是去培训、上课或听讲座,它也包含了互相交流,互相体会和创新。认真深入地学习邹主席的讲话,分段讨论找出体会。邹主席报告中讲到一定要处理好好几个关系,我看还要把业务关系处理好。不要把创一流当成负担,当成领导的旨意,不得不创。要认真地理解创一流的内涵,理解它和现实工作的逻辑关系,与现实工作的关系。创一流不能走形势,要与本职工作结合好。一流工作是一种工作方法,你把它用好了,它就会促进你的工作,你不好,它就是累赘。我们各个部门创一流,更重要的是从基础做起,把基础工作做好。 我们提倡机关的工作要自我加压,自我激励,自我诊断,自我学习,自我提高。我们是电力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怎么能体现高级?智商要高级,业务要高级,水平要高级,要高别人一等才行,任何一个专工都是专家。这就是对我们机关人员的要求,机关人员要有自我完善的能力。第二,是本着缺什么,补什么,打好基础。 主席分析了我们机关目前存在的差异,我们还需要重视。我想集中起来是否可以归纳为以下这几方面:一是,刚才所讲的创一流意识还不浓,还习惯于老方法、老的习惯,工作存在随意性,效率还不高。二是,我们的主体意识不强,体现在大家的配合还有问题。大家要知道,我们公司任何一项工作成果的取得,都不是一个部门能完成的,需要大家联合作战,配合意识要深入到我们机关每个人的意识中去。干一件事首先要协调,要说服别人,会说服别人,善于团结同志和部门工作。要树立主体意识,做什么工作,都要围绕完成公司的大目标来进行。部门的目标就是公司的目标,要建立起公司大目标的概念,所以主体意识要强。我们的机关人员的一个特点,就是服从大于自己,什么事情都等领导发话,这也对,但思维不能固化,思想不能不进取。特别是在跟政府、跟国电公司汇报工作时,你就是代表电力公司,一定要有这个意识,要提高这种意识。大家对各部门的定位理解还不深,职能发挥不好,没找准自己的定位,基层出现一些问题,监督也不得力,不敢理直气壮去监督,非要等着领导讲话,这和得不得罪人是两回事,这是一种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三是,对基层工作检查、指导、培训不力。认为培训工作都是人力资源部的事,要说监督那是审计部的事,跟我们没什么关系。我们机关有一部分人,对内对外都给人一种感觉:见部不见人,就是不知道以人为本,好多事情是用人干的,你这条线上的工作为什么搞不好,就因为缺乏培训,没发挥好你的现实作用。应该关心你这条线上干部的培养,业务素质的提高。有几个部门如生产、营业提出来要加强培训,财务也在加强这条线的培训,其它部门也要从工作出发,也要提建议。提倡以人为本,机关工作的定位要抓好,要管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是一种团队精神。我赞成有些人说的,公司的总裁很重要,但是他没有一个集体,没有一个文化,没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是不行的。过去有句话,宁为好汉牵马作凳,不给赖汉当祖宗,不是一个人是救世主。 公司这五年的成绩,不是党组这几个人的功劳,是在座各位和公司全体员工的努力,不要忘了这一点。我前两天到了电建一公司,发展不错。他们讲了很多成绩,大讲公司支持,公司领导怎么帮助他们。我说你们说得对,吃水不忘打井人,但你们的总结缺了一条最根本的东西,就是靠自己发展起来的。这条不总结好,不形成一种共识,今后怎么能是优势。我们也一样, 电力公司的命运在各位手上,干好干坏在大家身上,我们是首脑机关,是高级管理人员,要懂得自己肩负的责任,一定要找准自己的职能定位,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四是,机关信息化的进程还有差距,部门之间不平衡。机关信息化的进程,有的部门做得不错,有的部门就不怎么样,机关网络,有的部门信息长期不换;有的部门办得生动活泼,从国家政策到一些问答,从公司的政策到部门的工作,从专家讲课到对基层的培训。文件很重要,会议也需要开,网络很重要,这是最好的手段,我们怎么不用呢。所以现在一流企业是e流企业,就是这个意思。要逐渐实现在网上招标、网上订合同,实现电子商务。我们内部有这套系统不用,所以说信息化的管理还不行。信息化改变了我们传统的信息模式、管理模式,改变了理念,业务流程都在变。我们公司管信息化的是孙总,有的公司有专职信息化的副总裁,是信息管理副总裁。我建议各部门要一名副主任主管信息化,提高水平。大家一定要重视这项工作,要培训。我建议下半年信息部请一个高级专家给机关全体人员讲一堂信息化课,信息化一年不学习就落后。先进不先进,关键看你学不学习。五是,科学的管理手段、现代的管理方法,使用的普及率不高,差距很大。部门的管理要有先进的管理,最基本的计划、安排、检查、指导。有的部门从来不开处务会,部门领导开了会,要求传达到的,回去不传达,不是讲了就完了,得落实、布置。保证落实是我们机关最大的一个问题。部门工作干不上去,就没有以人为本,没有发挥整体功能。主体意识,整体功能要发挥好,要用科学的方法,大家要抓好。第三,要发挥我们自己的优势,乘势而上,挤身于全国同类一流企业先进的机关水平。刚才我讲了缺点,实际上我们电力公司有很多优势。第一是,我们没有那些老网省公司、老集团公司那种机关作风很浓的风气,领导布置了工作就能去干,扯皮的少,框框少,我们要学习好的公司,要借鉴创一流的好的管方法,速度快、心理障碍和管理障碍少,这就是一种优势。第二是,大家大部分都是供电局、电厂等基层来的同志,都比较务实,这也是一种优势。第三是,我们年轻,这也是优势。年轻就活跃,年轻就有上进心,年轻就想把事干好。就如何发挥我们的三大优势,我讲三点要求。 第一条要求是,要借鉴先进公司的东西,要学习,要用“拿来主义”。有人说为什么要后发优势,因为你提升时间短,发展速度快,人家五年研究出来的东西,你一个月就学会了,这不是优势吗,我们要做这方面的工作。有人说我们电力公司这五年发展很快,进步很大,是一种借鉴。借鉴时期就是发展快,这就是我们的优势。第二条要求是,要在借鉴中注意消化,把优势延续下去。只拿来,只借鉴,不消化,不结合电力公司的实际,理论不结合实际,短时间是优势,马上就会变成劣势,这是因为借要付出成本。一套规定放在这儿了,还觉得是个包袱,认为那没什么用,但再想搞就费劲了。所以借鉴中要消化,借鉴中要研究,要思考,要防止不创新、不切合实际。我们过去搞制度,一个单位好,大家都照搬照抄,一模一样,“制度一面墙,标准一大摞”,都没有用,我行我素,还一个样,许多年后变成笑谈,这就变成了劣势。抄是一种优势,不学习不行,必须要抄,必须要借鉴,但关键要消化,要创新,要有自己特色,才能真正变成优势,才真正赶上先进的水平,这点很难。第三条要求,我们各个专业组,要在全国电力系统各网省公司中,榜上有名。我们十几个专业组,怎么也得有三分之一上榜。大家好好干,都要争排头,让国家电力公司说你干得好。第一个标志是,要有创新精神,就是要有知名度。比如,人力资源部在管理上有创新,安全评价在基础管理上有创新,雷区定位有创新,部分专业达到国家的水平。第二个标志就是,在重要刊物上有一席之地。管理刊物,技术刊物,国家级刊物上有一席之地,一年有几篇文章,有一定的建树。对榜上有名的要宣传,党组要重奖,鼓励大家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希望大家要以这次机关创一流为动力,推动机关的管理工作,使机关的管理工作在2005年上一个层次,上一个高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在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财务会计方面的实践报告_实习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企业,财务,会计,全文共 2172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在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财务会计方面实践报告

关于在合肥塞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财务会计方面的实践报告   我在安徽合肥塞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了毕业后的实习工作,期间主要是熟悉和从事公司财务会计基本操作、出纳方面的工作。通过这段时间的刻苦学习,基本掌握了该公司的情况和财务会计概况。现将此次实践活动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实习概况:     (一)实习时间:XX年10月到XX年2月     (二)实习地点:安徽合肥塞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三)实习目的:熟悉会计工作作流程。学习原始凭证分类及简单凭证的填制等内容,了解会计电算化, 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会计实务操作中去,真正掌握知识。

(四)实习单位溉况:合肥塞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二:实习的内容和过程:      整个实践过程分为三周进行,第一周从XX年10月1日起至XX年10月7日,在该公司财务部,跟随公司财务部长对整个公司的概况、整个塞亚公司业务的操作过程进行一般的了解。         第二周从XX年10月8日起至XX年10月15日,在该公司财务部,主要学习日常财务核算的全部过程。我们会计部门的核算主要分为三个步骤:记账、复核与出纳。由于我是出纳,所以主要是办理支票业务。对于办理支票业务,首先是要审核,看大小写金额是否一致,出票金额、出票日期、收款人要素等有无涂改,支票是否已经超过提示付款期限,支票是否透支。值得注意的是大写金额记到元的应在后面加”整”字,到分的则不能加”整”。支票核对后,我需要到银行填写支款凭证及银行进账单,并把相应联带回给会计作为登记入账的原始凭证。之前,我以为出纳只是跑一下银行,算一下现金,认为只不过是些简单而琐碎的工作。在实习过程中的探索和工作后,我终于知道出纳工作并不是我想象中的简单。出纳工作是财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能可概括为收付、反映、监督、管理四个方面:

1、收付职能。企业经营活动少不了货物价款的收付、往来款项的收付,这些业务往来的现金、票据的收取和办理,以及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的办理,都必须经过出纳人员之手。

2、反映职能。出纳要利用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通过其特有的现金与银行存款日记账,对本单位的货币资金进行详细地记录与核算,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所需的完整、系统的经济信息。

3、监督职能。对企业的各种经济业务,特别是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全过程的监督。

4、管理职能。对企业资金使用效益进行分析研究,甚至直接参与企业的方案评估、也是出纳的职责所在。

虽然出纳的职能对企业十分重要,但我的工作流程也不算复杂。我的工作主要有:

1.办理银行存款转账和现金的保管。

2.负责支票、发票、收据的管理。

3.登记银行日记账和现金日记账,并及时与银行对账。

出纳工作细则包括:

1.现金收付的,要当面点清金额。

2.现金多付或少付金额,由责任人负责。

3.每日做好日常的现金日记账及盘存工作,做到账实相符,防止现金盈亏,下班后现金与等价物交还总经理处。

4.一般不办理大面额现金的支付业务,支付用转账手续,特殊情况需审批。

5.员工外出借款无论金额多少,都须总经理签字,批准并用借支单借款,若无批准借款,引起纠纷,由责任人自负。

日记账处理:

1.登记日记账时要先分清账户。

2.每日结出各账户存款余额,以便总经理及财务会计了解公司资金运作情况,以调度资金。

3.保管好各种空白支票,不得随意乱放。      第三周从XX年10月19日起至XX年10月26日,在公司的财务核算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做账时我使用金蝶软件。刚开始我制作的速度比较慢,而且在审核凭证时能发现一些错误的凭证,但是由于上学期刚刚学习了金蝶会计软件的操作和运用,所以使用起来也不会太吃力。通过几天的实践后,我在速度和准确度上都提高了不少。通过一段时间的编制记账凭证工作,我对各个会计科目有了更加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并且对我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也使我对会计凭证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三:公司在财务会计方面存在的优缺点:      1.优点:我们公司运用电算化会计的运算工具是财务金蝶软件和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由计算机完成,能自动及时的存储运算结果,人只要输入原始数据便能得到所希望的信息。      2.缺点:由于我们公司是民营企业,有一人多岗现象。分工不明显,容易导致财务腐败现象。主要还是缺少会计人员。另个别老会计员不熟悉财务软件所采用会计运算工具是算盘或电子计算器等,计算过程每运算一次要重复一次,由于不能存储运算结果,人要边算边记录,工作量大,速度慢。      四:实践的收获和体会      由于会计行业的特殊性我只能参加财务部门中较为简单的工作,如出纳及帮助会计进行帐目的核对等工作。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我仍十分珍惜我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实践经验,从中也学到了许多学校里无法学到的东西并增长了一定的社会经验。这次会计实习中,我可谓受益非浅,也会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在利用空余时间认真学习一些课本内容以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会计技能,从而意识到我以后还应该多学些什么,为真正跨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基础,也为自己以后的工作和生活积累了更多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个人发展计划高中语文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个人,高中,全文共 3736 字

+ 加入清单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明末清初时期民主启蒙思想发展的情况,了解民主启蒙思想家黄宗羲的生平及其思想,能对这些事件和人物作出评价。

2.积累有关的文言文知识,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基础精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亦犹夫人之情也( ) ②孰与仲多( ) ③曾不惨然( ) ④视之如寇雠( ) ⑤至桀、纣之暴( ) ⑥摄缄縢( )

⑦固扃 ( ) ⑧有不废然摧沮者乎(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②而使天下释其害:

③去之而不欲入者: ④后之为人君者不然:

⑤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 ⑥而妄传伯夷、叔齐无稽之事

⑦岂天地之大: ⑧独私其一人一姓乎:

⑨若何为生我家: ⑩许由、务光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

⑪以俄顷淫乐,不易无穷之悲:

3.翻译下列语句

①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

译文:

②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

译文:

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译文:

④然君之职分难明,以俄顷淫乐,不易无穷之悲,虽愚者亦明之矣。

译文:

4.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黄宗羲,明末清初思想家、 ,字 ,号南雷,学者称 。著有《 》《 》《 》等。

【交流探究】

1.通假字 视之如寇雠:

2.古今异义

①亦犹夫人之情也 古义: 今义:

②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 古义: 今义:

③曾不惨然 古义: 今义:

④摄缄縢,固扃鐍 古义: 今义:

⑤一人之智力 古义: 今义:

⑥不易无穷之悲 古义: 今义:

⑦虽愚者亦明之矣 古义: 今义:

3.一词多义

①为 ②使

4.词类活用

①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②离散天下之子女

③独私其一人一姓乎 ④ 虽愚者亦明之矣

5.虚词

①焉

②于

6.文言句式

①入而又去之者,尧、舜是也:

②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

③某业所就,孰与仲多:

④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窥伺者:

7.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8.本文作为说理透彻的议论文,作者在文中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课文小结】

1、中心主旨

本文探究了为国君的根源,明确提出国君应明确自己的职分,为天下兴利除弊;并痛斥今之君视天下为私产,奴役天下人的可耻行径。

2、写作特色

1.对比论证

【拓展提高】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 居:接受。

B.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 恶:厌恶。

C.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 溢:洋溢

D.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是:这样。

解析 C项,“溢”的意思是“流露”。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例句:离散天下之子女

A.独私其一人一姓乎 B.必千万于天下之人

C.屠毒天下之肝脑 D.名之为独夫

解析 例句和C项均为使动用法。A项为形容词作动词;B项为名词作动词;D项名词作动词。 答案 C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

B.亦犹夫人之情也

C.传之子孙,受享无穷

D.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

解析 B项,“夫人”在这里指一般人,普通人。 答案 B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而”,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②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 ③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 ④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 ⑤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 ⑥始而惭焉,久而安焉 ⑦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⑧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A.①③⑤/②/④/⑥/⑦/⑧ B.①②③⑤/④/⑥/⑦/⑧ C.①③⑤/②④/⑥⑧/⑦ D.①②③/⑤⑦/④⑥/⑧

解析 在所有分组中,A项正确,①③⑤连词,表转折;②连词,表并列;④连词,表顺承;⑥用在表时间的词之后,补充音节;⑦连词,表修饰;⑧与“已”连用,表限制语气。 答案 A

5.下列语句中,从句式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 )(3分)

A.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

B.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

C.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

D.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解析 B项是一般陈述句,其余三句为判断句。答案 B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 经营:筹办,谋划。

B.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花息:利息,利润。

C.视之如寇雠,名之为独夫 寇雠:强盗,仇敌。

D.非导源于小儒乎 导源:引导出来。

解析 D项,“导源”的意思是“出自、来自”,“从„„开始”。

答案 D

7.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①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②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

B.①后之为人君者不然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C.①以博我一人之产业②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窥伺者

D.①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②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解析 A项,都是介词,把。B项,①代词,的人;②用在表时间的词语后,补充音节。C项,①助词,的;②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①动词,是;②介词,替。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作者认为正是由于后世的君主“以君为主,天下为客”,结果使得天下因为君主的原因出现了种.种不安宁的情况。

B.后世的君主,在争夺天下时,“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丝毫不感到内疚,反而用“创业”来掩饰。

C.黄宗羲拨开了笼罩在帝王头上的光环,指出了后世君主的贪婪和罪恶,直斥“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D.作者把批判的矛头不仅指向封建帝王,还指向那些墨守忠君腐朽观念的浅陋的小儒们,表现了对儒家思想的批判。

解析 D项,说法错误,作者只是批判浅陋无知的“小儒”,并不是对整个儒家思想的否定。

【译文】人类社会开始之后,人都是自私的,也是自利的。社会上对公众有利的事却无人兴办它,对公众有害的事也无人去除掉它。有这样一个人出来,他不以自己一人的利益作为利益,却让天下人得到他的利益;不以自己一人的祸患作为祸患,却让天下人免受他的祸患。那个人的勤苦辛劳,必定是天下人的千万倍。拿出千万倍的勤苦辛劳,而自己却又不享受利益,这必然不是天下常人之情所愿意的。所以古时的君主,考虑后而不愿就位的,是许由、务光等人;就位而又离位的,是尧、舜等人;起先不愿就位而最终却未能离位的,是大禹了。难道说古代人有什么不同吗?喜好安逸,厌恶劳动,也像常人情况一样啊。

后代做人君的却不是这样了。他们认为天下的利害大权都出于自己,我将天下的利益都归于自己,将天下的祸患都归于别人,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让天下的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将自己的大私作为天下的公利。开始时对此还觉得惭愧,时间久了也就心安理得了,将天下看作是广大的产业,把它传给子孙,享受无穷。正如汉高祖所说的“我的产业所达到的成就,与二哥相比,究竟谁多呢?”他的追逐利益的心情,不知不觉已流露于言辞了。这没有其他原因,古时将天下看成是主,将君主看作是客,凡是君主一世所经营的,都是为了天下人。现在将君主看作主,将天下看作是客,凡是天下没有一地能够得到安宁的,正是在于为君主啊。因而当他未得到天下时,使天下的人民肝脑涂地,使天下的子女离散,以增多自己一个人的产业,对此并不感到悲惨,还说:“我本来就是为子孙创业呀。”当他已得到天下后,就敲诈剥夺天下人的骨髓,离散天下人的子女,以供奉自己一人的荒淫享乐,把这视作理所当然,说:“这些都是我的产业的利息呀。”既然这样,作为天下最大的祸害,只是君主而已!当初假使没有君主,人们都能得到自己的东西,人们都能得到自己的利益。唉!难道设立君主的道理本来就是这样的吗?

古时候天下的人都爱戴他们的君主,把他比作父亲,拟作青天,实在是不算过分。如今天下的人都怨恨他们的君主,将他看成仇敌一样,称他为“独夫”,本来就是他应该得到的结果。但小儒死守旧义,认为君臣间的关系存在于天地之间,难以逃脱,甚至像夏桀、殷纣那样残暴,竟还说商汤、周武王不应杀他们,而编造流传伯夷、叔齐的无从查考之事,把千千万万老百姓的死,看成与老鼠的死没有什么两样。难道天地这样大,却在千千万万的百姓之中,只偏爱君主的一人一姓吗?所以说周武王是圣人啊,孟子的话,是圣人的言论啊。后代那些想要凭着他像父亲一般、像老天一般的空名,禁止别人窥测君位的君主,都感到孟子的话对自己不利,直到废除孟子配祀孔子的地位,这难道不是来源于小儒吗?

虽是这样,如果后代做君主的,果真能保住这产业,把它永远传下去,也不怪他将天下当作私有了。既然将它看作产业,旁人想得到产业的念头,有谁不像自己呢?于是用绳捆紧,用锁加固,但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并不能战胜天下要得到它的众多的人。远的不过几代,近的就在自身,他们血肉的崩溃,就应在子孙的身上了。过去南朝宋顺帝愿以后世世代代都不要投生到帝王家中,而明毅宗对公主所讲的话,也说:“你为什么要生在我家!”这话真可痛惜啊!回想他们祖上创业之时,志在占据天下的雄心,哪有不垂头沮丧的呢?因此明白作君主的职责,那么唐尧、虞舜的时代,人人都能推让君位,许由、务光也并非超尘绝俗的人;不明了作君的职责,那么就连市井之间,人人都想得到君位,许由、务光因而绝迹于后世而听不到了。虽然君主的职分难以明了,但用片刻的荒淫享乐,不值得换取无穷的悲哀,即使是愚蠢的人也能明白这一道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干事创业强举措 依托优势谋发展_经验交流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451 字

+ 加入清单

干事创业举措 依托优势发展

一、以项目突破为主线,打造经济新优势

该县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新建和续建重点项目31个,投资总额16.5亿元,已完成重点项目投资7.9亿元。明年将继续以“创新环境暨项目建设年”为主线,做到“线索项目抓跟踪,跟踪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增资”,在项目突破上实现“四突出一加快”,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拉动作用。~年谋划项目36个,预计总投资26.35亿元,亿元以上8个,千万元以上28个。一是突出支柱产业。总投资1.8亿元天马汽车特种车上装总成项目,已被省政府列为省重点前期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的大迪重型汽车项目,设计产能1万台,预期产值10亿元,可实现利税XX万元。投资6亿元的小型热电厂项目,装机容量12.5万kw,拟采用企业投资、引资、bot运作,并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二是突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5053万元的工业窑炉用高性能钛酸铝复合材料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是国家计委批复的产业化示范工程,建成后,可年产复合材料吨,年产值8000万元,利税XX万元。投资2600万元的海天板业新型建材项目,建成后,可年生产压力板800万平方米,实现产值8000元,利税2600万元。三是突出产业化。投资2600万元食用菌深加工产业化项目,年加工食用菌可达5000吨。投资4000万元的鲜切菊花种植推广项目,年产菊花可达3000万支。投资1000万元的祥龙方便面厂建设项目,可年加工方便面可达1万吨。四是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0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项目,是批复的保定市生态治理打捆项目之一,日处理污水能力可达2万吨。投资5000余万元的铁路立交桥建设及开发项目,现已经过北京铁路局有关专家实地考察阶段,建成后的高架立交桥长600米,宽19米。投资XX万元的垃圾处理厂建设项目占地100亩,日处理垃圾可达200吨,现正与加拿大乐土公司洽谈,争取明年签约并开工建设。同时,加快总投资3亿元的长城公司三期扩建项目、总投资1.7亿元的康城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亿元的混凝土泵车生产项目、总投资1亿元的华鑫印刷厂扩建项目、总投资1亿元的昌盛苑西区建设项目等续建项目,力促早投入、早投产、早受益。

二、以产业聚集为平台,实施工业富县

坚持培育主导、规模发展、创新品牌、增强效益的思路,明确功能定位和主导方向,突出工业集中区的载体作用,为民营企业和项目聚集资金、科技、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加快产业聚集进程,推动工业经济实现集约化经营。在长城内燃机、天马、大迪三家龙头汽车企业基础上,带动金海车架、亚南密封件、华兴橡塑、远东配件、宏益达工贸等配套企业的发展,提高内配率,壮大汽车制造、配件产业群。扶持五合窖、伊顺等企业扩规模,促进粤大饲料、荣达畜禽、圣通畜禽、永兴食品等企业发展上水平,逐步形成集种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食品加工产业群。抓住三九济世、步长天浩已通过gmp认证的有利机遇,抓技改、上品种、增效益,提升生物制药技术能力、装备水平,助长高科制药产业群。引导丽华礼帽、华智抽纱、华鑫印刷、佳丽彩印等企业拓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提高产品竞争力;促进兰创中雷、金伦制衣和以“三斗”、“三王”为核心的牛仔服生产企业上规模、树品牌,扶强轻纺工业产业群。促进华建、一建、二建、三建、八建等重点企业快速发展,加快金地钢筋连接、华润建材、新北建材等项目尽快投产,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巩固建筑建材产业群。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智慧党建推进发展

范文类型:党团党建,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日前,记者走进江西宜春市袁州区新坊镇泽布村院前中心村,大气美观的门楼,南北贯通宽敞的沥青路,整齐划一的房屋,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呈现眼前。村里的基围虾养殖基地,则是一片繁忙景象。村民穿梭其间,忙前忙后。这是去年7月份村“两委”为确保贫困户和村集体有稳定收入,增强个人和集体的“造血”功能,先后投入270万元办起的集体项目。

近两年来,袁州区突出党建引领,“强村”与“富民”齐头并进,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相关举措,着力壮大集体经济;突出基础夯实,“内力”与“外力”同步发力,积极摸清自身“家底”,整合土地资源;突出政策支撑,“责任”与“奖惩”双向压实,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撑腰鼓劲,向不作为无能为不敢为的人问责施压;突出因地制宜,“开源”与“挖潜”结合发展,从村情民意出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选准产业。

目前,当地已初步形成“支部引领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局面,奏响了动人的“集体经济进行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抵押担保借款合同_合同范本

范文类型:合同协议,适用行业岗位:农业,银行,全文共 67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抵押担保借款合同

合同编号:_____________

借款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贷款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___________________

抵押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款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向贷款人申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款,经抵押人抵押担保,贷款人同意向借款人发放上述贷款。经各方协商一致,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银行贷款管理规定,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

第一条 主要借款内容

1.借款金额、利率、期限

金额(大写)

用途

种类

利率

期限

年 个月(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2.本合同项下借款按日计息,按______结息,欠息按______‰计收复利,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如遇利率调整,按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条 借款和还款

1.分期借款、还款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借款人在借款前应向贷款人递交具体的借款计划,并提供表明借款合理用途的书面文件。

3.贷款人按借款人的借款计划办理借款手续。实际放款日和实际借款额以借款借据为准,还款日和还款额以实际发生为准。

分期借款计划

分期还款计划

年  月   日

金 额

年   月   日

金 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国土局党建发展安排_党委党支部工作计划_网

范文类型:党团党建,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党工团,全文共 1340 字

+ 加入清单

国土局党建发展安排

今年,国土分局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xx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区党的建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勤政为民、清正廉洁的学习型党组织为目标,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任务,进一步加强分局党的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努力开创分局党建工作的新局面,保障全局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加强思想建设

一是要切实抓好理论武装。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要求,继续抓好分局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组织开展专题性系列教育活动,帮助和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二是要积极创建学习型机关。今年为“国土资源学习年”,要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载体,落实学习制度,采取中心组学习、集中辅导学、科(室)、所(党支部)组织学、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运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抓好干部职工思想政治的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要定期开展读书会,专题大讨论,建立分局党员干部学习积分制并定期进行考核等,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三是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以关心爱护党员干部为出发点,认真抓好教育和管理的结合,注重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了解党员干部的真实想法,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组织谈心谈话活动,做好思想引导工作,解除疑虑,理顺情绪,解决存在或潜在的思想问题,体现党员干部的先进性。

二、规范组织建设

一是要不断规范党员发展。要继续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掌握思想动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断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要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二是要不断规范分局党支部建设。按照“四型五好”规范化要求,进一步完善分局党支部的规范化运作,依照党章要求,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对分局党总支及四个党支部的书记、副书记进行换届选举,进一步发挥党支部在基层国土工作和服务大项目建设等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要不断规范组织生活制度。在党的组织建设上,分局要进一步按照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要求,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全面落实党支部工作各项制度,进一步梳理完善内部规范管理等工作措施,落实组织生活等制度,使组织生活在组织建设中的作用得到实际有效的发挥。

三、完善制度建设

制定年度制度建设计划,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分解全年的工作任务,进一步完善分局党组工作制度、议事规则、集体决策等制度,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诫勉谈话和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形成教育靠制度来保证,监督靠制度来落实,作风靠制度来规范的良好局面。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把责任分解到科室、细化到个人,形成既承担工作任务又承担廉政责任的“一岗双责”良好局面。继续完善党务公开制度,健全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意见制度,进一步强化监督制约,加强对党组织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的监督检查,确保分局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1_其它工作计划_网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全文共 30143 字

+ 加入清单

xx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1

第一章 发展基础

"九五"时期,是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历史进程很不平凡的5年,是我们战胜国内外宏观环境变化带来的诸多困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5年。5年来,我们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以改革开放促发展,以城市建设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以结构调整、"环境革命"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的成功之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较好地完成了"九五"计划主要预期目标,提前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为21世纪xx市在东北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主要成就

--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实现了1110.8亿元,年均增长11.7%,高出预期计划0.7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255元,按现行汇率计算达2447美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八五"期末增加645美元。"九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5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20亿元、外贸自营出口183.6亿美元,分别是"八五"时期的1.5倍、2.5倍和2.2倍。累计完成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321亿元,年均增长12.6%。

--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果。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由"八五"期末的10.7:47.3:42调整为9.8:46.2:44。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由"八五"期末的27:38:35调整到1999年的28:31:41。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国有、集体、个体私营、股份联营、三资企业实缴税金比重发生了重大变化,分别由"八五"期末的57.6:20.9:4.3:5.3:11.9变化为39.5:7.8:7.9:21:23.7。

--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政府职能转变,管理经济的方式由直接管理为主开始转向间接管理为主。如期完成了国有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任务,通过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资产重组、减员减债、主辅分离、抓大放小、搬迁改造为突破口的国企改革,初步实现了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12家优势企业改制上市,直接融资40多亿元,增强了产业的集中度和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培育了近500个会计、律师、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新建了一批要素市场和大型专业批发市场。

--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实现了旅顺局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形成了以4个国家级对外开放先导区为龙头,遍布城乡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利用外资领域进一步扩大,累计实际使用外资66.2亿美元,是"八五"时期的1.7倍。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3/4以上。国际经济合作稳步发展,到2000年末境外合作范围已增加到51个国家和地区,兴办了99家境外投资企业,其中生产型企业74家;外资企业的从业人员已达21.8万人,出口额和工业产值分别占全市总量的79.5%和25%。"九五"期间,累计外派劳务人员5.7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6.7亿美元。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节能环保、新材料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正以倍增速度发展。2000年完成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35.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9.4%,比"八五"期末提高8.4个百分点。加快了以七贤岭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双D港"、软件园为骨干的30平方公里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区的建设,引进了东大阿尔派、诺基亚、东大士通、博涵咨询等国内外著名企业,软件产业初具规模化、国际化。

--城市建设成就卓著。紧紧围绕提升城市功能和改善环境,展开了大规模城市建设,城市面貌发生根本改观。"九五"期间,搬迁改造了75家城市工业企业,置换出大量土地,有效地防治了大气、海域污染,改善了居住环境。综合治理了市内41条沟河、排水设施和人民路、中山路、解放路等70条市内交通主干道及路街,新建了星海湾、奥林匹克、海之韵等32个广场和森林动物园等10个公园。"九五"期间,新增城市公共绿地705公顷,人均公共绿地提高到8.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5%。1999年大连市被联合国确定为亚太地区人居示范城市和环境治理先导城市,2000年又被国家确定为环保产业发展及设施运营产业化的示范城市。

--口岸优势进一步增强。"九五"期间,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消除"瓶颈"制约向提升城市功能,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重大转变。5年来,共投资500亿元,完成了一大批重点骨干项目建设,显著提高了基础设施的承载力,增强了城市的整体综合服务功能、辐射功能、集散功能,形成了较强的口岸优势。2000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9699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01万标箱。空港运输增长迅速,已开通了103条国际国内航线(境外航线14条),与国内外54个城市(国际7个城市)和地区通航。2000年旅客吞吐量达275.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6万吨,分别是"八五"期末的1.8倍和2倍。公路、铁路、管道运输也取得新的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加快。2000年全市乡镇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29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7.4%。以华农油脂、大成肉鸡、绿雪蛋粉、础明精肉等龙头企业,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收。以乡镇企业为主体形成了大连软件、北大科技、实德建材、大宇电子等8个科技、工业园和18个市属工业经济开发小区,区市县的税金、财政收入的70%和农民收入的60%都是来自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增强了县域经济实力。2000年,南三区与北三市的国内生产总值比值已由1995年1.02:1变化为1:1.06,实际使用外资比值由2.8:1变化为1.1:1,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比值也由1.9:1变化为1.6:1。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以现代博物馆、科技馆等一批标志性的现代文化设施建设,不但提高了城市档次,增加了文化底蕴,还树立了新的城市形象。新建了儿童医院、社会福利院、广电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有力地支持了医疗卫生、新闻、广播电视、文体事业的迅速发展。国际服装节等大型涉外经贸文化活动,铸就了大连城市品牌,塑造了大连城市精神,提高了大连的知名度,拓宽了对外贸易合作的领域。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等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有力地保证了国企改革顺利进行。全市98%的城镇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90%的城镇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70%的城市职工参加了医疗保险。

--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城市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95年的53.4%、59.6%降至2000年的45.1%和48.5%。人民居住条件有了根本性改善,城市人均住宅使用面积13.86平方米,比1995年增加2.66平方米;农村人均实有住房面积25.2平方米,比1995年增加1.8平方米。2000年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6861元,年均增长3.7%;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823元,年均增长9.4%。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由1995年的月均140元提高到221元。

二、基本经验

"九五"期间,我们不仅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极其宝贵的实践经验。一是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积极运用发展的观点、方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二是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功能的不断提升。三是坚持改革创新,遵循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通行规则,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四是坚持"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城市发展思路,按市场经济规律建设城市,努力探索发展城市环境经济和老工业城市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路子。五是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使城乡居民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增强城市凝聚力。

三、存在问题

"九五"时期,我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国有企业虽然实现了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但总体盈利水平还不高,一些企业尚缺乏市场竞争力,脱困未脱险。二是区市县经济发展还不均衡,北三市综合经济实力与市中心区、南三区仍存在着较大差距。三是高新技术产业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具有牵动作用的大项目还不多,吸引人才的政策尚须进一步完善。四是农民收入增长还不够快,北部山区部分农民生活仍较困难。

第二章 发展环境

21世纪,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宏观环境都会发生诸多深刻变化。全面估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充分体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增强综合竞争力,对于大连今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新世纪面临的宏观环境

1.国际环境: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全球化,以信息技术和生物科技为核心的高新技术革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将是21世纪初主导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显著特征,并呈日益增强之势。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继续向多极化发展,进入大变动、大调整、大重组的新阶段,和平与发展仍为主流。

2.国内环境:“十五”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加快发展和加快调整、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将是这一时期的突出态势。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实施西部大开发、推进信息化和城镇化等重大举措,都将使国内的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沿海发达地区在新一轮建设高潮中都在力争率先实现现代化,竞争日趋激烈,并集中表现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较量。

二、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1.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在即,使我国的对外开放将由有限开放转为全方位开放,由政策性开放转为法律框架下的开放,更有利于大连实施“外向牵动”、“口岸经济”战略,加快与国际经济的融合,充分利用两种资源,面向两个市场,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并举,在更高程度上、更大范围内进一步扩大开放,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切实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2.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和我国科技创新潮流,为我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积极进取,继续坚持“引进外来的,推广自己的,孵化新生的”发展思路,瞄准世界先进水平,重点突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产业升级,实现跨跃式发展。

3.全球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我国“十五”时期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的发展思路,都将极大地推动大连结构调整。抢抓机遇,选准产业发展方向,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市场前景广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新产业群和产品群,加快发展,增强实力。

第三章 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按照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要求,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着眼于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和基本实现现代化,深入实施四大经济发展战略,全方位推进改革,多层次扩大开放,切实依靠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把环境优势和口岸优势转化为强大的经济发展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增强综合竞争力。既要强市也要富民,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基本确立起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旅游中心、信息中心地位;在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会展业、县域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等领域实现新突破;在城镇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扩大开放等方面再上新台阶。通过5至10年的调整与发展,使大连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均居中国北方大城市前列,在东北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

2.主要目标

——经济增长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预期增长10%以上,为提前实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奠定坚实基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40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总规模1600亿元以上;外贸自营出口年均增长14%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0%左右。

——结构调整目标。初步完成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调整任务,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8%左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1/3以上,城市化率提高到55%左右。

——城市建设目标。进一步加强以供水、快速轨道交通、信息网络化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文化设施建设,构造枢纽性城市功能,城市环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卫星城市建设实现新突破。

——生态环境目标。进一步防治城市大气和近海海域污染,主城区基本消除工业污染。2005年,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85%,城市、县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提高到95%和80%以上,城区逐步实现集中供热和生活排污处理小区化。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左右;全市森林覆盖率40%以上,自然保护区面积覆盖率提高到3%以上,把大连建设成为现代化生态型城市,跻身世界500个生态环境最好城市之列。

——社会发展目标。全市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为1.18‰,常住人口控制在570万人左右。完善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市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提高到70%左右,适龄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30%,全市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延长到12年以上,劳动人口接受继续教育有较大提高。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9%。社会治安环境良好,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人民生活目标。以改善住、行条件为重点,加大住宅小区升级改造和“康居房”建设,城镇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增加到16平方米以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8%。

2.重点任务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优化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推动北三市大开放,大发展,增强大连整体综合竞争力。

——扶强高新技术产业: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扶持,加快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的倍增作用,建设国家级高新技术孵化基地和软件出口基地,推进产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发展开放型经济: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领域,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发挥先导区的窗口、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快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

——推进城镇化建设:强化和完善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的服务、带动、辐射功能,推进小城镇建设,形成“市区体现繁荣繁华,郊县体现实力水平”,优势互补、结构协调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构筑人才高地: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积极营造优秀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和氛围;积极营造政策透明、高度开放、吸引人才创业的体制、机制环境。

——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准:突出以人为本,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第四章 发展开放型经济

紧紧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好过渡期,加快经济运行环境、机制与国际规则全面接轨。进一步推进全方位的对内对外开放,形成新的引资高潮。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的开放战略,借助口岸优势,环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分工合作,加快与国际经济融合的步伐。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国际竞争力,强化大连服务东北、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推动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

一、改善对外开放软环境

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培训学习,培养一批通晓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高素质人才,努力增强政府、企业适应世贸组织规则和运用各种政策手段的能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通过政策引导和经济预测指导,有效地运用世贸组织的保障机制,促进幼稚产业成长,增强企业应变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充分做好开放金融、保险、电信、外贸、内贸、旅游、中介咨询等服务领域的准备,制定相应管理办法,趋利避害。进一步改善外商投资的软环境,逐步对外商投资实行国民待遇。进一步理顺体制,规范管理,简化程序,加强监管,减少行政性审批,实施备案制,维护外商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兴办双语学校,开展双语文化宣传教育,切实解决好外商子女入托、上学等实际生活问题,安商富商。

二、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坚持扩大利用外资,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重点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产业、环保产业、农业和出口创汇型产业,参与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等。在继续加大引进港台地区和日韩投资的同时,加大对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的招商力度,积极吸引资金密集、技术档次较高的大项目和跨国公司,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的新突破。在投资领域上采用BOT、TOT、项目融资、发行股票、经营权转让等多种形式,拓宽引资领域,开辟融资新渠道。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利用外资进行资产重组、嫁接改造。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推进大企业集团与跨国公司的战略性合作。鼓励中小型企业对外合资合作。充分利用外国的驻连机构和大连驻外机构,大力发展招商中介组织,加大网上招商力度,降低招商成本,吸引更多的合资合作项目。

三、扩大外贸出口

建立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对外贸易促进体系,深入实施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大经贸等战略,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继续加大机电产品出口,努力增加软件产品和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使之逐步成为出口的主体产品。在巩固现有出口市场前提下,全方位、多渠道地开辟新市场。进一步壮大出口主体力量,积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和民营企业增加出口,推进工贸、商贸、科贸、农贸的联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不断扩大大连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覆盖面。进一步发展服务贸易。深化外贸企业改革,完善经营管理机制,增强扩大国际贸易的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四、实施“走出去”战略

探索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对外投资经营管理机制,建立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信息网络和中介服务体系,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才培训,为“走出去”创造环境与条件。进一步拓展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范围。积极支持大连的境外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加快产业、技术结构的调整升级。重点选择一批以出口为主、有一定竞争能力的企业到境外办厂办店,降低成本,扩大销售市场。扶持鼓励有条件企业到境外开展有资源、有市场的商品生产、承包工程、投资建厂、设立分支机构、建立营销网络,提高境外投资的整体水平和质量。支持大连的优势企业实行强强联合,组建跨国公司和多种经济成份的跨国经营企业群,增强国际竞争力。

五、发挥对外开放先导区龙头作用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尽快从依靠政策优惠转到依靠体制和机制创新、提高素质、优质服务上来。以功能开发开放为突破口,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口岸经济为依托,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持,优势互补,形成组合开放新优势,舞起“龙头”,带动大连率先构建符合国际惯例的市场运行机制,带动老工业基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在国家同类先导区中争创一流。

经济技术开发区,突出出口加工制造业的聚集、扩散效应,以高开放度、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成为构筑现代工业体系的重要生力军,带动全市工业结构调整、升级,成为现代化的城市工业新区。

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加快与大窑湾港一体化的建设,发挥“境内关外”的特殊功能,强化国际转口贸易、保税仓储、物流分拨和保税加工功能,为大连乃至东北腹地出口加工、现代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依靠良好的软硬环境,吸引国内外高科技领域的知名企业、科研院所、跨国公司汇聚园区,成为大连乃至东北地区高科技产业的研发中心、示范区和高素质人才的成长集聚地,带动区域高科技产业发展。

金石滩旅游度假区,突出国际性、高品位、休闲度假、大型会议的主功能,以独有的自然风貌和优势,承接各类高层次会议和大型国际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吸引更多的宾朋汇聚大连。

六、积极参与国内经济分工和合作

突破行政区界限和行业垄断,抓住西部大开放的有利时机,主动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协作,努力拓展与兄弟省市的交流合作领域,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东北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中做出更大贡献。一是强化服务辽宁、服务东北、服务全国的意识,确立为所有投资者服务的宗旨,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和政府间的协商对话,通过契约关系和互利互惠的经济手段,统筹规划、协调开发优势资源,相互配合建立区域性大市场,集约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二是按照经济联系和经济活动规律的要求,以降低交易成本、降低无序竞争损失为基本原则,加强经济合作,积极发展开放型特色经济。三是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开展跨地区、部门、所有制的经济联合和协作,吸引更多的内资通过与大连科技、信息、人才、旅游、环境等优势资源的结合,不断增值;吸引更多的内地产品利用大连已形成的营销网络、会展功能、口岸优势走向世界,增强综合竞争力。四是积极参与西部大开放,努力在参与方式、内容、主体、组织上大胆创新,在发展和服务中实现双赢,强化对内对外开放的枢纽性功能。

第五章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结合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准领域,局部突破,总体跟进,举全市之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支持高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推进传统产业整体升级。力争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地区高新技术的研发、孵化、生产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

一、营造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体制环境

加快以知识产权为中心的产权分配制度改革,推动产权多样化和知识资本化,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用人机制。进一步推进建立技术市场和中介服务机构,研究制定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的管理办法,形成有利于科研成果向生产转换的机制和科学研究面向生产的机制。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风险投资为纽带,银行贷款、外资和民间资金等多方式的融资体系和风险投资机制,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风险投资公司。推进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加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建设。

二、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

进一步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形成研究开发体系、科技市场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通过政府职能转变,制定有关政策,形成外部激励约束机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意识和行为,推动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鼓励扶持重点企业、成长型企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促进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促进各类应用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的科研力量进入企业,成为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或者直接改制为企业,密切产学研合作,加强新产品的研发、转化,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

三、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开发建设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按照国际惯例运行,建立高效灵活的管理机制,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建设和人才的引进,通过园区的研发、引进、消化、吸收、孵化、扩散作用,带动大连乃至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七贤岭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软件园、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和旅顺南路、黄海大道沿线等地是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功能区,要加快开发开放,形成组合优势。尽快把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和“双D港”建成具有创业孵化、研究开发、引进消化、出口加工等功能的新兴产业走廊,增强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把大连软件园建设成为全国的软件开发生产出口基地。到2005年,上述功能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将占全市同类指标的60%左右。

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

重点支持电子信息、生物工程、节能环保、先进制造、新材料等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扶强做大已形成的优势产业规模。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进建设国家、省、市级的工程中心和研发中心,增强传统产业应用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能力。

电子信息业:重点发展代表国际通信技术发展方向的高科技产品,特别是软件、网络、数字化移动通信、数字音像等产品。开发一批有较大市场潜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通信设备产品。

生物工程:以生物基因工程技术为重点,大力引进和培育生物工程产业化项目,努力向生物医药、生态农业、保健品、水系污染生物治理、生物化工技术等领域拓展,形成国内现代生物与制药产业重要的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

节能环保业:重点发展城市污水处理及回用、生活垃圾处理及运营、洁净燃烧技术应用、固体废物处理、白色污染替代品、海洋环保、环保型消防、节能节水等产业,把大连建成全国节能节水环保产业示范基地。

先进制造业:重点推进精密系列加工、精细化工生产、新型节能建材先进工艺和制造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发展与电子信息技术相融合的高水准、高性能专用机电一体化产品和关键零部件生产。把交通运输机械、装备机械、动力机械作为大连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核心产品,力争把大连建成国际一流的柴油机、制冷设备、组合机床、造船、机车生产基地。

新材料:重点加快生物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航空航天新材料、金属新材料、复合材料等领域的产品开发,积极推进稀土发光材料、分子筛、膜材料、超耐热连续碳化硅纤维、特殊钢、快淬钕铁硼磁粉、纳米材料等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争取在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应用等领域取得突破。

实施特殊政策,重点扶植一批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和跨国、跨地区经营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5家产值20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使其成长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

第六章 发展服务业

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积极推进多种所有制、多层次、多类型的服务业协调发展。重点培育和发展增强城市经济中心功能,支持经济转型,为要素流动服务的信息、金融、保险、商贸、现代物流、交通通信和律师、会计、投资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已经形成新经济增长点,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旅游、会展业;积极发展吸纳劳动力多的家政、物业、餐饮、娱乐、零售业等;加快发展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的房地产业等。

一、扶强做大旅游会展业

充分利用大连区位、口岸、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的优势,把旅游与会展、经贸、文化、体育、民俗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城乡全面开发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建设具有牵动作用大、群众参与性强、四季皆宜的骨干项目。重点建设好“文化广场”、“主题公园”、“特色旅游”、“海洋旅游”等精品工程和具有时代特征的标志性旅游项目,形成以市内为中心,金石滩、旅顺为两翼,各区市县齐头并进的旅游发展新格局。积极与国内外有特色的旅游城市联手合作,拓展国际国内市场,增大创汇创收能力,壮大产业规模。加强对外联系,充分发挥星海湾会展中心、金石滩旅游度假区的会展功能,积极与国际著名展览公司联合办展,开办多种大型海内外、专业名展和各类高层次会议、大型经贸文化活动,形成品牌会展,成为加速国内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十五”期末,把大连建设成为有特色、高品位、国际性、大客流、高创汇的中国旅游名城和国际性风景旅游城市。

二、调整优化商贸流通业

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商都目标,商贸业要从以“市内”为主转向“市内市外”并举,按照市场运作规则,加快与国际经济的融合,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整体提升。

商业: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引进国外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企业集团,使大连成为他们面向东北、面向东亚、面向世界销售网络和服务网络的重要支撑点,沟通国内外市场商品流通的集聚中心、配送中心、交易中心、购物中心。继续推动大连商业向外扩张,实施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经营。以商品批发市场、要素市场和配送中心为骨干,传统商业和连锁经营、特许经营、代理配送、网上购物等现代营销方式为基础,以在连的国内外大型知名商业企业集团为支柱,保税、期货、拍卖等高层次市场组织形式为补充,把大连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性、多业态、具有较强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万商云集的商都。大力开拓农村市场。

城市商业,依据城市功能区调整和人口迁移的变化,进行大的布局调整和建设。进一步完善由港湾广场、人民路、中山广场构成的中央商务区。结合天津街、火车站的改造,高标准地建设以青泥洼桥、胜利广场、天津街为主体的现代商业中心区,把其建成类似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香港的铜锣湾一样的商业区和“黄金街”,实现商业服务档次和水准的大跨越。改造建设黄河路、新开路、奥林匹克广场共同形成的中部商业区。加快构建涵盖会展、旅游业在内的以星海湾为中心的新型高级商务区,以西安路、和平广场为中心的面向大众消费的西部商业区和以金三角、华南国际商城为中心的北部大型现代化商业区的建设。建成5家大型综合购物中心,20家大型超市(卖场)和仓储式商场,500家面向社区的便民连锁店。

现代物流产业:凭借国家粮食储备库、北良粮食码头、商品交易所、大型粮食批发市场的组合优势,优先发展粮食物流产业。凭借专业码头、空港、快速陆路运输网,积极推进基础原材料、油品、矿石等生产资料分拨中心的建设和物流产业的发展。凭借保税区特殊政策,积极吸引跨国公司来连开办面向东亚的物流集散基地。凭借沃尔玛、家乐福、百盛、大商等大型商业企业集团和批发市场,发展服务东北、服务全国的物流配送中心和仓储基地。健全现代分销网络,强化大连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窗口”、“龙头”地位。

三、稳健发展金融业

及时抓住我国逐步开放金融领域和利率市场化的机遇,积极推进多门类、多成份、多功能的银行、证券、保险业的共同发展,完善支持口岸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

认真贯彻国家货币政策,促进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完善与发展,积极探索储蓄转化为资本的渠道,发展壮大地方性金融机构,增强金融对地方建设的支持能力。积极参与创业板的建设,发展风险投资业。继续清理整顿金融秩序,强化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高金融资产的质量,率先将大连建成金融安全区。紧跟国家金融开放步伐,推动外资银行开办人民币业务,不断改善金融服务,实现金融服务电子化、网络化和国际化。重点推动外汇调剂市场、证券市场、期货市场和区域支付清算中心、外汇结算中心的建设,积极争办离岸金融业务,发挥区域性金融中心作用。进一步规范保险业行为,积极开拓新险种,增强偿付能力,提高保险服务水平。

四、培育发展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要适应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大连,面向国内和境外,向社会化、商品化、规范化发展。房地产开发本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多样性原则,由解决住房拥挤、建设“解困房”为主转向建设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服务配套、经济适用的“康居房”为主,适当发展高档住宅,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在大力进行住宅旧区改造的同时,进一步加快住宅新区的开发建设,重点沿快速轨道交通线向主城区北部和东部郊区延伸,建设大型现代化住宅新区,创建一批国家康居示范小区,进一步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完善规范房地产交易市场,建立“一级市场统一、二级市场规范、三级市场活跃”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保护人民群众利益。把房地产业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骨干产业。

第七章 建立现代工业体系

“十五”期间,初步完成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任务,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为主体,转变为多种经济成份、多种投资主体的融合;二是由传统工业为主导,转变为以高科技、高开放度、高加工度现代工业为主导;三是由传统经营体制为主、优势产品不突出、集中度不够的企业群,转变为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具有国内外著名品牌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群,初步形成现代工业体系。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控制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和污染工业的规模,大力发展石化、交通运输机械、装备机械业,优先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精细化工、医药、环保、海洋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大幅度提升服装、纺织、家具、食品加工业,实现大连工业由原材料、资源性加工为主进一步转向高加工度和资金、知识、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加快传统产品的升级换代。

一、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融合的现代企业群

坚持“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有进有退,扶优扶强”原则,努力巩固扩大国企改革与脱困成果,加大股权调整和置换,继续抓大放小,做到进而有为,退而有序,大力度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加快国有工业企业战略性改组。通过竞争、国有资产变现和产权转让等多种形式,推进国有资本从一般加工业、竞争性行业以及中小企业中退出来,适当降低国有产权的比重,切实解决国有经济领域战线过宽过长的问题,实现具有规模优势和整体竞争实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整合,提高集中度,增强国有经济的整体实力和控制力。打破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界限,鼓励企业法人之间共同持股和交叉持股。积极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吸引公众参股。大力推行经营者持股、内部员工持股和股份合作制。到2005年,完成推进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的任务,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全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规范公司制改造,构建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和完善经营管理者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全面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

切实解决外资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政策环境障碍,促进外资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与外资企业的合作,围绕其主导产品,开展上下游产品的配套生产,创造条件参与其生产、营销网络,增强综合服务能力和出口创汇能力。

农村工业应发挥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和吸纳城市产业转移的能力,结合城市工业的调整搬迁,提高吸纳城市工业的资金、项目、技术、设备和引进外资的能力,继续以“调高、调优、调大、调外”为目标,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为先导,调整结构,加快技术产业升级。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为外资企业、城市工业配套的产品生产,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全市形成国有、外资、民营、股份制及其它经济成份工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多元融合”新局面。

二、调整工业布局

根据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和城市功能区划的要求,主城区要以更大的气魄和更长远的眼光进一步调整工业区,加大对城市工业布局特别是临海工业区调整的力度,继续搞好企业搬迁改造。全面完成沙河口工业企业的搬迁改造,调整黑嘴子工业区,重点加快七贤岭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开发建设和甘井子工业区的调整,控制城市岸线临海工业规模。搬迁改造的工业企业要按照“宁可少而精,不要多而全”的原则,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艺,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发展拳头产品,淘汰落后工艺、产品以及过剩的生产能力。以政策为导向,鼓励和推动新上的大型加工项目,沿交通干线向北布局,带动县域经济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加工企业迁入对外开放先导区,开发建设好新工业区。支持郊区、县域工业小区的建设,推进农村工业向市级经济开发小区和中心城镇集中。

三、改造传统工业

运用高新技术全面改造传统产业。积极支持以数字化电子视像产品、计算机软硬件为主的先导型产业,交通运输设备、装备机械为主的制造型产业,原油深加工为主的基础原料型产业和包装、食品、纺织、服装、家具为主的消费类产业,按照“增加品种、改善质量、提高效益、替代进口”和“扩大出口”的改造方向,运用高技术成果加快升级改造,促进加工业由传统的原材料粗加工向高、精、尖、深加工方向发展,全面提高生产工艺水平和技术装备水平,壮大优势行业、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增强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加快推动以中直企业和上市公司为龙头,以项目和产品为依托,以资产为纽带,具有规模优势和整体竞争实力的石化、机车、造船、大柴、华录、冰山、大显、瓦轴、盛道、大钢、大化、大重、大起、大机床、大药等企业调整改造的步伐,大幅度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和完善技术中心,强化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加快传统产品的升级换代,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努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高科技产业化水平。大力开发与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柔性制造、集成制造等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企业逐步向工艺、产品设计无图纸化,生产经营过程自动化,设备、产品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的方向迈进。积极推进3000万吨/年原油加工、300万吨/年船舶制造、电力机车、城市间高速机车、5万台大马力发动机,50万吨PVC、40万吨汽车热镀锌板、40万条子午线卡车轮胎、300万部数字化无绳电话、200万台汽车音响整机及零配件等60余项重点项目建设。

四、推动中小企业发展

创造宽松、平等、透明的体制、政策环境,完善多元化中小企业发展的配套措施,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特别要支持那些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前景、技术含量高、有比较优势的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建立以资金融通、信用担保、技术支持、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拓和人才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提高贷款比例,逐步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中小企业。积极探索建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的管理模式和撤出机制。加大财税政策的扶植力度,安排一定的资金重点用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与创业资助、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改造项目贴息等方面。鼓励外商独资或参股创办中小企业。积极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取消对中小企业的摊派,减轻负担,改善经营环境。鼓励中小企业向“精、专、特、新”的方向发展,形成与大企业、大集团相适应的社会化分工、大中小匹配、专业化衔接和技术配套的产业关联群体和产业组织结构。

第八章 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的功能开发要从单一的生产型向生产、生态、生活复合型转变,努力发掘农业资源的生态、文化、旅游等功能。加快社会化生产服务体系的建立,积极扶持以生物技术为重点的种子种苗基地建设,培育名牌产品,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大幅度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围绕高效农业、创汇农业的建设,推动大连农业从数量型向效益质量型转变,初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现代精准农业转变,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

一、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采取倾斜政策,特别是支持北三市开发建设的政策和有效措施,继续增加多种渠道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以交通、供电、通信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条件。完成主要河道整治、水库除险加固和大型灌区输水配套设施的防渗工程,积极推进应用喷灌、滴灌和输水防渗等技术,发展节水型农业。重点建设优良原种保种基地,加速引进和培育适合本地生产条件、有广阔市场前景、较高经济效益的国内外优良品种,形成产业规模。加强农业病虫害防治,增强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监控,建设市、县、乡三级病害疫情监测与防治体系,利用现代化种养技术,重点建设一批无土栽培、无公害生产和水产立体混合养殖示范基地,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增加附加值,发展高效农业、创汇农业。

二、调整产业结构

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消费需求为导向,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以技术进步为依托,以精品工程为载体,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稳定粮食产量,重点发展水产、水果、蔬菜、畜禽、花卉等优势资源,特别是无公害、反季节的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十五”期间,全市计划调减6.67万公顷粮田,因地制宜地发展优质经济作物和退耕还林还草,2005年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比例将由“九五”期末的75:25调整到50:50。坚持“捕捞、养殖、加工”协调发展的方针,加快实施“海上大连”发展规划,积极发展以优质品种筏养、底播增殖、滩涂精养、陆域渔业、海上网箱养鱼为重点的海洋增养殖业,扩大远洋渔业生产。以黄海大道、沈大高速公路、旅顺北路经济带和甘井子都市农业区为重点,实施农业精品工程,新建500项农业精品工程项目。逐步形成生态良性循环的农林牧渔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

三、优化农业生产布局

以农业自然区域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基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形成近郊、远郊、交通沿线、北部农(渔)业主产区点线面相结合、圈层合理的区域布局。城市近郊区,侧重于发展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如蔬菜、水果、花卉、草坪等绿色园艺产业和集文化、教育、旅游于一身的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创汇农业,适度发展畜禽业;限制城市近海海域的水面养殖,大力发展海底水产增养殖和工厂化养殖。城市远郊区和主要交通沿线,突出种植、养殖、加工多种经营,侧重发展具有特色的优质农产品、畜牧、林果、种子种苗等观光、休闲、精品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保鲜储运业。以瓦房店、普兰店、庄河三市和长海县为主体的北部地区,将发展成为大连名特珍新优土特农产品、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渔业的农(渔)业主产区,成为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生产基地。

四、加快农业经营体制改革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实施扶持政策,在尊重农户和企业主体地位及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尽快培育出一大批引导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骨干力量。新建、改扩建50个规模大、竞争能力强,产业关联度大,能把市场信息、适用技术、管理经验带给农户,并能有效地解决农户分散经营与国内外市场连接的大型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鼓励以资本为纽带,实行强强联合,发展规模经济。按照“多元投入,择优扶强,制度创新”的发展思路,引导和支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引导农民以生产要素入股方式,发展股份合作制龙头企业。选择一批“公司+农户”的龙头企业直接上市融资,增强企业成长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迅速发展。建设和完善30个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进一步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和培育民间服务组织,组建和完善各种行业协会,为农民做好产销服务。鼓励发展各类中介组织,发展销售合作社等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促进农产品流通。

五、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要以机制创新、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强化管理为重点,继续坚持“调大、调高、调优、调外”的思路,加快发展,扩大规模,提高档次。乡镇企业的改革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推进资产重组和机制转换,实现体制创新,充分调动投资、经营、生产者的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要与技术进步紧密结合,突出发展规模经济,实现规模效益;突出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快实现经营方式的转变;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抢占科技制高点;创建“中国●大连高科技农业开发基地”,加快产业化建设步伐。培育10个农业产业化一条龙企业,创造就业机会,加快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壮大县域经济。

六、建立社会化生产服务体系

加快建立健全多形式、多层次、多种经济成份的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农产品标准检测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兴办信息、技术、营销、农机、水利、加工、储运等专业服务组织,并引导其向一体化、产业化和企业化方向发展。科技服务,鼓励农业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紧密结合生产实际,针对结构调整中的技术难题和病虫害进行联合攻关。同时,加强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扶持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等服务组织,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信息服务,加快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体系,加快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充分发挥“大连农业信息网”的职能,为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提供信息服务,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生产优质农产品,实现农产品优质化目标,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生产优质农产品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流通体制,发展农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积极开辟“绿色通道”,坚决清除各种关卡和乱收费、乱罚款,确保农产品特别是鲜活产品运销畅通无阻。鼓励开拓国际国内营销网络,提高鲜活农产品和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的内销、出口能力,成为向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出口水产、水果、蔬菜、畜禽产品的重要基地,成为东北地区和中国北方重要的优质绿色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第九章 推进信息化

顺应全球信息化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以宽带多媒体信息传输网络建设为基础,以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共享为重点,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教育、研发、培训为手段,以信息产业发展为支撑,积极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通过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结构调整升级,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素质,构筑国际性区域信息中心。“十五”期末,大连城市信息化整体水平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一、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

加大投资力度,完成覆盖全地区、联通国内外、天地一体化、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宽带基础传输骨干网和宽带接入网的建设,综合性能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实现电信、有线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各类基础运营网络互连互通。改造和提升城域网的服务功能,建设国内领先水平的区域公用信息平台。加快建设数字移动通讯网,不失时机地引入新一代移动通讯系统,扩展各种多媒体业务。积极争取设立国际出口局,开通与国际信息平台接轨的信息高速公路,更好地服务于东北、服务于全国,从根本上改善大连地区通讯环境。

加快以3S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为支持的城市建设与管理数字化,初步形成城市综合基础地理、公共资源、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基础数字化环境。建设大连市地理空间数据交换中心和宽带网站,开发大连市地理空间数据库及信息系统,构建三维可视化数字城市基础框架,在全国率先进入数字城市示范行列。

加大投入,加强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制度和设施建设。强化信息法制化和知识产权保护,支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关键技术,支持研发急需的信息安全产品,努力增强信息安全防护、应急反应、恢复对抗能力,基本满足国家和市党、政机关及经济等部门对信息渠道畅通和网络安全的需求。加快制定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地方性法规,完善相关的产业政策和投融资政策,设立信息化建设和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形成大连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的机制。

二、推动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系统建设

围绕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建设区域信息中心的目标,加快各类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信息应用系统的建设。以政务部门、社会公共服务部门、企业为重点,加快管理体制改革,打破条块分割,营造益于信息化发展的体制、政策环境。加快推进全社会信息资源数字化、标准化、网络化建设,全面整合地方信息资源,形成社会信息资源综合利用和有效共享的机制。积极开发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的信息服务。以党政、公安、财税、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公共服务、口岸、金融、商贸、旅游等信息应用系统建设为重点,建立完善的各类信息应用系统。积极推进企业生产经营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有步骤地推进社区智能化建设。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信息系统的建设,满足大连城市功能的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快推进信息化。

三、发展信息产业

软件产业:力争保持年均60%左右的速度递增。以大连软件园为主要产业基地,扩大和发展与世界知名软件大企业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吸引他们来连投资创业。跟踪世界先进水平,高起点切入,通过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高级软件人才,大力发展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成套软件产品。重点开发嵌入式软件、大型应用软件和中文信息系统等,形成知识产权和竞争优势,把大连软件园建成国内一流的软件开发、示范、出口、人才培训基地。大力扶持和发展一批覆盖面广、市场竞争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将大连建设成为国际化软件产业示范城市。到2005年,软件销售总额将达100亿元,出口创汇3亿美元。

信息服务业:加快培育多经济成份、多层次、多专业从事信息服务的市场主体,开拓信息服务新领域。在推进传统信息服务业数字化改造的同时,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支持的网络增值服务、信息内容服务以及各类专业信息咨询服务。引导和推动各类网络服务企业的发展,扩大网络信息服务覆盖范围,增加用户数量。鼓励和扶持一批为信息系统建设提供技术开发、集成、运行和维护支持的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提高大连信息技术的自主服务和对外服务水平。以城市公交“一卡通”项目为切入点,推动IC卡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加强信息咨询企业与国内国外重要咨询机构的合作,积极开展跨国、跨地区的信息咨询业务,尽快实现信息服务业的产业化、市场化、网络化、国际化。

信息制造业:立足现实基础,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不断增强信息设备的自主开发能力和改造传统产业的智能支持能力。重点发展计算机外围设备及其配套产品、通信设备、新一代视频产品和微电子及新型元器件等4个行业。重点建设有牵动效应的龙头项目,提高信息化装备能力。

四、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以企业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围绕优势产业,发展与国际接轨又具有大连特色的电子商务。优先发展商贸、金融、物流、旅游、展览、政府采购、教育等领域的电子商务,使之成为政府、企业、个人之间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到2005年,建立起比较完善、安全可靠的电子商务运行支持体系,形成比较规范的政策、法制环境,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重要电子商户汇聚地和物流的集散地,确立大连的电子交易与在线支付的区域性电子商务中心地位。实现大连市CA认证中心与国家及其它地区CA认证中心的交叉认证。全面整合港口、海关和邮电EDI系统,建成海、陆、空物流信息网互连互通的全地区综合物流电子商务网,满足工商企业实现“零库存”的需要,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带动现代物流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到2005年,全市50%的中小企业和大型工商企业基本实现电子商务购销业务,电子商务交易额占商务交易总额的50%以上。

五、普及计算机和网络知识

在全社会实施多层次的信息教育工程,广泛普及计算机和网络知识,提高人们掌握、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2005年,全市中小学及大学在读学生信息教育普及率达到100%。以院校、科研机构和各级培训中心为依托,建立多层次的信息人才培训体系和继续教育体系,加快对高层次信息人才的深造培养和企事业人员计算机、信息网络知识的培训,使大连成为东北地区计算机和软件人才的培训基地。

第十章 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要以增强城市集聚、服务、辐射能力,适应现代化国际城市发展为目标。按照系统化,网络化、现代化标准,建设高效便捷、畅通安全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培育发展枢纽性经济功能、文化功能、服务功能,增强大连对内对外沟通和承载国内外大型活动的能力。

一、加大口岸交通设施建设

“十五”期间,重点建设大连口岸物流枢纽设施,完善集装箱运输、大宗货物运输、城际零担运输、城区商品配送的储存设施和运送渠道,逐步形成规模化、规范化、信息化、国际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海港:继续以深水码头、集装箱远洋干线、内陆干港和物资集疏运网络建设为中心。重点推进30万吨级进口原油码头、20万吨级进口矿石码头和大窑湾港二期工程的建设。加快地方港口建设和大连港功能区调整改造,使老港区实现客货分流,建设成为与城区融为一体、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滚装客运渔人码头,把大窑湾新港区建成集装箱、散粮、矿石、石油等大宗货种集疏运的专业化货运港区,为确立大连在东北亚的干线港地位奠定基础。

空港:按照国际机场4E类标准和完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综合功能的要求,升级改造周水子国际机场,扩建候机楼、停机坪、停车场和其它配套设施。积极开辟新航线,增加客货运输量,加快大连成为东北地区航空枢纽港的建设。认真做好新机场的前期规划工作。

铁路:重点完成哈大铁路电气化改造(大连段)、大连火车站改造和烟大火车轮渡项目建设,大幅度提高铁路运输通过能力和集散能力,把大连建成东北地区跨海连接华东地区的陆路客货运输的重要枢纽。

公路:重点完成大连主城区北部出口路的拓宽改造与延伸,完善主干线公路网的建设,加快推动农村公路网建设。形成以“三纵三横”(三纵:沈阳——大连、大连——丹东、盖州——亮甲店;三横:皮口——交流岛、城子坦——长兴岛、塔岭——永宁)为骨架的快速公路网和辐射整个市域的“2小时经济活动圈”。

二、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解决大连城市及市县城市供水问题,完成英那河水库扩建、“引英入连”供水、大连城市供水系统改造工程和市县城市供水工程。着手规划研究大连城市远期供水方案。城市供水,坚持开源节流并重,在加强供水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加强中水利用设施规划建设。加快市区老旧地下管网的改造工程,建设安全可靠的供水、排水、供气、供热系统。

加快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大幅度提高城区之间、城区内的交通输送能力和通行速度。进一步加大城市道路综合整治力度,完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优化城市交通结构,构筑与现代化国际城市相匹配的新型公共交通体系。

能源建设,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加大使用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加快城乡电网建设,提高城乡供电质量和安全性。继续发展城市集中供热,减少一次能源对环境的污染。

根据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标准和市场配置资源的要求,实施市民水、电、气、热、通信入户设施的改造工程,调整标准,实行水、电、气、热单户计量和信息网络服务入户,加快构筑现代化高标准微观基础设施,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进一步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在搞好集中供热、中水利用、生活排污的同时,逐步推进供热、中水利用、生活排污处理的小区化、楼宇化,优化环境。

三、加强文教卫体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增加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按照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布局调整的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卫生防疫、群众体育、公共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继续改扩建一批中小学校舍,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以创建“国际健康城市”为目标,建设国内一流水准的综合医院、急救中心、康复中心、心理咨询医疗中心和社区医疗保健网络,建立海上救护系统。建设大容量、高水准的现代化体育中心,网球、游泳、足球、自行车、田径等训练基地和开展大型竞技体育赛事的优良场馆,增强承办国内外体育大型赛事的能力。建设国内一流的大剧院、东北最大的电影放映城、新闻大厦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时代感的文体设施项目。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建设一批设施水平较高、管理科学化、服务优质化的社会福利场所。大力度建设环境优雅、管理规范、功能完善、各具特色、设施配套的现代化社区。

第十一章 推进城镇化

按照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原则,合理调整行政区划,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产业、人口的扩散,缩小城乡差距,增强大连整体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完善以主城区为极核,沈大高速公路、黄海大道、渤海沿岸为轴线,区内交通干线为节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个人发展计划高中语文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个人,高中,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近一个月的寒假时间,为同学们制定以下学习计划:

一、读书计划。阅读你喜欢的两本名著,每天写不少于500字的读书笔记。

二、做好社会调查。调查内容:你所在村庄、社区里你同龄人的读书情况。调查

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法,并撰写调查报告。

三、预习下学期的学习内容:《唐诗宋词选读》。注意做到:

1、先阅读,结合注解,扫除字词句障碍。

2、查阅资料,理解诗词的大意。

3、 背诵积累你喜欢的经典语词句。

4、找出疑问提出问题。

希望同学们在假期里制定好作息时间和具体学习计划,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个人发展学习研修计划范文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个人,教研,全文共 5714 字

+ 加入清单

一、学校发展背景

(一)学校概况

爱心学校于220xx年3月挂牌成立,20xx年2月独立建制,成为教育局直属学校,也是九年一贯制的特殊教育学校。20xx年5月新校交付使用,新校占地面积为379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为2139.4平方米,绿化面积达1140平方米。

(二)办学优势

1.学校办学特色初显。学校自独立以来以“生存教育”为抓手,以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苏南农村智障儿童生活能力多元化培养的实践研究》为载体,逐渐形成了学校多管齐下、家庭紧密配合、社会通力合作——学校主导、家庭辅助、社会支撑(实践、保障、服务、桥梁),多元化参与、多形式培养学生生活能力的模式,有效促进了学生生活能力的提升,获得了专家、领导和家长、社会的一致好评。

2.学校有一支积极进取的青年教师队伍。学校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师徒结对、校本培训、外出学习、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鼓励青年教师在学科教学、课题研究等方面不断探索,培养了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促进了他们专业素养的提升。

3.学校有着良好的外部环境。学校环境优美,小巧精致,绿意盎然;社会各界对特殊教育关爱程度越来越高。

(三)存在的问题

1.学校部分教师进取心不强,具体表现在:学历层次不高,12名专任教师中,已经取得本科学历的有3人,占25%;大专学历的有8人,占67%。职称意识不浓,目前取得小学中级以上职称的2人,占17%。教学骨干不显,除校长外,教师中无一人是太仓市级命名的学科带头人。

2.学校教改科研意识不浓。虽然青年教师均参加了苏州市立项课题的研究,但仅仅局限在按时完成指定的任务,缺乏独立思考探索。学校没有根据教师的不同水平指导教师申报各级各类的课题。

3.学校专任教师缺乏。目前学校虽然引进了1名音乐专任教师,也在培养1名美术专任教师,但从实际出发,还缺少有各种特长的教师,包括专业的美术教师、体育老师、各种康复训练和治疗师、图书管理员、保健教师、校医等。由于专任教师的缺乏,所以兼课现象非常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4.学校缺少领头羊。学校中太仓市级的学科带头人少,缺少引路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青年教师的成长速度。

5.学生整体素质不高。我校是一所培智学校,近年来学生的程度越来越重,且多重障碍的越来越多,给学校的教学增加了难度。

6.学校硬件设施不完备。尽管新校初看校舍崭新,设施先进。但是由于学校是特殊时期的产物,因此校园整体显得过小,教室数量如今只能满足一到两年的招生需求。若要进一步发展学前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在校内已无法实施。内部设施也不够完善。体育运动场地、感统教室和劳技教室均过小,劳技制作工具不够齐全。

二、学校办学理念及办学宗旨

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以爱为源、生存教育,特色育人。

具体阐释如下:“以人为本”即学校所有活动都要本着尊重差异,满足需要,让每个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的理念,无论是德育工作还是教学工作、后勤工作等,各部门、各条线要形成共识。“以爱为源”即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源头,也只有有了爱,才能确保一切活动的正常开展,才能促进学生最大的发展。“生存教育”即学校要注重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要尽量从提高学生生活能力出发来组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自立生活、融入社会。“特色育人”即以生存教育为特色,重视学生劳技、工艺美术能力的培养,努力帮助学生掌握一项特色技能,为将来自食其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办学宗旨:自立生活、适应社会、回归主流。

简单阐释如下:“自立生活”指掌握自我服务技能,生活能自理。“适应社会”指能像正常人一样融入社会,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回归主流”指能像正常人一样找到一份工作,参与建设家乡的活动。

三、学校发展总体目标

1.细化学校内部管理。从物的管理到人的管理,做到各尽其能、各司其职。逐渐完善学校制度建设,努力实现制度约束人,制度促进人,制度造就人的新局面。

2.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校园内建设有学校特色的各个文化长廊,让校园的一草一木、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努力营造一个整洁文明又显露学校个性的育人环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校园网上建设有家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校园网络环境,让校园网成为育人的新平台。

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等形式,逐渐摸索一套符合本校校情的师训方案,锻造一支具有敬业精神和现代教育理念、业务过硬的师资队伍。

4.深化课程改革。通过开展富有成效的校本培训,在校园内形成学习新课程、实践新课程、反思新课程的良好氛围,让在职的每一位教师耳濡目染新课程理念,行为外化新课程理念。

5.开展“”课题研究。力争用四年时间开展“”课题《培智学校“走班制”教学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努力探索适合培智学校走班教学的模式,并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学校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

6.改善办学条件。力争在五年内完成学校异地新建任务,让更多的学生能享受优质教育。

总之,五年内完成“苏州市信息技术装备先进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等创建工作,努力办成一所“理念现代化、管理精致化、教育优质化,学生喜欢、教师向往、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特殊教育示范学校”。

四、具体发展目标

(一)学校管理目标

1.加强“三风”建设。确定“博爱”为校训,“至爱、至善、至勤”为校风,“爱心、耐心、精心”为教风,“自立、自信、自强”为学风,让教师、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各条线围绕“三风”开展系列活动,让“三风”实实在在成为师生的行动追求,逐渐将“三风”精神氤氲在校园的上空,弥漫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2.完善制度建设。在平时工作中发现管理漏洞,逐一完善各条线制度建设,以硬性的规章制度和软性的协调和凝合、约束为表现形式,有效促使各条线的工作效益,为营造和谐校园提供保障。

3.实行分层管理。积极创新学校管理制度,建立“分级管理,分部负责”的新型学校管理制度,实现学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4.加强校本培训。研究一套卓有成效、适合本校实际的校本培训制度,努力使每一位教师都参与、每一次活动都有收获,扎扎实实推进本校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

(二)育人环境目标

1.建设彰显学校个性的校园内部环境

① 筹建文化长廊。规划教学楼共三层,三个楼层的长廊为“诗配画长廊”,综合楼共两层,底层为“儿歌长廊”,第二层为“名人名言长廊”。

②创设品味化专用室。学校准备对劳技室进行改造,增加烹饪设备,布置菜谱图片,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烹饪技术、享受烹饪手艺的场所。将原有的队室改造成蒙台梭利教室,增添蒙氏教学设备,布置温馨的环境,使其成为学生自由活动和学习提高的场所。

③浓厚诗意绿化。定期更换学校的草花,使学校春有花,夏有阴、秋有果、冬有绿。加强种植园的管理,定期组织师生对种植园的植物进行更换和维护,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种植本领,了解植物生长过程的场所。班级要建设绿化角,鼓励学生争当绿化管理员,以培养学生珍爱生命、认真负责的品质。

2.建设显露学校特色的校园网络环境

①让校园网成为教师学习交流的平台。

②让校园网成为记录学生成长轨迹的园地。

③让校园网成为家校联系的重要场所。

④让校园网成为学校对外交流的形象代表。

⑤让校园网成为学校办学历程走向辉煌的见证人。

(三)师资培训目标

1.建设学习型组织。在校内逐渐形成爱读书、善思考、勤总结的教师群体,让学习伴随教师日常的教学生活。

2.塑造良好师德形象。帮助每一位教师确立服务意识,倡导“爱的教育”,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努力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的教师。

3.提高教师学历层次。鼓励教师业余进修,五年内使我校教师本科学历达50%。

4.提升教学能力。包括有娴熟的现代技术应用能力,有课程开发的意识、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5.提升专业技能。力争用五年时间培养1名康复师、1名蒙台梭利教师、1名言语治疗师、1名美术教师、1名信息技术教师、1名图书管理员、1名保健教师。

6.实施“名师工程”。争取五年内培养太仓市级学科带头人1名、教坛新秀3-4名。

(四)教育科研目标

1.完成“”课题研究。扎实开展“”立项课题《培智学校“走班制”教学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注重过程管理。通过四年的研究,力争取得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的发展,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2.加强微型课题研究。鼓励教师申报微型课题研究,让课题研究引领教师成长。

3.改变教师工作方式。力争用五年时间,逐步使科研成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让读书、反思、写作成为教师的工作习惯。

(五)课程改革目标

1.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努力探索培智学校走班教学的原则、分层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以解决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探索出适合培智学校走班教学的模式。

2.出版课改专辑。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本校发展的课改之路,不断总结提升,争取五年内出版本校的课改专辑及校本课程。

3.提升课程质量。树立质量意识,把好课程质量关,不断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六)德育工作目标

1.加强学生的行为培养,帮助全校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培养一支敬业奉献、有办法、有思路、有效率的班主任队伍。

3.打造一支有一定工作能力、各方面素质高的学生干部队伍。

4.强化学生的自律、自强、自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

5.德育工作系列化,每学年分别举行“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艺术节”等主题节,为学生施展才华搭建舞台。

(七)学生素质发展目标

1.培塑学生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做到言谈举止文明,衣着整洁。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四个习惯,即静听、善思、乐讲、愿写的习惯。

3.提高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力,继续开展每月技能的学习和比赛,定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提高生活能力,为其将来自立生活、适应社会、回归主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4.注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学生既有良好的心态又有健康的体魄。

(八)办学特色建设目标

加强生存教育特色建设,以生活能力的提高为宗旨,以劳技、工艺美术教学为抓手,深化金属画、针插画、串珠、剪贴画、烹饪等校本课程的教学,在软环境和硬件环境上加大投入,争取将这一特色发扬光大。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民主管理,发挥教师智慧,共谋学校发展

1.营造校园民主和谐的氛围,增强每一位师生的归属感。通过政治学习,教职工大会,开展“我为学校发展献一计”活动,积极为广大教职工参政议政搭建平台,以此来凝聚人心,增强战斗力。

2.完善教职工大会制度,确保每学期一次的教职工大会召开,广泛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并妥善处理。

3.学校每一个重大决策、每一个制度出台均经过教代会通过方可实施,争取广大师生的拥护。

4.了解每一位教师的特长爱好,让他们在校园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长处,体现价值。

(二)做实师训计划,营造进取氛围,打造学习型校园

1.“三级命名”。每年命名一批校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每年考核,发放补贴。并积极向高一级的命名输送人才。

2.请进走出。加大对外交流渠道,选送教师外出培训学习。与各地名校建立来往机制,互相切磋交流。每学期不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及时补充新的教学信息、接触新的教育理念。

3.搭建舞台。努力为青年教师创设各种崭露头角的机会,在各种公开场合亮相,提高实战能力。

4.自我规划。每一位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人认真作规划,自定奋斗目标,明确努力方向。

5.专业培训。利用校内资源,积极为教师提供各类培训,包括信息技术、专业技能,演讲与口才等。

6.对口培养。根据每位教师特长,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使之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从而更好地为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做细德育工作,营造良好氛围,打造德育校园

1.加强队伍建设。以主题沙龙、论坛和主题班会评比为手段,组织班主任定期学习班级管理经验、交流班主任工作心得,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2.加强干部培养。选拔优秀学生担任班级小干部,加强培养,做好育人协助工作。

3.丰富活动内容。德育活动主题化、成系列,反复抓、抓反复,让活动深入学生心田,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提高素养。

(四)做强科研工作,营造研究氛围,打造智慧型校园

1.完善课题研究制度。定期召开课题例会,举办课题沙龙活动,努力营造科研氛围。

2.加强理论学习。每季度分工编写科研文摘,扩大阅读量,丰厚理论底蕴。

3.加强学习反思。定期发送有价值的理论书籍,督促教师阅读学习。建立校园博客,记录思考所得。撰写反思随笔,定期汇编成册。

(五)做精后勤工作,营造服务氛围,打造服务型校园

1.组织学习,强化后勤人员服务意识。

2.加强考核,督促后勤人员服务行为。

3.全员参与,让师生成为自觉维护校产人员。

(六)加强信息化工作,构建服务平台,打造数字化校园

1.优化基础设施。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装备的投入,增添电子白板、笔记本电脑、语言康复设备等。

2.建设应用平台。加强校园网建设,提高数字化校园水平,建成惠及师生和家长的公共教育智能化服务体系;加强资源库建设,建立教育资源共享系统,为每个人提供个性化和无处不在的教育。

3.升信息素养。提高师生的信息化素养和能力,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加强现代化语训设备的使用和电子白板等的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创造学生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信息化环境,丰富学习的内容与手段。

六、工作保障

1.物质保障。争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确保学校异地新建的落实。争取教育局和残联的关心和支持,在资金和人力上确保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需求,每年增加投入用于学校建设,把我校建成一所生态校园、活力校园、现代化校园。

2.组织保障。切实加强行政班子建设、团支部建设、工会组织建设,团结协作、敬业奉献、廉洁奉公、高效运作成为每一个团体的工作作风,使之成为富有战斗力的师生表率队伍。

3.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努力使制度成为一种文化,影响和约束师生的日常行为。建立合理的奖惩体系,做到“多劳多酬,优劳优酬”,使之成为促进教师努力工作的催化剂。实施民主办学,依靠工会、团支部,调动广大教师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年小学全年发展工作总结_工作总结范文_网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全文共 1974 字

+ 加入清单

2010年小学全年发展工作总结

新学期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应该有一个新的气象,实现学校这个学期的成绩爆发。

过去的一个学期,我们学校的总体成绩非常的理想,各项测试很多都达到指标,而期末测试好,很多学生的成绩出现上升。这都是很好的现象。

所以这个学期我们学校一定要励精图治,将我们学校的各项指标都提上去,特别是学生的成绩一定要出现大范围的进步,不能再出现上学期很多学生的成绩不好的现象了。另外学校评比也要进步。

过去的一年是教育“大发展,大提升” 的重要一年,也是我镇基础教育快速发展迎来良好契机的一年。为之,我们中心小学面向全区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思路,全面实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区教育局的各项工作安排和精神指示,全面实施科教兴镇战略,继续坚持求实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之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推动着我镇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地发展。

一、围绕“两情两德”教育活动,深化师德行风建设。

这一年里,我们一直把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树立高尚的师德风范,创设良好的工作氛围当作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来抓。我们以区教育局开展的“两情两德”教育活动为契机,严格按照区教育局的活动要求和周密部署,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切实加强教师的师德行风建设,提高学校管理和教师育人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1、讨论反思,增强师德意识。首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包河区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及细则(试行)》等有关文件和规定,明确每位教师理应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和具体目标。其次,学习和讨论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理解新时期新形势下社会和人民所赋予教师的丰富内涵和神圣使命。再次,开展师德建设大讨论活动,重点围绕教育思想、思想道德等八个方面的内容,以组织开展座谈会的方式让广大教师的思维在碰撞中摩擦出理性的火花,逐步提高思想认识。最后,让每位教师反思自己的从教经历,主要着力点是从教育教学、工作态度、对待学生、教学评价、日常生活、社会活动等方面找出差距、问题和不足,并据此制订出详细的整改计划和措施来。

2、师生互动,凸显“两德”内涵。我们将教师的“情”与“德”和学生的“情”与“德”有机地结合,开展了师生双向互动、角色体验等活动。其一、开展“爱生月”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开展“爱心献学生”活动,每位教师和班级每一位学生做一次心灵沟通;每位教师志愿者与一名贫困家庭学生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并开展一次“小手拉大手”爱心帮扶活动。教师们以实际行动展示着自己高尚的师德水平和道德素养,受到了学生们的无限尊敬和爱戴。其二、开展“近师周”活动。学校通过“学校开放日”、“教师生活一日行”等方式安排一周的时间让学生和家长走近教师、了解教师、亲近教师;然后在“家长学校”中开展“我眼中的好教师”征文活动,发动学生及家长描述老师的工作、学习、实践等生活情况,并将优秀征文稿件在校园广播网中展播。

3、开门评议,发挥监督指导作用。在活动中,我们始终不忘运用群众舆论监督的力量来检测和评议师德行风建设的成效。主要通过如下两种方式:1、组织“教学开放周”活动,邀请当地的村(居委会)、有关单位和学生家长代表观摩学校的常规管理及课堂教学,并留下宝贵的指导意见。2、设计问卷调查表,组织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评价教师、评价学校等活动,查找教师本人和学校自身在师德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整改措施。

4、与时代背景相结合,拓宽师德外延。我们跳出教育局圈定的活动框框,不断创新,努力寻找与时代背景相结合的“切入点”,从而拓宽师德外延。本年度,我中心校党支部被评为区先进党支部。

二、狠抓教科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渠道。我镇抓住课改这个契机,加大教研组织的研讨力度,强化课堂改革过程管理,提高教学管理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始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来抓。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我们加强对全体教师进行新课程理论的学习教育,使其尽快地理解新课标、领会新教材,掌握新教法,适应新课程改革新形势的需要。同时,我们着力推行教师成长和专业提升计划,在注重培养骨干教师的同时,更加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大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力度,努力推进“名师工程”、“青年教师培训工程”等。首先,我们给青年教师分析定位,定向培养,为青年教师外出学习、课题研究提供优先权,然后通过老带新、传帮带、拜师结队等形式,使青年教师尽快地跨越教育教学“平原”上的种种障碍,逐步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和育人经验。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乡镇经济发展上半年工作总结_工作总结范文_网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370 字

+ 加入清单

乡镇经济发展上半年工作总结

回顾我镇上半年工作,具体总结如下:

一是各项考核指标总体平稳增长,基本实现预期目标,提前完成多项半年考核目标。-月份全镇完成国民生产总值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同期增长%;完成农业总产值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同期增长.%;农业增加值万元,占目标任务的.%,同期增长.%。实现地方财政收入.万元,完成任务的.%,比上年同期增长.%;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万元,为任务的.%,比上年同期增长. %。上半年,镇域内完成企业生产总值万元,增加值万元,营业收入达到万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万元,完成规模以上企业产值万元,新发展个体工商户户,已审核通过户微型企业。全镇政策性生育率为.%。

二是重点项目,按期推进。截止月份,全镇所涉重点项目,已竣工完成个,其余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内业已启动建设或如期开展前期工作。在去年月开展的新一轮农村土地确权颁证中,全镇共完成个村个社区个组户的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实施颁证面积.亩,确认地块块。镇级重点项目有序推进,高速路的放线、勘界工作已经完成;路的改造已于月日开工,目前已进入实质性推进施工阶段;物流园区的征地、还房拆迁工作业已如期启动。

三是移民决算工作,按期按要求完成。今年是移民资金决算年,镇移民办在区移民局的指导下,完成我镇历时年,牵涉.亿元的移民资金决算工作,并按时完成了相关表册的填报工作,深受区级部门好评。

四是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扎实推进。全镇上半年新增流转耕地亩,完成目标任务的%,累计达到.万亩,耕地流转率达到.%;新增林地流转亩,林地流转率达到. %。截至目前,全镇已有户实现万元增收目标,占农户总户数的.%,完成目标任务的%;完成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元,占目标任务的.%,同期增长.%;新引进农业企业家,协议总投资万元;新发展种养专业大户户,完成任务的%,总数达到户。

五是民生工作得以加强。今年上半年,共实施大病病中医疗救助人次,大病病后救助人次,临时医疗救助人次;发放大病病后救助款.万元,临时医疗救助款.万元;发放年大病二次补偿人.万元。-月共发放春荒及低温雪灾款.万余元,救助困难群众人;开展春节、端午、五一节前慰问活动,共计入户慰问人,发放慰问金余万元,将党和政府的关心、机关职工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六是安全维稳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以来,我镇认真落实定期排查信访工作制度,每月定期摸排全镇的矛盾纠纷及重大不稳定因素,完善工作台账,半年来,共排查各类信访突出案件件次;建立了群众工作会议制度和“一站式”信访接待工作制度,开展主要领导轮流接访工作,确保信访秩序有序运转。-月份,共接待各类群众来信来访信访案件件次,接访人员余人次。同时加大信访调查化解及回复工作力度,半年来,共调查回复区级信访案件件,移民类信访案件件,本级其他信访案件件。基本实现在本级息诉息访的目标任务。

回顾上半年的工作,全镇在党委、政府的有力领导下,在各办、站、所、中心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围绕“参与政务、管理事务、协调服务”的职责分工,团结协作,奋力攻坚,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目前工作中存在的几点不足,一是项目协调统筹力度不够,二是协调税收和保护税收机制不够,三是机关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领导在点评中为今后的工作,定立了限期整改、积极改进的工作思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