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文娱部介绍精选20篇

浏览

5899

范文

1000

大学生个人事迹介绍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学生,个人,人事,全文共 565 字

+ 加入清单

我叫唐文晶,是一名即将毕业学生,就读**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微电子专业。大学的三年来,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友谊以及各方面的陶冶,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学到了很多知识,作为初学者,我具备精彩的进修手段而且乐于进修,敢于创新,不绝追求卓越;作为参加者,我具备厚道可信的风致,富有团队相助精力;作为率领者,我具备干事老到、坚决的气魄沤背同精采的雷同和人际协调手段。有很强的忍耐力,意志力和受苦刻苦的品格,对工作当真认真,起劲进取,本性乐观执着,敢于面临坚苦与挑衅。

为了更好地顺应社会地必要,我在把握勤学校课程地条件下,充实操作课余的时间,阅读了大量地课外读物,拓宽了本身地常识面。

通过专业课程的进修,我现已具有较强的计较机操纵手段和专业软件的行使。能干office、wps软件,纯熟行使quartusii、max+plusii、altiumdesigner6、altiumdxp20xx、protel99se软件,能干veriloghdl、vhdl、c语言。计较机硬件方面,我认识其构成道理,可以或许纯熟地举办计较机地组装,独立解除计较机地各类妨碍。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应届生,我深知大学的学习生活只是奠基的了走向社会地基本,在将来我将面临着及大的挑衅。但我会以气力和热诚地心面临这些挑衅,从中汲取履历,富厚自我,从而更好地实现人生代价。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介绍福建的经典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048 字

+ 加入清单

永定土楼位于龙岩地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的山区民居建筑,是我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土楼分方形和圆形两种。龙岩地区共有圆楼360座,方楼4000多座。

永定土楼从古代至解放前,是客家人自卫防御的坚固楼堡,土楼用土石夯筑,不用钢筋水泥,但牢固如石。土楼的大门是用十厘米厚的杂木制成,外钉铁板,有的楼门上还装有防火水槽。圆形土楼一、二层不开窗户,有双层的外层开窗,除用于通风纳光外,也便于狙击入侵之敌。土楼最高层处设有了望台,以便了解敌情。

土楼除防范外还有防火、防震、防兽和通风采光等作用。而且冬暖夏凉,是一种特独的建筑。圆形土楼是客家人居住的典范民居。圆形一般由二、三圈组成,由内到外,环环相套。外圈高约10多米,高三至四层,共有一二百个房间。底层是厨房和餐房,二层是仓库,三、四层是居室。二圈两层,均有30~50个房间。中间是祖堂。是婚丧喜庆的公用场所。楼内有水井、浴室、磨坊等设施。比较典型的土楼有振成楼、承启楼和遗经楼。振成土楼位于永定县湖坑乡洪坑村,建于1920_年,占地约5000平方米,分内外两圈。外圈4层,每层48间,按八卦图形设计,每卦6间,一梯楼为一单元。卦与卦之间筑有防火墙,以拱门相通。祖堂为一舞台,台前立有4根周长近2米,高近7米的大石柱,舞台两侧上下两层30个房间圈成内圈,二层廊道有精致的铁铸栏杆。1986年4月,在美国洛杉矾举办的世界建筑模型展览会上,中国的振成土楼与雍和宫、长城并列为三大建筑而名闻于世。目前振成土楼已对外开放,设有客房、餐馆、浴室及卫生设备。汽车可直达该楼。承启土楼位于永定县古竹乡高头村,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20_年)。全楼直径73米,走廊周长229.3米,全楼为三圈一中心。外圈4层,高11.4米,每层设72个房间;第二圈二层,每层设40个房间;第三圈为单层,设32个房间。中心为祖堂,全楼共计400个房间。整个建筑面积为5376.17平方米。1986年,我国邮电部发行一组中国民居系列邮票,其中就有承启楼为图案的邮票。

遗经土楼位于永定县高陂乡上洋村,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属于方形土楼。外墙东西宽136米,南北长76米,占地10336平方米,其后座主楼高17米,5.5层,是永定县现有土楼中最高的楼房。主楼左右两端分别垂直连接一座四层楼房,并与同主楼平行的四层“中厅楼”相连,合成一个巨大的方楼。遗经土楼共有280个房间,51个人小厅堂,整个建筑布局规整。显示了我国古代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大一自我介绍分钟_大一学生入学简单大方自己介绍

范文类型:自我评介,适用行业岗位:大一,学生,个人,全文共 220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来到这里,我非常的兴奋,因为我又能在新的环境中,找到新的朋友了。

我是一名学一般,相貌一般,体格一般的内向学生。我沉着冷静,比较和善,也比较好相处,大家可以和我多交朋友。我喜欢看书,特别是喜欢书,希望在大学能够交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书友。

我和在座的同学们一样,渴望展翅高飞,渴望将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有施展才华的更广阔的天地。我想,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未来的四年里,由各位老师的倾情传授,我们一定会有一个更加无限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介绍贵州四洞沟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赤水丹霞位于中国最大的红层盆地—四川盆地南缘,地处贵州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赤水丹霞地貌发育处于回春青年早期发育阶段,区内峡谷、绝壁、溪流、飞瀑遍布,丹霞地貌主要以高原峡谷型和山原峡谷型为主,峡谷深切,地面破碎,地势起伏大。海拔最高处约1730m,最低处240m,相对高差近1500m,存在1600~1700m、1400~1500m、1200~1300m、900~1000m及300~500m等多级地形面。白垩系嘉定群是赤水丹霞地貌发育最为核心的物质基础,以河湖相厚层块状红色砂岩夹粉砂岩为主,岩石坚硬,抗侵蚀性强,垂直节理发育,多发育峡谷崖壁等高大雄伟的丹霞地貌形态。侏罗系地层以紫红色、紫灰色砂岩、泥岩、页岩为主,岩性较软,抗侵蚀性弱,主要以剥蚀—侵蚀红岩低山、丘陵等地貌形态为主,边坡和缓。

地质构造

老第三纪以来,在赤水市境内相继形成一系列东西向及南北向小构造体系,主要有大白塘向斜、磨子岩背斜、土城鼻状背斜、旺隆场背斜及官渡背斜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介绍天津五大道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00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天津____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天津旅游观光。我是导游员陈奕婷,

我旁边的这一位是我们的司机门师傅。今天就由我们来为大家服务。如果大家在旅途中遇到什么问题请您尽管提出来。我们会竭诚为您服务。最后在这里望大家能够在天津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地方是天津五大道风情区。首先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五大道的概况。五大道是指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区成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西康路以东,马场道与南京路以西的长方形区域。总长度为17公里,总占地面积为1.28平方公里。内涵23条道路。历史上曾经由海河淤泥垫地而形成。19世纪初,这里曾是英国租界。

说起小洋楼,上海、青岛、厦门都有很多,但是比较起来,天津却是现存最多,保存最为完好,也是最为出名的。在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这里居住的人不同寻常。据不完全统计,在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在这里就曾居住过两任民国总统,分别是徐世昌,曹锟。七任国务总理或代理国务总理以及各省的督军,实业家,买办。

今天我们主要游览的景点有天津外国语学院,粤唯鲜酒楼,和平宾馆,庆王府,民院体育馆,以及其他名人旧居。好了,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来体味五大道独特的风味建筑。

现在我们大家所看到的就是写有五大道三个字的大时钟。它是五大道的标志之一。那我们今天就以它为起点,首先游览的就是马场道。下面请大家随我参观。

马场道是五大道中最长的一条路,他全长是3216米。因通往英租界的跑马场而得名。下面请大家跟我继续参观。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天津外国语学院。它的前身是北疆博物院。北疆博物院是近代所设立的第一家自然博物馆,它的创办者是法国学者离桑,中文名字叫桑志华。大家请看,它的建筑为典型的法式建筑,主要体现的是它的大屋顶,它的大屋顶主要体现的是法国曼赛尔的建筑特色。

眼前的这座小洋楼,它始建于1905年,是有英国的皮毛商人达文士修建。这栋小洋楼是五大道上为数不多的西班牙式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介绍岳阳楼的英语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081 字

+ 加入清单

Welcome to Yueyang Tower, one of the three famous buildings in Jiangnan.Today, I will introduce Yueyang Tower to you as a super tour guide. My name isLuo Ganquan. You can call me Luo Dao or Xiao Luo.

Yueyang Tower is located on the Bank of Dongting Lake with beautifulscenery and long history. Fan Cuyan of Song Dynasty once wrote Yueyang Tower topraise Yueyang Tower.

Yueyang Tower is 21.35 meters high, with four columns and three floors. Itis a pure wood structure without a brick. There are four ridges on the eaves ofeach layer. The first ridge is decorated with lotus flowers and lotus pods, andthe head up is Phoenix; the second layer is the head up tap; the third layer isdecorated with rolled grass, and the head up is Huiwen Ruyi Xiangyun. The roofof Yueyang Tower, especially the helmet of ancient generals, is called helmettop. Because helmet top is very rare in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it is one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makes Yueyang Tower famous. The whole YueyangTower has made amazing achievements in aesthetics,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so it has enjoyed the reputation of "Yueyang World Tower" since ancienttimes.

In fact, Yueyang Tower is really famous in the world when fan Cuyan wroteYueyang Tower. In the fourth year of Qingli period, Teng Zijing was demoted tobe the magistrate of Yuezhou for being framed. As soon as he took office, he didthree major things: first, he built Yanhong dike to prevent the waves ofDongting Lake; second, he set up county school to cultivate talents; third, herebuilt Yueyang Tower. The scale of the rebuilt Yueyang Tower was verymagnificent, but Teng Zijing knew that it was not enough to rely on its grandeuralone. Teng Zijing immediately thought of Fan Zhongyan, who was the same as TengZijing. Fan Cuyan, like Teng Zijing, was demoted as the magistrate of Dengzhoubecause he was framed. Teng Ziren drew a picture of the autumn evening inDongting and wrote a letter of Qiuji to introduce the momentum and structure ofYueyang Tower. After reading it, Fan Zhongyan finally wrote the famous story ofYueyang Tower, in which "worry about the world first, and enjoy the world later"has become a famous sentence of reincarnation, inspiring generations of futuregenerations to work hard.

All right, everybody can go into the building now. Ladies and gentlemen,the first thing you can see here is Yueyang Tower, which is composed of 12pieces of red sandalwood. It is said that Teng Zijing was overjoyed when hereceived Yueyang Tower. He immediately asked Su Shunqin, the great calligrapherat that time, to write it and Shao song, the famous sculptor, to carve it on awooden plaque. As a result, "Lou, Ji, calligraphy, sculpture" is known as thefour unique. Its a pity that what we see now is not the "four unique plaque".It was destroyed in the fire as early as the reign of emperor Shenzong of theSong Dynasty. The Yueyang Tower here was written by Zhang Zhao, a greatcalligrapher and Minister of the Ministry of punishment in the Qianlong periodof the Qing Dynasty.

Thats all for me. Ill give you 15 minutes to take photos.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介绍陕西华山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这里山峰陡峭,时刻布满危险;这里森林茂盛,绿树成荫;这里有许多奇特的景观,没错,这里就是五岳中的西岳——华山。今年夏天,我有幸游览了这个美丽的地方。

华山是中国的五岳中的西岳,它主要是险、陡,坐在缆车上往下望,石头之间的缝隙里钻出一棵棵粗大的大树。

华山海拔2154.9米,国家AAAAA级名胜景区,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城南,南方是秦岭,北方是黄河。分别有东峰(朝阳峰)、西峰(莲花峰)、南峰(落雁峰)、北峰(云台峰)和中峰(玉女峰)。

8月25日早上,我们坐火车来到了华山,然后坐西峰索道到达西峰,我没有想到的是:西峰的索道站建在山洞里,真是一大奇观。

下了缆车,我感觉有点冷,妈妈就立刻给我穿上了衣服。脚下是工人铺的登山小路旁边有铁链,还不时有告示牌“请勿翻越”。一个个台阶紧紧的挨着,好像永远也爬不完。我们爬上一会儿,就休息一会儿。

我们爬了一会儿,到了西峰,我觉得好美呀!旁边的山上都是云和雾,仿佛自己在天上。

我们去北峰的路上十分危险,有铁链,要爬上去,有十分危险的登山台阶。我本来不想爬了,可一想到马上就可以看到美丽的北峰,我就一直往上爬。最后见到了美丽的北峰,也见到了华山论剑的石碑。

我们又去了东峰、中峰,可都没有南峰美丽。

我们到了南峰,它是华山的最高峰,在上面有许愿池,还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华山(南峰)高程:2154.90米”。在那儿,旁边的西峰仿佛在云里一样,美极了。

我喜欢这(西岳)华山,希望你们有时间也来爬这十分美丽的华山。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万里长城导游词_介绍万里长城的导游语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长城参观,我是长城旅游社的导游,我叫阿衰,这天能为大家服务,感到十分高兴。

请大家向右看我们已经到了长城,长城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一共有一万三千多里。咱们走的这一段长城名叫八达岭长城。长城的城墙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城砖和条石筑成的,城墙外沿有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了望口和射口,垛子上凹的地方叫了望口,底下的方洞就是射口,可不要搞混淆哦!

快看!咱们此刻所站的地方是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能够互相呼应,隔这么远怎样呼应呢?我来告诉大家吧!如果北方的匈奴来入侵,士兵就在烽火台上点燃烽火,另一个城台看到了,就也点燃烽火……透过这种方法,召集各地的诸侯前来救援。

摸一摸墙上的条石,踩一踩脚下的方砖,想一想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这些条石,每一块都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你们明白吗?长城是有感情的,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

好了,这次的导游就到那里了,请大家亲自攀登长城的制高点,感受它的雄伟与瑰丽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介绍桃园的导游词怎么写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一进桃园,看见马路两旁栽满了花草树木,再向前走,看见停车场上停满了车,说明今天来了不少人。

我们先去了一片小桃林。里面种满了桃树,桃树上几乎没有绿油油的树叶,多数是粉红色的小巧的桃花。小桃林里还有桂花树,桂花树上有嫩绿的叶子,也有香喷喷的细碎的桂花。听爸爸说,桂花分成两种,一种是金桂,另一种是银桂,这些桂花还可以泡茶呢!来参观的人,有的把花朵摘下来,戴在头上;有的为花朵照相;还有的在观察花朵。我看看这一朵,又看看那一朵,东看看,西看看的,只是觉得漂亮,也没仔细观察。

我们走着走着,便看见了一片更大的桃林,一进去,一阵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我看得眼花缭乱了。桃花除了粉红色,还有白色的,白色的桃树比粉红色的桃树的树叶多,说明白色的桃树比粉红色的桃树后长,白色的桃树长出来,粉红色的桃树就会枯萎。

桃林里还有鱼塘,那里有活蹦乱跳的鱼儿,有深绿色的水草,还有白色带着棕色的渔网呢!我们走到这里,看到前面有一条用石板砌成的小路,我们向小路走去,感觉到小路只能走两个人,如果那两个人太胖,有一个人就会滚下鱼塘里。我们看完了桃树,又闻了桂花,就去其他的地方了。

最后,我们去了一个叫观鸟台的亭子,走上去,可以看见对面有上千万只像水鸟的鸟儿,这些鸟儿从早到晚一直呆在那儿,到深夜才回巢。它们有的飞下鱼塘里捉鱼;有的在天空中飞来飞去;有的停在树枝上,一动不动的;还有的停在鱼塘边的沙滩上面。

天渐渐黑了,我们就依依不舍地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看看被我抛在后面的“南国桃园”,我真想住在这里不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大学生个人事迹介绍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学生,个人,人事,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学长好,首先我要感谢校学生会提供给我这个宝贵的机会,让我能坐在这里和你们进行交流。我叫黄忆,是机械系数控一班的学生。

由于同学们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我很幸运的在开学时当选为了班上的组织文娱委员。上周六,我们班上组织,策划并主持了一台以班为单位,以增加集体凝聚力为目的的小型文娱晚会。晚会虽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却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很多缺点。

高中时听说大学学生会是人才的摇篮,在这里可以在同学长,同学的交流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好让自己能更好的为班级,为同学服务。我想学生会对我来说也是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也是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

通过网上的资料和自己的了解,我觉得学生会文艺部的主要任务是开展校内大小的文艺活动,以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己任,能让大学校园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组织。

如果我有幸能得到你们的认可,我将尽力办好上级分派给我的任务,不辜负学长们对我期望,以此为新的起点,为文艺部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如果我没能加入,我将认真的进行总结,继续努力,把这次面试当成是一次锻炼,只要付出过努力我决不后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介绍山东岱庙的导游词范文_山东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5688 字

+ 加入清单

5篇介绍山东岱庙的导游词范文

岱庙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南麓,俗称“东岳庙”。始建于汉代,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拜泰山神的地方。坛庙建筑是汉族祭祀天地日月山川、祖先社稷的建筑,体现了汉族作为农业民族文化的特点。坛庙建筑的布局与构建同宫殿建筑一致,建筑体制略有简化。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山东岱庙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介绍山东岱庙的导游词范文(一)

岱庙古称东岳庙、泰岳庙,也叫泰庙,明代开始称为岱庙。它是泰山上下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古代帝王来泰山时祭祀泰山神的场所。据文字记载及文物调查证实,岱庙初建于秦汉,随着泰山神信仰的逐步增大,岱庙规模也日益增大,以宫城形制来营造岱庙,是宋代以来所严格遵循的制度。

先看一下岱庙的平面图。整个岱庙呈长方形,四周城墙高筑,四角都建有角楼,总占地面积约占9、6万平方米,城内布局严谨,对称规整,以一条南北方的轴线为中心,主要建筑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左右两边以庭院形势对称分布,这些院落各自独立,以幽雅、质朴的风格与主要建筑的庄严、肃穆相映成趣,即主次分明,又完整统一。

游岱庙要从遥参亭开始。遥参亭又名“草参亭”是岱庙的前庭,古帝王来岱庙祭祀泰山神之前必先在遥参亭举行一个简单的拜仪式,遥参也就是遥遥祭拜的意思。在遥参亭与岱庙之间的中轴线上,是清康熙20xx年,山东布政使施天裔和巡抚兵部右侍郎赵祥星组织人筑建的“岱庙坊”,石坊的上部为仿木结构,在石坊的梁柱,额板等地分别雕有“铺首衔环,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群鹤闹莲,天马行空,麒麟献宝等二十余幅图案,图案设计均采用对称的手法,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工匠精湛的雕刻工艺,是我国现存清代石雕建筑珍品。

岱庙四周有八个门,朝正南的为五个,中为正阳门,正阳门两侧为“掖门”掖门两侧东为“仰高门”西为“见大门”,意思就是说仰望泰山之高,目睹泰山之大。

配天门是岱庙的第二重门,创建于北宋的大中祥符年间,取孔子语“德配天地”之意,解放后曾多次整修,现悬挂的“配天门”牌是当代书法家舒同书写,殿内原供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星宿,现在是流动展室,为泰山民俗展。

走右边,此为三灵候殿,祭祀周朝谏官唐宸、葛雍、周武三人,传说宋真宗东封泰山时,在南天门见三神人,加封为“三灵候”后来建此殿专为祭祀。现神像早已被毁,在殿中间陈列有泰山石上刻“泰山石敢当”。

在岱庙内共有碑刻二百多块。有“宣和修泰岳庙记碑”它立于北宋宣和六年,也就是公元1120xx年,是宋微宗遣人修岱庙的记事碑,碑高9、25米,宽2、1米,仅龟座就高1、85米,重约4万斤,是泰山上下现存最大的一通龟趺碑。据碑中记载,此次重修后,岱庙内的古建筑共有八百一十三楹,碑文由翰林学士宇文粹中撰写,朝散大夫篆额并书,碑阳刻有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山东巡抚中州李戴,巡抚清源吴龙 徵(zheng) 题,田东书写的“万代瞻仰”四个大字。前人有很多丰碑,在明代时被借用,即在碑最刻上几个大字,此碑就是如此。

进汉柏院,门匾上写“炳灵门”。这处雅致的小院名叫汉柏院,因院内保存有五棵柏树,相传为汉武帝公元前120xx年来泰安封禅时亲手栽植而得名,在院的北面是一座炳灵宫,供奉着泰山神的三太子炳灵王,1920xx年毁于战火,1959年在炳灵殿旧址建起汉柏亭,此院内共有碑刻90余块。西北侧中间一块,是清乾隆皇帝御制的汉柏图碑,乾隆皇帝的诗文留世的很多,但画却很少见,尤其是刻在石碑上的更不多见。乾隆曾十次来泰安,六次登上泰山,在泰山留下170余首诗文,汉柏连理枝这幅图是乾隆回去后凭记忆绘制的。北边这通碑是清康熙年间,河道总督 张鹏翮(he),所题写“汉柏”诗(诗文:古柏千年倚碧峦,太平顶上觉天宽,晴空白鹤时来舞,云外逍遥得静观)。南面这通碑是由明崇祯年间陈昌言绘制的。碑额“汉柏图赞”由左佩璇篆写。

《第一山碑》是由北宋的四大书法家之一米芾书写,米芾是北宋的书画大家,以行书成就最高。若仔细观赏三字,可谓各有特色,后人总结了三大特点,“1、三字笔画不一样粗细:“第”字笔用笔较细,书写瘦长,“一”和“山”字写得粗壮2、在这碑上三字所占位置不平均,“第”字占了碑了的一多半,“一”和“山”字只占了下面的一小部分3、三字所用字体不太一样,“第”字为行书,“一”字写得放松,有点草书的感觉,且有春蚕吐丝的意境,“山”字写的稳重,其中的一横有点隶书的味道,整体观赏此碑,立在这儿很稳,有稳如泰山之意。

东御座 在元明时是贵宾休息的地方。明代称迎宾堂,清朝时乾隆皇帝将它改为“驻毕亭”,这里成为乾隆皇帝来泰山时临时休息的地方。因它处在岱庙的东华门内,又是帝王休息的场所,所以又称“东御座”。(这几个字是当代书法家李传周所书)它是一个四合院式的建筑。由垂花门、仪门、大门、正殿和厢房影壁组成。

院内保存有我们现存最早碑刻之一的《秦刻石》,又名《李斯小篆碑》,此石刻是我国最早的记叙功德的刻石,它原立于泰山顶碧霞祠西侧玉女池旁,刻石原有222字,主要内容记载了秦始皇的功德铭和秦二世胡亥的继位诏书。这个碑刻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在清乾隆五年(1740年)的时候曾毁于一场大火,整个碑刻就遗失了,75年之后泰安知县蒋伯生在泰山顶玉女池旁边拾到两块残片,现仅存10个残字,内容是“斯、臣、去、疾、昧、死、臣、请、矣、臣”。秦刻石最初有7块,但现在仅存琅玡1块,泰山1块,所以这块秦泰山刻石已成为稀世珍宝,是我国的一级文物。“高台三上五间正殿是皇帝来时休息的地方。中间是龙椅,两边的红木家具是从民间收集来的,按清朝时的原样陈列的,家具上有用象牙骨头、贝壳镶嵌的人物及花卉纹饰。在殿内抱柱上的这幅清乾隆皇帝的诗联:“唯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横匾为“勤政亲贤”。意思就是说“天下要有一个人来统一治理,但天下不能仅供奉他一人,皇帝要勤于政事,亲近贤明”。殿内东为书房,西为卧室。

岱庙内共存有文物一万多件,其中一级文物138件,以祭器为主,乾隆皇帝献给泰山神的祭器中,有三件尤为珍贵,被定为泰山镇山三宝,都是一级文物。——

沉香狮子“乾隆20xx年奉于岱庙,用珍贵的沉香木疙瘩粘合雕制而成,狮子的眼睛用琉璃镶嵌,各重3、5公斤。沉香木是一种较为名贵的中药材,盛产于南方,不但木质坚硬,而且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以入水即沉为贵。

温凉玉圭:清乾隆36年奉给泰山神,圭衣90多厘米,重27、75千克,它由两块玉组成,上部为纯玉制成,质密而凉,下部为璞玉制成,所含的杂质较多,与上部比较手感稍温,上凉下温,故称“温凉玉圭”。玉圭的上部刻有日、月、星及海岱河的图形,意喻泰山神主宰天地,威与天齐,下部刻有“乾隆年制”四个字。

黄釉青花瓷葫芦瓶:此瓶为一对,是明代嘉靖年间官窑景德镇精品,烧成后一直珍藏于皇宫中,于清乾隆52年供于岱庙,但是1942年瓷瓶曾被盗走,在转售过程中遗失了一只,现仅存一瓷瓶及另一瓷瓶盖。

仁安门,岱庙的第三重门,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元代重建,取孔子语“仁者安仁”意思就是说:以仁义治理天下,天下则安。“天下归仁”四个大字是集的李隆基所写“纪泰山铭”摩崖石碑上的字,四侧回廊是1999年重修恢复元以前的形式,匾额由陈从周所题。

阁老池 是古时的一处品级台,据说随帝王来祭神的阁老官员至此止步,不准前行,在石栏池内立有九块玲珑石,这些石头是金代大安元年奉符县令(吴kan)献给泰山神的。这玲珑石有多种称呼,一叫“界石”跟随帝王来祭神的一品大员至此止步,起到时界线的作用,又叫“扶桑石”据传此石从东海运来,东方是日出之地,有神木扶桑,亦有扶桑之国,还有一个俗名为“迷糊石”,这是一个有趣的游戏,以石洞为中心将双眼闭死,绕石头正转三圈反转三圈,然后往北走,去摸那棵古柏的树心,摸到的人泰山神会赐予他大福大贵。

天贶殿:

前面就是岱庙的主体建筑——宋天贶殿。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20xx年10月,北宋真宗赵恒率群臣来封泰山,举行隆重的封禅大典。第二年下诏扩建岱庙,创建天贶殿以供奉泰山神灵。“天贶殿”之名就是说这座殿是上天赐予的。大殿采用了“”之制,重檐庑殿顶的建筑形式。所谓“”之制就是开间为九,进深为五,以这两个数字组合的大殿在古建筑中为数很少,象征着帝王之尊,而庑殿顶是指殿顶前后左右四面都有斜坡,具有四坡五脊的特征,是古建筑中最高等级的屋顶。天贶殿采用这种最高等级的建筑形式,是为符合泰山神五岳独尊的身份而设计的,此殿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曲阜辽孔庙的大成殿并称为中国三大殿。殿内供奉着东岳大帝泰山神泥塑像。唐玄宗来泰山封禅,给泰山神加封号为“天齐王”,这是泰山神有史记载的帝王给予的第一称号,北宋真宗又封泰山神为“仁圣天齐王”,大中祥符年又晋封为“天齐仁圣帝”。元世祖忽必烈又封泰山神为“天齐大生仁圣帝”,明太祖朱元璋认为给泰山神加封号是对他的不尊重,于是给泰山神云除“帝”和“王”的称号,改称为“东岳泰山之神”,恢复其神的本来面目,并定时派员祭神。皇帝拜祭泰山神时,行三献二跪六叩之礼。泰山神又称东岳大帝,民间又传为黄飞虎,主管生与死,这主要与泰山位于东方有关,日出昭示着生命的开始,日出东方是一日之始,东方属春又是一年之始,万物复苏就在春季,而日落是一天的结束,伴随而来的就是黑夜,有升就有落,有生就有死,于是生死的大任顺理成章地落在了泰山神身上,他上可管天子百官,下可管黎民百姓。任何人也逃脱不了生与死的问题,所以历代帝王纷纷来泰山祭天礼地,乞求保佑皇位永存,长命百岁。其上匾额“配天作镇”为康熙所写。

泰山神启跸回銮图:

殿内东、西、北三面墙壁上所绘的这幅壁画名为“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启”为出巡之意“跸”是净街清道之意,“回銮”就是返回。整幅画内容描绘了泰山神出巡和回归的盛况。壁画是最早绘于宋代,画长62米,高3、3米,通过描绘泰山神出巡的场面,表现了宋真宗封泰山的威严气派,画面以大殿后门为界,东半部为“启跸图”,西半部为“回銮图”。第一组是送行部分,十八位大学士捧笏送行,这儿也是泰山神的随从人员,文官在里,武将在外,密密麻麻簇拥着乘座四轮玉辗的泰山神,肃穆庄严,上方穿红袍的就是泰山神的三太子炳灵王,下方是道教神仙延禧真人,他是泰山神的军师。这一组是奇珍异宝祥兽图,在珊瑚狮子、白象等,白象的背上有五彩宝瓶,瓶出五彩之光,喻意吉祥如意,两匹骆驼在出巡图幅中身上没有驼东西,这儿是个伏笔,再往前是仪仗队乐队,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最后是十八城隍接驾,城隍是地方小神仙,在此恭候泰山神的到来。另一边是回銮图,这是十八城隍由恭候改为送行,注意此处多了一只老虎,因为古帝王出巡还有一层涵义,就是狩猎。再往前与前半部分大致相同,前面骆驼身上是空的,在此它的身上多了卷宗,我们同前边老虎联系起来看,卷宗代表文,老虎代表武,表示泰山神出巡双丰收。整个画面有697人,场面宏大,是我省最大一幅壁画,画面内容在全国实属罕见,是古代艺术的魂宝。殿内铜釜铸于明代,是古代举行庙会时舍粥用的。铜镜的四周雕有缠枝花纹,上端的两角有祥云纹,云纹当中各铸有14个圆,合起来为28个,意指天上二十八个星宿。镜面上端高浮雕女神,此镜是明弘年间铸造,原是遥参亭碧霞元君神像后的供物。1936年移到这儿保护起来。据说一切妖魔鬼怪在此一照就会原形毕露,所以又叫照妖镜。

后面的三组建筑是后寝宫,创建于北宋,宋真宗认为泰山神即封成“帝”,就没有皇后,因而给泰山神想象了一位皇后,封为“淑明后”并建这三宫以供其居住。

5篇介绍山东岱庙的导游词范文(二)

岱庙,位于泰山南麓泰城中部,又名东岳庙、泰岳庙、岱岳庙,俗称泰庙。为道教神府,是历代帝王封禅和祭祀泰山的地方,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寺庙建筑中规格最高的。南北长405.7米,东西宽236.7米,呈长方形,总面积为9.6万平方米,约合160亩。庙内有古建筑和仿古建筑186间,碑碣184块,汉画像石48块,古桧、侧柏212株。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遥参亭

为岱庙前庭,凡古代帝王有事于岱宗,必先至此进行简单参拜,而后入庙祭神,所以又被称为“草参亭”。亭为二进院落。前院正殿,明清时祀碧霞元君;两侧为东西配殿;院中有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xx年)同知泰安州事张奇逢立《禁止舍身碑》。后院中立四角亭,1983年重建;后山门内东侧有1990年立日本书法家柳田泰云书《李白登岱六首》诗碑。

亭前有石坊,额书“遥参亭”。两侧铁狮对峙,旗杆高竖。坊前为双龙池,清光绪六年(1880年)为引王母池水而建。池南为通天街,池西有唐槐一株。

亭后是岱庙坊,又名玲珑坊。清康熙年间山东布政使施天裔重修岱庙时创建,并撰书楹联:“峻极于天,赞化体元生万物;帝出乎震,赫声濯灵镇东方。”

正阳门

庙有八门。南向五门,即中为正阳,两侧为掖门;掖门两侧,东为仰高,西为见大。东门名东华,又称青阳;西门名西华,又称素景;北门名厚载,又称鲁瞻。各门之上均有楼,前门称五凤楼,后门称望岳楼。庙墙四角有角楼,按八卦各随其方而名:东北为艮,东南为巽,西北为乾,西南为坤。门楼、角楼均于民国年间毁坏。1985年重建正阳门和五凤楼,黄瓦盖顶,点金彩绘,富丽堂皇,高耸巍峨。1988年至1989年重建巽、坤二楼,五彩斗拱,飞檐凌云。

正阳门内迎面是配天门,穿堂式,筑于石砌高台上。门上悬当代书法家舒同书额。门内原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神像,1920xx年毁,今为大汶口文化展室。两侧原有配殿:东为三灵侯殿,祀周朝谏官唐宸、葛雍、周武;西为太尉殿,祀唐武宗时中书郎杜。两配殿神像毁于1920xx年。

门两侧有碑碣21块。东侧有《宣和重修泰岳庙碑》、《大元太师泰安武穆王神道之碑铭》、《大元重修东岳蒿里山神祠记》、《创塑州学七十子记》、《康熙重修青帝宫记》等;西侧有《大宋封东岳天齐仁圣帝碑》、《大元创建藏峰寺记》、《供祀泰山蒿里祠记》、《可摘星辰方碑》、《泰山赞碑》等。

天贶殿

位于仁安门北,是岱庙主体建筑,建于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20xx年)。大殿建于长方形石台之上,三面雕栏围护,长48.7米,宽19.73米,高22.3米。重檐歇山,彩绘斗拱,画瓦盖顶,檐下8根大红明柱,规模宏大,辉煌壮丽,与北京的故宫,曲阜的大成殿,合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宫殿”。殿内祀泰山神,面容肃穆,气氛庄严。像高4.4米,头顶冕旒,身着衮袍,手持圭板,俨然帝君。龛上悬清康熙皇帝题“配天作镇”匾,门内上悬乾隆皇帝题“大德曰生”匾。像前陈列明、清铜五供各一套及铜鼎、铜釜、卤簿等。

大殿东次间有明代铜铸“照妖镜”一架,原在遥参亭,1936年移此。殿内东、西、北墙壁上绘有巨幅壁画,名《泰山神启跸回銮图》,长62米,高3.3米,描绘泰山之神出巡的盛况。东半部是出巡,西半部是回銮。整个画面计675人,加以祥兽坐骑、山石林木、宫殿桥涵,疏密相间,繁而不杂,是中国道教壁画杰作之一。大殿重台宽广,雕栏环抱。中置明代铁铸大香炉和宋代两大铁桶;两侧有御碑亭,内立乾隆皇帝谒岱庙诗碑。

殿两侧原有环廊百间,与仁安门两侧的东西神门连接,内绘十殿阎罗、七十二司。东廊中间有鼓楼,西廊中间有钟楼,均毁于清末。1982年后,陆续重建环廊与钟楼。今东廊内陈列历代碑刻,自北而南有《仿秦刻石二十九字碑》、《汉衡方碑》、《汉张迁碑》、《晋孙夫人碑》、《魏齐隋唐造像记刻石》、《大唐齐州神宝寺之碣》、《唐鸳鸯碑》、《唐经幢》、《宋升元观敕牒碑》、《金泺庄创佛堂之记》、《金重修天封寺碑》、《五岳真形图碑》、《登岱八首》、《太极图》、《谷山寺敕牒碑》、《颂岱诗》、《乾隆御制诗》、《望岳诗》、《筑桥碑记》等名碑19块。西廊内陈列汉画像石48块。

殿前院,古柏蔽荫,碑碣林立:东有《宋封祀坛颂碑》、《金重修东岳庙碑》、清乾隆皇帝御制《重修岱庙碑记》;西有《大宋天贶殿碑铭》、明太祖御制《封东岳泰山之神碑》;中立《大观圣作之碑》、清康熙年间《重修岱庙记》等。

汉柏院

位于庙东南隅,院内原有炳灵殿,又有汉柏,故旧称炳灵宫或东宫,今称汉柏院。门内巨匾高悬,李铎书“炳灵门”。周围有古柏5株,传为汉武帝东封时所植。如今扭结上耸,苍劲葱郁若虬龙蟠曲。虽已肤剥心枯,却新枝继生。古人誉为“汉柏凌寒”,为泰安八景之一。树下有清康熙年间河道总督张鹏翮题《汉柏诗碣》。

院内存历代碑碣90块,仅乾隆皇帝登岱传作就有26块,诗30首。亭台及东墙内嵌70余块。著名的有张衡《四思篇》、曹植《飞龙篇》、陆机《泰山吟》、米芾《第一山》、乾隆帝《登岱诗》。

东御座

位于汉柏院北,原为清代皇帝驻跸之所。其垂花门与东华门相直,大门与汉柏亭相对。院内殿宇毗连,步廊环围,1985年辟为泰山珍贵文物陈列室。正殿内按清宫设置作复原陈列,有龙墩、龙椅、立柜、方桌等紫檀古木家具及各种大理石花饰挂屏。配殿内陈列泰山祭器。殿前松柏下,东有宋真宗御制《青帝广生帝君之赞碑》,西有驰名中外的《泰山秦刻石》残字碑。

铜亭铁塔

岱庙后院的东西两侧,有两处惹人注目的古迹,东为铜亭,西为铁塔。铜亭又名“金阙”,为明万历四十一年(1620xx年)铸。亭为铜质,施以鎏金,亭长4.4米,宽3.4米,内祀元君铜像。璀璨耀目,端庄浑重,该亭以仿木结构形式装配而成,显示了我国古代精湛的冶铸工艺。西侧的铁塔为明嘉靖年间铸,造型质朴雄伟,原有13级,立于泰城天书观,抗日战争中被日军飞机炸毁,仅存3级,1973年移此

5篇介绍山东岱庙的导游词范文(三)

嗨!大家好,我是大家这一次来泰安游岱庙的导游,我姓x,大家叫我导游好了!今天游岱庙时,请大家除了美丽的照片和美好的回忆,什么也别带走;除了轻轻的脚步和由衷的赞叹,什么也别留下。谢谢合作。好了,我也不多说了,咱们开始这一次的旅行吧!

女士们、先生们,现在我们已经站在了巍峨的岱庙前。大家注意到了吗?岱庙前面,还有一座较小的庙宇,这就是“遥参亭”,是当年帝王来泰山举行封禅祭典时的起点。

正阳门内就是岱庙了。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它的围墙与一般庙宇不同,围墙周长1300米,5层基石,上砌大青砖,呈梯形。共有8座门:正中为正阳门,是岱庙的正门。迎面是配天门,取孔子说的“德配天地”之意。配天门两侧,东为三灵侯殿,西为太尉,三殿之间以墙相连,构成岱庙中间第一个院落。

过了仁安门,便是雄伟高大的天贶(kuang)殿,是这座庙宇的主体。大家看,天贶殿坐落在白色的台基之上,周围石雕栏楹(ying)环绕,云形望柱齐列,周围施以回廊,回廊把岱庙这座大建筑物紧紧地环抱着,平直与崇高的对比,更激起了人们对岱庙的崇仰。

从天贶殿后门出,有砖石通道与后寝宫相连。是皇帝祭泰山下榻(ta)的地方。

这座高大、古老的庙宇蕴含了丰富的自然与文化的积淀,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从岱庙出来,经岱宗坊、一天门、红门、中天门、升仙坊至南天门、是古代皇帝封禅泰山所走过的路,也称中路。我们从这条路就可以登上泰山极顶了。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这次岱庙之旅就到此结束了。请你们继续步入大山,去领略泰山的神韵。回味美好泰山的时候,也要记得带你们一起游岱庙的小高导游哟……谢谢大家的支持,再见!

5篇介绍山东岱庙的导游词范文(四)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我们现在将要游览的是古代艺术的博物馆--岱庙。

岱庙,旧称“东岳庙”,又叫泰庙,主祀“东岳泰山之神”,也是古代帝王来泰山封禅告祭时居住和举行大典的地方。

岱庙创建历史悠久,西汉史料始有“秦即作畴,汉亦起宫”的记载。唐开远十三年(公元720xx年)增修宋祥符二年(公元1020xx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后经金、元、明、清历代拓修,逐渐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岱庙位于泰安市城区北部,恰在南起旧泰城南门,北的岱顶南天门中轴线上。南北长405.7米,东西宽236.7米,呈长方形,面积为9.6万平方米。岱庙的建筑,采用了中国古代纵横双方扩展的形式,总体布局以南北为纵轴线,划分为东、中西三轴。东轴前后设汉柏院、东御座、花园;西轴前后有唐槐院、环咏亭院、雨花道院;中轴前后建有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天贶殿、后寝宫、厚载门。主体建筑宋天贶殿位于岱庙内后半部,高踞台基之上,其他建筑则设在中心院落之外,彼此独立,又有内在联系。这种建筑布局是按照宗教的需要和宫城的格局构思设计的,形成分区鲜明,主次有序,庄严古朴的独特风格,并通过建筑空间的变幻,在庄重、肃穆和幽深、雅朴的相互渗透中相映成趣,完整一体。庙中巍峨的殿宇与高入云端的南天门遥相呼应,给人以置身泰山之中的优美感。

岱庙城堞高筑,周长三华里,高三丈,四周8个门,向南开的5个,中为正阳门,左为东掖门,再左名仰高门;右为西掖门,再右名见大门;向东的名青阳门,也叫东华门;向西的名素景门,也叫西华门;向北的名鲁瞻门,也叫厚载门。每个城门上皆有城楼,岱庙的四隅分别建有巽、艮、乾、刊角楼,整座建筑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犹如一座帝王的宫阙。

岱庙,是泰山文物最集中的地方。这里保存了琳琅满目的历代帝王祭祀泰山神的祭器、供品、工艺品,也有闪烁着华夏文明光华的泰山出土文物和革命历史文物,并保存了大量的泰山典籍和道经。更为珍贵的是还有184块历代碑刻和48块汉画像石,成为我国继西安、曲阜之后的第三座碑林。

岱庙,又是一座赏心悦目的古典园林。虬龙蟠旋的古柏,遮天蔽日的银杏,玲珑精美的盆景,争奇斗艳的花卉,又为古朴典雅的亭、台、楼、阁增添了万种风情的媚态。岱庙,一年四季景色如画,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

庄严、雄伟的岱庙,殿宇辉煌,文物荟萃。这里的每一处建筑都体现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风采,每一件文物都反映了泰山的文明发展。漫步在这艺术的世界里,抬眼望到的,举手触到的都是民族的瑰宝,无不使观者动力容,令游人感慨。巍巍岱庙,是一座熔建筑、园林、雕刻、绘画和祖国传统于一体的古代艺术博物馆。

现在,我们到的这个地方叫“遥参亭”。它位于泰安市区的中部,通天街的北首,座落在岱庙正阳门外,是岱庙的前庭,为进入岱庙的初阶。古代帝王每逢来泰山举行祭典时,先要在这里举行简单的参拜仪式,以表示对泰山神的虔诚。因此,古时又称“草参亭”。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山东参政吕经升任副都御史,临行前改为“遥参亭”,一直延用至今。遥参亭门外的遥参坊是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创建,至今完好无损。另有旗杆高竖,左右铁狮蹲列。坊南的“双龙池”,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开建,方石垒砌,引王母池之水,环绕岱庙注入池中。因池内西北、东南角各有一个进出水的石雕龙头而得名。池南是通天街,使人一进入泰城南门就置身于神秘、庄严的“登天”气氛之中。池北侧的华板上刻有“龙跃天池”四字。1992年又在池外围以汉白玉雕花石栏,周长63米,以保护文物。石栏内东侧立有清代石碑二通,北侧立有“济南五卅惨案纪念碑”,西北侧有古槐一株,相传为唐代所植,至今枝叶繁茂,青翠欲滴。双龙池周围为一小广场,四周古建筑林立,形成一幅优美的图画。

遥参亭为过亭式院落,东西宽52米,南北长66.2米,总面积3442.4平方米。正殿五间,建在院中心长方形台基上面,宽10.8米,进深7.75米,通高7.9米,为四柱五梁、九脊单檐歇山式,黄瓦盖顶。清代曾祀碧霞元君。两侧为东西配殿各中间。

遥参亭是一组独立的建筑,但与岱庙在内涵上又是统一的,由于它的存在,把岱庙神秘而庄严的气氛烘托得更加浓厚。这种既独立又统一的建筑风格,不仅在五岳中独树一帜,在中国现存古建筑中也是不多见的。遥参亭在唐代曾叫“遥参门”,民间曾有“参拜泰山神,先拜遥参门”之说。当您游览岱庙时,也应首先从遥参亭开始。

穿过遥参亭,迎面而立的“岱庙坊”是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山东布政使施天裔创建。坊高12米,宽9.8米,深3米,为四柱三门式。坊起三架,重梁四柱通体浮雕。四柱前后流通墩上雕有8个石狮,姿态各异;重梁四柱刻有“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群鹤闹莲”、“天马行空”等20余组形象逼真的祥禽瑞兽和各式花卉纹样。整座石坊造型别致,刻镂透细不凡,为清代石雕艺术中之珍品。坊柱南北两面都刻有楹联,南面为施天裔所题“竣极于天,赞化体亢生万物;帝出乎震,赫声濯灵镇东方”。北面是清山东巡抚、兵部侍郎赵祥星题的“为众岳之统宗,万国是瞻巍巍乎德何可尚;掺群灵之总摄,九州待命荡荡乎功孰于京?”。两副楹联扣人心弦,先声夺人,把泰山的崇高地位和泰山神的显赫声威做了高度概括,使人未进岱庙便生敬仰之情。

出岱庙坊,迎面看到的高大宽阔的“正阳门”,是进入岱庙的正门,两扇朱红大门,象征着岱庙的尊严,古时候只有帝王才能从此门进入。岁月的磋砣,到解放前夕,正阳门已是裂痕斑斑,门上方的城楼也俱被历史的风雨吹打得烟消云散。现在的正阳门是1985年按照宋代建筑风格重新修建的。门高8.6米,上面的城楼高11米,共五间,为九脊单檐歇山顶,24根四方明柱,四周镶嵌条棂隔,上覆黄琉璃瓦,檐下斗拱出三越四,雅乌墨小点金彩绘,额方金龙飞舞,远远望去翘檐翼然,翩翩欲飞。

走进正阳门霍然入目的“配天门”,是取孔子语“德配天地”而名,为岱庙的第二道门,配天门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20xx年),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式建筑,殿内原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四方星宿。两侧原有配殿,东为“三灵候殿”,祀周朝谏官唐宸、葛雍、周武三人。传宋真宗东封时,在南天门见三神人,加封为“三灵候”,后来建此殿专祀。西为“太尉殿”是祀唐朝“虽出入将相,而奉自愿厚养”的分国公杜宗的。与配天门南北相连的“仁安门”是取孔子语“天下归仁”之意而名,为岱庙的第三道门,元代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创建。建筑结构与配天门雷同,殿内原祀天聋、地哑之神,两侧有东西门神。配天门的西侧有碑碣20块,最的是>和>,双碑高大雄伟,东西对峙,龟跌螭,气势非凡,为岱庙现存两大碑碣。

5篇介绍山东岱庙的导游词范文(五)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我们现在将要游览的是古代艺术的博物馆--岱庙。

岱庙,旧称“东岳庙”,又叫泰庙,主祀“东岳泰山之神”,也是古代帝王来泰山封禅告祭时居住和举行大典的地方。

岱庙创建历史悠久,西汉史料始有“秦即作畴,汉亦起宫”的记载。唐开远十三年(公元720xx年)增修宋祥符二年(公元1020xx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后经金、元、明、清历代拓修,逐渐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岱庙位于泰安市城区北部,恰在南起旧泰城南门,北的岱顶南天门中轴线上。南北长405.7米,东西宽236.7米,呈长方形,面积为9.6万平方米。岱庙的建筑,采用了中国古代纵横双方扩展的形式,总体布局以南北为纵轴线,划分为东、中西三轴。东轴前后设汉柏院、东御座、花园;西轴前后有唐槐院、环咏亭院、雨花道院;中轴前后建有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天贶殿、后寝宫、厚载门。主体建筑宋天贶殿位于岱庙内后半部,高踞台基之上,其他建筑则设在中心院落之外,彼此独立,又有内在联系。这种建筑布局是按照宗教的需要和宫城的格局构思设计的,形成分区鲜明,主次有序,庄严古朴的独特风格,并通过建筑空间的变幻,在庄重、肃穆和幽深、雅朴的相互渗透中相映成趣,完整一体。庙中巍峨的殿宇与高入云端的南天门遥相呼应,给人以置身泰山之中的优美感。

岱庙城堞高筑,周长三华里,高三丈,四周8个门,向南开的5个,中为正阳门,左为东掖门,再左名仰高门;右为西掖门,再右名见大门;向东的名青阳门,也叫东华门;向西的名素景门,也叫西华门;向北的名鲁瞻门,也叫厚载门。每个城门上皆有城楼,岱庙的四隅分别建有巽、艮、乾、刊角楼,整座建筑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犹如一座帝王的宫阙。

岱庙,是泰山文物最集中的地方。这里保存了琳琅满目的历代帝王祭祀泰山神的祭器、供品、工艺品,也有闪烁着华夏文明光华的泰山出土文物和革命历史文物,并保存了大量的泰山典籍和道经。更为珍贵的是还有184块历代碑刻和48块汉画像石,成为我国继西安、曲阜之后的第三座碑林。

岱庙,又是一座赏心悦目的古典园林。虬龙蟠旋的古柏,遮天蔽日的银杏,玲珑精美的盆景,争奇斗艳的花卉,又为古朴典雅的亭、台、楼、阁增添了万种风情的媚态。岱庙,一年四季景色如画,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

庄严、雄伟的岱庙,殿宇辉煌,文物荟萃。这里的每一处建筑都体现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风采,每一件文物都反映了泰山的文明发展。漫步在这艺术的世界里,抬眼望到的,举手触到的都是民族的瑰宝,无不使观者动力容,令游人感慨。巍巍岱庙,是一座熔建筑、园林、雕刻、绘画和祖国传统于一体的古代艺术博物馆。

遥参亭为过亭式院落,东西宽52米,南北长66.2米,总面积3442.4平方米。正殿五间,建在院中心长方形台基上面,宽10.8米,进深7.75米,通高7.9米,为四柱五梁、九脊单檐歇山式,黄瓦盖顶。清代曾祀碧霞元君。两侧为东西配殿各中间。

遥参亭是一组独立的建筑,但与岱庙在内涵上又是统一的,由于它的存在,把岱庙神秘而庄严的气氛烘托得更加浓厚。这种既独立又统一的建筑风格,不仅在五岳中独树一帜,在中国现存古建筑中也是不多见的。遥参亭在唐代曾叫“遥参门”,民间曾有“参拜泰山神,先拜遥参门”之说。当您游览岱庙时,也应首先从遥参亭开始。

穿过遥参亭,迎面而立的“岱庙坊”是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山东布政使施天裔创建。坊高12米,宽9.8米,深3米,为四柱三门式。坊起三架,重梁四柱通体浮雕。四柱前后流通墩上雕有8个石狮,姿态各异;重梁四柱刻有“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群鹤闹莲”、“天马行空”等20余组形象逼真的祥禽瑞兽和各式花卉纹样。整座石坊造型别致,刻镂透细不凡,为清代石雕艺术中之珍品。坊柱南北两面都刻有楹联,南面为施天裔所题“竣极于天,赞化体亢生万物;帝出乎震,赫声濯灵镇东方”。北面是清山东巡抚、兵部侍郎赵祥星题的“为众岳之统宗,万国是瞻巍巍乎德何可尚;掺群灵之总摄,九州待命荡荡乎功孰于京?”。两副楹联扣人心弦,先声夺人,把泰山的崇高地位和泰山神的显赫声威做了高度概括,使人未进岱庙便生敬仰之情。

出岱庙坊,迎面看到的高大宽阔的“正阳门”,是进入岱庙的正门,两扇朱红大门,象征着岱庙的尊严,古时候只有帝王才能从此门进入。岁月的磋砣,到解放前夕,正阳门已是裂痕斑斑,门上方的城楼也俱被历史的风雨吹打得烟消云散。现在的正阳门是1985年按照宋代建筑风格重新修建的。门高8.6米,上面的城楼高11米,共五间,为九脊单檐歇山顶,24根四方明柱,四周镶嵌条棂隔,上覆黄琉璃瓦,檐下斗拱出三越四,雅乌墨小点金彩绘,额方金龙飞舞,远远望去翘檐翼然,翩翩欲飞。

走进正阳门霍然入目的“配天门”,是取孔子语“德配天地”而名,为岱庙的第二道门,配天门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20xx年),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式建筑,殿内原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四方星宿。两侧原有配殿,东为“三灵候殿”,祀周朝谏官唐宸、葛雍、周武三人。传宋真宗东封时,在南天门见三神人,加封为“三灵候”,后来建此殿专祀。西为“太尉殿”是祀唐朝“虽出入将相,而奉自愿厚养”的分国公杜宗的。与配天门南北相连的“仁安门”是取孔子语“天下归仁”之意而名,为岱庙的第三道门,元代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创建。建筑结构与配天门雷同,殿内原祀天聋、地哑之神,两侧有东西门神。配天门的西侧有碑碣20块,最著名的是《《宣和碑》》和《《祥符碑》》,双碑高大雄伟,东西对峙,龟跌螭,气势非凡,为岱庙现存两大碑碣。

配天门西南方的“唐槐院”,原有“大可数抱,枝干荫亩许”的唐槐,民国年间,兵燹战乱,古槐倍受摧残,渐渐枯死。1952年,岱庙主持尚士濂又在枯槐干中植小槐一株,并取名“唐槐抱子”。今新槐已成大树,扶疏郁茂,又成为岱庙一大佳景。

唐槐之东旧有延禧殿、藏经殿、环咏亭、雨花道院,皆毁于民国年间。1984年,在藏经堂旧址上新建仿古文物库房48间,内藏泰山历代珍贵文物4000余件,古书籍3000余册。

天贶殿东西长43.67米,南北宽17.18米,高22.3米,殿阔九间,进深四间,重檐八角,斗拱飞翘,上覆黄琉璃瓦,檐间悬挂“宋天贶殿”的巨匾,檐下八根大红明柱,柱上有普柏枋和斗拱,外槽均单翘重昂三跳拱,内槽殿顶为四个复斗式藻井,余为方形平棋天花板。整座大殿栾栌迭耸,雕梁彩栋,贴金绘垣,丹墙壁立,峻极雄伟,虽历经数朝,古貌犹存,它同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曲阜孔庙的大成殿并中国古代三大宫殿式建筑。

走进殿堂,正面高大的“东岳泰山之神”彩色塑像是1984年重塑的,坐像高4.4米,头顶冠冕十二旒,身着衮袍,手持圭板,肃穆端庄,造形生动,大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之感。“泰山神”是道教所信奉的“百鬼之神”,可主宰生死。唐代被封为“天齐王”,宋时封为“天齐仁圣安”,元朝又封为“东岳天齐大生仁皇帝”,明太祖登基后,认为给泰山神加封号是“渎礼不经”,故去掉所有封号,改称“东岳泰山之神”。从此,岱庙的地位也就不可一世,享有“东岳神府”的盛名了。

塑像两边的楹联为清人吴云所书,“帝出乎震,人生于寅”。横额是清康熙帝于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朝泰山时所题“配天作镇”巨匾。殿堂内摆放着明、清时代的部分祭器。殿内东北西三面的《《泰山神启跸回銮图》》传为宋代所绘。壁画全长62米,高3.3米,画面借描绘泰山神出巡时的浩荡宏伟场面,表现宋真宗东封泰山时的威严和气势,整幅壁画以大殿后门为界,东为“启跸图”,描绘泰山神出巡的场面;西为“回銮图”,描绘泰山神返回的情景。整个画面共有人物697人,其装束、仪态无一雷同,加以祥兽坐骑、亭台楼阁、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等,组成一幅瑰丽无比,气势雄伟的场面。画面笔力遒劲流畅,结构严谨,布局匀称自然,人物眉目传神活泼,衣着线条清晰,表情逼真生动,再加上色泽的绚丽协调,给人以极高的美学享受。

大殿在古时,曾受火灾和地震的损坏,壁画也受到影响,从壁画的艺术处理上可以看出,壁画的部分画面是后来重绘的,但整幅画基本上保留了宋代原作的面目,它仍为中国绘画史、道教壁画史上的一幅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天贶殿前宽阔的大露台分上下两层,雕栏环抱,站在大露台上,大有豁然开朗之感。露台两侧各有一座御碑亭,内立乾隆皇帝拜谒岱庙的诗碑。中间是明万历年间铸造的大香炉。露台下古柏相夹的甬道向南延伸,尽头是一个方形石栏小池,俗称“阁老池”。皇帝举行大典参拜泰山神时,群臣就恭候在这里。池内及周围9块姿态怪异的太湖石是金大安元年(公元1220xx年)泰安县令吴衔与其母王氏所献。每块石头各俱特色,仔细观赏耐人寻味,甬道中间有一玲珑石卓然而立,名为“扶桑石”。扶桑石北面有一株古柏独立阶下,名为“孤忠柏”,民间传说唐朝女皇帝武则天怀疑其也与大臣石忠谋反,便将其杀害,石忠冤魂不散,便来到东岳大帝前告武则天灭子之状,从而化为孤柏。据说,游人蒙住双眼绕扶桑石左右各转三圈,然后去摸对面的孤忠柏,凡能扶到的,都是神气很大的人。这些富有浪漫色彩的传说固不可信,但却显示了泰山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发达,那些编写传说的民间才子,把人间的善与恶巧妙地融汇在柏树的形象中,给后人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感慨。

天贶殿两侧为东西碑廊,各种碑碣汉画像石琳琅满目,泰山历代碑刻精品大都集中在这里。这些碑刻几乎集中国书法之大成,上追晋代“二王”,下承宋朝“四大家”,真草隶篆,体例俱全;颜柳欧赵,风格各异,其中有七大汉碑的《《衡方碑》》、《《张迁碑》》;晋代三大丰碑之一的《《孙夫人碑》》;造形新颖,书法相异的《《双束碑》》;泰山佛教记事名碑《《大唐齐州神宝寺碑》》等共19块,均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

西侧廊内陈列的48块汉画像石是自1960年以来,几次清理大汶口和旧县东的汉画像石墓而集。这些汉画像石,内容丰富,取材广泛,有的反映车马出行、乐舞百戏等社会生活;有的描述神话故事;也有反映历史人物的,画面图案工整,造型生动,在雕刻技法上,把中国传统的画技同线刻、浮雕揉合一体,体现出古拙质朴、雄健壮美的特点,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和东汉社会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

出碑廊,过炳灵门,是“汉柏院”。院内原有“炳灵殿”,毁于民国年间。院中五棵高大的古柏,枝桠交错,若虬龙蟠旋,相传为汉武帝于元封元年(公元前120xx年)封禅泰山时所植,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汉柏院”由此得名。

院北的“汉碑亭”是1959年在炳灵殿故址上修建的,亭子建立在三层石砌的高大台基上,十分壮观。台基壁上镶嵌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49年)泰安知县何人鳞所书杜甫的《《望岳》》和《《秋兴》》等名人诗刻。登上亭子极目四望,天光云影,心宽臆阔,岱庙全景,泰城全貌尽收眼底。

汉柏院内碑碣林立,约计90余块。其中有后人隶书的东汉张衡的《《四愁诗》》、曹植的《《飞友篇》》,有后人篆书陆机的《《泰山吟》》、谢灵运的《《泰山吟》》以及宋朝大书法家米芾《《第一山》》、明崇祯年间陈昌言、左佩铉题篆的《《汉柏图赞》》、乾隆皇帝御制的《《汉柏图》》和当代众多名人留下的墨迹。置身于碑林之中就象读了一部中国的历史,接受民族的熏陶,会给每一个严肃的观赏都留下不尽的思索。由汉柏院向北行,穿过幽静的小花园进入一个小巧玲珑的四合院。这里是古帝王祭祀泰山时居住的地方,因座落在东华门内,故称“东御座”。其建筑为元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所建,明代称迎宾堂,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改称驻跸亭。东御座由长城花门、仪门、大门、正殿和厢房组成,院内建筑精美,绿树掩映,清静幽雅,给人以超世绝尘之感。五间正殿高筑台基之上,殿内按清宫设置作复原陈列,有乾隆帝腊人座像,有龙墩、龙椅、立柜、方桌等紫檀家具及各种大理石花纹饰和金丝锈古器型的挂屏以及文房四宝。著名的“温凉玉雕花圭”、“沉香狮子”和“黄地兰花瓷葫芦”是乾隆二十七年、三十六年朝拜泰山时的供品,并称泰山“镇山三宝”。大门和殿堂里身着清代古装的“卫士”、“宫女”以清庭礼仪迎接游客,使游人仿佛回到远古的时代,浮想联翩。

殿堂台基下立一石碑,用玻璃护罩,这就是驰名中外的“名山刻石之祖”秦刻石。《《泰山秦刻石》》镌刻秦始皇功德铭和秦二世诏书,为丞相李斯书写。他以简练秀雅的小篆代替了当时笔画繁赘的大篆,字迹刚劲挺拔,一扫众家肥呆之气,碑文共222字,后渐泯灭,明嘉靖年间还尚存29字,原立在岱顶玉女池旁,后经沧桑沉沦,几次失而复得,今唯剩10个残字,完整者七。堪称稀世之宝,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厚载门”是岱庙的最后一道门,是1984年重建的。门上有“望岳阁”三间,黄瓦明廊,红柱隔扇,犹如空中琼阁。站在阁上仰望岱岳雄姿,青山绕白云,绿树生轻烟,天门云梯宛若游龙浮挂天边。出厚载门北行为红门路,过岱宗大街不远即到登山之起点,泰山的山门--岱宗坊,由此起步,将步步登高,饱览泰山的最佳风景,直至登“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苏州导游词留园介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03 字

+ 加入清单

再请大家看这门厅正中屏门上嵌地一幅缀玉留园全景图。这是一九八六年时,为纪念苏州古城建成2500周年,由扬州工匠用2500枚各类玉石薄片相缀而成地。在全景图地上方高悬着一方扁额,上面写着“吴下名园”四个大字,点出了留园在苏州园林中地地位。这是由当代著名版本目录学家,前上海图书馆馆长顾延龙先生所题写地。在全景图屏门背面刻有清代朴学大师俞樾先生所择,吴进贤所书地《留园记》。

各位现在看到院子里有一块长方形花岗岩,上面刻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颁布地“世界遗产”标识。他是留园于1997年12月被批准作为苏州古典园林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地典型例证后,于1998年立地。

这两方小小地露天空间,苏州人称之为天井。由于他们面积太小,所以人们称之为“蟹眼天井”。这两方蟹眼天井在这里主要是为了采光而设计地。为了避免造景上地单调,在其下方各置一棕竹盆栽,以次丰富了此处地景观内容。

来到这里,请大家看这个长方形地小院。由于庭院面积有限,不能大范围地造景,所以造园者就充分利用南面这堵高高地粉墙,来为游人设计了一幅立体地“国画”。这里布置了湖石,种上了金桂和玉兰。除了寓意“金玉满堂”外,正是一幅以粉墙为纸,花石为绘地立体国画地画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介绍三峡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81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著名学者余秋雨强烈推荐外国友人到长江三峡游览风光,而且告诉外国友人我国最值得观赏的景地莫过于此。是什么样的风景至使余秋雨赋予三峡这样的评价?是什么抓住了他的眼球?我们大家今天都很荣幸地来到了此地,可以大饱眼福,欣赏美景,共同探索三峡之美。

在三峡长达七百里的地界里,两岸都是高耸的山峰,没有一点儿缺口,真是活像母亲紧抱着孩子,不留一点儿缝隙,生怕孩子摔了掉了。那山峰连绵不断,直插入云,与“屏障”极像,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是看不见太阳、月亮挂在天上的。

三峡之美最主要的是水之美,水之美又着重体现在四季不同的景象。夏季之时,水势浩大,水流迅疾,真好似一匹脱缰的野马,奔流不息。这里正处在河流汛期,河水暴涨,奔放湍急。这是三峡之——奔放美。

春、冬两季时,三峡之美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那碧绿的清潭,平缓的河流,回旋的清波,水中的倒影,奇形怪状的松柏,飞流直下的瀑布,真是构成了一幅山水清幽美景图。这是三峡之——清幽美。

秋季之时,每每天刚晴,在下霜的早晨,三峡总会给人一种萧瑟之感,水柱石寒。在以前,还可以听到高处的猿猴长长呼啸,哀转久绝,闻者落泪。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就提到过:“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可现在,踞的是我们不可能再听到了,这还要从我们自身找原因。虽没有了猿声的伴随,可三峡依然能够体现出三峡之——凄凉美。

夏季的三峡水像健壮的汉子,奔放豪爽,勇敢刚强。

春冬的三峡水像羞涩的小姑娘,清秀俊美,安静清幽。

秋季的三峡水像孤独的老人,寂静孤僻,凄凉悲惨。

三峡之美体现在各个地方,一花一草,一树一石。朋友们,去发现它的美,探索它的美,美,就在你的身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泰山导游词介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累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岚光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成为我国山水名胜的集大成者。

泰山植被丰富,树木郁葱,水源充足,地势复杂,为各类动物的觅食、栖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据调查,泰山现有兽类近20种,鸟类150余种,昆虫873种,鱼类也较多,泰山是野生动物的乐园。

泰山以石刻众多闻名天下,有的为帝王亲制,有的出自名流之手,大都文辞优美,书体高雅,制作精巧。泰山现存石刻1696处,分为摩崖石刻和碑刻,上自嬴秦,下迄当代,代代相继,佳作纷呈,成为登山途中的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一种祭祀天地神的宗教活动,它是泰山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称作“封”;在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称作“禅”。传说先秦有72代君王封禅泰山,正史记载秦、汉、唐、宋皆有帝王封禅,明清两代,改封禅为祭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介绍北京云居寺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868 字

+ 加入清单

云居寺位于北京市房山县西南山区山峦起伏的一块小盆地里,距北京约75公里,背后以朱山为依托,对面以石经山为屏障,坐落在逐鹿山中。云居寺以佛舍利和石经而闻名于世,是京郊具有金石、书法、美术、民族史、佛教史等重大文化意义的古迹,在北京以至全国诸多古寺名刹和佛教界占有重要地位。1992年该寺被评为“北京十大人文旅游累点”之一。房山县西北部山岳地带,自隋唐以来就是佛教胜地,如上方山兜率寺、六聘山天关寺、云蒙山龙泉寺以及九洞十二峰和以兜率寺为中心的七十二庵等很多佛教遗迹文物,而石径山云居寺则是其中最有名的,向有“北京敦煌”之誉。

云居寺创建於隋唐时代,历代屡有重修扩建,成为华北地区著名寺院之一。寺院部分抗日战争时期毁於日军炮火,现仅存遗址。寺东北1.5公里处石径山上有藏径洞九座,洞内保存了自隋至明代刻制的石经板,连同寺院南端藏经穴中辽、金经板共143l2块,镌字数千万。除去重复刻造者外,计刻经112O馀部,刻工精湛,为中国佛教文化珍品之一。它是世界上最早、最全、保存最好的石刻大藏经,在中国佛教史上值得大书特书。刻制云居石径的规模,远超过北齐的音堂山摩崖石经和泰山经石峪刻经。

云居寺名称最早见於唐总章二年(669年)年石刻上,隋唐时代已具相当规模。在唐代分上寺及下寺 上寺在石经山上,寺址已无考,下寺即今遗址。辽、金时代云居寺因刻造石经知名,故有“石经寺”之称。明代因在石经山东麓建东峪寺,而云居寺居山之西,故亦称“西峪寺” 清初又改称“西域云居禅林”,仍然保留着云居之名。云居寺历代屡有修葺,最后的修缮年代是清康熙三十七年(l698年)。被毁前的寺院规模宏大,寺院中路有院落五层,殿宇六进。寺依山而建,每层院落逐步升高,各层正殿之旁又有配殿,中路北侧有僧寮客舍,南北二塔分居左右,山门前引泉水流过,清泉垂柳,山雾缭绕,自然环境颇为幽美,确实是一处修行佳处。“七七事变”后寺院被日军炮火毁为一片废墟,南塔也於此时被毁。在云居寺遗址范圉内,北部及四隅的十座小石塔是劫后仅存遗物。所幸摄有云居寺被毁前照片,中日邦交恢复后,日方将当时照片送归。佛教自公元2年伊存授经东传中国后,译着经卷便是众多僧人信徒“经久不息"的一项事业。但是纸张、绢绸、木板经卷,不仅易受风、火、水、虫的破坏,也易受人为的损毁,历史上两次“法难"期间,大量的手写佛经化为灰烬,战争兵火也给佛教寺院、佛像经籍带来毁灭性灾难。造样就促使僧徒想方设法让佛法传承久远。鉴於山东泰山、河北鼓山等处的摩崖刻经得以保存,幽州僧人静琬认为经刻石上,可以地久天长,於是继承其师慧思遗志,选择了盛产汉白玉、艾叶青石,又远离幽州城的房山,开始了刻经於石、秘藏於室的艰巨工捏。静琬先是创建了石经山藏经洞和云居寺,他发愿造十二部石经。这一行动得到当时社会各方面的支待。从隋大叶中到唐初,静琬30年刻经不辍,每刻完一批石经就凿洞封存起来。贞观十三年(639年)静琬入寂 他的第子玄导、僧仪、惠暹、玄法四代相续主持刻经,并得到金信公主奏赐经本四千多部作为底本,先后刻经百馀部,分藏於各藏经洞中。自隋至明,共开凿藏经洞九个 藏石经版4559块;辽金时又在寺南侧挖穴,埋藏经版1O611块。辽天庆七年(1120xx年)在穴旁筑塔,即“云居寺南塔”也称“压经塔”。

静琬最初所刻石经146块,一部分镶嵌于第五洞的四壁上。第五洞名“雷音洞”是九洞之中最大的一个,也是唯一一座开放式藏经洞,洞前有门可以进出,长宽各约十米,中有四根八角形石柱支撑洞顶,石柱各面均雕有小佛像共1O54尊,故称“千佛柱"。其馀各洞都是封闭式,里面叠藏石经板,洞门封锢,人不能出人。

房山石经是我国的石经宝库,也是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它对於研究我国古代文化、历史、艺术以及佛教历史和典籍都有重大价值和意义。辽金年代所刻石经,原以《契丹藏》为底本,但《契丹藏》早已失传。近年来从山西应县木塔中发现了《契用藏》残卷,与房山石经对照,完全相同。房山石经完好地保存了《契丹藏》佛经,这在世界佛经史上是件大事。房山石经是原刻石板,没有写经传抄所易产生的那种讹误、版本校勘价值极高。同时,它保存了50种以上的各版大藏经所没有的经籍。镂刻技术精淇,书法秀丽,不仅是有价值的佛教文物,也是中国书法雕刻艺术的精品。所以问世后,即名闻遐迩。在书法艺术方面,隋代刻经已是高手所书,唐代刻经更具有隋唐书法的优美风格。从石经中也可以看到我国书法风格的变迁和文字演变(如:俗写字,异体字,简化字,武周时期新造字等)情况。石经中有许多经文后面附刻有题记,这些题记是研究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风民俗的宝贵资料。从1956年开始中国佛教协会和有关部门一起,对房山石经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发掘和整理工作,目前已将部分石经进行编号,上架展览。

1981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学家罗焰在洞内研修之际,於原地面拜石下五厘米处,发现一方石,下有一洞穴,内存石函、银函、玉函等,均以函函相套的方式加以密封。一号白玉石函,函盖上刻有172个字,函内还刻有83字铭文。这些文字记述了明代万历二十年(1592年)间,在石经山首次发现隋代所藏佛舍利情况。二号青石函,较上函略小;函盖上刻有“大隋大业十二年岁次丙子四月十已朔八日甲子於此函内安置佛舍利三粒原住持永劫”36字铭文。说明佛舍利在这里已珍藏l320xx年之久。三号汉白玉石函,有楔状抽斗盖,上有“佛舍利”以及上下款共26字。四号镀金银函,四周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刻线图案,盖上有花卉图案,内有木质彩绘香珠一颗、珍珠11颗。五号白玉函十分精巧,长宽各12厘米,高17厘米,里面放有两粒赤色小米粒大小的佛舍利,旁边还伴有两颗珍珠。

关於这些佛舍利的来历,据记载:隋文帝曾从一印度僧人处得到佛舍利,并於仁寿元年(620xx年)、仁寿二年(620xx年)、仁寿四年(620xx年)三次向全国各州颁发佛舍利,地处幽州的弘业寺和智泉寺皆有幸得到。而这两寺都距云居寺不很远。同时,云居寺创始人静碗法师原本是智泉寺僧人,是佛教天台宗慧思弟子,所似很可能当时皇帝也赐给了云居寺佛舍利。《憨山大师梦游集》和《帝京景物略》中曾记载明万历二十年在云居寺石经山雷音洞发现了三粒佛舍利。当时万历皇帝的母亲笃信佛教,於是迎入宫中供养三曰后又安放在雷音洞内,但是记载中的三粒佛舍利,现存只有两粒,据专家推断,其中一粒可能在明代万历皇帝母亲迎人宫内供养时不慎遗失或是被私自留下。目前这两粒佛舍利及相关文物被中国佛教协会保管,一俟云居寺修复后,将送回云居寺内安置,供各界人士瞻礼。

云居寺周围现存唐辽石塔及辽代砖塔共六座,互相拱卫,从而形成云居寺特殊的佛教人文景观。其中唐代(618-920xx年)所建方形石塔,以著名的房山石窟汉白玉为原料,精雕而成。塔分单层和密檐式两种,平面呈方形,正面辟尖拱形门,内两侧刻披甲胄金刚武士,生动逼真。其中唐开元十五年(720xx年)建的石塔内两壁所刻浑目高鼻供养人形象,反映出盛唐时期民族团结的繁荣景象。这批石塔是北京地区现存最早古塔,成为研究唐代幽州地区文化史和佛教史的珍贵实物资料。1949年后,人民政府对云居寺所藏石经进行了发掘和整理。到现在还完好保存的石经就有14 278块,分别藏在对面石经山上的9个洞内和云居寺文物保管所里。1961年3月,国务院将云居寺遗址、两座辽塔、八座唐塔、藏经洞和石经,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并为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先后对辽代北塔进行了加固维修,安装了避雷设施,为保护石经板盖了石经库,以使这些上千年的古代珍贵文物代代相传。北京市人民政府於1935年4月1曰决定修复云居寺。第一期工程,天王殿、毗卢殿已竣工开放。原云居寺千年遗物——汉白玉镌刻的圆形山门雄姿也已复原。为更好地保护石经,避免风化剥蚀,现已决定於1999年9月9曰9目9时9分9秒,将全部石经全部重新秘封於地下。石经藏而天下安,这项举措必成这佛教史上的一件大事。

云居寺因珍藏着15000余块石刻佛教大藏经被誉为"北京的敦煌"。在云居寺周围两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内云居寺,石经山藏经洞,唐、辽塔群构成了我国古代佛教文化一大宝 库。房山云居寺石刻佛教大藏经始刻于隋大业年间,历经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千余年,刻经1122部,3572卷,刻石14278块,分藏于石经山九个藏经洞和云居寺地穴 之中。现又将木雕《龙藏经》7.7万多块,明代经2万多卷运藏于寺。石经、纸经、木板经过这三种经本已称为世界"三绝"。 陈列展览有"石经展览"。

云居寺有五大院落六进殿宇,东接上方山,西俯拒马河,占地7万多平方米,两侧有配殿和帝王行宫、僧房,并有南北两塔对峙,历史悠久,饱经沧桑。解放后,云居寺经过两次大规模修复重现庄严。云居寺古时亦有"碑海塔林"之称,现存碑20余块、塔10余座,是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石经山在云居寺东二里处,俗称小西天。海拔450米。这里不仅是房山石经刊刻起源之处,也是佛祖舍利出土之处,4196块隋唐石经为国之重宝,以雷音洞、金仙公主塔为代表的众多历史遗迹,具有极高的价值。

据考,石经始刻于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20xx年),僧人静琬为维护正法,镌刻经于石。刻经事业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绵延1039年,刻佛经1122部,3572卷,14278块,分藏于石经山9个藏经洞和云居寺地穴之中,规模之大,历时之长,是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壮举,堪与闻名寰宇的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相媲美,是世上稀有而珍贵的文化遗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江西庐山导游词介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

匡庐奇秀甲天下,然而庐山之奇却莫若云。庐山的云和雾,姿态万千、变幻莫测,是庐山神奇神秘之源...,人们方才低头谈笑间还是云开天现,此刻回头之时却又云绻雾迷,仿佛“山”活了....,庐山就是这样一座充满动感秀美的山。

庐山云奇,庐山的雾迷,庐山的雨也富有诗情画意。在朦胧的雾中,庐山的雨亦朦胧...,正是如此多变多幻的云、雾、雨之间相互衬映变化,让庐山演化出许多圣贤追寻多时的真趣灵境。

从此庐山中的奇峰、怪石、瀑泉、壑谷,等自然风物,不仅孕育滋养了庐山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亦使庐山增添了许多神奇、神秘和神圣。

相传,在公元前十六世纪的时候,有一位姓匡名俗的人,带着他的六位弟兄。来到了这座山中,用山上的毛草盖起了一间毛草屋,在这里参悟修仙。匡俗七兄弟,经过修炼,终于得道全部成仙而去了。这个消息传出后,天下慕仙的人们纷纷来到这座山找匡俗兄弟们的仙踪,就连时下的周文王、周威烈王也先后派了人来找。可是,很遗憾!他们都没有找到匡俗兄弟们,只找到了匡俗兄弟们修炼时住过的毛草屋。从此后,人们就称这座山“匡庐”,意为匡俗七兄弟结庐成仙的地方。

在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中,庐山称为“敷浅原”。在《山海经》中,庐山名叫“天了都”、“天子障”。“庐山”的名子,最早是出自我国汉朝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写的《史记》这部书中。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第七》中这样描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从此,庐山就成了这座山的大名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关于介绍三峡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217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客人:大家好!

欢迎大家乘船游览美丽的长江三峡。今天能为大家服务,我十分高兴和荣幸。希望三峡之旅和我的服务都能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下面,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长江三峡美丽的风光,去发现三峡古代文化的辉煌灿烂。

三峡是长江上的一段河道,了解三峡首先得从了解长江开始。

大家都很熟悉《长江之歌》吧?“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慨。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这首歌已经成为中国音乐的经典旋律,它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情景,表达了长江之水从雪山一路奔腾而来的磅礴大气。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西南侧,干流全长6300余公里,长度居世界第三位;流域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占中国河川径流总量的36%左右,水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亚麻逊河和刚果河,相当于黄河水量的20倍。长江支流数以千计,主要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等49条。嘉陵江、岷江、雅砻江4大支流的流域面积均在10万平方公里以上。长江中下游是中国淡水湖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主要有鄱阳湖、洞庭湖、大湖、巢湖等。长江不同河道常用称谓有:青海省玉树县巴塘河口以上分别称沱沱河和通天河;巴塘河口至四川宜宾岷江口称金沙江;宜宾至湖北宜昌俗称川江;长江三峡一带称峡江;湖北枝城至湖南岳阳城陵矾,俗称荆江;江苏扬州镇江以下江段,因古有扬子津渡口,得名扬子江。现在所称杨子江泛指武汉以下长江下游。

长江纳百川容千流,穿山越谷,浩浩荡荡,气势磅礴,在重庆至湖北境内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造就了雄奇壮丽的三峡百里山水画廊。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大峡谷的总称,从自然上说三峡是美丽长江的标志性河段,从人文上说三峡是长江文明的华彩乐章。长江三峡犹如一幅神奇的自然画卷和文化艺术走廊,是集游览观光、科考怀古、艺术鉴赏、文化研究、民俗采风、建筑考察等为一体的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雄伟壮观的山水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名胜古迹使三峡成为我国著名的黄金旅游线和举世闻名的观光旅游胜地。因为有了三峡,长江变得更加雄伟,风光变得格外秀丽。三峡风光是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中的瑰宝,古往今来,三峡留下了历代骚人墨客畅游的千古绝唱,三峡旅游一直是万里长江不变的主题。三峡因长江而存在,长江以三峡而骄傲。

美国人罗斯福曾说,每个美国人都一定要去看看科罗拉多大峡谷,因为峡谷是用时间缓慢雕刻出的惊心动魄。和科罗拉多大峡谷纯粹沙石沟壑的粗犷相比,三峡更完美地将山、水、文化景观结合到了一起,而且三峡是全球排名前五位的大峡谷中唯一可以乘船在大江上游览大峡谷。世界上大江大河很多,大峡谷也不少,但是要么有江无峡,要么有峡无江,只有我国的长江三峡才同时拥有著名的大江和雄壮的峡谷两者兼备的风光。如果长江是一首交响曲,那么进入三峡就开始了它最华彩的乐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介绍天津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733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天津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天津旅游观光。我是导游员陈奕婷,我旁边的这一位是我们的司机门师傅。今天就由我们来为大家服务。如果大家在旅途中遇到什么问题请您尽管提出来。我们会竭诚为您服务。最后在这里望大家能够在天津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地方是天津五大道风情区。首先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五大道的概况。五大道是指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区成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西康路以东,马场道与南京路以西的长方形区域。总长度为17公里,总占地面积为1。28平方公里。内涵23条道路。历史上曾经由海河淤泥垫地而形成。19世纪初,这里曾是英国租界。

说起小洋楼,上海、青岛、厦门都有很多,但是比较起来,天津却是现存最多,保存最为完好,也是最为出名的。在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这里居住的人不同寻常。据不完全统计,在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在这里就曾居住过两任民国总统,分别是徐世昌,曹锟。七任国务总理或代理国务总理以及各省的督军,实业家,买办。

今天我们主要游览的景点有天津外国语学院,粤唯鲜酒楼,和平宾馆,庆王府,民院体育馆,以及其他名人旧居。好了,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来体味五大道独特的风味建筑。

现在我们大家所看到的就是写有五大道三个字的大时钟。它是五大道的标志之一。那我们今天就以它为起点,首先游览的就是马场道。下面请大家随我参观。

马场道是五大道中最长的一条路,他全长是3216米。因通往英租界的跑马场而得名。下面请大家跟我继续参观。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天津外国语学院。它的前身是北疆博物院。北疆博物院是近代所设立的第一家自然博物馆,它的创办者是法国学者离桑,中文名字叫桑志华。大家请看,它的建筑为典型的法式建筑,主要体现的是它的大屋顶,它的大屋顶主要体现的是法国曼赛尔的建筑特色。

眼前的这座小洋楼,它始建于1905年,是有英国的皮毛商人达文士修建。这栋小洋楼是五大道上为数不多的西班牙式建筑。

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睦南道。睦南道全长是1968米。走进睦南道,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著名爱国将领高树勋的旧居。这栋小洋楼风格别具,是一座典型的英式建筑。英式建筑最主要的特点是大坡度,尖屋顶,并开有天窗。

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睦南道金林村四号,当时居住的是清朝末年最后一个总管太监小德张。接下来就请大家跟我进去参观。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金林村四号小德张的居所。民国二年,小德张携大量私款及他的家人来到天津。他先是在重庆道的55号置地建房,后来把这栋房产让给了清庆王载振,于是小德张又在天津的其他地方购置了很多房产。而这栋小洋楼是小德张在家境逐渐衰落的时候所居住的地方,直到1957年,小德张在这里病逝。好了,接下来请大家继续跟我参观。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位于河北路183号的粤唯鲜海鲜酒楼,这栋楼始建于1936年到1937年间,由于它外围疙瘩点点,所以天津人把它称之为疙瘩楼。这栋楼是由著名的意大利设计师保罗鲍乃弟设计的。当时设计出来之后是一座公寓式的大楼。而在这栋大楼的305号房间曾经居住的是著名的京剧表演大师马连良。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位于睦南道20号的孙殿英旧居。孙殿英当时盗掘清东陵的慈禧墓,把慈禧墓盗掘一空,所盗宝物足足装了五只大皮箱子。而且都是由孙殿英亲自加封的。该楼始建于1930年,是以其二姨太的名义所购置的房产。整栋建筑为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筑。巴洛克式建筑的点睛之笔就是迎面的几根绞绳式立柱。接下来请大家随我进去参观。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大理道。大理道全长1745米,两侧房屋大多是单体的英式小洋楼。它的私密性和隐蔽性非常的强。接下来就请大家跟我继续参观。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大理道上的和平宾馆。它又被称之为润园。这栋楼始建于1931年,是由安徽寿州著名的实业家孙振芳先生出巨资修建的。整栋楼的建筑风格为西班牙式建筑。这也是整个五大道上为数不多的西班牙式建筑。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民院体育场。它是由海河的淤泥垫地而形成的。整体的占地面积为41200平方米。当市民园体育场外围的围墙以及罗马柱全部都是铁质的。但在1943年的时候日本人侵占天津,便把原来的铁质罗马柱及围墙全部盗走,后来改为砖砌的围墙以及罗马柱。1954年民园体育场足球场地铺设了草坪,并搭起了24米高的木质灯架,成为全国第一个灯光草坪足球场。它也曾经是天津泰达足球队的主场。现在大家所看到的是整修一新的民院体育场。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位于重庆道55号的庆王府。它始建于1922年,是由清朝末年最后一个总管太监小德张所督建的。1923年清王朝庆亲王第四代传人爱新觉罗·载振来到天津,相中了小德张所督建的这套宅院,于是载振用当时他在天津北马路的十一所平方与他交换,所以说此处房产是载振置换到手的。1924年,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把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载振也随之来到天津,就一直居住在这座王府当中。搬进来的载振在这里吃喝享乐,过起了悠哉悠哉的寓公生活,直到1947年,71岁的四世亲王在这里病故。庆王府的建筑为典型的中西合璧式,首先看到的是它的门楼为典型的西式门楼。它的寓意是海纳百川。

接下来请大家随我进去参观。一进大门口,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组高大的石台阶,它的台阶数为17级半,这其中是有含义的。因为在古代,9是阳数,99是极阳数,只有皇帝才有权利使用。而当时的小德张想把它修成十八级,但又怕皇帝怪罪于他,于是他命人把第一层削去了一层,变成了17节半。而这一点又充分的表现了小德张当时的一种心态,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除了皇帝,只有他是最大的。现在请大家随我到侧面看一下主楼的主体建筑。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它的主楼,为典型的中式建筑。

现在请大家跟我参观一下它的后花园。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庆王府的后花园。这座花园是小德张按照北方园林的建筑造型而修建的。它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这里有凉亭,假山,水池,小桥等。在整座花园当中,最令人叫绝的是这七棵黄金树。据说这是北美的一种树种,到了深秋季节它会结出像长豆角一样的果实,而且表面是呈金黄色的。这样一根根的倒挂在树上,像金条一样,由此而得名。文革期间,庆王府是遭到破坏最少的一座风貌建筑。其中的原因就是从解放后至今,这里一直是天津外事办公室。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天津对外友好往来的一个重要场所。

百年历史看天津,天津的缩影在和平,和平的精华全部集中在五大道这个地区,我相信明天的五大道将会以更新的姿态来迎接更多游人的参观。转眼之间我们今天的旅途就要结束了,在此我要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对大家深深的道一声谢谢。

如果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妥也希望您能够见谅,在此留下您宝贵的意见以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有所改进。如果有缘,我期待能够和您再次相会在天津。最后我在这里祝愿大家万事顺意,一路平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介绍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45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欢迎来到“世界遗产”之黄山景区观光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金楠,今天有缘陪同大家一起游览,我很荣幸。在进入景区之前,先给大简单单介绍一下黄山风景的`概况。

黄山在中国唐代以前叫黟山,传说咱们中华民族的先祖轩辕黄帝在完成中原统一、开创中华文明之后,来到这里采药炼丹,在温泉里洗澡,因而得道成仙。唐朝著名的皇帝明皇李隆基非常相信这个说法,就在天宝六年(747年)下了一道诏书,将黟山改名黄山。意思是,这座山是黄帝的山。从那以后,黄山这个名字就一直到现在。

黄山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千姿百态的黄山松,长悬崖峭壁,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不怕贫瘠干旱,不怕风雷雨雪,潇潇洒洒,铁骨铮铮;黄山的怪石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生动有趣;瑰丽壮观的“云海”以美、胜、奇、幻享誉古今,把黄山峰林装扮得犹如蓬莱仙境,令人神思飞越,浮想联翩,仿佛进入梦幻世界,而登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则可尽收诸海于眼底,领略“海到尽头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之境地;黄山温泉,古时候又叫汤泉,从紫石峰涌出,对皮肤病、风湿病和消化系统的疾病,确有一定的疗效。

黄山四绝构成了黄山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巨幅画卷,赋予了黄山的艺术魅力,塑造了黄山永恒的灵性、神奇的风采。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说过“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人据此又称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游览,但我要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持黄山环境和注意安全,祝大家看的开心,玩的高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介绍山西常家庄园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158 字

+ 加入清单

常家庄园占地12余万平方米,是规模最大的晋商大院,也是中国最大的庄园式建筑群。布局严谨,整齐有序,功能性很强。由堡门、堡墙、街道、宅院建筑群、园林、商铺以及街心牌楼、堡池、池桥等组成。街道北侧是庄园的宅院建筑区,临街一字排开。宅院区之北是园林区,包括静园及遐园、狮园两个园中园。街道南侧沿街开有各种商铺,是族人生活消费的供应设施,也是庄园的南封闭线。常家庄园以“后街”为纽带,各个宅院彼此紧靠,“临街门户依次开,堡门关闭如一堂”。

1488年—1505年(明朝弘治年间),常家庄园始建于明朝末年。常氏繁衍到第五六代时,正值明末清初,晋中商人崛起。清康熙年间开始,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常氏各户又陆续修建了一些房屋。

1681年(康熙二十年)左右,八世常威北上张家口,经营绸布生意,渐次发达,由行商到坐商,开设了“常布铺”,为常家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后,常威的长子常万圮、次子常万旺、三子常万达相继随同前往。除常万旺不善经商,留居落户张家口菜园村务农外,常万圮、常万达均继承父业。到乾隆朝及其后,两兄弟的产业得到长足发展,跻身于巨商大贾行列,在故乡榆次车辋村开始了大规模的宅院建设,首先建成“世德堂”老院。

1768年(乾隆三十三年),常万王圮、常万达分家析产,常家庄园开始大规模建设。常万圮留在村南祖居“世德堂”老院,称为“南常”。常万达在村北重新购地,填平废渠,建起了“世荣堂”,称为“北常”。从此,逐步形成“南常”和“北常”两大宅院建筑群。

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六朝,近150年连年不断修筑,常家庄园形成了房屋5000余间、楼房50余座、园林7处、占地达60万平方米的宏大规模,其建筑面积占到车辋村的一半,在清代晋商大院中首屈一指。民间以此与祁县乔家大院对比,有“乔家一个院,常家两条街”之说。另外,常家在太原清徐县的姚家堡还拥有相当规模的宅院和地产。

1948年(民国37年),车辋村所在的榆次、太谷、徐沟三县交界地是晋中战役的主战场,“南常”主院“石头巷”遭到很大破坏,“北常”雍和堂正厅被毁。新中国成立初期,“南常”宅院的全部、“北常”后街西面和南面的宅院,大多分配给贫苦农民居住,部分仍留给常氏后代居住;后街东面北侧的20多个院落收归山西省民政厅所有,安排山西第二残废军人疗养院占用。“文化大ge命”中,“破四旧”风行一时,常家庄园数以千计的影壁和砖、木、石雕被当作“四旧”破毁。到20世纪80年代,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追求新式建筑,“南常”和“北常”宅院大部被拆除、改造。疗养院占用的“北常”部分宅院,虽然也有部分拆改,但大部分基本保持了原貌。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晋商研究的兴起和深入,成立常家庄园开发指挥部,对其主体建筑按原貌修缮修复。20__年9月29日修缮完毕,正式向游人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开封清明上河园导游词介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虹桥犹如一道彩虹,横悬于汴河之上,在展阅《清明上河图》时,我们可以看到一座造型优美的木质拱桥,据专家研究,图中的虹桥为中国十大古桥之一,是著名的木拱桥,始建于1050年,为当时北宋京城的水路运转畅通发挥了重大作用,后毁于战火,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虹桥是按照原图建筑的。仿虹桥跨径25米,高5米,跨度比为1:5,桥面上共设有三个行道;左右两边的为步行道,供路人行走,中间的为马道,供车马通行。桥的两边设有四根望柱和四根9米高的立柱,顶部有一圆盘,上面站立白鹤,可以随风转动,对照下面的十字交叉木,可以知道白鹤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了,这个就是古代的风向标。

虹桥飞架在汴河之上,据史书记载,汴河始凿于战国时候的魏,通于隋,畅于宋,上起河洛,下至淮泗,直通长江,为北宋南北贯通的经济大动脉,各地所产的粮食所收的赋税,各种奇珍异果都是沿着这条河运到京城来的。汴河对于当时的北宋可谓是立国之本。由于舟船往来,客商众多,汴河两岸店铺林立,河中舟船如梭,一派繁荣景象。今天的虹桥下面就是东京码头,诸位感兴趣的话,可以荡起宋式木船,饱揽北国水城的万顷碧波。

好了朋友们,由于时间关系,清明上河园南苑的讲解暂时先告一段落。下面是大家自由活动和拍照的时间,半个小时候在原地集合,小张将带大家去参观北苑的拂云阁,宣德殿和宣和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