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故宫导游词简单【优秀20篇】

浏览

6413

范文

492

故宫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好啊!我姓金。大家可以叫我导或金同学都没关系,我很荣幸能够带领大家去故宫旅游。希望大家能够听我对故宫的解说。

我们现在要去故宫了。故宫可是世界文化的遗产。我们要注意的事项:不能带火种,不能带危险物品:如小刀,剪刀等危险物品。不能有乱扔垃圾,乱涂乱画等不文明的事情。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气势宏伟的古代人民的建筑——故宫,故宫又称紫禁城。故宫的大门是南为午门也就是故宫的正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这宫墙四门的角楼都是风格独特,造型绚丽的。故宫的石墙上有龙的雕刻,有双龙戏珠,龙腾

虎跃,龙飞凤舞等美丽的图案。全殿面阔11间,进深5间,外有廊柱,殿内外共立72根大柱。殿高35米,殿内净空高达14米,宽63米,面积2377平方米,为全国最大的木结构大殿。我再给大家介绍介绍其他的宫殿吧!

现在大家来到的是保和殿。保和殿是皇帝宴请外藩王公,贵族和京中文武大臣 之处。你们知道乾清宫吗?不知道也没关系,现在我告诉大家乾清宫是明清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你们看过"还珠格格"这部电视剧吗?它就是在故宫拍的。

规划严整,气魄宏伟,壮观美丽,这就是我国的故宫。现在大家可以自由参观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北京故宫导游词范文4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59 字

+ 加入清单

女士们、先生们:

我叫王溦嘉,大家叫我小王就行了。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道参观,我感到很高兴。这里就是闻名世界的故宫博物馆,简称为故宫,就是昔日的皇家宫殿。

北京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为紫禁城(历代宫殿都象象天立宫,以表示君权受命于天)。由于君为天子,天子的宫殿如同天帝居住的紫宫禁地,故名紫禁城。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20xx年),永乐十八年(1420xx年)建成。历经有清两个朝代24个皇帝。故宫规模宏大,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多平方米,有房屋9999间,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为了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故宫有一条贯穿宫城南北的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上,按照前朝后寝的古制,布置着帝王发施令,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后居住的后三宫(乾清宫、交仄殿、坤宁宫)。在其内廷部分(乾清门以北),左右各形成一条以太上皇居住的宫殿宁春宫,和以太妃居住的宫殿慈寿宫为中心的次要轴线。出于防御的需要,这些宫殿建筑的处围筑有高达10米的宫墙,四周有角楼,外有护城河。

故宫御花园,原名宫后苑,今俗称御花园,占地一万二千平方米。以钦安殿为中心,园林建筑采用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布局紧凑,古典富丽。殿东北的堆秀山,为太湖石叠砌而成,上筑御景亭,每年重阳节帝后在北登高。

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

朋友们,因为时间仓促,这次对故宫的介绍就到此结束。下次有机会再带大家详细的参观。谢谢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游览故宫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00 字

+ 加入清单

不知为什么,时间过的那么快,车子就驶到了故宫博物馆门口。我带着紧张而又兴奋的心情步入了大门。故宫内的大殿大都是红墙黄瓦,里面的装潢典雅端庄,充满了皇室风格。据说故宫里有9000多间房,而且全都是由木条一块一块拼成的,没有一个钉子,难以想象这样一座雄伟的宫殿只用了20xx年就完工。故宫内最吸引人的要算“三大殿”,保和殿殿,太和殿,中和殿。我们先来到保和殿,我挤进人群,透过玻璃我看到那些皇帝的日用品早已没有往日的辉煌,那些陈旧的一切都仿佛在述说一个个真实古老的故事。向前走,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宫殿,没错,那就是“中和殿”,皇帝上朝时更衣的地方。

接着又来到了“太和殿”,这里便是皇帝上朝的地方,它建在高八米的汉白玉台基上,屋顶上雕刻着12只珍禽异兽,大殿内一把象征了至高无上的龙椅,端端正正的摆在中间,形象的表现了皇帝天下独尊的磅礴气势。故宫里除了各种用途的宫殿,连地上的砖块也有一些秘密,听说地上的砖块雕刻着999种人物和植物,还有不少的历史故事呢。快乐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当我依依不舍的离开故宫时,我想故宫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我们更要好好学习用我们的智慧给我们的后人带来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故宫导游词35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曾经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20xx年),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xx年),距今约有620xx年的历史。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共有各式宫室8千余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明清两代先后有24位皇帝居住在这里。1920xx年北京政变后,被废黜的清末代皇帝溥仪出宫,1920xx年成立了故宫博物院。解放后,故宫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成为我国最大的国家博物馆。紫禁城宫殿保持着明代的布局,宫殿按前朝后寝的制度分外朝内廷两部分。外朝为皇帝和大臣们举行大典、朝贺、筵宴和行使权力的地方,建筑高大堂皇,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两殿为两翼。内廷是皇帝处理日常朝政和后妃、皇子们居住、游玩和奉神的地方,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布局严谨有序。紫禁城中有御花园、慈宁宫花园,另有宁寿宫花园(也称乾隆花园)。四个城角都有,建造精巧美观。紫禁城北有天然屏障万岁山(清改名景山),南有金水河,构成前水后山的格局。

紫禁城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0米,长3400米的宫墙,共有四个宫门,南为午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清改为神武门)。宫墙四角各有一设计独特、精巧玲珑的角楼——9梁18柱72条脊。宫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独成体系。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北京故宫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美丽的故宫,每个人都很熟悉。

故宫又叫紫禁城,是世界五大宫之首,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始建于公元1420xx年,面积约有725000平方米,相当于900个大操场那么大。

进了故宫的正门--午门,一个大广场呈现在我们眼前。广场上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桥下有一条金水河,形似玉带,漂亮极了。

站在广场上,抬头一看,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耸立在眼前,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就是太和殿。太和殿内雕镂金漆的宝座,坐落在正中的须弥坐式楠木平台上,宝座周围是六根沥粉蟠龙金柱,气势磅礴。宝座上方的天花中央是巨大的蟠龙藻井。

出了太和殿,绕过中和殿和保和殿,就是乾清宫。乾清宫在明代和清代前期是皇帝的寝宫。皇帝在乾清宫处理政务,召见臣工,接见外国使臣及内廷受贺和举行家宴。

从乾清宫出来,绕过交泰殿和坤宁宫,就是御花园。进了御花园,就会看到一座亭子。葱郁的树丛映衬着红色的墙壁和金黄的琉璃瓦,那就是千秋亭,千秋亭旁边是堆秀山,堆秀山是一座石头砌成的假山,四处是碧绿的树木,美丽极了。

关于故宫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古代有一个人叫刘伯温。有一天,他对皇帝说:“陛下,臣昨晚做了个梦,梦见玉帝召见臣,说皇上住的宫殿必须要有三十六金刚及七十二地煞看守,否则会有灾难。说完腾云而去,臣就吓醒了。”皇帝听了,命令刘伯温去造一座宫殿,就叫紫禁城,要有三十六金刚及七十二地煞把守。老百姓闻之此事后,都等着看刘伯温怎么造有三十六金刚及七十二地煞把守的宫殿。过了十个月,宫殿造好了,皇帝看到宫里金光闪闪,好像是三十六金刚及七十二地煞在把守,高兴极了,奖赏了刘伯温,再晋升三级。后来人们才发现那些“三十六金刚”只不过是黄金,“七十二地煞”只不过是七十二口大缸。

故宫处处是美丽的景色,希望大家能细细游赏。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故宫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们:

大家好!我叫李雨果,大家怎么称呼我呢?叫我李导就行了,很高兴我能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故宫

北京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有称为“紫禁城”。故宫经历有明清两个朝代和24个皇帝。故宫规模宏大,西东宽750米,南北长960米,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积15万多平方米,有房屋1000多间,是世界历史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进了故宫的大门,你就会看见五座汉白玉石桥,为什么是五座,而不是七座、八座,甚至十座呢?原来,古时候的皇帝都必须带有仁、义、礼、智、信这种特点,所以才是五座石桥的。桥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刻着无数的小狮子,那么多的小狮子,有的颔首低眉,好像是忧闷而不开心的样子,有的张牙武爪,好像是展示自己的威武。 故宫的御花园,原名宫后椀,占地一万二千平方米。以鉄安殿为中心,园林建筑采用石砖来修建,左右对称的格砖紧凑。殿东北的堆秀山上筑御景亭,每年重阳节,皇上就在此登高。

好了游客们我们在这里歇一会,休息一下,你们也可以拍下自己喜欢的景点,注意卫生和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怎样写故宫的导游词5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各位游客:

我们现在游览的是北京的故宫。故宫是明清两朝皇帝的宫殿。是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点之一。

大家看这边,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地了——故宫。请大家下车参观吧!瞧,故宫多么宏伟壮观阿!它是由23万民工和军工,经过了14年的时间才建成的这规模宏大的宫殿。它是东方最早的宫殿,有9999间屋子。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群。

宫殿所在地区称皇城。东西宽2500米。南北长2700米,皇城由高大坚固的城砖砌成的,四面都有门:东——东华门;西——西安门;南——天安门;北——地安门。皇城内包含了宫苑(北海、中海、南海)。太庙、社稷坛以及皇家所建寺观等建筑。非常壮观。

宫城世称紫禁城。在皇城里,南北长约960米,东西约760米,矩形平面。宫城四周是用砖头砌的城墙,死角还有美丽的角楼,城墙也是四面开门的。东——东华门;西——西华门;北——神武门;南——午门。午门建在高俊雄伟的城座上,下面是午门了,气象威猛森严,是颁诏的地方。

紫禁城里,大致分内延和外朝两个区。外朝是皇帝处理国事的地方,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个大殿。每个都筑在洁白的白玉台基上,可想而知,有多么珍贵呀!

整个宫城最北一区是皇家花园——颐花园。园中有钦安殿。这里有苍松翠柏,名花异草,怪石伏立,泉水喷珠,是故宫中最亲切自然之处。故宫的美景多得很!我说也说不尽,还是请大家自己细细游览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导游词的北京故宫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这次旅游的导游李。我很荣幸能够带领大家去故宫旅游。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气势雄伟的古代宫殿—故宫了。大家看这四面就是宫墙,而且宫墙四面都建有高大的城门,南为午门也就是故宫正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这宫墙四“门”的角楼都是风格独特、造型绮丽的。

现在请跟我一起去故宫中最大的宫殿太和殿看看!这里是明、清皇帝召见百官、发号施令、举行庆典的地方。全殿面阔11间,进深5间,外有廊柱,殿内外共立72根大柱。殿高35米,殿内净空高达14米,宽63米,面积2377平方米,为全国最大的木构大殿。

我再给大家介绍介绍其他的宫殿吧!

现在我们来到了中和殿。中和殿是为帝王去太和殿途中的演习礼仪之地。保和殿,是皇帝宴请外藩王公贵族和京中文武大臣之处。我们再来看看文华殿。它是明代皇太子读书处。乾清门是故宫中外朝和内廷的分界处,由此向北便是内廷。乾清宫是明、清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慈宁宫就是皇上住的地方。你们看过《还珠格格》这部电视剧吗?它就是在故宫里拍的。

规划严整,气魄宏伟,极为壮观,这就是我国的故宫。无论在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属无与伦比的杰作。它标志着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500余年前我国在建筑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现在大家可以自由参观,可是我要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持故宫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简单的九华山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019 字

+ 加入清单

东晋隆安五年(420xx年), 僧人杯渡曾在此筑室为庵。 “化城”源出於《法华经》中的佛教故事。传说释迎牟尼与小徒下乡布道,忽为山险所阻,小徒饥渴交加,坐地不起。释迦牟尼手指前方说:“前有一城,速去化斋。”小徒顿为振奋。所谓城实乃佛祖点化而成。因化城寺地处高山平地,四面环山如城,故名之。化城寺位于九华街,坐落在芙蓉山下。迎面是一座圆形广场,广场中间有一个月牙形的莲池,名月牙池。

全国重点寺院。又名地藏寺。位于九华街盆地中心化城峰。东临东崖,南对芙蓉峰,西接神光岭,北倚白云山,四山环拱如城。明嘉靖王一槐《九华山志》载:“化城,天竺国佛场名也。今寺在山之西南,自麓陟旋而上数里至其处,峰峦环列,泉壑纡回,中旷而夷,类其国郭,故名。旧志云:晋隆安五年(401)天竺僧杯渡始创寺,日“九华”唐郡守张严(岩)奏额始名‘化城’唐人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载,唐开元末有僧人檀号居此,寺额即日“化城”;至德初年,青阳诸葛节等发现正在东岩石室苦修的新罗僧地藏,深为感动,于是买下檀公寺基,构筑台殿,以成琳宇,请地藏大师居之;建中初年,池州刺史张岩奏请朝廷移旧额置于新寺,于是化城寺成为地藏大师传经布道的大伽蓝。贞元十年(794)大师圆寂.,被僧众视为地藏菩萨灵迹示现,从此九华山逐渐成为闻名海内外的地藏道场。[1]

为当年地藏放生池。寺殿前后有四进,分门厅、大雄宝殿、后进和藏经楼。此四进随地势渐高,结构自然,门楹窗柃、斗拱梁柱和台阶基石均刻有精巧美观的图案。殿内有康熙御书“九华圣境”横匾和乾隆御书“芬陀普教”横匾。后殿首明代崇祯皇帝御书“为善最乐”横匾。初建于公元757年的原化城寺,早已荡然无存。现存寺庙的山门和藏经楼为十六世纪所建,而大雄宝殿和后厅为十九世纪重建。

这些建筑除四壁砖墙和瓦顶外,内部为木结构。柱、梁、檩、椽全部采用闩缝对榫、互相楔咬的传统方法,不用一颗钉子。门楣、斗拱和横梁上都镂刻着凤凰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以及花草图案,施以重彩。尤其是大殿正中的藻井,层层迭进,九条木雕的金龙围着中心的硕大宝珠盘旋飞舞,祥云和瑞蝠穿插其间,令人叹为观止。今住持僧常明。

化城寺现已用作九华山广场文物博物馆。化城寺前的广场上有“娘娘塔”址,正中有一口井。关于娘娘塔有两种传说。出化城寺向南,可到旃檀林。后该寺历经维修改建,现存殿宇四进,庄严有序,最后一进为藏经楼,珍藏明版藏经6777卷,保存至今,十分珍贵。该寺面积3500平方米,是全国重点寺院。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沈阳故宫导游词英文版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872 字

+ 加入清单

游客朋友们好,欢迎游览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是中国现存两座古代帝王宫殿之一,也是举世仅存的满族风格建筑群,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20xx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沈阳故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沈阳故宫位于沈阳老城区中心,即沈河区沈阳路。初建时叫“盛京宫阙”,清迁都北京后又称“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并被尊为“国初圣迹”。它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0xx年),建成于崇德元年(1636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营造和使用过的宫殿。

清世祖福临也在这里继位称帝,改元“顺治”,并于当年入关,统治全中国。清王朝入主中原后,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先后10次“东巡”盛京祭祖,都到此“恭瞻”,或驻跸处理朝政和举行盛大庆典,并有所改建。

沈阳故宫是清王朝定鼎中原前在东北地区的统治中心,也是清统一全国后在东北地区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沈阳故宫现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分为东路、中路和西路三部分。东路建筑为努尔哈赤时期所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中路建筑,主要是皇太极时期所建,曾演绎过许多的历史故事;西路建筑,建于清乾隆年间,以储藏《四库全书》而闻名。

接下来,我们按照时间顺序自东向西游览。

一、沈阳故宫东路建筑

沈阳故宫东路建筑主要包括大政殿和十王亭。从建筑形式上看,它们都是“亭子式”建筑,好像十一座“帐殿”依次排列在宽阔的广场中。这种建筑形式脱胎于女真戎马生涯中的帐殿,是游牧民族“帐殿制”在皇宫建筑上的反映。

从建筑布局上看,大政殿居中,两旁分列10个亭子,从北向南,呈八字形展开,在视觉上使大政殿更为深远,这种空间的处理方式在中国宫殿中仅此一例。

这种把汗王听政的大殿与八旗王公大臣后朝议事的亭子建在一起的格局,正是努尔哈赤崛起之初实行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所决定的,反映了努尔哈赤晚年一汗独尊、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历史风貌。

1、大政殿

大政殿俗称“八角殿”,外高18米,是一座八角重檐攒尖顶“亭子式”建筑,下面约有1.5高的须弥座式台基,周围绕以青石围栏,栏上有各种精美的雕刻。其东南西北四面都有“踏跺”伸出,南面最大,并有“御路”联通平地。

殿身八面均由“斧头眼”式木隔扇们组成,不砌砖石,可以任意开启,周围出廊有朱漆圆柱18根,正门两柱子上盘绕着栩栩如生的金龙,昂首舞爪,双双朝向悬于梁上正中的一颗红光熠熠的火焰宝珠,造型极为丰富。

殿顶是黄琉璃瓦镶绿剪边,重檐上下各有8条五彩琉璃脊背,即体现了满足对鲜艳色彩的热爱,又象征着满足从森林草原上的崛起。

殿顶正中为宝瓶火焰珠攒尖顶,宝瓶为佛教法器,被视为神之圣物。火焰宝珠为如意珠,据说得此珠者可满足各种欲望。攒尖顶体现了“殿帐”风格,反映了清初政权刚刚建立时的观念意识。8条垂脊上各站着一个蒙古力士,面侧对“宝顶”,腿略弯曲,两臂前后分开,侧身牵引,象征“八方归一”。

大政殿内这8根彩绘云龙的红色巨柱顶天离地,支撑殿顶,中间是皇帝御用的九龙金漆宝座屏风。上方这块“泰交景运”的匾额,为乾隆皇帝御笔,两旁的橙联有6米长,写的是“神圣相承,恍睹开国宏猷,一心一德;子孙是守,长怀绍庭永祚,卜世卜年。”这是一副为清王朝歌颂功德的楹联,意在警示其后代永葆大清江山国运绵长。

屋顶上是腾飞的金龙彩凤,正中最高处为圆形木雕金漆祥龙藻井,周围是梵文天花彩画装饰,靠里侧为万福、万禄、万寿、万喜8个篆书汉字图案,为这座殿堂增加了增添了吉祥、神圣的气氛。

大政殿作为17世纪初的建筑杰作,融汇了满、汉、蒙、藏等多民族建筑艺术风格,是沈阳故宫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2、十王亭

十王亭,又称“八旗亭”,在广场两侧呈八字形排开,每边5个。从北至南,东边为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西边为右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

左右翼王亭是当时左右两翼王爷办公的地方。八旗亭是八旗旗主办公的地方,也是在大政殿举行朝会和典礼时各旗官员的集结之处。他们之间的主要区别之处是左右翼王是从事政的,而八旗旗主是从事军事的。

这种建筑形式是以八旗制度为核心的军政体制在宫殿建筑上的反映。八旗制度是政治、军事合二为一的组织形式,是当时国家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皇帝对国家的治理主要通过八旗来实现,遇有重要事情必须与八旗旗主商量决定,可见八旗在清入关前国家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沈阳故宫中路建筑

沈阳故宫中路建筑自成体系,共有三进院落。由南至北依次是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它们都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还有一些对称式的附属建筑。这些建筑虽然保持了满足的建筑特色,但受汉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十分明显,是汉满等多民族建筑艺术的融汇,并真实的记录了皇太极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

1、第一进院落

第一进院落,南有大清门,北有崇政殿,东有飞龙阁,东七间楼,西有翔凤阁,西七间楼。飞龙阁、翔凤阁都是二层,为五间硬山式建筑,里面陈列着乾隆东巡时带到沈阳故宫的乐器。

(1)大清门

大清门,俗称午门,也就是沈阳故宫的正门,为五间硬山式建筑,是当时文武群臣候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皇太极接受群臣谢恩之处。按规定,文武群臣候朝时,只能站在门内和门南,东西对面而立,而不允许“背阙”(背向北)或“面阙”(面向北)。当官员们升迁、调任或是获罪恩免时,都要到这里向门北的崇政殿叩谢天恩。

(2)崇政殿

十王亭,又称“八旗亭”,在广场两侧呈八字形排开,每边5个。从北至南,东边为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西边为右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

左右翼王亭是当时左右两翼王爷办公的地方。八旗亭是八旗旗主办公的地方,也是在大政殿举行朝会和典礼时各旗官员的集结之处。他们之间的主要区别之处是左右翼王是从事政的,而八旗旗主是从事军事的。

这种建筑形式是以八旗制度为核心的军政体制在宫殿建筑上的反映。八旗制度是政治、军事合二为一的组织形式,是当时国家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皇帝对国家的治理主要通过八旗来实现,遇有重要事情必须与八旗旗主商量决定,可见八旗在清入关前国家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沈阳故宫中路建筑

沈阳故宫中路建筑自成体系,共有三进院落。由南至北依次是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它们都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还有一些对称式的附属建筑。这些建筑虽然保持了满足的建筑特色,但受汉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十分明显,是汉满等多民族建筑艺术的融汇,并真实的记录了皇太极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

1、第一进院落

第一进院落,南有大清门,北有崇政殿,东有飞龙阁,东七间楼,西有翔凤阁,西七间楼。飞龙阁、翔凤阁都是二层,为五间硬山式建筑,里面陈列着乾隆东巡时带到沈阳故宫的乐器。

(1)大清门

大清门,俗称午门,也就是沈阳故宫的正门,为五间硬山式建筑,是当时文武群臣候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皇太极接受群臣谢恩之处。按规定,文武群臣候朝时,只能站在门内和门南,东西对面而立,而不允许“背阙”(背向北)或“面阙”(面向北)。当官员们升迁、调任或是获罪恩免时,都要到这里向门北的崇政殿叩谢天恩。

(2)崇政殿

凤凰楼,建在3.8米高的青砖台基上,是一座三层歇山式建筑,原名叫翔凤楼,是皇太极休息、宴会和读书之所。清入关后用以存放帝王画像、行乐图及清初皇帝玉玺。康熙二十年(1681年)重修,乾隆八年(1743年)改成今名。

凤凰楼正门上方悬挂的“紫气东来”金字横匾,是乾隆皇帝御笔,意思是大清朝国力强盛的福气是从东方盛京而来,表达了清代皇帝对先祖创业之地的顶礼膜拜。下层的门洞是连接台上台下的通道,凤凰楼既是后宫的大门,又是当时盛京城的最高建筑,所以有“凤楼晓日”、“凤楼观塔”等传称,并被列为盛京八大景之一。

3、第三进院落

第三进院落,南起凤凰楼,北至清宁宫,东西各有二宫,是一组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建筑,这里是皇太极的后宫,为皇太极和后妃们的住所。

整个后宫建在高台之上,并高于前朝的宫殿。这种“宫高殿低”的特色反映了满族的传统和习惯。满族先人曾是一个以游猎为主的山地民族,常年生活在山林之中,逐渐形成了代代则高而居、把山寨首领的住宅建在地势最高处的生活习惯。因此,沈阳虽地处平原,但仍用人工堆砌高台,在高台上建寝宫。

另外,清入关前,后金政权一直处于烽火硝烟的战乱年代,满族作为一个弱小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的威胁,使他们不论在心里上还是现实中都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而后宫建在高处,随时可以登高远眺,起到防御作用。

(1)清宁宫

清宁宫,原名“正宫”,为五间硬山式建筑,是沈阳故宫最具满足住宅特色的建筑。

东一间是皇太极和孝庄文皇后博尔吉特氏的寝宫,称“暖阁”,寝宫分为南北两室,各有火炕,又称“龙床”。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就在南炕“无疾端坐而终”,终年52岁,后葬于昭陵。东侧第二间的北窗下设两口大锅,南宫门旁设一口锅,是祭祀时煮肉和烧炕用的。

西侧三间通连北西南三面搭成相连的环炕,称为“万字炕”,是帝后日常隐居及会见、宴请亲眷的厅堂。

西四间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用途,就是作为宫内举行萨满教祭祀的“神堂”。萨满教是一种以信奉“万物有灵”为特点的原始宗教,也是过去满足民间普遍流行的一种信仰习俗。

(2)索伦杆

索伦杆在清宁宫正门前的庭院南端,满族人称之为“神杆”。木杆下方上圆,底部镶有石座,顶端安有锡斗,全部用红漆涂染。它是满族人用来祭天的,祭天时在锡斗里放上五谷杂粮或猪杂碎,以敬乌鸦。这反映了满足萨满教的灵禽崇拜观念。

(3)东西配宫

清宁宫两侧的东西配宫,都是皇太极和妃子们的居住之所。东配宫有关雎宫、衍庆宫,西配宫有麟趾宫和永福宫,每宫5间,建筑风格与清宁宫相同,只是体谅和装饰等级略低。

四宫中以永福宫最为著名,崇德三年(1638年),清世祖福临就出生在永福宫。崇德八年(1643年),6岁的福临走出了永福宫开始了皇帝的生涯。第二年,清军入关,福临成为清王朝统治全国的第一个皇帝。

(4)烟囱

这个平地而起的烟囱,是沈阳故宫里唯一的一个烟囱。它不是附建于山墙之上,而是在离墙不远的地方建起,好像一座小塔。当年设计这个烟囱时,颇费一番心思,工匠们将宫内的地下挖空修成地沟,上面盖方砖,叫火地,又在室外修有烧火的灶门,所以宫内即取了暖,又不受烟熏,由此可以充分体会到满足建筑的精妙之处。

宫内把这种挖有地下火道的房子称之为暖阁,清宁宫的冬暖阁就是这种结构。因为皇宫只有这一个烟囱,所以皇太极下旨,盛京城内所有烟囱都不得高于它,这就叫大清朝一统天下,这里取的是“统”的谐音。

三、沈阳故宫西路建筑

沈阳故宫西路建筑,是为了适应皇帝东巡时的需要而增设的一组建筑,套院相接,多而不乱,是文化气息较浓之处。

文溯阁,建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至乾隆四十八年,为西路建筑中的主体建筑,是仿照明代浙江宁波大藏书家范钦的“天一阁”修建的,专门收藏乾隆时期编纂的大型图书《四库全书》,也是全国存放《四库全书》的著名阁楼之一。

阁名是乾隆皇帝钦定的,因其位于“祖宗发祥之地”盛京,所以取“溯源求本”之意,命名为文溯阁。《四库全书》共7部,其中1部当年就存放在文溯阁,后因战备考虑将其移交到甘肃省图书馆保存。

文溯阁也是硬山式建筑,面阔6间,从外面看是重檐2层,从里面看则是3层,明显带有江南建筑的风格样式。与其他建筑不同,文溯阁顶盖用的是黑琉璃瓦绿剪边,这在沈阳故宫建中是独一无二的。

根据五行八卦之说,黑是代表水,书最忌火,以黑瓦为顶象征着以水克火之意。此外,文溯阁的所有门窗都漆为绿色,外檐彩画也已蓝绿白相间的冷色调为主,梁枋间彩绘“白马献书”图案,给人以古雅清新之感。

阁内还悬有乾隆手书的对联“古今并入含茹,万象沧溟控大本,礼乐仰承基绪,三江天汉导洪澜”。

文溯阁东有方形碑亭1座,内立石碑一块。正面刻有乾隆帝撰写的《御制文溯阁碑记》,背面刻有乾隆撰写的《宋孝宗论》。碑文详细记录了建阁经过和《四库全书》的收藏情况。

文溯阁后为仰熙斋,是皇帝读书之所。阁前宫门外有嘉荫堂,左右有出廊,南面有戏台,是乾隆、嘉庆时期皇帝东巡赏戏的场所。

各位游客朋友,今天的游览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故宫导游词2分钟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02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星星导游社的导游王景瑶,也可以叫我小王。我们今天游览地方是故宫,希望可以和大家度过美好的一天。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堪称当今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建筑杰作。很多人慕名来到故宫,就是为了欣赏中国古代建筑的辉煌与帝王的奢华。

好了,今天我的导游就到这里结束了,下面请大家自己观赏这美丽的风景吧!但是大家一定要记住,请大家不要乱扔果皮,谢谢配合。445分钟后,请大家来这里集合,愿你们开心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故宫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64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你好,我是星星旅游社的导游,我姓姚,大家可以叫我小姚。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游览北京故宫,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故宫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故宫里,请大家跟我来。

故宫又称"紫荆城"清明的皇宫,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0米、宽750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始建于公元1406,故宫在1420年建成,是明朝第皇帝朱始建,设计者样(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用30万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屋9999间半,主要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也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科举考试的一至三名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

你看,故宫西路主要包括养心殿和西六宫,内测为永寿宫、翊清宫、诸秀宫,外侧为太极殿、长春殿、咸福宫等。这里是皇帝和后妃居住的地区之一,其中养心殿从雍正至清末,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慈禧太后曾居住于诸秀宫。

今天大家玩的开心吗? 通过我的讲解,你对故宫是不是有了一定的了解呢?接下来就可以自由活动,千万要注意安全,好了开始自由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介绍故宫的导游词300字大全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好,很高兴成为你们的导游,我叫陈子安,大家叫我陈导或小安都能够,我会尽自我全力为你们服务。

故宫位于北京市城区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宫殿。故宫又叫紫禁城。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礼貌无价的历史见证。1987年,北京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京故宫有很多古老的殿,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此刻我们来到了故宫中最重要的院落--——太和殿及其广场,那里就是皇家举行盛大典礼的地方。太和殿象征皇权的至高无上,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我国现存木结构大殿的杰出典范之作。太和殿始建于公元1420年,当时叫奉天殿。之后,该叫皇极殿。清顺治皇帝登基后,重修三大殿,并将皇极殿改为太和殿。

太和殿高装饰用的彩绘为最高等级的金龙和玺。殿顶形式为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顶,就连大殿正脊上的吻兽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总之处处显示“第一”,那是皇帝认为“老子天下第一”思想的体现。

好!那里能够拍远处太和殿的全景,各位能够在此留个影。

各位朋友,北京故宫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期望你们细细游赏、拍照。可是要注意不要乱扔垃圾那些,祝你们玩得开心!

教师评价:全文贴合导游词的写法框架,“各位能够在此留个影”的句子显得导游很有人性化。相信大家会喜欢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简单的青海湖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554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我姓王,大家可以叫我小王,今天由我带大家游览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一路上希望大家在互相配合,并且玩的 愉快!

地处青海湖的西北部,长约500米,宽约150米,栖息着十万余只各类候鸟,称誉为“鸟的世界,鸟的王国”。青海湖位于西宁市以西100公里,是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内陆咸水湖。

每年四月,来自我国南方和东南亚等地的班头雁、棕头鸥、赤麻鸭、鸬鹚等十多种侯鸟在这里繁衍生息;秋天,它们又携儿带女飞回南方,国家对这类鸟资源十分重视,在岛上设有专门的保护机构。

在鸟岛观光,交通方便,从西宁出发乘汽车沿青海湖南线经湟源县和日月山到黑马河镇往北64公里即抵鸟岛,沿青海湖北线,乘汽车经湟源县、海晏县到刚察县,再往西40公里也可到达鸟岛。

青海湖鸟岛。它不仅以辽阔、明媚、恬静、雄伟、神奇而著称于世,而且以其丰富的水中矿产资源和渔类资源吸引着无数科技工作者和观光浏览的人们。可泛舟湖面观一望无际的湖景,也可漫游草原享受大自然的风光。

青海湖鸟岛,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圣地之一,它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部约130公里处,是我国最大、海拔最高的咸水湖,面积约4583平方公里。

乘中巴出西宁西行,越过稀疏的村庄,沿着透迄、清澈东流的小溪,行进在绿色丛林点缀的山谷间的公路上。不久,便看到像巨大的绿绒绒的地毯铺就般的一座座开阔的山漫草坂。驱车爬高到达“日月山”,可见两侧山顶各有一幢亮丽的小亭阁,左为日亭,右为月亭。相传文成公主由此进藏时,由于思念母亲,悲痛地将陪嫁的镜子摔碎,后人为纪念文成公主,故建造此日、月二亭。登上日月山,眺望远处,更为开阔的绿色草坂尽收眼底,仿佛进入了绿色的海洋。

下了日月山,继续西行,偶有一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地或几间藏民彩帐,房屋镶在绿色草坂之间,在山坡、屋前竖起的高杆上,五彩经幡随风飘拂。经幡又叫神幡,藏语曰“塔力俏”,意为“不停地飘动”,这些幡条是用蓝、白、红、黄、绿五种颜色的布条做的(有的幡条上还印有经文或神像),分别象征天空、祥云、火焰、大地和水。藏民把经幡高悬在显眼要位,任风吹拂,借助大自然的威力保佑人们消灾祈福、吉祥如意。或远或近,可见一群群黑色的牦牛,白色的羊儿,在安然自得地吃着青草。过了黑马河乡右看,紧依绿色草坂可见一线青绿色的湖水和海心山,蓝色的天空飘着千姿百态的云团,大自然把自己分割成美丽的空间,绘成一幅极美的图画。

到了马乃亥乡,右边已是宽阔、平静的青海湖了。这里是鸟岛的入口处——布哈河入湖口。鸟岛有左右两个,鸟自按类别分开,左黑右白,互不混杂。从入口处乘车向前行约3公里下车,进入“青海湖鸟岛”。

大门再步行约200米,登上“鸟岛”观鸟台,只见台下的沙滩上黑头、灰白身子的银鸥铺天盖地,它们或卧或立,或飞或落,令人眼花了乱;喧闹的“哇哇”声贯入满耳。在台近处,成百只大雁卧沙孵卵,它们的“丈夫”们分别呵护着自己的妻儿,守卫着自己的家,一旦发现“入侵者”进犯,立即张开翅膀,高声鸣叫,冲向“敌人”,将其驱走。鸟儿们以沙作窝,抓紧阳光充足,食物丰富的大好时机栖息养生,繁衍后代。在鸟群稀疏的空隙里会看到一枚枚散在的鸟蛋“无人问津”。

空中,不时有列队的大雁或鸿鹅贴着湖面飞过,偶而有天鹅或信天翁自由自在地翱翔。

从“青海湖鸟岛”大门出来乘车向左行约1公里,翻过一座小山,便会看到坐落于湖边的又一个鸟岛,它像一口倒扣于湖中的圆锅,顶部栖满了清一色黑压压的鸬鹚,每个鸬鹚的“家”都安在一个高高的窠里,层层叠叠,把个山顶布得严严实实。它们在这里为生儿育女忙忙碌碌,直到儿女们能展翅高飞时,便神话般地“乔迁新居”了。

在两个鸟岛之间,有一根硕大的银灰色羽毛雕塑矗立在草丛中,在它的旁边安放着一枚硕大的鸟蛋雕塑,象征着飞禽是上帝的宠儿,是人类的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优质的沈阳故宫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124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大家好。

今天我们游览的是沈阳故宫。大家都知道沈阳是“一朝的发祥地,两代帝王都”满韵清风,历史气息浓郁。沈阳著名的建筑有“一宫两陵”而这一宫就是我们面前的这座雄伟建筑——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初建时叫“盛京宫阙”,清迁都北京后又称“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并被誉为“国初圣迹”。它始建于1625年(后金天命十年)建成于1636年(清崇德元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营造和使用的宫殿,1643年清世祖福临当年也是在这里即位称帝,改元“顺治”。所以沈阳也可以说是“一朝发祥地,三代帝王都”。

沈阳故宫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全部建筑100余所,500多间,按其布局可分为东路、中路和西路三部分。东路就是我们面前所看到的这部分建筑,它是努尔哈赤时期所建,具有浓郁的满族特色。东路的建筑主要包括大政殿和十王亭,大家看到广场中间的那个八角殿就是大政殿,大政殿又叫“大衙门”、“笃恭殿”,是努尔哈赤听政办公的地方。大政殿外高18米,下有1.5米高须弥座式台基,周围绕以雕刻精美的青石围栏。是一座八角重檐攒尖顶亭子式建筑,殿顶是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中为宝瓶火焰珠攒尖顶,(宝瓶为佛教法器,被视为神圣之物,火焰珠为如意珠,据说得此珠者可以满足各种欲望。)重檐上下各有八条五彩琉璃垂脊,垂脊上各站着一个蒙古力士,面侧对宝顶,腿略弯曲,侧身牵引,象征着“八方归一”。两旁分列的10个亭子就是十王亭,从整体建筑布局上看,大正殿居中。两旁分列10个亭子,从北向南,呈八字形展开,在视觉上使大正殿更为深远,这种空间处理方式在中国宫殿建筑中仅此一例。十王亭又称“八旗亭”,有的游客可能会想八旗亭(东边为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西边为右翼王婷、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该有八个亭子,那另外两个是什么亭子呢?在临近大正殿的左右两端的亭子分别是左翼王亭和右翼王亭,是左右两翼王爷办公的地方,八旗亭是八旗旗主办公的地方。这种把汗王听证的大殿与八旗王公大臣候朝议事的亭子建在一起的格局,正是努尔哈赤崛起之初实行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所决定的。反映了努尔哈赤晚年一汗独尊,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历史风貌。

大家往西走来到的就是沈阳故宫的中路,中路的建筑主要是皇太极时期所建,在这里上演了很多的历史故事。沈阳故宫中路建筑自成体系,共有三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是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他们都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还有一些对称式的附属建筑。

大清门就是沈阳故宫的正门,俗称午门,我们刚刚就是从那进到故宫里面的,(大清门为五间硬山式建筑),在当时大清门是不可以像现在一样随便进出的。大清门不仅是当时文武群臣候朝的地方。也是皇太极接受群臣谢恩之处。当年,明朝著名将领洪承畴、祖大寿等降清后,就是跪在大清门前谢罪请降,候旨传召,受到皇太极的接见的。而当官员升迁或是获罪恩免时也都要在这里遥向北门“崇政殿”叩谢天恩。

大家看我们面前的这座庄严的大殿就是崇政殿,崇政殿原名“正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太极日常处理军政要务、接见外国使臣和边疆少数民族代表的地方。崇政殿为五间九凛硬山式建筑,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殿顶的黄琉璃瓦绿剪边,墀头、搏风、鸱吻、山顶、殿脊的五彩琉璃构件,以及浮雕的各色行龙和奇花瑞兽,使得整个大殿更显高贵、肃穆,非常壮观。崇政殿另一个匠心之处就是前后的2根外檐柱上端的抱头梁部位做成龙形,龙首从柱头探出,龙身则穿过廊间直通殿内,两两相对,姿态生动,仿佛群龙从大殿飞腾而出,具有结构和装饰双重功能,设计的十分巧妙。

绕过崇政殿我们看到的这座高大建筑就是凤凰楼,凤凰楼的前庭处于“前朝后寝”的中间,是一个过渡性的院落,凤凰楼建在3.8米高的青砖台基上,台基共有24个台阶象征着24节气,每过24节气即过一年,皇帝每天都踩着这24节台基,寓意着大清的江山能历经千秋万代,凤凰楼是一座三层歇山式建筑,全高18.31米,原名叫“凤翔楼”,是皇太极休息、宴会和读书之所。1743年(乾隆八年)改成今名,凤凰楼正门上方悬挂的“紫气东来”金字横匾,是乾隆皇帝御笔,意思是大清朝国力强盛的福气是从东方的盛京来的,表达了清代帝王对祖先创业之地的顶礼膜拜。凤凰楼既是后宫的大门,又是当时盛京城的最高建筑,所以有“凤楼晓月”、“凤楼观塔”的传称,并被列为盛京八景之一。

穿过凤凰楼,我们现在所处的就是皇太极的后宫,是皇太极和后妃们的住所,后宫的整体建筑都高于前朝的宫殿,这种“宫高殿低”的特色反映了满族的则高而居的传统生活习惯。

对于后宫的特色建筑流行这样一句话:口袋房,万字炕,烟囱落在地面上。什么是口袋房呢?大家看我们面前的这座五间硬山前后廊式建筑就是清宁宫,大家看清宁宫一共有五间,而门并不是开在中间一间,而是设在东二间的南面,形如口袋。清宁宫原叫“正宫”,是沈阳故宫中最具满族住宅特色的建筑东一间是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寝宫,(称暖阁)1643年(崇德八年)皇太极就端坐在南炕无疾而终。后葬于昭陵。万字炕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大家看清宁宫的西三间通连,北、西、南三面搭成相连的环炕,形如“万”字,所以人们就俗称为“万字炕”,那“烟囱落在地面上”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清宁宫的烟囱在清宁宫的后面,是从地面上垒起的,略低于房脊,一会我们可以绕过去看看。在当时是有这样一种禁令,所有百姓家的烟囱是不允许高过皇宫的烟囱的,寓意着大清王朝“一统天下”,

清宁宫两侧的东西配宫,(东配宫有关雎宫、衍庆宫,西配宫有麟趾宫和永福宫)是妃子们所居住的地方,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庄妃居住的永福宫,因为1638年(崇德三年)清世祖福临就出生在永福宫。

(刚刚有游客问清宁宫庭院正门的南端的那根很高杆子是干什么的,那是索伦杆,满族人称它为“神杆”是满族人用来祭天的。祭天时在顶端的锡斗里放上五谷杂粮和猪的杂碎,已敬乌鸦,这反映了满族萨满教的灵禽崇拜观念,据说也和乌鸦救主的传说相关。)

接下来我们来到的是沈阳故宫西路,西路建筑是为了适应皇帝东巡的需求而增建的,建于乾隆年间,主要建筑有文溯阁,戏台、嘉荫堂和仰熙斋等,套院相接,多尔不乱,是文化气息较浓之处。

文溯阁建于1781年(乾隆46年)至1783年(乾隆48年),为西路建筑中的主体建筑,是仿照明代浙江宁波的大藏书家范钦的“天一阁”修建的,专门收藏乾隆时期编撰的大型图书《四库全书》,也是全国存放《四库全书》的著名七阁之一,阁名是乾隆帝钦定的,因其位于祖宗的发祥地“盛京”,所以取之“溯源求本”之意命名“文溯阁”。(《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大部分,结构严谨,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珍贵遗产,对于弘扬和传播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四库全书》共撰写七部,其中一部就藏在文溯阁,1966年10月,基于战备考虑,辽宁省将《四库全书》秘密运至兰州,后移交到甘肃省图书馆。

文溯阁是硬山式建筑,面阔6间,外面看是重檐2层,在里面看则是3层,带有明显的江南建筑风格样式。与沈阳故宫其他建筑不同,文溯阁顶盖上用的是黑琉璃瓦绿剪边,这在沈阳故宫建筑中是独一无二的。根据五行八卦之说,黑是代表水,书最忌火,以黑瓦为顶象征以水克火之意。

文溯阁东方有方形碑亭一座,内立石碑一块。正面刻有乾隆帝撰写的《御制文溯阁碑记》,背面刻有乾隆撰写的《宋孝宗论》。碑文详细记录了建阁经过和《四库全书》的收藏情况。

文溯阁后为养媳在,是皇帝读书之所,阁前宫门外有嘉荫堂,左右有出廊,南面还有戏台,是乾隆、嘉庆时期皇帝东巡赏戏的场所。

各位游客朋友们,我的讲解到此结束,接下来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但是请大家一定要注意人身及财物安全,请大家谨记我们的集合时间和地点,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北京故宫导游词7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们游览的是北京故宫。我是导游诗雨,大家叫我小诗就行了。希望我能带给大家最好的服务。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它始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20xx年),历时20xx年才完工。共有24位皇帝先后在此登基执政,统治中国长达500余年。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气势雄伟的古代宫殿故宫了。大家看,这四面墙就是宫墙了,而且宫墙四面者建有高大的城门,南为午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宫墙四门的角楼都是风格独特,造型绮丽的。现在请跟我一起去故宫中最大的宫殿太和殿看看!这里是明、清皇帝召见百官,发号施令,举行庆典的地方。全殿有11间房,进深5间,外有廊柱,殿内外净空高达14米,宽达63米,面积2377平方米,为全国最大的木构大殿。

现在我们来到了中和殿。中和殿是为帝王去太和殿途中的演习礼仪之地。

保和殿,是皇帝宴请外藩王公贵族和京中文武大臣之处。

我们再来看看文华殿。它是明代皇太子读书处。乾清门是故宫中外朝和内廷的分界处,由此向北便是内廷。朝清宫是明、清皇帝住的地方。大家知道吗?《还珠格格》这部电视剧就是故宫拍的。

规划严整,气魄雄伟,极为壮观,这就是我国的故宫。无论在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属于无与论比的杰作。它标志着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500余年前我国在建筑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各位游客,我们今天的浏览就要结束了。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度过这段美好时光。对我今天的导游有什么不满意之处,请您指正。祝大家玩得愉快!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故宫导游词英文版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605 字

+ 加入清单

Ladies and gentlemen!

Hello everyone! My name is Yiming. Im your guide. Today, I will take youto visit the "three Confucius": Confucius mansion, Confucius temple andConfucius forest.

Sage Confucius has a famous saying: "its a pleasure to have friends fromafar." Im very happy to be a tour guide. I will try my best to serve you.Please criticize and correct the shortcomings.

Before visiting Sankong, please allow me to introduce Qufu. Qufu is locatedat the junction of Luzhong district and southwest plain of Shandong Province. LiBai, a great poet, once described Qufu as "laughing and boasting of old friends,pointing to a desperate situation, with mountains and waters as green asorchids". Now lets visit the Confucius Temple. Confucius Temple is located inthe center of Qufu City. It is a charming building built by ancient people forthe great thought and broad spiritual quality of Confucius. It covers an area of327.5 mu, with a length of 1 km from north to south. There are 466 buildings and54 gateways. In addition, there are more than 1700 ancient trees in the temple,one by one rushing into the sky. It is said that anyone who dares to cut downone will be beheaded. Every tree, every doors name contains the thought ofConfucius benevolence.

The Confucius Mansion is adjacent to the Confucius Temple. It is theresidence of the eldest son of the sage Confucius. It has three roads and ninecourtyards. It has 463 buildings and a back garden, covering an area of 240 mu.Confucius Mansion, also known as "Yansheng mansion". "Yan Sheng" means that"Sheng Dao" and "Sheng Yi" can reproduce and continue,

After entering the gate of Confucius mansion, there are three roads to theback of Confucius mansion. On the East Road, there are Yiguan hall, muen hall,Confucius family temple, etc.; on the West Road, there are red calyx hall,Zhongshu hall, Anhuai hall, flower hall, etc.; on the Middle Road, there are themain buildings of Confucius mansion, the first half of which is the governmentoffice, and the second half is the inner house.

Konglin is a special cemetery for the family of Confucius, the oldest andlargest family cemetery in the world. It covers an area of more than 3000 mu.The surrounding walls are 3 meters high, 1.5 meters thick and 14.5 Li long.There are more than 100000 trees and hundreds of plants in the forest. Among thetrees, there are many steles and statues, which are very spectacular.

Now free activity for 3 hours, you can visit the "three holes" by yourself,you can also play games, piics and other activities, but you must ensurehealth.

This is the end of the visit to "three holes".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介绍故宫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丁,你们可以叫我小丁。今天就让我来带领大家游览雄伟的故宫

故宫又叫紫禁城,长960米,宽750米,全面积约72万平方米,被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着。它坐北朝南,有四个门,分别是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进了故宫的大门,远远望去,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耸立在广场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太和殿,它是三大殿里面的一个殿,是清代皇帝举行典礼的地方,还是他们平时上朝的地方。走进太和殿,只见殿内有一个金漆宝座,坐落在一个楠木平台上,座椅上雕刻着金龙。清代皇帝上朝时,就坐在这里。

出了太和殿,绕过保和殿和中和殿,就是乾清宫。乾清宫不仅是清代皇帝休息的地方,还是他们召见大臣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从乾清宫出来,绕过坤宁宫,就来到了御花园。御花园以前是供皇帝和他的妃子们观赏休息的。这里建着许多亭台楼阁,种着无数的花草树木,因为数量较多,我就不再一一讲解了,请大家一会儿自己参观。

对了,参观了这么多,我问问大家,你们知道紫禁城这个名字的由来吗?紫,是紫气东来的意思。传说老子出关,有紫气东来,被守关人以为是圣人。未久,老子骑着青牛而来,立刻就被守关的人们围住。从此,紫气东来便被认为是吉祥的词,而禁则是皇家禁地的意思。

今天我就讲到这里。现在大家可以自由参观了,不过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乱扔垃圾;2、不要随地吐痰;3、不要在景区里的墙上、地上、树上乱刻乱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北京故宫简短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96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北京故宫,我是小导游,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请朋友们跟随我游赏吧!

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荆城。宫殿位于北京城中心。始建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也就是现在的1406年至1420年。后来经过多个朝代的劳动人民细心修改,变得非常富丽堂皇,但仍然保持着原来的布局和规模,是世界上保存的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大构架宫殿建筑群。

这是故宫的历史,接下来我向大家介绍它的外观和排列顺序。

整座城设了四个门:南门正中面是午门,北边是神武门,东面是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四个门都建有重檐宫殿顶门楼。宫殿的四个角都还布有一些结构精巧、外观秀丽的角楼。外面的墙有10米多高呢!还有宽52米的护城河,够宽吧!整个建筑群按南北中间的中轴线为对称布局,层次分明,主次有序。

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皇帝的住所,那里可是井井有条。

文华殿,、武英殿是面阔九间的,但檐歇山顶建筑。文华殿是皇帝听大臣讲书的地方,武英殿是皇帝吃饭、居住和召见大臣的地方。后三宫、东西六宫、乾坤宫和坤宁宫直通御花园。乾坤宫和坤宁宫是内廷的正殿、正寝,是皇帝、太后和皇后的正式居住场所。平均面积宽九间。

前三殿是全宫最大的建筑群,占地面积达8.5万平方米。1961年被定为第一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今天的故宫观光游览就要结束了,在故宫的这段时光,希望能成为您北京之游中的永恒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辽宁沈阳故宫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777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好,

咱们此次游览的景点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 4a级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沈阳故宫。首先呢,咱们一起来看一下沈阳故宫的平面图。

沈阳故宫始建于公元1625年。先后经过三次大规模建设,形成了东、中、西三路格局。东路建立于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主要建筑是大政殿和十王庭;中路建于清太宗皇太极时期,主要的建筑是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西路呢,建于清乾隆年间,主要建筑是戏台、嘉荫堂、文溯阁和仰熙斋,它因存放《四库全书》而闻名。那么作为我国现存最完好的两座古代帝王宫殿之一呢,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遥相呼应,却又有着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现在呢咱们就来领略一下昔日皇宫的风采。

首先咱们看到的是中路建筑的大清门,它俗称午门,也就是沈阳故宫的正门。是当时文武群臣候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皇太极接受群臣谢恩之处。那么这座门为什么叫做大清门呢?正统的说法是清朝的国号为清,皇宫的正门就是国门,所以称为大清门。还有一个传说,这座木门呢在建成之后呢并没有名称,只是叫做大门。后来,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听说北京明朝皇宫的宫门叫大明门,于是为了体现针锋相对,就将此门命名为大清门。

咱们穿过大清门,现在正面的建筑就是崇政殿。崇政殿原名“正殿”,俗称金銮殿。崇德元年定名为崇政殿。它是皇太极日常处理军政要务、接见外国使臣和边疆少数民族代表的地方。

咱们可以看到崇政殿为五间九檩硬山式建筑,殿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那么请各位游客注意的是殿顶的琉璃瓦,有去过北京故宫的朋友一定会清楚地记得北京故宫的琉璃瓦是黄色的,而沈阳的琉璃瓦是黄色镶绿剪边。那么这是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的重要差别之一。

咱们走上月台。那么在月台两侧分别有用于计时的日晷,和用于存放标准计量单位的嘉量亭。咱们看到在月台上呢还设有四口大缸,那么大家知道它们是做什么用的吗?那我告诉大家吧,他叫做“吉祥缸”古代称它是“门海”,是皇宫中重要的防火设施,象征缸中水多似海,可以镇火灾。

咱们走上须弥座。抬头看上方的牌匾是用满文和汉文书写的“崇政殿”。请游客看左边的满文,咱们有个形象的比喻“中间一根棍,两边都是刺,加上圈和点,就是满文字儿”。那么沈阳故宫的牌匾都是满文在左,汉文在右。而北京故宫的牌匾都是汉文在左,满文在右。那么这是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的差别之二。

咱们抬头看崇政殿内上方悬挂的“正大光明”匾额,是由顺治皇帝手谕的。下面呢是皇帝的宝座,据说宝座上绘制雕刻有8条金龙,再加上坐在宝座上的真龙天子,正好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阳数九条龙。现在崇政殿呢,咱们就游览到这里。

眼前的雄伟建筑呢,就是凤凰楼。它建在3.8米高的青砖台基上,为三层歇山式建筑。它原名翔凤楼,是皇太极休息、宴会和读书之所。咱们看到正门上方悬挂的“紫气东来”横匾呢,是由乾隆皇帝手谕的。意思是大清朝国运强盛的福气是从东方的盛京传来的。那么凤凰楼不仅是当时后宫的正门,又是当时盛京城的最高建筑,所以有“凤楼晓日”之称,并被列为盛京八景之一。传说呀当年站在凤凰楼上就可以看到抚顺城呢。

穿过凤凰楼呢咱们来到了一处院落,此处呢就是皇太极的后宫所在。咱们正面的是皇太极的中宫“清宁宫”。它原名正宫,是沈阳故宫中最具满族住宅特色的建筑。咱们可以看到它的门呢开在靠东的一侧。形如口袋,所以称为“口袋房”。东一间呢是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寝宫,又称暖阁。寝宫分为南北两室,各有火炕又称龙床。1643年,皇太极就在这里‘端坐无疾而终’,终年52岁,后葬于昭陵。那么在东侧第二间的窗下呢,设有两口大锅,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我来解释一下,这两口锅是用来祭祀的。满族人信奉萨满教。人们将热酒灌进猪的耳朵,如果猪耳朵有晃动即表示神灵已经接收该祭品。如果不动,则表示神灵不满意,则本次祭祀活动不能在进行下去了。那么猪由于受到刺激就会摇头,满族人认为此时的猪已经通神,成为连接天地的媒介。于是呢就将猪宰杀后洗干净,切成大块,放入北侧的两口大锅里清水煮熟,那煮熟的肉呢就饿放入木槽中供奉给神灵享用,然后再分给参加祭祀的人们,称为“吃福肉”,满族人相信吃了福肉,福气就会降临到每个人的身上。

那么咱们现在来到西一侧的房间,西侧呢三间通连,北、西、南三面搭成相连的环炕,称为“万字炕”,这里既是皇帝举行内宫便宴之处,也是满族巫人萨满为皇帝和国家祈神的地方。

清宁宫与汉族建筑不同的地方还在于它的烟囱建在屋后,而且是从地面向上垒起的。一会咱们在绕道后面看这个烟囱。清宁宫的这种“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建在地面上”的建筑特点具有满族特有的民族风格。

咱们出了清宁宫呢,大家看到的这其他四座寝宫分别是: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咱们下面逐一参观。

关雎宫是皇太极一生中最宠爱的宸妃——海兰珠的寝宫。海兰珠是中宫皇后的亲侄女,永福宫庄妃的亲姐姐。海兰珠嫁皇太极时已经26岁,但皇太极却对海兰珠有着非常深的感情。海兰珠由于亲生的八皇子早逝,终日郁郁寡欢,在崇德六年病逝。在他死后两年,皇太极也去世了,据说皇太极的早逝与两年前宸妃的病逝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是衍庆宫,是皇太极淑妃的寝宫,其女,被皇太极嫁给多尔衮为妻

这是麟趾宫,是皇太极贵妃娜木钟的寝宫,其子博果尔曾在皇太极死后成为福临皇位的最大竞争者。后成为朝中重臣。

咱们最后来看看皇太极后妃中地位最低的永福宫。永福宫是庄妃博尔济吉特氏的宫室。若论及对清政权的影响,庄妃的作用远远超过了其她四位后妃,被后人评价为清朝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后妃。庄妃也是中宫皇后的亲侄女,关雎宫海兰珠的亲妹妹。庄妃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辅佐了三位皇帝成就大清的基业。康熙二十六年,庄妃病逝,享年75岁。成为清朝后宫中寿禄最长的女人。

大家看,在庭院的西南角立着的红色木杆称为索伦杆,木杆顶端有锡斗。满族人称它为“神杆”。它是用来喂养乌鸦的。那么游客们是不是会疑问,为什么满族要祭祀乌鸦呢?其实这于一个关于乌鸦的传说有关。满族的先祖有一次在被仇家追杀时,曾绝望的躺在地上,这时恰巧一群乌鸦落在他的身上。仇家经过此地,认为乌鸦是不会在有活人的地方停留的,就这样满族的祖先得救了。后来满族人为报答乌鸦救祖先一命的恩德,开始供奉乌鸦,祭祀的时候把猪的内脏放到锡斗里来供养乌鸦。

现在呢,咱们看到的就是在清宁宫后的这根烟囱,也是当年沈阳城内唯一的一根烟囱。寓意“一统江山”。大家数一下烟囱有多少层?……对一共有十一层,我告诉大家在十一层上面还有三块砖。那么这怎么讲哪?问大家一个小问题:清朝有多少位皇帝,又有多少位是寿终正寝的?……对清朝一共有12为皇帝。其中11位寿终正寝。末代皇帝溥仪只做了三年的皇帝。正好和这十一层零三块砖“一统江山”吻合。

好了,朋友们沈阳故宫我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30分钟,30分钟之后,咱们在正门集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北京故宫导游词15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683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_____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姓____,在接下来的几天当中,我将陪伴大家共同游览北京的名胜风景,期望经过我的讲解,能够是您对北京留下十分完美的印象,同时也期望您能对我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好,此刻我们就开始今日的游览行程吧。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6.3万平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周围有10米高的城墙环绕,还有宽52米的护城河,在四角都建有一座精美的角楼。根据1973年的统计,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4间。明朝永乐皇帝朱棣登基不久,在永乐四年,也就是1406年下诏营建北京紫禁城。修建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永乐四年开始备料,而第二阶段就是在永乐十五年,1417年六月开始动工兴建,历时14年,在永乐十八年,1420年完工。在建造过程中,征集了全国10万名能工巧匠和民夫100万人,而建筑材料都来自全国各地,比如汉白玉石来北京房山,金砖来自苏州,石灰来自河北易州,五色虎皮石来自河北蓟县盘山,殿基所用的精砖石来自山东临清,松木多来自东北,而楠木多来自四川、云贵、浙江等地,可见当时工程的浩大。故宫基本上是按照明中都皇宫的蓝图而修建的,布局规划遵循了《周礼考工计》的都城设计礼制:前朝后寝,左祖右社。大致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半部位前朝,北半部则为后寝。前朝是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殿和武英殿为东西两翼,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而后寝则是以乾清、交泰、坤宁这后三殿以及东西六宫、御花园为中心,外东路、外西路的建筑为主,是皇帝处理

日常政务和后宫皇妃居住、祭祀的地方。左祖右社是这样布局的:在午门外东侧是皇帝祭祖的场所太庙,西侧则是祭社稷的场所社稷坛。按照这种布局建筑而成的故宫就是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宫,其中明朝14位,清朝10位,统治时间总共长达五个世纪。由于它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它精美的建筑群体,所以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到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当中,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此刻在北京有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被梁思成先生称为伟大的中轴线,全长8.5公里,南起永定门,北到钟楼,其中包括故宫在内的皇城就占了三分之一。这条中轴线也叫做龙脉,线上的景山是内城的中心点,也是故宫的镇山。

我们有时候还把故宫叫做紫禁城,而它的名称是怎样得来的呢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的主要恒星分为三垣、四象和二十八星宿。三垣是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其中紫薇垣居中,是天上皇帝所居住的地方,称为紫宫。封建帝王自称是天帝的儿子,所以他们也把自我居住的皇宫象征为天上的紫宫。并且皇帝居住的地方戒备森严,不许庶民百姓接近,是绝对的禁地,又称为禁宫,所以那里也被叫做紫禁城。那里共有四道门,分别是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而紫禁城的正门就是午门,因为在罗盘上,上午的代表正南,所以午门也是南大门的意思。它的平面呈“凹”字型,从汉代的门阙形制演变过来。下端有高12米的墩台,正中的墩台上头有门楼,两侧还设有钟鼓亭,东西两侧突出的部分叫观,上部各有廊庑13间,两端还建有重檐攒尖方亭。中央的广场叫阙。在明清两代,那里是朝廷举行颁朔大典和献俘典礼的地方。正中开了三道门,两侧都有掖门,这种做法称为“明三暗五”。五个门洞都有各自的用途:中门是皇帝专用的,或者皇帝大婚的时候,皇后能够从那里入宫,科考三甲也能够从那里入宫;平时,文武百官走左门,宗室王公走右门;掖门仅有在大型活动的时候才开,三品以下的官员按照文东武西分别经过东西掖门,外国使节要从西掖

门才能够入宫;在殿试的时候,考生分单双号,从东西掖门中经过。

进入午门,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内金水河,它自西向东蜿蜒流过太和门广场,上边还有五座汉白玉石桥,就是内金水桥了。内金水河的作用不仅仅是故宫中排水的主要通道,也是建筑和灭火的主要水源,同时还起到了点缀景观的作用,使太和门广场在雄浑中不失秀美。

在太和门两旁还有两道门,就是德昭门和贞度门。每逢皇帝出宫,都要在太和门换车,并且皇帝大婚的时候,皇后也要从太和门进入皇宫。在光绪四年的时候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在光绪皇帝大婚前夕,太和门突然被火烧毁了,可是大婚当天皇后要从那里经过,所以朝廷就在北京寻找了能工巧匠,连夜用彩绸还有木料搭建了一座假的太和门,才使得婚礼如期进行,而在第二年,太和门才重建完成。

过了太和门我们就进入了太和殿广场,它面积有3万多平方米,在每年的元旦、冬至、还有皇帝生日以及一些重大活动的时候,都要在太和殿以及太和殿广场举行隆重的朝礼。

此刻我们面前这座宏伟的建筑就是太和殿了,它和中和殿还有保和殿是建立在一个土字型的三层台基上,台基南北长230米,高8.13米,在四周围还建有一些楼阁,其实就是清朝内务府所管辖的库房。太和殿是故宫中最高最大的建筑,面积有2377平方米,通高35.05米,面阔11间,进深5间。其实在明朝奉天殿的时候,那里市面阔9间,进深5间的大殿,到了清朝年间,将它改为了此刻的大小,其实在两侧的夹室是封闭的,不能作为正殿使用,所以实际上还市面阔9间,进深5间,同时,也将它改名为太和殿。太和二字出自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而太和的观念是上古天人和一观念的延伸,强调了君臣之间,人与自然之间还有个民族之间的和谐。在太和殿的屋顶正脊上还有一个高3.36米的大吻,往下还有11个垂脊兽,在我国古代,异兽的数量越多,代表了殿宇等级越高。在殿内有72根大住支撑,当中的六根是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金柱,上头支撑了藻井,再藻井当中雕刻有蟠龙,龙口中衔有轩辕镜。轩辕二字出自于我国古代天文学中的轩辕星,意思就是轩辕黄帝之星,也是掌管雷雨之星,在殿顶上建有藻井,一是为了代表当朝的皇帝才是中华民族的正统继承人,第二则是起到了镇火的作用。

殿内的陈设也十分的多。金銮宝座是明代的遗物,清朝的皇帝继续使用。在袁复辟的时候,以往将它换成了一个中西合璧,不伦不类类似沙发的座椅,解放以后,专家们在家具库中发现了原先的宝座,经过一年多的整修,最终恢复了它本来的面貌。

殿内的地平床高6尺多,上头设有屏风,宝座等,在台面上还有香亭、仙鹤等等。在皇帝上朝的时候,就要点燃檀香,烘托出一种神秘的气氛。殿中有一只象,身上驼着宝瓶,里面放有五谷,寓意天下太平,吉庆有余。而象身四脚立地,稳如泰山,象征社会和政权的稳固。称为太平有象。角端,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象征着当今皇帝是圣明之君。仙鹤被古人认为是一种长寿鸟,象征着江山长存。香亭是从香炉演变而来的,放在殿中,象征着国家安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