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21年感动中国人物及颁奖词【汇总20篇】

浏览

830

范文

429

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苏炳添先进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086 字

+ 加入清单

张家泉村是沂蒙腹地一个小山村,迈步脚踏山,出门眼见天。山连山,山套山,山山连环。村里200多户人家分布在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百余米的峡谷地带。

他离别家乡数载,归来就让全村炸了锅:四婶死了的儿子回来了!死人复活了!

重残卧床生涯使他的性格骤然改变,原有的刚直爽快、勇敢坦诚已经消减殆尽。他变得沉默寡言、抑郁多思。他羞涩、自卑、惧怕别人嘲笑的心理,与身体遭受重残密切相关。

他在任何陌生场所,都极尽所能保持一个完整人的形象。不卸假腿,不摘帽子,不摘墨镜,避免让陌生人感到惊讶。就连吃饭、喝水、穿衣这些生活琐事,他也极想独自一人“秘密”进行。

他双上肢在手腕上方5厘米处截肢,双臂神经剧痛,极难学会自己配戴假腿。他双下肢在膝盖下方7厘米处截除,即使装上假腿,走上十步八步也会因为腿短打弯双双脱落。

他不想让别人窥探他吃饭的“秘密”,他认为那是一种丑态。他知道,假如人们发现他罕见的“猪舔食槽”饮食方式,孱弱的母亲会急出病来,同情怜悯者会竞相争助,猎奇好事者会大肆宣扬。而且,还会越传越离谱。

他负伤截肢以后第一顿“自食”,是用断臂搓掉帽子,推掉墨镜,四肢扑在床上一点儿一点儿地爬到桌边儿,伸嘴叼着碗下压呈半立状态,慢慢地吸食。他的臂碴触扶桌沿儿,伤口末端神经就会剧烈疼痛。因为疼痛,他每一次只能够坚持半分钟左右。

他难过得想哭,想让情感在哭声中迸发。他在床上攒了攒力气,“腾”地一下子坐了起来。暗自骂道:真他娘的笨蛋!连哭一场都不能,这“哑巴”的滋味比哭还要难受。战场上头颅被烧得半熟没有哭,骨肉散架“大搬家”没有哭。现在反倒想哭了?没出息!

他顷刻间来了精神,身立臂摇,不知不觉中站立起来。他感到自己与受伤前一模一样,依然是一位整装待发、威风凛凛的军人。他挺胸立正,抬腿迈步,却“哐当”一声,囫囵个儿从床上栽了下来。想象中的英姿,也一下子被“哐当”没了。

医生判定他最多只能够活三年。可是,他经过六年苦涩煎熬艰难锤炼,不但活了下来,还逐渐做到了生活自理。他在一望无际的艰难中,一寸寸、一点点、一步步,向着生命的亮光挺进。

既然敌人的子弹炮火没有夺取他的生命,他要替牺牲的战友们活着。既然活着,就要活出名堂。随着时光流逝,他的自理能力越来越强。他已经不满足于简单地活着,他生发出强烈的愿望——我要工作!

他挑起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一干就是25年。为着让乡亲们吃饱肚子,过好日子,他竭尽所能,竭尽所有,吃苦受累,不在话下。

他在崎岖的山路上,“站”着走,“跪”着走,“爬”着走。他一般都是晚上行动,因为白天出来怕被人们发现而特殊照顾。他穿着假肢行走山路,经常摔倒,有很多次跌倒滚下山去,摔得鼻青脸肿。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1984年,青海省成立全国唯一的高原医学科学研究所,吴天一的才华在此充分施展。

牧民居住分散,又随季节变化游牧迁徙,有时数十公里才见一处帐篷,但吴天一告诉他的队员们,“为了准确掌握人群患病率和危险因素,群体调研时一家也不能落,可能出问题的就在这一家。”

高原气候变化剧烈,刚才晴空万里,转眼就大雨如注。但这些从未让吴天一退却,他总说“我是塔吉克的好骑手。”高远难走的地方都是吴天一和他的乘骑冲在最前面。

数次历险,数次转危为安,吴天一的研究数据越积越多,不同海拔、不同民族、不同职业的数据都在几十万份。1981年,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感慨道:“我的成长和成功,都是国家给予我的,是党和人民给予我的。”

上世纪90年代,吴天一设计的大型高低压综合氧舱建成。舱体上升可至海拔1.2万米,下降可至水下30米,对高原医学研究至关重要。但人体实验有风险,第一次由谁进舱?“我设计的,肯定我进。”吴天一毫不含糊。

进入舱内,压力逐步攀升,吴天一感受着每一阶段的身体反应。由于当时缺乏经验,操作人员在减压时让压力下降速度过快。骤然间,他头痛难耐,只听耳鼓膜“嘣”的一声,再就陷入无声。吴天一的鼓膜被击穿了!即使如此,长好了,再实验,又穿了,又长好了,前后四次,致使他的听力受损严重。

氧舱实验结果后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派上大用场。吴天一提议在青藏铁路沿线建供氧站、高压氧舱,后被证明是解救急性高原病患者的最佳方案,创造了14万筑路大军无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迹,被称为“生命的保护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感动中国先进人物刘伯明事迹心得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938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时间7月4日14时57分,经过了约7个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经过密切配合协作,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的全部任务,2名离开空间站核心舱的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这不仅标志着我国时隔13年后,再度成功完成出舱活动,同时也标志着中国航天员首次从空间站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为未来空间站建设完成后,航天员常驻其中执行各项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此次出舱活动,两名航天员的主要任务在于为机械臂安装上臂支架、进行一次应急返回验证以及抬升舱外全景摄像机位置,任务都是地面无法处理,需要航天员在天空出舱完成的工作,可谓十分重要。另外,三名航天员在空间站驻守的3个月里,将还有执行一次出舱任务,目前时间定在下个月。

其实早在20__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时,中国航天员就曾实现中国航天史上首次出舱活动,并完成太空行走。此次的出舱活动,之所以被称为“首次”,主要是因为其从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出舱,正处于中国空间站的建设阶段。

此次出舱活动的航天员刘伯明,其实早在上次出舱活动时,就有参与。当时他是搭档航天员翟志刚。而就在此次出舱活动顺利完成的当天,一段关于“神七”飞船出舱活动时,突然遭遇险情的事迹再度于网络上受到热烈关注。

据刘伯明在采访中叙述称,20__年,在“神七”执行中国航天有史以来首次出舱任务时,航天员翟志刚和他本人准备就绪后,拉门出舱时意外发生,舱门不知是何原因,在他们两人使出全力的情况下却纹丝不动。当第二次在拉门时,虽然拉开了一点缝隙,但很快又被吸了回去。

最终为了保证出舱任务的成功完成,航天员刘伯明直接找到一根撬棍,随后两人将舱门直接撬开。故事到这里本来以为险情就结束了,但随后意外再度到来,当航天员翟志刚准备出舱时,结果舱内突然响起火灾报警声。

看过科幻片的人应该都很熟悉,在太空中一旦发生火灾,很大可能就会引发爆炸,最终造成特大安全事故。面对这一险情和紧要关头,他们商量后毅然决然继续执行出舱任务,甚至为了将中国人的足迹留在太空,还调整了出舱后的动作顺序,将挥舞国旗从后面排到了第一位。因此我们看到,航天员翟志刚出舱后,第一时间就是拿着国旗在太空中挥舞。

但当时他们却承受着极大的压力,甚至于生死考验。刘伯明在其后的采访中就明确表示,他当时甚至都已做好牺牲的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学习感动中国人物张顺东李国秀先进事迹心得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1109 字

+ 加入清单

他是一位老者带着一副硕大的墨镜显得精神抖擞,但是墨镜里却藏着一只失明的左眼;

他有一副健壮的身板透露出军人的豪迈气魄,但是健壮的身板却没有了大部分的四肢;

看!这位没有左眼和四肢的老者正在用装着笔的残肢挥洒笔墨在书写着他浓墨重彩可歌可泣的人生!当看到电视里这一组组感人的画面时我被震撼了。

他是谁?他就是朱彦夫,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一个铮铮铁骨的山东汉子;一个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共产党人;一个永远心系百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

朱彦夫1933年出生在沂蒙山区的小山村,家境贫寒。战争年代他不幸失去左眼和四肢成了“肉轱辘”但他仍然是战士!和平年代作为村支书的他身残志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他残后不愿寄生拼命锻炼自理能力,学会装卸假肢,吃饭,穿衣,解便,还学会了认字,读书和写字。仅有0.3的视力的他克服重重困难写成《极限人生》这部书,他是中国的保尔,他是时代的楷模,他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丰碑!

朱彦夫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什么是人生的价值怎样坚定人生的理想和信念,怎样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做为一名线路检修的电力工作者我被他身上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所感染。

在工作中我认为我们要学习朱彦夫的坚强的意志,在工作中我们会经常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在困难面前我们要用坚强的意志来克服它而不是回避它。自己的能力不足要想办法提高,多向同事请教,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磨练自己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只有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了,我们整个团队的能力就会提高,才能更好的把线路工程做好,更好的造福人民,更好的服务社会。

在工作中我认为我们要学习朱彦夫的为民服务的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我们所从事的职业关乎人民的生存发展,关乎国家的经济命脉。稍有不慎不但给自己带来伤害更给人民和国家造成损失。因此在工作当中我们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心系人民,工作认真负责,保质保量完成,不隐瞒或者遗漏隐患的问题,不偷懒,不走捷径,操作规范,安全意识强,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突出问题,让我们的线路工程让领导放心让人民满意。

在工作中我认为我们要学习朱彦夫的坚持不懈的毅力。作为线路电力工作者除了自身的业务技能外更重要的一点要具备坚持不懈的毅力品质。在自身的安全意识上我们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安全第一,永不松懈,不报侥幸心理,要警钟长鸣。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永远有安全的保障,才会不断进步。

在工作中我认为我们要学习朱彦夫的人品,他当村支书,从不领村里一分钱。在工作中我们不能拿不属于我们的集体的一针一线,不能腐败不奢侈,要勤俭节约,爱护集体的公共财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更好的业绩树立更好的形象。

朱彦夫先进事迹让我受益匪浅,让我们行动起来向朱彦夫同志学习,为人民为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朱丽华同志先进事迹心得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152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上午,10月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江西宜春举行。12年与“艾”为伴、感化500余名艾滋病病毒感染在押人员的宁波市看守所管教四大队民警毛卓云获评敬业奉献好人。

在宁波市看守所里,有一个特殊的监区——艾滋病监区,毛卓云在这里坚守12年,累计管理教育涉艾在押人员524名,确保了每一名涉艾在押人员顺利完成刑事诉讼,用大爱温暖、用智慧矫正、用果敢管理,成为浙江省管教涉艾在押人员时间最长的公安民警。

艾滋病让不少在押人员的意志崩溃,或企图自残轻生,或性情愈加蛮横,管教民警面临更大职业暴露风险。毛卓云回忆说:“当时,有人用身体撞击钢化玻璃发泄情绪。我不敢进去,但又不得不去做情绪疏导工作。”

“作为一名管教民警,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什么都管,但要像父母对待子女、老师对待学生,有爱心、耐心、真心。”毛卓云说,单位配备的防护服,他一次都没穿过,“我戴过一两次口罩,感觉很别扭。我要是穿的像宇航员,谁还愿意跟我聊天?”

20__年9月,宁波市看守所收押了一名神情恍惚的年轻人阿明。长得五大三粗的阿明因吸毒产生幻觉,捅伤女友后,又用匕首刺中了巡逻民警的胸口。在看守所期间,阿明多次吵闹甚至自残,老毛一遍又一遍地与他谈话,才让他稍稍安静下来。然而,接到法院的一审判决后,阿明像彻底疯了一样,试图攻击管教民警和狱医。

“我准备豁出去了,进去跟他谈一谈。”向领导报告后,毛卓云进入监室,还没向阿明开口,背上却突然重重地挨了一下。面对近乎癫狂的阿明,老毛张开双臂抱住了他,用手轻拍他的背,阿明迟疑了一下便趴在老毛的肩头哭得像个孩子。原来庭审时阿明的父母没有来,他觉得自己被抛弃了。

过了几天,阿明意外收到几张老毛抄写下来的短信,分别来自他的父母以及其他亲友,家人都言辞恳切地劝他好好改造。原来,老毛辗转联系上阿明的家人,说服他们写下了那些鼓励的话。阿明流着眼泪给毛卓云深深鞠躬,如释重负的老毛却患上了重感冒。

涉艾在押人员陈某擦床板时不小心将木屑扎进手指,哭了起来。同监室人员立即报告,毛卓云费尽周折终于帮着将木刺拔出来了。看着毛卓云用酒精棉球帮自己止住了血,陈某大声说:“谢谢,毛爸爸!”

毛卓云会定期自费做HIV检测,“目前为止都没有检出病毒。”毛卓云坚持每天跑步、打球,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今年中秋节,他手写一副对联“天上一轮满,人间万家明”贴进监室,并准备了月饼、水果,在艾滋病监室为在押人员举办了一场特殊的聚会。“今天我陪大家过中秋,你们可以把我当成亲人。任何一个人遇到困难,我都会第一时间想办法帮助……”

“我干这项工作,有些亲戚、朋友都忌讳和我一起吃饭。但工作你不去做、我不去做,那谁去做?”岗位特殊、风险巨大,但毛卓云无怨无悔。

艾滋病在押人员是一群极度缺乏关爱、十分敏感的群体,而毛卓云就像是冲破黑暗的一束光。“他们什么都不懂,我就怕人出去后再犯事。”即便在押对象离开了看守所,老毛依然通过书信和微信群与他们保持着联络,鼓励他们积极面对人生。

赵某在监狱内写信给毛卓云,语气就和老朋友一样:“没事的时候想想我在看守所的日子,真的挺想你……这里,我们所有见过你的人一提到你,都竖大拇指说你的好……我想着等我年底出去后,我一定去找您喝酒!”牟某在信中还替狱友带话:“毛领导是真的对我好!要不是他,搞不好这条小命就没了!”

12年来,毛卓云记下了5大本共10余万字的工作日记,把在押人员思想感情变化、行为转化成果等都记录下来,分析成功案例。仅对一名命案在押人员的详细分析,就有10篇之多。据此,他归纳总结出涉艾在押人员管教工作“五心法”,即近心法、正心法、劳心法、破心法、宁心法,为浙江省特殊监管对象管理工作提供经验遵循,并在全省公安监管系统推广。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香港主持人陈贝儿凭专题及纪录片《无穷之路》获“TVB最佳女主持”奖项,该纪录片聚焦内地扶贫故事,播出后备受好评,此前,该片也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选定为20__年度20部“优秀海外传播作品”之一。

拍摄过程中,主持人陈贝儿亲自带领大家去“看”、去感受每一个贫困地区的转变,从南部热带雨林到云贵高原大峡谷,从大西北戈壁沙漠再到川藏高原……她亲自攀登四川凉山的攀天梯、溜钢索渡过怒江峡谷,让观众感受到了贫困地区曾经的“穷”,也让大家深刻理解了纪录片片名,“无穷之路”,四个字,是国家解决贫困地区民众困难的决心,这曾是一段很艰难的路,如今终于“通”了。

据香港大公网报道,本月2日晚,TVB举行“万千星辉颁奖典礼20__”,陈贝儿凭借《无穷之路》获得“最佳女主持”。不过由于陈贝儿目前在内地,未能回到香港出席颁奖礼,所以她通过视频领奖。

获奖后,陈贝儿也在个人社交媒体感谢了团队以及观众的支持,“多谢、多谢大家支持!多谢公司,一直给我很多机会。我好幸运有机会拍到《无穷之路》这个节目,我以我们的团队为荣!我们会继续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385 字

+ 加入清单

吃得苦,霸得蛮"湖南小子

一九六六年十月的某一天,湖南湘潭县云湖桥镇飞兰村的汤姓人家迎来了他们的大儿子,汤家这个大儿子取名洪波,大概是希望这个孩子将来能干出一件波澜壮阔的事。

果不其然,汤洪波作为汤家的长子,从小就很懂事。

由于汤洪波在家务农,承包了10多亩地,汤洪波只好眼睁睁地看着父母在地里劳作,从5岁起,就跟着他们一起地干活。

年仅10岁时,就已是家中插田的高手。

汤洪波不仅在地里干活,而且还帮着家里做家务。到了初中,他每天起得很早,然后烧火做饭,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之后去上学。

如此乖巧懂事的孩子,做过最调皮的事也不过是躲在田野里看小说而已。

汤洪波的母亲伍兰清心中,汤洪波的艰苦奋斗精神来源于父亲汤海秋用心教导。

根据伍兰清的回忆,汤海秋从小就教导汤洪波和弟弟做事要勤快,常常把“不能插完这一块田不能吃,不割一担鱼草不能休息”这句话挂在嘴边。

或许是父亲对汤洪波的严厉要求,才造就了他坚毅的性格,能够吃苦。当了一名空降兵的飞行员,不管训练过程多么辛苦,他总是咬牙坚持下来,也从来不给父母打电话。

即便每一次回到湘潭老家,汤洪波都没有放松过,别人跑出去玩,他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读书学习。正如汤海秋所说:“儿子恋家,可以工作,学习从不含糊!”

追逐梦想的勇气,永不懈怠,永不懈怠

汤洪波高三毕业那年,向家里说自己很想参加“招飞考试”。因此,在父母的支持下,这位勇敢的少年朝着自己的飞天梦迈出了第一步。

妈妈伍兰清回忆说,汤洪波一下子就通过了“招飞考试”,那时年仅19岁的汤洪波特别开心,还特别高兴,还跑到村口的小卖部买了一串鞭炮为自己庆祝,随着一声“招飞”而来,他要保卫祖国的远大目标。

事实上,在老师的记忆中,汤洪波的成绩在成绩上并不突出,属于中等偏上。

而且,在老师眼里,汤洪波还是个遇事十分淡定、从容的孩子。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镇定自若,非常镇定、镇定。

或许,正是因为有了阳光和稳重的个性,才让这样一位成绩并不出众的孩子在追梦路上越走越坚毅,越走越勇敢。

汤洪波于1995年入选为飞行员,经过长达8年的飞行训练,成为大队总队长。

「我喜欢听飞机起飞时引擎发出的那种轰鸣,也喜欢驾驶飞机在云层里爬上爬下,这种直插云霄的感觉,很惬意。」汤洪波这样形容自己对飞行的热爱。

但是汤洪波的心中仍然有一个更加远大的理想,他要成为一名航天员,飞向太空。通过多年来的坚持和努力,他终于在20__年5月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

这是一次跨越,从飞行员到宇航员。接着,汤洪波必须从零开始学习,开始一天一天的严格训练。

自作自受,成大器

「特别能吃苦可能是我们家的「遗传」,我家大人都可以吃苦,小孩也可以!」汤海秋的父亲觉得,正是儿子从小在农村的历练,让儿子在追梦的路上从不怕累,不怕苦。

由于这是汤洪波第一次参加载人航天任务,被问到是否有压力,他真诚地说:压力会更大。

确实,压力是必然存在的。

但是对汤洪波来说,这同时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挑战,他已经为这个挑战准备了11年,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一定会满载而归。

汤洪波在六月十七日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了这样一句激动人心的话:

「要往上长,先往下扎!」

虽然只有十一个字,但却显示出汤洪波作为一个航天员应该有的精神面貌。

事实上,无论何时,做什么事,我们都要保持一颗努力向上的心,困难再大,也无法放弃心中的梦想。

正如汤洪波,向着目标永远坚定地前进,只要坚持下去,光明就会迎来辉煌的曙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陈陆感人事迹学习心得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人事,全文共 1414 字

+ 加入清单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七月中下旬,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下起了暴雨。7月22日,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陈陆在搜救被困群众时,突遇破圩决口后的激流漩涡,不幸被洪水冲走,英勇牺牲,年仅36岁。面对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陈陆用生命诠释了人民至上。

7月中下旬,合肥市庐江县普降暴雨,多条河流水位超过历史峰值。

7月22日早上,庐江县石大圩漫堤决口,洪水像“脱缰的野马”涌出缺口,周边4个行政村全部被淹,情况危急。接到指令后,陈陆顾不上休息,再次登艇出发。而此时,他已经在防洪一线连续奋战了4个昼夜。合肥市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方锐说:“(陈陆)整个腿都是肿起来的,两条腿肿得裤子都脱不了,是战士们帮他脱的。到22日早上,第二次下去的时候,我说,‘你赶快上来吧,先休息休息’。他说,‘没事,我熟悉环境’。”

2名被困群众很快被救出,合肥蓝天救援队队长苏琴回忆说,救援中,陈陆所在的橡皮艇始终行驶在最前面。“当时是5艘船,消防是第一艘,他们冲在第一,给大家引路,我们跟在后面。”

当得知村内还有1名残疾群众被困时,陈陆领着救援队伍再次出发。洪水上涨的速度让所有人始料未及。决口扩大,水流湍急,水位陡然从0.4米猛涨到3米多。船只遇到了最难自救、最容易发生亡人事故的险情——“滚水坝”。合肥市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庐城站副站长常青回忆说:“当时水流比较急,等我们看到有落差的地方的时候,已经来不及掉头了,专业术语讲叫‘沸腾线’‘滚水坝’,如果人不幸被卷进去,很难出来。”

顷刻间,陈陆所在的橡皮艇被卷入激流漩涡,艇上3名消防指战员侥幸脱险,陈陆和村干部王松被洪水冲走。紧随其后的橡皮艇迅速调转船头,大马力冲出危险区域。合肥市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庐城站特勤班副班长李顺说:“我们的船想往回走,但是水一直往前推动着我们的船,所以就翻下去了。”

经过49个小时不间断地搜寻,直到24日13时50分,在距离当时落水点下游2.3公里处,陈陆的遗体才被找到。36岁的消防指挥员,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滚滚洪流中。听说自己的救命恩人牺牲的消息后,庐江县鲍井新村的居民解启霞泣不成声:“感觉他们很伟大,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也没办法出去。”

陈陆出生在军人家庭,父亲是第一代安徽边防军人,外公是抗美援朝的老兵。小时候,他经常听外公讲部队的故事,不禁心生向往。20__年,陈陆如愿以偿穿上了军装,加入了消防部队。

消防员救人于水火之间,随时都会面临生死考验。陈陆总是冲锋在前,敢打头阵。

参与汶川地震救援时,陈陆全身起水泡,双腿被毒虫叮咬起泡流脓,背着60余斤重的破拆设备,在险境里拯救生命。合肥市肥西消防救援大队代理教导员吴胜平回忆:“他不止一次地说,‘我这个腿坚持不住了’,我问要不要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但他说,‘我要坚持下去’。他一直冲在最前沿,手指头被废墟划出了血也没有退缩。”

陈陆牺牲后,他生前的好友以及庐江县群众自发建了一个“我有一个兄弟叫陈陆”沟通群,大家商议着要在陈陆牺牲的地方为他竖立一座纪念碑。当合肥市庐江县司法局副局长刘书虎带着材料找到陈陆的家人时,却被这个军人家庭断然拒绝。刘书虎告诉记者:“我到他家里去了,不愧是英雄的家庭,老爷子说得很清楚,‘很感谢,但是当前洪水还没有退,不能再给组织上添麻烦,这些事情以后再去看能不能做’。”

陈陆同志牺牲后,被应急管理部批准为烈士,追授“全国消防救援队伍优秀共产党员”,被安徽省委追授为“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及启迪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1611 字

+ 加入清单

朱彦夫,一位向人类身心极限挑战的山东汉子,一个淄博人民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个用极限人生书写人生极限的中国当代保尔,一位获得全国首个“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的永远的战士,今天,他的事迹再次深深的感动了我。

最早听说朱彦夫的事迹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那时候,朱彦夫是作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成为学习榜样的并传遍齐鲁大地的。那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身残志坚,用超人的毅力,挑战自己,挑战人生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在淄博齐盛宾馆的报告大厅,我通过沂源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黄雪颂,济南的军区“沂蒙旅”一营教导员汪祥松,沂源县张家泉村原主任张茂兴,朱彦夫的女儿朱向欣,市委讲师团副团长于涛等五位同志不同角度和侧面的讲述,再次了解了朱彦夫同志的传奇经历、光辉形象和崇高精神,更深切的感受这位特等伤残军人钢铁般的意志和奋斗不止的人生。我怀着无比敬畏的心情,先后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时代楷模发布厅的“时代楷模--朱彦夫”发布节目以及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山东卫视播出的时代楷模朱彦夫等,心灵再一次受到强烈的震撼。朱彦夫,是在优秀共产党员焦裕禄故乡涌现出的又一个“焦裕禄”式的先进人物,他和焦裕禄一下,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追求,书写了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坚如磐石的精神力量,诠释了共产党员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1956年,不能自食其力的重度伤残军人朱彦夫离开荣军院回到故乡时,他说:“我想回家考证一下,我这块躯干还能不能干点哪怕是最微小的事情!”回到家乡后,他被村民推荐为村党支部书记。“为群众做事,就是守阵地”。他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坚韧奉献的精神力量以及一副铮铮铁骨,和乡亲们一起,一次次改写着张家泉村的历史,一干就是25年,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建成远近闻名的先进村。退休后的朱彦夫用嘴衔笔、残肢抱笔,创作完成了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

“回看走过的一生,我不相信命,更不相信运。我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党!只要信念不倒,精神不垮,什么都能扛过去!”“我最大的幸福,就是生活里的一切都不用别人帮,我自己做”--晚年的朱彦夫如是说。在发布会现场,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满含热泪,动情的说:他用钢铁的意志写下了一撇,用热切的情怀写下了那一捺。今天,不管朱彦夫是什么样的姿态,我们看到的都是一个完整的、大写的“人”。这样的人,值得我们为他树碑立传!

“他没有手,却把群众的事办得更实;他没有脚,却把根扎在了群众的心里;他用残肢、用双拐写下了为民、亲民、清白做人的高尚情怀”。荣获“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后的朱彦夫想的还是为人民服务,他说“我是一个最普通的战士,最普通的伤残军人,也是最普通的一个农村支书,我只是在自己的村子里干了一点自己的事情。我将要用自己有限的精神生命,贡献于伟大祖国的无限生命中,永远为人民服务。”这是何等高尚的情操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朱彦夫精神是人生的动力之源。朱彦夫曾经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朱彦夫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对以爱国敬业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诠释。朱彦夫就是靠对党的坚定信念和无限忠诚的精神,谱写了一曲实现人生价值的奉献之歌!现在,我们正在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国家领导人曾经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我们的战斗堡垒,要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广大基层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充分发扬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我要利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把焦裕禄、朱彦夫这样的优秀党员作为镜子,虚心听取广大干部群众的意见,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找出自己在精神境界方面的差距和自己存在的不足及问题,提升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学习“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结合本职工作,把各项工作做好做细做实,踏踏实实办事,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一名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叶嘉莹先进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950 字

+ 加入清单

1.群英荟萃

杨振宁本科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后,考入研究院理科研究所物理学部读研究生。读研究生期间,杨振宁住在联大昆中北院研究生宿舍。与他同室居住的有凌宁、金启华和顾震潮,黄昆和张守廉也偶尔来住几天。这些中华民族未来的精英们聚于一起,在陋室里交谈切磋,结伴探索着科学的奥秘。

2.杨门长子

作为杨家长子,杨振宁为鼓励弟妹多念书,还订出了一些颇为吸引人的规则:一天之中,谁念书好、听母亲的话、帮助做家务、不打架、不捣乱就给谁记上一个红点,反之就要记黑点。一周下来,谁有三个红点,谁就可以得到奖励———由他骑自行车带去昆明城里看一次电影。

3.名师高徒

杨振宁读联大物理学系时,给他上一年级普通物理课的是擅长实验的物理学家赵忠尧教授,上二年级电磁学课的是著名学者吴有训教授,上力学课的是在广义相对论等方面颇有研究的著名学者周培源教授等。

但对杨振宁来说,除了物理系直接教他的这些教授们外,父亲杨武之对他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杨振宁在学校里,遇有不懂的问题、碰上难以处理的事,总是经常跑到数学系办公室向父亲请教。

杨振宁还多次说过:"在联大给我影响最深的两位教授是吴大猷先生和王竹溪先生。"1942年,杨振宁本科毕业时,选了《用群论方法于多原子的振动》作毕业论文,并请吴大猷做论文导师。杨振宁在研究生院读书时,受王竹溪教授的教育和引导,对统计物理发生了兴趣。1944年研究生毕业时,杨振宁请王竹溪教授作硕士论文的指导老师,在其指导下又非常成功地写出了硕士论文,《超晶格》即为其中的一部分。1983年王竹溪教授不幸逝世,杨振宁发来唁电说:"我对统计物理的兴趣即是受了竹溪师的影响。"杨振宁还回忆道:"以后四十年间,吴先生和王先生引导我走的两个方向———对称原理和统计力学———一直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

杨振宁在研究生院期间听了马仕俊教授的课后,开始注意"场论",并对变形物体热力学也非常感兴趣。

1957 年 12 月 10 日,35 岁的杨振宁和 31岁的李政道因共同在美国《物理评论》上发表《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一文登上了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领奖台。其前,杨振宁写信给吴大猷,感谢吴先生引导他进入对称原理和群论的领地,并说后来包括宇称守恒在内的许多研究工作,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吴先生 15 年前介绍给他的那个观念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1456 字

+ 加入清单

9月16日,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简称国测一大队)队长、党委副书记李国鹏,副总工程师刘站科应邀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作了“爱国报国、勇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报告。报告会由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研究生工作部、科学技术处、校科协共同主办。该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尧出席了报告会,国测一大队纪委书记尚小琦、办公室主任张琛与会,主办单位、学工处、校团委等部门领导,遥测院全体教师、教职工党员、本硕博新生和学校研究生代表共460多人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由遥测院院长金双根主持。

王尧首先代表学校对国测一大队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感谢他们从珠峰高程测量战场凯旋、紧张进行数据处理的百忙之时,能走进南信大。他说,在南信大建校60周年之际,莘莘学子扬帆起航之时,邀请英雄集体国测一大队来到校作报告,意义重大。国测一大队爱国报国、勇攀高峰的光荣事迹,生动诠释了勇攀高峰、敢为人先、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科学家精神”。王尧副书记说,珠峰高程测量是一项彰显我国测绘技术水平的国家工程,是一次科学精神、“中国精度”的攀登,是中国力量、中国精神的生动写照,值得师生不断学习和弘扬,激励我们坚守爱国情怀,坚定奋斗意志,为报效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青春和力量。

在一段感人至深、记录20__珠峰高程测量登顶实况视频之后,李国鹏队长开始了他的报告。李队长首先简要介绍了国测一大队的情况,大队成立以来,七测珠峰、两下南极、39次进驻内蒙古荒原、51次踏入新疆沙漠腹地、52次深入西藏无人区,徒步行程600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500多圈,测出了近半个中国的大地测量控制成果,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提供了精准详实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并在国际测绘地理信息舞台上,展示出了中国力量。他描述了三代测绘人,在面对严寒、饥渴、匪患等生死关头,为了国家利益做出的不悔抉择,重点讲述了“七测珠峰”的感人往事。在20__年珠峰高程测量过程中,为了得到精确数据,有队员在峰顶高寒中摘下手套操作仪器;有队员在峰顶无氧停留1个半小时完成任务;有多名队员在7千米高寒高海拔环境中坚守九晚十天;为保障国产重力仪器准确工作,仪器住在帐篷中心,队员守护在湿冷的帐篷外围;临时党支部在两次受阻,登顶机会窗口逐渐缩小下的无畏选择与奋勇攀登。珠峰测高是一个系统工程,气象观测、后勤保障、仪器仪表设备等每一个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丝丝细节、一个个画面,无不贯穿着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热爱祖国、团结奉献、勇于牺牲、奋发图强等革命精神的鲜亮底色。国测一大队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女排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乃至抗疫精神一样,成为党在不同时期的精神境界、精神风貌、精神力量的总写照,汇聚成为国奉献、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总篇章。

刘站科副总工围绕珠峰测高的技术方法为中心,介绍了珠峰高程测量的历史历程、技术方法以及他的感想与思考。他说,在珠峰测高的历史历程中,我国早在18世纪初就进行了测量。围绕着珠峰高程,历就有许多科学争论和国家角力。因此,犹如家长关心自己孩子身高一样,不断进行高技术水平的测高意义重大。精确的高程数据依赖于GNSS卫星测量、雪深雷达测量、重力测量、卫星遥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等多种传统和现代测量技术,不但彰显我国测绘技术的水平,也为相关学科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是十分重要的国家工程。他还介绍了此次测高已取得的全面使用北斗导航系统、峰顶测绘仪器全部国产化、首次获得高精度峰顶重力数据、首次获取峰顶高精度气象观测数据等技术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顾诵芬对航空的兴趣始于燕京大学附属小学读书时期。当时,哥哥顾诵诗就读于市区里的崇德中学,学校里的学生用硬一点的纸板做滑翔机,用橡皮筋弹射。哥哥把学校里做好的滑翔机拿回家里,带着弟弟顾诵芬在空旷处放飞。在天空中翱翔的飞机模型吸引了年幼的顾诵芬,他以极大的兴趣与哥哥一起开始制作,一起在外放飞。入读中学后,他又从父亲那里得到了一本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传记——《一个飞机设计师的故事》。这是苏联飞机设计师雅科夫列夫的自传。

“1937年七七事变,有天早上把我炸醒了,日本飞机排得很整齐往西边去,紧接着就是炸弹响。1939年我们到上海,二战快结束的时候上海(日军驻地)经受了美国飞机的轰炸,所以我知道二战美国人之所以占优势,就是他们的空军厉害,所以航空非常重要。”

不久后,顾诵芬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

1951年,顾诵芬大学毕业。因为抗美援朝,我国急需建立自己的航空工业。上级组织决定,这一年的航空系毕业生要全部分配到中央新组建的航空工业系统。面对母亲的不舍,怀揣着航空梦想的顾诵芬,踏上了北去的火车。与他同一批的毕业生都被分配到飞机设计和航空技术研究部门,唯有他被留在了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机关。一心想设计飞机的顾诵芬,因此还有一点小小的不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感动中国人物刘伯明先进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神舟六号”载入航天飞行成功啦!在这么多的宣传报道中,我最感兴趣的是航天员在太空居然也可以跟地球上的家人通话。

飞船进入太空的第二天刚好是航天员聂海胜叔叔41岁生日,最近聂海胜叔叔的事情太多了,完全“忙昏了头”,连自己的生日都忘了。他的家人为了给他一个意外的惊喜,事先没有告诉聂海胜叔叔和航天局里的`人。聂海胜叔叔的女儿在电话里给爸爸唱了《生日快乐》歌。就是这个平凡的举动,使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动了,随着歌声拍着节奏。这也羡慕死我啦。假如我是聂海胜的女儿,我要把这“神秘工作”做得更好!

首先我会事先了解爸爸在今年的生日里想要什么礼物,然后把它买下来,藏在“神舟六号”的某个地方,来给爸爸一个意外的惊喜,当然这要经过允许。

其次我会去定做一个大蛋糕,上面用鲜红色的果酱写着“祝‘神舟六号’发射成功!祝爸爸生日快乐!”而且还要嵌着各种水果,并把这个精美的蛋糕放在“神舟六号”的食物储存舱里,让爸爸自己去寻找、发现。要知道在太空吃蛋糕可是我想都不敢想的哦!

而且我的普通话讲得不错,为了给爸爸一个超值的惊喜,可以录制一首诗朗诵,让整个太空都环绕着我们祖国的声音,让整个宇宙都感受到中国的悠久历史。

假如我是聂海胜的女儿,我还有更多的理想。不过,我可的的确确是我老爸的女儿,我也和她一样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彭士禄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974 字

+ 加入清单

尖端科学讲究精细严谨,但彭士禄偏偏“大胆”。

在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和主要设备开发前期,许多人对核动力的知识都几乎为零,他们有学电的、有学化工的、有学仪表的,对某个技术上的问题意见不一致,甚至经常发生激烈的争论。出现这种情况,他就对研究人员说“不要吵,做实验,用实验结果说话。根据实验结果,我来签字,我负责!”

1970年7月,反应堆开始缓缓提升功率。每提高一档功率,出现的险情也越多。问题不断增加,反对继续提升功率的意见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彭士禄力排众议,继续提升功率,8月30日,他决定实现主机“满功率”。这一天,实验现场围满了人,负责数据运算的黄士鉴并不知道彭士禄满功率的计划,下午六点多钟,黄士鉴发现,竟然满功率了!他以为自己算错了,继续算第二遍、第三遍,第三遍,他才确定。

彭士禄的“大胆”,并非有勇无谋,“拍板”也并非胸中无数。有一次,有人问他:“为什么敢于拍板?”他说:“其实,有个秘诀,一定要用数据说话。”牢牢掌握实验数据,是他大胆决策的科学依据。也有人问他,“在潜艇核动力研制过程中,那么多次拍板,有没有拍错的时候?”彭士禄毫不掩饰地说:“有啊,怎么可能没有。错了,我就改过来,再继续前进。只要三七开,有百分之七十的把握就可以干,不然,都准备好了,要我们干什么?”

就在核潜艇进行最后调试工作时,剧烈的胃疼袭来,彭士禄全身都被汗水浸透了,医生诊断为急性胃穿孔,这一次手术,彭士禄的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那一年,他才49岁!他说:“我喜欢这个工作,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就是死了也是值得的!”1988年,彭士禄又担任了秦山核电二期工程董事长,成功实现了我国核电由原型堆到商用堆的重大跨越。

彭士禄曾在自述中写到:“也许因是属‘牛’的吧,非常敬仰‘孺子牛’的犟劲精神,不做则已,一做到底。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群体团结,是合力,至关重要,最怕‘窝里斗’,分力抵消,越使劲越糟糕,最后变成负力,悲矣!尽自己的力气去做正功,没有白活。”

大国重器,以命铸之。他们在祖国贫弱的年代,创造出了荫护万代的财富,用自己坚挺的脊梁,给了整个民族以力量。几十年后,中国大地上已建起了一座座安全、高效、清洁的核电站。一代又一代核工业人不弛于空想,不鹜于虚声,将青春年华化作深海中前行的潜艇、澎湃动力的核电站,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69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飞人苏炳添1日在东京奥运田径赛场上以9秒83的成绩在男子100米半决赛中打破亚洲纪录。

这一消息让许多亚洲人备感振奋,多家日本媒体也不吝称赞——日本时事通讯社2日报道中写道,苏炳添跑出了亚洲短跑新的历史,有日本网友说,同为亚洲人,“我为他感到骄傲”。当我们为苏炳添表示祝贺时,却不知苏神到底经历了怎样的风雨才有今天这样的成绩。

如果说袁国强教练是苏炳添初期的领路人,那么亨廷顿则是苏炳添中后期取得巨大突破的功勋教练,没有亨廷顿的指导,也许苏炳添pb只停留在9秒99,虽然已创造亚洲本土选手的历史,但始终与世界一流水准相差甚远,苏炳添这匹千里马遇上了亨廷顿这位好伯乐。

20__年开始,亨廷顿正式成为苏炳添主管教练。亨廷顿帮助苏炳添改变跑动过程中的摆臂动作和脚掌落地后的发力方式。苏炳添一度感到不适,但成绩进步却很明显。20__年国际田联马德里挑战赛,28岁的苏炳添跑出了9秒91的成绩,在亨廷顿的指导下苏炳添迎来了自己的巅峰,整个20__赛季苏炳添四次打开10秒大关。

职业选手,因为训练过度难免受伤,苏炳添也曾经因为腰部受伤,缺席全国田径锦标赛。那时候,他曾经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达到终点了,甚至开始联想自己退役后,是否要去当教练。但是不甘心后退的人,必然会重新回到赛场。苏炳添坦言,那段时间压力俱增,除了自己一个是80后以外,剩下的全是90后,那个时候,他猛然发现,自己似乎老了。亚洲百米飞人苏炳添,创造新的历史,9秒83神话背后的平凡故事是挑战体能与年龄的限制,也是一件让人热血沸腾的事情。

作为一个黄色皮肤的亚洲人,他用不懈的努力挑战了年龄与体能的极限,让世界为之惊叹,每一个国人都与有荣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朱丽华同志先进事迹心得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叶连平老人一生热爱教育事业,“痴迷”三尺讲台,几十年如一日始终淡泊名利,倾尽心力、财力自办留守儿童之家,努力用知识改变农村孩子的命运。

“我希望最后一口气是在讲台上呼出去的……”朴实而又豪迈悲壮的话语,令人动容,更让人敬佩。

90岁高龄的叶连平老人,一生热爱教育事业,“痴迷”三尺讲台,在每天1个小时的课堂教学中,渴了,抿嘴唇忍住。累了,扶桌角坚持。从不中途间断休息,这节“课”整整上了30年。

每次站在三尺讲台上,都会精神矍铄为孩子们上好每一堂英语课。由于听力下降接近失聪,他只有戴着助听器上课,竭尽全力大声讲课,生怕有学生听不到或听不清楚而跟不上进度,也尽量听清孩子们的每一句话。长期以往用坏了好几个助听器,而把助听器声音设置到最大带来震耳欲聋、身心疲惫的痛苦没人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材料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710 字

+ 加入清单

1966年秋天,他出生在黑龙江依安县红星乡东升村一个普通农民家中。

家里兄妹6人,他排行老二。

上高中时,家里要同时负担5个孩子读书,懂事的他主动提出不住校,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

当时全班52个学生,51个住校,唯独他跑校。

为此,父亲咬牙花100块钱给他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供他上学往返。

学校离家10公里,全是坑洼土路,天气好的时候,路都坑坑洼洼的不好走,遇到下雨天,路上积满了黑泥水,连下脚都很困难。

冬天更遭罪,路面结冰,非常滑,为了不迟到,他每天凌晨三四点起床去上学。

冬天即使不下雪,他骑车到学校时脸上、脖子上、身上都挂满了白霜,浑身湿透,所以同学们都叫他“小雪人”。

但是,无论天气如何恶劣,不管雨多猛、雪多大,他从未迟到或早退过。

因为初中就读的是农村学校,英语课只开半年,没有正规英语老师,中考时他的英语考了零分,但他还是考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

当时全班考高中只考上五六个,他就是其中之一。

上了高中,为了高考英语不拖后腿,他在英语上下足了功夫,就连走路、干活时,都在背英语单词。

如今整个航天员队伍中,属他的英语最出色,大家都叫他“小诸葛”。

为了赚学费,他甚至在高中读书期间短暂辍过学,到附近砖厂打工。

可他始终没办法放弃学业,后来又回到了学校继续读书。

他的高中班主任说,好像一年四季都没有见他穿过新衣服,每天中午带的饭也只是玉米面大饼子,外加一些咸菜。

1985年,空军在依安县招飞行员,凭借强壮的体魄,他轻松过关。

进入航天员队伍以后,他从未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

神舟五号飞天时,他虽然没有入选任务梯队,但却把专业书籍找出来翻了一遍又一遍,写下了六七十万字心得体会,时刻为自己的梦想做准备。

他就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航天员刘伯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先进事迹摘抄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说杨振宁是 20世纪中继爱因斯坦和费米之后,第三位具有全面的知识和才能的"物理学全才",是华人当中知名度最高的当代科学家之一。曾任布洛克海文国立实验室主任的实验物理学家萨奥斯说:"杨振宁是一位极具数学头脑的人,然而由于早年的学历,他对实验细节非常有兴趣。

他喜欢和实验学家们交谈,对于优美的实验极为欣赏。"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赛格瑞(E.Segre)推崇杨振宁是"全世界几十年来可以算为全才的三个理论物理学家之一"。(网易评)

作为中国首位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在中国政界、学术界一直受到极高的尊崇。(腾讯评)

杨振宁对数学的美妙的品味照耀着他所有的工作。它使他的不是那么重要的工作成为精致的艺术品,使他的深奥的推测成为杰作。这使得他对于自然神秘的结构比别人看得更深远一些。(物理学家戴森评)

杨振宁是一位极具数学头脑的人,然而由于早年的学历,他对实验细节非常有兴趣。他喜欢和实验学家们交谈,对于优美的实验极为欣赏。(曾任布洛克海文国立实验室主任,实验物理学家萨奥斯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感动中国人物刘伯明先进事迹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160 字

+ 加入清单

1988年3月,刘秀祥出生在贵州望谟县一个偏僻的农村里,他上面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家中条件不太好,勉强有口饭吃。

不幸的是,在刘秀祥4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病去世,家中的顶梁柱倒了,天塌了。

母亲因受不了打击,精神出现问题,一家人眼看就要没饭吃了,刘秀祥的姐姐和哥哥决定辍学回来干活,只让弟弟一个人坚持上学。

姐姐后来对刘秀祥说:“无论生活再苦,都要坚持读书,并且要出人头地。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好好学习。对于我们这个家庭背景来说,读书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道路。”

刘秀祥将这一句话铭记在心,开始努力学习,可现实并不会因为你不认输就轻易放过你,等待刘秀祥的苦难,才刚刚开始。

刘秀祥11岁那年,突来的大冰雹把田里的庄稼全毁了,一家四口顿时陷入绝境.

年仅17岁的姐姐最终决定嫁人来逃离这样的苦难生活,而哥哥把家里唯一值钱的耕牛给卖了,然后拿着钱远走高飞……

一连串的打击让刘秀祥母亲的病情更加严重,已经到了生活无法自理的程度,而此时,小小的刘秀祥也没有能力撑起这个家,怎么办?

命运虽然残忍,但刘秀祥不肯低头,他把家里的田地全租出去,换来每年500斤的粮食,勉强够自己和母亲吃。

每逢周末,他还跟着村里人上山挖药材卖,用赚来的钱买油盐,还有母亲要吃的药,就这样过了两年,小学毕业的时候,刘秀祥以全县第三的成绩考上了重点中学。

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由于成绩足够优异,考虑到刘秀祥家的困难,学校决定让他免费入学。

为了照顾母亲,刘秀祥把她一起带到学校所在的县城,因为身上没钱,租不起房子,他就在附近的山坡上搭了个草棚,便成了母子俩临时的家。

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刘秀祥一下课就去捡废品,每个月能挣20块钱,这一点钱根本不够用,他们能活下来的惟一法宝就是省。

刘秀祥和母亲每天吃的都是白开水泡饭,有时候他会去菜市场捡一些别人丢掉的烂菜叶,这就算是“加餐”,猪肉?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奢侈品。

这样的日子过了三年,刘秀祥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当地最好的高中,还攒了600块钱。

去高中学校报到时,刘秀祥依旧带着母亲,此时学校附近没有了供他搭草棚的山坡,他就花200块一年的价钱,租了一个农户家里不用的猪圈,这就成他与母亲的住所。

刘秀祥的日子依旧过得很苦,他学习的时间比别人少,但成绩依旧名列前茅,按照他的成绩,考上大学是板上钉钉的事,结果因为压力过大,考前一周他生病了。

刘秀祥想过放弃,但他无意中看到自己在日记中曾写过的一段话:“当你抱怨没有鞋穿时,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

是啊,刘秀祥起码还有个妈妈,他还有家,于是他重整旗鼓,准备再考一次,再难再苦都不能将他打倒。

苍天不负有心人,20__年,刘秀祥如愿以偿考上了山东临沂大学,他依旧带着自己的母亲去上学。

而他“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事迹,被《人民日报》及多家中央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也感动了无数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陈陆感人事迹学习心得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人事,全文共 1693 字

+ 加入清单

8月19日,距离安徽巢湖出现150年未遇的历史高水位已过去了近一个月,20余万名紧急转移的群众陆续返回家园。

在合肥市庐江县鲍井新村,孕妇解启霞觉得,暴雨持续时的恐惧、洪水围困时的绝望,都在慢慢淡去,但对于她和更多村民,有一种疼痛却愈发深刻——他们再也见不到陈陆了,那个冒着大雨把他们从洪水中救出来的消防员,那个为了救更多人而消失在洪水中再也没回来的消防员。

7月22日,庐江县防洪大堤决口,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陈陆奋不顾身带队冲入洪水,为救援被困群众不幸牺牲,年仅36岁。

初心

暴雨之中,陈陆只给解启霞和许许多多被救出的人留下了一个模糊的模样。解启霞说,她始终记得,陈陆有双特别有力的手和沉稳洪亮的声音。

合肥市蓝天救援队队长苏琴忘不了,陈陆一共朝她吼过两句话:一句是“我打头”,另一句是“快掉头”,那是陈陆遇险时,朝后面跟随的4艘救援艇大吼的最后一句话。

奋战96小时、转移救援出2600多人,这些数字是陈陆牺牲之后才有的统计。但陈陆的父母、妻子和战友们都知道,这些数字就是陈陆心中“火焰蓝”应该做到的事情。

父亲和外公都是军人,20__年7月,陈陆如愿加入他最向往的消防队伍。他坚持去往条件最艰苦、位置最偏远的基层单位,一扎根就是15年。

20__年消防队伍改革转制之际,本可以选择转业去地方单位的陈陆选择了在消防岗位坚守。“换装那天,陈陆掉眼泪了。他说‘我还想继续在消防干,很热爱消防职业,它很神圣,很伟大’。”妻子王璇泣不成声。

从“橄榄绿”到“火焰蓝”,陈陆的一片灼灼初心从未更改过,他将自己的生命,用最纯净、最炽热的方式,为他热爱的人民群众,一直燃烧到了最后。

誓言

“我志愿加入国家消防救援队伍,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坚决做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恪尽职守、苦练本领,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贡献自己的一切。”

这是陈陆选择留在“火焰蓝”那天的誓词,也是他曾无数次带着新消防员,一遍遍宣读的誓词。

这不是陈陆第一次为了誓言舍生忘死。20__年合肥遭遇50年一遇雪灾,陈陆带队在雪灾一线奋战救援48小时,脚趾严重冻伤,险些截肢。同年,他又主动报名去汶川地震灾区增援,双腿被毒虫叮咬起泡流脓,他咬牙拖着伤腿,背着30多公斤的破拆器材,连续10天在震区救援。

20__年庐江县遭受洪灾,陈陆连续奋战35小时,带队营救和疏散群众2400余人,自己却当场晕倒,经过2个小时的抢救才脱离危险。

_年3月,庐江县突发山火,不值班的陈陆穿着便装直接赶赴火场,长时间暴露在沼气里救火,胶靴被烧穿,双腿被高温烫伤。

陈陆15年中曾在救援一线1次病危、2次晕厥、8次负伤。他用一次次奋不顾身,描绘出了“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是怎样一种模样。

传承

7月28日,确认陈陆牺牲后的第三天,合肥市消防救援支队收到陈陆父亲陈立山写来的一封信:“长江、淮河流域的防汛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希望把主要精力放在当前防汛抗洪的大局上,不要为陈陆的后事牵扯太多的精力。”

如果忠诚、热爱和奉献可以传承,那么陈陆的这些特质,是从三代党员和军人家庭的血缘里传承入骨的。

陈陆在牺牲前还接到父亲发来的短信:“抗洪形势非常严峻,关键时期你应坚守在抗洪前线,最近就不要回来了,确保全员安全。”

母亲陆红在悲痛中仍然在说,不管怎么样,陈陆带的队员们安全回来了。

“陈陆总说‘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衣食无忧,我不用讲吃讲穿。父亲说过,党员、军人,要清清白白,干干净净’。”王璇说。

热爱基层,把每一个基层消防员当作家人,把奉献和牺牲当作使命职责,是陈陆在消防队伍中传承下来的“基因”。

为了确保能够随时带队出警,陈陆在办公室一角隔出一个狭小的空间。没有窗户,没有卫生间,陈陆就在这里一住5年。

庐江大队消防员徐廷超说,陈陆办公室的灯光,“永远是等最后一辆消防车进库的刹车声响起才会熄灭,那是队里每个人都习惯的温暖”。

在陈陆的办公桌上,一个崭新的消防车模型还静静地立在那里。那是陈陆给4岁儿子特意准备的礼物,是一个消防员父亲一个多月没能回家,想给儿子的道歉和补偿;那也是一个受到父亲影响,将来想做消防员的儿子,最想要的礼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_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有哪些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681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说他不爱国,把他和一系列回国为钱学森、邓稼先工作的科学家相提并论。有人说这是奉承,而更多的人嘲笑它与现任妻子吴帆54年的恋情。其实我觉得当时情况变了,未来不可预测。作为一个在世界科学界被载入史册的科学家,或许养老只是选择了一条最适合他继续科研的道路,你我或许没有更好的选择。另外,我们很难知道各种各样的原因。批评一个值得我们尊敬的老人恐怕太草率了。杨振宁不止一次展示了他的爱国主义。他把清华大学给他的百万年薪和出售房产的资金,连同诺贝尔奖的一大部分捐给了清华大学高级研究中心,支持这里的研究工作。

这样的科学家,他用自己的行为让各种难听的话难以立足。至于他和妻子王女士的感情,恐怕别人没资格评论。他们不容乐观的婚姻,已经走过了13年。不管外界怎么猜测,他们都保持着平淡的幸福。

时至今日,这位90岁的老人依然兴高采烈,与当代年轻人探讨中国教育和未来科学。和老婆谈感情,生活总是很难笑。这种淡而无味的甜味怎么样?为什么不被祝福?正如老阳所说,在如今的思想道德冲突下,这段婚姻可能还是很难得到大家的认可,但只要双方真心相爱,我相信总有一天他们的爱情会成为故事。

我们是听着科学家的故事长大的,恐怕每个人都曾经有过科学梦。牛顿-爱因斯坦-玛丽·居里,一个又一个顶尖科学家,人尽皆知。然而,我们不应该忽视中国也有一位伟大的世界物理学家。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为拥有这样一位伟大的当代物理学家而感到骄傲,并为他的归来而感到兴奋。

少一些怀疑和无望的指责,多一些理性的评价和对科学的关注,让老阳先生得到了他应得的尊重和公正的评论,也让历史悠久的画家和神仙们少了一些“图灵”的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