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农民增收工作情况汇报农业农村局(精品20篇)

浏览

3949

范文

291

南川市关于农村财务管理情况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财务,全文共 1523 字

+ 加入清单

南川市关于农村财务管理情况调查报告

南川市关于农村财务管理情况的调查报告

重庆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

根据《重庆市农经站关于开展我市农村财务管理现状调查的通知》(渝农合经发[2003] 6号)文件精神,我站组织人力对全市农村财务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现将调查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共有3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 )346个行政村,51个农业居委会,2743个农业社,404个农业居民小组,乡村人口57.11万人。农业人口55.57万人。耕地面积61.24万亩。其中田40.37万亩,土20.87万亩。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227元。

二、调查获取的情况

〈一〉 机构的设置

全市3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 )除中桥乡将农经站工作职能交由乡财政所负责外其于的33个乡(镇)级单位均设有农经站,乡级共有农经从业人员119人,每个村和农业居委会均配备了专业会计。市农经站有12人,其中:借调出去2人,内退3人,抽调到行政审批服务中心1人,到局机关开车1人在站内从事业务的5人。市编委在机构改革中核准市农经站的编制为6人。

(二)、业务的开展

我市市委、市政府的有关领导和局领导对农经工作极为重视。根据重庆市对2003年度农经工作的部署,经向市有关领导汇报后,以《南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2003年农经工作的通知》(南川府办发[2003]  30号)行文,由市政府对今年的农经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经工作的权威性。

为搞好我市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市政府以《南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南川府办发[2003]  65号)对全市的农村财务与集体资产管理和农村财务的公开等相关工作都作了详细安排。为使南川府办发[2003]  65号文件得以认真贯彻落实,是农业局以《南川市农业局关于贯彻〈南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南川农业发[2003] 58号)要求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农经站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担负起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并于每季度头月15日前向市农经站上报《南川市农村财务管理和公开报表》,由市农经站汇总后报有关领导,并向全市通报。

对农村财务的管理。我市统一规定为“村帐乡管,社帐村管”,目前全市所有农业社和农业居民小组的财务已全面实施社帐村管。而村帐乡管还有东城、古花、鱼泉、石溪4个乡(街道办事处)还未实施,其于的30个乡镇办事处都已按规定正在认真实施村帐乡管工作。

农村税费改革后,我市农业税附加除西城、南平、土溪、金山、冷水、木凉等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按有关规定将其纳入乡镇农经站分村建帐,实施监督管理外,其余的乡、镇、街道办事处仍将农业税附加视为国有资产由乡镇财政所管理和支付,改变了资金性质。 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由乡镇农经站审核后经乡镇政府审批,报市农办备案,其筹资筹劳纳入村级财务管理,在项目终了,将筹资筹劳情况向村民公开。财政转移支付中补助村级资金缺口的资金,乡镇农经站全然不知,市农经站也无从知晓。

农村财务电算化工作,我市准备先在5个镇(办事处)试点,但由于财力困难,市财政无钱补助(市里今年已将乡镇农经工作人员工资纳入全额预算),与乡镇领导衔接后,乡镇一时也无力解决。而各级领导都认为农村财务电算化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工作,只是苦于经费困难无法及时实施,肯请重庆市农经站、处及局领导设法补助我市5万元资金,在今年内将财务电算化工作的试点开展起来。

总之,通过调查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力争尽早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切实履行农经工作职能,做好我市农经工作。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乡镇“特殊党费”援助项目实施情况自查汇报_自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058 字

+ 加入清单

乡镇“特殊党费援助项目实施情况自查汇报

根据《中共xx市xx区委组织部关于认真做好“特殊党费”援助项目检查工作的紧急通知》和《“特殊党费”援助项目检查细则(试行)》文件精神,我乡党委政府对“特殊党费”援助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健全机构

我乡对“特殊党费”援助项目的管理和使用情况高度重视,为加强监督检查,让受灾群众真正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切实搞好我乡的“特殊党费”援助项目工作,乡上设立了“特殊党费”援助项目领导机构,完善了监督机制。

(一)对于“特殊党费”援助项目资金的监管,由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人大副主席牵头负责,乡纪委副书记、乡纪委委员负责具体监管工作,并成立了乡“特殊党费”援助项目监督检查组,乡纪委委员分片包干进行专项检查,加强对“特殊党费”援助项目资金的管理、发放等工作的监督,特别是介入分配方案的拟定,确保“特殊党费”援助项目资金按照上级有关规定规范使用,及时处理相关信访案件。

(二)各村成立了有党员代表、社员代表为监督员的监督小组,全程监督“特殊党费”援助项目使用和物资发放。各村(居)“特殊党费”援助项目资金发放工作,由联系村领导、驻村干部进行全方位督促和指导,确保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各村(社区)书记、主任为本单位“特殊党费”援助项目资金发放、使用、监管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其工作业绩作为村干部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明确要求,严格程序

(一)有专人负责接收、登记、管理。全乡的“特殊党费”援助项目资金的接收、管理和发放工作,由董勤同志牵头负责,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卓雪玉同志具体经办。

(二)按照程序,公开、公平、公正、及时发放“特殊党费”援助项目资金。

一是我乡“特殊党费”援助项目资金发放对象为5.12地震后的全部农房重建户。

二是我乡共接收394.3万元“特殊党费”援助项目资金,乡上及时制定了分配、发放方案:全乡共计援 助农房重建户1179户388.7万元(其中低保户50户,每户1万元;一般农户1129户,每户0.3万元)。分配发放方案已于11月14日开始公示。

三是公示期满后,群众无异议,则按照公示对象和发放标准,组织发放“特殊党费”援助项目资金:通过信用社一次性将资金打到重建农户的一折通上。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部分困难群众要求享受低保户的补助标准。

三、整改落实措施

一是认真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严格按照上级政策规定组织发放。

二是认真做好特殊党费援助项目管理使用的走访工作,了解受灾群众的生活状况,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对泰国农业化学管理情况的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农业,全文共 6232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对泰国农业化学管理情况考察报告

关于对泰国农业化学管理情况的考察报告

根据2001/2002年中泰农业合作交流项目安排,农业部组织的农业化学管理考察团一行9人,于2001年12月5—13日对泰国的农药、肥料生产、经营、使用、进出口管理情况进行了考察。考察期间,代表团拜访了泰国农业与合作部农业司、农业经济研究办公室等政府部门和领导,参观了农药、肥料管理机构、生产企业、销售厂家,以及使用农药、肥料的农场和经济种植园,重点了解了泰国有关农药、肥料管理体系及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

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中南部,地处亚热带和热带,国土面积51.3万平方公里,农用地面积2160万公顷,接近国土面积的一半。人口6240万,从事农业人口2200万。主要种植水稻、蔬菜、木薯、甘蔗、水果、花卉等作物。2000年农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比重为24.9%,是传统的农业大国。

泰国的农作物病虫草害较为严重,农业生产对农药依赖性较强。据调查,1996年如不使用农药,会造成当年30%的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近年来,泰国的农药使用量逐年增加,1991年为15029吨,2000年已增至31454吨。由于劳动力相对缺乏,今后泰国的除草剂使用量仍呈增加趋势。

泰国对肥料的需求量也比较大,年需求量一般在400万吨(实物量)左右。泰国国内不直接生产化学肥料,全部靠进口。2000年进口化肥295万吨,折纯为132万吨,其中N80万吨,P2O530万吨,K2O22万吨。主要进口品种为尿素、硝酸铵、氯化钾(60%)及二元、三元复合(混)肥(配比为16-20-0、116-16-8、13-13-21、15-15-15、16-16-16、18-46-0),主要进口国为韩国、中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马来西亚等。泰国国内加工企业共有24家,对进口的295万吨中的240万吨化肥进行复混加工,同时生产70万吨有机肥料。

二、泰国的农药管理情况

(一) 泰国农药管理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泰国是著名的世界旅游胜地,又是农业大国,为保护环境和促进农产品出口,政府非常重视对农药的管理,早在1967年就颁布了《泰国控制毒性物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条例》因其管理范围过窄、操作性差等缺陷而日益不能适应社会要求,因此,泰国政府于1992年对《条例》进行了修改完善。修改后的《条例》扩展了管理范围,不但包括原有的国有部门毒性物质的管理,而且将私有部门毒性物质、工业和卫生系统毒性物质都纳入到管理范围。

修改后的《条例》于1992年颁布,1995年正式开始实施。到2001年6月,共有472个标签得到批准,颁发了12810个登记证,93家进口商和308个有效成份(包括混配制剂)得到登记,62个成份被禁止生产和销售,13种农药被列入监控名单,57个生产商得到生产许可,4700个零售店得到销售许可;20家生产商、18个销售商因生产、销售触犯《条例》而受到处罚。

(二) 泰国农药管理机构及职能

泰国的农药由农业部农业司毒性物质处具体负责管理,卫生用药由卫生部负责管理。农业司毒性物质处下设四个科:①农药登记科,负责全国农药的登记管理工作;②残留科,负责农药施用后在环境中的残留检测工作;③制剂科,负责流通领域的农药质量监控,农药制剂的开发、研究,私有化检验机构的管理工作;④农药毒性办公科,负责农药施用中对人体的危害研究,指导安全用药。

此外,还成立了毒性物质委员会,负责制定毒性物质管理政策,协调各部门共同合作,执行法规。

为了加强对有毒物质的有效控制,毒性管理各部门可根据系统内的具体情况发布管理通知。

(三) 泰国农药的管理模式

1、泰国农药实行分类管理。《条例》规定,农药分以下四种类型进行管理。第一类:进口、出口、生产时,必须符合规定的标准和程序,但不需要登记和许可。第二类:进口、出口和生产时,必须进行登记,但不需要许可。第三类:生产、进出口、拥有时,必须进行登记和许可。第四类:禁止生产、进口和使用的农药。在目前泰国生产、进口和拥有(包括销售、储藏、运输、服务)的农药中,符合第一类的还没有,第二类主要为低毒农药(如生物制剂BT、印楝素等),大部分为第三类。

2、泰国农药的管理方式。根据《条例》规定,对农药制定了三种管理方式,即:“农药登记管理”、“农药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和“农药监督检查管理”。

(1)农药登记管理。要求提供风险和效益资料。风险资料包括药效、防治对象、应用范围等,其中药效资料是在政府部门的监督下,由地方公司按试验准则完成的。效益资料包括毒性资料(对人体的接触毒性)、残留资料(在环境中的消解动态,对环境的影响,产品化学包括制剂类型、含量、分析方法等)。

农药登记分三个阶段完成:一是试验阶段:要求进口和生产者提供小量的试验样品,来完成药效、急性毒性、残留资料的准备工作。二是示范阶段:在试验基础上,在田间进行一定面积的应用时,要提供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资料以及残留资料。三是登记阶段:依效益和风险资料、示范结果以及全套的毒性资料(包括2年的动物喂养试验资料)决定是否可以使用和发给登记证,登记后方可生产、进口和大面积应用。

另外,在农药登记时,对农药标签也提出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并进行审核和批准。

(2)农药许可管理。《条例》规定,登记后的农药,在生产、进口和销售时,必须取得许可授权,无许可不得进行生产、进口和销售。

①生产许可:要求厂家提供生产地点、厂址、设备及设施、安全防护以及有毒废弃物的处理等资料,由工业部发给生产许可证书。

②进口许可:要求提供有毒物质种类、数量、进口国家、包装、标签、储存地点、含量、杂质、中毒急救措施以及对工人、接触人员及环境的影响等资料,由农业司毒性物质处发给证书。

③拥有(包括销售、储藏、运输、服务)许可:要求具有储藏地点、储藏方法、运输、服务及农药的应用管理措施。零售店的销售人员要经过当地农技推广部门培训,取得证书后,向地方农业推广部门提出申请,经地方政府批准,报农业司毒性物质处统一审核发经营许可证,许可证有效期为一年,到期后在地方政府办理续展。

(3)农药监督检查管理。为安全有效地使用农药,泰国农业司制定了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规定由农业司毒性物质处对流通领域的农药进行不定期的未通知式的抽查。抽查内容包括农药经营许可、包装、标签、农药包装废弃物等,发现禁用农药立即销毁,不再生产和进口。

对无经营许可证和经销不合格农药产品的,具有较严格的处罚措施。生产经销无登记证农药,处3年监禁,罚款30万泰铢;无生产、经销许可证,判2年监禁,罚款20万泰铢;生产经销不符合标准农药,判5年监禁,罚款50万泰铢;生产经销假冒农药,判7年监禁,罚款70万泰铢;生产经销禁用农药判10年监禁,罚款100万泰铢。

此外,《条例》还规定了农药在食品中的残留管理由卫生部负责。1979年卫生部颁发了2522号《泰国食品中农药残留法规》,1995年规定了5种农药(艾氏剂、狄试剂、氯丹、DDT等)在作物体外环境中的残留限量和11种农药(甲胺磷、氧乐果等)在作物上的最大残留限量,从而有效限制了这些农药的使用。

为了鼓励生物农药的使用,减少对食品和环境的污染,在生物农药登记时,对毒性资料进行减免,要求只提供资料证明其安全性即可。

(四) 泰国农药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泰国农药管理法规颁布较早,管理较严格,但在执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1、因《条例》适用于所有有毒物质的管理,负责部门较多,管理标准不一,在业务交叉部分难以协调和统一。2、近几年政府裁减工作人员,人员的减少限制了农药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3、与各国和国际组织在农药管理方面缺少经常性的信息交流。4、目前在泰国登记的农药有效成分有198种,共2258个产品。各经销商冠以不同的商品名销售这些产品,如久效磷、甲基对硫磷、百草枯等(据不完全统计,在市场上上的商品名已多达上百种)。商品名多而乱是泰国农药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这种混乱的局面使有关管理部门监督和控制市场的难度增大。

三、泰国的肥料管理情况

在肥料政策方面,泰国政府采取优惠措施,鼓励多生产和施用有机肥料,减少化肥使用量,对进口农用化肥实行免税政策。在肥料管理方面,泰国实行生产、销售、进出口肥料登记许可制度,建立了严格的市场监督管理体系,并通过B.E2518法令,即《肥料管理条例》加以确定。《肥料管理条例》主要内容包括:

(一)定义各种名词

详细解释了什么是肥料、化学肥料、有机肥料、单元素肥料、复混肥料、复合肥料、大量元素肥料、中量元素肥料、微量元素肥料、营养元素质量保证、有害物质、化学肥料标准、假劣肥料、标签、运输、说明书、执行部门等。

(二)组成肥料委员会

1、肥料委员会成员主要包括:泰国农业及合作社部副部长或其授权的人担任委员会主席,农业司2人,农业推广司1人,科学司1人,土地开发司1人,商业部1人,由农业技术司1人担任委员会秘书长,并由委员会指定其他参加人员,但最多不超过5人。

2、肥料委员会有责任和义务为司长或者部长提供以下建议:①化肥生产许可证、销售许可证及进口许可证的颁发,化肥登记,以及上述登记证书或许可证书的暂停和吊销;②制定与化肥的生产、销售及进口以及实验用化肥样本进口管理有关的条例、程序及条件,检查验收化肥生产地、化肥销售地、化肥进口地以及化肥储存仓库;③根据规定发布公告,并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有关条款、程序和条件;④部长委托的其他事务。

此外,为严格执行本条例,肥料委员会有权以书面形式命令某人解释或者呈报其工作所需的有关材料。

(三) 规定了化肥登记许可证申请程序

《肥料管理条例》规定,任何人如未获得政府颁发的有效许可证,则不得生产、销售、进口或者运输化肥;未按规定对其生产或进口的化肥进行登记的则不得生产和进口化肥。政府部门可以为如下申请人颁发生产、销售或者进口许可证:①企业或经营所有者;②在泰国有居住地或办公室的人;③在泰国有生产厂地,销售地点或仓库;④使用的企业名称不与在一年内被暂停或撤消许可证的企业名称相同。如果许可证申请人是法人,则必须符合第①、②、③及④条;如果申请人是企业经营人员,则必须符合第②条。

许可证分为四种类型,即:化肥生产许可证、化肥销售或拥有许可证、化肥进口许可证、化肥运输许可证。同时规定,如果化肥生产者既是销售或拥有者,则生产许可证即被视同为销售或拥有许可证;如果化肥进口商即是运输商,则进口许可证即被视同为运输许可证。

许可证有如下四种有效期:①化肥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从颁发之日起3年;②化肥销售及拥有许可证有效期从颁发之日起1年;③化肥进口许可证有效期,按照许可证上标明的期限,但不得超过一年;④化肥运输许可证,按照许可证上标明的期限,但不得超过6个月。

《肥料管理条例》还规定,如果有关管理部门不批准申请人的许可证,则该申请人有权在得到通知后的30天内以书面形式向部长提出申诉,部长的决定将为最终裁定。

(四) 对化肥许可证管理进行了规范

包括使用范围、标识标签内容、使用说明、生产、销售地点条件及法人要求、补办程序、如何继承等。

(五) 关于化肥质量的监督管理

《肥料管理条例》规定,任何人不得生产、销售、拥有、进口假化肥、与标准不统一的化肥、变质化肥、未登记的化肥、被撤消登记证的化肥、含有对人、畜或植物有害的毒性物质含量超标的化肥。

(六)化肥登记许可的发布及公告

经肥料委员会建议,部长有权在政府公报上发表公告许可某人生产或向泰国国内进口化肥。

(七)肥料管理人员职责和义务

根据规定,肥料管理政府官员在执行该条例时,享有在工作时间内进入化肥的生产、销售或进口地点,或者仓库,或有机肥料的生产地;可以进入车辆或任何地方进行检查他们认为可疑的行为;可以提取一定数量的化肥样本用于实验;稽查或没收违反条例的化肥、包装等。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政府官员必须出示证件,证件的内容必须根据部长颁布的法规制定。负责执行本条例的政府人员应该是符合刑事法典中的有关规定。

(八)许可证的暂停与吊销

(九)有机肥料

生产有机肥料者必须执行如下规定:自有机肥料生产之日起,须以书面形式通知政府管理部门其生产的有机肥料,并提交如下材料:①有机肥料名称,②商标,③生产、储藏、销售地点以及办公地点。同时规定,如有机肥料生产者欲变更有关内容,必须在变更之日起30内以书面形式通知有关政府管理部门。

(十)处罚措施及附则

四、体会和建议

通过考察访问,我们对泰国的农药、化肥管理情况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一) 体会

1、在农药管理方面:(1)泰国政府对农药的管理比我国严格,如农药登记过程中要提供产品化学、药效、毒性(急性和慢性)、残留的全部资料;在同类产品的等级中无同类产品减免资料的规定。在生产经营进口农药过程中触犯了法规要判处监禁和罚款。(2)泰国使用的农药主要依赖进口,通过进口原药和制剂在泰国当地加工成成药。在泰国,农药的进口和销售都是由私营企业经营的。据统计,1999年有进口商68家,其中有26家拥有大规模的分装、加工厂。由于中国产农药在价格上具有较大的优势,近几年泰国从中国进口的农药逐年增加,据泰国官方统计,2000年从中国进口量占其进口总量20%。中国出口到泰国的农药,主要是卖给进口商,通过加工、分装后被经销商冠以不同的商品名在泰国出售,因此绝大部分利润由中间商获得。(3)为减少农药对人体及环境的影响,泰国政府在1994年制定了农药消减计划,取消了用药量高的棉花的作物种植,大力提倡综合防治和使用生物农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在化肥管理方面:泰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肥料管理体系,有许多地方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通过交流,有利于促进我国肥料法规建设。另外,泰国化肥全部靠进口,我国已有少量企业肥料进入泰国市场,但份额不大。

(二)建议

综上,为搞好我们的农药、化肥管理工作,扩大中国农药、化肥对泰国的出口量,建议我国今后采取以下措施:

1、中国和泰国在农药、化肥管理上有很多互补之处,可进一步加强两国农药管理部门的交流与合作。

2、进一步加强对国内流通领域农药的监督管理,强化经营许可证制度,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农药的处罚力度。

3、组建中泰松散型农药贸易协会,互通信息,使更多质好价低的中国农药打入泰国市场;同时也要积极探讨中国农药厂家产品如何通过合理途径在泰国进行登记,打造自己的品牌,以打开和占领泰国市场,从而获得更多利润。

4、借鉴泰国消减农药措施的经验,制定我国的农药消减计划,通过改善作物种植结构,大力推广综合防治和低毒农药、生物农药的使用,减少高毒农药的用量,减少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残留,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健康。

5、逐步引导国内企业对泰国进行肥料贸易。采取措施,鼓励、支持、引导国家大型肥料企业增加对泰国肥料出口,同时,发挥我国生产微量元素、微生物肥料技术优势,加大对泰国技术转让和合作办厂力度。

6、逐步扩大其他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包括:土壤、肥料分析方法、耕地适宜性调查与评价交流和合作等。

二ΟΟ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附:农业部农化管理考察团名单:

1.农业部农药检定所陈铁春

2.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徐肖君

3.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许发辉

4.农业部人事劳动司丁力洪

5.农业部国际合作司赵金萍

6.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王寿山

7.河北省农药检定所罗胜军

8.天津市农药检定所胡敏

9.黑龙江省农药检定所金焕贵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农村情况调查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2278 字

+ 加入清单

主要活动内容及总结

为构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联动促机制,引导刚大青年学生投身社会实践促进经济发展,培养民族精神提高综合素质,用所学的知识为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贡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贡献力量,所以我们学校特别给我们一个月的时间来投入社会实践中深入了解农民的生活。

当我听到学校让我们参加社会实践时,我的心碰碰直跳,我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当我看到实践要求时让我们深入的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时,我心里平静了许多,因为我也是农民,我的家就在一个村庄。这是我第

一次深入了解村民的生活状况,给我的感受很深。我虽然也是农民,但我们的生活和以前的生活有着天壤之别,所以我就和我统统学我们两个人深入了解可我从小生活到现在的村庄---“留庄营”。留庄营村是新乡市的边境的一个村庄,它属于新乡市红旗区的管辖范围。留庄营村因城市发展的需要,分为两给住宅区。老的住宅去有240户约1350口人,新的住宅去有160户约850口人。老区住房占地约200亩,新区住房占地约100亩。

在我们开始实践的前一天晚上,我家早早的吃过晚饭,我就问了问爸爸妈妈我们村以前是什么样子?我家的生活又是什么样子?以前爸爸妈妈只说过我们小时候佳丽很困难,让我们珍惜现在的生活。爸爸说现在因为省事发展的需要把我们的房子给拆了,把我们村的地买了,我们才住着市委规划的三层楼房,家里什么都不缺。你们小的时候,我们村里大多数都是三角形的瓦房,房子的底层是石子,1米以上都是土砖盖的房子。少数家里是用砖头盖的一层平房。那时我们家里只有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家里看每天的收入,多的话过年还能吃上肉,少的话过年都不能吃肉。家里每天的吃饭特别有规律,今天大米、明天面条、偶尔会吃一次饺子。家里也从不买菜,家里有什么就吃什么,妈妈说我们这一代人生活的算可以了,能一直上到大学,不象我们初中毕业就得在家种地,你们也不用种地了。只要专心上学就行了。听到这些心里酸酸的,这些我都不记得了!晚上一直都在想这些事情,一直到实践结束。

我们用了10天时间调查了10户村民的生活状况,有的家庭一直生活的还可以。以前住着一层平方,有电视,洗衣机,想什么时候吃点肉就买点,还能每个季节都买件衣服,现在住着市委规划的三层楼房,家里有冰箱,空调电脑什么都有。可是有的家庭,一直就很困难,以前住着瓦房,就连过年也吃不上肉,衣服也舍不得买一件,破了就补补,现在生活好了,家用电器几乎都有了,想吃什么也能买点。还有的家庭,好的比不上但也不贫困。我们还看以前派的照片,和现在相比有太大的变化。村民很珍惜现在的生活,他们不求更好的,就想平平安安的过这一辈子。

我们借助村委会的力量,以广播的形式向村民宣传和用粘贴的形式,粘贴在宣传栏里让村民了解:一、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里,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降级的根本途径;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建设新农村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二、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注意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热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科学发展观为知道,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知道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需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建设和谐村镇。三、八荣八耻:以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村民的反映也很前列,他们会主动的去听去看这些内容,这也让我们很欣慰,自己所做的这些事情没有白费。

我们向村里的青年学生宣传我校的的招生和就业情况,还介绍了土木系现有的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土建工程与材料质量检测专业、建筑防水与防腐施工专业、工程测量专业、市政工程施工。土木系现有在校生3300余人,教师60人,其中副教授、高级讲师16人,讲师25人,国家注册结构师3人,国家注册监理师5人,国家注册咨询师1人,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3人。以及土模系的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技术管理、行政管理、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监理等方面的优秀人才,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河南建筑业中坚力量。当我们进少过以后,有许多青年学生和村民都来问我们问题,他们希望自己和自己的孩子能在建筑行业里有一番作为。结束了这十多天的实践。我每天都很累,可每天都很高兴和成就感。这里使我真正了解了农民的朴实,辛勤和父母的不容易。希望广大青年学生都能理解自己的父母。也为粗竟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以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时间中共乡一点力量,使小康社会早日进入每家每户。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乡镇三公经费使用情况自查报告_自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783 字

+ 加入清单

2017乡镇三公经费使用情况自查报告

根据上级有关规定以及相关文件精神要求,我镇对XX年三公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成立专项检查机构

按照上级要求,我镇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纪委书记为副组长,其他领导为成员的“三公”经费管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制度,制定方案,从制度上对全镇“三公”经费支出进行了规范。我镇多次召开党委会议,对本镇“三公”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要求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建立长效机制,扎实推进“三公”经费专项检查工作的开展。

二、狠抓落实,严控各种费用支出

我镇狠抓各项经费开支,对公款出国、公务接待、公车购置及运行等费用进行了认真自查。

在公款出国方面:我镇没有此项经费开支。

在公务接待方面:我镇认真学习了中央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严格公务接待费用。在日常工作中,我镇严格接待费用开支,做到规定内的公款接待绝不超标接待,严格遵守公务接待费用专项管理机制。

在公车购置方面:我镇没有此项经费开支。

在公车运行方面:在使用中严禁公车私用,节假日严格执行公务车辆存备案制度。经查,不存在超标准配备公车或豪华装饰公务用车行为;不存在公车入私户行为;不存在利用职权向企业或下属单位调换、借用、租用汽车行为。

三、强化监管,做到防控共建

我镇严格“三公”支出管理,强化监管,狠抓落实,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提高工作效能。增强行政成本意识,努力提高执政效能。二是加强对会议经费的管理。严控会议时间、会议规模,能够简化的会议一律简化。三是加强对公务用车的管理,由党政办统一调配,规范和控制公务用车修理、用油等行为。四是加强用电管理。对照明设施进行统一管理,加强用电设备的日常维护,提倡节约用电。五是控制公务接待费用。六是规范财务管理。公务费用支出实行计划管理,规范批报手续,实行“一支笔”审批和财务公开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农业干旱及受灾情况工作报告_工作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农业,全文共 1455 字

+ 加入清单

农业干旱受灾情况工作报告

我镇辖属47个村,463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6.8万多人,总农户1.98万多户。现有耕地8万余亩,其中田5.46万亩,土3万余亩。由于今年入春以来持续高温天气,至今尚未下过一场浸透雨;田头蓄水涸竭,冬囤水田、塘、库、堰蓄水急骤下降,水量严重不足。土头缺水缺墒。目前已给小春生产造成影响,如持续下去,将会给大春播栽造成极大困难。现将我镇农业干旱及受灾情况报告如下:

一、小春农作物受旱情况

截止目前全镇小春粮食作物受旱1.3万亩,占总播的62%,成灾0.8万亩,绝收480亩。油菜受灾0.9万亩,成灾0.46万亩,绝收400亩。

二、大春干旱情况

1、播种情况,现已播玉米种1.4万公斤,可栽大田0.72万亩;水稻播种4.8万公斤,可移栽大田4.8万亩。因干旱玉米苗出苗不整齐,苗子长势纤弱,水稻出苗率较差。

2、大田蓄水情况。总田5.46万亩,现有水田,花花水田面积2.76万亩,占总田51%,当前干旱较严重的村有古塘、广学、分水、陈河、茅坪、石庙、一步等10余个村,有部分干旱严重的社干田达70%左右,水稻栽插极为困难,甚至个别农户人畜饮水都很困难。

三、采取的主要抗旱措施

观音镇党委、政府针对今年干旱的严峻形势,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工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抗旱指挥部,要求全镇上下高度重视抗旱工作,全力以赴进行抗灾自救,由各片区、村主任为第一负责人,加强领导,采取因地制宜调剂水源、抽水保苗,做到水路不通走旱路等措施,千方百计确保大春粮食播种面积。同时,镇机关联系村干部要深入到抗旱第一线,进村入户指导农民开展抗旱自救工作,起抗旱夺保春播的高潮。

(二)严密监测旱情动态,及时上报。针对当前干旱情况,各村及农业部门严密监测旱情动态,严格执行旱情报告制度,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三)积极动员,开展科技治旱。一是由镇农村经济技术服务中心牵头,组织相关涉农部门及时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科技制旱;二是积极动员广大群众积极采取以水制旱、以早制旱、以科技制旱、以旱制旱、以多制旱等“六制旱”措施抗旱育苗保苗,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三是加强病虫预测预报及防治等技术指导,尤其是要抓好今年水稻稻瘟病、螟虫、稻飞虱、玉米螟虫等病虫害预防指导工作。在主攻单产上下功夫,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四是农技部门要认真抓好水稻高产创建及水稻机械化插秧等示范片项目。以点带面促进大面积科技推广。同时积极抓好测土配方科学施肥的推广应用,认真搞好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制旱水平;五是科学调度,千方百计做好保水蓄水工作。按“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科学调度水源,提引河水,拦截地面水,挖掘地下水,加强对现有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分配。做到计划用水、科学用水、节约用水、千方百计确保农业生产用水;六是全力做好抗旱保障工作。各涉农部门做好柴油、电力、化肥、种子、农药、农膜等后勤保障工作,同时,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切实做到方便农民,服务于农业生产;七是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结合本地实际,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按照“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水则水”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广粮经复合型种植模式,即玉米-红苕-马铃薯,花生-冬豆-马铃薯等模式。

由于我镇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提水保苗、播栽成本高,投入资金量大,农民投入困难,需多方投入抗旱资金引导农民开展生产自救。恳请县府安排抗旱资金,确保我镇大春生产面积的落实,实现全年粮食稳中有增。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农业和农村工作汇报_工作汇报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农业,乡村,全文共 4415 字

+ 加入清单

农业和农村工作汇报

当前,正值我们全面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之际,马书记一行在百忙之中来我市检查指导工作,充分体现了省上领导对我市“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下面,就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情况作一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我市农村有3镇,17个村,112个村民小组,2.0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1.4%,耕地面积4.77万亩,农村有灌溉机井90眼,支斗渠179公里,各种农用机械3990台。近年来,我们围绕提前十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城乡一体化建设总揽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局,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根本,大力发展精品、珍品和旅游观光“两品一游”城郊型特色农业,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协调发展。2004年完成农村社会总产值5.73亿元,同比增长19.6%;农业总产值1.78亿元,同比增长29.9%;完成农业增加值1亿元,同比增长16.7%。农民人均纯收入4407元,同比净增608元,增幅16%,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排在了全省首位。今年计划完成农村社会总产值6.2亿元,增长8.9% ,农业总产值1.9    亿元,增长7%,农业增加值1.1亿元,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增长13.5%。

二、近年来农业和农村工作成效

(一)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围绕培育区域性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品,通过信息引导、技术服务、联系订单、宣传促销等措施,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一是大力发展精品、珍品农业。现已形成优质洋葱、精细蔬菜、特色制种、优质西甜瓜、优良畜禽等精品产业和特色产品。2005年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4.7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9974亩,经济作物面积37722亩,“双千元田”达到3.2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7%。培育万元院1990户,万元田、万元园、万元室377亩。二是发展壮大洋葱支柱产业。2003年,完成洋葱播种面积10800亩,产量8.1万吨,农民人均从洋葱产业中获纯收入1500元。2004年完成播种面积2.1万亩,农民人均从洋葱产业中获纯收入2030元,今年完成洋葱播种面积2.3万亩,比去年增加2100亩。三是积极推进精细蔬菜产业。全市现有日光温室2163座,每年生产反季节蔬菜730万公斤,同时大田蔬菜的面积和质量逐年提高,花卉、蔬菜等特色制种的效益稳步提升。四是着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建成了种畜繁育基地、蓝孔雀养殖场、友谊特禽养殖场等一批特色养殖企业,大力实施牛羊品种改良工程,目前,规模养殖户达到1338户,建成养殖小区8个,全市畜禽存栏总量达到14.17万头(只),养殖业已成为农民增收新的亮点。五是依托酒钢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建成了高科技种植园、养殖园和葡萄园,有力地提升了我市农业发展的水平。六是积极培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市上成立了农产品促销协调领导小组,各镇分别成立了经济工作办公室和农产品运销公司,同时成立了由镇经委、村干部、农技部门和个体运销大户牵头的专业协会,全市共有洋葱、土豆、精细蔬菜、林木种苗等专业协会40多个。同时在洋葱和玉米种子销售、发运季节,成立协调调运办公室,积极与铁路部门协调车皮,确保了洋葱等农产品的及时发运。七是切实加强科技服务。三年来培训农民技术骨干1100名,培训农民2.6万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劳动技能。加强农业技术指导,推行了干部“双下乡”服务体制改革,抽调122名行政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基层抓点服务,并开通了农技服务热线,加强对农业和农村服务。积极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三年来共引进新品种62个,推广经济效益显著的33个,面积9.4万亩。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建起了文殊高科技示范园、蓝孔雀养殖园、种畜繁育基地、长城葡萄基地等科技示范园区。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成立了嘉峪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同时制定了食用菌、蔬菜、畜禽等无公害农产品标准14项,并在生产和管理中推行,确保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高了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大力发展第一产业的同时,将非农产业作为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着力突破。一是大力发展旅游餐饮业。依托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农民和社会各界发展以休闲度假、餐饮娱乐为主的观光旅游业,先后建成了峪泉餐饮一条街、河口度假村、横沟度假村、石桥桥苑、石关峡文化旅游景区、新城草湖生态旅游景区等一大批项目,有力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二是做大做强乡镇企业。深化企业改革,加强技术改造,炭黑、水泥、采沙等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壮大,2004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3.95亿元,实现利税1.12亿元。三是大力发展龙头企业。落实优惠政策,积极招商引资,三年来农村落实招商引资项目20个,招商引资8200 万元,启动民间资金763.6万元,金汇果蔬基地、万吨棉籽油、万吨豆制品、万头肉牛养殖场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纷纷落户我市,有力地推进了我市的农业产业化进程。四是着力推进劳动力转移。围绕酒钢葡萄基地、工业园区、新旧国道以及南市区开发,引导农民积极投身建筑建材、交通运输、商贸服务、劳务输出等产业。市兴业建筑公司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200人。五是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采取市上有关部门培训和用工单位自主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狠抓产业化基地培训、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训和劳动技能培训,共培训农民1000多人,使农民的就业技能得到一定提高。截止6月底,全市长期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达到3100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3%,现金收入1674万元,农民人均获得纯收入837元。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变农村面貌,实现城乡一体,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来抓。重点实施了六大工程。一是小康住宅工程。市财政先后投资250万元,农民自筹9100多万元,建成标准居民点120个,农村小康住宅改造率达到93%。二是村组道路工程。累计投资660万元,完成了村组道路改造,实现了村村组组通柏油路的目标。三是水电建设工程。先后投资7100万元,建成了拱北梁水库、双泉水库、双泉截引工程、安远沟水库等工程,完成农电线路改造250余公里,中低产田改造3万亩,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四是造林绿化工程。完成农村造林9.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十年前的0.7%提高到3.4%,农村公路绿化率达到95%,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2%,完成退耕还林3.6万亩,防风治沙1.6万亩,农村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五是农村通信工程。投资500多万元,完成了农村有线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建设工程,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64.9%,电话普及率74.9%,农村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六是社会事业建设工程。市镇两级财政先后筹资2000多万元,对镇政府、村委会、中小学、卫生院、文化活动室等公共设施进行了全面改造和建设。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改革,不断完善养老保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等社会保障制度,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农村各项社会公益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一是全面完成了第四个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规划和目标任务,通过实施“双培双带”和“三级联创”工程,镇、村两级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一些致富带头人和年富力强的同志进入了村级班子,成为带领农民群众致富的强劲力量。“双培双带”共办实事300多件,落实帮扶资金248.6万元。二是通过抓思想认识的高度,抓转变作风的行动,抓组织建设的保证,抓思想教育的基础,夯实了农村党建工作的基础。2000年市委抽调18名机关干部驻村工作,2002年推行了农口干部“双下乡”工作机制,今年实行了科技事业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相结合,科技项目与行政措施相结合,科技成果与农村经济效益相结合,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作为考核管理主要指标的“三结合一目标管理法”,抽调88名干部深入基层抓科技、抓党建、抓经济、抓服务,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和科教兴农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是农村党员队伍逐年壮大。截至目前,农口共有党员1362人,较2000年增加了225名。四是农民教育取得了新进展,在农村深入开展了“四进五化”教育活动,促进了农民群众综合素质的提高。五是村级阵地建设不断加强,有13个村先后建成了规范化的村两委会办公楼和活动室。六是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得到深入落实。在2002年税费改革农民人均减负21.3元的基础上, 2004年我市一次性取消农业税,实现了农民彻底减负,人均减负83元,退耕还林补贴和粮食直补资金全部兑现到户,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省上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农业增收空间有限,农民增收压力较大。二是龙头企业规模小,实力弱,辐射带动能力不强,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不完善。三是农民的组织程度化不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不强。四是农业发展资金缺乏,农业科技和技能培训经费短缺,龙头企业、运销组织融资困难。所有这些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四、今后的打算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这一总目标,狠抓 "两品一游"生态观光旅游高效农业,积极推进农村经济工业化、社会管理城市化、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建设,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是继续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不断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提升农业经济效益。二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不断挖掘旅游观光农业潜力,切实提高二三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比重。三是积极培育和完善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四是狠抓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以项目建设带动农民增收,以项目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五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着力推进农村小康样板村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强化农村造林绿化工作,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六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继续深化和丰富“三级联创”、“双培双带”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努力形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长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强化工作措施,促进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3977 字

+ 加入清单

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今年以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资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健全机制,转变增长方式,深化结构调整,实施节约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扎实实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发展特色经济,建设增收工程

1、把基地做大。全县要实施“43132”战略,即,种植高油、高糖、高蛋白玉米40万亩,30万亩疏菜,其中无公害蔬菜10万亩,优质大接李1万亩,高产奶牛达到3万头,优质牧草2万亩,逐步培育优势产业,建设特色区域。一是做到专业化。把全县12个乡镇、321个村都建成特色区域,专业村,引导玉米大乡、蔬菜大乡、奶牛大乡向专业大乡发展。培养更多的青椒村、豆角村、萝卜村、土豆村等一批蔬菜专业村和奶牛、肉牛、猪羊等养殖专业村,做到一乡一品,一村一色,一户一业,突出骨干产业,形成鲜明特色。二是做到规模化。全县要发展10个种植蔬菜3000亩以上的大村,20个2019亩以上大村,30个1000亩以上大村。10亩以上的蔬菜种植大户1万户,使蔬菜种植走向工厂化种植,企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同时要发展10个养殖奶牛1000头以上的大村(园区),10个500头以上的大村?穴园区?雪,10个户均一亩经济林的大村。10个人均半亩经济林的大村。100个种植玉米2019亩以上的大村,1万个种植玉米20亩以上的大户,发挥本地优势,集中连片,形成规模。三是做到科技化。要以乡建设一批科技示范区,一万个科技示范户,户户达到一个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带头人,搞好技术服务,带动基地建设科技水平的提高。四是做到标准化。统一生产技术规程,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模式。大力生产绿色、无公害产品。

2、把龙头做强。我们要“扶大龙、育新龙、兴小龙”,扶大龙,就是对规模大、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大型龙头从资金、技术、市场上给予关心和帮助,使其成为特色支柱产业发展的龙头;育新龙,就是对那些有优势、有特色、有基础、有前景的产业,大力招商引资,加大向国家争取资金的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在基地建设、原料采购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最近正在引进的广州雅仕利就是一个利县利民的好项目。我们应在土地、基础设施、软硬环境上大力扶持。兴小龙,就是对那些目前虽然规模较小,但特色明显,与农民增收关系密切,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小型龙头企业在税收优惠、管理服务、技术支持等方面加以扶持,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其竞争力。

3、把品牌叫响。我们要在整个农业产业化链条中树立名牌意识,创出科技含量高,品质优良,外形美观,经济适用,深受国内外市场青睐的名牌产品,对具有我县特色的优质粮、精细菜、肉、乳产品、大接李、紫皮蒜等都要抓好产地、产品认证,注册品牌。还要搞好分等分级、改善包装,扩大精品生产规模。同时,要继续组建农民营销队伍,拓展市场领域,让我县的农畜产品占领全国,走向世界。

二、改善生产条件,建设基础工程

1、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十一•五期间,要完成其余未开发区的建设,抓好一、二期工程项目的改造,每年以3万亩开发速度递增,xx期间完成新建改造工程30万亩,实现全县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大连网。

2、十一•五期间,水利工程的重点是抓节水工程的上档升级,在现有二大园区的基础上,每年以二万亩的速度递增,到2019年,全县高效节水面积达到15万亩,今年我县已列入全省节水型农业示范县,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逐步发展节水型农业,不断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3、十一•五期间,我们要抓好大、小石峪灌区节水改造工程,这是首都水资源项目。工程总投资594万元,其中国补资金470万元。主要工程为防渗东、西、南干渠三条,全长11.1公里;防渗支渠13条,全长16公里,新修改造建筑物59处,新建大石峪引清入渠工程130米,管理房一处、300平米。通过此项目的实施,将大大改善我县大小石峪灌区的条件,提高峪口区土地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增强行洪能力,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4、十一•五期间,我们要抓住国家土地整理的机遇,加快对国土资源整理项目的实施步伐。现在正在进行申报的国家投资义井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已通过国土资源厅两次踏勘,于1月20日正式上报国土资源部。项目涉及义井乡九个行政村,是国家级的土地整理重点工程,预计总投资3912万元,开发整理土地3万亩,是全省目前国土整治中的重大项目区。我们计划从2019年秋季开始,用二年时间完成项目,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和效益,为进一步争取国家十一•五期间的土地整理项目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改善生存环境,建设生态工程

xx期间,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继续抓好生态建设,改善生存环境。进一步依托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首都水资源二期工程和山西省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工程,围绕二山(南山、龙山)二河(桑干河、浑河)一梁(黄花梁),实施生存环境的治理工程。实现南坡建屏障,龙山上旅游,桑干披景秀,浑河换绿装。全县境内建设两个绿化圈:一是环县城周围绿化圈;二是环山坡县界绿化圈。

四、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安居工程

1、搞好规划

我们要结合全县实际,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一是整治100个行政村。要以村容村貌整治,整理废旧水坑、露天粪坑,清理闲置宅基地和私搭乱建的问题,打通县、乡村连通道路、硬化村内主要道路,配套建设供水设施、排水沟渠、垃圾集中堆放点,规范村委会与村民活动场所。做到五通五规范:五通是,户户通自来水、通排水、通水泥路,通路灯,通天然气努力实现骨干道路通乡村,村内道路连街巷,街巷道路到农户。五规范是,规范厕所、粪坑、污水场、垃圾点、农民活动场所。二是改造100个脏乱村,对于人口不足千人,村庄杂乱、房屋陈旧、街道不整、垃圾无序,环境荒凉的村庄宜拆并的拆并,不宜拆并的要按照规划逐步改造,按照全新的标准,实现住宅小区化,养畜园区化,饲草分散化;三是建设12个中心村。按照五通五规范的标准,将现有的乡镇所在地的12个村作为中心村建设,为其他自然村居民向中心村集聚提供各类条件;四是培养10个试点村,对于一些人口集中、住宅整齐、基础较好的大村,如石庄、罗庄、接马峪、北河种、龙泉、席家堡、北曹山、中曹山等村可以作为试点村,按照标准,先走一步,重点培养,带动全县。

2、人畜分居

我县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应首先解决人畜分居的问题。要规划居民住宅区、畜牧养殖区、饲草堆放区、粪便处理区,用革命性的手段从根本上改变人畜共居,不讲卫生,有损健康,影响安全的传统恶习。

3、生态移民

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对小石峪、北楼峪、茹越峪、大石峪除主峪部分条件较好的村在白马石建设村外,其余一律进行生态移民。对于一些老弱病残,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进行集中移民,民政统一供养,其余人员可分流到县城和其他乡村。

五、发展公益事业,建设保障工程

一是县、乡、村都要建立农民技术培训学校,和一块实验基地,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和村民转业转岗技能培训;二是加强文化建设,以村建立文化活动阵地,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每个村建设1个图书室;引导鼓励农民实现三个有:每户有一条信息通道(电话、电视、电脑),有图书架、有一个学科技会经营的明白人;三是改造村级小学,配置必要学习设备,确保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四是发展卫生社会事业,建设乡办医院、村卫生站,探索建立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办法,提高村级医疗站服务水平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加强疾病疫病防治,提高全村环境卫生水平;五是认真贯彻计划生育政策,保持计划生育领先水平;配套完善多村计生站等社区服务体系;六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发生社会治安案件;七是以乡村建立敬老院,五保对象全部入院,村民养老保险率达到80%。

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我们要采取以下措施:

1、抓班子,加强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县委政府要联合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实施。

2、抓发动,提高农民自主创业积极性。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学习和广泛宣传五中全会精神,使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部署,成为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通过行之有效的思想发动,在全县形成人人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3、抓投入,加大争取上级投资的力度。农业、林业、水利、土地、畜牧、交通、建设、文化、教育、卫生、环保、消防等部门都要紧紧抓住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农村公益事业投资加大的大好机遇,自觉地把本行业本部门的发展目标、建设内容、政策措施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谁受益、谁负担”和“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充分发挥上级政府投入资金的“引子钱”作用,引导农户增加新农村建设投入,吸引民间资金。逐步建立以农户投入为主、政府投入为辅,农村集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民主协商、自主兴办的多元投入新机制。充分发挥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益。

4、抓机制,确保工程发挥长期效益。我们要积极探索创新,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坚持民投、民建、民营、民管的原则,建立产权明晰、利益直接的经营管理机制。项目建成后,属于集体投资建设的,可采取“组织引导、市场运作、农户自愿、公平竞争”的办法,实行经营权拍卖、转让、租赁、承包等,由农户经营管理养护,解决农民管不了、集体管不好、政府管不到的问题,确保所有建成基础设施发挥长期效益。

5、抓管理,提高村民自治能力。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全面推行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办法,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要进一步推行政策公开、村务公开、投入公开、补助公开和帐务公开等群众监督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农村小学学校工作计划报告_农村农业工作计划_网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小学,学校,农业,全文共 5735 字

+ 加入清单

2020农村小学学校工作计划报告

20xx农村小学学校工作计划报告篇一

一、指导思想:

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教育中必须讲究艺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另外把德育放在首要地位,引导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劳动,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

二、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共有28名学生,10名女生,18名男生。每个孩子都活泼可爱,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他们纯洁善良,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但是由于年龄小,自制能力差,时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课时爱随便说话或者做小动作。很多行为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

三、工作目标

第一: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班级里实行班干部责任制。挑选和培养积极分子,形成班级集体领导核心;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形成集体纪律;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第二:狠抓学生的学习,促使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上充分地展开竞争,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动性,要多开展相应竞赛活动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重视主题班会和各种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用活动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增强班级凝聚力,要开展好主题班会。

第四: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班级卫生实行责任到位制,每天小结进行奖惩。个人卫生实行监督。

四、具体措施:

1、重视养成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一个人的终生发展受益非浅。因此,在班级进行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与学校的德育工

作密切配合,本学期,将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对学生进行规律性的常规训练。重点落实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不使一个学生掉队。

2、加强后进生管理: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施教,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要从关心、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关心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掌握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发展情况。

3、及时了解学情:准确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材施教,在重点难点上下工夫,以促进全班成绩的平稳、扎实地上升。

4、家教结合:经常保持与否学生家长联系,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本学期,力争把所有的家长走访一次,甚至多次。要不厌其烦的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抓两头,促中间,使全班形成一盘棋,真正成为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5、培养班级干部:及时召开班干部会议,针对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教给他们工作方法,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指出他们的优缺点和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同时,还要求他们注意班干部成员之间的合作,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尽力在同学之间树立他们的威信,创造机会,锻炼和培养他们的能力。

6、重视关怀教育: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及时和家长联系,体贴他们的冷暖,了解他们的心理,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以使班主任工作做的更好。

7、抓好少先队工作:班级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班主任工作,是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张扬学生个性的有效途径。本学期将积极配合学校少先大队,结合实际搞好各项活动。

8、重视文体工作:教育学生上好所有学校开设的课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文娱活动,重视各项比赛的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20xx农村小学学校工作计划报告篇二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统领我校教学教研工作,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提高课程实施水平,认真贯切落实学校本学期工作目标和任务,各项工作坚持依法治校,不断创新管理机制,狠抓校园文化建设,扎实常规管理,强化教学研究工作,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重点抓好学校德育、教学质量、特色工作、学校建设等工作,使他们相辅相成。努力做到“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提高学校声誉,让我校焕发新的光彩。

二、工作重点

1、加大校园整治力度。

2、深入开展“导学究测”高效课堂活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家校合力育人。

3、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人人都有进步,人人都有收获。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思想素质、业务素质不断提高。

5、进一步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坚持“质量立校”。

6、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力度,杜绝各种安全事故发生。

三、工作思路

1、扎实开展校本教研,着力提高师资整体水平,以“导学究测”高效课堂活动为先导,切实解决本校在实施新的教学方法中遇到的问题,确保课改的顺利进行。

2、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展小学各学科的教学、调研,着重在“导学究测”高效课堂活动等方面作出深入的探索,争取在抽测、学年考试质量要达到区教育局、下达的指标任务。

3、狠抓教学教研的日常管理工作,使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以点带面,努力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四、工作措施及内容

1、进一步强化教学常规。坚持每月的教学常规管理,坚持每月的单元测试,切实加强对教学过程的严格检查和监控,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继续坚持常态日常管理,加强教学全过程的督促检查,对教学水平不高,质量滞后且工作态度不好的教师和教学现象及时进行剖析,加强督促与指导,使之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都得到较大提高。

2、通过各种形式,想方设法提高教师实施“导学究测”高效课堂的教学水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达到课程标准教材的教学要求。一是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上示范课,体现示范作用;二是要求每位教师上剖析课,扬长避短,实现整体提高。

3、开展校本研训。着力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和教研能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4、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活跃校园文化,加强对所有学科课外辅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针对性辅导。

5、安全和总务工作

(1)搞好校园卫生与创建工作。认真落实“每天一小扫,每天卫生监督”、表扬与批评等相关卫生管理制度。

(2)切实抓好学校的安全与稳定工作。

①定期制定安全倡议书、告家长书;

②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强化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

③经常性的开展安全教育,切实上好安全知识课;

④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

⑤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坚持校务安全值日制度,坚持节假日值班护校制度;

⑥加强各种逃生演练活动,提高应急避险能力;

⑦加强班级安全教育,认真落实安全委员日常工作;

⑧通过悬挂安全标语横幅、国旗下的讲话、板报等形式开展交通安全、饮食安全、食品安全等教育,要求班主任“时时讲安全、处处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将安全教育日常化、制度化、系列化。

(3)进一步节支创收,各项开支精打细算,做到花小钱办大事,坚持校务公开制度,严格财务制度,加强民主理财。总之,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我们教育者的的目标就是:为学生营造民主、创新、竞争的土壤,还孩子一片蓝天,给他们一个实践的舞台,满含期待,守望生命,帮助孩子成长为健康、积极、幸福、快乐的人!希望全体教师群策群力,共同创造这片属于孩子也属于自己的蓝天!

20xx农村小学学校工作计划报告篇三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以科研为先导,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法》,力促教师专业成长,深入课程改革实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落实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和实施“三项工程”,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的和谐科学发展,从而推动办学品位更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1、注重学校队伍建设。一方面学校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精细化管理意识,增强主动性、提升执行力,从事务性工作中摆脱出来,多深入课堂、深入教学教研一线、深入工作实际,集中精力抓课堂,围绕质量抓服务;一方面学校教师树师表形象为重点,强化师德教育,做到依法执教、廉洁从教、文明施教,积极打造师德高尚、业务过硬、锐意进取的学校教师群体形象。

2、强化学校常规管理。注重实施“精细化”和“流程化”管理模式,用先进的理念,创新的方法,科学的精神,实干的态度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把学校的每项工作做精致、做到位,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主动地寻求对策,去克服困难更好地解决问题,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每项工作。充分发挥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形成人人都是管理者的理念,做好学校教师每月的常规考核,使学校规范深入人心。

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教学质量为中心,狠抓课堂教学,向课堂要质量。认真做好每月一次的教育质量调研与指导工作,并不定期分学科、分年级进行学生各项能力水平测试,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素质优良,促进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发展。

4、注重德育工作实效。注重学校德育教师队伍建设,以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为抓手,不断拓展德育活动载体,创新德育工作方式,进一步完善德育环境网络和德育管理网络,以家长学校建设为阵地,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体系,形成以学生为本的立体德育结构。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让少先队活动成为学校一个亮点,不断放大学校少先队工作与德育工作品牌。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和基础设施,营造和谐、民主、向上的良好学校发展氛围,同时以学校网页为平台,不断改造和充实学校网站,努力做好各项教育宣传工作,展示学校发展动态和教师个人风采,把我们的洮小营造成充满文化,充满智慧,充满人文情感的精神家园。

6、积极、主动、高效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主要工作:

(一)打造德育工作特色,放大德育工作品牌。

1、在学校工作中,我们牢固树立“德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的理念,让德育渗透到我们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每一处走廊,让每一个角落都在闪光,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处走廊都能育人。

2、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我们以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积极把学校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禁毒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感教育等纳入教育的日常教育体系,寓德育于日常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中,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放大德育工作的品牌。

3、在德育中我们要不断加强社会、家庭、学校三者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为学校发展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各个班级不定期召开家长会、让社会和家长了解我们的教育、宣传我们的教育,形成教育的合力,同时我们在工作中要针对农村学校的教育现状,研究农村大量留守儿童,隔代监护人等问题,采取多种措施,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实施依法治校,树立良好教育形象。

1、认真贯彻执行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认真落实省市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学生学杂费的规定,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教育的政策法规,规范办学行为,提升校务公开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2、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类课程,确保教育质量,科学安排学生在校活动及作息时间。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3、巩固创造平安校园的成果。一丝不苟地做好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和体育卫生工作。特别是要做好学生的健康教育与中巴车接送师生的管理工作,确保不出任何差错。

(三)加强学习交流,塑造教师形象。

1、学校将充分安排好每周教师的学习和交流活动,提高教师师德修养和依法执教、文明从教、科学施教的意识,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工作方式;通过教科室组织的科研理论知识讲座和研讨交流活动,促进教师科研理论素养,提高教师的学习意识,在教学中能积极运用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我们将积极鼓励教师投身教育科研,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学活动、教研活动、学术沙龙与课题研究。要学会发现问题,学会同伴合作,学会反思,学会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努力做一个有思想、有追求的教师,力争成为一名智慧型和研究型的教师。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师德高尚、教学优秀、教研突出、教改先进、有影响力的教师。同时对新上岗的青年教师我们要关注她们的成长,积极实施校内“青蓝工程”,为她们拜师,加快其专业成长的步伐。

(四)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加大课程管理与改革力度。增强全体教师课程法规意识,对照课程计划,认真上齐、上足、教好每一门课。严格按照市颁布要求安排的课程计划,严格控制周活动总量和学科教学学时,不得随意增减课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杜绝挤占、挪用现象,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学校教导处将结合月考核制度,对学校教学常规进行精细化管理,从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等各个方面进行课堂教学常规考核,课堂教学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做到双基落实优质化、习惯培养经常化、能力训练系统化、潜能挖掘科学化。教研组要紧紧围绕新课标的学习、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听课、评课、说课等系列活动。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工作,注重开展研究课、观摩课和示范课等学校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的核心作用,做到几个“统一”:统一思想,形成合力;统一进度,齐头并进;统一备课,取长补短;统一练习(包括作业、复习资料),高效轻负,使每一个教研组均成为一个有凝聚力的战斗集体,成为一个学习、交流、研究的共同体。

2、学校各教研组每周必须安排1—2节的典型课例供大家观摩与研究。同时学校

将聘请有关专家作讲座、做示范、作辅导;加强校际间的横向交流,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学习观摩,在教科研活动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课堂教学竞赛和评比,学校有关部门积极进行指导,力争在各科市级课堂教学评比中取得优良的成绩。努力打造学校的精品课堂、精品课例。

四、其他有关工作:

1、认真抓好学校的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要做到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积极稳妥高标准有计划地做好组织发展工作。

2、认真做好学校的后勤工作。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努力为师生排忧解难,关注教育教学第一线,走进课堂,理解教学。

3、积极组织好学校的传统活动,积极参加市各部门组织的活动,力争在同类学校中达中上水平。

4、积极做好工会工作,关心教师冷暖,定期开展活动,丰富教师生活,积极为教师服务。

5、加强学校的体育卫生工作和安全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关于江西省赣州市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5198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江西省赣州市新农村建设情况考察报告

关于江西省赣州市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

6月8日至10日,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组织各区县(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主任及市委市政府驻新农村示范村工作组组长、村支书赴江西赣州考察学习新农村建设经验。考察团实地考察了赣县山田村、枧田村、石院村,兴国县文院村、长迳村,大家一致认为,赣州市以超前的眼光、创新的思路,充分利用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子,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赣州市新农村建设活动取得的主要成效

2004年9月,江西省委、省政府适应新形势要求,决定在赣州市先走一步,用5年的时间在广大农村开展以村镇规划、“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和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的“五新一好”(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新农村建设活动,力争经过努力,逐步把广大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活动开展以来,各地掀起了新农村建设的热潮,赣州市兴国县的1532个村庄完成了村庄规划编制,占应编制数的45%,今年可全面完成村镇规划编制任务;全面开展了“三清三改”活动,全县3441个自然村均建立了“三清三改”公约和理事会监督执行、定期检查评比的工作长效机制;拆除无人居住的“空心房”6.9万平方米,拆除废弃牛栏猪圈、厕所7000多间;建成了225个示范点,占村庄总数的7%,今年又在实施389个示范点建设,示范点81.6%的农户用上了卫生安全饮用水、90%的农户硬化了进户道。全市农村共清理垃圾3万多吨、污泥4.5万吨,拆除牛栏、猪圈、茅厕5.76万处;完成6718个村庄的改水、改厕6.7万多座,硬化通村公路3420多公里,农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赣州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和拥护,也受到了上级的关心和重视。《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先后以《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扎扎实实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题,对赣州市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国家建设部部长汪光焘、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国务院研究室叶兴庆等领导先后率团对赣州新农村建设考察调研,充分肯定赣州的新农村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积极探索与有益实践”,并用“起步早、目标明、措施实、初见效”十二个字来归纳对江西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印象。

二、江西省赣州市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广泛宣传,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2004年9月14日,赣州市委、市政府做出“关于在全市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各地广泛动员,精心部署,充分利用标语、传单、广播、电视、板报、宣传车、宣传画、宣讲团等形式深入宣传,层层发动,使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以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各级宣传部门采取歌谣、韵文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自觉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报道工作进展情况,营造浓厚的氛围。同时,及时报道了新农村建设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典型,在全省及至全国引起较大的反响。考察中,随处可见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标语、口号。

(二)规划先行,把新农村建设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赣州市委、市政府强调,要搞好科学规划,从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主义,不搞一刀切,不搞强迫命令。在编制规划时,坚持“一个保持、两个突出、三个不搞、三个配套”的原则。即保持农村传统文化特色;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突出农村田园风光;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水、电、路配套,社区活动中心配套,房屋设计配套;推广“一片耕地、一座水库、一片山林、一处村庄”的生态发展模式。各级政府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到位”的要求,严格规划管理。凡是已经有建设规划的村镇,国土部门严格按照建设规划要求审批农民宅基地;未作出规划的村镇,按要求完成规划编制,在规划编制尚未完成前,暂缓宅基地和建房审批。引导鼓励建新拆旧,纠正一户多宅现象。凡到规划区内建新房的农户,必须拆除老宅基地上的旧房,老宅基地由集体统一收回或流转;凡不愿拆除旧房的一律不准在新宅基地建房。为确保村镇规划的编制和落实到位,市县财政安排了专项资金,并严格实行“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大多数乡镇成立了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所,配备了专门的村镇规划管理员。

(三)整合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市、县两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各乡镇充分利用省、市挂点单位和社会各界力量,多方筹集资金,并积极向上争取扶持资金。二是捆绑使用各种专项资金。整合老区建设扶贫、交通、农业以及果业、水利、能源等专项资金,向“三清三改”、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倾斜。三是实行规费减免政策。规划部门为小城镇、中心村编制规划时,只收规划成本费,且每年必须完成指定的设计任务,所需规划费用由县(市、区)、乡镇规划统筹安排;交通公路部门为通村公路建设进行勘察设计时,只收成本费;国土、房产部门办理有关手续时本级规费减半收取;其它有关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只收取工本费;房屋建设审批收费标准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加大对乱批土地、乱收费的查处力度,对违反规定乱批土地和乱收建房费的,发现一起依法查处一起。四是落实扶持政策。对路面宽3.5米、4.5米、6米及以上的水泥路,按不同标准给予水泥等实物补助;争取了国债项目新建沼气池的,按项目管理标准进行补助。市、县财政足额安排建制镇自来水厂建设配套补助资金。

(四)上下联动,充分凝聚各方合力。一是整合领导力量。成立了强有力的领导小组,职能部门的涉农工作都围绕新农村建设来开展。特别是直接负责规划、改水、改路、改厕工作的相关职能部门,有2/3以上的人员常驻乡村一线,为村镇规划、“三改”等工作的顺利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建立健全了正副组长督查制、专项督查制、现场调度制等三项督查机制,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二是整合工作力量。市县领导既要负责督促指导所挂点县乡的新农村建设,又要具体帮扶指导抓好一个示范点建设;市县相关单位分别帮扶指导抓好一个示范点建设;各乡镇同时抓好党委书记示范点、乡镇长示范点、圩镇示范点和一个空心村改造示范点共四个示范点建设。该市还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创造性地实施了拟提拔重用干部离岗锻炼考察、专抓新农村建设制度。三是整合资金力量。在不改变项目资金使用渠道的前提下将涉农专项资金整合使用,重点用于示范点的新农村建设,通过建一个示范点,综合改善一个示范点的生产生活条件,由点扩面,逐步推进。四是整合群众力量。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把阶段性集中整治与日常性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建立健全门前“三包”责任制以及全体村民共同保护环境、爱护卫生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农村理事会和农村“五老”的作用,建立巡察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同时,通过村级自治组织经常性地开展“卫生庭院”、“星级文明户”、“文明村庄”、“信用村”、“信用户”等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新农村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三、江西省赣州市等地新农村建设带给我们的启示

这次考察,时间虽短,但大家都感到收获颇丰,一是统一了认识,理清了思路。通过实地观摩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对建设新农村重大意义的认识,思想更加解放,思路更加开阔。二是学习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我市和赣州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其经验有很强的借鉴价值。三是增强了搞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赣州的做法与经验可看、可信、可学,在某些方面,我们甚至更有优势,完全可能也完全应该做得更好。具体来说,结合我市实际,扎实稳步地推进我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坚持自主建设,始终突出群众主体。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采取有效措施,激发起农民群众的主体意识。首先,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兴奋点。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推出一些符合群众口味的宣传节目、宣传口号。要积极倡导文明理念,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评选、“清洁家庭”评比等活动,着力倡导文明新风,发动群众参与村庄治理、环境保护等活动。第二,要制定奖惩措施,在政策激励上找准关节点。对新农村示范村实行自主申报、动态管理,对依赖性强、群众积极性不高、工作难以推动的,及时进行调整,并补充增加、优先建设真正有积极性的示范点。同时,借鉴韩国新乡村运动和赣州市“实物补助”的办法,向农户兑现奖励和补助。实践证明,这一办法较好地起到了补助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赣州所有“三改”补助金额仅为实际造价的30%,财政投入只有6300万元,却吸引农民自己投入了3.1亿元。第三,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形成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结合的联结点。一是要引导各地建立群众公认、威信高、活力强、敢干事、能干事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理事会”可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自行组织开展工作,发挥政府无法替代的作用,成为联结村级组织和农民的纽带和桥梁。二是要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就规划的执行、环境卫生的保护、公共设施的管理维护等方面,要根据实际制定详细具体的《村规民约》,明确具体的管理办法和奖惩措施,并由村民互相监督,共同执行。三是要落实建设管理主体。对项目和公共设施的建设、管理、维护,交由村委会或理事会负责;对公共卫生,实行分户分段包干,采取类似“门前三包”的措施,交由农户负责,定期检查评比;对公共设施的管理维护以及公共场所保洁所需资金,可采取受益农户凑一点、社会捐一点、集体补一点、奖励资金筹一点的办法解决,确保新农村建设管理主体落到实处。

(二)要坚持科学切入,循序渐进。新农村建设内容繁杂,不可能一开始就全面铺开,也不可能一步到位,要按照典型示范、科学切入、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工作思路,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分步推进。在新农村建设的范围上,要从示范村建设开始,逐步扩大试点示范面,对那些群众基础较好,有强烈愿望的村,每年确定一定的指标,纳入试点示范的范围,用5—10年时间,使新农村建设的点覆盖到全市。在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上,选择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农民群众最迫切希望做好的“三清三改”起步。

(三)要坚持壮大支柱产业,发展农村经济。回良玉副总理在安徽考察工作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是中心,增加农民收入是核心,国家粮食安全是保障。”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是产业化建设。为了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壮大龙头企业的发展,我市应立足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搞好产品系列开发,使优势产业尽快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要进一步研究和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农业公共技术推广体系,构筑农业信息平台,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县、示范乡,带动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发挥以点带面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四)要坚持以加大投入为保障,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巨大的基础建设工程,需要必要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投入。全市上下都应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投资机制,在全面落实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同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采取多种措施,整合各类资源,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形成发展合力。一是要整合资金。市、县、乡各级都要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同时整合各项涉农资金,包括扶贫、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水利、能源清洁工程、改厕等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的项目建设。要根据新农村建设的规划,编制项目,积极向上争取扶持资金。二是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各级各部门都要结合工作职能,制定扶持措施,对涉及新农村建设的各种规费予以减免。要以县为单位制定具体的扶持标准,扶持标准要公开、公平、向社会公示。国家、省、市的各项补助资金要及时足额配套到位。三是广泛动员社会各类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农村基层组织要在村民自愿基础上,采取集体投入与引导群众投入的方式,加大新农村建设的力度,使兴办的项目与新农村规划的项目相配套。要开展“家乡人、家乡情、办家乡事”的活动,动员社会力量投入新农村建设。四是加强对建设资金投入的监管。对各级政府、部门及群众投入的建设资金,要专款专用,严防截留挪用,对资金的用途要做好监督、审计工作,使其真正用于项目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县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报告_情况通报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通报,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3056 字

+ 加入清单

县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报告

为了全面推进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圆满实现“决战x年农村公路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县委、县府高度重视,慎密部署,狠抓落实,全县农村公路建设正稳中有序,高质推进,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公路建设基本情况

宣汉县地处大巴山南麓,幅员面积4271平方公里,辖54个乡镇,497个行政村,总人口118万(其中农业人口占90%)。全县公路总里程4013公里,占综合运输网总里程的88.9%,其中上等级公路有507公里。从整体看,全县交通建设发展仍然滞后,上等级公路仅占总里程的13.6%,路面铺装率仅占总里程的6.3%,等外级公路2891公里。

今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决战2010年,基本实现乡乡通水泥路(油路),力争实现40%的村通水泥路(油路)”的奋斗目标,吹响了全县进军农村公路建设的号角。全县下达农村公路建设计划217个,计划修建通乡水泥路247.718公里,新增23个乡镇通水泥路(油)路;改造和新建村道公路517公里其中:下达通乡公路硬(油)化计划30个,通村公路建设计划187个(其中:村通达146个、村通畅41个)。截止今年5月25日,全县已启动农村公路建设计划项目168个、占总计划的77.4%,其中:启动通乡公路硬(油)化23个,占计划的76.7%;通村公路145个(其中:通达121个、占村通达计划的82.9%,村通畅24个、占数村通畅计划的58.5%);建成163.7公里,占总计划的15.1%,其中:硬(油)化通乡路53.9公里,占计划任务的20.7%.庆云乡、隘口乡、马渡乡、双河镇、红峰乡、芭蕉镇、塔河乡、峰城镇8个乡镇完成了通乡路建设任务;完成通村公路104.6公里(通达75.8公里、通畅28.8公里),占计划的13.6%;计划外村通畅公路13条、54.8公里,已完成7.1公里。七里乡、华景镇、隘口乡、土黄镇、南坝镇、大成镇、三墩乡、白马乡、东乡镇、毛坝镇、君塘镇等乡镇进度较快;凤林乡、下八乡、茶河乡、黄金镇、峰城镇、天台乡、清溪镇、上峡乡、柳池乡等乡镇进度相对较慢。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强化领导,明确职责。一是成立了高规格的“加快全县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和县委常委、副县长任副组长,24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并设立了“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班子,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二是实行县委常委和副县长挂包农村公路建设重点项目制度和县级领导分片区督导通村公路的通达和通畅工程制度。今年,16位县级领导分别挂包16条通乡水泥路(油路)建设项目,8个县级领导带领交通局16名技术管理人员,分8个片区对通村公路通达和通畅工程进行督导。三是推行县级部门定点联系乡镇抓农村公路建设制度。每个县级部门联系一个乡镇,县级部门要经常深入联系乡镇调研和指导农村公路建设工作,认真分析研究农村公路建设情况,加强现场检查指导,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确保定点联系的乡镇按时按质完成全年农村公路建设的目标任务。县级部门要将联系乡镇的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要全力帮助乡镇做好项目争取、资金筹措、进度质量监管等方面的工作,确保了联系工作扎实有效。

(二)突出民主,规范程序。一是突出民主决策程序。严格执行乡村公路项目“三张表”(即《村民大会决议书》、《乡镇人大代表决议书》、《县人民政府立项申请书》)的决策程序和公路建设“三大机制”(即自上而下的宣传机制、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机制和社会全面支持的援助机制)的监督管理规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和支持农村公路建设,形成部门协助修、群众自发修、企业捐助修农村公路的良好氛围。二是突出项目公示程序。所有项目从施工单位、技术标准建设里程、资金来源、受益范围、责任人员等群众所关心国家大的事项,在公示墙进行全面公开,全方位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三是严格招标程序。由村民大会民主推荐代表组成项目管理班子,实行公示制,将项目实施的时间、规模、资金安排、技术标准、举报电话等全部公示,同时执行最低评标价法和严格的履约保证金制度,确保民主管理,程序合法。

(三)整合资源,多法筹资。一是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及整合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将项目纳入2010年投资建设计划,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强力争取各类农村公路项目资金,同时整合各种资源,充分发挥整合效应。二是大力加强县级财政预算。预安排1000万元作为农村公路建设专项奖励补助资金;安排7500万元通乡水泥路(油路)建设补助。同时对验收合格的乡村公路项目和农村招呼客运站,按乡道10万元/公里、村道3万元/公里、乡道公路养护补助资金5000元/公里、农村招呼站XX元/个的标准进行补助。三是加大社会支持力度。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全力支持农村公路建设。采取招商引资、农村客货运输企业投资、路桥冠名权、广告权、道路沿线资源开发权、绿化权等多种渠道收入加大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积极协调争取中石化、中石油在宣单位和煤矿企业大力硬(油)化矿区乡镇、村连接干线公路的乡镇、村公路,建立新型的“油地”、“煤地”的共生共荣关系。努力形成“开放领域多方位,投资渠道多元化,引资方式多形式”的农村公路建设投入机制。

(四)严格把关,确保质量。一是严把工程设计关。统筹规划,布局合理。结合 “十一五”公路建设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着力构建科学便捷的公路网络;设计科学,方便群众。县交通局工程技术人员实地勘测设计,并结合基层组织和当地群众的积极建议优化建设方案;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并从实际出发,兼顾农民群众的承受能力,在保证行车安全的情况下因地制宜选择相应的技术指标。二是严把施工队伍关。坚持阳光操作,公开透明原则,通乡路委托了市招投标中心进行了公开招投标。通村公路由村委会召开村民大会自主决策,并由村民大会民主推荐代表组成项目管理班子,实行公开招标制度,同时执行最低评标价法和严格的履约保证金制度,确保施工队伍按时按质完成任务。三是严把材料进场关。各条公路都明确了材料的质量要求,规定了水泥标号、石料标准,强调了工程用砂和水的注意事项;要求对所有的工程材料,必须严格检验,对达不到标准的碎石和含泥量重的沙、石一律不准进入施工现场。选好配齐必备机具,配置了台秤、搅拌机、振动棒(板、梁)、钢管滚杠、手工抹刀、压纹机等修路机具。施工搅拌现场一律吊挂由交通局统一制作的农村公路建设混凝土配合比公示牌,并严格按公示内容进行配料和搅拌。四是严把工程技术关。抓好路基工程,严格按要求处理地面、填筑碾压、开挖,做好挡墙和边沟,确保路基平整坚实,水沟沟底平整、排水通畅。抓好水稳层铺筑碾压,保证了水稳层的密实及厚度。抓好混凝土浇注,做好模板和隔板,施工中正确使用振动棒,确保工艺合理。各道工序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施工,上道工序不合格的,坚决不准进入下道工序。五是严把工程监督关。强化现场监理。县交通局聘请工程质量监理人员到施工现场监理。强化质量监管。各乡镇质量监督小组全程进行质量监督,重点是对水稳层碾压、混凝土配合比例、水泥路面浇筑等进行全程跟踪监管。强化社会监督。制作了工程公示牌,公布了举报电话,设置意见箱,广泛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强化督促检查。各乡镇成立督促检查组,由责任心强、公道正派的老党员、离退休老干部、县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部分群众代表组成,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现场进行检查督促。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乡镇特殊党费援助项目自查情况汇报_自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064 字

+ 加入清单

乡镇特殊党费援助项目自查情况汇报

根据《中共**市**区委组织部关于认真做好“特殊党费”援助项目检查工作的紧急通知》和《“特殊党费”援助项目检查细则(试行)》文件精神,我乡党委政府对“特殊党费”援助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健全机构

我乡对“特殊党费”援助项目的管理和使用情况高度重视,为加强监督检查,让受灾群众真正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切实搞好我乡的“特殊党费”援助项目工作,乡上设立了“特殊党费”援助项目领导机构,完善了监督机制。

(一)对于“特殊党费”援助项目资金的监管,由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人大副主席邓兴伟同志牵头负责,乡纪委副书记李水林、乡纪委委员李玉华负责具体监管工作,并成立了乡“特殊党费”援助项目监督检查组,乡纪委委员分片包干进行专项检查,加强对“特殊党费”援助项目资金的管理、发放等工作的监督,特别是介入分配方案的拟定,确保“特殊党费”援助项目资金按照上级有关规定规范使用,及时处理相关信访案件。

(二)各村成立了有党员代表、社员代表为监督员的监督小组,全程监督“特殊党费”援助项目使用和物资发放。各村(居)“特殊党费”援助项目资金发放工作,由联系村领导、驻村干部进行全方位督促和指导,确保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各村(社区)书记、主任为本单位“特殊党费”援助项目资金发放、使用、监管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其工作业绩作为村干部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明确要求,严格程序

(一)有专人负责接收、登记、管理。全乡的“特殊党费”援助项目资金的接收、管理和发放工作,由董勤同志牵头负责,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卓雪玉同志具体经办。

(二)按照程序,公开、公平、公正、及时发放“特殊党费”援助项目资金。

一是我乡“特殊党费”援助项目资金发放对象为5.12地震后的全部农房重建户。

二是我乡共接收394.3万元“特殊党费”援助项目资金,乡上及时制定了分配、发放方案:全乡共计援助农房重建户1179户388.7万元(其中低保户50户,每户1万元;一般农户1129户,每户0.3万元)。分配发放方案已于11月14日开始公示。

三是公示期满后,群众无异议,则按照公示对象和发放标准,组织发放“特殊党费”援助项目资金:通过信用社一次性将资金打到重建农户的一折通上。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部分困难群众要求享受低保户的补助标准。

三、整改落实措施

一是认真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严格按照上级政策规定组织发放。

二是认真做好特殊党费援助项目管理使用的走访工作,了解受灾群众的生活状况,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乡镇“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_工作汇报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256 字

+ 加入清单

乡镇“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村干部执政能力的强与弱,直接影响着党的形象、党的事业、党的根基。为此,我们按照“抓住一个主题、突出三个重点、坚持四项标准、四个五个目标”的工作要求,认真实施“八大行动”和“535”计划,确保把基层组织建设年办成群众满意工程。

一、把握镇情,广泛宣传,为“建设年”活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花荄镇是安县县城所在地,全镇幅员面积97平方公里,辖3个城镇社区,27个居民小组,20行政村,196个村民小组,202家单位,其中机关企事业单位67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2个,个体商业网点1188家,共有32750户84280人。镇党委下设35个党支部,其中村(社区)党支部23个,企事业单位党支部6个,机关党支部4个,党员1383名,其中农村党员956名。

针对花荄实际,镇党委紧紧围绕“创先争优见行动,建强组织增活力”这一主题,以“三分类三升级”活动为抓手,积极营造“基层组织建设年”氛围。一是抓学习,领会精神。《中共安县县委关于以“创先争优见行动、建强组织增活力”为主题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实施意见》安委〔2012〕31号文件(以下简称《意见》)下发后,我们及时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对基层组织建设年进行了专题研究,将《意见》印发到各党支,为党员配发学习笔记本,采取集中学、分散学、辅导学的方式,组织党员学习原文、领会精神。据统计:全镇共下发《意见》45份,先后召开党委专题会3次,支部会、党小组会84次,参学党员达3100多人次。二是作动员,营造氛围。为确保“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镇党委于 3月24日召开了“花荄镇‘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会上,镇党委书记作了专题动员报告,分管书记就“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作了具体安排。各党支部按照党委地统一部署,分别于3月28日前召开了动员大会。三是搞辅导,明确要求。动员大会结束后,镇党委委员分别深入到村、社区、学校、卫生院等35个党支部进行了辅导。通过辅导,广大党员明确了“基层组织建设年”的目的和意义,纷纷表示将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提素质、练本事,为跨越发展献计、为“双五战略”出力,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

二、周密部署,精心组织,为“建设年”活动扎实开展夯实基础。

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要求,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举措,是加强我镇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跨越发展、实施“双五战略”的重要机遇,更是赋予我们的政治责任。

一是建立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是顺利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关键,更是将“基层组织建设年”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保障。为此,我们建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党政班子成员为成员的“花荄镇‘基层组织建设年’领导小组”,并下设了由镇纪委书记为主任和纪委副书记、党政办副主任及一名思想素质好、责任心强、作风正派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负责“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3845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构建和谐农村,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但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一个积极健康的精神生活,这确实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基本现状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现实要求,更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近年来,南江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农民致富奔小康”这个中心,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我县共创建省级文明村1个,市级最佳文明单位2个,市级文明单位3个,市级文明社区1个、集镇1个、村2个,县级文明单位(社区、村)2个。

(一)思想观念不断进步

近年来,随着农村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精神方面的消费逐步增多,休闲方式逐步多样化。就是在边远乡镇,也有不少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唱歌跳舞,健身娱乐,“坝坝文化”较为火热,村级文化活动也开始发展。由于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和广泛开展宣传政策法规及“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的开展,农民的政策、法制、科技意识不断增强,运用政策、法律、科技的自觉性不断提高。

(二)活动形式日趋多样

正月初七“灯火节”游园活动、万名群众环城长跑、中国四川光雾山红叶节等主题突出、参与性强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各文艺宣传团体创作编排的金钱板、音乐快板、歌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农民读书节”和“迎奥运、促和谐”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等,使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入村入户,深入人心。

(三)阵地建设更臻完善

加强了乡镇文化站和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新规划建设了12个乡镇文化站,为光雾山镇铁炉坝村、元潭乡字库村、侯家乡姜家大院捐赠图书30000余册,并建立了规范的图书阅览室。加强了县内赶场老年拐棍宣传队、南江镇女子秧歌队、长赤镇腰鼓队、元潭乡唢呐龙狮队等民间文艺团体建设,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传统文化颇具特色

我县精深的红军文化、独特的楹联文化、丰富的民俗文化等凝聚了十分厚重的文化底蕴。南江诗词楹联学会发展会员137名,建成了4个楹联文化村,完成了300副永久性对联入户悬挂,相继在5个村、2个镇、1所学校、2条街道、2个景区开展了楹联文化创建活动,为南江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确定了“舀火纸、爨坛戏、杂耍、说春”四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二、存在问题

我县精神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南江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相比,都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重视不够,认识偏差。一些乡镇,尤其是经济和基础建设较为落后的乡镇,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精神文明建设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对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在干部队伍建设、设备资金投入等方面,偏重经济建设,忽视精神文明建设,没有做到两者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奖惩,使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形成了“两张皮”。

2、投入不足,基础薄弱。一是缺经费。目前乡村两级财政十分困难,无法筹集到资金建设文化阵地,有发展之心而无建设之力。乡镇以上各级投入以“送”为主,送戏送书送电影等,用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资金不多,经费投入明显不足。二是缺阵地。边远乡镇大多缺乏文化设施,就连一些原本已经建设起来的文化设施,也因缺乏足够的资金,没有很好的保养和管理,无法发挥作用;大部分边远乡镇没有文化站,村没有文化活动室,社没有图书阅览室,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缺少载体,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难以开展。

3、队伍不力,主体缺乏。部分乡镇没有专职的宣传委员,使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辅导、娱乐等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加之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出,使农村文化活动失去主体。现阶段留守在家的老年农户担负的主要任务是照顾晚辈读书上学,休息时间也仅满足于看看电视、打打麻将,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很多村社文化活动室因缺乏活动主体名存实亡,使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巨大反差。

4、观念不正,陋习抬头。由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应严重不足,乡、村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下降,导致一些地方不良风气蔓延,与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目标格格不入的现象屡见不鲜:封建迷信开始抬头、办酒风盛行泛滥、赌博风越刮越烈。一些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错位,崇尚科技文化知识的氛围不浓,农民学习文化科技知识的热情不高。

三、对策建议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

项长期的艰巨任务,特别要重视边远乡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因地制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才能扎扎实实地把我县精神文明建设推向前进。

(一)深化认识,做到“三个到位”

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做到“三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努力扭转两个文明建设中“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坚决克服对精神文明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观点,真正把精神文明和经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二是资金投入到位。政府要把精神文明建设资金投入列入财政预算,各乡镇要着眼于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建立各级财政拿一点、后盾单位帮一点、社会捐一点的投入机制,鼓励民间资金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多元投入机制,保障农村精神为文明建设的正常开展。三是工作落实到位。要把精神文明建设这一“软任务”变为硬指标,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列入对各级各有关部门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把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指标化、定量化,逐级分解,层层落实,建立一整套系统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制度,定期检查,年底总评。

(二)提高素质,狠抓“三个教育”

围绕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这个核心,大力开展“三个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一是思想教育。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x大精神教育和指导农民,提高他们认识社会的能力,消除固有和封闭、保守的旧意识,形成改革开放、共同致富的新意识,增强他们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二是知识教育。通过多种媒体和形式,加大对农民在科技知识、法律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及党的方针政策等方面的培训力度,增强他们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抵制封建迷信及邪教的能力。逐步破除封建迷信,阻止乱建坟墓、庙宇,大操大办红、白喜事陈旧陋习,形成崇尚科学、摒弃陋习、追求文明进步的良好风尚。三是道德教育。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村规民约等为主要内容,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农民讲社会公德、讲职业道德、讲家庭美德,争创省级文明县城、市级卫生县城、国家生态县城和中国旅游经济强县。

(三)优化载体,开展“三项活动”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贵在不断创新。创新活动载体,创新活动形式,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撑。一是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构建和谐南江为目标,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窗口”创建和“十大孝星”、“十佳公婆”、“十佳媳妇”、“十佳丈夫”、“十大孝星”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弘扬感恩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关心老人、尊敬老人的良好氛围,形成以德报怨、促进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二是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努力发展社区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广泛开展送戏、送电影、送书、书画展览等活动,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2131工程”、“农家书屋”、“农村文化大院”和“万村书库”建设工程,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努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更加可亲可信、深入民心。三是开展“和谐新村”、“和谐农家”创建活动。按照“标美公路进村、文明道路入户,人饮工程进村、安全饮水入户,农网改造进村、电视电话入户,环境整治进村、美化家园入户,特色产业进村、富民项目入户,科教文卫进村、文明新风入户,民主法制进村、遵纪守法入户,党的建设进村、党员帮扶入户”和“致富星、平安星、和睦星、科技星、计生星、卫生星”的要求,深入开展“和谐新村”、“和谐农家”创建活动。

(四)建好阵地,把握“三个关键”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贵在不断创新,创新重在持之以恒。好的创意,好的创新举措,只有坚持下来,才能产生实效,才能真正发扬光大。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强人员配备。乡镇党委政府要安排得力人员分管宣传思想工作。建立乡镇文化站,选配合适人员担任文化站长。面向群众挖掘人才,积极扶植农村专业和业余文化队伍,加强赶场老年拐棍宣传队、南江镇女子秧歌队、长赤镇腰鼓队、元潭乡唢呐龙狮队等民间文艺团体建设,努力提高农村文化工作者素质。二是挖掘民俗文化。积极传承“舀火纸、爨坛戏、杂耍、说春”等民俗文化,大力开展楹联文化县创建工作,奋力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充分挖掘“三国文化”、“巴人文化”、“红军文化”,不断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加强阵地建设。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在巩固和完善已建乡镇文化站的基础上,加大已规划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力度,抓好“三馆”建设项目及文化产业园区的开发工作,形成以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为基础的农村文化网络,配套科普书籍、健身器材和文化设施,让群众忙时有用处、闲时有去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新农村指导员工作总结汇报_农村农业工作总结_网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职员,农业,全文共 1341 字

+ 加入清单

新农村指导工作总结汇报

尊敬的刘书记,陈副部长,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下午好!

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里,能够代表云南大学团队向各位领导、老师汇报我们队一年来在保山市隆阳区从事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情况,我感到无比自豪。很开心,也能乘此机会向各位领导、老师流露出那些藏匿在我心中点点滴滴的新农村情怀,我感到三生有幸。不足之处恳请各位领导、老师给予海涵。

在汇报之前,请允许我代表在保山市隆阳区从事新农村建设的第三批云大队员向给予我们无限关心、支持和帮助的学校党委部门的各位领导、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谢意。尤其是陈副部长,每个节日的问候、每次亲切的询问都能够让我们释怀,让我们信心百倍和勇气十足。

2011年2月,我荣幸地被学校党委选定为云南省第三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派驻保山市隆阳区蒲缥镇蒲缥村,并担任省派隆阳区工作队队长。驻村以后,我既当好指导员,又履行好队长的职责,团结带领本队9名指导员认真履职、用心工作,有力地促进了隆阳区新农村建设工作。现将汇报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理论学习,深入调查研究

我虽然有农村生活的经历,但面对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变化,仍然感到农村工作知识和经验的贫乏。因此,我始终把加强学习放在第一位,在参加省、市、区、镇指导员培训班学习期间认真听课、做笔记,仔细阅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手册》和相关《学习材料》,学习有关“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明确指导员的工作职责,掌握指导员日常管理的规定和方法,了解各级部门在指导员工作中应承担的责任,谋划身为工作队长的工作思路。驻村后,及时指导各位指导员深入村组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村情民意,写好《民情日记》,制定工作计划。一年来,各指导员积极配合村组干部认真考察调研,摸清所在村情况。我们云南大学的4位老师一共走访了4个行政村,36个自然村,受访农民多达一千一百余户。共写800余篇民情日记, 出版12期板报,16期简讯,制作标语56条。由我撰写的《高黎贡山行》、《发挥文化遗产价值创造可持续性新农村》、《发挥文化遗产价值创造可持续性新农村——以保山市蒲缥镇为例》、《征地过程中乡土文化的困境——以蒲缥镇平子地为例》及《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节日的多重意义生产——以保山市端阳“花街”为例》分别在《保山日报》 2011年5月31日,第197期、《保山日报》2011年6月5日,第198期、《理论与当代》2011年第5期、《保山师专学报》2011年第4期、《吉首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一一发表。同时,我还利用身居农村的大好机遇,从中国农村现实处境中获得了对非洲的启发性思考。撰写了几篇拙作,分别在《国际观察》、《世界历史》、《西亚非洲》、《现代国际关系研究》、《北方民族大学学报》、《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等期刊上发表了。

二、加强协调沟通,争取各方支持

一是加强与市、区党委政府的协调沟通。指导员工作离不开各级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我注重与市区党委政府领导的密切联系和沟通。工作队开展的重要工作和活动及时向市区党政主要领导通报;我每季度在市、区工作队队长大会及指导员工作座谈会上通报一次我队指导员工作情况。市区高度重视省派指导员的工作,积极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主动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为指导员开展工作营造了良好环境。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情况汇报_工作汇报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卫生,全文共 3011 字

+ 加入清单

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农村环境卫生整改是农村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接下来就由小编给大家分享一篇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情况汇报,一起来看看吧!

今年以来,我镇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把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镇的重要任务摆上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加强领导,落实关键措施,着力打造“整洁、优美、宜居”的人居新环境,镇村面貌不断改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顺利通过了国家级生态镇省级专家组验收。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现有人口2.02万人,下辖11个村、2个居委会,共有81个小组。自从20xx年启动垃圾集中处理以来,我镇对环境卫生工作进一步重视,目前,镇村组配备专兼职保洁人员99人,配备了必要的保洁车、垃圾池(屋、桶)。20xx年,镇里投资40多万元新建了垃圾中转站,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

二、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开展情况

1、重抓集镇环境卫生管理

(一)抓认识,转变思想观念。镇党委、政府对集镇管理和卫生高度重视,提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通过改善居住环境,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镇里于20xx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镇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工作的意见》,全面推行“组保洁、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理”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模式。理顺了集镇卫生管理的责任主体,以前由镇村建站负责集镇的管理,去年把集镇管理办公室划归到居委会,由居委会负责集镇的管理和保洁,今年,我镇加大改革力度,将管理和保洁承包给个人,由居委会定期进行检查,实行严格的考核,此措施实施以来,集镇的卫生和管理变化喜人。今年,我镇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文件,要求各村积极创建优美村庄。

(二)抓宣传,营造氛围浓厚。今年以来,镇政府已投资5万多元加强对环境整治的宣传,先后印发了《致集镇居民的一封信》3000多份,制作了“三清工程”布幅标语40多条。对沿河路段的80多户居民,每户写下承诺书,不将垃圾和污水倒入河中,集镇的河道明显干净多了。对农村,通过宣传车进行集中宣传,宣传生态镇创建,提高村民的卫生习惯。截止目前,各村已悬挂横幅26条,书写永久性标语150条。

(三)抓重点,开展综合整治。重点实施了“六大工程”。一是绿化工程。中心集镇相关路段空地植草绿化,今年以来集镇已投入近100万元用于绿化和游园建设,新增加公共绿地面积1.9万平方米。二是净化工程。今年我镇已投入200多万元新建了日处理400吨、200吨、60吨的污水处理厂各一座,并已投入运行。投入280多万元配套了8.8公里的污水管网,达到路面排水畅通。建设垃圾中转站一座,实行组收集、村转运、镇集中、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新添置移动垃圾箱、固定垃圾池(箱)480个,改造水冲式公厕三座。投入150万元完成集镇农贸市场改扩建工程,我镇的农贸市场建设规模和运行质态排在乡镇的前列。三是美化工程。投入200多万元,对集镇主要路道进行美化亮化,两个集镇基本实现了墙体白色化。四是通达工程。加大道路硬化建设,经过多年的投入,目前全镇现有农村四级道路75公里,实现了村组通公路,交通条件极大改善。五是禁烧工程。全面推行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责任到户,干部深入田头地块,以“不点一把火,不冒一处烟”的要求落实禁烧,去年禁烧率达100%,建设秸秆预处理站一座,把秸秆预处理后当成沼气原料使用,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率达95%,六是环境整治工程。今年以来,共清理疏浚河道20条,达30公里,土方15万方,清理河道杂物、漂浮物800吨,清运路道、河道两旁垃圾1400吨,清理草堆杂物280处,清理小摊小贩占道经营和“四小”车辆乱停乱放乱占道,清理乱挂乱画乱拉乱摆现象,保持环境整洁,生态不被破坏。

2、开展村组环境卫生整治与管理

今年,我镇把3月、6月作为农村环境整治突击月,各村组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扫除”,各村将河道、道路两侧、庄台前后所有看得见的垃圾集中进行了清除,据统计,全镇共清理出垃圾至少200车,仅清运到垃圾中转站的就有50多吨。

通过环境整治,各村还拿出一条长庄台进行集镇整治,重点整治内容包括卫生、道路、河道、庄台前后、绿化、垃圾池建设等。我镇还组织各村支部书记和分工干部进行观摩,提出整改。通过此次活动,各村加强了保洁队伍建设,建设垃圾池的进度明显加快。同时,加快农村改厕步伐,全镇已改造无害化厕所1600多座,加大沼气池建设,已建设600多户沼气池。

3、加强镇村道路和河道保洁

对道路保洁,我镇聘请了18名养护人员,实行集中保洁,要求逢3的倍数必须上路进行保洁,并规定了每次保洁的长度和要求,各村对本村组的道路也聘请了专兼职的保洁人员,对公路、路面和河道进行保洁。

对河道保洁,一方面,我镇由水利站牵头,投资10多万元对全镇26条主要河道进行了集中保洁,聘请了15名专职保洁员,购买了15条小船,水利站定期进行考核;另一方面,各村对其他河道也进行了集中保洁,各村在主干道上还配备了垃圾池或垃圾桶,方便群众投放垃圾,方便清运。目前我镇的河道基本干净,群众的满意度比较高。

4、推进城乡垃圾统筹

目前,各村都有垃圾池,群众的卫生意识也在逐步提高,组保洁、村收集的工作进一步推进,各村能定期将垃圾运送到镇垃圾中转站。我镇制订了环卫基础设施设置标准和生活垃圾收集、清运、保洁标准及考核办法,要求各村将本村范围内的生活垃圾统一清运至镇垃圾中转站。加强垃圾中转站的日常管理。对站内员工进行合理分工,明确职责,明确专人负责机械设备的操作和定期保养保洁,维护站内车辆进出秩序,打扫站内卫生并负责消杀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回顾总结我镇开展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级要求和先进地区的经验,仍有一定差距,群众还不能自觉的参与到治理、建设自己的家园中来。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对照上级要求,大力开展“四位一体”工作,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是继续加强宣传,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对干部群众开展环境整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宣传教育,通过对全社会的广泛宣传,进一步营造领导重视、群众参与的浓厚氛围。

二是以文明小康村为标准,继续改善村庄环境。从治理“散、小、乱”和“脏、乱、差”入手,加大村庄环境整治的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对各村聚居点的人居环境实行“六化”工程,即: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

三是实施生态城镇建设工程,提升小城镇的档次和品位。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重点做到“六整治、六提高”,用三年时间把各村的环境进行整治。在此基础上,将对镇村骨干道路进行绿化美化,规划建设绿色走廊,栽植香樟、垂柳、紫薇等绿化树木,提高绿化普及率。

四是订立责任制度,提高综合养护。我们将与各村订立环卫工作责任制,重点加强河道和路面的保洁,要求每条河道设置管护牌,明确管护责任人、管护范围和要求;要求各村建立保洁队伍,对村居实行定期保洁,村庄垃圾做到定期清运;将创新管护机制,继续把农村公路养护与村保洁进行挂钩,实行统一考核。

以上是我镇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方面的工作汇报,当然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今后,我们将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直接支持和指导下,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落实长效管理措施,扎实提高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水平,为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和进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3297 字

+ 加入清单

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下小编为大家提供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根据年初确定的课题要求,我校课题组与市新农村办公室紧密合作,对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和未来工作思路,开展了专题调研。

(一)农业现代化工程深入推进

1、农业规模化水平不断提升。粮食生产水平提高。夏粮连续八年保持增产,创建省级小麦万亩高产增效示范区2个、水稻万亩示范片3个,部级水稻万亩示范片3个。建成测土配方施肥万亩示范片1个,千亩示范方4个。主导产业发展强劲。全市新增高效农业28万亩,高效农业规模化占比达74%,家禽和生猪规模养殖占比分别达94%和73%。新增设施农业4、5万亩,千亩设施农业园区11个,镇和镇实现村村全覆盖。休闲农业量质齐升。新增休闲农业1、8万亩,长江药用植物园等4个1000万元以上休闲农业项目加快建设;如城镇村被评为全省13个最具魅力休闲乡村之一;涌现出镇生态园、镇垂钓和公园、软件园天恒生态园和休闲农庄、镇森果生态园等一批生态农业发展典型。

2、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迅速。新增、等省级以上龙头企业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9:1,农产品出口总额保持第一、全省前列。农业品牌打造持续发力。全市注册涉农商标807个,认定为省著名商标4件、市知名商标12件。“苏·皋长寿”集体商标荣膺“首届品牌紫金奖暨品牌耀25年”最具成长力品牌。农业专业服务全面拓展。全市新增农机服务组织6家,累计达49家,新增省“三星”级农机专业合作社4个,建成市级示范合作社2个,神牛、江恒被评为省首批“五好”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新增植保、育秧等社会化服务组织25家,组建植保专业队62个,集中供秧面积达28万亩。

3、农业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有机农业发展势头迅猛。有序推进粮食、蔬菜、水果、畜禽、水产五大有机生产基地规划建设,认证无公害农产品47个、绿色食品3个、有机食品4个,续报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1个。新发展有机农业生产基地16个、面积1、7万亩,其中有机稻米0、98万亩,5家省动物防疫达标示范场和4家蛋、肉鸡标准化养殖场顺利通过验收。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加强。2019年度治理高标准农田土地2、5万亩;实施如海灌区第九、十期、焦港灌区第二期、中央小型重点县第二、三期、千亿斤粮食工程等12个项目,总投资2、29亿元。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86%,新增大中型拖拉机125台,秸秆还田机101台套,夏秋两季完成秸秆机械还田面积95、3万亩,秸秆机械化还田率66、36%。

4、农业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土地流转规模扩张。全市新增流转土地面积15、78万亩,累计突破50万亩,占承包总面积的40%;镇村、镇、镇村、镇村、镇村、经济开发区桥港村等29个村连片流转面积达千亩以上,流转达300亩以上的村(社区)257个,占比77、4%。三资投入实现突破。成功举办了两次农业招商活动,项目签约99个,协议投资总额47、7亿元人民币和2900万美元,实现“三资”投入农业18、9亿元。涌现出长江药用植物园、天龙畜产品扩建、乳业和冷冻等一批项目农业新亮点。园区建设进程加快。启动了四级农业园区联创工程,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市级农业园区2个。如城镇现代农业产业园获省政府授牌,镇农业循环经济生态示范园列入省级动态监测。长江镇(港区)、经济开发区(柴湾镇)正在进行规划修编;吴窑镇、江安镇、东陈镇已邀请省级二级资质单位编制省级园区规划。生产能力大幅提升。日光温室、喷滴灌、连栋大棚和防虫网等设施快速发展,标准钢架大棚占比达50%。推广高效植保机械和温湿控制器、桑树修剪机、秸秆捡拾打捆机、太阳能灭虫灯、深松耕整地机械等高效设施农业装备2644台。经营形式不断创新。形成了“返乡能人+农户土地、村干部+农户土地、民营资本+村干部+农户土地”等多种经营模式,设施农业生命力显著增强。

(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初步改善

1、魅力城镇打造成效显著。搬迁改造连片推进。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16个镇共启动20户农户以上的整建制搬迁地块33个,累计搬迁农户1475户,整理土地1327亩,分别占年计划的115%和103、6%。房产开发稳步推进。截至10月底,16个镇累计新增房产开工面积99、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71、3万平方米,分别占年计划的87、4%和91、1%。目前在建或拟建的9层以上的标志性或高层建筑达到62栋,高层建筑基本实现“镇镇有”。农民集居区建设强势推进。全市镇区农民集居区建设今年已开工35972户,建成24037户,入住21576户,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9、1%、82、77%、85、01%。

2、城乡功能配套日趋完善。“十个一”建设项目全面铺开。把“十个一”功能建设作为完善镇区功能配套的基本要求,全市共有镇区入口、商务宾馆、生态公园等“十个一”在建或整改提升项目近50个,通过“十星级”考评项目累计达86个。道路建设力度持续加大。截至10月底,16个镇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28亿元,占年计划的85、1%。九华镇庙前路、下原镇惠园路、镇滨河路等13条道路完成整修提升,另有19条道路建设工程正在加快推进。功能配套同步跟进。注重道路绿化、地下管网、路灯设施、小区功能区等各项配套工程建设与主体功能建设同步跟进,做到路通管通、绿化连片、亮化到位、配套完善,努力形成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均衡配置、宜居宜业的新型服务设施体系。

3、城乡环境整治魅力彰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完成农村危桥改造100余座。河道整治已通过验收,如海灌区、焦港灌区、中央财政小型重点县等年度工程全部完成,新建防渗渠320公里,新建、改建泵站50座。省级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8个试点村已完成实施规划。农村综合整治持续开展。全市新增成片造林1、1万亩,建成绿色现代农业园区5个,四旁植树107、8万株,超额完成了市年度目标任务数。建成市绿化示范镇3个、省级绿化示范村20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1、66%。

(三)农民增收保障水平有力提升

1、农民增收成效显著。农民培训转移大力实施。成立全国首家县(市)级就业促进会,培训农村劳动力6918人,培养农村实用人才3102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967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98、4%。全民创业层次大幅提升。全市村干部创业率、村级党组织书记创业率和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率分别达72%、86%、90%。在政策、项目、技术、资金等方面对返乡创业人员进行扶持,全市返乡能人创业1106人,独办、合办私营企业960个,累计新增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6674个,总数居第二。村级集体经济再获增长。通过开发集体资源、盘活集体资产、经营集体资金,借助土地流转和“三大合作”平台,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全市村级集体收入达2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有232个。

2、公共服务持续改善。新建、改建、扩建幼儿园25所。市社会福利中心被评为全省示范性养老机构,5家镇级敬老院被命名为省级文明敬老院,16家镇级敬老院被评为市级文明敬老院。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基本药物管理信息系统全面运行,群众就医负担明显减轻,全市基层医疗机构门诊费用同比下降29%,住院费用同比下降4%。“爱心超市”实现了镇村全覆盖,为农服务社建设管理水平全省领先。

3、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完成新农保缴费人数45、5万人,覆盖率100%。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360元和240元,五保集中供养、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4220元和3200元。建立了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自然增长机制,慈善助医、慈善助学活动进一步深入。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60元,参合率连续三年100%。全市共新增5184名失地农民纳入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发放基本生活保障资金5684万元。新增被征地农民实现“即征即保”,“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与新农保、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重复享受”政策得到省人社厅充分肯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关于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543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

为全面了解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充分利用好我县的人力资源,搞好劳务输出,促进劳务经济发展,近日,县委办与县政协办公室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乡镇和有关部门进行了调研,基本摸清了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发展劳务经济作了一些思考。

一、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点

我县农村劳动力共有25.3万人,占农村人口的58.8%。目前,全县农村年劳务输出总数约10万人(次)左右,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30%。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山东、山西、新疆、江苏、浙江等地,主要从事选铁、建筑、肉食加工和餐饮业,或在当地的纺织、机械制造、服装企业打工,其中,从务工行业来看,从事选铁行业的人数占31%;从事建筑业的人数占12%。从务工时间来看,常年在外务工的占73.8%,季节工占26.2%。从性别、年龄结构来看,男性占60%,女性占40%;16—45岁者占86.4%,46岁以上者占13.6%。我县外出务工农民人均年收入5000元,全年总收入约为4.25亿元。

从调查情况看,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发展劳务经济已成为县、乡政府和农民群众的自觉行为。近年来,县、乡政府把劳务输出工作当做帮民致富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完善服务”的工作机制,形成了重视发展劳务经济的浓厚氛围。特别是在选铁行业上,我县已形成了一支有3万多人的劳务队伍,遍布全国各地,具有了相当大的规模。农民群众也把劳务输出作为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自发或有组织地外出务工,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XX年我县外出务工人员5万人次,XX年达到8万人次,XX年达到10万人次。

(二)劳务输出逐步增量提质。随着全国劳务大市场的逐步形成和农民思想认识的提高,我县劳务输出得到有序健康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以青壮年为主,外出务工人员的平均年龄为28.6岁,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6%,接受过各种技能培训或有一定专业特长的占24%。可以看出,外出务工农民平均年龄比较年轻,也是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教育的群体,他们也不断由体力型逐步向技能型、智力型转变。同时,劳务输出也由本省内的近距离输出,不断向北京、广东、江浙等地延伸。

(三)就地转移空间增大。近年来,随着我县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引来了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实现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据统计,仅濮城工业园区的玻璃制品、塑编等企业就吸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过千人。

(四)回乡创业人员不断涌现。我县农民外出务工获得的收入,除用于必需的生活费支出外,大部分资金带回了家乡,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还有一批“打工能人”通过外出务工,逐渐成长为懂技术、有资产、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他们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后,选择了回乡创业。截止到XX年6月底,全县务工人员回乡创办“回归型”企业13个,引进各类技术40多项、资金1亿元左右,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二、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方面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调查中我们也深刻地感到,与农民外出务工的要求相比,与市场对用工的需要相比,与我县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相比,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输出机制不够顺畅,组织化程度较低。劳动保障、共青团、妇联、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等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机制,信息和资源不能共享,难以形成多方互动的有机结合。在这种情况下,我县农民工绝大多数采取投亲靠友和熟人帮带的方式外出务工,而通过有关组织输出的很少。据了解,全县在外务工人员经过正当中介机构有组织输出的仅占1.5%。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报告_情况汇报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517 字

+ 加入清单

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为认真落实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的通知》(人劳就发〔〕02号)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发〔〕36号和国发〔〕5号文件,做到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我们对全乡**村**个村民作了深入调查。

我们的调查采用了据实填写“**县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表”、与个别在家务农的村民座谈和电话调查个别外出务工农民的基本情况等形式。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类型、就业方式、就业区域、就业工种、就业收入等作了详细的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对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农民工素质等方面询问了在家务农村民和外出务工农民的建议。现作简要分析如下:

一、被调查的**个村共有**人,其中劳动力**人(劳动力系指男16周岁至60周岁、女16周岁至55周岁的农村人员,下同)占总人口的%。经过各种职业培训和参加过正规职业学校培训几乎没有。

二、劳动力在本乡就业共有**人,占总劳动力的%。其中农业生产达**人,高居%;从事专业养殖**人,仅占%;从事农产品经营**人,占%;从事专业农产品加工**人,仅占%。

三、农村富余劳动力在省外就业共有**人,占总劳动力的%。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浙江(**人,占%)、广东、福建(**人,占%)、其他地区(**人,约占%)等。

四、被调查劳动力的就业方式以“亲帮亲”、“邻帮邻”和自谋职业为主,有少量劳动力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就业。

五、被调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外出务工劳动力就业工程主要是制造、建筑业,采矿、其他服务业,另有少量人员就业工种不固定。

六、对就业收入的调查,我们发现,文化程度高的月均收入可达1000元以上,而文化程度低的的务工人员月均工资一般为400元至800元,有的低至月均工资300元,仅有少量劳动力月均工资可达近1000元。

综上分析,我们认为,响应党和国家“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推进。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的号召,我们建议如下:

一、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农业投入,加快农村基本设施建设,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不断转变农民的就业培训观念。从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农村已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偏少,同时青壮年劳动力比例偏低。在家务农村民多为老弱病残等农民,对下一代子女的教育缺乏先进的理念,以至于许多学生初中毕业,甚至初中尚未毕业就随父母外出打工,失去了接受职业培训的机会,特别是失去了正规职业学校培训的机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就业技能等有很大的影响。长此以往,势必导致农民工素质越来越低,不能从事带有技术性的工作,使就业矛盾愈加突出。基于这个原因,我们认为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加快农村基本实施建设,给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以更多更好的优惠政策和资金。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转变农民的就业培训观念,给予必要的政策,鼓励农民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参加学以致用、用以致富的就业培训,并保证就业培训的时间和培训的质量,从而将传统的“亲帮亲”、“邻帮邻”就业方式转变为职业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结合政府有关部门成批输出。这不但能增强农民工素质,更能为农民工解决许多就业咨询、就业法律等相关问题,节约就业成本,最大限度地节约支出,确保农民工待遇的提高。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2392 字

+ 加入清单

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查报告

几年来,**市一直把搞好土地有序流转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维护农村稳定的大事来抓,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从促进农村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高度出发,积极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取得了较好成效。截止2019年末,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81574公顷,涉及55700个农户,分别占承包耕地面积的10.8%和总农户的11.2%。其中流向种养大户和龙头企业的为1907公顷,占流转总量的2.3%;流向农民专合作组织的1980公顷,占流转总量的2.4%;流向农户的77687公顷,占流转总量的95.3%。在土地流转总量中转包的61574公顷,出租的8143公顷,互换的389公顷,转让的7252公顷,入股的1980公顷,其他形式的2236公顷,分别占流转总量的75.5%、10%、0.5%、8.9%、2.4%、2.7%。流转的土地中自发流转的75873公顷,占流转土地的93%;乡村组织提供信息流转的1461公顷,占流转土地的1.8%;委托乡村组织流转的4240公顷,占流转土地的5.2%。流转出的土地主要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占流转总量的80%以上,种植经济作物和蔬菜占流转总量的10%左右。流转期限以中短期为主,5年以下流转面积占88.4%,5~2019年占4.3%,2019年以上占7.3%。由于**市采取土地入股等形式,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数粮大户,搞土地规模经营,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实现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发挥了规模效益。一是促进了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通过土地入股流转,使农村土地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有能力经营的农民集中,实现了土地规模经营。二是实现了转移劳动力和农民增收双赢。农村土地流转后使一些会手艺、头脑活、善经营的农民摆脱了土地束缚,或打工,或经商,服务于二、三产业。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活跃和繁荣了城乡经济,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三是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通过成立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规范土地流转操作程序,加快土地流转进程,采取公司+流转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形式,吸引大量社会资本投向农业,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现代装备、现代管理在农业领域的运用和推广。

主要问题

近年来,**市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在市、县两级政府和各级农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对依法推进土地流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一是对土地流转的意义和认识不足。许多农民还没有把土地流转作为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产出率、转变经营方式、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多种经营、拓宽增收渠道等有效手段和必然途径。有些农民依然存在小富即安的传统观念,不愿离开自己那块有限收入的土地。二是土地流转需要进一步规范。各地没有完全健立和实施土地流转登记备案制度。有的流转主体和行为还不能完全依法运行。对流转情况缺乏相关备案登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让变更手续。合同文本还没有统一。还存在土地流转引起的纠纷现象。三是土地流转的体制机制和流转形式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换言之,以土地经营方式的变革为显著标志的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协调。

对策与建议

一是要广泛宣传,提高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结合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活动,采取电视、广播、标语、条幅、下发宣传单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土地流转的意义及土地流转政策措施,以及流转土地农民增收的实际效果,消除农民思想顾虑,提高土地流转意识。

二是积极调研,及时解决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要把土地流转作为一个课题,组成调研组,深入县(区)、乡村和农户对**市土地流转情况开展调研,及时掌握全市土地流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新办法。

三是加强典型引导,营造土地流转的良好转氛围。要把培育土地流转典型作为促进土地流转的重要手段,总结典型经验,加强引导。

四是要健全制度,依法规范土地流转。健立和实施土地流转登记备案制度。确保流转主体和行为符合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对流转合同及有关资料进行归案并妥善保管,建立流转情况登记册,及时记载和反映流转情况。对以转包、出租或其它方式流转的,及时办理相关备案登记;对以转让、互换方式流转的,及时办理有关承包合同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让变更手续。建立和实施土地流转合同管理制度,指导流转双方在自愿协商的基础上,建立稳定规范的流转关系。使用省里统一制定的合同文本。较大规模或涉及主体较多的流转,必须由农经站指导流转双方签订流转合同,进行合同登记、鉴证。

五是重视纠纷调处,保护土地流转。为保护土地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该市各县区于2019年全部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要充分发挥作用,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全部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

六是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流转形式。坚持以《土地承包法》及中央和省相关规定为准绳,鼓励农户依法采取转包、转让、出租、互换等多种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合作社等土地流转组织形式。在保持原承包关系不变的前提下,由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自愿申请,并以土地经营权入社的形式,组建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由土地流转合作社进行集中统一规划、统一经营。这种模式以股份制和合作制为基本形式,实行“三权分离”,即村集体拥有土地所有权,农民拥有土地承包权,土地流转合作社拥有土地经营权,实行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管理制度,农户按入社土地面积从合作社获取分红收益。这种形式既能够把土地集中流转出来,促进高效规模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又可以克服其他土地流转形式存在的弊端,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维护承包农户和经营业主的合法权益,提高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有利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大学生农村小学社会教育情况社会实践报告_社会实践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学生,乡村,小学,全文共 1508 字

+ 加入清单

大学生农村小学社会教育情况社会实践报告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方略的实施,我国农村中小学所取得的成绩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党的xx大以后,我国农村教育事业驶入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健康轨道。目前,在我国农村普遍实施了根本意义上的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机制,不仅巩固和加强了农村义务教育“普九”成果,同时还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创建进程。

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应试教育积重难返,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工作近乎唯一的目标,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忽略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农村中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逐步浮出水面,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为此,笔者对所在的滨州市滨城区堡集镇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

二、调查方式

我们选择了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问卷式调查用于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访谈式调查用于收集非标准化的无结构的定性资料。通过调查,得到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然后经过归纳、分析、综合、整理,得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本次调查我们重点采用访谈法,正是想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谈的方式,探询我镇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共谋改进我镇义务教育的大计。

在访谈人群选择上,我们依据典型性、广泛性原则,采取发散的方式,寻找可以影响到乡村义务教育的各大主体,分别和一部分学生、教师、家长等进行了访谈。

三、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成因分析: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经过分析整理,我们概括出了我镇义务教育的现状如下:

现状一: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的严重短缺首先体现在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最近几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仅占gdp 2%的比例。就这2%而言,绝大部分都投入到了高等教育和城市中小学教育中,等到本来就十分有限的经费到了区、县、镇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手中,他们中的一些好大喜功者却充分利用这一经费,在城区大兴“示范校”、“窗口校”,不遗余力地标榜个人政绩。笔者在一篇教育调研报告中看到了一个仅有60万人口的小县,不顾百姓的反对,不惜斥资近亿元将原本就修建得相当不错的一所重点中学易地重建。这般层层卡扣,最后到达农村中小学尤其是义务教育学校的几乎是微乎其微。

由于教育经费的严重短缺,加之某些教育官员的政绩膨胀,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体美劳等不少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所谓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也是绣花枕头,成了摆设。由于信息渠道不畅,能熟练或基本熟练使用电脑的不足半数,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成为了梦想。

现状二:师资力量薄弱

笔者所处的乡镇,六处完全小学中,除了中心小学师资力量相对较为雄厚一点外,其他小学,没有几个是个正规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几乎是清一色的“民转公”。他们中只有极少数受过专业培训,大部分是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通过查阅所在乡镇的教师档案资料,发现全镇中小学教师平均年龄47岁,其中,50岁以上占51.8%。不仅年龄老化,而且学历偏低,知识结构老化,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六处小学中,市、区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几乎为零;初中学校,稍有改观。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试想,这样一支队伍担负着我镇中小学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的繁重而艰巨的任务,谈何容易?!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