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外滩游览区导游词实用19篇

浏览

1389

范文

96

2024上海外滩优秀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走到这里,我们先看下对面那幢不起眼的房子,它位于中山东一路和金陵东路口。现在看起来十分的不起眼,但在解放前他是上海比较高级的公寓房,里面的房间布置相当豪华,每个房间都有20平方左右,而且有独立的卫生设备,它是专门给在外滩工作的高级职员居住的。郭沫若先生在日本和他第2个老婆安娜生的儿子也在这里居住过。

首先我们在这里揭开外滩序曲的是这座具有86年历史被人们称为“阿脱奴婆”式的气象台。他建于1907年的3月9日,他统高50米,包括上面的天线等,塔的实际高度为36.8米。这个塔原先并不是在这个位置上的,因为92年外滩改建的时候马路拓宽,修建新的防汛墙,基于这个天文台历史悠久,而且十分有价值,就把他从原来的位置向东北面整体移位20米,并对他进行装修。他在以前的作用是他可根据徐家汇气象信号台测得的气象信息。每天5次在塔顶桅杆上悬挂各种形状的标志,向往来船只告示吴淞口外的风浪和海浪等气象信息,以保证航行安全。另外在桅杆上有一只可以上下升降的大球,每天中午11:45分,球升到桅杆一半的高度,11:55分又将球升到顶端,12点正又将球升到原来的位置向往来的市民、船员报时,所以他也是中国出现的第一座报时台。但随着现代划信息传播科学的发展,它也只能“退休”了,现在是外滩的历史陈列馆,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进去参观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上海外滩导游词英语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759 字

+ 加入清单

Now we come to the Bund by the Huangpu River in Shanghai. First of all, Iwould like to welcome you to visit the Bund and wish you a pleasant trip.

There are five tourist routes in the new Bund. On your left hand side arethe magnificent buildings and spacious Zhongshan Road known as the "WorldArchitecture Expo". On your right hand side are the sparkling Huangpu River andPudong Lujia financial and trade zone with bright future. In front of you is anew and unique sightseeing area. The buildings, Zhongshan Road, sightseeingarea, Huangpu River and Lujiazui are like the staff in the music score, whilethe industrious Shanghai people are like strings of inter symbol, forming thelatest and most beautiful movement. Welcome to all the guests.

In short, it used to be a grassy wasteland outside the old city ofShanghai.

Although these buildings with European Renaissance style are not designedby the same designer or built in the same era, their architectural style is soharmonious and unified that it seems to be natural. From the the Bund road tothe outer white road bridge, the length of the arc is only 1.5 kilometers, androw upon row of 52 buildings of different styles, including English, French,ancient Greek, etc. At that time, many foreign banks, associations andconsulates gathered here, known as "Wall Street" in the East, forming ahistorical miniature of the semi colonial and semi feudal society in oldShanghai.

Please see, Dongfeng Hotel No.2 on the new Bund used to be a very famousBritish club. It is a typical British classical building. The building is 6stories high (including basement). There is a lookout Pavilion at the north andsouth ends of the roof. The interior decoration is very gorgeous. The firstfloor bar used to be proud of its 110.7-foot bar, which is the longest in theEast. Now KFC is located in the bar.

Before the new Bund 12, it was the famous "HSBC Bank". The building wasbuilt in 1923, which is an antique Greek style dome building. The building is arectangular building close to square, with five stories high and a halfspherical top layer. There are seven stories at the top of the building and asteel frame structure. The interior of the building is decorated with variousreception rooms in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France, Russia and Japan. Thisbuilding was once regarded by the British as one of the most exquisite buildingsfrom the Suez Canal to the Bering Strait in the Far East.

The building next to HSBC is the Shanghai customs building, a 19th-centuryretro building, built in 1927, which is rare in the world today. The clock onthe top of the building can be seen all around. It plays a short tune every 15minutes. The sound of the bell is melodious and deep, with a sound of 10 Li.

After Wilson, the British designer, the HSBC building and the customsbuilding are affectionately called "sister buildings" in Shanghai, and they arestill one of the important symbols of Shanghai.

The two buildings at the entrance of Nanjing East Road are called peacehotel. The south facing building was built in 1906. It was called Huizhong hotelat that time. It is the earliest existing hotel in Shanghai. It can be used as ahistorical building, belonging to the Renaissance of British culture. Thebiggest feature of the building is that the facade is made of red brick withwaist line and white wall brick with veneer. From a distance, it looks solemnand elegant with unique style, which is a rare masterpiece.

These buildings on the Bund are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industriouswisdom of the Chinese working people, and also reflect the plunder and invasionof Shanghai by the western colonists. Nowadays, in order to let people know thehistory of these buildings,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nameplates are hung in frontof each building.

As for the Bund, the name given to her by Shanghai people has changed withthe passage of time. Shanghai people call the Bund before liberation the oldBund and after liberation the Bund. Now people praise it as the new Bund. Therehave been scenes of seizing the Bund many times in history, but each time has acompletely different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Since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the Elev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strategicfocus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has also changed from south to north. Thedevelopment and revitalization of Pudong has brought Shanghai to the forefront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spring breeze has awakened Shanghai Bund,which has been sleeping for many years. Chinese and foreign financialinstitutions have also seized the Bund. Shanghai has made a major move to "cleanup the nest and attract Phoenix", replacing the houses on the Bund FinancialStreet, attracting "old customers" at home and abroad to settle down again,showing the style of "Wall Street" in the Far East again.

The Bund is a symbol of Shanghai and a must for Chinese and foreigntourists. But in the past, because of the narrow road and the crowded traffic,the overall image of the Bund was seriously affected. In order to change theappearance of the Bund, the Shanghai Peoples government takes the Bund as a keypoint to transform. The road in front of us is called Zhongshan Road. It isnamed in memory of Dr. Sun Yat Sen, the pioneer of Chinas democraticrevolution. It is also part of the comprehensive transformation of the Bund. Theroad is 826m long and 45m wide with 6 to 10 lanes. This wide traffic line is notonly limited to the Bund area, but also extends with the pace of reform andopening up. It starts from Jiangwan Wujiaochang in the north and ends at NanpuBridge in the south. By the beginning of the next century, the North-SouthCorridor will be 15 kilometers long and will become a landmark of Shanghaitourism.

The riverside road we are taking now is quite unique. It not onlyintegrates culture and greening, but also is a good place for people to practicewriting and martial arts in the morning, a place for tourists at home and abroadto visit in the daytime, and an ideal place for lovers to have a love talk inthe evening. It is said that many foreign friends have come to experiencelife.

Ladies and gentlemen, strolling in the new Bund Sightseeing Area, do youfeel that the new Bund not only has a new look, but also has a strong artisticatmosphere in the bustling city. Lets see: an artistic landscape with the themeof "for tomorrow" is set on the Bund of Yanan East Road, embracing with sixcolumns and combining with the meteorological signal station with a history ofmore than 80 years to form a group of scenery. The customs building and theelectronic waterfall clock are also quite new. The electronic waterfall clock isa ladder type, 27 meters long and 3.5 meters high, with 10 full steps. The wholeoperation process is controlled by computer. There are more than 1000 jets ofwater in various colors of Arabic numerals, which makes the world so far awayand so close to each other. The tourist area has become a scenic line ofShanghai style culture that can accommodate hundreds of rivers.

Huangpu Park is facing the famous Huangpu River at home and abroad. "Theyellow water in Huanglongpu on the moon" vividly depicts the color of HuangpuRiver. Jiangpu river is the mother river of Shanghai. It originates from TaihuLake in Wuxi. It is the longest, widest and deepest river in Shanghai, with atotal length of 114 km, an average width of 400 m and a depth of 7-9 M. Itsoriginal name is Dongjiang, also known as chunshenjiang and huangxiejiang. It issaid that in the 20th century___ Many years ago, Shanghai belonged to the stateof Chu at that time. At that time, there was a great general named Huang Xie inthe state of Chu. He was very talented in governing the country. He wasappointed prime minister by the king of Chu and was granted the title of"fengshenjun" to govern the land of Shanghai. Due to the siltation of the upperreaches of Dongjiang River at that time, he led the people of Shanghai to dredgeand modify the waterway, which greatly developed Shanghais water transportationand agriculture. In order to commemorate Huang Xies achievements, latergenerations changed the name of Dongjiang River to "chunshenjiang" and"huangxiepu", which was not officially named "Huangpu River" until the SouthernSong Dynasty.

Overlooking the other bank, Pudong Lujiazui financial and trade zone andPuxi Bund are facing each other. Its functions are finance, trade and foreignservices. It will be the core and symbol of new Shanghai. "East Bund" BinjiangAvenue, with a total length of 2500 meters, integrates tourism, sightseeing andentertainment, along which there are six distinctive squares. Although I canonly smell the rumbling sound of piling, it is the most gorgeous movement on thestaff and predicts a better future for the Bund.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年上海外滩的导游词_上海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6555 字

+ 加入清单

2019年5篇上海外滩导游词

外滩(英文:The Bund;上海话拼音:nga thae),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黄浦江畔,即外黄浦滩,为中国历史文化街区。1844年(清道光廿四年)起,外滩这一带被划为英国租界,成为上海十里洋场的真实写照,也是旧上海租界区以及整个上海近代城市开始的起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xx年5篇上海外滩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20xx年5篇上海外滩的导游词(一)

外滩,位于上海市中心区的黄浦江畔,是上海的一道风景线,也是到上海观光的游客必到之地。外滩又名中山东一路,全长约1.5公里。东临黄浦江,西面为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风格各异的大楼,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

外滩面对开阔的母亲河——黄浦江,背倚造型严谨、风格迥异的建筑群。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近百年来在经济活动领域对上海乃至中国的影响,使其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外滩的江面、长堤、绿化带及美轮美奂的建筑群所构成的街景,是最具有特征的上海景观。早晨,外滩是人们的健身的场所;白天,它是繁华热闹的游览胜地;晚上,则是情侣的恋爱天地。每当华灯初上之时,外滩各栋建筑物上灯光辉煌,一座座犹如水晶宫似的,令海内外游客赞叹不已。徜徉在这里,我们领略着上海母亲河——黄浦江的风采,远眺着对岸浦东陆家嘴地区的新姿,感受着绿树花坛间大都市园林的别样风味,享受着大都市少有的清新空气和明媚阳光。

外滩得名

黄浦江是流经上海市区最大的河流,黄浦江源头坐落在浙江安吉龙王山自然保护区内。由于黄浦江通江接海,受到潮汐影响,平均每天两次有明显的涨潮和退潮现象,一天内的水位落差可达4米以上,如遇天文大潮,水位落差就更大了。(关于黄浦江的源头,以前有的说在淀山湖,有的说在太湖。但以湖泊作为江河源头的在世界地理中很少见,况且太湖是个浅湖盆,有多方来水,不能算作完整的源。找到太湖的源头才能找到黄浦江真正的源。经过考察考证,龙王山下的西苕溪以145公里长度、18亿立方水量、2800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供给量占太湖水的70%,为太湖水源之首。龙王山为黄浦江源头的结论便据此得出。)

在150年前,上海仅是江南沿海的一个中等县城,航运事业很不发达,人们没必要、也没能力在沿江修筑堤岸,所以除东门黄浦江岸外大部分江岸是一片自然滩地。退潮时,江水聚滞在河床中心,露出一大片滩地。涨潮时,江水又没过河滩。黄浦江是上海的主要河道。由于江宽水急,逆水而行的船只就须拉纤行走。几百年来,纤夫的足迹就在黄浦江滩踩出一条曲折多弯的小道,人们称之“纤道”,这纤道就是外滩最早的路了。

在上海的地名习惯用词中,一般把河流的上游叫作“里”,河流的下游叫作“外”,如今天上海人习惯把虹口港上的汉阳路桥叫作“里虹桥”,把长治路桥叫作“中虹桥”,把大名路桥叫作“外虹桥”,就是根据桥所在河流的位置来取名的。同样,今苏州河入黄浦江口的第一座桥叫作“外白渡桥”,依次向里的桥也俗称“里白渡桥”(今乍浦路桥)、三白渡桥(今四川路桥)。如以县城为依据时,距城近的地方称为“里”,距城远的地方称为“外”,今南市区的“里咸瓜街”和“外咸瓜街”;“里仓桥”和“外仓桥”等就是以此得名的。

进入上海县城附近的黄浦江在陆家浜出口处形成一个急弯,于是上海人就以陆家浜为界,其上游称为“里黄浦”,下游称为“外黄浦”。里黄浦的河滩叫作“里黄浦滩”,简称“里滩”,外黄浦的滩地就叫作“外黄浦滩”,简称“外滩”。

1840年以后,上海作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对外开放,1845年英国殖民主义者抢占外滩,建立了英租界。1849年,法国殖民者也抢占外滩建立了法租界。自此至20世纪40年代初,外滩一直被英租界和法租界占据,并分别被叫作“英租界外滩”和“法兰西外滩”。公共租界的工部局和法租界的公董局分别为它们的最高市政组织和领导机构。

租界俨然是一个主权区,西方列强以他们的方式经营、管理。建设租界,外滩就成了租界最早建设和最繁华之地。早期的外滩是一个对外贸易的中心,这里洋行林立,贸易繁荣。从19世纪后期开始,许多外资和华资银行在外滩建立,这里成了上海的“金融街”,又有“东方华尔街”之称。

于是,外滩成了一块“风水宝地”。在外滩拥有一块土地,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名誉的象征。商行、金融企业在外滩占有一席之地后,即大兴土木,营建公司大楼。外滩的建筑大多经过三次或三次以上的重建,各国建筑师在这里大显身手,使面积不算大的外滩集中了二十余幢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建筑,故外滩又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

百余年来,外滩一直作为上海的象征出现在世人面前。它是上海人心目中的骄傲,它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上海的文化,以及将外来文明与本土文明有机揉合、创新、发展的卓越能力。

外滩的历史演变

第一阶段为形成期,时间从1843年上海开埠至1885年。外滩开埠之初,楼宇多为2至3层的外廊式建筑。最早的建筑是1849年落成的原英国领事馆。

第二阶段为发展期,时间从1886年至1920xx年。20世纪初被称为“远东华尔街”,外滩作为远东金融中心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第三阶段为成熟期,时间从1920xx年至1937年。30年代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终成现在的规模。

新中国建立后,外滩在20世纪90年代和20xx年上海世博会前夕经历了两次大规模改造。20世纪90年代的外滩改造是着重解决交通功能和防汛安全问题。世博会前夕改造目地是提升外滩滨水区域的环境品质,更加凸显了“万国建筑”的历史文化岁月与特色,充分演绎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成为高品质街区和上海最具标志性、最经典的城市景观区域。

景点介绍

黄浦公园

曾记载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屈辱历史的黄浦公园,是上海最早的欧式花园,始建于1886年,她是外滩百年沧桑的见证人。如今,上海人民英雄纪念塔屹然挺立,塔底免费开放的外滩历史纪念馆是一部中华民族百年的奋斗史。

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

坐落在曾经是“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黄浦公园内,给人以深刻的思索,三块枪状塔体,寓意鸦片战争、五四运动、解放战争以来光荣牺牲的先烈永垂不朽,内涵有深刻的概括性。

浦江潮

位于黄浦公园南大门内,它是大型青铜人像雕塑。一位身躯伟岸的工人,扬着风帆迎向袭来的巨浪,奋勇搏击。形象而动感强烈,表现出无产阶级力量无比,不畏艰险,勇敢前进,气吞山河的大无畏精神。作品主题是表彰上海工人阶级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光辉业绩。

上海百年风云大型花岗石浮雕

位于黄浦公园下沉式圆岛上,浮雕全长120米,高3.8米。浮雕以写实的手法撷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事件,表现了从1840年至1949年间上海人民的革命斗争。两翼为装饰性的花环图案,象征着上海人民对革命先烈的缅怀。浮雕可分为七组,97个典型人物,表现了先烈们伟大的斗争业绩。

外白渡桥

闻名中外的外白渡桥(Garden Bridge of Shanghai)是旧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处于苏州河下游河口,位于黄浦公园西侧,架在中山东一路,东大名路之间的苏州河河段上。是一座全钢结构的桥梁,两跨52.16米,宽18.3米,是上海市区连接沪北、沪东的重要通道,过桥人流量和车流量很高。

十六铺

小东门原名“宝带门”,门外为十六铺。街市东临黄浦江,西濒丹凤路,南达老太平弄,北至龙潭路,历史上南侧曾延伸至万豫码头街。此处依水傍城,是上海的水上门户。

十六铺上海客运总站附近新建绿苑商厦、申客饭店、龙申大酒家以及适应中高档消费的碧玉池豪华浴室,加上一批中小旅馆,总共可提供近900套客房,20xx多床位,为过往旅客提供综合性服务。

十六铺LOGO于20xx年8月7日亮相,新十六铺LOGO在20xx多份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出自一位对十六铺具有特殊情怀的广告设计师的设计。它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新十六铺建筑中浦江之云、浦江之荷的造型,三条水纹揭示了十六铺依江踞城的地理特质,新十六铺的华丽转身由此开始,蓝色象征了十六铺文化底蕴的深邃,水纹和新地标建筑的外形巧妙结合在新LOGO标志中,赋予十六铺独特的视觉识别特性。

在十六铺630米的建筑带上,将竖起三栋体积小巧的建筑,它们如同镶嵌在黄浦江这一华丽皇冠上的璀璨钻石,引人注目。作为十六铺宽阔绿地与无垠江景的完美点缀,它们必将成为外滩建筑典范之作。在约6.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内,三栋小楼建筑面积总和仅有5000平方米,这使得项目绿化率高达52%。市民游客停留小楼之中,能感受到徐徐江风、婆娑的树影;闲坐空中花园般的屋顶平台,能眺望黄浦江烟波浩荡,感叹浦江两岸的巨变。

外滩城市雕塑群

城市的美应有三个组成部分:建筑、雕塑和绿化。而城市雕塑又被称为“城市眼睛”,是美化城市的重要部分。外滩城市雕塑群由“浦江之光”、“帆”、“风”三座不锈钢雕塑组成,位于金陵东路外滩绿色长廊中,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浦江之光”造型别具一格,用竖向的水波和水珠形象组合,如五线谱上跳跃音符,以轻松欢快的旋律,演奏上海母亲河黄浦江的乐曲。“帆”表现黄浦江上帆樯林立,船队正驶向各地,外汇与旅游业在这条经济之河中流淌;帆与帆的连接,多曲线的漂动,增加了立体动感。"风"以锐角和钝角、弧线和折线,褶皱波动表现改革东风劲吹,气象万千。

陈毅广场

十里南京路尽头的陈毅广场,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市长陈毅的塑像昂然矗立。陈毅塑像坐北朝南,用青铜浇注,高5.6米,底座用红色磨光花岗石砌成,高3.5米,塑像再现了陈毅同志视察工作时的典型姿态,显示他一路风尘,勤勤恳恳的公仆形象,又有和蔼可亲,虚怀若谷的儒将风度。每逢周末,在塑像前都将举行隆重热烈的广场音乐会。

陈毅广场涌泉:位于南京东路外滩,陈毅塑像南面。它的造型是外周正方,内圈椭圆的现代化喷水池。水柱随着声音喷射,时高时低,池底安装了彩色的光源,夜晚随着灯光的变换,条条水柱辉映出红,黄,蓝,绿的光束,为外滩增添了瑰丽的夜景。

外滩观光隧道

外滩观光隧道位于浦西南京东路外滩与浦东陆家嘴东方明珠之间,是我国第一条越江行人隧道,全长646.70米,20xx年底竣工。建成后,隧道的两岸出入口由自动扶梯输送旅客,残疾人采用液压电梯输送,隧道内采用九十年代国际先进的全自动、无人驾驶、牵引式封闭车厢输送游客,箱体美观、舒适、轻颖、透明度高,整个过江时间约需2.5~5分钟,其运输能力最高可达5280人/小时。同时,隧道还利用空间,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在隧道内演示反映人物、历史、文化、科技、风景等各种图案、景象及背景音乐,使过江过程带有极强的趣味性、娱乐性和刺激性,给游客留下美好的记忆。

主要建筑

1、亚细亚大楼

中山东一路1号(故又称外滩一号),1920xx年建成,折中主义建筑风格。

原建7层,1930年加层至8层,立面为横3段,坚3段式。大楼竣工后被命名为麦克皮恩大楼,后因产权转让给亚细亚火油公司,遂易名为亚细亚大楼。底部两层采用爱奥尼克对柱,中部3至5层立面采用罗马石拱券装饰,中段为装饰简洁明朗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大楼上段为巴洛克式,有爱奥尼克对立柱、圆弧形铁栏内阳台。入口大门饰有双柱支承弧形门罩,并雕以花纹,门上方有半圆形券顶,雕以花饰,给人视觉上有较强的纵深感。

亚细亚大楼内的广大洋行是中共地下党的秘密组织,公开身份是经营进出口贸易的商行,实际是为中共中央筹划资金和外汇的机构。1948年6月,由于叛徒的出卖,地下党组织被暴露,在上级党组织的指挥下,广大洋行转移到香港。新中国成立后,亚细亚大楼易名为延江大楼,现为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

2、上海总会大楼

中山东一路2号,1920xx年建成,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

原为旅沪英侨俱乐部会所,现为希尔顿集团旗下亚洲首家华尔道夫酒店。墙体为混凝土结构,地上5层地下1层,以大门入口为主轴线,两侧对称。底层三个门洞和两扇圆窗烘托与中门的拱心石组合在一起的垂花雕饰,两边的辅助入口各有两对塔司干式柱子作为装饰。入口处的玻璃雨篷是后来的楼主为了实用而安装的,但视觉上破坏了立面构图的完整性。第3、4层贯以门根爱奥尼克立柱。第5层压下的窗户采用拱券形,层顶南北两端有巴洛克塔亭。大楼内部也十分典雅、豪华。大厅的南部是当时远东最大的酒吧,长达34米。大楼内装饰仿英国王宫格调,故有“皇家总会”之称。

3、中国通商银行大楼

中山东一路6号,1920xx年建造,英国维多利亚歌特式建筑风格。

1897年盛宣怀筹资兴办的中国人自己最经营的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买下这幢楼房,并在这里开业,故人们一般将其称为“中国通商银行大楼”。

窗洞造型自下而上每层都不一样,分别采用半圆券、弧形券、平券和尖券,这在同期或以后的外滩建筑中都十分少见。大门入口竖有罗马刺廊柱;底层、二层为落地长窗,券状窗框,两肩对称;屋顶坡面陡,开有老虎窗,形成东立面一排五个尖角顶的顶端原立有十字架,尖角顶的两侧都有小尖塔,如向上帝供奉的巨烛。顶层南面有平台,是观览黄浦江的胜处。现与“外滩3号”、“外滩18号”一样,为外滩的又一新的时尚地标。

4、汇丰银行大楼

中山东一路11-12号,1920xx年建成,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又带有新希腊建筑风格的装饰(唯一一幢)。英国人自诩“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的最讲究的一幢建筑”。现为浦东发展银行。

是外滩门面最宽、占地最广、体量最大的建筑。主立面成横三段、竖三段的格式,大楼主入口由三个罗马石拱券形花饰细腻的铜质大门组成,券门左右置高低圆柱灯各一,铜狮一对。2至4层中段中部贯以6根希腊式科林斯柱子,其中2排为双柱。建筑顶部为古罗马万神庙的穹隆顶,顶端还有巴洛克式尖塔,犹如一顶巨大的皇冠,显出华丽庄严的风范。

“稀世三宝”

汇丰银行大楼门关的铜狮

为汇丰银行的重要象征物,张嘴吼叫的是“史提芬”,为香港分行总司理;闭嘴苦思的称为“施迪”是当时上海分行经理的名字。

八角门厅穹顶上的巨型马赛克镶嵌壁画

门厅的下半部是由8个圆拱形门洞构成的,圆拱的拱肩上镶嵌有16个希腊风格的人物造像。圆拱门洞上方8个主要的镶板代表东西方的金融中心,其象征分别是汇丰银行在伦敦、纽约、东京、上海、香港、巴黎、曼谷、加尔各答的八家银行。每幅壁画的主题人物是不同装束和寓意的女神。门厅里圆形天顶图案是:太阳神赫利俄斯驾驶着金色马车从东至西驰过天空,追赶着孪生姐妹月亮神阿耳忒弥斯;云彩承托着谷物女神色列斯手捧丰收之角,里面盛满了谷穗和各种水果,是丰硕的象征。整幅天顶画象征的是苍穹大地和日月星辰的生生不息。穹顶外圈是黄道12宫星座图像。

四根意大利大理石圆柱

在大厅大理石的工程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4根用整块意大利天然大理石凿成的圆柱,没有拼接,每端布置两根。这些圆柱在意大利制造,每根柱子重约7吨,从意大利完好无损地运到现场。据说,世界上这种大理石圆柱只有6根,另2根在法国卢浮宫内。

5、海关大楼

中山东一路13号,1920xx年建成,折中主义建筑风格。

1857年在这里建成的江海北关,可称之为第一代海关大楼建筑。第二代海关大楼采用洋派的英国都铎王朝时代建筑样式,在主楼中央有一个钟楼,这是上海第一次设立钟楼。

由8层楼和5层辅楼组成,建筑高度为79.2米。顶部的钟楼为整幢建筑纵轴线,两边门窗及雕刻图案对称。东立面大门有四根纯手工打磨的粗壮的多立克柱子支撑。基座部分为严谨的古典主义风格,从三到七层为竖线条,立面装饰非常简化,钏楼造型属于装饰艺术派风格,整幢大楼带有高耸的形体和几何形图案装饰,它是上海终结复古主义样式,尝试“新潮”或“摩登”的第一座建筑。

大楼顶部的大楼,仿英国伦敦国会大厦大钟式样制造,钟面为圆形,每面用12角菱形图案组合,直径达5.4米,钟的指针用紫铜做成,其中分针长3.17米,时针长2.3米。钟内有3个钟摆,最大的一个重2吨,其余2个也有1吨重左右,还有一口大敲钟,4个小敲钟,钟的发条长15.65米。大钟上还有72盏自动形状的电灯。海关大楼与汇丰银行大楼被称为“姐弟楼”。

6、华俄道胜银行大楼

中山东一路15号,1920xx年建成,法国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1895年沙皇俄国、法国与清政府合资设立华俄道胜银行,次年设分行于上海,成为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建筑共3层,沿袭了当时讲究捧场的银行业崇尚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复古风格。立面构图为横3段、竖3段,并以法国凡尔赛宫花园内的小特里阿农宫为原型,当时的上海媒体普遍都认为:“这是上海第一幢从设计、材料到施工均能与欧洲建筑相媲美的楼房。”

大楼入口门廊两侧饰塔司干式双柱,立面上有两根巨柱式半圆形爱奥尼克壁柱,左右还各有两根方形的爱奥尼克壁柱。二、三层外墙镶贴大理石与乳白色的釉面砖,室内有贯通三层的彩色玻璃天棚覆盖的中庭式大厅。不仅豪华,还采用了不少新技术、新设备,开创上海建筑的数项第一:即第一幢用瓷砖贴面的建筑,最早安装卫生设备的建筑,最早使用砂垫层替代打桩的建筑。

1920xx年11月,南京政府设立国家银行——中央银行,接管这幢大楼产权,将它作为中央银行行址,现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7、汇中饭店

现为和平饭店南楼,正门设在南京东路23号,靠外滩的19号属边门,1920xx年建成,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落成于1920xx年,因其设计于1920xx年,故建筑的门楣上刻有“1906”字样。建筑共6层,外墙用白色清水砖砌成,镶以红色水砖做腰线。当时,无论从豪华舒适还是规模或建筑高度方面,它都占据了上海第一的位置,也是第一幢安装电梯的大楼。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大楼屋顶曾建有花园,花园的东西两侧则各建一座巴洛克式凉亭,人们可以坐在东侧的凉亭内眺望上海城市和黄浦江对岸乡村的景象。可惜的是,1920xx年8月15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把屋顶花园烧得面目全非。

1920xx年2月1日至26日,第一届反毒品大会在上海召开,刚落成不久的汇中饭店被选作主会场。1920xx年12月29日下午,中国同盟会本部就借汇中饭店召开欢迎孙中山回国大会,孙中山出席会议,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巧合的是,当天上午17省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

1996年11月25日,世界33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禁毒专家及官员会集于此,出席由联合国禁毒署举办的“上海国际兴奋剂会议”,同时为1920xx年的“万国禁烟会”会址立纪念会牌于大门西侧。如今大楼底层是斯沃琪集团顶级的钟表品牌宝玑、宝珀、欧米茄、斯沃琪,开设精品钟表旗舰店。

8、沙逊大厦

沙逊大厦(现为和平饭店北楼)位于中山东一路20号,1920xx年建成,装饰艺术派风格。是上海终结复古主义样式、开创“摩登建筑”时代的第一座建筑。大楼前部12层,后部9层,其中地下1层,楼高77米。塔楼上冠以19米高的瓦楞紫铜皮方锥体,现为墨绿色,是铜氧化后的颜色。当时因其内外装饰豪华,被誉为“远东第一楼”。

大厦建成后,底层和1至2层辟为出租商场,3层为沙逊洋行写字间,4至9层为华懋(mao)饭店客房、餐厅和舞厅,10层以上为沙逊家族自用。该饭店内设德国、印度、西班牙、法国、英国、中国、日本、美国意大利等9个国家不同风格的套房。

现在,饭店酒吧有颇受海外游客欢迎的上海都看爵士乐队,在此演奏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名曲。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上海访问期间的晚宴,曾在此楼举行。同年,祖国大陆海协会和中国台湾海基金举行的“汪辜会谈”(汪道涵、辜振甫)也曾在此进行。

20xx年上海锦江国际酒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沙逊大厦进行了改造。修缮后的著名“九国特色套房”仍是该饭店的一大特色。

外滩建筑今昔

1号,现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所在地,原名亚细亚大楼,建于1920xx年,是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在上海成立的办事处。史称“外滩第一高楼”,底段与上段都是巴洛克式造型,中段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是上海高层建筑中最年长的建筑。

2号,现为东风饭店,曾是上海最豪华的俱乐部——上海总会。有“东洋伦敦”之称,设计上仿效英国古典主义,也参照日本帝国大厦。三角形电梯是西门子公司制造,已有90余年的历史。有一条110多英尺的吧台,号称远东最长的吧台。

3号,现名有利大楼,原名联合大楼,属于美国有利银行所有,现为新加坡佳通投资有限公司所在地。1920xx年建成,是上海第一幢钢结构大楼,钢材来自德国。

5号,现属华夏银行,原为日本日清公司大楼,是日本近代西洋建筑与古典建筑风格相结合的产物,外立面采用花岗石,建于1920xx年。

6号,现属香港侨福国际企业有限公司,原为中国通商银行大楼。外墙采用花岗石贴面,英国哥特式建筑风格,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滩的典型建筑。

7号,现为泰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和泰国盘谷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原为大北电报公司大楼,1920xx年建成。

9号,轮船招商总局大楼,建于1920xx年,盛宣怀投资白银220万两。

10—12号,现为浦东发展银行所在地,原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建于1920xx年。三扇青铜大门和两旁的铜狮子,由英国专门铸造,据说铸成后立刻将铜模毁掉,狮子成为绝版珍品。底层中部突出一个八角形门厅,由此进入宽敞的营业大厅。门厅的顶部有8幅彩色马赛克镶拼成的壁画,分别描绘了20世纪初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等8大城市的建筑风貌。画旁有文字“四海之内皆兄弟”。此楼耗资800万两白银,被誉为“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最考究的建筑”。

13号,现为海关大厦,是汇丰银行大楼的姊妹楼,建于1920xx年,仿造美国国会大厦的大钟制造,在美国造好后到上海组装,此楼楼外立面的大钟为亚洲第一大钟,世界最著名的大钟之一,每逢整点奏威斯敏斯特报时曲。

15号,现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原为华俄道胜银行大楼,1920xx年竣工。

16号,现属招商银行,原为中国台湾银行大楼。中国台湾银行原为日商银行,是中国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之后,日本在台北开设的,1920xx年又在上海设立分行。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将中国台湾银行划归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所有。

17号:现为友邦保险大楼,原为《字林西报》大楼,是上海第一幢高层建筑。《字林西报》创刊于1850年,是英国人办的一张英文日报,也是在上海开设最大的新闻出版机构。《字林西报》起初只是一份4页的英文周报,刊登商贾行情、船期航班等交通信息,后因时常刊登英租界当局的文告、新闻公报,被称为租界工部局的喉舌。1951年停刊。大楼室内白色大理石地坪,黑色大理石墙面,金色马赛克穹庐顶,十分气派。

18号:建于1920xx年,是一栋有着84年历史的市级经典保护建筑,位于外滩南京东路口,原名麦加利银行的外滩十八号楼,曾是英国渣打银行驻中国的总部,建于一九二三年。自一五年渣打银行迁址以来,历经多家单位使用。

修复后的外滩十八号楼进门四根古希腊式的大理石柱是原装,谜一般地来自二百年前意大利的教堂。两盏量身定做的三米高红色玻璃吊灯,全部由空心玻璃管组装而成,每盏灯由一百八十五个零件拼装起来。大堂璀璨耀眼的二十四K金砖马塞克壁画是全手工制作。其被打造成为国际知名时装、珠宝、名表、美食、娱乐、艺术中心。

19、20号:现为和平饭店,分为南楼和北楼,南楼原为汇中饭店大楼,北楼原为华懋饭店大楼。汇中饭店是上海现存最古老饭店之一,1854年建造,是上海最豪华的旅馆。1920xx年翻新,翻新时,旧中国第一次在建筑物内安装电梯,1965年改为和平饭店南楼;华懋饭店由地产大亨沙逊投资,又名沙逊大厦,被誉为“远东第一楼”,1956年改为和平饭店北楼。

23号,现属中国银行,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建筑。

24号,现属中国工商银行,为老沙逊洋行行址。

26号,现为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原为扬子保险公司大楼。

27号,现为外贸总公司大楼,原属英商怡和洋行。怡和洋行,1872年创办于广州,是英国最早进入中国的贸易商行。

29号,现属光大银行,原为东方汇理银行大楼。

(注:门牌号均为中山东一路门牌号)

20xx年5篇上海外滩的导游词(二)

外滩,位于上海市中心区的黄浦江畔,是上海的一道风景线,也是到上海观光的游客必到之地。外滩又名中山东一路,全长约1.5公里。东临黄浦江,西面为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风格各异的大楼,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

外滩面对开阔的母亲河——黄浦江,背倚造型严谨、风格迥异的建筑群。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近百年来在经济活动领域对上海乃至中国的影响,使其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外滩的江面、长堤、绿化带及美轮美奂的建筑群所构成的街景,是最具有特征的上海景观。早晨,外滩是人们的健身的场所;白天,它是繁华热闹的游览胜地;晚上,则是情侣的恋爱天地。每当华灯初上之时,外滩各栋建筑物上灯光辉煌,一座座犹如水晶宫似的,令海内外游客赞叹不已。徜徉在这里,我们领略着上海母亲河——黄浦江的风采,远眺着对岸浦东陆家嘴地区的新姿,感受着绿树花坛间大都市园林的别样风味,享受着大都市少有的清新空气和明媚阳光。

外滩得名

黄浦江是流经上海市区最大的河流,黄浦江源头坐落在浙江安吉龙王山自然保护区内。由于黄浦江通江接海,受到潮汐影响,平均每天两次有明显的涨潮和退潮现象,一天内的水位落差可达4米以上,如遇天文大潮,水位落差就更大了。(关于黄浦江的源头,以前有的说在淀山湖,有的说在太湖。但以湖泊作为江河源头的在世界地理中很少见,况且太湖是个浅湖盆,有多方来水,不能算作完整的源。找到太湖的源头才能找到黄浦江真正的源。经过考察考证,龙王山下的西苕溪以145公里长度、18亿立方水量、2800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供给量占太湖水的70%,为太湖水源之首。龙王山为黄浦江源头的结论便据此得出。)

在150年前,上海仅是江南沿海的一个中等县城,航运事业很不发达,人们没必要、也没能力在沿江修筑堤岸,所以除东门黄浦江岸外大部分江岸是一片自然滩地。退潮时,江水聚滞在河床中心,露出一大片滩地。涨潮时,江水又没过河滩。黄浦江是上海的主要河道。由于江宽水急,逆水而行的船只就须拉纤行走。几百年来,纤夫的足迹就在黄浦江滩踩出一条曲折多弯的小道,人们称之“纤道”,这纤道就是外滩最早的路了。

在上海的地名习惯用词中,一般把河流的上游叫作“里”,河流的下游叫作“外”,如今天上海人习惯把虹口港上的汉阳路桥叫作“里虹桥”,把长治路桥叫作“中虹桥”,把大名路桥叫作“外虹桥”,就是根据桥所在河流的位置来取名的。同样,今苏州河入黄浦江口的第一座桥叫作“外白渡桥”,依次向里的桥也俗称“里白渡桥”(今乍浦路桥)、三白渡桥(今四川路桥)。如以县城为依据时,距城近的地方称为“里”,距城远的地方称为“外”,今南市区的“里咸瓜街”和“外咸瓜街”;“里仓桥”和“外仓桥”等就是以此得名的。

进入上海县城附近的黄浦江在陆家浜出口处形成一个急弯,于是上海人就以陆家浜为界,其上游称为“里黄浦”,下游称为“外黄浦”。里黄浦的河滩叫作“里黄浦滩”,简称“里滩”,外黄浦的滩地就叫作“外黄浦滩”,简称“外滩”。

1840年以后,上海作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对外开放,1845年英国殖民主义者抢占外滩,建立了英租界。1849年,法国殖民者也抢占外滩建立了法租界。自此至20世纪40年代初,外滩一直被英租界和法租界占据,并分别被叫作“英租界外滩”和“法兰西外滩”。公共租界的工部局和法租界的公董局分别为它们的最高市政组织和领导机构。

租界俨然是一个主权区,西方列强以他们的方式经营、管理。建设租界,外滩就成了租界最早建设和最繁华之地。早期的外滩是一个对外贸易的中心,这里洋行林立,贸易繁荣。从19世纪后期开始,许多外资和华资银行在外滩建立,这里成了上海的“金融街”,又有“东方华尔街”之称。

于是,外滩成了一块“风水宝地”。在外滩拥有一块土地,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名誉的象征。商行、金融企业在外滩占有一席之地后,即大兴土木,营建公司大楼。外滩的建筑大多经过三次或三次以上的重建,各国建筑师在这里大显身手,使面积不算大的外滩集中了二十余幢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建筑,故外滩又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

百余年来,外滩一直作为上海的象征出现在世人面前。它是上海人心目中的骄傲,它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上海的文化,以及将外来文明与本土文明有机揉合、创新、发展的卓越能力。

外滩的历史演变

第一阶段为形成期,时间从1843年上海开埠至1885年。外滩开埠之初,楼宇多为2至3层的外廊式建筑。最早的建筑是1849年落成的原英国领事馆。

第二阶段为发展期,时间从1886年至1920xx年。20世纪初被称为“远东华尔街”,外滩作为远东金融中心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第三阶段为成熟期,时间从1920xx年至1937年。30年代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终成现在的规模。

新中国建立后,外滩在20世纪90年代和20xx年上海世博会前夕经历了两次大规模改造。20世纪90年代的外滩改造是着重解决交通功能和防汛安全问题。世博会前夕改造目地是提升外滩滨水区域的环境品质,更加凸显了“万国建筑”的历史文化岁月与特色,充分演绎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成为高品质街区和上海最具标志性、最经典的城市景观区域。

景点介绍

黄浦公园

曾记载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屈辱历史的黄浦公园,是上海最早的欧式花园,始建于1886年,她是外滩百年沧桑的见证人。如今,上海人民英雄纪念塔屹然挺立,塔底免费开放的外滩历史纪念馆是一部中华民族百年的奋斗史。

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

坐落在曾经是“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黄浦公园内,给人以深刻的思索,三块枪状塔体,寓意鸦片战争、五四运动、解放战争以来光荣牺牲的先烈永垂不朽,内涵有深刻的概括性。

浦江潮

位于黄浦公园南大门内,它是大型青铜人像雕塑。一位身躯伟岸的工人,扬着风帆迎向袭来的巨浪,奋勇搏击。形象而动感强烈,表现出无产阶级力量无比,不畏艰险,勇敢前进,气吞山河的大无畏精神。作品主题是表彰上海工人阶级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光辉业绩。

上海百年风云大型花岗石浮雕

位于黄浦公园下沉式圆岛上,浮雕全长120米,高3.8米。浮雕以写实的手法撷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事件,表现了从1840年至1949年间上海人民的革命斗争。两翼为装饰性的花环图案,象征着上海人民对革命先烈的缅怀。浮雕可分为七组,97个典型人物,表现了先烈们伟大的斗争业绩。

外白渡桥

闻名中外的外白渡桥(Garden Bridge of Shanghai)是旧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处于苏州河下游河口,位于黄浦公园西侧,架在中山东一路,东大名路之间的苏州河河段上。是一座全钢结构的桥梁,两跨52.16米,宽18.3米,是上海市区连接沪北、沪东的重要通道,过桥人流量和车流量很高。

十六铺

小东门原名“宝带门”,门外为十六铺。街市东临黄浦江,西濒丹凤路,南达老太平弄,北至龙潭路,历史上南侧曾延伸至万豫码头街。此处依水傍城,是上海的水上门户。

十六铺上海客运总站附近新建绿苑商厦、申客饭店、龙申大酒家以及适应中高档消费的碧玉池豪华浴室,加上一批中小旅馆,总共可提供近900套客房,20xx多床位,为过往旅客提供综合性服务。

十六铺LOGO于20xx年8月7日亮相,新十六铺LOGO在20xx多份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出自一位对十六铺具有特殊情怀的广告设计师的设计。它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新十六铺建筑中浦江之云、浦江之荷的造型,三条水纹揭示了十六铺依江踞城的地理特质,新十六铺的华丽转身由此开始,蓝色象征了十六铺文化底蕴的深邃,水纹和新地标建筑的外形巧妙结合在新LOGO标志中,赋予十六铺独特的视觉识别特性。

在十六铺630米的建筑带上,将竖起三栋体积小巧的建筑,它们如同镶嵌在黄浦江这一华丽皇冠上的璀璨钻石,引人注目。作为十六铺宽阔绿地与无垠江景的完美点缀,它们必将成为外滩建筑典范之作。在约6.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内,三栋小楼建筑面积总和仅有5000平方米,这使得项目绿化率高达52%。市民游客停留小楼之中,能感受到徐徐江风、婆娑的树影;闲坐空中花园般的屋顶平台,能眺望黄浦江烟波浩荡,感叹浦江两岸的巨变。

外滩城市雕塑群

城市的美应有三个组成部分:建筑、雕塑和绿化。而城市雕塑又被称为“城市眼睛”,是美化城市的重要部分。外滩城市雕塑群由“浦江之光”、“帆”、“风”三座不锈钢雕塑组成,位于金陵东路外滩绿色长廊中,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浦江之光”造型别具一格,用竖向的水波和水珠形象组合,如五线谱上跳跃音符,以轻松欢快的旋律,演奏上海母亲河黄浦江的乐曲。“帆”表现黄浦江上帆樯林立,船队正驶向各地,外汇与旅游业在这条经济之河中流淌;帆与帆的连接,多曲线的漂动,增加了立体动感。"风"以锐角和钝角、弧线和折线,褶皱波动表现改革东风劲吹,气象万千。

陈毅广场

十里南京路尽头的陈毅广场,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市长陈毅的塑像昂然矗立。陈毅塑像坐北朝南,用青铜浇注,高5.6米,底座用红色磨光花岗石砌成,高3.5米,塑像再现了陈毅同志视察工作时的典型姿态,显示他一路风尘,勤勤恳恳的公仆形象,又有和蔼可亲,虚怀若谷的儒将风度。每逢周末,在塑像前都将举行隆重热烈的广场音乐会。

陈毅广场涌泉:位于南京东路外滩,陈毅塑像南面。它的造型是外周正方,内圈椭圆的现代化喷水池。水柱随着声音喷射,时高时低,池底安装了彩色的光源,夜晚随着灯光的变换,条条水柱辉映出红,黄,蓝,绿的光束,为外滩增添了瑰丽的夜景。

外滩观光隧道

外滩观光隧道位于浦西南京东路外滩与浦东陆家嘴东方明珠之间,是我国第一条越江行人隧道,全长646.70米,20xx年底竣工。建成后,隧道的两岸出入口由自动扶梯输送旅客,残疾人采用液压电梯输送,隧道内采用九十年代国际先进的全自动、无人驾驶、牵引式封闭车厢输送游客,箱体美观、舒适、轻颖、透明度高,整个过江时间约需2.5~5分钟,其运输能力最高可达5280人/小时。同时,隧道还利用空间,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在隧道内演示反映人物、历史、文化、科技、风景等各种图案、景象及背景音乐,使过江过程带有极强的趣味性、娱乐性和刺激性,给游客留下美好的记忆。

20xx年5篇上海外滩的导游词(三)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光临上海。我是上海旅行社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X,或者X导。现在,我们来到了外滩游览区。下面,我先把外滩游览区的概况跟大家介绍一下。

外滩游览区位于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和苏州河的交汇处、与浦东的东方明珠游览区隔江相望,它北起外白渡桥,南至延安东路全长 1300米的中山东一路两侧区域。

外滩游览区的主要景点有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群"中最高的海关大楼,在外滩门面最宽、占地最广、体量最大的汇丰银行大楼,充满中华元素的中国银行大楼和外白渡桥,以及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黄埔公园,还有世博会前夕竣工的四大广场。(周边的景点有百老汇大厦和正在进行综合改造的外滩源。)

外滩,原来是上海城厢外东北面的沿江滩地,俗称"黄浦滩"。1843年上海开埠后,英国第一任驻沪领事巴富尔看中了这块地方,就在1845年以上海道台公布的所谓"上海土地章程"为依据,划定外滩在内的800亩土地为英租界,沿江开筑道路称"黄浦路、黄埔滩路"。上世纪初前后,就有国内外银行入住,并逐步发展成为"东方的华尔街"。直到1945年,才改名为中山东一路。

解放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和20xx年世博会前夕外滩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改造。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世博会前夕的改造,外滩游览区全面提升了外滩滨水区域的环境品质、更加凸显了"万国建筑"的历史文化风貌和特色、充分演绎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使外滩成为上海最具标志性、最经典的城市景观区域。

20xx年,外滩游览区以"外滩晨钟"之名,被评为"新沪上八景"之一。

总之,我们说:外滩游览区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于一体、西方古典风情和中国现代风情相得益彰,是上海都市旅游中经久不衰的经典旅游景区。是国内外游客到上海游览必到的一个旅游景点。

好,各位游客。由于时间关系,有关外滩游览区的概况就暂时说到这里。下面,我们就去参观景点吧。

20xx年5篇上海外滩的导游词(四)

亲爱的游客,我们的车子行驶在延安东路高架上,还有十五分钟就到了上海的著名景点外滩了。我在此向大家介绍一下外滩景区的概况。

外滩是上海的窗口,是上海的像征,是上海历史的凝聚。他集中体现了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国际现代化大都市的特点。又能体现出上海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外滩景区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融合的风景区,又是西方古典风情与中国现代风情相得益彰的风景区,也是中国近代文化与现在文化交相辉映的风景区。

外滩位于上海母亲河黄浦江与苏州河的交汇处,与东方明珠景区隔江相望。它北起外白渡桥,南至新开河中山东一路中山东二路地区全长约1800多米地形呈新月形。在它西面有北京东路南京东路九江路汉口路福州路广东路延安东路金陵东路等几条各具特色的重要道路,它们是建设和发展外滩景区的重要支架。

外滩原是在上海城厢外,东北面的沿江滩地。旧时俗称:黄浦滩。1843上海开阜后,英国第一任驻沪领事巴富尔看中了这一地区,于1845年以上海道台颁布的所谓〈上海土地章程〉为依据划定外滩在内的800亩土地为英租界。1849年法国也在英租界的南面划定亩土地为法租界。随后两国沿江开筑道路,称黄浦路,黄浦滩路。1XX年后也就是1945年,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才改名为中山东一路。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沿江修筑起了二十多栋巍峨参差,各具特色的世界各国古典风格的建筑。并在此地区开设了110多家银行等经融机构,使之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的经济中心。百年沧桑,上海政府于1992-1993年间对这一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将原来的马路扩建成十车道的宽阔道路,并在北面建起来造型独特的吴淞路闸桥以此减轻外白渡桥的重负。随后又建起了延安东路高架,使该地区的交通更为通畅,更展现了国际化大都市的强劲活力。沿江则修建起防汛墙和绿色长廊,各类雕塑和建筑小品坐落其间更使得外滩诗情画意。站在黄浦江边的观景台上,江风拂面,江面波涛粼粼,百舸争流,江上海鸥高低飞翔,可一览大城市港口的绚丽风光。隔江而立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耸入云宵,国际会议中心造型优美,金茂大厦,中银大厦等跨世纪的摩天大楼更是欲与天工试比高,以及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宏伟的气魄更使外滩借得美景。

亲爱的游客们想必大家在此时已经很想一览外滩的壮丽风光了吧,那下面由我带领大家一起浏览外滩风景区。

亲爱的游客门,现在我们站在外滩的观景台上,西面就是著名的:万国建筑博览风景线,北面可以看到绿树成阴的绿色长廊,黄浦公园和人民英雄纪念碑也在北面。隔江眺望则能看到陆家嘴经融区的摩天大楼建筑群。下面我将重点给大家讲解世界著名的万国建筑博览风景线。

大家可以看到从延安东路高架下来一直到北面的外白渡桥,在中山东一路的西面成一字排开的20多栋西方古典风格的建筑,他们构成为了万国建筑博览风景线。这些上海的近代经典建筑源于西方的古典建筑,所以要想了解它们则要把它们和西方的传统建筑联系起来,在比较中了解他们产生的原因及特点和功能。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凭借自身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别是历代中西方文化以及南北地域文化不断交流融合所造就成的深厚文化底蕴,让上海迅速成为当时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突出的经济文化中心。使上海成为当时世界建筑大师们竞相表现自身价值,展示自己不风身手的大舞台。其时大量外国建筑师的登陆,先期留学欧美的中国建筑师的回归,给上海带了西方先进的建筑理念和技术,当然也使得当时建造成的上海近代建筑渗透了西方建筑的影响。所以当时上海的近代建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留下了一大批价值连城的文化遗产。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的城市能像上海一样拥有如此规模庞大。精美,技术精湛的近代建筑群。其中万国建筑博览风景线就是上海最为集中的近代建筑群。

20xx年5篇上海外滩的导游词(五)

这秋高气爽的十月里我来到了上海。建在花园里的现代化城市,或许可以如此形容上海;上海给我的印象是美丽、时尚、辉煌,当然,上海最美丽的景色就数外滩的夜景了。

夜幕降临的时候,形状各异的摩天高楼上的灯光都亮开了,金茂大厦、香格丽拉大酒店楼顶上闪烁的霓虹灯犹如女皇的王冠,灯火阑珊,美妙的外滩呈现出迷人的风采。我见过山城重庆的夜景,山连着山,星星点点,似乎与天际相连,但外滩的夜景更让人着迷。黄浦江上来往的船只都由霓虹灯装扮起来,像宫殿、像龙船,每一艘船都形状各异,变化万千;黄浦江也变成了一条流动的丝带,江两旁高高低低、各式各样的高楼如镶嵌在丝带上的钻石。这些钻石中最耀眼的就数东方明珠电视塔了,塔呈圆锥形,由上下两个球体组成,中间由钢架支撑着。夜晚的东方明珠格外显眼,两个巨大的球体灯光闪烁迷离,不断变化着七彩的颜色,非常美丽。晚风习习在外滩散步,,欣赏这美丽的夜景,真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上海是快乐的天堂,上海是时尚的翅膀,上海是放飞梦想的地方。在不一样的城市体验不一样的味道,上海外滩的夜景让我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总之,上海外滩的夜景太美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黄浦江游览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900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好,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条河流,想必大家都知道的吧!对的,这就是黄浦江

黄浦江又称东江、黄歇江、春申江,发源于淀山湖,自西向东,再向北。穿越整个上海市区后,从吴淞江注入长江,干流全长113.5公里,它同时也是“中心线”,把上海分为浦西和浦东。黄浦江是上海市的地标式河流,也是长江注入东海的最后一条支流。被上海人民亲切的称为“母亲河”。

黄浦江是历史上最早的人工修凿疏浚的河流之一。关于黄浦江的开凿。有这么一个传说,古装大剧《芈月传》想必大家都看过吧,而这个故事就和主人公黄歇有关,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沼泽地,其中央蜿蜒流淌了一条浅河。雨水多了,就泛滥成灾;雨水少了,又河底朝天,百姓深受其害,称之为“断头河”。战国时的楚令尹黄歇来到河畔,不辞辛苦的弄清来龙去脉,带领百姓疏浚治理,使之向北直接入长江口,一泄而入东海。从此大江两岸,不怕旱涝,安居乐业。人们感谢黄歇的恩德,便将这条大江称做黄歇江,简称黄浦,后来黄歇也被封为了春申君,便又名春申江。上海的水系经历了九次大规模疏浚,终于形成了如今以黄浦江为主要河流的格局。(说故事,要口语化,生动一点)

它不仅是上海港发展的天然基础条件,也是上海市民主要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的水源,并具有航运、排洪、灌溉、渔业、旅游、调节气候等综合功能。

你看,黄浦江与苏州河在这里汇合向东折去,就像一条彩带,流畅、舒展,柔和。你听,听到了什么声音呢?江水与河水汇集在一起,不分彼此,江水河水的奔流声、巨轮的汽笛声、快艇的引擎声、水鸟的鸣叫声、人们的欢笑声,共同构造了生动活泼的音乐美。川流不息的客轮与货船,与西岸绵延着的一幢幢充满着浓郁异国情调的建筑,以及东岸矗立着的一幢幢高耸入云的现代建筑相映生辉,浑然一体。在这里,你能看到上海的过去、现在,更是可以展望上海的未来。

(描述景,语气强一点)

它如同伦敦的泰晤士河、巴黎的塞纳河一样承载着人们的记忆,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而黄浦江作为上海的母亲河,不仅是上海灿烂文明文化的象征,也是上海历史的见证者。

好了各位游客有关黄浦江的介绍就先讲到这里,现在大家可以自由参观一下吧,按照计划时间回到这里奥,祝大家玩的开心呦!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上海外滩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13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游客们,我们的车子正行驶在延安东路高架上,还有十多分钟就将到达上海的著名景点外滩了。我在此向大家介绍一下外滩景区的概况。

外滩位于黄浦江和苏州河的交汇处,与浦东陆家嘴金融区隔江相望。它北起北苏州路南至金陵东路,长约1800米,地形呈新月形。

外滩原来是上海城厢外东北面的沿江滩地,旧时俗称“黄浦滩”,筑路后,名为黄浦路,1945年更名为中山东一路。1843年上海开放后,英国第一任驻沪领事巴富尔,看中了外滩一带地方,在1845年以上海道台公布的所谓“上海土地章程”为根据,划定外滩在内的800亩土地为英租界。此后外国洋行、银行等相继在此建立,后来成为西方列强在上海的政治、金融、商务和文化中心。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沿江修筑起了二十多栋巍峨参差,各具特色的世界各国古典风格的建筑。并在此地区开设了110多家银行等经融机构,使之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的经济中心。经过百年历史沧桑的外滩,在1992—1993年大规模的改造工程后,旧貌换新颜,景色更为迷人,被中外游客评为上海“最喜爱的风景点”。

亲爱的游客们,现在我们站在外滩的观景台上,西面就是著名的:万国建筑博览风景线,北面可以看到绿树成阴的绿色长廊,黄浦公园和人民英雄纪念碑也在北面。隔江眺望则能看到陆家嘴金融区的摩天大楼建筑群。下面我将重点给大家讲解世界著名的万国建筑博览风景线。

外滩景区的最大特色就在于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建筑群,这里鳞次栉比地矗立着各种24幢风格各异的大楼,有文艺复兴式、新希腊式、美国芝加哥学派、巴洛克式……再现了昔日“远东华尔街”的风采,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异国情调。每当夜幕降临,在泛光灯的映射下,外滩建筑更显得晶莹剔透,分外迷人。

外滩不仅是一部“万国建筑”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外名流演绎精彩人生的大舞台;更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基地。主要景点有东风饭店、汇丰银行大楼、海关大楼、和平饭店、黄浦公园等等。下面就请游客们与我一起细细品味外滩景区的无穷魅力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上海外滩导游词英语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776 字

+ 加入清单

Hello, everyone! Welcome to Shanghai. Im a tour guide of Shanghai travelagency. You can call me Xiao X or director X. Now, we are in the Bund area.Next, Id like to give you an overview of the Bund tourist area.

The Bund tourist area is located at the junction of Huangpu River andSuzhou River in the mother river of Shanghai. It looks across the river from thePearl River scenic spot in Pudong. It is located on the 1300 sides of theZhongshan East Road.

The main tourist attractions in the Bund are known as the highest customsbuilding in the "World Architecture Expo". The largest building in the Bund isthe HSBC building with the largest width, the largest and the largest volume.The Bank of China Building and the outer white bridge are full of Chineseelements, the mother river, the Yellow River Pujiang, the Whampoa Park inShanghai, and the four square completed on the eve of World Expo. (thesurrounding attractions include Broadway building and Bund source which isundergoing comprehensive renovation. )

The Bund, formerly known as "Huangpu Beach", was a beach along the river inthe northeast of Chengxiang, Shanghai. After the opening of Shanghai port in1843, the first British Consul in Shanghai, Balfour, took a fancy to this place.In 1845, according to the so-called "Shanghai land charter" published byShanghai Daotai, 800 mu of land including the Bund was designated as the Britishconcession, and the roads along the river were called "Huangpu Road and HuangpuBeach Road". Around the beginning of last century, there were domestic andforeign banks moving in, and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Oriental Wall Street". Itwas not until 1945 that it was renamed zhongshangdong 1st road.

After liberation, especially in the 1990s and 1920s___ On the eve of theWorld Expo 20__, the Bund experienced two large-scale renovation. It is worthmentioning that: after the transformation on the eve of the World Expo, the Bundtourist area has comprehensively improved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the Bundwaterfront area, highlighted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eatures of "universalarchitecture", and fully interpreted the theme of "Better City, better life",making the Bund the most iconic and classic urban landscape area inShanghai.

20___ In, the Bund tourist area was named "Bund morning bell" as one of the"Eight Sights on new Shanghai".

In a word, we can say that the Bund tourist area is a classic scenic spotin Shanghai urban tourism, which integrates human landscape and naturallandscape, complements western classical customs and Chinese modern customs. Itis a must for domestic and foreign tourists to visit Shanghai.

Good, ladies and gentlemen. Due to the time limit,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the Bund tourist area is here for the time being. Next, lets visit the scenicspots.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上海外滩优秀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34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光临上海。我是上海旅行社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x,或者x导。现在,我们来到了外滩游览区。下面,我先把外滩游览区的概况跟大家介绍一下。

外滩游览区位于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和苏州河的交汇处、与浦东的东方明珠游览区隔江相望,它北起外白渡桥,南至延安东路全长1300米的中山东一路两侧区域。

外滩游览区的主要景点有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群。中最高的海关大楼,在外滩门面最宽、占地最广、体量最大的汇丰银行大楼,充满中华元素的中国银行大楼和外白渡桥,以及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黄埔公园,还有世博会前夕竣工的四大广场。(周边的景点有百老汇大厦和正在进行综合改造的外滩源。)

外滩,原来是上海城厢外东北面的沿江滩地,俗称。黄浦滩。1843年上海开埠后,英国第一任驻沪领事巴富尔看中了这块地方,就在1845年以上海道台公布的所谓。上海土地章程。为依据,划定外滩在内的800亩土地为英租界,沿江开筑道路称。黄浦路、黄埔滩路。上世纪初前后,就有国内外银行入住,并逐步发展成为东方的华尔街。直到1945年,才改名为中山东一路。

解放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和20xx年世博会前夕外滩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改造。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世博会前夕的改造,外滩游览区全面提升了外滩滨水区域的环境品质、更加凸显了。万国建筑的历史文化风貌和特色、充分演绎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使外滩成为上海最具标志性、最经典的城市景观区域。

总之,我们说:外滩游览区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于一体、西方古典风情和中国现代风情相得益彰,是上海都市旅游中经久不衰的经典旅游景区。是国内外游客到上海游览必到的一个旅游景点。

好,各位游客。由于时间关系,有关外滩游览区的概况就暂时说到这里。下面,我们就去参观景点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上海外滩导游词英语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08 字

+ 加入清单

租界俨然是一个主权区,西方列强以他们的方式经营、管理。建设租界,外滩就成了租界最早建设和最繁华之地。早期的外滩是一个对外贸易的中心,这里洋行林立,贸易繁荣。从19世纪后期开始,许多外资和华资银行在外滩建立,这里成了上海的“金融街”,又有“东方华尔街”之称。

于是,外滩成了一块“风水宝地”。在外滩拥有一块土地,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名誉的象征。商行、金融企业在外滩占有一席之地后,即大兴土木,营建公司大楼。外滩的建筑大多经过三次或三次以上的重建,各国建筑师在这里大显身手,使面积不算大的外滩集中了二十余幢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建筑,故外滩又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

百余年来,外滩一直作为上海的象征出现在世人面前。它是上海人心目中的骄傲,它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上海的文化,以及将外来文明与本土文明有机揉合、创新、发展的卓越能力。

第一阶段为形成期,时间从1843年上海开埠至1885年。外滩开埠之初,楼宇多为2至3层的外廊式建筑。最早的建筑是1849年落成的原英国领事馆。

第二阶段为发展期,时间从1886年至1915年。20世纪初被称为“远东华尔街”,外滩作为远东金融中心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第三阶段为成熟期,时间从1916年至1937年。30年代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终成现在的规模。

新中国建立后,外滩在20世纪90年代和20__年上海世博会前夕经历了两次大规模改造。20世纪90年代的外滩改造是着重解决交通功能和防汛安全问题。世博会前夕改造目地是提升外滩滨水区域的环境品质,更加凸显了“万国建筑”的历史文化岁月与特色,充分演绎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成为高品质街区和上海最具标志性、最经典的城市景观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上海外滩导游词英语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18 字

+ 加入清单

汇丰银行大楼

中山东一路11-12号,1923年建成,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又带有新希腊建筑风格的装饰(唯一一幢)。英国人自诩“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的最讲究的一幢建筑”。现为浦东发展银行。

外滩门面最宽、占地最广、体量最大的建筑。主立面成横三段、竖三段的格式,大楼主入口由三个罗马石拱券形花饰细腻的铜质大门组成,券门左右置高低圆柱灯各一,铜狮一对。2至4层中段中部贯以6根希腊式科林斯柱子,其中2排为双柱。建筑顶部为古罗马万神庙的穹隆顶,顶端还有巴洛克式尖塔,犹如一顶巨大的皇冠,显出华丽庄严的风范。

“稀世三宝”

汇丰银行大楼门关的铜狮

为汇丰银行的重要象征物,张嘴吼叫的是“史提芬”,为香港分行总司理;闭嘴苦思的称为“施迪”是当时上海分行经理的名字。

八角门厅穹顶上的巨型马赛克镶嵌壁画

门厅的下半部是由8个圆拱形门洞构成的,圆拱的拱肩上镶嵌有16个希腊风格的人物造像。圆拱门洞上方8个主要的镶板代表东西方的金融中心,其象征分别是汇丰银行在伦敦、纽约、东京、上海、香港、巴黎、曼谷、加尔各答的八家银行。每幅壁画的主题人物是不同装束和寓意的女神。门厅里圆形天顶图案是:太阳神赫利俄斯驾驶着金色马车从东至西驰过天空,追赶着孪生姐妹月亮神阿耳忒弥斯;云彩承托着谷物女神色列斯手捧丰收之角,里面盛满了谷穗和各种水果,是丰硕的象征。整幅天顶画象征的是苍穹大地和日月星辰的生生不息。穹顶外圈是黄道12宫星座图像。

四根意大利大理石圆柱

在大厅大理石的工程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4根用整块意大利天然大理石凿成的圆柱,没有拼接,每端布置两根。这些圆柱在意大利制造,每根柱子重约7吨,从意大利完好无损地运到现场。据说,世界上这种大理石圆柱只有6根,另2根在法国卢浮宫内。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上海外滩优秀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903 字

+ 加入清单

朋友们:

下午好!现在我们来到上海黄浦江畔的外滩,首先,我对各位的参观游览外滩表示欢迎,并预祝各位旅游愉快。

新外滩共有五条旅游路线,在您的左手边是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壮观建筑群和宽敞的中山路,您的右手边是波光粼粼的黄浦江以及前程似锦的浦东陆家点缀金融贸易区,眼前为新颖独特的观光游览区。这建筑群、中山路、观光区、黄浦江、陆家嘴仿佛乐谱中的五线谱,勤劳上海人民则好似串串间符,正组成最新最华美的乐章,欢迎着各位来宾的光临。

地粉才能叫外滩呢?简单的说,它过去曾是上海老城厢外的一块芦苇丛生的荒滩地。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紧锁的国门被殖民者洋炮轰开了,上海也被迫辟为商埠。从那时起,各式各样的西洋式建筑随着殖民者的“抢滩”而纷纷耸立,至本世纪30年代初,上海已从海滨小邑一跃成为远东最大的都市。

眼前这些具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建筑,虽然不是出自同一个设计之手,也不是建造于一个年代,但它们的建筑格调是那么的和谐统一,宛然天成。从金陵东路外滩到外白渡桥长仅1.5公里的弧线上,高低错落,鳞次栉比地矗立着52幢风格各异的建筑,有英国式的、法国式的、古希腊式的等等。当年许多外国银行、总会、领事馆等云集于此,有东方“华尔街”之称,形成旧上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历史缩影。

各位请看,新外滩2号东风饭店,过去曾是十分闻名的英国总会,它是一座典型的英国古典式建筑。楼高有6层(连地下室),楼顶南北两端各设瞭望亭一座,内部装饰极为华丽。一层楼酒吧间当年曾因拥有110.7英尺的东方最长的酒吧柜而骄傲一时,如今美国的肯德基快餐厅设在里面。

外滩是上海的象征,也是中外游客必到之处。但在以前由于道路狭窄、行人车辆拥挤不堪,严重影响了外滩整体形象。为了改变处滩的面貌,上海人民政府把外滩作为重点加以改造。眼前这条马路称中山一路,是为了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而命名的,也是外滩综合改造的一部分。该路全长826米,宽45米,设6至10个车道。这条宽阔的交通线不仅仅限于外滩一带,它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延伸,北起江湾五角场,南抵南浦大桥。到下个世纪初,这条南北走廊长达15公里,将成为上海旅游观光的标志性景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太阳岛参观游览导游词_黑龙江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826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岛参观游览导游词

各位朋友,下面我们要去哈尔滨市太阳岛参观浏览

松花江公路大桥——公路大桥时赴太阳岛地陆路通道,松花江公路大桥建于1983年5月10日,建成于1986年8月30日竣工,历时三年零四个月,大桥呈剪字形状,给人以若大个松花江被一刀剪断之感,大桥全场1565米,当时全国公路桥之最,这座桥地设计者是一位女士,当时人们说女人总是喜欢剪剪裁裁,所以设计成剪刀形状,他的确好似园丁手中地剪刀一样,把松花江秀丽风景修剪得更加迷人。

大家往车窗两侧看,下面就是松花江,大家有没有听过松树不开花就结果得故事呢?现在我给大家讲松树不开花就结果得民间传说。相传在黑龙江地区有一条白龙总是兴风作浪,造灾于民,一只来自关内得一条富有正义感的黑龙决心为民除害,就在当地民众的大力支持下与白龙在江中展开了生死搏斗。当江水翻白色浪花时表明白龙在上,两岸的老百姓就扔石头砸,当江水变黑时,表明黑龙在上,老百姓就往江里扔馒头以便补充实力,结果筋疲力尽的白龙被打走了,然后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富有正义感的黑龙,就把那条江命名为黑龙江。

可落荒而逃的白龙还是好比腊月的大葱——皮干叶枯心不死,它又在别处兴风作浪,连续作恶,于是黑龙又沿着另一条江开始追缴,这条江的两岸长满了松树,那是的松树是开花的,并且是雪白的花。“吃一堑,长一智”的白龙闻讯后就腾云驾雾到了高空侦察,不巧黑龙游到那里,那里的江水就变成黑色,所以就暴露了目标,于是白龙就采取了“避其锋芒,击其惰归”的战术,当黑龙疲惫不堪的时候连连出击打得黑龙防不胜防,只有招架之势,无还手之力。于是为了掩护黑龙得军事行为,这条江两岸盛开得白皑皑得松树花就纷纷落在江面上,罩得严严实实,黑龙有了松树花得掩盖,白龙就再也无法掌握黑龙得行踪,最后黑龙“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取得了决定性得胜利,一败涂地的白龙一头扎进了五大连池再也不敢出来了。从那以后黑龙江地区就年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了。可是松树却从此再也不能开花了,为了纪念为正义之战做出巨大牺牲的松树花,人们把这条江命名为松花江。

当然这是个美丽的传说,因为它和我们前面说的满语“松戈里乌拉”是相矛盾的,但这个寄予了古代劳动人民没好愿望的传说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

下面我们就到了太阳岛,大家一定听过郑绪岚的《太阳岛上》吧!太阳岛位于松花江北岸,与市区仅一江之隔,总面积达三十八万平方公里,很多年以前,这个岛屿盛产鳊花鱼,女真族鳊花鱼的发音是“太宜安”所以这个岛就被人称为太宜安,久传至今被称为太阳岛。太阳岛四面环水,是著名避暑胜地,我们到了太阳岛上,主要参观太阳岛公园,在公园里树木茂密,全岛遍植各种树木100种30多万珠,树种有江松,樟子松,落叶松,杨树,柳树,榆树,还有丁香等。整个公园面积是114公顷,园内建有水阁云天,青年之家,水榭,哈尔滨中日友谊园等游乐场所,一幢幢别墅式的建筑隐现在树丛中富有浓厚的欧式情调的“水阁云天“是园中之园,园内有长廊,方阁,荷花湖,太阳湖,太阳山和瀑布,平台遥望可以观赏到不同角度的岛上风景,冰雪节期间,还在此举行每年一次阿的国际及国内雪雕比赛。

雪雕也叫雪像,它是以雪为材料调出 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各种不同形状的艺术形象以供人们观赏和娱乐,他有两种表现形式,即雕和塑,雪雕则是选用雪和水进行塑造,在零度一下将雪和水搅合后,通过冻结粘合,可以塑造各种形态,创造出不同的艺术形象我国的雪雕艺术活动是六十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1988年1月在太阳岛公园组织了首届群众雪雕比赛,以后每年举办一届吸引日益众多的中外游客

夏天的时候这里湖光山色,特别美,其中中日友谊园,是园中园,全明哈尔滨.新氵舄友谊园,是哈尔滨和日本的新氵舄市建立友好城市十周年之际,在太阳岛公园内部投资修建的日式庭园风格的友谊园。在1989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的,每年接待中外宾客达十五万左右。

东北虎林园——坐落于松北开发新区内,与太阳岛相邻,林园占地面积96.6万平方米,现已开放养虎园面积约36万平方米,园内放养30余只成年猛虎,作为世界上最大地东北虎群放养地,自96年1月份对外开放以来,已经接待40万中外游客。到了虎园我们会换乘林园内专用地封闭车进行游览,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开车窗,大家可以买食物喂给老虎,老虎每天上午10点喂食,冬天时不容易被发现,因为老虎的皮和草的枯黄色比较接近。到了远去大家先去博物馆参观,导游去购买票,然后排队坐车参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上海外滩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572 字

+ 加入清单

朋友们:

下午好!现在我们来到上海黄浦江畔的外滩,首先,我对各位的参观游览外滩表示欢迎,并预祝各位旅游愉快。

外滩是上海的窗口,是上海的像征,是上海历史的凝聚。他集中体现了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国际现代化大都市的特点。又能体现出上海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外滩景区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融合的风景区,又是西方古典风情与中国现代风情相得益彰的风景区,也是中国近代文化与现在文化交相辉映的风景区。

外滩位于上海母亲河黄浦江与苏州河的交汇处,与东方明珠景区隔江相望。它北起外白渡桥,南至新开河中山东一路中山东二路地区全长约1800多米地形呈新月形。在它西面有北京东路南京东路九江路汉口路福州路广东路延安东路金陵东路等几条各具特色的重要道路,它们是建设和发展外滩景区的重要支架。

外滩原是在上海城厢外,东北面的沿江滩地。旧时俗称:黄浦滩。1843上海开阜后,英国第一任驻沪领事巴富尔看中了这一地区,于1845年以上海道台颁布的所谓〈上海土地章程〉为依据划定外滩在内的800亩土地为英租界。1849年法国也在英租界的南面划定亩土地为法租界。随后两国沿江开筑道路,称黄浦路,黄浦滩路。120xx年后也就是1945年,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才改名为中山东一路。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沿江修筑起了二十多栋巍峨参差,各具特色的世界各国古典风格的建筑。并在此地区开设了110多家银行等经融机构,使之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的经济中心。百年沧桑,上海政府于1992-1993年间对这一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将原来的马路扩建成十车道的宽阔道路,并在北面建起来造型独特的吴淞路闸桥以此减轻外白渡桥的重负。随后又建起了延安东路高架,使该地区的交通更为通畅,更展现了国际化大都市的强劲活力。沿江则修建起防汛墙和绿色长廊,各类雕塑和建筑小品坐落其间更使得外滩诗情画意。站在黄浦江边的观景台上,江风拂面,江面波涛粼粼,百舸争流,江上海鸥高低飞翔,可一览大城市港口的绚丽风光。隔江而立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耸入云宵,国际会议中心造型优美,金茂大厦,中银大厦等跨世纪的摩天大楼更是欲与天工试比高,以及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宏伟的气魄更使外滩借得美景。

亲爱的游客们想必大家在此时已经很想一览外滩的壮丽风光了吧,那下面由我带领大家一起浏览外滩风景区。

亲爱的游客门,现在我们站在外滩的观景台上,西面就是著名的:万国建筑博览风景线,北面可以看到绿树成阴的绿色长廊,黄浦公园和人民英雄纪念碑也在北面。隔江眺望则能看到陆家嘴经融区的摩天大楼建筑群。下面我将重点给大家讲解世界著名的万国建筑博览风景线。

大家可以看到从延安东路高架下来一直到北面的外白渡桥,在中山东一路的西面成一字排开的20多栋西方古典风格的建筑,他们构成为了万国建筑博览风景线。这些上海的近代经典建筑源于西方的古典建筑,所以要想了解它们则要把它们和西方的传统建筑联系起来,在比较中了解他们产生的原因及特点和功能。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凭借自身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别是历代中西方文化以及南北地域文化不断交流融合所造就成的深厚文化底蕴,让上海迅速成为当时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突出的经济文化中心。使上海成为当时世界建筑大师们竞相表现自身价值,展示自己不风身手的大舞台。其时大量外国建筑师的登陆,先期留学欧美的中国建筑师的回归,给上海带了西方先进的建筑理念和技术,当然也使得当时建造成的上海近代建筑渗透了西方建筑的影响。所以当时上海的近代建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留下了一大批价值连城的文化遗产。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的城市能像上海一样拥有如此规模庞大。精美,技术精湛的近代建筑群。其中万国建筑博览风景线就是上海最为集中的近代建筑群。

好了,各位朋友,整个被称为凝固的音乐外滩的讲解到此就结束了。希望能给各位留下美好的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上海外滩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东方明珠高高耸起,一个三角形大支架架在最下面,硕大的圆球顶在三角支架上,五颜六色的彩灯闪动着她那娇人的身躯,而又不接近那么的平凡,使人看着舒服,可爱。再上面是三根大圆柱垂直顶立。中间夹着令人叹为观止的观光式电梯,柔柔的灯光映入眼帘,是那么的明亮。再上便是众所周知的旋转式餐厅了,外表同样闪烁着彩灯,可颜色却稍淡一些,给人以美的享受。东方明珠的塔顶依旧采用灯光效果。柔和的淡黄色在黑夜的衬托下显得格外耀眼,格外地与众不同。从远处看,确实是它的名字——与东方明珠相吻合,心中不禁赞叹“东方明珠”的设计师的聪明才智,赞叹他新奇的想法,赞叹他开拓创新的精神!

再向前看,黄浦江上的大游轮气派壮观,船上有许多人,里面还有豪华餐厅呢,一来就是好几艘,把昔日的黄浦江衬托得更加美丽、大方。

“东方明珠”的对面有许多摩天高楼,其中还有全亚洲最高的摩天大楼,它有88层,高高耸立要黄浦江边,仿佛在为它守卫呢。旁边更是坐落着“外滩中心”它楼顶上有一朵很大很漂亮的莲花,花冠上亮着金色的灯光。我们三口子叫它莲花大厦,我妈妈特别喜欢它,特别喜欢那朵出污泥而不染的金色莲花!

上海的外滩就是这样美丽,要是想说得面面俱到恐怕一天一夜都说不全;这次上海的外滩游给我长了不少见识,等我长大了,我一定会努力发展青阳,发展安徽,使它们变得与大都市一样发达,甩掉贫穷落后的破帽子,让我的家乡成为祖国全新的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外滩的导游词_上海外滩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293 字

+ 加入清单

Tout le monde conna?t le Bund de Shanghai! Il peut être considéré commelun des endroits les plus prospères de notre pays, mais une fois quelle a étédépouillée, elle a eu une histoire misérable: en 1845, la Grande - Bretagne ladésignée comme sa concession, et en 1849, la France a pris le Bund.Mais commeelle est belle et prospère devant le monde aujourdhui!

Lété dernier, ma mère et moi sommes arrivés sur le sol Loess, connu sousle nom dexposition architecturale universelle.Dès que je suis arrivé àdestination, les vagues de la rivière Huangpu mont profondément attiré lesyeux, et les algues vertes ont glissé dans leau, sa taille douce et mince.

Dès que nous sommes descendus, nous sommes arrivés au Siège de la compagniedassurance du Pacifique chinois, le b?timent Asie, dont le linteau estégalement décoré avec des motifs brisés, beaux et vivants.Plus loin, nous sommesarrivés à lh?tel Dongfeng, qui était autrefois le club le plus luxueux deShanghai - Shanghai General Club.Il a un bar de plus de 110 pieds, le plus longen Extrême - Orient.Nous avons continué, nous sommes arrivés à une maison rouge,après les instructions du Guide, je savais que cétait le célèbre Bureaudattraction des navires.Promenez - vous sur la rive de la rivière Huangpu etdécouvrez les célèbres tours de Shanghai: Peace Hotel, Pudong DevelopmentBuilding et East Pearl TV Tower en face de la rivière Huangpu, Global FinancialCenter...

Au bout de la route Nanjing à dix milles, il y a une statue en bronzecoulée là - Bas. Il regarde une fleur et une herbe ici. Qui est - ce? Cest lepremier maire de Shanghai en Nouvelle - Chine, le général Chen Yi. En regardantla statue, ja I limpression de Voir le général Chen Yi regarder dans le ventet la pluie.Son image de simplicité et sa gentillesse et sa vanité

Encore une fois, la marque profonde dans mon c?ur.

Il faisait sombre.Nous sommes arrivés à lh?tel, nous avons mangé à lah?te, puis nous sommes retournés au Bund.? ce moment - là, le ciel est devenurouge foncé, le ciel, les lumières de dix mille familles ont également étéallumées successivement, nous sommes venus à "Bund Cruise Wharf" pour prendre unbateau pour visiter.

Nous sommes arrivés au bateau de croisière, le bateau a roulé lentement surla rivière Huangpu, les lumières sur la rive ont été imprimées sur leau, commeune large peinture à lhuile, leau, calme, semble sombre mais brillant.Après ledébarquement, nous sommes allés directement au centre financier mondial, le plushaut b?timent de Shanghai.

Nous avons pris lascenseur à grande vitesse au centre financier mondial etavons entendu dire quil avait une vitesse maximale de 10 mètres par seconde! Enmoins de 2 minutes, nous sommes arrivés au 100e étage sur le toit, où le solétait transparent, et marcher dessus était vraiment un plaisir de "voir lesmontagnes et les collines".En un coup doeil, il y a des lumières coloréespartout et des voitures qui circulent partout. La rivière Huangpu est encoreplus belle. Les étoiles dans le ciel de la pluie de la tour orientale deradiodiffusion et de télévision Pearl en face forment une belle scène de"Tianxing liangpu River". Il est entendu que Shanghai dépense près de 300 000yuans délectricité par jour!

Je nai pas bougé pour regarder cette lampe charmante, seulement sentir lec?ur clair comme leau, je, ivre!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上海外滩导游词概况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640 字

+ 加入清单

外滩,洋人称为“Bund”,地处黄浦江和苏州河的交汇处,与浦东陆家嘴金融区隔江相望。位于上海市中心区的黄浦江畔,外滩的正式地名是“中山东一路”,它北起北苏州路南至金陵东路,全长约1.5公里,地形呈新月形。东临黄浦江,西面为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33幢风格各异的大楼,被称为世界的“万国建筑博览群”。上海外滩,是百年上海的发展之历史缩影,也是上海作为中国历史上资本主义发展与外来资本金融业在中国的最早的历史凝固物。

历史上的上海外滩,原来是上海老城厢外北面的沿黄浦江的江滩地域,旧时俗称“黄浦滩”。在新的第一次筑路之后,被命名为黄浦路。在中国抗战之后的1945年,“黄浦路”被当时光复后的国民政府更名为中山东一路,门牌号从南边开始。但是,上海人还是习惯称为“外滩”;甚至于有的上海人都不知道“中山东一路”在何处的。

上海作为鸦片战争之后,被迫开放的门户之一的一个小型沿海依江城市,也是被迫接受了一批又一批的来自西方洋人前来挖掘与开发。1843年这里还是黄浦江边的一片浦江泥滩。英国第一任驻沪领事巴富尔,看中了地靠黄浦江岸边的这块泥滩,提出了作为英国的租借地。1845年,当时的上海道台(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县级政府机构)公布的所谓“上海土地章程”为根据,划定以黄浦江西岸(外滩)在内的800亩土地为英租界。1849年,法国也在英租界的南侧划得986亩土地为法租界。1844年起这一带被划为英国租界,英国人开始使用这块地区作为码头,不久这里开设了最早的一批外国的洋行,其中最有实力的是英资公司怡和洋行(外滩27号)、宝顺洋行(外滩14号)、沙逊洋行(外滩24号),以及美资为背景的旗昌洋行(外滩9号)。1848年在这里铺筑了马路和加固了江岸。那些外国人称这条马路的名称“Bund”,至今为止是西方国家对上海外滩的称呼,也成为上海人对黄浦江西岸的称呼,“外滩”也就成为这个地名的历史符号了。

此后,由于太平天国的运动(可以用现在的标准就是一种“邪教组织运动”)大规模侵袭,以及太平天国“建都”于南京,上海一度处于被围困之中,全城的形势极为紧张,上海的社会与经济波动很多,外滩的开发也处于停顿。1868年,洋人在黄浦江西岸的外滩建立第一个公园,当时被称为“外滩公园”,也就是现在的黄浦公园的前身。这个公园一直到了1921年7月1日,才开始对中国人开放。小时候,书本上说,外国洋人在这个公园门口插了一块侮辱中国人牌子:“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最近,有不少的中国历史学家与专家考证后说,这个历史遗留下来的传说,是没有根据的,只是解放前有中国人为了激励中国人爱国意志而杜撰出来的故事。不管这个历史故事杜撰与否,中国人不得进入自己国土上的公园,肯定是耻辱的事实。

后来,随着清朝晚期洋务运动的大规模兴起,上海的城市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才开始有了实质性的启动。尽管当时的上海经济依赖以外国投资者与外国资本为主的,各种不同的企业也是基本上以洋行为主体的,但是上海的城市化与经济建设还是得到了很大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中国的民族资本与民族工业也开始起步,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十九世纪末开始,外滩由于地域优势和又属于“外国租界”,被西方的许多政界人士、著名的财团、实业大亨与外国建筑师公认为是上海滩的一块风水宝地,从而开始规划建造在当时世界上也不多见的、有着各种各色建筑与艺术流派特征的建筑物。可以说。上海外滩是上海租界区的兴起为起点,也成为上海近代城市开发与经济发展的起点。

此后,上海外滩渐渐成为英法租界区的管理机构所在地,也逐步成为各国银行、金融机构“安寨扎营”的风水宝地。后来一些外国的实业家与投资冒险家们开始纷纷投资建造高楼旅馆,这里成为不少外国洋人事业发迹之地块了,他们希望在这里能够建造出具有他们国家建筑风格与建筑艺术的建筑物,成为外国洋人一群体面建筑物的地区。于是,外滩原来租界初期在这里建立的比较矮小的建筑被逐步拆除,许多新的具有各国特色的豪华高楼大厦被精心地规划,来自世界各地著名的建筑大师们也是纷纷被邀请而来上海外滩考察与承担设计任务,许多的建筑材料也是从洋人自己的国家进口而来的。很多年之后,这里一幢一幢大厦拔地耸起。现在的外滩,临江耸立巍峨差异的世界各国风格的建筑群,也是到上世纪初,特别是在二十、三十年代才陆续建成的,从而形成了今天上海外滩的规模与形态,成为了上海的一大特色,成为世界上一个著名标志性建筑群,成为上海人的一大自豪的景点与上海的窗口。外国洋人通过了外滩看到的上海,看到了中国的未来;而中国人、尤其是上海人也是通过了外滩开始看五彩缤纷的世界,开始主动要求了解和理解整个世界是怎么样的,开始接受外来文明与文化。并逐渐形成了把自己的传统文化与海外文明结合起来的“上海海派文化”。

从上海滩走出了一大批后来对上海与中国政治、经济以及实业有巨大影响力的金融家、实业家、还有许多的政客,也同样出来了一批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码头”帮会组织与帮会头目。上世纪初,在上海涌现出来的大量的金融家、实业家、政治人物,还有帮会头目,基本上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移民”,几乎没有一个是所谓正宗的“上海人”。而混迹于外滩附近的十六铺码头为代表的帮会组织与江湖人物,以及头目下面的“小赤佬”(那些“小打手”被上海人骂做“小赤佬”)也基本上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游民们。在上海滩曾经叱咤风云的黄金荣和杜月笙,也都是到了上海之后,先是去“拜码头”(给黑社会头目送东西),认好了一个“师傅”做靠山,然后再到码头上杠包子。他们也都从基层做起来的穷人,尽管也没有文化,但是由于他们头脑活络,善于应变,善于借助别人的势力来发展自己的实力,最后成为了上海滩名声显赫的社会名流人物了。据我所知,不管是香港版的,还是内地版的《上海滩》电视连续剧,那些故事与人物都是不懂上海历史的半文盲“制造”出来的故事与情节。让不了解上海历史的外地人与现在的人们,对上海的历史形成与社会发展轨迹造成了许多的误解,以为过去的上海滩都是整天依靠一帮无业游民创造出来的,打打杀杀,打手们与黑社会在上海滩都是很吃香的,错误地认为上海发展并成为当时亚洲第一大都市的,成为远东最大的经济中心的过程中,是有黑社会作出的贡献。

那么,上海从何时才被人们认为最漂亮的?上海外滩美丽的夜光何时才开始的?为什么上海市政府这次要花费这么大的“力气”来改造上海外滩呢?今天,外滩流光溢彩能够为世博锦上添花吗?明天再各位共同来讨论。美丽与别致的外滩,上海人民始终是最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颐和园游览导游词怎么写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长龙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姓张,今日就有我来带领大家共同游览这个清代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期望我的讲解能够令各位满意,使我们共同度过这一完美的时光。请大家在游览时注意事项:不要在墙上乱涂乱画乱刻,不要乱丢果皮纸屑,不要随地大小便!

我们此刻即将前往的就是颐和园,最早在辽金时代的时候,皇帝就已经开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园林了。

各位朋友,此刻我们来到了长廊,它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由于长廊的地基是随着万寿山地势高低而起伏的,所以廊身的走向是以昆明湖北岸的弯曲而变化的,在地势高低和变向的连接点上,还建有四个亭子代表春夏秋冬,分别是留佳寄澜秋水和清遥,设计十分的巧妙。长廊是我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也有画廊之称。这是因为在廊中共有苏式彩绘1.4万多幅,并且很少重复。

各位旅客,一天的游玩就要结束了,颐和园之行必须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愿大家记住这完美的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游览故宫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都说:“故宫是我国乃至全世界保存得最完善,历史最悠久,最宏伟的一座宫殿。”我们乘着列车来到天安门广场附近,来观赏雄伟的故宫。

我看见过高耸入云的高楼大厦,游览过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却从没看见过雄伟壮丽的故宫。故宫的古建筑占地面积真大啊,大得让你辨别不出方向;故宫的古建筑真多啊,多得让你眼花缭乱;故宫的古建筑真宏伟啊,宏伟得令你瞠目结舌,不由地啧啧称赞。是在人群中穿梭,加上夏日的疲劳,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千篇一律的宫殿,和身旁川流不息的游客,误以为自己还在原处。

我看见过现代豪华的设施,欣赏过四合院简朴的摆设,却从来没看见过故宫这样的摆设。故宫里的陈设真精致啊,那门、那屋檐、那龙椅、那……都被雕刻的美仑美奂,栩栩如生,让你对明朝木匠那巧夺天工的手艺惊叹不已。

这样雄伟的故宫,这样精致的陈设,虽然不能供应水、电、汽,但世人都为它别具一格的特色,而不远千里前来观赏,在这样的环境中,你似乎已经穿越时空,回到几千、几百年前,见到了古人,闻到了古人的气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上海外滩导游词怎么写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045 字

+ 加入清单

La perle orientale est haute, un grand support triangulaire en bas, ungrand d?me sur le support triangulaire, des lumières colorées scintillent soncorps délicat, mais pas près de la banalité, faire les gens regarderconfortablement, mignon.Au - dessus se trouvent trois grands cylindresverticaux.Au milieu de lascenseur touristique à couper le souffle, les lumièresdouces sont si brillantes.Puis il y a le restaurant rotatif bien connu,lapparence est également scintillante lampe de couleur, mais la couleur estlégèrement plus légère, donner aux gens le plaisir de la beauté.Le Sommet de latour de la perle orientale est toujours éclairé.Le jaune p?le doux estparticulièrement éblouissant et distinctif dans la nuit.De loin, cest vraimentson nom - qui correspond à la perle orientale, et je ne peux mempêcherdadmirer lingéniosité du concepteur de la perle orientale, ses idées nouvelleset son esprit dinnovation!

En regardant vers lavenir, le grand bateau de croisière sur la rivièreHuangpu est magnifique. Il y a beaucoup de gens à bord, et il y a desrestaurants luxueux à lintérieur. Dune part, il y a plusieurs navires, ce quirend la rivière Huangpu plus belle et plus généreuse.

En face de la perle orientale, il y a beaucoup de gratte - ciel, parmilesquels il y a le plus haut gratte - ciel dAsie. Il a 88 étages, et il sélèveau bord de la rivière Huangpu, comme sil était gardé pour lui.? c?té de lui setrouve "Bund Center" il y a une grande et belle fleur de lotus sur le toit, lacorolle de la lumière dorée.Ma mère laimait beaucoup, surtout le lotus doré quisortait de la boue et nétait pas teint!

Le Bund de Shanghai est si beau, si vous voulez tout dire, ja i peur quilne soit pas complet un jour et une nuit; cette visite du Bund de Shanghai madonné beaucoup de connaissances, et quand je serai grand, je mefforcerai dedévelopper Qingyang et Anhui, afin quils deviennent aussi développés que lamétropole, en abandonnant le chapeau brisé de la pauvreté et du retard, afin quema ville natale devienne un tout nouveau c?té de la mère patrie!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东方明珠外滩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64 字

+ 加入清单

来自五湖四海亲爱的游客: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卢思含,大家可以叫我卢导。今天,我将会带大家去游玩上海的东方明珠。东方明珠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塔高468米,它是在1991年7月兴建的,并在1995年5月投入使用,承担上海6套,无线电视发射业务,地区覆盖半径80公里。

现在,我们走到了东方明珠大门口,在我正前方就是东方明珠。请大家跟着我一起往里走,大家要小心台阶哦。现在我们看见的是一对栩栩如生的大狮子,威武极了,仿佛在守卫着东方明珠塔。往里走,我们移步坐电梯到二楼,二楼是一个大约100多米的大圆形,里面有一圈玻璃桥,恐高的游客要小心哟!再上一层,我们到了三楼,三楼也是一个大圆形,但是它比二楼的大很多,长约130米,现在请大家往外看,视野是不是也宽阔很多啊!

在这个亚洲第一塔下面还有一个关于老上海的博物馆,现在就请大家跟我一起去负一楼参观吧。它是一个专门演绎上海城市发展历史,可以向观众无限量供应信息而又寓教于乐的文化多媒体。

大家知道来东方明珠乘坐电梯到塔顶是我们本次游览的重头戏,现在请大家再次移步到一楼电梯,我们准备坐电梯。电梯的最高速度是7m/s,从进电梯门到他直达最高观光层出电梯门的时间为58秒,开门关门各2秒,启动停止加减速各2秒。稍后大家就可以体会孙悟空腾云驾雾的感觉啦!

现在,我们已经到达塔顶,大家可以自由活动拍照留影,请各位一定留心脚下,同时不乱扔垃圾,半小时后我们在这里集合,祝大家玩得开心。

今天,我们的游览结束了,很高兴认识大家,也很感谢大家对我的配合。希望我们有缘再见,如果对我满意,别忘点赞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上海外滩导游词英语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288 字

+ 加入清单

Aujourdhui, je suis allé à Shanghai avec mes parents et, surtout, noussommes allés au Bund de Shanghai dont jai rêvé.Jai entendu dire que le Bundavait la plus belle vue nocturne, alors nous avons choisi la nuit, et jaifinalement atteint ma destination avec impatience.

Le plus remarquable est la tour orientale de perles. Cest vraiment le cielau - dessus de la tête, la station de pied, la lumière de la montagne de la tourchange constamment de couleur, comme un joyau brillant tournant dans lair, sispectaculaire!

Les vagues sur la rivière ne pouvaient pas non plus retenir leur humeur,battaient le rivage sans cesse, nous disant Bonjour, jai pris la main de mesparents, marchant le long de la rivière, marchant inconsciemment jusquà la tourcommémorative des héros du peuple de Shanghai, je

En ce moment, ja I un sentiment innommable, en plus de ladmiration pourles héros morts, plus vaut notre respect et notre émotion!

Je mappuie sur la rampe près de la rivière et jadmire les néonscolorés.De temps en temps, je passais devant des foules détrangers. Le vent dusoir ma légèrement brossé la joue, ajoutant un peu de fra?cheur à la saisonchaude. Le sifflet du bateau a continué à venir sur la rivière. Tout était sicharmant, si enivrant, que les gens ont oublié de revenir!

Je taime, Shanghai!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