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北京孔庙导游词范文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北京孔庙。孔庙又称文庙、先师庙,是祭祀孔子的圣庙。在中国,孔庙遍布各地,但孔氏家庙全国仅有两处,一个在山东曲阜,一个在浙江衢州,而坐落在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的北京孔庙规格最高,是元、明、清三朝皇帝举行国家祭孔的场所。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先师门,又称棂星门,是孔庙的大门,61面阔3间,进深7檩,单檐歇山顶,基本上保留了元代的建筑风格。进人先师门,迎面看到的便是大成门。大成门创建于元代,清代重修,面阔5间,进深9檩,单檐歇山顶。整座建筑坐落在高大的砖石台基上,中间的御路石上髙浮雕海水龙纹图样,五龙戏珠,栩栩如生。大成门前廊两侧摆放着10枚石鼓,每枚石鼓的鼓面上都篆刻一首上古游猎诗。这是清乾隆时仿周宣王时代的石鼓遗物刻制的。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到了第一进院落,这里是皇帝祭孔前筹备各项事宜的场所,其东侧设有宰牲亭、井亭、神厨,用于祭孔三牲的宰杀、清洗和烹制。两侧有神库、致斋所,用于祭孔礼器的存放和供品的备制。第二进院落是孔庙的中心院落,每逢祭孔大典,这里便钟鼓齐鸣,乐舞升平,仪仗威严。大成殿是第二进院落的主体建筑,也是整座孔庙的中心建筑,是孔庙内最神圣的殿堂。大成殿始建于大德六年,后毁于战火,明永乐九年重建,清光绪三十二年将殿由7间扩建为9间。殿内金砖铺地,内顶施团龙井口天花,其规制是最高建筑等级,堪与故宫太和殿媲美。殿中供奉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木牌位,神位两边设有配享的“四配十二哲”牌位。神位前置祭案,上设尊、爵、卣、笾、豆等祭器均为清乾隆时的御制真品。大殿内外高悬清康熙至宣统9位皇帝的御匾,均是皇帝亲书的对孔子的四字赞语,是极其珍贵的文物。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来到了孔庙的第三进院落,这是最具特色院落,是由崇圣门、崇圣殿和东西配殿组成的独立完整的院落,与前二进院落分割明显而又过渡自然,反映出古人在建筑布局上的巧妙构思。各位请看这组建筑,它叫崇圣殿,是祭祀孔子五代先祖的家庙,建于明嘉靖九年,清乾隆二年重修,并将灰瓦顶改为绿琉璃瓦顶。崇圣殿又称五代祠,面阔5间,进深7檩,殿前建有宽大的月台,月台三面建有垂带踏步各十级。殿内供奉孔子五代先人的牌位及配享的颜回、孔伋、曾参、孟轲四位先哲之父的牌位。东西配殿坐落在砖石台基上,面阔3间,进深5檩,单檐悬山顶,内奉程颐、程颢兄弟、张载、蔡沈、周敦颐、朱熹6位先儒之父。各位朋友,孔庙的三进院落及其建筑有明确的建筑等级差别和功能区域划分,和谐统一地组成一整套皇家祭祀性建筑群落,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来到了北京国子监,它位于国子监街(原名成贤街),与孔庙相邻。各位请看,这是集贤门,是国子监的大门,门内院子东西设有井亭,东侧的持敬门与孔庙相通。进入国子监的第二门一太学门,就是国子监的第二进院落,里面有琉璃牌坊,辟雍和彝伦堂。前方就是国子监土门内大型琉璃坊牌坊,它是北京唯一一座专门为教育而设立的牌坊。正反两面横额均为皇帝御题,是中国古代崇文重教的象征。位于集贤门内,是三间四柱七楼庑殿顶式琉璃牌坊,建于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牌坊正面额书“圆桥教泽”,阴面为“学海节观”,彩画华美,是北京唯一不属于寺院的琉璃牌坊。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看到的建筑叫辟雍,它是国子监的中心建筑,建于中轴线中心一座圆形水池中央的四方高台上,是一座方型重檐攒尖顶殿宇。四面开门,设台阶六级。辟雍周围环绕着长廊,四面架设精致的小桥横跨水池,使殿宇与院落相通,这种建筑形制象征着天圆地方。乾隆皇帝之后,每逢新帝即位,都要来此做一次讲学,以示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大家跟我往后面走,后面就是敬一亭,它位于在彝伦堂之后,是国子监的第三进院落,建于明嘉靖七年,设有祭酒厢房、司业厢房和七座御制圣谕碑,是国子监祭酒办公的场所。大家看我手指的方向,在孔庙与国子监之间的夹道内,有一处由189块髙大石碑组成的碑林,石碑上篆刻着儒家经典。这部石经的蓝本是雍正年间的江苏金坛贡生蒋衡历时20xx年手书而成。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下旨刻石立碑。全部石经共计63万余字,规模宏大,楷法工整,内容的准确性和刻制的精美度都优于西安的“开成石经”,而在规模上也是仅次于西安碑林的全国第二大碑林。
更多相似范文
篇1:北京天坛导游词400字
你们好!我是天马行空公司的导游,我叫郑梓濠。今天,我就带你们游览我国伟大的建筑工程——长城。大家和我一起登上长城吧!
你们远看,长城就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万蜿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一共有一万三千公里,多雄伟啊!
现在,我们就在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辅着的方砖,十分平整,像宽大的马路,城墙外有两米多高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嘹望台和射口,是屯兵使用的,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个城台,打仗时,屯兵就可以互相呼应了。
大家现在来到了长城上了。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很自然的就想起了古代人们建造长城的艰辛吧!大家看看这些条石,一块就有三千多斤重。那时候,什么车也没有,就靠这无数的肩膀,无数只手,一步一个脚印地抬上那个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啊。
好啦,你登上长城就是做了一回好汉啦!下面,大家可以自由参观、拍照!半小时后集中,请大家在游览时注意安全,谢谢合作!
篇2:北京北京大学导游词_北京导游词_网
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1898年12月正式开学。当时的京师大学堂既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中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京北京大学导游词五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北京北京大学导游词五篇(一)
大家好,欢迎来到百年学府北京大学。很高兴能够作为大家的导游,我叫马天意,大家可以叫我“马”导游。希望大家能积极配合我的工作,一起在北大度过一小段快乐的时光。
但是,在出发前,我要先强调一下纪律,请大家听好:
1、校园不是公园,这是一个学习的环境,希望大家不要喧哗,一起来感受校园里该有的氛围。
2、校园景色非常优美,请大家爱护环境,不要践踏草坪,攀枝折花,乱丢废弃物。
3、校园里的人非常多,大家走的时候排成两列纵队,紧跟队伍,千万不要走丢走散了。
要出发了,大家要紧跟着我的思路和脚步,否则你将会错过很多知识和景色哟!出发了,首先先让大家回顾一下北大历史。北大创办于1898年,原名京师大学堂,光绪皇帝亲笔题词“京师大学堂”匾额。它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的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是康梁百日维新的措施之一。慈禧发动政变,把所有的变法都废除了,只保留了京师大学堂。北大从此延续至今。(原校设在北京石景山东街)
1920xx年易名为北京大学校。严复任北大首任校长,积极开设外语学科研究西方文化的新课程。1920xx年红楼竣工,校本部设在故宫后的沙滩。
1920xx年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并且担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他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他聘陈独秀为文科学长,李大钊为图书馆长,胡适、钱玄同为文科教授,李四光为理科教授,马寅初为教务长,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鲁迅也应聘在北大教授《中国小说史》。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经过李大钊的介绍,认真学习马列主义著作,逐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也是在当时认识他的第一夫人,北大教授杨昌济的女儿。那时北大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云集。
1920xx年,北大师生点燃了“五四”运动的火炬,李大钊、胡适等人领导了文化革命的新启蒙运动,北大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北平很不安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南开大学纷纷南迁长沙,后又转到云南昆明组建临时“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持续八年,西南联大持续了八年,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是出人才最多的时期之一。西南联大汇各校菁华,以刚毅坚卓维系中华教育命脉,在此精神的激励下,培养了如诺贝尔获奖者杨振宁、李振道,两弹元勋邓稼先,文学家闻一多、朱自清等名人。
抗战胜利以后,1946年10月北大迁回北平沙滩复校,胡适扩建北大,设有六个学院,33个系。
新中国建立以后,1951年,政务院任命马寅初为中国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
北京北京大学导游词五篇(二)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中央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政治、文化、教育和国际交流中心,同时是中国经济金融的决策中心和管理中心。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东南与天津相连,其余为河北省所环绕。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其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为“蓟”。北京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北京也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历史悠久的国际高等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坐落于北京。
北京是全球拥有世界遗产(6处)最多的城市,是全球首个拥有世界地质公园的首都城市。北京旅游资源丰富,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达200多处,有世界上最大的皇宫紫禁城、祭天神庙天坛、皇家花园北海、皇家园林颐和园和圆明园,还有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恭王府等名胜古迹。全市共有文物古迹7309项,9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含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北京段)、32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国家地质公园、15处国家森林公园。世界文化遗产: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天坛、颐和园、明十三陵。世界地质公园:北京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八达岭―十三陵、石花洞。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国子监街、烟袋斜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密云县古北口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门头沟区:斋堂镇爨底下村、斋堂镇灵水村、龙泉镇琉璃渠村。
西周时成为周朝的诸侯国之一的燕国的都城。自金朝起成为古代中国首都中都。自元代起,开始成为全中国的首都。明朝自成祖后开始对北京进行大规模扩建,明朝时期北京成为第一个汉族王朝的首都。清朝在延续明北京城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些修缮和扩建。至清末北京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9余年的建都史。自秦汉以来北京地区一直是中国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1860年,英法联军打进北京;1920xx年,八国联军再次打进北京,美丽的北京城受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和洗劫,大量文物被侵略军和坏民劫掠。1920xx年辛亥革命后,民国元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定都南京,同年3月迁都北京,直至民国十七年中国国民dang北伐军攻占北京,张作霖败回东北,北洋政府下台。民国伊始,北京的地方体制仍依清制,称顺天府。
直至民国三年,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直辖于中央政府北洋政府。这一时期,北京新建了有轨电车系统,和一批现代的文化教育机构,如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辅仁大学、协和医学院等。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被日本占领。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成立,且将北平改名为北京。1945年8月21日,入侵北京的日本军队宣布投降,重新更名为北平。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市,实现对北京的解放。同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北平更名为北京。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
北京城不仅汇聚了世界上著名的五大宗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而且这五大宗教建筑和文化也各有特色。比如,现在我们行驶的朝阜路上,短短几公里,就聚居了四个宗教(朝阳门外的东岳庙、东四清真寺、隆福寺、广济寺、历代帝王庙、白塔寺)的建筑,而在北京宣南地区,以北京建城纪念柱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可以说聚集了五大宗教的许多著名活动场所。这些场所有:佛教的天宁寺、法源寺、长椿寺;道教的白云观;基督教珠市口教堂;天主教宣武门教堂(南堂);伊斯兰教牛街礼拜寺;这种“宗教文化区”在世界大城市中是罕见的,体现了东方“和”的文化氛围,体现了北京城市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凝聚力。
北京是座千年古都,历史上,因长期处于中原与北方民族的交汇处,故而曾融合了众多民族的文化、习俗与语言。久而久之,便产生出了富有本地特色的北京风俗习惯。例如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北京庙会等。
北京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特色的节日如龙庆峡冰灯艺术节、香山红叶节、白云观庙会、东岳庙庙会等。
北京北京大学导游词五篇(三)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近代最早以“大学”身份和名称建立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北大是中国近代唯一以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并开创了中国高校中最早的文科、理科、政科、商科、农科、医科等学科的大学教育,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北大传承着中国数千年来国家最高学府——太学(国子学、国子监)的学统,既继承了中国古代最高学府正统,又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先河,可谓“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自建校以来,一直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地位。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北大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深刻的影响了中国百年来的历史进程。学校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建设大学、C9联盟,以及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的重要成员。
北京北京大学导游词五篇(四)
大家好,欢迎来到百年学府北京大学。很高兴能够作为大家的导游,我叫马导游。希望大家能积极配合我的工作,一起在北大度过一小段快乐的时光。
但是,在出发前,我要先强调一下纪律,请大家听好:
1、校园不是公园,这是一个学习的环境,希望大家不要喧哗,一起来感受校园里该有的氛围。
2、校园景色非常优美,请大家爱护环境,不要践踏草坪,攀枝折花,乱丢废弃物。
3、校园里的人非常多,大家走的时候排成两列纵队,紧跟队伍,千万不要走丢走散了。
要出发了,大家要紧跟着我的思路和脚步,否则你将会错过很多知识和景色哟!出发了,首先先让大家回顾一下北大历史。北大创办于1898年,原名京师大学堂,光绪皇帝亲笔题词“京师大学堂”匾
额。它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的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是康梁百日维新的措施之一。慈禧发动政变,把所有的变法都废除了,只保留了京师大学堂。北大从此延续至今。(原校设在北京石景山东街)
1920xx年易名为北京大学校。严复任北大首任校长,积极开设外语学科研究西方文化的新课程。1920xx年红楼竣工,校本部设在故宫后的沙滩。
1920xx年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并且担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他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他聘陈独秀为文科学长,李大钊为图书馆长,胡适、钱玄同为文科教授,李四光为理科教授,马寅初为教务长,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鲁迅也应聘在北大教授《中国小说史》。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经过李大钊的介绍,认真学习马列主义著作,逐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也是在当时认识他的第一夫人,北大教授杨昌济的女儿。那时北大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云集。
1920xx年,北大师生点燃了“五四”运动的火炬,李大钊、胡适等人领导了文化革命的新启蒙运动,北大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北平很不安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南开大学纷纷南迁长沙,后又转到云南昆明组建临时“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持续八年,西南联大持续了八年,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是出人才最多的时期之一。西南联大汇各校菁华,以刚毅坚卓维系中华教育命脉,在此精神的激励下,培养了如诺贝尔获奖者杨振宁、李振道,两弹元勋邓稼先,文学家闻一多、朱自清等名人。
北京北京大学导游词五篇(五)
“大家好!我来自广东省,我叫凌青烨。大家可以叫我凌导。今天就是由我来担任你们的导游。我们现在在开往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立与1898你,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的第一所国立大学,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之一,与清华大学齐名。”
“好了,现在已经到了北大的校门口了,请大家注意一下卫生,如有垃圾请扔到垃圾桶或垃圾袋里。好了。我们下车吧。”
现在我们来到了北大最有名的:一塔湖图。塔是指博雅塔,塔级有十三级,高三十七公尺,本来是一座水塔,现在已成为了一处风景,供大家欣赏。湖是未名湖。当年取名时,参选的名称很多,但都不令人满意,最后由国学大师钱穆先生一锤定音,直接就叫“未名湖”了。图,就是我们现在来到的图书馆。这座图书馆,已经百年历史了。现在藏书1046万册,是亚洲最大的大学图书馆。
“我们接着往前走。”
“看,这就是塔和湖。现在这里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我们一定要注意卫生。青大家慢慢欣赏。”
今天的游览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大家多来玩!再见。
篇3:北京古迹导游词
北京中山公园位于北京市中心紫禁城(故宫)南面,天安门西侧,与故宫一墙之隔。它原是明清两代的社稷坛,与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一起沿袭周代以来“左祖右社”的礼制建造。中山公园现占地23万平方米,是—座纪念性的古典坛庙园林。
位于天安门西侧,全园面积22.5公顷。原为辽、金时的兴国寺,元代改名为万寿兴国寺。1420xx年(永乐20xx年)明成祖朱棣兴建北京宫殿时,按照“左祖右社”的制度,改建为社稷坛。这里是明、清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1920xx年辟为中央公园。孙中山先生死后曾在此停放遗体,为纪念孙中山先生,1920xx年由冯玉祥部下时任北平特别市长何其巩等爱国人士改名中山公园。
从南门入园,走过门厅,穿过曲折的彩绘长廊,迎面矗立着一座蓝琉璃瓦顶的由郭沫若题写的“保卫和平”汉白玉石坊(原称“克林德”坊和“公理战胜”坊)。放眼北望,古柏成林,大多是明代所栽。其中有7株挺拔参天,要三、四人方能合抱。形态各异的古柏相传为辽时种植,迄今已逾千年。还有一株槐树与柏树相抱而生。称“槐柏合抱”,至今仍枝繁叶茂,蔚为奇观。由此西行就到了坛门外,一对雄 中山公园(北京)俊的石狮系北宋遗物,是1920xx年从河北大名的一座古庙废墟中发掘迁来守门的。
走进坛门.眼前是一条绿色的林荫道,周围遍栽果树。公园的主体建筑社稷坛位于轴线中心,坛呈正方形,为汉白玉砌成的三层平台。坛上铺着由全国各地进贡来的五色土:中黄、东青、南红、西白、北黑,以表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思,并象征土、木、火、金、水五行,古人认为,五行乃是万物之本。坛台中央原有一方形石柱,名“社主石”,又称“江山石”,以示“江山永固”。石柱半埋土中,后来全埋,1950年已移去。坛四周建有四色琉璃墙,东蓝、南红、西白、北黑,四面各立汉白玉棂星门一座,显得格外庄严肃穆。皇帝把“社稷”看作为国家的象征,并自认为受命于天,为了祈祷丰收,每年春秋仲月上戊日清晨来此祭祀,凡遇出征、打仗、班师、献俘、旱涝灾害等也要到此祈祷举行仪式。坛之北的“拜殿”又名享殿或祭殿、是一座宏大的木构建筑,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单檐庑殿顶,白石台基,无天花板。明露着梁架和斗拱,绘和玺彩画。这是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1920xx年曾在此殿停放孙中山先生灵柩。接受各界人士瞻仰吊唁。1920xx年由冯玉祥部下时任北平特别市长何其巩等爱国人士改名为中山堂。堂后门内两侧原列有72支镀金银的铁戟,故称戟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将铁戟全部掠走。社稷坛外西南面,有神厨、神库、宰牲亭等附属建筑。
社稷坛东边,环境清静,称长青园,园内叠假山、搭花棚、筑花坛、置盆景。在松柏苍翠,杉竹相映中,点缀着松柏交翠亭、投壶亭、来今雨轩等景点;西边的唐花坞是培育各种名贵花木的温室花房,一年四季万紫千红,春意盎然。这里还有迎晖亨、兰室、水榭、四宜轩、春明馆、绘影楼等建筑。
此外,园内还从各地迁移来一些古建筑,在唐花坞以西,著名的“兰亭碑亭”与“兰亭八柱”,原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是19l7年迁来的。亭为重檐蓝瓦八角攒尖顶,立在中间的石碑上刻有“兰亭修禊曲水流觞图”和乾隆帝所写的有关“兰亭”的诗作,八根石柱上分别刻着历代书法家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帖,是珍贵的石刻文物。1920xx年从清代礼部衙门移来的习礼亭,原建于鸿胪寺内,是各地初入京的文武-和外国使臣朝谒皇帝习礼之地。
公园后部植一片柏树林。筒子河上可划船,冬天冰封期能滑冰。隔河与故宫相辉映,波光楼影 中山公园(北京)景2,景色如画。在加拿大的温哥华,有一座中山公园,旅居这里的华人、华侨和学子们的强烈的怀乡之情,从山水、林桥、路廊中折射出来。中山公园坐落于温哥华市中心东部,紧靠唐人街,与中华文化中心毗邻。据说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外建造的第一个全景中国古典式花园——苏州园林的再现。公园始建于1985 年3 月,1986 年4 月24 日正式开园,由中国苏州52 位专家组成的承建队在建筑师王祖欣和冯小麟先生的带领下,同温哥华建筑师韦亚祖和布景师邓云密切配合,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建成此园。中山公园所用的建筑材料,大部分来自中国,如玲珑光洁的琉璃瓦,雕刻精美的木制工艺品,各式各样的花格窗、假山石,铺曲径、小路用的鹅卵石等。
篇4:导游词北京故宫500字范文大全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这个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的北京故宫。我是廷佐旅行社的导游侯易辛,很高兴今天能带大家一起领略这美丽的文化遗址。
我们所说的故宫一般指北京故宫,是世界上最壮观、宏大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俗话说“三岛春深云气暖,九霄地迥月明多”。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这座神秘故宫的正门,去瞧一瞧如今的故宫吧!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宫殿,金碧辉煌,宏大雄伟。它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相当于1800多个篮球场!大家觉得不可思议吧?
当年,下令建筑故宫的,是明成祖永乐。故宫是个规模宏大的皇家宫殿,它由永乐四年始建,直至永乐十八年才建成。在天空中俯视故宫,故宫就像一座长方形城池,它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沿有宽52米的护城河。整个故宫有外朝和内廷组成。
大家朝那儿看,那就是外朝的三大殿,分别为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是古代君王和文武百官商议国家大事的地方。三大殿为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体现了汉式宫殿建筑的特点:平面布局以大殿(太和殿)为主体,取左右对称的法式排列诸殿堂、楼阁、台榭、廊庑、亭轩、门阙等建筑。走进去,我们会发现殿堂建筑以木构架支撑,柱底下有石柱础,砖修墙体北、西、东三面维护,坐北朝南,上盖金黄色琉璃瓦屋顶。
内廷的中心则是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统称后三宫,那里就是皇帝与后妃们住的正宫。大家现在可以休息一下,过一会儿我们去观赏后宫的美景。
好了,现在请大家跟随着我的脚步,继续故宫一日游吧!请大家在参观过程中不要大声喧哗,乱扔垃圾哦!祝大家度过快乐的一天!
篇5:写北京故宫的导游词
北京最令我向往的是那古代庞大的建筑群―故宫,在我六岁时我就想去故宫游玩了,可是一直没有机会。正好今年暑假妈妈单位要去北京旅游,我就趁着这个机会跟着妈妈去了趟北京。圆了自己心中的梦想。
穿过天安门,就来到了端门,再穿过午门就来到了故宫。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宽广的“广场”,据导游说,这就是文武百官进行早朝的地方。走进去,仿佛进入了大会堂,大约能站800人左右。前面就是著名的太和殿,里面金碧辉煌,金灿灿的宝座边上立着两只活灵活现的丹顶鹤,两边还有四根被金龙环绕的大柱子,足足要两人拉手才能环绕一圈。下面是从太湖底运来打磨过的太湖石,在中国这种太湖石非常珍稀,据说比黄金还贵重。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太和殿,一边走一边参观,各个宫殿的布局都差不多,但都比不上前面的太和殿。
走着走着,我感到非常的疲惫了,这时一股清凉的风迎面吹来,我顿时精神一振,才发现我走进了御花园。大片大片的绿色植被让人眼睛一亮,在外面蒸得我透不过气来的热风一下子逃走了,取而代之的是树荫带来的清凉。石板两旁都是茂盛的侧柏,一座座假山上长满了翠绿的植被,假山是太湖石垒起来的,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摸起来仍是那么的光滑,可见古代工匠们花了多少心血进行打磨,抛光的啊!帝王的安逸生活是多少老百姓的艰辛换来的。带着留恋不舍的心情我走出了故宫。
这个暑假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能去北京参观故宫,因为它不仅圆了我心中的梦想,而且让我感受到了故宫这件宏伟精美工艺品的魅力,更让我感受到了古代工匠们精湛的技艺和辛劳。百姓的生活是贫困的,被压迫在社会的最底层,深受剥削。而帝王将相们的生活是安逸的,是奢侈的。这故宫就是用老百姓的汗水和血水浇灌而成的,也是被压迫被剥削的象征,也是帝王统治阶级生活的一个缩影。
篇6:北京什刹海的导游词
俗话说“先有什刹海,后有北京城”,又被称为“后海”的北京什刹海历来是老北京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因其环境优美,且民俗风韵十足,两百余年来吸引了众多的官宦、名家甚至方外之人来此或修府第,或建庙宇,更为什刹海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现而今,北京的都市味越来越浓了,能看到老北京旧时民风的地方也越来越少了,可就在这什刹海,依然能够听到秋日里清脆的虫鸣,依然能能看见老北京四合院建筑群的缩影,依然能够咀嚼京味文化旅游节就要在这里开幕了。“游什刹海,看老北京”,品茗、荡舟、游王府、逛胡同,更有那纯正的京腔京韵,使什刹海大放异彩。
宋庆龄故居
醇亲王府醇亲王府位于后海北岸,府邸分为正院、住院、花园及马圈四部分。另外在府后建有醇贤亲祠堂一所,占地共约八十余亩。特别是府内的西花园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先生故居就建在醇亲王府的西花园,她在这里工作、生活了20___年,给这座古色古香的园林留下了许多痕迹,增添了不少亮色。
康熙年间,明珠的府邸花园正是坐落于此。园中假山、竹林、小桥错落有致,南楼前临水有“明开夜合”树七株,其中两株二百余年前的古木,据说是明珠长子纳兰性德亲手所植。年轻的纳兰性德常常邀集北京的文人名士相聚于此吟诗填词,今日立身树下,思古之情油然而生,眼前仿佛人影依稀,耳畔边似回响着当年的唱吟之声,“阶前双叶合,枝叶敷华荣”。后来明珠获罪,这府花园又被和坤所占,嘉庆即位后,花园和附近的府邸一起被赐予成亲王,并特许成亲王引后海水入园。现在我们看到的“恩波亭”就是成亲王时修建的,平安石上“岁岁平安”四字便出自成亲王之手。光绪年间,这座府邸又赐给了“光绪”的生父醇亲王,其在成亲王府的基础上添改修缮,建成醇亲王府。
今天,醇亲王府已经成为什刹海边的一道风景线,众多的游人慕名前来,只为心中那一份对历史的眷恋和对古迹的景仰。
梅兰芳故居
梅兰芳先生一生中的最后20___年是在什刹海西北隅护国寺街9号度过的,这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占地716平方米。如今已成为人们缅怀大师的观光景地。
这是一座两进的北京小四合院。共有房屋37间。现有馆藏文件3万余件。正院保存故居原貌,会客厅、书房、卧室和起居室内的各项陈设均按梅兰芳生前生活原状陈列。
郭沫若纪念馆
千竿胡同往北大约30来米,前海西街18号,这里便是一代文化名人郭沫若晚年居住过的地方。1963年秋天,郭沫若迁居此处,在什刹海西畔这座古朴的北京四合院里走完了人生最后14个年头。
走进纪念馆,草地上,郭沫若的铜像安坐在藤萝架前,双手轻轻放在膝头、目光平静而坦然。驻足绿荫下,闹市里久违的鸟鸣声,不绝于耳。
院内最为显眼的当数郭沫若夫妇亲手种植的银杏和牡丹,那些曾经与主人朝夕相处的一草一木,浸润在主人真诚与博大的情感世界中。人垂花门进四合院,东西两厢已辟为陈列室,以图片和实物展示着诗人、学者兼战士不平凡的一生。正房的客厅、办公室、卧室依旧是主人在世时的陈列。暖郎环绕小小的月季园,通向最北面的房间,正中的一间是郭沫若夫妇研磨书法的地方。伟人已去,故园依旧。一卷卷书稿,一幅幅书法佳作,保留着他的神韵。
广化寺
衣冠杂沓,车马骈阗的什刹海,历来是扎根皇城的佛教僧侣弘法结缘的首选之地。皆因梵刹林立,故名什刹海。什刹之一,饱经720___年沧桑的佛门古刹广化寺,坐落在鼓楼后西侧后海北岸的鸦儿胡同31号。广化寺坐北朝南,东临银锭桥,西傍宋庆龄故居,占地1.38万平方米,拥有殿宇329间,分中、东、西三大院落。整座寺院建筑严谨,僧房毗连,形成院中有院的建筑特色。寺内古柏苍翠,花草溢香,曲径通幽。
广化寺始建于元代,后经明清三次修建,清宣统元年(1909)曾在此筹建京师图书馆,鲁迅先生曾在此任职。1920___年8月对外开放。1982年北京佛教协会成立并将会址设在此寺。1986年,北京佛教协会在广化寺西路祖堂内肇建了北京佛教音乐团,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演奏“京音乐”即佛教音乐,并培养后继者。如今,广化寺不仅是信徒们礼佛的地方,佛教音乐、礼佛仪式等也已作为一种文化,成为什刹海民俗文化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刹品禅宗敬祠忆先贤
汇通祠
汇通祠也就是现在的郭守敬纪念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西海(积水谭)北沿的汇通河畔。元朝时期,这里水面辽阔,风景秀丽,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元大都城内、京杭大运河最北码头,漕运船只可直达这里。汇通祠坐朝南,有山门一间,歇山调脊灰筒瓦顶,石券门,棋盘木门两扇,前殿及东西配殿各三间,均为硬山调大脊灰筒瓦顶。后院有二层后罩楼,祠后原有一暗红色的巨石一块,通体花纹如云,叩之如铜。巨石纹路中隐约似有一鸡一狮,人们俗称:“鸡狮石”。
1988年9月27日汇通祠竣工。占地1100平方米的汇通祠按原建筑形式恢复修建。内有石狮、石亭、剑碑,假山叠石,错落有致,曲径路道,别具匠心,石壁洞岫,宛自天开。一座小岛重现人间,清水绕岛而过,随着湖水的流逝,仿佛又回到了久远而灿烂辉煌的历史。
恭王府花园
位于前海西街的恭王府花园,想当年曾是乾隆宠臣和坤的私宅,后由慈禧赐给了恭亲王亦忻并因此得名恭王府。
恭王府规模宏大,占地6万多平方米,府邸、花园两部分,拥有格式建筑群落30多处,布局讲究、气势非凡。其花园又名锦翠园,园内设计、布局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全园以“山”字形假山拱抱,三面堆土叠石为山,中路以房山石堆砌洞壑。立于山顶,居高临下,更可观全园景观。
如今,恭王府以其富丽堂皇、幽深秀丽,已是名扬四海,吸引着远近宾客。
逛胡同,品北京风韵
胡同、四合院是旧北京城的象征。不管你是北京土著还是远方来客,都会被那份浓浓的京韵所吸引。
由前海西街郭沫若故居出发,顺前海北沿过银锭桥登鼓楼。然后再乘车过鸦儿胡同到银锭桥墩,一路上,提笼架鸟的老头儿,跳皮筋的小姑娘,端碗炸酱面蹲在院门口边吃边聊天的小伙子,这种惬意的生活让人留连忘返。
逛胡同,不能不去金丝套,是指以银锭桥分界的前海北沿、后海前沿、柳荫街与前海西街之内的地区,有18条胡同蜿蜒曲折。沿途蜿蜒的玉河水流淌着社会奔腾不止的变迁;特色各异的小桥又赋予你诗人般的遐想;古庙旧寺让你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和对无知世界的敬畏;王府花园记录了得意的自恃和落魄的无奈;幽深的胡同孕育了社会发展的勃勃生机。
登城楼,听历史钟声
始建于1272年的北京钟鼓楼,七百余年一直矗立在北京城中轴线上。两楼一高一矮、一横一竖相映成趣,飞檐走阁、振翅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雄韬伟略。钟鼓楼曾是元、明、清三代报时的中心,起着所谓“以时出治,声与政通”的作用,看到它仿佛听到了那萦绕在京城上空的厚重钟声,让人震憾!
说什刹海,不能不提德胜门城楼。明、清时期,每逢出兵打仗,兵士们都要从德胜门出发,由此开赴作战前线,借个“德胜”的口彩。现在,站到德胜门上,展现在眼前的则是一派生机盎然的科技园区,社会前进的脚步搭上科技的翅膀从此将不可阴遏。从城门望北还可以看到护城洒的垂柳碧波和关厢景物,这里的自然风光和科技园区的相互彰映还真有点不同一般!
泛轻舟,享惬意人生
夜幕降临,什刹海里还有不少游船,点点船火,阵阵琴声。什刹海的摇橹船是仿照“清明上河图”中的船形打造的,古色古香。游客在北海公园北门对面荷花市场码头上船,由头戴斗笠、身着黄色短衣的船夫摇船,船上点起古老的马灯,船头怀抱丝竹乐器的小姐弹拨出轻柔动听的民间乐曲。橹船穿过古老北京著名的景观“银锭桥”,游客饮茶小吃,同时观赏两岸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民俗生活景象。最为精彩的是日落日升,船行什刹海后海,游人点起蜡烛纸河灯放入水中,灯浮水面沿船尾浮动,忽明忽暗灿烂一片。丝竹声中岸上游人驻足观看,船上游客畅饮尽兴……
美景需有美食相伴,才显得生活惬意。正巧,烤肉季、竹园宾馆、历家菜等名吃,就是在什刹海畔。
篇7:介绍北京百花山的导游词范文
门头沟百花山景区位于北京门头沟区清水镇,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著名景点,这里距北京市区车程约120公里,自驾前来十分方便。景区的山上有一处百花草甸,每到夏天五彩鲜花开放在山顶草甸之上,非常漂亮,适合拍照。景区里还可以登山徒步,观看森林云海,呼吸新鲜空气,是京郊周末出游的不错选择。
门头沟百花山自然保护区与房山百花山景区同名,另外很多游客还会将和房山白草畔景区和野三坡白草畔景区与这两个景区一起混淆起来。事实上几个景区都位于百花山脉之中,该山脉在北京和河北两侧各有一座主峰。门头沟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属于北京一侧的主峰,北京房山白草畔自然风景区和房山百花山景区也都位于这一座主峰,属于一座山峰在三侧有三座景区收费,最后在山顶处都可以相通,著名的百花草甸从这三个景区都可以到达。而野三坡白草畔景区则位于河北一侧,是一个单独的景区,与其他三个景区是不相通的。野三坡的高山草甸是另外一个概念,行前需要注意区分。
门头沟百花山的游玩较为简单,门票为40元,游客进入景区后即开始登山(景区原有索道现已废弃),大约需要2-3小时到达山顶的百花草甸处游玩,游玩后下山即可,游玩整个景区大约需要半天左右。
登山路以石台阶路和木制栈道为主,一路上有很多桦树林和松树,环境优美,在登上路上呼吸大自然中的清新空气,感觉十分不错。路上也有松亭夕照、长岭松涛等可以观赏的景点,主要是比较漂亮的树林和亭子,还有俊秀的山岭等,登山时一一观赏即可。
到达山顶区域后,最为重点的即是游玩百花草甸,每年的6-8月,山顶草甸上野花盛开,五颜六色的花朵铺满草地,景色非常漂亮,在这里游玩拍照十分不错。而每到秋天时,这里一片金黄,景观也特别美好。另外,山顶处还经常有云海等奇观,可以拍照摄影。
篇8:关于北京西山大觉寺导游词
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
欢迎来到“千年古刹”大觉寺参观游览。
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寺前广场,在进入寺院以前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大觉寺。大觉寺原名普照寺,始建于唐贞观20_年。明朝时避更名为大觉寺。1360多年来,大觉寺与海丰塔,默默见证了唐、宋、元、明、清的盛衰巨变。
据专家评定,大觉寺文物价值极高。仅从建筑上来说,大觉寺主体建筑气势恢宏,工艺精巧,随着历史的变迁,与清代学堂的其他建筑已经浑然一体。现在,在大觉寺的原址上,人们能领略到的不单是盛唐以来的佛教文明,而且还有清代至民国的官办学堂,建国后苏联风格的建筑,历史的足迹清晰可辨。
佛教名称为“庆友尊者”,即《法住记》的作者。他记载了16位罗汉的姓名和出处,使罗汉影响逐渐流传。传说,古印度有个叫波旬的恶魔,煽动人拆寺毁庙,杀害僧人,劫掠佛经。龙王激于义愤,用洪水讨伐波旬,并将佛经藏于龙宫。后庆友降伏龙王,取回佛经,故称“降龙罗汉”。
篇9:北京旅游景点天安门英文导游词_英文导游词_网
Tian’anmen Rostrum
Tian’anmen( the Gate of Heavenly Peace),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Beijing. It was first built in 1417 and named Chengtianmen( the Gate of Heavenly Succession). At the end of the Ming Dynasty, it was seriously damaged by war. When it was rebuilt under the Qing in 1651, it was renamed Tian’anmen, and served as the main entrance to the Imperial City, the administrative and residential quarters for court officials and retainers. The southern sections of the Imperial City wall still stand on both sides of the Gate. The tower at the top of the gate is nine-room wide and five –room deep. According to the Book of Changes, the two numbers nine and five, when combined, symbolize the supreme status of a sovereign.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ian’anmen was the place where state ceremonies took place. The most important one of them was the issuing of imperial edicts, which followed these steps:
1) The Minister of Rites would receive the edict in Taihedian( Hall of Supreme Harmony), where the Emperor was holding his court. The minister would then carry the decree on a yunpan( tray of cloud), and withdraw from the hall via Taihemen( Gate of supreme Harmony)
2) The Minister would put the tray in a miniature longting( dragon pavilion). Beneath a yellow umbrella and carry it via Wumen( Meridian Gate), to Tian’anmen Gate tower.
3) A courtier would be invested to proclaim the edict. The civil and military officials lining both sides of the gateway beneath the tower would prostrate themselves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emperor in waiting for the decree to the proclaimed.
4) The courtier would then put the edict in a phoenix-shaped wooden box and lower it from the tower by means of a silk cord. The document would finally be carried in a similar tray of cloud under a yellow umbrella to the Ministry of Rites.
5) The edict, copied on yellow paper, would be made known to the whole country.
Such a process was historically recorded as “ Imperial Edict Issued by Golden Phoenix”.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ian’anmen was the most important passage. It was this gate that the Emperor and his retinue would go through on their way to the altars for ritual and religious activities.
On the Westside of Tian’anmen stands ZhongshanPark( Dr. Sun Yat-sen’s Park), and on the east side, the Working People’s Cultural Palave. The Park was formerly called Shejitan( Altar of Land and Grain), built in 1420 for offering sacrificial items to the God of Land. It was opened to the public as a park in 1914 and its name was changed in 1928 to the present one in memory of the great pioneer of the Chinese Democratic Revolution.The Working People’s Cultural Palace used to be Taimiao( the Supreme Ancestral Temple), where tablets of the deceased dynastic rulers were kept.
北京长城英文导游词 ·岳阳楼英文导游辞 ·重庆英文导游词 ·西藏英文导游词
The stream in front of Tian’anmen is called Waijinshuihe( Outer Golden River),with seven marble bridges spanning over it . Of these seven bridges,historical records say the middle one was for the exclusive use of the emperor and was accordingly called Yuluqiao( Imperial Bridge). The bridges flanking it on either side were meant for the members of the royal family and were therefore called Wanggongqiao( Royal’s Bridges). Farther away on each side of the two were bridges for officials ranking above the third order and were named Pinjiqiao( ministerial Bridges). The remaining two bridges were for the use by the retinue below the third order and wre called Gongshengqiao( common Bridges). They anr the one in front of the Supreme Ancestral Temple to the east and the one in front of the Altar of land and Grain to the west.
The two stone lions by the Gate of Tian’anmen, one on each side were meant as sentries. They gaze toward the middle axis, guarding the emperor’s walkway. In front of the gate stands a pair of marble columns called Huabiao. They are elaborately cut in bas-relief following the pattern of a legendary dragon. Behind the gate stands another pair of similar columns. The story of Huabiao may be traced to a couple of sources. One of the versions accredits its invention to one of the Chinese sage kings named Yao, who was said to have set up a wooden pillar in order to allow the ordinary people to expose evil-doers, hence it was originally called a slander pillar. Later it ws reduced to a signpost, and now it serves as an ornament.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篇10:介绍北京香山的导游词
游客们,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北京香山游览,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就叫我小华就可以了,今天将由我带你们去欣赏一番香山的美景。那大家都跟我走吧,前面就是香山公园。
现在我们来到这个地方就是香山公园的东大门了,这里有两条道路是提供给游客行走的,在我们左边的就是上山的路,在右边的是去看景区的道路,不过今天我们要走的是右边的路,现在大家就跟着我走吧。大家直接往前面一直走,就来到了香山饭点,这里很多人应该就知道了,那我就不介绍了。再往前面就是松林餐厅,等会儿中午的时候,我们就会在这里吃午饭。接下来,我们就到了有名的双清别墅,大家赶紧跟我往前走,大家看这里的主席的床是不是很有意思,一边高一边低是不是。
在香山可看的地方非常的多,接下来就是大家自由活动的时间了,我也和大家说一下该注意的地方,首先不要乱扔垃圾,文明旅游,然后坐缆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最后危险的地方一定不要乱闯。
好了,希望大家都可以玩得开心!
篇11:北京什刹海的导游词
今天,我和妈妈来到什刹海游玩。到了那里,我才知道什刹海是一个现代与古老融为一体的美丽地方。站在银锭桥上,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幅江南水乡的美景:一缕缕轻风把碧绿的湖面吹得微波荡漾,湖两岸绿茵茵的垂柳随风摇曳,水面上一只只搭篷的橹船悠悠穿行。
“这么迷人的地方为什么叫什刹海呢?”我百思不解地问妈妈。妈妈笑了笑说:“孩子,咱们先说这个‘海’字。最早这里只是一个不大的积水潭,元朝建都引水进京,这里水量大增,成为大运河北端的起点。当时的人们将较大的水面称为海,所以就有了什刹海的名称,一直到今天都这样叫。”
“原来是这样,什刹海真是历史悠久。那什刹又是怎么来的呢?”我摸着脑袋好奇地问。
“什刹海一带风光秀美,很多文人墨客题诗赋词,王公大臣筑府造园,名人们纷纷迁居到此,许多高僧也在这里修寺建庙。这什刹海附近就有十余座庙宇,有观音庵、广化寺、汇通祠和药王庙等等,民间有这样说法:什刹九庵一座庙。”妈妈说。
“那到底有没有确切的记载呢?”我走下银锭桥,边走边问妈妈。
妈妈跟着我走了几步,说:“我记得广化寺内有一个碑,这个碑是清朝咸丰二年立的,上面好像写着:都城西北隅有巨浸曰什刹海,以环海有丛林十故名,广化寺者什刹之一。”我们沿着湖边向前走去。沿岸林立着各式各样的店铺,有卖古玩的,有卖西餐的,还有酒吧。往来的人有中国人,也有不少外国人。人人脸上都那么悠闲。“这儿的人还挺多的。”我好奇地说。
“是啊,这里跟北海、颐和园不一样,那儿是皇家园林,平民百姓去不得。而这里景色怡人,是老百姓纳凉休闲的好去处。”妈妈指着前边说,“现在更成了人们,特别是外国人品味中国文化的旅游胜地。所以你看这里既有中国传统的食楼,又有时尚现代的酒吧。”太阳渐渐地落下山,夕阳映照在什刹海上,波光粼粼。往这边看,阳光照在四合院的瓦片上,古色古香,再往那边看,阳光照在现代餐馆的大玻璃上,又散发出时尚的色彩。古老与现代在这里相映成辉。
什刹海,真是个好地方!怎能让我不喜欢呢?
篇12:关于北京西山大觉寺导游词
现在咱们看见的这座大型照壁叫“九龙壁”,是用优质青石镌刻而成。“九龙壁”高4.2米,长15米,重60吨,上部是石梁石瓦;下盘为清式须弥莲花座;中间“九龙壁”用十一块高2.2米,宽1.3米的青石精雕细凿拼接而成,十一块青石拼接,不露隙缝,看上去像是在一整块青石上镌刻而成。九条青龙腾云跨风、盘旋翻滚,神志各异、栩栩如生,有欲上青天之势,充实表现了中华人的共同体的龙文化。“九龙壁”背面刻有《重建大觉寺记》。
现在有的游客可能着急啦!小王啊,你刚才还给我们留谜来者,你是不是忘啦!笑忘没忘,咱们现在就去揭秘神奇。现在咱们看见的西边这座楼阁式舍利佛塔叫海丰塔,大家再数一数他有多少层,(游客数塔的时候讲)海丰塔是鲁北平原灿烂文化的重要标志,是千年古县无棣厚重历史人类社会形态文化的象征。与沧州狮子东光县的铁菩萨同等名望,被誉为冀鲁三胜。大家都数完啦吧,咱们的海丰塔也是十三层。和前面的台阶相互呼应,再佛教当中,十三是非常高贵的,只有像佛祖这种级别的高层才有资格享用。由此可见我们的大觉寺可以说是佛教圣地。
海丰塔往南50米是海丰塔的旧塔基,当时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挖掘,至于地宫中会有怎样的发现呢?我们和您一样的期待。等以后时机成熟,我们竭诚欢迎您再来无棣,看一看沉睡1360多年的佛教圣物。
线面咱们再去看一看西偏殿地藏殿这里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所以称“地藏王菩萨”,又因其“决心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所以又称大愿菩萨。
东偏殿是观音殿正中供奉的是观音菩萨,其左右两侧分别是龙女和善财童子。据传观音下凡前已成佛,名慈航大士,由于人间疾苦之声直达天庭,她大发慈悲之心,请求佛祖甘愿下界救苦救难,于是她投胎作了妙庄国王的三公主——妙善,后来便有了女身菩萨像。
至此,咱们已游逛完了大觉寺,下面是自由活动时间,您可以爬爬塔,照照相,敲敲钟,击击鼓,当然也可以听小王讲讲那些海丰塔的故事。30分钟后,咱们门口集合,去参观吴式芬故居。
篇13:2025年北京国子监的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要带大家前去游览的是北京北二环边上的国子监。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学,始设于隋代,历经元、明、清三代的北京国子监,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国子监街内,是中国最后一个国子监,保存至今,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子监,大家会问,何为国子?为何读jiàn(荐),而不读jiān(兼)?首先咱们说说“国子”:《周礼·地官·师氏》记载:“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东汉经学家郑玄注:“国子,公卿大夫之子弟。”《汉书·礼乐志》:“国子者,卿大夫之子弟也。”清·刘书年《刘贵阳说经残稿·国子证误》:“国子者,王大子、王子、诸侯公卿大夫士之子弟,皆是。”可见国子泛指贵族子弟;至于“监”的读音,读兼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历史上只有男监、女监,没有专门囚禁贵族子弟之监啊,另外“国子监”作为官署名牧马监、钦天监、中书监之“监”都读jiàn(荐)。
另外,在参观前,我想请大家在参观过程中注意一下国子监内的古槐.
据史料载,在元明时,北京的国子监内有国槐古柏二百余株,随着年代的推移,现存古槐古柏仅四十余株。国子监里的古槐大多种植于元代,距今已七百多年。在这些古槐中,最著名的一棵,是位于彝伦堂前西侧的“吉祥槐”。“吉祥槐”高约15米,由两棵主干组成,其双干周长分别为2.6和2.5米。似一对孪生兄弟并肩而立,向人们展示着独特的风采。此槐种植于元代,据说是元代国吉监第一任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许衡所植。人们为什么叫它为“吉祥槐”呢?相传在明末此槐已死,但到清乾隆十六年的初夏,枝干上忽又萌发新芽成叶,枯而复荣。国子监的师生们发现后,纷纷传颂,当时正值乾隆生母慈宁太后六十寿辰,人们认为是吉祥的征兆,所以得名“吉祥”。文武百官纷纷题诗作画,以示庆贺。这年正赶上大学士将溥奉旨到孔庙祭先师,他得知此事后,竟夜宿国子监,发挥其树画的特长,绘制一副古槐图,得到乾隆的嘉奖。据《日下旧闻考》载“国学古槐一株,元臣许衡所植,阅岁既久,枯而复荣。当辛末一枝再茁之出,时慈宁六旬万寿之岁,槐市众生,传为瑞事”。乾隆皇帝也作《御制国学古槐诗》,诗云:“黄宫嘉荫树,遗迹缅前贤。初植至元岁,重荣辛末年。奇同曲阜桧,灵纪易林乾。徵瑞作人化,符祥介寿筵。乔柯应芹藻,翠叶润觚编。右相非夸绘,由来事可传。”乾隆的古槐诗和蒋溥的古槐图及众大臣的诗文还刻在碑上,立在树旁。朝廷还下旨把古槐用琉璃围墙保护起来。据说古槐诗画碑保存完好,在1956年该碑与《十三经石刻》一起移到孔庙西侧。关于此槐的名字,在上述《日下旧闻考》引句中的“槐市”。在周代时的太学旁,有一大片槐树林。当时的士人和太学生为了互通有无,每逢初一、十五,就在槐树林里,各自拿出家乡的土特产或书籍等互通有无,或进行买卖。因都是文人进行交易,故出现和气礼让的景象,人们称为“槐市”,以后槐市也就泛指国子监。文句中的“槐市众生”也就是国子监的学生。
国子监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上分布着集贤门(大门)、太学门(二门)、琉璃牌坊、辟雍、彝伦堂、敬一亭。东西两侧有四厅六堂,构成传统的对称格局,是我国现存唯一一所古代中央公办大学建筑。
琉璃牌坊:在集贤门内有一座三间四柱七楼庑殿顶式琉璃牌坊,正面额书"圜槁教译",阴面为"学海节观",彩画华美,是北京唯一不属於寺院的琉璃牌坊。
辟雍:辟雍建於清乾隆四十九年,建於中轴线中心一座圆形水池中央的四方高台上,是一座方型重檐攒尖顶殿宇。四面开门,设台阶六级。辟雍周围环绕着长廊,四面架设精致的小桥横跨水池使殿宇与院落相通,这种建筑形制象征着天元地方。康熙皇帝之后,每逢新帝即位,都要来此做一次讲学,以示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
六堂:位於辟雍左右两侧的33间房,合称为六堂,分别为:率性堂、诚心堂、崇志堂、修道堂、正义堂、广业堂,是贡生、监生们的教室。
彝伦堂:位於辟雍以北,元代名为崇文阁,明代永乐年间予以重建并改名为彝伦堂,早年曾是皇帝讲学之处,兴建辟雍之后,则改为监内的藏书处。
敬一亭:位於在彝伦堂之后,是国子监的第三进院落。建于明嘉靖七年,设有祭酒厢房和司业厢房和七座御制圣谕碑。
北京国子监在1949年之后一度被用做首都图书馆,彝伦堂被改建为阅览室,六堂成为书库,随着首都图书馆新馆落成并投入使用,20xx年首图迁出北京国子监。现在北京国子监成为中国教育博物馆所在地。作为首都图书馆,北京国子监曾经免费向公众开放,现作为博物馆须购票进入。 首图迁出后,国子监为了牟利,所以又先后将彝伦堂及六堂等空间租给「王码」开办复读班,民众花钱购票进入后,看不到昔日的皇帝、贡生及监生,却可以看到复读班学生在国子监内嬉戏、学习,形成一种特殊的景象。
下面大家就自由活动一个小时,之后再门口集合。
篇14:北京故宫导游词700字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大家到北京来作客,我叫方芳,大家可叫我方导。今天我将带领各位去游览世界闻名的故宫,希望我们能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
故宫是我国最大、最完整的皇宫,在世界上堪称最为壮丽的古代建筑群,己有近62019年的历史。
故宫是我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故宫的建筑布局分为外朝和内廷。外朝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大臣的主要场所。其中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三大殿,文华殿和武英殿分立两侧。内廷是皇上处理日常政务和后宫嫔妃及幼年的皇子居住、游玩、奉神的地方。
故宫共有9000多间宫殿,雕梁画栋,殿宇辉煌,极尽华丽威严。故宫是我国古代建筑大师和能工巧匠非凡技术和丰富相象力的结晶。如:太和殿中有72根支柱,其中6根支柱是镀金的,上有金龙盘绕。透过栏杆往大殿里瞧,你们会瞧见大殿里金碧辉煌。宝座是镀金的,扶手是镀银的,4个香炉是用香木做的,真是富丽堂皇。太和殿后是中和殿,中和殿是皇帝休息的地方。最让你们惊叹的是保和殿后的一块石雕。石雕长16。57米,宽3。07米,厚1。7米,有200多吨重。上面雕着波涛汹涌的大海,腾云驾雾的飞龙。故宫真不愧为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呀!
现在我给大家两个小时的自由参观时间。请大家面对我们祖先留下的这些文物时,要格外珍惜,小心,不要损坏,大家可以用照相机照下自己喜欢的部分。还有,除了照片,你什么也别带走,除了身影,你什么也别留下。
我们该回去了,希望大家喜欢北京,有机会再来北京参观其它20处文化遗产。
篇15:介绍北京百花山的导游词范文
百花山是国家AAA级风景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和门头沟区交界的深山中,距市区120公里,道路交通便利。森林覆盖率达90%。主峰百花山海拔1991米,白草畔海拔2050米,为北京市第三高峰。
百花山动、植物资源丰富,素有华北天然动植物园之称,有四个植被类型,十个森林群落。植物种类有110科、1100种。动物种类有170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褐马鸡、黑鹳、金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斑羚、勺鸡。市级保护动物有50多种。
百花山环境独特,风景优美,是一个很好的旅游场所。年均气温6~7℃,七月份平均温度22℃,负氧离子含量为5级,是消夏避暑的胜地。
百花山的风景资源可分为四大景区,35个景点:百花山主峰景区、百花山草甸景区、望海楼景区、白草畔景区。这里风景独特、气候宜人,群山环抱、奇峰连绵、溪水潺潺云遮雾障、劲松森林,奇花异草,稀禽珍兽。有“百花草甸”、“百草山瀑布”、“万年冰肌”、“古树擎天”、“云顶日出”、“古石海”、“云海升腾”、“晚霞映翠”、“蚂蚁山”、“送树长廊”等著名景观。
篇16:2025年北京国子监的导游词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
北宋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范仲淹参政"庆历新政",应天府书院升为南京(今商丘)国子监学,与东京(今开封)、西京(今洛阳)的国子监并列为北宋最高学府。
明朝时期行使双京制,在南京和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设在南京的国子监被称为"南监"或"南雍",而设在北京的国子监则被称为"北监"或"北雍"。南京国子监始建于东吴永安元年(公元258年),到明永乐年间,规模宏大,延袤十里,灯火相辉,盛况空前,当时邻邦高丽、日本、琉球、暹罗等国"向慕文教",不断派留学生到南京国子监学习。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20xx年),是中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
西周时期国家的最高学府称为"太学", 汉武帝设置"太学"也是承袭了传授儒家经典最高学府的功能。
永安元年(公元258年)东吴景帝孙休创建国学,设太学博士制度,诏立五经博士,为建业太学之滥觞。
西晋晋武帝咸宁四年(278)初立国子学。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之始。《晋书·卷二十四·职官志》记载:"咸宁四年(278),武帝初立国子学,定置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助教十五人以教生徒。博士皆取履行清淳,通明典义者,若散骑常侍、中书侍郎、太子中庶子以上,乃得召试。"国子学限五品官以上贵族子弟方可入学。但国子学在西晋并不景气,尤其是西晋末年以后,时兴时废。
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全国之后,建业太学中断。
晋武帝死后,中原"八王之乱",以王导、谢安为首的大族,于320xx年簇拥着西晋皇族琅邪王司马睿,仓促南渡至建邺(史称"永嘉南渡"),建立起偏安江左的东晋王朝,并在鸡笼山下建立建康太学。
西晋末(320xx年),因为晋愍帝的名字叫司马邺,为了避他的名讳,又把建邺县改称建康县。
后宋、齐、梁、陈先后在建康建立太学。
刘宋时期,元嘉十五年(438),宋文帝召雷次宗至京师,令国子学开馆于鸡笼山,聚徒百人教授。
刘宋末年,祖冲之回到建康,担任谒者仆射的官职祖。祖冲之花了较大的精力来研究机械制造,重造指南车,发明千里船、水碓磨等等,是我国南朝机械工程专业之最早肇始。祖冲之算出圆周率的真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简化成3.1415926,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
北齐改国子学称之为"国子寺"。隋平陈以后,实行抑制江南地方势力的政策,摧毁六朝宫苑,漫天大火,烧炎千里,建康城全部被平毁,建康太学中断。
隋开皇初年,决定国子寺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开皇十三年(593) 国子寺不再隶属太常,成为独立的教育管理机构,复名国子学。大业三年(607)改称国子监,监内设祭酒一人,专门管理教育事业,属下有主簿、录事各一人,统领各官学,如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各官学的博士、助教、生员皆有定额。据《隋书·百官志下》记载:博士:"国子、太学、四门各五人,书、算各二人,"助教:"国子、太学、四门各五人,书、算各二人,"学生 :"国子一百四十人……"。国子学与太学并立,是专门研习儒家经典的经学学校。
唐承隋制,武德元年(618)唐设国子学,学额300人,学生皆为贵族子弟,教师24人。贞观元年(627)唐将国子学改称国子监,同时成为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监内设祭酒一人,为最高教育行政长官。设丞一人,主簿一人,负责学生学习成绩和学籍等具体事宜。唐代曾几易国子监之名,曾改称司成馆、成均监,神龙元年(705) 又复其名。据《旧唐书·高宗本纪》载:"凡六学,皆隶于国子监。"所谓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
唐朝以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大分裂时期。这一时期,蒋州又一次成为南唐的都城。920xx年,杨行密被封为吴王,以扬州为国都,史称"杨吴"。后来权臣徐温操纵了吴国的军政大权。920xx年,徐温兼任异州刺史,由他养子徐知诰具体负责军政事务。937年,徐知诰代吴称帝,定都金陵,并改金陵为汗宁府,国号唐,史称"南唐"。939年,徐知诰称自己是唐明皇第六子永王的后裔。南唐的宫城设在金陵城的中央,大体上位于今洪武路一带,设南唐金陵太学。
宋沿唐制,分设西京国子监(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京国子监(今河南省开封市),增辖武学。宋代国子监亦屡易其名,有时称国子监,有时称国子学,其职能具有二重性,一是作为官学最高管理机构,二是生徒就学的最高学府。如北宋著名学者程颐曾任判西京国子监,胡瑗曾以直讲名义兼判东京国子监。宋太宗端拱二年(989)曾改国子监为国子学,淳化五年(994)又改国子学为国子监,名称反复变化。招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入学,称国子生或监生。宋初无定额,后规定200人为限。但实际数量很少,故可插班补缺或旁听。国子学设判监事总管学校,由直讲教授经业和训导德行。
北宋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范仲淹参政"庆历新政",应天府书院升为南京(今商丘)国子监学,与东京(今开封)、西京(今洛阳)的国子监并列为北宋最高学府。范仲淹提出"精贡举、择官长"等十项改革主张,改革当时教育系统,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先行实施改革,一改当时崇尚辞赋的浮浅学风,重经义、重时务、重实际。
辽代的中央官学中亦设有上京国子学、中京国子学、东京国子学、西京国子学和南京国子学。其中除南京国子学外,其他均无明文可考。金代的国子学于海陵王天德三年(1151)始创,规定词赋、经义学生百人,限宗室、外戚亲属及诸功臣三品以上官吏的兄弟或子孙入学。另外在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设有女真国子学,限金人子弟优秀者入学。
元代分设国子监管辖国子学。蒙古国子监管辖蒙古国子学,蒙古国子学于元世祖至元八年(1272)创立,入学资格限于随朝蒙古、汉人百官等,学习内容主要是以蒙古文译写的《通鉴节要》,并兼习算术,学成考试,量才授官。回回国子监管辖回回国子学,回回国子学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90)创立。入学资格限于公卿大夫及富民子弟,学习内容以"亦思替非"文学为主,目的是培养诸官衙译史人才。元代又设有汉文国子学。所学课程有《孝经》、《小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以及《诗》、《书》、《礼记》、《周礼》、《春秋》、《易》等。
明朝国子监创于明太祖初定金陵之时,即改应天府学为国子学。后太祖建都南京,重建校舍于鸡鸣山下,改学为监,故称国子监。
1320xx年,建元大德十年,北京国子监始建,初称为北平郡学,至今已有720xx年的历史,是元、明、清三代的国家最高学府及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1393年,洪武二十六年,南京国子监学生已增加到8000多名。
1420xx年,永乐二年,北平郡学复称国子监。永乐十八年(1420),明迁都北京,改北京国子监为京师国子监,于是明代国学有南北两监之分(亦称南北两雍)。
1420xx年,永乐二十年,达9900多人,盛况空前。当时邻邦高丽、日本、琉球、暹罗等国"向慕文教",不断派留学生到国子监学习。但此种盛况为时不久,正德以后日衰。
1650年,南京国子监改为清江宁府学。
清因明之旧制,世祖始修葺北京国子监。据《清史稿·选举志》记载:"世祖定鼎燕京,修葺明北监为太学。顺治元年,置祭酒、司业及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簿等官。设六堂为讲习之所,曰: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一仍明旧"。乾隆年间,国子监祭酒仿宋名儒胡瑗苏湖教法,分经义、治事二斋教学,"严立课程,奖诱备至",力主经世致用,曾使国子监出现"师徒济济,皆奋自镞砺,研求实学"的可嘉景象。但清朝末期日趋腐败,使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监生多纳粟入学,为科名声利而学,致于积重难返。
1920xx年,南京清江宁府学在四牌楼江宁府学基础上建立三江师范学堂。
1920xx年12月6日(光绪三十一年),清末改革学制,设置学部,国子监裁废,其教育行政功能并入学部,国子监的历史使命便告结束。
1956年,北京国子监辟为首都图书馆。
1998年,辟雍对外开放北京国子监。
20xx年,首都图书馆迁出。
20xx年,北京国子监和孔庙成立北京孔庙和国子监管理处。为历史文化类旅游景区。
北京国子监坐落在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国子监街( 原名成贤街)15号,与孔庙和雍和宫相邻。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2A级景区,国子监街两侧槐荫夹道,大街东西两端和国子监大门两侧牌楼彩绘,是北京仅存的建有四座牌坊的古建街。
北京国子监作为古代中央大学,历来倍受国家重视,多有修建,尤其经明永乐、正统年间分别进行的大规模修缮和清乾隆年间增建辟雍后,形成了今天的建筑规模和格局,占地面积为2万7千多平米。
主要景观
北京国子监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依序为集贤门、太学门、琉璃牌坊、辟雍、彝伦堂、敬一亭。主体建筑两侧有"二厅六堂"、御碑亭、钟鼓楼等,形成传统的对称格局。前院东侧有敬持门与孔庙相通,构成"左庙右学",是我国现存唯一一所古代中央公办大学建筑。
国子监大门名集贤门。门内东西两侧有井亭。二门名太掌门,门内左为钟亭,右为鼓亭。门北甬道中有一座琉璃牌坊,高大华美,三门四柱七座,是北京唯一一座专为教育设立的琉璃牌坊。
牌坊正背两面刻有"圜桥教泽"、"学海节观",均系乾隆皇帝御书。牌坊上覆黄色琉璃瓦,以示皇家向学重教的传统。坊内左右为黄琉璃瓦重檐碑亭。北为主体建筑辟雍。
集贤门
集贤门,国子监的大门,门内院子东西设有井亭,东侧的持敬门与孔庙相通。
太学门
进入国子监的第二门,太学门。进入后就是国子监的第二进院落。里面有琉璃牌坊,辟雍和彝伦堂。
琉璃牌坊
走过太学门,就是国子监二门内大型琉璃坊牌坊,他是北京唯一一座专门为教育而设立的牌坊。正反两面横额均为皇帝御题,是中国古代崇文重教的象征。位于集贤门内,是三间四柱七楼庑殿顶式琉璃牌坊,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正面额书"圜桥教泽",阴面为"学海节观",彩画华美,是北京唯一不属于寺院的琉璃牌坊。
琉璃牌坊辟雍
琉璃牌坊辟雍,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是国子监的中心建筑。建于中轴线中心一座圆形水池中央的四方高台上,是一座方型重檐攒尖顶殿宇。四面开门,设台阶六级。辟雍周围环绕著长廊,四面架设精致的小桥横跨水池使殿宇与院落相通,这种建筑形制象徵著天圆地方。乾隆皇帝之后,每逢新帝即位,都要来此做一次讲学,称为“临雍讲学”,以示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六堂,是位於辟雍左右两侧的33间房,合称为六堂,分别为:率性堂、诚心堂、崇志堂、修道堂、正义堂、广业堂,是贡生、监生们的教室。
彝伦堂
彝伦堂内的王码学校彝伦堂,位于辟雍以北,元代名为崇文阁,明代永乐年间予以重建并改名为彝伦堂,早年曾是皇帝讲学之处,兴建辟雍之后,则改为监内的藏书处。
敬一亭
敬一亭,位于在彝伦堂之后,是国子监的第三进院落。建于明嘉靖七年,设有祭酒厢房和司业厢房和七座御制圣谕碑,是国子监祭酒办公的场所。
十三经刻石碑
共190座,原立于东西六堂,现珍藏于国子监与孔庙的夹道内。这些石经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 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十三部,计63万多字,为我国仅存的一部最完整的十三经刻石。我国石刻经书始于汉代,该部石经由蒋衡书写刻于乾隆年间,故又有乾隆石经"之称。
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又称“太学”“国学”。它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明代永乐,正统年间曾大规模修葺和扩建,清乾隆四十八年又增建“辟雍”一组皇家建筑,形成现在的规制。国子监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占地面积二万七千多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集贤门(大门)、太学门(二门)、琉璃牌坊、辟雍殿、彝伦堂、敬一亭。古代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为“监生”。国子监不仅接纳全国各族学生,还接待外国留学生,为培养国内各民族人才,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曾起到积极的作用。国子监主体建筑经历700多年依然保存完好,是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学府校址,国子监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建筑风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孔庙占地220xx平方米,有三进院落。中轴线上得建筑依次为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前院东面有碑亭、神厨、省牲亭、井亭;西面有碑亭、致斋所,并有持敬门与国子监相通。两侧排列着198通元、明、请三代进士题名碑,刻有51624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名次,是研究我国科举制度的珍贵实物资料。大成门外有乾隆石鼓和与之有关的两座清代石碑。中院的主要建筑为东西庑和13座御碑亭;后院崇圣祠独立成院,集合成北京孔庙完整的古建筑群体。
篇17:导游词北京故宫200字
亲爱的旅客朋友们,你们好!我是这次旅程的导游,我姓张,你们可以叫我张导,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北京故宫。
现在我们在的位置是在故宫的门口,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这里曾居住过二十四个皇帝,是明清两代的皇宫,现为故宫博物院。
现在请大家顺着我的右手往这边走,这里是故宫的宫殿建筑。你们知道吗?故宫的宫殿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达九万多平方米,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这建筑群气魄宏伟,富丽堂皇,极为壮观,无论是平面布局还是立体效果,都是无与伦比的。现在大家可以在这里休息一下,拍下照片,过个30分钟再走。
好了,大家跟着我继续向前走。故宫由一条中轴贯通南北,这条中轴又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故宫的角楼,角楼建造精巧美观。角楼周围环绕着高10米,长3400米的宫墙,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大家仔细地看看。
朋友们,因为时间仓促,这次对故宫的介绍就到此结束。下次有机会再带大家详细的参观。谢谢合作!
篇18:最新的北京司马台长城导游词范文
司马台长城虽以山势险陡、长城雄奇为主景,却不乏碧波荡漾、湖光帆影的优美环境,长城角下的鸳鸯湖赋予了这段长城以灵性,清澈的湖水,是由水量充沛、四季凉爽的冷泉和冬季热气喷涌、水温常年在38℃的温泉汇聚而成的,湖水冷暖各半,经东历夏,从不结冰。夏季里荡舟湖上,清风徐来,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司马台长城不仅有奇丽的风光,亦是一座文化遗产的宝库。今年来,在这段长城上发现了许多长城文物,其中:有石刻“题名碑”,碑上记载着当年修建长城时的情况以及与建城有关的官员的名字,同时这里还发现几处城墙和敌楼上有带戳印文字的砖,上面刻的都是参加修建长城的军队名称和年代,如“万历五年山东左营造”、“万历五年宁夏营造”等等。长城砖上带有戳印文字,在其它长城上也是及为少见。在修复这段长城清基过程中,又清出一批出土文物:有当年守城将士使用过的各种武器,其中有铁炮、石炮、铁镞铁铳、手雷、三眼铳。铁弹丸、火药勺等,还有守城战士用过的生产生活用具,其中有锄头、铁铲、菜刀、铁灯碗等等,以上这些文物很珍贵,它为研究明代长城及明代历史提供了价值很高的事物资料。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司马台长城则是这份遗产中的一颗明珠,为了更好地保护这段长城,并满足广大中外游客更好地领略长城的风采,司马台长城景区一手抓文物保护工作,一手抓旅游开发建设,使司马台长城这一世界文化瑰宝无愧于时代,无愧于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教授的评价:“中国长城是世界之最,而司马台长城是中国长城之最。”
司马台还为游客提供登城隐形索道、游览峡谷索桥、鸳鸯湖上泛舟、游泳、垂钓、住宿、小型会议、山寨野味等服务。
篇19:最新的北京孔庙导游词范文
Beijing AnDingMen article in guozijian street, also known as cheng Yin street. The street is a total of four originalre building a type of coloured drawing or pattern, in the qing dynasty is the arched most preserved street in Beijing. Locust trees on both side of the street, blotting out the sun shade, sophora japonica fragrance. Beijing Confucian temple is situated at the eastern end of the street.
Confucius temple is sacrifice famous thinker, educator, Confucius temple world culture celebrities, has a long history.
Beijing Confucian temple was built in the yuan, a teacher for six years (1302 AD), yuan, a teacher for ten years (1306 AD) built, begun to take shape. Ming jiajing nine years (1530 AD) built the footprints temple, dedicated to Confucius five generations of ancestors. Qing guangxu thirty-two years (1906 AD) the expansion of the dacheng hall, Confucius into todays scale. The entire Confucius temple watching operas.it comprises three courtyards, covers an area of about 220xx square meters, the main body construction along the central axis, bilateral symmetry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al layout. In the long history of more than 700 years, it became a yuan, Ming and qing three generations of rulers Kong Chongru, promoting education, the main context of the holy land, has become many aim at of intellectuals worship hall of fame. This group is old than the imperial palace imperial buildings concentrated the essence of Confucian culture in one thousand, frozen for a period of hundreds of years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In a hall with high ceiling of the chung chi towering cooper, stone forest, Confucius temple, from the noise of the city, touch the pulse of the history, culture, with quiet indifferent heart to feel an extensive and profou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t is a activity.
Main building of Beijing temple of Confucius is covered with yellow glazed tiles, is the highest building in the feudal society regulation. The Confucius temple building scientific layout, scale, highlights the royal style.
Past the door (also called lingxingmeng door) is the Confucius temple gate, width between three and seven deep purlin, single eaves jehiel the top of the hill, basically retained the architectural style of yuan dynasty, past the door on both sides of the connection in the outer wall of the temple, is a city gate. Enter the past the door, right against the face is dacheng door.
Dacheng door was established in the yuan dynasty, rebuilt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width between five and nine purlin, deep single eaves jehiel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The entire building is located on the tall brick stylobate, embossed on the royal standing in the way of high sea dragon pattern, wulong play bead, lifelike. Dacheng in front of the corridor on both sides by 10 shek kwu, each raised from stone carving a poem in ancient safari. This is when the qing qianlong imitation of the 8th century BC Zhou Xuan Georgian stone relics of print, resembles that of words and profound poetic only knowledgeable Confucius was able to fully understand. First into the courtyard of the former arranges various matters, that is the emperor, the east of the slaughter pavilion, well pavilions, kitchen god, the dishes that look, that is used to slaughter, cleaning and cooking. On both sides of the library, lent by god for offering Kong Liqi store and prepare offerings.
The second into the courtyard is the center of the Confucius temple courtyard, every time, for the Confucius memorial ceremony here then bell and drum everywhere, deriving euphoria, ceremonial majesty. Dacheng hall is the second into the main architecture of the courtyard, has also been the center of the whole Confucian temple architecture, is the most sacred temple in the Confucius temple. Dacheng hall built Yu Dade six years (AD 1302), was destroyed by fire, after the Ming yongle nine years (AD 1411) reconstruction, the qing guangxu thirty-two years (1906 AD) to the temple from 7 to 9. Inside the brics floor, inside the top group longjing mouth smallpox, their level of regulation is the tallest building in feudalism society of China, comparable to the palace hall of supreme harmony. "Dacheng temple consecrate Confucius holy king wen xuan" whore, as both sides have obtain "four with twelve zhe" memorial tablet. A god lead the case on set, respect, jue, You, Bian, beans and other phenomena are qing qianlong drive makes the real thing. Inside and outside the hall hangs 9 to xuantong emperor of the qing emperor kangxi imperial tablets, all is the emperor of the book probes into four words of Confucius, is precious cultural relics.
The third into the yards most distinctive, Confucius temple is composed of the footprints door, temple worship and things peidian peidian independent complete compound, and the former binary compound segmentation significantly and natural transition, reflects the ancients, the clever conception on the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bureau. This group of buildings called the footprints temple, is the home of the five generations of ancestors worship Confucius temple. Building the Ming jiajing nine years (AD 1530), the qing qianlong emperor two years (AD 1737) rebuilt, green glazed tile roof instead of the gray tiles and roof. Chung temple, also known as the five dynasties shrine, width between five and seven deep purlin, before the house has a wide platform, the platform built on three sides with step every tenth level. Temple consecrate Confucius memorial tablet of five generations of ancestors and obtain YanHui, hole Ji, who, mencius memorial tablet of the father of the four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ers. Things peidian peidian, located in masonry stylobate, width between three and five deep purlin, single eaves the hanging, in cheng, cheng hao finds brother, zhang zai, Cai Shen, zhou dunyi, zhu six Confucianism, the father of the first.
Watching operas.it comprises three courtyards and buildings with clear level difference and function division, harmony to form a whole set of royal sacrificial architecture community, is a prominent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ancient architecture.
Confucius temple after 700 years of history culture, precious cultural relics of a legacy, become a important historical research of ancient Chinese imperial examinations and Confucius Confucianism and in-kind.
In Confucius temple first into the yard on both sides of the imperial way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with 198 tall title jinshi stone, three of the yuan dynasty, the Ming dynasty, 77, 118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title jinshi stone engraved on the yuan, Ming and qing three generations of names, native places, imperial jinshi in all the subjects, a total of 51624 people. In numerous jinshi we know celebrities such as Ming dynasty etiquette of zhang juzheng, patriotic star Yu Qian, Yuan Chonghuan, scientists present YanSong rape, to learn in the qing dynasty outstanding yu ji xiaolan, liu2 yong and modern celebrity Liu Chunlin, shen junru and so on. Shuttle in the time span for hundreds of years in the forest of steles, stroke want mottled itself, look up at BeiMian has been vague on the handwriting, not let a person a "jiangshan generation have fell out, all the excellences for hundreds of years".
Between the Confucian temple and guozijian ancient royal (university) in the way, there is a made up of 189 large stone forest of steles. Stone carving with Confucian classics: zhouyi, "history", the "book of songs", "rites" and "yili", "rites", "spring and autumn zuo zhuan, the biography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ram," the spring and autumn GuLiang biography ",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xiao", "mencius", "er ya". This writing is the blueprint of yongzheng years jiangsu jintan gongsheng Jiang Heng lasted 12 years and calligraphy. Fifty-six years of qianlong (1791 AD) burring on the monkey made a. All writing a total of more than 630000 words, large scale, our method is good, the accuracy of the content and the seal of fine degrees are better than that of xi an "writing", and in terms of scale is the second largest after xi an forest of steles forest of steles. Ho-shen, wangjie legend emperor qianlong emperor nominees for President, Peng Yuanrui, liu2 yong as vice-president to textual research. Peng Yuanrui rare books in the song thirteen classics HeDing Jiang Heng calligraphy by the draft, and the popular form of characters to the old style, make the text more complete specification, ancient meaning, highly praised by emperor qian long, were given taizi Pacific title. This makes ho-shen envy is special, of rights in ones hand he ordered overnight to stone tablets to mend all the old style. Until after the collapse of the declaration and archaic handwriting to repair again, there are pieces of dig on BeiMian traces.
On the west side of central courtyard okimichi have seen through. Composed of green petals Wells, stone well. Because is located on the waterline okm, stable door area, the well water often overflow to the mouth of the well, water quality pure palate, legend has it the highest for people after greeting Confucius after all want to drink the water in the well, it is said that after drinking can be inspired, flair, write a good article. With well water ink, 4 excessive, write the word mo xiang pen smoothly. So the qianlong emperor "name inkstone lake. Although now borehole water level is low, there is no one to drink, but the name of the well refined atmosphere and moving legends, added a bit of Confucius literary grace.
篇20:北京十渡导游词
西湖港:西湖港自然风景区!这里不仅有桂林的奇山秀水,更有清泉峭岩之景,飞瀑叠翠之貌。北宋年间的范仲淹曾赞誉到:“丹峰翠壁相辉映,纵有王维画不如。”“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座铁索桥横跨拒马河,铁索桥入口处百米码头与天然石舫遥相呼应。两岸绿树葱郁,金沙泛光,山湖一色。
拒马乐园:拒马乐园是十渡自然风景区景色最好、娱乐项目最集中、游客最多、品位最高的景区,也是被誉为“十渡蹦极、神州第一”中国第一座蹦极所在地。它横跨八渡的麒麟山于拒马河之间,山水环抱,现已形成集山上、山下、水上、空中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游乐园,主要有碧莹水上游乐场、石佛馆、索道、甭急、峡谷飞人、滑翔飞翼等景区景点。
碧莹水上游乐场:碧莹水上游乐场位于十渡风景名胜区九渡村境内,水域面积200亩,水面长度1300米,平均宽度100米,平均深度0.8米,经培训合格的救生员随时在水上巡逻,确保游客的安全。碧莹水上游乐场四面环山,水流缓慢,水质清湛,微风轻拂,碧波荡漾,丝丝涟漪,与两岸悬崖断壁、绿柳茵茵构成了一幅绝妙的山水画。
万景仙沟:万景仙沟自然风景区位于十渡风景区九渡村南,是十渡旅游风景区中三大美峡之一,沟内有两条支谷和数条须谷,一条支谷向南直通笛子庵与孤山寨毗邻一条支谷向西,直边笔架山,沟内山奇石怪,泉清潭碧,有杏劈石、镇龟石、神猴峰、镇狐石、无字碑、织锦台、笔架山等奇妙景观20余处。
孤山寨:孤山寨自然风景区是造福人类大自然孕育出一个人间胜景。它位于十渡风景名胜区得七渡村村南,因三座孤立的山峰而得名,峡谷长约10公里,峡谷蜿蜒,山石奇异,瀑布飞鸣,以“野、奇、幽、奥“而著称。漫游孤山寨,两侧山峰林立,怪石嶙峋,越是向里走,山势越险峻,峡谷越窄,植被越丰茂,景致越优美,峡谷最窄处仅有5米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