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现代的中餐礼仪实用3篇 饮食礼仪论文实用19篇

浏览

2128

范文

37

商务礼仪中餐礼仪_饮食礼仪_网

范文类型:礼仪,适用行业岗位:商务,全文共 3202 字

+ 加入清单

商务礼仪中餐礼仪

商务礼仪中我们的中餐礼仪是很重要的,那么你们知道商务中餐礼仪是什么吗?下面是第一范文网为大家准备的商务礼仪中餐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商务礼仪中餐礼仪

一、点菜

我们在请客吃饭时经常会犯“自以为好”的毛病,总是觉得自己喜欢吃的菜便是客人所喜欢的,其实不然,在礼仪中,首先做到的便是要学会尊重对方,要懂得投其所好。因此,我们要对客人有相当了解,大致能判断客人的基本口味。不知道客人最喜欢吃什么菜,但是一定要知道对方不喜欢吃什么,在确定基本口味基础上,排除不喜欢吃的,大体上不容易出错。

二、上菜

中餐不同于西餐,上菜时会非常迅速地上完所有的菜,然后再进行吃食。而在这一盘接着一盘的情况下,很多人都会一股脑儿放在桌上,然后再来慢慢移动。其实上菜也是有礼仪可讲。在商务交往中,请客吃饭都是在较为好的酒店,其餐桌一般是转动型的,因此一般采取的原则是十字上菜,这样一方面方便摆放,另一方便也能照顾到桌上所有的客人。

三、转桌

在商务会餐中,很多朋友不清楚转桌的顺序和方向。中国的礼仪是以右为贵,以人为尊。我们作为主人,其主宾应该坐在我们的右侧,在吃菜时理应让贵宾先吃到,因此在转桌时采取的原则是顺时针方向,从右向左转,先让主宾吃,再让其他人吃。

四、呼叫方式

在会餐中,我们呼叫服务生的方式一般都是招手,或是打响指,这种呼叫方式是不符合商务礼仪的。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像招呼小狗一样招呼你,你会是什么感受,再或者像在酒吧里被一个响指就招呼过去,那还像是一家大酒店的服务生吗?礼仪讲究的是以尊重为本,凡事都要想着去尊重他人,你才会得到应有的尊重。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将手臂与手掌伸直,然后朝向服务生挥挥手,这样的动作看起来既优雅也得体!

五、小歇中

大家在酒足饭饱后,总会继续聊上一聊,注意,此时若不注意,出卖你的小动作又会不约而至。这个时间段是我们准备离身的过渡段,因此,总会有些人(特别是女生)在这个时候当众整理服饰,更有甚者还当众涂口红。这些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它会给客人一种搔首弄姿的感觉,同时当众涂口红在国外是一种性的诱惑,商务礼仪中是不允许的。但是倘若在其他私人约会中,那也是你的自由!

六、买单

在饭毕离行前,作为东道主的我们比较习惯当众买单,将吃饭所花的金额完全暴露于所有的在场客人面前,倘若金额花得较少,其中一位大老板客人心里会嘀咕:“哼,这么便宜就把我们给打发了!”倘若花费较大,另一位客人又会犯愁了:“这少的菜都要这么多钱,下次如果我招待他可要花多少钱啊!”因此,礼貌的做法是在朋友们聊天的间歇中,你独自拿起便携包到外面的前台去结帐,大家聊天完毕后直接离开,这样既得体又干脆!

古代中餐礼仪

古代的食礼是按阶层划分: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现代食礼则简化为:主人(东道),客人了。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赴宴守时守约;抵达后,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安排。

然后入座:这个“英雄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食礼中最重要的一项。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变化。总的来讲,座次“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 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家庭宴请,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客主人则居末席。首席未落座,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都不能动手,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再饮。

更讲究的,如果来报有人来,无论尊卑地位,全席之人应出迎。

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2,4,6右手边依次为3,5,7直至汇合。

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然后首席的左手边坐开去为2,4,6,8(8在对面),右手边为3,5,7(7在正对面)。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

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上菜:

上菜顺序,中餐一般讲究:先凉后热,先炒后烧,咸鲜清淡的先上,甜的味浓味厚的后上,最后是饭菜。有规格的宴席,热菜中的主菜--比如燕窝席里的燕窝,海参宴里的海参,鱼翅宴里的鱼翅,应该先上,即所谓最贵的热菜先上。再辅以溜炒烧扒。

宴席里的大致顺序是:

(茶)-在酒家里,因为要等待,所以先来清口茶。但不是必须的。因为古人喝茶多是单独的。

凉菜-冷拼,花拼。

热炒-视规模选用滑炒,软炒,干炸,爆,烩,烧,蒸,浇,扒等组合。

大菜-(不是必须的)指整只,整块,整条的高贵菜肴,比如一头乳猪,一只全羊,一大块鹿肉

什么的。

甜菜-包括甜汤,如冰糖莲子,银耳甜汤等

点心-一般大宴不供饭,而以糕,饼,团,粉,各种面,包子,饺子等。

(饭)-如果还没吃饱

水果-爽口,消腻

此顺序非一成不变,如水果有时可以算在冷盘里上,点心可以算在热菜里上。

较浓的汤菜,应该按热菜上;贵重的汤菜如燕窝等要为热菜中的头道。

至于季节的考虑,则还有冬重红烧,红焖,红扒和沙锅,火锅等;夏则清蒸,白汁,清炒,凉拌为主。此外颜色搭配,原材料的多样化也应考虑。

酒楼和家宴,各种菜品的分量也要不同:

大宴讲究一成至两成冷菜;三成热炒,四成大菜。

家宴就可以将大菜减少,冷菜增加。

至于盛器,可谓历史久矣,古人云:“美食不如美器“,又云:“煎炒宜盘,汤羹宜碗,参错其间,方觉生色。“。所以盛器在这个讲究饮食文化,又盛产陶瓷美器的地方,自然加倍讲究。

一般要备大中小平盘(碟),大盘热菜,中盘冷拼,或灵活选择,小盘点心,小吃。

还要有深盆盛油大汤多之物,大汤碗盛汤。外加碗筷。大食具如火锅,烤炉之类;还有水具,茶具,酒具。

至于盛器的选取,质地要好,当然名窑古董或各地名瓷都可上桌。色彩搭配要合理。

根据所盛菜肴的颜色,性质,质地,名称,选取不同质地,形状,颜色,花纹的盛器。

切忌中西混杂,土洋不分,不伦不类。

如一品丸子,要用雍容华贵的黄底细文福盘;如清蒸鱼要用白瓷或青瓷鱼盘,红烧干烧鱼则用色彩浓烈的厚重的鱼盘。色彩清亮的凉菜冷拼,则宜用对称的细底纹小碎花圆盘。

宴席不可无酒,纯粹的中餐,应该避免啤酒,欧洲葡萄酒(当然中亚的可以,如波斯葡萄酒,过似乎没人能尝得到)。所以中餐,最好配备高度名酒(其实高度烈性酒只是近代才有),但似乎中低度的宴酒(30度左右),各种黄酒,米酒比较男女老幼皆宜。

古代的酒度数低,酒具也较为庞大,随着白酒度数于明清逐渐增高,酒具也越来越小。但均以瓷为主。敬酒则要适度,古人饮酒要行酒令,现已近绝迹。应当重新推广开来,尤其是家宴上,省得有粗人强行劝酒,我凡遇到此种粗人,立刻酒量大涨,定将此等劣人喝倒,省得为害宴席,至今还频频得手,因为真正高人酒仙是不会劝人喝酒的,此等强拉硬劝之徒,多不会有超过1斤7,8两的酒量,所以大可将此种人除掉而后安。

宴席环境,最好完全中式,进门两盏迎客宫灯。绕过落地屏风,落座于红木八仙桌旁,手执象牙箸,听着丝竹软曲,空气中游移着丝丝檀香。透过窗棂木格,和窗外的修竹柳荫,只见湖光山色。美哉其极!

所以厅里宜摆几盆花木盆景,造成春意袭人,百花迎宾的气氛;四围墙上,张悬书法字画,灯光音响要尽量保持中国特色。

至于正规的宴席,作为店家,应该大概按如下次序招待:

迎宾--列队,引导至席,接挂衣帽,引至座位,递香巾净手,上茶,(敬烟--不可取,中国古人不吸烟的,属舶来品)

入席进餐--上茶点,冷盘,斟宴酒,介绍,开餐,上菜,续酒水,撤盘。

餐毕--递香巾净手,上清口茶。递账单送客

至于国宴,现在用分席制,四(热)菜一汤,外加冷菜,甜点,果品,冷饮。酒水为白酒茅台,黄酒绍兴加饭酒,青岛啤酒,还有矿泉水。

国宴更重排场,如辉煌的大厅,或如钓鱼台的亭台水榭。间或有乐队伴奏,讲坛。国宴每席上必有一立体的冷盘雕刻,摆盘。

至于想要了解明清官府大家或街巷市井宴席酒桌旧制,当重读红楼梦,金瓶梅,和众多的明清小说。

小小一桌席,说凝结了千百年的文化积淀,一点不为过。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吃中餐要注意哪些礼仪问题?这几点要了解清楚_饮食礼仪_网

范文类型:礼仪,全文共 962 字

+ 加入清单

中餐注意哪些礼仪问题?这几点要了解清楚

中华饮食源远流长,在这自古为礼仪之邦,讲究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里,饮食礼仪自然成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中餐礼仪,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餐桌上的中餐礼仪

1、入席时,应等长者坐定后,方可入席,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2、用餐前服务员会先上擦手用的湿手帕千万不要擦脸不然会被人笑话。

3、入座后姿势端正,脚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缘,或将手放在邻座椅背上。

4、餐巾主要防止弄脏衣服,兼做擦嘴及手上的油渍,入座后要把餐巾平放在大腿上,不可挂在西装领口。

5、吃饭的时候应该小口小口的吃切勿大口吞饭,食物未咽下,不能再塞入口,口内有食物,应避免说话。

6、宴席上,上鸡、龙虾、水果时,有时送上一小水盂,水上飘有玫瑰花瓣或柠檬片,供洗手用(曾有人误为饮料,以致成为笑话)。洗时两手轮流沾湿指头,轻轻涮洗,然后用餐巾或小毛巾擦干

7、吃鸡肉鱼肉等有骨头的肉类不可吐骨头需要用筷子夹出来。

8、喝汤时,第一次舀汤宜少,先测试温度,浅尝。喝汤不要出声,不可用口把汤吹凉,喝完汤,汤匙应搁在汤盘上或汤杯的碟子上。

9、多汁的水果如西瓜、柚子等,应用匙取食,粒状水果如葡萄,可用手抓来吃。

10、食毕,餐具务必摆放整齐,不可凌乱放置,食毕,餐巾应折好放在桌上,不然会被认为没教养。

中餐礼仪有哪些

1、用筷姿势端正:

筷子是中餐中最主要的进餐用具。握筷姿势应规范,时餐需要使用其他餐具时,应先将筷子放下。筷子一定要放在筷子架上,不能放在杯子或盘子上,否则容易碰掉。如果不小心把筷子碰掉在地上,可换一双。

2、入席时顺序要注意:

入席时,应等长者坐定后,方可入席。

3、入座后保证姿势端正:

入座后姿势端正,脚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缘,或将手放在邻座椅背上。

中餐的座位安排注意事项

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

1、若为圆桌,则以正对大门的为主宾,主宾左右两边的位置,则以距离主宾的距离来看,越靠近主宾位置越尊,相同距离则左侧尊于右侧。

2、若为方桌,假如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宾。如果不正对大门,则东面的一侧右席为首席。

3、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宾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餐餐具的使用的基本礼仪_饮食礼仪_网

范文类型:礼仪,全文共 4526 字

+ 加入清单

中餐餐具使用基本礼仪

和西餐一样,中餐的餐具品种也是多种多样,筷子、碗、汤匙、汤盅、味碟、酒盅······“吃相”最容易暴露一个人的性格和品味,是形象塑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想要有一副好吃相,首先得从用餐具开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中餐餐具使用的基本礼仪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中餐礼仪-中餐餐具的使用

(1)筷子

中餐最主要的餐具就是筷子,筷子必须成双使用。

中餐用餐礼仪中,用筷子用餐取菜时,需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要注意筷子是用来夹取食物的。用来挠痒、剔牙或用来夹取食物之外的东西都是失礼的。

2.与人交谈时,要暂时放下筷子,不能一边说话,一边像指挥棒似地舞筷子。

3.不论筷子上是否残留食物,千万不要去舔。因为用舔过的筷子去夹菜,是不是有点倒人胃口?

4.不要把筷子竖插放在食物的上面。因为在中国习俗中只在祭奠死者的时候才用这种插法。

(2)勺子

中餐里勺子的主要作用是舀取菜肴和食物。有时,在用筷子取食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勺子来辅助取食,但是尽量不要单独使用勺子去取菜。同时在用勺子取食物时,不要舀取过满,以免溢出弄脏餐桌或衣服。在舀取食物后,可在原处暂停片刻,等汤汁不会再往下流再移过来享用。

用餐间,暂时不用勺子时,应把勺子放在自己身前的碟子上,不要把勺子直接放在餐桌上,或让勺子在食物中“立正”。用勺子取完食物后,要立即食用或是把食物放在自己碟子里,不要再把食物倒回原处。若是取用的食物太烫,则不可用勺子舀来舀去,也不要用嘴对着勺子吹,应把食物先放到自己碗里等凉了再吃。还有注意不要把勺子塞到嘴里,或是反复舔食吮吸。

(3)碗

中餐的碗可以用来盛饭、盛汤,进餐时,可以手捧饭碗就餐。拿碗时,用左手的四个手指支撑碗的底部,拇指放在碗端。吃饭时,饭碗的高度大致和下巴保持一致。

如果汤是单独由带盖的汤盅盛放的,表示汤已经喝完的方法是将汤勺取出放在垫盘上,把盅盖反转平放在汤盅上。

(4)盘子

中餐的盘子有很多种,稍小点的盘子叫碟子,主要用于盛放食物,使用方面和碗大致相同。用餐时,盘子在餐桌上一般要求保持原位,且不要堆在一起。

需要重点介绍的是一种用途比较特殊的盘子--食碟。食碟的在中餐里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暂放从公用的菜盘中取来享用之菜肴。使用食碟时,一般不要取放过多的菜肴在食碟里,那样看起来既繁乱不堪,又好像是饿鬼投胎,十分不雅。不吃的食物残渣、骨头、鱼刺不要吐在饭桌上,而应轻轻取放在食碟的前端,取放时不要直接从嘴吐到食碟上,而要使用筷子夹放放到碟子前端。如食碟放满了,可示意让服务员换食碟。

(5)汤盅

汤盅是用来盛放汤类食物的。用餐时,使用汤盅有一点需注意的是:将汤勺取出放在垫盘上并把盅盖反转平放在汤盅上就是表示汤已经喝完。

(6)水杯

中餐的水杯主要用于盛放清水、果汁、汽水等软饮料。注意不要用水杯来盛酒,也不要倒扣水杯。另外需注意喝进嘴里的东西不能再吐回水杯里,这样是十分不雅的。

(7)牙签

牙签也是中餐餐桌上的必备之物。它有两个作用,一是用于扎取食物;二是用于剔牙。

但是用餐时尽量不要当众剔牙,非剔不行时,要用另一只手掩住口部,剔出来的食物,不要当众“观赏”或再次入口,更不要随手乱弹、随口乱吐。剔牙后,不要叼着牙签,更不要用其来扎取食物。

(8)餐巾

中餐用餐前,一般会为每位用餐者上一块湿毛巾。这块湿毛巾的作用是擦手,擦手后,应该把它放回盘子里,由服务员拿走。而宴会结束前,服务员会再上一块湿毛巾,和前者不同的是,这块湿毛巾是用于擦嘴的,不能用其擦脸或抹汗。

中餐基本礼仪

点菜礼仪

1、有中餐特色的菜肴。宴请外宾的时候,这一条更要重视。像炸春卷、煮元宵、蒸饺子、狮子头、宫爆鸡丁等,并不是佳肴美味,但因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所以受到很多外国人的推崇。

2、有本地特色的菜肴。比如西安的羊肉泡馍,湖南的毛家红烧肉,上海的红烧狮子头,北京的涮羊肉,在那里宴请外地客人时,上这些特色菜,恐怕要比千篇一律的生猛海鲜更受好评。

3、本餐馆的特色菜。很多餐馆都有自己的特色菜。上一份本餐馆的特色菜,能说明主人的细心和对被请者的尊重。

同时,在安排菜单时,还必须考虑来宾的饮食禁忌,特别是要对主宾的饮食禁忌高度重视。

餐具礼仪

中餐的餐具主要有杯、盘、碗、碟、筷、匙六种。在正式的宴会上,水杯放在菜盘左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筷子与汤匙可放在专用的座子上,或放在纸套中。公用的筷子和汤匙最好放在专用的座子上。

中餐上菜的顺序一般是:先上冷盘,后上热菜,最后上甜食和水果。

用餐前,服务员为每人送上的第一道湿毛巾是擦手用的,最好不要用它去擦脸。在上虾、蟹、鸡等菜肴前,服务员会送上一只小小水盂,其中漂着拧檬片或玫瑰花瓣,它不是饮料,而是洗手用的。洗手时,可两手轮流蘸湿指头,轻轻涮洗,然后用小毛巾擦干。

座次礼仪

这个“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饮食礼仪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变化。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

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2、4、6……右手边依次为3、5、7……直至汇合。

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然后首席的左手边坐开去为2、4、6、8,右手边为3、5、7。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筷子礼仪

一忌敲筷:即在等待就餐时,不能坐在餐桌边,一手拿一根筷子随意敲打,或用筷子敲打碗盏或茶杯。

二忌掷筷:在餐前发放筷子时,要把筷子一双双理顺,然后轻轻地放在每个人的餐桌前,相距较远时,可以请人递过去,不能随手掷在桌子上。

三忌叉筷:筷子不能一横一竖交叉摆放,不能一根是大头,一根是小头。筷子要摆放在碗的旁边,不能搁在碗上。

四忌插筷:在用餐中途因故需暂时离开时,要把筷子轻轻搁在桌子上或餐碟边,不能插在饭碗里。

五忌挥筷:在夹菜时,不要把筷子当作道具,在餐桌上乱七八糟地挥舞;也不要在请别人用菜时,把筷子戳到别人面前,这样做是失礼的。

中餐餐具的使用的基本礼仪

筷子

筷子是中餐最主要的餐具。所以讲究也最多:

不论筷子上是否有残留食物,都不要去舔,更不要舔完再去夹菜。建议备几双公共筷,就不会有下不去手的尴尬了;

和人交谈时,最好放下筷子,不能手拿筷子一边做动作;

不要把筷子竖插在食物上,在中国,这是不吉利的;

用筷子敲打杯盘等,也是用筷子的一大禁忌。过去,通常乞丐会使用筷子来敲击盘碗,使得行人注意并给予施舍,所以,避免出现这样行为;

筷子不用时,放到筷架上,没有筷架就整齐放在自己的餐盘边上,不要乱扔在桌子上;

筷子需对其摆放,不能交叉或十字随意放在桌子上。

想好夹哪道菜就下筷,不要把筷子停在空中犹豫不决,影响他人用餐;

不要一不小心把筷子倒过来使用,这是不雅观的;

勺子

勺子主要是用来喝汤,有时也可以用来辅助筷子取用菜肴,但是尽量不要用勺子单独取菜。取用 时也别太满,避免溢出来弄脏桌布或者自己的衣服。

勺子不用时就放到筷架上或者汤碗中,保持餐位整洁也是形象展示的重要方面。

盛饭、盛汤的碗我们应该端起来取用食物,身体要保持挺直,食物就口会更加优雅。

盘子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在自己的餐盘中放太多的食物,这样不会餐位不会显得凌乱,反而衬托了你的从容。骨头、鱼刺等食物残渣,也不要随意放在桌子上,放在餐盘的角落,到一定时候服务员会主动为你更换餐盘的。

汤盅

将汤匙取出放在垫碟上,将盅盖反转平放在汤盅上,就表示汤已经喝完了。

水杯

水杯主要用来盛放清水、汽水、果汁、可乐等饮料,不要用它来倒酒,用专用的酒杯倒酒。

餐巾布

餐巾布的用法和西餐一样,对折放在大腿上,用餐巾布的内侧轻沾嘴角。

在有些餐厅,服务员会为用餐者上一条湿毛巾,这条毛巾只是用来擦手,擦完后,放回盘子里,服务员会收走。

牙签

当中剔牙当然是不可取的,建议去卫生间清洁。特别是女士,用完餐后,还可以在卫生间补一下妆。

中餐餐具具体的使用礼仪

筷子

中餐最主要的餐具就是筷子,筷子必须成双使用。上图就是筷子的标准拿法。

中餐用餐礼仪中,用筷子用餐取菜时,需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要注意筷子是用来夹取食物的。用来挠痒、剔牙或用来夹取食物之外的东西都是失礼的。

2.与人交谈时,要暂时放下筷子,不能一边说话,一边像指挥棒似地舞筷子。

3.不论筷子上是否残留食物,千万不要去舔。因为用舔过的筷子去夹菜,是不是有点倒人胃口?

4.不要把筷子竖插放在食物的上面。因为在中国习俗中只在祭奠死者的时候才用这种插法。

勺子

中餐里勺子的主要作用是舀取菜肴和食物。有时,在用筷子取食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勺子来辅助取食,但是尽量不要单独使用勺子去取菜。同时在用勺子取食物时,不要舀取过满,以免溢出弄脏餐桌或衣服。在舀取食物后,可在原处暂停片刻,等汤汁不会再往下流再移过来享用。

用餐间,暂时不用勺子时,应把勺子放在自己身前的碟子上,不要把勺子直接放在餐桌上,或让勺子在食物中“立正”。用勺子取完食物后,要立即食用或是把食物放在自己碟子里,不要再把食物倒回原处。若是取用的食物太烫,则不可用勺子舀来舀去,也不要用嘴对着勺子吹,应把食物先放到自己碗里等凉了再吃。还有注意不要把勺子塞到嘴里,或是反复舔食吮吸。

中餐的碗可以用来盛饭、盛汤,进餐时,可以手捧饭碗就餐。拿碗时,用左手的四个手指支撑碗的底部,拇指放在碗端。吃饭时,饭碗的高度大致和下巴保持一致。

如果汤是单独由带盖的汤盅盛放的,表示汤已经喝完的方法是将汤勺取出放在垫盘上,把盅盖反转平放在汤盅上。

盘子

中餐的盘子有很多种,稍小点的盘子叫碟子,主要用于盛放食物,使用方面和碗大致相同。用餐时,盘子在餐桌上一般要求保持原位,且不要堆在一起。

需要重点介绍的是一种用途比较特殊的盘子--食碟。食碟的在中餐里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暂放从公用的菜盘中取来享用之菜肴。使用食碟时,一般不要取放过多的菜肴在食碟里,那样看起来既繁乱不堪,又好像是饿鬼投胎,十分不雅。不吃的食物残渣、骨头、鱼刺不要吐在饭桌上,而应轻轻取放在食碟的前端,取放时不要直接从嘴吐到食碟上,而要使用筷子夹放放到碟子前端。如食碟放满了,可示意让服务员换食碟。

汤盅

汤盅是用来盛放汤类食物的。用餐时,使用汤盅有一点需注意的是:将汤勺取出放在垫盘上并把盅盖反转平放在汤盅上就是表示汤已经喝完。

水杯

中餐的水杯主要用于盛放清水、果汁、汽水等软饮料。注意不要用水杯来盛酒,也不要倒扣水杯。另外需注意喝进嘴里的东西不能再吐回水杯里,这样是十分不雅的。

牙签

牙签也是中餐餐桌上的必备之物。它有两个作用,一是用于扎取食物;二是用于剔牙。但是用餐时尽量不要当众剔牙,非剔不可时,要用另一只手掩住口部,剔出来的食物,不要当众“观赏”或再次入口,更不要随手乱弹、随口乱吐。剔牙后,不要叼着牙签,更不要用其来扎取食物。

餐巾

中餐用餐前,一般会为每位用餐者上一块湿毛巾。这块湿毛巾的作用是擦手,擦手后,应该把它放回盘子里,由服务员拿走。而宴会结束前,服务员会再上一块湿毛巾,和前者不同的是,这块湿毛巾是用于擦嘴的,不能用其擦脸或抹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餐座次礼仪的注意事项_饮食礼仪_网

范文类型:礼仪,全文共 1882 字

+ 加入清单

中餐座次礼仪注意事项

中国饭桌上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以下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餐座次礼仪的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座次礼仪:

中国饭桌上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主客左右手边的位置,则以离主客的距离来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离则左侧尊于右侧。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如果你是主人,你应该提前到达,然后在靠门位置等待,并为来宾引座。如果你是被邀请者,那么就应该听从东道主安排入座。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老板出席的话,你应该将老板引至主座,请客户最高级别的坐在主座左侧位置。除非这次招待对象的领导级别非常高。

其他的包括:

点菜礼仪:

如果时间允许,你应该等大多数客人到齐之后,将菜单供客人传阅,并请他们来点菜。当然,作为公务宴请,你会担心预算的问题,因此,要控制预算,你最重要的是要多做饭前功课,选择合适档次的请客地点是比较重要的,这样客人也能大大领会你的预算。况且一般来说,如果是你来买单,客人也不太好意思点菜,都会让你来作主。如果你的老板也在酒席上,千万不要因为尊重他,或是认为他应酬经验丰富,酒席吃得多,而让他/她来点菜,除非是他/她主动要求。否则,他会觉得不够体面。

如果你是赴宴者,你应该知道,你不该在点菜时太过主动,而是要让主人来点菜。如果对方盛情要求,你可以点一个不太贵、又不是大家忌口的菜。记得征询一下桌上人的意见,特别是问一下“有没有哪些是不吃的?”或是“比较喜欢吃什么?”让大家感觉被照顾到了。点菜后,可以请示“我点了菜,不知道是否合几位的口味 ”,“要不要再来点其它的什么”等等。

点菜时,一定要心中有数。点菜时,可根据以下三个规则:

1.看人员组成。一般来说,人均一菜是比较通用的规则。如果是男士较多的餐会可适当加量。

2.看菜肴组合。一般来说,一桌菜最好是有荤有素,有冷有热,尽量做到全面。如果桌上男士多,可多点些荤食,如果女士较多,则可多点几道清淡的蔬菜。

3.看宴请的重要程度。若是普通的商务宴请,平均一道菜在50元到80元左右可以接受。如果这次宴请的对象是比较关键人物,那么则要点上几个够份量的菜,例如龙虾、刀鱼、鲥鱼,再要上规格一点,则是鲍鱼、翅粉等。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点菜时不应该问服务员菜肴的价格,或是讨价还价,这样会让你公司在客户面前显得有点小家子气,而且客户也会觉得不自在。

吃菜礼仪:

中国人一般都很讲究吃,同时也很讲究吃相。随着职场礼仪越来越被重视,商务饭桌上的吃和吃相也更加讲究。以下以中餐为例,教你如何在餐桌上有礼有仪,得心应手。

中餐宴席进餐伊始,服务员送上的第一道湿毛巾是擦手的,不要用它去擦脸。上龙虾、鸡、水果时,会送上一只小小水孟,其中飘着拧檬片或玫瑰花瓣,它不是饮料,而是洗手用的。洗手时,可两手轮流沾湿指头,轻轻涮洗,然后用小毛巾擦干。

用餐时要注意文明礼貌。对外宾不要反复劝菜,可向对方介绍中国菜的特点,吃不吃由他。有人喜欢向他人劝菜,甚至为对方夹菜。外宾没这个习惯,你要是一再客气,没准人家会反感:“说过不吃了,你非逼我干什么?”依此类推,参加外宾举行的宴会,也不要指望主人会反复给你让菜。你要是等别人给自己布菜,那就只好俄肚子。

客人入席后,不要立即动手取食。而应待主人打招呼,由主人举杯示意开始时,客人才能开始;客人不能抢在主人前面。夹菜要文明,应等菜肴转到自已面前时,再动筷子,不要抢在邻座前面,一次夹菜也不宜过多。要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决不能大块往嘴里塞,狼吞虎咽,这样会给人留下贪婪的印象。不要挑食,不要只盯住自己喜欢的莱吃,或者急忙把喜欢的菜堆在自己的盘子里。

用餐的动作要文雅,夹莱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上,不要把汤泼翻。不要发出不必要的声音,如喝汤时“咕噜咕噜”,吃菜时嘴里“叭叭”作响,这都是粗俗的表现。不要一边吃东西,一边和人聊天。嘴里的骨头和鱼刺不要吐在桌子上,可用餐巾掩口,用筷子取出来放在碟子里。掉在桌子上的菜,不要再吃。进餐过程中不要玩弄碗筷,或用筷子直向别人。不要用手去嘴里乱抠。用牙签剔牙时,应用手或餐巾掩住嘴。不要让餐具发出任何声响。

用餐结束后,可以用餐巾、餐巾纸或服务员送来的小毛巾擦擦嘴,但不宜擦头颈或胸脯;餐后不要不加控制地打饱嗝或嗳气;在主人还没示意结束时,客人不能先离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现代的中餐礼仪_饮食礼仪_网

范文类型:礼仪,全文共 3802 字

+ 加入清单

现代中餐礼仪

中餐宴会是指具有中国传统民族风格的宴会,遵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礼仪规范。接下来第一范文网小编带你了解一下现代中餐礼仪。

现代中餐礼仪1

中华饮食,源远流长。在这自古为礼仪之邦,讲究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里,饮食礼仪自然成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中国的饮宴礼仪号称始于周公,千百年的演进,当然不会再有“孟光接了梁鸿案”那样的日子,但也还是终于形成今天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饮食进餐礼仪,是古代饮食礼制的继承和发展。饮食礼仪因宴席的性质,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区,也是千差万别。这里仅举几例,权作参考:

古代的食礼是按阶层划分: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现代食礼则简化为:主人(东道),客人了。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赴宴守时守约;抵达后,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安排。

然后入座:这个“英雄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食礼中最重要的一项。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变化。总的来讲,座次“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 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家庭宴请,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客主人则居末席。首席未落座,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都不能动手,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再饮。

更讲究的,如果来报有人来,无论尊卑地位,全席之人应出迎。

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2,4,6右手边依次为3,5,7直至汇合。

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然后首席的左手边坐开去为2,4,6,8(8在对面),右手边为3,5,7(7在正对面)。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

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上菜:

上菜顺序,中餐一般讲究:先凉后热,先炒后烧,咸鲜清淡的先上,甜的味浓味厚的后上,最后是饭菜。有规格的宴席,热菜中的主菜--比如燕窝席里的燕窝,海参宴里的海参,鱼翅宴里的鱼翅,应该先上,即所谓最贵的热菜先上。再辅以溜炒烧扒。

宴席里的大致顺序是:

(茶)-在酒家里,因为要等待,所以先来清口茶。但不是必须的。因为古人喝茶多是单独的。

凉菜-冷拼,花拼。

热炒-视规模选用滑炒,软炒,干炸,爆,烩,烧,蒸,浇,扒等组合。

大菜-(不是必须的)指整只,整块,整条的高贵菜肴,比如一头乳猪,一只全羊,一大块鹿肉什么的。

甜菜-包括甜汤,如冰糖莲子,银耳甜汤等

点心-一般大宴不供饭,而以糕,饼,团,粉,各种面,包子,饺子等。

(饭)-如果还没吃饱

水果-爽口,消腻

此顺序非一成不变,如水果有时可以算在冷盘里上,点心可以算在热菜里上。

较浓的汤菜,应该按热菜上;贵重的汤菜如燕窝等要为热菜中的头道。

至于季节的考虑,则还有冬重红烧,红焖,红扒和沙锅,火锅等;夏则清蒸,白汁,清炒,凉拌为主。此外颜色搭配,原材料的多样化也应考虑。

酒楼和家宴,各种菜品的分量也要不同:

大宴讲究一成至两成冷菜;三成热炒,四成大菜。

家宴就可以将大菜减少,冷菜增加。

至于盛器,可谓历史久矣,古人云:“美食不如美器“,又云:“煎炒宜盘,汤羹宜碗,参错其间,方觉生色。“。所以盛器在这个讲究饮食文化,又盛产陶瓷美器的地方,自然加倍讲究。

一般要备大中小平盘(碟),大盘热菜,中盘冷拼,或灵活选择,小盘点心,小吃。

还要有深盆盛油大汤多之物,大汤碗盛汤。外加碗筷。大食具如火锅,烤炉之类;还有水具,茶具,酒具。

至于盛器的选取,质地要好,当然名窑古董或各地名瓷都可上桌。色彩搭配要合理。

根据所盛菜肴的颜色,性质,质地,名称,选取不同质地,形状,颜色,花纹的盛器。

切忌中西混杂,土洋不分,不伦不类。

如一品丸子,要用雍容华贵的黄底细文福盘;如清蒸鱼要用白瓷或青瓷鱼盘,红烧干烧鱼则用色彩浓烈的厚重的鱼盘。色彩清亮的凉菜冷拼,则宜用对称的细底纹小碎花圆盘。

宴席不可无酒,纯粹的中餐,应该避免啤酒,欧洲葡萄酒(当然中亚的可以,如波斯葡萄酒,过似乎没人能尝得到)。所以中餐,最好配备高度名酒(其实高度烈性酒只是近代才有),但似乎中低度的宴酒(30度左右),各种黄酒,米酒比较男女老幼皆宜。

古代的酒度数低,酒具也较为庞大,随着白酒度数于明清逐渐增高,酒具也越来越小。但均以瓷为主。敬酒则要适度,古人饮酒要行酒令,现已近绝迹。应当重新推广开来,尤其是家宴上,省得有粗人强行劝酒,我凡遇到此种粗人,立刻酒量大涨,定将此等劣人喝倒,省得为害宴席,至今还频频得手,因为真正高人酒仙是不会劝人喝酒的,此等强拉硬劝之徒,多不会有超过1斤7,8两的酒量,所以大可将此种人除掉而后安。

宴席环境,最好完全中式,进门两盏迎客宫灯。绕过落地屏风,落座于红木八仙桌旁,手执象牙箸,听着丝竹软曲,空气中游移着丝丝檀香。透过窗棂木格,和窗外的修竹柳荫,只见湖光山色。美哉其极!

所以厅里宜摆几盆花木盆景,造成春意袭人,百花迎宾的气氛;四围墙上,张悬书法字画,灯光音响要尽量保持中国特色。

至于正规的宴席,作为店家,应该大概按如下次序招待:

迎宾--列队,引导至席,接挂衣帽,引至座位,递香巾净手,上茶,(敬烟--不可取,中国古人不吸烟的,属舶来品)

入席进餐--上茶点,冷盘,斟宴酒,介绍,开餐,上菜,续酒水,撤盘。

餐毕--递香巾净手,上清口茶。递账单送客

至于国宴,现在用分席制,四(热)菜一汤,外加冷菜,甜点,果品,冷饮。酒水为白酒茅台,黄酒绍兴加饭酒,青岛啤酒,还有矿泉水。

国宴更重排场,如辉煌的大厅,或如钓鱼台的亭台水榭。间或有乐队伴奏,讲坛。国宴每席上必有一立体的冷盘雕刻,摆盘。

至于想要了解明清官府大家或街巷市井宴席酒桌旧制,当重读红楼梦,金瓶梅,和众多的明清小说。

小小一桌席,说凝结了千百年的文化积淀,一点不为过。

现代中餐礼仪2

中餐的席位排列,关系到来宾的身份和主人给予对方的礼遇,所以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中餐席位的排列,在不同情况下,有一定的差异。可以分为桌次排列和位次排列两方面。

1.桌次排列

在中餐宴请活动中,往往采用圆桌布置菜肴、酒水。排列圆桌的尊卑次序,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由两桌组成的小型宴请。这种情况,又可以分为两桌横排和两桌竖排的形式。

当两桌横排时,桌次是以右为尊,以左为卑。这里所说的右和左,是由面对正门的位置来确定的。

当两桌竖排时,桌次讲究以远为上,以近为下。这里所讲的远近,是以距离正门的远近而言。

第二种情况,是由三桌或三桌以上的桌数所组成的宴请。在安排多桌宴请的桌次时,除了要注意“面门定位”、“以右为尊”、“以远为上”等规则外,还应兼顾其他各桌距离主桌的远近。通常,距离主桌越近,桌次越高;距离主桌越远、桌次越低。

在安排桌次时,所用餐桌的大小、形状要基本一致。除主桌可以略大外,其他餐桌都不要过大或过小。

为了确保在宴请时赴宴者及时、准确地找到自己所在的桌次,可以在请柬上注明对方所在的桌次、在宴会厅入口悬挂宴会桌次排列示意图、安排引位员引导来宾按桌就坐,或者在每张餐桌上摆放桌次牌(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2.位次排列

宴请时,每张餐桌上的具体位次也有主次尊卑的分别。排列位次的基本方法有四条,它们往往会同时发挥作用。

方法一,是主人大都应面对正门而坐,并在主桌就坐。

方法二,是举行多桌宴请时,每桌都要有一位主桌主人的代表在座。位置一般和主桌主人同向,有时也可以面向主桌主人。

方法三,是各桌位次的尊卑,应根据距离该桌主人的远近而定,以近为上,以远为下。

方法四,是各桌距离该桌主人相同的位次,讲究以右为尊,即以该桌主人面向为准,右为尊,左为卑。

另外,每张餐桌上所安排的用餐人数应限在10人以内,最好是双数。比如,六人、八人、十人。人数如果过多,不仅不容易照顾,而且也可能坐不下。

根据上面四个位次的排列方法,圆桌位次的具体排列可以分为两种具体情况。它们都是和主位有关。

第一种情况:每桌一个主位的排列方法。特点是每桌只有一名主人,主宾在右首就坐,每桌只有一个谈话中心。

第二种情况:每桌两个主位的排列方法。特点是主人夫妇在同一桌就坐,以男主人为第一主人,女主人为第二主人,主宾和主宾夫人分别在男女主人右侧就坐。每桌从而客观上形成了两个谈话中心,如图9-5和如图9-6。

如果主宾身份高于主人,为表示尊重,也可以安排在主人位子上坐,而请主人坐在主宾的位子上。

为了便于来宾准确无误地在自己位次上就坐,除招待人员和主人要及时加以引导指示外,应在每位来宾所属座次正前方的桌面上,事先放置醒目的个人姓名座位卡。举行涉外宴请时,座位卡应以中、英文两种文字书写。我国的惯例是,中文在上,英文在下。必要时,座位卡的两面都书写用餐者的姓名。

排列便餐的席位时,如果需要进行桌次的排列,可以参照宴请时桌次的排列进行。位次的排列,可以遵循四个原则。

一是右高左低原则

两人一同并排就坐,通常以右为上座,以左为下座。这是因为中餐上菜时多以顺时针方向为上菜方向,居右坐的因此要比居左坐的优先受到照顾。

二是中座为尊原则

三人一同就坐用餐,坐在中间的人在位次上高于两侧的人。

三是面门为上原则

用餐的时候,按照礼仪惯例,面对正门者是上座,背对正门者是下座。

四是特殊原则

高档餐厅里,室内外往往有优美的景致或高雅的演出,供用餐者欣赏。这时候,观赏角度最好的座位是上座。在某些中低档餐馆用餐时,通常以靠墙的位置为上座,靠过道的位置为下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餐宴会礼仪[页2]_饮食礼仪_网

范文类型:礼仪,适用行业岗位:宴会,全文共 2529 字

+ 加入清单

中餐宴会礼仪

2.中餐宴会座位的安排宴会的主人应坐在主桌上,面对正门就座。如果有副主人、主宾及副主宾之分时,则副主人坐在主人的正对面,主宾坐在主人的右侧,副主宾坐在副主人的右侧,如图6-2所示。其他宾客则没有严格的规定。每张餐桌上,安排就餐人数应限制在10人之内,并且为双数,人数过多的话,也会照顾不过来的。由于座位的安排通常是以宾客的身份地位的高低作为排序的依据,因此,如果是大型宴会、贵宾人数较多时,应事先将座位的安排绘制成图,张贴在宴会的入口处,并安排专人服务带位。

(二)中餐上莱顺序

标准的中餐,不管风味怎样,其上菜的顺序大致相同。上菜的顺序一般是:先上冷盘,接着上热炒,随后是主菜,然后上点心汤水,最后水果拼盘。

上菜时,如果由服务员给每个人上菜,要按照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士后男士或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进行。如果由个人取菜,每道热菜应放在主宾面前,由主宾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取食。切不可迫不及待地越位取菜。

(三)餐具的使用

1.餐具的摆放中餐的餐具主要有杯、盘、碗、碟、筷、匙六种。在正式的宴会上,水杯放在菜盘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筷子与汤匙可放在专用的座子上,或放在纸套中。公用的筷子和汤匙最好放在专用的座子上。

2.餐具的使用方法

(1)筷子。筷子虽然用起来简单、方便,但也有很多规矩。比如:不能举着筷子和别人说话,说话时要把筷子放到筷架上,或将筷子并齐放在饭碗旁边。不能用筷子去推饭碗、菜碟,不要用筷子去叉馒头或别的食品。其他用筷忌讳还有:忌舔筷--不要用舌头去舔筷子上的附着物;忌迷筷--举着筷子却不知道夹什么,在菜碟间来回游移,更不能用筷子拨盘子里的菜。忌泪筷--忌夹菜时滴滴哒哒流着菜汁,应该拿着小碟,先把菜夹到小碟里再端过来。忌移筷--刚夹了这盘里的菜,又去夹那盘里的菜,应该吃完之后再夹另一盘菜。忌敲筷--敲筷子是对主人的不尊重。

另外,筷子通常应摆放在碗的旁边,不能放在碗上。在用餐时如需临时离开,应把筷子轻轻放在桌子上碗的旁边,切不可插在饭碗里。比如韩国宴席多实行每人配备公筷母匙(公筷用来夹菜,母匙用来舀汤,只能本人使用,不能大家共用),那么,就要记住不能用筷子、汤匙给别人夹菜、舀汤。

(2)汤匙。汤匙主要用以饮汤,尽量不要用其舀菜。使用汤匙应注意:①用它饮汤时,不要全部放入口吸食;②用汤匙取食物后,应立刻食用,不要再次倒回原处;⑨不用时,应将汤匙放入自己的食碟,不要放在桌上或汤碗里。

(3)碗。碗主要用于盛放主食、汤、羹用。在正式的宴会上,使用碗要注意:①不要端起碗进食,尤其不要双手端起碗进食;②碗内的剩余食物不可往嘴里倒,也不要用舌头舔;③碗内的食品要用餐具取,不能用嘴吸;④暂不用的碗不可放杂物。

(4)盘。每个人面前的食碟是用来放从公用菜盘中取来的菜肴的。使用食碟要注意:①不要取放食物过多;②不要将不宜入ISl的残渣、骨头、鱼刺吐在地上或桌上,应轻放在食碟中的前端,由服务人员撤换。

(5)水杯。中餐的水杯,主要用于盛白开水、饮料、果汁。要注意不能用来盛酒,也不要倒扣水杯,喝入[21中的东西不能再吐回去。

(6)餐巾。如今很多餐厅都为顾客准备了餐巾,通常,要等坐在上座的尊者拿起餐巾后,其他人才可以取出平铺在腿上,动作要小,不要像斗牛似的在空中抖开。餐巾很大时可以叠起来使用,不要将餐巾别在领上或围在脖二子上。餐巾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食物落在衣服上,所以只能用餐巾的一角来印一印嘴唇,不能拿整块餐巾擦脸、擤鼻涕,也不要用餐巾来擦餐具。如果你是暂时离开座位,请将餐巾叠放在椅背或椅子扶手上。

7)水盂。有时品尝某些食物需要直接动手,往往会在餐桌上摆上一个水盂。它里面的水不能喝,只能用来洗手。洗手时动作不宜过大,不要乱抖乱甩。应用两手轮流沾湿指头,轻轻涮洗,然后用餐巾擦干。

(8)牙签。牙签主要用来剔牙,就餐时,尽量不要当众剔牙。如果要剔,应以手或餐巾轻掩住口部。剔出的东西切勿当众观赏或再次入口,也不要随手乱弹,随口乱吐。剔牙后,不要长时间用嘴叼着牙签。

(9)湿毛巾。服务员为每人送上的第一道湿毛巾是擦手用的,最好不要用它去擦脸。宴会结束时,再上一条湿毛巾,它是用来擦嘴的,不能用来擦脸、擦汗。

(四)用餐礼仪

上菜后,不要立即动手取食,应待主人示意开始时,客人才能开始进餐。如果酒量还能够承受,对主人敬的第一杯酒应喝干。同席的客人可以相互劝酒,但不可以任何方式强迫对方喝酒,否则是失礼。

夹菜要文明,应等菜肴转到自己面前再动筷,不要抢在邻座前面。一次夹菜不宜过多,而且不要专挑自己喜欢吃的菜。夹菜时不要碰到邻座,更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上。正在夹的菜若不小心掉在桌上,不可把它重放于原碟,应放于盛置残渣的碟中。

用餐动作要文雅。进餐时不要一边吃东西,一边和人聊天。吃菜喝汤:不要狼吞虎咽,不要发出不必要的声音。如果菜、汤太热,可稍待凉后再吃,切勿用嘴吹。嘴里的骨头和鱼刺不要吐在桌子上,可用餐巾掩口,用筷子取出来放在碟子里。剔牙时要用牙签,而不要用手指,还应用手或餐巾掩住嘴。不要玩弄碗筷,令餐具发出任何声响,尤其不要用筷子指向别人。女士注意口红不要沾在杯、吸管或碗上,以免不雅。进食时尽可能不咳嗽、打喷嚏、打呵欠、擤鼻涕,万一不能抑制,要用手帕、餐巾纸遮挡口鼻,转身,脸侧向一方,低头尽量压低声音。

如果不小心打翻酒水溅到临座的客人身上,应表示歉意并帮助擦干。如对方是异性,则应把干净的餐巾递过去,由其自己擦。

用餐过程中为表示友好、热情,彼此之间可以让菜,劝对方品尝,但不要为他人布菜。尤其对外国客人不要反复劝菜,因为国外没有劝菜的习惯,应由其本人决定吃不吃。

参加宴会最好不中途离去。万不得已时应向同桌的人说声对不起,同时还要郑重地向主人道歉,说明原委。若中途需要离席一会儿的,可把餐巾放在座椅上,若放在桌边上,会被人认为餐毕离去。吃完之后,应该等大家都放下筷子,主人示意可以散席,才能离座。用餐后,不要随便带走餐桌上的物品,除了主人特别示意作为纪念品的东西外,其余的招待用品(包括糖果、水果、香烟等),都不要带走。

宴会完毕,可以走到主人面前,握手并说声"谢谢",向主人告辞,但不要拉着主人的手不停地说话,以免妨碍主人送其他客人。

共2页,当前第2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中餐进餐礼节_饮食礼仪_网

范文类型:礼仪,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2020中餐进餐礼节

1.餐具使用

吃中餐时,应特别注意湿毛巾、餐巾、餐纸巾、筷子、汤匙、食盘、牙签、水盂、筷子的使用规范。

(1) 湿毛巾只能用来擦手,绝不能擦脸、擦嘴。一般在宴会即将结束时,再上来的湿毛巾,才是专供擦嘴用的,但不能擦脸抹汗。

(2) 餐巾是为了保洁服装的,应把它铺在并拢的大腿上,不要围在脖子或腰带上。餐巾折起的内侧可以用来擦嘴或手。

(3) 餐巾纸主要是用来擦嘴或手。千万不要用自己的纸巾,更不能用卫生纸代替。

(4) 汤匙不用时应平置于食盘上,

不要让它在汤碗中“立正”,或直接放在餐桌上。

(5) 食盘是用来放菜的。一次取菜不宜过多。不宜入口的废弃物,可以堆放在盘中,不要直接吐在餐桌上或地上。

(6) 席间牙签要在万不得已时使用,用时注意以手相护。

(7) 水盂,即洗手碗。它是在用餐期间洗手指用的,千万别把它当洗手水或饮料。洗手碗的用法为:进食海鲜等带有腥味食物后,可将双手指尖轮流放入碗

中洗之,然后用餐巾擦干手指。

(8) 筷子在使用时,忌舔筷、叉筷、扔筷、舞筷等。在用餐时,如果暂不使用,

2.用餐礼节

在用餐之时,应注重吃相。不可摇头晃脑,宽衣解带;说话尽可能降低声调;在取食菜肴时,要稳、准、快,不要挑三拣四;多人就餐还要注意避让他人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餐使用筷子时的礼仪_饮食礼仪_网

范文类型:礼仪,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中餐使用筷子时的礼仪

中餐(Chinese food),即指中国风味的餐食菜肴。

其中有粤菜、川菜、鲁菜、淮扬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八大菜系”。

除”八大菜系“外还有一些在中国较有影响的菜系,如:东北菜、冀菜、豫菜、鄂菜、本帮菜、客家菜、赣菜、京菜、清真菜等菜系。

筷子

在长期的生括实践中,人们对使用筷子也形成了一些礼仪上的忌讳:

一忌敲筷:即在等待就餐时,不能坐在餐边,一手拿一根筷子随意敲打,或用筷子敲打碗盏或茶杯。

二忌掷筷:在餐前发放筷子时,要把筷子一双双理顺,然后轻轻地放在每个人的餐桌前;距较远时,可以请人递过去,不能随手掷在桌上。

三忌叉筷:筷子不能一横一竖交叉摆放,不能一根是大头,一根是小头。筷子要摆放在碗的旁边,不能搁在碗上。

四忌插筷:在用餐中途因故需暂时离开时,要把筷子轻轻搁在桌子上或餐碟边,不能插在饭碗里。

五忌挥筷:在夹菜时,不能把筷子在菜盘里挥来挥去,上下乱翻,遇到别人也来夹菜时,要 有意避让,谨防“筷子打架”。

六忌舞筷:在说话时,不要把筷子当作刀具,在餐桌上乱舞,也不要在请别人用菜时,把筷子戳到别人面前,这样做是失礼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餐礼仪:从历代餐具看中国饮食文化_饮食礼仪_网

范文类型:礼仪,全文共 997 字

+ 加入清单

中餐礼仪:从历代餐具中国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是中国值得自豪,也是最容易为世界各国所接受的一环。美味的食物享用得多,有没有考究过中国人何时开始脱离茹毛饮血的生活?何时开始用炉灶煮食?常吃的水饺、云吞何时出现?又怎样由分餐制度演化为围桌而食?……在正在香港举办的“美食配美器——中国历代饮食器具展”中,不仅得到答案,更可深入浅出地认识中国饮食喜好与器具的转变关系。

导语: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提供100多件珍贵文物,该馆展览部副研究员胡晓建介绍说,该馆专门为这个专题展览而筹备、组织,展品大都是首次来港展出,其中10多件是国家一级文物,如新石器时代《灰陶釜、灶》、隋《金足金杯》、北魏《青瓷莲花尊》及汉代《铺首衔环铜》等。

现场展出的《灰陶釜、灶》,是已知发现较早、且完整的炊具,胡晓建说,新石器时代的《附加堆纹灰陶鼎》是三足锅,《黑陶甑》是最早期的蒸屉,下半部盛水,称鬲,中间有孔隔,上面放食物。在旧石器时期,人类以烧烤为主,到了新石器时期,则开始用水煮、气蒸的手法,北方吃粟,南方吃稻。现场一件新石器时代《双耳小口尖底瓶》,两边的耳孔吊着绳子,放进河里入了水,陶瓶便会立起来,可见当时的先人打水也很有智慧。

到了夏、商、周及春秋、战国时期,讲究饮食礼仪,闻名遐迩的青铜器工艺达到全盛期,由甑与鬲结合而成的?[,已发展至青铜器制。在春秋后期,已有饺子出现,而当时祖先开始懂得吃面食、云吞及粉食了。由于这段时期注重礼祭,出现了许多酒器,如现场展出的《戍马铜觚》是饮酒器,铜?F用以盛酒,而《窃曲纹龙首三足铜?B》是当时的调酒器,最特别的是《铜冰鉴》,冰酒器具,内置方形罐,用以盛酒。现场也展出了同时期常用的漆器餐具仿制品。

隋唐是中国文化与国势强盛时期,各民族在饮食文化上进一步交流融合,菜肴品种大增,建立不同饮食流派,当时已普及高足桌、椅,加上宴会菜式丰富,因此由分餐制的一人一套餐具形式演变为多人围桌合食的形式。当时着重华丽的生活,金银及玻璃器皿相继出现,并且造工精巧。现场展出的隋唐食器有入口自东罗马的《金足金杯》。另外在新疆出土的唐代《饺子、点心》,胡晓建说,点心是一些饼食,用面以花模印成漂亮的形状及花样,而饺子内则有肉,反映新疆地区也受中原饮食影响。

至于其它朝代的展品,较特别的有东汉《宴饮杂技画像砖》、北魏《青瓷莲花尊》、辽《莲瓣形柄金杯》、南宋《影青瓷注及温碗》及清道光《粉彩锦荔枝盖碗》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餐就餐礼仪_饮食礼仪_网

范文类型:礼仪,全文共 1343 字

+ 加入清单

中餐就餐礼仪

和朋友聚会时,或到同学家做客时,在饭桌上要讲究一定的中餐礼仪,下面第一范文网小编就来告诉你中餐就餐礼仪。

中餐就餐礼仪1.打消多要食物的念头

节假日到亲朋好友家去做客,难免会被邀请留下用餐。对方也会展示自己最好的厨艺,我们也经常会吃得忘乎所以。但是对于特别爱吃的“好菜”,千万要打消想多要一份的念头,因为如果有多余的一份,当然不成问题。

如果没有的话,徒然造成主客双方都不好意思。

中餐就餐礼仪2.勤用餐巾纸擦净手指和嘴巴

吃鱼、虾或者蟹的时候,经常需要动手,嘴巴上也难免会留下一些痕迹。这时,千万要勤用餐巾纸擦拭嘴巴和手指,否则看起来实在不太雅观,有时甚至会倒胃口。

中餐就餐礼仪3.吃东西时不要发出声

吃东西时要小口小口的吃,吞咽时嘴巴要合拢,如此才不会制造声响,干扰别人。喝汤十分容易发出声响。用汤匙舀汤,若入口前要吹凉汤匙里的汤,也请小声吹气。

中餐就餐礼仪4.不要探身去拿对面的饭菜

做客的时候,往往人会很多,桌子也会比较大,吃饭时难免会有菜在对面而够不着,这时千万不要探起身子去夹。

最好的办法是请最靠近你的人帮你传递过来,接到东西后,不要忘了说声谢谢。取菜时,分量要适中,即使是你最喜欢的食物。

中国传统饮食礼仪——开始用餐礼仪

开始用餐,要讲究文明礼貌,要注意自己的“吃相”。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让长辈先动碗筷用餐,或听到长辈说:“大家一块吃吧”,你再动筷,不能抢在长辈的前面。

吃饭时,要端起碗,大拇指扣住碗口,食指、中指、无名指扣碗底,手心空着。不端碗伏在桌子上对着碗吃饭,不但吃相不雅,而且压迫胃部,影响消化。

夹菜时,应从盘子靠近或面对自己的盘边夹起,不要从盘子中间或靠别人的一边夹起,更不能用筷子在菜盘子里翻来倒去地“寻寻觅觅”,眼睛也不要老盯着菜盘子,一次夹菜也不宜太多。

遇到自己爱吃的菜,不可如风卷残云一般地猛吃一气,更不能干脆把盘子端到自己跟前,大吃特吃,要顾及同桌的父母和姐弟。

如果盘中的菜已不多,你又想把它“打扫”干净,应征询一下同桌人的意见,别人都表示不吃了,你才可以把它吃光。

要闭嘴咀嚼,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

决不能张开大嘴,大块往嘴里塞,狼吞虎咽的,更不能在夹起饭菜时,伸长脖子,张开大嘴,伸着舌头用嘴去接菜;一次不要放入太多的食物进口,不然会给人留下一副馋相和贪婪的印象。

用餐的动作要文雅一些。夹菜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子上,不要把汤泼翻,不要将菜汤滴到桌子上。嘴角沾有饭粒,要用餐纸或餐巾轻轻抹去,不要用舌头去舔。

咀嚼饭菜,嘴里不要发出“叭叭”、“呱叽呱叽”的声音。口含食物,最好不要与别人交谈,开玩笑要有节制,以免口中食物喷出来,或者呛入气管,造成危险;确需要与家人谈话时,应轻声细语。

吐出的骨头、鱼刺、菜渣,要用筷子或手取接出来,放在自己面前的桌子上,不能直接吐到桌面上或地面上。如果要咳嗽,打喷嚏,要用手或手帕捂住嘴,并把头向后方转。吃饭嚼到沙粒或嗓子里有痰时,要离开餐桌去吐掉。

在吃饭过程中,要尽量自己添饭,并能主动给长辈添饭、夹菜。遇到长辈给自己添饭、夹菜时,要道谢。

吃饭时要精神集中,有些小同学在吃饭时看电视或看书报,这是不良的习惯,既不卫生,又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还会损伤视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餐宴会服务流程与规范_饮食礼仪_网

范文类型:礼仪,适用行业岗位:宴会,服务,全文共 1518 字

+ 加入清单

中餐宴会服务流程规范

中餐中的礼仪也是比较多的,那么你知道吃中餐有哪些礼仪吗?下面第一范文网小编就来告诉你中餐宴会服务流程与规范。

中餐宴会服务流程与规范1.准备工作

(1)服务员根据菜单所列的菜式的服务要求,计算餐具的用量,特殊菜的佐料,进行服务用具用品的准备

(2)根据桌数和菜单选配银器、瓷器、玻璃器皿、台布、口布、小毛巾、转盘等必备物品

(3)准备好宴会菜单,菜单设计要美观精巧

(4)根据宴会的类别、档次进行合理布置,检查灯光、室温、音响、家具、设施的完好状况

(5)检查宴会厅各个部位(地毯、墙壁、灯饰、窗帘、天花板、走廊、卫生间和工作间等)的环境卫生和厅内设施设备

(6)按菜单要求备足各类酒水饮料,用布擦净酒水饮料的瓶子,在工作台或工作车上摆放整齐

中餐宴会服务流程与规范2.摆台

(1)服务员按宴会预订的人数,摆放与之相适应的宴会台面、宴会座椅,并将座椅摆放整齐,且围好座椅套

(2)对每一个台面进行摆台(参见中餐厅摆台服务流程与规范)

中餐宴会服务流程与规范3.开餐前准备

(1)宴会当天,宴会领班再跟销售专员确认最终人数、桌数,再跟有关厨房沟通并互相交换该注意的要点

(2)领班陪同销售专员迎接宴会主办方,与其确认最后安排是否有修改,在许可的情况下给予配合,并核实宴会程序及上菜时间

(3)宴会开始前10~15分钟,服务员将冷菜上桌,对于有造型的冷盘,将花型正对主人和主宾

(4)宴会开始前10分钟,将葡萄酒斟好,以备客人开宴后讲话结束时使用

中餐宴会服务流程与规范4.迎接客人

(1)客人到达前5~10分钟,迎宾员在宴会厅门口迎候客人

(2)客人到达后,应主动向客人问好,并计算入场人数

(3)在客人前方请客人进宴会厅,并在客人右前方50cm处引领客人,步速要同客人的行走速度一致

(4)时间或人数接近时,宴会领班通知主办方最新人数,最后确认桌数及上菜时间并及时通知中厨房厨师长

中餐宴会服务流程与规范5.餐间服务

(1)客人走到桌前,服务员为客人接挂衣帽,并为客人拉椅、奉茶

(2)宴会开始后,为客人打开餐巾,铺在客人膝盖上

(3)上热菜

①菜要一道道趁热上,厨房出菜要用银器加盖盖好,上菜后,取走银盖

②上菜时,须由主台开始,不能抢先

③每上一道新菜,要介绍菜名和风味特点

④每一道菜都要为客人分菜,分菜要胆大心细,分菜要掌握分量、件数,汤的分量要分得均匀

⑤分菜要先分主宾,继而按顺时针方向分给其他客人,然后才分给主人。若有女宾,应先为女宾分,后为男宾分

⑥凡有鸡、鸭、鹅、鱼类等有型、象生或拌边有主花的菜,上菜时,有头或主花的一端均要朝向正主位

⑦所有上的菜若配有佐料,上菜的次序是先上佐料,后上菜

(4)根据实际,为客人提供斟酒服务(见《中餐厅斟酒服务流程与规范》)

(5)撤换餐具

①重要的宴会要求每道菜换一次碟,换碟时,碟里有未吃完的食品,先征求客人的意见,客人同意后才换。若不同意,可将分好菜的碟放在客人右边,旧碟食品吃完即取走,并将新碟移往客人的正中

②除了正常的换餐具外,还要灵活处理,若发现个别客人骨碟内有牙签或骨头等,应主动换碟

③若客人的餐巾、餐具、筷子等掉在地上,须马上为客人更换

④若席间烟灰缸里若有两个烟头,需立即更换,撤换时要将干净的烟灰缸盖住脏的,然后才放上干净的

(6)在客人用餐过程中,要及时提供小毛巾(见《小毛巾服务流程与规范》)

中餐宴会服务流程与规范6.送别客人

(1)客人起身离开时,服务员应拉椅让座,递送衣帽,提包,并协助客人穿衣,然后向客人礼貌道别并致谢

(2)客人离开后,检查座位和台面是否有遗留物品,若有,要及时送还给客人

(3)迎宾员送客至门口或电梯口,再次向客人致谢,微笑道别

(4)服务员按顺序撤台,清点物品,做好卫生,使宴会厅恢复原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餐宴会礼仪的知识_饮食礼仪_网

范文类型:礼仪,适用行业岗位:宴会,全文共 536 字

+ 加入清单

中餐宴会礼仪知识

中餐宴会礼仪的要求有哪些?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中餐宴会礼仪的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中餐宴会礼仪的知识

中餐正式宴会以圆桌排座,与国宴相比,除不挂国旗、不奏国歌以及出席人员级别不同以外,其余安排与国宴大致相同。正式宴会的礼仪要求如下:

1有正式的请柬,请柬上注有宴请日期、时间、地点等内容。

2排座严格按照礼宾要求,与宴者按照席位卡对号入座。

3对于宴请服饰要求,往往在请柬上注明。

4对餐具、酒水、菜肴道数及上菜程序均有严格的规定。

5宴会服务质量要求较高,高档宴会要求上一道菜换一次餐盘,

每道菜上桌后先向宾客示盘,然后再进行分菜。

6宴会进行中,通常配有背景音乐或穿插文艺表演,调节宴会气 氛。

国宴礼仪知识

国宴是中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为国家重大的庆典活动,或是为欢迎外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来华访问而举办的正式宴会。国宴的礼仪要求

如下:

1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亲自主持。

2座次按照礼宾次序排列。

3场地布置隆重、热烈,主席台中设有大型鲜花花台。

4宴会厅内悬挂宾主两国国旗。

5宾主入席后,乐队要演奏两国国歌。

6主人和主宾先后发表祝酒词。

7乐队席间穿插演奏两国民族音乐作品。

8与宴者必须正式着装,国宴大都安排在晚上进行;男宾一般穿

中山装或西装,女宾穿旗袍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现代的中餐礼仪

范文类型:礼仪,全文共 1436 字

+ 加入清单

中餐的席位排列,关系到来宾的身份和主人给予对方的礼遇,所以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中餐席位的排列,在不同情况下,有一定的差异。可以分为桌次排列和位次排列两方面。

1.桌次排列

在中餐宴请活动中,往往采用圆桌布置菜肴、酒水。排列圆桌的尊卑次序,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由两桌组成的小型宴请。这种情况,又可以分为两桌横排和两桌竖排的形式。

当两桌横排时,桌次是以右为尊,以左为卑。这里所说的右和左,是由面对正门的位置来确定的。

当两桌竖排时,桌次讲究以远为上,以近为下。这里所讲的远近,是以距离正门的远近而言。

第二种情况,是由三桌或三桌以上的桌数所组成的宴请。在安排多桌宴请的桌次时,除了要注意“面门定位”、“以右为尊”、“以远为上”等规则外,还应兼顾其他各桌距离主桌的远近。通常,距离主桌越近,桌次越高;距离主桌越远、桌次越低。

在安排桌次时,所用餐桌的大小、形状要基本一致。除主桌可以略大外,其他餐桌都不要过大或过小。

为了确保在宴请时赴宴者及时、准确地找到自己所在的桌次,可以在请柬上注明对方所在的桌次、在宴会厅入口悬挂宴会桌次排列示意图、安排引位员引导来宾按桌就坐,或者在每张餐桌上摆放桌次牌(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2.位次排列

宴请时,每张餐桌上的具体位次也有主次尊卑的分别。排列位次的基本方法有四条,它们往往会同时发挥作用。

方法一,是主人大都应面对正门而坐,并在主桌就坐。

方法二,是举行多桌宴请时,每桌都要有一位主桌主人的代表在座。位置一般和主桌主人同向,有时也可以面向主桌主人。

方法三,是各桌位次的尊卑,应根据距离该桌主人的远近而定,以近为上,以远为下。

方法四,是各桌距离该桌主人相同的位次,讲究以右为尊,即以该桌主人面向为准,右为尊,左为卑。

另外,每张餐桌上所安排的用餐人数应限在10人以内,最好是双数。比如,六人、八人、十人。人数如果过多,不仅不容易照顾,而且也可能坐不下。

根据上面四个位次的排列方法,圆桌位次的具体排列可以分为两种具体情况。它们都是和主位有关。

第一种情况:每桌一个主位的排列方法。特点是每桌只有一名主人,主宾在右首就坐,每桌只有一个谈话中心。

第二种情况:每桌两个主位的排列方法。特点是主人夫妇在同一桌就坐,以男主人为第一主人,女主人为第二主人,主宾和主宾夫人分别在男女主人右侧就坐。每桌从而客观上形成了两个谈话中心,如图9-5和如图9-6。

如果主宾身份高于主人,为表示尊重,也可以安排在主人位子上坐,而请主人坐在主宾的位子上。

为了便于来宾准确无误地在自己位次上就坐,除招待人员和主人要及时加以引导指示外,应在每位来宾所属座次正前方的桌面上,事先放置醒目的个人姓名座位卡。举行涉外宴请时,座位卡应以中、英文两种文字书写。我国的惯例是,中文在上,英文在下。必要时,座位卡的两面都书写用餐者的姓名。

排列便餐的席位时,如果需要进行桌次的排列,可以参照宴请时桌次的排列进行。位次的排列,可以遵循四个原则。

一是右高左低原则

两人一同并排就坐,通常以右为上座,以左为下座。这是因为中餐上菜时多以顺时针方向为上菜方向,居右坐的因此要比居左坐的优先受到照顾。

二是中座为尊原则

三人一同就坐用餐,坐在中间的人在位次上高于两侧的人。

三是面门为上原则

用餐的时候,按照礼仪惯例,面对正门者是上座,背对正门者是下座。

四是特殊原则

高档餐厅里,室内外往往有优美的景致或高雅的演出,供用餐者欣赏。这时候,观赏角度最好的座位是上座。在某些中低档餐馆用餐时,通常以靠墙的位置为上座,靠过道的位置为下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餐宴会服务标准及规范_饮食礼仪_网

范文类型:礼仪,适用行业岗位:宴会,服务,全文共 5487 字

+ 加入清单

中餐宴会服务标准规范

参加班前会,了解宴会的具体任务,使服务工作做到“九知”“四了解”。接下来第一范文网小编带你了解一下中餐宴会服务标准及规范。

中餐宴会服务标准及规范1.餐前准备

1、参加班前会,了解宴会的具体任务,使服务工作做到“九知”“四了解”。“九知”即知出席宴会人数、桌数、主办单位、邀请对象、知宾主身份(主办主人)、知宴会的标准及开宴时间、菜式品种、出菜顺序、收费办法;“四了解”了解客人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了解客人的生活忌讳。了解宾客的特殊需要,了解会议、客房的安排等。

2、做好准备工作:熟悉菜单,计算餐具的用量,备足酒水饮料,准备特色佐料;选配器皿、用具,餐具要备用2/10;酒水按要求擦干净在工作台摆放整齐;根据宴会的类别、档次进行合理布置,确保灯光、室温、音响、家具、设施完好;搞好宴会厅的卫生,按摆台标准摆好餐台,做好摆台后检查,要摆放整齐、符合要求。

3、进行自查,检查个人仪表仪容,复查餐台、台布、台面餐具、各种调味品、烟缸、牙签等放置是否齐全整洁、符合要求,椅子与所铺的席位是否对应等;菜单、托盘、备用餐具、小毛巾、工作台内储存物品等是否齐全、清洁;接受领班检查。

4、宴会开始前8分钟,按要求摆上冷盘。若知宴会酒水,也提前5分钟,斟上红酒和白酒(按斟酒要求);准备就绪后,开餐前30分钟,站立在餐厅门口,迎候宾客。

中餐宴会服务标准及规范2.餐中服务

1、迎客入座:客人进入餐厅,迎宾员按迎宾规范进行服务,领至宴会厅,值台员应面带微笑,热情迎接,躬身行礼,问好:“您好,欢迎光临”;主动接挂衣物,“请将衣物给我,我为你保管”,挂衣时,应握衣领,避免衣袋里物品滑出或碰坏;热情地为客人拉椅让座(将椅子拉开,当客人坐下时,用膝盖顶一下椅背,双手同时送一下,让客人坐在离桌子合适的距离10—15厘米为宜),并用手势示意:“您请坐”。

2、宾客坐好后,可致开场白:站在副主人处,面带微笑至所有宾客:“各位先生、小姐(领导):中午(晚上)好,欢迎光临本店,我是×号服务员,今天由我为诸位服务,祝大家就餐愉快,谢谢!”

3、撤花瓶(席位签),为客人铺餐巾、去筷子套,从主宾右侧开始顺时针转,撤去冷菜的保鲜膜(用服务夹操作);送香巾,席间送香巾三次,客人入座后一次,上完热菜后一次,客人用餐完毕再送一次,(上特殊的手剥菜时,应再跟一次),并及时收回。送香巾时,要从客人右侧提供服务,并说:“请用香巾”;斟茶,斟七八成即可,为宾客斟茶时,不得用手触摸杯口。

4、斟酒服务:按斟酒服务规范操作,第一次斟倒时,用托盘斟酒,席间服务时可用徒手斟酒;开餐前若已斟上红酒和白酒,则从主宾开始斟倒饮料,征求客人意见:“请问您喜欢用哪种饮料?”宴会若未提前定好酒水,客人入座后,应先问酒:“请问今天用什么酒,我们这有……”客人选定后,按规范进行操作;宴会过程中,应注意随时添酒,不使杯空。

5、上菜服务:依菜单顺序上菜,按上菜、分菜的规范进行上菜、分菜;上菜时,每道菜都要报菜名,并做适当介绍,特色菜要重点介绍“各位来宾,这是本店特色菜ХХ,请品尝”如客人表现出对此菜的较大兴趣,可适当介绍此菜的特点;放菜时要轻,有造型的菜注意看面朝向主宾;要掌握好上菜的时机,快慢要适当;菜上齐后,视情况可轻声告诉主人,也可说:“ΧΧ先生,您的菜已上齐了”。

6、分菜时,可用转台式分菜,叉勺式分菜和工作台分菜几种方式结合起来服务(宴会服务中,要将1/3的菜进行分派);

7、席间服务:要做到一快,服务快;三轻,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四勤,勤问斟、勤换烟缸(不超过三个烟头)、勤换餐碟(不超过1/3杂物时);当宾客吸烟时,立即上前站在宾客右侧为其点烟,并说:“您请”;撤换烟缸时,把干净的烟缸倒扣在用过的烟缸上,一起撤下放进托盘,然后再把干净的烟缸摆回餐桌;换碟时,服务员用右手从主宾的右边依次撤去同时换上干净的碟,并用礼貌用语(伸手示意):“打扰一下,给您换一下骨碟可以吗?”当客人帮着拿骨碟(及提供了帮助)时应说声:“谢谢”。

8、宾客席间离座,应主动帮助拉椅、整理餐巾;待宾客回座时应重新拉椅、落餐巾;宾客祝酒时,服务员应立即上前将椅子向外稍拉,坐下时向里稍推,以方便宾客站立和入座;服务中要保持转台、餐台的整洁;宴会服务中,服务员要按规定姿势站立于离客人桌面1.5米处,应用眼光注视全部客人的情况,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9、根据客人要求上饭、面点、汤,要先分汤,再将面点规整的摆上转台;上水果前,撤去所有餐具,换上干净盘子,视情况摆上刀叉等,端上水果,并说:“水果拼盘,请慢用”;整个宴会服务过程,值台员必须坚守岗位。

中餐宴会服务标准及规范3.中餐摆台

宴会摆台

1、仪表仪容:按规定着装,戴正工号牌,面容整洁,女服务员淡妆上岗;精神饱满,面带微笑,站姿规范;动作大方,美观轻巧,不拖不拉;头发梳理整洁,发型符合酒店要求;手、指甲干净,并要消毒。

2、物品准备:准备宴会摆台需要的桌椅、各种餐具、酒具和物品,桌子不得有破损,桌腿要拉平稳定不得摇动,根据宴会人数准备好椅子,椅子要稳没有任何破损,椅背椅面不能松动,餐、酒具要多备1/5;所备餐、酒具无残缺,符合卫生标准和宴会使用要求,准备物品时要使用托盘,轻拿轻放。

3、铺台布:台布要干净无破损及褶皱,站在主人位的右侧,将折叠好的台布放在餐桌中央,将台布打开,找出台布正面朝向自己一侧的边缘,任选一种方法将台布一次铺成;要求台布中心凸缝向上,且对准正、副主人,台布四周下垂部分均等。

4、摆放转台:在规定的位置,将转台摆放在餐桌的中央,转盘的中心和圆桌的中心重合,转盘边沿离桌边均匀,误差不超过1厘米,并试转转盘是否旋转灵活。

5、摆垫盘、吃盘:从主人位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摆放,先摆垫盘,吃盘旋转在垫盘上;图案对正(店徽在上方),摆放距离均等,距桌边1.5厘米。

6、摆勺垫、勺:勺垫置放于吃盘正上方,与吃盘间距1厘米,勺垫中心与吃盘中心对正,勺置放于勺垫中,勺柄向右。

7、摆筷架、筷子:筷架放于勺垫的右侧,将带筷套的筷子放在筷架上(筷套图案向上),以出筷架1/3为准,筷子尾部距桌边1.5厘米,筷子与吃盘相距3厘米并与吃盘中心线平行;若使用多用筷架和长柄匙,应在吃盘正前方摆味碟,间距1厘米,筷架放于味碟右侧,将筷子、长柄匙置于筷架上,匙柄与吃盘相距3厘米,尾端离桌边1.5厘米。

8、摆牙签:小包装牙签,放在筷子的右侧1厘米处,牙签距桌边5厘米;牙签盅放在正、副主人筷子的右上方。

9、摆酒具:在勺垫正前方摆红酒杯,中心要对正,杯底与勺垫相距1厘米;在红酒杯的右侧摆白酒杯,间距1厘米,左侧摆啤酒杯,间距1.5厘米;三杯中心成一横直线。

10、摆盖碗:在筷子的右侧放盖碗,距筷子2厘米,距桌边1.5厘米。

11、摆烟缸:烟缸摆放四只,分别摆在正、副主人的右侧和左侧,距转台3厘米,成正方形。

12、摆香巾托:香巾托摆在吃盘的左侧,距吃盘2厘米,桌边1.5厘米。

13、叠口布花:餐巾折花,要求用七种方法,折叠十种不同造型的口布花;花型要分出主次,花型为植物、动物、实物类;要一次成型,形象副真,拿褶均匀,美观大方,并符合卫生要求;叠花完毕按要求放入啤酒杯中,花型按照主次宾客,位置摆放得当。

14、摆花插:花插摆放在转台正中,花朝向主人。

15、摆椅子:摆放为三、三、两、两,即正、副主人侧各放三张椅子,另两侧各放两张椅子,椅背在一直线上(开餐前,要将椅子整齐拉好,要求椅背中心正对餐盘,椅面内沿紧贴桌布或台裙,椅背绕成圆形)。

16、摆台操作时一律使用托盘;摆台后要检查台面摆设有无遗漏,摆放是否规范、符合要求,如是多桌宴会,所有用具、台布、围裙、椅子等规格和颜色均应一致,要保持整体的协调。

中餐宴会服务标准及规范4.零点摆台

1、仪表仪容:按规定着装,戴正工号牌,面容整洁,女服务员淡妆上岗;精神饱满,面带微笑,站姿规范;动作大方,美观轻巧,不拖不拉;头发梳理整洁,发型符合酒店要求;手、指甲干净,并要消毒。

2、物品准备:准备摆台需要的各种餐具、酒具和物品,餐、酒具要多备1/5;所备餐、酒具无残缺,符合卫生标准和使用要求,准备物品时要使用托盘,轻拿轻放。

3、铺台布:圆桌站在主人位的右侧(方桌站在一侧),将折叠好的台布放在餐桌中央,将台布打开,找出台布正面朝向自己一侧的边缘,任选一种方法将台布一次铺成;要求台布中心凸缝向上,且对准正、副主人,台布四周下垂部分均等。

4、摆放转台:在规定的位置,将转台摆放在餐桌的中央,转盘的中心和圆桌的中心重合,转盘边沿离桌边均匀,误差不超过1厘米,并试转转盘是否旋转灵活。

5、摆吃盘:从主人位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摆吃盘定位,吃盘边沿距桌边1.5厘米,盘间距离均匀。

6、摆筷架、筷子:吃盘右侧放筷架、筷子,筷尾离桌边1.5厘米。

7、摆汤碗、勺:在吃盘左上方放口汤碗,距盘边1厘米,勺置于碗中,勺把向左。

8、摆酒具、茶具:吃盘右上方摆酒杯,距盘边、汤碗各1厘米。

9、叠口布花:餐巾折花,花型要分出主次,位置摆放得当,要一次成型,形象副真,拿褶均匀,美观大方,并符合卫生要求。

10、摆牙签盅、调味壶、烟缸、花插:圆桌摆放,调味壶摆在餐桌的左侧,牙签盅在右侧,距转台3厘米,烟缸摆放四只,两两对称成正方形;方桌摆放,调味壶摆在餐桌的右下角,牙签盅、烟缸放在左上角;花插居桌中而放,台卡放一侧,朝向餐厅门口。

11、摆椅子:圆桌摆放三三两两式;方桌摆放两两一一式,对称式,椅面内沿紧贴桌布。

12、摆台操作时一律使用托盘;摆台后要检查台面摆设有无遗漏,摆放是否规范、符合要求。

中餐宴会服务标准及规范5.传菜员的工作规范及标准

1、按照餐厅卫生标准,清理传菜间和规定地段的清洁卫生工作。

2、做好开餐前的准备工作,积极配合值台员准备好调料、配料及传菜所需的用具,主动配合厨师做好出菜前的准备工作。

3、了解菜品特点、名称和服务方式,熟悉各餐位及宴会厅位置以及当餐预订的情况和相关事项,并提醒值台服务员。

4、协助酒水员领用酒水物品,将已领物品搬到酒水仓库或吧台内摆好。

5、将菜单上的所有菜点按出菜(上菜)的次序准确无误地传送到值台员处(餐厅),传菜要迅速。对所负责区域内的传菜,及时和值台员沟通,等客人入座后,通知厨房发菜,并控制好时间(客人入座后10分钟要上第一道热菜)。

6、注意传菜速度并做好追菜和与划菜员配合等工作,所负责传递的菜肴要心中有数,并做好催促上菜,控制好上菜速度。

7、传菜时要使用托盘,送入餐厅,托盘必须保持清洁。托盘行走中注意步伐的运用,一般走菜用常步,火候菜用急步,汤汁菜用碎步,遇到障碍用巧步。行进过程中,若遇客人注意礼让,需超越客人时要向客人道歉:“对不起,请让一下,谢谢”。进入餐厅落盘时要注意动作轻,姿势优美(不可背对客人)。

8、餐中,协助值台员及时将脏餐具撤回洗碗间,并分类放置;协助厨师长把好菜点质量关,上菜前检查菜肴质量,不合格的及时退回;要及时沟通前后台信息,将就餐客人的要求及意见及时反馈给厨房,并负责落实。

9、餐后,要将餐厅内的餐具撤回洗碗间分类放置,按要求进行洗刷和消毒,清理好岗位卫生,接受检查。

中餐宴会服务标准及规范6.吧台工作—酒水员工作规范

1、按标准搞好吧台内外和规定地段的清洁卫生,酒水摆放齐全、美观、整齐。

2、按照酒水工作规程和质量要求,做好酒水的申领、补充、发放和储存工作。

3、酒水的补充工作要在开餐前1小时提前完成。

4、发放酒水时,要及时迅速,凭酒水单发放,并注意核实数量,保证手续完备。

5、要做好酒水的使用记录,以便餐后结帐。

6、按规定的要求做好啤酒、饮料的冷藏工作,并负责好冷藏柜的清洁、保养工作。

7、结帐时,迅速将各餐厅(餐桌)使用数据相加,请值台员核实后,转收银员。

8、用餐后酒水员,做好“酒水日报表”之后,将酒水等各类商品放回厨柜或仓库,与保安交接后关闭电器开关,上锁后下班。

9、每天清点盘查储存量,确保数量准确,符合储存要求;并做好空废瓶罐的回收工作,减少浪费。

10、协助财务处完成每月的酒水盘点工作,按财务处要求填写酒水月报表。

11、吧台服务员应掌握各类用具、设备的安全操作知识,掌握各种酒的基本知识和饮用方式及服务程序。

12、检查自己工作所需设备、设施是否运行正常,如有问题及时报修。

13、每天下班前,将当日《收银日报表》给有关人员签字后报财务夜审人员。

14、餐前应将各种表格、单据、零钱准备充足,专用器具保证正常使用;熟记当日营销活动及菜品、酒水的价格。

15、开餐期间,当点菜员(值台员)将点菜单(收银联)交收银处后,应认真核算,保证无误。

16、结帐:当客人到吧台结帐时,应请客人稍候,然后迅速将酒水及菜品价格进行复核。(1)当客人用现金结帐时,要认真清点,唱收唱付,将大面额现金通过验钞机检验,将零钱找给客人并道谢。(2)当客人用支票结帐时,应查看印鉴是否齐全清晰,密码是否正确,记下客人姓名、单位、地址和电话后将支票副联、证件和发票交客人检收并致谢。(3)当客人用信用卡结帐时,请客人祟身份证并签字,之后将客人身份证及签账单(客人联)交还客人并致谢。(4)若客人是酒店的合同挂账人员,请客人签字后核对协议的笔迹,确认无误后向客人致谢。

17、当有多桌客人同时结帐时,应按顺序迅速为客人办理,同时对等候客人做好解释工作,请客人稍候,注意礼貌用语的使用和态度的恭敬。

18、收银工作结束后,收银员填写“收银日报表”;清点好现金,在保安的监护下将营业收入锁入保险箱内,到规定交报时间将收入交财务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餐礼仪规范有哪些_饮食礼仪_网

范文类型:礼仪,全文共 1237 字

+ 加入清单

中餐礼仪规范有哪些

有人说,判断一个人的教养只需看他的吃相就行了。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中餐礼仪规范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中餐礼仪规范

吃相对于每位参加宴会的人来说,都是必须注意的。按照国际惯例,在宴会上不论吃东西,还是喝酒水,都不能发出刺耳的声响,这倒不是小题大作、求全责备,而是这种声响会破坏他人的食欲,同时也影响自己的形象。

吃中餐首先要注意筷子的使用。中式餐饮的主要进餐工具是筷子,标准的握筷姿势。过高或过低握筷,或者变换指法握筷都是不规范的。在使用筷子夹菜时不要在菜肴上乱挥动,不要用筷子穿刺菜肴,不要将筷子含在口中,不要让菜汤滴下来,不要用筷子去搅菜,不要把筷子当牙签,不要用筷子指点别人。需要使用汤匙时,应先将筷子放下。

其次要注意自己的吃相。进餐要文雅,不要狼吞虎咽,每次进口的食物不可过大,应小块华 夏 酒 报中国酒业风向标小口地吃。在品尝已入口的食物与饮料时,要细嚼慢品,最好把嘴巴闭起来,以免发出声响。喝汤时,不要使劲地嘬,如汤太热,可稍候或用汤勺,切勿用嘴去吹。食物或饮料一经入口,除非是骨头、鱼刺、菜渣等,一般不宜再吐出来。需要处理骨刺时,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掩嘴,用筷子取出放在自己的餐盘或备用盘里,勿置桌上。口中有食物,勿张口说话,如别人问话,适值自己的口中有食物,要等食物咽下后再回话。整个进餐过程中,要热情与同桌人员交谈,眼睛不要老盯着餐桌,显示出一副贪吃相。

最后要注意牙签的使用。正式宴会中,不宜当众使用牙签,更不可用指甲剔牙缝中的食物,如果感觉有必要时,可以直接到洗手间去除掉。在餐桌上必须用牙签时,最好用手捂住嘴轻轻剔,而边说话边剔牙或边走跑边剔牙都不雅观。

中餐礼仪的规范要求

第一.入座的礼仪.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在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第二,进餐时.先请客人.长着动筷子.夹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出声响,喝汤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有的人吃饭喜欢用咀嚼食物.特别是使劲咀嚼脆食物,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就要尽量防止出现这种现象.

第三: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凉".之内的话.以示歉意.

第四;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按 中华民族的习惯.菜是一个一个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领导,老人,客人的话.每当上来一个新菜时就请他们先动筷子.或着轮流请他们先动筷子.以表示对他们的重视.

第五: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仍.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参加中餐宴会要注意哪些礼仪问题?这几点要做好_饮食礼仪_网

范文类型:礼仪,适用行业岗位:宴会,全文共 2164 字

+ 加入清单

参加中餐宴会注意哪些礼仪问题?这几点要做好

中华饮食源远流长,在这自古为礼仪之邦,讲究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里,饮食礼仪自然成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中餐礼仪,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餐就餐筷子使用禁忌

1、忌敲筷即在等待就餐时,不能坐在餐边,一手拿一根筷子随意敲打,或用筷子敲打碗盏或茶杯。

2、忌掷筷在聚餐宴请用餐前发放筷子时,要把筷子一双双理顺,然后轻轻地放在每个人的餐桌前,距较远时,可以请人递过去,不能随手掷在桌上。

3、忌叉筷筷子不能一横一竖交叉摆放,不能一根是大头,一根是小头。筷子要摆放在碗的旁边,不能搁在碗上。

4、忌插筷在用餐中途因故需暂时离开时,要把筷子轻轻搁在桌子上或餐碟边,不能插在饭碗里。

5、忌挥筷在夹菜时,不能把筷子在菜盘里挥来挥去,上下乱翻,遇到别人也来夹菜时,要有意避让,谨防“筷子打架”。

6、忌舞筷在说话时,不要把筷子当作刀具,在餐桌上乱舞;也不要在请别人用菜时,把筷子戳到别人面前,这样做是失礼的。

中餐礼仪注意事项

一、 筷子礼仪。筷子是中国特有的餐具,凝聚着人类的智慧。使用筷子时,必须成双使用,握筷子的姿势要规范,若要使用其他餐具时,应先将筷子放下。用筷子敲打碗是不礼貌的行为。在为客人夹菜时,都得使用公筷。在用餐时,不可将筷子随意玩耍、指人。在离席时,不能把筷子插在碗里,因为这是犯忌讳的

二、 斟酒的礼仪。酒礼仪也是饮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酒瓶应该当众打开,并由主人或者年轻者为长辈斟酒。为客人斟酒时应该站在客人的右侧,酒瓶尽量不要与酒杯相碰撞。斟酒的顺序是先主后宾,然后是其他客人。在斟葡萄酒、香槟、白兰地等酒时,只宜斟到酒杯的1/3-2/3处,目的是为了能让酒在杯中漩起来,充分发挥酒香。

三、 入座座次不同

中餐用餐时的座次大都是按照长幼尊卑来定,“尚东为尊”或“面朝大门为尊”。 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在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中餐的座次礼仪

中国饭桌上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主客左右手边的位置,则以离主客的距离来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离则左侧尊于右侧。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如果你是主人,你应该提前到达,然后在靠门位置等待,并为来宾引座。如果你是被邀请者,那么就应该听从东道主安排入座。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老板出席的话,你应该将老板引至主座,请客户最高级别的坐在主座左侧位置。除非这次招待对象的领导级别非常高。

中餐点菜礼仪

如果时间允许,你应该等大多数客人到齐之后,将菜单供客人传阅,并请他们来点菜。当然,作为公务宴请,你会担心预算的问题,因此,要控制预算,你最重要的是要多做饭前功课,选择合适档次的请客地点是比较重要的,这样客人也能大大领会你的预算。况且一般来说,如果是你来买单,客人也不太好意思点菜,都会让你来作主。如果你的老板也在酒席上,千万不要因为尊重他,或是认为他应酬经验丰富,酒席吃得多,而让他/她来点菜,除非是他/她主动要求。否则,他会觉得不够体面。

如果你是赴宴者,你应该知道,你不该在点菜时太过主动,而是要让主人来点菜。如果对方盛情要求,你可以点一个不太贵、又不是大家忌口的菜。记得征询一下桌上人的意见,特别是问一下“有没有哪些是不吃的?”或是“比较喜欢吃什么?”让大家感觉被照顾到了。点菜后,可以请示“我点了菜,不知道是否合几位的口味 ”,“要不要再来点其它的什么”等等。

点菜时,一定要心中有数。点菜时,可根据以下三个规则:

1.看人员组成。一般来说,人均一菜是比较通用的规则。如果是男士较多的餐会可适当加量。

2.看菜肴组合。一般来说,一桌菜最好是有荤有素,有冷有热,尽量做到全面。如果桌上男士多,可多点些荤食,如果女士较多,则可多点几道清淡的蔬菜。

3.看宴请的重要程度。若是普通的商务宴请,平均一道菜在50元到80元左右可以接受。如果这次宴请的对象是比较关键人物,那么则要点上几个够份量的菜,例如龙虾、刀鱼、鲥鱼,再要上规格一点,则是鲍鱼、翅粉等。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点菜时不应该问服务员菜肴的价格,或是讨价还价,这样会让你公司在客户面前显得有点小家子气,而且客户也会觉得不自在。

吃中餐如何选择菜肴

一、有中餐特色的菜肴。宴请外宾的时候,这一条更要重视。像炸春卷、煮元宵、蒸饺子、狮子头、宫爆鸡丁等,并不是佳肴美味,但因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所以受到很多外国人的推崇。

二、有本地特色的菜肴。比如西安的羊肉泡馍,湖南的毛家红烧肉,上海的红烧狮子头,北京的涮羊肉,在那里宴请外地客人时,上这些特色菜,恐怕要比千篇一律的生猛海鲜更受好评。

三、本餐馆的特色菜。很多餐馆都有自己的特色菜。上一份本餐馆的特色菜,能说明主人的细心和对被请者的尊重。

四、主人的拿手菜。举办家宴时,主人一定要当众露上一手,多做几个自己拿手菜。其实,所谓的拿手菜不一定十全十美。只要主人亲自动手,单凭这一条,足以让对方感觉到你的尊重和友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餐要注意的礼仪有哪些_饮食礼仪_网

范文类型:礼仪,全文共 1930 字

+ 加入清单

中餐注意礼仪有哪些

不管是中餐还是西餐,无非是两方面的礼仪,一是来自自身的礼仪规范,比如说餐饮适量、举止文雅;另一个是就餐时自身之外的礼仪规范,比如说菜单、音乐、环境等。下面第一范文网小编就来告诉你中餐要注意的礼仪有哪些。

中餐礼仪之座次礼仪

中国饭桌上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主客左右手边的位置,则以离主客的距离来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离则左侧尊于右侧。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如果你是主人,你应该提前到达,然后在靠门位置等待,并为来宾引座。如果你是被邀请者,那么就应该听从东道主安排入座。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老板出席的话,你应该将老板引至主座,请客户最高级别的坐在主座左侧位置。除非这次招待对象的领导级别非常高。

中餐礼仪之点菜礼仪

如果时间允许,你应该等大多数客人到齐之后,将菜单供客人传阅,并请他们来点菜。当然,作为公务宴请,你会担心预算的问题,因此,要控制预算,你最重要的是要多做饭前功课,选择合适档次的请客地点是比较重要的,这样客人也能大大领会你的预算。况且一般来说,如果是你来买单,客人也不太好意思点菜,都会让你来作主。如果你的老板也在酒席上,千万不要因为尊重他,或是认为他应酬经验丰富,酒席吃得多,而让他/她来点菜,除非是他/她主动要求。否则,他会觉得不够体面。

如果你是赴宴者,你应该知道,你不该在点菜时太过主动,而是要让主人来点菜。如果对方盛情要求,你可以点一个不太贵、又不是大家忌口的菜。记得征询一下桌上人的意见,特别是问一下“有没有哪些是不吃的?”或是“比较喜欢吃什么?”让大家感觉被照顾到了。点菜后,可以请示“我点了菜,不知道是否合几位的口味 ”,“要不要再来点其它的什么”等等。

点菜时,一定要心中有数。点菜时,可根据以下三个规则:

1.看人员组成。一般来说,人均一菜是比较通用的规则。如果是男士较多的餐会可适当加量。

2.看菜肴组合。一般来说,一桌菜最好是有荤有素,有冷有热,尽量做到全面。如果桌上男士多,可多点些荤食,如果女士较多,则可多点几道清淡的蔬菜。

3.看宴请的重要程度。若是普通的商务宴请,平均一道菜在50元到80元左右可以接受。如果这次宴请的对象是比较关键人物,那么则要点上几个够份量的菜,例如龙虾、刀鱼、鲥鱼,再要上规格一点,则是鲍鱼、翅粉等。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点菜时不应该问服务员菜肴的价格,或是讨价还价,这样会让你公司在客户面前显得有点小家子气,而且客户也会觉得不自在。

中餐礼仪之吃菜礼仪

中国人一般都很讲究吃,同时也很讲究吃相。随着职场礼仪越来越被重视,商务饭桌上的吃和吃相也更加讲究。以下以中餐为例,教你如何在餐桌上有礼有仪,得心应手。

中餐宴席进餐伊始,服务员送上的第一道湿毛巾是擦手的,不要用它去擦脸。上龙虾、鸡、水果时,会送上一只小小水孟,其中飘着拧檬片或玫瑰花瓣,它不是饮料,而是洗手用的。洗手时,可两手轮流沾湿指头,轻轻涮洗,然后用小毛巾擦干。

用餐时要注意文明礼貌。对外宾不要反复劝菜,可向对方介绍中国菜的特点,吃不吃由他。有人喜欢向他人劝菜,甚至为对方夹菜。外宾没这个习惯,你要是一再客气,没准人家会反感:“说过不吃了,你非逼我干什么?”依此类推,参加外宾举行的宴会,也不要指望主人会反复给你让菜。你要是等别人给自己布菜,那就只好俄肚子。

客人入席后,不要立即动手取食。而应待主人打招呼,由主人举杯示意开始时,客人才能开始;客人不能抢在主人前面。夹菜要文明,应等菜肴转到自已面前时,再动筷子,不要抢在邻座前面,一次夹菜也不宜过多。要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决不能大块往嘴里塞,狼吞虎咽,这样会给人留下贪婪的印象。不要挑食,不要只盯住自己喜欢的莱吃,或者急忙把喜欢的菜堆在自己的盘子里。

用餐的动作要文雅,夹莱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上,不要把汤泼翻。不要发出不必要的声音,如喝汤时“咕噜咕噜”,吃菜时嘴里“叭叭”作响,这都是粗俗的表现。不要一边吃东西,一边和人聊天。嘴里的骨头和鱼刺不要吐在桌子上,可用餐巾掩口,用筷子取出来放在碟子里。掉在桌子上的菜,不要再吃。进餐过程中不要玩弄碗筷,或用筷子直向别人。不要用手去嘴里乱抠。用牙签剔牙时,应用手或餐巾掩住嘴。不要让餐具发出任何声响。

用餐结束后,可以用餐巾、餐巾纸或服务员送来的小毛巾擦擦嘴,但不宜擦头颈或胸脯;餐后不要不加控制地打饱嗝或嗳气;在主人还没示意结束时,客人不能先离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餐桌上的礼仪之中餐礼仪_饮食礼仪_网

范文类型:礼仪,全文共 3498 字

+ 加入清单

餐桌上的礼仪中餐礼仪

在工作中难免会参加一些宴会,在餐桌上我们一定要做到一些基本的礼仪,不然一不小心就会得罪别人。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餐桌上的礼仪之中餐礼仪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餐桌上的礼仪之中餐基本礼仪

一、中餐礼仪进餐时应做到:1适度的修饰,保持个人形象整洁,会给人舒适的感觉,2准时到达,无特殊原因,切勿早退,3礼让就坐,遵从主人的安排就坐。4入坐后坐姿端正

二、1文明使用筷子,如果暂不使用筷子,应整齐的放在筷架或饭碗旁边,不可放上饭碗上,2进餐时注意吃相,应闭口咀嚼,喝汤时不要吸。3湿毛巾只能用来擦手,水盂是在龙虾、鸡、水果等时用来洗手指的,4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5喝酒时适可而止

三、1进餐时尊者未动筷,其他人不能动筷2及时为尊者服务3上新菜时可将菜转到尊者面前,4与尊者碰杯时,可将对方的杯身轻轻托起,杯子比尊者低。

四、1使用餐具尽量不要发出声音2不要在餐桌上表现的过于懒散,3不能在菜里挑来挑去

五、1吞咽汤时不能发出声音,吃动西时不能说话,2有人在夹菜时不能转动转盘,3不能只盯着一个菜夹

六、1骨刺不能乱吐2尊重为你服务的人3在用餐过程中不能玩手机,打电话,上厕所,4不要夹很多菜在碗里,没有吃完不要再夹。

餐桌上的礼仪之中餐礼仪常识

中餐上菜有顺序

上菜顺序,中餐一般讲究:先凉后热,先炒后烧,咸鲜清淡的先上,甜的味浓味重的后上,最后是饭菜。有规格的宴席,热菜中的主菜,比如燕窝席里的燕窝,海参宴里的海参,鱼翅宴里的鱼翅,应该先上,即所谓最贵的热菜先上。

宴席里的大致顺序是:

茶:在酒家里,因为要等待,所以先来清口茶。但不是必须的,因为古人喝茶多是单独的。

凉菜:冷拼,花拼。

热炒:视规模选用滑炒,软炒,干炸,爆,烩,烧,蒸,浇,扒等组合。

大菜(不是必须的):指整只,整块,整条的高贵菜肴,比如一头乳猪,一只全羊,一大块鹿肉什么的。

甜菜:包括甜汤,如冰糖莲子,银耳甜汤等。

点心:一般大宴不供饭,而以糕、饼、团、粉、各种面、包子、饺子等。

水果:爽口,消腻。

此顺序非一成不变,如水果有时可以算在冷盘里上,点心可以算在热菜里上。

较浓的汤菜,应该按热菜上;贵重的汤菜如燕窝等要为热菜中的头道。

至于季节的考虑,则还有冬重红烧,红焖,红扒和沙锅,火锅等;夏则清蒸,白汁,清炒,凉拌为主。此外颜色搭配,原材料的多样化也应考虑。

中餐礼仪之“排座次”

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赴宴守时守约。抵达后,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主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主安排,然后入座:这个“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饮食礼仪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变化。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

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

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2、4、6……右手边依次为3、5、7……直至会合。

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然后首席的左手边坐开去为2、4、6、8,右手边为3、5、7。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小小细节别忽略

餐桌上有许多应注意的礼仪,而这些礼仪常被忽视。

就座和离席

1.应等长者坐定后,方可入坐。

2.席上如有女士,应等女士坐定后,方可入座。如女士座位在隔邻,应招呼女士。

3.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宾客方可离席。

4.坐姿要端正,与餐桌的距离保持得宜。

5.在饭店用餐,应由服务生领台入座。

6.离席时,应帮助隔座长者或女士拖拉座椅。

关于筷子的一些注意点:

筷子是中餐中最主要的进餐用具。握筷姿势应规范,时餐需要使用其他餐具时,应先将筷子放下。

筷子一定要放在筷子架上,不能放在杯子或盘子上,还则容易碰掉。如果不小心把筷子碰掉在地上,可请服务员换一双。在用餐过程中,已经举起筷子,但不知道该吃哪道菜,这时不可将筷子在各碟菜中来回移动或在空中游弋。不要用筷子叉取食物放进嘴里,或用舌头舔食筷子上的附着物,更不要用筷子去推动碗、盘和杯子。有事暂时离席,不能把筷子插在碗里,应把它轻放在筷子架上。

在席间说话的时候,不要把筷子当道具,随意乱舞;或是用筷子敲打碗碟桌面,用筷子指点他人。每次用完筷子要轻轻地放下,尽量不要发出响声。

使用筷子的礼仪

中国的筷子是十分讲究的,“筷子”又称“箸(筋)”,远在商代就有用象牙制成的筷子。《史记·宋微子世家》中记载“纣始为象箸”。用象牙做箸,是富贵的标志。做筷子的材料也不同,考究的有金筷、银筷、象牙筷,一般的有骨筷和竹筷,现在有塑料筷。湖南的筷子最长,有的长达两尺左右;日本的筷子短而尖,这是由于吃鱼片等到片状食物的缘故。筷子传入日本是唐代,现在它是世界上生产使用筷子最多的国家,平均年产130亿双筷子,其中90%,是只用一次的“剖箸”。日本人还把每年的8月4人日定为“筷子节”,并且在使用筷子时讲究”忌八筷”。

中国使用筷子,在人类文明史上是一桩值得骄傲和推祟的科学发明。李政道论证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种族时说:“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发明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高妙绝伦地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且不怕高热,不怕寒冻,真是高明极了。

比较起来,西方人大概到16世纪、17世纪才发明了刀叉,但刀叉哪能跟筷子相比呢?”日本的学者曾测定,人在用筷子夹食物时,有80多个关节和50条肌肉在运动,并且与脑神经有关。因此,用筷子吃饭使人手巧,可以训练大脑使之灵活,外国人对这两根神奇的棍状物能施展出夹、挑、舀、撅等功能钦羡不已,并以自己能使用它进食而感到高兴。

在长期的生括实践中,人们对使用筷子也形成了一些礼仪上的忌讳:

一忌敲筷。即在等待就餐时,不能坐在餐边,一手拿一根筷子随意敲打,或用筷子敲打碗盏或茶杯。

二忌掷筷。在餐前发放筷子时,要把筷子一双双理顺,然后轻轻地放在每个人的餐桌前;距较远时,可以请人递过去,不能随手掷在桌上。

三忌叉筷。筷子不能一横一竖交叉摆放,不能一根是大头,一根是小头。筷子要摆放在碗的旁边,不能搁在碗上。

四忌插筷。在用餐中途因故需暂时离开时,要把筷子轻轻搁在桌子上或餐碟边,不能插在饭碗里。

五忌挥筷。在夹菜时,不能把筷子在菜盘里挥来挥去,上下乱翻,遇到别人也来夹菜时,要

有意避让,谨防“筷子打架”。

六忌舞筷。在说话时,不要把筷子当作刀具,在餐桌上乱舞;也不要在请别人用菜时,把筷子戳到别人面前,这样做是失礼的。

中国餐桌上的礼议结以下几点:

一.入座的礼仪.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在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第二,进餐时.先请客人.长着动筷子.夹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出声响,喝汤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有的人吃饭喜欢用咀嚼食物.特别是使劲咀嚼脆食物,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就要尽量防止出现这种现象.

第三: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凉".之内的话.以示歉意.

第四;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按 中华民族的习惯.菜是一个一个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领导,老人,客人的话.每当上来一个新菜时就请他们先动筷子.或着轮流请他们先动筷子.以表示对他们的重视.

第五: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仍.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

第六: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以调和气氛.不要光着头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更不要贪杯.

第七: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时,就要用餐巾或手挡住自己的嘴巴.

第八:要明确此次进餐的主要任务.要明确以谈生意为主.还是以联络感情为主.或是以吃饭为主.如果是前着,在安排座位时就要注意.把主要谈判人的座位相互靠近便于交谈或疏通情感.如果是后着.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识性的礼节就行了,把重点放在欣赏菜肴上, 第九:最后离席时.必须向主人表示感谢.或者就此时邀请主人以后到自己家做客,以示回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现代的中餐礼仪

范文类型:礼仪,全文共 2286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饮食,源远流长。在这自古为礼仪之邦,讲究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里,饮食礼仪自然成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中国的饮宴礼仪号称始于周公,千百年的演进,当然不会再有“孟光接了梁鸿案”那样的日子,但也还是终于形成今天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饮食进餐礼仪,是古代饮食礼制的继承和发展。饮食礼仪因宴席的性质,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区,也是千差万别。这里仅举几例,权作参考:

古代的食礼是按阶层划分: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现代食礼则简化为:主人(东道),客人了。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赴宴守时守约;抵达后,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安排。

然后入座:这个“英雄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食礼中最重要的一项。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变化。总的来讲,座次“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 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家庭宴请,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客主人则居末席。首席未落座,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都不能动手,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再饮。

更讲究的,如果来报有人来,无论尊卑地位,全席之人应出迎。

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2,4,6右手边依次为3,5,7直至汇合。

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然后首席的左手边坐开去为2,4,6,8(8在对面),右手边为3,5,7(7在正对面)。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

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上菜:

上菜顺序,中餐一般讲究:先凉后热,先炒后烧,咸鲜清淡的先上,甜的味浓味厚的后上,最后是饭菜。有规格的宴席,热菜中的主菜--比如燕窝席里的燕窝,海参宴里的海参,鱼翅宴里的鱼翅,应该先上,即所谓最贵的热菜先上。再辅以溜炒烧扒。

宴席里的大致顺序是:

(茶)-在酒家里,因为要等待,所以先来清口茶。但不是必须的。因为古人喝茶多是单独的。

凉菜-冷拼,花拼。

热炒-视规模选用滑炒,软炒,干炸,爆,烩,烧,蒸,浇,扒等组合。

大菜-(不是必须的)指整只,整块,整条的高贵菜肴,比如一头乳猪,一只全羊,一大块鹿肉什么的。

甜菜-包括甜汤,如冰糖莲子,银耳甜汤等

点心-一般大宴不供饭,而以糕,饼,团,粉,各种面,包子,饺子等。

(饭)-如果还没吃饱

水果-爽口,消腻

此顺序非一成不变,如水果有时可以算在冷盘里上,点心可以算在热菜里上。

较浓的汤菜,应该按热菜上;贵重的汤菜如燕窝等要为热菜中的头道。

至于季节的考虑,则还有冬重红烧,红焖,红扒和沙锅,火锅等;夏则清蒸,白汁,清炒,凉拌为主。此外颜色搭配,原材料的多样化也应考虑。

酒楼和家宴,各种菜品的分量也要不同:

大宴讲究一成至两成冷菜;三成热炒,四成大菜。

家宴就可以将大菜减少,冷菜增加。

至于盛器,可谓历史久矣,古人云:“美食不如美器“,又云:“煎炒宜盘,汤羹宜碗,参错其间,方觉生色。“。所以盛器在这个讲究饮食文化,又盛产陶瓷美器的地方,自然加倍讲究。

一般要备大中小平盘(碟),大盘热菜,中盘冷拼,或灵活选择,小盘点心,小吃。

还要有深盆盛油大汤多之物,大汤碗盛汤。外加碗筷。大食具如火锅,烤炉之类;还有水具,茶具,酒具。

至于盛器的选取,质地要好,当然名窑古董或各地名瓷都可上桌。色彩搭配要合理。

根据所盛菜肴的颜色,性质,质地,名称,选取不同质地,形状,颜色,花纹的盛器。

切忌中西混杂,土洋不分,不伦不类。

如一品丸子,要用雍容华贵的黄底细文福盘;如清蒸鱼要用白瓷或青瓷鱼盘,红烧干烧鱼则用色彩浓烈的厚重的鱼盘。色彩清亮的凉菜冷拼,则宜用对称的细底纹小碎花圆盘。

宴席不可无酒,纯粹的中餐,应该避免啤酒,欧洲葡萄酒(当然中亚的可以,如波斯葡萄酒,过似乎没人能尝得到)。所以中餐,最好配备高度名酒(其实高度烈性酒只是近代才有),但似乎中低度的宴酒(30度左右),各种黄酒,米酒比较男女老幼皆宜。

古代的酒度数低,酒具也较为庞大,随着白酒度数于明清逐渐增高,酒具也越来越小。但均以瓷为主。敬酒则要适度,古人饮酒要行酒令,现已近绝迹。应当重新推广开来,尤其是家宴上,省得有粗人强行劝酒,我凡遇到此种粗人,立刻酒量大涨,定将此等劣人喝倒,省得为害宴席,至今还频频得手,因为真正高人酒仙是不会劝人喝酒的,此等强拉硬劝之徒,多不会有超过1斤7,8两的酒量,所以大可将此种人除掉而后安。

宴席环境,最好完全中式,进门两盏迎客宫灯。绕过落地屏风,落座于红木八仙桌旁,手执象牙箸,听着丝竹软曲,空气中游移着丝丝檀香。透过窗棂木格,和窗外的修竹柳荫,只见湖光山色。美哉其极!

所以厅里宜摆几盆花木盆景,造成春意袭人,百花迎宾的气氛;四围墙上,张悬书法字画,灯光音响要尽量保持中国特色。

至于正规的宴席,作为店家,应该大概按如下次序招待:

迎宾--列队,引导至席,接挂衣帽,引至座位,递香巾净手,上茶,(敬烟--不可取,中国古人不吸烟的,属舶来品)

入席进餐--上茶点,冷盘,斟宴酒,介绍,开餐,上菜,续酒水,撤盘。

餐毕--递香巾净手,上清口茶。递账单送客

至于国宴,现在用分席制,四(热)菜一汤,外加冷菜,甜点,果品,冷饮。酒水为白酒茅台,黄酒绍兴加饭酒,青岛啤酒,还有矿泉水。

国宴更重排场,如辉煌的大厅,或如钓鱼台的亭台水榭。间或有乐队伴奏,讲坛。国宴每席上必有一立体的冷盘雕刻,摆盘。

至于想要了解明清官府大家或街巷市井宴席酒桌旧制,当重读红楼梦,金瓶梅,和众多的明清小说。

小小一桌席,说凝结了千百年的文化积淀,一点不为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餐礼仪中怎么使用筷子_饮食礼仪_网

范文类型:礼仪,全文共 1457 字

+ 加入清单

中餐礼仪中怎么使用筷子

用了这么多年的筷子,你知道中餐礼仪中怎么使用筷子吗?下面就让第一范文网小编告诉大家中餐礼仪中怎么使用筷子吧!

中餐礼仪中怎么使用筷子

中国的筷子是十分讲究的,“筷子”又称“箸(筋)”,远在商代就有用象牙制成的筷子。

《史记·宋微子世家》中记载“纣始为象箸”。用象牙做箸,是富贵的标志。

做筷子的材料也不同,考究的有金筷、银筷、象牙筷,一般的有骨筷和竹筷,现在有塑料筷。

湖南的筷子最长,有的长达两尺左右;日本的筷子短而尖,这是由于吃鱼片等到片状食物的缘故。

筷子传入日本是唐代,现在它是世界上生产使用筷子最多的国家,平均年产130亿双筷子,其中90%,是只用一次的“剖箸”。日本人还把每年的8月4人日定为“筷子节”,并且在使用筷子时讲究”忌八筷”。

中国使用筷子,在人类文明史上是一桩值得骄傲和推祟的科学发明。李政道论证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种族时说:“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发明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高妙绝伦地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且不怕高热,不怕寒冻,真是高明极了。

比较起来,西方人大概到16世纪、17世纪才发明了刀叉,但刀叉哪能跟筷子相比呢?”日本的学者曾测定,人在用筷子夹食物时,有80多个关节和50条肌肉在运动,并且与脑神经有关。因此,用筷子吃饭使人手巧,可以训练大脑使之灵活,外国人对这两根神奇的棍状物能施展出夹、挑、舀、撅等功能钦羡不已,并以自己能使用它进食而感到高兴。

中餐礼仪中使用筷子的忌讳

1.夹菜时,不要用筷子来回在桌子上的菜盘里扒拉,挑拣自己喜欢的菜肴。这在古代意味和“刨坟”,此种行为是典型的缺乏修养的表现,且目中无人,极其令人反感。

2.夹菜时,不要一次夹太多。夹得太多,手里不利落,将菜汤撒到其它菜里或桌子上,会被视为严重失礼;也不要用筷子一口接一口连续夹取菜肴,吃相不好,也不礼貌。

3.夹菜时,不要用一根筷子去插盘子里的菜品,或两根筷子当一根用。这种行为被认为是对同桌用餐人员的一种羞辱,也是不行的。

4.在用餐过程中,不要在桌面上摆放长短不一的筷子,造成“三长两短”的局面。这是很不吉利的,寓意着“死亡”。

5.在用餐过程中,不要把筷子交叉放在桌上,这一点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在饭桌上打叉子,是对同桌其他人的全部否定,就如同学生写错作业,被老师在本上打叉子的性质一样,不能被他人接受。这种做法也是对自己的不尊敬,因为过去吃官司画供时才打叉子,这也就无疑是在否定自己。

6.在用餐过程中,如果暂不用筷子,应将其整齐地摆放在桌子或饭碗旁边,切不可放在饭碗上。

7.在用餐过程中,不要将筷子颠倒使用,这种做法是非常被人看不起的,正所谓饥不择食,以至于都不顾脸面了,将筷子使倒,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8.用筷子移动杯子、碗、转盘等餐具,一方面不卫生,另一面也没教养。

9.用筷子敲打碗盘,民间就有“敲碗敲筷子,讨吃一辈子”的说法,寓意着“贫穷”。因为过去只有要饭的才用筷子击打要饭盆,其发出的声响配上嘴里的哀告,吸引行人注意并给与施舍。在同样使筷子吃饭的韩国和日本,这一忌讳也是一样的。

10.拿筷子“仙人指路”。这种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这在北京人眼里叫“骂大街”。因为在吃饭时食指伸出,总在不停地指别人,北京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对方时,大都带有指责的意思。所以说,吃饭用筷子时用手指人,无异于指责别人,这同骂人是一样的,是不能够允许的。还有一种情况也是这种意思,那就是吃饭时同别人交谈并用筷子指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