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狮子林导游词(精彩20篇)

浏览

5981

范文

1000

美食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96 字

+ 加入清单

湘菜系即湖南菜,是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地区和湘西山区等地方菜发展而成。湘江流域的菜以长沙、衡阳、湘潭为中心,是湖南菜的主要代表。其制作精细,用料广泛,品种繁多,其特色是油多、色浓,讲究实惠。在品味上注重香酥、酸辣、软嫩。湘西菜擅长香酸辣,具有浓郁的山乡风味。湘菜历史悠久,早在汉朝就已经形成菜系,烹调技艺已有相当高的水平。在长沙市郊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墓中,不仅发现有鱼、猪、牛等遗骨,而且还有酱、醋以及腌制的果菜遗物。唐宋以后,由于长沙曾是封建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城市,因而湘菜系发展很快,形成了一套以炖、焖、煨、烧、炒、熘、煎、熏、腊等烹饪技术,成为我国著名的地方风味之一。

湘菜是由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三种地方风味为主组成。湘江流域的菜以长沙、衡阳、湘潭为中心。它的特点:用料广泛、制作精细、品种繁多;口味上注重香鲜、酸辣、软嫩,在制作上以煨、炖腊、蒸、炒诸法见称。同庭湖区的菜以烹制河鲜和家禽家畜见长,多用炖、烧、腊的制作方法,其特点是芡大油厚、咸辣香软。湘西菜擅长制作山珍野味,烟熏腊肉和各种腌肉,口味侧重于咸、香、酸、辣。由于湖南地处亚热带,气候多变、春季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因此湘菜特别讲究调味,尤重酸辣、咸香、清香、浓鲜。夏天炎热,其味重清淡、香鲜。冬天湿冷,味重热辣、浓鲜。湖南菜具有独特的风味,其主要名菜有"东安子鸡"、"组庵鱼翅"、"腊味合蒸"、"面包全鸭"、"麻辣子鸡"、"龟羊汤"、"吉首酸肉"、"五元神仙鸡"、"冰糖湘莲"等数百种。

湘西菜擅长香酸辣,具有浓郁的山乡风味。湘菜历史悠久,早在汉朝就已经形成菜系,烹调技艺已有相当高的水平。湖南地处我国中南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湘西多山,盛产笋、蕈和山珍野味;湘东南为丘陵和盆地,家牧副渔发达;湘北是著名的洞庭湖平原,素称"鱼米之乡"。在《史记》中曾记载了楚地"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故宫导游词结尾大全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故宫游玩。我叫李依璋,大家可以叫我李导或小李。今天由我带领大家一起探索世界遗产——故宫。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故宫吧!故宫位于北京中心,旧称紫禁城。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现在我们在故宫内庭最前面的是乾清宫。乾清宫是内庭正殿,高20米。殿的正中央是宝座,内有“正大光明”匾。乾清宫是封建皇帝的寝宫,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清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史和召见臣下。

现在我们来到了坤宁宫,在故宫中间的是坤宁宫,雍正后,西暖阁为萨满的祭祀地。其中东暖阁为皇帝大婚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二帝,均在此举行婚礼。还有许多殿比如:东六宫、交泰殿、西六宫……

好啦,我的介绍就先到这里,请大家慢欣赏游玩。还有大家记住哦!在浏览时不乱扔垃圾,不触摸物品,不踩踏一草一木,这样才能欣赏到有着历史气息的故宫。祝大家玩得开心,玩得尽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北投温泉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645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大家此次重庆之行的导游员,大家可以叫我,我代表重庆中国国际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享有“温泉之都”美誉的重庆旅游。在我身后的这位就是我们的司机张师傅。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重庆的北温泉,首先我们会去参观北泉公园,然后大家就可以好好地泡泡温泉,特别是其中的柏联SPA温泉,好好地放松身心。现在在行车的这段时间里,我先给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温泉之都”的概况。

重庆温泉的开发历史悠久,传说,轩辕黄帝曾在缙云山下的北温泉创造“温汤和药”,

救治百姓。南北朝时期的刘宋景平元年,也就是公元423年,距今已经近1600年,佛教高僧慈应大师率众在缙云山创建了 “温泉寺”,这比日本最古老的有马温泉还早200年。其实大家也可以这样想,既然这座寺庙以温泉命名,就足以说明温泉的开发利用应该比建寺还要早。明朝万历年间,南温泉开始被当地居民开发利用。到了民国时期,又有了西温泉。1926 年、1927 年和 1935年,南温泉、北温泉和西温泉相继得到了主题式的开发利用,也掀起了重庆温泉近代发展的高潮。抗战陪都时期,北温泉、南温泉和西温泉是当时军政和文化等名人汇聚之所,从此重庆的温泉开始名扬海内外

重庆温泉是一个世界级的温泉旅游资源,具有“山山有热水,峡峡有温泉,储丰质优,

形多面广,相对集中,永续利用”的特征。重庆市地热温泉可采水量约为5.6亿立方米每年,合理的开发量达每日42万立方米,现已开发8.49万立方米每日,只占了合理开发量的五分之一。我们重庆的温泉资源遍布全境各地,在仅8.2万平方千米的范围内,现已探明的温泉分布区域有一万平方千米,温泉点约有100处。当然,最有名的当属“五方十泉”了。东边有东温泉、桥口坝温泉,东泉热洞被地质学家称为“亚洲一绝”;南边有南温泉,它的水质可以与临潼的华清池媲美,为典型的硫酸钙镁钠热泉,是国内最优秀的热泉之一,南边还有保利小泉;西边有天赐温泉与金剑山温泉、贝迪温泉;北边有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开发的北温泉,也就是我们即将要到达的地方,还有被历代文人墨客称为“武陵仙境”的统景温泉,统景温泉是全国首创的利用天然的冷矿泉资源,是集温泉、冷泉于一体的生态浴场。中部有近年来开发的海棠晓月温泉、融汇温泉,20__年底,位于南岸区海棠晓月温泉度 假村的开

业,标志了重庆温泉的商业化时代和钻井温泉时代的到来。此外还有颐尚温泉和南山温泉。如今重庆的温泉产业可谓是如日中天,各色温泉产品犹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当然,重庆的温泉不仅储量丰富,水质也非常好,多为优质的医疗热矿泉。温泉水温

以40-55居多,最高水温达66。类型主要有硫酸盐型、重碳酸盐型和氯化物型,而且这三种类型的温泉分别具备国内外医学研究已经认定的疗效,并且大部分温泉都含有30种以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酸碱适中,水温合适,普遍达到国家关于医疗矿泉的标准。所以依托丰富的温泉资源,20__年重庆市政府提出了把汽重庆打造成世界“温泉之都”的战略决策,使温泉成为了重庆的另一张名片。目前,重庆市“五方十泉”已基本建成,“一圈百泉”也已初具规模,“两翼多泉”正在建设中,“温泉之都”正在迅猛的发展着。

好了,各位旅客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北温泉,请大家拿好自己的随身物品,

注意安全,依次下车。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现在在我们眼前的便是北温泉风景区的核心景区——北温泉公园

了。现在就请大家跟我一起进入这座公园看看吧!而提到这座公园,我们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卢作孚先生。他是现代北碚的缔造者,著名的爱国实业家。1927年,卢作孚先生创建了中国最早的温泉旅游主题公园,也就是我们眼前的这座北泉公园了。现在,温泉旅游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上非常流行的一种时尚旅游活动,但请问大家有谁知道中国的温泉的最早起源于何时何地呢?对了,答案就是:重庆北温泉。北温泉不仅是中国而且是世界上开发利用最早的温泉之一。而我们即将要参观的温泉寺就始建于刘宋景平元年,距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了。

游客朋友们,这就是温泉寺了。它其实是缙云寺的下院。虽曾经两度被毁,但在唐贞宗时经由幽谷净满禅师重建,并在后山刻上了摩崖造像,后来,宏济和尚也进行了重修。明清两代,是温泉寺的黄金时代。现存的温泉寺为明清两代建筑,殿分四重,依次为关圣殿、接引殿、大佛殿、观音殿。明朝重建的大佛殿为温泉寺的主殿。关圣殿为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创建,原来是温泉寺的山门,后改建为殿宇,因里面塑有关圣帝像而称为关圣殿,但在20世纪60年代,殿中的塑像已被全部拆除,形成了穿堂空殿,又恢复了山门状态。接引殿又称天王殿,殿堂宽敞。抗战时期,陶行知借此作教室,创办育才学校。观音殿以石柱支撑,铁瓦盖顶,俗称“铁瓦殿”。在观音殿左侧有石刻园,石刻园以宋代摩岩罗汉造像为基础,温泉寺石刻在此集于一处形成了石刻园。好了,各位游客,现在大家可以进去自由参观,请各位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注意安全,一个小时后我们在这里集合。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北温泉的柏联SPA温泉了。它是云南柏联集团与北温泉风景区管理处联合共同打造的高档温泉休闲区,属弱碱性的硫酸型矿泉,含钙量居重庆温泉之首,是具备国际一流水准的SPA温泉。重庆柏联SPA温泉位于北温泉内,毗邻嘉陵江而建,是建在江景森林里的温泉。北温泉是中国温泉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承载着一千多年的温泉文化和名人文化,历史上曾有无数文人名流留连于此,留下了千古佳话,洋溢着浓郁的书香诗意。柏联SPA温泉将军泉、岩泉、乳花洞泉、古树泉等无不体现出历史余韵和地理风貌,使柏联SPA温泉更增无数景致,充分满足人们的视觉感官和精神享受。在露天园林温泉区域,26年风格迥异的温泉池被巧妙地设置在北温泉的山、园、桥、洞、林里。小桥流水,蜿蜒曲折,杜鹃、玉兰、腊梅、紫薇、芭蕉四季芬芳,江景吧、江景汤屋、火山地热熏蒸馆随形就势分布其中。

接下来大家就可以去享受温泉,欣赏美景了。但在这之前我还要先告诉大家几个泡温泉应当注意的事项,请大家要牢记:首先是在泡温泉前要清洁身体,但切记不要使劲的搓洗,免得皮脂膜被搓光,然后在泡温泉时,选择的水温比体温略高一点的就好了,每隔15分钟要起来休息一下,老人、皮肤干燥的或冬天皮肤有发痒问题的人,泡的时间不宜太长,泡的同时还要注意多喝水补充体内因体温升高而流失的水分。另外,泡完后要用清水冲洗身体,因为矿物质含量较高的温泉,当水分蒸发后,留在皮肤上的浓度会数倍增加,对皮肤刺激很大。

各位游客朋友们,去感受温泉之都的魅力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香港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香港,一个繁华并且令人向往的美丽城邦;香港,一个激情而又动感的游乐场;香港,文明又包容着人性的国际都市。

我们怀着心潮澎湃的心情,踏上了去香港的旅途,生命中的一次飞跃,心灵的又一次洗礼。在陈女士的带领下我们一路顺风。享受着陈女士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怀。当地的人情味很浓人。在香港即使是陌生人他们也会热情的和你交谈,当你有困难的时候他们更会尽心尽力的帮助你们,我们8人在香港问路时他们都会热心的帮助。

其次来说说香港市民的素质,先拿香港司机来说吧。当我坐上大巴车时驶向目的地时,发现了一个秘密,香港的公共交通非常发达,城市行车井然有序。可是香港的马路很狭窄,所谓城市交通是考验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文明程度,像香港这么拥挤的弹丸之地,

我很好奇也很惊讶香港的司机为什么开车怎么那么井然有序。

在香港的第2天,我们乘坐了那里的地铁,那里的环境给人一种井井有条的舒适,虽然是有人打扫,但是没有行人的配合是不够的。走进地铁,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副温馨的场面:虽然车上人很多,但是大家都很好的相处。并且对于一些需要帮助的乘客,还有许多人会热情的让座,帮助,这是东莞这座同样是国际的大都市所缺乏的。

我最想说的是香港的风景,那儿真的很美很美,香港地处亚热带,水天相接,浑然一体,到处都是大叶子的绿色植物,显得生气盎然啊!被人们称为“东方之珠”的香港在我眼前就像是海市蜃楼。一座座高楼大厦,设计别致,非常独特.

香港的夜景最让人留恋,夜空下的香港有如无数繁星陨落,覆盖在一片富丽的土地上.星星的点缀,比世上最美的灯光要更灿烂,更辉煌.透彻的空气,就像香港透明的历史,预示了香港透明的明天,更加华丽的盛开.一朵紫荆花的帐绽放,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它的香飘了每一位华人的身边,让人激动,感怀.它久久的盛开着,不思疲惫,正如它当初迫切的挣扎着回到伟大祖国怀抱一样的不思疲惫.我们爱香港,我们爱它的一切!

这次旅行真的让我收获很大,它让我学会了独立生活,增强了与别人交流的能力,认识了香港多姿多彩的多元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海南著名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国的南端有一座美丽的岛屿,它就是海南岛。

那日依旧风和日丽,阳光还是那么充实,我和妈妈来到了这人间天堂。这里天映着海,海连着天,海天一色。海滩上躺着贝壳、海螺,还有一只只寄居蟹呢!

我走进蓝蓝的大海,一望无际,就像一幅蓝色的图画,海水凉凉的、清清的。这时,从远处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那浪花有的变成一朵朵美丽的“水莲花”,在水中翩翩起舞,一朵比一朵盛开的美丽,一朵有一朵的姿态,一朵有一朵的神采。一阵微风吹来,这“花瓣”又变成一只只小蝴蝶,悄然降落在游客的身上。

我转身来到沙滩上,一边捡贝壳,一边倾听海风的声音。当我光着脚丫在沙滩上奔跑时,我感受到了沙滩的湿软。当我抬头仰望,又看见一只只海鸥在翱翔。悠悠的白云陪伴着蓝蓝的天空,海天浑然一体,我被眼前的风景所深深地吸引了。

我们又来到水果店,里面的水果琳琅满目,有莲雾、菠萝蜜、小香蕉……我最感兴趣的是椰子,椰子就像个小娃娃,仔细观察,会发现椰子有3个凹凸不平的小坑。这里的风物令我眼界大开,让我流连忘返。

我爱这迷人的南国风光,更爱这美丽的海南岛!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澳门跨海大桥环岛游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446 字

+ 加入清单

开场白

大家好,我是这次负责带领大家游览澳门旅游塔的导游,非常荣幸认识大家,希望我的解说能使大家对澳门旅游塔更加了解。

澳门简介

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地处珠江三角洲的西岸,分为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和路氹城四部分,总面积共32.8平方公里,人口50余万。澳门东望香港,西临珠海市的湾仔和横琴,是其赌场及赛马场名闻世界。此外,澳门的旅游、纺织和娱乐业也不断蓬勃发展,澳门因而成为全球最富裕的城市之一。澳门乃弹丸之地,人口密集,且人流量大,多是来澳门旅游的中外游客,所以这座城市也被游人誉为--最理想的休闲度假圣地。

澳门旅游塔

澳门旅游塔是澳门新兴地标性景点之一,这里有极致餐厅,有全澳门最美风景。无论是在晨光下饱览珠海对岸景致,又或是于晚上府瞰璀璨的醉人美景,澳门旅游塔会展娱乐中心均是您的最佳选择。您可乘坐子弹升降机由下而上走访塔内每层的特色,先到观光层欣赏四周风景,跟着品尝一下360°旋转餐厅的美味自助餐,然后再四处走走尽享悠闲。

澳门旅游塔由纽西兰CCMBECA公司之着名建筑师GordonMoller设计。塔身最高处达338米,观光主层离地223米高,于塔内最高的观光层远眺四周,可饱览55公里以内的风景,塔身可承受高达每小时400公里的风速,塔顶以钢铁铸造的长杆高90米。

景点介绍

58楼观光主层

大家看,这是玻璃子弹升降机,我们将乘坐它,攀升至塔内233米的主要观光层,仅需1分钟我们便可以踏进一个宽倘的空间,饱览澳门半岛、氹仔、路环,以至珠海对岸的迷人景致。观光层部分地板更以特制玻璃舖设,由223米的高空直望地面感受于凌空走动的感觉﹗

在这层楼还设有「雪糕新天地」,大家可以一边欣赏澳门全景,一边品嚐全天然意式雪糕和雪葩﹗

注意:旅游塔开放时间是--星期一至五,上午十时至晚上九时;周末及公众假期,上午九时至晚上九时

餐厅介绍

360° 旋转餐厅

下面我们来到了这家以全新型态瞩目登场的360° 旋转餐厅,从室内设计、菜式创意到服务水准都将是一次全新的自助餐体验。360°旋转餐厅的自助晚餐除了上演琳琅中西美馔,其地道葡国及印度风味、丰饶鲜美的鱼生和海产、即点即制的意大利面及赏心悦目的精致甜品,绝对是一段美味回忆中最重量级的一部份!

180°空中酒吧?扒房

我们现在来到这家180°空中酒吧?扒房,醉人海景伴以主厨设计的精选菜式,是私人活动、喜庆宴会的最佳选择。

CAF? ON 4

大家看,剧院旁边有间舒适写意的咖啡座,设有落地大玻璃窗,壮丽的海港景致尽入眼帘。加上精心炮制的美膳和甜品,绝对是用膳的理想选择。

南湖明月

想吃中国菜的朋友可以去这家,南湖明月,传统宫廷淮杨烹调艺术,加上大厨巧手创新的食材配搭,南湖明月的菜肴和点心,揉合传统与现代的精致和美味。不少城中官绅名流均为南湖明月的常客;它更是澳门旅游饮食杂志大力推介的中式食府。另外,酒楼共设有6个贵宾房间,让你与家人或商贸伙伴享有更多私人空间。

音乐豆咖啡

大家还可以在这家「音乐豆咖啡」感受与众不同的「莫扎特效应」;采用于充满莫扎特交乐曲的环境培育的一级「米卡度」咖啡豆,炮制各式各样的咖啡,有舒缓压力及治疗身心的神奇功效。餐厅设有户外及户内雅座,西湾大桥及氹仔的怡人景致尽收眼底;特色「米卡度」咖啡,加上咖啡软雪糕、独创焦糖蛋糕、法式薄饼、即制意粉,及火烤比萨饼等着名美食,令人倍感自在闲息。

PATISSERIE

Patisserie,这里供应多款新鲜烘烤的法式面包、糕点、特色沙冰及16款不同口味雪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峡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655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重庆中国青年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姓罗,大家可以叫我小罗,非常荣幸今天可以陪伴各位游览壮丽的长江三峡!

1、长江情况介绍

首先,我为大家先介绍一下长江三峡的基本概况。说到长江三峡,我们就不得不提长江。长江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全长6300km,它不仅是我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长江流经了我国的青海、西藏、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汇入东海。长江流域面积为180万平方公里,将近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5。习惯上,人们依据长江干流的地理环境及水文特征划分为三段。其中上游是源头到湖北省宜昌市,中游是从湖北省宜昌市到江西湖口,江西湖口到长江入海口就是下游。

2、长江三峡介绍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全长193km。长江三峡自西向东分别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每一个峡谷都有自己的特色,瞿塘峡以“雄”著称,巫峡以“秀”为特色,曾经的西陵峡则以“险”出名。

瞿塘峡又称为夔峡,它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到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8km,在长江三峡中最短,但是却是景观最雄伟壮观的一个峡,峡中水深流急,波涛汹涌,令人惊心动魄。 三峡的第二段峡就是巫峡,巫峡西起重庆巫山大宁河口,东到湖北省巴东县,全长45km。由于巫峡谷深峡长,日照时间短,水汽不易扩散,容易成云致雾,云雾千姿百态,似烟非烟,似雾非雾,似云非云,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巫峡佛光,因此古人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绝句。巫峡十二峰是巫峡景观之最,在十二峰中神女峰最为俏丽。

三峡最东的峡谷便是西陵峡了。它西起湖北秭归,东到宜昌的南津关,全长70km。曾经西陵峡滩多水急。而现在随着三峡工程的建成,现在已经是高峡出平湖的景色了。

3、三峡大坝介绍

刚才提到了三峡工程,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大坝宜昌市三斗坪,于1993年正式动工兴建,于20xx年比计划提前一年完工,该工程具有发电、防洪、灌溉等多项综合效益。三峡大坝坝顶总长3035m,最高坝高185m,最高蓄水位175m,其年发电量为847亿千瓦时,相当于10座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库存393亿立方米。

4、小三峡情况介绍

长江三峡沿途有很多景点,比较有名的是丰都名山、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奉节白帝城、巫山小三峡,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点——巫山小三峡。

巫山小三峡被誉为 “人间仙境”、 “中华奇观”、 “天下绝境”。巫山小三峡即是大宁河小三峡,小三峡南起巫山县,北至大昌古城,全长50km。小三峡是龙门峡、巴雾峡和滴翠峡的统称,这段河流也是大宁河风景的精华所在。

龙门峡长约3km,以雄著称,两岸峰峦叠翠,江中水流湍急,是小三峡的门户。龙门峡的著名景观无一不令游人乐而忘返。

巴雾峡长约10km,以奇著称,其间怪石林立,奇峰峥嵘,妙不可言,特别是在冬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农历小雪前后,三峡两岸呈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绚丽景观,场面壮观,总让人回味激荡,总使人流连忘返。

小三峡的第三段是滴翠峡,以秀著称,它长约20km,顾名思义,这里的植被保护完好,两岸群山林木葱茏,青翠欲滴,江中水流和缓,清幽碧绿,水底的鹅卵石清澈可见,倍觉可爱,有“无限秀美处,最美滴翠峡”的称誉。

5、人文文化景观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一定被我讲解的小三峡自然美景深深吸引,其实小三峡以及整个三峡地区更美的是库区的勤劳人民,大家都应该知道浩大的三峡水利工程,为了水利工程的竣工,三峡130万人进行大移民。我们善良的人民为了国家的全局利益,舍小家顾大家,挥泪告别了世代居住的地方。移民工程是比三峡工程更艰巨、更伟大的一项工程。三峡之景固然美,但最美的还是我们勤劳善良的人民的心。

各位游客朋友们,想必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啦,那我们就一起去感受一下那无与伦比的三峡的自然美景、去感受下那勤劳勇敢善良的三峡的人民吧。谢谢两位老师的聆听,我的重庆三峡景点讲解完毕,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仙山的导游词怎么写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五是花奇,八仙山野生花卉品种多达百余种,红黄兰白紫五颜六色,形态各异争奇斗艳,从春季到秋季,从树上到地上,花开花落接连不断,三季有花,四季有果,是天津的天然大花园。(比较珍稀名贵的木本花卉有:东陵八仙花、锦带花、迎红杜鹃花、照山白花、山梅花、太平花、溲疏花、刺楸花、水榆花楸花、接骨木花、流苏花、杜梨花、鹅耳枥花、铁线莲花。比较珍稀的草本花卉有:金丝蝴蝶花、中华秋海棠花、乌头花、角蒿花、耧斗菜花、商陆花、异叶败酱花即柳叶菜花、水金凤花、桔梗花、沙参花、绵枣花、山丹花、铃兰花、玉竹花、黄精花、绵枣花、益母草花、仙鹤草花、地榆花、猫眼草花、龙胆草花等)当你走进八仙山这座天然大花园时,会发现这里的奇异花卉大多是你没有见过的,各种各样的野花散发着芳香,让你陶醉在八仙山这花的世界、花的海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广州光孝寺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70 字

+ 加入清单

光孝寺位于广东省广州光孝路北端。据《光孝寺志》载,初为南越王赵建德之故宅。三国时代,吴国虞翻谪居于此,世称虞苑。虞翻在园里讲学并种了许多频婆树和苛子树,亦叫“苛林”。虞翻死后,施宅为寺,名曰:“制止寺”。光孝寺的历史源远流长。民谚说:“未有羊城,先有光孝。”寺址原是西汉初年南越王赵佗的玄孙赵建德故宅。寺名曾几次更改,东晋隆安五年(420xx年)称五园寺,唐代称干明法性寺,五代南汉时称干亨寺,北宋时称万寿禅寺,南宋时称报恩广孝寺,明宪宗成化十八年(1482年)赐“光孝寺”,才改名光孝寺。此后,历代相传,成为一方名胜。“光孝菩提”是宋代“羊城八景”之一。

光孝寺是广州市历史最悠久、占地面积最大的佛教寺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光孝寺坐落于光孝路,是广州市五大丛林(光孝、六榕、华林、海幢、大佛寺)之一,其始建年代距今1700多年。

该寺最初是西汉南越王赵佗之孙赵建德的府邸。三国时期吴国骑都尉虞翻因忠谏而触怒吴王孙权被贬广州,遂在此处修建住宅并讲学,虞死后家人将其住宅捐施佛门改成为庙宇,取名“制止寺”。到了东晋,印度名僧昙摩耶舍来穗传播佛教,在此修建了一座五间的大雄宝殿,改寺名为“王苑朝廷寺”,又叫“王园寺”。初唐时改名为“法性老”。南宋初年又改名为“报恩广孝寺”,之后又将“广”字改为“光”字,遂定名“报恩广孝禅寺”,简称“光孝寺”,寺名一直沿用至今,算来有850多年的历史了。

光孝寺建筑结构严谨,殿宇雄伟壮观,特别是文物史迹众多。如始建于东晋的大雄宝殿,南朝时达摩开凿的洗钵泉,唐朝的瘗发塔、石经幢,南汉的千佛铁塔,宋、明时期的六祖殿、卧佛殿,以及碑刻、佛像、河子树、菩提树等,都是珍贵的佛教遗迹遗物。这对于研究我国佛教史、广东历史,以及认识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具有重要的价值。1986年3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该寺由宗教部门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广州流花湖公园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光孝寺是岭南历史最为悠久,影响最为深广,规模最为宏大的寺院。光孝寺建筑结构细致严谨,殿宇雄伟壮观,象征着中国禅宗文化的精髓,始建于东晋的大雄宝殿是其最主要的建筑。大雄宝殿内修建的三尊大佛像,中间为释迦牟尼,左右分别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三尊佛像合称为“华严三圣”;左右偏殿分别贡奉着地藏王菩萨和关公,独具广东佛教界特色。

此外,在大雄宝殿西侧还有一处偏殿,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的卧相,据说释迦牟尼病重时就是保持着这个姿势,右手托首,双目微闭,最后在沙罗双树下涅磐。

殿外有一棵菩提树,相传佛教的六祖惠能曾剃度于此,惠能为禅宗第六祖,一度与孔子、老子一起被称为代表思想先哲的“东方三圣人”,著有《坛经》流传于世,是中国历史举足轻重的佛教高僧之一。倘若站在这棵菩提树下,凝望着树影婆娑中的光孝寺,其清静单纯的影像或许会让你顿生“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禅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经典广州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911 字

+ 加入清单

云台花园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广州市白云山入口处,位于白云山风景区南面的三台岭游览区内,它南临广园路,东接白云索道,1995年9月建成开放。因背依白云山的云台岭、园中又遍植中外四季名贵花卉而得名,是白云山风景区新景点之一,也是是我国大型的以各种观赏花木造景为主的园林式花园,享有"花城明珠"的美誉。

云台花园是一个高格调,以欣赏四季珍贵花木造景为主的全国最大的园林式花园。它坐落白云山三台岭内,占地12万平方米,是以世界著名花园--加拿大的布查特花园为蓝本,由广州园林建筑设计院设计,广州市政府投资五千多万,于1993年筹建,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中西合璧园林式花园。这里聚东西方园林建筑精华于一体、汇国内外四时花卉于一园、纳国际友邦情谊于一圃,成为广州市旅游窗口之一。

云台花园的构造颇具艺术特色,集东西方建筑艺术于一身,融古今文化于一体,显现出别具一格的园林风格。园内建有新颖雅致、各具特色的景点10多处,有谊园、玻璃温室、醉华苑、岩石园、太阳广场、飞瀑流彩、玫瑰园、露天交谊舞场等等,欧陆风情与东方园林造景相交融。

花园的整体布局是以正对着大门的宽大台阶为轴心展开的,台阶分为三部分,左右两边是对称的大理石阶梯,中间则是特制玻璃铺砌而成的。玻璃底下安装着各色彩灯,玻璃台阶上端是一泊小湖,取名滟湖,湖底又有环形灯饰。到了夜晚,滟湖中被灯光染得五彩缤纷的湖水,沿着玻璃台阶缓缓流下,被灯光置换成七彩的河,流光溢彩,如梦似幻。

滟湖的水沿中轴线下泻,使得滟湖成为中轴线的源头,为了突出这一源头,园林设计者和建造者又在滟湖的岸边,建一罗马柱廊,既突出了轴心线上的景点在云台花园的作用,又与具有东西合璧特色的花园大门相对应。更为有趣的是,建造者借鉴了苏州园林中花墙的效果,在罗马柱廊的后面又安放了一群图腾石柱。在轴心线的两侧,云台大花园分别排列出不同的功能区,200多种中外名贵四时花卉就被巧妙地种植在不同的功能区里。东侧在种植各种花卉的同时,还依地势起伏培植了大面积的草坪,远远望去,酷似一条绿色的瀑布。西侧是谊园和茶室。谊园中心是一巨大地球石雕,以地球石雕为圆心,在一个巨大的圆周内,分布着已与广州结为友好城市的市花和友好城市所在国的国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香港导游词开场白

范文类型:导游词,开场白,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54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客官,各位嘉宾:

旅行开始之际,导游小李子给您请安!

大家也许不明白,怎么先上来称呼各位叫客官,水是有源的,树是有荫的,这么说也是有原因的。现在都喊:顾客是上帝!过去可不是这样讲,过去说衣食父母,演员的衣食父母是看客,司机的衣食父母是乘客,饭店的衣食父母是吃客,导游的衣食父母是游客。(众人笑)

对于我们导游来说,衣食父母就是在座的各位贵客,我们导游就是靠服务各位领工资,拿薪水,正大光明地挣各位口袋里的人民币。但是人生在世,不能对不起父母,为人处世,也不能对不起自已的衣食父母,更不能为了利已而损人,我觉得这应该是所有人的做事原则,也包括我们导游!

很荣幸能为各位本次旅行的提供导游服务,我的名字很简单,也很好记:是李连杰的“李”,成龙的“成”,林子祥的“林”(众人笑),以后各位客官可以称呼我为李导,要不叫伙计也行,听着也亲切。在这里我还要代表我们旅行社东家、掌柜的以及所有的伙计欢迎各位衣食父母,祝大家一路平安、双喜临门、三阳开泰、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归一,旅途生活十分美好!(掌声)

我的手机号是,随时开通,一路走来,朋友们有什么难处,可以找我,这就叫:排忧解难,请打导游热线。

还要问一下,车上有没有晕车的朋友,如果有的话,和我打个招呼,我这里备有“避免晕车的药”,简称(停顿),晕车药!呵呵,大家不要瞎想。(众人笑)

同时为各位提供服务还有驾驶席上的车老把式吴师傅,吴师傅很年轻,只有三十多岁,但已经有四十多年的驾龄了。(众人笑)吴师傅前不久出了一次交通事故,砸死了三只闯红灯的蚂蚁,为此吴师傅难过了一宿。此时此刻,只见吴师傅,稳稳端坐驾驶席上,稳坐如钟,目光如电,手端方向盘,左脚踩离合,右手一挂档,啪啪啪油门子连点三下,再看这辆车四轮趟开,风驰电擎,直奔青岛。(掌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海南海瑞墓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505 字

+ 加入清单

朋友们,古今闻名的"南包公"海瑞海南琼山人。他那朴直、耿介、刚正不阿的品格,不为豪强所屈、不为失败所吓倒的坚强意志,始终为世人所祟敬,因此到海南旅游的客人,都要到海瑞墓去凭吊一番。

海瑞墓坐落在海口市秀英区的滨涯村,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是明朝皇帝派官员监督修建的。传说海瑞灵柩运至今墓址时,棺绳突然断开,人们以为是海瑞自选风水宝地,于是就地下葬。墓园坐北面南,呈长方型,长约100米,宽近40米,占地约七八亩,四周有围墙。院内广植绿草,遍种椰树、松柏和绿竹、鲜花,显得葱郁苍翠凝重静穆。"翠竹绿椰千古长,犹留正气在人寰"。参天椰树那临风挺拔的雄姿,似是在显示着海瑞生前的凛然正气。

进入陵园神道南端,南门之内有一高高耸立的石牌坊,横额上书"粤东正气"四个大字,阴刻丹红,庄重古朴。这是明万历皇帝御笔所赐,是对海瑞生前为官的褒扬。

进了石牌坊正门,只见用花岗石条铺砌的一百多米长的墓道,笔直伸向陵墓。墓道两侧对称排列着神态各异的石羊、石马、石狮、石龟和石人。原来的石寿龟背上镌刻着一副对联,曰:孰云公无子?天下之人皆公子;熟云公无孙?天下之人皆公孙。可惜这只石寿龟在文革中被砸毁了,但对联所表达的对传说没有后代的海瑞的无比爱戴,却世代相传。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二至二十五日的祭海公节,海瑞墓前人山人海。众多滨涯村民和海口市民手捧祭品到海公墓前拜叩,还请来剧团在墓前公演三个晚上,几百年来很少间断。

神道尽头便是墓室。墓基呈六角形,顶部圆锥形,用花岗石砌成,宛若一口三米高的古钟。墓前有石碑,高3.3米,宽87厘米,上刻"皇明救葬资善大夫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赠太子少保溢忠介海公之墓",这是海瑞生前的官衔及死后的荣誉封号。"皇明敕葬"是说海公墓是由皇帝沼令建造的。

"资善大夫"是正二品官的官称。"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是海瑞的最高官职。当时的建制,北京、南京都有都察院,海瑞是南京都察院的正职(右都御史)。"太子少保"是海瑞死后皇上封赠的荣誉性官阶,属正二品。"忠介"是皇帝给的溢号,意为事上竭诚,教人以善,为官清廉耿直。也有人解释为"耿介拔俗之际,潇洒出尘之想",大体也符合海瑞为人的实际。墓碑的右上方题"钦差督造坟茔兼斋谕祭 文行人司行人许子伟撰",说明许子伟是奉皇帝派遣护送海瑞棺枢回故里并督造墓茎的主持人,也是碑文、祭文的撰写人。左下方的落款刻"万历十七年己丑岁二月二十二日午时吉日敬建",说明建墓的时间是明万历十七年即公元1589年,距今已四百年了。墓碑是海瑞陵园最珍贵的文物。

1961年,海瑞墓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海瑞墓在文革中被毁,幸而墓碑保存下来了。1982年1月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海南行政公署拨款修复,并增设"海瑞陈列室"。传说当年红卫兵把把海瑞墓砸了个稀巴烂,连墓道旁的石龟也砸了。滨涯村的老百姓崇敬海瑞,认为石龟是海瑞的化身,便到了一只小海龟,放置在海瑞墓园中原来安放大寿龟的地方,供人们祭祀。1982年政府主持重修海瑞墓时,按原样重新雕刻了大寿龟,并在龟背上镌刻重修记文。政府理解民情,把文革中老百姓祭祀了十几年的小石龟移到墓园的草坪上,现在仍可看到。

海瑞墓室后面的部分,是近年海口市政府扩建的。先是海瑞雕塑坐像一尊,像前立六根烛台华表,以表旌海瑞精神熠熠生辉,光照后人。塑像后面是扇形四柱亭,称"扬廉轩"。亭柱挂着海瑞所撰的两副对联。其曰:“政善民安歌道泰,风调雨顺号时清";另一曰:"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表现了海瑞对国政、对为官的见解。亭院建三层结构的圆形楼,称"清风阁";阁里陈列着海瑞的生平事迹及有关文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澳门历史城区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87 字

+ 加入清单

这次寒假,爸爸妈妈为了让我丰富课余生活,开阔视野就带我去了澳门。澳门虽然很小转个身子、几步腾挪,从一座教堂就来到了另一座寺庙;稍微执着一些,在古旧的街道中穿行,没有多少光景,却又发现回到了起点。可是出名的景点可多了,澳门最有特色的当然是赌场啦!可惜小孩不能进去。我们住的酒店在渔人码头里面,叫莱斯酒店,莱斯酒店是一所优雅的英式酒店,悄悄地座落于澳门渔人码头的海角上,散发着幽幽典雅的气息……莱斯酒店体验维多利亚时代之魅力!晚上,我们在渔人码头的非洲村里共享自助晚餐,(内设南非烧烤主题餐厅),里面的食物好吃极了!噢,忘记给你们介绍渔人码头了,渔人码头有不同国家的建筑,也有不同国家的人来参观,它不是单一的娱乐场所,更是一个综合性的逍遥宫。此处特色商铺林立,更有兰桂坊式的、欧式的餐厅酒吧。稍后还有赌场、酒店落成,将不同的元素综合于一体,像一座小城市。单是逛逛,一两小时也嫌不够。加上每天24小时免费入场的全天候运作,吃喝玩乐男女老幼各适其便。第二天,我们去了新马路,这条马路的正式名称是亚美打利庇卢大马路,但澳门市民称它为新马路,是市区的主要街道,处处可见土生葡人的生活痕迹。

新马路东头的起始处,两边由碎石子铺设成图案的路面上摆放着鲜花盆景和竖立着古色古香的街灯,而之所以选择这里作为出发地,是因为马路的西头靠近海边,我们从远方走来,最后看到了不远处的波涛拍岸,似乎更加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想想就觉得很满足。接着我们去了新八佰伴,新八佰伴有8层,一二层是卖化妆品的,3楼是买服装的,卖儿童用品的就在6楼,逛完新八佰伴我们就要回家了。我恋恋不舍的结束了这次短暂而又快乐的旅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精选海南大小洞天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816 字

+ 加入清单

在南山文化旅游区以西、南山西南隅、南海之滨,还有个大小洞天风景区,自古以其秀丽、奇特的海景、山景、石景与洞景号称琼崖第一山水名胜。

一、牌坊

进入景区路口立有一个石牌坊。

牌坊上书“南山大小洞天”六个大字;左联书“小洞天、大洞天,听神仙真经千卷,实乃洞天福地”;右联书“不老松、试剑峰,看南海碧波万顷,堪称山海奇观”。

二、大门

景区的大门不太起眼。

洞天,一般指山中较大型的岩洞,有通达天上的洞室。

我国独有的宗教——道教,就是以洞室作为隐居、修炼的场所,道家素有10大洞天,36小洞天和72福地之说。因此,大小洞天风景区,有着明显的道教文化特征。

看,景区大门旁边的一块大石上就刻着“道可道,非常道”6 个大字,这是出自道教的始祖老子(老聃,李耳,太上李老君)的《道德经》。

原文是:“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字面上的理解是:可道之道,非永恒之道;可名之名,非恒久之名。

大小洞天风景区至今仍完好的保留有小洞天、钓台、海山奇观、仙人足、试剑峰等历代诗文摩崖石刻。

三、椰林、椰林吧、椰林车道

进入景区就可以看见电瓶车,起点是大门附近的椰林吧,最后一站是南极仙翁石刻处。

大小洞天的景点就如一颗颗明珠,散布在景区圆弧形的滨海岸边,沿滨海岸有一条椰林电瓶车道与大海相距仅数米。

椰林车道道边设有饮食摊点,方便游人。

在椰林车道左侧,有一片繁茂的椰林,林中建有供游客歇息乘凉、品尝椰汁的亭子,称为“椰林吧”。

在幽草密林间铺设的旅游步道,与电瓶车道并行、交错,与各景点相通相连。

海滨茂密的椰林。

椰林车道。

四、三亚自然博物馆

三亚自然博物馆是中国最南端的唯一的自然博物馆。

博物馆真实展现1.4亿年前的生命世界,主要以恐龙化石为主。

在博物馆周围的草坪上,还有老子骑牛石雕,孔子木雕,东方神木树化石等雕塑。

五、鉴真东渡群塑

公元748年,唐代著名高僧鉴真为弘扬佛法第五次东渡日本时遇飓风,漂流到大小洞天登岸,在此修造大云寺,传播佛教文化。为了纪念这一段千古史话,景区内立有鉴真登岸群雕,展现鉴真及弟子东渡日本历尽艰辛,不畏失败,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

六、九九归一塑像

鉴真群雕对面靠海的林荫道中,雕着九只形态各异的大灵龟和一只小乌龟,其状栩栩如生,称为“九九归一”,是为纪念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而建。

“龟”在道教文化里象征着长寿,这里取“龟”的谐音。

再沿海岸边林荫步道向前,椰林下矗立着一块状如帽子的巨石,巨石上书写着一首优美的现代诗,诗曰:

直到我看见大海

才知道,那飓风

掀起大海惊涛骇浪

直到我看见大海

才明白,那太阳

搅乱海水染成蓝色的海洋

直到我看见大海

才清楚,那海水

来去拍打海岸呼吸欢畅

七、龙王别院

南山形似巨鳖,鳖为龙子,负重载物,定海伏波。当地百姓对鳖敬畏有加,故在南山山脚建“龙王别院”,铸造龙王铜像。

南海龙王高大英武,文武双全,头顶王冠,额生两角,赤发长髯浓眉睿目,双耳垂肩,虎鼻朱唇,龙须横出。身穿龙鳞金甲,肩披龙纹披风,手扶镇海宝剑,足践双蛇,迎风伟坐于海心浪涛之巅。

他,护卫国士,威镇海疆。燮理阴阳,润泽万物,兴风布雨广利天下。给国家带来稳定,给人民带来吉祥。

八、小洞天

沿林荫步道继续前行,过南海龙王别院,但见一块大若房屋、状若海贝的巨石,一面临山,一面负水,周围分布着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岩石,这便是著名的“小洞天”景点,意为神仙居住的福地。

公元1247年,南宋郡守毛奎发现此地并命名。

“小洞天”景观呈牛角形,深28米,洞上巨石如丘,顶上可容数人坐立。巨石正面摩崖石刻大书“小洞天”三字,侧面(靠海面)书“钓台”二字及郭沫若的题诗,“小洞天”、 “钓台”摩崖石刻均为毛奎亲题。

“小洞天”三字摩崖下方,有一天然的洞穴。

进洞时须弯腰弓背才能进入。

进入洞中,看入口,恍若一个心形口。

由洞中坡形梯道可从巨石顶部而出,令人叹为观止。

郭沫若1962年游览时所赋长诗《游崖县鳌山》石刻,诗中将这里誉为“南溟奇甸”。

站在小洞天,眺望海上航标塔。

九、福寿南山

由“小洞天”过电瓶车道,沿登山台阶向上,但见林木掩映处,左边一块碑上红字大书一“寿”字,右边一块巨石上红字大书“南山”二字,中间有一棵翠绿的大树,树下是一块小石卧伏于“南山”巨石之下。

相传左边“寿”字碑为清朝慈禧太后御笔,右边“南山”二字为著名书法家赵朴初书写。

在此景点拍照,需2人或2人以上同时伸出手和脚,正好组成一个人形“比”字,寓意“寿比南山”。

十、“寿”字碑

此寿字传为北宋道士陈抟所书,全国多处景点有此字的碑刻。这个字由人、寿、年、丰四字组成,构思巧妙,寓意寿比南山。十一、南山不老松

再沿登山台阶向上,有一景点称“南山不老松”。

经看介绍得知,这里的不老松实为一种名为龙血树的植物,树龄可达万年,是世界上罕见的长寿树,有植物中的活化石之称,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入植物保护名录,是中国二级保护珍贵树种。

三亚大小洞天区域分布着3万株这种形似松而不是松的巨树,株株根树相抱,似一尊尊盘腿而坐的老寿星(最老的至少达五、六千年的树龄),与这块人寿福泽的宝地共同抒写了“寿比南山不老松”的千古福愿,构成了国内独一无二的自然文化奇观。

十二、海山奇观

十三、石船

沿着曲曲弯弯的山路,在树荫下穿行,忽然,见有一船形石头横卧路边,头尖尾宽,石头上面还真有“石船”二字,系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吉阳军周康刻写的。

清康熙年间,崖州训导卢轺曾赋《石船》诗一首,诗曰:依稀一石似扁舟,长泊南山小洞天。风送雨声惊过浪,月移林影讶乘流。中虚不载江湖物,外实无烦斧凿修。借问茫茫名利客,往来频度几时休。

十四、题词

由海岸前行,还有一处题词摩崖石刻,是1993年4月,在海南三亚市视察时的题词:“碧海连天远,琼崖尽是春”。

十五、老子望海

十六、南极仙翁

南极仙翁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寿星公。

看,一个慈眉善目长髯飘洒胸前、额头高耸的寿星老南极仙翁,手捧一枚硕大仙桃喜笑颜开的坐在那里。

山头上还有一尊依山雕刻的寿星头像也格外醒目。

十七、《观海》石刻

在山脚摩崖石壁上,刻着诗人罗门的一首长诗《观海》,并用红色颜料把字体描红,使游客看得更清楚。

罗门是中国台湾地区著名诗人,祖籍海南文昌。1974年就被印度世界诗学会授予"东亚杰出的勃朗宁夫妇"称号。20xx年再回故乡游览大小洞天时,将他的诗作《观海》赠与景区,景区将他的长诗《观海》刻在大小洞天海角的岩石上。抄录几句:

你饮尽一条条江河,你醉成满天风浪。

浪是花瓣,大地能不缤纷。

浪是翅膀,天空能不飞翔。

浪波动起伏,群山能不心跳。

若放声吟诵,立在天地间,心怀能不跌宕,灵魂能不飞扬?

浪来浪去,浪来浪去,你吞进一颗颗落日,吐出朵朵旭阳。

十八、海湾、海滩

这里蔚蓝的天空,幽绿的大海,婆娑的椰林,以及海浪撞击成形态各异的海岸礁石,组成了独一无二的山、海、石,热带海岸常绿雨林生态景色。

这里,崖州湾弧弦百里,碧波万倾;鳌山云深林翠,岩奇洞幽;海岸遍布神工鬼斧,肖形状物之大小磊群;山海之间宛如一幅古朴雄壮的长卷画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丽江的英文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724 字

+ 加入清单

Dear visitors:

Today we are going to visit lijiang. Chinas two major ancient city was UNESCO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list, they took a south north, each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northern shanxi pingyao ancient city, is the south is the ancient city of lijiang in yunnan province. Lijiang dayan, baisha, beam river three relatively independent urban construction units, dayan ancient city is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ir representatives, so people are often called dayan ancient city of lijiang. From the geographical terms, the dayan ancient city of lijiang is a famous Chinese and foreign ancient city of ethnic minorities plateau.

Formed in the early yuan dynasty of ancient city, has been a northwest yunnan commercial center since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the connection of yunnan sichuan-tibet tea ma gu town, has been 800 years of history. Ancient city covers an area of 3.8 square kilometers, the elevation 2400 meters, inhabited by more than 6200 households, the resident population, about 25000 people, including naxi nationality population accounts for about 67%. Lijiang in December 8, 1986 was released by the state council as national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December 4, 1997, is a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

Beneath our feet is a "map", and frogs, eight diagrams is the naxi ancestors create divination tools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five elements. Design is crawling in the middle of a frog, back like a divination texts, abdominal across the arrow, symbol of the party five lines of colored eight. Now facing east, symbol "wood", color green; South frog mouth, mouth spit "fire", heat color red; Frog abdomen center, into a "soil", ochre yellow; Arrow pointing towards the west, the symbol "iron", iron color white; Frog end toward the north, and out of the "water", water color and black. In addition, the frog left limb pointing to the southeast, right limb pointing to the southwest, the left foot to the northeast, right foot to the northwest, and south, east, west, north, symbol of eight side sticks. Design with twelve animals around the image, since due east of order is, ox, tiger, dragon, snake, horse, sheep, monkey, rooster, dog, pig, rat, things to make. So, wood, fire, earth, iron, water five lines of each match male female and ten, then 60 cycle with 12 kinds of animals and ordinal number. Bargh figure of the naxi ancestors primitive cosmology, and even to the study of the origin of gossip,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Visitors, now we are at the square street. Sifang street is the center of the city square, it is a pavement linked together by rows of an approximate rectangle square street, street, covers an area of about 6 acres. Why call square street, there are two main types: one theory is that the shape of a square is the magistrate printing, like square by tusi named sifang street, from the meaning of "town square". Some will say, because the road leading to all directions of stream of people is in all directions, th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center, so call square street. Southern China also has a trade channel called "tea ma gu", it is the Tibetan and lijiang horse, fur, medicinal herbs and other specialty and southern goods such as tea, silk, jewelry, a trade channel, old town of lijiang is the town in the tea-horse ancient road, the square street is the trade center of the town.

Maybe you have noticed the square street is not level, but slightly tilted east, is this why? Square street as the naxi proverb says, is a what are sold in addition to chicken bridle busy bazaars, a few days will have a lot of garbage, the old city and has no fixed cleaner, the ancient city of the people according to the topography, skillfully use of west river natural flushing street field. Way is: market are scattered in the afternoon, people with three pieces of ceiling a brake on the streets of river, west river, flood on river flow to the street, surrounded by the owner of the shop with a stick in the water drive, sewage flows into the east river, to thousands of hectares of farmland irrigation. Their street, the water in the river is clean, and free the law of sweeping the floor, this is afraid is in our city.

This is gong fang. Lijiang in the first year of yongzheng of the qing dynasty, namely "gai-tu-gui-liu policy", in 1723 AD by the original toast rule changes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ppointed officer has a certain term of flow rule, lijiang has just entered the society by the feudal lords feudal landlords and the society. The change of the social system inspired folk children study enthusiasm, from "gai-tu-gui-liu policy" to the abolition of the imperial qing dynasty 180 years, lijiang has a s a juren and seven jinshi. "Three for" a door in the developed areas of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is not surprising that, in lijiang can be such a long ruled by toast frontier minority areas, it is a sensational joyous event, so the government and people donated here built a two layer of gong fang. Late qing dynasty, the alleys and out of the lijiang finally a jinshi and heptyl ji, so the villagers in the site after burn reconstruction gong fang, and up to three layers. In fact, from the "gai-tu-gui-liu policy" to cancel the imperial qing dynasty, the ancient city alone has two "three for a door". Now, population is more than 30 of the naxi nationality, but has hundreds of experts and professors; The annu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enrollment, per capita in the province has been leading the way. Naxi nationality is, as it were, a people advocating culture, good at learning.

Visitors, thank you for your cooperation. Here, visitors can free activities for 1 hour. Activity was over here to set.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关于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35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到长江三峡,它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长江三峡,地灵人杰。这里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奇光异彩;这里,孕育了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千古名女王昭君;青山碧水,曾留下李白、白居易、刘禹锡、范成大、欧阳修、苏轼、陆游等诗圣文豪的足迹,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诗章;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驰骋用武之地;这里还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庙、南津关……它们同这里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关于香港荷李活道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荷李活道,有时亦称作荷里活道,位于香港中环至上环。荷李活道,深具香港中西文化合璧的特色,是香港开埠后兴建的第一条街道。游客主要都是来购买中国古董为主,其中有不少都是珍贵文物,

荷李活道东端连接著兰桂坊,旧中区警署(前香港警察总部)也位于此街,在旧中区警署侧中央广场的Dragon-i酒吧,曾吸引多位足球明星访港时到此消遣。连接中环与半山区的中环至半山自动扶梯系统,亦途经荷李活道。 在上环一端荷李活道附近的摩罗上街和乐古道,则是著名的古董和怀旧物品集中地。

“荷李活道”的名字与美国电影业的好莱坞无关,却来自早年荷李活道一带的冬青树。

荷李活道最初是殖民地时期首条街道,早在1841年英国人登陆香港岛时便开始兴建。后在荷李活道中环部分的旧中区警署,于1864年落成,1919年进行扩建,今日亦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

由于早年统治香港的英国人聚居荷李活道一带的半山区,中环荷李活道南边一段的苏豪区英文名字“Soho”除了取源于英国伦敦苏豪区外,起初也是来自“荷李活道的南边”的英文缩写“South of Hollywood Road”。今天的苏豪区充斥著不少充满外国特色的餐厅和酒吧。

交通

1、于金钟太古广场外乘26线巴士,往荷李活道下车。

2、地铁中环站 D1出口右转至戏院里,沿皇后大道中往中环中心方向,再乘半山自动扶梯往荷李活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峡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964 字

+ 加入清单

举世闻名的长江山峡。它那壮丽的景观使我一包眼福,至今还流连忘返,历历在目。长江三峡,故瞿搪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193公里。江流如一把利斧,开山劈岭,横切巫山山脉在万山从奔流直下。长江山峡就好像一幅连绵不断的巨幅山水画卷

我和爸爸从忠县乘船出发,一路上劈波波斩浪,经过一天的跋涉,第二天终于抵达了长江三峡的起点――白帝城。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长江三峡的夔门。夔门,之所以得名“门”字,是因为它坐落在长江三峡的起点处,像两扇打开的巨大石门,好像是在迎接前来观光旅游的游客们似的。着名的白帝城便是坐落在夔门的左扇门上。夔门它雄伟壮观,高达百余米,都是悬崖峭壁,笔挺挺的,真不愧是夔门上雕刻的诗句中所说的“夔门天下雄”!

进入夔门,便是长江山峡的第一个峡谷――瞿塘峡。这一段河谷狭窄,最窄处仅有几十米,峡谷窄如走廊,两岸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直入云宵。最宽处也不超过150米。滔滔江水气势汹涌,水流湍急,波浪滔天,有时卷起的巨浪高达几米,涛声震耳欲聋。所有的山几乎都是一整块,都呈粉红色,石上还有许许多多的石窟,就像风箱似的,所以瞿塘峡又故名风箱峡。站在甲板上仰望,云天一线,俯视急流汹涌,叹为雄奇壮观/

船过了瞿塘峡,就到了第二大峡谷――巫峡。巫峡,是长江山峡中最长最大最整齐的一段峡谷,主要以幽深秀丽而着名。两岸的山峰突兀森郁,苍翠欲滴乃是群鸟生息繁衍的圣地。它就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镶嵌在群峰间。峡沿途分布着巫山十二峰。座座山峰形态各异,其中最为着名的就要数那充满神话色彩的“神女峰”。远看神女峰,只见它鹤立鸡群,真像是一位仙女,婷婷玉立,漫步于江边赏景。好像是在日日夜夜地看守着这秀丽的河山又像是为从这儿过往船只导航的导航员。据传说,神女峰可是天上王母娘娘的女儿的化身呢!

这时,我正看得入迷,被两岸秀丽的景色所深深的陶醉了。船已经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西陵峡,这不得不使我想起了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句: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西陵峡以滩多水急着称。在过去,过往的船只十分危险,随时都有可能触到暗礁。这可能就是“西陵滩如竹节稠,滩滩都是鬼见愁”这句话的真实写照吧!

从西陵峡出来,过了南津关,长江就变得江宽流缓,进入宽广的平原地带,不再是陡峭的悬崖绝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北京天坛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048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天坛公园,很荣幸认识大家,更荣幸为大家导游。我代表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叫郭玉萍,希望我们大家都能成为朋友,在游览期间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或是我们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的请大家直接和我们提出来,我们将尽力而为,希望我们大家都能有一次美好的游览经历。今天我们的路线安排是自南向北走,沿着南北轴线依次是圜丘,皇穹宇,祈年殿等。然后由东门出去。

现在我先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天坛.

天坛,位于北京城区的东南部,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圣地,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建于明朝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与紫禁城(故宫)同时兴建。耗时20xx年,距今已有580多年历史。其占地273公顷,比故宫大3.7倍,略小于颐和园。天坛是通称,它实际有两个坛组成,南为圜丘坛,北为祈谷坛。 历代封建皇帝对祭天活动都极为重视,每年要两次亲临天坛祭天。第一次是在农历正月十五日,至祈年殿举行祈谷礼,第二次是在冬至,至圜丘坛禀告五谷业已丰收,感谢天帝的保佑之恩。

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扇门是北天门,沿着这里进去就是著名的圜丘坛了。

此刻在我们眼前的是圜丘坛,俗称祭天台,它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清乾隆十四年(1749)扩建,是一座四周由白石雕栏围护的三层石造圆台,通高五米,明、清两代,每年冬至日皇帝亲临的祭天礼仪,就在此坛举行。 圜丘坛在建筑形式上,有着许多神奇有趣的说法。各项建筑材料的数学计算均极其精确,其中包含"九"的含义与运用深为中外广大游人所赞叹与称奇。

圜丘坛共分三层,每层四面各有台阶九级。各层铺设的扇面形石板,是九或九的倍数。最上层的中心是一块圆形大理石(称作天心石或太极石),是游人最感兴趣的又一奇妙之处。 从中心石向外,第一环为9块,第二环18块,到第九环81块;中层从第十环的90块至十八环的162块;下层从十九环的171块至二十七环的243块,三层共378个"九",为3402块。 同时,上层直径为9丈(取一九),中层直径为十五丈(取三五),下层直径为21丈(取三七),合起来45丈,不但是九的倍数,而且还有""之尊的含义。为什么要用九或九的倍数来设计建造祭坛呢?原因是:一、据神话传说,皇天上帝是住在九重天里,用九或九的倍数来象征九重天,以表示天体的至高与至大。二、在我国古代把单数(奇数)看作阳数,而将双数(偶数)视为阴数。天为阳、地为阴。天坛是用来祭天的,只能用阳数进行建筑。而"九"又被视为"极阳数",这是最吉祥的数字。现在我们再到这上面来看看这块天

心石,当你站在圆心石上轻声说话时,自己听起来声音很宏大,有共鸣性回音之感。但站在第二、三环以外的人,则无此种感觉。为什么呢?相信大家懂得这是一种声学现象:由于坛面十分光洁平滑,声波传到周围等距离的石栏围板后,能够迅速地被反射回来。说话者根本无法分清它的原音和回音,所以站在圆心石的人听起来,其共鸣性回音就格外响亮。封建统治者则把这种声学现象说成是"上天垂象",是天下万民对于朝廷的无限归心与一致响应。大家不妨站到上面去亲身体验一下。

好,现在我们继续往前走,这座殿宇就是皇穹宇,它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殿高19.5米,底部直径15.6米。砖木结构,整个殿宇用八根檐柱支撑,顶无横梁,由众多斗拱层层上叠,天花板层层收缩,组成美丽的穹窿圆顶式的藻井。殿内正中的石台宝座,是放置皇天上帝神牌的地方;宝座前左右的石台,是放置皇帝历代祖先牌位之处。殿外的东西配殿,为供奉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诸神牌位之所。进到这里后不知道大家有没注意我们周围的这圈围墙?这就是颇负盛名的回音壁。围墙周长193.2米,直径61.5米,墙高3.72 米,厚0.9米。它的奇特之处并不是在它的外观上,而是在于同刚才的天心石相似的声学现象。如果两个人分别站在院内东西配殿后的墙下,均面部朝北对墙低声说话,可像打电话一

样互相对话,极其奇妙有趣,这就是回音壁得名的由来。大家有兴趣的就去试试吧。

我们现在从皇穹宇的西面出来,在这里有一株古柏,名为九龙柏,是国家著名的古树之一,树干扭结纠屈,宛如九条盘旋而上的蟠龙,故此得名。大家看上面挂着的红色的标志牌,这种标牌的颜色其实也是有讲究的,标志红牌表示一级古树,标志绿牌表示二级古树(100以上国内外稀有的或是具有历史意义和纪念意义及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据传这棵古柏生长于建坛之前,已有近千年历史,所以挂红牌来展现它的价值。

我们现在脚下的路叫做丹陛桥,这明明是一条笔直坦荡的大道,为何又称"桥"呢?因为在道路下辟有一个券洞,与上面的大道正好形成立体交叉,故称为桥。这是一条南北走向的石砌台基大道。丹陛桥为天坛内坛的主轴线,起着连接南端圜丘坛和北端祈谷坛两组建筑物的重要作用。桥面中心线的石板道叫"神道",神道左右两侧的条石道,分别叫"御道"和"王道"。天帝神灵走"神道",皇帝走御道,王公大臣走王道。 沿着丹陛桥继续向北走,现在在我们左边的是具服台,它位设于丹陛桥北段东侧,为一座凸字形平台。这是皇帝前往祈年殿行祀谷礼时,更换冕服(祭服)的地方。

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祈年殿和祈谷坛,这里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的圣地。祈年殿采用上屋下坛的构造形式,三重

檐逐层向上收束,作伞状,祈年殿俗称无梁殿,整座建筑不用大梁长檩及铁钉,完全依靠二十八根擎天柱及众多的枋、木兑、桷、闩支撑和榫接起来。该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大祀殿,呈长方形。明嘉靖九年(1530),改成三重檐圆殿,并自上而下依次覆盖青、黄、绿的三色瓦,改名大享殿。清乾隆十七年(175年)改为今名,同时一律改为覆盖深蓝色琉璃瓦,以象征蓝天。光绪十五年(1889),该殿毁于雷火,次年又按原样重建。陈列于殿前的青铜大鼎炉,均是几百年前的文物。殿内柱子的数目,据说是按天象设立的。里层的四根鎏金通天柱,叫"龙井柱",柱高18.5米,底部直径1.2米,两人也难合抱,象征春夏秋冬四季。中层的12根朱红金柱,象征一年12个月。外层的12根檐柱,象征一天的12个时辰。中层12根金柱和外层12根檐柱相加为24根,象征一年中的24个节气。金柱、檐柱和龙井柱相加为28根,象征周天28星宿。再加大殿宝顶藻井周围的8根童柱,共计36根,象征36天罡。宝顶中心的雷公柱,则象征着天帝的"一统天下"。

下面我们看到的是皇乾殿,原是平时放置皇天上帝牌位和皇帝祖先牌位的地方,又有祈谷坛寝宫之称。后来,祭祀仪式中所使用的旌旗、仪仗、乐器等物亦存放于此。内藏不少祭祀文物,现按原样陈列,并塑有清代皇帝的祭天蜡像,常年供游人观览。

现在在我们左手边的是七星石位于长廊东南侧的旷地中,共有七大一小石块。但为何称作"七星石"呢? 据传说,明永乐帝迁都北京时,想修建一座祭天地的坛庙建筑,但难找到合适的地方。这时,有一晚他梦见天上北斗七星落地于此,谓之天遂人意,为其解了不决之难,从而降旨于此地建造祭坛。 据资料记载,七星石为明代嘉靖九年,经人工雕凿后而置于此处的。嘉靖皇帝十分迷信道教,道士对他说,祈年殿东南方太为空旷,这对他的皇位、寿命不利。于是便设七星石在此,以镇压风水。在七星石东北隅还有一块小石头,据说这是清朝统治者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功德而增置的。其设于七星石的东北方向,用以表示不忘本源之意。

这里是天坛的东门,关于天坛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我为大家在这次游览给予的配合表示感谢,谢谢大家,若是在游览中我有什么做得不够的请大家见谅。希望大家接下来旅途愉快,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5华山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112 字

+ 加入清单

华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约120公里的华阴县城南,是秦岭的一个小支脉,因其西临少华山,古称太华。华山北濒黄河、渭水,南连秦岭,共有 五峰,即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北峰云台、中峰玉女,其海拔都在20xx米以上。古书《山海经》道“太华之山,高五千仞,削成四方,远望若华然”;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华山“远而望之若花状”,故名华山,因为古时候,“华”与“花”两字是相通的。也有人说,华山起名于山顶的莲花池。

华山在五岳之中以雄险著称,向有“华山天下雄”的盛誉。华山属断层山,由抗风化能力特别强的花岗岩组成。大约在距今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秦岭一带发生强烈的地壳运动,形成一个巨大的花岗岩体的侵入“岩株”,其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10公里,面积约150平方公里。至新生代,由于华山北麓渭河地堑不断陷落,秦岭山地几经抬升,使形成华山主体的花岗岩侵人体出露地表,并在第三纪新构造运动中大幅上升,加上大自然的风雨雕琢,形成险拔峻秀的山势。

“自古华山一条路”。登华山只有一条长约15公里的峪道可行,山路逶迤曲折,艰险崎岖。玉泉院是游人登山的必经之地,相传在宋朝,道士贾得升为其师陈传(号稀夷)建的祠。因院中泉水与华山上的玉井潜通而命名,亦名希夷祠。院内长廊回合,殿宇、亭台、秀石别致,溪流环绕,茂林修竹,环境幽雅,泉水清冽甘美。康有为曾写道:“谷口清泉引曲流,长廊回合树无忧,泉声岳色可忘世,让与希夷睡万秋。”

从玉泉院进山,南行2500米,有石门挡路,这就是五里关,人称“第一关”。不远处希夷峡谷,又有一道石门,仅容只身通过,号称“华铁门”,俗称“第二关”。经沙萝坪、毛女洞、过云门,就到了青柯坪,路程恰为一半。前面西峰拔地而起,气势磅礴,北跳秦川,渭河如带,黄河隐约可见。“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坪东有块“回心石”,石前万丈陡崖直耸云端,令人望而生畏。游人至此,上则畏险,退则不舍,有徘徊犹豫之感。

从回心石挽索拾阶而行就是华山第一天险--“千尺”。危崖峭壁、突兀凌空,高约20米,凿有370多个石阶,左右垂有铁索,宽仅容身。仰望直岩崭立,一线天开,俯视如临深井,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与“千尺”紧邻的“百尺峡”,其陡险之状更甚于“千尺”,现在几经修整,已化险为夷。“老君犁沟” 也是登山必经险路,依山傍壑,陡坡直上,铺有570多个石阶。相传是当年太上老君在华山修炼,看到人们开山凿道, 十分艰辛,便以自己的青牛挽铁犁,辟出这条山路,故名“老君犁沟”。当地有民谣曰:“千尺、百尺峡、老君犁沟往上爬。”在“老君犁沟”的尽头是“猢狲愁”,顾名思义,崖壁太陡峭了,连猴子都发愁。

从猢狲愁下聚仙台,过横翠崖北上就到了北峰,也叫云台峰。其山势峥嵘,三面悬绝无路,只有一道山岭与其他山峰相通,苍松翠柏,掩映上下,巍然独秀,有若云状,故名“云台峰”。1949年6月,我人民解放军八勇士越过悬崖峭壁,奇袭北峰伪军,创造了“神兵飞越天险,英雄智取华山”的奇迹,打破了“自古华山一条路”的说法。

从北峰南上,要经擦耳崖、上天梯和苍龙峰等险道。在岩陡路窄的擦耳崖,人面壁挽索贴身而进,有时候岩石会擦着耳朵;至其尽头壁立60°,登 30级 “石?”,手足并用,称之“天上梯”。过此不远,就到了苍龙岭下, 一道黑色的山脊,似苍龙横在空中,首尾各搭一山,上下长达1500米,登山道就开凿在岭脊上,径宽不过1米,中突旁杀,两侧深壑千仞不辨水石,游人出没于浮云游丝之中,令人无不惊叹。

“过了金锁关,另是一重天”。金锁关形势险要,是华山东峰、西峰和南峰的咽喉。在三峰之间是一片洼地,西面有镇岳宫,它依山岩而建,松林笼罩,有名的“玉井”就在院中。每当雨季,玉井的水溢流出来,经过“二十八宿潭”奔注东西两峰之间,变成瀑布飞流直下,成为华山名胜。

西峰也叫莲花峰,笔立千仞,悬绝异常,峰顶一巨石,上覆石叶,形如莲花瓣,故称莲花峰。峰顶另有一大石,中部大凹,状似刀削,名“斧劈石”,为“沉香劈山处”。神话“宝莲灯”中,华山女神三圣母的儿子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地方。

东峰朝阳峰,山势壮丽,古松参天,峰顶朝阳台是观日出的绝妙之处。每当破晓,火团冉冉升起,水光相映,霞光万道,身临其境颇有“江山如此多娇”之感。峰东北有巨崖直垂,黄白相间,远望五指分明,形如巨掌,因名“仙掌崖”。传说是古代河神巨灵劈山开河之处。过去华山和中条山是连在一起的,挡住了黄河的去路,河神巨灵手托华山,足踏中条,劈山开河,使黄河东流大海。唐代大诗人李白赞颂道:“巨灵咆哮辟两山,洪波奔流射东海。”峰东侧有险径“鹞子翻身”通往博台,为汉武帝时卫叔卿下棋遗址,相传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与陈抟在山上下过棋,宋王输了华山,亦名下棋亭。

南峰是华山主峰,峰有二顶,分称“落雁”与“松桧”,其中落雁峰海拔2200米,是华山最高峰。在绝顶之处“仰天池”旁的石壁上,镶刻着“太华绝顶”、“登峰造极”、“儿视诸峰”、“洗手摩天”等明清和近代诗人题词。

近年来,华山游客与日俱增,为缓解上山道路拥挤阻塞,建了华山黄甫峪旅游公路暨“智取华山”登山路,结束了自唐代以来“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