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城市规划面试题【汇总19篇】

浏览

2554

范文

58

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批复,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长春镇人民政府:

你镇《关于要求批准霞浦县长春镇洪江村等20个村庄规划的请示》(霞长政[20xx]151号)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你镇报送的洪江村、渔洋里村、渔洋垾村、秋竹岗村、武曲村、传胪村、长溪村、武岐村、埕坞村、大京村、斗米村、闾峡村、小京村、外城村、亭下溪村、积石村、里城村、赤沙村、祖厝村、文岐村等二十个村村庄规划。

二、请你镇充分吸收相关部门意见,对该二十个村庄规划进一步优化完善,并依法组织实施,发挥村庄规划对新农村建设的指导作用。

霞浦县人民政府

20xx年10月28日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合同试行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合同协议,适用行业岗位:设计,全文共 1069 字

+ 加入清单

本合同由下列双方于_________省_________市签署:

甲方:_________公司

乙方:_________公司

甲乙双方因_________工程总体规划文件事宜,经协商一致,达成本合同,共同遵守执行。

第一条设计内容

乙方为甲方设计_________工程并编制_________工程总体规划文件,主要内容包括:

a.甲方厂区总平面布置;

b.甲方第

1、

2、3期_________工程生产规模、产品、技术方案分析与规划;

c.甲方技术经济效益分析与预测。

第二条设计期限

乙方于收到甲方提供的设计资料后_________天内向甲方交付_________工程总体规划文件。

第三条设计报酬及支付方式

甲方向乙方支付设计报酬人民币_________元,分两期支付,具体如下:

a.本合同签署后_________个工作日内支付_________元;

b.乙方提交_________工程总体规划文件并经甲方审核通过后_________个工作日内支付_________元。

第四条各方义务

a.甲方义务

(1)及时向乙方提供编制_________工程总体规划文件所需基础资料;

(2)如期向乙方支付报酬。

b.乙方义务

(1)按期交付_________工程总体规划文件及其相关的图纸和技术文件资料;

(2)及时解决_________工程总体规划文件中涉及有关的技术问题。

第五条工程验收

a.乙方编制的_________工程总体规划文件需经甲方专家委员会审核。

b.甲方专家委员会须于收到乙方提交的_________工程总体规划文件之日起_________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并提出意见,甲方专家委员会未于前述期限内提出意见,视为甲方接受乙方编制的_________工程总体规划文件。

c.甲方专家委员会对_________工程总体规划文件提出异议或意见的,乙方须于接到甲方或其专家委员会异议或意见之日起_________个工作日内对_________工程总体规划文件进行修改后提交甲方专家委员会审核;经甲方专家委员会次审核,_________工程总体规划文件未获通过,甲方有权拒绝接受_________工程总体规划文件,不向乙方支付

第二期报酬。

第六条其它

本协议一式_________份,具有相同法律效力。各方当事人各执_________份,其他用于履行相关法律手续。

甲方(盖章):_________公司

乙方(盖章):_________公司

授权代表(签字):_________

授权代表(签字):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新海南大学成立以来第一次全校科研工作会议,在职能部门的精心组织下,在与会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各项议程。本次会议,是顺应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新形势,根据我校“211工程”建设和改革发展的阶段性要求而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的目的,是要通过讨论交流,就加强我校科研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营造良好科研氛围,进一步调动科研工作积极性,引导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积极申报项目、组织攻关、凝炼成果、形成团队,加快提高我校科研创新水平,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名牌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建保校长今天上午代表学校作了重要的科研工作报告,对新海大成立以来的科研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就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既针对学校工作实际,又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我完全赞成。在讨论活动中,同志们认真投入,踊跃发言,就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等重要会议文件以及科研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提出了很好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学校进一步修改完善文件和加强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请学校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在认真吸收会议意见的基础上对文件进行修改完善。这次会议还进行了科研工作先进表彰和经验交流,科研先进个人、优秀团队和先进单位的代表作了很好的发言,为学校、为各单位、也为广

大教师和科研人员搞好科研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会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同志们都为此做出了积极努力,谢谢大家!

从建保校长的报告和先进单位、优秀团队、先进个人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到我校科研工作确确实实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成绩是显著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校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向今天受表彰的科研先进单位、优秀团队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服务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

下面,我就加强学校科研工作强调两点意见。

第一点意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强化科研工作的战略地位。

科学研究是大学的基本职能和重要使命之一。大学开展科学研究,推动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不仅对人类社会进步意义重大,而且对大学本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也至关重要。放眼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他们一个重要的共同特征,是能够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能够创造优秀的科研成果,能够以高质量人才和优秀科研成果为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并且这些又都是以高水平科研创新能力作支撑的。因此,科研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大学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抓好科研工作对大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当前,我校正处于加快推进“211工程”建设和努力向高水平大学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学校科研工作虽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与高水平大学相比甚至与许多同类院校相比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相对于学校其他方面的工作也显得较为薄弱,缺少大的项目、大的成果和大的奖项,全员参与性不强,整体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因此,加强科研对学校发展显得格外重要。

首先,加强科研对“211工程”建设具有根本性的影响。我校近期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全力确保 “211工程”建设验收能够顺利通过,这也是省委省政府对我校提出的硬性要求。“211工程”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中心任务是培育一流学科,关键指标是标志性科研成果,而这一关键指标恰恰是我校目前最突出的薄弱环节。如果不能在这一指标上取得重要突破,到20xx年初迎接“211工程”建设验收时,我们将面临严重的危机。

其次,加强科研是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无论是以高水平大学来衡量,还是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要求相比,我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急待加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需要高水平的科研作支撑。我们的教师如果长期不搞科研(包括教学研究),必然导致专业上的落伍和教学水平的滑坡。我们的学生如果缺乏课内外科研创新活动的经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尤其是根据海南省中长期人才规划和高等教育规划的部署,我校未来几年需要大幅度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和质量,而研究生的培养需要以导师的科研项目作为依托,这意味着如果我们不能在科研数量和质量上争取大的提升,将对实现学校教育发展目标形成严重的制约。

再次,加强科研是学校拓展社会服务的迫切需要。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不断推进,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我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需要我校提供人才智力支持的领域和范围越来越大,主动上门寻求帮助或者联系合作的单位越来越多。但是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我校服务社会的工作至今为止仍然是进展不很明显,成效不很突出,社会影响也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我校的科研创新能力还不强,缺少拿得出手的、能有力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的优秀科研成果,也缺乏研究水平高、社会影响大的学术团队。可以说,未来我校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能不能有好的表现和大的作为,完全取决于学校科研创新水平能不能有大的提升。

此外,加强科研对培育先进校园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校园文化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深厚土壤,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为大学健康持久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精神养分。国内外任何一所高水平大学或者说名牌大学,都有特色鲜明的优秀校园文化,从而确保他们在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可以说,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其他各项建设相比,更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和长远的意义。当前我校正处于校园文化融合、重建的关键时期,需要大力弘扬探索真理、求实创新的学术精神和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以此引领带动先进校园文化建设,为学校逐步办成高水平大学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事业氛围。特别是从现状来看,加强科研、营造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是当前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迫切需要加强的环节。

综上所说,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我校实现转型升级和建设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名牌大学的关键之关键,在于力争科研水平在不太长时间内实现大的跨越。这是我校当前办学中面临的重要挑战和考验,是必须要迈过去的一道坎。

另一方面,当前我校科研工作同时又处于良好的发展机遇期:一是从中央到省到市县的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对我校“211工程”建设越来越关注和重视,支持的力度也越来越大;二是在海南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产业升级、体制转轨特别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过程中,有着大量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为我校加强科研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三是随着我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的行列,学校站到了国内外教育科技交流合作的高层次平台,为我们引进或分享国内外优质科教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和条件。这些机遇抓紧了、利用好了,我校可望在科研上有大的发展。但反之,如果我们抓得不紧,不能利用这些机遇有大的作为,政府和社会对我们的厚望会逐渐变为失望,学校发展的良机就会错失。那样的话,我们在座的和全校的教职工作为新海南大学第一代的创业者,真是不好向历史交代。

总而言之,各部门各单位和全校教职工都要清醒认识到,科研工作对学校办学的极端重要性和对现阶段学校发展的特殊意义,从对学校前途命运负责的高度,从对历史负责的高度,切实增强抓好科研工作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力推动学校科研工作不断创新局面、上新台阶。

第二点意见:明确思路,抓住重点,力争科研创新水平有大的提升。

针对我校当前科研工作的现状,我认为,加强学校工作应当遵循以下一些思路。

(一)要围绕“一条主线”

这条主线就是要始终坚持走“特色科研”之路。作为科研基础薄弱的具有后发劣势的学校,要想在科研上赶超先进学校,必须坚持在“特色”上作文章。要实行“有所为、有所不为、集成优势、重点突破”的策略,盯住国家和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需求,紧密依托海南特色优势资源,结合学校实际,确定科研的主攻方向,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与积累,形成我们独特稳定的科研优势与特色。作为综合大学,我们鼓励自然科学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齐头并进,学校所有学科都应当结合国情、省情、校情,选准各自的重点研究领域和主攻方向,汇聚本学科教师和科研人员的集体力量,努力在所选领域和方向上创特色、立品牌。

(二)要推动“两个转变”

第一个转变是要推动科研从偏重数量向数量与质量兼顾、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转变。这要求我们要更加强调科研立项的档次,科研项目的成果产出,论文、著作的创新性,科技成果的转化价值等。第二个转变是要推动目前存在的单兵作战过多的科研局面,向以团队合作为主的局面转变。当前我校的科研力量既不强,又分散,不符合科研上水平、上层次的要求,必须切实予以转变。上述两种转变都需要通过学校政策倾斜和机制创新来推动,因此下一步学校应当重点围绕这两种转变,研究完善学校科研政策和推进科研机制创新。

(三)要发扬“三种精神”

一是要发扬“创新”精神。科研活动应当是创新的过程。教师、科研人员在开展科研的过程中都要发扬创新精神,敢为人先,探索未知,注重首创,追求前沿。学校也要大力发展创新文化,倡导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精神,建立鼓励探索、支持创新的机制,营造尊重首创、宽容失误的氛围,构建有利于科研创新以及教学创新、管理创新的文化环境。

二是要发扬“求实”精神。科学研究是高尚、严肃的事业,我们要牢固树立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态度,克服当前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情绪,用心探索,潜心研究,脚踏实地,锲而不舍。对学术不端、学术失范、弄虚作假的行为,我们要采取“零容忍”的政策,切实净化学校的学术风气。

三是要发扬“合作”精神。首先是要强化协作精神。学校各部门、各单位、各学科、各专业以及教师、科研人员之间要加强协作,围绕科研工作目标任务的落实,密切配合,协同努力。其次是要强化团队精神。注重发挥集体的力量,联合争取项目,联合开展攻关。再次是要强化开放合作精神。主动走出校门,积极与政府部门合作,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与兄弟院校合作,与境外教育科研机构合作。现在这些合作越来越多,学校牵线搭桥后,各学院要积极跟进将合作项目做细做实。

(四)要坚持“三个结合”

一是坚持科研与学科建设相结合。学科建设必须以科研为引领,科研必须以学科建设为依托。我们教师、科研人员进行科研选题时,要自觉着眼于所在学科建设的需要,服从于学科发展目标,与学科方向保持一致。要紧密依靠学科集体力量、借助学科平台搞科研,充分发挥学科资源优势。这样才能形成稳定持久的科研特色。

二是坚持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科研与教学互动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创新水平的必由之路。我们教师要善于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课程教学,提高教学内容的前沿性。要积极发挥科研育人的功能,注重吸收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参与教师课题,发挥学生在科研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三是坚持科研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科研要着眼于社会服务,社会服务要通过科研来推动。科研工作要积极走向社会,瞄准地方产业发展需要,面向国计民生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技术与理论创新,开展战略研究与政策咨询研究。要加强与政府、企事业及社会各界的联系与合作,通过了解掌握市场需求找准科研选题,通过产学研用结合争取更多科研资源,通过为政府和社会排忧解难不断提高学校的科技贡献率与社会影响力,努力成为地方创新体系的主力。

(五)要抓好“四个重点”

第一个重点是学术领军人物的引进与培养。第二个重点是高层次科研创新平台的建设。第三个重点是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第四个重点是优秀科研成果特别是标志性成果的培育。这些在建保校长的工作报告中已经做了具体的部署,希望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尤其是各学院要结合本院及学科、专业的实际,制定具体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力争在这四个重点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六)要完善“五个机制”

一是要完善科研评价机制。要以创立特色为目标,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以合理体现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为要求,建立健全学校科研评价机制,切实发挥科研评价对科研工作的正确导向与激励作用。本次会议讨论的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就是其中关键的内容,大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职能部门要认真进行修改完善。

二是要完善学科交叉融合机制。特别是要进一步完善学部运行机制,切实打破学科壁垒,推进学科资源的流动与整合,充分发挥学校综合学科优势,为加强联合攻关和提高集成创新能力提供机制保障。

三是要完善科研资源开放共享机制。要健全科研平台建设、科研仪器设备购臵的论证程序,避免重复建设。改革科研平台和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管理,坚持开放共享的原则,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使用效益和对广大教师、科研人员开展科研的支持作用。

四是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与科研服务社会的机制。学校要以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作为服务社会的重要手段。要研究出台鼓励、扶持科技成果转化和对外科技信息服务的配套政策,规范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活动,调动广大教师、科研人员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和开展社会服务的积极性,加快提高科研服务社会的水平。

五是要完善科研学术交流机制。要建立健全全校性的和各单位内部的科研学术交流机制,使教师、科研人员之间不同层次的科学研究、教学研究的交流活动定期化、经常化、制度化。积极邀请境内外专家来校进行科研学术交流,做到学术交流研讨与学术报告活动长年不断线,营造出浓厚的校园科研学术氛围。

同志们,抓好学校科研工作任务艰巨,不仅仅是职能部门或部分单位、部分教师、科研人员的事,而是我们全校上下的共同责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抓住当前科研发展的良好机遇,团结协作,不懈奋斗,努力开创科研工作新局面,推动学校科研创新水平不断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上市长的讲话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演讲稿,全文共 7382 字

+ 加入清单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这次会议,主要是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根据全市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要求,着眼长远,立足当前,专题研究部署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政策措施。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进一步明确新时期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目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撤地设市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都十分重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以加快城市化进程为目标,积极探索城市建设发展的有效途径,千方百计克服资金不足等困难,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一是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到20xx年底,全市共有城镇人口316·7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31·5%,比1995年提高了10·34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了以临沂城为中心,以205国道、206国道、327国道、京沪高速公路、日东高速公路和沂蒙公路等交通干线为纽带的城镇网络体系。与1995年相比,临沂城建成区面积扩大了25平方公里,县城面积扩大了41平方公里,全市建制镇增加了33个。二是城市规划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三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镇功能明显改善。到20xx年底,全市城市道路总长度达1025·4公里,总面积1753·3万平方米,自来水日供水能力达95·18万吨,城市燃气普及率达85%,绿化覆盖率达26%,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9·8平方米,万人拥有公交车辆4标台,城市的承载能力和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四是城市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在投资拉动方面,撤地建市以来的6年间,全市城镇建设投资达191·5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0·7%;今年上半年,全社会用于城市区域内的建设投资达4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在消费拉动方面,随着城市人口的膨胀,城市消费能力不断增强,20xx年,县以上消费额为139·76亿元,占到了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72%;仅从住宅消费看,今年上半年个人购房面积达26万平方米,住房消费达4·16亿元,到今年6月底,个人住房消费贷款累计达10·66亿元,占全市个人消费贷款的73%。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与省内先进城市比,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我市城市经济、城市人口的规模仍处于全省落后位置,城市化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7个百分点。城市管理体制不顺,执行规划的意识不强,详细规划覆盖率偏低,建筑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不够规范,开放程度不高,城镇容貌有些地方群众还不满意。要加快全市城市化进程,必须高度重视全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目前,伴随全市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化开始进入加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任务越来越繁重。

我们必须本着对历史负责、对群众负责的态度,把加快城市化进程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措施,紧紧围绕到20xx年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45%的总目标和优化城镇布局,重点发展临沂城,加快发展各县城,积极发展小城镇的总体思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机制,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尽快形成以快捷的交通、良好的环境、方便的服务、鲜明的特色为重点,以临沂城为中心,以交通干线为纽带的城镇网络体系。

二、抓改革,办实事,努力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一)坚持高起点规划,提高城市规划设计档次。一是要放开规划设计市场。要不断整顿和规范规划设计市场秩序,完善市场机制,一切规划设计项目都要向国内外公开招标,公开定标。重点规划设计项目,要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参与设计,确保城市规划的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二是要加大规划设计深度。城市的规划设计要充分体现当地历史文化底蕴,自然风貌特色,新世纪现代化气息。要加快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步伐,使城市所有土地的开发和建设置于城市规划的严格控制之下。对城镇区域内各片区的土地利用性质、开发强度、容积率、绿地率等都要做出控制性详细规划,条件成熟时上升为法定图则,在三至五年内,控制性详细规划要全面覆盖城镇建成区。在城市详细规划中,要确定规划红线、生态绿线、自然水体保护蓝线、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紫线,并向社会公布。三是要理顺规划管理体制。要高度集中规划管理权,按照规划管理权上移的要求,一个城市只准设立一个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实行政府对城市规划实施权的集中统一。建立科学民主的规划决策机制。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要求,市和各县都要建立由公务员、专家和社会各界代表组成的城市规划委员会,作为政府城市规划设计的决策咨询机构,所有城市规划设计项目都必须经过规划委员会的咨询论证,今后,未经规划委员会论证的规划设计项目,政府一律不予审批。加快建立规划、土地、房产统一的管理体制,使土地和房产管理成为规划实施的有效保障。四是要依法加强规划管理。城市规划一经确定,就要严格依法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干预,更不能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必须严格按法定程序进行。要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不符合城市规划的项目不得批准立项,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块不得出让、转让和开发建设。任何建设项目都不得突破红线、绿线、蓝线和紫线。要加大规划管理的深度,严格实行城市规划错案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对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要严肃进行查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五是要强化对城市规划工作的社会监督。全面推行"阳光规划",在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的全过程实行公示制度,对建设工程项目规划许可的审批,实行批前和批后15天的公示制度,扩大公众参与,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城市规划的科学合理。

围绕把临沂城建成鲁南地区经济、贸易、交通、科技中心城市的目标,按照建成现代化城市的要求,高标准规划好临沂城。规划要突出商贸城、历史文化名城、滨河水岸城市三大特色。要充分利用临沂批发城的基础优势,以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综合考虑产业调整、通讯、交通、仓诸等配套设施,抓紧制定批发城改造提升规划,形成临沂城区域现代物流中心的新优势。充分利用临沂城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结合旅游开发,作好历史文化名人、历史遗迹整体开发建设规划,形成临沂城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充分利用临沂城滨临沂河、多条河流穿城而过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抓紧进行河城综合开发建设规划,形成河绕城过,城绕河建的田园风光特色。要把沂河两岸和工贸开发区、罗庄新区作为临沂城建设的亮点,所有建筑都要高起点规划,最起码五十年不落后。要按照临沂城总体规划要求,通盘考虑三区规划,实行统一规划、分区实施。要继续实行市政府对临沂城三区规划的统一管理,三区政府和所有驻城单位都要服从总体规划,积极参与、支持和服务于城市建设。当前,要重点解决临沂城规划区内民房建设混乱问题,今后,规划区内的所有民房建设一律由市规划部门进行统一管理。

(二)坚持高标准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一要树立精品意识,今后城市的各项建设都要精心设计、精心建设,争创一流水平。尤其是沿街建筑要认真把关,坚决禁止建设低水平的沿街房。要大力推广新设计、新标准、新工艺、新技术,提高城市建设的科技含量。城市的旧区改造要与新区建设相结合。新区建设要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配套建设。要注重城市景观的整体效果,新建的每个组团、每个区片、每条街道、每幢建筑都要做到与历史文化风貌、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统一,注重建筑造型、色彩、风格的协调一致,吸取国内外建筑精华,精心设计,建造富有沂蒙特色的建筑精品,要形成富有现代化气息的城市景观。旧区改造,要坚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按照"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正确处理好新与旧、保护与建设的关系,保护好城市的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好历史优秀建筑及其周围的整体空间环境,以延续历史文脉、体现历史传统风貌特色,坚决避免超强度、高密度开发。要树立长远观念,以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规划建设好每个建设项目,不留遗憾,不当历史罪人。二要突出城市建设重点。当前,城市建设的重点是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在城市建设中,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把有限的资金投在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完善城市功能的建设项目上。要紧紧围绕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重点抓好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经济适用房建设和危旧房改造。紧紧围绕完善城市功能,重点加强道路交通、供水排水、燃气热力、污水和垃圾处理、河流整治等。要高度重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三要塑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以适宜"人居"为目标,不断提高环境质量。要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观念,做到城市建设从量的扩展转向质的提高。要抓好城市的公共绿地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绿化水平。今后的城市建设,要做到还空间给百姓,建绿地给市民,按照先城内后城郊、先造绿后造景的原则,抓好城市园林绿地、居住区绿地、道路两侧绿化带和大环境绿化,真正让城市绿起来。在新区建设中,绿地率必须达到30%以上,在旧区改造中,绿地率必须达到25%以上。要严格执行绿线管制和绿色图章制度,以保证按照这一目标要求进行建设。要抓好城市供水净化处理和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建设,不断提高供、排水能力。要积极推行城市供排水一体化运营管理。落实节水措施,积极推广节水器具,加快城市供水净化处理工程、污水集中处理工程、排水设施工程、中水回用设施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20xx年前,每个县城都必须建设一处污水处理工程。要实施城市洁净工程,科学规划、合理布点,搞好垃圾转运站建设,逐步淘汰影响市容的垃圾方箱,每个城镇都要根据垃圾的产量,规划建设垃圾无害处理工程,变废为宝,逐步解决垃圾对城市的污染问题。要实施绿色能源战略,加快城市的集中供热、管道燃气工程建设,减少烟尘污染,改善大气环境。在行政办公区和居住区不准有污染企业存在,老城区有污染的企业要通过旧城改造,合理布局,尽快搬迁。今后要严格控制有污染企业的发展,坚决禁止新上污染企业,切实将人为污染源彻底根除。对临沂城规划区内及城郊的小板厂、小窑厂、小锅炉,三区政府要实行关治并举,通过相对集中,实施集中供热、集中供气等措施,尽快解决临沂城的大气污染问题。要注重城市景观建设。不但要把城市的路通起来,把地绿起来,把水清起来,把气净起来,还要把灯亮起来,把景美起来。在城市建设中要精心设计塑造富有沂蒙特色的城市景观。要特别注重标志性建筑、标志性景观建设,形成独特的城市"名片"。

(三)坚持高效能管理,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形象。

一是要搞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各级要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市政府《关于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意见》的要求,从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以城市出入口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城市治污力度,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下大力气开展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集中力量对市区内的乱搭滥建、违章建筑、沿街摆摊、店外经营、乱挖乱倒、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设广告等不良行为进行彻底治理,在尽快改变脏乱差状况的同时,制定巩固提高治理成果的措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坚持常抓不懈。

二是要理顺管理体制。积极推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建立统一的执法队伍,相对集中行政执法权,变多头管理为统一管理,变多家执法为综合执法,减轻群众负担,提高执法效果。城市管理要实行政府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块为主,条条保证,社会监督,依法管理。市委、市政府对临沂城管理工作,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要求,合理划分事权,明确职责,抓紧建立完善管理体制,尽快运转。

三是要坚持依法管理。首先要健全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根据新时期城市管理的需要,及时修订和完善城市规划管理、市政设施管理、园林绿化管理、环境卫生管理、房地产管理、小区物业管理、建筑施工管理、公共交通管理、市场秩序管理、环境保护管理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形成一套完善的城市管理法规体系。其次要依法进行管理。城市管理人员要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坚持做到持证上岗、亮牌服务。严格按照法定范围、法定程序、法定权限进行文明执法。同时还要做到违法必究,对市区内的违章建设、户外广告、沿街摊点、车辆违规行驶、乱倒乱扔拉圾、乱挖掘占压道路、乱贴乱画等行为明确执法责任,加大整治查处力度,以保护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城市的文明形象。

四是要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进一步推行和完善社会服务承诺制度,开展便民服务活动。加大城市管理的科技含量,对交通管制、环境监控、治安管理、物业管理加大科技投入,实现城市管理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管理效果。

(四)坚持市场化运作,做好经营城市文章。

一是放开建设市场。要建立起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营的公开、透明的适应市场化运作的新机制。放开规划设计市场、建筑勘察设计市场、工程建设市场。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地质勘察、建筑施工、市政工程施工、建设工程装饰装修、建设监理、主要材料设备采购必须全面进入有形建筑市场,实行公开招标投标,进行公开、公平交易。鼓励高水平的规划、勘探、设计、施工、装饰、监理队伍参与竞争,坚决打破地区封锁,逐步把建设市场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二是创新运作机制。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事企分开、打破垄断、特许经营的思路,放开建设事业的投资和经营领域。鼓励和吸引多种经济成份参与建设和经营城市基础设施,实现城市建设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服务运营的市场化。合理补充、调整城市管理专项经费和市政公用事业财政补贴,随着市场的发展,及时核定市政公用事业产品、服务、作业标准及费用定额,改革经费拨付方式,变"以费养人"为"以费养事"。要进一步深化市政公用事业经营体制改革,实行建管分开、管养分开。行政主管部门主要抓好行业和市场监管,具体经营和作业行为走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路子。公共交通、供水、污水处理、供热、供气等实行"特许经营",市政设施维护、卫生保洁、绿化养护实行动态招标承包。国有市政公用事业单位要尽快与主管部门脱钩,改制为公司制企业,逐步走向市场,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市政公用运营发展新机制。

三是搞好城市资产经营。首先要搞好城市土地资产的经营。政府必须真正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经营性建设用地全部实行公开招标拍卖,土地转让全部实行挂牌交易,一律在土地交易市场公开进行。严禁零星分散批地,严禁场外交易和隐形交易,严厉打击土地黑市交易,坚决堵住政府土地收益流失的口子。凡违法用地者,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决不姑息迁就。要结合土地市场清理整顿工作,抓好城市规划区内土地清理工作,对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房地产开发的闲置土地,满两年未动工开发的,政府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其次要搞好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经营。一要优化增量资产。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营。城市基础设施中的城市道路、桥梁、路灯、供水、排水、供气、供热、公共客运交通、园林绿化、公共厕所、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设施的建设与经营,全部实行向社会公开招标。二要盘活存量资产。城市现有基础设施资产只要国家法律法规允许,均可通过产权出让、经营权转让等方式,吸纳社会资金,进行资产运营,实现存量资产的保值、增值、变现。第三要搞好城市无形资产的经营。今后,对城市的开发权、冠名权、广告权、特许经营权等都要实行公开招标拍卖,充分发挥城市无形资产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城市的房地产综合开发权,在政府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前提下,按规划开发建设的地片达到五通一平要求后,以及旧城改造的区片由政府负责搞好拆迁后,其开发权都要公开向社会招标拍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将开发权指定给任何开发商。各级领导干部更不得利用手中的权力干预土地交易、工程承发包、房地产经营开发等。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城市经营问题的管理,依法有序地搞活城市资产的经营,增强城市发展活力。

三、齐抓共管,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上水平

一是高度重视城市社区建设。城市社区建设滞后,已成为影响城市管理水平提高的突出制约因素。各级要本着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要求,积极探索我市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新机制。要进一步健全社区基层组织,理顺社区管理体制,明确社区工作职责,规范社区运行机制,在城市管理的"四级网络"中发挥好作用。今年,在三区、各县城和具有一定规模的条件成熟的镇,要按有关程序抓紧进行镇改街、村改居工作,建立社区党组织,成立社区居民委员会。已建立居民委员会的,要合理调整社区规模,结合当地实际,以建设施、建队伍、建网络、搞服务为重点,拓展社区服务范围,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兰山、罗庄、河东三区特别是兰山区,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已确定的意见,抓紧进行社区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企事分开和社区组织的调整设立工作,尽快建立和完善街道、社区管理服务制度,探索街道工作社区化、社区工作社会化的有效途径,强化社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社区意识和参与意识,培育和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是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城市意识。针对我市城市居住人口中农民所占比重较大的实际情况,要把对广大城市居民的城市意识教育作为近期工作的重点,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广泛开展"驻在城市,热爱城市,美化城市"的宣传教育,积极组织参予加强城市管理的有益活动,努力提高广大市民的城市意识和文明意识,尽快实现由农民变市民、市民变主人的转变,增强广大居民服从城市管理、积极参与城市管理的自觉性。

三是各部门要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各部门对城市建设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城市道路网络延伸,交通管制,环境监测治理,通讯、电力设施配套,广告市场、文化市场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城市公共客运管理等工作,无论涉及哪个部门,都要切实负起责任,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确保管理到位,不出问题。所有驻城部门、单位和广大市民,都要树立大城建观念,做到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共同把全市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做好,为建设我们的美好家园贡献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城市规划实习周记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周记,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实习周记

一般来说,对于新人,一般的单位都不会给予很大的信任,交给你很多的任务去做,因为他们怕把事情给搞坏了!一开始,我也很担心,担心自己在实习单位那里会很闲。可是我一到所分配的单位,单位的师兄师姐很热情,对我也很信任,他们交代给我很多不同方面的任务,让我从不同方面接触了政府职员的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作为新人,难免会遇到一些无法解决又或者你之前根本没遇到过的问题,这时,师兄师姐们会很耐心帮助我。在执行一项任务前,他们都会先亲自教我怎么去做,然后在以后的工作中就很信任的放手让我去做这些任务。或许,有人说,来这里实习的工作就是打杂啊,可是我觉得不然,这些工作虽然比较繁琐,其中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首先,你自己就不能把这些事务想成只是打杂。在这个星期里,我学会了用复印机复印文件,用扫描仪扫描文件,传真等等,除此之外,我的工作还有输入和审核信息等,还有一些用电话交流的技巧,这些看似简单其实其中还是需要一定学问的。无论是你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其中一定会有一些琐碎的事务,这就要看一个人的耐心和细心了。从事政府工作,我觉得是琐碎与挑战相并,是很锻炼一个人多方面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城市规划实习周记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周记,全文共 285 字

+ 加入清单

实习周记十二

这周主要继续熟悉了规划审批流程及规划局的图文一体化系统。因为我接触的都是私宅的规划审批,相对来讲比较简单,规划流程主要包括审核用地材料,发放用地规划许可证、附件、用地红线图;得到用地规划许可证后可来规划局申请工程报建,规划局审核材料合格后,根据该片区的控制条件出具设计红线图,业主拿到设计红线图后可去设计院依此设计施工图,然后再回到规划局审核施工图,审核通过后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红线图;在房屋建好后还需来规划部门申请规划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核发规划竣工备案表。基本上规划局的工作流程就是这样的,慢慢的我也开始做业务了,相信我一定能细心做好这份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城市规划技术服务委托合同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委托书,合同协议,适用行业岗位:技术,服务,全文共 2701 字

+ 加入清单

甲方: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

根据国家加强生态能源开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为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经济林开发建设,做好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在合作中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科学技术优势和企业资金及经营管理的优势,并在优势互补中实现互利共赢,广西生物质能源研发中心(以下简称"甲方")与广西_________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经共同协商,决定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达成如下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严格遵守。

一、合作项目及内容

(一)甲方为乙方提供小桐树等可再生生物能源开发建设项目(下称"项目")的造林规划设计、育苗、造林技术指导及产品开发利用等技术服务,为乙方提供项目有关的技术资料和必要的技术指导,甲方不参与乙方的经营,乙方的经营收益与风险与甲方无关。

(二)甲乙双方共同组建"广西生物质能源研发中心与广西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生物能源研发示范基地和教学实验基地"(在基地挂牌),共同开展生物质能源研发、试验、推广等工作,同时乙方为广西林学院本科学生和研究生提供实习和科学实验方面的便利。

二、合作期限

(一)合作期限为五年。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起至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止。

(二)合作期满甲乙双方如继续合作,双方应于本协议期满前一个月续签协议书。

三、双方权利义务

(一)甲方权利

1、提出项目相关技术开发和服务的课题、项目和内容;

2、因履行本协议需要有权获取乙方已经知悉的项目相关技术情报和资料;

3、有取得相关报酬的权利;

(二)甲方义务

1、甲方作为乙方的技术科研单位,为乙方的小桐树能源林建设项目提供技术依托,应当尽职尽责履行本协议义务,解决技术问题,保证工作质量,合理使用科研经费,及时交付科研成果,并传授解决技术问题的知识和帮助乙方掌握科研成果。

2、甲方负责承担小桐树区域性种植试验、良种选育、优树选择以及小桐树生态经济效益观测与评价等。

3、与乙方共同组建"广西生物质能源研发中心与广西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生物能源研发示范基地和教学实验基地"。

4、负责会同乙方进行项目总结和验收(或鉴定)。

(三)乙方权利

1、确定及认可乙方项目相关技术开发和服务的课题、项目和内容等技术服务的方向和范围;

2、委派人员参与乙方项目相关技术的开发;

3、免费取得乙方掌握的项目相关技术情报和资料并无偿使用合作期间乙方取得的项目相关研究开发的技术成果;

4、对乙方提供的技术服务进行验收并进行项目总结和验收(或鉴定)。

(四)乙方义务

1、负责运营发展可再生能源林的推广与实施种植,并投入土地、人力资源及经营管理等相应费用。

2、负责各试验树种的造林和每年的林地抚育、管理。

3、共同组建"广西生物质能源研发中心与广西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生物能源研发示范基地和教学实验基地",为广西林学院本科学生和研究生提供实习和科学实验方面的便利。

四、技术情报和资料的保密

(一)甲乙双方对在合作期间所获取对方的所有技术情报、资料、数据均有保密的义务,任何一方均不得擅自引用、发表和向第三人提供;

(二)以上保密义务期限为年,从x年x月x日起至x年x月x日止。

(三)合作协议变更、解除和终止后,以上保密条款均继续有效,双方应继续承担以上保密义务。

五、风险责任的承担

(一)甲乙双方各自承担已方的风险,包括已方的经营风险、员工的工伤风险等;

(二)合作开发的科研项目风险双方共担。

六、知识产权的归属和收益的分成办法

(一)甲方在合作期间或甲方利用乙方提供的科研经费完成的技术成果、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双方共有,双方共同享有专利申请权;

(二)甲乙双方转让或许可他人实施双方共有的知识产权的,所取得的收益甲方占x%,乙方占x%;

七、报酬及支付方式

(一)甲方为乙方提供小桐树等可再生生物能源开发建设项目(下称"项目")的造林规划设计、育苗、造林技术指导及产品开发利用等技术服务,为乙方提供项目有关的技术资料和必要的技术指导,

乙方每年应向甲方提供科研经费x元,乙方应于每年月日前一次性拨款至甲方账户;

(二)甲方因履行本协议所需必要的差旅费(包括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等)由乙方承担,费用标准按乙方经理待遇标准执行。

八、协议的解除和终止

(一)甲乙双方均不得随意解除本协议;

(二)因乙方发展战略方向和经营项目出现重大转变或经营出现严重困难,乙方有权解除本协议;

(三)甲方工作无法取得实质进展,为乙方所提供的服务无效,合作已无实质意义的,乙方有权解除本协议;

(四)因法律法规、国家政策调整或其他不可抗力导致本协议无法履行的,双方应当终止本协议。

九、违约责任

(一)甲乙双方擅自解除本协议的,违约方应当赔偿守约方因协议解除遭受的全部经济损失,甲方并应退还乙方全部已拨付科研经费;

(二)任何一方违反约定的保密条款,违约方应当赔偿守约方因此遭受的全部经济损失;

(三)任何一方从事有损害另一方利益的活动的,守约方均有权解除本协议,违约方并应赔偿守约方因此遭受的全部经济损失;

(四)甲方不尽职尽责,造成工作停滞、延误的,乙方有权解除本协议,甲方应当退还未使用的科研经费;

(五)甲方挪用或滥用科研经费,乙方有权解除本协议,甲方并应当全额赔偿;

(六)乙方逾期拨付科研经费超过六个月的,甲方有权解除本协议;

十、争议的解决

(一)甲乙双方在履行本协议的过程中出现争议的,双方应当友好协商解决,可以签订补充协议;

(二)如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乙方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十一、其他

(一)项目规划和计划的制定、小桐树试验实施方案、科研课题的建立、科研经费及差旅费的管理与支出、办公场所及合作科研成果与相关知识产权的共享等重大事宜,甲乙双方另行协商制定实施细则,作为本协议的附件;

(二)甲乙双方联合申报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项目或省市的科技项目和推广项目,共同推进企业的科技进步,实现互利双赢的目的,具体方案另定;

(三)甲乙双方通过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实现信息及时沟通和资源共享;

(四)甲乙双方各自员工的工资待遇各自负责;

(五)其他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应当友好协商解决,必要时签订补充协议。

(六)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签字盖章:_________乙方签字盖章:_________

法定(委托)代表人:_________法定(委托)代表人:_________

开户名称:广西_________生物质能源研发中心

开户银行:_________

账号: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年城市创建与养护工作计划_工作计划范文_网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全文共 1327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城市创建养护工作计划

(一)城市建设与维护

1.编制新区8平方公里详规,大力推进城市建设项目。以县城总体规划和相关专业规划为基础。完善新区规划,全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实施整体开发。加快绕城东线、澧浦南路、体育中心、人民医院、长途客运中心、汽贸城、家俱城、商贸城、物流园、服装产业园、食品产业园、水产市场、竹木铁铝市场、广电中心等重大项目进程,促成项目尽快落地建设。启动 北段的道路建设。综合治理老城区路不平、灯不亮、水不通的问题,推进公厕、中转站、公益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城市功能。

2.高度重视基础设施配套。在大力推进主干道建设,加快城市扩容的同时,注重建成区、特别是老城区小街小巷的亮化、硬化以及下水道配套,不断探索更加灵活的建设方式,实施2-3年的集中整治和改造,切实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由规划部门牵头,对已形成的地下管线,组织开展专门的调查摸底工作,切实澄清底子,建立数据档案;对新建的项目,必须坚持地上地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对存在欠账的项目,如下水道不配套、雨污未分流的道路,制定改造方案,逐步“消赤减债”。

(二)城市创建与管理

1.切实推行“管理年”活动。抓重点整治。严格按照年初工作方案的要求,稳步推进十个专项整治,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抓宣传教育。充分发挥舆论工具的作用,电视台、电台开播“城市管理”专题节目,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城市管理,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和党员要带好头,认真开展“小手牵大手”的活动。抓严管重罚。出台城市管理处罚办法,印发市民文明卫生公约,建立处罚机制,组建专门的处罚队伍,通过严格管理、从重处罚,形成人人遵章守纪的良好局面。④抓考核兑现。加大考核力度,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和考核结果应用的针对性,做到奖罚分明。城建口的各个单位要继续每周调度一次。澧阳镇、澧澹乡继续每天调度一次。创建办每半月调度一次。其他单位每月调度一次。对检查考核结果要通报全县,同时在电视台播报;连续两次排名靠后和被点名通报批评的,主要负责人到电视台作表态发言;严重失职渎职的,严格问责追责。

2.力促规划管理上台阶。由规划部门牵头,抓紧推进“数字澧县”工程建设。加大规划编制投入,编制《主干道整治专项规划》、《城区景观专项规划》、《水域利用与保护专项规划》、《广告治理专项规划》和《环卫专项规划》等专项规划,为城市建设管理进一步提供依据。强化规划设计的强制性、刚性指标门槛,不允许突破。新建小区必须配套足够停车位、环卫设施、物管用房、技防设施,绿化率必须达标,必须按照城市主要街道美化亮化规划设计要求,将美化亮化方案与平面图、立面图同时报审。加强配套人防工程、公租房和廉租房的监管力度,异地代建费要按标准足额收缴到位。

3.全方位抓好物业管理。通过学习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摸索出一套适合澧县物业管理发展的模式。加大《物业管理条例》等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居民的认识。坚决维护业主的知情权、选择权,大力推行物业企业公务公开、财务公开。加强从业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选拔聘任一批责任心强、业务素质好的人员充实到物业管理一线队伍。对违反物业管理相关规定的,住建、房管、城管、环保、工商、公安等职能部门要依法从严查处。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全省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省委工作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回顾“”期间全省建设系统取得的成绩,总结20xx年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交流经验,分析形势,展望谋划“”发展目标和任务,安排部署20xx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张通副省长和盛国玉副秘书长在百忙中亲临会议,各市、州、林区政府分管领导同志出席会议,我们深受鼓舞。张通副省长将在会议上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关于“”及 20xx年工作回顾

“”时期,是全省住建系统在复杂局面下努力拼搏、克难奋进的五年。系统上下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落实中央“三保”方针,化“危”为“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了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大发展;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面对新机构、新职能,主动迎接挑战,创新思路,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在应对百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千里驰援四川地震灾区、对口支援西藏新疆、支持民族地区发展“616”工程等工作中,全系统干部职工顾全大局,迎难而上,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光荣使命,许多工作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的充分肯定。

“”是全省城乡基础设施投入最多、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力度最大、市政基础设施水平提高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显著的时期。全系统干部职工适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基本完成了“”的目标任务。全省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20xx年城镇化率预计达到47%;城乡规划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小城镇规划覆盖率达到100%,村庄规划覆盖率达到80.9%;人居环境逐步改善,8个城市获国家级园林城市称号,21个城市(县城)获省级园林城市称号,8个城市、20个县市、40个小城镇获得“楚天杯”奖;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全面提速,供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城镇住房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全省廉租住房保障达到42.69万户,经济适用住房解决了16.74万户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启动棚户区改造17.02万户,完成公共租赁住房1.08万套,完成了19.39万户农村危房改造;新增住房公积金归集额687亿元,总额达到1004亿元,归集余额646亿元,为25万户职工发放个人住房贷款387亿元,增值收益上交廉租住房建设补充资金9.1亿元;“百镇千村”示范效应逐步显现,重点镇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村庄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先后有5300余个建制村基本完成村庄环境整治;建筑节能进一步加强,实现节能480万吨标煤,新型墙材应用量累计达744亿标砖,散装水泥供应量达1.42亿吨;重点产业加速发展,建筑业年均增幅35%,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了20%以上的年均增长幅度,勘察设计业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

刚刚过去的20xx年,是“”规划收官之年。一年来,全省各级住建部门按照年初部署和要求,坚持“四个优先”的发展理念,奋力实施“七大工程”,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规划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一)新型城镇化工作势头良好

出台政策措施,召开高规格会议。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进行了系统研究部署。年初,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深入住建厅专题调研,明确思路,提出要求。11月组织召开全省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明确了 “”期间我省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基本措施和政策保障,为我省今后一段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张通副省长就推进全省新型城镇化工作亲自做客省政府门户网在线访谈,解读省委省政府相关政策措施,在全省上下产生了深刻反响。

科学编制规划,广泛形成共识。按照省政府主要领导提出的“编制一流的规划”的要求,全力做好《湖北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工作。邀请四家国内一流的规划研究机构开展湖北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形成了丰富的成果。邀请国内外专家举办“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系列讲座和“推进湖北城镇化高峰论坛”,增强了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城镇化的理解,形成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共识。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征集省内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城镇化发展的建议,提高了规划研究与编制的公众参与度,《规划》编制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各地行动迅速,发展态势很好。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工作会议和《意见》精神,及时厘清发展思路,研究推进措施,把新型城镇化纳入“”规划。武汉、宜昌、襄阳围绕“一主两副”总体布局,进一步深化城市规划;鄂州、宜都等地及早谋划,因地制宜,完成了城乡建设规划;不少地方启动城乡统筹试点,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二)住房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

全面完成了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新增廉租住房4.42万套,新增发放租赁住房补贴10.9万户,新建经济适用住房3.52万套,新建公共租赁住房1.08万套,城市棚户区改造7.34万套,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完成5.88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完成6.07万户(其中住建部门完成4.07万户),全面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基本实现了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应保尽保。襄阳市廉租住房建设实现了三年目标两年完成的承诺;黄石市推进公租房试点的做法,受到住房城乡建设部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

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一系列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报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防止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严格执行差别化信贷和税收政策,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严厉查处房地产市场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清理在建在售商品住房项目,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做好拆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积极推进城镇房屋拆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设。进一步推进既有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强化对物业服务市场的监管。积极推进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加强房地产市场形势监测分析,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

住房公积金监管工作不断加强。全省新增住房公积金缴存帐户 8.4 万户,新增归集额177 亿元,新增贷款 110 亿元,从公积金增值收益中上交廉租住房补充资金3亿元。继续深化专项治理,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武汉市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顺利进行。组织开展“让理想在住房公积金事业中闪光”的主题演讲活动,促进了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文明创建和队伍建设。

(三)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深化“楚天杯”创建,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功能逐步完善,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全省共完成城建基础设施投资608亿元,新(改、扩)建排水管道530公里、供水管道315公里、燃气管道330公里、城市道路640公里。以创建园林城市为抓手,城市园林绿化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全省新增城市绿地723公顷,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2.85%、38.01%和9.64平方米。鄂州市、神农架林区 2个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武汉、宜昌、襄阳、黄石创建全国无障碍示范城市通过国家验收,武汉、咸宁等7个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完成。

宜居村镇建设有了新发展。中心镇、特色镇建设示范作用更加凸显。创新小城镇发展理念,提出了按小城市规模建设重点中心镇的新思路,并率先在仙洪试验区峰口、张沟、白螺三个镇开展试点。小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创新取得积极进展,三个试点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得到省开发银行大力支持。探索出了适合小城镇实际的污水处理工艺和运行模式,试验区5个乡镇小城镇污水处理试点项目全部建成。以宜居村庄建设为目标,以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整治向纵深发展。全省1.9万个村编制了村庄规划,2096个村完成了村庄整治任务,“一江两山”沿线特色民居改造取得显著成效。仙洪试验区试点中心镇建设进一步加快,鄂州城乡一体化农村新社区建设不断深入,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村庄环境整治整体推进效果明显,新农村试点乡镇率先探索宜居村庄建设模式,整县整镇推进村庄环境整治试点圆满完成三年试点任务。

(四)城市执法管理逐步规范

城管工作体制机制逐步理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意见》,切实加强城管机构和队伍建设,开展了以“牢记执法宗旨,树立良好形象”为主题的文明执法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城管执法队伍“为民执法”的理念,提高了执法水平,城管队伍的公众形象有所改善。

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各地积极探索城市管理新思路、新方法,大力推行城市网格化管理,不断完善“六定”责任制、“六进网格” 等方式,城市综合管理格局初步形成,逐步实现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社会化、动态化。

(五)建设领域节能减排成效明显

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强力推进。全省新建成污水处理厂35座,基本实现“全省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目标,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70%,其中设市城市达78%。新建成市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20个,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提升到607万吨/年,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6.4%,其中设市城市达到73.8%。同时,从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和信息报送系统入手,加强督办,强化监管,提升了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运行效率。

建筑节能快速发展。建筑节能的全过程闭合管理进一步完善,城镇新建建筑设计阶段节能标准执行率达100%,竣工验收阶段执行率达96.5%。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不断扩大, 20xx年列入国家示范的4个市县,已开工120个示范项目,总建筑面积650万平方米;去年新增4个国家级示范市县。武汉市颁布了绿色建筑管理办法,确定首批绿色建筑示范项目30个,启动了王家墩中央商务区、武汉汉阳新区、花山生态新城等3个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建设。严格“禁实”,促进新型墙材发展,全省县以上城区已全部实现“禁实”目标,新型墙材产能达358亿标砖,新型墙材应用率达82%。散装水泥供应率达到46%,市州城区已实现预拌混凝土供应全覆盖。

(六)工程建设行业稳定发展

建筑业和勘察设计咨询业加快发展。全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4200亿元以上,实现增加值950亿元,创利税260亿元左右,建筑业在全省经济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建筑企业积极开拓省外、境外市场,承建的工程项目遍及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省勘察设计行业实现年营业收入445亿元,9家企业入选全国勘察设计企业百强,企业集群发展势头良好。武汉打造“工程设计之都”稳步推进,产业联盟和产业园区建设已经启动。

工程质量稳步提升。积极开展创优活动,共有140项工程获省建筑优质工程(楚天杯),2项工程获“鲁班奖”;62项工程获省优质建筑装饰工程,9项工程获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省政府下达的安全生产责任目标顺利实现。

建筑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积极争取省人大修订通过了《湖北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加强省外进鄂企业备案管理,严格落实施工许可现场踏勘办法,强化建筑工程标后履约监管,建立企业资质资格动态核查机制,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的管理,着力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加大了对不良行为的记录、曝光和处罚力度,促使一批建筑企业形成了重质量、守诚信、讲文明的风气。

(七)住房城乡建设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全系统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干部职工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和依法行政,认真组织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做好综治维稳、信访接待、对外宣传、档案管理和老干部服务工作,发挥产业工会组织作用,全行业保持了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厅机关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经验在省直机关交流,厅机关被省委评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取得实效,咸宁、潜江、神农架等地评议工作在当地获得综合评比第一名。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文明创建。住房公积金和园林系统被列为全国建设系统文明创建行业,公积金行业文明创建经验在全省交流,9个单位获省“青年文明号”、6名同志获“青年岗位能手”称号,行业形象明显提升。

此外,我们还编制了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纲要,明确了今后五年跨越式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措施。

同志们,20xx年及过去的五年,我们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正确决策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团结拼搏、扎实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还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城镇化率增长不快,城镇发展质量不高,城镇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协调发展难度较大。二是实现“住有所居”目标仍然需要艰苦努力,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压力很大,遏制一些地方过高房价的任务艰巨。三是市政基础设施尚不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综合承载能力亟待提高。四是建筑市场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五是各类城市亟待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正确面对,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关于“”时期的总体要求和发展思路

“”时期,是我省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战略,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促进湖北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时期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牢固树立发展优先、民生优先、服务优先、效率优先的理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抓手,着力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宜居城乡建设、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奋力实现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新跨越。

(一)城乡统筹,实现城镇化水平的新跨越

要围绕一半以上的人口在城镇居住的目标,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转变城镇发展方式,促进全省城镇化向注重提升内涵转变,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向注重城乡统筹发展转变。到20xx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2%以上,五年新增300万以上农村人口进入城镇。

(二)提质扩容,实现城乡建设协调发展的新跨越

深化城镇空间布局,努力构建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坚持 “一主两副”、“大小多少”、“三个层次”的城镇化发展思路,把武汉城市圈和“宜荆荆”、“襄十随”城市群做大做强,把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小城市(县城)、中心镇做多,逐步归并和减少村镇数量,缩小城乡人均住宅占地规模,提高城镇集约发展节约发展的水平。到20xx年,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增至15个左右,中小城市增至50个左右,建成区人口3万人以上的建制镇增至100个左右。集中精力建设100个重点中心镇、100个特色镇,打造1000个宜居村庄。

(三)注重民生,实现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新跨越

牢固树立民生优先理念,切实做好住房保障,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公共租赁住房为重点,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棚户区改造多路保障的住房保障体系。基本解决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使住房保障覆盖面达到城镇人口的15%以上。完成全省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五年新建和筹集保障性住房及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100万套(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40万户。新增公积金归集900亿元,发放个人住房贷款500亿元。加强宏观调控,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保障商品房合理供给,促进商品住房与保障性住房协调发展。

(四)加大投入,实现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的新跨越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走城市空间立体综合开发和统筹建设发展的新路子。着力强化道路交通体系、供水、污水处理、供气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全省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投资比“”净增1000亿元;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5平方米,城市轨道交通开通里程较“”期末翻三番;完成100座水厂和20xx公里管网新改建任务,城镇供水普及率达到98%;新增燃气管道3000公里,燃气普及率达到90%,其中大中城市达到95%以上。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城市(含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

(五)标本兼治,实现改善人居环境的新跨越

坚持以宜居城镇建设为目标,努力改善人居环境。积极推进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实现节能520万吨标煤目标。城镇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50%的标准,武汉城市圈各城市新建居住建筑积极实施节能65%的低能耗节能标准。加快发展绿色建筑,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发展绿色建筑1000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2500万平方米。大力推广新型墙材,市县城区应用率达到90%。水泥散装率达到50%,扩大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的应用,推进重点中心镇“禁实”。加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积极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5%,设市城市达到40%。强力治堵、治乱、治脏,提升城市形象。

(六)扶优壮强,实现支柱产业发展的新跨越

坚持壮大发展建筑业,实现由建筑大省向建筑强省的跨越。发挥建筑业在保发展、保增长中的重要作用,确保建筑业产值年均增长15%、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保持在6%以上。支持发展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打造全国一流建筑业品牌。进一步巩固湖北勘察设计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武汉市成为名副其实的“工程设计之都”,培育一批以绿色交通、低碳建筑、循环经济、水环境等为核心的工程设计产业集群,20xx年实现行业营业收入800亿元。

(七)创新体制,实现城乡建设管理的新跨越

全方位开展体制机制创新,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快速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建立以《湖北省实施办法》为主要内容的规划管理法规体系,完善规划委员会、规划公示、规划管理责任追究等制度,使城乡规划的实施管理更加科学化、法治化、民主化,严格实施用地红线、水体蓝线、绿地绿线、历史文化保护紫线、市政公用设施黄线、公共服务设施橙线等“六线”管理制度。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完善政府监管、社会监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加快工程项目建设组织方式改革,逐步实行城乡一体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城管进社区”,积极探索市场化、社会化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手段,推进信息化、数字化、网格化管理。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切入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环境,提高管理效能。

(八)苦练内功,实现队伍素质能力的新跨越

以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为目标,全面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家学者型的业务管理队伍,武装一批专业技术骨干队伍,提高全行业整体业务能力和水平,形成敬业、创新、奉献的行业风气。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完善责任目标管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各级关于党风廉政建设有关制度和规定,加强队伍拒腐防变能力建设。让所有干部职工在思想和实际行动中筑牢防线,守住底线,经受住各种复杂环境的考验。

三、关于今年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20xx年是“”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建党九十周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明确工作重点,细化责任分工,强化工作措施,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工作,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为实现“”规划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中心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围绕城镇化水平增长1%以上、转移农村人口60万人以上的目标,全力推进,务求实效。

加强规划编制。树立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理念,积极提升规划编制和实施质量,努力促进城镇发展方式的转变。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湖北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编制,继续深化《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做好黄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和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报国务院报批工作;加大对宜昌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的指导力度;完成十堰、恩施、咸宁、松滋、枝江、赤壁、老河口等城市总体规划审查审批;进一步扩大城乡统筹规划试点范围,在较发达市(县)开展城乡总体规划工作,结合地方经济社会“”规划,编制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推进城市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的制定,贯彻《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力争尽快实现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为城市规划实施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依法依规把好规划建设关、科学决策关、规划条件关、规划公众关、规划核实关,适时组织对城乡规划实施情况检查,促进城乡规划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加快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有省级区域性试点示范任务的县市,要率先完成村镇体系规划、县域垃圾布点规划的编制。各县市区要合理确定村庄规划编制区域,筹集经费、组织力量,保质保量完成任务。镇级市试点、重点中心镇和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设站城镇要科学确定发展定位,按小城市规模和标准,修改完善总体规划。特色镇要充分挖掘建筑风貌、历史人文、生态景观等要素资源,提高规划编制水平。

抓好试点示范。一是坚定不移的做大做强城市圈、城市群。支持武汉市建设省域和中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增强武汉城市圈的竞争力、带动力、影响力。努力做大宜荆荆、襄十随城市群,发挥其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辐射作用。二是启动重点中心镇、特色镇创建工作。完善县域“一主一副一特”城镇发展推进体系,各县市在抓好主城区建设的同时,集中力量建设1-3个特色明显的重点中心镇或特色镇,使其成为吸纳转移农村人口的重要节点。各地要认真研究制定重点中心镇扩权强镇、按小城市规模和标准建设的具体办法和政策措施。在此基础上,选择镇区户籍人口在5万人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重点中心镇,作为镇级市试点,赋予县级管理权限,扩大土地使用权、财政支配权、行政审批权和事务管理权,建立城镇管理综合执法队伍、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土地储备中心和招投标中心,完善城镇功能。加强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设站小城镇建设,促进其依托交通优势加快发展。三是同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抓好城乡一体化试点、仙洪新农村试验区等方面的工作。扎实开展宜居村庄建设,把农房改造同环境整治、清洁能源利用等结合起来,使更多的村庄实现“设施齐全、居住舒适、村容整洁、生态良好、管理科学、群众满意”的目标。今年启动400个宜居村庄建设,年底验收命名200个左右。

搞好协调服务。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克服畏难情绪,主动履行省委省政府交给 我们的新型城镇化的组织协调职责,搭建良好的工作平台。及时掌握土地管理、户籍改革、社会保障、项目建设等方面的情况,认真做好情况汇总、统计分析和宣传工作,为当地党委政府当好参谋,为部门搞好服务。建立工作推进机制,明确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制定考核办法。统筹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建制镇恢复征收基础设施配套费、开征污水处理费、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三挂钩”、重点中心镇和特色镇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单列优先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向3万人以上规模城镇倾斜等相关政策。各地应依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和省委25号文件精神,学习借鉴恩施、黄冈、仙桃等地做法,明确县、乡镇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职责,提高管理效能,防止执法管理缺位。各地要认真培育和发现新型城镇化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加强宣传、培训、交流,组织专班定期开展督查。

(二)强力推进住房保障工作

千方百计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按照国家更大规模的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总体要求,力争今年解决30万户以上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万户以上。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新开工廉租住房3.5万套,新建和筹集公共租赁住房房源9万套(间),新建经济适用房3.5万套、限价商品房1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完成13万户以上。要将公共租赁住房作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主要形式,切实解决城镇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群体、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困难问题。坚持“政府组织、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引导各类资金和企业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以满足基本需求、紧凑实用为原则,重点建设30至40平方米的小户型公共租赁房。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积极申请金融机构发放公共租赁住房中长期贷款,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中长期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参照兄弟省市做法,将土地出让净收益按10%以上用于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中计提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统筹用于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可以将廉租住房专项补助资金结余部分用于购买、新建、改建、租赁公共租赁住房。在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商品房建设中,按建设规模3-5%的比例配建保障性住房。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落实好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建设用地、税费优惠等政策措施,开辟绿色通道。强化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坚持分户验收,确保群众住上放心房。加强配售管理,促进公开公平公正。加强后续跟踪动态管理,建立正常的保障进入和退出机制。高度重视保障性住房物业服务,研究解决好费用筹集、管理责任落实等具体问题。

切实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着力解决市场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供求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努力促进房地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在重点城市出台实施住房限购措施,抑制投资、投机性住房需求。继续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特别是中心城区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规模。研究出台促进县城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更好地适应大多数群众自住性住房需求。制定《湖北省房地产市场监管办法》,完善商品住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组织开展房产中介市场执法检查,加大对房地产开发建设、销售、中介、物业等各个环节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主动做好拆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规范房地产秩序。抓紧制订和公布各地住房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积极推进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建设,基本实现省级个人住房信息系统与市州个人住房信息系统数据联网,完善13个重点城市城区住房交易信息周报工作,加强房地产市场动态监测,引导市场合理预期。进一步规范物业服务,积极推进物业管理社会化。总结武汉市推进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的经验,研究改进住房维修基金使用管理办法。

最大限度发挥公积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积极推进非公有制企业、新经济组织建立公积金制度,实现当年新增归集180 亿元。提高公积金使用效率,积极支持职工改善个人住房条件,全年发放干部职工住房贷款120亿元。认真做好武汉市利用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试点工作,争取扩大试点范围。完善公积金缴存、提取、使用、管理、监督制度,加强运行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切实防范和化解风险。

(三)统筹推进城乡建设管理

以“楚天杯”创建为总抓手,以宜居城乡建设为目标,抓建设强管理,促进各类城镇有明显变化。

进一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积极推进城镇化发展机遇,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600亿元以上,新改扩建城市排水管道500公里、供水管道300公里,燃气管道300公里、城市道路600公里。全省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1%,城市(含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2%,其中设市城市达到78%。新增城市绿地720公顷。一是以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为重点,完善城市路网结构,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和停车设施建设,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完成武汉、襄阳、宜昌三个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启动其他各大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专题研究。加快城市主骨架路网建设,着力提高中心城区次干道和支线路网密度,加快连接线建设,优化路网结构,完善路网功能。积极推进武汉轨道交通建设,续建和新建线路里程100公里,完成投资120亿元。配套推进供排水、燃气管道建设和城市道路及景观照明节能改造,加快推进公共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加强城市排水设施清淤、完善改造,提升防洪排涝能力。二是以贯彻落实《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为抓手,大力推进园林绿化。启动实施园林城市建设五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公园绿地工程”、“老城区添荫工程”、“林荫道工程”、“林荫停车场工程”建设。加大各类公园建设力度,提高人均公园绿地水平。加强街头小游园、小绿地建设和老城区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加强城区道路绿化改造提升,大力推行林荫停车场建设。支持一批城市(县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加强风景名胜区管理,积极推进规范化、法治化、数字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三是以达标、安全运行为核心,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建设和监管。深化污水处理工作,进一步加大配套管网建设,扩大覆盖面,提高污水收集率和进水浓度,实现城市建成区主管网、老城区支网全覆盖。加强污水处理厂监管,完善考核评价,确保规范达标运行。启动污泥处理处置工作,加强技术指导、设施建设,提高处置效果。着力推进26个在建生活垃圾处理项目、28个拟建项目早日建成投运,提高垃圾处理设施的无害化处理能力和运行管理水平。加强水质监测能力建设,保证供水安全,力争年内大部分水厂供水水质达到106项指标要求。提高燃气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消除安全隐患。建立和完善城市桥梁检测、养护长效管理机制和检测评估、信息管理等制度。完善桥梁管理数据库,适时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严防重大垮塌事故发生,确保城市道路桥梁等重大基础设施安全运行。四是以美化、净化、亮化为目标,深入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整治设施不配套、功能环境差的旧城区旧居民小区。抓好背街小巷、市场、破损道路、泥巴路、断头路整治,完善照明、排水等设施,方便群众生活。按照集约、规范、美观、入地的要求,集中抓好空中管线整治。

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一是着力提高城管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水平。按照机构设置科学化、人员编制标准化、执法保障规范化的要求,规范全省城管执法机构设置和系统化建设。深入开展文明执法教育,编制城管执法培训教程,加强队伍培训,提升执法队伍整体水平。开展城管执法效能检查活动,严肃执法纪律,严管执法队伍,努力树立城管执法的良好形象。二是着力在城市环卫和垃圾处理上见实效。加强垃圾清扫、收集、转运、处理能力建设,规范设施运行管理,总结推广武汉、黄石、潜江三市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方式改革试点经验。高度重视非无害化垃圾填埋场的生态恢复和垃圾焚烧处理厂的运行监管,指导武汉等大中城市逐步建立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率。编制完成《湖北省城市环境卫生“”规划》和《湖北省城市环境卫生工作费用定额标准》,进一步规范环卫工作。扎实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突出做好“拆违治乱、城区治脏、匾牌治杂、街景治丑、道路治堵”,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三是着力提高管理效能。针对城市管理中存在的条块分割、管理粗放、效率低下等问题,创新理念,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在认真执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原则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率先在宜昌、襄阳、黄石和有条件的县市进行试点,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努力构建政府监督指挥、部门协调运作、市民广泛参与,有关方面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相互配合的“大城管”格局。广泛推广宜昌经验,督促各地成立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建立层级指导关系,健全基层管理体系,促使城市管理体制由小城管模式向大城管体制转变,城市管理格局由管理城区向指导县(市)区延伸,管理方式由分业管理向综合管理集中。继续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研究制定网格化管理检查验收标准,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探索社区物业化管理模式,提高基层自我管理能力;坚持管养分离,变以钱养人为以钱养事,大力推进环卫作业、市政养护、户外广告市场化改革,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创新、规范城建档案管理。按照行业标准要求,积极推行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加强建设工程地下管线档案管理,规范城建档案基础业务。

进一步夯实村镇建设基础。以全面提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为目标,积极推进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加强道路、供水、排水、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适应农村人口转移和产业集聚的基本承载需要。以污水处理、区域性垃圾处理和园林绿化设施建设为重点,强化小城镇宜居功能。在3万人以上的集镇启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争5万人以上的镇在年内建成运行,重点中心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绿化覆盖率三个指标比上年增长5%以上。指导小城镇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建立城镇建设投融资平台,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支持房地产企业参与小城镇综合开发,提升小城镇居住服务功能。充分整合利用土地整理、建材下乡、农村环境整治和连片整治、农村危房改造等政策,以中心村、农村新社区为抓手,引导农民集中建房,配套建设道路、沼气、供电、供水、广电通讯设施,促进土地节约和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实现集中供水、生活垃圾定期清运、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家禽家畜圈养、雨水明渠排放、污水暗沟排放;建设文体活动设施和绿化小游园,保护山体、清洁水系、美化环境。完成1400个村庄环境整治和重点地区的特色民居改造。

进一步创新“楚天杯”考评机制。今年是我省第五届城镇规划建设管理 “楚天杯”创建工作考评表彰年,也是综合检验近三年创建工作成效至关重要的一年。各地要对照《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的要求,对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认真梳理,对照标准找差距。坚持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的抓好查漏补缺和整改完善,确保各项指标任务落到实处。重点突出民生事项的落实,突出管理工作的加强,突出城镇面貌的改善,以“楚天杯”创建促进城镇建设管理上水平上台阶。在此基础上认真组织开展好第五届“楚天杯”申报、考评、表彰工作,力争使本届楚天杯创建的质量有一个大的提高。

(四)积极推进行业发展方式转变

扎实推进建筑节能和科技创新。继续巩固市州城区建筑节能成果,重点提高县(市)城区新建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率。强化新建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房屋销售的全过程闭合式监管,消除节能监管漏洞,严格节能设计变更管理和节能材料进场复检、分部分项工程验收管理,确保节能工程质量。积极促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加快国家示范市县和示范项目建设,提高应用技术水平,全年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达到500万平方米以上。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开展绿色建筑星级标识,全年发展绿色建筑150万平方米。优化新型墙材产品结构,提高应用率,县以上城区新型墙材应用率达85%以上。全年散装水泥供应量达4300万吨,商品混凝土3000万方,新增节能能力100万吨标煤。研究制定建筑节能关键成套技术体系和节能材料、产品应用导则,基本形成具有湖北特色,满足节能发展要求的蒸压加气块为主的墙体自保温体系、建筑节能关键技术和配套产品、太阳能热水应用和地源热泵建筑应用实施指南、绿色建筑主导技术和材料等技术支撑体系,实现可实施可复制,提高建筑节能技术水平。

科学引导支柱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发挥建筑业在全省保发展、保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800亿元以上。坚持扶优扶强,做好全省133家骨干建筑企业的跟踪服务,继续开展建筑企业综合实力20强、装饰装修10强评选活动。鼓励本地企业“走出去”,开拓省外、海外市场。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开展省级工法评审和国家级工法推荐工作,支持建筑业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修订,提高我省建筑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支持勘察设计行业加速发展,进一步巩固在全国的优势地位,全年实现行业营业收入500亿元以上。继续支持武汉市完善打造“工程设计之都”的各项措施,建立工程设计产业园和产业联盟,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提升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严格建筑市场监管。认真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严格基本建设程序,落实施工许可现场踏勘办法。推进政府投资工程代建制,研究实行政府投资工程投标单位名录制度。认真履行行业部门在招投标工作中的监督管理职责,加大建筑市场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围标串标和违法转包分包行为。完善市场准入清出制度。推进建筑市场综合监管信息系统、诚信信息平台和网络建设工作,完善建筑市场信息公开制度。建立行业统计分析制度,进一步规范建筑劳务市场管理,着力提高农民工技能水平。

高度重视质量安全管理。深入开展“住宅工程质量通病再治理”活动,全面推行住宅质量分户验收。狠抓工程质量精品创建,坚持实行优质优价。规范工程质量检测行为,建立秩序良好、遵纪守法的检测市场。继续实施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管理,提高安全监管工作效能。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和监督执法力度,促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常态化。确保全年减少和控制一般安全事故,遏制较大安全事故,杜绝重大安全事故。深入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促进全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水平上升。建立安全生产预防体系,提高突发事故的应急抢险救援能力。

(五)全方位推进自身建设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加强作风建设。进一步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把“敬业、创新、奉献”作为全行业行风建设的统一标准和要求,贯穿到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通过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使系统干部职工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强化宗旨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强化争先进位意识,要善于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坚持过得硬、有特色,努力创造一批工作品牌,总结评选一批先进单位和模范人物。

以完善政策法规为重点,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建设。要积极加强行业政策法规研究制定,为依法行政提供制度保障。提请省人大出台《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力争出台《湖北省风景名胜区条例》,做好城市管理监察、散装水泥应用管理、房地产市场监管、拆迁补偿安置等方面立法的准备工作。认真做好“六五”普法,推进依法治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好厅机关行政审批“三集中”改革试点工作。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稽查执法力度,完善案件稽查、专项检查(巡查)、投诉举报受理、集体研判等工作制度,理顺稽查执法与行政监管工作的关系。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健全完善协同配合工作制度,促进稽查执法与行政监管工作有效衔接。

以教育培训为突破口,加强业务能力建设。针对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有针对性的对县市以上系统领导干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提高驾驭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业务技术人员培训,提高系统整体业务能力和水平。

以系统文明创建为载体,加强行业形象建设。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机关、文明窗口、青年文明号、工人先锋号等系列文明创建,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同志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以队伍安全为核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经常性教育管理,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加大廉政准则落实力度,围绕8个禁止和52个不准,规范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行为。深入开展建设工程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坚决纠正处理违纪违规行为。结合行业特点,查找风险点,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建立完整系统的预警防控体系,确保资金项目安全运行,使广大干部真正能够做到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同志们,今年的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任务繁重,使命光荣。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作风,做好各项工作,为推进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九十周年献礼!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全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计划_工作计划范文_网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全文共 1936 字

+ 加入清单

全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计划

年初,我区就已经开展了春季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这次我们再召开专题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环境整治活动进行全面部署和安排,为了使整治活动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管委会成立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  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副组长:  党工委副书记

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政法委书记

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党工委委员、政府副区长

党工委委员、宣传部部长

成员单位:宣传部、综合执法局、规划建设局、房产局、国土资源局、熊岳镇、芦屯镇、红旗镇、海星办事处、海东办事处、红海办事处、望海办事处、公安局、交通局、文化教育与体育局、计划生育与卫生局、爱卫会、工会、团区委、妇联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综合执法局,主任由高殿明兼任

二、整治内容及职责分工

(一)宣传部

负责将此次整治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整治不合格的单位不能成为各级文明单位的评选;负责牵头新闻单位,对整治活动进行全程跟踪报道;负责对执法部门和成员单位的舆论监督;开设专题、开辟专栏、公益广告等广开言路进行宣传和研讨,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引导和监督的作用,对好的单位给予表扬,差的予以曝光。

(二)综合执法局

综合执法局是此次整治活动的牵头单位,负责对此次整治活动进行全程跟踪检查、督促、落实;负责全区规划监察、市容和环境卫生监察;园林绿化监察、市政公用设施监察、房产监察、运输市场监察;负责全区亮化监察;负责对全区责任单位冬季除雪工作的安排、部署和检查;负责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依法实施行政处罚;负责对管委会下达的十项通告内容实施监督处罚。

(三)规划建设局

1.环卫处负责全区主街主路的黑色路面保洁、清运工作;负责马路边石至建筑物前地段的日常保洁、垃圾清运工作,负责辖区内小区日常保洁和清运工作;负责对长江路、昆仑大街、天山大街、长江路等重点路段的垃圾袋装并定时定点排放工作。

2.园林处负责主要街路绿地、花坛、及绿化树木的越冬维护;负责对残缺绿化树木的补植;负责对绿岛、绿地的卫生清洁;负责对全区绿化树木病虫害的防治。

3.市政管理处负责全区主要街路的黑色路面残缺部分进行摊铺;负责重点小区黑色路面的补铺,负责对全区主要街路的马路牙基石和花坛基石进行修补;对全区主要街路的人行道板进行补修,对其中路面凹凸不平部分进行检修,对全区主要街路和重点小区的雨水井盖和下水井盖进行补修;对全区的市政公用设施普遍检查一次,并进行维修。

4.规划处负责对全区在建工地和建筑市场进行普遍检查和规范管理,对违反土地和规划的违法、违章行为交由执法部门进行查处。

(四)房产局

负责对弃管小区指导街道办事处组织召开业主、物业使用人大会或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小区业主委员会,由业主委员会选聘物业管理企业对小区实行市场化的物业管理;负责审查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等级,对物业管理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指导;对业主反映比较差的物业管理企业加以整改或吊销经营资质。

(五)国土资源局

负责对全区农村违章建筑房屋、非法占用土地、非法转让租赁土地等违章行为的监察。

(六)三镇、四办

负责清除辖区内各种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彻底清除辖区内的杂草;负责辖区内卫生的日常保洁工作,并及时清除达到日产日清;负责对辖区违反土地和规划案件进行掌握,并及时反馈给执法部门;负责对辖区内公用设施维护、修补;负责对辖区内街容街貌的管理;负责协助查处辖区内农村违章建房、扣大棚、打井等违章行为;负责安排冬季除雪工作;熊岳镇负责根据本镇实际,制定出本镇环境整治方案,对辖区内镇容镇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土地市场、建筑市场等有关方面实施全面综合整治。

(七)公安局

负责全区交通秩序的整顿,重点对昆仑山大街、天山大街、淮河路长江路等重点路段进行整顿,认真查处车辆乱停乱占、随意掉头等违章行为,认真纠章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非机动车占线行驶等违章行为。

(八)交通局

负责望归线和鲅孔线公路段的卫生保洁、清运;负责公路两侧责任区内绿地的养护;负责清除责任区内绿岛、绿地的杂物;负责对公路路面残缺不全部分进行修补或摊铺;负责公路路面上积雪的清除。

(九)文化教育与体育局

要继续开展好“小手拉大手,共建美好家园”活动,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寓环境管理于教育中;鼓励学校开展“环境在我心中”为主题的班团会演讲比赛和有奖征文活动;提倡学生进行力所能及的义务劳动,让环境教育从娃娃抓起。

(十)计划生育与卫生局、爱卫会

对全区室内卫生和公共场所、餐饮娱乐业开展一次爱国卫生运动大检查,对不达标单位提出整改意见,限期完成。

(十一)工会、团区委和妇联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城市规划设计服务合同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合同协议,适用行业岗位:设计,服务,全文共 2610 字

+ 加入清单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托方(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接方(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委托乙方承担_________规划设计任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设计收费标准》以及建设部及黑龙江省有关城市规划设计管理的法规和规章规定,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为明确双方责任,搞好协作工作,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

第一条 本规划设计委托概况

1.1 规划设计委托文号、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规划设计地点范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规划设计规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规划技术深度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预计工作日期及阶段划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条 甲方按时向乙方提供下列文件及资料

┌────┬─────────┬──────┬────┬─────────┐

│ 序号 │ 文件及资料名称 │ 内容要求 │ 份数 │ 提交时间 │

├────┼─────────┼──────┼────┼

─────────┤

│ │ │ │ │ 年 月 日 │

├────┼─────────┼──────┼────┼─────────┤

│ │ │ │ │ 年 月 日 │

├────┼─────────┼──────┼────┼─────────┤

│ │ │ │ │ 年 月 日 │

├────┼─────────┼──────┼────┼─────────┤

│ │ │ │ │ 年 月 日 │

├────┼─────────┼──────┼────┼─────────┤

│ │ │ │ │ 年 月 日 │

├────┼─────────┼──────┼────┼─────────┤

│ │ │ │ │ 年 月 日 │

├────┼─────────┼──────┼────┼─────────┤

│ │ │ │ │ 年 月 日 │

└────┴─────────┴──────┴────┴─────────┘

第三条 乙方按时向甲方提交以下规划设计成果

┌────┬─────────┬──────┬────┬─────────┐

│ 序号 │规划设计成果名称 │ 内容要求 │ 份数 │ 提交时间 │

├────┼─────────┼──────┼────┼─────────┤

│ │ │ │ │ 年 月 日 │

├────┼─────────┼──────┼────┼─────────┤

│ │ │ │ │ 年 月 日 │

├────┼─────────┼──────┼────┼─────────┤

│ │ │ │ │

年 月 日 │

├────┼─────────┼──────┼────┼─────────┤

│ │ │ │ │ 年 月 日 │

├────┼─────────┼──────┼────┼─────────┤

│ │ │ │ │ 年 月 日 │

├────┼─────────┼──────┼────┼─────────┤

│ │ │ │ │ 年 月 日 │

├────┼─────────┼──────┼────┼─────────┤

│ │ │ │ │ 年 月 日 │

└────┴─────────┴──────┴────┴─────────┘

第四条 收费标准及拔款方式

4.1 本规划设计按国家现行规定的收费标准并考虑物价上涨因素计取费用。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收费项目,由双方协商确定。

4.2 甲方应支付合同项目的规划设计费总额为(大写):________________元(小写:_________元),收费计算标准详见规划设计费计算表。

4.3 规划设计费按规划进度分期支付。本合同签订后,甲方支付规划设计费总额的30%,计(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元(小写:______元)作为定金(本合同履行后,定金抵作设计费);规划设计方案确定后,甲方再支付40%即(大写)______________元(小写:_________元);乙方提交全部规划设计成果时,甲方付清其余规划设计费,计(大写)______________元(小写:_______元)

第五条 双方责任

5.1 甲方责任

5.1.1 甲方委托规划设计任务时,必须向乙方明确规划技术深度要求和阶段划分,按本合同第二条规定的内容,向乙方提供所需文件及资料,并对其完整性、准确性及时限负责。

甲方提交上述文件及资料超过规定期限15天内,乙方按本合同规定交付规划设计成果时间相应顺延;规定期限超过15天以上时,乙方有权重新确定提交规划设计成果时间。

甲方 盖章

乙方 盖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合同_合同范本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合同协议,适用行业岗位:设计,全文共 1571 字

+ 加入清单

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合同

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同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设计人编填)

设计证书等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托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托方委托设计方承担_________规划设计,工程地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并共同履行。

第一条 本合同签订依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市场管理规定》、《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和相关设计收费标准。

1.2 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划设计管理法规和规章

1.3 规划项目批准文件

1.4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条 设计依据

2.1 委托方给设计方的委托书或设计中标文件

2.2 委托方提交的基础资料

2.3 设计方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是: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武汉市城市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武汉市城市市政公用和其他工程设施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条 合同文件的优先次序

构成本合同的文件可视为是能互相说明的,如果合同文件存在歧义或不一致,则根据如下优先次序来判断:

3.1 合同书

3.2 中标函(文件)

3.3 委托方要求及委托书

3.4 投标书

第四条 本合同项目的名称、规模、阶段及设计内容(根据行业特点填写)

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模:□用地_________□人口_________□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阶段:□区域规划□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其他

设计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条 委托方向设计方提交的有关资料、文件及时间

□地形图纸_________________(比例尺_________)

□地形图电子文件(□光盘□软盘)

□其它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条 设计方向委托方交付的设计文件、份数、时间

□蓝图_________套

□彩图_________套

□说明书或文本_________套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条 费用

7.1 根据本合同第1.1条款的相应规定,经双方商定,本合同的设计费用预算为_________万元。

7.2 双方在规划设计审查后,按批准的规划设计规模核算设计费。规划设计间如遇规模或内容调整,则设计费也应做相应调整。

第八条 支付方式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上市长的讲话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演讲稿,全文共 831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召开全市建管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全省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市建设工作会议提出的工作思路和目标,认真总结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全面部署今年我市建管工作各项任务,动员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抓住机遇,解放思想,奋发图强,跨越发展,努力开创建管工作新局面。下面,根据市委建设工委、市建委的部署,就全市建管工作谈两点意见。

一、20xx年建管工作回顾

20xx年,是我市建筑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一年。全市建筑业广大干部职工,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重点工作目标,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经受了"非典"严峻考验,圆满完成了建管工作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全年完成建筑业产值188亿元,同比增长17.5%;省外产值7.7亿元,同比增长22.2%,境外产值8.3亿元,同比增长124%。施工面积累计3280.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5%;其中住宅面积178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7.1万元,同比增长6.1%。实现利税11.5亿元,同比增长26.4%。

回顾20xx年全市建管工作,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一)市场体系日趋完善

一是产业结构体系日趋合理。去年我市通过资质年检、扶持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企业发展等诸多措施,对产业结构进行了有效调控,使全市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企业比例基本趋于合理。目前我市劳务分包企业已达394家,建筑业企业类别由原来的13类扩大到31类。

二是市场交易体系日趋规范。通过标准程序、招标信息、评标过程、社会监督四个公开,进一步完善了市场交易规则,招标投标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完善了招标投标网络管理系统,提高了建设市场开放度和透明度;开通了招标投标服务"直通车",进一步改善了投资环境;设立了造价资讯平台,推行了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为投资决策提供了丰富、权威的市场信息,实现了由政府主导市场向政府引导市场的重要转变。

三是执法监管体系日趋健全。从严查处了一批违反建设程序、规避招标投标、擅自开工、转包和非法分包等扰乱市场秩序、严重失信以及出现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违法违规行为,对182家违法违规企业进行了处罚,对134家企业的292名负责人进行了预警谈话,做到了预控监管、超前防范、源头治理,促进了市场主体遵法守法意识的增强,全年违法违规案件同比下降29%,建筑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市场体系的完善,促进了我市建筑业"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的深度发展。目前,外地入青队伍达到103家,完成产值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34%,市场占有率大幅度提升,有力促进了我市建筑市场良性竞争,同时激励了我市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仅青岛建设集团去年省外合同额就达7.2亿元,产值3.2亿元,境外合同额达1.5亿美元,产值1亿美元,为全市建筑业企业起到了带动示范作用。

(二)质量安全继续保持全国一流水平

通过落实质量责任,强化结构质量抽检,推广应用新技术、开展环境质量检测和组织现场观摩会等措施,进一步完善了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监管机制,业主和施工企业质量意识普遍增强。去年我市又获得1项"鲁班奖",4项"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11项省"泰山杯奖",10项省"装饰泰山杯"奖。优质结构工程比率稳步提高,环境检测一次合格率达到82.9%,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通过实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管理,全面实施施工现场安全评估、监督人员到位和监督责任到位的"一评估、两到位"安全管理模式,积极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和重点防范,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意识显著增强,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安全防范能力大大增强,全市建筑施工万人死亡率控制在0.15以内。文明施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制定实施了《青岛市建筑工程文明施工标准》,对施工现场的现场围挡、临建设施、场容场貌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通过2次现场会强化引导,施工现场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有50 个工地获得了省级文明工地称号,其中示范工地14个。国际劳工组织对我市履行《167号公约》的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安全生产报》连续六期追踪报道了我市的做法。

(三)产业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去年,我们重点抓了项目经理、项目总监和从业人员"三支队伍"建设,提升了产业队伍整体素质。按照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出台了《关于整顿规范项目经理执业行为的通知》,全市5900余名项目经理参加了法律法规基础知识考试,淘汰了300余名政策法规水平不高、有违法违规行为的项目经理。将项目总监执业行为列为检查重点,对总监不到位、人员配备不齐全、压低监理取费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严厉查处,使总监队伍的法制意识、竞争能力和执业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促进了监理行业的快速发展,监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为保证投资效益、工程质量和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一些监理企业的外埠市场开拓成效明显,不仅在外地许多地方设立了办事处,而且有了较高知名度,树立了我市监理企业的良好品牌形象。培训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全年共对8000余名关键岗位专业管理人员进行了从业资格上岗培训,对9000余名关键岗位持证人员进行了继续教育培训,新培训技术工人1.2万人,同时,成功举办了全市第三届建筑职业技能大赛,一大批能工巧匠脱颖而出,9名选手获国家技师资格,3名选手获"青岛市技术能手",3名选手获"青岛市青年岗位能手",近百名选手获高级技工资格。在全省建筑职业技能大赛上,我市代表队获团体总分第一和团体金杯奖、最佳组织奖。我市还分别在全国、全省建筑职业技能开发管理工作会议上做了经验介绍。

我市产业队伍的整体素质经受了实践考验。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冲击,各级主管部门、各建设、监理、施工单位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迅速建立三级管理网络,严格目标责任,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加大防范措施,对建筑工地实行了24小时全封闭管理制度、每日报告制度,强化监督检查,使全市建筑工地随时处于受控状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非典"原因,我市部分重点工程,一度面临施工人员严重不足的局面,各有关单位能够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服从指挥,服从调度,表现出了良好的整体素质,确保了我市工程建设在"非典"期间的平稳运行,为全市防"非典"取得全面胜利、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四)创新管理成效显著

一是解决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取得重大突破。解决"双欠"工作是去年建委的一项重点工作,我们在多次调研的基础上,以市政府的名义出台了两个文件,促进了工作开展。特别是国家六部委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以后,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们集中开展解决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活动,实行了联席会议、责任分解、部门联动和责任追究四项制度,突出重点,标本兼治,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集中解决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13.95亿元,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7.05亿元,圆满完成了省、市确定的目标。全市没有发生因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而引发的大规模集体上访、越级上访以及其他突发性事件,为创建"平安青岛",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是推行电子政务取得新突破。按照"安全可靠、先进实用、经济智能、便捷高效"的原则,积极实施建管行政流程再造,建立了"网上建管"电子政务系统,实现了网上办公、网上公开、网上市场、网上互动、网上联动和网上监控。目前,已有19个行政事项部分或全部实现了网上办理,行政审批事项的网上办理比率达到41.7%,减少了企业负担,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办事效率,扩大了政务公开。"网上建管"已经成为建设系统一个新的服务品牌,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是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取得明显进展。在全市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实行了"履约担保、支付担保、投标担保"三位一体的担保制度,健全了建筑职工人身意外伤害险,为有效规避和化解工程建设风险,保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建设工委、市建委,向为全市建筑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建筑业要继续发展壮大,进一步发挥支柱产业的经济拉动作用,还应当认真解决好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市场信用严重缺失,集中表现在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制约了行业健康发展。二是市场供求不平衡,过度竞争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三是建筑科技含量不高,"四新"推广应用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四是安全生产依然严峻,一些事故隐患尚待根治。这些问题,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关系到我们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同志们,现阶段我市正处于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城市"的关键时期,城市建设面临着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建筑业面临着发展壮大的良好机遇和严峻挑战。我们必须冷静地分析市场动向,走依靠技术、依靠管理、依靠质量、依靠品牌开拓市场、发展壮大的道路。

二、20xx年工作思路及重点任务

今年,全市建管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巩固成果,完善机制,加快发展,创新提高,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大城市、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这一主线,按照国家、省、市建设工作会议的要求,抓好清理拖欠、安全生产、工程质量、市场监管和信用建设五个重点,提高工程管理、队伍管理、市场竞争、科技创新和行政管理五个水平。

(一)抓好五个重点,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我们在清理拖欠、安全生产、工程质量、市场监管和信用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我们要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对照先进,进一步完善提高,夯实产业发展的基础。

一是切实解决好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

要坚持前清后防、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三年内解决好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目前,我市建设领域仍有拖欠工程款34.06亿元,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工作任重道远。下一步,对已有的拖欠工程款,要分清责任,分头把关,各司其职。对新建工程,重点把好三关:一要把好施工许可关。严格审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近三年开发项目未拖欠工程款证明,同时全面实行施工许可公示制度,凡有拖欠行为且未按要求及时签订还款协议的建设单位,一律不予核发施工许可证。二要把好过程关。凡有拖欠的开发项目,房地产管理部门不予办理房屋预(销)售手续。三要把好验收关。建设单位竣工验收前,必须提供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的支付工程款认可证明,否则不得组织竣工验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竣工备案。另一方面,要严格项目审批,完善担保制度,健全信用体系,加大市场监管和曝光力度,建立起从源头上防止新拖欠的长效机制。

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建筑企业,实行招标投标一票否决制。凡因业主拖欠工程款致使建筑企业不能按时发放农民工工资的,要严肃追究业主责任。对建筑企业恶意拖欠或克扣农民工工资的,坚决清出建筑市场。

二是贯彻《条例》确保安全

要以宣传贯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为主线,完善安全监管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重点要从对工程实体的安全监督拓展为对各责任主体安全行为的监督,继续完善安全监管机制,形成确保安全生产措施、确保安全防护费用、确保安全生产监控以及开展企业安全生产评价的"三保一评"安全监管新机制。

要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宣传、学习和贯彻两个《条例》,使全体从业人员学法、知法、守法。严格实施安全分级管理,健全各类应急预案,严禁无证生产,进一步强化事故隐患源的专项治理,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施工企业要依据两个条例和《安全生产评价标准》,认真全面自查,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完善安全生产条件,健全安全生产自保体系,提高安全意识和能力。出台《青岛市建筑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为文明施工提供政策支持。全面开展达标活动,凡是工人生活设施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一律不得办理安全报监,市内四区及各市、区城区范围内的施工现场,文明施工达标率应达到100%,其它区域达标率不低于80%,切实把改善农民工生产生活环境当作一项大事,抓出明显成效。要积极行动,为全面创建"平安青岛"作出贡献。

三是进一步抓好工程质量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工程质量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要本着"事前预控、事中跟踪、事后服务"的原则,全面实施《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不良行为记录管理办法》,夯实质量基础。严格监督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强化结构工程质量监管,确保结构安全。加大薄弱环节的质量监管力度,努力消除监管盲区。对"新增通病、难点通病",实施专项治理,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总体水平。加强工程检测的质量管理,全面提高行业自律意识。各施工企业要继续开展"QC小组"活动,大力推行"四新技术",加快开展ISO国际贯标认证,进一步健全企业质保体系。监理企业要切实履行质量责任,做到机构健全,制度完善,人员到位,落实旁站监理,确保工程质量。

四是创新市场监管机制

全面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改革工程计价方式,建立工程造价市场形成机制,年内凡是国有投资或国有资金控股的建设项目,必须全部实行清单招标。出台《工程量清单编制与计价办法实施细则》,提高清单计价的可操作性。改革投标报价和评标方式,逐步推行经评审的最低投标报价法,做到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节约投资、企业利益四者兼顾,杜绝恶性竞争。同时,实行工程结算备案和施工合同登记管理,维护各方利益,规范市场秩序。

积极推行建设工程担保制度。按照市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今年将进一步扩大担保覆盖面,在房地产开发项目全部实行担保的基础上,非财政投资项目均纳入担保范围。

全面推行企业中标后跟踪管理制度。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跟踪企业中标后履行投标承诺、承包合同的情况,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有效发挥招标投标的市场调节作用。对大型工程、重点工程,进行全过程服务,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继续整顿招标代理市场。依据《招标代理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代理机构和从业人员信用手册,对代理项目发生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予以不良记录,负有主要责任的停止执业,净化招标代理市场。

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违反法定建设程序、转包和违法分包等问题,大力开展专项整治。加强法律宣传和执法人员培训,提高市场主体守法意识,规范执法主体的执法行为。创新执法监督机制,做到对全市建筑市场的全面动态检查和统一处罚。进一步完善"预警谈话"预控模式,推行"违法违规信息报告制度",将执法工作前置。

五是实施建筑业信用管理新制度

信用缺失是制约建筑市场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按照市场经济发展和与国际接轨的要求,今年将重点强化信用档案的管理工作。今天会议上下发的《关于加强建筑施工企业信用档案管理的通知》,其主要内容就是将企业的市场行为、质量安全情况等,全部纳入信用记录档案,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经查实处理后,进行不良行为记录。各市区建设局负责本辖区企业的信用记录,并每月上报信息,市建管局通过媒体、信息网等,每季度集中对外发布一次企业信用状况,并作为企业投标、晋级、评优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使市场各方主体能够及时了解施工企业的信用状况,通过市场调节机制,让失信者失去市场,推进我市建筑业健康发展。

(二)提高五个水平,增强产业发展活力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要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必须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在工程管理方式、产业队伍建设、市场竞争、科技应用和行政管理方式等方面实现与国际接轨,大力增强支柱产业的发展活力。

一是改革项目组织方式,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工程项目管理是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是建设监理、咨询、代理公司发展的必然趋势。今年要率先在部分具备条件的一级以上施工总承包企业、甲级监理、咨询、代理公司,进行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试点,全面跟踪,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协助项目管理公司解决实际困难,以点带面,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组织方式的新突破,确保质量、安全和效益。

二是强化产业队伍建设,提升队伍整体水平

要加快高素质的产业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在现有基础上强化市场准入清出管理,发展劳务分包企业和新型专业承包企业,形成以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以专业承包企业为骨干、以劳务分包企业为依托的建筑业行业组织结构,从企业数量及序列比例上建立合理的工程总分包体系。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外出施工,在"突出主业"的前提下,实施产业拓展,努力实现多元化经营。工程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等中介组织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重点放在培育国际化的项目管理公司上,扶植大企业做大、做强,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引导小企业走专业化道路,向精、尖方向发展,形成优势互补、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尽快适应国际化竞争。要加快调整所有制结构,推进企业改制步伐,按照上级要求完成改制任务。

加快高水平的执业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强化个人执业资格管理,规范执业行为,重点抓好项目经理、项目总监、造价工程师队伍建设。要切实加强对执业队伍的信用考评,对综合素质低、有违法违规行为的执业人员,坚决予以淘汰,逐步培养一支知识结构合理,专业技术全面,熟悉国际惯例,勤于思索、勇于实践的优秀人才队伍。同时,按照部、省的统一部署,做好项目经理向注册建造师的过渡工作。

加快高技能的施工队伍建设。搞好农民工培训,是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关心"三农"问题精神的具体实践,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客观要求。要继续强化劳务分包资质管理,加快农民工向建筑产业工人转变步伐。规范用工合同,保障工人合法权益。大力开展岗位培训、职业技能开发,提高管理人员和普通工人技术水平。实行持证人员注册登记制度,严格持证上岗管理和持证后续管理。加大培训鉴定基地建设,对鉴定基地的硬件和软件情况进行综合考评,提高培训鉴定机构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

三是大力开拓市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水平

企业要发展,必须树立大市场的观念,在巩固本地市场份额的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争取在开拓国内外市场方面取得更大进展。建筑企业要苦练基本功,学习借鉴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机制,大力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强化与市场的同步联动,把握市场脉搏,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对接,打造企业品牌。各级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增强为企业开拓市场服务的意识,积极做好政策、信息、协调等服务,积极鼓励外出施工企业与国际、国内大承包商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加大对外出施工企业的扶持力度。

四是加快科技创新,提高建筑科技应用水平

坚持"以技术进步促质量提高"的思路,将技术进步作为提高工程质量的动力和支撑,突出技术进步、科技创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全面实施科技兴业战略。实施《青岛市建筑业技术进步五年规划》,建立健全科技应用激励机制,把企业的科技进步状况和技术创新能力与招标投标、工程评优等联动,进一步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加强对建筑企业科技进步的考核工作,将科技进步对建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纳入到统计体系中,作为评价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重要指标。大力推广应用建设部推荐的10项新技术,创建一批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示范小区。倡导和鼓励建筑企业加强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合作,借助社会力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五是创新管理服务,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今年7月1日起,《行政许可法》将正式实施,我们要组织好学习培训,并对现行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所设定的行政许可项目以及行政许可实施主体,抓紧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同时,把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与政府工作提速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行政事项办理环节,整合业务流程,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做到政务办理速度快、无差错、零投诉,实现政务办理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特别要健全完善外商项目、奥运项目绿色通道和代办制,优化投资环境。进一步完善"网上建管",上半年要实现招投标报名、统计报表传递、企业年检、企业业绩上传等事项的网上办理,全面推进电子政务的深度和广度,使网上行政事项办理比率达到60%,使"网上建管"品牌进一步成熟。

同志们,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认清形势,抢抓机遇,明确任务,加快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用一流的业绩,为全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对“以社区为主”的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新机制的探索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4867 字

+ 加入清单

对“以社区为主”的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机制探索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大量的社会性服务职能转交给了社区。机构精简和企业深化改革等,使大量的失业、下岗人员走向社会(社区)。加上住房制度、户籍制度改革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的社区里汇聚了大量的流动人口,人户分离的现象普遍存在,计划生育的“条条管理”和“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这种新的变化。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内非常住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出现了管理和服务不到位的现象,给人口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深入开展带来了困难。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以社区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和服务新机制已势在必行。     在此共识下,建邺区计生局及时进行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改革创新,按照国家计生委对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管理新机制的要求,与时俱进,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寻求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新机制,经共同努力,确定了试点工作的总体思路、原则和目标,逐步探索出一套具有试点社区特色的“行政指导、形成制度,社区为主、整合联动,信息互通、协同管理,综合服务、满足需求”的工作机制。     一、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     XX年2月,我们开始着手筹措试点方案,积极探索依托社区的街道、社区、单位“三位一体”良性互动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新机制的发展途径。经认真调查摸底,最终选定具有代表性的滨湖街道玉兰里社区作为试点单位。该社区商业网点较为集中,占地面积约28万平方米,社区内建有48幢居民住宅楼,48间平房,有住户1989户,居民8688人,户籍人口6906人,寄住1303人,流动人口387人。驻区单位有125家。由于试点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鉴,为使试点工作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进而保证取得良好成效,我们找准开展工作的切入点,紧紧围绕服务群众,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注重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作用,成立了以分管区长为组长,计生局、试点街道、社区和区工商局、劳动局、税务局、卫生局、市容局等区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至此,一套“以社区为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之有效的,以城市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为主,单位法定代表人责任制为依托,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户籍管理与现居住地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的试点工作在建邺区滨湖街道玉兰里社区正式启动。     二、试点工作的具体做法。     “以社区为主”的管理新机制,是一种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依托社区,依照相关法规和各自职责,形成政府、社区和单位“良性互动”,对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共同管理和服务的工作模式。由于它适应新时期计生工作的发展要求,把计生工作的重心放在了社区,直接面向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尊重社区居民的计划生育主人翁地位,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社区居民在计划生育、生殖保健、家庭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更容易被群众所接受,解决了社区里大批下岗失业人员,外来打工、经商人员,以及个体、私营、民办等非公企业人员在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方面存在的“盲点”和“死角”问题。半年来,在领导小组的正确指导和各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构建了“以社区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了社区计生工作网络和服务保障体系。     (一)加强行政指导,形成工作制度。指出:“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首先提高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的认识度,然后是解决好日益增多的新情况、新问题,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对此,我们把加强对新形势的认识和理顺工作关系摆上了议事日程。     1、深入调研,掌握情况。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对辖区内单位进行了调查摸底,弄清驻区各企事业单位和经营户的人员基本情况,并分门别类地进行登记造册,为商讨、制定实施方案准备了第一手资料。     2、上门走访,取得支持。通过街道、社区计生专干携带计生宣传折页上门走访,取得各企事业单位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对不理解、不配合的单位采取多次上门宣传的办法,以真诚、负责的态度和对工作的热情,争得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3、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在清楚地掌握社区的基本情况及取得各方的理解、支持和积极配合的基础上,我们又通过召开座谈的方式,征求多方意见,明确各有关单位,特别是驻区企业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法定职责。经过多次交流和协调,理顺了街道、社区居委会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和各自职责分工,进一步提高了对推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工作的认识。     4、健全制度,加强指导。经过多次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没有可靠的制度作保障,试点工作将难以取得长效的发展和切实的成效。为此,我们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支持和帮助下,召集区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献计献策,以召开座谈的形式共同研究商讨形成了试点工作的规范和制度,作为一种常规性的工作常抓不懈。     一是决策制度。针对计生工作形势的发展变化,由区计生局牵头,由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街道、社区居委会以及企事业单位法人等共同研究调整工作方案。如企事业单位定期向社区上报信息、年度的工作安排等事宜。     二是协调制度。主要是针对驻企事业单位计生专兼职干部等的人员变更情况,由社区居委会负责对其进行工作方法、原则和共驻共建等有关计生工作的培训。     三是会议制度。主要包括例会制度、年会制度和群众制度。通过召开每季一次例会制度,就近期工作目标提出议题,进行讨论,以平等协商的态度达成一致、形成共识,并就反馈信息制定指导意见。以召开每年一次的年会制度,就人口与计划生育

工作理论进行研究讨论,总结交流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查找不足,并进行经验推广。不定期地主持召开由社区居民、驻区单位职工和辖区内流动人口以及计生信息员、楼栋长、协会积极分子参加的群众会议,广泛征求群众对计生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他们发挥在计划生育中的主人翁地位提供参与机会。     (二)围绕社区重心,资源整合联动。我们在认真分析驻玉兰里社区的125家企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把125家企事业单位分成了指导性的管理单位和委托性的管理单位两种类型,针对各家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和服务措施,充分发挥企业计生协会的桥梁、纽带和楼栋长、会员小组长的号召、带动作用,使社区居民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服务、自我监督作用得到充分体现,逐步形成了社区内资源共享、各方联动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良好局面。     1、以“召开联系会”为纽带,指导管理驻区中较大的企事业单位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改制步伐的加快,企业由对政府依附关系转到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市场竞争主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从驻玉兰里社区较大的47家企业看,大多数企业虽有计生机构,但由于机构精简、人员减少,工作只能疲于应付,难以担负新形势下艰巨的计生工作任务,尤其是负责计生的工作人员,绝大部分都身兼数职,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和能力抓经常性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只能满足于统计报表和节假日的宣传教育,难以满足广大育龄人群的保健需求和对计生科学知识的掌握。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激烈以及企业在改制、扭亏、发展新项目、开发新产品等经营活动的压力下,要想让企业领导拿出一部分精力抓计生工作是不现实的,企业要在工作时间抽出人员搞计生活动和培训也是很困难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找准问题的焦点,以5种途径打开企业计生工作开展的突破口:     一是通过街道与企业签订人口与计生目标管理责任书,坚持实行目标管理。二是通过社区与47家企业签订计划生育双向服务协议书,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责任制,明确管理职责,落实企业计生管理措施,特别是明确在社区计生管理中的职责,用法律约束力取代单位和户口的约束力。三是成立47家企业参加的驻社区计划生育工作联系会,制定了联系会的章程,推荐了联系会的会长、副会长和理事,由联系会成员单位来共同研讨、交流企业计划生育工作,实现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双向服务、信息通报、计生政策宣传等计生工作的一体化管理和服务,并对签订的“计生工作双向服务协议”执行情况进行相互监督和检查。四是制定企业与社区计划生育信息联系单,指定专人定期上报,社区根据联系单上的服务需求做好服务安排。五是在100人以上的企业中成立企业计划生育协会,通过发挥计生协会群众组织的特点和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功能,提高对计划生育的参与意识。     从实践来看,企业计生工作纳入社区,走属地化管理的道路,一方面有利于减轻企业工作负担,便于企业集中精力抓生产经营,抓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保证了企业职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利益保障,并满足了企业职工的保健需求,为其更好地发展经济提供了健康支持。     2、以“划片管理”的方式,把个体经营户和“三人公司五人店”的从业人员列为社区的委托管理对象。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的社会职能逐步弱化,政府对企业的行政管理力度日益减弱,加上非公有制企业的大量增加,使传统意义上的“单位人”逐步转变为“社会人”。从玉兰里社区的125家驻区单位看,只有47家单位的职工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单位人”,其他的78家个体工商户和“三人公司五人店”,基本上都没有承担起计划生育的社会管理功能和责任,使其计划生育工作处于无人管的真空地带。它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位”,单一的行政指令对其不具有威严性,对这些组织和从业人员的管理不到位,存在较多漏洞,仅仅依靠街道来管,既管不了也管不好,包揽不下来。依靠非公经济组织落实“单位负责”,往往会落空。到底怎么办?我们与时俱进,审时度势,整合社区资源,把社区内78家个体经营户当作社区的“自管”对象,以委托管理的形式纳入社区的“自管”范围,享受与社区居民同等的管理和服务待遇。指导78家个体经营户与社区签订计划生育委托管理协议书,并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和应尽的义务,并把78家个体经营户和“三人公司五人店”按照地段划分为5个计划生育管理片,每个片推荐产生了一个片长,由片长把各片的计生信息报告单定期反馈给社区,由社区定期向个体工商户、“三人公司五人店”进行计生的宣传教育、计生信息的沟通和提供避孕节育、生殖保健以及参加常规性的环孕情检查等计生优质服务,做到计生社区划片管理“包管到片”、“服务到人”。     3、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企业计生协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为企业自觉参与计划生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人翁意识提供载体作用。     为进一步深化计划生育的优质服务,切实满足社区居民、企业职工、计生家庭、流动人口、未婚青年等多层次人员的多种计划生育和保健的需求,我们认识到,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社区计生工作由直接的行政干预向居民自治转变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社区计生工作只有通过居民自治,把群众组织起来,才能顺利完成计生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我们在试点工作中注重发展企业计生协组织,不断地优化会员结构,提高队伍素质,健全服务网络,力争使企业计生协工作全面渗透、全面融入到社区,与社区内以楼栋长和会员小组长为首的社区计生协自治组织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和沟通,进行工作经验和信息的相互交流。通过居民自治,发挥好其在企业计生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优势。试点以来,组织企业参与了以“关爱女童”为主题的广场活动等,并充分发挥企业计生协会自治组织的服务功能,组织有一技之长的志愿者为流动人口开展插花技术、计算机基础知识等技能培训,帮助流动人口掌握一技之长,为流动人口就业送温暖、献爱心。实践证明,把企业计生协会组织融入社区,与社区计生协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城市规划实习周记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周记,全文共 414 字

+ 加入清单

实习周记十一

在这段实习生活中,我的工作形成自身独特的价值以及这些价值所决定的工作原则,它们要求作为一个社会工作者有高度责任感,能够积极主动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通过助人自助的理念,不仅在帮他们,帮他们利用资源去自己处理,而且在处理过程中提升我们的人格价值和认识自我。因此在实习我认为培养自己思考是很有意义的,我们应该问自己这样的问题:

1、在实习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在哪?我正在学习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和价值?

2、我们在做任何事时能否用一颗自然平淡的心去积极负责,打开我们狭小的心量去做最简单的事,越简单的事情但我们赋予一定的条件时,往往事情非我所意;用心去做每件事,你会收到乐趣!

3、工作人员是怎样与实习相结合,如何用社会学理论、哲学理论、和社会工作的方法、技巧与实践相结合,并能够顺其自然地做。这样有利于把我们培养成为主动、负责、自觉的学习者。

4、在工作中如何沟通,如何与各种人建立关系。做人原则要做得端行得正,这是最起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城市规划实习周记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周记,全文共 215 字

+ 加入清单

实习周记

昨天晚上认真的想了想这一个多星期的收获,觉得满可以的,比每天在教室看课本画图强多了,在规划局这段时间,了解的更多,更全面。虽然我做的是私宅的规划审批,但通过与其他同事的交流,间接的了解一些修规、控规方面的内容,以前只是理论上研究,现在在规划局通过图纸,实际的工程去接触,别有一番味道!而且初步了解到规划局的架构设置和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开展情况,以及认识到一些从事规划设计工作的规划师、景观设计师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城市规划技术服务委托合同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委托书,合同协议,适用行业岗位:技术,服务,全文共 3238 字

+ 加入清单

中外劳动技术服务合同

甲方: 国 公司 法定地址:

(电话: 电报挂号: 电传: )

乙方: 国 公司 法定地址:

(电话: 电报挂号: 电传: )

第一条

根据甲方的愿望,乙方同意派遣中国,技术工人,行政人员(翻译,厨师)在 国工作.具体人数,工种,工龄和月工资详见本合同附件(略).该附件为本合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第二条

乙方人员出入中国国境和过境手续,由乙方负责办理,并负担其费用.乙方人员出入 国国境的签证和在国境内所需办理的居留,劳动许可证等手续由甲方负责办理并负担其费用.

第三条

1.乙方人员在 国工作期间,由甲方按本合同的规定向乙方人员支付每月的工资.

2.凡工作不满一个月的乙方人员,按下列公式计算:

不满一个月的工资=月工资/30天×工作天数(包括周日和官方假日)

3.上述工资应以乙方人员到达 国之日起到离开 国之日止计算.

4.乙方于每月末将乙方人员该月的工资,包括加班费,列具清单提交甲方,甲方于清单开出之日起三天内按清单所列金额的75%以美元支付,并按当天牌价电汇给北京中国银行总行营业部中国 公司 账户,并按 国 银行的规定负担其手续费.同时书面通知中国驻 国大使馆经济参赞处.

5. 甲方将乙人员月工资和加班费的25%以 国 货币支付并汇给中国驻 国大使馆经济参赞处在 银行 账户.

第四条

甲方负责乙方人员从 到 的旅费,并负责将此费用汇到上述乙方账户.乙方人员从 返回 ,由甲方通过 航空公司向乙方人员提供机票.甲方负责乙方人员只限往或返单程的行李超重费,其重量为20公斤.

第五条

1.甲方负责乙方人员的住宿费.在工作时间和加班时间提供从居住地到工地的交通工具.负责国营医院的医疗费.

2.乙方人员的工资和加班费不交所得税.

3.甲方为乙方人员在 国家保险公司投保生命保险.其保险费每人为(货币及数量)

4.甲方向乙方人员提供工作服和工作需要的工具.

5.甲方提供的住房,包括水,电,空调和必要的家具,床和床上用品.

6.乙方人员的居住面积如下:

(一)组长,工程师,技术员,行政人员为8一10平方米;

(二)其余人员为4一5平方米.

7.甲方向乙方提供厨房所用的饮具和旨在自己用饭所需的餐具.

第六条

1.乙方工作人员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八小时.

2.根据工作需要,甲方需要乙方人员加班时,加班工资按下列比例计算:

平时加班为日工资的150%.

周假日加班为日工资的200%.

第七条

1.乙方人员享受周日假和 国官方规定的节假日为十七天.

2.乙方人员每年享受带薪休假三十天.如乙方不愿享受上述假期或享受部分天数,甲方应向乙方提供报酬,其工资按下列方法计算:月工资/30天×假期工作天数.

第八条

1.根据总利益的要求,甲方有权在任何时间内终止本合同,在这种情况下乙方人员应享受三个月或本合同所余期限的工资,但以最短的时间为准.乙方人员将有

权享受回 的机票.

2.在乙方愿望以外的原因而停工,如断电,断水,材料供应不足等,在停工期间甲方照付乙方人员的工资.但根据工作需要,甲方有权使其在其他项目上工作.

第九条

在紧急情况下,(乙方在国内其家庭人员死亡)甲方在得到乙方书面通知后,对有事人员给予两个月的紧急事假,并向其支付代替平时总假期的报酬.超过两个月的期限没有工资,对此乙方负责其旅费.

紧急事假,超过两个月的时间,乙方应在两个月结束后的一个月内予以替换,并负责替换者的旅费.

第十条

1.乙方人员因工作生病或伤残,甲方在两个月内负责支付在 国内的医疗费和全部工资.如在两个月内不能痊愈,乙方应负责替换,在此情况下的一个月内甲方负责伤者回 的旅费和替换者来 的旅费.同样,甲方将根据 行的

规定对伤病者给予补偿的各项措施.

2.在 期间,乙方人员如发生死亡,甲方应办理一切丧葬或遗体火化以及遗体或骨灰运回 的一切善后费用.还有行李及遗物运回的费用.

如因工作而死亡,按照国保护法的规定向死者家属支付抚恤金.

第十一条

1.乙方人员在 服务期间,应遵守 国现行法律和规章制度,要保守机密,不泄密,在其执行任务期间或合同结束以后不作有害甲方利益的事.

乙方人员应尊重 当地的风俗习惯.

2.甲方应为乙方人员提供工作方便,不干涉其工作时间以外和住地内的社会活动自由,尊重乙方人员的生活习惯以及对推动工作的良好建议.

第十二条

1.服务期为 年,从乙方人员到达 地算起,其间包括乙方人员

在 国内或国外所享受的假期.

2.本合同自签字之日起生效,有效期 年.期满根据甲方要求,经乙方同意可以延长.

3.当本合同延期后,乙方人员在工作 年后,月工资增长百分之十五.

第十三条

1.乙方人员在工作期间,甲方有权撤换其不称职的任何人员,乙方并在甲方通知后的三个月内予以替换,不给任何费用.

2.在合同期内,乙方人员擅自放弃工作,将不给予机票待遇.但由于执行工作而生病且有医疗证明者除外.

3.在本合同签字期间或签字后,凡乙方已在 的人员,不享受从 到机票.但甲方按本合同规定在工作结束时,负责其从 至 的旅费.

4.甲方不允许乙方人员在工作以外的时间干私活或任何方面的自行开业.

第十四条

1.自工作开始,甲方向乙方支付二个月的预付款,并在四个月内偿还.

2.乙方人员抵达 后, 国现行出差补贴规定适用于乙方人员.

本合同于一九 年 月 日在 签订.

甲 方: 乙 方:

代表: 代表:

职务: 职务:

签字: 签字:

第十五条

由于地震,台风,水灾,火灾,战争以及其他不能预见并且对其发生和后果不能防止或避免的不可抗力事故,致使直接影响合同的履行或者按约定的条件履行时,事故的一方应在十五天内电报通知另一方,并提交由当地公证机关出具的有效证明,经双方协商决定后,可以免除或部分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亦可商定补救办法的补充协议,以付诸实施.

第十六条

双方应严格遵守本合同的各项条款,任何一方或双方违约都必须承担责任,负责赔偿由此产生的一切经济损失.

第十七条

为保证本合同及其附件的履行,双方应相互提供履约合同的银行担保书,或协商约定其他形式的担保.

第十八条

除合同中另有规定外或经双方协商同意外,本合同所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任何一未经另一方的书面同意,不得转让给第三者.

第十九条

双方对合同的内容及其实施负有保密责任.

第二十条

双方在发生重大情况变化时,可协商修改,补充乃至解除或终止本合同,但不影响当事人对于损失赔偿的请求权和合同关于解决争议条款的效力.

第二十一条

凡因执行本合同或与本合同有关事项所发生的一切争执,应由双方通过友好方式协商解决.如果不能取得协议时,则在被告国家根据被告国仲裁机构的仲裁程序规则进行仲裁.仲裁决定是终局的,对双方具有同等约束力.仲裁费用除非仲裁机构另有决定外,均由败诉一方负担.

第二十二条

甲方协助乙方在合同履行地聘请一名当地律师担任乙方的法律顾问,以协助和指导乙方履行合同和解决争议,其费用由甲方负担.

第二十三条

本合同的适用法律选择由双方协商同意的第三国实体法,并参照有关的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

本合同用中文和 文写成,两种文字具有同等效力.合同正本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副本若干份.

本合同于一九 年 月 日由甲,乙双方的授权代表在×国×市签字.

甲方: 乙方 :

代表: 代表:

职务: 职务:

本模板由京师律师学院提供,更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京师律师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城市规划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汇报报告,全文共 5314 字

+ 加入清单

城市规划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一、课题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 选题意义

选择“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与空间布局研究”为题,主要原因在于最近所参与的“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课题涉及到对长沙市公共文化设施体系的研究。通过对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级配体系和空间布局的研究,结合长沙市中心城区现状,对其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进行综合评价,总结出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文化功能在空间上的发展规律,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薄弱环节,促进薄弱地区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出改善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的优化策略建议,进而引导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合理布局以及文化功能的合理定位。

2. 研究价值

中国快速城市化已经持续30多年,物质财富已得到一定的积累,人们已从只追求物质满足到逐渐重视精神层面的享受。文化作为精神文明的代名词,在以往的城市建设中往往处于不够重视的地位。公共文化设施作为城市文化建设、乃至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硬件支撑,其在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和改善人们的文化生活中都举足轻重。如何对各级给类公共文化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如何让公共文化设施在空间布局中既便利人们的文化需求出行,又符合城市总体发展战略?

本次研究结合城市规划空间研究的学科特长,拟将空间分析概念以及空间数据分析引入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的研究中,希望能以此作为拓展区域城市规划研究方法的一种有益尝试,为相关地区的同类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1.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1)从“文化政策”到“文化规划”的进展研究

20世纪中叶,由于西方国家陆续开始了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许多城市面貌显露出了许多衰败的迹象——荒废的工业区、破败的港口区、废弃的老城区,并由此给西方城市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在此背景下,文化因素在规划理论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西方社会认为,要使得城市的发展在全球经济秩序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能够取得突破,城市就必须塑造高品质的文化环境和优越的生活环境来吸引高层次人才,进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让城市开始重新展现活力。正是基于西方城市的发展背景和现实问题的驱使,西方社会开始了“文化规划”,并在北美、欧洲及澳大利亚等地区掀起了热潮。

mereer()指出当时西方的文化政策在集中鼓励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通过专辟文化产业区,建设高档的文化设施项目等将城市营造成一个强调体验和参与性的文化消费的天堂。但由于产生的文化设施活力只是建筑在高档消费空间和消费阶层之上的假象,结果是破坏了原有的社区文化根底,没有所谓体现了当地文化生活的个性特征。因此,在这种现实问题的驱使下,西方开始重视文化规划。mills等()指出城市规划中,要将文化融入到城市整体的发展思考当中,进而制定出综合的规划,需要进行扎实的研究。规划思想要从制“定文化政策”提升到“文化规划”的层面,从城市侧重于简单的建设大型文化设施发展到注重城市软环境的建设,完善设施的网络化建设,构建整体的宜居环境.robyndowlin(1997)指出盲目的迎合文化消费产业的大规模设施复兴建设,给城市带来的是短暂的繁荣,却造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进一步加剧,甚至还破坏了原有社区的文化根基perlo harveyst()指出“文化规划”应该将城市文化特征的塑造同居民的文化需求联系起来,结合城市设计,通过对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城市区域的更新发展、公众对文化规划的参与,将规划设计艺术同人们的文化需求结合起来。

(2)城市公共文化的多用途开发

西方文化设施的多用途开发与建设最早出现于美国对文化设施的综合性布局与开发。斯内德科夫()在他所著的书中介绍了世界各地文化设施综合性开发的成功案例。例如纽约市的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开发模式是通过将文化设施与办公室、零售、餐饮、娱乐整合,通过商业收入可以维持自身的运转,这类建筑综合体的出现可以提升城市整体的环境。同时,也可以结合房地产开发将图书馆、音乐厅、展览馆等与其他设施整合在一个屋檐下,向基层社区阐述文化艺术的重要性。

书中还指出文化设施综合布局与开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开发过程,由于规模大,设计相关设施较多,各种用途之间需要相互协调,这就意味着开发风险更大。但作为城市经营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可以兼顾各方利益,促进一个区域的繁荣。

综上所述,西方国家对文化设施的开发与建设非常注重保护本国的民族文化和社区居民的文化根基,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事业。政府出台大量政策保证大型文化设施的建设,激发城市的活力,实现城市的复兴。同时也会尽力丰富基层民众的文化艺术活动设施,使整个社会充满文化艺术气息。对于西方国家100多年来对城市文化设施规划布局与建设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本论文对本国文化设施布局规划的研究。

2.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l)侧重于现状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研究,特别是大城市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研究。

张秋景 ()着重分析北京市文化设施建设布局现状,将北京城市文化功能演进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即从解放初期的50年代至70年代、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至90年代、90年代以后至今。通过研究发现文化设施空间布局在不同时期展现出不同的特点,并指出北京城市文化功能空间布局上存在着如下问题,包括政治文化功能突出,南北城布局失衡以及缺少表现城市文化功能的主轴线,同时对优化文化设施布局提出合理的建议。魏宗财()等通过利用arcgis和spss专业分析软件,针对文化设施布局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目的是得出深圳市文化设施的分布特征,结果认为区际差异大,总体上呈现以特区内为核心,特区外为边缘地带的分布格局是其主要特征,进一步分析得出区域经济、人口分布、交通区位、政策等主要方面是造成现有分布格局的重要原因,最终得出了深圳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的结论。段成荣()主要通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即参照国内和国外同类城市及相类似城市比较有价值的城市经验,指导宁波城市新区公共文化设施规划。论文主要选取了国内外较具代表性的大城市,分析城市中文化设施的建筑密度,最终构建出宁波市新区文化设施的配套指标。

(2)侧重于特定类型文化设施的空间布局研究,例如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等文化设施。

于绍璐、张景秋()通过对北京市博物馆、体育馆和展览馆空间分布现状和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并利用excel和maphifo作为主要研究工具,指出北京市这三类文化设施的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南北、内外和城区间差异。这些空间因素影响了文化设施的利用,同时还提出了非空间影响因素的概念,这两类因素共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不同地区居民在享受文化设施过程中的不平等性,以及较为明显的供求不匹配现象。在此分析基础上,对北京市文化设施布局与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李国新等()系统的研究了公共图书馆的规划布局与建设,从公共图书馆规划与建设标准的编制背景与主要作用、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基本原则、公共图书馆的规模分级和分级指标、公共图书馆的布局与选址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对城市公共图书馆的布局发挥了科学的指导作用。

(3)与文化设施布局相关的理论也日益受到相关领域专家的深入探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文化产业改革日益深化。公共文化设施作为当下文化产业的物质载体,受到文化产业布局的影响。王伟年()运用地理学、文化学、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城市文化产业的区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探讨了城市文化产业的地域组织问题。刘展展()以深圳市特区内文化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在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理论的指导下识别了深圳市特区内文化产业在城市空间分布的特征主要包括:沿城市主要道路分布的趋势明显,与文化设施分布密切相关,区际差异显著,向商业中心集聚。在文中的最后得出影响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因素、文化设施因素、多样性因素、市场需求因素、交通因素、集聚因素及技术因素。

三、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 研究思路

(略)

2. 研究内容

1 研究目的

借鉴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并确定适合长沙市中心城区的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并进行设施需求预测,对其进行空间优化布局,探讨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模式,已指导城市各层次规划编制中对公共文化设施的落实。

2 研究内容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方法

1.4研究对象

1.5论文内容与框架

1.6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相关理论研究

2.1相关概念辨析

2.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章 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体系构建

3.1现行设置标准

3.2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的基本原则

3.3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分类体系的确立

3.4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分级体系的确立

3.5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体系构建

第四章 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需求分析

4.1总体目标

4.2设施需求分析

第五章 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研究

5.1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现状

5.2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现状成因分析

5.3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原则与方法

5.4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优化

第六章 结论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之处

6.3 不足及可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四、课题在学术方面的创新和预期成果

1. 创新点

1)不仅在宏观层面,探索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符合城市总体战略要求,在微观层面,探索公共文化设施的用地布局模式,易于公共文化设施在规划中的控制与落实。

2)探索出不同级别、不同类别的公共文化设施的设置方法和布局方法,并与用地结合,对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中关于公共文化设施的配置和布局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2. 预期成果

2.1 阶段成果

1)对国内外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相关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理清脉络,界定公共文化设施的相关概念,形成对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理论研究的文字。

2)分析长沙市公共文化设施现状,结合相关标准和理论研究形成关于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体系与空间布局的研究性文字。

3)分析《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课题过程中的一些阶段性材料和结论,形成以公共文化设施为基础的关于长沙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研究。

4)制作调查问卷,并实地考察、探访,并完成相关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2.2 最终成果通过整合以上各个阶段性成果,征询导师的指导意见,形成《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与空间布局研究》论文。

五、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措施和进度安排

1. 研究方法及措施

1)调查方法

查阅文献。广泛查阅有关设施空间分布理论实践的相关资料及各类文献,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

资料调查。调查长沙市规划局、文广新局以及相关部门的相关统计资料。 交流访谈。与城市规划建设、经济区划等学科方面的专家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访谈,听取建议并指导。

2)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方法。运用数学或统计学的方法对文化设施进行量化评估,通过建立量化指标进行分析,主要通过spss16.0软件运用相关性分析来分析文化设施空间布局与经济、人口的相互关系。

空间分析法。基于地理对象空间布局的地理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发现隐藏在空间数据之后的重要信息或一般规律,获取科学地描述和认知空间数据理解。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法。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对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进行各种处理和有效管理,达到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模拟和预测的目的,同时运用arcgis软件绘制简单的示意图。

2. 进度安排

1)第一阶段

时间: XX年 9 月— 年12 月 内容:文献资料收集、分析和完成开题报告

2) 第二阶段

时间: 年 1 月— 年6 月 内容:完成调查问卷及其分析,完成论文初稿

3) 第三阶段

时间: 年7 月—10 月 内容:论文修改定稿

4) 第四阶段

时间: 年 11 月 内容:打印上缴论文

5) 第五阶段

时间: 年 12 月 内容:论文答辩

六、已有基础(分与本项目有关的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已具备的条件、尚缺少的条件及解决途径)

1. 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

在实习期间参与完成《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并获得长沙规划管理局审批通过,成为相关地区控规修编的参考性资料。

2. 已具备条件

1)在实习期间,接触了许多长沙市区的项目,了解了长沙市发展的动态和趋势,熟悉了相关规划设计的规范和城市设计方面的优秀方案,阅读了一些相关资料和专业书籍。

2)x公司能拥有丰富的关于公共文化设施相关资料来支持完成这篇研究性论文。

3)《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课题中参与完成的图纸和文字。

3. 尚缺少的条件及解决途径

1)缺乏一些世界性的、全国性的数据,这个将通过咨询有关部门、查阅相关书籍并利用网络来解决。

2)缺乏对公共文化设施用地兼容性的系统知识,这个将通过认真阅读相关书籍和案例加以解决。

七、经费预算

八、指导和辅导、论文撰写(试验)的教师

九、指导教师意见:

十、教研室(科研所)审查意见:(对选题报告作出评价,提出是否通过的建议)

十一、学院(系、所)审核意见:

十二、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基本理论城市规划管理范文_毕业论文范文_网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基本理论城市规划管理范文

在中国,德育一直是排在首位的教育形式,但同时,德育也遭到了最大程度的质疑。德育被虚化、表面化的现象还较为严重,“被动德育”、“一厢情愿的德育”还较为普遍。 下面是基本理论城市规划。

德行是受心理支配的。“动心”是德育的“魂”。一味地以规范“行”来触动“心”,那是“法律”,而发自内心的行为改变,那才是德育。

德育不能只针对“行为”、只针对“人”。如果我们的德育只停留在人的“行为”层面,那么我们的评价就会停留在这个人是否“善良”、“孝敬”、“爱国”、“遵守公德”等标签上,对“行为”、对“人”总会有一些定性的味道;而当德育透过人的行为进入到心灵层面时,所有这些“标签”归根到底都与心灵有关。缺失的心灵是可以培植的,缺失什么就播种什么,使之认同,最终内化,这才是成长性的。所以,真正的德育是根植在人的心灵层面之中的。心灵是德育最直接的对象,是德育工作的“操作间”和“成品库”。

人的任何行为都有它的“出处”,学生的行为形成,开源在“因”,形成有“因”;我们要改变学生的行为,溯源有“因”,改变在“因”。而推动人的行为的“根因”就是心理。所以在“德行是受心理支配的”大的命题下,德育的心灵管理才是符合教育本质的有效的教育。

德育的心灵管理和行为管理截然不同,前者旨在通过把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方法与教育学深层交融,从新的视角诠释德育,它主要以受教育者的心理诉求为探究点和操作点,以心理的改变与调适为归宿,集教育学和心理学方法之大成于一身,来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如果把心灵看作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那么德育就是播种培植,就是刈草锄杂。

学生的心灵就是一片“空地”,最初播种什么可以由教师决定,但一旦学生有了自己的思考,德育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灌输行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城市规划本科毕业论文:城市规划师_毕业论文范文_网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全文共 1642 字

+ 加入清单

城市规划本科毕业论文:城市规划师

古树名木是我国的活文物,比一般的观赏树木价值高,为一般树木所不可比拟的。但由于树龄大、树体生长势逐渐衰弱、根生长力减退、死枝数目增多、抗逆性差、极易遭受不良因素的影响,或遭受人为破坏直至死亡,导致古树名木数量急剧减少。为此,对古树名木的管理工作要认真细致,为古树名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1 保护古树名木的措施

1.1 保护生态环境 古树一般在某一环境生活了千百年,适应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因此,不要随便搬迁,也不应在古树周围修建房屋、挖土、倾倒垃圾、污水等。

1.2 抵御自然灾害 古树一般树身高大,雷雨时极易遭雷击,因此,在较高大的古树上要安装避雷针,以免雷电击伤树木。对树木空朽、树冠生长不均衡、有偏重现象的树木,应在树干一定部位撑三角架进行保护。此外,应定期检查树木的生长情况,及时截去枯枝,保持树冠的完整性。

1.3 广泛宣传保护古树名木的重要性 由于古树名木分布广泛、树种多,光靠业务部门的保护和管理是不够的,应大力宣传保护古树名木的重要性,大力宣传古树名木的生态、科研、旅游、观赏和文化价值,提高公众爱护、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对古树名木进行监管和保护。提高广大群众对古树名木的知情权、监督权和保护权,使保护古树、珍爱绿色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1.4 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古树名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国务院《城市园林绿化条例》及全国绿化委员会《关于加强保护古树名木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因地制宜制定本地的有关古树名木的规章制度。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严厉打击各种破坏古树名木的违法活动,使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1.5 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资金支持 保护古树名木是一项社会性公益事业,各级公共财政应当把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管理等工作经费列入年度预算,或设立古树名木保护专项基金,吸纳民间和社会公众资金,作为保护古树名木的有关费用。同时,鼓励单位和个人认养古树名木和资助古树名木的养护以及开展冠名保护等活动。

1.6 普查建档 管理部门要查清当地的古树名木,实行编号挂牌,时时对号巡查古树名木的有关情况。

1.7 设立栅栏 为了防止人为撞伤和刻伤树皮,保持土壤的疏松透气性,在古树周围应设立栅栏隔离游人,避免践踏,同时在古树周围一定范围内不得铺水泥路面。

2 古树名木的复壮措施

2.1 去枯弱枝、促发新壮枝 对萌芽力和成枝力强的树种,当树冠外围枝条衰弱枯梢时,用回缩修剪截去枯弱枝更新,修剪后应加强肥水管理,以促发新壮枝,形成茂盛的树冠。对于萌蘖能力强的树种,当树木地上部分死亡后,根颈处仍能萌发健壮的根蘖枝时,可对死亡或濒临死亡而无法抢救的古树干截除,由根蘖枝进行更新。

2.2 桥接 对树势衰弱的古树,可采用桥接法使之恢复生机。具体做法:在需桥接的古树周围均匀种植2~3株同种幼树,幼树生长旺盛后,将幼树枝条桥接在古树树干上,即将树干一定高度处皮部切开,将幼树枝削成楔形插入古树皮部,用绳子扎紧,愈合后,由于幼树根系的吸收作用强,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古树体内的水分和养分状况,对恢复古树的长势有较好的效果。

2.3 松土、培土 在生长季节进行多次中耕松土,冬季进行深翻,施有机肥料,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及透气性。即对树冠投影范围内进行40 cm以上的中耕松土,不能深耕的,通过松土结合客土(可用沙土、腐叶土、大粪、锯末等和少量化肥均匀混合)覆盖保护根系。对树木根基水土流失地域用种植土填埋,厚度40 cm以上,以树根全部埋入土中为准,填土范围一般不少于树冠投影面积,并在四周建挡土墙。同时用活力素或生根粉配水浇根部,加快新根系萌发和生长。

2.4 加强肥水管理 由于古树年老,生长势弱,根系吸收能力差,故施肥时不能施大肥、浓肥;同时应开设盲沟排除积水,以保持土壤中有适当的空气含量。或在树冠投影范围的缓坡地带挖水平沟,筑成截留雨水的土坝,遇天旱要进行人工担水入沟,以满足古树名木对水分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