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胎动频繁正常现象吗实用20篇

浏览

4075

范文

34

篇1:银行员工工作心得体会之排队现象_工作体会_网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银行,职员,全文共 1056 字

+ 加入清单

银行员工工作心得体会排队现象

银行排队现象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作为银行职员中一员,我也一直很关心媒体的评论,不过我想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一下如何解决银行与客户之间的问题。

从我所工作的银行网点来看,排队现象主要是因为代发工资造成,一个月之中,月中是多数企业委托银行代发工资的时间,于是这几天就会造成集中取工资的现象,此外还有大量代理业务等各种各样的业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客户方面来说,尽量不要集中时间在柜台办理存取款等简单业务,诸如存取款或是查询,转帐等简单业务尽量在取款机上办理。但是对于大多数中老年人而言,先进的自助终端是难以接受的。让大多数顾客使用我们加持了高科技的atm、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自助设备只能是我们的一个美好愿望,因此大力拓展多样化的银行自助渠道只能缓解排队现象,而治本之道则在于改变传统服务模式,用科学的方法合理安排柜员在淡季和旺季的工作时间,增设服务窗口和营业网点,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的业务需求。然而人力资源成本、网点扩容成本和国有商业银行的固有体制使改革举步维艰。在此情况下,或许能以增设营业网点的硬件服务设施、简化操作流程和对业务进行分区而治来进一步缓解顾客的排队压力。

首先,在服务网点增设硬件设施。如在每个网点设置液晶电视,饮水机,报刊栏,另等候的顾客有事可做,而不是心急火燎的盯着柜员办业务。这样以不大的投入就可以有效的解除顾客的烦躁情绪,再配合大堂经理礼貌周到的服务,相信能够安抚顾客的不耐烦。

其次,改善工作流程,优化工作方法。现在有的银行业务流程很是繁锁,人为地加大了工作人员及客户的工作量,减慢了工作的效率,还加大了银行的成本。如借记卡申领业务,挂失业务,修改密码等等,要求客户填写单子,往往有客户花了一上午的时间与填写凭证做斗争。但很多凭证又是不得不填。是否能简化凭证的填写,例如需要提供身份证复印件的就不需要再填写有关证件内容,只要最后客户核对签名。还有很多业务是需要主管授权的,而主管往往还有很多其他的工作要做,有时候就没有时间及时为柜员授权,造成了客户的等候。能否减少主管的授权业务,如修改密码,信用卡启用等。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客户的等候时间。

最后,根据业务的复杂程度实施分区办理。如今的排队机一般只有两个按钮有用:储蓄业务和理财金业务。是否能够将较为复杂的,花费时间较多的业务,如开卡,挂式,销户等另辟一个窗口进行办理。这样既可以提高办理简单业务的效率,又能减少顾客的焦躁情绪,一举数得。

以上是我在工作中总结的一些浅显的看法,如有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指教。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对早恋现象的调查与思考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736 字

+ 加入清单

对早恋现象调查思考

XX年暑假,我妈妈有个同事的女儿割腕自杀,听说是因为女孩早恋、成绩下降、父母粗暴打骂所致。我不禁为这个与我同龄的女孩感到悲哀!早恋现象已经很普遍,我所在的班就有十多人与异性“亲密”接触,极个别甚至还有成人化特点,听说高中尤为严重。对于正处在青春懵懂期的搞中生来说,早恋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个别现象了,它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问题。

早恋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初中生是如何看待早恋的?早恋到底又有哪些危害?学校、家长又应该如何应对早恋?……带着诸多疑问,我对高中生的早恋现象展开了调查。

一、调查时间:XX年7月10号至XX年8月20号

二、调查对象:湖北省石首市地区部分高中生、老师、家长、医生

三、调查方法:问卷调查、采访

四、调查过程:

大部分同学们认为与异性应该友好相处的占46%,亲密相处的占16%,保持距离的占31%,不予理睬占的7%。这个数据让我惊喜地看到,大部分同学对男女生之间的相处是理智的。我虽然不赞成男女生之间过于“授受不亲”,但是“亲密相处”是很危险的,容易陷入盲区、酿成苦果。

另外在调查中,同学们还对早恋发表了一下看法:

赞成早恋者:有的认为早恋是初中生正常的心理需要,没什么不好的,可能还会促进双方的学习兴趣;有的认为这时候的恋爱是初恋,是最美好最纯洁的,能增进性心理健康和日后处理婚恋问题的能力;还有的认为男女交往能在智力上取长补短,心情上愉悦,能互相激励前进。

不赞成早恋的:早开的花谢的也快,现在是读书时期,不应早恋!应该控制好自己,不然会给自身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中立者:不刻意追求早恋行为,但也不赞成强制将早恋者分开。不必要过分打击,也不能过于放纵。

五、早恋成因分析:

我在调查中发现,高中生早恋或具有早恋的倾向已越来越多。高中生早恋,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又有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因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原因:

1、满足情感需求2、好奇心驱使3、从众心理4、媒体影响5、青春期教育的缺失6、社会无业青年的引诱

六、早恋的危害:

有人说,早恋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但是我认为,早恋对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认清早恋的危害,时刻敲响警钟,对于我们青少年防微杜渐,避免产生不当的恋情是很有帮助的。一般认为早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危害:

1、影响学习生活。2、影响心理健康。3、影响身体发育。4、影响人际交往。

七、中学生早恋现象的防范与对策:

1.注意观察,善于发现苗头

有早恋现象的学生一般都会表现出一些与众不同之处:上课心不在焉,经常走神;无缘无故迟到、旷课;就餐、就寝时间与其他同学不同步;总好象做错了什么,眼神游移不定;收到的信件增多;学习成绩明显下降等等。前面提到的女孩,如果老师能及时发现苗头并加以正确引导,悲剧就不会发生了。因此,老师要深入了解学生,一旦发现有早恋的苗头,要予以高度重视,多找这些同学谈心,态度要亲切、诚恳,尊重学生的人格。谈话要有的放矢,切忌态度粗暴,方法简单。尤其不能大造声势、大张旗鼓,动辄通知家长。对于曾经失足的学生更要正确对待,要多给予关怀,寄以满腔热情,使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教师的温暖、同学的温暖。切不可另眼想看,甚至把“包袱”踢给家长。

2.加强正面教育

中学时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同时也是思想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教育工作者应该借素质教育的春风,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青少年施加正面影响,定期召开班会、周会,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站等舆论导向宣传工具,使学生既认识到对异性有好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又要充分认识到:早恋是一枚未成熟的果子,它得味道又苦又涩,只有等到成熟时才会又香又甜。

3.学校、家庭、社会共联手

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来看,学校教育起着主导作用,它规定着青少年发展的内容和方向;家庭、社会对孩子的影响则属于次要地位,但无疑也占据了孩子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如果三者配合不当,就可能使各方面的教育相互抵消。因此,必须加强各方面的联系。

早恋发生后,宜疏不宜堵,应该加强青春期教育。首先要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性成熟,其次要引导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成长发育过程中的主旋律。青少年时期是每个人积累知识、增加社会经验的时期,丰富自己才是主旋律。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无照经营现象的社会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286 字

+ 加入清单

无照经营现象社会调查报告

由于没有营业执照,这些商贩出售的商品便没有质量保证。消费者购买后,一旦出现问题,就不能依法维护自身权利获得赔偿。甚至可能连当时的摊位都找不到。这就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产生重大隐患。另一方面,无照经营破坏了市场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对于合法商贩的利益造成损害。于是我便对无照经营这一社会现象作了调查,并去工商和平分局了解情况。据和平分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无照经营现象久治而不能根除并逐渐形成一个顽疾。由于和平区地处市中心繁华地段,人流量较大,是全市商业中心。许多无照经营者选择在此开店摆摊,致使和平区成为无照经营现象较严重的地区。随后我看到工作人员的统计数据。根据资料显示和我的走访观察,仅对和平区无照经营情况做以下分析:

一、无照经营的现状及特点

从工作人员拿出的资料统计来看,截止今年七月底,和平区固定经营场所的无照经营共计1966户,其中各类市场内无照经营766户、市场外无照经营1200户。其中还不包括一些流动摊位。

由于上述766户市场内无照经营均面临拆迁等原因,具有不确定因素,因此不列为调查范围。市场外无照经营的1200户,由于不能挨家调查,因此只进行粗略调查分析,发现其存在几个特点:

(一)从行业角度来看,以餐饮和食品零售和服务业居多。我观察到的主要有餐饮食品、小百货、美容美发、家政咨询服务等行业,在和平分局的统计中看到分别为489户、302户、161户、137户,占无照经营总数的90%。

(二)从经营的人员角度来看,大多为下岗职工从事无照经营,达693户。外来人员、残疾人及其他闲散人员无照经营分别为143户、10户、354户,占无照经营总数的40%。

(三)从经营场所分布的角度来看,劝业场周围地区较为集中。在我调查时发现无照经营多集中在劝业场、小白楼周边的一些小门脸、小商铺。店面很简陋甚至是临时搭建的。和平分局工作人员说他们对此进行过专项调查,调查结果见下表:

分布地段 总户数 较为集中的道路或地区

劝业场 365户 河北路、山西路、长春道、哈尔滨道、哈密道

白楼 269户 建设路、滨江道、烟台道

新兴 178户 同安道、一号路二号路、气象台路

体育馆 151户 五大道地区、黄金花园地区

南营门 130户 拉萨道、绵阳道、鞍山道、四平道

南市 81户 荣安街、荣安大街、多伦道

其它地段 26户 散落在一些大商场内和其他楼宇内

(四)从表现形式的角度来看,呈现多样化特征。在劝业场周边我发现无照经营者采取各种方式掩盖无照经营。如一家有营业执照的服装店,屋内有门通向一饮品店,而饮品店没有营业执照。和平分局企管科的工作人员说“从近几年查处的无照经营案件分析得出:一是违法主体以个体、私人经营等非公有制主体的自然人或合伙居多;二是经营规模以小规模居多;三是经营时间上以短时间居多;四是涉及的领域有所扩大,经营方式更加多样。前一阵劝业场工商所已经发现并查处了一件利用网络游戏和网络商铺等经营手段来从事无照经营的案件。五是以其它形式掩盖无照经营。”可见其形式的多样。

二、无照经营的具体原因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我县教师外流现象的调查与思考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教师,全文共 4983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我县教师外流现象调查思考

为全面了解我县教师队伍现状,特别是教师外流状况及其对我县教育的影响,去年以来,我们对全县11个乡镇和8处县直学校教师外流情况进行了多次调查统计,前不久,再次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摸底了解。调查表明:我县从2000年开始出现教师外流现象,此后呈逐年蔓延上升趋势;教师外流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给部分乡镇(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教师队伍管理工作造成了影响,而且成为教育行政部门最感头疼的问题之一;教师外流对我县教育的影响已经初步显现出来,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将愈来愈明显、愈来愈严重。所以应高度重视教师外流现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一.我县教师外流状况

根据调查统计,我县从2000年开始出现教师外流现象,当时以平原一中、平原镇最为严重。从2000年到2003年,每年学期初、学年初都有教师外流,范围由县镇学校蔓延到农村中小学,全县11个乡镇、8处县直学校共19个单位,存在教师外流现象的有11个,占58%。截止到2003年9月,全县教师外流共计111人,占全县在岗专任教师总数的3.2%,其中流向县外的56人,流向县内各民办学校主要是平原师范初中部的55人,各占50%。仅一中和平原镇两个单位就有63人。在111名外流教师中,有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更多的是一线中青年骨干教师;从学历看,学士学位的9人,大学本科的34人,专科的68人,分别占8%、30.6%、61.2%;从职称看,高级教师31人,中级教师64人,分别占28%和58%;从年龄看,平均年龄31岁,最小的24岁,最大的42岁。自98年以来,我县共有4名省级教学能手,目前已流失2名,另有省、市、县级优秀教师18名,省市级教研课题承担者6人。

由此可见:(一)教师外流已经成为我县的普遍现象,出现时间早,发生频率高,涉及范围广。(二)外流教师普遍学历高、职称高,年富力强,工作经验丰富,正是在教学上出成果的时候。可以说是一支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是一笔教师优势资源。(三)相对而言,我县教师流入县外的不是很多,有一半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入县内民办学校,仅流入平原师范初中部的就达41人,另外由乡镇流入县直学校或跳槽改行的也有一部分。

二.教师外流原因分析

(一)市场经济社会大环境使然。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要求社会中的人才资源在全社会广泛流动。人才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速度,而人才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也是在不断流动中实现的,人才在全社会范围内的不断流动,能够使人才在更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作用,产生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说教师的流动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让所有的教师长期固定在一个岗位上,一次分配,终身不变,已经不适合当前市场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

(二)教师的思想观念尤其是人生价值观的转变。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冲击着人们的传统观念,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中青年教师,容易接受新事物,他们早已破除了“从一而终”的传统意识,改变了那种“当了中小学教师就终生不能改变”的思想,把流动、跳槽、改行当作一种时尚,合则留,不合则走,另谋高就,决不在“一棵树上吊死”。在这种情况下,再像从前那样要求教师爱岗敬业、以校为家,已经显得苍白无力;运用行政手段禁止、堵塞,也无济于事,县教育局于2003年初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的意见》,要求各单位“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事实上是门难以看好,人难以管好,要走的人不辞而别,想走的人留人留不住心。教师人生价值观的转变使教师外流成为必然。

(三)工资收入偏低,待遇较差。近几年来,我县教师工资、待遇逐步提高,2002年乡镇教师工资上收到县以后,教师工资发放有了保障,未再出现拖欠现象。但是,与经济发达地区教师和工资待遇较高的私立学校教师相比,我县教师特别是乡镇教师工资收入还存在很大差距。目前我县乡镇教师平均月工资500元,与平原师范初中部教师平均月工资1200元有700元的差距,与县外私立学校如德州跃华、临沂双月园等学校的教师工资收入差距更大,每月在1000元左右。而且在老师们看来,这种差距短时期内很难解决。收入低、待遇差,给教师的工作、生活等带来诸多困难。受经济利益驱动,一部分学历高、有能力的中青年教师,在私立学校优厚待遇的吸引下便离岗外流。

(四)工作环境不良,教师精神不愉快,心情不舒畅。某些学校在中青年教师培养这个关系教育持续发展的大问题上,不是从学校长远发展考虑,而是搞论资排辈,搞亲亲疏疏,诸如评优选模、教师培训考核,特别是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的职务聘任等。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教师得到肯定,基本上是一个“媳妇熬婆”式的成长过程。由此导致教师工作环境不良,人际关系、干群关系紧张,精神不愉快,心情不舒畅,一些埋头苦干又有能力的青年教师对前途感到无望。与其苦熬苦等,不如一走了之。

三.教师外流对我县教育造成和将要造成的影响

教师外流对我县教育造成的影响已经初步显现出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影响将愈来愈严重。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对教师外流,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都有反映、有议论。学生们对自己喜爱的老师弃他们而去感到伤心,知道老师要走了,他们流下了眼泪,但学生们的泪水不能挽留决心离去的教师;学生家长对教师外流比较严重的学校多有不满,有的家长干脆把学生转到其他学校去了,我县初中、高中生在临沂双月园、德州跃华、武城二中、甚至济南、天津等地就读的不在少数,这种生源的流失不能说与教师外流无关;社会各界对教师外流一方面表示理解,一方面极力呼吁,在春节后召开的全县人大、政协“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教师外流及其给我县教育造成的影响给予格外关注,呼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教师外流现象,采取措施稳定整个教师队伍。

教师外流对我县教育造成和将要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师队伍不稳定,人心思动。教师外流对整个教师队伍的思想形成了持久冲击,看到流入外校外地的同事工资收入翻了番,工作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在校“留守”教师心理十分不平衡,人心思动。有的教师遍览报刊杂志上外地招聘师资的广告,待时机成熟,便“孔雀东南飞”;有的教师在外流教师的宣传鼓动下,难于安心教学工作,“身在曹营心在汉”。这无疑给原本就困难重重的教师队伍管理工作雪上加霜,学校管理者束手无策。

(二)严重影响了教学工作。由于外流教师绝大部分是一线中青年骨干教师,在教学岗位上,尤其是在英语、计算机、音体美等学科上,一个萝卜一个坑,有的甚至独挡一面,他们的外流严重影响了这些学科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有的学校课程无法开全、课时无法开满,有些学科在校教师工作严重超量,给教师身心健康和教学质量带来严重危害,校长在安排全校教学工作时捉襟见肘。很多学校不得已重新聘任已经提前离岗的老教师或已经辞退的代课教师,或者外聘其它学校的教师,这不但无法保证教学质量,而且要支付外聘教师和代课教师的工资,又促使学校乱收费。

(三)教师队伍出现断层,整体素质下降。由于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外流,且呈现逐年蔓延上升趋势,加上教师离退休、自然减员、内部转岗、提前离岗等,更重要的是师资补充工作滞后缓慢,我县整个教师队伍出现大龄化、老龄化和断层现象,整体素质下降,结构矛盾突出。自2001年至2003年,全县师范类本、专科毕业生分配就业的仅95人,远远不抵同期教师减员(包括教师外流、离退休、自然死亡、提前离岗等)。初中生源高峰即将到来,而教师资源却无法满足需求,这种供需矛盾将日益加剧。

(四)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滑坡。由于以上种种影响,农村中小学甚至全县整个基础教育质量将走下坡路。目前,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徘徊不前、难以提高,有的学校教育质量呈下滑趋势,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教师外流现象不无关系。

另外,教师外流给我县教育造成的影响还有:(1)国办学校的生源流失,校际间的生源大战愈演愈烈,这种影响虽然是间接的,但也应引起高度重视;(2)教师流动的随意性和无序化,给学校和全县的人事管理带来了困难。

四.建议和对策

对教师外流现象,我们认为,从社会大环境看,它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教师自主流动,有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发挥教师个人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全社会教师资源的优化组合。但是对我县教育发展而言,确实产生了釜底抽薪的后果,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流失对我县的人才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将带来长期都无法挽回的损失。由于经济欠发达,我们这个地区不可能引进更多的人才,人才得靠我们自己去培养。人才资源是强国之策,教师人才资源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和根本保障。所以,我们建议,一方面鼓励教师合理有序流动,另一方面强化教师队伍管理、稳定教师队伍,疏堵结合,逐步建立起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师流动机制,形成教师流动新秩序,同时加大措施做好师资补充工作。

(一)进一步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各单位要着力提倡对教师的爱岗敬业教育,教育我们的教师自觉增强大局意识和为振兴家乡而艰苦奋斗、以身立教的使命感、责任感,务必使老师们充分认识到,目前我县还比较落后,孩子们渴望学习知识、脱贫致富,正是需要每位教师贡献力量、添砖加瓦的时候,没有理由只为追求那点经济利益或为了一己的人生幸福而舍弃自己的学生,降低自己的师德,远走异乡。有的单位没有教师外流现象,老师们人心稳、干劲足,教育教学质量一年一个新台阶,就在于这些单位在教师队伍管理上,坚持爱岗敬业职业道德教育常抓不懈。除此之外,还要使老师们认识到,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大有作为,只要有理想、有能力,农村更能成就一番大事业,更能实现人生价值。

(二)要真正做到用待遇留人。各单位、各学校要很好地研究制定并认真落实留住人才的措施和办法,特别是在分配制度改革上,在目前我县教师工资水平还不高的现实情况下,要真正打破大锅饭,加大奖励工资的比例,对教师定岗、定责、定报酬,绩酬挂钩,优绩优酬,将福利待遇向教学一线骨干教师倾斜,用较高的待遇留住教师优势资源。同时要经常关心教师生活,在教师病灾、红白事、住房条件改善、子女入托就学就业等方面,要不断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做到用感情留人。

(三)落实好县教育局文件规定,依法规范教师流动。教师以“停薪留职”形式流动,必须经所在单位同意,教育行政部门审查批准方可进行;对第一学历为大学本科和获得市级以上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的教师以及参加过市级以上培训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省市级实验课题承担人,限制流动;对拒不执行规定擅自离岗的教师,坚决予以除名,对发生教师擅自外流现象的学校负责人,要严肃处理。

(四)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消除教师管理工作上的腐败现象,为教师创造宽松民主的工作环境。一个处处体现公平、公正、民主、竞争原则的德才兼备的好校长,能够使老师们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工作带劲,不正之风难以兴风作浪,老师们人心稳定、人心思干,比学赶帮超,有利于控制教师外流,形成合理有序的流动秩序。

(五)加大用人制度改革力度,做好师资补充工作。根据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用人机制特点,坚持“市场导向、双向选择”的原则,借鉴外地成功的经验做法,采取“一改两选”的办法,有效补充师资队伍,解决我县教师队伍青黄不接的断层问题。一改:改革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中专毕业生包分配就业的办法,由统一包揽分配改为有计划地按需选招;两选:一是根据乡镇教学所需,面向应往届师范类专科以上毕业生有计划地选招教师并全部派往乡镇工作;二是根据县直学校教学所需,面向全县在乡镇工作三年以上的教师有计划地选招教师,充实到县直学校。

总之,教师外流现象是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人才自主流动的必然产物,既有对整体教育利益和教师个人有利的一面,也有对局部教育利益不利的一面。就我县来说,教师外流在整个教师队伍中虽是普遍现象,却并非主流现象,绝大部分教师在艰苦条件下兢兢业业,为我县教育事业发展默默奉献。所以,一方面,我们要肯定我县教师队伍的主流整体,另一方面,要对教师外流现象给予高度重视,在加强教育管理、提高待遇的同时,关键是加快用人制度改革的步伐,努力做到教师减员与师资补充并举,变教师资源“流出地”为“流入地”,形成合理有序的教师流动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不良贷款现象的调研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2788 字

+ 加入清单

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制约,信贷资产质量低劣、不良贷款占比高始终困扰着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因素,也是农村信用社扭亏增盈的最大障碍。如何有效解决不良贷款问题,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已直接关系到农村信用社能否持续生存和发展。

一、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

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几十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形态深刻变迁直接或间接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的反映。对于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应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客观分析,站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度,探索化解的思路和对策。对不良贷款形成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信贷管理人员预防贷款风险。 一般而言,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可以分为借款人的原因;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失误;其它原因等三大类。

(一)、作为贷款人的农村信用社自身贷款管理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贷款风险识别和筛选机制不健全。主要有:对新的、资本不充足的、而且尚未开发的业务融资、贷款不是基于借款人的财务状况或贷款抵押品,而是基于对借款人成功完成某项业务的预测。或者在借款人的资信程度及偿还能力产生质疑的情况下,发放贷款过分倚重第二还款来源(如抵押物);贷款用于投机性的证券或商品买卖;贷款的抵押折扣率过高,或抵押品的变现能力很低;异地贷款、多头贷款过多,缺乏有效的监控;贷款已存在潜在风险时,没能及时采取果断措施;贷款已明显出现问题,却疏于催收或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清收,把希望寄托于借款人“奇迹的发生”或不再过问,使贷款造成损失等。

2、贷款管理机制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有:在贷前信用分析阶段,获得的贷款信息不完全,贷款项目评估质量不高。部分信贷人员缺乏必要的信用评估、财务分析知识和经验,发放贷款时又没有充分听取必要的劝告而发放调查不充分、信贷资料有缺陷、抵押物变现力差、不足值的贷款;在贷款的审批阶段,未严格把握贷款审批条件;贷款集中程度过高,过分集中于某一借款人,某一行业、某一种类贷款,致使贷款风险相对集中,贷款金额超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而无力偿还。使借款人产生“债多不愁”,或者干脆对信用社声称“反正欠这么多贷款,不增加贷款则其他贷款更加无法归还”,以一种无所谓的无赖态度毒化借贷双方关系,使信用社处于被动尴尬局面;贷款发放后信贷管理人员对日常监督管理不力,存在“重放轻收轻管理”的现象;部分信用社由于人手较少,根本没有按照信贷操作规程执行等等。

3、信贷人员素质的制约。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信贷人员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金融理论、法律制度等业务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诚实的品格和强烈的责任心。信贷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贷款的质量,尤其是在管理体制不健全、贷款运作不规范、约束不力的情况下。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当前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的数量有限,部分人员素质不高,难以进行贷款的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违规放贷时有发生;在执行信贷政策方面,有的信贷人员随意性很大,存在“人情代替制度”现象。在风险的预测方面,有的信贷人员缺乏科学的理论知识,凭主观经验的成分较重,用经验代替制度。对于即将产生风险的贷款,不能拿出一套完整的防范措施和处置办法来,只是将希望寄托于借款人能扭转局面或轻信借款人的还款承诺,白白浪费和错过了清收不良贷款的有利时机。加之由于管理体制原因以及改革步伐相对滞后,部分信贷员“在其位而不谋其职”工作主动性差,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不能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些自然加大贷款风险。4、自身经济利益的驱动。利益与风险并存,一些农村信用社盲目地追求高效益,一味地支持风险企业和风险项目,这种贷款配置本身就孕育着高风险。

(二)、借款人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借款人欺诈。借款人欺诈可分为普通欺诈和严重欺诈。所谓普通欺诈行为,指借款人主要通过向信用社提供部分虚假信息以改善本企业的资信状况,获得用于借款人生产经营活动的贷款。这种欺诈的特征有: 1)借款人向信用社提供的信息部分虚假; 2)提供虚假信息的主要用意在于提高其资信状况,期望获得信用社的充分信任; 3)获得的贷款主要用于真实的生产环节。如果经营按计划进行,借款人也不愿意拖欠贷款而在信用社留下不良记录,即使出现其他情况时,借款人虽然无力归还贷款,但通常愿意与信用社合作。严重欺诈是指借款人通过一切手段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并贷款主要用于借款人从事的主营业务以外的行业或挪用贷款而获取个人利益。这种欺诈的主要特征有: 1)为了获得贷款,借款人不惜一切手段(包括违法手段); 2)借款人对其从事的行业并不真正关心,甚至借款人根本没有正当主业,或者从事的行业的目的就是为了更方便地获取贷款; 3)借款人获取贷款并不用于主要业务,而是以转移、投资、奢侈消费等方式,鲸吞贷款。这类欺诈行为主要以骗取信用社贷款为最终目的,且通常利用、拉拢或腐蚀信贷人员,因这种恶意欺诈希望而造成的不良贷款风险极大,收回的可能性很小。

2、借款人通过企业改制,将信用社的贷款“一改了之”。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企业间的兼并、收购以及企业改制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有的企业通过上述行为盘活了资产、扭亏为盈,重新获得生机。与此同时,部分经营正常的企业,也借兼并、破产、重组、改制之机“逃债”、“废债”、“悬空”信用社债权。大量的信贷资产在企业改制中打了水飘,成了企业改制的牺牲品。

3、借款人遭受不可抗拒因素影响,致使贷款形成不良贷款。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的出现,山洪的暴发,飓风的骤起,久旱无雨、农作物遭病虫害侵袭等。由于我国农业的基础较薄弱,农业耕作的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农民抗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较低,大多数地方存在靠天吃饭这种情形,这增加了涉农贷款收回的不确定性和贷款的风险性。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农作物减产,农业欠收,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影响贷款的归还。

(三)、其它方面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因素。由于宏观经济政策缺乏连续性,经济波动的频率高、幅度大,使信贷扩张和收缩的压力相当大,在宏观紧缩、经济调整时期,往往形成大量贷款沉淀。

2、行政干预因素。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压,地方财政挤,迫使农村信用社发放大量指使性贷款、救济贷款,贷款行为行政化,信贷资金财政化,直接削弱了贷款产生经济效益的基础。特别是1999年关闭农村合作基金会,政府为保社会稳定,将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借款划转给农村信用社,其中有90%以上的借款难以收回,形成不良贷款。据了解,各地政府及部门在农村信用社都不同程度存在借贷业务,部分政府借款虽已逾期多年,受到多种因素制约,信贷资产质量低劣、不良贷款占比高始终困扰着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因素,也是农村信用社扭亏增盈的最大障碍。如何有效解决不良贷款问题,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已直接关系到农村信用社能否持续生存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学校园手机现象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中学,学校,全文共 951 字

+ 加入清单

中学校园手机现象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机已经逐渐从一种奢侈品变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通的通讯工具,手机的消费群越来越广,校园也正在成为手机消费的巨大城市,中学生中的“手机一族”也越来越多,我们对校园手机问题作了以下调查:

一、校园使用手机的现象及调查分析。

在能不能用手机这个问题上,有的家长认为现在成年人手机已经普及了,孩子们用手机是一种趋势,孩子有了手机,就相当于家长放出去的风筝,给孩子身上绑了一根线,可以控制孩子的行踪,如果给孩子买张电话卡,给家长打电话的主动权就掌握在孩子手里,有时孩子回家晚了,家长不放心,又无法取得联系,只能干着急。而孩子多数贪玩,玩起来就忘了给家长打电话,因此,有些家长宁肯自己生活上节俭一些,也要给孩子花这个钱,而在学校,学生大部分时间是用于娱乐玩耍的,都普通存在上课期间发短消息的情况,手机在学校真实的使用状况可见一斑。

二、校园使用手机的危害分析。

第一、它滋长了学生间盲目追求时尚的虚荣心理,造成学生间的攀比。

第二、心智尚不成熟的学生往往会被各种不良手机信息所迷惑。

第三、加重家长经济负担,

第四、手机用多了,会产生手机依赖症,具体表现在手机没带在身边就心烦意乱,无法正常学习。

第五、中学生玩手机还会中毒;

第六、产生不安全因素。

第七、可能会诱使学生犯罪。

三、应对校园手机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1、校园禁机令。

我认为,手机作为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新工具,本身并无利弊对错,进入校园后出现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暴露了学生规则意识,缺乏学校德育的老问题,学校一纸禁令虽然只能在表面上解决问题,但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更好的处理办法前,还是十分需要这一纸禁令的,毕竟学校老师面对的还是一群没有多少自制度力的学生。

2、加强学校德育教育,提升学生思想素质。

如果要彻底解决手机问题,我觉得最根本的是要整体提升学校德育水平,要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公德意识和自律意识,让学生具备自律意识,以健康文明的心态使用手机。不然,科技越发展,科技数码产品应越多越新颖。

总之,这是一个十分棘手而又重要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学生们要学会自律,学校要加强引导,而家长们也要极力配合,我想只要三方合力,手机不再成为学校大害,也不会影响课堂学习状况,而是成为学生辅助学习方便生活的好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错别字现象调查报告范文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780 字

+ 加入清单

调查时间:X年XX月X日

调查地点:公园附近店铺

调查人:

调查目的:了解街头错别字情况

调查方式:观察、询问

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可是,还是有许多人,总是写错今天,我要去调查街头错别字。

今天是11月5日,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了人工湖。在门口一个卖糖葫芦的小摊前,我们发现推车上面的“天津糖葫芦”被错写成了“天京糖葫芦”,我们告诉摆摊的那位老爷爷,他看了一下说:“哦,是啊,谢谢你们,小朋友,我马上就改过来。”

和老爷爷道别后,我们来到了超市,在蔬菜区,我们看到蘑菇的标牌上错写成了“磨菇”,水果区的火龙果写成了“火尤果”,副食区的瓜子写成了“瓜了”。我们马上把这些信息告诉了超市管理员,管理员看了我们的记录本后,点了点头,找了一支笔,和我们一起把这些错字都改了过来。

通过调查,在两个小时内,我们共发现了四处错别字。分析其原因,我们认为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对容易混淆的汉字掌握不太牢固,如把蘑菇写成“磨菇”;

二、运用汉字时不够认真,如把瓜子写成了“瓜了”;

三、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如果他们平时注意检查,就能发现

这些不该发生的错误。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错别字现象的存在,有以下危害:

一、会误导小学生和未入学的小朋友,使他们把错别字牢牢记在心里,以后改正会非常困难

二、如果外地人来油田探亲或参观学习,会影响到我们油田的形象;

三、做为中国人,在使用自己民族文字时,在公共场合出现错别字形象,还会玷污我们的骄傲----汉字。

所以我们建议大家:

一、有些人的错别字是从初学时一直带到现在,所以建议幼儿园和小学正在学习汉字的同学们,一定要认真、细心地学习;平时写字一定要细心,这些可以有效地减少错别字的发生;

二、运用汉字时如果有不清楚或拿不准的字,应该及时查阅字典或请教他人;

三、我们每个人都有维护汉字尊严的义务,在我们发现有错别字

时,要及时提醒他们予以纠正。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学关于学生厌学现象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中学,学生,全文共 1418 字

+ 加入清单

中学关于学生厌学现象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它给无数师生带来了福音。然而,我们在为素质教育大声喝彩的时候,同时也为不少青少年忧虑,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对此,教师也在犯难,“这书怎么越来越难教了”、“学生精力老是集中不起来”。不难看出,“厌学”已成了制约教育教学工作的瓶颈之一。中学生厌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如若不加重视,会加剧学生辍学和出走。因此对学生的厌学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并进行全方面的综合治理。

二.研究目的: 通过对初中生厌学现象的调查,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出初中学生厌学现象的表现、影响及其产生原因,从而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法,并帮助学生找到厌学的症结所在,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厌学问题,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调查方法

1。对象: 旧寨中学初一、初二、初三学生共203人(其中包括初一年级85人,初二年级82人,初三年级36人)

2。时间:2010年11月

3。调查方法:采取随机取样的办法,对本校部分学生的厌学情况进行分发调查问卷,随机问卷调查。

四.结果与分析

(一)。厌学现象在初中生中普遍存在

所谓厌学,就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厌倦学习的心理,进而在学习学科课程时,对知识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不再愿意学习的现象。

其突出特点如下:

第一,课堂上,大部分学生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睡觉,可以说为视上课为坐牢。

第二,有的学生作业几乎不做,有的学生期末考试在5分钟完成选择题,然后就睡觉。

第三,逃学、旷课、外出闲逛、玩游戏,这是厌学的突出表现。

(二)。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来看,初中学生厌学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

a、学习压力过重;(约50。7%)

b.基础太差跟不上,(约36。9%)

成绩差的学生,压力大,畏惧学习,导致越来越差,越差越不想学的恶性循环。个别学生喜欢学习的学科就想学习,而且会学得很好,感觉有意思;不喜欢的学科就不想学习,就不学。学习完全凭兴趣和爱好,没有自觉性。

c、教师枯燥的教学方法(约26。1%)

老师讲得太单调,没有幽默感,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课堂死板、枯燥、乏味,不吸引学生,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d、家长期望过高(约22。2%)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为了让孩子取得好成绩,在家里除了学校的作业,另外给孩子安排大量作业,学生因此没有时间玩耍,从而感到心烦,不想学习。在家长看来,学生只能读书,不能玩耍,学生学习不好,考试不及格,父母要打、要骂,很少与孩子沟通。

另外:

1。学生感觉学习太单调太无聊(约16。3%)

2。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不愿意学(约16。3%)

3。不喜欢某老师(约11。3%)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学习的原因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学习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自身,当然学校、家长以及社会也成为许多孩子学习的压力制造者。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曾经有过厌学的想法,71.4%的学生认为厌学是正常现象,出现厌学情况时,有接近一半的学生选择了找信得过的师长和朋友解决。关于如何杜绝厌学现象,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找到解决学习的好的学习方法,把学习当做一种乐趣,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找老师解决。总的来看,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很多,导致学生厌学的因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好多是应该能够改变的。厌学产生的后果和解决的方法也是千差万别,但是学生本身大多数还是希望从根本上解决厌学问题,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校园不文明现象的国旗下讲话

范文类型:演讲稿,适用行业岗位:学校,全文共 1217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

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争做文明学生,创建文明校园”。

记得有人说过:“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该做怎样的人呢,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在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诚挚关怀,是见到师长时的问一声亲切的“您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然而遗憾的是,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是有着一些不文明行为。例如,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垃圾;楼道走廊上的起哄大闹,走路时推推搡搡,随意乱撞门窗;部分同学之间相互的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学校建筑,随意采摘花草,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公共财物。我们有些同学把学习文化知识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体现一个人的思想品质。

做文明之人,就要学会用文明语,做文明事。再简单地讲就是要懂礼貌,明事理。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们,如果不能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就不能说是一个真正的“大写”的人。

“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文明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时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最精明的头脑、最高深的学问都重要。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珍贵的感情。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良好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如果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同学就会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整个学校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只有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造出优良的学习成绩。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我们一生的行为习惯,同时也影响我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的道德素质建设,那我们纵然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应该先成人,后成材,不要做一部单纯掌握一些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同学们,改变一种不良行为,就养成一种好习惯;养成一种好习惯,就形成一个好品格。我们要把文明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时时刻刻与文明交谈,千万不要把文明行为习惯看作小事。因为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文明信息,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我相信,全体师生经过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更加宁静、有序、有着良好学习环境的校园。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不良贷款现象的调研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087 字

+ 加入清单

一、不良贷款总体情况

20xx年,经济形势继续下行,不良贷款管控形势十分严峻,截止20xx年9月末,某行不良贷款余额120xx.63万元,比年初上升1148.76万元,与上年同期比少上升8851.62万元。公司类不良贷款季末余额11113.06万元,比年初上升1113.06万元,公司类不良贷款占全行贷款总额的2.25%;个人客户类不良贷款余额896.56万元,占全行贷款总额的0.18%。

二、企业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采取的措施、催收过程中的困难

(一)重庆三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贷款形成不良的原因

重庆三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因资金链断裂,可能的实际控制人失联导致企业于20xx年4月1日关停,公司9000万元贷款形成不良。

(2)采取的措施

1.立即召开风险分析会,成立风险化解小组,分头开展工作;

2.立即到企业进行现场检查;

3.向市分行、银监、人行等监管部门报告风险情况;

4.立即向企业及担保公司发出到逾期催收通知书;

5.联系担保公司代偿贷款;

6.向政府进行报告,寻求政府支持;

7.调整客户信用等级、十二级分类形态;

8.提起诉讼催收。

(3)面临的困难

1.司法处置进程缓慢;

2.机器设备属专用设备,腐蚀较快,处置有一定难度。

(二)彭水县磊鑫商贸有限公司

(1)贷款形成不良的原因

经济形势下行,客户经营困难,无力偿还到期贷款,1000万元贷款形成不良。

(2)采取的措施

1.成立风险化解领导小组化解风险。

2.立即到企业进行现场检查;

3.向市分行、银监、人行等监管部门报告风险情况;

4.调整客户信用等级、十二级分类形态;

5.提起诉讼催收。

(3)面临的困难

1.因借款人抵押物被多家法院查封,涉及贵州高院和黔江中院的管辖权问题,目前已上报最高人民法院裁决;

2.司法处置进度缓慢。

(三)彭水县峻豪商贸有限公司

(1)贷款形成不良的原因

经济形势下行,客户经营困难,无力偿还到期贷款,20xx万元贷款形成不良。

(2)采取的措施

1.成立风险化解领导小组化解风险。

2.立即到企业进行现场检查;

3.向市分行、银监、人行等监管部门报告风险情况;

4.调整客户信用等级、十二级分类形态;

5.提起诉讼催收。

(3)面临的困难

三、清收不良贷款的经验

1.进行协商谈判;

2.提起诉讼催收。

四、防控不良贷款的措施及建议

措施:1.对法人客户进行全面风险排查;

2.及时进行前瞻性预判;

3.与客户进行协商谈判;

4.向政府及监管部门报告,寻求政策支持;

5.提起诉讼催收。

建议:1.政府出台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

2.监管部门制定细化监管措施;

3.银行加强对企业的监管;

4.银行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在发展中解决问题。

20xx年11月2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错别字现象调查报告范文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调查时间:......................

调查目的:搜索街上的错别字,交流感受,向有关部门提出改正建议。

调查人员:,,

调查材料分析:通过一天的社会调查,可以看出街头错别字还。

我们一共调,查了35家的招牌,1、饭店门口:“抄”饭 2、修车店门口:补胎“冲”气3、零售店铺门口:“另”售 4、家具店门口:家“俱” 5、装潢店门口:装“璜” 6、失物广告:失物“启示” 7、安装公司门口:“按”装 8、洗车店门口:洗车打“腊” 9、饭店门口:“合”饭 10、水果店门口:“波”萝……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错误出现率达47.1%,错别样式五花八门,让人看后啼笑皆非呀!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街头错别字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点成因:1.商店的人们没有多少文化,习惯性地写上错字。2.商店的人不注意谐音。3.缺笔画、认为缺一笔少一笔都没关系。4.大多写成繁体字。5.有些店为了吸引人注意故意写错。6.写字上或打印文字上一些人把不认识的字随便输入。针对上述现象,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建议:1.定期清理街头错别字。2.对一些商家提出建议。3.向有关部门写信,请他们出面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少年儿童热点文化现象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841 字

+ 加入清单

少年儿童热点文化现象调研报告

少年儿童热点文化现象的调研报告

团市委少年部 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内容摘要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文化领域也出现全球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多种文化互相交融,互相渗透。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少年儿童文化发展不断呈现出各种新的现象。为把握多元文化对少年儿童发展的影响,我们以“多元文化与儿童发展”为主题,认真研究各类文化在与少年儿童不断互动中所产生的种种问题及发展趋势,研究少年儿童群体中存在的热点文化现象,分析文化因素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并对少年儿童文化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研究的背景与方法(一)研究背景 1、和谐文化为少年儿童文化发展提供基本前提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促进少年儿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文化因素深深渗入其间,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柱。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文化。和谐文化建设既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必要条件,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2、多元文化为少年儿童文化发展提供外部环境一方面,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使少年儿童每天都在迅速地接触各类资讯,视域不断拓宽;另一方面,全球化视野下文化渗透日益加剧,未成年人已成为国际范围内媒体影响和争夺的主要对象。多元文化为少年儿童文化发展提供外部空间,如何应对文化渗透,保持文化的主体性,成为少年儿童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3、对少年儿童群体的对象研究为少年儿童文化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对少年儿童群体的对象研究是上海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认真研究多元文化对少年儿童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要在全面与系统相结合、历史与未来相结合、生活状况与精神需求相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对少年儿童文化发展研究的时代性和导向性。(二)研究方法本课题选择7-15周岁的少先队员和儿童团员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1705份,回收有效问卷1705份,有效率为100%。按照年级段、区域、学校类型等为分类依据随机抽取样本,同时考虑到包含一定数量的特殊群体(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一)当前少年儿童文化发展基本状况与热点文化现象 1、少先队文化对儿童发展的积极影响:锻炼自主能力,培养民主意识少先队文化是由少先队性质决定的,是一种反映少年儿童心声特点的特殊文化,它融入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是少先队组织生存和发展的表现方式,是少年儿童健康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少先队文化发展使少先队所倡导的一切理念、一切价值的综合形成一种“影响场”,在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影响。少先队文化对少年儿童成长发展的影响是深层次的,使少先队组织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产生更大的影响,留下深刻的印记。在少先队文化氛围的熏陶下,队员的自主能力不断增强,民主意识也不断得到强化。 ★热点文化现象:少先队红领巾小社团发展势头强劲上海市少工委于XX年4-5月开展的普查显示:大多数红领巾社团是在XX年之后建立,很大一部分社团的成立时间为2-3年,可见近年来红领巾社团数量增加比较明显。红领巾社团在社区少先队中也有所发展。红领巾社团在活动内容上大致可分为兴趣爱好型、文体娱乐型、专业学术型、社会公益型等,所占比例分别为47.0%、31.3%、11.4%、10.3%。少先队员对于红领巾社团的参与度非常高。调查显示,80.2%的少先队员表示自己“参加过学校或社区的红领巾社团”,其中,73.9%参加过学校的社团,4.9%参加过社区的社团,15.5%两者都参加过;队员参加红领巾社团的最主要目的依次是:学习更多知识(33%),获得快乐(31%),锻炼、表现自己(27.2%),老师或家长安排自己参加(2.9%),交朋友(2.5%)。调查还显示,有81.1%的队员表示自己喜欢社团的活动;队员对于红领巾社团的作用认识依次为“丰富课余文化生活”(74.3%)、“开阔视野”(64.5%)、“繁荣和活跃校园文化”(64.4%)、“提高素质”(60.3%)、“学习社会交往”(56.5%)。调查中,队员反映红领巾社团的问题依次为:“活动新颖度还不够”、“队员自主性不够”、“与社会联系度不高”、“活动经费不足”等。队员的改进建议主要有:“走出校园,联系社会”、“活动内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校园不文明现象的国旗下讲话

范文类型:演讲稿,适用行业岗位:学校,全文共 508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老师,小朋友们:

大家好!

水是生命之源。假如地球上没有水,那么地球母亲就不会孕育出我们人类的子孙万代。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水。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我国是个淡水资源缺乏且时空分布不均的国家,也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近几年在国家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工作中,节约水资源是其中重要的一条,建立发展节水工程、加大宣传力度、防止污染的制度是让人们明白:节约,不仅是省钱,更是为了更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来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明天。

在我们小朋友的生活和游戏中,水能给他们带来很多的乐趣:小水滴旅行记、水是人类的好朋友、吹泡泡、沉浮实验、奇妙的水车、颜色变变变等活动中,小朋友已经完全被水的“魔力”给征服了。与此同时,也应该让人类了解国家水资源缺乏,要懂得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小朋友们,“黄金有价水无价”,为了我们自身的健康,为了人类今后的生存和发展,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节约用水,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做一个惜水如金的“环保小公民”吧!让/“地球上最后一滴清水/将是人类的眼泪”/这样的广告/永远只成为广告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我县教师外流现象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教师,全文共 1790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我县教师外流现象调查报告

为全面了解我县教师队伍现状,特别是教师外流状况及其对我县教育的影响,去年以来,我们对全县11个乡镇和8处县直学校教师外流情况进行了多次调查统计,前不久,再次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摸底了解。调查表明:我县从XX年开始出现教师外流现象,此后呈逐年蔓延上升趋势;教师外流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给部分乡镇(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教师队伍管理工作造成了影响,而且成为教育行政部门最感头疼的问题之一;教师外流对我县教育的影响已经初步显现出来,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将愈来愈明显、愈来愈严重。所以应高度重视教师外流现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一.我县教师外流状况

根据调查统计,我县从XX年开始出现教师外流现象,当时以平原一中、平原镇最为严重。从XX年到XX年,每年学期初、学年初都有教师外流,范围由县镇学校蔓延到农村中小学,全县11个乡镇、8处县直学校共19个单位,存在教师外流现象的有11个,占58%。截止到XX年9月,全县教师外流共计111人,占全县在岗专任教师总数的3.2%,其中流向县外的56人,流向县内各民办学校主要是平原师范初中部的55人,各占50%。仅一中和平原镇两个单位就有63人。在111名外流教师中,有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更多的是一线中青年骨干教师;从学历看,学士学位的9人,大学本科的34人,专科的68人,分别占8%、30.6%、61.2%;从职称看,高级教师31人,中级教师64人,分别占28%和58%;从年龄看,平均年龄31岁,最小的24岁,最大的42岁。自98年以来,我县共有4名省级教学能手,目前已流失2名,另有省、市、县级优秀教师18名,省市级教研课题承担者6人。

由此可见:(一)教师外流已经成为我县的普遍现象,出现时间早,发生频率高,涉及范围广。(二)外流教师普遍学历高、职称高,年富力强,工作经验丰富,正是在教学上出成果的时候。可以说是一支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是一笔教师优势资源。(三)相对而言,我县教师流入县外的不是很多,有一半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入县内民办学校,仅流入平原师范初中部的就达41人,另外由乡镇流入县直学校或跳槽改行的也有一部分。

二.教师外流原因分析

(一)市场经济社会大环境使然。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要求社会中的人才资源在全社会广泛流动。人才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速度,而人才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也是在不断流动中实现的,人才在全社会范围内的不断流动,能够使人才在更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作用,产生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说教师的流动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让所有的教师长期固定在一个岗位上,一次分配,终身不变,已经不适合当前市场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

(二)教师的思想观念尤其是人生价值观的转变。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冲击着人们的传统观念,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中青年教师,容易接受新事物,他们早已破除了“从一而终”的传统意识,改变了那种“当了中小学教师就终生不能改变”的思想,把流动、跳槽、改行当作一种时尚,合则留,不合则走,另谋高就,决不在“一棵树上吊死”。在这种情况下,再像从前那样要求教师爱岗敬业、以校为家,已经显得苍白无力;运用行政手段禁止、堵塞,也无济于事,县教育局于XX年初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的意见》,要求各单位“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事实上是门难以看好,人难以管好,要走的人不辞而别,想走的人留人留不住心。教师人生价值观的转变使教师外流成为必然。

(三)工资收入偏低,待遇较差。近几年来,我县教师工资、待遇逐步提高,XX年乡镇教师工资上收到县以后,教师工资发放有了保障,未再出现拖欠现象。但是,与经济发达地区教师和工资待遇较高的私立学校教师相比,我县教师特别是乡镇教师工资收入还存在很大差距。目前我县乡镇教师平均月工资500元,与平原师范初中部教师平均月工资1200元有700元的差距,与县外私立学校如德州跃华、临沂双月园等学校的教师工资收入差距更大,每月在1000元左右。而且在老师们看来,这种差距短时期内很难解决。收入低、待遇差,给教师的工作、生活等带来诸多困难。受经济利益驱动,一部分学历高、有能力的中青年教师,在私立学校优厚待遇的吸引下便离岗外流。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校园不文明现象的国旗下讲话

范文类型:演讲稿,适用行业岗位:学校,全文共 1075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新中国从苦难中走来,奋斗的历史锤炼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我们的民族精神是几千年来中华大地上各民族长期奋斗和共同创造积淀下来的,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1949年10月1日,一位巨人洪亮的声音,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站立起来,但这一声庄严的宣告却是无数革命先烈经过无数次的浴血奋战才得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终于有了开国时的庄严宣告,这是一种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支撑与放大。

中国人民一贯热爱自己的祖国,就像方志敏同志那样被捕后,在监狱里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在敌人的刑罚面前,他毫不畏惧,毫不屈服,最后被敌人残忍地杀害。他是多么热爱自己的祖国!为了祖国的明天牺牲自己。邓稼先是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在我国核武器研制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48年10月,邓稼先进入美国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物理学攻读研究生。邓稼先学习刻苦,成绩突出,仅用了一年零十个月的时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在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邓稼先便谢绝了老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正是因为爱国毅然决定回国建设一穷二白的祖国。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生生不息,是中国不断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

天地轰鸣,房屋倒塌,家园掩埋。只刹那,满目疮痍,那些熟悉的面孔,那些熟悉的笑容在这一瞬间永恒的凝固了。这不是一部灾难片,这是20xx年5月12日14点28分汶川发生大地震的场景。孩子们失去了父母,爹娘没有了子女,妻子眼睁睁看着丈夫被泥土掩埋……在汶川数以万计的遇难同胞面前,树木在哭泣,黄河在哭泣,大地在哭泣。大难无情人有情,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国家领导人亲临灾区,人民子弟兵,医疗队,志愿者在救灾第一线,他们冒着余震和塌方的危险,夜以继日地扒着废墟,还有灾区人民的自强不息,灾难一次次在这个群体面前退缩,这一刻,生命的奇迹响彻祖国的四面八方。还有在抗击“非典”、战胜“冰灾”,“洪灾”,舟曲特大泥石流,玉树地震等一系列灾难中人们所表现出来坚强不屈,不正是伟大的中国精神吗!一曲曲动人的赞歌唱响神州大地。

21世纪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里,我们都不愁吃穿。而我们却不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辈的汗水与鲜血换来的。没有英雄们的努力,就没有今天生活的美好。我们决不能因为物质生活的富裕,而放弃对知识的探索,放弃对祖国的回报。我们应该牢记先人的教诲,踏着先烈的足迹,发扬中国精神,更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栋梁,振兴中华,报效祖国。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校园不文明现象的国旗下讲话

范文类型:演讲稿,适用行业岗位:学校,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在这炎炎夏日里,我们迎来了新学年度的第一学期。新学期,新起点,新打算,新收获,新学期是我们人生里程碑上又一个加油站。

夏天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共有多名各年级新同学带着家长的嘱托,满怀信心的走入了我们的校门,你们为和谐的校园带来了喜庆、带来了欢乐、带来了青春和希望。我谨代表学校向你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欢迎你们成为本校的一员,祝贺你们走上了人生成长的新阶段。

老师们,同学们,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学校取得了不小成绩。六年级同学毕业成绩优异,同时,学校的校园面貌与环境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这与同学们的刻苦努力,老师们的辛勤劳动密不可分。但这只能代表过去,今天的进步,是昨天追求的结果,更是明天追求的起点。新学期,我们有新的起点,新的目标,我相信我们也一定会有新的收获。同学们,美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新的学期,愿我们全校同学一起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从热爱学校,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做起,进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做一个无害他人、有益学校社会发展的人。2.做一个仪表大方,情趣高尚的文明人,课间文明休息,不在校园及教室、走廊追赶,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做到彬彬有礼。3.讲究卫生,保护环境。从改变自己不好的生活习惯做起,不乱扔果皮纸屑,不乱倒垃圾,不在墙壁上乱涂乱画,爱护学校公物,共同营造整洁、舒适、美丽的校园。

老师们,同学们,新的希望、新的挑战在迎接着我们,未来的美好蓝图等待我们用勤劳和智慧去描绘,我衷心希望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同学都能以满腔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投入新学期的工作、学习中去。用我们的实干精神、拼搏进取精神去创造学校的辉煌发展。

最后,再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祝各位同学学习更上一层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社交中不敢说和说不完的两种现象_公关礼仪_网

范文类型:礼仪,适用行业岗位:公关,全文共 1408 字

+ 加入清单

社交中不敢说和说不完的两种现象

有的人天生口舌笨拙,这就是所谓的“金口难开”,更严重的是患上社交焦虑症;有的人天生见人就唠唠叨叨,没完没了,以至于被人称为“话痨”。其实这两种嘴的功能都是“剑走偏锋”,不能将嘴巴的作用用到实处。如何才能提高嘴巴说话的功效呢?

一、不敢与生人说话

当你面对陌生人手足无措、不能在众人注视下工作、害怕接触领导或下属时,你其实就已经患上社交焦虑症了。据悉,社交焦虑症目前已成为继抑郁症、强迫症之后第三大精神障碍。这也就是说,你不算寂寞,并非只有你一人患上此症,你有很多同行者。这种社交焦虑症的主要生理反映为面对人群时会出现肌肉酸痛、呼吸困难、颤抖、出冷汗、胃痉挛等躯体症状,其中甚至有半数的人有自杀倾向。

前段时间多家电视台纷纷重播“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部电视剧,但“不要”和“不敢”完全是两种概念。如果,你连跟陌生人说话都不敢,你的工作将如何开展。而这正是最令人担忧之处:患此症的正迅速由青少年和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人群向高学历的、二十几岁的白领阶层挺进。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医学心理研究室副主任张新凯主持的针对社交焦虑症的心理训练班中,大学以上水平的患者占到了大多数。

随着社会合作程度的越来越高,社交能力就越来越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手段和能力,但患上社交焦虑症的人,恐怕只能龟缩在自己的空间里了。升职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可王伟拒绝升职:一次是刚毕业没多久,就有了升任部门经理的机会。那次,他担心得几天睡不着觉。只因为公司规定升职必须在办公会议上做述职报告,而上台发言对他来说简直如上断头台,最后,他以“自己还年轻”的理由,在周围同事或惊异或不解的眼光中推掉了升职机会。两年之后,命运再一次垂青于他,但他依然无法战胜对上台演讲的恐惧,再次放弃。他对自己的这种恐惧无能为力,他觉得自己已经无法发展下去了,他甚至想到以自杀来了结痛苦。

马丽做外企部门主管已经好几年了,可面对男士和下属依然会紧张、脸红甚至发抖,甚至连对视一眼的勇气都没有。曾经有位男士追求她,可是她几次莫名其妙地脸红总是让男士错误会意,反而追得更起劲了。由此,小孙对自己的脸红越来越担心,也越发不敢和男生交往。两年来,她经人介绍前后谈了6次恋爱,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王伟与马丽之所以不敢与生人说话,原因是相当复杂的,不过有一点共同之处是这些人通常是完美主义者或幼时受过某种挫折。对于这种症状,轻度的焦虑障碍可采取心理治疗,中、重度患者可以用药物治疗辅以心理治疗。目前社会上还开有一些让你开口说话的培训班,也不妨试试。

二、与生人说话没完没了

许多人不敢和生人说话,也有的人却专喜欢跟陌生人闲聊的。实际上,这类人就是逮谁跟谁聊,拉着个人就说起个没结没完。陌生人又如何,聊起来更没顾忌、更任意而为。对这种人,我们称之为“话痨”。

在大多数的印象中,喜欢唠唠叨叨的人多半是上了年纪的,逮谁都说点儿教育的话、逮谁都说点儿自己子女的事。现在,老年人有了更多的寄托,患“话痨”的反而少了,倒是年轻人得上此症的多了。要么精神极度空虚,生活极其无聊,平时没人说话,逮着个人还不把憋了一肚子的话往外倒倒,管他认识不认识、熟悉不熟悉、乐意不乐意,先自己痛快了再说;要么就是职业病者,如记者、老师等。记者本来就得天天跟陌生人接触,还得生出几多问题来,更要让对方有话语投机、相见恨晚之感觉。他能不见谁跟谁说吗?好多选题、新闻点不就是这么出来的吗?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当前少年儿童热点文化现象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8067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当前少年儿童热点文化现象调研报告

团市委少年部 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内容摘要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文化领域也出现全球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多种文化互相交融,互相渗透。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少年儿童文化发展不断呈现出各种新的现象。为把握多元文化对少年儿童发展的影响,我们以“多元文化与儿童发展”为主题,认真研究各类文化在与少年儿童不断互动中所产生的种种问题及发展趋势,研究少年儿童群体中存在的热点文化现象,分析文化因素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并对少年儿童文化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研究的背景与方法(一)研究背景 1、和谐文化为少年儿童文化发展提供基本前提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促进少年儿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文化因素深深渗入其间,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柱。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文化。和谐文化建设既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必要条件,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2、多元文化为少年儿童文化发展提供外部环境一方面,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使少年儿童每天都在迅速地接触各类资讯,视域不断拓宽;另一方面,全球化视野下文化渗透日益加剧,未成年人已成为国际范围内媒体影响和争夺的主要对象。多元文化为少年儿童文化发展提供外部空间,如何应对文化渗透,保持文化的主体性,成为少年儿童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3、对少年儿童群体的对象研究为少年儿童文化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对少年儿童群体的对象研究是上海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认真研究多元文化对少年儿童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要在全面与系统相结合、历史与未来相结合、生活状况与精神需求相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对少年儿童文化发展研究的时代性和导向性。(二)研究方法本课题选择7-15周岁的少先队员和儿童团员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1705份,回收有效问卷1705份,有效率为100%。按照年级段、区域、学校类型等为分类依据随机抽取样本,同时考虑到包含一定数量的特殊群体(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一)当前少年儿童文化发展基本状况与热点文化现象 1、少先队文化对儿童发展的积极影响:锻炼自主能力,培养民主意识少先队文化是由少先队性质决定的,是一种反映少年儿童心声特点的特殊文化,它融入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是少先队组织生存和发展的表现方式,是少年儿童健康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少先队文化发展使少先队所倡导的一切理念、一切价值的综合形成一种“影响场”,在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影响。少先队文化对少年儿童成长发展的影响是深层次的,使少先队组织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产生更大的影响,留下深刻的印记。在少先队文化氛围的熏陶下,队员的自主能力不断增强,民主意识也不断得到强化。 ★热点文化现象:少先队红领巾小社团发展势头强劲上海市少工委于XX年4-5月开展的普查显示:大多数红领巾社团是在XX年之后建立,很大一部分社团的成立时间为2-3年,可见近年来红领巾社团数量增加比较明显。红领巾社团在社区少先队中也有所发展。红领巾社团在活动内容上大致可分为兴趣爱好型、文体娱乐型、专业学术型、社会公益型等,所占比例分别为47.0%、31.3%、11.4%、10.3%。少先队员对于红领巾社团的参与度非常高。调查显示,80.2%的少先队员表示自己“参加过学校或社区的红领巾社团”,其中,73.9%参加过学校的社团,4.9%参加过社区的社团,15.5%两者都参加过;队员参加红领巾社团的最主要目的依次是:学习更多知识(33%),获得快乐(31%),锻炼、表现自己(27.2%),老师或家长安排自己参加(2.9%),交朋友(2.5%)。调查还显示,有81.1%的队员表示自己喜欢社团的活动;队员对于红领巾社团的作用认识依次为“丰富课余文化生活”(74.3%)、“开阔视野”(64.5%)、“繁荣和活跃校园文化”(64.4%)、“提高素质”(60.3%)、“学习社会交往”(56.5%)。调查中,队员反映红领巾社团的问题依次为:“活动新颖度还不够”、“队员自主性不够”、“与社会联系度不高”、“活动经费不足”等。队员的改进建议主要有:“走出校园,联系社会”、“活动内容和方式上更新”、“活动时间上增加”、“能有更大的自主权利”、“能得到更多指导”等。 2、学校教育主导儿童发展:素质教育继续推进,全面发展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学校提供有效载体,鼓励少先队员和儿童团员各展其能,发展个性。体验教育活动在学校大力开展,引导少先队员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学习一种本领,培养一种习惯,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尽管面临一定的课业负担,但广大队员仍乐于参加各类兴趣小组和红领巾小社团活动,在认真完成基础学科学习的同时,努力培养广泛的兴趣与健康的爱好,不断丰富自身精神生活。各学校也普遍重视体卫艺科工作,加大投入,鼓励冒尖,涌现出一批体、卫、艺、科方面的特色学校(或学校特色),培养了一大批基础扎实、学有所长的队员。 ★热点文化现象:阳光体育锻炼积极开展据调查,上海少先队员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时段依次为“体育课”、“双休日和节假日”、“放学后”、“课间与午休”、“早晨”。其中体育课是队员参加锻炼的最主要的时间段,而课间与午休并没有被队员充分地用于体育锻炼。针对这种情况,上海市一些小学已经开始尝试推迟上学时间,并把上课之前的一段时间用于学生晨练。对于体育锻炼,家长和辅导员老师均表示赞成和支持,绝大多数队员也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表示十分欢迎。95.2%的队员表示愿意参加“阳光体育运动”,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锻炼。他们对体育锻炼的意义有自己的认识,认为“参加锻炼是保证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科学的生活习惯”、“紧张的学习生活使自己腰酸背疼,适量运动能放松心情、增强体质。”调查中,也有个别队员表示自己不愿意参加运动,理由为:“没有时间,要学习”、“不喜欢运动”、“就是不想动”、“学校里没什么好玩的”、“在学校体育锻炼,总是达不到老师的要求”等。调查显示,最受队员喜爱的10种运动项目依次为:羽毛球、跑步、踢毽子、篮球、跳绳、足球、乒乓球、骑自行车、溜冰和各种游戏。可见,球类项目和轻巧方便的休闲运动项目颇受队员喜爱。男女生在喜爱的运动内容方面有差异。男生最喜爱的5项运动依次为:足球、篮球、跑步、羽毛球、乒乓球。而女生则是踢毽子、羽毛球、跳绳、跑步和乒乓球。 3、传统文化与儿童道德成长:汲取传统文化养料,传承优良道德品质传统文化是少年儿童成长的文化根基。少先队重视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等活动,开展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对引导队员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信念,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热点文化现象:受“洋节日”冲击挑战下的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的产生、流传、演变等,有着民族心理和文化形态的背景,每一个传统节日的背后都有着一段生动可感的历史,无疑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民族精神传承教育的最好教材。调查显示,除了少年儿童自己的节日之外,传统节日和“洋节日”一起受到少年儿童的青睐。在问及“你最喜欢什么节日”时,29.5%选择“六一国际儿童节”,24.9%选择“春节”,18.7%选择“国庆节”,8.4%选择“圣诞节”,5.7%选择“中秋节”。至于喜欢的理由,选择“热闹”的为45.7%,选择“可以放假”的为20.3%,选择“家人和朋友都很重视”的为11.3%,选择“洋气,外国人都过”的为4.2%,这说明少年儿童虽然重视一些传统节日,但普遍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认识不足。 4、流行文化与儿童的成长认同:媒介影响日益加大,流行文化认同显著流行文化在青少年成长各个阶段发挥着心理暗示与情绪模仿等作用。流行文化具有轻松娱乐、释放压力、发泄情绪、排解烦恼等作用,与之相适应,对娱乐的追求正是少年儿童作为社会主体的一种天然需求与权利。然而,面对在新媒介技术背景下的日益丰富复杂、形式多样的流行文化,处于成长与发育之中的少年儿童,世界观与价值观还未完全成熟,媒介素养教育成为处理流行文化、大众媒介、青少年儿童三者之间互动关系的思路之一,有助于让少年儿童形成独立的判断能力与认知能力,正确认识与对待大众媒介及其广泛传播与制造的流行文化。 ★热点文化现象:从“超级女声”到“好男儿” 从XX年的“超级女声”到XX年的“加油,好男儿”,都受到了多数上海少年儿童的喜爱。调查显示,表示“非常喜欢”的占66%,表示“无所谓”的占12.6%,表示“不喜欢”的占21.3%。少年儿童喜欢“超女”和“好男儿”的原因主要为满足个性表现、自我表达以及公平参与等。此外,选手、节目主持人、评委、pk环节、美女帅哥组合等也是吸引少年儿童眼球的重要因素。调查还显示,少年儿童对“超女”和“好男儿”的评价也趋理性和客观。在问及你评判心目中的“好男儿”的标准时,选择“心地善良等优秀品质”的为57.1%,选择“积极向上”的为18.8%,选择“歌唱得好,舞跳得好”的为12.5%,选择“形象亮丽”的为11.5%,说明少年儿童更看中的是“好男儿”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值得少年儿童学习的优秀精神品质。 5、网络环境下的儿童发展:不可抗拒的影响力量互联网在上海少年儿童中已经有了极高的普及率,网络已经深入了少年儿童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少年儿童也在互联网信息的充分运用中悄然改变着学习方式,这些信息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方便了他们对知识的搜寻、吸收,甚至缩短了他们与长辈之间知识量的距离。面对正经受网络大潮影响的少年儿童,团队组织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教会队员正确认识互联网、正确使用互联网,让网络为他们服务,而不是成为网络的奴隶。 ★热点文化现象:网络信息依赖情况加剧据中国少年雏鹰网调查显示:“在完成各种拓展性、研究性作业的时候,队员的信息获得方式”主要为“网上搜寻”(33.2%),明显高于“图书馆查资料”(14.5%)、“请教老师、家长”(24.7%)和“自己实地调查、采访”(24.7%)。当问及“布置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一篇文章”时,60.6%的队员表示“完全由自己思考完成”,26.4%表示“借助网络,但大部分依靠自己完成”,10.0%表示“大部分内容借助网上信息完成”,另有3%承认“很多时候网上直接剪切下来就行”。网上信息有数量众多、内容广泛、搜寻便利、节省时间等特点,方便了少年儿童的知识获取,但同时也存在信息重复率高、缺少新意、权威性差等缺点。长期依赖网络搜寻信息,会削弱少年儿童的思考和研究能力,制约他们的发散思维训练,需要引起家长、学校与社会的重视。 6、儿童文化参与:发挥主动力量,儿童影响长辈多元文化和少年儿童的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一方面多元文化以各种方式影响着少年儿童成长发展的方方面面。同时,少年儿童又是社会群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多元文化的自身发展需要少年儿童各种形式的积极参与,少年儿童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儿童表达、儿童自主设计活动、儿童消费和儿童对成人世界的影响均是儿童对于文化积极参与的表现。在中队活动的策划中,中队辅导员直接做主的情况大约有10%,师生共同策划的达到32.1%,这说明队员的主体意识增强并得到尊重。 ★热点文化现象:儿童文化反哺日益凸显少年儿童有自身的主体意识,他们不但希望有决定自身事务的能力,同样希望自己的想法能够被长辈接受。他们不断表达的观点对家庭的生活方式、成人的思维方法和价值判断均产生了或是明显或是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情况被称为“文化反哺”现象。调查发现,有超过一半的少年儿童“经常”或者“有时”要求父母读他们喜爱的书、听他们喜爱的音乐。有57.1%的少年儿童会“经常”或者“有时”与父母交流一些自己熟悉的流行事物,如哈里波特、“超级女声”。有超过六成的队员家长承认他们在一些方面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及孩子,近86%的父母“经常”或者“有时”会主动向孩子询问一些他们不明白的事物。少年儿童在家庭消费上有重大影响力。将近90%的少年儿童表示,父母在购买商品的时候“经常”或“有时”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对父母和老师的价值判断、为人处世等方面,少年儿童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影响。有超过2/3的孩子表示,在不同意父母与老师的观点时,他们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说服他们”,有8.7%的孩子会采取较为激烈的方式坚持自己的观点。同时,15.7%的孩子表示“自己看到父母、老师有缺点时会勇敢地指出”,61.6%表示“有时候会指出长辈的不足”,只有22.7%表示自己从来不会去批评长辈,表达自己的观点。调查还显示,46.8%的家长认为孩子的确影响了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例如,孩子会在父母不经意乱穿马路或随手扔弃食品外包装时对父母提出质疑。孩子在这些社会行为规范上的表现甚至经常能够成为父母长辈的榜样,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要触动。(二)主要特点 1、多样形式,多重影响在多元文化中,少年儿童文化也呈现出多样的发展形式,这其中有多重影响因素的作用。少年儿童文化发展与自身的成长规律密切相关,他们在这个年龄阶段,求新好奇,有自主自动的强烈愿望;但他们自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外界的各种影响。多样化、时代化、更新、更积极的校园文化成为少年儿童产生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创造的动力。现代家长重视对孩子进行科学、有效的教育引导,更注重在家庭中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气氛,更懂得尊重孩子的意愿,听取孩子的建议。各种大众媒体越来越成为少年儿童接触各种信息和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网络正在逐渐成为儿童生活的一部分。同时,社会各界对少年儿童的发展也越来越关注。 2、重视参与,渴望表达少年儿童的文化发展充分反映出少年儿童自主参与的意识正在不断增加。少年儿童要参与社会生活,首先要能够发出他们自己的声音。全社会范围内已逐渐形成重视儿童表达、实现儿童表达的局面,并进一步推进了各种政策保障措施,为少年儿童发出自己的声音,说出自己的想法提供更有效的平台。家庭、学校、社会民主氛围有利于为少年儿童的自由表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也将全面深入推进少年儿童文化发展。 3、求新求奇,彰显个性无论是对好男儿的接受,还是社团文化的不断发展,或是反哺长辈的态势,均体现了当今少年儿童强调自身个性的发展趋势。在社会多元文化的推动,少年儿童对各类新兴时尚文化的接受也体现出更多的包容性和吸纳力。少年儿童期望被关注、期望以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得到认可,从他们身上折射出来的文化发展热点现象充分体现了他们崇尚个性发展的要求。(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受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少年儿童文化发展和热点文化现象中存在功利化和世俗化的倾向从某种角度来看,社会层面的改革和转型不可避免地带来文化层面多元化的发展。一方面,文化多元化带有积极的价值,有效推动了文化发展模式从一元化到多元化的变迁,满足了不同群体丰富多样的利益需求;另一方面,社会文化多元共存的格局必然对我国文化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消极、负面现象,更是对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在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少年儿童文化发展和热点文化现象中存在一定的功利化和世俗化倾向。特别对青少年生活有着深刻影响的流行文化,更是引导着功利化和世俗化的潮流。我们看到偶像崇拜正成为当前少年儿童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调查显示,72%的队员表示自己“有偶像”,近四成队员有“追星”经历,60%的队员对于周围伙伴追星不会“大惊小怪”。从偶像地域来看,72%的队员选择“港台明星”。从偶像类别来看,37.2%的队员选择“影视明星”,23.3%的队员选择“体育明星”。近年来随着“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等娱乐节目的盛行,“超女”和“好男儿”成为队员们心目中的新的偶像代表。从崇拜偶像的方式来看,42%的队员表示,周围伙伴喜欢收集有关明星的照片和海报;45%的队员表示,课余时间和伙伴们谈论最多的是流行文化和明星。少年儿童的偶像崇拜,容易使少年儿童产生偶像迷恋。要对少年儿童偶像崇拜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少年儿童更加关注偶像身上所具有的某种优秀的精神特质,如敬业精神,责任感等,进而推进少年儿童健康发展。 2、受制于少年儿童年龄层次和心智等要素,少年儿童文化发展和热点文化现象中有着更多的文化表达上的自发性文化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即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我们研究少年儿童文化,更侧重狭义角度的少年儿童的文化参与和文化生产。但文化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积淀,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产物。我们在对少年儿童文化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受制于少年儿童年龄和心智尚处于成长发展之中等原因,少年儿童的文化表达上存在着一定的自发性。如一度风靡的少儿博客,成为少年儿童文化参与和文化表达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但少年儿童更多地是在网上写自己的经历,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发泄一些对老师的不满,还有对压力、朋友以及成长的反思,表现出表达和参与的自发性。另外如小学生毕业留言现象,一些不文明的、另类的留言成为一些小学生的追求的“时尚”,但这更多地反应了小学阶段少年儿童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新奇好玩的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对语言等也都有着很强的模仿,但这种模仿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自发状况。在少年儿童文化参与上,要加强对少年儿童文化参与的引导,让少年儿童以更自觉的状态参加健康、积极的少年儿童文化。 3、少年儿童文化发展和热点文化现象中存在家庭和学校的交互影响家庭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氛围影响到少年儿童个体的价值认同和追求,进而从长远意义上来讲对少年儿童文化发展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广大少年儿童而言,生活中相对多的时间是和父母共处,父母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无不在其成长过程中产生重要影响。父母的一些错误观念影响少年儿童的价值取向,市场经济中自私、利己等扭曲的观念通过家庭向少年儿童渗透,让少年儿童在价值选择上面临两难困境。现在我们也在倡导文化反哺,希望少年儿童文化选择对家庭文化氛围能起到积极的反作用。从另外层面来看,学校在少年儿童文化选择上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少先队组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为少年儿童文化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从积极的角度影响着少年儿童文化发展,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相互受同伴的影响,使少年儿童在文化参与和文化选择上也容易产生负向的“同伴效应”。 4、受网络等现代传媒的影响,少年儿童文化发展和热点文化中存在着快餐化和虚拟化的现象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深刻地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将整个世界更深刻、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网络也深刻地影响着少年儿童的文化选择。根据调查,14.6%的少年儿童以“网上聊天”为上网目的,40.1%以“打游戏”为上网初衷。网络等现代传媒影响着少年儿童文化选择,使少年儿童文化发展和热点文化现象中出现快餐化和虚拟化的倾向。少年儿童倾向选择文化快餐,周杰伦、s.h.e、twins、刘翔、姚明、小罗纳尔多等是许多少年儿童嘴边的热门话题。网络通过影响价值观念对少年儿童行为方式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特别是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容易弱化少年儿童的道德观念,形成不良行为方式。少年儿童中“网瘾”现象的存在,让沉溺于网络的少年儿童更倾向于在网络虚拟空间中构筑个体行为方式。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学校里的不文明现象国旗下讲话

范文类型:演讲稿,适用行业岗位:学校,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珍爱生命,从我做起》。 20xx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四川省安县桑枣中学全校2300多名学生仅仅用了1分36秒,就全部撤离到了安全地带。能够在危难时刻创造奇迹,得益于这所学校从每学期都进行疏散演练。

“生命不保,何谈教育?”校园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生命只有一次,而且相当脆弱。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应当视自己的生命为最宝贵的东西,都应当时时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对同学们的安全,希望记住以下几点:

1、我们全体同学都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若发现学校哪个地方有安全隐患要及时向学校汇报,防患于未然。

2、最近各种传染病也逐渐多起来,全体同学每天到校后要及时开门窗通风,班主任要加强晨检,发现学生有发烧等症状要及时通知家长到医院治疗。

3、要注意食品安全。春天到来,气温渐高,食物中毒事件开始增多,同学们不要买过期的、变质的、不卫生的食品,尽量不要在街头小摊上买东西吃。吃饭喝水都要讲卫生,要加强身体锻炼,预防传染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农村现象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3259 字

+ 加入清单

农村现象调查报告

“悠悠故乡情,拳拳赤子心”。大学毕业后,我回农村工作已过一年,通过这段时间在基层的爬摸滚打,我的学生气慢慢蜕变为成熟,人生阅历与社会知识也日趋丰富,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也已形成自己的见解与思考:

一、村集体经济主导产业单一,农业产业化薄弱

[现状]当前,在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村集体还没有能力引导发展开创自主的产业是导致农业产业化薄弱的根结所在:一是村级集体经济主导产业单一;二是部分村级债务负担沉重;三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人才、资金和信息匮乏;四是村级集体经济增长方式和管理方式落后;五是缺乏强有力的扶持措施和优惠政策。所以,农村要想在真正意义上富起来,必须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探索以合作经营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的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形成自己的多元化主导产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建议]:

1、因地制宜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有资源优势的,要通过集体力量或租赁开发、承包经营的形式,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有区位优势的,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有产业优势的,主要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服务上做文章;对各方面优势都不明显的村,要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搞好生产、流通等环节的服务,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实现集体增收,促进农民致富。

2、强化村级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要积极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在完善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登记的同时,推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积累机制,防止分光吃光,积蓄集体经济发展的后劲。

3、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组织。要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农民按照“自愿、自主、自治”的原则,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规范和完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

4、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一是要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发挥村级党支部在发展集体经济中的核心领导作用。二是要切实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三是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5、加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一是要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农村转移支付的力度。二是要做好土地文章,以地生财。三是要建立农村担保体系和农村信贷信用体系,探索发展农村金融机构,解决农村金融缺位问题。四是要对那些受客观条件制约大、短期内难以发展集体经济的,要采取县乡两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村,选派干部定点帮扶、贫富“结对子”、村企共建等多种形式,加大帮扶力度。

二、一些村民环境卫生意识淡薄,村容有待改善

[现状]“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污水靠蒸发,垃圾随风刮;窝棚随处搭,摊位随便拉。”已成部分农村发展现状。村道两侧乱搭建、乱堆放、乱倾倒的情况比较严重;部分基础设施不到位,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被随意倾倒,河道、池塘的垃圾成堆;一些小规模的养鸡场、养猪场等,没能及时按要求做好污染治理,造成周边臭气冲天,污水横流;在种植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使用管理不当造成产品农药残留污染、土壤污染,无证犬横冲直撞,影响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和“水缸子”的安全。

[建议]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要求,不断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升公民保护农村环境意识。购买发放《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挂图》、《农村环保实用技术》和《新农村环境保护读本》,普及农村环保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环保意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让人们意识到,发展农村经济也要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要加大对土壤污染、农药使用管理不当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及应当采取哪些防治措施解决等实用农技的宣传教育。推广高效低毒无残留的生物农药。同时还要高度重视环境治理工作,落实专人负责,建立长效保洁队伍,及时清理路面垃圾,河道清理保洁日常化、制度化。

三、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依然处于一个薄弱环节

[现状]党的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有的村里文化活动场名存实亡,没有专人组织活动。有的村根本就没有群众文化活动场所。有的村干部“视文化如粪土、视金钱如爹娘”。

[建议]一方面要加强新农村文化设施载体建设。首先,必须加强农村文化硬件建设。乡村文化建设,诸如图书室、阅览室、娱乐室、科普室、体育健身室、医疗室以及文艺宣传队等,至少确保每个村组不存在公共文化设施载体空白的现象。其次,必须加强文化软件开发。要把民间文化、原生态文化,迅速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抢救、整理、保护、开发这些文化软件,特别是散落在广大乡村的民间原生态文化遗产。在此基础上,下大力气培育一批高素质的民间文化新秀和乡村文艺骨干,传承优秀文化遗产,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后继有人,发扬光大。

另一方面要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科学管理。首先,必须坚持党管文化原则。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把握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弘扬农村文化生活主旋律、推动乡村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的重大社会、历史责任,对农村文化工作做到“有人管,管好人”,努力提高乡村文化软实力。其次,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创新乡村文化管理模式。要把乡村文化建设纳入农村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规划,改革完善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机制,特别要建立农村公共文化基金,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制度。再次,必须坚持不懈地打击非法文化活动,遏制消极文化发展势头。农村文化管理组织要正视乡村消极文化现象的存在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关注消极文化继续在乡村蔓延将带来的极大危害,认真探讨、积极采取强化教育、正面引导、竭力挽救、坚决打击等综合措施,坚决遏制、逐步消除乡村消极文化现象,用社会主义文化占领广大农村阵地。

四、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矛盾

[现状]当今正值经济的转型期和矛盾的凸显期,贫富分化严重、物价高涨等社会问题已在一定意义上或多或少的制约着全社会各项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在农村,一些靠挖掘资源发展经济的村子,没有将有限的经济所得最大限度的运用到自身集体经济的发展上去,而是将有限的经济所得分发到村民手里,这就很容易造成“大富不济、小富则安”的惰性思想,更为严重的是,在被一些图谋不轨、别有用心的人发挥到民主选举村干部上,于是出现将集体经济所得全部分红做自己当村干部的选票,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埋下了矛盾的隐患。出现了“麻将村、扑克村”,严重影响整个村子的发展,错失发展机遇。

[建议]:

1、要集中力量重点整治,在打击上做到“严”“准”“狠”,注重效果。在整治当中做到一手抓打击,一手抓法制教育。对屡教不改之徒要实行行政、法律制裁与经济重罚的措施。

2、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切实抓好警民联防、联治网络,建立赌博防治责任制。各部门要切实“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与此同时,还要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宣传教育工作队伍,利用乡村广播进行宣传,县、乡司法部门每年不少于两次深入乡村对农民进行有关赌禁的法律宣传,着力抓好农村的文化阵地建设,如阅览室、活动室、文艺体育活动场所等,把有赌习的人转化过来。

3、要下大力气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做到人人有事做,户户无闲人。一是增加农村经济,开拓生产领域,扩大生产规模,这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根本途径。二是利用剩余劳动力这一有利条件抓好“山上、山下、水里、田里”开发,挖掘土地资源潜力。同时抓好庭院经济的开发,把剩余劳动力和零散的剩余劳动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使农民农忙有农务,农闲有事做。三是充分发挥乡、村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实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要实现三业并举,即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并举。四轮驱动,即乡办、村办、户办、联办一齐上,最大限度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不离村,就地向乡、村企业转移,既可减少剩余劳动力对城市的冲击,改变剩余劳动力终日无所事事的状况,又可使农民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繁荣农村集体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