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崂山巨峰一日游攻略(经典20篇)

浏览

376

范文

79

崂山导游词最新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游客们,欢迎大家来到崂山!崂山位于青岛市的东部,亦称“劳山”。它是山东半岛主要的山脉。

古代人经常爬崂山,都会写下许许多多的诗词,写的都很美呢!最早写崂山的是《诗经》“山川悠远,维其劳矣”、《诗经·小雅·鱼藻之什》郑笺云:“劳劳,广阔”。

游客们,崂山是一座海上仙,它的景点都是道士修道的地方,让我来介绍一下吧!

进了这个门,大家可以看到这里有个矮矮的洞,这个洞叫“明霞洞”,是供修道的道士睡觉的。大家可以进去看一看,注意,洞太矮不要撞头!古代有很多道士,于是经常来这里修道。晚上不愿意回家就挖了一个洞,故叫做“明霞洞”,晚上就睡在这里。大家都听明白了吗?再看这个小小的屋子,是狗窝,连小小的狗窝都非常小巧精致呢!

我们还要去参观另一个有名的景点-太清宫。它也是一个修道的地方。这里有棵树,叫做龙头榆,因为它长得像条龙。它已经20__多岁了!我们再往里面走走,四面八方都是拜佛的地方,大家都可以拜一拜!

我们走一走,大家要快些,每人可以找一根树枝,支起这块大石头,下山腰就不疼啦!

这块是缆车售票区,大家可以去买票。今天的旅程就到此结束了。欢迎下次再浏览崂山!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2024年山东崂山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542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各位先生、小姐,一路辛苦了,欢迎您来崂山太清宫。

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道观是崂山的太清宫,它是崂山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观,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距今已有2140多年历史。

太清宫的创始人是江西人张廉夫,他因做官不顺,弃官修道,在此修建了一所茅庵,供奉三官,取名“三官庙”。到了唐朝末年,道士李哲玄又扩建庙宇供奉三皇,取名“三皇殿”。宋朝时期,道士刘若拙又自修了一所茅庵供奉老子神像。刘若拙武艺高强,宋太祖听说他修道高深,于公元960年(建隆元年)召其入京,想把他留在宫中,刘若拙坚决要求回崂山,宋太祖就赦封他为“华盖真人”,由此给他巨款,敕建“上苑”和上清宫,重修太清宫。太清宫是刘若拙的别院。从此,太清宫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太清宫主要有“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等多间建筑。

[太清牌坊]

这里是太清宫牌坊,1997年太清宫出资修建,高8米,宽16米,由底座、立柱、额枋、字板四部分组成,为四柱三门式。牌坊又称牌楼,是中国特有的门洞式建筑,虽然它只是中国古建筑中的“小品”,但其古老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其被公认为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加上它具有强烈的装饰、衬托、气氛渲染的风格,自然被广泛地应用到寺观庙宇的建筑中来,起到了标识引导、空间分界、装饰美化、纪念颂扬的作用。

太清石坊阳面“崂山太清宫”五字为中国宗教局闵志庭道长题写;阴面“阆苑圣德”为本观现任道长刘怀远所题。“阆”字意为“空旷”,庄子外物曾记“胞有重阆,心有天游”,意指心胸宽阔;“苑”指花园,“阆苑”则指具有“阆风的花园”,古指仙人所居之境;唐李商隐《李羲山诗集》中有“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墙无处不(妻)鸾”。“阆苑圣德”是指具备高尚品行的仙人居住之处。

[正门→钟楼→鼓楼→元辰阁→元君阁]

我们现在来到了太清宫的正门,大门比以前更加宽敞大方。这个门是20_年4月完工,五月一日正式开放。大门为重檐庑殿顶建筑,也称“山门”,这一名称还保留着当初道众聚于山林隐修的痕迹。来到宫观,仙、俗相分的标志就是宫观的山门,按照道教的说法,跨过山门,就意味着踏进了仙界,与立于山门殿外眺望已是天壤之别、仙俗之别。

进入大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右手的钟楼和左手的鼓楼。俗话说,“晨钟暮鼓”。钟鼓是为了给道士们一种严整的时间观念,提醒他们勤学苦修,不要偷懒。

钟鼓楼后有两座高大雄伟的建筑,这是新建成的“元辰阁”和“元君阁”。

元辰阁供奉的是斗母元君,斗母又称斗老,斗母是道教星宿神中的北斗众星之母,是掌管天文星象的女神,也就是掌管农业节令的神。

两旁有六十甲子,道教信奉六十位星宿神。每位神名都是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循环相配而得。元辰殿内供奉的六十甲子神象,文武兼备,喜怒各异,或持枪剑,或抱琴执笏,各显神通,轮流管理人间一年祸福,被尊为值年太岁。

元君阁供奉的是碧霞元君。碧霞元君,全称是天仙圣母碧霞元君。碧霞元君在北方尤其华北最受崇拜,因为她的“老家”在山东泰山。

碧霞元君,又叫“泰山玉女”,按道家之说,男子得仙称“真人”,女子得仙称“元君”。泰山玉女,上通乾象,降临下土,坤道成女,故名“天仙玉女”,又因神女身穿碧衣红裙,所以全称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的右边是送子娘娘,古代人们认为生儿育女是送子娘娘恩赐的,她能保护子孙后代平安成长。左边是眼光娘娘,传说眼光娘娘能治疗各种疾病,保佑人们眼明心亮、身体健康。

殿内两边供奉的是“八仙”,八仙是最受中国人欢迎的神仙群体之一,但八仙的产生与定型却经历了很长一个过程。今天各位熟知的道教八仙先后见于唐宋文人的记载,但他们凑成一个班子是在元代,而这个班子的定型却是明代的事,并沿用至今,这显示了民间造神的随意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山东青岛崂山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533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们的汽车现在已经进入了崂山的风景区内,从这到我们今天要参观游览的太清宫景区还有20多分钟的车程,接下来小蒋利用这段时间给大家先就崂山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崂山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崂山的主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132.7米,是我国18000海岸线上唯一的一座高度在千米以上的山峰,因而崂山又被称为“近海名山”。崂山有"海上名山第一”, “神仙窟宅”“灵异之府”。之美称,同时,崂山也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1982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xx年,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旅游景区。

那么我们今天要参观游览的太清宫呢,他是属于崂山南线上的一个著名景点,同时也是崂山内规模最大的一座道观。崂山太清宫它始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其创始人是江西才子张廉夫,当张廉夫年从终南山云游崂山,在此修建了一所庙,称“三官庙”,又建起了“三清殿”,两殿合成“太清宫”。唐朝末年,道士李哲玄来到崂山,续建了“三皇殿”。到了宋朝时期,道士刘若拙又重修了太清宫,从此太清宫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后又经过了丘处机、张三丰的发扬光大,到了今天才闻名天下。

好了,说着呢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太清宫门前,我们待会呢会从东门进,西门出,全程不走回头路,由于正值旅游旺季景区大,游人多,所以,请大家待会互相提醒,跟着小蒋,以防走散。

大家注意一下哈,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太清宫的正门前,首先大家看到的是太清牌坊,又称牌楼,其高8米,宽16米,由底座、立柱、额枋、字板四部分组成,为四柱三门式。

他呢建于1997年,上面写着“崂山太清宫”五个大字,

继续前行,我们现在来到了太清宫的正门。此正门与20xx年4月建成,20xx年5月1日正式开放。山门内两侧供奉着道教的四大护法天师:三眼灵光马灵耀、黑虎玄坛赵公明、威灵瘟元帅温琼和南宋名将岳飞。走进山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两侧的钟楼和鼓楼。在我国古代有晨钟暮鼓之说,其目的呢是警示众道士勤修苦练,不可虚度光阴。我们继续往前走,大家可以看懂啊在道路的左右两边呢有两座雄伟的建筑,他们分别是元辰阁和元君阁。元辰阁正中供奉的是斗姆元君,元君阁供奉碧霞元君。我们再往前走,好了我们现在已经穿过太清宫的第二个正门——仪门,来到了三官殿的正门前,三官殿主要供奉的是天官、地官、水官。三官大帝,也就是我们的三位祖先尧、舜、禹。相传尧敬天爱民,上应天象,风调雨顺,被人尊为“天官”。舜在位时,民风高尚,地不生灾,被誉为“地官”。大禹呢继承了父业,三过家门而不入,治理了水患,理所当然地被尊称为“水官”。走出三官殿,我们会看到一块大石头,上面雕刻着“逢仙桥”三个字。相传宋代的道长刘若拙除夕迎神,在这里遇到了一位白须飘飘的老翁,于是他走上前来与老翁交谈。正想问其姓名时,老翁却不见了,只在雪地上留下了两个脚印。于是刘若拙认为自己遇到了仙人,所以就将此桥称为“逢仙桥”。过了逢仙桥我们就已经来到了山上,我们首先会看到的是康有为石刻,上面还有丘祖殿、文昌阁、财神殿。由于时间有限呢我们就不上去了。好了,大家现在呢跟着我往左拐,此时大家会看到这里有一颗弯弯曲曲的榆树,因为它是唐朝道长李哲玄亲手栽植的,所以呢称之为“唐榆”,又因为它树干盘曲,形状似龙头,又被称为“龙头榆”。

参观完龙头榆,我们再往前走,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大殿就是太清宫三大殿的主殿三清殿。三清殿是道教供奉主神“三清“的地方,正殿内供奉的是三清真神。中间的这位是玉清----元始天尊,他手持元珠,象征洪元;右边的这位是上清----灵宝天尊,他怀抱如意,象征混元,左边这位是太清----道德天尊,也就是老子,他手持宝扇,象征太初。三清是道教的最高境界,这三位天尊也是道教信奉的三位最高尊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山东青岛崂山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崂山区位于青岛市区东部,与老市区相邻,东南濒临黄海,总面积389.34平方公里,人口19.14万,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政府、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青岛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和崂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实行“四块牌子,一套工作机构的管理体制”。辖设中韩、沙子口、王哥庄、北宅4个街道办事处。

崂山区拥有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青岛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两个国家级政策开发区域和国务院确定的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的崂山风景区。这里贯彻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增加环保投入,实施碧水工程、蓝天工程、绿色工程等系列环保工程,科技部确定为国家持续高效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区,这里成为了一个环境良好、资源合理利用、生态良性循环、城市优美洁净、居民健康长寿的理想之地。

崂山区以境内的崂山而命名,其山脉纵横,群峰峭立,古木参天,海山相映,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等名胜古迹,被誉为“海上名山第一”,崂山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居住。崂山冬暖夏凉、四季如春,引得古今名人逸士、名道高僧纷至沓来,故被称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一九八二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崂山区海岸线绵延曲折,长达103.7平方公里,盛产对虾、海参、鲍鱼、扇贝、石花菜等海产品并形成了以裙带菜、中华鲟、淡水蟹、甲鱼等名特优品种为主的高效渔业。现拥有大型国家级群体性渔港1处,小型渔港12处。崂山物产资源丰富,其中崂山矿泉水,崂山花岗岩和崂山茶尤为著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介绍山东崂山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规划三期建成,计划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一期工程自20xx年9月份开始建设以来,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帮助下,经过园林集团广大建设者近一年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已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一期工程共投资6000万元人民币,现已栽植各类苗木120个品种40多万株,铺植草坪10万平方米,修建道路9.1公里,已建成了六个专类园区、三个拦水坝、一座污水处理站和两座高位水池,还铺设了景区地下管网和园区灯光系统。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已成为各种植物争芳斗艳、鸟类自由生存、山水相映成趣、生态环保并重的集游览观光、休闲、科普、娱乐、赏红叶等于一体的南部山区新的旅游景点。

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开园以来,通往红叶谷的旅游专线车每天载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来到这里,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民俗风情、以游客为上帝的经营理念、以游客的满意为最高宗旨的服务承诺、热情真诚的待客之道,使来到红叶谷的朋友们宾至如归、流连忘返。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红叶谷游览观光,首先我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刘X,大家可以叫我刘导,希望大家喜欢我的讲解,也希望你能从我的讲解中对红叶谷有更多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崂山南线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749 字

+ 加入清单

此次旅行我选择了崂山南线游,因为南线有流清(乘车观海佳地)、太清(崂山最著名道观所在地)、棋盘石(佛教特色)、仰口(海滨度假胜地)四个风景区,他们是一票制,而且在同一游览线上。巨峰(崂山顶峰)、北九水(山水结合的峡谷风貌)、华楼(花岗岩叠石风貌)三个景区等以后有时间去青岛的话,还会去的。

8月中旬的一天早晨五点多,收拾完毕,吃完早饭,8:30坐公交车到达了崂山南线风景区的总入口——大河东售票服务中心。向态度热情的售票员说明是在同程网上预订的门票后,不一会儿就拿到了两张预定好的优惠门票。感谢同程网及这位既漂亮又服务热情的年轻售票员。

售票处紧邻东面就是进山验票及乘旅游车处。上了舒适宽敞的空调旅游大巴,不一会儿人坐齐了。乘车沿途在流清景区欣赏着浩瀚的大海、出海的渔船、龟山……沿山路折转,约20分钟,到达了崂山景区的标志性景点太清(崂山最著名道观所在地)游览区。

第一站在八水河停车场下车,先游览八水河景区。八水河区域为爬山线路,沿八水河而上,可以观龙潭瀑水库,游千年上清宫,沿曲弯小径穿林登山,能到达的终点为崂山著名道观明霞洞。这儿面临大海,山色清秀。下车后,首先在“海上名山第一——崂山”旅游标志前留影,向东行2分钟,左手边上山的石台阶就呈现在眼前,开始爬山了。沿途南方人摆的旅游摊位很多,游客也不少,一点也不寂寞。上行不久,右手边龙潭水库的大坝耸立在眼前。库水清澈,水波不兴。随着台阶的上下起伏,不久左手边就来到了著名景点龙潭瀑。龙潭瀑又名玉龙瀑,位于崂山南麓八水河中游。八水河流至此处跌落于深潭,水如玉龙,吐雾喷雨,景色壮观,在崂山十二景中,称“龙潭喷雨”。周至元有诗赞曰:“凌空乱溅沫,疑是玉龙飞。白挂虹千仞,青山环一围。抛来珠落落,舞处雪霏霏。游客贪清赏,斜阳不忍归。”瀑布旁边的山崖上,有刻的大大的“龙吟”两个字。水潭左边大石上,雕刻着一群海军战士在水中勇救落水学生的塑像,还有一身穿海军服的战士的雕像毅然耸立,让人看后肃然起敬!

山路两侧不时传来或大或小“哗哗”的山泉水流下的声音,让人感受到了崂山的灵气。泉水边不时有游客洗脸、洗手以解除疲乏。穿过一片茂密的竹林,过一段平地,前面就是上清宫了。门外生长着一棵千年银杏树,高耸入云。买票进入(每人三元)这个二进院落,首先是通道两旁的两棵巨大的银杏树,高耸参天,硕果累累,古朴沧桑。过一个上写上清宫字样的大门,正对“寿”字迎门墙,来到干净优雅神圣的院落。正面是一个大大的香炉,后面大殿,两侧配殿。供奉着道教始祖,玉皇大帝等神像。塑像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院内香气缭绕。正院左侧的小院内,尽头一块大石上,刻着得道高人作的崂山有关的诗句。院内游客不多,清静典雅。出上清宫,沿宫墙右侧石台阶继续上行,山路曲折,山花点缀,云雾缭绕,山泉潺潺,松涛阵阵,如入仙境。几位韩国游客不一会儿就超过了我们一家三口。我们身上略显潮气,但是却凉爽,越向上走,越感到仙山的诱惑。过了福寿石,上行约5分钟,就到了著名的道观明霞洞。

购买含有导游费用的5元一张的门票进入。导游给讲解了明霞洞的来历,据说山东沿海某县一位眼睛失明的村民,在此修炼,忽一日复明,睁眼一看仙气萦绕,满眼霞光,以此下决心更加苦练修行,得以有明霞洞的来历。进入潮湿低矮的洞内,里面有一张高僧打坐的石床,洞内可容纳十几人的样子,洞的尽头有接入的电灯。下面红布包裹的长条台子上有一个木匣,中间有一个小孔,导游说是可以免费从里面拿个锦囊。此洞非原洞,原洞因为有一年下大雨,山石滚落淤积把洞口堵住了。道人和山民一起在距离原址左侧几米远的地方,重新掘洞,以利修炼。洞口外面崖壁上有刻的“天半朱霞”四个蓝色字体,洒脱大气清秀。原洞口前面两颗大银杏树茁壮成长。再向前是道观的大殿了,导游把拿锦囊的游客领到了写有“法物流通处”的一间大屋子里,里面有人接待。导游的解说就结束了,大殿就一点儿也没有介绍?!我们拾阶而上,透过一棵开满红花的大树看到了供奉碧霞元君神像的大殿。沿大殿左侧狭窄的通道上行,有一处院落正在建设,里面的大殿初具规模,但是还没有竣工。返回主殿的右边,一个精致的石亭子下面,有一个涑玉泉,泉水清澈见底。泉水旁边有一个供奉龙王的石洞。明霞洞院落外面云雾缭绕,只有一颗大大的银杏树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恍若来到天堂的感觉。

沿山路下行,走另一条下山到达上清宫的路。沿途寂静,没有遇到几个游客,头顶右侧的观光缆车里德说话声倒显得杂乱了。路边的一些小摊位没有了摆摊的人。过一片茶园,山路转折,眼前豁然开朗,上清宫的外墙就在眼前了。一路凉风送爽,一路泉水歌唱,一路心情舒畅。

在八水河停车场上车,再游览太清(崂山最著名道观所在地)景区的太清宫景区。据说太清宫是崂山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教殿堂,始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迄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太清宫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由于被远处巨峰和近处七峰环抱,阻挡住冬季北来的寒冷气流,因而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近似亚热带小气候、小环境,因此既无寒冬,又无酷暑,温和湿润,植物繁茂,品种繁多,所以有“小江南”之称。崂山太清宫的石牌坊高大气派、威武壮观。牌坊上雕龙刻风、花草、祥云、十二生肖、福禄同帧。石雕堪称艺术佳品。过石牌坊,左手边一块大石上刻着阴阳鱼的标志,旁边上书:全真道教天下第二丛林。真的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再向前行,购买每张20元的太清宫门票,来到太清宫第一道大门前,门上匾额“崂山太清宫”是上一届题字。验票进入宽敞的院落。通道两旁钟楼、鼓楼,再向前两侧两个配殿,分别供奉不同的神仙,继续向前走,来到一处开阔广场,广场北面就是崂山太清宫的第二道大门了,据身边的导游说男女进这道门还有说法,中间一门平时不打开,只有皇帝才能通过。左右有两个侧门,男左女右进入才好。道家不走回头路,如果信奉道家的话,整个太清宫的游览,那就向前行,不重复游览,所以,太清宫景区的出口并不在这儿,想留影的话,随游览随拍照,不要留下遗憾啊。可是要注意,景区内所有的宫殿及内部的塑像等都是不允许拍照的。

我们就在这广场前银杏树下的石凳上开始午餐,随身背着的背包起了用场,吃的、喝的一应俱全,就这么边观景,边用餐既方便实惠,又别有一番滋味。吃饱喝足,也有了更多的精力,那就好好游览这美丽的风景吧!

太清宫又名下清宫,前临太清湾,背依七峰,为崂山道教祖庭,是崂山最大的道观。“返璞归真”的内涵与崂山自然生态互为诠释,浑然天成。位于崂山南麓老君峰下,三面环山,前濒面海,四季葱茏赛江南。现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共有房舍150余间。太清宫共分三个独立院落,每个院落都有独立的围墙,单开山门。

道都以“玉清、上清、太清”为三清,“太清”乃太上清净之界,也就是“神仙”的天堂。太清宫的全部建筑由“三官殿”、“三皇殿”、“三清殿”组成。风格清淡简朴。

三官殿这组建筑最大,前后三进院落。殿内塑有天、地、水三官以及真武、雷神等神像。院内有紫薇、银杏、牡丹、耐冬等花木。特别是正殿前院的两棵干粗合抱的耐冬(山茶花),一棵开红花,一棵开白花,每逢冬尽春临之际,拳头的花朵开满枝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花期持续三个月。寒冬季节,满树绿叶滴翠,红花娇艳,犹如落下一层绛雪。据说这两棵耐冬,是明永乐年间道士张三丰从海岛上移植于此。

三皇殿院子里有两株古柏,汉代所植。太清宫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周围有许多景点和刻石。因此,太清宫一带就成了崂山游览区的中心。

蒲松龄写《聊斋志异》多次以崂山为背景。宫中原有白牡丹,高及屋檐。当年蒲松龄寓于此,与牡丹、山茶相对,孕育出优美神话故事《香玉》,写白牡丹和红山茶变成美丽的女子,与一位书生相恋的故事,为《聊斋志异》中的佳作。

太清宫景区的名胜有:蒲松龄塑像、神水泉、龙头榆、摩崖石刻、崂山道士穿墙处、观海亭、连环洞、道家功夫表演、道教音乐演奏等。

由于我们一家三口是单独游玩,有好多清净怡人的景点导游都没有带领游客参观,我们三口却可以自由自在的欣赏、游览。心情也很舒畅,尤其是当我们坐在观海亭上,舒展心胸,静观无边无际的大海,一切烦恼忧愁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听说在太清宫,偶尔还可看到“海市蜃楼”奇景。太清宫的“神水泉”是崂山名泉。崂山的特产矿泉水,有人誉之“积年之疾,一饮而愈”。

随着前面的游客出景区大门,坐上旅游车又前往棋盘石(佛教特色)景区。山路沿海边延伸,靠里侧是清秀的大山,不时看到有清澈的溪流,高耸的水库大坝,沿途经过滨海的青山村,青砖红瓦,碧海蓝天,渔船有的整齐排列,有的出海劳作,一路景色变幻,让人看了不由赞叹这眼前的美景。

不觉到了棋盘石景区。该景区是崂山景区的佛教精品线路,有华藏世界山门、法显雕塑、砥柱石、于七雕像、华严寺、那罗延窟、望海门等10个著名景点。华严寺是崂山上唯一现存的对外开放的佛教寺院。初建于清代顺治年间。下车后,上行不一会儿,右手边一个已经封闭的山路,上行2分钟就看到了于七雕像。他是一位民族英雄,也是螳螂拳的创始人。折返回上行的公路,路左手边的停车场中间有一个古代著名的法显和尚的塑像。过验票处,观音广场中央的巨大玉石南海观音站立塑像慈眉善目,令人不由心生敬意。观音塑像下面的基座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各种人物等的生活画面,如呼之欲出。沿石阶上行,前面又一巨大的山门——华藏世界门呈现在眼前。山门上雕刻的大型佛像众多,令人目不暇接,望而生畏、生敬!

通过华藏世界门,神奇的画卷次第展开,令人目不暇接。山路转折,山花散发着悠悠的香气,游客神清气爽。逐渐进入佛教的大千世界,路边“缘”字开始让人领悟佛学的内涵。前面山崖下,一组大理石刻佛像呈现在眼前。佛像神态各异,慈眉善目,有普度众生之意。山路转折,一个奇怪的大石在路左边向路中央伸展。仔细一看,像是一张生气、丑恶的人脸,过了大石,向后看,就成了一张笑脸了,真的是很神奇的一块石头。它寓意着学佛、参佛后,人们的心灵得以净化,身上有了佛的喜气,摒弃了丑恶等一切恶念,烦心事,发自内心的学佛后的喜悦溢于言表。前面就是华严寺了。寺内香烟缭绕,游客众多。祥云笼罩,心生喜悦。主殿内供奉释迦摩尼塑像。观音、文殊、普贤菩萨、送子娘娘、眼光娘娘等都有供奉。本想参观寺庙后面的寂光洞,得知已经关门了,很遗憾。院外放生池内鱼翔浅底,自由自在。塔院内塔林肃穆,于七的佛塔显赫,绕塔一周,以示敬意。后面山坡上还有其他共11位高僧的墓塔,大小、形状各异,分列道路两侧,沿此路走约20多分钟,可以上行到那罗延窟,因为时间关系,没能上去一睹“世界第二大窟”的那罗延窟。还可以登凌空高悬的仙翁棋盘,观于七雕像,重温不屈的民族精神。还可以登日起石,在近海的高山观赏崂山之日出,华严寺这幽静的寺院,神秘而又神圣,令人流连忘返。

等车前往仰口风景区时,已是接近下午5点了。听说是夏季下午从仰口景区返回大河东游客服务中心的末班车是5:15分。那就碰碰运气吧,来一趟不容易。等来了一辆去仰口景区的车,沿途风光无限,来到景区入口,下车后,被告知,已经快到5:15分了,这个末班车马上就走,匆匆看了看仰口景区湛蓝的大海,验票后就返回车上,一路与一位南方的游客聊着天,不觉经过1个小时左右的车程,一路顺利到达大河东游客服务中心,结束了一天的崂山旅游行程。

本人总结的旅游攻略:建议以后去崂山旅游的游客,乘旅游车进入太清景区后,先到太清索道售票处,购买观光缆车票,坐缆车到明霞洞景点游览完毕,步行下至上清宫,经龙潭瀑到八水河候车区,再上车前往太清宫景区,游览完毕乘车到棋盘石景区,最后到仰口景区。这样节约部分时间,可以多游览一些风景宜人的景点。避免把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在上下步行游览明霞洞及景区之间来回的乘车上。

祝到崂山旅游的游客玩的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山东青岛崂山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998 字

+ 加入清单

崂山,古代又曾称牢山、劳山、鳌山等,史书各有解释,说法不一。它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崂山的主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132.7米,是我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它耸立在黄海之滨,高大雄伟。当地有一句古语说:“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海拔而立,山海相连,雄山险峡,水秀云奇,山光海色,正是崂山风景的特色。

在全国的名山中,唯有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绕崂山的海岸线长达87公里,沿海大小岛屿18个,构成了崂山的海上奇观。当你漫步在崂山的青石板小路上,一边是碧海连天,惊涛拍岸;另一边是青松怪石,郁郁葱葱,你会感到心胸开阔,气舒神爽。因此,古时有人称崂山“神仙之宅,灵异之府。传说秦始皇、汉武帝都曾来此求仙,这些活动,给崂山涂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崂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过去最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著名的道教人物丘长春、张三丰都曾在此修道。原有道观大多毁坏。保存下来的以太清宫的规模为最大,历史也最悠久。

崂山风景区位于青岛市区以东的黄海之滨,距市中心40余公里。崂山山脉连绵起伏,雄伟壮观。花岗岩地貌独具特色,象形石千姿百态,比比皆是,被人们誉为“天然雕塑公园”;山海结合处,岬角、岩礁、滩湾交错分布,形成瑰丽的山海奇观。崂山风景名胜资源十分丰富,现有景点221处,其中历史人文景点47处,自然景点174处。

崂山区是青岛构筑大旅游格局的独具增长活力的现代旅游中心,近年来,崂山区准确把握国内外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加快了石老人旅游度假区与崂山风景区一体化和优势互补发展步伐。地处黄金旅游线、面积达12.8平方公里的石老人旅游度假区,依托高科技工业园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一批高档次的旅游设施相继投入使用,度假区内青岛海洋游乐城、青岛市海豚馆、高尔夫球队场、国际啤酒城等30多个娱乐休闲项目与在建的迪尼斯乐园、海洋公园、石老人公园、五星级的海景大酒店以及环宇国际城、弄海园、梅海园等一大批造型别致的别墅群,把整个度假区装点得多姿多彩。崂山风景区加强风景资源保护的同时,加大对风灾山新的旅游资源深层次的开发,而随着崂山风景区基础和服务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崂山海陆空立体旅游红已基本开通。区内已形成了以“山海风光、啤酒文化、渔村民俗、美食购物、海洋娱乐”为特色,“吃、住、行、游、购、娱”的景点相对集中,功能相对完善的旅游环境。客流量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崂山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龙潭瀑又名玉龙潭,,位于崂山南麓八水河中游。水源来自海拔500米的天茶顶和北天门之间的山谷崂,于百尺悬崖飞流直下,喷珠吐玉,状如龙舞,故名“龙潭瀑”。潭中碧水凝寒,清澈见底。山雨过后,洪涌瀑注,飞腾叫啸,蔚为壮观。在崂山十二景中,称“龙潭喷雨”。周至元有诗赞曰:“凌空乱溅沫,疑是玉龙飞。白挂虹千仞,青山环一围。抛来珠落落,舞处雪霏霏。游客贪清赏,斜阳不忍归。”

涧水穿山越岭,沿路汇集了数十条溪水,聚成一股急流,奔腾而下,在一处高约30米的崖顶平台上,平直地冲出数尺之外;水在半空中飞旋了几曲折之后,会合成一道长约30米,宽约5米的瀑布,顺着九十度的峭壁跌入崖下的碧潭之中。那气势,宛如一条矫健的玉龙,从悬崖之颠,腾云驾雾,呼啸而下,击得潭中水花四溅。人们拟其形,取其声,观其色,叫它“龙潭瀑”,瀑下的深潭取名“龙潭”,瀑布顶端“龙吟”两个隶书大字,直径一米,为当代著名书法家黄苗子1981年游崂山时所书。瀑下长形巨石下尖上平,游人坐在平台下远可眺望四周群峰,近可仰视“龙潭喷雨”的壮丽景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山东青岛崂山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618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朋友大家好:

欢迎您来青岛崂山参观游览。青岛地区大小山峰几十座,崂山则为大自然的神来之笔。

崂山风景区总面积446平方公里,其中绕山海崖线长达87.3公里,主峰高1133米,堪称崛地而起,拔海而立。崂山气候清新而湿润,年平均气温为12.6摄氏度,冬季平均气温为-0.2摄氏度,夏季平均气温为23摄氏度。崂山历史悠久,古迹荟萃。远在一亿四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崂山即已形成,五、六千年前,先民们已在此聚居生息,创造了灿烂的龙山文化。>、>等均有记载。

崂山自然景观独具天然特色。山海相连、海天一色、雄伟壮观;山内群峰耸立、怪石嶙峋、层峦叠嶂、壁削如刀、涧深谷幽,每座峰上形象石比比皆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碧海无涯、山高林密、云气离合、岚光变幻;海崖线曲折蜿蜒,或广阔幽静、烟波浩淼、或惊涛拍岸,谷应山鸣。

崂山名泉圣水富有特色。神水泉、圣水泉、金液泉、六乙泉等清泉各领风骚;潮音瀑、龙潭瀑等名瀑各具神韵。著名的青岛啤酒和崂山矿泉水均依此水酿就而成。

崂山林木苍郁、花繁草茂,区内仅古树名花就有110多株,有的树龄高达2500余年。山深处,春日一片翠绿,夏天浓荫蔽日,秋季满谷金黄,严冬则处处玉树琼花。

崂山以其山海奇观、深邃幽静之胜景,“神仙窟宅”,“洞天福地”之美誉,倍受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名道高僧之推崇。唐代诗人李白在此留下了“我若东海上,崂山餐紫霞”的著名诗句。清代蒲松龄以崂山风物为内容写出了>、>等名篇。山中宫观寺庵星罗棋布,鼎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

总之,清新而湿润的空气,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构成了崂山旅游的丰富内涵。

崂山旅游分南线、北线、东线,每条线如同一颗珍珠项链,串连着无数个景观(点)。本文按照“崂山一日游”的习惯旅游线路,介绍每条线上几处主要景观(点),未及介绍的留等崂山探胜者们自己去体味。2、基本旅游线路(南线)

太清宫--明霞洞--上清宫--龙潭瀑

景点导游

太清宫

太清宫亦称下清宫,当地人也称下宫。位于崂山南麓老君峰下,前临黄海,一碧万顷,背依七峰,峰峦竟秀,地势清幽,竹林翁郁,夏纳清风,冬隔朔气,素称“北国小江南”。

崂山自古有神窟仙宅之说,相传鼎盛时期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而今可数者有十七处。据>记载:太清宫建于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为江西瑞州府高乐县人张廉夫所创建。张廉夫,字静如,号乐山,生于汉文帝九年,官至上大夫,后弃职入道。精研玄学,入终南山学道数载,得师传道,来崂山之阳,临海之滨,修茅庵一所,供奉三官大帝神位。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再建庙宇,供奉三清神像,名曰“太清宫”,这就是太清宫的由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唐朝末年,李哲玄东游崂山,又扩建殿房,供奉三皇神像,这时,太清宫已初具规模。五代十国时期,道人刘若拙游至崂山,对太清宫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修缮。南宋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邱处机从昆化山来崂山讲道。从此,崂山道教,包括太清宫名扬天下,天下道众多慕名而来,有的在此隐居潜修,有的在此著书立说。如张三丰、徐复阳等均在此修过道。

明万历十三年至二十八年,太清宫发生了一起僧道之争。僧人憨山大师与道人耿义兰相互争夺太清宫庙址,官司一直打到金銮殿,历时十多年,终以道人胜诉而告结束。现太清宫前“海邱夺遗址”碑刻的明万历十三年憨山大师建海邱寺于宫前,二十八年皇上降旨毁寺复宫,就是记的这件事。

太清宫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500平方米。庙宇共分三个院落,各立山门。三官殿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三神像;三清殿供奉“道德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三皇殿供奉“伏羲”、“神农”、“轩辕”三帝。

太清宫古树参天,院外“龙头榆”又名“唐榆”,为唐朝天佑年间李哲玄所植。院内银杏、古柏相传树龄更长。明朝所植两棵耐冬树,枝繁叶茂,每年冬尽春回,花开似锦,花期长达三个多月。清代著名作家蒲松龄在>中的>篇里所记的“香玉”、“绛雪”的故事,据说就是院中一棵红牡丹和这棵耐冬的化身。

三官殿外的院中有一泉水叫神水泉,泉水清冽甘美,大旱不涸,大涝不溢,是崂山第一名泉。

明霞洞

明霞洞位于昆化山之阳的玄武峰下,系一天然石洞,原为上清宫的一处别院。

>载,明霞洞“建于金大定二年(公元1166年)”,洞巅“明霞洞”三字,相传为邱处机所书。名道孙紫阳曾潜修于此。洞外石壁上嵌刻的>载有其修行的始末。元代在洞侧建有“斗母宫”,奉佛教。明隆庆年间(1567年--1572年)重修时又建“三清殿”一座,清末建“观音殿”一座。据说,这里曾有过僧、道交替的历史。

明霞洞地势高旷,景色幽丽,朝晕夕阳,云雾缭绕,霞光山色变幻无穷,素有“明霞散绮”的美称,为崂山十二景之一。

上清宫

上清宫位于崂山南部丛山峻岭,这里因入山已深,烟尘远隔,空气清新,再加坡上坡下苍松翠绿,修竹滴翠,清泉飞鸟,奇石屹立,不但怡静,而且特别清幽。

上清宫属全真道华山派道观,是崂山中别具一格的“丛林”庙宇。道教把“上清”、“下清”、“玉清”三宫称为“三清仙境”。“上清之天在绝霞之外,有八皇老君,运九天之仙,而处上清宫也”,故而得名。又因与太清宫对称,又简称上宫,与太清宫,明霞洞同为崂山东南部的主要道观。

上清宫创建于宋初,原是宋太祖赵匡胤为华盖真人刘若拙建的道场,至宋末已废圮。元代大德元年,通玄弘教洞徽大师李志明,鸠工重修了上清宫。

上清宫有前后两处庭院和偏院,殿宇房舍二十八间,占地约1000平方米。前殿旧祀三清,后殿祀玉皇,左右偏殿分祀“三官”、“七真”。

上清宫内古树参天,其中一棵银杏胸径2.53米,横出粗枝上有三个乳状树瘤,极为罕见,据说一千年方能长出一个。大殿之东的偏院有一巨石,名“道山石”,与道山石斜对的石崮上,刻有邱处机的>词一首。宫西有一块圆丘形弧石,名“熬山上清宫”,还刻有邱处机咏崂山七绝十首,石下有一口清泉,名“圣水泉”,为崂山名泉之一。

龙潭瀑

龙潭瀑又名玉龙潭,水源来自海拔500米的天茶顶和北天门之间的山谷。涧水穿山越岭,沿路汇集了数十条溪水,聚成一股急流,奔腾而下,在一处高约30米的崖顶平台上,平直地冲出数尺之外;水在半空中飞旋了几曲折之后,会合成一道长约30米,宽约5米的瀑布,顺着九十度的峭壁跌入崖下的碧潭之中。那气势,宛如一条矫健的玉龙,从悬崖之颠,腾云驾雾,呼啸而下,击得潭中水花四溅。人们拟其形,取其声,观其色,叫它“龙潭瀑”,瀑下的深潭取名“龙潭”,瀑布顶端“龙吟”两个隶书大字,直径一米,为当代著名书法家黄苗子1981年游崂山时所书。瀑下长形巨石下尖上平,游人坐在平台下远可眺望四周群峰,近可仰视“龙潭喷雨”的壮丽景色。

3、基本旅游线路(北线)

北九水涧谷--骆驼峰--将军崮--金色望月石--飞来石--飞风崖--连云崖--瀑音瀑--蔚竹庵

景点导游:

北九水

北九水涧谷始于靛缸湾,止于崂山水库的“月子口”,全长约11公里。这一段涧谷道路曲折,风光异常秀丽,水声似娓娓动听的乐章,两岸怪石如立体的奇妙画廊,各类亭台傍立两边。>曾这样描绘此带风光:“两山相夹,下有深潭,沿途山秀峡奇,清流迂迦,水作龙吟,石同虎踞,峭壁危石,触目皆是,音乐图画,兼而有之”。古人来此游历,留下了许多赞美诗句,其中一首烩炙人口的诗这样写道:九水水九曲,曲曲穿幽谷。四周山色青,两岸松涛绿。涧底一线画,怪石何攒簇。流水从东来,数步一回复。路陡流水转,一转山一束。

沿北九水涧谷游历,或乘车慢行,或放步徜徉,举目低首,远山近水,满目尽是流动的画,流动的情。

骆驼峰

沿北九水线直行,沿途众多景点目不暇接,骆驼峰是进入“一水”的第一景观。

走过“一水”,抬头南望,在黑虎山对面有一座高高的山峰,活像一头巨大的骆驼正在昂首向东北方向眺望。与众不同的是这头骆驼竟长着三个驼峰,这恐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了。当进入“六水”,在东部的群峰中,又出现了一头骆驼,正面向西南,仿佛急切地要和那头“三峰驼”相会。继续前行,那骆驼越显气度不凡,仿佛要从山顶直跃而下。但走至近前,景物忽然发生了变化,骆驼头竟变成了一位正襟危坐的老人,正凝神沉思,那样庄严,那样慈祥。然而,走过几十步后再回首,慈祥的老人又忽然变成一只傲立峰顶的雄鹰。真是“远近高低各不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得不令人叹服。

将军峰

进入“二水”,在深涧的南面可见一位头戴金盔,身披金甲,昂首挺胸,威风凛凛的古代将军,这就是“将军崮”。将军座下的山峰当地人俗称“太师椅子”。从东南方向西遥望,确实像一把摆在山巅的大椅子。但是游人多是从西头进入内九水峡谷,看到的是古铜色的山峰。1957年,朱德元帅和当时的公安部长罗瑞卿游崂山,一进入“二水”,就被这一奇景吸引住了,当陪同人员告诉他叫“太师椅子”时,他摇摇头,爽朗地笑起来:“哪里是椅子,分明是一位古代的将军嘛!”说来也怪,经朱老总点破,这座山峰好象活起来,越看越象一位傲然直立的大将军。从此,这座大石峰有了新的名字--“将军崮”。

金色望月石

进入“三水”,过了“鹰窠河”,举目望去,南面的悬崖上趴着一只形象逼真的巨大石龟,头向前伸,背壳隆起,爪子紧紧抠在石头上,其憨态维妙维肖,可爱之极。

这石乌龟为什么爬上山顶,又怎么变成石龟?在当地流传着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很久以前,山崖下水潭里住着一只千年金龟。因为山高谷深,它只听说过天上有个月亮,却从来没见过。月亮圆了,山谷里半夜也很亮。月亮落了,山谷里黑沉沉的。乌龟决心爬上山顶看月亮,还要告诉她不要再偷懒,要每天晚上都出来,把谷涧照得亮亮的。它不吃不喝,一直爬了三天三夜,终于爬上了山顶。可是,正赶上月底。它没有失望,耐心等待下去,终于变成了石龟,再也没有爬回涧谷。这个景观就叫“金龟望月”。

飞来石

崂山山内,怪石密布,且每一块石头几乎都有一个迷人的神话传说。

进入“四水”,路边石崮上立着一块悬空欲飞,摇摇欲坠的奇石。石头不大,既象扬起的风帆,又象展开的鸟翅,如果走近,会让人感到只要轻轻一推,它就会跌落下去。据说刮大风时会真的摇动,其实,它站在此处已稳稳当当地渡过了几千年、几万年。当地人称之为“飞来石”。是否真是飞来的,已无法考证。但它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飞来石”原是玉皇大帝御花园的一块普通石头,因为在天宫每天接近神仙,逐渐沾了仙气,它看到孙悟空也是石头变的,却能大闹天宫。上天入地,本领十分高强,心中羡慕,便想学些本领,和石猴一样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它苦苦修行了几百年,终于能飞腾了,便天上地下到处遨游。有一天,它飞过崂山上空,看到风景十分优美,是块难得的宝地,便落在此处永远住了下来。

飞凤崖

进入“五水”,前面大石崮上镌刻着三个醒目的大字:“飞凤崖”。顾名思义,此处是凤凰飞来的地方。可是,凤凰在哪里呢?请看那山峰高处,恰如一只巨大彩凤正张开凤翼欲腾空飞翔。这个景观叫“彩凤展翅”。

彩凤不仅形似,而且传说也十分有趣。很久以前,即墨县里有一个村姑,相貌美丽,心灵手巧,绣花花生香,绣鸟鸟能飞。县官对姑娘垂涎已久,费尽心机想霸占她,可是连派了三次媒婆都被她赶走了。于是,黑心的县官想了条毒计,限她三天为皇上绣一件龙袍,上面要有“二龙戏珠”--龙要会飞,珠要会滚。如绣不成,就派兵来抢人。姑娘只绣了两天就绣成了,县官把龙袍展开一看,没想到两条金龙扑上去,撕开了县官的胸膛,抓出了黑心。皇上听说了。勃然大怒,立即派兵来抓姑娘。姑娘正在绣一只凤凰,还行剩下一只翅膀没有绣完。官兵赶到,凤凰立即扑动翅膀,驮起姑娘飞上了天空。因为有只翅膀没有绣完,所以飞着飞着没劲了,只好在崂山落下来,变成了这座“飞凤崖”。

潮音瀑

潮音瀑又名“鱼鳞瀑”,以水声似潮,水形象鱼鳞而得名。瀑布旁陡壁上镌刻着“潮音瀑”三个大字,是三十年代南京政府的水利部长叶慕绰的手书。

潮音瀑发源于崂山之阴的源泉。泉水从海拔900米的巨石里喷涌而出,流经约10公里长的凉清河涧谷,集大小百余条山溪之水,冲开崇山峻岭,从悬崖峭壁之上分三折而下。第一折,从崖顶巨石下的洞里喷射而,流进一个“斗”形的深深的石窝里;第二折,水从“斗”形石窝中溢出,倒向悬崖半腰簸箕形的石壁上,波光闪闪,形同鱼鳞;第三折,簸箕形石壁泼下的水,织成一幅宽约5米,长约20米的水帘,以排山倒海之势,浪推潮涌之声,跌进一个靛蓝色的“缸”形水湾。此湾水深约5米,直径约22米,清澈见底,古人称此为“靛缸湾”。游人可在亭中观瀑布听潮音。古人对此景曾题诗赞叹:“九水九曲走潺缓,险峰对出一线天;更有佳景奇绝处,珠帘三叠落碧潭”。

蔚竹庵

蔚竹庵座落于崂山北麓凤凰崮之下,东通滑溜口,西通双石屋。据说在建庵之前,管山人曾在此搭窝铺居住,故名蔚儿铺。明万历年(公元1589年),宋冲儒真人云游崂山,见这里山峦叠翠涧水鸣琴,实为世外仙境,清修佳处,遂建成一座道观,并移竹环栽成林,取名蔚竹庵。

蔚竹庵占地二亩六分,有房舍二十余间,形成一处精巧玲珑的小院落。有正殿三间,原祀檀木精雕真武和铜铸三官神像,均属珍贵文物,但已被毁。

蔚竹庵地处高山峡谷之中,这里时而缥缈似绢云雾弥漫,时而云消雾散峰出云端。微风吹来,翠竹婆娑奏鸣,泉水叮咚成韵,形成崂山十二名景之一的“蔚竹鸣泉”。著名作家郁达夫到此后,触景生情,吟诗赞道:“柳合石屋接澄潭,云雾深藏蔚竹庵;十里清溪千尺瀑,果然风景似江南”。

4、基本旅游线路(东线)

太平宫--觅天洞--那罗延窟--白龙洞--犹龙洞--华严寺--白云洞--棋盘石

景点导游:

太平宫

太平宫位于崂山东麓仰口湾畔的上苑山中,背山面海,景色绮丽,奇峰异石,古木幽洞。路两侧有两株古松,据传是宋初建宫时所植,树侧的巨石上镌刻着“疑是幻境”四个大字。

在崂山现存的寺观中,太平宫是有史料可考的最古的道观。据明代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和清代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重修太平宫的碑文记载,太平宫是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60-976年)为华盖真人刘若拙建立的道场,因落成于太平兴国年间,故初名“太平兴国院”,后改名为太平宫。

太平宫的殿宇呈“品”字形,院内的照壁上有单线钩刻的“海上宫殿”四个大字,结构严谨,端正饱满,据传是清代书法家华巨奎所书。正殿旧祀三清和玉皇,配殿东祀三官,西奉真武。殿宇虽小,却颇具有道家清静寡淡的特色,典雅古朴。院中水井叫“龙涎泉”,东院的钟亭内悬古铜钟一口,名“上苑晓钟”,敲响后声鸣谷底,余韵可传至10多里外。

太平宫处在奇峰环抱,翠竹成荫的掩映之中,宫四周有许多景观令游人叹为观止。出宫东院门外,即见崂山著名异石“绵羊石”和奇峰“狮子峰”。“绵羊石”是由几块天然巨石垒成,历经亿万年风雨剥蚀,仿佛是人工雕凿的一只绵羊,跪伏在山坡上。“狮子峰”则势如雄狮怒吼。黎明时分登上峰顶可观日出和东海的壮丽景色。

近年来,太平宫经全面修复,为崂山主要胜迹之一,特别是当夜幕降临,仰口湾的海涛声与上苑山的松涛声此呼彼应,被称为“上苑听涛”之奇观。

觅天洞

觅天洞是一处集幽深、奇险、雄伟于一处的通天奇洞,距太平宫西南两公里。由峭壁间的多块巨石叠垒而成,高30余米,上下共5层,洞口夹在两面峭壁之中,洞额“觅天洞”三个字为刘开渠先生手书。洞内盘旋曲折,险怪离奇,扑朔迷离,忽而幽暗,忽而异境天开,变幻无穷。洞外景色分外宜人,春天鲜花竞艳,入夏峰峦叠翠,深秋红叶满山,冬季青松苍郁。洞顶两处峭壁上刻的“咫尺天涯”和“洞幽玉雨草自湿,山高无雨暑自消”,分别由现代美术理论家蔡若虹、邹大箴所题。踏上峰巅,巨石上镌刻着现代版画家力君题写的“天苑”二字。何谓“天苑”,上天之苑也。置身于此,仿佛觅天有成。人立巨石之上,万千景象一览无余。或群峰峥嵘,岚气缭绕;或山柱突兀,白云浮顶;或烟云苍茫,似碧波万顷,真乃天界也。

那罗延窟

那罗延窟位于崂山东麓的那罗延山,宽7米,高、深各15米,容百余人绰绰有余,是一处天然石洞。石壁上方突起薄石一方,形似佛龛,洞顶有一个深圆的洞孔,光亮由洞孔透入,照得窟内十分亮堂。据佛门弟子传说,“那罗延佛”就是在这座石窟中修炼功德圆满后,凭巨大法力冲破圆孔成佛升天的。“那罗延”系梵语音译,意思是“坚牢”。这座洞窟通体为花岗岩结构,其坚牢程度可想而知,但当年不知什么原因竟形成这样一个巨大石窟。僧侣们称之为“世界之二大窟”。据>记载: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2年)4月8日,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师,由五台山慕名而来,在此窟内禅修二年。窟周围山高谷深,风景绝佳。

白龙洞

白龙洞位于太平宫后山的山涧北侧,是由一块长约18米,宽约12米的椭圆形巨石,扣压在五块鼓形的圆石上支撑而成的天然洞穴。此洞高2.5米,深8米,宽11米。

很久以前,洞外山涧有一处水湾。传说有一条白鳝栖身此湾,因常年吸取日月之精华而成精,又在洞中苦修多年,终成正果,变成一条白龙挟风裹雨腾空而去。从此,这个洞就叫白龙洞,洞前的山涧和水湾分别叫白龙涧和白龙湾。洞口上方镌刻的咏崂山景物便是元代著名道士邱处机所留,据说是邱处机的真迹。

)犹龙洞

犹龙洞距太平宫约百余米,深约8米,宽约4米,高约2米。洞内原供奉老君石像一座,所以,原名叫“老君洞”,是太平宫首任道长刘若拙为纪念道家鼻祖老子而起名。明朝隆庆年间,山东提学邹善游太平宫时,觉得洞名俗且不雅,便根据>中所书“老君,犹龙也”,而改名“犹龙洞”。犹龙洞是由一块巨石翘起而形成的,该石叫“混元石”,是历代道士练功的地方,石上刻有练功图三处。

华严寺

华严寺,原名华严庵,亦称华严禅院,位于那罗延山半腰。三面环山,东邻大海,庙宇楼阁之壮丽,涧壑泉石之清奇,在崂山古刹中当为第一,也是崂山现存唯一的佛寺。

华严寺历史悠久,几经兴废。远在晋之前,那罗延窟即为华严寺的开山鼻祖洞。明代崇祯十年,御史黄宗昌辞官还乡,隐居崂山建玉蕊楼编著>,疑此窟为西方哲人演孝之所居,于是筹资在窟之东北兴建华严庵,但庵未建成即毁于兵火。其子浦江令黄坦继父遗志,助即墨准提庵慈沾和尚重建华严庵于现址。自清顺治以来,屡经修葺,迄今仍为当年规模,1931年改称华严寺。

华严寺占地4000平方米,原庵共四进,依山而筑,为“阶梯式”。第一进原有僧舍十二间。第二进为藏经阁,飞檐斗拱,登阁凭眺,山海胜境一览无余。第三进为正殿,供那罗延佛,与那罗延窟遥遥相对东西两廊为禅堂。第四进为后殿,内祀观音,侧为祖堂,供本寺第一代主持慈沾法师。华严寺极盛时共有殿宇一百余间,僧众八十余人。整个庵寺布局严谨,结构精巧,殿宇恢宏,双层歇山,四角飞檐,古朴高雅。

华严寺前路西塔院,是寺中历代主持的藏骨处。院中九层砖塔下埋藏着第一代主持慈沾大师,与之相对的石塔,是第二代主持善和的藏骨处。寺前路用石条砌成,名华严路,是1930年寺僧红栋工鸠破石条所筑。沿路苍松走道,翠竹成林,有时烟霭横空,白云袅袅,如九天幻境。路旁石刻“烟岁岚高临”、“东瀛晓色”、“无风海涛”、“莲池会海”等,均为历代游人触景生情所留。

白云洞

白云洞位于崂山东麓,海拔400米,因洞口四周一年四季大多数日子白云缭绕而得名。

白云洞始建于唐天宝二年,依附于一个天然石洞,由“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块巨石构成,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原有房舍24间,属道教“金山派”。

白云洞额上镌刻“白云洞”三字,为清代翰林尹琳基所题。洞前两棵白果树,一雄一雌,千年相伴,至今绿意盎然。洞前玉兰树,已有数百年树龄。洞后森森松树,其中一株古松,形状奇特。名曰“华盖松”,此松老干蟠曲,遮满洞顶,小枝斜出,伸出洞外,恰似飞龙起舞,此景称为“云洞蟠松”,白云洞的青龙石下有一洞穴,叫“风窟”。穴不大却很奇异,山风过此,回旋不止,故名“巨风窟”。洞东南并列两座山峰,南曰“大仙山”北曰“二仙山”,攀过二仙门,穿过一段石隙,爬上“天梯”,即可到达富有传奇色彩的“会仙台”。台状如座椅,背刻一“仙”字,仅可容一人。传说登上“会仙台”,便可与神仙相会。当然,这只是神话。但是,坐在上面,碧海天涯尽收眼底,顿觉天高海阔,心旷神怡,大有超脱尘寰之感。

棋盘石

棋盘石,顾名思义,应当是象棋盘那么大或棋盘形状的石头,但座落于明道观南的棋盘石,却是一座集高、陡、险、怪于一身的高悬奇峰上之峰。崖顶斜着向上伸出,下面悬空,从侧面远远望去,很象一座游泳跳台,顶部稍有隆起却不平坦,面积约60平方米,可容坐客五、六十人。下面深壑万丈,怪石林立,若俯身下望令人目眩神骇,惊心动魄。

棋盘石的名称来历,源于一则当地流传已久的神话传说。

很久以前,仰口湾畔曲家庄有个青年樵夫上山砍柴。他越走越远,越爬越高,看到石崖顶上有两个白发老人正在下棋,便走上前观看,看得入了迷,忍不住还要说上几句。老人也不说话,只朝他慈祥的笑笑。他恍惚觉得树一会儿绿了,一会儿黄了,也没在意。一盘棋下完了,两位老人朝他笑笑便飘然而去,他才想起该打柴了。谁知回头一看,扁担和斧柄早已朽烂,斧头也成了铁疙瘩,他只好下山回到村里。但是,村子里景物全非,所有的人都不认识。他非常奇怪,几经打听,才明白自己上山砍柴时见到的两个老人是神仙,他在看棋的时候,世上已过了几百年。于是,他逢人就说自己的经历,但没有人相信他,他只好又向深山走去。

至于山顶上的“十”字,传说是仙人用过的棋盘,但道士们都说那是道家炼功时指罡斗的标志。字是怎样出现的?古人已逝,神仙已踪,留给后人的只是个解不开的谜。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崂山南线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433 字

+ 加入清单

青岛地区大小山峰几十座, 崂山则为大自然的神来之笔.

崂山风景区总面积 446 平方公里,其中绕山海崖线长达 87.3 公里,主峰高 1133 米,堪称崛地而起,拔海而立.崂山历史悠久,古迹荟萃.远在一亿四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崂山即已形成,五,六千年前,先民们已在此聚居生息, 创造了灿烂的龙山文化.

总之,清新而湿润的空气,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构成了崂山旅游的丰富内涵.

崂山旅游分南线,北线,东线,每条线如同一颗珍珠项链,串连着无数个景观.我将按照"崂山一日游"的习惯旅游线路,介绍南线上几处主要景观.

基本旅游线路(南线):太清宫--明霞洞--上清宫--龙潭瀑

太清宫亦称下清宫,当地人也称下宫.位于崂山南麓老君峰下,前临黄海, 一碧万顷,背依七峰,峰峦竟秀,地势清幽,竹林翁郁,夏纳清风,冬隔朔气, 素称"北国小江南".太清宫占地 3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 2500 平方米.庙宇共 分三个院落,各立山门.三官殿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三神像;三 清殿供奉"道德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三皇殿供奉"伏羲","神 农","轩辕"三帝.太清宫古树参天,院外"龙头榆"又名"唐榆",为唐朝 天佑年间李哲玄所植.院内银杏,古柏相传树龄更长.明朝所植两棵耐冬树,枝 繁叶茂,每年冬尽春回,花开似锦,花期长达三个多月.三官殿外的院中有一泉水叫神水泉,泉水清冽甘美,大旱不涸,大涝不溢,是崂山第一名泉.

明霞洞位于昆化山之阳的玄武峰下,系一天然石洞,原为上清宫的一处别 院.明霞洞地势高旷,景色幽丽,朝晕夕阳,云雾缭绕,霞光山色变幻无穷,素 有"明霞散绮"的美称,为崂山十二景之一.

上清宫位于崂山南部丛山峻岭,这里因入山已深,烟尘远隔,空气清新, 再加坡上坡下苍松翠绿,修竹滴翠,清泉飞鸟,奇石屹立,不但怡静,而且特别 清幽.上清宫属全真道华山派道观,是崂山中别具一格的"丛林"庙宇.道教把 "上清", "下清", "玉清"三宫称为"三清仙境". "上清之天在绝霞之外, 有八皇老君,运九天之仙,而处上清宫也",故而得名.又因与太清宫对称,又 简称上宫,与太清宫,明霞洞同为崂山东南部的主要道观.

龙潭瀑又名玉龙潭,水源来自海拔 500 米的天茶顶和北天门之间的山谷. 涧水穿山越岭,沿路汇集了数十条溪水,聚成一股急流,奔腾而下,在一处高约 30 米的崖顶平台上,平直地冲出数尺之外;水在半空中飞旋了几曲折之后,会 合成一道长约 30 米,宽约 5 米的瀑布,顺着九十度的峭壁跌入崖下的碧潭之中. 那气势,宛如一条矫健的玉龙,从悬崖之颠,腾云驾雾,呼啸而下,击得潭中水 花四溅.人们拟其形,取其声,观其色,叫它"龙潭瀑",瀑下的深潭取名"龙 潭",瀑布顶端"龙吟"两个隶书大字,直径一米,为当代著名书法家黄苗子 1981 年游崂山时所书.瀑下长形巨石下尖上平,游人坐在平台下远可眺望四周 群峰,近可仰视"龙潭喷雨"的壮丽景色.

青岛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市,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家园.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辉映出青岛多彩的身姿,赤礁,细浪,彩帆,金沙构成青岛靓丽的海滨风景线,史文,宗教,民俗,乡情,节日庆典赋予青岛旅游丰富 的内涵.浓缩近代历史文化的名人故居,具有典型欧式风格的多国建筑,形成了 青岛中西合璧的都市风情.今日的青岛如此多娇,明天的青岛将更加美好.

"青山碧海映红楼,仿佛人在画中游,天上人间无觅处,岛城美景胜瀛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介绍山东崂山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1584 字

+ 加入清单

闻名天下的蓬莱阁自建成雏形后,历代文人骚客慕名而来者甚多,置此佳景胜地,他们往往雅兴大发,挥书泼墨。

在天后宫前院的戏楼两侧各有红褐色巨石三尊,两两相对,像三台星座。为此清代大学者阮元命名此石为三台石,刻石嵌于天后宫前殿外壁上。阮元在清代官至湖广、云南总督,精于书法,善于雕刻金石,墨迹传世不多,此隶书刻石极为珍贵。

天后宫前院弯处,有一块草书体“寿”字碑特别引人注目,这个“寿”字是五代时道人陈抟老祖写的,看起来遒劲有力,潇洒飘逸。它的另外特别处在于草写的“寿”字竟是由“富、费、林”三字组成。据说含有“植好林木,富足长寿”的意思。

在蓬莱阁主阁的阁底正门悬挂的横匾“蓬莱阁”,是清代书法家铁保的手迹。字写得雄浑有力,刚健俊朗。主阁后面间隔不远避风亭和卧碑亭内,也各有珍贵的书法刻石。避风亭内有刻石25方,其中9方是曾任登州军事首脑袁可力的《观海市》诗,字是明朝书法家董其昌写的,一代石刻高手为其刻石。因此,这九方石刻确为珠联璧合之作,堪称三绝。卧碑亭里的横卧石碑则因留有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手迹而弥足珍贵,卧碑正面刻的行草《题吴道子画》,背面刻的是苏东坡的正楷《登州海市》。

众多名人的墨宝中,有两处别有典故。一处是蓬莱阁主阁后壁上的“海不扬波”,细看这气势雄伟的字体,你会察知那“不”字明显是后来补上的。这是怎么回事?据介绍,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山东巡抚托浑布兼办海防。当有一天他登上蓬莱阁时,望着广阔无际的大海,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海不扬波”四个字,表达了他希望万里海疆平安无事的心情。哪知道,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了,战火蔓延至蓬莱。1895年1月18日,日舰炮击蓬莱,一发炮弹(碰巧是哑弹)击中了“不”字,于是“海不扬波”成了“海扬波”。这启发人们没有富强的国家和强大的海防,海不扬波的愿望始终是个幻想。

另一处是蓬莱阁东侧的“碧海丹心”石刻,这是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的手迹。冯将军当年为何要写这几个字呢?据说,1939年5月,正值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时候,冯玉祥将军与国民党元老李烈钧等人同游蓬莱。忧于时局的李先生对冯将军说:“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寄希望于你们身上了。”冯将军对蒋介石当局明抗日、暗卖国的做法不满,但又不能明说,只得苦笑。之后,李烈钧先生挥毫写下对联:“攻挫若石,同具丹心扶社稷;江山如画,全凭赤手挽乾坤。”并让冯玉祥将军题横幅。冯玉祥略一思索,提笔写下了遒劲有力的“碧海丹心”四个大字,抒发了他忠心报国的情怀。后人感念他的爱国豪情,便把“碧海丹心”单独刻石存留。

东坡先生于1805年曾到登州(今蓬莱)任知府,只不过时间非常短,10月15日到任,10月20日便被调回京城,总共只干了5天登州知府。但就是在这短短的5天时间里,他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发现当时因新法中的盐法禁止百姓卖盐,所以导致不少原靠卖盐为生的百姓生活困苦。为此,苏东坡写了《讫罢登莱榷盐状》,列举了许多事实,陈述了得失利弊,终使皇帝允许百姓随便买卖食盐,就市论价,官府只收取一定的税金。

为了纪念他为民请命的功德,当地百姓集资兴建了苏公祠。后人有感而发,留下了“五日知州府,千年苏公祠”的诗句。这启迪世上的当权者,只有为民办好事、办实事,才能流芳百世。

蓬莱阁历经风雨沧桑,如今已发展成为以古建筑群为中轴,蓬莱水城和田横山为两翼,四种文化(神仙文化、精武文化、港口文化、海洋文化)为底蕴,山(丹崖山)、海(黄渤二海)、城(蓬莱水城)、阁(蓬莱阁)为格局,登州博物馆、古船博物馆、田横山、合海亭及黄渤海分界坐标等20余处景点为点缀,融自然风光、历史名胜、人文景观、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和休闲度假胜地。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范文(一)

世界著名的蓬莱阁就位于蓬莱城北靠海的丹崖山上。初建于北宋嘉佑六年(1061),明清时期,此阁又经过多次重修,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中国四大名楼。这实际上是一组古建筑群,建筑面积达18900平方米,有6个主体建筑和其他辅助建筑。主体建筑分别是:蓬莱主阁、天后宫、龙王宫、吕祖殿、三清殿、弥陀寺。里面展出的以及大殿柱子上的对联和石刻都是著名文人的书画作品。

当来到丹崖仙境坊,我们发现“丹崖仙境”4个汉字,是由原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于1964年参观蓬莱阁时题写的。蓬莱阁是能看到海市的地方,很久以前就以仙境闻名。进入丹崖仙境坊,我们就似乎进入了仙境。您也许感觉到似乎成了神仙。

龙王宫初建于唐代,重建和扩建于宋代和元代,包括三个庭院:大门,前殿和后殿。

传说龙能潜海,腾云驾雾,呼风唤雨。事实上龙只是先民虚构的作为征服自然的象征。他们期望龙的存在能够对世间困难和苦难表示同情,并能够帮助苦难者。因此,首先祭祀龙王的是渔民和船家。根据蓬莱风俗,农历正月十三日渔灯节,渔民敲锣打鼓放鞭炮,给龙王送灯。

前殿中间的坐像是东海龙王敖广,两边各有护法一尊。东西两侧塑有8位站官负责风、雨、雷、电等。

后殿是龙王寝室。在古代干旱时,人们来这里向龙王求雨。他们头戴柳条帽,高喊“求大雨”,然后抬出龙王塑像游街。不管他们走到哪儿,居民都给他们洒水。这种办法还真奏效,不久就会下及时雨。

戏楼是当地渔民唱地方戏的地方。每年正月十六日,在天后宫都要举办庙会。当地渔民在戏台上演出山东地方戏。

天后是海员和渔民的保护神,受到大多数沿海居民的爱戴。据统计,中国大约300多个县、市建有天后宫。甚至在一些东南亚国家也建有祭祀天后的宫殿。蓬莱的天后宫是中国北方此种宫殿中最大的,由前殿、主殿和后殿组成。

前殿内站立两尊塑像,名叫嘉应和嘉佑。据说他们是天后降服的妖怪,现在他们站立于此负责天后的安全。

主殿正中坐立的是天后,也就是海神娘娘,旁立4名伺女。东西两边站立的是龙王和文官。和其他地方的天后宫相比,蓬莱的天后宫与众不同。东海、西海、南海和北海龙王都站在天后左右,他们成为天后的手下。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一种说法是,历代以来海神经过层层晋封。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她被封为天后,能够控制海里的所有神仙妖怪。她的管辖远远超出了龙王的范围,因此,四海龙王不得不听他调遣。另一种说法是天妃曾经降服过东海龙王。

后殿是天后的寝室。据说她单日睡东屋,双日睡西屋。

在农历三月二十三她的生日那天,人们举行重大的仪式来祭祀天后。清代康熙曾经制定了祭祀标准和祭祀器具。远近的男女同时来到天后宫跪拜祭祀天后。

蓬莱阁是蓬莱阁建筑群中的主建筑,初建于宋代(1061),以后各代都有重修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主阁朝南,飞檐起翘,雕梁画栋,雄伟壮观。阁南的横匾上“蓬莱阁”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是由清代著名书法家铁保书写。另有许多其他名家的真迹,如宋代的苏东坡、明代的董其昌、清代的翁方纲。这些碑刻都是对海山奇观的生动记述,讴歌了仙阁胜景。

一楼为重要人物参观蓬莱阁时的摄影资料展。

二楼再现了八仙醉酒的场景。八仙依次为铁拐李、蓝采和、何仙姑、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他们各持宝物,神态各异,所以后来有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说法。八仙过海的传说源于蓬莱。

这里是海市蜃楼的最著名的观赏地。海市在一些科学家的科技书籍和作家的文学著作中都有描述。众所周知的一篇就是现代著名作家杨朔的散文――《海市》。

避风亭建于明代。高踞山颠,面临大海,任凭室外狂风怒吼,亭内却是纹丝不动。过去传说亭内有避风珠阻止风吹进来。然而,其实原因在于它那独特的建筑结构,可以说是人工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巧妙结合。北边是短墙,其下是弧形悬崖。海风由海面吹来时随即由弧形悬崖急剧上升,飞跃屋檐,向南而去。因此,亭内就无风可进了。

卧碑亭内横卧一通石碑。这就是著名的卧碑,亭因碑而得名。两面的碑文都是苏东坡的手迹。内墙上嵌有著名书法家的手迹,弥足珍贵。

苏公祠是为纪念宋代的苏东坡而建。据说苏东坡做了五天的登州府尹,但是他为当地人做了不少好事,同时也留下了不少诗文。而且,当他回到朝廷,向皇帝建议加强登州海防和减轻当地人民负担,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当地人民感激苏东坡,所以建祠纪念他。

三清殿祭祀的是三位道教始祖:原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道教是唯一根源于中国的主要宗教,并扎根于中国土壤。因此,这三尊神在中国广为人知。

吕祖殿是祭祀八仙之一吕洞宾的地方。八仙过海的故事家喻户晓,为什么单单建了一个吕祖殿,独尊吕洞宾呢?原因是吕洞宾被尊为道教全真道北五祖之一,而且也风流倜傥,所以他受到更多人的欢迎。

5篇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范文(二)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蓬莱阁观光旅游。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很高兴,望各位能在这里度过美好时光。

从东而来,这是“人间仙境”的大匾,是苏东坡的手迹。这里是隐仙洞。相传这里是吕洞宾精心修炼的山洞。

这儿是天桥。能从瞭望口瞭望大海。现在我们所处于戚继光雕像范围内。戚继光是著名的大将军,蓬莱是他的故里。他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此处雕刻了他的雕像。

现在我们在古船博物馆。这儿有着古代较好的船模。很久以前,人们就懂得了造船。

此刻我们来到了避风亭,这儿很神奇。即使外面大风猛烈,亭里却依旧烛火旺盛。虽然它表面看起来很奇异,可其中也有科学道理。因为亭内无窗,空气不能对流,就形成了这种景象。

这儿是八仙殿,殿里充盈着神秘。八仙有吕洞宾,张果老,荷仙姑------他们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神话。

主体建筑蓬莱阁为双层歇山并绕以回廊,上悬书法家铁保手书的匾额,给人浑重而不失亮丽的感觉。这里自古就是名人学士的雅集之地。

蓬莱,是有灵气的地方。今天感谢大家前来游赏。祝你们事业发达,学业有成!欢迎各位下一次再来旅游!

5篇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范文(三)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蓬莱阁景区参观游览。

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蓬莱阁景区的基本情况。

蓬莱阁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原来只有弥陀寺和龙王宫,后来在北宋嘉佑六年即公元1061年,登州知府朱处约来到这里,看到这里风光秀美,景色宜人,便将龙王庙西迁,建立了蓬莱阁。

经过宋,明,清三代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

蓬莱阁景区总面积3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900平方米。

景区内层楼修阁凌空而起,苍山翠柏掩映期间;山下碧波万顷,烟波浩淼,素有“人间仙境”之称。

1982年,蓬莱阁与蓬莱水城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__年成为我国首批5a级景区。

我们进入蓬莱阁景区的正门,首先看到的是“人间蓬莱”坊,这是四柱冲天式单檐彩绘坊,额题“人间蓬莱”四个鎏金大字,是集苏东坡的手迹。

内外两边柱子上分别镌刻的书画家刘海粟题的“神奇壮观蓬莱阁,气势雄峻丹崖山”和费新我题写的“丹崖琼阁步履逍遥,碧海仙槎心神飞跃”楹联,昭示此牌楼为仙境之门,游人入门即可做神仙之游。

好,朋友们跟着我往上走,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蓬莱阁内唯一的佛教建筑“弥陀寺”。

弥陀寺始建于唐代,弥陀是阿弥陀佛的简称,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

这里是弥陀寺的前殿,右边的是密迹金刚,左边的是那罗延金刚,两位金刚各手持宝杵,成为护卫寺院的第一道防线。

我们接下来参观一下弥陀寺的正殿,这里面供奉的是西方三圣和十八罗汉。

正中间的就是阿弥陀佛,其左协侍为观世音菩萨,右协侍为大势至菩萨。

阿弥陀佛的胸前有一“万”字符,这是古印度宗教的吉祥标志,象征太阳与火,在佛教中用来表示佛的智慧与慈悲无限。

阿弥陀佛是主宰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能够接引念佛的人前往西方极乐世界,又叫“接引佛”。

观世音,是以慈悲救苦为本愿的菩萨,凡是遇难的人念叨他的名字,他就会顺着声音来救助,所以被称为观世音菩萨。

大势至菩萨,之所以称为“大势至”,据说,在他出行的时候十方土地都为之震动,所以得名。

旁边供奉的是十八罗汉,是佛的一群高足弟子。

在和尚之上,菩萨之下。

他们是奉佛祖的之命到世间拯救众生的,常住世间不涅磐(不进行生死轮回)。

出了弥陀寺拾级而上,这座牌坊叫做丹崖仙境坊,这四个字是董必武副主席1964年来蓬莱时题写的。

这是迈入仙境的第二道牌坊。

我们现在就来到了牌坊下面了,俗话说得好:牌坊下面站一站,无灾无难保平安。

仙境里面走一走,一生多福又多寿。

进入仙境自然就有神仙显灵,前面就是显灵门了。

显灵门是天后宫的宫门。

为了有最佳的游览线路,我们从这里先往西走,到龙王宫去参观一下。

龙王宫是蓬莱阁建筑群中最西端的一个单体,供奉的就是传说中四海龙王之首的东海王敖广。

古时候,渔民们驾一叶小舟行使在风浪里,安全得不到保障,自然就容易把福祸安宁和神灵联系起来,于是这笼罩着仙气的丹崖山就被渔民派上了用场。

唐代,渔民们便在丹崖极顶建起了龙王庙,北宋嘉佑六年,登州太守朱处约见这里山高水阔,景致秀美,便把龙王宫西迁到现在的地方,在龙王宫原址建起了巍峨壮观的蓬莱阁。

现在来到的就是龙王宫的前殿,里面供奉的是龙王的两位守门大将,东为定海将军,西为靖海将军,一定一静寓意着海面风平浪静,保佑渔民平安出海。

好,我们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龙王宫的正殿。

中间端坐的就是东海龙王敖广。

他身边站的是八位判官。

我们先看东边的四位。

第一位是巡海夜叉,他负责夜间海上的巡逻,相当于现在的海上110。

第二位是千里眼,顾名思义,他一眼能望到千里之外。

后面的两位就是我们熟悉的雷公和电母了。

左边的四位第一位叫做赶鱼郎,他负责把海中的鱼赶到一起供渔民捕获,所以深受渔民的喜欢。

第二位是顺风耳,和对面的千里眼是兄弟,你可不要说龙王的坏话,否则他可是会听见的。

下面的就是风婆婆了,她手里拿的风口袋,只要把手松一松便会狂风四起。

最后一位就是雨神。

八位判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听命于龙王的调遣。

这里是龙王办公的地方,后面便是他休息的地方了。

后殿过去有龙王的木雕象和龙王出行的步辇、仪仗,那是人们为了求雨所设的。

古时候人们遇上酷旱,便到这里顶礼膜拜,然后头戴柳条帽高呼“求大雨”“求大雨”,抬着龙王的雕像走街串巷,走到哪儿两边住户都要端水泼洒,讨个吉利。

如缕求不应,便把龙王爷抬到烈日下暴晒。

当龙王大汗淋漓时,他就会兴云布雨了。

这也是龙王脸黑的原因。

经过子孙殿,接下来我们游览天后宫。

天后宫是蓬莱阁建筑群中规模最大的建筑单体,始建于北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

首先我们看一下戏楼,每年正月十六为天后宫庙会,在这里会有戏曲演出为天后祝寿。

这上面的“观止矣”匾额,即“叹为观止”,意思是看了这里的戏,别处的戏就不需要再看了。

戏楼两侧各有红褐色巨石三尊,两两相对,象三台星座。

乾隆年间,时任山东学政、大书法家阮元命名此石为三台石,并刻石嵌在天后宫前殿外墙上。

后来知府张酋认为六尊巨石排列形状像极了八卦之一的坤卦,因此又称为坤爻石。

这六尊巨石,是开山建阁时留下来作为装点的,和山体连在一起。

古人认为:天为乾,地为坤,男为乾,女为坤,所以这个名字也昭示着天后宫里供奉的是一位女性海神。

我们先来看看前殿的两位门神,一是嘉应,一是嘉佑,是保护天后的神将,传说他们都是天后在莆田湄洲降伏的妖怪。

院内有一棵唐槐,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了,虽然树干已经中空,依然枝繁叶茂。

相传当年八仙中的铁拐李与吕洞宾在这里下棋,烈日当头,为了遮荫,铁拐李从他那宝葫芦里取出一粒树种,撒在地下,霎时间长出了这棵大树,于是浓荫蔽日,凉风习习,好不逍遥。

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天后宫失火,烧毁宫观30余间,近在咫尺的这棵唐槐却安然无恙,实在是令人称奇!这个树还有个特点就是它的发芽和落叶都比别的树晚一个月。

我们往前走,进天后宫的正殿。

蓬莱阁的天后宫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天后宫庙宇。

天后在南方称为妈祖,历史上确有其人,姓林,名默。

传说林默出生时,红光满室,异气飘香。

林默生下后,直到满月都不哭不笑,默默无声,于是她的父亲就给她起名“默”。

林默只活到了28岁并且终身未嫁,所以她的雕像用格子格了起来,意味着没出阁。

传说林默二十八岁时候,有一天在海上搭救遇险的船只,不幸被桅杆击中了头部,落水而亡。

后来人们都说:“人行善事,死后为神”,认为她是升天为神了,专门到海上搭救遇险的船只去了。

她死后不久,奉祀她的宫庙就应运而生,皇帝的封号步步升级,元代被封为天妃,康熙、乾隆年间被封为天后。

天后身边站的是四位侍女,东西两侧是八名站官,其中有四位是四海龙王,其余的西边第一个手持印盒是玉印官,掌管官印,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室主任。

第二位手持环海司命,是为海神娘娘发布命令的。

东边的两位一个手持圣旨,下达天帝旨意,一个手持万法归宗,如果海中的鱼鳖虾蟹兴风作浪,他都记到这上面,属于哪个海的,就交给哪儿海龙王处置。

后殿是天后的卧室,门上的匾额“福赐丹崖”,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费新我题写的,意味天后娘娘把福气赐给每一位来到丹崖山上的人。

寝室里有东西两个厢房,因为天后娘娘有个习惯,双日睡东,单日睡西。

朋友们可以看看天后娘娘的床有什么特点,对了,那就是又长又窄,取得是长寿之意。

二楼也是娘娘的梳洗装扮的地方,因为在古代未出阁女子家的闺房外人不得轻易入内,所以二楼就不对外开放了。

另外,在这个寝宫的院落里,有一个极特别的地方,那就是东西厢房的屋檐下藏着四句诗。

大家不妨找找看。

这是清朝乾隆时登州知府陈葆光写的一首诗的前四句:“直上蓬莱阁,人间第一楼。

云海千里目,海岛四时秋。

”想那古代,承建者在砖坯上一一雕刻,而后入窑烧制成砖,再运到这里分别砌于四处檐下,两两相对,文序不乱,其独特之匠心,由此可见一斑。

游览完天后宫,现在我们就要登上蓬莱阁的主阁了。

我们从这边上去叫做“登阁求仙”,身到蓬莱及神仙嘛。

我说过了蓬莱阁始建于北宋嘉佑六年,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了。

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

(正门上方悬挂的“蓬莱阁”横匾,为清代书法家铁保的手迹。

)蓬莱阁主阁高踞赭红色的丹崖山顶端,以大海蓝天为衬托,以田横峻岭为屏障,北望长山列岛,南临刀鱼水寨,登上高阁,确有超凡脱俗之感。

海山有雾的时候,让人感觉仙气缭绕。

凭栏远眺,各位可以看到,如今的蓬莱古城高楼迭起,广厦林立,已经成为一座现代化的海滨风景旅游城市。

西面的这座山叫田横山,那里是渤黄两海分界线的南端起点。

对面就是长山列岛,是由大小32个岛屿组成的,距蓬莱8海里。

我们进来看一下八仙,传说他们就是因为喝醉酒了才从这里乘坐各自的宝器漂洋过海的。

从右往左看,这是八仙中最丑的铁拐李,也是八仙中年代最久远、资历最深的一位,他的宝器就是前面的葫芦,里面装的是灵丹妙药,能治百病,不过现在看来只是对内伤有效,要不他怎么还治不好自己的腿呢?接下来的白须老翁就是年纪最大的张果老,他的宝器是渔鼓(一种乐器)和纸驴。

民间有张果老倒骑驴的传说。

他为什么要倒骑毛驴呢?有这样四句话可以作答:访过多少人,不如这老汉,不是倒骑驴,万事回头看。

告诫人们做事要谨慎,凡事三思而后行。

他旁边的何仙姑是唯一的一位女仙,她的宝器是手中的荷花。

八仙之首,便是端坐在中间的吕洞宾了,他的宝器是身后背着的宝剑。

长相最为帅气的是韩湘子,据说是韩愈的侄子,他的宝器是手中的洞箫。

那个袒胸露乳的是汉钟离,汉朝人,复姓钟离,故得名。

曹国舅的宝器是云板。

趴在凳子上的是年纪最小的蓝彩和,成仙的时候只有14岁,所以他不胜酒力先醉了,他的法器就是身边的花篮。

八仙过海究竟去了那儿里?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去给王母娘娘拜寿了,有的是说东渡日本了,不管怎样,神仙都是逍遥自在的,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蓬莱阁二楼长度为13.75米,进深8.55米,四面绕以回廊,木栅格扶栏,东、西、北三面木屏风,北侧开窗,供游人凭栏观海。

南门外额书“碧海春融”,内额书“神州胜景”。

阁外北侧正中悬挂清代书法名家铁保手书的“蓬莱阁”匾额,字体雄健浑厚,历经浩劫得以幸免,十分珍贵。

西壁悬挂董必武1964年游览蓬莱阁时的题诗“来游此地恰当时,海国秋风暑气吹;没有仙人有仙境,蓬莱阁上好题诗。

”另有叶剑英元帅1960年的题联“蓬莱士女勤劳动,繁荣生活即神仙。

5篇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范文(四)

各位团友,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蓬莱阁。提起蓬莱阁,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海市蜃楼。海市,本是一种大气光学折射、反射现象。但在古代,人们无法解释其成因,便生出许多奇妙的幻想和美丽的传说。据说秦始皇东巡来到蓬莱,见到海市,误认为那时海上的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于是派方士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寻访长生不老药。以后的多位封建帝王也曾登临眺望过神山。汉武帝多次寻求蓬莱仙境不得,只好将丹崖山叫做蓬莱,聊以自-慰。这也是蓬莱名称的由来。当然,海市的神秘、朦胧、飘渺,也确如仙境一般。历代文人更是把海市渲染得异常神奇。同时八仙过海的传说也为它抹上一层仙气。传说八仙去给王母娘娘拜寿途中,在蓬莱阁上喝醉了酒,为显示自己的本领,相约都不乘船,而以自己的法器做渡海工具。铁拐李乘葫芦,汉钟离坐扇子,张果老坐纸驴,吕洞宾踏宝剑,曹国舅站云板,韩湘子乘洞箫,何仙姑坐荷花,蓝采和则坐在花篮中,飘洋过海。“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典故即源于此。在山脚下,还有八仙出海时留下的脚樱这些文章和故事的流传,使蓬莱阁“人间仙境”的美名到处流传。古往今来,蓬莱仙境引起人们无限的憧憬和幻想。今天我们就去仙境看一看吧。

蓬莱阁建筑面积为32800平方米,分布在丹崖山上。阁建于北宋嘉祐6年(1061年),当时的郡守朱处约看到这里山势雄伟,风光秀丽,便修建高阁以供游览。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了。明万历17年(1589年),山东巡抚李戴又在附近增修了一批建筑物,统称为蓬莱阁。清朝嘉庆24年(1819年),再一次扩建,形成现有规模。解放后,经过多次修缮,古老的建筑既保持了原有的风韵又焕发了盎然生机。整个建筑以高阁为主,从山巅到山脚分中东西三个院落,上中下三个层次,依山构成。主要有蓬莱阁、三清殿、吕祖殿、天后宫、弥陀寺等六组建筑组成。100多间楼阁殿宇,参差错落。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天后宫,其中供奉的是海神娘娘。海神娘娘原名叫林默,是福建莆田湄州人,当地人称她“妈祖”,因而天后宫又叫妈祖庙。林默生于北宋960年3月23日,死于987年9月9日,终身未嫁。她经常在海上解救遇害船只,因而极受渔民爱戴。她自幼喜欢佛法,并得高人指点,据说极通灵性。有关她的传说很多,说她出生之日,屋内红光满堂,香气四溢,而且到满月都未有哭声,所以起名为默。她16岁时村中闹瘟疫,而她算出病源在井中,后来人们果然在井中发现病死的老鼠。更为神奇的是说有一次她父兄出海打鱼,而她在家中织布时突然神情大变,似昏睡过去。醒来后告诉她母亲说父兄在海上遇险,哥哥已死,父亲无恙。果然不久其父归来,说海难中似乎有神仙相救才得以脱险。第二天,林默竟然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哥哥的尸体。在她27岁那年的九月初九,她一人登上湄州的最高峰,突然仙乐齐鸣,彩云飞舞,人就登天而去。

林默死后,历代疆吏大臣说她能降魔伏妖,破敌免灾,并能在海上狂风中为渔船指引方向,法力无边,请皇帝对她进行加封。在这种神化之下,祭祀她的庙宇越来越多,使之成为海上渔民的保护神。历代君王为了巩固海防,对她的封号也步步升级,直封到天后。

蓬莱天后宫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天后庙宇之一。大家看在天后塑像旁边作陪神的站官中竟然有四海龙王,这是十分少见的。究其原因,据说北宋以前海神是四海龙王,但因为他们长的丑陋,又喜怒无常,渔人都不喜欢他们。北宋宣和4年(1122年)皇帝派大臣出使高丽,在海上遇到大风,危难之中救他们的是一位女神而非龙王,因而回朝时奏明皇上,首次加封女神为“顺济夫人”,慢慢取代了龙王的地位。后来随历代加封,女神的管辖范围越来越大,四海龙王都要听她调遣,在民间还有天妃降伏东海龙王的故事,再加上民间八仙的传说中龙王也是以反面角色出现的,于是四海龙王在蓬莱便成了站官的。现在,渔民对天后仍然十分敬仰,因而天后宫香火一直十分旺盛。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高阁就是蓬莱阁了。它高踞丹崖山顶,丹崖山虽不高,但面临大海,海阔烘托出山的气势,使蓬莱阁气势恢宏。其他建筑围绕着它,又成众星捧月之势,使它分外壮观。它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全国四大名楼。

蓬莱阁是一座双层木结构阁楼建筑,有鲜明的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特色。正厅高悬一块金字牌匾,上有清代著名书法家铁保手书的“蓬莱阁”三个雄浑大字,笔力遒劲,阁上原有“九万青天登梯得路,三千碧海破浪乘风”楹联,道尽高阁的气势。阁上有一圈明廊,大家可以凭栏远眺,时有海雾飘来,使人有腾云驾雾,超凡出世的感觉。这便是蓬莱十大仙景之一的“仙阁凌空”。《老残游记》第一回中就生动描写了这一景观:“这阁造得画栋飞云,珠帘卷雨,十分壮丽。西边看城中人家,烟雨万户;东面看海上波涛,峥嵘万里。”阁底有十六根大红楹柱环列,显得气势非凡。阁内设置精致,布满宋、明、清三朝的石刻碑文。东西两壁悬挂着董必武和叶剑英元帅的题诗,阁后壁嵌有“碧海清风”、“海不扬波”、“环海境清”大型题字刻石三方,十分珍贵,更为古阁增添了光彩。

蓬莱阁后有一避风亭,它比蓬莱阁建造稍晚,是明代正德8年由知府严泰增建的。此亭建造角度十分科学,既烘托了主阁,又别有情趣。避风亭坐南朝北,既高又面向大海,然而任凭室外狂风大作,亭内门户大开,却静谧无风。在亭内擦一根火柴,火焰会纹丝不动。这时你如取一张纸条,在护墙外侧一撒手,纸条会盘旋而上,越亭而过,不能不令人叫绝

5篇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范文(五)

闻名天下的蓬莱阁自建成雏形后,历代文人骚客慕名而来者甚多,置此佳景胜地,他们往往雅兴大发,挥书泼墨。

在天后宫前院的戏楼两侧各有红褐色巨石三尊,两两相对,像三台星座。为此清代大学者阮元命名此石为三台石,刻石嵌于天后宫前殿外壁上。阮元在清代官至湖广、云南总督,精于书法,善于雕刻金石,墨迹传世不多,此隶书刻石极为珍贵。

天后宫前院弯处,有一块草书体“寿”字碑特别引人注目,这个“寿”字是五代时道人陈抟老祖写的,看起来遒劲有力,潇洒飘逸。它的另外特别处在于草写的“寿”字竟是由“富、费、林”三字组成。据说含有“植好林木,富足长寿”的意思。

在蓬莱阁主阁的阁底正门悬挂的横匾“蓬莱阁”,是清代书法家铁保的手迹。字写得雄浑有力,刚健俊朗。主阁后面间隔不远避风亭和卧碑亭内,也各有珍贵的书法刻石。避风亭内有刻石25方,其中9方是曾任登州军事首脑袁可力的《观海市》诗,字是明朝书法家董其昌写的,一代石刻高手为其刻石。因此,这九方石刻确为珠联璧合之作,堪称三绝。卧碑亭里的横卧石碑则因留有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手迹而弥足珍贵,卧碑正面刻的行草《题吴道子画》,背面刻的是苏东坡的正楷《登州海市》。

众多名人的墨宝中,有两处别有典故。一处是蓬莱阁主阁后壁上的“海不扬波”,细看这气势雄伟的字体,你会察知那“不”字明显是后来补上的。这是怎么回事?据介绍,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山东巡抚托浑布兼办海防。当有一天他登上蓬莱阁时,望着广阔无际的大海,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海不扬波”四个字,表达了他希望万里海疆平安无事的心情。哪知道,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了,战火蔓延至蓬莱。1895年1月18日,日舰炮击蓬莱,一发炮弹(碰巧是哑弹)击中了“不”字,于是“海不扬波”成了“海扬波”。这启发人们没有富强的国家和强大的海防,海不扬波的愿望始终是个幻想。

另一处是蓬莱阁东侧的“碧海丹心”石刻,这是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的手迹。冯将军当年为何要写这几个字呢?据说,1939年5月,正值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时候,冯玉祥将军与国民党元老李烈钧等人同游蓬莱。忧于时局的李先生对冯将军说:“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寄希望于你们身上了。”冯将军对蒋介石当局明抗日、暗卖国的做法不满,但又不能明说,只得苦笑。之后,李烈钧先生挥毫写下对联:“攻挫若石,同具丹心扶社稷;江山如画,全凭赤手挽乾坤。”并让冯玉祥将军题横幅。冯玉祥略一思索,提笔写下了遒劲有力的“碧海丹心”四个大字,抒发了他忠心报国的情怀。后人感念他的爱国豪情,便把“碧海丹心”单独刻石存留。

东坡先生于1805年曾到登州(今蓬莱)任知府,只不过时间非常短,10月15日到任,10月20日便被调回京城,总共只干了5天登州知府。但就是在这短短的5天时间里,他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发现当时因新法中的盐法禁止百姓卖盐,所以导致不少原靠卖盐为生的百姓生活困苦。为此,苏东坡写了《讫罢登莱榷盐状》,列举了许多事实,陈述了得失利弊,终使皇帝允许百姓随便买卖食盐,就市论价,官府只收取一定的税金。

为了纪念他为民请命的功德,当地百姓集资兴建了苏公祠。后人有感而发,留下了“五日知州府,千年苏公祠”的诗句。这启迪世上的当权者,只有为民办好事、办实事,才能流芳百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崂山导游词最新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900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朋友大家好: 欢迎您来青岛崂山参观游览。青岛地区大小山峰几十座,崂山则为大自然的神来之笔。

栈桥是青岛历史的见证。她身上不仅刻录了青岛的屈辱岁月,也记录了解放后青岛市的建设与发展。就栈桥本身来说,他能在海浪的冲击和海水浸泡下依然屹立于海中,可建造桥的工艺之高。这也体现出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技术水平。

崂山风景区总面积446平方公里,其中绕山海崖线长达87.3公里,主峰高1133米,堪称崛地而起,拔海而立。崂山气候清新而湿润,年平均气温为12.6摄氏度,冬季平均气温为-0.2摄氏度,夏季平均气温为23摄氏度。崂山历史悠久,古迹荟萃。远在一亿四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崂山即已形成,五、六千年前,先民们已在此聚居生息,创造了灿烂的龙山文化。《后汉书.逢萌传》、《南史.明僧铭传》等均有记载。

崂山自然景观独具天然特色。山海相连、海天一色、雄伟壮观;山内群峰耸立、怪石嶙峋、层峦叠嶂、壁削如刀、涧深谷幽,每座峰上形象石比比皆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碧海无涯、山高林密、云气离合、岚光变幻;海崖线曲折蜿蜒,或广阔幽静、烟波浩淼、或惊涛拍岸,谷应山鸣。

崂山名泉圣水富有特色。神水泉、圣水泉、金液泉、六乙泉等清泉各领风骚;潮音瀑、龙潭瀑等名瀑各具神韵。著名的青岛啤酒和崂山矿泉水均依此水酿就而成。

崂山林木苍郁、花繁草茂,区内仅古树名花就有110多株,有的树龄高达2500余年。山深处,春日一片翠绿,夏天浓荫蔽日,秋季满谷金黄,严冬则处处玉树琼花。

崂山以其山海奇观、深邃幽静之胜景,“神仙窟宅”,“洞天福地”之美誉,倍受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名道高僧之推崇。唐代诗人李白在此留下了“我若东海上,崂山餐紫霞”的著名诗句。清代蒲松龄以崂山风物为内容写出了《香玉》、《崂山道士》等名篇。山中宫观寺庵星罗棋布,鼎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

总之,清新而湿润的空气,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构成了崂山旅游的丰富内涵。

崂山旅游分南线、北线、东线,每条线如同一颗珍珠项链,串连着无数个景观(点)。本文按照“崂山一日游”的习惯旅游线路,介绍每条线上几处主要景观(点),未及介绍的留等崂山探胜者们自己去体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崂山十二景导游词_山东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976 字

+ 加入清单

崂山十二景导游词

崂山十二景分别是巨峰旭照、龙潭喷雨、明霞散绮、太清水月、海峤仙墩、那罗佛窟、云洞蟠、 狮岭横云、华楼叠石、岩瀑潮音、蔚竹鸣泉。下面是第一范文网为大家带来的崂山十二景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崂山十二景导游词:

1. 【太清水月】 在太清宫看海上月出,别有一番情趣。当万籁俱寂之时,光洁的月亮被一团金辉托出海面,溶溶月色倾洒海面,浮光潋滟,玉壶冰镜。岸边清风掠竹,细浪轻拍,景色幽奇绝伦。这便是崂山十二景中的“太清水月”。清代文人林绍言有诗赞曰:“相约访仙界,今宵宿太清。烟澄山月小,夜静海潮平。微雨五更冷,新秋一叶惊。悄然成独坐,细数晓钟声。”

2. 【海峤仙墩】 海峤仙墩是指崂山头南部的八仙墩,崂山头距太清宫7公里,是由海蚀岩洞组成的奇特自然风貌。崂山头的南部,由于海浪多年冲击,崖岸断落如厦,崖下海中有十多块两米高的石墩,神话传说八仙过海时曾在此小憩,因名八仙墩。此处风劲浪高,波涛汹涌,极为惊险,被誉为“崂山第一奇景”,在崂山十二景中称“海峤仙墩”。明代高僧憨山有诗赞曰:“混沌何年凿,神功此地开。势吞沧海尽,潮压万山回。洞宇今何在,仙人去不来。蓬莱应浪藉,身世重堪哀。”

3. 【巨峰旭照】 巨峰是崂山主峰,俗称“崂顶”,位于崂山中部群峰之中,海拔1132.7米。“云海奇观”、“旭照奇观”、“彩球奇观”是巨峰景物中的三大奇观。特别是“旭照奇观”,绮丽壮美,被列为崂山十二景之冠,称“巨峰旭照”。清代乾隆年间即墨知县尤淑孝有诗赞曰:“振衣直上最高峰,如发扶桑一线通。只有仙灵营窟宅,更无人迹惹天风。群山岳岳凭临外,大海茫茫隐现中。持较岱宗应特绝,碧天咫尺彩云红。”

4. 【龙潭喷雨】 龙潭瀑又名玉龙瀑,位于崂山南麓八水河中游。八水河流至此处跌落于深潭,水如玉龙,吐雾喷雨,景色壮观,在崂山十二景中,称“龙潭喷雨”。周至元有诗赞曰:“凌空乱溅沫,疑是玉龙飞。白挂虹千仞,青山环一围。抛来珠落落,舞处雪霏霏。游客贪清赏,斜阳不忍归。”

5. 【明霞散绮】 从太清宫北上,行约3公里左右,在竹树葱笼、绿荫掩映中便是明霞洞。这里背后石峰耸立,山高林密,前望群峦下伏,峭壑深邃,每当朝晖夕阳,霞光变幻无穷,因而被列为崂山十二景,称“明霞散绮”。清代高密文人孙风云有诗赞曰:“拾级不辞劳,松篁涨晚涛。岚光拔地峻,海色逼天高。绝顶霞粘屐,精庭雪晕袍。三壶皆似削,俯势瞰灵鳌。”

6. 【那罗佛窟】 自华严寺沿山涧西上即达那罗延窟,这座天然的石洞宽7米,高、深各10余米,四壁如削,洞顶有一圆洞,颇似火山喷口,天光由此圆孔透入,据僧人说那罗延佛就是在窟中修炼成正果。如此巨大的花岗岩洞国内尚不多见,在崂山十二景中,称“那罗佛窟”。清代即墨文人黄玉瑚有诗赞曰:“荒山留佛骨,卓锡何年至?那罗延窟存,东来识大意。”

7. 【云洞蟠松】 白云洞在崂山东部,华严寺西北,太平宫西南3.5公里处,坐落在海拔400多米的高山上,其景物之清奇,风光之绮丽,则又别具一格。白云洞由巨石架成,左为青龙石,右为白虎石,前为朱雀石,后为玄武石。洞石岩顶上有一名为“华盖”的古松,势如腾龙,绿荫冉冉,覆盖全洞,在崂山十二景中称“云洞蟠松”。蓝水有诗赞曰:“白云深处白云洞,日日洞口白云封。惊看云中龙出没,一株洞后百年松。”

8. 【狮岭横云】 狮子峰在太平宫东北,几块巨石相叠,侧看成岭,竖看成峰,状若雄狮,横卧在苍茫云雾中,海风吹来,白云宛若游龙,翩若惊鸿,在阳光的照射下,景色十分绚丽。但狮子峰最壮美的景色是“狮峰观日”,人们在狮峰观罢日出,趁晓雾未开,方可尽情地领略“狮岭横云”的妙趣,因而列入崂山十二景。明代即墨文人黄宗臣有《宿狮子峰》诗:“石上开樽有浊醪,海天东望月轮高。夜声时到秋山寺,半是风声半是涛。”

9. 【岩瀑潮音】 潮音瀑原名鱼鳞瀑或玉鳞瀑,因其声似潮涌,自1931年始更名。潮音瀑是北九水的尽头,四面峭壁环绕,东南高壁裂开如门,瀑布从此泻下,山谷轰鸣,声如澎湃怒潮。清代山东抚军崔应阶有诗赞曰:“何处

10. 【蔚竹鸣泉】 蔚竹庵在北九水村东北的凤凰山下,位居海拔550米高处,蔚竹成林,苍松竞茂,怪石奇秀,涧溪成韵,泉水汀咚,清新幽静,在崂山十二景中称“蔚竹鸣泉”。清代胶州文人王大来有诗赞曰:“玄都近在最高峰,石磴追寻樵客踪。履下泉声三十里,杖边山色一千重。深藏胜境疑无路,绿到仙宫遍是松。更喜道人闲似我,邀看万朵碧芙蓉。”

11. 【华楼叠石】 华楼山位于崂山水库南岸,海拔408米。华楼峰是矗立山顶东部的一座方形石峰,高30余米,由一层层岩石组成,宛如一座叠石高楼耸立晴空,故称“华楼”,又因异石突起,犹如华表,又名“华表峰”,在崂山十二景中称“华楼叠石”。清代平度文人白永修有诗赞曰:“摩霄卓立碧芙蓉,天开名山第一峰。岚气蒸成金液水,海霞飞满石门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青岛崂山导游词_山东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021 字

+ 加入清单

青岛崂山导游词

崂山,位于青岛市东部,古代又曾称牢山、劳山、鳌山等。崂山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崂山的主峰名为"巨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岛崂山经典导游词,欢迎参考!

各位朋友大家好:

欢迎您来青岛崂山参观游览。青岛地区大小山峰几十座,崂山则为大自然的神来之笔。

崂山风景区总面积446平方公里,其中绕山海崖线长达87.3公里,主峰高1133米,堪称崛地而起,拔海而立。崂山气候清新而湿润,年平均气温为12.6摄氏度,冬季平均气温为-0.2摄氏度,夏季平均气温为23摄氏度。崂山历史悠久,古迹荟萃。远在一亿四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崂山即已形成,五、六千年前,先民们已在此聚居生息,创造了灿烂的龙山文化。>、>等均有记载。

崂山自然景观独具天然特色。山海相连、海天一色、雄伟壮观;山内群峰耸立、怪石嶙峋、层峦叠嶂、壁削如刀、涧深谷幽,每座峰上形象石比比皆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碧海无涯、山高林密、云气离合、岚光变幻;海崖线曲折蜿蜒,或广阔幽静、烟波浩淼、或惊涛拍岸,谷应山鸣。

崂山名泉圣水富有特色。神水泉、圣水泉、金液泉、六乙泉等清泉各领风骚;潮音瀑、龙潭瀑等名瀑各具神韵。著名的青岛啤酒和崂山矿泉水均依此水酿就而成。

崂山林木苍郁、花繁草茂,区内仅古树名花就有110多株,有的树龄高达2500余年。山深处,春日一片翠绿,夏天浓荫蔽日,秋季满谷金黄,严冬则处处玉树琼花。

崂山以其山海奇观、深邃幽静之胜景,“神仙窟宅”,“洞天福地”之美誉,倍受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名道高僧之推崇。唐代诗人李白在此留下了“我若东海上,崂山餐紫霞”的著名诗句。清代蒲松龄以崂山风物为内容写出了>、>等名篇。山中宫观寺庵星罗棋布,鼎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

总之,清新而湿润的空气,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构成了崂山旅游的丰富内涵。

崂山旅游分南线、北线、东线,每条线如同一颗珍珠项链,串连着无数个景观(点)。本文按照“崂山一日游”的习惯旅游线路,介绍每条线上几处主要景观(点),未及介绍的留等崂山探胜者们自己去体味。2、基本旅游线路(南线)

太清宫--明霞洞--上清宫--龙潭瀑

景点导游:

太清宫

太清宫亦称下清宫,当地人也称下宫。位于崂山南麓老君峰下,前临黄海,一碧万顷,背依七峰,峰峦竟秀,地势清幽,竹林翁郁,夏纳清风,冬隔朔气,素称“北国小江南”。

崂山自古有神窟仙宅之说,相传鼎盛时期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而今可数者有十七处。据>记载:太清宫建于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为江西瑞州府高乐县人张廉夫所创建。张廉夫,字静如,号乐山,生于汉文帝九年,官至上大夫,后弃职入道。精研玄学,入终南山学道数载,得师传道,来崂山之阳,临海之滨,修茅庵一所,供奉三官大帝神位。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再建庙宇,供奉三清神像,名曰“太清宫”,这就是太清宫的由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唐朝末年,李哲玄东游崂山,又扩建殿房,供奉三皇神像,这时,太清宫已初具规模。五代十国时期,道人刘若拙游至崂山,对太清宫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修缮。南宋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邱处机从昆化山来崂山讲道。从此,崂山道教,包括太清宫名扬天下,天下道众多慕名而来,有的在此隐居潜修,有的在此著书立说。如张三丰、徐复阳等均在此修过道。

明万历十三年至二十八年,太清宫发生了一起僧道之争。僧人憨山大师与道人耿义兰相互争夺太清宫庙址,官司一直打到金銮殿,历时十多年,终以道人胜诉而告结束。现太清宫前“海邱夺遗址”碑刻的明万历十三年憨山大师建海邱寺于宫前,二十八年皇上降旨毁寺复宫,就是记的这件事。

太清宫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500平方米。庙宇共分三个院落,各立山门。三官殿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三神像;三清殿供奉“道德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三皇殿供奉“伏羲”、“神农”、“轩辕”三帝。

太清宫古树参天,院外“龙头榆”又名“唐榆”,为唐朝天佑年间李哲玄所植。院内银杏、古柏相传树龄更长。明朝所植两棵耐冬树,枝繁叶茂,每年冬尽春回,花开似锦,花期长达三个多月。清代著名作家蒲松龄在>中的>篇里所记的“香玉”、“绛雪”的故事,据说就是院中一棵红牡丹和这棵耐冬的化身。

三官殿外的院中有一泉水叫神水泉,泉水清冽甘美,大旱不涸,大涝不溢,是崂山第一名泉。

明霞洞

明霞洞位于昆化山之阳的玄武峰下,系一天然石洞,原为上清宫的一处别院。

>载,明霞洞“建于金大定二年(公元1166年)”,洞巅“明霞洞”三字,相传为邱处机所书。名道孙紫阳曾潜修于此。洞外石壁上嵌刻的>载有其修行的始末。元代在洞侧建有“斗母宫”,奉佛教。明隆庆年间(1567年--1572年)重修时又建“三清殿”一座,清末建“观音殿”一座。据说,这里曾有过僧、道交替的历史。

明霞洞地势高旷,景色幽丽,朝晕夕阳,云雾缭绕,霞光山色变幻无穷,素有“明霞散绮”的美称,为崂山十二景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山东青岛崂山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71 字

+ 加入清单

华严寺位于崂山东麓返岭后村西那罗延山半腰,是崂山规模最大的佛寺,明代高僧憨山曾在“那罗延窟”面壁修行使这里远近闻名。华严寺系明代御史黄宗昌在崇祯年间罢归故里即墨后出资修建,未成面毁于兵燹。清初由其子黄坦移址续修,顺治九年(1652年)落成,始名“华严寺”,又名“华严禅寺”;1931年改称“华严寺”。占地面积4000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房屋120余间。整个庙宇依山势修建,为“阶梯式”院落,布局严谨,宏伟而典雅。正北为大殿,系斗拱单檐雕甍歇山式建筑。内尊释迦牟尼塑像;东西两廊为禅堂。由大殿侧门再拾级而上,又一院落,是为后殿,内尊观音;侧为祖堂,供本寺第一代住持慈沾师。东北角有西式小楼五间;小院内植桂花、牡丹,十分幽雅。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青岛市政府就设在这里。

寺僧属“临济宗”。第一代住持慈沾是临济宗传人。华严寺位于共经二十代,20世纪20xx年代是鼎盛时期,寺僧达80多余人。藏经阁建在4米多高洞形的山门之上,呈方形;阁高8.2米,阔13.8米,深8米。阁中央大应立四棱形石柱,木构架为抬梁式屋顶,是重檐歇山式。四周游廊贯通,环以雕栏,外檐木柱20撑顶,檐角饰“嘲风”,两端饰“螭吻”。前为幕式墙,门窗结合在一起,穿堂门,无后窗,顶披黄绿琉璃瓦,雕甍高约40公分,镂空云龙。建筑古朴典雅,集中体现了明代建筑的艺术风格。阁内藏清顺治九年(1652年)刊《大藏经》一部;元人手抄本《册府元龟》一部,142册,计1000卷,另外还有憨山手书条幅、于七画像等。

华严寺前西侧有一塔院,四周环筑围墙,是寺中历代住的藏骨。院中的一座七级砖塔埋葬着第一代住持慈沾大师,有两珠苍松紧绕塔身,虬曲多姿,名“松抱塔”,60年代松树枯死。与砖塔相对的石塔,是第二代住持善和的藏骨处。相传是农民起义领袖于七兵败出家,法名善和,圆寂后藏此墓之中。

华严寺门前有一条直通海滨的公路,名“华严路”,是1930年寺僧仁栋鸠工破石条筑成。沿路苍松夹道,翠竹成林;有时,烟霭横空,白云袅袅,如九天幻境。路旁有石刻“烟岚高旷”、“东瀛晓色”、“无风海涛”、“莲池会海”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山东青岛崂山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白云洞位于崂山东部海滨,东距太平宫将近7里,从雕龙嘴踏石级至山腰北去,过逍遥径,经老君洞,再攀一段石阶,即至白云洞。因洞口四周一年四季,大多数日子白云缭绕而得名。地势高爽,林木茂密,面临长涧,侧望沧海,环境雅洁,楼阁精美,与明霞洞并称为前、后涧,是崂山著名道观之一。

白云洞建于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00平方米左右,原有房舍24间,属道教“金山派”。

青龙阁是白云洞的主要建筑之一,现在仅存残垣。阁前的青龙石畔,有一株玉兰,粗逾合抱,树龄达数百年,在青岛地区的玉兰中勘称首屈一指。绕过青龙阁,即是白云洞。白云洞,是由三块巨石结架而成,右边的石头叫“白虎石”,左边的石头叫“青龙石”。“青龙石”特别巨大,上平可以登眺;“白虎石”背依悬崖,前临险壑。洞内宽深各十丈,十分宽敞,可站立数十人。洞内原供有铜铸玉皇神像。铸制极为古雅,并曾有“藏园老人”傅沅叔题壁:夜月清皎,海气苍寒,玩石抚松,飘然登仙。

白云洞额刻有“白云洞”三字,是清末翰林院日照尹琅若(字琳基)所题,字体雄浑,很有气势。洞前有两株白果树,大可合抱,如巨伞撑天,相传两树一雄一雌,千年相伴,至今生意盎然。还有一株玉兰,枝繁叶茂,也有数百年树龄。洞后有很多松树,其中一株古松,形状奇特,名曰“华盖松”。这株华盖松,老干蟠曲,遮满洞顶,小枝斜出,伸向洞外,从下仰望恰似一条张牙舞爪的飞龙,在洞顶上腾空而起,极是奇观。这一由古树和白云洞交织而成的奇特景观,即“崂山著名十二景”之一——“云洞蟠松”。

云洞蟠松

白云洞在崂山东部,华严寺西北,太平宫西南3.5公里处,坐落在海拔400多米的高山上,其景物之清奇,风光之绮丽,则又别具一格。白云洞由巨石架成,左为青龙石,右为白虎石,前为朱雀石,后为玄武石。洞石岩顶上有一名为“华盖”的古松,势如腾龙,绿荫冉冉,覆盖全洞,在崂山十二景中称“云洞蟠松”。蓝水有诗赞曰:“白云深处白云洞,日日洞口白云封。惊看云中龙出没,一株洞后百年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崂山太平宫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初名太平兴国院,又称上苑,系宋太祖为华盖真人刘若拙敕建道场,金明昌年间(公元1190~1195年)重修。太平宫坐落在崂山东部上苑山北麓、仰口湾畔,正殿名三清殿,配殿为三官殿和真武殿。路口两侧有两株古松,据传是宋初建宫时所植,树侧的巨石上镌刻着“疑是幻境”四个大字,在崂山现存的寺观中,太平宫是有史料可考的最古的道观。太平宫宫西绝壁矗立,下有天然石洞。洞内纵横各数丈,高敞如厦;洞顶镌刻“混元石”三字及星斗图案;洞旁眠龙石上,镌“犹龙洞”三字。宫北山坡下有涧水喷涌,相传曾有农人见白龙游泳其中,名白龙涧。涧底巨石累累,横跨两岸,水从石隙下泻,称仙人桥。过桥山坡有巨石,上刻邱处机咏崂山七绝20首及序。宫东北奇峰突起,形同巨狮,张嘴作怒吼状,名狮子峰。峰巅岗峦平敞,云气弥漫,有“狮岭横云”胜景。

太平宫位于仰口湾畔的上苑山麓,负山面海,景色绮丽,有奇峰异石,古木幽洞,近年来又经全面修建,是崂山的主要游览区之一,也是自此而南游览崂山的第一处名胜。

游人自仰口下车,沿新修石阶登山,前行不远,路两侧各有一株粗逾环抱的古松,虬枝交错,针叶披拂,传为宋初建宫时所植,在崂山古松中首屈一指。松侧有两方巨石,石上旧刻“疑是幻境”四字;新镌清代武邑县令杨泽诗一首:“上苑蟠松阵,半山宫殿森。嶙峋深石洞,烂熳叠花簪。峭壁文苔篆,*岩曲鸟音。仙人桥下水,声响曳鸣琴。”此景名“双石长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崂山景区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景区,导游,全文共 319 字

+ 加入清单

青岛有一个风景优美秀丽的地方叫崂山,那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今天我就带领大家去游一游那里的九水十八潭。

白沙河山流河流,因山有九折,水有九曲而得名,源于巨峰北麓之水,流入峡谷,一路群峰秀丽,万木争荣,佳景迭出,美不胜收,故有“九水画廊”之美称,全长9、5公里。北九水有十八潭统称酒水十八潭。一水有“至柔潭”两水“未封潭、居碑潭、未始潭”,三水有“无隅潭、无机潭”,四水有“自取潭俱化、潭中虚潭”,五水有“有问潭、得鱼潭”,六水有“得意潭、无几潭、不滞潭”,七水有“餐霞潭、饮露潭”,八水有“清心潭”,九水有“洗耳潭、潮音瀑”等重要景点。享有九水明漪之称美。

假如有一天你亲身去旅游的时候品尝一下这里的农家宴,会让你大饱口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介绍山东崂山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813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团友,咱们马上就要到达素有“人间仙境”之称的蓬莱了。在此风景旅行社的导游__先给各位介绍一下蓬莱的概况:蓬莱位于胶东半岛最北端,烟台市西北方向约75公里处,隶属于烟台,北临渤、黄二海,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全市总面积1128平方公里,总人口44.7万。但就是这样一个总人口不足50万的一个县级市,每年确能接待海内外游客200多万人次。是什么使中外游客不远万里、纷纷沓来呢?那是因为蓬莱是一方充满神话传说、千百年来令人神往的“人间仙境”。

大家看前面看到的就是蓬莱阁了,现在我带领大家过去,不知道运气好不好,能否看到海市蜃楼,大家默默祈祷吧。

那什么是海市蜃楼呢?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海市蜃楼就是近地面十强低温时,空气密度随高度强烈减小,远方地平线处的景物的光线经折射到观测者的眼睛。关于海市蜃楼还有一个小小的故事,在此我也给大家讲一下:很早以前,渤海中常常出现一些怪异的影像,当时,人们无法用科学的方法解释这种现象,刚开始以为是妖怪,把他说成海中的蛤蜊精吐出的气,称蛤蜊为“蜃”,非常害怕,烧香磕头,祈祷“蜃”不要危害人间,久而久之,人们发现“蜃”并没有威害人类,又把他说成是神仙现世,传说海中有仙山,山上的房屋是金银修砌,树上满是玉石玛瑙,还有仙人来回走动,最主要的是山上有长生不死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求大秦江山永固、个人长生不老,便慕名来到这里寻找神山,求长生不死药。他站在海边,眺望大海,只见海天尽头有三座山非比寻常,还在不断的变,其实他当时正是赶上了海市蜃楼,他惊奇的问随驾的方士那是什么,方士回答:“那就是仙山。”秦始皇大喜,又问仙山叫什么名。方士说一座叫“瀛洲”因为秦始皇又叫秦“嬴政”,一座叫“方丈”,还有一座一时无法应答,忽见海中有水草漂浮,灵机一动,便以草名“蓬莱”做了回答。“蓬莱”者, “蓬草蒿莱”也。就这样“蓬莱”“方丈”“瀛洲”这三座神山就这样传开了。

到了汉武帝时期,他像秦始皇一样听说大海中有三座仙山,也来到这里寻找长生不老之药。他为了能寻到仙山,在此专门修筑了一座小城,在这里住了很久,每日登上丹崖山眺望大海,但是,他没有秦始皇幸运,没看到海市蜃楼,也没找到长生不老之药,就下令将他在海边望神山而修筑的小城赐名为蓬莱,聊以自慰。从此,这座小城就叫做蓬莱了。

大家都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这故事发生在哪呀?对,就发生在这里。相传当年八仙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越喝越高兴不知不觉的就喝醉了。铁拐李提议乘兴到海上一游,并言定要凭各自的宝物渡海,不得乘舟。正所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铁拐李用的是他的宝葫芦,汉钟离用的是他的芭蕉扇,吕洞宾用的是宝剑,荷仙姑用的是荷花,兰采合用的是花篮,韩湘子用的是萧,曹国舅用的是手中的竹板,张果老和他的神驴用的是笙。都知道张果老有一怪癖,平日他倒骑着一头毛驴,日能行万里,当然这驴子也是一匹「神驴」,据说不骑的时候,就可以把它折迭起来,放在皮囊里。还有一首诗来说明此举,“举世多少人,无如这老汉,不是倒骑驴,万事回头看”。来教世人做事要常回头看,便于总结经验。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蓬莱小城不大却与八位神仙有缘。大家游览一下接下来我们要去八仙过海口了

注意大家集合了,我们下面要去八仙过海口了,八仙过海口的整个景区呢整个都漂浮在大海上,景中有海,海中有景,内外海相连,形如宝葫芦横卧在大海上,刚刚呢我已经给大家讲过大仙过海的故事呢,接下来呢我们具体看一下。

休息。

各位亲爱的团友们我们又见面了,接下来我们就要去长岛。长岛,历称庙岛群岛,又称长山列岛,由32个岛屿组成,岛陆面积5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87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46公里,是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隶属烟台市。长岛属亚洲东部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1.9℃,无霜期243天。 全县森林覆盖率53.2%,独特的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条件, 使之成为候鸟迁徒的必经之地,每年途经的候鸟有200余种,百万只之多,享有候鸟“驿站”的美誉,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接下来我们先去月牙湾,月牙湾位于从肠道去九丈崖的路上,长约2公里,宛如一勾巨大的新月。月牙湾最有情致之处就在于它的球石,这里可以说是一个珠光宝气的球石世界,洁白的如美玉,晶莹的赛琥珀,无论你在什么地方捧起,都会一刻也舍不得放下。

各位旅客,前面我们要到达的是九丈崖,九丈崖呢,高69.7米,是一座颜面几百米的巨崖,由于千万年来风浪的寝室,是呀渐渐形成了上凸下凹之势,避免犬牙交错,是众多水鸟栖息的乐园。大家看前面那座塔就是九叠石塔了,它是由九层节理明显的石英岩交错而成,经海浪的侵蚀,形态别致,与九丈崖组成了一对“母子崖”。

大家再往前看是著名的八仙石洞,八仙石有两处海蚀大洞,大的深30余米,宽5米,洞顶近似拱门,传说当年八年曾在此汇聚,洞内石英石凹凸错落,晶莹剔透。大洞旁有一处小洞,宽一米,深二十多米,洞内设有石桌,视窗,传说是当年何仙姑的寝室。

前面走大家看到什么?对,一堆礁石,那像什么呢?像不像龙舌伸出海面?这就是龙舌垂钓岛,这里海水通常,洞穴密集,是钓鱼的理想之地。

前面我们要到达望夫礁,望夫礁呢是因为那里有一礁石形状像一位妇女头戴围巾怀抱婴儿,因此而得名,关于这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很有以前的一年腊月二十八,一位渔夫被迫出海打渔遭遇风浪,从此再也没有回来。他的妻子悲痛欲绝,从此整天抱着不满月的孩子站在海边,期盼有奇迹出现,多了多年,也不见回来,他变成了不动的石像伫立在那里。他也是旧社会长岛千万个爱情忠贞,命运凄苦的预付的缩影。

庙岛群岛山水相依如诗如画,各岛有各岛之神奇。车由岛又名万鸟岛是鸟的王国,万鸟腾空,遮天蔽日,谓为壮观。大小竹山岛以竹得名,岛上小河淌水,翠竹青青,在烟波海上呈现出一派秀丽的江南景色。而大小黑山岛又是蛇的王国,岛上繁衍生息着巨毒腹蛇一万多条,成为我国第二大蛇岛。砣矶岛却是石头的世界,彩石林 立,精美绝伦,整个岛在彩石映衬下,成为一个图纹多变,色彩绚丽的壁画世界。而砣矶盆景和称为“金星雪浪石”更使游人爱不释手。庙岛天后宫雄伟壮丽的殿堂可供游览者观赏、叩拜。玉石街横卧碧海,连接南北长山岛,烽山雕鹰飞天,鸟展万鸟群聚,古城遗址文物众多,航海博物馆,记录中国航海史的沧桑....,而最人神往和难得一见是那虚无缥渺,亦真亦幻的海市蜃楼了,资料显示,长岛是中国海市蜃楼出现最频繁的地域,特别是七八月间的雨后。太多无法描绘的景观使庙岛群岛无愧"海上仙山"的美誉。

海洋极地动物世界位于蓬莱至长岛的必经之路蓬莱客运旅游码头南,展示面积5.18万平方米,规模恢宏,汇集了世界各地海洋生物豫动物上千种,它集众家所长,并突出自己的优势特色,融科研教学,海洋生物展示何表演于一体,充分运用互动性、参与性、艺术性、科学性的手法,将人们带入神秘的海洋大世界中。一举创造中国海洋水族业的一流水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崂山导游词最新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崂山,古稱勞山、牢山,位於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黄海之滨,是中國著名的旅遊名山,被誉为“海上第一仙山”,主峰巨峰(崂顶)高1132.7米,为山东省第三高峰。1982年被国务院設為中国名胜景区之一。其上道教宫观太清宫1983年获称道教全国重点宫观。

崂山历史悠久,距离市区距离远近适中,小路众多,因此在官方开辟的旅游景区外,民间登山活动也很活跃。每到周末就会有大量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来到崂山进行登山、野营等活动。他们有些是自发的,也有些通过网络论坛或是俱乐部的形式来组织活动。比较著名的俱乐部活动有动力巅峰的“走遍崂山”活动(一般每周举行)。 在山东有“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的说法,足见崂山之盛名。

常见的登山线路有:

1. 大河东-茶涧-德国王子沐浴处-椒林-黑风口-清凉河-北九水

2. 大河东-盘山公路-巨峰入口-入口南侧山脉-绕过收费站-崂顶(途中有很多驴友开发的小路,比较有挑战性的一个路线)

3. 流清河-八水河(途中有一颗千年银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山东青岛崂山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13 字

+ 加入清单

巨峰风景游览区位于崂山中部,以崂山最高峰--主峰巨峰而命名。巨峰景区以山海、天象、山林、奇峰、怪石、人文胜景构成了雄伟壮美、离奇多变的绝顶风光。

崂山主峰,又称崂顶,在崂山中部,海拔1133米。周围灵旗峰、美人峰、小巨峰、柱后高等百怪嵯峨,形如剑戟。极顶小石坪,方约数尺,仅容二、三人,周围铁栏防护。登临其上,唯见大海浩瀚,水天一色。此处可观日出,所谓“巨峰旭照”即此。

巨峰风景游览区包括上十八盘、黄花顶、黑风口、美女峰、五指峰、巨峰、比高崮、灵旗峰、一 线天、自然碑、慈光洞、原泉、柱石高、巨峰口、卧羊峰、迷洞、滑溜口等17处主要 景点,总面积7.4平方公里。该景区特色是高山区的自然景观和远眺山海风光。

崂山的主峰称“巨峰”,又称“崂顶”。巨峰风景游览区是以崂山的最高峰为主体形成的风景游览区,

该景区的特征主要是高山区自然本色。崂山以巨峰为中心向外延僻的4条大支脉,在这里组成巍峨壮丽的山岗风光,置身崂顶可以看到碧波万顷的黄海,如珠似玉的海岛,层峦竞雄、万峰争秀的山景;在盛夏季节经常能领略到"云海奇观"、"崂山火球"的宏伟场面;在隆冬季节又可以欣赏到"银峰晶挂"的神话般景象;至于在崎顶观日出,那又是一种美不胜收的迷人画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